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分析十篇

时间:2023-12-05 18:06:16

设施农业分析

设施农业分析篇1

调查区域:三亚市为重点区域,调研海南省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调查研究的主要方法:实地调研,开展座谈会和查阅相关数据文献。

2结论

2.1海南省设施农业发展状况

海南省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润,一直以来存在着海南没有必要发展设施农业的偏见。2000年后,这种偏见得以改变,设施农业产业起步,从2003年开始,设施农业的高品质、高效益逐渐为人们所认同,此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2007年冬季,中国南方雪灾寒害严重,海南农产品在农业设施的保护下未受到严重打击,不仅保护住了农民生产者的利益,也为当年冬季的农产品供应做出了贡献。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08年海南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了1.19万hm2,栽培主要作物为西瓜、甜瓜和花卉。海南省西瓜设施栽培主要品种为早佳(8424),栽培设施以小拱棚为主。沙地平顶网棚栽培刚刚起步,是今后发展的趋势。其中设施西瓜目前主要分布在定安、文昌、海口、琼海、万宁等地,各地具体栽培面积。海南省设施甜瓜栽培品种主要为厚皮甜瓜,如金蜜6号、金海蜜、常香玉等。有土栽培是设施甜瓜主要模式,无土栽培面积不大,且主要集中在临海滩涂地块,以椰糠和细沙作为栽培基质。设施甜瓜从当年的9月份一直到次年的3月份均可播种,大多数生产者种植两茬(两造):9月份种植,春节收获;春节后种植,5月前收获。设施甜瓜种植主要分布在三亚、陵水、乐东三市县。

2.2海南省设施农业组织模式

海南省以设施农业产业化作为发展的思路,加快海南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在政策引导,技术指导和生产资金上均有较大扶持力度。以三亚市为例,2006年,安排资金2000万元扶持农民专业发展设施农业,2007年安排资金5500万元,2008年,三亚市投入设施农业的资金达1.43亿,主要扶持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带动农户发展设施农业[3]。政府在设施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农业局对建设瓜菜大棚选址进行审核,对大棚建设质量进行验收,对农民进行大棚栽培技术培训,并进行新品种推广,拓宽市场销售渠道,督促大棚建设进度等。政府投入资金建设大棚,大棚所有权归镇政府,大棚使用权归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按大棚使用寿命10年计算,由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管理和组织生产。并负责大棚的维修和经营,政府有关部门每年对设施大棚进行考核,对经营不善的,不兑现承诺的,政府有权收回大棚的使用权。农民出租土地给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每年向农户支付土地租金和土地效益回报金。在10年内,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保障农户有稳定的双重土地收入,同时优先安排出租土地农户在本基地打工,并有义务传授技术[4]。在具体的组织模式上,各地政府主要采取“龙头企业+农户+标准化”模式或者“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标准化”模式。部分地区将两种模式的组织形式结合起来的。三亚海源公司、三亚南果实业公司、海棠湾红礼哈密瓜合作社、三亚香顺哈密瓜合作社、三亚求全哈密瓜合作社正是采取了“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他们发动农民群众种植哈密瓜,向群众提供统一的种子种苗,提供化肥和农药,使农民群众做到了统一用肥和用药,带到农民瓜菜上市后才从中扣除成本。这种生产模式有效带动和促进农民发展设施农业。

2.3海南省农业设施主要类型

海南省农业设施的建设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地根据自己的气候和生产实践情况,结合引进农业设施技术进行自行建造,因此设施形式多样,材料也不尽相同,差别很大。现将海南农业主要设施进行简要介绍。

2.3.1平顶网棚

平顶网棚是用木材做立柱,设置横杆,用防虫网从顶部直扣到底,立柱之间用竹竿或铁丝固定。平顶网棚一般顶高2.0~2.5m,跨度3.0~5.8m,开间2.0~3.0m。

2.3.2竹木结构连栋大棚

竹木结构连栋大棚的跨度为4.0~5.0m,顶高为2.6~2.8m,肩高1.9~2.0m,开间1.5~2.0m。用竹片作拱,竹竿、木棍作立柱,棚间用地桩相连。采用薄膜覆盖,四周防虫网维护。

2.3.3水泥立柱镀锌钢管大棚

水泥立柱镀锌钢管大棚采用水泥作立柱,镀锌钢管作拱,镀锌钢管作水泥立柱纵向拉杆,镀锌钢管作横梁。大棚跨度4.5~5.0m,肩高2.0m,开间2.0m,顶高3.0~3.5m。

2.3.4普通钢架大棚

普通钢架大棚以镀锌钢管作骨架,钢管采用电镀锌。普通钢架大棚跨度4.0m,顶高3.2m,肩高2.0m,开间2.0m,棚间距0.8m。内部采用点式基础。

2.3.5镀锌钢管装配式结构大棚

镀锌钢管装配式结构大棚主要由基础、主体结构、自然通风系统和门、覆盖材料等组成。内部为点式基础,大棚骨架采用热镀锌钢管跨度4.0~7.0m,顶高3.2m,肩高2.0m。

2.3.6连栋温室

连栋温室主要由基础,主体钢结构、自然通风系统、雨水排放系统、门和覆盖材料组成。基础由独立基础及圈梁组成,圈梁四周设散水坡。跨度6.0m,顶高4.5m,肩高3.0m,棚间距4.0m。

3讨论

通过调查和进一步分析,作者总结出海南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

3.1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农民尚未“设施化”

海南的传统农业是靠天吃饭的,设施农业是近几年在市场的推动和经济效益的吸引下发展起来的,起步晚,时间短,农民尚没有掌握相应的生产技术,不能很好的发挥设施应有的作用,很难做到标准化生产,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量差距较大。

3.1.2技术尚未本土化

海南设施农业基本是引进内陆原有生产技术,部分生产技术人员来自于设施农业发达地区(例如山东寿光),这些生产技术并不能很好的适应海南热带、亚热带的气候条件,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海南设施类型也是直接引进内陆甚至国外的原有类型,Venlo型温室源于荷兰,适宜在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中应用,直接引进海南后很难满足当地生产的要求。海南本地自发性建设的农业设施结构简易,实用性强,但在大规模、标准化的生产过程中略显落后,不能满足要求。

3.1.3生产尚未规模化

目前,海南设施农业发展时间尚短,市场和设施生产的服务都没有跟上,农民进行设施生产的积极性不高,缺乏主动性。这造成海南设施农业的生产集约化程度不高,农民仍然以单家独户模式进行生产,没有形成规模化效益。

3.2海南设施农业发展对策

3.2.1加强对生产者培训

提高设施农业生产者的技术水平是海南设施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这既是生产企业和农民的事情,也是政府部门的事情。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举办培训班,对生产者进行技术培训。同时,要总结实践经验,结合理论研究,制定设施农业标准化操作规程,使设施生产有“法”可依。对于生产者来说,则应积累经验,加强学习,以降低技术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3.2.2开展设施结构和生产技术研究

在海南,农业设施结构类型多样,出现了全国各地的甚至是世界各地的类型,但大多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展开适于海南气候特征,针对本土主栽作物的设施类型研究是海南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海南本地的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在研究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同时设施生产企业积极参与,共同研发,以突破这一瓶颈。另外,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本土化已经势在必行。我们应该一方面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总结经验,提炼技术,一方面通过攻关课题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关键问题。通过这两种手段使技术逐步成熟、规范,与本地气候条件相适应。

3.2.3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

设施农业脱胎于传统农业,与工业相结合,技术含量高,初期投入成本大,是劳动密集型的现代农业。海南设施农业起步晚,应吸取其他地区的经验教训,高起点,走产业化的道路,培育有实力,懂技术的重点企业,成规模上效益。发展设施农业产业的同时也要促进相关行业发展,形成产业链条,提高整体抗击风险的能力,使设施农业产业成熟、稳定。

设施农业分析篇2

一、我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

1、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得到加强。近年来,我市下大力气抓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河道整治等水利重点工程建设。先后完成了三义寨、柳园口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通许、尉氏县省级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和赵口引黄灌区骨干工程维修,对贾鲁河、涡河等流经市内的主要河道进行了清淤治理。据统计,全市共有机电井8.5万眼,井灌面积可达430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为483.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2%。旱涝保收面积35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59.3%。

2、耕地质量不断提高。通过沃土工程的实施,一大批先进适用土壤肥料技术得到推广和普及,培肥了土壤,提升了地力,耕地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有效提高了作物品质,粮食总产和单产都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以来,市属五县相继承担了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累计投入补贴资金890万元,完成了2万多个土样的采集与测试,落实万亩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基地建设10个,改造中低产田110万亩,提高土壤有机质0.02%,推广配方施肥面积689万亩次。通过项目实施,市县两级土肥队伍得到了加强,技术手段有了大幅提升。目前,市、县都建有土肥测试中心,都能独立为农民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

3、农畜产品质检体系初步建立。目前,全市两级(市、县农产品质检中心)三层(市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质检体系已基本形成。共建成市级检测机构1个,县级监测中心5个,农产品批发市场监测站4个。市农产品质检中心被农业部授权为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机构,被省中心授权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检测机构。同时,市级蔬菜、果品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已经启动。市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已通过省级验收,并投入运行,年承检能力可达到畜产品1000个指标、兽药和饲料产品1000批次以上,畜产品、兽药、饲料质量标准规定的检测项目可检率达到50%以上。农产品和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的投入使用,极大地提升我市的农畜产品的安全水平和竞争能力,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4、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所提升。新增大型农机具867台,目前,全市共有大中型拖拉机6000多台,农机总动力达616万千瓦。在农业机械拥有量增加的同时,全市农业机械化作业面积进一步增加,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率达到70%。全年完成机耕面积542万亩,机收面积426万亩,其中联合收割面积423.79万亩,完成机脱小麦占全市麦播总面积的96%以上。

