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心理学的理解十篇

时间:2023-11-30 17:46:43

对教育心理学的理解

对教育心理学的理解篇1

一、畅通反馈渠道,实现信息回流

首先是要了解学生,了解体育。一是要掌握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要充分认识“逆反心理”的心理实质,认真观察学生“逆反心理”的诸多表现形式和不同表现程度,及其时间和空间的差异,分析学生心理行为变化;二是要掌握扎实的教育学知识。要充分认识体育教学规律,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教学事端,科学地设置教学内容,准确地操作教学程序;三是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独特的人格魅力,平等的教学态度,赢得学生的青睐、敬佩、尊重,从而消除隔阂,进行互动交流,不断增强体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二、正确的心理指导,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一,通过对学生心理和生活的指导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第二,树立体育教师的崭新形象:不仅懂体育,而且懂生活;不仅会技术,而且会做人;不仅四肢发达,而且头脑也不简单。只有教师威信建立起来了,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第三,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课前激发体育兴趣。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学生自然会尊敬、拥戴老师。师生相互信任,相互吸引,教师就更能够在课堂的组织上得心应手,使之从容地开展教学。第四,要给予学生能充分利用整堂课的时间和空间、场地和器材,有计划地自我表现机会,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和锻炼。

三、抓住榜样。树立典型

在体育教学中,经常会有一些体育拔尖的学生;同时,也有一些不拔尖能吃苦耐劳的学生,教师这时就要抓住机会,将这些学生请出来给全体学生做示范,让学生来讨论评价,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体育并不一定要拔尖,而是参与的态度,以及完成任务的精神,这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

四、针对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具有不同的生活经验和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思维特点,巧妙的让这些处于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往往希望在与自己能力相当的学习情景里,倘若教师制定的学习计划超出其能力太多,学生就会畏难发愁,根本无兴趣可言。如果学习目的与其能力相符,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学生就会享受到自己通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喜悦,这种内心成功喜悦的体验积累就会逐渐动力定型为体验的兴趣。如学生性格开朗和性情内向不同;调皮捣蛋和遵守纪律不同:男生和女生不同;初中生和高中生不同;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不同。一般说来,在体育课上,当教师确认学生的某些行为是由于“逆反心理”而造成的,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注意场合,不当众批评,个别交换意见,严格要求;二是多诱导,多耐心,多用情,莫粗暴;三是对小事不过分追究,使学生产生“这么做老师不屑一顾”,不使其逆反心理得到满足;四是多与学生交心,做良师益友,但不干涉学生内心“秘密”,五是要区别情况,酌情解决。如:有的女生胆小,怕羞,不敢跳马,那就应该降低器械高度,降低教材难度,耐心指导技术,加强保护措施。对待新生应该体贴关心,亲切和蔼,平易近人,注意交流思想感情。应该照顾并善于利用女生爱干净的心理特点,可以事先请她们帮助把器械垫子抹擦干净。

五、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体育课程的吸引力

1、教学方法力求新颖独特。要以学生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需要为出发点,要根据学生好胜和兴奋易转移的特点,不断创造性地运用新颖灵活地教学方法,富于变化地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与手段。如中长跑教学,采用变换队形跑,不同形式的接力跑、追逐跑、赶超跑、分组对抗赛等,也能使学生兴趣增强,情绪高涨。总之,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可以使教学过程充满较强的吸引力,使学生在体育课中充分体现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2、课堂语言力求幽默激励。在课堂上教师要用亲切的教态、幽默、风趣、激励、期待、具有个性的语言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对教育心理学的理解篇2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6.085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NING Du

(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Xi'an, Shaanxi 710121)

Abstract Faced with the complicated social environment,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there are also many in the mental health problems,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psychological quality deficiency on the other hand the atmosphere of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eaching environment is also some impact on students, and therefore for students build their own situ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effectively improved to create a good mental state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心理素质培养关系到人的一生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让个人在困难、辉煌或者挫折面前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用积极平和的方式应对生活百变,培养高尚的个人情操和品德。但是在当下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下,受到各种负面信息的影响,没有较多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也会存在一定心理素养的滑坡现象,他们之中有的人过于脆弱、敏感、焦虑,无法让自身得到更加全面积极乐观的发展,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复杂的情况下,相关工作的开展又面临着重重困难。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当下国家发展与社会需要的是综合素质的优质人才,大学生不仅要在专业能力上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更需要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效的应对纷繁复杂的现实情况,在各种问题情况下能够保证积极乐观、进取的心理状况,从而有利于提升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坚实人才资源力量,这是大学生成为未来国家栋梁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同时对于学生自身而言,个人的发展需要自身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这样才能有效的解决生活的各种困难,保持自身较为健康的心理状况,提升自身生活品质,降低因为心理不健康而带来对自身以及家庭、社会的伤害。心理健康教育是国家、学校、社会、学生自身及家庭都需要的教育工作内容,一个学生的背后有着众多千丝万缕的社会关系组成,一个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波及的范围和影响并不是仅仅学生个人,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无法确定的。甚至,在不良心理状况之下,会造成对社会、对国家的破坏。特别是学生个人能力越大,造成的不良影响也更大。因此学校就要想尽办法积极引导学生心理朝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当下社会纷繁复杂,网络发达让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广阔的信息,但是在这种海量信息之下,其中的负面信息或者不良言论甚至会煽动学生心里滋生不良情绪,比如仇富、仇恨社会,仇恨自身的出身、焦虑、抑郁等,这些都导致学生在生活中无法正确面对生活和对待自己,造成不良的社会风气,甚至自身的不良情绪影响到其他学生、集体,甚至社会。因此,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现实意义,特别是当下大学生中普遍的存在一定比例的心理问题学生群体,要及时发现并且有效纠正相关问题是相当必要的。

2 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部分工作人员并不是专业资深人员,因此在教育工作上存在缺乏专业性,同时在具体管理和教育中缺乏与时俱进,大部分凭借个人经验进行教育,没有切实的深入到学生具体情况中,所使用的教育方式也脱离现实需求,不能满足学生们的实际需求。一般情况下多开设实体心理咨询室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但是大多数学生对于这种方式很敏感,都不愿意接受相关咨询服务,大部分的咨询室也处于形式化状态。同时相关工作人员也对工作缺乏重视程度,一般工作仅仅局限在对学生心理状况做相关心理测试并且对信息进行存档,但是对于信息的真实性、规范性并没有有效的规划设计,导致心理测试结果存在较大的疏漏和偏差,无法很好的指导现实工作的开展。许多学生参与到心理健康测试,都懂得测试的技巧,从而对心理测试内容进行有效的隐瞒,无法将自身现实情况进行有效的展现。从而相关心理测试工作多流于形式,没有实际的适应性。

此外还会开展相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其力度远远低于实际所需,只是部分的选修课程,同时在教学内容上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没有科学有效的覆盖所有心理情况的类型,从而无法让所有心理状况存在偏差的学生对自身问题得到发现,缺乏积极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问题的认识和寻求帮助。大部分课程内容都较为模式化,流于形式,在内容上甚至没有注重对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心理感受的关注,导致学生对心理问题更加羞于启齿。整个课程设置上,没有进行有效的课程考核,无法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当下心理健康课程设置中,大多数学生不会意识到自身的问题所在,因此在课程学习上没有积极性,走形式,没有让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到实际的学生内心中,从而无法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表面上在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但在实质上却没有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甚至对于其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有效性缺乏深入的认识。或者让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到呆板的应试教育体系中,让教育无法发挥应有的活力。相关健康教育也倾向于针对心理问题学生开展,这种做法也加大了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压力,特别是通过药物干预等康复理念,让心理辅导工作成为心理医生的管理倾向,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心理问题,甚至产生内心的自卑感。

同时在人力资源上也显得尤为不足,大部分学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专业化、足够数量的人力资源,教师队伍素养无法得到高效统一,能力悬殊。甚至其中大部分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工作人员为兼职,并不是全职进行,在工作的专注性、专业性上都较为缺乏。缺乏对心理学、教育学的专业素养,甚至很多工作人员都是与此专业相差甚远的人员加入教育工作队伍,完全无法发挥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对相关心理问题的解决也缺乏专业性,甚至会起到一定反作用,缺乏对心理健康有问题学生足够的关爱和尊重,对相关学生有一定的忽视态度,无法及时的发现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无法辨别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与普通学生的差异,对两者界限的把控能力较弱。

