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06:40:39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范文篇1

教学设计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预先规划和构想。教学设计的视角指向取决于教学理念。以传授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教学设计,视角指向多重在讲授的逻辑性、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其过程与程式是可以依据教材预设;而以人的发展需求为本位的课堂教学设计,尤其是小学语文,比其他学科具有更加显著的多元解读特征,其过程与程式是难以依靠教师的意向进行固定和预设的。那么,它的视角如何指向才能适应这种教育理念的要求?教学过程与程式的非预定性确实为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增加了难度。诸如小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学习等,都无法预计且显现出即时性和多样性,伴随着一个“变”字,这就是教学设计的难点所在。因此,应变性就成了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视角的必然指向。

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突出应变性呢?

一、在总体规划和构想中渗透应变策略

就一堂课而言,这种宏观应变构想主要包含如下方面:一是依据教材实际,研究学生思辨生奇的基础和资源条件,如他们对教材内容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们会依据哪些信息资源进行探索等,以便做好各种应变的准备。二是依据学生的经验和学力,推测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以及由此产生的问题和疑义等,以便确立应对方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性思维习惯;三是在多维教学目标建构过程中,当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和技能目标失衡时,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予以恰当应变与调控,实现多维学习目标的达成。

二、从多元解读课文内容着眼拟设应变“预案”

语文课程的显著特点,就是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很多情况下,由于个人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体悟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学习内容他们也会有不同的感悟和理解。因此,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智慧生成,不能强求唯一的答案,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选择,有自己的答案,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必须拟设多样性的应对方案,作为预案,一般说来,主要有如下视点:1在能够产生多样化解读的内容上,从拓展学生思路,优化学生思维出发拟设应对“预案”,这种“预案”应是求异与优化整合的。如对一个问题的多种理解,如何引导他们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张扬个性;对片面和局限性的见解,如何通过点拨使之深化和完善;对偏颇和创见共存的体悟,如何进行引导,使之在研讨比较的基础上达到消除偏颇、提升创见的目的等。2在容易产生疑义的内容上,多角度地拟设应对“预案”,预设怎样指导学生收集信息,运用信息资源,通过讨论、争辩消除疑义,实现认识上的飞跃。再如面对一些含有人性哲理、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设计如何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演示、联想、操作等不同层面去认识和体悟。3在生成性问题上,从诱导学生思辨、坚持个性化表达、激发创造精神出发,拟设应对“预案”。促进学习生成的“预案”一般应从若干层面考虑,一是怎样拓展教材空间,进行启迪和诱导,以引起学生的思辨;二是怎样依据学情进行点拨和激发,以引起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深化和优化。如:你对这个问题有哪些看法?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哪些方法和方式?你的这种认识的依据是什么?

三、从学生自主学习需求出发拟设应变“预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新课标理念下的自主学习形态及其目标内容,必须把握实质,拟设应对“预案”。1依据学生个体需求。即这种预案留给学生广阔的自主空间,且贯穿于课前──—课内──—课后等环节的全过程。课前准备内容设计,要体现出广、活的特点,因为这是以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式收集信息资料,为学习新知作铺垫为主,要给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如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自主设定活动的时空等。课堂自主学习指导内容设计,要充分体现民主、开放,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营造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氛围,如选取相机引导、自主感悟的阅读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主体参与和竞争意识,关注学生个别差异,激发学生个性潜能等。课后拓展性学习内容设计,要充分体现个性舒展和创造。主要从培养学生独特个体与自主参与出发,如拓展途径、扩大视野,动手操作、深化体验,访问调查、加强交际等,为学生营造广阔发展的空间,增强学生自主意识。2依据学生交流合作需求。对于需要合作学习才能更好理解的课文内容,要从互补性出发拟设预案,而拟设预案的前提,一是考虑内容的交流合作价值;二是交流合作要有明确目标与责任;三是交流合作的方式和方法,避免交流合作流于形式和表面化。如:针对学习内容,考虑学习小组如何划分适宜?如何引导他们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如何设计问题才能开阔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保证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小组学习过程中,老师应如何倾听,如何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相机点拨和引导等,而不是让学生按老师的意图或按老师规定的程序进行。3依据学生好奇和乐于探究的需求,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出发,拟设应对预案。主要应根据教材内容,多选择一些令其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如这个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请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一下。你想了解这个奥秘吗?请设法实践一下等。

教学设计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语文核心素养;资源整合;学习情境;专题设计

“学习任务群”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简称“新课标”)提出的新概念,是对高中语文课程内容形态和结构体系的全新建构。新课标规定整个高中语文一共需要完成18个任务群的学习,并将它们整体设计、统筹安排于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之中。当下,基于任务群的学习已然成为高中语文教育的核心话题,关注并研究学习任务群,不仅有利于丰富我们的理论认识,而且有助于完善我们的教学实践。下面,笔者就学习任务群的基本特点、落实途径以及活动设计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有所收获。

一、学习任务群的基本特点

结合新课标的阐释以及学界的已有论述,我们对学习任务群主要有以下三点认识:(一)目标:指向语文核心素养。新课标在“课程结构”部分指出,语文学习任务群是“从祖国语文的特点和高中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出发,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来设计的,并强调它是一种“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有学者认为任务群学习实质上就是一种项目化学习(project-basedlearning或problem-basedlearning,PBL)[1]。而所谓项目化学习就是“围绕一个具体的项目(或上位问题,此问题需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包含学科重要知识概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得知识。也就是说,在项目学习中,学生围绕特定任务,通过自主言语实践活动,能真正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并能在情境的体验中将其凝结成素养”[2]。不难发现,任务群学习与项目化学习有很多共通之处,比如都强调学习的问题性、综合性、任务性以及情境性等特点,彼此在价值理念或意义内涵上是一脉相承的关系。甚至可以说,一个学习任务群就是一个“有问题、有目标、有情境、有资源、有过程、有策略”的持续性或长期性的学习项目,旨在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下,积极主动发现并探索真实问题,最终在知识和技能以及素养方面获得更优的提升与发展。那么,为何要在“课程内容”部分进行学习任务群的设计?这是因为新课标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追求,并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不言而喻,“新课标不是按照单一标准抽象的逻辑方式来定义核心素养,而是以开放包容的宏观思维来确定的”[3]。换句话说,新的课程目标已不再局限于知识与技能层面,转而更为强调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以及关键能力。因此,基于教材选文的传统语文教学内容已无法满足核心素养的培育需求;换言之,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也迫切需要能够体现实践性、情境性、综合性等特点的课程内容,而这与学习任务群的实践需求恰好是高度一致的。很明显,这绝非偶然或巧合——学习任务群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需求而提出的。概言之,提出语文核心素养,就应该匹配学习任务群;提出学习任务群,就应该指向语文核心素养。并且,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一定要紧紧围绕语言、思维、审美与文化四个核心素养来进行。远离语文核心素养的学习任务群好似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脱离学习任务群的语文核心素养仿如镜中花、水中月。(二)内容:整合语文课程资源。由于我国语文教材历来都是文选型编制体例,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形成的是一种基于单篇课文的教学模式,学生形成的是一种碎片化的学习模式。师生在有限的课时内以追求大量的知识积累与技能训练为宗旨,过于关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思维品质与价值观念的发展。我们要知道,语文学科不仅有知识和能力,还有情感和态度在里面,如果一味偏颇地强调某一点或专攻某一方面,显然会造成语文学科走向纯技术主义的危险。所以,学习任务群的提出旨在改变这种境况。过去我们提到课程内容,首先想到的就是五大学习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综合性学习”。尤其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每个学段每个领域的课程内容都做了一定的厘清与规划。而到了新课标中,不论是“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基础语文知识,还是“听说读写”等基本语文能力,都内含在一个完整的任务群学习之中。从知识结构的角度不做清晰详明的序列化安排,只是在“学业质量标准”中设定一个大体的水平框架。用新课标的话来说,就是学习任务群中的任务所涉及的语言学习素材与运用范例、语文实践的话题与情境、语体与文体等,已基本涵盖了学生日后工作、生活、学习等需要的各种语言活动类型(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和语篇类型(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这里面体现的是一种整合思想,不仅是内容和情境上的整合,也是方法和资源上的整合,旨在规避传统的按照“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听说读写”的知识能力体系进行教学和考试的模式。各种语文学习要素在学习任务群中不再彼此封闭、相互脱节,而形成了共生共融、契合一体的关系了。正如新课标所言,“学习任务群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不再局限于枯燥的知识记忆与机械的技能操作了。也正如新课标修订组组长王宁教授所指出的,任务群学习“与过去的教学模式有内在的区别——课程中有文本,但不以文本为纲;有知识,但不求知识的系统与完备;有训练,但不把训练当作纯技巧进行分解训练。教师是组织者,学生是主体,师生互动”[4]。新课标将学习任务群作为课程内容来呈现,可以说是对传统教学内容的一次突破,进而也必然会引发教学方式的革新。概言之,新课标通过“学习任务”的“群”设计,力争扭转并改变语文教学按知识逐点讲解、按技能逐项训练的简单化的线性演进模式。不管是“学校语文”还是“社会语文”,我们所能接触的语文生活几乎都是高度整合状态的,比如文本的多样性、情境的多样化、活动的多元化,等等。也正是因为这个,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既是课程内容整合的需要,也是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三)过程:融会语文学习情境。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蕴含于情境之中的,离开了特定的境域,就不存在任何的学习主体与学习行为[5]。换句话说,知识与技能必须依托具体的情境来学习,脱离了具体情境,学生收获的知识与习得的技能很可能是虚假的、不真实的。因此,新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提出,要“根据学生的发展要求,围绕学习任务群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广泛、深度参与的学习情境”;在“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部分提出,“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可见,不论是学习任务群的设计,还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都离不开对情境的关照。首都师大王云峰教授更是直接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设计好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境”,“语文学习情境既要包含语言学习的材料和范例(主要是文本)、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则(即必要的语言运用原理和听说读写的方法),又要包含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有变化的语言运用情境,以及在这组情境中展开的具体的可控的语言实践活动。教师只有设计出这样的语文学习情境,并在这个情境中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有利于学生掌握语言运用的相关策略性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良好的言语经验和言语品质的形成”[6]。此外,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情境大体有三种,分别是个人体验类情境、社会生活类情境以及学科认知类情境。个人体验类主要指向学生个体独立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比如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的独特的情感体验等;社会生活类主要指向课堂内外具体的社会生活,比如跨文化、跨媒介等语言文字的运用;学科认知类主要指向学生对语文学科本体相关问题的研究,比如对“语文是什么”的探讨,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学科认知能力。因此,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教学需要充分围绕这三种具体的情境来设计,学生也正是在这三种具体的情境中完成不同任务的学习的。

