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存活的关键十篇

时间:2023-11-06 17:54:17

嫁接存活的关键

嫁接存活的关键篇1

关键词:核桃;大方块芽接;效果;影响因子

2008-2011年,洛阳市核桃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壮大,面积达到近2万hm2。但农户所种植的大多是实生苗,非常需要改接换优。因此开展核桃大方块芽接效果的影响因子研究,對良种繁育及推广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1材料与方法

砧木为3年生普通核桃实生苗,接穗品种为辽核2号。

嫁接时期:从5月10日开始,每10d嫁接一批直至8月8日。统计成活率与新梢生长量以及越冬情况。

接穗贮存期:分为即采即用、贮存1d、贮存2d、贮存3d4个时期。

接穗采集部位:分前部、中部和后部。

嫁接过程:分是否开放水口。

接后管理:分不剪砧、不抹芽;立即剪砧、抹芽;5~7d再剪砧抹芽。

嫁接方法:分常规方法和改进方法两种。

常规方法:在砧木上选适当部位,用嫁接刀划断上下左右皮层,取一块长3~4cm、宽2~2.5cm的长方形树皮。再以接穗上的芽为中心,用嫁接刀切断上下左右皮层,取一块长2.5~3.5cm、宽1.2~1.8cm的长方形接芽。然后立即将芽贴在砧木的长方形接口内,同时进行缠塑料条和留放水口。

改进方法:以接穗上的芽为中心,用嫁接刀上下左右各一刀切断皮层,取一块长2.5~3.5cm、宽1.2~1.8cm的长方形接芽。然后用嫁接刀紧挨着接芽的上下边缘和右侧各划一刀,下一步把接芽拿开,用嫁接刀沿着纵向刀缝将树皮掀开,快速将取好的接芽紧挨着芽接口的右侧放进去,最后将左边的树皮割掉或撕掉即可。接下来操作与常规方法相同。

2试验结果

2.1嫁接时期對嫁接效果的影响

核桃大方块芽接理论上5月10日至8月10日均可进行。从试验结果看,最佳嫁接时间为5月20日以后至7月10日雨季来临以前。此时嫁接成活率高,接穗新梢生长量大,新梢粗壮越冬情况好,效果最好(图1、2)。可见温度是影响核桃嫁接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实践证明,气温25~30℃时是最为适宜的嫁接温度。高于30℃时嫁接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2.2种条贮存期长短對嫁接效果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即采即用的种条成活率最高,随着贮存期的延长,成活率呈下降趋势(图3)。因此嫁接时要尽量做到即采即用。如需贮存,要注意保湿透气,用湿麻袋包好放在阴凉湿润的环境中。要尽量做到贮存期越短越好。

2.3种条采集部位對嫁接效果的影响

接穗采集部位對嫁接效果有明显影响。接穗采集部位位于枝条中部的成活率最高,达90%;其次是前部,达70%;后部成活率最低,仅49%。接穗要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枝条的中间部位,以达到最佳嫁接效果。

2.4管理措施對嫁接效果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留排水口5~7d后进行剪砧的嫁接成活率达92%,立即进行剪砧的达80%,不进行剪砧的仅10%;而不留排水口5~7d后进行剪砧的嫁接成活率为89%,立即剪砧的为12%,不剪砧、不抹芽的为7%。可见嫁接后何时进行剪砧、抹芽對核桃嫁接成活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5嫁接方法對嫁接效果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嫁接方法的嫁接成活率达93%,常规方法的为88%;改进嫁接方法功效较高,每人每天可接300个,而常规方法每人每天可接200个,改进嫁接方法明显优于常规嫁接法。

嫁接存活的关键篇2

关键词:红松幼林、高位嫁接、改造技术

红松(pinus berate)又名果松,松科松属。是常绿针叶乔木。材质优良,果材兼用。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非常高。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乡土树种之一。主要分布在东北的长白山到小兴安岭一带。喜冷凉湿润气候及酸性土。红松材质耐用,富有树脂,树皮可提取单宁,松汁可提取松汁油。松籽含有丰富的油脂、蛋白质,是营养价值较高的干果。果仁可食用、榨油,是天然的绿色食品。随着果仁出口量的增加,经济效益越来越高。在幼林的幼树上嫁接优良接穗,不仅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还可提早结实。一般红松嫁接7年后结塔,15年进人盛塔期。结塔早而多,丰产性好。

1 嫁接材料选择、采集及储存

1.1 优良采穗母树选择

选择生长健壮、树高和胸径优于林分平均木 30% ~50%、结实量大、无病腐和病虫害的近成熟林木作为采穗母树。

1.2 母穗的采集

(1) 采集时间,采穗时不宜过早,也不能太晚,早采穗,保存期太长,不宜管理,晚采穗直接影响到接穗质量和嫁接成活率。通过多年采穗时间研究发现,一般在春节前后采穗最好。(2) 采穗方法,一般要求每株优树年采穗不准超过 50 条,采穗部位应选择在树冠 2/3 以上部位结果枝或顶枝当年生长枝。

1.3 采穗规格

人工林应选择穗径 0. 5 ~ 1. 0 cm、长度为10 ~ 15 cm,天然林应选择穗径 0. 4 ~ 0. 8 cm、长度 10 ~ 12 cm。必须保证所采穗条顶芽健壮,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1.4 穗条储存

穗条储存最好采用冰覆窖藏法。一般要求是当天采穗当天入窖,不能及时入窖的,要将采回的穗条放在雪下暂时保存,时间要求不超过5d。窖藏的方法是将采回的穗条按照不同等级、不同穗源分人工林、天然林分别贮存。具体要求是,将采回的穗条50条为一捆,整齐摆放在冰面上,窖的底部、周围均为冰。根据窖的面积大小决定存放接穗的数量,每个窖存放接穗不宜过多,防止接穗因呼吸量大造成窖温升高,穗条脱针失去生命力。也不宜过少,浪费冰窖的使用空间。一般每平方米贮穗5000条。穗条要顶芽朝上,整齐摆放,并系好标签,注明入窖时间、采穗源和采穗的地点。穗条摆好后,穗的上部要覆盖碎冰,厚度15~20cm。为了防止鼠害,要在窖内放置鼠药。最后封窖贮存,一般情况下可贮存到6月中旬左右。

2 嫁接砧的选择

选择坡度平缓、土地肥沃、6~10a生保存率在90%以上的红松人工林分作为高接改培果林对象。

3 嫁接

3.1 嫁接时间

嫁接时间要根据当年气候而定,一般在气温迅速回升、最高气温度在10℃~15℃ 以上,红松树液开始流动,顶芽开始生长抽穗时为宜。在天气晴朗日进行嫁接,禁止在下雨天气中作业。

3.2 嫁接方法

髓心形成层嫁接法。具体要求: 嫁接人员手持装水的塑料桶,将穗条顶芽朝上装入塑料桶内以防接穗失水影响嫁接成活率。然后选择嫁接的红松砧木,根据红松砧木上一年生长节的粗细、长短,到桶内选择适当的接穗,一般要求是接穗与砧木粗细的比值为2∶3为宜。穗条选好后去针,去针过程包括两方面,一是去掉砧木顶芽以下5~15cm的针叶,二是去掉接穗上大部分针叶。穗条针叶只保留顶芽周围3~5束,其余全部去掉。去针时防止由下而上,而是由上而下,要向上用力拔掉针叶,禁止手拿针叶向下用力撕掉,以防止损伤砧木和穗条的外皮。针叶去掉后进行切穗,要求是离顶芽以下3~5cm下刀,下刀坡度为30°,用力至髓心,而后沿髓心推到底部,根据生长节长短截穗。穗条切好后,再切砧木,砧木要求是离砧木顶芽5~7cm下刀至砧木形成层,长度视切好穗条长度而定,一般是8~10cm。然后对接,穗条和砧木一定要吻合好。最后用塑料条闭封严紧,塑料条要选择弹性好、耐力强的塑料。

