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十篇

时间:2023-11-17 17:19:58

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

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篇1

关键词 历史课程 历史教育 课程改革 发展趋势

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育理念的变革,而教育理念的实现最终要具体落实到课程的实施上,所以历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历史课程改革。综观中学历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主要表现出以下趋势:

一、提供多元化的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由于学生的个性、需要等千差万别,所以只有设置多元化的课程,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既不要在一个时期内过于强调历史的政治道德教化功能,也不要过于强调“知识本位”和“学科体系”的完整。由此造成教育的工具性,异化了历史教育的本质,而人的发展方向和社会的需要又是多方面的,实行单一的历史课程很难满足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当前历史课程改革实践和课程设置来看,开设不同形式的选修课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已成为一种趋势。例如,当前我国的中学历史教材已有了人教版、上海版、广东版、四川版、师大版等多种版本,“历史教材的编写呈现出‘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的局面”。同时开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等。外国也有先例,俄罗斯1993年颁布了《基础教学计划》,该计划除了一个普通的整体性的基础教学计划之外,还附有12个不同的教学计划,历史科划为“社会科学”,包括俄国历史、世界通史、公民常识、现代文明基础等,其教学计划的多样性,打破了历史课程设置的僵化,使不同类型的地区及学校有一定的选择余地。

二、适应政治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培养多元文化

由于历史学科的独特性,历史一直是各个国家培养族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主要科。随着现代交通、讯技术的发展,加之经济、政治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整世界正逐渐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国际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益加剧,所以,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指出,21世纪的公民应当“学会共同活”,即通过增进对他人历史、传统和精神价值的理解和容,从而使人们能够和睦相处。

历史教育正是展现多元文化及其价值观的理想渠道与阵地。德国乔格—艾克特国际教科书研究所研究员平格尔博士曾说:“这不仅是因为当前大势所趋,而且也出于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关注,我们需要了解在历史中形成的不同方式,这可以帮助我们通过比较,更好的认识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这种思想目前已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各国都认识到了历史教育在培养多元文化理解和国际理解意识中的重要作用,并把它明确地列入历史教育的目标。

三、要进一步强调课程的人性化

课程的人性化是强调精减课程、减少教学时数、改变学形态等,以有效协助学生“实现自我”为目标。同时讲究程的乐趣化,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达到有效学的目的。

四、发挥历史人文学科的特长,重视人文素养的教育

科技的进步赋予人类在征服大自然中从未有过的力量与自信,由此导致20世纪60年代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抬头,西方各国过于强调教育的工具理性价值,导致社会标准的全面失衡,到20世纪80年代出现危机,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于是,在英、美等国的教育领域出现了新的反思,很多教育界人士开始意识到,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教育的真正价值并不是工具理性,而应是对人文的培养。

五、加强与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

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这是课程发展的另一主调。课程的发展应着重考虑提高学生对周边社会及生活环境的认识,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为适应课程的生活化这一发展潮流,世界各国在历史课程改革过程中增加了近现代史、文化史、社会史及乡土史等方面的内容史,使历史教学更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例如,美国1996年颁布的《全国历史教学标准》:增加了科技在美国历史中的作用、对二战后美苏对抗的历史作了“更好仔细”的处理、增加了殖民地时期欧洲文明和经济史的分量等;在香港,历史教材在正式课本的一些章节之后就增加了乡土史的内容,取名为“寻根溯源看香港”;我国新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中也增加了近现代史的内容及科技、文化史等方面的内容并把乡土史列为选修课,标准还列出了一些研究性课题参考题目,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巴尔干问题的由来等等,都意在将历史与现实生活和时事尽可能紧密地联系起来。

六、强调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主动学习精神的养成

历史教育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改变过去那种把学生视为被动的知识接受体,让学生记诵一些现成的历史结论和一些年代事件,忽视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的做法,倡导以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身接触一些一手或二手材料,彼此讨论,借以解答问题、判断史料中的主观偏见、尝试重建史实等。

例如,英国在1991年颁布的中学历史学科的“国家课程”(即全国统一的历史教学大纲)的“成就目标”中,对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就规定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历史的知识和理解。第二是历史的阐释,主要是对历史的原本情况进行构建,并能够认识阐释的不同方式。第三是史料的运用,主要是能够从史料中获得证据,并形成史料的可靠性和价值判断。根据此目标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历史教科书中,不仅列举史料,而且为相互印证或对比,往往列举数份观点相似或相冲突的史料,让学生来分析辨别史料的真实可靠性并作出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历史真象的主动学习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的近年来的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中,也把“探究式学式、合作学习”作为突破口,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充分的反映了历史课程改革的这一趋势。

七、加强与其他社会学科的联系,体现综合化

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篇2

关键词 中国 英国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趋向

中图分类号:G6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0.004

Abstract A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two different types of countries, China and Britain are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s of the two countries. They have different ways to reform the curriculum reform, but they reflect the common trend of the world curriculum reform. Through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background, the idea, the strategy and the reform way of the two, this paper tries to draw the common trend of the world curriculum reform.

Keywords China; Britain; basic education; course reform; trend

本文拟从中、英这两个典型代表国家在20世纪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出发,通过对它们各自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策略以及改革途径的比较、分析研究,希图从中得到世界课程改革发展的共同趋向。

1 中英两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分析

1.1 国际背景

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演变成为变革人类社会的最强有力的因素。而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呈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世界各国均意识到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唯一法宝,于是纷纷开始进行教育改革。新时代以来,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掀起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运动。中英两国也融入了这场世界性的课程改革浪潮中,进行着种种适合于本国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改革。

1.2 国内背景

中国是典型的中央集权制国家,这种统一的培养人才的体制使得其基础教育质量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在中小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上,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然而,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状况的基本因素。而中国在这种培养人才的统一模式下设置的课程,恰恰妨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致使学生无法适应现代社会迅速的发展与变革。因此,中国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教育改革,提出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式,全面推进以创新精神为导向,以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改革。

英国历来具有地方分权化管理的传统,例如:课程设置的多样化和灵活化,教师对课程享有高度的自治权等等。然而,随着经济发展,这种分散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不再有利于高质量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础教育质量严重下滑。这种情况引起了社会公众的注意,他们认为导致英国基础教育质量不高的原因是没有统一的课程,致使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为此政府有责任也有义务统一管理学校课程,设立全国性的课程标准,实行全国统一课程,提高学生的基础学力。政府也认为由于中央对课程的管理无决定权,影响了英国教育的发展。基于此,英国政府开始着手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重点在于通过立法实施全国统一课程。

2 中英两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分析

2.1 改革的理念和策略

在国际课程改革的潮流中,中、英两国将目光不约而同地指向了新世纪,改革的总体目标都是为提高本国的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具有个性的高素质人才。但就各自提出的课程理念和策略而言,还是不同的。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教授、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础能力的培养。其教学模式是“教师中心”和“知识中心”,教学策略则提倡面对全体学生的直接教学。这种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系统文化知识的掌握和学生学科课程、学业成绩的提高,但不利于对学生实际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中国政府将焦点集中于改革妨碍学生创造能力的课程设置,提出了以创新精神为导向,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改革的策略则强调中央下放权力,形成国家、地方、学校共同管理和开发课程的体制,教学模式转向以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教学策略则提倡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个别教学、小组教学以及主题单元活动。

英国基础教育课程历来受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影响,教学模式强调“儿童中心”和“活动中心”,注重儿童个性的发展。其主流的教学策略是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这种教学范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有利于儿童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但却不利于系统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学业成绩的提高,这导致了英国中小学生基础学力的下降和整体基础教育质量的下滑。为此,英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是提升学生的基础学力,强调课程的精神价值,着眼于为学生未来生存做准备。改革的策略则强调中央统一管理课程,开设国家课程,形成国家、地方、学校协同合作管理和开发课程的体制。教学模式转向以知识为中心,教学策略则提倡围绕共同课程目标的有效整体教学。

2.2 改革的途径

在课程控制上,英国政府从强调校本课程转向推行国家课程,而中国政府则将强调国家课程的重心下移到倡导因地制宜、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英国政府课程改革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立法的形式推行了全新的国家统一课程,规定全国所有中小学必须开设两类课程,即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基础学力,提高基础教育的标准和质量。这一强势改革,打破了英国中小学长期以来校本课程占统治地位的学校课程格局,走向了“国家+地方+学校”共同管理、开发课程的融合趋势。中国政府则在强调国家课程的主导作用的同时,也倡导因地制宜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强调地方、学校、教师对课程管理与开发的主体性参与。这一举措使学生能学习系统的学科知识,又能给予学生符合其个性的充分的活泼的发展。

