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的逻辑体系十篇

时间:2023-11-21 17:53:13

人力资源管理的逻辑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的逻辑体系篇1

【关键词】服务主导逻辑;资源基础理论;企业经济潜力

导论

传统的企业管理理论认为,生产企业是价值链中的核心,产品在价值链的前进过程中,伴随着附加价值的不断增加,直到企业通销售环节将产品转移给终端客户,产品的价值才会总结。我们将这种经营模式称之为商品主导逻辑理论,因为企业经营的最终的关注点落在商品上面。在GDL基础之上,Vargo和Lusch在2004年提出了服务主导逻辑理论,并在2008年进一步完善了他们的理论体系。简单来说,服务主导逻辑理论认为所有供应链中的全部参与者(包括供应商、制造商、消费者)都被视为资源的整合者,而产品的价值只有当消费者使用或满足某种需求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来,因此,我们将其称之为使用价值或者共创价值。

在讨论服务主导逻辑为企业带来怎样的经济潜力之前,我们需要首先梳理服务主导逻辑是如何影响企业的经营体系的。

1.服务主导逻辑的转型影响企业体系。

1.1 价值网络

Vargo和Lusch阐述了企业从商品主导逻辑转型到服务主导逻辑,所需要清楚的十一个概念,在这理念中,共创价值是服务主导逻辑中最主要的部分,在服务主导逻辑中,供应链转变为共创价值网络的概念。Basole与Rouse(2008)阐述了将消费者和供应商纳入共创网络中以及共创价值网络中的复杂关系,Gebauer(2010)将这共创价值网络运用于公共运输服务中并得到了良好的共创价值效果。

1.2 顾企互动行为

Vargo和Lusch(2004)指出,在价值共创的过程中,由顾客决定价值实现,价值建议则由制造企业提出,而互动行为是服务主导逻辑的关键因素。之后,Gr?nroos(2006)、Gummesson(2006)和Payne(2008)等学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类似的探讨。Pe?aloza和Venkatesh(2006)以及Arnould(2007)在他们研究中认为所有参与者都是资源集成者,各方资源的交互和集成能增加价值创造的能力。

1.3 企业组织结构变化

服务主导逻辑影响企业组织结构原因在于,一方面企业的组织为顾企交互行为提供了可能性,而交互行为直接影响企业的绩效;另一方面,服务主导逻辑中必须的共创价值以及快速响应顾客需求也需要一定的组织结构作为支撑。

2.模型逻辑框架

对于企业经济潜力,我们根据Shang和Seddon(2002)的研究,将企业的经济潜力分为五类,分别是运营价值,战略价值,基础设施的价值,管理价值,组织价值。我们将其用于我们的研究中,这样我们便初步构建了我们的模型体系,逻辑框架如图1所示:

根据我们第一节的分析,我们梳理出企业转型为服务主导逻辑所带来的三个方面的竞争优势。而根据是Shang和Seddon(2002)的研究,我们同样将企业经济潜力划分为五个基本维度。最后我们将通过资源基础理论分析企业竞争优势和价值维度之间的逻辑关系。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行为依托于企业所拥有的独特的资源,这种资源可以是战略资源、人力、政策等。而企业行为又反过来影响企业绩效,最终导致了企业经济潜力的提升。企业转型为服务主导逻辑在这里就可以视为企业所拥有的独特资源。我们根据Muller等人(2008)在研究中采用的影响链(cause-and-effect structure)的方式来构建我们企业行为层中的因素,具体因素如图2所示。

3.实证分析

我们总结了先阶段国外书籍、教材、杂志、报刊上的有关于服务主导逻辑的成功案例,并将其分发给从业人员进行影响链的勾绘。具体步骤为,从业人员分析该案例中成功的元素,从一层中选出他认为最重要的因素A,然后在下一层中选择与因素A逻辑关系最为紧密的因素B,这样层层推进,构建出一条完整的影响链链条,示例的影响链如图2中所示。根据统计分析,因素被最多链接到的即为该层中的最重要因素。我们总共找到127份二手资料,将其分发给从业人员进行影响链的勾绘。最终回收了89分有效问卷,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

4.管理学推论

根据我们实证调研的数据显示,企业转型为服务主导逻辑的经营理念时,企业最为看重的是,这种服务理念为企业带来了更好的“交互行为”(47次),而最终服务主导逻辑的经营理念最能提升企业的经济潜力是在“运营价值”方面(53次),(下转第56页)(上接第54页)其次在于“战略价值”方面(20次)。为了更好的梳理模型两段的逻辑关系,直接链条统计表如表1所示。

由表1和图2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统计学推论:

推论1:服务主导逻辑提升企业经济潜力最主要体现在企业的“运营价值”层面,即企业通过转型为服务主导逻辑,通过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更好的需求管理)使得企业的运营更有效率和效果,可以为产品或服务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市场方案。

推论2:服务主导逻辑提升企业经济潜力次要体现在企业“战略价值”层面,即企业通过转型为服务主导逻辑,通过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沟通与协调合作(供应链协同能力的提升)使得企业和上下游参与者之间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更具战略上的竞争力。

推论3:企业向服务主导逻辑理念转型,可以为企业创造的竞争优势最主要来自于顾企之间的交互行为(47次),而这种交互行为导致的企业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于“运营价值”层面(37条链接)。

推论4:企业向服务主导逻辑理念转型,可以为企业创造的竞争优势次要来自于企业和合作伙伴之间形成共创价值网络(31次),而这种价值网络导致的企业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于“战略价值”层面(11条链接)。

参考文献:

[1]Mueller B,Viering G,Legner C,et al.Understanding the economic potential of 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10,26(4):145-180.

[2]Vargo S L,Lusch R F.Evolving to a new dominant logic for marketing[J].Journal of marketing, 2004:1-17.

[3]Vargo S L,Lusch R F.Service-dominant logic: continuing the evolution[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2008,36(1):1-10.

[4]Pe?aloza L,Venkatesh A.Further evolving the new dominant logic of marketing: from services to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markets[J].Marketing Theory, 2006,6(3):299-316.

[5]Lusch R F,Vargo S L.Service-dominant logic:reactions,reflections and refinements[J].Marketing Theory,2006,6(3):281-288.

作者简介:

人力资源管理的逻辑体系篇2

关键词:档案分类 分类实质 分类规律 分类规则 分类标准

档案分类问题一直是我国档案学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和理论问题。在该问题的研究实践中,人们不仅关注档案实体分类问题的研究,而且关注档案内容(信息)分类问题的探讨。另外,我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中针对档案种类划分、全宗划分等问题的研究,也属于广义的档案分类问题研究范畴。可见,它既是档案学应用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又是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在现代档案学理论知识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和我国档案分类实践面临的问题,谈谈对档案分类的实质与作用、规则、标准等问题的新认识,希望对我国的档案分类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有所贡献。

一、档案分类的实质

档案分类的实质是通过再现文档之间的“历史逻辑关联”和文档内容之间的“主题逻辑关联”,建立“档案有机体”、构建“档案信息体系”,提高档案资源的品质和可用性。

一种信息资源的品质和可用性程度不同,会对这种信息资源的价值实现和存在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为,没有一个国家或组织会愿意不计成本地长期保存某种低质的、可用性差的信息资源。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不论是对政府机关还是企业事业单位及各种其他社团组织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证据意义和信息价值,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历史记忆、集体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管理的重要社会使命之一就是要通过有效、科学的管理,为人类社会的存续和健康发展提供高品质的、可用性强的档案资源。诚然,分类作为一项档案业务管理活动,并不是唯一可以提升档案资源品质的业务管理活动,除此之外,其他档案管理工作也对提升和保障档案资源的品质和效用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然而,从档案资源的组织化、条理化、有序化的管理要求来说,如果没有合理、科学的档案分类,那么其他档案业务管理工作的成效也无法得到很好体现。

档案分类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档案实体分类和档案内容(信息)分类两个层面的业务工作内容。其中,档案实体分类,又称“全宗内档案分类”,是“按档案在来源、时间、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分门别类,构成有机体系。是档案整理中介于区分全宗与立卷之间的一个环节”。这种解释的最主要思想成就,就是说明了档案实体分类的根本性目的——构建档案有机体。从目前的档案管理基本对象来说,档案实体主要包括两种基本存在形态,一种是通过模拟方式记录的物理形态的档案实体,另一种是通过电子方式记录的数字形态的档案实体。

