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监督的主体十篇

时间:2023-12-14 17:45:44

内部监督的主体

内部监督的主体篇1

一、组织部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内部监督的现状

近年来,各级组织部门通过建立健全内部的工作运行机制、规章制度体系和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保证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顺利进行。但是,对于组织部门内部的监督工作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1、内部监督主体监督作用难以发挥。长期以来,各级组织部门的监督主体在内监督职能的履行上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导致内部监督主体制约薄弱,监督作用难以发挥。一是机构设置不健全、力量薄弱。特别是在县一级的组织部门,干审组大多只有一个人,在职能定位上侧重于对干部历史遗留问题的审查,更多的精力还是放在部内的中心工作上,要履行内部监督的职能,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勉为其难,只能是一般化应付。二是内部监督主体是同级组织部的组成部分,受同级组织部的绝对领导,在县级组织部门,分管干部工作的领导往往也是分管干部监督工作的领导,这在监督与被监督之间必存在一些难以调和的地方。三是内部监督主、客体行为的同化。在县级组织部门,由于人员编制的限制,一些中心工作往往是各组室共同参与的联合作战,每次干部调配,内部监督的主体同样在参与干部的考察并提出干部调配的建议,这种内部监督主、客体行为的同化,使得内部监督主体不得不同时扮演“裁判员”和“运动员”的角色,模糊了监督主体监督的意识。

2、内部监督标准匮乏。一是监督标准不一。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自我监督规定,各地在自我监督上自搭炉灶,自我摸索,制定的一些标准五花八门,标准不一。从总体看,组织部门内部监督的监督措施和规定还不完善,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监督制度体系。二是监督标准不明。即使有自我监督制度和规定,但规定不明确,非常抽象、笼统,没有可操作性,容易造成一种摆设的负作用。

3、内部监督程序缺失。监督程序具体是指监督机关在履行监督职能过程中必须遵守一定程序的规范行为。目前,组织部门内部监督程序缺失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忽视程序监督,即没有将监督程序制度化,程序监督的意识不强,导致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监督可有可无的主观随意性现象。二是在监督程序上偏重于事后调查,忽视事前和事中介入的工作。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内部监督部门往往是调配方案宣布以后,有举报、有反映才会作一番调查,而在事前,尤其是在事中,根本无法介入。三是监督程序脱节,实际起不到监督作用。由于干部工作的严肃性和保密性,每一批(次)的干部任用,都是相对封闭运行,内情只有领导层和有限的干部工作机构参与并知晓。干部监督部门也只能在干部选拔任用的个别环节进行参与,而无法把干部监督始终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的全过程,造成内部监督程序上的脱节。

4、内部监督自由裁量权虚化。制度幅度范围的自由裁量是实现内部监督职能所必需的要素,是内部监督主体向违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行为说“不”的权力保障。而在现行的机构设置和领导机制之下,这种内部监督所必须的自由裁量权往往取决于有干部选拔任用权的领导者或领导班子人员决定。由于地域上的距离,上级组织部门的内部监督主体也不便越过下级组织部门去实施具体的内部监督自由裁量权。内部监督主体自由裁量权的虚化,导致了内部监督自由裁量权上的“真空”,容易造成内部监督的失灵和失控。

二、对组织部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内部监督的思考

加强内部监督,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的要求,以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为核心,以规范选人用人为导向,以加强事前防范为手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构建组织健全、职责明确、渠道畅通、制约有力的内部监督工作运行机制,从源头上预防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1、环境建设是基础。环境建设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监督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它是一种氛围,影响组织部门内部监督主、客体实施内部监督或接受内部监督的自觉性,决定其他控制要素能否发挥作用,是内部控制其他要素作用的基础。强化组织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内部监督,必须全方位营造适宜组织部内部监督正常开展的环境。一是要营造内部监督的良好氛围。要大力加强组织部干部特别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科室成员的思想引导工作,要使大家都能正确地对待内部监督并主动接受监督,为全面实施内部监督创造良好的氛围。改变组织部内部不必监督、不愿监督、不便监督、不好监督、不敢监督的旧思维。二是在健全机构,明确职能,保持内部监督机构相对的独立性,从根本上保证有人监督,有能监督,有位监督。三是要建立健全覆盖面广、渠道畅通、反映灵敏的监督信息平台。信息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组织部内部监督的效率和效果。一个健全的信息系统能够为内部监督主体提供质量较高的信息,使内部监督主体可以根据掌握的干部监督信息和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及时向干部工作机构沟通信息,提出干部选拔任用的建议。

2、制度完善是保障。要加强组织部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内部监督,最根本的还是要在制度建设和抓制度落实上入手。制度建设要围绕干部推荐、考察、任用等过程和环节,围绕选拔任用标准体系,同步制定,保证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到位,工作目标落实到位。一是要建立健全组织部门科学的工作运行制度。在组织部门的日常工作中,干部工作是由干部的培养、选拔、任用、考核、交流回避,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干部监督管理等主要环节构成,只有使各个环节实现环环相扣、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才能真正体现干部监督工作的有效性。为此,组织部门内部必须加强联系,使各个环节的工作都规范起来。在坚持和完善部务会、部长办公会议的同时,还应建立部门内部会议制度、部门联系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情况制度等,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干部监督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二是要建立健全组织部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制度。在干部的推荐环节上,建立和完善干部推荐责任制。在干部考察环节,要建立完善干部考察责任制。在研究讨论环节,要建立和完善选拔任用决策责任制。做到环环有人把关,事事有人负责。三是要建立和完善组织部门内部干部监督工作责任制。明确部长、副部长、各职能部门和有关人员在内部监督上的职责权限和责任义务,切实履行起各自的监督职责。总之,要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规章制度,使内部监督有章可循,职责清晰,责任明确。

3、程序设计是关键。

内部监督不是一项制度或一个机械的规定,内部监督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因此,科学的内部监督程序设计,是克服监督人员监督的随意性、主观性,避免受到利害因素、感情因素的干扰而公开监督,维护监督权威性的一条具有根本性的途径。

