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12-06 17:18:12

嫁接教学

嫁接教学范文篇1

为进一步提高基层远程教育点利用率,提升远程教育工作效益,北仑区紧紧围绕“远教搭台,部门唱戏”工作目标,以推进“远教专场”为抓手,积极探索部门资源嫁接工作机制,努力实现远程教育与部门工作“双赢”,扎实推动全区远程教育工作深入开展。

一是推动骨干队伍“嫁接”。在远程教育点和各部门基层网点的骨干队伍建设上,统一规划、相互协调,共同建设、同步培训,共同管理、共同服务。着眼于选好、配强远教骨干队伍,在工作上实行“一肩挑”,远程教育点管理员既是远程教育操作员,也是业务部门基层工作的专管员和宣传员,使他们不但能够熟练运用远教系统,而且熟知农林、卫生、科技等相关知识,努力实现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的有效整合。

二是推动课件资源“嫁接”。在课件资源的整合利用上,北仑区远程办将课件资源进行分类整理,编制《北仑区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汇编》,发送给区级各相关业务部门。同时,依托区级远程教育平台“北仑新农村建设网”,将课件全部“上网”,方便各部门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区级各部门结合自身业务工作实际,通过外购、自制等途径,收集、制作适合基础党员干部群众需要的相关教学课件,及时上报区远程办,充实区级远程教育中心资源库。

三是推动教学活动“嫁接”。将远程教育与各部门宣传教育培训活动相结合,指导远程教育点科学制定教学活动安排,统一组织教学活动,合理安排收看时间。依托“北仑新农村建设网”,结合各部门工作需求,开设“远教专场”专题栏目,如“母亲素养工程教育专场”、“食品卫生安全教育专场”等,发挥远程教育网络覆盖面广等优势。利用远程教育区级“中心课堂”,挖掘基础党员群众关心的内容,开展直播宣传教育培训活动。整合各部门专家团、技术指导服务人员,充实远程教育辅导员队伍,采取上门辅导、下乡服务等形式,整合力量共同做好服务民生工作。

通过部门“嫁接”工作,该区远程教育走出了自我封闭的内部循环状态,使远程教育从空洞说教转变为具体可行,从自我循环转变为共同部署,进而在基层教育中起到了主导和引导的作用。

嫁接教学范文篇2

关键词:法学教育模式;Seminar模式;法律诊所;诊所式法律教育

受制度结构性因素和社会文化价值观因素的影响,中国法学教育已成为法律职业人力资本投资的载体。一个合理的行之有效的法学教育模式是实现法学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我们必须探索切合我国国情、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消除国际对话中“失语”状态的法学教育模式,这一模式应当兼顾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开发,把教育浪费降低到最低限度。

一、中国法学教育的现状

在法学教学改革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但目前仍有一些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的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未根本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都是很大的束缚。

在国家司法考试和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语境下,应试教育依然是我国法学教育的主流。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分离,导致我国在法学教育模式的选择上游移不定。传统的法学教育虽然是为法律职业服务的,但成为法学理论的教育且偏重于知识的灌输,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缺少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距离法律职业的要求差距较大,导致学生所学的理论与实践往往不能较好地实现对接。

由于受我国传统教育的文史哲主导模式的影响[1],我国传统的法学教育定位为一种精英教育,侧重理论型人才的培养,过分强调法学教育的理论基础,很少考虑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法学教育以课堂讲授为主导模式,基本上停留在理论传授、法律诠释的层面,很少去探寻法律的精神。实践教学主要局限于被动式的案例讨论、无声的审判观摩(法庭旁听)、程式化的模拟法庭和断裂式的毕业实习等四种形式。案例讨论教学虽然也能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种被动式的互动教学具有单向性和局限性,教师处于控制地位,基本模式是苏格拉底式的问答模式——教师问、学生答,“弥漫着无声的紧张”的课堂气氛使学生难以专心吸收信息[2]。教师在进行问答的过程中,往往只强调抽象的法律原则,而忽略了政治、经济与社会因素,从而将完整的法律割裂成一个个碎块。这种教学法也仅仅能使学生对法律知识有感性上的认识,只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缺乏切实的可操作性,难以训练学生分析、推理和辩论的能力,根本达不到培养学生分析、应用、综合等认知能力的目标。审判观摩的方式虽然可以让学生亲临真实案件,但所观摩的案件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缺乏积极主动性;观摩后缺乏教师针对性的法律阐释,导致学生所看到的庭审过程容易被遗忘。模拟法庭教学注重法学理论知识与法律实践的紧密结合,培养学生法学专业综合能力素质,加强职业技能训练,对学生审判程序的训练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案例往往都是事先准备好,缺乏真实感,很难引起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毕业实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上述几种教学方式的不足,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但是,毕业实习是一种断裂式的实习,一般安排在即将毕业的最后一个学年进行,且实习期限太短,学生不能亲临一个案件的全部审理过程,很难达到实习的目的[3]。

法学教育的基本职能和根本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法律人才。我国的法学教育存在着巨大的改善空间,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集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一体的法学教育模式。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直接采用国外法学教育模式,仍然存在制度性障碍,因此,我们借鉴国外科学的法学教育经验对我国的法学教育模式进行改造。

二、两种值得借鉴的法学教育模式

(一)德国的Seminar模式

“Seminar”是源于德国大学社会科学类学科的一种在课程结构、教学方法、考试方法和分数的评定等方面具有规范性、内在规定性,把科学研究放在教学目标的第一位,旨在培养具有科学精神的法律人才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大陆法系国家最具代表性的法律教学模式[4]。

“Seminar”教学模式将教学上的单向传导模式改变为双向互动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主动性。在传统的法学教育中,教师所讲授的是一般方法、一般原理课,有较强的理论性。“Seminar”帮助学生在一般原理的启示下理解具体的事物。“Seminar”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种方式,是对课堂讲授内容的消化、理解和运用。“Seminar”的核心是研究问题,它是以学生为主的师生共同讨论问题的一种研究方式,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的精神,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Seminar”是师生进行学术交流与创新、发展真理的载体,也是培养学生学术精神和学术能力的一种课程模式。它的功能和特征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研究的能力。Seminar的目标主要定位于科学研究型人才的培养[5]。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已在其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中采用了Seminar教学范式[6]。Seminar模式强调发挥学生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的精神,对改变常模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二)美国的“法律诊所”模式

“法律诊所教育”,又叫临床法学教育,发端于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它把医学院学生临床实习中的诊所式教育模式引入法学教育,让学生在一个真实或虚拟的“法律诊所”中,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真实案件,为委托人提供法律咨询,“诊断”法律问题,开出“处方”,他们提供法律服务。诊所式法律教育以学生为主角,采用多边教学互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法律实践能力、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很好地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对接[3]。

法律诊所教育仍然是法学教育,学生办理真实的案件只是将案件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而不是目标。法律诊所教育的教学目标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和运用法律。如著名教育家迈耶(Mayer)先生说,“我们应该教授学生如何思考,而不是教授他们思考什么。”

