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十篇

时间:2023-11-23 17:55:59

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篇1

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 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它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真理性最重要的基石。

一、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内涵和科学方法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方方面面。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他们把揭示自然界的规律称之为自然观, 把揭示人类社会规律称之为历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 至少有以下四条理由:一是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说到的马克思的两大发现, 首先是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规律的揭示。恩格斯说:正像达尔文发现了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①恩格斯把第二个发现即剩余价值的发现, 定义为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②这可以理解为是对唯物史观的科学运用。恩格斯还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说, 新的历史观在整个世界史观上实现了变革③。二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 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①唯物史观既是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工具, 又是改变世界的工具。三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自然观与历史观, 前者是客体, 后者是主体。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 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 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②四是唯物史观的确立,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具有标志性意义。正如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所说的那样, 一种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被提出来了, 用人们的存在说明他们的意识, 而不是像以往那样用人们的意识说明他们的存在这样一条道路已经找到了。③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哲学的贫困》、《〈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反杜林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8封书信, 对唯物史观都有深刻的分析。他们从个体人的分析开始, 人为了生存, 必须生产生活资料, 生产生活资料, 必须使用工具, 因此需要生产工具, 要使生产能够延续下去, 还需要人口的再生产;人既是自然的又是社会的, 生产存在着社会联系, 有社会联系就会产生分工, 有了社会分工就会有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 有了共同利益, 就需要国家。他们由此得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结论, 并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马克思恩格斯还分析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并认为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独立性。恩格斯在晚年书信中, 分析了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 提出了社会合力论。由此可见,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内涵丰富, 逻辑严密, 既贯彻了唯物论, 又充满了辩证法, 是科学性、真理性、实践性、革命性相统一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

二、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过程, 实际上是发现和运用唯物史观的过程。

1. 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经过直接与唯物史观相关联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 谈到他研究经济问题的经过。1842~1843年, 他在《莱茵报》当编辑时, 第一次碰到经济利益问题需要发表意见, 这是他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1843年底,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我的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果: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 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 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 相反, 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④由此进一步坚定了他研究经济问题的决心。马克思开始在巴黎研究政治经济学, 后来到布鲁塞尔继续进行研究。在此期间,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得出了唯物史观的重要结论, 并共同决定, 要对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 阐明他们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相对立的见解。1848年和1849年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工作因故中断。到1850年, 马克思在伦敦重新开始了这项工作。接下来, 在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 马克思系统地论述了唯物史观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日本着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河上肇, 在1920年所写的《近世经济思想史论》的第三讲第二段《马克思底唯物史观》中说:他底历史观, 起初稍有系统的, 便是一八四八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更有一定公式的, 便是一八五九年着述的《经济学批判》 (即《政治经济学批判》) 一部书的序文。做他后来研究上的方向盘的---这便是这里要说的唯物史观。

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写作计划的调整与研究对象的确定, 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

《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写作《资本论》之前的宏大的政治经济学写作计划。1857年,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 曾设想了五篇结构, 即:1) 社会生产一般的抽象的规定;2) 形成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结构并且成为基本阶级的依据的范畴, 资本、雇佣劳动、土地所有制;3) 资产阶级社会在国家形式上的概括;4) 生产的国际关系;5) 世界市场和危机。①1858年马克思在《致拉萨尔的信》中, 又将五篇结构调整为六册计划, 即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②之后, 马克思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是按照以下的顺序: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在前三项下, 我研究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分成的三大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其他三项的相互联系是一目了然的。1867年, 《资本论》第一卷发表, 马克思在该书第一版序言中说:这部着作是我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马克思还同时向读者介绍了《资本论》的4卷内容。③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摆在面前的对象, 首先是物质生产。现代资产阶级生产---这种生产事实上是我们研究的本题。④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 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的自然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⑤

三、唯物史观与科学社会主义

唯物史观, 是辩证唯物主义应用于社会领域的基本观点, 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基本思想方法。

1. 唯物史观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 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 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经典。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第三章批判空想社会主义时说:这种对未来社会的幻想的描绘, 在无产阶级还很不发展, 因而对本身的地位的认识还基于幻想的时候, 是同无产阶级对社会普遍改造的最初的本能的渴望相适应的。他们还总是梦想用试验的办法来实现自己的社会空想。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 是恩格斯系统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着作。恩格斯说, 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 所有这三个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不是作为当时已经历史地产生的无产阶级的利益的代表出现的。②他还指出:这两个伟大发现, 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 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两大发现, 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③

2.《共产党宣言》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

当我们将《共产党宣言》 (以下简称《宣言》) 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经典来学习的时候, 不难发现, 《宣言》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宣言》公开发表后, 马克思恩格斯不断地根据新情况、新材料, 通过再版序言、增加注释, 以及后来发表的文章, 对他们的某些观点进行补充和完善;而且他们多次强调, 要用科学态度对待《共产党宣言》。这也是贯彻唯物史观的重要体现。

在《宣言》中, 马克思恩格斯客观地评价了资产阶级曾经起过的历史作用。《宣言》在阐明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同时, 还充分列举了资产阶级曾经发挥的历史作用。比如, 把一切封建的, 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比如, 它创造了完全不同于埃及金字塔、罗马水道和哥特式教堂的奇迹;它完成了完全不同于民族大迁徙和十字军征讨的远征.比如,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 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还要大.④

《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恩格斯在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 专门论述了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他说: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 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 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⑤在《宣言》中, 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资产阶级社会取代封建社会时, 确实是从经济生产的变化说起的, 他们说:以前那种封建的或行会的工业经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随着新市场的出现而增加的需求了。随着工业、商业、航海业和铁路的扩展, 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 增加自己的资本, 把中世纪遗留下来的一切阶级排挤到后面去。⑥他们在讲到资产阶级社会不可避免的危机时说:几十年来的工业和商业的历史, 只不过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的历史。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 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 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⑦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宣言》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纲领。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 正如《宣言》中所说的, 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 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①他们还接着说: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 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 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②

《宣言》及序言论证了阶级斗争的历史地位。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说: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③在《宣言》的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 恩格斯在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之前打了个括号, 括号内写上了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④, 实际上是加了一个前提。恩格斯还在1888年英文版上加了一个注:这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在1847年, 社会的史前史、成文史以前的社会组织, 几乎还没有人知道。⑤这实际上是对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的判断, 进行了完善。恩格斯还在1877年所写的《卡尔马克思》一文中说:社会生产力已经发展到资产阶级不能控制的程度, 只等待联合起来的无产阶级去掌握它, 以便建立这样一种制度, 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不仅有可能参加社会财富的生产, 而且有可能参加社会财富分配和管理, 而无产阶级由于自己的整个社会地位, 只有完全消灭一切阶级统治、一切奴役和一切剥削, 才能解放自己.⑥由此可见, 阶级对立、阶级斗争是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历史阶段, 而不是人类历史的全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理论, 是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基础最根本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从属于这一理论。

四、唯物史观与人的全面发展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它是马克思主义对理想社会的核心价值追求。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一系列经典着作中, 都直接间接地涉及人的全面解放和全面发展, 他们运用唯物史观, 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路径。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 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 不是思想活动, 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 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⑦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指出:社会化的人, 联合起来的生产者, 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 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 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⑧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说:个性得到自由发展, 因此, 并不是为了获得剩余劳动而缩减必要劳动时间, 而是直接把社会必要劳动缩减到最低限度, 那时, 与此相适应, 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 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①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②

学习上述马克思恩格斯在4篇经典着作中的4段论述, 可以帮助我们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内涵以及所体现的唯物史观。

第一, 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活动, 是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和结果。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

第二, 个性得到自由发展的条件是直接缩减社会必要劳动。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 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方面得到发展。

第三, 人在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上由被动转变为主动。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第四,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都认为, 人既具有自然特性, 又具有社会性。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首先是相对于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而言的;其次, 是相对于人自身而言的;再次, 只有每个人都能自由发展, 才能真正实现一切人的自由发展。

第五, 人的全面发展需要联合体的制度条件。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社会化的人, 联合起来的生产者, 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总之,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 还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都可以说明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真理性的基石。

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 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历史和现实都表明, 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③今天,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之际, 我们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进一步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 进一步深刻领悟唯物史观的思想内涵和科学方法, 进一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进一步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武装头脑, 指导实践。

注释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601页。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601页。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457页。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502页。

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560页。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544~545页。

7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591页。

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32~33页。

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150页。

10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7、13页。

1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5、9页。

1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8、10页。

1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63、64页。

1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525~526页。

1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545~546页。

1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33~36页。

17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9页。

1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32~33页。

1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37页。

20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5页。

2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5~6页。

2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31页。

2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9页。

2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31页。

2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460页。

2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527页。

27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928~929页。

2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197页。

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篇2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基本问题;范式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037-03

一种思想或学说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和意义,关键在于它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提出问题的广度和深度标志着对问题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并决定着对问题如何解决的全部思考[1]。历史唯物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一生中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是科学思想中的伟大成果。马克思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确立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成为新世界观的前提。深入探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问题的形成逻辑,对于正确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问题的形成过程

(一)本体论前提转向、法哲学批判转向国民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起点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马克思“新世界观”诞生的标志。那么,挣脱黑格尔国家观的束缚转而去关注现实的市民社会,从法哲学批判转向国民经济学批判则可以看成是马克思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起点。这一转变在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2]。这一转向开始于同一时期的《论犹太人问题》和《导言》。这两篇于《德法年鉴》。

