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基金投资十篇

时间:2023-11-24 17:19:06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篇1

社会保障基金进入资本市场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由政府设立专门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公司,对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进行直接的管理和监督;另一种是将社会保障基金委托给专业化的中介机构进行投资,例如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银行、保险公司等。我国社会保障基金进入资本市场后面临着较高的投资风险,按其是否可分散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一)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又分为不可分散性风险,这种风险是外部的、客观的,不是基金管理本身可以控制的,是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经济形势的变动等因素导致对整个资本市场的影响,其波及的范围比较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风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大环境不断变化,国家随即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或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例如,货币政策、财税政策等国家政策的变化都会对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产生一定的影响,使投资收益产生风险。

2.法律风险。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不健全,没有明确的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法律法规,当风险发生时没有相应的法律可以依据,从而遭受损失。

3.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从国家宏观调控、货币供需平衡、市场物价水平等方面来影响市场利率的变动,引起的投资收益变动的不确定性。当利率变动使社会保障基金的收益没有最低投资收益率高时,就存在利率风险。

4.通货膨胀风险。社保基金的投资尤其是养老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在此期间使通货膨胀的影响降到最低,减少成本支出或者获得收益增加,是存在一定风险的。

5.经济周期风险。经济周期的变动过程主要包括衰退期、萧条期、复苏期和繁荣期四个阶段,这个过程是没有规律可循并且难以预测的,各阶段经济周期的变动都会使资本市场出现不同幅度的波动,从而对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收益产生影响。

6.其他风险。由于一些不可抗力的、非人为的因素引起的投资风险,例如洪水、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影响社保基金投资。

(二)非系统性风险。非系统性风险又可以称为可分散性风险,主要是由于内部原因所产生的投资风险。包括:

1.经营风险。投资管理者由于业务水平或心理素质、投资经验等对经济形势判断错误、获取信息不完全、操作程序错误等原因导致的收益减少。

2.信用风险。资本市场是社保基金的重要投资场所,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能为社保基金投资提供信用保证。我国的资本市场的信用环境风险主要体现在政府、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三个主体方面,任何一方出现信用风险都会使投资收益受到影响。

3.流动性风险。对社保基金而言,无论是数量上的或时间上的不匹配造成资金收支不匹配,都会使社保基金出现流动的现象。社保基金的投资收益为了弥补当期的支出,就必须低价变卖资产或者举债以支付现金不足,使基金在一定程度上遭受损失。

二、不同投资渠道的风险分析

根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我国社保基金境内投资主要包括以下形式:银行存款、政府债券、抵押贷款、信托基金、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等。其主要投资渠道按风险程度不同可分为安全型投资和风险型投资,安全型投资主要包括投资国债、银行存款,风险型投资主要包括购买股票、企业债券、实业投资等方式。选取了几种常见的投资渠道进行风险对比,从中可以得出结论: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产品中,其风险性与收益率呈正相关的关系。风险越大,收益率越高。在物价稳定的前提下,投资于银行是实现基金保值增值的最安全途径,而股票是收益率最高,风险性最大的投资途径。

三、社会保障基金投资风险防范

社会保障基金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和保障,其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要想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关键还在于控制投资的风险。

(一)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家法律法规对社保基金管理投资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健全的法律法规使社保基金的投资更加合理和规范,有利于保障社会的公共利益的实现。而现阶段我国在社保基金投资方面的法律建设还相对落后,具体的投资管理、运营、监督制度都没有严格规范,当出现风险时就会出现明显的问题,所以将社保基金运作的各个环节纳入到法律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做到有法可依,防范社保基金投资风险。

(二)加快委托机构的发展。由于我国社保基金部门的局限性,委托日益成为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有效途径。这些委托机构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动提供信息服务,加强监管机构和社会公众对有关基金营运信息的监督。我国的市场委托机构不够发达,应加快机构的市场化改革步伐,鼓励机构的发展,促使它们通过市场竞争提高服务质量,对社保基金投资的风险进行有效防范。

(三)建立完善的投资监督机制。我们时常会看到一些社保基金被挪用的新闻,这是由于对地方社保基金的管理监督不当造成的,因为没有建立严格的收支程序,信息披露不及时,使很多地方官员肆意挪用社保基金,造成一定的损失。建立严格的信息公示制度,明确标明社保金的收支情况,按程序运营,增加社保运营投资的透明度,从而有效增强内部和外部的监督机制,完善社保基金的监督机制,保障社保基金的安全。

(四)实现多元化的投资方式。分散化的投资是保证社保基金投资安全和实现合理收益的有效方式,通过“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篮子里”的投资组合来减弱非系统风险的影响,以应对即时支付,保障社保基金的收益。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银行存款和国债投资总和的比例不得低于50%,其中银行存款的比例不得少于10%,同一家银行的存款不得高于社保基金银行存款总额的10%;企业债券、金融债投资的比例不得超过10%;证券投资基金、股票投资的比例不得高于40%。同时,海外投资拓宽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渠道,更有助于分散投资风险。

(五)明确社保基金各部门的责任。社保基金各部门的协调一致,是实现基金安全有效率运行的重要条件。然而我国的各部门之间协调不密切,责任互相推诿,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存在许多的监管漏洞,应该明确部门分工,提高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运作效率,优化运作的内部结构。使中央和地方各司其责,根据各地区的发展状况来决定实现怎样的投资,防范投资风险,增加投资收益。

(六)完善社保基金的风险补偿机制。当社保基金运营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篇2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环境与资源管理系,西安 710100)

摘要: 本文的研究主要立足于全国社保基金投资实践活动中面临的非系统风险,以投资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为基础,对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情况进行探讨和分析,认为我国社保基金投资应建立多元化的投资策略,可以有效规避非系统性风险,实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

关键词 : 非系统风险;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决策

中图分类号:F84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7-0033-03

作者简介:柯亮(1982-),女,陕西安康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障。

0 引言

2001年7月,全国社保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中国石化股票配售,掀起了社保基金投资入市的先河。同年12月13日,国务院颁布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暂行管理办法》;2006年5月,《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规定》正式实施,全国社保基金可境外投资股票、基金、债券、衍生金融工具等8类投资品种或工具,并且海外投资的力度会日益增大[1]。同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个人账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部分交由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运营。

从我国社保基金投资运作的这几年来看,目前我国社保基金的投资方向摆脱了最初仅依赖于银行存款和国债为主的局面,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趋势,投资范围涉及到信托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股票、证券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以及用于风险管理的掉期、远期等衍生金融工具等领域。

截至2014年末,全国社保基金会管理的资产总额15290亿元,基金累计投资收益额5580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8.36%,超过同期年均通货膨胀率(2.42%)5.94个百分点,[2]基本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但其中由于投资风险资产比例的逐步增大,使得社保基金投资呈现出相应的波动。社保基金投资在资本市场上取得收益的同时也要承担风险。全国社保基金在一级市场上申购的股票为例来看,其在上市流通后价格跌破发行价的现象屡见不鲜,致使社保基金蒙受到较大损失。这些教训都表明,我国社保基金在投资中面临着诸多风险,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防范和规避,否则社保基金的投资活动将面临着能否保值增值的风险。

本文的研究即立足于此,探讨社保基金在投资活动中如何防范与规避风险,在保证基金资产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收益的稳步增长。希望对我国社保基金的投资活动提供些许借鉴。

1 社保基金投资与非系统性风险

全国社保基金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储备资金,是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的主体,在其投资运营过程中,主要面临着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所谓系统性风险,是指通常由某种全局性的因素而对所有资产收益都产生影响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源于宏观因素的变化,如既有因政治、经济和社会动荡对市场整体性的影响,又有诸如汇率、利率的变化所产生的风险,因此又被称之为宏观风险[3]。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是全局性和整体性的,很难通过投资组合予以消除。而非系统性风险更多强调是某个行业或是单个公司因自身特有情况所造成的风险,与整个市场无关。

一般来说,市场风险,系统性风险、非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如图,非系统性风险随着持有的证券数量增多而逐渐减少,系统性风险始终存在且无法消除,最终总风险逐渐减少。

非系统性风险只对个别融资主体的资产产生影响,它能通过多样化的投资来分散其风险,故又称为可分散风险,它主要包括:①上市公司风险。是指单个企业因其自身经营不善导致企业业绩和利润下滑,致使投资者无法获取预期收益甚至产生亏损。这种风险一般只存在于个别公司本身,较少波及到其他企业。

②行业风险。任何行业都有其萌芽、发展、成熟、衰败的一个自然过程,资本的配置也必须在众多行业中选择。在资产配置中,既要兼顾如钢铁、机械、等传统制造业,此类技术水平已相当高,发展上升的空间很小的“夕阳行业”;又要注重对旅游业、生物制造业、新材料、信息技术等未来有很大拓展空间的“朝阳行业”的配置。因不同行业中企业风险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故其发行的证券也蕴含着不同的风险。