4 接后管理

红松果林嫁接完成后,要定期检查,一般每隔5d观察一次,对生长和成活情况做好记录。松绑剪砧一般在嫁接当年8 月上旬进行第一次松绑剪砧,竖年春天进行第二次松绑剪砧。第一次松绑剪砧是在嫁接穗条充分成活以后进行。松绑是将封闭穗条与砧木上的塑料条按着缠绕顺序将其解开,对于已经成活接穗,要重新将塑料条按着原来的缠绕方向重新缠绕封闭好,对于未成活的接穗,直接松绑即可。

5 注意的关键环节

5.1 嫁接时暂不要剪去砧木周围的侧枝顶芽。

(1) 嫁接后受人畜破坏、天气干旱等其它因素影响,使接穗损坏、枯萎、死掉的,因砧木的主枝不能再进行嫁接,在第2年可利用长势良好、生命力强的侧枝再进行嫁接,可有效的提高嫁接利用率。(2) 利用侧枝做砧木嫁接的植株,可视其长势,可培育果材兼用的,也可培育促进结实的。

参考文献

[1] 徐广仁.红松高枝嫁接技术[J].辽宁林业科技,2002(S1)

嫁接存活的关键篇3

摘 要:红松是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区天然林的主要树种。近年来,东北林区为探索新经济增长点,红松坚果产业发展迅速。本文针对黑龙江西部以樟子松作砧木进行异砧嫁接红松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供林业生产单位借鉴。

关键词:黑龙江省西部;异砧嫁接;红松坚果林;对策

1 嫁接红松主要问题

1.1 异体排斥

樟子松嫁接红松的亲和力在嫁接多数表现还可以,5~10年后有的樟子松嫁接红松这种不亲合现象表现出来,表现为嫁接口处流脂、“大小脚”、梳状分离等异体排斥作用,严重的使接穗生长部分被砧木树体挤出而枯死。高枝嫁接树体高大还存在风折问题。

1.2生长速度不同

樟子松和红松,不论在早期还是在中、晚期,它们的生长速度是不同的。嫁接成活的植株生物量大于同期本砧嫁接植株的生物量的1至几倍,营养生长旺盛影响繁殖生长,这也是普遍公认的事实。现象之一:樟子松嫁接红松,由于春季是红松生长旺盛时期,红松主枝生长过快,而根部的樟子松供应的水份和养份满足不了红松生长需求,加之,春季风大气躁,致使主生长枝侧倒或枯萎。现象之二:“大小脚”问题。

1.3寿命不一致

天然红松寿命长达300~400年,在生长条件适宜的地方,寿命长达500年左右,人工林红松主伐年龄81年;天然樟子松寿命一般年龄达 150~200 年,有的可达 250 年,人工林樟子松主伐年龄41年。

樟子松寿命是红松的一半,人工营造的樟子松树龄到50年就进入过熟林,其根、枝、干部早已开始老化,甚至枯死。不难看出,对樟子松嫁接红松的红松成活、成材、结实影响非常大。

1.4 异砧嫁接红松个别年份成活率、保存率不高

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半干旱地区大面积推广栽培异砧嫁接红松林。采用樟子松容器苗圃地嫁接和原地樟子松高枝嫁接芍址椒ā

黑龙江省龙江县错海林场和龙兴林场从2004年开始进行异砧嫁接红松,每年在圃地利用4~6年生的樟子松容器苗嫁接红松达上万株,当年成活率均较高,经过越冬,嫁接的红松死亡严重。尤其秋天和翌年春天较干旱的年份更严重。嫁接平均成活率40%~50%,好的年份达70%~80%。移栽大地异砧嫁接红松苗,在自然条件较差的环境有逐年死亡现象。

龙江县鲁河乡从2004年开始试验进行樟子松嫁接红松,多数采用高枝嫁接。到2008年末樟子松幼树嫁接红松1240多hm2,虽然经过几次嫁接,平均嫁接成活保存率仅在30%~40%之间,好的仅有70%左右,且仅在涡风向阳的几个地方,面积和数量很小,绝大部分都未嫁接成活。

1.5异砧嫁接红松栽培面积小,时间短

《异砧嫁接红松国材针叶用材林研究》成果成果于1980年开始,历经14的时间,由黑龙江省牡丹江林科所主持完成的。于1993年9月,黑龙江省科委组织专家鉴定。1999年科学技术部关于下达《“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指南项目(六)》“异砧嫁接培育红松速生用材林”列入推广项目。研究和推广项目重点在东部山区牡丹江地区开展。已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红松异砧嫁接最早从1991开始,试验地在龙江县错海林场。当时砧木选择4年生樟子松容器苗,嫁接红松2000穗,成活达60%。

从2004年开始,龙江县鲁河乡大面积开展异砧嫁接红松建立果、材兼用林,多采用樟子松的幼林高枝嫁接红松的方法,面积近1333hm2,保存率达30%~40%。目前已开花结果,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这同时,大庆红旗林场、甘南县甘南林场和黑河市西岗子林场等地也开展了以樟子松为砧木的红松嫁接试验。数量不大,嫁接年龄较小,多在圃地内嫁接,高枝嫁接的不多,嫁接成活都不错,但后期成林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2对策与建议

2.1稳妥发展樟子松嫁接红松造林

樟子松嫁接红松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尚未得出实验结论之前,应在各个地类、各个区域继续进行小面积试验研究,不能盲目发展,大面积发展。通过小面积栽植,全面探索、总结经验、解决技术难题,逐步扩大规模,才能使樟子松嫁接红松成材、成林、成功。

樟子松嫁接红松应选择水肥条件较好的土壤、山的阳坡和沙地进行发展,最好选择有森林环境地域发展,并营造红松和其他树种的混交林。环境条件好的地区可以小规模地发展异砧嫁接红松坚果林,采取集约化经营管理,尽可能满足红松生长的环境条件。另外,为了增加地区的园林绿化树种和旅游度假场所的游艺项目(采摘园),也可适当发展异砧嫁接的红松。土壤瘠薄,土壤为石质土、风沙土、白浆土等土壤类型区域严禁栽植。

2.2积极稳健发展异砧嫁接红松苗木

树木嫁接技术是一个成熟的技术,嫁接技术较易掌握,易于普及。应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国有苗圃、林场苗圃和其他有实力的实体单位培育异砧嫁接红松苗木,降低苗木成本,但也不能盲目的大发展,要靠政府调控,要靠市场调节。目前单株异砧嫁接红松苗木价格在5.50元左右,而牡丹江地区单株异砧嫁接红松苗木价格在3.50元左右。

在培育异砧嫁接红松苗木过程中,抓好砧木培育,把好采集接穗的采集和保管关口,在天然林优树(树龄120~160年)上采的接穗,人工红松林(树龄25~40年)中选穗。

2.3切实做好异砧嫁接红松林营建各个环节的技术管理

营建红松果林最主要的是异砧嫁接红松造林的成活问题,其次是红松结实。红松对立地条件要求很严格,如果在其自然分布区之外进行规模生产,使红松成活、成材、结实,必须进行科学试验,精心培育,规范经营,扎扎实实做好后期营林管理工作。

2.4开展樟子松嫁接红松项目的系统研究工作。

目前看,樟子松嫁接红松项目实施时间短,规模小,开展的研究工作零散,不系统,随机性大,虽然进行了试验和生产栽培,得出的结论是初步的,仅凭几个点、少量的红松嫁接苗及嫁接幼树还不能足以说明该地区是否真正可以发展樟子松嫁接红松项目。实事求是的、客观的、科学的来讲,樟子松嫁接红松的一些问题还未弄清楚。因此,在东北半干旱地区开展樟子松嫁接红松项目的系统研究工作是十分必要。建议有关部门立项开展专题研究工作。重点开展异砧嫁接后的红松适应性,抗逆性,嫁接技术,栽培技术等,为该项目提供科学参考。

