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失业保险的流程十篇

时间:2023-12-14 17:45:45

解除失业保险的流程

解除失业保险的流程篇1

失业保险金尤其对于失业的人来说,这可是个雪中送炭的好消息,无论金额多少,都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一时间失业带来的经济上的燃眉之急。那么怎么申请失业保险金呢? 点击“申请书模板”查看更多申请书参考喔。

失业保险金申请书格式2022年最新尊敬的民政局相关同志:

我是---,本人原先在--建筑建材生产有限公司工作。由于公司厂房6.17发生火宅事故,给我们厂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现在厂里破产,我们一群工人也下岗了。

我原先身体就患有哮喘,身体虚弱,不能干重活,也没有什么文化程度,又年近60旬。因此下岗之后就很难找到工作了,如果有哪家公司愿意接纳我再就业,我会去参加工作的。

因为原先在--建筑建材生产有限公司参加了一份失业保险,所以我现在考虑向贵局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

希望民政局相关同志核实我的情况,根据我的实际困难,给予失业保险金的支持。附上:失业登记表、身份证。

此致

敬礼!

申请人:haoword

__年__月__日

失业保险金申请办理流程2022年最新首先要强调一下,失业金领取是有条件限制的,满足以上条件按以下流程办理即可:

1、参保单位出具两份《解除(终止)劳动关系证明书》,一份交失业保险中心,一份交劳动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备案。

2、失业保险中心凭参保单位出具的《解除(终止)劳动关系证明书》对情况进行严格的调查核实(失业人员带上与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确认无误的发放2份《失业保险申领登记表》和1份《失业求职登记表》。

3、失业人员认真填写好《失业保险申领登记表》的正面所有栏目,背面的计生关系接受单位意见处空格请到本人户口所在地的计生关系接受单位盖章。

认真填写好《求职登记表》。

4、交纳三张一寸的彩照和一份失业人员身份证复印件。

5、办理完成后即可到户籍所在地或暂住地的区级劳动保障部门办理领取失业保险金。

失业保险金2022年最新每月多少钱(一)领取标准

1、失业人员第1个月至第12个月领取的失业保险金标准,根据其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年限确定。

2、第13个月至第24个月领取的失业保险金标准,为其第1个月至第12个月领取标准的80%。

3、失业保险金标准应当低于本市当年最低工资标准、高于本市当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二)领取期限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根据其失业前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年限(扣除已领取失业保险金的缴纳失业保险费年限) 计算

1、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满1年不满2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为2个月;

2、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年限每增加1年,期限增加2个月;

3、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满1年不满5年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

4、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满5年不满10年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

解除失业保险的流程篇2

【关键词】汽车保险;理赔

汽车保险产生的前提是汽车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汽车的使用者为了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将此类风险因素通过风险转移的办法来解决。当出现靠自身的财力难以解决的风险损害时,通过保险,以确定的小额支出将自己不确定的巨额损失转移给保险公司,因此,保险是汽车使用过程中风险处理的有效措施。

1.汽车保险的概念和作用

在了解汽车保险之前,首先介绍一下保险的基本含义。《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所称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灾害或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汽车保险,即机动车保险,是指对机动车由于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负赔偿责任的一种商业保险。它是保险中最为重要的保险种类,属于财产保险范畴。它通过合同的方式,运用科学计算的方法,集多数单位的财力建立专项基金,对遭到的意外灾害事故进行补偿或给付的一种经济活动。它有:互、契约性、科学性。

汽车保险主要是补偿作用,它的开展有利于交通安全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是影响财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和经营效益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有助于社会公众认识保险、了解保险和评价保险,它是我国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

2.汽车保险的分类

我国的汽车保险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险,即俗称的“交强险”。目前该险是按照2007年施行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执行的,并于2008年2月1日起对交强险责任限额和费率作了修订。它突出的特点是具有强制性,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了“奖优罚劣”,坚持了社会效益原则,实行商业化运作,明确保障对象、实行无过错责任制,施行救助基金制度。

另外一类为商业险。机动车商业险分为主险和附加险。主险是对车辆使用过程中大多数车辆使用者经常面临的风险给予保障;附加险是对主险保险责任的补充,它承保的一般是主险不予承保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附加险不能单独承保,必须投保相应主险后才能承保。随着机动车保险业的发展,主险险种、附加险险种不断进行补充丰富或改革创新,使险种的数量及其保障内容都大大增加。目前我国机动车商业险实行的是2007版A、B、C三套条款,国内经营机动车保险的保险公司都必须从这三套条款中选择一款经营(天平汽车保险公司除外)。因此我国现行的汽车商业险险种是由基本统一的主险险种和主要的附加险险种以及个性化的各家保险公司自主修订的其他附加险险种组成。

汽车保险中的主险之一车辆损失险承保汽车在使用过程中所创造的风险,即对于出险车辆因灾害或事故造成的自身损失;第三者责任保险承保车辆在使用过程中所创造的风险,即对于出险车辆在使用过程中给他人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依法应由投保人承担赔偿责任时,由承保公司负责赔偿。机动车附加险都是针对主险中保险条款的责任免除而言的,投保这些险种可以使汽车保险更加完善,发生事故后可以解决的更加全面。(见表1)

3.汽车保险的理赔及理赔流程

3.1理赔的定义

理赔是指承保人(保险公司)依据汽车保险合同的约定,对投保人提出的给付赔偿金的请求进行处理的行为和过程。通常称之为保险理赔处理,简称为理赔。机动车辆保险理赔工作是保险政策和保险职能的具体体现,是保险人执行保险合同、旅行保险人义务、承担损失补偿责任的体现。做好机动车辆保险理赔工作,对于维护被保险人的利益、加强机动车辆的经营管理、提高保险的信誉和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掌握理赔,必须首先了解索赔和拒赔。

在商业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往往会由于彼此间的权利义务问题而引起争议。争议发生后,因一方违反合同规定,直接或间接给另一方造成损失,受损方向违约方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提出赔偿要求,以弥补其所受损失,就是索赔。

违约的一方,如果受理遭受损害方所提出的赔偿要求,赔付金额或实物, 以及承担有关修理、加工整理等费用,或同意换货等就是理赔。如有足够的理由解释清楚,不接受赔偿要求的就是拒赔。

从法律观点来说 ,违约的一方应该承担赔偿的责任 ,对方有权提出赔偿的要求直到解除合同。只有当履约中发生不可抗力的事故,致使一方不能履约或如期履约时,才可根据合同规定或法律规定免除责任。

理赔是保险公司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它的依据是《保险法》、《经济合同法》及行业规定和国际惯例。目前我国机动车事故对第三者造成损失的赔偿执行的是“交强险先行,商业三者险补充”原则,除了受害人故意造成交通事故、被保险人所有的财产及被保险机动车上的财产遭受的损失、被保险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的间接损失、仲裁或诉讼费用及其他相关费用外,即使是驾驶员酒后醉酒等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失交强险也要赔偿。

3.2理赔流程 (详见图1)

4.汽车定损、理赔工作的特点和工作原则

4.1汽车定损、理赔工作的特点

4.1.1汽车保险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广泛性。在2006年7月1日《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执行以前,我国汽车保险的投保人大多数是拥有汽车的机关、事业单位和专业运输企业,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和个人车辆保有量的增加,汽车保险的投保人中个人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特别是近几年来已经成为主体。这一部分投保人的特点是他们购买保险大多数是被强制和被动的,这其中只购买单一的“交强险”的也占相当的比例,由于这部分人文化、知识和修养的差异性较大,他们对保险的作用和重要性以及交通事故的处理,车辆维修等相关知识认识不足。由于个人利益的驱使和经济利益的诱惑,在定损和查勘的工作过程中与其沟通和交流往往显得十分困难。

