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历史文化意义十篇

时间:2023-11-22 17:56:45

长城的历史文化意义

长城的历史文化意义篇1

[关键词]辛亥百年 媒体建构 首义 公共空间

辛亥百年纪念日,对于武汉及武汉地区的媒体都是重大事件。回顾2010年倒计时一周年的报道,作者发现,辛亥革命这个对中国历史而言有着极为特殊意义的历史事件,是建构武汉城市形象认同中不可逾越的一个关键环节。在报纸关于辛亥革命的报道话语中,武汉城市及人始终是主体,都是在定义武汉城市和辛亥革命关系这一特殊性的层面上展开的,是被用来作为建构武汉城市形象的认同资源。

这一资源如何被发掘、阐述和利用?通过对报道的收集分析,作者将城市报纸形塑城市的建构策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即在城市历史热点时刻,报纸对于历史叙事话语的本土化建构,是通过快速梳理重要年份,选择有代表性的人物,诠释有特色的词汇等,寻找有意味的象征符号――公共空间等,来实现的。

一、诠释有特色的词汇,建构“隐喻武汉”的话语叙事

叙事是指这样一种话语模式,它将特定的事件纳入一个能为人理解和把握的语言结构,从而赋予其意义。[1]传媒的叙事是一种历史叙事,传媒成为我们认知历史的工具之一。海登・怀特的历史叙事理论告诉我们,传媒的历史叙事像其他历史叙事一样具有隐喻性,即传媒在再现历史的过程中,运用一种有特定语言的、语法的和修辞特征的话语,表达特定的文化和政治意义。

此次集体报道行动,武汉报纸传承了既有的民族国家认同,又重构了城市本土化的认同,开始浮现了城市这个中观层面的地方主义,借由武汉在辛亥革命中的独特地位,通过民族―国家框架基础上的地方主义话语表达,建构了“隐喻武汉”的话语叙事。它的叙事框架是这样的:打响第一枪――共和大门开启――发生在武汉的必然性――革命精神赋予城市的现代性。

例如2010年10月9日《长江日报》的纪念特刊,总标题标注为“纪念武昌首义99周年特别报道”,关键词是“首义”,以首义一词跳脱了“辛亥革命”可能喻示的实质意义,强调武汉城市的认同。在《长江商报》的纪念特刊中,也回避了“革命”话语,凸显“首义”。

“首义”一词由东汉哲人王充创用,其意为首先揭示宗旨。以后,“首义”引申为首举义帜、率先发难,唐人杜甫、韩愈有此用例。[2]辛亥武昌首义的金字,是武汉城市的历史矿藏之一,矿藏深、含金量大。在此次报道中,武汉报纸深度开采和挖掘,在叙事内容的选择与编辑上,形成了一种象征结构,即扩展了的隐喻,隐喻地告诉读者在被语言编码的经验中寻求意象,以便感知和理解。《长江日报》在纪念特刊中,共刊出《让辛亥革命精神和文化闪光》、《孙中山最先称“首义”》、《武昌首开远东共和政权先声》、《百年前持续关注 湖北新军成清廷先头部队》、《本报记者新著明日首发 辛亥革命是武汉献给近代中国的厚礼》、《一批“首功执照”现身红楼 见证“小人物”勇挑重担烧毁旧王朝》等十篇稿件,这十篇通过权威人士的言论、知识分子的出场专访、历史研究的专门成果等方式形成的组合报道,主要突出“首”字的意义,表达出一种姿态:“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首义之城”。从辛亥革命的历史中寻找属于自己城市的语言系统,期望从历史中获得当下的认同。

《长江商报》的纪念特刊对于这一资源的阐释不同,明显地运用了带有地方主义色彩的“英雄”的隐喻,唤起城市人的情感认同。例如,在发刊词中写道“ 我们不能忘记共和未成身先死的盖世之杰吴禄贞,是他在花园山播下革命的种子;不能忘记为革命一掷千金的巨富公子刘公,是他领导共进会发动起义;不能忘记舍生取义的彭刘杨三烈士,是他们的牺牲推动了民主共和加速到来”。[3]

与武汉报纸不同,广州报纸在纪念特刊中,城际差异明显,虽然在民族―国家的话语框架中保持共性,但却建构了“隐喻广州”的话语叙事,具有地方主义色彩的意义争夺。比如2011年3月29日的特刊一文《辛亥革命后人齐聚羊城 共同纪念和回忆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三二九”广州起义,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借由专家释义“辛亥第一枪”表达了另一种姿态:“勇于解放思想、敢为天下先”的“英雄城市”,凸显广州城市的地位。

二、寻找有意味的象征符号――公共空间,建构空间元素的话语叙事

城市空间不仅是实在的空间,而且也是想像的空间,其重要属性都是公共空间,它是城市形象的投射。列斐伏尔认为:“空间从来就不是空洞的,它往往蕴涵着某种意义”[4]。他认为,空间不仅被看作是纯粹的地理景观,而且还是赋予深刻文化意义的文本。媒体在空间的生产中,运用象征、意指和表现等方式对空间进行意义的编码,解释出现代城市空间重组的文化政治内涵及其社会历史意义。

在此次武汉报纸的集体行动中,突显的是城市地理(空间)元素。各种报纸文本所选择的武汉城市空间中,以首义广场和中山公园最为重要。例如2011年3月1日至3月3日的《楚天都市报》首义广场专辑报道,作为实体的城市空间发生变迁,而阐释城市空间的公共话语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其生产的意义不仅在于其实际的功用,更重要的是表征了城市价值的重塑,产生了新的社会想象的空间,暗合复兴城市历史地位的诉求。该报道主题是“2011・新首义・新武汉”,把首义广场的扩建纳入城市文化规划的话语框架。开篇是两幅新首义广场效果图和区位图,开篇文章既有首义广场变迁的新闻背景介绍,也有其功能的当下性阐释。在第二、三期报道中,以城市规划研究者的视角集中描绘首义广场的地理景观,从空间角度阐释了广场文化理念的形成与变化,将空间赋予了文化意义。如“大时代催生新武汉,一种与之相称的时代精神等待确立,它将是新武汉的精气神。‘以广场的形式,纪念并彰显一种精神,这是建造新首义广场最基本的目的”,“‘首义’包含着如下精神启示。首先是一种‘历史的担当’。‘其次,它包含着一种长期辛勤耕耘,埋头苦干的精神。最后,是‘不拒细流,广纳百川’”。[5]

城市是人生活的空间场所,脱离人的生活的物质空间也没有任何意义而言。空间并不是脱离了各种意义的抽象存在,而是隐藏着居民的日常生活秩序。例如2010年10月11日《武汉晚报》的中山公园百年华诞专辑报道,报道时间跨越1910年到2010年,以十年为节点,用能够承载市民的生活事件与情境来构建一种能够生成场所记忆并产生场所认同的城市公共空间,梳理了中山公园从私家花园到市民客厅的公园变迁史,其中每一个节点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主题,被赋予了“逐渐获得公共性“含义的主题。这个基本消解了政治功能的都市公共空间,开始被赋予现代性中城市普通市民生活、公共交往的新内涵。该报道一改以往“宏大叙事”的着眼点和旁观者的精英角色,关注市民的行为以及空间使用的意义,增强了市民参与度,加强了人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关系,在互动中发生故事,生成记忆,提供人们在城市空间中相互交往的平台,建构出更为丰富的意义层。

概括而言,围绕公共空间重塑的媒体话语,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话语叙事。事件――故事的空间叙事,即通过有意味的事件素材将空间编排为一种具有内在张力和趣味性的场所意象。它的叙事框架是这样的:新闻式的“真实记录”――主观式的意象――空间与集体记忆关联性的阐释――文化认同的建立。图示如下:

作为城市形象的主要建构力量,武汉各家报纸表现出直接介入本地文化建构的自觉意识,从辛亥革命以来的百年时间长河中,截取了自己视野中的关于武汉的一些语言和空间碎片,并进行了历史宏大视角与个人日常生活结合的叙事,不余遗力地挖掘这个城市的历史、社会内涵,并审时度势赋予它们在这个时代新的意义,对于营造城市的文化氛围、形塑地方主义文化景观、培育城市人文精神、塑造城市形象有着积极意义。

首先,此次各媒体发起的集体报道行动承接了地方报纸与本地文化连接的责任。该报道刮起了一阵“首义文化热”, 例如本土策划达人廖斐文将他精心策划的辛亥百年庆典活动方案,通过《长江日报》呈送市政协。为叫响“武昌首义”品牌,廖斐文建议,买断交通运输工具的广告权,推出“武昌首义号”。可以将汉台直航班机命名“首义号”,推出一架国际航班为“辛亥百年号”,机身喷涂反映辛亥革命的主题色调。同时将武汉开往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的动车组以“武昌首义”命名。[6]《武汉晚报》则让这个建议得到了实施,承载着辛亥首义历史记忆的“武汉晚报辛亥旅游首义号”报道策划活动,不仅让参与者亲身体验了辛亥首义文化的传播活动,而且将辛亥首义文化的理解传播给身边的亲朋好友,为营造辛亥首义文化的传播氛围再添上出彩的一笔。正如辛亥后裔、武汉民俗学家刘谦定所说,“武汉是‘首义之城’,武汉晚报发起的这个活动,就是一次成功的重磅好策划,是一次富有创意的城市营销!活动不仅拉近武汉与台湾的距离,驾起汉台交流的桥梁,更弘扬了首义精神,为即将拉开大幕的辛亥百年庆典积蓄能量和营造了氛围”。[7]《楚天都市报》和《长江商报》进行了辛亥百年纪念报道后,许多读者都在自己的微博或者博客中,开始关注两大媒体对辛亥百年纪念的进展,并一直跟进。“心为梅动”“钟sir”等的博客,一直跟着媒体的进展,记载着辛亥百年纪念的一个个脚印。笔者最近就“辛亥首义文化――武汉城市文化的认识程度”专题调查了上百位武汉市市民,将近93%的市民强调这一时期的报纸是他们了解辛亥首义文化的主要渠道,媒体的集体报道使武汉市民了解辛亥首义文化乃至武汉城市文化的程度有所增强。

其次,此次集体报道行动,从空间的角度发掘武汉作为一个都市的特质,重拾归宿之感,激发城市复兴精神,形塑了如新首义广场、红楼等地方主义文化景观。但遗憾的是,此次空间元素的挖掘还不够充分。武昌首义留下了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它们是这座城市斑驳记忆的闪光点,如果将关于它们的报道贯之以系统化、长期化、专栏化,既可以形成读者的期待意识,也有利于市民的城市认同,从而增强建构城市形象的力量。

注释:

[1]彭刚:《叙事、虚构与历史――海登・怀特与当代西方历史哲学的转型》,《历史研究》2006年第4期

[2]冯天瑜:《“辛亥武昌首义”名辨》,《江汉论坛》2011年第4期

[3]《辛亥百年 百年百人》,《长江商报》2010年10月10日,B13版

[4]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son-Smith, Blackwell Ltd, 1991

[5]《新首义广场:环拥27个武汉独一无二“城市符号”》,《楚天都市报》2011年3月3日,A13版

[6]《策划达人献计辛亥百年庆典》,《长江日报》2010年6月13日,A2版

长城的历史文化意义篇2

【关键词】古代城市文学;文学研究;文学史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城市文学的空间形态架构作为一种维系特定空间视角的独立关照,维系着城市与人、城市内部物质解构中各种因素的不同侧面的主客体关系。从多角度、多侧面表现古代城市文学的生活形态,凸显古代城市潜在文学因素的物质欲望,并对城市个体的文学方式和文化意义赋予更多的深层次内涵。其对于中国古代城市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一、古代城市文学的内涵性意义

首先,中国古代城市文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其文学史意义不能被忽视。其文学的内涵深度和广度因其独特性而被深入挖掘,但是由于其发展过程中受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因素限制,直至今天,我国古代城市文学的发展仍然显得稚嫩。古代城市文学构建的客观丰富内涵需要建立在对其认知的、成熟的因素上,才能得以实现其完整性。

文学史研究工作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复杂、多样的文学性格要求其在对待古代城市的研究中,应当将它作为文学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整体上看待其文学史意义。

古代城市文学研究离不开客观历史存在对于它的影响。分阶段、分时期的对古代城市文学进行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价值理念,其在具体研究工作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我国的文学史研究着眼于对文学的历史时间意义的关注,缺乏从更为具体、更为客观的空间意义上去参照其文学意义的体现。在这种历史的研究结构下,古代城市文学一直存在着,却没有登上历史的舞台。但因为其客观存在的性质,又决定了古代城市文学终将被抹去历史的尘埃,而重获新生。以其客观构建内涵来填补中国古代文学史发展中的诸多方面的历史空白。也因为其内涵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它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文学史的发展。

在对于城市文学的价值以及发展规律的研究中,主要是从文学空间分布形态位移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文学形式的城市文学发展。这种作家与地理位移上的对应关系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探究方向,有其重要的文学史意义与价值。当然,在作家文学创作上对审美体验影响因素的探讨和文学取材方向上的选择性问题等,都是在文学空间角度形态位移方面的价值型表现。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城市文学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以独立个体的方式存在的,在其发展进程中,城市文学受到乡土文学的影响与渗透。客观地说,从历史空间的因素角度讲,文学史的发展是在乡土文学与城市文学的二元空间文学因素下不断发展丰富的。想要脱离乡土文学谈城市文学,或者脱离城市文学整体研究文学史,都是片面的。只有从二元结构的空间因素角度去着手,才能全面的、完整地实现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准确认知。

二、城市文化的文学性外延

城市文学是建立在城市文化上的外在性表现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文学的发生与发展是在城市文化的高度繁荣与发展的格局之上的一种文化态势。因此说,城市文学表现出的外延性特征的诞生与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人的自主意识与创造精神,并且毫不避讳地彰显其城市文化的绝对创造力量、弱化无意识行为,以及在城市追求与张扬世俗精神的过程中高调显示其对文化意义的表现能力。

城市文学具备什么样的属性与特质,也就必然是对现实城市文化中属性与特质的反应。中国古代城市是在政治、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同时又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其中政治因素最为明显。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与衰亡往往伴随着其背后的政治性因素,城市作为人们追求政治的渴望和幻想的摇篮,最先能够感受到这种振幅的正是生活在城市当中的普通百姓。城市文学作为城市文化的外在性表现,在这一方面对于城市的政治文化生活构成城市文学的最重要的文化性内涵。城市厚重的、复杂的社会环境基础,对于文学发展来说无疑是提供了最为优良的物质基础。使之在城市多种多样的文学形式形成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催化作用。通过研究历代中国古代文学形式发展的关系不难得出,单纯的文学形式产生,不会是在离群索居的社会交际环境中完成的,而是在人口相对集中、物质文化相对富足的区域中实现的,这种现象足以证明中国古代文学的城市文学性意义。而城市的发展促使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与艺术欣赏水平得以提升,反过来对促进城市文化多种文学形式的水平提升又起到了积极作用。可以这样说,中国古代城市市民阶层的不断发展壮大,为古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起到保障性作用。

三、结语

对于中国古代城市文学的研究应当通过发展的唯物史观去分析,将古代城市文学融入现代文学史中,找寻其现代文学价值。随着城市地域性文学研究热潮的到来,中国现当代城市文学也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通过以中国古代城市文学的历史机运,纵横比较,借鉴移植,进而形成独具中国现当代特色的中国城市文学史研究,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重要任务。任何一种文化形态、任何一种文学形式都要有其历史传承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去滋润营养其现代的文学形式。中国文学史在这方面应当有所发展,将全身的“穴位”打通,突破在文学研究方面的历史围栏。从全局的角度审视中国文学历史的整体性特征,为后世中国文学的研究与发展创造更多、更有用的文化资源。

