打造核心竞争力方案十篇

时间:2023-12-14 17:46:07

打造核心竞争力方案

打造核心竞争力方案篇1

关键词:上市证券公司 核心竞争力 灰色关联度

一、引言

2008年1月的《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提出了到2020年,中国资本市场要实现的战略目标。该目标要求,届时中国证券公司的发展要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竞争力显著增强,出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证券公司[1]。而自2009年以来,创业板上市、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业务开闸、证券公司直投业务放开等等,证券业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对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众多文献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根据证券行业的特点,主要从三个角度对证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进行探讨。一是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研究。张同建(2007)提出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由经营能力、管理能力、市场能力和创新能力四种要素构成[2]。李雪峰等(2007)从经营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经营环境和人力资源五个角度构建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体系[3]。尹筑嘉等(2010)认为经营能力、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内部治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人力资源竞争力六个构成证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4]。二是对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评价研究。傅智能(2004)提出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应用于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评价分析,但其并未进行实证分析[5]。何晓斌(2006)、以美国三大投行为标杆,从公司规模、资产结构、收入结构、风险管理、治理结构和创新能力六方面[6],宋文涛(2009)从融资能力、业务能力、服务水平、研发能力和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对中外证券公司进行比较分析[7],得出我国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强弱面。杨琳、张富安(2009)以西部证券为研究对象,通过SWOT模型分析西部证券的核心竞争力,提出可以根据公司特点培育不同的核心竞争力。三是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对策研究[8]。何斌(2000)认为证券公司应该从业务能力、客户服务水平、融资能力、研发能力和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五个方面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9]。卢学英(2005)认为证券公司可以通过扩大资产规模和实行稳健经营战略相结合,实行品牌经营与多元化战略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核心竞争力[10]。何晓斌(2006)提出证券公司应从内部机制构建和外部环境创造两方面提升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6]。还有管仁勤(2003)[11]、高长青(2010)[12]等文献对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进行了研究。

这些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评价、培育途径提供了有益的探索。但是,现有的文献也存在明显局限,主要反映在四方面:一,对于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的选取,过于注重资源、环境等指标、忽视了制度等因素的重要作用;所选指标多为规模性的指标,造成证券公司的规模大小往往决定了核心竞争力的水平;二,在评估方法上,多数文献都是以国外投资银行为标杆,进行简单的比较,提出我国证券公司在哪些方面应该加强,这种分析方法没有反映我国证券公司的内部机制,没有反映出我国证券公司是否存在核心竞争力,一些著名投资银行的破产证明了这种直接比较法的失败。个别应用数理方法评价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中,单一的数理方法本身存在很多缺陷,评价结果不是十分准确;三,现有文献关于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与识别,都是根据评价结果给出排名,只能说明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相对强弱,不能表明证券公司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哪些因素构成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水平怎么样;四,现有文献对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分析往往是静态的研究,没有动态分析,不能反映出证券公司是否具有持续竞争优势,不能揭示出证券公司取得这些持续优势的内在动力和机制。

灰色系统理论从信息的非完备性出发对复杂系统进行处理,通过对系统某一层次的观测资料进行数学处理达到在更高层次上了解系统内部变化趋势和相互关系。研究灰色系统所采用的方法属于非统计方法,在系统数据较少和条件不满足统计要求的情况下具有实用性[13]。证券公司是一个充满了信息不完全和不确定性的灰色系统,很多评价指标是“亦此亦彼”的模糊指标。灰色关联度模型是研究灰色系统的基础,已被成功应用于很多决策领域,因此本文选择改进的灰色关联度决策模型进行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分析。

本文以东北证券、中信证券等9家上市证券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灰色关联度与理想点法的组合方法进行综合评价,识别出哪些要素构成这些样本的核心竞争力。依据识别结果,总结上市证券公司的成功经验,发现不足,对各上市证券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水平提出建议。

二、研究方法

理想点法求解多目标决策问题,以方案距离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距离作为判断方案优劣的标准,具体的计算步骤参考文献[14]。

灰色关联度方法的原理是,如果一方案与系统设置的虚拟理想方案关联度越大,就可以认为该方案越接近理想方案,反之,该方案越远离理想方案。模型的建立过程参考文献[15]。

理想点法中的距离尺度能较好地体现方案数据位置上的关系,但是在反映方案数据之间态势变化上存在一定的缺陷;而灰色关联度又恰恰可以反映方案数据之间态势变化[16]。因此,将二者结合起来反映一种方案逼近理想解的新尺度作为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的方法。模型建立过程如下:

①确定指标权重。本文采用结合AHP和熵权法的组合赋权法来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具体的计算方法见文献[17]。

②利用向量归一化方法对决策矩阵作标准化处理。

③计算加权标准化判断矩阵。

④确定理想解和负理想解

⑤计算方案到理想解和负理想解之间的和。

⑥计算方案到理想解和负理想解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和。

⑦分别对步骤⑤和⑥确定的距离和关联度做无量纲化处理。计算公式为:。其中,分别代表。

⑧将步骤⑦中确定的无量纲化距离和关联度合并。

由于和数值越大,方案越接近理想解;而和数值越大,方案越远离理想方案。因此,合并公式可以确定为:

其中,反映了决策者的偏好程度,并且满足,决策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确定它们的数值;反映了方案与理想解方案的接近程度,其值越大方案越优,则反映了方案与理想解的远离程度,其值越大方案越劣。

⑨计算方案的相对贴近度

新贴近度基于欧式距离和灰色关联度,同时反映了方案与理想方案和负理想方案之间的位置关系。

⑩按照贴近度的大小对方案进行排序。贴近度越大则方案越优;贴近度越小方案越劣。

三、上市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评价

1、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本文遵循构建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原则,以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为基础,结合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初步设计出了6项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和42个辅助识别指标(略),建立了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表1)。

对核心竞争力进行识别时,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既要注重专家的经验估计,又要重视反映指标信息量的客观权重,合理的赋权方法是主客观赋权法的结合。本文选择层次分析和熵权法的组合方法作为上市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方法,具体步骤参考文献[17]。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权重结果如表1所示。

指标数据的获得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从各证券公司的年报或公开资料中直接或简单计算获取;二是从现有的资料中无法获得,只能依靠专家打分和经验判断得到。

对于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中的定性指标,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邀请了10位专家为上市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定性指标进行打分,采用了4分制的标准,即:完善打4分,有效(较强)打3分,一般打2分,无效(较差)打1分。选择专家时,考虑了选择对象的专业背景、知识结构和工作经历,确保打分较为准确。

定量指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各上市证券公司历年的审计报告。

由于各个指标的量纲不同,在综合评价上市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之前,必须对评价指标做标准化,使之具有可比性。

2、实证分析

根据前文对证券公司存在核心竞争力的判定,只有在2009至2011连续三年生产经营效率DEA有效的证券公司,在某项指标上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才具有核心竞争力。应用灰色关联度与理想点法的组合方法,对西南证券和中信证券的六项核心竞争力构成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并与广发证券等其他七家证券公司的评价结果相比较,若中信证券和西南证券的某项指标得分较高,排名较好,则说明在这项指标上具有核心竞争力。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表中结果为与理想解的接近程度,值越大表示越好。本文认为,只有得分在0.75以上 ,并且明显高出其他公司得分的证券公司才算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在此项指标上具有核心竞争力。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人力资源方面,中信证券得分0.8067,大大超过了行业平均的0.5146,说明中信证券在人力资源方面相对其他上市证券公司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其他证券公司得分不一,普遍距离理想解仍然较远,在上力资源上并无明显的核心竞争优势可言。

无形资源方面,中信证券一枝独秀,主要的原因是,中信证券多年以来,在内部一直规范管理,团队的凝聚力和业务创新力、开拓力很强,公司的经营理念在行业中非常先进;在外部,中信证券的业绩和客户服务水平使得它在市场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客户满意度很高。西南证券在无形资源得分上较高,但不具有核心竞争力,原因是尽管它的内部管理也很出色,但是规模较小,服务的客户数量有限,美誉度难以进一步推广。

物质资源方面,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和华泰证券三家公司具有较高的水平,这跟他们的规模有关。规模大,可用于再生产的资产、利润数量越多。另外,中信证券凭借其特殊的背景,可以获得其他大量的可用资源。东北证券、西南证券等规模较小,在物质资源获取上表现平平。

在管理能力上,只有西南证券具有核心竞争力,这与它成熟的内部管理是分不开的。从公司战略规划的制定、实施和控制,到决策监督、管理创新、风险管理,再到员工的培养、考核和激励,西南证券做到了行业内的翘楚。中信证券等其他证券公司虽然得分不低,但不认为它具有核心竞争力。不可避免,它规模大难于管理,也和国企本身存在的问题以及易受政府干预有关。

创新能力上,9家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得分普遍较低,没有一家公司具有核心竞争力。主要原因是一方面证券业在我国属于收入水平很高的行业,以及对国外金融创新产品的“拿来主义”,导致了产品创新动力不足;另一方面,也和我国整体创新环境不佳、循规蹈矩的教育观念有关。

整合能力上,中信证券得分高达0.8313,其他证券公司普遍低于0.7。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特征就是整合性,中信证券不但需要理顺庞大的内部资源、关系,促使资源得到更好的应用,促使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还需要协调处理好来自外部的影响。对比中信证券所取得的业绩,也正说明中信证券突出的整合能力,具备核心竞争力。

四、结论

本文对在我国A股上市的中信证券等9家证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中信证券在人力资源、无形资源、物质资源和整合能力上具备核心竞争力,西南证券管理能力突出,具有核心竞争力。其他证券公司在不同的要素得分相对较低,不具备核心竞争力。

评价的结果对于上市证券公司在外部经营、内部管理上具有一定导向作用。西南证券需要扩大企业规模,增加可用的人力资源、无形资源和物资资源量,加强对各种资源的整合能力。中信证券需要加强管理能力,特别是要提高组织结构响应速度和增强管理创新能力。其他证券公司应当以中信证券和西南证券为标杆,培育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24~34

[2]张同建.基于经验分析的国有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测度体系研究[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4):11~15

[3]李雪峰等.中国券商竞争力研究[R].国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报告,2007

[4]尹筑嘉等.中国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评估[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10,25(6):44~49

[5]傅智能.中国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6]何晓斌.中国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研究[D].上海社科院博士学位论文,2006

[7]宋文涛.证券行业的核心竞争力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8]杨琳,张富安.XB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核心竞争力研究[J].新西部,2009,(8):31~32

[9]何斌.入世后我国证券公司的发展[J].国际商务研究,2000,(5):41~45

[10]卢学英.论我国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与提高[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5):92~94

[11]管仁勤.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及其形成问题研究[J].经济经纬,2003,(1):65~68

[12]高长青.经纪类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与提升[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2):20~22

[13]周建国,王潇炜.基于博弈论和灰色关联度的区域电力市场运营效果评价指标体系[J].电网技术,2007,31(10):69~73

[14]高峰记等.多指标区间决策的理想解贴近度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2),58~61

[15]张绍良,张国良.灰色关联度计算方法比较及其存在问题分析[J].系统工程,1996,14(3):45~49

[16]孙晓东等.基于灰色关联度和理想解法的决策方法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5,13(4):63~68

