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常规的意义十篇

时间:2023-11-21 17:52: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学常规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学常规的意义

教学常规的意义篇1

关键词:小学体育 课堂常规 意义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4.216

1 引言

在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仍存在较多的课堂常规问题,使得体育课堂教学也发生了较大改变。由于小学生大多是6~12岁的未成年人,其思想还未独立,自我约束力也较弱,故很难约束自己认真上完一节体育课,这就要求教师采取有效的方式,抓好小学体育课堂常规,以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育目标。

2 关于小学体育课堂常规的意义分析

体育课堂常规主要包含:集合整队、师生问好、清点人数及出勤、准备活动等内容[1]。这些内容既是维持正常体育课程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意义。

2.1 集合整队、师生问好的意义

在体育课程开始后,集合整队是最早的课堂常规。对小学生来说,集合整队能够将玩耍中的孩子聚集起来,且有利于号召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而师生问好则有利于学生礼貌、礼节的培养。

2.2 清点人数及出勤情况的意义

该环节是体育教师管理课堂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点名方式,教师能够较快认识学生,并让学生受到关注。在师生较熟悉之后,则采取清点人数的方法取代点名。检查学生的出勤情况,则能有效预防小学生由于擅自离开课堂而发生意外。比如,某位教师在课开始时先对人数进行了清点,在课中又集合对人数进行了一次清点,下课时再清点了一次,如果学生人数变少,就及时找出是谁缺席、为何缺席等,有效降低了学生由于缺席而发生意外的可能。

2.3 安排见习生的意义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经常会有许多较调皮的学生装病而不出勤,若安排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便能大大减少该类现象的发生。同时,安排见习生做相应的事,有效体现了“区别对待”的原则,在小学体育课堂常规中必不可少。

2.4 宣布课堂内容及要求的意义

在开始上课时,教师一般会向学生介绍本课学习的内容及任务,以便学生能够明确学习内容与目标,并做好心理与思想上的准备。比如,在上《立正、稍息》该节内容时,教师在完成了集合整队、清点人数等课堂常规后,则应向学生讲明本节课的任务是明白什么是立正、稍息,并能做好这两个动作。除此之外,教学还要利用相关要求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以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5 准备活动的意义

“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课堂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也要有充足的准备。与其他课程教学不同的是,体育教学的实现需要活动全身大部分肌肉,属于一门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课程。在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能够有效降低身体肌肉的粘滞性,使人体温度升高,然后促进人体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接受运动技能。同时,在接受运动技能的过程中,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才能顺利完成难度与强度均较大的练习。除此之外,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还能降低伤害事故的发生率。教师可在教学活动中适当创新课堂常规的形式,只要达到教学目标即可。比如,有位教师曾经这样进行准备活动:在冬季上体育课时,学生大多怕冷而不愿意出去,教师便喊出一句话“老师今天设置了几个藏宝点,谁能找到就属于谁。”老师话刚说完,学生便活跃地开始寻宝旅程。待学生跑得满身大汗时,教师才宣布本节课的内容是“耐久跑技术”。由此可见,合适的准备活动既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又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2.6 安全教育、检查的意义

在小学体育课堂常规教学中,开展安全教育及安全检查活动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因为小学生的安全意识较弱,故教师应通过安全教育反复强调安全的要求,学生经常听则容易记住,进而大大降低了伤害事故的发生概率。比如,教师在每堂课开始之前强调“上课期间,不能跑去楼顶玩”“不能和同学打架”等,学生在听多了之后便能在脑中有较深的印象,不仅能自己做到,还能有效监督身边同学的行为,对于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3 关于小学体育常规的若干思考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怎样开展体育课堂常规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及积极性,是小学体育教师当前面临的一大课题。以下是对小学体育课堂常规的若干思考:

3.1 根据学生兴趣进行课堂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故教师应在平时多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学时尽量选用与学生兴趣爱好相符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遵守课堂常规的参与性与积极性。比如,小学生喜欢玩,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将死板的内容转化为游戏,这样就能提高他们的参与性。

3.2 广开言路,加强创新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实践广开言路,加强创新。比如,积极收集可行性较高、效果较好的课堂常规,并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中;经常向经验较丰富的教师学习,倾听他们的建议,并进行自我反思。在学习有效课堂常规的同时,还应加强创新,以满足不断发展的课程要求。

3.3 实行“教学三维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矫正及自我超越的一个过程[2]。课前、课中及课后反思,称为“三维反思”。课前反思怎样根据新教材特点及小学生特点进行课堂常规;课中反思如何将着眼点与学生的发展联系起来,课堂常规有利于学生发展与否;课后反思要不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是否已落实。

4 结束语

总之,小学体育课堂常规的实施,对于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及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且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体质锻炼,是小学生接受运动技能的重要途径。此外,在实施小学体育课堂常规时,教育者可根据实际采用多样化的方法或形式进行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教学要求与目标,促进我国体育教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守武.在教学中把“快乐体育”融入课堂方法初探[J].民营科技,2009,(6):68.

教学常规的意义篇2

论文摘要:全面贯彻实施教育法规,是依法治教、加快中国教育法制化进程的中心环节,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通过对教育法规的适用和遵守的了解,加强对教育法规实施的监督,采取必要的方法,动员全社会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切切实实地认真贯彻实施,教育工作才能真正走上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才能真正成为现实。

教育法规是以宪法为基础的一个基本的法律部门,是调整教育领域社会关系的各种规范性文件的总和。它的广义内涵包括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和教育行政规章等内容。教育法规制定之后,只有付诸实施,才能发挥它的作用。所谓教育法规的实施,是通过一定的方式,使教育法规所确定的行为规范在教育领域各项活动中得以运用和实现。它是运用固定的行为准则,实施其使命的有意识的积极活动,教育法规的实施,是法规作用于教育社会关系的特殊形式,它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和社会道德规范以及一般社会行为规范的作用,其特点在于国家通过确定教育活动行为规范来使教育社会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得以实现。如《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除因疾病或特殊情况,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的以外,都必须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这是国家确认的,地方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行为,任何人必须遵照执行,不得违反,这和实施义务教育之前所进行的普及教育是不同的,它具有强制性的特点,教育法规的实施正是体现这种特殊性。

制定教育法规的目的,是为了以此来规范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行为,调整教育管理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主义教育管理秩序。但是既定的教育法律关系不会自动实现,必须通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行为才能得以变成现实。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实施教育法规的活动,教育法规中所确定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才能转化成为现实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实施教育法规的活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依照教育法规确定的职权范围和程序,将法律规范应用于具体的人和事;二是教育法律关系主体自觉地遵守法律规范。概括地说,教育法规的实施包括两种形式,即教育法规的适用和教育法规的遵守,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执法与守法。

一、教育法规的适用

教育法规的适用是教育法规实施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指专门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将教育法规所确定的行为规范适用于具体人或组织的专门活动,即依照法规来解决具体问题,行使权力活动,亦称执法,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在行使法定的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过程中,需要取得专门的国家机关支持时。如教育行政机关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按照中国《义务教育法》第12条规定,有权利要求政府增长财政拨款比例,保证教育事业费的来源和基本建设的投资。

2.重要的教育行为和教育事实的产生及存在,必须由主管机关监督、确认和检验其合法性时。

如政府部门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并确定其主要行政负责人与管理体制,必须按照中国《教育法》第30条第2款规定,让符合法定条件的公民担任主要行政负责人并确定该条款所规定的管理体制。

3.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在相互关系中发生争执时。如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教师合法权益的,或者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按照中国《教师法》第39条的规定,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

4.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行为违反了教育法规时。如教育工作者不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对未成年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应当按照中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8条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对于在教育活动中做出重大贡献的组织或个人给予奖励时。如班主任在工作中成绩优秀、贡献卓著的,可按照原国家教委关于《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第12条的规定,对优秀班主任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教育法规的遵守

教育法规的遵守是指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自觉地按照教育法规确定的行为规范进行活动,严格地依法办事,亦称守法。如人们以积极的行为去履行规范中的义务,并抑制规范中禁止的行为,这时虽未产生具体的法律关系,但规范已经得到实现,这种方式是法律规范的遵守和执行,不需要通过专门的国家机关来实施。按照教育法规的调整方式,教育法规的遵守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 行使教育法规所规定的权利

如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正常教育教学活动受到非法干涉时,可按照中国《教育法》第28条第八项权利的规定,对任何组织或个人的非法干涉予以坚决的拒绝。有些地方少数组织或个人,甚至一些行政领导人,他们的法制观念淡薄,有时竟要求学校用停课的方式让学生参与一些社会活动。如某地乡政府为了完成秋粮征购任务,要求本乡所有学校凭学生家长完成售粮任务的证明接纳学生上课,否则要求学校不让学生上课。再如某地一老人去世,家人为了摆阔壮威,竟到附近学校联系,愿出高价要求租用两个班学生参与送葬。这些行为都是严重地干涉公民正常接受教育的权利,学校应该根据法律赋予的权利,理直气壮地予以坚决的拒绝。因为公民正常接受教育的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受法律保护的,任何组织或个人均无权干涉。

