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十篇

时间:2023-12-01 17:42:40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篇1

【关键词】流动儿童 现状 成因 对策 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我校是地处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佛山的一所城镇中学,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镇工厂企业不断增多,我镇的外来人员队伍也不断壮大,大批儿童跟随父母离开故乡,来到我镇生活,我校学生中外来务工子女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大。本学年,我校学生共1266名学生,其中外来工子女共405 人,占总人数的31.9 %。七年级学生共393人,外来工子女学生157人,占总人数的39.9 %;八年级学生共429人,外来工子女学生132人,占总人数的30.7 %;九年级学生共 444人,外来工子女学生116人,占总人数的26.1%。从这些数据,我们很容易发现,外来工子女队伍在不断壮大。各级政府出台了有力措施保障这些儿童顺利就近入学就读,接受义务教育,流动儿童入学问题已经得到有效解决。

但是只是停留在保障流动儿童接受教育工作上是不足够的。这些远飞到异乡的小鸟,即使顺利地走进了新学校,坐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但是,从那一双迷茫、自卑甚至是敌意的眼睛里,我们意识到:这些孩子需要我们的特别关怀引导,因为他们面对新环境,他们心理上承受了同龄人没有经历过的冲击。更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爱护指导。而在流动儿童的教育上,班主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在综观全校流动儿童学生情况的基础上,以本校九年级一个班级内的流动儿童作重点观测对象,探究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

一、流动儿童教育现状。

作者调查的班级共48人,其中流动儿童工21人,占全班总人数的43.7%。在这群流动儿童中,有13人是小学阶段已来到我镇就读的,有9人是初中阶段转学到我校就读的。

这群学生的学习情况总体表现不够理想,作者参照七、八年级四次期末考试成绩发现:这群学生中,在班级内学习成绩优秀的有2人,占流动学生总人数的9.5%;学习成绩属中等或以上的有11人,占流动学生总人数的52%;学习成绩中等以下的有8人,占流动学生总人数的38%。而本地学生的比例则分别是:29.6%、44.4%、25.9%。从数据可看出,流动儿童总体的学习情况相比本地学生不够理想。

遵守纪律方面,通过访问该班班主任及科任老师,以及参照学生的德育操行得分的方式进行调查。纪律方面表现能达到合格要求的流动儿童共11人,占流动儿童总人数的52 %,而本地学生能守纪能达到要求的有19人,占本地学生的70%。

作者还通过检查学生作业、观察课堂表现、跟踪学生课余活动等方法,考察学生的做事态度、人际关系、自我表现能力等综合素质。发现这群学生较容易出现自卑、冷漠、冲动、敏感等不良心理现象。

总体而言,流动儿童相比本地儿童,因为要适应环境、融入新群体,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要面对比同龄人更多的困扰,如果没有得到关怀、适当引导,极容易出现心理、行为上的不良现象。

这群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他们的父母大都是文化程度不高、从事体力劳动的外来工,工作的辛劳、家庭教育意识不强等原因,造成这群儿童不能得到父母的细心关爱、教育。由于外来者身份,他们在班集体中可能会遭到老师、同学的歧视和排斥,容易产生悲观、冷漠、孤僻等心理问题。学习上,因为要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学业上容易受阻,导致对学习的畏难情绪,如果这一关键时期没有得到老师、家长的正确心理疏导和学习上的帮助,这些儿童就会变得厌学,甚至辍学。

二、教育问题成因的深层探究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必然促使人口流动性加大,流动儿童人数将会不断增加,他们的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重视解决。但当前社会主要关注的是保障流动儿童就近入学,接受教育的权利,对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方面的研究、重视还远远不够,保障流动儿童入学仅是就学的开端,教育权利的平等也极其重要,由于户籍、学籍管理问题,学校对流动儿童学生的流失并不关注,甚至不把流动学生的成绩列入教师考评中,造成教师对流动儿童在教学和管理上采取忽视态度,甚至对这些学生存在歧视。针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进行的宣传培训公益讲座等活动欠缺。

学校未能充分发挥教育职能,针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而制订的工作指引不够细致到位,导致许多班主任、教师工作不够深入、工作方法不够科学。部分老师不把流动儿童当正常学生看,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缺少对流动儿童的教育关怀。家校联系制度未能落到实处,流于形式,与家长联系的方式只限于一学期两次的家长会,而且家长会的内容多数是介绍班级情况,汇报学校及班级工作,分析各科成绩等,最后往往是寄语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工作。但是没有专门针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家长会,班主任缺少从家庭教育的角度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往往是流动儿童出现严重违纪甚至辍学了才告知家长,未能切实做到家校联手,共同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

家庭教育方面。流动人口家庭中,流动儿童家长多数从事个体生意或工厂务工,工作辛苦、忙碌,无暇照顾子女,更忽视对子女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流动儿童父母自身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这使得他们即使想要辅导子女学习却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孩子的学业缺乏具体指导帮助,孩子容易因为缺乏必要的监督、引导和关爱,学习主动性较低。

生活的环境也是造成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客观因素。儿童生活的地方往往是出租房聚集的地方,常见有、打架、等不良社会现象,生活环境缺乏良好的文化氛围,如我校附近最大的外来务工人员聚居地杨和对川村,小饭店、发廊、桌球室等林立,龙蛇混杂,生活在这里的流动儿童对那些不良现象见怪不怪,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孩子容易沾染上不良习气。生活环境缺少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往往会缺乏学习动力,无心向学。

三、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对策

1、政府有关部门要完善保障措施,积极针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开展宣传培训活动。

国家有关部门充分重视流动儿童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省、市、区、镇为把解决外来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落实到实处,已制定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要真正实现流动儿童接受平等的教育,必须细化规定,改革学籍管理制度,明确要求流动儿童接受平等的教育权利,不受歧视。明确学校对流动儿童学生的教育责任,保障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平等接受教育。广泛宣传,利用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呼吁全社会对这一特殊群体儿童关注、帮助。

2、学校要完善、优化教育方式。

制订措施明确学校、教师对流动学生的教育、管理责任,保障流动儿童不受歧视,平等接受教育,除了智育,还要给学生更多的关爱,定期找他们谈心,及时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疏导,开设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孩子之间加强交流合作,促使流动儿童融入集体中,结交更多朋友,身心健康发展。

3、父母要与儿童加强沟通,创造和谐、宽容的家庭教育环境。理性对待学业问题,鼓励孩子进步。

要家长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来帮助孩子学习是不切实际的,所以为解决孩子教育问题,家长可从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开始,创造更多机会让家人与孩子融洽交流,让孩子在长辈的身上感受到爱,以及学习到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让孩子有宣泄不良情绪的对象,积极鼓励孩子加强同龄群体的交往。帮助他们进行正确的朋友交往和行为选择,积极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乐观、勇敢地面对各种困难。努力创造及优化孩子的学习成长的教育环境。理性对待孩子的学业问题,积极与老师沟通,鼓励孩子争取进步。

四、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班主任起主导作用。

1、用爱温暖流动儿童孤独的心灵,赏析教育帮助孩子找到自信和勇气,有效疏导促进孩子驱走心理阴霾。

对于年纪尚小的流动儿童来说,离开熟悉的环境、朋友、邻居,要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心里肯定是充满不安、迷茫、焦虑甚至是恐惧的。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理解、体谅这些孩子,并且帮助这些孩子尽快融入新集体,适应新生活。让这些用不安的眼神打量着新环境的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心。

班上新转来的流动儿童蔡雨,是个敏感、偏激的学生,在新环境里明显不太适应,与同学的相处也不太融洽。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他谈心,引导他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新生活,在与别人相处时学会换位思考。在班际篮球比赛里,我鼓励他勇敢地站出来为班争光,我带领其他同学在场边为他加油助威。他在比赛中英勇负伤了,伤了膝盖,其他同学经此一役对他明显友好了很多,我及时在班里表扬了他为班争光的行为,倡导大家帮助有脚伤的蔡雨。大家都很乐意帮助蔡雨,在互助中增进了友谊,蔡雨因为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很快就能结交了新的好友,融入到集体中,学习上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2、积极开展班级活动,促使流动儿童融入集体。

流动儿童产生心理问题主要是因为新环境的适应困难造成的,因为他们没有融入新集体,没有朋友,因而产生孤独、被排挤感,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从而引发更多问题。班主任要积极开展班级活动,让流动儿童和其他同学在活动中增进感情,学会合作交流,结识新朋友。在活动中关注流动儿童的表现,给予表扬和帮助,增强孩子的信心。如班级二人三足比赛,又如篮球比赛、知识竞赛等。让流动儿童在活动中冲破隔阂,融入新集体,找到新朋友。在学习上,班主任可在班内开展结对子的活动,安排性格开朗,乐于助人的学优生与成绩欠佳的流动儿童结对子。帮助流动儿童尽快适应新的学习内容,在优秀学生的带动、感染下,激发学习积极性,体验学习成功感。同时,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能促进流动儿童更快融入班集体。

3、加强学法指导,借助科任老师的力量,帮助孩子体会成功感,激发学习热情。

学习成绩的下降,挫伤流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使孩子失去自信,表现更为自卑。要改变孩子的心理状况,提高学习成绩是让孩子重拾信心,走向阳光的重要一步。很多班主任关心流动儿童的学习困难问题,专门与学生交流,热情鼓励孩子用心学习,叮嘱学生认真听课,积极回答问题。讲的话虽暖人心,但对那些有学习困难的孩子来说,实质帮助并不大。要让流动儿童尽快适应新的学习内容,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必须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具体的学法指导。

4、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促进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架起亲子桥梁,通过建立健康的亲子教育关系,实现教育长效性。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发展中新生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关注,社会、学校、家庭三方携手解决。每一个儿童都是祖国的美丽花朵,应该得到同样的阳光、雨露的滋润,得到同等的关怀、爱护。如何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这群孩子撑起一片蓝天,促进流动儿童身心全面发展,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篇2

