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力学的意义十篇

时间:2023-11-29 17:52:47

生物力学的意义

生物力学的意义篇1

自1969年Hamdi首次报道L2浆细胞瘤和转移性腺癌行椎体肿瘤切除、假体替代以来,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人工椎体作为一类有效的椎体替代物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报道的人工椎体模型,经过一系列生物力学测试和临床应用发现,对不同脊柱节段的椎体骨折、不同类型的人工椎体的选择、术中放置人工椎体位置的差异〔1〕,乃至辅加不同类型的内固定物,均可对脊柱重建术后的稳定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本文对近年来生物力学应用在人工椎体上的研究进行如下的综述。

1 生物力学在人工椎体置换术评价中的应用

1.1 人工椎体置换术的应用

人工椎体目前运用最广泛的是脊柱转移性肿瘤病灶切除后的重建,童元等认为椎体肿瘤的手术适应证应该综合考虑患者全身的情况、手术能否解决主要问题以及病程发展的快慢等因素。王新伟等〔2〕运用可调式中空人工椎体治疗脊柱严重粉碎性骨折(附9例报告),认为对严重粉碎的椎体骨折,无法行自体骨重建者,人工椎体不失为一种选择,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近来,王群波等〔3〕运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人工椎体治疗胸腰椎椎体肿瘤14例,结果显示复合人工椎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植入融合率高,牢固可靠,是理想的骨移植替代材料。

1.2 人工椎体置换的生物学设计要求

脊柱椎体次全切除术至少破坏2个脊柱功能单元的完整性,起支撑、承载及缓冲功能的前柱连续性中断,同样导致后柱结构不稳,极易造成损伤。因而,行椎体切除术后无一例外的都要进行重建前柱的结构及生物力学的稳定性。故人工椎体的生物学设计是否合理对术后融合有着重要的影响,杨明亮等〔4〕从外科技术角度评价内锁式人工颈椎间体,认为其设计符合颈椎的解剖学特点,生物力学上能有效稳定颈椎。特别适合陈旧的屈曲压缩骨折及颈椎后突畸形矫形。杨瑞甫等〔5〕采用六铝四钒钛合金(Ti6Al4V)为材料,设计一种中空可调式、自固定式的人工椎体,用于治疗脊柱肿瘤和椎体爆裂性骨折,实验证明该人工椎体具有良好的即时稳定性和远期稳定性,且勿需联合使用前路或后路内固定器。综上述,生物力学设计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术后即刻稳定性与脊柱生理曲度的恢复程度;(2)与椎体远期融合率;(3)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4)植入方便。

2 人工椎体生物力学测试的方法

2.1 屈服强度试验

采用轴向压缩荷载或屈曲压缩荷载,加载至失稳,目的在于研究人工椎体在某种载荷下的承载强度,强度试验需要加载直至材料破坏为止,通过荷载-位移曲线获得生物力学参数。

2.2 内置椎体疲劳试验

对内置人工椎体施加周期性的荷载(cyclic loading),观察其疲劳强度,以失败的周期数定义疲劳强度。

2.3 内固定物稳定性试验

与前面两种破坏性试验不同,稳定性试验是非破坏性的。目的在于研究内置物在非破坏性的载荷下的内固定强度与各种生理载荷的相关关系。

3 生物力学测试实验模型的选择

3.1 生物模型

目前常用的生物模型有尸体标本、活体及犬、牛、猪、猴、羊等动物模型,这几种生物模型各有其优缺点。人尸体标本广泛运用于生物力学测试的离体研究,其优点是能直接、精确测量脊柱各节段的运动,缺点在于新鲜的尸体受数量的限制,且其离体标本的测试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生理状态下脊柱的力学特点;人的活体研究主要运用于临床脊柱功能检测,还需考虑很多社会因素。目前对于在几种动物模型,是否与人类脊柱具有共性尚需进一步探索,Kumar等〔6〕研究发现四足动物脊柱的解剖学和形态学与人相似,他认为从四足动物的标本上得出的结论可运用到人的标本上。Goel等利用有限元模型分析比较肯定了狗作为脊柱腰段生物力学研究模型的可靠性。牛椎体虽偏大,但因其与人椎体具有相同的运动学特征,故其运用较多〔7〕。

3.2 非生物模型

3.2.1 有限元模型

1974年Belytschko首先将有限元分析方法应用于脊柱力学研究,使脊柱有限元模型成为最早建立的脊柱非生物模型。通过对有限元法的生物力学研究与实体的生物力学实验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其结果是可靠、有效的。具有能够获得实体实验中无法得到的许多重要参数,能任意改变某一参数以观察其产生的影响,能进行前瞻性研究并直接指导临床实践。随着人们对组织力学特性的认识,有限元分析软件在国内外不断开发与应用,不但促进了有限元技术的发展,而且推动着脊柱生物力学更深入的发展。

3.2.2 数学相关模型

随着Chu等将数学相关方法运用到力学研究中,近年来,数学相关模型已成为未来生物力学发展的一大方向〔8〕。其实质上是采用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与设备,通过被测对象的原始图像字灰度进行直接的数字处理,由计算机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和一些图像处理运算,再把图像信息转变成电信号,实现物体变形场的测量。对采集对象、测量环境要求较低。具有自动、非接触式的、运用范围广等优点。

4 稳定性实验的设计及其测试方法

4.1 稳定性实验的设计

主要要解决离体脊柱标本测试时的运动必须模拟脊柱的自然运动和任意脊柱结构平面负载的均衡性这两个方面的问题。Panjabi提出的稳定性试验模型是一种非损伤性生理载荷模式,通过加载夹具对试验对象分别施加6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为平行的“纯力矩”,产生相应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6种运动方式。Niosi等〔9〕在此基础上,测量时加用光电子照相技术,使结果更精确。

4.2 稳定性实验的测试方法

4.2.1 光学测量法

光学测量法包括光干涉效应直接测量法、光学杠杆延伸扩大位移法和光学遥测法〔10〕。立体的光学系统由2个互成角度的平面光学测量系统构成的,利用动作分析系统记录受试者运动时的皮表标记坐标,经过计算机重建三维运动,确定脊柱的空间坐标位置。其优点是立体重建、定位精确、可以非接触多节段测量。Pflugmacher等〔11〕对成人尸体胸腰椎标本用4种可调节与不可调的人工椎体附加内固定后进行生物力学性能测试,利用的是光学系统,分别在T12和L2椎体上安装非线性二极管,通过PCReflex运动分析系统,得出载荷-位移曲线,试验显示:可调节人工椎体与不可调节椎体在体外的力学性能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联合前后路内固定后,其强度和稳定性最大。

激光全息-散斑干涉法是将激光全息干涉与散斑干涉结合在一起的一种三维位移测量技术,对人工椎体和椎间盘均能获得高质量的全息干涉条纹图和散斑条纹图,通过图像可计算出椎体和椎间盘的刚性位移和应变。Vahldiek等〔12〕对新鲜冰冻尸体脊柱(T12~L4)行T2椎体切除后,用碳纤维材料的人工椎体代替,并分别附加前路固定、后路固定及前后路联合固定,加载不同的负荷,用一个带有可发射非线性红外线二极管的光电测量系统,记录载荷-位移曲线,得出结果示椎体替代物植入后仅附加前路内固定与完整的椎体相比移动度较大,特别是轴向扭转。

4.2.2 电应变法

电应变式传感器可通过电子仪器直接转化为位移〔13〕,Lowe等〔15〕运用MTS 809双轴液压随动生物力学测试系统(biaxial servohydraulic biomechanical testing system)测量其可以承受的最大加载载荷大小,研究终板的抗压缩强度。实验表明:终板后外侧抗压缩强度最大,中间部分最小,抗中空植入物临界压缩强度明显高于抗实体植入物的装置。对临床上人工椎体的类型及放置位置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2.3 影像学法

影像学检测手段已经从早期简单的静态平片发展到双平片及三维动态X线检测。静态片因其片子质量、标定不一等因素,误差较大。Lee等〔16〕描述了一种用于腰椎三维运动实时测量旋转式X线照相装置。该系统通过整合获得三维方向的角度率。所获数据和实时展示通过与计算机相连的电子单元加工处理。能提供脊柱位置的实时信息,有利于及时做出临床检测和评价。Wang等〔16〕采用的Zebirs CMS 70P系统是一种运动分析脊柱的三维分析仪,利用了超声反射定位的原理,测定脊柱的三维空间位置,具有无创性、立体性、可靠和可重复性等优点。

5 生物力学评价指标

5.1 载荷-位移曲线

反映了内固定结构的稳定性随载荷变化的趋势。Glazer等以6~8个样本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处理及相关分析;由载荷-位移曲线可以得到以下指标(参数):

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指在载荷最大时脊柱运动的节段间的角度变化和节段间的位移量。由于每个标本的生物力学性质不同,为了直接进行定量的比较,把各试验组的运动范围均与同一完整脊柱标本的运动范围作比较,得出相对运动范围(relative range of motion,RROM)。

硬度/稳定性和柔韧度/不稳定性:可用硬度系数/稳定性系数和柔韧系数/不稳定性系数表示,是所施加的载荷除以椎体间所产生的运动大小。

伸展-屈曲中性区(NZ):为中性区到实际加载荷时的位移,伸展中性区用-NZ表示,屈曲中性区用+NZ表示。

伸展-屈曲弹性区:是弹性位移阶段,从0载荷时的位移到最大载荷位移。伸展弹性区用-EZ表示,屈曲弹性区用+EZ表示。

5.2 载荷-圈数疲劳曲线

屈服强度和疲劳强度试验样本量小,常以个体值或中位数加以比较。Huang等〔17〕选择几个大小不同的载荷量重复实验,获得载荷-圈数疲劳曲线。

以上2个指标均适用于离体标本的测量使用。对于在体的人工椎体的生物力学评价指标,可运用运动测量方法,利用光学原理或者影像学方法,立体重建、定位精确,并结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Frankel分级),综合得到人工椎体移位及重建节段骨融合情况。

6 生物力学评价促进了人工椎体在脊柱重建术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一种新的脊柱内固定装置在运用之前,除了要对器械本身的材料学测试外,大部分的器械还均以非破坏性试验进行生物力学评价,生物力学研究的发展,大大缩短了内固定器械应用于临床的周期,因而在近20年来,脊柱新器械包括人工椎体的发展速度空前提高。有很多学者认为目前的人工椎体置换既应具有术后的即刻稳定性,亦应注重其对脊柱生理曲度的恢复以及兼顾远期的融合功能。王新伟等〔18〕应用万能力学试验机对牛胸腰椎进行力学测试,得出结果显示任何内固定都不能替代人体骨骼本身行使脊柱的力学性能。从远期效果看,人工椎体的作用是融合而不是支撑。因此生物力学的评价已经成为人工椎体置换术适应证及手术后效果评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王新伟,陈德玉,赵定麟,等.人工椎体置换行脊柱重建术[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2(7):488491.