3 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3.1 深入贯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一节专门的课程设置或者一个心理咨询室所能完成,而是需要对所有教师和学生干部进行相关培训,让整体的教育工作团队有意识的进行心理健康引导。教师在日常课程教学和学生生活管理中,要细致观察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并积极的引导,及时遏止不良心理问题的出现。学生干部要对班级学生的心理状况做及时的了解,并且上报给教师,让教师进行必要的干预措施,并使这些措施发挥其相应的积极性作用。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班级学生干部与教师要注意自身言论,提倡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避免对网络或者社会不良煽动性言论的宣扬,同时针对学生有相关心理健康问题状况时要及时的用合理的方式,让学生易于接受自身的心理健康引导。这种健康教育理念需要深入到整体的学生教育和生活中,进行慢慢的渗透和纠正。在日常的宣传工作上,也要对相关内容进行审核,进行积极的引导,任何活动或者宣传内容都需要以健康积极的内容为准则,注重各种主题内容对学生的引导性。

3.2 规范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

规范现有的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对于心理咨询室和课程、测试工作要做到尊重实际情况,采用较为隐蔽的方式展开,如开展网络虚拟心理咨询室,让学生在保证自身信息一定隐蔽的情况下进行,避免对学生个人生活造成影响。同时通过多渠道让学生摆脱心理问题的羞耻感,让学生正视自身的问题,积极的寻求相关心理辅导人员的支持,积极的进行心理干预。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多吸纳专业人才进入,让心理健康干预工作能够有效的提升效果和科学化管理。

无论是在心理问题学生的发现问题机制上,还是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的干预措施执行中,都要保证切实的科学合理性,避免对学生生活造成不利影响,保证学生的尊严,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可以积极的让学生离校治疗,必要情况下可以让学生休学休养,避免学生由于自身疾病而导致的羞耻感,避免其无法面对现有的同学。而休学处理后要积极的支持学生投入到新的学习环境中,对于有自我控制能力的学生,学校不可以拒绝其返校要求,提供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和人群有助于学生自身健康状况的发展。但是对于学生返校就学,要安排好其跟班学习,积极处理好其返校学习相关工作安排,避免一些因工作考虑不周对学生返校学习造成的阻碍。特别是很多学生因为学习压力而导致的心理问题,那么在返校后的课程安排上要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如果可能应该提供更多的学分补充便捷指导,避免其再度因为学习问题而陷入心理困境。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的方式上,可以采用多种方式隐性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监督,不要过于明显的给学生标上心理问题学生的标志,这种标志会导致学生受到来自外在环境的歧视,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化。应该给予心理问题学生一定空间,给予更多的积极的辅助关爱,但是不要过于特殊化,这样会让学生自身感受到异常感,反而对其心理建设有一定障碍。同时在相关校园活动中,多举办相关主题活动,让学生积极的发现自身问题,并且通过有效渠道进行自身心理问题的干预和解决。

参考文献

[1] 贺雪萍.当前农村贫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妇女(下旬),2014(12):132-133.

[2] 万琦,朱志莹.浅析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科技视界,2014(10):201-202.

[3] 李钰,高耀鸿,谢凤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14(11):198-199.

对教育心理学的理解篇3

原称“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求教育的一般原理。它为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改革提供综合性的研究成果。教育学原理是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为其他二级学科提供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为研究各级各类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教育学原理是整个教育学考研的基础,占分比重达到1/3,要想在考研中夺得高分,必须要对教育学有一个整体的理解,那么这个理解来自哪里呢?对教育学原理的整体把握是理解教育学的基础。同时,教育学原理与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都有相应的联系,涉及到了教育学的各个分支,是认识整个教育学的前提,因此,对教育学原理的把握是整个教育学考研的重中之重。

我们可以把教育学原理整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教育学以及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包括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教育学的发展阶段;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本质说、教育的起源说、教育的发展历程等。第二部分,教育对人和社会发展。包括教育与生产力、政治、文化、科学、人口等的相互关系;教育变革的相关影响因素;遗传、环境、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人的个体性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包括教育目的的概念、主要理论、培养目标;教育制度的概念、我国的学制、现代化教育制度的改革。

第四部分,课程和教学。这一部分是教育学原理的重头戏。主要包括课程的相关定义和类型学说;课程计划、目标以及实施、评价等;还包括教学的相关定义和各种理论流派;教学过程、模式、原则以及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第五部分是德育和师生关系。这一部分包括德育的概念、过程、原则、方法和德育途径和各种德育模式;教师的概念以及劳动特点,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师生关系的特点和师生关系建立等内容。

二、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是教育学综合统考重头科目之一。针对中外教育史,重在抓线索——考生要特别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纵向上,要理清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发生的脉络,横向上可以将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进行对比,帮助理解。同时重分析——研究历史的作用往往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现在,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切不可孤立地学历史,而应注意分析和评价,同时注意积累分析评价的思路及要点。

中外教育史的内容脉络非常清晰,主要有六部分:中国古代教育、中国近代教育、中国现代教育、外国古代教育、外国近代教育、外国现代教育;这些内容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分类角度去把握。比如按照地域可以分为“中国教育史”(前三章)和“外国教育史”(后三章);也可以按照时间分为古代教育(一、四章)、近代教育(二、五章)、现代教育(三、六章);还可以从内容的角度分为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用这两条线索来引领中外教育史的复习。

针对中外教育史,复习方法指导为:

1.从宏观到微观:由于这部分内容属于历史性内容,因此考生一定要理清时间发展的顺序,树立回溯历史的整体感。建议考生在复习时采用讲解或口述的方法。复习的思路:整部分——各章节——各知识点。

2.理清知识的层次:知识的层次既体现了知识在整个教育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也指明了考生复习时应当倾注的关注程度。所以理清知识的层次很重要。按照学习层次的要求我们将其具体分为识记和理解两大类。复习时各个知识点应当把握到什么层次,做到心中有数。

3.注重比较和联系:由于是教育史,这里需要特别提醒考生: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纵向上,要理清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发生的脉络,横向上可以将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进行对比,帮助理解。也需要考生在解答习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发现,找到更多的可比较的“点”。

三、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介于心理学与教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以及学教之间的相互作用,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并据此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要包括:1、教育心理学概述 2、心理发展与教育3、学习及其理论解释4、学习动机 5、知识的建构、技能、品德的学习 6学习策略理论。其中,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学习的基本原理(包括联结派、认知派、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理论、学习策略理论、智力理论与创造性的培养和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是重点章节。

对于教育心理学的复习要做到以下三点:一要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实验事实;二要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三要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并能够运用其来说明和解释有关的教育现象,解决有关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

教育心理学算是教育学大综合中较为抽象和难懂的一个部分,在复习时建议大家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和一些教学案例来体会和理解各种原理。另外,还有一种方法大家可以采用,即“树形图法”。在复习时,可以选择一本较有代表性的教材(较的是北师大出版的由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通读全书后,理出主要线索。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涉及到哪几大方面的问题?每一个大问题下又涉及到哪些主要内容?每一个内容中关键的知识点是什么等等。依据这些问题,可以画一个树型图,帮助你理解“树干”与“树枝”、“枝叶”等的内在关系。然后,依据这一树型图,再参考其它书目,对这一图式做作一步的充实完善。

四、教育科研方法

教育科研方法具有1、内容繁杂,知识点多,彼此独立的特点;2、注重程序性和操作性;3、应用性,强调与实践问题的联系;4、教材的多样性和观点的差异性的特点。因此学习教育科研方法,需要基本概念有精确把握的基础上,与实际联系起来,通过案例的来学习,同学们可以自己找一些教育研究的例子,亲自分析评价,将概念放到一个具体情景中体会。

对教育心理学的理解篇4

[关键词]倾听策略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王虹(1970- ),女,重庆人,泸州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四川 泸州 64600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5-0063-0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社会活动。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应不断适应新形势、拓宽新思路、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尤其要积极借鉴一些先进的理论和知识,重视各种工作方法的引进与渗透,以不断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心理健康教育既包含于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又是内容相对独立的新兴教育领域。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很多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有很多教育的方式、方法,值得推广应用和积极实践。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必要对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倾听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并将其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

一、倾听策略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

倾听策略是心理健康教育中一个基本的操作策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倾听策略,就是教育者主动以谦和、包容的态度与大学生沟通,通过一定的诱导方式,让教育对象将自己的心理体验、思想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的策略。倾听策略,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如下基本目标:

1.了解教育对象的内心世界。要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进行心理疏导、心理干预、心理影响,其基本原则就是要弄清教育对象的心理状况,了解其心理症结,从而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以便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倾听是了解教育对象内心世界的基本途径,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是操作策略中的基本策略。

2.关注教育对象中人性向善的力量。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是通过对“人”的心理关爱,来施加对教育对象人性的关注、尊重和理解。而倾听不仅是一种关注的态度,不仅体现了对“人”尊重的价值取向,更是一种实践策略。只有通过倾听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知晓他们心底的真实呼声,才能使“关注”不仅仅只停留在口号上,而能具体落到实处。

