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辐射防护措施十篇

时间:2023-12-05 18:05:58

放射科辐射防护措施

放射科辐射防护措施篇1

[关键词] C形臂X线机;电离辐射;安全;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4(c)-149-02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C形臂X线机(简称C臂机)在手术室中使用越来越广泛,可以直接应用于骨科手术中的术中定位,检查复位固定的效果,以及配合各种微创手术的开展、体内金属异物的取出等。能明显提高手术质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及出血,亦减轻患者痛苦,有利于骨折愈合。但是,C臂机在使用过程中,可对医务人员及受术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如何在手术过程中对医务人员及受术者实施安全防护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显得非常重要。现将本院在手术过程中使用C臂机的防护体会总结如下:

1 电离辐射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电离辐射对人体的损害,主要是X射线的电离辐射激发所引起的生物效应。X线照射后,可使组织细胞和体液发生一系列的改变,引起组织和器官功能不同程度障碍。所受损伤的程度与辐射的剂量率、照射的部位和面积、组织器官和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及受照个体对辐射的敏感性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血液学的变化(主要是近期的白细胞减少及远后的白血病等),内分泌系统的异常,放射性白内障,生育功能减弱及至丧失,以及孕育畸胎、死胎、流产、智力低下[1],诱发各种遗传性疾病,恶性肿瘤等。骨科手术中需要X射线多次定位照射,如果防护措施不完善,或不注意、不正确使用防护措施,可增加医护人员放射损伤的概率。

2 手术室电离辐射的防护措施

2.1 提高防护意识

应提高相关手术人员对电离辐射的危害性的认识及防护意识,主动正确实施安全防护措施。

2.2 防护原则

即遵循放射实践的正当性和放射防护的最优化原则。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对确实必须进行X线检查的,要把辐射剂量控制到可能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个人受到的辐射剂量不应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标准》的规定(连续5年内平均年有效剂量不应超过20 mSv;任何一年中有效剂量不应超过50 mSv)[2]。

2.3 备有专用手术间

手术室应根据本院骨科手术的数量设1~3个有放射防护设施的专用手术间。手术间使用面积应大于24 m2,并有良好的通风设施,以及时消除放射线与空气作用产生的臭氧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3]。同时,手术间内物品摆放整齐,避免放置过多物品。这样,不仅有利于操作,而且可以有效地减少散射线的折射,防止产生二次射线[4]。

2.4 术前准备

术前访视患者,了解骨折部位及手术方式。根据骨折部位及手术方式调整手术床及决定患者的,以利于C臂机的操作。C臂机应尽量安置在手术室中央。C臂机越靠近墙壁,工作时由墙壁产生的反射线和散射线就会越多。检查C臂机的性能及运行状况,保持良好状态,备好防护设施。

2.5 认真落实术中防护措施

①时间防护:人体受到照射的累积剂量与受照时间成正比,照射时间越长,吸收的剂量越多,对身体的危害也越大。所以应尽量缩短X射线的曝光时间,减少曝光次数,减少人员在辐射场中逗留时间。②距离防护:X射线的照射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当距离增加一倍,照射量减少到原来的1/4。所以,当C臂机工作时,可以尽量离开,不能离开的尽可能增加与X射线的距离,但应注意无菌操作。③屏蔽防护:凡参加手术手术人员,均应穿戴铅衣铅围脖铅眼镜等进行防护,并可应用铅玻璃屏风等。④手术中使用C臂机的脚踩控制开关时,应妥善安置脚控开关,防止术中误踩,导致意外的机器运行。⑤术中应尽量避免在球管直接照射下进行操作或手术,有文献报道,如果每周在C臂机下操作2 h,则每年照射总剂量超过放射科人员年照射量的6倍多[5]。⑥受术者的防护:避免对受术者非手术部位的照射,并对非手术部位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特别是甲状腺、胸腺和性腺的防护[6]。孕妇、哺乳期和儿童尽量不选择在X射线下手术。

2.6 正确操作C臂机

C臂机操作最好有专人负责操作,对操作者应进行辐射防护知识、技能和法规培训。操作者应熟练掌握电离辐射的防护措施和C臂机的操作流程,掌握各种的照射方法,提高一次照射成功率,减少曝光次数和曝光时间。操作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使用无菌保护套。并防止C臂机碰撞无影灯、手术床和其他设备。

2.7 合理排班

合理安排手术人员,避免在短时间内反复接受照射。对经常参加此类手术者,应定期体检。一旦发现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暂停安排参加此类手术。对怀孕、哺乳期者也暂不安排参加此类手术。平时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适量脂肪、营养均衡的饮食,有助于抗辐射,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2.8 C臂机的保养

术后对C臂机要进行常规清洗和消毒后,移至存放位置,锁住C臂机的固定脚踏开关,用防尘罩遮盖C臂机的球管、影像增强器及显示屏,避免因空气消毒损伤造成老化[7-8], 增加漏射线。定期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C臂机的保养、维修,保证C臂机的性能参数及指标符合要求,以避免C臂机工作时漏射线对人体的损害,保证C臂机使用的安全性。

3 讨论

手术室是治疗和抢救患者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各种医源性损伤的高危科室,而电离辐射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随着C臂机使用范围越来越广,频率越来高,其对人体的危害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手术室工作人员可通过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重视对他人的防护,加强职业教育,完善防护设备,落实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规范操作规程,合理排班,以减少放射线对人体的危害,保护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减少射线对手术患者的危害。

[参考文献]

[1]朱卫萍,朱华勇,潘葵芬,等.C形臂X线机对手术室护士辐射剂量和防范措施的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4):1986-1987.

[2]余建明.放射物理与防护[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85-186.

[3]贾凤菊,买力克・买买提.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对策[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32(6):806-807.

[4]杜建红.浅谈手术中使用C臂机的X线防护[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6):2175-2176.

[5]包苏娟.手术室护士自身防护与环境污染的控制[J].临床护理杂志,2003,6(5):36.

[6]王小玲.术中使用C形臂X线机电离辐射的防护[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8,14(6):135.

[7]杨丽萍,王楠.小型C臂X线机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体会[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3(11):1120.

放射科辐射防护措施篇2

关键词 医疗建筑 防辐射 大体积混凝土

一、楼面活荷载取值

参考《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关于有医疗设备的楼(地)面均布活荷载取值规定和医疗工艺专业提供的使用荷载,一般防辐射医技房和其他专用房间的均布活荷载取值见表1。

二、放射影像科室结构设计

医技楼放射科包括X光室、CT、DSA、核磁共振(MRI)及相应的控制机房等特殊房间。为了防止这些房间内设备对人体的电离伤害,应增加房间的墙及楼板厚度以隔离辐射伤害,墙体一般采用钡砂浆砌筑370mm厚实心粘土砖墙或200mm~300mm厚混凝土墙。若采用混凝土墙体与主体结构整浇,虽然屏蔽效果好,但混凝土墙因刚度较大,常因不能均匀布置而造成结构刚心与质心偏移过大,增加扭转效应,对主体结构抗震有不利影响;而采用实心砖墙作为围护结构时,施工较为简便,但对砌筑质量有一定要求。一般建议采用370mm厚实心砖墙,砌筑质量为A级,砂浆饱满度要求高,若不能满足要求,可以通过在墙体外挂铅板或分层涂刷钡水泥来提高防辐射能力,墙外防护层的粉刷由专业厂家配合施工。

医技房楼板建议采用现浇混凝土厚板结构,节约层高,利于砌体隔墙灵活布置,房间顶板和底板混凝土厚度一般在180mm~250mm间取值。由于控制机房和设备用房需要铺设各类管线和专门设备检修管沟,房间楼板一般需降板处理。管线铺设后用混凝土等垫层材料填充,同时可以隔离部分设备的振动,减少医疗设备的影响。对于X光、 CT 、ECT、 DR、 DSA等设备的房间一般降板300mm,而核磁共振(MRI)机房需降板450mm。

