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振兴半年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11-23 17:54:41

乡村文化振兴半年工作总结

乡村文化振兴半年工作总结篇1

抓紧做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镇级规划编制工作,真正把乡村振兴落实到项目上,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小编整理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欢迎查阅。

2021年来,按照中央和省、市、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部署,仙河镇立足区域实际,整合油地军港资源优势,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加快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发挥资源优势,推进产业振兴。一是推进现代畜牧业、海洋渔业提质增效。现代畜牧业方面,继续保持仙河澳亚、神州澳亚两大万头奶牛牧场满栏生产,实现存栏奶牛2.5万头,泌乳牛1.1万头,上半年累计产销鲜奶7万吨。奥克斯—澳亚奶牛优秀种质创新平台项目进展顺利,高产奶牛性控胚胎生产各项指标持续提升。富友联合乳制品加工厂正式投产,酸奶、布丁等高端乳制品陆续下线销售,集种养加、研贸游于一体的高端乳品基地初具规模。海洋渔业方面,加快推动全区东部特色生态渔业示范区建设,上半年南美白对虾、海参、贝类共计投苗养殖12.8万亩,工厂化养殖55000立方米,预计水产品年产量可达到5000余吨。二是规划实施“牧场小镇”旅游项目。依托澳亚两大牧场、周边万亩青贮地及乳制品加工厂资源,规划实施“牧场小镇”旅游项目,项目位于仙河镇镇区东部,孤北干渠以东,长江路北,兴港路以南,项目计划总投资1.49亿元,规划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21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景区出入口、田园牧歌公园、核心体验区等,形成奶业特色旅游文化品牌,目前总体规划及道路设计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核心区详细规划设计。三是支持各村发展特色种养和乡村旅游项目。规划渔村田园综合体项目,项目位于渔村进村路两侧,占地面积700亩,规划建设集休闲观光、旅游、采摘、餐饮娱乐于一体的休闲农业观光园,目前总体规划已完成,正在招商和做详细规划;实施海星村经济林项目,项目位于海星村东养殖场路两侧,占地面积300亩,规划建设苹果、桃、杏、无花果等经济林带,在林下发展特色种养殖,目前已种植果树150亩。整合辖区军地资源,依托济军基地九分场玖红林果合作社,打造“军垦小镇”特色旅游项目,建设标准化果园500亩、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葡萄大棚10亩、特色民宿12间、农家乐1处,建成集采摘、观光、旅游、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特色农业示范点。

(二)实施人才强镇战略,推动人才振兴。

一是开展培训下乡活动。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助力农村产业发展,以新型农民培训学校为抓手,统筹整合培训资源,优化课程设置,针对不同人群,突出培训重点,开展各类人才培训25期、1753人次;针对村“两委”成员和农村党员,以增强党性、提升能力为重点,着力培养懂经营、会管理、善服务、当先锋的党员人才队伍;结合镇域实际和群众需要,着重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着力提高就业创业、增收致富技能,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对于外来流动居民,组织开展文明礼仪、城市生活常识等方面培训,全面提高文明素质。

二是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做好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黄河三角洲学者以及河口区创业创新领军人才等人才奖项申报工作。对接镇域发展实际和人才需求,充分发挥产业链、产业集群对各类人才的吸引作用,紧紧围绕全镇石油化工、畜牧养殖、海产品养殖等五大重点产业集群,通过举办人才招聘会、参加省内外各类大型人才招聘洽谈会、主动上门等形式招揽各类急需人才,加大现代农业领域高端专家引进力度。

三是招才引智并举。树立“借脑”发展理念,突出抓好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引进,通过咨询、兼职、短期聘用、项目合作与攻关、技术顾问、人才租赁等形式引进国内外智力,大力引进“候鸟式”人才。今年上半年共组织参加各类招才引智会议暨人才高峰论坛3场,达成初步意向1个。

四是强化人才平台建设。以“人才强镇”战略为支撑,强化人才平台载体建设,为吸引集聚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端人才智力提供了重要依托。今年来,澳亚人才团队利用“奶牛优秀种质创新平台”----体外胚胎生产实验室,测定奶牛生产性能的牛头数达到5000头,种子母牛群规模达到100头,开启了优秀种质规模化精准培育新模式。澳亚(中国)牧草检测中心为各类组织机构开展实验检测1000余次,出具检测报告72份。两大人才平台科技成果转化直接经济效益达350万元。

(三)强化党建引领,推进组织振兴。

一是实施领头雁工程。提高村支部书记境界水平。组织召开镇级层面乡村振兴培训6次,邀请专家授课2次,组织赴江苏、青岛、寿光等地学习乡村振兴和农村供给侧改革3次。

二是实施强本固基工程。强化农村党员积分量化管理,研究制定《仙河镇党员积分量化管理实施方案》,利用“党员主题活动日”集中学习方案内容,并签订《知悉书》。各支部根据党员年龄、身体状况等实际条件分类管理,建立党员积分量化管理台账,明确考核标准,利用各村党员积分量化管理得分情况公示栏对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带头服务群众等情况公开公示,规范党员管理制度,促进党员素质提升。

三是全力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制定《仙河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台账》,联合包村组、各站所召开专门工作会议,探索制定各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工作计划,确定发展目标,探索发展路子,聘请农科院统一规划设计,践行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坚持“产业加文化加旅游”的发展模式,构建大旅游与大生态、大健康、大服务、大文化深度融合发展的绿色产业体系,实现仙河镇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四)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推动生态振兴。

一是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上半年来新建、改造农村公路3.2公里,完成天然气“村村通”改造93户,新建海星村综治中心1处,完成渔村文化广场、振东村、卫东村文化大院建设,村居环境及配套设施显著改善。

二是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对镇区、各行政村、三团棚户区及渔村周边插花地卫生保洁实施统一标准、统一招标,新购置洗扫车、洒水车4台,安排专业保洁队伍不间断清扫卫生、清运垃圾,上半年城乡环卫一体化全市排名较去年显著提升。

三是强化水气污染治理,建设美丽乡村。推进镇村两级河长制建设,辖区6条主要河流全部明确镇级、村级河长及河管员,及时巡查、制止向河道倾倒污水、垃圾及沿河私搭乱建行为。实施农村污水集中收集改造,目前全镇4个行政村,其中3个村生活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渔村通过旱厕改造实现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开展镇区燃煤小锅炉专项整治,拆除10吨以下燃煤蒸汽锅炉23台。开展秸秆禁烧专项行动,辖区至今未发生大面积焚烧秸秆现象。开展土小企业集中整治行动,与公安、土地、油区以及济军基地成立联合执法检查队伍,定期对镇区、辖区边界以及油田空置院落进行巡查,今年来共查处小化工、小作坊5家,现已全部拆除设备并予以关闭、取缔。

(五)树立正确导向,推动文化振兴。

一是做好移风易俗工作。结合仙河镇实际,从宣传教育入手,着力营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社会氛围。在各村宣传栏张贴《“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倡树文明新风尚”倡议书》,下发《关于清明节文明祭扫的倡议书》、《关于提倡文明节俭制止农村婚丧事大操大办的倡议书》等文件,深入到各家各户进行宣传发动。各行政村均建成了红白理事会,制定了理事会章程、办事程序等,移风易俗、节俭办事的新风尚深入人心。

二是加强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四德”建设,大力开展文明户、“好儿女、好婆媳”评选,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做好农村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好人线索推荐工作,及时挖掘、发现好人线索120条。注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开展“网上祭英烈”及“小手拉大手—致家长的一封信”等系列宣传活动,为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营造浓厚氛围。

三是提升文化内涵。利用农村文化大院、电子书屋、学校道德课堂等载体,通过理论宣讲、知识讲座、评议交流等形式,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文明礼仪、公民思想道德规范等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挖掘村庄文化内涵,新建海星村村史馆1处,绘制文化墙400㎡,将村规民约、法律法规、村民移风易俗文明公约、红白理事会章程等上墙,进一步提升村文化内涵。

四是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目标要求,对镇村文化广场、文化大院、乡村剧场等基础文化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对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健康器材室等进行更新维护,为广大村民提供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所。五是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元旦、春节期间,组织海星村春节晚会,参加全区元宵节活动,开展“进千村乐万家”文化惠民活动,与孤东、桩西、社区等部门结合,组织消夏晚会,开展篮球、乒乓球联谊赛,不断创新形式和载体,丰富职工群众文化生活。

二、存在问题

总结上半年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开展情况,尽管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存在偏差。仙河镇作为一个油区工矿小镇,农业产值占比不高,农村建设长期滞后于镇区发展,部分党员干部认为仙河的优势不在于农业农村,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满足于被动应付上级安排,等靠思想严重。

二是村集体经济发展受制约。仙河镇无集体土地,除海星村依托海星集团有较为稳定收入外,其他村集体经济均较为薄弱,农民创收渠道单一,各村普遍存在老龄化严重、劳动力流失、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农村产业发展缺乏项目支撑和长远打算。

三是以工促农、以镇带村联动发展不充分。仙河镇城镇人口多,工业、服务业较发达,这些优势条件均对农业农村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但受历史条件、体制机制等方面限制,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较突出,各类要素向乡村聚集效应仍不明显。

三、下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仙河镇将按照上级安排部署,抓紧做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镇级规划编制工作,真正把乡村振兴落实到项目上,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具体做好以下几点:

(一)明确乡村振兴发力方向,开创发展新局面。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为主线,继续巩固畜牧、渔业高效农业产业地位,提高规模化、特色化、现代化水平,努力打造现代畜牧业、渔业产业体系。围绕海洋渔业、畜牧、乡村旅游等产业,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加大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应用,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做好农业技术服务和指导工作,充分发挥新型农民学校、农业实体教学点堡垒作用,构建多层次的科技服务网络,构筑现代农业体系。通过实施“青年家庭农场主”创业计划,举办“村官班”,加快家庭农场等新业态形成,丰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农业发展上水平。发挥工业强镇优势,明确东营港服务基地的功能定位,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拉动镇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幸福感不断提升。

(二)加快农业产业升级换挡,全力服务乡村振兴。依托澳亚两大牧场资源,强化澳亚—奥克斯奶牛优秀种质创新平台建技术支撑,努力打造中国放心奶生产基地和集种、养、加、研、贸、游于一体的现代化畜牧示范区,加快实施牧场小镇项目,2021-2022年主要建设景区入口打造、田园牧歌公园、核心体验区等,形成全域旅游文化品牌。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大力实施“海上仙河”战略,加快推动全区东部特色生态渔业示范区建设,规范和提升四大渔业基地标准化水平,鼓励引进开发高端养殖技术,完善水产品养殖及深加工体系,不断提高水产品附加值。推进渔村休闲农村游乐园、海星湿地参观采摘园、镇东农产品集售物流配送园及二团九分场设施农业示范园建设,形成集采摘、观光、旅游、民俗、餐饮于一体的特色农业典型示范基地。

乡村文化振兴半年工作总结篇2

2021年上半年以来,分别在石牙镇和五山镇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本人认真对照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要求,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开展,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继续驻村开展工作,全心全意为民办好事实事,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现将上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 基本情况

