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特点十篇

时间:2023-11-21 17:54:58

多媒体教学特点

多媒体教学特点篇1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教学;特点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4.140

多媒体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媒体技术,在当前教学领域内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属于多媒体教学得以实现的基础,在当前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作为新时代教师,为能够科学利用多媒体技术真正实现多媒体教学,必须要将多媒体技术及多媒体教学特点掌握,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保证对在教学过程中对多媒体技术合理运用,使多媒体教学能够真正得以实现,促进现代教学进一步发展。

1 多媒体技术及其特点分析

1.1 多媒体技术概念分析

多媒体技术属于一门综合性技术,其主要就是综合电视、计算机及通信等相关技术而形成的,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使计算机系统中多种信息媒体综合为一体,主要包括图形、数据、文字以及动画、声音与图像等,从而实行编排处理,从而使一种全新媒体技术得以构成,也就是说多媒体技术能够对两个以上不同信息进行处理及采集。对于多媒体系统而言,其组成通常包括多媒体数字化外部设备、多媒体主机硬件系统以及多媒体主机软件系统,具有较强交互性。对于在不同方面所应用的多媒体系统而言,其系统配置在存在一定差异,相对比较完善的硬件配置主要包括输入设备及输出设备、大容量外设及多媒体卡,此外还包括高速大容量微机。对于多媒体技术而言,其包括很多方面内容,主要有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多媒体图像数据压缩技术以及多媒体通信技术。

1.2 多媒体技术特点

首先,多媒体技术具有较强表现力。当前社会上信息不断包括声音、文字及视频影像,此外还包括一些新型信息载体,即图像MIDI音乐及动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多媒体进行运用,可使特殊性学习方法形成,并且能够使学生与学习内容更加接近。另外,利用多媒体课件可重复进行练习,对学生记忆具有很好促进作用。此外,多媒体课件能够提供反馈信息,具有较好引导及强化作用。

其次,多媒体技术具有较强交互性。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高速发展,传统信息接收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需求,人们对接收信息的个性化及创新性具有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多媒体可提供多种人机交互方式,使人们需求得到满足。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依据自身兴趣、爱好及志愿,主动对信息有选择地加工,从而使信息交互得以更好实现[1-2]。

2 多媒体教学特点分析

2.1 多媒体教学可得到良好视听效果

人们在接收外界信息方面所选择的主要渠道就是听觉及视觉,这两种方式所或者信息也能够达到最大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对信息传递十分有利,并且对学生接收及储存信息也十分有利,由于其具备独特优势,在教学中可强烈刺激学生,使学生能够加强注意力。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注意,则其感知也就无法有较强烈观察力产生,而观察力的形成是以感知为基础的,缺乏感知,也就缺乏观察能力。而通过应用多媒体教学,使可学生注意力不断提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2.2 多媒体教学可增加课堂内容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合理应用,可使很多课外资料得以补充,尤其是比较前沿的一些学术观点及研究成果,可使学生视野及知识面更加开阔。对于相关的一些文字表述,可通过图片进行展示,从而使学生能够对一些理论知识更好进行理解,使课堂教学能够更加生动形象。这样一来,可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疲劳感及紧张感得到一定程度消除,可使学生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以促进其发展。

2.3 多媒体教学可突破实践及空间限制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涉及一些宏观自然现象及以往景色,由于在时间及空间方面所存在限制,无法使学生看到;另外,对于一些微观事物及微小变化,也无法利用相关仪器设备使学生进行观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些均属于重点及难点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可将内容丰富、形象生动以及具有较强感染力且比较直观具体的认知材料提供给学生,可使学生对事物运动、发展及变化进行观察,可通过真实感受替代凭空想象,使一些难题得到较好解决。另外,通过多媒体教学还能够使学生对抽象教学内容更好感知,与学生由抽象到具体的认知规律比较符合,可使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得到有效保证。

2.4 多媒体教学可实现自主学习

多媒体教学是以学生主动参与及自主控制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多种方法及途径为学生创造开放式教学环境,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学生可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从而自主进行学习。对于这种以多媒体网络环境为基础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属于比较高级的一种主动教学活动形式,可使学生个性需求得到满足,并且能够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从而使个性化教学能够得以真正实现,对教学发展十分有利[2-3]。

3 结语

在当前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及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实现已经成为必要任务,同时也是促进教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当对多媒体技术充分了解,掌握特点,在此基础上还应当充分掌握多媒体教学特点,这样才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及多媒体教学方式科学合理利用,从而使多媒体教学能够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想,刘俊强.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综述[J].继续教育研究,2011(04).

[2]徐有平,潘彩霞.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软件导刊,2011(12).

多媒体教学特点篇2

关键词:高中物理;多媒体;教学特点

物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对于物理日常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物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尽可能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物理课程内容和过程的合理安排以及学生的动手参与水平直接决定了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水平。

一、高中物理教学多媒体应用的技术特点

在进行比较简单的物理知识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书本中的事例和教师的讲解演示使学生深入了解物理原理,但是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着非常多的知识点,是十分抽象的,而对于一些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就很难对这些知识有一个比较透彻的理解,如,原子核、核外电子运动、磁场等多种抽象概念是无法进行实际操作和演示的。虽然教材中设置了很大的篇幅对这些内容进行讲解和说明,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仍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十分吃力。多媒体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起到非常好的辅助效果,还能够通过更加新颖和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使得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理解物理课程。

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单一,而且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效率较低,学生也会因为课程内容晦涩难懂而难以集中注意力,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对物理知识掌握的效率受到影响。所以在日常的课堂教育中应添加多媒体技术,让学生看到多媒体教学步骤演示,使他们更加感性地认识到物理课程的内容,提高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印象,这样不仅解决了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还提高了学生对于问题的实际动手操作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进行物理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实际需求选择课件,一般多媒体对于课堂教学会起到不同的辅助作用,可以分为教学演示、规律分析和实验等几种主要课件,但是无论对于哪一种课件,主要的作用都是用来辅助教学,在教师课堂上的合理引导下,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情景还原,提高对课堂内容的认知度,从而帮助教师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难点,也帮助学生更好地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物理概念和相关规律。

二、多媒体教学应用要点

1.认识到物理教学中多媒体课件使用的必要性

多媒体课件资源的使用必须要服务于物理的书本知识,要把学生的学习放到实际的物理实际学习当中,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来体验和感受各种物理实例,在这方面多媒体课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体验式学习的机会。教育有关部门及学校的管理部门要积极推动物理教学中多媒体课件改革的应用,加大多媒体课件使用的实用性,在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教学之前进行必要性训练,使得在职教师和特别是一些老教师掌握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相关知识,增强物理教学的多媒体教学意识,提高多媒体使用的实用价值,而不只是将多媒体当做黑板甚至是一个装饰品进行简单应用,真正地认识到物理教学中多媒体课件使用的必要性。

2.正确认识物理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作用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必然需要使用多媒体课件,但是作为辅助教学用具的多媒体课件,教师也要充分认识到辅助的含义,在教学中尽量使用简单的方式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法进行辅助课件应用,对于有些比较简单的问题,着重通过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用具进行教育,毕竟教学课件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过程,更不能代替学生去学。而且学生对于教学课件的兴趣也是暂时的,一旦长期使用必然会导致学生对于多媒体课件的厌烦,而实际的教学效果也不一定尽如人意。而物理学习兴趣的真正来源应该是多样性的而且含有一定的感性因素,物理教学过程中本身就含有物理思维和学习能力两种方式的教育,如果过多地使用多媒体课件就会逐渐使学生丧失这两种能力的学习,因此对于一些探究性较强的课程,多媒体课件不宜过多使用,作为适当的补充即可。

3.遵循物理教学多媒体课件使用的一般原则

教师在进行物理教育的过程中,无论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还是使用都要遵循着目标原则和规律原则。目标原则主要指的是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要一直围绕着物理课程的教学目标,课件内容不能偏离教学内容,如果通过多媒体课件没能完成计划的教学目标,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也就没有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而规律性作用主要指的是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中要遵循着一定的客观规律,不仅要使课件符合课程的教学标准,还要充分考虑到整体的难易程度和学生对于课件内容的接受程度。

4.提高物理教学课件制作水平,提高多媒体课件的整体质量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在制作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课件内容的信息量,还要考虑到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此外还要将课件的探究部分加以活化,以更加循序渐进的形式向学生进行展现,这就需要对课件的质量进行全方位的提高,而教师一方面要进行教学,另一方面还要进行课件制作,这就导致了很多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要通过专门的工作部门对于物理知识进行课件的整体编排,而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课件“穿线”,将各个零散的部分组合成为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一方面提高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和整体质量,另一方面也缓解了教师工作的巨大压力。