参考文献:

[1]曹明全,毕广有,王福森,黑龙江省地方林业发展红松坚果林的调查报告[J],防护林科技,2010(4):93-95

[2]舒凤梅,应用嫁接法建立红松坚果园技术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2002(4):9-10

[3]李强,嫁接技术培育红松坚果林的技术要点[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3(8):18

嫁接存活的关键篇4

关键词 核桃;硬枝嫁接;成活;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S664.1;S6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9-0102-01

核桃由于长期采用实生繁殖和粗放管理,栽培技术落后,造成核桃种性良莠不齐,品质差,结果晚,产量低,经济效益少,严重影响核桃生产的发展。为改变核桃实生幼树结果晚、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低的落后状况,针对核桃生产中存在的关键问题,笔者自2008―2011年,在平邑县丰阳镇青草坡村进行核桃硬枝嫁接配套技术的研究,探索适合核桃生产迅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经过3年的试验,对四至六年生核桃树进行改接。核桃幼树嫁接后,长势健旺。据调查:干粗为4.2~6.3 cm,冠径185 cm×114 cm,枝量5.4~9.5个,总生长量555.2~1 269.5 cm。3年来共改接成活核桃幼树8 185株,成活率达95%,接穗成活率达80%以上,2009年改接成活的核桃幼树,2010年结果率达到100%(品种为马元丰、上六),平均株产核桃13个,改接当年株新稍总生长量达710 cm,2011年平均核桃株产56个,约0.8 kg。2010年改接的幼树,2011年最高产核桃25个,平均株产核桃13个,约0.2 kg。这充分说明:核桃实生优劣树经过改良换优,可以实现早产、丰产、优质,从根本上改变了核桃实生树结果晚、产量低、品质差的落后状况;核桃采用实生苗建园,缓苗1~2年后进行改劣换优是进行核桃良种化生产的好办法;对现有核桃实生劣树有计划地进行改劣换优,实现良种化是提高核桃产量、质量,促进核桃生产发展的有效途径。

1 核桃硬枝嫁接技术

1.1 接穗的采集与贮藏

适宜的采穗时期为2月下旬到3月上旬。采穗时间过早则延长贮穗时间,对接穗产生不利影响。采穗过晚,接穗开始萌动,影响嫁接的成活率。实践证明,采穗时间应在3月10日以前。

核桃接穗必须在丰产园、采穗圃、优树上采集,注意把好质量关。采穗时选择每株树冠枝条发育充实、生长粗壮、芽眼饱满、穗心小、无病虫害、粗度在1~2 cm的发育枝。对剪取的枝条还应注意挑选,拣出已受冻害或失水严重的枝条,以保证接穗的质量[1]。

对采集的接穗应随时放在低温条件下保湿贮藏,以免失水影响成活率。常用的方法有以下2种:一是在冷凉背阴处沙藏,坑深60 cm,宽100 cm,长度视数量多少而定。用干净的细河砂,河砂的含水量保持在3%~4%为宜。湿度过大易导致芽脱落;过少则起不到保湿的效果。二是将接穗装在塑料袋中,填充湿锯末贮存于冷库,温度保持在0~5 ℃。几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沙藏的方法简便易行,效果好,基本达到贮存要求,并且可以在大多数地区普遍推广应用[2]。

1.2 嫁接

选择适宜的嫁接时期是提高嫁接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之一[3]。通过不同嫁接时期的试验对比证明:砧木萌动离皮后至4月17日以前嫁接的成活率最高。其株成活率平均为85.9%,穗成活率平均为78.4%,过早或过晚嫁接成活率都不高。

嫁接方法有劈接法、插皮舌接套袋装上法、蜡封接穗插皮舌接法等。笔者在上述接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用插皮接套塑料袋外加报纸遮荫的新方法,成活率大大提高(平均成活率达90%左右),方法简便,容易操作。方法是:在核桃砧木萌芽离皮后,在树干光滑部位(粗度2~5 cm为宜)截干,削平锯面,将接穗(长10 cm,有2个饱满芽)下端削成4~5 cm马耳形(并在正面的两侧及下端轻削,漏出形成层以利愈合),插入砧木皮层内(视木粗细,插入接穗1~3个),用塑料绳扎紧,套上宽5 cm、长15~20 cm的塑料袋,外用旧报纸包好,下端同塑料袋一起用塑料绳扎好,上端拆封,随在树干基部两侧用手锯在树干上放水,锯干深度干粗的1/5~1/4。接后15~20 d接穗开始萌芽,此期间要注意抹除砧芽,待接穗芽萌发至展叶时(过早、过晚均影响成活),将塑料袋上端撕开放风,以后逐渐将塑料袋敞开。新稍长到30 cm以上时及时绑支柱防风折,并进行松绑或解绑。套塑料袋保湿法,不仅能显著地提高嫁接的成活率,而且还能促进接芽的萌发,新稍长势旺,年生长量大。如2000年4月15日套塑料袋嫁接法,于5月30日调查45株,平均新稍生长量为53.3 cm,在同一片地,4月19日用套袋装土法调查41株,平均新稍生长量只有25.9 cm。此外,套塑料袋保湿法技术操作简便,容易掌握,功效提高,成本降低。据试验,功效可提高1.5倍。

2 影响核桃嫁接成活的因素

笔者分析套塑料袋保湿法之所以能显著提高嫁接的成活率,是因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是塑料袋对接穗和接口保湿效果比蜡封好。二是塑料袋外加报纸避免阳光的曝晒,起遮荫作用,并使袋内温度保持稳定。三是塑料袋内的空气多,为接口的愈伤提供良好的通气条件。总之,套塑料袋为砧、穗愈伤成活创造了一个极为有利的小气候环境。并且,不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干扰,从而使嫁接的成活率大大提高,而且比较稳定。

2.1 接穗质量

核桃接穗的质量要求比较严格,接穗质量系指接穗的粗度、充实程度(主要是穗心大小)、芽体饱满程度、失水程度、有无病斑及其他损伤等。在一般情况下,接穗粗度1~2 cm;枝条充实,皮色光亮、圆滑、穗心小;芽眼饱满尚未萌动;失水少、无病虫害的接穗嫁接成活率较高。据对成活穗的调查结果来看,接穗的粗度多在1~2 cm,超过2 cm或低于1 cm的成活率很低。接穗有无斑病是影响嫁接成活率的重要因素,有干枯病病斑的接穗70%不成活。接穗的失水程度对嫁接的成活率影响很大。据测定:核桃接穗的含水量多为43%~58%。接穗失水过多,生理活性就会受到影响,从而降低成活率[4]。当然,接穗贮藏过程中水分过多,芽脱落,成活率也会降低。

2.2 砧木

据调查,核桃砧木的长势旺盛与否,对嫁接的成活率影响很大。如土层较厚、水肥条件较好、长势健壮、旺盛的核桃砧木,嫁接的成活率为93.2%;而土层较薄、长势偏弱的核桃砧木,嫁接的成活率只有72.7%。伤流是影响核桃嫁接成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据试验,在树干基部放水是控制伤流的有效措施。方法是在嫁接的同时,在砧木树干基部两侧间隔5 cm左右,用手锯在树干上放水,截流,锯干深度为干粗的1/5~1/4为宜。

2.3 操作技术和接后管理

一是及时抹除砧木上萌发的芽,节约树体营养。接后15~20 d接芽萌发展叶时,适时放风,先在塑料袋上撕开小口,使接芽自由长出,然后逐渐将塑料袋全部敞开,使其逐渐适应外界环境条件。二是绑支柱防风折,适时解绑是稳定成活率的重要措施,在5月下旬,核桃新稍长30 cm时,及时绑支柱防风折。适时摘心可以防新稍旺长,增加分枝。一般对旺长、直立的新稍,在6月上旬,达到40~50 cm时进行摘心,利用副梢正型并可增加分枝,防止风折[5]。此外,在砧木开始粗壮时,适时解绑有利于接口愈合及新稍的生长,也是增加抗风能力、防止风折的重要措施。

3 参考文献

[1] 王惠敏.提高核桃硬枝高接成活率的方法[J].落叶果树,2006(6):38-39.

