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建议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00:22:50

政策建议

政策建议范文篇1

本文将给出关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农村经济建设的政策建议。原本打算日后生活安定,把这些政策和它们的政治、经济以及哲学理论基础,完整地,作为一个理论体系,系统地写出来。但我刚刚看到,目前中国正在执行的经济政策可能会带来极其严重的社会和政治经济问题,甚至直接威胁到共和国的安全。由于这种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所以这里不得不先推出与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最关切的两项政策,建议中国政府再次启动中国农村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

这两项政策如能得到实施,中国社会将会出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那种局面,农村和城市经济呈现良性互动状态,整个中国经济体系在这种良性互动中进入一个相当长的稳定快速的增长期,与以前不同的是,这一过程甚至可能会持续三十年至五十年,并且影响更为深远。

本文下面部分首先对中国当前经济状况作出一些分析,指出其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隐患,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一下这两项政策的理论分析,之后则给出这两项政策,并论述这些政策的意义和可能带来的影响。

当前中国经济状况分析

在见识张五常经济理论之前,就中国当前的经济政策我一直心存疑惑,为什么在清理完三角债以后,中国经济运行得非常健康的情况下实行现在的这种经济政策?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些文章,说有个叫张五常的人对中南海的经济政策有非常的影响,为了把问题搞清楚,就在网上找了一些他的文章看了一遍。

我不知道网上的传言是不是真的,但是中国现在实行的经济政策所产生的各种现象来看,与他的理论非常吻合。如果真的确有其事,那么从他那轻率得让人难以置信的理论看,这项经济政策如果继续实施下去,那么它给中国造成的危害,与89年之前的中国经济政策相比,问题要严重得多。

张五常的经济理论,实质上就是源自西方微观经济学的经济自由主义。这种经济自由主义就是通过牺牲工人的权益,允许企业自由雇佣和解雇工人,放手让企业自由竞争,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来促进和刺激社会经济的发展,把竞争所带来的压力全部转嫁到工人头上。而中国现行的经济政策,国有企业股份化、破产制度、工人下岗制度等等,无一不是这种错误的经济观点的真实写照。

我不知道中央决策机构是如何相信了这个政策建议的,也许主要是着眼于企业竞争力,完善市场机制和刺激经济增长等多方面的考虑,才选择了这项政策。在西方发达国家推行这一政策,并不会造成特别大的危害,但是在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建立健全,法制不完善,市场体制还没有完成,经济基础还非常薄弱和官僚机构腐败成风的人口大国推行这一政策,无异于拿整个中华民族和共和国的命运作赌注。

问题在于,中国国有和公有制企业,它们的效率低下,贪污腐败等各种问题,并不是工人产出效率不高的原因所造成,也不是公有制企业固有的弊端所决定。中国公有制企业的问题,主要还是出在私有上,即公有制企业名义上的公有和实际私有,长期公有和短期私有的矛盾上。这一矛盾不解决,无论是下岗制度、破产制度和股份制度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的诸多问题,而实际上只是把那种矛盾所产生的恶果转嫁到职工和百姓身上,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根本达不到推行此项政策所预想的那种真正完善企业健康机制和刺激经济增长的要求。

实行这项政策,在缺乏社会创新机制,企业管理水平落后,矛盾没有解决的情况下,企业只能通过解雇工人,尽量使用廉价劳动力来提高它的运行效率,增强它的市场竞争力。但是由于上面所说的矛盾没有解决,贪污腐败和效率低下的根子依然存在,过不了多久,企业又会回到以前那种低效状态。使得整个企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中。解雇,利润提高,贪污腐败,效率降低,再解雇,利润再提高,再贪污腐败......,直至企业完全破产,职工完全失业。这种情况一旦发生,立即会在中国社会产生巨量的无法消化的失业人口,由于社会保障体系根本上还没有建立健全,这些失业人口会随着竞争的企业对更低廉劳动力的雇佣,快速滑向生存线边缘。同时,更为低廉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量涌入,使得城市人口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剧,这些会给中国带来极大的社会问题。

在农村,也由于主要劳动力的流失,再加上地方腐败势力的盘剥,农村经济一直处于一种停滞和退化状态,无法再给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市场动力。并且,无论是进行西部大开发还是进行赤字预算,最终都不能真正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甚至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隐患。

这种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如果不停止,随着事态的继续恶化,那么,整个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状况,与89年那时相比,恐怕要严重得多,甚至可能恶化到不可收拾的局面。

本文下面的部分将给出两项政策建议,通过这两项政策建议,启动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唤醒中国农村所蕴藏的无比巨大的产业和市场潜力,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全新的动力,补救当前中国经济政策所带来的各种社会和经济问题。这两项政策,其中一项是关于政治体制的改革,另一项则是关于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这两项政策的直接思想来源还是关于解放后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建国思想,同时也吸收了西方的一些政治和经济思想部分。以下逐一介绍。

政治体制改革理论简介

东方的中央集权思想和西方的民主思想在实际生活中一直冲突的一个焦点就是选举权。在东方政治制度中,各级行政官员的任免是由上级来决定,而在西方政治制度里面,则是由该行政职位下的公民通过投票来决定官员人选。这两种政治制度似乎非常对立,不可调和,但事实并非如此。

围绕着选举权展开分析,我们知道,在东西方的选举过程中,共涉及到了两个人和两股势力。其中两个人是指上一任官员和新上任官员,两股势力则是指该行政职位的上级官员或机构和该行政职位管辖下的公众。

因此,在整个选举活动过程中,无论是东西方,实际上都涉及到了两种权力的行使,这两种权力分别就是上一任官员的罢免和新任官员的举任。我们看到,在西方政治制度中,上一任官员的罢免权实际上是自动行使,而在一个稳定的中央集权制度中,一般来说,官员的职位都被保留,也就是说罢免权被无形取消。

实际生活中,无论东西方的政治制度,都存在着自己的缺陷。在中央集权制度里,一般政权由于缺乏监督机制,所以总会存在各种腐败现象。当中央有一项政策要通过这个机构实施时,往往由于各级行政官员在行使职权时不受监督,这些政策在推行过程中就出现各种各样的变质现象,政策实际上并没有得到真正执行。尤其是底层官吏的腐败,会导致政权机构与公众的对立,直接威胁着整个政权的存在基础。中国历代王朝的更迭,其根本原因都出在这里。而西方政治制度,却由于任免权完全下放,根本无法形成类似东方的行政机构的强大手段,从而各种社会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尤其对现在的中国,这种行政机构可以说是能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唯一手段,市场机制解决不了农村问题。

但是,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以前的选举权是由罢免权和举任权构成,也就是说这种选举权是可以分割的,所以完全可以通过选举权的分割行使来给出一种新的政治体制。这种新的政治体制能够将现存的这两种政治制度的优点兼收并蓄,同时摒弃它们各自的缺点。

中国有两句话,结合起来可以恰如其分地说明新的政治制度:“相马还须伯乐”,“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从这两句话来看,伯乐(上级),一般而言,识人经验更丰富,大局观更强,同时也是行政上的需要,更适宜行使举任权;而群众对上一任官员的政绩更有切身体会,更有发言权,因而更适宜行使上一届官员的罢免权。

新的政治制度具有以下一些原则:一,把人事罢免权下放,真正由群众掌握,由群众投票表决;二,上层机构保留举任权和行政罢免权。其中,人事罢免权必须得到切实行使,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官员被群众投票罢免,则下一任期内坚决不能平级或越级使用;其次,即使一个官员在群众的投票中没有被罢免,上级依然可以根据他对各项政策的执行程度,考虑是否进行行政罢免,举任新的人选。这样就构成了一种与东西方政治体制都不同,但优点兼收并蓄的新的民主集中制度。

在这种民主集中制度下,由罢免权所致,各层腐败分子和平庸官员的清理工作一直进行,保证了整个行政机构的廉洁高效,同时,在罢免权的监督下,官员的危机感甚至比西方民主制度下更为强烈,整个中央集权行政机构与以前相比,运作起来更为自如,能够彻底贯彻中央政府各种政策的真正意图。这样民主集中制度下的廉洁高效的中央集权行政机构,是西方民主制度不可能具有的,最能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强大社会手段,这种手段在贫穷和落后的国家里是解决西方政治制度下完全无力解决的各种社会问题的必须手段。

随着新的民主集中制的提出,也从理论上化解了东西方政治思想冲突的一个核心矛盾,为中国的东西方政治和经济等社会理论界的各种思想的融合,提供了一个现实的基础。也为政治思想斗争阵地向西方世界转移,为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传播提供了一个现实的条件。此外,新的民主集中制的实施,通过不断地换血工作,会使共和国政权完全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基础之上,为共和国政权的长期稳定和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从制度上筑下了无比坚实的基础。

在本文中提出这种新的政治制度,它的最迫切的任务,主要还是为启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必须的政治条件。没有这种政治条件的保证,下文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就绝不可能得到贯彻执行,那么,整个中国的经济在现行的情况下,就可能再也无法找到自己的经济增长点了。

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简介

中国现在的诸多问题,如人口问题、经济问题、环境问题等等,归根到底就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不解决,所有的这些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实际上,无论是西方社会还是社会主义各国,都有自己的农民问题解决方案,但大都不适合中国国情。