在课程实施上,英国政府从倡导教师自治走向强调目标导向,中国政府则由强调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转向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英国政府在统一的国家课程未形成之前,各中小学课程之间有很大差异,不同学校的课程计划各不相同,教师们在对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教学活动的安排有高度的自治权。这使得不同学校之间学生的发展水平各不相同,难以测量学生的真实水平。国家课程的确立,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导向,这既确保了学生基础学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中国的教育传统提倡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忠实取向”,即衡量教师在教学中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志是教师是否忠实地实施了上级提供的课程,忠实程度越高,教师就越成功。而随着过于统一的教育体制不利于学生卓越成长这一问题的出现,中国政府开始提倡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即课程实施过程的本质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创生适合自己需求的课程过程,国家与地方政府提供的课程仅仅作为教师和学生选择性的课程资源。一方面,政府推行有力的国家课程目标以确保基础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采取各种手段促使学校积极参与课程管理与开发,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以确保学生个性的多样化的发展。

在课程教学模式上,英国政府从“儿童中心”转向“学科中心”,中国政府由“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以“儿童中心”为主流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功能受到了公众的质疑,英国政府也认为教学应朝向更具结构性、标准化和责任感的课堂方向发展。而国家统一课程的推行正是这一举措的具体体现,它强调“知识本位”,要求以分科为主体的课程设计,着眼于让学生有效掌握学科知识的体系、内容,不断提升学生的基础学力,在寻求回归反思传统教学的范式。以“知识本位”为主导的学科课程在中国的教学中历来占据主导地位,基于这种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多样化发展的未来世界对人才的需求,中国政府开始提倡“儿童中心”为主的整合课程和综合主题教学范式,目前正在开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是这一转变的集中表现。

在课程评价上,英国政府从重视形成性评价到强调终结性评价,中国政府由强调终结性评价转向注重形成性评价。英国政府看重学生平时的表现、学习与研究的报告以及非纸笔性评定,而评定的内容、方式也是由学校自定的。教师自编的测验、口头检查和每个学生所做的学习与进步的报告一直是学校评价系统的中心。这无法保证学生的有效学习。国家统一课程标准推行后,政府为教师提供了一系列的评价标准,教师不仅要按国家课程的目标去教学,学生也要参加统一的标准化考试。中国政府一直重视统一考试,强调国家统一测试的结果,教育制度中的“高考”就是强调终结性评价最好的证明。而随着围绕单纯强调统一考试、标准化测试出现的学科教学中的学生死记硬背、片面性发展的情况,这种评价制度开始受到公众的批评,政府也认为这种评价制度无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政府开始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赋予教师更多的教学自,增设教学的评价指标,使教学的评价体系呈弹性化发展的趋势。

3 结论

(1)每一种课程模式在发挥自己长处的同时,都有一定的短处。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走向了一种“反思补缺”的阶段,力图融合各种课程模式的优点,以为本国课程改革服务。因而,世界课程改革的思潮不断更新发展,且更迭速度日益加快。

(2)在课程的控制上,世界各国开始打破“集权制”或“分权制”的绝对支配地位,力求将二者的优势整合,探索一种“均权制”的课程管理体制,确立“一纲多本”的课程改革之路,以发挥中央、地方和学校各自的优势。在课程实施上,各国大胆借鉴别国先进经验突破自己课程设置中的“”,提升课程改革的理念水平,使其价值取向逐步与国际接轨。在课程教学模式上,各国实现了“儿童中心”与“学科中心”的整合,促进了课程的现代化、科学化和综合化的发展。在课程评价上,各国力图实现课程评价制度的多样化发展,使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朝向融合化的方向发展。

(3)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过程既求同也求异,既注重吸取别国课程设置的先进经验,与国际接轨;又注重继承本国课程传统的优势,保持个性化的优良传统,使得现代课程不同理论之间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起来,特别是现代课程理论的两大极端,即:知识本位的学科中心课程和能力本位的人本中心课程走向了综合化的趋向。

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篇3

1.引言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对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描述为:“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这个重任自然由各高校英语专业承担起来了。

何其莘等(2008)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英语专业教育情况,从英语专业教师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指出了目前英语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胡文仲(2008)则主要从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角度,回顾了三十年来最大的一次英语教育改革。王雪梅(2008,2009)是从课程设置与学术能力的角度对研究生英语专业进行了述评。

以往关于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文献只是从宏观上整体对外语教育进行综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从英语专业知识课角度出发,结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人才培养和学术能力对我国英语专业教学进行评述。本文从英语专业知识课这一层面,通过具体的英语专业知识课,对我国英语教学动态进行评述,目的是为了:了解英语专业各知识课在相关文献中所占的比重及趋势;通过对英语专业各知识课的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试图给出解决方法;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进行展望。

2.英语专业知识课的界定

《新大纲》把高校英语专业必须开设的课程划分成三大板块:英语专业技能课、英语专业知识课和相关专业知识课。其中英语专业知识课是指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主要在本科阶段高年级开设。

《新大纲》还给出了英语专业知识课的必修和选修课程(见图一)。考虑到除了“学术论文写作”之外,其余的都可归纳为“语言学类、文学类、文化类”课程,因此本文的研究不予考虑“学术论文写作”这门课程。

3.研究设计及方法

我在中国知网(期刊网)上,以“英语语言学、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美国家概况、英美国家文化”等具体专业知识课程名称作为关键词或标题,对1980―2009年的核心期刊上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检索。将通过检索的结果,分析隐藏在结果背后英语专业知识课教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一一展开讨论。整个研究采用定量加定性的研究方法。

4.研究发现

4.1英语专业知识课研究的总体趋势

我以《新大纲》中英语专业知识课课程名称作为关键词或标题,在中国知网核心期刊上进行了检索,统计结果见图二、图三。

知识课课程相关文献数量

从图二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英语专业知识课课程的相关文献研究有299篇,但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文化类课程的相关文献研究偏少,只有14篇。相对而言,语言学类和文学类相关文献数量比较多,达到285篇。

图三则从内部看出了每门知识课课程相关文献的发展趋势,特别进入21世纪以来,三类课程都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以文学类最快。英语语言学在我国发展已数十年,发展相对稳定。文化类课程上世纪变化缓慢,但进入21世纪后也迅速发展。

4.2研究方法上特点

图四反映了所收集的相关文献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可以看出英语专业知识课相关文献研究偏重综述型(185篇),其次是理论应用型(84篇),实证研究占较少比重(30篇)。但我在文献收集过程中发现实证型研究自进入21世纪以来呈明显发展趋势。

图五则体现了我国英语专业知识课相关文献的研究绝大部分是针对本科生英语专业的(245篇),研究生只占到很小一部分(54篇)。

4.3相关知识课课程研究

随后,我为了看出课程的发展趋势,又根据年份对每类型知识课程进行了分类,结果见下面的三个表格:

从上述三个表中,我发现只有大纲规定的英语专业知识课三大类必修课的相关文献数量较多,它们的选修课的相关文献数量却寥寥无几。相对来说,语言学类选修课相关文献数量比文学和文化类选修课相关文献要多,但比起其必修课来,又显得少了。

以上是我以最近关于英语专业改革的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检索的结果。可以看出进入21世纪以后,“学术能力、批判思维、任务型教学、研究型教学”等越来越得到关注和重视,这些词也反映出了21世纪英语专业改革的方向、趋势和特点,或者至少指引了改革的方向。

5.英语专业知识课教学研究改革刍议

5.1课程设置

英语专业知识课程设置是英语专业的核心内涵,规定了本专业学生的基本知识结构和发展方向,是实现英语专业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根据2000年3月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的界定,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包括英语语言、文学、文化三方面的课程,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两类。就下文的数据分析及全国范围内各高校课程设置情况来看,英语专业知识课课程设置存在两大方面的不足。

从微观角度看,多数院校的英语专业都开设了语言学导论、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学术论文写作、英语国家概况等5门专业必修课程,以及《大纲》所规定的14门专业选修课中的多数课程。但从全国范围来看,许多大学的英语专业在课表上已经安排了《大纲》所规定的专业知识课程,但还存在专业师资短缺、课程课时不足、质量意识不强等问题。除此之外,《大纲》没有对英语专业自身的学科内涵做出详尽的描述,偏重人文、缺少社科,对研究方法类课程未给予应有的重视。