综上所述,物理多媒体课程对学生的综合学习素质的培养和观察学习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未来的物理多媒体课程教学当中,教师们在教学工作的很多方面都需要进行改进。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物理多媒体课程的重要意义,转变传统轻视物理课程的观念,提高对多媒体运用的重视程度,在物理课程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积极改进教学方式,提高物理课程的整体质量,通过更加灵活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于物理课程学习的兴趣,促进物理课程学习向素质化学习推动。

参考文献:

多媒体教学特点篇3

关键词:农村多媒体推广地域特点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农村高中在各级部门的关心和帮助下,教育信息化建设走上了快车道,多媒体已经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多数高中都配备了电脑、电视。多媒体教学应用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资料来进行教学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直观而形象。作为一名当代物理教师如果能够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机能,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合理结合,就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高中物理多媒体教学设计要做到新颖、灵活、体现发展性和地域特点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新课程提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转变那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实践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多媒体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就要采用加强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建立多媒体软件库等方式促进多媒体在农村教育中发展。农村高中学生由于受地域条件的限制,理解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造成他们上课时无法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而CAI课件有利于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和老师的互动作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因此,我们在确定课件内容时就应考虑CAI的特点,所选定的教学内容要有利于CAI特点的发挥。在设计CAI时要注意:新课的导入要新颖,要在上课伊始抓住学生的注意,体现地域特点。所以在设计时,构思很重要。在什么时候使用课件,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提供一目了然的教学意图、教学步骤及操作方法,反映课件设计的各项要求,有效地表示课件中的各种信息,给出课件制作的各种指示,上好物理课。

二、课件制作模式适合农村学生的认知特点,特别是让高中生容易接受

多媒体的使用是加快高中物理教学发展的快速通道,多媒体教学应用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资料来进行教学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直观而形象,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缩短教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加深巩固了教学内容,寓学于乐。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就是突破旧的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自主、开放、和谐发展的教学模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用电脑制作课件必须让学生主动参与,这样有利于揭示教学内容本质,有利于课堂交流的真实体现,让学生的思维和技能得到良好的训练合作,而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主要的是教师应恰当地选择制作软件制作较理想的课件。因此,我们在制作课件时,一定要精细,力求完美,尽量使差错率降低。通常我们制作课件的途径有:利用PowerPoint,用超级小雪、方正奥思、Flash设计教学方案。CAI一般都大同小异,分为指导、游戏、模拟、问题求解、操作与练习等模式。当然,大多数教师设计出来的课件模式都是综合型,有的还加入游戏和体育活动。

三、对高中教师应加强课件的制作培训,提供方便、易学的操作软件

多媒体教学特点篇4

关键词:高中年级;物理;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7)5(S)-0055-2

如何将现代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教学,是各国教育专家竞相研究和努力探索的课题,并已经取得许多成绩和进展。三年来,丹江口市一中物理组广大教师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并考虑到不同学段学生的思维层次和身心特点,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及实验有机结合起来,显著地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1 高一年级用多媒体提供大量生动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的感性素材

高一学段学生尚处于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不成熟的阶段,物理学习和理解必然离不开感性素材的支持,而多媒体教学正是利用大量的图形、图像画面、音乐和解说来弥补学习中感性素料的不足,这既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又能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那些难以口述清楚的内容和情景,使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得以和谐发展。提高学生创新意识,探索精神,激发物理情趣。例如,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中,我采用了Flash软件的动画效果制作的课件――小船渡河,非常漂亮,能够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情境,将实际情境展现于课堂。学生很快弄清了合运动、分运动、运动的合成等概念。并进一步探讨出了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关系――(等时性、独立性),以及什么条件下渡河位移最短,什么时候渡河时间最短。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教学效益,使各类物理情景能够分别在静态和动态情景下展现给学生,既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大大加快理解速度。又如万有引力定律一章中有关天体的运动和计算及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的发射和运行是匀速圆周运动基本原理的扩展和延伸。由于学生思维空间的限制和学校实验条件的制约,若采用粉笔加黑板这种传统授课模式,既枯燥又乏味,难以突破学生对天体认识的神秘感和解相关题目的困难。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此充分显示了它出色的功效,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们通过相关课件和影视资料向学生展示了广阔的宇宙,太阳系九大行星的绕日运动、地球同步卫星、极地卫星的绕地运行、和平号空间站的对接、神州五号飞船的发射和顺利回收,俄罗斯宇航员的太空之游、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美国发射的海盗号火星探测器、“哈勃”望远镜……正是通过多媒体这种化抽象为具体,转空洞为直观的功用,使学生对浩瀚无垠的宇宙的认识豁然开朗,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攻破了一道道难关,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了现代尖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发展,也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能跻身于世界之林而感自豪,增添了学生更加努力学习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看见学生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我认为这是多媒体的功劳,更是素质教育理念的体现。我发自内心地感谢现代教育技术为我们的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2 对高二年级的学生用多媒体适当加大课堂教学中传授的信息量

高二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视野知识面的开阔,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快速递进,教学进程宜于加快,这样就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学到较多的知识,教师用较短的时间向学生传授较多的知识信息,而多媒体教学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加大传授的信息量,我们有选择的、恰当地运用了这一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授“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这一节时,我们进行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探索,教学过程大致如下:

首先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建立起运动电荷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即洛仑兹力的概念,并初步认识到洛仑兹力与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和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有关,但这还仅是宏观的认识,并没有认识到微观实质。在这一基础上,应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动画和内容解说,使学生顺利地由宏观安培力过渡到微观领域的洛仑兹力,并领悟到洛仑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与安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相同,都是运用左手定则判断,这时从计算机网络中调出巩固练习,用左手定则判断洛仑兹力的方向,掌握判断洛仑兹力的方向之后,接着再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向学生显示安培力的大小到洛仑兹力大小的推导过程和播放其中的简单说明。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自己推导洛仑兹力的公式,并请一个学生演算,从演算的情况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很快地掌握了洛仑兹力公式的推导方法。为了巩固学生对洛仑兹力公式的进一步理解,通过计算机向学生展示一道例题,学生很快学会了运用洛仑兹力公式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计算机网络给学生一组检测性练习,让学生在计算机上独立完成,教师再通过提问和抽查来检查学生对本节知识掌握和运用程度。

在这一节中,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内容生动、形象逼真、声音动听的信息传递给学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计算机得以动手动脑,跨越了学习障碍,成功的喜悦伴随着整个学习过程,他们不仅没有新知识难以接受的感觉,而且从接受到掌握再到运用这些知识的全过程都是在自发之中进行的。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能力,自学能力,由表及里的逻辑推理能力都得以发展。从安培力到洛仑兹力,从阴极射管的实验现象到理论结论,以及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以其本身的科学性,思维性和启发性,感染着学生,教育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对学习洛仑兹力提出的问题产生好奇和疑义,对难题刻苦钻研,对解决问题后的自信无不表现出求知欲、好奇心。表现出克服困难,自觉学习的坚强意志。这节课,若用传统教学手段,需两节课时间,运用多媒体技术,节省了大量板书和画图时间,保持了学生在学习中思维的连贯性,节省的时间可以用于学习和巩固新知识、完成巩固训练、检测练习,检查知识掌握情况,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高三年级用多媒体进行专题教学,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高三阶段的学生,一般都进入复习阶段,主要是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回忆、巩固、深化,更需要训练的是学生的理性和抽象思维,知识的迁移和整合,适当地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专题教学,可起到抛砖引玉、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在“用能量的观点和动量的观点综合解决问题”专题授课时,我们针对典型例题制作和下载课件,向学生清晰地展现了各个物理过程,使学生自然地建立起相应的物理模型,快速准确地构建起解题的思路。

还需要指出的是: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必须重视实验,通过实验探讨物理规律。计算机作为电教媒体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是一种形式,只有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核心,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来决定是否使用多媒体教学,用在什么地方,达到什么目的。只有这样,多媒体辅助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保持一致。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那种认为多媒体能包罗万象、无所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法的观点和做法是完全错误的。

多媒体教学特点篇5

关键词:网络资源;情感教育;动机;自信心;自主学习能力;个性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7-0286-02

一、利用网络资源的交互性,倡导“主导―主体”教学理念

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交互性、系统性及开放性为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创造了良好的互动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学通过校园网以及互联网建构起一个立体的学习环境,这是一个生动活泼、充满生机的学习和交流空间,使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更加顺畅地进行交流与合作,营造了一种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氛围[1],使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变成信息的组织者、编制者与参与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因此,在教学中应倡导“主导―主体”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与现代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设计理论有机结合,使之优势互补,逐步趋于完善。

二、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培养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习源动力

