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十篇

时间:2023-03-19 03:53:05

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篇1

道德是指“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是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英语的道德是“morality”,意为“standards,win—ciplesofgoodbehaviors”,是指涉及善行的标准和原则。我们可从四个方面理解:第一,道德是一种精神,是在人们的社会生产与生活实践中产生、形成的,又是人们的生活准则,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统一”;第二,道德“是一种直接指向人的行为实践的精神意识”第三,道德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主体满足自身需要的价值追求,它关注的是人的价值、地位、生命意义、理想选择等问题;第四,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主要调节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之符合社会的价值需要,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道德教育作为人的德性形成的必要途径,是以社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教育人们,调整社会生活中人我、群我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物我关系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教育,是调整社会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教育。道德教育的根本功能是“育德”,它通过传递社会道德文化,延续人类道德生活,塑造人的德性人格,创造新的人类道德文化和道德生活,使人类在更高的层次上获得更充分更自由的发展。

从学理上讲,道德教育必然具有道德性,这是由道德教育的本体功能即培养人的德性的内在规定决定的。教育与道德是一对孪生兄弟。陈桂生教授通过对教育概念的考察,指出:“教育从来同‘使人向善’相关,它是一个规范词,而‘教’是一个中性的动词,为描述词。”黄向阳博士从语言、逻辑与事实的角度对“教育”进行系统探讨,得出“德育(道德教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

从教育的词源本义来说,教育主要是指道德教育。《中庸》上说:“修道之谓教。”荀况认为:“以善先人者谓教。”被誉为中国第一本教育著作的《学记》上说:“教也者,长其善而救其失者也。”许慎在其所著的《说文解字》中对教育的解释较为完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二、道德教育中非道德性现象的现实透视

道德教育必然具有道德性,这是道德教育的应然命题。然而,在现实的道德教育情形中,却存在着与道德教育的道德性相违背的情况,这就是道德教育的非道德行为。道德教育内容政治化和无限泛化。在我国社会现实中,道德教育之所以拥有无比的权威和巨大的力量,并不是人们的道德良知和社会道德舆论发挥作用的结果,而是因为道德教育背后强有力的国家政治权力。社会和学校借助政治权力维护道德教育的权威性,同时又使大量的非道德性因素介入。其结果稀释了道德教育中的伦理道德因素,最后造就了一种空有其表而无其实的虚假的道德。道德教育内容的泛化实质上是道德教育的非道德化,政治化了的道德教育实际上已经走出了道德教育的范畴,它不是教授道德,而是教授道德范畴之外的政治。

道德教育活动忽视人性的培养。我们的道德教育在其价值定位上更多是强调社会价值、外在价值和工具价值,而对个体价值、内在价值关注不够,甚至忽视人性的培养,遮蔽了道德教育自身所内蕴的人文关怀。忽视人性的道德教育实为非道德的教育。道德教育活动忽视学生个体的存在,漠视人的需要与体验。中国的传统道德文化以社会为本位、群体为本位,这势必造成一种“无我”的文化。它使国人接受了“我们”这个复数人称代词,忘却了“我”这个单数人称代词。梁漱溟曾说:“中国文化最大之偏失,就在个人永不被发现这一点上。一个人简直没有站在自己立场说话的机会,多少感情要求被压抑,被抹杀。”我们的道德教育无限夸大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忽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地位,把道德教育过程搞成命令式、强制式的单向灌输过程,忽视受教育者需要和内心体验,严重挫伤受教育者道德修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做法缺乏令学生心悦诚服的说服力,也不能使学生从优良行为的奖励中获得成功的愉快和动力。道德要求很难内化成学生自身的道德需要,甚至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

道德教育是引导人们逐步掌握社会道德规范、履行道德义务以形成高尚道德品质的教育。道德教育的道德性,理应是其本质属性。然而,在实际的道德教育实践中,应然与实然却存在相悖,道德教育不具有道德性的思想和行为时有发生,甚至违背道德性和反道德的教育现象也会出现,这应引起我们关注。

一、道德与道德教育的本质

道德是指“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是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英语的道德是“morality”,意为“standards,win—ciplesofgoodbehaviors”,是指涉及善行的标准和原则。我们可从四个方面理解:第一,道德是一种精神,是在人们的社会生产与生活实践中产生、形成的,又是人们的生活准则,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统一”;第二,道德“是一种直接指向人的行为实践的精神意识”第三,道德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主体满足自身需要的价值追求,它关注的是人的价值、地位、生命意义、理想选择等问题;第四,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主要调节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之符合社会的价值需要,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道德教育作为人的德性形成的必要途径,是以社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教育人们,调整社会生活中人我、群我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物我关系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教育,是调整社会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教育。道德教育的根本功能是“育德”,它通过传递社会道德文化,延续人类道德生活,塑造人的德性人格,创造新的人类道德文化和道德生活,使人类在更高的层次上获得更充分更自由的发展。

从学理上讲,道德教育必然具有道德性,这是由道德教育的本体功能即培养人的德性的内在规定决定的。教育与道德是一对孪生兄弟。陈桂生教授通过对教育概念的考察,指出:“教育从来同‘使人向善’相关,它是一个规范词,而‘教’是一个中性的动词,为描述词。”黄向阳博士从语言、逻辑与事实的角度对“教育”进行系统探讨,得出“德育(道德教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

从教育的词源本义来说,教育主要是指道德教育。《中庸》上说:“修道之谓教。”荀况认为:“以善先人者谓教。”被誉为中国第一本教育著作的《学记》上说:“教也者,长其善而救其失者也。”许慎在其所著的《说文解字》中对教育的解释较为完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二、道德教育中非道德性现象的现实透视

道德教育必然具有道德性,这是道德教育的应然命题。然而,在现实的道德教育情形中,却存在着与道德教育的道德性相违背的情况,这就是道德教育的非道德行为。道德教育内容政治化和无限泛化。在我国社会现实中,道德教育之所以拥有无比的权威和巨大的力量,并不是人们的道德良知和社会道德舆论发挥作用的结果,而是因为道德教育背后强有力的国家政治权力。社会和学校借助政治权力维护道德教育的权威性,同时又使大量的非道德性因素介入。其结果稀释了道德教育中的伦理道德因素,最后造就了一种空有其表而无其实的虚假的道德。道德教育内容的泛化实质上是道德教育的非道德化,政治化了的道德教育实际上已经走出了道德教育的范畴,它不是教授道德,而是教授道德范畴之外的政治。

道德教育活动忽视人性的培养。我们的道德教育在其价值定位上更多是强调社会价值、外在价值和工具价值,而对个体价值、内在价值关注不够,甚至忽视人性的培养,遮蔽了道德教育自身所内蕴的人文关怀。忽视人性的道德教育实为非道德的教育。道德教育活动忽视学生个体的存在,漠视人的需要与体验。中国的传统道德文化以社会为本位、群体为本位,这势必造成一种“无我”的文化。它使国人接受了“我们”这个复数人称代词,忘却了“我”这个单数人称代词。梁漱溟曾说:“中国文化最大之偏失,就在个人永不被发现这一点上。一个人简直没有站在自己立场说话的机会,多少感情要求被压抑,被抹杀。”我们的道德教育无限夸大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忽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地位,把道德教育过程搞成命令式、强制式的单向灌输过程,忽视受教育者需要和内心体验,严重挫伤受教育者道德修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做法缺乏令学生心悦诚服的说服力,也不能使学生从优良行为的奖励中获得成功的愉快和动力。道德要求很难内化成学生自身的道德需要,甚至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

道德教育篇2

一、从社会性方面看道德教育

1.学校集体的道德训练

第一,学校道德工作不能脱离社会

一谈论学校中道德的训练,感觉到学校似乎是一个孤独存在的机构,这种倾向是十分不幸的。不能有两种伦理原则,一套是为校内生活的,一套是为校外生活的。因为行为是一致的,所以行为的原则也是一致的。学校在道德上的责任就是对社会的责任。从根本上说,学校是由社会建立起来完成一定的特殊工作的机构,执行一定的特殊职能以维持生活和促进社会的发展。教育制度如果认识不到这个事实所赋予它的伦理责任,就是不负责任和的。他不是在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因此,一般地说,学校整个的结构特别是他的具体工作需要时时联系学校的社会地位和职能去加以考虑。学校道德工作不能脱离社会。

第二,学校的社会性工作往往局限于狭隘的形式的公民训练

我们已经知道学校道德工作不能脱离社会,学校的道德工作和价值在整体上要用它的社会价值去衡量。可是,人们常常把他理解得太狭隘和太古板了。学校的社会性工作往往局限于训练公民资格,而公民资格又被从狭义上理解为明智地投票的能力和服从法律的素质等等。但是这样限制和束缚学校的伦理责任是无益的。因为儿童是一个人,如果他不能作为一个完整的、统一的人过他的社会生活,就必然要遭受损失产生摩擦。从儿童所具有的许多社会关系中选出一个,而且仅仅凭这一个社会关系规定学校工作,必然是荒唐愚蠢的。儿童在智力上、社会性上、道德上和身体上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必须从最广义上把儿童看作是社会的一个成员,要求学校做的任何事情都必须使儿童能够理智地认识他的一切社会关系,并能参与维护这些关系。把公民资格的形式上的关系与和它实际上交织在一起的整个关系隔离开,设想有一门特殊的学科或处方能够把儿童造就成良好的公民,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学校生活应为多方面的社会关系进行训练。