打造核心竞争力方案篇2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企业;市场

据统计资料显示,中国企业平均寿命8年,民营企业平均寿命3.5年,而世界500强企业的平均寿命40年左右。为什么我国的企业如此短命呢?缺乏核心竞争力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培养和增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寿”的唯一法则。总结世界著名“寿星”企业的长寿秘诀,几乎无一不是因其拥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而在市场中“永葆青春”的。

一、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宏观背景

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帕拉哈德和哈默正式发表了“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一文。文章在比较美国GTE公司和日本NEC公司10年发展道路后明确指出:NEC之所以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其奥秘在于NEC远见卓识地培养了组织的核心竞争力。随后,核心竞争力成为欧美企业界和管理学界的讨论热点。为什么核心竞争力一提出就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就目前我国企业发展形势来说,核心竞争力之所以引起重视,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市场环境的变化。首先,20多年经济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供求格局发生根本变化。按可比价格计算,2000年GDP是1980年的6倍以上,2005年GDP总量超过18.2万亿元,2006年前三季度GDP增长10.7%。市场由短缺经济变为过剩经济,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因此企业面临的是一个供过于求的市场。其次,国内竞争优势消失,需要企业实施核心竞争力战略。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影响下,随着政府保护壁垒一个个被打破,诸如地方保护、廉价资源、劳动力等过去中国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步消失,中国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低下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面对国外企业的竞争压力,我国企业如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面对严峻和复杂的竞争环境,我国企业不仅要关注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机会和挑战,更要眼睛向内,发现和积累企业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形成有别于其它企业,为本企业所特有的超常竞争能力,即实施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

2.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1)我国企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大批国内名牌企业,它们有条件、有能力采取核心竞争力战略。从战略竞争的层次来看,我国的企业已经较好地掌握了初级层次的竞争策略,比如数量、质量、价格、服务等,并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企业成长的内在动力机制和战略设计,在企业内部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都拥有了自己的特色和相当的水平,取得了颇具潜力的竞争优势。现在的问题是如何适应未来高层次的战略竞争,如何培育、发展和提高企业在较大范围和深层次上的成长能力。核心竞争力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战略选择。(2)国有经济大发展。国有经济结构布局得到优化,国有资本继续向重点行业、大型重点企业积聚。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取得成效,通过兼并、联合、重组,在石油、石化、电力、电信、航空、冶金、军工等行业组建了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企业集团。大中型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因此国有企业的竞争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国有和民营不再是各自发展,而是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竞争发展的态势。(3)民营经济大发展。民营经济走过了26年,经历了从小渐大、从弱到强、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26年来民营经济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生事物,得到了长足发展,现在,中小企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60%,从业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的70%,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也超过了50%,并已经成为国家税收和对外投资的生力军。有人如此形容民营企业的“发家史”:“第一代老板是靠胆子,第二代老板是靠路子,第三代老板是靠票子,第四代老板则是靠脑子”。“靠脑子”,也就是民营企业必须提高素质,重视科技,重视人才。

3.企业面临的挑战。一是经济国际化的挑战。我国在2001年加入WTO,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随着5年的过渡期结束,企业面临进一步参与国际竞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遵循国际惯例和规则,在国际范围内进行资源的配置和资本的运作,挑战国际市场,这是企业必须面对的。二是新经济的挑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面临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化,从传统的经济方式向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转化。由于我国企业起步晚,科技含量底,如何应对这一转化,也向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随着经济竞争环境的改变和市场条件的日益完善,企业面临着产品、技术、品牌、文化、管理、市场、人才等各方面的竞争,如何在市场中立足并获得发展,取得竞争优势,成为企业最关心的问题。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正因此而提出。

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出与特征

1.核心竞争力的提出。1990年,帕拉哈德和哈默在“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一文中,对美国GTE公司和日本NEC公司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1980年,GTE的销售额是99.8亿美元,净现金流17.3亿美元,而NEC仅38亿美元的销售额;可是到了1988年,NEC的销售额达到了218.9亿美元,远远高于164.6亿美元的GTE公司。文章通过分析研究,发现:NEC之所以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其奥秘在于NEC远见卓识地培养了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帕拉哈德和哈默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达到“一组先进的技术的和谐组合”,而“先进技术”不仅仅是企业所掌握的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技术本身,而且还包括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企业文化的渗透力和感染力,是上述三者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的能力结构,主要表现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反应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连带服务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企业就像一棵大树,树干和主要分枝是核心产品;小的树枝是经营单位;树叶、花朵、果实是最终产品;提供抚育、营养和稳定性的根系则是核心竞争力。

2.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核心竞争力作为获取企业优势的“引擎”,必然有它自身的特点:(1)价值性。核心能力应当有利于企业效率的提高,能够使企业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比竞争对手更优秀。核心竞争力能实现用户所看重的核心价值。企业核心竞争力能为用户提供超过其他企业的更多的使用价值,能够更好地、更全面地满足用户需要,同时能使企业比竞争对手有更高的劳动效率和更低的产品成本,从而取得更高而且长期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2)异质性(难以模仿性或不可仿制性)。一个企业拥有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企业独一无二的,即其它企业所不具有的(至少暂时不具备),而且是不可模仿的和难以替代的,这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核心竞争力的异质性决定了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和效率差异性。(3)延展性或叠加性。核心竞争力具有很强的“溢出效应”(spill—over),企业能够从核心竞争力延伸出一系列新产品和新的服务。也就是说,它必须为各种产品或服务提供支持,一旦企业建立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能使相关的技术领域和新的创新大获收益。因为在生产实践中企业可将核心竞争力组合到不同的创新中构建新的创造和发展的基础,继而在某一领域建立起自己的竞争优势,不断地推出创新成果。(4)相互关联性。核心竞争力是一组技能和技术的集合体,而非单个分散的技能或技术。核心竞争力是许多不同单位或个人相互作用产生的,它的载体是整个企业,而不是企业的某个部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必然是企业整体优化的结果。(5)核心竞争力是不断演化的。如果外部环境发生剧变或管理不善,企业在某阶段的核心竞争力到后阶段会贬值成一般能力或流失。核心竞争力也有从产生、成长、壮大直到衰亡的生命周期。经过一段时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最终产品、核心产品、核心技术会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技术发展而逐渐失去竞争优势,甚至被淘汰。因此,企业必须不停地根据产业发展方向、管理发展的趋势以及企业自身资源的储存状况,适时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核心竞争力需要及时保护和创新。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

(一)理解核心竞争力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核心产品是核心竞争力。对于核心竞争力的理解有很大的差异,最为明显的就是相当多的企业总是把企业的核心产品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混为一谈。对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有一个系统的理解,不能以企业在某一方面暂时的优势作为核心竞争力,更不能以某一个优势的产品作为核心竞争力。任何一个企业都可以培养自己的核心技术,也可以在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发展核心的产品,进而形成自己的核心业务。但是,都不足以形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误区二:技术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必须是一个企业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它是一个企业能够基业长青的关键因素。技术、人才及管理只能是企业在某段时期内的相对竞争优势而已,真正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素才有可能作为核心竞争力。例如IBM,在它的100多年的发展史上,不乏导致企业灭亡的生存危机,而每一次它都能“侥幸”生存下来,以至发展成为当今的世界500强。如果一定要说技术是它的核心竞争力,那也要加上“不断使顾客满意”的技术才可能成为它的核心竞争力,在技术的后面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在指导着。正如一个民族如何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长存,只有“民族精神”才可能使其永存不朽。

误区三:核心竞争力等同于企业一般能力。企业的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以存续和发展所应具备的一般,是企业的相对优势,企业的资源、知识和技术等只要具有一定优势都可以形成竞争力,如营销竞争能力、品牌竞争能力、研发竞争能力、经营管理的竞争能力等。对企业而言,竞争力只存在程度的差别,而不存在有无的问题。而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处于企业核心地位,具有独特优势和领先优势,使竞争对手在一个较长时期难以超越的竞争力。

(二)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1.引入战略管理。将企业放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进行分析对比,找出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扬长避短。全面盘点企业要素,对产品、品牌、技术、服务、品质、成本、企业文化、人才资源等逐一进行分析,做出专业化的分析和精确求实的分析报告。以战略的眼光看待企业的发展,制定长远规划和战略目标。核心竞争力是支撑企业长久竞争优势的基础性能力,因而也是战略性能力,它必须与企业长期战略相一致。因此企业要在培育核心竞争力时,进行战略定位和规划,这是制胜的前提。

2.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核心竞争力是成长在良好的企业制度土壤之中的,企业搞不活和竞争力不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制度的束缚和制约,特别是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组织和管理不对称等,使得企业无力或无暇顾及和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现代企业制度体现的是企业资源配置的高效性,而这种高效率能否充分发挥,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加强技术创新,必须增加研发资金的投入,切实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这一点上,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存在很大的差距,如IBM公司1996年用于网络软件开发的投资高达42亿美元,相当于我国当年所有企业的科研开发经费总和,而这仅是其科研开发经费的1/4;又如德国西门子公司1996年的研发投入为81亿马克,占其当年销售额的8.1%。

3.全面塑造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之所以优秀,是因为独特的企业文化把它们与其他企业区分开来。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唇齿相依,不可分割,没有文化的竞争力不是核心竞争力,不和企业文化相联系的竞争力不具备创新性和成长性,是没有前途的。例如浙江的民营企业之所以有很大的发展,因为浙江企业主都有两板精神:“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有越过“千山万水”、经过“千难万险”、想过“千方百计”、吃过“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的“五千精神”。再如2004年6月在香港上市的蒙牛乳业,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其特有的蒙牛文化。其精髓是98%法则:品牌的98%是文化;经营的98%是人性;资源的98%是整合;矛盾的98%是误会。蒙牛成长的三大法宝是:用文化凝聚人心;用制度驾驭人性;用品牌成就人生。

4.加强培训,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没有素质过硬、敬业奉献的员工队伍和企业团队,是没有竞争力的。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谁掌握了优秀的人才资源,谁就拥有了竞争力和实力。

(三)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1.采取长短结合、软硬结合的基本策略培育核心竞争能力。企业应将培养和巩固核心竞争能力贯穿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之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在硬技术创新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可以先从软技术创新着手(如核心营销能力、组织能力等),同时积极创造条件,积累技术资源,开发本专业领域的核心技术。软硬结合、长短结合,逐步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

打造核心竞争力方案篇3

摘 要:以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性教育为依托的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甚至具有国际水平的一流的开放大学的创办的核心与关键环节就是将“以服务全民开放学习”作为其办学的核心价值体系,继而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为打造与提升开放大学,必须坚持“开放”、“多元”、“特色”、“共享”、“责任”与“国际化”的办学理念,继而其不仅要将专业设置建设作为导向、将终身学习平台作为载体、将教育教学科研作为调节杠杆,且应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根基、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学生招教助管为中心线索。那么,黑龙江省要创办与打造具有国内乃至世界一流水平的开放大学也不例外。至此,笔者依据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有针对性地对如何提升黑龙江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黑龙江;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提升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年)在2020年的出台,创办开放大学不仅被炒得热火朝天,而且其已被列入国家各级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广播电视大学的相关议事日程,并形成科学的建设方案,继而创建工作被迅速启动起来。至此,摆在黑龙江开放大学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如何打造与提升该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继而开放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一、正确理解开放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一)何为核心竞争力

关于何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受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演进而得到,其备受学界人士的关注与重视。早在上世纪90年代,潘汉尔德与哈默就在《公司核心竞争力》就第一次提出:所谓公司核心竞争力就是指公司所特有的可以确保公司为客户谋取利益的一种技术与技能。