由以上分析可见,系统性风险更多的是基于整个证券市场对投资活动造成的影响,而非系统风险则着重强调单个行业和上市公司所产生的风险,系统性风险不可消除,非系统性风险则可以通过有效的投资组合来减少,从而使得投资活动中的风险减少。

2 对社保基金投资原则的认识

为了有效防范和规避非系统风险,我国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必须遵循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公益性的原则。那么,具体来说,就是要在确保社保基金本金安全的基础之上,使得基金的流动性和盈利性达到最佳状态,通过寻求有效的投资组合和投资措施,促使社保基金投资运营活动能够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在具体的投资过程中,就必须明确基金中各项资产的构成比例和投资组合模式等,以有效控制风险。

①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社保基金在投资运营尤其是在投资资本市场中必须奉行价值投资的理念,以发现和实现投资价值为其首要工作,杜绝概念炒作和从事内幕交易。另外,社保基金作为国家的战略储备基金,具有负债期限较长,中短期支付压力较小的特点,这是其长期投资的基础所在。社保基金投资于资本市场,其目的在于分享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收益,它必须追求长期投资目标,实行长期投资战略,并在一个较长时期考核和评估投资的执行情况。而同时,社保基金这种长期投资的特性也能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做出贡献。

②专业投资。首先,社保基金在其投资过程中,必须设计和建立程序清晰、职责明确的专业化股票投资管理模式,注重制度建设和技术支持、明确权责利益关系。在投资管理人和托管人的选择中,坚持公平、合理、择优选择的原则,实行科学准确的绩效评估和全面有效的风险管理,资产配置和选择也要做到审慎求精。其次,社保基金在投资运作中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按照专业程序的规定严格履行投资合同,严禁通过市场炒作牟取暴利。

③责任投资。该理念强调社保基金本身作为一个机构投资主体,必须做一个负责任投资者。在经济发展方面,社保基金应该充分发挥其规模巨大和长期投资的独特优势,为宏观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因为经济增长成果是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的源泉,只有促进经济发展,社保基金才会持续稳定的积累。而在资本市场方面,随着社保基金占资本市场比值的不断提高,影响社保基金收益率的因素将逐步由投资方法和技巧转变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水平,社保基金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责任无可推卸。社保基金作为规范投资者,能有效引导资本市场的投资行为,以其专业化和规范化的投资运营,为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发挥示范作用。

3 构建多元化的投资决策系统

3.1 国外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的实践经验

国外社保基金的投资以20世纪80年代为分水岭,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在此之前,因资本市场发展的缓慢和金融投资工具品种的匮乏,社保基金较多配置于国债和银行存款。而随着80年代后期国际金融领域的日益繁荣和金融工具创新的加剧,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日益证券化,体现在与资本市场的联动效应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且这一趋势仍然呈愈演愈烈之势。在20世纪60年代,退休基金掌握的股票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占的比重还不到10%,纽约交易所则低于这一比例;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伦敦和纽约证交所的这一比例都已超过了30%。与此同时,更多国家养老基金投资股票的比例已远远超出,如香港(83.08%)、英国(79.02%)、德国(48.98%)、爱尔兰(48.98%)等[4]。

社保基金已广泛涉猎于资本市场各个领域且仍在不断增加,而投资组合亦跨越国界的限制,体现在海外投资活动的兴起,各国养老金投资活动在投资的广度和深度都已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表1即为西方部分国家养老金投资的分布情况。

3.2 我国社保基金投资活动的路径选择

社保基金的投资活动面临着因诸多风险而造成本金损失的可能性,而多元化的投资组合能够有效的消除和规避投资中的部分风险。具体如下:

①积极拓宽投资渠道。社保基金可以在包括实业资产到金融资产等多个领域进行投资。我国在社保基金投资运作的过程中,也适时开展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创新,以此进一步推动多元化投资的步伐,如在债券回购领域的尝试对改善现金流管理和增加收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另外,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在一级市场上申购具有较好成长性的新股,逐步拓宽包括实业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在内的投资渠道等,都对社保基金的投资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项怀诚指出,这些投资相比于一般的证券投资,其优势在于对现实经济活动中的通胀和通缩的周期反应不同,能够有效分散风险,且这种投资期限较长,收益较稳定,符合我国社保基金投资的风险收益特征[6]。

②合理搭配投资组合期限。投资期限的合理搭配,其核心在于注重社保基金在不同投资期限资产方面的组合。因为不仅不同投资渠道所形成的资产的期限是不同的,相同投资渠道所形成的不同资产在期限上也有较大差别。社保基金在决定投资期限时主要考虑这么几个因素:1)何时支付和支付多少问题,亦即支付的要求;2)各类资产的流动性及投资期限长短;3)因经济成长中周期变化所致的社保基金支付周期变化的需要。基于这么几个因素,社保基金在其投资运营活动中,应注重强调投资的分散化期限结构,使得各种不同投资期限的资产有效结合起来,从而促使社保基金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3.3 适时调整组合资产配置

投资组合中包括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的配置比例不应固定不变,而应根据现实经济运行情况的不同相机抉择进行调整。当经济活动处于上升周期,一般来说可较多关注股票、投资基金等风险资产,获取相对较多的收益;而在经济活动下滑时,出于规避风险的需要可较多关注债券等无风险资产。而风险资产的组合也应根据各资产对风险的反应程度不同而调整,如在股票市场的投资中,可以在上升周期较多配置机械、科技、金融等激进型资产及煤炭、有色、钢铁等强周期性资产;而在市场衰退和经济运行趋势下滑周期中更多关注如医药卫生、公用事业、交通设施等相对防御型资产,通过不同时期资产配置的灵活调整,达到投资组合在风险和收益间的较佳均衡。

3.4 完善投资区域组合

完善社保基金投资的区域组合,应着重考虑各国资本市场的相关性以及各国的经济周期的是否具有同步性,而同时国际金融中汇率的频繁变动对基金的投资活动也具有难以预料的影响。上述这种差异性为社保基金投资的区域组合提供了条件,如西方国家的社保基金投资中往往会包含一些海外资产。与此相比,虽然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但以QDII等新型基金产品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接轨,社保基金的海外投资比例和份额也逐步扩大。基于此,在我国社保基金的投资活动中,通过有效的投资区域组合可以在一定能够程度上规避风险,达到资金增值的目的。

4 结论

社保基金作为一个典型的风险厌恶型投资者,其投资活动应继续推进多元化投资策略,并相机抉择根据实际经济情况调整。作为有效规避非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手段,我国社保基金投资应更加强调在多种投资工具中进行选择和配置,积极拓展投资领域和投资空间,并做好严格的风险控制,在强调安全性的基础上较大限度的追求投资收益。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外汇管理局.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规定[Z].2006-05-08.

[2]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年均投资收益率8.36%[DB/OL]. ssf.gov.cn/zyjh/ldjh/201504/t20150420_655

4.html,2015-04-20.

[3]马君潞.投资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2.

[4]詹伟哉.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73-75.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篇3

一、社会保障基金投资风险相关研究述评

国内学者对社会保障基金投资风险的研究是随着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范围扩大而逐步开展的。孙天法、张良华(2004)认为,生产自动化水平达到一定的条件下,人工劳动成为大机器的操作异常的代替品,失业率将成为工业时代普遍的社会现象[1]。与此同时,随着自动化生产发展,社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下降。人类生命周期的延长使人类依赖社会保障生存时间更长。社会和经济条件的变化,使传统的社会保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刘子兰、严明(2006)采用均值—方差模型、VAR模型等分析工具,对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风险进行了度量,构建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组合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对社会保障基金可量化风险的管理提供了解决思路[2]。毛燕玲等(2007)提出实业投资是社会保障基金拓展的新业务,未来的社会保障基金将更多地投资国内实业。其还研究了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现状,以及社会保障基金国内实业投资面临的主要风险,最后提出防范和管理社会保障基金国内实业投资风险的具体对策和思路[3]。黄莉(2007)从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风险的产生出发,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在投资途径和投资模式、投资运营水平、投资运营法规等几方面存在的风险,最后从拓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方式、加大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规模、加强投资监管等几方面提出了防范风险的建议[4]。杨轶华、关向红(2009)从内部与外部两方面对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中面临的风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建议进行组合投资,分散投资风险,建立社会保障基金投资风险补偿机制,加强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管[5]。廉桂萍(2009)对社会保险基金境外投资风险及其防范展开研究,指出风险主要包括流动性风险、汇率风险、信息披露和交易成本风险、税收法规风险、投资限制风险和国家风险[6]。许海英、魏建翔(2011)运用克鲁格曼三角形理论对基金投资进行风险分析,在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优化投资结构、强化投资监管、完善风险补偿机制等对策化解风险[7]。通过上述文献可看出,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风险的分析框架还没有完全确立,而且投资风险的定性分析较多,定量分析较少,在实证研究社会保障基金投资风险方面,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试对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风险进行测度,并且提出在后危机时代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风险防范路径。