自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民众从小规模的地下方式开始自主进行人口流动。这股潮流越发猛烈,以至于政府在十几年之后不得不彻底取消了大部分对人口流动的严格限制。行政的控制无法阻挡经济利益的诱惑。因为多年控制的压抑,这一系列人口流动最终爆发成为了人类史上空前规模的迁移。中国的城市与乡村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完全隔绝了如此之久,以至于中国社会的城乡二元结构时至今日仍影响至深。城市是人类文明对自然环境改造的终极形式,是人类工商业活动的最集中场所。人口不断从乡村向城市迁移,而不同等级和发展水平的城市之间也存在着大量人口流动。大城市的梦想造就了数量庞大的流动人口。而这些流动人口的进入也使得城市变得更大更密更复杂。城市的活力在几十年的隔绝制度下已渐衰弱,而流动人口改变了这一切。城市被注入新的生机,重新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文化碰撞融合的焦点,从而被丰富和多元化。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但更重要的是多数城市的生命被延续,并因此有助于打破几十年养成的城乡二元思维。

而所有被称为流动人口带来的不良后果,在我看来都是对城市管理不作为而找出的借口。这样的借口所编织的谎言是几十年来权威主义管理的惯性。所谓流动人口所带来的问题是普世的,即无论在哪个被界定的人群中,人类现有的文明也保证在相同条件下都可能会发生相同的或好或坏的事情。而那些谎言是最擅长“以偏概全”的。甚至有时候还会牵扯出流动人口的素质问题。这简直是的。这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是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难道这是流动人口自身造成的?流动人口给城市带来的居住、交通、医疗、教育等等压力,再一次提醒了城市管理者如何才能合理分配城市资源。在城市中辛勤工作、依法纳税、遵纪守法的公民完全有资格公平而合理地利用到城市社会资源,而不会因为什么户籍问题沦为二等公民。讨论所谓流动人口所带来的弊端显然是带有偏见的,而如此的利弊二元思维也是极其可悲的。要知道,这个世界本是没有城市的。

近些年,教育出现了不少新情况,其中之一是在一些城市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打工者子弟学校”,专门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对于此显现,各方面的意见很不一致。一方面,在各大城市中打工的流动人口表现明显的欢迎。其原因在于:他们认为,上不起城市的公立中小学。公立学校如果接受外来人口的子女上学,在正常的学杂费之外,一般要收较高的借读费和赞助费。另外,他们认为自己的子女在公立学校上学还会受到城市孩子的歧视。而“打工者子弟学校”一方面收费比较低,而且服务也很热情,孩子也不会受到城市小孩的歧视。

关于办学条件问题,很多人认为应当考虑具体情况,相当于公立学校,这些“打工者子弟学校”的教学条件肯定比较差。然而,根据这些学生的家庭的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我们是否一定要去那么高标准教学条件呢?如果政府不能负担这些孩子教育的费用,我们能看着它们失学吗?我们是否要拥有者的教学条件作为学生入校的门槛呢?只要能改这些孩子一个受教育的机会,条件简陋的学校应当是可以生存的。实际上,流动人口将子女送到这类学校主要是经济上的考虑,这类学校收费较低相当于贫民学校,使这些家庭的经济条件。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篇3

论文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在学龄教育问题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流动儿童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特殊表现入手,分析了导致流动儿童在接受教育方面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通过政府、社会、学校及家长各方面配合,解决好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和国家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乡二元格局趋势愈加明显,随着农民外出务 

工进入城市生活的人员逐渐增多,出现了大量的流动儿童。流动儿童是指跟随在父母身边一同到城市务工地生活的18岁以下儿童。这些儿童在接受学校教育和对待社会态度等方面表现出与其他儿童较大的差异,已成为我国在教育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流动儿童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农民工是伴随着中国城乡二元格局的产生而出现的新名词,他们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地带,沦落为城市里的“二等公民”。流动儿童也是近些年在大中城市中不断涌现的一个特殊群体,是伴随中国社会迈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产物,他们大多是因为跟随父母打工进入城市,同时也是游离于城市的主流生活之外,边缘化现象十分严重。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接受教育水平不仅关系到农民工家庭的完整和幸福,更关系到中国未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一)心理问题易发生 

由于农民工的工作不稳定,收入不高,一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虽然同城市居民生活在同样的社会环境里,却由于文化水平、生活习惯、经济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进城务工人员与城市居民几乎处在隔绝的状态。流动儿童,大多是农民工的子女,他们在城市中的生活遭遇跟其父母基本相似。流动儿童虽身处城市,却完全享受不了城市的生活待遇。城市生活的富足、现代与农村生活的贫乏、落后在流动儿童的眼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再加上城市儿童对流动儿童的歧视、不理睬,极易使流动儿童在早期就埋下不平衡的反社会心理。 

(二)家庭学习环境差 

由于流动儿童的父母大多是来自农村进入城市的务工人员,他们的工资普遍不高,也没有经济能力去购买稳定的居所,大多居住在简陋的租金较低的偏远或房屋比较简陋的地方。因而,流动儿童的家庭学习环境很差,很少有专门的学习房间及专门的学习课桌。 

流动儿童的父母做生意的较多,工作比较忙碌,留在家中做家务的时间较少,因此,很多流动儿童很小就承担起了家中的事务。并且出现很多前店后屋的情况,流动儿童总是被喊来店里打杂,与城市儿童相比,极大地耽误了学习的时间,也容易使孩子缺失玩耍的天性。 

(三)接受学校教育情况不平等 

流动儿童都是未满18周岁的学龄儿童,在进入学校学习的各个环节上都存在着与城市儿童不同的待遇。首先,入学机会不均等,由于城市中学校班级的人数限制,由农村转入城市的儿童大多出现没有班级接收的现象或可能留级学习。因此,就会出现大量的超龄学童,即流动儿童的年龄大于同班同学的普遍年龄。其次,虽然目前大多城市中已建立农民工子弟学校,但许多城市家长认为农民工的孩子顽劣、差等生等偏见,不愿将自己的孩子送入农民工子弟学校,并且由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较差,使流动儿童并不能享受到跟城市儿童一样的学习待遇。再次,现在的教育面向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在接受正规学校教育之余,城市的家长还把孩子送去上学科辅导班和艺术特长班,这相对于家庭条件较差的流动儿童家庭却大多负担不起。最后,学校对流动儿童的收费项目纷繁众多,乱收费现象严重。根据调查资料,流动儿童平均每年比所在城市当地学生多交856.4元(最多的多交27020元),其中,借读费平均多交603.3元(最多的为1000元)、赞助费平均多交213.9元(最多的为20000元)、管理费平均多交39.2元(最多的为1300元)。 

二、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jenkins和astington的研究发现,家庭规模可以预测儿童对错误信念的理解水平。流动儿童在城市中的亲戚关系较少,因此与其他人交往的机会不多,而父母又都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孩子,因此影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除此之外,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社会对这些儿童关注的缺失 

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已成为全国的普遍现象,但流动儿童的增加却未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流动儿童转入城市后,生活问题、教育问题、心理问题等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研究表明,农民工的子女生活在城市由于与当地孩子的生活习惯、地域文化等的差异,也会像他们的父母一样受到当地人民的歧视。因此,使得流动儿童进入学校后,很难和同学相处,并可能由此产生一些异常行为。 

政府虽然出台了一些关于农村儿童义务教育的优惠政策,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学校学习的问题。“两为主”政策强调以流入地为主,而当地学校的变相收费使流动儿童父母微薄的工资难以承受。 

(二)家长缺乏对孩子及时、正确的教育 

流动儿童的父母在城市中一般从事的是技术含量小,并且收入比较低又比较累的工作。因此,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关心子女的学习,并且由于他们自身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几乎没有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能力。调查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父母中,只有26%的父母经常检查子女的作业,57.2%的父母有时检查子女的作业,16.8%的父母从不检查子女的作业。 

(三)同辈群体中的负面影响 

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是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初级群体。流动儿童进入城市这个陌生的环境,与城市儿童在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导致他们同同辈群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隔阂。同辈群体是流动儿童交往的重要群体,与同学间的良好关系有助于儿童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还可以获得各种知识技能。slaughter等人的研究发现,受欢迎的儿童比受拒绝的儿童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心理状况。流动儿童大多性格内向,不太受同学的欢迎,相对与其他同学的交流较少。特别是流动儿童与其同辈群体交往中的负面影响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三、改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政府政策层面保护 

我国政府需要建构一个全面的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来保证流动儿童能够接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例如,制定流动儿童教育法,明令禁止学校的乱收费项目,并推出一些有利于该群体入学的优惠政策,给予接收流动儿童的学校一些特殊优待,评选培养流动儿童优秀单位等。还应该向条件较差的家庭和接收流动儿童相对较多的学校提供经济支持和社会支持。 

(二)倡导社会关注、关怀流动儿童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及教育工作者应给予流动儿童更多的关怀,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使流动儿童有更好地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这样可以帮助他们结交朋友、提升自信心、促进精神健康,并组织流动儿童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活动,使其获得更多的社会认知。“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种爱应该传递到每个孩子的身上。因此,教师应该更加关注这些流动儿童,对流动儿童易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正确的指导,并培养儿童积极向上的心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理想。教师还要用更多的爱来关怀他们在家庭中缺失的爱。教师可以通过开家长会、家访、并建立家长联系薄等形式了解流动儿童的生活情况,并给予他们的父母正确的培养孩子的方法,使孩子在适龄阶段得到最好的成长教育。 

(三)改善农民工自身教育问题 

加大对农民工的教育,使其给予子女正确的教育。城市流动人口大多属于知识较少的阶层,没有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普遍缺乏对孩子正确的教育。因此,应当成立专门针对城市流动人口的育儿教育,使他们意识到培养孩子的重要性。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作为儿童的父母应该多关心孩子经常交往的对象,意识到儿童的同辈群体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并多与儿童交流,给予他们正确的思想指导,使他们在情感上更加信任父母,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为了把孩子教育好,还应该多与老师和其他家长联系,共同商讨对孩子的教育策略,使孩子从小生活在温暖的家庭中,愉快地度过童年时光。 

对流动儿童的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社会工程,他们需要政府、学校、家庭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学校的正确培养、家庭浓浓的亲情、以及全社会都来关注流动儿童的浓厚氛围,定能筑成流动儿童未来的希望。 

参考文献: 

1、朱拥军,严俊俊.我国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探讨——全纳教育的视角[j].煤炭高等教育,2009(5). 