当前,关于什么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的主流观点是大学长时间蓄积的内在实力以及在获得外部资源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得到社会认可的以核心学科为内核的可以有效整合相关教育资源的与同行其他对手相比所特有的能力或能力体系,其有助于确保学校获取较长时间的竞争优势。

开放大学作为一类新型的大学,全民终身教育与远程开放教育是其办学的主要目的,是广播大学的转型与升级。与其他高校相较,该大学核心竞争力独具特色。至此,开放大学更要发挥其本身特点与优势,继而形成高于一般高等院校的以资源建设、文化建设与学习支撑为核心的能力体系。

仔细斟酌我国开放大学的办学宗旨与使命,并结合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该省开放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应将“开放学习、服务全民”为其办学的核心价值目标,继而形成一类独具特色的具有自身优势的可以不断创造价值,从而培植内涵、产生重大影响力,最终为发展而服务的一种能力。在此,其以“开放”、“多元”、“共享”、“责任”与“国际化”为理念;以上层建筑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社会需求的变更为发展动力;以平台、资源、师资、学术为重要着力点。相应地,归结到各个省、各个地区,其应更加注重建设一支能够满足本地区学习人员的学习,且可以为本地区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立足于本地特色的师资服务团队。

(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点

结合潘汉尔德和哈默在《公司核心竞争力》中的核心竞争力的判断标准,并仔细思量开放大学的主要特色,个人认为黑龙江开放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应具备以下特点:

1.组建一支以地方特色为立足点的师资服务团队

建设一支独具地方特色的能为本地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的师资服务团队不仅与开放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密切相关,而且也是创办一流开放大学的根本之所在,这必将直接影响到构建开放学院与实施的每一步骤。

2.为推动地区的经济发展而服务

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创办开放大学的重要保障,即开放大学的创办以地方政府为依托,主要是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而服务。衡量一所高校是不是具备竞争力及竞争力的强弱与是否可以科学发展的主要标准就是当地经济社会的认可度。至此,为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步伐,不论是开放大学的办学思路、办学行为,还是办学特色都应当以推动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

3.能够满足该地区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作为一种新型高校的开放大学,其将“促进全民开放学习”作为重要使命。能否满足该地区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以及可否促使学习人员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知识理论水平、掌握实践技能与提高学习能力是判断该类学校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二、坚守打造与提升黑龙江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理念

(一)开放性

开放性的办学理念是开放大学的内涵变化、发展的集中体现,与传统普通高校相较,每一国家创办的开放大学都打破了原来高校传统的“象牙塔”般的精英化教育模式,其有助于探索全民终身教育途径的开辟。以印度英迪拉开放大学为例,其以“提供更多可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继而实现教育的民主化,从而使教育成为终身学习的过程之一。”为宗旨。至此,为提升黑龙江开放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坚持开放理念是首要,如此才能坚守“人人皆可学、处处都好学、时时都能学”的办学准则,继而向打造该省一流开放大学的目标冲刺。

(二)多元化

面向全社会进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的继续教育是新形势下的开放大学的主要办学任务,不过学习人员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则地方政府就应当鼓励、支持开放大学全面、系统地推行与拓展层次化的学历教育,主要涵盖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等,同时授予相对应的学位。相应地,在进行非学历教育时应加强企业与各个行业的协作,加强岗位职业技能培训、社区教育培训与各类证书培训。最后,关于公益教育,要积极参加学习型组织建设,尽可能地发挥开放学习的各种优势,继而实现全方位、多元化地发展。

(三)特色性

作为开放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开放大学,要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就应当树立特色的理念。不仅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本身特有的优势,更要以“特色”促动整体生命力的提高,继而为黑龙江省的经济的发展服务,动员全校师生,为创建一个,甚至多个实力雄厚的独具地方特色的专业、专业群而努力。

(四)责任化

自主学习是就读于开放大学的的学生的主要的学习方式,在此制约开放大学学生是否可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的关键点是其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是不是健全及人员的责任心是不是强烈。至此,开放大学的学习支持服务人员应秉承知心、热心、细心、开心、热心与耐心的服务理念,继而给创办本省一流的开放大学提供了坚强后盾。

(五)共享化

知识经济时代,不管是哪个组织,还是某一个人都不可能孤立存在。那么,黑龙江省要提升其开放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坚守共享的理念是关键,如此才能提高融入现代社会的积极性。为此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1) 构建人人共享的教师队伍管理机制,从而整合优秀教师资源。(2) 构建人人均享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继而整合各地优势与特色。(3)创办共享的学分银行系统,以确保开放学习的灵活性。(4)创建终身学习的平台,为不同层次的人员的学习提供保障。

(六)国际化

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是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至此,创办开放大学不仅要坚守国际化的理念,还要以国内实际需求为着力点,同时要敢于立足国际化高端领域,强化与世界知名大学、一流大学的交流,构建多种合作机制,借助于“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尽可能地吸收、借鉴海外先进的高等教育经验,从而确保办学品位与办学水平的提升。

三 找准并抓好打造、提升黑龙江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着力点

(一) 将终身学习平台作为载体,继而推动功能定位的成功转型

从国家创办开放大学的方案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开放大学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集电信、广电与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于一身的自主进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及非学历继续教育,并提供终身学习支持服务的一类新型高等学校。其迫切需要开放大学高度重视及自主参与终身学习平台的建设,继而推动学院快速功能定位转型。至此,黑龙江省创办该类大学,构建终身学习平台应尽可能地满足众多学习者对终身学习的基本要求。

(二) 以数字资源建设为基点,充分满足教育教学需求

受建构主义之自主学习理念的影响,加之开放大学十分关注资源与环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其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那么,我们当务之急就是以数字资源建设为基点,充分满足教育教学需求。首先,应及时拓展资源类型,充实数字化资源库,从而不断地满足各种专业学者的不同需求;其次,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着力改造资源建设实验室,加快网络设备的优化升级,继而满足数字化资源的学习需求;最后,逐步完善与开发数字化学习资源,尽可能地涵盖所有领域,动员本校全体师生,加强与其他行业与部门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完善相关资源建设。

(三)将专业设置建设作为向导,从而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服务

当地政府的强力支持是创办与发展开放大学的强有力的保障。至此,在进行该类大学相关专业的设置的时候应当以服务当地的经济的发展为最终归属,如此才能彰显其旺盛的生命力与独具特色的优势地位;应当主动整合自己的的各种优势资源,继而全力打造富有本校特色的品牌专业,最大限度地发挥品牌专业的模范作用,从而带动整个专业群体建设的发展。应全面分析当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联系该省的经济支柱产业,从而确定开放大学的优势建设专业;

(四) 坚持学生招教、助管为主线,继而促使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开放大学学习过程中的中环心节主要有学生招收、助学服务教育教学与学生管理。它们是否被切实地贯彻与落实与开放大学学生的理想学实效的取得密切相关,且该类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深受其影响。至此,黑龙江开放大学必须坚持学生招教、助管为主线,从而促使其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因此,应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做好学生的相关招收、录取与注册等工作,从而为创办开放大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要积极探索优秀的教育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潜力与创造潜力,联系该校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继而有力、有情、有序与有效地展开助学支持服务。还应为学生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及管理多提供相关服务与指导,继而为学生科学、合理规划自己的未来指明方向,从而确保学生在规划职业生涯时不至于迷失方向,进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身观与价值观;多多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与业余学习活动,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归属感,最后为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而服务。

(五) 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促进其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提升黑龙江开放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点在于人才。在早期,闻名世界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并没有建设校园,但是它聘请到众多世界上一流的优秀学者,继而才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至此,黑龙江开放大学应当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点,广纳各界著名学者积极参与教学,从而确保其自身核心竞争力量的增强。

为此,应做到以下几点:采用引入方式,招贤纳士,聘任专业人才,继而确保学校人才队伍专业结构与专业学术水平的合理化;加大该校内部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借助于各个派遣参训、专业与行业培训、激励自学、学习深造与挂职锻炼等多种方式,逐步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与专业素养;以打造一流师资团队为目标,将众多优秀人士聚集在一起,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积极组织科研,进行学术攻关,从而引领与带动师资队伍健康成长与科学发展。用重金高薪聘请海内外一流学者来校任教讲学,积极营造优良的科研、学术氛围,从而促进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

(六)以教育教学科研为支撑,增强办学品牌效应

作为一个有机体的开放大学,其主要是借助于自身的新陈代谢来谋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不过这种代谢功能的塑造基础通常在于学术及科研。大学是一个社会性组织,其生存与发展同样离不开社会的交换,而社会的交换也有赖于学术和科研。至此,该校的学术与科研的竞争力的强弱是该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相应地,黑龙江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也离不开科研这一杠杆的强有力的支撑与撬动。那么,作为开放教育的一类主要办学机构的开放大学,必须充分考虑其自身的学术、科研实际情况,从而确定自身的优势及特色专业或学科,继而为该校的科研重点、科研方向、科研团队与科研战略的确定而服务,继而借助于加大投入、完善政策、主攻课题、整合力量与强化激励等诸多途径,逐步提升该大学的学术、科研水平,从而促进其办学品牌效应的进一步提升。

四、结语

新形势下,黑龙江省要打造与提升开放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坚持“开放”、“多元”、“特色”、“共享”、“责任”与“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将专业设置建设作为导向、将终身学习平台作为载体、将教育教学科研作为调节杠杆,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根基、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学生招教助管为中心线索,从而向打造具有海内外一流的先进水平的开放大学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唐伟.论开放大学的定位和核心竞争力[J]. 云南电大学报. 2011(01)

[2]蒋洪池,黄小敏.学科建设:培育和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03)

[3]林金艳.产权结构与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提升[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4)

[4]朱健仪.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6(02)

[5]胡晓松.建设开放大学应明确的几个战略性问题――“北京开放大学建设方案”的布局与思路[J].开放教育研究.2011(02)

[6]李亚婉.荷兰开放大学教育创新的使命与经验[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1)

作者简介:

打造核心竞争力方案篇4

关键词:竞争 品牌 品牌策略

一、品牌内涵

1、品牌概念

品牌到底是什么?大卫.奥格威说过,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品牌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方式的无形总和。品牌竞争是企业竞争的最高层次。一般认为,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或是它们的相互组合,用以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相区别。品牌主要包括如下一些概念:①品牌名称:品牌中可以读出的部分——词语、字母、数字或词组等的组合。如海尔、红双喜1999、TCL等。②品牌标志:品牌中可以被认出、易于记忆但不可以发声的部分——包括符号、图案或明显的色彩或字体。如耐克的一勾造型、小天鹅的天鹅造型等。③商标:受到法律保护的一个品牌或品牌的一部分。

众所周知,知名品牌的产品会给企业和国家带来大量利益,但品牌需要精心呵护才能慢慢成长起来,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随着市场发育的不断成熟,品牌正逐步由一个仅仅用于区分于其他商品的简单标识,逐步发展到一种由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经由认知、体验并产生信任的一种复杂的关系。其代表的价值正逐步从商品的实物功能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2、品牌的核心价值