内部监督程序设计应突出三个特点。一要实用。就是监督程序要具有可操作性,便于实施。二要简便。监督程序繁琐,不利于提高办事效率。三要公开。即监督程序要为监督者和被监督者所熟悉,不是搞暗箱操作,而是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一方面要“敞开门户”,开展监督的一些活动等尽可能对外公开,减少暗箱操作的发生率。另一方面,对于涉及保密性的,不能公开的,要做到按规定和程序办事。要正确处理公开性与保密性的关系,既不留一点监督的“死角”,防止“灯下黑”,又保证内部监督职能的正确履行。

内部监督程序的五个关键程序。

告知程序。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开展之前,有关干部工作机构要将此批(次)选拔任用范围、对象及有关环节,告知内部监督机构,使内部监督机构在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掌握工作进程和组织意图。在此基础上,内部监督机构要提前介入,启动内部监督程序,利用内部监督信息平台,全方位收集信息,以便有针对性地及时了解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反映。干部监督机构还应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组成由适当人员参与的调查组,就一些早有反映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调查核实,该澄清的问题及时进行澄清,该查实的及时查实,力求全面、客观、准确、公正地评价干部。

确认程序。干部管理机构及干部考察组提出的考察意见,应听取吸收干部监督机构的意见,内部监督机构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对相关信息进行对比、甄别、确认。

建议程序。在调配方案研究讨论阶段,干部监督机构的负责同志参加有关研究讨论的会议,并要代表本机构行使自由裁量权,对研究的干部任免事项发表明确的意见。

内部监督的主体篇2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党内监督体系,即要“建立健全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这是我们党首次对建立健全党内监督体系进行系统阐述,彰显了我们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

强化党内监督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党内监督体系。只有构建起各负其责、密切协调的党内监督体系,才能形成监督合力,真正发挥党内监督的职能作用,实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建立健全党内监督体系要以为根本遵循,体现每个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既有开展监督的权利又有接受监督的义务,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

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党内监督体系,把监督的螺丝拧得更紧,把制度的篱笆扎得更牢,做到监督全覆盖。

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党的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全面领导党内监督工作,是赋予的重大职责,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自上而下监督,提高监督权威性的关键所在。

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内监督,就要从党的中央组织做起。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要听取中央政治局工作报告,监督中央政治局工作,部署加强党内监督的重大任务。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要加强对所辖地区和部门,以及直接分管部门、地方、领域党组织和领导班子成员的监督,在主动开展监督上率先垂范、以上率下。党的中央组织在领导监督、开展监督的同时,本身也要接受监督,要求全党做到的,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首先要做到。党的中央组织带头履行监督职责,对于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更好地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提高监督工作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坚持党委(党组)全面监督。党委(党组)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党内监督中负主体责任。党的领导是全方位的领导,党委(党组)除了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五位一体”建设实行全面领导,还必须对党的建设全面负责。党内监督是党的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党内监督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具体化。

党内监督第一位的是党委(党组)监督,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党委常委会委员(党组成员)和党委委员在职责范围内履行监督职责。党委(党组)要领导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党内监督工作,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组织实施各项监督制度,抓好督促检查;要加强对同级纪委和所辖范围内纪律检查工作的领导,检查其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情况;要对党委常委会委员(党组成员)、党委委员,同级纪委、党的工作部门和直接领导的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监督。

坚持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各级纪委是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要带头尊崇,把维护和其他党内法规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对所辖范围内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遵守党规党纪、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

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党内监督中承担着重要任务,要加强对同级党委特别是常委会委员、党的工作部门和直接领导的党组织、党的领导干部履行职责、行使权力情况的监督;要落实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保证纪委监督的权威性;还要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督促下级纪委更好履行监督职责。

加强党内监督,监督执纪问责,不仅仅是纪律检查机关的权利,更是必须担负的责任。加强对所辖范围内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遵守h规党纪、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是纪委在党内监督中职责的进一步阐释和细化,也是规定纪委主要任务的重要内容。

坚持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工作部门是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在不同领域的载体和抓手,承担着相应的党内监督职责。党的工作部门处在党务工作第一线,尽管工作性质、内容、特点各不相同,但在管党治党上都承担着重要责任,都具有熟悉本单位本系统工作的优势,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参与制定者和贯彻执行者,也是党委(党组)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在不同领域的重要承担者和具体体现者。

在实际工作中,党的工作部门要发挥职能优势,切实履行好各自监督职责,严格执行各项监督制度,加强职责范围内党内监督工作。既要加强对本部门本单位的内部监督,又要强化对本系统的日常监督,明确监督职责,真正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坚持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每个党员组织关系、工作、活动的基本单位,必须把对基层党组织的监督抓严抓实抓细。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

要以为根本遵循,以党纪为基本准绳,把纪律挺在前面,把对党员、干部的管理监督在标准上严格起来,要抓早抓小,及时咬耳扯袖,防止小病拖成大病。要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监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保障党员权利不受侵犯。要严格落实“”等组织生活制度,使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以及党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各种方式都有实质内容。要了解党员、群众对党的工作和党的领导干部的批评和意见,定期向上级党组织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内部监督的主体篇3

一、财政会计监督乏力的原因

(一)财政会计的监督意识薄弱

监督意识是确保财政会计监督的重要内容,良好的监督意识是确保财政会计监督有效进行的保证,但是在我国当前的财务监督环境下,监督意识薄弱已经成为制约财政会计监督效率的重要原因。当前我国财政会计监督意识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市场主体内部的监督意识薄弱,一些市场主体缺乏对财政会计监督的基本知识的了解,对建立健全内部财政会计监督机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了一些会计人员不能依据财会的相关法律认真地落实国家的监督规范,从而使市场主体内部的资金运行存在一定的漏洞;二、社会监督意识薄弱,财政会计监督不仅是企事业内部以及国家财政部门的事,还是整个社会的事,但是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一些与财政会计相关的社会组织不但没有起到应有的社会监督作用,反而弱化了国家的财政会计监督体制,例如我国相关部门对会计师行业的监督效力不足,导致一些缺乏基本职业道德和业务技能的工作人员进入了财政会计监督领域,而这些人的存在无疑会扰乱相关的财会监督秩序,甚至会降低我国财政会计监督的力度。

(二)财政会计的监督制度不健全

健全的财政会计监督体制是保证财政会计监督的制度基础,我国目前的财政会计监督制度上不健全,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有些市场主体虽然成立了完整的财政会计监督部门,但是由于其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缺乏独立性,导致财政会计监督形同虚设,无法发挥其真正的功能;二、有些财会监督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不高,导致其在物质的诱惑下,为了谋求自身利益破坏了整个财政会计监督系统的公平性和权威性。

