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综述十篇

时间:2023-12-06 18:01:04

生物医药综述

生物医药综述篇1

安徽医药(期刊级别:科技核心期刊 ) issn:1009-6469 cn:34-1229/r 邮发代号:26-175 周期:月刊 出版地:安徽省合肥市 主管单位: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安徽省药学会 安徽医药期刊简介     本刊是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省药学会主办的医药类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医药学研究进展,临床药学,药品监督管理及药品生产、经营等学术论文和重要信息。辟有综述与讲座、药学研究、药物与临床、药物分析、药品监督、医药工业、医药商情、医院药学、中药园地、微机应用等栏目。期刊面向药学、医护、药品监督工作者;药品生产经营科学技术、管理人员。是一份专业性、实用性较强的科技期刊。

    主要栏目:综述与讲座、药学研究、药物与临床、临床医学、药物分析、药品监督、医药工业、医院药学

生物医药综述篇2

【关键词】中医药;数学;学科融合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各种学科之间的联系增多,数学方法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如今面对医学领域的国际化趋势,中医药学也需要用精确的方式表达和描述,随着西药的出现和西医行医理念在全球建立,固守了几千年传统的国粹中医药正遭受国际医药市场的猛烈冲击。毋庸置疑,如何破解制约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瓶颈”,实现中医理论数学化已成为中药产业走出困境、走向繁荣的关键。

伟大的数学家迪卡尔说过:“科学的本质是数学”,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曾多次强调数学学科的重要性,他指出任何一种科学,无论它多么源远流长,无论它曾起过怎样的历史作用,但如果不数学化,至少也是不完善的,据统计,现在有60%~70%的科技问题要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研究。虽然相当水平的数学已开始在生物医学领域中显示出来,数学和中医药学之间还有较大的鸿沟,数学在中医药学中还远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今中医药及相关研究正处于发展时期,如果中医药不能数学化,不能将计算机技术和数学理论进行融合,必将影响我国中医药的健康发展和发扬光大。

那么如何将数学方法应用到中医药学研究领域,实现不同学科的融合呢

1将中医药学数量化

所谓将中医药学数量化,尤其是将中医证候和中药方剂研究数量化,可理解为在一定时期内随着时间的变化运用具有某些数量关系的多个函数来描述那一时刻的个体机能状态和用药状况。例如利用数学方法将人体内在的或外表的种种表现性状,依据性状本身的中医药学意义,用适当的数值予以描述。

中医药发展缓慢也许有千般原因,但它始终没有迈出数学化的步伐,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因为没有数学化,许多概念都变得说不清道不明。且不谈什么脉沉脉浮、阴阳五行这样一些听起来都比较玄的东西,就连“发烧”这样简单的概念,其描述也是很难让人把握的,而西医只要有一个体温计加上一个数字“37”,便准确得一清二楚了。因此,笔者认为中医药应当尽快插上“数学翅膀”,使中医药早日实现从经验科学向实验科学、从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的转变,跟上科学发展的潮流。

2将中医药学模型化、函数化

现代数学模型是为了研究的目的而建立,它能够表现和描述真实世界某些现象、特征和规律的现代数学系统。数学模型能定量地描述人体生命物质运动的过程,一个复杂的中医药学问题若借助数学模型将能转变成一个数学问题,通过对数学模型的逻辑推理、求解和运算,获得客观事物的有关结论,达到对中医药学领域进行研究的目的。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发展,使一些生物数学的求解成为可能,生物数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到7O年代,数学与生物学、药学相结合形成了许多新的边缘学科,如数量遗传学、数量分子生物学、生物统计学、药物动力学、理论流行病学等。生物医药学向数学提供了无数的研究课题,使之对生命现象的描述、生物过程特性的刻画中都有用武之地。例如,生物细胞中各种酶的动力学特性可用常微分方程表示;生物体内各种液体流动及胚胎学中成功地描述了不连续的生命现象;模糊数学可以解释衰老、细胞变形和染色体变形等现象。现在数学在生命科学的园林中已结出累累硕果,像糖尿病诊断的周期模型、主动脉血压的理论模型,血红细胞沉降模型、血吸虫病的年龄分布模型,人口增长与疾病流行双阶段模型等,另外30年代 Weiss , Blair等人研究神经兴奋理论,运用微分方程使医学问题数学化,获得了神经刺激理论模型,无一不是数学方法和医学实践相结合的结晶。

3将中医药研究方法多元化

世界上一切物质的运动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中医药学理论表现得尤为突出,片面的、孤立的、机械的研究方法不能满足中医理论发展的需要。多元统计分析是应综合分折的需要,从经典统计学中分化出来的一个分支领域,它是从统计学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的数学方法。对中医进行多元分析法可综合考察现象和本质、原因与结果、主体与客体、输入与输出间的作用和联系,从而赋予中医学更强的生命力;同时利用电子计算机其容量大、计算快速准确、便于统计分析等优点来整理和研究中医,可使中医从定性描述向定量分析和数学推衍方面发展,实现诊断治疗标准的规范化、定量化,并进而达到中医科研的科学性;计算机模拟专家系统的建立也可使老中医经验永久保存。另外,由于中医理论中模糊性的大量存在,使精确数学无法揭示其本质,而模糊数学法则为其定量研究铺平了道路。

另外,要实现中医药数学化还要改变人的观念,改变中医药长期与数学不沾边的状况。首先我们要改变中医药大学不开设数学课的现状,让大学生学一点现代数学,掌握一点现代数学知识,并在今后的工作和科研中加以运用,逐步提高数学化的程度。此外,要提倡数学、物理、化学等多门现代科学向中医药的渗透,共同促进中医药现代化、数学化。当然,要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不能指望一蹴而就,必须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有可能。我们只有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才有希望,要不然,中医药的发展将无从谈及。

总之,我们相信中医药学与现代数学的有机结合,不仅能促进传统中医药学的现代化而且同时将使现代西方科学从中获得新的生命力。

生物医药综述篇3

1文献的概念及其分类

文献是通过载体记录的知识,载体是文字语言附着物,是物质形态。从古至今,载体有竹简、纸张、磁带、磁盘、光盘等。科技文献是记录、保存、交流和传播科学知识和思想的一切着作的总称。其分类包括:①一次文献即原始文献。②二次文献。在一次文献基础上加工而成,常称为“检索工具”,如目录、索引、摘要等。③三次文献。通过检索工具(二次文献)收集原始资料(一次文献),加工整理成的综合性文献资料,如综述、述评、年评、指南等。④零次文献。

未成文的口头传递的信息,或手稿之类的资料,即还没有传播载体。

从上可以看出,综述既不同于原始论文,不属一次文献,也不是论文的摘要、索引或书目,不属二次文献,而是一次文献高度浓缩的产物,是把多篇相关文献综合加工而写成的三次文献。因此,综述包容的信息量大、反映学术动态快,是获取信息、促进科研、指导实际工作的有效途径。

2文献综述的特点

综述包括现状综述——成就性综述、回顾性综述——动态性综述和专题争鸣性综述三种。其特点如下:①资料来源是拿别人的文章做自己的文章。②研究对象是文献资料,不是人或动物。③内容涉及面广,信息浓缩、精炼。④叙述性的表现手法,以事实为基础,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评论。⑤引文多,有很强的参考性。

3撰写文献综述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信息时代的特点如文献数量多、增长快,内容分散,重复交叉,语种增加,知识老化加速,质量下降,时滞严重等,呼唤着护理综述文章的出现,使其显得非常必要。此外,综述是知识再创造的研究(科研分为创造知识、修改知识、综合利用知识),写作综述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步骤,是促进护理学科发展、成熟,促进人才成长的重要环节。再则,综述提供回溯检索文献线索等,以上说明文献综述的撰写显得非常重要。

4写作步骤

4.1选题

①选取护理工作中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②选取位于学科前沿,有一定超前性,能反映新成果、新技术、新动向或矛盾焦点的问题。③选取自己熟悉或有一定研究基础的题目。④选题要大小适度。⑤希望在杂志发表的综述,应注意期刊的要求。总之,选题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掌握四个相符:与个人主观条件相符、与自身客观条件相符、与护理进展现实相符、与自己今后的研究方向相符。