尽管这两种“实体”有所区别,即与“载体”或“存储介质”之间的关联度不同(前者是“终生定居式”的,后者是“临时寄居式”的),但这两种形态“档案”的分类目标是基本一致的,即都是通过主要采用历史的方法,再现文档之间的历史联系,在分门别类的基础上,使档案资源成为一种“有机体系”。由于数字形态的档案同特定的存储介质之间存在可分离性,所以电子文档之间的历史关联可以通过相互链接的方式,以多种历史的逻辑关联形式呈现出来,更能反映文档之间的多种历史的有机联系性。所以,从根本意义上说,传统形态的档案有机体系的建设,因受“载体与其记录内容不可分离性”的影响,只能采用“线性方式”将文档之间的历史联系中比较主要的“关联性”再现出来;而数字形态的电子档案,由于其“记录内容”可以不依赖特定的载体(或介质)而存在,并且相同的文档可以同时存储于不同的介质中而不影响其“真实性和完整性”,所以有条件根据不同的业务需要和管理需要,呈现文档之间的多种历史有机联系。

西方国家通常把“文件与档案分类(classification)”界定为“在文件和档案环境下,按照分类系统中逻辑结构的惯例、方法和程序规则,对文件进行鉴别和排列的过程”。其实,他们所说的“分类系统中逻辑结构”的确立前提,也是指对文档之间的历史的逻辑关联性的呈现,并且通过“惯例”总结、方法确立和业务“程序规则”的建立等方式,将文档之间的历史的逻辑联系再现出来。值得注意的是:西方档案学理论中对档案本质的认识比较重视“文件有机体”:而我们国家的档案学理论对档案本质的认识强调抽象意义上的“原始记录”。由此也使中、西档案分类理论的研究呈现出互有侧重思想成果。我国的档案分类理论整体框架比较完整,对档案分类理论的宏观性研究较多;西方的档案分类理论比较注重方法、规则和程序、惯例层面的研究,注重可以指导文件和档案分类实践的“分类系统”、“分类体系”和“分类方法”的实用性研究。可以说各有优势,只有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才是完善和发展我国档案分类理论之道。

档案内容(信息)分类,应属于信息内容组织与管理范畴,其实质是依据用户的需要,快捷、准确满足用户对档案信息的业务需求和信息需求的目标价值取向,将档案内容依照一定的逻辑规则和方法加以分门别类,形成具有严密逻辑结构的档案内容主题关联体。由于用户需求的多样性、动态性影响,所以基于此种需求导向的档案内容分类所构建的档案信息分类体系也同样具有类似的特征。

尽管两种意义上的档案分类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但是有一点必须加以强调:档案实体分类所再现和确立的、反映文档之间有机的、历史逻辑联系的文件体系,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档案内容(信息)分类所要达成目的或实现目标的前提与基础。换言之,通过档案实体分类所“固化”和“确定”的文档之间的有机的历史逻辑关联,是我们正确理解、判断和全面认识有关文档“整体价值”的必要前提;失去了这种“历史关联”,我们将无法真正认识和把握档案文件的利用价值。基于此种认识,我们才得出了上述结论,同时我们也反对将两种“分类”对立起来的看法和观点。诚然,我们也反对将两者完全混同的思想认识。

能够有效再现文档之间历史的有机关联性,并能够通过一定的逻辑形式予以呈现的档案实体分类,是我们确立档案实体有机体,建立科学的档案分类系统的重要保证。基于用户需求导向的档案内容(信息)分类,必须严格遵守逻辑分类要求,发现档案内容之间的“主题关联”,构建反映档案内容(信息)之间主题联系的逻辑分类体系。档案实体的历史逻辑关联是理解和判断档案利用价值、整体使用价值的重要前提。档案实体分类的目的就是通过有效维护和再现这种历史逻辑关联,提升档案资源的品质和可用性;而档案内容(信息)的分类,则可以通过体现用户多样性、动态性需求的文档内容之间“主题逻辑关联”的信息分类体系,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档案分类有两个层次,即认识性分类和管理性分类。档案的认识性分类即档案种类的划分;档案的管理性分类即档案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档案管理实践中,对档案实体和档案的内容信息所进行的分类。档案的实体分类和档案内容信息的分类,不仅含义与所指不同,其作用特点和要求也明显不同。档案实体分类是指针对档案本身即实存或理化意义上的档案所进行的分类,其作用与目的是建立档案存放保管时的秩序与体系。档案内容信息的分类是对档案所记述的内容信息所进行的分类,其作用和目的主要是对档案内容信息进行条理化的加工、处理,为人们对档案内容信息的利用提供尽可能多的途径、角度,为充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实现档案内容信息的价值与作用创造条件。

二、档案实体分类规则

档案实体分类规则的确立,不能片面强调形式逻辑规范的要求,也应充分考虑到档案有机体的历史生长特点,辩证地开展档案实体分类实践,维护每个全宗档案有机体的历史真实面貌。

根据我国的档案实体分类理论的要求,“分类作为一种基本的认识方法和管理方法,必须具有逻辑性,符合基本的逻辑规则”。这些形式逻辑规则包括:严整性规则(子类的外延之和等于母类的外延)、同一性规则(每一次具体的划分只能使用一个分类标准)、排他性规则(同位类之间不能相互交叉、重叠)。这些形式逻辑规则的遵守,对保证档案实体分类体系的整体逻辑联系,确实非常重要。但是,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档案实体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一种历史的、有机的文件体系。每个全宗的档案都不是一种按照严格的“纯逻辑规则”形成的文件体系,其中不免有这样或那样的非逻辑的“产物”,这也是“历史的东西”所具有的一种特征。如果人为强制地加以“拆分”,则会“损伤”全宗内文件有机体的“整体完整性”。所以,不能像对待档案内容(信息)分类那样,要求档案实体分类一定要严格遵守“逻辑性”或“形式逻辑规则”的要求,而应予以客观地对待,并采取相对灵活的分类方法来区分档案文件所属的类别。

例如,某企业的档案实体分类方案中,依据企业的职能活动特征,在“产品管理”类目下设立了“项目开发”和“项目建设”两个二级类目,可以说是符合“形式逻辑规则”严整性要求的,但在“项目建设”的类目下仅设置了“设计管理、材料设备管理、施工管理、统计管理和项目工程验收”等5个三级类目,如果从逻辑上分析,明显确立一个三级类目,即“供应商评估”。但是,这并没有影响该企业档案实体分类的质量,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该企业并没有在职能活动中形成记录和反映“供应商评估”方面的文件。再如,有的组织在编制档案分类方案的过程中,设置了“特种载体档案”类,这与其他一级类目的划分标准(职能分类标准)是不一致的,似乎也违背了“形式逻辑规则”中的“同一性规则”。但是,档案实体分类的目的之一就是“方便档案实体的安全保管”,而不同载体档案的保管条件要求是不同的,所以按载体的特殊保管要求,在分类方案中增加“特种载体类”是没有问题的。此外,在类目名称的选择方面,有时我们所使用的类目名称,如果从“概念的外延”角度来考察会存在“交叉”问题,但又没有办法找到更合适的类目名称表达“词汇”。每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比较好的处置方法就是通过“类目注释”的方式来分别予以说明。所以,形式逻辑规则所要求的“排他性”,在具体实践中,决不可机械地运用,而应充分考虑实际情形,做好相应的变通处理。历史与逻辑即有统一性,同时也不能在两者之间划等号,因为逻辑的东西往往已经抽调了历史的东西中那些“枝节和末梢”了!

三、档案实体分类标准

档案实体分类标准的选择应注意强调其选择和确立的客观性及其对档案实体形成规律与特点的有效表达性,不能因图一时方便而错误地将不具有客观性和稳定性的属性、特征作为档案实体的分类标准选择和确定档案实体的分类标准,必须遵从档案有机体的历史形成规律和主要特点,不可主观地、人为地简单从事,更不能将错误的分类标准选择思想制度化、规范化。

从我国档案实体分类实践的具体历史情况来说,主要存在两种错误的倾向必须坚决予以纠正。其一是不考虑各个立档单位档案有机体的特殊历史形成性,片面地强调构建统一的“档案实体分类体系”;其二是将“价值判断结果一一保管期限”作为组织全宗中“文书档案”实体分类的主要标准来使用和推广。这两种做法均违背了档案实体分类的规律性要求和国际上通行的档案实体分类惯例。分析其症结,主要体现在:

第一,错误地将各个立档单位的档案认定为完全符合逻辑的产物,忽视了各个立档单位档案有机体形成的多样性和特殊性。档案人,尤其是档案管理规范的制订者,务必要清醒地认识到:各个立档单位的档案全宗都是历史的、“自然生长”的文件有机体系,具有各种样态,整理和划分全宗及全宗内的档案实体必须坚持尊重历史的态度和原则,不可想当然地进行。