参考文献

[1]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导论[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美]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M].王旭,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长城的历史文化意义篇3

人文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其独特的历史古迹、文化遗迹、革命旧址等遍布整个市区,大量的碑刻、典籍、绘画、音乐、戏剧等方面的多种实物和其他文化遗存,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为西安发文化产业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不论是秦兵马俑,汉石刻艺术,还是盛唐壁画,都可以体会到历史文化在交流中形成的博大之美。丰富的文化底蕴、再加上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进程,使西安出现了很多附着历史文化气息的城市雕塑,使古城的面貌在细节上呈现出更强的个性特征。西安现阶段的城市雕塑分为标志类雕塑、主题类雕塑、装饰性雕塑,在建设中均遵循了一定的地方特色的原则,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雕塑作品,如:大庆路西端的《丝绸之路》,西大街《盛世长安》,大雁塔南北广场、大唐不夜城、唐诗博览园、曲江寒窑、丝绸之路主题雕塑园等等一系列优秀雕塑。但是这么多优秀的雕塑,具体哪一个最能体现西安的风采?西安需要标志性雕塑究竟应该是什么样?未来西安的标志性雕塑在哪里?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我认为这样的城市雕塑,必须是能代表西安的城市精神文化形象、城市的厚重历史、城市的独特审美品质的一系列特征。

1标志性的城市雕塑其标识性含义

城市标志性雕塑作为城市可识别性元素而存在于城市当中,是城市视觉识别系统中的一部分,属于城市静态的识别符号,是城市形象设计外在硬件部分最直观的体现,是城市的精神物质文明的高度提炼,是一种经过升华凝练的印象标志。标志性的城市雕塑在城市空间里起到一个地标的作用。这种简单易识别,拥有丰富内涵的地标可以使人产生对一个城市的长久记忆。这种标识性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历史的概念,在经过历史洗刷的过程中,而形成对标志性雕塑的历史记忆以及城市空间的识别记忆。这种标志性不仅具有高度视觉的识别性,而且可以引发唤起城市记忆的功能,使人们对它有深刻的感情认识,从而在大众内心中逐步形成标志性雕塑建筑。

2标志性的城市雕塑其象征性含义

它是一个城市的代名词,是城市灵魂形象的代表产物。它所具有的象征性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即显性标识象征与隐性标识象征。城市标志性雕塑的显性象征包含两种情况:其一是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创作者某种深邃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寓意的艺术创造手法。本体寓意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是通过创作者对本体事物特征的描绘,使大众欣赏者产生丰富联想,从而领悟到创作者的创作初衷。其二是指根据传统民俗习惯,选择大众所熟知的象征物作为本体,表达一种特定的意蕴。运用象征的艺术手法,具体化和形象化抽象的概念表达一种艺术意境,从而表现作品的张力与艺术气氛。其次,再说一下标志性的城市雕塑的隐性象征,就是通过不可视的象征意义,以象征性的创作手法将城市精神文化历史沉淀通过抽象的概念以雕塑的形式表现出来。由此可以见显性象征是一种具体的抽象概念,而隐性象征则为深层次的抽象概念,在城市发展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为了突出城市个性就赋,标志性的城市雕塑各种不同的隐形意义。

3标志性的城市雕塑其地域性含义

城市标志性雕塑要与当地的传统生活、历史文化相融合,它传承着风水、历史文化传统等在城市中的记忆。标志性的城市雕塑无论从主题、形式以及意义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因为地域文化是标志性的城市雕塑建造的基础,地域文化的不同影响着城市雕塑表现形式的不同。其次,标志性的城市雕塑是表现地域人文精神这一抽象概念的具象物。所以在标志性的城市雕塑确立的过程中,要与当地的地域文化历史发展紧密相连。要在传统的血脉中寻找现代标识的地域文化精神,所以标志性的城市雕塑的建造无论从主题、形式以及意义等方面必须要考虑到地域文化是一个历史延续性的动态过程。

4标志性的城市雕塑其历史纪念性含义

主要从空间上融入历史记忆的精髓,把传统历史形象凝聚于现代手法的雕塑形体中。通过对传统地域历史文化的挖掘、提炼,唤起城市历史回忆的点滴,为了纪念曾经在这个城市中发生过的重要的历史事件,所以将其精髓运用到当代抽象思维中进行重新诠释和艺术创作。在拥有传统符号寓意的现代标志性的城市雕塑,却使人能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文化纪念的积淀。如:丝绸之路群雕。

5标志性的城市雕塑其艺术形象的创造手法特征

塑造个性化的艺术形象是成功的城市标志性雕塑最起码条件,创造标志性雕塑艺术形象,是对城市空间和性格进行一种语言定位。标志性的城市雕塑是城市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城市装饰,丰富和美化人们生活环境空间,同时又丰富着城市的精神生活,它是一个时代精神和文化状态的体现标志,它体现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面貌和人民的生活方式。每一个时代的人们总是运用着雕塑形成着自己城市独特的人文景观,以致力于精神的表达和环境的改造,从一个侧面体现着所处时代、所处地域的文化内容。所以,城市雕塑又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水平的象征。标志性的城市雕塑正是在其强化物质内容,达到精神高度的过程中使自身具有了永恒性。标志性的城市雕塑又属于环境艺术,与一般的雕塑作品只追求作品自身的艺术性和完整性不同,它必须以城市环境为背景,从时间、空间、文化内涵和艺术形式上与雕塑布局的城市空间环境形成相互联系的整体与系统。最大化地表现空间和环境的长处,最大限度上与所处空间进行对话是标志性的城市雕塑的根本性的体现。

长城的历史文化意义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今天我就黄崖关长城历史博物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情况和大家做一下交流。我发言的题目是“讲好长城故事、弘扬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有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每一处历史古迹都蕴含着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黄崖关长城以“让文物活起来”的形式,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一、加强展馆建设,增加主题展览。

    为了充分发挥黄崖关长城博物馆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使之成为培养广大群众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陶冶青少年的道德情操的重要课堂,在原有展览的基础上,我们增加了不同主题、反映不同文化特色的主题展览。一是创建黄崖关民俗博物馆。展馆面积142平方米,共展出民俗物件百余件,展现某一特定时期黄崖关独有的戍边文化和百姓农耕生活完美融合的场景,记录黄崖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特色的民俗活动,成为留住乡愁、找回记忆的红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场所;二是创建黄崖关断崖地貌博物馆。黄崖关是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遗迹种类丰富,具有极高的保护和观赏价值。创建黄崖关断崖地貌博物馆,将长城的历史与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相结合进行展示,让公众从历史时空的大背景中了解长城,感知历史。同时,也让公众融入大自然,感受奇峰怪石,了解地球亿万年的演化过程,发挥科普教育功能。三是提升改造万里长城博物馆。制作长城沙盘,将天津域内40.28公里长城分七个段落展示,气势宏伟、淋漓尽致,将天津长城的现存状况、风貌历史、军事布局等完美展现,公众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地领略天津长城风采。

二、丰富展览内容,举办各项临展。

黄崖关长城博物馆根据自己特有的文物资源,举办了多项临时展览,旨在增加博物馆的吸引力,充分发挥社教功能,满足公众精神文化需求。一是举办长城景观文化展,长城是陈列在祖国大地上的历史遗迹,每一处景观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展览深挖历史内涵,将30处景观遗迹的历史文化展现给公众。二是举办戚继光专题展,戚继光先后戍守蓟镇21年,取得了诸多历史成就,他的军事思想和成果至今还影响着后世,戚继光戍边的故事在黄崖关地区流传千百年。展览深度挖掘戚继光北方戍边的历史功绩和历史故事,展示传承。三是举办科普知识展。将保护长城、传承文化的各类知识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展览,增强公众长城保护意识。