二、强化财政会计监督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财政会计监督意识

要想提高我国财政会计监督的水平,首先要从提高相关部门监督意识入手。市场主体的财会监督部门应该按照《会计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对财政会计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在提高其业务素质的同时,也不断强化其财政会计监督意识;除此之外我国的各级财政会计管理机关,也就是财政部门应该联合有关部门分期、分批、分类型地为各级监督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及领导举办研讨班,使其在深入了解财政会计监督理论的基础上,提高对市场主体内部建设财政会计监督体系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培养良好的监督意识和监督外部环境。

(二)健全财政会计监督体系

健全财政会计监督制度是规范会计监督管理职能,减少监督资源浪费、提高监督效率的基础,相关部门在健全财政会计监督体系的过程中首先要依据相关法律,确定监督范围,力争将各部门、各单位的财务活动都纳入到监督的范畴内,以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其次要细化监督内容,财政会计监督部门应该从细节入手,提高财政会计监督的效率,将监督的重点切实地落到实处,避免出现监督的形式化和“走过场”的现象;最后,发挥审计部门的功能,完善监督体系,审计是财政会计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级财会部门在进行财政会计监督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审计的效用,以实现对财务活动监督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三)推进财政会计监督的法制化建设

法制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在强化财政会计监督力度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法律的权威性来保证监督制度的建立和监督政策的落实,而相关部门在推进财政会计监督的法制化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提高现行法律的实施力度,通过监督及时揭示市场主体的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违法乱纪现象,并将过失人提交司法机关进行依法处理;另一方面要加快财政会计监督立法,及时堵住现行法律中的监督漏洞,以预防财政会计监督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内部监督的主体篇4

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体制与公司治理结构密切相关。在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下,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体制也各有特色。

一、美国会计监督体制比较分析

美国是一个非常重视股东权利保护的国家,尽管其公司治理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但以股东利益为导向却总是贯彻始终。体现在公司治理结构上,美国公司遵循“股东至上”的逻辑,把内部治理结构抽象成股东和经营者的委托关系,公司治理结构的效率标准就是股东利益最大化。尽管美国的公司治理采取以股东利益为导向的模式,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而在每一个阶段中,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机构的设置和运行机制都有自己的特色。

(一)在家族大股东主导阶段

这一时期公司治理的主要内容是股东如何对经理进行监控,以使经理的目标与股东的目标相协调。利益相关者的会计监督也主要体现为董事会(其实质上代表的是股东)对经理的会计监督上。由于董事会直接参与经营决策和监控,因此,可以直接对经理人员的会计操纵行为进行监督。但是,在这一阶段,董事会并没有成立专门的组织来履行监督的职能,而是把对经理的监控作为全部董事理所当然的职责,只不过由于会计信息的专业特殊性,董事会一般是先聘请专门的注册会计师对经理提供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发表意见,然后根据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对经理进行监督。

(二)在经营者控制阶段

这一阶段在会计监督方面的特点有:

1.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在经历了1929年股市的大崩溃之后,特别是1933年颁布《证券法》和1934年颁布《证券交易法》之后,人们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已突破了内部牵制的限制,其所涵盖的范围几乎涉及到了企业内部所有的控制程序方法。随着查错防弊的责任转由公司管理当局承担,审计的目标开始正式界定在验证财务报告的公允性方面,审计方法也由原来的详细审计转变到建立在内部控制制度测试和评价基础上的抽样审计。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审计工作明显转向依赖和利用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审计工作的效率有了很大提高。内部控制与现代审计的结合,也是20世纪审计方法和技术的突出进步。2.董事会中出现了专门从事会计监督、防止财务报告舞弊的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的产生办法、职责范围及其运作机制也开始规范化和制度化。3.董事会改组的步伐加快,独立董事在会计监督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部分大公司的董事会都已经由外部人组成,董事会的选择过程正在向产生更“独立性”董事的方向发展。4.财务会计组织的改革拉开序幕。在这一阶段,由于公司的管理部门特别是大公司的管理部门正式接受纠错查弊的责任,使得财务会计组织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三)机构投资者主导阶段

在机构投资者主导阶段,美国公司会计监督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内部控制倍受重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使对经营者的会计监督又回到了大股东手中,机构投资者等大股东的直接监督有所改善,内部控制由内部控制制度提升到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产生了质的飞跃。2.内部审计地位不断提升。在内部审计地位提升的同时,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等监督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财务会计机构之间的职责关系更加明确。3.激励和监督的关系更加和谐。在不断完善会计监督体系的同时,这一阶段也特别重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重视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的和谐与统一。显然,如果没有这种激励机制作为前提,则不论是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制度,还是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很难说其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监督效果。

二、对完善我国会计监督体制的启示

(一)监督主体与决策主体的有效分离是各种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体制遵循的基本原则

虽然各种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体制在监督主体的安排上做法各异,但是,它们在监督主体的安排上却遵循了一个共同的原则,即监督主体与决策主体必须实现有效分离,使监督主体保持实质上的独立。例如,美国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作为监督主体,这些独立董事是一些除了他们的董事身份和董事会中的角色以外,既不在公司内担任其他职务并领取薪水,又在公司内没有其他实质利益关系的外部董事或非执行董事。虽然审计委员会是在董事会下设的一个专门委员会,但对审计委员会成员的上述要求能够保障审计委员会在实质上独立于决策主体(董事会)和执行主体(经理层)。

(二)公司治理理念是影响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体制的重要因素

在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体制中,监督主体的安排各异,其监督机构成员的组成和来源差别很大,各自所代表的利益相关者也不相同。监督主体主要代表谁的利益进行监督,在很大程度上与一个国家的公司治理理念有关,因为各个国家不同的公司治理理念在其法律、制度中得到了强化,故对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体制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 美国倡导“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公司治理理念,这种观念根深蒂固。在监督主体的安排上,不论是最初由董事会监督,还是现在由董事会中专门设置的审计委员会来进行监督,它们所代表的都是股东的利益,而且这些监督机构的设置最终也是受股东控制的。

(三)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内部审计监督(或内部控制)及注册会计师审计(或会计监察人监察)的关系清晰、分工明确是构建有效的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体制的关键