〔2〕 王新伟,赵定麟,陈玉德,等.可调式中空钛合金人工椎体的生物力学评价[J].中华试验外科杂志,2003,20(6):550552.

〔3〕 王群波,蒋电明,李智,等.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人工椎体治疗胸腰椎椎体肿瘤的效果[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28(3):263265.

〔4〕 杨明亮,李建军,王兰.从外科技术及生物力学角度评价内锁式人工颈椎间体系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3(9):673676.

〔5〕 杨瑞甫,王臻,李涤尘,等.自固定式人工椎体的设计及生物力学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11(12):817820.

〔6〕 Kumar N,Kukreti S,Ishaque M,et al.Functional anatomy of the deer spine:an appropriate biomechanical model for the human spine[J].Anal Rec,2002,266(2):108117.

〔7〕 Riley LH 3rd,Eck JC,Yoshida H,et al.A biomechanical comparison of calf versus cadaver lumbar spine models[J].Spine,2004,29(11):217220.

〔8〕 Isaksson H,van Donkelaar CC,Huiskes R,et al.Corroboration of mechanomgulatory algorithms for tissue differentiation during fracture healing:comparison with in vive results[J].J Orthop Res,2006,24(5):898907.

〔9〕 Niosi CA,Zhu QA,Wilson DC,et al.Biomechan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kinematic behaviour of the dynesys dynamic stabilization system:an in vitro study[J].Eur Spine J,2006,15(6):913922.

〔10〕 Sahni IV,Hipp JA,Kirking BC.Use of pemutaneous transpedicular external fixation pins to measure intervertebral motion [J].Spine,1999,24(18):18901893.

〔11〕 Pflugmacher R,Schleicher P,Schaefer J,et al.Biomechanical comparison of expandable cages for vertebral body replacement in the thoracolumbar spine[J].Spine,2004,29(13):14131419.

〔12〕 Vahldiek M,Gosse F,Panjabi MM.Stability of ventral,dorsal and combined spondylodesis in vertebral body prosthesis implantation[J].Orthopade,2002,31(5):508513.

〔13〕 Lu WW,Luk KD,Holmes AD,et al.Pure shear properties of lumbar spinal joints and the effect of tissue sectioning on lead sharing[J].Spine,2005,30(8):204209.

〔14〕 Lowe TG,Hashim S,Wilson LA,et al.A biomechanical study of regional endplate strength and cage morphology as it relates to stuctural interbody support[J].Spine,2004,29(21):23892394.

〔15〕 Lee RY,Laprade J,Fung EH.A realtime gyroscopic system for threedimesional measurement of lumbar spine motion[J].Med Eng Phys,2003,25(10):817824.

〔16〕 Wang SF,Teng CC,Lin KH.Measurement of cervical range of motion pattern during cyclic neck movement by an ultrasoundbased motion system[J].Man Ther,2005,10(1):6872.

生物力学的意义篇2

素质教育的根本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提高国民的创造力既是国家在现代国际社会竞争中能否占据优势对教育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对教育的需求。所以,全面、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

然而,基础教育改革推行已过十年,素质教育的实施,在应试教育的无形冲击下收效却并不看好,大有“轰轰烈烈开展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推行应试教育”的趋势。因此,面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新要求,重新审视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探寻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生物教学课题。笔者以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的全面发展,非智力因素决定着发展的方向和性质。所以,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突破口,是生物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积极主动开展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文化素养的提升有起动、导向、维持与强化的作用。所以,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首先,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完善高中生物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内涵的需要。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全民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素质的内涵包括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养,其中,心理素质又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构成。所以,提高全民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自然包含了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素质教育重要的任务之一。

其次,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有效落实高中生物课程目标的需要。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是高中生物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体现,《高中生物新课标》规定:“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教师要在重视知识教学的同时,更加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能力目标的实现,在每个模块的教学中,全面落实三个方面目标的要求。”[1]这说明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渗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贯彻落实高中生物课程“三维”目标的需要。

最后,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高中生物学科特点的需要。一方面,生物是一门探究性学科。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价值追求。而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也正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过程。另一方面,生物是一门直观、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应以直观为手段、以实验为依托。所以,教师在上课中如何利用好实物、挂图或课件等,如何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完成生物实验,都是素质教育理念下生物教师必须要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三、高中生物教学中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策略探析

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倡导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因此,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学习方式应体现出浓厚学习兴趣的“我要学”;每个学生都有独立学习能力的“我能学”;每个学生都表现出独特个性的“我会学”;将学生的个人知识、生活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的“做中学”;以问题为出发点,旨在培养科学探究方法和创新精神的“探究学”[2]。所以,可从培养学生兴趣、情感、意志和学习习惯着力,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1.着力于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乐于学习

首先,教师有效设置疑问,创设认知冲突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问题式教学是素质教育课堂倡导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有效问题的设置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路。例如,在“性别决定”一节教学中,可提出:生男生女是男方决定的还是女方决定的?为什么人类中男女个体比例基本保持1:1等问题启发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主动性。

其次,教师要注重与生活、生产实际联系,激发学习兴趣。生物教学与生活、生产实际紧密联系,这是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通过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让学生更清醒地感受到所学知识的价值和意义,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讲到高中生物优生优育一节时,引导学生讨论“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讲到传染病内容时,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非典”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最后,教师要深化教学手段的变革,创设直观情境,激发直接的学习兴趣。高中学生的思维发展还处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高中生物知识有许多是非常宏观或微观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学要注重体现直观性、实践性原则,充分运用实验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向学生形象生动地呈现知识内容,引导学生体验知识过程,让抽象、枯燥的知识成为形象鲜活的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着力于学生情感的培养,让学生酷爱学习

首先,教师要用其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培养学生对生物学习的情感。一方面,生物教师对教学工作应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做到对每一节课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讲课语言绘声绘色,富于情趣,执着专注;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过程严谨有序。另一方面,生物教师应加强自身专业的发展,不断积累教育智慧,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以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培养学生对生物学习的情感。

其次,教师要用真挚的情感激励学生,培养并维持学生对生物学习的情感。学生对自然、对生命的了解已有一定的情感倾向,但在学习过程中总会遭遇困难和失败,不断的困难和失败会影响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情感。所以,教师一是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并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二是要对学生遭遇的困难和失败表现出最大的耐心,细心帮助学生分析原因、解决问题;三是要巧妙运用眼神、手势等肢体语言与学困生进行及时的交流,以促使每一个学生产生并长久维持学习生物的情感。

最后,教师要抓住学生对生物内容的情感脉博,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如在谈到生物多样性时,可向学生介绍:我国陆地面积不到世界的3%,却拥有多样化的生物物种:有金钱松、珙桐、银杏、银杉等高等植物近3万多种,有占世界总数13%的鸟类和占世界总数10%的陆栖脊椎动物资源[3]。通过这样的介绍,不仅让学生丰富了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以及保护祖国生物资源的责任感,增强了对生物学习的情感。

3.着力于学生意志的培养,让学生勤奋学习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自己的目的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一个人成长的保障。[4]高中生坚持性还不强,自制力也比较差,做什么事还不能持之以恒,特别是在学习活动中遭遇困难和失败时容易退缩,所以,教师必须注意结合生物教学内容培养和锻炼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增加学生克服困难,征服困难的毅力,促使学生勤奋学习。

4.着力于学生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学会学习

首先,教师要定时引导学生整理所学知识,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及时对所学知识的整理,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建构起更广泛、深刻的知识逻辑体系,实现对知识的全面掌握。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应积极指导学生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督促学生养成定时整理知识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掌握“生物概念图”的制作方法和流程,让学生养成用“生物概念图”的方式定时整理所学知识。

其次,教师要重视学生实践指导,培养学生科学的实践学习方法。生物教师注重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是生物课程教学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师一方面要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生物实践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掌握实践学习的方法,另一方面应鼓励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去尝试生物实践活动的开展,不断养成在实践中学习的良好习惯,实现自己能力的全面发展。

最后,教师要营造开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敢于质疑、表达、乐于交流的学习习惯。课堂的开放、民主与和谐是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观”的要求。开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能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引发学生质疑,能调动学生大胆的表达与交流,使课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学生一旦养成敢于质疑和表达、乐于交流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成为一种好的学习方法,更能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徐作英,赵广宇.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生物力学的意义篇3

阎金铎教授认为物理科学方法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叫具体方法;比如观察的方法,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或某个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等;第二层次叫逻辑方法;在具体方法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方法进行思考,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过程,最后上升到思维的三个形式,即概念、判断和推理;第三个层次是研究方法;如理想化方法、等效法、假设法、类比法、数学方法等.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泛指非具体和非逻辑的第三个层次的物理科学方法,它是指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形成和积累的学习和研究物理问题的符合科学一般原则的各种实践途径以及具体手段.

1高中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的现状

物理科学研究方法以隐性的方式存在于高中物理内容中.这样,从物理教材中物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呈现形式来看,就不可避免的导致高中物理教师把“方法”教育放在物理教学的次要位置,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无“法”意识

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是物理科学实践的产物,是发现物理知识的重要“技术”手段,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一把钥匙.所以,应该把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教育放在与物理知识教学的等同位置.但就当前的物理教学来看,无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教育意识的现象普遍存在.

比值定义法是物理学中定义物理量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在初中物理内容中没有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科学方法,比如,密度定义为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而没有用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密度的比值定义法定义密度.其实,比值定义法是一种物理科学研究方法,其所定义的物理量由其特殊规律,比如用比值定义法所定义的物理量与所比的两个物理量无关,其定义式是量度式而不是决定式.而在高中物理教材(人教版)中第一次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是速度,由于物理教师对比值定义的物理科学方法不甚熟悉或不够重视,所以在用比值定义法定义速度时,对比值定义的物理科学方法的内容和特点避而不谈.

1.2一提而过

物理知识是物理科学研究方法的载体.同时,物理科学研究方法又具有实践性、科学性,是科学实践智慧的结晶.挖掘高中物理内容中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素材,融物理科学思想方法教育于物理教学之中,以此培养学生的物理科学研究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加强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教育不容忽视.