第三,参与社会生活是道德教育的目的

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既没有道德的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一个与社会生活不关联的人无所谓道德优劣。只要我们把自己禁闭于成为孤立机构的学校,我们就没有指导原则,因为我们没有目标。例如,据说教育的目的是个人一切能力的和谐发展。这里显然与社会生活或社会成员身份没有关系,然而很多人认为这是教育目的的一个适当的、彻底的定义。但是,如果我们独立于社会关系之外来理解这个定义,我们就无法说明所用的任何一个名词是什么意思。我们不知道什么叫能力,我们不知道什么叫发展,我们不知道什么叫和谐。能力只有与他所派上的用场联系起来,只有与他必须履行的职责联系起来,才成其为能力。如果我们抛开了社会生活所提供的用途,我们就只能用陈旧的“官能心理学”来说明什么叫能力,如知觉、记忆、推理等能力。事实上根本没有任何孤立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或推理能力。能力是为完成某些特定类型的作用而使之协调起来、组合起来的特殊的冲动和习惯。

以上观点对于探讨道德这个问题也是适合的。只有当我们联系到与学校有关的更大范围的社会活动来解释学校活动时,我们才能真正找到判断它们的道德上的意义的任何标准。

第四,参与社会生活亦是道德教育的手段

道德教育必须借助社会生活进行,因为他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而准备社会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参与社会生活。这就要求学校平时的活动应当是典型的社会活动。学校本身必须是一个比现在所公认的在更大的程度上生气勃勃的社会机构。听说有一所游泳学校教青少年游泳而不到水里去,而是反复练习游泳所需的各种动作。当有人问其中一个受过这种训练的年轻人,在他掉进水里时他怎么办时,他干脆地回答:“沉下去了。”这个故事说明了学校与社会的伦理关系,除非学校重视校内典型的社会生活的情况,否则学校就不能成为社会生活的预备。

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培养道德观念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将最必需的条件置之度外,结果也相应地是片面的。

第五,脱离社会生活的道德训练必然是病态的形式上的

由于没有把学校看作和建成其本身就有社会生活的社会机构,导致学校的智力训练和道德训练之间、获得知识和性格成长之间的可悲分割。除非学校尽量成为典型的社会生活的胚胎,否则道德训练必然是病态的、形式上的。具体来说,当重点放在矫正错误行为而不是放在养成积极有用的习惯时,训练就是病态的。

2.教学方法上的道德训练

第一,传统教学方法不能培养社会精神

传统的教学方法着重点不是放在建构和讨论上,而是在吸收和单纯的知识习得上。这种方法在本质上是个人主义的,是不自觉的,不能培养社会精神。这种个人主义的方法进入工作中,社会精神就会因不用而萎缩。儿童生来就有要讨论、发表,要做事,要服务的天然欲望。当这种倾向没有得到利用时,当学校缺乏建立交流和社会协作的基础上的动机时,当出现其他的动机取而代之的情况时,一种精神的影响的积累就比我们所能想到的要大得多,工作就变成了负担。

第二,主动的社会的学习方式的道德意义

我们认为对儿童的活动能力、对他在建造、制作、创造方面的能力有吸引力的每一种教学法的采用,都标志着把伦理的重心从自私的吸收转移到社会性的服务上来的机会。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方法要注重儿童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要重视合作和共同参与,这样才能改变个人主义动机占主导地位状况。能力的培养是通过交流、合作在儿童积极的活动中形成的,不是单纯的对知识的吸收获取的。教学中我们要通过提供交流、合作和积极的个人成就机会的大量活动,使学生由被动吸收变成主动参与,在活动中领会自己所做事情的社会价值。就拿手工训练来说,它不仅是用手的,也是智力的,在任何一位优秀教师的指导下,可能是对当然地传统社会性技艺和习惯的发展。

综上所述,学校的社会性是衡量学校道德工作和价值的尺度。只要学校本身在精神上能代表真正的社会生活,只要我们所称的学校纪律、管理、秩序等等是这种固有的社会精神的表现;只要所用的方法对积极的建构能力有吸引力;只要课程的选择与组织能提供材料使儿童认识他必然在其中起一份作用的世界,认识它必然满足的需要;只要这些目的都达到了,学校的伦理道德教育目的就达到了。

二 、从心理学方面看道德教育

从心理学观点看教育可以归结为对性格的考虑。正因为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道德性格的形成,因此,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一切学校工作的目的。

第一,道德性格的力量。明显的行动是性格必要的组成成分之一。在我们的道德书籍和讲义中,我们可能把重点放在良好的意向等等上面。但是实际上我们知道,我们希望通过教育去培养出来的那种性格,不是仅有良好意向的那种性格,而是坚持实现其意向的性格。也就是说仅有了道德感知还是不够的,还要有道德意志,否则无法保证道德行动的最终实现。在生活的实际冲突中,个人必须有能力站得住脚,有所作为。他必须有主动性、坚持性、坚定性、勇气和勤勉。简言之,它必须具有“性格的力量”所包含的一切东西。

第二,除了纯粹的力量以外,还需要道德判断力即通常所谓良好的鉴别力。因为单纯的力量可能是粗野的,它可能践踏别人的利益。即使目的是正当的,在实现目的时也可能侵犯别人的权利。除此以外,在单纯的力量中,不能保证有正当的目的。效率可能指向错误的目的并造成实际的危害和破坏。单纯的知识和判断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只是被掌握了而没有得到应用;判断是以关于实现的目的所指导的知识。一个有判断力的人就是有估计形势的能力的人。他能把握他所面临的情景或形势,不理会不相干的事情或在当时不重要的事情;它能抓住值得注意的因素,根据他们各自的要求把他们分成档次。仅仅抽象地知道什么是正当的,仅仅只有一般地遵循正当事情的意向,不论它是多么值得称赞,决不能代替这种经过训练的判断能力。

第三,对目的的认识必须不仅是理智上的,还需要道德敏感性。我们能够想象一个有最出色的判断力的人,然而他不能根据他的判断去行动。不仅必须有力量保证在实行中克服障碍,而且必须有机灵的个人的灵敏反应,即情绪上的反应。实际上,没有这种敏感性,是不可能有良好判断力的。除非对情况对别人的目的和利益有一种迅捷的、几乎是出自本能的敏感,判断力中的理智就没有适当材料可以发挥作用。正如知识的材料是通过感觉提供的,伦理知识的材料则是情绪上的敏感性所提供的。可以说道德判断是建立在道德情感之基础上的。

我们对道德性格有了明确的认识,就有了道德标准,用它可以检验学校直接为个人所做的工作。

一是我们已经知道,天生本能和冲动是行为的源泉,那么学校是否对自发的本能和冲动有足够的重视?是否为这些本能和冲动提供了足够的机会?是否是依靠积极的建设性的能力而不是依靠被动的吸收?我们所想象的自我活动是与通过眼和手起作用的冲动没有关系的、纯粹“理智的”,我们所说的自我活动是否大都使自己变得没有意义了?只要现在的学校教学不能经受这些问题的检验,道德上的结果就必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如果我们不能就这几方面做好积极的准备并付出足够的代价,我们就不能获得积极的性格力量的发展。

二是我们对学校工作的检验还必须看它是否提供了形成良好的判断所必需的条件。判断力一般包含着选择和鉴别的能力。只学习书本知识永远不能发展判断能力。判断力的发展是与把重点只是放在学习上的教学方法无关的,只有将获得的知识付诸应用时,才谈得到检验。然而,在这方面今天的学校做得十分欠缺。正如有教育家所说,今天的教学在智力方面的最大缺陷是看到儿童在离校时没有心智上的洞察力,事实对他们来说似乎全都是一样重要的。没有用价值的天平将事实分类和分成档次的本能和习惯。

道德教育篇3

关键词:道德经;国学经典;教育;教学;启示

《道德经》据传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所作。全书共八十一章,分《道经》、《德经》两篇。《道经》讲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讲述了明暗变幻的微妙;《德经》说的是处世的方略,道出了人事的进退之术,包含了长生久视之道。

对这样一部国学经典,虽然早有接触,但都是泛泛而已,加之年纪轻、阅历浅、理解能力有限,里面好多东西竟没有读懂。近几年,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再次研读这部书,内心忽然明白了很多。特别是书中所体现出来的处事智慧对作为教育工作的我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

一.“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这是本书第五十四章中的语句。老子认为,培育真正的人,唯有以道修身,身化于道,他的德才会真实,才会从异化了的“私、妄、昧”的“俗人”、“众人”,向“公、正、明”的真人复归,成为“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的宇宙中居四大之一的人,并“修之于天下”,由真人而成为圣人。人要摆脱芸芸众生的无边苦海,必须能自觉地把握大道,以人之道合天之道,认识天地,认识自我,一切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这样才能达到“随心所欲而不逾道”的境界。

