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打造语文高效课堂创新

时间:2022-07-14 09:30:11

“双减”政策下打造语文高效课堂创新

“双减”政策的提出给学生及家长以喘息的机会,但同时也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这一阶段落实好“双减”政策,无论是对学生今后发展而言,还是对教师提升个人教学质量与水平而言都至关重要。应试教育思想及题海战术使学生疲惫不堪。在“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贯彻生本理念,不断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核心素养。基于此,结合个人多年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及“双减”政策的内涵,对如何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创新课堂展开详细探讨。

一、“双减”政策的内涵

“双减”政策的重点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学生的作业负担,其二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基于这两点要求,“双减”政策同样也潜在地指出了学校教育应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和家长反馈,同时也应该更多地发挥学校的教育责任,以减轻家庭教育支出与家长在家庭中的教育负担。除此之外,在真正落实“双减”政策的过程中,国家还出台了“5+2”政策以及五项管理要求。在针对校外培训机构层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推出了“三限”和“三严”。对学校教育同样提出了“三管”和“三提”。“三管”是指管理好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管理好考试评价体系、管理好教师违规补课情况。“三提”是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作业管理水平以及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双减”政策的核心在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让学生拥有更多自主支配的时间来培养个人兴趣爱好,发展个人特长,让学生在充满爱与关怀的环境中积极快乐成长。

二、基于“双减”政策构建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一)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途径

教师基于“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实际上也是给了学生更多自由时间去自主探究。小学是学生学习道路的起步期,学生在这一阶段养成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无论是对个人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而言,还是对增加个人文学知识储备量而言,都大有助益。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较多难题,而“双减”政策为学生保留了更多课后时间,学生就可以利用这一时间去探究难题的真正答案。学生通过这一系列实践锻炼活动,心理层面及身体层面的抗压能力也都能随之提升。当学生具备了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及能力后,其综合素质也会得到加强。

(二)强化教师专业能力的制胜法宝

以往小学语文教师习惯于以应试教育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在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是千篇一律,即采用“灌输式”教学法,让学生被动接受语文知识。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在布置作业时,教师更多的是采用题海战术,让学生通过大量、反复的训练来应对考试。这既使学生思维越来越僵化,同样又让教师的惰性心理越来越严重。大部分教师认为,以往的教学方式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因此无须改变策略、提升自我。而“双减”政策的提出,则对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摒弃以往采取的题海战术,而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掌握本堂课学习的重点。在考试时,学生应灵活应对各种题型,而非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应付考试。在这一要求下,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各学科教师都必须提升个人专业能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让学生在自由且轻松的课堂环境中全面、健康发展。

三、“双减”政策下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原则

(一)坚持循序渐进

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量及阅读理解能力与初高中生相比较而言都较为薄弱。尤其是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的起步期,教师在这一关键阶段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至关重要。只有当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具备较强的语文学习能力及较高的综合水平,才能在更高年级学习更为复杂的语文知识时得心应手。“双减”政策下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首先应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展开教学活动,切不可揠苗助长、急于求成。当学生在课堂上遇到难题时,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节奏,灵活改变教学模式,以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继而逐步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信心。当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自信后,才能在之后披荆斩棘。

(二)遵循化繁为简

小学生除学习能力较为薄弱外,其思维也较为简单。小学是学生形象思维发育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头脑中还不具备将抽象事物转化成形象事物的能力。教师在遵循“双减”政策要求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同时也要遵循化繁为简的原则,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进一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体会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重视启发引导

素质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因材施教,激发学生智慧,培养学生各方面学习的能力。在落实素质教育背景下出台的“双减”政策时,教师同样也应重视启发引导的原则。在课堂上,小学语文教师既要注重讲解新的知识内容,同样又要重视让学生发散思维,探索蕴藏在新知识背后更为丰富的内涵。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将学生看作课堂的主体,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及掌握情况展开一切教学活动。即便是在讲解难题的过程中,教师也不能直接将答案呈现出来,而应抓住核心知识,让学生自主思考。当学生通过个人的努力破解难题后,其学习语文的信心及能力都能够得到较大提升。

四、“双减”政策下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创新路径

(一)转变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语文教师以往在教学中所秉持的教学理念较为保守,教学方式也一成不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也有部分教师为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后为学生布置大量家庭作业,试图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训练来达到在考试中考取高分的目标。这一教学形式一方面给学生增加了很大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心理层面倍感疲惫。小学生本身各方面能力都较为薄弱,在重压影响下,极易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双减”政策下,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首先应让教师从转变个人教学理念出发,在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与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在牛肚子里旅行》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打造创新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体而言,教师首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动物世界》这一节目中关于“牛”的内容,让学生对牛的生理结构形成更为全面且正确的认知。尤其是关于牛有“四个胃”这一重点。只有当学生明确了牛有四个胃之后,才能理解红头为何能够从牛肚子里出来并重获新生。其次,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构建思维导图,为学生呈现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更加深入地理解全文内容。最后,教师再借助多媒体设备中的动画制作软件,简单为学生呈现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轨迹,让学生再次体会红头这次有惊无险的奇妙旅行和惊心动魄之处。与传统板书加口述教学相比,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展开教学活动,既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又能调动学生的听觉,在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将抽象、复杂知识简单化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达成“双减”政策所要求的减负增效目标。