4.1.2汽车保险出险率及出险频率高损失较小。汽车定损、理赔工作的另一个特点是被保险车辆出险率较高,事故车辆损失金额不大,但是车辆出险频率高。保险公司在经营汽车保险特别是承保“交强险”过程中需要投入的较大的人力物力,虽然其中相当一部分车辆的事故金额不大,但是,对汽车保险业务的拓展、宣传以及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4.1.3汽车保险标的物流动性大,出险的时间地点不确定。由于汽车的使用功能和使用特点,决定了其本身即投保标的物具有相当大的流动性。因而其出险的地点和时间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承保公司必须拥有一个覆盖面广,运作良好的服务网络来支撑其后期的定损、查勘服务。

4.1.4汽车出险后查勘定损受制于第三方程度较大。汽车出险后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车辆的修复,而在修复前往往需要拆解后才能定损,这就要求第三方即维修方介入。在这一过程中第三方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以及修复费用和工期都会直接影响承保公司的服务质量,从而影响到其后期的业务开展。由于保险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的不足,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投保人在出险后,都会认为购买了保险,承公司就必须将车辆修复,甚至有的会认为车辆必须要完好如初,所以在车辆交给第三方(维修方)之后就很少过问。一旦车辆出现修理质量和工期,甚至价格等问题,投保人都会将怨气发泄到承保公司。根据承保公司与维修方的合同约定,实际上承保公司已经将车辆修复项目转嫁给第三方,而承保公司在保险合同项下仅需承担的是经济补偿义务和协助投保人与第三方联系协调的义务。

4.1.5定损理赔工作过程中道德风险较大。在财产保险业务中查勘、定损、理赔是该行业道德风险的“重灾区”。特别是汽车保险业务,出险的地点和时间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并且投保人、使用人及车辆户籍管理中存在缺陷,甚至查勘人与承保公司不一致,保险信息不对称等特点,以及保险合同条款与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均给了介入者违法违规的可能。

4.2汽车保险定损、查勘、理赔工作的指导原则

4.2.1坚持以事实为依据的原则,切实为投保人(被保险人)服务。

出险后在整个理赔过程中,承保公司要尽可能地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并尽一切可能避免扩大损失,减轻事故的影响。在定损、查勘、辆修复以及赔付方面,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严格依法依规按照合同约定办事的基础上,结合个案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

4.2.2严守合同、公平公正。汽车出险后承保公司是否严格履行合同,主要是看其是否依据合同履行赔付和补偿。因此,承保公司在处理赔案时,要依据《保险法》、《经济合同法》严格办事,重合同,守信用。

4.2.3坚持贯彻“主动、迅速、准确、合理”的理赔原则。保险公司在定损、查勘、理赔长期的实践工作中总结出上述的理赔八字方针,这是承保公司理赔工作服务质量的基本要求。理赔工作的“八字”原则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如果仅仅为了工作效率的提高,对理赔案件不做深入的调查了解,对案件的具体情况不做充分而具体的分析,盲目地下结论,极易产生错案和放过假案。如果片面追求赔案的准确、合理,不注意理赔工作整个过程的速度,造成工作效率低下,赔案久拖不结,则可造成负面的社会影响,损害承保公司的形象影响汽车保险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须林.《汽车保险与理赔》[M ] .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2]杜 弘.《汽车保险与理赔》[M ] .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10

[3]冯宪民.《汽车保险与理赔一点通》[M ] .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6.

[4]伍静.《汽车保险与理赔》[M ]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解除失业保险的流程篇3

[关键词]国际货运;责任;责任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8-0029-02

国际货运业务作为全球范围内的一项服务性项目,是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这一客观经济形势应运而生的。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国际货运在国际间的经贸合作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时随着国际货运的深层次发展,其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由传统的单一角色扮演即充当货运买卖双方中间人的角色转变为具有多元职能的企业组织。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增长和该行业企业职能的日益提升,国际货运的货运纠纷也日益凸显,就此而言,探讨国际货运的责任风险防范机制对于规范国际间经济合作及有效降低货运过程中双方的成本,避免一系列不必要的利益纠纷和尴尬局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1问题的提出:国际货运责任界定

一般来说,关于国际货运责任可以依据通行的相关业务的性质和开展该业务主要根据的法律法规以及运营双方及货主和商之间的有关合同约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1国际货运固有的责任要求及区分

1.1.1国际货运固有的责任要求及区分

这里所说的固有责任指的是该行业有史以来的自然责任有下面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作为国际货运,仅对自己的错误和疏忽负责;第二种情况,作为国际货运,不仅对自己的错误和疏忽负责,还应使货物完好地抵达目的地,这就意味着他应承担承运人的责任和造成第三人损失时的责任;第三种情况,国际货运的责任取决于合同条款的规定和所选择的运输工具等。

1.1.2国际货运固有业务的责任区分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国际货运市场持续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的经营管理模式和规范,因此,笼统的来讲,主要可以分为纯粹人身份、当事人身份、多式联运经营人身份、“混合”身份以及合同责任。

1.2国际货运在以中间身份处理第三方物流时应当明确的责任及区分随着物流和多种运输形式的发展,国际货运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在实践中,许多国际货运企业都拥有自己的运输工具用来从事国际货运业务,有的甚至还开展了物流业务,越来越多的国际货运通过建立自己的运输组织来谋求更广阔的业务发展。因此,国际货运向第三方物流发展的趋势也将会越来越明显。

1.2.1第三方物流的责任

与传统运输、仓储企业相比,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服务范围不仅仅限于运输、仓储业务,而是更加注重客户物流体系的整体运作效率与效益,供应链的管理和不断优化是它的核心服务内容。

1.2.2第三方物流的责任区分

货代企业作为第三方物流经营人接受货主的委托,将货物的仓储、运输、信息服务等业务分别委托专业的仓储企业、运输公司等实际完成,这样在物流服务和实际履行的企业之间形成各种合同关系和法律责任。所以国际货运从事第三方物流的责任分类有以下几种:第一种,合同责任;第二种,第三者的法律责任;物流商除基于上述三种合同关系需承担责任外,还基于侵权行为需承担第三者法律责任。第三种,其他责任与风险、投资的责任风险、方案设计的责任风险、金融服务的责任风险、特殊商品的责任风险、责任范围加大的责任风险。

1.3其他除外责任

除外责任,又称免责,是指根据国家法律、国际公约、运输合同的有关规定,责任人免于承担责任的事由。

1.3.1除外责任的一般概念

国际货运的除外责任通常规定在国际货运标准交易条件或与客户签订的合同中,归纳起来包括:客户的过失或疏忽所致;客户或其在搬运、装卸、存储和其他处理中所致;货物包装不良;货物的自然特性或固有的缺陷;货物的内容申报不详所致; 货物的标识不良或地址有误所致;不可抗力所致。

1.3.2除外责任的特殊概念

客户不得让其国际货运对由于下列事实产生的后果负责:有关货物的信息不正确、不清楚、不全面;货物包装和申报不当等;货物在卡车、车厢、平板车或集装箱的装载不当;国际货运不能合理预见到的货物内在的危险。

2问题分析:国际货运责任风险

国际货代企业经营范围广、服务链长,所以责任风险贯穿于服务过程的始终。具体分析主要有:疏忽、过失造成错误、遗漏;操作失误和意外事故造成货损货差;服务延迟;包装不当或装/拆/拼箱失误;仓储保管过失;集装箱货物及集装箱箱体操作失误;报关、报检报验、保险失误;对第三方造成人身、财产损失。而国际货运企业往往投资比较少,面对一些金额较大的货物时,一旦发生事故,企业可能会面临倒闭,所以为了避免在经营过程中的责任风险,保障货主和自身的权益,国际货运企业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防范和进行补救,最大限度地分散风险。

3解决措施:有效应对国际货运的责任风险3.1关于国际货运固有业务的责任风险规避

3.1.1规避风险的事前措施

国际货运企业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性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风险。比如加强对国际货运人员的培训,使用的单证应规范、正确、字迹清楚,保证在国际货运协会标准交易条件下,其经营能够被客户及其分包人所理解和接受;企业雇用的分包人――船舶所有人、仓库保管人、公路运输经营人等应是胜任职务和可靠的,国际货运应通知他们投保足够的和全部的责任保险。

