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十篇

时间:2023-03-14 20:10:53

农村教育

农村教育篇1

1农村教育环境及教育现状分析

1.1农村学校教育目标错位。在农村,升学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升学是农村基础教育追求的唯一目标,教师为升学而教,学生为升学而学。并由此引发一系列其他问题:学生厌学、辍学;教师职业倦怠;新课改“穿新鞋走老路”;学校德育无暇顾及,学生以及社会道德水平下滑。

1.2农村教师队伍令人担忧。

1.2.1农村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教师教非所学、学非所教现象普遍,文凭学历与实际能力有较大差异,即便这样,农村教师队伍还存在“层层拔高”的情况,致使骨干教师缺乏,青黄不接。同时农村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年龄结构不合理,老化严重,后继乏人情形日益严峻;学科结构不合理,音乐、美术、体育、英语等科目教师缺编尤为严重,一些非考试科目基本上不开。

1.2.2农村教师队伍不稳。目前,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尤其是农村骨干教师严重流失,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经济收入较少、工作环境较差、子女入学及住房得不到解决等突出问题的影响,大量农村教师纷纷流向条件较好的城镇中小学校,这种不合理流动一方面使农村师资力量日趋薄弱,教学质量大幅下降。优秀教师的频繁流失造成农村学校教师队伍人心思动,不能安心于本职工作。不解决农村教师队伍稳定问题,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只能是空中楼阁。

1.3农村家庭教育的“无能”与“缺位”。对孩子的教育、情感的培养、性格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候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的家庭教育,在农村,由于农村家长自身素质不高,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着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等问题,具体表现在:管养不管教,教而不得法,重智轻德几个方面;更有部分农村家长,双双进城务工,将孩子留在农村,并托付给其他人代为照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淡出”使得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1.4农村社会大环境对教育有不利影响。社会环境对农村教育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①当前在农村普遍流行的“上学无用论”影响在校生及其家长,使部分学生在失学的边缘徘徊;②农村许多营利性娱乐场所将黑手伸向了在校生,许多学习成绩原本优秀的学生因为迷恋网络游戏而导致成绩急剧下降,厌学、逃学以致最后辍学。家长、老师为此头疼却无计可施。

2解决农村教育现存问题的对策

上述问题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关爱、关注、关心农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1真正提高在职教师队伍的素质尤其是一线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今天的教师素质影响甚至决定着明天的学生素质,切实提高农村在职教师的的业务素质迫在眉睫。应深入调查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困惑,了解新课标实行过程中存在的真正问题,制订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明确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和途径,使在职教师的培训工作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可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途径的狭窄,激励机制的贫乏,使得这个非常重要的专业团体缺乏应有的生机与活力。因此应进一步提升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专业地位,促使农村教师在工作中形成职业满意感,从而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

农村教育篇2

itfacesasystem,policiesandruraleconomicenvironments.Thereformoffinancial

systemchangethestructureofrevenueandexpenditurebetweencentralandlocal

governments;thechangeoftaxesandfeessysteminruralareasisbeingcarried

out;andruraleconomyandpeasants’earningsareonlyundergoingslowincrease,

etc.Alltheseaffectinputsofruraleducation,andleadtomoreandmoredifficulties

tothedevelopmentofruraleducation.Becauseruraleducationdevelopmentisa

fundamentalwayforresolvingagriculturalandruralproblemsinChina,strategic

measuresshouldbetaken.

【关键词】农村教育/现状/困难/对策

ruraleducation/statusquo/difficulties/countermeasures

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其发展状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农村教育既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农村发展状况的重要表征。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在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农村教育获得了长足的进展,而9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财政体制与农村经济状况的变化,农村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严重的困难,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面临经费短缺的困难,继续提高教育水准更是举步维艰,城乡教育与知识差距明显加大。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改变,不仅影响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更将影响社会的公正与稳定乃至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把农村教育作为一个战略性问题进行全局性的思考与筹划,实在是当务之急。本文只是就普及教育角度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以期引起重视与讨论。

一、现状

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中国(内地)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5%,人口素质低,文盲和半文盲人口2.19亿,在农村就业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占35.9%,小学文化程度者占37.2%,每万人口大学生数为4名,平均文化程度为4年,这种状况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沉重包袱。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的优势,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影响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战略性任务。

农村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主要部分,其普及程度及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全国普及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实现程度。2000年全国小学553622所,其中城市32145所,县镇81184所,农村440284所,分别占5.81%,14.66%,79.53%;小学在校生数130132548人,其中城市18166507人,县镇26928904人,农村85037183人,分别占13.96%,20.69%,65.35%。初中学校62704所,其中城市14473所,县镇20852所,农村41942所,分别占18.73%,26.99%,54.28%;在校生61676458人,其中城市10346351人,县镇17045443人,农村34284664人,分别占16.78%,27.64%,55.59%。如果从教育民主化的要求来看,没有农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就不可能实现中国教育的公平原则,更谈不上教育的现代化。

农村普及教育正在全面展开,并且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从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公布后,全国分三片地区推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2000年,全国有2410多个县通过了九年义务教育的验收,人口覆盖率达到85%,扣除城市人口,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地区的覆盖人口也达到54%左右。普及教育对农村社会起了动员作用,重教兴教蔚然成风,办学条件明显改善,许多地方农村学校的校舍确实是当地最好的建筑之一,为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初步形成,并对普及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保证与推动作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调动了地方政府主要是县乡两级政府的积极性。在这种体制下,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实际上是由县乡政府和农民共同负担:教师工资由县乡政府和农民交纳的农村教育费负担;学校建设和设施由农民集资;学校公用经费向学生收取杂费。过去提倡的“人民教育人民办”,农民说实际上是“人民教育农民办”,县级以上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主要承担了城市的教育投入,而农村教育经费则主要落到了县级以下政府和农民身上。

农村已经实现的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还只是初步的,是低水平、不平衡、不巩固的,其中还存在一些“水分”,而城乡的差距扩大正在加剧,是一个严峻的现实。据90年代中期的统计,全国只有40%左右的小学和50%左右的初中达到了原国家教委规定的实验仪器和图书配备的标准,由此推断农村中小学绝大多数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在有些城市投入上亿、甚至数亿元建设所谓“标致性学校”或“示范性学校”的同时,乡村不少学校却在危房里上课;城市有的学校建设超标准的健身房、温水游泳池等高于当地居民生活水准的豪华设施,而不少乡村学校的学生买不起必需的书本,教师得不到必要的教学材料。当然,这些现实是现阶段城乡差距的反映,但是教育体制和政策在缓和还是加剧这种差距上是有重要作用的。我们这里讨论的重点也就是这方面的现实问题。

二、困难

财政体制的调整影响农村教育的体制基础,县乡政府财力难以承担原先分担的财政责任。20世纪80年代中期确定基础教育实行地方政府负责的体制时,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财政包干、分灶吃饭,扩大地方政府的财力,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比例,从80年代初的40:60,变为90年代初的22:78。地方政府财力的增强为支持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而9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分税制的财政体制改革,改变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结构,1998年中央财政收入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比例改变为52:48,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政府的财政收入日渐困难,而教育成本由于教师工资和教材等材料价格的上升而提高,许多地区单靠县乡财政已经难以承担义务教育的全部经费,贫困地区有的县乡全部财政收入还不够发放教师工资(例如甘肃省榆中县2000年全县财政收入7410万元,而财政支出13900万元);在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权放到乡级政府后,由于乡财政中的大部分是教师工资,容易被挪用,这样就连续出现了大面积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2000年曾达到180亿元,有的地区拖欠达半年以上,农村教育面临着经费短缺的严重困难。

农村正在全面进行的税费改革,势将给现有的农村教育投资格局以重大的冲击。农村税费改革将取消各种收费,改为只收一种农业税,这对于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农村经济和保证农村的社会稳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在税费改革中将取消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大部分教育集资,大幅度减少农村教育经费,全国农村教育费附加1996年240亿方,1997年269亿元,2000年151.97亿元,地方教育费附加25.94亿元,农村教育集资34.2亿元(1999年)。在农村地区,教育费附加是补充教师工资不足部分的经费来源,而农村教育集资则是改善校舍和办学条件的主要经费来源。由于税费改革造成的经费缺口,只靠地方财政是难以完全填补的。仅以已经全面推行税费改革的江苏省为例,根据去年的调查材料看,该省2001年财政增加20亿元转移支付,用于苏北地区税费改革造成的缺额,其中10.6亿元用于教育,其结果是保证了苏北地区教师国标工资(现有教师工资构成中,大约60%左右是国家规定的工资标准,而40%左右是地方政府规定的各种补贴)按时足额发放,教师的这部分工资不再拖欠。由于苏北地区原先地方补贴约有一半以上的教师未发,现在矛盾不太突出,但长远来看这部分工资来源没有落实;而苏中地区现在国标和地方补贴都发,这次没有省财政的转移支付,地方财政只能支付国标工资,地方补贴并未落实,教师实际收入减少,反响强烈。据省财政厅估计如要解决地方补贴省级财政还要增加20亿的转移支付。即使这样,农村学校的校舍设施和设备添置仍然没有经费来源。江苏属于经济发达地区,地方财力充裕,其困难尚且如此,其他地区可想而知。如果没有中央财政的大幅度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可能会造成农村教育的严重困境。

城乡经济和收入水平的差距持续拉大,农村教师主要是骨干教师大量流失,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仍在扩大。大城市、中心城市、县城、乡镇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和工作、生活条件悬殊,一般县城的教师比乡镇教师的收入高出三分之一或一半,造成教师逐级向上流动,中西部城市的教师向东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流动,县城的向中心城市、乡镇的向县城流动,而流出的都是骨干教师,如四川省德阳市2001年已流出高中高级教师61人,有的部级骨干教师在参加部级培训时,就给沿海大城市挖走。与此相对应,农村又大量增加了代课教师,因为一名公办教师的工资相当于五六名代课教师的报酬,由于教育经费短缺,地方政府和农村中小学宁愿用代课教师,而不用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农村教育仍将不断滑坡,将会失去持续发展的条件。

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增长放缓,缺乏推动和支持农村教育持续发展的能力。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在80年代联产承包和90年代农产品提价的政策调整中,曾有两次明显的提高,1978-1990年,农民人均收入增加5.1倍但9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乡镇企业的调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农业劳动力过剩等原因,农村经济增长速度减缓,1991~2000年,农民人均收入增加3.1倍,农民实际收入增长甚微,有的地区和有的年份甚至下降,个别的还有入不敷出、种地赔本的现象,这势必影响农村教育的经济基础。而农村教育水平低,脱离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实际,相当部分学生厌学;学校收费提高,超出部分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高等学校收费过高,使贫困家庭失去继续学习的希望。这些因素造成农村地区教育与经济之间的非良性循环,农村经济基础薄弱造成农村教育办学条件差;农村教育落后,难以发挥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影响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优秀的人才很少留在农村任教,现有的教育也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突出表现在初中辍学率大幅提高,一般县在10%以上,有的县高达30%~50%,如任其发展,“普九”成果有可能得而复失,农村教育的基础将会因此而动摇。