品牌核心价值是品牌的灵魂,更是品牌征服消费者心灵的真正武器。品牌核心价值又可分三种类型:①品牌的功能型核心价值:即将产品本身的功能特点作为品牌核心价值来定位。如“高露洁牙膏-防蛀”、“舒肤佳香皂-除菌”以及“怕上火喝王老吉”等等都属于功能型品牌核心价值定位。②品牌的情感型核心价值: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某一品牌过程中所获得的情感满足,是一种审美体验,一种快乐感觉,是一种满足顾客的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喜之郎的“亲情无价、欢乐无价”情感型核心价值诉求,把果冻这一休闲美食上升到了“感受亲情,享受快乐”的情感体验高度。③自我表现型价值:指品牌所具有的表达个人价值观、财富、地位、成功和审美品位的象征价值。

3.品牌策略

所谓品牌策略就是公司将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以获取差别利润与价值的企业经营战略。企业必须将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来打造,而品牌也的确能够发挥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如果品牌不可能成为某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则品牌同样难以上升到战略高度。

品牌策略的本质是塑造出企业的核心专长,从而确保企业的长远发展。在科技高度发达、信息高速传播的今天,产品、技术及管理诀窍等均容易被对手模仿,比较难成为核心专长,而品牌一旦树立,则不但有价值并且不可模仿,因为品牌是一种消费者认知,是一种心理感觉,这种认知和感觉不能被轻易模仿。

二、中小企业在运作品牌中存在的误区

1、营销成功的关键在于满足消费者需要。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营销的本质发生了变化,它不是一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战争,而是一场企业之间争夺顾客有限心智的战争。康泰克的广告曾经说“12个小时迅速解除感冒困扰”,泰诺承诺“30分钟见效”,对一部分消费者来讲能满足需求,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感冒那是能吃几片药就能马上康复的。

2、更好的产品、更佳的团队、更大的投入,必将胜出,但是很多企业的投资项目都是“肉包子打狗,一去无回”。

3、企业形象与品牌形象是促进销售的核心力量,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牌注重形象,消费者就更青睐接受简单而直接的诉求,比如那些定位明确的专家品牌,例如格兰仕之于微波炉,就要强于海尔之于微波炉。产品质量不过硬,再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也无济于事,消费者就是不认账。

4、品牌延伸可以利用现有的品牌资产在新领域获得竞争力,但忽略了消费者的认同感。IBM原来占有“大型主机”的定位,该定位使它成为了美国最成功的公司。后来IBM把品牌相继延伸至小型机、个人电脑、软件、芯片等领域,以至于被各个领域的专家级对手肢解。IBM在PC机领域被康柏、戴尔打败,软件被微软打败,工作站被升阳打败,芯片被英特尔打败。

5、做大规模才能增强企业竞争力,规模不等于竞争力,消费者心智中的强势地位及品牌才是真正的竞争力。没有心智资源的企业,规模再大也没有意义。

三、企业如何塑造品牌

1、首先企业领导要树立现代品牌策略意识。

企业的领导一方面要树立现代品牌策略意识,重视品牌工作;另一方面,要对品牌策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靠什么来生存?靠的是自己的产品。产品靠什么来进入市场?靠的就是品牌。只有品牌搞上去了,产品的销路才会好,企业才能站住脚,才会在消费者的心里留下良好的印象,最终树立起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

2、准确的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也称为产品定位或竞争性定位,是根据竞争者现有产品在细分市场上所处的地位和顾客对产品某些属性的重视程度,塑造出本企业产品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或形象并传递给目标顾客,使产品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优势。对中小企业而言,没有什么比建立品牌更重要的了。而要建立一个品牌,首要任务就是产品的定位,它是一个产品品牌能否长久生存和腾飞的基石。只有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品牌,企业在竞争中才不会落败。

3、要大力宣传自己的品牌

创品牌要通过媒体大力宣传自己的产品,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我们的一些企业在资金紧张时,首先是削减广告费,企业因经营困难而不做广告,但不做广告反而会使经营更困难。

4、要积极保护自己的品牌。

要培育一只品牌不容易,要保护一只品牌也不容易。企业要积极打击侵权、假冒行为,这是培育品牌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维护企业良好品牌形象的重要工作。

5、要更多取得产品“通行证”来强化品牌。 产品质量是企业保持基业长青的致胜法宝。企业领导应真正重视各种国际通行的质量体系认证,如ISO 9000质量体系认证,此外还要注意ISO14000环保认证及各种专业性、地区性的产品认证。这是企业产品进入国际、国内市场的通行证,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有力武器。

总之,中小企业在创立品牌的过程中,既要树立起对品牌的正确认识,又要真正重视企业的品牌策略工作,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保持顽强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吴建安主编,郭国庆,钟育赣,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企业战略管理》2007.08

打造核心竞争力方案篇5

一、培训重点

1.经济重点领域:装备制造、节能与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海洋、现代农业、生态环保、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2.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教育、宣传文化、卫生、体育、律师公证及法律服务、社会工作。

3.现代服务业领域:现代物流、研发、旅游、养老、医疗、金融财会、知识产权、食品安全、商务服务及人力资源管理等。

二、计划编报

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服务业的重点领域,结合本地本行业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年度培训项目计划,明确高级研修项目、急需紧缺人才培养项目和岗位培训项目。已确定的20xx年培训项目应填写《20xx年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培训项目备案汇总表》和《20xx年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培训项目备案表》(见附件),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技科(市行政中心745室)备案。

三、有关要求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培训项目的备案工作,认真填写备案项目表,以书面和电子版形式于20xx年3月20日前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技科备案。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培训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聘任的重要依据。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每年应不少于72学时。各部门、单位自行组织的未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备案的培训项目均不得登记培训学时。

大学生就业核心培养方案

一、引言

现今社会,竞争已经变得越来越激烈,大学生要想毕业后能够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能够学有所用,就要在上学期间努力的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而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就要求高校在制定策略的时候,以学生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实施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式。当然,我们只有清楚的明白什么是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并了解其特征,才能够真正的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也才能够突显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体系的重要性。

二、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和特征

(一)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

在以往,人们很容易将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混淆。所谓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在就业市场中有一种战胜对手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让学生找到实现和发挥自我价值的工作岗位。它是基础、环境以及核心竞争力的总和。而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核心能力,这种核心能力是大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期间所培养出来的,它将大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了整合和内化进而让学生在毕业后进行求职时具有其他学生所不具有的独特的、有价值的竞争能力,继而在寻求合适的职业时更具有优势性,并且在就职后让自己的职业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二)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由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区别于其他的能力的,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

1、它具有内化性。所谓的内化性就是核心竞争力不是将大学生的各种能力通过简单的加法进行组合,而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将学生的一般能力进行提升和提炼,进而将学生的优势展现出来。所以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个体对于技能、道德品质以及知识进行吸收内化的结晶。可以料想,在大学生就业时,核心竞争力的内化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就业竞争力的强弱。只有具有高度内化性的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更快的寻找到适合的职业。

2、它具有价值性。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体现在它能够将大学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限度的实现统一,而且在这种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它能够让学生掌握就业竞争的主动权,这样就能够将大学生面临被淘汰的几率降到最低。

3、它具有独特性,不可替代性。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独特的竞争能力,这种能力是大学生具有自我特色,不同于其他人的一种竞争能力,这种竞争能力是其他的学生不具备的、不能够复制的核心特质。在竞争中,大学生一旦有了这种能力,那么在竞争中就像有了一件法宝,就有了自我的优势。核心竞争力越强越明显,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也就越突出,其在自我职位中发挥的作用就越大,为企事业单位所创造的效益就越大。

4、它具有动态性。核心竞争力并不是静态性的,一成不变的,学习一次就永远的占有竞争的优势、就能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的,而是需要不断地进行提高和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的各种素质、技能等完善的过程,这是一个长期的、积累的过程,只有不松懈的进行自我的核心竞争力的积累,才能够实现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变化的动态平衡。大学生一旦放弃这种积累,那么核心竞争力的能力也就消失了,大学生在就业中的优势也就消失了。

三、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通过对于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以及特征的介绍,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对于大学生在毕业后求职时所占有的重要地位,所以对于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让大学生在毕业求职中能够具有独特优势就显得很有必要性。

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可以从大学生自身出发。大学生努力地提高自我的竞争能力,在学校学习期间有意识的锻炼自我,加强与社会的接触,多多的参与社会活动,这样就能积累一定的学习经验。也可以在学习期间,选修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对于自我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然后制定一个适合自我发展的职业规划。

但是,以上的方法都需要学校提供平台。学校需要为学生定期的安排提升自我综合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将课程设置多元化,而且要明白大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机器,当今的社会需要的不是只会接受知识而不消化知识的机器,而是一个能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一种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而构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体系能够让大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将自我的技能、知识等进行整合,进而形成强化的、系统化的竞争优势并且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所以要想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要制定且实施合理的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体系。

然而如何构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体系,也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首先,此培养体系需要具有合理性,科学性,要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要能够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最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其次,要有一个完善的反馈与评价机制。因为大学生才是最能够了解在市场竞争中自我是否具有竞争优势。所以此体系在制定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到毕业生、用人单位以及专家的评价和反馈的意见。当然,此体系要具有动态性,因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具有动态性的,如果体系不具有能动性,那么就不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满足市场需求的具有竞争优势的学生。

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xx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突出“要精、要管用”,通过“学、练、比”的培训形式,尽快提升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为促进宏厦一建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推进阳煤集团“强煤强化,五年双千亿”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总体思路

在宏厦一建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充分调动全体技术人员的学习积极性,求真务实,创新学习培训方式,学习理论政策,学习法律法规,学习业务技能。通过学习培训,切实提高技术人员的理论政策水平,熟悉法律法规,掌握业务技能,成为新时期合格的技术人员,促进宏厦一建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三、培训内容

按照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和不同层次、不同业务工作属性及特点,着重开展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业务技能的学习培训,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快提升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

1、政治理论培训

加强政治理论教育。精心组织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最新方针政策、重要会议精神,加强职业道德、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筑牢技术人员的思想基础,促进各项工作不断发展前进。开展反腐倡廉教育。认真学习《廉政准则》,深入开展党风党纪和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教育,加强勤政廉政、工作作风教育,不断强化技术人员的廉洁自律意识,增强党性锻炼,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2、法律法规培训

开展法律法规培训。开展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岗位应知应会专业知识的培训,重点加强对工程领域、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学法知法提高技术人员遵纪守法意识,推动各项技术管理工作规范、标准、有序。

3、业务技能培训

开展现代化矿井工程、工业及民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及调试、铁路、公路、水利、输变电线路、工业管道、爆破、大型土石方等工程建设的业务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知识,增强工作技能,促进宏厦一建公司技术管理工作上台阶,为各项工程建设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树立宏厦一建公司技术人员新形象。

四、培训方式

1、大学习,提高技术人员理论素质

大学习实行课题式培训。按照统筹兼顾、分级分类的原则,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专题讲座、划片培训等多种形式,邀请专家或业务骨干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培训、业务辅导,切实提高技术人员的理论素质。大学习每星期安排一次,时间为90分钟。

2、大练兵,提高技术人员实践技能

大练兵实行业务知识考试和项目专题操作的方式。培训部门对应知应会的知识拟制出试卷,每次培训结束后,当场考试,以检验培训效果和掌握程度。培训部门安排项目专题操作,组织技术人员当场操作,确定技术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通过大练兵,使技术人员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切实提高技术人员的实践技能。大练兵每月安排一次,时间为90分钟至4个小时。