第二,错误地将仅适用于档案内容(信息)分类的规则和思想,运用到档案实体分类实践中。如前所述,档案内容分类是为了体现档案信息之间的“主题关联”性,所以可以打破全宗界限,按照形式逻辑规则来组织档案资源的信息分类,构建便于用户使用的档案信息逻辑体系;而档案实体分类的目的是为了重现档案文件的历史有机联系性,建立档案有机体。如果在实践中忽略这两者的区别,则会“张冠李戴”,人为地制造档案实体管理的混乱。

第三,错误地把保管期限当成档案实体的“客观属性和特征”,并把它应用于指导各立档单位文书档案实体分类。其实,凡具有基本档案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作为档案实体分类标准使用的“档案属性和特征”必须符合两个基本条件要求:一是客观性要求,二是稳定性要求。“档案保管期限”就是人们对档案保存价值分析、判断结果的标记,它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每个时代的鉴定档案保存价值的标准都具有很大的人为性特征,所以档案的“保管期限特征”并不是一种“客观的、稳定的”特征,它会随着人们的认识能力、鉴定业务水平和社会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基于上述认识,如果有关部门能够及时调整不当的做法,则会及时纠正失误,使档案分类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相反,如果继续把失当的做法和规范要求当成所谓的“制度创新成果”,讳疾忌医,则会给中国档案分类实践造成更大的损失。一种错误的思想理论如果尚停留在认识层面,其对现实档案实体管理活动还不会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但如果将其“制度化、标准化”甚至以一定的“强制力”予以在档案实体分类实践中推广,则无疑会给档案资源的科学管理和档案资源体系的建设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改革的结果不一定都是好的、合理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对各种“改革的产物”进行科学论证,并按照“七分研究三分制定”的要求,审慎地注意改革成果的实践应用。

参考文献:

[1]马林青.基于职能的文件分类研究述评[J].档案学通讯,2011(1).

[2]杜文辉.逻辑划分在社会角色分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作用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9).156-157.

人力资源管理的逻辑体系篇3

中图分类号:TP31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767(2016)01-085-02

作者简介:徐鸣(1982-),女,上海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计算机软件工程。孙德忠(1987-),男,河北唐山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计算机软件工程

国土资源测绘经过多年的应用和发展,已经引入了先进的信息化系统,比如地理信息系统、水下地形测量系统、电子地图制作系统、地图绘编系统、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系统、三维景观图制作系统等,这些系统有力支撑了国土资源测绘信息化管理工作,提高了国土资源测绘效率和准确率,更好地帮助政府机构掌握国土分布、使用情况,制作更加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统,可提高国土资源保护成效和利用率。国土资源测绘管理系统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改进,其基础通信网络也逐渐发展到了光纤通信、4G移动通信时代,带宽已经达到了百兆、千兆速度,系统接入的用户规模也迅速上升,因此策划管理系统需要实现联网工作,实现逻辑业务处理和数据共享等服务功能,以便提高国土资源测绘管理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和共享化。目前,测绘管理系统常用的分布式管理架构包括客户机/服务器(C/S)体系架构和浏览器/服务器(B/S)体系架构两种。基于笔者多年的管理系统架构实践和研究经验,分析了体系架构存在的问题和优缺点,以便能够为开发国土资源测绘管理系统提供参考和帮助。

1通信软件C/S体系架构设计

国土资源测绘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中,C/S体系架构是最早使用的网络共享、分布式系统架构,该架构包括两个关键组成部分,分别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C/S体系架构的通信软件使用时,用户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以便提供与系统交互的界面,客户端能够直接向用户提供强大的网络基础条件支撑,客户端可以为用户提供输入界面,并且可以显示系统逻辑业务处理的结果;服务器端是C/S体系架构模式的通信软件核心组成部分,服务器承载了许多的重要的逻辑业务功能和数据库服务处理功能,可以解析用户输入的逻辑业务请求,操作数据库。目前,由于许多用户使用计算机都配置了强大的硬件资源,可有效处理许多业务,有效帮助服务器解决逻辑业务请求,降低服务器通信系统的带宽占用资源,降低系统的逻辑业务处理开销,因此许多的分布式管理系统都采用C/S体系架构模式。

随着分布式管理应用软件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推广,不同的应用软件需要构建不同的逻辑处理组件,以便满足不同的逻辑业务程序进行功能处理,并且随着C/S体系架构的快速发展,软件开发模式存在极大的可扩展性。另外,随着国土资源测绘管理系统的发展,使用用户越来越多,分布式应用系统越来越多,所有的客户都必须安装客户端,应用程序可以连接到服务器,用户规模迅速增多,导致操作系统使用存在极大的瓶颈,并且客户端应用程序的安装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使用非常不便,因此,需要对C/S体系架构进行有效的改进,提高通信软件的易用性和处理速度,需进一步改进系统的应用普遍性。

2通信软件B/S体系架构设计

国土资源测绘管理系统运行和管理过程中,已经积累了海量的用户资源和数据资源,为提高通信软件的交互性能、处理速度,许多的计算机学者和软件工程师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布式管理系统架构,被称为B/S体系架构,该架构包括三个层次:分布式表示层、业务功能处理层和数据功能处理层。其适应现代互联网的发展需求,用户仅仅需要在浏览器上安装一些插件或使用简单的浏览器就可以登录管理系统,并且向管理系统发出各种通信管理实时数据监控逻辑业务请求,以便能够进行及时的处理,完成互联网监控需求。B/S体系架构可以把分布式管理系统分为三个逻辑独立的层次结构,在系统运行过程中,B/S模式的每一个层次都可以独立的完成相关的逻辑业务处理工作,其可以把相关请求发送到下一个逻辑业务请求处理层次,并且把处理得到的结果返回到上一个层次结构,并且把相关的业务集成在一起,就可以实现用户的请求管理操作。每一个层次的描述如下。

2.1表示层

在基于B/S系统架构的国土资源测绘管理系统中,表示层位于第一层,其与用户能够进行直接接触,可以把用户的逻辑业务请求输入到系统中,表示层将用户的业务请求发送到业务功能处理层,之后再把业务功能处理层和数据功能处理层处理的结果反馈给用户,将信息显示在用户终端上,呈现与用户,供其进行浏览。表示层是处于用户端的,使用方能利用其IE浏览页面来发送请求,而且能够接受到处理的结果。

2.2业务功能处理层

业务功能处理层位于Web服务器上,其主要功能是接收表示层所传送来的应用请求进行处理,并在业务逻辑的处理过程中,可以实时的检测到用户的逻辑业务请求,发现国土资源测绘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逻辑业务处理功能,实现国土资源测绘管理系统的数据处理,比如可以解析出来系统相关的SQL处理语言,并且对系统的程序进行操作,反馈给表示层,并把请求处理的结果返回到客户端表示层。

2.3数据功能处理层

数据库功能处理层位于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在B/S架构里,数据功能处理层主要是对逻辑层传送来的应用数据请求进行处理,数据库的操作引擎实现了此层数据处理的过程,具备庞大的数据操作的性能,可以对数据库进行查询、更新等操作,并且把数据操作的结果返回于系统逻辑层,进而返回给客户端的表示层,把操作的结果提供给用户浏览。基于B/S系统架构的国土资源测绘管理系统登录方便,运行维护简单,易于推广。

3结语

国土资源测绘管理系统架构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改进,基于C/S架构的软件需要安装客户端,运行与升级维护比较复杂,已经逐渐不再使用。基于B/S体系的通信软件可以在服务器端实现所有的业务处理和数据操作功能,用户客户端仅仅需要一个浏览器即可,不需要安装任何的客户端程序,在国土资源测绘管理系统工作过程中,用户浏览器只需要进行逻辑业务请求服务,把所有的工作都将集中在系统服务器完成。随着云计算、移动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测绘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得到极大提升,需要开发更加先进的系统架构,比如混合体系架构、云计算服务架构等,提升系统的处理性能,便于推广。

参考文献

[1]屠艮,宁波.省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国土资源信息化,2013,4(4):100-106.

[2]陈典斌,韩东霏,曲桂英,等.基于C/S模式多层结构的在线岗位训练考试系统设计与Delphi/Access实现[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4(24):41-43.

[3]刘赟,王永贵.C/S模式并行计算架构设计及其实现方法[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3,7(7):889-893.

[4]曹利钢,冯浩,于盛睿.基于B/S结构陶瓷窑炉远程监测系统软件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5,18(12):2894-2897.