5、农村社会建设得到较快发展。一是加强了农村“水、气、路、电”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16.9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沼气池3.2万座,全市农村沼气池已达8万多座;实施“村村通”和电网改造工程,农村道路建设和电网建设深入推进,基本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路通电。二是农村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目前,我市已建成11个农业信息网站,32个信息服务平台,58个乡镇信息服务站,已实现了村村通电话,1628个村能够上网查找信息,约占全市行政村数的70%,电信、网络已成为农民获得农业信息和服务的重要途径。

二、当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市在农业发展中投入巨大,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较大的改善。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在政策性投入上,虽然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资金在逐年增加,但相比我市农业经济发展对于基础设施的要求来说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在资金投入中要求地方配套的资金,由于市、县两级财政特别是县级财政相对困难,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专项投入明显不足。另一方面,国家投入的资金多用于大中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而对于伸入到田间地头的支渠、毛渠等排灌设施则投入较少。在金融性投资上,农行、农发行、农信社本应是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主体,但近年来受金融体制改革和商业效益的影响,银行主业已是“弃农经商”,加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多是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的公益项目,金融投入更是少之又少,融资难、信贷难问题较为突出。在农民自筹上,当前农村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千家万户经营,各自只管责任田,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两工”,对于周围排灌渠系的简单管养、疏通、维修都成了问题,出现了管理缺位,加之我市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根本没有能力投资组织统一的维护,基层村组管理范围内的农田水利设施普遍年久失修,损毁严重,远远不能满足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对农田水利设施的要求。同时,由于资金欠缺,良种繁育体系难以健全,良种和技术的引进、繁育、推广力度不大;植物防治和检疫体系建设落后,仪器设备老化、落后;从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人员知识老化却又难以得到及时培训,素质偏低,许多科研课题无法展开,许多科研成果不能及时推广。

总之,由于资金投入的严重不足,我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已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需要,甚至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传统生产方式占主要地位,现代农业发展滞后。受土地政策制约,农业难以形成规模经营,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方式,无法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生产手段相对落后,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较低,仅到70%,而山东、浙江等一些发达地区已经达到80%,甚至90%。设施农业发展严重落后,节水灌溉面积小。农业生产科技含量有待提高,由于长期重氮轻钾、重化肥轻有机肥的施肥不当和高毒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化肥、农药利用率低,土壤碱化、硬结严重和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的现象普遍发生。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需要加强,农产品市场规模较小,连锁经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新型营销体系还未建立,农村市场环境亟需改善。

3、农业减灾抗灾能力不强。一是农田排水不畅。统计数字显示,全市目前有效灌溉面积为483.9万亩,旱涝保收面积350万亩。这就说明约有135万亩农田排水不畅,轻则形成田间积水,重则造成涝灾。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在我们的调研对象中,凡是土质较重的地方,几乎都是怕涝不怕旱,个别地方排灌渠道淤塞,不仅涝不能排,而且旱不能浇;凡是夏秋雨水较多的年份,棉花、玉米等秋作物都不同程度地减产,严重时甚至绝收。二是引水灌溉面积小。我市紧邻黄河,引黄灌溉应是我市的优势。然而我市的引灌覆盖面积却十分有限,管理不到位,运行成本较高,往往是下游掏钱,上游用水,农民群众难免产生抵触情绪。加上惠济河等内河污染严重,灌溉功效明显萎缩。多数地块只能靠井水灌溉,但随着地下水资源的日益短缺,井浇田受此限制影响较大。三是中低产田改造任务艰巨。我市耕地土壤沙化较为严重,水源涵养能力差,粮食单产在800斤以下的中低产田有424万亩,占到全市591万亩耕地的三分之二,大多还是“靠天吃饭”,产量低而不稳,综合生产能力较弱,如遇大的涝灾或旱情,将会对我市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

4、农业基础设施管理体制不顺,管护机制不活。我市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大部分是改革开放前或初期修建的,由于建设标准低和设施老化,年久失修等问题导致安全隐患多,抗灾能力差,加上近年来我市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一些地方因修筑道路、建设厂房等,导致公路两旁、厂房周围排灌渠系等基础设施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目前,我市农业基础设施的管理机制已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政出多门,职能交叉重叠,工作职责不清。由于农业基础设施管理体制不配套,管护机制不完善,相当一部分的农业基础设施工程建成后,由于管护的措施不到位,管护的责任不到人,管护的资金不落实等原因,造成“重建设、轻管理”,“有人建、无人管”,边建边毁、重复建设的问题较为突出。一些重点设施工程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如农村道路建设,在我市以前已完成的“村村通”公路中,由于排水设施的不完善和道路维护跟不上,才三年多时间,那时修建的柏油路,现在一些道路已是坑洼不平,损毁严重,部分农村又出现了新的“行路难”问题。农田水利设施也是如此:由于水源、供水、排水、治污节水等环节实行分割管理,难以建立、制定适应市场规律的、与相关的政策法规配套的规范管理措施,致使长期以来存在的重建轻管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已建成的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不善,效益难以充分发挥,影响了农田水利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加速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农业基础牢则生产丰,生产丰则农民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必须尽快研究解决制约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的瓶颈问题,加大力度,加快进度,结合实际,长抓不懈。

1、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随着农业税的取消和农民负担监督查处力度加大,一些领导和行政管理部门对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花钱多,效益不明显。因此,愿意大笔投资搞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或发展工业及第三产业,不愿投资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造成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不研究、不解决,能推则推,推不了则拖,在农民群众中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声望。

在市九次党代会上市委就明确提出了“三大跨越”,而要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关键就是必须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我市近期开展的“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开封大发展大讨论活动”,建议有关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应带头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农村基础设施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赖以发展的“先行资本”;认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应统筹城乡发展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工程”来抓;作为改变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工程”来抓;作为为农民办实事,为农民办好事的“民心工程”来抓,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突出位置,用科学发展观统筹解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真正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与基层干部群众一道研究解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措施,具体部署,从而尽快改变我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现状。

2、以政府为主体,千方百计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是解决投入问题。因此,应创新投资机制,建立长效机制,继续坚持并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真正做到县级以上财政每年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长幅度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推动国民收入分配切实向“三农”倾斜,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两只手”的作用,建立以政府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筹资渠道。一是向上级要一点。充分利用本次世界粮食危机带来的机遇,紧紧跟随国家在河南建立粮食核心区、并给予大规模资金扶持的政策取向,积极向上争取一部分资金;二是市县乡挤一点。地方财政,通过减压其它支出,挤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请农民集一点。可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在坚持效率与公平原则的基础上,广泛征求群众意愿,按照谁出资、谁受益的方式,制订优惠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个人、村集体经济组织以独资或股份制形式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农民维护基础设施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四是去银行贷一点。通过申请补贴或以村为单位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方式筹集部分资金,千方百计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五是向社会筹一点。要制定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将社会闲散资金转化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探索多元化投资的新路子。同时,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整合现有各项支农投资,建立专门的资金帐户,进行专门管理,突出重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引入市场化管理机制,重视建后管护。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三分建、七分管”,必须高度重视项目建成后的管理维护工作。要创新和完善项目长效管护机制,在落实专门管护力量的同时,充分调动农民群众作为设施管护主体的作用,切实保护好、维护好农业项目设施,保证项目工程常年发挥效益。一是通过宣传,增强群众管护意识,发动群众参与项目管理。二是将项目的建后管护纳入各级主管部门的日常工作。制定项目管护计划和实施方案,指定专人负责,同时定期对各项目区管护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做到奖优罚劣。三是探索农业基础设施经营管理的新机制。对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在确保安全、有效运行、发挥效能的前提下,探索引入竞争机制,推行市场化管理新模式,具体形式可灵活多样。如:对已建成的农村基础设施的产权进行卖断,所变卖资产由村委会集中起来就地专门用于农村公益基础设施建设,使其滚动发展。对容易管护和维修的基础设施有偿承包,由承包人定期对管护的基础设施进行维修,村委会按照目标责任管理合同书的规定予以监督,使之成为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4、以农田水利为重点,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增强农田灌溉条件。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对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起到重要的作用。一是对于大中型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要统筹兼顾,综合治理。整合国家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项目资金,突出抓好赵口、黑岗口、柳园口、三义寨四大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加快内陆河治理步伐,提高防洪除涝标准,对贾鲁河、涡河、运粮河、惠济河等重点灌溉排涝河道进行彻底整治。二是对于用于灌溉排涝的支渠,目前是地方拿不出钱,农民不愿拿钱,堵塞较为严重,存在的问题也较大,要采取国家投资为主和各县乡辖区内谁收益谁治理的方式,明确责任,尽快疏通。三是对于伸入田间地头的小型沟渠,要对受益范围内的一村一组采取“一事一议”、民主决策的办法,筹工筹劳,进行清淤整治。

5、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建设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从土地出让收入中增加对农业农村的投入,重点支持基本农田整理和耕地质量提高。加快建设一批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扩大有效灌溉和节水灌溉面积,将项目区建成旱能灌、涝能排、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基本农田。鼓励和引导发展设施农业,根据农业部《关于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设施农业建设,建立和完善设施农业标准化体系,示范和带动全市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加快沃土工程实施步伐,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规模,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切实提高地力。扩大种子工程、植保工程实施范围,积极推广优质高产品种,提高品种优质率;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推广高效低毒农药,引导合理施药、安全用药,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和人工影响天气建设,提高突发气象灾害的预警时效和准确率,有效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设施农业分析篇3

关键词:设施农业 现状 对策 分析

设施农业就是根据农业发展的需要利用人工建造的实用设施,该设施为种植业、养殖业及其产品的贮藏保鲜等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以便将农业生物的遗传潜力变为现实的巨大生产力,从而获得速生、优质、高产、高效的农畜产品。设施农业是知识与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设施农业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易于集约化生产等特点,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快速发展。