早期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解决农民问题,实现工业化的主要途径就是圈地运动,利用资产阶级的力量剥夺农民的土地,强迫农民变成无产阶级工人。而美国在把印第安人杀得差不多以后,个体农庄实际上已经是产业化的雏型,之后向工业化国度不存在解决农业人口的问题。这两种血腥的方式显然不可能在中国实行。企图直接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农村的产业化和现代化问题也是不现实的。市场条件下,资金的流动都是为了寻求更高的利润,而不是救苦救穷。中国现在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资金缺乏,管理不善,地方官僚十分腐败,人口素质低等等各种因素都表明,市场条件下,中国农村根本就缺乏吸引资金流入所需要的基本物质和人文条件,因此这条道路同样走不通,改革以来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虽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农村实现生产承包责任制,中国农村经济取得了恢复性增长,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问题,中国农村没有摆脱小农经济状态。后来党中央也作出了多方面的努力,如扶贫工作,科技下乡等等,取得了一些成果,农村贫困的状态还是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回过头来,重新考察一下同志建国初期关于解决农村问题的思路,既通过制度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社会化大生产的模式,我们会有一些新发现。无论是斯大林的集体农庄,还是的,在实践上都是失败的,这也导致了我们后来对这些模式的全部抛弃。但如果仔细研究一下其失败的深层原因,我们会发现,这些模式在当前的情况下,具有十分巨大的应用价值,其中包含的合理内容甚至可以说是解决中国农民问题的唯一道路。

中国的制度失败的真正原因,并不完全是这种制度绝对不合理,主要还是在于,当时共和国拥有的生产力水平没有达到这种制度所要求的高度,不具备这种制度所要求的各项条件。要使中国的农业从现在的小农经济朝社会化生产方面发展,至少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人才,管理,资金,技术和市场机制。而这些在当时的中国几乎所有条件都不具备,推行的唯一力量只有强大的中央行政手段。而这些条件的缺乏,使得中国的,无法与当时的实际农村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不能进行有效地分工,进行社会化生产合作。所以,即便实行了这种制度,农村劳动还只是停留在简单合作的方式上,大家一起播种,一起收割,这在管理不善的情况下,即使与小农生产方式相比,效率也更为低下。

但是,在第二代,第三代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很大的增强,人才培养,技术储备,市场机制,管理经验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极大发展。尽管中国农村目前还非常落后,但是从中国各方面情况来看,启动农村社会化生产改革的人才,资金,技术和市场条件已经具备。在市场机制不力的情况下,中央政府完全可以通过强大的行政手段,向农村输送行政和管理型人才,同时加大资金和政策倾斜力度,利用农村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启动农村产业化发展战略,由管理型人才带动,通过市场机制,逐步向中国农村输送企业经济型和科技型人才,由此培育整个农村的产业和市场,使得农村快速地朝产业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中国经济在这种农村产业化发展的带动下,会再一次出现农村和城市经济互动发展的局面。而由于农村产业化潜力十分巨大,这会让整个中国经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都处在一种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状态。

政策建议

一取消现在的农村选举试点工作,在县、镇、村各级行政机构切实推行新的民主集中制制度

现在的农村选举试点工作,由于人选基本上都是当地的农民,素质上得不到保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并且还会造成领导干部认为自己是民选的,就不服从上级命令,不贯彻中央和上级各项政策等诸多问题。

在农村推行民主集中制,目前还要保持城市各级行政机构的稳定。这主要是因为,城市各级行政机构的效率对农村改革的影响不是特别大,另外,全面推行这种政治制度更会对社会造成过于剧烈的影响。所以建议目前保持城市政府机关的稳定,暂不进行这种政治制度改革,维持现状,集中精力搞好农村的建设工作。

在农村,镇、村两级领导的罢免权应全部下放,由群众全权行使,同时选举产生村、镇委员会,监督首长责任制下的村、镇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县级领导的罢免权由县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但县人大代表应由在全县公开选举产生,除了保证共产党员占多数以外,不应过多预设其它条件。

尽管新的民主集中制是非常良性和温和的,但在目前的农村推行,产生的震动恐怕还是非常巨大,甚至一锅端的情形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建议相关机构和部门一方面加强理论上的论证;另一方面在全国各省或某些省份的一些地区进行相关试点工作,以获取实际的操作经验,保证这种民主集中制稳定安全地实行。

此项农村政治体制改革,是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先决条件。如果它得不到切实贯彻执行,那么,中央的任何政策可能最终又变成一场盘剥农民和百姓的悲剧。

二提高待遇,向农村各级领导岗位上输送管理型人才,实行首长责任制,在罢免权的监督下,由他们负责落实中央的农村建设战略

这两项政策一旦执行,那么中国的管理、企业、市场和科技型人才等的需求量是十分巨大的。中国政府应该尽快扩大自己的人才库,多方面加强各种人才的储备,一方面,加大这些方面人才的招生力度,另一方面,那些部分素质比较高的被罢免官员,在经过教育和培训以后,也可以重新加以利用。

向农村输送的这些人才,应该执行国家的以下任务:

1切实执行中央和上级的各项政策。

2通过农村的产业化发展,就地消化农村人口,以减轻城市人口的就业压力。

3根据当地的情况,结合实际,组织农民产业化发展农业和各种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

4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5执行国家的人口政策和环境政策。

6普及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要完成以上任务,这些人才应具有以下素质和条件: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3对中国的国情有充分的认识

4对当地农民问题有非常清楚的认识,明确自己的职责

5有较强的管理组织才能,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

6其它一些相关要求和素质

三其它的相关政策措施

除了上面讲到的以外,还应加大对农村的资金倾斜力度,发展农村交通,通讯等各种基础设施,加强法制建设等。其它如贸易中心和科技中心等一些县级配套单位和机构也应一一建立,已有的则加强管理,以降低农业改革中的市场贸易和技术等各种成本。而城市的那些亏损非常严重的国有公有企业,也可以实行罢免监督制度,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恶化。相关的这些政策和措施,也是保证农村改革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政策建议范文篇2

1.农村金融组织难以满足三农要求?

近年来,出于自身经济效益的考虑,国有商业银行更加注重集约化经营,县域内的国有商业银行机构大量撤并。另一方面,随着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些乡镇实施撤并,设在这些乡镇的信用社及农业银行营业所也发生同方向变动,从而使有限的金融机构难以满足农村多元化、分散性的金融需求。而且,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过分强调风险防范,实行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严重挫伤了信贷员的放贷积极性。他们为减轻责任追究,实行严格审批程序和审批条件,人为设置贷款障碍,拉长信贷决策链条,制约了三农对资金的要求。

2.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定位不明确,缺乏分工协作?

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虽然比较健全,但服务面窄,其职能还远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仍有许多盲点。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逐步退出了农村服务领域,政策性金融机构仅仅围绕粮棉油收购做文章,没有体现出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农业发展中的导向作用,也没有体现出政府对弱势产业的重视,农业基础性设施建设少有金融机构问津,弱势群体特别是贫困人口的信贷需求得不到支持。以支持三农为己任的农村信用社因历史包袱沉重,甚至相当一部分社已资不抵债,加之结算手段落后,吸储能力不足,很难真正发挥好为三农服务的主力军作用。

3.农村金融组织产权不清,内部治理结构残缺不全

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治理结构粗糙,“社员代表大会、监事会、理事会”形同虚设,经理人控制现象严重,三会成员也主要由农信社主任与上级部门任命,或由他们提名,再经过社员代表大会选举这一程序。而农业银行虽为国有独资产权模式,但所有者缺位问题严重,缺乏真正对国有资产负责的持股主体,并且单一产权制下的法人治理结构容易造成政企不分,政府过多干预,责权利不明,董事会、监事会难以发挥作用,同样存在内部人控制现象。

4.农村金融组织缺乏良好的经营环境

农村经济落后,再加上经常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许多地区农民生活贫困,乡镇企业不景气,破产倒闭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金融组织的正常业务开展。而地方政府为出政绩,支持不该支持的行业或企业,当贷款难以收回时,政府甚至鼓励企业逃废债务。对于民间金融机构,政府也没有进行引导、监管,而是不允许其存在,丧失合法地位的民间金融机构只能转为“地下金融”方式,资金紧张的农民在一定程度上又依赖于这种“地下金融”,导致高利贷盛行,一方面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又严重扰乱了农村金融秩序。

此外,在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村的金融需求已经突破了“传统农业”和“自给自足”的局限,农村金融的需求层次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与此相应的对金融机构、金融机制、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的需求显然也是不相同的。因此,在加入WTO和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农村金融服务不能依靠单一主体(信用社)的垄断供给,农村金融不能被排除在市场主体多元化的进程之外。

二、明确和加强政府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和完善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但农业生产的高风险、低收益,很难引进商业银行资金的支持,所以,迫切需要政府的介入。从各国的经验看,农村金融建设离不开政府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各国政府一般都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一是农业保护政策等软公共产品。农业是天然的弱质产业,面临着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因此,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都很重视对农业的保护,制定了许多农业保护政策,如政府补贴、农业保险制度等。二是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公共产品,包括交通运输、电力设施、水利工程、治理农业污染等。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也是农业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农业生产资料、农民生活需要物资的供应和农产品销售和服务的各种设施,如贮存技术和设施。三是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的公共产品,包括农业信息、中介服务、农业气象预测预报等。此外,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也是极为重要的。通过完善农产品市场加工、储藏、保鲜、监测、检验等配套设施,建立起信息系统、质量检测检验系统、电子结算系统等,完善农产品市场行情信息网和供求信息网,完善市场信息收集与制度,提高农产品市场设施水平,强化服务功能并消除农产品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加强这些公共产品的建设是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有效措施,而且也是加入WTO之后对农业保护的可行选择。针对我国人多地少、人均农业资源匮乏、农户生产规模较小、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等特点,我国政府更应把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作为重点。因此,我们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继续抓好大型水利工程、农村能源、电力、生态环境改善等建设;加强农村通讯、信息、市场、城镇化建设,构建农业发展的良好平台;对于可市场化运作的项目,国家应采取措施积极引导社会投资,并在税收、信贷等方面予以优惠。

2006年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表示,允许并鼓励私有资本、外资参股乡村社区金融机构;文件还对农村金融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十余项重要举措。这意味着中国农村金融体制将出现重大突破,鉴于此,笔者提出完善农村金融的几点政策建议。