2000年初,美国福特基金会在中国选择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七所大学,资助其进行诊所式法学教育的试验。2002年7月,中国诊所式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截至2007年底,己有64所高校引进了诊所式法律教育并成为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单位委员[7]。实践证明,诊所式法学教育的价值、功能基本上被法律教育界所认可。但由于种种原因,各学校的法律诊所的运行存在各种问题,如法律诊所尚未普及且运行状况不佳、法律诊所的建设资源匮乏、学生投入诊所教育的时间与精力不足、案件来源有限等。

三、中国法学教育模式的改造设想

(一)构建法学教育分流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将法学教育定位于“精英”教育,这种定位必然体现为应试教育,既阻碍了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也产生了社会不公平现象。新加坡的教育分流制度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的最大特点在于精英与大众兼顾,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教育分流,通过不断优化的教育模式,力求把每一个人都培养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教育分流制度的理论基础是精英与大众兼顾的教育思想,在承认个人差异基础上,为每个人提供了适合个人发展的教育计划,从而使每个人都能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8]。

我国法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法律人才,包括学术研究型人才和法律实务型人才。因此,我们可以借鉴新加坡的教育分流制度构建我国的法学教育分流制度。

(二)中西合璧——法学教育模式的嫁接

由于引进国外先进的法学教育模式对我国的法学教育模式进行融合性改造,不同于法律的孤立性移植,笔者借用生命科学中的嫁接概念对我国法学教育模式进行尝试性改造,将国外科学的法学教育模式作为“接穗”嫁接到我国法学教育模式这一“砧木”上,保持“Seminar”模式或法律诊所模式的科学性状,利用我国法学教育模式的有利特性,形成一种稳定的、科学的、适应学术研究型和法律职业型人才需要的法学教育模式。

在上述构建法学教育分流制度的基础上,笔者有两种设想:其一,构建招生分流制度。在招生时分流,招生简章上招生类型直接分为学术研究类和法律实务(职业)类,学生入学后直接采取相应的教学模式进行培养。其二,在现有的招生政策下,实行中途分流。可以从大二开始,让学生自主选择流向,选择学术研究或者法律实务进行学习。公务员之家

德国的Seminar模式与美国法律诊所模式各有特点和优势,结合教育分流后的教育培养目标,采取不同的法学教育模式。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模式进行培养。针对分流后的学术研究型学生,德国的“Seminar”模式与我国传统的法学教育模式(主要是理论传授)亲缘关系较近,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嫁接容易成功。嫁接后的教育模式,重点突出德国的“Seminar”模式的优点,消除我国传统法学教育的弊端。针对分流后的法律职业型学生,美国的诊所式法学教育模式与我国的案例教学法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嫁接成功率也高。

四、结语

我国法学教育模式的改造是否成功,取决于我国的教育体制和社会价值观念。德国的“Seminar”模式和美国的“法律诊所”模式被嫁接到我国的法学教育模式上,会在一定时期内出现不适应的样态,需要不定期地进行监测、评估和校正。应当改变教育观念,逐步实现我国法学教育模式的转型,建构一种真正适合我国的法学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苏力.当代中国法学教育的挑战与机遇[J].法学,2006(2):3-21.

[2]车雷.美国法学教育中的课堂教学目标及教学法体系[J].新课程研究,2010(11):129-131.

[3]项婷婷.“法律诊所式教育”本土化的思考[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6):126-127.

[4]饶艾,易明.“Seminar”抑或“法律诊所”——我国法律硕士教学模式选择[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00-104.

[5]马启民.“seminar”教学范式的结构、功能、特征及其对中国大学文科教学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2):20-23.

[6]陈兵,黄美.美国大学seminar教学范式的特点及其启示[J].学术论坛,2009(8):193-196.

嫁接教学范文篇3

关键词:生物教学提高实用性农业

日前,农民还是进行着比较落后的种植、养殖方法,使得原本可以提高的农作物、家禽家畜的产量得不到提高。究其原因,就是缺少生产技术。目前县级职业高中、中专等实用型学校开设的专业几乎没有一个专业是种植、养殖类的,全都是工业、商业、服务业的,并且农村中学在生物教学时只顾升学,没有挖掘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潜力。这样就决定了农业生产型人员生产技术的落后和奇缺。因此乡镇初中生物学教学时,加强生物学的实用性教学就尤为重要。

一、提高生物教学的实用性,提高教师自身业务水平是前提

目前农村初中生物教学普遍是按生物课标进行教学,按升学目标教学。近几年来,笔者经常到乡镇中学调研,就初中生物课教学,对生物学知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方面的教学内容,生物课外实习小组活动的开展情况,农村种植和养殖大户的参观等活动进行调查。没有一所学校的生物教学过程中开展了上述活动。所调查的学校没有成立课外实习小组、兴趣小组。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是仅次于医药生物技术、发展最迅速、效益最显著的领域,它将成为下个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农业生物技术将为未来环境保护,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希望,生物技术将在环境治理上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合格的生物学教师要有渊博的生物专业知识,具备终身学习的思想,经常吸收各种科研信息,提高理论水平。除了理论知识,还应掌握基本的应用性技能,了解农村栽培、种植、养殖的主要生物种类,掌握科学的栽培、养殖及管理的方法,全面了解当地的农村和农业的实际情况。

二、提高生物教学的实用性,课堂教学是主阵地

实践生物课程中具备丰富的农业生产中的知识内容,只要认真挖掘其隐藏的知识,完全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农业生产技术知识。如以下内容都能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在学习“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时,教师应加强氮、磷、钾等大量无机盐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它们的重要性,缺少产生的危害,过多时也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如叶用类植物应多施氮肥,尽量少施磷、钾肥;块茎类植物,如藕、土豆、红苕等,应在中后期多施以钾为主的无机盐肥料,这样可提高产量30%-40%;油菜在开花期喷施含锌的无机盐,可防治花而不实,提高产量10%;柑橘增施含铁的无机盐,可防治花叶病。在对学生进行“植物开花传粉”一节的教学时,应尽量进行实用性教学,传粉是植物形成种子的必备条件。需要获得果实和种子的农作物,如瓜果蔬菜,传粉不足就无法受精,就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如水稻小麦,成熟时有很多空壳,就是传粉不足;桃子、梨子、南瓜等开花多,但就是果实少或没有,就是传粉不足。特别是单性花的植物传粉不足,更加严重影响产量。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得出,通过人工传粉,梨子、桃子、南瓜、西瓜可以提高20%-50%的产量。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加强传粉的意义,人工辅助传粉的作用等方面重点教学,使学生能更多的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便为农业生产服务。

教师在从事“植物的生殖和发育”一章教学时,应加强对学生在嫁接的意义和技术方面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嫁接能提高植物的产量,增强植株的抗逆能力。如黄瓜接到南瓜上,增强黄瓜抗病、抗旱能力,从而产量可提高50%以上。此外嫁接可以提高果实的品质。教师在教学时,还应加强对学生嫁接技术的传授。

三、提高生物教学的实用性,注重实践技能训练

生物学是与实践紧密联系的学科。教师应带领学生到田间、地头进行实践,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种植和养殖的实际操作中,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公务员之家

嫁接教学范文篇4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

注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性的提升,不仅能让教学技术得到更高层次的升华,还能丰富教学元素的新颖化和多元化,让语文教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育人之材”。真正褪去应试教育封闭化、模式化、死板化的教学硬壳,最终让语文课堂的感染力来融化大家,让学生真正能够体会到独立思考、亲身历练以及释放本性小宇宙的那份炽热之情。本文就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艺术的引入、探究、展现和升华进行自我观念的探讨和分析。