今后若干年,农村教育面临着危房改造、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初中入学高峰、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四重叠加的校舍建设高峰,短期内需要大量基本建设投资,如不统筹规划,合理调节教育资源,将很难应对如此巨大的基建投资。

三、对策讨论

(一)调整并逐步完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与投资体制

适应财税体制改革的新情况,2000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明确了新体制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对于改变基础教育管理权限和经费分担责任层层下放,农村学校经费难以保证的状况,提供了制度的保障。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出发,形成体制实现的制度模式,从全国范围而言,最终应该制定包括农村基础教育在内的教育投资法规。作为过渡性措施,首先建立教师工资由中央、省、地、县几级政府分担的机制,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农村教师的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然后按照不同地区义务教育生均成本的额度,确定不同地区中央、省、地、县几级政府的分担比例,并以法律形式保证实施。为此,需要从现在就开始着手进行调查研究,确定不同地区义务教育的生均成本,并按不同地区财政收支状况,确定各级政府分担比例,作为制定投资法规的依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村教育经常性经费的按时足额拨付,农村教育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采取应急措施,缓解现阶段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困难

农村教育的投资体制与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国家财政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它的完善势必要经历一段发展过程,而目前农村教育的经费短缺不可能等新体制完善之后才解决,这就需要采取一些应急措施,主要包括:加大中央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发达地区继续发挥乡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管理和投资作用;在基本实现小康目标的农村地区,地方政府财力不能充分满足教育需求的阶段,继续实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政策,例如义务教育适当收取杂费、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单项教育集资等。当然,鼓励发展民办教育也是增加教育投入,满足社会多样化教育需求的途径。这里就增加中央政府对农村教育主要是贫困地区教育投入问题提些建议。2000年国务院召开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之后,中央财政增加农村教师工资转移每年50亿元,危房改造两年30亿元,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五年50亿元,还有其他用于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是历史上中央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增长最快的时期,对缓解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困难产生了明显的作用。但是,财税体制改革和农村教育发展所带来的经费缺口,仍然没有充分解决,仅以“普九”期间的举债而言,全国不完全测算约500亿元,近几年将要相继进行的大规模校舍建设更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近期维持学校正常运行的经费仍然难以保证,需要采取特殊的办法缓解困难,是否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下决心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真正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第一要务”,把农村发展摆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下决心压缩行政性开支(1991~1998年财政预算内教育支出增加3倍,而政府行政性支出增加4倍)和生产性建设中的决策成本浪费(例如有的生产性项目投资决策错误浪费达数十亿元之巨,据调查新疆某油田盲目决策建设石化厂,投资达24亿元,建成至今未能投产,每年还要支付一大笔维持费,把这样的经费用于解决教育经费困难对国家和人民会产生多大的功德),因此,完善国家预算审核程序和投资决策程序,就有可能把一部分经费用于教育主要是农村教育,把对农村教育的转移支付的水平提高到基本弥补税费改革后的缺口;另一方面在近几年内把国债的一部分用于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以缓解近期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高峰期的困难,现在许多地方政府用国债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市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有些“标致性工程”标准过高,经济效益并不高,不必要地加大城乡差距,如果从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加大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将产生更大的作用。因此,在现有的财政收支框架内进行适当的调整,有可能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而这方面所需的投入比之大型工程项目和城市标致性工程的投入要少得多,它所产生的作用和效益则是长久和深远的。

(三)中央与省级政府采取一些特殊政策,解决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燃眉之急

中央政府在“十五”期间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将极大地推进贫困地区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但是,因为它面对三片地区(包括少数两片地区)的相当数量的乡镇和学校,可能产生的效果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不能产生普及教育的整体性效果。根据笔者在一些地区调查的情况,有的地方行政部门领导建议能否从贫困地区开始首先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在此基础上逐步在全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在实施步骤上,例如可以在云南这样的办学非常分散的多山省区(小学办学点两万多个),由国家在乡建设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学生免交杂费、书本费以及住宿费和伙食费,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能保证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这对于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和初步实现小康的政府财政而言,适当向贫困地区实行倾斜是有可能做到的,而对于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面貌、全面推进现代化的事业则是千秋功业。

(四)加强城乡教育交流与互助,逐步缩小城乡知识差距

城乡知识差距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现在的问题是首先不要继续拉大这种差距,然后逐步创造条件力求缩小差距。跨地区的城乡差距有待于全国经济的均衡发展,而现在需要努力的首先是在一个县域范围内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据一些成功的地区的经验,现在有可能做到的,首先是政府公共教育经费和其他教育资源的分配应该按照公平的原则分配给每一所学校,农村“示范性学校”的建设既要有适当的超前性,更应有现实的可效仿性,即公平的竞争性,而且政府的教育经费不应只集中在个别学校,人为地制造不公平竞争的局面,就现阶段而言,政府的重点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更多地关注农村薄弱学校的建设,对于那些条件好的优质教育资源可以适当放宽政策,让他们增强自我造血的功能。其次建立城市与农村教师定期轮换的制度,可以先从年青教师做起,即规定城市年青教师要有在农村学校任教的经历,才能晋升职务或职称;还可以规定高中等院校毕业生从事教育工作,要先到农村学校任教。与此相适应,应实行在一个城市和县域范围内城乡教师工资标准统一(包括地方补贴),以便于城乡教师流动,有条件的地方(如江苏省江阴市)实行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工作提高工资待遇,并计入退休工资之内的政策,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改变农村教师素质低下的状况,为提高农村教育的总体水平提供基本的条件。此外,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发达地区的学校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包括校长、教师之间的交流任职,定期组织专题研讨,有条件的还可进行学生之间的交流,实际上这种做法不仅对农村学校、同时对城市学校都会有帮助。

在城乡学校、教师以及东中部与西部的交流方面,不仅是教育资源的合理使用,而且从现代化的进程而言,应该看作是现代教育与现代文明的传播过程,因为农村教育的现代化不仅需要现代校舍和教学设施的建设,更需要现代教育思想与教育模式的传播与实施,因此,人员的交流在某种程度上更为重要。可以在团中央现在组织的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基础上,扩大其范围,适当提高其服务期的待遇,让各类高校的毕业研究生到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服务1~2年,除了从事教育工作外,可以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培训教师,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因为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农村教育持续发展的根本条件。

(五)积极推进农村教育创新

处在社会转型和全球化背景中的中国农村正在和将会发生历史性的巨变,农村教育也必将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创新过程。如果说我国长期形成的农村教育传统与教育经验基本上是适应小农经济基础与社会环境的话,那么,当我国农村正在进入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新时期,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将会发生激剧的变化,农村教育的对象、功能、机构和体系都将需要有调整和变革,尤其需要有适合中国农村实际的教育创新。这可以说是中国教育创新的主要内容与时代使命,需要几代人在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上坚持不懈的探索。以下就几个实际问题提出一些想法,供研究讨论。

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协调发展,要从新世纪的实际出发,探索不同地区的新思路、新模式。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尤其是“公司加农户”“贸工农”以及各种专业经营、规模经营的发展,正在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组织,农村教育将扩展其内涵,不仅要增加农业生产与农业教育的科技含量,促进农业生产走向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还需要适应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培养和培训制造业和服务业需要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并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提供多种教育服务。在有条件的地区,各种教育机构应该逐步成为当地社区文化传播和科技扩散中心,带动地区现代化的发展。

农村教育篇3

【摘要题】农村教育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教育/发展对策

一农村城镇化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

《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城镇化条件已逐渐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

所谓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当前,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任务。

1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曲折的发展历程,我国城镇化水平(用百分比表示)已从原来的10%左右,发展至20世纪末的30%以上,现已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城镇化对农村地区教育决策产生着更加重大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见表1:

表1新中国成立50多年的城镇化水平

年份城镇化水平/%年份城镇化水平/%

195212.46198019.39

195715.39198523.71

196217.33199026.41

196517.98199529.04

197017.38199830.40

197517.34200036.09

197817.92200137.60

2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地区差异

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差异既表现在南、北差异上,又表现为东、西差异上。俗话说:“从南往北走,越走越保守;从东往西行,越走越贫穷”。

据2000年统计,各省(市、自治区)按市镇人口比重的城镇化水平排序情况见表2:

表22000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城镇化水平

附图

注:36.09%为当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平均数。台湾地区数字暂缺。

3城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

农村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其发展过程必然会显现出从量变逐步走向质变的发育阶段。

据美国城市地理学家纳赛姆(RayM·Northam)描绘的城镇化发展的S型曲线,城镇化水平在30%以下,为初期平缓发展阶段;30%~65%或70%,为中期高速增长阶段;70%以上,则为后期平稳发展阶段,与此相对应,工业化和现代化也在向前发展。

在城镇化的初期阶段,是农业社会,主导产业开始由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向第二产业(工业)转化。我国的西南边陲省、区,总体仍处于这个阶段。此时的社会进程基本上是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伴而行,现代化进程开始启动。

城镇化的中期阶段,是工业社会,在第二产业保持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第一产业比重进一步下降,第三产业比重迅速增加,主导产业开始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化。我国东部省、区基本上处于这个阶段。此时的社会进程是工业化推动城镇化高速发展,现代化进程开始加速。

在城镇化的后期阶段,这个国家或地区将进入现代化社会。我国除京津沪3个老直辖市和港、澳特别行政区外,其他省、区都未进入到这一发展阶段。

面对我国农村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势头,以及老直辖市、东南沿海、三北地区与西南边陲省、区间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我国农村教育需采取哪些相应对策,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

二城镇化对小城镇和乡村教育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由于城镇化的加速,在我国县(含县级市)及其以下的农村中,出现了占比重比以往大得很多的小城镇,它与乡土农村(又称乡村)的经济社会发育程度、人口集聚程度以及相应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程度等,都具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对小城镇和乡村教育有不同的要求。

1农村教育布局需做重大调整

我国农村教育历来以行政区划为基础予以布局,这一观念已陈旧落后。远的如“乡办高中、村办初中、小学办到家门口(自然村)”,早已被淘汰;就是“县办高中,乡办初中,村办小学”的格局也受到了城镇化和计划生育后学龄人口减少的冲击。如今,大部分行政村也办不成小学了。

而像北京市顺义区、上海市青浦区、山东省寿光市、四川省温江县等地,结合“二次创业”尽早以“大手笔”调整学校布局,按人口规模和转移趋势规划学校布局,不是按行政建制的乡、村分散人力、财力、物力,而是撤乡并镇或在中心镇重点加强初中校建设,在县城和有条件的中心镇设置与发展高中校,在乡镇或中心村办小学,取得了教育发展的主动权和良好的办学规模效益。

我们在注重教育规模效益的同时,对于那些一时难以搬迁的村落居民子女,也要以实行寄宿制、复式教学以及适当放宽老师配额等形式,保证儿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

2城镇化不同水平地区应有不同的教育格局

我国西南地区城镇化水平约在25%左右,西北地区城镇化水平约为30%,比起闽粤江浙的约45%和京津沪的70%以上,相距很远。因此,其农村教育结构格局也要有相应的差别才能应对。

在那些城镇化约在30%及其以下的地区,其农村教育格局仍应以县城为重点发展区域,形成以县城为龙头,由基础教育和职成教育两个系列组成的县、乡、村(行政村或中心村)形成的教育网络,并在大有发展前景的乡(镇)或新兴集镇的学校,预留出教育发展空间,以便随城镇化的进程而与时俱进。

