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的关键技术十篇

时间:2023-11-21 18:13:59

嫁接的关键技术

嫁接的关键技术篇1

关键词:棉花;优势;嫁接技术

嫁接栽培是一种无性杂交的方法,通过嫁接可以使砧木与接穗体内的营养物质进行交换,从而提高接穗的品质,使棉花达到抗寒抗病、生长速度快、早熟、丰产和改善品质的目的。现将棉花嫁接优势及关键嫁接技术总结如下,以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1棉花嫁接的优越性

1.1提高棉花的抗逆性

经过5年的调查发现,由于嫁接中采用的砧木根系发达,长势旺盛,可以提高棉花根系的生活力和吸收肥水的能力,增强其对低温和高温的抵抗能力,提高棉花的抗逆性和丰产性,延长棉花的生育时间,增加棉花的产量。2010年射阳县清明中期至谷雨后期连续20多天的低温阴湿,常规棉大部分重育第2次苗,而嫁接棉一次育苗成功。在大暑的连续高温天气下,嫁接棉的落铃率也不到30%,远低于常规棉[1-2]。

1.2增加棉花的抗病性

选择的砧木为海岛棉,其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尤其对土传病害的抗性更为突出。2009年以不耐黄萎病的湘杂3号为接穗,特庸镇兴胜村张万顺家102株嫁接棉中,发生黄萎病的只有1株;千秋镇滨兴村吴承奎家550株嫁接棉,发生黄萎病的15株,均低于相邻常规棉发病率30%左右。2010年以鲁研棉39号、鄂棉10号、中棉46号做接穗,在盐城市盐都区大岗镇歧山村和射阳县洋马镇北邗村2处同时嫁接,未发生枯萎病、黄萎病和其他病害。

1.3促进早结桃,提高产量

嫁接的棉花由于体内营养物质的交换,植株生长旺盛,促进了花芽分化,现蕾早。一般3片真叶时移栽,栽后10 d左右开始现蕾,棉桃充实快。2010年9月14日即白露后第6天,考察洋马镇北邗村的嫁接棉发现中下部平均有56个棉桃,上部刚至开花盛期,用常规棉的生长规律“白露花不归家”来衡量,产量基本确定。但10月12日再实地察看发现,每株棉花上部有棉桃15~20个,棉桃数量平均为72个/株,且桃壳呈深褐色,壳表皆有成熟的红褐色斑纹,几乎没有青色嫩桃,大部分可于11月中旬吐絮结束。以盐都区歧山村史乃宏家0.43 hm2嫁接棉测算,中棉46铃重6 g,籽棉产量为6.6 t/hm2。在2010年夏秋多雨的年份,夺得棉花高产,充分显示出杂交棉的优越性。

2嫁接关键技术

2.1制钵

选择土质肥沃、偏粘性的土壤,入冬后耕翻作床。苗床宽1.3 m左右(根据薄膜宽度灵活掌握),长度根据田块长短而定。床深12 cm,四周开排水沟,做好畹埂。3月20—30日在备好的钵床里取土制钵,加拌15%复合肥和杀菌剂,喷水搅拌均匀,以手握成团、平胸落地即散为宜。制钵器直径7.0~7.5 cm。将制成的钵整齐排放在钵床内,盖好薄膜,等待播种。

2.2播种

海岛棉于4月5—10日播种,陆地棉推迟7 d播种,播种前6 h分3~4次对钵体喷水,喷水量以小木棒从上至下戳透为标准。陆地棉与海岛棉播量为1粒/穴,播后覆盖1层湿土,轻压实,喷除草剂,搭架盖膜,四周用土封严踏实,防风揭膜。

2.3棚苗管理

播种封棚后10 d内不揭膜。棉苗出土80%左右时,晴天8:00左右将棚南侧用砖头垫起小通风,阴天低温潮湿不通风,如中午有太阳也要小通风。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封棚。随气温上升,通风时间逐步延长,晴天8:00左右揭膜,16:00—17:00左右封棚。第15天后,晴天白天全揭膜,夜间灵活掌握,阴雨天低温中午前后也要通风。15 d后要炼苗,晴天昼夜都要揭膜,阴雨天棚膜不揭,适当通风。

2.4嫁接时间

依棉苗长势情况在5月10—21日嫁接。砧木海岛棉第3片真叶长至一元硬币大,露出一心,陆地棉第1片真叶一元硬币大,露出一心时为最佳嫁接时间。嫁接在室内进行,共有5个环节:①海岛棉保留2片子叶,切去2片子叶以上茎叶;②取陆地棉一元硬币大的真叶和一心;③在保留2片子叶的海岛棉茎的中心垂直向下切长约1 cm口子,将取下一叶一心的陆地棉茎的两侧各削1刀,插入砧木海岛棉的切口中,在2片子叶下的结合部捆紧[3-4];④嫁接好的棉苗,及时移入床内,成排摆放,钵与钵隙间填上表层土,浇足水分,立即盖膜封棚,并盖上遮阳网封紧;⑤用遮阳网盖6~7 d,在此期间如晴天,可在避风向阳棚子的侧面观察苗床水分情况,如发现水分不足,要再喷1次水,立即封棚保温,7 d后逐步揭遮阳网,并由小通风过渡到全通风,炼苗,准备大田移栽。

2.5移栽后田间管理

一是按常规棉操作,二是按嫁接棉生长规律管理。实践证明,不锄草、不中耕、不打老叶、不抹赘芽、迟打顶、中轻后重化控的的管理方法,能够达到嫁接棉无限果枝、有限

果枝、零式果枝同时存在,结桃多、高产、稳产的目的。

3参考文献

[1] 郭香墨,刘金生.棉花良种引种指导[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7.

[2] 李红辉,李健强,王爱英.乌苏市棉花示范区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5):101.

[3] 张玲.优质棉花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5):102.