二、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现状

目前,社会保障基金主要投资于国内金融市场,投资产品主要包括银行存款、国债和股票等。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社会保障基金选择银行存款和国债作为主要的投资产品。近年来,社会保障基金一系列多元化投资的探索和创新,2003年开始扩大试点范围,投资谨慎稳健;2004年开始向实业股权投资;2006年开始对外国投资;2008年开始向股权投资基金投资,以分散风险增加盈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不断优化组合,2009年末,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产业投资比例是20.54%,固定收益产品的投资比例是40.67%,国内和海外股票投资比例是32.45%。从收益水平看,过去10余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累计收益率为9.17%(见表1),比同期累计通货膨胀率2.14%高出7.03%,这表明社会保障基金的收益率水平还是较为满意的。从表1显示的收益率水平看,仅在2004年和2008年投资收益率低于通货膨胀率,其余年份均完成了保值增值功能。2004年,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缩水”,主要原因是股票的投资回报率并不好。2008年,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收益率稍差。近年来,股市行情较好,社保基金投资收益上升。

三、我国社会保障基金中股票投资风险的测度

2009年,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收益的22.7%来自股票收入,年末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余额为4131.74亿元,占资产总额的53%。由于股权投资、境外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缺乏相关数据,因此本文只对社会保障基金的股票投资展开分析。对于社会保障基金而言,股票是收益率较高、风险性最大的投资渠道,股票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受到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资本市场的完善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虽然股票投资只是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部分,但分析社会保障基金股票投资的风险测度对于防范社会保障基金的风险而言具有重要意义。1952年,马可维兹(Markowitz)明确提出,使用收益率波动离散程度的统计测度———方差和标准差这两个指标作为风险的测量工具,并在使用这两个变量的数据结构中进一步丰富了其投资组合理论[8]。

(一)样本选择本文从社会保障基金2011年第二季度新进与增仓两大股票池中,筛选出持股比例最为靠前的10只股票(见表2)作为样本,依次用x1,x2,…,x10表示,本文中只考虑由这十只股票组成的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组合。对于市场证券组合,本文选择上证综合指数。计算使用日度数据,数据区间定为2011年4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同时,本文上证综合指数的日对数收益率由每日的收盘指数计算所得,以每只股票收盘价的每日对数收益率为基本数据。

(二)确定置信水平为了满足不同的风险规避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置信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本文选择95%与99%两种置信度,便于进行比较分析。

(三)计算相关指标1.计算收益率。根据Rt=ln(Pt)—ln(Pt-1)公式计算股票收益率,其中Pt和Pt-1分别表示股票在第t日和t-1日的股票价格。本文没有考虑样本数据的排列顺序、所谓的“周一效应”等现象,当股票价格指数不是很大的波动,其种类约等于股票价格指数变化的速度,对应于股票市场整体收入水平。因此,即使出现假期也不影响数据序列。2.计算协方差矩阵。通过SPSS软件,计算出社会保障基金前10支重仓股票的每日对数收益率的协方差矩阵(见表3)。3.计算股票权重。以2011年6月30日的收盘价为基准,根据社会保障基金的持股数和收盘价来计算其市值,从而得出股票投资权重。(四)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组合与上证指数风险度量值的计算笔者假设投资组合的总价值为1,计算VaR可以转化为在给定的置信水平1-c下,计算出Δt日(本文采用1日和10日)内的投资损失不超过投资总额的百分比。同时针对不同的风险度量指标,计算出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组合和上证综合指数的三种风险度量值即方差、β系数和VaR,具体结果见表4。

四、简要结论与后危机时代防范社会保障基金投资风险的路径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篇4

关键词:社保基金 投资管理 问题 对策

一、社保基金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社会保障基金的规模日益扩大,如何加强投资管理使其保值增值,是现阶段必须解决的一大课题。笔者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到现阶段社保基金运营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统筹层次不同,基金管理主体分散,影响了基金的存量规模,削弱了基金运营的规模效益。目前地方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也不尽相同,中央和省属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实行了省级统筹,医疗、生育、工伤保险实行地市级统筹或县级统筹,统筹的层次还处在较低的水平。一些企业还建立了补充医疗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企业是补充保险基金的管理主体。这样的管理体制,使基金节余分散,管理难度增大。

2.基金管理制度的约束。在保险基金的管理上,前一时期,确实存在大量基金被挤占和挪用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严格限制了基金的投资渠道,只允许投资国债和银行定期存款。在资本市场发育的初期,防范风险的能力较小,对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作出限制是必要的,但是不应当成为一个长期的政策选择。就目前讲,只有部级社会保险基金有投资管理的办法,详细规定了投资的渠道和管理方法,地方结余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还没有打开。

3.基金运营不规范。社会保险基金运营主体的非专业性以及过多的行政干预导致基金运营的低效率、高风险并存。从目前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机构设置来看,社会保险的事务性管理和基金的运营都是由政府组建的事业性机构即社会保险管理局(中心)来管理,其管理模式是政府行政命令式的管理,而非市场指导下的商业化运作,这使基金在运营过程中存在很大弊病。

二、目前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1.国家应尽快制定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办法,依法管理和规范基金投资。尽管有中央管理的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但还不是全部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办法,对其他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还是空白。社保基金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需要以立法的形式加以保证。因此,应尽快对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立法,依法管理基金的投资,财务风险的防范都应制度化、法制化,使社会保险基金在运行过程中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防止出现管理混乱的现象,给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2.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机构和监管机构。国家、省、市应建立起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机构和监督管理机构,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按照基金投资管理办法进行投资和监督管理。投资管理部门和监管部门应相互制约,有各自的职责,互不隶属。投资管理部门内部要严格遵守国家投资法规和政策进行投资管理,监管部门还应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按照法律规定的投资办法进行独立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基金按照规定去运转。同时,应建立分权制衡的运作机制,基金的运用决策系统、执行系统、考核监控系统,由此形成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分权制衡机制。

3.社保基金的投资应明确规定为委托理财。目前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专业理财人员还不多,也没有资本市场投资经验,直接投资风险比较大,考虑到社保基金的收益目标和风险,通过委托和关系,签订合同,实现进入资本市场是比较好的选择。

4.在基金投资过程中,应处理好投资组合问题。目前,全国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限制是,银行存款和国债的比例不得低于50%,企业债券、金融债券不得高于10%,证券基金、股票投资比例不得高于40%.当前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发达,保险基金还存在较大的隐性债务,对于股票和证券基金的投资应保持较低比例。

5.在基金的运作过程中,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投资形式:投资开放式基金;发行定期保险基金的国债;委托银行抵押贷款;公司或企业债券。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篇5

关键词:社保基金投资管理问题对策

一、社保基金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社会保障基金的规模日益扩大,如何加强投资管理使其保值增值,是现阶段必须解决的一大课题。笔者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到现阶段社保基金运营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统筹层次不同,基金管理主体分散,影响了基金的存量规模,削弱了基金运营的规模效益。目前地方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也不尽相同,中央和省属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实行了省级统筹,医疗、生育、工伤保险实行地市级统筹或县级统筹,统筹的层次还处在较低的水平。一些企业还建立了补充医疗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企业是补充保险基金的管理主体。这样的管理体制,使基金节余分散,管理难度增大。

2.基金管理制度的约束。在保险基金的管理上,前一时期,确实存在大量基金被挤占和挪用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严格限制了基金的投资渠道,只允许投资国债和银行定期存款。在资本市场发育的初期,防范风险的能力较小,对社保基金的投资范围作出限制是必要的,但是不应当成为一个长期的政策选择。就目前讲,只有部级社会保险基金有投资管理的办法,详细规定了投资的渠道和管理方法,地方结余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还没有打开。

3.基金运营不规范。社会保险基金运营主体的非专业性以及过多的行政干预导致基金运营的低效率、高风险并存。从目前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机构设置来看,社会保险的事务性管理和基金的运营都是由政府组建的事业性机构即社会保险管理局(中心)来管理,其管理模式是政府行政命令式的管理,而非市场指导下的商业化运作,这使基金在运营过程中存在很大弊病。

