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经济的影响十篇

时间:2023-11-16 17:52:53

小农经济的影响

小农经济的影响篇1

【关键词】小农经济;官文化;传统文化

一、小农经济的产生

刘永佶教授在《官文化批判》一书中指出“官文化的力量来自民众的不觉悟,来自民众对它的认可与适应,即形成了普遍的小农意识。这是官文化统治的结果,也是继续统治的条件。”中国封建社会是在没有外族入侵的情况下,由奴隶社会逐步发展变化而来的。中国奴隶社会实行的是土地国有制度,国家的土地全部都属于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所谓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描述的正是这一历史时期。春秋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有的土地制度遭到了破坏,新兴的封建势力在夺取政权后,相^实行变法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允许“民得买卖土地”。从这时起,土地私有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土地私有制度的产生,一方面存在小土地私有制。同时也必然导致土地兼并的现象出现,即“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情况,从而形成了大土地私有制的形式,自唐以后又以租佃的形式剥削在兼并中失去土地的个体农民。因此,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一直是由占有少量土地和生产资料的自耕农和依附于地主阶级的佃农两种人物构成。但无论是哪一种农民,都是一家一户,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度,不管是小土地私有制形式还是大土地私有制形式,都不是纯粹的私有制形式,而是在国家最高所有权支配下的土地私有制度。这既是因为中国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的传统影响,也是因为战国时期各国在变法中都是以国家名义确认土地私有制度。因此,奴隶社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神圣原则在封建社会得以继承,并以新的形式与土地私有制度结合起来。

这种建立在国家最高所有权支配下的土地私有制度基础上的小农经济,一方面使个体农户具有较多的自由,即使是佃农也是如此。他们除了受地主阶级的剥削以外,人身并不受其支配;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得不受国家权力的支配,这与西欧封建社会领主制的庄园经济和农奴制有很大的不同。

官文化作为两千余年来的集权官僚的统治文化,其作用包括巩固集权官僚制,协调官僚地主阶级内部关系,还有就是控制其统治对象的意识和行为,同时这也是巩固集权官僚制的重要方面。小农经济便是中国在集权官僚体制的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说其“小”,是从生产单位和生产方式而言,它是以“家”为单位,以个人体力劳动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农”则是所从事的职业,或者说是主要的谋生手段。自秦汉以来,中国在农业上是相当发达的,农业技术和生产力都领先于世界,而其根据就在于当时的集权官僚体制影响下,土地分散且地少人多,一家一户的耕作方式成为了农民的重要生产方式。

二、小农经济的特点

小农经济作为自然经济的一种类型,以个体为单位,以精耕细作、男耕女织为方式,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的目的。因此其特点包括有分散性、封闭性、自给自足性等。分散性是指它以独立的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封闭性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性指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己家庭的各项生活需要。在封建社会时期的社会经济情况就是小农经济占主导,现在在偏远的农村,也存在有这样的经济现象。

在小农经济下,农民掌握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生产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农民经营规模很小,他们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压迫与剥削下,农民承担了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变得十分脆弱,每遇旱涝瘟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失去土地或者破产流亡,陷入贫困的境地。从此可以得出小农经济的弊端:农民经营规模小,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自给自足,生产经营模式老旧,技术难以突破固有模式,难以得到革新;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

三、小农经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并且流传下来的,由思想家提炼出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结构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观念等精神成果的综合。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中国农业自然经济其延续力最为持久,悠久昌盛的中国文化正是创造、繁衍、植根于这一经济土壤之上的,在历经数千年的文化变迁中,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导致中国文化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宗法制度为特征,以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为基础,强调仁义礼智信等伦理思想。

(一)从思维方式来看,农业经济是中国传统经济的主干,它的最显著特点是“靠天吃饭”。农业生产对天地自然的依赖性是显而易见的。适宜的光热、降水量以及土壤、环境是农业耕作的必备条件,对自然及土地的依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活动空间相对狭小,交流、交往较多的局限于以血缘和姻亲为纽带的关系之间,重“和”、重“仁”的人际交往准则,培养了人们的“中庸”性格,养成农人注重实际的认识原则,中国古代圣贤一向倡导君子“务实”,久而久之,形成了中国人朴实无华,立身行事,讲究脚踏实地,实实在在,鄙视华而不实的做派,这些都表现了中国文化精神中的注重实际的优秀一面,同时也由于对于自然的依赖,培养了中国人安于天命的性格,即“日求三餐,夜求一宿”,反映到现实生活中,则表现出对平安、宁静的生活的向往。从政治社会的角度来说,小农意识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这也是社会得以稳国的基础。在各种条件的约束下,农民既勤奋耕作,又安于天命,总是在不抵抗的自然环境中,循环往复的耕耘着,生活封闭而又单调。