嫁接的关键技术篇2

关键词:棉花;优势;嫁接技术

嫁接栽培是一种无性杂交的方法,通过嫁接可以使砧木与接穗体内的营养物质进行交换,从而提高接穗的品质,使棉花达到抗寒抗病、生长速度快、早熟、丰产和改善品质的目的。现将棉花嫁接优势及关键嫁接技术总结如下,以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1棉花嫁接的优越性

1.1提高棉花的抗逆性

经过5年的调查发现,由于嫁接中采用的砧木根系发达,长势旺盛,可以提高棉花根系的生活力和吸收肥水的能力,增强其对低温和高温的抵抗能力,提高棉花的抗逆性和丰产性,延长棉花的生育时间,增加棉花的产量。2010年射阳县清明中期至谷雨后期连续20多天的低温阴湿,常规棉大部分重育第2次苗,而嫁接棉一次育苗成功。在大暑的连续高温天气下,嫁接棉的落铃率也不到30%,远低于常规棉[1-2]。

1.2增加棉花的抗病性

选择的砧木为海岛棉,其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尤其对土传病害的抗性更为突出。2009年以不耐黄萎病的湘杂3号为接穗,特庸镇兴胜村张万顺家102株嫁接棉中,发生黄萎病的只有1株;千秋镇滨兴村吴承奎家550株嫁接棉,发生黄萎病的15株,均低于相邻常规棉发病率30%左右。2010年以鲁研棉39号、鄂棉10号、中棉46号做接穗,在盐城市盐都区大岗镇歧山村和射阳县洋马镇北邗村2处同时嫁接,未发生枯萎病、黄萎病和其他病害。

1.3促进早结桃,提高产量

嫁接的棉花由于体内营养物质的交换,植株生长旺盛,促进了花芽分化,现蕾早。一般3片真叶时移栽,栽后10 d左右开始现蕾,棉桃充实快。2010年9月14日即白露后第6天,考察洋马镇北邗村的嫁接棉发现中下部平均有56个棉桃,上部刚至开花盛期,用常规棉的生长规律“白露花不归家”来衡量,产量基本确定。但10月12日再实地察看发现,每株棉花上部有棉桃15~20个,棉桃数量平均为72个/株,且桃壳呈深褐色,壳表皆有成熟的红褐色斑纹,几乎没有青色嫩桃,大部分可于11月中旬吐絮结束。以盐都区歧山村史乃宏家0.43 hm2嫁接棉测算,中棉46铃重6 g,籽棉产量为6.6 t/hm2。在2010年夏秋多雨的年份,夺得棉花高产,充分显示出杂交棉的优越性。

2嫁接关键技术

2.1制钵

选择土质肥沃、偏粘性的土壤,入冬后耕翻作床。苗床宽1.3 m左右(根据薄膜宽度灵活掌握),长度根据田块长短而定。床深12 cm,四周开排水沟,做好畹埂。3月20—30日在备好的钵床里取土制钵,加拌15%复合肥和杀菌剂,喷水搅拌均匀,以手握成团、平胸落地即散为宜。制钵器直径7.0~7.5 cm。将制成的钵整齐排放在钵床内,盖好薄膜,等待播种。

2.2播种

海岛棉于4月5—10日播种,陆地棉推迟7 d播种,播种前6 h分3~4次对钵体喷水,喷水量以小木棒从上至下戳透为标准。陆地棉与海岛棉播量为1粒/穴,播后覆盖1层湿土,轻压实,喷除草剂,搭架盖膜,四周用土封严踏实,防风揭膜。

2.3棚苗管理

播种封棚后10 d内不揭膜。棉苗出土80%左右时,晴天8:00左右将棚南侧用砖头垫起小通风,阴天低温潮湿不通风,如中午有太阳也要小通风。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封棚。随气温上升,通风时间逐步延长,晴天8:00左右揭膜,16:00—17:00左右封棚。第15天后,晴天白天全揭膜,夜间灵活掌握,阴雨天低温中午前后也要通风。15 d后要炼苗,晴天昼夜都要揭膜,阴雨天棚膜不揭,适当通风。

2.4嫁接时间

依棉苗长势情况在5月10—21日嫁接。砧木海岛棉第3片真叶长至一元硬币大,露出一心,陆地棉第1片真叶一元硬币大,露出一心时为最佳嫁接时间。嫁接在室内进行,共有5个环节:①海岛棉保留2片子叶,切去2片子叶以上茎叶;②取陆地棉一元硬币大的真叶和一心;③在保留2片子叶的海岛棉茎的中心垂直向下切长约1 cm口子,将取下一叶一心的陆地棉茎的两侧各削1刀,插入砧木海岛棉的切口中,在2片子叶下的结合部捆紧[3-4];④嫁接好的棉苗,及时移入床内,成排摆放,钵与钵隙间填上表层土,浇足水分,立即盖膜封棚,并盖上遮阳网封紧;⑤用遮阳网盖6~7 d,在此期间如晴天,可在避风向阳棚子的侧面观察苗床水分情况,如发现水分不足,要再喷1次水,立即封棚保温,7 d后逐步揭遮阳网,并由小通风过渡到全通风,炼苗,准备大田移栽。

2.5移栽后田间管理

一是按常规棉操作,二是按嫁接棉生长规律管理。实践证明,不锄草、不中耕、不打老叶、不抹赘芽、迟打顶、中轻后重化控的的管理方法,能够达到嫁接棉无限果枝、有

限果枝、零式果枝同时存在,结桃多、高产、稳产的目的。

3参考文献

[1] 郭香墨,刘金生.棉花良种引种指导[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7.

[2] 李红辉,李健强,王爱英.乌苏市棉花示范区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5):101.