高中物理内容中的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有:理想化的方法,如质点、单摆模型;比值定义法,如速度、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定义;等效法,如力的合成与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类比法,如电场与重力场;控制变量法,如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等等.但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对这些物理科学研究方法往往出现一提而过的现象,而对物理科研究学方法概念的内涵、外延、特点以及应用等很少涉及.比如,质点模型是理想化科学方法应用的产物,但在质点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常只说明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而对什么是理想化的物理科学研究方法?为什么要把实际物体理想化?在什么条件下把实际物体理想化?等理想化方法的内涵、外延以及实质和特点置之教外.

1.3有“法”不依

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潜伏于物理知识之中,挖掘物理教学内容中的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素材,放大物理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价值,提高物理科学研究方法的教学地位,加强物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考查,做到有“法”必学、学“法”必用、用“法”必考,从而引起对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的重视,为实现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提供方法的支持.

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是物理知识向物理能力转化的纽带和桥梁,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更要掌握物理科学研究方法,

想品质.可以通过实验思想方法的比较选择来养成基于严谨方法对某事物进行判断的认知品质等.当然我们也可以说得更细致一点,譬如在物理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查找某类问题的“锲子”,以帮学生不断生成更高水平的的解题策略.

根据笔者的经验,认知策略的最佳教学时机,在于物理知识的学习或物理问题的解决之后,两者之间衔接要紧凑,一般应先让学生自主反思,然后教师进行点拨.长此以往,则可收到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品质的功效.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创设问题情境、实施探究教学与追求认知策略不应当是分开的,而应当是一体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情境的创设就是为了探究的顺利进行,而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除了习得物理知识与物理思想之外,对探究过程的体验与反思,本身就是认知策略不断生成的过程.在这一整体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除了判断学生的知识达成度之外,还可以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去判断学生的认知策略是否形成.总的来说,有了这三个基本理念的支撑,高中物理教学就可以进入一个良好的状态,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从而提升学生的探索、发现和创新能力.在物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要把物理知识方法化、科学研究方法显性化,做到知“法”、学“法”、用“法”.在学生掌握物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前提下,加强物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训练和考查.当前的物理教学现状表明,物理知识的巩固训练多是致力于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以及物理实验,而对物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训练是练的少、考的少,表现出有“法”不依的教学现状,由此说明当前的物理教学对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的乏力.

2高中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的思考

2.1增强高中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教育意识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教育意识是物理科学研究方法在人脑中的客观映像.物理科学研究方法对物理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对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深远的重大意义.物理教师要在提高对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教育认识的基础上,增强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教育意识.要在领会理解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概念的同时,具有抓住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本质的意识,挖掘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素材的意识,以及物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意识和评价意识.

2.2构建高中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教育体系

表1高中物理科学研究方法教育体系

高中物理科学研究方

法教育内容(方法、举例)高中物理科学研

究方法教育目标

高中物理科学研

究方法应用训练高中物理科学研究

方法教育评价

实验归纳法光的反射定律

领悟实验归纳方法,经历实验归纳物理规律的过程,学会独立操作.

实验设计规范操作

数据处理归纳规律

等效替代法力的合成

与分解

认识等效法的意义,理解等效的本质,会用等效法探究和解决物理问题.

等效思想等效方法

等效规律数学处理

理想化方法质点

认识理想和现实的差异及理想化方法的物理意义,掌握理想化的条件.

理想模型的认识

客体理想化条件

理想模型的应用

控制变量法探究加速度与

力、质量的关系

知道控制变量法,会控制变量探究问题,会在控制变量的基础上归纳物理规律.

控制变量的认识

变量控制的方法

变量控制的条件

控制结果的处理

控制结果的归纳

比值定义法电场强度知道比值定义的基本方法,理解比值定义法的本质.

定义内容的理解

定义式的理解

定义式的应用

乘积定义法功认识乘积定义法,理解乘积定义法的意义、本质和特征.

定义内容的理解

定义式的理解

定义式的应用

极限法瞬时速度认识极限法,理解极限法的物理意义,会应用极限法解决物理问题.

时空极限和极限条件下物理量的变化,极限条件下物理规律的运用及物理问题的分析.

类比法电场认识类比法的思想,认识类比法的本质,会应用类比法研究问题.

类比法的概念

类比法解题

假说法普朗克量子假设

了解假说法的思想以及假说法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会应用假说法研究问题.

假设法的概念

假设法解题

外推法自由落体运动

规律研究

认识外推思想方法及外推法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会应用外推法研究物理问题.

极限外推法解题端值外推法解题

放大法扭秤法测

引力常量

认识放大法,理解放大法的物理原理,会应用放大法研究物理问题.

微小量放大设计,放大法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数学方法振动图象

与波动图象数学模型的建立,数学知识的应用,数学方法的运用.代数、平几、解几、三角、数列知识的应用.

评价内容:

高中物理科学研究方法应用训练内容.

评价题型:选择题;

填空题;

设计题;

操作题;

论述题.

评价形式:

纸笔评价;

操作评价;

纸笔操作评价.

评价标准:高中物理科学

研究方法教育目标

评价呈现:(1)等级形式

生物力学的意义篇4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师根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从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实物的操作、模型的演示等进行直观教学,这是贯彻“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基本认识规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物理定义是用来表征物质的属性和描述物质运动状态的,任何物理定义都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我们讲物理定义时,应尽可能从具体事物、事例或演示实验出发,使学生对物理现象获得清晰的印象,然后通过分析,抓住现象的本质,使学生从具体的感性认识过渡到抽象的理性认识。

例如讲“导体的电阻”时,首先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留意观察: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强度决定于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并且当导体不变时,电流强度与电压成正比,即电压V与电流强度I的比值是一个恒量.其次,换另一个导体做实验,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对另一个导体,电压V与电流强度I的比值是另一个恒量,由实验可知,对任一导体,电压V与电流强度I之比是一个恒量,用R来表示,这个恒量就表征导体的一种物理性质,那么R表示导体的什么性质呢?再进行直观教学,将甲、乙两导体并联,加上电压V时,通过甲、乙两导体的电流强度分别为I甲和I乙,我们发现,当R甲>R乙时,I甲 对定义首先要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只有深刻理解,才能牢固记忆.例如交流电的有效值,理解了三个相同,即相同的电阻、相同的时间,相同的热量,就很容易记住.a粒子散射现象要抓住三个“数”,即绝大多数直线前进,少数发生较大偏转,极少数的偏转超过90°,甚至被弹回。简谐振动紧紧抓住回复力,受迫振动抓住策动力,阻尼和无阻尼振动抓住振幅是否变化。场强和电势这两个定义,从力和能这两个角度去理解、记忆。只有真正理解了定义,抓住了要点,才能掌握定义。

定义是反映物质的本质属性,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有的定义,难度比较大,这就需要突破难点,抓住关键,例如磁感应强度这个定义,通常有B=FIL来表示,我们决不能受数学公式的影响,死记硬背,错误从认为B跟F成正比,F等于零B也等于零的错误结论。一定要明确比值FIL是表示磁场强弱的一个物理量,与F及IL不存在正比、反比关系。B是由磁场本身性质决定的,与实验电流通电导线受力的大小、通电导线的长度及电流强度大小无关,突破了这一难点,这样就可避免学生产生“通电导线不受力的作用时磁感应强度等于零”的错误定义。

在中学物理中,许多定义既有本质不同的一面,又有内在联系的一面,教学中既要注意某一定义的本身,又要注意不同定义之间的联系,采用找联系、抓类比的教学方法,可使学生区别异同,防止定义模糊。

例如电场强度和电场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电场强度是反映电场的力的性质的物理量,电场力F=Eq是电荷在电场中所受到的力,电场中某一点的强度与该点的位置有关,而与检验电荷无关;电场力与电荷有关,还与电荷所在位置的电场强度有关,电场强度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而电场力的方向与正负电荷有关,它们的相同点都是矢量,它们的联系是电荷在电场中要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又例如中学学过的几种量度: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温度是大量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引导学生从这三种量度的类比中去理解量度的意义。再如电场和磁场有区别又有联系,变化的电场可以激发磁场,变化的磁场可以激发电场,变化的电场和磁场总是相互联系的,形成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的整体——电磁场。

如果我们能对不同定义异中求同找联系,同中求异抓类比,这样就能掌握定义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达到深化理解定义的目的。

教育学告诉我们:教学中要贯彻秩循序渐进的原则,这也是学生认识能力发展规律的要求。讲物理定义,必须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注意形成定义的阶段性,学生对定义的认识,只能是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加深,不可能一下子就理解得很透彻,所以讲定义要循序渐进,不能越等而进,不能操之过急。例如“力”的定义,初中只讲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到高中才进一步把力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联系起来,指出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强调力的矢量性,由重力到弹力、摩擦力,进而到万有引力,由力学中的常见三种力到热学中的分子力;由电场力到磁场力;由宏观上的引力到微观里的核力;由物体直接接触的相互作用到物体与物体不直接接触而通过场发生相互作用。我们讲力概念,就要依据教材,依据学生认识规律逐步加深,如果试图在初中或高一就过早地要求学生对力的定义有全面透彻的理解,就违反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就会事倍功半,欲速而不达。只有分层次,抓阶段,才会不断深化定义,对定义的理解更加全面,更加完善。

通过置疑法,给出对物理定义的错误说法,经过辨析,进一步提示定义的内涵,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运用已经掌握的定义来解决实际问题,这就使定义的掌握更加精确与透彻,从这个意义上说,练习也是形成定义的延续。

生物力学的意义篇5

1 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卡尔・罗杰斯(Carl R.Rogers)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更被心理学史学家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

1.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内容

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如若要学生整个人都参与学习,并且取得良好成效,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左右脑就要同时进行活动,而并非是传统教育学中所说的,学习是单纯左脑进行的活动.

罗杰斯将学习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意义学习,学习内容对学生没有个人意义,更与完整的人无关;另一类是意义学习,也就是人本主义提倡的有效学习办法“有意义学习”,所谓意义学习,不是指那种仅涉及事实积累的学习,而是指一种是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这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罗杰斯认为进行意义学习的最好方法是让学习把逻辑与直觉、理智与情感、概念与经验、观念与意义等结合起来.如果我们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学习,那么站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上来看,我们就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人”,也就是成为了一个能够合理运用自己左右脑活动能力来学习的人.

罗杰斯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通过大量的教育实践经验以及对学习方法的描述,从中概括出了一般学习原则.其一,人的本能之一是学习的潜能,并且在适宜的环境中,人类与生具来的学习、探索未知知识的愿望和热情就会被激发出来.其二,当学生发现所学内容与其自身目的相关时,就会促发有意义学习,但是当学习关联到改变原本概念意识时,这个学习通常会受到抵制.其三,当学生的学习几乎不受外界不利因素干扰,学生会更容易接受原本意识概念以外的学习内容,并且当外界影响因素达到最小时,学生就会主动辨别知觉经验,学习也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其四,大多数的有意义学习都是从实践中学,当学生真正亲身体验,并且负责任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时,就会促进意义学习.其五,当学生自行发起学习等活动,那么此次学习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程度积极的影响.其六,如果学生经常进行自我检测和自身评价,那么他自主学习的能力、创造力等都会得到提升.