《论犹太人问题》写于1843年10月―12月。马克思认为,宗教是世俗狭隘性的表现形式。只有消灭了世俗桎梏,才能克服宗教狭隘性。通过探讨宗教解放和政治解放的关系,马克思提出要把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政治、国家和法的批判。同时,在《论犹太人问题》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将“市民社会”概念进行了论题的转换和剥离,将“家庭”从 “家庭―市民社会―政治国家”(黑格尔哲学的规范基础)的关系的探讨中剥离开来。这种剥离使得马克思能够直接切入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这一论题。进而,马克思提出市民社会是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这个观点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提出,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论述。

1843年末,马克思在《导言》中提出,要真正理解人类历史,不能到被黑格尔描述的人类社会大厦之顶的政治国家中去寻找,而必须到被黑格尔蔑视的市民社会中去寻找[3]。这种实践需要要求马克思研究市民社会,而市民社会的研究必须到政治经济学中去探寻。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马克思得出了重要结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通过对黑格尔关于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的批判清理,马克思剥去了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神秘主义外衣,将这一理论的本体论前提由“政治伦理关系”转换为“政治社会现实”,同时将黑格尔颠倒了的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的关系重新颠倒过来,提出了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的论断。马克思开始从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对市民社会的解剖。

(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初次探索

在任《莱茵报》编辑期间(1842―1843年),马克思“不得不”就经济问题发表意见。不过,马克思所接触的经济学,只是由政治辩论而涉及的一些经济问题。马克思并没有直接研究政治经济学本身。《论犹太人问题》和《导言》明确地提示了解剖市民社会进而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必要性。恩格斯对英国的“天才的描述”(《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为马克思开辟了道路。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下文简称《手稿》)是马克思直接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结果。马克思同政治经济学的这一接触也是哲学同政治经济学的一次接触。马克思吸取了当时德国哲学中广泛使用的异化概念,把它同私有制统治下的社会制度联系起来,提出“异化劳动”概念。正是从这一个关键概念(异化劳动)出发,思考了政治经济学的矛盾,并通过这一矛盾思考了整个政治经济学及其全部范畴,从而解决了政治经济学的矛盾(人的本质的复归)。

尽管这种思考依旧带有黑格尔意识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学问题的烙印。用马克思自己的话来说,1845年才真正“清算”了费尔巴哈的问题。但总的来说,《手稿》对人和社会的研究,从政治批判追溯到经济分析,为后来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系统剖析和批判提供了逻辑前提。

(三)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基本问题”的初步提出

1845年在马克思学说发展史上具有特别的意义。1845年,通过进一步研究,马克思逐渐认识到,费尔巴哈的批判仍然是“发自黑格尔哲学内部”的批判,即“推倒”了黑格尔大厦的主体,但依然保留这一大厦的基础和结构(黑格尔的理论前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下文简称《提纲》)是马克思1845年春旅居布鲁塞尔时写作的。《提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清算费尔巴哈的问题。恩格斯称《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

在《提纲》中,马克思使用了“世俗基础”、“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定的社会形式”等术语,这些术语可视为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基本概念“人们的社会存在”的萌芽,“宗教世界”、“宗教情感”可以视为“人们的意识”这一术语的萌芽[4]。 “萌芽”的重要性还在于,“世俗基础”(一定的社会形式)与“宗教世界”(宗教情感)关系的探讨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基本问题”。

《提纲》的重要性在于,马克思已经摆脱了费尔巴哈总问题的束缚,进而建立马克思学说的基本问题。尽管《提纲》“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但“萌芽”这一用语无疑意指新出现的、未成熟的见解,即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学说的理论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还需澄明。学界关于《提纲》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形成的观点是不成立的。

(四)《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问题确立

《手稿》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提纲》提出了从实践概念出发思考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这为历史唯物主义基本问题的形成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德意志意识形态》(下文简称《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1845―1846年在布鲁塞尔合写的著作。《形态》清算了他们以前对德国哲学的信仰(费尔巴哈、鲍威尔、施蒂纳),更为重要的是,提出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并以此问题出发,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形态》被认为是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标志。

《形态》指出,哲学家们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与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做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这就指明了马克思理论与传统哲学理论的差异。那么,如何解答批判和物质环境之间的问题呢?主要的步骤就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主义”模式的提炼归纳解释此问题。《形态》提出,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的产生过程……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3]。

用社会存在(物质生产、市民社会)解释社会意识(宗教、哲学、道德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问题由此确立,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同时,“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一原理,奠定了历史唯物主义批判的基本范式。由此,这样对人类历史的研究建立在了科学的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历史不再让人不可捉摸。

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问题在马克思学说中的地位

(一)根本问题的转向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原则形成的前提

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这个时代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学。但笔者以为,“不可超越”的前提在于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哲学根本问题的转向,并以此出发,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形成了对历史的解释原则。

社会历史的发展最终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这是历史研究中一个根本性问题。旧的唯心主义的历史观总是从人们的头脑中,或从社会之外的神秘力量去寻找历史变迁的终极原因,而马克思则揭示了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整个社会生活及整个历史的基础。恩格斯指出,历史唯物主义的确立,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也在这里开辟出来了。这条新的道路是“用人们的存在说明他们的意识”(恩格斯语),是人们把握以及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道路,是用正确的方法研究社会历史的道路,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的道路。恩格斯指出,这个原理“对于一切历史科学(凡不是自然科学的科学都是历史科学)都是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发现”,因为这个原理揭示了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因而,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就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社会意识的形成,就是以社会存在解释社会意识。

(二)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研究指向、批判范式确立

历史唯物主义以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经济结构作为马克思学说研究指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物质生产关系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此问题出发,马克思对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进行了规律性总结,从而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指向:即,以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经济结构作为马克思学说研究指向,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认识”[5]。《共产党宣言》论证了现代社会的可替代性选择的必然性和可能性;《资本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依据。

历史唯物主义批判必须首先从经济学范式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相对于西方哲学传统而言,历史唯物主义革命的核心恰恰在于,其对历史的批判反思始终立足现实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实践,揭示现实社会生活存在的内在矛盾。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和发展,离不开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剖析。基于此,历史唯物主义批判必须首先从经济学角度理解资本主义社会,这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批判的关键。恩格斯反复强调,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经济运动是最强有力的、最本原的、最有决定性的”。恩格斯重申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范式对于防止偏离历史唯物主义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启示与总结

第一,当代,不管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本学指认(马尔库塞、弗洛姆等),还是“重建”(哈贝马斯)历史唯物主义,抑或是“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卡尔・波普尔),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和解读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话语系统,但最终各自难以沟通。究其原因在于,没有合理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和批判范式。因而,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对当代资本主义批判首先要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出发来分析当代世界资本主义的方方面面现实,揭示它的内在矛盾。

第二,马克思从没有写“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作,马克思的论述还不能直接在人们面前呈现出一个概念清晰、逻辑严谨、完整系统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这恰为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理论空间。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者要做的主要事情之一,就是要再现这样一个理论体系,而要做到如此,就必须在掌握马克思的全部相关论述的基础上进行整体研究以及对它们进行深入的逻辑分析,以确定构成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范畴有哪些,它们的确切含义是什么以及范畴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其中的每一个原理、命题、范畴,我们都不能脱离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去理解。脱离整个理论体系的个别命题、原理和范畴,不仅不等于历史唯物主义本身,而且也会失去它的本来意义。

参考文献:

[1]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韩立新.从国家到市民社会:马克思思想的重要转变[J].河北学刊,2009,(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篇3

本章复习的重点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假象;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统一;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实践标准;真理和价值,党的思想路线及意义。

本章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有三个:一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关系。二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特别是感性认识要有理性认识的指导的原理,在当前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一切歪理邪说的一个重复特点就是夸大感性,拒绝理性。三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本章与当前实际联系紧密,如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反对脱离实际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等,都是历年来哲学命题的重要内容。如2000年理科多项选择题第17、18题,辨析题第30题,2001年文、理科论述题第34题,2002年理科第2、16、31题,2003年选择题第3题,2004年分析题第34题,全部考的认识论的内容。从近几年试卷来看,这部分常考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辨析题和论述题。特别是关于本章的论述题,五年中,理科考过三次,即1998年第27题,1999年第33题,2001年第34题,文科考过一次,即2001年的第34题。

本章2005年大纲新增知识点: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篇4

关键词: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6-0206-02

“新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首先提出来的,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并不是全盘否定旧唯物主义,而是对旧唯物主义进行批判,是对旧唯物主义的一种扬弃。

一、“新唯物主义”的提出

熟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我们能清晰地看到第10条的内容是:“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马克思在这里首次提出了“新唯物主义”的概念,“新唯物主义” 是相对于马克思之前的唯物主义而言的,突出的表现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与以往旧唯物主义的区别,它具有一个和以往所有哲学不同的思路即实践的观点。