培养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源动力是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多媒体网络环境促进了学生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多媒体形象性、直观性、大容量的特点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大大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用计算机创设的与现实生活相仿的情景形象逼真、生动有趣,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热情和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学习情感得以发挥。如此丰富生动的语言学习环境能保证学生兴趣持久旺盛,学习内容经久不衰。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拓宽了英语教学的教材、教参的内容,而且也有利于创设语言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三、利用网络资源的共享性,消除焦虑和紧张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因特网以其资源的广泛性、传递的灵活性、变化的自由性、结构的复杂性以及查询的快捷性等特点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库。网络中众多的英语国家报纸、电台、网站等都是获取第二语言课堂资料的绝佳途径。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免费的交流平台。如,(1)英文文献;(2)多媒体试听材料;(3)教学参考资料;(4)多媒体教材等。很多网站为人们提供最新的考试动态、试题库、教学辅导等栏目方便了教师备课和查阅资料。多媒体网络语言教学改变了传统的被动学习局面,学生成了学习和设备的主人,学生根据实际从多个层面从容自主的选择内容广泛的语言材料,自主确定学习起点、学习目标,学习进度,选择相应的学习方式,自行决定处理收集的信息,并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加工,使知识系统化,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及时检查学习效果,从而建立起自信心,消除焦虑和紧张感,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利用网络资源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多媒体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语言学习和使用环境。它以教育智慧为核心,构建新型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情境,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创造让学生最大限度接触信息技术的条件,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促进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探索、协作式学习,最终达到改善学生学习的目的 [2]。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学习者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利用网络资源的灵活性,学生还可以借助于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提供的弹性学习环境,随时随地自主学习,下载或输出所需材料,从而实现网络资源的提供者和接受者进行实时和非实时的交流,使学习者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能及时地得到解答和讨论。通过人机协作和师生、生生的协商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共享智慧成果,达到真正意义的知识建构,并在综合运用各种语言技能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使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拓展。

五、利用网络资源的交互性,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以及互动性评价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情感、思维、价值观的变化,有利于激活常态的思维,使得创新精神得以落实 [3]。利用网络资源的开放性和交互的自由性,学生在网络学习中以小组为单位,通过BBS、聊天室、电子邮件、ICQ、INTERNET PHONE等方式进行讨论,通过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开展小组合作探索、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协商讨论、相互分享信息,交流心得及研究成果,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发挥集体智慧、互助合作,共同协作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方式即能获得有效的学习效果,也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在更高的认知层次上达到对知识的真正掌握。

六、利用网络资源的开放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网络环境的开放性,资源的丰富性,资源易获性等特征使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更大突出了教学活动的外部促进作用,如网络的互动交流、真诚对话、情感交流、信任互换等。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满足学生个性化4A学习的要求。由于语言学习者无论是在个性、环境还是学习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网络信息资源为教学个性化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网络教学课件的开发者们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个性差异,在课件的内容设计上尽量提供详尽的课文讲解,中英文译文,语言点的活学活用,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课文结构的分析和总结以及“同步自测”“阶段测试”的内容,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求。网络课程中一对一师生交流平台和小组协作机制,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增大了学生的语言输入,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语言学习环境,有了更多的超越传统课堂的师生间交互和学生间交互以及人机交互,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同时使个性化学习程度得以提高 [4]。

七、利用网络资源的平等性,创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情感交流

创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基础。在网络时代,网络所具有的共享性、快捷性、实效性,使得教师和学生获取信息具有同步性和平等性。丰富的网络资源充实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为学生提供了获取英语信息和练习实践的机会。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丰富和深化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提高自己搜索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师生还可以通过E-mail交流学习心得,和学生平等地交流、共同探讨学术问题,发表学术见解,拓展知识领域。促进师生情感交流。

八、利用网络教学的时效性,构建良好的反馈平台和评价方式

多媒体网络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反馈平台。在这种环境中,每个学生都可以评价他人,也可以被他人评价。更重要的是,教师应有意识地利用这种良好的反馈环境,引导学生将以教师为主导的外部反馈转化为学生对自己的内部反馈,逐渐成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1]。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鼓励,对不足进行正确归因,使学生感到努力就有希望,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调整学习策略,从而树立积极的情感态度。同时,在课前、课后通过局域网与学生进行互动,定期收集回馈信息,以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完善与提高。

参考文献:

[1]何志波.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讨[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9):77-78.

[2]叶海智.信息技术与情感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8-50.

多媒体教学特点篇6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蓬勃发展,其应用已遍及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正在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同样,多媒体技术对教学也产生积极的效应,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创设教学情景和优化教学环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和学的方式。特别是今天的信息时代,信息传播技术有了更大的进步,传统教学手段已经脱胎换骨般进入多媒体教学时代。多媒体教学给现代教学带来了生机,其优势无可否认,对于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师生们也有着共鸣。但是,多媒体教学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也出现了不少误区,存在不少问题,有必要做深入的分析。

一、实践中验证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课堂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粉笔+黑板”的方式,在多媒体教室配置一定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视频展示台、计算机、数字投影仪、VCD或DVD、功率放大器、音箱、话筒、无线接受器、大屏幕等),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方式,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于一体,实现图文并茂、声画并举,甚至模拟虚拟现实创设课堂教学情景。课堂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文字或简单挂图呈现教学信息的形式转变为多媒体形式,从而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文字呈现信息过于抽象的问题,而以生动具体、形象逼真的虚拟情景,把抽象的信息内容转变为具体的形式再现给学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实现轻松愉快的学习[1]。对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相关文章论述很多,不同学科,其多媒体教学优势发挥的程度也不一样。大致归纳如下几点:

1、直观形象,克服抽象。(符合人类认知规律: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2、图文声像并茂,多感官刺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多元认知,多感官接收)

3、动态模拟过程,有效呈现重点、难点。(动态呈现)

4、及时交互,及时反馈,易于学生参与,师生互动。(便于交互)

5、虚拟现实,突破视觉局限,再现事物本原。(虚拟再现)

6、无限重复,加强记忆,克服遗忘。(符合人类重复记忆原理)

7、针对性强,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

8、海量信息,节约空间和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二、应用中发现多媒体教学使用的问题

误区一: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崇拜”现象。目前,在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中,无论是大学、中学、还是小学、甚至幼儿园,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建设多媒体教室,老师更是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试验。学校和老师的这种积极态度我们应该肯定,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并不排除“赶时髦”和“盲目崇拜”的倾向。笔者做过一些调查,也亲自考察过一些高校和中小学,2002年还做过一次关于“湖北省中小学教育技术实践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在中国电化教育杂志上发表)。经过分析,发现多媒体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成了教师和学生的崇拜物,所以,有的专业几乎所有的课程、每一节课都排在多媒体教室,学生一天下来少者要听六节课的多媒体教学,多者要听十节课的多媒体教学。这样以来,学生每天眼睛盯着屏幕的时间就是270分钟到450分钟。多媒体教室窗户要遮光,不易透风,再加上屏幕亮度很高,对学生的眼睛刺激很强烈,特别是长时间看着银幕,闷在黑乎乎的教室里,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头脑发昏,学习效率可想而知,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带来一定的不利。所以,过分崇拜和依赖多媒体教学及全盘化的多媒体教学,不但发挥不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误区二: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霸权”现象。现代教学中,比较一致的观点就是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更多主导了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几乎都“退居二线”成了被动的教和学。所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不能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更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多媒体是现代教学工具,在教学实践中确实可以提高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把多媒体看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过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的使用功能,过分的依靠多媒体教学形式,致使学生成了“看戏”者,教师成了“放戏”者,“演戏”的却成了多媒体设备及软件,教师和学生都丢失了自己,而多媒体“霸占”了整个课堂,指挥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作为教师首先应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不能只当“解说员”和“播放”操作者,而应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使多媒体教学实现价值最大化、效率最高化,同时要从人与多媒体、教学内容与多媒体的关系入手,探讨多媒体在教学运作中的基本教学规律和要求,使多媒体在教师的驾驶下有的放矢地发挥作用。

误区三: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包办”现象。现代教学中,传统媒体有粉笔、黑板、标本、模型、挂图等;电子媒体有幻灯、投影、电影、电视、计算机等。但在实践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不但替代了粉笔黑板,还替代了其它媒体的地位,“包办”了所有的教学工作。多媒体替代了一切,成了现代课堂教学的全权代表。这种全盘“包办”必然带来问题,如:投影屏幕不能完全替代教师板书。现实中不少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已经脱开了粉笔和黑板,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首先是黑板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还可以方便地增删,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有时会有突然而至的灵感,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激发出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却往往无法加到板书中去而产生许多遗憾,如果借助黑板这种“灵感”就会得到充分展示。另外,好的手工板书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体现教师风格的作用,有无形感化的作用,学生抬头一看,便对本节课的重点一目了然。运用多媒体是为了辅助教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学中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去使用多媒体,应针对教学内容有选择性的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因为有的教学内容根本就不适合多媒体表现,多媒体不是万能媒体),合理地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发挥各种媒体的各自特长,包括传统媒体,优缺互补,交互使用。这样才能发挥各种教学媒体的综合功能,取得最佳效果。