京津沪这些城镇化超过70%的稳步发展区域,应该按县城或中心城镇、建制镇、乡或中心村这三级,稳定中、小学教育规模,着重提高教育对现代化建设的适应度,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在闽粤江浙等城镇化水平较高而又发展迅速的地区,除了在义务教育范围内注意均衡发展,保证办学质量外,非义务教育阶段也应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依靠有效机制引导教育投资向市场带动、工业带动、外向带动等有发展前景的区域集聚,以使这些区域的教育发展与其成为中心城镇的地位相称,发挥其做为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对周边城镇和乡村的示范与带动功能。

3劳动力不同流向区域,应有各自特色的职、成教育

在职、成教育的办学机制和内容方面,城镇化发育的不同类型区也应有不同的应对举措。

在以西南省、区为代表的城镇化水平低且发展相对缓慢的农村,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的人口流出区,因此,适应他们外出务工,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劳务的需要,提高其综合素质与实践技能,应成为不亚于为当地产业服务进行教育培训的一大重任。

在以闽粤江浙为代表的劳务输入区,当地居民应有较高的素质和实践技能,经营管理水平也需要有大的提高,京、津、沪地区更是这样;而对大量务工人员的再培训、对常驻的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以至全社会的终身教育也必须提上议事日程。

在那些有发展潜力的城镇或新兴城镇,其城镇建设和相应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都百业待举,专业人才和劳动力素质均不足以满足发展的需要。这种类型地区较为典型地体现了教育服务的全面化,农村教育不仅要为实施“科教兴镇”的发展战略服务,而且要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接受职业教育的个体不仅必须掌握谋生技能,而且必须有较宽厚的基础,为不断轮换从事多种职业、包括自谋职业接受再培训做好准备。成人教育也将成为让所有人自觉地和切实地参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不断学习的过程。

所有这些都说明,在农村地区,若不考虑城镇化地区与乡村教育的不同特点,认为城镇化的加速可以无视乡村和城镇教育的特点而照搬城市教育模式办成“一统天下”,就会脱离我国国情。因此,对农村城镇化发展阶段及其地区差异对农村教育决策的影响,必须加强研究,以保持乡村和城镇教育符合实际的决策与健康发展。

三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为农村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农村城镇化是社会发展中的巨大进步,其高速发展必然给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

1公民受教育程度及其综合素质需有较大提高

城镇化不仅是城镇人口的集聚过程,而且应该是集聚资本和可用资源,发展二、三产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关系,实现农村社会转型和传播城市文明的过程。

显然,低文化程度低素质人群,是难以适应这种集聚和发展需求的。据浙江省的抽样调查,1997年农业从业人员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劳动力与1990年相比,文盲半文盲减少了2.5倍,小学程度者减少了近1倍,初中程度者略有增加,高中及以上者增长了1倍。

从农村(含乡村和城镇)人均收入差异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据浙江省1997年对270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受教育程度为大专及以上、中专、高中、初中、小学、文盲或半文盲农户,家庭人均收入比值约为1.58:1.28:1.07:1.01:1:0.8,说明在接受较高普通教育基础上,再接受对路的专业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使其收入增长幅度较大。

上海市青浦区老教育局长施家琦多年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认为:发展农村幼儿教育对弥合与城市学生的综合素质差距至关重要。因此,农村教育应在巩固普九成果提高质量的基础上,向两头延伸,包括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和逐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也成为适应城镇化发展的应对举措。

2加强对农村居民的“离农教育”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民脱离农业生产,从农村走向城镇或城市,由农民变为市民或城镇居民。这种“离农”,不仅是一种工作的变动、空间的移位或称谓的变化,而且是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由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的重大转变。已经搬迁到城镇的居民,要从“内涵”上实现这种转变;尚在乡村的居民,要迎接城镇化的挑战,继续准备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和向城镇人口转移;留下少数务农者,也应是逐渐脱离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成为懂得现代科学技术、从事现代农业规模经营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也可能是“离农”而深造的“还乡团”。

对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出现的“民工潮”,应采取包括教育培训在内的恰当的疏导政策,使其适应城镇化发展对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的需要,实现有序流动。一些打工者自我投资学习技术,不少人已成为城镇建设甚至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栋梁之才,走出了一条从农民走向市民的成功之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为家庭和家乡走向富裕、文明、幸福,做出了贡献。

当然,我们说的“离农教育”,是一种“人离心不离”的教育,必须继续对学生进行知农、爱农、为农的教育。

3要把克服“小农意识”和倡导“城市文明”的教育提上日程

尽管城镇化发育程度不同的区域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还有很大的差距,但面临农村城镇化迅猛发展的挑战,农村各类型区都应把克服“小农意识”和倡导“城市文明”的教育提上日程。

农村教育篇4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义务教育还相当薄弱。九年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但由于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大量学生不能完成义务教育,关键在于辍学和流失的问题不能彻底解决,这既降低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又囤积下成批的低素质人口,甚至成为不断产生新文盲的重要原因。根据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2000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相当于初中一年级的文化程度,同期城市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2年,相当于高中一年级的文化程度。截至2001年,我国尚有522个县未实现“普九”,覆盖全国总人口10%左右的地区。

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滞后,大量初中毕业生无法升学,制约着劳动力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据各年度《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全国初中生平均升学率分别为50.7%、50.0%、51.2%、53.2%、58.3%和59.6%,农村地区还远低于50%。这表明有近一半的初中毕业生不能接受高中阶段教育,且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我国目前每年新增农村剩余劳动力有500万至600万,其中绝大多数是没有升入高中的初中毕业生。

义务教育的薄弱性和高中教育发展的滞后性,要求我们必须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开始渗透职业教育内容,否则,这些不能完成义务教育的学生和虽已完成义务教育但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学生,一毕业就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升学无门,就业无路,致富无技,步入社会后仍属于体力型劳动力,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劳动者在择业过程和就业之后的不适应对职业教育提出了要求

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劳动力总体上表现为低素质,在择业过程和就业之后存在诸多问题。

就业难度加大现代社会的大生产,其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对劳动力文化程度的要求亦越来越高,很多用工单位都要求受聘对象具有高中以上学历或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这说明,低文化和无文化的农业富余劳动力受市场竞争机制的约束,其转移难度明显增大,职业选择的余地也受到比较大的限制。有资料显示,全国城镇对熟练工人的需求达58%以上,而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技术素质离这种需求相差甚远。从农村劳动力的后备力量看,即使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但因他们在普通学校接受的只是升学模式的教育,很少学到实用技术和从业技能,最终多陷入升学无门、就业无路、致富无技的窘境。

就业岗位层次不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低下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层次的提高。低素质的“农民工”难以在劳动力市场上和“下岗职工”相抗衡,必然失去在城市“拾遗补阙”的机会,农民工往往只能选择在建筑、运输等部门干体力活,选择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就业岗位层次不高。

就业稳定性差低素质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经济周期的相关程度增大,一旦经济过热,如房地产升温、运输繁忙,“农民工”的用武之地就会增多;反之,一旦经济萧条,已经成为经济学家们研究课题的“民工回流”现象就会出现。这样一来,就使得曾经被一些经济学家看好的中国特色农民流动就业,随着经济周期而上下波动,这一点在2000年和2001年就表现得非常明显。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周期的固有联系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来。

可见,无论是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就业岗位的层次,还是从农民转业的稳定性来考虑,加强对准“农民工”——农村义务教育毕业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是当务之急!

(三)义务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最符合农村实际,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民的办学积极性

首先,从教育的角度看,基础教育系统在我国农村是最正规、组织最健全、农民花钱最多、在农民心目中也最有分量的教育体系。然而,在许多农村地区,它是否能对农村的社会经济产生明显而直接的促进作用却值得探讨。那些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毕业生,那些留在本乡本土就业的青少年迟迟不能进入角色,或虽然进入角色,却仍然按照传统方式从事农业生产。所以,在农村义务教育中渗透职教内容,以此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在是非常必要的,也最符合农村实际。

第二,从农民的角度看,渗透职教因素可增加他们对义务教育的支持程度,还可增加学生(未来农民)学习的自主参与程度。农民的支持首先表现在是否愿意对教育做更大的投入;其次表现在是否支持学生完成学业。但是,这两点均取决于农民是否感到教育对他们有着看得见的效益和作用。学生的参与程度主要是指他们是否对学习有兴趣,是否愿意把义务教育的课程学完。然而,依笔者所见,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在不少地方,农民投入并不十分情愿,学生亦有相当的隐性辍学率,特别是到初三,辍学就有相当的数量了。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的基础教育脱离实际,农民不予支持,升学无望的学生也实在无兴趣学下去了。如果在基础教育中适当渗透职教因素,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剂良药。

第三,从社会和经济发展角度看,由于农村的发展相对落后,人口相对分散,社会分工、职能分化也不如城市,因此,在农村义务教育内容中渗透一些职教内容是符合实际的,也是必要的。

渗透的可能性

(一)义务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内容的理论依据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包括初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国务院制定的《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要从实际出发,“农村尤其是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初中应适时注入结合本地需要的职业教育内容;也可以在初中教育的一定阶段,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流;有的地区可试办职业初中。”因此,在义务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内容,培养当地经济所需的有一定生产技能的劳动者和各种初级人才,符合《纲要》精神。

(二)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内容的特点

现行的各科教学大纲,在“教学要求”中,都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术,以及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工农业生产、第三产业、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从教学内容的可解性看,义务教育中的许多内容与职业教育是相通的,这就大大减少了增加这些内容的难度。例如,义务教育中自然科学的内容只要一具体化,就成为许多实用的科学技术;职业道德、法律、社会交往知识,也不过是义务教育中思想政治课的延伸,等等。

(三)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利机遇

教育部于2001年在全国38个部级实验区正式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目前全国共有1642个实验区的3500万中小学生开始使用新课程。新课程增加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历史与社会》、《艺术》、《综合实践活动》,以及高中的《技术》等必修课。新课程所增加的必修课蕴含了大量的职业教育内容。2004年秋季全国范围内2576个县(市、区)实施了义务教育新课程,约占全国总县数的90%,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全面进入新课程;普通高中新课程2004年在广东、山东、海南、宁夏4省区开始实验,到2007年,全国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

新课程改革为义务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提供了良好机遇。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4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对农村地区课程改革的指导和支持,紧密联系农村实际,开设一些职业技术课程。

渗透的途径方法

(一)加强义务教育文化课中职教内容的渗透

当前,我们应将在义务教育文化课中渗透职教内容作为重点,根据课程特点,结合教材中相关内容,有意识地渗透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我国普通学校现行的各科教材,特别是中学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地理,小学的自然学科与生产实践有着广泛的联系,完全可能使学生了解现代生产的基本原理,掌握一定的工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充分利用文化科学知识中的有利因素,加强教学与现代工农业生产的联系。各科教学都要重视实践环节,加强观察、演示、实验、操作、练习和实习作业,组织学生到实习工厂、实验园地以及校外挂钩的工矿、企业、农科所进行参观、实验、测量、探求,使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理解和掌握生产技术知识,将所学的科学知识和原理运用于实际生活,从中培养科学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判断力、创造力得到发展。