本人于2021年1月至2021年4月18日,在石牙镇莲花村委担任驻村工作组长一职,后于2021年4月19日经区委组织部选派至五山镇谷塘村委任驻村工作队员一职。

驻村开展工作以来,本人坚持吃住在村在岗超过20天,认真遵守驻村工作纪律“六不准”“七不让”,严明驻村“红线”,迅速融入群众,了解村情民情,做到驻村“五知”,秉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打造宜居生态环境为关键,努力打造乡村振兴一村一品。在村“两委”干部的指导下,入户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认真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集中大排查及区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等中心工作,以“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的精气神聚力新发展,走好乡村振兴新征程。

二、主要工作及完成情况

一是做好巩固脱贫成果推进精准防贫专项行动工作。上半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领导部署下,谷塘村驻村工作组、村“两委”干部继续入户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针对因病、因残及“三保障”不达标等原因存在疑似返贫致贫风险人员继续做好“线下”排查和风险评估工作,针对村中有大病患者家庭、重度残疾户家庭做好重点关注,建立精准防贫摸排动态管理常态化,熟悉精准防贫工作流程,进一步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衔接乡村振兴工作有序开展。经过线上数据反馈、线下入户摸排相结合的方式对36户疑似突发困难的普通农户进行入户走访核实,划定低风险家庭35户,因病致贫划定中风险家庭1户,经村级评议、财产检索、乡镇审定后最终存在返贫风险0户。

二是做好现享受农村低保成员家庭情况排查工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为进一步落实贯彻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我镇脱贫见成效政策真落地,做到低保政策“应享尽享”,避免出现存在“懒汉吃低保”“坐等救济粮”的现象,上半年以来,在村“两委”的配合下我驻村工作组对谷塘村现享农村低保成员不符合低保享受家庭、对有吸毒史农户享受低保及困难家庭未享受低保救助等几类人员认真开展排查工作,对符合申请或在享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存在18方面20种情形其一的,不能认定为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予以低保政策取消享受,全力做到低保政策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切实解决城乡实际困难群众,让政策落到实处、发挥实效。经入户核实认定,我村共取消不符合低保政策家庭2户,新增低保享受家庭0户。

三是做好2021年度产业扶持以奖代补工作。上半年,根据自治区关于明确2021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产业以奖代补有关事项文件精神,秉持发展产业是脱贫致富领头羊,谷塘村驻村工作组、村“两委”干部入户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26户111人,认真宣传2021年度产业奖补新政策,认真解读奖补范围、奖补金额、奖补实施方式等内容,动员2016年以后的脱贫户、边缘户及监测户继续扩大规模,发展产业增收提效,摒弃脱贫“等靠要”想法,激发内生动力;针对2014、15年退出户未能享受奖补政策家庭,驻村工作组做好原因说明,积极引导、摆正心态,打消退出户家庭“怕脱贫”的消极心理,让贫困户吃下“脱贫攻坚绝不落下任何一个人”的定心丸,推进奖补政策应享尽享,政策成效真落地。经实地查看,计划申请核验13户19项,核验通过7户8项,预计发放奖补资金0.775万元。

四是做好2021年度春季学期“雨露计划”政策扶持工作。为进一步落实教育政策巩固脱贫成功,根据《自治区乡村振兴局关于做好2021年雨露计划工作的通知》(桂乡振发【2021】9号)文件精神,我村认真开展2021年度春季学期“雨露计划”资助政策申报工作,认真研读补助新方案,向脱贫户传达每生每人每学期1500元的教育补助政策,向退出户传达差异化补贴政策,认真排查中、高职贫困生在校情况,与学校做好沟通,开具实际在校证明,确保全体贫困生应享尽享、不拉一人。上半年以来,我村共完成春季学期雨露计划申报1批共4人,预计发放补助资金0.57万元。

五是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集中大排查工作。根据《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中农组发〔2021〕7号)、《广西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桂农发〔2021〕4号)等文件精神,为深入推进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落实到位,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脱贫攻坚工作成效,确保“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6月份以来谷塘驻村工作组同镇挂点干部、村“两委”成员对2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7户疑似突发困难风险户进行了全覆盖走访,针对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造成刚性支出的人员,入户采集家庭情况基本信息,核实实际收入来源和日常支出等,召集村民代表开展民主评议,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经入户开展集中大排查发现,共走访63户约220余人中存在疑似返贫风险户10户,经村级民主评议通过0户,上报审定0户。

六是做好区、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5月份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根据《来宾市兴宾区五山镇2021年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方案》(五发【2021】42号)文件精神,谷塘驻村工作组同村“两委”干部、镇挂点领导、村民小组长等组成工作组,将谷塘村委4个自然村划定为2个选区共设5个票箱,按选举日程安排逐项开展区、镇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认真筹备和部署,工作井然有序,按镇党委意图正常开展。截止6月底,谷塘2个选区全部完成正式候选人的推选和张榜公示,候选人也将在选举日前3天完成与选民见面工作。

七是做到立足服务为民初心,为民谋福利办好事实事。上半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领导部署下,谷塘村驻村工作组、村“两委”干部进村入户开展防诈骗软件“金钟罩”注册工作,帮助农户注册“金钟罩”500余人;入户宣传2021年度计生关爱和男女性“四癌”保险惠民政策,帮助办理10余人;入户动员18-59周岁村民进行新冠疫苗接种,指导和帮助群众完成网上接种预约300余人。此外,谷塘村驻村工作队员主动联系社会力量帮助村民解决滞销鲜果12000斤,得到技术指导2次,深入田间地头帮忙采摘打包鲜果,节约劳务成本支出1000元,帮助村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2万余元。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我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村内多为弱劳动力老年人,村中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资源相对较少;

二是我村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多以入股为主,产业自主“造血”功能稍有不足,得到的技术指导相对较少,产业振兴进度缓慢。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乡村文化振兴半年工作总结篇3

现在,我代表新村乡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2019年上半年政府工作推进情况和下半年主要工作思路,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代表提出意见。

一、上半年工作回顾

2019年上半年,新村乡政府在区委、区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决策部署,全面贯彻落实一届区委六次全会和乡党委一届三次会议精神,团结带领全乡干部群众,紧紧把握乡村振兴这个总抓手,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践行乡党委关于建设稻米文化小镇的总体思路,重效率、强执行、抓落实,扎实推进我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实现了“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的目标。

上半年,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提升发展能级,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做实一产、接二连三,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夯实稻米产业发展基础。有序推进2018年国家高标准农田综合开发项目,完善新卫村、新乐村、新浜村农业基础设施,治理土地面积4599亩,修建水渠24.417公里,平整土地845亩,在建仓库2220平方米、晒场4000平方米,为家庭农场做大做精做强提供有利条件,为稻米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提升稻米小镇平台功能。以延伸稻米文化产业链为目标,推进二期项目“米食文化体验中心”建设,上半年完成基础土建工程建设,融合农耕文化、垦拓文化、米食文化,同步推进室内设计;恒温冷链仓库建成并运营,完成烘干设备采购。依托新村稻米文化中心,引进优质营销主体进行优质稻米市场对接和品牌推广,签定优质水稻订单3000吨。在新村稻米文化中心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举办家庭农场主培训班2期,举办学农活动2期6批次,上半年接待游客和学农学生3000多人次。三是完善稻米小镇点位布局。借助乡村振兴发展大势,关心支持本乡企业发展,倾听对接企业需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融合冠华等企业意愿,完善落实稻米小镇“一体两翼一轴”整体布局,全力支持冠华公司加强技术、工艺创新,开发不锈钢厨具自主品牌,积极引导其以“工旅结合”为目标,以开放式、体验式整体厨房和可视化生产链为基本内容,启动“好米配好锅”冠华工旅项目建设。四是强化稻米小镇财力保障。不断创新招商思路,拓展招商工作领域,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上半年共完成招商引税3.67亿元,新引进企业781户,完成经济小区4500多家企业年报公示工作,截至6月底完成公示率达91.56%。

(二)注重项目带动,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一是全面完善郊野单元规划。在乡村规划工作小组指导下,委托专业设计院负责编制工作,在2018年年底初步完成村庄布局规划的基础上,2019年年初启动郊野单元(村庄)规划,重点围绕如何对接上位规划、优化乡村空间布局,充分整合原村庄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实现“多规融合”。同时邀请新村籍或曾在新村工作的5名正处级干部,积极参与规划前期策划、编制指导工作。该规划成果已完成专家咨询和公示、区规土局审查,上报区政府待审批。二是创建区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积极申报新中村创建2019年区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以乡村旅游的标准和站位,围绕产业定位、风貌塑造、公共空间、乡村文化、村级治理等创建要素,委托专门机构对新中村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和创意策划。在多次听取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形成设计方案并通过专家评审,进入相关流程办理阶段。与此同时,在新中村干部群众大力参与支持下,集中开展了多轮宅前屋后环境整治行动,为项目顺利推进做好了清障工作。三是全力服务推动新村(正大)田园综合体项目。依法有序推进项目区土地清障,全面完成区域内5户养殖户清障腾退工作。以服务正大项目为核心,积极配合开展区域内规划编制、设施用地备案及基础配套设施调整工作,全力推进项目配套道路等设施建设。四是高标准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工程。全力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项目,完善集中居住点规划方案,做好农民集中建房摸底调查和数据分析,积极推进项目落地。截至7月15日,根据初步筛选统计,申报退出宅基地继承户共有90户,申报退出面积10588.28平方米,集中居住区域申报建房户79户。

(三)深化生态理念,打造宜居宜游家园

坚持全生态理念,以生态宜居的定位和服务旅游的站位,全域化提升新村整体环境。一是高标准推进农村垃圾分类。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定时定点工作,全乡6个行政村已有32个定时定点投放点位,覆盖34个生产队,756户农户,覆盖率达30%左右。在此基础上试点湿垃圾源头再分类,选取群众基础较好的“三益邻”点位,作为湿垃圾餐前餐后细分类试点区域和宣传主阵地,实现了垃圾分类水平再突破。二是高质量推进环境重点工程。完成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置新卫村二期项目的完工、档案验收。深化落实河长制、环长制,每月接受市区第三方检测评估,推进以“消黑除劣”为重点的水系综合治理。深化无违建村(镇)创建,拆除全乡彩钢房违法建筑点位96个8127.58平方米;清理商铺违法建筑2家,签订“一户两宅”帮拆协议5户。以加强水稻种植型家庭农场监管考核为突破口,推进减药控肥增绿和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全覆盖,田容村貌进一步提升。邀请区环保局对我乡环保干部和村、企环保责任人进行专题培训,定期开展环保专项大检查,对发现的6处问题要求企业限期整改。三是高效率推进美丽家园优化提升。以“六边四化”为目标,聚焦绿化区域种植,完成星村公路沿线景观廊道绿植补种,播撒花籽270亩左右,提升主干道两侧绿化整体视觉效果。同步推进花宅花路花溪建设,围绕路边、河边和农宅周边种植花草150多亩,引导群众包段自养,结合农家“小三园”建设,打造“口袋式”乡村景点,全面完成420亩“2017景观廊道”建设项目。每月开展“三五行动”,组织乡机关事业人员清洁单位周边和星村公路两侧环境,安排市民巡访团加大专项巡查力度,全面提升村容村貌。