4.2收集文献资料

4.2.1对文献数量和质量的要求:①数量要求。>40篇,有人提出初始收集资料最好>100篇。②质量要求。年代分析,文献发表的年代越近越好,近3年最好,至多不超过5年;专业分析,资料来自本专业学术期刊、核心期刊的论着性文章;国别分析,资料来自本课题研究的先进国家、权威机构、有威望的专家;主题分析,引用资料的主题与自己的选题相同或相近。

4.2.2收集方法:①顺查法。顺年查找,由远及近。②逆查法。由近及远,从当前开始,倒查近3年或5年的文献。③追溯法。又称篇后文献检索法,是利用已发表综述后的参考文献进行追溯查找的方法。

4.2.3检索工具:有目录、索引、文摘等类型。①中文工具。《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中国医学文摘》和《国外医学》等。②英文工具。美国《医学索引》(IM)、荷兰《医学文摘》(EM)、美国《生物学文摘》(BA)、美国《化学文摘》(CA)等。③联机与光盘。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DISC)、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联机数据库(MEDLINE)等。④网上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数据库、中医药信息检索系统网上数据库等。

4.2.4检索途径:①题名途径(主要按书名、刊名检索)。②着者途径(按作者姓名检索)。③分类途径(按文献所属学科类查)。中国图书分类法规定,“R”是医药卫生,如R4为临床医学,R47为护理学,R248为中医护理学,R5为内科学等。④主题途径(按规范化术语即主题词查)。

4.3整理加工文献

①阅读(浏览、粗读、精读;应确定优先阅读的文献)。②整理、分类、筛选。③综合组织(可按主论点、分论点组织论证材料,确定论证方法,安排层次结构)。④拟定提纲,完成全文。

生物医药综述篇4

一、西药中药化论点的提出

近百年来,人们对中药进行着大量现代科学研究,从中获不少新药物,如黄连素、麻黄素、丹参酮、川芎嗪,青蒿素 等。它们均具现代科学内容:物质组成成分清楚,质量能够控制,可制成多种剂型;生物活性以现代科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的指标和术语表述,治疗西医药学概念的相应疾病。尽管如此,但却不能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仅能按西医药学理论使用。 现实摆在面前:若所有中药均被如此研究,则中医临床无药可用。问题提出:对中药进行现代科学研究,到底要把中药研究成什么样药物?笔者之见,应得现代科学化中药,即实现中药现代科学化。

现代科学化中药,正如上述,应具两方面内容,具体来讲,所谓中药基本内容,应包括:(1)药物本身性能得特殊表述,如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2)药物功效以中医药学术语表述,如滋阴、补阳、理气、活血、安神、舒肝平胃、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治寒喘或热喘、治实秘或虚秘等;药物配合使用时,各药间关系主次有别,即通称得君臣佐使关系,各药共同构成一个功效整体,施治于人,起到防治疾病得作用。具备如上基本内容的药物,则可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故可称中药。所谓中药基本内容的现代科学阐述,就是以现代 “科学”的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的相应指标和术语来表达相关内容,例如寒性,到底哪些类型化合物呈寒性作用,寒性作用到底影响机体的哪些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的改变。再如活血化瘀作用,到底是哪些类型化合物作用于机体的结果, 又是影响机体的哪些生理,生化、病理等的指标,改变达到的,其它亦然。

根据现代科学化中药标志,令现有中药基本内容得以现代科学阐述,固然可得现代科学化中药;令现有西药具中药基本内容,亦应得现代科学化中药。问题的关键是,西药能否具有中药基本内容,即西药能否中药化。

二、西药中药化的可能性论证和基本研究方法

西药中药化的可能性。第一、理论上讲,中药和西药均由化合物分子组成、作用对象均为人体,故二者具物质和生物活性的同一性,第二,历史上看,中医药学历来有吸收其它医药学理论改革的药物乃至非药物物质的中药的传统,吸收的前提是按中医药学理论研究确定相关药物或物质的中药基本内容。作为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西药,同样可被吸收为中药。第三,实践表明,西药确能具中药基本内容。本世纪初的《医学衷中 参西录》视阿斯匹林为辛凉解表药,用来治疗表热证,六十年代出版的《北京市老中医经验汇编》中,姚正平先生写到: “考的松类西药,似一类阳性药,具有资助肺、脾、肾阳气的功效。”近年来,陆续也有具体西药研究结果发表。如穆达浩等通过临床对阿托品研究结果表明:性热、味辛,具回阳救逆等功效,适合寒证者用,若热证者用,剂量再小,亦易中毒,从而解释何以0.5-1500毫克均有中毒报道,指导临床用药。吕士选等研究利血平,其对阴虚阳亢尤肝阳上亢高血压者具效,痰浊内阻型高血压者不效,综合归纳:性凉、味甘、归肝经,具平肝潜阳、清泻肝火之功效。金亚诚等研究头孢菌素,其对细菌感染之热证患者具效,寒证者不效,综合归纳:味苦、性寒、归肺、胆、膀胱经,具体热解毒、化痰燥湿功效。

西药中药化的基本研究方法,为临床研究。具体方案和作法:对患者进行西医药学诊断,给予相应西药治疗后,再诊断判定疗效及不良反应。在给药前后,亦作中医药学诊断,并判定疗效。根据中医药学诊断所见患者身体变化情况,并结合西医药学诊断结果,归纳确定所用西药的中药基本内容。如细菌感染者选用头孢菌素治疗,结果仅实热证者具效,虚寒者无效或出现不良反应,则其中药基本内容有:味苦、性寒、具清热解毒功效,若肺部感染者效佳,表明归肺经。再如利血平、按中医药学适用于ⅠⅡ期高血压患者,结果仅肝阳上亢者具效,其它证型不效或效不佳,表明其具平肝潜阳功效等。如此多类型病例研究,则可确定相应西药的中药基本内容而达中药化。 至于其它研究方法,如动物试验、文献研究等,亦可考虑选用。但文献及动物试验研究结果,仅供临床参考,最终由临床研究完成西药中药化。

三、西药中药化为中药现代科学化捷径的分析

中药的现代科学研究史达百年,但尚难说哪种中药已为现代科学化中药。这固然与以往研究目的相关,亦与研究难度大相关。就物质基础看,中药大多为动植物的组织或全体,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现代化学学科发展水平,是可能研究确定内中各种成分的,但实施难度确客观存在。而确定每种成分对具体中药基本内容的贡献程度,难度更大。就生物活性的现代科学阐述者,若将一种中药的基本内容各方面均达以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表述,实施难度很大,尤其现代科学对中医药学的阴阳气血寒热虚实等尚未确定之前,更有实际困难。基于上述情况,以人参为例,尽管已对其进行现代科学研究近百年,确定内中百种以上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报告达数千篇,但仍陆续有新成分,新作用的报告,可见难度之大。

西药中药化而获现代科学化中药的途径,从近10余年研究情况看,尽管尚不能说哪种西药已被中药化,但却明显呈现方便之处。第一,现有西药已为法宝药物,可按前述研究方案和方法,直接由临床进行研究;第二,研究工作在医院进行,病例和病种多,检测指标多,可在较短时间获具体药物对人体作用的更多资料,且资料准确性高;第三,研究者可多方面的配合,如中医间配合、中西医配合、研讨会更广泛配合,故资料和结论可靠性大;第四,现有西药已积累的大量临床和试验资料,可资参考。