3.1.2规避风险的事后措施

当事故已经发生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挽救,对于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应当拒绝索赔并通知客户向货物保险人索赔;如果在协议期限内通知分包人或对他们采取行动;在征得保险人同意后,只要可能,与货主谈判,友好地进行索赔。及时、适当地通知有关的空运、海运、驳运、陆运承运人,包括其他的货运、货物拼装人、报关人及与事故或事件有关的保险人,并及时提供法律上所要求的事故通知书。立即将双方有关要求与答复的书面材料的副本抄送保险人,尚须将索赔人提出的口头要求的记录,或双方口头联系的记录,提供给保险人。

3.2第三方物流责任风险的规避措施

国际货运在从事第三方物流业务中,除应采取适用于传统货代业务的防范措施外,还应增加以下措施。一是制定特别法律。尽早制定有关第三方物流的特别法律,将有利于加强该行业的监督管理,利于明确有关各方的权利义务,使解决纠纷有法可依。二是建立行业管理。尽快成立一个物流行业协会来协调和统一物流商的活动,营造一个正常而有秩序的物流市场,使之规范经营,合理竞争,降低物流商的经营风险。三是建立评估机构。

参考文献:

解除失业保险的流程篇4

摘要:4PL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通过整合社会资源,解决物流信息充分共享、社会物流资源充分利用的问题.4PL的运行需要相应的经济、政策法律、风险规避制度、技术、管理人员和制度等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支持,才能保证第四方物流的实现条件和风险规避。

一、引言

在我国,现代物流的观念正在逐渐成型,各种新的观念和理论层出不穷,3PL—第三方物流才刚刚起步,但国际物流行业已提出了4PL—第四方物流概念。第四方物流是迄今较为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新理念,被称为“下一层次上的供应链外包”。每种物流形态的产生都有其一定的原因和背景,第四方物流作为一种新型物流形态也不例外。其原因在于第三方物流的缺陷,是以第三方物流为基垫,结合国际化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改进而诞生的。其概念最早是由Anderson咨询公司提出,内涵按照约翰·加特托纳(JohnGattorna)的定义是“第四方物流供应商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

从欧美发展经验来看,4PL是在解决企业物流的基础上,整合社会资源,解决物流信息充分共享、社会物流资源充分利用的问题。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的发展,企业需要得到包括电子采购、订单处理、供应链管理、虚拟库存管理,以及包括集成技术在内的各种服务,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协助安排企业的物流业务,而这些企业和这些企业的业务来自多个领域,这就使得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要进入许多陌生的领域4PL实际上是一种虚拟物流,是依靠业内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管理咨询顾问等其他增值服务商,整合社会资源,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二、第四方物流运行的宏观环境研究

1.经济环境

(1)市场的需求

第四方物流的运行经济环境要求存在大量的企业外包业务和较高的物流市场化程度。这就要求整个经济运行过程中,企业摒弃那种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模式,使企业非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周详市场。若需求方还没有认识到改进物流管理对江第物流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作用,其结果必然造成物流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使大量的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供应商失去市场存在的价值。

(2)完善的第三方物流基础

第四方物流的发展必须是在第三方物流行业高度发达和企业供应链业务外包极为流行的基础之上才能够真正发展起来。第四方物流的运作是以第三方物流为基础的,只有当第三方物流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才会满足第四方物流的客观需求1。只有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第四方物流才有发展基础。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为实施第四方物流作铺垫。因为第四方物流首先是通过第三方物流整合社会资源的基础上再进行整合,只有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第四方物流才有发展的基础。

2.政策法律环境

(1)产业政策

政府的统筹规划、基础设施的建设、打好物流配送基础是第四方物流成长的必要条件。第三方物流企业本身是物流业的利润点,可以靠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就能生存,而第四方物流对整合社会资源、物流产业的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的发展状况对经济发展、商品流通和大众消费起着重要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因此在物流产业政策上应重点放在物流业的基础建设方面。

(2)法律环境

虽然第四方伙伴公司有其私下协议合约,但其与生产商订立的物流合约的法律效力,不可能保障其伙伴在物流操作时的法律责任,其伙伴公司不能得到第四方合约人所享有的负责保障;再者,生产商的顾客直接追究第四方的实际物流服务供应者所引起的货损、货灭或延误的绝对法律责任,同样受到法律条文的约束。由于联盟的动态性,在对外开展业务中所负的法律责任有两种情况:联盟成员以自身名义和客户签定物流服务事宜的合约,并依据自身能力完成协约,它就是“实际物流供应者”,如违约,则法律责任应由该成员承担;如果成员以自身或联盟名义与客户签定合约后,需要依据4PL提供的解决方案,联合其他成员共同完成,则是“合约物流供应者”,出现违约行为,从整体上都要由4PL负法律责任,然后再依据与成员的相关契约进行内部责任的落实和追究。

3.风险规避环境

风险规避环境是第四方物流需要的重要环境,第四方物流在运营过程中,参与者众多,协调机制复杂,无论第四方物流企业采用那种模式,第四方物流企业都要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等合作伙伴共同来整合供应链。这无疑增加了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经营能力能力风险、而且由于第四方物流企业成立的时间短、数量少,所以在世界范围内也没有多少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

(1)保险制度

为防止不可抗拒自然灾害的发生、避免投资者和企业的损失,第四方物流企业应在保险公司投保财产保险,即使出现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投资者和企业的利益也可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通过工程保险,与承包人、供货商、服务商签订合同和留足风险费用等措施,合理地转移和消化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在物流服务合同中,约定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导致的物流任务无法按照约定的时间和质量完成的责任予以相应程度的免责。自然风险是指由于天气、地质灾害或灾害性事故等不可抗力因素所造成的供应链的延时、中断或终止等。在现有的科技水平下,对于天气、地质灾害等还不能做出及时有效的预报,对于其他事故,如交通事故、火灾及断电等,也是很难进行预防性控制。能力风险规避包括技术风险、质量风险、成本风险和时间风险等。技术是第四方物流企业成功运作的核心要素。信息传递的延时、中断、失真及泄露等都会给整个供应链带来不同程度的物质损失,并对第四方物流企业信誉造成负面影响。产品不能达到原有的要求,无法投放市场或项目无法通过验收这些质量问题对整个供应链的影响更是直接的2。能力风险在第四方物流发展的初期又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因此建立适当保险制度有利于规避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能力风险。管理协作风险包括沟通风险、合作风险、流动性风险、激励风险、战略柔性丧失风险、道德风险和管理兼容风险等第四方物流企业作为供应链的集成商,需要协调客户、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及信息技术服务商等的关系各合作方之间的经营策略、利润分配、能力及技术等其他方面的差异都会影响整合的效果,从而给第四方物流企业带来合作上的风险,导致供应链管理的低效或供应链中断。伙伴分工的不明确;时间进程安排上的脱节;技术外泄导致技术力量削弱,伙伴参与的积极降低;供应链上的企业解体;伙伴相互扯皮;工作效率降低;供应链上企业组织、管理失衡,供应链上成员企业逃避责任;虚报信息等等3。

(2)完善的金融期货市场规避市场风险

第四方物流企业的市场风险主要有需求风险、竞争风险、溢出效应、上游市场的波动和汇率风险4。由于供应链本身的脆弱性,第四方物流企业极易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物流全球化已成为现代物流产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由于经济波动以及企业间竞争的影响,顾客需求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得不到保证,导致“牛鞭效应”的产生,从而给供应商带来库存风险。对于从事国际物流业务的第四方物流企业来说,还将面临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导致的汇率风险。因此,完善的金融期货市场有利于市场风险的规避。

4.技术环境

(1)信息技术环境

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是第四方物流技术支持。科技作为第四方物流企业立足之本。信息化是物流的灵魂,而强大的物流信息网络是第四方物流开展的前提条件。当前,信息化进程正在加快,同时物流也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的位置越来越突出,把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和现代化物流产业结合起来的最佳途径就是建立全国性的公共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的形式整合物流资源,是物流产业真正有质的提高。