(二) 履行教育法规所规定的义务

如社会上有一些组织或个人,由于不懂法。不守法,时常做出一些侵犯未成年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出现一些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对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履行中国《教师法》第8条第五项义务,坚决制止这些行为,批评和抵制这些现象。目前的青少年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他们绝大多数是未成年人,由于他们的肌体发育和心理状况还处于幼嫩阶段,没有完全成熟,所以他们辨别是非能力和抵御侵害的能力受到很大限制,不能完全用自身的行为来保护自己,其合法权益往往被一些组织或个人侵犯。如正常接受教育的权利被侵犯,被体罚或变相体罚,来往信件被任意拆阅等。当学生的权益受到侵犯或发生一些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时,教师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进行坚决的制止和抵制。

(三) 遵守教育法规规定的禁令

教育法规的若干规范中,规定了一些义务人必须抑制的行为,即要求义务人不作出某种行为。义务人按照教育法规的要求,不作出禁止的行为,这也是遵守教育法规的表现。如近年来社会上一些组织或个人,尤其是一些私营企业,他们为了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利润,往往置法律规范于不顾,用很低的工资报酬雇用未成年人为其干活,这是严重地违反教育法规的行为。任何组织或个人,在进行营业性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必须遵守中国《义务教育法》第11条第3款的规定,坚决不招用应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进行营业性劳动,为了遵守教育法规的禁令,不作出招用童工这一禁止性行为,首先要求义务人学法、守法,用法,不能用招收廉价劳动力的方法使自己获取更大利润而违反教育法规所规定的禁令。

教育法规在一个国家实施的效果如何,不仅体现这个国家教育水平,同时也体现这个国家的法制化程度。中国目前教育法规实施的效果离预期的目的尚有一段距离,其原因则是公民的教育法规意识比较淡薄,同时国家实施教育法规的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保证教育法规的实施效果。

1.强化全体公民的教育法规意识。依法治教的首要问题,不仅是制定完善的教育法规,而更重要的是在教育法规实施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人们的教育法规意识问题。教育法规主体的扩大,教育法律规范适用的广泛性,教育法律规范遵守的自觉性,决定了教育法规意识应是全体公民的意识,在教育法规实施的过程中,人们对教育法规的遵守与执行,以及对违反教育法规的行为进行处罚等,都离不开教育法规意识的支配。因此,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为了保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保证全民重教和全社会大办教育,促进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协调发展,必须首先努力强化全体公民的教育法规意识,这对提高教育法规的实施效果和教育法规制度的健全,具有重要和特殊的现实意义。

教育法规意识是人们关于教育法规的思想、观点和态度的总和,是教育法规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多种表现形式。有关教育法规的学说、理论观点、情感、意志和行为等,都是教育法规意识的表现。我们在树立和强化公民教育法规意识的过程中,第一,应该向全体公民普及教育法规知识,其中包括公民对教育法规本质和作用的认识,对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的看法,以及对教育法律规范条文的理解等;第二,通过教育法规知识的普及,使公民树立对教育法规的正确态度,其中包括公民对教育法规的赞成和支持与否,自觉遵守和执行与否,以及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是否符合教育法规的评价、有无依法治教的强烈要求等;第三,通过教育法规知识的普及和树立对教育法规的正确态度,要求公民养成自觉遵守法规的行为品质,其中包括公民自觉按教育法规办事的内在要求和自觉遵守教育法规的思想观念等。

2.强化对教育法规实施的监督。对教育法规实施的监督,是指对教育法规的遵守和执行情况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检查,看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法制原则,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要求,是否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对此实施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广泛监督,找出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要动员全部国家机构、各种社会力量和广大人民群众,组成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教育法规监督体系,以切实保障教育法规的顺利实施,保证一切教育活动的正常进行,从而不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

对教育法规实施的监督,主要应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当经常地、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所属职权范围内的教育法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可直接对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即各级人民政府实施检查和监督,以及对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即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实施检查和监督,如组织人民代表视察教育,检查“普九”的实施情况,教育经费的筹措和教育投入情况,改善办学条件情况,招生及毕业生就业情况等。

二是党组织的监督。教育法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工具,党组织的监督是教育法规实施的根本保证。各级党组织要通过调查研究,对国家行政机关和广大党员执行教育法规的情况进行经常性的了解,充分发挥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并监督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使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得到正确的实施。

三是行政监督。行政监督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教育法规实施情况进行的监督。行政监督可分为本部门监督和外部门监督。本部门监督是指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下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监督,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对所属学校进行监督,也包括教育部门内部上下之间的相互监督。如教育行政部门可对所属范围内的学校内部管理情况、收费情况、制止流生情况和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情况等进行监督。外部门监督是指其他的政府职能部门对教育法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如财政部门可对学校经费使用情况、卫生部门可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体育部门可对学生的体育达标情况等进行监督。

四是司法监督。司法监督是指公检法机关对教育法规的实施情况所进行的监督。在中国,人民检察院是专门的法律监督机构,担负着国家法律监督的任务。公检法机关在处理与教育部门有关的各种案件时,可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从各自的侧面保证教育法规的有效实施。此外,司法机关还可通过与教育有关的案件分析和对教育部门执法情况的调查,帮助教育部门总结实施教育法规的经验教训,监督教育部门更加有效地实施教育法规。

五是教职工监督。教职工是监督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实施教育法规的极为重要的力量,随着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对实施教育法规的监督作用将越来越大。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他们在活动的全过程始终参与管理工作,因此,他们也始终有监督实施教育法规的权利和义务,其主要形式是通过教代会检查学校贯彻实施教育法规和其他各方面的情况,并可提出建议和意见,或作出相应的决议,督促学校和有关部门严格依法办事,搞好学校的各项工作。

六是群众和社会监督。人民群众对教育法规实施的监督,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权力的反映,是群众参与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保障教育法规正确实施的重要形式。各民主党派、工会、共青团、妇联和新闻媒介等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也可对教育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在中国,群众和社会监督是非常广泛的,是中国实施教育法规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可以通过口头、书面、报刊或广播等多种形式,对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实施教育法规的情况提出建议或意见,对违反教育法规的行为和现象进行批评、检举、控告或申诉。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应该高度重视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广泛听取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纠正不正之风,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教育法规的实施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全面贯彻实施教育法规,是依法治教、加快中国教育法制化进程的中心环节,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为此,我们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教育法规的实施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教育领域的头等大事,切切实实地认真贯彻实施。只有这样,教育工作才能真正走上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才能真正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罗宏述,米桂山.教育政策法规[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2.

教学常规的意义篇3

论文摘 要:本文以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观为理论基础,从“意义用法论”和“语言规则说”出发,探讨这两种观点对语言教学的启示。认为着眼于用法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而语言规则能指导学习者正确恰当地使用语言,从而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自20世纪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之后,许多哲学家都对语言和意义的问题作了深入探讨。从弗雷格、罗素,到维特根斯坦,再到奥斯汀、乔姆斯基,哲学家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种种具有合理性的理论和假说。维特根斯坦作为一名伟大的哲学家,对语言更是有独特的思考。尤其是他思想的后期,被认为是其观点走向成熟的阶段,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从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意义用法论和语言游戏规则入手,分析其观点对语言教学的启示,从而深入领悟其语言观的内涵。

一、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观简介

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思想集中体现在其著作《哲学研究》(1958)一书中。他批判了之前的意义指称论,并引入“语言游戏”(language game)的概念。他认为,语言好比是象棋之类的游戏,正是由于人们制定了一系列语言使用的规则,才使得原本了无生气的语言符号有了意义。因此,对于意义的理解要从用法中去把握,从丰富的日常交际场景中去把握。“For a large class of cases—though not for all—in which we employ the word ‘meaning’,it can be defined thus:the meaning of a word is its use in the language.”(§43:106)

概括来说,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观的核心有二:一是词语的意义就是其用法;二是语言是一项受规则制约的生活形式。本文重点在于分析这两种观点对语言教学的启示,因此对观点的具体阐释将不再赘述。

二、“意义用法论”和“语言规则说”与语言教学

(一)从“意义用法论”出发

词语的意义就是其在语言中的用法,这一观点对于语言习得和教学有最直接的启示。也就是说,是学习和教授语言要着眼于用法。“意义用法论”是在批判指称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指称论认为,词语的意义就是它所指称的对象。指称论在语言教学中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如成人在教儿童习得语言时,经常采用的方法就是指着某一事物(如一条狗),告诉儿童这是“dog”。无可否认,这是教儿童习得语言时不论地域、不分国家而广泛运用的一种方式。维特根斯坦也承认,“the meaning of a name is sometimes explained by pointing to its bearer.”(§43:106)

但是,这种“指物言物”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常常奏效的。事实上,很多词汇并不作为事物的名称,对于这类词的习得就无法用指称对象来说明了。例如对于“but”这个词,我们不可能指着某一事物告诉别人“这就是‘but’”,而只能提供例子说明它的用法,使学习者明白意义。我们可以举例如“He is very young,but he can do the job very well”,并解释说,“but”用来连接两个简单句,而且后句是对前句意思的转折。