从宏观角度看,不同类型的院校(如师范类、理工类、农林类、综合类、外语类等)在制订学科规划时与本校的层次定位不相符,在课程的设置上“普遍雷同”“千校一面”,没有合理定位,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

5.2人才培养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校外语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培养。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逐渐趋同。而我国目前有900多个英语专业点,分布在条件差异很大的经济发展地区,不同地区对于英语人才有着不同的需求,是否都能按同一模式培养外语人才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关键在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现行的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往往是外语作为一种工具被加载在其他专业知识中去,学校往往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模式,急功近利,绞尽脑汁为了“复合”而复合,却忽视了人才培养的效果。胡文仲教授(2006)认为,我国外语专业应该回归人文学科本位,致力于培养人文通识型或通用型外语人才,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兼顾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框架中,合理解决英语专业技能课、专业知识课和相关专业知识课之间的课时冲突,并实现不同院校之间相关专业知识的合理分布和一定的区分度。

5.3教学模式

从4.3分析中看到,我国英语专业知识课的选修课程的开设不尽如人意,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其教学模式的单一。教学模式涉及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评价手段、教学管理等构成要素,各类学校可在既定的培养目标下,针对不同要素探索不同的教学模式。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传统的“老师教学生记”、“满堂灌”等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的教流。21世纪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体现在课堂上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不是老师的产品,而是顾客。这就要求教师与时俱进,采取多元教学模式来适应这种需求。近年来,不同类型学校的英语专业在教学模式的研究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如交际教学、任务型教学和多媒体网络教学等多元教学模式,以及自主学习、体验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多元学习模式。

5.4学术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校应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以求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做出贡献。学生发展学术能力对于学生个体发展和学科建设都有重要意义。外语院校学生作为外语学术能力建设的主力军,应当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尤其是批判性思维。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术追求和独立人格,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而我国外语专业学生往往只是为了喜好或就业来学外语,忽视了对外语学术能力的培养。

外语类高校应当建立宽松自由的学术交流氛围。一方面,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学术传统和专业特色,合理进行学科定位、专业规划,并科学地拟定对外语专业学生的学术要求和学术评估,不进行“一刀切”的定量要求。另一方面,要鼓励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风气,切实结合我国外语教育教学的特点进行研究。

一个学生的学术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问题的发现与提出的能力,文献的收集与整理的能力,概念的生成与厘定的能力,作出学术命题的能力,设计研究过程的能力,对学术前沿的敏感。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又是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首先也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六、结语

本文结合对我国英语专业知识课的动态研究,尝试剖析了英语专业知识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在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出了英语专业知识课改革的主要方向和热点。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何其莘,黄源深,秦秀白,陈建平.近三十年来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回顾与展望[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

[5]戴炜栋,王雪梅.学术环境与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J].中国外语,2009.

[6]李美霞.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问题探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

[7]揣铁梅.任务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辽宁教育研究,2007.

[8]胡文仲.新中国六十年外语教育的成就与缺失[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

[9]谢友福,孙飞凤.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对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反思与改革的构想[J].外语界,2008.

[10]胡文仲.英语专业“专”在哪里?[J].外语界,2008.

[11]王雪梅.英语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于学术能力发展[J].外语界,2009.

[12]王雪梅.英语专业研究生评估与学术能力发展[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

[13]付红霞,郝玫.理工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J].外语界,2008.

[14]潘之欣.关于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导论”类课程设置的调查[J].外语界,2002.

[15]张秀梅,马春兰.英语专业英国文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

[16]胡笑瑛.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9.

[17]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J].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篇4

一、高中生加强国际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加强国际意识教育是当代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都加大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相继研制了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纵观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是中学历史课程改革,都有一个共同趋势和特点:重视历史学科对于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完善人格方面的特殊意义,强调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

加强国际意识教育是全球化发展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呼唤。全球化对于中国来说,既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课程目标是课程的灵魂,是对基础教育阶段一门课程学习的总体要求,它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一门课程的教育宗旨,它体现着对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和期待。

加强国际意识教育是我们河南省2008年进行的高中新课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我们河南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特别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必然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全新人才观和教育理念,国际意识素养的培养也是必需的。

二、历史课堂进行国际意识培养的初步探索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全球史观

在教学中,无论是世界历史还是中国历史,都要放在世界发展的大背景中来分析,也就是要用全球史观来进行教学。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一体化的进程有了进一步加速的趋势,进入了更高的发展阶段,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几乎已到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地步。在这种背景下,若不注意学习世界先进的东西,不积极参加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夜郎自大,那么,不用多久就会被世界所淘汰出局。这方面的教训,对我们来说已够多了,在一百五十多年前吃过苦头,几十年前也尝到过闭关自守的滋味。正可谓:世界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中国自1978年以来积极融入国际社会,30年的变迁与成就我们有目共睹。因此,培养开放的意识,对我们来说,更有特殊的意义。

(三)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世界多元化意识

20世纪以来,美国大众文化一直以猛烈之势向境外蔓延,“美国化”成为许多国家所无法回避的一种全球现象。尤其是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具有任何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实力。正是以此为后盾,全球“美国化”似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全球化”就是美国化吗?显然不是。全球文化并不是同质的,而是以多元为基础的,在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尤其是在全球史观的培养中,强调文化的多元化,强调各民族各国家的平等,我想也是世界意识培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文化全球化是建立在多元文化基础上的异质文化间的融合与发展。这种文化既非“西方中心”,也非“东方中心”,而是东西文化共存共荣,世界文化间的平等对话。多元文化的并存是全球化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

(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国际意识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合作意识的培养。在这方面我们历史课堂上可依据很多的实例。如关于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我们往往侧重于社会生产力、社会结构和国际格局的角度的分析,而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环境方面的影响很少涉及。而这一点恰是渗透世界意识教育的很好载体。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扩大了人与自然的分离,激化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加剧了人对其周围自然环境的破坏。温室效应、海洋污染、酸雨和沙漠化等,所有这些非传统威胁是对整个人类的威胁。在这一问题上,人类更需要一种团结合作的精神,共同应对,才能保全地球这个人类的共同家园。全球问题是决定人类共同命运而又只有通过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问题。

在认识合作重要性的同时,在教学中也可以通过一些正面的实例来加以说明。比如,欧共体的建立与法、德两国的和解就是典型。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的兴起,固然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但从另一角度讲,也是欧洲人对战争的忧虑以及对和平的渴望的结果。这才有了法、德这两个三代世仇的国家共同发起,将煤和钢铁——两样最重要的战争资源纳入共同管理的“欧洲煤钢共同体”的诞生。此后,在法德和解与合作的基础上,欧共体不断发展壮大,法德从世仇变为合作的伙伴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找到了一个对付潜在危险与不稳定因素的最佳方案,即将对手纳入一个既能对其实行有效控制,又能得到共同发展的机构中去。二战后欧洲几十年的和平,不能说与此无关,这就是“双赢”甚至是“多赢”。

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篇5

一、 引子

走进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大手笔就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手笔来自大思考、大决心,这种大思考、大决心就是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为,任何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往往都起步于教育的重大改革。谁拥有了21世纪最先进的教育,谁就拥有了21世纪。从某种意义上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事关中华民族的未来。党和国家要把一个民主、科学、充满生机的新课程献给新世纪的中国的亿万儿童,目的是让他们拥有一个自主独立、健康幸福的明天。

新课程与旧课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理念。新课程所蕴含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折射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能否把国家的意志、专家的思想变为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从各国课程改革的历史看,一些重大的课程改革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问题基本上都出在课程理念与教师行为的转化上。从理念到实践之间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尤其是对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讲更要经过一个艰难的转化历程。前不久,《中国教育报》记者在报道中所反映的“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然而课堂教学涛声依旧”的现象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在新课程改革师资培训的通识培训和课程标准学习中最重要的任务是让教师接受新的课程理念,然而,接受只是一种认同,还没有成为教师的一种素质。要把一种理念变成人的素质光有对这种理念的认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这种理念的进一步的感悟,而这种感悟只有在实践中才是最有效的。我们的理论辅导不仅要说清是什么、为什么,更要讲清如何做,把功夫下在理念向行为的转化上。要让教师在转化中进一步认识理论,在转化中感受理论的魅力,品味理论指导教学带来的甘甜。

二、课程理念是课程的灵魂

(一)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是理念的不同

所谓理念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理念是人们在对某一事物现实的深刻分析和未来的展望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因此,任何理念都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是两者的统一。课程理念是课程设计者蕴含于课程之中,需要课程实施者付诸实践的教育教学的信念,它是课程的灵魂和支点。