[2] 康伟伟.核桃硬枝嫁接技术[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10(11):15-16.

[3] 梁乃仓,宋德军,王明科.优质核桃硬枝嫁接技术试验[J].山东林业科技,2010(4):60-62.

嫁接存活的关键篇5

[关键词]核心技术嫁接;病变风险;病理分析;案例推理;技术全寿命周期;机制

[中图分类号]F4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3)10-0066-05

众所周知,对于技术密集型企业来说,核心技术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最为关键的因素,能否获得核心技术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我国企业绝大多数都缺乏核心技术,并深受其害。在本世纪之初,大批国内企业嫁接MP3核心技术进行产品出口加工,由于需要向核心技术专利方缴纳45美元专利费,企业仅获利1.5美元。而目前,国内不少出口企业也要和越南等欠发达国家瓜分这“刀片利润”。可见,我国不少企业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生存状况更加艰难,如何获得核心技术是我国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企业获得核心技术包括自主创新和技术嫁接两种途径,前者是指企业可以持续自主创新、积累和试错性探索而获得核心技术,后者是指企业通过资本运作以较高的代价嫁接核心技术或者借助于开放式自主创新的嫁接方式获得核心技术。显然,第一种途径比较慢,而且企业要承担技术与市场开发的双重风险,中国“龙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第二种途径虽然省去了首次自主开发核心技术的环节,算是一种捷径,但由于核心技术价值高而供给量极少,其供求双方又存在先天性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加之新产品市场运作中潜伏着巨大的风险,嫁接中易引发恶性“病变”(以下简称病变),进而导致企业破产。因此,如何发现核心技术嫁接中的病变,并有效地构建病变防治机制是企业界亟待解决的难题。

目前国内学者对核心技术嫁接的研究成果不多,主要集中于核心技术嫁接模式以及嫁接后技术升级条件等问题的研究,如马伶娟(2000)等提出的资本运营嫁接模式,郁培丽,孙飞(2005)等提出的集成创新嫁接模式;林祥(2012)对促进把核心技术嫁接升级所需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等等,基本不涉及本文的研究内容。本文运用病理学分析,结合多案例推理(Case-based reasoning),从技术生命周期理论人手,通过失败案例病理解剖、因果关系分析和理性分析等方法,对核心技术价值开发各阶段的特点和病变进行剖析,并结合一些成功案例归纳出企业防治此类病变的一些风险应对机制,在丰富该领域研究成果同时,为企业成功地进行核心技术嫁接提供一些好的建议。

一、企业嫁接核心技术的病变风险及其病理分析

(一)企业嫁接核心技术及其病变风险

企业嫁接核心技术是指企业在已有生产工艺技术基础上,引进嫁接与之相近或相配套的核心技术成果,进行产业化开发的过程;其实质就是给企业装上强有力的翅膀以获得强大竞争优势的过程。核心技术嫁接既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又可以加速整个产业的升级,因而无论对企业或整个产业来说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企业嫁接核心技术包括两类:其一是企业在现有经营领域内嫁接外来同类核心技术,以提升现有技术水平,比如,联想、TCL等国内知名Pc电脑生产者正是借助于将英特尔和微软等核心技术产品嫁接其电脑中,在产品性能、质量、外观等方面取得了与国外知名品牌接近的效果,从而提高了国内制造业水平;其二是企业在现有经营领域内嫁接异类核心技术,为企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NASA将用于对动物测量体温的可吞服药丸核心技术经过再次开发嫁接到用于对航天员探测体温,既解决了航天难题,又成功地用于民用二次开发。核心技术嫁接与一般技术嫁接相比,其共同点就是利用外来技术进行新产品生产与加工,满足市场需要,以取得盈利。但其又具有不同特征,主要表现在:嫁接者关注长期效益、获得途径更为艰难、需要良好配套条件、盈利大、风险多而易诱发病变,等等。显然,企业嫁接核心技术过程需苛刻的配套条件,风险多为致命性,就像人出现恶性病变一样,致使企业死亡。一旦出现病变而没有加以有效的控制,会导致嫁接项目失败,且易诱发企业破产。因此,为有效地预防与处理企业核心技术嫁接中出现的病变,企业必须了解其运作过程中存在哪些病变,并找到其治理的“穴位”点,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控制措施,避免“引火烧身”,以取得嫁接项目的成功。

(二)企业嫁接核心技术过程中的病变“病理”剖析

Ayres(1988)认为技术生命周期是从开发一个新领域的重大突破到下一个主要技术壁垒的一段时期,该周期经历类似于产品生命周期的4个阶段,即初始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而核心技术相对于一般技术存在价值延展性特征,在整个技术生命周期内核心技术完整的价值开发过程要经过价值发现、价值获得、价值初步兑现、价值延续、价值终结几个价值形态的演变,其对应的核心技术价值开发阶段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技术再开发和成果再转化四个阶段。由于再开发和成果再转化一般是由一个单位进行的,其可以合并为新成果再转化阶段,因而也可以把其价值开发阶段分为研发、成果转化和新成果再转化三个阶段。如图所示(为研究方便,将军民两用核心技术的价值开发为例作以说明)。企业可以上述三个阶段中任选其一进行核心技术嫁接。无论在哪阶段介入,核心技术嫁接者都将面临技术价值开发过程本身的一些病变,同时,还将面临着由于技术移植所引起的“水土不服”而产生的病变。前者可能属于技术本身或者嫁接者操作失当问题,如技术开发不成功或者不成熟,不能成功地整合关键资源等;后者产生于双方信息不对称或交易者利益博弈失当而产生的合作关系破裂,如没有拿到核心技术开发的钥匙等。病变的根本原因是企业的免疫监视功能下降,病变细胞扩散而导致一系列难以控制性的后果发生。但病变一开始是恶性的很少见,大多数都有一段潜伏期,如果了解其规律,早发现、早治疗,采用有限覆盖措施对病变部位进行化疗或切除,拟制其扩散,就能避免企业难以跨越核心技术嫁接的“死亡之谷”。

二、企业嫁接核心技术项目的病变风险归因案例分析

本文以九个企业核心技术嫁接病变致死或遭受重创的案例与对应不同嫁接阶段进行简要地剖析,其病变可归结为:噬血性、脑病变和消化系统病变等三种,其主要原因归结为嫁接者决策失误、配套管理能力差、缺乏创新应变能力。如表所示。

三、企业防治嫁接核心技术病变风险的应对机制

企业嫁接核心技术的病变来源于客观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为嫁接者信息占有少、技术供应方“留一手”策略等;主观因素为决策失误、资源整合能力差、缺乏创新应变能力等,进而被对方“敲竹杠”或核心技术失去价值再生能力。鉴于病变诱因复杂,企业不易找到一种万全的应对之策,必须构建一种有效的风险应对机制,以减少主观失误,有重点地加以预防和处置,尽可能防止病变引起的企业破产。

(一)构建核心技术嫁接目标与介入阶段相适配的病变预防机制

企业应依据核心技术嫁接的获得核心技术、效益最大化以及技术与效益双兼顾三类目标构建相对应的病变预防机制。若嫁接目标为获得核心技术,企业就应在研发阶段嫁接核心技术,积极参与技术开发,通过技术释放的约束机制,以项目合同的附加条款形式让对方交出核心技术。我国三峡工程左岸电站机组国际市场招标采购,正是借助于“三个必须”条款成功嫁接到核心技术。若目标为效益最大化,企业就应在成果转化阶段嫁接技术,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有效决策机制、选才用才机制和资源整合机制,推进核心技术产业化,以防止脑病变或消化系统病变。思科公司昔日的核心技术嫁接项目成功是与其围绕市场需求兼并企业、科学决策、善待关键人才密切相关,今日的困境归因于其兼并项目太多而导致消化系统病变。若目标为“双兼顾”,企业则应在研发或新成果再转化阶段嫁接核心技术,通过构建科学的决策机制和创新变革机制,避免脑病变或噬血性发生。奇瑞公司嫁接核心技术成功得益于其正确的嫁接技术来源选择决策,即选择了从没有竞争关系的优势互补合作者那里嫁接核心技术;三星公司手机业务正是借助于有效的技术、营销和管理决策变革,确保再开发产品个性化,避免“安乐死”。