二、目前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1.国家应尽快制定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办法,依法管理和规范基金投资。尽管有中央管理的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但还不是全部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办法,对其他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还是空白。社保基金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需要以立法的形式加以保证。因此,应尽快对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立法,依法管理基金的投资,财务风险的防范都应制度化、法制化,使社会保险基金在运行过程中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防止出现管理混乱的现象,给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稳定造成不利影响。2.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机构和监管机构。国家、省、市应建立起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机构和监督管理机构,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按照基金投资管理办法进行投资和监督管理。投资管理部门和监管部门应相互制约,有各自的职责,互不隶属。投资管理部门内部要严格遵守国家投资法规和政策进行投资管理,监管部门还应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按照法律规定的投资办法进行独立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基金按照规定去运转。同时,应建立分权制衡的运作机制,基金的运用决策系统、执行系统、考核监控系统,由此形成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分权制衡机制。

3.社保基金的投资应明确规定为委托理财。目前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专业理财人员还不多,也没有资本市场投资经验,直接投资风险比较大,考虑到社保基金的收益目标和风险,通过委托和关系,签订合同,实现进入资本市场是比较好的选择。

4.在基金投资过程中,应处理好投资组合问题。目前,全国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限制是,银行存款和国债的比例不得低于50%,企业债券、金融债券不得高于10%,证券基金、股票投资比例不得高于40%.当前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发达,保险基金还存在较大的隐性债务,对于股票和证券基金的投资应保持较低比例。

5.在基金的运作过程中,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投资形式:投资开放式基金;发行定期保险基金的国债;委托银行抵押贷款;公司或企业债券。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篇6

【关键词】社会保险;保值增值;政策建议

1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研究现状

社会保险基金资产要求安全性和保值增值是基金资产管理的第一要务和至上原则。各学者研究了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建议。首先,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基金投资和增长面临风险。杨长汉(2011)根据统计数据比较,直观反映出社保基金保值困境,从数据来看,2010年城镇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及生育等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额不到2.5万亿,而当年CPI指数已超过5%,同时期社会保险基金的收益仅仅为2%,可以看出,当前的基金投资和增长情况面临巨大风险。庞波(2011)从我国社保基金总体投资现状出发,得出我国社会基金的投资属于传统型,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基金在宏观管理上存在问题;第二,基金的投资领域相比较国外其他发达国家投资来说过于狭窄;另外也没有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监督和制约,很容易出现问题。其次,研究养老保险“三三制”投资策略。胡萍(2012)在分析我国资金运营现状后提出完善资金投资应从参保者个人基金账户、基金运营委托制度、我国金融市场等几方面出发,通过“三三制”投资策略,例如拿出社会养老保险的三分之一进行安全谨慎性投资,目的是实现资金基本保值;再拿出三分之一资金购买安全系数高的社会基金,为资金增值提供保障,另外三分之一投放在股票市场上,为基金带来高额利润回报。三三制原则基本可以满足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要求。最后,分析了中国社保基金在保值增值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赵伦钧,石金明(2010)认为,问题有:一是基金的统筹层次比较低,以养老保险为例,实际的统筹仅仅局限在市一级,阻碍了基金投资规模效益的实现。二是,相关部门人员对基金保值增值缺乏认识;基金在管理上受到制度的制约影响大。因此国家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基金运行计划,提高基金的统筹层次,改变基金运行管理模式等。杨良初(2011)认为,中国经济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基金投资也已丧失“人口红利”带来的好处,如果不改变社会基金的投资形式,将使社会面临巨大风险,因此从决策机构到基金管理部门都应关注这一问题,不断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发挥“人口红利”后期作用,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行机制,尽量在中国老龄化高峰来临前做好充分准备,以保证基金的良性循环。

2国外社会保险基金模式

智利社会保险基金主要是依靠私人主体来运营。智利政府仅仅发挥着监管的作用。其主要模式是以市场为基础,依靠优胜劣汰的市场原则,使市场上各金融管理公司竞争,由此为受保人提供优质服务,基金管理公司也会通过价格区分出优质客源,双方互惠互择,为了保证客源稳定,基金公司在基金投资运行上必然会做充分的投资分析,以实现较高投资收益。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其作用主要是对基金公司监督管理,对保险投资项目管理等。通过市场运行大大增加了智利社会保险基金的回报率。瑞典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允许管理人参与账户的管理,政府扮演基金管理者和资金委托人的中间角色,目的是将二者分离开来以便节省不必要的成本。政府的具体工作包括基金个人账户的登记和结算,当参保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政府将其账户资金全部购买保险公司的产品,在通过市场竞争选择合适的保险公司,以实现资金的增值。一般购买的投资组合有股票、政府债券以及公司股票等多种形式。新加坡是属于强制性储蓄型的资金模式。社保基金又被称为中央公积金,公积金存款利率一般不是由市场决定而是由政府设定。公积金的投资渠道比较广,可以购买股票、也可以购买债券、可以购买公共住房做投资,甚至可以购买储蓄保单等将资金投放在二级市场上。英国社会保险基金属于现收现付形式。注重当前资金筹集的横向收支平衡,社保资金的投资一般由政府监督,投资相对比较谨慎。资金主要来源于个人缴纳的所得税以及国民保险金,资金的投资运营是由控制着500亿英镑国民保险金的“国债消减委员会”负责,当年征收的社保基金支付当年社保开支,剩余的部分全部购买国债,或者存入银行。可以看出资金投资渠道比较保守。

3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

3.1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的“委托-”

关系“委托-”出现在社保基金筹集到使用的各个环节,涉及的部门也比较多。为了抵御年老、疾病、失业、工伤、生育等各类风险,社会公众拿出自己一部分所得参加社会保险,即出现投保人与基金管理者的一级委托-关系,投保人将自己的保障权委托给资金管理运营部门,以保障自己在遭遇各类风险时,能够有能力应对,社保基金的管理人可以在管理权限范围内对资金进行投资。因为在我国,参加社会保险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因此一级委托-关系也是具有强制性的。社保基金的管理者仅仅是对资金收集和发放过程中的管理,基金的运行则是交由专业经理人代为投资。因此社保基金管理人与基金投资人之间又形成了“委托-”关系,称为社保基金二级委托-,相比较一级委托-关系来说,二级委托-具有明显的市场性质。截止2010年底,全国个人账户金额达566亿元,全部交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代为托管的。可见,“委托-”下社会保险基金要实现保值增值,必须规避“内部人控制”的风险。

3.2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

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是基金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保险制度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在国内周小川最先提出应该增强对基金的管理和风险防御。李珍、刘子兰强调应该实现养老金的多元化投资,同时还分析了各种投资工具。并且提出要实现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应使养老金入市,对入市的规模和途径做了分析。郑秉文(2004)借助国外经验,分析了美国补充养老计划运行模式,在完全积累制下的财政支付能力,其投资运行的持续性,投资策略等。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我国的社保基金“部分积累制”必然会发展成“完全积累制”。而对于养老金入市的呼声,郑秉文认为并非长久之计。为了实现基金可持续发展,应该将养老金变成一个“国际风险投资基金”,这类基金与国家基本保障制度分离,成为“补充制度”。

3.3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的特殊状况

农村在社会、经济、人口文化等方面处于欠发达阶段。对社会保险的认知度较低以及对保险的不信任使农民参保意愿不强。农村居民收入低,致使对参加农村社会保险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运营、监督都存在很多问题。以农村养老为例,陈文满(2011)指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关键问题是资金来源缺乏,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模式不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直接影响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因此他提出,要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进行规范化管理,以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良性运转。华雯文,范融泽(2011)从农村社会保险基金的现状出发,总结出农村社保基金的问题,基金没有独立预算、收支不明确、权利与责任划分不清、城乡间基金差距比较大等。所以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改善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基金管理制度以及监督机制。蒲小红,成欢(2012)鉴于西部地区新农保人口流动性大、对基金需求增长快、基金波动大的特点,政府应该发行符合农村、农民和农业的债券。为了增强应对风险的能力以及实现农村基金的增值,其利率应该高于银行利率。

4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建议

4.1完善法律,加强制度的约束力

按照我国的机构设置,各个层次的社保基金管理中心属于政府的垂直管理部门,又是管征收和发放的社保基金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双重身份加大了监督的难度,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情况下,资金被借用或挪用的风险加大。另外,作为投保人,相比较资金管理者来看比较分散,委托人与人的力量不对等,委托权容易弱化,委托人对人的有效监督无法形成。因此基于这些因素,应从国家层面制定系统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各方面主体,以保证社保资金的正常使用。