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有加重之势。“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高涨。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面对金钱、地位等的诱惑呢? 《道德经》给我的心灵开启了一把钥匙:教书育人既是一份职业,又是一种事业。作为职业,教书育人是我用以谋生的一项工作,一种谋生的方式;作为事业,教书育人则是我精神的寄托,是我一生执着地为之献身的目标和追求目标的活动。教师职业是我的安身之命,而教师事业使我们安心立命;前者使我能够生活,而后者能够使我生活得更有意义。正是由于对事业的不懈追求,我才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自觉地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遵章守纪,对工作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力求把工作做实做好。

二.“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意思是说善为道的人,是不善为道的人的师傅;不善为道的人,是善为道的人的资鉴。不尊重自己的师傅,不珍爱自己的资鉴,虽然智慧,实是大迷误,这便是为道的精要妙旨。

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变成自己的宝贵财富。成功、正面的经验这是“师”,要善于总结,善于借鉴;失败、反面的教训这是“资”,同样也应善于认真学习。进一步说,无论‘善人’,或是自己,皆有正误成败之经验教训,可师可资,所以须认真反省总结,善与不善,一正一反,一师一资,看似相反,实是相成,缺一不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吃一堑长一智,我应该善于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吸取失败教训,做到取长补短,见贤思齐。

三.“上善若水”。

《道德经》总结了水有七善——“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水至柔又至刚——“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至柔,其胜利,不在于以硬碰硬,不在于声势浩大。水出山谷,遇石而绕,随山而转,用阴柔之力,峰回水转,淘刷冲洗,终于奔向大海,随自然形状而改变,处方而正,处圆而润,而自然存于天地间。水最有爱心、包容性、渗透力、亲和力,它通达而广济天下,海纳百川,水有至大之量,水有坚韧不拔的性格,有持之以恒、永不言败的精神。

道德教育篇4

与会的专家学者对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有比较一致的认识,但在具体理解上又有不同视角。有学者认为,作为现代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把实践的观点作为首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所理解的实践是人自身通过对环境的改造和创造来达成与环境统一的活动。因而,实践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超越的。道德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必定具有超越性。教育的超越性其核心在于培养主体性的人。有学者认为,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并不排斥教育必须从现实规定性出发。但具有超越性的道德教育不是以现实的规定性来束缚人、限制人,而是要使人树立发展的理想,善于把道德理想赋予现实。还有学者认为,在社会转型期,调节人际关系的手段有多种,道德是人们用以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显然它不能从功利的角度出发,其特殊性就是用人的精神性的满足特别是对真、善、美的追求来协调人际关系。市场经济要求道德教育必须化外在道德要求为主体内在“自律”的追求,因此,当代道德教育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关于主体人格的培养。

在道德教育本质与现实关系方面,一些学者认为,道德作为人类一种精神活动,是对可能世界的把握,所反映的不是“实是”而是“应是”。它并不是人们现实生活的摹写,而是把这种现实行为放到可能的、应是的、理想的世界中加以审视,并且用理想的标准对现实行为作出善恶的评价。这种“应是”与“实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人类的道德活动并且推动人类向至善的方向前进。个体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也有些学者提出道德教育现实与超越性本质的立足点是什么的问题。认为,道德的超越性必须建立在现实性的基础上,应该使超越性追求与现实性规范辩证统一。

道德教育在面向现实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必须回答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当前社会转型道德的“应是”是什么。学者们认为,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制约是不容置疑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有文明的人际关系来强化和维持自身模式运行。市场经济必定要求社会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的道德规范体系。因此,当前的道德教育及其理论困惑正是这种体系改组转变的阵痛反映。有学者提出,道德问题必须放在社会环境中去考察,没有纯粹的道德。还有学者提出,德育的内容不是自身规定的,它首先取决于社会规定。当前市场经济尤其是转型期环境有很多不利于道德教育的因素必须加以克服。在当今社会背景中,道德教育必须有自身特有的强有力的适应机制。

二、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批判与继承

有学者提出,在建立当代道德教育体系的过程中,要以民族化为基础,强调民族性与世界性。道德传统是民族文化的积淀,其核心是群体价值观。民族性的道德传统又是在不断发展的,只有在原有的传统基础上不断更新,才能逐步建立当代道德教育的理论体系。离开了传统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存在的。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对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进行研究,不仅应该重视其内容,更要注意其方法。从总体来看,它与西方的理智主义道德教育倾向有明显的区别。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所走的是情理合一的道路。道德情感的陶冶与修炼在道德人格形成中既作为中介和动力又作为评价机制起着核心作用。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方法上,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都具有现代转型的社会价值。如果说跨世纪人才素质培养需要立足于民族和传统这块根基上的话,那么,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精华为这种外在要求提供了内在的根据。历史证明,道德教育如果忽视民族文化的根基——道德传统,那只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如果说上述观点主要是从传统教育思想中挖掘宝藏的话,那么另一种观点则侧重在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批判”。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基本上是消极的。它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趋于保守和愚昧,压抑着人的主体精神。尽管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道德教育体系的建立有一定影响,但其意义究竟有多大令人置疑,而且对传统的道德教育支离破碎的理解,在研究思路上往往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学者还通过对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分析,认为应该现实地、具体地看待传统,诸如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与儒家文化并非极度相关。还有学者认为,几千年来,以儒家为代表的道德体系是依靠政治制度来维持的,与其说是道德毋宁说是一种社会约束机制。因此,我们必须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研究传统道德教育,决不能在现代道德及其教育体系中简单位移传统道德教育。

尚有一种观点认为,对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全盘否定或接受都是不妥的。在内容的选择上应考虑现实条件,即便是精华部分尚有现实的可行性以及方式、方法问题。不能因为西方有学者“关注”我国传统文化而“弊帚自珍”,也不能因为有人“否定”而“全盘抛弃”。应该从现实社会条件出发,充分认识到现代社会并不完全排斥传统的道德内容,而且现代道德教育的花朵只会开在由传统道德教育这棵树根生长出的枝条上,关键是“改良”和“嫁接”。此外,有学者提出应该挖掘革命传统教育中的道德内容和方法,其中的合理性因素是不能忽视的。

三、对西方道德教育思想的借鉴

大多数学者认为20世纪以来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及其研究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学者指出,道德和道德教育是历史性概念,作为历史的是可变与不变的统一。不变的是道德的永恒精神即自律精神,人类自律是超越自然性的自由。而具体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是可变的。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尽相同的道德价值体系。另外,就其可变而言,其变化发展又是有规律可循的,一定的道德价值、规范体系总是社会条件尤其是生产方式、经济体制的反映。我国作为现代化的后发展国家既不可能跳越西方工业化所走过的道路,又应当避免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的偏差。有些学者研究并阐发了西方道德教育的发展过程,认为20世纪以来西方的道德教育理论是发展变化的,它与社会背景、历史条件相对应。60年代以来,道德理论及其教育中的否定极权主义和相对主义与二战后人们认为道德是相对的有关。而60年代以后的主情道德教育又是与民主化运动、人本主义等密切相关的,出现的反对灌输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微观操作模式研究,也是与之一致的。尤其是最近一二十年来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中反对价值观念自由,“回归规范教育”的动向特别值得引起注意。

四、关于德育的现实操作与德育学科的理论建设

关于德育的现实操作,有学者提出建立全息大德育模式。从客体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教育本身和主体的受教育者生理、心理特点以及道德环境,全方位地构建大德育网络。由于道德教育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作为社会巨系统一部分的道德教育与社会各组成部分彼此关联。有学者借鉴罗尔斯社会正义理论,研究、阐释了社会至善与个体从善的关系,认为社会至善是个体从善的前提,互为条件。有学者提出建立一种规范教育模式,认为当前最大的失调是规范的失调,应该培养受教育者的规范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还有学者主张建立主体参与式的德育模式以及强调社会性情感发展的道德教育模式等。

道德教育篇5

[关键词]德育内容层次重点

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内容主要源自《小学德育纲要》(1993年)、《中学德育大纲》(1995年)等相关规定,内容较为丰富、复杂,需要对其层次及重点加以合理区分,以利教师在实际的德育过程中处理好各内容之间的内在层次、先后关系、实施重点等,取得较好的德育效果。

一、中小学德育内容的层次

现当代德育内容结构的一般趋势是从最基本的道德教育开始,因此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应当包括三个层次:

其一,规则层次的德育内容。这是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的一些具体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行为规则。如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孝敬父母,友爱同学,不打架、不骂人,不说谎,不恃强凌弱,不损坏公物,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乱放等等。

其二,原则层次的德育内容。这是对各种规则层次德育内容的一般概括,是在一般情况下必须遵守、特殊情况下可以变通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行为准则。如热爱和平,但对于别国的侵略我们又必须要敢于说不,敢于以武力的方式将其驱逐出境;如诚实守信,但对于敌人的诱供,我们要敢于守口如瓶,善于“撒谎”,对于一些需要鼓励和赞美的人来说,有些“善意的谎言”可能要比“实话实说”更能取得实效;如尊重他人,有时并不意味着对他人的缺点甚至错误熟视无睹,只是在批评或指正时应做到真诚等等。