二、学习任务群的落实途径

(一)形式:语文学习专题推进新课标所规定的18个语文学习任务群不是杂乱无章地堆砌、拼凑起来的,它们彼此之间虽有差异,但又相互融合;虽有区别,但又衔接延伸。比如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贯穿渗透在必修、选择性必修以及选修三类课程之中,而这三者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其他任务群的学习提供了相应的知识基础与方法手段。再比如选择性必修课程中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到了选修课程中则变成“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中国革命传统专题研讨”“中国现当代作家专题研讨”。从作家或作品研习到专题研讨,这样的设计体现了不同学习任务群之间的层次性与差异性。然而,“仅有任务群没办法实施有效的可检测的教学活动”[7],因此我们需要将每个学习任务群进行细化、分解,使之成为一个个具体语用情境下的学习专题,然后通过紧密关联的多个学习专题的聚合来达成一个完整的任务群学习目标。其实,18个学习任务群仅从名称来看,就有6个是带有“专题”二字的,可见,项目化的学习任务群最终还要依赖有层次、分步骤的专题教学来完成。此处所提的“专题”一定程度上类似于我们以前常说的主题,但又有所区别。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专题学习需要的“是一种利于开展语文学习的情境条件和学习目的指向等因素的综合考量,是将学习兴趣、学习资源、学习任务、学习过程整合起来,以促进学习目的的达成”。其实施过程大体是“在确定了专题方向,明确了学习目标后,通过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切入角度,采用灵活的、多样态的学习形式,逐步深入、层层剥笋地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求面面俱到,而是应借助学生生命与心智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筛选典型材料,通过典型的学习过程,获取解决问题的典型路径与学习结果,并以此学会处理生活中类似问题的策略,达到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8]。可见,任务群视域下的专题学习不同于以往教材中的单元主题学习,后者努力在文本言语形式方面进行整体建构,但在实施层面,大多情况下却演变为侧重知识积累和技能训练的单篇课文教学形式。而前者较之后者,在知识发展、技能提升以及素养培育方面能为学生提供更深的学习背景和更广的平台空间。两者都是为了重构语文课程基本单位的整体性,但在理论基础、内容选择、实施过程以及评价方法上却截然不同。概言之,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专题学习是对传统单篇课文教学抑或单元主题教学的一种突破和超越。每个学习任务群都可以看成是对语文学科知识与技能体系的一种综合概括,而以问题或任务为导向将其细化、分解后形成的一系列专题,就成了学生需要完成的项目群。每个专题的学习,学生都有清晰的学习目标和问题任务,学习资源以及学习方法也都有明确的指向。换言之,学习任务群视域下专题学习过程是聚合又开放、既定又创生的过程。(二)施行:语文实践活动演进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此,语文课程内容的落实必然是实践取向的。新课标中也明确强调了要“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积累言语经验,把握语文运用的规律,学会语文运用方法,有效地提高语文能力,并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促进方法、习惯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发展”。所以,新课标背景下的任务群学习必然是多种实践形式交织互动的学习。不仅有传统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2003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就已提出),还有新提出的“梳理与探究”,最大限度地彰显了语文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同时也反映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这三类基本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新课标的“课程目标”“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试题命制”“教材编写建议”等部分都有涉及,不难看出新课标对这三类基本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视与强调。毋庸置疑,任务群的学习需要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这三类基本的语言实践活动来落实。此外,我们还需要明确的是,学习任务群,或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学习专题,或专题下的具体学习任务的设计,与这三类基本的语言实践活动并非是一对一的关系。每一个任务群、专题或任务的实施,其所包含的语言实践活动形式一定是多样的、融通的;每一种语言实践活动的进行,其所指向的也并非语文核心素养的某一方面,而是立体的、综合的。概言之,依托这三类基本的语言实践活动的任务群学习绝非单维线性演进过程,而是一种集自主、合作、探究在内的综合性学习过程。任何一种语文学习如果缺失这三类基本语言实践活动的交融互汇式的综合运用,那么学习形式上一定是枯燥无味、了无生趣的,学习收获上也一定是浮而不实、事倍功半的。