核磁共振(MRI)机房地面和墙面采用0.4mm厚的紫铜板,接缝和孔洞长边平行于磁场分布方向,避免阻断磁场的通过,降板内的二次混凝土回填不得添加钢筋等金属材料,防止外界的磁场干扰。

另外应注意为避免冷冻机房中水泵等振源对核磁共振(MRI)等设备的正常运行可能造成的影响,设计时核磁共振设备应远离振动源,否则应采取有效的隔振和减振措施以保证核磁共振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核医学科室结构设计

现代医院医技楼常配有直线加速器机房和钴60机房,一般独立设置在地下一层,与主体结构设缝分开。

核医学机房防护体屏蔽设计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单一材料同等辐射防护体(图1-a):一般利用混凝土作为辐射防护材料,适用于近距治疗室(后装治疗室),其他大型放疗设备治疗室不宜采用。

单一材料主次辐射防护体(图1-b、1-c):这是目前最常见的辐射防护体。该种辐射防护材料相对比较便宜,施工技术较为成熟。

复合材料主次辐射防护体(图1-d、1-e):主射线方向使用高密度辐射防护材料,在次射线方向使用小密度辐射防护材料,或在治疗机房内铺设铅板或防中子辐射材料。这种辐射防护体可以减少辐射防护体的厚度,提高房间使用面积,尽管这种材料价格较混凝土贵,但是其辐射防护效果更好,易于回收利用。

辐射防护材料一般使用防辐射混凝土,它是一种由胶结材料与重集料组成的混凝土,除具备普通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外,还能有效屏蔽α、χ、γ射线和中子流的辐射。在混凝土中提高重元素的数量可以有效提高材料吸收射线的能力,增加材料中的轻元素数量可以削弱中子辐射。常用的防辐射混凝土是硫酸钡重晶石及硫酸钡砂。

对于主次辐射防护体,由于直线加速器可做360°旋转,所以顶板防护等同于墙体,其主射线方向钢筋混凝土墙或顶板厚2.30m ~2.60m,副射线方向混凝土墙或顶板厚度取1.30m ~1.60m,具体尺寸需要与设备专业厂家密切配合来确定。

为了保证厚板的模板及支撑满足施工要求,避免产生混凝土裂缝,防护体楼板可以设计成上下两层,板间设施工缝,下层板作为受力结构进行计算配筋,上层板只配构造筋和温度筋,不仅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水化热,还可利用分层施工形成的结构承受二次施工时的荷载。

由于防护体墙板厚度大,墙体的配筋采用小间距、小直径多层双向布置构造钢筋,各层网片之间用拉结钢筋固定。另外,墙洞必须由各专业配合预留,设备穿墙预埋管线应沿墙厚呈U状预设(图2),室内应避开主射线照射区域。

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核医学科室结构防护体属于大体积混凝土,虽有利于屏蔽射线,但是大体积混凝土容易产生裂缝造成辐射外泄,使放疗房间难以达到防辐射的功能要求,因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主要难点是控制裂缝。裂缝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温差裂缝,由于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放热,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升温幅度比表层大,而且内部降温速度比表层慢,因此混凝土内外形成较大的温度差,随之形成的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导致混凝土表面形成温度裂缝;二是收缩裂缝,如果混凝土中的水和水泥用量高,其散热和硬化过程中就产生很大的收缩应力,超过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后就会产生收缩裂缝。

因此,为防止裂缝发展,保证医疗工艺防辐射要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考虑如下问题:

1.为了限制大体积混凝土墙板产生裂缝,选用低水化热水泥,掺入适量的粉煤灰和缓凝型外加剂,也可加纤维抗裂膨胀剂,减少单方水泥用量。

2.为了防止混凝土收缩裂缝,减小水灰比,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在混凝土上覆盖保温同时外加暖棚,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度差,保证内外温差不大于25℃,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大于20℃,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在25℃以下。

3.合理分段留施工缝,可按底板、厚墙、顶板分三次浇筑。施工缝结合现场情况设为台阶状,并设置止水钢板,以防止射线的渗透。

4.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严格控制投料顺序和搅拌时间,保证合理水灰比和塌落度。浇筑时防止混凝土发生离析,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和二次振捣,振动棒采用行列式移动,快插慢拔,在振捣上一层混凝土时,振捣棒插入下一层50mm ~100mm,振捣到表面出浆为宜,防止漏振和欠振,保证振捣密实。对于板与墙相交部分,应待墙体混凝土振捣下沉稳定后,再继续浇筑顶板混凝土。

5.在墙体和顶板选出有代表性的测温点,在此点混凝土表面以内100mm和中心处埋设测温线,用测温仪进行测量,局部最厚部分做重点温度监控,保证所有测点的温差小于25℃。

6.对混凝土采取长时间养护,顶板顶部可采用蓄水养护,顶板底部可以采用喷水养护,墙体可以外挂麻布或草帘加薄膜覆盖等措施,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五、结束语

医学影像科是医院医技保障的核心科室之一,根据医疗工艺要求和辐射防护标准,放射科和核医学等涉及二次深化设计的工艺需和结构专业密切配合确定防护墙厚度及预留设备孔洞。医疗建筑的结构设计,也需要和建筑、电气、给排水、暖通、智能专业合作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1] 中国建筑标准技术研究院.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放射科辐射防护措施篇3

[关键词] X射线;防护装置;骨科手术;辐射防护;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10-150-04

Related factors and countermeasures affecting radiation protection compliance under c-arm of operating room staff members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CHEN Shaojuan MA Kaibing BAO Qunmei CHEN Siying JIANG Shuijiao

Operating Room, Zhaoqi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Zhaoqing 52606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related factors and explore countermeasures which can affect radiation protection compliance under C-arm of operating room staff members in orthopedic surgery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radiation protection compliance of medical staff. Methods Medical staff who used C-arm in surgery were given questionnaire survey.Their awareness of radiation and measures of self-protection were known.Of which,the weakness was improved.Prevention status and compliance before the survey of December 2013 were set as the control group.After one year of data summarization,cause analysis,professional training and rectification measures,prevention measures and compliance after 2015 were set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sults After targeted standardized training and rectification term by term of weakness for medical staff according to survey results,knowledge rate of radiation prote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compliance of prevention measures were both significantly improved(P

[Key words] X-ray;Protective devices;Orthopedic surgery;Radiation protection;Compliance

随着放射导向运用技术的发展,C形臂X射线应用日益广泛,放射技术在医学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如防护不当,X线可造成白内障、皮肤损伤、远期癌症等各种损害[1],但目前较多报道[2-4]显示,医务人员在防护意识和防护方法上随意性仍较大,普遍存在依从性较低的情况。笔者结合实际情况,对C形臂X光机下行骨科手术的医务人员发放自制的调查问卷,从中了解骨科手术中放射防护存在的不足,并据此作出相应的改进,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来源及时间

数据资料来源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取我院骨科医生17人,麻醉师30人,护士40人,建立EXCLE电子表格数据库,资料真实可靠。调查时间为2013年1月~2015年12月。

1.2 方法

1.2.1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现状及依从性调查 采用问卷调查法、检查登记本确认人员接触射线次数、现场观察及访谈手术室骨科专科护士相结合的方法。调查问卷的调查内容包括医护人员辐射防护的认知性、专业知识的获取来源、定期健康体检情况、员工依从性等等。