人力资源管理的逻辑体系篇4

一、目前学术界的主要观点财务理论研究的起点问题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从20世纪60年代我国理论界开始财务理论研究以来,形成了多种起点理论,大体上有以下六种,现作简要的介绍。

1.本质起点论。长期以来,我国财务管理的理论研究是以“财务的本质”为起点的。湖南财经学院财务学课题组(1991)认为“财务质的规定性决定了财务的独立性,财务的种种独特形态,乃是奠定财务独立存在的客观基础”。

2.环境起点论。王化成(2000)认为:“从20世纪财务管理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内容、财务管理方法的变化,都是理财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即有什么样的理财环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理财模式,也就会产生相应的财务理论结构。”其要点是,根据环境的需要确定当时财务管理的目标,从而确定出这一历史发展阶段的财务理论体系。

3.假设起点论。陆建桥(1995)首先提出:“任何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以假设为逻辑起点的,然而在财务学中却忽略了这一点,假设对任何学科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为本学科的理论和实务提供了出发点和奠定了基础。”他还借鉴会计假设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财务假设作为财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4.产权起点论。王仲兵(1994)提出:“产权作为一切经济制度的基石,对企业的经济行为起约束作用,财务管理作为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必然受到产权结构的制约。不同的产权结构形成不同的财务管理模式,可以说,产权结构决定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因此,研究财务管理应从产权结构着手。”

5.目标起点论。王化成(1994)提出:“任何管理都是有目的的行为,财务管理也不例外,只有确定合理的目标,才能实现高效的管理。我认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应以财务管理的目标为出发点。”

6.本金起点论。该观点是郭复初教授提出的,他认为本金是指为进行商品生产和流通活动而垫支的货币性资金,具有流动性与增值性等特点,是财务理论的基本细胞。 “本金”作为财务资金从货币形态经过运用、耗费、收入、分配几个阶段,又回到原来的货币资金形态,是财务运用理论的主要领域。同时,财务基础理论也蕴含着 “本金”这一概念,如财务本质的主流观点是资金运动,确切地说,就是本金运动。因此,财务应用理论与财务基础理论无不与本金的运动联系在一起,现代财务理论的研究,应从分析本金及其运动规律开始。

二、重构逻辑起点应思考的问题

1.逻辑起点应具备的质量特征。

第一,它应该是对财务管理实践的一般规律的理性认识,能够折射出其内在的本质,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最一般、最简单的基本内容或理论要素,能成为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或基点,能从它开始,通过逻辑推演、层层递进,再现其他理论要素内涵,从而构建首尾一贯、逻辑严密的财务理论体系。

第二,它应该是一个内容丰富、能表现出财务学这一特殊领域的概念。逻辑起点作为财务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必然是一个在逻辑上起铺垫作用的综合概念,它可以明确界定财务学科范围并与其他学科区分开来,是一个独立的财务范畴,有着自己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它和财务理论体系之间应当是直接的、紧密的从属关系。

第三,它在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能起到统领的作用,即它不仅仅是构建财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还必须对其他理论要素的建设和发展以及相互协调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财务理论体系的各组成部分有着严密的相关性,逻辑起点应能够促使理论体系各个局部的研究相互协调,形成高度紧密的内在逻辑性;另一方面,能够通过把握逻辑起点从而把握整个财务理论体系。

第四,它必须能联系财务系统和财务环境。财务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系统,与财务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受到外部环境的深刻影响。以资本市场为例,企业不仅要从资本市场上获取信息和资本,还要在资本市场上为其多余的资本寻找合适的投资渠道。因此,财务系统不仅要立足于财务主体,还要立足于财务环境,逻辑起点必须成为财务系统和财务环境之间的桥梁。

第五,它必须能联系财务理论与财务实践。一方面,财务理论源于财务实践。现代财务理论研究不仅注重规范性研究,更注重实证性研究,从而使现代财务理论更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比如西方有效市场假说、资本结构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期权定价理论都是市场实证研究的结果,而不是主观臆造的产物。另一方面,财务理论必须回到财务实践中去,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和修正,改造和发展财务实践。所以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不仅要使财务领域起到出发点和统领的作用,还应该是联系财务理论与财务实践的纽带。

2.目前几种起点论的逻辑关系与层次性。

首先,财务环境是整个财务系统作用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无论是财务本质还是财务目标都将统一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基础理论和运用理论都将受到外部环境的深刻影响。但环境只是财务系统的外因,而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若无事物内因所蕴含的基本矛盾,任何环境都不能产生财务行为。因此,环境只是财务系统的研究背景。产权结构是企业的一种制度安排,归属于财务内环境的范畴,只是财务管理的一个侧面。财务假设是财务人员对未经确切认识或无法正面论证的经济事务和财务现象,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趋势做出的合乎事理的断定,是对财务环境的抽象和限定。因此,财务环境和财务假设共同作为财务系统的外部影响因素。

其次,财务本质是财务管理实践的一般规定性的范畴,由财务理论本身的基本矛盾构成,规定了财务基本理论的性能和发展方向,是财务基本理论的本源点。同时,财务本质本身是随财务内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表现为概念的历史性和对本质揭示由浅入深的层次性。本金和资金实质上也是财务的本质问题。这两个概念都可作为财务基本理论系统这一复杂机体的细胞,有利于从小到大层层展开,从而构建完整的财务基本理论体系。但其共同的缺陷是都属于纯粹理论的范畴,难以解决财务理论和财务实践的接口问题。

再次,财务目标是财务系统期望达到的预期目的或境界,是财务运行系统的出发点和归宿,决定着整个财务实践活动的发展方向和方式,因而是财务运用理论的本源点。财务目标必须反映外部环境和财务活动的内在本质属性,并根据财务外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变化。从物质资本占主导地位的工业经济时代到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知识经济时代,学术界普遍认为财务目标经历了由股东财富最大化到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变化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以上各概念相互关系可用下图来表示:

三、构建新的逻辑起点-双逻辑起点论

通过以述分析,笔者认为,较为理想的财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是:以资本为财务基础理论的逻辑起点,以财务目标为财务运用理论的逻辑起点,两者相互联系统一在同一财务环境下。现作如下简要分析:

1.资本作为财务基础理论的逻辑起点,不仅包含了本质起点论和本金起点论的合理内核,而且有利于揭示财务管理的基本矛盾,全面概括财务学科的范畴。资本是指能够增值的财产,不仅包括所有者资本、债务资本,而且包括了人力资本。增值是资本的本质要求,也是资本不同于其他社会财产的本质区别,是财务最基本的职能和本质特征,也是财务管理的方向。资本运行是财务运行的中心内容,资本运行过程中体现的货币经济关系-财务关系是财务的本质基础。资本的投入与收益是财务最一般、最抽象的特殊矛盾,是财务理论结构中一切其他矛盾的萌芽。同时,资本包括了本金和基金,最完整地概括了财务学科的范畴。以资本为起点,能够推演出最完整的财务基础理论体系。

2.财务目标作为财务运用理论的逻辑起点,不仅能满足逻辑起点的内在要求,而且能紧密地联系财务系统、环境、财务理论与实践。财务目标通过财务系统运行的预期目的表现出来,所以人们往往认为其属于主观性的范畴。其实不然,因为人们主观选择而制定出来的财务目标,它能够驱动财务系统的运行,必定反映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财务活动内在的本质属性,也就是说,必定反映财务活动过程中的内在的必然联系-财务活动内在的规律性。所以,财务有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特性。财务目标受到财务外环境的影响,其本身是客观的,是财务系统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要素。财务目标的确立,使资本成本、净现值、资本结构等基本财务范畴一并归拢到财务目标的约束下,将财务运用理论与财务实践较好地结合起来。因此,财务目标作为整个财务系统运行的导向,能够成为财务运用理论的最高层次和逻辑起点。

3.资本与财务目标统一在同一财务环境中,紧密联系、相互协调,共同构成完整的财务理论体系。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背景构建财务系统理论,必须围绕促进市场经济的创立、发育和发展这一中心、立足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来展开。资本概念是构成市场经济财务基础理论的中心内容,资本运行及其反映的财务关系已渗透到现代市场经济财务主体的各个方面。同时,现代财务目标是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换句话说,就是资本投入最少,收益最大,也落脚于资本上。因此,资本与财务目标紧密相关于人类的社会生产实践过程中,基础理论与运用理论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共同构成完整的财务理论体系,服务于现代管理理论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的逻辑体系篇5

关键词:企业 财务报表 内在逻辑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三张报表构成企业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利润表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的现金流情况。三张报表既有各自的重点,又有着内在逻辑。对企业财务报表内在逻辑的掌握与分析,将有利于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有利于外部报表使用者准确分析企业情况,进而作出正确决策。

一、掌握企业财务报表内在逻辑的必要性

(一)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必然选择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监督。财务报表作为会计的主要产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看,最初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进而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再到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分别反映为利润表的利润总额、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总额、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总额。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经营目标的体现,从目标的演进不难看出,不同财务报表反映了企业经营目标实现情况。由于企业财务报表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使得财务报表既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数据反映,又是企业衡量管理水平的关键依据。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财务管理是重要抓手,理解财务报表之间的内在逻辑,有助于企业管理者综合掌握企业的投资、筹资、资产、销售、采购等经济活动情况,帮助企业管理者准确分析企业短板及主要原因,有的放矢采取措施,促进企业管理的持续加强,提升经营绩效。