1.2罗杰斯的教学理念

在教育领域,卡尔・罗杰斯基于心理治疗的理论和原则提出了许多独到性的见解,他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培养“完整的人”和“自我实现的人”的教育目的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观,以真实问题为主的课程内容观,注重学生自主评价的教学评价观.罗杰斯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的教学理念是必须将学生放在学习等活动的中心地位;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内部心理因素,还要让学习者感到学习过程有助于探索自身潜能并且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在学习等过程中教师必须把握好“促进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弄清楚自己在学习上的目标,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个人意义”;必须在师生之间建立和谐的互动关系,努力营造气氛适宜的学习环境.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最大的贡献就是让人们重新意识到情感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的主张是一致的,都强调了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问题对学习的影响,这一原则也恰好与中学物理课程目标中的课程理念不谋而合.而且未来的物理教育就应使学生逐渐找回失落的自我意识,充分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学会主动地、有选择地学习;为学生营造一个合适的物理教学环境,让学生从中体验知识,从而发挥自己所有的理性力量和感性力量,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将会实实在在的感受到独立和自由,感觉到自我意识的存在,自我情感的满足,最终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

2 人本主义的物理实验教学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石,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既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又是常用的教学方法,在物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物理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更透彻,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但是目前很多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还是延续着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教师仍然是实验教学中的主体,使“做实验”变成了“看实验”,甚至是“讲实验”,这就导致学生处于一个走马观花的状态,不仅没有深入理解实验内容,而且对与实验相关的物理概念及规律一知半解.下面就通过几种中学物理实验的类型来具体探讨一下,如何通过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优化物理实验教学.

2.1 巧妙设计,优化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主要是由教师演示为主的实验,它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展示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配合讲授或穿插学生讨论,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和认识规律,深化巩固物理知识及应用物理知识,同时通过教师的示范作用,帮助学生领会一定的实验技巧.成功的演示实验会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而充满神奇,中学物理教学实践也表明,演示实验教学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课堂教学方式.

如何从人本主义角度出发,使演示实验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师可以参照以下方式进行.演示实验的导入,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于所要观察的对象有充分地心理准备,了解实验的关键信息,此环节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观察,例如演示液体压强实验,可先对学生提出问题:液体内部压强与那个因素有关呢?是不是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呢?这样一来学生对于观察该演示实验就有了一定的目的,当演示实验进行的过程中,学生会意识到演示实验内容与目的相关,这样就促就了意义学习的产生.演示实验也并非要局限于教师操作实验,也可适当利用视频资源,例如在超重失重的课堂教学中,就可以视频播放我国神十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中的授课片段,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同时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科学发展状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在演示实验的过程分析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讨论实验的本质和规律,调动学生的讨论热情,即便学生讨论的结果不是很正确,也要鼓励学生继续思考,切不可打消学生积极性,由此一来学生会感觉到自己的外部威胁很小,此时有效的意义学习就会取得良好的

效果.

2.2 自主操作,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上课时间在实验室中做实验的教学形式.学生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有效教学形式.而且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生亲身体验,自主参与学习过程就会促进有意义学习.例如中学校设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引入数字化实验室优化学生分组实验教学,以郎威数字化实验为例,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理等中学常见实验都可以学生分组实验形式进行教学.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解实验仪器、操作流程以及实验目的并且启发学生思考其中的实验原理,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器材并进行安装,进而完成实验操作,如果在实验中遇到问题,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途径,切勿将实验课变成教师讲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视,检查学生是否操作规范避免实验事故的发生.实验结论汇报阶段,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实验进行总结阐述,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总结实验进而完成实验报告.

2.3 积极引导,边学边实验

边学边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学习、边做实验的课堂教学形式.边学边实验也是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一种改革形式,它与人本主义的教学理念相一致.在边学边实验的教学中,要求教师提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设计好教学环节,选择好实验内容,既不能过于简单,对于发展学生能力没有很大助益,也不能过于繁琐,打消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意义学习的进行.例如在大气压强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每个学生课前准备一个装满水的小塑料瓶和一个乒乓球,在探究大气压强的方向时,让学生将乒乓球放在装满水的小塑料瓶瓶口上,用两只手分别托住瓶底及乒乓球并将其倒置,会发现乒乓球并不脱落,还可以进一步让学生将塑料瓶慢慢转向其他方向,乒乓球也不脱落,再对于其进行受力分析,就可得出大气压强的方向是向着各个方向且垂直物体表面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减轻学生压力,更好释放自我.

2.4 丰富展开,课外实验与制作

生物力学的意义篇6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一、理论背景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是一个长期存在争论的话题。一直以来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始终没有停止过对“具有鲜明的科学性的马克思主义是否有伦理学,以及如果有,是什么样的伦理学”的争论。尽管随着西方马克思主义运动的日益衰落,对这个问题的争论不再占据主流地位,但作为一个尚需澄清的问题,对马克思道德理论的研究仍然需要当代学者不懈的努力。近些年来,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日益强大,他们引发了又一轮的马克思研究热潮,而对马克思道德理论的研究自然也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正如英国学者肖恩塞耶斯(SeanSayers)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已经成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们的一个主要讨论话题。”应该说,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大部分学者已经完全摆脱了传统教科书思维模式的影响;也掌握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脉络和发展状况;最主要的是,中国学者开始了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独立思考,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这样的新形势下,考察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的现状,对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作为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主要表现在如何理解马克思哲学与人道主义的关系问题上。20世纪60年代以前,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对于马克思哲学与人道主义的关系有两种基本的理解:以弗洛姆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者”(MarxistHumanists)看重马克思早期的人道主义思想,并认为他后期著作中的科学思想是退步和非人道主义的: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ScientificMarxists)把历史唯物主义看作代表马克思独特思想境界的科学,并由此判断他早期的人道主义思想是反科学和不成熟的。60年代兴盛的南斯拉夫实践派试图对上述两种极端看法做出融合。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人道主义,一种哲学,是以实践的观点为哲学基础的。这是一种在强调马克思的早期思想以及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统一人道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尝试。这种人道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勾连因为对“消极的必然性”的推崇而在实际上取消了社会历史的客观决定性,从而消解了马克思哲学的唯物主义性质,因此,我们仍然可以把“南斯拉夫实践派”算作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者。但上述研究为我们彰显了马克思伦理思想中存在的一个悖论:马克思早期以人道主义立场批判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不道德性与后期著作中表达的弃绝道德、并把道德贬斥为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着鲜明的对立。这种道德悖论具体包括三种形式:以人的类本质为基础的人道主义与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对立;对资本主义的谴责与道德被判定为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以及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与共产主义道德之间的对立。任何想要试图解决马克思道德悖论的人都需要找到一个中介以化解上述三种对立。

二、分析的马克思主义

自20世纪70年代之后,众多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的道德悖论进行论证,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是其中的主力军。他们用分析的方法进行马克思主义研究,重点关注如何从实际问题(比如制度、阶级关系、剥削以及经济危机等)来分析和澄清马克思的思想,挖掘马克思思想的源头,并规范马克思的理论。对理论内容和现实生活的关注使社会、历史、伦理等问题进入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学术视野,他们讨论的主题大多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史蒂文·卢克斯(StevenLukes)、理查德·米勒(RichardMiller)、G.A.科亨(G.A.Cohen)、乔治·布伦克特(GeorgeBrenkert)和菲力浦·凯因(PhilipKain)。

卢克斯和米勒试图对马克思的道德悖论提出自己的解决方式。卢克斯的方法是区分“法权(Recht)的道德”和“解放的道德”:法权的道德在马克思看来是一种意识形态,是应该被抛弃的过时的东西,而解放的道德才是真正的应该被提倡的道德观点。具体地说,卢克斯认为,法权作为一个英文中不存在的术语,主要和道德领域中的正义、权利、公平和义务相关。它在本质上是属于意识形态的,因为法权的原则来源于人们之间的物质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对抗,也就是说,产生法权的条件是“历史地决定了的。这种情况在阶级社会中尤为明显,亟待改变。”卢克斯相信,人类解放对马克思来说就是一种摆脱之前人类受奴役、受剥削的历史,达到一种社会空前团结、个体自由完满实现的理想,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的区别,政治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的私人领域的区别,作为社会的人和作为个体的人的区别统统消失了。”“卢克斯把马克思的道德哲学同资产阶级的法权道德区别开来的想法是好的,但他对解放的道德的解释同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者类似,他强调马克思有着丰富的自由思想和引人注目的人类解放的远见,但认为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方法并不能为公正、权利和“手段一目的”等问题提供一个充分的解释。更重要的是,卢克斯认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所包含的结果主义引发了社会主义实践中不公正、强权和暴力,从而最终导致解放道德的虚幻。

米勒用另一种方式描述马克思思想中的悖论:在宽泛的意义上,马克思是一个道德学家,有时甚至是一个态度坚决的道德学家;但马克思又经常公开地抨击道德和基本的道德概念。米勒认为传统哲学在论及道德的时候主要涉及平等、一般规范和普适性,从这个标准来看,马克思的哲学与道德无关。但米勒相信马克思的道德哲学是“正派的”(Decent),因为马克思成功地把握住了“狭隘的自我利益与本然的道德之间一直被忽略的广大区域。”“那么所谓“正派”的道德哲学与传统道德观点有什么区别呢?米勒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述:其一,马克思不是为所有人而是为人们中的大多数,即工人阶级指出一种在进行社会和政治选择时可以作为指导原则的政治道德;其二,马克思对特定的社会安排的论证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各种各样的善的基础上,比如自由、自我表达、互惠、避苦等等”;其三,马克思为我们提供的办法是取消道德,代之以一种由特定经验和交往产生的品质典范,比如爱、愿意为素不相识的人做出牺牲等。