其三,理想层次的德育内容。这是对各项原则层次德育内容的高度概括,是学校大力提倡的、希望学生去追求的最高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行为境界。如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中国共产党、爱社会主义,舍己为人、公而忘私、无私奉献,维护法律尊严、伸张人类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等等。

德育内容的三个层次教育对学生的行为具有不同的教育功能:理想层次的德育内容主要起激励作用,原则层次的德育内容主要起指导作用,规则层次的德育内容主要起规范作用。由于起激励作用的德育理想在中小学阶段实现的程度较低,加上德育理想一般较为宏大、抽象,不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教师一般也只是发发倡议、喊喊口号,很少也很难去监督学生的发展水平。相比而言,起指导作用和规范作用的原则和规则层次的德育内容,因其可操作性较强,则较便于实施和监控。同时理想层次也必须通过原则和规则层次来落实,所以我们与其空喊口号,让德育理想成为空中楼阁,不如立足实际,脚踏实地从规则与原则层次做起,让德育理想“落”下来,变得实在些,也许这样反而会收获“理想”的果实。

二、中小学德育内容的重点

依据德育内容三个层次的划分,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的重点应当包括或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

基本道德是个体生活的基础性道德要求。基本道德往往是历史上传承下来为人类社会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我认为道德教育在内容上要选择那些相对恒定的德目来进行。比如勤劳、勇敢、诚实、守信、公正等基本德目。这些德目虽然具有历史的、民族的、文化的差异,但他们包含着人类文明共同的、基本的价值取向。我认为这些基本的东西要通过价值传递给下一代。”[1]“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我们总将有着和我们祖先同样的需要。那就是,愉快、勇敢地度过我们的一生,和周围的人友好相处,保持那些指导我们更好成长的品质。这些品质是欢乐、爱、诚实、勇敢、信心等等”。[2]

德育的基础正是要教会学生做人。所以诸如公平、正直、诚实、勤劳、勇敢、仁爱等等基本的道德品质应当成为中小学德育的奠基性内容。

2.国民公德教育

国民公德教育是指通过德育对本国的国民给予的一种作为合格国民(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的公共政治立场、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法制观念等的教育。它的目的在于形成本国国民基本的集体意识、国家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主要包括德育内容中的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

为何强调在中小学加强国民公德教育呢?第一是因为,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主与法制意识对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当前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教会学生采取一种积极关心、参与建设的集体主义的立场,在对集体至上和利己主义理性思考的基础之上,结合集体利益第一的原则,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巩固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将抽象的爱国与现阶段爱社会主义、积极准备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结合起来,将狭隘的民族主义与爱护世界和平、维护全人类的福祉、做世界的中国人结合起来,将民族自尊、自信心与虚心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文化结合起来,将爱国情感与实际的、点滴的爱国行动结合起来,而不是“网络上那么多豪言壮语,可在现实中情况却似乎正好相反”[3];将崇尚高尚的道德品质与遵循最起码的社会道德防线——民主与法制结合起来,将善良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热情与遵循民主与法制的方式结合起来,将公民的权利意识与公民的义务意识结合起来。第二是因为,当前我国中小学的国民公德教育显得有些空泛与理想化,未能取得较好的实效,同时随着国际交往的频繁,出现了崇洋、丧失民族自信心的不良倾向,一些人甚至不顾国格而走入歧途。因此,清务必“尊重你们的国家和文化。你们可以穿得像个法国人,说话像个日本人,但请你们内心一定得是个中国人”。[4]

3.社会公德教育

其实社会公德教育和国民公德教育可统归为公德教育,之所以将两者区分开来是因为,第一,两者虽都属于公共品德(道德),但公共的领域不同,国民公德侧重于强调在国家生活中怎样处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而社会公德则侧重于在社会日常公共生活中怎样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第二,我国传统上较重视“家”与“国”,而忽视了处于两者之间的社会生活,导致了在一些社会公共领域中社会公德意识贫乏的局面。如当众喧哗,在公共场所吸烟、不讲文明等等。

社会公德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让学生不论在学校、在家庭还是在公共场所都能自觉遵守文明行为规范。“‘文明行为习惯’的内容广泛,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看起来似乎全是日常小事,但却是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内涵的标志或表现。”[5]文明行为教育的具体内容很多,诚如《小学德育纲要》所强调的“教育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他人,对人热情有礼貌,说话文明,会用礼貌用语,不打架、不骂人;初步掌握在家庭、学校、社会上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礼节;遵守学校纪律和公共秩序;讲究个人卫生,保护环境整洁;爱护公共设施、文物古迹,爱护花草、树木,保护有益动物”。

文明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应当同对个体内部心灵的精神培育结合起来,避免出现外表很有“教养”,实则虚伪、狭隘的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同时也需要注意,行为规范也是人为的准则,具有相对性、发展性、动态性,“应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有关规范的制定、修改和执行当中去,让学生做规范的主人而非奴隶”。[6]

4.家庭美德教育

家庭道德关系处理始终是个体人生的第一议题。家庭美德教育既关系个人的幸福,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风尚。中国是一个十分注重家庭伦理的国度,中国人始终相信“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明确指出:“爱国主义的神圣情感来自母亲。”[7]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传统的家庭价值观念正在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如离婚率上升已成为学校德育的不利因素之一。从这一意义上说,我们也应当未雨绸缪,在学校德育中加强家庭美德教育。

家庭美德的教育内容也是很广泛的,诚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强调的“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5.信仰道德教育

“所谓‘信仰道德教育’是指以终极价值体系建立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在中国的文化和体制之中,其主要内涵是:第一,要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第二,要进行理想教育。”[8]儿童、少年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教育应当成为中小学德育的重点内容和根本任务。

理想是人奋斗的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憧憬与追求,是人们奋发向上的源泉。青少年是充满着理想的时期,向青少年进行理想教育,始终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理想也是人的精神内核之一,理想的培育是德育的最高目标,同时也是德育工作的基础。只有确立了正确的人生理想,学生才可能有健康、自觉的价值生活,才能有真正合乎道德的行为,形成真正的文明行为习惯?

以上分析了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的三个层次及五个方面的重点,其实这种区分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有一定的阶段性与针对性。实际上,德育内容的每一个方面都应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我们应当努力吸取世界各国德育的先进经验,结合国情,遵循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将学校德育的内容进行不断优化和落实,以取得较好的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89.

[2]商继宗.中小学比较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95~196.

[3][4]Yaleon.让中国人汗颜的帖子[J].读者.2004(2).29.

道德教育篇6

【关键词】科技教育人文教育道德教育

***

20世纪,科学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带来了人类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和人的智力、体力的巨大解放。但是,由于片面强调发展科技而忽视人文教育,也给人类生活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诸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溃乏、科技犯罪和道德颓废等。这些问题正成为影响全球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阻力。回顾过去,深刻反思,人们认识到:只有科技的进步并不能促使人类全面幸福,只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才有利于人类走向彻底解放。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关注对年轻一代的人文教育,重视思想品德教育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

本文将从探寻原因和介绍几个国家德育发展状况两方面,论证上述结论。

一、原因的分析

(一)崇尚科技教育,轻视品德教育造成严重后果

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生产达到了空前发展,人类从中获得了巨大利益。科学知识爆炸性增长,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现代化生产日益电脑化、智能化、信息化,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获得了充分的闲暇与物质享受。以上这些,充分显示了科学技术的功利性价值和实用性价值,容易使人们认为科学技术能解决人类的一切问题,产生“科技至上”思想。学校教育中,科技教育被摆到了绝对重要的位置。重视理科教学,关注智力开发,增加对科技教育的投入,这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发展教育时不约而同的选择。与此同时,道德教育近乎荒芜,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仅仅作为一种点缀,被淹没在庞大的、完备的科技教育体系之中。

科技教育长期独占教育领地,使其自身的局限性日益暴露出来。一方面人们发现,造福于人类的科学技术如果不能得到合理利用,同样可以残害人类。比如二战中,美国的两颗原子弹使日本广岛夷为平地;日本侵略者在中国进行的细菌实验到了惨绝人寰的地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的阴影至今还笼罩在人们心头。1955年52位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发表了著名的《迈瑙宣言》,他们说:“我们相信科学是通向人类幸福之路,但是,我们怀着惊恐的心情看到,也正是这个科学在向人类提供自杀的手段。”[①]此外,为了发展科技,人类疯狂地向自然索取,造成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日益加剧,直接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另一方面,片面强调科技教育,轻视道德教育,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人际冲突、利己主义、吸毒、、、暴力行为等大量充斥。最为严重的是,这些问题大多发生在青少年身上。日本警方公布的报告表明:1986年,14—20岁的中学生因违反刑法而被检举的人共计292286人,与1976年相比,增加50%。1988年1~6月份,中学生犯罪案件急剧增加,杀人、抢劫、、伤害、暴力、盗窃等案件,占各种犯罪案件的46.8%。[②]美国也有类似报道:在全美各地进行的一次抽样调查中发现,在127所中学的15900名高中学生中,竟有49%的人在使用麻醉品。早孕现象也十分令人担忧,仅1985年,就有75000名十几岁的女学生怀孕或作母亲。[③]