有段相声,说的是父亲用一种特别的方法向儿子解释“生气”“愤怒”“发疯”和“哭笑不得”四个词的意思。他连续四次拨打同一个电话,不断激怒对方,从而让儿子体会到对方情绪的变化,明白这四个词的含义(陈中原,2001)。尽管这个父亲的教育方式不免极端,但却是通过具体的实例使别人明白词的用法和意义,这样的教学方式生动实际,更能帮助学习者准确把握词义,从而进一步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既然用法即意义,那么不同的用法当然会导致不同意义的产生。因此,我们不能把意义看成是孤立的、静止的,而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和上下文,从丰富的生活形式中理解意义、习得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善于引导学习者去引申出词的新义,使之与具体的语境相符。例如,对“You’d better use your head”,学习者可能了解“head”一词的基本意义是“头,头部”,从而把整句话理解为“你最好用你的头”。但这显然并不恰当。此时,教师应当指出,“head”在此句中的用法或意义不再是“头”,根据日常表达习惯和上下文,能够引申出“head”的另一个意义,即“智力,头脑”。因此这句话可以译为“你最好动动你的脑子”。再如讲解“What a good friend you are!”时,教师可以安排两种用法,一种情况是在得到了朋友的帮助后所说,第二种是在遭到了朋友的拒绝帮忙或冷嘲热讽之后说。这样一来,学生从不同的语境出发,很容易体会这句话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含义:第一种情况表示褒扬和赞赏,第二种则意味着“你真不够朋友!”,有挖苦和反讽意味。

(二)从“语言规则说”出发

维特根斯坦指出,语言同象棋一样,是一种受规则支配的游戏。“Language is a rule-governed public activity.”(§40:106)正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一系列规则,使语言中词语的一定排序变得饶有意义。如yī,èr,sān等声音本身并不具有意义,中国人自古给这些音规定了特殊的用法规则,在生活中用它们表达数量概念,这样它们才成为了数词,获得了意义。因此,习得语言的目标,就是要学习词语和句子的使用规则。“语言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生掌握规则。”(徐烈炯,1990:79)

小学时我们都做过组词造句的练习,老师评判的标准就是人们日常运用语言的情况。如果符合常用词的规则,就认为是对的,反之则是错误的。如下面两句:

(1)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2)他实现了自己的计划。

一般来说,人们认为句(1)是正确的,句(2)则是错误的。为什么呢?因为根据日常的表达规范,“实现”的宾语常是“理想、愿望”一类的词,而“计划”虽也表示主观的设想,其谓语常由“实施、完成”等词充当。正是不同的使用规则造成了其用法和意义的差别。

著名的语言学家Noam Chomsky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competence”(能力)和“performance”(行为)的区分。他把“competence”定义为“理想的说话者对母语规则的知识”(戴炜栋,2002:5)。他还指出,语言学家应以“competence”为研究对象,即研究语言使用者所内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哪些方面。尽管乔姆斯基的观点被认为是心灵主义的,难以验证,但却也能说明语言规则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维特根斯坦“规则说”的一个照应。

当前,语言习得领域广为接受的理论是在认知主义基础上的先天后天相互作用论(interactionist view)。这一理论在承认人脑有先天认知机制的同时,也重视环境因素和后天学习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是从周围环境的可接触的语言输入中不断归纳、提炼语言规则的过程。”(齐沪扬,2004:241)。维特根斯坦的意义即“用法”,习得语言就是掌握规则的观点,这同当前普遍认同的语言习得理论也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认为,对维特根斯坦所说的“语言规则”,不能狭义地理解为语法规则。语言是一个丰富复杂的系统,仅仅掌握时态、搭配等语法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拿象棋来说,一个人可以每一步都遵守棋规却并不一定会下棋。语言同样如此,“乔姆斯基和无数学者都不断指出,一个合乎语法的句子可以是无意义的”(陈嘉映,2003:314)。例如“我妹妹是女的”这句话,从语法上说无疑是合乎规范的,但却让人觉得荒唐可笑,毫无意义。可见,掌握语法规则并不是语言教学的唯一目的。

由此,笔者认为,必须从广义上去理解维特根斯坦“规则”一词的含义。语言规则不仅依赖于语法,而且依赖于语用规则、人际交往规则等等。语言教学的目标,一方面是培养学习者规范使用语言的能力,即符合语法规范;另一方面要使学习者准确地切合交际主旨,在不同场景下有效地进行言语交际,即提高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三、结语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从“语言游戏”入手,阐述了意义,即用法、游戏要遵从规则的观点。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了二者与现代语言教学的相关之处。笔者认为,维特根斯坦的“意义用法论”在语言教学中很有指导意义,启发我们在讲解词义的同时注重结合语境,使学习者对意义的把握更为准确。“语言规则说”同现代语言习得理论相辅相成,但我们要从宏观角度来理解“语言规则”,认识到语言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语法规则,而且要综合考虑文化以及语境等因素,以达到言语交际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Wittgenstein,L.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A].(§1~§44)1958,in Maria Baghramian 1999,Modern Philosophy of Language [C].Counterpoint,Washington D.C.,1962.

[2]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陈中原.“网上笑话”[N].中国教育报,2001-08-14.

[4]戴炜栋,何兆熊.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刘龙根.维特根斯坦语义理论刍议[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9).

[6]齐沪扬,陈昌来.应用语言学纲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教学常规的意义篇4

词汇教学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贯穿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它与语音教学、语法教学、句型教学、课文教学、口语教学、阅读教学等都有着密切关系。掌握英语词汇主要通过听、说、读、写来进行,学习词汇的目的就是要掌握词义、词的搭配、词的用法、遣词造句、表达思想。所以词汇课的教学方法得当,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是常用的几种词汇教学方法:

1 归纳词的多种意义

英语词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突出。教师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单词的中心词义和附带词义对正确用词造句,正确理解英语句子是很重要的。例如:strike一词,在初中学到的是名词“罢工”:The workers are on strike.而这个词还有其它附带词义,笔者给学生介绍以下几个句子:

The workers struck for better working conditions and more pay. (把“罢工”引申为动词)

He moved away as the animal struck.(词义是“侵袭”)

The clock strikes 12 at midday.(词义是“敲”)

He struck the boy with a stick.(词义是“打”)

A stone struck him on the head. (词义是“击”)

当然,给学生讲词义,要注意量力而行原则。在牛津词典上,go有九十多个意义,set则有一百二十多意义,我们不能把词典上所有例句都抄录给学生,要使学生掌握常用词的基本用法即可。

2 归纳词的用法

学习词汇就是为了应用。正确使用词汇是英语词汇教学的重点。例如,在教observe 时,首先介绍observer 和observation 然后再介绍observe sth.; observe sb. do (doing)sth; observe that clause , 最后再把与observe sb. do sth.用法相同的动词介绍给学生: make, let, see, hear, watch, notice, feel, help, have, etc.

3 归纳具有相同特点的单词

初中学生已初步掌握了英语构词法,同学们都知道“adj.+-ly=adv.”例如;Beautiful-beautifully wild-wildly,但是学到friendly 一词时,应该强调,以-ly 结尾的不一定都是副词,还有不少是形容词:lovely,lively,lonely等。

4 归纳同一范畴的词汇

英语教学中,必须将新词与旧词有机的联系起来。在新旧单词联系中识记单词,构成联想,形成网络,减慢遗忘。例如:讲到Tokyo 东京(日本首都)时,教师应问“Do you know the capital of…?”利用这种问答法拓展学习其他国家的首都名称。

5 注意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的归纳

随着词汇量的增加,词汇中的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的数量也相应增加。为了使学生正确理解,恰当运用,教师有必要经常把词汇进行比较,区别其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修辞意义。例如,学到grand, 我们可以给出big, large, great, huge, etc. 其中多数词是学过的,需要复习,少数词是以后要学的,这里先打下埋伏。

6 利用前缀和后缀扩充词汇

按照英语构词法的规则学习单词有助于深刻理解词义,有助于正确拼写单词,有助于记忆。例如,学习telegram时,列举telephone,television,telegraph等。再如,学习toward时,给学生介绍forward,upward,backward等。学生掌握常用的词根和前缀、后缀的拼法,教师再把词的构造进行剖析,学生记忆就容易多了。

7 利用合成词扩充词汇

在英语中,合成词为数不少,而且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又不断的出现新的合成词。在教学中,如果经常向学生分析合成词,就会得到“一箭双雕”的效果。例如,学习bookseller时,学生知道book的词义和用法,只需讲清seller的词义就可以了。类似的词还有bookcase,bookshop,textbook等。

8 分解单词,便于记忆

英语中有些单词较长,很难掌握,我们不妨把它分解来记忆。例如,教师讲解disappointment时,先在该词中的point部分下划一横线,复习其词义“点;指出”,然后再在appoint部分下划一横线,讲解词义“安排,约定”,第三步在appointment部分下划一横线,解释词义,第四步在disappoint部分下划横线,并分别给些例句加深理解。这样把一个较长的单词分解为几个词可以扩大思维范围,帮助记忆。

9 学习词的搭配,复习词的用法

英语单词极少孤立存在,常常和其他词一起搭配使用。中学课本中,教师要把这些词组放在课文中让学生通过上下文去理解、消化。不断把常用词组总结、归类、分析、对比,复习旧知,增加新知。