在分析马克思主义那里,我们还发现另外一些更重要的解决马克思道德悖论的尝试。一些学者意识到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去寻找其道德哲学根源的可行性和重要性,比如对历史唯物主义做出功能性解释的科亨。他认为马克思的理论中有两个主题:一是生产力选择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该种生产关系推动生产能力发展的程度相关;二是生产力总是在不断发展。”许多学者对马克思强调“生产力的首要性”持反对意见,因为他们认为这意味着生产力作为某种非人的东西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从而控制着人本身,贬低了人性。科亨却提出相反的观点,他认为无论在实践中还是马克思的理论中,生产力的发展始终与人自身能力的发展保持一致:生产力的提高实际上就是人的劳动能力的提高。有了这样的认识,人们就会理解,马克思所强调的技术发展(也就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并非贬抑人性,而是凸显人自身的进步。科亨还特别指出,随着共产主义社会中生产力的全面发展,人类个体的自由活动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科亨的功能性解释为我们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开创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在其中,生产力不再是一种人之外的某种单独的力量,它的发展与作为理性存在的人的活动息息相关,并且在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状况,满足着人们的各种需要。科亨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他提醒我们把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与对人的理解联系起来。

布伦克特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元伦理学。他声称马克思不是道德哲学家,但他有道德理论。马克思反对的是道德主义和责任伦理学,却追求一种建立在自由之上的美德伦理学。马克思的道德理论是他的科学观点的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元伦理学。在《马克思的自由伦理学》的第二和第三章,布伦克特重新解释了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步,布伦克特重新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他认为,在马克思的理论中,生产力不是与生产关系分立,而是两者互相结合形成了生产方式。所以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基础的不是生产力而是生产方式。第二步,布伦克特重组了生产方式的内容。众所周知,马克思把劳动力看作生产力的重要元素之一,它包括技巧、培训、专业知识和经验。除了这些,布伦克特把道德和价值观也加进了上述名单之中,因为他认为如果科学技术以及某人为将来工作所做的训练可以成为生产力的组成元素,一个人的道德结构和价值观在他的工作中也起了作用,也应该被看作是组成要素。“船通过这样的改造,道德就成为生产方式的组成部分由社会意识转变成社会存在了。

凯因则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是一个宽泛的理论。这个理论表明,在物质条件和各种意识形式——政治、法律、美学、宗教和伦理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起码是隐含着对美学、法律、宗教、伦理学和其他理论的需要,需要把这些理论制定出来,而且历史唯物主义是形成这些理论的关键。从这种视角出发,凯因断定:“马克思在一生中没有坚持单一的伦理学思想”“。他对马克思的思想分期进行了全新划分。

第一期(1835—1844):此时马克思的道德理论是根据一种类似于亚里士多德的本质概念建立起来的,并且马克思试图把这种本质概念和一种类似于康德“绝对命令”的普遍化概念统一起来。此时,马克思相信伦理学的作用,认为道德在改变世界的过程中有着现实的影响。

第二期(1845—1856):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放弃了此前的道德观,并认为道德是意识形态的虚幻,必将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消失。此后将近十年的时间里马克思都坚持这种看法。

第三期(1857—1883):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和《资本论》中,马克思又开始论证道德,这里的道德不再是意识形态的虚幻,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也不会消失。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它是无力超越现存世界和推动革命的。尽管如此,道德在马克思的理论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评价

上述对马克思道德悖论的解决方式并不能让我们满意。卢克斯和米勒的解决方式从根本上说仍然是以弱化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思想中的地位为代价的;科亨的主要理论兴趣并不是探讨历史唯物主义与道德的关系,所以他的看法仅仅是一个苗头,并没有完全深入下去;而布伦克特和凯因虽然明确指出了历史唯物主义与道德的关系,但他们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新解释很大程度上是对马克思原有思想的篡改,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因此,上述解决马克思道德悖论的尝试从根本上说只是深化和丰富了我们对马克思道德悖论的认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在其中看到的或者是一个被传统道德哲学重新框定的马克思,或者是被作者的意图篡改了的马克思,却不是那个想要改变世界同时也改变哲学的马克思。

生物力学的意义篇7

开发智力的同时,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研究一个不可忽视的领域。本文根据初中物理教学的特点,借助有关非智力因素的心理学知识,结合调查的一些情况,阐明挖掘非智力因素对促进初中物理教学的意义。

一、非智力因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意义

初中物理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启蒙性,初中物理教学重视非智力因素的意义,正是围绕这一特点而提出的。

初中物理教学始终围绕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使学生初步掌握物理的基本知识、技能;另一方面,使学生对物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两方面的教学任务相互联系, 培养求知欲, 求知欲,立足于学习基本知识之中;求知欲强烈,有助于更好掌握物理知识。

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起到动力作用、定向作用、维持作用和强化作用。在教学中,由兴趣、情感转化而来的学习动机,可以促进学生对神秘物理世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巨大的动力作用。所以,初中物理教学中激发兴趣的教学方法,几乎成为一条教学原则。学习是人的心理活动,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整体,教学中广泛利用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可使学生学习处于积极状态,为学生智力潜能的开发提供良好的心理背景。

二、发掘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

1.培养兴趣,激感

初中物理教学,如果能针对初中生好奇心极强的心理特点,利用初中物理形象、直观、定性多、定量少、涉及范围广的教材特征,培养浓厚的兴趣,激发丰富的情感,那么,有关“求知欲”的教学任务,就能在课堂中升级、落实。

实验,是物理课兴趣培养的优势所在。一只小车在讲台上滚动一下,就足以将童心极重的初中生吸引住,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是启蒙教学的特点。抓住这一点,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多带些直观实验教具,多做些课外补充实验,往往能更好地引发学生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实验,可把教学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乏味为形象生动,是物理教学培养兴趣的一大源泉。

高超的教学艺术,是兴趣培养的又一源泉。生动的教学语言、形象的手势、恰到好处的比喻、授课方式的灵活多样、教学技巧的娴熟,是一节课成功的保证。“为什么人溺水后先沉后浮?为什么煮肉丸时肉丸也先沉后浮?”课的开始,善于设问,可把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来。“没有摩擦力,世界会变成怎样?”“没有电,现代化的生活会是怎样?”热烈的讨论教学,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活跃者,学习的内驱力自然增加。这类开放式的授课方式很适合于注重定性的初中物理启蒙教学。用“乌龟追白兔”的寓言让学生做速度运算练习,谈谈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历史,运用这些寓言、历史情节、故事等进行教学,可以满足十三、四岁的初中生的好奇心理,也是初中物理激发兴趣应该学会的教学手法。

师生间建立深厚的感情,是发掘非智力因素不可忽视的领域,这种感情的激发,其动力作用,定向作用不弱于物理知识本身所激发的情感。“亲其师则借其道。”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感情有亲疏之分,一位教师走上讲台开始上课,此时学生的情感态度,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接受效果。师生情感的激发,需要比较长时间的培养,但做为每节物理课的教学,教师应树立一种“以情激情”的教学意识。教学中,教师表现出对物理学的热爱、对传授物理知识的乐趣、对学生的热情关心,表现出为学生的进步而欣喜,为学生的退步而担忧的育才之心,为学生周到服务的无私精神,这些丰富的教学情感,对于情感丰富的当代青年学生,不能不激发出求知的情感。教与学和谐的情感加之“物理情感”,就能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语),认识过程添加了感情的剂,学习就可降低疲劳的程度,思维就可更加灵活。

2.培养毅力,保护自信心

毅力属意志范畴,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学习中只有伴随着顽强意志的维持,才能取得好的成绩。针对物理学的高智能性,物理教学应有意识于意志的培养。

意志的培养是一个长时间的量变过程,初中物理教学中决不能操之过急。意志培养中“难”点的设置,过低,会失去意义,过高,却是目前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通病。过早过多让学生解难题怪题、考难题怪题,导致学生过早地对物理学产生畏惧心理,对物理丧失了求知自信心,从而使意志力得不到培养。初中物理教学应特别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物理自信心,消除学生对物理学的畏惧心理。

如果说兴趣、情感的动力作用可以产生“三分钟热度”,那么, 意志这一非智力因素,则起到维持这种热度的作用。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属于性格的范畴,性格是表现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针对初中生可塑性大的特点,培养学生正确的求知方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深远的意义。

“先入为主”,良好习惯在入门阶段很容易形成,我们应珍惜初中物理入门的教育时机。第一堂的“序言”课,第一节实验课、第一道问答题、第一条物理公式、第一道计算题、第一份试卷、第一次使用安培表,教学中重视“第一”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有效途径。

生物力学的意义篇8

在社会中,人们之间的自然生存与发展的合作,是以分工协调交换的形式进行的。从原生的野生动物形式的协调分工合作,到原始社会的意识交换的分工协调合作,权力起源带着的是野蛮血腥的争斗。然而,分工协调合作却依然是共同生存发展的基础。当物质生产从食物发展到装饰和工具使用的时代,人既完成了从野生动物到原生人的转化。从原生人社会性组织结构内部的分工合作到两个不同的社会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合作,大的社会互补就开始了其物资交换时代,这个时代野蛮的争斗依然存在,而交换形式所带来的效率远比争斗容易,而且交换还带来了情感的丰富。从这里,可以看到,“交换”所表达的不变的意义就是人和社会部落的自身“需要”,交换的是“需要”。于是,各种现象形态的分工协调和交换,就全部由抽象的意志的“需要”这一精神生物倾向表现出来了。

用中国阴阳哲学思想来说,从“需要”开始,人从动物中脱出创造出自然界新的生命形势——社会,这“需要”就根植于动物乃致原生生命的物资世界中。然而,这“需要”的满足却是导致“交换”权衡和分工协调的根本。这也是说,社会形成交换和分工协调分配以后,“需要”的满足就带上了预期的意义。动物的活动和人的劳动,在形式上都是一样的,由于“需要”的目的内容的差别,就导致了本质的不同。如果说动物对食物的储存是一种本能的预期,那么人对生活物质的储存就是一种意志力有意识的预期方式方法。交换所带来的劳动效率的增长,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取长补短,使劳货币交换形式动效率得以简单化和获得了更多的产品。意志力在由本能转化为认识--记忆,就由本能升华为社会性的客观意识形式了。这样以来,以物易物的过程中,就必然的由效率比较规律淘汰落后的形式。货币的诞生,也就是必然的结果了。货币的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了人类社会的社会性发展,这一抽象的满足“需要”的信使形式,进一步提高了生存与发展的效率。同时,也影响到人类原生组织内部部落或者群落形式的变化,一部分原始的秩序协调支配权力,就可能转化成货币交换形式。虽然,愿生的政治统治权依然保留着原始起源的形势,但是,内在的支配权力的意志力交换,同货币形势的交换是一样的过程。而等级制度秩序的获得利益的形式,却是权力意志交换的结果。对制度秩序的意志力支配权力,到现代社会即发展为全货币形式的交换。民主只是实现社会分工协调合作的货币交换形式的规则方式方法,即制度的法律政策。