三、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

根据以上论述,下面笔者将聚焦“学习任务群11 外国作家作品研习”(1学分,18课时),并以“爱情”为例进行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专题教学设计。(一)价值定位与目标表述。新课标对本任务群的价值定位如下: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研习外国文学名著名篇,了解若干国家和民族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面貌,感受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培养阅读外国经典作品的兴趣和开放的文化心态。据此,围绕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可得出本任务群的价值:1.通过阅读与撰写笔记,感受并学习外国文学名著名篇的语言风格与表达特色(语言建构与运用)。2.通过对中外经典文学作品中同一母题或文化现象的阐述的比较与分析,总结不同国家或不同民族的认识区别与思维差异(思维发展与提升)。3.通过对中外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多角度的阅读赏析,表达并评价不同作品的情感基调与主题思想(审美鉴赏与创造)。4.以开放、包容、尊重的心态看待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或民族文学作品中所呈现的共同话题或文化差异,努力实现去粗取精、理解吸纳的目标(文化传承与理解)。结合新课标关于本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以及“教学提示”的规定,我们将本任务群的学习目标确定如下:1.通过阅读外国文学经典作品,在解决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过程中,理解并把握所读名著名篇的情感基调与思想内涵。2.通过撰写包括内容提要、阅读感受、观点评论等形式在内的读书笔记,加深对所读文学经典作品的认识,养成阅读外国名著名篇的兴趣和态度。3.通过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名著名篇中的共同话题或现象的比较,尝试对外国文学经典作品中的社会生活以及心灵世界进行分析和阐释。(二)专题确定与资源整合。本任务群归属于选择性必修课程之中,在18个学习任务中排第11,处于承前启后的位置。新课标规定本任务群一共需要18课时。据此,我们可以设计三个专题学习任务,每个任务约6课时。根据传统语文教材中的单元人文主题,三个专题学习任务选取范围可以圈定如下:青春、爱情、亲情、自然、社会、思乡、和平、梦想、人生、自我等。素材来源主要有《外国作家作品选》、教材中的外国名篇,以及新课标“附录2: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中所提到的作品。此外,有关外国经典名篇翻拍的影视作品也可成为学习资源。限于篇幅,我们以“爱情”专题为例阐述专题的教学设计。确定本专题学习原因有二:一是我们能接触到的外国经典作品大都是翻译文本,加上中外文化在很多问题上的看法都是有较大差异的,所以,我们选取与学生接受水平相近的“爱情”主题。二是“爱情”主题在中外文学作品中很常见,选材比较容易些,并且这个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贴合,他们或多或少有些感触和经验,能够激起他们的探索欲。围绕“爱情”主题,根据不同文体、不同国度的原则,将具体阅读篇目确定如下:诗歌包括纪伯伦(黎巴嫩)的《爱情是一个光明的字》、叶芝(爱尔兰)的《当我老了》、茨维塔耶娃(俄罗斯)的《我想和你一起生活》;戏剧包括莎士比亚(英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席勒(德国)的《阴谋与爱情》;小说包括欧•亨利(美国)的《麦琪的礼物》(短篇)、川端康成(日本)的《伊豆的舞女》(中篇);散文包括罗素(英国)的《我为何而生》;影视作品包括美国的《泰坦尼克号》、日本的《人鬼情未了》、中国的《山楂树之恋》。(三)活动设计与思路复盘。依据本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以及结合上述学习资源的梳理,拟将“爱情”专题学习目标确定如下:1.运用多种方法完成上述外国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任务,了解各个作品中的人物并感受他们对爱情的认识。2.通过撰写读书笔记(阅读过程中的旁批、对某个观点的看法、对某个人物的评价等),梳理并探究不同作品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及其对爱情的理解。3.通过中外名著名篇中有关“爱情”主题的比较,鉴赏并评价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心理认同。具体活动过程设计如下:学习任务一:阅读与梳理(第1—3课时)1.自主阅读《罗密欧与朱丽叶》《阴谋与爱情》《伊豆的舞女》。2.在阅读过程中积累并梳理不认识的字词,通过查字典掌握其基本大意。3.结合已学内容《林黛玉进贾府》《莺莺传》,围绕男女主人公姓名、首见时间和地点、男主角的年龄和模样、女主角的年龄和模样、男女主角谁先看上谁、采取了什么行动、最终的结果如何等问题进行比较,填写相关表格。4.五对情侣中最喜欢哪一个人物角色?结合文本说出具体的理由。学习任务二:比较与感受(第4课时)1.你最喜欢哪一个爱情故事?或者你最不喜欢哪一个爱情故事?请结合文本,具体阐述。2.这五个爱情故事结局不同,原因为何?请结合现实,具体阐述。3.从中你能发现中外民族经典文学作品中有关爱情认识的不同吗?请从内容、情感、表达三个角度展开比较。4.当前有些人直到大学毕业甚至硕士、博士毕业都没有谈过一场恋爱,最后只能依靠父母亲朋介绍找另一半。对此你怎么看?学习任务三:延伸与思考(第5课时)1.课前观看美国的《泰坦尼克号》、日本的《人鬼情未了》和中国的《山楂树之恋》三部电影,比较一下,爱情对于电影中的男女主人公而言分别意味着什么。2.正处于青春期中的你们,对爱情渴望吗?目前我们能不能把爱情与学习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先自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完成一份简短的回答提纲。3.阅读《麦琪的礼物》,并结合我国古代有关爱情的故事或诗词名言等,谈谈你对爱情的理解。学习任务四:鉴赏与写作(第6课时)1.阅读纪伯伦的《爱情是一个光明的字》、叶芝的《当我老了》、茨维塔耶娃的《我想和你一起生活》、罗素的《我为何而生》以及有关作者和创作背景的补充材料,谈谈这四篇诗文在表达爱情时写作手法和语言风格有何异同。可以就其中的两篇进行比较,也可以将四篇进行综合比较。2.围绕爱情主题,尝试写一首诗,表达你对爱情的理解和认识,体例(古诗或现代诗)不限。注意真情实感的表达和独特新颖的见解,注意形象性和韵律感,注意不要套作和堆砌辞藻。3.本专题学习作业:从《哈姆莱特》《傲慢与偏见》《巴黎圣母院》《简•爱》《安娜•卡列尼娜》《堂吉诃德》《欧也妮•葛朗台》等书中挑选一本,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读书报告,报告中要包括“内容简介、爱情观点、评论总结”三部分内容。根据上述内容,现将完整的专题学习思路“复盘”如下:遇见爱情(出发点,即专题确定)——认识爱情(思考点,即学习任务一)——比较爱情(比较点,即学习任务二)——反思爱情(深化点,即学习任务三)——抒写爱情(落脚点,即学习任务四)。

参考文献:

[1]徐鹏.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学理探寻[J].中学语文教学,2018(6):4-7.

[2]王宁,巢宗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210.

[3]胡勤.高中语文课程内容结构性重组[J].语文建设,2018(4):13-17.

[4]《基础教育课程》编辑部.走进新时代的语文课程改革——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王宁[J].基础教育课程,2018(1):21-26.

[5]刘飞.高中语文情境创设的价值与实践方法[J].语文建设,2018(4):18-21.

[6]王云峰.语文素养及其培养[J].中学语文教学,2016(11):9-12.

[7]马志英.从单元到专题:高中语文教学形态的跃迁[J].语文建设,2018(10):16-19.

教学设计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新课程创新教育教学设计

在新课程环境下,在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新教学理念的同时,更要注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新课程环境下的教师主导作用,主要是引领学生的思维方向,在导学、导思、导探、导创中诱导、引导、指导、疏导、启导,教师的“导”要“导”在以学为主体、授之以渔上,要导得恰到好处,要点到为止。要在导趣、导情、导思、导疑、导法、导用上下功夫,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那么在新课程下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把创新教育巧妙、有机地渗透到化学教学中去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探索。

二、新课程对化学课堂教学的冲击

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最终都需要落实在课堂上,体现在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的改革既要关注“怎样教”,更要关注学生“怎样学”。传统化学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学习的主运动性得不到发展。普遍存在着以“接受性学习”作为主导的,甚至是唯一的学习方式的现象,这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与新课程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理念相背离,必须进行改革。

三、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一种学习方式。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相比,突显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即自我监控性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化学学习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所以化学教师要有目的地选择和挖掘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内容和素材,这是决定自主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一环。从总体上来说,那些宏观的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事实内容比较适合自主学习,如有关空气、水、金属等部分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知识。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任务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需要建立“共同体中心环境”,通过共同体使学生间、师生间以及学生与其他参与者之间的互动,提供学习反馈、增加学习机会、增强学习动机,并提高学习质量。

在班级里,重要的是建立一种积极的、和谐的氛围以适合于化学学科学习,这种班级学习规范应重视对理解的探究,要体现科学的严谨性。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2]

另外,化学学习还要与更为广泛的共同体联系,我们应努力使化学课堂体现社会、体现生活、体现真实,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在社会中充分应用化学知识,使所学的化学知识“活”起来——这就是合作学习的真正目的。

探究性学习是指从科学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研究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和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

采用探究的方式学习“气体摩尔体积”,教材对“气体摩尔体积”内容的处理,渗透了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观点,通过建立“气体模型”,解释了气体摩尔体积——气体的共性。充分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模型方法”内容,明确地将“模型方法”的运用作为本节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即凸现了科学方法的教学,又使学生对气体的共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四、新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教师通过心理换位能求得与学生思维上的同步和心理上的共鸣,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

在新课程教学中必须以“学生学为中心”,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和对话的教学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促使学生把从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中建立的主体意识迁移到知识世界中来;相信学生,在教学上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

五、结束语

与世界化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相一致,我国的化学课程改革正朝着课程内容综合化、密切联系社会和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发展和学习能力培养、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加强课程的实践性等方向发展。新形势下的化学教学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思路,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行动上赶上时代教育发展的步伐,这就要求我们师范毕业生要转变观念,拓宽思路,改变方法,以全新的思路,全新的方法投入到化学新课程改革中,从而活化化学课堂教学,使化学课堂成为学生喜闻乐,增长知识才干的场所,营造一个活化的课堂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

[1]张建华,浅谈新课程下化学学习方式的变革[J],中国教育现代化,2004,17:68

[2]苏伶俐.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1),74-75

[3]郑桂华,化学探究性学习教学示例[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8(1),24

[4]赵丽.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心理换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6,1(200),61

[5]陈奇峰,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中国教学资源网,教育论文,初中论文:

[6]史金艳,化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活力,2005,7:148

教学设计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函数概念;微课设计

一、问题提出

函数在整个中学数学的知识网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在初中阶段开始接触函数的概念,理解函数描述的是变量之间的一种依赖关系,高中阶段则是在“集合对应观”下给出函数的概念.由于函数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复杂性,教师觉得很难教,学生也觉得很难理解.如果对函数的概念分析透彻所需的课时比较长,但是高中学业紧张,对于函数的概念教学也没法给予足够的课时.鉴于此,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笔者认为可以设计一节“函数的概念”的微课,以供学生课前预习.学生根据微课程学习任务单,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进行预习,对于有疑惑的知识点在课堂上向教师请教,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二、微课具体内容实录