10利用读音规则学习单词

读音规则不仅能帮助学生见形而读音,还能帮助他们因音而记形。每学习一个合乎某条读音规则的新词,要求学生立即把它纳入已有的系统中去。这样学生所记忆的就不是一些单独的、零散的拼写法,而是成套的、有系统的成百上千个词的拼写规律。

11对比易混的单词

教学常规的意义篇5

一、 小学校方注意义务之提出

1.注意义务之概念

法学界关于注意义务目前主要存在结果预见义务说、结果避免义务说和结果预见义务与结果回避义务说三种学说,我国多数学者认同结果预见义务与结果回避义务说,即包含注意义务的确立同时还应采取合理的措施预防后果产生的注意义务。注意义务乃指行为人在特定情形下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以及依该准则而采取的合理防免措施,它包括注意义务的确立和注意义务的违反两方面的内容。前者探讨如何依据社会必要交易安全秩序之需要确立注意义务;后者在事实层面研究危险避免的可能性,以及对可预见的危险是否有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加以避免的义务。[1]注意义务是存在于特定义务主体中要求其谨慎行为但并不为其带来利益的法律义务,它受到自然人个体差异的影响但并不取决于自然人个体来判断其履行的实际效果,而是根据一般正常人标准或“合理人”、“注意程度标准人”来进行判断。

小学校方注意义务即小学校方在教育、教学、管理行为中须遵循的符合其职业行为标准以及依据该标准采取的预防、避免危险发生的谨慎法律义务。小学生作为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具有完全意思表达能力和行为后果预见能力,因此校方具有更高的注意义务。

2.小学学校注意义务之来源

在民事注意义务研究中,国内有学者认为其产生的依据主要是社会规则,又将社会规则分为法律规则和非法律规则,着重从制定法、技术性规范、习惯和常理、合同或者委托、先行行为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2]有的学者将注意义务从契约、制定法、非制定法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3]本文主要从我国制定法和非制定法中的可信赖原则两个角度来分析我国小学校方注意义务的来源。

(1)制定法

制定法是学校注意义务的首要明示规则,小学校方注意义务主要从我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民法通则》等法律以及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部门规章以及地方性法律法规中体现,特别是在我国《侵权责任法》颁布实施后,侵权责任法第38、39、40条中对小学校方侵害学生行为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规定,在小学校方侵权行为中应用较为广泛,对于该法涉及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学生侵权领域的研究也较多。

(2)可信赖原则

信赖原则在我国刑法学上研究者较多,民法领域研究较少,提出基于信赖原则在小学校方注意义务方面的研究也是希望丰富我国侵权行为法的实践路径。“信赖原则是基于人们的相互信任心、共同责任心以及社会的连带感而产生的。社会分工细化和社会连带的增强为信赖原则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基础,而社会相当性理论则为信赖原则奠定了坚实的法理基础。”[4]在民事领域研究信赖原则,较多注意信赖原则在交通事故、医疗行为以及专业审计、律师等专业性较强的领域中,提出在以上领域中行为人作为专家在注意义务中应高于一般人。现代社会分工的细化使人们不可能独自完成与自己相关的每项工作,需要依赖他人或组织,比如在交通、医疗、金融、教育等。面对自己陌生的行业和陌生的个体,基于信赖原则的人们将自己放置在陌生的交通工具上、不认识的医生面前、将金钱放置在银行或是将孩子送入从未打过交道的学校中去。小学生作为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家长送入完全陌生的学校,正是由于社会分工的细化,家长无法完成教育、管理孩子的社会分工,基于对学校的信赖将孩子送入学校,这种信赖是家长假设学校会采取合理的注意义务来保护孩子为前提的,是家长此行为的基础。小学校方作为教育教学管理的当事人,对于处于失去家长监护范围之外的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小学生,应当具有较高的注意义务。

二、 小学校方注意义务之标准

在我国民事侵权领域,过失作为过错责任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轻微过失、一般过失和重大过失,基于过失产生的注意义务在认定标准上也存在差异。注意义务的程度首先要依据义务主体的职业或者业务区分为普通程度的注意义务和高度的注意义务,然后再根据行为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作进一步的划分。[2]

小学校方在义务主体的职业性上不同于一般民事领域内的注意义务,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管理的教师如同医生、律师、建筑师,向委托人提供专业知识,人们基于信赖原则相信学校教师及管理者会对孩子实施较高程度的注意义务。这种不同于一般民事领域的较高注意义务究竟如何定义,学界有的使用“合理人”标准来进行虚拟,也就是按照一般的、通常的、人们的智力或认知水平来进行考量。有的提出“注意程度标准人”,主要是依据某类人群中该类人的智力水平、能力和经验来进行判断。不论是“合理人”还是“注意程度标准人”的提出,都是在法律上虚拟出一个一般人认识下的合理注意程度的标准,这种标准的认知在小学校方、学生家长,乃至司法实践者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这也导致在发生侵权行为时,各方在法律纠纷中持不同的意见,甚至引发一些社会矛盾。

学校在人们的一般认识中除了是教授孩子知识、传授技能的场所之外,还是孩子的一个安全保障场所、心灵的守护圣地。小学生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还不能够完全和不能够判断自己行为的后果,要求学校在实施校方各项行为中都具较高的注意义务,这也正是在《侵权责任法》中之所以规定过错推定责任的原因之一。

三、 小学校方注意义务之确定与责任承担

1.小学校方注意义务之确定

(1)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注意义务

小学校方注意义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包含对学校物的管理和对小学生人的管理两个方面。对物的管理中包含学校的不动产和动产,不动产如学校建筑物、不能够移动的固定物的安全防范,比如上下楼梯设置是否合理,楼梯扶手是否有尖锐物,建筑物是否有脱落物,体育设施是否安全可靠等等。小学校方因具有较高或高度的注意义务,因此在对物的管理中考量是否尽到了法律规定的教育管理职责,不能够仅从安全提醒和安全教育角度来进行考量,还应从是否采取了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角度来进行判定。比如学生在放学后上下楼梯容易发生踩踏事故,小学校方不能够仅说明自己在课堂中进行了上下楼梯的安全教育和在楼梯处张贴了安全警示标牌就尽到了教育管理职责,小学校方在此时还应尽到疏导、保障小学生安全上下楼梯的注意义务,因为此时的不完全行为能力人――小学生还不能够或不能判断自己蜂拥入楼梯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小学校方对小学生管理注意义务在时间上限定在在校期间,在空间上限定在“门到门”,即从小学生进入学校大门到放学离开学校大门的空间区域内,当然,小学校方组织的周末活动以及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排除在外。小学生在校期间,小学校方对小学生的管理包含课堂管理和课间管理,在课堂管理中,教师在授课的同时,除应关注授课的安全性外,还应该注意到学生间的非安全行为;在课间管理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课间是活跃好动、丰富多彩的,大量学生从教室中出来活动的安全性也是小学校方管理中不应忽视的注意义务。

近些年,常有学生因为老师的批评而进行自我伤害,虽然《侵权责任法》在二十二条确定了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但在具体司法实践中往往要以具体的人身伤害为前提来引用。有的学者提出了隐性伤害的概念,认为对学生的精神伤害等也应列入一般侵权范畴,这就又对小学校方提出了更高的注意义务要求。

(2)教育教学设施设备

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中与上文提到的不动产管理具有重叠的注意义务,需要说明的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多在6~12岁之间,正是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到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发展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差异较大,在共用同一教育教学设施时,安全的标准存在差异,这也是我们须要研究的课题。

(3)第三人实施侵权之行为

《侵权责任法》第四十条明确规定,第三人针对在校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侵权行为由侵权人承担责任,同时学校在未尽到管理职责时,承担补充责任。在对小学校防范第三人对学生实施侵权注意义务考量时,法律所说的未尽到管理职责,显然包含小学校方对第三人致害后果的预见义务和第三人致害后果的避免义务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小学校方在第三人进入校园时应按照一般人能力能够预见的后果进行评估,并实施有效的管理,比如持证登记、校内人员到门口接待,校方违反了预见义务的管理就有可能导致伤害后果的产生;另一方面,在第三人实施针对校内小学生的侵权行为时,小学校方是否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来防止并避免伤害后果的产生。这两个方面皆是衡量小学校方在第三人对校内学生侵权时是否违反管理职责的内容。

2.小学校方违反注意义务之责任承担

小学生一般处于6~12周岁年龄阶段,具有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其中在10周岁以下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12周岁以下到10周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两个年龄阶段中小学校方违反注意义务存在不同的归责方式。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侵权责任法中过错作为一般的归责原则,无过错责任采用类型化的立法模式,法律有规定的行为人使用无过错归责原则,过错推定作为校方过错责任的一种特殊形式,在第三十八条中明确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受到人身损害的,学校应承担责任,除非能够证明自己尽到了安全保障义务。在校外第三人针对校内学生实施的侵权责任承担上,学校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法律提到的尽到教育、管理职责包含校方在日常行为中对自身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学设施等方面的预见性致害和防止、避免致害后果发生两种职责。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一般是小学阶段的高年级学生,该类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自身和外界行为的预见和后果防范上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侵权责任法在第三十九条中明确了校方承担过错责任,即学校在教育、管理中未尽到职责,依据学校过错程度来承担相应的责任;在校外第三人实施的侵权中,学校承担的是补充责任。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即便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学校仍需要承担较高的注意义务,避免侵害后果的发生。