内部监督的主体篇5

一、党外监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党外监督是相对党内监督而言的,按其地位作用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国家机关监督,属于权力监督;二是社会监督,属于权利监督。前者即拥有国家法定监督权力部门的监督,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等。社会监督是指来自人民群众个人或群众团体、社会组织、新闻媒体等非国家性专设的监督机构的监督,包括派监督、群众团体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

党内监督在各种监督中起着核心的作用,但从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的来源划分,监督有同体与异体的区别。同体监督是指内部监督,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同属一个系统,相互联系密切。异体监督是指外部监督,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来自不同的系统,利害关系较少。党内监督属于同体监督,这种监督的优势在于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接近,有机会和条件更多地了解监督对象的活动,监督更具有直接性和针对性,有利于减少中间环节,提高监督工作的效率,降低监督成本。但由于这种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利益相关密切,有时容易使监督流于形式。如在目前查处的众多党内违纪违法案件中,很少有同级纪委检举同级党委主要领导或党委班子违法乱纪的案例。

相比之下,党外监督有其优势。由于这种监督属于异体监督,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不存在隶属关系,通常有助于监督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同时,党外监督还具有监督主体的广泛性和监督形式的多样性。

党外监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其所具有的优势,而且还在于这种监督关系到党执政的合法性。这里的合法性,是借用政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民众对于现存政治秩序和政权的信任、支持和认同。用邓小平的话说,就是人民“支持不支持”、“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一个政党拥有公共权力,牵涉到公众利益,其监督就不仅是其内部事务而成为公共事务了。这样,党必须建立社会对自身的监督机制,使自己主动地接受来自党外的监督。

二、把握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的内在联系

坚持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就要把握这两种监督的内在联系。应当说,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是有区别的,但二者的根本出发点是相同的,都是为了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这种一致性是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统一的基石。实际上,二者的内在联系体现在多方面。具体地说:

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互为条件。如党内监督虽然在整个监督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但这种监督必须以群众监督为基础,以法律监督为保证。反过来说也是一样,如果群众监督、法律监督离开了执政党监督,其作用也是难以充分发挥的。

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互渗透。从监督对象的分布来看,具有交叉性,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些监督对象并不都是集中在各监督体系之内,而是交叉分布在各个部门之中。如行政机关内,就既有行政干部,又有党的组织和党员,还有一般群众。因此,在行政机关中既有行政监督对象,又有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法律监督的对象。

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互补充。显然,任何一个方面的监督都不可能独自承担起整个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全部监督任务。因此,各个监督体系之间必须在监督职能上互相补充。

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互协调。在开展监督的过程中,各监督系统常常会遇到一些牵涉面广、政策性强、互有交叉或管辖不明确的疑难问题和案件,这就尤其需要各监督系统在日常工作中加强联系,共同研究监督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和重大案件,统一各监督部门的认识和行动,协调工作关系。如在在开展党外监督时,如果发现被监督者有严重的违纪的行为,那这已经不是党外监督所能处理的事情了,就应及时向有关党组织通报情况,提供必要的信息材料。同样,在开展党内监督时,发现通过党内监督难以解决的问题,如违法犯罪问题,就可以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三、促进党外监督转化为党内监督

认识党外监督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把握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的内在联系,以便在实际工作中确保党组织对来自党外的监督作出灵敏的反应,并及时将党外监督转化为党内监督,使外部的监督在党内得到落实。

内部监督的主体篇6

关键词:企业;会计监督;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5.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1-0150-02

由于我国会计监督法律体制、约束机制、内部控制制度并不健全,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的会计监督体系并不完善,会计监督实践过程还存在很多问题。近些年来,我国会计理论和实践研究逐渐深入,会计电算化进程不断推进,先进的核算方法和监管方式为现代化会计监督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企业会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改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缺乏完善的法律约束机制

会计监督强调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但现阶段我国会计行业还缺乏完善的会计监督法律法规,会计监督的法律约束机制并不健全,这是现阶段我国会计监督成效较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我国最新的《会计法》中虽然明确规定了财务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但由于缺乏特色化改进,而且相应的法规条款体系并不健全,直接导致现有的《会计法》的可操作性很差,在遇到一些特殊的实践性问题时仍然不能确保会计监督人员做到有法可依。在这样的法律环境下,执法对象不明确、责任主体不明确、惩处标准不统一等现象普遍存在,不利于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行业规范化。另一方面,在我国现有的会计监督体制下,会计监督部门也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既然是经济主体,会计监督部门与执法对象之间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而我国法律法规又没有针对各种情况做出明确的规定,这样,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会计监督结果就很可能在利益关系的驱使下被人为因素所影响。这也是我国法律法规约束机制不健全的重要表现之一。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会计信息失真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普遍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严重影响着企业会计监督的整体效果。一方面,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为会计监督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是有效落实内外监督措施的重要保证。但由于我国大部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并不完善,缺乏必要的内部监督环境,现阶段我国企业会计监督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仍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另一方面,会计监督体系和内部控制体系在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真实有效、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方面的职能是一致的。但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并没有意识到两者的协同作用,会计监督体系和内部控制体系普遍作为两个独立的体系在企业内部发挥作用,不利于会计监督效果最优化的实现。

(三)缺乏健全的内外监督体系

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内外监督体系。一方面,我国大部分中小型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会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道德教育机制,缺乏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较高的会计人员。现阶段,企业的会计监督手段较为落后,还没有实现会计监督的动态化、信息化、实时化,监督力度普遍较差,企业的内部监督体系并不完善。另外,由于我国会计监督法律法规不健全,企业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方式不恰当、惩处力度明显不足,这是企业内部监督成效较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国家审计部门对企业的会计监督主要以事后审计为主,不能及时发现企业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另外,由于社会性审查事务所本身是一个经济主体,其职能发挥的本质性目的更多是通过提供服务而获取利益,社会性审查事务所为之间的激烈竞争有可能直接导致事务所为迎合委托人而进行会计信息造假情况的产生。