嫁接的关键技术篇3

关键词:棉花;优势;嫁接技术

嫁接栽培是一种无性杂交的方法,通过嫁接可以使砧木与接穗体内的营养物质进行交换,从而提高接穗的品质,使棉花达到抗寒抗病、生长速度快、早熟、丰产和改善品质的目的。现将棉花嫁接优势及关键嫁接技术总结如下,以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1棉花嫁接的优越性

1.1提高棉花的抗逆性

经过5年的调查发现,由于嫁接中采用的砧木根系发达,长势旺盛,可以提高棉花根系的生活力和吸收肥水的能力,增强其对低温和高温的抵抗能力,提高棉花的抗逆性和丰产性,延长棉花的生育时间,增加棉花的产量。2010年射阳县清明中期至谷雨后期连续20多天的低温阴湿,常规棉大部分重育第2次苗,而嫁接棉一次育苗成功。在大暑的连续高温天气下,嫁接棉的落铃率也不到30%,远低于常规棉[1-2]。

1.2增加棉花的抗病性

选择的砧木为海岛棉,其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尤其对土传病害的抗性更为突出。2009年以不耐黄萎病的湘杂3号为接穗,特庸镇兴胜村张万顺家102株嫁接棉中,发生黄萎病的只有1株;千秋镇滨兴村吴承奎家550株嫁接棉,发生黄萎病的15株,均低于相邻常规棉发病率30%左右。2010年以鲁研棉39号、鄂棉10号、中棉46号做接穗,在盐城市盐都区大岗镇歧山村和射阳县洋马镇北邗村2处同时嫁接,未发生枯萎病、黄萎病和其他病害。

1.3促进早结桃,提高产量

嫁接的棉花由于体内营养物质的交换,植株生长旺盛,促进了花芽分化,现蕾早。一般3片真叶时移栽,栽后10 d左右开始现蕾,棉桃充实快。2010年9月14日即白露后第6天,考察洋马镇北邗村的嫁接棉发现中下部平均有56个棉桃,上部刚至开花盛期,用常规棉的生长规律“白露花不归家”来衡量,产量基本确定。但10月12日再实地察看发现,每株棉花上部有棉桃15~20个,棉桃数量平均为72个/株,且桃壳呈深褐色,壳表皆有成熟的红褐色斑纹,几乎没有青色嫩桃,大部分可于11月中旬吐絮结束。以盐都区歧山村史乃宏家0.43 hm2嫁接棉测算,中棉46铃重6 g,籽棉产量为6.6 t/hm2。在2010年夏秋多雨的年份,夺得棉花高产,充分显示出杂交棉的优越性。

2嫁接关键技术

2.1制钵

选择土质肥沃、偏粘性的土壤,入冬后耕翻作床。苗床宽1.3 m左右(根据薄膜宽度灵活掌握),长度根据田块长短而定。床深12 cm,四周开排水沟,做好畹埂。3月20—30日在备好的钵床里取土制钵,加拌15%复合肥和杀菌剂,喷水搅拌均匀,以手握成团、平胸落地即散为宜。制钵器直径7.0~7.5 cm。将制成的钵整齐排放在钵床内,盖好薄膜,等待播种。

2.2播种

海岛棉于4月5—10日播种,陆地棉推迟7 d播种,播种前6 h分3~4次对钵体喷水,喷水量以小木棒从上至下戳透为标准。陆地棉与海岛棉播量为1粒/穴,播后覆盖1层湿土,轻压实,喷除草剂,搭架盖膜,四周用土封严踏实,防风揭膜。

2.3棚苗管理

播种封棚后10 d内不揭膜。棉苗出土80%左右时,晴天8:00左右将棚南侧用砖头垫起小通风,阴天低温潮湿不通风,如中午有太阳也要小通风。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封棚。随气温上升,通风时间逐步延长,晴天8:00左右揭膜,16:00—17:00左右封棚。第15天后,晴天白天全揭膜,夜间灵活掌握,阴雨天低温中午前后也要通风。15 d后要炼苗,晴天昼夜都要揭膜,阴雨天棚膜不揭,适当通风。

2.4嫁接时间

依棉苗长势情况在5月10—21日嫁接。砧木海岛棉第3片真叶长至一元硬币大,露出一心,陆地棉第1片真叶一元硬币大,露出一心时为最佳嫁接时间。嫁接在室内进行,共有5个环节:①海岛棉保留2片子叶,切去2片子叶以上茎叶;②取陆地棉一元硬币大的真叶和一心;③在保留2片子叶的海岛棉茎的中心垂直向下切长约1 cm口子,将取下一叶一心的陆地棉茎的两侧各削1刀,插入砧木海岛棉的切口中,在2片子叶下的结合部捆紧[3-4];④嫁接好的棉苗,及时移入床内,成排摆放,钵与钵隙间填上表层土,浇足水分,立即盖膜封棚,并盖上遮阳网封紧;⑤用遮阳网盖6~7 d,在此期间如晴天,可在避风向阳棚子的侧面观察苗床水分情况,如发现水分不足,要再喷1次水,立即封棚保温,7 d后逐步揭遮阳网,并由小通风过渡到全通风,炼苗,准备大田移栽。

2.5移栽后田间管理

一是按常规棉操作,二是按嫁接棉生长规律管理。实践证明,不锄草、不中耕、不打老叶、不抹赘芽、迟打顶、中轻后重化控的的管理方法,能够达到嫁接棉无限果枝、有限

果枝、零式果枝同时存在,结桃多、高产、稳产的目的。

3参考文献

[1] 郭香墨,刘金生.棉花良种引种指导[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7.

[2] 李红辉,李健强,王爱英.乌苏市棉花示范区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5):101.

嫁接的关键技术篇4

关键词:棉花;优势;嫁接技术

嫁接栽培是一种无性杂交的方法,通过嫁接可以使砧木与接穗体内的营养物质进行交换,从而提高接穗的品质,使棉花达到抗寒抗病、生长速度快、早熟、丰产和改善品质的目的。现将棉花嫁接优势及关键嫁接技术总结如下,以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1棉花嫁接的优越性

1.1提高棉花的抗逆性

经过5年的调查发现,由于嫁接中采用的砧木根系发达,长势旺盛,可以提高棉花根系的生活力和吸收肥水的能力,增强其对低温和高温的抵抗能力,提高棉花的抗逆性和丰产性,延长棉花的生育时间,增加棉花的产量。2010年射阳县清明中期至谷雨后期连续20多天的低温阴湿,常规棉大部分重育第2次苗,而嫁接棉一次育苗成功。在大暑的连续高温天气下,嫁接棉的落铃率也不到30%,远低于常规棉[1-2]。