2、赵俊峰,史冰洁.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比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篇4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范式

【作者简介】肖庆华,贵州财经大学教育管理学院教授,贵州贵阳550004

【中图分类号】G40-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3—0226一04

近20年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已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为了推进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有必要从研究范式的视角来梳理与反思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相关研究。因为研究范式是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价值取向、目标、内容和方法的深入揭示。研究范式的揭示与反思有利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推进,有助于改善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现状。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三种范式

研究范式作为从事某一学科的研究群体所具有的共同信念、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行为方式。是由美国学者库恩·首次提出来的。他认为,研究范式是“研究群体所共同接受和遵循的一组假设、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这些要素构成研究群体从事相关研究的共同信念,对研究共同课题使用大体相同的语言和规则,以及解决问题的标准方式”。在社会科学中,范式更替的模式与库恩所说的自然科学并不完全相同。自然科学家相信一个范式取代另一个范式代表了从错误观念到正确观念的转变。而在社会科学中,“理论范式只有是否受欢迎的变化,很少被完全抛弃。范式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作为观察的方式,它们只有用处大小的区别”。经过社会科学家的改造,范式的内涵更为宽泛,其表征意义更强。

不同的研究范式有不同的研究框架、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和研究方法,这是一种研究范式区别于另一种研究范式的本质特征。范式研究可以对相关研究中的各种信念、认识成果、研究方法进行整合和深化,进而获得对相关研究的全新理解,并找到相关研究的创新点和生长点。因此“范式是存在于某一科学论域内关于研究对象的基本意向。它可以用来界定什么应该被研究,什么问题应该被提出,如何对问题进行质疑,以及在解释我们获得的答案时该遵循什么样的规则”。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相关研究虽没有明确表明各自的研究范式,但研究范式却表现于其中,从价值观、方法论和研究范畴等方面规约着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已有的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大致可分为思辩、实证和解释这三种研究范式。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量农民从农村到城市务工,这个时期农民外出务工的特点是单独外出。对于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的农民来说,其子女留在家乡而处于留守状态。最初只是农村教育现象,后来逐渐成为农村教育问题,并且由教育实践问题逐渐演变成学界关注的问题。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侧重于思辩研究范式。因为这个时期的留守儿童教育研究主要是基于个人经验的研究与判断,以及对于相关概念的辨析。在价值取向上反映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与问题,要求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在研究目标上是要向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呈现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与建议,为改善留守儿童教育现状提供政策支持;在研究内容上强调对于留守儿童的身体、营养、卫生、安全、品德和学习等方面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采用观察法和归纳法,即通过观察和总结的方式来呈现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和问题。

自21世纪初开始,农民外出务工呈现出“举家外迁”的新特点。农村流动儿童的教育成为研究的焦点。农村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城市就学和城市适应这两个方面。随着国家“两为主”教育政策的逐步落实。流动儿童的就学问题在逐步得到解决,目前的突出问题是流动儿童在城市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的适应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这些方面的研究侧重于实证研究范式,主要是由于流动儿童心理现状和问题的研究不能基于简单的经验判断。而是要基于事实的描述。事实描述只有通过实证研究才能完成。从价值取向来看,是要通过实证研究来改善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消除心理障碍,为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从研究目标来看,是要揭示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表现和危害。其目的是要为改善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提出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从研究内容来看,流动儿童的研究集中在流动儿童受歧视所带来的心理现象与问题、学习适应困难和人际交往困难所导致的心理现象与问题、城市生活适应困难和城市文化适应困难所引起的心理现象与问题;从研究方法来看,流动儿童的研究主要是一个提出假设与验证假设的研究过程,通过问卷来收集数据与资料,使用心理统计的方法来分析数据,在验证假设的基础上提出对策与措施。

目前学界主要关注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教育的比较研究。同样是农民工子女,但他们在教育方面既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教育的比较研究侧重于解释研究范式,农民工子女教育现象与问题并不是农民工子女本身造成的,也并不完全是学校教育所造成的,主要是由于社会变迁使农民工子女处于留守或流动状态所造成的。由此需要从社会变迁的时代背景去解释农民工子女教育现象与问题。从价值取向来看,要从整个社会背景来看待农民工子女教育现象与问题,为农民工子女的成长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从研究目标来看,主要是通过社会变迁及相关理论来探究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与问题的社会原因,从而提出改善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的社会干预措施;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包括留守与流动儿童在学习、生活、安全、品德、营养、卫生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具体的研究范畴包括留守与非留守儿童教育的比较研究、城市当地学生与流动儿童教育的比较研究、留守与流动儿童教育的比较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主要是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深入到农民工子女中间去了解由于社会变迁而对他们所造成的教育影响,从宏观层面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进行社会剖析。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范式转换

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包括思辩研究范式、实证研究范式和解释研究范式。研究范式的转换并不是后一种研究范式优于前一种研究范式,而是因为不同的研究范畴需要选择相应的研究范式。

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辩研究范式是从教育内在发展规律来思考与反思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与问题,要求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在学校管理、教育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育方式上作出相应的改革以适应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通过教育改革来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环境。思辩研究范式为留守儿童教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直观经验、感性认识和价值规范。但思辩研究范式也有其局限性:一是思辩研究范式是建立在推测基础上的研究,通过观察所得到的留守儿童教育现象与问题,既是表面情况,也是不全面的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推测来建构改善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体系。其科学性不足;二是思辩研究范式往往是就某个地方的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与问题来进行相应的推断,并进而寻求教育政策的支持,这种建立在个体直观经验上的推论只代表研究者个人的观点和价值判断;三是思辩研究范式局限于从教育领域来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仅是教育领域的事情,而且也是整个社会的事情,局限于教育领域无法完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流动儿童教育的实证研究范式,是以事实为依据来描述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与问题,对于认识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提供有说服力的证据,对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具有较普遍的解释力,是对流动儿童心理现状与问题的深度描述,为流动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解释模型和干预措施。但实证研究范式也存在着局限性:一是实证研究范式主要是针对流动儿童群体的心理状况描述。这容易忽视流动儿童不同个体的心理状况和心理特征;二是实证研究范式是建立在流动儿童是问题群体的基础上。但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并不等于是流动儿童本身的问题,而是处于流动状态下所出现的心理问题。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流动儿童都存在着心理问题;三是实证研究范式所提出的是干预性措施,这有助于解决流动儿童临时出现的心理问题,但并没有从预防的视角来建构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长效机制。

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解释研究范式。为理解农民工子女教育产生的原因、现象与问题提供了一个理解性的理论框架,以社会变迁理论和结构功能理论为解释路径,为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健康发展指出了有益的研究思路。但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解释研究范式也存在着局限性:一是解释研究范式只为理解农民工子女教育现象与问题提供了一个宏观的社会背景。容易忽视具体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二是只局限于从社会理论来解释农民工子女教育现象与问题。存在着学科上与方法上的局限性。不利于全面理解和深入解释农民工子女教育现象和问题。

农民工子女教育的三种研究范式是不可或缺的,对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但这三种研究范式也存在着两方面的不足。一方面,这三种研究范式都是干预性的研究路径,并非预防性的研究路径。干预性的研究路径是针对所出现的问题而言的,采取的是补救与矫正措施;预防性的研究路径是针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而言的,把问题的出现尽量减少到最小程度。另一方面,这三种研究范式都是围绕着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来开展相应的研究,侧重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容易忽视农民工子女本身的发展。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与农民工子女本身发展是有本质区别的,我们应该把研究重点放在农民工子女本身发展上。基于这三种研究范式的局限性,有必要转换研究范式(但并不是要抛弃这三种研究范式),建立以促进农民工子女发展为本的研究范式,即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人文范式。

三、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人文范式

人文研究范式关注研究过程中的各种价值冲突和矛盾,关心常人的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分享人生经验和展示人性本质。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的人文范式是以促进农民工子女本身的发展为价值取向:以建立农民工子女关心关爱服务体系为研究目标:以满足农民工子女发展需求为研究框架;在方法上以访谈法和田野调查法为主,多方面、多层次和多维度地反映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整体情况。

第一,人文研究范式要以促进农民工子女的全面发展为本。人文研究范式要在实践层面和现实生活中促进农民工子女的全面发展。这种全面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农民工子女的一般发展。农民工子女作为人类成员,他们需要得到作为人类成员的一般发展,即人格的成长、人性的发展、社会性的丰富和个性特长的发展,使自己具有作为人类成员的基本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目的是要通过教育来促进农民工子女作为人类成员的一般发展。二是农民工子女的共同发展。农民工子女作为所有儿童的组成部分,他们具有所有儿童的共同特征。无论是农村留守儿童,还是农村非留守儿童。抑或城市当地学生,他们都需要在相应的年龄阶段上得到生理、心理、学习、品格等方面的共同发展。教育研究与实践要满足农民工子女作为儿童的共同需要。三是农民工子女的特殊发展。农民工子女在心理、学习和品格等方面的发展又不同于其他儿童,他们具有特殊的发展要求,以此来弥补他们与其他儿童之间的发展差距。教育研究与实践要在机制、内容与方法等方面为促进农民工子女的特殊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篇5

【关键词】 发展性贫困;流动儿童;社会化

贫困问题作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普遍存在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消除贫困作为联合国的重要目标,也是我国重点解决的社会问题。伴随全球一体化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社会的贫困问题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切合时代脉络,依据现实解决贫困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流动人口作为中国数目庞大的群体,其贫困问题的研究至关重要。

一、贫困及其基本概念

1、贫困概念

贫困的研究历来有之。对贫困概念的界定也是众说纷纭。综合研究文献,可以发现,对贫困概念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种观点:

(1)“缺乏说”。“缺乏说”关注的是贫困的表象,其范围从单纯的物质的“缺乏”到无所不包的社的、精神的“缺乏”。英国学者汤森(Townsend)认为:“所有居民中那些缺乏获得各种食物、参加社会活动和最起码的生活与社交条件的资源的个人、家庭和群体就是所谓贫困的。”可以说,“缺乏说”强调的是人们物质、社会、精神方面的不足,是一种匮乏的状态。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和各级政府一直注重对百姓吃饭问题的解决,这正是从“缺乏说”的角度进行贫困问题的解决。