误区四: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实验”现象。实验教学最大的特点在其实践性。利用多媒体模拟不能实践的实验和没有条件做的实验是可以的。但绝对不能将所有的实验都企图用多媒体来代替,即有条件完成的实验也采用多媒体模拟,而不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这样用多媒体来代劳实际的实验对老师来说确实轻松了许多,但对学生的实验学习就会打折扣。所以,实验教学不能用多媒体教学完全代替,而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在教学中,用多媒体摸拟实验来进行演示,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观察、研究来获得知识,因为它可以模拟真实地再现变化过程,所以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操作过程与操作技巧,例如摸拟一些不易观察、有危险性、无法或没有条件实现的实验,的确有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它毕竟是“模拟”实验,和真实的实验还是有差别的,它只能让学生在“看”中来学习,而真实的实验可以使学生在“看”、“听”、“做”等多种方式结合起来学习。因此可以通过实验解决的问题就没有必要再用多媒体摸拟,而是要尽可能采用真实的实验实践教学。

误区五: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花样”现象。实施多媒体教学不能华而不实,哗众取宠。使用多媒体为教学注入了许多活力,使长期困扰教师的某些过于抽象、死板单调的知识点和教学难点迎刃而解,教师在感到惊喜之余,往往对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效果,比如动画、声音、特效等爱不释手,将它们统统都用到教学中去,使自己的电子教案或多媒体课件每次点击鼠标都会发出声音,产生动画,有的动画和声音跟自己的教学内容没有丝毫的关系,学生看的眼花缭乱,听的心里厌烦,这样不但没有起到呈现知识点的作用,反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无关的声音和动画上去。所以,对于多媒体效果有时用得不当和过度,反而会成为教学的干扰源,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绝对不能华而不实,追求花样,应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基本点出发,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用好多媒体教学[2]。

转贴于 三、冷静中思考多媒体教学应用的方法

多媒体教学应用之所以出现如此多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老师在欣赏和崇拜技术的同时,忘记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没有学习到足够的教学设计思想来指导自己的多媒体教学。所以,解决多媒体教学应中的问题,最根本方法是系统全面的掌握教学设计思想,科学的设计自己的多媒体课件,认真的选择多媒体教学策略和方法,理性的实施多媒体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效果。

方法一:贯通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形成正确的多媒体教学理念。

课堂多媒体教学是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运用自己设计的多媒体课件或电子教案来实现教学的一种方法。电子教案或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中的文本教案相比较不是简单化了,而是更加复杂化了。比如,对于传统的文本教案,教师只需要考虑具体内容的文字表述方式及文字布局;而电子教案或多媒体课件,不仅有文字方面,还有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因素的考虑,还要考虑背景、色调、布局及整体设计等。所以电子教案或多媒体课件要求教师除了熟悉具体的教学内容之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美术、音乐、电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要能够综合运用它们,设计出来的电子教案或多媒体课件不但要有教育性、科学性的关键性特点,还要有艺术性和技术性的陪衬和烘托。因此,课堂多媒体教学应用不当及产生的一些误区,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具备足够教学设计思想,教学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而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3]。所以,多媒体教学应用中必须贯通教学设计的思想,以避免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黑板搬家”、“电灌”、“有肉不吃豆腐”、“血不溶于水”等错误认识。

方法二:科学运用系统思想和方法,重点考虑多媒体教学的过程。

课堂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一样,是涉及师生的活动过程。多媒体教学也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与方法等众多因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综合考虑系统的各个因素。首先把教育、教学本身作为整体考察,因为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是教学过程的实施,这个过程要是一个合理完成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顺序。整个过程中,通过系统分析学习需求、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确定需要用到什么样的多媒体技术,以形成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的基础,再通过策略优化技术(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以及评价调控技术(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使多媒体教学应用更加科学合理。这样一个系统化的方法加上宏观的思维,在多媒体教学应用过程中就不会以点代面,片面化进入误区,而是要把重心放在多媒体教学应用过程的整体优化上。比如,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文本要规范、大小要适中、色调搭配要合理、布局要整齐等;使用的图形图像要适合主题、吻合内容、处理恰当;使用的声音要真实生动、自然流畅;使用的视频画面要贴切主题、表达主题、深化主题、符合影视语言的规律;使用的动画要实事求是、为主题而动画,而不是为动画而动画。

方法三:依据学科特点,创新多媒体教学应用的形式。

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目的,其关键在于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做到恰当应用。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特点,教学中需要使用的媒体也不同。所以,多媒体教学应用就不能生搬硬套某种模式,目前也没有一种万能的标准模式可行。这就必须依据学科特点,实现具体课程内容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挖掘本学科的多媒体教学特点,探究本学科的多媒体教学方法,创新本学科的多媒体教学形式。目前的大部分课堂多媒体教学中,基本都是一种模式:演示、讲解。多媒体教学形式应该是丰富多样的,更多的要注重操作和互动,依据具体学科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比如文科类、理科类、艺术类、体育类、实验类等在多媒体教学中就具体的应用形式来说都应该有自己的突出点和特色,而不是大一统的思想和方法覆盖所有的多媒体教学。

方法四:理论联系实际,科学评价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应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首先是对自己的多媒体课件或电子教案设计的评价,遵照客观事实,按照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等原则进行评价,有助于不断的调整和修改,使自己的设计更趋于完善。其次是对多媒体教学使用过程的评价,使用前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进行诊断性评价;使用过程中,对于使用时间的长短、使用顺序的先后、使用的具体方式等要进行形成性评价,不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使用后,要对使用产生的效果进行总结性评价。再次,对学生的评价也是多媒体教学过程的一部分。传统的评价学生的方法是作业和考试,即主要是在课堂之外的,课内也有,但一般用于鼓励学生。多媒体教学应用中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适时的,既有教师的通过观察了解课堂情况进行评价,也有通过多媒体教学内容本身设计的各种测试形式进行评价,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的硬件控制系统对学生的参与和反映等方便进行适时评价和客观分析。这样有助于教师获取学生对自己的多媒体教学从形式、内容及使用方法等方面的反馈信息,从而发现自己设计的不足点和掌握学生的需要点,根据学生的需要来修改和完善自己设计的作品,使其更适合于教学,更符合教学,更能提高教学。

总之,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绝对的意义,关键在于能否合理恰当的应用。多媒体教学应用应该说还有广阔的探索空间,需要教育战线的每一位教师不断分析多媒体教学中的问题,总结多媒体教学的经验,探索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多媒体教学应用才会更加科学合理,更能体现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Robert Heinich ,Michael Molenda & James D. Russell. 教学媒体与教学新科技[M]. 台北:心理出版社,1995.

多媒体教学特点篇7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心理学;教育

多媒体教学的发展,与其技术的发展有直接关系。在一些相关论著中,学者们更多的是对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论述,强调的是技术,而很少涉及学习者和教育者这样的“人的因素”。虽然对多媒体教学技术的研究是不可缺少的,但是探索多媒体教学的心理机制和教育基础则更为重要,因为人类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来加工多媒体教学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多媒体教学中考虑学习者和教育者的主体性。

一、多媒体教学技术及其计算机基础

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应视为同义词。关于多媒体技术的特点虽然还没有形成共识,但是,也有一些基本的共同之处。早在1996年,吴炜煜先生在《多媒体世界》撰文提出了多媒体五大特点:1.将不同的媒体数据都表示成统一的结构码流;2.实行新的技术标准体制,以适应系统级集成和规范相关产品的性能指标;3.建设“全球信息高速公路”;4.应用“双向性设计”,统一信息提供者、接受者和控制者的关系;5.赋予信息系统对客观世界信息的自然模拟与处理能力。[1]华中师范大学傅德荣教授认为,多媒体特点主要有:1.整合性,通过计算机实现多种单媒体的整合;2.数字化,将各种单媒体变换成数字信息,读入计算机进行统一的整合,数字化技术是多媒体技术的一种基本技术;3.交互性,交互成多媒体系统;4.超媒体,是一种网状式的结构形式。[2]3黄孝建先生主编的《多媒体技术》一书指出,“多媒体技术是一种能同时综合处理多种信息,在信息之间建立逻辑联系,使其集成为一个交互式系统的技术。”“多媒体的关键性在于信息载体的多样性、交互性和集成性。这也是多媒体技术研究中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多媒体系统一般具备如下功能:捕捉、操作、编辑、存储、呈现和通信,为用户服务。”[3]

