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基金的意义十篇

时间:2023-11-27 17:30:37

社会保障基金的意义

社会保障基金的意义篇1

关键词: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社会保障基金信托;谨慎义务

一、 引言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随后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到,“加强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和监督,推进基金市场化、多元化投资运营”。为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宋明岷,2012),我国开始逐步接受和推行社会保障基金的信托管理模式,如《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第4条规定:“社保基金资产是独立于理事会、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社保基金托管人的资产”,《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第8条规定:“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独立于委托人、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和其他为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固有财产及其管理的其他财产”。

然而,立足于我国当下社会保障基金信托管理的实践(郭晋晖,2014),如何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近两年来,全国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状况明显好转:2011年基金投资收益率0.84%;2012年基金投资收益率7.01%;2013年基金投资收益率6.29%),社会保障基金信托管理模式到底应如何构建、如何发展?本文将对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信托模式、权益关系、忠实义务、谨慎义务等进行分析,从而试图提出我国社会保障基金信托管理的规范化进路。

二、 基本模式:社会保障基金与信托的双重契合

为了保障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权之实现,社会保障基金与信托原理之间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国家作为社会保障基金法律名义上的所有人,社会保障基金体现出一种双重信托的性质:一是,社会保障基金的本身,即劳动者或其雇主基于对国家的信任而依照社会保障的相关法律条款而缴纳社会保障费用,从而形成社会保障基金;二是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政府作为社会保障基金的受托人,将按照市场规则去选择专业的受托人,以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与增值。

1.社会保障基金的第一层信托关系--缴费主体与国家。在社会保障基金的第一层信托关系中,公民是委托人,国家作为受托人,公民基于对国家的信赖,依法缴纳社会保障费用,从而集合而成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障基金体现出一种私益和公益相混合、自益与他益相并存的信托模式。具体而言,社会成员一般是为了自身私益而让渡自身部分财产(缴纳社会保险费),但是由于社会保障之性质,决定了社会保障基金的信托之目在追求私益的同时又带有公益。同时,由于社会保障基金的委托人和受益人相重合,即缴费的私人主体本身就是社会保障基金的受益人,从而社会保障基金是一种自益信托。但是,作为负有缴费义务的社会成员所在单位,并非受益人,用人单位只是出于法律的强制性和社会责任分担而缴纳社会保障费用,在这一层角度上社会保障基金又是一种他益信托(杨燕绥,2012)。

2. 社会保障基金的第二层信托关系――国家与市场主体。在社会保障基金的第二层信托关系中,国家作为社会保障基的委托人,为了更好的管理社会保障基金,将按照法律规则去选定专业化的受托人,受托人将基于信托合同去规范化地运营社会保障基金,来达到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和增值。根据信托的基本性质,国家与市场主体之间的信托带有公益性和他益性的属性。国家是委托人,受益人是全体社会成员,从信托目的来看构成一种公益信托,同时由于信托利益的归属不是委托人本人,那么社会保障基金属于他益信托。第二层信托设立后,被选任的受托人应履行亲自管理的义务。在这一层信托关系中,为了防范社会保障基金运营的风险,信托监管制度的构建将极为重要,它将接受委托人、受益人、相关行政机关以及专门监管机关的严格监督。

三、 核心机制:社会保障基金信托管理的权义关系

社会保障金信托管理的权义关系,是指由法律所调整的在信托当事人之间形成的、以信托财产(社会保障基金)为中心的权利义务关系(朱大旗,2007)。基于社会保障基金的独立性原则,来厘定社会保障基金信托的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的权利义务关系,这样有助于社会保障基金信托管理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

1. 社会保障基金信托之委托人的权义关系。信托之特别成立的关键条件之一是信托财产的转移,即委托人将财产转移给受托人。委托人一旦将信托财产移转给受托人,原则上即不得越俎代庖,而行使受托人之权限,且为保护受益人的利益,原则上也不再赋予委托人任何权利。在社会保障基金信托中,无论是社会保障基金的委托人,还是社会保障基金信托的委托人,除了依照法律规定交付信托财产之外,即承担交付移转财产的义务,亦无需承担其他任何经济上的义务。

在第一层的信托关系中,第一层信托关系的委托人――缴费主体,一旦完成社会保障费用的缴纳,他就基本上退出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过程。在第二层的信托关系中,第二层信托关系的委托人--政府,它的这重身份源于第一层信托关系的受托人地位,政府除了按照法律规定严格选择合格的受托人之外,还应对社会保障基金信托的活动进行一种宏观审慎性的监督。例如,委托人有权查阅、抄录以及复制与社会保障基金信托事务有关的账目及其他文件,当受托人对信托财产的管理存在不当行为或违约行为时,委托人有权要求弥补损失。社会保障基金信托设立后,在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活动中,若因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出现盈亏或产生第三人的债务关系,委托人――政府也无需为此承担法律上的偿债义务。

同时,应予以注意的是,当前各国的社会保障法(或社会保险法)都明确规定了政府在社会保障活动中承担法定的出资义务,但是这种出资义务并非基于上述委托人的角色,不应将其与信托中委托人的义务关系进行混同。这种出资义务乃是基于政府的基本职能,政府在社会保障过程中必须承担的财政补贴或资金补助的法定责任。

2. 社会保障基金信托之受托人的权义关系。信托之特别成立的第二要素是应依信托契约之内容管理或处分信托财产,即受托人接受委托人的委托而对信托财产负有为他人利益进行管理和处分的义务。对于受托人,一方面负有行使信托财产管理和处分之权利,另一方面又承担着不得违背职务或逾越权限之义务(王文宇,2008)。

对于社会保障基金信托的受托人,在第一层的信托关系中受托人为政府;在第二层的信托关系中,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人即为社会保障基金信托的受托人,受托人除了能按照法律的规定或信托契约的约定能获取信托报酬之外,不存在其他相关的利益分配。对于社会保障基金信托的受托人,其固有财产和信托财产不能混同,应实现账户与管理上的双重分离。受托人一旦在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过程中,导致社会保障基金的损失,受托人一般不需承担法律上的赔偿责任,除非受托人违反的法律上或信托契约的事先规定或承诺。

3. 社会保障基金信托之受益人的权义关系。社会保障基金信托的受益人指因受托人管理、处分信托财产(社会保障基金)而享受信托利益的人(所有社会成员)。按照信托的基本原理,当受托人违反善良管理人之注意义务、分别管理义务、直接管理义务以及忠实义务之时,信托关系的受益人是权益的直接受影响者,故在逻辑上受益人应站在监督受托人的第一线,从而提高监督的有效性和正当性。因此,受益人一般享有比较广泛的信托权利,除了有权查阅、抄录以及复制与社会保障基金信托事务有关的账目及其他文件,还能要求受托人对解释所进行的信托投资事由等。但是在社会保障基金信托中,由于受益人是一个极为分散的群体,难以对社会保障基金信托的运营形成有效的监督,对此仍应强化多元并举的监管体系。

在社会保障基金信托的双层信托结构中,受益人始终保持不变――社会成员。社会保障基金信托中受益人的受益权之取得,虽不是等价付费但也是一种有偿取得,只要社会成员或其雇主首先依照相关法律缴纳了社会保障的费用,受益人才有权享受社会保障的基本待遇。同时,受益人只有达到法律规定的一些条件(如基本年限、具体情形),才能享受请求给付社会保障的待遇。同于社会保障基金信托的委托人,受益人亦无需因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盈亏而产生的第三人债务而承担任何法律上的责任。

四、 关键制度:社会保障基金信托管理的忠实义务和谨慎义务

1. 社会保障基金信托管理的忠实义务。忠实义务又被概括为“利益冲突防范原则”,即受托人对受益人负有唯一地为受益人利益而管理信托事务,严禁在信托管理中为自己或第三人谋利。它主要划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禁止受托人利用其信托管理地位而获益;二是禁止以自有资金购入信托财产和以信托资金来购买自有资产;三是禁止与受益人交易,受托人须保证交易的绝对公平与公开透明(周小明,1996)。鉴于社会保障基金信托的性质,社会保障基金信托管理应禁止为自己和第三人谋取利益,它的忠实义务可引申为分类投资和信息披露的两个要求。

对于社会保障基金信托管理的分类投资,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基金主要包括社会保险基金(用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领域)、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压力而建立的储备基金)、补充保障基金(即企业年金)和其他保障基金。对于社会保险基金,因其以现收现付为主,除了留存必要的备用金,一般应以年度平衡为标准,不应出现大量剩余。对于一个年度内,应限定于投资于风险小、周期短的金融产品,如货币型基金;对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由于其规模过大,为避免给国内经济制度带来负面效应,主要应限定于投资海外资本市场;对于企业年金,因其具有明确的个人所有权,应当由完全的市场化经营(王显勇,2012)。

对于社会保障基金信托管理的信息披露,信息披露是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受托人定期且及时地向社会披露具体的运营状况,以防止受托人的违法违规操作,提高社会保障基金信托管理的安全性。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一般都通过健全的法律规定对社会保障基金信托管理的信息披露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例如,美国自1941年开始,就每年一个“信托人报告”,到2004年起,从第一份报告开始的每一年度的报告都能在网络上找到(王洪春、卢海元,2006)。鉴于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基金信托管理的状况,应建立定期信息披露和临时信息披露相统一的披露体系,定期信息披露主要公布基金投资的成本与收益等,临时信息披露主要是针对可能影响社会保障基金信托正常存续的重大事件,此时社会保障基金信托的受托人应当承担强制性的信息披露义务。同时,应大力开展社会保障基金的信息化建设,以形成社会保障、财政税收、企业、银行之间的信息共享系统,并要求社会保障基金信托管理的各个环节都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只要不涉及法律规定不予公开的信息,都应向社会及时准确的公布。