三、完善农村金融的政策建议

(一)强化政策性金融的支农作用

政策性金融是世界各国普遍运用的基本符合世贸组织协议要求的重要支持手段。农业发展银行应该重新定位,真正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国家应整合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区分国家必须的财政投入和国家予以补偿的财政投入。对农村的公共道路、重大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农业的基础科学研究建设等可以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无偿投入,除此之外,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应列出一部分预算用于补偿性财政支出,即向有政策性金融业务的机构提供贴息资金和呆账损失的弥补,用少量的财政补贴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农业和农村。农业发展银行要突破单纯依靠央行再贷款支持的路径,通过发行债券,逐步转向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二)培养和提高农民的信用观念,完善农户自身的贷款条件

农户的信用观念差是影响农户贷款取得的重要原因。当然改变农户信用观念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金融部门、法律部门、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来实现。通过对农产贷款进行商业化管理,逐步培养农户的信用意识。此外,农业产业风险大、农户收益水平低,也是限制农户取得贷款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对农业的税收政策、对外贸易政策、农产品流通体制等多方面进行配套改革,使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提高,使农业经营者可以获得平均利润,使土地所有者能够获得地租收入。

(三)农村信用社的组织形式应多元化

我国农村幅员辽阔,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只要坚持了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农村信用社的组织形式可以因地制宜地多样化。首先,贫困地区的农信社可暂时转为政策性银行,作为农业发展银行的基层网点,等待时机成熟,再采取合作金融方式;其次,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广大农村地区,取消县乡两级法人制,实行县级统一法人,减少管理层次,划清责权,提高抗风险能力;再次,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可参照江苏江阴、常熟、张家港的做法,转变为农村商业银行。同时,加强信用社的内部管理,主要是解决两大问题:第一,明晰产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增资扩股,充实资本金,发挥“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的有效职能。重视社员代表大会行使其职权的独立性;分设理事长与信用社主任,杜绝内部人控制现象;监事会不能流于形式,帮助完善贷款审查、财务审计、管理层及员工行为监察、风险防范等内控制度。第二,加强职工素质建设,重视人才培养,定期开展在岗培训。干部选拔上,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并且对外广纳贤才,改善内部人才结构。

(四)规范和发展民间金融组织

目前农村正规的金融机构,从组织形式上看,由于政策性银行在乡镇普遍未设分支机构,国有商业银行又从县域经济中大幅度撤退,使农村信用社成了农村金融市场事实上的垄断者。农村金融市场缺乏适度的竞争,没有竞争的市场必然是一个没有活力、低效率的市场,这也是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滞后的又一重要原因。各种形式的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存在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需要,强行取缔将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因此,应承认这些体制外金融组织的合法地位,使其从地下转为公开,并为之发展创造条件,由于民间金融组织无国家信用保证,在与正式金融组织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可考虑给予民间金融机构一定的利率浮动权,允许在一定限度内上浮存款利率,吸收资金。同时加强监管,杜绝任何非法集资、高息揽存及高利贷行为,走规范发展道路。此外,放宽市场准入政策,鼓励支持农民自发建立合作金融组织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组建中小型农村商业银行,解决资金紧张问题,增加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主体。

政策建议范文篇3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确保灾后生产能力恢复为出发点,以保大灾、保大户、保主要品种为重点,深入贯彻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总战略,坚持政府推动、农户自愿、市场运作,按照广覆盖、多品种、高标准的要求,采取共保经营为主、互保合作为辅的运作方式,积极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到年底,力争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主要品种大户参保率达到60%以上,并通过3至5年的努力逐步达到70%以上,为我市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有力保障。

二、保险品种

在做好水稻、能繁母猪、奶牛、油菜、公益林等必保品种和大棚蔬菜、露地西瓜、柑橘树、林木、生猪、鸡、鸭、鹅、淡水鱼等选保品种参保工作的基础上,鼓励各地结合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和抗风险需要,探索开办特色保险品种。

三、保费补贴

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规定,中央、省、县三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农户给予保费补贴。补贴标准和分担比例按国务院和省政府规定标准执行,有条件的县(市、区)政府可增加对参保农户,特别是必保品种参保农户的保费补贴。市直保费补贴由市财政承担;婺城区、金东区和金华开发区必保品种保费补贴由市、区财政按六四比例分担,选保品种保费补贴由市、区财政按五五比例分担,每年结算一次。

四、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提高农业防范和抵御风险能力,事关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切身利益。各地要高度重视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新农村建设考核内容。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金华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指导和协调工作。各县(市、区)也要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机构,明确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发改部门负责政策的调研,并根据政策性农业保险进展情况,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农业、林业和水利部门根据各自职责,负责农业生产基础数据的提供、参保品种基数的核实、符合参保条件农户参保的组织等工作。财政部门负责补贴资金的落实和使用绩效的跟踪监管。共保体负责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承保服务工作,并协助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条款和理赔方式的宣传。农办、民政、国税、气象、人行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配合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服务工作。

政策建议范文篇4

一、工作目标

以提高参保农户灾后重建家园、恢复基本生活的能力为目标,按照“农户自愿参保、政府补助推动、保险公司市场运作”的原则,在全县全面开展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保障。

在年至2009年三年试行期内,全县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农户参保面达到98%以上,其中年参保面达到80%以上。

二、实施办法

(一)保险主体和对象。保险主体为全县范围内具有农业户籍的所有农户。保险对象为农村居民自有的生活住所。一户多宅者,政府只补助一宅参保。

(二)保险责任。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只保住房倒塌,不保住房受损。房屋倒塌的界定标准和裁定办法,依照《省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倒塌房屋界定标准和裁定办法(试行)》执行。因遭受自然灾害(地震灾害除外)和意外事故造成农民保险房屋倒塌,根据《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省分公司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条款(试行)》,界定责任范围,按约定标准赔偿。

(三)保费标准。按照风险系数,我县被省划归为二类风险区域。每户农户每年保费10元,其中农户交费3元,省财政补助3元,县财政补助4元。

(四)赔付标准。根据省定标准,按照“低保障、低保费、广覆盖”的思路,每户农户住房保险金额为1.8万元(即每户最高赔付1.8万元),其中每间为3600元(即每间最高赔付3600元)。

(五)运作方式。我县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由人保支公司承担经营业务,实行“单独建账、独立核算、以丰补歉、自负盈亏”,经营费用按20%确定,每年年终向县政府报告保费收支执行情况。

三、政策措施

(一)财政补助与农户自愿参保相结合。财政补助以农户自愿交费参保为基础,农户不参保,政府不补助。农村低保户和没有实行集中供养的“五保”人员,其自交保费部分由县财政给予全额补助。

(二)省、县财政补助与农户参保比例相结合。农户参保面达到50%以上,县财政补助落实到位,省级财政按农户实际参保数量给予同比例补助。参保面未达到50%的,省级财政不补助。

(三)省以上及其他救灾资金补助与农户参保相结合。中央或省财政及其他用于恢复重建的救灾资金,优先、从优支持参加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的农户,调动农民参保积极性,促进农村保险事业发展。

四、时间步骤

(一)调查摸底阶段(年月底前)。摸清全县农村住房现状,了解群众参保意愿,研究制定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目标及相关政策措施。

(二)组织实施阶段(年月至月)。落实部门工作责任,分解乡镇工作任务,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在年月底前完成参保工作。

(三)检查总结阶段(年月至月)。监督检查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实施情况,认真总结阶段性工作成果,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规范各项制度,建立开展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的长效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建立以分管县长任组长,县发改委、县农办、县财政局、县民政局、县公安局、县建设局、县残联、人保支公司等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委。县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县发改委要履行好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加强综合协调和督查落实;县财政局要切实落实专项补助资金,并将补助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加强监督检查,提高财政资金绩效;县民政局要成立倒房裁定机构,严格按照界定标准和裁定办法,及时有效地开展倒房争议裁定;人保支公司要建立健全承保理赔业务服务网络,并廷伸到乡镇和村,方便群众参保和理赔。各乡镇也要建立相应领导机构,加强对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二)搞好宣传发动。各乡镇要加强宣传发动,重点向村一级干部群众宣传好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的重要意义、保险方式和具体政策措施,突出政策的针对性、实效性、普惠性和受益性,强化政策解释和引导,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调动好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保积极性。

政策建议范文篇5

关键词:建筑业;发展受阻;财税痛点;企业流失;对策

多年来,建筑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金额庞大的投资和交易为政府带来高额稳定的税收,建筑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国家或地区的整体经济形势。

一、建筑行业现状与发展

(一)建筑行业现状

1.发展规模增速放慢近两年,建筑行业增加值的增长率再次稳定提升,但增速均低于2016年以前水平。2020年以来,受特殊时期影响,增加值在2020年第一季度下降17.5%,预计短期无法恢复到以前年度的水平。2.战略性新型产业投资升级中国住建部于2016年了《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其中明确施工类企业和工程承包类企业都要以建筑项目信息化、普及BIM的使用等任务作为主要目标。3.建筑业信息化水平提升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开始对建筑行业产生影响。新兴的5G通信技术是施工现场智能化的基础条件,人工智能化也是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4.城市更新改造带来新机遇近年来广州进行了许多更新改造项目,为城市带来了新机遇。例如天河猎德村综合改造项目、海珠琶洲村全面改造项目等。广州市政府2019年印发《广州市深入推进城市更新工作实施细则》,提出优化“三旧”改造程序,优化改造成本核算和促进城市更新改造的措施。

(二)2019年全国建筑业发展统计简报

2019年,全国建筑行业总产值达到248,445.77亿元,同比增长5.68%,增速较上一年下降了4.2个百分点,连续两年下降,行业产值呈放缓趋势,可见建筑行业近年来虽然遭受过冲击,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依然稳固。