(四)实施惠民工程,幸福指数稳步提升

用“绣花”功夫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提升社区精细化治理水平。一是加强生态岗位就业人员管理。发挥网格化治理优势,进一步夯实网格化岗位责任制,落实村级管理主体责任,加大109名生态岗位就业人员队伍整合、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上半年,建立生态岗位就业人员考勤考核制度,利用人脸识别系统和GPS定位系统加强考勤,每月通报绩效考核情况,考核结果与月工资奖金挂钩,有效防止代岗、缺岗等现象。严肃执行考核退出机制,上半年劝退10名,强制退岗2名。二是提升社会综合治理服务水平。以续创上海市平安示范社区为抓手,妥善化解各类信访事项78批次,信访总量呈下降趋势;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大氛围宣传和深挖彻查,处置2起闹访事件。实施“雪亮工程”,新增56个视频监控点,提高智能安防水平。加强新村乡与江苏省海门市海永镇省际联动,增设平安边界联创机制。高度重视安全工作,上半年完成安全督查6次,针对涉危企业开展专项检查和专项整治,开展各类安全宣传活动8次、应急演练1次。三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为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加强新村第二敬老院建设,完成土建工程量的50%。完善全覆盖送餐服务机制,进一步延伸、细化、提升日间照料服务,试点综合为老服务平台和智能化送餐系统,逐步搭建智慧新村养老服务网。持续优化“新洲长者照护之家”运营模式,打响新村为老服务工作品牌。启动新一轮市级双拥模范镇创建,设立乡、村两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完成389名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和375户“光荣之家”挂牌工作,开展“关爱功臣”系列活动。四是不断夯实乡村人文底蕴。以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为统揽,全面深入推进国家卫生镇复审、上海市文明镇创建等系列创建工作。上半年重点落实点位长迎评制度和一线工作人员培训制,全方位做好点位迎评工作;优化测评督查机制,强化督办问责,推动各类创建责任有效落实。国家卫生镇复审测评名次平稳,食品安全事故零发生率得到保持;以“三益邻”为主要宣教平台,推动全乡教育科学文化水平稳步提升。

(五)聚焦效率效能,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是坚持为民施政,建设服务政府。强化政府职能转变,着力提升服务质量,结合周四“民情恳谈、入户走访”活动,全覆盖推进大调研工作,机关、事业工作人员深入群众家中,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感受群众的急忧愁盼,推动政府工作更接地气、更得民心。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及时传递政务信息,通过东方有线、IPTV等平台强化村务、财务等公开,回应群众关切,切实以政府的“服务指数”提升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

     二是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严格依照权责清单依法履责,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强化规矩意识,严格履行抓落实的主体责任,坚决贯彻执行乡党委各项决策,自觉接受乡人大依法监督,妥善办理人大代表议案,认真贯彻中央和市、区“过紧日子”要求,切实提升财政收支规范化管理水平,强化乡村两级资金内部审计,完善档案过程化管理,切实以政府的“法治指数”提升社会管理的“公平指数”。

三是坚持高效优政,建设效能政府。树立“说了就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干事目标,提升新常态下引领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把2019年年初党代会和人代会确定的工作目标细化为具体任务、项目和措施,分解到岗、到人,列出任务清单,一抓到底,务求实效,切实以政府的“效能指数”提升经济社会的“发展指数”。

回顾上半年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新村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一是乡村振兴项目清单推进落实力度不够,农民相对集中居住、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稻米文化小镇二期等项目推进节奏仍跟不上新村老百姓的期待;二是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还需要全面加强,“六边四化”工作仍需持续推进,镇村级河道综合治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三是工作效能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少数干部政治站位不高,思想不够解放,敢抓、敢管、敢闯的拼劲不足,高标准、高质量落实工作的执行力相对欠缺,服务基层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分析,积极应对,力争在下半年工作中更好地克服。

 

二、下半年主要任务

做好下半年工作,必须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一届区委七次全会和乡党委一届三次会议精神,努力保持与区委区政府、乡党委同频同步,认准打造以服务正大项目为重点、以稻米文化小镇为特色、以稻米产业为支撑的全域化田园综合体这一既定目标,写好绿色发展米字格,唱响美丽乡村幸福歌,以落实2019年五项重点任务为抓手,加快工作节奏,全力以赴、保质保量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以完成招商引税5亿元目标为各项任务保驾护航。下半年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聚焦稻米文化小镇,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全力完成稻米文化中心二期项目建设。加强施工进度督查和安全监管,力争9月份建成并投入试运行,9月份同时完成烘房建设。发挥稻米文化中心“火车头”作用,融合生态体验基地和旅游资源,努力打造稻米文化之旅、乡村振兴之旅和冠华工旅等旅游点位,连点成线全域化打造新村田园综合体,形成旅游线路,开发旅游产品,并于10月初举办稻米文化节。二是全力完成冠华公司工旅项目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继续支持冠华打响自主研发产品的品牌,重点推进“好米配好锅”科技体验中心建设,让游客真正在这里看得见、买得着、体验得到,形成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冠华“工旅”模式。三是全力助推新村(正大)田园综合体项目落地。加强对项目的全程优质服务,当好“店小二”,依法全力推进土地平整工作,全力服务好项目落地,优化调整区域内水体布局,协调推进好配套设施建设,主动对接和融入正大项目总体发展规划,打造新村全域化田园综合体。

(二)聚焦落实乡村振兴,全面推进重点项目

一是全力完成区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以生态、生产、生活高度融合的设计理念,整合“新悦坊”现有资源,全面开展核心区域项目建设,在做好做优环境风貌、农家“小三园”等基础上,完善“五彩稻田”中后期管理,让乡村振兴示范村既有形象、更有内涵。力争11月份完成示范村全部建设内容,12月份接受成果评审。二是高质量落地农民集中居住项目建设。在全面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工作的基础上,严格按照相关政策,以“一户一档、一户一方案”为保障,对本乡急需建房户做好建房资料以及退出宅基地进行货币化置换的审核工作;以集中居住规划方案为引领,抓紧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年底前启动我乡集中居住一期工程。三是加快完成2018农业综开项目建设。聚焦“三高”标准落实项目建设,完成2018综开仓库、低压线路收尾工作,完成新浜新卫2500平方米晒场建设,力争年底前完成项目自验和竣工验收。

(三)聚焦人居环境提升,全面开展综合治理

积极践行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和绿色低碳理念,以生态宜居的定位、以服务全域化旅游的站位,以迎花博会倒计时600天为抓手,从群众身边的、最关注的环境问题着手,坚持以“六边四化”为整治目标,聚焦“一河一路”“一宅一田”,一手抓整治,一手抓提升,全覆盖、集中式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一是继续聚焦星村公路沿线环境提升。打造星村公路沿线生态景观带,重点做好新洲村街心花园、新中村美丽街区建设工作,完成季节性花草替种,结合农家“小三园”、“口袋式”乡村景点、2017年特色景观廊道建设,全域化打造花田、花路、花溪、花宅,实现欣赏美景、惬意生活、文化熏陶和治理有序同存共融。二是持续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加强水系综合整治,建立健全“消黑除劣”长效机制。完成二期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竣工验收,完善建养一体化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拆除锁定彩钢房等违法建筑,消除违法用地。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确保覆盖率达到65%。持续做好企业环保督查指导,全面开展好自查自纠工作。三是从源头入手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工作。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抓住夏收、秋收有利时机,将秸秆综合利用作为推进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促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重要抓手,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降低农业生产对化肥的依赖,逐步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切实将绿色种植技术标准贯穿始终,通过考核督促使得家庭农场主积极改善农田周边环境,以此作为家庭农场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聚焦社会治理创新,全面助力民生改善

    一是进一步加强网格队伍管理。从规范网格业务入手,完善《网格工作手册》,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加强日常检查督导,对各类问题、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测评价,通过考核结果实现网格队伍各司其职,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组织发动群众参与网格治理,建立健全绿化认养、项目认领、河道认管等自治机制,聚合众之力办好群众自己的事情,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二是进一步加强社会面维稳工作。加强信访维稳干部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养,加大各类信访事项办理和矛盾化解,创建信访工作先进乡镇,续创上海市平安示范社区。加强群防群治守护网建设,全员投入、做深做透“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保持高压态势和浓厚氛围,积极营造安全和谐人居环境。开展禁毒斗争,构建全乡禁毒网格化管理工作体系。继续实施“雪亮工程”,进一步推进智能安防建设。树立大安全理念,精心部署、全面完成重要节点安保任务和汛期应急值守工作。三是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完善为老服务体系建设为目标,推进新村第二敬老院建设;围绕为老服务“五美”标准,延伸细化日间照料服务,逐步推广智能养老模式;优化长者照护之家管理模式,对接长护险,有效缓解入住老人经济压力;深入开展睦邻活动,优化睦邻志愿者团队,积极申报区级睦邻示范点,创建市级农村社区建设示范村。积极开展2015-2018年市级双拥模范镇创建工作,完善乡、村两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加强预防欠薪工作,加强医保统筹和管理服务。四是进一步完善教科文卫工作。在“双创”迎评中全面做好整改和自查自纠,铆足干劲,补差补漏,继续做好国家卫生镇巩固工作;不断完善未成年人关爱网络,创新暑期“假日学校”办学模式和运转机制,打造新村暑期工作品牌,为未成年人营造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良好育人氛围;继续着力扩大科普和红十字救护技能覆盖面,努力营建食品药品安全健康、居民医疗保障有力的和谐生活环境。

(五)聚焦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坚持以效能建设为目标,以民生服务为导向,全面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做到乡党委决策部署到哪里,政府工作就跟进落实到哪里,持续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严格依法行政,建立公平法治政府。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政府职能。自觉接受乡人大的法律、工作监督。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深化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切实转变作风,争创高效担当政府。切实破除僵化保守、因循守旧、随遇而安的思想,增强开放发展理念。要扛起责任抓落实,人要沉下去、事要担起来,向一线传导压力,以落实五项重点任务为抓手,以严格的财经纪律为保障,碰到难题敢于触及,遇到矛盾主动化解,担在关键、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做到既出力又出彩。

乡村文化振兴半年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新疆民族地区

乡村振兴过程中,文化振兴是紧要任务、关键保障,更是建设基石,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文化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现实意义。新疆民族地区作为中华民族的六分之一组成部分,其乡村振兴关乎国家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基础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能够完善新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全局发展,促进新疆提升全面发展层次。