1.2增加棉花的抗病性

选择的砧木为海岛棉,其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尤其对土传病害的抗性更为突出。2009年以不耐黄萎病的湘杂3号为接穗,特庸镇兴胜村张万顺家102株嫁接棉中,发生黄萎病的只有1株;千秋镇滨兴村吴承奎家550株嫁接棉,发生黄萎病的15株,均低于相邻常规棉发病率30%左右。2010年以鲁研棉39号、鄂棉10号、中棉46号做接穗,在盐城市盐都区大岗镇歧山村和射阳县洋马镇北邗村2处同时嫁接,未发生枯萎病、黄萎病和其他病害。

1.3促进早结桃,提高产量

嫁接的棉花由于体内营养物质的交换,植株生长旺盛,促进了花芽分化,现蕾早。一般3片真叶时移栽,栽后10 d左右开始现蕾,棉桃充实快。2010年9月14日即白露后第6天,考察洋马镇北邗村的嫁接棉发现中下部平均有56个棉桃,上部刚至开花盛期,用常规棉的生长规律“白露花不归家”来衡量,产量基本确定。但10月12日再实地察看发现,每株棉花上部有棉桃15~20个,棉桃数量平均为72个/株,且桃壳呈深褐色,壳表皆有成熟的红褐色斑纹,几乎没有青色嫩桃,大部分可于11月中旬吐絮结束。以盐都区歧山村史乃宏家0.43 hm2嫁接棉测算,中棉46铃重6 g,籽棉产量为6.6 t/hm2。在2010年夏秋多雨的年份,夺得棉花高产,充分显示出杂交棉的优越性。

2嫁接关键技术

2.1制钵

选择土质肥沃、偏粘性的土壤,入冬后耕翻作床。苗床宽1.3 m左右(根据薄膜宽度灵活掌握),长度根据田块长短而定。床深12 cm,四周开排水沟,做好畹埂。3月20—30日在备好的钵床里取土制钵,加拌15%复合肥和杀菌剂,喷水搅拌均匀,以手握成团、平胸落地即散为宜。制钵器直径7.0~7.5 cm。将制成的钵整齐排放在钵床内,盖好薄膜,等待播种。

2.2播种

海岛棉于4月5—10日播种,陆地棉推迟7 d播种,播种前6 h分3~4次对钵体喷水,喷水量以小木棒从上至下戳透为标准。陆地棉与海岛棉播量为1粒/穴,播后覆盖1层湿土,轻压实,喷除草剂,搭架盖膜,四周用土封严踏实,防风揭膜。

2.3棚苗管理

播种封棚后10 d内不揭膜。棉苗出土80%左右时,晴天8:00左右将棚南侧用砖头垫起小通风,阴天低温潮湿不通风,如中午有太阳也要小通风。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封棚。随气温上升,通风时间逐步延长,晴天8:00左右揭膜,16:00—17:00左右封棚。第15天后,晴天白天全揭膜,夜间灵活掌握,阴雨天低温中午前后也要通风。15 d后要炼苗,晴天昼夜都要揭膜,阴雨天棚膜不揭,适当通风。

2.4嫁接时间

依棉苗长势情况在5月10—21日嫁接。砧木海岛棉第3片真叶长至一元硬币大,露出一心,陆地棉第1片真叶一元硬币大,露出一心时为最佳嫁接时间。嫁接在室内进行,共有5个环节:①海岛棉保留2片子叶,切去2片子叶以上茎叶;②取陆地棉一元硬币大的真叶和一心;③在保留2片子叶的海岛棉茎的中心垂直向下切长约1 cm口子,将取下一叶一心的陆地棉茎的两侧各削1刀,插入砧木海岛棉的切口中,在2片子叶下的结合部捆紧[3-4];④嫁接好的棉苗,及时移入床内,成排摆放,钵与钵隙间填上表层土,浇足水分,立即盖膜封棚,并盖上遮阳网封紧;⑤用遮阳网盖6~7 d,在此期间如晴天,可在避风向阳棚子的侧面观察苗床水分情况,如发现水分不足,要再喷1次水,立即封棚保温,7 d后逐步揭遮阳网,并由小通风过渡到全通风,炼苗,准备大田移栽。

嫁接的关键技术篇5

果树嫁接是果树无性繁殖的方法之一,即采取优良品种植株上的枝或芽接到另一植株的适当部位,使两者结合而生成新的植株;

果树嫁接成活的关键技术是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贴合,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

(来源:文章屋网 )

嫁接的关键技术篇6

关键词西瓜;嫁接技术;辽宁新民

辽宁省新民市是全国重点西瓜生产区,自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来,设施农业面积不断增加,大棚西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由于区域种植习惯和土质关系,倒茬困难,重茬种植后,西瓜枯萎病严重,已影响新民市西瓜生产的发展。自2000年以来,新民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试验示范基础上,大力开展西瓜嫁接技术,这样可提高幼苗的抗逆性和生长势,提高吸肥力,提早成熟,西瓜嫁接后重茬种植,抗病能力强,尤其抗枯萎病,植株根系发达,生长稳健,坐果整齐,品质好,产量高,增产效果显著,当地农民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西瓜嫁接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1砧木选择

砧木品种的选择以嫁接亲和性、嫁接成活率高、保证西瓜品质、防病增产为关键[1]。新民地区主要以瓠瓜和南瓜为嫁接砧木,瓠瓜砧木亲和力强,成活率高,亲和力稳定,嫁接后极少出现不良植株,抗枯萎病,尤其对危害根部的根腐病、线虫等有一定的耐性,嫁接后的西瓜雌花出现较早,成熟较早,对品质无不良影响,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西瓜砧木;南瓜对枯萎病有绝对的抗性,低温伸长性和低温坐果性好,低温条件下吸肥能力也最强,嫁接西瓜产量高,但有的品种西瓜口感差,西瓜皮厚。

2嫁接苗培育

不同嫁接方法嫁接苗培育策略不同[2],采用顶插接法的,瓠瓜要比西瓜早播5~7d,使砧木苗大于西瓜苗,便于嫁接。砧木种子催芽后,直接播种在塑料碗中,每钵1粒。西瓜种子催芽后,可以播种在苗床或育苗盘中。采用靠接的,西瓜要比瓠瓜早播5~7d,要进行细心育苗管理,培育壮苗。