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是理念的不同。例如旧课程观认为课程是知识,因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是中心,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旧课程观认为课程就是教材,教材又是知识的载体,因而教材是中心,而新课程观认为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共创共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这本身就是课程建设。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从教材中学到的多。旧课程观认为课程与教学是相互分离的,教师只有教材意识,只知道教材、教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而新课程观则认为课程与教学是整合的。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正是这些理念的不同才使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教师走进新课程最重要的是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所蕴含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折射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能否把国家的意志、专家的思想变为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

(二)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 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人的发展

人类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哲学所产生的影响之一就是价值多样性及其扩展。哲学的这种价值的多样性对课程的影响就是课程价值的多样性及其扩展。其中影响较大的价值取向有三种:①以经济发展为本;②以社会发展为本;③以人的发展为本。而这种多样性的发展趋势就是融合,因为割裂与孤立都会给课程带来不同弊病,从而使教育贬值。在课程的价值取向上,对我们影响较大的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建立在他对社会理想的认识基础上的。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基本形式”,并且,“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重点在个性与自由。离开了个性发展和自由发展,就谈不上全面发展。我们历来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但是在如何处理好这三种基本价值的关系上却是经历过曲折的。现在我们越来越清楚课程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固然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是基本的方面,然而,更基础的是课程在人的发展上所体现的价值。多种价值的融合,特别是人的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融合,将是课程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新课程价值在于通过促进人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实现了课程价值的融合,这种融合浓缩为一句话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内涵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包含着三层含义:一是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这是课程价值取向定位问题。在如何处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新课程定位在人的发展上,具体地说就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教育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的发挥是通过人来实现的,也就是通过教育培养的人来实现的,教育是通过人的发展来影响和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全面关注学生发展是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趋势。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目标指向学生发展,指向以能力和个性为核心的发展。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力、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生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二是面向每一位学生。基础教育是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课程目标所确定的都是新世纪我国国民的最基本素质。这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之一。新课程强调面向每位学生既是顺应了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国家对人才需求的必然。作为基础教育,面临的任务既要瞄准知识经济的需要培养高素质尖端人才,又要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培养人才和合格的建设者。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每位学生都具备一技之长,使全体学生各自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成长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有用人才。三是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不能把学生仅仅看成是知识的容器。素质教育所关心的是整个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产品的人,是富有创造性的生活,而不只是物质生产的生活。学生的发展不是某一方面的发展,而是全面、和谐的发展。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的国际研讨会就将“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强烈的自主精神、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列为21世纪人才规格的突出特征。可见,21世纪的人才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正如李岚清同志所指出的“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对社会最有用的人”(《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达到了知识习得、思维训练、人格健全的协同,实现了在促进人的发展目标上的融合。课程的目标不只是使学生更富有知识,而且应使他们更聪明、更高尚。

(三)发展的终极追求:走向全人教育

1. 全人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经济一体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社会生活数字化等一系列根本性变化对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时展对新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世界各国掀起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热潮。这次课程改革在其理念上就是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人发展,为了每一位青少年学生的全面的发展。这种着眼于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使学校的课程目标表现出以下一些新的特点:一是注重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三是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四是着眼于未来,注重能力培养;五是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六是强调国际意识的培训。

根据上述价值取向,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这个总目标有四个特点:

(1)把德育目标与时代要求联系起来

在全球化的今天,人才标准国际化已经是一种趋势。中国加入WTO以后,在更大程度上融人了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之中。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能够适应这种趋势和要求,因此,各国在人才培养上都十分强调人的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多彩的健康个性;与他人合作、协调、国际交往的能力等。新课程改革所确定的培养目标都鲜明地体现了上述精神。在注意了德育的时代性的基础上,又强调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

(2)突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环境意识教育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环境意识是新世纪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这些素质当中最重要的是创新精神,创新是21世纪的“通行证”。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据统计,自1946年以来美国人获诺贝尔奖的占世界各国获奖人数的一半。近几十年来,西方世界一些最主要的科技成果60%是由美国首先研制的, 70%首先在美国应用的。美国国家竞争力委员会称,美国在27个关键技术领域中取得24个领先地位。正因为如此,美国经济发展水平良好,综合国力名列世界首位也就不足为奇。可见,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是核心竞争力,它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由此可见,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社会,一个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他的核心素质。小而言之,它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存质量、生命质量;大而言之,它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许多国家都把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和吸纳,作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攻方向。中国教育在走向21世纪时,必须把创新素质的培养作为终极目标,凸现出来。而一个人创新素质的形成必须从小抓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主旋律其道 理就在于此,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在抓好上述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同时尤其要抓好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3)把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与终身学习联系起来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把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与终身学习联系起来,这里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一方面,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良传统,在本次新课程改革中能把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摆在突出位置是新学力观的体现。所谓学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习得的知识、能力。学力是动态的、发展的,学力也应该与时俱进。任何一门学科教学的目标,大体有四个组成部分:①关心、动机、态度;②思考力、判断力;③技能;④知识、理解。这四个视点作为一个整体反映了一种学力观。这一点恰恰与人们把学力结构划分为基础学力、发展性学力是一致的。所谓基础学力是指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打基础的学力,而所谓发展性学力是指以观察能力、自学能力等为主要内容,使学生在未来自己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基础学力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而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基础学力的核心。

另一方面,新课程所强调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又有别于以往。新课程所强调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如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进行运用计算器计算的基本技能的培养;二是学生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如数学中百以内数的计算。

(4)既强调健康体魄、健康心理,又强调健康生活方式

新课程不仅关注青少年学生现实生活世界,而且还要关注青少年学生可能生活世界。关注青少年学生可能生活世界就是关注儿童生活的未来发展趋势,关注青少年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在新课程培养目标中既强调健康体魄、健康心理,又强调健康生活方式。对于健康体魄与健康心理我们比较重视,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却一直是我们所忽略的。

生活方式是回答人们“怎样生活”的问题。所谓生活方式是指在不同的社会和时代中,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下和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需要的生活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的总和。21世纪人类社会生活方式更加注重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平衡,终身学习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个人生活方式的形成有其外在 的环境影响与内在的因素。其外在环境影响包括:社会的发展、家庭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其中学校的教育是最主要的。在学校教育中又以教学的影响为首,教学在学生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内在因素主要是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在影响一个人生活方 式的心理素质里,思维方式与主体性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所谓思维方式是指人们在长期的认识和实践中形成的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思维出发点,以及某些经常使用的相对比较固定的思维方法。不同思维方式由于认识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得出的结论和取得的效果也不一样。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将对个体的生活方式产生影响。试想一种单一的、刻板的思维方式与复杂的、灵活的思维方式对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影响肯定是不同的。因为思维方式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思维定势的过程,任何定势都是先前的活动对其后继活动的方向具有决定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又是可以迁移的。

主体性是指人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的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特征。在一定意义上说,个人的主体性如何,决定着他将具有怎样的一种生活方式。一个具有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人的生活方式和一个处处表现出一种依赖性、被动性和缺少独特的人的生活方式也肯定是不同的。学习方式的核心就是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对一个人思维方式和主体性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意义远不只是学习本身,它关系到学生未来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

2. 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全人教育就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要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首先要改变课程功能的单一化。综观世纪之交的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是普遍追求。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信息素养的养成、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落实这一课程改革目标,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就有了可能。

要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还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所蕴含的理念。要准确地理解和牢牢地把握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进而要准确地理解和践行围绕核心理念的一系列基本理念。这些基本理念包括:要让课程走向生活,课程要面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要把教学过程作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要明确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师生的发展,体现评价的人文关怀。只有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所蕴含的理念,我们才能认清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才能明确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200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篇6

国外地理教育发展参差不齐,一般认为,作为独立学科的地理教育源于西欧,以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为标志,17世纪中叶后,西欧开始把地理教育列为普通学校课程,18世纪后传入东欧。这之后,随着地理科学和教育学的演变发展,地理教育呈现出课程多样性、重视乡土地理,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尤其是绘图能力训练等特点;教学内容上包括地理基础知识、本国地理、外国地理且大多以本国地理为主;教学方法上也不断发展、创新,如本世纪以来法国就把电影、幻灯运用于地理教学之中。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及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世界各国都掀起了规模巨大的教育改革浪潮,赋予了地理教育诸多新特点,我们不妨将此作为现代地理教育学的始端,推动现代地理教育改革的动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现代地理科学的发展不断充实和拓展了地理教育的知识内容和基础理论体系,如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人地关系理论逐渐成为地理教育明确而公认的主题。