货币从诞生时起,就体现出了社会客观意志的力量。货币深刻的改变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方式。货币以物的形式,带着抽象的意志力满足条件,改变了无序的劳动形式,促进了社会分工合作的自然形式成立,极大的提高了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活动效率。这神秘而客观抽象意志信使,长久以来,让人们爱恨交加,但是,人们还是离不开它了。对货币的定位和定义,从感性的角度出发,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从相对权衡的物质数量中,分化出一般的等价物,也就是商品交换的尺度。但是,这个一般的中介等价物的本质特征,货币就不应该是在物质贫乏的以物易物的互补交换人群中产生。因此,货币的诞生也就必然的是权力意志强劲的产物。根据效率法则,二次,三次的以物易物,对提高效率不是正相关的,也就是说,满足“需要”的意志力付出,如果大于交换过程所得,那么交换是不可能连续长久的。因此,取长补短的交换虽然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但是,所付出的意志力是交换权衡能否进行的必要前提。

物易物和货币形式交换之间,都遵循着一个同一的规律,就是“需要”所含的意志力的根本——劳动效率比较。从物易物到货币形式的交换,这中间等价物最大可能的是由奢侈品的稳定久藏容易数量化和容易携带决定的。从非食品的装饰或者工具中,货币也就产生出来了。这就是说,货币从交换商品中分化出来,首先是以社会意志力的秩序和文化等精神现象为前提的,这样以来,所谓劳动价值尺度,就由意志力付出的效率比较价值尺度取代了。这里的效率比较价值尺度,必然的也包含了劳动价值尺度在内;同时也还带有心理满足的权衡和人力分工合作过程的权衡,更重要的不是食物等生活必需品的权衡,而是美的装饰和意志力显示的象征。传统货币理论的货币观念和货币文化,一开始就撇开了货币的本质,用商品说和抽象的价值尺度说来解释货币的神秘性质。但是,其中包含的意志力尺度却是更为基础的货币本质。货币产生以后所伴随的是权力象征和欲望象征这两大难题,也就是说权力尺度和意志尺度都是货币本身的社会性意义。

价值尺度的意义,是人对事物权衡比较的量;价值交换表现的是事物流动的性质。价值与价值交换皆源于意志力权衡判断,既权力判断。从权力到价值,意志权衡分化为劳动分工分配判断和交换判断,分工判断的复杂是根植于社会秩序之中,例如,王者的权力和强弱秩序,就形成人类社会利益分配和劳动秩序。人有客观意识标志物作象征,形成文化意识作用,社会性的客观意识力量,让人们可以充分利用自然事物的自然作用力,也让人的生存与发展效率大为提高。效率的提高,抵抗自然危害的能力也加强了。因此权力也就形成了客观的意识凝结。象工具的使用和制造到语言的应用,随同社会分工协调的分化,人的情感也呈现出复杂的形态,情感交换亦复杂化。意识的客观化,表达的是秩序力的作用,各种意志力通过语言性客观形态,加深了人对脑记忆的依赖,反过来再影响到意志力的客观化。比较权衡,实在性较量,使象征意义的喻指客观化得以实现扩散。这象征的比喻,就是用一类具体事物或者物体,指定其象征意义,于是,不同就按序列分化出了等级和类别,不同的象征有不同的意义。货币也有不同的等级,如金银,宝石,专用货币,这也说明货币不是自然而然的由交换物中分化出来的特殊商品,货币一开始就是意志意向意义的尺度,从象征到实用形式的专业化,货币从来就不是商品。买卖关系也不等于商品交换,实际情况和历史事实就是如此。商品生产发达,使货币的使用绝大部分都归于商品买卖之中,这并不等于说货币只能是商品意义所属。货币可以度量的对象,首先是其意志自身的“需要”所属,其次才是交换对象。所谓的价值尺度,即此。货币在交换中所表达的既然是“需要”所属,那么也就带上了意志力的意义,也就是权力的行使,而作为信使的本质,又是一种中介物。这也就是说货币,不仅仅是价值尺度,而且是意志使者和信使,即支付手段和流通媒介。如同人体内的生物信使一样,货币还可以储藏,成为意志力量储备。

在不同的社会组织结构中,有不同的货币系统,各组织结构系统之间的物质交换,也就导致了不同货币价值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更抽象的表达的是各社会组织内在的“需要”,广义上说,货币所具有的是普适性的意志信使作用,是一种自然社会意志力的体现。

综上所述,货币从诞生起,就是作为意志力的客观量化体现的。客观现实存在的货币具有社会性生物活性的意志力量。活性生物力量来源于人的社会分工协调合作中的交换互补。作为社会意志信使的货币具有的性质是:(一),权力意志的客观量化;(二),价值尺度;(三)意志信使;(四)媒介;(五),储备;(六)普适性。作为权力意志客观量化的产物,货币与社会中其他权力所称是同一的意义,也就是说货币与现实权力的差别仅仅在于主观与客观抽象象征的差别。而且货币的抽象权力意义比具体的原生或者原始起源的权力意义,适用更加广泛。发达的货币交换系统,可以使人们减少对原始起源的权力的依赖。

作为经济学意义上的货币,通过其具有的意志力功能交换,货币持有主体可以利用货币组织起新形式的社会组织形式——企业或者公司,这时,货币就转化为量的标志——资本;而通过资本,资本的所有者——资本家就可以通过管理经营继续提高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效率,但是这种完全脱离了原始权力起源的社会组织结构体,在不可类比的劳动力和货币收入之间的价值交换中,是无法直接通过意志交换进行的。资本家与雇用者之间的交换,就会受到社会系统环境的影响,会产生不可避免的矛盾。作为社会中的企业,必然的要受到来自社会的价值交换的环境条件制约,必然的会影响到企业内部的资本家和雇用工人之间的交换。资本家面临的风险是:1)产品在社会中实际价值交换的波动风险;2)货币流通量减少;3)产品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风险。雇用工人的风险是通货膨胀和劳动力价值交换的潜在不公平。因此,这二者之间的非对称事实,也就必然的成为社会性的系统问题,于是需要更加抽象的调节方式方法。

从货币到资本,信用的意义也就是客观意义上的社会必然的意志力量,意义的作用在于生命本来的逻辑,内在的结构组织力量的表达,体现的是社会进步的力量。

从原始的权力起源,到货币抽象权力的产生,自然法则的过程,就是“逻辑”因果律秩序作用过程。生命的精神意识在客观相对的意识主体中,就扩张了其结构性的存在。货币的产生,是以“数量”为基础,数量是比较差剩余的结果,可以说成是“力量较量”的结果。征服的意志力,表达的是权力,通过意志力的征服,获取自身的需要。在自然界中,这种自然力量的相互作用的“征服”,到生命世界就演化为了结构力扩张与交换。因此,原始权力起源是带着血腥的较量的。而意志象征物的交换方式,就减少了相互争斗的血腥,效率比较中,交换必然的就要胜出那征服的较量。货币取服和服从,是自然规律必然的结果,这也意味着资本形式的权力结构,必然的取服的权力结构。“战胜”说的愚昧和野蛮必然的由交换程序的协调协作取代。虽然,人与人之间依然可能存在着权力冲突和其他冲突导致的权力矛盾,但是,依然在最后要回到信用交换的程序方式方法解决。规则处罚如同脚踢到石头上产生疼痛一样。

到现代社会,从货币到权力,从权力到资本,货币资本和权力是作为社会的基础存在的。社会对货币资本和权力的认识程度,决定了社会生命化程度,而且其货币的形式,权力的形式,资本的形式,在现代还在不但的发展变化。货币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演化到数据化电子货币,变为纯粹意义上的意志力量。其对社会基础信用的依赖,成为了其根本,这也就是说,社会生命的形式,正在向系统精神意识化方向发展。公与私这两个不同的意义观念与货币之间的关系,是决定社会基本形态和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任何玄学忽略和大锅饭的混为一团,都必然的是走向性。

作为现代社会的权力起源,客观规则的程序化就是民主和信用关系,货币性质的抽象权力分布,逐步的让社会正在成为所有人的共同体。当生产与经营的社会交换活动变得量化,可以用数学去分析和计算时,社会思维的客观有序也就成为了现实。公平的社会系统调节,是必要的社会抽象交换形式,现代资本主义被取代,就是因为资本形式的张力决定的。消灭了资本组织的结构形式,也就等于消灭了货币自然意志力量的交换基础,社会权力起源重归源头。

生物力学的意义篇9

货币是意志信使,原始权力起源是征服,现代权力起源是意志信用交换和客观程序方法,资本是社会组织结构的权力关系方式。

关键词:客观意志,客观意识,客观精神,社会生命结构,生物性意志信使,人与社会是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

在人类面对自身的认识中,我们传统的阴阳二分哲学,加上原始的五行和易学类数学模型逻辑分析方法,将事物列人形而上的抽象归纳系统,创造了世界上可能是最早的科学思想文化。然而,自然界却并不按五行八卦运行,中国人不断的从事实现象中抽出经验的规律,依然用那阴阳分析,最后又凑人五行八卦,反复的重复着过去。经验在阴阳二分的指导下,原始的数学倾向使自然科学得到了发展,并取得了到今天依然让世人惊奇的成就。科学思想的总根源就是阴阳学说。不仅仅自然科学上留下了辉煌,在经济学上,易学也直接导致了权力的信用交换和货币系统的产生。在我们古代传统文化中,“易”就是交换的意义,还附带有变换.移位.易位.运动等等的意义,其主旨就是“换”。阴阳把事物分为二种性质的维度,一是形态结构意义;一是运动变化意义,阴阳的运动变化由“气”推动,这样以来,阴阳哲学也就由思想转化为实际的应用方法,指导人们的行为活动。阴阳哲学连续了人和社会到自然界其他事物,超越了一切可以想像的自然和精神的事物,物质到精神和精神到物资,是与其他自然现象的相互作用一样的过程。于是,自然现象的事实逻辑,也就能够类推应用到人与社会之中了。因此,在中国,传统的货币思想理论超越了时代,促进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虽然,在我们传统的所谓义利观的愚昧愚蠢思想束缚中,自然科学思想被严重的扭曲或被歪曲,依然还是艰难地缓慢发展了,依然对人类世界产生了巨大的质变的影响!