(2)软件技术环境

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技术支撑使各种管理软件的开发。第四方物流对物流管理软件要求较高,物流个环节的服务平台要无缝衔接,从而达到第四方物流对全社会的物流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

三、第四方物流运营的微观环境

为保证第四方物流运行顺利运行,第四方物流公司要营造适合的微观环境来保证动态联盟和最终客户的利益。

1.优秀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1)优秀的管理人才

第四方物流运行需要极强的物流经营管理能力。欧美物流专家的研究表明,成为4PL的前提条件有:世界水平的供应链策略制定,业务流程再造,技术集成和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在集成供应链技术和外包能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业务流程管理和外包的实施方面有一大批富有经验的供应链管理专业人员;能够同时管理多个不同的供应商;具有良好的关系管理和组织能力;全球化的地域覆盖能力和支持能力;对组织变革问题的深刻理解和管理能力,组织变革问题的深刻理解和管理能力。

(2)技术人才

完善的薪酬制度、福利待遇和相关管理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措施,给科技人员创造科研条件、优厚的待遇,更好地解决他们的自身问题,可以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对于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采用期权和持股的方式进行激励,使他们的利益与公司的发展紧密结合。4PL运营要求必须具有世界水平的供应链策略制定、业务流程再造、技术集成和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还应该具备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在集成供应链技术和供应链条件下的市场外包能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业务流程管理和外包的实施方面有富有经验的供应链管理专业人员,他们具备相当的关系基础,拥有大批的合作伙伴;能够同时管理多个不同的供应商,具有良好的关系管理和组织能力,对事前和事后都能有预见能力。

2.严格的保密制度

4PL的组织结构中大多包含了某个行业的主要大客户企业,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将物流内外资源进行整合。但是,这很可能成为4PL发展的阻碍,因为大多数企业不愿意与自己的同行业竞争者或其他同类企业成立合资形式的机构,来实施物流管理和服务,担心这种形式潜伏着企业内部管理运作的机密泄露给外部,或者存在着让外部企业渗透到企业内部运作管理的风险。因此大多数企业宁可选择彻底的外包或内部物流来组织物流供应链服务,而不愿意选择4PL来管理它的全部业务。合理设计组织结构及运作程序,建立有效的“防火墙”,防止商业秘密泄露。在这种状况下,4PL企业只有在成立的过程中,合理地设计组织结构、流程、规制形式以及协调性的企业关系体系,建立起有效的“防火墙”机制,以确保任何委托企业物流运作的机密不会泄露。

3.广泛的客户资源

4PL深度介入客户内部进行流程再造和资源整合,一些适应性不强的客户会在一段时间内引起振荡和波动,对4PL不利。这就要求4PL设计供应链解决方案时尽可能细致周到,另一方面要和客户有效沟通,以减少或避免深度介入时引起的震荡和波动。ChristianSalvesen资深主管杰森·希伯斯分析说:“很多情况下,4PL是客户和3PL之间的桥梁,3PL很可能产生担心:4PL自由进出我的信息系统,掌握我的价格和服务特色,然后利用这些信息抢走我的客户等。这些诱因的存在往往使合作变成竞争”。4PL要和3PL加强沟通消除误会,增强合作。3PL加入4PL之后,和4PL的关系就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而不是独立企业之间对手的关系,处理的好,3PL完全能够随着4PL的发展而发展。

4.灵活的应急机制

4PL深度介入客户内部进行流程再造和资源整合,对于第四方物流的服务各户而言,供应链上的任何一个事物都可能带来巨大的损失,从而使第四方物流企业遭遇巨大的经济赔偿。企业设立灵活的应急制度,可以避免因自己失误而给客户造成的巨大损失。

5.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

(1)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

对企业间出现的道德风险的防范,4PL主要是通过尽可能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性,减少出现败德行为的土壤,同时要用各种激励手段和约束机制来消除人的道德风险。

(2)建立企业风险预警系统

建立第四方物流企业的风险管理的信息传输和处理系统,收集风险信息及相关知识,并对风险进行合理预测;建立风险管理的预警预测系统,尽可能在源头上消除或进行有效控制;建立风险复原系统,消除风险造成的后果;分析评估先前风险,强化风险意识,以提高对未来风险的控制能力。针对合作当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情况,应急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该从多方面、多层次考虑这个问题。通过应急系统化解供应链合作中带来的各种意外情况带来的风险,减少由此造成的实际损失。

(3)建立良好的成员客户的进入退出机制

要利用4PL组织的动态柔性的特点,如客户对4PL的服务不满,想寻求更好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商时,可按照约定的程序解除原有的合作契约关系,尽可能降低客户的转换成本,做到进出有序来去自由。新晨

参考文献:

[1]李骏阳陈艺春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利益共享合作机制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8:22-23.

[2]郭世梁,李乃文,王岩第四方物流企业运作风险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7.3.

解除失业保险的流程篇5

一、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的来源

(一)银行内部风险

银行内部风险是指银行在开展电子银行业务时由于自身的原因而导致的风险。通过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和健全风险管理体系能够大大降低此类风险的发生。这类风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来自员工的风险,主要是指银行内部员工利用工作之便盗取客户信息、诈骗客户资金的风险或由于员工知识欠缺、漫不经心导致操作失误造成的风险;(2)来自技术上的风险,主要包括银行系统失灵或系统漏洞导致的交易延迟、服务中断或账务差错的风险以及由于信息系统安全防范工作不到位,让病毒或黑客侵入银行系统导致重大错误和损失的风险;(3)来自制度上的风险,主要是指银行业务流程设计不合理导致业务存在风险漏洞或银行内部人员不执行管理制度,违规办理业务的风险。

(二)银行外部风险

银行外部风险是指银行经营电子银行的外部环境给电子银行业务带来的风险。银行外部风险虽不在银行控制范围之内,但往往会对电子银行业务的经营产生巨大影响。这些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客户风险,这种风险包括客户利用电子银行进行洗钱,从而使银行遭受处罚的风险以及由于风险意识淡薄,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导致资金损失的风险;(2)第三方欺诈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是指银行与客户之外的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本身的漏洞侵入客户的电子银行终端或对电子银行客户进行欺诈,从而盗取客户资金的风险;(3)社会环境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是指由于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现有法律体系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严重滞后,致使互联网上很多行为游离于法律监管之外,一旦出现纠纷难以追究当事人责任,使得犯罪分子有机可乘,最终导致银行和客户遭受损失。

二、减少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的对策

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影响广、来源多、扩散速度快、解决难度大,笔者根据多年对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方面的经验,认为商业银行除需要加大对电子银行业务的科技投入外,还应从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以减少风险。

(一)加强内控管理,防范内部风险

加强电子银行内控管理就是要对电子银行业务的各类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应对,采取各种方法减少电子银行风险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并在风险事件发生后尽量减少损失。具体来说,电子银行内控管理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确保电子银行业务流程不存在可能产生风险的漏洞,保证业务流程的闭合和严密;二是要确保办理业务的人员按照严密的流程和规则操作,防止其通过办理电子银行业务对银行或客户造成损失;三是要确保银行开办电子银行业务符合相关法律规章的要求,消除法律和监管风险;四是要根据业务风险程度对业务办理范围进行合理限制,使业务开办和交易行为与该业务的风险程度相适应;五是要明确银行与客户建立电子银行业务关系中的权利义务,避免产生法律纠纷;六是要对客户明确业务规则,充分告知其风险,防止客户与银行产生业务纠纷。

(二)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做好风险事件的应急处理

快速响应机制是解决应急事件、确保业务连续运行的核心环节。由于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影响波及广、扩散速度快,这就要求对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的反应比传统业务要更迅速、更及时。商业银行应在系统内建立有效的风险监控体系,在网点发现问题后,及时做好客户安抚工作,并能够在数小时,至少在当天将信息反馈到总行。总行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应急处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防止风险漫延。对于涉及到行业性的重大安全事件,应立即反馈到监管部门,由监管部门统一进行协调处理。