上述阿托品、利血平、头孢菌素等在较短时间取得的研究结果,尽管尚不能说它们已达中药化,但就所确定的中药基本内容,已在很大程度上可指导临床用药了。

现作有根据的设想,一名中医于一位西医配合研究一种西药,决用不了10年则可能使其达中药化。就按10年计,两千名医师研究10年后,则可使药典二部所载约千种西药均达中药化,即获4种现代科学化中药,可见速度之快。加之现有西药多为单练化合物、又以现代科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和术语表达其生物活性、将这些内容与中药基本内容再做联系性分析、归纳研究,则较方便地使中药基本内容的共性内容得以现代科学阐述,如寒性、理气、活血化瘀等的物质基础和对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的关系,易得以确定。众多此类单体化合物中药得到后,又可按中医药学理论组成现代科学的复方中药,且利于中医药学组方规律的现代科学阐述。可见西药中药化是获现代科学化中药、实现中药现代科学化的捷径。

四、西药中药化研究的误解与澄清

中医药学吸收西药而用,正象西医药学吸收中药而用一样,乃为学科丰富和发展的正常情况,但目前对西药中药化也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误解。

1、 西药不能中药化。此认识源于中药不能西药化、理由是由中药所得西药尤单练化合物西药,不能代表原中药全部功效,且又有西药弊端为不良反应,即未达中药化为西药,同理、西药亦不能化为中药。对此,只要明确中医药学优势在宏观,西医药学优势在微观。则能澄清。宏观包括并统帅微观, 微观用来阐述宏观。故中药难于完全纳入西医药学,但西药却可能完全纳入中医药学,即西药能中药化。例如前边举到的头孢菌素,确定其中药基本内容后,并未丢失其对细菌感染的可能应用内容,只是使应用针对性提高,适用于细菌感染的实热证者。再如黄连及其活性成分黄连素,被研究成俱抑菌消炎作用的西药后,置中药基本内容如味苦、性寒、具清热解毒功效等于不顾,应用于细菌感染的虚寒证者,虽抑制了细菌,但亦出现纳呆、腹胀等不良反应。可见,西药中药化与中药西药化不能等同类比。

2、 西药中药化是药物研究的倒退。此误解依据是:西药成分清楚,作用明确,已很科学,若再研究确定其性味、补 气、养血等模糊不清的内容,实为倒退。若从西医药学如此认识,确可理解,但若从中医药学看西医,连寒热性都不知,简直不科学到不能使用。客观情况却是,对具微观优势的西药,并做到中医药学的宏观认识,只能是被认识得更全而深刻。例如前边提到的阿托品、利血平、头孢菌素,即为明证,提高使用针对性,有意避免不良反应。再者,还可能发现现有西药的潜在作用,例如D860,有人研究其对阴虚阳亢糖尿病者具效,表明其具滋阴潜阳功效,但阴虚者决不止糖尿病,有人试用于阴虚的慢性支气管炎者,男性不育者、同样具效,可见,西药中药化是前进,非倒退。

生物医药综述篇5

“中药不良反应”之说,近年多见。从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学科,不难给予此说的本质认识和对待。中医药学无中药不良反应概念,西医药学有药物不良反应概念。显示,此说是西医药学以标准医药学为基础加给中医药学的一种说法,然而西医药学确不是标准医药学。按药物不良反应概念内涵,此说却无病例事实依据;此说以中医药学理论为依据,却是对中医药学的偏见内容。此说不利中医药学的理论和实践、故应澄清与解决。现写此文,以求共议,取得共识。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药物毒性;

药物不良反应,是药物对人体伤害作用表述的一种药物概念。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医药学领域,常可见到"中药不良反应"说,并有人声言,应重视中药不良反应,要加强中药毒理学研究。现今每种中药成药说明书中均见有"不良反应"项,似此说已被国家医药管理部门认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尤其在七十年代以前,不仅难见"中药不良反应"说,却人们有共识性认识:中药毒性低,对人体无伤害作用。更在中医药学的经典著作中,见不到"中药不良反应"说。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笔者于1998年用约半年时间,查阅近十年的医药学相关文献,结果表明,"中药不良反应"说,可谓是西医药学加给中医药学的一种药物概念。现试作评说,以期共议。

一、评说前提:承认中医药学为一门医药科学,西医药学不是标准医药科学

中医药学的经典著作中,未见"药物不良反应"概念,表明中医药学无"中药不良反应"说。西医药学有"药物不良反应"概念,显示"中药不良反应"说是西医药学以标准医药学为依据而加给中医药学的。为评"中药不良反应"说,前提要承认中医药学为一门医药科学;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各有共优势和劣势,西医药学不是标准医药学。现作论证。

1.两类知识与两类科学或称学科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的概称。基于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角度和方法不同,当今知识总体分两大类:宏观知识和微观知识。两类知识均可构成知识体系而成为科学。

医药科学,是研究人体、药物及二者关系的科学,目的在于维护或增进人体的健康水平。显然,医药科学的宏观事物则是指人体、药物及二者关系,可从宏观和微观两种角度加以认识,相应得宏观知识和微观知识,两类知识均可能构成知识体系而称科学。具体而言,中医药学是一种宏观知识体系;西医药学是一种微观知识体系。

2.中医药学确为一门医药科学

判定一种知识体系科学性的标志确定,不是宏观知识,也不是微观知识,而由共识标志,具体标志有:(1)知识由正面经验所积累;(2)陈述的单一性即概念内涵具特指性;(3)知识的系统化,即具规律性的上升为理论且能指导实践。中医药学完全具备三点标志,确为一门医药科学。

需要说明,(1)所谓正面经验,医药学应指治好病的经验,负面经验则指对人体伤害作用的经验。翻开中医药学典籍,内容都是如何调节人体由不平衡到平衡,即由正面经验所积累的知识组成。(2)由正面经验所积累成的知识组成,决不意味着中医药学包治百病,恰相反,中医药学公开宣称有"不治"之说,不治,当然无伤害作用。(3)标志,应指在一种知识体系内而言。

3.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的各自优势和劣势

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表明:宏观认识客观事物,保障对客观事物整体认识的准确性;微观认识客观事物,保障对客观事物局部认识的精确性。宏观包括并统帅微观,微观用来阐述客观,但决可能包括和统帅客观。只有从宏观和微观两大方面认识客观事物,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全面认识,进而决定对客观事物的对待。

知识构成的不同,决定着中、西医药学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中医药学的优势在宏观,劣势在微观;西医药学的优势在微观,劣势在客观。体现在实践中,中医药学是准确性好、精确性差;西医药学是精确性好、准确性差。精确性是指对人体和药物的局部;准确性是指对人体和药物的整体。就临床实践而言,当用药物影响人体状况或谓治疗疾病时,中医药学按辨证论治原则使用药物,其准确性保障了对人体的不伤害,故无不良反应之说;西医药学按指标(指药物功效指标)对指标(指人体状况指标)原则使用药物,基于其准确性差的劣势,难于完全避免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作用,故西药不良反应具有难于避免性。至于如何达到对人体、药物和二者的全面认识和对待,容后专述,此处仅提示: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持优势、克服劣势。

综观,中药为中医药学的药物称谓。只有真正认识和承认中医药学为一门医药科学,西医药学不是标准医药科学,才能对"中药不良反应"说进行评说,故为评说的前提。

二、事实评说: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作用不能简单一概称作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的本质事实是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作用,但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作用,却不能简单一概称之为药物不良反应。对此,中国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规定了药品不良反应的概念内涵。即为:"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可见,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作用,若称药物不良反应,应具三点前提条件:(1)合格药品;(2)正常用法;(3)正常用量。中药不良反应,应当符合药物不良反应的如上概念内涵,不能有双重或称另外的药物不良反应概念内涵。现就中药对人体伤害作用的事实,按药物不良反应概念内涵加以评说。

1.真正的中医师对中药伤害人体作用的看法和对待

中药对人体伤害作用的看法和对待,最有发言权者为真正的中医药学临床医师(注说:中医师为什么加"真正"二字,因现今尚有号称的中医师)。笔者从事工作为中药现代科学化研究,中药不良反应应属中医药学的临床范围概念,故请教中医师。问:您在临床诊治疾病开具处方后,是否嘱咐病者用药后要注意哪些不良反应?答:不嘱咐。问:为什么?答:按辨证论治原则开具的处方,是按"君臣佐使"关系组合,即使方中的单味药有的偏性大或者是毒性大及有的偏性为病者所不需,可能对病者有伤害作用,但组方中各单味药间已做调节,不会再对病者身体产生伤害作用,故不嘱咐。可见,真正的中医师使用中药,是不承认中药不良反应的,起码是不考虑所谓的中药不良反应。