(一)回忆旧知.1.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学习函数,回忆初中我们学习过哪些函数?PPT呈现出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这四种函数的图像、解析式.2.初中的时候函数是怎么定义的?教师引领学生重述初中函数的概念:“如果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变量x的每一个值,变量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我们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在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到一个函数必须有:①两个变量x,y;②对于变量x的每一个值,变量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既然初中我们已经学习过函数的概念了,为什么高中我们还要学?请思考下面两个问题.问题1:y=1,x∈R是函数吗?有学生认为是,因为有两个变量x与y,对于变量x的每一个值,变量y都有唯一的值1与它对应.有学生认为不是,因为y恒为1,所以y不是变量,因此,不是函数.问题2:y=x与y=x2x是同一个函数吗?有学生认为是,因为根据运算得y=x2x=x,所以y=x与y=x2x是同一个函数.有学生认为不是,因为y=x中,对于x=0,有y=0和它对应;而y=x2x中,对于x=0,没有y和它对应,所以不是同一个函数.设计意图:若仍用初中学习的函数概念回答这两个问题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所以,今天要从新的视角来认识学习函数的概念,帮助解决我们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复习旧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同时,通过设置问题1、问题2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该知识的兴趣,产生学习动机,然后以最佳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二)实例分析.实例1一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下落距离y(单位:米)与下落时间x(单位:秒)之间满足关系式:y=3.9x2.这里有两个变量x,y,利用几何画板画出y=3.9x2的图像,由图像直观可知,y=3.9x2符合初中函数概念,是一个函数问题.但是,提醒学生这是一个实际问题,变量x表示下落时间,所以x≥0.这时候如果根据初中函数的概念,应该表述为“有两个变量x和y,x≥0,对于变量x的每一个值,变量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变量x有了取值范围,这样表述起来就不够简洁,而数学语言是追求简洁性的,所以为了表述更简洁,可以把这些x值放在一起构成数集A={x|x≥0};由图像可知,y≥0,把这些y值也放在一起构成数集B={y|y≥0}.现在,变量x和变量y的取值范围就可以用数集A,B表示了,相应地,x与y的对应就是集合A中的元素与集合B中的元素的对应,也就是说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按照y=3.9x2,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y和它对应.从表格中,可以知道年份和人数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仿照实例1,把这些年份放在一起构成数集A={2012,2013,2014,2015,2016},把各年份的人数放在一起构成数集B={1023,1134,1378,1477,1523};对于集合A中的每一个年份,按照表格,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人数和它对应.设计意图:因为人教A版教材三个实例对学生来说还是有点难度,所以这里选择两个更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并且在实例1中,利用几何画板把函数图像画出,这样就同时,呈现出函数两种表示方法:解析式法、图像法;实例2则以列表法呈现.两个实例就把函数三种表示方法呈现出来了.同时这里由解析式画出函数图像,并从图像上感受两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为后面利用函数图像研究函数性质做准备.关于为什么要引入集合的观点,大多数说法是“因为前面我们学习了集合的知识,现在我们把变量的取值范围用集合来表示”,这种说法很牵强,很难从根本上说服学生.本文从数学语言简洁性的角度考虑,说明变量有了取值范围之后,引进集合可以使表述更简洁,从而引进函数概念的“集合对应说”.1.观察共性、抽象本质.以上两个实例的共同特点是什么?①都有两个数集A,B;②对于数集A中的每一个数,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在数集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和它对应.设计意图:根据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让学生对实例1、实例2中得到的结果进行探究,用归纳的方式抽取出它们的共同属性,从而达到对函数概念本质的理解.为学生创设归纳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归纳的过程.2.形成概念.归纳以上两个实例中的共同属性,得到函数的定义:设A,B是非空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其中,x叫作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作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作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作函数的值域.教师一边用PPT呈现出函数的定义,一边做讲述.然后结合前面实例1、实例2对函数概念进行辨析,包括对应关系、定义域、值域等函数概念中涉及的对象.设计意图:概念辨析是概念学习的重要环节,函数的概念既抽象又复杂,形式化的进行概念辨析效果不好,结合适当的例子,让学生在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过程中辨析概念,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三、微课反思

学生学习数学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机会经历“归纳—演绎”的过程,所以学生可能知道了知识是什么,但不清楚它的来龙去脉,因而,也不理解其内在本质与原理,于是最终也不知道怎么用.因此,当前数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是为学生创设归纳的机会,使学生经历“归纳—演绎”的过程.本节课紧紧围绕“具体实例→观察共性→抽象本质→形成概念→强化概念→概念应用”这一概念形成的教学模式,这一过程是发现学习的过程,采用引导发现教学法,让学生经历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本节微课主要是用于学生课前预习,在自主学习任务单的指导下,学生能更有目的地预习函数概念的相关知识点.但是对于“在实例分析时为什么要引入集合,函数概念中对应关系是什么,符号y=f(x)表示什么意思”这些虽然在微课视频中都有做出解释,但学生多少还是有些疑惑,因此,课堂上教师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解决这些疑惑,加深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黄宁静,朱维宗.以“问题”为驱动的高中函数概念课教学设计[J].中学教学参考,2015(17):17-18.

教学设计论文范文篇5

大量的实际工作往往比理论上简单,如果我们仅考虑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生的内容,完全不考虑实际工作中偶然发生的内容,培养的学生应变能力就不够,可持续发展能力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制定专业核心课程目标时,既要考虑实际工作的基本要求,也要考虑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课程目标适当高于企业的要求。

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选取的思路

1.针对性。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主要是为北京发展区域经济培养高素质的一线的会展人才。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根据北京地区会展企业对从事展览策划工作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需求来设计的。同时,考虑到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还要提高相应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2.适用性

学生需要完成的课程的学习任务,全部来自于会展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为学生从事展览策划工作,打下了专业基础。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的转化能力,课程的学习任务也没有完全照搬企业的工作内容,而是把企业的工作内容转化为教学中可实现、可操作、可执行的学习任务,使得学生在教学环境下,完成课程的项目内容。

三、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设计内容组织与安排

内容的组织安排上,我们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方法,体现整体性的设计思路,按照会展策划工作的不同阶段,将企业的工作内容进行梳理,融入到教学可实现的学习任务中。每个学习任务都体现了展览策划工作的逻辑性,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水平,遵循职业能力培养的规律,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会展策划的专业知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任务要点分析--完成任务所需知识点的学习--根据任务工作6步法教师指导学生完成项目内容--项目评价总结。这四个教学环节中每个环节都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学生在项目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够体现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学生按照项目小组完成学习任务。每个项目小组由5~6名同学组成。由两个主讲老师共同完成授课任务。每名教师指导3~4个小组。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需要充分的沟通,团队协作,同时要把项目成果向指导老师汇报,并回答指导老师提出的问题。从学习任务的分析到学习任务的完成,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专业技能,而且能够锻炼和培养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学生按照实际的六个工作步骤,完成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都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下完成,并由企业兼职老师根据学生正在进行的项目任务,将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总结的工作方法与学生一起分享,让学生掌握实际工作中的核心方法,同时使学生感受学和用的联系和区别,激励他们明确目的,不断努力。突出实践性内容,以使学生获得更加宽泛和实用的知识与技能。同时,补充和填补了教学中部分知识和实用技能的不足,为培养学生复合型素质打下基础。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实现与展览企业工作内容的零对接。

四、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

核心课程评价方案的思路考察一个学生是否达到专业培养目标,要体现出工学结合的思想。核心课程的评价应结合企业实际工作环境的要求进行,评价指标不能脱离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基本的思路是:吸纳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与评价,将就业水平、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具体如下:课程项目评价主体由学生项目团队成员、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三方结合共同评价。课程项目评价的内容需要紧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进行,评价要以检验学生能力提升效果为主,验证学生知识领会程度为辅。课程项目评价对象需要针对学生完成的可视化成果(如学习工作页中的条目、项目实施过程中填制的表单、制定的计划、编写的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录制的音像资料、软件系统操作获得的数据结果等)进行评价,同时适当包含教师自身授课反思及学生课后对教师的教学效果的反馈评价。课程项目评价方式可以采用口试、笔试、实践操作、集体陈述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运用多种手段检验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五、结语