一、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久远,至今已形成多种类型、多种结构、多种功能的综合发展模式。设施农业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也得到不断加强,其科技项目正受到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

我国长期以来蔬菜供应不足的问题随着设施园艺的快速发展得到了基本解决,达到了淡季不淡、周年有余的目标。我们已经试验研究出比较适合我国气候条件的园艺设施,同时在保护种植栽培、节水灌溉、机械化育苗以及蔬菜无土栽培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有些研究成果已逐步应用与推广在生产实践中。目前,我国设施农业不但超越以前的瓜、菜、花卉等园艺作物的范畴,而且在大田作物、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林果生产等诸多领域也获得广泛应用。

2、我国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技含量低。发达国家采取的是“高投入、高产出”的高科技手段来发展工业化农业,而我国由于技术和经济的原因,则是采用的低投入、低能耗的技术体系。我们的温室结构简易,环境控制能力差;栽培管理主要靠经验、靠天气,与生产管理数量化和指标化的要求差距很大;温室种植品种还没有专用型、系列化的品种,设施条件下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始终在低水平范围内徘徊:

(2)设施水平低下。我国设施栽培面积从统计数字情况上看很大,但设施装备的水平低下,大部分设施都是简易型,有些只具备简单的防雨、保温功能,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土地利用率较低,保温、采光性能差,由于作业空间小,不便于机械操作,更谈不上对设施内的环境因素的综合调控。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较低农民生活水平的需求,但整体设施水平却很低,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3)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目前,我国设施农业机械的配套水平仍然较低,还不适应机械化作业水平,生产仍以人力为主,农民劳动强度大。现有的产品机型很少,且多为已有的陆地用小型耕耘机械。这些都是制约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的瓶颈;

(4)运行管理水平较低。现代设施农业体现出三个特点:市场、高技术和企业化,这三者是硬件设施和软件技术的统一体。随着硬件设施的建成,软件技术将起到主导作用。要想设施农业发达,国家不但拥有先进的硬件设施,还要使生产一加工一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具有完全与市场相适应的运行管理机制。

二、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对策的思考与建议

1、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设施农业。

当代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就是设施农业的发展规模。为此,我国应从战略的高度认识设施农业,不可盲目引进和扩大设施农业的规模,也不要对设施农业冷漠淡化,无动于衷。因此,要正确认识设施农业所具备的潜力和影响,在制定农业发展远景规划中,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规划,有预见性地、不失时机地将设施农业的发展放到应有的位置,引导经济发达的城市和企业集团发展设施农业。

2、发展符合国情的现代设施农业体系。

我国应适当引进设施农业方面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以提高我国设施农业水平。但我国幅员辽阔、地域条件差别大,气候类型多样、经济、技术、市场条件不一,致使我国不同的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也分别不同。因此要有条件、有计划、有目的地发展设施农业,而不能盲目照搬他国或他地区的模式。要因地制宜,重视区域特点,找出适合本地的设施农业类型,使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设施农业发展体系。

3、推进设施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设施农业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产业,要想形成强有力的品牌效应,必须形成相当的生产规模,这样才能占领市场,有效的开发与持续利用资源优势,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政府应采取加大投入等政策措施,以龙头企业为突破口,集中扶持和培育规模化的设施农业基地,进而使设施农业向产业化推进:

4、大力提高生产者的素质。

只有由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来操作先进的设施和技术,才能使设施和技术的先进性得以发挥,才能充分体现巨大的增产潜力。目前,我国在设施农业的技术开发、管理等方面高素质的人才极度缺乏径,有些关键技术的开发管理与国外水平差距甚远。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大力普及设施农业的科学知识,注重培养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才,提高生产者的素质:

设施农业分析篇4

1.1产业规模、区域分布及设施类型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现有温室1559栋、拱棚447栋,其中:温室种植1184栋(89.93hm2)、大型连栋温室1栋(1.08hm2),闲置374栋(23.47hm2),拱棚全部在种植(15hm2)。经营设施农业公司(合作社)有11家,种植温室532栋,农户自营和承包经营652栋。在民和县总堡乡、中川乡、官亭镇、马场垣乡等6个乡镇建立设施农业基地8个。1.2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化肥农药“双减”、节水灌溉、雄蜂授粉、黑白膜覆盖、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主导品种:人参果、草莓、灵芝、食用菌、辣椒、番茄、西葫芦、茄子、叶菜类等。

2主要做法和产业亮点

2.1抓好项目、确保成效紧抓项目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通过项目建设,在总堡乡、中川乡、官亭镇、马场垣乡等6个乡镇建成设施农业基地8个,引进公司11家、种植合作社32家,有效带动设施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二是加大旧棚改造力度,争取省市县各级资金累计改造旧温室650余栋,切实提高设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2创新管理模式,促进产业提档升级按标准实行规范化管理,创新“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总堡垣设施果蔬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借助甘青区域合作平台,引进兰州红古区兴盛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兰州市红古区农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赤松茸320栋,其它食用菌200栋、辣椒、番茄100栋,种植各类蔬菜356余栋。中川黄河彩篮103栋以“合作社+农户+订单销售”模式经营,种植辣椒、番茄、叶菜为主。官亭黄河彩篮89栋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以电商平台为主要销售渠道,主要种植辣椒、番茄、灵芝等作物。马场垣金星村244栋主要以休闲观光、体验采摘为主,主要品种为人参果、草莓、辣椒、番茄、叶菜等。巴州镇巴一村69栋温室,采取“公司+基地+商超”模式经营,产品由公司统一收购销售,有效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2.3立足产业需求,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在发展特色拳头产品和品种上做文章,不断提升特色产业档次。重视科研攻关,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示范引领作用,以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展示为主,使其成为对外的示范窗口,对内的科、教、研基地。通过邀请省内外专家教授举办蔬菜栽培技术座谈、现场技术指导等形式对各基地进行技术培训。大力开展农民培训工程,建立健全农技推广和科技培训体系,总结和推广传统种养技术和实用新技术,不断提高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生产质量和经济效益。

3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2008年以前修建的温室配套的保温设施是草帘,草帘两年就腐烂破损,不能保证正常种植,种植户没有财力购买保温被,从而造成温室的闲置。3.2民和县的设施温室绝大部分墙体为土夯墙,长期遭受连续集中强降雨和阴雨天气,温室受灾损毁严重,主要包括温室门洞、后屋面、墙体等垮塌。因为受灾面广、损失严重,缺乏维修资金,部分温室放弃种植。3.3设施农业投入资金少,扶持力度小。特别是对配套保温被、维修基础设施没有扶持资金,造成基地水电路设施的老化,影响正常生产。3.4由于设施农业投入大,收入不高,企业和合作社种植温室,经营管理不善,人工费用高,没有项目扶持,放弃种植。3.5资金缺口大。据统计,全县需改造温室配备保温被800栋,棚面改造500栋,墙体维修1.2×104m,后屋面维修2.4×104m,棚膜1000栋,卷帘设备200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维修资金缺乏。

4蔬菜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今后民和县蔬菜产业突出名、特、优,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经济。通过基地推动、市场拉动、科技促动,延长和加固产业链条,力争用五年时间全县露地常规菜田达到3333.33hm2,设施蔬菜净种面积达到433.33hm2,生产反季节蔬菜2.6×104t,蔬菜产值达到1.68亿元。在充分利用现有主导产品和特色产品的基础上,努力把资源及生产优势变为商品优势和市场优势,逐步实现产业升级。具体抓好以下几项措施:4.1优化布局,扎扎实实推进板块建设。克服“遍地撒网,遍地开发”及“小而全,百花园”的传统习惯做法,重点抓好“两河沿岸”、“两沟”的板块建设,即:湟水河、黄河沿岸,隆治沟、松树沟。以地处湟水河、黄河沿岸的川口镇、马场垣乡、中川乡、官亭镇为中心,大力发展露地、保护地优质瓜果蔬菜种植,逐步向享大公路沿线辐射,以湟水河沿岸的峡门镇、新民乡、总堡乡、隆治乡为中心,大力发展保护地辣椒、番茄,露地旱砂西瓜、冷凉性蔬菜及蔬菜制种。4.2加强标准化生产,推进品牌战略。正确审视民和县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健全质量安全监督服务体系,力争用一到三年的时间,建设3~5个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通过扩大宣传、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档次等措施,进一步加强“两品一标”蔬菜生产基地的认证和保护,加强包装和标识的使用,不断提高现有“名禾”品牌的知名度,增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4.3加强科技创新,加快实用技术推广。在巩固现有地膜覆盖等栽培技术的同时,着力推广温室栽培新技术。积极实施蔬菜种子工程,引进、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提高蔬菜良种覆盖率。4.4借鉴蔬菜生产大县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着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等技术。加强技术培训,开展经常性的科技下乡活动,送实用技术到田间地头,提高菜农科学种菜水平。4.5加强中介组织建设,健全蔬菜市场体系。积极扶持蔬菜营销协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培养蔬菜经纪人和运销大户;加强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建设,搞活蔬菜产品流通。

5设施农业发展的建议

5.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形成促进蔬菜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一是要进一步进完善管理体制。市、县两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切实履行政府行政管理职责,健全蔬菜产业化发展规划的组织,强化蔬菜生产、销售、加工等方面的指导和服务工作,特别是做好品牌宣传、市场培育和企业扶持的工作。二是尽快制定并实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战略。制定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民和县今后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方向和措施。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建议尽快出台能够全面促进设施农业产业快速发展的优惠政策,同时,将制定的有关的优惠政策要落到实处。5.2实施名牌战略,提高蔬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一是要利用商业手段加大对“名禾”牌商标的使用,可将“名禾”牌蔬菜商标专权给予一些蔬菜销售公司使用。二是要加大对蔬菜商标的创建力度,争取在几年时间内,创建3~5个全省知名的蔬菜品牌。三是要统一包装、分级包装,改变民和县蔬菜只是单一的统货出售的现状,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四是由蔬菜销售公司(或蔬菜经销大户)在一些中等发达城市(西宁、兰州)蔬菜批发市场设立直销窗口,打响民和蔬菜品牌。5.3加强科技队伍建设,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一要加大对蔬菜产业经费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二是要加强民和县蔬菜科技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技术人员、各乡镇的农业科技人员的作用,鼓励他们工作重点转为深入菜区一线,为菜农提供全程技术指导;三是通过聘请技术顾问、专家讲课、设立教学基地等形式寻求智力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崇光,包玉泽.我国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与对策[J].中国蔬菜,2010(15)院1-5.