一、注重情境艺术的创设,来导入艺术

情境艺术的导入让语言、事物、环境、氛围等一系列的课堂元素发生了质地的变化,换而言之,即教师用一种能够引发学生共鸣的方式来进行语文教学的开展,从而让学生在情境环节的推动下顺理成章的爱上语文课堂并积极的投身到学习中来。例如在进行《山中访友》一课的教学时,老师可预先搜罗一些美轮美奂的自然风光视频,并借助多媒体教学平台在课堂上进行音乐风光的播放,让学生们被天然美的大自然气息所吸引,进而老师可进行《山中访友》一文的导入,让学生们和李汉荣先生一起去山中访友,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等这些句子所描绘的意境美。通过这样的艺术情境导入法,一方面通过视频情境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和见闻,激发了学生们对自然景色艺术气息的探究,另一方面,还为课堂美文教学的开展做好了铺垫。除此之外,如《巴东三峡》、《济南的冬天》、《观潮》、《雪》等与之类似的散文类文章,也可进行与之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创设,来进行艺术性的导入式教学,让语文课堂的教学审美意境更加的丰硕。

二、注重实践性艺术的创设,来探究艺术

注重教学中对学生亲身实践活动的开展,是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的催化剂,也是提升实践艺术价值的有效途径。例如在进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一说明文的教学时,老师可让学生们在课前预先准备一些喇叭花、肥皂水和醋,在课堂授课中老师可适时根据文中对花儿变红的几个原因进行分小组探究实验,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亲自实验的机会,如“将喇叭花放在肥皂水里,其会马上变成蓝色,进而再放入醋里,其又变红了”,通过学生的所见、所感、所探,来引出他们新的思考,让空气充满思想。甚至有的学生会从花的颜色变化联想到当下的环境污染对花也可造成影响等等,那么一篇枯燥乏味的说明文通过实践探究艺术的介入,而变得生动多彩,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们在快乐的学习中得到成长。

三、注重角色的转化与嫁接性艺术的创设,来展现艺术

在教学中通过对文章不同角色的转化与嫁接,来更深层次的让学生走进文本作品,并体会和理解当时人物的心理活动。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一些比较有代表性且深受大家喜爱的小说、童话、寓言等作品中就包含了各色各样的人物形象,老师可通过角色的转化与嫁接,和学生们共同饰演当中的角色,共同体会作品的艺术氛围和表达色彩。例如在进行《变色龙》一文的教学时,在学生们进行初读课文后,师生可共同分角色进行课堂表演,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转变,可将奥楚蔑洛夫的形象直观、具体的呈现在大家面前,通过一脱一穿,一热一冷的细节动作,很好的反映了当时奥楚蔑洛夫复杂的心理活动,同时也更深层次的挖掘了作品艺术背后所揭露的沙皇统治的黑暗社会。可见,通过角色转化与嫁接,能够充分展示艺术作品的人物形象,同时也让学生们在这些小说、童话、寓言的精粹之作中释放自我。

四、注重文本作品的“延伸”艺术创设,来升华艺术

文本作品的“延伸”性艺术创设,是对文本内容的进一步剖析,继而让学生带着自己的奇问与观念进行作品人物、事物的延续性生活与发展,让原作品更在每个“小创作者”心中得到升华。如在学《范进中举》一文时,文中通过胡屠户和岳父这两个人物对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形态,从侧面刻画了范进这个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典型形象,然而文中却没有提及范进中举后的详细情况,这也正给读者们留下了悬念和遐想空间,老师可借用此处让学生们进行续写,将对作品的无尽回味和想象,通过文字传达出来。总之,课堂教学艺术性的创设归根结底,通过另一种教学方式,来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真正释放自我,从而达到学习与快乐互融互促的效果。用艺术气息来为中学语文教学增添更多审美元素,让教坛中的花朵都绚丽开放!

作者:李凌 单位:南宁外国语学校

参考文献:

[1]裴庆霞.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J].黑河教育,2015(08).

[2]金晓花.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探讨[J].语文天地(理论综合),2013(10).

嫁接教学范文篇5

1.以游戏教学强化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农村中学教学设备相对较差,从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所学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将游戏教学与学生生物学习进行巧妙结合,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强化对知识的记忆。如在对“人体血液循环”的教学中,诸如体循环、肺循环、血液成分的变化等内容比较抽象,单纯地借助挂图和模型教学,学生不仅不容易理解,且学完也就忘了,为加深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我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课前指导学生预习,并指导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操场上画出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用蓝色粉笔画流静脉血的血管和腔,用红色粉笔画流动脉血的血管和腔)。上课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血液成分发生变化的地方放上红色小球或蓝色小球,让学生拿着小球沿着循环路径跑,规定学生跑到流动脉血的血管和腔的地方要拿红色小球,流静脉血的血管和腔的地方要拿蓝色小球。在一个小组的同学跑的时候其他小组的同学就当“裁判”,最后看哪个小组跑得又快又准确,就颁发一份奖品给他们。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体循环、肺循环等抽象的生物学知识,还培养了同学之间竞争、团结、合作的精神。

2.利用学生积累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加强课堂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新课程理念———“课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机组成,而不是孤立于世界的抽象存在”的表现之一,因为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学生自身发展的主要基础。学生们绝大多数都生活在农村,与之相关的信息会润物细无声般地进入学生的脑海。如在学习“植物的嫁接”之前,我先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两个问题:“你们亲自嫁接或见父母嫁接过哪些果树?如何嫁接的?”然后引入新课的学习,最后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要拘泥于教材中的嫁接方法,还要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嫁接。这些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奋剂和催化剂,在课堂中合理利用这些素材,会使学生觉得生物知识不是空中楼阁,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有效地激发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更主动的观察、探究周围的生命现象,这样就可以将原来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3.教学中应注意及时排除生活经验对学习的干扰

生活中的很多概念与生物学术语差异较大,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及时排除生活经验对学习的干扰,建立起正确的生物学概念。例如在学习果实概念之前,学生思想中已经有了一个日常生活中的“果实”概念,这个“果实”概念与生物学中的果实概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前者通常指不包括种子的可食部分“;果皮”也仅指外果皮。若不注意这些生活经验,就会干扰生物学中果实概念的建立。又如在学“生物的无性生殖”时,学生的生活经验认为插秧属于扦插;用出芽土豆繁殖属于出芽生殖等等。因此,在教学中应借助于比较找出异同,帮助学生及时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干扰作用。