4.2拓宽信息传播渠道,减少信息不对称

个人能从各类社会保险中获得的好处与参加社会保险时的支付额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充分会使投保人出现“搭便车”的行为;另外逆向选择也会改变地方政府的一些行为,导致地方政府对基金投资不积极,对投资渠道的扩面不主动等,自己不造血而依靠中央政府输血。即使是基金有结余的基层政府也不会用盈余来弥补资金缺口。针对在社保基金筹集中的问题,一些学者建议应借鉴他国经验,开征社会保险税,税的强制性、固定性和无偿性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篇7

关键词: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保值增值

作者简介:商丽景(1979-),河北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讲师,研究方向:金融投融资;

贾瑞峰(1973-),河北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讲师,研究方向:金融计量。

中图分类号:F8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6.18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6-38-03

我国社保基金数额庞大,截止2011年底,我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总额2.87万亿元,其中养老保险累计结余1.92万亿元。由于我国当前的社保基金投资运营存在着投资结构单一、运作方式不健全等问题,导致了社保基金收益低,甚至有些地方若考虑通货膨胀后出现了负收益,这也是我国社保基金难以实现保值、增值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对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路径进行新的探讨和尝试。

一、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的特点

社保基金与一般资金的投资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

(一)投资的限定性

国家关于社保基金的投资方向、投资规模、投资结构、投资区域等都有一定的政策或法律限制。如有的国家规定社保基金只能存入银行和购买政府债券,不能用于投资股票、不动产等,有些国家还对社保基金的投资数额或比例作出了明确的限制。

(二)投资的长期性

社保基金的收支是相分离的:职工在职期间由职工本人和单位按规定缴纳一定的社会保障费,等到若干年后符合条件时才能享受社会保障待遇,因此,导致了社保基金收支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时间差。尤其是在养老保险实行部分积累制或完全积累制的情况下,其基金储存积累期最多可长达近40年。社保基金的长期沉淀决定了社保基金需要通过长期的投资来获得较高的收益,以达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目的,从而确保参保人的收益不受损害。

(三)税收优惠性

社保基金通过投资运营产生的收益并不直接用于分配,而是累加到社保基金中去,以增加基金的总体数量,一方面使其不断的通过投资实现更多的收益,另一方面也可减轻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负担。与一般基金投资收益不同,国家对社保基金投资收益是免征所得税的。

二、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的原则

根据对社保基金在投资运营中的特点分析可知,社保基金投资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四个:

(一)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是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时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由于社保基金的特殊性,要求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本金必须要及时、足额的能收回,如果投资导致社保基金投资的本金无法收回,就会影响到社会保险基金正常的支付需要,从而影响投保者的正常生活。因此对社会保险基金来说,安全性是投资时考虑的首要问题。

(二)收益性原则

通过对社保基金进行投资获得一定的收益,在达到保值的前提下实现社保基金的增值。由于存在通货膨胀因素,只有社保基金的投资收益率大于通货膨胀率才真正实现了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因此社保基金的投资在注重投资安全的前提下还要注重投资的收益率,应注重投资于收益率较高的项目。

(三)流动性原则

社保基金的流通性是指为了满足随时可以支付参保人对社保基金的需要,社保基金在投资中不发生价值损失的前提下可以随时变现。如果社保基金投资时间过长,投资项目无法变现,那么将严重的影响社保基金随时支付的需要。因此要求社保基金在投资中要对投资项目安全性、收益率和变现能力等进行综合考虑,选择适合的投资项目。

以上是社保基金投资运营中需遵循的三项基本原则。而在实际运营中很难三项原则同时兼顾。比如投资收益和风险往往是呈正相关的,过度的追求高收益必会面临着较大的风险,而过度的注重安全又会影响收益。因此,在实际对社保基金进行投资运营时,在考虑社保基金投资原则的同时还要结合实际情况需要,灵活选择投资方式和项目。

三、社保基金投资运营路径选择分析

社会保险基金实现保值增值的途径主要包括两个:一是进行金融活动投资,包括银行储蓄、购买国债和金融债券等;二是进行经济活动投资,如投资国有大型项目建设等。根据社保基金投资的特点及所需遵循的原则,社保基金投资的路径主要有:银行存款、购买国库券和其他各种债券、参与股票经营、投资基金、抵押贷款和投资不动产。

(一)银行存款

银行存款也被看做为一种投资,而且这种投资是投资风险最小的投资方式,同时这种投资的变现能力也最强,尤其是活期存款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支取。银行存款的收益率稳定但是较低,尤其是存在较高的通货膨胀下,存款收益率往往低于通货膨胀率,社保基金不但不能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还在不断的贬值,严重了损害了参保人的利益。

社保基金在投资运营的初级阶段,由于没有经验,各种制度、法律建设还有待完善,在投资上还是要更多的考虑投资的安全性。而尽管银行存款的收益率低,但其是各种投资路径中安全性最高、变现能力最强的投资方式。因此,我们可根据银行存款的存款利率选择存款的种类。如果银行长期存款利率能抵消通货膨胀造成的贬值影响,可以对一定比例的社保基金用于该种投资,以保证社保基金随时支付的需要。

(二)国债

1、国库券。国库券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以国家财政作担保,投资收益率高于同期银行存款,由于发行者是政府,几乎不存在信用违约风险,所以国债被认为是一种风险小但收益高的投资工具。我国国库券的期限最短的为一年,投资收益和投资时间呈正相关。同时由于国库券采用的不记名形式,可以迅速的流通转让,满足社保基金投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的原则。在实际投资中,可选择不同期限的国库债进行购买投资。

2、其他国债。当前我国国债除了国库券外还有六种其他债券:专业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专业银行发行的国家建设债券、地方企业发行的地方企业债券、国家重点企业发行的重点企业债券、基本建设债券、财政债券。由于六种债券存在着特殊性,现阶段还不太适合社保基金进行投资。比如基本建设债券只对专业银行发行,其他机构或个人不能购买;财政债券只对金融机构发行,只有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部门成立了相关的金融投资机构才能购买。

(三)抵押贷款

抵押贷款是借款者凭借一定的抵押品作为物品保证而取得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因为借款者有抵押品作为保证,抵押品一般有房地产、国债券、有价证券、各种股票或货物的提单等等,如果贷款到期,借款者不能如数归还贷款,则贷款者有权处理抵押品作为补偿,所以从事抵押贷款的风险小。同时抵押贷款的收益相对较高,满足社保基金投资的收益要求。

由于当前我国金融市场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现象,一方面众多企业很难从银行机构获得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随着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国有企业投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这些无疑为社保基金进入金融市场进行贷款业务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四)不动产

不动产投资是为了取得一定的收益而将现金转为不动产的行为。其中不动产是指土地或土地上的定着物,具体包括:各种建筑物,比如房屋、桥梁、铁路、公路、地下排水设施等等;生长在土地上的各类植物,如树木、花草、农作物等等。

不动产投资存在投资数额大、投资期限长、投资风险大、收益率高的特点。因此,社保基金在进行不动产投资时需要对投资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比如建筑物投资和植物投资相比,植物的投资风险大于建筑物,不适合进行投资,所以社保基金的投资重点应放在各种建筑物不动产上,比如房屋、桥梁、铁路、公路等;在不动产投资中,可根据我国目前买房难、买房贵的特点,社保基金可以投资建设职工住宅,在获得适当收益的前提下将住宅出租或出售给投保人。

(五)基金

基金投资是一种间接、社会化的证券投资方式,投资效益高、流通性强,同时基金也是境外的投资者向异地证券市场进行间接投资的理想渠道。但是基金投资也存在较大的风险:投资人和信托公司存在的委托——关系致使道德风险的发生,委托机构在各业务环节的操作过程中,可能由于某种原因进行违法或违规操作而引发风险,致使投资人的利益受损;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大了投资风险,比如投资者在购买基金后,如果市场出现加大的波动,使投资者对价格难以进行预测,投资者将会面临被套牢的风险;投资债券收益还会受到利率的影响,导致投资收益的不稳定性。

根据基金投资的特点,结合社保基金投资的特点和原则,社保基金可以进行适量的基金投资,但由于风险较大,投资应该控制在一定比率内,不适合大规模、高比率的投入。

(六)股票

股票投资是一种高收益、高风险的投资。股票的投资收益不像债券利息是预先就确定的,(下转第35页)而是随着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变化的,随着企业经营的不断壮大,股票的价值就越高。同时由于企业未来的经营是不可确定和预知的,无疑加大了股票投资的风险。因此在进行股票投资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可行的投资方案。出于安全考虑,社保基金不应投资股票,但由于股票的收益率高,不但能实现社保基金的保值还能实现增值的目的。因此,建议社保基金在兼顾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股票投资。在股票投资中应掌握好分散风险的原则:“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投资时进行投资组合、购买经营状况好的企业股票来达到降低风险、获取收益的目的。

上述六种投资途径中,各种投资途径都有自身的优缺点。社保基金在投资运营中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通过合理、科学的选择投资路径,尽可能地回避风险和实现收益最大化,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吕超、 段洪成、 刘海燕.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组合绩效评价理论综述[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0,(01) .