(三)2019年广州市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

根据2019年广州统计年鉴,全市建筑业主要经济指标如下:1.基本情况广州市2019年实现建筑行业增加值773.63亿元,增长12.4%,低于全省的整体增长率。全年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资质的所有独立核算建筑业企业1316个,比上年增长21%。2.从业情况从业情况方面,2018年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依然可观,反映建筑业在吸纳农村转移人口就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继续发挥显著作用。3.施工情况2018年广州市新开工房屋施工面积8,572.92万平方米,与2017年相比大幅上涨61.1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648.09万平方米,与2017年相比大幅上涨46.75%。市内建筑行业在2018年发展迅速。4.投资情况2018年广州市建筑行业主营业务成本为42,786,677万元,与2017年相比增长24.48%,是近年来的最大涨幅。

二、建筑业痛点分析

(一)资金问题

1.特殊时期的影响受特殊时期影响,广东省的建筑工地的工程进度受影响较大,且政府颁布的企业缓解资金问题的措施也对建筑企业产生影响。2.建材价格的波动2020年以来,建材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对此,《关于精准施策支持建筑业企业复工复产若干措施的通知》中明确“特殊时期的人工和上涨幅度超过5%的材料价格,有合同约定的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调整,没有合同约定的按《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进行调整”。3.工地标准化导致施工成本增加近年来,受《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追究暂行办法》中明确的工程项目五方终身责任制影响,施工现场标准化的需求不断增加;5G通信实施远程监控、人工智能实施视频监控等,这使得资金投入需求增加,增加了资金压力。

(二)实际税负较高的问题

1.“营改增”带来的冲击———税率上升2016年营改增前,建筑企业的营业税税率为3%。营改增初期,建筑企业为建筑工程老项目提供的建筑服务,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适用3%的征收率,税负差异问题未显著体现。但随着新项目的逐步施工,适用一般计税的项目逐渐增加,9%的增值税税率与以往3%相比大幅增加。2.“营改增”带来的冲击———发票管理营业税时代,由于不存在抵扣环节,行业里普遍存在假发票和“白条入账”的问题。营改增的初衷就是为了规范企业的发票管理,避免重复征税的问题。但营改增实施四年以来,发票取得与抵扣的问题依然没法有效解决。3.“减税降费”红利对行业的负面冲击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文《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是政府给予企业的又一大“减税降费”红包,其中最重要的是原适用16%税率的业务类型,税率下降至13%,但该政策对于建筑业却未必存在正面影响。

(三)招标与分包问题

1.成本的上涨与定额的工程款由于工程项目施工期较长,合同签署时可能未能充分考虑人工建材成本上涨等问题,使工程款定额一直未得到更新,导致合同约定金额无法为施工方带来合理的利润,为企业的运营带来困难。2.过高的分包提成项目被分包后还可能涉及过高的分包提成。这可能迫使分包商采用劣质建材,疏忽工地安全监管,为建筑物的质量和工地安全蒙上阴影。

(四)用工问题

当今社会,许多年轻人不愿吃建筑之苦,工地劳动力逐步出现年龄断层的情况。工地招工难、人工成本高开始成为施工企业的一大难题。而且工地的劳动者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纳税及购买社保的意识淡薄,不利于保障劳动者和政府两者的利益。

三、应对市内企业流失的方案

(一)税收优惠利用

1.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试行)》,对能正确核算或计算推断总收入或总成本的。具体计算公式为:应纳所得税额=应税收入额×应税所得率×适用税率或应纳所得税额=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施工行业因本身竞争较大,需以较低的利润率取得施工项目,故核定征收未必能降低这些企业的实际税负。2.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相比之下,根据财税〔2000〕91号《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建筑业个人所得税的核定征收的应税所得率更低,最低仅为7%。与个人经营所得适用5%到35%五级累进税率相比,核定征收的实际税率较低。

(二)财政补贴扶持及费用减免

1.总部企业扶持奖励对中小企业的适用性分析财政补贴方面可考虑将广州市南沙区的相关政策面向全市予以推广。根据《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促进总部经济发展扶持办法》规定,南沙区政府对满足条件的企业按实缴注册资本提供落户奖励;对实缴注册资本500万美元以上内资企业奖励300万元到2000万元。其他财政补贴方面政府可参考南沙区给予企业在经营贡献、提升能级及特殊人才等方面的奖励与补贴。2.取消投标保证金取消投标保证金已成大趋势。国办函〔2019〕41号,明确提出精简管理事项和环节。系统梳理公共资源交易流程,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投标报名、招标文件审查、原件核对等事项以及能够采用告知承诺制和事中事后监管解决的前置审批或审核环节。

(三)其他专项行业政策建议

1.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审批简化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于2018年发文,通过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平台和广州市建设领域管理应用信息平台简化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升级审批流程。企业进入以上平台并且信息登记齐全的,可作为有效业绩认定。2.破除招投标隐性壁垒对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企业,不得设置与业务能力无关的企业规模门槛和明显超过招标项目要求的业绩门槛等,破除招投标隐性壁垒。3.建立清理和防拖欠账款长效机制加快及时支付款项有关立法,建立拖欠账款问题约束惩戒机制,通过审计监察和信用体系建设,提高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的拖欠失信成本。4.建筑业从业人员住宿扶持政府可以通过支持企业在集体建设用地上建设租赁住房供劳工居住的方式改善建筑业从业人员的居住条件,对建筑业从业人员给予一定的照顾和扶持倾斜。5.从业人员落户与其子女的就学政府可以放宽建筑业人才的批准入户标准以及为部分建筑业人才的子女合理安排就学以防止建筑业人才的流失。6.加强从业人员税收与社保的宣传政府可以加大依法纳税和购买社保的宣传力度,通过在工地张贴宣传海报等方式提高其购买社保的意识,同时指出政府将分配部分税收收入用于建筑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相关从业人员的补贴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业作为支撑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产业,其稳健良好的发展对提升国民经济的整体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关于利用税收优惠、财政扶持、行业监管规则优化等方面的建议,都是有利于市内建筑业恒稳致远、长效发展的。希望笔者的一些建议与期望,能给相关行业监管部门以借鉴与参考,维持建筑业在第二产业里的中流砥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火天信.人工智能已是主流趋势建筑行业开始布局![Z].火天信工程网,2018.

[2]前瞻产业研究院.2020年中国建筑行业发展现状分析28个地区总产值实现正增长[R].前瞻产业研究院,2020.

[3]筑招建筑人才网.2020年建筑行业前瞻性研究:房屋建筑业市场研究[R].筑招网,2020.

[4]中商产业研究院.2019年广州统计公报:GDP总量23629亿常住人口增加40.15万[R].中商产业研究院,2020.

[5]建设库.大数据颠覆传统建筑行业,势在必行![Z].搜狐,2018.

[6]袁维娜.浅谈建筑劳务分包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设想[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

政策建议范文篇6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供需缺口;金融创新

一、金华市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截至2015年12月末,金华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6,890.8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49.84亿元,同比增长3.41%。各项贷款余额为6,127.1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93.81亿元,同比增长6.87%。全市企业贷款余额为3,733.3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5.55亿元。其中,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为3,284.1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0.77亿元。金华市(含辖属县市)小贷公司36家,注册资金92.12亿元,累计发放贷款353.73亿元,纳税5.03亿元。而上市公司仅21家。金华市金融业增加值不断增长,金融机构单位和从业人员不断增加,金融系统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但与新型城镇化建设需求相比,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资金运用结构欠合理。信贷资源过多地流入房地产行业和证券市场,挤占实体企业和个人的发展空间;二是小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突出。由于规模、财务等天生缺陷的限制,小微企业通过正规金融渠道获得信贷资金的能力有限。尽管政府出台各种优惠扶持政策,巨大融资需求仍得不到解决;三是贷款产出效益不断降低。有研究表明,金华市金融贷款余额与GDP的比值在逐步提升。这说明贷款的产出效益下降,即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减弱。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加快了产业的聚集,增加了居民的教育、购房等消费和伴随这些消费的信贷需求。目前,金华市城镇金融业务仍然局限于传统的资产和负债业务(存贷业务),中间业务在城镇建设中发展缓慢。金华市城镇的地方性商业银行主要依靠小额信贷和惠农贷款,但这远不能满足城镇化过程中急剧增长的金融需求。

二、金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异质性金融需求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至今仍深刻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如何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突破经济增长的桎梏,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建设新型城镇。而在此过程中,金融服务的支持必不可少。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目前金华市城镇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金融需求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代农业产生的金融需求。现代农业意味着农业产业化,即公司制度在农业中推进。这将导致农业的公司经营风险的增加。加之农业本身的脆弱性特征,现代农业对巨额保险的需求大大提高。然而由于初始保险成本和风险过大,现在很多金融机构不愿踏足这一领域。二是新型居民住房和教育产生的金融需求。新型城镇建设必将改变传统农村居住和教育方式。传统农村的居住和教育比较节俭,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较少。而随着城镇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大家对新型居住和教育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随之而产生巨大的金融需求。三是产生的资本要素转换需求。随着我国的推进,村镇居民镇集体宅基土地、自建住房、小企业厂房等产权的厘清,城镇居民以此为基础进行创业,产生的土地要素向资本要素转换的需求不断增长。在此过程中也将产生大量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需求。四是新型城镇的支付方式创新和理财需求。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发展也异军突起。然而,由于金融机构网点和网络建设的落后,加之城镇居民对互联网技术不甚熟悉,传统城镇的支付方式仍很落后。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以人为核心的建设,必然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知识能力,随之产生巨大的支付方式创新需求和理财规划需求。