2. 社会保障基金信托管理的谨慎义务。谨慎义务,受托人在信托管理中负有运用通常谨慎的人在处理自己财产时所应有的谨慎和技巧之义务(徐孟洲,2006)。对于社会保障基金信托管理的谨慎义务之标准,由于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原则,受托人应承担高于一般受托人谨慎义务的专家注意义务,即社会保障基金信托管理的受托人应在投资过程中具有最高程度的谨慎。其实由于对于社会保障基金信托的受托人的选拔具有严格的准入要求,因此社会保障基金信托的受托人应该具备良好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受托人也能对社会保障基金信托投资对象的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进行更高级别的监测、判断与调查。

我国《信托法》第25条第2款规定:“受托人管理信托财产,必须恪尽职守,履行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管理的义务”。不难得知,对于受托人谨慎义务的条款规定得极为抽象,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从法律技术的手段而言,这便决定了我国对于社会保障基金信托管理的谨慎义务应进行专门的规定。对此美国的经验值得借鉴,1974年美国《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第404条第1项,对受托人的谨慎义务进行了细化性的规定――“谨慎人的谨慎标准”――“受托人在将有关的联邦雇员养老金基金资产进行信托投资的过程中,应当”运用充分的注意、技能、谨慎与勤勉,即在相同的情况下一个具有同等能力和对事物具有同样的熟悉程度的人在处理相同性质与相同目的的事务时通过会运用的注意、技能、谨慎与勤勉。“1995年美国《统一谨慎投资人法》第2条第3款更是对受托人谨慎投资义务的具体要求进行了列举性规定(具体列举了8项受托人在管理信托财产和将该项财产运用于投资时所应当考虑的因素。如整体经济条件、通货膨胀或紧缩可能造成的影响,由投资决策和策略产生的预期的税收负担等),这为受托人对谨慎投资义务的承担提供了更具可操作性的标准和依据。

基于上述简析,对于我国社会保障基金信托管理的谨慎义务,至少应包括以下三点:第一,受托人必须行使充分的注意、技能、谨慎和勤勉的义务;第二,受托人在投资时应进行多项目的科学投资组合,并对投资的资产类别、投资比例等应进行直接的数量限制,以最大程度地规避投资的风险和保障基金的安全;第三,受托人必须严格控制成本,并确保投资收益不低于法定的最低收益率。对此有学者提出了双重性的硬性指标,社会保障基金信托投资的年收益率不应低于同年度的通货膨胀率再加三个百分点,并且应超过当年的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20%以上(汪泓,2008)。

五、 结论

在社会保障基金信托的成立过程中,第一层次信托的成立具有强制性,第二层次的成立具有自治性,第一层次信托关系是第二层次信托关系存在的基础。两者都基于对国家主体的信赖,才能实现国家作为信托关系主体身份的转换――由第一层社会保障基金的受托人转变为第二层社会保障基金的委托人。不同于的是,社会保障基金的第一层信托――国家作为一种公法主体,第二层信托法律关系的主体――国家乃是作为私法上的民事主体,按照意思自治原则与选择的市场主体缔结信托契约,并对受托人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

但是,对于我国当前的立法现状,我国民商事性质的《信托法》难以为社会保障基金信托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法律支持;同时基于社会保障基金信托管理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主要应遵循商法自治原则和公权介入原则,这也就决定了社会保障基金信托管理也非我国《社会保障法》所能完全调整。社会保障基金信托作为民商法和社会法的交叉性产物,应根据社会保障基金信托管理的特点,另行制定社会保障基金信托的特别法律规范,这样才能对社会保障基金信托的管理提供充分的法律支持,这是我国社会保障基金信托管理发展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宋明岷.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理论、实践与案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2.郭晋晖.全国社保基金跑赢通胀.广东千亿养老金分享高收益.第一财经日报,2014-03-27.

3.杨燕绥.社会保障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朱大旗.金融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王文宇.金融法.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8.

6.余卫明,贾楠.论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信托受托人的谨慎义务.时代法学,2013,(6).

7.周小明.信托制度比较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

8.王显勇.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监管法律制度研究.经济法研究,2012,(11).

9.徐孟洲.信托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重点项目: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重大项目“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统计测度、国际比较与影响因素研究”(项目号:2013LD03)。

社会保障基金的意义篇2

关键词:和谐社会 农村社会保障 制度

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障碍

公平与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前提与基础,和谐社会的目标追求需要落实在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是极不公平的,与构建和谐社会也格格不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障碍。只有公平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才能到来,否则构建和谐社会就成为一句空话。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我们认识和谐社会的一个视角,只有当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时候,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才会到来。

二、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

1.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只有实现社会公平,才能协调各方面的社会关系,从而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公平社会应当保障每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平等的国民待遇,不受民族、性别、职业等等的差异而受到歧视和限制。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如果把农民排斥在社会保障范围外,农民基本生存权利都不能得到社会保障,和谐社会无从谈起,社会再发展,也无法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以人为本”只有在和谐社会中才能得到体现。公平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利益的分配和谐,是和谐社会的真实体现。如果没有一个公平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如果没有一个包含广大农民在内的从养老到医疗、失业等项目的社会保险体系,构建和谐社会就会缺乏坚实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基础,或者说,离开了这个坚实的基础,和谐社会就无法实现。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

2.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唯有社会和谐,才有社会稳定;唯有社会稳定,才有社会和谐。一个连稳定都有问题的社会,无法建立和谐社会。在任何一个社会形态中,保障民生对保持社会稳定、缓解社会矛盾和冲突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古今中外,人类的一切冲突和战争,大多是由不和谐因素引发的。我国正处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3000美元的敏感阶段,社会保障的“一国两策”如果继续实行下去,势必使工农、城乡之间的差距和矛盾进一步加剧,达到一定的程度将有可能危及社会的稳定与安全。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平衡各方利益关系,保障农民最低的生活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农村社会保障的缺失,不仅严重影响到农村和整个中国社会安全与社会稳定,而且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框架下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

要建立完善的农村保障制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绝不能回避。公平与正义、协调与有序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框架下,必须做好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有关工作:

1.加强立法工作。社会保障立法先行或依法推行,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惯例,现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很重的“非法制化”色彩,也没有体现出其公平与正义性。作为政府必须通过立法工作和程序,把广大农民纳入由国家所编制的社会保障安全网之中,把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纳入法制的轨道,强制农民参加农村社会保障,使农民从自愿投保到强制性缴费的转变。要公平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尽快制定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农村社会保障法规及具体实施细则,以法律形式规定农村社会保障的原则、性质和组织结构;规定保障基金的筹集、管理和运行办法;规定政府扶持农村社会保障的责任方式等等,使农村社会保障事业有法可依。

2.做好宣传和规划工作。农民社会保障意识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前提和基础,各级政府和组织要强化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农民参加社会保障的意识。要根据农村的特点,制定出适合农村的宣传教育规划,按照“舆论先行”的原则,在农村进行广泛的社会保障政策以及社会保障优越性宣传;要建立社会保障宣传日,确立宣传主题,扩大宣传效果,让农民了解社会保障将给他们带来的实惠,增强他们主动参与社会保障的意识。要加强政府的督促和检查力度,将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列入政府工作的考核范围,努力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各级政府须把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列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优化配置社会保障资源。一方面,对保障项目、保障标准、资金来源、保障对象、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等方面做出制度安排。另一方面,设立专门的管理和监督机构,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

3.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切实增加政府投入,进一步推进由财政支撑的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在资金筹集上,要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多渠道筹集保障资金。如何筹措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是农村社会保障成功与否的关键。目前,“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资金来源包括财政预算拨款、国有股减持收入、公益金收入和投资收益。要在国家的财政预算中,根据社会保障资金的需求,在财政支出中公平地划出农村社会保障基金,才能确保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足额到位。另一方面可以接受社会对保障事业的捐助、部分罚没收入、土地的转让费、公益金收入和投资收益等,都可以吸收充实到社会保障资金中来。国家还要可以通过开征新税源或完善有关的税收制度,以保障农村社保资金的来源。建议财政部发行社会保障特种高利率国债,提供适合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特种建设项目。

4.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确保资金保值和安全。2000年,政府做出决定,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同时设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运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现其保值增值。从这几年的情况看,理事会较好地实了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目标。应强调资金的专用性,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挪作他用,对违规者应严肃处理,追究其法律责任。此外,必须设立全国统一社会保障账号,国家为每个农民建立完全个人账户制,政府每年为他们支付一笔社会保障金,农民不论前往何地工作和生活,账户随其工作地转换而转移。强制社会各种经济成份的用人单位、企业必须为农民工存入一笔社会保障金,直接注入个人账户。

5.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应尽快建章立制,以规范、具体、配套的政策措施保证这项事业的健康发展。要健全组织机构,理顺管理体制。建立有财政、劳动、民政、卫生等部门组成的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机构,负责规划、政策、实施办法的制定和资金征收、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以及资金保值增值的策划。明确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在资金筹措和管理等方面的责任分工。建立健全适合农村社会保障实际工作的业务、财务、基金和档案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严格监督和检查,实行业务公开和信息定期制度,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大力推行和普及规范化操作。要加快实现农村社会保障四级平台(市、镇、管理区、村/社区)的网络建设,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协管员队伍来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切实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工作。

总之,尽管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需要做许多工作、也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要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勿容缺失。如果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建立,大量农民被排斥在社会保障的范畴外时,就武断地宣布和谐社会的到来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参考文献:

①胡锦涛: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团结[N].人民日报,2005-02-20(01).