教学设计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新课程创新教育教学设计

一、引言

在新课程环境下,在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新教学理念的同时,更要注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新课程环境下的教师主导作用,主要是引领学生的思维方向,在导学、导思、导探、导创中诱导、引导、指导、疏导、启导,教师的“导”要“导”在以学为主体、授之以渔上,要导得恰到好处,要点到为止。要在导趣、导情、导思、导疑、导法、导用上下功夫,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那么在新课程下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把创新教育巧妙、有机地渗透到化学教学中去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探索。

二、新课程对化学课堂教学的冲击

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最终都需要落实在课堂上,体现在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的改革既要关注“怎样教”,更要关注学生“怎样学”。传统化学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学习的主运动性得不到发展。普遍存在着以“接受性学习”作为主导的,甚至是唯一的学习方式的现象,这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与新课程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理念相背离,必须进行改革。

三、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一种学习方式。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相比,突显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即自我监控性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化学学习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所以化学教师要有目的地选择和挖掘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内容和素材,这是决定自主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一环。从总体上来说,那些宏观的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事实内容比较适合自主学习,如有关空气、水、金属等部分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知识。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任务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需要建立“共同体中心环境”,通过共同体使学生间、师生间以及学生与其他参与者之间的互动,提供学习反馈、增加学习机会、增强学习动机,并提高学习质量。

在班级里,重要的是建立一种积极的、和谐的氛围以适合于化学学科学习,这种班级学习规范应重视对理解的探究,要体现科学的严谨性。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2]

另外,化学学习还要与更为广泛的共同体联系,我们应努力使化学课堂体现社会、体现生活、体现真实,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在社会中充分应用化学知识,使所学的化学知识“活”起来——这就是合作学习的真正目的。

探究性学习是指从科学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研究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和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

采用探究的方式学习“气体摩尔体积”,教材对“气体摩尔体积”内容的处理,渗透了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观点,通过建立“气体模型”,解释了气体摩尔体积——气体的共性。充分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模型方法”内容,明确地将“模型方法”的运用作为本节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即凸现了科学方法的教学,又使学生对气体的共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四、新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教师通过心理换位能求得与学生思维上的同步和心理上的共鸣,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

在新课程教学中必须以“学生学为中心”,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和对话的教学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促使学生把从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中建立的主体意识迁移到知识世界中来;相信学生,在教学上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

五、结束语

与世界化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相一致,我国的化学课程改革正朝着课程内容综合化、密切联系社会和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发展和学习能力培养、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加强课程的实践性等方向发展。新形势下的化学教学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思路,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行动上赶上时代教育发展的步伐,这就要求我们师范毕业生要转变观念,拓宽思路,改变方法,以全新的思路,全新的方法投入到化学新课程改革中,从而活化化学课堂教学,使化学课堂成为学生喜闻乐,增长知识才干的场所,营造一个活化的课堂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

[1]张建华,浅谈新课程下化学学习方式的变革[J],中国教育现代化,2004,17:68

[2]苏伶俐.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1),74-75

[3]郑桂华,化学探究性学习教学示例[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8(1),24

[4]赵丽.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心理换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6,1(200),61

[5]陈奇峰,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中国教学资源网,教育论文,初中论文:

[6]史金艳,化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活力,2005,7:148

教学设计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国际贸易双语教学教学系统设计

随着现代社会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国际间交流的增多,以及我国对外开放范围的不断扩大、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急需大批具有对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为了适应教育全球化的需要,我国许多经济发达地区的高等院校都开始在涉外本科专业推行双语教学(Bilingualeducation)。国际贸易本科专业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六大试点双语教学的专业之一。国际贸易本科专业的双语教学是指在国际贸易本科课堂上以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作为教学语言进行的学科教学与交流。其目的是通过课堂上的真实语言环境帮助学生高效掌握国际贸易专业英语,锻炼学生的专业英语表达能力,最终使学生能够用英、汉两种思维方式进行国际贸易学科的学习、思考与研究。双语教学在我国尚处于实验阶段,许多院校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开展的双语教学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盲目性和随意眭,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都与现实发展对该专业提出的要求相距甚远,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组织管理和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的规范和理论上的指导。笔者认为,要解决目前双语教学中的问题,必须从国际贸易本科的专业特点出发,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实施一个完整的双语教学系统设计。

一、双语教学系统设计的要素分析

教学系统设计(ISD,InstructionSystemDesign),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具体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模式等四个基本的构成性要素。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又构成系统输入和输出之间复杂的运行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过程。

师资是双语教学中的关键因素。双语教师首先必须是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对学科体系基本框架、学科发展趋势、理论发展动态等有较全面及时的了解。同时,这些教师也应具备较强的专业英语阅读能力和较强的听说表达能力。

学生在这个教学系统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的配合直接关系到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一方面,离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双语课程的内容无法讲授,特别是在进行一些案例分析、课堂提问时学生的投入程度尤其重要;另一方面,双语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也要求学生必须主动提高自身的外语水平。双语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时面临着语言和专业的双重压力,双语课程的学生要投人大量时间和精力,既要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又要提高使用英语的能力。

教材是双语教学系统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构成性要素,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的平台。教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教材是指教科书,而广义的教材则是指包括教科书、教学大纲、教师手册、学习指导书、复习题、练习题、参考文献等在内的教学材料系统。面对众多的原版教材,选择的标准为该教材能基本概括学科理论,或者是能反映学界形成共识或权威性的分析范式。它既要为有志于进一步研究本学科理论的学生提供一个知识和方法上的基础,也要为从事具体实践的学生和专业工作人士提供一个知识和方法上的依据。

国际流行的双语课程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浸没式、过渡式和维持式三种,三种方式各有所长。在教学实践中具体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应视实施双语教学的学生类别、课堂教学语言的使用状况、实施双语教学的目标以及语言目标而定。双语课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当好教学设计者、组织者与协调者的角色,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条件激发学生的互动意识,促进其发挥主体作用。鼓励双语教师积极编写详细规范的双语教案,并制作配套的多媒体课件,使双语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多彩。

除了上述四个最重要的因素以外,为保障双语课程的顺利开展,双语教学系统设计还应充分考虑相关学校和院系建立的管理制度、完善对双语课程的激励机制、规范双语课程的评价考核制度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协助。

二、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双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双语教学在我国还不成熟,在学生、教师、教材和考评制度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一)双语师资水平有待加强

国际贸易专业是一个以英语为基础的实践性专业,专业素质与外语素质的“双高”是高校双语老师的基本素质要求。虽然目前很多高校的专业骨干教师一般都有硕士或博士学历,具有较高的读写能力,但听说能力相对较弱。在温州大学的调查结果显示:34%的学生认为老师是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其中有40%的学生担心老师是否能使用英语清晰准确地讲述教学内容,52%的学生则担心老师是否能恰当处理专业知识和英语语言运用的关系。如何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语言技能等方面加强双语师资培训是当务之急。

(二)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待提高

国际贸易专业属于国内财经院校的热门涉外专业,该专业学生入校时高考英语成绩总体较好,而且该专业学生在人校后学习英语的热情很高。但双语教学效果却差强人意,主要在于学生目标语言水平不容乐观,特别是听说水平不尽如人意,专业词汇量不够是学生使用原版教材的最大障碍。此外,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不够充足,难以做到迁移、融会、贯通,造成了专业知识前后无法相互沟通,新知识的学习缺乏严密的系统性,直接损伤学科教学的整体质量。

(三)教材的使用有待系统化

按教育部的要求,大学的双语教学要使用外语原版教材,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由于我国的双语教学开始于最近几年,任课教师本身信息渠道狭窄,同时原版教材价格昂贵,不仅对于学生,而且对于老师来讲独自承担教材的使用费用都是个不小的负担,因此造成当前双语教学过程中使用教材难易程度参差不齐,知识结构缺乏系统性的局面。“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学”、“WI’O体制及案例分析”等国际贸易专业双语课程采用的教材大多是从国外翻译过来的中文本或英文本,或者翻译后再编著,虽然能基本满足教学过程的需要,但是缺乏系统规划。

(四)考核制度有待健全

考核制度是调动教师和学生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措施。在双语教学中,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不但要熟悉专业知识,还要吃透原版教材,为了满足大纲要求和联系我国实际,教师要收集很多针对我国实际的资料,因此其工作量和难度要比非双语教学大很多。此外,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采用双语教学往往会影响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而且有些学生还可能产生抵触晴绪,教师在课堂上可能面临更多的难题。因此,如果没有相关的薪酬激励措施,光靠教师的热情是无法坚持下去的。同样,学生在学习难度和学习任务方面也大大增加,如果还是采用相同的学分,也会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上述问题错综复杂,互相影响,不是某课或某个教师能够解决的,必须要从系统的角度来解决。