1.2.2 针对不足,逐一制订、落实整改措施 调查结果显示,在放射防护方面,本院医护人员的基本情况、防护知识的知晓率及职业防护的依从性与张秀华[2]及王琪[3]的报道一致,普遍存在依从性较低的现象。针对于此,科内成立监管小组,针对影响依从性的因素进行分析、整改,包括:(1)制定明确的针对术中放射的防护流程和操作细则,组织学习,确保措施落实到位。使用C臂机X射线的手术尽量安排在有铅屏蔽防护的手术间,对接触射线的手术人员进行登记,合理排班[4],避免过多重复接触射线,孕妇严禁参加射线手术。(2)对所有接触射线人员,每年均请职防所专业人士对其进行培训,对部分思想顾虑过重的人员,作好心理疏导,避免过度反应(如到远离手术间的地方回避等)。(3)购置新型轻便的防护装置,淘汰一批使用时间长、笨重的防护服,并完善各类硬件设备设施,如铅屏风、防护眼镜等。(4)从事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检测是卫生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的重要内容[5-6]。每年对医护人员定期进行健康体检,请专家分析体检结果,有异常及时对其工作岗位做出调整。2015年手术室一名骨科专科护士体检结果出现白细胞低,科内即对其做出工作岗位调整,避免再接受X线照射。(5)规范防护用具的日常存放管理:由于参与手术人员中,部分骨科医生对悬挂铅衣、摆放围脖等随意性较大,手术结束后未能按要求进行悬挂处理。科内印制并张贴相应的温馨提示,加强对使用人员的管理教育,切忌马虎对待用具,不可随意折叠、堆放及穿衣蹲、坐、躺、靠、压等。在整改初期尚指派沟通能力好的专科护士对骨科手术医生进行随时性的“劝导”,督促其按要求悬挂铅衣及归回各类防护用具,直至其形成良好的习惯。(6)对防护用具进行严格的院感控制管理:由于铅衣的重量原因,穿戴中易出现汗液浸渍现象,部分人员认为卫生状况不理想而常会出现从简心理,不愿穿戴防护用具。针对于此,我科制订管理措施如下:术中发现污渍(或血渍)时由使用者及时清洁污迹(若被血源性病原体标志物阳性的血液污染者,清洁后加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术后悬挂于“未消毒”柜内,每天由清洁员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湿布擦拭,注意每次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干燥后需用清水擦去残余氯以免损伤铅衣及穿着者的皮肤,再对铅衣表面进行空气消毒1h,消毒后的铅衣悬挂于“已消毒”柜内。每周六,清洁员统一收集再进行一次空气消毒。其他防护眼镜、铅帽、围脖等,在没污染的情况下,由清洁员每天手术结束后及每周六作常规擦拭、空气消毒即可。若有污染,则参照铅衣的消毒办法。以上防护用具均需监测物体表面含菌量

1.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包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影响医护人员放射防护依从性的相关因素

整改前,手术室医护人员对放射防护依从性较低,调查发现影响医护人员放射防护依从性的最主要因素为防护用具沉重,穿着操作不适;其它原因分别有:主观感觉上觉得铅衣的“非专属性”,即人人均共同穿着,感觉很脏。其它还有一些从简心理(如采取离开手术间或站立在防护屏后躲避射线)、防护知识不足(如不了解射线危害人体哪些器官、射线防护的原则、屏蔽手术间的意义、如何集中操作避免过多接受射线、监测牌的正确佩戴、使用C臂机球管的正确距离等)、以及某些操作中出现的过度防护等,但在不同的职业中,不同的对象情况略有不同,见表1。

2.2 两组医护人员放射防护知识、防护方式及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比较

整改后,医护人员对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及防护方式均有了明@的变化,对射线防护的依从性有了明显的提高,P

3 讨论

医用电离辐射给医护人员造成机体损伤的潜在危险日益受到重视[9]。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手术室的严彬等报道,当医护人员佩戴了铅防护衣后或增加了与放射源的距离后,术中所遭受的X线辐射会显著减少,大大提高了对医护人

员的保护作用[10]。由于对放射防护的知识来源较少,医护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易对X射线这种无形的东西既害怕又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要么从简心理,要么过度防护,易造成对穿戴防护用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依性普遍不高。因此,我们应加强医务人员X射线防护技术的培训,降低医务人员对X射线的恐慌心理。虽然C臂机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电离辐射会对周围环境有影响,但在有效的电离辐射防护下,可以保障医务人员的健康[11]。

对于拉大与辐射源距离的方法进行防护,即在透视时远离C型臂、站在手术室外,透视完毕再继续操作,此方法可明显降低术者接受的辐射量,但必需多次往返于手术室内外,延长手术时间,易增加感染率,且对于病人病情的观察亦十分不利。研究表明[12],透视时术者处于距患者约1.5m可明显降低术者经受的辐射量,且不增加手术时间,简便易行,是适用于临床上推行的辐射防护措施。

辐射防护的效果与医护人员的依从性密切相关:除提供合乎要求的射线屏蔽手术间、购置新型轻便防护用具外,还要加强科学化的管理,为员工提供专业化的知识培训来源,解决部分人员的不良抵触情绪,合理安排骨科手术,将应用C型臂的手术安排在射线屏蔽手术间内,在手术间安全范围内设置铅屏风,并设立监控小组,定期检测医护人员穿戴防护用具的正确性,对骨科小组的人员轮流安排,避免短期内集中接受X线的照射,避免安排孕期妇女接受射线手术。此外,医院相关部门应认真履行对职工的健康体检管理职能,对职工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并及时向其个人反馈结果,并提供特殊的射线补贴发放等。

综上所述,C臂机在应用过程中的射线防护工作已成为手术室职业防护中的弱点和难点[13]。增强放射医务人员辐射防护意识[14],完善医护人员辐射防护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安排骨科手术人员轮转,加强防护用具的院感管理,实施职能科室c手术室双向督导,纠正防护认识误区,可培养医护人员良好的职业防护行为,从而提高其放射防护的依从性。而采取屏蔽防护、时间防护和距离防护等综合措施,是降低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的有效方法;而通过有效方案减少患者射线辐射量(在不影响透视效果前提下)是受检者防护的关键所在[15]。

[参考文献]

[1] 孙智山,曾建平,周胜华,等.防放射线手术操作房与传统铅衣、铅围脖和铅屏组合在防护效率与现场操作评价方面的对比研究[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3,21(2):100-103.

[2] 张秀华,刘丽,王惠琴,等.手术室医护人员放射防护认知及依从性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1):2542-2543.

[3] 王琪,季萍.手术中使用C型臂X射线的安全防护进展及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15,13(27):2699-2703.

[4] 罗红,谷志容,刘敏娜.医疗机构手术室术中放射防护的现状与对策[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4,36(6):919-920.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5] 王永刚,冯子良,陈宏,等.某医院2008-2010年从事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结果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3,21(3):624-627.

[6] 贾晓筠,赵小爱,徐丽.太原市2011年参加全国个人剂量比对结果分析[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2,32(5):519-520.

[7] 张晓华.介入治疗中心的医院感染管理[J].全科护理,2012,10(8A):2080-2081.

[8] 阚拢朱菊娥.手术室骨科专用C臂机的使用和管理体会[J].医疗装备,2008,21(8):55.

[9] 秦丽敏.骨科手术中应用C形臂医护人员的X线防护[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5):8679-8680.

[10] 严彬,王晓宁,刘佳,等.脊椎微创手术中手术室医护人员的射线剂量分析及应对措施[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33):4056-4058.

[11] 高华永,刘帅,苗路瑞,等.手术室C形臂X射线机的放射防护检测与对比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6):14-21.

[12] 王建儒,张奎渤,刘辉,等.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术中不同辐射防护距离的对比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4,24(5):417-421.

[13] 王雅丽,刘素芳.手术室使用C臂机的X线安全防护的现状及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1):1358-1360.

[14] 李雨玲,李婕,葛晓乾,等.放射医务人员辐射防护现状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5,12(2):23-26.