社会保障基金的意义篇3

「关键词欠薪,欠薪保障基金

近年来,农民工的工资拖欠问题日益突出,部分用人单位恶意拖欠职工工资的现象履见不鲜,鉴于我国尚无全国统一的可执行的工资保障规定,如何保障劳动者取得被用人单位拖欠的工资是当前我国劳动法劳动报酬保障领域急需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国外,许多国家立法规定了欠薪保障的特别措施,其中主要包括欠薪索赔特权制度和欠薪保障基金制度。对于如何建立欠薪保障基金制度,我国的深圳、上海和香港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定。本文将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展开论述,重点讨论我国如何构建欠薪保障基金制度。

一、各国及我国各地方欠薪保障基金立法考察。

1、各国立法概况。

各国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主要是通过规定工资优先债权的形式保护工人索赔企业欠付工资,但是由于优先权的行使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实践中遇到困难,于是开始考虑能否建立一个第三方的机构来保障劳动者的权利。关于欠薪保障基金的立法最早出现在1966年的巴西,巴西建立了一个服务工龄保障基金,该基金仅保障雇佣合同结束时应支付的工龄补贴。目前最主要的欠薪保障基金立法主要集中在西欧各国。西欧各国的工资保障基金(即本文论述的欠薪保障基金)立法自1967年开始,该种基金的性质属于社会保障的范畴,设立的目的在于为雇主对其工作人员欠下的债务提供担保,所承保的风险是企业的无偿付能力。综合考察各国的立法,工资保障基金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该制度的适用范围、工资保障机构的行政管理筹资、工资保障基金运转的条件、受保障制度保护的索赔类别、所保护权利的数额限制、支付程序等。作为我国邻国的韩国在遇到严重经济危机后,针对大量发生的企业破产和劳动者失业现象,为确保劳动者的工资得到支付和社会安定,于1998年2月20日制定了《工资债权保障法》。在该法中规定工资债权保障基金作为劳动部部长代替事业主支付工资和退休金的来源,由从业主征收的费用组成以及工资债权保障上的征收金适用产业灾害保障法上的一些规定。

2、《深圳经济特区欠薪保障条例》(以下简称保障条例)与《上海市小企业欠薪基金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基金办法)比较分析。

保障条例系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基金办法”由上海市政府,上述两件立法均属于地方法规规章,为我国欠薪保障立法的大胆尝试,在其条文中对欠薪保障制度的基本结构进行了初步构建,本文拟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为后文的论述提供制度基础。经笔者比较两者条文,发现上述两件立法有以下共同点:(1)二者均在第一条中提出制定的目的在于保障职工合法利益和维护社会稳定;(2)对于欠薪的解释基本一致,即企业应支付而逾期未支付给员工的工资;(3)均设立欠薪保障基金的管理机构,保障条例中规定由深圳市政府设立欠薪保障基金委员会,基金办法规定上海市小企业欠薪基金委员会负责欠薪基金政策的制定和协调工作;(4)欠薪基金的主体来源均为企业缴纳的欠薪保障费、基金的利息收入和投资收入;(5)欠薪保障费均由工商管理部门在办理企业年检或注册时收取,并统一划拨专门设立的欠薪基金专户,欠薪保障费在企业成本中列支;(6)规定垫付的欠薪数额的限制;(7)规定了垫付欠薪的追偿制度。

保障条例中的下列规定为基金办法所无:(1)该条例适用于特区内的企业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员工;(2)欠薪保障实行缴费与共济、垫付和追偿相结合的原则;(3)欠薪保障基金委员会由政府、员工和企业等方面的人员组成,并规定市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是欠薪保障工作的主管部门和日常办事机构;(4)欠薪保障费的标准是上年度市政府公布的最低月工资标准的70%;(5)对于欠薪基金用于日常管理费用支出限定为不超过当年收取的欠薪保障费的5%;(6)控制欠薪保障基金的投资项目和投资总额占欠薪保障基金余额的比例;(7)规定企业员工请求劳动部门垫付欠薪的条件和程序性要件;(8)对于违反该条例的相关责任人规定了相应的罚则;(9)规定劳动部门每年应当将审计部门的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10)规定了对劳动部门的处理决定的救济措施。

与保障条例相比,基金办法具有以下的特殊规定:(1)基金办法第一条规定的制定目的中还包括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2)欠薪的范围不仅限于企业到期未支付的工资还包括企业应缴纳而逾期未缴纳的社会保险费;(3)适用的范围仅限为符合国家和上海市确定的小企业划分标准并已履行本办法规定交费办法的企业;(4)欠薪基金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中不包括劳动者的代表;(5)欠薪保障费的标准是上海市上一年度在职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6)规定符合办法规定的企业可以申请垫付欠薪,企业职工只有在企业无法提出申请的情况下提出申请;(7)规定了基金实施情况的报告制度和专项审批制度。小结:经过比较分析,笔者认为保障条例结构上更趋于完善,其共分六章,分别为总则、欠薪保障机构、欠薪保障基金、欠薪的垫付、垫付欠薪的追偿和 罚则;内容上更注重对劳动者利益的保护,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其规定处理欠薪垫付申请的尽速审查和办理;基金管理上注重维持整体欠薪资金的平衡。基金办法虽然结构内容较为简单,但从管理体制上更注重各个行政机关之间的配合和协调,但只对欠薪基金委员会的职责作概括性的规定未涉及具体职责;在欠薪保障范围内将社会保险费包含在内(此举更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3、香港地区的《破产欠薪保障条例》(PROTECTION OF WAGES ON INSOVLENCY ORDINANCE)。

该条例共分七部分,分别为导言、破产欠薪保障基金委员会、基金、财务条文、从基金所作的拨款、已付款项的追讨和杂项。现择其主要规定作简要介绍:(1)在该条例的法律公告中表明该条例旨在订定条文,设立一委员会,以管理破产欠薪保障基金,并规定雇员在其雇主处于无力清偿的情况下,可获该基金拨付款项;(2)导言部分主要是对条例中的若干概念进行解释,如工资(wages)指公司清盘时,申请人根据《公司条例》有权获优先偿还的工资或薪金,或在破产案中申请人根据《破产条例》有权获优先偿还的工资或薪金;(3)破产欠薪基金委员会部分主要是规定基金委员会的名称(Protection of Wages on Insolvency Fund Board)和性质(body corporte)、委员会的职能及权力;(4)基金部分规定了基金的来源和从基金拨付的款项,其中基金的来源为财政拨付、对已付款项的追讨、利息和其他收入以及合法拨付的其他款项;(5)财务条文部分主要规定基金的管理和审核;(6)第五部分至第七部分对于款项的支付、追讨已垫付款项以及各种罚则做了规定。这部条例虽然规定的仅是雇主破产时对于雇员工资、代通知费、遣散费未得到支付的保障,但对于我国构建欠薪保障基金制度仍有借鉴意义。

二、欠薪保障基金概念的理论界定。

结合上述立法可以看出在规定欠薪保障基金

制度存在诸多的差异,笔者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各异,因此有必要对欠薪保障基金概念重新进行理论界定。

首先必须明确欠薪的概念。欠薪一般称为“拖欠工资”,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不同的解释。如果单纯地从劳动合同的债权债务关系上来定义欠薪,主要是指因经营者逃遁、企业经营不善、破产等原因使用人单位无法支付到期应支付的劳动报酬。上述定义仅考虑到用人单位或经营者的因素,对于劳动报酬是否与劳动者的劳动相对应等因素未予以考虑,从而可能出现一些用人单位通过变相压低劳动者的工资的方式逃避对工人劳动报酬的欠债,从中谋取高额利润,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基于此,从单方面定义欠薪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及劳资关系发展的需要,必须从多方面对欠薪进行定义。笔者认为在定义欠薪的概念时必须考虑如下因素:(1)对于工资的理解:工资,又称薪金,其广义,即职工劳动报酬,是指劳动关系中,职工因履行劳动义务而获得的,由用人单位以法定形式支付的各种形式的物质补偿。广义的工资应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工资性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笔者认为从保护劳动者权益出发,此处的工资应作广义理解。(2)是否应该将用人单位拖欠社会保障费纳入欠薪概念?在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除了根据劳动合同支付约定的工资外,还承担一定的支付义务,必须按照国家法律规定为劳动者支付一定的社会保障费,如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等。而且从长远角度进行考察,后者对于维护社会安定更具有实际意义。但是笔者认为劳动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拖欠社会保障费的行为可以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100条的规定责令限期缴纳以及加收滞纳金,故无须继续规定欠薪保障基金制度。(3)考虑到最低工资保障对于我国具有特殊的意义:是建立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条件;可以作为国家干预分配保障劳动者权益,保证社会的发展和稳定的手段;能够与国际劳工组织工资制度接轨。因此在欠薪概念的界定中也应引入最低工资保障的概念,即对于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低于国家(或地区)规定的最低工资保障线标准,也归入欠薪的范畴。综上所述,本文讨论的欠薪主要是指因用人单位破产、依法整顿、经营者逃匿或其他原因造成用人单位无力或故意逾期未支付应支付工资和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更多》「提示 您好!阅读本文需要交费,如果您想继续阅读,请登录或注册成为法学文献库读者!