(二)建立贯穿于技术嫁接全过程的合作双赢博弈机制

核心技术嫁接是一种复杂的技术对接活动,介入各方必须密切合作才能取得成功,构建合作博弈机制是防范其病变的良药,这已被诸多成功的嫁接案例所证实。奇瑞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嫁接到汽车发动机、变速器等核心技术是与其正确地选定合作伙伴,建立一种合作双赢的博弈机制密切相关;思科公司通过待遇优惠方式留住了核心技术供给方的关键人才,降低了项目因缺乏关键人才无法启动的病变风险,而诸多跨国公司兼并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与人才间建立的是一种零和博弈机制;美国迪亚能源公司在嫁接NASA军用铁一铬氧化还原能量储存系统过程中,借助于有效的合作机制,开发出市场需要的军民两用产品,并使之成功地实现产业化,消除了技术产业化的消化不良病变;军工743厂则通过引进国外关键技术、与国内铁路部门的合作,建立了牢固的能力互补和利益分享机制,降低了技术升级和新市场开发的病变风险。因此,为防止病变,嫁接者无论从哪一个阶段嫁接核心技术,都应当与技术供给方、用户、关键人才等利益相关者建立一种合作双赢的博弈机制。

(三)建立防止病变扩散的应急处理机制

面对已发生的技术嫁接病变,企业应当及早发现,建立快速处理机制,毫不犹豫对其处理,通过“化疗”或切除恶性病灶,以防止其扩散而导致企业破产倒闭。对于小的病变,企业应尽早发现,及时进行“化疗”处理,将恶性病灶消灭在萌芽状态。1985年可乐公司将一种新的可乐配方核心技术嫁接到其主导产业企图替代其原有配方,但该新可乐由于糖多、消费者偏爱本地饮品和媒体的一些不良报道,引起可乐公司病变;该公司总裁于1992重新启用老配方,后来又成功地嫁接了低糖配方核心技术,从而使企业免遭破产。对于即将扩散的恶性病灶,企业应当及时发现病变的原因,忍痛割去毒瘤,化险为夷。上世纪90年代,IBM公司面对着日益兴起的个人电脑业务,由于存在大企业病,其未能及时将核心技术嫁接到PC中,导致企业出现病变,该公司迅速聘用郭士纳作为CEO,并引发对公司非核心业务处置和公司核心业务重组,由于“脑瘤”和“脂肪瘤”被切除,公司获得了新生。

嫁接存活的关键篇6

关键词:棉花;优势;嫁接技术

嫁接栽培是一种无性杂交的方法,通过嫁接可以使砧木与接穗体内的营养物质进行交换,从而提高接穗的品质,使棉花达到抗寒抗病、生长速度快、早熟、丰产和改善品质的目的。现将棉花嫁接优势及关键嫁接技术总结如下,以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1棉花嫁接的优越性

1.1提高棉花的抗逆性

经过5年的调查发现,由于嫁接中采用的砧木根系发达,长势旺盛,可以提高棉花根系的生活力和吸收肥水的能力,增强其对低温和高温的抵抗能力,提高棉花的抗逆性和丰产性,延长棉花的生育时间,增加棉花的产量。2010年射阳县清明中期至谷雨后期连续20多天的低温阴湿,常规棉大部分重育第2次苗,而嫁接棉一次育苗成功。在大暑的连续高温天气下,嫁接棉的落铃率也不到30%,远低于常规棉[1-2]。

1.2增加棉花的抗病性

选择的砧木为海岛棉,其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尤其对土传病害的抗性更为突出。2009年以不耐黄萎病的湘杂3号为接穗,特庸镇兴胜村张万顺家102株嫁接棉中,发生黄萎病的只有1株;千秋镇滨兴村吴承奎家550株嫁接棉,发生黄萎病的15株,均低于相邻常规棉发病率30%左右。2010年以鲁研棉39号、鄂棉10号、中棉46号做接穗,在盐城市盐都区大岗镇歧山村和射阳县洋马镇北邗村2处同时嫁接,未发生枯萎病、黄萎病和其他病害。

1.3促进早结桃,提高产量

嫁接的棉花由于体内营养物质的交换,植株生长旺盛,促进了花芽分化,现蕾早。一般3片真叶时移栽,栽后10 d左右开始现蕾,棉桃充实快。2010年9月14日即白露后第6天,考察洋马镇北邗村的嫁接棉发现中下部平均有56个棉桃,上部刚至开花盛期,用常规棉的生长规律“白露花不归家”来衡量,产量基本确定。但10月12日再实地察看发现,每株棉花上部有棉桃15~20个,棉桃数量平均为72个/株,且桃壳呈深褐色,壳表皆有成熟的红褐色斑纹,几乎没有青色嫩桃,大部分可于11月中旬吐絮结束。以盐都区歧山村史乃宏家0.43 hm2嫁接棉测算,中棉46铃重6 g,籽棉产量为6.6 t/hm2。在2010年夏秋多雨的年份,夺得棉花高产,充分显示出杂交棉的优越性。

2嫁接关键技术

2.1制钵

选择土质肥沃、偏粘性的土壤,入冬后耕翻作床。苗床宽1.3 m左右(根据薄膜宽度灵活掌握),长度根据田块长短而定。床深12 cm,四周开排水沟,做好畹埂。3月20—30日在备好的钵床里取土制钵,加拌15%复合肥和杀菌剂,喷水搅拌均匀,以手握成团、平胸落地即散为宜。制钵器直径7.0~7.5 cm。将制成的钵整齐排放在钵床内,盖好薄膜,等待播种。

2.2播种

海岛棉于4月5—10日播种,陆地棉推迟7 d播种,播种前6 h分3~4次对钵体喷水,喷水量以小木棒从上至下戳透为标准。陆地棉与海岛棉播量为1粒/穴,播后覆盖1层湿土,轻压实,喷除草剂,搭架盖膜,四周用土封严踏实,防风揭膜。

2.3棚苗管理

播种封棚后10 d内不揭膜。棉苗出土80%左右时,晴天8:00左右将棚南侧用砖头垫起小通风,阴天低温潮湿不通风,如中午有太阳也要小通风。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封棚。随气温上升,通风时间逐步延长,晴天8:00左右揭膜,16:00—17:00左右封棚。第15天后,晴天白天全揭膜,夜间灵活掌握,阴雨天低温中午前后也要通风。15 d后要炼苗,晴天昼夜都要揭膜,阴雨天棚膜不揭,适当通风。

2.4嫁接时间

依棉苗长势情况在5月10—21日嫁接。砧木海岛棉第3片真叶长至一元硬币大,露出一心,陆地棉第1片真叶一元硬币大,露出一心时为最佳嫁接时间。嫁接在室内进行,共有5个环节:①海岛棉保留2片子叶,切去2片子叶以上茎叶;②取陆地棉一元硬币大的真叶和一心;③在保留2片子叶的海岛棉茎的中心垂直向下切长约1 cm口子,将取下一叶一心的陆地棉茎的两侧各削1刀,插入砧木海岛棉的切口中,在2片子叶下的结合部捆紧[3-4];④嫁接好的棉苗,及时移入床内,成排摆放,钵与钵隙间填上表层土,浇足水分,立即盖膜封棚,并盖上遮阳网封紧;⑤用遮阳网盖6~7 d,在此期间如晴天,可在避风向阳棚子的侧面观察苗床水分情况,如发现水分不足,要再喷1次水,立即封棚保温,7 d后逐步揭遮阳网,并由小通风过渡到全通风,炼苗,准备大田移栽。

2.5移栽后田间管理

一是按常规棉操作,二是按嫁接棉生长规律管理。实践证明,不锄草、不中耕、不打老叶、不抹赘芽、迟打顶、中轻后重化控的的管理方法,能够达到嫁接棉无限果枝、有限

果枝、零式果枝同时存在,结桃多、高产、稳产的目的。

3参考文献

[1] 郭香墨,刘金生.棉花良种引种指导[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7.