(三)加强对客户的安全教育

调查显示,68.6%的个人客户和63.9%的企业客户在选择网银时,最看重的因素为网银的安全性能。实际上,电子银行风险的一个主要来源就是客户的自身安全意识薄弱,因此,做好客户的安全教育工作对防范电子银行业务风险十分必要。银行在营销客户时,应在充分了解客户的基础上酌情为客户推介合适的金融产品,同时做好客户培训工作,在客户注册电子银行后给予必要的操作引导,保证客户能够正确使用电子银行。

(四)开发电子银行业务保险市场

保险是一种重要的风险补偿方式,银行可以通过投保来规避电子银行业务中的风险,即对电子银行交易业务本身进行承保,分散个别的分险。发达国家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的一个主要解决方式就是保险,但在国内由于信息不对称,保险公司很难获得电子银行真实的风险数据,因此很难开发相应的保险产品。2006年底保监会了《关于加强和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保险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要大力推动科技保险创新发展,逐步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产品研发、科技成果转让的保险保障机制”。这就是要鼓励保险公司开发相应的电子银行保险品种,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没有一家保险公司开发出针对电子银行业务的保险服务。

(五)平衡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容忍一定程度的风险量

电子银行的开放性必然使其业务系统与外界建立通道,而有通道就有漏洞,银行需要平衡填补这些漏洞的收益与损失之间的关系。银行应遵循风险收益平衡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发生概率和危害都非常小的风险,制定适当的安全策略,控制风险的收益与成本达到平衡。银行自行承担这些风险损失并不是没有其他方式来处置这些风险,而是通过对期望损失和机会成本变量等因素综合考虑后,出于经济可行的目的而主动承担风险,从而为银行获取最大的利益。

解除失业保险的流程篇6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开发保护并行”的原则,围绕保障供水、安全防洪、改善生态三大任务,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为实现全市经济和社会超常规、跳跃式发展提供良好的水利保障。

(二)目标任务。投资28463万元,投入工日644万个,完成土石方1018万立方米,完成八河水库扩建、龙角山水库除险加固等各类水利工程2375项。改善、恢复灌溉面积13.8万亩,扩大灌溉面积2.3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0.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2平方公里,治理河道59条97公里,增加蓄水能力1400万立方米。完成小型水利工程改制1245处,新建股份制水利工程431项。力争所前泊、坤龙邢两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米山、院里、武林、后龙河4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列入国家计划。

三、工作重点

(一)枢纽工程建设。一是八河水库扩建工程,总投资19820万元,2001年11月15日开工。建成后,水库总库容可达1.05亿立方米,兴利库容达7105万立方米,城镇日供水能力4万吨,扩大灌溉面积10万亩。2004年,要做好剩余主坝工程建设,确保10月底前完成规划建设任务。二是龙角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总投资10950万元,2002年10月29日开工,工期3年。建成后,可保护水库下游2万亩农田、10万人口以及309国道、青威公路、桃威铁路等重要设施,城镇日供水能力提高4万吨,扩大灌溉面积2.57万亩。2004年,要做好主、副坝原护坡的拆除及重建,东、西放水洞原闸室拆除,溢洪道土石方的挖掘等工作。三是所前泊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总投资5748万元,工期3年。建成后,可保护水库下游桥头、泊于两镇3万人口、2万亩农田及附近公路干线的安全,年供水能力提高到860万立方米。2004年,计划完成投资2100万元。

(二)农业节水灌溉项目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大节水工程建设力度,提高全市农业灌溉的现代化水平,逐步实现农业用水的零增长或负增长。2004年,重点抓好4个大的节水方建设:一是环翠区国家“863”节水项目,总投资2005万元,发展节水示范区1.1万亩,辐射区4万亩,分4年实施。二是文登市国家节水增效示范项目,总投资320万元,在小观镇、泽库镇发展节水灌溉面积8830亩。三是*市节水增效示范项目,总投资696万元,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5万亩。四是荣成市节水增效示范项目,总投资300万元,发展农田节水灌溉面积5000亩。同时,要加大工作力度,推动面上节水工程整体发展。

(三)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作。目前,我市还有部分农村存在临时性、季节性或水质性缺水问题,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制订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这部分农村的饮水解困工作,确保实现五年内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的奋斗目标。2004年,计划完成城镇集中供水工程7处,建设农村自来水工程178个,解决和改善189个村、12.7万人吃水困难的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3.7%。

(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2004年,计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2平方公里,重点抓好2个小流域治理工程:一是环翠区草庙子小流域治理工程,总投资202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2平方公里;二是文登市米山小流域治理工程,总投资160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5平方公里。

(五)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对大中型水库,在集中抓好龙角山、所前泊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同时,争取米山、坤龙邢、后龙河、武林、院里5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列入国家计划。要把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作为水利建设的重点,按照除险加固三年规划,2004年完成31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六)灌区配套改造。2004年,计划维修、配套、整修工程项目769项,改善、恢复灌溉面积13.8万亩。重点抓好2项工程:一是米山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技术改造工程,总投资3000万元,改造干支渠总长30公里。2004年计划投资873万元,改善灌溉面积4万亩。二是龙角山水库灌区配套改造工程,总投资2291万元,分2年完成,工程建成后可恢复改善灌溉面积4万亩。2004年计划投资1000万元。对其它各类小型灌区的配套改造,也要落实规划,抓紧实施。对用水方向发生转移的灌区,要搞好补源和田间工程配套,解决争水矛盾,确保灌区农业生产的稳定。

(七)水资源开发与河道综合治理。要抓住今年雨水多的有利时机,采取拦挖调蓄引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多方增加水资源储备。2004年,计划新建塘坝、蓄水池276座,增加蓄水能力745万立方米;新打、配套、整修机井、大口井758眼,新增地下水开采能力686万立方米。要科学制定河道治理方案,落实分期治理计划,兴利除害。2004年,计划疏浚河道59条97公里,重点抓好4项工程:一是黄垒河治理工程,对流域内的325平方公里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新建拦河工程8处,加固河堤48.5公里。工程总投资4.86亿元,2004年至2007年实施。二是荣成市沽河综合治理工程,计划从入海口向上游治理长度8000米,建成后可保护2.2万亩良田、9座村庄及5个厂矿企业。工程总投资1100万元,2004年计划投资440万元。三是*市*河治理工程,护砌河岸5公里,新建拦河工程3座及提水泵站2座。工程总投资1680万元,计划2004年开工,2005年年底前完工。四是文登市抱龙河、东母猪河治理工程,护砌两岸河堤1200米,新建拦河坝2处、混凝土桥1座。工程总投资1398万元,计划2004年开工,2005年年底前完工。

(八)沿海防风暴潮体系建设。积极争取国债资金扶持,搞好沿海重点防潮堤建设,提高抵御风暴潮灾害的能力。2004年,重点抓好荣成市桑沟湾防潮堤、*市白沙口防潮堤、经区防潮堤等工程,计划完成投资2100万元。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水利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投资大、社会效益高的系统工程,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全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大局。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搞好水利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认真抓好落实。要建立健全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水利建设的重要意义,宣传有关政策规定,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大搞水利建设的良好氛围,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解除失业保险的流程篇7

保险公司实习期总结

 

转眼间,为期一个月的实习生活已经过半。在这短短的两个星期中,我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财险长春分公司受益匪浅,了解了保险公司大致的运作方法,贴近实际的接触了保险出单和保险理赔的过程,并切身体会了作为保险行业的一员身上所肩负的重任。

 