四、 小学校方注意义务之预防

从注意义务的确立到注意义务的违反,作为过失判定重要内容的注意义务,对小学校方教育、教学、管理中行为的违法性和有责性提供了考量的路径。注意义务判断时点乃行为发生之时,其要求行为人不引起损害或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这一司法和行为的基本范式有利于强化规范的行为引导功能。[1]

1.预见义务

一是小学校方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对自身行为和教育教学设施应建立经常性的巡视、检查机制,将硬件设施可能导致的致害进行预见;二是对小学教职工日常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明确教职工之责任不仅在课堂,还在课间;三是加强教职工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让教师明确自己的职业特殊性,注重法制修养,规范自身的教学行为。

2.防范、避免义务

小学校方还应对在校学生有可能遭受的致害后果采取防范措施,避免致害后果的发生,比如小学生课间嬉戏打闹,经过的教职工发现其行为存在危险的时候,就应该规劝、制止,防范伤害的发生。另一方面,在校外第三人对校内学士实施人身侵害时,教职工应该及时进行制止,防范致害行为的发生,如果教职工面对侵害行为未加以制止而仅是在事后进行了补救,在侵权过失的认定上,还是应该认定校方并未尽到完全的职责。

作为提供专业教育服务的特殊类职业,小学校方承担着较大学、中学更为谨慎的较高注意义务,在侵权责任的归责上也承担着较一般侵权责任更为严格的过错推定责任,这无疑使小学校方承受了较大的压力。举办学校,明确小学校方注意义务的内涵,使举办者和小学教职工明晰自身需要承担的义务,对于规范小学校方日常行为管理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廖焕国.注意义务与大陆法系侵权法的嬗变―以注意义务功能为视点[J].法学,2006(6).

[2] 屈茂辉.论民法上的注意义务[J].北方法学,2007(1).

教学常规的意义篇6

本文作者:姚小未工作单位: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1.抓好每年的军训工作。我校非常重视新学年新生的军训工作。在军训中,针对现在90后学生体质弱、独立生活能力差、怕吃苦、意志薄弱等特点,通过教官的言传身教和耐心帮助,让学生不仅受到正规的军事训练,而且逐渐克服松懈散漫、怕苦怕累的缺点,增强国防意识和组织纪律性。在军训结束的汇报比赛中,各班同学都以军人的形象为榜样,高标准严要求,统一服装,队列整齐,精神饱满,斗志昂扬,这样既增强了班级及同学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又为今后的国防教育及体育教学起到了推动作用。

2.抓好每周的升旗教育。升国旗奏国歌已在我国国旗法上确定为法定活动,近年来我们非常重视每周的升旗教育。通过举行升旗仪式,对学生从服装队形、精神面貌、形体要求和组织纪律等方面都提出明确的要求。学校反复进行国家尊严、民族自强、自身责任等方面的教育,经常向学生灌输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思想,使学生时刻提醒自己,从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

3.抓好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1)严格执行课堂常规,向学生进行纪律教育。课堂常规是把体育教学中必须遵守的要求和指标加以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和贯彻课堂常规的过程,也就是向学生讲解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的过程。教师应严格执行课堂常规,严格考勤制度,加强组织纪律性。强调衣着检查,规范器材管理,要求爱护场地,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教师应对遵守课堂常规者进行表扬,对违犯者进行批评,树立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讲文明、懂礼貌的品质。(2)体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体育课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课堂。在教学中结合课堂内容,用我国体育健儿在国际大赛中取得的成绩,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他们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的感情。(3)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教育。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和实践中的各种教育因素,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教学之中。例如,队列训练是对学生的身体姿势和形体的基本训练,同时也是一种严格组织纪律性的集体活动,它要求学生在共同的口令下完成协调的动作,从而培养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又如,长跑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极好锻炼方式。而体操和跳跃项目,能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球类项目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作风和团结友爱的精神。(4)结合组织教法进行教育。合理地选择和运用组织教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十分重要。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利用课堂组织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在课堂进行体操项目教学时,学生容易产生恐惧心理,这时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心理加以引导,鼓励学生树立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并采取必要的教学手段,打消学生的思想顾虑,顺利完成动作。又如,组织学生进行球类教学比赛时,当学生出现个人英雄主义和急躁情绪时,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其懂得比赛取胜的关键要靠集体力量,靠相互之间的密切配合,从而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协作精神。(5)结合学生表现进行教育。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特别是在活动中,学生的各种思想都能充分表现出来。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不管是好的现象还是错误的倾向,都要因势利导,及时开展表扬与批评,利用良好的集体舆论,引导帮助学生抵制不良倾向,使学生能正确分清好与坏。课堂上教师要以身作则,既要严格要求又要耐心说服,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切实做好育人工作。

教学常规的意义篇7

学校与学生之间实际上是一种基于《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公法所产生的教育管理法律关系。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依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这种过程是为了“达成促使学生能够得到健康发展的教育目的,其中,自然包括身体免受伤害”Ⅲ。这种描述恰当体现了我国教育实践中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即学校与未成年学生之间应为一种教育管理法律关系。

一、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的安全注意义务层级

注意义务(duty of care)是“一种为了避免造成损害而加以合理注意的法定责任”,它在司法实践中有三个层级,反映社会对行为人注意程度的合理期待。一是普通人的注意,即“一般人在一般情况下能够注意却没有注意,为有过失”。二是应与处理自己事务为同一注意,即以行为人平日处理自己事务所用的注意事项为标准,是一种主观标准。三是“善良管理人”的注意,指要以一般观念认为具有相当知识经验的人对于一定事件的所用注意作为标准客观地加以认定。行为人有无尽此注意的知识和经验,以及他一贯对于事务所用的注意程度如何,则不予考虑。比较之下,善良管理人所用之注意,应当比普通人的注意、与处理自己事务为同一注意的程度更高。

如前文所述,学校与未成年学生之间是一种教育管理法律关系。而未成年人作为特定群体,由于身心发展水平与认知能力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出台也说明了对未成年学生需要特别加以关注。因此,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的注意义务,应当归属于第三个层级,即“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在司法活动实践中,判断学校是否尽到了“善良管理人”的义务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判断:学校有没有注意义务、学校应负注意义务的程度、学校是否实际违反了注意义务。这种法律精神在《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及《未成年人保护法》中都有体现,并有相应的法条规定。反之,只要学校违反了这些义务,就可以认定学校违反了教育法规所规定的法律精神,需要承担过错责任。

当然,学校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注意义务程度也是有限制的,事实上无论注意标准定得多高,都无法将所有的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全部纳入学校所能够注意的范围。而且,由于“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不同,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伤害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不等,使学校在个案中承担具体义务仍会有差异,”所以,对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标准的确立还应做到公平公正。

二、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学校注意义务的现实考察

处理学校事故的重要原则是做到法律上权利与义务的均衡。既要保护学生的安全,使学生能够拥有身心健康的学习生活,同时,又要保护学校工作的积极性,保障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然而,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当学生伤害事故发生时,却往往发生责任归属纠纷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家校责任归属不明

从法理上看,在学校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中,通常以过错责任原则为一般处理原则,以公平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为辅。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对学校注意义务的规定不够具体明确,在伤害事故发生时,学校与学生监护人之间往往容易产生互相推诿的状况。如前不久福建南平实验小学3・23惨案发生后,有些家长认为学校在规定的上课时间之前大门紧锁是造成学生群堵的主要原因。正是因为学生都拥堵在校门口,导致了凶手有连续行凶的可能性,某种意义上引发了凶手作案的动机。而校方认为家长在送孩子上学时,应该在孩子进入学校大门之后,才能离开,否则就是对孩子的监护不力。

这种争议的产生正是由于家校监管学生的责任区间分配不明、家校之间缺乏信任感造成的。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有现实原因的。当学校伤害事故发生时,社会舆论有时会在未辨明是非曲直的情况下,偏向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和家长,导致学校注意义务加重,增加了学校管理者的压力。而家长则在痛失亲人之后,基于心理等众多原因,往往会把责任归咎于对学生具有教育管理责任的校方。

事实上,对于学校过于苛刻的要求,被动的不仅是学校,其实质应该是伤害了正常的教育关系,伤害了家校之间的信任关系。学校为了方便管理而追求形式上的秩序,如减少或取消校外活动和实践活动,然而这种做法恰恰伤害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关系。反之,当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被要求承担更多注意义务时,容易导致其对学校教育管理能力的信赖缺失。因此,责任归属不明既是造成事故发生时权责纠纷的主要原因,也是破坏正常教育管理关系的重要因素。

2 法条规定相对模糊

在我国当前的法律规定中,尽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多部法律都提到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也规定了国家、社会、学校和监护人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的义务。但总体来说,由于新中国的法制建设起步较晚,很多法律规定还是显得比较单薄,主要表现为法条高度概括性和责任划分的模糊性。

比如,《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法确定。相关当事人应当根据其行为过错程度的比例及其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法条只规定了应该根据各方的过错程度比例及与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划分责任,但在司法实跋中,各方的过错程度如何确定?行为的违法性与损害后果之间的相关性有多大?都没有明确的操作标准。