二、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农村中学在动植物资源的拥有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初中生物教材(苏教版)中的很多实验材料可以让学生自带,由于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所有的学生都乐于参与这样的活动。例如:在观察“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时学生会带来各种各样的植物来观察。他们带来的植物不一定都有绿色开花植物的六种营养器官,有的只有三种营养器官,有的是四种器官等,这些现象引发了学生的质疑“:这些植物在结构上有没有共性呢?”。再借助显微镜学生得出了正确的结论。通过这次体验使学生知道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都有六种器官,同时让学生再次体验了科学探究中成功的乐趣,领略大自然的奥妙。又如在“观察蚂蚁的运动器官和步伐”的实验中,有的学生还会捉来蜈蚣和其他小动物进行观察,完成了多组实验。再如在实验“含氮无机盐对植物的影响”中,除了用课本中提到的植物做实验外,还表扬那些用其它植物做实验的学生,同时引导、鼓励学生去探究如含磷、含钾等的无机盐又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通过多次实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目前,人类的干扰已超出了生物圈的承载能力,自然界已经在不断地报复人类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导学生深刻感悟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和急迫性,知道只有在自然界许可的限度内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才能使生态环境逐渐走向良性循环。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寻找、发现、思考农村中习以为常的,但却是破坏环境和生态平衡的行为,并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1.利用黑板报宣传,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在每一个与生物学相关的重要的节日(如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日等)来临之际,我都让学生去收集相关的资料,出一期相关知识的黑板报。这些节日每年的主题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针对目前全球的环境问题提出来的。通过黑板报的宣传,呼吁学生将环保意识落实到每个人的衣食住行中。只有从点滴做起,人人做起,才能形成合力,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帮助学生树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开展专题讲座,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结合教学内容,在世界环境日(6月5日)这天,我设计了一个名为“同呼吸共奋斗”主题班会活动,这是2013年“6•5”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的世界环境日主题为“思前,食后,厉行节约(THINK.EAT.SAVE)”,旨在倡导反对粮食浪费,减少耗粮足迹和碳排放,使人们意识到粮食消耗方式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我召开这个主题班会的目的在于呼应世界主题的同时,释放和传递建设美丽中国人人共享、人人有责的信息,倡导在一片蓝天下生活、呼吸的每一个公民都应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切实履行好呵护环境的责任,自觉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增强节约意识、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养成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激发学生持久的环保热情,为改善空气质量,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而奋斗。

3.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调查,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在学习完“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这节内容后,我给出一些问题指导学生去调查。如我们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应对措施;近几年来我们身边的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生活中哪些做法会破坏生态平衡?它将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后果?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怎样做?然后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去调查,并写出相应的调查报告(题目自拟),然后在班上交流,最后对如何保护环境问题达成共识,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四、结语

嫁接教学范文篇6

1.开展科技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外科技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符合中小学生活泼、好动、有强烈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点,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选择生物科技活动的课题,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力求做到课题具有新颖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如白岸乡的黄巢岩山海拔较高,山上生长着一种罕见植物“山蔓菁”,听当地牧羊人说,它的肉质根可重达20kg,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为了弄清“山蔓菁”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白岸乡中学生物教师带领科技活动小组,跋山涉水,对“山蔓菁”进行了几次考察,详细记录了它的生态环境及茎、叶、花的形态特点,并将其移栽到生物园地观察实验,同学们还撰写了《高山探寻“山蔓菁”》的小论文,路志亮同学的小论文被《中学课程辅导》刊登。

针对当地鼠害比较严重,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如何灭鼠”的活动,同学们开动脑筋自制“铁猫”捕鼠,有的同学用酒泡大米灭鼠,夜里进行连续观察,随后总结成了《酒泡大米灭鼠》的论文。这项活动对消灭当地鼠害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羊范镇中学结合初中动植物课的教学,开展课外采集动植物标本的活动,同学们兴趣高涨,积极参与。两年来他们因陋就简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150多件。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对科学文化知识、科技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加乐于探索自然界的无穷奥秘。

2.开展科技活动,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

生物科技活动是需要动脑、动眼、动手的活动。通过科技活动可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提高多种能力,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使学生从小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锤炼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

邢台西部山区的白云山山高林密,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浆水中学每年6月份都要组织学生到白云山采集植物标本。同学们兴趣盎然,路边、山脚的小草,山坡上的参天林木,都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他们细心观察各种植物的生长环境,认真研究植物各个器官的形态、结构,并与课堂上所学知识进行对照,加深理解。将采集的标本经过整形、压干、上台纸等一系列过程,切实掌握了植物腊叶标本的制作技术,提高了动手能力。生物科技小组同学制作的标本,作为直观教具在课堂上运用,也促进了课堂教学。

学校附近的前南峪村是我县实施生态农业的典型,于是教师便组织学生到此参观考察,了解荒山绿化治理带来的变化,并撰写考察报告。科技活动小组的学生还对乡镇企业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后认真整理材料,撰写调查报告和科学小论文。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如针对“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步骤多、难度大的特点,教师组织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对此实验进行了改进,同学们自行设计,分成A、B组采用不同的实验材料进行对比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有的学生提出制取滤液时用纱布代替脱脂棉,加快了过滤的速度,在层析时用刻上小口的透明胶片代替培养皿盖,既可固定滤纸条,又便于观察。由于个别学生对实验的科学性不够重视,粗心大意,导致实验失败,教师可借此引导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分析找出失败的原因。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受到了科学方法的训练,学会了观察、对比、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了学生独立搞科学实验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以及不怕挫折、勇于战胜困难的科学精神。

3.开展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劳动技能

课外科技活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野外实习和参加生产劳动,学习一些实用技术,使学生在实习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接受义务教育后的农村青少年,大多数将直接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因此,学校应重视对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培养,使他们毕业后能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县白岸乡地处河北、山西两省交界处,属于深山区,昼夜温差大。该乡出产的柿饼柿霜洁白,柿肉透红爽口,但近几年由于柿树的老龄化和柿疯病的肆虐,很多树一个果也不挂。针对这一现状,白岸乡中学教师组织生物科技活动小组的学生学习柿树嫁接技术,他们选择黑枣树作为嫁接树,教师向学生传授嫁接苗的削法,怎样在嫁接树上切口,怎样插嫁接苗,怎样包裹等一系列的操作过程,然后学生在教师选择好的黑枣树上进行实际操作,以后每个星期都要去观察,打掉黑枣树的芽。经过统计嫁接的成活率为81%。学生学到技术后,利用星期天帮助家长或乡亲们嫁接柿树,3年来共嫁接成活1000多棵柿树。这些柿树抗病性强,长势喜人,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项活动受到了乡政府的表彰,在第四届生物百项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活动奖、河北省二等奖。

路罗中学是一所农林技术学校,有农场、林场、食用菌厂。课余时间教师带领科技兴趣小组学生学习苹果树、板栗树的修剪技术以及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等,有些学生还帮助家长走上了科技致富的道路。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获得了一定的劳动技能,有了一技之长,而且也使他们看到了生物科技在农业、林业生产上大有用武之地,更加激发了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同时,他们从自己的劳动成果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感到劳动的光荣,受到了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的教育;进而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的情感,以及改变家乡面貌的强烈责任感。

4.开展科技活动,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嫁接教学范文篇7

商务英语考试(BusinessEnglishCertificate)简称BEC考试,全称为剑桥商务英语资格考试,该考试主要是考察真实工作环境中的英语交流能力,受到了欧洲及国内众多企业的认可。尤其是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能获得BEC证书更是取得了待遇优厚、工作环境良好的跨国企业的敲门石。但是通过对近年来BEC考试成绩的统计及观察,我们不难发现中级BEC考试的通过率不容乐观,而能通过高级BEC考试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本文从BEC考试的现状出发,以新建构主义理论为支撑点,深入探析其理论创新点如何应用于BEC考试,以及这种基于新理论的BEC考试对当前的商务英语教学有什么样的影响。