(二)加强课堂互动,点燃课堂氛围

以往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多是“唱独角戏”,这一教学模式既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让教师疲惫不堪,同时又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师生双方兴致不高,就导致教学成效大打折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可以从加强师生互动入手,让学生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中真正爱上语文知识的学习。新课改教学理念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小学生与初、高中生相比较而言,性格更为活泼,思维也更加活跃。教师从加强课堂互动出发,落实基于“双减”政策打造高效语文教学课堂的目标,既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同样又满足各项理念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例如,在教学《牛郎织女》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表演完成阅读教学。让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形成更全面的感知。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不断提问来加强自身与学生的互动,点燃课堂的思考氛围。如教师可向学生提问:除《牛郎织女》之外,你还了解哪些神话故事?学生在回答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既能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又能增加个人文学知识储备量,是增强学生自信心、锻炼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当学生乐于学习时,对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也能予以灵活反应,课堂教学效率即随之提升。在正式教学完成后,教师也可以安排学生互相提问、互相解答。如学生之间相互问答课文中各个人物形象的特点,让学生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感受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劳动人民的勤劳、善良。同时,学生相互提问的过程,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效的过程。这无论是对学生自身查漏补缺而言,还是对拓宽学生文学视野而言,都大有裨益。

(三)注重课前预习,强化学生理解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而言同样有用。小学生个人知识储备量小,且理解能力也不足,因此,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但如果将教学任务悉数放置于课堂之上,就会使课堂任务繁重,占用学生大量听课时间,继而影响学生听课效率。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基于“双减”政策打造高效语文课堂,就应该将教学任务分散至课堂外,尤其是课前预习阶段。只有当学生对所要学习的新知识的重点与难点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才能在之后的课堂中举一反三,高效学习。但值得注意的是,小学语文教师也不应在课前为学生布置过于繁重的任务,而要布置具有针对性且具有启发性的任务,以启发学生智慧,为学生在课堂中的深度探讨奠定坚实基础。例如,在教学《将相和》前,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指出本篇课文学习的重点与难点,让学生提前预习。《将相和》作为小学高年级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总体而言,无论是课文长度还是深度,与低、中学段课文相比都有了较大的提升。但同时,小学五年级学生自身的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也都更上一层楼。教师在布置课前预习任务时应注意到这一学情特点,为学生布置具有一定难度但又能锻炼五年级学生思维能力的思考任务。前文我们就已经提到,“双减”政策下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这一原则在布置课前预习任务时同样重要。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通读课文,标注出课文中不认识的生字词,并借助参考资料找出这些字词的正确读音。这一任务难度较小,但同时又能为之后深度分析文章提供关键保障,因此不可或缺。其次,教师让学生查询相关资料,以认识本文的两个主人公———廉颇与蔺相如的历史背景与人物关系。这一任务能够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检索能力,加强学生对课文主人公的认识度。最后,教师应遵循大纲中要求的阅读教学应从整体入手的原则,让学生理解三个故事的因果和其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智慧,引导学生思考。学生通过完成这一系列任务,自身对课文的了解会更全面。教师在课堂讲述相关内容时,学生理解起来也会更加轻松、高效。

(四)优化作业设计,巩固教学成效

除课前预习外,课后巩固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而言也不可或缺。但值得注意的是,正如前文所谈到的,“双减”政策的重点之一在于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教师在落实“双减”政策,打造高效小学语文课堂时,应避免向学生施加过大的课后作业压力。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将作业设计的重点聚焦于实践作业上,注重让学生亲身体会,而不是让学生完成枯燥且烦冗的书面作业。所设计的作业既要起到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效果,同样又应予以学生启发,实现教学意义的升华,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有更多收获,以体现作业的意义所在。例如,在教学完《狼牙山五壮士》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后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做公益、奉献自我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革命先辈的爱国主义精神。具体而言,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关爱孤寡老人或是志愿打扫社区卫生的活动,让学生发挥个人对社会的价值。此外,教师还可以呼吁家长在周末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烈士陵园或是抗日纪念馆,让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感同身受,从而加强对文本知识的理解与感悟。参观完毕,学生可以写下自己的观后感。这一课后作业既能巩固课堂教学成效,又能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以及情感感悟能力,对学生成长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也大有助益。除上述作业形式外,教师还可以布置更具时效性的作业内容。如让学生搜集新时代背景下同样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伟人故事。或是让学生自主观看冬奥会回放,让学生感受我国的大国风范,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综上所述,基于“双减”政策要求,打造创新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势在必行。全文根据“双减”政策的内涵及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首先探讨了一系列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创新路径,得出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应转变个人教学理念,将提高课堂效率看作教学的重要目标。其次是应注重课前预习,让学生在课前就了解到下节课所要学习的重点,以强化理解。之后应加强课堂互动,将学生看作课堂的主体,点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应优化作业设计,进一步巩固教学成效。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改革道阻且长,教师还需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政策要求,不断完善教学方法。

作者:武喜平 单位:甘肃省临潭县石门乡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