(一)“新唯物主义”产生的基础

马克思之所以提出了和以往的旧唯物主义不同的“新唯物主义”,和马克思接受的哲学思想有关。

1.马克思角色的转变。马克思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马克思早年曾经深受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强调自我意识是世界发展过程中的决定力量。后来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转向了唯物主义,但费尔巴哈的“新哲学”是把人和作为人的基础的自然当成哲学唯一的最高对象,肯定自然先于精神,否定人和自然界之外有独立的精神存在。马克思不认同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无视社会实践等观点,在1844―1847年的笔记本上写下了自己批判费尔巴哈的11条观点,1888年,恩格斯在整理马克思的遗稿时发现了这个笔记,以《马克思论费尔巴哈》为题,作为《路得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附录,第一次公开发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表述了自己的新世界观包括唯物史观的一些重要原理和基本观点,奠定了新世界观的理论基础。在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认为物质生产才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揭示了分工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和矛盾运动。马克思与恩格斯一起,通过各自的探索,实现了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根本转变,在现实实践和革命斗争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为了无产阶级斗争的胜利和全人类的解放,创立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2.原有理论缺陷已突出。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存在着合理的部分但也存在许多缺陷。马克思曾谈道过:“从前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即“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旧唯物主义将人与世界的关系作一种直观的纯客体的理解,其缺陷就是对人与世界的关系作一种纯主体的理解。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没有看到人与世界的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的关系,忽视了实践的作用以及实践的存在和意义,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那初期开始的哲学思想是潜在的、直接的、抽象的、一般的。”

(二)“新唯物主义”的“新”道理

马克思的哲学之所以新就在于马克思看到了实践的巨大作用,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是在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马克思并没有完全否定旧唯物主义的全部观点,而是指出了旧唯物主义错误的观点。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而不是同时也从主体方面,把对象、现实、感性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有着基本区别,要求既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上,又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这就是说,既把对象、现实、感性理解为独立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外的客观物质世界,又把它们看做是人的感性的活动的产物,这就是马克思在哲学领域中实现的变革。

二、“新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一)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马克思强调了他的哲学与以往的哲学的根本的不同,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把实践理解为人类的感性物质活动,确立了哲学出发点上的变革,同时也就确立了唯物主义的新原则、新路线,建立起崭新的哲学观和世界观。在唯物论方面,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要从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中去把握物质和规定物质。在辩证法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物质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与其他事物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都处在不断地运动发展的过程中,发展的过程是漫长的,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动力,事物的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马克思把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批判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创立了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要求我们既要以唯物主义观点去看待历史,用社会存在去解释社会意识,也要求人们用辩证法的观点去看待历史,也就是辩证看待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的创造活动的相互关系。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和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更加完备,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认为,“社会历史规律是具有客观性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社会都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而且社会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作用不可忽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国家的法律、哲学、宗教等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阻碍作用。”

(三)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思想

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哲学中是中心和线索。马克思认为实践是感性的客观物质活动。首先,马克思科学地概括了实践的基本特征是客观物质性、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其次,马克思认为实践的基本形式有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以及以观察和实验为内容的科学活动。再次,马克思指出了实践在人类认识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地位和重大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同人的社会实践相联系,科学地解决了人的本质问题,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三、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意义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哲学的最好的解释和定义,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以彻底的批判性为标志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一)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它唯物辩证地看问题,扬弃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观点,达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的有机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的历史的统一,实现了哲学史的革命性变革。

(二)以彻底的批判性为标志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整个世界发展规律的科学,正确地规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以及哲学和一般科学的关系,如实地反映了世界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和不断发展的学说,是以实践为基础和首要原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以批判的态度对待一切,包括它自己必然随实践变化而变化,它否认能达到认识的顶峰和绝对真理的封闭体系,从不认为自己结束了真理,而是进一步开辟了探索真理的大道,这种科学的态度从根本上保证了它的科学性,使之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为广大劳动群众服务的哲学体系,是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它从实践出发来认识现实世界,看到高度重视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科学地论证了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所要完成的历史使命,这就在社会作用上表现了它的科学性,使之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以实践为特征的新唯物主义是顺应时代要求而生的,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与客观实际相符的科学理论体系,在哲学领域开辟了一片新的视野,指导着无产阶级为实现人类解放而不断斗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G]//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 第1卷(第2版),1972:57.

[2]庄福龄.简明马克思主义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1:54.

[4]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4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2.

[7]孙正聿.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8]梅林.马克思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篇5

摘 要:恩格斯逝世后,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通过重新诠释历史唯物主义来反击资产阶级理论家的各种挑战。第二国际正统派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客体化解读,但在现实上却反对无产阶级暴力革命。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从主体方面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力求恢复历史唯物主义应有的革命性,但对制约主体活动的客观因素关注不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因此,通过一种合理的解读模式克服上述片面解读的理论缺陷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片面解读;主客体统一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7-0102-03

恩格斯逝世之后,出现了很多针对马克思主义的质疑和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捍卫马克思主义,成为摆在第二国际理论家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他们中多数都用历史唯物主义来称谓马克思主义,不同的是修正主义者要从根本上否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不能算作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与此同时,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客体化解读在第二国际占据了主流。

一、历史唯物主义客体解读模式及其分析

考茨基认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的序言里就已经系统说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一经获得”,就可以“用来作为指导研究工作的指针”[1]21。以前的空想社会主义历史观只是在伦理正义方面布道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当下的资产阶级历史观要么否认社会发展存在规律性,要么承认社会发展只受一般规律制约。唯物主义历史观,作为马克思对经济和历史的深入研究和总体把握,有着坚实的实证基础,既抛弃了空想的幻境,又承认经济发展是阶段性的特殊规律和每个阶段都共有的一般规律的统一,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论。

不过考茨基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解的出发点不是马克思,而是达尔文,是用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解释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他认为自己和马恩的不同之处在于马恩“是从黑格尔出发的,我是从达尔文出发的。我所研究的首先是达尔文,后来才是马克思;首先是有机体的发展,后来才是经济的发展,首先是物种的生存斗争,后来才是阶级斗争”[1]17。所以考茨基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点是唯物主义而不是历史,马恩的历史观是他们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产物,这也是考茨基从客体角度阐释历史唯物主义的关键所在。因为在考茨基看来,科学性意味着对绝对真理的把握,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因其形而上学性,只能把握相对真理。考茨基认为马恩的唯物主义是从事物的运动变化中、产生消灭中,即事物的总体联系中考察事物,其本质是辩证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意思无非是把这种方法(指唯物主义的方法,即自然科学的方法)应用到社会上”[1]70。

这显然是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本意的,考茨基的理论也出现了很多矛盾之处。比如,在人的问题上,他引入了“环境决定论”,认为社会的改变和物种的改变、有机体和社会组织的改变都与其所处的环境的改变相一致。因为社会包含在广义自然的范围之内,每个人作为有生命的个体,最终都隶属于自然。那么社会怎样表现出与自然的不同之处呢?考茨基又引入了“社会欲”的概念,与之相对应的是“生存欲”。后者是最原始的基于自然界属性的生存欲望,前者则是建立社会联系的基础。人们的天性在于社会欲,正是由于社会欲的激发人们才能建立起真正的人类社会。同样,一切看似复杂的精神现象也都是导源于社会欲。考茨基理解的社会欲是每一个人都应具有的天性,它触发人类的社会活动因在外部环境的制约下都呈现出一致性。这是外部环境的强制作用,那在人类自身内部如何体现个体性?当一些修正主义者抨击唯物史观无视人的自由意志时,考茨基对此进行了回击,认为马克思从来没有否认个人对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他否认的只是与社会现实完全不相干的“自由意志”。人们之所以能够结成各种生产关系,进行自觉而合乎目的的生产劳动,是因为“意向”所致。社会欲和意向,是考茨基说明人的社会属性的两个重要概念。通过这两个概念,我们可以看出考茨基本人实际上是真正忌讳谈“人”而且是“现实的个人”的。这里暴露出他理论自身的矛盾:没有真正弄清自然和社会的界限。他以广义自然统摄社会,实际上是以狭义自然为出发点来解释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他又认为:“人类拥有的全部社会财富,以及人类超出它在动物阶段就已控制了范围之外所掌握的一切生产力,都是人类知识发展的结果。”[2]正是因为有了知识的决定和促进作用,与社会的发展速度相比,自然界几乎是不变的。这样又产生了一个问题:什么因素决定了社会的产生和发展?知识还是外部环境?无产阶级是否具备革命的条件?考茨基认为,俄国经济现状导致不可能出现自觉革命的无产阶级意识,如果强行革命,就会像自然界发展那样因自发盲目、缺乏目的而造成力量的无限消耗,只有待经济条件完全成熟,让社会遵循达尔文主义式的自然演进,由阶级斗争推演出自觉的社会改造过程才是取得政权的正确道路。自觉的社会演进同样抹杀了无产阶级的能动性。

由此我们看出,从达尔文出发以进化论角度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是庸俗的,人们因生产关系结成的不同集团是阶级,阶级斗争才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同时,“社会欲”和“意向”这两个概念与费尔巴哈“爱的宗教”并无二致。