二、企业加强会计监督的对策

(一)完善法律约束机制,创设良好的会计监督环境

企业会计监督是指会计监督部门按照国际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而采取的监督活动。完善法律法规约束机制,从而对执法对象、执法主体形成良好的约束作用是确保会计监督职能得到真正有效发挥的重要前提之一。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强会计监督立法进程,积极吸取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本土化改进,尽快制定出一套较为完善、整体性较强的会计监督法律体系;另一方面,企业应该加强法制教育,在企业内部创设一种良好的法律氛围,对会计人员和其他员工都能形成良好的约束作用。长此以往,法律意识将逐渐融入企业文化,成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保障会计信息质量

企业内部控制体制度的重要职能之一是在企业内部构建相互监督的约束体系,确保经济资源得到最优化利用,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完整,可以为会计监督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企业管理人员应该深刻理解内部控制体系和会计监督体系之间的异同,明确内部控制体系和会计监督体系之间的联系,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注重两者的协同管理作用。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内部控制体系为会计监督提供必要的内部环境;另一方面,企业管理人员要站在企业长远发展角度,考虑内部控制体系和会计监督体系的统筹性协同管理作用,在基础上推进内部控制建设、强化会计监督职能,最终为企业健康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构建完善的内外会计监督体系

狭义的会计监督是指企业内部财会部门对企业各部门、各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广义的会计监督不仅包括内部监督,还包括国家审计部门、社会性审查事务所等对企业的监督管理。一方面,企业应该结合自身条件和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的财会管理团队,采用先进的会计监督手段和方法,制定可行性更高的监督工作流程,进一步健全内部会计监督体系;另一方面,随着会计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会计立法进程的加快,应该逐步合理控制社会性监督团体与被监督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外部监管力量能够对企业经济活动真正起到监督作用,从而促进我国会计外部监督体系的健全。

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各大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强企业会计监督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更加重要。想要确保会计监督职能充分发挥,首先必须要完善法律体制、加强法律教育,创设一个良好的监督法律环境。在此基础上,企业应该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为会计监督提供真实完整的基础会计信息,从而在完善的内外监督体系监管下充分发挥监督职能。

参考文献:

[1] 张英栋.浅议如何加强企业会计监督[J].中国商贸,2013,(19):127-129.

[2] 王煜.浅谈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建设[J].学习月刊,2012,(20):101-102.

内部监督的主体篇7

近年来,随着党内监督机制的不断健全,对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监督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并已取得重大的突破和可喜的成效。然而,就总体而言,当前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对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还有不少薄弱环节,还存在许多值得探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没有到位”:

一、监督对象自觉接受监督的认识没有到位

我们党一贯重视党内监督。早在建党之初,就注意到这个问题,并逐步建立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监督制度。如,1927年,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决定建立专门的党内监督机关——监察委员会。改革开放以来,诸如“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之类的口号,更是没有少提,有些地方、有些部门甚至喊得很响。然而,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党内监督是对事业、对同志负责的表现,是政治上的关心和爱护。但是,被监督总是“不舒服”、“不自在”的,有时甚至有点“受制于人”的感觉。因此,相当一些领导干部,主观上缺乏自觉接受监督的愿望,说白些,自觉接受监督的认识远没有到位。结果是,表面看对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性、必要性理解深刻,认识清楚,谈起来更是振振有词、条条是道。事实上,一旦动起真格,当监督“降临”到自己头上时,其表现往往判若两人,大多变成“现代叶公”——对监督者轻则耿耿于怀,重则打击报复。

于是乎,谁要是不识趣,真的敢对“主要负责人”实施监督,抑或提出尖锐批评,当面可能对你“说欢迎”,背后必定给你“穿小鞋”。如,安徽省贵池区委书记钱学明,曾公开把批评当成“找岔子”。言下之意是,谁敢找我的“岔子”,我就要打谁的“板子”。而亳州市原市委书记李兴民,更是把批评视同“杂音”,意欲加以“清除”。

二、监督主体严格实施监督的力度没有到位

《条例》第八条规定:“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十分重视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据有关资料介绍,从中央到地方,我们已拥有一支30多万人的纪检监察队伍,拥有数万个纪检监察机构,专门从事党员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大量事实证明,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在同腐败现象作斗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有目共睹的“主力军”的作用。如,“黑脸”书记姜瑞峰,在十余年的反腐生涯中,十余次立大功、一等功,先后被中央纪委命名为“全国模范纪检干部”,、人事部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河北省委命名为“反腐败勇士”等,而老百姓则尊称他为“当代包公”。

但是,也要看到,迄今为止,还有一些纪检监察机构实施监督的力度,尤其是对党政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力度,并没有真正到位。有媒体披露,我国在查处的各类案件中,80%以上的涉嫌贪污受贿、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来源于群众的举报。这个比率一方面表明广大群众的觉醒,他们当中不少人勇于挺身而出同腐败现象作斗争;另一方面则暴露出职能部门监督力度的不到位。

以原贵州省委书记、原河北省委书记为例,他们问题的败露,都不是在他们权势最显赫的时候。换句话说,对他们的查处,带有明显的滞后性。其实,在他们还在省委书记任上时,老百姓对他们的问题就有所传闻,甚至编成了顺口溜。但由于他们权高位重,既奈何不得,也不敢奈何。另据20*年第25期《了望》新闻周刊披露,安徽省近年来先后有18个县(市、区)委书记因卖官受贿被查处。在其任期内,绝大多数下属对他们的不轨行为都有所觉察,但却选择了保持沉默。如,定远县委书记陈兆丰在4年任期内,仅卖官受贿就达900多万元。“陈千万”的绰号早已街巷尽知,但却多年无人举报,就连县纪委在早已掌握其卖官受贿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仍在“不正常地沉默着”。

从理论上讲,在贪官面前,党员干部也好,纪检部门也罢,都应当义无返顾地站出来,或打破沉默,大胆监督;或自觉抵制,勇敢斗争。但是,他们也是平常人,面对大权在握、一言九鼎的县委书记,难免也有这样那样的想法和顾虑。而这些想法和顾虑,自然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他们实施监督的力度。

三、监督体系有效实施监督的要件没有到位

我这里所说的要件主要是指权力问题。即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之间的权力不相当、不“对等”,甚至明显悬殊。毫无疑问,《条例》是加强党内监督的“尚方宝剑”,它赋予了监督主体应有的职能和权力。然而,各地纪检监察部门的“票子”(经费)、“位子”(职数)、“帽子”(职务)等,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捏在同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手里。这就难免“底气不足”,有这样或那样的担心、顾虑了。监督也好,查案也罢,有时就不得不瞻前顾后,甚至违心从命了。这样一来,独立执纪便成了“空中楼阁”。

不仅如此,因为权力的不对等,即使监督主体觉悟高、党性强、敢批评、敢监督,实际效果也有限。这就如同两个运动员,虽然各自都身手不凡,但二者不是同一个级别的。如果把监督对象比作“重量级”,那么,监督主体只能算“轻量级”的。让“轻量级”的去监督“重量级”的,纵然勇气十足,信心百倍,瞪大眼睛盯着,放开嗓门喊着:不得违法乱纪!不许胡作非为!对方要么充耳不闻,把你的话当作耳边风;要么出手挥拳,把你打倒在地再踏上一脚,让你难以翻身!因此,有人戏言:“监督对象一声吼,监督主体抖三抖!”