放射科辐射防护措施篇4

关键词:核设施维修 辐射防护 最优化方法

辐射防护最优化是科学的辐射防护决策的辅助手段。它的任务是确定最优化的辐射防护水平并选择达到最优化防护水平的最佳途径。最优化的防护水平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将随着防护技术的提高、防护成本的降低、生产工艺的改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和防护投资的改变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这就要求不断改进辐射防护工作,提高辐射防护工作水平。

本文采用秦山三+万千瓦核电站堆内吊篮下部构件修复过程, 修复大体分四步进行。修复中降低照射剂量的主要措施包括换料水池水质净化、水下吸尘器除渣、换料水池提升水位增加水的屏蔽层、在吊篮和其翻转架七预先加装屏蔽板、使用长柄工具和水下电视监测系统、加强辐射剂量率分布监测、划定“低剂量等特区”等。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及合理利用,大大降低了作业区的辐射水平,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受照剂量。其中涉及5个防护方案,总的防护措施是大体相同,但每个防护方案侧重点不同。

方案1主要措施修复中降低照射剂量的主要措施换料水池水质净化、水下吸尘器除渣、换料水池提升水位;方案2主要措施是增加水的屏蔽层、水下吸尘器除渣、在吊篮和其翻转架七预先加装屏蔽板;方案3主要措施是使用长柄工具和水下电视监测系统、换料水池水质净化和在吊篮和其翻转架七预先加装屏加强辐射剂量率分布监测;方案4主要措施是水下吸尘器除渣、划定低剂量等待区和变更葫芦作业位置进开高反散射;方案5主要措施是换料水池水质净化,提升水池水位和加装钥板屏蔽,变更葫芦作业位置进开高反散射。

由于5个方案中根据所给数据,给出因素较多,较复杂,为了使得决策过程更科学,决策结果更合理,更正确进行决策,采取多属性分析法进行决策分析。

根据过程,建立属性树,认为主要有6个因素影响,分别为可避免最大剂量、可避免集体剂量、代价费用、物质条件影响、工作人员心理正面影响、工作人员心理负面影响。

首先根据属性效用函数 计算不同方案的属性效用。效用函数曲线的确定取决于表达式中的3个待定参数:A, r, 0。可以通过函数的特征点,即效用最大点(u=1),效用最小点(u=0)以及中位值点(u=0. 5),联立这3个方程,就可以求出唯一的效用函数。

即当x=0时,U=0。当x=1时,U=1。U=0.5时,X可根据具体情况得到不同值,其值有决策人所根据数据影响曲线所决定。最后根据维修中所给数据不同方案的影响值,得到效用值。具体效用函数如下表:

通过程序计算,方案5为最佳,即采取这三种主要防护措施:换料水池水质净化,提升水池水位和加装钥板屏蔽,变更葫芦作业位置进开高反散射,效果最好。

根据权重可以得出因素排序依次为物质条件影响,依次为可避免集体剂量,可避免最大个人剂量、工作人员心理正面影响、工作人员心理负面影响及代价费用。由于物质条件影响固定,所以提搞方案总效用值,主要由可避免集体剂量、可避免最大个人剂量两个因素所决定。根据数据,措施换料水池水质净化,提升水池水位和加装钥板屏蔽,变更葫芦作业位置进开高反散射其减少集体剂量和个人最大剂量最有效。所以方案5为最优方案,与程序计算结果吻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6249-86.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S].1986.

[2]罗上庚.放射性废物的最优化辐射防护[J].2000, (05).

放射科辐射防护措施篇5

关键词:核安全文化 核技术应用 辐射屏蔽 放射性污染 辐射安全管理

一、前言

“核安全文化”是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总结核事故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超越国家、组织和员工传统的保证核安全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是一种在核能与核技术领域必须存在的健康的安全文化[1]。

笔者作为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辐射监测的专业技术人员,长期深入各核技术应用的医疗机构,直接接触核技术应用的临床医学辐射工作场所和相关辐射工作人员。笔者在各核技术医学应用项目的现场调查中发现,应用单位普遍存在着一个典型的误区:重视设计的保守性和设备的可靠性,但忽视实际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管理。本文将通过总结在实际工作中遇到辐射安全和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分析其原因,并论述核安全文化在核技术医学应用领域的重要性。

二、存在的问题

核技术应用是指核领域中不作为动力的应用技术,它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和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理、化学及生物效应来进行应用研究与开发的技术,其种类繁多,应用领域十分广阔。核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就是核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核技术医学应用主要是指射线装置、放射源或者非密封放射性同位素应用于临床疾病诊断或治疗。

由于人们对辐射危害的认知及重视,以及核技术利用技术的日趋完善,再加上相关行政监管部门的严格把关,核技术应用单位在项目选址、工作场所布局、相关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上基本都能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特别是新建的项目,都具备良好的硬件设施,例如,建设了具有满足技术标准要求的辐射屏蔽设施,配置了相应的辐射防护用品和辐射监测设备,这一些都为核技术应用项目的安全开展提供最基本的基础条件。然而,这些硬件的配置只提供了项目安全开展的基础条件,需要操作人员正确的使用才能发挥它们各自的功效,否则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导致严重的辐射事件或环境污染事故。

以下就核技术医学应用项目实际开展中存在的几个典型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1.X射线诊断项目的不严谨操作,造成对公众的误照射。

医用X射线诊断装置是利用人的肌体不同组织密度的差异,对X射线吸收能力也不同的特点,使用X射线装置发射的X射线对身体内部组织、器官显影进行显影,从而达到诊断病情的目的。由于医用X射线诊断装置的X射线能量相对较低(最高管电压一般不超过150kV),因此《关于射线装置分类办法的公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6年第26号)将其归为Ⅲ类射线装置[2],对其射线机房的要求也相对较低,技术标准对于Ⅲ类射线装置机房没有设置安全联锁、防人误入以及急停等安全措施的要求。而正是由于没有这些安全措施的约束,所以在医用X射线诊断装置的使用过程,时常发生以下这两种情况的误照射:

(1)射线机房的防护门(特别是受检者进出口)未关闭或关闭不严,操作者就已经实施X射线装置运行,从机房泄露、散射到机房门口的X射线对周围的公众会造成不必要的辐射外照射。

(2)没有通知陪护人员撤离射线机房或未为陪护人员穿戴相应的辐射防护用具就实施X射线诊断,对机房中的陪护人员造成相对较大剂量的辐射外照射。

2.忽视对核医学科辐射工作场所的管理,造成环境放射性污染和公众误照射。

核医学科核技术应用项目一般是将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即放射性药物引入机体,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其实践过程中的辐射来源来自各种放射性药物。

接受放射诊断或治疗的患者在注射或服用了放射性药物之后,自身在短时间内就成为了一个“辐射体”,向外产生射线外照射,其排泄物(汗水、口水、尿液和粪便等)也都因为带有放射性核素而成为放射性污染物。对于引入放射性药物的活度超过一定量或在引入放射性药物后需要候诊的患者,必须设置专用的场所作为这部分患者的临时活动区域,例如PET或SPECT诊断项目中的注射后休息室和131I甲癌治疗项目中的甲癌病房。这些临时的专用场所(注射后休息室和甲癌病房)通过专业的设计和环评阶段的技术论证,建成后足以屏蔽放射诊疗过程中产生的辐射照射,保证工作场所外环境的辐射水平以及对场所周围活动人群的影响均能满足相关的技术标准限值。

然而在项目开展的实际过程中,可能由于没有对这些临时的专用场所实施足够的控制,造成的公众误入这些“临时专用场所”而受到来自于注射或服用了放射性药物的患者这些“辐射体”的辐射照射。笔者在辐射监测的实际工作中,就曾经在广州市某三甲医院的核医学科发现过这种事例,当时一名公众进入到PET注射后休息室内,与休息室内等待接受PET检查的受检者并肩而坐,在这一过程中,这名公众受到了休息室内多名注射了放射性药物的受检者体内发射的γ射线外照射,而且还可能因直接接触而受到了放射性污染。同时,也发现有个别注射了放射性药物的受检者在等候扫描期间随意进出PET注射后休息室,甚至在医学科外的医院走道活动、休息,这样这些受检者不仅会对身边近距离的其他公众产生外照射辐射影响,如果其在“临时专用场所”以外的环境吐痰、排汗,或者使用普通卫生间,都会造成环境的放射性污染。