一、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文化内涵分析

(一)乡村振兴战略内涵。乡村振兴战略是农村优先发展战略,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体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其具有丰富的当代内涵:第一,乡村与城镇平等发展,不仅包括文件所叙述的地位平等,也包括在发展机会、政策倾斜、技术资金投入等全方面的平等。乡村振兴战略将我国乡村看作一个发展整体,突破以往乡村被动的依附于城镇发展的陈旧思想,将发展靶向面向农村,利用城镇优势资源促进城乡要素流转,形成一套崭新的运行秩序,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同时注重乡村本体内生发展力量,处理好乡村内在关系,激发其整体发展积极性,形成乡村良性发展接续机制。第二,“五位一体”总布局之缩影———“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中的详细施行。“产业兴旺”推进经济兴盛,以建设乡村现代化多元产业链为目标,优化乡村现有产业结构,因地制宜挖掘新经济增长点,推进建立新型城乡产业联动发展链,以经济繁荣吸引人才、技术投资,平衡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生态宜居”实现“绿水青山展露笑颜”生态愿景。加强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低保平均标准,落实“村村通路”政策实施,并着力解决乡村医疗机构空缺问题,且需合理利用乡村自然资源,将生态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推动二者良性循环,让乡村成为山清水秀、环境宜居的居住地。“乡风文明”提升精神文明发展水平。加强乡村传统文化保护力度,坚持改革乡村陋俗,推进建立农村教育、文化服务体系以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实现乡村文化创造性蜕变。“治理有效”体现政治发展层次。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发扬率领力量,不断完善和创新乡村社会治理制度,加强乡村社会民主与法制建设,激发基层农民自治精神,规范农村约定俗成的道德治理,将法治-自制-德治相结合,形成有效治理体系。“生活富裕”成为社会发展缩影。坚持拓展农民增收途径,维护收入实现稳定增长,降低农民恩格尔系数,增强农民幸福生活感知度,实现全面小康总目标。(二)乡村文化内涵。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工程,首先需明确乡村文化内涵。费孝通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或者群体,共有的生活方式与观念体系总称。”是某一群体在特定的自然社会环境中进行生产生活,所形成的干系总和。中华文化的根脉在乡村,“原来中国社会是以乡村为基础,并以乡村为主体的,所有文化,多半是从乡村而来,又为乡村而设。”由此,乡村文化可概括为:“适合于农业生产生活方式,能够为农村提供秩序规范,体现农民终极关怀的一整套娱乐方式、道德规范和意义体系。”呈现着农村居民的生活习俗、婚丧嫁娶、自然风貌等因素,这些因素入境问俗,随着历史变更与区域环境迥异而变动,展现出具有浓厚韵味的当地农家风情。乡村文化是农民平居生活的式样,是其满足精神世界需求的主要方式,同样是农民一生的价值与意义所在。新疆民族地区的乡村文化与普遍乡村文化大体一致,是由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生活习俗融合而衍生出的文化内涵,其中较多体现出少数民族习俗。由于较强的地域、民族、自发属性,少数民族习俗与汉民族习俗潜移默化的互相影响,使新疆民族地区乡村居民的行为、观念、社会文化逐渐融为一体,全方位立体化的渗透入新疆民族地区整体乡村文化中。(三)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文化内在联系。中国社会浓厚的乡土本色,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文化紧密联结。首先,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根”,中华文明是在最初朴素的乡村文化基础上,历经历史研磨,打造而出。时代更替,乡村文化仍保持其精髓,深入扎根于中华民族骨血中,并紧随时代变换,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说,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泉源,同样是新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先决保障。其次,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魂”,泰戈尔曾经说过“中国文明如活的种子一般,建立在中华民族人与社会共同的精神信念基础上,抽芽、结果。”中华文化潜濡默化的浸染力,将其烙迹在中华民族的灵魂中,使文化成为乡村社会治理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力量,也是指导新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践诺的精神能量。再次,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骨血”,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的票子有多少,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文化振兴是党中央针对性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满足农民精神文明需要的战略部署,是新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必要一环,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先决使命和强劲保障。

二、当前新疆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时代,我国发展日新月异,要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以实现乡村振兴,须要深入分析新疆民族地区现阶段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对民族地区特殊情况要“对症下药、量体裁衣”。(一)城乡发展失衡,乡村文化振兴主体人力资源流失。近年来,新疆民族地区经济总体向上发展,但城乡发展差距却依旧呈扩大趋势,发展不平衡使乡村文化振兴问题凸出。首先,城乡发展失衡,资源配置不平等,科技、政策、资金等投入向城镇倾斜,造成乡村经济增长滞后,文化发展与新时代城镇文化发展脱节。其次,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中,出现些许不相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难以与充满吸引力的现代城镇文化对抗,逐渐沦为稀有、边缘文化,文化自信在本地区村民中难有建树,不善于传承与挖掘乡村文化价值,为文化振兴带来阻力。最后,城镇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发达经济吸引大批乡村居民搬迁至城镇,乡村文化振兴主体缺失,“其中青壮年居民迁居占比颇高,农村留守人员多为老人和小孩。”由于新疆民族地区特殊的人口结构组成,年轻人才的流失,乡村中留下的中老年多数不懂汉语,文化振兴政策难以推行。因此,文化振兴工作如何实现城乡联动发展,挽留乡村人才,建立新型城乡关系成为当前新疆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首要困境。(二)乡村文化振兴服务体系不完善。新疆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战略部署,建设文化服务体系是文化振兴的力量之源,需要百姓、政府的鼎力合作,但民族地区建立文化服务体系的实践中,出现些许不完善的问题。首先,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因供求偏差导致资源浪费、服务低效。新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占据新疆总人口的40.1%,因地区性缺乏少数民族人才,在乡村中采用的文化服务体系,多以投放汉语书籍、开展汉语文化宣传讲座等形式,与新疆民族地区实际情况不相符,使乡村文化服务体系的供给难以满足不懂汉语的少数民族对新时代文化知识的需求。其次,落后的经济发展难以支撑乡村文化振兴服务体系的完善。新疆民族地区存在一定数量“仅脱贫”乡村,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文化振兴服务体系的建设中,无法及时更新相关服务设备以满足乡村居民的精神文明建设。最后,政府工作人员不了解当地乡村居民实际文化需求。政府工作人员在完善文化振兴服务体系的工作的同时要兼顾全方位乡村振兴工作,造成相关人员分工不明确,没有时间实地走访,深入了解农民文化需求,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工作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体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实施。因而,新疆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服务体系的不完善是当前乡村文化振兴的困境之一。(三)乡村文化振兴缺少特色文化内涵。新疆民族地区地处我国西南,史称西域,这片土地古老悠久且拥有独特的历史、人文资源,但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过程中对经济、农业、政治发展投入较多精力,忽视了对本土特色文化的发掘建设。首先,新疆民族地区乡村少数民族文化被城镇文化同化严重,民族地区保留下来的民族特色建筑、服饰、屋内装饰、食品等过多融入现代化元素,逐渐失去民族文化内涵,这对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承、乡村文化振兴的长久发展产生不利。其次,新疆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过程色民族文化内涵体现方式少。乡村文化振兴建设重点倾斜于建筑、食品等方向,而民族特色的传统习俗、婚丧嫁娶礼仪、民间手艺等优秀文化的表现形式却被置之度外。最后,特色文化保护力度不足,近年来我国愈发重视民族文化的抢救性发掘,但随着对新疆民族文化理解透彻的老年族群逝世、文化振兴主体人才的流失,造成现代青年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民俗节庆特色文化内涵认识只停留于表面,并未达到价值认同与耐心钻研的深度,这使新疆民族地区新一代青年乡村居民日渐失去对农村特色文化的文化自信。以上此类现实问题对乡村文化振兴带来极大挑战。

三、新疆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途径

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新疆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实现振兴,需要在党中央的政策支持下,以乡村居民为主体,政府为主导,新疆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多方位-多途径”的通力合作,才能最终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促进乡村振兴,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以城乡融合发展提高乡村教育水平,促进人才回流。城镇和乡村是发展共同体,城镇的繁荣是乡村文化发展的目标和经济保障,乡村的发展是城镇稳固的根与魂。新疆民族地区乡村人才回流不仅要实现乡村经济腾飞,更要注重教育实施。首先,推进城乡文化振兴联动,达成文化抵补。一方面以现代化城镇积极文化作为“破冰铲”,清理新疆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中存有的极端宗教观念、守旧价值观、民族不融思想,激发乡村文化振兴活力,同时城镇以现代化科技形式帮助农村建设多元化文化产业链,并为其文化产品输出打通道路,以网络直播、淘宝卖货等形式增加民族地区产业知名度,在乡村文化软实力下增强农民经济水平,减弱城乡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差距;另一方面城镇发展需借鉴新疆民族地区乡村中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传统与农民勤劳奋斗价值观的继承,对建设独特优良的城镇文化有着现实意义。其次,新疆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症结在“人”。一要在乡村发掘新经济增长点,激发农民建设乡村的创造性,政府应对农民创建新型产业做出相关政策支持,以优厚待遇吸引青年大学生、职业技术人员等,为其下乡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与选择;二要在农村营造良好工作环境,利用援疆政策留住人才,提高留疆人才待遇,为其解决住房、子女教育、家属工作事宜,对其“扎根边疆,大有作为”做好后勤保障。最后,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提高新疆民族地区农村文化教育教学水准,促进人才回流。部分乡村居民虽有强烈的乡土情怀,但因农村匮乏的教育资源,不得不为子女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自己学习更多技能而移居城镇。为促进人才的回流,乡村学校可申请先进地区教师下乡轮岗支教,并针对特殊民族地区实际状况招聘精通少数民族语言人才,辅助教学计划推行。同时,在乡村展开相应“双语”技术培训,让农民“不离家”就可学习知识,提升能力,从根源截断人才移居城镇的想法。(二)完善乡村文化振兴服务体系。完善新疆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服务体系是推动整体乡村振兴的关键点。首先,“政府———统领全局”,展开针对性“双语”文化需求民意调查,联合企业和居民,形成有效文化需求供给体系。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水平的乡村居民进行调查可具体了解农民对文化的需求,对症下药,为少数民族乡村居民投放民族语言书籍、电影等,帮助其理解新时代文化内涵,也能激励农民对文化振兴的创造性与积极性,使农民主动参与文化振兴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其次,“市场——资源配置”,因新疆民族地区存在资金缺乏现象,政府可对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链投资空间大进行宣传,鼓励企业到乡村投资,对乡村缺乏的健身房、民俗馆等配套文化振兴服务设备进行落实。最后,“社会———协同配合”,利用社会组织力量寻求民族精英,向不懂汉语的农民宣传乡村文化服务体系的作用,普及文化服务体系的用法,对贡献突出的社会组织,政府可进行荣誉、投资优惠政策奖励,也可在乡村文化振兴服务体系管理中适当融入股份制度,以股份参与和股息奖励等形式吸引社会力量加入。总之,严格新疆民族地区政府文化振兴服务体系管理机制,加强政府、人民和企业之间的配合。可分支出专门乡村文化服务体系管理机构,专职人员对完善文化服务体系制定具体流程,深入农民生活环境中听取农民对完善文化振兴服务体系的意见,积极引导乡村居民共同参与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这不仅提高政府人员工作效率,也为新疆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服务体系良性运转提供了保障。(三)精准定位新疆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打造特色乡村文化发展项目。新疆民族地区生活着55个少数民族,孕育着不同的民俗风情,特色的民族文化、美丽的古村落建筑为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链带来便利,也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源泉。首先,保护文化遗产,守住新疆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根脉,深化开掘文化内涵,焕发乡村特色文化光彩。西域文化自古便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不仅包含特色民族文化,也展现着农民奋发图强、勤恳无畏的优良精神。应集合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特色,组建民族文化博物馆、传统技艺展示馆,展示民族地区独特文化,促进新疆民族地区文化力量的踔厉奋发。与此同时,在乡村文化振兴进程中,要准确执掌城乡关系,不可对城镇文化一概否定,且要在完善保护乡村特色文化基础上对乡村进行新规划建设。其次,打造特色旅游产业链,铸造民族文化“名片”。新疆旅游业大好发展前景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良机,要充分发挥民族地区优势,在乡村中建设特色文化体验点,让游客深入乡村居民的家中,体会新疆游牧民族生活方式、品尝民族特色糕点,也可举办集会,让游客加入少数民族的婚礼节庆中体验少数民族热烈的激情。再次,结合新疆民族地区地理风貌,依托新疆优势瓜果食品,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链。可以开办乡村特色名宿,吸引旅客入住,亲密体味乡村生活,还可在民宿附近开办采摘园,吸引旅客入园亲自动手采摘,通过游客扩大产品知名度,深刻理解乡村文化内涵,达到乡村文化振兴目标。最后,保护新疆整体自然风貌,振兴生态文化,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价值观基础上,发扬乡村文化产业,使承载着乡愁的一山一水都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况。新疆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是千万乡村居民的共同愿望,关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蓝图铺设进程。在社会各界力量协同努力下,要牢牢把握新疆民族地区特色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互动交融,立体化完善乡村文化振兴体系,推进新型乡村文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稳固文化根底。

主要参考文献:

[1]费孝通.费孝通九十新语[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2]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3]马良.农村文化内涵分析[J].理论与现代化,2010(01).