(2)“排斥说”或“剥夺说”。这种观点着重探讨导致贫困的深层原因。英国的奥本海默(Oppenheim)从“机会被剥夺”的角度去界定贫困:“贫困是指物质上的、社会上的和情感上的匮乏。它意味着食物、保暖和衣着方面的开支要少于平均水平……首先,贫困夺去了人们建立未来大厦――‘你的生存机会’的工具。它悄悄夺去了人们享有生命不受疾病侵害、有体面的教育、有安全的住宅和长时间的退休生活的机会。”这种观点主要是从贫困带来的影响进行讨论,认为贫困将会导致人们生存机会、医疗、教育、退休等各方面机会的剥夺,将贫困人群排斥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之外,享受不到社会发展的成果,成为社会进步的牺牲品。

2、贫困的分类

社会发展程度不一,各个国家的贫困情况也是存在不同。依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贫困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来进行讨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广义贫困和狭义贫困;客观贫困和主观贫困;长期贫困与暂时贫困;区域贫困与个人贫困等。

3、发展性贫困的概念

依据上述对贫困概念和类型的分析,贫困问题是一个涉及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对贫困问题的研究也需要进行多角度分析。结合目前我国发展现状来看,生存贫困问题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但是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生活幸福感等因素的关注和提升却日益重视。因此,发展性贫困可以说是伴随社会进步所出现的新型贫困问题。发展性贫困是指在解决吃饭、穿衣等基本生存问题之后进一步发展过程中的相对贫困。这种对贫困类型的划分侧重于贫困地区的发展,有利于我们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贫困问题;而不仅仅满足于人口的基本生存问题。

二、流动儿童的发展现状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估算,2000年全国14周岁及以下流动儿童数量为1410万人。到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时,全国14周岁及以下流动儿童规模进一步增加到1834万人。5年间,流动儿童增长了424万人,增长30%。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中抽取的126万人口样本推算出:全国有6102.55万农村留守儿童,全国每五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规模则达到3581万,比2005年时,增加超过四成。

流动儿童与流动人口中的成年人有本质的不同。成年人的流动可以说是属于自主的选择性流动,是基于自身的某些选择而进入不同的城市和城镇。但是,流动儿童的“流”与“动”却是被动的,是跟随成年人的流动而不由自主的进行着迁徙。也正因为此,流动儿童的问题比成年流动人群显得更为突出。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收集了流动人口的“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信息。根据这一信息,可以计算流动儿童在户口登记地以外地区流动的时间。分析发现,在0―5岁的流动儿童中,半数流动儿童的流动时间接近他们的年龄,也就是说,这些年龄较小的儿童,他们生命历程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流动”中度过的。而在6―14岁的流动儿童中,1/3的人的流动时间超过了6年。

流动儿童人口数量庞大,分布在各个城市的各个角落。流动儿童如何融入城市,如何获得良好的教育和照顾,保障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成为目前迫在眉睫的事情。流动人口的流动绝大部分与经济原因相关,是为了提升家庭生活质量所做出的努力。贫困,也成为了流动人口的基本特色。

三、船房社区的流动儿童调研发现

对于流动儿童的发展研究,离不开实践的调查与分析。为了获取第一手的真实资料,笔者在昆明市船房社区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社会调研,通过入户家访、社区观察、个案调查等方法进行资料收集。

1、流动儿童状况

船房社区是昆明市最大的城中村之一,社区总人口在10万人左右,仅外来人口就有7.2万人,流动儿童约占社区总人口的10%。这些随着父母迁徙而流动的孩子,被人们称为“流动的花朵”。船房社区的流动儿童是社区内一道独特的风景。走进社区,随处可见自由玩耍的小孩,小至两三岁,大至十三四岁。他们或有成年人陪伴在侧,或是由大小孩带着小小孩。在船房社区,开设有幼儿园与小学,主要生源也是由这些流动儿童构成。这些流动儿童主要是跟随家人来到昆明,有些流动儿童甚至是出生在昆明,生长在昆明,基本没有回过家乡,更谈不上对家乡的认同。

2、流动儿童发展性贫困的基本表现

基于船房社区的调查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贫困现象主要体现为发展性贫困,是在保障基本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所出现的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与人格发育的贫困表现。

(1)营养水平低下。儿童作为身体快速发育的阶段,需要多元的营养补充。合理的膳食补充,对于儿童的健康发育非常重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对儿童所需的营养标准进行了比较科学的规定。对于儿童的身高、体重,国家也有相应的科学数据要求。

通过在船房小区的社会调查,发现社区内的流动儿童普遍存在营养水平低下、饮食结构单一等问题。传统环境下,中国农村对于孩子的养护主要集中在能否保障孩子吃饱、穿暖等问题方面,但是对于孩子的饮食结构、营养水平构成等方面不够关注。即使他们流入城市,因为不具备城市生活的相应经济、文化等要素,所以还是保留了农村生活的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许多流动儿童的照顾者主要是爷爷奶奶辈,更是没有办法很好的关注到儿童的营养需求,而仅仅是停留在喂即可的程度。因此,船房社区的众多流动儿童相对于城市儿童而言,身高、体重等各方面的身体素质明显不足,值得庆幸的是,在笔者的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许多年轻的父母开始意识到儿童合理营养膳食结构的重要性,开始有意识的关注和改善这一问题。

(2)教育资源不足。流动儿童的基础教育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话题。大量流动儿童生活在城市中,进入到入学年龄之后,对于教育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对于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主要是集中在保障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方面,但是对于如何完成义务教育还存在很大的漏洞和可供改革之处。

船房社区作为流动人口聚集的典型社区,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更是突出。近万人的流动儿童,基本都是处于入学年龄阶段。船房社区开设有幼儿园与小学,属于教育机构配备较为齐全的社区。但是,学校面临着教育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设施简陋、教育经费不足、教育水平低下等问题。另外,因为在城市就学,还存在很多相应的教育开支的增加,以赚钱为目的的流动人口家庭往往会为了节省开支,在儿童的教育方面能省则省,致使流动儿童在教育资源等方面短缺,造成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突出。

(3)社区支持缺乏。人的社会发展离不开社会支持,离不开社区环境的保护。流动儿童作为流动人群的重要部分,同样面临着城市融入性的问题。流动儿童成长在城市,远离农村,但又不能真正意义上的融入城市生活,主要集中生活在流动人口聚集的城中村。这些区域往往是城市发展中较为落后、管理比较混乱、人员结构比较复杂的社区。这直接导致了很难为流动儿童的成长提供一个较为良好的社区环境,流动儿童生活在一个环境混乱的社区里,安全、教育、社区相应的社会保障措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都与城市居民所生活的社区存在天壤之别。这种社区支持的缺乏,不能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不利于满足儿童在成长期面临的游戏、心理、同伴等需要,对儿童的人格发展与社会化都存在不小的障碍。

(4)社会化程度普遍不足。儿童社会化的发展主要包含着对儿童语言、社交、大动作、精细动作等方面的培养和提升。流动儿童因为生活的环境较为混乱,家庭没有办法提供足够的教育支持,致使流动儿童面临着社会化程度不足的困扰。流动儿童社会化不足主要表现在儿童语言表达相对单一、人际交往内倾等方面。

笔者在船房社区进行家访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了访谈式的方法,与家长、儿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接触。在家访中,笔者发现部分流动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比较欠缺,不能够很好的表述自己的需求和意思,家长也没有予以改善的态度。另外,部分学龄期儿童普通话的表达也存在问题,因为家庭中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所以导致流动儿童语言发展相对滞后。同时,许多流动儿童还存在人际交往内倾,害羞、内敛、不愿也不敢与陌生人交流,害怕接触陌生的环境、人和事物,体现出了人际交往能力的不足。这对儿童未来的成长也带来不利影响。

(5)心理问题突出。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是儿童全面成长的重要指标。通过各项调查研究发现,流动儿童普遍存在较为突出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社会适应性较低。因为欠缺较好的社区支持、没有良好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环境,导致流动儿童存在社交焦虑、环境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难以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其次,流动儿童自卑观念较为突出。在入户家访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流动儿童心理比较敏感,对于挫折和失败的感受反映比较强烈,情绪反应比较激烈。在同龄小朋友面前,自卑心理突出,胆小拘谨。因而流动儿童因为心理敏感带来的行为问题也比较明显,在行为上容易表现出攻击、拒绝、排斥等特点,造成流动儿童成长的不良行为习惯。

总的来说,流动儿童因为其流动的特性,生活在陌生又难以融入的城市,他们的生活环境、教育环境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造成了流动儿童全面发展的贫困局面。对于流动儿童的发展性贫困现象,我们应予以足够的重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 李恒春,浅谈我国农民工现象的"代际转移"和发展性贫困问题[J].北方经济,2008(23).

[2] 唐钧,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从克服贫困到消除社会排斥[J].江苏社会科学,2002.

[3] 刘靓,李江勤,城市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7).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篇6

关键词:城镇化;流动儿童;教育现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6―0144―02

1流动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学习问题

根据调查发现,流动儿童学习成绩、学习态度非常令人担忧,64%孩子感觉到在学习上有困难。这些孩子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对学习方面的帮助和监督大大减少,使孩子在学习方面处于一种无人过问的状况。孩子的主要精力没有放在学习上,有53%的学生认为学习成绩差是自己不努力造成的。其中不少学生迷恋上“网络”,还有的孩子会跟社会上一些人混在一起,于是各种超越道德、规则的行为在孩子身上出现。缺少亲情的关爱、缺乏正确的引导,使孩子在成长道路上偏离正常轨道越走越远,甚至最后走上了犯罪道路。这和他们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有直接关系。部分农民工潜意识中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不多,有9%的父母希望孩子早点出来打工挣钱,比上大学后再担心找不到工作要实惠的多,所以“学习无用论”的思想影响到孩子。再加上双方距离比较远,缺乏沟通,没有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得孩子成绩每况愈下,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此,城市流动儿童学业成绩普遍较差。

1.2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是城市流动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流动儿童的父母为挣钱养家,疏于对孩子的管理,有的孩子甚至是单亲监护、他人监护,使流动儿童无法象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心理发育并未成熟,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数据表明,64%以上的父母不能及时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变化。根据调查了解,由于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委屈难过,性格内向、抑郁,孤僻,消极人格品质突出,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身心的发展。有的的学校没有心理辅导老师,班主任也缺少家访。孩子出现的问题没有及时疏导,导致流动儿童的情绪焦虑、人际关系紧张,敏感自卑,内心矛盾冲突非常强烈,做事情缺乏理智,容易冲动,甚至做出不顾一切地极端行为,对自身和社会发展极为不利。