(二)进行农村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课程的整合

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课程内容严重地存在着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问题,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不能反映农业现代科技、农村社会发展的新内容,同职业需要很少联系,致使回乡初中毕业生在思想、心理、技术、劳动技能等方面缺乏从事农业生产的必要准备,难以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这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的农村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反思和重构,在农村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拓展职业教育课程,使农村义务教育课程和职业教育课程相互整合。要对现行的课程体系中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没有多少价值的课程进行革命性清理。除了正常开设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应当有区别地重点开设农村社区服务、社会实践课程及劳动与教育课程。这类课程的设置应根据本社区的地域特点及文化需要,体现出鲜明的职业性,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农村建设或经过培训后转入相应的行业服务。它可以作为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来开发,也可以融入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领域中去。

(三)实行“3+1”模式

过去,我国的大部分农村地区实行的是“5+3”模式,即小学5年,初中3年,目前进行的“6+3”模式转换异常艰难,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已经习惯了小学5年的教学体系,不愿意让孩子多上一年小学,这种思维模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从教学纲要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上看,小学6年过于松散,初中3年过于紧张,这也是广大一线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的共同感受,学制改革势在必行。我们认为,实行“5+4”模式比较合适,即小学5年,初中4年。初中实行“3+1”模式,即初中三年文化课学习结束后,根据学生接受水平和实际需要,进行一年的职业教育,使学生掌握初级技能。

(四)实施绿色证书制度

自199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农业部《关于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的意见》以来,在总结绿色证书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近年来,有些地方的教育部门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在农村初中引进绿色证书教育,即要求学生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除取得毕业证外还应取得职业技术培训合格证。具体做法是:在保证执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3+1”教育,即在三年初中教育的基础上,安排一年的绿色证书培训,学生就有了更为全面的学习和系统掌握农业知识和技能的机会,既奠定了学生升学基础,又为将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创造了必要条件。实践证明,根据本地实际,在农村普通初中阶段试行绿色证书教育是完全必要且可行的。

渗透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一)加强渗透宣传,创造适宜的舆论氛围

农村义务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是一种新事物,牵涉到学生、家长、教师、政府和社会等方方面面,必然会遇到不少困难和阻力。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政府、学校和社会能否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因此,我们认为,要搞好这项改革,当务之急是要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体大造舆论,宣传义务教育中渗进职业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使社会各方面充分认识这项改革对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必须突破传统的“质量”标准,端正教育内部以及社会各界的教育质量观,破除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把升学率和各文化学科考试分数当作检验、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学生学习质量的唯一标准的传统,树立全面发展的新观念。

(二)教材建设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最重要的问题是教材问题。教材建设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解决:一是文化课中渗透职教知识点,要求教师将教材中与职业教育相关的知识点挖掘、归纳、整理,在讲授文化课时有意识地贯穿其中;二是新增职教内容,结合当地实际,组织人力编写乡土教材;三是根据“3+1”模式,有选择地利用其他地区的教材。

(三)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是顺利实施“普九”阶段渗透职教的关键问题。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主要有四条:一是通过培训教育、引导教师树立职教意识,热悉职教政策,掌握职教动态,了解职教信息,以便尽快适应“渗透”教学;二是鼓励现有教师边教边学,自我提高,掌握相近专业知识,实现一专多能;三是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做法,选送部分教师到高职院校进修,培养职教专业教师;四是在社会其他部门选聘部分热爱职业教育、专业知识丰富、生产技能较高的专业人员来校任教。

(四)实训基地建设

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技能训练,而实训设施及基地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技能训练的提高。因此,重视实训设施及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主要途径有:一是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要根据所设职教内容,筹措资金,购置专业设施,开设实习基地,使基地建设与师资、教材建设并举并重,满足教学需求;二是个别职教内容由于校内条件制约无法开展教学,可通过校外租借、与企业签订租用合同等,建立长期稳定关系,保证教学需要。

(五)职教内容的选择

职教内容的选择要大胆跳出“农门”,不再局限于传授种植、养殖技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200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产业的比例为49.9%,转移到第三产业的比例为44.6%,转移到外地仍然从事农业的仅占5.5%。可见,未来农民迫切需要的是第二、第三产业的专业技能,针对农村的职业教育应该适应这种需要。要根据本地经济特点或劳动力输入地的需求选择要渗透的职教内容。

参考文献:

[1]雷世平,姜群英.职业教育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J].职业技术教育,2003,(28).

[2]赵北志.关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渗进职业教育问题[J].教育与职业,1999,(6).

[3]赵秀玲.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的素质障碍与提升措施[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4]郭锋.农村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课程的整合[J].教育与职业,2003,(17).

农村教育篇5

以晏阳初、梁漱溟和陶行知等为代表的教育思想开拓者和实践探索者领导了近代农村教育实验运动,并被传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与实践、梁漱溟的农村文化教育思想与实践及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与实践,构成了近代中国农村教育的核心主体——教师行为模式塑造的基本范式。而近代农村教育中关于农村教育思想、对农村教师的素质要求与当前关于农村教育的思想、对农村教师的素质要求一脉相承。因此,通过追溯近代农村教育先进理念的渊源与发展探讨现代乡村教师的素质塑造较有必要。

一、近代农村教育特征探析

1.悲悯救世的人文情怀

在近代农村教育运动中,虽然教育家的侧重点迥异,但他们均怀着救世的情怀到农村从事教育改革运动,以更新教育观念,实现民族振兴。

例如陶行知带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生活教育情怀,投身农村,推行以“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为理念的乡村教育实践,培养了大批农家学生。又如梁漱溟重视受教育者的人文道德教养问题,认为德性之知优于见闻之知。因此,将塑造理想的人格作为教育的培养目标,强调成人或全人的教育理念,以突出个体主动性在教育过程中的意义,着眼于把人培养成全面发展的、高尚的人。可见,他们的思想鲜明地体现了爱国情怀,闪烁着悲悯救世的人文情怀。

2.科学务实的教育态度

近代中国社会管理模式较为混乱,而农村教育管理更是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但教育家并没有照搬西方现成的经验模式,而是依靠科学务实的求真态度和大胆的创新精神,摸索具有中国农村特色的教育规律,形成融合西方先进教育观念和中国农村社会实践的模式,强调“自尊自信,自己创造”,反对因袭陈法。

在实验之前,教育家对农村的经济状况和农村的教育状况进行了大量调查和深入研究,以掌握当地的历史、风俗、生活状况、物产和人口等方面的情况,再因地制宜地制订实验计划或进行跟踪、溯源式的研究。

例如晏阳初将导致农村教育问题的原因归结为“愚、贫、弱、私”,提出有针对性地实施文艺、生计、卫生和公民等四大教育,融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实现农村社会的科教农一体化发展。又如梁漱溟认为,农村教育的关键在于从农村文化开始积累,以构建中国文化,而文化重建又需要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只有深刻地理解中国农村和整个社会,才能有效实施。因而,梁漱溟主张采取追根溯源式的研究方法改造农村的文化秩序,以实现民族再造。再如陶行知放弃了大城市优越的教育条件,在农村创建晓庄学校,并在实践中为其制定了三个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和改造社会的精神。

3.传统而生活化的教育手段

农村传统的文化资源和天然的生活环境为农村教育注入了丰富的内涵,教育家科学务实的教育态度使其对农村教育和农村社会有了较深的认识与理解,有利于构建符合农村生活和自然需求的教育模式。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教育家根据农村的具体特征和农民的诉求,设置了相应的动物选种、家庭工艺、合作社和农产市场等应用型课程,培养了一批有创造力和生产力的基层行家里手,使农民获得了知识和技能。另外,在教育资源的选取方面,他们始终注意妥善处理传统文化与市场诉求的关系。

例如陶行知提出两个理念。一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二是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的场所;生活教育即终身教育,即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接受教育。又如1931年3月,梁漱溟等人开始筹办山东省乡村建设活动,在一年的合作运动中,共成立了六种合作社,即美棉运销合作社、蚕业产销合作社、林业生产合作社、信用合作社、信用庄仓合作社和购买合作社。再如晏阳初充分挖掘农村风俗和生活习惯等文化资源,利用秧歌、鼓词和民间文艺等传统文化元素建造剧场、剧团,让农民参与编演。

近代农村教育采用传统生活化的教育资源,融合生活教育、人文教育和价值教育,力求探寻传统而生活化的教育手段,符合当前中国农村的教育实践与改革需求。

4.完满的教育目的

近代农村教育既是一部教育发展史,又是一部农村社会改造史,充分体现了当代教育运动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从内容方面看,农村教育涵盖了卫生、道德、礼仪、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教育内容,把自然与社会融入教育的整体规划中,形成农村教育的系统工程。例如梁漱溟在20世纪30年代所实施的农村教育的全部过程可概括为:农村建设之教育是社会与个人结合的教育、农村建设之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为一体的教育、农村建设之教育是知识分子与农民结合的教育及农村建设之教育是“政教合一”的教育。

从个体方面看,农村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和人格完善的人,即“有健康的身体”“有独立的思想”“有独立职业”的身心全面发展的“整个的人”。

在特殊时代背景下,持有农村教育改革理论的教育家对农村教育的本质进行哲学反思。由于充满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拥有对教育理想的执着追求,并进行深刻的哲学反思,因此近代农村教育实践具备应有的灵性和指导意义。此外,近代农村教育不仅立足救国,更立足救人,既追求完满的教育目标,又带有明显的唯物主义思想,因而对我国当前的农村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二、对当代农村教师教育发展的启示

1.以教育为生存方式和价值诉求的理念

教育是一项良心事业,蕴含教师对人生价值的追求,需要投入较多的情感和精力,秉持心中的善念。农村教师应以近代知识分子为榜样,视教育为己任,将农村教育融入生活,用一生的心血实践教育梦想,寻求自身的存在方式和人生价值。首先,农村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农村教育事业中,保持思想独立和人格独立,在农村教育工作中寻求教师人生的自觉领悟,祛除农村教师保守封闭、机械服从的行为方式。其次,立足农村教学实践,依托农村悠久的传统、自然的生活资源以转变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催生教育智慧,探求教育本质,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自身生活质量。最后,农村教师要把对教育本质和教育真理的执着追求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源泉,减少教育的功利性和盲目性。

2.具有时代感、责任感的改革意识

近代农村教育家认识到传统教育不能适应时代需求,因而决定传承愚公移山的精神,秉持“除文盲作新民”的宗旨,努力致力于农村教育改革。这体现了责任感、时代感和改革意识。这种积极改革的精神值得我国当前的农村教师借鉴与传承。由于路径依赖、农村封闭的环境及教师自身条件不足等原因,客观上剥夺了我国农村教育改革中教师教育的创新权,导致农村教师在教育改革中出现态度不明朗、角色定位不明确和职责模糊等现象。因而,我们要意识到农村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调适过程,要实现与农村管理领域相适应的善治,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多元主体参与下的改革。为了使农村教育具有时代感、责任感和改革意识,需要处理好两大关系。首先,处理好个体诉求与教育行政改革的关系。农村教师长期在基层教学,贴近学生,接近生活,其本身又在改革之列,理应成为农村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因而,农村教师应以积极的姿态探求农村的教育诉求,从等待行政改革转向前瞻行政改革,实现农村教育改革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模式互动。其次,处理好思想观念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农村教师要时刻关注外在环境的发展和变化趋势,实现思想观念和外在环境变化的互通与互融。这包括两方面含义:其一,农村教师要有理性的批判思维,有自我教育的意识,树立教育自;其二,农村教师要不断更新理念,让改革思想伴随教育和个体生存方式的不断发展。