「参考文献

[1]关怀、赵履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务全书》,经济日报出版社1994年版。

[2]英主编:《外国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王叔文、许崇德、肖蔚云、回沪明主编《最新香港民商法律》,人民法院出版社。

[4]王全兴着:《劳动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社会保障基金的意义篇4

[关键词]见义勇为;权益保障;地方立法

[中图分类号]D9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1X(2011)06-0051-05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语出于《论语・为政》中的“见义不为,无勇也”,意为看到合乎正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见义勇为行为体现出见义勇为者个人的高尚品德和社会的良好风尚,自古便作为英雄壮举受到我国社会的大力提倡与褒奖,在当代依然具有广泛的思想基础和现实意义,是政府倡导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见义勇为的伦理基础逐渐动摇,支配见义勇为的道德观念受到挑战。现实生活中,见义勇为引发的各种纠纷日渐增多,见义勇为人员因保护他人利益致使自身遭受损害却无以弥补等现象已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毫无疑问,见义勇为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应当获得包括法律层面的最为充分的鼓励和保护。为在全社会彰显见义勇为行为、切实保护见义勇为人员的权益,构建见义勇为权益的法律保障制度势在必然。

一、见义勇为权益保障的立法现状

现代伦理的立法方式是一种依靠国家权力解决社会道德问题的方式。见义勇为需要国家用法律制度的形式加以保障,赋予其“具有强大力量的强制性质”,才能真正实现弘扬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营造公平正义社会环境的目标。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民法、刑法、行政法、社会保障法等各部门法大多有调整见义勇为行为及其法律关系的相关内容,然而由于各部门法自身的局限致使充分保障见义勇为的社会效果难以完全实现。就目前而言,呼声日盛的见义勇为统一立法尚待出台,现行法律法规没有见义勇为的专门规定,没有明确见义勇为的社会保障权益和具体救助内容。鉴于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无法全部由全国人大立法解决,地方的先行立法将为国家立法提供宝贵的经验,并摆脱某些社会生活领域无法可依的困境。在国家需要用法律规范调整见义勇为行为,但因立法条件不成熟、法律尚不能及时出台的前提下,及时进行见义勇为的地方立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地方立法机关根据《立法法》第六十四条所规定的“国家尚未制定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根据本地方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性法规”,陆续制定了各种地方性见义勇为保障法规与规章。至今已有31个省级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的相关条例颁布实施,并辅以大量的规范性文件。地方性见义勇为法规与规章的出台,是对道德领域的美德予以法律上的确认,是我国见义勇为立法发展的重要表现。这些地方立法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见义勇为概念的界定、见义勇为行为的申报与确认、见义勇为人员的奖励与保障、见义勇为基金的筹集与管理、相关的法律责任等方面,其核心在于鼓励见义勇为行为、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对处理见义勇为事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实现了国家对见义勇为统一立法之前的先行保护。

然而见义勇为地方立法的层级较低、水平参差,所设置相关见义勇为的行政确认、后续保障、责任追究等规范制度并不健全。在最为基础的见义勇为行为认定上,各地方性法规亦存有极大的差异,以致“这种现状直接引发了实践中对见义勇为者资格认定的不规范”。如对见义勇为的非义务、非约定对较少。

(六)基金运用不合理。见义勇为基金的设立一般由地方立法来明确,但在有的地方有此立法规定、有的地方却无此立法内容的现状下,见义勇为基金就难以使见义勇为人员得到同等保护。而许多地方的见义勇为基金功能单一,主要支出是一次性表彰、奖励、抚恤见义勇为人员和对生活困难的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属发放慰问金,缺乏应有的持续救助项目。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实际上是法律责任不明确的充分体现,从而也进一步弱化了国家和社会对见义勇为者权益切实保护的力度。

三、完善地方立法的价值取向和内容要求

地方立法是我国立法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立法的必要补充,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地方立法的首要任务,就是以立法的形式创造性地解决地方可以自行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当前国家立法难以有效或有针对性解决的当地实际问题。见义勇为地方立法的完善应体现与时俱进的要求,以解决见义勇为权益保障的现实问题为归依,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而推进。

在见义勇为的法律保障过程中,“如何认定和对待见义勇为行为不仅事关道德困惑和法律纠纷,而且会直接衍生社会问题”。“见义勇为”之“义”体现在没有职责约束或外力压迫前提下对道义的自觉追求,“勇”体现在面对已然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危险仍选择利他的行为。见义勇为权益保障的地方立法需要给予见义勇为行为的含义与范围以合理的说明,既表明“义”的主观追求,又具备“勇”的具体表现。由此,见义勇为当以没有约定或法定义务为前提,其范畴不应局限于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行为,防止或减少自然灾害与意外事故所造成损害的行为同样呈现出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价值观,亦应得到法律的肯定与保护。见义勇为地方立法还需谨守“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的公论。见义勇为的内涵应避免“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这样具有道德强制意味的标准,而体现出保障人权的原则和生命至上的人文情怀。同样,见义勇为概念本身不应包含诸如贡献突出、表现突出、事迹突出等要素,对见义勇为的认定不宜采用过高的人性标准或“以成败论英雄。归纳地方立法经验和已有的研究,见义勇为在法律意义上可以界定为没有约定或法定义务的自然人为使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利益少受或免受不法侵害、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积极实施救助的合法行为。

一个社会,当它不仅被设计得旨在推进它的成员的利益,而且也有效地受着一种公开的正义观管理时,它就是组织良好的社会。完善见义勇为地方立法的意义不仅在于使见义勇为人员的个体权益得到保护,更重要的是通过保护个体权益来提升社会正义感和增强社会安全感,进而彰显见义勇为传统美德的精神力量。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对政府的基本要求。地方政府应当主动履行保护见义勇为的职责,对见义勇为受损者的正当诉求做出及时的回应。这是由于政府担负着维护社会秩序的法定责任,而在某种意义上,见义勇为行为是对政府责任及时、必要的补充,延伸履行了政府对社会秩序及公共利益的管理职责。如果政府既大力提倡见义勇为以实现公共行政目的,又不主动、积极、充分地履行行政义务,就有悖于行政权责一致的基本原则。社会

主体帮助国家实现既定目标,国家亦应对这种行为予以奖励与保护。由此,政府理应积极主动地维护见义勇为人员的合法权益,及时确认见义勇为行为,充分表彰、奖励见义勇为人员,并给予因见义勇为遭受损害的人员以行政补偿。

见义勇为的合法权益包括见义勇为行为获得政府确认、表彰和奖励,见义勇为负伤者获得医疗部门即时救治,见义勇为负伤、致残、牺牲者的医疗、生活、家庭赡养抚养等获得充分的经济救助和补偿,见义勇为人员及其亲属不受不法侵害等内容。目前,地方立法都侧重于对见义勇为实行奖励,但是奖励既不可能针对所有的见义勇为人员,又往往难以弥补见义勇为的实际损失。见义勇为地方立法的重点是对见义勇为人员法定权益的保障,不能简单地将行政法意义上的见义勇为行为作为奖励的对象,而应当比照国家职责行为给予其充分保护。见义勇为权益保障的地方立法在进一步完善的过程中必须体现责任政府的内核,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见义勇为偿付体系。行政补偿的实质在于政府对维护公共利益而蒙受损失的见义勇为人员给予经济上的弥补,以平衡公共利益和个体利益的关系、实现法律上的公平正义。对见义勇为人员的行政补偿,是见义勇为人员受损权益补救的重点。地方立法应形成和完善见义勇为的行政补偿制度,明确规定行政补偿的义务机关、行政补偿的范围、标准、方式和程序。

四、地方见义勇为权益保障机制的构建

近年来,见义勇为引发的纷争日见增多,凸显出现有的救济途径已难以适应当今实行市场经济并蕴含多元价值观的社会现实。地方政府承担起倡导与性质的确定上,北京、湖北等地方法规都没有相应规定,云南条例只是将“职务上负有特定义务的人员履行职责的行为”排除在外,黑龙江规定则排除了“法定职责、法定义务、约定义务”行为,但大多数地方立法都没有完整关注到职务之外的法定义务行为、合同约定义务行为或由先前行为引发的义务行为等特殊情况。随着见义勇为保护和奖励工作的开展,法律规定的内在缺陷逐步显现出来,部分地方立法机关由此对见义勇为规范进行了一系列修改。但立法理念和内容的差异并未得以消弭,各地的见义勇为立法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的状态。

二、见义勇为权益保障地方立法的局限

见义勇为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的出台,使得对见义勇为人员的保护与奖励有法可依、于法有据,为见义勇为人员的权益设立了基本保障体系。但是,见义勇为地方立法由于其地域立场而呈现差异,在对见义勇为行为的定性、构成要件、认定条件、审批机关、奖励保护措施等方面的规定各不相同,其结果是给予见义勇为人员有关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待遇差别极大。而且,此类地方立法往往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和制度上的缺陷,其部分内容尚不规范,尤其缺乏长期救助的硬性规定,无法全面和持续地保障见义勇为人员的切实利益,以至于见义勇为人员常陷入所谓“流血又流泪”的困境中。

(一)基本内容不统一。对于何种行为才构成见义勇为,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中的解释差异甚大。有的以“挺身而出”或“不顾个人安危”为核心来定义见义勇为行为,有的则不设定见义勇为人员的行为程度以规避过高的人性标准。个别条例将“救死扶伤”列为见义勇为行为,而其余多数则没有确认“救死扶伤”为见义勇为的行为内容,其结果造成同一行为可能在甲地被认定为见义勇为,而在乙地就无法得到承认。相似于见义勇为行为确认标准与内容的不一致,在见义勇为的申报主体、申请程序、时限要求、评定细则等方面,各地立法同样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地方立法观念的参差不齐。

(二)政府认识有偏差。在对见义勇为人员所受损失的补救途径上,地方立法所规定的解决方式是见义勇为人员的医疗、护理、交通、误工、丧葬等费用,依民法规定由侵害人承担;侵害人无力承担的,由受益人适当补偿;补偿不足或无力补偿的,由单位支付;无单位或单位无力支付的,由核定划拨的政府财政专项资金予以解决。政府站在最后端的救济方式,表明了地方立法者没有认识到,无论是“与犯罪分子作斗争”或是“救灾抢险”都是政府不可推卸的法定责任。见义勇为行为实质上代为实现政府管理职能,亦应得到政府的回馈与补偿。地方立法所隐含的政府责任缺位,造成见义勇为人员的合法利益诉求难以实现,因见义勇为行为所遭受的损害无法得到应有的弥补。