[2] 李红辉,李健强,王爱英.乌苏市棉花示范区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5):101.

[3] 张玲.优质棉花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5):102.

嫁接存活的关键篇7

关键词:棉花;优势;嫁接技术

嫁接栽培是一种无性杂交的方法,通过嫁接可以使砧木与接穗体内的营养物质进行交换,从而提高接穗的品质,使棉花达到抗寒抗病、生长速度快、早熟、丰产和改善品质的目的。现将棉花嫁接优势及关键嫁接技术总结如下,以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1棉花嫁接的优越性

1.1提高棉花的抗逆性

经过5年的调查发现,由于嫁接中采用的砧木根系发达,长势旺盛,可以提高棉花根系的生活力和吸收肥水的能力,增强其对低温和高温的抵抗能力,提高棉花的抗逆性和丰产性,延长棉花的生育时间,增加棉花的产量。2010年射阳县清明中期至谷雨后期连续20多天的低温阴湿,常规棉大部分重育第2次苗,而嫁接棉一次育苗成功。在大暑的连续高温天气下,嫁接棉的落铃率也不到30%,远低于常规棉[1-2]。

1.2增加棉花的抗病性

选择的砧木为海岛棉,其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尤其对土传病害的抗性更为突出。2009年以不耐黄萎病的湘杂3号为接穗,特庸镇兴胜村张万顺家102株嫁接棉中,发生黄萎病的只有1株;千秋镇滨兴村吴承奎家550株嫁接棉,发生黄萎病的15株,均低于相邻常规棉发病率30%左右。2010年以鲁研棉39号、鄂棉10号、中棉46号做接穗,在盐城市盐都区大岗镇歧山村和射阳县洋马镇北邗村2处同时嫁接,未发生枯萎病、黄萎病和其他病害。

1.3促进早结桃,提高产量

嫁接的棉花由于体内营养物质的交换,植株生长旺盛,促进了花芽分化,现蕾早。一般3片真叶时移栽,栽后10 d左右开始现蕾,棉桃充实快。2010年9月14日即白露后第6天,考察洋马镇北邗村的嫁接棉发现中下部平均有56个棉桃,上部刚至开花盛期,用常规棉的生长规律“白露花不归家”来衡量,产量基本确定。但10月12日再实地察看发现,每株棉花上部有棉桃15~20个,棉桃数量平均为72个/株,且桃壳呈深褐色,壳表皆有成熟的红褐色斑纹,几乎没有青色嫩桃,大部分可于11月中旬吐絮结束。以盐都区歧山村史乃宏家0.43 hm2嫁接棉测算,中棉46铃重6 g,籽棉产量为6.6 t/hm2。在2010年夏秋多雨的年份,夺得棉花高产,充分显示出杂交棉的优越性。

2嫁接关键技术

2.1制钵

选择土质肥沃、偏粘性的土壤,入冬后耕翻作床。苗床宽1.3 m左右(根据薄膜宽度灵活掌握),长度根据田块长短而定。床深12 cm,四周开排水沟,做好畹埂。3月20—30日在备好的钵床里取土制钵,加拌15%复合肥和杀菌剂,喷水搅拌均匀,以手握成团、平胸落地即散为宜。制钵器直径7.0~7.5 cm。将制成的钵整齐排放在钵床内,盖好薄膜,等待播种。

2.2播种

海岛棉于4月5—10日播种,陆地棉推迟7 d播种,播种前6 h分3~4次对钵体喷水,喷水量以小木棒从上至下戳透为标准。陆地棉与海岛棉播量为1粒/穴,播后覆盖1层湿土,轻压实,喷除草剂,搭架盖膜,四周用土封严踏实,防风揭膜。

2.3棚苗管理

播种封棚后10 d内不揭膜。棉苗出土80%左右时,晴天8:00左右将棚南侧用砖头垫起小通风,阴天低温潮湿不通风,如中午有太阳也要小通风。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封棚。随气温上升,通风时间逐步延长,晴天8:00左右揭膜,16:00—17:00左右封棚。第15天后,晴天白天全揭膜,夜间灵活掌握,阴雨天低温中午前后也要通风。15 d后要炼苗,晴天昼夜都要揭膜,阴雨天棚膜不揭,适当通风。

2.4嫁接时间

依棉苗长势情况在5月10—21日嫁接。砧木海岛棉第3片真叶长至一元硬币大,露出一心,陆地棉第1片真叶一元硬币大,露出一心时为最佳嫁接时间。嫁接在室内进行,共有5个环节:①海岛棉保留2片子叶,切去2片子叶以上茎叶;②取陆地棉一元硬币大的真叶和一心;③在保留2片子叶的海岛棉茎的中心垂直向下切长约1 cm口子,将取下一叶一心的陆地棉茎的两侧各削1刀,插入砧木海岛棉的切口中,在2片子叶下的结合部捆紧[3-4];④嫁接好的棉苗,及时移入床内,成排摆放,钵与钵隙间填上表层土,浇足水分,立即盖膜封棚,并盖上遮阳网封紧;⑤用遮阳网盖6~7 d,在此期间如晴天,可在避风向阳棚子的侧面观察苗床水分情况,如发现水分不足,要再喷1次水,立即封棚保温,7 d后逐步揭遮阳网,并由小通风过渡到全通风,炼苗,准备大田移栽。

2.5移栽后田间管理

一是按常规棉操作,二是按嫁接棉生长规律管理。实践证明,不锄草、不中耕、不打老叶、不抹赘芽、迟打顶、中轻后重化控的的管理方法,能够达到嫁接棉无限果枝、有限果枝、零式果枝同时存在,结

桃多、高产、稳产的目的。

3参考文献

[1] 郭香墨,刘金生.棉花良种引种指导[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7.

[2] 李红辉,李健强,王爱英.乌苏市棉花示范区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5):101.

[3] 张玲.优质棉花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5):102.

嫁接存活的关键篇8

关键词:棉花;优势;嫁接技术

嫁接栽培是一种无性杂交的方法,通过嫁接可以使砧木与接穗体内的营养物质进行交换,从而提高接穗的品质,使棉花达到抗寒抗病、生长速度快、早熟、丰产和改善品质的目的。现将棉花嫁接优势及关键嫁接技术总结如下,以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1棉花嫁接的优越性

1.1提高棉花的抗逆性

经过5年的调查发现,由于嫁接中采用的砧木根系发达,长势旺盛,可以提高棉花根系的生活力和吸收肥水的能力,增强其对低温和高温的抵抗能力,提高棉花的抗逆性和丰产性,延长棉花的生育时间,增加棉花的产量。2010年射阳县清明中期至谷雨后期连续20多天的低温阴湿,常规棉大部分重育第2次苗,而嫁接棉一次育苗成功。在大暑的连续高温天气下,嫁接棉的落铃率也不到30%,远低于常规棉[1-2]。

1.2增加棉花的抗病性

选择的砧木为海岛棉,其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尤其对土传病害的抗性更为突出。2009年以不耐黄萎病的湘杂3号为接穗,特庸镇兴胜村张万顺家102株嫁接棉中,发生黄萎病的只有1株;千秋镇滨兴村吴承奎家550株嫁接棉,发生黄萎病的15株,均低于相邻常规棉发病率30%左右。2010年以鲁研棉39号、鄂棉10号、中棉46号做接穗,在盐城市盐都区大岗镇歧山村和射阳县洋马镇北邗村2处同时嫁接,未发生枯萎病、黄萎病和其他病害。