3、大比武,提高技术人员实战技能

大比武采用现场比赛的方式,培训部门确定大比武的项目与方式,通过大练兵、大练兵,选拔优秀技术人员参加技术大比武,当场确定技术大比武优胜名次。通过大比武,全面提升技术人员综合素质,打造一支政治坚定、技能娴熟、效能高超的高素质技术人员队伍,为宏厦一建技术发展提供不竭的人才素质保障。大比武每一季度安排一次,时间为4个小时。

五、培训纪律

“学、练、比”培训将严明纪律,严格考勤,实行“事前签到、事中点名,事后复签”制度,做到有记录、有检查,杜绝松散懈怠现象发生。如有未请假无故不参与培训、中途擅自离开或不参加考试者,将按有关规定处理。

六、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确立由宏厦一建领导班子亲自领导,各科室与基层部门领导具体负责,全体技术人员积极参与,要把培训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抓紧抓好,纳入日常工作议事日程,确保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2、明确目标,完善责任。

全体技术人员要根据本培训方案要求,结合本部门实际,明确目标,完善责任,做到人人发动,人人参与,保证培训各项工作任务如期开展,如期完成,尽快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

3、广泛发动,营造氛围。

要运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开展培训工作的重大意义,提高全体技术人员的参与意识,增强搞好培训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营造浓厚培训工作的氛围,为搞好培训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打造核心竞争力方案篇6

三季度工作和经营情况

至今年九月末,全行人民币存款**亿元,比年初增长**亿元,增幅**%,其中储蓄存款比年初增长**亿元,余额达**亿元,增幅**%,对公及其它存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元。

人民币贷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增放**亿元,增幅达**%。其中农业经济组织、农户贷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增长**亿元;民营、个私、股份制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增长**亿元;中小企业贷款占总贷款**%。

9月末,国际业务外汇存款余额**万美元,比年初增长**万美元。国际结算量**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万美元,其中出口结算量达**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万美元;进口结算量**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万美元。结售汇合计**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万美元。外汇贷款余额**万美元,比年初增长**万美元;人民币打包贷款**万元,比年初增长**万元。

九月末不良资产余额**亿元(包括抵贷资产**亿元),比年初减少**万元,不良资产占比**%,比年初下降2个百分点。今年三季度,贷款综合收息率**%,比去年同期增加3个百分点,1-3季度我行实现帐面利润**万元。

今年三季度,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狠抓组织资金,稳步拓展市场份额。

存款始终是银行经营的根本;份额代表着地区竞争的地位。今年上半年我行存款总额虽然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但在同业竞争中,我行新增存款额较本地区其他行存在较大差距,总存款占全市的份额由年初22.4%下降到20.6%。面对这一情况,我们充分认识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三季度,我们一步不松抓组织存款,一着不让拓市场份额。

一是为帮助各支行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发员工工作热情,长久保持组织资金的高昂斗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打好组织资金漂亮仗,力争市场份额有更大的突破,向我行独立运行十周年献礼,8月18号,独立经营以来第一次在晚上召开了各支行行长会议,全面动员,紧密部署了“结对子、争份额、比贡献、争市场组织资金竞赛”活动。竞赛将全市32家支行按市场份额水平和所处经济环境结成14组,分别下达各自目标任务,捆绑式竞赛考核,为我行存款的增加,市场份额的扩大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是通过对市场份额较低支行的排队,分析我行组织资金工作存在的考核不力,激励不力等具体问题和不足,8月24日,再次召集市场份额在本镇低于他行,当年新增少于他行,考核力度不大的20位支行行长,在**支行举行现场会。再一次鼓劲增压,敲响了结对子、比贡献、争份额的战鼓。通过看**支行营业大厅的宣传氛围,和张榜公布的全体员工每月组资业绩和每季考核结果;听**支行组织资金实行公开、公正、透明考核的经验做法和强考核,扩份额,促进各项业务稳健发展的汇报;20位支行行长纷纷上台表示,一定坚定必胜的决心与信心,发扬好领先精神、拼搏精神、吃苦精神;营造好宣传氛围、考核氛围、组资氛围,创造出新的业绩。

同时,为让全行干部员工通过与兄弟支行的对照比较,更加清楚自己存在的差距,和在整个农商行中的排名,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开办了每周一期《结对子、争份额、比贡献、争市场组织资金竞赛简报》,每周公布存款情况,跟踪各支行组织资金竞赛动态,定期介绍组织资金做法,营造了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浓烈气氛。9月末总存款比6月末增长了14亿元,存款市场份额得到稳步拓展。

(二)投身先进性教育,支持地方力度再提高。

三季度,时值**商业银行党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我们在行党委领导下,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求真务实,积极投身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之中,做到以先进性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以先进性体现支持地方发展的责任性,以先进性提升地方银行声誉。

以支持地方发展为己任,构建“三走进,三服务”长效机制。一方面继续强化“三农”意识,积极支持“三农”发展。大力培植农业支持典型,扩大农业支持面。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行党委成员每人联系一个农业产业企业,即:**神龙蛇业,**九州果业,**华美生态园艺,**稷山养鸡场,**澄禾禽业,**未来园林,**唐兴才养牛场。在党委成员带领下,基层支行牢固树立“三农”服务意识,对当地农户、农业企业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9月末,我行农业贷款余额比6月末新增3100万元,占全市97%。继续保持了我行农业贷款在全市的绝对份额。

同时,党委领导“三走进,三服务”确定的7家中小企业联系点工作,为我行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强化市场份额拓展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全行上下结合市场份额拓展,瞄准国有土地、房产等有效资产抵押企业,信誉好、发展有前景企业,不断加大对地方经济支持力度,9月底,全行支持民营、个私、股份制中小企业共计**多家,贷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增长**亿元,比6月末新增**亿元。其中抵押贷款占总贷款比例首次突破30%,达到30.2%,比年初提高了2.4个百分点,有效地拓展了市场份额,也进一步提升了我行地方银行的声誉和社会地位。

(三)常抓基础管理,案件专项治理全面推进。

根据国务院领导加大案件专项治理力度,防范商业银行风险的批示,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我行自4月下旬开始,案件专项治理组织发动、专项检查和整改总结全部三个阶段工作深入进行。

通过案件专项治理,进一步强化了会计基础工作。我行以《会计升级达标实施办法》为依据,对基层支行在执行账户管理、现金管理及规范操作方面结合案件专项治理,进行了本年度的会计出纳大检查和会计达标升级验收,分析检查出来的问题,有的放矢,寻找了问题的症结,并对操作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梳理,作出了相应的规范,促进了会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通过案件专项治理,进一步规范了信贷管理和运作。我行结合银监会贷款五级分类偏离度专项检查,着重对全市贷款五级分类准确情况、贷款抵押率规范情况、担保手续合法情况、企业关联交易情况以及本行内部多行贷款情况等进行了清理,有效地促进了信贷运作的规范管理。

通过案件专项治理,找准了内部控制的关键点。案件专项治理过程别是总部集中检查时,我行按照“查找案件苗头,整顿规范操作,促进业务发展,增强防险能力”的总要求,抽调全市50名业务骨干,分成8个检查组对全市32家支行进行了“地毯式”现场检查,找出了内部控制的关键点和薄弱环节,并通过制订相应的整改方案,积极实施整改。使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检查处理到位,责任追究到位,问题整改到位,杜绝隐患、遏制案件到位。

(四)广泛开展演讲会,金融服务水平得到提升。

随着金融业服务时代的来临,竞争将会日益激烈,而竞争的优势一方面体现在人才的优势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服务优势上。为打造服务优势,我行自下而上,从支行——各片——总部,在7月份广泛开展了“假如我是一个客户”演讲比赛,对机关开展了“假如我在基层”演讲比赛活动。演讲从分析一个客户的基本要求出发,从分析基层员工需求出发,实行换位思考,积极探索新时期农村金融服务的新思路、新方法,从而促进全行上下服务理念更新,服务水平提升,保持地方银行活力,促进**商业银行更快、更好发展。参加总部决赛的38名演讲者,通过紧张激烈的演讲比赛,决出了一、二、三等奖共9名优胜者。比赛中各位选手充分展示自己的知识才华,使演讲比赛内涵得到了提升,优质服务意识得到了提高,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另外,以**支行为试点的开放式服务在七月初正式亮相,运行初期就取得很好效果,深受广大客户地青睐和好评。开放式服务摈弃了营业大厅服务窗口上的铁栅栏,实行与客户面对面,心贴心的亲情化服务,从而拉近与客户的距离,使客户走进银行犹如走进家一样感到亲近、舒适。目前,营业网点开放式服务正有序向全市推广。我们相信,通过设立开放式服务区来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客户,一定能更好地诠释“离您最近,和你最亲”的服务宗旨,为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行形象作出贡献。

四季度工作打算

四季度,是第二届董事会第一年工作的冲刺阶段,针对前三个季度经营工作中存在的存款增长稳定性不够,资产质量优化进度不够,综合盈利能力、资本充足等核心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不足,将继续围绕半年度工作会议提出“份额”、“效益”、“风险”和“形象”八个字抓好工作,向独立经营10周年献礼。

1、突出重点增存款,份额再上新台阶。

组织资金始终是银行工作的基础和重点。前阶段的结对子竞赛,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存款的稳定性不强,要继续突出存款增长,强化宣传攻关,强化竞赛考核,强化服务创新,持之以恒把“结对子、争份额、比贡献、争市场组织资金竞赛”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争取存款市场份额再上新台阶。

2、紧抓拓展争效益,夯实资本充足率。

今年是我行享受所得税减半政策的最后一年,四季度要继续围绕我市经济发展的热点、重点,紧盯我市临江开发、开发区建设、工业集中区建设,瞄准有效资产抵押企业,紧抓传统业务拓展,加大支持力度,尽力拓展市场,争取效益最大化。同时,要继续强化各项管理,搞好年内各项财务核算,尽力控制不合理费用开支,反对铺张浪费,杜绝跑、冒、滴、漏,防范各类案件发生,争创最佳效益,扎扎实实地提足资本充足率和各项拨备率,向全体股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3、狠抓难点求突破,奋力提高资产质量。

信贷资产质量始终是我行效益的根本,始终是我行快速发展的根本。四季度,要抓住年终企业资金回笼较多的有利时机,锲而不舍活资产,一步不松降不良,争取余额占比双下降。一要抓紧以规范信贷五级分类为抓手,加快我行信贷管理系统建设,早日为我行强化信贷管理提供科学决策工具。二要集中力量做好中央银行专项票据兑付工作,争取央行资金扶持政策落实到位。三是以控制不良贷款产生为出发点,全面完成对支持类企业、控制类企业、和压缩类企业的清理工作,为明年进一步强化信贷管理打好基础。

打造核心竞争力方案篇7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宁德市;文化产业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文化产业所带动的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也日益引进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如何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文化产业急需研究的问题。核心竞争力作为文化产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具有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是文化产业实现快速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条件。提升核心竞争力是目前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是我国不断深入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是使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因此探讨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理论是十分必要的。

一、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

核心竞争力最早由普拉哈拉德和加里・哈默尔两位教授提出,通常认为,核心竞争力即企业或个人相较于竞争对手而具备的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差异,是应对变革与激烈的外部竞争,取胜于竞争对手的能力的集合,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的“独一无二”、“与众不同”和“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这种优势是企业或个人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的集中体现,是企业或个人区别于竞争对手,融知识与资产为一体的文化体系。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征有以下三点:

(一)价值性

指的是为顾客带来较大的最终用户价值,企业是否有出色的业绩或者稳定的优势,最终还要由企业的上帝――顾客来评判。一切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为更好地满足顾客的使用需求,都必须使产品具有顾客认可的实用价值。换个角度说,核心竞争力应具有市场的价值,能给消费者带来价值创造或价值增加,能给企业用户提供根本性好处的技能,它必须有助于实现用户重视的核心价值,包括价值保障、价值提升、价值创新三个方面:“价值保障”是保证知识价值的有效传递,“价值提升”是一个知识增值的过程,“价值创新”则是一个知识价值创造过程。要实现用户重视的核心价值,就需要比竞争对手具有更高的劳动效率、更低的产品成本、更优的质量、更好的服务拓展,引导和占领市场,最终为企业带来价值增值,取得更高而且长期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1]

(二)异质性

指一个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应该是企业特有的独一无二的,没有被当前和潜在的竞争对手所拥有,具有不可模仿和难以被替代的特性,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核心能力的异质性决定了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和效率差异,和其它企业资源相比,核心能力受到替代品的威胁相对较小,是其它企业难以复制,也不易模仿的,如果企业的专长很容易被对手模仿或对手通过努力很容易实现,那么企业就很难拥有持久的竞争优势,专长的独特性和持久性在很大程度上由它赖以存在的基础所决定,那些内在于企业整个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在系统学习经验基础之上的专长,比建立在个别专利或某个出色的管理者或技术骨干基础之上的专长,具有更好的独特性。只有依靠自己的不断持久地学习,在市场竞争中反复磨练,才能逐步建立和强化独特而持久的核心竞争力。

(三)延展性

指的是核心竞争力能通过其发散作用,将能量不断扩展到最终产品上,而不是将其优势领域放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它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进入多种产品市场的潜在途径,企业能够从该项能力衍生出一系列的新产品或服务。核心竞争力具有从“核心能力到核心技术再到核心产品”的延展过程,能够形成某项或几项核心技术,而这些技术或几项技术相互交叉进而形成一个或几个核心产品,再由核心产品衍生出某个或多个最终产品,不断为消费者提供创新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使企业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不仅是当前的需求,而且包括潜在的需求。透过核心竞争力延展性的表象,我们可以再次清晰地感到其知识性的本质,企业依靠其丰厚的知识积累,从而保持其领先的竞争优势。

掌握核心竞争力的这三个基本特征,对宁德市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由于历史、体制、观念及规划滞后等原因,宁德市的经济远落后于发达沿海地区,文化产业的规模小,整体竞争力低,自主创新能力弱,文化特色不够明显,精品意识不强,文化产业人才严重匮乏,文化资源的开发还处在低层次的初步开发阶段,行业之间的联结度不够密切,产业链条不够完整,产业集群无法较好地发挥效应。宁德市文化产业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没有打造和形成核心竞争力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尽快培育该市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是促进该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提升核心竞争力以促进宁德市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识别宁德市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要促进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快速发展,首先要从四个方面对文化产业具有的核心竞争力进行识别: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替代性和难以模仿性,可以从资源和能力入手。

1、从资源入手

资源是企业自身拥有或可以获取并用以提供竞争力基础的资产。宁德独有的地理和历史,造就了富有特色多元性的区域文化,是中国海陆文化、南北文化、汉畲文化、闽台文化和古今文化的一个交汇点。宁德市最有价值及难以模仿的资源有:享誉国内的独特的旅游资源,如拥有“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全球第64个世界地质公园,包括屏南白水洋鸳鸯溪旅游景区与福鼎太姥山风景区两个国家5A级景区)、周宁鲤鱼溪(以“年代最久远的鲤鱼溪”跻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独特的畲族文化资源,畲族人口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区,畲族的传统文化广博丰富,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畲族文化占30%,共32个项目分别列入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独特的海洋文化资源,宁德与台湾基隆隔海相望,海上距离仅126海里,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漫长的海岸线上连绵大小港湾29个,大小岛屿448个,其中大嵛山岛入选“中国最美十大海岛”。2010年中国特色魅力旅游城市公益评选活动中,宁德市获得“中国最具特色魅力旅游城市”、“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生态休闲城市”称号。

2、从技能入手

能力是企业在培育和提升竞争力过程中,有效配置及使用资源,促进和管理经济与核心竞争力技术及组织变化的技能。宁德市具备竞争力的技能有:贯木拱廊桥制造工艺,全国现存有100多座贯木拱廊桥,闽东就有54座,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称为中国桥梁史上的“侏罗纪公园”,“中国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与“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茶叶制作工艺,2011年,宁德市茶园面积达到92.1万亩,茶叶年产量7万吨,茶园面积、产量均居全国产茶地(市)之首,宁德市先后打造“福鼎白茶”、“坦洋功夫”、“仙洋洋”、“品品香”等4个茶叶驰名商标,培育“坦洋功夫”、“福鼎白茶”、“天山绿茶”等9件地理标志商标和27件省著名商标,福安市、福鼎市分别被授予“中国茶叶之乡”和“中国白茶之乡”称号;此外,线狮表演技艺、剪纸技艺、银饰制造工艺、金紫砂陶制造工艺及油扇制作工艺等都有相当的竞争力。

(二)构建宁德市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辨识清有潜力的可成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资源与技术之后,就要进一步打造保护核心竞争力,使之可持续地发展,成为宁德市经济支柱产业。

1、创造良好环境,树立战略理念

宁德市委市政府应全面、深入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杜绝政府对产业的行政干预,依法规范政府、产业、市场三者关系,把政府的主要职能转到培育规范、有序、公平的市场环境和秩序上来,完善市场体系,让所有产业展开公平的市场竞争,清理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规章制度,打破地区封锁、行业垄断,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体制环境。宁德市文化产业应该认识到,自己有什么样的竞争力,逐项进行分析,找到差距,在全面分析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寻找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未来商机,确定产业的战略目标、业务范围及发展方向,制定一个切实可行且富有挑战性的提升竞争力的战略方案,并对战略方案进行有效的实施、控制、修正和评价。宁德市中小产业多,应慎用多元化战略,需集中资源,通过选择能使产业发挥自身优势的细分市场来进行专业化经营,应以旅游业为主,旅游纪念品制造业、配套服务业为辅,实施“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的经营战略。[2]

2、创新产业建设,塑造先进文化

宁德市文化产业应要花大力气研究文化产业的创新体系,尽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产业制度,构建鼓励创新的机制,从市场环境的变化出发,不断进行技术、管理、制度等诸多方面的创新,在茶产业及旅游纪念品工艺制造业方面尽力拥有独创和领先的技术资源,实现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原创创新和改进创新的结合,不断提高产业的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适时开拓新的市场领域,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产业文化是一个产业的灵魂,是产业发展、创新、创造的源泉。产业文化是产业历史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一种开放的、积极向上的产业文化是现代中小文化产业发展最需要的,它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一个产业的文化内涵,影响着产业的管理工作、人才的队伍建设,宁德市文化产业可以借助整体产业文化形成一个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一个员工价值实现的平台,让员工的观念、行为融于产业的远景和目标,从而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3、整合人力资源,培养复合人才

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途径是人力资源整合,人力资源整合是指引导组织内务成员的目标与组织目标朝同一方向靠近,从而改善各成员行为规范、提高组织绩效的过程。人力资源的竞争直接关系到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宁德市要发展文化产业就必须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建立一支相当规模、相对稳定、具有多学科知识、多方面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技术与管理有机融合的人才队伍,重点引进培养创意人才、茶产业、旅游产业、工艺品制造业专业人才。具体地说,首先要以人为本实施人力资源战略,要造就有成就的人才个体及培育人才团队,发挥人力资源体力劳动密集型功能及人才智力密集型功能,其次产业应通过吸纳成熟型人才、成长型人才,面向全国甚至国际,吸纳高层次人才;再次可以在三个层面上――产业高层形成职业精英团队,产业内部实施全员培训,产业外部正面影响客户、公众,持续开发人力资源,将人才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具有倍增放大效应的资本;最后还应营造有利人才公平竞争的环境,保持产业一定的员工流动性,保持员工工作热情、新鲜感和挑战性,建立员工正常晋升机制,使普通员工具有努力敬业而被提拔的权利和机会。

4、打造产业品牌,促进产业集聚

品牌是市场竞争加剧的产物,越来越多的产业重视品牌战略的打造。品牌是区别产品的重要标志,它也是表示产业文化、价值、特色的符号。在现代社会,品牌影响力意味着财富的积聚程度,拥有广泛影响力、口碑良好的品牌对产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宁德市文化产业应将优质资产真正地向优势企业、优秀经营者集中,从产业链的优化、价值链的提升、市场竞争要求的角度,注重资源的整合,注重品牌长期的影响力的打造,继续深化做大做强已有的旅游品牌,旅游工艺品制作品牌,茶业品牌(如坦洋工夫、福鼎白茶、周宁官司云雾茶等),酒业品牌(如柘荣太子参酒、畲族药酒、刺葡萄酒、龙眼酒等特色酒产业)。此外还应打破部门、地区界限,进行产业集聚,鼓励产业走联合之路,构建各产业的航空母舰,这是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捷径,可以促进人才市场发育、技术交流、专业化生产,使集聚区内的产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并使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得以放大和扩张。[3]

参考文献:

[1]饶昌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特征,经济世界,2003第6期,51页

[2]向志强,我国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及其培育,社会科学家,2007第4期,21页

打造核心竞争力方案篇8

想通过一招一式的优势,仅仅采用单点策略突破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战略营销、模式制胜的时代已经到来。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是不可能找到摆脱现实营销困境的路径,不可能构筑持久的竞争优势的。

营销环境:行动赶不上变化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浓缩了欧美国家近百年的发展速度,“中国速度”在技术、消费者价值、流通业态、市场竞争等方面都体现出加速的变化。

在技术方面,突飞猛进的创新速度“拉跨”了一批又一批企业,10年前的“贵族专属”的模拟信号大砖头手机已经发展成为“大众普及”的数字信号多媒体日常通讯工具;在消费者价值方面,价格、款式、时尚、品牌、体验等消费者价值,感性和理性的消费理念在盘旋、起伏、轮回中不断提升、演变,导致企业的市场份额或急或缓地发生着结构性变化,如国内白酒行业近两年的发展正印证着这样的变化,白酒新贵的崛起和传统名酒的回归,使得白酒行业板块格局悄然发生裂变;在流通业态方面,大卖场、连锁超市等新型业态挤压冲击下,企业开始重新认识和打造传统渠道,同时,邮递直销、网络直销、电视直销、电话直销以及其他基于人流聚集的渠道、终端等“第三渠道”迅速崛起,渠道、终端多元格局已经成形,并不断细分和演化;在市场竞争方面,粗放竞争不断地升级,一些企业在一味的资源消耗战中迷失了方向,虽赢得了暂时的市场份额,但失去了未来发展的能力。

现实困境:策略无法替代“模式”

现实中,大多数国内企业最具备的是大规模、低成本的制造能力,而普遍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差异化方面缺少核心能力,于是越来越多的厂家企图将竞争优势建立在营销环节上。可国内流通业发展相对滞缓,难以承接这样的使命:首先是行业离散,业态复杂,厂商协同差,分销效率低下,使企业在制造环节的高效率无法体现在市场优势上;其次是各级渠道成员市场推广和服务功能弱,难以为产品和服务增值,无法传递和发挥产品的差异性。