[2]柳代善.洋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探讨[J].农技服务,2016,33(1)院23-24.

设施农业分析篇5

[关键词] 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政府投资

[中图分类号] F30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4-0018-05

2006年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体的中央一号文件,抓住了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根本,首次提出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点转向农村。农村公共物品的建设,特别是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建设既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也是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的基本物质基础。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切实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概念诠释

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是指为农业生产过程提供基础、从事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中所必须的、对农业生产发展有重大作用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是在农业生产完成的各个环节所使用的劳动材料、劳动对象等生产力要素的总和,按其内容可分为物质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两大类型。

物质基础设施主要是指直接作用于农业生产,与生产过程紧密相连的设施。包括供应生产资料的产前环节,生产农业初级产品的农业产中环节以及产后环节的基础设施。具体表现为生产资料的基础设施,如农田、畜禽舍、鱼池等;生产条件性的基础设施,如农田排灌系统、鱼池给排水系统等; 生产工具性的基础设施,如大型农田耕作机械、畜牧机械等;加速农产品流通的农业产后环节的基础设施包括如仓贮运输设施、农产品加工设施等[1]。

社会基础设施主要表现为间接作用于农业生产的设施。其包括农业综合教育方面的基础设施、农业科研方面的基础设施(主要体现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业推广方面的基础设施、农业政策及法规方面的基础设施、农业信息方面的基础设施。

二、政府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投资的必要性

(一)从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生产属性来看

以农田水利、农村交通运输、仓储设施等为代表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包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等在内的农产品总成本,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市场交换能力,保障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稳定性,增强农业抵抗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的能力[2]。因此,基于农业生产设施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强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投资是十分必要的。

(二)从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投资主体来看

当前农业投资的主体主要包括:农民、集体合作组织、有关企业和政府。然而,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是一种公共物品,不但具有经济效益,而且具有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提供的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外部正效应明显。故而,一方面,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投资数额大、投资期限长的特性决定了其不可能由分散的农户独立进行。另一方面,经济效益低、投资以后产生的效益不易分割;导致微观经济主体不愿意承担。从实践中看,农户分散经营、规模较小,积累能力有限,各种摊派费用的增加,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加之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威胁,致使农户投入的波动性较大。各类合作组织和企业投入的资金数额有限,份额很小。农户、各类合作组织和企业都无力进行较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因此,无论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还是实践角度来看,由政府来投资兴建农业基础设施都是理所当然的。政府投资仍是农村建设资金可获得的主渠道。

三、政府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投资缺位

当前中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轨的过渡期,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更是如此。中国财政支农支出增幅较少,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一直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中国《农业法》明确规定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中央财政来看,能够达到这一要求的年份屈指可数,地方财政也多数不能达到这一要求。长期以来,中国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的间接支持要大于直接支持。

(一)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总量持续增长,但增速趋缓

建国以来,中国加大了财政对农田水利工程、中低产田改造的投资力度,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改革以来由于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性质和作用认识不足,长期没有把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上加以统筹规划和安排,直接导致农业生产基础设施长期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短缺运行成为一种常态。

从长期来看,1978~2004年间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的增长倍数大约仅为同期国家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一半;农业基本建设支出的年均增量率9%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的年均增长率10%略低于国家财政收入增长率12%、国家支出增长率13%、国家财政支农支出增长率11%。从近期来看,2000~2004年间农业基本建设支出的年均增量率8%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的年均增长率7%;与国家财政收入增长率18%,国家支出增长率15%,国家财政支农支出增长率19%形成巨大反差。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同期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以及国家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速度。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相比,1978~2004年各年的农业基本建设增长速度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增长速度的总体增长水平甚为低下(见图1)。

(二)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所占比重偏低,呈显著下降趋势

2004年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占基本建设总支出的比例为16%,比1978年提高5个百分点,比2000年下降了3个百分点;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中期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基本建设比例呈现上升趋势,1998年间达到最高比例33%,此后一直呈现下降趋势(见图2)。2004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支农支出比例约为24%,比1978年降低10个百分点,比2000年降低9个百分点;1978~2004年间除1998年达到较高值外,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见图2)。此外,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比重偏低,1978~2004年间,始终徘徊于0.04%~0.1%之间;近20年来,除1998年外,一直呈现下滑趋势(如图3所示)。1978~2004年间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占国家财政收入比重持续低于5%,与财政收入增长水平和速度严重脱节。从动态角度来看,所占比重1978~1998年间波动较为明显,但1998年之后,一直呈现较为显著的下降趋势(见图4);且降幅颇大,由1998年的4.66%骤降至2004年的2.14%,近于减半。

农业科研投资占全国科研总投资的比例不尽合理,与农业产值占国民经济份额的比例极不相称。1990年以来,农业科研经费占全国科研经费的比重一直未超过11%,并且趋于下降。1978~2004年,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占支农支出比例平均值为0.77%,1985年达最高点1.27%,此后急剧下降,2004年跌至0.56%。虽然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占国家财政支出比例较为稳定,但比重值偏低,1978~2004年间始终未高于1%。2004年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占国家财政收入比例为0.05%,比1978年降低0.04个百分点,比2000年降低0.03个百分点;1998年以前波动较大,但1998~2004年呈现较为明显的下滑趋势。

(三)政府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投资缺位原因分析

1. 从中央政府投资来看。虽然财政支农总量历年来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但总量不足。财政支农占财政支出比重偏小且受政策波动幅度较大。20世纪韩国的新农村运动等成功经验表明,在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一般都承担了主要投资主体和组织者的角色。对比中国情况,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农业基本建设的速度明显放慢。其原因主要有两点:(1)财政支农资金中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比重的下降趋势以及年际间的剧烈波动影响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投入主要以间接支持为主,直接用于农业基础设施比重小,而用于大中型带有社会性的水利建设比重较大。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中央财政的农业基本建设开始逐渐向水利和林业倾斜。目前在中央财政预算内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中,水利投入最多,林业和生态建设投入次之,农业投入份额最小。数十年来,中国有60%的财政支农资金用于大江大河的治理和中国气象事业以及乡镇企业的发展,直接用于农业生产性支出的仅占40%左右[3]。不仅如此,受体制和统计口径的约束,水利、气象、林业生态等社会效益显著、受益对象不仅仅局限于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其投入长期以来一直统计在农业投入中,一定程度上夸大了政府农业投入的规模[4]。按照现行的财政体制和投资体制,中央政府投资主要负责大中型基础设施项目。其中,用于城市防洪的水利建设支出占有较大比重,真正直接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的生产性基础设施却严重不足。(2)财政支农资金的支出结构不平衡,非生产性投入较高,生产性投入不足。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农业主管部分人员的经费,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明显不足。在生产性投入中,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例较高,但农林水等部分科技三项投入比例较低,总体水平较低。据统计,中国目前每年对农业科研的投入仅为60多亿元,约占农业总产值的0.25%左右,而发达国家平均为2.37%。

2. 从地方政府投资来看。(1)地方政府投资总量不足,县级政府对农业资金投入绝对量呈现不断增长趋势,但是相对规模却不断下降,缺乏投入长效增长机制,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增幅低于财政收入增幅。省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人均平均比上年增长3.5%,低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2.5个百分点;市地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平均比上年增长7.4%,低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0.9个百分点。省级政府投入也主要用于同中央投入配套搞大中型项目,中央和省级政府仅对个别地区和特殊类型的农村小型基础设施项目适当补助(如老少边穷地区等),农村小型的基础设施基本主要依靠农民自己的集资和投劳。除此以外,地方财政投入中直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比重偏低,而用于各项农业事业费支出比重却不断攀升。(2)地方政府投资效率低下。县乡财政无力提供配套,甚至截留挪用中央和省市财政支农专项资金;财政支农资金“空投”和被挤占挪用现象十分突出。从2003年底开始,国家审计署组织17个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对全国50个县2001~2002年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发现50个县挤占挪用财政支农资金4.95亿元,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额的10%。40个县本级虚增支农配套资金达5.35亿元,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额的10.8%[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表明,财政支农资金由70%左右用于农业行政事业单位事业费,而没有用于农业生产本身,农民受益很小,根本没有达到支援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

四、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所处的困境及其负面影响

(一)农业生产物质基础设施严重短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减弱,农民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

中国现有的农田水利工程大多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大部分年久失修,设施老化,破坏严重。农业机械服务和配套设施落后,许多生产性基础设施不完善,农、牧、渔业缺乏现代化的技术和设施装备;许多产后基础设施薄弱。相当一部分农民甚至还没有摆脱手工工具。据农业部调查,全国84万座水库,近1/3“带病”工作,完好率仅为30%,渠系灌溉设施配套不全,60%的排洪工程设施需要维修许多河道淤积,行洪排涝能力下降。