2.笔者查阅文献所见称之为中药不良反应的典型病例举例分析评说

举三个典型病例:(1)一老妪患肘关节风湿性关节炎,听人言,生草乌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购200克,煎服,致死。(2)单味中药商陆,外形似人参,一人购之当人参而用以补益身体,结果,不仅身体未得到补益作用,却是受到明显的伤害作用。(3)一对年青人结婚将入洞房,听人言性交伤气,故购红参几十克,煎汤,于入洞房前服用,结果,神昏谵语,被送至病房。生草乌、商陆、红参,确为中药,起到如上对人体的伤害作用,亦为事实。如上事实,相关医药刊物发表时称作中药不良反应,是否相宜?试作评说:(2)例以商陆代替人参,属不合格药品;(3)例红参,具补气作用,按中医药学理论适用于气虚的人体状况,待结婚年青人,显系中医药学的不正常用法;(1)例则用量过大,为非正常用量,加之生草乌偏性突出,中毒而亡,具必然性。上三例,均属违背药物不良反应概念,故不应属药物不良反应范围,即不应称中药不良反应。

3.综合性中药不良反应病例评说

所谓综合性中药不良反应病例,此处指《医用中药药理学》(方文贤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出版)一书中所归纳的中药不良反应产生原因病例及中药不良反应治疗原则的病例,现依据病例事实作以评说。

关于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书中写到:(1)有些则是由于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的,包括中药品种的混乱、伪品,以及产地、生长年限、收获季节、药用部位、贮存期等因素对中药质量的影响。(2)还有一些是因为长期用药,超剂量用药。(3)其中有不少不良反应的病例,是在违背了中医用药原则与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下发生的。书中特别指出"该炮制使用而未炮制使用"。(注:为便于评述(1)(2)(3)为引述归纳加之),关于违背中医用药原则和不合理用药问题,书中强调用药时要"根据病情"、"人的体质"、"佐使控制"、"服药时间"等因素,加以防止出现不良反应。

如上综合病例情况,可做如下分析和评说。(1)类病例,属不合格药品;(2)类病例属非正常用量;(3)类病例属非正常用法。要明确,所谓中药的正常用法,突出表现按中医药学理论和原则使用。关于超剂量用药问题,不要说药物,就是馒头超量使用,亦会对人体产生伤害作用。上述(1)(2)(3)情况的病例,不符合药物不良反应概念的内涵,如此所致对人体伤害作用,显系不属药物不良反应,自然不能称如此使用中药对人体的伤害作用为中药不良反应。

综观,中药不良反应应以相应病例为依据,如上评说却表明,中药使用对人体伤害作用的病例,实不属中药不良反应概念内病例,即所称的中药不良反应无病例事实依据。

三、理论评说: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的"药物毒性"概念内涵不同

"中药不良反应"说,是西医药学加给中医药学的药物概念,此说的提出者和赞同者的理论依据,不是以西医药学的药物不良反应概念内涵为依据,而是以中医药学的中药毒性为依据,即引用"是药三分毒"为依据。为此,有人统计药典中的单味中药有多少种标为有毒(包括有毒、小毒、大毒);有人统计中药教课书中的单味中药有多少种标为有毒。总之一句话,用中药有毒性作为"中药不良反应"说的理论依据。客观而言,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的"药物毒性"概念的内涵是不同的,现作评说。

1.辨证地认识和对待药物毒性与药物对人体疾病治疗作用和对人体伤害作用的关系

药物,是用来防治人体疾病的一类物质。中药和西药均具毒性(毒性内涵,下述),且都是用来防治人体疾病的物质。一种药物对人体起治疗作用或伤害作用,取决于其被使用的理论及如何使用。就对人体的伤害作用而言,决不是简单地以药物毒性为依据。西药的毒性,确实是其对人体产生伤害作用的基础,以"不良反应"表述,这是在按西医药学理论使用而呈现的,具有必然性,是西医药学劣势的反映。即使如此,在权衡利弊--治疗作用与伤害作用后,仍作为防治人体疾病的物质在使用。中药具毒性,但其中突出毒性大的品种,如砒霜、生草乌等,在按中医药学理论,针对人体具体"证候"而应用时,仅起治疗作用而不是对人体的伤害作用。总之,要辨证地、有条件地认识和对待药物毒性与其对人体的治疗作用和伤害作用,决不能形而上学地对待药物毒性与其对人体的治疗作用和伤害作用,即不能认为药物有毒性,必然具有"不良反应"。

2.中医药学的"药物毒性"概念内涵

中医药学确有"药物毒性"概念,不仅有"是药三分毒"之说,且有"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之言。但中医药学的"药物毒性"内涵,是指药物的偏性,即热药有热毒,寒药有寒毒等。正是利用药物的偏性,对应起到调节人体不平衡到平衡的作用,即起到治疗功效。中医药学防治人体疾病的突出原则为辨证论治,即根据人体状况表述的证候,选择相应防治方法,若选用药物以防治,则为辨证择药。中药选用,遵循"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等原则,即热证之人体,选择寒性之药;寒证之人体,选择热性之药,等等。人体状况的证候所致原因,有因毒之谓;中药偏性谓之毒性,故有以毒攻毒之谓。正是中药毒性即偏性是中药起到人体疾病防治作用的依据。可见,中医药学的药物毒性与有效性具有同一性。对此,中医药学相关著作中多有论述。如《周礼》中言:"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张景岳言:"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药,是以气味之偏也"。《黄帝内经·素问》中言:"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总之,中医药学的"药物毒性"概念内涵是指药物的偏性,用以调节人体所偏即起治疗作用的依据,即药物毒性与药物功效具有一致性。

3.西医药学的"药物毒性"概念内涵

西医药学的"药物毒性"概念内涵,就实质而言是指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作用,其与治疗作用各具独立性。若说药物对人体的防治作用和伤害作用具有相关性,则表现为一种药物进入人体后,可能同时产生治疗作用和伤害作用,这是由西医药学宏观劣势的不准确性所决定的。当针对人体局部指标异常而选用对应指标作用的药物应用时,还可能对人体状况正常的其它指标产生影响,此即为对人体的伤害作用,可谓难于避免,故给予专门术语,称作药物不良反应。

对西医药学的微观优势应当肯定,但亦不应掩盖或回避其宏观劣势。西药不良反应难于避免,则为其宏观劣势所决定的反映。将西医药学劣势内容加给中医药学,即将药物不良反应概念加给中医药学而称中药不良反应,显示偏见。如此偏见,又要由中医药学寻求理论依据,恐有栽赃之嫌。

四、发展评说:坚持和体现科学发展观,解决"中药不良反应"说

评说"中药不良反应"说,目的在于解决"中药不良反应"说。最近《书报文摘》(2015年第38期,天津出版传媒集团主管)转载《经济参考报》"滥用药物如何成为我国普遍现象"一文,文章以一项"百姓安全用调查"为依据,写到:"我国不合理用药情况十分严重,约占用药者的12%到32%。全国每年5000多万住院病人中至少有250万人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引起死亡约达19万人之多"。此况是否包括所称的"中药不良反应",没作指出。但有一点,尽管按中医药学理论和药物不良反应概念内涵,不应有"中药不良反应"之说,然而以"中药不良反应"之说作概括的对人体伤害作用,却应是事实。

面对西药和中药对人体的严重伤害作用,为解决此情况,医药学工作者尤其是西医药学工作者,从多方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收效远不如人意。问题出在何处?笔者之见,根本问题是研究工作没能坚持和体现科学发展观。