再比如,关于注意义务的标准,罗马法把注意分为“疏忽之人”应有的注意和“良家父”应有的注意;前苏联学者把注意分为“中等标准说”、“高标准说”和“中等偏上标准说”。而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精神,学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当尽到“善良管理人”的义务。但是何谓“善良管理人”?它与西方的“良家父”标准相比哪个对注意义务的层级要求更高?具体应注意到什么程度?相关的法律规定是比较模糊的,司法解释也不够详尽。然而,这恰恰是划分学校事故责任、明确各方责任最需要的。因为,如果把学校注意义务标准定得过低,不利于学生在学校生活的人身安全,而定得过高,“要求学校对学生尽到无可挑剔的注意义务,要求学校预见到自身所有的行为后果,甚至要求学校预见到学生所有的行为后果,并对避免这一后果的消极性可能采取完美的措施而不出任何差

错,这对于防范学生伤害事故固然是有利的,但对于学校来说,无疑过于苛刻”。

3 司法判例难成范例

判例是指法院先前的某一判决具有法律的效力,从而成为以后审判同类案件的依据。判例法是英美法系国家的主要法律渊源。随着信息社会的迅速发展,有些新型法律案件类型的频频出现,使现有法律条文无法适应其需求。因此,在司法实践中,我国事实上也参考了英美法中关于判例的做法,例如,最高法院对具体案件的司法解释、个别指导等,都有与判例类似的作用。

具体到教育司法实践领域,由于我国教育立法起步比较晚,法律规定也存在许多空白之处,有待补充。然而,不是所有的案件都能够上升到最高法院进行批复或指导,因此,法官的自由裁量权限比较大。各级各地法院在处理学校伤害案件时,或因法官自身法学素养不同,或受社会舆论的影响,或受法学专家的意见左右,相似案件的处理结果因时因地因人差异很大。差异大示范性就差,长此以往,形成的“判例”很难成为今后类似案件的判例,也致使学校的注意义务难以形成一套系统的、规范化的标准。

三、关于学校注意义务的教育法思考

基于以上论述,确定学校注意义务的明确界限,明确家校双方及相关各方在学生伤害事故中的责任,是顺利预防及解决各类未成年人伤害纠纷的保证。关于注意义务的理论,西方有些国家的解释已经相当完备,但各国国情不同,贸然参考只会出现水土不服的尴尬局面。结合我国司法实践,笔者认为,要明确学校的注意义务界限。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 细化学校的“善良管理”标准

学校的注意义务可以划分为法定的注意义务和酌定的注意义务。法定的注意义务根据相关教育法规而来,包括保障校舍及设施设备不存在瑕疵、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不组织或安排学生从事不当活动、及时救助生病或受伤学生的义务。而酌定义务包括因特定承诺、特定场景、特定课程和特定活动而产生的义务。

尽管这样的划分已经对法律起到了补充解释作用,但仍然缺乏具体可行的标准。例如,在法定注意义务里,“不组织或安排学生从事不当活动”,其中的“不当活动”的范围具体如何?笔者认为可细化到诸如:不带领学生参加与其身体条件不相适宜的体力劳动、野外探险活动或是其他实践考察活动等。鼓励在学校举行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但是要制定详细的安保措施。如配备足够的带队教师(可以设立具体的师生人数比例),在学生队伍里安排责任小组长,并做好活动前的安全教育等。有了具体的参考标准,学校才能安心进行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而不至于因噎废食,为了不背负过多的责任而对学生实行禁足,取消所有的校外活动。

2 开展务实高效的法制教育

学校法制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一般认为,学校法制教育包括法律知识、法制思想理论和法制观念的普及,还关系到对学生日常行为的引导。笔者以为,以未成年学生为对象的法制教育,应以日常生活安全的具体法律行为指导为先、为重。理由是:相对于法制教育,多数学校更加重视升学率,重视抓学科教学,没有多余课时开展更多的法制教育。其次,目前担任中小学法制教育的老师,除了偶尔由校外法官作讲座指导外,多数仍由没有受过专业法律教育的政治教师担任,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再次,有些学校将法制教育的对象仅界定为学生,这是对法制教育的一个误读,作为学生的直接管理者的教师,更应该受到专业的、完整的、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

那么,具体如何开展务实有效的法制教育?笔者以为,找到了当前我国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的症结,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良药。如,针对学校重视学科教学、忽视法制教育的现状,可以考虑从改革教育评价制度着手。联合教育界与法律界之力,共同制定一套有效的教育法制评价制度。针对法制教育教师不够专业的问题,可以考虑通过教育行政干预的办法,要求学校聘用专门的法制教育教师,并且应该拥有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实效考核制度等。这些措施看起来似乎是加大了学校的责任范围,但从长远来看,当学校在教育管理中尽到了足够的责任,作足了充分准备,对于有效减少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率,减少因此而产生的法律纠纷,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

3 实行校内安全注意义务分配

在细化学校注意义务标准,开展有效法制教育的同时,需要在学校内部实行安全责任分配。学校是一个拥有严格规章制度和完善管理体系的法人,如果能够将学生安全保护责任具体分配到相关责任人身上,则能有效减少注意区间空白,并避免当伤害事故发生时,发生相互推托责任,导致发生受害学生权利得不到有效救济的遗憾。

例如,学校的注意义务多数时候是由学生的直接管理者――教师来执行的。因此,教师的注意义务在学校注意义务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那么,相对于学校而言,教师的注意义务该怎样界定呢?我们认为,教师注意义务“可界定教师基于职业性质在教育活动中负有防止学生的身体和生命因教育活动而遭受分割的义务。”具体说来,判断教师有没有尽到注意义务,主要考察教师有没有违反在学校管理职责之下的注意义务(breach of care),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作为善良管理人,教师是否能够预见到可能产生的伤害;伤害产生后,教师行为是否符合及时救助与行动注意标准。

这里的“教师”既指从事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也包括从事教育行政管理和辅导员等担任其他职责的教师。实行校内安全注意义务分配,能够明确各岗位教师的职责,既是对学校注意义务的有益补充,又是顺利解决事故纠纷的保证。

4 协调家校之间安全注意界限

前文提到,在强调学校责任的同时,联系学校与未成年学生关系的另一个重要纽带――家庭(或家长)责任,是不容易忽视的。只有学校与家庭双方就未成年学生的安全问题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和协调,尽可能明确双方在保护学生安全问题上的注意义务,划分责任范围,才有可能从实质上保障未成年学生时时处于注意安全监管范围之内,从而避免出现一些安全管理上的“空档期”,给意外事件或者故意伤害制造机会。笔者以为,目前比较可行的做法是,借助于家校双方在教育教学上的合作便利,将学生安全问题也纳入家校合作的计划,由家校双方,甚至可以吸收未成年学生参与,共同商讨保护未成年学生安全的实施细则,明确家庭和学校的责任范围,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达到减少学生伤害、密切家校关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方益权,校园侵权巨额赔偿伤害了谁,中国教育报,2008-12-15(5)

教学常规的意义篇8

一、 课堂教学信息的意义控制分析

意义互动就是不同主体在其意义建构的过程中,基于各自的理解而展开其意义解释进而促进相互问的意义交流与沟通的过程。意义控制即在意义互动中占据优势地位的一方对另一方所施加的信息意义制约,这一制约主要表现为对意义域的控制。意义域包括意义的广度和深度。课堂教学信息的意义控制,具体到教学信息意义的广度就是师生对内容或问题的理解范围,它表现为知识或经验联想的丰富程度、动作技能的熟练程度;教学信息意义的深度则是指对课堂教学内容或问题理解的层次,反映教师、学生内心体验的强度,深层次的理解,伴随着的强烈的情感体验。课堂教学信息意义控制主要表现为作为知识代言人的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意义的制约。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其教学信息意义的传递,学生则通过接受方式对教师教学信息意义做出自己的理解,所有的这一切都与教师教学信息意义的传递直接相关。由于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信息意义传递的结果大都有其必然的标准答案与规则,这种教学信息意义沟通是学生以教师为中介间接地从教师那里获得的教学信息意义,学生意义的建构是被教师加工与过滤的知识信息,于是他们不需要作太多思考也没有多少时间来思考。可见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处于教学信息意义发生与控制的中心,而学生处于受控点上,教师作为教学信息意义中介的作用实质就是控制课堂教学信息的意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信息意义控制包括以下方面:

(1)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的控制。教师作为社会要求的代表自然而然地要按其所掌握的社会标准来评价学生从而赋予学生社会标准的意义。同时也赋予学生接受教学信息及结果以标准的意义,对于不符合这一标准的言行进行干预从而构成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控制。

(2)课堂教学的计划与安排控制。教师事先根据课堂教学的要求决定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及过程等,教师决定学生接受什么指示,如何接受、接受到什么程度等,这说明教师拥有教学信息的选择分配的权力。

(5)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及方法的控制。教师按预定的教育目标进行教学并要求学生不能偏离教学目标的轨道。尽管教师口头上要求学生自我建构,但学生的思考对象仍然被限制在教师自己的教学信息意义范围内,教师赋予学生的思维方式及标准化的教学信息内涵形成对学生的意义控制。