3嫁接

在嫁接前1d傍晚,将砧木浇透水,用多菌灵700倍液对砧木和西瓜苗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3]。选择气温2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的遮光场所进行嫁接。

3.1顶插接法

用刀片将砧木生长点切除,在苗茎的上端紧贴一子叶并沿子叶连线方向向另一子叶下方斜切1刀,长0.5~0.8cm,从育苗盘中拔取西瓜苗,用拇指、中指捏住西瓜苗2片子叶,并使西瓜苗的茎搭在食指肚上,用刀片在幼苗子叶下方0.5~1.0cm处向下斜削1刀,把苗茎削成单斜面形,斜面长1cm,翻过苗茎,在原斜面1/2处从背面斜削1刀,使接穗茎成楔子形。把西瓜苗茎的长切面一侧朝下插入砧木苗茎的切口内,西瓜茎要插到砧木切口的底部,确保插实插牢。嫁接后尽快把嫁接苗按小区排列好,浇水,用塑料薄膜盖严保湿。

3.2靠接法

选择大小相近的砧木和西瓜苗,在砧木生长点处,刀片和1片子叶平行,呈45°向下斜削1刀,削去生长点和1片子叶,刀口长约0.5~0.8cm,然后取西瓜苗在子叶下方1.5cm处,向下斜削1刀,长约0.5cm,将西瓜苗切口和砧木切口相互嵌合,叶片呈“十”字形,然后用专用夹将接口夹住,将嫁接苗塑料碗紧密排好,浇水,扣上塑料膜保湿。

4嫁接后管理

嫁接后要遮光,2d后逐渐见光,1周后正常管理,从嫁接到成活约需10d左右,这个期间必须做好保湿、保温、放风和除萌等工作[4]。

4.1保湿

嫁接苗在愈合前接穗得不到砧木根系吸收的水分,湿度过低,接穗容易萎蔫。因此,嫁接后3d内要保持100%的空气相对湿度,即嫁接后地面要浇透水,保持膜面水滴。3d后可逐渐通风,每天放风1~2次,在清晨和傍晚进行,1周后可将棚膜少量打开,放风降温。

4.2保温

嫁接后2~3d内,棚内温度白天保持28~30℃,夜间15~18℃。2~3d后,逐渐将小拱棚打开,白天保持28℃,夜间不低于15℃,超过35℃或低于10℃都会影响成活率。1周后,嫁接苗基本愈合,温度白天25~28℃,夜间13~14℃。10d后,温度同普通苗床管理一致。

4.3苗床后期管理

西瓜喜干燥气候,不耐湿,育苗期一般不必浇水,不追肥,若苗床过干,可在晴天中午浇小水,缺肥时叶面喷施叶面肥。

4.4适时定植,适当稀植,合理整蔓

嫁接后23d左右,苗长到三叶一心期为定植适期,嫁接后砧木根系强健,吸收能力强,植株长势较旺,应按品种适当稀植。整枝时一般留三蔓、留单瓜,实行人工套花授粉。在西瓜生长过程中不要肥水过多,以免西瓜生长过旺,影响坐瓜,多年生产棚还要注意土壤消毒,其他用药同常规栽培管理即可。

5参考文献

[1] 赵卫星,张慎璞,杨红丽,等.不同砧木对西瓜嫁接效果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09(3):77-78,82

[2] 褚怀亮,郑炳松.植物嫁接成活机理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13):5405-5407.

嫁接的关键技术篇7

[关键词] 茄子嫁接 砧木苗 保护地茄子 育苗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9-0200-01

近年来,朝阳县设施蔬菜发展速度较快,随着设施茄子栽培规模的扩大,多年种植,连作障碍问题逐年加重,由于黄萎病等土传病害越来越严重,为解决温室茄子不能连作的难题,大力推广温室茄子嫁接技术,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同时可以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茄子嫁接虽然容易掌握,一旦忽视,会直接影响成活率、产量和效益,因此,在茄子嫁接过程中掌握嫁接的几个关键技术环节尤为重要。

1 严格选择砧木和接穗

选用耐低温、弱光、抗病性强、植株开张度小、果实发育快、着色好的早中熟品种以及适合本地栽培的嫁接茄子砧木和接穗品种。朝阳县大量引进国内外茄子砧木品种和茄子良种,通过进行不同砧穗组合之间亲和力、抗病性、生长势、丰产性、再生能力等对比筛选试验,确定托鲁巴姆为本地嫁接茄子最佳砧木品种。确定布利塔、安德列、东方长茄等为嫁接茄子生产最佳接穗品种。

2 培育健壮砧木苗和接穗苗

茄子砧木苗或接穗如果感染土传病害,嫁接后仍有病害发生,所以茄子育苗时,种子和苗床要严格消毒。

2.1 种子消毒

具体做法是:种子在播种前用50-55℃温水烫种15分钟,或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2小时。

2.2 苗床消毒

床土需要做消毒处理,苗床土选用非茄科田土5份,草炭土3份,腐熟有机肥2份混合。用30%过氧乙酸500倍液浇透苗床土,经7天后再播种育苗。或每平方米床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克,拌匀后用薄膜盖严,2-3天后撤掉,药味散尽后即可使用。将催好芽的砧木种子直接播在营养钵中,砧木开始出苗时,将接穗种子播入苗床。

2.3 错期播种

托鲁巴姆发芽慢,要比接穗早播30-40天,也可根据砧木长势确定接穗播种时间,当砧木幼苗子叶展平时,为接穗播种时间。幼苗出土后至嫁接前,要随时注意观察砧木与接穗的生长情况,出现差异,可用降温和控水等来调节,使砧木和接穗的生长水平趋向一致。此茬茄子育苗正值高温多雨季节,应采取高畦搭阴棚育苗

3 嫁接方法

3.1 嫁接前准备工作

嫁接前要搭建好小拱棚,并用草帘、旧报纸等遮荫备用。嫁接前要进行炼苗,并对砧木苗及接穗喷一次500倍的百菌清,嫁接选择晴朗的天气,在避阴条件下进行。刀片及嫁接夹使用前用开水烫一下,刀片选用锋利的新刀片,保证所削斜面平滑。