1.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从根本上解决西药和中药对人体的伤害作用

任何事物和学科的科学发展观,笔者理解和概括为:保持优势、克服劣势。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各自优势和劣势前已述及,正是西医药学宏观劣势所呈现的不准确性,是西药在使用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基础,具有难于避免性。正是中医药学微观劣势所呈现的不精确性,可谓产生"中药不良反应"之说的突出因由。可用中国的一句俗语表述:苍蝇不盯不缝之蛋。例如大多数中药质量的难于精确控制而致对人体的伤害,可谓具相当程度的普遍性,甚至引致对中药优势认识的干扰。换言之,正是中医药学的微观劣势,为西医药学将其药物不良反应概念加之于中医药学而称"中药不良反应"说提供了机缘。

现状的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因各具优势与劣势,故需保持各自优势和克服各自劣势而发展,这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正是按科学发展观而发展,两种医药学均达准确性与精确性的医药科学,实现统一而成新型医药科学,这就从根本上克服了对人体的伤害作用,即西医药学不再存在所称的药物不良反应,也就无从将药物不良反应概念转加给中医药学而专称"中药不良反应"了。退一步讲,若有人还欲加给中医药学一个"中药不良反应"概念,客观也就无机缘了。总之,坚持科学发展观,终将解决西药不良反应,也就不存在"中药不良反应"之说了。

2.中药现代科学化研究

以微观知识而组成的现代科学出现,为中医药学克服其微观劣势成为可能,即吸收现代科学的微观知识,使中医药学成为宏观知识与微观知识共具的医药学。就中药而言,亦应吸收现代科学知识,使成宏观知识与微观知识共具药物,即为准确性与精确性共呈的药物,为此,就药物而言,就需对中药进行现代科学的微观知识研究,从而吸收微观知识以实现现代科学化,核心或谓中心内容,则为获得现代科学化中药。为达此目的,首先应对现代科学化中药的标志有个认识与确定,才能为此而进行相应的现代科学微观知识研究。

对现代科学化中药标志,现今有多种认识。笔者之见,其标志有二:(1)仍是中药,即仍具中药的宏观知识内容,如性味、归经、中医药学的功能、主治、宜忌等,此为单味中药基本内容。若多种单味中药配合使用时,各药间关系的主次地位有别,即按"君臣佐使"关系组成一个功效整体。具如上内容,则为中药,可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2)对中药基本内容给予现代科学的微观阐述,包括物质和生物活性两方面:物质达分为水平;生物活性则以现代科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表达。例如,中药的寒性,到底哪些结构类型的化合物呈寒性作用;寒性作用到底影响人体的哪些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变化。如上两点共具,则为现代科学化中药,成为准确性与精确性共具药物。如此现代科学化中药,西医药学若将"中药不良反应"说,加强中药,也就失去原由与机缘了。

获得现代科学化中药而进行的对中药所做的微观知识研究,充分体现着科学发展观。为坚持科学发展观,对中药所做的现代科学研究,对不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情况,要有所认识和警觉,突出表现有:(1)对中药进行现代科学的微观知识研究,表面是在克服中药微观劣势,客观却不顾宏观优势的保持,最后仅得只具微观内容的新西药,即成为中药西药化,西药化后的"中药",决不等于现代科学化中药,此为西医药学百余年来对中药进行的所谓现代科学研究的主体。(2)仅顾中药宏观优势的保持,而对微观劣势的克服不给予足够重视,如此则难实现中药现代科学化,此为中医药学界比较明显的事实。(3)西医药学本不是标准医药科学,但却不承认总体的宏观劣势,而是掩饰劣势,且将劣势内容转加给中医药学,"中药不良反应"说则为明证。只有认识现状的中药劣势克服,优势保持,才能从根本解决"中药不良反应"说。

3.西药中药化研究

现状西药具备现代科学的微观知识内容,且为其优势所在,但不可否认,其缺宏观知识内容,则为其劣势所在。坚持科学发展观,令其再获宏观知识内容,则成准确性与精确性共具之药物,可能解决其不良反应问题。为此,可以对西药更加广泛的微观知识研究,总结归纳出宏观知识内容,但此途径难度极大。但从中医药学再对西药进行研究,使其再具中药基本内容,则成宏观与微观知识共具、准确性与精确性共呈的药物,可称作现代科学化中药,更呈现其不良反应的被克服,也就无从再把药物不良反应加给中医药学而称"中药不良反应"之说了。笔者将西药再获中药基本内容的研究过程和结果,对应中药西药化而称西药中药化。因笔者有专门西药中药化研究的多方面论述,此处不再引述,只提示:基于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的药物均为增进人体健康水平的物质,故西药能具中药基本内容而达中药化。

后记

对"中药不良反应"说,从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学科角度,不难给予本质认识和对待。现应指出和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一些称作中医药学工作者却从西医药学角度极力赞同"中药不良反应"之说。如有人赞赏性地称:"西药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项内容,很多都是一大串;而中药却经常标着尚不明确"。"西医药学尽可能写出不良反应内容,中医药学尽量回避不良反应内容"。进而对"中药不良反应"说称:"人家是拼命找,咱们是拼命瞒"。(注:原文前后文之意,人家似指为西医药学工作者,咱们似指自己为中医药学工作者)。更有人将"中药不良反应"说归类于中药毒理学,进而从事所谓的中药毒理学研究。对如上说法和作法,不准备展开讨论和评说,仅在此指出几点:(1)研究中药如何害人,远不如研究中药如何益人;(2)药物内容,不是不良反应内容越多越好,没有不良反应更好;(3)不存在,不等于隐瞒;尚不明确,不等于客观存在。供参考。

生物医药综述篇6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中医综合治疗;临床效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一种良性病变,育龄妇女易发,多表现为子宫内膜组织于子宫体以外位置生长,极其容易诱导周围组织破坏;在生物学行为上,多表现为远处转移、浸润生长,相较于恶性肿瘤而言,具有相似之处,易诱导不孕症、盆腔痛。为了深入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者行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本文主要对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对照试验,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6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有关诊断标准[1],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其随机分成中医综合治疗组(实验组)、三烯酮治疗组(对照组),均33例,年龄(23~38)岁,平均(26.42±2.02)岁;病程6个月~6年,平均为(3.54±2.12)年;46例继发性不孕,20例原发性不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础性资料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孕三烯酮(生产企业: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80020;规格:2.5mg/粒)疗法,1粒/d,2次/w,于月经第1d首次服用,待3d后再服用1次,以此规律服药2个月。实验组推行中医综合疗法,应用散结镇痛汤随症加减,方剂组成:12g浙贝母,12g三七,8g龙血竭,25g薏苡仁;气虚明显者辅以8g黄芪;气滞者辅以10g乌药;血瘀者辅以12g赤芍,15g丹参;寒凝湿滞者辅以10g白术。上述方剂均于月经完毕7d后应用,水煎煮后择取煎煮液,分两次(早晚)服用,持续治疗2个月。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血流学改变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

1.4疗效评判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行临床疗效评估:①治愈:临床主要症状完全消失,盆腔包块等体征完全消失;②显效:临床主要症状基本消失,盆腔包块明显缩小;③有效:临床主要症状部分消失,盆腔包块稍微呈缩小状,于停药3个月内症状无加重情况;④无效:以上临床主要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病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对以上数据开展系统性分析[采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V19.0],对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并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予以t检验,当P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在接受上述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79%,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血流学改变情况比较 实验组治疗后血流学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于治疗期间,实验组2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对照组出现9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相较于对照组而言,实验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

3讨论

中医观点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属于中医学不孕等范畴,多因瘀阻冲任和胞宫,诱其阻塞而显现疼痛,再加上瘀血抑制冲任,基于精卵无法结合下不能摄精成孕,最终导致出现不孕。另外,基于患者体内瘀滞长期积聚,极其容易出现Y瘕,基于长时间血瘀气郁易引起正气消耗,从而产生虚瘀症状。

有学者表示,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而言,予以中医综合治疗,以活血化瘀为根本,并辅以益气、理气、温经诸法,可实现标本兼治目的。另有学者通过对6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进行平行对照研究,结果提示,中医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3.90%,较孕三烯酮治疗组(87.10%)而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流改变情况均优于后组(P