二、何为“新建构主义”

学界早有外语教学研究理论脱节实践的说法,不少人认为教学研究是“纸上谈兵”,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及实践性,这也成为一部分期刊摒弃教学研究板块的原因。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讲,任何一种科学研究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是理论支持,而是实践操作,二者缺一不可。就文科研究而言,为研究过程本身找到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点往往更加重要,这也是本文以新建构主义理论为出发点,深度剖析BEC考试趋势的原因。(一)“新建构主义”及其内涵。对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也是近些年来才被教学研究者提出的,按照建构主义者的说法,学生所学的知识并不是通过教师来传授的,而是学生在社会背景下借力于老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不可少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习得的。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一经提出,就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及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产生了巨大的、颠覆性的冲击。从“建构主义”的定义来看,在基于其理论的教学模式中,是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主动地去学习,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情境的设置及辅助功能是不容忽视的。在网络学习、远程教育及翻转课堂研究的热潮下,学者们也不断反复推敲,这种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能否完全取代传统课堂,成为教学的主要构成部分呢?在研究不断深入和更新的基础上,学者们继而提出了“新建构主义”的理论。所谓的“新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是由四个要素构成的。教师、学生、教材及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与传统课堂相比,教师在新建构理论的框架中,主要承担教学的组织任务,对课堂活动起促进作用,为了使课堂活动中的各个要素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教师需要足够灵活地设计板书、讲解内容或制造学习情境。学生是新建构主义理论中获取知识的主体,在师生互动会话中,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权力指某种力量或能力,当用于人与人的关系之中时,引申为权力或权势。”(宋艳玲,2016:78)话语权是权力在会话活动中的体现,学生对于话语权的掌控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所有教学活动的主旨就是为了使学生自身的内因作用发挥到最大程度,教材及多媒体辅助手段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学习积极性,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在新建构主义的理论框架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新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更加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活动,强调学生自身对知识体系的建构,主动地探索与学习。王竹立将新建构主义的具体内容概括为:两个挑战、一种学习策略、七个关键词和一种思维方法。(王竹立,2011)两个挑战指的是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一种学习策略是指“零存整取”,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断重构与创新。所谓的七个关键词分别是情境、搜索、选择、写作、交流、创新、意义建构;一种思维方法指的是包容性思维方法(融合批判思维、平行思维的优点,对事物有整体认知的思维方法)。以新建构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更注重学生的个人知识管理,鼓励学生自主学会搜索与选择、思考与交流的技能,新建构主义理论的提出顺应了当前网络时代对自主学习提出更高要求的潮流,为将来的教学研究指明了方向。(二)“新建构主义”对教学的影响。“建构主义”理论(structivism)是认知心理学派的一个分支,强调个体在生存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同化、顺化和平衡。换句话说,建构主义所强调的是个体的主动性,当建构主义理论应用到教学研究时,其核心就为学生,强调的是学生在复杂的学习与社会环境中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发现与重构,由此引出了其中“学”而非“教”的教育思想与理论,由此成为了国内外教学改革与探索的主要指导思想。在网络信息资源不断丰富与更新的大背景下,新建构主义将学习比作建构与创新、学习过程是与丰富的学习资源进行交流与融合,以“包容性”的思维模式去实现对个人知识的管理,并由此实现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在新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下,教学不再是教师与学生两者之间纯粹的学习活动,学习环境成为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教师在教学前需要对整个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情境设置及活动安排进行估测、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去学会评价教学设计与实践的差距与变量因素,教学后还需对学生是否达到学习目标进行测量,进而对下次教学活动进行重新设计或修改,而这些无疑是对教师个体能力的巨大考验。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以新建构主义为基础的教学活动,强调教师与学生对知识教与学的灵活性,不同的学生对同一教学设计活动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所以这种普遍的差异性将对教学大纲、教学设计及教学效果评价产生两难的影响。

三、基于“新建构主义”理论的BEC考试及商务英语教学

BEC考试是剑桥大学考试中心为非英语母语人员进行国际商务活动需求而专门设计的考试,该考试考察的就是应试者在具体的商务环境中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用以检验应试者能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根据实际工作需求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从BEC考试的设计初衷,我们不难看出,这与新建构主义强调环境的特点不谋而合。BEC考试的初、中、高级都会以不同的商务活动为任务,以语言测试理论为基础,设计出不同难度的题型及测试内容,从这点,我们也可以总结出BEC考试的备考过程实际上是以任务型学习为主要学习模式的。20世纪80年代后期,学者提出了交际性测试,这对早期的语言测试模式产生了强大的冲击,而后,语言实践活动的广泛铺开也验证了交际能力的重要性。Bachman在1990年提出了交际语言能力模型(communicativelanguageabilitymodel),也对后来的各类语言测试具有前所未有的指导意义。Bachman强调交际语言能力的重要性,认为其就是把语言的知识能力和语言使用场景结合起来,创造并解释其意义的一种能力。这里所说的语言使用场景,就是我们所说的环境。而这种能力的习得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而是一个由语言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共同构成的动态集合。(一)“新建构主义”作为BEC考试的理论基础。第一,BEC考试的宗旨就是考察应试者在各种商务活动中的应变能力,不断挑战创新,这正与“新建构主义”思想不谋而合。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新建构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它的核心思想更是突出对所学知识的不断创新。在新建构主义的理论框架中,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学生主动地去探索,不再单纯地依靠教师对知识进行传授,凭借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及辅助手段,这种自主性的探索成为了可能,“新建构主义”坚持知识的变化性及流动性,更提出了三级结构的假说(即感性认知、理性认识及联想)。不断更新的网络技术也为各种商务活动的展开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新建构主义”所倡导的主动与创新正是BEC考试设计初衷的理论基石。(二)学习是一种“知识的嫁接”。BEC考试是建立在对英语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的基础上的“延展性”考试,符合“嫁接”的理论。“新建构主义”认为教与学是在接受前人知识(即二级结构:理性知识)的基础之上,再主动去建构属于学习者个体的知识体系,所以学习并非是从零开始,在“嫁接”了自己对知识的探索与理解之后,学习者对知识的创新也由此实现。以英语为语言媒介的BEC考试,对应试者的综合英语使用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在综合能力运用自如的学习状态下,各种商务活动的全面开展才能顺利进行。由此看来,“新建构主义”所倡导的“知识嫁接”符合BEC考试及其教学活动的实际需求,考试题型的设计及商务英语教学活动的展开也应以此为导向。(三)“新建构主义理论”在商务英语教学情境下的体现。“新建构主义理论”可以由以下一系列词汇简单概括:模式识别→知识创新→应对挑战→建立三级知识结构→挖掘隐形知识,全面实现“新建构主义理论”所倡导的学习模式,需要学习者具有包容性的思维模式,更需要学习者具有逻辑加工、实践检验、理性学习及全面洞察的能力,以上所提及的思维模式及学习能力正是当今商务英语教学活动中所应遵循的教学原则。首先,以商务活动为教学模型的商务英语教学是建立在大量的网络信息的基础之上的,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单单是课本或是教师,多种渠道所得来的知识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学生必须在这种“碎片化”的知识体系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也是商务英语教学活动中我们所要面临的挑战。其次,与知识爆炸相伴而来的是生成性及时效性,也就是说知识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动态生成的,并且有着自己的生命周期。所以,学习者在习得知识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自身知识系统的整合与重构,更要学会与其他学习者的分享、交流、协作和探究,这正是商务英语知识学习中应遵循的学习策略。最后,在“新建构主义理论”的模块下,学生应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会搜索、选择、思考、交流和协作,这正是BEC考试题型设计的侧重点,因此,当今的商务英语教学应鼓励学生通过课堂外丰富的网络资源展开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并与同伴分享与交流,并对课程内容展开协作与共同探讨,最后达到深化学习、建构自己知识体系的终极目标,从而实现对知识的创新。

四、结语

当今的语言教学不再是传统的对于语言本身的习得,而是以语言为基础展开的一系列的对于人类活动的探索。作为商务英语专业认同度最高的BEC考试更是注重应试者在英语商务活动环境中,对商务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经过多年的改善与发展,BEC考试的题型设计符合“新建构主义”的理论模型,更为与BEC考试密不可分的商务英语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具有前瞻性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齐永辉.BEC考试对商务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J].语言艺术与体育研究,2017,(12):409.