与考茨基相比,梅林虽然也把历史唯物主义视为科学的方法论,但是他没有混淆自然与社会的界限,在承认人的双重属性的同时更加重视人的社会属性:“人不只生活在自然中,而且也生活在社会中;人不只是自然的产物,而且也是社会的产物”[3]147;并且自然只有在生产中才会与人类社会发生联系、产生作用,除此之外,别无他途。以保尔・巴特尔为代表的一些别有用心的资产阶级理论家以带有煽动性的“聪明幻想”、任意设置的死板公式攻击历史唯物主义,梅林奋起反击道:恰恰相反,历史唯物主义“消灭了每一种任意的历史结构”[3]20,对它的误解源于使用者天赋存在差别或者他们掌握的材料不够充分,这与历史唯物主义本身无关。在梅林看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其自身的开放性。与追求终极真理的理论哲学相比,历史唯物主义考察历史的时候不带有任何预先的设定,因为它成长于历史中,并随历史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历史唯物主义“只有当它能借以得到解决的那些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至少已经在形成的时候,才会产生。”[4]317但是梅林没有像马克思那样认真探究这些物质条件,而是回到黑格尔那去寻找历史的含义,认为用黑格尔关于历史发展的观点才可能理解历史,这是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的关键。在这个基础上,梅林对历史唯物主义做了如下理解:“马克思并不是盲目接受黑格尔的辩证方法和费尔巴哈抽象的、孤立的唯物主义。他证明不是思想具体化为事物,而是事物反映在思想之中,于是他就颠倒了黑格尔的辩证方法;而当他指出川流不息的辩证过程怎样在历史唯物主义中发生作用时,就把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扩展为历史唯物主义。”[4]315-316这里,梅林暴露出自己理论的缺陷:对马克思摒弃的“主宾颠倒”原则过于自信。马克思早已指出,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他的历史观与以往任何哲学家一样都是唯心的,在历史领域,“主宾颠倒”原则立马出现了问题:马克思在考察普鲁士的思辨国家理念和现实的普鲁士国家时就发现,现实的国家决定思辨的国家理念,而现实的、反动的普鲁士国家并不是劳苦大众公平正义的保证。既然“主宾颠倒”原则出现了问题,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经过黑格尔的辩证方法扩展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说法显然不能成立。

考茨基的庸俗进化论倡导放弃暴力革命,梅林历史方法的关键也不是专注于现实的社会物质条件,从根本上来说,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客体化解读都没有给予无产阶级的主体能动性以足够的关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中欧、西欧许多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失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些人认为正是由于第二国际的理论失误导致了很多国家的无产阶级缺乏应有的革命主动性。早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这个背景下逐步发展起来了,形成了对历史唯物主义主体化理解的思潮。

二、历史唯物主义主体解读模式及其分析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谈了他对所谓的“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认识,指出“正统”的标签不过是放弃马克思本人全部论点之后的标新立异,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只能按其创始人奠定的方向发展、扩大和深化”[5]47。卢卡奇针锋相对地提出了“总体的观点”:“总体范畴,整体对各个部分的全面的、决定性的统治地位(Herrschaft),是马克思取自黑格尔并独创性地改造成为一门全新科学的基础的方法的本质”[5]77。

按照总体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诸如法学、政治经济学、历史科学等独立的学科之分,只是一门关于社会发展的辩证的历史的科学。卢卡奇理解的历史唯物主义首先是革命的行动,辩证法则是革命在理论上的反映,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并且辩证法的革命性“只有从阶级的观点中,从无产阶级的斗争观点中才能产生出来。放弃这一观点就是离开历史唯物主义,同样,接受这一观点就是直接深入到无产阶级的斗争中去”[5]72。也就是说,无产阶级在对社会的总体把握中不仅更深刻地体会到自己的悲惨境遇,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历史任务,那就是必须发挥无产者作为先进阶级的革命主动性坚决资本主义的统治。与卢卡奇的基本主张一致,柯尔施在自己的著作《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中提出了与“总体的观点”相似的“整体的观念”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用“精神现实”的提法来强调意识与现实的统一关系。

总的来说,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突出强调无产阶级的能动性,从主体方面解读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积极的尝试,但是他们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忽视了黑格尔和马克思的本质区别,过度夸大了主体的能动性。卢卡奇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取自黑格尔的,其本质就是黑格尔的体现思维和存在辩证统一过程的历史哲学。柯尔施认为马克思和黑格尔、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存在本质的必然联系,也就是存在内在的一致性。黑格尔的“历史”是精神的历史,而且主体是位于客观至尊地位的绝对精神,是一个看不见、摸不著的无限主体;马克思的主体是指现实的个人,是看得见的、活生生的主体,是受各种因素制约的有限主体。简单把绝对精神转换为无产阶级:对于前者,超然主体的绝对同一在思维中很容易实现,但对于后者,现实主体的有限同一、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实现目标的过程却是复杂异常。

三、启示

考茨基、梅林等正统派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客体化解读,声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但现实上并未给无产阶级革命提供多少有益的指导。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力图借助辩证法实现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主体化解读,恢复其应有的革命性,但却走向另一个极端,对制约主体活动的客观因素关注不够。理论与现实密不可分,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联模式的确立使得“推广论”上升为苏联的官方哲学。“推广论”最初由普列汉诺夫提出,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推广应用,实质就是用辩证唯物主义替代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地位。这套理论过分强调辩证唯物主义的革命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了历史唯物主义应有的人文关怀,导致苏共的政策离人民的基本物质需求越来越远。结果,东欧剧变、泛滥的现实又意味着“推广论”的终结。以上事实证明,对历史唯物主义片面解读不行,取代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核心地位也不行,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新唯物主义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需要一个合理的解读模式。

其实第二国际内部还有一种从主客体两方面来解读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那就是拉布里奥拉的实践哲学。他认为人是历史生成的,这一过程就是体现能动性和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过程。能动性方面:人为了生存需要借助工具进行生产,因而与他人联合组成社会;人在满足自己需要的过程中不断改变、创造有利于自己活动的条件,并在这一过程中使自己的本质发生变化,因而人自己就是历史的创造者。受动性方面:人虽然借助工具和科学技术逐渐摆脱自然的束缚,但始终没有摆脱对自然的依赖,人还要在自己所创造的环境和历史中活动,人的能动性只是一种受制约的有限的能动性。不难看出,这些观点十分贴近马克思本人的思想。拉布里奥拉的实践哲学在第二国际内部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反却得到了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的推崇,认为这一哲学是诠释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由之路。不过葛兰西并未走向马克思,而是同卢卡奇、柯尔施一样,走向了黑格尔,他写道:“《神圣家族》关于18世纪德国唯物主义那一段,十分好和十分清楚地描写了实践哲学的发生。它是由于思辨哲学本身的工作而完成的并和人道主义融合的‘唯物主义’。”[6]拉布里奥拉的实践哲学要么被忽视,要么被曲解,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我国学者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尽管存在一些分歧,但都是立足于主客体统一的角度来解读历史唯物主义,我们自己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已经证明,这种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模式是合理的。

综上不难看出,考茨基在达尔文那里寻找答案,梅林在费尔巴哈那里寻找答案,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在黑格尔那里寻找答案,他们实质上都没有抓住历史唯物主义的本真。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弄清楚马克思早期哲学观变革与历史唯物主义创立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总体来讲还需进一步加强。从主客体统一的角度解读历史唯物主义在我国学界并非一个隐性的存在,这里稍作强调,是希望为进一步完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德]考茨基.唯物主义历史观(第1分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

[2][德]考茨基.唯物主义历史观(第3分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372.

[3][德]梅林.保卫马克思主义[M].吉洪,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4][德]梅林.德国社会史(第1卷)[M].青载繁,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

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篇6

关键词: 接受认同 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

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呈现为两种基本路向交叉行进,一种是在认同苏俄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以苏俄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种是根据中国自身的现实和时代要求,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深化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中国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哲学的解读呈现为两种基本模式: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国传统教科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读

对苏俄马克思主义认同的模式,即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体现在把马克思哲学解读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917年,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俄国布尔什维克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不断深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地向苏俄学习马克思主义,苏俄逐渐成为中国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渠道,中国由此形成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模式。

1938年,斯大林亲自参与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单行本的形式出版,标志着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经典内容,作为20世纪存在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传统教科书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基本框架的形成。由于在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中,苏联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当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形式,在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得到广泛传播,对我国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产生了深远影响。我国首本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教科书是1961年出版的,由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这本教科书的基本结构与苏联教科书的模式大致相同,总体上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块构成,具体的由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四小块构成,基本内容也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中国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融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的新的理论,如哲学思想。尽管这本教科书在内容上还存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不够完善,甚至不确切等问题。但这一体系化的哲学教科书浅显易懂,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的概念和原理,使普通民众能够较快地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的普及和宣传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它有一个缺陷,就是没有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现代哲学,是对近代一切体系哲学的基本精神的超越,是对近代哲学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的超越。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特质和历史主义原则没有得到体现,造成了认识中历史主义和实践思维方式的缺乏。

尽管如此,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一直沿用这一体系,只是个别内容有所变动,基本的框架结构及解读思维模式并没有根本的变动。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自“五四”运动开始,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就大力宣扬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紧扣中国的时代主旋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紧密联系,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是一个不断深化、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第一阶段是从之后至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主要从唯物史观理解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主要有、陈独秀、蔡和森、杨明斋等。1919年的“五四”反帝爱国运动,使中国革命发生了新的历史转变,即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由于中国处于社会历史变革时期,中国社会急需完全不同于古老中国封建制度的理论来指导、探索中国历史变革的方向。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革命仁人志士在接触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后,认为唯物史观才是指导中国走出黑暗的思想武器。因此,他们不仅自觉地接受唯物史观,而且大力宣扬和传播唯物史观,并用于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道路。

陈博贤是第一个将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的先进知识分子。他在1919年北京《晨报》副刊“马克思研究”专栏,以“渊泉”的名字连续刊载了他的译文《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这篇译文节译了《共产党宣言》第一节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标志着唯物史观在中国的启蒙。这一时期,如北京《晨报》副刊、上海的《新青年》等众多的报刊,发表了许多介绍、宣传和研究、应用唯物史观的文章。这些文章节译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唯物史观的论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大体过程和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对唯物史观进行了学理的应用。《晨报》还连载了陈博贤译著的《马氏资本论释义》,即考茨基的《马克思经济学说》。这本著名的马克思主义通俗著作,对传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起到了启蒙作用。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都自觉地阐述关于唯物史观的认识,并用唯物史观思考中国的现实问题,如用唯物史观重新解释新文化运动和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认为不是思想、道德、文化造成的,而是经济基础变动的原因;陈独秀则用唯物史观解释了“民主”,提出了建立无产阶级主体的新民主的思想,并阐述了民主、阶级、革命、国家等政治问题。总之,当时唯物史观让中国知识分子以全新的视角认识中国现实、剖析中国问题,并且由于唯物史观自身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使得他们的分析更准确和深刻,更能揭示中国问题的症结所在,更有利于指导他们的革命实践活动。