(二)外部相关方准确分析企业的必然选择

企业作为法人,在经济社会中,面对着上游供应商、下游消费者、投资者、债权人、会计师事务所、政府监管部门等等外部相关方。企业财务报表是外部相关方了解企业的主要途径。通过财务报表准确分析企业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是外部相关方迫切需要提升的能力。掌握企业财务报表的内在逻辑,可以帮助企业外部相关方高效分析企业相关方面的实际情况。如对于债权人而言,可以通过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内在逻辑,分析企业对债权人利息的保障情况,进而准确评估企业偿债风险。又如对于投资者而言,可以通过资产负债表的内在逻辑,分析企业营运资金情况,进而掌握企业主营业务在市场的竞争地位,以作出正确决策。因此,掌握企业财务报表的内在逻辑,是企业外部相关方准确分析企业的必然选择。

二、企业财务报表内在逻辑分析主要问题

(一)偏重于分析单一报表

企业财务报表的内在逻辑既反映在单一报表内部不同项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又反映在不同报表间的相互作用。由于企业财务报表各有侧重,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利润表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的现金流情况。企业中,往往存在将企业财务报表割裂看待,仅关注于其中某一张报表,而忽略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使得对于企业情况的了解,仅停留在局部,而难以见全貌。

(二)偏重于分析财务指标

财务分析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财务指标计算与分析。财务指标可以反映企业的基本情况。在财务管理中,通过财务指标分析,可以了解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等四大能力情况,对企业情况有基本了解。企业中,往往存在单纯依靠财务指标判断企业某方面情况,甚至将财务指标的计算分析当作对企业财务报表内在逻辑的掌握,从而忽略了财务报表真实的内在联系。这样可能造成企业难以均衡对待财务指标,仅依据主观偏重于某方面企业能力的判断,从而造成决策失误,造成损失。

三、企业财务报表内在逻辑建立与循环

(一)建立内在逻辑分析起点

对于企业财务报表内在逻辑的分析起点,理论界存在不同的认识。有的认为资产负债表是企业成立之初即存在的,应为起点;有的认为利润表的未分配利润是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的未分配利润的数据来源,应为起点。笔者认为,企业的本源目标是以原始的资金投入,换来更多的资金流入。从这个角度看,财务报表的内在逻辑起点应为现金流量表的投资活动。也即,投资者创办企业之初,以自有资金为基础,通过市场调研等信息收集分析等,做出决策,进而成立企业,融入债务资金,实施企业经营,以达到获得更多资金的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的逻辑体系篇6

其实,虽然“设计管理”早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新的概念和学科,成为企业提高效率、开发设计新品的一件利器,但是,当这个词汇颠倒一下重点,变成“管理设计”的时候,却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企业的发展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在企业尚小时,企业的管理大都是见招拆招、被动应付,甚至可以说,企业的管理者都是在等待一些问题出现,然后处理掉。然而,这种缺乏预见和规划、缺乏管理设计的管理方式造成的后果就是,企业无法积累管理资源,在人才的配置上比较生涩,企业的战略行为没有延续性,没有目标设定,最终企业在发展方向上出现偏差,无法达到一种均衡的发展状态。

如果用管理能力区分企业的成熟度,那么,那些采用摇摆式随机管理的企业无疑是不成熟的。

讲个小故事。当年在南京大学读书时,我所在的经济系与地质系常常举行拔河比赛。地质系的同学常常到野外考察,个个人高马大,但是到拔河比赛时,却每每拔不过我们。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而仔细探究起来,是因为他们每个人都很有力,但是用力的方向却不一致。作为一项团体运动,每个成员用力的方向不一致,不仅不能形成合力,反而互相干扰。再者,他们用力的时间点也不对,分解开来,就是在一个个的时间点上以少对多。如此,焉能不败?而我们经济系拔河有个小诀窍,一头一尾两个人是我们最看重的,他们的任务并不是发最大的力,而是确保整个团队朝着一致的方向用力,而且是在同一个时间点上同时发力。

这个小故事更像是一个管理学寓言。企业的运作无外乎人财物、销。要厘清企业的目标、方向、时间点、资源的排列方式,而管理设计就是着眼于此,让企业的资源得到合理运用,让企业不同的部门形成合力。所以,管理设计是从企业的战略乃至使命开始,以一种倒推的方式逐步落实到具体需要什么样的通道,需要什么样的商业模式,需要什么样的管理方法进行配套。

现在大部分企业管理者往往更重视产品、业务设计,而忽视管理设计。实际上,管理者忽视的恰恰是运营中至关重要的理念和逻辑。

一个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采用的是不同的逻辑。这一点在以前的专栏文章中我已经以苏宁为例做了阐述。比如,在初创阶段,企业的经营讲究情感逻辑,但迟早这种情感都会受到利益冲击,而不得不转向利益逻辑。直到有一天这种利益关系变得复杂了,企业的发展逻辑就进入第三个阶段的规则逻辑,乃至企业与社会鱼水不分时的道德逻辑。

实际上,这些运营逻辑并不能分出好坏,只能说具有情景的适应性,在一定的阶段起主导作用,但是如果没有这些逻辑或者说逻辑使用错位,企业的发展定然堪忧。

管理设计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潜在运作逻辑的描述和构想,就是通过归纳企业运作中的诸多问题,找到规律,使之成为一种管理模式的实现方法。

如果企业的运营完全是个性化的,是不可预知的,当然就不可能有管理设计。实际上,企业之间不仅有很多共性,而且会表现出阶段性的共性。这样,企业的共性就成为管理设计的基础。在一定工具的帮助下,比如现在企业普遍采用的ERP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管理设计的构想可以让企业更好地运作。

人力资源管理的逻辑体系篇7

关键词:知识经济;企业管理;企业制度结构;公司治理

中图分类号:F23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01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知识资源发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潜力。知识经济不仅影响和改变着我们学习和生活的方式,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影响着企业经营的成败。企业作为市场的基本要素,为了适应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必须要从内部做出根本性的调整,才能够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取得竞争的胜利。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是工业经济时代的巨大飞跃,在工业经济时代中诞生和成长起来的现代企业,必须要对知识经济有全面的了解,才能够找到科学的应对方法,客观的解释企业制度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一、知识经济及其特征分析

知识经济时代的提出,在上世纪90年代,国际联合贸易明确提出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概念,从此知识经济便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各国专家学者对知识经济的概念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对多方研究理论的深入分析,知识经济应该概括为:以知识为基础,以智力资源作为生产的第一要素,通过知识和智力实现对自然界资源的合理运用和配置,以此促进其潜能的充分发挥。

与传统的农业俄经济和工业经济相比,知识经济具有自身显著的特征,在不同的研究文献中对知识经济的特征总结有着不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0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基本观点:他们认为知识经济的发展以科学技术作为根本的基础,而信息和技术应当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并且处于中心的位置,通过优质的服务,为现代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在《知识经济问题研究》中,对于知识经济的特征进行了如下的描述:知识经济时代下,经济结构逐渐趋向高级化,知识作为一项基本的企业资产体现出无形化的特征,知识的存储与运用也更加量化,通过科学和技术的运用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不同研究成果的分析,笔者认为,知识经济作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生产要素,其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其以信息化经济为主要的特点,利用知识和智力实现一种创新型的经济形势,并且为现代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因此,从某种以上说,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对于现代企业而言,知识在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企业对于知识的作用和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来源于企业的知识资产,而不是物质资产。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知识在社会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也日渐增强,人员的素质和技能逐渐成为了知识经济发展的根本影响因素,知识产权也成为了最重要的产权形式。总之,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企业以往的竞争环境,对企业内部管理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考验,这对于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果必然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现有的企业制度必须要进行不断的调整,才能够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

二、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企业制度结构与公司治理

知识经济的产生,对全球市场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我国企业带来了更多机遇的同时,也使得我国企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竞争形势,如何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更多的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并且取得胜利,是当前国内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而知识经济背景下,我国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方面产生的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知识经济对企业制度的影响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制度结构由以往的资本逻辑型逐渐向着知识逻辑型转变,知识资源正在成为企业中最具影响力的资源结构,而企业内部的权利关系,也逐渐向着知识拥有者或者是知识管理者的方向转变。知识背景下,企业的权利、利益的分配逐渐由知识的拥有者所控制,而且知识资本也逐渐成为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变的基本特征。在这一特征影响下,企业制度也由以往的单一结构逐渐转变为综合逻辑结构。总的来说,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知识资本的重要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所重视,其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果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物质资本对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影响会逐渐下降,但是其在企业中的作用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无论是具有专业操作知识的劳动参与者,还是具有协调管理能力的知识参与者,在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