[4]任仲平.文化“为人民”的历史跨度[N].人民日报,2012-05-22.

[5]张俊飚,张露.乡村振兴战略:怎么看怎么办[N].湖北日报,2017-11-12.

[6]陈建.乡村振兴中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性失灵问题[J].图书馆论,2019(07).

[7]张梦洁.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问题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

[8]彭莹.乡村振兴战略与非物质文化遗传保护问题探论[J].上海城市管理,2018.27(04).

乡村文化振兴半年工作总结篇5

同志们,上午好!

现在开始开会,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召开本次会议,2020年实现小康是党和政府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2019年更是各项任务的攻坚之年,我们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小康的成色,上半年马上就要过去了,各项工作也都做好了准备,下半年就是要进度,要结果,要督查,要问责。今天会议的主要内容是针对“三农”工作、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梳理汇总,另一方面是对下一步工作任务目标进行部署。

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县委副书记***同志、政府副县长***同志、县委农办主任***同志、县人居环境各专项推进组组长。

今天会议的议程主要有三项:

下面进行第一项议程:由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同志传达《全市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推进会议精神》。

...................

接下来,进行会议第二项议程:对人居环境整治各专项推进组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

最后,请***副书记做重要讲话。

...................

同志们,刚才,*书记从乡村振兴和人居环境整治两方面工作作了一个很好的讲话,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有力,对做好两项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希望同志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为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我提三点要求:

一、要迅速传达,认真贯彻。会后,各部门要立即召开班子会议,认真学习、传达会议精神,研究制订具体的工作措施。特别是对陈书记就推进工作、抓好落实提出的明确要求,一定要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落实好,并使之成为今后我们开展工作的指向,力争使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二、要明确任务,狠抓落实。县直各单位一定要按照这次会议的安排部署,结合农业农村、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相关文件要求,进一步明确责任,制定具体的落实措施和推进计划。要对本单位、本部门承担的工作目标任务进行层层分解,细化量化,建立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乡村文化振兴半年工作总结篇6

各村(社区)、机关各部门:

现将《YQ镇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YQ镇委员会办公室

YQ镇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2月29日

2021年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和四中全会精神,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以五大发展行动为总抓手,按照区委、区政府“54321”工作要求,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通过培育典型、打造精品,发挥引领作用,推动全镇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二、建设目标

实现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民风振兴、基础设施振兴的目标。

三、重点任务

(一)围绕特色产业,推动产业振兴

1.

推进“四大园区”建设计划。推进千亩茶园计划。以改造和新建高档茶园为目标,实施创建千亩生态示范茶园计划,改造1050亩,新建860亩。推进千亩菜园计划。以瞄准安庆“菜篮子”,推进千亩蔬菜幸福产业。扩建500亩花山盛泰农业大棚蔬菜基地,提升800亩鲍冲湖莲花、水芹基地,新建500亩YQ、溪安单季露天蔬菜种植基地;扩大400亩龙山团结岛莲藕种植基地。推进千亩果园计划。以YQ朱红桔——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为依托,打响千亩经果林基地建设计划。实施余湾、余墩2000亩“朱红桔”老果园品种改造,新建余湾50亩优质品种柑桔和40亩精品桃示范园;提升鹿山80亩、鲍冲湖100亩红心猕猴桃示范园;优化提升龙泉300亩蓝莓、70亩猕猴桃、10亩热带水果种植区。建设产供销一体化的农业合作社。推进千亩田园计划。探索农业绿色生产新模式,加速推进千亩稻渔综合种养计划,以皖江水乡园为核心,在螺山、仓房建设两个500亩以上的稻渔(虾、鳖)综合种养区。

2.

发展四大涉农经济。加快乡村旅游建设。按照“1+3”的框架,以乌龙溪景区为核心,协调推进鲍冲湖景区、余湾美食街、灵山石树景区一体化提标升级,加快市场化运作进程;尽快启动龙山古寨、萧谦中故居、桔子香、快活林等待建、停建项目建设,落实游乐设施用地,力争项目早日建成运营。加快康养民宿建设。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资源,用活土地增减挂政策,积极撬动社会资本,在余湾、溪安、鲍冲湖和花山等村,实质性招引市场主体建设卧龙溪民宿、(山)水库民宿、禅意民宿、森林民宿项目。加快森林康养建设。对石树景区、鲍冲湖景区进行林相改造,栽种彩色树种和花卉。与巨石山景区洽谈,争取合作发展壮大石树景区。坚持康养小镇特色定位,依托市光荣院、儿童福利院养老产业基础,推出杏湾养生谷、鲍冲湖旅居养老、贴心之家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新模式,统一协调周边资源,打造“养眼、养生、养体、养心”的康养基地;结合YQ卫生院迁建工程,利用闲置建设用地,引入社会资本建设9000平米的康养配套服务中心;加快康养(家政)培训服务中心建设,利用人力资源优势,培养输出优质的康养服务人才队伍。加快花卉苗木基地建设。在改造提升现有3900亩花卉苗木基地的基础上,今年新增苗木基地220亩、盆景2300盆,力争花卉苗木基地达到5000亩。依托本镇交通区位和农产品资源优势,加快余墩花卉苗木和余湾水果(农产品)电商规范化建设,积极对接京东知名电商平台,进一步扩大网上销售;谋划建设余墩冷链物流基地、螺山和官兵物流中转基地项目。

(二)坚持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振兴

3.

农村道路“硬化”行动。道路硬化坚持通畅为原则,计划2021年9月30日前完成村庄道路硬化10公里,其中余湾村1条、花山村1条、溪安村1条、宣店社区3条;结合引江济淮工程,硬化道路7公里;到2021年底,基本完成所有具备条件的村庄道路硬化。

4.

农村环境“净化”行动。结合农村改厕工程,到年底,新增改厕500口,完成主干道沿线4口公厕改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鹿山村、鲍冲湖村开展垃圾不出组试点工作;结合石塘湖清淤工程,配合建设环石塘湖生态过渡带项目建设;在全镇范围内基本实现垃圾分类收取。

5.

村庄“美化”行动。加强传统村落保护,镇主要入口建设地理标志,2021年1月底前完成花山入口的地标建设;突出乡土特色,发展民宿,今年重点发展花山村、鲍冲湖村、溪安村、余湾村的民宿,先行先发展;结合文明创建工作,实时更新破旧、不合时宜的宣传广告;扎实开展评比最美生态庭院活动,最美生态庭院覆盖率达到25%以上,每个村民组要评出1-2户最美生态庭院。

6.

村庄“绿化”行动。2021年4月1日前完成官兵村水泥厂、鹿山村青山寺宕口复绿;按照一村一策重点打造余墩盆景、余湾柑桔、鲍冲湖银杏等特色景观;按照一路一策,重点打造1.4公里五洲圩石楠大路、4.8公里龙山红枫漫道、1.5公里YQ樱花路;卧龙溪金边女贞1公里,实现差异化的五彩缤纷的绿化格局;按照一山一策,重点打造官兵南孚山杨梅150亩、鲍冲湖龙泉生态蓝莓50亩、鹿山猕猴桃100亩;围绕主干道路、环村道路和沿河沿湖边,完成3万株造林任务。

7.

村庄“亮化”行动。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引导群众布置室外及庭院亮化;到2021年10月前,完成10公里的亮化工程。5月1日前破罡湖社区完成1.5公里的道路路灯安装工作;2月前余墩村要完成环村道路1公里的亮化;12月底前鹿山村要完成1公里的县道S003线路灯安装;2月底之前完成6.5公里机场大道延伸线的路灯安装。

(三)围绕乡风文明,推动文化振兴

8.

发展乡村文化事业。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高质量筹办规格更高、品牌更亮、体验更丰富的荷花文化等节庆活动,做足“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章。发挥YQ独特的森林植被和奇石景观优势,在各景区内大力发展野外森林拓展项目,助力全民健身运动。发挥YQ厚重的历史文化优势,营造文化旅游景点,规划建设萧谦中故居,启动李鸿章仓房、白鹿书堂等历史遗迹重建。

9.

推动乡村移风易俗。规范建立“一约四会”制度,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并切实发挥其作用,更好的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开展道德模范评选及“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发挥“身边人”榜样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遏制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不正之风,祛除讲排场、比阔气等陈规陋习。

(四)围绕综合治理,推动民风振兴

10.

加强党建引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打响“农家乐联盟”“党员六带动”等党建品牌。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改善民风、人居环境整治、绿化造林、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带头表率作用。

11.积极开展“平安乡村”建设。进一步健全基层综治组织,进一步完善治安防控体系,推行网格化管理和“三长”制。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断增强农民群众安全感。实现“发案少、秩序好、基础牢固、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示范平安乡镇。

12.

扎实推进村集体经济“破壳”行动。盘活闲置的厂房、仓库、山地等集体资产,发展民宿、农家乐等,增加集体收入。力争到2021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00%的村达到50万元以上。其中:年收入达60-100万元的村7个;收入100-150万元的村2个;收入200万元以上的村1个。

(五)健全基础设施,提升幸福指数

13.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全民健康教育机制,改变教育方法和方式,普及大众知识。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整合医疗资源,加强村级卫生室建设,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强卫生系统队伍建设,要真真切切让群众信任医护人员。

1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3.47公里扩面延伸道路工程,打通5公里巨石山至鲍冲湖连接线道路网络,新建5处自来水加压站,改造给水支管网1.8公里,完成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及抗旱泵站机电设备改造。对1.52公里杨溪桥大沟上段、夫干泄洪沟进行清淤整治,新建团结圩、梅林西闸2座排涝站,争取利用引江济淮影响处理工程资金对鲍冲湖八鲍泄洪沟进行整治。

15.建立和完善扶贫长效机制。开展脱贫人口“回头看”“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突出问题排查,建立健全防止返贫致贫的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将A类脱贫户、脱贫监测户、边缘户以及困难群体纳入监测范围,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及时化解返贫和致贫风险;持续用力抓好各类问题整改落实,精准制定解决措施,如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16.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重点培养青年农场主、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等农村实用人才,提升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和创业发展能力。培育农村专门人才,支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农技专业人才到新型经营主体、村级集体企业兼职,鼓励知识产权入股,参与企业效益分红。

四、保障措施

17.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镇长为组长,分管农业领导为常务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定期工作调度和研究等会议制度。各村(社区)要落实工作机制,村(社区)书记要高度重视,明确责任,结合本村的特点和特色,抓好乡村振兴工作。

18.