三、创新金融服务支持新型城镇建设政策建议

从金华市目前的金融发展水平和供给状况来看,和新型城镇建设过程的金融需求相差甚远。巨大的供需缺口,需要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民间资本共同协作努力来满足消除,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1、以人为本,打造普惠金融。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普惠金融就是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的、有效的金融服务,并确定农民、小微企业、城镇低收入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其他特殊群体为普惠金融服务对象。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大力建设城镇金融基础设施,加强新型金融体系建设,促进城镇居民共享现代经济改革的成果。2、以市场主导,财政引导,拓展城镇企业投融资渠道。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多渠道推动股权投资和融资。建立城镇企业互助基金,加大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和担保体系建设。积极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为一地区、一产业量身定制专项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大力开展个性化城镇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降低中小企业信贷成本。放宽城镇金融准入门槛,引导民间资本规范发展,稳定民营经济的资本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3、借力互联网,推动智慧金融发展。智慧金融是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紧密结合形成的新兴模式。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而互联网金融成本低、效率高,然而互联性强、风险也很大。新型城镇建设必然要抓住网络互联技术,推进城镇建设和金融发展。相关部门应抓紧制定行业标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客户身份识别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建设好金融大数据系统。政府部门要积极探索建设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与服务。4、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发展特色城镇、特色产业。努力创新新型城镇化特色金融产品。各大金融机构,尤其地方性商业银行应当深入当地调查研究产业形势和企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信贷支持方案。积极扶持特色产业,建立专项信贷计划。根据金华市各县各镇不同的产业环境和金融环境,实施差异化发展、打造产业的特色投融资平台。完善城镇区域合作机制,推动区域经济资本要素的顺畅流动。金融机构应在做好传统金融服务业务的同时,努力拓展资产配置、财务管理、保险等新型金融服务形式。5、建设适应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和金融监管模式。政府部门要做好宏观协调发展,着力于社会信用环境优化,金融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协同发展机制构建。抓紧土地、户籍、财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城镇各方面协调发展。对于微观主体,要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构建风险管理体系等,约束管理,防范金融风险。金融监管部门则应该组织设立专职部门,调查研究获取新型城镇化各领域的最新金融创新信息,监控城镇金融发展状况,不断提升监管创新能力。针对城镇金融创新及潜在金融风险特征,采用功能监管模式对金融风险进行日常监控与管理。

作者:王瑞 单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符永鑫,邢苏颖.城市包容性发展与中国新型城镇化关系的文献综述[J].商,2012.8.

政策建议范文篇7

【关键词】公共政策;制定;专家建议;公众参与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官员在制定公共政策时需要面临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思想理论,还需要照顾到现实利益分配和长远发展之间的矛盾,因为如果忽略了现实利益考量,在政策推行过程中就会遇到阻力,而忽略长远发展会违背历史规律而造成重大灾难。这就需要一方面借助专家的力量,一方面听取公众的意见,因为专家是“掌握先进的科学思想、理论和技术的代表”,公众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公众参与是民主治理的基石。专家建议和公共参与实现是十七大报告中提到的:“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的重要途径。我国提出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政府决策”三位一体的公共政策制定模式,本文要研究的是如何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专家建议和公众参与的作用。

一、专家建议与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必要性

1.专家建议的必要性。一切公共政策的制定都是建立在科学发展规律之上的,如果公共政策制定不符合客观发展规律那么就会造成巨大的灾难,如果不听取专家的建议,那么失去的可能不只是先进的生产力和社会制度,更可能是毁灭性的灾难。在中,我们已经充分体会到没有专家建议制定公共政策的苦果。社会发展的复杂程度越高,分工越专业,就需要公共政策制定的越详细,现代社会已经不是柏拉图时代光靠一个哲人王就能够实现统治需要的了。而现代社会医学、生物学、信息学、物理学、化学、人工智能等种种科学都已经全面进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2.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可以有效弥补专家建议的不足,因为专家建议往往忽略现实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历史经验已经表明,过度重视长远利益而忽视现实利益可能被证明是狭隘的,而且往往社会学者超越历史现实的观念都是不符合当时国情的。比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要斯巴达化的思想,又比如激进推进民主的托马斯•潘恩反对强大的联邦政府,再比如自由至上主义的经济学家根本找不到解决经济危机周期发生的办法。所以公众参与能够充分矫正专家的意见,让公共政策更加合理。另一方面公共政策代表的是人民的价值,必须要充分体现民意,这就要求充分的公众参与。各行各业的人民可以充分传达社会的正确信息和真实情况,这样不但可以避免政府由于专家的错误判断制定错误的政策,更能实现社会利益。更重要的是公众参与充分发挥监督的职能,避免少数人滥用权力。

二、公众、专家与政府多元参与模式的选择

与民众生活的相关性更高的公共政策叫“高公众相关型”,该模式注重医疗、教育、社保等社会福利。国家宏观战略层面发展相关度更高的公共政策叫“高技术相关型”政策,该模式具有理想主义色彩,总想根治社会症结。两种相关性都很高的叫均衡性政策。我国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主要有:参选、参政、参加社会利益团体、座谈、信访制度、听证制度、舆论影响、网络参与等。而专家学者主要通过学术机构、官方智库、高校研究、政府座谈、独立研究机构、和官方合作、以及网络舆论等方式制定公共政策。而在我国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意识不足,绝大多数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并不了解,所以现阶段让他们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并不现实,加之目前政府信息公开不完善,公民参与渠道不顺畅,我国又是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所以选择高公众相关型模式并不合适。而我国专家学者发挥的作用有限,一是缺乏独立性,二是政府制定公共政策过程中参考官方相关的专家智库经验比较多,而国内专家在公共政策也缺乏卓越的建树,这导致他们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大,因此制定高技术相关型也不符合现状。根据这种情况,本文建议在公共政策制定上选择以政府主导,专家独立参与和公众逐步加入的准均衡性模式,即政府根据公众意见向专家做出咨询,然后再根据实际状况做出决策。

三、专家与公众逐步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建议

我国政府近年来越来越重视专家论证和公众参与,现阶段,公众提出的更多的是利益诉求和分配问题,而专家是站在客观现实的角度进行考量。对于专家来说,他们要在学术上做出更加科学的研究成果,并且利用这些研究成果影响政府的政策,只要着眼于解决社会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那些有建树的政策政府总会看到。对于公众来说,要充分利用参与制定公众政策的渠道,多表达自己真实的诉求,多利用新闻媒体信息网络的手段参与政策制定。而关键还在于政府本身,作为权力的掌控者,政府在制定政策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到公众利益诉求,逐步开放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渠道,比如可以从基层民主做起,让村民先参与村里的公共事务政策制定,逐步扩大到更高级别。其次要让专家智库进行竞争,拿出最科学可行的方案进行对比,尤其是培养具有独立意识和卓越建树的专家学者,认真研究这些方案,最终最初均衡合理的决策。

参考文献:

[1]石若坤.试论专家决策参与作用的有效发挥[J].理论月刊,2006(08):73.

政策建议范文篇8

(一)承保基础数据有待规范,种植业保险承保面积与实际种植面积不符

在现场调查中我们发现,被考评县(区)在编制本地区承保计划时,未对当年实际种植亩数及实际种植人进行逐一登记核实,县(区)财政部门在年度预算中编制保费补贴资金时,是以上年度粮食直补的补贴亩数做为承保补贴依据。由于未对承包基础数据进行核实,在理赔环节易造成纠纷。

(二)保险经办机构未能全部定损到户,理赔结案不及时,整体服务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

经调查,保险经办机构接到报案后,查勘定损及时、结案理赔积极,但考评工作组也发现,个别险种未能全部定损到户,理赔结案不及时,群众意见很大,影响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整体实施效果,下一步需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财政资金放大效应不明显,保险保障水平和经济补偿损失能力较弱

根据被考评县(区)提供的相关资料,经测算,各县(区)平均资金放大倍数为17.16倍,保险赔款与农户直接物化损失之比平均为56%。说明各级财政补贴资金的放大效应不太明显,保险保障能力和经济补偿受灾农户直接物化损失的补偿的能力较弱。

(四)政策宣传不到位,农户投保积极性不高

经对普通农户调查了解,被考评各县(区)政策知晓率普遍偏低,分别为:阳泉市郊区66.67%,平定县44.44%,盂县42.87%,由于宣传工作不到位,大部分农户根本不了解政策性农业保险,不知道县(区)政府为农户负担了种植业保险保费,更不知道受灾后怎样报案理赔。有的农户存在侥幸心理,甚至还有人认为农业保险是乱收费,参保积极性不高。

(五)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单一,可保范围较窄,难以满足特色农业的发展

由于缺乏财政补贴的支持,保险经办机构制定的商业险费率农户难以承受,结果必然导致保险公司供给缺乏积极性,农民的现实需求也无法满足。因此,保险险种的保障范围不全面,保险的保障功能难以充分发挥。

(六)政策性农业保险监督机制不健全

被考评各县(区)监管部门对政策性农业保险资金使用缺乏有效监督;一是由于保险经办机构属于央企,县(区)监督机关很难实施常态化监督;二是由于政策性农业保险面向农村基层,涉及点多面广,受地域和监管机构日常工作量大等因素制约,监管难以到位;三是政策性农业保险资金来源是主要中央、省级和市级资金,县(区)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市级资金的配套和本级资金的落实上,忽视了监管责任。

(七)保险经办机构过分依赖村委会,导致保险理赔不够透明

保险经办机构在对以行政村为单位投保的种植业进行保险理赔时,保险赔款以转账方式拨付到行政村账户后,未能及时支付到受灾农户,极大地损害了农民的知情权和获得赔偿•市县之声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民的参保积极性,个别行政村未能将保险赔款专款专用。