3.重视教育对象的主体心理需求。无论出于强势群体还是弱势群体的生命个体,他们都渴望基于其主体心理需求的自我价值、能力、地位得到他人的承认和尊重。尤其作为现代大学生,他们自尊心强,渴望引起他人的注意,渴望得到他人对自身价值、地位的承认。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的倾听,无疑满足了他们这种心理需求,有利于他们向教育者敞开心扉。

从倾听策略的实现目标来看,它与思想政治教育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尊重大学生的情感需要和主体地位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能较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发展。

二、倾听策略能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种种现实问题

当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虽然教育素材和资源十分丰富,但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却仍然存在种种现实问题。这些问题突出表现为在方法运用上,教师喜欢“说教”,教育者习惯于采用信息“灌输”、理论“灌输”、观点“灌输”的方法。而“说教”“灌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只是教育者将自己设计好的、程序化的东西,强制向大学生“输送”。这可以说是从教育者主观愿望出发的一种自我思想宣泄,甚至是一种自我“诉说”的陶醉。其没有考虑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没有实现思想教育内容与大学生心理需求的契合。因此,其结果就是尽管教师说了很多,大道理讲了很多,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却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究其原因,就在于教育者不了解大学生的内心需求和真实情感,不知道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以及其内心所思、所想,因而就不可能使大学生自主接纳教师的观点,也更谈不上心悦诚服地去接受教育者的说教,更有甚者,还会导致大学生对教师说教的反感和抵触。

与此相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不是不顾学生需求而直接对其施加各种教育手段的。他们重视对大学生的倾听,尊重其主体地位,在耐心倾听他们心理呼声、了解他们心理困惑、弄清他们情感需求后,才去为他们分析困难、解决问题。应当看到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倾听过程中教师的态度是关爱的、谦和的,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是平等的。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对大学生表达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因此,大学生也容易向心理教师敞开心扉,接受其意见。

实践证明,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者有意识地将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倾听策略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对大学生的耐心倾听,并不断启发、诱导其进行诉说,便能与大学生建立一种和谐的沟通关系,能让大学生将其困惑、情绪、需求充分地表达出来,使得大学生感受到尊重与关爱。这样其便容易接受教师的启发、帮助和指导,进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将倾听策略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注意对实践环节的科学把握

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倾听策略,具有一定的技术性和操作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运用倾听策略,必须抓住倾听的关键所在,并按照相关要求,积极发挥倾听策略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1.倾听策略的运用必须抓住关键所在,努力实现对大学生思想情感的全面倾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倾听策略,做到善于倾听,必须要抓住倾听的关键:一是,抓住“听”这个要点,重要的是听,而不是去急于对大学生讲,这是消除“灌输”的关键;二是,要抓住用“心”听这个要点,做到以真实的情感、真诚的态度,真心去听,防止以旁观者的态度和敷衍了事的态度去听,才能真正实现对大学生内心世界的体察。切实实现全面的倾听,必须关注倾听中的一些细节:首先,观察并正确解读大学生的非语言信息。教师在倾听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其言语信息,更要重视其非言语信息,如目光、表情、体态、说话的音调,甚至是服饰衣着等,并将其言语信息与这些非言语信息进行整合分析,从而有利于自己体察其内心思想和情感。其次,结合大学生所处的环境进行倾听。一个人的真实情况与其所处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倾听理解大学生言语中,应当将其所处生活环境、言语背景结合起来,以了解其言语中的最深层含义。最后,关注大学生言语叙述中的矛盾问题。大学生言语叙述中的矛盾部分,往往是大学生最关注、最敏感的地方,教师应将此作为注意的焦点,作为正确理解大学生思想情感的重要内容。

2.要注意倾听态度的把握,防止倾听操作中的错误。为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中倾听策略的有效使用,提升倾听的效果,必须注意倾听态度的把握:一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态度。在倾听中,倾听教师不能左顾右盼、注意力不集中,要始终保持对倾诉对象的目光关注,专心倾听,给大学生一种教师始终接受其倾诉的感受。二是,保持认可的态度。当倾听教师认为大学生的倾诉观点正确、或符合现实时,应用点头或目光、言语的肯定示意等,向他们传递认可信息,引导其对自己的所思、所想进行充分的表达。三是,给予包容开放的态度。当教师听到大学生不同的观点时,要以包容、开放的态度耐心地倾听其诉说直至结束。这既是对大学生的尊重,也是对大学生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的有效手段。四是,给予理解的态度。教师应对大学生的倾诉表示出深切理解,让大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同时,要对大学生没有充分表达出的真实意思或存在的“难言之隐”进行换位思考,体验大学生所处的心理境遇。倾听过程中,要避免可能出现的错误。第一,避免随意中断倾听。这里主要是指避免随意打乱大学生的诉说,即使学生诉说中存在错误的观点,也不要急于打断对方,不要急于纠正对方的错误观点,避免引起大学生的不良情绪,使学生能保持自己的思路,完整地表达自己。第二,避免片面的倾听。防止倾听中的走神,或只关注学生的部分语言,要倾听他们诉说的全部内容。第三,避免倾听中持有偏见。在倾听中,对大学生倾诉的情况要尽量做到客观对待、正确理解,不能根据自己的好恶对其进行评价。第四,避免陷入诉说者的情绪之中。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遭遇到情感上或生活上的巨大困难、挫折,但无论如何,教师都不能陷入学生的诉说情绪之中,既要保持倾听中对学生的理解,也要保持倾听中的理智。

3.倾听中要坚持思想政治教师的主导地位,做好倾听过程中的积极反馈与反思。倾听中以听为主,多听少说是倾听策略的基本要求。但是,这并不表示倾听者就是完全被动地倾听,教师不能放弃其倾听中的主导地位。倾听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教育,因此,教师在倾听中,应始终担当引导、指导者的角色,在与大学生的沟通中发挥主导作用。无论遇到何种情境,教师都应当进行适度的总结、点评,委婉地对大学生给予指导、帮助,对他们可能出现的思想矛盾冲突、道德困惑给予明确指示,从而在以倾听为主要环节的沟通中,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认知,促进其思想的成熟与发展,而绝不能陷入即兴聊天,迎合大学生思想情绪的误区。同时,也要注意倾听后的反思与总结,不但要总结倾听现场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经验,更要反思倾听现场中教师反馈失败的教训,从而改进倾听策略,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4.要在倾听中培养大学生的言语思维能力,促进大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大学生清晰的表达,是教师实现有效倾听的基础。要鼓励大学生们大胆地表达,使之具有表达的勇气,使他们敢于向教师表露自己的思想。要通过对大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提高大学生语言运用的技巧,使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能够充分表达出来。教师要进行课前调研,走进大学生中,了解他们已有的思想认知基础、生活经验、思维特点,以便在课堂中更好地理解大学生的表述,提高倾听的效果。

5.要以了解大学生现实需求为基本工作理念,将倾听策略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体系中。不应仅仅将倾听单纯地局限于师生面对面的沟通中,而应当将其扩展到整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中。这就要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用心倾听”的理念,注重听取大学生的真实意见和需求,深入了解大学生情况,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抓住大学生的思想矛盾,有的放矢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了解大学生的需求作为基本的工作思路,深入地了解大学生日常的学习实际、生活实际、消费实际,构建起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的格局,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贴近大学生现实,提升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世广,韩小慧.对话・倾听・理解:研究生教育阶段师生关系和谐之维[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2).

[2]袁菊.倾听教育:内涵、意义及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1(16).

[3]赵妍.师生关系:对话教育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关键――关于简・韦拉《如何倾听,如何沟通》的教学思考[J].科技风,2011(19).