突出项目带动。以项目为抓手,各村(社区)要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从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乡风文明、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方面入手,策划生成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的项目。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做到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切实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要将工作任务分解细化到具体单位,明确责任人,做到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确保示范项目建设落到实处。

19.

营造良好氛围。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卫生户”“平安家庭”“最美庭院”等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网络新媒体及乡村讲师团,大力宣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好政策、好措施,为推动乡村振兴凝聚正能量,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乡村文化振兴半年工作总结篇7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四个生态”秀美**的发展战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基本完成了上半年的工作目标任务,各项工作稳中有进、社会更加和谐安定、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我乡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党建工作抓常抓实,党建基础更加牢固

切实贯彻落实“基层党建20条”“党建六大行动”“强抓党建三大实事”和开展“两增”活动,提升“党建+”质量等文件精神,突出党建政治性,注重服务引领性,以创新创特创造精神和严实细的作风整体推进我乡党建工作。

1.基础党建常抓不懈。严格按照“3+X”模式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每月围绕中心工作和“远程教育”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规范党员发展程序,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严格把控党员发展质量。截至上半年,我乡12个党支部共发展了7名党员,培养了7名入党积极分子。严格党费收缴,分支部建立了党费收缴台账,每月足额收缴并上交,2020年上半年我乡收缴上交党费共8237.73元。通过置业添力,经营好乡级基层组织创业园10间店面和县“百村创业园”5间店铺,上半年已完成村集体经济发展任务的一半。

2.开展干部大关爱活动。一是实行机关干部绩效考核,制定了《**乡机关干部绩效考核方案》,细化量化考核内容和绩效发放标准,改进了机关干部工作作风,增加了机关干部收入,打破了“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局面。二是落实干部健康体检,根据职位、性别和年龄差异为全体乡村干部和老干部设定不同的体检标准,由干部根据自身的需求自主选择体检项目,做到真正关心干部的身体健康。三是党委书记为党员干部上党课,乡党委书记谢鹏飞围绕“志气、才气、锐气、大气、正气”,结合个人工作经历,向全体青年干部提出要求,激励全体党员领导干部锐意进取、担当作为,做新时代奋发有为的青年,为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四是落实党委书记谈心谈话制度,党委书记定期找所有乡干部聊天谈心,了解干部所思所想,给予所有干部发表意见建议的机会和空间,并采纳干部提出的合理意见建议,让所有干部参与到管理中来,提高干部对乡政府的归属感。

3.完成党支部升格工作。将党员人数达50人以上的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将原松湖村党支部、新城村党支部和三门村党支部升格为松湖村党总支、新城村党总支和三门村党总支,按照社委会的片区划分成立党支部。我乡符合升格条件的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后,有党总支3个,党支部12个。

(二)精准扶贫蹄疾步稳,脱贫成效更加显著

半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把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和第一民生工程,采取非常政策、非常举措、非常力度,做到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强化措施,精准发力。

1.教育扶贫资助到位:2020年上半年我乡贫困在校生全部获得教育资助,无1名学生因贫失学辍学。建档立卡学生417人,发放贫困学生资助金共计324人次22.185万元。

2.金融扶贫落实到位:2020年上半年全乡产业信贷通贷款分红240户53.6960万元,产业信贷通贷款自主贷款发展产业43户224万元。

3.就业扶贫有力推进:开创公益性岗位促进贫困就业人员162人,保洁环卫安置126人,其中贫困边缘户2人,生态护林员36名。

4.健康扶贫不落一人:筑牢“四道医疗保障线”,杜绝贫困户因病返贫或加重贫困程度。2020年上半年医疗保险代缴1722人105.9万元;上半年累计为建档立卡对象1206人次补偿住院及门诊医疗费用138.94万元,个人自付比例仅为11.71%,极大减轻了贫困户就医负担。

5.兜底扶贫更有保障:2020年上半年,农村低保、残疾人“两项补贴”均按月及时打卡发放。截止6月全乡有 384户829人在册享受低保,全乡上半年共发放低保金 162,35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9.25万元。

(三)乡村治理常抓不懈,人居环境更加宜居

今年以来,我乡把环境卫生整治当做重点工作来抓,坚持人居环境整治劲头不松、力度不减。

1.持续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整治。狠抓工作调度。明确了整治内容、整治办法、工作时限和考核办法,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强化队伍建设。对全乡保洁员划分责任区域,建立了基本工资和绩效奖励相结合的保洁员工资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加大资金投入。2020年上半年环境整治和农村垃圾处理共投入资金35万元,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上半年的“百日攻坚”清零行动中,环境整治工作排名靠前。构建长效机制。每月定期召开保洁员大会,开展“优秀保洁员”评比活动,并在全乡范围内公示,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定期组织义务劝导队,对垃圾入河、随意倾倒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定期组织集中整治活动,组织乡村干部、保洁员、公益性岗位、普通群众对房前屋后的乱堆乱放、畜禽散养等问题进行整治。

2.强力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在全乡划分禁养区、限养区和可养区,向有污染的养殖户连续下发《禁养通知》和《限期整改通知》,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督促养殖户落实排污设施。对在限养区的养殖户,按养殖最大规模量每5头猪一个立方米要求建沼气池、化粪池或干粪池等设施,使养殖场污水排放达标。对在禁养区的养殖户,坚决予以拆除,保护**的生态环境。

(四)项目建设行稳致远,基础设施持续提升

半年来,我们积极向上争资争项,全乡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

1.抓好三门村2020年整村推进项目,投入200万元工程项目资金,充分发挥整村推进项目资金效益,进一步完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

2.落实好2020年**乡松湖村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用20万元打造好、完善好水库移民点松湖村老屋小组基础设施。

3.切实解决好下庄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投资236万元建设**乡水毁桥梁(下张桥)修复工程。 

4.积极向上争取1340万元,将**至三门(新城至三门段)道路扩宽改造工程、杨岭至花树道路扩宽改造工程、**乡杨屋场杨岭桥修复工程等三个项目列入“四好农村公路”一期实施项目。

5.高质量完成全乡15个新农村建设点追加项目,2020年紧紧围绕“七改三网”基础抓好新农村建设工作。

(五)现代农业雏形初显,乡村振兴无缝对接

半年来,我们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契机,以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1.扎实开展农业各项基础工作。大力推进早稻生产,采取统一育秧、打田等措施,圆满完成早稻生产任务目标。严格申报和发放耕地力保护补贴和稻谷补贴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农户应享尽享;认真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为发放股权证打下基础;顺利启动了包含16个地块、共计89.98亩的增减挂钩试点项目,目前该项目经过竣工测量的新增耕地达73.7亩,在全县各乡镇中排名第一。

2.大力发展富民产业。我乡现有113户脐橙种植户,种植面积达2677亩,脐橙产业正在成为我乡的富民支柱产业之一;同时,增加产业发展类型,大力支持吴茱萸中药材种植,现有吴茱萸种植户12户,185亩。

(六)社会事业成绩斐然,百姓福祉持续增进

半年来,我们扎实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第一要务。

1.积极推进文教卫事业发展。重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建设。围绕移风易俗、传统文化、志愿服务等领域,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活动,并进一步完善乡村两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优先发展教育,尊师重教,积极做好教育服务、平安校园建设及控辍保学等工作。切实做好医疗卫生工作,实现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

2.做实做细社会保障工作。积极做好低保、救急难、老龄慰问、“双拥”优抚等工作。

3.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及“双提升”工作。成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领导小组,强化领导,明确责任,保持“严打”整治高压态势。紧紧围绕建设“和谐平安**”的总体要求,以严打整治为主线,以安全防范为重点,有效提高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

(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升施政服务水平

半年来,我们按照建设“五型政府”的要求,持续发力效能建设和作风建设,进一步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1.坚持为民施政。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积极采纳人大代表建议,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公开政务信息388条。

2.强化效能建设。坚持干部包村包组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务接待、出差及公车、财务管理、项目管理等制度,驰而不息转作风、纠“四风”。

3.坚持清廉治政。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一岗双责”,持之以恒遵守中央八项规定,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严格规范各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抓好廉政风险点防控,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强化审计监督和审计整改。

二、工作主要特色亮点及所获得的荣誉

(一)工作主要特色亮点

一是实行机关干部绩效考核。制定了《**乡机关干部绩效考核方案》,细化量化考核内容和绩效发放标准,改进了机关干部工作作风,增加了机关干部收入,打破了“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局面。

二是意识形态工作成效明显。2020年上半年,在各级媒体平台共发稿 180余条,其中部级2条,省级2条,市级12条。

(二) 所获得的荣誉

暂无。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前进道路上还有诸多困难和不足:

一是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环境好生态佳等资源优势没有转换成发展优势。

二是发展基础滞后的问题依然严重,乡村的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集体可支配收入十分有限,难以满足社会发展与民生需要。

三是担当作为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与群众期盼仍有较大差距,行政服务效能还需再提升,脱贫攻坚、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

对此,我们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应对、科学谋划,更加精准施策,着力破解发展难题。

四、 当前形势分析

与兄弟乡镇相比,我乡乡级可支配财力严重不足,影响乡村建设进度和公共服务水平。

五、下半年工作打算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乡乡村振兴启动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上级党政决策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践行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首要战略,推动赣深高铁沿线“强旺美富”明珠县建设取得更大成效,推进“四个生态”秀美**建设更加有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更大力度强基础,推进“党建+”上新台阶

一是强化党建主业意识。巩固拓展“基层党建20条”“党建六大行动”“强抓党建三大实事”成效,开展“两增”活动,进一步提升“党建+”质量,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加强乡党建办建设,配齐配强专职组织干事及各村党建联络员。

二是千方百计发展村集体经济。经营好乡级基层组织创业园店面和县“百村园”店铺,盘活山场、山塘等村集体资产资源,加强土地流转和发包,增加村集体收入。做好“三资”清查,全面清理村(组)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资源状况,核实“三资”底数,明晰产权关系,建立登记台账,健全管理制度,促进集体资金的规范管理、资产的保值增值和资源的合理利用,维护集体和农民的合法权益,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开展“双百创建”活动。在2020年上半年工作的基础上,以更高标准和更大力度开展新一轮“双百创建”活动,重点培塑提升党员示范户、能人转升户各5户,推动活动成效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在创新方面下功夫,争取出亮点出精品。

二、以更大力度补短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根本要求,下足“绣花”功夫,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完成脱贫摘帽。

一是如期完成“清零”任务。对标对表贫困户脱贫标准,以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为抓手,继续推进百日攻坚“清零行动”,精准落实住房、就业、教育、健康、兜底保障等扶贫政策,确保全面完成“十个清零”任务,实现剩余30户69人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圆满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

    二是强力帮扶防止返贫。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抓好有效减贫向稳定脱贫过渡。对已脱贫贫困户进行分类管理,加强对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人口等重点群体的持续关注和动态帮扶。用好低保兜底、社会救助、公益性岗位、就业培训等政策,着力防范因病返贫、因残返贫,有效管控返贫风险,对已脱贫人员“授之以渔”“扶上马再送一程”,确保脱贫攻坚奔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三是无缝衔接乡村振兴。围绕乡村振兴战略20字要求,统筹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均衡发展,加大对非贫困村基础设施投入。全力实施智志双扶,激发内生动力,汲取扶德扶志感恩教育有效经验,推动文明乡风蔚然成风。充分调动并发挥广大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作用,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三、以更大力度抓整治,助力建设美丽乡村