三、问题的分析与讨论

由此可见,保守的辐射屏蔽设计和到位的辐射防护硬件设施并不足以保证核技术医学应用项目安全开展,为了实现安全开展的目的,除了具备良好的硬件设施这个基础,还需要有严格的制度来规范人为的实施行为,以及保证制度能够落实到位的约束力,于是,核安全文化的重要性就在此充分的体现出来。与辐射安全和防护措施相比,核技术应用单位从事相应辐射活动的技术能力以及安全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只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在核技术应用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审批、监管工作中,都将核技术应用单位从事相应辐射活动的技术能力以及核安全文化工作作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进行评价和监管。

根据核安全文化的定义,核安全文化工作分为组织推进核安全文化建设以及提高员工核安全文化素养。

1.辐射安全管理机构

在核技术应用单位中贯切核安全文化,首要任务是建立辐射安全管理机构或明确专人负责核技术应用项目的辐射安全管理,通过辐射安全管理机构或专人实施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管理。

所以在环境保护部2008第3号令《关于修改的决定》中明确规定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设有专门的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或者至少有1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专职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3]。

2.辐射安全管理制度

核安全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文化特性,在核技术医学应用单位则有形的放映在其核安全业绩上,一个单位的核安全文化建设水平也会直观的表现在其制定的操作规范、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制度、辐射事故应急方案等等。

在环境保护部2008第3号令中规定了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的单位应有健全的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人员培训计划、监测方案等;有完善的辐射事故应急措施。

制订合理、可行的操作规程,辐射工作人员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就能避免前面所述的一系列因人为原因造成的辐射误照射或环境污染问题。有完善的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和措施,就能够在发生辐射事故时,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所造成的危害,或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3.辐射工作人员培训

核安全文化建设要求员工要不断提升自身核安全文化素养,而核安全文化素养的提升除了通过自身的学习,也来自于外部的培训和交流,核安全文化要求工作人员要有相互交流的工作习惯。通过学习和培训,工作人员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核安全文化素养,从而进一步在实际工作中形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环境保护部2008第3号令规定了在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的单位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必须通过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环境保护部第18号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同样明确了直接从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使用活动的操作人员以及辐射防护负责人进行辐射安全培训[4]。

四、结论

综上所述,核安全文化建设在核技术医学应用项目上所反映出的辐射安全管理有着极其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核技术医学应用项目的开展中,必须十分重视核安全文化的建设,建立辐射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的各种相应的操作规程、辐射防护和安全管理制度和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积极做好辐射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辐射工作人员的核安全文化素养,从而实现防治辐射危害和放射性污染,保护环境和人群健康,保证核技术医学应用项目的长期良好开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国家核安全局业务培训丛书《核安全综合知识》.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

[2] 《关于射线装置分类办法的公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 2006年 第26号)

放射科辐射防护措施篇6

关键词:X射线装置;防护;管理

伴随医疗科学水平的日益提高,X射线装置被广泛地投入到临床诊疗中,①可以为患者提供帮助,②也因为其形成的电离辐射,严重影响患者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由此可以知道,相关的工作人员若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不注意进行防护,不根据规程开展操作,会造成极大的危害。电离辐射能够直接导致人体产生放射病,不管人体内各个器官和系统都不能避免,尤其是消化系统、造血器官以及神经系统三者的变化更为显著[1]。因此,采取正确的措施对X射线装置进行防护管理,将其造成的危害尽可能降到最低,对于患者来工作人员来说均是一件意义很大的事情。文章主要从患者以及工作人员两个方面提出了X射线装置的防护管理措施,旨在降低X射线装置给人体构成的危害。

1我国X射线装置防护管理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国X射线装置防护管理因为受到来自多个方面的影响,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有很多,主要如下:①基层卫生单位的放射防护水平较低,和大型医疗单位相比存在很大的距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为基层卫生单位的基础不牢厚,并且规模非常小,加上地理位置又多处于偏远山区,由此造成单位医疗设备比较陈旧,更新难度大,并且医院在放射防护方面的成本投入也很低。另外,大型医院因为具备优秀的有偿服务经济条件,医疗设备更新换代强,同时医院领导关注度高,由此在放射防护方面资金投入大[2]。②相关工作人员综合水平不高。我国大部分医院放射科的工作人员并不是从正规专业学校毕业的,学历广泛不是很高,从而造成其对放射知识以及辐射危害了解不充分。此外,医院忽略对放射科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不定时对其工作绩效进行考核,从而不利于工作人员综合水平的提高。③部分医院领导重视度低,法律知识不强。我国现阶段不少医院领导主要将注意度投放的创作以及效益这2个方面,而起树立的放射防护相关法律意识非常低,由此造成放射防护工作经常被忽略。④和放射防护相关的宣传工作以及卫生管理工作没有具体落实到位。因为我国放射防护监督工作由于受到人员、地方以及资金等多方面的影响,对医院开展放射防护宣传以及监督检查两方面工作不到位的现象时常会发展,从而造成某些医院制定的放射防护工作距规定与国家要求不相符合。⑤X射线装置防护管理检查合格率低。我国相关部门定期会对医院的X射线装置防护管理进行检查,但是在检查过程中透视用X射线监测、摄片机房控制台和门窗的防护以及工业用X射线探伤机上述三者的合格率均比较低。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为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医生X射线设备更新换代比较慢,因此造成医疗器械过于陈旧落后,防护不到位。同时医院机房门窗达不到密封的水平,还有一些医院为了贪图便利,乱摆胸片架以及主射线方向有窗口等现象时常有发生。另外我国大部分工使用X射线探伤装置的单位属于非医疗卫生行业,它们使用的X射线探伤设备大部分均是没有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的[3]。⑥受检者防护工作不到位。此现象的产生主要受到两方面的影响,首先是医院的工作人员为了减短检查时间忽略要求受检者做好放射保护工作,甚至部分工作人员就算发现也不会自动去提醒受检者做好放射防护工作。其次是受检者还没有充分认识到X线可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其树立的自我保护意识比较低。⑦越来越多的医院具备X射线透视体检专用车。因为我国相关部分在X射线装置防护管理方面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卫生防护标准,由此大多数医院只可以根据携带式X射线机护标准开展相关的监测评估活动,虽然该携带式X射线机护标准大致上和放射卫生的防护标准有关要求存在的差异并不是很大,可是,评估过程中依旧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影响,比如说:车子在移动过程中突然出现的颠簸振动现象,风吹雨打以及阳光曝晒等自然气候条件可以对X射线设备造成损耗的现象,从而影响防护设施质量,使其呈现降低的趋势,或者直接变化。

2做好X射线装置防护管理工作的措施

由于X射线装置可以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在X射线相关检查过程中做好防护工作很有必要。笔者认为可以从放射操作人员以及患者两方面来自做好X射线装置放射防护管理工作。

2.1提高放射操作人员的防护措施

2.1.1开展职业健康检查 医院应该要求X线操作人员在上岗前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符合要求后才具有从业资格。放射科也应该按时安排X线操作人员开展职业健康检查,时间为每年1次,情况过于严重时还能够进行临时性检查,并且医院还应该成立且长期保管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4]。职业健康检查和一般的体检对比差异很大,其主要划分为染色体畸变率和淋巴细胞微核率两者的检查,若两者产生问题,那么可以说明操作人员产生放射病的几率被提高。因此,医院需要按时安排X线操作人员体检,确保每项指标均符合要求的人员才可以继续开展工作。

2.1.2对工作人员实行个人剂量仪监测 医院放射科应该合理安排本科室的X线操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同时长久保存监测结果。根据有关的规定,X线操作人员应该达到以下标注:有效剂量在