综上所述,中医综合疗法对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参考文献:

生物医药综述篇7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06.050

中图分类号:R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6-0104-03

近年来,民间中医药研究工作越来越受到中医药学界的重视。相关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对民族医药特点的研究;二是对具体的民间特色技术与验方的整理及临床运用报道;三是民间中医药工作实施方法及相关政策。笔者现就中国知网以“民间医药”作为检索词检索到的近10年来民间中医药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1 民族医药特点的相关研究

少数民族医药是民间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医疗资源相对缺乏,环境较为恶劣,其以代代相传的方式沿袭发展出了多种具有地域性特点的民族医药学。研究民族医药特点的文献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1.1 用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等对民族医药进行整理分析

甘氏等[1]应用民族植物学的研究方法,对黎族民间传统医药知识进行了收集和研究。陆氏等[2]对云南省云龙县阿昌族民间医药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阿昌族民间医药鼎盛时期始于民国期间,现在当地仍有传承脉络较清楚的阿昌族民间医药,值得发掘、整理。郭氏等[3]对怒族医药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挖掘、整理其民间医药资源应从多角度入手,以怒族宗教人士、长者、药商、民间医生等为对象进行调查,特别应注意当地药物加工技术及动物药、草药、矿物药等的运用。

1.2 对民族医药治疗特定病种相关验方的整理总结

彭氏等[4]总结了景东彝族民间验方,认为其具有传统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疗效好、价值高,并列举了几种多发疾病如肝炎、糖尿病等的相关验方。李氏等[5]在调查整理相关资料后,发现傣族人利用当地的药用植物来防治肾虚病,很多验方药效好、价值高,在民间广泛流传,并列举介绍了相应的验方。

1.3 具有民族特色的一些非药物疗法的介绍

陶氏等[6]通过深入浙江、福建等畲族村镇,走访近百名畲医,收集了20余种有畲族特色的外治疗法,选取其中的8种(刮、挑、捏、熏、吹、法、熨、抓筋法)加以介绍。都氏[7]介绍了蒙医民间疗法如腹部按摩术、子宫震疗术、茶疗等治疗子宫病变引起的各种综合症和呼伊藤(内外寒)引起的下腹痛、不孕症等妇科杂病及胃肠疾病。

2 对民间特色技术与验方的整理总结及临床报道

文献中谈及较多的是对具体实用的民间特色诊疗技术与单方验方的整理总结,并通过临床运用对其作出疗效评价。

2.1 民间特色技术的临床运用及分析总结

达瓦罗布等[8]对四川省甘孜州常用的民间刮背术治疗风寒感冒寒湿、血瘀腰痛证等进行了分析。田氏等[9]用民间“抱灯火”方法治疗多年不愈的皮肤湿疹患者45例,效果显著。韩氏等[10]介绍了在山东民间广为流传的按压穴位缓解癫痫持续状态的方法,可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杨氏等[11]从卫生预防、隔离预防和药物预防三方面论述了中医疫病的民间预防方法及措施。李氏等[12]探讨了源于民间蜂针的各种治疗方法,如活蜂直刺法、散刺法、点刺法等。刘氏等[13]根据前人治痧经验,运用腋下捏筋、手指拉拔、穴位按摩等法配合通用解痧汤综合治疗痧证200例,结果表明远期疗效可靠。

2.2 民间验方的临床运用及疗效评价

符氏[14]观察了民间验方阳雀通乳汤治疗5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认为其疗效确切,药源充足,值得推广。杜氏[15]用哈萨克民间含汞制剂治疗银屑病患者46例,结果显示,该制剂能显著改善银屑病患者的皮疹及瘙痒症状。张氏等[16]用民间验方水蛭液化汤治疗湿热下注型不液化患者41例,疗效满意。范氏等[17]用民间验方金蟾膏治疗245例骨髓炎患者,认为效果显著,值得推广。曹氏等[18]利用民间验方血余炭合芝麻油蘸拭治疗带状疱疹34例,获满意疗效。朱氏等[19]运用民间验方虎杖、红花、苏木浸泡后涂擦患处治疗急性关节扭伤患者57例,疗效满意。

2.3 民间单味药的临床疗效及评价

梅氏[20]从稻秆的药用历史出发,分析了民间用稻秆治疗黄疸型肝炎及痛风所取得的较好疗效。杨氏等[21]对童便的民间药用进行了探讨,发现童便在民间为产科、伤科之良药,常作为跌打损伤的引经药,也可用于养颜保健等方面。

3 民间中医药工作相关政策、措施、方法研究

民间中医药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如何去“淘金”是目前的一个难题。对此,很多研究者都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主要包括对民间中医药工作相关政策的建议或意见,以及对民间特色技术与验方整理研究的思路及方法的研究,值得民间中医药工作者借鉴。

3.1 民间中医药工作相关政策的建议

孙氏等[22]通过探讨各国开发和利用民族医药以及我国民族医药在治疗现代疑难病上的优势,分析了在实现现代化时代背景下弘扬和发展民族医药的现实意义。诸氏[23]在分析我国民族医药现状的基础上,对民族民间医药面临的问题,从一些政策思路上发表若干意见及建议,认为国家应建立一套适合民间草根医生获取执业医师资格的机制。陈氏等[24]认为,医药要发展就得继承创新,应给予民间中医药创新人才一个平台。陈氏等[25]在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如:在政策、法规、条例的制定上应为民间中医创造一个安心乐业的软环境;建立民间中医与中医院、中医高等院校之间的学习、交流机制,并鼓励民间中医从事中医药创新工作。张氏等[26]在讨论分析我国民间中医秘方开发和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如成立民间中医秘方鉴定委员会,加强民间中医秘方知识产权保护等。李氏等[27]对建国以来我国民间医药相关政策进行了研究,包括加强民间秘方验方的收集、挖掘与整理,成立民间医药相关研究机构与社团,解决民间医药人员执业资格三方面的政策内容。庞氏[28]按时间顺序概括阐述了明清以前、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民间验方与传统诊疗技术的发掘与整理状况,对民间验方、传统诊疗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3.2 民间特色技术与验方整理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郜氏[29]认为,区域性民族民间医药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并提出了一些研究思路,如运用深入基层、联合研究、重点突破等方法进行研究。曹氏等[30]认为,应借鉴药用民族植物学、人类学、数学等学科知识探索民间医药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建议先要加强民间医药的收集整理工作,建立民间医药陈列馆和民间医药信息数据库。侯氏等[31]从民间医药的文献收集、田野调查、献方献技收集等7个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主要的民间医药挖掘与整理方法;同时,从民间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民间医药的科学研究、民间医药和技能的评估等方面提出现阶段民间医药挖掘整理的措施。徐氏等[32]介绍了民间医药资源收集常用的方法及特点,对岭南中医民间单方、验方收集整理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对各种民间单方、验方收集方法的选择运用中,最佳方案为综合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及文献收集法。

4 讨论

民间中医药工作很久以来一直都在争议中前行。近几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相关文件,要求全国各地做好民间特色诊疗技术与验方的收集、整理、评价及推广工作。目前,民间中医药工作也已被纳入公立医院等级评审条目,足见政府部门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对以上相关文献的综述,我们认为,目前较为紧迫的任务应该是依据相关政策,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民间特色诊疗技术与验方收集、整理、评价、推广的规范化标准操作流程。其中,最为重要且困难的问题是如何高效地对一项民间技术或验方作出客观评价,如何对一项确有价值的技术给予知识产权保护,在工作中如何借助并运用好现代计算机技术。国医大师朱良春曾盛赞民间医药调查工作,认为对待民间一技之长者要待之以礼,动之以情,晓以大义,给予专利,予以保护,加以推广,方能取得医者信任,献出绝技,光大中医药事业[33]。这应该引起我们每一位民间中医药工作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甘炳春,杨新全,李榕涛,等.黎族民间传统医药与植物的利用[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6,12(2):24-26.

[2] 陆宇惠,左飚,赵景云,等.云南省云龙县阿昌族民间医药现状调查[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11):34-35.