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20年代初到30年代末。这一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热点是辩证唯物主义,代表人物是瞿秋白、艾思奇、李达。瞿秋白是第一个在中国传播辩证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这源于他在苏联的工作经历,他亲历了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高度赞扬列宁以辩证唯物主义对俄国问题的解答。所以当他回国后,就撰写并出版了一系列的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讲义和论文等,在中国宣扬辩证唯物主义,并自觉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中国的现实和问题。他认为辩证唯物主义既是方法,又是革命的理论。他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中国当时的国民革命,分析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国民革命中的地位与关系,分析无产阶级在国民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认为国民革命既不由,又不由共产党领导的,而是由共产党联合领导的。他认为中国的无产阶级成分复杂,既有革命的动机,一部分无产者中又充斥流氓习性,认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既可以得到世界无产阶级的支持,但自身更要联合农民。瞿秋白的辩证唯物主义分析与唯物史观的不同,使得中国知识分子不再仅限于唯物史观分析中国问题,打开了思维视野,同时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他开启的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实践具有重大意义。由于时展、资料的限制等,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是有局限的,由于缺乏实践观,无法正确区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其他唯物主义的关系,在面对中国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和问题时,不能作出较为准确和全面的分析,这也是他在后来革命实践中造成“左倾”思想路线错误的原因之一。

在20世纪30年代,关于马克思哲学,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论战,艾思奇是马克思主义阵营的主要代表人物。通过论战,艾思奇开启了建构辩证唯物主义体系的思路,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将唯物辩证法分为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三个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这三者统一的整体,他在《大众哲学》中阐述了他的思想、观点,自1935年来,12年间《大众哲学》出版了32次,在中国影响非常大。他强调实践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性作用,强调人的活动和实践的意义,但他主要是从认识论意义来阐述实践的,这一点对的影响是深远的。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浅显易懂,开辟了哲学大众化、通俗化道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现实化进行了初步探索。他的哲学思想和理论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的指导意义非同凡响,从一定意义上讲,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鼻祖。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使得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阐述不够准确、严谨和深刻,对某些观点的论述不够充分,理论层次不够高,理论范围还不够宽,有些理论存在片面甚至错误的地方,等等,但这些都不妨碍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在中国的巨大贡献和深远的影响。

李达也是唯物辩证法的倡导者,他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同样是功勋卓著。他在艾思奇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践唯物论”,用“实践唯物论”概括表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认识的一大进步,它既强调唯物辩证法,又突出实践在唯物论中的地位。李达主要是从本体论和认识论来理解实践的,但他更为强调实践在认识论方面的意义,“唯物辩证法,当做哲学的科学看,原是认识论,它的更进的具体化,是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观和自然观”[1]61。这个观点深深地影响他以后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读、对实践概念的解读。李达的“实践唯物论”理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一个里程碑,尽管这种认识有局限和不完善的地方,但他开启了以实践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先河。并且他的理论被中国革命实践家,如接受并运用指导于中国革命实践,对中国革命实践的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个阶段是从20世纪3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这一阶段是从认识论来解读马克思主义的,这其中也穿插了应运政治批判需要的讨论热点,如异化、人道主义、文化理论思考、生产力标准讨,等等,但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认识的思维模式。这一时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已是蓬勃发展,出现了许许多多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革命家,、邓小平是突出的代表。的《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标志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研究转向,在《实践论》中充分体现;而邓小平倡导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则是再次掀起了认识论发展的高潮。认为,认识论、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真谛所在,只有掌握了认识论、方法论,才真正学懂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论》中,系统地论述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他始终强调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将认识活动划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揭示它们的辩证关系,强调社会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揭示人的认识是无限的接近真理的过程。他还揭示了著名的认识的发展公式:“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的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2]297在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正式形成。从此,中国开启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核心思想指导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

“”结束后,1978年5月,中国掀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邓小平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强调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把“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指出:“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3]278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取得了极大发展,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但是作为认识论来解读马克思,仍存在某些误解,突出的一点就是马克思的“实践”、“历史”概念都是从认识论来理解的,这种解读在一定程度没有走出“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一切都是认识的开始和结果,哲学所面对的是认识的结果,即表象,现存世界是不证自明的存在。这样的认识在一定程度制约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正是在反思这一解读模式的基础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走进了以“实践”解读马克思主义的阶段。

第四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主要是从“实践”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随着改革开放的兴起和发展,认识论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模式,无论是从中国马克思主义自身理论发展的要求来看,还是从指导中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实践来看,都应当与时俱进,改革开放就要建立市场经济,就要大力发展工业,这些都诉诸人的主体性,真正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历史的辩证关系的。

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以实践为主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人们试图从各种视角解读马克思哲学,如人学、历史哲学、文化哲学,等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不仅是理论层面的,更重要的是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巨大作用,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国改革开放、确定和保证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方向必不可少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李达.李达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篇7

简介

课程编号:01931050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学分/学时:3学分/48学时

课程层次:普通教育课

修读类型:必修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期末成绩

开课学期:秋季

适用专业:全校本科专业(哲学除外)

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学习毛泽东和邓小平哲学思想,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扎实的哲学理论基础。

教学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的重要的方法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要有科学的态度和认识,必须把继承与坚持同发展与创新统一起来。首先需要学习、弄懂和把握其基本原理与方法,要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和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重要文献有机结合起来,尤其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等重要文件;结合哲学自身的学科特点,向学生讲授正确的逻辑思维方法。紧密结合科技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热点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6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习本章要求弄懂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理解社会的物质性,搞清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及人工智能的实质和意义。正确把握实践的基本观点。加深对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解。

重点与难点问题: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形式。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意义。实践的本质、地位和作用。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意识的本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教学要点: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物质及其根本特性

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列宁物质定义及意义。

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层次性。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及其哲学意义。

三、 物质的存在方式

运动。运动与相对静止。运动与物质。时间。空间。时空与运动着的物质的关系。

第二节 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一、实践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

实践是以改造物质世界为目的的对象化活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的目的性、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基本形式。

二、实践的构成

三、实践的基本形式和环节

四、自在世界、人类世界与人的实践活动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 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起源、本质。意识与人工智能。

二、意识的结构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及物质对意识能动作用的制约性

四、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是什么?

2、如何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之间的关系?

3、实践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说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4、从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说明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6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习本章要求弄懂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理解社会的物质性,搞清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及人工智能的实质和意义。正确把握实践的基本观点。加深对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解。

重点与难点问题: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形式。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意义。实践的本质、地位和作用。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意识的本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教学要点: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物质及其根本特性

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列宁物质定义及意义。

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层次性。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及其哲学意义。

三、 物质的存在方式

运动。运动与相对静止。运动与物质。时间。空间。时空与运动着的物质的关系。

第二节 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一、实践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

实践是以改造物质世界为目的的对象化活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的目的性、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基本形式。

二、实践的构成

三、实践的基本形式和环节

四、自在世界、人类世界与人的实践活动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 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起源、本质。意识与人工智能。

二、意识的结构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及物质对意识能动作用的制约性

四、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是什么?

2、如何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

止之间的关系?

3、实践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说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4、从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说明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第三章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9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要求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全面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学会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重点与难点问题:发展的本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系统的特征。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辩证思维方法

教学要点:

第一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 世界的普遍联系

联系的概念、特征。系统论的基本思想。

二、 世界的永恒发展

运动、变化与发展。事物变化的多向性及基本方向。

三、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规律及其特点。必然性与偶然性。

四、事物发展的基本形式和必然趋势

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二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度。质变、量变及其辩证关系。

二、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及相互关系。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肯定与否定。辩证的否定观。否定之否定。

四、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三节 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原因和结果

二、必然性与偶然性

三、现实性与可能性

四、内容与形式

五、本质与现象

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2.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3.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4.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二者的辩证关系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什么?

5.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6.联系和发展基本环节及其各自的方法论意义。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实践(6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要掌握认识的本质,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理解认识的辨证过程、真理的属性和检验标准;深刻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及党的思想路线。

重点与难点问题: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际的指导作用。认识的本质。真理及其相对性和绝对性。真理的检验标准。认识过程中非理性的作用。价值的本质。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教学要点: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不可知论的对立,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区别。

二、 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认识主体、客体的概念、特征、基本形式及相互关系。

三、 认识过程中反映与主体能动性的统一

认识过程是获取、选择与建构信息之统一。

四、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认识对实践的导向作用。知与行关系。

第二节 认识的发展过程

一、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及特征、基本形式。理性认识及特征、基本形式。二者的辩证关系。本质与现象及其辩证关系。

二、由理性认识到实践

由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及实现途径。

三、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发展

四、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

五、主体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认识运动中的理性因素及作用。认识运动中的非理性因素及作用。

第三节 真理和价值

一、真理

真理及其特点。真理与谬误。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二、价值

价值及其特点、类型和作用。

三、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真理的价值的区别与联系。

第四节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一、思维方法是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

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2.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怎样的?掌握这一过程有何重要意义?