水利设施的老化意味着抗灾能力减弱,直接导致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农田灌溉面积以每年33万公顷的速度在减少,减少粮食生产能力达20亿公斤。虽然近年来粮食年均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年均增长率较70年代有所降低,但是,从绝对量来看,两者一直呈现净增长态势(见图5)。从成灾率来看,2000~2002年为60%,比1970~1979年间的成灾率翻了一番。80年代和90年代的成灾率均保持在50%的高水平之上。就受灾和成灾面积而言,1970~1979年间全国年均受灾面积为37 688千公顷,增幅为10%,2000~2002年年均受灾面积为5 1321千公顷;70年代至今,增长达1.5倍之多。1970~1979年间的成灾面积为11 584千公顷,2000~2002三年间的成灾面积为31 145千公顷,较70年代增长了2.5倍以上。另外,由于农业基本建设不足,致使中低产田的改造难以实现。中国目前中低产田总面积为13.13亿亩,占耕地面积比例高达80%。

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是由农业投资形成的农业生产力的最基本的要素;与农村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而目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应短缺,致使遇雨不能排涝,遇旱不能浇灌的现象时有发生;加之土壤质量飞速下降,综合肥力日益减弱,水土流失面积越来越大的不利条件,更是加重了中国农民所背负的隐性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势必导致其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矛盾较为突出的个别地方,甚至会导致当地农民丧失生产信心。

(二)社会基础设施偏低,严重制约科技利用效率的提升

在农业财政建设性资金中,直接用于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小,用于农业科研和推广应用的比重则更为低下。中国有2万多项农业科研成果得不到推广和应用,粮食亩产量多年来出现增长缓慢徘徊的局面。

国家对农业科技投入水平的低下,一方面直接导致有关农产品生产的种子技术、基因技术及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长期得不到根本改善和提高。据测算,中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2%,而发达国家一般为60%~80%,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的持续稳定增长。另一方面,引致水资源浪费严重。由于灌溉技术及管理水平落后,中国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而先进国家却高达50%~70%。2004年全国农田水利有效灌溉面积为54 478.7千公顷,2000年为53 820.5万公顷,增长幅度微乎其微,年增长率仅为0.3%。机电排灌面积2004年为36055.4千公顷,2000年为35 954.3千公顷,增长幅度几乎为零(见图5),年均增长率仅仅为0.07%。

[参考文献]

[1]陈文科,林后春.农业基础设施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农村观察,2000,(1).

[2]陈和明,沈建新.我国实施财政支农政策的基本依据分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5,(2).

[3]安广实.我国财政对农业投入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1999,(9).

[4]乔延清,吴秋.中国农业基础设施支持体系评析[J].理论探讨,2006,(2).

设施农业分析篇6

关键词:农田;灌渠设计;施工作业;水利工程

当前,修建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农田的耕地灌溉问题以及农村的村民和牲畜的饮水问题,小型的农田水利工程主要包括修建小型的水库、蓄水池、塘坝以及为了防止干旱的自然天气所造成土地干涸而建设的饮水工程等等。小型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完善当地农业水利设施,能够有效的降低因自然灾害情况的发生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损失,为农业健康、稳健的发展提供源源动力。

一、农田水渠的设计

(一)农田水渠的设计原则

在设计农田水渠时,首先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地形环境情况,因为所设计出的水渠要能够符合给予所有农田灌溉的要求,所以其渠道是分布非常广泛的。在设计时,应将当地的地理条件特征加以合理利用,将渠道的主干部分设置在较高的位置点,然后将各分渠道设计在较低的位置,这样不仅能够达到让所有农田都被充分灌溉的目的,还能提高灌溉效率,节约水资源。其次,水渠渠道的设计必须符合安全可靠的原则,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例如,在设计渠道时,要尽量避免高填方和不易施工的危险路段:在修建山丘区地形的渠道时,应远离河流和小溪,以避免暴雨天气导致的山洪冲毁渠道的情况发生。同时,渠道设计还有配有泄洪、排洪的基础性设施。

(二)农田水渠设计材料的选择

在设计材料的选择上,要选择能够符合当地地形条件的材料,可以大胆尝试当前市场研发的新型材料、新工艺以及新技术,打破旧有观念“使用混凝土材料”。对于材料的选择应遵循适用原则,这样才能提高使用效率。根据地理条件的不同,在材料的选择上也应多加注意,例如,东北地区在冬季时,气温较低,水资源短缺,因此,在该地区设计水渠使用材料时,要注重材料的防冻性以及水损较小等特殊要求。应用塑料管以及塑钢槽等材料来衬砌渠道,能够提高渠道设计的合理性,并且具有施工便捷、实用性更强的优点,具有耐久性,经济实惠。同时,塑料管以及塑钢槽等材料能够避免由于热胀冷缩等自然因素所带来一定的破坏,降低水渗漏的损失,高效、节能、安全、可靠。

(三)农田水渠跌水的布局设计

在设计农田水渠跌水时,要遵循减少落差、多设跌水、挖填要均匀的原则。要特别注意的是,一定不能出现填方过高以及跌差超大的现象,一些地方在设计跌水时,将落差设计过大,并且将跌水修改了填方的渠道上,渠道仿佛设计上了天,而跌水上面以及下面全部都是填方的渠道,造成了跌水的进水口和田面的距离达到了1米高,造成了严重的供水安全隐患。

二、农田水渠的工程施工

(一)衬砌板的加工制作

在加工制作衬砌板时,应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预制的衬砌板(槽)其边缘一定要垂直、厚度均匀,边角呈方形;二是在制作完成后,要对衬砌板(槽)加以养护,避免其在搬运或是卸货时发生断裂、磨损毁坏的现象发生,为渠道的衬砌具有高质量做良好保障。

(二)农田水渠的放样以及沟槽土方的开挖

在进行农田水渠渠道的放样时,要严格的按照渠道施工工序的规定要执行,主要是结合初始设计参数(堤顶宽度、渠底宽度、水渠深度、渠道比降等方面),将渠道的设计能够符合施工的实际情况,然后做好渠道的开挖和填筑工作。放样的程序为:首先将渠道的中心线固定好,并打下中心桩做以标记,然后再按照之前设计的比降及高程,将水平杆固定好,并在其上面按之前设计的尺寸将堤顶线以及渠底线加以固定,最后即可按照放的线来进行水渠的开挖。需注意,依据比降和高程,每隔25米要打下一个标示桩,桩号依次为0+025,以便确保施工的准确度。

在沟槽土方开挖时,施工分为三个步骤。一是做基础性的处理,主要对土地的地质进行勘察并且对土壤的承载力进行分析,如若是较为软弱的第几,应考虑换填方法来做加固处理,就是先将软地挖去,然后用回填料以分层的形式进行回填,加固土壤。二是开挖沟槽时,应分两次开挖,第一次开挖时,预留要超过20cm,第二次开挖是在浇筑混凝土地板前或者是在安装U/L型的加工制作件之前,开挖深度达到之前设计的高程。

(三)混凝土浇筑工作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时,应注意三点问题。一是要选择适用的骨料,同时还要将原材料配比正确;二是在混凝土在搅拌站拌和后,在运输的途中应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温度;三是用混凝土浇筑时,应快速施工,保证混凝土的温度,并且要使混凝土和沟槽的底部接触完好,之后采用分段式浇筑方法,浇筑每一段后,施工人员要做原浆收面工作,达到外观良好的效果;四是无论是使用人工或是附着式的振动器进行振捣,都要对混凝土的均匀性加以保证;五是要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后,注重对其的保养,以避免裂缝现象的发生。

设施农业分析篇7

关键词:设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河北南

和2015年8月中国农业大学与邢台4县、区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就现代农业的规划设计和技术引进以及人才培育等方面展开了深层次合作。此次合作中,中农富通承担了南和县农业经济综合体的规划建设项目,以及南和农业嘉年华、现代设施农业产业集群、农业工业专业集群等先导项目的设计、建设和运营。2016年对140hm2南和设施农业产业集群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建设。2017年项目第一期建成国内投产面积最大的优质蔬菜高效生产集群16.6hm2。2020年将设施农业产业集群业务板块独立运营,并且成立了河北富硕农产品种植有限公司,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资源为产业集群的扩大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南和设施农业产业集群正在这片面积为140hm2的土地上,不断将南和蔬菜产业进行升级和凝聚,一步步走向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优势特色设施农业产业集群。

1农业高新科技铸就优质产品品牌

1.1“工厂化”蔬菜种植

南和设施农业产业集群在高科技智能温室利用适度规模和高新技术手段来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果蔬生产的整个过程依照良好农业认证标准,作物营养指标和环境的施行实时监控,保证蔬菜的美味、营养、安全、健康。产业集群拥有113000m2的高端智能温室。100000m2温室用作水果彩椒、水果番茄、水果黄瓜的高效生产,8000m2用于地面潮汐灌溉工厂化育苗和泵房等配套设施。

1.2聚集农业智能装备

南和设施农业产业集群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使用中农富通自主研发的24项专利,引进集成18项高新技术,主要采用无土栽培模式,采用标准化智能控制系统、配以熊蜂授粉、数字化联动等高新技术,确保实现高产高效。

1.2.1高效栽培系统。一是地面式潮汐灌溉育苗技术。将水分灌溉和科学配比的营养液有机地结合,利用潮汐原理,实现自下而上的优势灌溉技术,利用计算机控制系统来控制灌溉开启时间、营养液在栽培床存留时间以及回液启动时间等,实现营养液各参数变化的随时监测,根据情况作出相应调整。二是椰糠岩棉复合型高效栽培技术。结合基质保水、透气性,调整最佳气相比,为根系生长提供最佳生长环境。该技术具有“三省、三高、两不怕”等特点,“三省”即省水、省人工、省农药;“三高”即高产、高效、高品质;“两不怕”即不怕重茬、不怕地不好[1]。