三、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双语教学系统设计

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双语教学系统设计,是指为实现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双语教学目标,而对整个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双语教学活动进行规划与安排,并根据实践获得的反馈信息不断调整教学活动的系统化设计过程。

包括课堂教学策略设计、课程设计、师资来源与培养、教学内容设计、评价管理设计等。

(一)课堂教学策略设计

目前国际贸易本科双语教学课堂教学策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为“群体一接受”型,即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少数采用个体一接受型;而个体探究型、群体探究型则占极小的比例。课堂教学策略的优化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为教学媒体的选择与组合,在加大信息量的同时充实教学内容,节省英语板书时间,利用国内外经贸专题网站、专业学习网站拓展双语课堂的范围和空间。教师可在校园网上建立个人主页,公布外文版教学大纲、本学科主要内容、中外文参考资料、相关站点链接等;二为教学方法的优化,尝试“例中学”、“做中学”、“探中学”、“评中学”等多种多样的双语教学活动,发挥各种教学活动及教学方法的优势,提升双语教学效果。

(二)课程设计

国际贸易专业具有专业性强和实践要求标准高的特点,其知识结构具有层次鲜明、衔接紧密的特点。双语课程的设置宜采用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基础性学科、应用性学科和上层学科在设置时间上的系统性。在第一、二、三学期完成全部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模块中的学科基础课程的学习,在此阶段,学生没有任何专业及经常课背景,不提倡开展双语教学。在第四学期,为避免学生从大学英语教育到双语教学的巨大落差,宜开设专业英语课程进行过渡,如“外贸函电”、“经贸英语会话”。第五学期可开展“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等专业基础课的双语教学,由于是基础课程,不宜采用过多的外语教学,以免影响学生的理解,比较适合的教学外语使用比例是20%30%,让学生熟悉专业术语和对应的外文名称。在大三上学期开展“进出口实务”、“国际市场营销”、“经贸地理”等课程的双语教学。在大三下学期开展“国际结算”、“单证制作”、“报关与商检”等课程的双语教学。大四上学期开展“国际商务谈判”和学生课程实践的双语教学。这样可以对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词汇的掌握有一个系统渐进的过程。

(三)师资来源与培养

在教师方面应开展“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由于外贸专业是一个以英语为基础的实践性专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可以聘请国外学者来讲学,或者聘请有出国留学经历的学者担任双语教师,或者引进外贸专家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并承担适当课程、适当比例内容的教学任务;同时,可以通过校本培训、国内进修访学或国外进修的方式培养在职双语教师,或将教师送到外贸公司去实践,来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外贸操作水平和双语教学能力,使其知识结构与贸易发展与时俱进。

(四)教学内容设计

双语教学内容的选择尽量遵循以下标准:一是内容新颖,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克服双语教学中使用外语工具的不利因素;二是内容理论性较弱、理论性较强,理论知识较为抽象,用英语讲解很晦涩,将增加学生理解的难度,通过实践可以弥补学生对理论理解的不足;三是章节相对独立,内容相对松散,前后章节既是一个整体,又相对独立,对前章内容的理解相对来说不太影响后续章节的学习;四是注重教材的选择,可选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推荐使用经济学类、管理学类专业及法学专业原版影印教材的通知》所推荐的教材,还可参照国内高水平大学正在使用的英文教材,必要时可根据教学需要对原版教材进行删减集成,自己编写教材,积极开发和利用其它辅助教材,如中文教材、生词表、网站、工具书等。

(五)评价管理设计

为了保证双语教学工作的质量,以及对双语教学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评价,以便为今后双语教学工作的全面展开打下良好基础,应建立双语教学评价体系,即根据双语教学目标的要求,对双语教学全过程和结果展开有效监控,包括对教师的教学态度、能力和效果,以及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成就作出的价值判断。双语教学评价不仅能使教师获取双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同时,使学校、学院及时了解双语教学的实施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改进双语教学管理,促进双语教学系统的不断完善。双语教学的评价管理设计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对教师的激励,在政策上鼓励教师深化研究、大胆实践,制定双语教师的薪酬制度,使他们的超额付出得到肯定和回报,如适当上调双语课的课时量,以解决课时有限带来的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耗损的问题;二是对学生双语学习的评价,教学过程中可将学生在课堂/课外论坛中的发言及讨论的次数、质量、水平确立为评价内容,鼓励学生撰写英文报告、论文、方案,期末总结评价时可将口头考试与书面考试有机结合,综合考核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内容可中英文结合;三是建立完善的双语教学监督机制,把双语教学纳入日常的教学管理程序,从根本上稳定双语教学模式,可成立双语教学管理部门,制订既详细又具实际可操作性的评估细则,对教材的选用、教师的准入制度、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教案、课堂教学检查、试卷、学生意见反馈等进行规范和管理,制定相应的章程和模式,做到凡事有章可循、有案可查。

教学设计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动态系统理论;大学英语;教学设计

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建设,对人才的英语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高校英语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才培养工作的需求。因此,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创新,成为高校英语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设计的原则

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设计,首先,应坚持系统性原则。坚持系统性的教学原则,将保证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使用系统化的观点进行研究,合理优化大学英语教学课堂,实现现代化教学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有机结合。其次,应坚持以生为本原则。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将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热情,并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最后,应坚持实效性原则。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将教学成效性作为教学活动的评价标准。

二、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设计的基础

(一)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对于高校英语教育改革具有革命性的影响作用。因此,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教育教学设计,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实现高校英语教育教学开放性、动态性的转变发展。首先,现代化的教学信息技术运用,将有助于促进高校英语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通过现代化教学信息技术的参与,有效打破传统英语教育教学中的固态化模式,形成计算机式的教学新模式。其次,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活动,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借助视频、音频、PPT、互联网平台等方式,将英语学习内容更加直观且生动地传达给学生,实现现代化信息教学技术与英语教育的有机统一。(二)调整师生关系定位。高校英语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应积极调整师生之间的关系定位,尊重学生在英语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传统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更多处于知识被动接受的位置,教师作为知识的转换者及传播者,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活动,教师主要为知识讲授的角色,并被赋予更多的角色定位。例如,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为英语课程设计的开发者与设计者;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为英语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及传播者;在英语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及资源供给者。(三)完善英语教学理念。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设计应积极改进大学英语教学的理念,为英语教育教学创新设计提供理论支持。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理念的创兴,应转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教学中心的教学理念,坚持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首先,高校英语教育教学,应由知识主义转向为建构主义。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活动构建平台,帮助学生建立有效的学习策略及理念。其次,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的内容选择,应由单一性转变为综合性及跨学科性,实现英语的素质教育。通过英语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全面育人”的教育目标。最后,高校英语教学活动,应由静止教学转型为动态教学,完善师生互动及教学之间的关联性。

三、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设计的内容

(一)任务驱动教学。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设计,应坚持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这将有利于构建出互动协作的教学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学习积极性,创建出多互动的课内教学环境。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高校英语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内容的选择主要由课题讨论、文本研究、搜集资料、编写任务为主,通过小组讨论或教师协商的方式通过。在准备教学阶段,主要为印发学习包、task设计、制作posers/handouts等,教师的主要责任为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并为学生的准备工作进行指导。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包含提出问题、小组讨论、个人写作等环节。最终的教学评价阶段,以教师评价、同学互评、个人自评等三种方式为主,并包含简要评价及生成性评价两种形式。(二)探究协助教学。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设计,应坚持探究协作式的教学模式,为高校大学生的英语知识学习营造出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为大学生的英语能力提升提供条件及机会。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需要充分尊重学生具有个性化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构建英语知识体系。动态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使用探究协商式的教学模式,主要分为四个阶段。首先,选题阶段。高等院校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及能力基础,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实现有针对性的英语学习。其次,准备阶段。高校教师借助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营造出相应的问题情景,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启发之下,进行独立、协作的方式,搜集网络平台中相关的学习资料。再次,实施阶段。教师将学生按照小组进行划分,学习小组对相关课题进行协作研究,最终小组讨论的结果形成报告、论文等内容,形成英语协作探究的学习成果。最后,交流评估阶段,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英语学习成果,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教师英语教学评价活动,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及能力差异,以肯定评价为主,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第二课堂教学。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教育教学设计,应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及技能提升创造第二课堂。高校英语第二课堂是传统教学课堂的有效延伸,对英语第一教学课堂起到辅助的作用。例如,英语沙龙、英语竞赛、英语讨论会、英语歌剧表演、英语电影配音、英语歌唱比赛等。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将有效的锻炼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及使用能力,并调动当代青年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为学生提供英语交际及英语实践的机会。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教育第二课堂,高校可将公益性活动结合其中,例如,组织社区的扶贫义演活动,将学生的英语知识结合至公益演出之中,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信心,并通过具有英语人文情景的教学活动,实现高校教育育人的目标。(四)网络平台教学。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教育教学设计,应充分借助网络平台及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及优势性,确保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不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通过建立网络英语的教育平台,将为学生创建出“教、学、用”一体的英语学习空间,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及互动,教师在网络学习平台中,第一时间解答学生的学习问题,更新学生的学习材料。英语网络学习平台将为学生提供英语学习资源观看及下载的链接,学生可有针对性的选择英语学习内容,有效的拓展高校英语教学的内容及空间。高校大学生作为英语网络学习平台的受益者,是网络学习活动的核心,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学习潜能,完善英语知识的构建。高校英语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主要由资源层、媒介层、交互层三个维度组成,其中教师及学生的英语学习资源体系组成资源层,师生信息交互的微博、微信、浏览器等为媒介层,英语学习过程为交互层。具体的网络英语教学过程为:教师明确学习目标并设定学习内容,为学生设定相应的学习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行相应指导,根据学生的英语知识学习表现,完成学习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1]曾雪梅.关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问题和策略探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3):114-115.