[2] 赵晶晶、邓尧.我国社保基金可持续发展研究 [J],现代商业,2011,(06).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篇8

一、我国社保基金投资运营问题凸显

社保基金是社会保险事业的物质基础,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是保持社会保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发展,社保基金积累规模不断扩大。根据人力社保部《2013年全国社会保险情况》,截至2013年底,我国社会保险基金资产总额累计为47727亿元,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资产29930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资产3124亿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资产8348亿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资产1077亿元、工伤保险基金资产1004亿元、失业保险基金资产3726亿元、生育保险基金资产518亿元。此外,为应对老龄化高峰时期的社会保障需要而于2000年成立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2013年末其战略储备性资产总额也已超过万亿,达到12415亿元。

随着社保基金资金池的不断扩大,基金管理低效问题更加突出,表现为基本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能力不强。目前,我国社保基金投资策略保守、投资渠道狭窄、市场化投资占比偏低。按照1999年颁布的《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管理暂行办法》、2001年颁布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和2010年颁布的《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基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的范围和结构也被严格管控,普遍用于银行存款、买卖国债和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其中银行存款和国债投资的比例不低于50%,企业债、金融债投资的比例不高于10%,证券投资基金、股票投资的比例不高于40%。2013年我国基本社会保险基金中各级财政专户存款的规模为40311亿元,占投资基金总规模的84.5%,真正遵循市场价值原则进行多元化投资运营的仅有全国社保基金管理的个人账户资金921.93亿元和广东省养老保险基金委托管理的1094.5亿元,占比仅为4.2%。受当前基金管理运营制约,近年来我国社保基金的收益率基本稳定在3%左右的低水平,在部分年份收益率甚至低于通货膨胀率。这种投资运行机制,虽然在保证基金的安全性、规避市场风险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忽略了经济回报。尤其是在经济平稳增长,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等形势下,我国社保基金贬值缩水的风险日益凸显。社保基金贬值,不仅直接影响社会保障功能,还会打击广大参保人群的积极性,影响社会稳定。因此,社保基金亟需开拓新的投资运营渠道以实现保值增值。

二、实体性公共项目是社保基金的重要投资方向

(一)实体性公共项目投资的可行性

社保基金的设立目的,是为社会人群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而且保险基金部分来自于个人缴费,这就要求基金投资运营必须努力实现长期稳定增值,不以短期业绩为目标。社保基金的主体是养老保险基金,在基本社会保险基金中,养老保险基金占比超过83.6%,养老保险基金来源稳定,积累期覆盖个人的生命周期,最长可以达到30年以上。因此,社保基金在投资价值取向上不应以短期“快钱”为主要导向,而是要更多选择回报平稳的高质量投资项目。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实体性公共项目,所需投资周期长,收益稳定,与社保基金的弱周期性和高成长性的投资需求相匹配。现有数据显示,我国当前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的年收益率为6.2%左右,明显超过国债或银行存款收益率,也超过了同期CPI 上涨幅度,参与基础设施项目长期来看具有较好的收益保障。此外,基础设施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具有长期稳定的市场需求,现金流稳定,充分满足社保基金长期稳定支付的要求。因此,将实体性公共项目作为社保基金的主要投资工具,扩大其投资规模和占比,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二)实体性公共项目投资的安全性

社保基金肩负着确保制度长期保障能力的社会责任,必须保证基金的安全与完好。资本市场在运行中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并且难以化解,社保基金的保值和增值都面临一定的风险。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美国加州私人养老金因投资失败而出现大量人员要求退保,智利等国完全以资本市场为主要投资方向的社保基金,因无法有效克服资本市场的系统风险而导致市值大幅缩水。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资本市场建设更加不完善,市场基础薄弱,资本约束机制和信用机制不完全,投资组合和避险保值渠道相对有限,进一步加大了市场波动。因此,必须建立更加丰富的多元化投资组合,将实体经济做为投资对象,平衡资本市场的不确定风险。从安全性看,基础设施等实体性项目的风险收益特征符合社保基金投资运营要求,与其他产业投资相比,大型基础设施项目通常有政府合同作为支持,风险相对较小。此外,根据项目融资的发展实践,实体项目与供应、销售环节相关联的风险还可以通过事前合约安排分散给项目的相关利益者。尤其是政府公共投资项目以政府信用为担保,是实体经济另类投资中质量最好、安全性最高的投资品,更符合社保基金的安全性投资需求。

(三)实体性公共项目投资的实践经验

为规避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风险,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社保基金管理机构开始重视实体性公共项目投资的回报价值和风险平衡作用。在社保基金管理经验丰富的国家,基础设施投资已经成为了社保基金的主要投资方向之一。目前,各国公共养老基金开始将道路、港口、机场和给排水等公共基础设施纳入投资范围。加拿大安大略省养老基金(OTPP)是加拿大最大的职业养老金管理公司,该基金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已占到管理资产的8%,过去5年的投资回报率为9%,超过行业基准回报率6.7个百分点。英国全国养老金基金协会规定,地方政府养老基金中可投资基础设施的比例上限为30%。澳大利亚的养老基金则普遍有4%至16%被配置在了基础设施领域。2006年起,我国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自由运营资产部分,也先后以直接参股或者信托贷款方式投资了京沪高铁和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截止2013年,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信托贷已经覆盖南京、天津、广州、杭州等多个保障性住房项目,金额超过了180亿元,并取得了较好的收益效果,为社保基金实现保值增值开辟了新渠道。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自成立以来,其收益相对稳定年平均收益率为8.13%,其中2013年全国社保基金投资收益6.2%,高于同期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3.2个百分点,高于同期通货膨胀率3.6个百分点。尤其是,社保基金在近年来股市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及时将资金投入到固定类资产和实业类资产上,保证了社保基金的整体收益。

三、促进社保基金投资实体性公共项目的对策建议

(一)拓宽社会保险基金投资领域

启动对社保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的修订,允许社会保险基金进入实体性公共项目。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和社保基金投资运作情况,建议对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允许在不影响当期支付,并留有3个月平均支付水平准备金的基础上,参照全国社保基金信托管理运作方式,将富余资金以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形式,投入到固定类资产和实业类资产上,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参照国外社保基金的投资占比,并考虑到我国政府的财务担保能力较为充分,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等公共项目又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所迫切需要的投资方向,建议明确并限定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部分和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基金留足3个月平均支付水平后的结余部分,以不超过20%的比例以委托贷款方式直接投资实体性公共项目,或者以企业债、金融债的投资方式进行间接投资。允许企业年金、职业年金资金直接投资基础设施,并鼓励扩大债权投资规模。此外,在社保基金投向实体性公共项目的具体方式上,建议先从条件较为成熟的间接投资开始,逐步积累经验,适时过渡到直接投资领域。间接投资可以采用委托金融机构贷款、认购城市建设债券等方式,与现行投资方式顺利对接。直接投资则可以在时机成熟时,以参股方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获取红利取得相对较高的投资收益。

(二)优化社保基金投资组合

适时对全国社保基金投资比例进行调整,优化基金投资组合。将全国社保基金进行银行存款和国债投资的比例由不低于50%调至不低于40%,并明确银行存款的协议优惠利率下限不低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将全国社保基金中进行企业债、金融债投资限定比例由10%提升至20%,并允许以不超过10%的比例进行直接基础设施投资。在现有的企业债、金融债和委托贷款投资基础上,积极引入国际广泛使用的另类投资工具,进行本土化的开发操作,丰富社保基金的投资选择。鼓励地方政府将担保充分,并能获得一定稳定收益的民生项目,如高速公路建设、机场建设、公共租赁住房、自住型商品房等,通过企业债券、城市建设债券等方式,向全国社保基金定向发行融资。在中央企业和重点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或再融资时,鼓励全国社保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入股。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政府公共项目的建设和项目回报周期较长,投资权益流动性不高,要科学构建资产组合包,合理确定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配比结构,确保不会因为投资占用资金而影响基金的正常收支。此外,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开发与各类实体性公共项目投资工具相适应的金融衍生产品,既增加社保基金的间接投资机会,同时提高资产的灵活性。

