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瓜嫁接育苗及高效栽培技术探讨

时间:2022-08-30 10:19:21

瓠瓜嫁接育苗及高效栽培技术探讨

导读:诸暨市瓠瓜种植面积较大,因长年连作,病害加重,特探讨了瓠瓜嫁接育苗栽培技术。当地一般选择浙蒲6号、浙蒲9号等接穗品种,全能铁甲、甬砧10号等砧木品种,采用“十”字顶插法,搭配合理的栽培技术,采收期长,产量高,每667m2产量不低于3000kg,产值1.2万~1.5万元,高的可达2.5万元。

瓠瓜,又叫长瓜、蒲子、夜开花等,是诸暨市种植面积较大的瓜类蔬菜之一,栽培茬口以早春大棚栽培为主,由于连年种植瓜菜,导致土地熟化,病害加重,根部土传病害尤为严重,有的地块已经无法再种植瓠瓜自根苗[1]。而瓠瓜嫁接育苗技术可有效降低瓠瓜蔓枯病发病率,提高瓠瓜产量和效益。诸暨市经济特产站经过多年的瓠瓜嫁接育苗及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本市瓠瓜生产的嫁接育苗及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1.1接穗

由于诸暨冬季气温较低、阴雨天气多,接穗一般选择耐低温弱光的瓠瓜品种,如浙蒲6号[2]、浙蒲9号等。

1.2砧木

为了保证瓠瓜的品质及产量,砧木一般选择与接穗亲和力强、抗病性强、生长势旺的品种,如全能铁甲[2]、甬砧10号等。

2育苗

根据瓠瓜的定植时间确定砧木和接穗的播种期,早春大棚栽培需要提前35~50天开始育苗,育苗时间一般集中在11月,定植时间为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

2.1消毒催芽

采用温汤浸种法消毒催芽。砧木播种后1~2天内即可进行接穗种子浸种催芽,或者3~4天内直播接穗种子。具体方法:先用凉水浸湿种子,再用55℃温水浸种15min,自然冷却后,砧木继续浸种2h、接穗继续浸种12h,捞出晾干,用湿毛巾(拧干后再用吹风机吹2~3min)和塑料袋包好后放于28~29℃温控箱内催芽,每天用温水淘洗1次,3~5天后大部分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2.2播种

砧木采用营养钵或32孔、50孔穴盘育苗;接穗撒播在育苗盘内,密度以种子相互不重叠为宜;提倡使用商品育苗基质。

2.3播后管理

播种后采用薄膜+遮阳网覆盖,温度低时遮阳网外再加1层薄膜,温度控制在30℃为宜。待有部分幼苗出土后及时揭除地膜,套浙蒲9号浙蒲6号上小拱棚,温度控制在20~25℃。幼苗出土易“戴帽”,应及时人工去帽。

2.4嫁接

嫁接前3天,先去除砧木的真叶,促进胚轴增粗;嫁接前2天喷施25%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预防蔓枯病;嫁接前1天,对砧木和接穗浇水,保持基质湿润。嫁接方法采用“十”字顶插法,当砧木第一片真叶长出,接穗子叶刚展开时即可嫁接。嫁接工具包括刀片、嫁接针(特制竹签)、操作台等,嫁接时育苗棚内保持75%以上的湿度和20~28℃的温度。具体操作步骤:①用刀片去掉砧木的真叶和生长点,用竹签从子叶的基部沿子叶连线方向,向另一子叶方向下斜插入胚轴,到达表皮部;②用刀片在接穗子叶侧下方1cm处,用食指托住下胚轴,另一手持刀片向下斜削长约1cm的楔形;③从砧木苗上拔出竹签,把接穗插入砧木的插孔中,使接穗与砧木紧紧贴合,同时接穗子叶与砧木子叶呈“十”字形。嫁接好后及时移入育苗管理区,并盖好薄膜和遮阳网。

3嫁接后育苗管理

3.1光照管理

嫁接后在小拱棚上覆盖薄膜和遮阳网,阴天可适度揭去遮阳网;第3天起可早晚少量进光,并逐渐延长见光时间;7天后恢复普通苗床管理。遮光以嫁接苗不萎蔫即可,不必过分强调遮光时间。若遇长期阴雨天,则7天后需用植物育苗灯补光,每天补光1~2h。

3.2温度管理

冬季嫁接要注意保温,刚嫁接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8~30℃,夜间20℃左右,最低气温不低于15℃;成活后恢复普通苗床管理,白天保持在25℃左右,夜间18~20℃。定植前1周炼苗,白天温度控制在20~22℃,夜间15℃左右。