(二)从国民品行来看,我国人民性格中最明显的特性便是重天命,轻人力,听天由命、逆来顺受。农业是靠天吃饭,儒家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这种注重天时、地利、人和,尤其是人对农业生产的巨大作用的思想,导致中国人民形成了自强不息、宽厚包容的心理品格和道德原则。《周易》中提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方面,要求自己具有奋发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另一方面,对待他人,对待他物,又要有宽厚包容的精神。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虽经历天灾人祸、内忧外患而能屹立于世界东方,并不断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做出贡献的精神支柱。道家则从相反的方向提出“不敢为天下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等格言,导致国人重天命,轻人力,无创新,怕变动。中国的政治格局中,下场最难看的一般都是改革家,所以一般官员信奉的是,不求无功,但求无过。中国农民稳重实在的一面,也是农业生产决定的。小农思想中,能精心伺候那一亩三分地,是极大的美德。但是农业生产要求四时更替,对时间的精确性不作要求,从而导致中国人不计划时间,不重视效率。小农与官僚是一把利剑的两面,相互对立存在。小农的理想是温饱问题,那么民主与自由,就永远不是小农们最切实的目标。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封建社会体制为什么在我国根深蒂固。

(三)从整个社会的组织结构来看,以小农经济为主导的农业经济状况要求有相应的社会组织结构,中国古代社会组织的主要特点在于其血缘宗法制度。血缘结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自然的结合方式,中国的社会组织关系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在父子、夫妇、君臣之间的宗法原则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社会组织中枢则由部族、宗族向家族下移,政治与伦理的承担单位在逐渐地缩小,对小农家庭作为经济与社会基础的功能不断强化,使得中国文化传统的辐射力在不断增大,以族立国阶段的小农社会已经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秦国在与六国竞逐中脱颖而出,更是较好地利用了小农经济与社会基础;汉代的奠基更是强化了面向小农的无为而治;北魏以租庸调制对在汉末乱世中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断变换的政权所破坏的小农社会进行了修复,为隋唐大帝国的兴起奠定了基础;一直到近代帝国主义和商业资本主义开始入侵和干预之前,尽管代有损益,中国社会与文化在本质上从来没有离开过小农这个根基。另一方面,这种国、家、个人三位一体的政治结构,使每一个人都将自身同国家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每个人的修养最终都落脚到对国家利益的维护,培养了中华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精神。

小农经济影响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传承至今,的确存在有一些丧失掉其合理性的部分,而面对外来多元文化的冲击,我们不得不认真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赋予新的内涵,注入时代精神,让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参考文献:

[1]刘永佶.官文化批判[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1)

小农经济的影响篇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中国有9亿农民,要实现全面小康、促进整个国家的和谐发展和政局稳定,必然要解决“三农”向题。小城镇建设,直接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同农业现代化战略、人口战略和城市化战略相关联。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提高人口素质、调整并建立我国合理的人口、城乡结构的重要进程,也是建立我国新型城乡关系,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有效之举。

一、小城镇建设促进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乡镇企业与农村小城镇是一对“孪生兄弟”,不抓小城镇建设,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二三产业就发展不起来,大量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就退不出来。相应地,不发展乡镇企业,小城镇建设就失去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就要减慢,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就难以生成。发展乡镇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发展小城镇也是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这两个战略要同步实施,才能使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才能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找到共同点。因此,促进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互动发展既是乡镇企业今后发展壮大的内在要求,也是小城镇建设的内在需要。

二、农村人口转移与小城镇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小城镇是联结城市和农村的纽带,是国家经济带动农村经济的枢纽,也是农村社区发展的发动机。一方面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特点应与农村人口转移相呼应,小城镇基础建设中对简单劳动力的客观要求与农村人口能力水平之间的协调,为转移的农村人口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小城镇建设不仅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提高了农民的自身素质和生活水平,也为农村外出打工人员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并得到了更高层次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人口转移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加速了小城镇的基础建设。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在一个时期内将呈加速发展态势,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必将引起农村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将有更多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缩小城乡差别是大势所趋。作为这一系列变化外在表象的农村人口流动,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最为敏感的因素,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量会有增无减。