在社会中,人们之间的自然生存与发展的合作,是以分工协调交换的形式进行的。从原生的野生动物形式的协调分工合作,到原始社会的意识交换的分工协调合作,权力起源带着的是野蛮血腥的争斗。然而,分工协调合作却依然是共同生存发展的基础。当物质生产从食物发展到装饰和工具使用的时代,人既完成了从野生动物到原生人的转化。从原生人社会性组织结构内部的分工合作到两个不同的社会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合作,大的社会互补就开始了其物资交换时代,这个时代野蛮的争斗依然存在,而交换形式所带来的效率远比争斗容易,而且交换还带来了情感的丰富。从这里,可以看到,“交换”所表达的不变的意义就是人和社会部落的自身“需要”,交换的是“需要”。于是,各种现象形态的分工协调和交换,就全部由抽象的意志的“需要”这一精神生物倾向表现出来了。

用中国阴阳哲学思想来说,从“需要”开始,人从动物中脱出创造出自然界新的生命形势——社会,这“需要”就根植于动物乃致原生生命的物资世界中。然而,这“需要”的满足却是导致“交换”权衡和分工协调的根本。这也是说,社会形成交换和分工协调分配以后,“需要”的满足就带上了预期的意义。动物的活动和人的劳动,在形式上都是一样的,由于“需要”的目的内容的差别,就导致了本质的不同。如果说动物对食物的储存是一种本能的预期,那么人对生活物质的储存就是一种意志力有意识的预期方式方法。交换所带来的劳动效率的增长,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取长补短,使劳货币交换形式动效率得以简单化和获得了更多的产品。意志力在由本能转化为认识--记忆,就由本能升华为社会性的客观意识形式了。这样以来,以物易物的过程中,就必然的由效率比较规律淘汰落后的形式。货币的诞生,也就是必然的结果了。货币的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了人类社会的社会性发展,这一抽象的满足“需要”的信使形式,进一步提高了生存与发展的效率。同时,也影响到人类原生组织内部部落或者群落形式的变化,一部分原始的秩序协调支配权力,就可能转化成货币交换形式。虽然,愿生的政治统治权依然保留着原始起源的形势,但是,内在的支配权力的意志力交换,同货币形势的交换是一样的过程。而等级制度秩序的获得利益的形式,却是权力意志交换的结果。对制度秩序的意志力支配权力,到现代社会即发展为全货币形式的交换。民主只是实现社会分工协调合作的货币交换形式的规则方式方法,即制度的法律政策。

货币从诞生时起,就体现出了社会客观意志的力量。货币深刻的改变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方式。货币以物的形式,带着抽象的意志力满足条件,改变了无序的劳动形式,促进了社会分工合作的自然形式成立,极大的提高了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活动效率。这神秘而客观抽象意志信使,长久以来,让人们爱恨交加,但是,人们还是离不开它了。对货币的定位和定义,从感性的角度出发,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从相对权衡的物质数量中,分化出一般的等价物,也就是商品交换的尺度。但是,这个一般的中介等价物的本质特征,货币就不应该是在物质贫乏的以物易物的互补交换人群中产生。因此,货币的诞生也就必然的是权力意志强劲的产物。根据效率法则,二次,三次的以物易物,对提高效率不是正相关的,也就是说,满足“需要”的意志力付出,如果大于交换过程所得,那么交换是不可能连续长久的。因此,取长补短的交换虽然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但是,所付出的意志力是交换权衡能否进行的必要前提。

物易物和货币形式交换之间,都遵循着一个同一的规律,就是“需要”所含的意志力的根本——劳动效率比较。从物易物到货币形式的交换,这中间等价物最大可能的是由奢侈品的稳定久藏容易数量化和容易携带决定的。从非食品的装饰或者工具中,货币也就产生出来了。这就是说,货币从交换商品中分化出来,首先是以社会意志力的秩序和文化等精神现象为前提的,这样以来,所谓劳动价值尺度,就由意志力付出的效率比较价值尺度取代了。这里的效率比较价值尺度,必然的也包含了劳动价值尺度在内;同时也还带有心理满足的权衡和人力分工合作过程的权衡,更重要的不是食物等生活必需品的权衡,而是美的装饰和意志力显示的象征。传统货币理论的货币观念和货币文化,一开始就撇开了货币的本质,用商品说和抽象的价值尺度说来解释货币的神秘性质。但是,其中包含的意志力尺度却是更为基础的货币本质。货币产生以后所伴随的是权力象征和欲望象征这两大难题,也就是说权力尺度和意志尺度都是货币本身的社会性意义。

价值尺度的意义,是人对事物权衡比较的量;价值交换表现的是事物流动的性质。价值与价值交换皆源于意志力权衡判断,既权力判断。从权力到价值,意志权衡分化为劳动分工分配判断和交换判断,分工判断的复杂是根植于社会秩序之中,例如,王者的权力和强弱秩序,就形成人类社会利益分配和劳动秩序。人有客观意识标志物作象征,形成文化意识作用,社会性的客观意识力量,让人们可以充分利用自然事物的自然作用力,也让人的生存与发展效率大为提高。效率的提高,抵抗自然危害的能力也加强了。因此权力也就形成了客观的意识凝结。象工具的使用和制造到语言的应用,随同社会分工协调的分化,人的情感也呈现出复杂的形态,情感交换亦复杂化。意识的客观化,表达的是秩序力的作用,各种意志力通过语言性客观形态,加深了人对脑记忆的依赖,反过来再影响到意志力的客观化。比较权衡,实在性较量,使象征意义的喻指客观化得以实现扩散。这象征的比喻,就是用一类具体事物或者物体,指定其象征意义,于是,不同就按序列分化出了等级和类别,不同的象征有不同的意义。货币也有不同的等级,如金银,宝石,专用货币,这也说明货币不是自然而然的由交换物中分化出来的特殊商品,货币一开始就是意志意向意义的尺度,从象征到

实用形式的专业化,货币从来就不是商品。买卖关系也不等于商品交换,实际情况和历史事实就是如此。商品生产发达,使货币的使用绝大部分都归于商品买卖之中,这并不等于说货币只能是商品意义所属。货币可以度量的对象,首先是其意志自身的“需要”所属,其次才是交换对象。所谓的价值尺度,即此。货币在交换中所表达的既然是“需要”所属,那么也就带上了意志力的意义,也就是权力的行使,而作为信使的本质,又是一种中介物。这也就是说货币,不仅仅是价值尺度,而且是意志使者和信使,即支付手段和流通媒介。如同人体内的生物信使一样,货币还可以储藏,成为意志力量储备。在不同的社会组织结构中,有不同的货币系统,各组织结构系统之间的物质交换,也就导致了不同货币价值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更抽象的表达的是各社会组织内在的“需要”,广义上说,货币所具有的是普适性的意志信使作用,是一种自然社会意志力的体现。

综上所述,货币从诞生起,就是作为意志力的客观量化体现的。客观现实存在的货币具有社会性生物活性的意志力量。活性生物力量来源于人的社会分工协调合作中的交换互补。作为社会意志信使的货币具有的性质是:(一),权力意志的客观量化;(二),价值尺度;(三)意志信使;(四)媒介;(五),储备;(六)普适性。作为权力意志客观量化的产物,货币与社会中其他权力所称是同一的意义,也就是说货币与现实权力的差别仅仅在于主观与客观抽象象征的差别。而且货币的抽象权力意义比具体的原生或者原始起源的权力意义,适用更加广泛。发达的货币交换系统,可以使人们减少对原始起源的权力的依赖。

作为经济学意义上的货币,通过其具有的意志力功能交换,货币持有主体可以利用货币组织起新形式的社会组织形式——企业或者公司,这时,货币就转化为量的标志——资本;而通过资本,资本的所有者——资本家就可以通过管理经营继续提高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效率,但是这种完全脱离了原始权力起源的社会组织结构体,在不可类比的劳动力和货币收入之间的价值交换中,是无法直接通过意志交换进行的。资本家与雇用者之间的交换,就会受到社会系统环境的影响,会产生不可避免的矛盾。作为社会中的企业,必然的要受到来自社会的价值交换的环境条件制约,必然的会影响到企业内部的资本家和雇用工人之间的交换。资本家面临的风险是:1)产品在社会中实际价值交换的波动风险;2)货币流通量减少;3)产品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风险。雇用工人的风险是通货膨胀和劳动力价值交换的潜在不公平。因此,这二者之间的非对称事实,也就必然的成为社会性的系统问题,于是需要更加抽象的调节方式方法。

从货币到资本,信用的意义也就是客观意义上的社会必然的意志力量,意义的作用在于生命本来的逻辑,内在的结构组织力量的表达,体现的是社会进步的力量。

从原始的权力起源,到货币抽象权力的产生,自然法则的过程,就是“逻辑”因果律秩序作用过程。生命的精神意识在客观相对的意识主体中,就扩张了其结构性的存在。货币的产生,是以“数量”为基础,数量是比较差剩余的结果,可以说成是“力量较量”的结果。征服的意志力,表达的是权力,通过意志力的征服,获取自身的需要。在自然界中,这种自然力量的相互作用的“征服”,到生命世界就演化为了结构力扩张与交换。因此,原始权力起源是带着血腥的较量的。而意志象征物的交换方式,就减少了相互争斗的血腥,效率比较中,交换必然的就要胜出那征服的较量。货币取服和服从,是自然规律必然的结果,这也意味着资本形式的权力结构,必然的取服的权力结构。“战胜”说的愚昧和野蛮必然的由交换程序的协调协作取代。虽然,人与人之间依然可能存在着权力冲突和其他冲突导致的权力矛盾,但是,依然在最后要回到信用交换的程序方式方法解决。规则处罚如同脚踢到石头上产生疼痛一样。

到现代社会,从货币到权力,从权力到资本,货币资本和权力是作为社会的基础存在的。社会对货币资本和权力的认识程度,决定了社会生命化程度,而且其货币的形式,权力的形式,资本的形式,在现代还在不但的发展变化。货币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演化到数据化电子货币,变为纯粹意义上的意志力量。其对社会基础信用的依赖,成为了其根本,这也就是说,社会生命的形式,正在向系统精神意识化方向发展。公与私这两个不同的意义观念与货币之间的关系,是决定社会基本形态和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任何玄学忽略和大锅饭的混为一团,都必然的是走向性。

作为现代社会的权力起源,客观规则的程序化就是民主和信用关系,货币性质的抽象权力分布,逐步的让社会正在成为所有人的共同体。当生产与经营的社会交换活动变得量化,可以用数学去分析和计算时,社会思维的客观有序也就成为了现实。公平的社会系统调节,是必要的社会抽象交换形式,现代资本主义被取代,就是因为资本形式的张力决定的。消灭了资本组织的结构形式,也就等于消灭了货币自然意志力量的交换基础,社会权力起源重归源头。

生物力学的意义篇10

关键词:一词多义;原型范畴;隐喻;转喻;认知

中图分类号:H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3-0115-02

一、导语

一个词具备两个或两个以上词义的现象叫一词多义现象,这个具备两个或两个以上词义的词叫多义词。人们很早就注意到语言的多义现象并进行专门的研究。认知语言学认为,多义不仅是自然语言的普遍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 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一个多义词的各种意义构成一个意义范畴,它们以各种方式发生联系。本文试从一词多义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和隐喻转喻的认知模式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阐述。