2.1.3操作人员需要持证上岗 按照我国有关部门制定的相关职业管理规定指出,放射科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从业资格证才可以上岗。这是因为如果放射科的工作人员没有进行培训就上岗,具备的防护意识也就比较弱,会一定程度上危害到身体健康。所以,医院按照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给放射科工作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培训机会,要求其获取从业资格证后才可以上岗,目的在于确保其能给合法开展工作以及提高其防护知识[5]。

2.2提高患者防护的措施

2.2.1避免再次开展检查 根据专家们的数据统计,可以知道我国每年都有不少患者的X线检查是没有临床意义的,换个说法也就是我国每年开展X线检查的患者中,部分患者没有必要进行X线照射。X线照射使用不得当不仅产生浪费现象,还可以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相关的操作人员在掌握娴熟技术的同时,还需要充分了解每项临床知识,尽最大的努力达到一次检查便可以完全处理问题的效果,避免患者再次进行不必要的检查,将其受到的伤害降到最低。此外,医院还需要大力进行医生医德构建,不可以因为个人利益而罔顾患者的人身安全。

2.2.2对患者非投照位置进行防护 按照我国卫生部分颁发的相关规定能够知道,患者在检查前应该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过去我国的X线检查防护措施实施效率很低,由此患者受到的伤害极大。近来几年随着相关学者们的不断呼吁,国家开始越来越重视医疗辐射危害,由此制定了大量相关的规定,比如说工作人员需要适当屏蔽X射线装置形成的辐射,不进行投照的位置应该重点防护,避免其受到照射;如果照射对象为儿童以及青年时,医护人员应该留意防护其骨髓,尽可能降低骨髓的投照剂量。

2.2.3降低机器的照射量 X射线装置运行时能够形成相关的辐射场,其实际照射量主要受到辐射场本性质、照射时间以及照射距离三者的影响,所以工作人员有效地对照射剂量进行控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承受的射线量。另外,科学设置好X线机工作条件,在照射过程中控制好照射野以及选择合适的X射线束,也可以在获得良好诊断结果的同时降低其带来的伤害[6]。所以,技术人员在操作时,应该使用正确的焦片距,这是由于照射野在很大程度上受距离限制;同时其还需要选择正确的过滤板,确保X射线剂量值能够与预期目标相互符合,从而形成伤害不大的辐射品质,保证患者不用遭受过多的照射量,进而降低患者源性损伤现象出现的几率。从另外一层意思来说,也就是技术人员需要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科学对X线装置进行设置,在最大的程度上减少患者的受线量,降低X线装置给患者造成的危害。

综上所述,根据医院不断加大X射线装置的使用领域,可以证明其给患者带来的福利远远大于伤害,因此,医院应该采取正确的措施开展放射防护工作,并且及时发现本院放射科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尽最大的努力降低X线对患者以及工作人员造成的伤害,使其能够为医生临床诊断提供帮助,从增加患者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早日痊愈出院。

参考文献:

[1]邹维英,陈玲娣,黄爱梅.手术室使用C形臂X线机的电离辐射危害与安全防护措施[J].中国当代医药,2011,10(12):225-226.

[2]卢志娟,戈兆艳,庾,等.吴江市2009年度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体检结果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2010,23(03):78-79.

[3]王兆达,王志文.滥用X射线检查的危害及其控制[J].中国辐射卫生,2010,29(01):29-30.

[4]卢志娟,戈兆艳,庾,等.吴江市2009年度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体检结果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2010,10(03):189-190.

放射科辐射防护措施篇7

随着综合性医院放射诊疗技术的日益普及与广泛应用,受检者因防护不到位造成的健康危害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忧虑和关注。受检者防护工作不到位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医院医务人员在检查前没有指导病人使用防护用具,使患者非投射部位特别是晶状体、甲状腺以及性腺等部位没有有效保护,损害患者身体健康。二是由于受检者缺乏相应知识,对射线防护意识不强,个别患者对医务人员穿戴防护用具提醒觉得多此一举。严格掌握X射线检查适应症,随意给患者开CT、X射线检查单,滥用X射线检查使患者接受大量非正当照射,造成不必要的身体损害。

2辐射防护管理对策

2.1加强组织建设,完善管理制度

成立以医院院长为组长的“院辐射防护领导小组”和以科室为单位的辐射防护质量小组,法人为第一责任人,形成有效的院科二级管理网络,明确医院辐射防护领导小组、科室辐射防护质量小组及岗位各级人员工作职责,将辐射安全责任落实到辐射防护相关工作的每一个人,使辐射安全意识深入每一位管理人员与辐射工作人员心中。建立和完善各科室辐射防护规范、辐射防护管理制度、辐射安全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和处理流程,做到有章可循,落到实处。

2.2强化法规培训,提高防护意识

国家用于放射诊疗领域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性物品库风险等级和安全防范要求》及各项新标准等。医院除定期组织放射工作人员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法律法规和放射防护培训外,每年还要对新入职的放射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在岗人员的强化培训,将培训内容作为每年三基考试的一部分,与晋升晋级挂钩。通过不断学习,提高放射工作人员对放射防护重要性的认识,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

2.3重视防护实施,加强全程监控

2.3.1放射性同位素从“购买到使用”全程审批医院必需在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和《放射诊疗许可证》前提下,严格执行环保部对放射源使用的审批与备案管理规定,《放射性同位素转让审批表》报送环保部门审批合格后严格按照获批频次与剂量购买[2]。医院有专人负责放射源的到货剂量、每日出量、用量及剩余量、源储存进行记录。储源室需安装摄录像监控和防盗门窗系统,设立双人双锁保管制度,严防放射源的丢失[3]。

2.3.2辐射工作场所从“图纸到建成”全程评价医院各类辐射工作场所在新建、扩建、改建时要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需卫生和环保相应资质单位进行有关评价,由卫生和环保主管部门竣工验收审批,在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和《辐射安全许可证》后方可进行放射诊疗活动,做到从源头保障辐射安全。

2.3.3放射诊疗设施场所从“启用到停用”全程质控医院根据射线装置和辐射工作场所分类,每年定期请相关资质单位对在用的各种放射诊疗设施和场所进行质量控制监测和环境影响监测,检测合格方可继续使用。对检测不合格的设施和场所必须停止使用,及时进行调试整改,复检合格后可继续使用,以确保放射诊疗质量,保障医务人员与受检人员辐射安全。

2.3.4辐射工作人员从“上岗到离岗”全程管理医院对上岗前、在职、离岗前的辐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职业病健康体检,有条件的医院可为辐射工作人员每年做一次健康体检[4];每季度由相关资质单位对个人剂量进行监测。为每个辐射工作人员建立终身健康体检档案和剂量监测档案。对确定为辐射造成体检不合格和个人剂量超标的工作人员及时调离岗位或休息调整,确保辐射工作人员身心健康。

2.3.5受检者从“进到出”全程防护患者及陪护家属进入辐射工作场所接受放射诊疗活动期间,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明确照射部位,按操作规范控制照射剂量,对照射野邻近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有效防护[5]。放射诊疗前告知患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检查室应张贴“当心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及婴幼儿、少年儿童、育龄妇女尽量避免接触X射线的温馨提示牌,保障患者及陪护家属身体健康[6]。

2.4做好日常督查,确保辐射安全放射防护管理

放射科辐射防护措施篇8

【关键词】放射诊疗机构;放射防护;监测;公众照射

放射诊疗技术的应用是医疗机构重要诊断和治疗措施之一,但因其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性危害,是放射工作人员、受照者和公众主要放射危害来源。为保障公众健康安全,了解放射诊疗机构的放射防护现状,做好放射卫生管理和放射诊疗许可证发放工作,对本市放射诊疗机构的放射卫生防护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共监测和调查放射诊疗机构32家,设备41台,分市直组(共7家,其中综合医院2家、荣军医院、中医院、妇保院、计生站、疾控中心各1家;共19台设备,其中医用加速器2台、PET-CT 1台,CT 4台、DR 2台、500mA X光机7台、乳腺机3台)与乡镇组(共25家,其中镇街道卫生院及其分院19家、企业医院1家、个体医院2家,牙科3家;共25台设备,其中CR 2台、500mA X光机15台,牙片机3台,200mA X光机5台)。