1.2.2智能化灌溉系统。一是智能化水处理系统。严格净化处理、反渗透处理,确保纯净水源灌溉。利用该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水中化合物、菌类、藻类、病毒和可溶性盐类物质,减少植株病虫害发生概率。二是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对水分和养分进行综合调控和一体化管理,根据植物需求,提供智能化水肥营养的有效供给。该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果实品质的改善。1.2.3智能化环境调控系统。一是全方位环控系统。内循环小气候,温、光、水、肥、气智能环境调控,全过程零污染。二是CO2施肥系统。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棚室内CO2浓度,增强作物抗病能力和提高产品品质。三是正压通风降温系统。将经过湿帘降温的外部新鲜空气通过栽培槽底部通风管道以正压送风的形式送入温室,优先对作物根区进行降温,配套荷兰专业环控系统保证良好的降温效果、降低运行能耗。四是自然通风系统。推杆开窗与摆臂开窗系统结合的开窗形式,将开窗比提升至24%;采用荷兰原装进口温室专用减速电机,保证系统运行平稳可靠[2]。

1.2.4智能化植物保护系统。一是生物综合防治(IPM)。采用快速处理损害和病害Productive系统,利用温室图表浏览工具,实时监测病虫害动态,跟踪和追踪,实施IPM生物综合防治。二是熊蜂天然授粉技术。荷兰进口熊蜂授粉,提升商品口感和品质,纯自然、原口味的商品体现。三是屋面清洗系统。有外遮阳系统的温室配备顶喷淋系统,无外遮阳温室配套屋面清洗车,对温室顶部进行有效清洁,保证温室透光率[3]。四是采后包装系统。采用信息化、自动化技术,降低包装过程对果蔬的损伤,提高包装效率,保证果蔬的鲜嫩。

1.3高端品质,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

定位高端农产品,首先要具备高端品质[4]。南和设施农业产业集群的水果番茄、水果黄瓜、水果彩椒甄选荷兰优质种源,具有高端农产品的基因。种植全过程按照欧盟良好农业认证标准,真正实现了果蔬种植过程零污染、全程可追溯。南和设施农业产业集群对于果树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精耕细作,以最大程度地保证果蔬的自然营养和鲜嫩口感。生产的果蔬已顺利获得欧盟标准GAP认证和中国绿色食品认证,具有打造成高端农产品品牌的潜力。其次,高端农产品需要走品牌这条路。农业品牌化是获得农产品高额附加值的通行证[5]。中农富通配备高端农产品品牌策划、文案、设计、新媒体运营、电商团队,持续做市场调研、品牌定位、视觉形象设计、产品架构梳理等一系列工作,邀请资深行业专家为公司相关员工做指导、规划和培训。2018年3月4日,北京富通大潮来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河北富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南和设施农业产业集群产品会”在北京新发地顺利召开,南和县政府相关领导亲自带队到北京为南和设施农业产业集群优质农产品站台代言,产品得到多方支持,在会现场就促成了多单合作。从此,南和设施农业产业集群农产品以优质农产品的形象成功进入京津市场。目前,河北富硕农产品种植有限公司已经与北国、美食林、家乐园、卜蜂莲花等大型连锁超市进行合作,设立专柜,并且在BBM、福美多等多家电商平台线上售卖。打造对接农商互联、信息共享、高效便捷的市场运营体系,不断推动高品质农产品品牌发展。

2疫情来袭攻克难关,保证农产品持续供给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粮食和生活等必需农产品供应成为大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在疫情防控过程中,许多地方在农产品的供给和物流销售上都遇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南和县是传统农业县,蔬菜种植面积6666.67hm2,既是品牌农业示范县,也是直供京津冀三地的“菜篮子”。南和设施农业产业集群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克服了物流运输受阻、原料供应不足、复工和用工难等问题,疫情期间平均每天蔬菜出货量达3t左右,同时还为受到疫情影响的当地无法外出打工的40余位村民们提供了就业机会。

3高人气,吸引多方关注

2017年11月10—11日中农富通在南和成功举办了第七届中国县域现代农业发展高层会议。会议开在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当时会议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名嘉宾,邀请专家学者现场调研河北省南和县5个涉农典型,给参会嘉宾留下深刻印象的当属南和设施农业产业集群。2018年12月18日,河北省人大代表团一行莅临南和设施农业产业集群参观调研。2019年3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杜德印带领全国人大农委乡村产业发展调研组莅临南和设施农业产业集群参观。据统计,投入生产后的2年间,南和设施农业产业集群引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共计接待了885人次,荷兰南荷兰省农业园艺代表团、以色列设施农业专家、荷兰番茄大世界资深种植专家等多位国际嘉宾也先后参观考察南和设施农业产业集群。此外,南和设施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还吸引了新华网、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科技网等多家知名媒体的采访报道21次。

4结语

设施农业分析篇8

关键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产品供给;强效投入机制

作为农业生产的物质载体,农业基础设施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建立现代农业的基础条件。长期以来,城乡二元供给体制的负面影响,导致农业基础设施欠账严重、十分滞后。目前的主要问题集中于基础设施薄弱,跟不上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基础设施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投资供给缺位,总量不足结构欠佳;投资渠道分散、投资效率低下。优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应该注重建立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城乡平衡的现代基础设施供给新体制。实施强效投入机制,构建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突出政府的投资主体作用,同步重视发挥微观主体的投资辅助作用。

一、农业基础设施与农村公共产品的相关性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指的是为农业生产过程提供基础性服务、对农业生产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基础设施和基本物质生产条件,主要指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基本硬件设施,主要包括农田水利设施、农业技术、公共安全、公共卫生、交通、基础教育等。从彼此相关性紧密程度看,农业基础设施可分为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密切相关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同步而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直接影响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因而构成了农村发展进程中一个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发展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将基础设施视为经济发展中的“社会先行资本”( social overhead capital) , 认为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可带来整个“社会获利能力”( social profitability) 提高的效果。[1]正因如此,应该进一步关注我国的农业基础设施发展建设问题。

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问题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另一方面,宏观层面的问题依然严重,存在许多大家认可需要改进的现实问题。

(一)设施薄弱,不符合经济现代化发展要求

以农村电力基础设施为例,由于长期对农村电网投入不足,使得农村电力设施发展缓慢,设备陈旧老化,供电质量较差,已经明显不能满足用电快速增长的需要。据中华税网2008年8月调查,全国农村基础设施普遍薄弱,仅1/3 的乡镇有供水站,53%的村不通电话,3%的村不通公路,93%的村接收电视信号微弱。[2]导致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基础设施供给缺位,因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农业基础设施投资问题上。财政部统计数据显示,2003-2005 年,中国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总额分别为:1 754.45 亿元、2 337.63 亿元、2 450.31亿元。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为:7.12%、9.67%、7.22%。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尽管在绝对量上逐年增长,但农业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总体上增长不明显。根据《2006 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2005 年仅地方财政收入15 100.76 亿元,就远远高于用于四大类公共产品的支出2 450.31 亿元,收支对比可见,国家对农村公共产品投入过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

(二)设施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以农村现有农田水利工程为例,大多修建于五、六十年代,已经大部分年久失修、设施老化,渠系灌溉设施配套不全,全国水库约1/3带病运行,60%的排洪工程设施需要维修,许多河道淤积,行洪排涝能力下降。另外,由于农业基本建设投入不足,使中低产田的改造难以实现。同工业投资的投资少、见效快、回收期短的特征相比较而言,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特征就是投资效益在短期内表现不明显。例如,一些大江大河水利工程,主要是针对较大的自然灾害而设计。当自然灾害没有发生时,工程的效益自然显现不明显,甚至表现出特殊的闲置。所以,往往会出现投资工程在10年之后才显示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象。这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时滞性,导致社会对农业投资的偏见和随意性,结果就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求。

(三)投资供给缺位,增长缓慢,总量不足

将20余年来实际发生的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可以清晰看出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全社会基本建设投资的百分比,从中不难得出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供给缺位的结论,财务统计结果可以标明这一事实。从1986年至2003年的16年当中,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全社会基本建设投资比重一直偏低,年平均不足5%。变化幅度在2.4%-7.3%之间。突破7%的年份仅有两年,而不足3%的却有4年;占3%-4%的有9年,是年份最多的时间段,占4%以上的共有5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总体薄弱、增幅十分缓慢;将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与全社会基本建设投资增长幅度相比较,无论绝对角度还是相对角度均差距巨大,完全是不同步而行的。

(四)投资渠道分散,投资效率低下

目前,国家对农业的投资渠道较多,不同渠道的资金分散在不同政府管理部门,各个部门都倾向于使本部门的预算规模最大化,而把资金的使用效果放在其次。虽然支持农业投入的项目种类不少,但因缺乏协调而影响资金使用的效果。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资金长期多头管理,中央至少涉及9个部委,每个部委内部又涉及多个司局,延伸至地方涉及部门更多,几乎每一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都有独立的县级管理部门,还有诸如领导小组、项目办公室等非常设机构。可以想象,在资金管理使用上如此分散化,既削弱了财政支农资金整体引导优势和规模效应,又导致各部门职能交叉,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大了管理协调成本,实难达到投资效率优化和国家宏观调控实效性。[3]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化路径

根据农业基础设施体系构成的层次性和农业基础设施的公共产品属性,明确履行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投资职责,围绕增加农业基础设施供给的核心目标,采取多元化途径手段解决问题。