3.2 嫁接方法

当砧木长到6-8片真叶,接穗长到5-7片真叶,茎粗3-5mm,半木质化时是最佳嫁接时期。采用劈接法嫁接,在砧木高4cm处平切掉上部,保留2-3片真叶,不能过高或过矮,否则影响成活,接穗苗在半木质化处即

砧木苗子嫁接前适当控水,以防嫁接时胚轴脆嫩劈裂。嫁接后把苗钵摆在苗床上,浇透水,放在遮阴的小拱棚内注意不要把水浇到切口以上,以防染病。

4 嫁接后苗期管理

嫁接后要高温高湿促进伤口愈合。一般嫁接后9-10天为愈合期,是提高嫁接成活率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需加强温度、湿度和光照管理。头3天内要求遮光,白天25℃-28℃、夜间18℃-20℃,湿度为90%-95%。3天后可见散射光,逐渐降低温、湿度,白天23℃-26℃、夜间17℃-20℃,湿度70%-80%。6天后可把小棚两侧的薄膜掀开一部分,并逐渐扩大放风口。8-10天后去掉小拱棚,拿掉嫁接夹,转入正常茄子栽培管理。

4.1 温度管理 嫁接后1-3天,温度白天应保持在25-28℃,夜间20-22℃,4-5天后,温度可适量低点,白天23-25℃,夜间15-20℃。

4.2 湿度管理 嫁接后要及时把嫁接好的秧苗摆在小拱棚内,浇足底水。浇水时不要浇到伤口上,影响伤口愈合。要密闭小拱棚保湿,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5%以上,每天4-5次换气,每次换气时间5-7分钟为宜,随着伤口愈合逐渐加大通风量,有易排湿,中午叶片萎蔫可叶面喷水,直到嫁接苗不萎蔫时,撤掉小拱棚。

4.3 光照管理

嫁接后要及时遮光,防止强光照射。3天后揭开覆盖物放进弱光,当嫁接苗萎蔫时,再进行遮光,这样逐渐加大光照强度和延长光照时间。当中午嫁接苗见光不萎蔫时,可撤掉覆盖物,进行正常管理。

嫁接的关键技术篇8

关键词 实生桑;穗条;嫁接;寒地

中图分类号 S88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1-0305-01

黑龙江省地处北纬43°~53°,是我国最北部省份之一,无霜期短,冬季寒冷。由于特殊的气候,使实生桑嫁接技术有一定的特殊性,为了达到桑苗嫁接成活的目的,应当注重培养接穗和砧木形成层细胞的再生能力,促进其细胞分裂,从而通过愈伤组织的形成而愈合,同时确保水分与养分的运输,并成为一个新的个体。

1 穗条处理

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品种,全枝芽要饱满充实、无病虫害、中等程度的一年生枝条[1-2]。穗条长1.0~1.5 cm,采下后用薄膜包裹捆绑好,将穗条削去顶梢,捆好的穗条直立埋在潮湿的沙土中,防止水分散失,环境要求避光阴暗。定期检查,保持5~10 ℃的温度,相对湿度为70%左右。穗条过干时,要适当喷水。

2 嫁接前准备

准备好嫁接工具,包括嫁接刀和桑剪等,选择在农历惊蛰前后进行嫁接,黑龙江省在4月下旬至5月初,此时桑树汁液开始流动,皮层的剥离较为容易。对于嫁接部位和嫁接芽片数量应当科学把握,已分枝干而粗壮的桑树,可在支干基部离开叉处上面3~6 cm处进行嫁接,每株接1个芽片;定植后的幼树,于确定为第一枝干分支处嫁接,每株宜嫁接2~3个芽;苗地实生苗,一般在主干离地3.5~10.0 cm处嫁接,每株1个芽片。

3 切削接口

选择芽接部位节的侧上方3 cm处作为切削接口,把接刀口横向斜放,一手握住刀柄,另一手大拇指按住刀尖背,从上至下直切一刀。具体操作的时候,以削开皮层出现木质部为准,同时注意避免伤害木质部。切口的规格:长约1.8 cm,宽约1 cm,枝粗略长,分枝短,并顺刀切断皮层的上部2/3,留1/3作为插放接穗的皮口。

4 穗芽选择

选良桑枝条中部充实饱满、无病无虫、没发芽变色的健壮芽苞,第一刀将叶痕突凹削平成平滑的削面;第二刀在叶痕的下方0.5~1.0 cm左右处,向下、内横切一刀,深至木质部,第三刀在芽尖上方0.5 cm处下刀,由芽里内侧向下平行搓削至第二刀切断处,由厚到薄,将皮层和芽苞削下,下方两侧各有1个托叶痕的断面,芽心下面有1个维管束的断面,削面外观呈“3点1颗米”状。芽片的宽度和长度应尽可能地适应界面,削面光滑,不要沾灰、沾汗。

5 嵌芽

将芽片削面向接口木质方向移至刀尖,芽片下端紧接切口皮木之间,芽苞向外顺插嵌入接口所留的1/3皮口内,使芽片刚好盖住粘木削口痕面,切忌芽片卷曲。如接触面大,应将芽片嵌在接口削面一侧的皮木之间,再削1个芽片嵌在另一侧。随削随插,注意深插,以使树皮与芽充分接触。

6 捆扎

用清洁的塑料薄膜,剪成1~2 cm宽的长条,从顶端包扎到下部,把接口基部和芽片全部包紧,露出芽苞。一端贴在芽片嵌合的下方,一手固定住薄膜和芽片,避免其滑动,另一手把接口基部和芽片叶痕全部裹紧,将薄膜条缠绕2圈。然后用一只手的拇指按住薄膜条,另用一手轻将薄膜条上提并卡进芽苞内侧,露出芽苞,绕过削痕后,再向下绕捆至接口的背面,经侧面又向下卡进芽苞内侧。如此呈交叉状包扎,直到接口削面全部包住为止,然后将塑料条绕至侧面打结。由于袋内密封,所以桑树嫁接后产生的大量汁液容易导致积水,为了避免芽片在袋内腐烂、呼吸不畅,应及时刺破塑料袋,将其中的积水排出。