三、加强馆校联动,抓好学生教育。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爱国主义教育要从他们做起,从他们抓起。黄崖关长城与下营镇几所中小学校联合,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组织展览进校园活动、徒步量长城实践课堂教育活动和“利用文物讲故事”博物馆资源教学活动等。教育形式多种多样、教育内容丰富多彩,让青少年对书本中的长城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长城的历史文化意义篇5

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界定和范畴分类,明确了党史文化是构建十堰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一极。首先,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界定是党史文化特性的直接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将历史文化名城界定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则“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一项必备条件,一个显著特征。而党史文化作为“记录党的历史、宣传党的历史,弘扬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而形成的文化艺术;或者为再现党史中的某些重大事件,歌颂党和党的领袖,革命英模、先烈而形成的文化艺术。”“包括党史著作、革命历史档案、理论著作、文学影视作品以及为纪念党在革命征程中发生的某些重大事件,召开的重要会议等而形成的纪念馆、纪念碑、纪念地等”。则党史文化作为历史文化现象的一部分,或记录着重大的历史事件、革命事件,或是历史上重要现象的文化折射,或是一些历史古迹、遗迹面貌的反映,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和重要的革命意义。以文化所具有的普遍性来看,十堰历史文化名城的构建也离不开党史文化这块“红色土壤”的滋养,十堰独具特色的党史文化将是历史文化名城构建的重要一极。其次,党史文化内容是中国现存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分类特色之一。目前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大致可以分为古都型、传统风貌型、风景名胜型、地方及民族特色型、特殊职能型、近现代史迹型、一般史迹型七类。分别以古都风貌、保留的历史时期积淀的建筑群、鲜明的建筑、山水环境、浓厚的民族风情、地方文化个性特征、历史上某一事件或阶段建筑物(群)、历史上某种突出的职能地位、布散的文物古迹为特色。其中近现代史迹型、一般史迹型历史文化名城实际上就是以中国共产党在近现代历史上革命、奋斗的事件,发展、前进留下的遗迹为划分特色,上海、遵义即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例子。而十堰党史文化作为共产党人带领十堰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取得城市解放和发展历史所形成的文化,不仅在历史的进程中,产生了许多重要的革命历史事件,如李先念中原突围部门在十堰的战斗,、带领红三、四方面军在十堰的革命奋斗事迹;同时也留下了许多丰富的革命遗址遗迹。这些史迹史实为十堰历史文化名城的构建夯实了基础。

党史文化作为党的历史在文化层面的表现,是十堰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巨大财富

从内容上的鲜明性来看,十堰党史文化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构建提供了特色历史文脉。党史文化不同于其他文化,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自身所蕴含的文化。它往往再现了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以及党的自身建设的伟大实践。不同的区域,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发展的历程各不相同,反映出不同的历史地域特色。而地方历史文化名城的构建,正是需要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脉为支撑。

作为20世纪以来党组织领导十堰经济社会变迁过程的反映,十堰党史文化与其它城市的党史文化不尽相同,若将其与广东的党史文化相比较,则我们可以说后者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开放性一面的缩影,以其不仅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是一系列推动历史性质发生质变的革命事件的发生地,且其历史文化形态具有更加开放、更容易接收外来事物的特性。而十堰党史文化则不然。首先,她并不处在历史变革“冲锋陷阵”的前沿,作为历史革命浪潮的“波及地”,如十堰早期党组织的成立是在20世纪20年代,晚于广东、上海等地区,这就形成了十堰历史上独特的文化氛围。其次,同样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时期,但是因为特殊的山区环境,党领导人民在十堰进行革命斗争,往往需克服更为恶劣的地理环境而生存。因此,除却一份为革命事业献身的精神,她往往能更直接地反映党带领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再者,十堰地处秦岭以南,长江以北,东接襄樊、南邻神农架,又处于陕、豫、鄂三省分界线,从而在历史事件的表现上,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性。如同下文即将提到的,李先念部队在郧县南化塘地区与号称“天下第一军”的胡宗南部队一战,彻底打破了妄图一举歼灭我人民的黄梁美梦,为全面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并由此拉开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序幕。而解放战争时期,陈赓谢富治解放了十堰,先后建立了鄂豫陕四分区,尔后发展扩大成为以十堰为中心的陕南解放区。

此外,以历史为依托,党带领十堰人民走出的特色发展之路,是十堰历史文化名城构建的重要名片。解放后,十堰作为国家“三线”建设的重要基地之一,二汽选址建设在此,改革开放后至今日,十堰凭借其特殊的历史、资源、环境优势,走出了一条“汽车城”、“旅游城”、“生态城”的发展之路。

梳理十堰历史发展的文脉,可以发现,正是十堰党史文化在内容上具有的鲜明性,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构建提供了特色支撑。

从党史文化的特性来看,十堰党史文化为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提供了生生不竭的动力。党史文化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既反映着文化的普遍性,又凸显着自身的特殊性。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党史文化不可或缺。她所具有的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特性,必将为一个城市的全面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总书记曾指出:“发展新的事业、开创新的局面,更需要总结、研究历史经验,做好以史鉴今、以史育人的工作。”2007年以来,全市党史部门紧密结合党在十堰的实践,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总结历史经验,大力开展的党史宣教活动,不仅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增强了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还在全市掀起了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新高潮。在纪念建党90周年活动中,全市9条红色旅游线路的推出,有效激发了市民的爱国情怀,促进了红色旅游业的发展。由此可见,充分运用十堰历史上的党史事件、人物、党史纪念地、党史遗迹等党史文化资源,开展先进性文化教育、弘扬优良传统,进而唱响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无疑将为十堰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提供内在强大的精神动力。

弘扬党史文化,构建十堰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重要意义

十堰党史文化是历史文化名城构建的重要一极,是十堰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巨大财富,同时,它也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构建增添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弘扬党史文化,构建十堰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重要的意义。

长城的历史文化意义篇6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老城区的历史景观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历史景观风貌正在消失。因此,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与再利用成为现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的课题。论文从国内外优秀城市历史景观的研究与保护入手,以“庞贝古城”、“上海外滩”为参考实例进行调查和研究,根据沈阳中街历史景观的现状、保护与开发利用所产生的不足和缺陷,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案。

关键词:景观设计 历史景观研究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 A

一、沈阳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与再设计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历史景观保护的背景:

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历史文化景观逐渐被社会重视起来。沈阳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现如今仍然存在很多历史景观,对其加强保护和再利用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对沈阳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与再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

2、历史景观保护的意义:

通过对历史景观的保护与再设计,可以更好的保护历史景观,为以后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使地区悠久的文化历史继续传承。让历史景观与城市的发展融合在一起,可以让人们对这些历史景观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城市历史景观保护优秀案例分析

迄今为止,已经有很多国家对本城市中的历史景观进行较好的保护,以下是对历史景观保护的优秀案例。

庞贝古城

庞贝城――是保护最为完好的古罗马城池。它位于亚平宁半岛西南角坎佩尼亚地区一座人口稠密,商旅云集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它约建于公元前6世纪,于公元79年被维苏威火山灰无情地湮没。由于被火山灰掩埋,所以街道房屋保存比较完整,从而为了解古罗马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古城略呈长方形,有城墙环绕,四面设置城门,城内大街呈“井”字形纵横交错,街坊布局方正整齐,有如棋盘,仿佛是我国唐代的长安城。城内最宏伟的建筑物,都集中在西南部一个长方形的公共广场,广场周围设有神庙、公共市场、市政中心等建筑物。这里是庞贝城政治、经济、宗教的中心。广场的东北方是繁华的集贸市场。它们都按行业分街坊设置,再现了两千多年前人们的生活状态。