(三)建立社保基金投资风险管控机制

社保基金是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养命钱”,安全性是社保基金投资的首要原则。对于实体性公共项目投资,社保基金管理运营部门要形成规范的投资项目论证机制,加强研究和审查环节,确保投资标的合法、合规,抵押品充足、完好,项目计划可行、可控。规范投资担保机制,对于定向发行给社保基金投资的公共项目,本级政府财政在法律法规许可范围内,应积极承担担保责任,如财政不能或者不宜承担,可寻求通过有实力的金融担保公司承保。基金管理运营部门要建立风险准备补偿机制,从超过一定比例的盈余中按规定计提,当投资回报率连续低于无风险水平时,使用风险准备金弥补亏损。对于以股权方式直接投资的项目,要在投资协议中明确合理的股息收益分配方式,如资金回报连续低于正常的市场水平,应在财政部门帮助下,积极将相关资产转让变现。

(四)健全社保基金管理运营体制机制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篇9

【关键词】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风险

在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行中,投资运营处于中间环节。现收现付制的社会保障基金,以实现当年的收支平衡、略有节余为基本原则。但是,从征收到支付通常都有一定的间隔时间,存在少量、短期的资金沉淀,需要加强对基金的运营管理,确保基金的完整、安全,并做好基金的计划、预算和调剂等工作。对于完全积累制、部分积累制的社会保障基金而言,由于从征收到支付的时间跨度较长,沉淀资金的数额巨大,必须通过投资运营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社会保障基金在投资运营阶段的风险体现为投资的实际收益率与预期收益率之间的差额,即投资收益率不确定性。从原因上看,客观上有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等原因,主观上有投资决策失误、投资组合选择不当等原因。

一、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风险的表现

(一)社会保障基金投资途径和模式单一

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与一般投资的明显区别在于:对于“安全性”的重视,使它不是单纯注重收益性,因此在投资途径和投资模式的选择上十分谨慎。

目前,世界各国的投资途径主要有:银行存款、政府债券、公司股票、公司债券、投资基金、指数期货、实业投资、房地产投资、抵押贷款等。不同投资品种的风险和收益是不一样的,学术界与此有关的研究很多,在此不再赘述。在美国,社会保障法案规定社会保险信托基金主要来自雇主、雇员、个体业主缴纳的工薪税,从实践中看,美国国债的投资收益稳定但是低于股票的投资收益,因此,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回报非常有限。新加坡实行社会保障基金的积累制度,以其“中央公积金制度”为标志,始于1955年。近年来,新加坡政府将中央公积金主要用于投资,一种方式是成员(个人账户拥有者)根据批准的投资计划直接投资于产权投资市场批准的公债和股票;二是巨额公积金不断地交付给新加坡货币局作为购买政府债券和证券的保证金。从实践看,投资收益稳定。

而投资模式实质就是投资途径的组合问题。单一化投资模式就是将全部资金集中于某项投资。而多元化投资模式是指投资者将资金分散投入收益、风险、期限都不相同的若干种项目上,借助多样化效应,分散单项资产风险,保证在各个时期、各个项目上,进而降低所承受的投资总风险。

可见,社会保障基金投资途径和投资模式的选择,对其收益有很大的影响。我国社会保障基金长期以来因“安全性的考虑”,对其投资运营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在投资途径和模式的选择上非常单一,主要是银行存款、国债、企业债券。这在计划经济时代“现收现付”制度下问题表现不明显,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基金节余规模的扩大,投资运营与保值增值的矛盾就凸现出来。

在2001年以前,我国长期规定其投资只能用于银行存款和国债。但由于银行存款和国债的利率低,生息能力差,低收益率,根本不具备规避利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支出膨胀风险的能力,从而这种单一化投资模式只能保证基金的名义安全性而非实际安全性,无法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在2001年后拓宽了投资途径。但投资运营方式还是偏重于保守性投资,但当银行利率和债券利率低于物价上涨指数时,基金就面临着贬值的危险,这种单一的运作手段很难实现基金保值的目标,无法满足基金日益膨胀的贬值压力。

(二)投资运营水平与社会保障基金规模脱节

以占社会保障基金主要部分的社会保险基金为例,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结合”的筹资模式以来,社会保险基金的节余呈历年递增的态势。表1清楚地说明了基金节余的趋势将持续并加强。在这种趋势下,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问题已无法回避。目前的投资运营管理与基金的节余规模存在较大脱节。

社会保障基金中只有极小部分进行了积极投资运营。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几个组成部分中,各部门分管的社会保障基金、企业自己保管的补充社会保障基金基本上没有运营管理,只是存入银行,只有中央直接管理的那部分社会保障基金在投资途径、组合、管理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全国社会保障理事会管理的中央直属社会保障基金从2001年开始投资运作,至2004年按资本加权计算,4年间社保基金累计收益率为11.82%,同期通货膨胀率为5.04%,累计收益率高于同期通货膨胀率6.78%。从这个数据来看,基本实现了保值增值目标。

投资、托管机构的实际投资运作存在风险。以2004年有关数据为例,委托资产中一部分投资于招商地产,该股上半年的平均股价为11.84元。如果以前者作为社保基金的平均买入价,那么累计持有该公司1178.43万流通股的三大组合,上半年账面亏损额就高达3111.06万元。可见,投资、托管机构的实际运营水平是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中风险的重要来源,对托管机构的检查和监督是决定投资效果的重要因素。

(三)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管理法规缺位

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管理法规的缺位问题,导致社会保障基金运营风险责任认定困难,在责任的承担上缺乏可操作性和法律效力。政府有关社会保障基金的法规、我国有关社会保障及社会保障基金的文件和政策非常多,本文经过统计和调查,将其中涉及到基金投资的规定列举如表2所示。(表略)

从表2可看出,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相关法规的缺位问题十分严重。一方面,缺少对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的统一规定,对社会保障基金大体系的各组成部分中央直属社会保障基金、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掌握的基金,以及企业年金的投资运营管理是零散的。另一方面,在目前的规定中内容也不全面,缺少对投资、托管机构实际运作的监管,缺少对于投资损失如何弥补的内容,因此无法解决投资、托管机构的实际运作给基金带来损失的风险。

二、防范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风险的建议

(一)谨慎拓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方式

以何种方式运用社会保障基金,直接关系到社会保障基金运用能否带来理想的预期回报。2005年来,社会保障基金“入市”成为热点问题。一些学者认为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在市场规模,投资者队伍、投资工具等方面不断发展壮大,社会保障基金“入市”条件已经成熟。本文认为,对待“入市”必须慎重。

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实质是“安全性”和“盈利性”如何权衡的问题。从国际经验来看,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必须同时兼顾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中股票投资所占比重较高,一些学者以此作为依据认为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应该大举进入股市。但是,必须看到我国资本市场的成熟程度与国外的差距,国外的经验并不适用于我国。安全性是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首要考虑的问题,要避免基金投资可能发生的导致资金损失的风险而危及社会保障事业所需资金的正常供应。如果安全性不能保障,投资收益宁可不要。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是基金投资的传统市场,但我国两个市场都存在严重不规范运作,存在着投机活动和违规资金,风险较大。因此,对待“入市”必须慎重。

有学者认为,介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显得较为稳定,比如高速公路。但介入基础设施也存在问题,一是大部分由政府主管的基础设施建设效率极低,容易造成浪费。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是我国腐败行为的高发领域,造成了基金的巨大损失。因此,在投资方式的选择上,急切的不是选择何种方式,而是如何能保证安全性。

(二)加大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规模

加大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规模并不意味着将社会保障基金全部或大部分投到资本市场,只能是部分或一定比例,基本原因是为保证社会保障基金在安全的前提下获取较好的收益。我国目前只有中央直接管理社会保障基金在全国社会保障理事会的操作下进行了基金投资运营,其余大量的社会保障基金主要是采取银行储蓄和国债的方式进行投资。目前可以将各部门分管的、各省市统筹的社会保障基金,以及企业管理的补充社会保障基金进行投资规划,选择国债、信用度高的企业债券进行投资,风险低而收益稳定。

(三)加强投资监管并提高运营水平

根据我国目前状况,对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管理,宜采取全部委托方式,即建立受托人即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投资机构和托管机构分工负责、互相制约的管理体制。受托人由省级以上社会保障理事会充当;投资管理人从我国现有专业基金管理公司或资产管理公司中选择;保管人从四大国有独资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选择。并相应建立一套风险监控制度。思路如下:

在基金管理公司的具体选择方面更加谨慎、苛刻。可以借鉴我国金融机构的资信评级制度,通过对一个基金管理公司的净资产价值、投资回收期、风险规避能力的计算评估,将市场的基金管理公司分为AAA级、AA级、A级,并且制订一套全国范围内的统一评比标准,但可在具体地区内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调整。

鉴于目前有关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法规严重缺乏的现状,应该尽快制定一部涉及到不同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法规,使之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篇10