三、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集群的发展相互促进

产业集群是指在同一地区集中了大量生产同类产品或相关产品的企业,它们之间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能够产生显著的规模效益,具有地理上集聚的特征。目前,我国乡镇企业也在向集群化发展。它们不仅提高了集群整体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企业竞争力,而且大大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因此,乡镇企业集群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城镇是乡镇企业集群最好的载体。培育和发展乡镇企业集群,关键是要搞好小城镇的建设,包括基础设施、社会化服务体系、政策环境、产业定位等,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促使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和城镇经济发展。反过来,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也会为乡镇企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功能更为完善的环境。

四、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民转变角色、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现代化

现代化理论和实践表明:人的现代化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国民素质是人的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也是现代化的基石。农民转变为小城镇居民,进入到第二和第三产业的领域,新的劳动方式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变化,亦即当物质需要达到一定临界值时,必然产生不满足、产生新的欲望,推动精神世界的创新,开始追求更高一级的精神需求,包括对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需求。农村小城镇受到自身规模和功能的限制,只能起到向农村传播城市文明“接力棒”的作用,刚刚转变角色的农民,适应小城镇有限功能的要求,也是向人的现代化跨出了重要的一步。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解决了制度变革之后,还有两个大的瓶颈制约:一是物质技术生产力过于低下;二是人的素质不高。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既有利于将传统落后的生产力转化为现代化的机器生产,实现物质技术生产力的进步,又有利于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尺度等社会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造就现代化人。

五、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石,由于大量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生产经营分散,形不成适度规模,生产成本很高,劳动生产率低下,造成农民人均纯收入远低于城镇。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实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但这需要各种条件,而最关键的一个条件,是必须减少农业劳动力数量,加快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农业产业化、工厂化,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技术装备,把大批农民从传统种植业中解脱出来,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原则,广泛采用优良品种,提高农副产品产量与质量,使农业朝着种养加(工)、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方向发展,实施产业化经营战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推进耕地集约化经营,使剩余的劳动力从事务工经商、第三产业,促进小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小城镇的工业经济源于乡镇企业的崛起,其中规模较大的多集中于小城镇,但总体上看,乡镇企业尚未走出布局分散、规模偏小、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趋同,以粗放经营和外延式增长为主的阶段,并以高投入、高耗费、低产出、低质量、低劳动生产率实现其发展;还存在污染环境、浪费耕地等负面效应,改变这种状况,迫切要求加速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以小城镇为载体,通过相应的措施和有效机制,吸引乡企向工业小区集中、连片发展,不仅可以有效地克服以上种种缺陷和弊端,又能相应地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更多地吸收农业富余劳动力。小城镇的发展和功能的进一步完善,还可以为乡镇企业和新建企业提供合适的地理区位、基础设施以及人才、技术、市场、服务等环境,推动乡镇工业和新建企业良性发展。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小城镇对实现农村产业化和现代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六、小城镇建设是发展乡镇第三产业的载体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城镇化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实践表明,城镇化水平越高,农民收入水平也会越高,也只有加快城镇化进程,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城镇人口,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才能提高农民收入。因此,以小城镇为载体大力发展乡镇第三产业,是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七、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村循环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运行良好,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但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土地、植被、水资源等浪费严重,农村污染、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突出,农业的安全问题也没有彻底解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要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就必须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

小城镇建设是可以通过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缩减农村住宅用地,使农民住宅向城镇集中,大力发展小城镇的建设。可以节约大量的住宅用地和道路用地,从而使更多的土地能够用于农业生产,也体现了我们循环经济理论中的减量化原则。

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城乡互动发展

小农经济的影响篇3

关键词:农村金融机构:农村贷款:农村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9)05-0091-03

一、数据及模型说明

为考察农村金融机构收缩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建立了以下基本模型:

农村经济增长i,t=β0+β1农村金融机构i,t+β2农村贷款i,t+β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i,t+β4财政支农i,t+αt+εi,t (1)

其中,被解释变量农村经济增长用各省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来表示。解释变量农村金融机构增长率。我们以各省份农业银行分支机构增长率来代表。由于无法将农业银行的农村分支机构的数据分离出来,使用了包括城镇和农村在内的所有机构数。考虑到农行的业务主要面向广大农村地区,而且农行撤并的主要是县支行及其下属的网点,影响的主要是广大农村地区。因此,使用这一变量能够说明上述问题。