(三)部门协调无依据。地方立法一般规定见义勇为奖励和保护的相关工作涉及公安、民政、劳动保障、卫生、财政等行政管理部门。多个部门或同一部门不同级别的机构参与见义勇为工作,容易出现职责不明晰、协调不充分的弊端而使得救助行动被迫迟延。如公安机关对与治安有关的见义勇为事件负有法定责任,可以对当事人行为是否属于见义勇为性质进行认定,但由哪个部门承担非治安事件的见义勇为行为定性则没有统一的规定。又如见义勇为人员身受重伤、面临生命危险但无钱支付医疗费用,有关部门能否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充分的材料认定见义勇为行为性质、提供救治费用或开通紧急救助通道,民政、劳动保障和其他相关部门如何协调解决当事人具体困难等类似问题,在多数地方立法中没有明确依据。

(四)善后工作不充分。由于没有统一的基本救助标准,目前见义勇为人员权益的后续保障效果并不理想。从各地政府对见义勇为人员的救助方式来看,主要是在授予一定荣誉称号的同时给予金额并不算高的一次性物质奖励。这样的奖励只能解决一时之苦,对于受伤致残或无生活来源的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属来讲,今后的生活并不能得到足够的保障,后续治疗费用也没得到有效的解决。有关规定对见义勇为行为引发的善后安置工作,如致残人员的再就业、子女的入学就业、见义勇为牺牲人员家属的抚慰等问题没有予以应有的关注。

(五)经费来源不稳定。救助见义勇为人员的专项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或社会捐助。在全国大多数地方,见义勇为的经费筹措仍面临着财政拨款不足、社会捐赠有限的难题。见义勇为事务的政府管理部门可以由财政拨款获得用于奖励、救助见义勇为人员的经费,但数额较之实际需要明显不足。见义勇为地方立法大多规定设立以社会捐助为主要来源的基金与专款。而来自社会的捐助往往发生在引发舆论关注的见义勇为行为发生时或见义勇为人员生活特别窘迫的情形下,平时持续稳定的捐助相保护见义勇为的责任,通过行政立法来创设保障机制,是落实见义勇为权益保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注重见义勇为权益保障机制的运行效益,提高见义勇为地方法规制度的执行效率,应该成为见义勇为地方立法特色的内在追求。

(一)地方政府先行补偿

在现行法律体系下,见义勇为可以通过侵害人赔偿、受益人赔偿或者给予补偿、政府行政补偿这三个途径获取经济上的权益补救。现实生活中,见义勇为人员所期待的经济弥补,可能由于侵害人或受益人不愿意或者没能力承担而无法实现。在此情形下,地方政府实施先行救济理所当然地成为及时保

障见义勇为人员权益、有效解决见义勇为权益补救困境的根本方式,这是由于政府负有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法定责任,应给予虽无义务却见义勇为的高尚行为以切实保障,承担见义勇为行为因维护公共秩序与安全、保护他人合法权益所支付的代价。具体来说,见义勇为者在实施救助行为中为维护公共利益而支出的费用应由国家财政负担,见义勇为者在见义勇为中的实际损失也应由国家财政负担。见义勇为权益保障费用由国家财政负担并通过政府专项基金先行支付,可以使见义勇为人员及时获得精神上的安慰和经济上的弥补。在先行补偿之后,地方政府可行使代位权向侵害人或受益人提起追偿,从而完整地达到公平正义的法律效果。

(二)落实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目前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针对暂时或者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陷入生存困境的社会成员提供应急性、暂时性和补偿性的物质帮助,包括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优抚与安置等内容。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涉及见义勇为的直接规定,而且因为见义勇为具有获得侵害人或受益人在民事方面赔偿、补偿的可能性,见义勇为人员在理论上有获偿途径、不致生活困顿而排除在救助范围之外,政府是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障中最具决定意义的主体。为褒扬见义勇为行为、解决见义勇为人员的后顾之忧,地方立法应当突破现阶段社会保障体系的制约,确立政府救助见义勇为人员的责任与内容,使见义勇为人员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与政府的全面救济。落实救助见义勇为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就必须明确对见义勇为人员实行经济补偿、精神奖励和物质帮助的具体措施,明确因见义勇为引发的如医疗费用的来源、就业安置的方式、生活困难的补助标准、定期慰问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庭等后续事宜,真正使见义勇为人员依靠社会保障机制获得物质帮助与政府福泽。

(三)建立救助联动机制

目前,我国各地政府处理见义勇为事务的日常管理机构主要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公安机关、民政部门、见义勇为基金会,前两种情形占大多数。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没有明确主管部门和职能责任,并受处理见义勇为事务有关机构的人员编制、办公经费、任务繁杂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见义勇为救助常被视为这些机构的附带职能,以致影响见义勇为工作的现实效果。针对执行主体多元化的现状,地方政府应整合见义勇为管理职能,在现有管理部门的基础上建立救助见义勇为人员的联动机制。各地方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具有组织、指导、协调、检查各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职责,由其为主处理见义勇为事务较为适宜。现实可行的救助联动机制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负责牵头处理见义勇为人员的救助工作,协调医院、公安、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以最短时间迅速参与救助,开辟救助见义勇为人员的绿色通道,并形成由公安、民政、财政、教育、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或社会团体参加的见义勇为人员认定、表彰、抚恤等工作的连续处理机制。

(四)妥善运用救助基金

社会保障基金的意义篇5

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1.1社会保障制度定义。

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政府的管理之下,按照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为保障人民生活而提供物质帮助和服务。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是国家,途径是将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社会保障的对象则是暂时或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的公民,为他们提供生活必需品,其目的是保障居民的最基本生活需要,而非共同富裕。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主要有:集体投保、个人投保、国家资助、强制储蓄等,社会保障的对象按照法律规定也有严格的规定:对生活水平达不到最低标准者实行救助,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使全社会成员享受到社会保障的物质和文化福利,保证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2社会保障制度意义

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安全。具体来说:第一,它能优化资源配置,弥补市场分配的盲目性,保证社会收入的相对公平,这对缓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它解除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使劳动者能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也为他们创造安心工作的心理环境。第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能够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保证和谐社会的顺利推进。第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进社会内需的发展,这样最终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的收入,使得社会内需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发展的状态。

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探析

2.1社会保障覆盖面小,实施范围窄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如:城市职工的养老、医疗、失业等都责任都有所在的企业来承担;社会保险金的发放和退休人员、下岗职工的日常管理工作仍主要由企业来承担。这些不仅严重制约了一些效益不好的企业的自身发展,更有甚者有的企业由于负担不起而难逃破产的命运。在我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资金,依照法律的规定是由企业、社会、财政三方面共同筹措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一些企业其自身效益很差,往往会造成一些下岗职工享受不到社会保障带给他们的利益。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小,基本上集中在城市的公有制单位中。并且,在城市中,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也有待扩大。比如,在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过程中,由于一些人并未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或者没有参加社会保险,在他们当中,很多人就没有达到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水平。城市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在农村和小乡镇以及的人员了,我国大多数农村的养老保险覆盖率更是低的可怜,其养老方式主要是以家庭为主,在农村,人们总是持有这种观念“小病不去医院,大病去不起医院”。因此扩大社会保障在农村的覆盖面是我国社保建设的重中之重。

2.2社会保障资金方面的问题

目前,社保资金主要存在总额不足、管理不规范和执行成本高等三方面的问题。

(1)社保资金的总额不足。

近几年,在我国老年人的数量逐渐增多,最近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还在逐步加快。另外,离退休人员特别是原来在社会统筹企业工作的人员,目前每年的离退休人员也不断增加,这使得养老金的支出数量随之增加。较之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保缺少资金积累,现在社保存在的问题是资金的积累速度远落后与经济的发展速度。即社保基金的发展速度跟不上我国社保的改革发展。这种状况将使国家颁布的一些利国利民政策得不到彻底的贯彻。

(2)社保资金管理不规范。

社保资金管理不规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目前在我国的社保管理体系中,存在职能交叉、体系分散等问题,这在筹集社保资金的过程中,极易因为职权不清而发生相互抱怨、推卸责任的情况;另一方面,总体上,我国的社保体制缺少规范性,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构,在社保资金运用上,经常会出现挤占、挪用或是浪费的现象。除此之外,社会保险基金没有纳入国家财政体系内,这限制了省级地区间基金的调剂。社保资金在运用过程中,经常出现企业和政府之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职权不明的现象。

(3)社保资金执行成本高。

社保资金执行成本高是指社保资金中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成本高。目前,社会保险项目中的养老、医疗和失业补助等项目的资金积累形式强制力度不够,收费困难。加之,群众对未发生的事情总是持有怀疑态度,因此缺少群众的支持,被征收对象很难对此积极的配合和支持,增加了资金积累的难度。此外,在我国,社会保险费用由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在法律保障上,我国的现行法律在此方面的规定尚未健全,因此社保工作在日常执行中,仅仅靠的是行政手段。而行政手段较之法律手段强制性差、威严性弱,使得在执行过程中,有些单位和个人想方设法拖欠、逃避缴费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出现这种情况时,社保部门又没有法律保障,使得社保工作很难进行。

2.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二元化和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

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是城市经济发展迅速而农村经济相对落后,现代工业迅猛发展而传统农业发展滞后,这促使我国经济结构二元化的形成。而农村人口在我国所占的比重较大,这就限制了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整体提高。虽然现在每年有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有些人已经在城市中落脚,但是要使城乡社会保障水平整体提高,最重要的是使我国的农村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例下降,并使其保持在经济发展水平之上。除了城乡经济结构二元化,我国经济的而另一个特点就是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远远快于中部和西部。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社会保障的东西部差异。发达地区人均全年离退休金比欠发达地区高161.5%。东部经济水平高的地区社会保障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且这种现象在短期内改变的可能性很小,反而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大。