[3] 郭世民,汤晓云,马克坚,等.怒族民间医药现状调查[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32(5):37-39.

[4] 彭朝忠,纪朝斌.景东彝族民间验方录[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 13(6):43.

[5] 李先恩,祁建军,彭朝忠,等.傣族民间治疗肾虚病验方录[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14(1):41.

[6] 陶云海,雷后兴.畲族民间常用外治疗法[J].浙江中医杂志,2006,41(3):156-158.

[7] 都人仓.浅述蒙医民间的基本应用[J].北方药学,2012,9(1):98.

[8] 达瓦罗布,杨全富.民间刮背术治疗风寒感冒寒湿、血瘀腰痛证的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24(1):106.

[9] 田传荣,潘国盛,宋玉莹.民间疗法治疗皮肤湿疹45例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2011,8(9):223.

[10] 韩乃沂,饶艳秋,王丽华.按压穴位缓解癫痫持续状态[J].中国社区医师,2007,9(2):59.

[11] 杨亚龙,陈仁寿,陶西凯.论中医疫病民间预防[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6):40-42.

[12] 李万瑶,张,袁凯.蜜蜂针刺法的探讨[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3):63-65.

[13] 刘姣,季晓军,贾金进.综合治疗痧症200例[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6,6(2):22-23.

[14] 符春平.民间验方阳雀通乳汤治疗乳腺增生病经验介绍[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4,10(2):107.

[15] 杜美兰.哈萨克民间含汞制剂治疗银屑病46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6,12(1):10.

[16] 张若鹏,邵华.民间验方“水蛭液化汤”治疗不液化41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3,9(5):279.

[17] 范金山,张佩武,马训世.民间验方金蟾膏治疗骨髓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3):23-24.

[18] 曹立场,喻月勤,韩赞友.民间验方蘸拭治疗带状疱疹34例[J].中医外治法,2004,13(1):54.

[19] 朱悦萍,周海平.民间验方治疗急性关节扭伤57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20):2655.

[20] 梅全喜.稻秆的药用历史与现代应用[J].中药材,2006,29(10):1109-1110.

[21] 杨亚龙,陈仁寿,陶西凯.童便的民间药用初探[J].辽宁中医杂志, 2009,36(9):1552-1553.

生物医药综述篇8

1.1所选案例的基本情况

在本文选取的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之间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儿科治疗的212名儿科患者的药物治疗资料,并对接受儿科治疗的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接受治疗的212名幼儿患者中,有156例患者出现了皮肤类的药物不良反,即一些幼儿患者经静脉注射后出现了皮疹、荨麻疹等疾病;其次,在接受治疗的212名幼儿患者中,有54名患者出现了上吐下泻、恶心的现象;最后,在接受治疗的212名幼儿患者中,有2名患者出现了肝功能受损现象。

1.2药物不良反应概述

根据上述出现的各类型药物不良反应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究,得出存在这系列幼儿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是“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的时候,因为药物中含有抗菌类物质,而这些抗菌类物质进入幼儿体内后便与其体内的某些激素类物质产生一系列的反应,从而导致幼儿产生身体不适,这就出现了幼儿药物不良反应。与此同时,由于不同儿童的身体素质情况不尽相同,这就导致不同的儿童使用同一种药物会出现不同的药物不良反应”。

1.3针对儿童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

根据对本文选取的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之间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儿科治疗的212名儿科患者的药物治疗资料调研可知,在儿童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之后,一般情况下会采用停药、补液的方法,在资料中显示,经过应急治疗后,大部分的儿童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均被有效的治愈了。

2结果讨论及结论

2.1结果讨论

综上所述,在进行儿科临床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研究的过程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首先,需要应该对幼儿自身的特点有着较为清楚的认识,即是否会对什么药物过敏等,同时还要对幼儿所要注射的药物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具体的来说,儿童接受注射的药物都具备自身独特的特点,也具备自身不同的治疗效果,这就决定了这些药物在注射进入儿童身体之后,对儿童患者会产生不同效果的反应。由于儿童患者的身体抵抗能力相对较弱,一旦出现注射进入儿童身体中的药物数量过多或者注射进入儿童身体中的药物类型过多的情况,就很容易导致儿童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在本总结文选取的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之间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儿科治疗的212名儿科患者的药物治疗资料的基础上,可以看出,通过分析总结儿科临床常见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可以有针对性的找出相应的解决手段。

2.2结论

生物医药综述篇9

1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造就实用性和严谨性的护理人才为教学的目的

药理学主要学习的内容是研究药物的作用,药物产生作用的机制和毒副作用的原理以及药物代谢动力等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向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所有的教学和教育方法都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我们应该将药理学的教学内容与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来培养学生的药理知识。因此,药理学教学者自身应该树立起以育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和以造就实用性和严谨性的护理人才为教学的目的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医学专业关乎着病者的安危与生命,我们必须以严谨的态度从事学习和教育。

2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针对性的传授药理学在护理上的应用与作用

2.1选择合理的药理学教学内容药理学是基础医学、药学和临床医学相互交融的学科。其间的内容也多因为各个医学专业的侧重点不同而需要学习的内容不尽相同。因此,合理选择药理学的教学内容是教育者的首要工作。护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根据医嘱对病人施药、监管药物的疗效和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同时监管病人用药。因此,教学者应该针对护理专业的这些需要来合理的选择教学的重点内容。让护理人员熟悉理论基础的同时,更注重临床的实践以及未来工作中对知识的运用。

2.2药理学在护理中的主要作用药理学在护理中的作用,是护理专业学习药理学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实施的目标。现在的医疗护理已经从最初的职能型的护理向综合型、全面型的护理方向发展,从最初的以治疗为目的的护理发展到现在以病人为目标的全身心护理。药理学在护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2.2.1熟悉医药学的基础知识,很好的执行医嘱任务在对病人的护理中,护理工作人员往往根据医嘱对病人用药进行监控或者是施药。只有很好的熟悉了药理学的基本知识并用它作为护理工作的指导,才能很好的执行医嘱上的任务。2.2.2熟悉药物的药理作用,及时的监督并处理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在病人服用药物之后,药物会渐渐的产生药效。护理人员处于临床工作的第一线,应当及时的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并且询问病人用药后的感受。对药物产生效用与否或者是正常与否作出比较明确的判断。这就需要护理人员熟知药理作用和毒副作用的性质以及临床会发生什么样的状况,从而很好的减少了因为用药不当或者是药物不适引发新的病状等等。

2.2.3掌握药理的基础知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护理人员除了服务病人之外,还应为社区和老、弱、妇幼群体进行药理的普及甚至是担负药物知识的咨询任务,只有熟知这些药物知识,才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开展护理工作。

3注重实践教学,是药理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医学专业本身就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药理学的知识更是离不开实验性的教学和操作训练,也只有通过实验发生的直观现象才能更加的具有说服力和信服力。通过实验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并掌握药理知识,与此同时也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的能力。实验性的教学和研讨式的教学比之讲述性的教学更加的具有目的性和灵活性,更能吸引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护理专业的药理学教学上,不妨加强实践性教学方式的运用。例如,拿当下正在医院中使用的药物举例,通过举例向学生们阐述药物的药理作用和药物的相互作用。再比如,通过药物实验,观察实验发生的现象,根据实验现象来讲述药理学知识。以便于更好的改善学生们学习药理学的状态和学习结果。

4将更多的现代化教学工具运用到药理学的教学中来

4.1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伴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各行业对计算机的应用技术越来越成熟,现代化的教育体制也开始将计算机网络应用到教学上来。计算机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可以有利于教师更加方便的调阅各种资料,也可以方便学生更加近距离的观察和阅读教师所讲的药理知识。同时,网络的虚拟实验教学也是很符合药理学实践性的教学要求。多媒体教学在现代教学里早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了,它可以更加生动、形象的向学生们展示药理学知识和剖析药理学知识。相对而言它更加的富有感染力和可视性,能够更好的帮助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果。