对教育心理学的理解篇5

一、 当前教师条件性知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对条件性知识的学习研究,导致专业发展的停滞

当前,教师对本体性知识、文化知识、实践性知识的学习都比较重视,但是对条件性知识的学习却有所忽视。特别是教师对近几年来国内外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新成果了解严重不足,对新课程改革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没有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一些教师由于缺乏条件性知识,无法把专业知识与教育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在教学上也无法做到游刃有余,这样就导致教师很难在自己的专业上有新的突破。

(二)忽视对条件性知识的积累,导致教育理论知识的缺乏

很多教师自认为,自己在走上教育岗位前都接受过比较全面的、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条件性知识是没有问题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教师在岗前学习的这些知识是静态的,而教育是不停地向前发展的,条件性知识会随着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由于缺乏学习,很多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增加而不断地丰富,反而是不断地在弱化。

(三)忽视对条件性知识的更新,导致教学效能的降底

很多教师错误认为条件性知识不用学习,只要有一定的教学实践时间,这个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教师由于忽视条件性知识的更新,存在着用静态的条件性知识去解决动态的教育问题,用过时的教育理论来指导现在教学的情况。由于条件性知识的陈旧,很多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时候,无法给学生提供明确的思考方向,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导致教学效能的低下。

(四)忽视对条件性知识的构建,导致教学创新的不足

很多教师习惯只在自己的专业知识范围内下功夫,没有积极去去拓展条件性知识作为自己教学知识的支撑。条件性知识需要教师不断地消化吸收,需要教师对知识进行重新的逻辑梳理,才可能内化成为自身的知识。由于条件性知识的缺失,很多教师无法有效地运用教学资源,无法对教学进行创新,也无法让学生有效地获得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上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也极为有限。

二、教师条件性知识的优化措施

(一)教师需要构建“教育学思维”

1.教师要全面驾驭现代教育理论

时代的日新月异是教师知识面临的第一挑战,新时期的新课程、新理念对教师的知识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今社会赋予教师更多的责任,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新世纪的教育事业发展很快,教师的教学工作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是教师面临的重要挑战。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可以让教师掌握教育领域的基本知识,领悟教育基本原理,深化对教育有关理论的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和技术的掌握,从而促进教育能力的提高。教师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教育观念、教学方法都必须不断地更新、拓展、充实、提高。同时作为教师,学习一些现代教育理论,才能够对“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育科学,为什么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这一类的教育老问题产生一些新的感受和领悟。教师只有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才能让自己在工作中认清教育发展的方向。通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还可以培养教师的独立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批判精神以及面向未来的超前观念。

2.教师要熟悉教育法律、法规

教师要学习的教育法,应该是广义的教育法,是由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教育原则和教育制度,调整国家、社会、教育机构、教师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2]教师是学生的学习榜样,首先就要带头“守法”,要做到守法就要带头“学法”,只有学习法律后才能够做到“知法”,才能够清楚知道那些行为是违法的,以及在工作、生活中如何去规避违法行为。通过教育法的学习,教师才能够意识到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心中装有法律,用法律规范自己,超越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知法、守法的教师。教育相关法律是教师的行为规则,学习教育相关法律后,教师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做了不能做的事情以后会受到怎么样的惩罚。近些年来,教师违法的案件不断发生,其中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很多教师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并不知晓。如果教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教育法的相关规定,这种惨痛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3.教师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在现代教育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及时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知识和技能,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教育技术是依据教育理论与科学知识,开发和使用多种媒体及其他学习资源,优化教与学的过程的一种理论与实践。[3]教师要认真学习当前出现的教育技术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才能够提高驾驭现代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教师只有熟悉了教育技术的运用,才能够有效地教育和指导学生,才能够卓有成效地完成教学目标。相比于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现代教育技术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如教师教学中应用PPT的形式来展示教学内容,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借助一些网站来获取新的知识从而渗透到教学中,可以保证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的脚步保持一致,不与社会发展脱节。在教学中,教师通过音频、视频、数码图像的应用,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更生动形象地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因此,教师必须将教育技术有效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才能够使教学的效能得到提高。

4.教师要了解中外教育历史

历史是一种教会人们生活的手段,历史是认知过去的学问。所以,在文明的时代,“智者应学历史,不学历史不能成为智者;贤者应学历史,不学历史不能成为贤者”。教育史就好比记忆,教育过去的功过得失,都可以作为教师的借鉴。假如教师没学习教育历史,就好比一个人没有了记忆会一直不断的犯相同的错误,不知道要改进。美国教育家巴茨指出,研究教育历史不是解决目前的实际问题,但却能够使我们看出目前的重要问题是什么,这些重要问题是怎样出现的,过去是怎样解决的。[4]一个教育政策的出台,也往往是在旧政策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或创新,所以不了解历史,就无法计划今后,更谈不上如何创新和进步。教师学习教育史不单是要吸取前人的教训,而是通过了解过去而更了解现在。教师学习教育史才能高瞻远瞩,以史为鉴,指导现在和未来。所以教师学习教育史虽然是在学习过去,但是这样不会导致教师越来越退步,相反,不学习教育史的教师对教育问题,缺乏比较全面的看法,缺乏对问题的洞悉和批判能力,才会越来越退步。

(二)教师要增强“心理学意识”

1.教师要熟知基础心理学

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塑造“灵魂”就应对“灵魂”这种现象有所了解,这里讲的“灵魂”就是指心理。[5]教师要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就要学习基础心理学,学习基础心理学对教师顺利开展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基础心理学其实是一门研究人类思想与行为的科学,当中提及人的成长、认知、教育、学习、习惯,以致病态的心理等。人类的每一种行为和心态,基本上都能以心理学的角度去解释。学生中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既影响学生健康个性的建立,也妨碍学生社会化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受到阻碍。所以教师要掌握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才能够懂得学生在成长时期所存在的危机和心理矛盾,才能够选择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学习基础心理学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十分重要,学习基础心理学有利于教师更好、更完善地了解教学问题、处理教学问题。学习基础心理学有助于教师了解自身,加强自身修养。学习基础心理学,还能够丰富教师的思想和观点,能够开阔教师的视野。

2.教师要通晓发展心理学

教师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构建学生的心理,要从生命全程的角度去分析学生的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学生心理各阶段的年龄特征。发展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人类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转变,其中儿童期(包括青少年期)是发展心理学的重点部分。通过发展心理学的学习,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心理与成人心理的差异、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是怎么样的,以及当学生在不同时期有心理障碍时应当如何处理等。素质教育的推进是由国家和社会决定的,而不能由发展心理学来决定,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素质教育需要发展心理学的应用研究和研究成果的应用。[6]经过对发展心理学的学习,教师不但可以对学生成长过程中心理的各个时期的规律有比较透彻的了解,而且对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能够有足够的知晓。教师学习了发展心理学,才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关于学生心理发展的遗传与环境、普遍性与特殊性等基本理论问题,使自己能够了解学生各种心理发展的趋势,从而有一个全面了解学生发展的纵向图景。

3.教师要精通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就是“教和学”这个过程的所有方面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已不再是心理学理论的教育学延伸,而是以心理学为指导来研究人类社会现实的“教与学”的问题。[7]在当前强调素质教育、大力发展学生能力的前提下,不管是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对教学方法的运用等,都比过去的要求更高。教师不但要注意“教什么”的问题,更要注意“怎么教”的问题,所以教育心理学也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必修课程。教师只有学习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后,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性差异才能够有全面的了解,才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才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认知内驱力。教师只有将科学的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中,才能够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教师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理论,才能够适应新世纪的教学需求,才能够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师与生的关系。教师的教学不仅仅是奉送真理,更应该“授人以渔”,要教会学生学习,所以缺乏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的教师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4.教师要学会心理辅导技能

现代社会越发展,人的精神生活将越来越重要,心理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心理辅导知识亦将越来越重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学生对未来充满向往,但面对现实也有着许多的困惑和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教师掌握心理辅导方面的知识就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可以避免学生形成更加严重的偏差,从而让学生健康成长。在学习和生活中,学生难免会碰到种种心理难题和心理困惑,例如:学习兴趣缺失问题、自我效能感低落问题、早恋产生的情感问题、挫折承受力差的问题、人际关系不协调问题等等。如果具有心理辅导方面的知识,教师就能很好地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提前干预,才不会让学生陷入心理困惑之中而不能自拔,最后导致心理疾病,甚至是精神病。教师就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指航灯、垫脚石,应该帮助学生看得更高、更远。所以教师了解一些心理辅导方面的知识后,才能够在教育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工作做到学生内心深处。

(三)教师要提升教学法(PCK)水平

1.教师要懂得采用教学法知识来指导教学

学科教学法知识(简称PCK)是教师对特定的学习主题内容进行转化和表征,并对学生的学习困难进行预测,适应学生的差异,用学生可以理解的方式进行教学的知识。[8]国内的师范院校根据不同的学科都相应地设置了教学法课程,其目的就是让师范生在本学科教学时,能够掌握课程的特点和规律,懂得采用教学法知识来指导教学。只有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够设计好教学,才能够在教学中激起学生发现、探索和创造的欲望。

2.教师要形成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教学法知识

教师在“教学前”学习掌握的教学法知识,必须要达到既广博又深刻的程度。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随着教育的发展、变化不断地吸取新知识,充实更新自己的教学法知识。在“教学后”,教师可以将教学法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相互渗透、融合,并结合自身已有的知识,形成教师本人个性化特征的教学法知识。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法知识,作为“教学前”的准备、“教学中”的依据与“教学后”的反思。这样教师才能够根据自身所掌握的知识特点扬长避短、灵活运用教学法。

3.教师要通过教学法知识来积累教学智慧

教师在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的基础上,也不能够忽视学科教学法知识的学习。积累了丰富的学科教学法知识,教师才能够对教学过程进行整体优化,才能够突出重点和分散难点。教师通过学习教学法知识才能够对学科教学的认识更上一层楼,才能够积淀深厚的独特的教学智慧。具有了丰富的教学智慧的教师才能够在今后的教学中,对学科有广泛而准确的理解,尤其是对重点难点、相关点、逻辑关系能够有全面的了解,才能够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辛涛,申继亮,林崇德.从教师的知识结构看师范教育的改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06):13.