[2]徐锦芬,刘文波,雷鹏飞.外语教学环境中阅读策略发展的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2017(6):3-10,108.

[3]李芳萍,李舰君.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研究[J].海外英语,2017(24):79-80.

教学设计论文范文篇9

“微课”又名“微课程”,是近年来随着“翻转课堂”、“可汗学院”、“视频公开课”、“混合学习”、“BYOD”(让每一个学生自带信息设备来上课)(李卢一等,2012)等教育创新项目的发展而迅速成为全球教育界热捧的议题。目前对微课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微课概念的梳理、应用前景展望、开发流程与设计模式等方面,而对微课教学设计及其理论指导的研究较少。2014年,胡铁生依托全国首届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平台,面向来自全国的参赛教师实施了一项在线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微课制作过程中有84.63%的教师认为“教学设计”是最重要的环节,这一比例远高于选择“微课教学主题”(65.19%)、“教师教学活动实施”(53.1%)、“制作微教学课件”(44.97%)、“视频拍摄或录制”(33.97%)及“后期编辑优化”(32.83%)等。同时,调查也表明:有34%的教师认为在制作微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或困难是“没有掌握微课的设计方法”,还有28.27%的教师认为微课的教学设计创意不够。(胡铁生等,2014)由此可见,微课教学设计是一项既重要又困难的工作,传统的基于单元或课时的教学设计方法和策略已经不适合于微课教学设计。当众多的教师纷纷投入到微课的理论和实践应用研究中,并涌现出一批高质量的微课教学产品时,其研究成果丰富了微型学习的数字化资源,为变革课堂结构和学习模式提供了有利支持。但从微课的教学设计来看,由于受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教学设计中过分追求内容的呈现形式,以及基于媒体技术的漂亮包装或界面,却没有充分重视“教学”的要素,错将传递信息当作教学,忽视了用先进的教学原理指导微课的教学设计,因而导致微课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应用效果。

二、五星教学原理与微课

五星教学原理是各种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式大致都赞同的一种处方性的教学设计原理。其核心包括:(1)当学习者介入解决实际问题时,才能够促进学习;(2)当激活原有知识并将它作为新知识的基础时,才能够促进学习;(3)当向学习者示证新知时,才能够促进学习;(4)当学习者尝试应用新知时,才能够促进学习;(5)当新知识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融于一体时,才能够促进学习。(Merrill,2002)五星教学模式的结构如图1所示,图的内层反映出五星教学模式强调教学应遵循“聚焦解决问题”,再贯穿“激活旧知→示证新知→尝试应用→融会贯通”四个阶段的教学过程循环圈,而图的外层则反映出由“结构→指导→辅导→反思”构成的又一循环圈。这两个循环圈凸显出梅瑞尔的五星教学模式不仅关注教学过程,同时更关注学习过程,它强调教师的教学过程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心理发展的要求。五星教学原理的实质就是具体的教学任务(如教事实、概念、程序或原理等)应被置于循序渐进的实际问题解决情境中来完成,即先向学习者呈现问题,然后针对各项具体任务展开教学,接着再展示如何将学到的具体知识运用到解决问题或完成整体任务中去。只有达到了这样的要求,才是符合学习者学习过程和心理发展要求的优质高效的教学。对于微课来说,余胜泉认为“微课虽小,应五脏俱全”,它应包括内容、活动、服务和评价反思等过程。(余胜泉,2013)如何设计微课,使微课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高效的教学,五星教学模式给予了明确的启示。即应以“问题”为核心来设计开发微课,使得每一个微课中基本都包括激活旧知(引导入门)、示证新知(教会理解)、尝试应用(辅导操练)、总结归纳(知识提炼)、融会贯通(考察应用)等教学环节。微课的设计开发者首先要针对每个微课对应的知识点提炼出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是吸引学习者投入学习的关键,也是微课设计制作的前提。而对于学习者通过微课的学习能否达到融会贯通,以及实现知识的迁移则是衡量微课优劣的标尺。要保证微课教学的有效性,就需使其中的教学设计真正符合教学规律,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最终使微课成为真正具有教学功能的有效教学产品。五星教学原理是各种有效教学的处方,得到了绝大多数教学设计理念的肯定和实证研究的支持,应用五星教学模式将有助于确保教学产品的教学效能,因此本文尝试用梅瑞尔的五星教学原理来指导微课的教学设计。

三、基于五星教学原理的微课教学设计过程

教学设计是指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基于教学对象(特定学习者)的特征,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和学习环境,最终支持学习者有效达成学习目标的系统活动。教学设计以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为宗旨,是连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钟晓流等,2012)微课教学过程的设计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一方面,要保证在尽量简短的时间内,将知识点讲授得完整、清晰、易于理解;另一方面,要尽量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引发学生积极深入思考;同时,还要有较强的吸引力,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调动起来,让学生可持续地主动学习。这些都要求教师应具有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较高的教学艺术水平。(马秀芳,2013)五星教学原理认为教学应以问题为中心,以“聚焦解决问题”为教学宗旨来开展教学。五星教学原理指导下的微课教学设计应明确以下内容:

1.聚焦什么样的问题

笔者认为,微课的使用价值体现在它的教学性上,即微课是用来解决教学问题的,没有教学问题就不要去开发制作微课。以问题为中心(或以完整的教学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才能有效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这也是五星教学原理的核心思想。让教学内容直指具体问题,在面对教学任务或开展教学活动之前,首先要告知学习者在完成这一学习任务后能够做什么或解决什么问题,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进而引起他们自主探索知识的欲望。微课设计者要把创设问题作为设计的重点,使问题成为推动学习者去思考和探究的纽带,成为其他教学环节顺利开展的中心和保证。面向完整任务的教学问题应至少包括三部分的内容:(1)输入——解决问题所需的已知条件;(2)目标——解决问题的预期结果或问题要求;(3)解决方法——利用所给条件达到目标的各项活动。(王良辉,2010)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问题”与微课选题之间的关系,要保证“问题”解决所需的所有知识技能包含在微课的整个教学任务序列中。“问题”不宜过大,也不要过小。当“问题”过大时,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依赖本微课中的知识技能,而且还要用到其他相关的知识技能。例如,在对“数据结构”课程中“队列的应用”进行微课设计时,如果将问题聚焦在“停车场管理问题”上就太大了,因为解决此问题不仅要用到“队列的知识”,而且还要用到“栈的知识”。如果“栈的知识”是放到“队列的知识”之后学习的话,那么学习者在学习这一微课内容后将无法真正解决“停车场管理问题”。这将极大地挫伤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欲望。“问题”太小则意味着解决问题所用的知识技能不能覆盖微课中主要的知识点,微课中的教学内容也不能围绕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展开,这也违背了五星教学原理中“聚焦解决问题”的宗旨。

2.明确教学内容的结构

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明确教学内容的结构,才能确定微课中的教学组织。而一个教学主题的内容往往可以用一系列的知识对象来表征,这一系列的知识对象可称为一个“教学任务系列”。其中“知识对象”是一个包含教学所需的“信息呈现”和“细节刻画”(InformationandPortrayals)的框架。(Merrill,1998)微课中微视频播放的顺序虽然是线性的过程,但是教学过程却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微课设计者要明确微课要完成哪些教学内容,实现哪些教学目标。另外,因为具体的教学过程会因学习者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微课设计者在设计微课时要分解教学问题,形成教学任务系列,确定任务系列的顺序或包含关系,然后再确定如何通过建立任务系列之间的链接来实现教学过程的任意跳转。