三、沈阳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现状

1.现状调研范围

沈阳中街即今沈阳路、中街路、朝阳街、正阳街。项目的研究范围是以中街路为主线,沈阳路为辅线,东起东顺城路,西至西顺城路,通过与中街路及沈阳路相交的路段向两边辐射,形成一个“井”字形的历史景观。(

图3.1

2.历史景观现状调研

(一)历史建筑现状

中街商业区共有五处历史建筑。道路左侧沈阳老春天与之对应右侧荟华楼、运动汇、第二百货商店、鹏达体育四座古建筑形成的建筑群(如图3.2)。这几座建筑有近百年的历史。

图3.2

中街商业步行街五座老建筑正在被当成商业建筑利用,历史建筑不同程度地遭到了破坏。原有的建筑韵味被现代建筑的装饰材料替代,外立墙面被雨水侵蚀铁锈滋生,墙皮脱落、破损,新旧电线在建筑周围穿插杂乱无章,转角立面建筑装饰广告、牌匾密集混乱。墙面乱涂乱画,垃圾成堆、水渍污渍斑驳可见,严重损坏了整体建筑形象。

(二)历史景观现状

①故宫老牌坊。

位于沈阳路上的“文德坊”“武功坊”是沈阳故宫的一种纪念性、标志性的建筑物,由于两座牌坊是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的标志性建筑物,因此对其保护和修缮历来受到重视。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两座牌坊更经历多次严重的损毁,直至2004年沈阳故宫“申遗”成功,“文德”“武功”两座牌坊才真正意义上的被视为重要的历史文化景观得到保护和修缮。

②沈阳路历史老街

一条毗邻沈阳故宫南面的商业街――沈阳路,据说当时因临近州衙,一般为诉讼、报告的人歇息侯信的地方,因此,这条街全是旅店、饭馆和茶楼。1996年被定义为“清代文化一条街”,这条位于沈阳市正中的沈阳路意图打造沈阳的“文化极”。街路两旁古色古香的清代小楼,一座座重檐翘角,每层檐下都是漆栋画染,精美的图案,五彩斑斓,在当今时代,尤显满清时期的建造魅力,是城市重要的历史文化标志性景观。

③“东西”大门

在沈阳路和东顺城路的交叉口坐落一座城门,即抚近门,又称“大东门”。是清代的沈阳城九门之一,于1998年复建,是沈阳标志性建筑。与抚近门相对而望的是在沈阳路与西顺城路交叉路口的怀远门,又称“大西门”,始建于1631年,为沈阳老城垣之重要标志。1930年拆除怀远门,1994年,沈河区政府拓其原址,增其旧制,重修了怀远门。过去,它是内城的门户,是清朝官员们进出的必经之地,也是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今天,以新的方式被保留在了城市历史街区之中。

四、沈阳城市历史景观的再设计研究

如今国际和国内对于历史街区景观保护的理论研究以景观整体性为趋势,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思想体系。而沈阳的一些历史景观记录了沈阳各个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变迁,它是近代中国一个历史时期的代表,独具特色。因此,对于沈阳历史景观的再设计研究我们应多去考虑并在实践中找寻经验。

因此,在做到景观的在设计研究时,应着重以以下标准为主:

(1)增加书画廊功能,可以将适合的场地租给当代的艺术家们,重现当年的空间场景,恢复其原有的功能,这样对古建筑艺术氛围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帮助。

(2)延续原有功能,与展览功能相互结合。

在修复过程中也应该遵循新旧对比、新旧交织的方法。同时,还可以将街区景观总体的目标定位为复兴,通过不同的景观要素,对沈阳方城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与再设计:

(1)以故宫作为背景依托,结合特有的文化特色,进行文化资源的整合,复兴方城,建设一个高品质的城市历史街区。

(2)目前方城的边界比较模糊,首先对方城模糊的边界进行界定,通过边界的界定来唤回历史的集体记忆。形成方城地区最特别的地段。

(3)打通阻碍方城的中轴线,打开南部帅府、中部的故宫和背部的城墙遗址通道、恢复被阻建的方城中轴,形成南北贯通的方城历史文化走廊。

(4)沈阳方城的生态环境具有探索性的意义,应实行节能减排措施,这一措施的实行,从环境上保护了方城、更广泛的关注将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更有利于方城的发展。方城街区内的绿化系统主要由绿地系统由环形绿地、道路绿带、开放绿地、社区绿地形成“一环、一心、一轴、四带、多点”的整体构架。

五丶主要结论

历史景观是城市最值得珍视的文化遗产之一,它代表着城市的历史形象和文化底蕴,负载着城市的精神与文明,传承着城市的历史与形象,因此当前社会对历史景观的保护需要越来越关注。因此本项目对于沈阳老城区的历史景观的保护与再设计的研究显的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冼宁.沈阳商业历史性商业街区的保护性设计 .建筑装饰设计与施工探讨,2012.7

长城的历史文化意义篇7

关键词:类型学;原型;共时性;历时性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background, the central opinion and connotation of Typology as well as comparing it with the other theories of architecture revolved, the author draws the conclusion about the positive aspects of Typology in order to rethink and solve the history problem of urban architecture better.

Key words:typology; arch-type; synchronic; diachronic

中图分类号:TU-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9-0088-02

20世纪,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强调功能性、实用性的现代主义建筑,使建筑师摆脱了历史建筑式样的束缚,但同时也忽略了城市发展的连续性。而历史复古主义者们则热衷于历史片断的复原和仿效,以达到与历史的传承。在这种背景之下,建筑师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探索着新的建筑发展方向,发展出了众多新的建筑理论,类型学理论便是其中之一。最富于代表性的则是罗西的类型学思想。

欧洲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广博的历史内涵是类型学形成和发展的土壤;古罗马时期建筑的类型法则及其所表达的建筑品格也一直是古典主义建筑师的创作源泉。身处意大利浓郁的传统氛围之中,罗西更是在这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1类型学的理论

早在18世纪,“类型”的概念已被Q・德・昆西提出:“类型并不意味着事物形象的抄袭和完美的模仿,而是意味着某一种因素的观念,这种观念本身即是形成模型的法则……”可见,所谓“类型”与样板的复制不同,而是通过揭示事物原初动因来寻求答案。罗西的类型学思想的形成深受Q・德・昆西建筑理论的启发,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类型学理论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类型的意义

类型与“原型”(Arch-type)有着不解的渊源。荣格关于原型的概念指出:人的精神分为三个层次――意识、个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经过世代传承存在于人类内心深处的精神体验是一种集体的、无意识的、历史性的内容;同时存在着一种以特殊手法对原型加以修改得到的“同类物”,它与原型间存在着一种类似关系。罗西的建筑类型“是按需要对美的渴望而发展的一种特定的类型,是一种生活方式与一种形式的结合”,是“原型”在建筑领域中的一种变化,同原型一样试图透过事物的表象去探索事物的内在的深层结构。它往往与代表着特定文化背景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固有形象有关,凝结了人类的基本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对其进行几何化和抽象化,最终可以赋予简洁的图形以丰富的历史意义。

建筑的创作就是以“类型”为依据的。建筑师在创造建筑时,只是在他的头脑中先存在建筑的类型,继而再将之变换。建筑师不可能去凭空创造一个建筑结构模式或一个与历史的建筑结构模式相违背的原则。我们的创作行为只是为建筑的变换实现提供了动力。