3.传承历史文化的教育观念

近代知识分子在农村教育实践中,利用农村地理环境、文化风俗等作为教育资源,同时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将其与现实结合,发起颇具特色的农村教育运动,对当今农村教育改革具有较大的启迪意义。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自尊、自信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与繁衍的精神家园。当代农村文化在市场化、社会化的道路中已出现支离破碎的迹象,许多农村学生未能真正融入城市,而农村文化根基又不牢固,只能游离于农村与城市的真空中。因此,农村教育要利用地方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传承和创造厚重的农村历史文化。传承历史文化意味着农村教师要更新观念,认识到历史文化与教育的相互影响。此外,教师要以新课程改革为平台,在实践中达到教育目的,自觉学习历史文化,扎根农村生活,以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4.培养行动研究型教育者

“行动研究型教育”,即以教育为生存方式和价值诉求的外在表现,是正在阐述教育人生的实践活动,展现的是一种积极干预的人生状态,来源于对教育的信仰和对教育本质的追问。它要求具有行动研究素养的教育者首先应自觉促成自身成长,把良知、责任感、理性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在近代农村教育运动中,晏阳初、梁漱溟和陶行知等教育家运用社会学中的田野调查法对农村教育进行系统研究,从社会实践到调查报告再到行动方案,体现了研究的系统化和科学化,履行了行动研究型教育者的职责,符合当代所倡导的科学教育思想。农村教师要成为“行动研究型教育者”应具备三种能力。首先,教育意识全面觉醒。拥有对教育学的独到理解与觉悟,并把这种觉悟渗透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教学实践的思想资源并逐渐摆脱外在的常规性与权威性束缚,从而获得对教育真谛的悟知。其次,批判反思的能力。即秉持独立的人格,保持探究的精神,对自己与他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从备课、上课到课后,包括课堂设计、重难点、举例、师生关系及教学理念与方法等)进行整体性反思和理性批判,对于教育问题具备专业的敏感性和足够的判断力,能够对现有的教育理念提出实质性的质疑。最后,兼收并蓄的能力。农村教育要从自我思维、定式思维和书本思维中解脱出来,吸收、融合各种新思想、新生活,把城市文化与具体农村教育实践相结合,与农村需求相结合,形成行动研究习惯。

农村教育篇6

农村中学教师在对这些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时,就会出现很大的困难,中学生正好处于青春发育期,逆反心理很强,没有家长的看管督促,老师的美育教育工作收到的成效不高。在农村,由于美育教育开展的比较晚,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不能有效地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尤其在农村,学校领导与教师面对着升学的压力,农村的学生走出去不容易,所以老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知识教学方面,甚至一些体育课程的时间也安排成了文化课程。这种老旧的教学思想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已经落伍,跟不上社会培养新时期人才发展的目标。教师在教学时对美育教育的教学方法有时不是很到位,不能做到创新,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够科学,导致学生进入学习的误区,影响美育教学的理念。

中学生对美有着很深的渴求。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通过各种渠道,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观与审美方式。经济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追求美的强烈愿望,但是,由于处于青春期这个特殊阶段,中学生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又存在着明显的弱点。他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于浅表层的外在美,而不善于发现深层次的内在美。他们往往认为仪表的漂亮就是美,而不懂得美具有广泛复杂而又深刻的涵义。因此,许多中学生在刻意修饰外在美方面大下工夫,以致于校园中出现了“港台发型”“时装模特”现象。这些学生几乎认识不到内在的心灵美和气质美的魅力。认识不到高尚的道德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积累对于形成内在美的必要性和恒久作用、认识不到内在美较之于外在美更深沉、更具有财力,认识不到内在美是外在美的灵魂和本质。

由此可见,对中学生进行美育是迫切的、必要的。中学生对未来的新农村建设乃至我国的长远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农村中学生美育教育现状,采取了以下提升农村中学生美育教育的途径:

1.中学生家庭需要做的工作在我国发展的大环境中,农村还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农村中学生成长的因素,这对农村中学生的长远发展十分的不利,所以农村的中学生家长要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坚强对孩子的监管。同时,引导人们在经济建设的实践中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从而形成中学生美育的良好社会环境。家庭是中学生美育的直接课堂。家长的言谈举止对中学生品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家长应当主动配合学校和社会做好中学生的品行教育工作。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向中学生灌输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多与孩子交流,使中学生养成吃苦耐劳、奋发向上、遵纪守法,尊敬他人的优良品质;要在衣食住行,待人接物中,引导中学生逐步认识到内在美与外美的统一。

2.农村教师需要做的工作道德为师是教师这个行业坚持的准则,农村中学生教师不仅担当者教授知识的重任,更重要的是培养农村中学生做人。农村中学教师要通过自身的努力,通过自身的表率作用,不断磨练中学生的意志,让学生奋发图强,要先成人后在成才。成人成才是农村中学美育教育谨慎面对的问题,中学教师要对一些丑的现象进行批评、纠正,宣传美的意识与思想,让中学生去掉那些不好的习惯。作为思想政治教师,首先要做好思想政治的知识教育,进而在此基础上与学生多沟通,去发现学生内心深处的想法,把美育教育与品德教育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学才能够完美。中学生正处于可塑性极大的阶段,“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因此,我们必须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帮助青少年一代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和健康的审美观,使之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农村教育篇7

关键词:美国;农村成人教育;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5-158-03

农村成人教育是教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主渠道,要实现建设新农村的目标,必须通过实施农村成人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尽管当今美国的农村成人教育是世界上最发达、最完善的教育之一,但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从不发达到逐步完善的过程。虽然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在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基础等方面与美国存在很大差异,但在管理方法和手段上仍有许多可借鉴之处,研究美国农村成人教育的经验,对于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在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大有裨益。

一、美国农村成人教育的主要经验

美国的农村成人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多类型、多形式、多层次、多途径的格局,其灵活多样的形式满足了多层次人群生产生活的需求,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1. 教育政策和实施途径的积极引导。为了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美国非常重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先后颁布了“土地赠与法”、“史密斯-休斯法”等教育政策,并在实施途径上引导和规范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从19世纪开始,逐步形成了由普通教育主办的成人教育和各种成人技术培训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多年以来,公立中小学是美国实施农村成人教育的重要机构之一,全国公立中小学成人教育联合会明确指出:“向成人提供教育是公立中小学向公众提供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服务项目。”普通中学通过开办夜校对成年农民完成农业职业计划的教学活动,以州立大学农学院为主体的教学、科研与技术推广活动,将农村成人教育推向了更高的层次。美国的农村成人社会教育发展也很快,指导阅读书籍和报刊成为农村成人教育的另一种重要方式。

2. 通过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农民素质。美国早期实施的普及义务教育,其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这对提高农民的素质和农村成人教育对象的基础、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美国于1779年颁布《知识普及法案》,实施了三年的全面免费教育,1820年全面开展免费教育运动,1834年各州先后颁布了义务教育法。从1852―1919年,美国各州均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二战之后则普及了中等教育,部分州的义务教育年限已达十二年,成为普及义务教育年限最长的国家之一。目前,多数州都实行十年义务教育,所有的美国儿童都能接受最少8年的教育,高中毕业的达75%以上,广大的教育计划已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受教育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只有1%的美国人不能阅读及写字。普及义务教育的纵深发展,成为未来农业劳动者从体力型向智力型转化的关键。

3. 加强农业职业技术教育。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除了需要高级专业人才,还需要大量经过专业教育和训练的中、初级技术人才以及熟练劳动者。这些人才的培养要在具备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施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来完成。美国农村成人教育非常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尤其重视专业教育及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这些举措为美国农业培养了大批职业技术人才,由此促进了农业的发展。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美国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也在不断调整,由过去单纯以农业为主转变为工农结合、文理并举,向复合型方向发展。传统的畜牧专业分化为奶牛科学及乳品工业、肉类生产与养禽等专业。加工专业则包括与农产品相结合的肉、乳、蛋等畜产品综合性专业,园艺业则含苗圃及草皮、风景园艺与花卉等专业。

4. 重视对农民进行现代科技教育。美国在早期对农民进行现代科技教育,主要是通过农民夜校和训练班以及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班实现的。高等学校将农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由各州县的农业系统及时推广到农户,同时将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带回学校进行研究。农业试验站、技术推广服务局等农业部的下属单位,则通过在农村传播先进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的方式来培训农民。农民联合会、农场主组织、保护农业社等各种民间农民组织,通过组织各种学习活动、出版有关学习刊物等形式,来实现推进农民教育的工作。现在的美国农民大多具有农业院校本科学历,他们非常关注并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能积极主动地将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以较快的速度应用于生产与流通。他们会主动通过网络了解市场、病虫草害、作物生长等情况,通过参加农民合作社、营销等协会和服务企业的各种培训,来提高经营效率。依靠互联网交易平台、期货市场等方式进行产品销售,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生产进行管理,使得生产效率得到提高,风险大幅度降低。

纵观美国农业发展历程,科技支持贯穿始终,不断进步的农业科学技术,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农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美国农业人口仅占联邦总人口的1.8%,却不仅养活了3亿美国人,而且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如果没有科技的支持,这是难以想象的。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自动化管理,卫星技术和电脑程序相结合的全球定位系统,帮助农民有的放矢地施肥,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更有利于环境保护。网络技术支持下的信息化运用,使得美国农业生产与管理又上一个台阶,这一切都是科技推动的结果。

二、我国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成人教育的特点

1. 教育对象基数大且层次复杂。我国新农村建设时期的显著特征是农民基数大,且逐渐分为中坚、骨干和后继等三个不同的农民层次,人多地少这一国情决定着我国农民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快速转移。在数以亿计的农民中,有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能工巧匠,也有经营农产品、畜牧产品的大户。他们既掌握一定的科技技术,又具备坚韧的毅力、超凡的能力和开拓创业的精神,同时还在不断学习新的科技知识,这批农民开辟和支撑着中国农业。当今农民的需求已发生了变化,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已成为具备综合素质的知识型、创业型、未来型农业从业者和经纪人,对先进文化和高新技术有迫切的需求。他们需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创市场、获信息、促营销,成为农业生产、多种经营和不断改进的驾驭者,立足本地与当前、面向未来的农村实用型人才,学习型、创业型和不断与时俱进的知识化创新型农民。无论农民的学历层次、年龄高低,都要根据农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特点,通过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2. 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学习型农民。培养学习

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趋势和需求,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一样是与时俱进、动态发展的,产业和产品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和升级。因此,作为农村经济主体的农民也需要不断学习,掌握不断变化的科技与市场信息,掌握新知识、新技术,了解国家政策和世界农业的发展趋势,能分析和掌握现有的资源优势,能确定发现目标,有明确的经营和技术方案,能够自如驾驭人力、资金、资源、信息和市场,既有个体生产和经营能力,又有组织、策划和经营更大规模企业的素质,能不断与时俱进、动态发展。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和效益的专业化农民和农民企业家需要学习,骨干农民、农村巧匠、农村经纪人同样需要学习。