1.3生活问题

流动儿童家庭经济基础较差。据调查,由于父母忙于生计经常不在家,有55%的孩子还要帮助家人做家务。他们生活上很节俭,能够保证一日三餐就已经是奢望了。孩子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搭配不能保证,影响了孩子身体发育。由于营养跟不上,孩子抵抗力减低,经常生病。生病后有18%的孩子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往往出现小病扛一下,大病又耽误的情况。因此,流动儿童的生活状况是不容乐观的。

1.4安全问题

流动儿童安全方面的隐患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调查显示,农民工住房条件远远低于所在城市居民水平,由于他们居住条件简陋,有的居住方式甚至是借住亲友家或宿舍、廉价旅社、居无定所、环境安全保障较差,孩子的安全意识不强,且自制力弱,很容易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安全威胁。在调研中发现,流动儿童受到意外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如触电等意外伤亡事件,学校的教师及监护人由于精力有限、力不从心等方面的原因,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从而导致流动儿童被伤害或伤害他人等事件的发生。

2流动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分析

2.1社会原因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以公办教育为主,接收城市流动儿童入学的格局基本形成,但是地区不平衡,一部分流动儿童就读民办的农民工子弟学校,此类学校没有政府的扶持,教育经费的负担转嫁到农民工家庭,导致收费高,教学条件普遍较差。由于农民工教育投入大,生活负担重,也是导致一些流动儿童初中毕业即辍学的原因。

现行的户籍制度阻碍了社会流动。改革开放后尽管对人口流动的限制有所放宽,农民有了进城打工、就业的自由。但是据调查还有48.8%的农民工子女在原籍学校接受教育,农村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优惠政策吸引企业投资增加就业,更无法促进当地教育文化建设的进步,使得大量农民到外地打工,而其子女留在农村上学,教育质量仍然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另外,社会环境对流动儿童的负面影响。在调研过程中,接受访谈的教师、家长及监护人普遍提到“网吧问题”,他们对网吧“深恶痛绝”,纷纷说:“网吧把孩子毁了!”。据调查,发现每个学校都有迷恋上网的“问题留守学生”,并且上网的人越来越多,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尽管我国政府明文规定在学校周围不得有营业性舞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并且禁止未成年人上网吧。但是,这一规定并没有被很好地贯彻落实,有关管理部门对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力度欠缺,一些开网吧的老板见利忘义,挣昧心钱,给孩子创造上网机会,使不少孩子染上网瘾,不能自拔,家长及学校老师为此非常苦恼。

2.2学校原因

教育问题始终是我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但是教育资源的不足、教育经费的短缺是造成城市流动儿童教育中出现问题的又一重要因素。有的城市贯彻义务教育工作未能尽如人意。一是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较差,与教育部规定的标准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学校教室简陋,至于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更是奢望。二是民办学校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学历整体偏低。教师的流动性较强,有的通过关系进来,不具备教师资格的占有一定比例,他们能力低,缺乏教学经验,授课效果不好。有的学校音乐、美术、计算机、体育等方面的老师十分缺乏。不少学校的老师要同时承担多门课程,教学负担重,他们每天忙于上课,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关注流动儿童的思想、心理和生活情况。三是学校缺少发展资金的支持,甚至有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这些都会影响到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教育质量也随之下降。在有些经济条件相对好点的地区建立了流动儿童学校,或者是在流动儿童比较集中的学校实行了寄宿式管理。据调查,虽然这种管理方式能够解决农民工家庭的一些实际困难,孩子的教育、安全方面也有所改善,但是由于资金、师资、管理漏洞大,不到位等原因,使得流动儿童教育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还存在相当大的问题。

2.3家庭原因

家庭是孩子生命的港湾,是社会化发展的重要环境,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最初的社会生活知识、道德规范从家庭中获得的。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教育角色的淡出是导致他们教育出现问题的直接原因。父母工作繁忙与孩子分多聚少,缺乏交流关怀,造成了家庭教育的弱化,孩子情感的缺失。部分孩子随父母外出,在打工地入学,部分随父母一方外出,尚有跟随其他的亲戚朋友外出,代为抚养监护,这种状况带来一系列教育问题:一是农民工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在学习方面无法辅导帮助孩子。二是是寄住在其他亲戚家的孩子,新的家庭环境对儿童更加不利,亲戚有时不便对孩子严加管束,孩子本身也会有寄人篱下的感觉,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三是受经济条件限制,生活过于简朴,基本营养不能保证,只满足吃饱就可以,从而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发育。不少流动儿童的身高明显低于城市生活的同龄孩子。还有的父母对待已经出现问题的孩子,缺乏耐心,用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非打即骂。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导致孩子更加叛逆,形成恶性循环。

3流动儿童教育引发相关问题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已经是一个社会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流动儿童生活状况和教育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引发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出现。

3.1对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的影响

在流动儿童家里,父母也考虑到孩子需要照顾和教育问题,以及家里有农活,因此父亲外出打工的占62%,而大多母亲留在家中。这些未走出农村打工的妇女承担了更多的责任,既要忙地里的农活又要照顾老人和孩子,沉重的家庭负担让她们感到身心疲惫,有些人过早地患上了生理疾病;还有些家庭由于夫妻长期分居,缺乏交流沟通,再加上外界的各种诱惑,部分流动儿童父母的婚姻状况出现了问题,家庭逐步走向瓦解。面对瓦解的家庭对于留守妇女和儿童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在调查中,经常看到一种现象,偌大的村子,最多是老人和孩子。老人本应该让人照顾,结果由于子女外出打工,年迈的他们还要承担起照顾孙(外)子女的任务,有的在农忙季节还要下农田干农活,苦不堪言。家庭危机和过重的家庭负担使他们享受和谐家庭的天伦之乐成了一种奢望。还有的孩子由于长期缺失父爱或母爱,家庭不和谐,变得沉默、离群,甚至走极端,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危及到社会安定。

3.2对流动儿童素质教育的影响

新型城镇化教育问题解决得如何,直接关系中国现代化的成败。目前流动儿童教育出现的系列问题,对儿童身心发展、现代化国民的素质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与社会和谐有着重要影响。据相关部分统计,近两年一些农民工子女通过勤奋努力考上大学,但在综合能力、心理素质、为人处世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还有不少孩子勉强上到初中就不再上了,他们或在城镇打工,或在家“闲逛”,还染上了抽烟、泡网吧的不良习气,更严重的还走上了犯罪道路。

3.3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

经济的发展要靠科学知识来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目前流动儿童的父母为了摆脱贫困提高生活质量进城务工,虽然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但是他们的孩子在义务教育阶段受到应有的教育和关爱不足,成了困扰父母、学校和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个问题体现了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如果流动儿童教育现状不能继续改善,就会影响到未来国民的综合素质。这些作为城镇化建设的后备军,知识能力达不到标准就会影响城镇化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对于城市儿童,流动儿童为社会弱势群体,在受教育、社会接纳等很多方面的制约因素不是靠家庭和个人解决的,因此,国家和相应的社会政府机构,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应积极为处境不利的流动儿童提供更多平等受教育权利和机会。

一个国家的儿童状况,标志着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现代化进程。解决好好流动儿童问题,不仅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千家万户的家庭稳定,还关系到新型城镇化推进,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所以,针对流动儿童当前出现的种种问题,必须积极探索一个科学的多元化的教育模式,逐步改善农村流动儿童生活和教育状况。

参考文献

[1]苏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07,6(1).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篇7

摘要:

探索儿童运动习惯与社会经济因素的相关性,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对广东省7所学校的7~12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常住儿童与流动儿童的运动时间与频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的儿童运动时间与频率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住男童运动时间与频率最高,常住女童与流动男童次之,流动女童最低。(2)儿童运动时间及频率与父亲教育程度无关(P>0.05),与母亲教育程度和家庭月收入有关(P<0.05),且呈正相关。结果说明母亲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月收入越高,儿童运动时间越长、运动频率越高。

关键词:

社会体育;运动习惯;社会经济因素;流动儿童;常住儿童;广东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城市化建设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城乡流动人口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已超过1亿人。2005年的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全国的流动人口已高达1.47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1.28%[1]。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流动的特征也逐渐向举家迁移的方式转变,随着父母打工被动迁移到城市的流动儿童数量不断增加。2013年全国流动儿童数量为3581万,14岁以下的流动儿童约为2450万。许多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容纳了大量的流动人口,流动儿童数量也较多,流动儿童已占据当地儿童总数相当大的一部分[2],流动儿童俨然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且增长迅速。因受制于我国传统城乡户籍制度和公共资源配置等多种条件影响,流动儿童迁移的过程中出现了教育公平、心理健康、城市适应等方面的社会问题。虽然这个群体已经引起了政府决策部门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关于全国流动儿童状况的各种基本信息却非常缺乏[3]。