1.2形式对于类型的体现

每一种建筑都对应一种建筑类型,而任何一种建筑类型都通过一种或多种特定的建筑形式来表现。建筑内在的本质――文化传统的绝大部分则蕴含于类型之中。建筑的类型是从历史的建筑形式中提炼出来的核心的、本质的产物,在深层次上与历史相关联,具有历史的意义和文化内涵。并且,类型与模型不同,并不是原型的复制或具象的样本,这就使建筑师在对类型理解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的形式成为可能。构思这些构造物的思想的差异促使了形式独特性的形成。正如格雷夫斯所评价的:“无论是锥体、截锥、变截面圆柱体、还是传统坡屋顶,都是对发生在其中的行为活动的描述和说明。”用类型学的观点来考察建筑,我们不会专注于建筑的外在形式,而只关注其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问题。

1.3类似性城市

“城市中存在的现实形态凝聚了人类生存所具有的含义和特性,城市是他的聚合体、融合着意义和实体。”而城市类型其实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的集体记忆,这种记忆是由人们对城市中的空间和实体的记忆组成的。这种记忆反过来又影响对未来城市形象的塑造……”,城市作为集体记忆的所在地,“它交织着历史的和个人的记录,当记忆被某些城市片段所触发,过去的经历就与个人记忆和秘密一起呈现出来。”

受荣格的集体无意识思想和弗洛伊德将不同历史时期建筑物并置思想的影响,罗西将城市分为实体和意象两个层面:实体的城市是短暂的、变化的、偶然的,依赖于意象城市,即“类似性城市”;意象城市则由场所感、街区、类型构成,是一种心理存在,是“集体记忆”(Collective)的场所。城市的实体――主要是城市建筑――可能发生变化,但意象是长久存在的、超越时空的,具有无时性(Timelessness)和永恒性(Permanence)。城市的历史感也在变化着的实体的比较中体现出来。

2类型学关于城市历史的独到见解

类型学的建筑理论思考了两个概念――历史的“共时性”(synchronic)和“历时性”(diachronic)。其中,“历时性”的概念,正是现代主义建筑所忽略的。现代主义强调技术、功能和材料,而这些只是共时的,不可延续,历史建筑对今天的影响并不是来自于此;而历时性的元素可以转化为共时性的城市,只有城市内部的结构关系及其所承载的文化、精神等才是历时的因素,才对今天有意义。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历史的思考方法和设计方法,使我们对城市历史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建筑与城市的形式,而应建立在对城市场所中发生过的事件的记忆基础之上,达到“共时性”和“历时性”的统一。

其次,类型学思想辩证地解决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把握住了“变”与“不变”关系。类型学注重历史,但与历史复古主义又不尽相同。正如艾森曼所说:“类型学的方法对于历史的使用与美国目前流行的对历史的掠夺是非常不一样的,美国是一种复兴主义的历史主义,而历史主义如果没有类型学的方法将流于摹仿。”罗西试图用历史元素取得人们的共鸣,但并不局限于具象的模仿,而是通过抽象的手段,理性地对待历史和传统,对其进行筛选,并从中提炼出本质的部分,以“类型”来传达历史信息,以达到“神似”的境界。

在理性和抽象的理论指导下,类型学设计出发点不是单纯的功能或式样,而是从城市结构中个体与整体之间关系入手,发掘类型和类型之间的结构关联。通过对历史进行分析、归纳得出抽象的类型,并寻找类型与现实的对应,使我们认识到城市建筑不仅是空间的形式与功能组合,更是某种意义与精神的载体,历史问题的解决不只依靠形式的塑造更要依靠建筑元素之间、建筑与城市之间的有效关联来实现。这些都对城市建筑历史问题做出了独到的应答,对于我们在城市空间与功能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重新思考历史、延续城市的传统精神也是有益的启发和参照。

参考文献:

[1] [意]Aldo Rossi著.施植明译.城市建筑.台湾:尚林出版社,1996.

[2] 刘先觉著.现代建筑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 汪丽君,舒平著.类型学建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4] 郭红,莫鑫著.解读建筑原型.新建筑,2005/01.

长城的历史文化意义篇8

关键词:沈阳市;历史建筑;基本价值;旅游开发

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日趋现代化 ,规模巨大的生产活动使人类的生存环境严重失衡 ,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建筑由于经济、技术、物质条件的不足而久经风雨 ,变得满目疮痍 ,濒临损毁 ,对它们的价值和保护亟待重视和加强。沈阳做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一些造型、体量、风格、色彩能代表沈阳历史文化的建筑物、建筑群和街区正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 目前,沈阳共有1100多处文物古迹,60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和10处部级文物保护单位。我们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给城市的历史留下一段刻骨铭心的空白。所以,沈阳市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开发刻不容缓。

一、历史建筑概述

(一)历史建筑的概念

在我国的相关文件中,针对尚未纳入文物建筑保护范围且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的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还没有一个统一称谓。在我国及地方文化遗产保护的文件中,出现了“优秀近现代建筑”、“历史建筑”、“优秀历史建筑”、“历史风貌建筑”等不同的称谓。虽然称谓有所不同,但含义是相近的。

优秀近现代历史建筑的评价标准为建成30年以上,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筑,可以确定为优秀历史建筑:

(1)建筑样式、施工工艺和工程技术具有建筑艺术特色和科学研究价值;

(2)反映太原地域建筑历史文化特点;

(3)著名建筑师的代表作品;

(4)产业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商铺、厂房和仓库;

(5)其他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优秀历史建筑。

(二)历史建筑的基本特征

1.艺术性

中国历史建筑是东方三大建筑流派之一,有着与众不同的艺术性,它不是单纯的物质体系,而是具有一定社会意识形态性的精神与物质统一体。中国园林是中国历史建筑的一项突出成就,园林一般采取建筑空间构图的手法,使自然美典型化,使园林具有艺术性。

2.文化性

中国历史建筑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与外国历史建筑相比外国建筑多了一些人文色彩。沈阳清昭陵建筑布局严格遵循“中轴线”及“前朝后寝”等陵寝规制,陵寝主体建筑全部建在南北中轴线上,其它附属建筑则均衡地安排在它的两侧。这样的设计思想主要是体现皇权至高无上的人文特征。

3.稳定性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延续了几千年,中国历史建筑也随之延续至今。许多古建筑经过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已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虽然许多文物古迹不同程度的破坏,但是扔有很多留存下来,正体现历史建筑的稳定性。

(三)历史建筑保护的重要意义

历史建筑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体现了各国历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可以说是历代人类智慧的积淀与演绎。历史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要素,是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意识形态的表征,它即反映了特定时代的社会背景,又体现了特定区域的自然环境,已渐成为城市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不可缺少的灵魂。所以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是当前城市建设中必不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二、沈阳历史建筑的基本价值

(一)沈阳历史建筑的概况

沈阳是一座文明古城,至今已有7200年的历史。它经历了几个世纪的蹉跎岁月:封建社会的遗迹、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烙印、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脚步,都详尽地记载于沈阳的建筑之中。悠久的历史、复杂的社会背景,造成了现存沈阳建筑的多样性。在沈阳城内既有像故宫、昭陵、福陵等一类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以银行建筑为主的西洋古典式建筑,有沈阳北站,东北大学等早期的中西合璧式的建筑,有沈阳站中山广场建筑群等日本时期的建筑。这些建筑记载着沈阳城所走过的漫长历程,代表着沈阳地区的传统文化。应该妥善保护这些建筑物,使它们的形象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被积淀下来。

(二)沈阳历史建筑的基本价值

1.沈阳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

儒学自西汉武帝罢黜百家以后的两千多年中,始终是居于统治地位的一种意识形态,对中国古代社会的一切方面有着重大影响,是中国古代社会几千年中的精神主轴,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国历史建筑在建造方面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2.沈阳历史建筑的历史价值