3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

我国的国情比较特殊,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必须以我国的基本国情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特点,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更全面、更利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3.1扩大社保基金的征收范围

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完善,与其资金是否充足有很大关系,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范围,有利于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前提。它能够使得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和正常的流动,切实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就中国当前的情况来讲,相比于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国有企业近年来发展相对逊色,国有企业的职工人员每年呈现出递减的趋势。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很多方面已经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如:之前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小、资金征收困难等等,这些都使得社会保障制度不能继续为人民谋福利,也是的社会保障体系不能独立于企业之外,给很多企业造成了困扰,这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建立公平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因此,尽快将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纳入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范围,能够建立覆盖面更广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更多的个人和企业谋福利。

3.2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

社会保险具有社会性、互济性、长久性和自我保障性的本质特征,除此之外,社会保险还必须做到全社会统筹,条块分割、画地为牢、搞行业、部门、企业自我保险等行为都是不允许的。社会保险的社会统筹要根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按步实施,不能一蹴而就。提高社会统筹的层次,有利于发挥社会保险的各项职能,不仅发挥了社会保险的共济性,还扩大了其社会性,使社会保险的效力更持久,降低其自身的风险。

3.3加强社保资金的征收和管理

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影响力不仅要增加其基金积累,建立稳定可靠的资金筹措机制。还要继续努力拓宽资金的征缴覆盖面和并保证其政教率。为此,要制定相关政策,保证所有相关社会成员自觉地参加社会保险,定期定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社保资金积累必须设立专项保管账户,保证社保资金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坚决抵制挤占挪用的现象。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国家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支持,国家要重视财政支出对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如采取变现部分国有资产、发行社会保障债券、发行福利等措施,加大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支持。

3.4完善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

法律的保障是各项事业顺利进行的后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应该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这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首要基础工作。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应该依照宪法的规定,制定社会保障体系的相关法律,该法律应该包括,每个合法公民在社会保障体系内的各项合法权益,让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有法可依;应当尽快制定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立法体系。农村的工作长期以来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基础工作和重要工作,保证广大农民的利益是稳定社会的基础工作,农民的生活得到保障能够促进农村的经济的稳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3.5贯彻城乡有别的政策

社会保障基金的意义篇6

香港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综合社会保障援助计划、公共福利金计划、暴力及执法伤亡赔偿计划、交通意外伤亡援助计划及紧急救济。

①综合社会保障援助(综援)计划。综合社会保障援助计划简称综援计划,起初称为公共援助计划。它是香港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目的是通过政府提供资金、以收入补贴等方式,为那些在经济上无法自给的社会成员提供资助,使他们的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以应付生活上的基本需要。该计划于内地的对贫困社会成员所实施的社会救助制度中的最低生活保障比较类似。

综援计划的资金援助包括援助金、特别津贴和补助金层次不同的三项内容。援助金主要用于维持基本生活的支出,保障基本生活;特别津贴则考虑到了基本生活以外的额外支出,具有福利特性。补助金大致可分长期个案补助金、单亲补助金和社区生活补助金三种。

②自力更生支援计划。自力更生支援计划的目的是鼓励那些有工作能力而又失业及从事非全职工作的综援受助人寻找有薪的全职工作,从而达致自力更生的目标。即失业的人员及有工作但薪酬较少不足以维持生活的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服务,使其能够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而无需继续接受综援计划的资助。该计划主要包括积极就业援助、社区工作和豁免计算入息三项内容。

③综援长者广东及福建省养老计划。这是向符合申请资格并选择到广东或福建省养老的综援受助老人继续提供现金援助一项社保制度。

④公共福利金计划。为应付因严重残疾或年老而引致的特别需要,香港政府为严重残疾或年龄在65岁及以上的香港居民,每月提供现金津贴,称之为公共福利金计划。这项计划包括普通伤残津贴、高额伤残津贴、普通高龄津贴及高额高龄津贴。除普通高龄津贴外,在该计划下发放的津贴均无须申请人接受经济状况调查。

⑤暴力及执法伤亡赔偿计划。为了让那些因暴力罪行或因执法人员使用武器执行职务以致受伤的人员或这些人员的亲属能够有体面的生活,香港政府为其提供了经济援助。该计划申请人无须接受经济状况调查。

⑥交通意外伤亡援助计划。交通意外伤亡援助计划旨在向道路交通意外受害人或这些人员的亲属迅速提供经济援助。该计划不考虑受惠人的经济状况和有关交通意外的责任人。援助金按受害人的伤亡情况支付;至于财物损失,则不在援助范围内。

⑦紧急救济。紧急救济服务是为自然灾害或其他灾祸的受害人提供膳食(或现金代替膳食)及救济物品,主要用紧急救援基金支付。紧急救援基金旨在提供现金援助给因火灾、台风、水灾或其它自然灾害而需要紧急救援的人员;所发放的补助金属援助而非赔偿性质。社会福利署负责发放伤亡补助,其它补助金则分别由地政总署、海事处及渔农自然护理署负责。

2香港社会保障模式的借鉴意义

虽然香港与内地社会制度不同且经济水平也有差异,但从其社会保障的经验中我们仍能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

①立足国情,寻找恰当的社会保障模式。香港社会保障制度有其自身的特点,并未对西方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照搬,而是根据其特有经济背景、文化社会背景以及政治制度进行设计。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正处在不断深化和探索的过程中,要建立起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需要在借鉴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寻找到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恰当模式。

②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监督机制。香港政府部门设立多个管理监督机构各司其职,还对社会民众公布监督投诉电话等,加大了监管力度。

目前内地的社会保障立法方面尚处于较低层次,大多是作为政府的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颁布的,或以政府政策的形式出现,不具备国家法律的形态,其刚性和约束力较弱。中国正面临着建立全国统一、完善、规范的社会保障制体系的迫切任务。

③建设高素质的社会保障队伍。香港民间的福利工作是由一些热心公益的人士、社团或宗教团体本着慈善为怀的精神,出钱出力组成志愿机构,担当救灾济贫的道义责任。

中国目前社保经办机构人员不仅文化素质低,而且缺乏依法行政和服务意识,要切实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社保专业人才队伍。

④重视家庭地位,支持家庭保障。香港的福利服务非常重视家庭的作用,家庭养老的地位突出,注重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社会福利与家庭福利相互补充。

内地在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中,对“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过度批判,淡化了家庭养老的保障功能,使得社会养老的负担加重。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的功能,在全面科学地对待“养儿防老”的观念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家庭养老计划。

摘要:文章分析了香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其对中国内地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的借鉴

关键词:香港社保;模式;借鉴

社会保障基金的意义篇7

关键词:农地经营权;土地保障基金;农民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C91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3-0198-01

2008年10月中共中央第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重要文献指出:在国内外的新形势下,应该“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应该“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并通过农村改革“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表明 “三农”问题依然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性环节,而城乡统筹发展、农业的现代化转型则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本文拟从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入手,分析农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探讨家庭承包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转化为土地保障基金的设想及其意义。

一、农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土地保障基金

农地制度对于“三农”问题具有基础性意义,现行农地制度的社会保障功能严重制约了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的发育和农业现代化的转型。例如,尽管有些农民长时期进城打工,但他们不能真正融入城市,对未来收入也缺乏稳定的预期,因此,作为一种“失业保险”和社会保障资源,大部分农民长期放弃农地经营权的意愿很低,他们更倾向于给自己留一些回旋余地。研究表明,由于农民事实上更多地把土地当作一种社会保障资源,而不是把它作为家庭主要收入源泉的生产资料。承包农地的过强的保障功能已经成为束缚农地经营权市场发育和农业现代化转型的主要瓶颈。这就需要将农地制度改革与农民的保障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土地保障基金具体制度安排

在家庭承包农地具有较强的社会保障功能的条件下,为了预防农民的社会保障缺失,对其农地经营权转让获取的收益的使用必需给予严格的限定。

土地保障基金限于以下两种情况使用:一是重新获取农地承包经营权;二是购买政府指定的商业保险。对于第一种情况,需要建立土地档案与之配套,由于他们已经转让了原有承包地而又没有完全融入城市化保障体系,因此,这些农户有了新增人口的情况下,其老人应转入城市化保障体系。对于第二种情况,必须与农民城市化紧密结合起来。对此,在建立农民工现有养老保险的转移接续机制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将农地的转让收益与农民工用工单位提供的社会保障资源整合起来,并制定农民融入城市的“社会保障标准”,即当农户家庭成员平均具有的保障水平达到一定标准,且在某城市连续务工一定年限者,允许转化为该城市的正式市民,同时享受该市的一切福利政策。总之,无论如何,农民的城市化需要首要解决家庭承包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向土地保障基金的转化机制问题。

三、土地保障基金的战略意义

(一)有利于加快我国的城镇化进程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据研究表明,城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对GDP 的贡献率为1%。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要求,今后的经济发展必需以内需、出口、投资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方能在全球经济中站稳脚跟。

(二)有利于城乡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随着土地保障基金的实施和农地经营权市场的发育、成长,农民能够摆脱家庭承包地的束缚,到城郊、沿海重新置地、定居,或加快偏远地区农民向中心村、镇集中的进程。这些不转化农民身份的流动和集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这有利于东部沿海地区成为经济繁荣带和城市密集带,提高沿海农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化水平;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在加快大中城市发展的同时,有可能因人口外迁和城市化,使人均耕地和其他土地资源增加,从而加速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转型。

(三)有利于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

户籍制度改革的目的是尽快剥离附着其上的各种福利待遇,恢复其人口登记的基本功能。我国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制度,其根源是城乡二元经济的差异过大,而土地保障基金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现代化,缩短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

社会保障基金的意义篇8

关键词:马克思 社会保障思想 设想

Disscussing the theories on social security of Marx

Meng xuejing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Shijiazhuang,050043)