7 嫁接后管理

嫁接好后,在接口上方6~7 cm处,将被接的劣桑梢剪去,呈光滑的平口[3-4]。嫁接后成活的芽片到气温上升到12 ℃以上时,就开始萌动、发芽生长,刚发出的嫩芽、嫩枝,要加强保护,防虫防病且勤掰除劣桑上长出的侧芽,当新枝长到30~35 cm时,对捆扎过紧、过多的塑料薄膜,影响新枝生长的应予解除。嫁接新桑生长时期,应加强施肥,尽力做到大肥大水,采叶后要留顶梢10片叶左右,以制造养分,促进生长。俗话说“三分接,七分管”,如果要达到提高嫁接成活率的目的,应当注重后期管理。可以用敌敌畏乳剂3 000倍液对桑树进行喷洒,从而防止外来病虫害对新芽的侵袭,保证成活率[5-6]。

8 结语

桑苗是蚕业发展的基础,实生桑苗嫁接是植桑、老树复壮改变产量低的有力措施。通过嫁接不仅可以保持良好的嫁接的优良性状,又能充分发挥杂交优势的作用,还可以利用发达的根系来增强植物的活力,并延缓桑树早期衰退,达到保持稳定高产的目的。

在嫁接的过程中,只要抓住“快、平、准、紧、严”这5个关键技术要点,就能保证嫁接成活率和工作效率。“快”就是嫁接动作快,使削面平滑避免特殊的刮伤,使其在空气中长期暴露创面氧化褐变;“平”就是削面保持平滑整齐,尽量减少接穗和砧木之间的空隙;“准”是针对砧木与接穗形成层要对准,有利于二者尽快对接愈合;“紧”就是嫁接口绑扎一定要紧,使接穗和砧木削面紧密接触,有利于组织的对接,使砧木和接穗按要求锚固,不会因外力造成错位;“严”主要是从保湿的角度考虑,不能太紧,否则易引起嫁接口呼吸作用受阻而使接口腐烂。

9 参考文献

[1] 黄有存,陈怀林.桑树嫁接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5):290-291.

[2] 李志,叶青雷.黑龙江省果桑繁育与栽培技术[J].北方蚕业,2014(2):39-40.

[3] 徐洁,徐绍林,孙峰.实生桑育苗技术[J].广西蚕业,2004(4):42-43.

[4] 张华彬,陈飞,张宝刚,等.龙爪桑播种嫁接育苗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2):133.

嫁接的关键技术篇9

论文摘要通过对浙江省温岭市大棚嫁接西瓜育苗现状的分析,剖析了育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温岭是中国大棚西瓜之乡,闻名全国的“玉麟”西瓜产地。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导致轮作受限,西瓜枯萎病发生日益严重,为实现我市西瓜产业可持续发展,采用嫁接苗栽培已成大势。从2001年开始大棚嫁接西瓜工厂化育苗发展逐渐加速,2007年育苗数已达540多万,占全市大棚西瓜用苗量的73%以上。2007年我们对全市该行业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作有益的探讨。

1生产现状

1.1区域化明显

温岭大棚西瓜70%~80%分布在滨海平原区,主要是箬横、松门和滨海等三镇。该区域呈带状,土壤为钙质淡涂泥和轻咸黏土,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丰富,对西瓜生长非常有利,果实品质特优。温岭著名的“玉麟”牌西瓜即产于该地。现有10户大棚嫁接西瓜工厂化育苗场全部位于该区域,与西瓜种植相配合,其中箬横8家,松门2家。嫁接西瓜育苗场与主栽区重合的优势非常明显,一是信息交流畅通,可以及时相互了解需求与供应状况;二是运输时间短,生产衔接便利,确保嫁接苗的质量;三是嫁接苗种植技术较复杂,一旦出现问题能及时沟通并处理。

1.2育苗规模不断扩大

温岭嫁接西瓜育苗开始较早,但真正专业化、工厂化育苗是从2001年开始起步,到2007年已发展到10家专业育苗场,其中9家专门生产西瓜嫁接苗,1家兼营辣椒、番茄等嫁接育苗。10家嫁接苗育苗场共有生产场地4.99万平方米,平均每家面积近5000m2,最大的面积1万平方米,最小的面积也达1500m2。2007年合计育苗能力543万株,平均每家育苗50多万株,最多的年可供苗115万株,最少的年供苗15万株。

1.3生产技术渐趋成熟,生产条件有所改善

1.3.1生产技术。嫁接西瓜育苗关键有4点,分别为浸种催芽、接穗和砧木衔接、嫁接和接后前几天的管理等。经多年的技术摸索,催芽技术不断提升,合格种子正常情况下砧木发芽率在80%以上,西瓜的发芽率可达90%以上;接穗和砧木衔接时间一般采取砧木比接穗提早7d播种;嫁接均采用顶接法,该法操作简便,省工节本,成活率高,一般在95%以上;接后移入湿度饱和的小拱棚,2~3d后逐渐通风并降低棚内湿度,成活后正常管理。

1.3.2生产条件。嫁接西瓜育苗主要硬件有大棚及附属的控温设施。大棚现有2种,一种是冬暖式温室大棚,钢架单膜,气温低时膜上盖棉被保温;另一种是普通钢架大棚,双层膜。保温与控温设施有2种,一种是棚内烧煤炉通过热风加热,人工控温;另一种是棚外烧炉,棚内通过水蒸汽管道加热,可自动控温。通过多年来的增加投入和不断摸索,我市嫁接育苗的大棚及其控温条件有了较好的提升。冬暖式大棚由于高度、宽度优势,平时操作方便性更好,通风、保温性能占优。2种加热控温方式则各有优势,棚外烧水方式由于1只锅炉可对多个大棚加热,温度可自动控制,便利性上更胜一筹;但在加温速度、提温性能上不及前者,遇超低温保温有困难。

2存在问题

2.1学历水平低

10户嫁接西瓜育苗户平均年龄42岁,最大59岁,最小26岁。文化程度,大专1人,高中1人,小学1人,初中7人,总体文化水平偏低。由于学历水平低,对新品种、新技术接受能力低,学习相关的法规法律困难。