历史建筑承载着厚重的城建历史,不同年代的历史建筑,记录着城市发展的年轮,见证着城建活动的史实,是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古代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根据。如沈阳,有着2600年的建城历史,沈阳故宫、沈阳清福陵、沈阳清昭陵、抚近门、中街、长安寺、中心庙、南关天主教堂等各类建筑,是了解沈阳当初的城市规模和城市布局的实物依据,也是了解两千多年来古城发展变化的重要依据。不同时期的历史建筑,是特定时代背景的产物,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同时也构成了特定时代的建筑语言。如沈阳的故宫,是中国现存的第二大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在建筑艺术上承袭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集汉、满、蒙族建筑艺术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通过这些历史建筑的建筑语言和时代特征,便能解读城市建设与发展演变的历史。其中许多古建筑经过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已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由此可见,历史建筑是记录城市建设与发展历史的载体,是人们认识和恢复城市历史本来面貌的直接依据,特别是对缺少详实记载的远古时期,它成为人们了解和认识这一阶段城市建设与发展演变的重要依据。

3.沈阳历史建筑的艺术价值

建筑体现的不仅仅是文化,而且代表了一种艺术。沈阳历史建筑经过长时期的积淀,吸收了其他传统艺术,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三、沈阳历史建筑旅游开发策略

(一)沈阳历史建筑的开发现状

沈阳旅游资源丰富,共有三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是除北京之外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但是长期以来,城市发展经济建设的需要以及人们文物意识的浅薄,导致许多文物古迹不同程度的破坏。作为重工业基地的沈阳,工作重心偏重工业。正因为如此,沈阳人的旅游意识很淡,沈阳的旅游开发观念不强,沈阳的旅游业发展迟缓。

(二)沈阳历史建筑的开发策略

1.开发保护相结合

要想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好沈阳历史建筑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首先要保护好现存的历史建筑。

首先要建立、完善历史建筑保护的法规,目前沈阳市有关历史建筑保护的法规文件中只有《沈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因为缺乏正式的立法程序,在法治社会中,在沈阳市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将会出现很大的难题。所以,要尽快建立新的法规,并完善已有的法规。

其次要加强保护意识,保护意识薄弱也是沈阳历史建筑无法得到妥善维护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重工业基地的沈阳,旅游意识淡薄。应加强对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宣传,从短期来看法规是必要的,但循循善诱的教育才是长久之计。同时,要让人们理解和接受这些规定条例,还须依仗教育。向社会传播有关历史建筑的正确理念和准确知识,切实唤起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强化保护观念,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文物古迹保护,扩大文物古迹保护的影响力。

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对保护沈阳市特色、实现沈阳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同时,这也是一项复杂的大工程。

2.塑造品牌形象

历史建筑旅游是区域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部分,所以建筑旅游开发的首要问题就是对区域文化旅游开发进行正确定位,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确立区域旅游的文化主题,进而塑造区域文化旅游品牌形象,作为历史建筑旅游产品品牌基础。目前辽宁省的旅游口号是“满韵清风,多彩辽宁”。沈阳做为“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亦可以以此为主题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

3.加强景区管理

现在一些历史建筑已经被开发利用,但是管理还不完善,例如沈阳故宫,沈阳清福陵,沈阳清昭陵等。提高景区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有助于景区更好的发展。一方面,严格按照人员从业标准,招收更多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从事景区的服务和管理工作,从而更好地服务顾客,打造高质量旅游产品;另一方面,加强员工知识技能的培训力度,使员工的知识技能能在岗位上得到提高,从而从整体上提高景区的文化水平,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结论

在日趋现代化的城市发展中,沈阳市这座历史古城具有着其独特的价值,我们要在合理的保护和开发沈阳的历史建筑的情况下,创造沈阳市独特的形象,相信在沈阳历史建筑被合理开发的情况下,沈阳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会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

[1]孙珊.武汉市历史建筑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8

[2]张剑,雒丹阳,李红文.历史建筑的价值探讨[J].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04(10)

[3]李浈.历史建筑价值认识的发展及其保护的经济学因素[N].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0

[4]陈克元.浅谈历史建筑保护.科协论坛[N],2007-1:126-127

长城的历史文化意义篇9

关键词:城市发展;历史街区;保护利用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city development at present in our country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block protection international charter and practice, foreign successful example, exploring a feasible, suitable for our country about the historical block protection method, the measures.

Keywords: the city development; The historical block; Protection of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城市发展的现状凸显保护“历史”的必要性

近20年,我国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城市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带来城市的急剧膨胀, 人口剧增, 用地范围扩大。但是盲目的发展城市, 缺乏对城市历史、城市发展科学的认识与规划,忽视社会、文化环境的发展,忽视城市的历史价值、地域特色,致使我国的城市发展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表现为:

1.1盲目的大拆大建

20 世纪是一个“大发展”和“大破坏”的时代,人类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破坏已经危及自身的生存,“建设性破坏”始料未及,屡见不鲜。对老城区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推倒重建,这是一种最原始、最简单、最不科学、最粗野的城市更新方式,造成一些有保留价值的建筑、设施、古木、风貌等随之灰飞烟灭,永远的消失了。(北京)

1.2各类历史建筑遭到破坏

在我国多数城市发展与更新过程中,将历史建筑、历史街区视为“破烂”,千方百计的侵占、破坏和拆毁的情况相当严重,且屡禁不止,层出不穷。例如福州发生拆毁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历史街区事件;定海古城被毁事件等大量的例子。

1.3城市的特有风貌正在消失

在城市发展中由于不注重传统街区、传统风貌的保护和继承,再加上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使地域文化的特色渐趋衰微,使城市原有的特色风貌遭到破坏,并被一些低级和赶时髦的东西所替代,使人们对所居住的城市和环境产生了一种陌生感,丧失了认同感和归属感。我国的城市在爆炸式的发展中,正在丧失它的形态、地标、识别性、特征。

1.4城市的文脉被切断

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在长期的发展建设中形成的历史的、文化的、特有的、地域的、景观的氛围和环境,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目前,普遍存在着低水平的、低层次的简单城市更新,不注重保护和延续城市的文脉,使城市的文脉受到破坏和人为的割裂

1.5城市正在走向雷同

目前城市更新改造中大量地应用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的设计理念,大大促进了城市更新的进程和步伐。但是这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使城市更新中出现了雷同,城市正在被克隆,正在失去地域的、文化的、传统的、多样化的特色,建筑正在失去个性,正在失去灵魂。

2历史街区的独特价值

新陈代谢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但就象一个人不能没有记忆一样,城市不能历史的沉淀。城市中传统街区的空间如同活的化石,告诉人们遥远的过去,绵延着割不断的怀旧情愫,缠绵着解不开的历史情结,给城市以深沉厚重感,弥足珍贵。[1 ]

2.1历史街区涵义

“城镇中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小地区,包括城市的古老中心区或其它保存着历史风貌的地区。”(《华盛顿》,1987年,)

2.2历史街区的价值

“所有历史街区(具有历史积淀的城市社区),不论是长期逐渐发展起来的,还是有意创造的,都蕴含了历史上各种各样的社会表现。这些街区除了它们的历史文献作用之外,还体现着传统城市文化的价值。这些文化财产无论其等级多低,均构成人类的记忆。” (《华盛顿》,1987年)

2.3历史街区保护意义

1)体现文物建筑的价值

历史街区是文物建筑赖以依存的环境,它与文物建筑一起反映和体现文物本身的历史价值。文物建筑的历史价值与其所处的位置和环境密切相关,失去了这种环境,文物建筑的本身即是“保存完好”,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2)保护文化遗产

同其他文化遗产一样,历史街区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笔文化财富,保护历史街区的首要目的就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内罗毕建议》第2条明确指出“历史地段和它们的环境,应该被当作全人类的不可替代的珍贵遗产。保护它们并使它们成为我们时代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是它们所在地方的国家公民和政府的责任”。

3)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意义

保存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只有少数,许多不够历史文化名城条件的古城中却也存在有不少值得保护的历史街区,同时历史街区反映城市的历史传统风貌,选择一定的历史街区加以重点保护,用这些地段来反映城市的历史传统风貌是较为现实可行的作法。