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何理解这一原则在当代中国思想解放中的作用?

4.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第五章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3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把握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唯心史观的两大缺陷及产生原因。了解劳动在人和人类社会形成中的作用。掌握地理环境、人口、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及交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明确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观点。

重点与难点:唯心史观两大缺陷。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交往。人类社会的本质特征。

教学要点:

第一节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及其

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篇8

什么是本体论?改革开放后我国哲学界对本体论概念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突破了西方近代哲学对本体论的片面理解,认为所谓本体论就是研究一切存在者整体的基本结构的哲学理论,具体地说本体论就是研究世界及一切事物的整体由哪些基本要素(或方面、单元)构成及怎样构成的哲学理论。本体论也是人类通过科学方法建立起来的关于世界及一切事物整体基本结构的理想模型。本体论中可以揭示出世界的本原及一切事物的来源。本体论是哲学的基础理论,是世界观、事物观理论的核心,是人们对世界及一切事物的最根本的看法。本体论也是一个相对的不断发展的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关于世界观理论的哲学,因此不能不重视对本体论的研究。中西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最主要的区别之一就是在本体论方面的区别。西方近代哲学是以抽象的物质概念为基础的物质本体论,其本体论的模式是一种实体模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以具体物质概念为基础的物质本体论,其本体论的模式是一种整体模式。所以无论从表示本体的物质概念,还是从本体论的基本模式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都超越了西方近代哲学的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凭着物质概念及本体论的变革,才实现了伟大的哲学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引领现代哲学是当之无愧的。过去人们一直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体论方面所实现的这一最深层次的变革。中国传统哲学中虽然没有本体论概念,但却有与本体论概念相当的本根论概念。中国传统哲学中是以具体事物概念为基础的事物本体论,因为把事物的整体看作是由相反相成的虚体与实体构成的,因此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的模式是一种辩证整体模式。可见在中西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的本体论中,不仅表示本体的概念不同,而且本体论的基本模式也不同。中国传统哲学中本体论的基本模式是又一个具有核心价值的中国哲学智慧。刘景山同志经过多年对中西哲学基本模式的对比研究,将中国传统哲学中本体论的基本模式概括为“一体二元”模式,他在《中西哲学基本模式的比较》《“一体二元”与华夏文明》等文章中都曾指出:“笔者在若干论文中指出,中国古代哲学的本体论的基本模式为‘一体二元’。所谓‘一体’是指统一的世界本体;所谓‘二元’是指统一的世界本体中,包念着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单元”。他还特别强调:“中国古老的太极图(阴阳图)是‘一体二元’模式最生动、最形象、最深刻的表述”。

两千多年来尽管表示“一体二元”的几个具体概念在不断发展变化,但“一体二元”这个基本模式却始终没有变化。为什么这一本体论的基本模式能历经千古而不衰,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它的深刻的哲理或科学性究竟在哪里呢?我们知道,如果从一切存在者的整体中抽象出来的基本要素越少,则其抽象程度必然越高,这样构成的本体论也就必然具有更大的普适性。一切存在者的整体,不可能只由一个基本要素构成,仅由一个基本要素构成的本体论必然不是一个完整的本体论,例如西方近代哲学中的实体本体论就是一个不含有虚体的不完整的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虽然是一元论,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本体是一个整体,而不是一个构成整体的基本要素。所以从一切存在者的整体中只抽象出两个基本要素就一定是最少的,则其抽象程度必然是最高的,如果这两个基本要素又具有相反相成的关系,那么这样构成的辩证的本体论就必然具有最大的普适性,这个“一体二元”的本体论模式也就具有不可超越的永恒性,无疑这是本体论的最佳模式,这可能就是“一体二元”模式千古不衰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哲理或科学性之所在。不论是中国的事物概念还是“一体二元”的本体论模式,都充满了辩证法和中国哲学的智慧。事物概念是哲学的中心概念,事物是一切存在者的统称,因此从本体论方面来看,事物中应包括世界这个特殊的存在者,但从认识论方面来看,世界中又应包括一切事物,所以在中国的传统哲学中事物与世界是两个可以相互包容的概念。如果从本体论方面解决了事物的基本结构,也就相当于解决了世界的基本结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没有解决世界及一切事物整体的辩证结构,因此不能揭示出世界及一切事物内部的基本矛盾。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本体论与中国哲学的事物本体论相对比,无论从表示本体的物质概念上还是从本体论的基本模式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都有开拓创新的必要。而具有中国哲学智慧的事物概念及“一体二元”的模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开拓创新时的必然选择和最佳选择。中国哲学智慧虽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开拓创新提供了事物概念和“一体二元”模式,但要建构起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还需要有表示二元的两个概念。在中国哲学史上,表示二元的概念有许多,如阴与阳、无与有、道与器、理与气、用与体、现象与物体、精神与物质等等,但这些概念已不能反映出当代的认识水平。中国传统哲学及事物存在的虚实特性都告诉我们,构成事物整体的两个基本要素中,一个具有客观虚在性,一个具有客观实在性,那么具有客观虚在性与具有客观实在性的两个基本要素会是什么呢?改革开放后,我国哲学工作者对信息的哲学本性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索,认为信息只有以物质为载体才能存在,信息与物质是相互依存的,二者不可分割,二者在客观世界中都是不能独立存在的。有人甚至指出:“信息是高层次的哲学范畴”,“20世纪人类科学的最大成果,莫过于揭示和认识了信息”。“信息范畴已从单独的技术范畴,上升为一个哲学范畴,正如把物质概念抽象为哲学范畴一样,对信息概念的抽象标志着人类认识史上第二次伟大革命的开端”。根据我国目前对信息与物质的研究,不难看出,用来表示构成事物的具有客观虚在性的基本要素则非信息概念莫属,用来表示构成事物的具有客观实在性的基本要素则非物质概念莫属。不过在本体论中的信息与物质概念,与通常说的信息概念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具体物质概念是不同的,而是两个最高抽象概念或叫作理想概念。信息概念自20世纪中叶诞生后,虽然在不断地得到提升,但还从来没有提升到最高抽象概念或理想概念的程度,更没有进入到本体论中,是中国哲学智慧才可能使信息概念找到本体论的归属。客观世界中的信息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没有纯的信息和物质存在,而本体论中的信息与物质是两个纯概念,是最高抽象概念或理想概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具有大科学的理念,即把哲学也作为一门科学,即研究世界及一切事物总规律的科学,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科学抽象及理想化等科学方法,从而获得最高抽象的或叫作理想的信息与物质概念,然后才能建立起当代的本体论,这样用科学方法建立起来的本体论哲学就是科学的哲学。本体论中的信息与物质概念,我们可以通过对事与物分别进行最高程度的科学抽象而获得,也可以通过利用理想化的科学方法而获得。所谓对事和物进行最高程度的抽象,就是抽出事物中的所有属性,只剩下事物存在的虚实特性。所谓理想化的方法,就是通过思想中的理想实验,把在客观世界中无论用任何现代科学技术也无法分开的信息与物质在我们的头脑中彻底分开,从而获得信息与物质两个纯概念,即两个理想概念。信息与物质两个理想概念只有在本体论中才具有意义,离开了本体论就毫无意义,但本体论中的信息与物质概念的建立,却可以为本体论之外的信息与物质概念的建立奠定基础,在本体论之外的信息与物质概念则属于实际概念,它们因为抽象程度的不同,往往成为各门具体科学中的基本概念。例如,在最高抽象物质概念的内涵中再增加广延性,这样的物质概念就与数学中的物体概念相当,也就是笛卡尔所建立的物质概念;如果在最高抽象物质概念的内涵中只增加质量属性,那么这个物质概念与现代物理学中的质点这一理想概念相当;如果在最高抽象物质概念的内涵中同时增加广延性及质量性,那么这个物质概念就与物理学中的物体概念相当,如此等等。西方近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可能就与这两个抽象程度不同的科学概念的建立有关。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具体物质概念与物的概念相当,如果我们去掉物质或物中的事类存在,把它们理解为中国传统哲学中物质或物的概念,那么我们就会受到新的启迪,如果具体物质概念与物的概念相当,那么具体的信息概念就一定与事的概念相当,因为它们存在辩证的对称性,这就使我们能重新理解事的概念。什么是事?事就是具体的信息,这就是信息时代对事的哲学理解。在信息时代,我们对本体论中的信息、物质及事物概念应该有一个新的认识。在本体论中,信息是一个标志客观虚在的哲学范畴,是一切虚在者的统称,用来表示构成一切存在者整体的具有客观虚在性的基本要素。物质是一个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一切实在者的统称,用来表示构成一切存在者整体的具有客观实在性的基本要素。事物是一个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是一切存在者的统称,用来表示一切存在者的整体。有了构成当代本体论的几个概念,我们就可以建立当代的辩证本体论了。我们可以把由信息与物质对立统一构成事物整体的哲学理论称为当代辩证本体论,也可以把一切存在者的整体由虚与实两个基本方面对立统一构成的哲学理论称为当代辩证本体论。本体论解决了世界及一切事物整体的基本结构,这就一方面揭示了信息与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另一方面揭示了信息与物质也是一切事物的来源。因为本体论是世界观、事物观理论的核心,所以当代辩证的本体论解决了当代的辩证世界观及当代的辩证事物观。对立统一规律进入本体论,使对立统一规律真正成了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并彻底贯穿到世界及一切事物中。辩证的本体论解决了世界及一切事物整体的辩证结构,同时又揭示出了世界及一切事物内部的基本矛盾,找到了推动世界及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内因。本体论是哲学中的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当代辩证本体论的建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原来的整体存在论发展为由虚在与实在对立统一构成的辩证存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也由原来的意识与物质关系发展为意识与事物关系的辩证认识论。海德格尔提出的“存在者是如何存在的”这一问题被一些哲学家称为是永远也猜不透的哑谜,但辩证本体论及辩证存在论已经科学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本体论中的信息与物质概念,在形式逻辑或普通逻辑中被称为是空概念或虚概念,意思是这些概念所表示的对象在客观世界中并不真实的存在。在本体论中的信息与物质概念,在辩证逻辑中被称为是抽象概念,事物概念则被称为是思维具体概念。在本体论中的信息与物质概念,在科学逻辑或科学思维方法中被称为是理想概念。建立理想概念是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在各门科学中广泛存在,例如物理学中的质点、点电荷、理想气体等。理想概念不同于实际概念,理想概念所表示的对象在客观世界中并不真实存在,比如本体论中的信息与物质在客观世界中就不是真实存在的,在客观世界中甚至可以说是两个“无”,但正是这两个有限的“无”,却可以生成无限的“有”,老子说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深刻哲理可能就在于此。总之,建立理想概念或最高抽象概念,可能是解决当代本体论问题的必经之路。如果不澄清物质概念,事物概念怎么能进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心地位?事物概念及抽象的信息与物质概念又怎么能进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又怎么能得到开拓创新呢?可见物质概念又是引起马克思主义哲学衰落和阻碍马克思主义哲学继续发展的症结所在。若不是事物、虚实、“一体二元”等具有核心价值的中国哲学智慧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不仅物质概念难以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心概念及本体论等也难以得到开拓创新。中西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的融合,特别是吸纳中国的哲学智慧及西方现当代哲学中的精华,要创建一个既具有时代特征又具有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不是没有可能的。