3. 进行创业教育是农村成人教育的生命线。现实中的农民能否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关键不在于向他们灌输多少知识和技术,而是要使他们有信心、会学习、能改进,这种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农村成人教育的精髓和生命线。过去那些诸如“三下乡”、“到田头”的农村成人教育方式,没有关注农民的内在要求、心理变化和学习要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在新农村建设时期,新型农民需要具有组织经营和管理经验,学会综合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掌握和运用社会化大生产与服务信息,通过不断开拓创新来创业。很多农民在农村经济活动中遇到的种种困惑,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知识和学历不够,而是他们缺乏创业方面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以及性格或气度缺陷,不能运筹帷幄,不能及时准确判断并拿出解决方案,缺乏持久耐性、热情和干劲,因而失去很多发展机遇。创业教育是农村成人教育的生命线,政府、教育科研部门、农民合作组织和农民企业都可以参与农民教育,集培训、服务、扶持、创业、联营为一体,这将成为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改革和创新的新途径。

三、美国农村成人教育经验对我国农村成人教育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农村成人教育是教育服务于农村经济建设的主渠道,在过去的许多研究中,总是会通过强调农民素质低来说明农村成人教育的重要性。但随着全民素质的不断提高,仍以这种理由作为进行农村成人教育的切入点则显得不合适,而要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成人教育的特点,以发展和前瞻性的眼光来分析和研究农村成人教育问题。

1. 确定合适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农村成人教育为农村发展服务在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提高农民素质,引导农民脱贫致富,这应该是农村成人教育的最重要的功能。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主要体现在要贴近农村发展的实际,增加适合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内容,传授面向农村实际的、丰富多彩的农技知识。农教育模式不应是简单而外在的培训渠道与模式,而应重在建设内涵的新农民培养体制和机制。农村成人教育早已从过去的那种大批、应急式的培训,向实用实效性、季节性、多元化、多环节的有机循环系统转变。制定新型农民的培养目标,其科学依据就是对新型农民的特征、形态、类型、层次的准确定位,分别可以从道德、法律、环保、公民意识等政治及文化教育,职业技能与知识,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知识,创业、创新教育,以知识技能更新、补充和提高为主要内涵的农村成人教育方面来人手。至于种养殖业、生产、加工、销售、农村经纪人、科技信息等具体细化内容,都要根据农民的层次、经营的类型、种植物的季节而定。

2. 加大农村成人教育投入。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有着直接和密切的相关性,决定着农村成人教育的教育观念和实施取向,影响着农村成人教育的规模、程度。资金投入是影响农村成人教育的重要因素,只有加大了投入,真正改善办学条件,使人才培养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培养出农村需要的各类实用人才、带动农民提高收入、得到农民的认可,并使农村成人教育真正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教育投入状况已有一定改善,但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与财力支持有限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美国每年用于成人教育的经费大600亿美元,而我国目前成人教育投入仅占教育事业总经费的0.6%左右,用于农村成人教育的经费份额更是微乎其微,严重阻碍了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

与其他行业相比,农业的投入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性、差距性和不公正性,这种状况短期之内难以解决。农村成人教育寄希望于收费办学或引入市场机制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在欠发达与不发达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尚且举步维艰,成人继续教育谈何容易。为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成人教育的投入,在教育资源有限和吸收社会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必须以法规的形式明确建立一个农村成人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县乡财政对农村成人教育的投人不断增加。这是当前农村发展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建设新农村的基本保障。可以考虑将目前资金使用效果不佳的大部分扶贫资金投入到以提高和改善人力资本为目的的成人教育上,结合财政拨款、农村金融机构小额贷款以及民间资金,进一步拓宽农村成人教育的投资渠道。从而推动农村成人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

3. 整合教育资源,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农村成人教育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一个繁荣发达的农村必然要有先进、健全、科学的成人教育体系。要以农村成人教育服务网络体系建设为基础,整合现有各类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成人教育中心校、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等基地作用,多渠道、多领域、多形式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活动。根据农村成人教育的区域性、分散性和辐射性特点,协同高等学校,依托现有的各地农业职业技术院校,建立农村成人教育综合培训中心作为教育培训示范基地。积极开展农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大力开展农村远程教育和农村干部、农民经纪人、技术性农民教育培训,为农村经济及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与智力保障。

随着国家农村成人教育培训体系的逐步完善,以扎实的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逐步来代替长期应急、零散的农民技术培训;以农业院校及培训机构有计划、系统性的农村成人教育,逐步代替各级政府组织的口号性、应急性的培训。从制度上保障和提高农村成人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建立和完善农民职业教育体系。

4. 构建以创业和创新为核心的农村成人教育框架。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成人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正是探索我国新时期农村教育、农民职业教育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律和特点,并选择适合农村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的道路与方法的过程。以创业和创新为核心的农村成人教育框架,培养和提高农民的创新、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与现代职业教育紧密结合的成果和产物,也是现代农村成人教育发生的重大变化。

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将是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布局科学、规模适度、开发有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系统,由各级政府、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技术推广部门、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分工、协作和统筹完成。“以农民为中心、以创业与创新为核心、以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为宗旨”的农村成人教育,才是新农村建设时期新农民教育的本质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其有机循环系统,是―个科学、合理、完整的系统工程,不再是单一、单向、封闭、垄断的体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的现代农村成人教育,也要在构筑科学理论体系和社会实践中与时俱进,动态发展,与国际接轨,与世界文明同步。

5. 发展社区农民教育。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有了新型农民才谈得上建设新农村,而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离不开农民生活的社区。这就要求农村成人教育进一步强调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布局科学、开放有序的农民教育体系;整合各类教育、综合利用教育资源、统筹农科教;构建农村社区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组织,促进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在实际工作中,把科技、部门、农业、妇女部门的各类教育培训与农村成人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有效地提高农村成人的整体素质。大力发展社区农民教育,对推进农村城市化和现代化将发挥重要作用。建设新农村,既为社区农民教育提供了崭新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参考文献:

[1]段宝霞,发达国家农村成人教育的历史经验[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4):42-43.

[2]黄梅,胡晓娟,美国农村成人教育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成人教育,2008,(6):95-96.

[3]李水山,我国新农村新农民培养目标与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8-10.

农村教育篇8

关键词: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制度;对策建议。

当前,我省的农村劳动力存在着整体素质偏低,以及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这种状况决定了他们在日趋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也是我省经济落后,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成因是我省农村教育落后,且发展缓慢。

一、 江西农村教育现状

江西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文化大省,有过 “临川文化” 的辉煌。随着时间的流逝,江西在各个方面进步较慢,近几年来,经济更是落后了。江西教育与其他省份比较发展较慢,江西农村教育也就更加落后,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人的素质的核心是文化程度,而目前江西农民受教育情况是国民中最差的。据2001年全省农村住户调查: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2.62%,比上年同期下降1.12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6.87%,增加1.89个百分点;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0.52%,下降0.7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近9成的农村劳动力仅受过初等以下教育,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且低素质的劳动力比重比上年同期上升0.78个百分点。

2.受到的教育质量较差

目前,我省农村学龄儿童受教育的情况不容乐观,每年有大批农村中小学毕业生不能升入更高一级的学校,还有许多中小学辍学生。由此,江西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低,受国民基础教育平均年限不足九年,绝大多数未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虽然他们中有较少部分完成了高中学习,参加过高考,但未能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基本上属于受国民基础教育中质量较差的部分。

3.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职业教育

江西农村职业教育几乎是空白,农村职业教育机构形同虚设,加上由于学习费用高和应用方向不明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江西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前,参加正规的职业教育的人数极少,些微的职业教育大多是打工期间的在岗教育。就业后的继续教育更是空白。

4.没有享受现代意义教育

江西农村的教育体系较为落后,与城市的教育体系相比,在各个方面均有一定的差距。由于农村教育硬件不硬,软件缺乏,教师不齐,因此,基本属于传统教育,尚难完全归属于现代意义的教育。其结果,在江西农村,传统意义上的文盲和半文盲占40%以上,现代意义上的文盲可以说几乎接近100%。

二、原因分析

江西农村教育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有社会的,也有政府的;有经济方面的,也有指导思想方面的。原因众多,十分繁杂,其中主要的原因有:

1. 农村教育体系不全

江西农村教育基础设施本身薄弱,未能建立有效的农村教育体系。在目前,农村基础教育勉强成体系,但是这个体系的质量令人耽忧;而农村职业教育只有一些零星教育,根本未能形成体系。江西农民受教育程度受制于这样的农村教育体系,不但传统意义上的文盲、半文盲率难以降低,而且现代意义上的文盲无法扫除,至今仍然在增加。其结果,江西农民的素质低下就是铁定的事实。在这种现状下,构建农村终身教育体系就成为一种空想。

2. 教育保障不力

据有关资料反映,前几年,江西各地均有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但是,据分析,所拖欠部分的95%以上是属于农村教师的。这体现了农村教育的弱质性,对于农村教师的积极性打击较大,也说明了农村教育的地位低下。作为农村教育的中坚的教师队伍心理不稳定,整体素质不高,不能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许多农村学校教学条件极为简陋几间破旧房,几块黑板,几张桌椅就是一所农村学校。由于城里人的偏好,国家的绝大多数教育投资投到城市教育之中。结果形成,农村教育硬件不硬,软件缺乏,半死不活的农村教育局面。

3. 教育投入不足

农村教育的投资体系难以运转。按现行的教育经费负担体系来看,当地较为贫困的乡镇财政负担着农村绝大多数的教育经费。贫困的乡镇财政一般是“吃饭”财政,根本无力独自进行公共产品投入。国家近几年来,加大对城市教育的关注,将主要教育投资用于城市,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相对极少,而且附加条件多,加上程序复杂,层层盘剥,真正能投入到农村教育中,得到实际使用的资金不多,不能满足农村教育的最基本的需要。从教育经费和教育投资规模来看,农村教育的质量是难以有保障的。

4.教育收费相对较高

从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来看,江西农村教育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从教育大众化的角度来看,无论有没有钱都应享受充分的教育,农民受教育的权利都不应该被剥夺。江西的九年教育不是义务的,仍然是在收费的。相对农民的低收入,农村孩子受教育的成本实在太高。因为上学的费用较高,让许多收入微薄,且多子女的农民家庭无力负担,结果造成儿童辍学或受教育不充分。没钱受教育是制约我省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5.各有关部门没通力合作

在我国教育体系的形成是由多个部门通力合作来完成,农村基础教育和少量的较正规的职业教育一般由教育行政部门来管理,除此之外,劳动部门、农业部门等政府职能部门也承担了一定的农村职业教育任务。但是,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大家都在忙城里的事,农村教育被遗忘了,更谈不上通力合作,共建优质的农村教育体系。

此外,农村教育的异化,出现了所谓的“蠢儿理论”、“经济与教育的反比原理”。也是江西农村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江西农村教育落后带来的影响

江西农村教育落后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约占江西人口总量72%的农民,整体素质低下,不但贻误了一代人力资源的优化,还可能形成代际传递。这也是江西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影响将十分深远。