3.3湿度管理

嫁接后水分管理掌握前促后控,前3天保持相对湿度90%以上,以后可通过换气调节湿度。后期保持营养钵内下层土潮湿、表土干燥,表土不发白不浇水。定植前一周适当控水,提高植株抗性。

3.4除芽、去夹

嫁接苗愈合后及时抹除砧木侧芽,注意不要松动嫁接口和伤及接穗及砧木的子叶。如采取嫁接夹固定的秧苗,在嫁接口牢固后及时去夹,以免影响秧苗的生育。

3.5苗龄管理

为保持砧木根系活性,总苗龄一般控制在30~35天。

4整地施肥

定植前10~15天整地施肥,每667m2施用腐熟有机肥1500~2500kg或商品有机肥500kg、三元复合肥30~40kg作基肥。6m或8m宽大棚作4畦,畦宽1.2~1.8m。为保证地温,须提前3天覆盖大棚膜。

5定植

选择晴暖天气定植。定植时要求嫁接苗子叶完整,茎秆粗壮,接口愈合良好,根系完好,不带病菌。每畦定植1行,株距40~50cm,每棚4行,8m宽大棚栽700株左右,6m宽大棚900株左右。定植时营养土略高于畦面,愈合处离开地面,浇足定根水。定植后采用3棚4膜覆盖,棚内温度低于10℃时,小拱棚上需再覆盖1层遮阳网和1层薄膜。

6定植后田间管理

6.1温度管理

温度管理掌握前促中控后稳的原则。缓苗期白天温度保持28~32℃、夜间15℃以上,促进幼苗早发新根;缓苗后,白天温度保持25~28℃,夜间12℃以上,防止徒长;果实膨大期,白天温度稳定在32℃左右,夜间19~20℃,以加速果实生长发育,缩短膨瓜周期。

6.2肥水管理

瓠瓜结出第一批小瓜后,每667m2喷施尿素5kg、硼肥1.0~1.5kg;随后每收1~2次瓜并视植株长势追肥,每次每667m2施三元复合肥5~10kg。瓠瓜喜湿、怕渍、忌旱,前期以保湿为主,一般不浇水,坐果后土壤相对湿度控制在70%左右。6.3促生雌花当植株5~7片真叶时,选择晴天喷施1次乙烯利以促进雌花发生,每667m2用40%乙烯利水剂10~12mL对水15kg喷施植株生长点,要求喷雾时一次性过,不可来回重复喷。每个大棚预留10%~20%不作处理。喷施乙烯利的2周内,除了温度管理外不进行其他田间操作。6.4搭架整枝采用拱架栽培,每2畦用长4.0~4.5m的毛竹片或钢架搭建拱架,分别从两侧引蔓上架,及时去除多余侧蔓、老叶、病叶,同时分层绑蔓,主蔓上结瓜7~8个后摘心,再促发侧蔓结瓜;未经乙烯利处理过的采用单蔓整枝。整枝摘叶宜选择晴天进行。6.5保花保果及疏花疏果早期低温时,可用0.1%氯吡脲可溶性液剂10mL对水0.50~0.75kg涂抹子房;3月中旬后人工辅助授粉或自然授粉。合理疏果,疏去病果、畸形果,整株同时坐果数保持在4~5个。

7病虫害防治

早春大棚瓠瓜主要病虫害为白粉病、蚜虫等。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综合运用农业、生态、物理及化学等防治手段。①农业防治合理轮作;严格种子、土壤消毒;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加强通风透光,降低虫口基数等。②物理防治利用防虫网、地膜等防虫除草,利用色板诱捕害虫,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利用温汤浸种和嫁接技术,减轻种传、土传病虫害的发生。③药剂防治白粉病发生初期,应及时摘除病叶带出田外,再用药剂防治,可选用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3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1%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喷雾防治。

8适时采收

大棚瓠瓜一般在开花后10~15天,果实色泽变亮时及时采收。早春大棚瓠瓜采摘时间较长,可从2月下旬开始一直持续到6月底,每667m2产量不低于3000kg,产值1.2万~1.5万元,高的可达2.5万元。

参考文献

[1]许小江.绍兴市早春瓠瓜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J].长江蔬菜,2019(21):12-14.

[2]杨新琴,吴晓花,李国景,等.浙江省瓠瓜标准化生产技术[J].中国蔬菜,2018(7):97-100.2021.17

作者:何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