在实习的第一个星期里,我来到了人保财险的出单部门,先后在车辆保险和非车辆保险出单窗口实习。我了解到,现在随着我国家庭汽车保有量的逐年递增以及道路交通强制保险的出台,车辆保险业务占据财险业务近百分之七十,是财产保险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投保商业险的车辆也不在少数。而车辆保险也由于其巨大的业务量,成为财产保险公司的主营业务。面对巨大的业务量,车辆保险已经由传统柜台投保发展为电话投保、网上投保、柜面投保和展业投保“四线并行”。经过对几种投保方式的流程学习与深刻理解,我认为前两者针对家庭自用型车辆的投保方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简便的操作减少了激增业务量所带来的庞大工作量;而后两者更注重于营运车辆提供投保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能够有效地规避风险,最大限度的保护保险公司与其他被保险人的利益。

 

但是我们也能够看到,虽然保险公司出台了针对操作的详细规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有一些与其不符的地方。例如,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在车险柜面投保过程中,常常出现“先保险,后补证”的情况,工作人员有时在未能完全核实资料的情况下为营运型车辆投保。众所周知,营运型车辆出险率较高,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损害保险公司利益的可能性。还有,有工作人员曾在客户不一定知晓保单明细的情况下,替代客户在保险单上签字,而这种做法很可能导致出险后的理赔争议。除此之外,经常有被保险人询问保单丢失是否能正常出险、保险期限内出险如何理赔以及异地出险是否统一标准之类的保险常识性问题,这说明在投保时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未能清楚普及基本保险及出险常识。同时,我认为不足的保险业务知识宣传,也是导致保险知识未能普及大众的原因之一。

 

除车辆保险业务以外,财产非车辆保险的业务量相对较少,但保险种类繁多,其处理周期和复杂程度也相对较高。通过在窗口实习,我了解到现在常用的财产保险种类包括财产基本险、综合险和一切险,个人贷款抵押房屋保险、团体意外伤害保险、公路货物运输保险和雇主、公共及地方性安全生产责任险等。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保险种类的保费较低,赔付率高,而且逆选择风险相对较大。按照大数法则,如果不能大批量的承保,保险公司的利益很容易受到损失。而这正说明了现在我国公民保险意识的薄弱,从另一方面看,这同时也说明了我国保险市场还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因此我认为,作为保险监督管理部门,提升公民保险意识,促进我国保险事业平稳发展,我们仍然任重道远。

 

经过了在出单中心的实习之后,第二个星期我来到了人保财险的理赔部门,先后在车辆保险的车辆损失理赔和人员伤害理赔窗口实习。经过对理赔条款和实际案例的认真学习和与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的讨论研究,我了解到,现在针对客户的赔偿诉求,理赔政策是相对完整而合理的,理赔过程是公平并且迅速的。比如,人保财险理赔政策规定,为使客户尽快得到赔偿,车辆损失理赔从资料收集齐全开始到理赔结束必须在一小时内完成;为了方便客户修理损伤车辆同时规避道德风险,保险公司与车辆4S店和综合汽车修配厂合作,将赔款直接汇入其公司账号;人员伤害出险时,查勘人员必须在24小时之内联系伤者,在被保险人无赔偿能力时,公司可以垫付一万元的抢救费用等等。这些条款,对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彻底解决了保险公司了从前“投保易、理赔难”的问题。对于树立保险公司良好形象、宣传保险公司诚信经营理念、促进保险业进一步发展都存在重要意义。

 

但是与此同时,保险公司的理赔过程也有许多存在争议的地方。比如,在人员伤害理赔案件中,误工费、护理费和营养费都是存在争议的焦点。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和现代医疗制度的不够完善,少部分医院出具的证明材料与伤者实际受伤程度有较大出入,这直接导致了保险公司在理赔的过程中将会受到利益损害。与此同时,由于我国《保险法》规定诉讼时法院对于保险条款应尽量做出有利于被保险人的解释,更使得保险公司在法律诉讼程序中处于弱势。我认为,只有被保险人和保险公司受到公平的待遇,双方利益都受到有效的保护,保险业才能够正常有序的发展。

解除失业保险的流程篇8

1.投标评审不充分。

承包人对招标文件,项目情况认识分析不充分,或考虑因素不足造成投标报价失误。

2.清单报价中存在错误。

因业主提供清单存在错误,承包人未及时发现,往往会给承包人带来直接经济损失。

3.设计图纸质量不高。

设计图纸的不完善,变更频繁和不及时,专业间配合不协调等都会影响承包人工期延长和费用的增加。

4.合同签订缺陷。

业主主导地位加上承包人经验不足,合同洽谈技巧不够,致使签订的合同条款不完善,不细致,不严密,有漏洞。业主制定苛刻条款,将风险转嫁给承包方,造成风险承担不平衡。合同条款本身存在“文本陷阱”。合同中涉及许多标准和细节问题,在专用条款中没有做出明确具体的解释,约定或缺乏可操作性,造成返工损失。

5.固定总价风险。

有些业主为了工程中双方结算方式较为简单、省事,喜欢采用固定总价合同,这类合同无论是在价格上,还是在工程量上,承包人都将会承担很大的风险。

6.国家政策调整。

国家宏观经济政,市场利率变化,计价政策性文件调整及企业相关收费标准变化,均给承包人带来一定风险。

7.业主资金不到位。

因业主资金问题造成工程款拖欠或拖延支付,已成为困扰施工企业的严重问题。建设合同中若对此部分条款约定不明确,尤其是对工程款支付违约索赔条款约定不完整、不严密,难免要造成经济纠纷和经济损失。

8.生产要素市场价格变化。

合同签订前对劳动力,材料,设备市场价格了解不充分,预判严重失误,直接影响到工程成本的支出。

9.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风险。

合同签订前对地质水文等不利因素欠考虑,业主提供的地质材料与现场实际不吻合,造成承包人地质处理和其他障碍物排除工作量和费用的增加,及工期的延长。

10.项目管理不到位。

项目实施过程中组织管理不得当,项目经理水平有限,管理人员技术力量薄弱,对合同条款没有充分了解,合同履行过程中相关证据未能及时收集,分包商选择不合适,都将直接或间接造成经济损失。

二、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常见风险应对

1.仔细认真投标评审。

对招标项目相关情况认真分析评审。正确理解招标文件,充分了解招标内容及范围,充分响应招标文件实质性条款。详细勘查现场情况,仔细审查复核图纸工程量清单,认真做好成本分析,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投标策略。

2.充分考虑人材机因素带来的合同风险。

人材机要素价格市场动态变化,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成本大小,它是合同风险中相当重要的因素。在投标报价时必须及时了解市场价格,预测其变化趋势,使报价准确合理,并且在实施中更应密切关注,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调整。

3.明确合同条款语义,避免歧义。

业主和承包方常常会对合同条款产生不同的理解。通常情况下,承包人对合同条款理解错误造成的损失是有承包人自行承担的,因此承包人应对合同中语义不清,标准不明确或前后矛盾之处向业主及时提出,在合同谈判时,用专用条款来明确风险范围。还要综合考虑现有建筑市场条件下,发包人借优势地位,在合同中设置免除自身责任,增加承包人责任,排除承包人权利等显失公平的条款。

4.运用合同担保,避免欠款风险。

由于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承包人又急于揽到工程任务,出于生存考虑,往往无可奈何的答应业主垫资建设或接受无预付款支付的合同,使得承包人资金风险大大增加。为了确保垫付资金能够顺利收回,承包人应积极要求业主提供担保,在合同中设立保证条款或抵押条款,约定担保期限、范围等,有效防止欠款现象的发生,充分维护承包人的合法权益。

三、建设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预防和控制

任何风险的产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同管理风险也一样,只要有风险因素的存在,风险就有可能随时发生。一般来说,风险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累积阶段,发生和损失阶段。我们只有深入了解找到各阶段的特点,把握风险发展方向,采取相应针对性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风险的发生。