一是持续开展圩镇环境整治。加大圩镇“脏乱差”整治力度,强化对摊点占道经营、商店门口乱堆乱放、道路两旁乱停乱放等乱象清理;建立农贸市场卫生管理制度,杜绝市场外溢现象,解决圩镇经营管理“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是强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以“清零行动”为抓手,抓好垃圾、土坯房、厕所整治“三大革命”, 每个村每周完成2个村小组整治,应整尽整、应拆尽拆。

三是完善村庄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保洁员队伍建设,强化绩效考核动态管理,实现环境卫生整治常态化。强化农户参与主体,落实“门前三包”责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由集中整治向日常管护转变。

四、以更大力度抓项目,完善提升基础设施

一是推进扶贫项目建设。投入200万元实施三门村2020年整村推进项目。投入20万元打造完善松湖村老屋小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

二是推进交通项目建设。投资236万元实施**乡水毁桥梁(下张桥)修复工程。向上争取1340万元,将新城至三门道路扩宽改造工程、杨岭至花树道路扩宽改造工程、杨岭村杨屋场杨岭桥修复工程等三个项目列入县级“四好农村路”一期实施项目。

五、以更大力度谋发展,纵深推进产业转型

一是大力扶持特色种养。扶持蜂蜜、油茶、有机水稻等主导产业发展。鼓励蜜蜂养殖户对蜂蜜产品进行深加工,发挥龙南蜂蜜国家地理标志的价值。同时,加快其他国家地理标志的申报。

二是大力培育旅游产业。把生态旅游项目落地作为当前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提上重要日程。积极配合好县有关部门对花树温泉旅游策划,高标准修订编制**乡旅游规划,结合自身森林资源、地热资源、水系资源的生态禀赋,开辟温泉养生、水上观光、户外休闲等自然风光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将**建设成为赣州南部知名旅游乡村。

六、以更大力度抓民生,聚焦提升群众幸福感

坚持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不断改善民生领域薄弱环节,紧盯群众基本需求和社会反映强烈的诉求,切实解决事关百姓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和日常生活的“关键小事”。

一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完善教育教学设施,加大教育硬件投入,优化奖教奖学激励机制,用教育质量留住**生源。

二是提升农村健康服务水平。加强对村级卫生室运转管理,按照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运营标准,充分发挥村级卫生室作用;稳定卫生室医务人员队伍,抓好疫情防控,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全民健康。

三是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关注留守老人,完善圩镇老年人活动中心配套设施;加快建成三门村“党建+康乐人家”。

四是织密社会保障网络。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合率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着力做好临时救助、大病救助、特困人员救助等工作,确保社会弱势群体得到及时有效救济。

五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创新社会治理,加快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平安网,不断提升公众安全感。持续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做到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始终绷紧安全稳定之弦,切实做好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

六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为平台,继续开展“身边好人”“文明家庭”评选,组织村庄清洁、道德讲堂等活动,弘扬传统文化,凝聚正能量,涵养文明乡风。

七、以更大力度增效能,树立“五型”政府新形象

我们将进一步改作风提效率,建设人民更加满意的“五型”政府。强化便民服务中心窗口管理,严抓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代办制等各项制度的落实,确保群众办事找得到人,办得成事。通过轮流讲学等方式强化干部学习,通过绩效考核制度提高工作效率。从严整治“怕、慢、假、庸、散”作风顽疾,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真抓实干、主动作为,让“事事马上办、人人钉钉子、个个敢担当”在全乡上下蔚然成风。

中共**乡委员会

乡村文化振兴半年工作总结篇8

扎实有效开展“三争”活动

***社区党总支

2018年,***社区党总支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三争”活动为抓手,以摘除“软如涣散党组织”帽子、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为目标,积极打造促进发展、维护稳定、团结党员、服务群众的“党建同心圆”品牌。

一、争先进位,摘除“软弱涣散党组织”帽子,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坚持党建引领,精准制定整顿方案,建立存在问题的挂销号台账,使问题解决一个,消号一个,确保摘除“软弱涣散党组织”帽子。一是强化党管责任。明确“第一书记”抓党建的第一责任,党总支书记抓党建的直接责任,党总支副书记及党支部书记的具体责任,做到统一思想、压力传导、形成合力;二是开展对标找差。组织班子成员赴竹镇镇金磁社区学习基层党建工作、赴程桥街道长青社区学习美丽乡村建设、赴横梁街道上马社区学习社区统战工作。梳理社区基础现状,明确学习赶超目标,找准存在问题差距,制定《社区2018年工作清单》、《社区2018年党建活动计划》、《社区2018年党总支脱贫攻坚责任清单》并实施挂图作战,逐一销号;三是加强党风廉政教育。组织社区“两委”成员赴区检察院参观“廉洁警示教育展”,邀请区纪委同志上廉政党课,进一步增强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四是注重班子战斗力提升。坚持做到“走出去,请进来”,在外出参观学习的同时,请专家学者为社区干群上乡村振兴课堂,班子整体战斗力得以全面提升。

二、争创品牌,构筑党建“同心圆”模式,开创社区工作新局面。坚持把班子建设放在首位,打造坚强有力“圆心”;把组织建设作为桥梁,打造覆盖广泛“半径”;把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打造团结向心“圆面”;把阵地建设作为载体,打造特色鲜明“圆周”。一是选优配强两委班子。按照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积极配合街道党工委选优配强“两委”班子成员,新配备副书记1人、会计1人、街管1人,招聘网格员1人;二建设功能性阵地。改造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活动中心,规范制度上墙。开辟宣传阵地,建设东庄党建文化示范点及金海党建、廉政文化长廊、孙王葛法治文化广场、大褚道德文化广场,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三是开展形式多样教育活动。利用“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政治生日”等契机,重点抓好党的精神、全国以及省市区“两会”精神、乡村振兴战略的学习传达,累计开展活动21场次,激发了党员干部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四是创新社会治理。针对社区工作范围广、内容多、要求高、力量少的实际,通过挖掘“新乡贤”资源,成立“新乡贤议事会”,建立“同心议事园”,着力打造统战之家,从而汇聚乡村振兴的合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乡村文化振兴半年工作总结篇9

一、产业振兴的基础与现状

镇位于山脉,2019年12月15行政区划调整,由原镇、乡、乡三镇合一,幅员面积146.2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距县城22公里。全镇辖21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52992人。“三绕”、中快通、路穿境而过。脱贫主体方面: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62户3543人,边缘户52户127人已全部实现脱贫。农业产业以种植,养殖,加工,农旅为主。

镇是传统的农业大镇,农业主产芍药、丹参等中药材及油菜籽、玉米、花生、红苕等粮经作物,培育了芍药、丹参、杂柑、青花椒、有机蔬菜五大特色产业。因邻近、广汉、、金堂等城镇,气候与周边平原的差异,生姜、辣椒等半高山蔬菜成熟期较迟,正好填补空档期,加之传统种植,污染少,品质好,蔬菜也颇具特色。全镇发展芍药、丹参等中药村34000亩,在水库沿线规范化栽植杂柑3000亩,在片发展青花椒700亩,发展半高山有机蔬菜1300亩,生姜茨菇5000亩,成为产业振兴的“主力军”。

养殖业主要以生猪、家禽、肉牛、肉兔为主,山山羊养殖量较少。常年生猪养殖大户在41户,存栏4000头左右,散养户52户,存栏120头左右;肉鸡养殖大户51户,存栏150000只左右,散养户10000户左右,存栏50000只左右;肉牛养殖大户在12户,存栏1000头左右,散养200户左右,存栏200头左右;肉兔养殖专业户在30户左右,存栏3000只左右,散养3000户左右,存栏30000只左右。生猪、家禽、肉牛从2000年代起由一家一户散养过渡为专业大户为主,肉兔不宜规模养殖,种兔以专业大户为主,肉兔以散养为主。

农产品初加工集中在中药材料方面。在、两个场镇,专业合作社近40家,经济效益较好,就近解决就业300多人。另一项是手工挂面,集中在白岭、拱桥两个村,加工户56户,就地就业100余人,收入一般好于打工收入,户均收入超过5万元。

农旅方面。在近10年长足发展。连年成功举办芍药赏花节,把芍药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芍药成了脱贫致富的“摇钱树”,2020年成功申报省级现代农业中药材示范园区,成为全县第一个省级示范农业园区,集产业观光一体。银冯村蒋家大院,历经几百年苍海桑田,有着浓厚农耕历史文化底蕴,地处中国芍药谷核心区,是镇“修旧如旧、留住乡愁”的乡村旅游重头戏,也是新村扶贫的重点项目,安置24户住户中,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户,文化广场、旅游道路、绿化等配套设施一并跟进,目前项目即将峻工投入使用。投资3个亿的石林谷生态园区经过三年建设,一期工程已基本完工,今年有望开门迎客。水库主体工程去年已完工,与库区的千亩柑橘,成为乡村假渡景区。

产业服务体系方面,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现有在编在岗人员14名,有高级农艺师1名,农技服务干部大多是九十年代参工的农技人员,工作的重心一般放在示范点打造方面,传统的种养技术培训已逐年谈化,信息职能逐年虚化。近三年建成电商服务网络易农社44个,配置有电脑网络等相应设备,分散在现目前的21个村。村级农业服务以镇村两级广播站为主。农用种子,肥料,农药等物资,已完全市场化,由各个体自主营运。专业大户获取种养技术以外地学习和网络,当地畜牧站为主,当地一般农户获取种养信息以社会相关农技个体户为主。

二、产业振兴的问题与困难

改革开放的深化,农业产业已形成两个分化,一个是集约与分散的分化,二是结构上出现经济作物与粮油作物种植的分化,对现有的农业产业服务体系带来了新的挑战,原来的传统服务需求,变成了传统服务与专业服务,生产服务与销售服务,对农业产业服务需求形成了多元化。

1.现有农业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已还不适应新需求,体系不完善。重视对专业大户的技术服务,淡化了对一般农户的服务。现目前土地流转处于摸索阶段,土地流转率约占10%左右,大面积的土地还分散在一家一户,这种状况,因中药材种植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山区耕不便机械耕作,这种状况还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存在,但现在的农技服务已过渡集中于专业大户,园区和示范点,对一般农户的服务重视不够,用什么种子,打什么农药等知识,是在场镇上问销售农资的个体户,已不是主管部门和镇村在主导,不利农产品安全,也不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农技服务推广职能虚化,重视程度不够。农技服务推广技术停留在县级部门和乡镇部门,在基层已多年没有真真正大小大春生产动员大会,有也大多是打个会标照点照片了事,农机服务就只发点农机补贴,农产品监测也就挂个牌子有名无实。

2.农业产业信息不对称。由于劳力输出比例高,在家青年人很少,农户大多不会现代信息交流,形成生产技术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不通畅。以蔬菜种植为例,种的农户不少,但绝大多少方法传统老套,增产增效显著的窝盘育苗技术,易学易操作的嫁接技术等得不到推广,连专业育菜秧的,出售的都是成活率低,靠天吃饭自生自灭的传统苗。市场销售方面,各村建了易农社,但电脑设备落后,不适应网络的基本需求,基本上未运作,拼多多等现代物流平台得不到推广运用,镇级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电商服务,无专业设备和人员,最多年终写个总结了事。