二、改进的建议

(一)完善和规范承保数据,确保补贴准确,承保到户

各县(区)要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加快推进土地流转,进一步完善基础承保数据和信息,把好投保信息的初审关。在编制本地区年度承保计划时,要利用土地流转数据,重新核定的种植面积和种植农户,确保承保数据的真实性,财政部门在年度预算中编制保费补贴资金时,要以重新核定的实际亩数和种植农户做为承保补贴依据,真正做到承保到户。

(二)切实查勘定损到户,及时理赔结案,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目前还没有专业的查勘定损组织机构的情况下,对一些受灾范围较广、程度较深,时间要求紧的种植业保险赔案时,保险经办机构要主动牵头,联合本县(区)相关机构人员及受灾农户实行联合查勘、直接定损到户,确保理赔工作科学、及时,切实提高保险服务“三农”的质量和水平。建议保险经办机构加强对保险从业人员、乡镇农科员、村协保员的保险政策和技能培训,合理配置村协保员,适当提高其福利待遇,并加强与乡镇农科员的沟通配合,确保在出险时能快速到场查勘、定损、理赔,提高理赔效率,逐步减少保险经办机构在开展业务时对村委会的依赖,更大程度保证保险经办机构定损、理赔的专业性和独立性。对确以行政村为单位承保的种植保险要张榜公示,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知情权。

(三)增强保险保障水平和经济补偿能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建议保险经办机构结合承保种植、养殖农产品品种的生产成本、市场价格变动等情况,及时向上级公司及保监部门对政策性农业保险赔付标准进行动态核准,及时修改完善相关政策,适度提高理赔标准,充分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障功能,以增强经济补偿能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认识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引导,多措并举,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建立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积极支持和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确保落到实处,进一步优化农业保险发展环境。

(五)开发农业保险新品种,拓宽险种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

目前,谷类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未列入承保范围,建议被考评县(区)将种植业保险全覆盖范围扩大至谷类作物,一来可以减轻农户负担、扩大承保范围,而且还可以借此宣传农业保险政策。建议适当增加保险品种和财政补贴范围,从而满足不同农户的要求,以扩大政策性保险的覆盖面。另外,建议保险经办机构提高保险服务质量和保障水平。

(六)继续积极探索财政补贴政策新机制,着力解决农业保险高费用、高费率问题

农业保险的社会公益性决定了其更需要政策的扶持与推动,被考评县(区)财政部门应加强调研,积极向政府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加大对农业保险补贴力度。一方面,被考评县(区)财政应对工作成本高、保费收缴难的农险业务给予必要的经营费用补贴,另一方面切实提高财政对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特别是对种植业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

(七)强化监管,确保保险保费补

贴资金真正服务“三农”被考评县(区)监管部门要将惠农保险与村务、财务公开相结合,做到“四公开”,切实维护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使惠农保险在阳光下运行,从而实现承保到户、定损到户、理赔到户。

(八)完善提前预警和联动机制,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各县(区)农业、气象、保险、当地乡镇政府和行政村要建立多级、多部门的联动机制,利用集中广播或手机短信平台,及时向农户提供气象资讯,提前预警,及时应对极端气候和灾害天气,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

(九)加强绩效考核,注重评价结果应用

政策建议范文篇9

关键词:冷链物流;冷链运输;法律法规;标准化;政策建议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冷藏冷冻食品、医药及相关产品为代表的冷链物流产品需求不断增长。据统计,2014—2018年,我国冷链物流需求总量由9190万t增长到18870万t,年均增长率接近20%,冷链物流总额和总收入均实现了翻倍增长,2018年分别达到4.81万亿元和2886亿元,冷链物流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1]。国家和相关行业高度重视冷链物流发展,明确要求“加快完善冷链物流标准和服务规范体系”“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在冷链物流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研究健全冷链运输专业标准体系”[2-5]。国内外学者对冷链物流及其标准化发展进行了大量研究。冷链物流新技术应用方面,Gupta等[6]、Li[7]分别研究了物联网、5G技术对于冷链物流发展的影响。绿色物流发展方面,Zhang等[8]研究了政策对冷链物流碳排放的影响,Babagolzadeh等[9]提出了更利于节能减排的车队使用方案。冷链物流影响因素方面,张改平等[10]明确了法规标准等政策因素对冷链物流具有重要影响;Liu等[11]分析了智能物流政策对物流公司市值的影响。标准体系构建方面,石鑫[12]、程丽林等[13]、李俊毅[14]、张辛[15]、吕子惠等[16]分别构建了冷链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水产品冷链物流、冷链快递和生鲜电商冷链物流标准体系框架,为标准体系构建提供了思路。国内外标准化对比研究方面,王欢等[17]、曾世华[18]分别对中国与新加坡猪肉冷链标准、中美冷链物流标准化进行了对比分析,明确了存在的差距并提出对策。总体来看,现有研究多从不同货类角度对冷链物流标准化进行分析,缺少针对具体物流环节标准化工作的细化研究。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冷链物流中的运输环节,对我国冷链运输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经验,提出推动我国冷链运输标准化发展的建议,为交通运输行业完善冷链运输标准化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1我国冷链运输标准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我国冷链运输标准化发展现状。1.1.1法律法规。我国与冷链运输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制定,在2015年和2018年先后进行了两次修订,对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提出了安全、清洁等要求,明确“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湿度等特殊要求”,并要求食品生产企业针对食品的运输和交付等事项制定并实施控制要求,另外要求贮存、运输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和包装材料等相关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于2006年制定,2018年进行了修订,明确“国家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并要求在农产品包装、保鲜、贮存、运输中应当使用符合国家强制性技交通运输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SpecialTopic术规范的材料。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令《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规定了药品的运输与配送要求,包括运输工具的选用、温度控制、温度监测与记录、质量追溯和安全管理等。1.1.2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1.2.1总体情况。截至2020年11月底,我国规范冷链物流运输环节的现行交通运输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已立项计划共20项,包括现行5项国家标准(其中3项等同采用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ISO)标准)、9项行业标准及6项正在编制的涉及冷链运输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计划。目前与冷链运输有关的其他国家和行业标准(简称相关标准)共68项,其中国家标准29项、行业标准39项。国家标准中,有1项为强制性标准,规范了道路运输食品与生物制品冷藏车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有7项等同采用了ISO国际标准。行业标准主要包括:①《青椒冷链物流保鲜技术规程》(GH/T1129—2017)、《蓝莓冷链流通技术操作规程》(GH/T1228—2018)等5项供销合作行业标准,主要规定了不同种类蔬菜、水果在采收、分级、预冷、包装、贮藏、出库、运输、销售等冷链流通环节的技术要求;②机械行业标准《冷链物流用蓄冷超导箱式转运设备技术条件》(JB/T12908—2016),规范了转运设备的分类、要求和试验方法,包含规格与容积、均温性能、保温性能、冲击损坏程度判定等指标;③生乳、梨、杏贮运技术等8项农业行业标准,规定了梨、杏、杨梅等鲜果的采收、分级、预冷、贮藏、包装、运输和销售等技术要求,以及生乳的贮存与运输,生鲜禽畜肉的冷加工、包装、贮存、运输和销售要求;④鲜奶运输车、保温车和冷藏车等2项汽车行业标准,规定了鲜奶运输车、保温车和冷藏车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及随车文件、运输、储存等要求;⑤易腐、速冻食品冷藏链等11项国内贸易行业标准,规范了果蔬、禽畜肉等易腐食品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环节及环节间的技术要求及操作要求;⑥水产品保鲜和低温储运设备等2项水产行业标准,明确了水产品储运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及操作等技术要求;⑦进出口水果、水产品、食品储运卫生规范等4项检验检疫行业标准,规范了进出口水果、水产品、食品储运清洁卫生、设备冷藏效能检验的要求及方法;⑧活体海产品、肉与肉制品冷链物流作业规范等5项物流行业标准,重点规范了活体海产品、肉与肉制品、餐饮等冷链物流的组织、人员、设施设备基本要求及作业过程要求、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等。1.1.2.2标准类别分析。按标准类别,涉及冷链运输的交通运输标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3类(见表1):(1)设施设备标准:如保温集装箱、冷藏保温厢式挂车、冷藏保温车等设施设备标准。该类标准数量最多,占比超过60%,标准中明确了冷链运输设施设备的尺寸与质量、气密性能、保温性能、冷藏性能等具体指标要求。(2)作业管理标准:如冷链快递、冷藏集装箱多式联运、冷链货物空陆联运、冷藏集装箱堆场管理等作业管理标准。该类标准主要从企业、人员、设施设备、信息化等角度提出管理要求或明确作业过程的操作要求,部分标准包含温度控制范围、作业时间等具体指标。(3)信息化标准:如保温集装箱远程状态监控、冷链运输监控管理平台等信息化标准。该类标准重点规范了监控系统的功能与性能要求。冷链运输相关标准中作业管理标准数量最多,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分别占65.5%和82.1%,其次为设施设备标准,占比分别为20.7%和17.9%,相关行业标准中暂无基础标准和信息化标准(见表2)。1.1.2.3运输方式分析。从运输方式来看,交通运输标准中保温集装箱、冷藏集装箱、冷链货物空陆联运等冷链综合运输标准最多,其次为道路冷链运输、铁路冷链运输标准,邮政标准和航空标准相对较少,如表3所示。涉及冷链运输的交通运输标准管理部门有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和国家邮政局。相关标准中除少量涉及冷藏车、保温车等公路冷链运输要求外,基本没有针对特定冷链运输方式的具体要求,多数为某种类型冷链货物的通用运输要求。冷链运输相关标准的管理部门包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海关总署、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等。1.1.2.4标准时间分析。从交通运输标准及相关标准的时间来看(见图1),2007年、2011—2013年和2017—2018年为标准的高峰期,进一步分析发现,冷链运输标准的制定与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出台时间具有一定关联性。如2006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出台,2007年的标准主要为水果、蔬菜等农产品的冷链运输要求;2009年《食品安全法》出台,2011—2013年集中了易腐食品、速冻食品等冷链物流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相关标准;2017年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中对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冷链物流信息化及冷链物流服务提出了明确要求,《冷链温度记录仪》《冷链物流信息管理要求》《保温集装箱远程状态监控》《冷链快递服务》等相关标准相继于2017年、2018年。由此可见,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出台对于标准的制定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1.2存在的问题(1)标准归口管理部门众多,缺乏统一的标准体系顶层设计冷链物流包括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单从运输环节来看,除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冷链运输标准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等部门制定的标准中也涉及到冷链运输的内容,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归口管理的《易腐食品机动车辆冷藏运输要求》(WB/T1046—2012)中规定了运输易腐食品冷藏车厢体要求及易腐食品运输、装货、卸货、交货操作和设备维护要求;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归口管理的《易腐食品控温运输技术要求》(GB/T22918—2008)中规定了易腐食品控温运输基本要求及装载、途中、卸货过程的交接检查、温度监控、作业操作等要求。国家尚未制定专门针对冷链物流的法律法规,各部门的职责划分尚未明确,管理职能存在交叉,很难建立统一的标准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冷链运输的规范化发展。(2)不同部门制定的标准之间协调性、衔接性有待提升冷链物流强调“全链条”管理,一旦出现“断链”将会影响整体服务质量,食品、药品等冷链货物的品质更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冷链运输过程中包括短暂仓储、装载、运输、转运、交付等多个环节,且可能与冷链物流的加工、包装、贮藏等环节直接关联,目前标准体系尚未健全,且各部门在标准制定过程中的联系和沟通较少,缺乏有效的标准制定协商机制,标准存在缺失或交叉重复等问题。如针对活水产品冷链运输的标准,已的有国家标准《活水产品运输技术规范》《活鱼运输技术规范》及行业标准《活体海产品冷链物流作业规范》等,另外《水产品流通管理技术规范》《水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规范》2项国家标准中也涉及相关内容,导致相关企业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参考和比较多项标准,标准使用难度较大。(3)标准实施和监督有待加强近年来,冷链运输标准不断完善,但我国冷链物流市场高度分散,龙头骨干企业对于行业规范的带动和引领作用不强[10],部分小企业对于标准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出于成本考虑不能积极实施相关标准,导致设施设备标准化程度低、作业操作不规范。另外,相关从业人员的标准化意识不足,尚未认识到标准实施的重要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业的规范化管理。如2016年“山东非法疫苗案”涉及的疫苗产品未按照要求进行冷藏和冷链运输,导致疫苗失效或效果减弱,损害人体健康。