这话多少有点夸张。但现实生活中,监督对象的权力过于集中倒是不争的事实。这样一来,党内监督体系就很难发挥有效监督的作用了。道理很简单,监督对象大权在握,不要说班子成员或普通群众无法监督,就是同级纪检部门有时也显得力不从心。如,安徽省原副省长,在阜阳当政数年,乱纪无纲,随心所欲,不仅把人的思想搞乱了,风气搞坏了,而且把经济搞垮了,人心搞散了。对的胡作非为,不是没有人举报,不是没有人监督,而是不好监督、无力监督。据《了望》周刊披露,“担任(阜阳)市委书记期间,在市委常委班子内部,一切大事都由他个人说了算。对持不同意见的人,他既拉又打,软硬兼施,使其屈服。”能不屈服么?他手里掌握着包括纪委干部在内人员的“命运”呀!

针对上述问题,切实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应当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要拓展考核内容,以培养监督对象接受监督的“潜意识”。实践证明,一个脑子里缺乏民主意识、主观武断,骨子里拒绝监督、抵制监督的人一旦走上主要领导岗位,纪检监察部门也好,党员干部也罢,对他往往就只能“干瞪眼”了。因此,应当拓展干部考核内容,十分明确地把干部个人民主意识的强弱好坏作为“德”的一个重要“子项”加以考核,在此基础上,选准用好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凡是处事主观武断、缺乏民主意识的干部,不宜提拔到主要领导岗位上来。而对已经发现民主意识、接受监督意识淡薄,且屡教不改的,则应果断地把他们从主要领导岗位上调整下来。

同时,要加强对主要领导人的教育和警示。使他们真正认识到监督是最好的爱护。同志曾经指出:“我们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各级干部都是人民公仆,必须受到人民和法律的监督。”事实上,党内监督也好,群众监督也罢;法律监督也好,舆论监督也罢,不是对某个领导的不信任,或者跟哪个领导过不去,而是最好的爱护!常言道,“防患于未然”。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到位了,便可以防止某些问题的发生,减少腐败给党和人民造成的危害,给干部个人带来的“灾祸”!近年来,一些领导干部相继落马,既有受不正之风的侵蚀、社会环境的污染,以及放松理论学习,忽视思想改造,滋长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等方面的原因,也有教育不够,要求不严,监督不力等方面的问题。山东省泰安市原市委书记胡建学就说过这样的话:“官当到我这一级,就没有人监督了。”其实,不是没有人监督,而是他抵制监督,逃避监督,自然也就没人监督了。因为不受监督,便如同天马行空,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可悲下场。

其次,要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以增强监督主体放胆监督的“安全感”。纪检工作虽然不是高风险的职业,但有它自身的特殊性和艰巨性。近年来,各地打击报复纪检干部的案件时有发生。因此,各地对纪检监察干部,既要严格要求,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做到“疾腐如仇”,又要设身处地地为纪检监察干部着想,尽可能多一些人文关怀和真情爱护。全国纪检监察部门是反腐战线的“先遣队”,同时也“正规军”。相对而言,其他监督主体只是“预备役部队”或“民兵”。因此,要加强党内监督,至关重要的是加强“正规军”的建设。倘若所有或者说绝大多数纪检干部都能像姜瑞峰同志那样,忠于职守、无私无畏、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也就有了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古人云,重奖之下必有勇夫。对广大纪检干部既要提倡无私奉献,也要给予必要的奖励。在现阶段,国情不许可,条件不具备,不能给他们以高薪,但可以给必要的“重奖”。对那些履行职责出色,尤其是对主要领导监督到位、有力、有效的,由上级党委给予重奖。为此,应当尽快建立“反腐专项奖励基金”,既可以从国家、地方财政拨款,也可以从查处违纪案件总额中提留,还可以从党费中划拨一块,把奖励基金建立起来,用以奖励优秀纪检监察干部。

同时,要建立健全必要的“保障机制”,为纪检监察部门的同志“保驾护航”,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比如,给优秀纪检干部办理一定的人身保险,对遭受打击报复的纪检干部给予政策性优抚等,而对纪检监察部门干部的任用,既要听取同级党委的意见,更要听取上级纪委的意见。这样,就不会因为在监督过程中得罪了同级党委主要领导而遭到冷遇、受到排斥,以至影响个人的成长进步。

再次,实行科学分权,以优化监督体系有效运作的“软环境”。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不断向地方各级组织放权,而地方各级组织的权力却向个人——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集中。因其大权在握,致使一些地方和部门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失去应有的监督,使党内监督出现了“三太”、“三基本”现象。即,“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弱、下级监督太难”,“事前基本没有监督,事中基本缺乏监督,事后基本不是监督”!