其次是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电教技术的发展使得地理教育手段、方法得以更新。

其三是教育科学的进步,尤其是许多当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成果在地理教育中的应用对促进地理教育改革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如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赞可夫的“实验教学法”、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法”、德国瓦·根舍因、施腾策尔的“范例教学法”等等一大批先进科学的教法、学法理论被大量应用于地理教育实践,譬如布鲁纳在其《教育过程》一书中就曾采用芝加哥位置确定的地理教学实例以阐明其“发现法”的教学思想。

其四是“知识爆炸”,学生接受信息量大增、国际交往与交流日趋频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国际化,要求学生在加强全球环境保护、促进国际交流与发展等方面理解和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而这些方面地理教育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功用,同时也促进了地理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总之,推动现代地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虽然在改革的程序和侧重上各国各具特点却又表现出诸多共同趋势。

二、国外地理教育改革发展趋势

1、地理教育理论的系统化、科学化、时代化

在国外,构成地理教育理论的主要依据大多源自同期的地理学理论,经历了环境决定论二元论或然论人地关系“和谐论”的演变,学校地理教育也曾一度步入歧途。80年东京24届国际地理联合会上提出“在今日世界人口日增,环境变化急剧、资源匮乏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处境中,如何去协调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生活的关系已成为国际地理学界面临的主要研究课题”,这种辩证的人地协调观,自此在世界许多国家地理教育中开始得以充分体现,形成了较系统的科学的现代地理教育理论。80年代中后期尤其是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又进一步充实了人地关系和谐论的地理教育思想。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发大会”首脑会议以“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并通过了世界《21世纪议程》,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取得了全球共识。因此,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和谐理论必将成为未来各国地理教育发展的基本理论,这种趋势表明具有鲜明时代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现代地理教育理论的日臻完备。

2、地理教育目的的全面化、综合化趋势

当代国外地理教育目的在教育理论系统化、科学化基础上表现出全面、综合化趋势。

其一、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人地协调发展的一些地理基础知识内容,了解人类生存环境,还要让学生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和智力。例如德国地理教程不仅要求让学生掌握地理空间,还要让学生参与空间设计与发展,他们认为“今天的学生,将来的公民,应该能用地理知识来指导行动”,因此空间结构成了地理教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即知识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其二、教育目的的全面综合化还表现在知识、能力与思想道德情操的全面发展上。正因于此,具备“生态保护责任行为”便成了德国地理教程的另一基本目标,他们认为“德国风景区已受到空气污染和工业交通引起的噪音影响,森林受到酸雨侵蚀……因此,学校应教孩子学会如何尽可能保护大自然,可见其思想教育乃至行为教育都已纳入地理教育的目的之内。

转贴于 3、 地理课程结构的多样化和大纲(地理课程标准)教材结构新颖化趋势

目前国外地理教育在课程结构上仍将存在选修、必修、活动课程等结构多元化趋势;课程设置上既有综合课也有单独课程,如英法地理均单独设置,英国还以法律形式规定包括地理在内的十门课程为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并制订颁布了全国统一的《国家地理课程》,可见其地理教育地位之重要性;美、日、德等国地理课程大多融汇于社会学科,不过目前也存在走向单一设置的趋势。在课程安排上模式也是多样的,如英国有统一标准,德国却各州自有安排,共同点是都强调要能加强地理基础知识教学和发展学生能力并有利因材施教。

在课程结构多样化下,各国地理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结构表现更加新颖的发展趋势。如大纲知识、能力要求目标具体,教材图文并茂增大图幅比重,教材编排富于启发性、思考性并重视学生智能培养,如德国地理专题形式教材便于学生思考并活跃思维。

4、教学内容不断更新

首先,随着现代地理学发展,许多现代地理学的新知识、新成果将及时反映到地理教学内容之中,而环境、资源、人口、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将成为地理教育的主要内容,以此体现出教学内容的时代特征。

其次,更加注重实践性知识,即那些涉及个人,公众及日后职业生活的内容将成为地理教材的取材范畴,以突出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如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地理教科书中就编入了诸如垃圾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城市工厂布局等大量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内容。

第三、知识内容的人文化比重加强,这是世界各国地理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这种普遍重视人文地理,体现出现代地理学以自然地理方法为研究手段,以人文地理为研究目的的发展方向,这种教学内容的权重更新也反映了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5、地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智能化

目前,教学方法和手段尚处在传统与现代交替时期。即便是发达国家,传统教学法仍有不少用武之地,但随着现代科技成果的广泛运用,尤其是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电化教学技术的大量推广应用将是必然趋势。如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CAIG)在英国和北美发展迅速,进入70年代以后,其硬件功能便已可完全满足教学要求,软件质量逐步得到改进,到1989年仅全英国教育资料服务处储备的地理软件就达165个。

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篇7

现代性教育起源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发展于康德、赫尔巴特,在世界各地得到了迅猛发展。现代性教育主要倡导如下观点:第一,教育要为“完满生活做准备”,即教育不是为了现在而是要为理想的未来培养人;第二,“教育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即树立科学在教育中的地位,教育学科学化;第三,科学成为课程设计的主导理念;第四,教师成为“真理、科学、理性”的代言人。这样,现代性教育形成了以书本为上、教师权威和班级授课制三位一体的现代性的教育教学模式。现代性教育自发展之初就受到了哲学界、教育界以及实践领域的诸多批判与拷问。第一,现代性教育的目的观。“现代性教育的目的观倡导整齐划一、‘批量生产’,削平了个性与差异,是一种霸权主义和成人中心主义”。第二,现代性教育的研究观。现代性教育认为教育中存在着“真理”、“本质”和“规律”,教育研究的结果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第三,现代性教育的课程观与教学观。现代性教育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封闭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将标榜真理的、统一的、固定的理性知识和间接经验有计划地、死板地、过多地灌输给学生,学生则无条件被动接受。对学生教学与管理的结果则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准则。第四,现代性教育的教师观。现代性教育倡导以教师为中心,尊重教师的权威地位,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

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

随着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诞生了,它凭借以高科技手段为载体的双向交互式教学形式成为教育发展的潮流。“世界经合组织的研究表明,从1995年到2000年,全球的远程教育市场规模正以每年45%的速度扩张着。2000年,全世界有7000万人通过远程教育:h-式进行学习”L2J。我国远程开放教育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它开始遍布祖国各地,走入千家万户,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随着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办学模式的普及,其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暴鳝,导致远程开放教育生存面临危机,发展步履维艰。

1.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发达,难以满足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需求。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专业平台是以现有的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卫星电视教育网为基础,并在将其升级改造的基础上,形成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传输主干系统。现代远程开放教育x,-J网络的要求是“覆盖面广、主干光纤容量大、传输速率高,x,-j-带宽的要求是可以进行实时交互的远程教学,可传输实时的音频、视频数据信息”J。但随着校园网的发展和上网用户的与日俱增,其光纤带宽与容量以及其传输速度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特别是在技术上还不能支持同步双向交互式的实时授课、实时答疑等现代远程教学形式。

2.网上教学资源匮乏,且重复建设,不适应学生自学的需求。就目前各试点学校网上教学资源的现状来看,尽管在资源建设上做了很多工作,但是资源内容匮乏且陈旧,形式单一,缺少学习方法和思路的指导,不适应学生自学的要求。尽管有一些教学视频和卫星传输课堂,但往往比较古老,仍停留在照本宣科的水平,多媒体课件和电子教案的内容也存在着照搬教材的现象。与教学资源匮乏相矛盾的是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严重。

3.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偏低,不能满足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及管理要求。首先,他们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理念认识不深刻。其次,他们在专业知识、教育技术和科研能力等方面相对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要求还有所欠缺。荐次,电大系统教师总体自我教育的意识不足。

4.教育质量评估缺乏定量数据的支持,评估结果缺乏客观性及科学性,且评估过程效率低下,难以保障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总之,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已经阻N-其发展的步伐,甚至导致其生存的危机。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当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并居于矛盾的主导地位时,旧事物就转化为新事物,对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而言,转化实现的方式就是改革。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必须要进行一场与“社会发展”、“人本发展”相融的改革。因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哲学观,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引领力量,因而是社会发展的范畴。社会发展在本质上是人的发展,因此,无论是在现实形态上还是在本质意义上,社会发展、人本发展、教育发展这三者不仅表现出内在的同一性,也表现为过程的相融性,这就是教育发展的社会思维与人本哲学”。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必须“基于社会发展的进程、特征及趋势确立发展与改革的依据,必须基于人的发展状态及需求追求发展与改革的价值,必须基于社会发展与人本发展的相融性,创新发展与改革的思路”。