人口流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许多研究广泛关注流动人口的健康现状及卫生保健问题[4-5]。儿童是成长发育过程中的关键时期,有关儿童青少年的体格发育情况、营养状况、卫生保健及其所存在的问题等,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共同关注的热点之一[6]。流动儿童因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未能享受到与本地儿童同等的卫生保健服务。与城市常住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的体重要比常住儿童低[7],流动儿童患发育迟缓和营养不良的检出率较高。流动儿童体质健康状况明显低于当地儿童[9]。曾传军等[10]比较研究流动儿童与当地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指出流动儿童父母的文化水平和家庭收入状况是影响儿童体格发育的重要因素。目前,关于我国流动儿童健康状况方面的研究有很多,但鲜有关于流动儿童运动习惯与社会经济因素的相关性分析。本研究对流动儿童与城市常住儿童的运动时间、运动频率等运动习惯进行比较,分析儿童运动习惯与父母亲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等社会经济因素的相关性,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任务的需要,本研究综合广东省不同地域经济差异及教学资源的相对均衡性,通过主观立意抽样,确定了7所小学(其中珠三角4所,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各1所,相对而言规模与排名居中)为抽样单位,对以上7所学校的7~12岁健康状况良好儿童,各年龄段以流动儿童与定居儿童、男童与女童约1︰1的比例随机抽取样本调查。2)问卷按照社会学的要求,根据本研究关于儿童运动习惯社会因素相关分析的需要,针对儿童基本资料、运动情况、主要社会因素设计出“广东省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运动习惯调查问卷”。(1)问卷的效度检验。于2014年5月采用面访形式,就问卷设计内容与研究主题的相关性与准确性,请广州体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训练学教学与研究的7位专家进行了问卷有效性认定,6位专家认为有效,1位专家认为基本有效,表明了问卷的有效性。(2)问卷的信度检验。该问卷运用α信度系数法,随机抽取中山市实验小学,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信度测量,结果α(克伦巴赫系数值)=0.82,表明问卷信度具有较高的可靠性。(3)问卷的发放与回收。2014年6月选择广州市的大学生志愿者30人作为调查人员,首先进行为期2周的培训,培训合格后开始进行调查。由各班班主任负责班级调查问卷的分发和收集,要求每个孩子在其父母或监护人的帮助下完整填写该调查问卷。2014年7~8月进行问卷回收。共发放问卷2680份,收回问卷2605份,有效问卷2520份,回收率97.2%,有效率96.7%。有效问卷中流动儿童共1234人(男603人,占48.9%;女631人,占51.1%),常住儿童共1286人(男652人,占50.7%;女634人,占49.3%)。3)统计分析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结果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形式进行统计描述,计数资料用相对数形式进行统计描述;满足正态性、方差齐性的多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不满足正态性或方差齐性的多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进一步多重比较采用Nemenyi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进一步多重比较采用Bonferroni检验。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协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及分析

2.1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的基本情况通过比较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的性别与年龄构成发现,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的性别构成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0.848,P=0.357),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的年龄构成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34.333,P<0.001)。即调查对象男女比例基本相同无明显差异,各年龄段调查对象有差异,8~11岁儿童较多,7岁、12岁儿童较少(见表2)。

2.2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的运动情况比较调查对象主动参与以下体育活动:篮球、足球、跑步、游泳、自行车、跳舞等,且运动时间在30min以上,运动情况调查结果如下:1)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的运动时间比较:通过比较7~12岁不同年龄的常住儿童与流动儿童的运动时间显示,常住儿童与流动儿童的运动时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的儿童运动时间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常住男童每天运动时间为(4.15±2.47)h(最长),常住女童与流动男童每天运动时间分别为(3.98±2.15)h、(3.59±2.74)h(次之),流动女童的运动时间(3.27±1.93)h最短。2)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的运动频率比较:通过比较7~12岁不同年龄的常住儿童与流动儿童的运动频率显示,常住儿童与流动儿童的运动频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的儿童运动频率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常住男童的运动频率最高(6.12±2.78)次/周,常住女童与流动男童的运动频率次之,分别为(5.31±2.84)和(5.49±2.44)次/周,流动女童的运动频率最低(5.06±2.65)次/周。

2.3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的社会、经济因素比较通过比较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的父母亲教育程度及家庭月收入等社会经济因素发现,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的父亲教育程度差别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x2=486.483,P<0.001),流动儿童的父亲教育程度中小学及以下和初中教育程度所占比例较高(占69.8%),常住儿童的父亲教育程度中高中和大学及以上教育程度所占比例较高(72.1%);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的母亲教育程度差别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x2=605.938,P<0.001),流动儿童的母亲教育程度中小学及以下和初中教育程度所占比例较高(占82.1%),常住儿童的母亲教育程度中初中、高中和大学及以上教育程度所占比例较高(93.0%)。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的家庭月收入差别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x2=265.203,P<0.001),流动儿童的家庭月收入中≤2000元和2001~5000元所占比例较高(占88.3%),常住儿童的家庭月收入中2001~5000元和≥5001元所占比例较高(97.3%)。可见,常住儿童的父母亲教育程度和家庭月收入均较流动儿童父母高。

2.4运动习惯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协方差分析以儿童年龄为协变量,分别从父亲与母亲的教育程度以及家庭收入情况对儿童运动情况的影响进行协方差分析。其中父亲教育程度相关性分析显示:父亲教育程度与男童运动时间及频率的相关度P值分别为0.179、0.135(P>0.05)无统计学意义;与女童运动时间及频率的相关度P值分别为0.095、0.087(P>0.05)也无统计学意义。母亲教育程度相关性分析显示:母亲教育程度与男童、女童运动时间及频率的相关度均P<0.001,具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家庭收入与男童、女童运动时间及频率的相关度均P<0.001,具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儿童运动时间及频率与父亲教育程度无关,与母亲教育程度和家庭月收入有关。母亲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月收入越高,儿童运动时间越长,运动频率越高。

3讨论

3.1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运动习惯差异的家庭因素研究表明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在性别和年龄等基本情况上无明显差异,而运动情况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流动儿童的运动时间、运动频率明显低于常住儿童。进一步研究发现,常住儿童父母的文化水平、家庭月收入均高于流动儿童父母。这些研究结果与流动人口学特征研究吻合,即流动儿童父母大都来自农村,处于社会底层,文化程度较低。主要从事的是体力劳动,工作时间长且收入较低[11]。最后,以年龄为协变量,分性别进行协方差分析,发现流动儿童的运动习惯与母亲的文化水平和家庭的月收入有关。进一步证实了父母的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对儿童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12]。

3.2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运动习惯父母差异的相关因素父母的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对子女的身体发育有着深远的影响[13],父母教育程度越高,其子女越有可能具有较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尤其是母亲的教育程度对子女的影响更大[14]。流动儿童是劳动力流动的一个派生结果,流动儿童父母的生存现状和教育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子女的发展[15]。本研究中,我们研究了父母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与流动儿童运动习惯之间的关系[16]。结果与先前研究结果一致,即儿童运动时间及频率与母亲教育程度和家庭月收入有关。母亲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月收入越高,儿童运动时间越长,运动频率越高。稳定的家庭收入是流动家庭生活的保障,收入的高低对家庭行为有重要影响[17]。家庭收入越高,对于流动儿童的发展投入越多,越有利于促进儿童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生活方式。关于儿童运动时间及频率与父亲教育程度无关,我们解释为流动儿童父亲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生计艰难。对于流动儿童体育运动的陪护、教育更多由学校或母亲承担。母亲的教育水平越高,对流动儿童的健康意识培养也就越强,越有利于注重生活中的体育运动。但整体来说,父亲的教育对儿童的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是不容忽视的[18]。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篇8

我国现行的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政策主要来源于1998年颁布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该办法规定“流动儿童少年常住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应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外流。“(<办法>第三条):“流动儿童少年就学,以在流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借读为主.也可入民办学校全日制公办中小学附属教学班(组)以及专门招收流动儿童少年的简易学校接受义务教育。“[4](<办法>第七条}:“经流入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审批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可依法举办专门招收流动儿童少年的学校或简易学校。办学经费由办学者负责筹措,流入地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予以积极扶持。简易学校的设立条件可酌情放宽允许其租赁坚固适用的房屋为校舍。(《办法)第八条)”[5]该办法实际上对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提出了三种解决途径:一是进入户口所在地的公办学校.即不得随父母流出户口所在地;二是申请进入流入地公办学校或公办学校开办的专门招收流动儿童的简易学校;三是进入社会力量举办的专门招收流动儿童少年的学校或简易学校。然而,这三种解决途径在现实当中却遇到了困难。首先来看第一种途径,进入户口所在地的公办学校。既然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是因为流动而产生的,那么干脆不让你流动,这样问题不就解决了吗?这就是第一条解决途径的思路。是的,“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外流”,没有了流动儿童,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自然就没有了,但是,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只要有流动人口,就不可能限制儿童的流动。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需要父母。教育学家认为父母对孩子的一生影响非常大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最初所学的都是从父母的言行之中学会的,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成年之后都会出现心理问题,对社会造成伤害。同时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监护人,有哪个父母不关心自己的孩子呢7因此父母旦在城市扎下脚跟,就会把孩子也带在身边由自己亲自养护。即便让孩子在户口所在地上学父母也是不放心的。在户口所在地上学虽然有亲戚朋友照顾孩子,但终究不如父母自己照顾得周到。另外,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对孩子的心理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用限制孩子随父母流动的办法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取的。

让我们再来看看第二条途径让孩子进入流入地公办学校或公办学校开办的专门招收流动儿童的简易学校。这也是办法规定的最需要解决途径。但是这途径在现实面前也遇到了诸多问题。

1.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问题。我国义务教育事业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地方政府是负责筹措经费,设置学校的主要负责部门,教育经费也是按户籍学生人数下拨。目前,一些特大城市自身义务教育经费比较紧张,加之特大城市流动儿童少年的基数相对较大,再为流动儿童少年就学专门投入笔经费,负担较重。

2.公办学校的现实状况。近几年各地,尤其是特大城市,相继出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升学高峰,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学位非常紧张。许多学校都存在着超大班额教学的状况直接影响了义务教育的质量。在此情况下.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接收流动儿童少年就学,存在着学额的现实局限。3.学费问题。在目前情况下,完全由流入地政府投入经费解决流动儿童少年就学问题并不现实。为此,有人提出,这部分经费应由流出地政府承担。但由于流动人口流动性大,且来自四面八方,此办法在实际操作上难度较大。目前,现实中比较通行的办法是由学校向流动儿童少年的家长收取借读费或教育补偿金。但由于一些学校收费都很不规范使得流动人口中的低收人群体难以承受,除此之外.各个公办学校名目繁多的收费却让那些低收入的民工望而却步。因此,在实际当中,公办学校并不能成为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主要途径。那么就剩下最后条途径了,进人社会力量举办的专门招收流动儿童少年的学校或简易学校。这类学校通常是由流动人口自身开办的习惯上称作打工子弟学校,打工子弟校是在城市和城镇现有教育资源不足以完全吸收流动儿童少年时的一种合理而必然的选择。由于流动儿童的空间分布极其集中,他们一般分布于城乡结合部地区.这就使这些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全日制中小学难以全部承担流动儿童少年人口的教育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允许流动人口中的一些人开办“打工子弟校”来解决流动儿童少年的教育问题不仅是合理的,也是必然的选择。事实上,各地流动人口在开办学校方面已经走在了政策的前面。早在90年代初期,北京市的流动人口就开始举办“打工子弟校”了。迄今.共有百余所规模不等的“打工子弟校“,小者只有10来名学生,而大者学生人数将近2000人。对于这些打工子弟校.流动人口家长是普遍持支持和欢迎的。各种“打工子弟校”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收费低廉,管理灵活基本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然而,这些受到欢迎的打工子弟学校却由于自身的先天不足而受到各地的查禁。“打工子弟校”中比较普遍地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卫生条件较差。为了节省开支打工子弟学校尽量减少投入每班的人数尽量最大等。第二,存在比较大的安全隐患。狭小的校园简易的校舍使得些学校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第三,教学质量问题。由于打工子弟校的工资一般较低因而难以吸引较高水平的老师。新开办的“打工子弟校“是很难在短期内达到城市和城镇的办学标准的,因此很难获得办学许可证,大部分还戴着”黑帽“。但是这些学校被取缔之后,孩子们怎么办呢?实际上,很多打工子弟学校是在家长的配合下和教育主管部门打游击,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孩子有书读。这也是打工子弟学校屡禁不止的根源所在。