农村贷款用农业贷款与乡镇企业贷款之和来表示。选择农村贷款增长率作为另一个解释变量,以考察农村金融机构的扩张,是否通过提高银行贷款数量的方法来影响经济增长。在金融中介影响实体经济的渠道问题上,存在两种不同的传导路径,第一种路径是金融中介的发展通过信贷投放使储蓄转化为投资提高了投资水平,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第二种路径是金融中介机构增长,竞争加剧,运行效率提高,信贷渠道增多,增加金融服务来推动经济增长。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依赖哪种路径,还是通过两种路径共同作用于经济增长?如果分支机构的增长仅仅是通过增加贷款的方式影响经济增长,则只是一种数量扩张。在引入贷款变量后,如果农村金融机构变量仍然显著,就说明数据支持第二种路径的存在;如果农村金融机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了,就说明数据支持第一种路径假设;如果农村金融机构与信贷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都显著,说明两种路径都存在。

其他控制变量包括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地方政府财政支出。αi表示非观测值的固定个体效应,β0是常数项,βi为各变量的系数,εi,t为残差。i表示省份,i=1,2,3,…,29;t表示年份,t=1994,1995,…,2001。

数据主要来自历年《中国金融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1996中国农村金融统计年鉴》、《1997-1999中国农业银行统计年鉴》、《2000-2002中国农业银行统计年鉴》,部分数据来自《中国财政年鉴》。本文采用的是面板数据,数据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不包括自治区,把重庆并入四川,这样一共有29个地区的数据。

二、农村金融机构收缩对农村经济影响的整体分析

在面板数据使用中,应进行单位根检验。为避免单一方法所带来的偏差,我们对每一变量,用LLC、IPH、ADF等多种单位根检验方法对各变量进行检验。提高检验结果的可信度。由于本文选取的数据为比率或变化率数据,一般不会产生使用水平值时出现的单位根情形。由于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理论非常复杂,哪种检验方法正确尚无定论。本文采取简单的判断方法,只要在检验中,出现可以拒绝单位根的情形,便认为该变量的数据在回归时是可以接受的。从表1可以看出。本文所选择变量单位根检验的P值大部分小于0.05,即不存在单位根。表2是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特征。

首先,在模型中不考虑贷款,经过F检验和Hausman检验,应采用混合模型,回归结果如表3回归1所示。可以看出,农村金融机构变量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说明农村金融机构增长与农村经济增长正相关,即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增长越快,经济增长速度也就越快。

回归2给出了加入农村贷款变量的回归结果。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增长在1%的水平下仍然显著为正,并且农村贷款对农村经济增长在1%的水平下也显著为正。说明农村金融机构的扩张,竞争加剧,不仅仅是通过增加贷款数量来影响经济,而且,通过增加信贷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高银行信贷配置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即农村金融机构的扩张能够通过两个途径来推动农村经济增长。另外,从回归结果来看,财政支农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在10%的显著水平下为负值。但非常小,不显著。

三、农村金融机构收缩对农村经济影响的跨区域分析

中国的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不平衡,特别是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差异很大,中西部明显落后于东部,这种状况可能会对农村金融机构、农村贷款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产生影响。第一,东部发达地区银行的存贷款基本都在本地进行,而中西部地区吸收的存款,相当一部分会外流到东部地区‘,对本地区的信贷投入不足。因此,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增长,可能会因为金融资源外流的原因,无法对该地区的农村经济增长形成有效影响。第二,虽然东部和西部地区的银行分支机构和基层营业网点都是根据行政区划建立,是外生的,但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落后,许多农村基层的分支机构业务量很小,机构扩张提高银行竞争效率的作用较小。另外,1998年国有银行改革,银行分支机构削减一般发生在落后的农村地区,被削减的分支机构很多都没有贷款业务。因此,我们推测农村金融分支机构撤并对中西部的影响可能要小于东部。

按照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口径。我国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10个地区。其他为中西部地区。为衡量农村金融机构变化对东部、中西部地区的不同影响,我们在回归模型中加入虚拟变量D,当为中西部时,D=1,否则为0。分别考察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村贷款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具体不同影响。回归模型变为:

农村经济增长i,t=β0+β1农村金融机构it+β2农村贷款i,t+β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i,t+β4财政支农i,t+β5Dx农村金融机构i,tαi+εi,t (回归1)

农村经济增长i,t=β0+β1农村金融机构i,t+β20农村贷款i,t+β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i,t+β4财政支农i,t+β5Dx农村贷款i,tαi+εi,t (回归2)