根据以上关于多媒体技术的几种观点,我们认为,多媒体技术主要有5个特点:一是整合性。多媒体实时地综合,把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以及视频这些媒体中组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合体,为的是借鉴各种媒体的优势,形成一种在功能上更加完善的体系。二是集成化。多媒体表示的并不单纯是信息的多样性,而是通过多种媒体表现、多种感官认知、多种仪器设备、多学科汇聚、多领域应用等交互作用,集成信息码流、设备控制、人与客观现实关系的一体化。三是多维式。多媒体是趋于人性化的多维信息处理系统,目标是要尽可能实现让人类在现实生活的自然环境下,保持信息交流的高保真效果、通信带宽和交互控制能力。四是数字化。多媒体具备数字化处理系统,其信息是一种数字化的信息,其信息结构是一种超媒体的网状式结构,所以高速宽带网络支持多媒体通讯和资源共享,建造全景化虚拟世界数据库成为现实。五是分布式。目前,多媒体技术正朝着分布式的方向发展。分布式多媒体是一门综合性技术,它集计算机的交互性、网络的分布性和多媒体信息的综合性于一身,突破了计算机、通信等传统产业间相对各自独立发展的界限,是计算机和通信领域的一次革命;分布式多媒体的发展涉及两个关键性的技术问题,一个是多媒体网络技术,网络的频宽、信息的交换方式及网络的高层协作,这直接决定着网络质量;另一个是数据压缩技术,使信息量巨大的多媒体数据、特别是视频和声频数据得以在网络上传输;分布式多媒体向社会提供全新的信息服务,使用户不但可以选择播放的节目以及内容,而且还可利用此系统得到诸如咨询、交流等信息服务。多媒体教学正是在上述5个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实施的,这些技术特点,为我们提供了教学领域内各种综合性的信息服务,并帮助地理位置不同、时间安排不同的用户,克服各种障碍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由此可以看出,在对多媒体教学技术及其计算机基础的理解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计算机的技术,而且也要关注人与机器的关系、人性化的系统和用户至上的观念。

多媒体并不是多媒体计算机的代名词。多媒体计算机只是多媒体的一个特例。[4]它既有计算机的显著特性,又有多媒体的功能,所以学校进行多媒体教学时,通常以多媒体计算机为载体。然而,多媒体计算机仅仅是多媒体系统中的一个分系统,因此,它常常被认为是多媒体中的一个典范,或者说是多媒体的一种狭义的范畴。

多媒体教学为什么要应用多媒体计算机?计算机虽然也是单一的媒体,但它同电视、音响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具有强大的扩展性。就目前的科技水平来说,只要在计算机内加上适当的部件,就多了相应的媒体功能,对于多媒体教学来说,非常简便、经济,更重要的是它还能“胜任”多媒体教学的功能,是不可多得的优质的技术设备,必然被学校广泛应用。多媒体计算机正在以我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发展。其主要作用是让计算机的使用和操作更加接近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各种各样的媒体交换信息。如使用纸张、广播和电视交换新闻、消息和知识。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可以使家用电脑用声音媒体、光学媒体和动画媒体来交换信息,它在教育中有着广泛前景。在多媒体教学中,它主要通过文字、声音、图形图像以及视频与动画这4个方面媒体的形式呈现出教学软件,掌握这四方面媒体的制作,成为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基本技能基础。

二、多媒体教学技术及其心理基础

从媒体技术的基础来分析,多媒体教学技术离不开视觉媒体技术、听觉媒体技术和触觉媒体技术等。多媒体信息是这些媒体信息数字化后整合而成的,如前所述,数字化技术是多媒体技术的基础技术。在数字化的过程中,各种单媒体有各种不同的国际标准,然而,如果重视“感觉通道说”[5],那么就要在探讨这几个方面的媒体技术问题的同时,必须揭示使用者(尤其是学习者)的感觉、知觉的心理机制,特别是人的视觉和听觉特征。

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出现扩展了人们用视觉模式呈现材料的具体途径。视觉材料包括文本信息、图形图像信息、视频信息。这些信息通过视觉媒体技术数字化后整合为多媒体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其技术上要作四点说明:第一,视觉媒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信息系统。文本信息是文字信息的集合,它既是一种符号系统,又具有颜色、大小和种类等特征;图形是点、线、面、体等信号的集合,以面为例,不仅指一般的平面图,还包括曲线、地图、设计图等;图像是静止图像和活动图像的集合,所谓视频信息就是活动或运动的图像信息,它由一系列时间轴(周期)呈现的画面构成。第二,视觉媒体信息的数字化是根据上述各种视觉媒体信息的特征进行的。不管是文本信息还是图形信息,它们的数字化都是各自按编码的国际标准完成的。第三,视觉媒体的各种信息根据不同信号实现数字化。静止图像是一种二维信号,先要经过扫描转换成一维信号,再经过采样、量化、编码实现数字化;活动图像的视频按一幅一幅的静止图像以一定周期展示,每一幅的数字化方法与静止图像类似。第四,视觉媒体信息处理是一种按照物理学原理进行的技术。它们都是利用光电和电光转换原理,把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处理后再还原为光图像。

为了使

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视觉材料更容易被学习者所接受,就必须要顾及人的视觉心理基础,也就是说,上述视觉媒体技术只有通过视觉心理机制才能实现多媒体教学的目标。这里,我们也要强调四点:第一,多媒体技术要考虑光的物理三属性所引起的视觉的三种心理机制。视觉的刺激是光,光是电磁波,电磁波的范围很广,而人可见的电磁波只占电磁波的一小部分。波长不同,会使我们在视觉上产生色调的差别,从而产生不同的色觉。色觉不仅取决于由波长所引起的色调,还和主观感觉的明度和饱和度有关。明度是对光波强度(振幅)的反应,饱和度则由物体发射或反射的光的纯度来决定。所以,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视觉媒体设计上要处理好可见视觉、色调、明度和饱和度这几方面的关系。第二,多媒体教学技术要考虑对感光物质的视觉感受器心理机制。视觉感受器的真正感光器官是视网膜上的一些细胞,其中锥状细胞感觉颜色,棒状细胞感觉明度,这两种细胞中感光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光使这些物质分解,色素被漂白,从而刺激了感受细胞的膜,引起神经冲动。所以,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视觉媒体设计上要研究这两种感光物质的化学性质。第三,多媒体教学技术要考虑视觉过程,即眼睛看东西是一个编码过程,视网膜上的不同感受野在视觉中枢有不同的神经细胞,各有其功能,不同的细胞对所刺激信息系统的不同特征分别反应,并像计算机那样编码,这种编码实际是对一些图像的辨认。所以,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视觉媒体设计上要利用好视觉感受野与信息的特征。第四,多媒体教学技术要考虑各类视觉现象,特别是决定视力高低的视角、强弱光下的适应、视觉后暂留的后像、不同背景的视觉对比、不同明度下对不同光波长的感受性等等造成视觉的各种差异。所以,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视觉媒体设计上要运用各类视觉现象产生的规律。在多媒体教学技术中,视听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在计算机环境下,眼睛知觉动画图像,耳朵则知觉解说语言;在演讲的情境中,视觉通道加工投影仪上幻灯片的内容,听觉通道则加工演讲者的声音。听觉材料主要是声音,包括语言信息、音乐信息和效果声信息。这些信息通过听觉媒体技术上数字化后整合为多媒体信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从技术角度作如下三点说明:第一,声音信息尽管是一种一维的模拟信号,它可以通过采样、量化、码字分配实现数字化,但它比文本信息的数据量要大,通常采用呈现声音和声音合成技术。第二,声波是起源于发声体的振动,在弹性媒质中传播的是一种机械波。它在气体或液体媒质中传播的是纵波,在固体媒质中传播的则是纵波、横波或两者的复合。声音信号有时域特征、频域特征和声色与失真特征。第三,声频或音频是人耳可闻的振动频率,频率范围每秒钟约为20-20000次(赫兹),声频信息数字化后其数据速率大、保真度好和动态范围大。当然,对于不同类型的声频信号,其信号带宽是不同的,电话、调幅广播、调频广播和激光唱盘等的声频信号是有较大区别的。随着声频数字化的发展,压缩编码技术是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关键之一。