2部分发达国家冷链运输标准化经验

2.1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较为健全。部分发达国家冷链物流发展起步较早,且重视冷链物流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制定,建立了监督机制与惩罚措施,相关要求施行效果较好。如日本于1921年颁布《中央批发市场法》,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1950年出台《日本农业标准法》,规范农林产品及食品的全链条流通过程;2003年颁布《食品安全基本法》,强化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另外还有《物流法》《综合物流施政大纲》《物流效率化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用以规范和指导行业发展。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JapaneseIndustrialStandardsCommittee,JISC)制定了冷冻集装箱、运输用冷冻机组、冷藏和冷冻车等设施设备标准;日本农业产品标准调查会(JapaneseAgricultureStan⁃dardsCommittee,JASC)制定了冷链货物陆上配送要求、冷链物流提供商要求等作业管理标准。在美国,1990年国会通过《食品卫生运输法》并于2005年进行修订,授权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颁布卫生运输操作准则,明确从事食品运输必须严格遵守准则;2016年FDA颁布《人类和动物食品卫生运输法规》,明确了发货人、承运人、装货人、卸货人、接受人等各相关方的职责,提出运输车辆和设备、运输作业、培训、记录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美国冷链物流协会的《冷链质量标准》,涵盖了对冷链储存、运输、加工等各行业的要求,对产品包装、冷藏温度、品质检验、运输操作等作出规定。欧洲很多国家采用《易腐食品国际运输及其特种运输设备协议认证》(AgreementontheInternationalCarriageofPerishableFoodstuffsandontheSpecialEquipmenttoBeUsedforSuchCarriage,ATP),对冷藏和冷冻食品运输过程中的温度监控、运输设备选择进行了规范,企业若违反规定可能受到法律制裁。新加坡制定了牛奶和乳制品、冷冻鱼和海鲜、冷冻猪肉、蔬菜等不同种类货物的冷链运输管理标准,强调对冷链全流程的规范化管理,且注重对货物本身温度的实时监测以确保品质和安全。除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外,大型企业也会制定更加严格的企业标准,以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2.2各方投入较大,标准实施有力。国际上,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各方充分认识到冷链物流的市场价值潜力,从多方面加大投入以推进冷链运输的发展。美国发达的公路网为冷链运输提供了便利,其铁路冷链运输也很发达,“快运走廊”和“冰冷快线”为美国东西海岸的冷链运输提供了快速通道,降低了运输成本;龙头企业的规模化程度高,每年在冷链业务方面投入数亿美元的资金,冷库、冷藏车等基础设施完善,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作业,保障了冷链运输服务质量。日本政府在基础设施方面每年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并对冷链物流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以推动其发展。加拿大形成了包括铁路、公路、海运、河运、民航等在内的多式联运网络体系,并建立了三大冷链运输走廊,形成了成熟的冷链运输通道。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我国冷藏车保有量为18万台[1],人均冷藏车保有量仅为日本的1/11,冷藏车数量在货车总量中的占比仅为0.3%,而美国这一占比为1%,英国、德国等冷链发达国家达到2%~3%,可见在冷链运输基础设施投入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2.3先进技术应用广泛。发达国家的冷链物流发展以先进的标准化技术设备为支撑,冷链物流的效率和服务质量整体较高。如加拿大建立了标准化的数据管理系统,对冷链货物运输过程的动态信息进行实时监测。美国冷链物流企业广泛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实行高资质检验,如AbleFreight公司具备美国海关授权的安检设备及FDA监测点,双重检验合格后的产品可以“免检”出关,通过缩短货物在海关等待的时间降低“断链”风险。日本冷链物流企业广泛使用自动化立体仓库,配备自动冷藏设备、移动货架、自动分拣装置等,实现自动存取货物的同时极大地节省了空间。另外,发达国家注重先进保鲜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如美国75%的果品通过气调贮藏,相比传统保鲜方法效果更好、贮藏时间更长、更加环保[19]。发达国家积极推动先进技术在冷链物流各环节的应用,逐步实现了自动化、无人化操作,促进了冷链物流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有效保障了冷链物流的质量。

3推动我国冷链运输标准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针对目前我国冷链运输标准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本文建议以政策制度建设为基础,以标准实施监督为手段,以标准体系构建为指引,重点加强关键标准有效供给,推进标准国际化,通过提升冷链运输标准化水平促进冷链运输的高质量发展。推进冷链运输标准化发展的政策关系如图2所示。3.1强化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建设。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体系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分析发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促进了相关标准的制定。为推进冷链运输标准化发展,建议在国家物流业法律法规体系的框架下进一步强化冷链运输相关法规制度建设,明确各相关部门在标准化管理方面的具体职责范围和界限。针对冷链运输车辆通行难、停靠难、运输效率低等问题,建议加强交通、商务、公安等部门间沟通,进一步完善城市配送冷藏保温运输车辆的标识管理,优化城市配送冷藏保温运输车辆的通行管理制度,合理规划建设冷链配送停靠装卸设施,为冷链运输车辆的便利通行、高效配送提供政策保障。3.2构建完善的标准体系。标准体系建设有助于梳理标准之间的层次关系,强化标准化工作的系统性指导。目前冷链物流及冷链运输方面尚未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对于标准的现状及相互关系掌握不足,标准化的指导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建议从国家层面建立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内容涵盖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配送、销售等各环节。交通运输部门研究建立冷链运输标准子体系,包含综合运输、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邮政等各种冷链运输方式的标准。通过系统构建标准体系,摸清当前标准现状及相互关系,分析研究标准缺失的具体环节或方向,科学指导标准制修订工作。3.3建立标准化协调机制针对冷链物流标准涉及管理部门众多、存在多行业交叉融合的特点,建议从国家层面建立冷链物流标准化协调机制,形成各相关部门深入沟通、协同配合、共商共享的冷链物流标准化工作格局。在标准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查等各环节强化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和协同联动,扩大征求意见的范围,推进标准之间的规范引用,强化标准间的协调性,加强各环节、各专业领域标准的衔接。对于现行标准存在的交叉和重复等问题,定期组织召开协调会议开展专项讨论,梳理相关联标准之间的共性与差异,沟通确定各标准的重点规范内容,为后续标准的整合或修订提供依据。3.4加强急需标准供给。近年来冷链运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冷链运输标准的供给速度也随之加快,但仍存在不均衡的问题:一是各类别标准数量差距较大,设施设备类标准相对较多,作业管理和信息化类标准数量较少,其中设施设备类标准主要集中在冷藏集装箱方面;二是不同运输方式的标准数量不均衡,综合运输、铁路领域的标准较多,而民航和邮政领域的标准较少,需要进一步统筹考虑冷链运输标准制修订工作。目前我国近90%的冷链货物通过公路运输,建议在作业管理方面优先研究制定道路冷链运输企业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标准,为冷链运输企业服务质量的考核和评价提供基本依据,推进冷链运输服务品质提升。在信息化方面,建议加快研制冷链综合运输数据格式及监控管理平台相关标准,统一规范各种运输方式冷链运输的实时位置、温湿度监测等数据信息,提高冷链运输的信息化管理水平[20],确保冷链运输全程信息可追溯。3.5加大标准实施与监督力度。我国每年因冷链运输不规范造成约1200万t水果、1.3亿t蔬菜的浪费,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其中因温度、包装、设备等不规范造成的损失占比接近一半,若标准能够得到有效实施,相关损失可以大幅减少。因此需要加大冷链运输标准宣贯力度,推进标准及相关资料的免费公开,通过标准化试点示范工程推动冷链运输标准的推广应用,发挥示范企业的带头作用,总结形成可复制的标准化经验,促进冷链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升。加强标准的应用监督,针对市场上仍存在高耗能、低效率、不合规冷藏保温车辆的情况,强化车辆市场准入管理,将车辆的温控、制冷设备性能检验纳入综合检验范围,开展冷链运输企业信用评价并建立联合惩戒机制,推进冷链运输信用体系建设。3.6开展标准化培训与人才培养。针对部分企业和从业人员对于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标准化意识淡薄等情况,一方面充分利用标准宣贯会强化冷链运输标准化培训,普及标准化基础知识、解读重点标准技术内容,增强企业和相关人员的标准化意识,提升标准实施应用效果;另一方面,依托标准化试点示范工程,面向试点示范企业开展标准化编写培训,引导企业将成熟的试点示范成果提炼总结形成标准,强化试点示范成果推广应用。鼓励高校开设冷链物流标准化相关课程,培养冷链物流行业标准化专业人才。3.7提升冷链运输标准国际化水平支持科研院所、学会协会、企业等开展国际冷链运输技术及标准化研究,通过国际考察、学术交流等途径学习先进冷链运输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国际国外标准制修订动态的跟踪研究,积极借鉴和引进国际国外先进标准,提升国内标准的技术水平,推进标准化建设与国际接轨。鼓励开展国内外冷链运输标准对比研究,争取在智能冷链运输、冷链多式联运服务等优势特色和新兴领域形成国际标准提案,推进将我国技术纳入国际标准,提升我国冷链运输标准化方面的国际影响力。