道德危机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危机之一,引起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普遍关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题为“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在讨论分析21世纪人类面临哪些挑战的问题时,被列为第一位的是道德、伦理、价值观的挑战,并因此将会议主题定为“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会议号召人们学会关心,关心个人、他人、群体、全人类;关心社会、经济、生态、全球生存环境;关心真理、知识、学习等生存技能及其人道取向。因为,只有关心才能较好地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二)未来社会的竞争是人的竞争,道德教育有利于开发人类潜能

人类发展的过程就是竞争的过程。20世纪以前,人类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人类向自然的挑战。20世纪以后,人类的竞争则以人类向自身的挑战为主。一方面因为,经过人类长时期的挖掘,自然界的能源近乎枯竭。今天正以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一系列问题向人类发出警告,使得人类不得不收起砍向自然的利斧,将目光转向人类自身。另一方面原因在于,科学的进步,现代化的发展是以人类自身的发展为基础的。未来社会,科学更加高深,现代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越发需要对人类潜能的挖掘。相对于自然的开发来说,人类自身还是一个神秘的、尚待进一步开发的巨大宝藏。当今社会,哲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纷纷将研究重点转向主体化研究,正是人类开发自身潜能的一种趋势。

就现代科学水平而言,人的潜能到底有多大,一时还难以说清。不过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人类道德的巨大潜力及其对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决不能忽视。原因有二:

第一,当两个人或两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基本相当时,道德水平往往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美国学者普丽西拉·玛丽和安娜·布利克通过对美、日两国的经济、教育、管理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得出结论:在日美两国的竞争中,日本人不断取胜的奥秘在于日本民族坚韧的品质。两位研究者在文章中引用其他学者的论述表明自己的观点,“现代日本社会基础的基本构成因素之一便是由过去保持下来的持久的坚韧的精神。现代日本最有运气的是远在西方工业影响尚未到达本国海岸线之前,坚韧精神就以现代日本人的一种基本性格而存在。坚韧的品质深深植根于日本人的心灵,它萌发于生命的幼芽,伴随终生。”[④]他们说,这种坚韧的性格不仅表现在日本儿童完成艰苦任务时所具有的持久力比美国儿童强。还表现在日本母亲很早就将孩子送入学前班,让他们适应独立生活和集体生活。还有日本雇员表现出强烈的完成任务的愿望和对所在公司的认同感,而美国雇员则表现出旷工率高,失业率高,雇员流动率高。[⑤]

我国学术界关于“非智力因素”的研究也证明了上述观点。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动机、情感、意志、理想、追求、事业心、敬业精神等非智力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巨大作用不容忽视。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指出: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和能力的发展都有作用,主要表现为动力作用,定型作用和补偿作用。他说:“任何有成就的人,他们都热衷于自己的事业,甚至达到了入迷的程度。天才的秘密就在于强烈的兴趣和爱好。从而产生无限的热情,这是勤奋的重要动力。”[⑥]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研讨会”上,澳大利亚未来委员会主席埃利雅德博士介绍了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于未来人都应掌握“三张教育通行证”的讨论。一张是学术性的,一张是职业性的,第三张则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他认为过去人们往往重视前两张通行证,而忽视人的事业心和开拓精神。如果一个人缺乏这方面的素质,学术和职业潜能就不能发挥,甚至变得没有意义。

第二,未来人类所面临的挑战已远远超出个人、地区和一个国家的范围,尤其需要道德的力量将人类凝聚在一起,共同发展。美国卡内基促进教学基金会主席欧内斯特·L·波伊博士在专题报告《学术水思——教授工作重点的领域》一文中指出: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转变是从重点培养竞争到重点培养合作。“如果我们的学院和大学不能帮助学生超越自我去看问题和更好地理解我们世界相互依存的性质,每一代新人有责任感地生活的生活能力将危险地遭到削弱。”美国一教改报告强调:“对共性的主张必须予以充分肯定。所谓共性,我们是指……帮助学生超越个人利益,了解自己周围的世界,发展一种公民和社会责任意识,发展作为个人的他们如何能够为他们自己也是其中一员的大社会做出贡献。”[⑦]英国剑桥大学戴维·哈格里夫斯指出:“所有学校都应开设一种专为多元文化社会制订的共同公民教育课。这种社会需要一些基本的共同价值观以产生国家内聚力所必需的社会粘合剂。[⑧]

上述学者们的远见卓识来自于他们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清醒认识。首先,现代化生产以系列化、集团化为特征。每个人只能承担生产线上的一个流程,没有个体之间的相互合作,整个社会生产将无法正常运作。在这里,个人的存在既是别人发展的条件也是别人发展的结果。一个人不能以道德的人格参与社会生活,就无法拥有生存空间。其次,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竞争加剧,经济和贸易竞争地区化、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日益明显,将世界各国推向了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的发展格局。从而使得国与国、地区与地区间的竞争中,任何单一力量都不足以对抗结成集团的竞争对手。再次,当今人类共同面临着一系列的来自自然的威胁,能源危机、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问题根本无法用国界加以限止。人类必须倡导一种“全球合作精神”,共同担负起保护环境、珍惜能源、拯救人类的责任。这不但需要当代人的觉醒,尤其需要通过道德教育唤醒青年一代的责任感。

二、一些国家重视道德教育的具体做法

(一)以美、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

美、日属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顶尖国家。但经济的发达、物质的充裕并没有带来社会道德水平的同步发展。相反因道德滞后而引发的社会问题正成为影响社会进步的严重障碍,使两国政府痛下决心,制订政策,加强对年轻一代的道德教育。

1988年10月,当时的副总统布什在他的教育战略设想中呼吁“把道德价值观的培养和家庭参与重新纳入教育”,“教会孩子区别正确与错误”,“摒弃“价值自由观念”。他引用马丁·路德·金的话说:“不仅仅发展学生智力,智力+品德才是教育的目的。”美国华盛顿D·C《大西洋月刊》的著名编辑詹姆斯·费劳斯(JamesFallows)在《美国人眼中的日本教育》一文中指出:“我们应当向日本及东亚其他国家的学校学习,强调发奋努力的重要意义。美国的教育家们抱怨,学校担负着过多的道德和社会使命,这妨碍了真正的教学,但日本学校承担的道德使命更明确,尤其在小学。”[⑨]现任美国课程发展与管理协会、国际教育委员会主席S·拉姆勒指出:“为培养二十一世纪的公民,我们必须不断设法帮助学生学会‘用他人的眼光、心理、心态来看待事物’”,“建立一种要求我们为地球上人们更好地生活负责的价值体系。”[⑩]

上述引言表明,加强对年轻一代的道德教育已成为美国各界的一致呼声。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希望学校承担起道德教育的责任。1992年春天,美国一些行政组织与研究机构共同拟定了一份《阿斯彭品格教育宣言》,呼吁学校恢复传统的品格教育模式,认真向学生传授“尊重、责任心、可靠、关心、公平、正义、公民美德与公民素质”等核心价值观。1993年2月,一个全国性的“品格教育伙伴”组织成立,其中心工作是“在我们的青年中发展公民美德和道德品质,使我们拥有一个更富有怜悯心与责任心的社会。”与此同时,美国教育界对道德教育的责任感也明显提高。两位教师著文说:“无论如何,学校不可避免地要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我们需要建立一公立学校体系来帮助孩子们成长为道德上合格的社会成员。……学校德育应做到:帮助孩子认真去想,认真去爱,认真去做。”[①①]《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载文说,仅芝加哥一地“就有大量教师在10000多个班级中,悄然无声但扎扎实实地进行品德教育活动。”

日本面向21世纪的全面的教育改革开始于80年代。日本学者认为:日本的教育之所以出现荒废现象,一个重要原因是“战后教育忽视了德育”。于是呼唤德育,强调德育成为贯穿教改始终的显著特征。新教学大纲规定:“道德教育的目标是把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观念体现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具体生活中,为培养作为创造富有个性的文化,致力于民主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主动为和平的国际社会做出贡献的具有自主性的日本人,培养作为其基础的道德素质。”围绕这一目标的落实,当代日本道德教育突出了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全面性。新教学大纲规定,学校德育应着重帮助学生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关于自身——良好的生活习惯、坚强的意志、自主性和责任感、探索真理、发展个性。关于与他人的关系——礼节与言行举止、体贴他人、相互信赖、健康的异性观、宽容与谦虚。关于自然——热爱自然、丰富情操、尊重生命、人类爱。关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系——热爱集体、履行职责、义务与公德、正义、勤劳与奉献、热爱家庭、孝敬父母、尊师爱校、乡土爱、爱国心、世界和平。[①②]