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规范控制及应用分析

课堂教学中的规范控制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规则与纪律的约束,以规范其行为、完成教学信息传递的一种控制策略。课堂教学中的规范控制主要存在以下方面:

(1)课堂教学的规则控制。首先,教师根据社会性要求及品德教育目标对学生言行进行或褒奖、或批评、或惩罚性的干预从而形成规则控制。其次,教师为了顺利地完成既定课堂教学,也往往要对学生进行纪律约束和规则控制。在一些教师看来,如果学生能遵守规则与纪律,则无疑能促进教学信息的接受。因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要将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在对课堂教学规则、教学信息传递秩序及纪律的维护上,约束纪律、询问、提醒、指令、评价等行为主要是围绕学生在接受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的表现展开的。

(2)课堂教学的时间及教学环节的控制。首先,教师掌握、控制着课堂教学的时间。其次,教师掌控着课堂教学环节的控制。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环节有一种规范与权力控制,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教育信息的选择,加工,处理,对信息传递媒体通道的控制及课堂教学信息效果的预测等。在具体实施课堂教学时,教师还利用出勤情况、教学活动组织过程、检查作业、小组活动成员的指定及分派任务等环节进行规范控制。"

(5)课堂教学的空间控制。学生在接受课堂教学时与教师所处空间位置关系构成了课堂教学空间。比如,课堂教学空间作为教室空间的基本形式,体现了教师的空间控制。在学校里无论是教室的划分,还是在这些教室中的空间安排,都体现出比较严格的控制。我国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座位一般呈现传统的秧田型,这种空间构成有利于教师的系统讲授及控制学生的课堂行为,成为一种最常见的课堂教学的空间控制方式。

(4)教师互动对象的选择控制。教师对与其互动对象的选择存在着差异性,教师更多地选择成绩好的学生、干部学生及人际地位高的学生作为互动对象,与成绩差的及人际地位低的学生进行信息互动较少。这种差异现象尽管有其客观原因,即受互动时间及互动对象人数的限制而使互动机会不可能太多,但教师究竟将这些有限的互动机会提供给哪些学生,并如何与其互动则说明了教师在对学生不同期望下的一种控制。

三 、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有效性的原因分析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规范控制,既可以防止学生可能出现的违规行为,有助于维护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也可以避免出现妨碍课堂教学的意外情况,为自己的教学信息传递减少一些变数或不稳定因素,教师从而可以顺利地完成自己的课堂教学任务。课堂教学信息意义控制同样如此,在教学信息意义控制下,一方面教师要求学生接受自己的或已有的教学信息意义,另一方面教师使学生对相关教学信息意义的理解、范围与层次使其与既定的教学信息意义相一致。可以说,教学信息意义控制便于教师在单位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尽可能多的确定无疑的标准化的信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传递教学信息的效率。

课堂教学控制的有效性对学生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决定着教学信息从目标、内容到手段、途径的传递活动。因为教师拥有规范控制的批评、奖励、惩罚以及对评判的标准手段,所以,教师实际决定着整个课堂教学信息的意义。这种师生问的教学信息意义交流也被严格要求按课堂教学逻辑来进行,教师对学生的信息接受持单一的预期反应,即教师心目中的标准。结果学生对教学信息意义的建构实际也被决定了,这样学生对教学信息的意义建构也仅限于教师已有的教学信息意义自身,于是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信息的意义控制下,教学信息接受的某种强迫性也就存在着,而这正是学生缺乏接受课堂教学信息的积极性的深刻原因。

四、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信息控制有效性的策略分析及应用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在所难免,问题不在于教师要不要控制,而在于教师如何在依据社会要求,同时不至于以牺牲学生的信息意义建构或创造性为代价来实现其对学生的有效控制,这就需要教师积极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控制策略。

(1)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使学生有意义建构的可能。教师应对课堂教学内容做出价值选择,选择那些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最大价值的,而远非最大容量的教学信息内容 ,激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及深刻的情感体验 ,发展学生的能力,保证学生以最积极的姿态充分接受教学信息意义从而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成为可能。教师必须还思考时间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教学信息接受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展开意义建构。

教学常规的意义篇9

一、体育常规教学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渗透遵循的原则

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原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依据我国教育目的,吸取了宝贵的历史产物,认真总结了社会主义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经验而提出的。现以体育常规教学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渗透遵循的原则进行分析。

(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不仅要求言行一致,而且要求把科学理论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成为社会主义新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推动他们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生活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青少年的道德认识大都来自前人的道德经验,在学生品德的发展中,极易出现言行脱节的现象,在道理上懂了,说得很漂亮,但往往做不到,因此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武装学生,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培育高尚的品德,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多收集资料、调查和访问。

思想品德教育要以实践为基础,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集体生活、社会服务、政治活动与社会主义建设等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成长,养成好的行为习惯。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由道德概念通向道德信念的甬道是以行为的习惯为起点的,而这些行为的习惯则是充满深切情感并含有孩子对待他所做的事和他周围发生的事情的个人态度。”只有在体育常规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育,才能激发学生对遵守道德规范的积极态度和浓厚情感,才能使自己获得的道德知识转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形成高尚的品德。

(二)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教育名著《学记》曾提出:“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思想品德教育只是学生品德发展的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学生的品德发展,主要在于他们思想情感内部的矛盾运动,在于其中积极一面不断得到发扬并战胜了消极一面,于是才表现出进步。一个学生只有养成诚实的行为才能克服说谎的毛病,只有坚持遵守纪律才能改正自由散漫的行为,如果积极一面得不到巩固与壮大,那么消极落后一面是克服不了的。在体育常规教学中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要处理好:对待学生要一分为二;长善救失,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修养。

(三)集体教育的原则

马卡连柯指出:“只有建立了统一的学校集体,才能在儿童的意识中唤起舆论的强大力量,这种舆论的力量,是支配儿童行为并使它纪律化的一种教育因素”。 在体育常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落实在集体中教育原则要处理好: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为建设良好的集体而努力;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集体的教育力量结合起来。

(四)因材施教的原则

古代教育家孔子指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并积累了因材施教的丰富经验。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他们的品德发展既有一般规律、年龄特征,又有各自的个性、优点与不足。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首先要考虑学生的个性,这是尊重学生的表现,也是因材施教的基础,否则不但不可能发展学生的个性、调动他们进行思想道德修养的积极性,而且还会无视学生特点、压抑学生个性,阻碍学生的进步。在体育常规教学中注意处理好因材施教原则的要求: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进行教育。

二、体育常规教学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渗透的方法

体育常规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有:说服疏导法、典型榜样法、竞赛评比法、表扬与批评法等。

(一)说服疏导法是根据所要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的需要,采用讲解、报告、个别谈心和座谈讨论等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或正误、得失、利害对比,或总结经验教训,启发疏导,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教育的方法。在体育常规教学中联系实际把握住学生思想认识上的症结,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来说明道理,进行说服疏导时还应注意教育的目的明确,以事实为依据,以道理作引导,不夸张,不讽刺,不偏袒,不恫吓,既严格要求,又热情耐心,这样才能动其情而收到感化、教育的实效。

(二)典型榜样法能使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易于使知、情、意、行获得统一,从而使学生好学上进的愿望和行为,在不断受到鼓舞中坚持下去,结出教育成效的硕果。在体育常规教学中运用体育明星式的榜样来教育学生将会对青少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熏陶作用,而且将产生显著的功效。

(三)竞赛评比法

青少年学生朝气蓬勃,要求进步,好胜心强,因势利导地组织竞赛评比活动,能起到促其进步,养成良好品德作风的效果。体育常规教学中可进行竞赛评比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如集队、球类的竞赛;各种个人或集体项目的竞赛。组织竞赛评比时,应使学生明确目的、要求,端正竞赛态度,正确对待荣誉;竞赛的条件、评比的方法应具体、明确、一致,评比中要发扬民主,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

(四)表扬与批评法

在体育常规教学中通过表扬或批评,能使学生分清是非,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并产生一定的荣誉感或耻辱感,从而激发他们更好地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形成良好的思想品。体育教师进行表扬或批评时要清楚学生的个性特点,区别对待,掌握好表扬、批评的分寸,对在体育常规教学中表现优秀或有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应呈报学校领导,建议给予适当的奖励或处分。

三、体育常规教学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渗透的基本途径

体育常规教学中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有建立和执行教学常规、结合教材特点、结合教学组织教法,正确处理突发事件,发挥集体作用等。

(一)建立和执行教学常规是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防止运动损伤,培养学生的好思想、好作风等都有重要的作用。如果忽视教学常规的建立的严格执行,不仅有碍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还会使学生养成不良的习惯和风气。

(二)教师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教育,使学生在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锻炼身体的过程中,同时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例如进行中长跑教学时可结合艰苦奋斗、刻苦耐劳的教育;进行球类教学时结合培养团队合作,认真负责的精神。

(三)严密教学组织教法可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迅速、整齐、协调配合、认真负责等集体主义精神。体育课教学中有许多便于进行教育的组织教法环节,例如轮换教学内容、场地时的分组、调队,可结合进行迅速、整齐、遵守纪、不计较场地器材的优劣,相互体谅协作的教育。