这种分销环节的薄弱,导致整个企业营销效能低下,纷纷陷入同质化的恶性竞争。不是打价格战、促销战和终端战吗?企业就设法比竞争对手打得更好,于是你低价,我就打折;你买一赠一,我就有奖销售,你广告轰炸,我就终端拦截……于是大部分营销人员,甚至有些经理都认为营销就是如何打广告、如何做促销和如何做终端,希望像金庸笔下的武林大侠,得到一本《葵花宝典》之类的武功秘笈,便能一劳永逸地称雄天下。

也许基层营销人员确实需要这样的营销思维,以便能见利见效地解决眼前的市场问题。但打广告、做促销和做终端仅仅是在策略层面上落实既定的营销战略,而不能代替营销战略本身。而制定正确的营销战略和模式,并适时进行有效的调整和转型,正是一个合格的营销总监必须担负的责任。否则企业的营销往往会出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现象,即市场是靠“一招鲜”干起来的,也是这“一招鲜”拖累的。当年以TCL通讯为代表的国产手机占据半壁江山,是靠下沉的渠道和形象代言人等推广手段冲来出的,这使得企业沉迷于此、乐此不疲,没有在产品、品牌和服务上进行有效提升,结果几年过后,国产手机集体失语。这种悲剧在国内彩电和微波炉行业也反复重演着。企业的营销决策者如果不能及时洞察竞争环境变化,不能在战略和模式层面上思考企业营销命题的话,那就非常危险了。

模式思维:让营销要素立体化

尽管营销理论不断创新,各种新理论层出不穷,营销从经典的4P理论发展到11P、4C和4R等理论,但单一的策略要素研究是难以解答企业现实营销难题的,必须从策略要素的“有效组合”中找出成功的答案,这就是有效的营销模式。

其实“模式”这个概念一点都不抽象,我们日常都在使用各种各样的模式。比如下棋,“马后炮”、“双炮连环”等都是棋手常用的套路,这就是一种组合方式(或称为模式),使得马和炮组合效能远远大干孤立的马和炮的简单相加。同理,有效的营销模式就是各种营销策略有效组合的结构和方式,尤其在单一策略运作失效的今天,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竞争压力,能为企业制定和选择成功的营销模式,已经成为一名优秀营销总监的核心职业能力。正如兵法的三十六计,单论某一个计策可能大部分人都能高论一番,但如何应对“兵无常形,水无常势”,如何精妙组合运用这三十六计,这便是高超的艺术,所以世上如果有常胜将军的话,绝对都是国宝级的稀有动物。

传统营销思维,4P是孤立和平行化组合,而非立体化的结构组合,但恰恰是结构产生力量。如何设计和安排这个结构,就要从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竞争格局和企业资源与能力等方面出发,明确目标市场和竞争要点,并围绕这些要点配置营销资源和展开相关的营销活动。我们在多年的营销咨询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别以4P(或11P)策略中的任何IP为中心策略,其他策略作为其铺支撑的立体组合结构(见图1)。企业首先要明确市场竞争的关键环节,并将相应的营销要素确立为核心策略,如果营销要点在渠道争夺上,那么就将营销的人力、物力重点配置在渠道上,同时其他产品策略、促销策略和价格策略也围绕争夺和建设渠道展开,于是就形成了“1P+3P结构组合模式”。同样,产品、价格和促销也都能成为营销的要点,其他策略围绕其展开,形成不同中心的“1P+3P”的结构组合。

这样就避免了以前各营销策略间相互脱节,甚至相互矛盾的情况。因为不同的市场环境、不同的行业竞争结构、不同的企业资源和能力,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有不同的营销战略核心,因而有不同的营销模式。只有找到有效营销模式,并适时实现不同模式的动态组合和及时升级转换,才能使企业营销处在战略管理层面,超越仅仅在策略层面上打转的竞争对手,获得持续的市场良性发展。

成功案例

案例1:美的厨电,改变竞争规则,打造立体化渠道

中国厨电(烟机、灶具、消毒柜等)行业一直被专业厨电制造商方太、老板、帅康、华帝四巨头所引领,他们牢

牢占据了行业中端市场领导地位,其营销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国美、苏宁等大卖场为主流渠道,以巨大的央视广告投放、高额的渠道费用、抢眼的终端表现、每年30%以上的款式变化、每年30%以上价格提升和个性化的服务为手段。显然这种所谓“高举高打”的营销模式是非常烧钱的,好在厨电产品是低关注度、高参与度的购买特点,加上理性的主流消费价值还没有形成,高企的产品价格还有人买单,于是一套厨电产品要价万元以上变得很平常了。

这种营销模式的背后是浙江厨电制造产业集群,像方太等企业前身就是从事模具制造的,其模具开发和五金制造能力很强,加上现有的规模优势,因此具有以较低成本实现个性化、多款式的能力,才能够在国美、苏宁买得起专柜,同时维系高促销、高价格、高服务的开支花销,是典型的产品为核心的营销模式。

而以美的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家电厂商,具备的是标准化家电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分销的能力,但如果要走“方老帅”们的路,肯定是没有出路的。要想发展,就必须改变现有的游戏规则。美的要选择营销模式是:以立体化渠道为核心,辅助以品牌提升推广、产品的模块化、服务的标准化等策略,发挥大规模制造和分销优势,定位大众主流市场。一方面将“方老帅”们逼向高端小众市场,另一方面压制杂牌厂家,使自己成为国内厨电行业的主流品牌,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相信只有这样的战略转型,才能实现跨越性的发展。

案例2:三得利低档酒,单纯“促销”模式升级

最近几年的中国白酒行业,东北酒异军突起。据不完全数据统计,2006年全国白酒产量(包含规模以上和非规模以上)700~800万吨,东北酒大约100多万吨,七分天下有其一。东北酒板块崛起主要有四点原因:第一,目标客户定位:流动人口、外来打工者和城乡低收入群体;第二,切割市场缝隙:国营、上市品牌白酒企业中高端发展留下的中低端市场;第三,经济地理优势消费者对东北酒的“纯梁”认知;第四,营销策略创新:灵活多变的促销策略。

白酒行业一直以来热衷于“模式”,诸如:“盘中盘”模式、“直分销模式”(百年皖酒)、“1+1”营销模式(洋河)、“361度深度协销”(双沟)等。相对于这些“名门正派”,东北酒运作模式更像霍元甲,不拘泥于门派,博采众家之长;更像李小龙,武术搏击的核心就是快速打倒敌人。最初东北酒不象其他板块的企业,不在广告上尤其是电视广告上下功夫,甚至不在渠道、终端上下功夫,集中资源在促销上下功夫,在消费者以及渠道促销的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即所谓以“促销”为核心的模式。2005年,黑龙江三得利酒业(旗下有龙江家园、十里八村、金高粱三大产品品牌)主要也采取此种模式运作。

单纯的促销模式的弊端有二:一是,进入市场初期,尤其是淡季,针对消费者促销的力度大多会比较大,但是,后期尤其是在旺季,必然要大幅降低力度回收利润。这样操作,很可能会使消费者转向其他力度更大的品牌,这是很多东北酒品牌丧失市场普遍的景象;二是,在终端和渠道的管控能力弱,以促销方式“冲开”渠道,极易发生窜货、乱价情况,导致市场丢失。因此,必须要从狭义的促销模式,转向以渠道为核心的营销模式。

打造核心竞争力方案篇9

知识产权冲突由来已久。随着中国产品逐渐走向国际并大受欢迎,中国企业遭受跨国企业的制裁大棒也越来越频繁。究其原因,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是大部分外向型企业的软肋,而国际企业看准了这点,利用自身的优势对中国企业穷追猛打。要想在这个火药味渐浓的知识产权斗争中生存下来,需要企业做好准备,全力迎战。而通领科技在涉外知识产权纠纷中的大获全胜,似乎让国人看到了一线曙光。

通领科技:为生存而抗争

7月1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召开知识产权专题学习会,专门邀请陈伍胜就维护知识产权涉外诉讼进行主题发言。“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抗争,就意味着行业的技术制高点和知识产权永远受制于人,我们只能给人家做低端产业。”这位凯旋者如是说。

通领科技与莱伏顿公司的纠纷始于三年前。2004年,由通领科技集团生产的GFCI(接地故障断路器)产品进入美国,并迅速占领美国主流市场,这引起了美国同行的恐慌。据悉,GFCI产品是美国政府为保护居民人身安全而强制推行的安全装置,在美国每年有30亿美元的巨大市场。当年的4月至7月,美国电器巨头、世界500强企业的莱伏顿公司以侵犯其6246558号专利(以下简称“558”专利)为由,分别在美国新墨西哥州、佛罗里达州、加州等地方法院四家通领科技的重要客户。

陈伍胜说,拿到书的那一刻,他们首先感到的是恐慌,因为莱伏顿公司在过去的39年中打了38场官司,全部以专利侵权为由迫使对手选择和解。这次莱伏顿公司也派出了七位大牌律师组成的律师团,仅仅为了到新墨西哥州送一份打官司的书。“他们很明显是要告诉我们,这是一场非常残酷、力量悬殊的较量。再加上我们对美国法律一点都不懂,感到相当恐惧。”为此,公司内部讨论了三天三夜,认为公司确实没有侵犯莱伏顿公司的知识产权。为维护美国客户的合法权益,树立中国企业的诚信形象,通领科技当下决定,主动以制造商身份赴美加入诉讼案,要求承担被告全部诉讼费用和侵权担保,并成功把全部案件移送到美国新墨西哥州联邦分区法院。

2006年6月,法院下达了对案件结果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马克曼命令”。通领科技成为首次拿到美国法院马克曼命令的中国企业,这份马克曼命令采纳了通领科技等被告对“558”专利相关权利要求的解释,明确显示了通领科技的产品不侵权。当拿到胜诉的马克曼命令时,陈伍胜兴奋得喝醉了。

今年美国当地时间7月10日,美国新墨西哥州联邦分区法院就美国莱伏顿公司通领集团侵犯其美国“558”专利案作出判决,这份长达28页的判决书,判定由中国通领科技集团制造的销往美国的GFCI产品不侵犯莱伏顿公司的“558”专利。至此,这场历时三年多、耗费300多万美元的中美知识产权官司第一案尘埃落定,打破了在涉外知识产权纠纷中中国企业还没有完胜的局面。陈伍胜那颗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这次胜诉,实质是一场以强欺弱和以弱胜强、抵制与反抵制的市场争夺战,它是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实力较量。陈伍胜说,尊重他人自主创新成果、决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同时敢于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是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根本原则。

华为:以最小代价换取和解

同样被称为知识产权领域胜仗的“思科诉华为侵权”一案,虽然最终以和解收场,但在当时来说,华为仅以微小的损失过关,虽败尤胜,这个结果已经让国人相当满意。

2003年1月23日,思科公司正式中国华为公司及华为的美国分公司,要求华为停止侵犯思科知识产权。思科控告华为抄袭思科IOS软件源代码和“命令行接口”以及技术文档,并侵犯思科在路由协议方面至少五项专利。