要使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听觉材料被学习者更容易接受,也必须顾及人的听觉心理基础。这里,我们仅作两点分析:第一,多媒体教学技术要考虑声音的物理三属性所引起的听觉的三个特征。正像光有三种物理属性一样,声音也有三种属性,即振动的频率、振幅的大小、基音与陪音的倍数配合关系,以及所产生的听觉的音调(或因高)、音强(或响度)和音色的三个特征。人对不同音调的感受性是有差别的,尽管声频在20-20000Hz范围,但声频为1000-4000Hz之间音调感受性较好(即阈限较低),这是由于耳膜神经纤维承担的振动频率所决定的。测量音强的方法以分贝(dB)为单位,这是物理学与心理学都认可的,即两个声音之间的强度比率为1∶1.26(1分贝),因为1.26是能清楚辨别出两个声音振幅大小的区别。人的音色是由基音和陪音的不同比例的配合决定的。在音调和音强相同的情况下,人们之所以能够分辨出是哪种琴所演奏的曲子,正是由于不同琴的基本振动(基音)与分段振动(陪音)的比例是不一样的,这种比例成整数倍数为乐音,不成整数倍数则为噪音。所以,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听觉媒体设计上要利用好音调、音强和音色的三个特征。第二,多媒体教学技术要考虑听觉的感受野。因为听觉神经细胞是有分工的,研究指出,听觉中枢神经细胞有40%只反应噪音而不反应乐音,另外60%的神经细胞对乐音的反应也有分工。[6]冲动频可以出现在声音的出现时,可以出现在声音消失之后,也可以出现在声音出现和消失的一刹那;可以在声频降低时发生变化,也可以在声频升高时发生变化。一句话,听东西也是一个编码的过程,即在听觉的范围内也会有视觉中那种感受野的情况。由此可见,听东西绝不是简单的录音,听觉过程是有分工的,是一个侦察器在那里侦察。所以,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听觉媒体设计上要揭示听觉感受野,以及反应乐音与噪音信息的特征。

由此可见,我们在分析多媒体教学的相关技术的同时,也要注意学习者的心理基础,因为学习者是以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方式来加工视觉和听觉等媒体信息的。

三、多媒体教学技术及其教育基础

在教育中应用多媒体技术,首先是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此外,创作工具和虚拟现实等技术也在教育中应用。每一种技术既为教育服务,又有其教育的需要和基础。由于教育对象是人,所以在教育中不管怎样去应用多媒体技术,都要体现每一种技术为人服务,并把学习者和教育者的要求作为出发点。

多媒体教学软件是为教育制作的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教育应用软件,它包括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计算机管理教学软件以及应用于教育的图标统计类等的实用软件,其中多媒体教学软件是核心技术。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是一项对视觉媒体、听觉媒体和触觉媒体数据加以分析、处理和编辑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环节,即设计和制作。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设计中,有一个编写稿本的重要技术。傅德荣教授在《多媒体技术以及教育应用》

一书中设专章论述这个问题。他指出,“稿本是表示多媒体教学软件内部结构的各种文档的总和。它是一种多媒体文档。编写稿本的实质是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2]230这个设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总本设计,涉及内容结构分析、开发策略、超媒体的结构框图和制作原理等;二是详细设计,设计超媒体结构设计、人机界面设计、学习流程设计和框面设计;三是媒体数据设计、涉及静止图像数据设计、视频图像数据设计,动画数据设计和声音数据设计。稿本编写体现出工作的计划和制作的蓝图;成功的稿本编写是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成功的一半,多媒体教学软件就是根据稿本进行制作的。与此同时,多媒体化的教学设计把活动分为三种类型,有课堂型、课外型和知识扩展型。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这三种教学模型编制教学软件,前两种属于课程软件,后一种属于参考软件。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制作,既需要有多媒体计算机等硬件环境,又需要有多个媒体数据整合而成的软件环境。在制作中,有一个立项、写本、编辑、加工、整合等开发流程;要使用某种算法语言和各种工具的两种方法,强调坚持教育性、可调节性、因材施教和非结构化教材等原则;制作成果是课件,也就是说,是有关课程某一部分内容的多媒体教学材料(包括教科书、参考书、录音带、录像带、幻灯片、影片等),是专为教学活动设计的计算机软件(包括用于控制和进行教育活动的程序,帮助开发、维护程序的文档资料,帮助教师和学生使用程序学习的课本和练习册等)。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体现了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教育的最佳手段。因为多媒体教学软件形式丰富多彩、趣味性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易于理解;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特别是和国际联网,以获取最新资料;改革教学模式,呈现交互式的教育方式;体积小、分量轻的光盘能容纳庞大的信息等等。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尽管有一些妨碍教师主导作用的负面影响,但它是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需要。现代教育对学习者记忆与学习的要求、师生互动组合方式的要求、个别化教学与因材施教的要求、不同教学环境、不同教学模式的要求等,这些都为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奠定了教育基础。

多媒体创作工具是指能够集成处理和统一管理文本、图形、静态图像、视频影像、动画、声音等多媒体信息,使之能够根据用户的需要生成多媒体应用软件的编辑工具。当前,多媒体创作工具的种类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交互式流线或图标编辑控制型,编辑人员按照脚本的要求将选定的不同类型的图标根据需要一一放置于流线上进行编辑。二是描述式页控制型,将多媒体素材根据需要编辑在一幅画面之中形成一页书,再将页与页之间按一定的调用关系联系起来以形成一本书的概念,不同页之间根据需要交互性地呈现即形成多媒体应用软件。三是时间流程型,这类工具在编辑信息时显示出较强的时间前后顺序,即时间流程(TimeLine),主要用来编制一些简报类的程序。编制一个优秀的教育软件,我们需要了解诸如软件的使用体、运行环境等问题。其中关系到软件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要了解创作工具的特点,这样,才可根据需要有目的地进行选择。多媒体创作工具与其他工具软件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操作简便,易于入门;2.强大的集成性开发环境;3.开发周期的缩短是软件得以投入运作的最好方式;4.具有极大的扩充功能。在软件的制作中创作人员一般都追求一种极大的时效比,也就是在较短的时间内,用较少的原程序求得较好的效果、较高的质量、亮丽的界面和较低的运作环境。因此,如何从众多的多媒体创作工具中选择符合自己最满意的多媒体创作系统,直接关系到以上所罗列的各种要求。一般来讲,选择多媒体创作工具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对创作人员,要求其个人能力与经验;对多媒体创作工具运行的环境,我们以PC机的环境作为标准。此外,MAC多媒体系统是一种多媒体的典范;由于多媒体教学软件有诸如教育型、演示型、娱乐型、百科全书型等不同类型,因此,对创作工具的选择要求根据具体需要考虑选取不同的类型。因为不同的多媒体创作工具其适用范围是不一样的。综上所述,现在教育系统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其质量是受多媒体创作过程影响的。目前,为满足大、中、小学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的需求,在制作软件时需按要求选取适当的创作工具,提高制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才能做出质量较高的教育软件。

虚拟现实是一种人和计算机接口的技术,亦称“灵境技术”。它是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高度逼真的、模拟人在现实世界中进行视、听、动等行为的虚拟世界。虚拟现实不仅能够展示现实世界的各种现象,而且还能实现现实世界难以实现的特征。虚拟现实通过多种传感设备,使人有很好的临场感,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人与虚拟环境的自然交互,实现对虚拟系统的自主控制,实现感知的现实、操作的现实和运动的现实所构成的三要素。这里要强调传感设备。它有显示和呈现视听感知现实的立体头盔等设备;有输入人体对虚拟现实操作行为的数据手套等设备;有通过合成和传递方式实现运动现实的计算机模拟等设备。这些传感设备,既有穿戴在人体上的装置,又有设置于现实环境中的传感器,如摄像机、声响设备、远程传感设备等。虚拟现实尽管经费昂贵且有一定实验的危险性等,但作为多媒体教学的一种技术,它在丰富学习环境、为学生扩大知识信息、提高实践能力、增强创造才华等方面还是有教育价值的。虚拟现实的出现,是教学训练、特别是复杂技能和特殊专业训练以及教学评价的需要。如果有条件,教师也可以使用。不少现代教育,如建工、医学、航空、航天等专业的教学,若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对提高教学教育质量会有很大的帮助。所有这一切,都为虚拟现实技术奠定了教育基础。

[参考文献]

[1]吴炜煜.多媒体技术导论[J].多媒体世界,1996(1):11-13.

[2]傅德荣.多媒体技术及其教育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

[3]黄孝建.多媒体技术[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2.

[4]林众,冯瑞琴.计算机与智力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289.