[2] 李恩慈.论教育法对教育权的规范和保护[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6):92.

[3] 赵厚福,刘兆臻.教育技术的技术本质与定义[J].电化教育研究,2005(02):13.

[4] 郭法奇.再论什么是教育史研究[J].教育学报,2009(08):120.

[5] 章志光.心理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

[6] 林崇德,辛自强.发展心理学的现实转向[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01):06.

对教育心理学的理解篇6

[关键词]心理健康;小学管理;应用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自身意志不够坚定,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差,容易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这些不良因素会给小学生成长造成严重影响,心理教育对学生人格塑造和自我管理约束非常重要。在这个时期,做好心理教育能够帮助小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推动其全面进步。

一、在小学管理中,心理教育的重要性

(一)通过心理教育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在小学管理过程中,将心理教育运用进去,能够对学生进行引导,避免其心理出现异常。小学生心理异常表现为不关心班级、冷漠的对待同学,甚至会仇视自己的同学[1]。这些学生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经常做一些扰乱班级的行为。小学生心理异常之后,不但会影响其学习,还会影响其身心发展,对老师的班级管理非常不利。将心理教育运用进去,能够全面的分析和了解学生的心理,找到其中的原因,切实改善小学生的心理情况。

(二)能够避免恶性事件的出现

若是小学生的心理状态积极健康,在学习和交往时都会比较积极,对老师管理顺利进行非常有利。但是随着学生年龄增加,小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也会不断的增加,甚至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通过心理教育,能够调节或者消除已经出现的问题,帮助小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

(三)通过心理教育能够让小学生更加主动和自觉

将心理教育运用到小学管理中去,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自己,找到自身存在的优缺点,提高小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小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从而树立自主意识,更好的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这样能够让小学管理效率更高[2]。

(四)能够提高老师的管理能力和心理素质

老师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的主要人员,将心理教育运用到小学中去,能够将教师工作和教育工作更好的结合在一起,不但能够提高老师的工作效率,还能够提高其心理素质。

二、在小学管理中,心理教育的运用

将心理教育运用到小学管理中去,可以选择个别式和集体式的教育方式。集体式教育方式是指以班级为单位的来教育小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整体素质,给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个别式教育指的是根据小学生的不同,分析小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压力,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消除学生的困惑和心理压力。

(一)在德育教育中运用心理教育

在进行小学管理的过程中,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存在一定共性,二者之间互相渗透。德育的进行能够给学生心理教育进行提供一定目标,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给德育内容选择和措施选择奠定一定基础。德育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开展小学德育时,可以树立榜样,这样能够让小学生了解什么是对的和错的,帮助小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在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开展和德育有关的活动,能够提高德育教育本身的实效性,帮助小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让其更加全面的进步和发展。

(二)在各个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

心理教育对于良好校纪校风形成和学生心理健康都有着直接关系[3]。所以,班主任必须认识到小学管理中渗透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在小学管理中,班主任是非常重要的管理人员,不但需要管理班级,还需要进行教学。这便需要教师充分的挖掘学科结构,找到对小学生心理教育有利的因素,帮助小学生更加全面的进步和发展。比如语文教学中讲到《吃水不忘挖井人》时,需要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让其真正学会感恩,这样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劳动意识。

(三)建立心理健康平台

学校进行心理健康平台的建立能够让小学生面对心理压力或者困惑时,给其提供一个主动和老师交流沟通的渠道,排解自身的心理压力。老师也应该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情结,这样能够促进学生心理更加健康的发展。心理健康平台建立能够让老师和学生沟通更加有效,在管理小学生时,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情况和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措施,帮助学生缓解压力,这样能够让小学生更加稳定健康的成长。

(四)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

在小学管理时,可以定期举办一些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有利的讲座,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举办讲座时,可以邀请心理研究人员或者专家学者进行讲座,讲座时应该说一些简单通俗易懂的内容,只有小学生能够听懂,才能够吸引小学生,让小学生更好的理解心理健康,在遇到挫折时,才能够更加正确和勇敢的面对[4]。通过心理讲座能够让学生明白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什么样的,这样在将来学习和工作时,心理状态才可能良好。此外,在讲座过程中,相关的人员应该重视语言的生动和通俗,讲一些小学生喜欢的故事或者事例,这样小学生注意力才能够集中。

(五)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

在小学管理时,和学生接触比较多的往往是老师,老师能够通过接触来了解学生心理情况,若是发现学生的心理不够健康,那么应该有意识的进行观察。首先,应该及时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在发现问题时,必须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全面的了解学生心理情况,若是有必要,可以和学生家长进行一定的沟通和交流,让家长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一起努力找到办法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其次,在教学和生活时,对于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交流相处,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护和关心,了解自己在集体中的重要性,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学生的心理也会产生积极的改变。

结语

随着教育的进行,在小学管理中进行心理教育愈加重要,相关部门也真正认识到了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小学管理中应用心理教育能够体现以人为本和将来小学教育和管理的趋势相符合。所以,小学教师和管理者必须全面的认识到做好小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并根据小学生的心理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措施,从而帮助小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获得更好的进步机会。

参考文献

[1]巴鲁.小学教育应注意学生的身心发展[J].才智,2012,(14):76.

[2]赵广,汪振德.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2):251.

对教育心理学的理解篇7

〔关键词〕心本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认识;深化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6-0010-03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心本教育的关系

(一)关于心理健康教育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铺开。上有教育部相继出台的若干文件如《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教基(1999)13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基[2002] 14号)等,中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如广东省成立了省市区各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来大力推进相关工作,并相继出台重要文件《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粤教思[2007]42号)、《关于印发〈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试行)〉等四个工作规范文件的通知》(粤教思[2008]83号)等,下有各中小学竞相招聘专职心理教师、申报国家和省市区各级心理健康教育优秀学校和心理课题等。

对于“什么是心育”,教育部的相关文件中描述颇多: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2.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3.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在文件精神的指引下,中小学心育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的确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始阶段发展迅速的许多学校走进“高原期”,遭遇“瓶颈”,难以突破和创新。又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很难立竿见影而是需要待以时日,一些学校申报心育成果时把学校的一切进步和各部门的奖项全都简单归功于心理健康教育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在等待一个新的契机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

(二)关于心本教育

心的问题解决了,人就会释放出巨大的行为能量。沉重的铁锁挂在门上,铁棒敲之不开,小小的钥匙抵达锁芯轻轻一扭便开了,只因“钥匙懂得锁的心”。以心为本的奥妙逐渐被世人探知,各行各业尤其是管理学率先进行了应用――心本管理被称作“管理学的第三次革命”,处于“管理学前沿的新方向”。但是,如此重要的心本思想在教育行业的应用探索却是凤毛麟角,一些有识之士们正在努力把它引入中小学的教育实践中去。到目前为止,正式把“心本教育”作为一个专业概念来研究的仅有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吴发科研究员。

1.如何理解心本教育的内涵。心本教育一是指“以心品为本”、“以心为本位”对学生进行心品培养;二是指学校教育和管理以心为本,从“心”开始的教育思想。

对心本教育如何认识、解读呢?狭义的心本教育就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按照吴发科研究员的理解,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归根结底是对学生个体的心品教育。可以用这样的公式来表示:

狭义的心本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心品教育

什么是心品和心品教育?心品是指个体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个体的人格、个性、心态等因素。心品教育就是以“健全人格、和谐心态、良好素能”为整体目标内容对个体学生进行的心品培养。如下图:

心品教育整体目标内容

广义的心本教育包括两重意思:一是心品教育,二是教育学意义上的心本教育思想。可以用下列公式来表示:

广义心本教育=心品教育+ 心本教育思想

心本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教育以心为本位。即教育以人的生存、人的发展为本,而人的心理品质是人的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条件,因而一切教育要以心品教育为基础,一切教育要以心为本,以心为先,从“心”开始。