1.3促进早结桃,提高产量

嫁接的棉花由于体内营养物质的交换,植株生长旺盛,促进了花芽分化,现蕾早。一般3片真叶时移栽,栽后10 d左右开始现蕾,棉桃充实快。2010年9月14日即白露后第6天,考察洋马镇北邗村的嫁接棉发现中下部平均有56个棉桃,上部刚至开花盛期,用常规棉的生长规律“白露花不归家”来衡量,产量基本确定。但10月12日再实地察看发现,每株棉花上部有棉桃15~20个,棉桃数量平均为72个/株,且桃壳呈深褐色,壳表皆有成熟的红褐色斑纹,几乎没有青色嫩桃,大部分可于11月中旬吐絮结束。以盐都区歧山村史乃宏家0.43 hm2嫁接棉测算,中棉46铃重6 g,籽棉产量为6.6 t/hm2。在2010年夏秋多雨的年份,夺得棉花高产,充分显示出杂交棉的优越性。

2嫁接关键技术

2.1制钵

选择土质肥沃、偏粘性的土壤,入冬后耕翻作床。苗床宽1.3 m左右(根据薄膜宽度灵活掌握),长度根据田块长短而定。床深12 cm,四周开排水沟,做好畹埂。3月20—30日在备好的钵床里取土制钵,加拌15%复合肥和杀菌剂,喷水搅拌均匀,以手握成团、平胸落地即散为宜。制钵器直径7.0~7.5 cm。将制成的钵整齐排放在钵床内,盖好薄膜,等待播种。

2.2播种

海岛棉于4月5—10日播种,陆地棉推迟7 d播种,播种前6 h分3~4次对钵体喷水,喷水量以小木棒从上至下戳透为标准。陆地棉与海岛棉播量为1粒/穴,播后覆盖1层湿土,轻压实,喷除草剂,搭架盖膜,四周用土封严踏实,防风揭膜。

2.3棚苗管理

播种封棚后10 d内不揭膜。棉苗出土80%左右时,晴天8:00左右将棚南侧用砖头垫起小通风,阴天低温潮湿不通风,如中午有太阳也要小通风。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封棚。随气温上升,通风时间逐步延长,晴天8:00左右揭膜,16:00—17:00左右封棚。第15天后,晴天白天全揭膜,夜间灵活掌握,阴雨天低温中午前后也要通风。15 d后要炼苗,晴天昼夜都要揭膜,阴雨天棚膜不揭,适当通风。

2.4嫁接时间

依棉苗长势情况在5月10—21日嫁接。砧木海岛棉第3片真叶长至一元硬币大,露出一心,陆地棉第1片真叶一元硬币大,露出一心时为最佳嫁接时间。嫁接在室内进行,共有5个环节:①海岛棉保留2片子叶,切去2片子叶以上茎叶;②取陆地棉一元硬币大的真叶和一心;③在保留2片子叶的海岛棉茎的中心垂直向下切长约1 cm口子,将取下一叶一心的陆地棉茎的两侧各削1刀,插入砧木海岛棉的切口中,在2片子叶下的结合部捆紧[3-4];④嫁接好的棉苗,及时移入床内,成排摆放,钵与钵隙间填上表层土,浇足水分,立即盖膜封棚,并盖上遮阳网封紧;⑤用遮阳网盖6~7 d,在此期间如晴天,可在避风向阳棚子的侧面观察苗床水分情况,如发现水分不足,要再喷1次水,立即封棚保温,7 d后逐步揭遮阳网,并由小通风过渡到全通风,炼苗,准备大田移栽。

2.5移栽后田间管理

一是按常规棉操作,二是按嫁接棉生长规律管理。实践证明,不锄草、不中耕、不打老叶、不抹赘芽、迟打顶、中轻后重化控的的管理方法,能够达到嫁接棉无限果枝、有限

[1] [2] 

嫁接存活的关键篇9

红松全身是宝,它是摇钱树。红松种仁性温甘,具有补虚养阴,润肺生津,滑肠通便的功能,是滋补强壮良药。据测定100 g松籽含蛋白质1.67 g,碳水化合物9.8 g,脂肪6.35 g,还有铁、磷、钙等矿物质和维生素及丰富的挥发油,能促进胆固醇代谢,清除动脉血管壁上的沉积物,可消除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可见松籽仁营养丰富,活性物质多,保健价值高,是珍贵的有机食品和保健品。

樟子松适应性强,抗寒、耐干旱,抗瘠薄,还耐风沙,尤其它繁殖容易,育苗、造林成本低,生长迅速。实践证明用樟子松作为砧木嫁接红松成活率高达95 %以上,确能使红松茁壮生长,而且能够提前开花结实,成园快,效果好。

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是以樟子松作砧木,选择结实多的优良红松母树接穗进行人工嫁接的一种无性繁殖方法。通过人工嫁接可以使红松提前结果(嫁接后3年即可挂果,7~8年普遍结果)、提前见效,能完全保证母树优良的结实特性,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1 接穗的准备

1.1母树的选择 母树选择是进行无性繁殖的关键环节之一,要根据培育的目的,选择优良母树。至少要连续3~5年的时间,在选定的区域内测定各无性系分株的树高、胸径、冠幅、结实层厚度、幼果数、球果数、雌雄花量、花期调查,同时要进行单株采种、测试球果数量、球果重量、种子产量、出种率、出仁率、空壳率、虫害率、千粒重以及球果长度和宽度等。根据历年结实量调查,结实量排序较前,虫害较轻,且连续3年以上的列为入选的无性系。

1.2接穗的采集 采集接穗应在嫁接当年的春季进行。一般在早春2~3月上、中旬,在树液停止流动期内。采集部位在母树树干的中上部的枝条,这部分枝条生长健壮,1年生枝条比较长,适于作接穗。中下部和内膛枝条生长较弱,1年生枝条纤细,不易作接穗。采条要保护优良母树生长不受影响,一次采条不易过多。根据母树大小一般每株树采10~50个枝,每个枝条要带15~20 cm的营养枝,采后按优树编号捆成捆。

1.3接穗的贮藏 接穗贮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嫁接成活率的高低。如果采条地与贮藏地较远,需要长途运输,应将枝条装到塑料袋中,放入少量锯末封口,保湿运输。枝条贮藏以冰窖贮藏为好,窖的大小视接穗数量而定。接穗入窖前在接穗底部装入约50 cm厚的雪或冰块,最后用雪或冰块将接穗全部盖住,而后封严窖口。

2 砧木的选择

樟子松嫁接用砧木以40~50 cm高的移植大苗为宜。在嫁接的前1~2年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2~3年生苗木在苗圃换床或造林地定植。在苗圃地换床可用2年生留床苗经换床1年即可,在造林地定植可用3年生造林苗定植1~2年即可嫁接。

3 嫁接用品

①塑料条:选用伸缩能力较强的聚氯乙烯农用塑料,剪成35 cm×1 cm的条。用于嫁接口绑缚。②胶布条:医用白胶布条。用于挂号等。③酒精、脱脂棉:用于擦拭刀片等。④刀片及刀架:双面或单面及手术刀片(22号),以单面刀片为好。用于削嫁接切面。⑤创口贴:用于嫁接时误伤。⑥修枝剪:用于修剪接穗和砧木。

4 嫁接时间与方法

嫁接技术,嫁接时间关系到建园成败和建园的成本。由于嫁接技术不过硬,影响嫁接的成活率、保存率。嫁接方法不同也影响接穗成活率和保存率。嫁接时间可分春夏,最好采用春天树液流动时(4月中旬左右)嫁接。嫁接时间过早愈伤组织形成晚,成活率低;嫁接晚,接枝的新梢易受冻害。因此,要正确判断嫁接时间,一般经验是昼夜温度平均10 ℃左右为最佳嫁接时期。