Abstract:Marx,as the most principal founder of Marx theories,has impressive effect for us. Marx elaborates his views through the source of fund,the objects of social security and the purpose of it.in addition,he expresses his regular tentative ideas ahout the future society

Keywords:Marx thoughts on social security tentative ideas

一、马克思社会保障思想的内容

(一) “两种生产理论”揭示了社会保障的必要性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初步提出了社会再生产的“两种生产理论”。马克思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4]除此之外,人们在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同时,“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繁殖”。[1]

显而易见,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包括两个方面,它们分别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劳动力的再生产。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由于长年使用而变得破损、废旧,其功能也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新产品的出现而贬值。同样地,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机器的使用,使劳动力面临着失业、工伤、疾病的威胁,这对劳动者自身的再生产产生了负面影响。

马克思的“两种生产理论”为其社会保障思想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前提,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保障的必要性。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保证物质生活资料和劳动力自身的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在这二者中间,人自身的再生产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关键。没有人的生存繁衍,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就成为无稽之谈。因此,这就要求资本家在榨取工人剩余价值的同时,不得不考虑工人生存及繁衍所必须的物质资料的供给以及劳动者在社会化大生产环境下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以不至于资本家在榨干工人的鲜血之后,再也没有可供其剥削的劳动力存在。

(二) “扣除学说”阐明了社会保障的基金来源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明确指出:“如果我们把劳动所得这个用语首先理解为劳动的产品,那么集体的劳动所得就是社会总产品。现在从它里面应当扣除:第一,用来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第二,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第三,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从“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中扣除这些部分,在经济上是必要的”。“剩下的总产品中的另一部分是用来作为消费资料的,在把这部分进行个人分配之前,还得从里面扣除:第一,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第二,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第三,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总之,就是现在属于所谓官办济贫事业的部分”。[2]

从社会总产品的第三种扣除,即社会总产品中对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的扣除,以及剩余产品中“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设立的基金”可以看出,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已经涉及到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问题。他认为社会保障金来自社会总产品和剩余产品。马克思对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论述构成其社会保障思想的一部分。

(三) “相对过剩人口理论”阐明了社会保障的对象

马克思在揭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的时候,提出了“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他把过剩人口分为三种形式,分别是:流动过剩人口、潜在过剩人口和停滞过剩人口。其中,停滞过剩人口的就业极不规则,它为资本提供了一个储存着可供支配的劳动力的取之不竭的蓄水池。

相对过剩人口的最底层陷于需要救济的赤贫的境地。这个社会阶层由三类人组成。第一类是有劳动能力的人。第二类是孤儿和需要救济的贫民的子女。第三类是衰败的、流落街头的、没有劳动能力的人。属于这一类的,主要是因为分工而失去灵活性以致被淘汰的人,还有超过工人正常年令的人,最后还有随着带有危险性的机器、采矿业、化学工厂等等的发展而人数日益增多的工业牺牲者,如残废者、病人、寡妇等等。[3]当生产规模扩大、经济繁荣时,这些相对过剩人口被资本家雇佣从事生产活动;反之,当生产规模缩小、经济危机时,他们就面临着失业的危险,生活极不稳定。

《资本论》中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在阐明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的同时,也指明了社会保障所应惠及的对象,即失业者、丧失劳动能力者、因工伤致残者、孤儿寡妇等老弱病残群体。虽然,这一阶层形成现役劳动军的残废院,形成产业后备军的死荷重,但是,资本家为了保证源源不断的充足的劳动力供应而不得不为这些人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三、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社会保障思想的原则性设想

(一)社会主义社会保障的价值取向是维护社会公平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生产者的权利是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平等就在于以同一尺度——劳动——来计量”[4]。这里应该明确一点,劳动者最终拿到的以自身劳动量来衡量的劳动所得是在扣除了既不作为积累,也不作为消费,而是用于补偿和分摊社会劳动者和无劳动能力及其贫困者的意外风险。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即刚刚脱胎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其生产力水平有限,物质财富并未达到极大丰富,因此人们各种需要的满足必须通过劳动量来实现。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分配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在劳动产品分配上的公平性。劳动产品的初次分配以劳动量来计算,这在形式上是公平的,然而在内容上由于劳动者个人差异而变得不公平。劳动者由于个人天赋不同而在同一尺度——劳动量的衡量下获得劳动产品,这必然激发自身条件优越、劳动天赋较强的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而那些个人条件差、劳动天赋低的劳动者在劳动产品初次分配过程中则处于劣势地位,这样极容易产生贫富差距。因此,社会主义的初次分配在形式平等的前提下实质上注重的是效率。

作为再分配领域的社会保障则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国家通过发放社会保障基金为那些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劳动者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以保证劳动者能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政府在社会发展允许的范围内最大幅度地给予需要保障的弱势群体以物质援助,以此来缩小初次分配造成的贫富差距,发挥社会保障 “安全阀”与 “稳定器”的作用。

(二)共产主义的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于劳动人民创造的社会财富

之所以说共产主义的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于人民创造的社会财富而非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这是由社会形态、阶级利益和所有制关系决定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利润的一部分,即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必须充当保险基金。”这部分基金“甚至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灭以后也是必须继续存在的一部分。”[5]无可非议,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共产主义社会都需要社会保障的存在。所不同的是,共产主义社会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全体所有。因此,这种用于充当保险的社会资金从资本家私人支配的地位转变为公共财产而为全体人民共同占有。虽然这部分资金既不作为积累也不作为消费,也可以说是劳动人民的剩余劳动,但是,它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剩余价值完全不是一回事。资产阶级社会存在裸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而共产主义社会消灭了阶级,私有制也随之消失。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而不仅仅是人们谋生的手段。这就意味着,人们的劳动是自愿的,而非强迫劳动,在劳动过程中也不会存在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区别,人们完全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时间,也就无所谓剩余价值这么一说。

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财富极大涌流。人们劳动的结果会出现超出供整个社会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剩余财富,即便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财富都用来充当社会保障资金,二者虽然在内容上一致,但性质却完全不同。

(三)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保障的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指出,“工人群众自己应当占有自己的剩余劳动。当他们已经这样做的时候……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以致尽管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所有的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还会增加。因为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6]马克思这里所说的所有人的富裕即为共同富裕,他认为只有当工人能够占有自己的剩余劳动时,才能实现共同富裕,才可以跨入全人类所追求的理想社会。

马克思在指出共同富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属性之外,他还在《1857——185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地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隘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7]马克思分析了社会形态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前资本主义社会阶、资本主义社会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阶段。从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界定上可以明确看出,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展示自由个性的理想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社会的主人,成为真正自由的人。

马克思认为社会保障是一切社会所共有的基础。不同的社会形态决定了服务于该社会形态之下的社会保障目的和实质的差异性。资本主义社会是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其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保证资本家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其实质带有极大的欺骗性;共产主义社会则是消灭了阶级剥削的人类理想社会,其社会保障保障的目的则是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其实质则是为了全人类的自由解放。

参考文献:

[1] [2] [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5]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社会保障基金的意义篇9

「关键词欠薪,欠薪保障基金

一、各国及我国各地方欠薪保障基金立法考察。

1、各国立法概况。

各国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主要是通过规定工资优先债权的形式保护工人索赔企业欠付工资,但是由于优先权的行使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实践中遇到困难,于是开始考虑能否建立一个第三方的机构来保障劳动者的权利。关于欠薪保障基金的立法最早出现在1966年的巴西,巴西建立了一个服务工龄保障基金,该基金仅保障雇佣合同结束时应支付的工龄补贴。目前最主要的欠薪保障基金立法主要集中在西欧各国。西欧各国的工资保障基金(即本文论述的欠薪保障基金)立法自1967年开始,该种基金的性质属于社会保障的范畴,设立的目的在于为雇主对其工作人员欠下的债务提供担保,所承保的风险是企业的无偿付能力。综合考察各国的立法,工资保障基金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该制度的适用范围、工资保障机构的行政管理筹资、工资保障基金运转的条件、受保障制度保护的索赔类别、所保护权利的数额限制、支付程序等。作为我国邻国的韩国在遇到严重经济危机后,针对大量发生的企业破产和劳动者失业现象,为确保劳动者的工资得到支付和社会安定,于1998年2月20日制定了《工资债权保障法》。在该法中规定工资债权保障基金作为劳动部部长代替事业主支付工资和退休金的来源,由从业主征收的费用组成以及工资债权保障上的征收金适用产业灾害保障法上的一些规定。

2、《深圳经济特区欠薪保障条例》(以下简称保障条例)与《上海市小企业欠薪基金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基金办法)比较分析。

保障条例系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基金办法”由上海市政府,上述两件立法均属于地方法规规章,为我国欠薪保障立法的大胆尝试,在其条文中对欠薪保障制度的基本结构进行了初步构建,本文拟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为后文的论述提供制度基础。经笔者比较两者条文,发现上述两件立法有以下共同点:(1)二者均在第一条中提出制定的目的在于保障职工合法利益和维护社会稳定;(2)对于欠薪的解释基本一致,即企业应支付而逾期未支付给员工的工资;(3)均设立欠薪保障基金的管理机构,保障条例中规定由深圳市政府设立欠薪保障基金委员会,基金办法规定上海市小企业欠薪基金委员会负责欠薪基金政策的制定和协调工作;(4)欠薪基金的主体来源均为企业缴纳的欠薪保障费、基金的利息收入和投资收入;(5)欠薪保障费均由工商管理部门在办理企业年检或注册时收取,并统一划拨专门设立的欠薪基金专户,欠薪保障费在企业成本中列支;(6)规定垫付的欠薪数额的限制;(7)规定了垫付欠薪的追偿制度。