2.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在现代企业经营中,对于股东的管理逐渐成为公司治理中受到重视的因素,而这一思考方式与企业剩余产品中的相关思想具有一致性。关于公司治理理论的相关研究中,关于单边治理结构和多变治理机构的理论被更加深入的研究。单边治理结构指的是企业只有一种类型的生产要素对企业具有剩余控制权,而其他的生产要素则只能在该管理者的控制下参与生产和利益分配,比如合伙制企业、带股份制企业等。多边企业治理结构则是由多种要素共同实施对企业的剩余控制,管理者的重要性也就越来越重要,因此很多股东和集团共同支配企业剩余控制权的现象存在于当前很多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其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企业管理者与员工共同实行剩余控制权。内部治理结构对企业内部决策过程和各要素参与企业管理的方式方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3.企业制度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通过对知识经济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企业制度是从理论上对不同时期企业的资本参与者和知识参与者分别作为企业不同关系主体的情况进行体现,由于在理论主体上的数量不平均,因此只能依靠代表对经营管理能力和知识进行权力的行使。在实际的企业管理工作中,理论体系在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无法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反而被其他的运行主体所取代。在这种情况下,公司治理便通过对权利权益理论主体的明确,充分发挥企业制度的主体作用,并且有效的协调企业运行过程中实际主体与理论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公司治理包括以下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方面是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其主要是对其企业的理论主体和实际主体进行分别和确定,并且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主体权利分配问题进行明确,也就是说,对委托人和人之间的配置问题进行明确。另一方面则是公司治理体制的问题,在明确理论主体和实际主体的地位以及权利之后,则要在运行机制方面确定如何选择实际主体或者是人机制,如何将该主体运用到企业实际的经营管理活动中。

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也提出了不同的逻辑关系下的企业制度,这对于企业制度来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便产生了资本逻辑型的公司治理结构、劳动逻辑型的司治理结构、知识逻辑型的公司治理结构、综合逻辑型的公司治理结构。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制度的发展趋势是,企业制度结构正从“资本逻辑”的企业制度转向“知识逻辑”的企业制度:最终的趋势是企业制度从“单一逻辑”转向“综合逻辑”。因此公司治理结构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即由“资本逻辑型”的公司治理结构向“知识逻辑型”的公司治理结构转变。最终由“单一的逻辑型”治理结构向“综合逻辑型”的公司治理结构转变。

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我国企业制度结构也不断趋于完善,企业制度结构正是影响企业内部各个逻辑主体之间关系的重要因素。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我国国内市场的竞争环境和企业环境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依靠的资源类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适应不断发展的新的市场环境,也是目前大多数企业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正是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企业的制度结构和公司治理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对于促进我国企业制度结构和公司治理模式不断发展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剧杰,陈效林.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制度结构与公司治理关系探讨[J].现代管理科学,2011(01).

[2]马力.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公司治理危机启示[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05).

[3]刘峰.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企业制度结构与公司治理[J].现代管理科学,2010(04).

[4]魏明.制度环境、制度结构、制度安排与公司治理的演进[J].湖北社会科学,2011(06).

[5]周灵峰,董芬,安文斌.公司治理中的趋同与存续的影响因素——基于全球化背景的考量[J].知识经济,2010(21).

[6]冯根福,赵健.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新分析——兼评国内外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的新进展[J].中国工业经济,2002(11).

人力资源管理的逻辑体系篇8

关键词:多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朱卫未(1979-),男,江苏滨海人,南京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叶美兰(1966-),女,江苏泰兴人,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教授。(江苏?南京?21004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省教育厅省属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0SJB630050)、2010年南京邮电大学教改重点项目(项目编号:JG00110JX28,JG00110JX27)、2011年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教改重点项目(项目编号:TD01111JG0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2-0094-02

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各大高校更加重视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用实践造就人才,积极营造良好环境,构建创新载体和平台,是各大高校任重而道远的使命。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越来越多地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然而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的同时又存在对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争夺的关系,如何将两者有效结合近年来已逐渐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的一大主题。

目前针对高校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研究,虽然已经意识到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联系,但在整体教学体系的安排中,两者仍然是孤立进行的,并没有将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两个部分进行协调考虑,忽视了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是一个系统的战略整体,从而无法从实质上将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本文运用多项目管理视角,将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视为并行进行的两个项目,对教学体系的协调布局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多项目管理的理论综述

笔者认为所谓“多项目管理”,是指管理者针对组织中相互关联或者非关联的多个项目同时进行管理,它是随着项目管理方法在企业等组织中的广泛应用而逐步形成的一种管理模式。具体而言,这些项目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资源共享性、进度相关性、目标关联性,多项目管理就是同时对多个项目的选择、计划、控制、执行等各项工作进行协调管理,以使综合执行效果达到最优的项目管理方法。

目前虽然很多学者选择了多种研究方法从各自的角度来分析多项目管理的应用,这些研究均基于企业战略角度解决多个项目之间的资源协调和融合问题,通过协调各项目的进度计划和资源配置,最终实现企业的效益最大化。多项目管理起源于“多任务管理”,根据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在资源使用、逻辑序列、共享关系等方面与多任务管理的相似性,其管理思想和应用方法同样可以应用于非盈利性的教学活动管理中,运用多项目管理中的关键链法、进度管理法等可以对现有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优化。

二、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矛盾

目前,高等教育的各个学科专业基本都建立了包括课内实践、课外科技活动、创新训练计划等已成体系并具备一定规模的实践教学体系,但是在实践教学活动和传统课程教学活动中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冲突。从教学设计和规划角度来看,实践教学与课程教学形成了对教学资源和学生可支配时间资源的争夺,另外,由于这两者既并行又交错,从逻辑内容与认知结构角度容易造成错位和失调。从学生接受知识的角度来看,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对课外实践活动的遴选依旧显得盲目,有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涯缺乏规划,存在“跟着学校的指导走”、得过且过的错误思想,难以及时地从高中课堂教学的模式下转化到高校自主学习的环境中;另外,教学体系设计设置存在不足,课外科技活动具有大致时间段上的重复性和短期内的突发性,导致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习强度和效率上无法保持均衡。

以南京邮电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专业的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例,分析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在时间安排和逻辑内容上可能存在的问题。

1.时间安排存在冲突

我校经济学专业课程安排时间上存在冲突。该专业大二课程时间安排较平均,但大三课程时间安排波动幅度较大,课程安排集中在第一学期前10周,而针对经济与管理学院大三学生设计的科技活动也同样集中在这段时间内。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在时间上产生了冲突,学生难免会顾此失彼。另外,分析该专业实践活动安排,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适合大二学生参加的实践活动较少,而课外实践活动多倾向于大三学生;第二,大二学生可参加的实践活动相对零散,而针对大三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多数比较集中,具有时间段上的重复性和短时间内的突发性等特征。这样,往往会使得处于心理和学习转型期的大二学生错失在大学期间最有时间和精力投入的阶段,但是也有可能当时学生的理论知识积累尚少,影响了实践活动的效果。

2.逻辑结构不合理

分析课程教学逻辑结构与课外实践活动所需知识积累的逻辑关系,发现某些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存在逻辑上的矛盾,实践教学活动在相关课程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时已经开始,课程知识无法得到有效运用,从而有悖于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初衷。

人力资源管理的逻辑体系篇9

关键词:财务会计理论;逻辑起点

一、引言

自1957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詹宁斯明确提出会计理论体系研究以来,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就成为了关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了不同的财务会计起点理论。从逻辑结构上讲,构建科学的财务理论体系结构,首先要确定逻辑起点。逻辑起点应是财务理论中最简单、最普遍、最基本的范畴。要想了解中国的财务会计理论体系,就先要了解中国财务会计体系的逻辑起点。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进一步地了解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构成要素(或层次),掌握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最终将有利于中国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本文运用了比较的分析方法,从会计理论体系历史回顾出发,总结了目前存在的财务会计理论体系不同的起点理论,并分析了其各自的由来及优缺点。最后考虑到中国目前的现状,进一步探索了改善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相关措施。

二、国外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研究的历史回顾

回顾20世纪各国会计研究史,我们可以把关于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的讨论大致分成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前,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的认识处于模糊状态。

第二阶段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以会计假设作为会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时期。著名会计学家W.A.佩顿早在1922年在《会计理论》中最先提出会计假设的概念,但是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会计假设的研究才在美国获得很大的进展。这时,美国广泛展开了以会计假设作为逻辑起点的会计理论研究。到l962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会长鲍威尔提出一项新的会计理论研究计划,提出“会计假设-基本原则-具体准则或指南”结构。在此结构中,会计理论体系的起点是会计假设,因此,我们称之为会计假设起点理论。