关键词: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加重,如何养老早已经不再是一个家庭问题,而成为一个关系社会稳定的公共问题。社会养老保险也因此而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覆盖各类人群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基本建立。伴随着参保人群的扩大,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也迅速增加,基金积累规模不断扩大。基金规模迅速扩大一方面说明了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制度覆盖面越来越大,但另一方面,也对我国政府对养老基金管理提出了严峻考验。中央政府及各地方政府如何使老百姓的“保命钱”实现保值增值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方法已经显现出各种弊端,尤其是在权衡安全和收益时,表现的过于保守,甚至是只求安全,忽视收益。

一、逐年增长的养老金积累额与投资负收益率之间的矛盾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1年度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五项社会保险(不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合计24043亿元,比上年增长5220亿元,增长率为27.7%。随着中央对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重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取得了进一步推进,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保率逐年上升,每年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和累计额不断增加。下图是2007-2011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2011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是2007年2.22倍,2010-2011年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增速达到了28%。

与逐年增加的养老保险基金相反,十多年来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际投资收益为负。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全国2000多个市县级统筹单位管理,2011年底,基本养老金累计结存1.9万亿元,主要投资与银行定期存款和国债,其中,90%以上基金资产是银行存款,投资于国债的比例不到10%,过去的十几年中,基本养老金的年均收益率不到2%,扣除同期通货膨胀率,实际投资收益为负。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是少数几个仅将基金存放于银行和购买国债的国家之一,也是养老金投资收益率最低的国家。低收益率的最主要原因是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领域过于狭窄,近90%的基金处于安全考虑被存放于银行,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情况具体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全国社会保险基金中除养老金部分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外,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目前都是选择银行存款为主,一小部分购买国债,过于单一的投资方式,限制了社会保险基金的增值能力。

养老金积累额的增长对于民众和政府来说喜忧参半,喜的是养老金的增长为未来兑现养老金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忧的是如何保管好数额庞大的“养命钱”。从目前基金收益情况来看,肯定要对基金投资管理办法进行改革,政府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养命钱”在银行里慢慢的贬值,也只有通过改革转变目前的收益情况才能获得老百姓的信任,让老百姓对养老保险政策更加坚定信心,对政府更有信心。

二、养老金投资安全性原则和保值增值之间的矛盾

养老金投资要遵循安全、收益、分散化和流动性原则。我国基本养老金投资领域之所以限定为银行定期存款和国债也正是出于安全性原则的考虑,降低基金投资风险,增强基金保值增值能力。但从过去几年基本养老金投资收益情况来看,选择银行定期存款和国债作为投资范围,并不能保证基金的保值增值。从另一个角度看,将基本养老金存放于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导致的基金贬值已经违反了收益性和分散化投资原则。按照金融学的基本投资原理——“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也就是要进行分散化投资,降低风险系数,而目前的这种投资政策将基金安全性置于首位,忽视了基金的收益性和分散化原则。

基本养老金选择保守的投资策略除了受基金安全性的限制外,还与目前我国基本养老金管理制度有关。统筹层次低是社会保险基金投资难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五大基金投资管理层次绝大部分以县市级为主,2万多亿的社会五险基金分布在2000多个县市级统筹单位,呈现出严重“碎片化”状态。过于分散化的管理状况导致了社会保险基金没有明确的责任主体,也没有统一的专门的法规政策对投资行为进行授权和约束,导致了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政策无法放开。各地方政府迫于承担责任的压力,不敢也不会直接对所管理的养老基金进行改革。可以说广东省千亿养老金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的方式是对改革的探索,也是一种“曲线救国”的方式。

对于基本养老金存在的贬值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近年有关养老金入市的话题屡次被热议,相关政府机构也开始着手研究养老金入市问题,一时间养老金入市备受关注。中国社科院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认为:“减少社保基金福利损失和贬值风险的唯一出路只能依靠改革社保基金投资体制,社保基金必须投资才能战胜通货膨胀。建议账户基金与统筹基金应分而治之,即账户基金应全部委托给全国社保基金运营,统筹基金应委托给新建投资机构。”另外一些学者也同意养老金入市,认为在目前收益为负的情况下,养老保险基金可以进行投资,但应注意投资项目,养老保险基金入市有助于中国目前资本市场的完善,提振低迷的股市。反对的学者认为,在中国资本市场不完善的背景下,养老金入市弊大于利,虽然股市收益率高于银行和国债,但高收益率通常伴随的是高风险,将老百姓的“养命钱”置于一个风险较高的环境中是不符合安全性原则的,是对“养命钱”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同时养老金管理者缺少专业的投资技能也是制约养老金入市的一个因素,因此,应该在资本市场发展成熟后在进入。

三、如何看待养老金入市面临的两对矛盾

近两年,社会保障领域相关学者一直围绕社会保险基金是否入市展开讨论。今年年初,广东省将1000亿结余养老保险基金委托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进行管理,委托管理期限为两年,这一举动又引起了关于社会保险基金是否应该入市的讨论。在养老金是否入市这一问题中存在着上述两对矛盾:逐年增长的养老金积累额与投资负收益率之间的矛盾以及养老金投资安全性保值增值之间的矛盾。归根结底,这两对矛盾的本质都是如何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未来的支付能力的问题。提高养老金支付能力的总体思路是:开源节流。

开源即增加养老金收入和基金增值能力。面对目前我国较高的养老金缴费率,要通过提高缴费水平增加养老金的收入几乎是不可能的,开源的根本方法还是提高养老基金增值能力。要提高养老金增值能力必须改革目前的投资管理体制,在遵循安全性前提下,将基金进行分散化投资,提高基金收益率。笔者认为养老金投资安全性原则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是相对于其他基金,养老保险基金在资本市场应进行审慎投资。投资于新的领域必然会导致新的风险,但是并不能因此而限制养老金投资的发展,有效的方法是通过风险管理降低新的投资领域的风险。养老基金投资的多元化虽然增加了新的投资风险,使风险的数目增加,但是每种风险的相对概率降低,在基金多元化的同时也打到了基金投资风险的多元化,减少了基金受同一风险影响的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基金的风险得到了降低。如果因为资本市场有风险而限制养老基金进入,就如同因为交通事故风险而不出门一样不现实。因此,部分养老基金入市应该是一种必然趋势。

节流即减少养老金支出。养老保险具有刚性特征,要通过降低养老金水平减少开支不可能更不可行。减少养老金支出只能是保持适当领取人数和适度的领取年限,即制定合理的退休政策。《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1》中提到全国不正常退休率在上升,虽然2010年非正常退休的数据比2009年有所下降,但从整个“十一五”来看,非正常退休人数是上升的。非正常退休人数上升的主要原因在于制度吸引力低、激励性差。由于非正常退休人数上升导致的养老金缴费年限减少和领取年限延长,加重了养老金支付压力,不利于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另外,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非正常退休对养老保险制度带来的压力会更加严重,因此延迟退休年龄也应是一种必然趋势。但退休年龄的延迟必须辅之以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通过制度改革激励员工延长工作时间,推迟退休年龄。

最后,在养老基金投资管理方面,肯定要对目前的方法进行改革。随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完善,部分基金入市也是一种必然趋势,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明确养老金的责任、养老基金的哪一部分入市、入市比例如何确定、如何入市以及让谁来进行投资的问题。

四、完善养老金投资管理的监督

目前,我国养老金管理和监督的主体主要是地方政府,这种政府一手负责基金管理,一手负责基金监督的方式,大大降低了制度的透明度,削弱了监管力度,而较弱的监管力度也构成了威胁基金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改革基金的监管方式也是增强基金保值能力的重要因素。

在改革基金监管方面,首先应该提高基金管理的透明度。除了加强审计部门的审查外,应增加独立的第三方组织对各地养老基金管理情况的审核,并每月向社会公布养老金的收支及投资管理情况。通过及时的公布信息,一方面满足居民对养老金基本情况的知情权,另一方面可以适当增加养老金管理者的压力,督促他们对养老金投资进行审慎的管理,增强他们对所管理养老金的责任意识;其次,在养老金投资渠道放宽后,更应该加强对其监管力度,尤其要预防养老金在入市后借助各种优势,通过获取更多的信息,以牺牲普通股民的利益为代价获得更高的养老金投资收益率。因此,必须加强对养老金入市的监管,制止这种顾此失彼的做法,养老金入市应该是公平入市、公平竞争为前提的,任何以损害普通股民利益为代价的不公平的高收益都是毫无意义的;最后,在养老金投资改革中必然会出现新的风险和问题,但只有改革才能增强制度的生命力。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理论,新事物在发展中也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新事物的发展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养老金投资政策的改革是一种必然趋势,改革也必然会涉及到入市问题。因此,政府应尽快完善各项配套环境,为养老金入市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郑秉文.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2.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第四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