多媒体教学特点篇8

关键词 教学媒体;教育教学;个性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8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5-0018-03

教学媒体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不同发展阶段其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也大为迥异。

1 教学媒体的概念

媒体是英文media的译名,意指信息的载体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学媒体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传递教育信息的载体和中介。教学媒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专指幻灯、投影、电影、电视、录像、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工具和黑板、教科书、图片等传统教学工具;广义的教学媒体还包括讲授、参观、实验和讨论在内。教学媒体还包括硬件和软件两种形态:硬件指各种教学机器,包括幻灯机、投影机、电视机、电影机、摄像机、计算机、视盘机、放像机、录音机、语言实验室等;软件指各种教学片、带、盘等,包括幻灯片、投影片、录音带、计算机磁盘、视盘等。

2 教学媒体的发展演变

根据教学发展的历史线索,可以把教学媒体的发展划分为传统教学媒体阶段和现代教学媒体阶段。

2.1 传统教学媒体阶段

这一阶段又分为原始教学媒体阶段和古代教学媒体阶段。1)在原始教学媒体阶段,教学媒体包括人体各部分的器官、生产生活用具和各种事物以及口头语言,新的教学媒体——文字也处于萌芽状态,但仍谈不上真正的应用。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教学媒体,形象直观是它们的最大特点,其局限性是这些媒体依赖于具体的生产和生活过程,离不开人类的亲身传授,不能超越时间和空间传递教学信息,因而效率很低。2)古代教学媒体阶段从人类进入古代阶级社会一直到19世纪末。在这一时期,文字书本的出现及其在教学上的应用是教学媒体的一大进步。文字书本突破了信息传递的时空限制,克服了口头语言不能脱离传授者的局限,并且书本由于具有信息量大、便于携带和保存的特点而成为教学中的主要媒体。但由于文字较抽象,与客观世界存在一定的差距,再加上常年不变的单一教学方式,容易造成教学枯燥、僵化、乏味并脱离生产、生活实际。

2.2 现代教学媒体阶段

这一阶段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在这一时期,电教媒体被逐步引入教学,教育媒体开始出现电子化和现代化的特征,有关的理论研究逐步加强。19世纪末,幻灯进入教育领域;进入20世纪后,电子科学技术发展突出,电子化媒体亦频频问世并应用于教学实践,推动教育媒体由视觉媒体、听觉媒体向视听结合媒体发展。先是幻灯、投影、留声机、广播,接着就是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从而掀起视听教育的热潮。作为这一时期的核心媒体的电影,由于具有视听结合、直观、形象、生动、感染性强等特点,在20世纪40年代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设备昂贵、影片制作成本高、制作周期长等局限,使得它在电视、录像这些更为经济、方便的媒体出现之后便退出教学领域。同时,由于视听媒体被大量引入教学领域,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媒体的使用方法及效果等问题也进行了研究,从而总结了一系列的视听教学法,并提出相应的理论依据,如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第二个时期为20世纪50年代至今。在这一时期,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飞速发展,现代教学设备不断完善,教学媒体由视听结合媒体发展到多媒体综合运用,由单项传递发展到交互作用,并结合计算机向高智能、大容量、快速度、多功能等方向发展。20世纪40年代末,电视机和计算机问世,但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直到五六十年代,电视机和程序教学机才进入教学领域。90年代以后,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化教育正改变教学的方方面面,出现了电子空间学校、多媒体网络教室、计算机远程教学等教学形式。在理论方面,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被引入教学领域,并吸收了心理学、传播学、美学、教育学等领域的新成果,通过对比试验和理论论证,从多角度分析、探索了教学媒体的优化组合、表现形式、适用条件和适用效果。

作为这一时期核心媒体的电视机和计算机各有自己的优缺点。信息量大、传输效率高是它们的共同特征,计算机由于具有更好的人机交互性、个别化的特征而使其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

总之,在现代教学媒体阶段,教学媒体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教学媒体的种类日益丰富,功能也日趋完善。同时,教学媒体的大发展,也提高了它在教学中的地位,引发了人们进一步具体、深入地探讨教学媒体的有关理论,促进了教育技术的形成与发展。

3 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学媒体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3.1 传统教学媒体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传统教学媒体使用历史悠久,是无数教育工作者通过开发、实验、积累研究出来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具,具有简便易行,经济实惠的特点,在教学中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具有重大的使用价值。加涅说过:“形象性并不一定是教学的优点,抽象的东西往往才是教学的核心。”传统教学媒体恰恰体现了这一特点:它以语言的形式传达教学信息,有利于提高学生抽象的思维能力;学生通过无声的语言和口头语言接受信息,既用耳又动眼,媒体与教学目标更易灵活匹配;由于教师的教学经验,对教材、板书等的操作得心应手,这也体现了传统教学媒体简便易行的优点。传统教学媒体还具有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如优美的板书,不但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还给学生以美的视觉感受;教师的眼神、表情、手势等无声语言不仅对学生发出导控信息,激发学生动机,打通学生思路,更能默默交流师生情感,创造良好的“现场效应”。许多优秀的教师常常凭借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将信手拈来的工具制作为最佳的教学媒体,学校中琳琅满目的自制教具,其经济实惠不言而喻。

虽然传统教学媒体在教育教学中有其优势的一面,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传统教学媒体在形象性和信息显示方面就存在明显的劣势。受技术程度的限制,传统教学媒体无法为课堂营造出形象生动的情境教学的环境;再有传统教学媒体受时空的限制,能在课堂教学中传播的信息相对较少。语言描述、挂图、板书、图表等一类传统教学媒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显示事物的空间、时间、运动等特性,但其表现力往往不足,而影响学生的感受性。特别作为小学生,感性认识、形象思维仍是其主要认知思维方式,形象性的缺乏和表现力的不足,甚至能直接导致认知和思维的缺陷。就拿小学数学行程问题中的相遇应用题的教学来说,相遇应用题教学的难点在于理解相遇运动中物体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语言描述、挂图和动作演示等一系列传统教学媒体来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但这些传统教学媒体所传达的信息是静止的,无法准确地让学生感受到相遇运动的特点,学生只能从这些媒体中了解到所演示的相遇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但对类似应用题却缺乏一个完整的感性认识,大部分学生只能在此后大量的练习中慢慢掌握相遇应用题的特点。

3.2 现代教学媒体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1)辅助师生的教与学。就常规教学来说,使用教学媒体就是为了帮助教师的“教”。当然,正确选择与设计的教学媒体,不但能辅助教师的教,而且能很好地强化和促进学生的学。例如,幻灯、投影、录像是通过声、光、电等多种媒介波产生效应的电化教学手段,它们被用于课堂教学中,可以在短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知识信息,还可以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加以特写表现出来,小到物质的细微结构,大到生态系统、自然界乃至整个宇宙。再如,多媒体课件提供了包括图文、声像在内的大量信息,课堂上教师只需点击鼠标切换屏幕,而无需拿起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节省了教师在课堂上板书的时间,拓展了课堂信息的传递渠道,提高了单位时间内教学信息的传递容量,大幅度地提高了课堂教学信息的传递效率。另外,多媒体课件具有生动、直观、形象,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能运用大量视听信息来扩大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的思维兴趣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教师可利用这些媒体进行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简单易懂,使那些原先需要许多课时仍讲不清的知识变得一目了然,更容易接受,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2)有利于发现学习和合作学习。教学媒体有助于在教学中使用“发现式”和“探究式”的学习和教学方法。例如,让学生观看一段资料影片、一个演示实验或一定的网上资源,然后让他们去“探究”和“发现”其中的关系、原理等。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多种媒体的功能,从声音、色彩、形象、情节、过程等方面,设计适当的情境,可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并且学生随时提出问题,相互讨论,对教师的讲话、观点提出异议。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具体的学习方式(动手操作计算机、阅读课本、看电子教材、观看CAI课件、访问相关网站等),学会处理个体与集体在时间、进度上的矛盾。计算机网络环境为合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合作学习需要借助一定的学习资源。基于资源的学习方式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学习方法,尤其是利用网络的信息资源有效地获取信息。合作学习以小组讨论、协商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通过学习群体的智慧,完善和深化学习个体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有利于个性化教学和教学互动。个性化教学被认为是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教育策略,教学媒体的发展促进了个性化教学的发展。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教学媒体能为所有学生提供适合于他们个人兴趣、能力和经验的学习材料,可以为学生的个别化学习提供便利条件,让他们进行自主的选择,学生可以自己决定学习的进度、时间和地点。当学生直接通过教学媒体进行学习时,教师就有更多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加强个别指导。计算机网络教室等现代教学媒体,输入与输出手段的多样化使其具有很强的交互能力,能实现师生、生生间的教学互动。教师不仅可以利用媒体来向学生传递信息,也可以利用媒体来分析、解答和纠正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可以与多个学生就同一问题进行相对封闭式的讨论,或进行一对一的交互式的教学,从而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

总之,教学媒体的不同发展阶段其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各不相同,教学媒体在教学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符合时代需要的教学媒体必将不断涌现,教学媒体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也必将随之产生,教学媒体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力也会愈来愈明显。

参考文献

[1]刘世清,刘珍芳,王冬.论现代教学媒体的本质、发展规律与应用规律[J].电化教育研究,2005(8):14-17.