第三个阶段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到现在,是以会计目标为现代会计理论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软件系统在会计上的广泛应用,信息科学、系统科学等迅速向会计学科领域渗透,人们逐渐认识到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同时,由于以会计假设为出发点构建现代会计理论体系,推导会计原则的设想遭到社会强烈反对。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美国学术界和实务界开始以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以增强会计准则客观性、逻辑性和科学性的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会计学家和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纷纷研究会计目标,对以会计目标为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达成共识。所以,以会计目标为建立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起点,目前是西方流行的观点。

三、中国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会计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这些成果中相当一部分是在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环境中取得的,大部分是研究会计基本理论问题,而对会计应用理论问题研究较少。在中国,长期以来一直采用的是“会计属性、本质、职能、对象-会计制度-会计方法、程序”的体系。这就是一般所称的会计对象起点理论。当然,这一理论体系的研究与当时中国特殊的社会经济环境有关,是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体系。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会计目标起点论传入中国,中国会计学者在研究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时大都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作为参照,会计目标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研究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但是到目前为止,人们在会计理论体系逻辑起点这一问题上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对于目前中国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起点理论还处于不断的争论之中,因此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逻辑起点理论还需要不断的探索。

四、财务会计理论体系逻辑起点述评

关于财务会计理论体系逻辑起点,不同学派之间进行了激烈的交锋,形成了以下几种理论。

(一)会计本质起点论

会计本质起点论受到了会计本质属性和会计本质的讨论的极大影响,认为会计本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根本属性,会计概念就是对会计本质属性的概括而形成的一种认识。因此必须以会计本质为逻辑起点来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但是会计本质是关于会计属性的抽象范畴,不能及时反映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因此,它也是滞后于会计实践的,不能很好地指导会计实践,对会计实践只能起间接的指导作用,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直接有效的统一。当前,中国会计研究已逐步放弃了以会计本质作为起点。

(二)会计假设起点论

会计假设是会计人员为了进行会计实践而对会计环境中的某些事物和现象所做的合理推断。会计假设来源于会计环境并随着会计环境而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联系会计实践与会计理论,它具有稳定性,如果缺少了会计假设,会计实务就不能顺利进行。但是会计假设是一个简单的抽象理论范畴,并不能对所有要素理论范畴进行严密地推理。即以会计假设作为逻辑起点会引起准则制定的随意性,达不到理论框架发挥的作用。

(三)会计对象起点论

会计对象是会计的客体,是会计反映和控制的内容,它具有联系会计理论和会计环境的特征。但是会计对象是抽象的,无法在实务上给予具体的反映,对其具体化就形成了要素。而要素受制于目标,不同的会计目标会产生不同的会计要素。它具有不稳定性,如以此为起点,其结果是会使信息不能准确的反映会计目标,从而使会计准则理论框架失去存在的意义。

(四)会计环境起点论

所谓会计环境是指与会计产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决定着会计思想、会计组织、会计法制、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会计工作水平,以及与会计密切相关的审计、财务的客观历史条件及其特殊情况等。该理论持有者认为,环境决定一切,会计环境始终影响和支配着会计的发展历史,决定了会计目标、会计对象、会计职能、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但是他们忽视了会计环境是多因素的集合,它对会计理论体系有影响,但不是最本源的。而且它是一个典型的易变范畴,只能是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一个背景。

(五)会计目标起点论

会计目标是会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会计目标起点论认为,作为一个系统,会计应首先明确目标,同时,会计准则只有以一致的目标为基础,才能有效和有用。现在对中国最有影响的就是目标决定论。但是,中国的会计目标可以说是“经济效益系统理论体系”而西方的会计目标可以说是“信息系统理论体系”,两者显然不同。考虑到目前的改革开放和国家经济一体化格局,仅以会计目标作为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显然是不合适的。

五、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改进

(一)合理的选择逻辑起点

一个合理的逻辑起点应该具有以下4个方面的特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稳定性与适应性的统一。笔者认为目前应该以会计对象和会计目标结合作为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因为他们两者的结合真正地做到了以上4方面的统一。在以此为逻辑起点上,我们也应该兼顾考虑到会计环境对会计目标的影响。

1、具有作为逻辑起点的稳定性,不会出现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引起概念结构的大的变化,这有效地解决了会计假设、会计目标缺乏普遍性的问题,不会因为会计假设的松动而引起会计框架的变化。另外,会计目标又具有特殊性,在不同的时期,具体的目标会做相应的调整,体现时代的特征。

2、会计的目标是人们在客观的经济条件下,对于具体环境得出的认识,认识是有限的。随着客观对象的发展不断地得到发展,展示了概念框架的进步性,更好地指导具体会计实务,这很好地克服了会计本质主观与客观暂时的分离状态。

3、“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是会计实践不断要达到的目标,“是会计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会计系统内部的一切机制,如会计运行机制、会计协调机制、会计信息反馈机制等,围绕着会计目标而发挥作用,通过优化会计行为来实现会计目标”,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会计对象实践性不强和会计本质会计对会计实践指导实效性不强的问题。

(二)完善财务会计理论体系内容

现代经济是是兼顾生态、社会、经济3大效益的数量和质量均衡的发展,而非片面的经济增长,这就要求生态环境、人类资源环境等信息作为“内生变量”纳入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系统,与之相适应。

1、会计目标方面。现代会计目标应定位于经济目标、生态目标和社会目标的有机统一、相互促进、协调互动。在会计信息内容上,不仅要包括传统财务信息,还要包括生态环境资源信息和人力资源信息。该信息对于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经济发展效率、生态安全与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社会公平与发展等情况是不可或缺的。在会计目标层次上,其基本目标是以经济效益为基础,实现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的持续协调发展。作为基本目标的执行目标――具体目标,则要求充分的披露企业相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责任的具体会计信息,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互协调。

2、会计假设方面。将企业视为“社会生态经济人”,是谋求经济、生态与社会3大利益协调发展的理性主体。现代会计理论应当研究这一新的会计假设,构建与变化了的会计环境、会计目标和会计对象相适应的会计假设体系,在传统会计4大假设的基础上引入有关环境资源、人力资源的假设等,以科学核算来监督生态环境与人力资源。主要有多层次假设;环境可持续利用假设;多种货币计量假设;弹性分析假设。

3、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素方面。这就要求拓展会计对象的外延,使资金运动的纵向链条不仅包括开端取得的自然环境资源,还应包括末端排放的废气、污水进行处理的生态环境保护;而横向的链条还应包括人造资源、环境资源与人力资源,同时其内涵也应创新。在要素方面,可分为经济类要素、环境类要素和人类资源要素。

4、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方面。货币计量和非货币计量相结合的方法,向传统会计信息使用者、人力资源会计信息使用者和环境会计使用者提供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企业应当站在全局角度思考,体现公平性原则,对其损

坏的生态环境与使用的人力资源给予合理补偿。

六、结论

本文分析了财务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并针对中国现在的情况提出了建议,力求对构建中国现代财务会计理论体系有促进作用。但是构建会计理论体系并不等于真正建立起一个科学的会计理论体系。理论体系的构建只是在一定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未来会计理论研究所做的一种规划。理论体系建立后,应重点对具体的内容展开较系统的研究。当前,应在重新审视过去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进行结构性理论和规范性理论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映照,陈妮娜.于会计理论体系逻辑起点问题的研究[J].财会通讯,2005(8).

2、沈红波.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J].中国总会计师月刊,2005(4).

3、陈煦江.环境会计核算模式与核算实务管见[J].财会通讯,2004(6).

4、吴联生.会计研究起点理论述评[J].会计研究,1998(10).