3.确定教学问题用微课实现的可行性

这关系到教学设计中的策略问题。微课虽小,但却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它既包含由浅入深、由抽象变直观、化繁为简的数字化教学内容,又包含学生应如何与教学内容互动、与师生互动以及如何得到教师的解答和支持等学习服务。这些看似教学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环节,但实现起来却并不简单。我们通常使用的教学策略有利用多媒体(如图片、动画、视频)直观地组织和呈现教学信息,通过创设模拟情境(如游戏等)解决教学中的问题,通过链接改变教学过程的组织,等等。作为微课的设计者在编写教学设计稿本时一定要考虑这些教学策略是否适合用微课来实现,更要深思它们能否实现和如何实现的问题。这就涉及到微课制作的“技术”问题,只有将这些教学策略的实现方法确定下来之后,才能着手做教学设计方案。要做好微课的设计开发,除了考虑以上三方面的主要内容外,还需考虑微课的测试评价等内容。微课设计开发的完整流程如图2所示。其中,教学设计是微课开发制作的重点内容,下文针对教学设计的有关内容做具体的分析和探讨。

四、基于五星教学原理的微课教学设计模式

学习是知识建构和意义生成的过程,要为学习者设计教学,就要依据教学任务的性质和学习者的特点来选择教学策略。五星教学原理是一种将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理论,它主要探讨如何教学才能有效促进学习。本文在五星教学原理的指导下尝试提出一种如图3所示的微课教学设计模式。该模式在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习者特征分析后,在教学过程中以“聚焦解决问题”为核心,围绕“激活旧知”、“示证新知”、“尝试应用”、“总结归纳”、“融会贯通”5个教学环节展开,共同服务于“聚焦解决问题”这一核心任务,并形成一个教师示教循环圈。最后的教学评价也是微课设计的重要内容,它是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的依据。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由于微课主要用于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而自主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建构知识的过程,所以微课教学评价应更多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等方面进行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从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学习后的测试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形成性评价注重的是“过程”,总结性评价注重的是“结果”,微课的教学评价应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教师示教循环圈中各个环节教学设计的要点如下:

1.激活旧知

激活旧知旨在激活学习者先前的知识和经验,使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从而为解决新问题奠定基础。在这一环节,教师要至少设计两方面的教学活动:一方面可以通过对旧知识的“先行设问”或“图示描绘”策略来刺激和指引学习者回忆旧知识,设问和描绘时要避免只是对知识的简单“回忆”;另一方面要提供一些经验来引导学习者将旧知识向当前学习内容过渡,这些经验充当的是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桥梁”作用,所以越直观、越具体就越有利于新知识的建构。(石娟等,2011)

2.示证新知

示证新知是微课内容的主体。在这一环节,教师要至少考虑三方面的内容设计:第一方面是新知内容的组织和展示方式的设计。不同的知识类型需要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而不同的教学内容又需要与其相匹配的呈现方式。梅瑞尔将学习内容分为概念、程序、过程和行为四种类型,并针对不同的类型,确定了各自的展示方式:(1)对于概念,应提供其正例和反例;(2)对于程序,应展示其递进逻辑;(3)对于过程,应尽量直观形象地展示其步骤;(4)对于行为,应直接展示其示范样例。(石娟等,2011)第二方面是媒体的选用设计。教师要根据微课所展示的内容类型合理选用媒体,以达到增进学习的目的。需要谨记的是,媒体的展示形式绝不是“多多益善”,因为并不是媒体的多样性决定学习者的学习热情,诚如梅瑞尔所言,决定学习者学习热情的是学习本身所带来的成就感,因此在媒体选用时要特别注意其“适用性”和“统一性”。第三方面是学习指导的设计。教师在展示学习内容的过程中要适时提供学习指导,例如,在介绍重难点时要考虑是否使用特写镜头、是否插入相关媒体素材、是否采用“暂停”给学生自我思考的时间等方式来引导学习者更好地关注相关内容信息,从而强化对重难点知识的学习。

3.尝试应用

在这一阶段,教师可借助适当的指导性练习或测验,一方面及时判断学习者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习者从尝试应用中纠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加深对新知更正确和透彻的理解。教师在设计相关练习或测验题时,一定要保证内容与新知的“关联性”,以及题干问题描述的“简洁性”,做到“一针见血”。同时,教师要把控练习题的难易程度,做到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并能预知学习者在练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并因此而设计一定的指导和反馈机制,使学习者能体会到教与学的过程是一个“从扶到放、扶放适度”的有效过程。常用的指导机制是设置一个链接,方便学生查看教师对此习题的正确解析过程。常用的反馈机制是,当学习者给出错误答案时可及时弹出一个“信息框”,提示学习者解题错在何处并给出相应的指点。

4.总结归纳

知识的习得过程就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对新知给予不同的表征后,就要对不同表征方式进行比较、归纳,使形象化的知识通过归纳总结而转化为学习者现有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在总结归纳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对知识概括“精准”,避免仅是对前面知识的简单“重述”。

5.融会贯通

融会贯通既是强化学习者进一步熟练和灵活运用新知识的阶段,也是激发学习者持续巩固和迁移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因微课时间短,所以持续巩固和迁移往往与课后的应用联系在一起,且在微课结束时进行。微课结束时的内容一般包括布置作业和课后思考,作业或思考的选题最好是适当变化了原情境的新问题,这些问题应有利于测试学习者综合应用新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微课教学设计应用模板

根据上述微课教学设计模式,为了能为微课设计开发者在编写脚本时提供稳定的结构框架,让其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微课教学设计的思路、内容、活动及评价等的有效设计上,笔者依托浙江省首届课程改革项目的研究和全国首届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参赛实践经验,尝试总结出如表1所示的微课教学设计应用模板,旨在为微课设计开发者提供一些借鉴,特别是为微课团队化的协作开发工作提供一些设计规范参考。

五、基于五星教学原理的微课教学设计实践

笔者选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数据结构”中的“队列的应用”知识点,利用上述微课制作流程和教学设计应用模板制作成一门微课。该微课作品参加了全国首届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获浙江省赛区二等奖。该微课的教学设计内容详见表2。

六、结束语

教学设计论文范文篇10

通过对上述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课题组依据相关教与学的理论,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经过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体现实践性、应用性、开放性和面向职业性的实践教学促进“教学设计”课程教学的理念。理念一:实践教学中需要把学过的理论知识、方法贯穿始终。在课程教与学的构思上,应该有利于用实践内容加深理论、方法的理解,把理论、方法和实践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把实践内容看成树干,把理论知识看成树叶,把方法贯穿其中,既有树干的清晰,又有树叶的完整,做到全面提升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理念二:让学生学会以系统科学的方法处理教育教学问题。实践教学必须以系统科学的方法处理教育教学问题,除了关注每个节点以外,更要关注节点间的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把所有的知识点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融会贯通,要把实践内容的计划、小组的组织方法、实践过程的监控、各个阶段教学重点的传递、教学评价作为重要问题考虑,使实践教学成为学生能力提升的重要驱动力。理念三:实践教学要注重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实践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提升学生个体的教学、学习能力,更需要通过团队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在团队内及团队间的协调、沟通,提升领导能力、交流能力与协调能力。理念四:要使学生能以批判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做出好的教学设计成果需要学生具备广阔的教育教学视野,具备以批判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的能力。

二、构建“教学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根据已经形成的实践教学促进“教学设计”课程教学的教学理念,课题组构建了促进学生教学设计基本操作能力、教学设计专业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三种能力提升的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三、“教学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的行动研究

为验证课程教学设计方案对促进学生三种能力提升的有效性及提升学生三种能力的不同实践教学阶段的教学有效性,课题组采用行动研究法开展了教学实践研究。本文通过研究过程中的“提高学生教学设计基本能力的行动研究”个案来探讨实践教学促进“教学设计”课程教学的价值理念所在。个案中选取的被试是包头师范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2009、2010级二个班的98名本科生。研究总目标:探索课题组依据实践教学促进“教学设计”课程教学的教学理念,所设计的实践教学过程结构对于培养学生“教学设计基本操作能力”的有效性及有哪些其他更有效的实践教学途径;行动研究中选取的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课程中“教学目标的阐明”知识内容;学生达到的学习目标是会用ABCD法编写“教学目标”,会用三维目标的表述方法,表述“教学目标”,体验案例教学及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