三、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发展的趋势

目前,从世界各国发展远程开放教育的举措及远程开放教育发展的进程来看,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形成了全球化的趋势,各国远程开放教育的竞争与协作加强。面对世界远程开放教育的全球化趋势,我国今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

1.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将成为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平台。“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化社会是国际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L6J。未来各类开放教育、成人教育行业将进行深层次的整合,统一于构建中国现代远程开放82教育大学。以现有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为基础成立的中国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大学,在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上将进一步创新与完善,有自己的优势学科和专业,有自己多元化、多功能化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有自己配套的实习、就业市场以及广阔的生源市场,成为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篇8

关键词: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对于教育、教学成效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高效、良好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必然会促进教育事业的长足、稳定发展,将会极大的促进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我国而言,对国外一些关于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趋势进行分析,能够更加客观、清晰的为我国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发展、进步提供依据和参照。因此研究国外教育行政管理改革的改革趋势具有着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1国外教育行政管理的法治化

教育行政管理法治化也是最近几年以来,大多数公立学校进行教学制度、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改革的基本途径。通过治化的形式明确政府与学校的职责之所在,其所强调的是国家公立教育体系的管理必须要纳入到法制的轨道中来,而不是单纯作为一种行政命令而制订和实施。所以,在这样的思想的指导下,世界各国均普遍以法律的形式进一步的明确了公立学校的性质,即公立学校或者是大多数的学校其并不是政府的附庸机构与下属机构、部门。学校是提供教育服务的独立机构,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具有自主办学的实体。比如说日本的国立大学在很多年以来,都一直被认定是政府部门的组成部分之一,而不是政府的下属机构和部门;在日本,国立大学是由日本的文部省所领导,在日本文部省拥有着对学校进行审批、学校人事任免和设施配备等方面的权力;同时其要求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利益集团和大学必须执行,这样就存在着政府对学校的管理过分的包揽及大学缺乏自、人浮于事、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自由主义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导下,经过日本国会的审议通过了《国立大学法人法》等法案提出所有国立学校尤其是大学需要实行独立的行政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的独立法人化,文部省只对大学进行原则上的一些指导,各大学依据《学校教育法》以及《大学设置基准》等法规来自行的管理本校的教育行政管理。类似于这场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主要表现在了构建大学自主运营机制与建立民间化、专业化的市场运营机制方面,在学校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建设中强化了校外人员参与与“第三方”评价体系的建立,确立了一种具有弹性化的人事体制。而基于日本的教育行政管理改革模式,很多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改革也基本如此。很多的国家在处理教育行政管理法治化的进程中都特别重视理清政府和学校职责,而为了更好的处理好这样的关系,很多国家选择给予学校更多的自。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仍然需要加强学校自律方面的管理,本着为提高公立学校的教学效率、保证教育目标实现的目的而实施相应的制度。

2教育行政管理的专业化

就当前而言,世界各国教育对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集中在对教育行政管理的专业化建设方面。对于教育行政管理的专业化,很多国家的做法都是集中和表现在对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专业化建设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建设两个大的方面。

2.1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专业化建设:对于世界上很多的国家而言,无论是中央还是在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都设有专门的主管教育事务的机构、部门或者是组织。世界各国在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也都尽最大可能的维持教育行政管理专业部门的独立化和自主化。其中美国,因为受历史传统以及具体的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到目前为止仍然保持着学区独立的状态,并且这样一种学区独立的状态是不受一般行政因素所干扰的。而法国,其教育行政管理也同样不受同级政府的直接的管理和指挥,教育的行政管理和组织是独立于一般行政管理之外的,教育的行政管理实行的是垂直领导的模式。在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机关是自成体系的,其脱离同级地方行政长官的直接领导和管束。从本质上来看,世界上不同的发达国家的学校其尽管在权力结构方面有一些细微的区别。但是其决策层与执行层分离、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兼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却是基本一致的。不论是“委员会制”还是“一长制”学校都在教育行政管理中有很大的独立性和自治权。政府部门对于学校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了通过制定法律和决定学校董事会成员等方式施加影响方面。学校层面,除了教学和科研以外,其他事务基本上可以实现独立部门的专门解决,自治程度越来越高。这样实际上就基本实现了学校自治与政府调控之间的有机结合。

2.2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建设:在教育行政管理专业化建设的进程中,除了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专业化的建设另一方面就是教育行政管理专业化人员的建设。在过去,世界上的各国在教育行政管理事务中,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一般都是由一般的教学人员(一线的学科教师)升任或从一般的如政府部门等行政管理人员转任而来的。在最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事业和教育科学的发展和不断进步。世界各国都开始逐渐的重视其了对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建设。如英国,其在一些大学中开设教育管理与教育行政管理方面的课程,供在校学生和在职人员都能参与进修和学习;很多的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专业组织也通过各种途径来促进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提供资金、人员支持来优化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建设,提高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在法国,国民教育部之下特设了个行政人员教育科,由其专门的负责针对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在德国,在州政府与教育学院研究发展中心或教育人员在职教育机构合作下,开设了一系列针对教育行政管理课程供从事教育行政管理的在职人员进行进修,同时这些课程也能听帮助即将担任教育行政工作的教师进行学习。

3结语

本次研究对世界上主要的教育强国、大国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比较清晰阐明了这些国家在教育行政管理改革中其主要趋势方面所呈现的基本状态和其主要的管理模式。这些模式和其趋势,对于发展我国自己的教育事业提升我国教育行政管理的效率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作者:杨晓翠 单位:延边大学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李静静.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模式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0.

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篇9

《地平线报告》是教育信息化的风向标

《地平线报告》是由美国新媒体联盟(New Media Consortium, NMC)和美国学校网络联合会(the Consortium for School Networking, CoSN)合作完成。过去十多年来,这两家机构每年邀请世界各地数十位甚至一两百位专家,开展为期近一年的研究,从未来全球基础教育面临的挑战,基础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以及未来将会驱动教育变革的技术三个方面展开预测。每一年,《地平线报告》所预测的六大重要趋势、六项重大挑战以及教育技术的六个重要进展,都可以说是全球学校教育研究人员、教育管理和决策者,以及中小学校长持续跟踪和关注的研究成果。

在过去的十年间,《地平线报告》影响了全球许许多多的教育政策,也改变了不少学校教育的格局。因此,《地平线报告》不仅可以作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决策、软硬件采购、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参考,而且是全球学校教育信息化的风向标,理应受到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人员、教育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

驱动学校应用教育技术的重要趋势

如往年一样,2015年的报告也预测了驱动学校应用教育技术的六大重要趋势。这六大趋势是由项目专家组借助一系列基于德尔菲法的循环投票认定的,每一轮投票后都紧跟着一轮圆桌会议进行研究和讨论,以进一步界定所讨论的主题。这六大趋势分为长期趋势、中期趋势以及近期趋势,每一个时间段包含两大趋势。专家组成员认为, “长期趋势”通常已经在影响决策制定,在未来5年或更多年内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中期趋势”将很可能在未来3~5年内继续成为决策制定的影响因素;而“近期趋势”当下正在推动教育技术的应用,在未来1~2年内也很可能继续保持重要影响,此后会逐渐丧失影响力。

2015年,《地平线报告》提出的长期趋势有两条,分别是:重塑学校运行机制,探索深度学习策略;中期趋势有两条,分别是: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学生从消费者转变为创造者;近期趋势也是两条,分别是:加强混合式学习的应用,提升科技与艺术(STEAM)学习。这些趋势极有可能驱动未来五年内的技术规划和决策制定。

1.重塑学校运行机制

彻底改造传统的课堂范式,重新规划所有的学校经验,通过创新学习方法影响并驱动是大趋势。这是一项令人关注的运动, 同时也可以说是一项在人类教育史上许许多多新锐的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坚持不懈的追求。昔日,不断涌现出来的另类理念的学校,其实就是对学校的重塑和再造。然而,许许多多的此类行动只是停留于小修小补上,鲜有真正关注学校运行机制的行动。

重塑学校运行机制是对学校的系统变革,创新学习方法的引入是教育改革永恒的话题,而学校运行机制本身涉及学校内外环境的方方面面,需要学校、家庭和全社会的支持与协作,需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广大教师、家长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学校运行机制的变革才是重塑学校的核心和关键。