嫁接方法的确定,是根据嫁接工技术熟练程度而决定。接枝部位可分为:中央领导枝的顶端,第1~3轮生枝上端。如果树较高,中央领导枝树皮厚,接穗与砧木匹配不佳造成嫁接成活率低,所以应在1~3轮生枝部位嫁接。

嫁接方法以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嫁接成活率最高。接穗的粗度以砧木嫁接部位粗度的2/3左右为宜。用1年生枝条上部7~8 cm剪成接穗,顶端保留8~10束针叶,将其余针叶沿针叶方向拔掉,在保留针叶下部0.5 cm左右处切削,消面长度6~7 cm,深度达到髓心。砧木的1年生主枝为嫁接的合适部位,将嫁接部位的针叶拔掉后,切削与接穗长度相等的切面,深度到形成层。将接穗与砧木结合后,用塑料条绑紧。要求切面平滑,最好一刀完成,接穗的切面不能大于砧木的切面长度,嫁接操作速度要快,以减少流脂。

5 嫁接后的管理

嫁接存活的关键篇10

【关键词】营养繁殖育苗技术;林业;技术要点;嫁接;应用

1营养繁殖育苗技术的优点

营养繁殖主要是说根据乔灌木的营养器官(苗干、枝、根和芽等)的再生能力,将乔木灌培养成独立、完整新植株的具体方式。苗木经过营养繁殖工作后,就被认为是营养繁殖苗。营养繁殖育苗可以较好地留下优良品种及类型,为以后的苗木培植打基础。苗木在营养繁殖工作后,其开花结实的速度回提前,培育周期也就缩短了,所以营养繁殖育苗技术也被广泛运用到经济林木的培育中。利用营养繁殖育苗来给苗木进行高接换种,发现硒木的相关特性,可以提高林木的各种抗逆性,防止苗木树冠高大、矮化,促进其良性成长。营养繁殖苗长的快,栽培初期生长速度也快,繁育技术操作起来比较简单,跟以前的播种育苗比较起来,不需要种子消毒、种子催芽等这些步骤。

2营养繁殖青苗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

(1)应用于森林遗传学研究中。利用营养繁殖青苗技术可以较好的保留一些优质物种的种质资源及优良性,维护森林生物的多样性。利用该技术还能测定育苗的无性系,科学评价试验材料。

(2)应用于林木性状改良中。种苗通过营养繁殖后,能够收获最大的遗传增益,它们的性状稳定不易出现分离,可以将一些较好的品性留给后代。利用嫁接扦插等措施建立无性系种子园,能够减少树木的培育时间,开花结实的速度也会加快,树形偏矮,果实结的比较低,管理和收获种子时就方便多了。

(3)应用于林业生产中。国内目前的木材需求状况供不应求,因此,大量培育高产人工林在林业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营养繁殖苗培育森林开始变成更新造林的一种重要方式,这样的造林方式可以使整个森林看起来非常整齐,林分蓄积量大,林木品质相近,有助于将来规模化、集约化利用这些林木。利用这样的营养繁殖技术去建立林木种子园,它的结实量和速度都要比有性繁殖技术来的快,种子产量和品质也有所保证。正因为这样,营养繁殖苗木技术被广泛运用到年生果树栽培、绿化树树木和经济树种的培育工作中。

3 营养繁殖育苗技术要点

扦插育苗、插根育苗、嫁接育苗等是生产上较为常见的几种营养繁殖育苗方法。其中是扦插育苗和嫁接育苗用的最多。下面针对这两种育苗方式的技术要点做了简要分析。

3.1 扦插育苗

扦插育苗,是让育苗生根发芽的一种新方法。它通过截取树木的一段苗木干茎或枝条来当作育苗材料,放在土壤或基质中培植。扦插育苗的方式简便易行,成活率也比较高,单位面积产量高过于其它营养繁殖法,很多树种都能够适应。扦插繁殖中插条生根是否顺利,与育苗存活率成正比关系。

(1) 插条生根的几个影响因素。树种遗传特性不一样,其枝条的生根难易也不同。扦插生根的众多影响因素中,母树年龄最为关键,所以要采集幼树或壮龄母树枝条扦插生根较为简单,成活率也高。插条部位及其生长发育状况对其繁殖有很大影响,枝条发育好了,营养物质含量越高,扦插成活率就越高。扦插时插条要留有一些芽和叶,保证插条充足的水分,尽可能提高其木质化程度。外部环境条件对插条的生根有很大影响,不过这些影响插穗成活的因素,并不是单个起作用,需要共同协调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

(2)促进生根方法。要提高插条的成活率,就必须选择那些遗传陛状优良的插条来扦插。采集的插条,为了避免其失水、霉烂或发芽,通常是需要混沙贮藏,通过插条接触湿沙来软化皮部,转化内部物质,提高细胞的分裂生长速度,使其快速生根。此外,化学处理插条,例如运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它可增加插条内部的新陈代谢,也可加快形成层的细胞分裂速度,快速形成插条愈伤组织,从而有效愈合插条切口,形成不定根。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包括生长素类、细胞分裂素类、生长延缓、生长抑制剂及其他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生长素类和部分细胞分裂素有利于扦插生根,如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等;在扦插中运用些许化学药剂处理插条,可以增强新陈代谢,有助于插穗生根。扦插时,可通过给插条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来加快生根,这一举措也可以阻碍病原微生物的更多繁殖,因此在扦插时通常会使用杀菌剂来杀菌处理插条。

3.2 嫁接育苗

嫁接育苗是指嫁接优良母本的枝条或芽(称接穗)到遗传性不同的另一植株上,使其合成为一个独立的植株。通过这种方法培育的苗木被称为嫁接苗。嫁接苗根系保留了一般砧木植株的特性,树干与树冠能够促进接穗母株生长,所以,利用这种遗传性可保留其母株的杼,嫁接苗多用于建立林木种子园,果树和经济林栽培等。

(1)嫁接成活的几个影响因素。砧木与接穗之间的亲和力决定了嫁接能否成功。通常亲缘关系越好,亲合力越明显,种内品种间嫁接,亲合力最强。一些砧木或接穗树种中含有的某种特殊的内含物质或分泌物质对嫁接愈合、成活有很大影响。砧木生长越高,接穗发育越好,养分含量越多,那么嫁接成活率就越高。在外界环境如温度、湿度合适的情况下,通气条件良好,接口越容易愈合,嫁接苗的生长发育速度也会越快,嫁接成活率也会越高。此外嫁接的各个技术环节操作质量是否优良,对嫁接成活率也有很大影响。

(2)如何提高嫁接成活率。第一步应该选择良性的接穗和砧木,接穗单株的品种、类型都要好,要按照当地的气候、树种挣陛等,采取合理的嫁接方法。嫁接前要对母本和砧木进行施肥,让它处在较好的生长状态中,这样的嫁接效果才最好。采集、储藏接穗的过程中要保证它的湿度与温度,避免其发霉、干萎,嫁接工作要尽量做到快、平、准、严。不能让接穗削面和砧木接VI一直暴露在空气中;保持接穗削面的平滑;插入接口时砧穗的接触面要平行;对接口处进行包扎,并进行接口处及接穗的保湿。嫁接中要尽量发现愈合组织的条件。嫁接时间要合理选择。嫁接后要查看成活情况,不断给接口愈合提供必要的养分,并促进新梢的健壮成长,要及时剪除砧木上的萌芽和萌孽条。嫁接如若已经成活,在接VI牢固时,必须解除绑带。嫁接苗的病虫害防治、施肥、排涝等工作,跟其他的育苗方法是一样的。

4 结语

营养繁殖育苗技术在林业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必须要掌握该技术的几个要点,发挥其优势,才能更好的促进林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