3.缺乏久久为功的长远规划。芍药在的主导产业中,特色显著,芍药花对当地巩固脱贫成果意义重大。但缺乏长远打算,多年集中在石垭片区裁植,对其他村社种植过问不多支持不够,重茬问题突出,花、药品质下降,重茬引发的灰霉病害重,长此以往地片面追求“高、大、上”的规模化,有可能会毁掉整个产业。

三、产业振兴的思路与建议

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以及县委、县政府工作决策部署,全力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围绕新农村建设,以产业振兴做好乡村振兴战略衔接落实。始终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产业发展思路。

1.在农言农,形成产业兴旺发展态势。镇在产业发展方面,一是要积极探索现代农业、规模农业、品牌农业之路,通过招引业主,培育大户,提升效益;二是“抓大不放小”,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种植、养殖、加工、农旅齐头并进。

乡村文化振兴半年工作总结篇10

同志们:

经工委、管委会研究决定,今天上午召开全区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部署会,刚才X同志、X同志分别就精准扶贫、扫黑除恶和平安稳定等工作传达了精神,学习了经验,部署了工作,请大家抓好落实。等会,X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如何做好下半年X高质量发展讲两个方面的意见。

一、上半年重点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关心下,我区坚持中国农谷核心区建设不动摇,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生态农产品加工和农耕文化旅游两大产业,抢抓乡村振兴、农垦改革等多重机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出口总额完成X万美元,同比增长X%,增幅全市排名第一;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X%,增幅全市排名第三;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X元,同比增长X%,增幅全市排名第三;其它经济指标较好实现双过半任务。

回顾上半年的经济工作,主要呈现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聚焦产业发展更实。

一是更加聚焦主导产业发展。在生态农产品加工方面,重点培育了田野、宝得瑞、聚汇农业等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了黄桃、蓝莓、猕猴桃、梅花鹿等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开工了农谷世界科技园、鳗鱼养殖及深加工、山楂果酒等一批新项目,科技部基本通过了我区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现场验收,对创建国家农高区工作给予肯定。在文化旅游方面,集中攻坚了X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引爆点项目的征收拆迁,基本完成X户房屋、农田等征收任务,项目建设已进入冲刺阶段,成功举办了2020年中国农谷·X“Tao”文化节、2020“中国农谷杯”全国传统弓射箭等一系列活动。二是更加聚焦龙头企业。集中资源和力量推动田野、宝得瑞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田野科技园项目已竣工投产,宝得瑞的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项目正如火如荼建设。三是更加突出三产融合。以农谷大道、奈美大道为主线,启动规划建设梭墩片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拓展布局农业休闲游、体验游、观光游等。

(二)改革发展后劲更足。

一是更大力度争取政策支持。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出台了第二轮支持中国农谷建设的政策,截至目前,已争取到政策资金X亿元,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马国强同志来我区开展了现场调研。二是更大力度推进农场改革。基本完成办社会职能改革,市政府明确给予一定补助,减轻了管理区包袱;农场企业化改革加快推进,五三农场改革走在全省农垦系统前列,得到省农垦局的充分肯定。三是更大力度抓好投融资。完成了《X管理区乡村振兴规划(2020—X年》规划编制和评审工作,策划包装建立了配套项目库,正与省国开行、市农发行等积极对接。

(三)“三大攻坚”力度更大。

一是全力以赴抓好金融风险化解。按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压减了X个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缓建了X个PPP项目,对X个民生领域工程项目进行了清理整改。二是全力以赴推进污染防治。以“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为抓手,“厕所革命”已完成X余户任务,加快推进“污水革命”,完成了X家畜禽养殖场排污整治,关停了X家禁养区养殖场,清淤疏浚河道X公里,全面启动三个办事处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城区雨污分流管网建设。三是全力以赴攻坚精准脱贫。加快推进产业扶贫、危房改造、政策落实等重点工作,全区通过出租、转让、入股等形式流转土地X万亩,共支付流转金X余万元,吸纳贫困户务工X人,发放工资X余万元;完成危房改造X户,占总任务的X%;建立了贫困户就医专项窗口,实施先垫付后报销X元/人/年的补充商业保险政策,募集健康扶贫补充医疗救助基金X万余元,落实教育补助资金X余万元。

(四)社会民生推进更好。

一是加快推进水利补短板工程。投资X亿元启动实施了X河(X段)综合整治、X河综合整治、X河综合整治、高虎泵站建设等项目,建成后将解决X年受淹三次的水患问题。二是加快推进医保改革。新组建成立了医疗保障局,强化医疗保险基金监管,严查各类套取、骗取医保基金等违规违法行为,全面启动职工医保统账结合。三是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教育改革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成立了X教育促进会,教育部组织对湖北金色农谷青少年申报全国中小学生农业研学旅行大营地进行了考核验收。四是加快推进社会治理。全面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新聘X名辅警成立应急处突队伍,加大了“雪亮工程”等经费投入保障力度。

根据视察湖北,考察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市、区相继制定出台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和实施意见,推动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们当前和今后经济工作的总遵循。推动高质量发展,主要内涵有六点:一是经济社会要持续健康发展,避免片面追求高速度,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二是社会民生要明显改善,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三是生态文明建设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这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四是宏观调控要更加强调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与协同性,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实现手段;五是供给侧机构性改革要不断拓展和深化,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支撑;六是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要重点突出、内外并举,这是高质量发展必备的金融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牢牢守住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两条主线,坚决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加快乡村振兴,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

从我区上半年情况看,一方面,我们必须认清严峻形势。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异常艰难,基本处于无资可融的状态,加之我区地方政府债务进入集中还款高峰期,财政支出压力巨大,已无资金投资搞建设。另一方面,我们要主动适应高质量发展,从抓经济数量向质量转变,聚焦重点项目和重要区域,抓好“三大攻坚战”、乡村振兴等工作就是抓高质量发展。

二、下半年重点工作安排

下半年,要对照省、市对我区的定位,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全力以赴推进“三大攻坚战”,突出抓好农场改革促进乡村振兴等工作,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一)围绕“农”字做文章,坚定不移推进主导产业做大做强。

在生态农产品加工业方面,一是扶龙头带基地。集中力量支持农谷实业集团做实甘薯、猕猴桃等从新品种研发到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做大农村电商平台,做强农谷品牌。继续支持田野二期、宝得瑞二期、聚汇二期建设、农谷世界科技园一期等项目建设,并配套在长滩办事处新建X亩黄桃标准化生产基地,易家岭办事处新建X亩南瓜标准化生产基地,何集办事处新建X亩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罗汉寺办事处新建X亩艾蒿生产基地,X亩蛋白桑种植基地,X亩林下经济养殖基地等。二是提振梅花鹿产业。支持京辉牧业、华中鹿业、白鹿春等企业组建X梅花鹿养殖与精深加工产业联盟,探索建立梅花鹿精深加工的技术标准,培育梅花鹿养殖和精深加工品牌,全力支持企业投资新建梅花鹿精深加工项目和扩大养殖规模。三是积极创建国家农高区。支持市农科院建立中国农谷农业科学研究试验基地。对标国家农高区的标准提升生态农产品加工集聚区的基础设施(对现有主干道路进行黑化、绿化和亮化等)和完善德和科技园厂房。支持农博城建设中国农谷农产品物流园项目,包括万吨级智能冷库、大型仓库、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信息中心等。

在农耕文化旅游业方面,一是继续举全区之力推进X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引爆点项目建设,加快完成博物馆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陈列布展、运营准备等工作,确保X年Tao文化节实现开馆迎客。二是扎实筹备X年Tao文化节,围绕X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月宝山、月湖公园、农谷大道、城区五个片区,加快推进X号路东延、遗址环形路、遗址公园临时停车场、月宝山X公里道路、中国农谷月湖VR全息影院和农谷大道绿化景观等项目,支持农谷实业集团建设院士村二期项目。三是聚力支持屈陶屈窑品牌的艺陶产业发展。出台支持陶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支持企业引进人才,开展研学旅行合作,开拓市场等,推动其做大做强做优。支持企业投资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积极推进普云禅寺复建。

(二)聚焦“兴”字出真招,坚定不移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重点打造易家岭梭墩乡村振兴片区。以现奈美大道为轴线,以梭墩队队部为中心的附近农户为对象,以绿普旺公司为市场主体,重点开展奈美大道沿线绿化、高标准农田整治、绿普旺科技馆、梭墩队美丽乡村和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等项目建设,支持绿普旺扩建种植和加工基地,配套建设“四好农村公路”、河道生态治理等,将梭墩片区打造成为我区乡村振兴的样板区。全力支持百年兴业企业建设农谷世界科技体验园项目,让农业科技游、休闲游名副其实。二是抓紧推进荆京“四化同步”示范带X段建设。要进一步提升农谷大道园林绿化、公共服务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水平,完成奈美大道、X大道和五三中路等建设。三是实施X全域乡村振兴工作。重点支持企业新建X通用航空机场项目。全力争取沿江高铁(武荆)停车站进一步靠近我区工作,筹划连接线直通我区,从本质上改善交通区位。逐步推进各个办事处集镇和农村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改厕工程和精准灭荒等工作。四是着力推进乡村振兴融资和争取政策。积极对接省国开行、市农发行等金融机构,加快融资到位。同时积极争取省财政厅、省农工部的乡村振兴的政策。

(三)立足“硬”字下苦功,坚定不移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

一是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完成X个管理区融资项目整改工作,依规开展新增融资。开展财富中国等非法集资、网上借贷等专项清理工作,积极化解房地产领域遗留问题。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二是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各办事处抓紧完成贫困户的危房改造工作,如X等。落实扶贫工作队真驻村,真帮扶事宜,抓好市委巡察组反馈意见,深入查找扶贫领域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保障安全饮水等重点工作。三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继续抓好农村垃圾治理、秸秆禁烧、燃煤锅炉整治、地下油罐改造等工作,持续优化空气质量。加快城区雨污分流管网、X个办事处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等项目建设进度。全面落实推进河湖长制,完成挂牌畜禽养殖场排污整治,加大环保监督执法力度,抓好突出环境问题整改。支持湖北农谷畅响土壤修复产业园建设。

(四)紧扣“实”字使准劲,坚定不移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一是重点开展以商招商。调整招商专班,四个办事处不直接参与招商,提高招商项目研判机制,加强信息收集,确保引进落地X—X个重点项目。二是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以“五类项目”建设为重点,强化调度、主动服务,确保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加快实施X河(X段)综合整治、X河综合整治、高虎泵站等项目范围内征收拆迁工作,推动项目早落地实施。抓紧第二轮支持中国农谷建设政策的对接和落地落实,争取更多政策项目资金。抓紧策划包装X年度项目,确保一批重点项目进入国家、省、市“笼子”。三是全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对全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兑现情况进行一次清理,分类别建立清单,加大政策兑现力度,制定出台新的优惠政策。深入推进“两整“、“百名干部进百企”、“银企手拉手”和“党政领导包联企业安全生产”等系列活动,加大服务企业的力度,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支持企业发展。

(五)瞄准“效”字求突破,坚定不移推进改革任务落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