(一)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新体制

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实行的“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发展战略,导致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是城乡有别的基础设施供给机制:城市的基础设施由政府投资兴建,而农村的基础设施却是以农民投资为主。1949-1955年间,农村和农业的投入基本上来源于农户;1955年至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主要通过集体强制动员和行政拨款的制度安排来实现;80年代至90年代后期,农民筹资、以工代赈成为农民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形式,制度外筹资,即政府或集体经济组织采取的、没有纳入正规财政范畴的筹资方式成为一条重要途径,其中乡镇企业的贡献和农业税等是重要资金来源[4];从1998年开始,国家转移支付成为一个稳定来源,但支撑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的主要是国债资金,占年度间中央预算内农业基建投资的70%以上,正常的年度预算内农业基建投资不足30%[5]。鉴于当前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严重短缺的现实,政府应该实现由“重城轻乡”的传统型供给体制向统筹城乡发展、城乡协调平衡、公平合理的现代基础设施供给新体制的转变。中国农民在工业化初期,就通过农业税及“剪刀差”等形式将大部分农业积累转为工业积累,为城市的工业化做出过巨大贡献。现在,城市工业已经初具规模,具备了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就应该更多反哺农村补偿农民。因此,应加大对农民提供基础设施的力度,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

(二)构建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国际经验表明,多元化的供给主体与方式,有助于提高公共服务的总量与效率。因此,应该建立以政府为主、企业和社会团体为辅的多元供给模式,并实行适度的市场化供给。[6]具体而言,政府、市场和民间组织,在提供公共物品上形成一种互补的关系,政府主要偏重于供给那些关乎于民生生存、发展的生存型和基本发展型公共产品,例如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对于纯公共产品,包括农村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基层政府服务、农业科技研究等,应该由政府担任供给主体,其中资本密集型产品多为全国性的共用产品, 属于国家决策范围,供给主体应当是中央政府;技术密集型产品供给主体应该是地方政府。对于私人提供更有效的,政府可以以付费、补贴或购买的方式让民间组织、私营组织来参与提供;对于近乎私人产品的公共产品, 如农村电信、有线电视、自来水、成人教育等,政府更多可按照“谁付费、谁受益, 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引入市场化的供给方式,适当地通过合同承包、特许经营、政府委托、政府参股等多种方式,将民间资本引入到供给中。在实行市场化供给中,应当遵循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私人或民营经济进行供给。市场机制的引入,并不意味着政府责任的弱化,而是意味着对政府公共产品投入方式的合理定位。在多元化的格局下,政府仍然是最后责任人,只有把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通过农村居民的消费选择,实现其农村公共产品消费的效用最大化。

(三)实施强效投入机制,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突出政府的投资主体作用

在多元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中,政府依然是起主导作用的投资主体。依据公共产品供给理论和国际经验,国家财政应该在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中担当大头。从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国家财力来看,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积累,现在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再加上预算外收入,可用财力规模占GDP的比重近30%。应当说,以这样的财力我国已经基本具备了用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市反哺农村的经济基础和外部条件。因此,解决我国当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毫无疑问,政府应该真正重视、积极投入,成为投资主体。

据统计,我国农村对公共产品的投资需求达相当于近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和3年的全国财政收入。要解决农业基础设施短缺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政府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的主体作用和地位问题。农业基础设施大部分属公共物品范畴,因此以赢利为目的的投资者很少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只能由政府通过全部财政支持或通过部分财政投入并引导农户、涉农企业等其他渠道共同投入资金来解决,这就决定了政府必须在农业基础设施的提供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就中央政府投入这一主体而言,目前最关键的就是进行投资结构优化,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并不断提高投资效率,通过大力改善农业投资环境,吸引微观经济主体对农业的不断投入。结合当前财政投入方式存在的方式单一、财政包袱重的缺陷,政府应当在现有投入方式基础上,加强财政担保、财政参股、财政贴息、税收优惠、财政支持农业保险等资金带动效应大的投入方式的应用,既能缓解财政压力,又能最大限度地吸引私人部门的资金投入农业基础设施领域。

(四)发挥微观主体的辅助作用

在发挥政府投资主体作用的同时,还要吸引包括银行信贷、工商业资本及农民个人积累等资金在内的社会资金投资于农业。从公共产品供给角度来看,为此,除了依赖政府之外,还要想办法发挥其他微观主体的辅助投资作用。为此,必须加强公、私部门之间的互动,针对不同的私人部门投资主体,选用最适宜的财政引导方式或方式组合,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机制,以多元多层次多样化协调发展模式实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应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选用财政补助、财政贴息、税费减免、以奖代补、以奖、以工代服等方式,也可采用“政府出资、市场运作”的财政资金运作模式,吸引更多民间资金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五)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基层财政的农业基础设施供给能力

农业税取消后, 相当一部分县乡失去了主体税种, 一些乡只能主要依靠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来维持机构运转,尽管中央财政为贯彻全面取消农业税改革每年都加大转移支付力度,2004、2005、2006 年中央财政用于农村税费改革的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分别为510 亿、662 亿和782 亿元,但根据税费改革的相关精神和农业税有关政策,中央的转移支付主要是用来乡镇弥补税费改革带来的地方财政缺口。实际上,乡镇财政的支出远远大于以农业税为主的财政收入, 而这个差额部分,中央转移支付不能覆盖到,由此便导致取消农业税后县乡的总体财力低于取消农业税之前的水平,这必将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和基础设施建设削弱。

正因如此,有必要改革过度集权的财政体制,增强县级财政的农业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建立以县级财政为核心的支农资金管理体制。现行财政体制框架下,由于财力层层上移,目前政府财政投入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资金中,中央和省级财政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乡级财政已经名存实亡,县级财政仅能勉强维持运转,县乡财政基本上丧失了农业基础设施的主动供给能力。而县乡政府恰恰处于农业基础设施供给的第一线,最清楚本辖区农民的真实需求,相对中央和省级政府具有更好的信息优势,理应加强其主动供给能力。因此,在目前的财政体制框架下,中央和省级政府要遵循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加大对县乡基层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使基层政府的财权与事权相适应,确保基层政府有足够财力为农民提供基础设施,而不致因此陷入负债困境。同时,县乡政府要精简人员,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增加县级财政的自主收入能力。

总而言之,农业基础设施在农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一个发达又高效的农业基础设施体系,是保证农业生产持续、高效、稳定增长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基本条件,是建立统一和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备基础。尽管目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问题众多、挑战严峻;强化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效性,任务艰巨,不容乐观,积极探讨解决途径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

[2] 中华税网chinese tax.com.cn 2008-08-04.

[3] 温思美,张乐柱,许能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财政资金管理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9(1):1-9.

[4] 林万龙.乡村社区公共产品制度外筹资:历史、现状及改革[J].中国农村经济, 2002(7):10.

设施农业分析篇9

SWOT分析模型的最大长处是应用广泛。它可以用来分析不同的单元,并迅速对影响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适应的关键因素进行排序。SWOT分析模型并不要求大量的计算资源,只需要一些必需的数据,就可以迅速而部分有效地完成SWOT分析。AHP分析法的特点包括系统性、综合性、简便性和准确性,将SWOT分析方法和AHP法结合起来可系统评估决策过程中各元素的优先权,从而增强SWOT分析法在战略决策中的能力。

2基于SWOT+AHP分析模型的建立

2.1建立SWOT

战略因素矩阵在文献研究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浙江省设施农业及装备技术发展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对这些主要因素进行评价和筛选,最终确定影响浙江省设施农业和装备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要素个数的增多会导致两两比较的次数迅速增多,因此在每一个SWOT组内选取分值最高的4个因素(如表1)。

2.2建立判断矩阵及计算

确定了AHP分析模型和影响浙江省设施农业和装备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后,下一步需要对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作出判断。我们利用AHP分析法中的1~9的标度(9个标度的具体含义是:标度1、3、5、7、9分别代表相同、稍强、强、明显强、绝对强;标度2、4、6、8分别代表对应的中间值),邀请相关专家对SWOT组中的4个要素(S、W、O、T)进行两两比较,再对4个SWOT组内的4个子要素进行两两比较,得出5个判断矩阵。用数学软件Matlab计算出各自矩阵的最大特征值、特征向量和一致性指标CI。最后,将SWOT各因素的层次总排序,可以通过其单个的层次单排序权值向量(qS、qW、qO、qT)与A矩阵的正规化特征向量qA相应分量的乘积得到,

3发展设施农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1发展设施农业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农民增收、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为目标,以农业主导产业为重点,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按照实际实用实效、设施与农艺相配套的要求,推进设施农业科技创新,提高设施农业的装备水平、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强设施农业装备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设施农业装备区域协调发展,保障“菜篮子”产品安全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3.2发展设施农业的基本原则

a.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设施和农业品种结构,政府在设施农业的公共部分和关键环节给予必要支持。避免出现弃市场不顾,领导拍脑袋决定发展项目的情况。

b.坚持科学规划、挖掘潜力原则。结合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农机化发展规划,尽量避免与粮争地,拓展设施农业发展空间。

c.坚持经济实用、效益优先原则。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易于操作、成本较低的设施,扩大设施农业技术的应用面。坚持实用、适用和易用的原则,从低到高地逐步发展设施农业。同时,通过对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的集成示范,辐射带动设施农业技术装备普及应用,提高设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d.坚持农艺设施协调发展原则。推进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发挥综合效益。要坚持对新农艺和新设施的开发和培训,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使农民能用、会用和用好先进的设施装备及农艺。

e.坚持因地制宜、协调发展原则。根据各地的自然和经济条件发展设施农业,正确处理发展速度与质量、规模与效益的关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

f.坚持科技创新、重点突破原则。围绕生产实际需求,以设施农业发展技术瓶颈为重点,大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全面提升设施农业装备研发水平。

4发展设施农业及装备技术的政策建议和主要措施

4.1实施适度倾斜扶持政策,增大设施农业装备技术发展投入

建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新起点上实施增量倾斜政策,即将中央下拨浙江省的购置补贴资金增量部分,继续向发展设施农业装备技术倾斜;另一方面,全省各级地方政府也应进一步加大对发展设施农业装备技术的财政投入。因此,在保持农业机械化投入全局稳定增长并适当调整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加大对设施农业装备技术发展的财政投入力度,逐步缩小大田生产和设施生产的机械装备间投入差距。促进二者间的协调发展,不仅符合农机化发展的实际需求和统筹兼顾的原则,而且也符合农业机械化投入稳定增长且注重实效的要求。