二、中国哲学智慧与哲学基本形态的转变

科学概念,特别是基本概念的变化,往往都会给整个科学理论带来重大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发展为事物概念,这一哲学中心概念的变化,已经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存在论、认识论等基础理论发生了重大变化,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心概念及本体论等发生的重大变化,能否引起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形态的变化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形态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呢?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不同的称呼,如实践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等。在这些不同的称呼中,都有唯物主义这个主词,可见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形态的主要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形态变没变,主要就是看唯物主义变没变。唯物主义也叫唯物论,它是以具体物质概念为基础的唯物论,但开拓创新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已发展为事物概念,原来的物质概念已不复存在。物质一词已用来表示各种不同的抽象物质概念及与中国哲学中物的概念相当的具体物质概念,而这些物质概念都不能再作为唯物论的基础,因为以这些物质概念为基础的唯物论都是片面的哲学理论。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发展为事物概念后,唯物论只能变为以事物概念为基础的唯物论或叫唯事物论。那么这个新的唯物论能够成立吗?先从本体论方面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承认物质是世界本原的便是唯物论,开拓创新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已揭示出信息与物质是世界的本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来的具体物质已不能作为世界的本原,那么事物能否作为世界的本原呢?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观点,物质概念发展为事物概念后,世界可以看成是由事物构成,但这种构成不是由基本要素构成,不符合当代本体论的定义,所以从本体论方面来看,事物不是世界的本原,以事物概念为基础的唯物论是不能成立的。再从认识论方面来看,事物与意识是认识论中的一对主要矛盾,在这对主要矛盾中,意识(或心)占据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认识论中这对主要矛盾的重点论。而唯物论恰恰强调的是物(或事物),这就颠倒了重点论,这样就忽视了人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性、主导性、主动性、主观性等,而过分的强调了客体性、客观性等。所以从认识论方面来看,最好取消这个唯字,即使不取消,当代哲学中也应是唯心论,而绝不能再是唯物论。但还是取消为好,因为心与物在认识论中是对立统一的,是心与物统一的辩证认识论,就像人们对光的本性的认识,波动说与粒子说经过长期的争论,最后统一为光的波粒二象性一样,唯心论与唯物论在信息时代必然要统一为心与物对立统一的辩证认识论。所以从认识论方面来看,唯物论也是不能成立的。尽管在西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存在唯物论与唯心论,但在西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之前的中国传统哲学中是没有这种划分的,原因就是二千多年来中国传统哲学中具有辩证的本体论模式,这是中国哲学的基本模式,也是中国哲学的骨架,没有西哲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本体论的非辩证性。唯物论的唯字在本体论方面是强调物质与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谁不是世界的本原,具有排斥性、斗争性,特别是只片面地强调唯心与唯物的两军作战,而忽视了二者的统一,唯物论是斗争哲学的理论基础。唯物论的唯字在认识论方面是强调物质与意识这对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的主次性,唯物论恰恰颠倒了重点论,片面地强调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意识与事物、思维与存在这本是认识论中的辩证关系,而且意识或思维是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推广到政治经济学中,形成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颠倒了重点论的社会理论。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理论,唯物论的本体论是一个整体本体论,而不是一个由虚体与实体构成的辩证本体论;唯物论的存在论也是一个整体存在论,而不是一个由虚在与实在构成的辩证存在论;唯物论的认识论虽然是辩证的,但却颠倒了重点论。

由此可见,唯物论的一些基础理论很多缺乏辩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划分唯物论、唯心论的标准存在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承认物质是世界本原的便是唯物论,承认意识是世界本原的便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被澄清后,我们发现物质概念不是一个完善的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并不是世界的本原,今天看来,开拓创新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事物概念才是一个科学概念,而相对事物概念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来的物质概念应属于前科学概念,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划分唯物唯心的标准是不科学的。唯物论是一个受到时空限制的哲学理论,不具有普遍性,既不适用于当代,也不适用于中国传统哲学。再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划分唯物唯心的方法来看,当代辩证的本体论告诉我们,揭示世界的本原及一切事物的来源是本体论的任务,因为解决了世界及一切事物的基本结构,就可以揭示出世界的本原及一切事物的来源,世界的本原是用理想概念或最高抽象概念来表示的。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来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来解决世界本原的,而意识与物质的关系是认识论中的关系,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相当于从认识论方面来解决世界本原的,认识论中的物质概念是一个感性具体物质概念,是不能用来表示世界本原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划分唯物唯心的方法是缺乏科学性的。从唯物论的划分标准和划分的方法来看,唯物论不是一个科学的哲学理论,从开拓创新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方面来看,都已不存在唯物论。唯物论的本体论、存在论、认识论等也缺乏辩证性。相反事物概念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心概念后,关于事物的哲学理论才应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的核心理论,事物论的本体论、存在论、认识论等都是辩证的。唯物论缺乏辩证性,事物论才是辩证的;辩证法不是唯物的,辩证法本来就是世界及一切事物的辩证法。它既可以包括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又可以包括自然辩证法、社会辩证法及思维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来的基本形态的主要标志是以物质概念为基础的唯物主义,当物质概念已经发展为事物概念,当非辩证的唯物论已经发展为辩证的事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形态怎么可能不发生变化呢?所以开拓创新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形态应是辩证事物主义或辩证世界主义。唯物辩证法应发展为事物辩证法或世界辩证法。辩证事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然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信息时代必然要出现的新形态。老子的道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最高哲学范畴,老子在《道德经》的开篇就写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中蕴含着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绝对与相对、永恒与变化、一体与二元等辩证法的精髓,因此它的普适性最强,适应一切时代和地域。我们不妨用开拓创新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诠释道的当代意义。道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是指世界及一切事物的总的规律或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为辩证法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变化的总规律,因为世界或事物中都概括着自然界、人类社会及思维,所以把老子的道翻译为当代哲学语言,就是事物辩证法或世界辩证法,也可以叫作辩证事物论或辩证世界论。道的当代意义充分证明了辩证事物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信息时代的新形态。所以,正是具有核心价值的道、事物、虚实、“一体二元”等中国哲学智慧在开拓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心概念及本体论等所发挥的关键作用,才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形态发生了转变。如果对西方近代哲学的片面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非辩证整体本体论及开拓创新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整体本体论还缺乏明确的认识,或者对辩证事物论还心存疑虑,那就让我们看一看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发现的这些哲学问题。李曙华同志在《潜在的存在与发展的新视野———曼德尔布罗特空集之科学价值与哲学启示》一文中介绍了当代著名数学家、分形理论的开创者曼德尔布罗特在数学研究中的发现。“曼德尔布罗特通过对典型的生长模型DLA巨集团即受限扩散的凝聚模型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了分型生长更深层的新图景。

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篇9

A.阶级性 B.实践性 C.革命性 D.科学性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

A.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B.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C.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D.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 D.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4.肯定思维与存在具有统一性是(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主义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可知论观点

5.辩证法所回答的问题是( )

A.世界的本原问题 B.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C.世界的状况问题 D.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的问题

6.现代西方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其实质是( )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

7.马克思主义哲学按其本性来说是( )

A.批判的、革命的 B.运动的、发展的

C.时间的、客观的 D.科学的、真理的

8.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 )

A.机械力学、地质学 B.生物学和有机化学

C.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D.理论物理学、胚胎学、古生物学

9.把金木水火土看成万物本原的观点是( )

A.辩证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D.朴素唯物主义

10.万物存在吾心中的观点是( )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科学主义

1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 )

A.它的物质性 B.它的运动性 C.它的存在性 D.它的多样性

1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指( )

A.不存在静止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C.运动就是物质 D.除开运动物质不具有任何的属性

13.物质的特性是指( )