二、结语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篇9

全县421个行政村,据最新数据统计,留守儿童16153人,流动儿童521人。

近年来,农村成年男女异地转移就业,而多数人没有能力携带子女一同前往,致使许多农村儿童远离双亲或单亲,成为农村家庭的留守儿童,他们多数依靠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护。外地务工人员携带子女,致使流动儿童人数不断上升,由于义务教育主要是由地方政府负担,流动人口的子女因为没有流入地的户口,无法享受由流入地政府负担的教育经费,其结果是:在现行的城乡政策框架下,流动人口子女无法享受与城市同龄儿童同等的教育机会,也被排斥于乡村正式的教育体系之外,成了被“边缘化”的一个庞大群体。据县妇联、县关工委的一项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全县已有20多万农民外出务工,有16674名农村孩子成为留守流动儿童,其中学前留守流动儿童占2.06%,小学阶段留守流动儿童占22.85%,初中阶段留守儿童占71.97%。

根据调查情况显示,我县流动儿童具有以下主要特点:流动儿童大多随着父母流动,与父母居住在一起。一是父母的学历低,教育子女方法简单。二是家庭收入较低,流动儿童生活学习环境不尽人意。大部分课余时间都是在家里,没有参加各类兴趣培训班,也缺少课外书籍。三是由于与城市孩子的生活差距和不平等,使他们始终处于城市边缘。不少孩子自卑心理较重,自我保护、封闭意识过强,行为拘谨,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往。

我县留守儿童具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他们的监护情况主要以隔代监护为主,容易产生“代沟”问题,还容易产生老人溺爱、娇惯孩子的现象。二是安全隐患。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由于监护人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问题的出现。三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由于留守儿童和祖辈生活在一起,这些老人年龄大,身体差,文盲比例较高,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

留守流动儿童极易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尤其是家庭教育等方面出现的严重断层或缺位。由于父母的疏于照顾,使孩子失去应有的安全保障;留守流动儿童被拐卖、受到意外伤害、失学辍学等现象时有发生,他们在思想、行为和心理的成长发育中也比较容易偏离正常轨道,留守流动儿童的生活、学习成了一个大难题,其中比较明显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一是家庭教育缺失。家庭是孩子最初的学校,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必不可少的补充和完善。留守流动儿童的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少、交流少、疏于对孩子的关爱,无法关心到子女各方面的发展情况。从调研结果看出,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是隔代监护,这些长辈平时对孩子物质上给予的多,精神上关注的少,难以与孩子进行沟通,“代沟”问题更加明显。而流动儿童虽然和父母在一起生活,但父母往往忙于生计,也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真正能够和子女进行谈心交流的父母较少,因而导致留守流动儿童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

二是心理问题突出。在人格发育过程中,儿童早期的环境和家庭教育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家庭教育的断裂或缺失导致留守流动儿童心理失衡、行为失范的问题突出。与普通儿童相比,留守流动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消极,在性格上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向和孤独。甚至还有一部分孩子由于对不良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缺乏认知能力,受外来不良社会因素影响成为了“问题孩子”,有的甚至走上的违法犯罪道路。

三是意外伤害问题严重。留守流动儿童因为父母不在家或忙于生计,缺乏家庭管护,他们思想单纯,自我保护能力差,很容易出现意外伤害事件。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家里往往只有老人和孩子,老人防范、防护能力弱,导致留守(流动)儿童受到意外伤害的几率远远比普通家庭儿童大。

四是留守流动儿童学习情况堪忧。一方面,由于留守流动儿童的父母把有限的收入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使得他们对孩子的学习期望过高。另一方面,受文化水平和家教知识的制约,使得他们缺乏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教育引导往往不得法,特别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重养轻教,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也无法给予有效的帮助,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学习成绩不好,厌学、逃学、辍学的倾向比较明显。

我县《“__”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经2011年县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于2011年__月正式颁布实施。新规划更加关注妇女儿童民生问题,新增了儿童与福利领域。增加“逐步完善救助制度,为贫困和大病儿童提供医疗救助”、“发展面向留守流动儿童的公益服务设施,满足孤儿、单亲困难家庭儿童的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促进其健康成长”系列目标。“完善以社区为依托,面向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管理和服务网络,健全服务机制,加强服务指导,提高家长的监护意识和责任,改善服务流动和留守儿童的社会保障条件”为主要措施。在县教育局、团县委、妇联等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下,全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县教育系统积极牵头实施“农村关爱工程”,成立了由教育、团委、关工委、工会、妇联等有关部门参加的“农村关爱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

加大了对此项工作的领导、指导和协调力度。各学校对施教区的留守儿童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统计、登记造册,全面掌握了留守儿童学生的资料。据统计,目前我县共有留守儿童16153人。各校均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并利用留守儿童“成长记录袋”,及时做好学生的发展情况记录,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改进工作方法。团委、妇联积极招募爱心志愿者,广泛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大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蒲公英行动”,今年中秋节和国庆节前夕,县妇联与县邮政局一起,为金山镇中心小学、厉庄镇中心小学和黑林镇中心小学送去共__0份“四季平安礼盒”,并送去节日的祝福。团县委联系市义工协会、市爱心车友会等50余名社会爱心志愿者,带着书包、文具、食品和衣服等走访慰问城头小学30名贫困学生,现场结成18对“爱心1+1”帮扶对子。全面开展“七彩课堂”志愿服务活动,积极组织爱心单位与贫困地区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学校结成帮扶对子,在前期结对的基础上,有重点的选择帮扶项目,有针对性的制定课程安排表,组织志愿者开展课外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活动,坚持倾注一片真情、奉献一份真心,将关爱活动做出实效。对适龄流动儿童,教育局按照“流入地政府负责,公办学校吸纳为主”的原则,认真做好进城务工子女义务教育的规划和实施方案,确保进城务工子女平等接受免费义务教育,与当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县妇联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帮扶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健康保健、心理辅导、经济扶助等方面的帮助,让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在全社会的关爱下茁壮成长。针对“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安全、健康、品德、学习和心理等问题,加强“留守儿童”监护人教育,通过组织培训班、个别走访等形式,向留守家长和隔代家长推广家庭教育成功经验,宣传家庭教育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逐步提高监护人的科学家教水平。同时,鼓励有一定技术、经验、资金的“留守儿童”父母回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通过妇联干部帮扶贫困户、爱心捐款、组织“春蕾行动”等多种途径对贫困儿童尤其是贫困留守儿童进行帮扶和资助。通过家长学校、妇女儿童之家、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阵地,面向广大家长开展宣传教育,组织巾帼志愿者和社会力量为留守流动儿童安全提供“一对一”的帮助。 上级妇联开发“关爱留守流动儿童‘蒲公英行动’网上信息管理系统”,在中国__网、__妇女网、__省儿童少年福利基金会、__省网上家长学校等以专题网页形式推出。通过覆盖面广、方便快捷、公开透明的网络平台,关注留守流动儿童的社会爱心人士可登陆注册,报名加入到结对帮扶留守流动儿童的队伍中来,各尽所能,奉献爱心。动员广大妇女和家庭注册成为“社会妈妈”和小小志愿者,与单个或多个留守流动儿童结对,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开展帮扶活动。目前__县已报名社会妈妈100多名,帮扶流动留守儿童160多人次。

以维护留守流动儿童安全、守护身心健康为重点,强化父母作为法定监护人的责任,完善委托监护制度,倡导0-6岁儿童至少随父母一方共同生活等。围绕人身安全、心理健康、预防网瘾等内容,面向留守流动儿童开展安全自护教育,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宣传教育机制。

积极配合爱德基金会,每学期发放孤儿款小学初中为每人670元,高中或职高每人1340元;配合省慈善总会,为县30名特困孤儿款每人每年1000元。积极申报“职教春蕾班”和“增爱春蕾班”,目前县职教中心已申报2个“职教春蕾班”(2011级和20__级),和1个“增爱春蕾班”(2011级), 每班50人,已发放春蕾资助款每人1000元,共计15万元。目前正在上报金山小学和黑林小学2个“音乐种子”春蕾班,金山小学30名孩子已被爱心人士认领资助,正在收集相关资料。

留守流动儿童问题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不应只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自己去解决的问题,而应该由全社会共同努力,为流动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空间。

一要加强政府主导作用。把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之中,尽快制定降低农民工和家属进入城市和在城市居住、就学等经济成本。发展本地经济,扶持本地创业。大力发展符合本地实际的产业,增加农民本地就业机会,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要开展家教咨询、指导活动,减轻留守流动儿童难题。

二要加强对农民工以及留守儿童家长的教育培训。应通过对农民进行教育,提高他们对子女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引导他们妥善处理提高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条件与子女教育之间轻重缓急的利弊关系,树立家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时,利用中秋、春节等重大节日或夏秋两季农忙季节,许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时机,在农村中积极开展对留守儿童家长的教育培训,帮助他们树立家庭教育的正确观念,促使他们了解家庭教育的基本常识,与子女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关心孩子的全面成长。

三要积极整合社会力量,加大帮助留守儿童的工作力度。政府部门应充分引导和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加强协作,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可以把共青团、妇联、村委会、学校等部门单位组织起来,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监督、管理、保护体系,也可以聘请离退休老教师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篇10