4.2建立现代化的药学实验室更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和动手能力药理学作为基础医学学科,期间的各种理论知识也是通过医学专家和科学家进行反复的实验和实践得来的经验总结。通过针对性的实验才能更好的观察药物的化学成分及毒副作用发生的原理,对于学生们的学习和动手能力也能通过实验过程得到加强和锻炼。所以说建立现代化的药学实验室,完善实验设备是改革医药学教育的一个大的进步与发展。毕竟医学学科的专业性和实践性是医学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们学习它的困难之处,通过实验可以直观、简单的将它剖析、解读从而更有利于学生们的学习。

生物医药综述篇10

【中图分类号】CR-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07—8517(2012)10—0023—02

湖湘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是绚丽多彩的区域文化。有着“山水湖南,人文湘楚”之美誉的湖南,在湖湘医学研究方面,学者们分别对湖湘医家医著、湖湘中医文化、湖湘道地药材和湖湘民族医药等内容进行了整理研究,出版和发表了相关的著作及学术论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将湖湘医学研究近况概述如下。

1 湖湘医家医著的研究

1986-1989年禹新初零星整理了部分湖湘医籍,继而曾勇系统收集了自先秦迄今二千多年来湖南医学著作480种,出土医书14种,及历代正史、野史、地方志书、医史专著、人物传记、笔记杂说等数百卷中的有关内容著成《湘医源流论》。书分渊源、学术、人物、医籍四篇,研究湖南医学源流;由湖南省卫生厅组织专家组编出版了大型中医古籍丛书《湖湘名医典籍精华》,该书精选了湖南历代名医的著作100余部汇编而成,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内容囊括了内经、伤寒、金匮、诊法、医案、医话、养生、杂录等各方面,涉猎内容十分广泛,堪称湖湘医学之大成。

潘远根按历史发展的进程,探讨了湖湘医学发展的脉络。先秦时期,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即可看到湖湘医学的兴盛。其后汉末长沙太守张仲景一部《伤寒杂病论》又为湖湘医学增色。晋唐时期,湖湘医学走入低谷,而后又起于宋元,盛于明清。易法银等收集考证了有关史志、医籍及著述,共录民国前之湖湘名医666人,编著成《湖湘名中医略传》,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取存著作者68人,分“生平简介”、“医籍简介”和“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三部分,以显示湖湘医学的繁荣;中篇按朝代之序辑与民国前湖湘名医有关之史志文献,以示湖湘名医之辈出,下篇将与湖湘中医有着密切关系的《马王堆医书》、医圣张仲景、炎帝神农氏、药王孙思邈作一概述。张璐砾收集了散落的文献,探讨了刘月恒《生草药性方谱》的学术特色。万胜等认为湖湘中医文献具有历史悠久、著述浩繁、内容丰富、收藏分散的特点,是湖湘中医学术继承与创新的基础,并对当代湖湘五大名医李聪甫、刘炳凡、夏度衡、谭日强和欧阳锜的学术思想进行总结。

在湖湘医家妇科学方面,魏飞跃等选取清代湘籍医家妇产科代表作中的实例,挖掘出医家们不仅具有在治疗上强调护胃健脾、处方时师古意而用药灵活、善于通过“随症用引”,而且其著作常以注重实用、要言不烦见长。在湖湘医学伤寒论研究方面,刘仙菊通过文献整理,提出了“湖湘仲景学说”的概念,认为湖湘大地为仲景学说的发祥之地,亦是湖湘仲景学说的起源之地,湖湘医家在注解《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时精究考据,尊重经旨,提“相体辨治”,完善体质学说。

2 湖湘医学文化的研究

何清湖从湖湘文化源流以及湖湘历代名医探索了湖湘中医文化的渊源。湖南,自古就有“人文湘楚,山水湖南”之美誉,自炎帝于姜水而徙于南,数千年来,湖湘文化之发展可谓大儒迭起,书院崛兴,承前启后。荆楚之域,历代名医更是迭起不穷。初有炎帝神农尝百草;汉·苏耽“橘井泉香”流芳百世的佳话;长沙马王堆出土古医书14种,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者毕具,可谓中国医学稀世之璧玉;唐宋以后,“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者不乏其人,汇聚成浩瀚的湖湘医学,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医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临床辨证论治的基础,因其做过长沙太守,故亦有称“张长沙”者,其方亦被称为“长沙方”;药王孙思邈与湖湘中医之缘结于涟源龙山,他长期居住于龙山采药、治病,其《千金要方》即撰于此。综观历代湖湘医家所著,医经、伤寒、金匮和养生等面面俱到,形成湖湘中医文化体系;何清湖还总结了医德为先、心忧天下,思变求新、敢为人先,执中致和、道法自然,兼容并举、中西汇通的湖湘中医精神特质;阐述了湖湘中医的历史地位;分析了湖湘中医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打造现代湖湘名医、建立湖湘名医俱乐部的发展模式。

3 湖湘道地药材的研究

道地药材的研究与推广应用是湖湘中医的特色,湖南省地形地貌为东、西、南三面山地围绕,中部丘岗起伏,北部湖泊平原密布优越的地势气候蕴藏了丰富大量的药用植物,蔡光先等主编的《湖南药物志》该书收集药物近5000味,其中植物药2077种,动物药256种,矿物药51种,道地特色药材有玉竹、吴茱萸、湘莲、栀子、白芷等,基本收集了湖南境内全部植物、动物和矿物药,全面系统地整理湖南省的中药资源,总结近40年来湖南本草学的发展情况,突出湖南特色,系统地总结了湖湘名家、名方及流传于民间颇有疗效的单方、验方。葛晓舒等也对湖南中医药单验方收集整理情况进行述评。

4 湖湘民族医药的研究

湖南省是我国的少数民族大省,少数民族55个,近700万人口,湖南省民族医药资源丰富,省内四大主要世居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医学,即土家族医学、苗族医学、侗族医学、瑶族医学,是我国民族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981年至1984年湘西自治州凤凰县欧志安引先生先后在《贵州民族研究》、《中南民族学报》等杂志上发表或报道有关湘西苗族医药研究成果。欧志安研究完成的《湘西苗药汇编》,获1981年度湘西科技成果奖,拉开我国苗族医药研究的序幕。此后周卫华探索了湘西苗药治疗妇科病资源。

同时湖南土家族、瑶族、侗族医药研究不断兴起,在学术上有较高的建树。田华咏等心全面系统的介绍了土家族医药特色,医学理论基础,病因病机,诊断与治疗方法,卫生保健和常用的土家族药物,在临床证治上重点介绍了土家族医药的命名与分类,还编撰了《土家族医药研究新论》选录论文30余篇,包括“湘西土家族医药论述”、“土家族医药发展史略”、“土家医脉学简析”等。在湖南瑶族和侗族医药方面,刘育衡收集整理了湖南流传的瑶族“庞桶药浴”及药浴植物,湖南瑶族传统端午药市调查与比较研究等内容。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通过对湖南省境内侗族聚居地的实地调查,共考证侗药689种,整理医方1420首,辨考病名938种,病症453种。而诸国本则对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土家族医药和苗族医药的历史、现状做了调查,总结了对当前民族医药继承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科研、开业和职称评审等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田华咏编纂的《湖南民族医学史》,共十章,25万字,分别介绍了湖南少数民族概况、南土家族医药发展史、湖南苗族医药发展史、湖南侗族医药发展史、湖南瑶族医药发展史、湖南民族药资源、湖南省民族医药研究成果和湖南省民族医药学术团体及学术交流等。

综上所述,湖湘地方医学内容丰富,具有湖湘地域特色。但我们应客观地看到,一方面,就湖湘地方医学自身内容来说,尚未能系统地揭示湖湘地方医学的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另一方面,从研究湖湘地方医学流派而言,尚未对湖湘地方医学流派的学术经验和诊疗特色进行全面深入地收集整理和研究探讨,因此,我们应不断创新湖湘地方医学流派的内容,探讨湖湘地方医学流派的学术特色和用药特点,促进湖湘医学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向更高层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