1.2方法:依据GBZ130―2002《医用χ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和GBZ138―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以放射工作人员的操作位、观察窗、电缆孔、外环境机房门口等操作位置和活动场所为检测点,在设备正常运行的最高条件下采用BH3103B便携式χ-γ剂量率测量仪测量;现场调查安全操作和机房防护设施等放射卫生防护情况。

2结果与分析

2.1本次共监测分析放射工作人员操作位、观察窗、电缆孔、外环境机房门等外照射566点,合格551点,合格率97.3%;其中市直组监测外照射239点,合格239点,合格率100%;乡镇组监测外照射327点,合格312点,不合格15点(均为朝向候诊区机房门),合格率95.4%;放射工作人员操作位、观察窗全部符合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2.2依据GBZ130―2002医用χ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共调查评价32家放射诊疗机构安全操作与机房防护设施。安全操作:陪检者防护措施、受检者非照射部位防护措施、质量控制监测、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和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培训合格率依次为62.5%、71.9%、93.8%、96.9%、96.9%。机房防护设施:通风排气设施、机房外窗合格率仅为62.5%、78.1%。机房设置位置、机房面积、机房防护厚度、机房内布置合理无杂物、“当心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工作状态指示灯、受检者候诊位置选择恰当等各项基本合格。市直组各项合格率明显高于乡镇组。

3讨论

3.1调查结果显示放射诊疗机构外照射基本合格,操作位、观察窗照射量率全部合格,放射工作人员操作场所放射防护水平明显高于及机房外环境(包括机房门外、窗外)防护水平,说明放射诊疗机构和放射工作人员对放射防护重视,有自我防护意识,防护设施逐渐完善,放射防护水平明显提高。

3.2安全操作是杜绝放射事故的重要手段,所调查单位均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上墙公示,但日常工作中是否严格遵守执行,有待卫生监督部门监督和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受检者和陪检者防护措施、通风排气设施、机房外窗合格率较低,说明放射诊疗机构对受检者、陪检者及公众照射不够重视,建议卫生监督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减小非正当照射,控制放射危害,预防放射随机性效应发生。同时不容忽视医疗照射正当化问题,本地区90万人口拥有40多台放射诊疗设备,并有逐年增长趋势,医疗照射明显增多,放射诊疗机构虽然多数已配备受检者防护用品,但大部分机构在放射诊疗过程中未按要求使用防护用品。公众照射和医疗照射正当化也是今后放射卫生监管重点。

3.3监测调查不合格单位主要为镇卫生院分院,这些单位使用200mA X光机,机房老旧,放射科工作量较小(曝光时间日平均不足10次),对于不合格项和调查问题医院领导高度重视,2家撤并放射科,3家计划购置500mAX光机和机房改造,3个镇卫生院计划购置CR、DR,均表示严格按照要求整改达标后申请验收发放放射诊疗许可证,为更好地做好放射诊疗工作有了质量保证。

通过监测调查,卫生行政部门和各医疗机构均高度重视放射防护工作,为做好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张丹枫,赵兰才编著,《辐射防护技术与管理》;广西民族出版社,2003.8

[2]GBZ130―2002医用χ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

[3]GBZ179-2006医疗照射防护基本要求

[4]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5]GB16348-1996 X线诊断中受检者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放射科辐射防护措施篇9

【关键词】 电磁辐射 危害 防护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11-062-01

一、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磁波广泛应用于工业、科研、医疗、通信、广播等诸多领域,使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然而当人们在充分享受由电磁波带来的舒适生活的同时,一种无形的环境污染电磁辐射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变得日益严重。

二、电磁辐射的来源

当电荷、电流随时间变化时,在其周围就激励起电磁波。长寿地区的电磁辐射产生于电子设备和电气装置,主要有以下几类来源:第一:广电设备与电讯设备。长寿广播电视发射塔、渡舟等地的微波通讯站、地面卫星通信站、寻呼通信基站等,这些设备大功率定时或不定时发射。第二:工业用电磁辐射设备:主要有长寿晏家工业园区、江南的重钢的高频炉(包括高频感应炉、高频淬火炉、高频熔炼炉、高频焊接炉及电子管的排气、烤消、退火、封接、钎焊,半导体的外延、区熔、拉单晶等。)、塑料热合机(包括高频热合机、塑料焊接机等。)、高频介质加热机、高频烘干机、放电加工机床、各种类型电火花加工设备等。第三:电力系统设备。包括发电厂、高压输配电线、变压器以及数以千计的电动机等。第四:交通系统。各种汽车、电动车等。第五:各类家用电器。包括电子闹钟、吹风机、微波炉、电视机、电冰箱、计算机、空调和电热毯等。

三、电磁辐射的危害

电磁辐射的污染危害人体的机理及相关报道电磁波对人体组织的作用分为两种:一种是致热效应,即电磁波会使人体发热。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作用随频率的增高而增大。当被人体吸收的电磁波能量达到一定强度时会使人体发热而出现高温生理反应,人体将出现如神经衰弱、白细胞减少等病变。另一种是非致热效应,当超过一定强度的电磁波长时间地作用在人体时,虽然人体的温度没有明显升高,但会引起人体细胞膜的共振,使细胞的活动能力受限。会使人出现诸如心率、血压的改变及失眠、健忘等生理反应。

四、电磁辐射对环境污染的防护对策

首先:广播、电视发射台及通讯设备等的电磁辐射防护

广播、电视发射台及通讯设备在建设前选址应以《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为标准,进行电磁辐射对环境影响的评估,实行防护性卫生监督,提出预防性防护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周围环境的电磁辐射强度。已建成的发射台若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强场强,可以考虑以下防护措施:第一:改变发射天线的结构和发射方位,尽量减少对人群密集居住方位的辐射强度。第二:树木对电磁能量有吸收作用,在天线周围或电磁场区,希望长寿地区的政府大面积种植树木,增加电波在媒介中的传播衰减,起到防止人体受辐射之目的。第三: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甚至金属材料覆盖建筑物,利用这些材料对电磁波吸收和反射特性,来衰减室内的场强。第四:在中波发射天线周围电磁场场强大约为10 V/m,短波场源周围电磁场场强为4 V/m的范围内的房间尽量不用作生活用房。

其次:工业、医疗设备的电磁辐射防护

这类设备的电磁辐射防护措施与其辐射频率有关,下面分别对象长寿晏家工业园区的电磁污染最严重的高频设备的防护进行论述。第一:电磁屏蔽。电磁屏蔽的机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在外界交变电磁场下,通过电磁感应,屏蔽壳体内产生感应电流,而这电流在屏蔽空间又产生了与外界电磁场方向相反的电磁场,从而抵消了外界电磁场,达到了屏蔽效果。一般良导体(如铜和铝等)常用作电磁屏蔽装置。第二:高频接地。高频防护接地的作用是将屏蔽体(或屏蔽部件)内由于感应生成的射频电流迅速导入大地,使屏蔽体(或屏蔽部件)本身不致再成为射频的二次辐射源,从而保证屏蔽作用的高效率,高频接地极和接地线用铜材最好,接地极一般埋设在接地井内,接地电阻要最小。第三:距离防护。辐射电磁场强度与辐射源到被照体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因此,应适当加大辐射源与被照体之间的距离,可减少电磁辐射的影响。第四:个体防护。在高频辐射环境内作业的人员,应佩带防护头盔、防护眼镜,穿防护服。这些防护用品一般用金属丝布、金属膜布和金属网制作。

最后:日常生活中电磁辐射的防护

随着家用电器和移动通讯工具等的日益普及日常生活中人们承受的电磁辐射污染也更加严重,为了减少电磁辐射的污染,建议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范:第一:电视机、电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的摆放应适当分散,不宜过分集中,可减少开机时的磁场强度。第二:安放微波炉时,高度应该在人体头部之下,可防止人脑和眼睛受损。使用过程中,应尽量远离。另外购买时,应选择质量好、信誉好的名牌厂家,以保证产品的质量,防止微波泄漏。第三:使用移动电话时,话筒不要紧贴头部,最好使用专用耳机和受话器接听电话,不要长时间通话。在医院、飞机上不要使用移动电话。第四:收看电视时不应离电视过近,最好保持4~5m距离,并注意开窗通风。

[ 参 考 文 献 ]

[1] 赵爱华,刘兆明.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措施.中国环境管理,2000,4:46~47.