〔2〕宋艳玲.两性权力对比视域内的会话打断研究[J].外语学刊,2016,(2):78-82.

〔3〕苏俊玲,韦玮.剑桥商务英语证书BEC系列考试的社会需求分析[J].大学教育,2016,(8):109-110.

〔4〕王竹立.新建构主义的理体系与创新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2,(6):3-10.

〔5〕王竹立.零存整取:网络时代的学习策略[J].远程教育杂志,2013,(3):37-43.

嫁接教学范文篇8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高等农业院校;办学模式;对策

2003年3月1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签署了国务院第372号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此条例已于2003年9月1日起施行。这个条例是为了规范中外合作办学活动,加强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制定的。随着该条例的颁布,中外合作办学将成为提升中国高等教育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1.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与国外合作办学的基本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02年底,全国共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712个,其中大学专科层次82个、大学本科层次69个、研究生层次74个,主要集中在工商管理类专业、外国语言文学类、电气信息类、经济学类、艺术类。而农业院校举办的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历教育)却很少。据不完全统计,主要只有三所农业院校进行了实践:

一是中国农业大学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于1994年联合创办了国际学院,共同培养本科生,授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学士学位;

二是1996年东北农业大学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国立技术大学联合办学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地资源管理、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等专业;与海参崴远东国立技术水产大学开设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

三是1997年上海水产大学、塔斯马尼亚大学、上海爱达公司联手成立水大爱恩学院,合作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环境信息系统)本科生。

2.农业院校进行中外合作办学的意义和作用

中外合作办学是农业院校自身发展壮大的需要,其主要表现在:①通过合作办学可以引入大量国外资金,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缓解农业院校发展资金不足的矛盾;②可以为农业院校引入可观的师资资源。比如中国农业大学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联合创办的国际学院,每个学年有近20位外籍教师受聘任教于国际学院。这无疑可为农业院校输送新鲜血液,壮大师资力量;③可以通过合作双方的交流,为农业院校培养一定的教学和管理骨干。自1995年以来中国农业大学有近20余人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应邀赴科罗拉多大学进行学习和考察;美方教师在国际学院为中国农业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基础课部培训教师近15人次;④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可以提高农科学校的知名度,扩大对外影响,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开展。此外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对加快农业院校的管理体制改革、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都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3.农业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前景分析

首先从国内外教育市场来看,西方国家许多高校包括农业院校,教育资源过剩。为解决本校的生源及财政困境,他们极力开拓国外招生渠道,增加学生人数中的国际学生比例,以赚取大量外汇,达到维持学校正常运转以及盈利的目的。由于中国人口众多,高校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青年学子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根据《可持续发展科技纲要》的报告,到2010年,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规模将达到2600万左右。而到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才达1600万人,短短的八年之内要扩容1000万,这对中国政府来说虽说是巨大的压力,但也是无比的商机。因而自然成为国外高校尤其是以英美西方发达国家高校所垂涎的一大教育市场。中国加入WTO为国外各种教育资源进入中国广大的教育市场提供了契机,高等教育市场将逐步向国外开放,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将逐步走向国际化,教育市场的竞争将日益激烈。而国内大部分高校包括农业院校在内在发展问题上都存在教育经费短缺,教育水平国际化的问题。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校经费紧张的局面,更重要的是通过中外合作办学,能够提高国际竞争力,提升合作办学的中方院校的国际比水平。新条例的出台将使中外合作办学有法可依,包括农业院校在内,中外合作办学及管理将步入法制化、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其次从专业人才需求的前景来看,我国需要大量高级专门人才从事现代农业的研究、生产和服务工作;需要大批既有专门知识又懂国际贸易规则,会经营会管理的农科人才从事现代农产品的经营、开发和国际国内贸易等工作。这些人才的培养仅凭我国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中外合作办学培养人才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补充。

综观上述原因,农科领域的中外合作办学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4.合作办学的主要模式

中外合作办学可采取多种模式,有学者根据合作的特点归纳出三种模式,即融合式、嫁接式和松散型模式。

(1)融合式。融合式就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把中外两所学校的教学模式完全融合在一起。通过引进国外合作学校的有关专业及其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原版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聘请国外教师授课,派遣中方教师去国外进修等措施,全面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达到在国内培养出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的目的。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既可满足人们渴望接受国外高水平教育的需求又可避免到国外学习需承受的巨大经济压力,而且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个缓冲期,能使学生尽快适应国外的教学方法,进而达到国外认可的教学质量;

(2)嫁接式。嫁接式就是充分保留双方各自的教学模式,通过互评对方学校开设课程,彼此承认对方学校的学分,学生修满双方学校规定的学分,即可获得双方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嫁接式的优点是结合了中西方的教育优势,能让学生直接出国接受国外的教育;

(3)松散型模式。松散型模式就是通过聘请国外教师来中方讲学,中方教师去国外进修、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学生到国外短期学习或实习等手段,促进教学方法的国际化。这是一种渐进式的模式,也为我国大部分高校所推行。这种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更具有普遍意义和可操作性。

农业院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模式,通过不同渠道吸取国外办学的先进经验,利用国际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培养适应国内外市场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5.农业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在进行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思想认识不到位,办学主动性不足。某些领导缺乏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紧迫感,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缺乏国际合作和竞争意识,缺乏改革精神。目前大多数农业院校都属于依附型或跟踪型,在发展、改革和创新问题上,主要是看政府眼色行事,或者尾随在广大大专院校这个大部队的后面,这种做法虽然很稳妥,但是却容易丧失机遇;

(2)合作办学的目的问题。在实践中部分高校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打看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可出国留学的招牌招收学生,收取高额学费。有的高校因为最终不能为学生提供出国留学的机会而使学生和校方关系紧张;

(3)合作办学项目定位偏低。从目前全国合作办学反馈的情况来看,存在着合作层次偏低,合作对象不对等,低水平重复的现象;

(4)筹备工作仓促。筹备工作是基础性工作,筹备前期合作方的寻找或选择、合作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项目的谈判、修改及项目的审批,筹备后期的招生、教学、设施、招生宣传等方面的工作都需要时间。准备不足会导致全局性错误。