第二,重视理科中的道德教育。日本学者认为,如果课程教学不能联系学生生活,就会使教学缺乏亲切感,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为了在理科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发展个性、养成广阔的胸怀,从70年代末开始,日本教育界研究和推广了“理科的人性化”教育。基本思想是:①培养人性丰富的儿童和学生;②使学校生活既宽松又充实;③重视国民共同需要的基础,进行适应学生个性和能力的教育。尤其重视讲解自然界与人类活动和个人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情感,要求从小学到高中一贯地进行环境教育,强化“人与自然共生”的观念,使学生自觉保护环境。[①③]

第三,充分利用多种德育途径。近年来,日本中小学对“道德时间”进行了大幅度调整,不再单纯讲解和灌输道德条目,而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如升国旗、唱国歌、生活指导、职业训练、公益服务、父母讲座、都、道、府、县德育共建等。1993年8月4日的《朝日新闻》登载了一条消息,公布文部省对中小学毕业典礼、升学典礼时升国旗、唱国歌情况的调查结果。[①④](见下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日本教育界对多渠道开展德育的重视。仪式学校升国旗唱国歌毕小学98.3(98.0)86.7(85.6)业中学97.8(97.6)82.4(81.4)式高中94.2(93.4)70.3(70.8)入小学98.2(98.1)85.0(84.0)学中学97.8(97.6)82.9(81.4)式高中94.4(93.6)73.4(71.6)

注:①数字为百分比。

②括号内的百分比为1992年的统计数。

(二)以新加坡和韩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

新加坡的一位前领导人说:新加坡生死存亡取决于人民精神教育的成败。如果一个民族只贪图物质享受,这个民族就不能成为意志坚强的民族,不能抵抗外来侵略,就经不起考验。新加坡政府把道德教育作为振兴民族的重要手段,从建国之初一直十分重视。新加坡是世界上将道德教育列为学校科目并正式施教的少数国家之一。从1967年起,道德教育一直作为必修课,在中小学课程中居首要地位。90年以后,重新修订《新公民学》课程,突出了以下课程宗旨: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维护作为社会组成细胞的家庭;提倡种族和宗教间的宽宏大量与相互体谅,协商解决问题的美德。为实现这些宗旨,学生每天在升旗仪式上朗读如下誓言:我们是新加坡公民,誓言不分种族、语言、宗教的异同,团结一致地建设公正、平等的民主社会,并愿为国家的幸福、繁荣与进步而共同努力。

新加坡学校的道德教育特别强调以下两点。一是提倡和推广东方道德价值观。政府认为:东方传统伦理观念中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仍适用于今人。如仁、孝、家庭和谐、礼、责任感、忠、信、诚、勇、毅力、义、协作精神等等,都被编入了学校的德育教材,系统地向学生传授。二是学校十分重视改革德育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体、为提高德育实效性,学校德育大胆借鉴国外有价值的德育方法,如价值澄清法、道德认知发展法等。此外,在教育教学中广泛采用现代媒体,如录音机、透明软片、投影仪、教育电视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目前小学德育课中,与课本内容配套的视听教材就占30%。

韩国是战后亚太地区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有关学者认为,促使韩国经济加速增长的原因之一,就是对教育的充分重视。二战结束以来,韩国共进行过六次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对道德教育的日益重视是这些改革的共同特征,尤以80年代以后的三次教改最为明显。开始于1982年的第四次教育改革以培养“新的韩国人形象”为目标,要求“新的韩国人”必须符合以下要求:①健康的人——强健的体魄、刚强的意志、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情感。②独立的人——自信、自主决策力、进取开拓精神、强烈的民族意识。③创造的人——基本学习技能、科学研究能力、理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的思维性向。④道德的人——正确的价值观、人类的认同感、优秀的公民意识、关心他人的精神。[①⑥]开始于1987年的第五次教育改革,确立了这样的指导思想:培养主导信息化、开放化和国际化的高度发达的21世纪社会的具有主体精神、创造精神和有道德的韩国人。韩国当局认为:国民的懒散习惯、封闭自尊、精神空虚、缺乏创造力等不良素质与21世纪的社会要求极不相称。必须通过课程改革,加强道德教育,真正改变国民精神中消极、落后的恶习,唤醒人们“实现自我”、“完善人格”的意识。上述思想在1992年的第六次教育改革中得到了进一步体现:将来的教育必须培养健康、自主、有创造性、有道德的人。

三、对我国的启示

(一)借鉴别国经验,重视道德教育

重视道德教育已成为世界发展趋势。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看到了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迫切性,并着手付诸实施。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刚刚起步,西方国家出现过的经济至上、拜金主义、道德荒芜等不良现象,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已有所体现。有人甚至以此为依据,抛出了“代价说”,认为经济的增长必须以牺牲道德为代价。的确,这是不少西方国家没能避免的失误。但我们必须懂得: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起步比世界发达国家晚了将近100年。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时间重演别人的悲剧,必须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加倍关注社会的道德建设,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道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全民素质的提高,从而为现代化建设创造基础。因为社会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

(二)更新德育观念,丰富德育内容

当今的道德教育已不再满足于抽象谈论“弘扬人性”,也不仅停留在国与国之间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与斗争,更不是简单的政治灌输。它从全球的角度,从“人与自然共生”的角度,从人类由竞争走向合作的发展趋势中,着力于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人类与自然和谐的问题;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的问题;人类潜能开发的问题;个体精神满足的问题等带有全球性、开放性、发展性、精神性的观念。面对这一现实,中国的道德教育必须尽快更新观念,与世界接轨,调整、补充、丰富我们的德育内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世界对话,才能以新思路搞德育,才能使受教育者了解世界,以便今后更好地参与国际事务。

(三)将学校德育重点转移到发展道德思维和培养道德能力上来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德育一直将德育的价值取向与德育过程混为一谈。总以为只要教师把道德观念和价值概念讲给学生,学生就能获得相应的品德。实际上,受教育者从接受道德观念到形成道德行为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必须伴随着道德思维水平的提高和道德能力的养成,才能保证受教育者自我道德素质的形成。否则就会使受教育者只背记大量的理论、条例,而在道德实践中却表现出不讲道德。现实生活中,不少人道德水平不高,道德行为欠缺,与我们的道德教育方式不无关系。重视发展受教育者的道德思维,培养其道德实践能力,使其具有较高水平的道德素质,这是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道德研究与道德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摆在我国德育工作者面前的紧迫课题。

注释:

①转引自鲁洁《道德教育:一种超越》,《中国教育学刊》1994年第6期。

②《日本中学生道德问题与对策摭谈》,《外国中小学教育》1995年第5期。

③转引自《美国道德教育的嬗变:从准则中性到泾渭分明》,《比较教育研究》1993年第6期。

④⑤《坚韧的品质+教育=日本经济的成功》,《外国中小学教育》,1994年第4期。

⑥《智力活动中的非智力因素》,《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2年第4期。

⑦《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与趋势》(第二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65~66页。

⑧英国《卫报》1994年6月17日《学校的十个规则》。

⑨《美国人眼中的日本教育》,《比较教育研究》1993年第4期。

⑩《二十一世纪的全球教育》,《比较教育研究》1993年第3期。

①①《美国学校德育的现状与改革》,《外国教育研究》1993年第1期。

①②《日本学校德育的历史与现状》,《比较教育研究》1994年第5期。

①③《日本中小学社会科的诞生与潜变》,《课程·教材·教法》1994年第3期。

①④《课程·教材·教法》1994年第1期。

①⑤《试论新加坡中小学的分流制度和道德教育》,《外国中小学教育》1993年第6期。

①⑥《韩国的中小学课程》,《外国教育资料》1993年第6期。

参考文献:

《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与趋势》,第二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EmphasisonMoralEducationMakestheCommon

TrendinEducationofEveryNation

TianGuoxiu

Abstract:Sincethe20thcentury,scienceandtechnologyhasbeengivenmuchpriority,meanwhilehumaneducationhasbeenneglected,whichcausedmanyproblemstohinderthedevelopmentofthe

道德教育篇7

    教育的根本是伦理道德,伦理道德是教你做人,人,在接受科学技术的教育,他能够为社会大众造福。为什么?他不为自己。伦理道德要是失掉了,人自私自利,他没有科技还好1点,有了科技,尽量整别人,起心动念1切作为决定是损人利己,他干这个。今天社会的动乱没有别的,就是这个,你们诸位想想,对不对?为了自己利益,置人于死活在所不顾,这还得了!这是世界末日。

    往年我在台湾,我听台湾同修告诉我,台湾的农民种植的蔬菜,菜拿出来样子好,真好看,拿到市场卖,大量喷农药。那个菜他自己吃不吃?他自己不吃,他自己吃的是另外种1点点,他自己吃,家里亲戚朋友他都关照那个菜不能吃,有毒。有毒拿到市场上去卖给人家吃,这不叫谋财害命?损人利己,这个话讲的很文明,讲得不好听,谋财害命,干这种事情。

    医生不错,念书念得很好,医学院毕业出来当医生,如果没有足够的钱让他满意,见死不救。什么原因?伦理道德教育没有了,你只偏重这1边。农家种粮食,米,我们看到米很漂亮,在市场上卖,米里面掺杂着滑石粉,所以很好看。他自己吃的米跟他卖给别人的米不在1起种,卖给别人的那些米,农药都很重,自己吃的是另外的,现在讲是有机的,他自己种植1点点,自己吃,自己用。卖给别人的那真正叫「损人利己,现在仔细想想,哪个行业不是干的「损人利己?好像不干害人的事情,我自己就得不到利益,这个观念错误!