2002年华为对思科美国本土市场的威胁,已经被思科认为是低端网络设备市场的强大对手。同时,华为和思科在产品上的高度相似性也促使思科下定采取法律行动的决心。由此,成立了专职团队“打击华为”,并与中国政府进行了沟通,获得了政府方面对官司中立地位的允诺。在得知成为被告之后,华为就动作连连,停止销售和收回涉及侵权的产品。从该案的证据来看,思科无论如何都站在天平的胜利一方。

为了抵挡思科的攻势,2003年3月20日,华为与思科的老对手美国3COM公司联合宣布,双方将组建合资企业――华为-3COM公司。随后3COM的CEO挺身而出,在法庭上提供了对华为极其有利的证词,肯定了“华为公司世界级的工程能力”,并且相信华为的产品是“在完全尊重各公司知识产权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

同年6月7日,美国德州地区的Marshall联邦法院一个初步的禁止令,判决华为停止使用思科提出的有争议的一些路由器软件源代码,包括操作界面以及线上的帮助支持文件。思科与华为双方都认为法院的判决是他们的一次胜利,因为思科认为自己的立场被肯定,而华为则达到了损失最小,仅仅是停止销售那些华为已经停止销售的产品。

华为最终还是承认了侵权的事实,称公司一名员工在未授权情况下,接受了通过第三方获得的思科源代码;并对以后不再侵权做出保证。而在这个案件中呈现的种种情况,让思科认识到继续挑起争论并无好处。在共赢的认识下,2004年7月28日,华为公司、思科公司、3COM公司向法院提交终止诉讼的申请。

本案被业内形容为“中国高科技知识产权领域的第一场胜仗”,也成为高科技领域中外知识产权争端的代表性案例。在这场诉讼所引发的媒体争论中,所有媒体都指责思科为了垄断市场而阻击华为海外扩展,夸赞华为打官司的成功经验,认为:“在国际化进程中,国内高科技企业应该学会灵活运用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工具,为矛为盾,攻守两宜。”

在这个案子结束后,华为总结了“让官司有利于自己”的四条经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合作伙伴建设、舍得花钱请最好的律师和以实力证明自己、洗刷侵权“原罪”。华为确实长期侵犯了思科知识产权,在案子中有些做法也不能让人苟同,但至少,华为已经认识到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正泰:主动出击争夺制造权力

被称为“知识产权侵权第一案”的正泰诉施耐德专利侵权案也颇引人注目。

据浙江省知识产权局透露,从1999年开始,低压电器跨国巨头施耐德公司曾先后在国外正泰专利侵权的案件18起;在国内正泰的专利侵权案6起。施耐德曾向法国巴黎大法院状告正泰产品侵犯了它三项专利,在其要求下,法院宣布了正泰产品销售禁令。但目前法国巴黎大法院已取消了这一销售禁令。同样在意大利,一家跨国电气公司为了阻止正泰产品市场份额上升,向当地法院状告正泰产品五项专利侵权,并通过媒体大造舆论。不过正泰不久前已经赢了其中的三项专利案,这家跨国电气公司提出的和解要求也遭到正泰拒绝。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白热化,跨国公司希望在中国低压电器低端领域扩大市场份额,施耐德与德力西的合资案正在审批过程中。而正泰的产品也已经输向施耐德等跨国公司所占据的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主要市场,这就引起了国外对手的高度警惕。

这家浙江温州的民营企业在多次抵退国外同行的侵权后,面对施奈德咄咄逼人的进攻,正泰终于开始转守为攻,把施耐德告上了法庭,称对方生产的一种断路器侵犯了正泰的专利权。

这场官司在2006年8月1日立案,于今年4月26日在温州中级人民法院开庭。专利的有效性一直是被告方施奈德的质疑重点,立案后不久,施耐德便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起专利无效的申请。据正泰集团法律部出示的文件显示,今年5月9日,针对施耐德提起的正泰专利无效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已作出了维持专利有效的决定。尽管如此,这起涉及跨国公司、诉讼标的超过3亿元的官司还是很难在短期内有个结果。

从多次被外国企业,到如今的反戈一击、主动出击的转变,正泰集团掌门人南存辉悟出了一个道理:现在是制造权力争夺的时代。他也意识到,要想挺直腰板应对涉外知识产权纠纷,还是要靠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截至去年底,正泰集团共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国内专利技术证书200多项,领衔和参与制订国际标准30多项,真正成为国际电气行业标准的制订者。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贸易中的知识产权纠纷越发凸显。而中国企业的贸易竞争对手,也将会利用自身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优势对中国企业日益增长的竞争力予以抑制。制造权力的争夺将愈演愈烈。所以,我们的企业不仅要发展制造能力,更要争夺制造权力。

中国企业:走出自己的路

中国生产的产品以价格低廉行销世界,但由于一些产品“技术含量”不高,成为发达国家的“眼中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吕薇认为,缺少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成为制约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是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国际企业的知识产权占绝对优势。据统计,在通讯、半导体、生物、医药和计算机行业,国际企业获得授权的专利数占60%至90%以上。二是一些加工制造能力较大的行业,因缺乏知识产权而竞争力不足。特别是近些年来,中国制造产品出口频频受阻于知识产权问题,廉价劳动力优势被削弱。例如,我国的DVD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一,却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被征收较高的专利费。三是传统产业技术升级面临知识产权竞争。

因此,在与国际企业的知识产权遭遇战中,国内不少企业的应对之法是放弃以前的努力,臣服或者退出当地市场。据商务部的调查报告,我国企业每年因遭遇国外知识产权纠纷而引发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691亿美元,贸易机会损失1470亿美元。而如今,通领科技的获胜给国内企业上了一课:在与国际企业较量的过程中,掌握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同时富有勇气和智慧,是中国企业最终获胜的根本。这次胜诉对于中国坚持走自主创新发展道路的企业树立了榜样。

打造核心竞争力方案篇10

一、着眼人才培育,突出适配和谐,强化责任意识引领。

为充分发挥中层干部在基层工商队伍的领军人才作用,该局紧扣人才适配和岗位责任的关键点,努力推进中层班子和谐建设。一是推行适岗定人,实现基础性和谐。打破原有人员岗位界定,应新“三定”方案后职能转变需要,明确提出中层正职干部上岗推行“适岗定人”。即按编设定中层正职岗位,通过发放《中层干部正职适岗意向表》,先由全体中层正职干部根据其个人能力专长竞选三个意愿岗位;局党委再综合分析干部能力水平、综合素质与意愿岗位是否适配进行充分研究,合理布局中层正职岗位人选,努力使中层正职岗位的干部配置实现基础性和谐。经过调整,大部份中层正职干部根据个性特点,如愿轮换到其专长适宜岗位,通过自主择岗进一步强化了岗位责任意识,切实解决“有位无为”、人才不能“专用”的问题。二是推行适配定编,实现功能性和谐。在调整中,打破以往干部调整选拔任用时实行满编满员的惯例,针对个别虽有定编的岗位但与其他岗位的功能职责相近可兼顾的岗位,坚持由合适干部进行兼岗不满编;对功能职责比较少的岗位坚持能不设正职的就仅配一副职工作,能不配副职岗位的就仅配一正职开展工作;对人员较少、事务较少的山区基层所配一名副职就能开展工作的,就不再设两个副职岗位。通过该次调整,中层正职岗位配置缩减了*个;中层副职岗位缩减了*个,岗位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精简高效。三是推行适者搭配,实现匹配性和谐。即在组合中层正副职搭档时推行“双向选择,适者搭配”的理念。即由中层干部正职填写单位《选副职意向表》,每单位可按编数*:*比例申请副职对象名单;中层副职填写个人《择岗意向表》,每人可申请*个岗位,并注明是否服从组织安排;根据双向选择意向,局党委根据双向选择的结果从年龄结构、业务水平、性格类型等多方面着手,对正副职中层干部进行排队组合,反复酝酿各单位中层领导班子搭档是否合适恰当,提前消灭人员搭配出现不匹配的因素,力争实现中层领导班子的优化组合和合理布局。最后,有*位中层副职干部通过双向选择交流到新的岗位,大大增强了中层领导班子的凝聚力。

二、实施开放选才,突出操作公开,强化竞争意识引领。

为了使这次人事改革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局党委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纪律要求,无论是岗位推荐或是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一是公开方案,推行竞争上岗。该局精心制定公布了《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部分中层干部副职竞岗工作实施方案》、《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层正职选拔任用方案》、《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层副职干部岗位双向选择实施方案》,并召开动员大会让全系统干部了解竞争上岗的每一个程序与步骤,公开表明不搞因人议事,不先定人后定标准,更不提前安排,最大限度地鼓励了干部的参与竞争的积极性,在中层副职竞争报名,系统内共有*名干部参与,占符合条件人数的*%。二是公开操作,实现公平竞争。该局在中层副职竞岗工作中,从竞争上岗资格条件、资格审查、笔试面试、考察考核、党委研究任用等结果一律以网上公开张榜的形式公布,广泛接受群众监督;笔试出题、批卷全部由温州考试中心负责、监考则由市纪委人员负责进行;面试官由党委成员*名、市人事局面试官*名组成,监督员由市纪委人员担任,面试程序严格按照公务员面试程序执行,面试情况由前一位面试人员现场监督,面试成绩现场公布。三是公开测评,坚持选才公正。民主测评根据投票人员对被测评人员的情况熟悉程度采用“三票制”,即党委成员a票、中层干部b票、一般干部c票,a、b、c三类票依次分别占测评分值的*%、*%、*%,合成测评结果以*%的比例计入总分;考察对象由党委成员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以*%的比例计入总分;最后,根据笔试成绩占*%、面试成绩占*%、民主测评得分占*%、市局党委评价占*%的比例加上加分合成总分,按方案规定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干部拟提拔名单。

三、坚持团队培育,突出核心价值,强化协作意识引领。

此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局十分注重团队精神培育引导,努力构建中层干部奋发进取的内在核心价值理念体系。一是培育“用心思考”的事业心。在干部调整前,发动全体中层干部开展“发现问题就是水平,解决问题就是政绩”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切实转变中层干部的思想观念,引导培养中层干部用心思考事业发展、用心思考工作方向、用心思考工作方法、用心思考工作重点、用心思考队伍建设。在干部调整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有想法才有办法,有思路才有出路”的人才观,将一批年轻有为事业心强的干部予以提拔使用并优先安排到重要岗位或特殊岗位。二是培育“用力工作”的争先理念。对不能发挥岗位作用或作用发挥不到位的中层个别干部,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形成让“在野”的人有动力、有希望,“在位”的人有压力、有紧迫感的工作氛围;该次调整共有*名中层干部变换了岗位角色,其中*名中层干部进行城乡、局所交流,切实解决在干部任用上“一劳永逸”的倾向,形成一个“用力工作才有位”的良性干部竞争机制。三是培育“鼎力相助”的团体精神。主动搞好团结是一个中层干部必备的素质,更是事业成功的基础。明确提出中层副职的定位为“鼎力相助”,要求做到尽职尽责而不越权,协助工作而不添乱,帮忙补台而不拆台,摆正位置当好配角,顾全大局当好参谋,服从领导做好助手;对中层正职的定位要牢记责任,搞好团结,高屋建瓴,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中层领导班子要彻底破除“部门本位主义”的“小我”意识,开展用力服务大局的同目标、同创新、同发展“三同”教育,实现打造高绩效大团队的目标。

四、推动人事改革,健全监督机制,强化和谐意识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