2.如何认识心本教育的实质。总的来说,广义心本教育的实质既是一种教育思想理念,又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1)作为一种心本教育思想,它对“人与教育”有着深刻的理解: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本质目的是培养人。“教育以造就人的品质为其目标”。人的品质包含人的道德品质、文化品质、心理品质和生活能力品质等。应该说,人的这些品质都很重要,都是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不可缺一的基本品质。然而,人的心品素质是人的其他素质的基础,只有人的心品素质良好,才有其他素质可言。这是因为:

第一,人的健全人格、和谐心态、良好心理素能,是道德教育、良好道德养成的重要前提,只有心品素质好的人才有可能塑造出良好的道德品质,否则道德规范难于内化,道德教育难于见效。

第二,人的个性、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是人的有效学习和有效接受文化教育的关键,若人的个性、情感、意志等心品因素出现问题,则会严重影响文化学习与接受教育的质量;只有心品素质好,才能学好文化知识;即便是个别文化知识广博的特殊个体,若心品因素有问题,其文化知识也难于发挥其作用和为社会作出贡献。

第三,人的个性、人格和心态,是人的生活能力的提高和能力发挥的重要条件,一个人格、个性和心态不正常的人,是没有什么生活能力可言的。

(2)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它十分强调“心品教育”。心本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即当前开展得轰轰烈烈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它十分重视心品教育,因此,心本教育思想理念下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强调“心品教育”,也就是要加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

二、正确认识和理解心本教育

尽管对于心本教育的概念进行了研究,但是对于心本教育思想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应用的研究,却仍处于起步阶段。对“心育”和“心本”产生混淆的现象比较普遍。思想理念指导实践,理念不清,很可能会带来实践上的困扰。因此,有必要消除一些对心本教育的误解和错误做法。

(一)消除误解:新瓶装旧酒

心本教育研究作为新生事物,要想得到人们的广泛接受还需一定的时间,因而短期内常被误解也不足为奇。例如有些教育工作者很可能笼统地将其定位成“没有新意,只不过是玩文字游戏,用心本教育‘新瓶’装原先就在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旧酒’罢了”。如此理解心本教育,所指导的实践自然和原先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样,和“心本教育”无关,没有新的成效。当探索性的研究结束时,很可能更加肯定自己的误解――“果然是新瓶装旧酒,果然是没用的”――连理解都有偏差,实践起来自然难见成效。

(二)错误做法:新瓶装新酒

上述过于消极的态度带来理解的偏差,而过于乐观积极的做法也未必恰当。例如有些教育工作者非常主动积极地去实践“心本教育”,遗憾的是对于“心本教育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解出现了以偏概全的倾向,误以为心本教育相当于一个无所不能的“大筐”,基本等同于“所有心理学规律在所有实践中的应用”,其理由是“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的,与心有关的规律应用当然就是心本。心理学的应用不仅在教育行业重要,在各行各业都很重要。现在社会上对于心理学的应用普遍重视不够,所以推广市场很大。随着心本思想的应用,我们心理学工作者必将迎来一个明媚的春天!”无形中把心本教育的内涵无限扩展,还认为心本和心育层次相差很远,如把心本比作宇宙,则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微尘”。一旦怀着这样的想法去探索心本教育的应用,很可能言必谈心理,强烈要求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等各方面都要带上心理味道。殊不知,学校中真正了解和接纳心理学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行政人员,并没有期望中的那么大比例,所以碰壁也是必然的。当研究结果发现似乎这个“筐”也没能解决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问题时,这些研究者一定会为心本思想大呼“冤枉”,认为“是因为他们没有按我说的去做”。可是,为什么他们不按自己说的去做呢?这个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可见,把心本当成“新瓶装新酒,新瓶无限大”的理解和做法,也是有偏差的。

(三)正确认识:新瓶装鸡尾酒

那么,心本教育思想下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原先已经在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到底是何关系呢?笔者经过认真思考,认为可以看成“新瓶装鸡尾酒”,“新瓶”是指心本教育思想,“鸡尾酒”是指心本教育思想下的心育,既包含原有心育工作中的内容,又增加了新的元素,新元素的增加导致了“化学反应”,原先的心育内容被深化和突出“心本”侧重点。

1.增加了“度数”――深化。要理解心本教育思想,首先要明确何谓“本”?从哲学意义上理解,“本”即“本位”“根本”“目的”;从一般意义上理解,“本”即“出发点”“中心”。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比较好地贯彻了“人本理念”,即做到眼中有人,考虑到人的特点和需要。而心本教育则更加切中靶心直接关注“心”。仔细回顾前文所引用教育部文件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描述,会发现心品教育所关注的“健全人格、良好素能、和谐心态”在其中已经有所体现,但是并未突出其“根本、出发点、中心”的地位。心本教育思想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引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朝向纵深方向发展,更多关注“心”,因为心为人之本。一个人的心本状况――心品素质,直接影响到教育效能(包含他自己的学习效能),即一个人的心理品质直接影响自己的学习效果。一个人的心本状况,也直接影响到其人际关系和命运。因为一个人的心理品质是由自我认知、个性、自信、情感、意志等因素所构成和反映的,这些心理因素的优劣,直接影响人的心品素质,直接影响人的学习、工作、行为和人际关系,从而影响到一个人的命运。此外,心是人的心理现象的载体、认知的宝库、行为的驱力。因此,心品教育是根本,教育要以心品教育为本,要从“心”开始。

2.增加了“新元素”――心态、心品。“和谐社会”是现在提倡的目标口号,要实现社会的和谐,首先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人际和谐的前提是每个人自身心态和谐。“心态和谐”在原先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只有隐约可见的影子,此刻却成了一个清晰的对象。由于个体接受心理教育程度和自我心理修养程度的不同,对外界事物所反映出来的心态就不同,因而心品教育的又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和谐心态的教育,其内容包括青春期心理教育、情绪情感教育、道德心理教育、家庭亲子教育、生命教育等。

心品是一个比较少见的词,从字面即可看出意即“心的品质”。心的品质由何构建?关键在何处?如何培养?这些都是心本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课题。破解这些课题,心理健康教育必向纵深发展,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高原期”问题亦可迎刃而解。

心本教育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所以,对于心本教育思想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探讨也只是心本教育探索领域中的沧海一粟,必定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澄清和改进的问题。而这一探索过程,本身也是心本教育的实施过程。关注心,探索心,期待着心本教育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及更广泛领域的更有效应用。(稿件编号:100520006)

参考文献:

[1]吴发科.从“人本”走向“心本”――教育本质与规律的再认识 .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TJW07001)研究成果.

[2]张晓燕.教育讲究“心本管理”[J].新课程研究.2008(7).

对教育心理学的理解篇8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1-0007-03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包括理论工作者与实践操作者)在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根据自己对工作的认识、理解,或总结、或建构出来的对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及其组织形式特征鲜明的简要表述,通过这种简要表述,能够让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内容、实施途径与方法等一目了然。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展现了现实与未来的传承,体现出心理学理论与具体实践的通融。一个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比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更具可操作性,比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经验更具推广性。

一、传统主流心理学背景下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分析

“积极”( positive)不是积极心理学的新发明,但是积极心理学却在恰当的时机,通过恰当的方式把“积极”凸显出来。积极心理学认为以往的心理学,即积极心理学出现以前的心理学――传统主流心理学存在消极、悲观的取向,同样,以传统主流心理学为背景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不可避免带有消极、悲观色彩。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很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视角对其进行区分与探讨。

1.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形成的方式看。毫无疑问,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学学科之林的一员,但它究竟属于基础理论学科,还是属于实践层面的应用学科,不同的人还是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在不同的取向下,产生了两类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一类是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建构的模式;一类是以理论模型作为起点,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形成的理论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两种取向的模式体现着实践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在各自熟悉的环境中努力耕耘的痕迹与烙印。在实践中建构的模式大多源自心理健康教育一线教师的探索与实践,如武汉理工大学的“课堂教学、教育活动、指导咨询、危机干预、调查研究‘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浙江大学的“‘三理健康教育功能’的指导思想、‘三个台阶’的发展步骤、‘三位一体’的工作内容、‘三级网络’的工作体系和‘三者结合’的工作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等,都属于这种类型。理论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则大多由心理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共同完成,如“医学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模式”与“教育发展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模式”,“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立体型模式”等,都属于这种类型。

2.从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的目标与功能看。心理健康教育是否具有存在的价值?受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不管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实践操作者,常常都以学生心理问题严重作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由,因此,如何消除学生心理问题就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为三大类:治疗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以消除学生心理疾病为目的,采用心理治疗的方法,具有明显的医学特征;保健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为目的,采用教学讲座、咨询指导的方法,具有明显的教育特征;提高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采用活动、训练的方法,具有明显的训练特征。