4.2加大设施农业装备技术补贴力度,调整和增加农机作业补贴标准与项目

在新形势下,应根据设施农业装备技术特点及设施农业发展需求,通过改进农机购置补贴办法和措施,对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类型和范围进行适当调整,加大对大宗设施农业农产品,如蔬菜、花卉苗木、水果和食用菌种植,以及畜牧、水产设施养殖中等关键环节所需的生产作业、环境调控、商品化处理及贮藏保鲜机械装备与设施的补贴力度;另一方面,鉴于各级政府部门通过实施水稻规模化育秧、插秧、统防统治和油菜收获等环节的机械作业财政补贴政策,来增强农户对农机作业服务需求,以及促进全省粮油作物机械化作业水平提高的实际,并考虑设施农业生产特点和农户经济条件,应对设施种植中的蔬菜、水果生产,以及畜牧、水产设施养殖中部分关键环节的机械化作业环节进行财政补贴。

4.3加大农机化科技创新支持力度,研发适合设施环境作业的装备技术

根据目前浙江省农机行业技术创新现状,应重点支持的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领域为:

①支持建立农业装备制造业共性技术创新研究平台。对设施农业装备技术发展所需的基础性和关键共性技术进行科技攻关,以获得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

②支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部门和推广部门参与,以区域化为特色、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推”相结合的农业装备技术创新体系。通过上述科技创新工作,提升农业装备企业的产品制造技术水平,并根据农机农艺融合要求,加快设施种植中蔬菜、水果、食用菌,以及畜牧、水产养殖等关键环节所需机械装备技术的研发制造,进而满足设施农业发展对装备技术多样化的需求。

4.4加强农机农艺技术融合,提升设施农业机械装备作业水平

设施农业分析篇10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摘 要:国内外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机制创新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农业基础设施的作用机制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问题和影响因素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运营管理优化创新机制、模式和措施研究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 :农村;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1-0219-02

一、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作用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1.国外研究

在国外研究中,Antle(1984)、J.E.Stuan(1998)、Patrick Bond(1999)从农村基础设施对于经济生活具有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角度展开研究,指出农村基础设施的直接效应包括工作机会、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小型企业的增加;间接效应包括人们自由支配时问和资源的增多、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和公众福利的提高。Bhatia,M.S.等(1999)通过进行1950~1951和1995~1996的电力、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前后对比,介绍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Lall,Somik V.(1999),Fan,Shenggen等(2001),Ellis,F.M.Kutengule等(2003)对印度进行实证分析,解析了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和农村发展、缓解贫困的关系,进行了基础设施服务的提供对农村收入提高的因果关系的论述。E.C.Mamatzakis(2003)、RomeoG.Teruel(2005)采用先验对数成本函数的方法,对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在希腊和菲律宾农业生产率增长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Jahan,Selim等(2005)认为小型基础设施从许多方面是大型基础设施的有益补充。E.c.Mamatzakis(2003)通过对希腊1960—1995年间的农业投资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在畜牧业和种植业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之间存在着资金不匹配等冲突。Johan F.M.Swinnen,Harry de Goiter,Gordon C.Rausser,and Anurag N.Banerjee(2000)认为农业科学研究的公共投资是分配政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形式,这是促进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因素。

2.国内研究

林毅夫(2004)、(2001)指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将使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长期受益,不断为全国经济增长提供新的空间,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以直接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消除过剩生产能力,有利农村产业、就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并在2006年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入点是发展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杨建良(2004)、杨豪(2006)从新农村建设视域强调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意义,认为解决“三农”问题主要思路之一是加快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石爱虎、霍学喜、王征兵(1996)、。樊胜根等(2002)、李锐(2003)、周法兴(2006)则从建设内容范畴具体阐述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投资需求、资金来源和政府投资管理四大难题,指出农业基础设施在农业发展中的经济效应。

3.实证分析

在实证分析中,彭代彦(2002)、方芳、钱勇(2004)、刘伦武(2006)等学者运用计量经济学、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方法、协整分析方法,描述了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刘晓昀(2003)、鞠晴江(2006)、余国新、张建宏(2008)、朱国忱(2006)、郎永建(2006)、李锐(2007)采用截面数据、实证调查、C-D生产函数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了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对农村经济增长、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户人均收入和家庭消费支出的正向促进作用和贡献。另外,因为农业生产的特殊性,许多文献专门讨论了农村交通、教育投资、灌溉、能源等单项目基础设施对农业的促进作用。谭清香(2003)梳理了现有文献关于农村道路和农业发展的讨论,并采用大量数据以相关性分析为主要方法讨论了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和农村发展的关系。李文(2007)对农村道路投资和减缓贫困之间进行了因果分析,其检验结果十分显著。孔庆雨、郑垂勇和陈红转(2007)则系统分析了农村水利建设的投入产出问题。钱克明(2002)的研究表明,政府农村教育投资对农牧业产值增长的贡献高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问题和影响因素研究

林后春(1995)、陈俊星、田树红(2004)、林万龙(2005)、何菊芳、虞拱辰(2005)就从农业、工业和基础设施间的相关关系中阐明和揭示了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长期低效的问题和原因。认为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总量不足、供给质量较低、村基础设施供给地区性和结构性失衡、项目建成后维护机制不完善、运转资金不足等问题而影响了其效益的发挥。贾康(2006)、林万龙(2007)从公共财政的视角认为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许多公共服务供给严重背离农户需求,是政府的公共支出项目与农户的公共服务需求不相符。沈坤荣(2007)、杨永忠(2008)和彭代彦等(2008)以农村公共产品视角来考察基础设施投资对产出、民间投资、农民满意度和全要素生产率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张晓波等(2003)、罗仁福、张林秀等(2005)、胡振虎等(2007)利用在全国、江苏的实地调研数据,着重研究了村民自治、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农户收入对农村公共投资的影响。林万龙(2001)、对家庭承包制后中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制度诱致性变模式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运营管理优化创新机制、模式和措施研究

1.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创新机制和采取的应对措施研究方面

赵维清(2002)、黄勇民,李军(2005)、沈明其(2006)、陈秀芝(2006)、张亦工(2008)从农村基础设施创新机制构建角度提出了多渠道、多方式筹集建设资金是改变中国农村基础设施现状的关键;在WTO框架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多层次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机制;整合财政支农资金、重塑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新机制;在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投融资机制的基本形式基础上,应建立一个多层次的有主有从、各司其职、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的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唐建新(2003)、潭洪江(2004)、徐双敏(2006)、费振国(2006)在制度构建层面提出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对策,包括一是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二是调整和转变投资政策,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制;三是努力改善制度环境,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农村税费改革、农民培训制度体系构建。四是明确政府职能定位以及完善政府工作评价机制。

2.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创新模式研究方面

王广起等(2006)认为,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机制,建立长效投入机制,建立农民劳动积累机制,探索全社会力量的参与机制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健康发展。唐建新(2003)、刘家伟(2006)、胡静林(2006)提出可以借鉴城市基础设施常见的投融资模式(BOT、BOOT、BT、PPP等模式),建立市场化和多样化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和外资。刘峰涛(2008)基于外部性与产权市场的视角,构建了针对农村公路的投融资模式——外部性产权证券。刘小宁、董晓钟(2002)创立了以股份制经营为基本形式的农业基础设施项目法人责任制的黑龙江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新模式。

3.在民间资本投资农村基础设施领域研究方面

魏新亚(2002)、刘平青(2004)提出农业企业化所需的大量资金的来源最有可能是民间资本,引入更多的民间资本共同承担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必然趋势。于新朝(2003)对民间资本投资农村水利的内外因及民间资本投资农村水利应遵循的规则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陆迁,何学松(2006)从民间资本介入基础设施领域的障碍的角度,提出了目前民间资本介入农业基础设施存在着投资环境不佳、投资产权界定不清、信用和市场准入障碍等制约性因素。

4.河南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运营管理研究

吕玉辉(2010)等指出河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发展不平衡,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拓展融资渠道,建立管护机制,责、权、利结合,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李伟(2012)提出在农村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层次中,经济保障是农村老年人最为迫切的需求,其次是生活照料需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位居第三,最后是精神服务需求。在此情况下,要建立健全的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老年经济保障、加快发展农村社区居家养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农村社区文体活动基础设施建设。王勇等(2013)认为结合河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河南省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推动河南省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邹彦(2010)在对河南省淅川县农村的垃圾处理服务体系调查中,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及要求,揭示影响垃圾处理支付意愿的深层次原因;解决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仅靠农户的参与还不够,政府的参与是非常必要的。

综上所述,国内外均缺少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问题的整体综合性、实操性研究,或从建设投入和运行管理综合联结角度的研究,故我们研究将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与运行管理结合起来的整体全过程链条管理的角度,综合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统筹城乡两个视域背景,就河南省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问题、一般规律总结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在分析建设投入机制、运行管理机制和建设与运营一体化联结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和创新河南省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机制的整体调整思路、实现路径和政策建议,改革、完善和优化创新河南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管理体制,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发展我市农村基础设施,改进其建设投资和运营管理策略,提升建设投资和运营管理双重效率。

参考文献:

[1] 潭洪江.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困境与出路[J].岭南学刊,2004,(4):89-92.

[2] 吕玉辉.河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发展[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

[3] 李伟.农村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现状及对策的实证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12(2).

[4] 王勇等.河南省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J].技术经济,2013(4).

[5] 邹彦.农户对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支付意愿研究----以淅川县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6] 费振国.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融资问题探索[J].农村经济,2006,(8):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