1.树立风险意识,强化合同管理。

承包人除了要建立健全合同管理机构,还应建立一套完善可行的、合理的合同管理制度。要建立完善从合同的草拟、洽谈、评审、签订、下达、交底、责任分解、履约跟踪、变更、中止、解除、终止等实施过程中各环的程序化、规范化质保体系,严格执行合同管理工作流,使合同管理覆盖到生产经营各个层次。例如,通过审查发现合同是否完整无误,包括合同文件的完备和合同条款的完备;合同是否采取了示范文本;合同双方责任和权益是否失衡;合同实施会带来什么后果,完不成的法律责任是什么以及如何补救;双方合同的理解是否一致,发现歧义及时沟通等问题。确保从工程招投标,合同签订,履行,跟踪,对比分析,变更索赔每个环节都在体系内得到有效控制。

2.加强合同动态管理。

承包人首先要作合同交底,分解合同责任,按合同的有关条款做质量、进度、投资、安全等目标工作流程图,抓好各目标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牢记各项合同条款,定期检查合同执行情况,避免发生与合同条款相违背的情况。找出合同履行中可能出现的薄弱环节,根据实际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提前制定各种术,经济和管理上的预防措施,尽可能避免其发生,或降低风险损失。整个合同履行的动态控制过程按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循环方法行,从而达到有效的控制,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

3.加强合同变更管理。

合同变更就意味着承包人获得了索赔机会,索赔是合同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工程设计变更或签证,正是影响工程造价好坏的重大因素。所以,深入研究搞好变更签证极其重要。承包人应当深入了解合同条款,对合同以外工作内容及时进行审查和分析,不但要收集好业主变更指令,还要及时记录整理所涉及到的各种文件,如图纸、计划、技术说明、规范、往来文件、信件资料等,作为工程变更费用调整、工程索赔的支持依据。

4.加强合同履行评价及总结工作。

工程结束后,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往往不为人们所重视。对合同履行过程的好坏、管理得失的评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可为下一工程项目造价控制提供很好的经验资料。承包人合同管理人员应该做好合同资料的收集、保存、整理、分类、归档备案工作,还应对合同履行情况与具体的工程实施计划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找出差异和干扰因素并分析其原因,总结合同履行与管理的经验与教训,用于指导今后的合同管理工作,提高工程合同管理水平目标。

四、结语

解除失业保险的流程篇9

委托方:中国××保险公司 分公司(以下简称甲方)

(被人)

住所:

负责人:

受托方: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

(人)

住所:

负责人:

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保险人管理规定(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 经协商一致,签订本保险合同。

第一条 总则

1、甲方委托乙方在甲方授权范围内,以甲方的名义甲方办理人身保险业务,乙方在本合同有效期内,按照约定范围从事活动所产生的保险合同责任由甲方承担,甲方按本合同约定支付乙方费用(指业务的佣金、手续费,下同)。本合同及相关文件均不直接或间接构成甲方与乙方的员工之间有雇主和雇员关系。

2、乙方只为甲方人身保险业务,不得为甲方以外的保险公司人身保险业务。

第二条 范围

(一)业务范围

1.乙方推销甲方指定的保险产品(具体险种见附件一);

2.乙方甲方收取产品的首期暂收保险费;

3.乙方收取甲方指定的保险产品的续期保险费;

4、甲方以书面形式委托的其他特定事项。

(二)地域范围___________行政区域内。

第三条 期限

本合同有效期为 年,自年 月 日起至年 月 日止。合同到期日前六个月双方需就合同的续签或终止等相关事宜进行协商,合同到期日前未达成书面续签协议的,本合同即行终止。

第四条 费用

1、费用按甲方上级公司规定的标准(详见附件一)支付给乙方,甲方上级公司规定的标准如有调整,甲方支付的费用也作相应调整。

2、甲方以转帐形式向乙方支付费用。

3、乙方设立独立的费用帐户,并在每月的10日前(遇节假日顺延)向甲方提交上个月的业务结算表;甲方核实后,在20日前(遇节假日顺延)将上个月的费用全额划入乙方帐户。

4、乙方收到甲方支付的费用时,应向甲方开具税务部门认可的保险中介服务专用发票。

第五条 权利与义务

一、甲方的权利与义务

(一)甲方的权利

1.对乙方在范围内招揽的保险业务具有最后确认权,对符合承保条件的签发保险单;

2.按本合同约定收取保险费;

3、有权根据甲方上级公司对费用标准的调整而调整,并通知乙方;

4、有权制定和修改与本合同业务相关的各项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

5、有权对乙方的活动进行监督、管理、检查。

6、有权根据需要调整权限范围。

(二)甲方的义务

1.按本合同约定向乙方支付费用;

2.负责对乙方员工进行必要的相关保险实务知识培训;

3.对在甲方核保权限内且单证齐全、符合甲方业务管理规定的投保单,甲方应在十个工作日内作出核保决定;

4.乙方新单保费划入到甲方后,因甲方原因未出单,在此期间被保险人遭受意外责任赔偿事故,由甲方负责处理;

5.对新出台的有关法律法规、保险监督管理部门的管理规定和甲方上级公司及甲方的规定,甲方负有告知乙方的义务;

6.对获悉的乙方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二、乙方的权利与义务

(一)乙方的权利

1.有权按本合同约定收取费用;

2.有权获得必要的相关保险实务知识培训;

3.有权从甲方处获取与业务相关的保险监督管理部门的管理规定和甲方上级公司及甲方的有关管理规定;

4.有权要求甲方及时签发符合承保条件的保险单。

(二)乙方的义务

1.未经甲方同意,不得与甲方现有的业务渠道或业务关系单位发生团体的、同险种的业务往来;

2.承担与业务有关的一切费用;

3.不得聘用甲方未解除劳动合同(协议)或合同的员工、个人人或专管员,不得聘用与甲方解除劳动合同(协议)或合同后六个月内的员工、个人人;

4.未经甲方同意或授权,不得向客户作出任何承诺或签订协议;

5.在收取客户保险费后,按本合同规定及时将保险费划转给甲方;

6.接受甲方的业务检查、监督和指导,并按照甲方的要求进行整改;

7.在甲方的保险业务时,必须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及保险监督管理部门的管理规定和甲方上级公司及甲方的管理要求;

8.必须使用甲方提供的宣传资料、条款、费率、单证、各种表格等资料文件,且不得修改;

9.根据甲方需要,协助甲方做好理赔工作;

10、对获悉的甲方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11.本合同终止后,乙方须及时将所有的客户资料、各种单证、未交接的保险费及其他材料完整地送缴甲方,并通知相关客户,不得以任何理由损害客户的利益;

12.不得违反《保险人管理规定(试行)》第58条的规定。

第六条 业务操作规程

根据中国××保险公司__________分公司的规定,保险业务的具体操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单证管理(附件二);

(二)新单业务操作流程(附件三);

(三)续期业务操作流程(附件四);

(四)首期暂收保险费和续期保险费的划转;

1、乙方必须按甲方要求开设独立的保险费帐户,在交接投保资料的同时,将乙方已收取的首期暂收保险费划入到甲方指定的帐户;

2、乙方在收取指定的续期业务保险费的二个工作日内将保险员全额划入到甲方帐户;

3、保险费帐户:

户名:

帐号:

开户行:

4、甲方根据交接的清单总金额来核对确认乙方的实际划款金额。

(五)甲方应为乙方单独编制业务电脑编号,以方便双方业务流程的操作、各类结算及相关业务的查询。

第七条 合同的变更、解除

1、本合同生效后,甲、乙方均不得擅自变更。确有特殊原因需变更的,经双方协商一致后,以书面形式变更。

2、甲、乙双方可在合同有效期内要求解除合同,但必须提前六个月以书面形式通知另一方,另一方在接到解除合同的通知之日起六个月,本合同解除。

3、乙方违反本合同第五条第二款第二项规定的义务的,甲方有权解除合同。

4、甲方违反本合同第四条第三款的规定的,乙方有权解除合同。

第八条 违约责任

1、乙方违反本合同第五条第二款第二项规定的义务的,乙方应承担甲方因此遭受的损失;