    印光大师1生当中极力提倡《了凡4训》,什么用意?我发现他老人家针对现在众生错误的思想来对治的。《了凡4训》你要真正看明白,看懂了,你决定不会做害人的事情。为什么?害人是真正害自己。你得到那1点点利益都是你命里有的,你命里头没有的,你决定得不到。何苦害人?何苦用不正当的手段?大错特错!

    《了凡4训》要大力的提倡,让人明了,1个人1生在世间,确确实实「1饮1啄,莫非前定。你1生能得多少财富,命里定的;你能活多大岁数,也是命里定的,真的是「1生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但是佛法给你讲,命运有,但是命运不是1成不变,命运从哪里来的?是自己造作的。前世造作善恶业因,这1生得的吉凶祸福的果报、贫富贵贱的果报,自作自受。了解这1个事实真相,你可以改,我从今天之后,我积善积德,断1切恶,你的命运就改了。还是想念念占别人的便宜,想怎样欺负别人、整别人,你是损你的福报,折你的寿数,统统做错了,还自以为聪明。这些因素全都是教育。

道德教育篇8

【关键词】初中教育;思想品德;道德教育;问题与措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学校工作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以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为载体,开展初中生的道德教育,使道德教育在课堂中渗透,在细节中体现,在活动中发展,在家校联动中巩固,切实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文章首先指出了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德育教育的不足,随后分析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最后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提升道德教育质量的几点建议。

一、道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学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后,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内容的设置更加合理,尤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道德实践的培养。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可塑性非常之强,教师在思想品德教育课中有重点的开展道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仅对当前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的有效开展起到了帮助作用,也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成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教学内容上分析,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政治教育四大类,道德教育则是其中最基本、最关键的一类。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开展道德教育,一方面是教学内容上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学校“立德树人”教学观念的直接体现。

二、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德育教育面临的问题

1.教学观念传统落后,授课模式过于单一

初中思想品德与其他基础类科目相比,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能够在生活、社会中,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和体现。但是部分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形成了固化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手段、授课模式难以与时俱进的进行更新和转变。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教师片面的进行思想品德的理论知识灌输,要求学生背诵大量定义、概念,致使思想品德教育课气氛沉闷,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理论教育,缺乏课堂自主性和能动性。久而久之,很多学习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不利于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新课程改革后,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增加了许多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案例、故事,通过这种“举例论证”的方式,一方面丰富了道德教育内容,使道德教育内容不会显得空洞;另一方面,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忽略案例讲解,只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课堂趣味性降低,导致道德教育质量不高。

2.考核方式不尽合理,缺乏教学实践活动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得到了普及实施,但是在许多地区的初中校园内,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没有彻底根除。无论是教师、学校还是家长,为了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都以培养学生应试能力、提高学生应试水平作为初中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调查中发现,教师为了考试而教、学生为了考试而学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无论是安排教学计划还是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都紧紧围绕考试大纲来开展,要求学生对思想品德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进行背诵。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些道德教育也只能停留于纸面上,与思想品德教育中道德教育的初衷相违背。从学生角度来说,在教师、家长的双重压力下,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教学安排,被动的进行思想品德学习,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受到极大的制约,无论是学生个人的道德水平,还是心理素质都受到了负面影响。

三、思想品德教育中开展道德教育的现实意义

1.是培养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客观要求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对外界事物的辨识能力较弱,如果教师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法,提升思想品德课堂的兴趣性,给予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念指导,就可以使学生不断的实现自我提升和发展;反之,如果学生不能接受到正确的道德教育和价值教育,就容易受外界不良信息的诱惑,形成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价值观念,严重情况下还会走向违法犯罪道路。通过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开展道德教育,使学生具备是非辨别能力和价值判断意识,提高对外界不良信息的抵抗能力,这也是道德教育的目的所在。

2.是贯彻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的现实需要

思想品德课程中的理论知识是教育基础,社会道德实践是关键。因此,新课程改革后,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道德教育的社会实践方面,通过参加具体的社会活动,或是在具体的生活实际中,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践行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例如,在学习完“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这一章节内容后,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尊重他人,并在下节课让同学们讲一件自己在生活、学习中尊重他人的事。通过这种实践性的课后作业,不仅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能够让学生将所学道德教育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四、提升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道德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

1.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真正目标

教师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其自身的教学观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对于道德教育的开展|量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新课程改革后,教材内容有了新变化,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应当实现与时俱进的转变,以满足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来实现教学观念的转变:

第一,深挖教材内容,制定教学计划。内容完善、执行到位的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更加高效的开展,尤其是在教材内容革新之后,思想品德教师更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重新制定教学计划,以此来保证学生学习能够循序渐进的开展。教学计划的制定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的基本原则,教学中穿插一些趣味性的故事、案例,增加学生道德教育知识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第二,明确改革标准,树立教学目标。教师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改革要求和实际的教学需要,制定短、中、长三期目标,使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道德教育能够有层次、有梯度的进行。短期目标可以是对下节课或本章节的教学安排,中期目标可以是本学期道德教育所要取得的成果,长期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整个初中阶段所接受的道德教育,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社会道德习惯等。

2.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想提升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质量,完成预期的道德教育目标,就必须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探索欲望。

首先,教师应当提前做好备课工作,准备丰富的教学案例。思想品德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来源于生活,作用于生活”,因此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很多理论知识都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来体现。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有所接触,这样一来就减轻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例如在学习“学会调控情绪”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3-5分钟的时间,考虑生活中家长、自己在生气时是采用什么方式来进行自我控制的。然后教师利用自己提前准备好的案例,采取正反案例对比的方式,让学生自己选择正确的情绪控制方式,从而水到渠成的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其次,充分借助于多媒体等辅助教学工具。初中生对网络、多媒体有着极大的兴趣和热爱,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初中生的这一特点,科学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来提升思想品德教育中道德教育的教学效率。教师既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与道德教育有关的动画、视频或图片,使原本相对枯燥的理论内容直观的展现在大屏幕上,便于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又可以从多媒体上下载海量的教学资源,或是与其他思想品德教师进行教学经验的分享与讨论,从而实现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只是开展道德教育的一种辅助手段,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还应当从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取,教师要协调教学与实践之间的平衡关系,为学生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提供动力支持。

结语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中重应试能力教育,而轻道德情感教育、重理论教育而轻实践教育的现状,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将道德教育渗透到思想品德教学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思想道德水平,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祖国的繁荣进步培养出高素质社会主义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道德教育篇9

论文摘要:文章论述了图书馆治理道德的含义,并对如何进步图书馆的治理道德提出了三点看法。

在社会实践中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需要结成一定的组织!也需要一种行为往协调和控制组织内人与人、人与物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治理、治理的精华是沟通讯息,处理人际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而伦理道德是规范人的行为,协调人际关系,为了更好地发挥组织中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挖掘其潜伏能力,我们必须研究在治理过程中与治理有关的人际关系、人的心理活动,人的行为模式等,这就是所谓的治理道德。因此,研究图书馆的治理道德!是图书馆治理的内在要求。它可以促使我们更好地指导图书馆的治理实践。

1.什么是图书馆的治理道德

图书馆的治理道德是伦理道德在图书馆治理中的特定表现,是图书馆在处理馆员之间,馆员与读者之间以及图书馆与外部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它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是通过社会***、信念和传统习惯等非强制性的手段发生作用的。

我们以为,图书馆的治理道德有两层含义,一是图书馆治理者与被治理者的道德,即馆长、馆员和读者的治理道德。二是图书馆作为一个单位或组织的整体治理道德&这二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馆长、馆员和读者的治理道德是图书馆治理道德的基础!前者对后者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由于作为治理者的馆长的道德行为的选择,以及决策中的道德取向必然会决定和影响图书馆的道德规范!影响着作为被治理者,馆员及读者#的道德行为,在图书馆治理实践中,馆长、馆员和读者的道德具体化为图书馆的治理道德。反过来说,图书馆的治理道德是馆长、馆员和读者治理道德的具体体现。

图书馆馆长、馆员和读者的道德素质决定着图书馆治理道德的环境,图书馆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人的治理!也就是说对读者和馆员的治理,对人的治理决不是简单地用各种规章制度、行政条例就可以解决所有题目,还需要为被治理者营造有利于学习和工作的良好环境!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地发挥,这种安适的环境不仅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还包括良好的道德环境。

作为治理主体的馆长、馆员,其本身的道德素质对作为被治理者的读者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大专院校的图书馆、馆员的道德素质对大学生读者来说,影响更重大、馆长、馆员的道德信条、道德风范、道德实践对学生读者来说,会产生导向作用、同化作用及潜移默化的作用,馆长、馆员以良好的道德风采以身作则!对学生读者进行言传身教的教育!可以促进图书馆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发展。