4结语

政策建议范文篇10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农村扶贫;开发问题;政策建议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我国现在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下,贫困问题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的巨大阻碍,严重制约了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进度。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扶贫措施,利用经济的宏观调控和社会资源再分配的方式,使得我国贫困人口逐渐减少,尤其是在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针对农村的经济问题,会根据当时的形势,不断出台新的政策对农村经济进行调控,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从1986年开始,我国就有了专门的机构开展扶贫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我国经济在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在扶贫上也有了长足的进展。通过对我国的人口状况进行分析,我国从1978年开始,人口增加速率和人口数量都在增加,并且当时的贫困人口的数量高达2.5亿,截至2016年的统计数据,我国的人口虽然在不断的增长,但是贫困人口已经缩减到了2148万。但同时,农村的经济状况因为时代的发展而有了新的变化,利用传统的扶贫方式已经难以为农村贫困人口提供进一步的帮助。并且很多欠发达地区,因为生态环境和农村经济原因等各种问题,出现了很多的家庭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的现象,这和我国现在的基本国情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严重不符。为此,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开展更进一步的扶贫工作。

一、扶贫政策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策目标定位不清,扶贫对象模糊。扶贫的主要目的就是针对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中的贫困家庭给予一定的帮助,使其能够通过自身的奋斗建设出自己的小康家庭。其中重要的发展方式就是根据每一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在进行精准扶贫的过程中结合对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改造,改变当地不健康的市场导向,使得农村当地的生产力得到提升,贫困家庭能够在贫困款和一些经济环境改变的情况下得到发展。但是目前扶贫政策混淆了扶贫对象,尤其是市县一级的政府在开展扶贫工作的过程中,还是将经济发展作为重要的参考方向,为了减少扶贫款的浪费,提升利用效率,进行扶贫工作往往是以贫困县这类县一级区域作为主要的扶贫对象,期望通过增加县一级经济发展的方式实现精准扶贫。这种状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贫困县的经济建设成果,并且县内的贫困状况得到缓解,但是就现在的精准扶贫的目的来说,这样的工作方式使得农村的贫困人口很难得到帮助。尤其是一些村内的贫困家庭,更不能因此实现脱贫的目的,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发展都是围绕着城市的情况下,进行这种宏观的经济调控,往往都是县城的居民受到的收益最大,而很多最需要进行援助的贫困人口没有在县城内定居的能力,所以在开展这一工作时,很难将扶贫工作深入到真正的贫困人口中。虽然早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中就对扶贫对象有着明确的规定,但是该项政策的执行不够彻底。(2)政策效果追求片面,生态保护措施缺乏。开发经济的扶贫方式在我国的扶贫工作中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尤其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和没有全面开发的区域,利用开发经济的方式让很多的人口脱离了贫困,但是这种扶贫开展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各个区域出现极大的阻力。尤其是一些地区政府在开展这一工作时,没有认清当地的经济结构,选择正确的经济开发模式,使得选择经济发展方向不但和实际的经济建设方向所违背,还引起了一系列的非经济因素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尤其是一些欠发达地区不但在开发程度上不够彻底,还因为自然条件恶劣,自然资源不够丰富的原因使得难以支持经济投入后需要进行经济建设的要求。并且在发展中存在着背离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策略,该地区的环境和自然资源因此受到巨大破坏,加速了生态环境恶化扶贫的恶性循环。从我国的贫困人口分布情况来看,大部分的贫困人口都是在一些基础设施不足,难以进行资源利用和促进旅游业开发的地区,尤其是在山区和高寒区,这类现象较为严重。有些地区甚至需要通过退还耕地的方式才能够让当地有着较为适合的居住环境,但是在当前的扶贫方式下,为了实现这一工作,就需要对扶贫地区进行相应开发,利用增加该区域生产力的方式促进该区域的经济发展,这类区域往往不能够支持大量的经济建设活动,使得这种扶贫方式难以继续开展。另一方面,在这类山区中,很多的基础设施不够发达也是制约着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例如在很多扶贫区域属于贫困人口聚集区域,往往都是一种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自然生态和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并且这种滞后性已经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3)基层官僚主义严重影响政策实施。目前,基层政府负责扶贫政策的实施,然而,由于利益与保障措施缺乏,严重地影响了扶贫效果。因为贫困人口通常都是一些文化水平不高,并且家庭劳动力严重缺失的家庭,其所进行的工作一般耗时较长,使得其没有资金或者时间进行一些副业营收,家庭收入低。这类人在基层的官僚体系中难以取得关系,基层干部在进行扶贫工作时,很容易因为乡里间的各种人情选择一些并不是很需要帮助的人,并且在进行扶贫分配的过程中,为了取得这方面工作的利益性,会存在着扶贫款随意分配的乱象,尤其是在进行扶贫贷款的使用中,很多的基层官员通过挪用这类贷款,谋取自身的利益。

二、政策建议

贫困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尤其是对于一个家庭,疾病、灾害、文化水平、生活区域的经济状况等多种原因都会影响一个家庭的收入情况,通过对我国在这方面的扶贫经验,和国际上先进的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在进行扶贫的工作过程中,不能够因为当地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够,处于欠发达地区,就将经济建设建立在生态环境的发展上。就我国目前的扶贫目标和贫困人口状况而言,通过经济调控的作用,促进一个地区的发展来减少贫困人口,为此,在这一工作中,需要落实精准扶贫的工作目标,通过一些列的政策帮助,深入基层,帮助贫困家庭建立起良好产业发展能力,逐步摆脱贫穷,和全国人民一起迈入小康社会的新时代。为此,本文就我国的基本情况,总结出如下几点看法。(1)准确定位贫困扶助目标。在当今精准扶贫的政策要求下,当地政府要贯彻落实各项扶贫政策,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将扶贫工作落实到具体的家庭中,对我国还存在一些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人民群众进行扶持。并且在帮助形式上,需要做到救一世之贫的要求,通过在该项工作中,对贫困人口进行帮助,增加其自我的发展能力,同时在进行扶贫的工作中一定要认识到,以实际情况开展扶贫工作的重要性,不能够走平均主义的错误路线,相关的干部在进行资源分配工作时,除了不能够对其进行非法占用之外,还需要能够担起责任,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对扶贫款进行合理分配,促进这一工作的合理性。(2)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完善异地搬迁政策。生态补偿机制是在扶贫工作中针对个别区域因为自然资源极度匮乏,并且出现了大量的损害现象,由我国中央进行专项拨款进行的一项环境修复工作,因为有中央支持的专项补偿资金,在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支持下,大部分的贫困地区已经没有进行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借助这些补助资金取得初步的脱贫。但是对于一些资源匮乏,并且人口分散的地区,无论使用何种开发方式进行相应的扶贫工作,都会出现成本过高的现象,为此,就需要根据当地的情况,进行移民处理,通过集中贫困人口的方式,方便扶贫工作的进行。(3)大力推进参与式扶贫。参与式扶贫是被国际实践所证明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扶贫方法。在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实践中,针对贫困农户被动参与、影响扶贫开发效果等问题,要通过创造机会、促进赋权等途径,建立贫困农户广泛参与的良性发展机制,从而发挥贫困农户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作用。扶贫工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尤其是在当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进行扶贫工作需要深入基层,通过解决欠发达农村地区中一些家庭的温饱问题,提升农村的生产力,改变经济结构和生产力的方式,促进扶贫工作的稳步进行,尤其是在扶贫资金投放中,需要切实认识到当地的自然资源情况,防止因为扶贫工作使得当地的生态系统被破坏,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行为,为此扶贫工作需要明确扶贫目标,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思想觉悟等多种方式,促进在这一方面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宇翔.欠发达地区农民合作扶贫模式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15(07).

2.邓海林.新形势下欠发达地区开展农村扶贫工作思考以重庆市巫溪县为例.现代经济信息,2017(14).

3.朱建华.金融扶贫视角下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以贵州省为例.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12).

4.李政忙.欠发达地区农民合作扶贫模式研究.知识经济,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