2.探索深度学习策略

《地平线报告》引用了“卓越教育联盟”对深度学习进行的界定,即以创新方式向学生传递丰富的核心学习内容,引导他们有效学习并能将其所学付诸应用。报告指出,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探究的学习、基于挑战的学习和其他相似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在校内外获得更多主动学习的经历。基于项目的学习是一种深度学习方式,它在科学教育中被看作是弥补差距的途径。基于探究的学习使学生基于个人经验和自主探索来构建知识。这是一种做中学的方法。

其实,报告中提及的集中深度学习策略并不抽象,也绝非今天才提倡。只是,这些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探究的学习、基于挑战的学习和其他相似的方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似乎并没有为更多的教师所采用。

3.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与协作学习是一种社会建构学习的观点,是与前述学习方式联系非常紧密的学习策略。在《地平线报告》中,合作学习被界定为学生或教师共同开展“个体对个体”或“个体对小组”的活动。报告指出,合作学习包含的活动通常围绕四个原则展开:以学习者为中心;突出交互和实践;以小组方式开展学习;开发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案。

如同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探究的学习一样,合作学习与协作学习被一些教师认为是“比较费时间”的教学策略,是“效率低下”的学习策略。然而,许多研究表明,应用合作学习可以提升阅读和写作、科学方面的概念发展、数学方面的问题解决,以及高阶思维和推理等方面的成绩。

4.学生从消费者转变为创造者

《地平线报告》指出,学习者尝试通过开展创造活动而不是消费学习内容来进行学科探索,这是全球学校教育变革的一大趋势。在开放教育世界中,在这样一个人人为师、人人为学的时代,学生的角色正在发生着转变,学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消费者,不仅如此,学生只有由过去被动的、消费式学习,转变为主动的、产生式学习,由过去的知识的消费者转变为创造者,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才能得以充分提高。

5.加强混合式学习的应用

随着人们对在线学习的认可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学校在不断地尝试和探索将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模式和在线学习模式有机结合起来,于是在世界范围内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最佳实践,包括颠倒教室/翻转课堂在内的混合学习模式在基础教育学校的应用正在不断攀升。

无论是在基础教育,还是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中,混合学习将会成为最重要的趋势之一,这一点已经越来越明显。然而,就国内的实践而言,依旧存在较多的困难和挑战。翻转课堂叫好不叫座,认同者多,真正践行者还是凤毛麟角;局部调整多,系统变革鲜有报道;校内(甚至个别年级或班级)折腾者多,校内外全局变革者尚未有报道。在笔者看来,学习分析与自适应学习技术的应用、先进翻转课堂数字学习平台、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学习空间和学习环境的再造、学校全局变革的政策安排可以说是目前混合学习普及和大面积流行的五大挑战。

6.提升科技与艺术(STEAM)学习

《地平线报告》指出,近年来,越来越强调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ematics)课程和项目,这些科目被广泛认作是推动改革、支撑国民经济的手段。

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篇10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工商管理专业;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142-03

Research on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Advanced Education at Business Management Department in Yanbian University

GAO Bin,SHI Qinghua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Yanbian University,Yanji Jilin 133002 China)

Abstract: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 has enjoined a long history from ancient Greek Era. With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the future of all the universities is to internationalize advanced education. Firstly,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cepts,the history and the futur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 Based on the situation of Business Management Department in Yanbian University,finally it discusses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nternationalize advanced education in the department.

Key words: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Business Management Department;countermeasure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化”已经成为21世纪人们最关注的现象,高等教育国际化也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之一。但是,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国际化内涵的解释和理解各不相同。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一命题,至今仍是一个边界难以界定的多元概念。笔者认为,要深入地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有必要构建一个包含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培养目标、特征的理论框架。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

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有多种论述,但是每个定义都大同小异。通过对高等教育国家化概念的分类和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种观念。

1.结果说。国际化大学教育是一个动态、开放、先进又充满活力的体系,是学生为适应社会竞争、迎接未来不确定因素挑战而不断学习的大学教育模式。国际化高等教育具备三个特点:首先是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水平和相当的教育素质,得到社会、其他民族和国家的认可。其次是高等教育内容上应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科研能力要强,要有培养优秀人才的能力,在国际上有重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最后是国际化的高等教育不仅仅在特定国家或区域内有影响力,还要向世界开放,与各国交流,吸收和学习各国长处,进行消化并融入到国际化教育中。

2.发展趋势说。[1]该观点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各国或各地区在遵循高等教育的共同规律的前提下的一种发展趋势,是经济发展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科学、持续发展的方向,是追求高端、卓越教育体制的发展进程。它将使各国高等教育进行积极改革并寻求共同发展。各国高等教育都应在面向国内的基础上面向世界,遵循这种发展趋势。例如,清华大学王大中说:“教育国际化是当今世界大学教育的潮流,正如文化交流与融合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一样。教育国际化会推动大学之间人员、学术、科技的交流和合作,一所大学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水平会影响其在21世纪的国际地位。教育国际化也将成为大学开放度的重要标志[2]。”

3.过程说。该观点认为国际化是将国际的观念或维度融入到高等教育教学当中的重要过程。例如,奈特(Jane Knight)认为国际化是将“国际维度”融入到高等学校的教学、研究当中的过程,是一个将各种功能不断整合的过程。“国际维度”是指全球国际的、跨区域跨文化的观念。国际化是一个系统的、总体的过程,主要倾向于国际化的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是由本国教育和国际教育不断接轨的过程。这是目前得到较广泛认可的界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种解说[3]。

4.目的说。该观点认为教育的根本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正如中科院院士、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要培养融通东西方文化的一流综合型人才,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中更好地为各自国家的利益服务[1]。

5.方法说。该观点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界定要从各种各样的具体活动出发。包括了高校课程设置的改革、人员的学术和研究的交流、技术和研究合作等。美国学者阿勒姆(Arum)和瓦特(Water)是这一观点的代表,他们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与国际研究、国际教育交流与技术合作有关的各种活动、计划和服务[3]。

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进行了思考,可谓是见仁见智。但哪一种更合理更科学?我们更趋同于后三种。高等教育国家化是个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开放的、面向世界的、具有国际性的,通过各种国际合作交流,目的是为未来社会培养一流的人才。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和主要表现形式

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国内外学者的论述各有不同。有人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内容为:加强教师国际化的交流,推进学生国外留学教育,积极开展高校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学习,高校课程的设置要开放化、国际化,学校要积极创造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环境和条件。还有人认为,国等教育的国际化主要是对教育内容的国际化,高校学生、学者等国际间的互访、互换,推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教育技术、教育设施等资源的国际共享[1]。目前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内容概述较为全面、系统、权威的学者是顾明远和薛理银,他们在《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发展》一书中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内容的概述是“主要包括人员、财务、结构和信息四个要素的国际化”。人员要素指高等教育主体各要素在国际范围内的活动,主要是指学者、学生和教师的国际流动。财务要素指高等学校的教育经费来源和支出分配的国际化,教学基础设施、科研设施的国际化。结构要素指高等教育中各高校的学科结构,考核制度等国际化,是教育国际化的基本保障[4]。信息要素指,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观念、目标和教学课程内容的国际化要素。

(三)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标是为未来社会培养综合型、通用型人才,即随着经济、信息、技术的全球化,具备国际素质、能力和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美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以期培养更多的国际化人才。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制订的《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中,提出培养目标是使每个学校的每个学生都能达到知识的世界级的标准。通过国际交流,努力提高学生的“全球意识”、“国际化观念”[2]。德国政府在1998年为解决高等教育中存在的教育教学机构、学制和语言等问题通过新《高等教育总法》,目的是为提高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新《高等教育总法》强调高等教育的效率、竞争和国际发展原则,改法令为高校的国际化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5]。

澳大利亚联邦议院在二战后批准了一个针对亚洲的教育培训援助计划,此计划通过《科伦坡计划》的实施,建立与国外合作伙伴长久的联系。1969年,通过澳大利亚大学校长委员会,几十所高校建立了“高等院校国际开发机会”,主要目的是推进高等教育的援助计划的有效实施。此后澳大利亚不断推迟新的高等教育政策,包括“创新计划”、“知识国家”战略等,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提供的保障。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成为决定其在经济走向全球化、建立知识经济的重要砝码[5]。

(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征

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了鲜明的特征。

1.综合性,即高等教育国际化不论从内容、范围还是结构都更加的丰富、全面,空间更宽,与国际政治、经济、文化融合度更高,具有较高的综合性。

2.个性化,即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在本国、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学习国际高等教育办学结构体系,并融合国外文化,在坚持中发展、创新,力求个性化发展,形成自己特有的教育教学风格。