内部监督的主体篇8

第一,会计监督系统概述。会计监督是指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监督形式所具有的职能作用。会计监督系统是具有层次性的,这种层次性还表现在,会计监督有内部会计监督和外部会计监督之分。内部会计监督系统指通过会计、内部审计等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及其所体现的经济活动进行的经济监督;外部会计监督系统指国家有关部门、中介组织等在得到授权或者受托的情况下,对指定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及其所体现的经济活动进行的经济监督。内部会计监督系统是微观层面上的会计监督系统。从目标上看,内部会计监督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准确,保证单位资金、财产的安全、完整,保证单位的各项财务收支及其会计核算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从主体上看,内部会计监督的责任主体不仅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本身。也包括单位法定代表人及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等其他机构或人员。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是内部会计监督的主要执行主体;从客体上看,内部会计监督的内容主要是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业务事项;从方法上看,内部会计监督主要体现为核算监督和制度监督两种手段。外部会计监督系统是由独立于被监督单位之外的主体来执行的,它以单位整体作为监督的对象,但主要通过对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再监督来实施。外部会计监督系统由社会会计监督和政府会计监督两部分构成。社会会计监督指民间审计监督,它是中观层面上的会计监督形式,其主要职责是鉴证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公允性。政府会计监督对政府负责,主要包括财政监督、国家审计监督、税务监督、证券监管、银行监督、保险监管等形式。各种政府监督检查部门,所针对的单位、监督检查的目的和重点各不相同,但强调的都是对单位会计活动及会计资料的监督检查,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新会计法从系统论的角度对会计监督进行不同层次的界定,明确了其是由内部会计监督、注册会计师监督和政府会计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完善的会计监督系统,必须在有效的运行机制下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这就需要对会计监督系统存在的前提、产生的根源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作用机制等问题进行分析。

第二,会计监督系统的运行。会计监督作用机制的良好运行,有赖于全方位的保障措施。健全法制是其中之一。首先,应进一步完善《会计法》。新修订的《会计法》较前虽有很大改进,但仍有一些地方需进一步完善,在《会计法》中应做出明确规定。如外部会计监督形式对企业往往会造成重复检查,但却都能查出现新问题,然而没有哪个监督部门做最后结论。并承担责任,企业经营者的会计责任没有被真正解除。因而《会计法》应作出关于会计责任解除的相应规定,即规定除故意欺诈外,会计报表一旦被某个会计监督部门认可,该部门就应对会计报表的合法性负责,这样可以强化会计监督系统中各个层次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其次,不断健全和完善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会计法规体系。目前需要根据《会计法》的有关规定,结合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尽快研究制定与《会计法》相配套的法规、制度或者实施办法,以保证《会计法》各项规定的贯彻落实。同时,要对现行的会计法规、制度进行清理,严格有关会计规章制度的报批和备案制度。特别是要对地区性的会计规章进行全面清理,对不适应新形势要求、不符合《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要按法定程序予以废止,部分内容与《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相抵触的,要及时进行修订。再次,促进《会计法》与相关法律的衔接。

《会计法》规定的法律责任主要有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两种,具体操作应与相关法律衔接紧密。如由于《会计法》适用于全社会各单位,对国有单位的违法行为人可以追究其行政处分,而对私营企业主则不易操作。因此,在相关法规中要明确他们的行政责任。又如《会计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对照《刑法》,对会计犯罪行为规定很少,仅有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罪、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罪,在《刑法》中应增加与《会计法》相应的会计犯罪的内容。最后,规范《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关系。目前,我国颁发并实施了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对企业会计准则也进行了完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处在并行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要处理好《会计法》、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关系。《会计法》不宜具体,不应过分强调操作性,不应将属于会计准则甚至属于会计制度规范的内容归入其中。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都是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的组成部分,均属于具有行政法规性的规范性文件,两者都是为了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行为。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作出的规定,但由于二者涵盖的业务内容不同、侧重点不同、适用范围不同等,尤其是根据我国具体的会计工作实际。它们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并存,二者不可互代。

内部监督的主体篇9

一、健全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就应该建立健全集“以制度制约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以监督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等为一体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

以制度制约权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必须坚持以制度制约权力,确保权力在制度的范围内良性运行。以制度制约权力的前提是要健全制度体系。作为地方或部门,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夯实以制度制约权力的基础,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要在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党和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要把以制度规范党内民利、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等各自的领域和作用范围作为加强党内监督的重中之重,切实防止和制约权力过分集中。要完善党务、政务、司法等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制度化、规范化。

以权力制约权力。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必须坚持以权力制约权力,严密防范权力的主体既是决策者,又是组织实施者,还是监督管理者。要科学划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有效削减一些重点领域、关键岗位、重要部门尤其是“一把手”的权力,铲断权力运行链条,使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制约,有效遏制腐败。同时要科学规范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要严格划分不同权力的使用边界,加强对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规范和限制,明确执行权对决策权负责,决策权、执行权都必须无条件地接受监督权的监督,确保各种权力运行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要把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行使通过法律和规章确定下来,确保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各种权力。

以监督制约权力。要建立健全立体的、多维的权力监督体系,努力营造平等公开的监督环境,除党纪国法规定不能公开的事项以外,其他一切信息都应当及时、准确、充分地向社会公开,使监督者对权力运行的全过程能够实施民主监督。要健全监督网络,形成以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府监督、政协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为主体的全方位的权力监督格局,保证权力在制度化、法制化的框架内运行。

以权利制约权力。依法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是实现以权利制约权力的基础。要依法推进信息公开,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有效获取和利用党和国家机关掌握的信息,形成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良好局面。要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保障人民群众依法通过协商、座谈会、听证会以及批评、建议等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要强化法律执行,保障人民群众所依法享有的民利,促进人民群众与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相互了解,实现和保障社会公平。要推进监督法制建设,规范和保障人民群众监督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公务活动的权利,促使权力运行合法、有序。

二、织密党内监督之网

党的建设决不容许存在不受监督的权力,也决不容许存在不受监督的组织或个人。强化监督工作必须织密党内监督之网,做到党内监督全面覆盖,没有例外。

健全责任链条。在党内监督体系上,要栏癜凑盏车氖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要求,党中央实行统一领导,党委(党组)负责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负责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进行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开展日常监督,党员进行民主监督。

形成监督合力。在党的监督合力上,要坚持党内监督同法律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等相结合。法律监督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专门性监督;民主监督范围广泛,形式灵活,参与度高;舆论监督反应快速、影响力大。四种监督相互配套,相辅相成,构成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权力性监督与公众监督相结合、专门性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格局。

突出重点对象。在党的监督重点上,以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为重点对象。六中全会要求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必须从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做起。领导干部务必树立自律意识、标杆意识、表率意识,模范遵守党规。凡是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党员、干部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党内不允许有不受制约的权力,也不允许有不受监督的特殊党员。领导干部要增强向自身体内病灶开刀的自觉性,使积极开展监督、主动接受监督成为全党的自觉行动。