儿童心理健康研究应该建立比较规范科学的理论模型架构,完善儿童心理特征的分析因子体系。综合来讲,流动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因子主要有价值观、社会化(适应)、性格与行为特征、学习特点等方面[1]。本文受之前调查问卷设计框架约束,重点就价值观和社会适应两方面,总结调查发现。

(一)价值观

第一,流动儿童对城市缺乏归属感。流动儿童的城市归属感是指流动儿童个体或群体对某个城市的认同程度和关联程度。受访流动儿童中“深圳给你有归属感吗?”47%的儿童回答“没有”,15%的儿童回答“不知道”,二者相加的比例高达62%。缺乏归属感,和缺乏安全感有关。这一点,从反映归属感的指标——安全感——也得到一致的结果。调查中发现,只有37%的受访儿童认为深圳给他安全感,19%的儿童回答“有时有”。比较老家和第二故乡深圳,68%的受访儿童喜欢生活的地方是老家,因为深圳没有“熟悉的伙伴”(45%)、“没有可以自由玩的地方”(32%)。17%的儿童回答“总是要搬家,很不稳定”。缺乏归属感,也和缺乏稳定感有关。问卷显示,64%的受访儿童有转学的经历。而转学的原因大多是因为父母工作不安定,儿童转学有近半数的原因是父母换工作,另外竟然有34%的受访对象表示转学是因为学校停办。这个令人吃惊的数字一方面反映了流动儿童的不安稳,同时也反映了流动儿童受教育环境亟待改善,在这些孩子心理上折射出社会对“外来人”不公的感受。

第二,流动儿童心理上存在一定的不平等感和对立感。一些民办学校教学设施、设备简陋,存在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管理不善以及安全卫生隐患严重等问题。56%的儿童在调查中认为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最大的差异是后者“教学质量、教学设备和老师比较好”,22%儿童回答“活动场地、教室比我们好”,14%的儿童回答“公办学校的作业本都比我们好”,8%的儿童回答“学校图书馆比我们好”。流动人口子女享受不到优质教育资源,或者需要交纳一定数额的“借读费”或“赞助费”才能进入公立学校就读,表明流入地区在义务教育上对流动儿童没有实现“国民待遇”,容易使这些孩子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不平等感、对立感。调查中,44%的儿童最恨或者最厌恶的事情是读公立学校“要多交费、是B类学生”,26%的儿童最恨或者最厌恶“公办学校的学生骂我们是‘野鸡学生’”,17%的儿童最恨或者最厌恶“那些看不起我们的本地人”。被歧视感在流动儿童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对立感,也影响了儿童的性格和行为特征。

(二)社会化

1.流动儿童的适应社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社会适应是指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个体的观念、行为方式随之而改变,使之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的过程。社会适应包括观念(或心理)和行为两方面。由于生活、学习、社会环境的变迁,流动儿童对于适应深圳、融入城市生活存在一定的困难,部分孩子表现出适应不良。深圳流动儿童的发展遵循着“处境不利——压力——适应不良”的直线模型。受访儿童的压力排序依次是学习压力(58%)、与家长相处(16%)、与老师相处(13%)、与同学相处(13%)。另一方面,家庭经济环境对流动儿童构成一定的处境不利。84%的受访儿童需要承担家务,其中,近六成的孩子是要帮父母打下手(如看守铺面、卖东西等),近半数的孩子帮家人准备中、晚餐,26%的孩子照顾弟弟妹妹。超过三成的孩子最大的希望是父母挣钱供读书、能有一个专门的书桌或房间学习。

2.流动儿童的自我评价参差,总体偏低

问卷调查中有这样的问题:“你希望自己将来能拿到什么样的学历?”,超过三成的孩子选择专科(不含专科)以下的学历,其中,选择“小学”和“初中”学历的比例分别是4%和8%,见下图。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受访对象的自我评价和期许偏低;另一方面,近三成的受访儿童选择最高学历是“博士”,从一个侧面反映流动儿童中心理弹性的积极视角。部分孩子在相对严苛的生活、学习环境中,锻炼了意志,培养了吃苦耐劳、自强自立的品质。

3.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合度偏低

调查中发现,46%的儿童通常和和各地同学一起玩耍,39%的儿童通常的玩伴是“老乡”,仅有15%的儿童“和本地同学”一起玩。这与流动儿童群体的生活、读书环境相对受限有关。对于孩子来讲,童年玩伴、同学关系是形成归属感的重要因素。与城市儿童的融合度低、疏离感、距离感强,与前述流动儿童的城市归属感偏低互相印证。在调查中当我们问到“你希望父母让你周末上兴趣班吗?”孩子们反映比较淡漠。63%的儿童表示“无所谓”,15%的儿童明确选择“不希望”,只有22%的儿童回答“希望”。似乎,这反映了流动儿童的学习意欲不强烈,但是,鉴于这些孩子普遍要帮助料理家务、课业压力大、家庭条件不允许等客观情况,孩子们的答案也许是无奈地面对现实。而兴趣班等社会活动,正是孩子接触校外人际关系的良好平台之一。

二、调查中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

第一,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开阔了视野,在总体行为上具备和城市孩子类似的特征。问卷中一些答案,让我们看到这些孩子可爱、天真的一面。孩子对父母的期望及期望排序,见下图。40%的受访儿童对父母最大的期待是“适当满足我正当的小要求,比如吃麦当劳、买溜冰鞋、买课外书等”。这是普通城市儿童常有的小愿望。第二,流动儿童对家庭、学校的期许是合理的,要求不高。前述提及受访者中对父母最大的希望是满足去麦当劳、买课外书之类的小要求;对学校,“多一些课外活动的时间,给我一点娱乐空间”、“多举行一些活动,比如知识竞赛、春游”成为最多孩子(33%、33%)的希望,同时,希望学校能够“提供优质的早餐午餐,能喝到牛奶,多一些菜”、“老师不要因为我不是优等生而忽略我,遇到学习挫折时能关注我,并给我一些支持”的孩子分别占30%和28%。第三,流动儿童问题和家庭环境密不可分。孩子的第一老师是家长,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是家长、学校、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流动人口总体呈现文化程度较低、收入水平较低、工作不稳定等特点,使他们在育儿观念、教养方式、教育投入能力等方面处于社会平均线下,无法为流动儿童提供较为优越的家庭生活、教育环境。调查问卷中一个题目“当父母这样做时,你觉得幸福”,孩子们的答案从侧面反映了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不容乐观。最多孩子,比例占到56%,选择“父母之间和睦、不争吵,家庭气氛宁静”,54%的孩子选择的是“弄清楚情况再惩罚我,不冤枉我”,40%和30%以上的孩子分别选择“对我的学习成绩要求不太高,我得到好成绩时为我高兴,奖励我”、“不使用家庭暴力,允许我犯错误,不对我说负面的话,比如‘没出息’”。第四,流动儿童具备一定的心理疏导和调节能力。调查中反映,如果有委屈或苦恼,56%的孩子会选择“找人倾诉”,30%的孩子选择“娱乐(如听音乐、看书、看电视等)”,28%的孩子选择“运动或出去玩”,16%的孩子有“写日记”的习惯。46%的孩子表示“在学校和同学相处愉快”,表示“不愉快”的仅占6%。家长、学校和社会应当积极引导这些孩子的阳光心态,以宽松、平和的心态对待这些同样是花季的儿童,不要总把自卑、孤僻等词语和流动儿童贴上标签。综合上述四点,某种程度上反映对于流动儿童心理问题不应忽略其积极健康的一面。目前国内对流动儿童研究都集中于不健康、社会适应困难能消极方面,未能关注这一群体正常、积极的方面。而在国际上,关于儿童心理弹性(resilience)及优势视角已经成为主流研究观点,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积极结果日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国内目前的研究对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缺乏应有的关注,在公众层面容易加深民众对流动儿童产生偏见,在宣传上偏重在流动儿童消极方面,不利于塑造流动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3]。

三、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公共管理思考

第一,提升家庭教育水准,为流动儿童创造积极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肩负着培养和教育下一代的重任;父母的思想和言行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流动人口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教育理念和文化水平继续提高,以适应逐步“城市化”的子女的成长需求。调查中反映流动儿童对父母的要求和期待并不高,但是,家长并不能满足孩子的基本要求。加强外来建设者的整体素质培训,提高父母自身素质,是解决流动儿童问题的重要环节。深圳市注重对流动儿童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培训及指导,逐步完善家庭教育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圳市妇联、教育局牵头联合下发的《深圳市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计划》,发挥了对全市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作用。目前市、区妇联均建有家庭教育指导机构,为社区儿童家长提供家教知识讲座及组织相关活动,积极推动家教工作进展。

第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流动儿童建造优良的学校教育环境。深圳市先后印发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工作实施方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被摆在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位置,流动儿童的受教育的权益及资源共享得到了具体落实。在政策与财政上,向改善民办学校办学条件倾斜。2007年,深圳市财政投入1.74亿元全面完成特区外96所原村办小学的设备设施标准化配置;分三年时间按市、区1:1比例投入,完成上述96所小学的校舍标准化改扩建工作。深圳市重视对民办学校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从学校设立、办学规范、指导监管、扶持发展等多方面,促进民办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深圳市部分区已经设立了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和奖励民办学校发展,保障流动儿童享有较好的受教育环境。

第三,动用社会力量,为流动儿童建立良好的社区服务环境。社区是流动儿童生活、成长的重要场所,相对于城市的“高档”住宅区来讲,流动儿童所居住的社区普遍存在社区服务不足的问题。深圳,作为全国社会工作试点市,正着力建设社会工作专业化管理机制,加强社工人才培训,推进社区服务试点工作。2007年8月至今,深圳市公益性支出654万,区财政支出(除南山区)1992万,主要用于购买社工(每人每年6万元)服务费用。

第四,提倡关爱文化和包容文化,为流动儿童营造关爱、和谐的社会成长环境。深圳市关工委做了许多务实的工作,切实关爱下一代。各种文化活动,如“外来劳务工文化节工程”、“关爱外来劳务家庭儿童”等,深受外来建设者及其子女的欢迎。全社会道德文明素质提高,平等互爱意识增强,对外来人口和外来文化的包容和宽容度提升,整体上,使深圳成为移民文化的代表,也成为外来建设者首选的目的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