3.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背景看。心理学是一个交叉学科,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也必然与其他学科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因此,从不同的学科视野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与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发现现存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存在所谓的医学模式、社会学模式、教与学模式以及心理学模式。

传统主流心理学先天的悲观与消极色彩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不可避免地关注问题的消解,这种以问题趋向为主要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必然存在着以下不足与缺陷:

(1)把学生当作被动的、缺乏主动性的个体,不仅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因素,也把学生置于了教师的对立面。

(2)在对心理健康本质的认识与理解上,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与心理问题,或者是心理疾病与心理问题的减少与消除。

(3)强调学生问题的消除,常常把没有问题的学生排除在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外。

(4)认为大多数师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对未来缺乏信心。

(5)重视教师的教育与引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与发展性。

(6)重视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忽略家庭、社会中的积极因素与学生的真实生活。

二、积极心理学给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带来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必然对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产生影响。积极心理学对人性有着更科学的理解与认识,它关注人们幸福的获得、潜能的发挥,致力于建构一个积极的组织与社会,体现出了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思考,流露出了浓厚的人文关怀,散发出了强烈的时代气息。这种思想必将拓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视野,促使他们把积极心理学的思想、理论与自己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努力建构更加科学的、人性的、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与传统主流心理学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相比,积极心理学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带有以下特点:

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强调人的潜能,应该关注人的潜能的挖掘与发挥,潜能才是个体发展的源泉与保障。

2.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帮助人追求幸福的生活,而不是帮助人消除所谓的什么问题。

3.心理健康的本质并不等于没有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或者是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的消除,还应该包括身心积极因素的增加。

4.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对问题寻求积极的解释有助于我们从更高的角度,全面地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

5.应该重视学生的自我调节与体验。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都无法由别人替代,只有自我调节能力提高了,免疫力才会得到增强。学生不仅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也是教师健康的促进者。

6.应该充分利用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因素。学校、家庭、社会中的一切积极因素都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土壤,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真实的生活,而不是脱离学生的实际。

三、建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几点建议

(一)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依据

积极心理学把人看成是有潜能的个体,强调人的主观性与能动性,认为心理学的使命应该是帮助人开发潜能,使人乐观地面对生活,追求人生幸福,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人、人类及社会各种问题的预防与治疗,所以,有人依据积极心理学的这种对传统主流心理学悲观、消极取向的批判,把它称为心理学中的一股力量,也有人把它当作一种变革,更有人把它看作是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积极心理学目前主要有三个研究领域:积极情绪、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积极人格的研究以及积极组织、社会环境的研究。我们认为,积极心理学的积极研究倾向必将赋予心理学工作者一个崭新的视角,深化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与理解,给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带来无穷无尽的奇思妙想,也给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理论背景。

(二)以积极的心理机能为培养目标

在传统主流心理学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与学科化的倾向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外显化,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问题或是掌握与具备一些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着重于“心”,应该着重于内在的心理机能。一个人所具有的良好的心理机能,表现在个体的心理过程、个性品质上,表现在个体与自己、他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等诸方面。班华先生认为心理机能在心理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心理教育的目标就是优化人的心理机能。理解了心理机能的涵义,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不同表述,都可以归结到心理机能上来。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是心理机能的缺失或紊乱。心理素质、心理品质是心理机能的具体表现,心理潜能是潜隐的心理机能。

因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在于培养人的积极的心理机能。是否有目的地影响心理机能、改善提高心理机能,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区别于其他非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分界线。

(三)以积极的品质为研究内容

由于传统主流心理学的消极目标取向,心理健康教育着眼于心理障碍与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于问题的解决。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深入研究和充分发展人的积极品质,发展和提升现代人类人性的优点比修复人类心理的疾病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消极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可能真实地理解与解释人的本质,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转向关注、研究人的光明面,应该研究与培养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因为,需要、乐观、实现、幸福、快乐、满意是人类的主要动机,人类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核心要素,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以更加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从重视对个体缺陷的弥补、伤害的修复转移到对人类积极品质的研究上来。因此,以积极的品质为研究内容是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思想所在。

(四)以积极的心理体验为主要方法

积极心理学强调人的“主体―发展性”。主体是人,所以应该凸出人的主体性,突出人的发展性。“主体―发展性”意蕴着心理健康教育尊重人、关爱人、理解人、发展人,人是自身发展的主体,是自身心理建构的主体。

这就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落脚点与出发点是强调主体性与发展性的学生。那么,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怎么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与发展性?充分相信学生,注重与增强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就成了众多方法中最受到重视的方法。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关心自己的心理发展;“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使未成年人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注重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并不是积极心理教育模式的特有专利,但正如前文所述,只有在积极心理学的背景下,在对人性积极的认识上,这种方法才能充分地体现出它应有的价值与魅力,人的主体性与发展性才能充分被重视。

(五)以积极的解释为关键所在

传统主流心理学对人类和社会发展作出过很大贡献,这一点就连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Seligman也承认,但实践表明,人类的幸福不能依靠对问题的修补与消解,相反,必须转向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人与人、人与万物的关系组成我们的社会,人只有积极地对待他人,对待万事万物,社会才能和睦相处而安宁,人类才能获得永久的幸福。积极心理学强调用积极方式对心理问题作出适当解释,并从中获得积极意义的这一思想启示我们用各种积极的正面的教育方式影响学生,充分展现积极方面,消解、克服消极因素。只有秉承着这种积极的解释的思想,我们才能从传统主流心理学悲观与消极的泥沼中走出来,才能摆脱传统主流心理学的问题意识,研究人的潜力和美德,致力于人的幸福生活才能成为可能。因此,是否具有积极的解释的倾向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消极与积极倾向。

(六)以学生的幸福感为奋斗方向

2006年3月20日的中国青年报“青年调查”栏目曾刊登了题为《“幸福感”要成为政绩考核指标――一些社会人士提出行政手段不宜过多干预老百姓生活的主观感受》的文章。由此可见,关注个体的幸福感与幸福生活不仅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领域,而且已经成为老百姓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那么,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幸福,幸福需要哪些条件,就成了我们需要思考与回答的问题。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该摆脱消极心理学的消极影响以及应试教育的桎梏,从学生的长远发展与教育的终极目标考虑,把学生的幸福感与幸福生活当作自己的努力方向,在自己的实践中,培养学生收获未来幸福生活的能力与素养。这不仅是积极心理学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的一个新要求,而且也是时代赋予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新的历史使命。

四、结语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中一股新的力量,它给原先略显沉闷与消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活力,也给了我们一个重新考察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但积极心理学是否能如一些积极心理学家所讲的那样,给心理学带来一场根本的变革,则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审视。此外,我们还应该认识到,积极心理学也并不是包治百病的万能药,它也存在诸如缺乏实证研究、纵向研究及表现出一定话语霸权等不足之处。因此,积极心理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赵俊峰.生态学定向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启示[J].高教探索,2006.3:89~91.

[2]崔景贵.中等职校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模式的建构[J].职教通讯,2006.4:20~22.

[3]屈正良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模式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学科学版),2006.2:61~64.

[4] 吴发科编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作与管理[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7

[8]心理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编著.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导手册[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0.43

[5]郭子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立体型模式[J].中国健康教育,2004(11).

[6]张公社.中国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的几种取向[J].教育科学,2003(3).

对教育心理学的理解篇9

(一)教材与课程中存在问题。我国现在使用的教育心理学教材主要注重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强调实际服务,其二,偏重研究基础。我国过去的教育心理学课程大部分以面对教育实际为出发点,认为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规律和现象都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所以教育心理学的教材通常是从基础知识、技能培养、思品教育、审美水平、个别差异等方面进行组织,这样,实际上教育心理学就失去了其学科本身的学术价值和学科价值。随着西方心理学的研究深入并且传入我国学术界,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家为充分体现其学科的心理学特性并突出本学科的科学特性,走向了学术的另一个极端,即重视在实验室里的研究,相对忽视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需要,使得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与西方的“教育心理学”越来越接近。

(二)教学方式与评价的问题。教师在课堂进行讲演是我国在教育心理学教学中长期采用的方式。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内容中往往要涉及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合作学习与探索、人本主义的学生中心等主题,但是在实际的课堂中,又常常是教师拼命说,学生拼命记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心理学的绝大部分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只是纸上谈兵,学生不能充分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核心知识,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也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对我国教育事业的长久发展具有极大的阻碍作用。此外,教育心理学的学习评价一直采用笔试考试的形式进行,而考试的内容基本上也是对基本概念和内容的考查。在此种教学方式下,考试前临时突击,考后全部忘掉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与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去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充分发挥创新、创造能力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此种教学模式不仅对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没有提升作用,对高等院校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有极大的阻碍。