2.2办证注册难

由于我省将西瓜列入主要农作物品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浙江省的实施办法,经营嫁接西瓜育苗注册资金需500万以上,而现有嫁接育苗户受资金实力限制不能取得种子经营许可证和企业营业执照。

无证经营对育苗户来说有2个不利影响,一是有非法经营的心理压力,对加大投入,进一步搞好建设有顾虑;二是一旦出现育苗质量问题,赔偿问题处理难,处理后执行可能更复杂。而对管理单位来说,也不利于实施监督管理。

2.3种子供应渠道多、品种杂

据调查,温岭市场上仅“早佳8424”这一品种的品牌就有15个之多,如“天山”、“天山种苗”、“麒麟”;砧木全部为葫芦砧,品种有“京欣砧1号”、“神通力”、“超丰F1”等。品种多杂加上种子供应渠道多,价格不统一,嫁接西瓜育苗户可能受利益驱动购买低价劣质或不适宜的种子,影响嫁接苗的质量。

2.4嫁接苗病虫害有加重趋势

近年来大棚嫁接西瓜苗病虫害呈严重态势,2004年根腐病大发生,2006年暴发根结线虫病。部分根结线虫有可能由于育苗基质处理欠妥,由嫁接苗携带而引起。

3发展对策

3.1重点扶持,提高产业规范和集约化程度

近年来由于受土地资源短缺和枯萎病日趋严重的影响,西瓜嫁接苗需求呈快速增长态势,供应范围也从当初的嫁接西瓜主栽滨海平原区扩大到我市全境,2006年开始扩大到全省甚至上海、江苏、云南等地,近2年呈供不应求状态。政府和相关的职能管理部门应对经营规范、育苗技术成熟、规模较大、设施条件较好的经营户重点扶持,使这些育苗户能加大投入,提高产业规模和集约化水平;同时要在发展中不断规范,使这些经营户合规经营,提高技术人员配备,增加技术研究的投入。

3.2制定西瓜嫁接苗生产技术标准,实行标准化生产

相关部门应协同制订嫁接西瓜育苗技术规程,各嫁接苗育苗户按标准生产。技术规程应重点对品种选用,西瓜品种和砧木品种配型,嫁接苗共生亲和力、抗枯萎病能力、生长势、结瓜性、耐高低温性和病虫害携带情况等作出明确规范。

嫁接的关键技术篇10

关键词:茶梅资源圃油茶高接换种嫁接劈接法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素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誉,有丰富的野生花卉资源,但由于缺乏新品种培育的意识和技术创新能力,在新优花卉方面远落后于花卉业发达的国家,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花卉品种还只能依靠进口,这对我国真正成为花卉产业的大国甚至强国显然是不利的。为提高花卉生产的效益,增加新优品种,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对传统花卉产业研究的科技投入,“灿红如火雪中开”的山茶,早在隋唐就由野生进入栽培,在山茶属的四大观赏树种中,茶梅有着其独特的形态和习性,在中国不但有着12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而且可栽培地域广袤,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增强,茶梅已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 。

中国地域辽阔,气候条件多样,涵盖了从寒带到热带多种气候带,植物资源丰富,苗木资源更是达到数万种。可以说,即便是荷兰、日本、墨西哥这样的花卉生产大国,由于国土面积的限制,气候条件较为单一,苗各木花卉品种远不及中国丰富。但中国真正应用于绿化工程的苗木品种仅有几百种,大部分品种尚未得到开发利用。中国丰富的植物资源常被其他国家引进栽培。我国茶梅品种只有小玫瑰和黄海南宝珠外,大部分是 20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种,在植物园及苗圃中均有品种栽植 ,但专门的种质收集圃并不多见。在美国洛杉矶亨庭顿公园在山茶专类园中另辟了茶梅区, 共种植200个品种 。绝大多数茶梅新品种来自自然杂交实生苗及芽变苗的选育。

根据《国际茶花品种登记大全》书中的统计,茶梅品系约占茶花总数量3 %~4 %。花树姿优美,枝叶茂密,不仅观赏价值很高,是园林绿化、美化的极好材料 ,而且对有害气体二氧化硫有很强的抗体,对硫化氢、氯气、氟化氢也有明显的抗性。而茶梅在生态绿化中的配植在长江以南地区无论是公园绿地、道路绿化、住宅小区还是室内摆放几乎比比皆是,不同品种在园林应用中因花期先后 、花色不同、树形各异、叶形不同、多样化。由于茶梅人见人爱、高雅珍贵,特别是在我国的植物资源开发和保护力度不够的情况下。茶梅古树已经成为无价之宝,在绿化工程中更是寻无可寻,而小苗植株生产周期长,从播种至成株,到最后可用于园林绿化,干径20cm以上、树高3巨米以上的丰满大树,至少需要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很多苗农由于大树经济带来的巨大诱惑力,不惜投入巨额资金,挖取油茶大树嫁接,但由于没有成熟的技术很难成功,损失惨重。因此加强特色茶梅新资源砧木发掘, 提高茶梅大树嫁接存活率,以及关键技术的研究非常重要。

二、茶梅开发利用

随着茶梅在世界传播及观赏利用价值的发展 ,日本对茶梅较为重,故目前多数品种均来自日本园艺家之手。美国虽然引种茶梅,较为重视新品种的培育,1956年起还设立了瑞夫皮尔茶梅奖 ,以鼓励茶梅的育种工作 。特别是经过19977―1978年大寒潮来后,在抗寒性品种的培育上取得很好进展。美国育种家阿克曼( Akerman )利用油茶作亲本,与茶梅等杂交选育出 6个耐寒品种。澳大利亚近年来也进行了一系列茶梅嫁接改良工作。其中最名的有“天堂植物”(Paradise Plant )苗圃,以芳香、小花小叶型茶梅作为主要育种目标,选育著名的‘天堂’( Paradise)系列品种有近40个 。目前,在我国茶花主产地之一金华市试验基地建立了茶梅品种保存种质资源圃进行示范,资源圃依山而建,分为母本园、品种区及苗圃区域 ,集中保存茶梅及茶花物种计50个,约10000多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