(四)正确处理突发事件是体育常规教学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首先要弄清情况,然后通过说理、劝导、表扬、批评等方法,进行实事求是,明辨是非的教育,如遇一时难以弄清的情况,则不急于处理,可先制止事态发展,待课后弄清再作处理。

(五)发挥集体作用。体育教师应注意培养和形成良好的班集体,并发挥其感染、教育的作用。因为良好的班集体具有良好的熏陶、教育作用,不良的现象及其影响常常会受到良好班风的抑制。

四、体育常规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严格要求与耐心启发、疏导相结合主要是对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态度和行动、组织纪律和品德作风等方面要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当学生对达到要求感到畏难或有不良行为时,应给以启发疏导,分析说明利弊、得失和危害,以提高学生的认识,同时指出原因,要求学生改正,靠学生的内因起作用,促使自觉地努力达到要求。体育常规教学中既要防止简单粗暴的批评,又要防止姑息,放任自流。

(二)坚持正面教育,表扬与批评相结合。教学中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时,应以表扬、鼓励为主,表扬是对学生的进步、好的思想品德的肯定,以促其巩固、发扬,但青少年也会有缺点、错误,对此应从爱护出发,给以适当的帮助或批评。批评能抑制不良的思想行为,促使克服、改正。批评时先表扬、鼓励,然后指出其不足,防止后进生产生自卑感,迷失方向失去继续前进的信心。

(三)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体育常规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工作的实事求是和使学生心悦诚服,在工作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例如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既要鼓励,又要防止骄傲,对后进生则多肯定进步少提缺点,采取措施克服困难,培养其积极进取的信心和勇气。

(四)教师要以身作则。教师的言行仪表、工作态度、文化素养、道德作风等,对学生都有深刻的影响。在教育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才能真正起到,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教学常规的意义篇10

一、现状与问题

不容置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正在营造、优化。我们各级各类学校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许多地区不少学校经过积极探索,已初步形成了一套规范性度,建立了一 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制定了学校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计划,一些地区和学校还探求颇具时代特色的崭新的爱国主义教育进式。爱国主义教育的的确确地已经取得了巨大成绩。

但是,我们更应清醒地看到,我们在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所孜孜以求和付出的努力,与我们所期望和已取得的实效同爱国主义教育在学校社会主义教育文明建设中所处的地位、权重相比,还相差甚远。爱国主义作为全面提高学生政思想素质的基础性工程,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一项长期的、永恒的教育任务,我们在诸多方面和不少环节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漏洞,这主要表现在“8多8少”。

1、学校爱国主义教育面对眼前考虑的多,面向来来思考的少;2、临时性的活动多,经常性的教育少;3、一般性的要求多,体现不同对象特点的少;4、重视思想品德课、政治课教育的多,各科教学中渗透少;5、内容陈旧空洞的多。实在、富有新意的少;6、教育手段方法单一、生硬的多,灵活新颖的少;7、上级安排布置多,基层真正落实少;8、主动争取联系少,被动消极等待多;除此之外,在组织学生观看百部爱国影片、发挥影视教育功能方面更难尽人意,这些情况在农村中小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思路与对策

针对目前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与潜在问题,笔者以为,要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效,必须在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共施爱国主义教育系统工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既要面对现实,更要着眼未来,从整体上研究,尽快探寻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思路与对策。

笔者经过几多思考,提出以下思路与对策,以求教于大方。

1、确立“一个思想认识”。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爱国主义教育也遇到了不少新课题,要贯彻落实好《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首要的问题还是要进一步提高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对此。要做到“三个必须”:①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培养跨世纪一代靳人的羹基工程。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必须从娃娃抓起,尤其是在校学生。现在的有少年是新世纪的主人,只有让他们了解祖国和民族的历史与现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祖国的前途未来为己任,才能在将来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重任。②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一个水恒的主题。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要突出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线,坚持不懈,常抓不放。③是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列人精神文明建设和学校全面工作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

2、组建编织两个教育机构网络。

一是校内爱国主义教育机构网络;二是校外爱国主义教育机构网络。要充分发挥网络机构的综合功能和聚焦作用,使校内枝外两个机构网络都紧紧围绕爱国主义教育这一综合育人工程,并形成内外联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交叉的网络联系。

3、注意“三性”。

(1)注意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连续性。以历史的风雨,现实的国情,使学生明理动情。热爱祖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热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祖国,更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有力的精神文往,这两者具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特征。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系列教’育中,必须注意把历史与现实发机地结合起来,体现教育的时代延续性。

(2)注意爱国主义教育的正面疏导性。以今日的成就,明日的辉煌,使学生坚定信念。在当前商品经济的大潮中,不少学生由于受知识水平、生活阅历、思维方式和认识能力的制约,往往会陷入心灵的误区。面对这种僧况,我们只有正面疏导,才能更好地替他们解疑释惑。因而,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我们必须来取正面教育,积极疏导、启发自觉、自我教育的方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注意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性。通过刻苦的磨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只停留在提高认识上,而应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要使爱国主义教育融汇于学校的端正枝风,学生的行为规范之中,使学生把爱亲人、爱乡土的感情,逐步扩大到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由爱集体的观念进而升华为对民族和祖国前途命运的关切。

4、抓好“四个基本建设”。

(1)教材建设。国家教委应尽快组织人才,依据《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大、中、小学生的特点,对现行小学生思品课、中学政治课、大学马列主义理论课教材进行必要的惨定,使之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井尽快稳定下来。在已出版《国请教育》、《中华传统美馆》读本的情况下,编写井出版大、中、小学课外阅读的爱国主义教育读本。各地方也应编写具有乡士气息的爱国主义教育乡土教材。

(2)教育基地建设。要在现有教育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国家、盛市、县、乡级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拓宽教育内容,体现时代特征。突出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充实基地建设,使教育活动与爱家乡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学校也应开辟爱国主义校内教育基地,办好校史、荣誉室、爱国主义教育展览室。

(3)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在建设物质环境的同时,重视净化校园环境。

抵制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和影响。抵制不健康的文化倾向。学校要有校旗、校徽、校歌,在醒目的地方悬挂名人画像、爱国名言,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4)制度规范建设。要使爱国主义教育实现经常化、规范化。必须抓好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系列制度规范建设。如《升降国旗制度》《重大纪念日活动制度》、《学科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细则》、团队、班主任教育管理常规制度,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系列考评细则,评优树模制度、规定等。实行多层面、多渠道、全方位的爱国主义教育。

5、抓好“五个方面的基本教育”。

即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两史一情”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法制教育、改革开放巨大成就教育。要以“两史一情”教育为依托。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这五 个方面的内容统筹策划,科学地划分大、中、小学不同阶段的主要目标、要求、重点。改变以往“各炒一盘莱。各念各的经”的状况,深入探索大、中、小学三 个阶段教育上的内在联系,对教育内容进行整体设计,有机揉合。体现由浅人深,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原则。在教育内容上要出新,小学阶段要依据学生年龄特点、爱国情感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具体划分出低、中、高年级段的教育序列,突出“形象性”。中学阶段也要依据中学生品德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划分出初中阶段、高中阶段教育的重点、层次,做到感性与理性相统一。大学阶段更应根据当代社会发展和未来时代要求,确立各个年级的教育目标、重点、专题,做到实践性和哲理性水乳交融。

6、在教育方法途径上,要做到“六个结合”。

(1)爱国主义教育与重大节日、纪念活动相结合。如结合元旦、春节、三 八、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节日的庆祝活动,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五四精神”、“两史一情”、热爱中国共产党、国防、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等教育,并使每个重大节日、纪念日都能鲜明地体现爱国主义教育主题。。

(2)与课堂教学结合。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继续贯彻《中小学加强中国近代、现代史及国请教育的总体纲要》和《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学科教育纲要》,深钻教材,潜心挖掘疑点,结合学科特点和德育个性,找准切入点,寻准结合点。抓准疑点,学生关注的热点,有机、适度、自然、和谐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各级各类教学评优中。

应把是否渗透爱国主义作为一条必备的评价因素。

(3)与落实规范、礼仪常规相结合。爱国主义是一种情感、一种精神、一 种思想,也是一种规范。要使学生的爱国之情转化为效国之行,必须抓好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礼仪常规的贯彻落实。在明理、知事、动情、养成四个环节上狠下功夫。要重视学生的品质、人格教育,重视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在德、智、体、美、劳各种活动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通过开展文明学生、文明班集体等活动,使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

(4)与学校的各项专题教育活动相结合。学校要精心设计各项教育活动。

既要体现鲜明的教育专题。又要讲究教育方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如开展、举行的主题班会、读书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书店、演唱会比赛、影评大赛等项活动,使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活动之中。

(5)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爱国主义要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就必须实现由封闭、单一的线型向开放、多项的网状型转变。学校要主动采娶利用学校家长会、家长接待日、家访、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实践等形成与家庭“关协”社区教育及其它相关单位、部门加强联系,互相沟通,使爱国主义教育延伸到校外大课堂,并形成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氛围。

(6)与树立学习榜样、典型相结合。曾有一度,港台的“明星”成为中小学生崇拜的“偶象”,他们热衷于港台的“四大天王”,唱的是情意缠绵的流行金曲,没有了气势磅礴的英雄赞歌。如何使狂热的“追星族”走出纷乱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