保障条例中的下列规定为基金办法所无:(1)该条例适用于特区内的企业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员工;(2)欠薪保障实行缴费与共济、垫付和追偿相结合的原则;(3)欠薪保障基金委员会由政府、员工和企业等方面的人员组成,并规定市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是欠薪保障工作的主管部门和日常办事机构;(4)欠薪保障费的标准是上年度市政府公布的最低月工资标准的70%;(5)对于欠薪基金用于日常管理费用支出限定为不超过当年收取的欠薪保障费的5%;(6)控制欠薪保障基金的投资项目和投资总额占欠薪保障基金余额的比例;(7)规定企业员工请求劳动部门垫付欠薪的条件和程序性要件;(8)对于违反该条例的相关责任人规定了相应的罚则;(9)规定劳动部门每年应当将审计部门的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10)规定了对劳动部门的处理决定的救济措施。

与保障条例相比,基金办法具有以下的特殊规定:(1)基金办法第一条规定的制定目的中还包括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2)欠薪的范围不仅限于企业到期未支付的工资还包括企业应缴纳而逾期未缴纳的社会保险费;(3)适用的范围仅限为符合国家和上海市确定的小企业划分标准并已履行本办法规定交费办法的企业;(4)欠薪基金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中不包括劳动者的代表;(5)欠薪保障费的标准是上海市上一年度在职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6)规定符合办法规定的企业可以申请垫付欠薪,企业职工只有在企业无法提出申请的情况下提出申请;(7)规定了基金实施情况的报告制度和专项审批制度。

小结:经过比较分析,笔者认为保障条例结构上更趋于完善,其共分六章,分别为总则、欠薪保障机构、欠薪保障基金、欠薪的垫付、垫付欠薪的追偿和罚则;内容上更注重对劳动者利益的保护,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其规定处理欠薪垫付申请的尽速审查和办理;基金管理上注重维持整体欠薪资金的平衡。基金办法虽然结构内容较为简单,但从管理体制上更注重各个行政机关之间的配合和协调,但只对欠薪基金委员会的职责作概括性的规定未涉及具体职责;在欠薪保障范围内将社会保险费包含在内(此举更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3、香港地区的《破产欠薪保障条例》(PROTECTIONOFWAGESONINSOVLENCYORDINANCE)。

该条例共分七部分,分别为导言、破产欠薪保障基金委员会、基金、财务条文、从基金所作的拨款、已付款项的追讨和杂项。现择其主要规定作简要介绍:(1)在该条例的法律公告中表明该条例旨在订定条文,设立一委员会,以管理破产欠薪保障基金,并规定雇员在其雇主处于无力清偿的情况下,可获该基金拨付款项;(2)导言部分主要是对条例中的若干概念进行解释,如工资(wages)指公司清盘时,申请人根据《公司条例》有权获优先偿还的工资或薪金,或在破产案中申请人根据《破产条例》有权获优先偿还的工资或薪金;(3)破产欠薪基金委员会部分主要是规定基金委员会的名称(ProtectionofWagesonInsolvencyFundBoard)和性质(bodycorporte)、委员会的职能及权力;(4)基金部分规定了基金的来源和从基金拨付的款项,其中基金的来源为财政拨付、对已付款项的追讨、利息和其他收入以及合法拨付的其他款项;(5)财务条文部分主要规定基金的管理和审核;(6)第五部分至第七部分对于款项的支付、追讨已垫付款项以及各种罚则做了规定。这部条例虽然规定的仅是雇主破产时对于雇员工资、代通知费、遣散费未得到支付的保障,但对于我国构建欠薪保障基金制度仍有借鉴意义。

二、欠薪保障基金概念的理论界定。

社会保障基金的意义篇10

关键词:信息化条件;社会保障资金;审计;质量;水平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随着社会而不断发展,我国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在社会保障资金审计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从资金的筹集、管理,到使用,相关部门正确履行着它们的职能,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发放,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但是,社会保障资金在审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甚至一些较隐蔽的腐败问题、违法违纪问题未能及时被发现,得不到严格查处和及时纠正,给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了损害,给国家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提升社会保障资金的审计质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一、提升社会保障资金审计质量的重要意义

提升社会保障资金审计质量对建立健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大意义,它关系着人民群众是否安定团结、社会是否和谐稳定。我国的各级审计机关要加强对社会保障资金的审计监督,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能,做好审计工作。社会保障资金能否被合理分配使用关系着我国经济是否发展,社会是否和谐稳定,人民群众的生活是否安定团结。经济是所有问题的基础,如果经济飞速发展,就能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社会就会更加稳定。如果经济萎靡不振,很多人都会失业,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基于以上原因,提升社会保障资金的审计监督质量有巨大的经济意义,也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因此,各国的审计机关都非常重视社会保障资金的审计监督工作。

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社会保障资金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资金不充足和资金没有被合理使用,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由于社保资金涉及的金额比较大,人员比较广泛,对社会的影响较大,因此,各级审计部门一定要努力加强对社会保障资金的审计监督。

二、社会保障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1.我国没有健全的有关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

我国当前仍然没有建立起一套相对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有关社会保障的政策时常会发生更改,并且随意性很大。这就使得社会保障制度缺乏稳定性,使广大人民觉得不可靠,不利于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权威。此外,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不健全,有可能会导致国家社会保障政策之间发生矛盾,最终使社会保障资金审计没有专门的法律依据,给审计工作带来混乱,不利于审计工作开展和审计工作的监督。

2.难以把握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的重点和难点

有关社保资金的内容繁多,给审计带来困难。社保资金涉及干部、城市居民、职工以及其他一些在社会中处于弱势的人群,种类非常多;社保资金来源广泛,包括:财政拨款、单位缴纳、个人缴纳、社会捐助以及资金在银行的利息等等;社保资金支出渠道很多,包括:救灾、医疗、低保、扶贫等;社保资金涉及管理部门众多,包括:社保部门、机关缴费单位、各级财政部门、民政部门、税务部门等等。种种因素导致审计内容繁杂,不容易把握审计的重点和难点,虽然增大成本却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审计的难度很大。

3.需要加强对社会保障资金的审计监督

只有建立比较完善的资金监督机制才能够保证资金被合理使用。监督机制有两种,一是内部监督;二是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指的是相关理部门对自身业务活动的制约与控制;外部监督指的是具有监督职能的部门、用人单位、投保人、新闻舆论等所形成的社会监督。我国虽然设立了资金监督部门,社保经办机构也设立了审计处,但这些部门主要监督资金的缴纳环节,缺乏对资金管理和使用环节的监督。虽然有的地方专门成立了用于监督的组织,但没有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监督职能。

三、提升社会保障资金审计质量的建议

1.要建立一套长效的审计监督机制,规范社会保障资金审计

我国对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的监督力度越来越大,国家审计署也出台了相关文件,为社保审计工作提供了依据。可是必须承认,只凭这一点,还不能从根本杜绝有关社会保障资金的违法乱纪问题,这种违法行为在我国仍然会存在一定时期。所以,各级审计机关一定要努力做好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工作,审计机关可以建立一套长效的审计监督机制,以此来规范审计工作,使社保资金审计这项工作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各级审计机关一定要注意总结社保资金审计的工作经验,及时解决在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把社保资金审计的主体、内容、方式等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进一步明确,这样就可以严格追究社保资金管理中的违法行为。只有将社会保障金金审计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才能规范审计行为,提高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的质量。

2.在信息化条件下,一定要改善审计工作的方法,把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审计工作

各级审计机关除了要审计本级的社会保障资金的收支情况之外,还要负责审计下一级的社会保障资金,确保资金的筹集、管理、使用遵循法律法规,合理应用。同一级别的审计机关也可以进行交叉审计,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这两种审计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审计力量,发挥审计的作用。审计人员可以运用先进的审计理论比如统计抽样、风险分析等,从审计对象的整体来把握,抓住审计工作的重点,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审计机关在具体实践中,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切不可脱离实际,生搬硬套。

另外,在进行社会保障资金审计时,要把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其中,提高审计效率。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工作中,面对巨大数额的社保基金、数目繁多的基金种类、庞大的业务数据,传统的审计方法和普通的审计工具已不能满足当前审计工作的需要。特别是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都过万,如果仅依靠传统的审计方式和普通的审计工具,根本不可能把这项工作做好。在这种情况下,审计机关必须借助计算机的帮助,通过采集社保资金管理部门的财务数据和相关部门的业务数据,利用计算机审计软件和计算机审计技术对各类数据进行一定条件下的筛选,采用验证、检查、核对、重算等审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检查社保资金内外部数据是否一致,发现社保资金的异常流动,从而得到所需的审计数据、确定审计的重点和方向,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还可以建立社保资金项目数据库,将项目基本情况录入数据库,并随项目进度随时进行维护和更新,既节省了人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为进一步的社保审计工作打下良好的信息基础。

3.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一支具有计算机审计能力的专业队伍

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对象是在社会中处于弱势的人群,他们一般来自基层,生活比较困难,迫切需要得到帮助。只有按国家政策把社会保障资金合理、合法地分配给他们,才能够大大提高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有利于社会稳定。所以,审计机关面临很大的压力,审计工作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在这样的形势下,审计人员不但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还需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熟练的审计技能。除此之外,审计机关还需要与时俱进,加大对计算机审计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具有计算机审计能力的专业队伍,以适应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确保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审计任务,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更好地服务人民。

总之,社会保障资金在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上具有重大意义,各级审计机关一定要按照国家审计署的要求,重视社会保障资金的审计工作,有效保证社会保障资金的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1]丁世平.构筑安全高效的审计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J].信息网络安全,2005(5):11-13.

[2]林忠华.一个成功的审计调查项目——本市社会保障和市民服务信息系统建设情况审计调查项目点评[J].上海审计,2003(1):27.

[3]朱倩.信息化环境下社保审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现代审计技术应用社保审计的探析[J].审计与理财,2010(6):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