3.民族化,即高等教育更要强调本民族的特色,立足于为本国、本民族长远人才需求考虑,即具有自己民族化的特点。

4.组织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组织机构不断涌现,功能不断增强,大大促进了各国教育、文化事业的传播与交流[6]。

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框架的构建,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可以更好地立足于自身实际,更好地促进高等院校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进程及发展趋势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进程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有着自己的发展历程,陈学飞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2002年)一书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所出现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起源于古希腊时代,不过当时的国际交流是在非常狭小的范围内进行的[7]。”这个时期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特征随着新兴宗教教派的出现和民族国家的形成而有所减弱。近代随着自然科学的兴起,知识普及到大学课程并得到广泛的认可。比如德国最早的现代大学、哈勒大学及柏林大学已经成为德国高等院校的典范和代表,最早开始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二战以后,高等教育国际交流的范围和规模逐渐的扩大,教学内容和形式也多样化发展起来,几乎覆盖了高等教学的每一个领域,逐渐朝着教育贸易的方向发展[8]。国际环境的变化使得国际竞争从军事较量转向为国家经济实力的衡量,技术、人才和科技是最为关键的竞争。高等教育办学由传统的模式转变为现代教学模式,以前高校对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经济、科技、市场全球化的发展,高等教育要打破格局,走出去,吸收和学习国际高等院校的教学理念和办学模式,参与国际高校的交流和合作,融入到国际发展环境中。国际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竞争都在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合作,国际间的文化、语言、知识等的交流和学习都推动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各种国际组织也都从各个方面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6]。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经济全球化推动着人类社会迅速发展,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和变革日新月异,出现了一些新的走向。

1.高等教育国际交流的主体发生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前,政府是高等教育交流的主体,是主导者,高等院校的作用和角色是按照政府的指示在发展,是被动的,依附性强,发展的积极性不高。在80年代之后,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交通的便利,高校之间的交流增多,而且外国留学生的增多会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也能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高校开始对办学模式变革,日益加大高校的国际交流。此时,政府则通过颁布政策、法律对高等教育给以支持和帮助。通过高校内部的重视和外部政府的指导和支持,高校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最重要的主体。

2.交流内容更为丰富多彩。高等教育国际化随着各个国家之间贸易、旅游、交流等业务的往来,交流的内容也更加多样化,不仅仅是高校的学生、老师和学者之间的国际交流活动,还有高校之间信息资源、教学设备、教育理念等的共享。从教学内容、学术探讨到人员交流等逐渐的多样化起来。现在包括学位制度在内的各种相互兼容的高等教育制度的建立等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9]。

3.课程国际化趋势加强。2000年5月,澳大利亚课程组织第七届全国大会提出了“全球化课程”这一崭新的课程概念,并指出这不是新增一门具体课程,而是提出一种教育和课程的新理念、一种新的课程系统设计思想,强调的是课程的全球观,强调世界各民族和各国家人民的相互认识与理解[10]。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界也正在努力拓展课程的国际视野,并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来关注课程的国际化问题。课程的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要素之一,标志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已发展到了实质性阶段。

4.高等教育国际交流的空间更加广阔。关于未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各国高校校长们都在统筹、商议研究对策。包括美国的密执安大学、英国的伯明翰大学、爱丁堡大学、格拉斯哥大学、诺丁翰大学、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麦吉尔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新西兰的奥克兰大学、新加坡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我国的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以及香港大学共16所研究型高校在1997年成立了21世纪大学的“U21”,为了现实U21成员学校之间的学分互认,鼓励学生跨国界的流动[2]。为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和未来的发展开阔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5.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向着市场化和教育贸易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要跟上或超前于经济环境和市场需求。在二战之后,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一方面是发达国家无偿援助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国际大环境开始变了,发达国家逐渐停止大部分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项目,或者变为其他的计划,很多开始转变为以盈利为目的的援助和合作。例如,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取消了很多教育优惠政策,转变为盈利性的政策,后来,法国、德国也采取了高等教育盈利性政策,并且这种政策有时会带来很大的利润。1993年,美国以外国研究生学费为主的教育出口净收入多大55亿美元[11]。这说明高等教育市场化和教育贸易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一种新现象和新趋势。

三、延边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国际化的方法研究

1.变革观念,加强教育改革研究。传统的教育理念缺乏充足的国际意识,缺乏世界范围的合作与竞争观念,主要以满足于国内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与国际教育发展的脱节,因此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是走教育国际化道路的第一步。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了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有利于高等教育在理念上和实践上大胆行动,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变革观念的同时,要大力加强教育改革研究,工商管理专业应该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学习研究国内外著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人员交流等方面的有益经验,在保持专业地域、文化独特性等鲜明特征的基础上,积极借鉴采纳其他高校的科学的方法,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

2.加大专业教师和学生国际间的交流合作。目前工商管理专业在编教师11位,其中有国外留学访问经历的有10位,分别来自于美国、英国、日本和韩国,师资队伍来源丰富,具有实施教育国际化的基础。伴随着延边大学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专业的教师和学生都要继续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合作。首先要有计划、有目标地派出专业老师出国攻读博士学位或出国访问。其次,鼓励老师利用学校的区位优势,加强国际间企业管理的比较研究,以科研项目为依托,积极参加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第三,利用学校和专业特色,总结“2009东北亚企业管理论坛”国际学术会议的成功经验,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到校参加学术会议,并为学生做学术报告。第四,加强学生间的国际交流。1998年以来,工商管理专业已派出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去日本、韩国等国家高校交流。目前我专业有9名韩国留学生。2007年,专业开设中外合作办学班,这是专业教育国际化之路的重要一步,也是未来专业发展的方向。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民想了解中国,必将有更多的外国人来中国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由于我校特殊的地理位置优势和语言环境优势,为发展国际高等教育提供了一个优越的条件。因此,专业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继续大量派出学生出国学习的同时,还要大力加强留学生的招生力度,既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不断推进专业教育的国际化,不断扩大我校和专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3.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的国际化。专业目前的培养方案从2007年开始经历了4次修改调整,其中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分分配都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要求,与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相适应,并表现出了国际化的教育理念。然而,近两年高等教育领域内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范围、力度、广度都迅速增加,专业的培养方案也有待于进一步讨论并调整。首先在培养目标方面,要重点强调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全球观”、“跨文化管理”能力、秉承“求真、至善、融合”校训的通晓多种语言的管理人才。其次,课程设置既要为培养目标服务,也要发挥专业教师的研究优势,除少数课程外,必修课统一调整为48学时,选修课为32学时,增加选修课的数量,保证学生自主选课的权利,实行课程的优胜劣汰制度。第三,要加强实践教学。目前专业已经和延吉市27个实习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关系,供学生在第三个短学期深入企业进行课程实习,教学效果显著。由于本专业实践性较强,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要继续加大实习基地的建设,争取使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就能够随着专业课的开展,同步进入企业实践实习。第四,在教学管理中,要给予任课教师充分的自。对于有能力的教师,允许其打破以教科书内容为主的授课方式,采用以“自设计讲义”为主的形式,最终使课程内容是教师的研究理念、研究成果和学术界的前沿。第五,加强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是实现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环节。专业于2007年开设了“企业战略管理”的双语教学实践,并同时承担了学校双语教学的重点教研课题,2008年“生产运作管理”开始双语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2008年我专业建立了一周一次的“英语角”学习基地,2013年建设了“教师英语沙龙”。今后,在继续坚持“英语角”、“英语沙龙”等实践环节之外,争取增设双语教学课程。在开展双语教学的同时,我专业教师也要结合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探讨适合双语教学的课堂授课方法,从教材的选取、授课语言、考核方式等各个环节保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寿松.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十个基本问题[J].大学教育科学,2003,3(83):15.

[2]赵丽萍,刘平.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认识[J].继续教育研究,2005,(6):106.

[3]方红,周鸿敏.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特点与趋势[J].江西社会科学,2007,(2):215.

[4]黄晓红.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述评[J].复旦教育,2000,(3):37.

[5]赵丽.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比较研究及启示[J].高教研究与实践,2004,(2):55.

[6]徐继宁.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综述[J].理工高教研究,2006,25(4):2.

[7]徐海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多视角分析[J].江苏高教,2006,(2):51.

[8]张寿松.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十个基本问题[J].大学教育科学,2003,3(83):16.

[9]方红,周鸿敏.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特点与趋势[J].江西社会科学,2007,(2):217.

[10]黎琳,吴志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新概念与新走向[J].江苏高教,2004,(1):17.

[11]方红,周鸿敏.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特点与趋势[J].江西社会科学,2007,(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