二、教育心理学进行教学改革的途径

(一)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教育心理学是以学生学习特点、规律和条件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其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发展与教育、一般学习心理、分类学习心理、学习理论与教学、教学心理与教师等方面的内容。“心理发展与教育”主要是阐述维果斯基、皮亚杰、柯尔伯斯等人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一般学习心理”涉及到学习的动机、学习的迁移、学生的生理机制等问题;“分类学习心理”会涉及到建构知识体系、学习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方式、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学习过程和促进以上方面的条件;“学习理论与教学”部分主要是关注基础理论知识,压缩旧理论的部分,突出新的理论和观点;“教学心理与教师”主要涉及到教学的设计、个别差异、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教育。学习与教学心理在整体上前后呼应、相辅相成,在结构上,课程互为一体。

(二)重视实践操作。解决教育教学在实践过程中的问题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进而达到提高学习和教学质量的目标。所以,教育心理学的主题应该是问题解决、学习态度、知识学习、动机激发、态度与品德等内容。例如,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要能通过组织系列直观、概括的活动能将简单的知识有效地掌握,也要对知识如何整合、概念如何产生等重点问题重点关注,对高级知识、高层次的学习过程和自我调节的学习过程给予充分的关注,并放在一定的高度。在“动机激发”中,对如何运用已有的成功案例对动机进行合理有效的激发是要特别重视的问题,例如,根据成败归因论组织进行归因训练,根据自我效能的相关理论进行自我形象的提升。在“态度与品德”的学习过程中,要对品德结构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并且要对社会规范对个人品德内化的过程和相关的理论进行相关的说明。此外,以上各方面的内容都需要有教育实际案例的支撑,编写相关的思考题、案例和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多形式的学习活动,通过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使学生在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中真正具备实践的基础,对理论的理解有极大的帮助。

(三)更新教学内容。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方向为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在知识自主建构中的作用,在强调“教材”的同时,也要成为“学材”。对于“学习心理”、“品德心理”和“心理发展与教育”三个方面进行有效加强。强调学生为学习的中心必须要建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研究学生心理的发展过程与发展规律,对以皮亚杰等为代表的心理发展理论和教育的深层含义做充分的说明和阐释。同时,需要全面了解学习的实质、过程和条件,从而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教育心理方面,要对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给予充分的重视,并且要介绍在信息技术的条件之下的学习和教学过程。在个别差异的部分,需要主要介绍多元智能理论以及它在教育过程中的应用,同时,学习方式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也要有所涉及。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深入理解“学生”和“学习”,从而对不同的学习领域学习过程和教学规律的理解和认识才能达到不一样的水平。

(四)对教学方式和评价手段的改革。将课堂讲授与师生讨论相结合。涉及到一些教育心理学的基本问题时,一般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授,可以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加入到课堂中来,通过学生对教师讲授内容的质疑和讨论,促进学生的理解。课堂的教授应该倾向于精讲,对有关主题的内涵和逻辑的联系要有重点地突出,从而保证教学的质量。

(五)小组合作探讨与学习。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鼓励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并且运用知识,例如,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形成、社会规范的内化等问题的探讨。学生的主动学习与探讨知识,能够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结果的理解,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实际操作过程中,个体要针对某一主题进行独立的探讨,进而对相关问题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之后学生之间可自由结组进行讨论,每人就相关主题的看法的观点进行交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进行合理的培养。教师的最后总结和概括,保证相关主体理解的深度和知识的广度,从而保证教学的效率。

三、结语

对教育心理学的理解篇10

(一)教育内容的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层面,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帮助其形成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在教育内容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大学生掌握心理健康基本知识的能力、心理健康程度的自我评判能力及保持健康心理的调控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内容:提高学生基本心理素质的内容,如环境适应策略指导、人际关系指导、自我心理修养指导、性心理教育、智能训练、情感教育等;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和行为矫正;学生潜能的激发和创造力的开发等。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层面,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开展系统的社会意识形态教育,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理想信念教育,以历史传统、民族精神为重点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思想素养、道德规范为基础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及以遵纪守法为重点的法治纪律教育。

(二)教育主体的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必须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专门人才,主要有三支队伍:一是高校辅导员队伍,辅导员能够较为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学生,对学生的影响较为深远,因而辅导员能够发现并及时干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他们能从专业课教师的角度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宣讲和技能技巧的指导;三是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既从技术上支持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员的心理辅导,又以专业的技能和水准帮助前来咨询的学生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主体包括具备相关专业背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等;广义的教育主体则涵盖了高校的全体教职工。

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性

(一)教育性质的统一性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性质方面都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在哲学意义上,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物质以外的所有事物都属于意识的范畴,其内涵非常丰富,既包括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还包括人的思想、情感、心理、意志、情绪等。从认识的阶段看,心理健康教育属于感性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理性认识,二者都是意识层面的教育。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辩证统一,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分属认识的两个不同阶段,二者不可割裂。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与外部世界,实现主客观统一。大学生只有正确、全面地了解自我和社会环境,才能进一步探索深层次的理想信念和人生价值等问题,进而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二)教育对象的统一性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以大学生为对象,旨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心理健康教育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大学生,运用心理学相关原理和方法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使其保持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思想政治教育从社会生活各方面研究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方法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二者都强调将大学生的知、情、意外化成行为,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和信念,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用崇高的理想信念武装头脑,用科学的方法指导行为,从而有效地解决人生发展中遇到的挫折与困难,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三)教育目标的统一性

高校培养的人才应当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专业素质,还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与心理素质等,教育目标是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帮助大学生树立并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大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上有机统一,二者都服从并服务于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着力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和调控能力,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适应能力。大学生在面对新环境和新问题时难免产生畏惧、烦躁等不良情绪,这就需要大学生具有健康的心态、与他人和谐相处的优秀品质。思想政治教育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主要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等,重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鼓励大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社会理想相结合,并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可见,二者在教育方向上虽各有侧重,但根本目标是一致的,都着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一)教育功能互补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分属不同的教育领域,虽然在教育方法与内容上存在很大的区别,但是在心理或思想层面发挥的育人功能和作用互补,二者的有效结合才能发挥更好的教育效果。心理健康教育侧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起到良好的巩固作用;心理失衡、心胸狭隘、思想偏激的人难以保持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立场,相反,心理健康的人一般都具有乐观进取的精神面貌,因而,心理健康教育能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与受教育者的心理状态直接相关,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引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培养大学生坚定的信念、高尚的品格和科学的理想,具备较高思想政治素质的人一般具有辩证思维,在遇到困难时心胸豁达、立场坚定,具有克服并解决问题的坚强意志,能积极快速地调整心态,保持身心健康。可见,具备较高思想政治素质是拥有健康心理的前提和基础。从实践层面看,部分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前后矛盾有关,或是由他们面临的现实环境与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冲突所造成,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从而更有效地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教育内容相互支撑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互有交叉、互相支撑。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中都涵盖了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等学科知识,二者存在着共同的理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宣讲,帮助大学生自觉维护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倾向性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保持思想行为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二者的侧重点不同,但基本原理与最终目标一致,在教育内容中都包含了知、情、意、行等元素,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知行统一。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的政治素养、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紧密联系;具备正确的政治立场、远大理想和高尚品格的人往往拥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能以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耐力适应环境甚至改变不利环境,最大限度地维持心理健康状态。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受到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对身心健康的学生更有效,能使其更顺利地将教育内容内化为内心信念,最终在日常行为中显现出来。高校中开展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纠正心理偏差、缓解心理问题、化解心理矛盾、促进心理健康,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坚实的心理保障。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方面紧密结合,从心理、思想两方面开展学生的知行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内外一致,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思想觉悟,使教育效果相得益彰。

(三)教育方法互通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过于强调大学生的社会属性,而应倡导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遵循个体的思想和心理发展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挖掘和彰显大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在教育方法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互相借鉴并融会贯通。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大多建立在心理学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比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测量、摄入性会谈等方法能帮助教育者更深入地了解大学生内心;运用尊重、共情、积极关注等方法能够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互动,促进大学生对教育者的信任,进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可见,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灵活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技巧和方法可以获得大学生心理层面的接受,进而接受教育者传授的思想观念,将由上而下的灌输式教育转化为学生内心的价值认同,从而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同时,思想政治教育采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原理和方法,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建设及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向大学生施加影响,其教育方法紧跟社会的发展步伐,具有主流性和宏观性,能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视野,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避免因注重具体问题而局限于特定情景。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互相借鉴教育方法,实现优势互补,并积极开创二者结合的教育新模式,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四)在教育实践中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