1. 难以融入现代社会

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真正转移出去,归根结底取决于农民是否有较高的素质。在城市就业岗位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初中以下的学历几乎没有实际意义,必须有普通高中或职业高中以上的学历,农村青年才有可能在城市找到较为理想的工作。能上高中的农村孩子如此之少,这种局面造成农村年轻一代不能享受良好的教育,素质低下,于是,便为以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埋下了隐患,他们是难以融入现代社会的。

2. 农民素质普遍较低,缺乏竞争力

在市场竞争中,素质低下的江西农民在劳动力市场上,可以说毫无竞争力的。他们只能随遇而安,得过且过。因而,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劳动力市场上,难以受到业主的青睐,只能从事较简单的,较受歧视的体力劳动,在打工生涯中,难得到他人的尊重,备受欺辱和歧视,有的甚至被迫出卖人格,从事色情业。那么,江西农民的充分就业目标的实现,就难以靠他们本身的能力在市场竞争中实现,而是要靠政府的“恩赐”了。

3.无法加速消除江西农民的愚昧

我们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把江西经济引向现代化,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消除愚昧,把农民变成现代有理性的人。江西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自身素质又无法得到较大的提高。而小农经济发达的江西农村仍然存有大量的愚昧的行为。愚昧的农民仍然死抱“两宝”(死宝——土地,活宝——儿子)不放。他们不明白愚昧与现代化的冲突所在,不理解现代化的真实含义。在这种状况下,我们是无法加速消除江西农民的愚昧的行动,从而影响江西经济向现代化迈进的步伐。

4.无法加速江西经济的发展

发展才是硬道理。江西经济要“在中部崛起”,实现全面小康,就必须是高速的、可持续的发展,其关键就是要发展生产力。占江西劳动力近3/4的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低下,不能提高他们的素质,提高生产力也就是一句空话。低质量教育是不能对经济作出较大的贡献,难以达到教育对经济建设有较大贡献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加速发展江西经济。

5.将对农村下一代产生负面影响

实践证明,近墨者黑,上一代对下一代有较大的决定性影响。江西农村教育的落后,不但造就了一代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而且,其负面影响将沿续到下一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素质较低的江西农民对教育的认识肯定是较低浅的,他们以自己来衡量下一代需要的教育,决定下一代受教育的方式,从而影响下一代的素质。江西低素质农民对下一代的负面影响的结果不可低估。

四、几点对策建议

江西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就业竞争力差是造成“就业低层次化,收入长期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彻底解决农民受教育的问题,农民的素质就永远不会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会继续受阻,而“三农”问题的解决也就会遥遥无期。要大面积地提高农民的素质,除了让他们受到足够的教育外,没有别的路可走。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正视农村教育

江西农村教育发展几乎停滞,要让她有个较快的发展,在原有的思维模式上进行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真正正视农村教育。

江西农村教育落后,欠账较多,要解决起来困难不少。因此,我们必须克服畏难思想,作好打攻坚战的思想准备,积极寻找突破口,不贻误任何战机。

要树立教育大众化的思想,认清发展农村教育与江西经济发展的关系,江西农村教育不发展,农民不能顺利转移,江西的经济发展只能昙花一现,具有“眼球”效应而已。

要坚定大协作思想,农村教育的发展不能仅仅靠教育部门一家。劳动、农业等政府部门也重任在肩。只有多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卓有成效。

要从江西经济可持续发展出发,无论是从普遍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以适应科技进步、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要求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增强农村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的角度考虑,都应把职业培训摆在重要位置。

2.建立优质的九年义务教育体系

提高教育质量,建立优质九年义务教育体系是重中之重。这是基础教育在农村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所决定的。我们搞九年义务教育不要“挂羊头卖狗肉”,要脚踏实地,把九年义务教育真正送到农村,就应该把九年义务教育的费用减下来,不要让全体适龄农村孩子因各种原因而失学。

九年义务教育体系应该是优质的,与城市教育比较,农村基础教育的含金量极为逊色。配合农村人口的转移,城市化建设的加速,我们应该采取各种措施来确保这个体系的质量,其中包括大力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去。

3.加强示范教育,激发农民的求知欲望

极为残酷的就业现实,使江西农民将从正面或反面,吸收打工生涯中的教训。我们应该加强示范教育,用榜样的力量,激发江西农民内心的求知欲望,使他们从心底有个学习的企求,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在全国加强职业教育的大环境转好的前提下,江西农民将有一个参与职业教育,掌握实用生产技能,提高自身素质,改变劳动者受教育水平低、职业技能低、个人文明程度低的要求和奋发学习的过程。

通过基础教育,他们将提高自身的核心素质;通过较为正规的职业教育,他们将掌握劳动力市场所必须的劳动力应具有的一些基本要素。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改变自己的弱质地位,他们就会以新的面孔出现在省内外的劳动力市场上,将站在较高的平台上,拓宽就业门路,受到雇主的欢迎、尊重和信任,享有较为平等的社会地位,提高收入。

4.认真审视农村教育

针对我省农村教育,我们应该认真审视目前农村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不仅应该考虑如何使教育体制和教学内容等,紧贴农村新增劳动力就业的现实,更应该采取措施大幅度地降低农村孩子受教育的成本,让农民在受教育的问题上和城市人享受同等的待遇。

要认真考虑农村教育的投资体系,加大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开放农村职业教育市场,吸引各种社会资金投入农村教育。穷办教育,糠菜代,只能贻误农村教育,城乡教育的巨大反差必须逐渐消除,否则,将影响下一代农村孩子。

5. 加强各类教育和职业培训

在劳动力市场中,人的素质、劳动力技能水平是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内在因素,较高的劳动力技能水平是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基础。加强培训是促进就业、化解结构性失业矛盾的重要手段。

要大力发展各类教育和职业培训,进一步整合面向农村的社会培训资源,建立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就业和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的职业技能教育体系,加速形成一批兼有职业需求预测、职业指导、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介绍为一体的职业培训综合基地。

要加强就业前培训,提高新生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在我省的农村,要对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等新生劳动力实行1—3年的就业前培训,使新生劳动力普遍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全面提高新增劳动力素质。

要整体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强化职业资格证书作劳动力市场“通行证”的就业准入控制,引导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使其能面向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6. 健全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我国的教育法律立法基本完善,江西立法机构和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土实际,完善配套,使我省教育的法律体系具有地方特色和可操作性。

从江西农村教育实践来看,“歪嘴和尚念歪了经”,当务之急是加大执法力度,攻打“土围子”,确保国家的法律和法规在农村切实得到落实。

农村教育篇9

中学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是锻炼身体,更应该将体育课作为一种工具,通过素质化的综合教育实现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既能掌握健身强体的方法,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又能培养协作和竞争意识,形成勇敢、拼搏、进取的精神意志。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几点中学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方法。

关键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素质教学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在我国中小学施行多年,但在多数农村地区,受限于教育资源与教育意识,以及长期以来体育学科在教学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在实际的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学指导思想依然存在应试教育的束缚,并未完全实现素质教育。

一、农村中学体育素质教育现状

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全面人才,强调社会的适应性和人才的全面素质性。在中学教育体系中,体育学科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方面其可以实现对学生生理方面的培养,另一方面还可实现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培养。对本地区的农村中学进行抽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中学都开设了体育学科,均能够实现业余训练,但在体育教学基本需求的器材设施与教师队伍方面较为匮乏,多数学校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成绩考核与教学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大量问题。

二、农村中学体育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社会及家庭对体育教学的认识不够

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意识的改变必然会对体育教学观念产生影响,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推进发生变化,这就使得体育教学具备了一定的时代性和可变性特征。在农村中学中,体育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多数农村家庭认为体育学科可有可无,对体育学科的教育功能认识也较为单一,认为平时的农业劳动也可起到体育教学的作用。此外,农村社会意识上同样缺乏对体育学科的重视,认为中学教学应以中考的主要学科为主,体育教学可有可无,无需占用正常课时。社会、家庭甚至学校的这些偏颇的认知,使得目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举步维艰。

(二)体育教学设施及场地存在局限性

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场地、器材及设施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这也是长期困扰农村中学体育学科实现素质教育的难题。经调查分析发现,多数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场地较小、器材严重不足、体育教室数量不够。操场多为一圈只有一百多米的土场地,体育教学设施多以简陋的足球场、篮球场、石板式乒乓球台、单双杠、沙坑等为主,缺少实心球、哑铃等室内体育设施。此外,农村中学进行体育教学的场地有限,体育教师有限,但学生人数却很多,无法做到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甚至无法开展正常的体育教学活动。体育教学设施的配备多以考试目的为主,缺乏丰富性,这也导致学生缺乏足够的体育学习兴趣。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对体育素质教学的认识不够,二是农村中学的教学资源投资缺乏。

(三)评价体系

在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学中,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引导体育教学方向的主动力,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基础和保证。目前,多数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学评价指标只有一项,即考试成绩,并且考试成绩的评价仅局限于短跑、跳远、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考试相关项目,缺乏综合素质的考察。对体育教师的考核评价也是建立在学生成绩考核的基础上,缺乏对学生健康素质、健康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核。另外,在相关体育教师奖惩机制方面,农村中学基本没有系统化的机制,没有体育人才培养输送等方面的激励机制,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四)师资队伍

体育教学离不开体育教师,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目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师队伍十分不健全,体育教学素质不高,没有扎实的文化学科素质与专业知识,对体育与健康的区别认识不到位,没有体系化的体育教学知识与技能,甚至有些农村学校没有配备专职体育教师,存在体育教师为其他学科教师兼职的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一方面为长期以来的体育教学观念与认识,另一方面为体育教学资源投入不足。

三、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建议

(一)转变体育教学传统观念

观念是引导力和内动力,是保证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实现全面素质化的基础,这就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在社会、学校、家庭方面形成统一的现代、科学的体育教学观念体系,以学生体育教育为基础,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从意识上认同和支持体育教学的素质教育观,要求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之外,全面培养责任感、团队感、竞争感、创新感等,并正确引导学生面对竞争的胜利与失败,达到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相结合的目的。

(二)改进传统教学方法

基于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学生主体性和内发性,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要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才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愉快教育的核心精神。在教学方法的使用方面,教师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适当采用情境教学、多媒体教学、活动教学、社会教学等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良好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努力获得成功。另外,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学需要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减轻教学负担,保证主体性教育,使体育教学能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获得更多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三)改善体育基础设施

体育基础设施的匮乏是造成目前教学现状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学校要改善体育基础设施,增加体育器材,改善场地条件,从学校层面提升认知,适当增加投入,以此提升学生体育课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学校还可在有限的体育器材条件下,鼓励教师开展多样化体育教学,充分利用现有器材创新教学方法。总之,素质教育需要较为宽松的教育环境,需要学校给体育学科足够的自由度,明确体育学科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和地位,这样才能实现农村中学体育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参考文献:

[1]韦木芳.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4(3).

[2]刘雨仁.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7).