人力资源管理的逻辑体系篇10

1.1医学科技计划绩效评估框架的构建原则

1.1.1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要求绩效评估框架与评估对象的战略目标、绩效评估的目的一致。首先,与被评估对象的战略目标的一致性。绩效评估的目的就是引导、帮助被评估对象实现其战略目标以及检验其战略目标实现的程度。因此,构建评估框架应根据医学科技计划的战略目标来设定和选择绩效评估议题。其次,与绩效评估目的的一致性。目的不同,绩效评估的侧重点也应有所区别。

1.1.2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对医学科技计划绩效评估框架的构建做出两个方面规定。一是评估框架要有针对性,一方面必须反映医学科技计划绩效的共同属性,另一方面又要突出政府关注的绩效重点。二是评估框架要合理。根据需要与可能设定议题或指标,使评估框架建立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上,必须立足于主、客观条件,既要考虑到评估议题或指标本身的可评估性,又要考虑到评估过程中证据的可收集性。

1.1.3整体性原则首先,整体性原则要求评估框架的设计要体现全过程管理的思想,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医学科技计划绩效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其次,绩效评估框架要有针对性,反映科技计划整个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再次,评估框架要体现管理要求,即体现关键环节做的很好或很差的标准。最后各个评估议题或指标要相互独立,不能重叠。

1.2科技计划评估的主要模型

目前在科技计划评估领域最常用的模型是“逻辑模型(Logicmodel)”,而在医学研究领域最常使用的成效评估模型是“回报模型(paybackmodel)”,因此,本文主要对这两个模型做简要的介绍。

1.2.1逻辑模型逻辑模型最早起源于私立部门的全面质量管理评价,之后被广泛应用于公共部门、政府部门和非营利组织,在绩效评估研究领域,常被国际组织作为一种计划/项目设计、执行和考核评估的工具来使用。逻辑模型勾勒出计划整个实施过程中各环节的因果关系,从中找出影响计划绩效的关键环节,既可以帮助评估科技计划绩效,也适用于对科技计划绩效进行分析并实施改进。作为一种概念化论证项目的方法,逻辑模型通过一张简单的框图来分析一个复杂的计划/项目的内涵和关系,注重把项目产生的短期结果、中期影响和长期战略之间的关系概念化,核心是事物层次间的因果逻辑关系。即“如果”提供了某种条件,“那么”就会产生某种结果,这些条件包括事物内在的因素和事物所需要的外部条件。典型的逻辑模型。通过可以看出,该逻辑模型通过描述系统从输入、输出、成果及影响等要素,给出了一个综合地、系统地研究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框架。模型由以下六个维度构成:目标、投入、活动及对象、结果、假设、环境。逻辑模型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发生,对于一个科技计划来说,就是依据“情境”所制定的战略目标。投入包括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和技术等资源;产出包括投入所带来的活动以及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对象。结果是指计划/项目直接的效果和作用,是产出所带来的影响,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影响;假设则是联系情境、投入、产出和结果彼此之间的因果关系,反映组织行为间的逻辑关系。通过逻辑模型,有利于了解特定行为的发展过程及各环节之间的因果关系;有利于找出关键问题,找到进行绩效评估的切入点,确定评估内容;还有利于组织和个人进行评估以及反馈,完善行为。其基本思路是从逻辑模型的分析框架出发,从系统的输入、输出、成效等逻辑环节构建绩效评估的维度。具体的方法是从计划/项目的长期战略出发,通过“长期目标-中短期目标-产出-投入”四个层次逐层分解战略愿景,找出绩效产生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并把各层面的关键要素转变为具体评估内容。

1.2.2回报模型回报模型,是MartinBuxton领导的英国BrunelUniversity(伦敦)健康经济学研究组提出的,是当前系统评估健康相关科研活动投入回报时使用最广泛的一套综合方法。在回报模型中,“影响”(impact)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将直接产出、短期成效和长期影响等各个时间窗的效果都纳入到“影响”的范畴中,主要采用性质分类的方式来对不同类型的影响进行区分。将健康相关的研究所可能产生的影响分为知识产生、科研能力的建设、对相关政策和产品开发的支撑、健康及健康相关部门的收益、更广泛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五大方面,并在每个方面提出若干指标。通过上面的回报模型逻辑图和回报模型指标划分可以看出,该模型主要集中在对结果端的评估,认为结果是否达到公共财政支出的要求、是否能够满足公众以及政府的需要,这对科技计划实施来说是最为重要的。模型不仅按照性质分类的方式将结果分成了五个方面,而且也考虑了各个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同时也能体现出不同时间窗下的效果,更重要的是符合健康领域相关科研活动的作用过程。

2医学科技计划绩效评估框架构建

2.1医学科技计划绩效评估框架构建的基本逻辑

本研究结合医学科技计划总结成效和管理经验、完善管理措施、提供决策参考的的绩效评估需求,选择“逻辑模型”和“回报模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绩效评估的框架设计。采用了“逻辑模型”的逻辑主线,同时在成效部分结合了“回报模型”的成效分类方式,将逻辑模型和成效范畴结合,使评估逻辑模型更加适用于医学科技计划的绩效评估。改进后的逻辑模型通过描述系统从输入、输出、成果及影响等要素,给出了一种综合地、系统地研究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框架。模型由以下四个维度构成:目标、投入、管理/活动、成效。其中目标,主要是根据上级政策规划、社会发展需求和科学发展需求等方面进行设计;投入包括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和技术等资源;管理/活动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个层次是指科技计划的主管方采取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措施,第二个层次是指科技计划的执行方的实施活动;成效是指计划/项目直接的效果和作用,包括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建设、政策支撑与产品开发、健康及健康部门的收益、更广泛的经济和社会影响等方面。通过该逻辑模型,即可以对成效展开五个方面的评价,又可以把结果端和起始端串联起来,将目标-投入-管理/活动-结果逻辑线路上的所有要素囊括在内,有助于了解各环节之间的因果关系,明晰什么因素导致什么结果,找出绩效产生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并把各层面的关键要素转变为具体的评估内容。基于改进后的“逻辑模型”,结合一般医学科技计划投入与管理的特点,可得出如图4所示的医学科技计划绩效形成机理。从绩效形成机理图可以看出,医学科技工作面临着公众健康、卫生事业发展及医学科技发展的需求。根据政府医学科技工作战略目标制定医学科技计划的战略目标,并决定财政资源规模,同时制定科研组织、资源整合方式和科技计划学术牵头人。在给予一定的投入后,医学科技计划开始组织管理活动,包括确定优先资助的项目、及项目主持、承担单位、牵头人遴选、评审、实施过程监督管理,这些都是医学科技计划关键的管理环节。经过复杂的科技投入和管理活动,医学科技计划管理直接产出就是组织了一批项目进行研发、组建科技攻关体系、遴选一批牵头专家和搭建科技条件平台,同时形成一系列学术成果,这些成果通过推广、转化转移对知识增长、能力提升、政策支撑和产品开发、医疗服务和健康水平提升、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2医学科技计划绩效评估框架构建的评估准则

给出的逻辑模型中,展示了一般医学科技计划投入、管理和成效的前因后果。其中已经标识出了医学科技计划投入和管理中的几个关键环节,这些环节恰恰对应着投入与管理流程中可能的“断点”。如果医学科技计划在这些环节上做得很好或很差,那么直接关系到其绩效是否突出,而其做的好坏的标准也就对应着绩效评估的准则。基于一般科技评估框架,结合医学科技计划的管理要求,本研究认为评估准则包括以下内容。

2.3医学科技计划绩效评估框架

在明确医学科技计划的绩效形成机理和开展评估的准则之后,绩效评估的框架得以构建。医学科技计划的绩效评估框架和议题,其中过程评估包括三个大的维度:目标的制定、计划的投入、计划的执行;成效评估包括五个大的维度:知识产出、科研能力建设、政策支撑和产品开发、健康及健康部门的收益、更广泛的经济和社会收益。这些维度对应于医学科技计划绩效形成机理中的各个环节,前后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在每个维度下,分别开展相应的评估议题。绩效评估框架的维度与关键。

2.3.1过程评估第一,对目标的制定的评估主要关注相关性准则。首先,政府医学科技计划的战略目标的设置应当满足国家或地方医学科技发展的总体规划以及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即“定位准”。其次,还要有能够落实的机制和措施保证其战略目标的分解、实施,即“可操作”。第二,对计划投入的评估主要关注适当性准则。首先,政府医学科技计划的资源投入应该做到公正合理,将有限的资金分配给最需要的领域。其次,其投入的经费和人员的格局应该不偏离其预期结果,形成良性发展的资助体系。第三,对计划执行的评估主要关注效率性和效果性准则。首先,医学科技计划项目启动之初,应当确保有一套完善的实施方案和政策制度。其次,在政府医学科技计划从启动到结题的全过程中,应具有合适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过程,保证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2.3.2成效评估对政府医学科技计划成效的评估,主要关注效果性准则。首先政府医学科技计划的成效应当与其投入相匹配,符合预期定位。其次,政府医学科技计划的成效应该体现其战略目标,其事实结果应符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产出创新成果和创新能力建设,以及促进社会发展和市民健康等方面的需求。前面在分析政府医学科技计划绩效形成机理时,已经对一般政府医学科技计划的战略目标进行了研究,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知识产生,主要包括期刊论文、学术会议报告、专著、研究报告等方面的评估;第二,科研能力建设,主要包括科研能力的提升、人才队伍建设、专业培训、团队、平台、数据信息等;第三,政策支撑和产品开发,主要评估研究成果是否为卫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起到坚实的支撑作用,以及开发新药物、新的诊疗技术。第四,健康及健康部门的收益,主要包括公众健康水平的提升、医院医疗服务成本的降低、医疗服务的质量提高、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方面的效果。第五,更广泛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主要包括科研成果的商业化、劳动力增加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等。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