在上述问题中,有些属于广大院校的共性问题,有些属于农业院校的个性问题。针对中外合作办学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应该采取一些相应的对策:

(1)思想认识上,要有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紧迫感,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观念,牢固树立起国际意识;要参与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和竞争,锐意改革,促进专业的国际化;要主动出击,不等不靠,凭借自身及外界的力量,抓住机遇,不断发展壮大自己;

(2)明确合作办学目的。中外合作办学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合理、有效地引进和利用国外先进的教育资源,促进农业院校的快速发展,为培养多层次人才服务,为提升学校的学科建设水平和科研水平服务;就是要借鉴国外有益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引进我国现代化建设急需的专业,推动我国农科课程、教材和教学改革,促进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进一步改革,提高办学水平,从而全面提高我国各农业院校的国际竞争力;

(3)合作办学项目定位要准。合作办学项目可定位于起点高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选择有较好的市场前景的学科专业,专业要具有特色,社会适应性要强。只有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较强的吸引力,才能保证生源,保持合作项目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嫁接教学范文篇9

关键词:集团化;农村中学;托管;学校管理

莆田第十三中学位于莆田市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创办于1957年,2017年12月学校通过省三级达标高中评估,2018年4月正式确认为福建省三级达标高中。2018年5月学校成为“莆田第一中学教育集团成员校”,2018年9月成为莆田第一中学的托管校。莆田第一中学创办于1906年,是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福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是一所誉满八闽的老牌名校。一所处于闹市的百年名校,一所偏隅沿海的农村中学,在莆田市教育局和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高位嫁接,建立起亲密的帮扶关系。加入莆田一中教育集团并托管至今,学校积极借力用力,努力探索,在集团化办学的模式下展示出全新的面貌,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一、集团化办学的内涵与特征

在当前优质资源供需严重失衡且日益紧张的形势下,为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优质教育平民化,莆田第一中学教育集团于2014年顺势而生。集团化办学有利于充分调动名校优势资源,对广大薄弱学校,特别是偏远的农村中学进行精准帮扶。在集团校范围内,通过选派优质管理团队,共享教研资源,教师跟岗培训等各种方式,最大可能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流通,打造教育共同体,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尽管教育集团下有多所学校,但在管理模式及与莆田一中关系上却有所不同。以莆田第十三中学所在的北岸经济开发区为例,辖区内有两所莆田一中集团校。莆田一中妈祖城校区为莆田一中直接创办的分校,隶属于莆田市教育局并由莆田一中直接管理;莆田第十三中学则隶属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但由莆田一中派管理团队进行管理,属于托管模式。还有部分集团校更多侧重共同教研、共通资源,在人员上并无更大交流。集团校内部各学校与集团总校关系不同,但通过组建教育集团,构建涵盖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山区,初中与高中各办学层次的教育综合体,教育资源得到了极大的整合和优化,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了家门口的优质教育。莆田第十三中学作为一所被托管农村中学,在集团化办学的良好契机下,借力用力,得到了有效且稳定的进步。

二、农村中学托管模式的经验梳理

(一)汇聚全体教工人心,提升教师幸福感。莆田第十三中学创办于1957年,2008年11月与创办于1992年的“莆田第二十六中学”合并为“莆田第十三中学”。合并以来,由于两校管理体制及文化的不同,广大教职工对新学校缺乏归属感且凝聚力较差。借成为莆田一中集团校这一契机,学校在团结广大教职工,打造学校凝聚力上做出了积极的努力。1.消除差异,增进团结自合并以来,原两校教师在制度规定和身份认同上存在较大差异,教师间拉帮结派甚至互相排挤造成同事关系紧张,学校工作难以开展。[2]以托管莆田第一中学为契机,学校提出了全新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激发广大教师建设新十三中的热情。积极学习莆田第一中学先进的学校文化和管理制度,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规范学校常规管理,以优秀的学校文化引领广大教师消除差异,团结合作,为打造优秀且有特色的农村中学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2.设立愿景,凝聚人心长期以来,乡村学校在财政投入、师资配备、教学教研上都存在较大的不足,较多教师人浮于事,无法潜心工作。针对莆田第十三中学现状,学校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发展计划。积极联动,组织教师赴集团校参观学习,体验名校教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根据初高中教学情况提出近远景目标,采取科学的管理经验,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以“人心齐、泰山移”的信心和决志,为广大教职工呈现莆田第十三中的美好愿景,凝聚人心。3.以人为本,创造幸福教师幸福是学校工作得以开展的基本保障,教师的不幸福感很大程度上来自校内各种分配的不平衡、不充分。在凝聚人心的同时,学校学习莆田一中建立了相对规范的规章制度,以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为出发点,提倡按劳分配和适当奖励,让广大教师在工作中体验成就感和快乐。同时注重从细节处关心广大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师活动,让广大教师体会到学校的温暖,从而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二)引进优质教研资源,打造教研共同体。加入集团校以来,莆田第十三中学依托莆田一中强大的师资力量,以引进来为主要方式,制定详实的教研计划,切实提高教学和教研水平。1.依托省市名师工作室,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教研活动莆田一中师资雄厚,有多名正高级教师及特级教师,学校拥有多个省、市级名师工作室。依托领衔名师以及工作室的全体成员,莆田第十三中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每个月均有莆田一中名师送教下乡,广大教师不出校门即可以充分领略市内乃至省内各学科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大大提升了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2.反向利用农村中学地理优势,积极引进送教下乡活动送教下乡为名优教师考核和骨干教师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借助莆田第一中学集团校和农村中学的身份,学校吸引了大量的市内名优教师和骨干教师培养人来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学校在为广大教师提供送教下乡机会的同时,为本校教师创造了极好的学习机会。反向利用农村地理优势,大力引进来,学校教师的教研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教学水平得到了大力的提升。3.高位嫁接专业教研机构,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由于学校地处农村但多次承办各类送教下乡活动,为更好促进学校的教研提升,打造专业化教研团队,莆田市进修学院派专职教研员挂校莆田第十三中学。挂校教研员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莆田一中和莆田第十三中学的教学现状,制定集团校模式下差异化的教研模式,在两校定期开展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选派各科专职教研员,定期到校指导学校集体教研。在专职教研员的指导下,广大教师的视野得到了开阔,学校的整体教研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逐步实现教研兴校。(三)依托各级政策优势,实现学校优质化。莆田第十三中学位于莆田较为偏僻的沿海地区,且为刚确认不久的三级达标中学,在软件和硬件上,相比市区中学和其他县区中学都比较薄弱。为此,借着加入莆田第一中学教育集团和委托莆田第一中学管理的契机,学校积极与莆田市教育局和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沟通协调,力争在招生政策和教师派遣方面得到较大的扶持。1.面向全市招生,优化生源加入莆田第一中学教育集团后,学校得到了莆田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成为了莆田市内两所可以全市招生的非一级达标校之一。这一政策强有力地优化了莆田第十三中学的生源。尽管录取分数不高,但是全市范围内的招生能够让学校在更大范围内选择学生,也促进了学校的多元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举措,学校在全市的知名度得到了提升,让学校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2.名校帮扶,完善教师互派机制托管伊始,由莆田一中派出校长和教学副校长两人充实莆田第十三中学的领导班子,建立与莆田一中的直接联系,学校纳入莆田一中的教育管理,实现真正的集团化办学。教师交流上,两校建立了长效的互派机制,莆田一中每年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到校支教。同时,莆田第十三中学每年派出优秀的本校教师到莆田一中跟岗学习,全面提升业务水平。学校甚至依托莆田一中教师建立“一中师资班”,强烈吸引各县区学生报考本校。3.建立校长基金,完善村镇各种奖教基金长期以来,乡村学校存在着教学硬件差,办学经费不足等普遍性问题。为达成托管的初衷,帮助学校实现提升目标,开发区管委会牵头建立了校长奖励经费,用于全体教职工奖励,为委托管理办学进一步提供有力的保障。此外,由于北岸经济开发区民间资金较为雄厚,在管委会的组织下,开发区建立了自区到镇及村的全方位基金会体系,通过鼓励民营企业家捐资助学,极大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的工作得以持续且有效的开展。