二、多义现象产生的原因

语言在其产生之初都是单义的,一个词只对应一个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交际范围不断扩展,交际能力不断增强, 若一个词或表达式只代表一种事物或现象, 而人的大脑的认识和储存能力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语言要以最少量的符号传递最大量的信息。于是一个语言符号就具有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产生了多义现象。

一词多义普遍地存在于语言现象中。例如,hot weather, get hot under the collar, a man with a hot temper, hot music 以及This curry is too hot. These articles are too hot to handle. 这里的hot分别是“热的,温度高的”,“发怒的”, “激烈的”,“富有节奏和情感的”,“辛辣的”,以及“不易脱手的”的意思。当然hot 还有作为副词以及和其它词合成构成复合词的一些用法。hot作为形容词时的语义由基本义“热的,温度高的”到“不易脱手的”,其语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词多义现象以及其各义项之间的关系及变化一直是语言学家研究的重点。

从语言词汇的历史演变来看,词汇意义可分为本义和延伸义(或拓展义) ,词义的延伸过程是再次对事物进行范畴化或概念化的过程。词汇的本义指词汇的原义,是人类对事物的最初认识;词汇的延伸义指的是从原义派生和演化出来的词义。词汇的本义具有任意性的特征,而延伸义却与人类的认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索绪尔(2003)认为,任意性是语言最本质的属性之一,词汇本义的确定体现着语言的任意性特征,即语言形式与其所指的外界实体之间没有任何自然或必然的对应关系,音和义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符号的读音和意义的最初形成也是任意的。如汉语中的“手”与英语中的“hand”,它们同指一物,但读音和写法在不同语言中的表达形式完全不同。尽管绝对意义的符号是最理想的语言符号 ,但由于世界万物的不可穷尽性,世上没有一种语言可以完全由绝对意义的符号构成。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新生事物不断出现,人们在认识新事物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新事物与已知事物之间存在客观上的相关性或相似性,或是在理解新事物时加入了主观上的相似性。具体表现为运用已知的词汇去命名新事物、表达新观念或描述新经验。于是,词汇的意义就在本义的基础上得到了拓展和延伸,概念被不断扩充与抽象化,赋予旧词以新义,继而产生了一词多义。词汇的延伸义与人类认知世界和人类与外界互动是密切相关的,是人类认知的结果,它受到社会、文化、经济、科技等多方面的影响,是语言发展的必然。由于词汇意义的拓展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词汇的延伸义就不再具有任意性特征,而是遵循一定的认知规律,具有了认知性。

三、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理论阐述

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与语言学结合而成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它以全新的视角和观念对语言中的许多现象做出了新的、有说服力的解释。认知语言学强调人的经验和认知能力在语言运用和理解中的作用。

(一)一词多义与原型范畴理论

传统语义学也研究多义现象,但它只是从语言内部结构联系来研究,并没有把握多义现象的全部和本质。而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与语言学结合而成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它以全新的视角和观念对语言中的许多现象做出了新的、有说服力的解释。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表明,多义现象是通过人类认知手段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

原型范畴理论认为,一个范畴由一些极其类似的成员构成; 原型是同一个概念范畴中能反映本范畴特征的最好、最典型的成员,而其他成员具有不同程度的典型性: 隶属于同一范畴的各成员之间并不存在共同特征,具有互相重叠的属性组合,即所有成员享有部分共同属性,形成家族相似性。

在认知语言学看来,知识是以网络形式存在于人脑中的,在这个网络中有些知识位于中心,有些知识处在边缘位置。位于中心的知识就是网络的原型,它们更易于被提取和记忆。范畴围绕原型这个认知参照点建构,其边界依照典型性程度向外扩展,形成了边界难以确定的更大范畴。多义范畴就是一个以原型意义为中心不断向外扩展的结构,其范畴成员之间常常难以用某个共同的语义特征来概括,其数个子范畴(即子义项)之间通过家族相似关系相联系,形成一个意义链条。词义范畴没有明确的边界,随着范畴的扩展,其边缘变得越来越模糊,随着词义的发展,非原型义项也可能经过隐喻、转喻引申而成为其他义项的原型义项。

Taylor(1995)也指出大多数的语言范畴呈现出的不是单一中心的结构,而是多中心的结构。在词的多义结构中,各词义范畴之间的地位并不相等,而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原型义项身份,这正好与范畴化的原型理论相符合。多义范畴就是以原型意义为中心不断向外扩展的结构,其范畴成员之间常常难以用某个共同的语义特征来概括,其数个子范畴(即子义项)之间通过家族相似性( family resemblance)相联系,形成一个意义链条。原型义项即词的本义,随着词义的发展,非原型义项也可能经过隐喻、转喻引申而成为其他义项的原型义项。来看看名词“window”的意义是怎样拓展的:

(1)The workman delivered the window .

(2)Close the window .

(3)She put her head through the window.

(4)I painted the window while she was standing in it.

在这四个句子中,window 都是以不同的意义出现的,在句(1)中,它指的是作为房间结构的一部分的窗,在句(2)中,它指的是窗可以推动的那一部分,不再包括窗框,在句(3)中,它指的是窗被推开后留下的空间,在句(4)中,前三种意义依次出现。这几个意项之间至少一个或者几个共同的属性,但没有任何属性是所以成员都共有的, 所有意项的家族相似性表现在都与窗有关。因此,window 既有中心含义,又有扩展含义,而这些含义之间不是任意的,而是构成一个相关联的意义范畴,是符合人的心理认知规律的。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一词多义现象是原型范畴理论的一种延伸,原型范畴理论对于一词多义现象的形成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从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或拓展的过程中, 这些互相关联的意义的延伸和拓展主要依靠两种途径:隐喻和换喻。

(二)隐喻、转喻认知模式与一词多义

多义词是在一定的意象图示的基础上通过隐喻和转喻手段而形成的。隐喻和换喻在传统修辞学中只是被看成是两种纯修辞手段,然而在认知语言学家那里,它们被作为两个认知概念来进行探讨。就一词多义现象而言,认知语言学理论认为每一个词条下的诸多含义之间都具有一定的联系, 这些有联系的词义构成了这个词的意义范畴。最基本、最先产生的是执行义项,其他义项由于与基本义项具有某种关联(隐喻或换喻关系)而成为同一词的义项,有的已经成为该词的“字面词义”,有的仍保留明显的隐喻和转喻色彩,但由于已成为一种常规关系,也被列入词义条目中,于是就产生了一词多义现象。

隐喻是一种反映人们深层思维方式与认知过程的语言常规现象。自Lakoff 和Johnson 所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问世,人们对隐喻有了全新的看法:其“实质就是通过某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隐喻认知的实质就是借助具体的为人们所熟知的概念,来表述抽象的陌生的概念,使概念从一个认知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隐喻思维能力随着人的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认识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认识力” 。

一般来说,隐喻在人类认知方面有两大作用; (1) 创造新的意义; (2) 提供看待事物的新视角。隐喻思维能力是随着人的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认知能力。在原型效应的影响下,人们认识事物总是从基本事物范畴开始的,在此基础上开始认识到抽象的概念,即利用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相关性,将新认识的抽象概念与认知的事物相联系,找到它们之间的关联点,从而用对已有事物的认识来处理、对待、思考、表达新概念,这样就形成了认知语言学家所说的认知投射或映射,于是就产生了两个认知域,即源域( 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 target domain) 之间的映射(mapping)。这种映射有两种:一种是从物理的概念域到抽象概念域的隐喻映射,它是以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为基础的;另一种从基本层次范畴到高层次范畴或低层次范畴的转喻映射,它是以事物的邻近性为基础的。

例如,人体部位的词常被用来喻指其它意义: head of a page, eye of a needle, mouth of a river, lip s of a cup, face of a clock。这些人体词的隐喻概念结构是将人们对人体器官的认知投射到对其他事物认知的结果。隐喻是不同认知框架之间的投射,其投射基础是建立在事物之间的相似形。这类词的核心意义的隐喻性延伸使得这类词的修辞意义在语言使用者中确立下来,并成为该词的固定意义进入记号词符,因此,这类词属于多义词。

转喻在语言学文献中谈及的相对少些。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和转喻在本质上都具有概念化和常规化,都是语义延伸的认知手段,都可以被认为是投射过程。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隐喻是不同认知框架之间的投射;转喻则是一个框架内的投射,其投射基础是建立在事物之间的邻近性。一个物体、一段时间、一个概念有很多属性,而人的认知往往多地注意最突出的、最容易记忆和理解的属性,即突显属性,从而用一个突显事物来代替另一个事物。以下是一些常规化转喻实例: (1) 部分代替整体:他是敌人的耳目。(2) 生产者代替产品: 我最近买了一想。(3) 工具代替使用者: 他是一个笔杆子。(4)整体代替部分:我去剪头。转喻的实质是建立同一框架内的不同实体的联系。正是因为有了转喻,人类才能根据不同的视角赋予一词多个义项。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隐喻模式和转喻模式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在一词多义现象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一词多义现象中,多义词的形成并不是任意的,而是遵循一定的规律的。中心义项(基本词义)通过隐喻模式和转喻模式引申出各义项,各义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它们之间的联系是由于它们都来自于一个相同的意象图式。这样各义项和中心义项形成了一个紧密相联的词意范畴。人们理解义项和中心义项之间关系的关键就在于把握隐喻模式和转喻模式。随着语言的发展,在一个词意范畴中,围绕着中心义项的其它义项,有的仍保留着明显的隐喻和转喻色彩,而另一些义项由于长期反复的使用已失去或部分失去了其隐喻和转喻色彩。然而,大多数义项的词义仍保留着中心义项的某种痕迹。

四、结语

本文从原型范畴理论、认知隐喻和认知转喻的角度分析了一词多义的词义延伸过程的认知思维结构和表现方式,它们对于一词多义现象的形成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从认知角度研究多义现象,有助于揭示新义项生成的机制、各义项的内部联系以及语境对语义选择的决定意义。总之,一词多义现象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它的产生是和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模式紧密相关的。从认知角度了解多义现象,可以更好的促使学习者了解各义项之间的内部机制,可以帮助提高学习者的词汇量, 更好地记忆、理解和使用语言。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认知.隐喻[J].现代外语,1999 .

[2]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刘佐艳.从认知角度看多义现象[J].外语研究,2002.

[6]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熊学亮.认知语言学概述[J].外语研究,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