3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的方法性研究

3.1历史街区保护的原则

1)原真性原则

“原真性不应被理解为文化遗产的价值本身,而是我们对文化遗产价值的理解取决于有关信息来源是否确凿有效,原真性的原则性就在于此。所有的文化和社会均扎根于由各种各样的历史遗产所构成的有形或无形的固有表现形式和手法之中,对此应给予充分的尊重。”《奈良文书》

2)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指要保护历史街区的整体环境格局,并保护其所具有的历史、文化、科学和情感等各个方面的价值,而不能只保护一两栋建筑或一两个界面。

3)积极保护的原则

与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相结合

与城市设计相结合

与利用相结合

4)动态保护原则

以动态的眼光看待历史街区的保护开发问题,使得保护规划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调适空间,可以根据突发或新发现的情况对保护规划做适时调整,可以是历史街区的保护沿着正确有效的方向发展。

5)小规模改造原则

历史街区的保护开发既要处理继承和保护的问题,也要预测街区的发展,具有综合系统的特点。对于有多方价值的历史街区来说,大规模的保护开发易因调查不细致深入、发展预测有偏差而导致建设性破坏,另外,大规模改造也会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所以小规模、分阶段和适时谨慎的渐进式保护开发跟具可现实性和实效性。

6)公众参与原则

公众参与的概念并非指由公众来引导和决定设计,但是公众应作为提供设计理念的一员。在这个过程中,规划者学会的是地域历史文化,而当地民众学到的是专业的更长远的目光,促进了相互间的理解。

7)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多层递进关系:即自然生态的可持续性、经济的可持续性、社会的可持续性和文化的可持续性。

3.2保护方法与步骤研究

1)现状调查分析

长城的历史文化意义篇10

关键词:古建筑;保护;拆除

中图分类号: TV867 文献标识码:

0 引言

人类历史长廊中的建筑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文脉,并作为其历史见证。该类建筑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并往往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传统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科学价值,忠实的反应着人类的历史。现代人类应将该类古建筑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修复,避免因破坏而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更好的认识我们的生活环境,从中汲取民族营养。而如何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已经成为当代人类刻不容缓的大事。

1 古建筑保护的意义[1]

古建筑作为人类文化精神的载体,通过了解古建筑可理解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其可见证所在城市的沧桑变化,而被认为是该城市的“历史记忆的符号”和“城市发展的链条”,一旦其被破坏则难以恢复和接续。同时由于古建筑均是在当时的特殊条件下诞生的,因而其是最为直接的历史实物例证,其可真实的反应当时的技术水平、艺术风格等,其也是无数工匠在长期建筑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经验,因而其对现代相关专业人员而言具有极大的启迪和示范作用。因此说对古建筑进行有效保护的真正意义主要是可记录历史和展示文化,并可对古代建筑的历史因素进行完整的传承和表达,并可透过外在的美学特征研究其内在的文化魅力。

2 古建筑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拆保失衡

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一旦城市发展和老城区保护中存在矛盾,人们往往牺牲后者,最终导致大片老城区消失,尤其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规模现代化城市改造给遗留下来的古建筑甚至历史文化名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导致该类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们没有正确认识到古建筑存在的意义,导致人们不能将古建筑向对待艺术品一样对待,因而导致“整旧如旧和焕然一新”间矛盾的发生,并往往将焕然一新作为古建筑保护的最终标准。

2.2 建筑整体性被破坏

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大规模老城区改造往往将数百年形成的复杂的社会人文环境破坏掉,大规模的现代建筑往往缺少了昔日的人情味,改变了古代建筑散布在城区内并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现状,即使有零星古建筑被保存下来,由于其周围的环境已不复存在导致该类建筑也失去了其保护意义。

2.3 城市文脉被切断[2]

任何城市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自己独特的文脉,最终形成其历史和文化的结晶,而当代城市建设中往往忽视了对城市文脉的保护和延续,最终导致所在城市的历史和意韵逐步消失。而在古建筑的保护过程中人们往往大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材料进行修缮,违背了古建筑保护中“整旧如旧”的方法,违背了在古建筑保护过程中不仅应保护其外表而且应保护其采用的工艺和材料。导致该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古建筑保护的概念模糊,在古建筑保护过程中也主张除旧布新和推陈出新的理论,导致古建筑保护对多数国人尤其是年轻人而言成为陌生的概念。

3 古建筑保护方法

3.1 迁建保护

对部分古建筑尤其是现代化城市建设中所涉及的古建筑可采取迁建的方法对其进行保护,在迁建过程中应遵循古制朝向,即保持古建筑主体不变的原则,并应保持建筑朝向和当地气候、区域脉络以及居民习惯间的和谐关系不被破坏;同时应保证布局经济合理,在迁建过程中应尽量使所涉及的地块趋于整合,并应将建筑内各区域进行合理的分区以延续古建筑的原有风貌。

3.2 合理规划

在对古建筑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应从整体着眼并进行多方位、全系统的研究,并应在现代城市规划过程中全面统筹考虑老城区的历史性、现实性和发展性,并应对国际上对老城区及古建筑保护的文化理念和方式以取长补短,同时也应坚持以人为本,提倡公众参与从多角度、多方位考虑对其进行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3.3 合理更新

在现代城市规划过程中对所涉及的古建筑应首先保护其原真性以求将历史文物完整的保存。对所需修缮的古建筑应尽可能采用原有工艺和施工原材料,在修葺过程中应坚持“拯救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同时应保证古建筑的整体性,在保护古建筑的同时应尽量保护其所在环境和景观等,以求最大限度的体现其历史原貌,真正实现建筑上历史的延续;并应坚持古建筑的延续性,在保护过程中应用发展的眼光对古建筑进行修葺,并将对古建筑的保护工作代代相传。

3.4 古为今用

在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古建筑精心保护并充分利用可增加城市品位,并可产生良好的美感效果,同时可充分发挥古建筑在现代旅游业中的作用,最终实现开发和利用间相互促进并协调发展。部分古建筑在现代生活中已经失去其原有的实用价值,因而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应赋予古建筑新的实用功能,并适当挖掘其再利用的价值,实现其在现代社会中获得新生的效果,最终实现古建筑同现代建筑相互融合的效果[3]。

3.5 延续原有用途

对部分古建筑尤其是处于现代城区内部的古建筑应尽可能保持或恢复其原有的用途,如部分临街宅店和仍继续使用的庙宇宫观等建筑,在对其保护的过程中应避免由于传统商业职能的退化导致临街宅店它用,对庙宇宫观等建筑则应延续其原有应用价值并尽量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3.6 增强商业服务职能

对相应古建筑传统商业和文化职能的恢复,并利用其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可作为对部分古建筑保护和发展的战略措施。应最大限度的实现古建筑在现代城市中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载体,可通过采取对非商业性建筑进行功能性改造以增加其商业功能,继而带动当地经济活力,实现其为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3.7 作为博物馆或陈列馆

对有较高价值的文物建筑或准文物建筑则应结合其现状布局将其改造为当地历史博物馆或具有当地民族风情的博物馆或具有当地传统工艺的陈列馆等,通过该类措施既可充分发挥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并可增强当地文化职能,同时其重要地位也利于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保护。

4 结语

古建筑对当地经济文化历史研究具有深刻意义,对古建筑进行合理保护对研究当地及人类历史具有极高价值,但在现实古建筑保护中应充分认识到人们对古建筑保护意识的淡薄,保护方法的不当等现状,导致对众多古建筑保护未能实现良好的及时的保护,在未来古建筑保护中应摒弃原有的单纯意义上的保护,而应延伸为对古建筑文化和风格的保护,最终实现古建筑原有风貌和内部设施,并最终最大限度的实现其商业价值。

参考文献:

[1]尚涛,孔黎明.古代建筑保护方法的数字化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