三、农村中学托管模式的思考与提高

托管以来,学校的面貌得到了较大改善,但学校存在的固有缺陷和先进管理经验的不匹配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的高速发展,基于探索阶段的有限经验,结合托管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不断探索,进一步提升托管成效。(一)内外合力,因校制宜。农村中学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研底子薄,尽管借助莆田一中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校际交流和送教活动,教师的教学教研热情仍然不足,有时候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教师年龄结构断层,教学理念相对滞后,尽管接触大量的高效课堂和先进教学理念,但无法有效转化并实践;学校硬件亟需改善但当地财政支持严重不足,学校办学条件差,无法创造良好的开学条件。高位嫁接并硕果累累是一种理想的托管状态,但是如果学校本身缺乏良好的土壤,极容易造成“南橘北枳”的现象。不管是集团化还是托管,学校应该基于学校现状,结合先进的管理和教学教研经验,深入改造自身的土壤,才能实现有效的高位嫁接。为此,借助莆田一中这一纽带,学校应与教育相关部门深入联络,争取更多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教研和教学上不盲目套用教研材料和课堂模式,广大教师应以农村学生为研究对象,依托名校名师指导,打造适合本校的“草根教研”;学校管理上不盲目效仿先进学校的管理模式,基于教师年龄结构断层,工作积极性不高这一现实,采用各类激励模式,创造环境,为教师营造一个温馨且有战斗力的工作环境。(二)稳定学校班子,合力精耕细作。托管的初衷是借助名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带动并扶助薄弱学校成长。但在托管过程中,由于托管年限和帮扶校人事调整等诸多因素,学校校长的更换相对频繁,莆田第十三中学自托管一年多来,已更换两任校长,由于不同校长治校理念的不同及工作交替带来的不稳定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方针政策的实施,导致学校教师人心不稳,学校工作长期处于探索摸索中。因此,频繁的校长更换不但无法促进薄弱校发展,还会导致部分学校工作的不连续从而违背了托管的初衷。[3]基于打造学校长期向好发展的局面这一愿景,在托管过程中,学校应该与管理团队派出校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积极沟通,在政策上给与派出人员支持,以稳定的学校班子为基础,以学校的发展为终极目标,消除差异与隔阂,借助名校先进管理理念,结合学校实际状况,精耕细作,通力合作,实现学校质的飞跃。

四、结语

集团化办学是近年来办学的一个趋势,薄弱校委托传统名校管理,在全国范围内也有一些范围的尝试,但高位嫁接,直接由百年名校接管沿海农村薄弱校,这在全省范围内还是一种尝试。缩小城乡差距,让乡村学生在家门口享受一流的教育,真正实现教育公平,这是每个教育人所追求的目标,尽管在探索中有一些阻力和不足,但在实践中学校得到了发展,名校的辐射范围得到了扩大,教育公平也得到了进一步落实。[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托管过程中,被托管校需结合自身条件努力探索,为真正实现教育公平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红.托管校教师心理契约管理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6(11).

[2]武秀霞,高维.我国薄弱学校改造模式探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8(1):53-57.

[3]张慧峰.集团化办学模式下的委托管理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7:88-90.

嫁接教学范文篇10

一、把教学内容嫁接在“中国龙”身上,让教学内容情境化

生本教育理论中强调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服务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作出调整,为学生营造好的学习氛围。情境教学就是教师营造学习氛围的一种较好的方式,教师通过设定情境,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生动、有趣、开放的环境中学习。在《明朝的统治》课例中,教师在课堂中引入了“中国龙”这一概念,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人把它作为自己的象征,把“中国龙”比作历史上的中国,符合学生的认知观念。学生喜欢鲜活、直观、接近生活的知识,历史上的“朝代”是一个枯燥的既定概念,离学生的生活距离遥远,“中国龙”是一个鲜活的形象,时常出现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所以把教学内容嫁接到“中国龙”身上,可以让历史活起来,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探索欲望。

二、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中国龙”的病症,让教学过程活动化

在生本模式的课堂上,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需要根据“授之以渔”的理念,改变传统的“导入——老师讲授——学生练习——老师小结”的教学结构。生本教学模式提倡“简单导入——抛出问题——小组交流——点拨析疑”的教学结构。1.简单导入。在《明朝的统治》课例中,教师在课前先播放歌曲《龙的传人》导入新课,简单的导入是为了保证学生交流讨论的时间。2.抛出问题。简单导入后,教师立即抛出问题:“14世纪中期,中国龙生病了,请问①中国龙出现了哪些病症?②替朱元璋为“中国龙”做手术。③做完手术的中国龙是不是真的健康了?3.小组交流。接下来学生根据课本内容、材料和图片,小组之间讨论交流问题。学生根据中国龙的病历本,在小组内思考14世纪中期中国存在的问题(元朝灭亡的原因)。接着学生根据中国龙制度上的X光片(元朝的政治制度),发现元朝政治制度上的弊端,并替朱元璋为“中国龙”做手术。做完手术后,小组内再思考手术的效果,中国龙是否恢复了健康?学生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强化了素养,提升了能力。所以,生本教育模式很大程度上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4.点拨质疑。在小组展示的过程中,允许其他小组的学生提出质疑,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同学们看待历史问题,不能只孤立地看一个点,而应该把这个点放在具体的社会背景下,形成一个面,形成一个整体来看。”

三、以古思今,反思历史上“中国龙”的健康,让教学成果“今用”化

在本课例的最后,学生通过反思“中国龙”是否健康了,得出明清时期封建专制日趋没落,中国社会危机重重的史实。然后再古为今用,将思考对准今日的中国,今日的“中国龙”如何健康成长。学生通过思考,通过交流,懂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认识到为中华民族复兴青年人应承担的使命,树立起对“中国龙”腾飞、“中国梦”实现的憧憬。在《明朝的统治》这一课例中,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始终处于活动的状态,课堂变成了富有生命力、充满艺术性的学术阵地。生本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运用,彻底改变了“学好历史=死记硬背”的传统,彻底改变了落伍的历史教学模式,学生不再听得昏昏欲睡。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要唤醒那种无动于衷的学生,把他从智力的惰性状态中挽救出来,在智力活动中表现自己和自己的人格”。《明朝的统治》上的生本模式恰恰就起到了唤醒学生的作用,教学内容的情境化唤醒了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教学过程的活动化唤醒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教学成果的“今用”化,唤醒了学生的家国情怀。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