现代化的治理中,图书馆的治理水平与伦理责任具有内在的同一性,一个单位或组织的伦理道德不仅会自然地融进其治理体系之中!而且合乎伦理的治理行为也是治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图书馆作为兼具学术性和服务性的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社会组织的分工来看,它不是一个以赢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它不追求利润,但它具有重要的社会责任,它必须处理好图书馆内部馆长、馆员、读者三者之间关系,必须处理好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外部关系。以此来获得必要的资金资源和外部环境,就社会责任而言!图书馆的治理道德、治理理念、治理模式对社会的文明和文化建设具有促进作用。图书馆在协调相应的社会关系时,既要依靠强制的社会气力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使自己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条件下往追求自己的正当权益。同时还要依靠治理伦理道德这种自觉的社会知己来支配自己的行为,使图书馆把自己的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大大地进步馆员伦理道德素质。

伦理道德与治理并不是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包容的,治理以一定的道德作为基础,道德推动治理水平的进步。在治理中蕴含着的道德意识。行为规范是图书馆健康发展的推动力,图书馆的治理必须合乎伦理道德的准则"假如把图书馆的治理比作一台机器。那么,治理道德就是使机器运行的油"我们知道!治理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它能否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道德觉悟,治理主要是对人的治理,对人的治理只要被治理者乐于接受!治理才能行之有效。这就说明治理要以一定的道德作为基础。因此,把伦理道德和现代治理很好结合起来,才能凝聚馆员的向心力,激励馆员的工作热情。才能协调好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营造有利于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社会环境,才能真正实现读者第一,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

2.如何进步图书馆的治理道德

为了进步图书馆的治理水平,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就必须加强图书馆的治理道德建设,进步图书馆的治理道德水平。那么,如何进步图书馆的治理道德呢,我们以为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2.1进步馆长、馆员的道德素质

作为治理者的馆长、馆员,在道德品质以及自信心,自控能力等方面的因素都对治理道德有着重要影响。反过来说!这些因素也是馆长、馆员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体现。要改善#进步图书馆的治理道德,就必须进步馆长、馆员的自身素质,一方面!在治理岗位上的馆长、馆员有一定的职权!特别是馆长,而馆里对其职权的运用很难进行严密#有效地监视、控制。所以权力能否正确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馆长、馆员的良心、知己。另一方面,!图书馆治理道德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馆长、馆员个人性德修养。假如馆长的素质低下!很可能造成决策失误,或者转向***。为了避免职权滥用,最好的办法是进步馆长、馆员的各种素质,主要是道德方面的素质。同时,要求馆长在治理活动中尊重馆员的价值,适应和满足人性要求,其本质在于激励馆员的积极性,发挥馆员的创造性!引导馆员们往实现预定的目标。因此,我们倡导把***#理性化思想贯串于治理全过程,治理眼前人人同等,实现以权为中心的治理向以人为中心的治理转变!让馆员们体会到自己既是被治理者,又是治理者!彼此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职务行为关系,每个人都在按规则履行着自己的岗位职责,把自己看成是图书馆的主人,参与图书馆的决策、计划和治理。

2.2馆长、馆员必须以身作则

道德准则要求治理者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图书馆里!馆长#馆员的言行起着建立某种文化基调的作用。这种文化基调同时具有示范和启蒙作用,并经常向广大读者传递和暗示某种信息。例如,馆长如不能任人为贤,而是任人唯亲,把和自己关系好的人进行嘉奖或提拔重用!则就表明拉关系、走后门这种不正之风能畅行无阻#行之有效。于是,关系文化,就可能在馆内盛行!从而使馆员把精力放在搞人际关系上,而不往脚踏实地工作!往创造业绩。假如馆长批评或惩罚不认真工作。只会拍马屁的投机分子,馆员就会明白,投机取巧不可取。还是脚踏实地往工作,往创造业绩。由此可见,馆长治理道德风范对馆内纪律和风气的重要影响。同样!馆员在对读者的治理中也要多从读者角度往思考题目!要以身作则,要求读者做到的,馆员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假如馆员在阅览室里大声说话,随意用手机打电话。这样,就会给读者这样一种印象。图书馆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神秘,与其他公共场所一样,随便唠嗑打。电话。假如是这样,图书馆岂不是变成了茶馆。所以,馆长、馆员作为治理者,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只有这样,才能严厉纲纪、治理有方,反之,就会风气不正,制度形同虚设,治理混乱。

2.3增强馆长、馆员的职业道德修养

我们知道,各行各业不仅有自己专门的业务要求,而且也有与其职业相对应的道德规范和准则,这就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个人性德行为最常见,最重要。最具体的表现形式,所以,要进步馆长,馆员的道德修养,就必须加强对他们职业道德的教育和练习,只有进行经常性地教育和练习,才能使职业道德的规范,准则转化为馆长。馆员的内在品质和行为习惯,职业道德的教育和练习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不论是馆长还是馆员,一方面要努力学习!学习好党纪法规,努力改造主观世界,树立起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道德信念与道德知己,同时果断抵制不良的道德行为,另一方面亦应该结合自己具体的职责。义务#任务和活动方式等,分别进行各种不同层次的人生观#道德信念#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彻底改正自身不良的道德行为,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忠于职守!做好本职工作!使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不断地进步"只要馆长。馆员的职业道德水平进步了,图书馆的治理道德水平毫无疑问地会同时进步。

加强图书馆的治理道德建设,说到底是图书馆现代化治理的实践需要!治理道德有很强的实践性,一种伦理道德假如失往了它的实践性!也就失往了它的全部精神内涵"图书馆治理道德体系一旦建立起来!将会极好地理顺治理者与被治理者之间的关系,将会充分发挥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热情#周到地为读者服务,使读者在良好的环境中利用文献,从而较好地达到图书馆的治理目标。

参考文献:

道德教育篇10

其实,性教育应从广义来理解,它不只是男女之间的两性关系问题,还包括正确对待男女的生理特点,男女之间的交往友谊、爱情、婚姻、家庭,以及应遵守的社会道德准则。所以,性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父母必须给予应有的重视。

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孩子头脑中一定会出现不少问题:“为什么人有男有女?”“爸爸妈妈怎么会生下孩子?”“为什么男女要结婚?”等孩子在生活中经常看到结婚的场面,在电影电视中看到一些男女亲昵关系,他们并不理解,如果父母也不教育,其结果是孩子头脑中装满了问题。对两性问题有神秘感,还有不少糊涂认识。如果孩子在家里得不到必要的解释,有时会产生错误的认识,甚至会走上歧途。

做父母的要引导孩子正确对待两性问题,要使孩子懂得:在男女之间,除了一般的同志和朋友关系外,还存在着恋爱关系、夫妻关系。这是个人的私生活,也是第三者不应介入的领域。

有的父母不仅对孩子回避两性问题,而且还跟孩子逗趣说谎,什么“你是在大白菜地里拣来的”“你是在商店里买来的”等。父母的这种做法只能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当孩子知道是爹妈生的之后,反而会认为父母在说谎。

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来考虑性教育的方式和内容。特别是当孩子已经产生这方面问题时就不要回避,而应该因势利导。当男孩子性开始成熟时出现冲动、遗精等现象,女孩子在青春期来到时出现月经、隆起等现象,这时,父母要利用机会给孩子讲些必要的性知识及生理卫生知识。父母在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时,一要耐心,不就事论事,二要将话题引到人与人关系的道德伦理准则上来,要讲清什么叫爱情和友谊,怎样对待爱情和友谊;还要教给孩子懂得男女之间的礼貌,哪些话不该讲,哪些事不该做;既要反对封建观念,又要注意男女有别。一般情况下,男孩子的性教育由父亲及祖父承担,而女孩子的性教育,母亲及祖母应主动去做。

父母要尽量排除一切使孩子过早发生冲动的事。要教育孩子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养成卫生习惯,适当从事文娱活动和体育锻炼。要指导孩子阅读课外书刊,选择适合年龄特征的读物,特别要防止阅读黄色书刊。

孩子穿的衣服不要太紧;不要过多地吃巧克力、喝咖啡;晚饭不易过饱,少吃油腻及辛辣食物。否则,会促使血液流向小骨盆及生殖器官,导致冲动。

父母,特别是母亲,愿意和孩子睡在一起,百般抚爱。这当然是可以的,孩子不但需要生活护理,还需要母爱,但要掌握分寸。孩子大了,就不要跟父母睡在一起。对孩子的过分抚爱和拥抱亲吻会刺激性机能区和过早发展。

有些父母,对自己儿子跟别人的姑娘交往表示不满,对自己女儿跟别人的男孩子交往加以指责。如果父母没有发现孩子受到不良影响,就要正确对待,加以引导,不要责备。其实,男女孩子之间的友谊对形成健康的心理能起到良好的影响,还能帮助孩子们获得各方面的生活经验。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对男女孩子的性教育内容与方法是完全一样的。在教育男孩时,要考虑到这是未来的丈夫和父亲;教育女孩时要考虑到这是未来的妻子和母亲。因此,应该逐步地从各方面培养他们应有的品质和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