A.它的具体性 B.客观性 C.客观实在性 D.变化、运动性

14."时间、空间是指一切事物的贮藏所",这是( )

A.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B.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C.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D.客观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15.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

A.世界有没有统一性问题 B.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问题

C.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世界是有限还是无限的问题

16.作为哲学范畴,"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的创造物的纯粹的抽象"这是(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17."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东西"这一说法是( )

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18.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与感觉相近的反映特性,这是一种( )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19.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础是( )

A.联系和发展原理 B.世界统一与物质原理

C.世界统一与存在原理 D.世界统一与精神原理

20.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看法,这说明( )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制约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意识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主观的

21.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以( )

A.事物的区别为前提的 B.事物的共同性为前提的

C.事物之间相互转化为前提的 D.事物的发展为前提的

22.系统论的基本原则是( )

A.区别性 B.整体性 C.合理性 D.联系性

2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运动变化的科学 B.事物矛盾的科学

C.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D.否定之否定的科学

24.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是( )

A.因果的必然性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与变化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25.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的焦点是( )

A.联系的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 B.发展的观点与不变观点的对立

C.全面的观点与片面观点的对立 D.是否承认矛盾及矛盾是事物发展根本动力观点的对立

26.我国现代化实行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理论依据是( )

A.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 B.主次矛盾相互转化的原理

C.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D.共性和个性辩证关系原理

27.实践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了( )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普遍性 C.矛盾的斗争性 D.矛盾的特殊性

28.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

A.事物的变化是否快速 B.事物的变化是否明显

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越了度的范围 D.事物的变化幅度的大小

29.发展的本质是( )

A.事物质的变化 B.一切变化的过程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事物由肯定到否定

30.事物矛盾的精髓是( )

A.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矛盾的对抗与非对抗关系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共性、个性、绝对、相对关系

31.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 )

A.事物的全局性质未变,局部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B.事物的只要矛盾未变化,次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事物的根据和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

D.事物的发展方向和道路发生了根本变化

32.系统科学产生的意义在于它( )

A.抛弃了唯物辩证法 B.代替了唯物辩证法

C.丰富了唯物辩证法 D.高于唯物辩证法

33.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A.源泉和动力 B.状态和形式 C.方向和道路 D.波浪式前进运动

34.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

A.先有闪电,后有雷鸣 B.夏天过去,秋天到来

C.白天过去,黑夜降临 D.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

35.可能性是指( )

A.头脑中的构造物 B.已经存在着的事物

C.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D.失去必然性的东西

参考答案

1. B 2. D 3. A 4. D 5. C 6. B 7. A 8. C 9. D 10. B

11. A 12.B 13.C 14.A 15.B 16.C 17.B 18.A 19.B 20.C

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篇10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传统哲学主体性原则

从西方哲学史的角度来看,主体性意识的获得标志着两千多年西方传统哲学发展过程的真正开始。主体性原则在近代的形成和确立,则标志着传统西方哲学步人了成熟的形态。主体性原则在经历了近代的辉煌之后,在2l世纪的西方思想文化中继续凯歌行进。尽管在西方哲学的当展中,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们大多对主体性原则持批判和反思的态度,这种批判和反思在一定意义上说有其合理性,但从人类文化发展的主流来看,并不意味着传统主体性原则将被彻底否定和抛弃。相反,有着悠久传统和辉煌过去的主体性原则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矫正和新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当属现代哲学。由于它产生于西方传统哲学的沃土,与西方传统哲学有着批判继承的关系,因此,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如何扬弃西方传统哲学主体性原则基础上建立科学的主体性原则,对于我们更加准确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性原则的理论价值和在当代的实践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西方哲学主体性原则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普罗泰戈拉与苏格拉底。普罗泰戈拉认为,不是外部存在物,而是人自己才是世界的中心,万物只有在与自我的联系中才能获得意义,即“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这一思想的提出,意味着传统西方哲学向一个新的思想向度——主体性向度迈进,具有开拓性的意义。苏格拉底沿着主体性向度继续将传统西方哲学推向前进。他的贡献在于使哲学从面对自然转而面对人,在哲学研究对象问题上实现了革新。“认识你自己”这一名言便是苏格拉底哲学思想精华的体现。当然,在苏格拉底那里,主体性原则还是一个初步萌芽。主体性原则的成熟和确立在西方哲学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中世纪与近代之交的文艺复兴运动打破了神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带来了自我意识的一次大觉醒,为主体性原则在近代的重新确立创造了条件,并推动了近代科学和哲学的崛起。笛卡尔提出的“我思故我在”的原则使得主体性原则在近代哲学中彻底扎根.也造就了笛卡尔作为西方近代哲学第一人的历史地位。德国古典哲学则使西方传统哲学的主体性原则学说真正形成和成熟。

主体性原则作为西方传统哲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哲学理论上的杰出贡献在于高扬了人的精神的、自由的、能动的本质,以哲学的观念把握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主体地位,认识到人具有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其最大的缺陷则在于对主体范畴做了抽象的规定和理解,使得主体性原则、人的能动性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被抽象地发展了。

对于西方传统哲学主体性原则这一重要的遗产,并不是像现代西方许多哲学家那样,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忽视了对传统主体性原则的批判继承,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机械论。相反,在西方哲学史上,通过对以德国古典哲学为代表的传统西方哲学主体性原则的扬弃,从而在哲学史上对主体性原则做出科学揭示的,恰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主体观,对主体是什么做了科学的规定。主体性问题的实质在于回答主体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对主体做了抽象的规定和理解。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绝对精神或绝对理念是无所不包的万能的“主体”,而从事现实活动的人不过是理念的化身,或者说是实现这种理念的工具。正如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人,在黑格尔看来是和自我意识等同的”;“在黑格尔那里……人的本质本身仅仅被看作抽象的、能思维的本质,即自我意识”。马克思批判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把人归结或等同于“自我意识”的神秘主义观点,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科学的主体人的理论。马克思指出,“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这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马克思认为,人首先无疑“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是“类的存在物”即社会历史的存在物,但又不仅仅是如此,更重要的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意味着人是实际活动和实践创造着的现实主体。如果人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不进行对象性的活动,他就成了封闭的、无生命表现的实体,就不可能成为改造和驾驭周围感性世界的主体。正是在对象性的活动和关系中,才能现实地确立人与周围世界的统一性,才能现实地确立人对感性世界的主体地位,才能揭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有意识的存在物、类——社会存任物在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中的有机统一。所以,人的主体件正是在从事对象性的实践活动的历史过程中确立和发展起来的。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理解和把握的主体,就不再是唯心主义哲学所讲的思维、理性、观念、自我意识的化身,也不是旧唯物主义所讲的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而是一种包含着自然属性、社会属性、能动创造属性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这样的人,就是在自然世界所提供的物质基础上,现实地塑造属人的自然、属人的社会历史的实践创造者。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揭示与现实的人彼此相关的感性世界的本质,从而建立了全新的客体理论。由于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把人等同于自我意识,因而也就把人的实践活动看作是自我意识的自满自足的对象性活动,进而把实践活动的对象化产物——感性世界看作是外化的自我意识,认为“对象不过是对象化了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外化就是创立物相”。这样,在黑格尔那里,感性世界成了观念主体的精神创造物,成了一种思想客体。与黑格尔不同,马克思由于把人理解为包含着自然属性、社会属性、能动创造属性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理解为一种对象性的存在物,因而人与他周围的世界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设定的关系,亦即对象性的关系。人是以他之外的对象的现实存在为前提的,而周围的对象之所以是他的对象,则是以作为对象的人的存在以及人被赋予了对象性本质为条件的。因此,人周围的这个现实的感性世界既不是纯粹的自然存在物,也不是纯粹的人的观念的外化,它是现实的人一方面根据外部世界的物质条件和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又按照人自己的需要、目的、本质力量,通过对象性的实践活动建构起来的一个属人的对象性世界。对作为对象性地实践创造着的对象存在物来说,对象的人和人的对象是相关性地统一起来的。这种观点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物的和人的对象性实践活动的相关性,既批判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抽象的客体理论,又科学地确立了“感性世界”这一客体的理论。

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主体和客体作出科学规定的基础上,立足于科学实践观,一方面继承了西方哲学史上的唯物主义传统,又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否定主体能动性的缺点;另一方面汲取了西方传统主体性学说合理性的内容,又大力批判了这种学说的唯心主义基础,从而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成就了唯物主义主体性原则的辩证统一,对主体性原则作科学的揭示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显然,这里马克思批评旧唯物主义只是把客观事物作为外在于主体人、与人的实践活动没有关系的直观对象,只是把人看成是直观者,没有从主体人的实践方面去理解客观世界、理解人、理解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不懂得主体人的实践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和认识客观世界中的作用和意义,亦即不懂得主体的能动性,因而“直观性”是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在《提纲》第九条中直截了当地称旧唯物主义为“直观的唯物主义”,并深刻地指出,“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

与旧唯物主义上述缺点相反,唯心主义却片面、抽象地夸大了主体的能动性。唯心主义把精神和思维的东西看成是主体,并认为这种主体是万能的,外部世界只是人的思维或某种精神主体的产物或表现形式:这样,在唯心主义那里,主体的能动性被夸大为脱离物质、脱离现实的造物主的能动性,是一种精神性的创造活动,而不是人从事的现实的、感性的物质活动。所以,唯心主义实际上把主体的能动性归结为意识的能动性、精神的能动性。这是对主体能动性的片面、抽象的发展。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批评唯心主义说“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