农村教育篇10

1.缺少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离开了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探讨,没有规范化的教学程序与研究方法,教师教学经验难以转化为显性的实践知识与有效的行动模式。对农村教师而言,多数缺乏普通高等教育经历,本科学历的比例偏小,没有教学研究的意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以高师院校为主导的外在强制性方式,这种培训方式,理论学习占主导,经验交流与案例研讨内容偏少,导致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出现了两种误区:一种是教学失范,这和学历较低有关,对农村教师应加大学历教育供给力度;另一种是高校培训模式失效,参与培训的主体性不够,应转换培训模式。目前,以高校为主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日益为人们所诟病,以校本培训以及行动反思为主的发展模式成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由于教师缺乏研究的意识,尽管教师尝试教学反思专业发展模式,但多数教师没有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设计,缺乏研究的严谨性与完备性。

2.教师教学同教学专业化要求相差较远

农村税费改革后,原有由乡村承担的教育费用取消,全部由县一级财政负担,现有的地方财政投入方式使农村教育经费出现较大缺口。为了节约办学成本,减少财政压力,多数采取“综合教学”方式,即一个教师承担应由多个专业教师共同完成的工作,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教师专业性不够,语文、数学等科目的教师较多,而英语、音乐、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短缺。贫困地区的农村小学有的教师无一人能胜任英语教学,音体美教师更是缺乏。同时,农村地区教师亦师亦农,工作之余还要从事农业劳动,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严重影响到教师的专业学习。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农村学校没有完善的网络设施,教师缺乏网络技术培训,使用网络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欠缺,教师知识更新较慢,处于专业早期的求生阶段[1]。

3.农村教师教学信心不足存在假象

在加大校本研究力度之后,农村教师校本研究的程序不规范,缺乏合理的研究设计,没有按照预定的过程进行实施。当农村教师同高校教师在一起讨论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时,普遍存在发言不积极,话语较少的现象,与专业研究者沟通不多,尽量回避专家的提问,从而形成了农村教师自信心不足的思维定势。实际上,农村教师之间的交流十分活跃,教师的主体意识鲜明,积极性较高。之所以出现农村教师自信心不足问题,这同其交流的对象有关,由于专业研究者长期生活在城市,从事更为专业的研究,学术话语的专业性较强,同农村教师交流存在较大的文化反差,农村教师话语所特有的地方文化同城市语境中的学术文化形成了无形的隔阂,产生了两种文化之间的陌生与对抗。

从有关研究的结论来看,普遍认为农村贫困地区所处的文化环境弱,福利待遇差,网络资源少,学历层次低,导致农村教师缺乏校本研究的观念和教学研究能力,难以创新知识体系,不能提供有效的社区服务。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师所拥有的学科专业知识需要同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才能转化为有效的教学知识。特别是在当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学校独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其不能游离于新农村建设之外,而是要深入其中,因此,农村教师的任务与专业发展途径应该不同于城市,不能用城市文化视野审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而应该立足农村发展需求,分析与建构农村教师知识结构。

二、农村教育需求

1.学生发展需要同农村现代化相一致的生存智慧

现存的高考制度对农村教育发展有着较强的引导性,促使农村教育需求主要体现在书本知识的记诵方面。农村学生对书本知识的依赖性学习模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尽管新的高考制度改革正导向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但书本知识体系考核模式在短时间内仍无法退出历史舞台。随着新农村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的经济与文化环境将有所改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也会有所缓和。受近年来高校就业率偏低的环境影响,学生及家长开始思考学习的成本问题,通过高考渠道实现社会流动已成为高风险的投入。传统的学习与发展观念逐渐松动,通过高考阶梯改变自身的命运并非唯一的选择,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农村学生发展的另一种渠道。

教育目标是多元的,教学不是归结为制度化的学问关系,而是存在着以知识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关系[2]。与成人世界一样,学生生命中每一个场景每一个阶段,都是人生发展的时空连续,不能人为地把学生的学习阶段同其生活隔离开来,不能把学生个人从教学群体中孤立出去,教师应把学生的学校生活作为生命延续的组成部分,把学生的学业发展同未来的职业生活紧密结合,把学生的生命延续同情感发展结合起来。由此,教师需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把知识积累同学生的情感发展、意志提升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学校学会处理未来社会可能遇到的矛盾与问题,提高服务于社区的心理倾向与实际能力。

2.社区和谐发展需要农村教育引领

农村教育是农村区域发展的组成部分,教师与学生是农村区域共同体的重要成员,学校同农村其他组织一起,共同推动着农村经济与文化发展。由于农村人口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教师成为典型的知识分子,学生也是现实的文化群体,因而生存于农村社区的教师与学生成为农村文明发展的引领者,成为化解各类矛盾的劝说者,也是农村风俗的传承者。

由于农村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效应,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城乡之间协调发展。当前新农村建设旨在通过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着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保护与传承乡村文明,缩小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差距,共享发展成果。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由于农村学校同社区的天然联系,农村教育除了担负起教育教学的任务外,还要承担起乡村建设任务,如通过深入农村社区,改善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环境,及时化解内部矛盾,促进乡村文明;通过举办劳动技术培训班的方式,培育新型农民;通过学生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家庭文明水平等。尽管新农村建设由政府提供引导,但最终还是要依靠农村自身的力量实现自主发展,农村各级各类学校具有亦教亦农的特征,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学校的支持。

3.学术知识拓展需要发展农村教育

在公众的视野里,由于中小学属于基础教育阶段,重心在于传授知识,提高学生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因而同大学的培养目标明显不同,不需要通过教学与科研活动创新知识体系。实际上,从教学性质来看,随着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经验性范畴,如同科学研究一样,教学内部蕴藏着丰富的问题,隐含着凭借经验难以解决的危机,使学术视野逐渐同教学问题相结合,突破了学术作为专门化系统性学问的认识。在李•舒尔曼看来,“教学像其他形式的学术一样是一种成果。当教师将工作公开、接受同行评价和批评,并与所在专业社团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时,反过来又加强了自己的工作,这时教学就变成了教学学术”[3]。也就是说,只要某种知识能够公开、能够面对批判与评论、能够同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成员进行深度交流,就具有学术功用,包涵学术价值,可以纳入学术范畴。学术的外延不断扩大,不仅指专业的科学研究成果,而且还意味着通过课程发展综合知识,通过发现一定的方法应用知识,以及通过咨询或教学传授知识。因此,农村教育同样存在着基于自身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的学术内容,学术保存与知识增长也是农村教育的内在功能。

三、农村教师知识构成

农村教育功能多样,既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又要适应社会与学术的发展,而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关键在教师。为了提升农村教育的供给能力,需要加快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步伐,促进农村教师不断积累,形成多种知识,优化知识结构。

1.专业知识

受区域文化环境的影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目前仍处于外在制度的依赖阶段,教学还远未达到专业化发展阶段[4]。由于贫困地区农村教师普遍学历较低,农村教师专业知识应以积累学科专业知识,扩充教育专业知识为主。鉴于师资紧缺的现实情况,其专业知识不能局限于原有的学科知识增长与深化,而是要根据需要进行取舍。与职前教育不同,职后阶段重在把实践经历同教育学科知识相比较,不断积累有效的教学法知识。只有教师把实践经历与职前教育阶段所学的教育专业知识相比较,把两种知识在行动中有机结合,不断反思教学实践,在学科专业知识教学中生成学科教学法知识,才能增强两种专业知识的教学意义。

教学专业化很容易导致狭隘的专业知识取向,忽视有关农村学生未来发展,以及农村问题的专门化知识。面对农村多元教育需求,教师在做好常规教学工作之余,还要积累同教育职责相符的专业知识,担负起促进农村发展的义务。如:掌握职业伦理知识,承担对学生自立、自信与自强的教育职责,弥补规章制度存在的强制性缺陷,弱化个人自主产生的自由主义倾向[5];了解关于平等的知识,激励农村社区更高的发展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强烈追求;涉猎多元文化的知识,学习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掌握家庭教育知识,增强家庭教育能力,以共同承担教育学生的责任[6]。教师只有积累更多的通识知识,拓宽问题视野,才能适应农村社区的发展需求。

2.实践知识

国内外有学者对教师实践知识进行了许多研究,展现了教师实践知识的内涵与特征。施瓦布是“实践性知识”研究的鼻祖,他提出了“实践性样式”的术语[7]。此后,“默会知识”等概念不断出现,开始确立了教师专业发展所拥有的独特性知识信念。它认为实践知识同具有系统性、严密性及客观性特点的科学知识或技术知识相比,有着根本区别,带有典型的情境性与缄默性特征。但这些研究普遍存在把实践知识归结为缄默知识的倾向,把实践知识生产与表达神秘化,不利于积累与建构实践知识。其实,通过积极的实践与反思,教师在实践中形成的不可言说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可以转化成可交流的显性知识,这些知识包括了提供工作案例、增长专业工作效能的背景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实践知识蕴含教师工作的背景知识,有助于提供工作案例,提高专业工作效能。就教学活动而言,新的主体观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表达为主体际关系[8]。换言之,教师、学生与知识之间不是单向的流程,而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知识共生的过程。教师所传达的知识渗透了教师在生活与工作学习中积累的社区新闻与经验知识,这些知识作为知识背景对教学发挥解释功能。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把学习的教学法知识同课堂教学相比较,进行再次加工与完善,形成常规的教学操作程序,以及解决重大教学疑难问题的策略,经过交流与讨论,形成普遍的程序知识与策略知识。服务农村社区,需要教师在工作与生活过程中注重经验积累,积极参与人际交往,了解社会新闻事件,积累家庭生活知识,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行动模式

基于工作实践,教师把内化的知识结构同各种场景相结合,形成了多种实践知识。在波兰尼看来,这些实践知识有些是默会的,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或者说不能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无法同教师具体行动分隔开来。与一般教师不同,优秀教师通常有超常的教学智慧,有着解决教学疑难问题的良好思维方式、认识问题的视角和处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以及在整个过程中所需要的灵活性。在认知心理学看来,这些实践知识包括了程序知识与认知策略,为了同上文的实践知识区别开来,可把那些基于实践形成的默会知识界定为行动模式,把那些能够通过交流进行明确表达的操作程序以及实施策略作为实践知识。

行动模式是教师基于人格特征、思维方式以及文化素质,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整合而成的难以文本化的操作程序以及行动策略。在实践过程,每个教师都会追求提高工作质量的有效行动模式,但并非每个教师都能达到行之有效,它需要教师结合自身的素质调整教学行为,产生适切性教学行动。有效行动模式可以随着教师个性的发展与变化,以及自身素养的整体提高而不断进步,这就需要教师分析影响无效行动模式的关键因素,设计专业发展路线,重塑教师职业的价值取向,同时,深入各种实践场景,增强各种实践场景的反思能力,不断磨练文化性格,积累有效行动模式,促进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浩.农村教师业余生活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18):173.

[2]熊梅.当代综合性课程的新范式: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51.

[3]王玉衡.试论大学学术运动[J].外国教育研究,2005,(12):26.

[4]蒋茵.国外教师专业发展新范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5,(9):27.

[5]绍学伦.关于中小学教师流动问题的思索[J].山东教育科研2002,(8):14.

[6]黄白.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美国教师培训新态势[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11):58.

[7]Schwab,J.J.(1969).Thepractical:Alanguageforcurriculum[J].SchoolReview,1978,(2):20.

[8]项贤明.泛教育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