细化制度体系。在党的监督内容和任务上,要细化巡视、组织生活、党内谈话、干部考察考核、述责述廉、个人有关事项报告、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等制度,确保党规党纪在全党有效执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落实党内监督任务,必须坚持严字当头、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的道理。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三、规范党内监督运行机制

加强执政党的党内监督机制,是完善社会监督机制的首要条件,是监督机制发挥有效作用的根本保证。

专门监督与一般监督相结合。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作为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实施专门性监督工作。一般性监督,是指由党内的全体党员参与的监督工作。专门性监督是依靠着一般性监督,以一般性的监督为基础。以巡视检查为例,在巡视检查期间,巡视组可以通过党员、干部的举报和揭发等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之,一般性监督也不能离开专门性监督。一般性监督所提出来的问题,特别是涉及违纪违规的重大问题,不能自行得到解决,必须通过专门的监督机构和专门的监督途径最终才能得到解决,使监督获得确认,具有权威性。党内监督,无论是专门性监督还是一般性监督,都要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进行工作部署,开展监督活动。因此,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取得党内监督的实效。

巡视监督与关键监督相结合。巡视监督是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监督的重要手段。党的十以来,党中央以巡视监督为尖兵的党内监督和纪律审查工作持续发力,一大批“老虎”、“苍蝇”被绳之以法。巡视工作的力度、强度、效果大幅提升,成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平台。加强党内监督,既要搞好事后监督,又要搞好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而且重点在事前、事中监督。如果说巡视监督是事后监督的话,那么,做好对“关键少数”的事前、事中监督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而一把手是“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少数”。上级党组织要加强对下级一把手的监督,用刚性制度管住一把手,保证其正确用权、廉洁用权。上级纪委要把下级一把手作为监督重点,发现问题线索及时处理。使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始终置于党内外监督之下,并使其习惯于在监督中工作。

党员监督与问责机制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全体党员都享有监督的权利。新时期,要发挥党员民主监督作用,就应该:拓宽党员民主监督知情渠道。党务公开原则是实行党内监督的先决条件。要不断加大党内事务公开力度,使党员充分了解党内事务,落实党员民主监督知情权;创新党员民主监督参与渠道。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为党员参与民主监督提供有效方式和便利途径。凭借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领导干部个人财产情况将变得更加透明,更容易为纪委和组织部门所掌握;开通党员智能卡,从而使得每位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党员学习教育活动、党员志愿服务活右约奥男薪赡傻撤训纫逦竦那榭觯被技术手段及时准确地记录了下来,这就可以实施对党员履行义务、展示先进性的监督;强化党员民主监督互动渠道。当前,应当切实转变党员民主监督中信息单向流动问题,尊重党员民主监督,对党员民主监督提出的重要意见和建议,有关部门和组织要依法依规处理,并向提出检举、控告、批评的党员反馈处理情况。与此同时,必须整合问责制度、健全问责机制,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通过制定党内问责条例,让失责必问成为常态。把监督检查、目标考核、责任追究有机结合起来,实现问责内容、对象、事项、主体、程序、方式的制度化、程序化。通过健全的问责机制,及时公开处理结果,使党员能够切身感受到民主监督的成效。

内部监督的主体篇10

【关键词】会计监督 内部控制 规范

在我国会计监督一直是会计界的热门话题,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会计监督的主要目的是对有关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行为的合法性进行独立监督,以保证国家和单位的权益不受侵犯。实际情况表明,我国的会计监督呈弱化的态势,出现了很多不规范的经济行为,影响了会计职能的发挥和会计信息质量,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本文分析了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强化会计监督职能的对策。

一、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法制体系不健全

新《会计法》虽已颁布,但出台的配套法律法规中对会计造假行为惩治不力,使执法效果大打折扣。会计法制的不健全使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得不到尊重,如我国《会计法》中,明确了单位负责人是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同时也对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法律地位做了规定,然而这种做法在实践中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利益连结。一些执法机构往往从地方保护主义等狭隘的局部利益出发,以各种理由和借口,对一些企业的违法犯罪行为从轻发落,甚至不予以处理,助长了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发展势头,严重影响了会计监督的有效性。

(二)内部控制不健全

从内部监督的角度来看,我国现行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是“用人单位自己管理为主”,在这种模式下,内部监督机构及人员出于切身利益的考虑,很难旗帜鲜明地去维护国家整体利益,造成未能按《会计法》要求进行会计监督,力度不足,会计信息虚假,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企业管理层做出正常的经营决策,直接威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三)外部监督不力

外部监督共有两种形式:政府监督和行业监督,但作用都不尽如人意。我国的政府监督机制,由于各监督部门缺乏横向信息沟通,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主观随意性过大,影响了执法力度;而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行业监督近几年得到较快发展,但独立性不强,执业不规范,审计人员素质不高等自身问题严重影响了注册会计师及其会计师事务所行业监督作用的发挥。

二、强化会计监督的对策

(一)加强法制体系建设,实现有效的会计监督

有必要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会计制度,满足不同行业的需要;加大法律法规的处罚、赔偿和执行力度,明确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同时还要加快会计法律体系的建设步伐,使会计的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

(二)健全内部监督机制

要进行有效的监督,必须建立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利用单位内部分工不同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牵制关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强化单位内部监督,形成完善的内部牵制和制约机制,以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保护企业财产安全,防止舞弊行为。要依法建立一套严格的会计核算程序,提出可操作性强的防错纠弊的内部控制办法。除此之外,还应当对参与经营活动的各部门制定互相控制、互相监督措施,建立违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追究制度,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切实执行。

(三)内外联合,保障会计对财政的协调监督

在现实的会计监督中,如果单纯强调内部监督是不够的,外部监督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也应引起重视。财政、审计、税务、纪检、检察等部门要各司其责,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形成合力,实现政府监督效益最大化。同时,尽快形成并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自我约束的良性发展机制,发挥真正的行业监督作用。这样,在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基础上,规定外部监督层次,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配合协调一致,务求实现建立内部监督、行业监督和政府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

三、小结

总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完善,会计监督工作已经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各级会计工作人员务必认真学习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审计准则体系,提高内部会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为强化会计监督打好基础。单位内部监督部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形成监督体系,形成监管合力。同时,应改革落后的传统理念,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会计监督的规范化、经常化。

参考文献:

[1]宿忠和.浅析我国会计监管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7).

[2]杨晓玲.加强会计监督保证会计信息质量[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