放射科辐射防护措施篇10

[关键词]家用电器;电磁辐射;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5-0022-01

前言:家用电器种类较多,对于不同家用电器辐射的研究不仅可以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电磁辐射的产生,然后针对性地采取防护措施。为了更详细地研究家用电器辐射的产生,本文通过对于一些家用电器电磁辐射的实际测量,根据各类家用电器的不同辐射程度以及强度给出一些指导性的防护措施,尽可能减少电磁辐射对于人体健康的危害。

1.家用电器的电磁辐射的基本知识

1.1 电磁辐射的产生途径以及来源

通过对各类家用电器电磁辐射的实际测量之后,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体积较大的冰箱还是手机、收音机类的小型电气设备,其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电磁辐射。这些电磁辐射可以分为电离式辐射和非电离式辐射,由于其质量、体积以及能量的不同,这些电磁辐射对于人体的影响又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家用电器辐射的主要来源有电视机、手机或移动电话、微波炉以及电脑等等。其中,电视机电磁辐射主要来自于其电子显像管,电视机在形成图像时,电子显像管需要产生能量较高的电子束,在实际扫描过程中就会产生X射线以及其他电磁波,虽然这类辐射的数量较小,但是其对于人体眼球的危害还是存在的。电磁炉作为人们日常使用的电气设备,其主要是通过电磁感应从而产生涡流,致使锅底变热而工作的。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电磁炉功率较大,所以其产生的电磁辐射也会随之增加,如果在不采取任何保护措施情况下,一旦照射剂量大到一定值之后,人体就会产生热量,这对人体也会间接产生危害。

1.2 电磁辐射对人体产生的危害

不管是体积较小的家用电器还会大型家用电器,人体与其之间的距离直接决定了电磁辐射对人体危害的程度。一般来说,当人体与家用电器之间的距离越短,人体受到电磁辐射的危害更多,通过数据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当人体长期处于电磁辐射较为严重的区域,自身生物组织就会产生电解质的振动,间接产生涡流导致自身组织的产热,体温就会有所上升,组织器官由于温度的上升就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长期处于电磁辐射区域的人体在各个系统的调解与恢复方面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神经系统上的精神不集中、头晕头痛等,免疫系统上就会出现免疫能力降低,对于疾病的防范程度有所降低,生殖系统上会出现生殖细胞不活跃等等问题。电磁辐射对人体危害较为明显,只有通过必要的防护措施才能较好地保护人体,所以我们应该认识电磁辐射的基本知识,做好防护措施以减少由于电磁辐射对于人体产生的危害。一般电磁波分为两个等级,射频电磁波的频率一般为30 MHz~3000 MHz,在这个范围内的标准限值为400 mw/cm2。常见家用电器电磁射频一般在30 MHz一下,其属于低频辐射。实际测量表明, 正在使用的电磁炉正前方 0.1m 处磁场强度达8.70μT,即使远离到0.3m以外, 也有1.00μT 。

1.3 电磁辐射对于人体的作用原理

电磁辐射作用人体的主要方式有两种,其中包括热效应以及非热效应作用方式。人体细胞的原子和分子从微观角度来看,其既是电介质,同时也是磁介质。

根据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当电介质处于在电场中就会产生极化现象,而磁介质在磁场中又会产生磁化现象,所以当人体长期处于电磁辐射中,人体细胞中的分子与原子就会反复极化和磁化,而极化和磁化又会导致人体细胞分子间的摩擦,所以就会导致热能的产生。同时当电介质长期处于电场中时,人体局部就会产生涡流现象,这就会导致人体发热。非热效应主要是电磁辐射对于人体系统的破坏和损伤,当人体长期处于电磁辐射中,细胞活跃程度就会有所降低,人体就会出现类似于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等等问题。

2.电磁辐射预防措施的研究

2.1 针对家用电器的预防措施

各类家用电器电磁辐射的源头和辐射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电视机产生电磁辐射的主要来源是其显像管,通过电子束的投射就会间接产生X射线,微波炉辐射方式主要是通过微波辐射的方式。针对家用电器电磁辐射的研究要从源头着手,所以我们要对于家用电器辐射进行妥善处理,及时采取预防措施。电视机、电冰箱以及空调等家用电器由于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其辐射量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其对于人体的危害,生产厂家在设计家用电器时要严格控制电磁辐射量,电器的辐射程度要根据国家标准进行制定。针对家用电器电磁辐射的预防不仅仅包含电器的设计阶段,在具体使用时,使用者也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例如在家用电器的放置地点要合理挑选,选购者在选择时一定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家用电器。一般来说,家用电器不能扎堆放置,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当然,电器种类的不同,其电磁辐射量也会产生一定的出入。超标的、扎堆放置的家用电器对于人体会产生严重危害,当然,消费者在购置家用电器之后,一定要仔细浏览电器使用说明书,详细了解此电器电磁辐射对于人体的危害以及防护措施。例如在使用微波炉时,其主要辐射来源于炉门的电磁辐射外泄,所以在具体使用时,使用者一定要保持微波炉的门缝的卫生以及安全,当微波炉长期不使用时,一定要关闭电源,减少因为待机而产生不必要的电磁辐射。

2.2 家用电器使用者的预防措施研究

家用电器由于与使用者长期处于一个环境,所以针对家用电器使用者对于电磁辐射的预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家用电器使用者在使用家用电器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家用电器的使用手册操作,同时避免长时间地与家用电器进行接触,例如在使用电脑或电视时,人体一定要与其保持适当的距离,在使用时间上也要进行严格地控制,一般来说时间最好在1个小时之内比较好,在长时间地学习与工作之后,使用者一定要进行休息。在卫生方面,使用者在使用家用电器时由于各类荧光屏的照射可能会出现皮肤方面的问题,同时荧光屏也会产生大量的静电,所以在人体表面就会出现大量的灰尘,因此,家用电器使用者要及时洗脸洗手,保持个人的卫生。在家用电器长期处于不使用的状态时,家用电器一定要及时关闭,不能一直使其保持待机状态,较弱的磁场有时也会产生辐射的积累。当然,家用电器使用者的健康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使用者要合理饮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在免疫方面才能具有一定的能力。

2.3 掌握电磁辐射的测量方法

为了进一步地使家用电器使用者掌握电磁辐射的相关知识,在家用电器实际使用中,使用者也要能掌握一定的电磁辐射的测量方法。家用电器一般包括电视、电冰箱、空调等,其特殊性又决定了其对于人体的危害很难察觉,所以掌握并了解电磁辐射的测量方法对于使用的健康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电磁波一般分为两种,其中包括射频电磁波以及工频电磁波,而射频电磁波的频率主要在30 MHz一3000 MHz,家用电器的辐射频率一般在在30 MHz以下,其属于低频辐射。在实际电磁辐射的测量方法上,我们一般分为3类,其中有TC-1160,LZT-1120和NBM-550。不同的测量方法对于电磁辐射的测量值又会产生一定的出入,所以正确的测量又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3.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家用电器逐渐称为现代人们的必要生活工具,由于家用电器其本身的电磁辐射的影响,其对于人体的危害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因此,家用电器使用者必须严格按照标准使用电器,做好自我保护最减少电磁辐射对于人体的危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