[2]蔡建东.教学媒体研究的实证传统与历史反思[J].现代教育技术,2007(6):11-13.

多媒体教学特点篇9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 课堂教学 多媒体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我校教师人人配备电脑和多媒体工程的实施环境下,利用多媒体教学已蔚然成风,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教学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教师协同备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互连网上存储着学校教学所需的各种数据库和多媒体教学软件库,为广大教师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协同备课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教师可以选取网上的名师教案或课件进行教学,从而实现了互连网上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了教学资源利用率、备课水平和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我们共有一个家”时,我先从网上下载了这一框题的课件,并针对我校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当删、补,优化了网上教学资源配置,真正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

二、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实效,拓宽学生视野

实效性是多媒体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衡量一节课好坏的标准。多媒体教学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内容于一体,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性、增加学生的可选择性,又能体现因材施教原则。使一些抽象、难懂、枯燥的理论变得具体、形象、生动,从而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给传统的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增强了政治课教学的趣味性、实效性。而且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视野(学生甚至可以在网页上自主操作、亲自体会)。

三、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能力

以计算机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能力。思想政治课因其固有的特点即理论性、现实性、开放性更适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可以从多媒体的资源库中各取所需,针对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网上自主学习、讨论、分析、解决,并撰些小论文,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学习潜能、提高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目的。

四、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创设新情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掌握基础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运用基础知识去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而传统教学手段难以把大量鲜活的正在发生的现象呈现给学生,而多媒体教学则可利用互连网的优势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多媒体及时把一些热点现实材料下载给学生或学生自己上网浏览,让学生分析、讨论,达到理论与现实的结合,课内与课外的统一。既提高了政治课的时效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创造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

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了各种信息载体,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的特点。这些特点有利于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民主式、合作式教学,有利于创造出一个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比如,文字、声音、图像以及各种表现手法、手段的应用,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对教学信息的反应,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欢快气氛中发挥出自己潜在的自主性,从而使问题以最快的速度、最清晰的思路和最灵活简捷的方法得以解决。

当然,多媒体教学不是“无所不能”,而是辅助教学的工具,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注意多媒体教学的适用性、科学性

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有必要使用多媒体或课件多媒体教学。只有那些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关键点,才值得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同时,使用多媒体教学要坚持适度、实用、经济、科学、高效原则,避免简单地运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狂轰滥炸",要留给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时间,坚持以人为主、以机为辅、人机协作的原则。

2.注意师生合作的灵活性、交互性

多媒体教学使教学观念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千变万变都不能违背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要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不能心中只有多媒体,而让师生成为多媒体的奴隶。应让多媒体教学更好地适应学生心理特点和学科特点,增强课件的交互性,使师生双边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从而更好地为提高学生素质服务。

多媒体教学特点篇10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交互性 飞行教学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高等教育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帮助教师更系统、更有条理地讲授知识点,更形象、细致地解决难点问题,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深奥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它最具特色的“交互性”, 已在当今许多教学软件INTERNET 网上已充分体现出了优越性, 也为我们在教育领域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多媒体教学模式, 既符合飞行学员的认知规律, 又促进了飞行学员思维的多向发展。把多媒体教学引入飞行教学课堂, 是飞行教学发展的趋势和必然。

一、从多媒体技术优势谈飞行教学

1.多媒体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多媒体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提高了飞行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行学员,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多样化,教学中可采用幻灯片、投影、录音、录像、多媒体CAI课件等形式运用于课堂教学,大大提高飞行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更形象表达在传统教学中不能表达的教学内容,使飞行学员对教学内容更易理解和接受,相应提高教学质量。

2.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特征

交互性是多媒体技术独一无二的最具特色和优势的根本特性。交互性不仅表现在信息的控制、组织、传递,更重要的是能对信息内容和形式进行分解、加工、改造、转换、新建,创造出一种新的信息内容和形式,并从这些变化中获得新的知识或验证知识。这是其它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多媒体的交互性特征增强了飞行学员的参与意识和能力,极大地提高了飞行学员的兴趣。成功的多媒体课件实现了其他教学手段达不到的教学效果,体现了“不可替代性”原则。

3.能明显激发学习兴趣, 调动主动性, 提高教学效率

与传统教学的教学相比,采用多媒体手段能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能以各种形式来呈现新知识,使抽象、枯燥的学习转化为形象、有趣、可见可听的动感内容,能马上调动飞行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多媒体的使用,就很自然地调动了飞行学员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飞行学员全身心的参与教学过程。并且通过多媒体的各种动画效果,对重、难点进行突出,通过各层次的颜色变化,将本课学习要点界线分明地呈现出来,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使条理清晰,起到寓学于乐的效果。

4.能打破时间、空间限制

灵活运用各种多媒体手段传递信息,能消除时空的限制所造成的教学障碍,使学习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将一些历史画面展现出来,比教员用口头描述效果明显要好,效率明显更高。

二、多媒体技术在飞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多媒体课件教学应结合实际应用

多媒体教学有一定自身局限性。 在飞行教学中,诸如飞机构造、发动机、特种设备等航空设备专业教学非常适合于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具有形象、直观、易于理解等优点,但有的课程内容(如训练法规条款、特情处置方法等) 就没有必要全部使用多媒体教学。

2.讲课效果得不到充分的展现

讲课本身是一门艺术, 通过教员的宽厚知识、幽默的语言、动作姿势、面部表情、眼神变化、语言艺术激发飞行学员学习兴趣, 使飞行学员全神贯注地听讲、思维, 教员可根据课堂情况, 临场发挥组织教学。而使用多媒体课件上课, 有时教室光线较弱, 教员按所编程序上课, 而且播放速度快, 学员无法记笔记, 课下无法复习。特别是有些老师将课件配音播放, 或用播音员的语调从头讲到尾, 将教员变成“放映员”,失去了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价值,大大降低了飞行教学的授课质量。

3.忽视了教员与飞行学员的互动关系

由于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过于严谨, 限制了教员的临场发挥和师生间相互交流, 教员关注的是课件, 飞行学员关注的是屏幕, 课堂气氛拘紧, 不灵活, 教员为了吸引飞行学员, 一味追求活泼的形式和艺术效果, 有时添加了些不必要的色彩、花边和动作, 转移了学员注意力, 减少了理论知识含量。在多媒体课件教学中, 有些年轻教员在课件制作上花费的精力大, 而在教学内容讲解和课件为教学服务上注意不够。原因在于:(1)信息量过大,飞行学员目不暇接、理解不透, 知识难懂。多媒体课件能够在短时间内, 将大量的信息、快速地传授给飞行学员, 飞行学员有限的思维水平、思维速度和接受能力, 难于理解、吸收和消化一闪而过的知识, 飞行学员的精神消逝在“眼疲劳”、“耳疲劳”中;(2)简单的课件或电子教案无法吸引飞行学员的注意力。要说信息量少的课件也有, 那就是只将要板书的内容用PowerPoint 制作表示出来, 或者是将教案制成电子教案, 通过投影放在屏幕上。飞行学员看着毫无生机的东西, 自然也没了精神;(3) 教员与飞行学员缺乏面对面的语言和形体交流。在课堂上, 教员坐在多媒体设备前, 以作报告的形式, 眼睛盯着电脑显示屏,手不停的拽动着鼠标;飞行学员则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 看不见老师的笑容, 感受不到老师的激情, 得不到老师的鼓励。机械的动作, 死板的气氛很难激发飞行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总之, 多媒体课件教学在现阶段是展示学校教学手段更新、教学内容精选及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应大力提倡, 要配备相应设备, 积累更多的素材, 使这项工作更加完善, 并扩展它的内涵, 将它应用到教学质量检查、考试考查中去, 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合理地为教学服务。

4.教员过多地依赖多媒体教学

我院的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率特别高。多媒体教室从周一到周五都在连续运转着,对投影灯使用寿命影响很大,很多多媒体教室的投影灯根本不能达到它2000小时左右的正常使用寿命, 常在使用几百个小时后就夭折了。有的教员上课只图方便,动辄必须在多媒体教室进行, 也不讲求适不适合学科教学,甚至于有的教员在多媒体教室停电或投影设备突发故障时感到无所适从, 无法应对,无法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

三、结束语

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广大教员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并努力寻求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点,真正发挥其现代性特点,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我们的飞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潭浩强.多媒体课件创作与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李建珍,杨庆德.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与制作.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3]吴仁芳, 沈文选.多媒体辅导数学教学[J].湖南教育学报.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