2、乙方在为甲方业务过程中,有违规行为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损失赔偿责任。

3、甲方违反本合同第四条第三款的规定,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承担违约责任。

4、甲乙双方因其他违法行为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予赔偿。

第九条 争议的解决

本合同项下发生的任何争议,双方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同意提交_______仲裁委员会仲裁,仲裁裁决对双方均有终局法律约束力。

第十条 其他

1.本合同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协商另行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同等法律效力。

2.本合同涉及保险业的专用名词,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解释,法律法规无规定的,按保险行业惯例解释。

3.本协议附件包括:

附件一至四(略)。

系本协议的组成部分。

5.本合同一式六份,甲、乙双方各执三份。

6.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甲方:乙方:

代表:代表:

解除失业保险的流程篇10

一、农村流动人口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实践

长期以来,农村流动人口作为我国重要的劳动力来源,为城市经济发展及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其户籍与就业所在地不匹配,其适用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实际运行中遭遇诸多棘手问题。从政策角度来看,二元户籍制度的存在,促使政府往往基于城镇居民的立场对农村流动群体偏重于管理及限制,进而导致农村流动人口的养老保险制度难以与我国整体的社保制度相接轨。目前,我国出台的养老保险政策中有多部提及农村流动群体。关于农村流动人口的养老保险制度虽然有全国统一的政策导向,但从地方相关实践来看,各地规定差异较大,现选取部分较为典型的国家性政策及地方性政策进行阐述。本文针对农村流动人口养老保险问题开展深入研究,有助于理清现有政策体系存在的不足,从而为促进农村流动群体真正融入城市和充分享有公平合理的养老保险权益做出积极贡献。1.全国性政策。2001年12月的《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农民合同制职工累计缴费年限达到15年,在达到退休年龄后可领取基本养老金,其中重新就业或与原企业解除、终止劳动关系的,将保留原养老保险关系,重新就业后与原关系接续。同时,若农民合同制职工本人提出申请,可以一次性领取个人缴纳部分。2006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提出,要重视解决农民工的社保问题,寻找合适的养老保险解决办法。2007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首次提出了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概念,即没有条件参加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农民工可以参加特定的农民工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收入的15%,通过完全积累制建立个人账户。其中缴纳的费用将以年为单位转接至原有户籍,因此回到原户籍的农村流动人口也可以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两种养老保险待遇可以分别领取,互不冲突。除此之外,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等也涉及农村流动人口养老保险权利的相关论述。2.地方性政策。深圳市于2000年3月实施《广东省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细则》,将农村流动人口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中。同年12月修正的《深圳经济特区企业员工社会养老保险条例》规定了适用于各企业及其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其中农村流动人口可按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与深圳本地劳动者相同。北京市于2001年9月实施的《北京市农民工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具体规定了单位与农民工个人的缴费费率、年限、比例、账户等问题,且对于农民工是否回到农村的情况进行了相应规定,其缴费比例与待遇水平均低于城镇职工。借鉴北京市的做法,青岛市于2005年1月实施了《青岛市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暂行规定》,其比例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相同。2002年7月上海颁布《上海市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暂行办法》,合并了老年补贴、工伤、住院医疗三项,其中将老年补贴委付至中国人寿运作,可在达到规定年龄时一次性兑换。成都市借鉴上海模式于2003年颁布了《成都市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综合社会保险暂行办法》,并对办法中的缴费比例等根据当地情况进行了调整。

二、农村流动人口养老保险推进中的突出问题

1.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统一的转移接续规定。从《社会保险法》来看,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有较为清晰的宏观框架规定,但对于其中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的细节问题规定较少。现有规定多为指导性、方向性要求,缺乏切实可行的操作化参考。随着《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的出台,虽然其对转移接续问题做出了一定的解释与规定,但相比于《社会保险法》层次较低,仍存在仅方向性指导的问题。迄今为止,我国养老保险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匮乏,但针对农村流动人口养老保险转移接续问题缺乏相应的统一规定,导致各地实践模式差别较大。对于流动频次较高的农村务工人员而言,这无疑成为影响其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合理待遇的巨大阻碍之一。

2.收入与所在地区工资水平割裂,群体缴费意愿低。根据各地政策规定,养老保险缴费率及养老金待遇均与当地平均工资水平挂钩。通常,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为当地平均工资水平的60%-300%。此政策规定的范围跨度较大,上下限工资水平差距明显。而农村流动群体在社会劳动参与及工资收入方面大多处于劣势地位,很难达到发达地区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要求。因此,以城镇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简单衡量缴费,很难与农村流动人口的实际情况相符。除工资收入较低因素之外,农村流动群体大多对于养老保险相关政策了解较少,也很难意识到养老保险对后续生活的重要作用,部分人群宁愿多领工资而不愿缴纳养老保险费用。在多重因素叠加作用下,农村流动人口缴费意愿低的问题尤为普遍。

3.统筹层次亟待提高,全国统筹难度较大。随着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成为解决农村流动人口部分保障权益缺失问题的重要途径。但从三个方面来看,全面推进省级与全国统筹的难度依然较大。一是地区发展差异问题。由于农村务工人员属于高流动性群体,其养老保险问题大多涉及多个地区。各地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工资水平不同,在养老保险的缴纳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这进一步导致了区域间养老保险发展的不平衡。二是地区政策差异问题。根据国家政策的指导精神,各地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养老保险缴费费率、计发指数等规定。要做到全国统筹,就必须协调和兼顾各方利益,因而难度较大。三是统筹及管理单位的问题。负责养老保险统筹的单位数量应做到合理控制。统筹单位过多将造成资源浪费,过低的管理层次也不能适应高一层级的现实需要。同时,管理单位需要提高专业能力,在资金的划拨中还要针对特殊情况及地区平衡做出合理处置。

4.女性群体养老保障权益缺失尤为明显。根据养老保险缴费的统一规定,个人缴费年限需达到15年才有资格领取基础养老金。但从退休年龄来看,国家对于女性进城务工人员及灵活就业人员的规定为50周岁退出劳动力市场。与男性相比,女性从制度规定上即缺少5年的缴费年限。除此之外,当前女性群体更容易因生育而离开劳动力市场,从而中断养老保险费用的缴纳,因此女性进城务工群体因缴费年限不足而无法申领养老金的情况更为多见。除基本养老保险外,农村流动人群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平均养老金替代率的相对水平尚不足6%,很难维持其退休后的正常生活,极易出现丧失基本生存保障的问题。

三、农村流动人口养老保险的完善路径

1.完善优化制度设计,注重转移接续管理。在完善制度层次方面,需要根据实际问题实事求是地进行规则优化设计。虽然很多地区已经设立了农村流动人口养老保险的相关制度,但其中的诸多现实问题不容忽视。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农民工养老保险暂行办法》中提出个人缴费低于当地上一年月最低工资标准的缴费费率,其初衷虽然是为了降低农民工缴费压力、提高其参保积极性,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用人企业因单位缴费比例上升而雇佣意愿降低,进而导致部分农民工被裁员。与此同时,由于农村务工人员的区域流动性强,其养老保险的管理难度也大幅提升。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应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大框架下进行细节修订,整合散落在各个规章制度中的相关规定,形成体系化的制度设计。同时应兼顾地区差异性与制度统一性,做好不同地区之间的养老保险转移接续。

2.提高城镇接纳程度,调节制度退休年龄。农村流动人口养老保障权益缺失的问题归根结底在于其与城镇居民相关社保制度融合不足的问题。因此,要实现二者制度上的统一,首先就要从就业与生活方面降低城镇对于农村流动群体的排斥程度。比如,提高该群体的工资水平、增加教育培训投入、提供福利补贴等,以此降低收入差距和减少歧视问题,从而在达到提高全社会平均福利水平的同时促进福利资源的均衡发展。对于性别差异问题,考虑到女性达到缴费年限要求的困难程度大于男性,可以适当降低女性进城务工群体的缴费年限或通过逐步推进延迟退休政策以增加其就业及缴费时间。这样既能减少因缴费年限不足而造成的保障缺失问题,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劳动力供给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