经过F检验和Hausman检验,应采用混合模型。表4回归1的结果显示,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在5%的水平下显著为正。交叉项系数为负,但不显著。说明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东部和中西部两个地区发生变化,对中西部的影响弱于东部。回归2给出了农村贷款对东、中西部农村经济影响的变化。可以看出,农村贷款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在1%的显著水平下为正。农村贷款与虚拟变量交叉项在5%的显著水平下为负,两者系数之和仍然为正,但数值很小。说明农村贷款对中西部农村经济的影响显著弱于东部,但对中西部农村经济仍然有正向的推动作用。通过实证的回归结果验证了前面的假设。

四、结论

小农经济的影响篇4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农业经济;影响

中图分类号:F812.8 文献标识码:A

人民币升值,农业经济首当其冲,人民币的升值不仅会给农业经济带来消极影响,还会带来积极影响。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人民币升值给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以促进农业经济的稳定持续良性发展。

一、人民币升值给农业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影响农产业出口

1、人民币升值,农产业出口成本增加:随着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提高,农产业贸易的种种优势和弊端都显露无疑。人民币升值大大增加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压力,直接导致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长的价格,价格的提高大大降低了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减缓了农产品出口速度,这对于以初级农产品出口的中国来说是极为不利的,质量水平低,技术含量小,使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严重缺少竞争力。

2、农产品遭受贸易壁垒:人民币升值后,农产品的出口价格显著上升,这就导致农产品的出口壁垒增高,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球经济萎缩,这无疑使农产品的贸易雪上加霜,加之金融危机给每个国家都带来了或大或小的影响,各个国家处于自我保护就会限制别国的农产品进口,这就会使我国农产品出口难度加大,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影响农民收入

1、农工产品出口减少: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就会导致农工产品出口减少,这将会降低农民的收入。因为,农民收入都是来自农产品的收入,目前,国际市场上,我国的农产品并没有竞争力,质量差,技术含量低,仅仅以价格优势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倘使人民币升值,农产品加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就会明显增加,这就会使唯一的价格优势丧失,影响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2、农工产品需求减低:人民币升值会使国外的产品以更为低廉的价格进入我国农产品市场,这就会使国内农产品需求降低,造成难卖的问题,人民币升值,国际市场上实际购买力增加,农产品进口加大,农工产品需求减低,农产品价格下跌,使农民收入减少,加大了农民增收的困难,给农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

3、影响农民转移的其他行业: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中,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所占比重大,这是国际市场上极具竞争优势的部分,人民币升值,将会极大地降低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这将会导致就业形势恶化,使国内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农民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由于所受教育程度较低,转移其他行业就业机会渺茫,只能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农产品需求的降低使大量劳动者深受其害,降低了农民收入,影响了农民增收,并且加大了国内的就业压力。

3、农业外部空间萎缩:据调查显示,人民币升值,农业经济开始参与国际竞争,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 ,农业经济已较大程度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但是农业的贸易依存度并不显著,人民币升值,导致中国农业经济外贸环境进一步恶化,导致农业外部市场进一步萎缩。

二、人民币升值给农业经济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影响农产品进

1、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人民币升值,导致农产品进口增加,从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人民币升值提高了在国际市场上的购买力,对于化肥、农业设备等农资需求大大增加,替代了国内农业用品,这就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此外,还可以利用人民币升值的机会购买国外农用机械设备,这就会增加我国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生产水平,这就会提高我国农民的收入。此外,农产品进口增加就可以缓解我国耕地面积紧张的局面,促进种植结构的优化。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人均可耕地面积少,劳动成本高,种植效率低,产业机构急需优化,农业生产急需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人民币升值,不仅有利于我国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且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化,机械化,国际化。

2、提高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人民币升值有助于农产品进口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现阶段,我国的农产品进口标准远远低于国际标准,造成很多不符合国际标准的农产品进入我国消费市场,因此提高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势在必行,这样才能提高整个社会和全体社会成员对食品质量的要求和标准,同时加强对农产品生产者和加工者的质量监督,才能够提升整个农业市场的质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3、调整产业结构: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促进我国的产业调整,改变我国国际分工和国际地位,改变了以往以廉价劳动力为主的经济模式,优化了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和技术应用,促进机械化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三、结束语

人民币的升值与否直接影响中国国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稳定度,农村经济也不例外,特别是在全球化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受到全球经济的影响。人民币的升值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既有利,又有弊,但是由于中国国情特点和中国国内经济发展的特征,总体上看,人民币升值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弊大于利,因此,在当今时展条件下,应该时刻关注世界经济发展水平,尽量避免金融危机的危害,给农业经济提供一个良好的稳定的发展环境,不仅农业经济的科技水平和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稳定农业经济,提升农民增收,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孔祥智,李圣军.人民币升值对农业发展的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6)

小农经济的影响篇5

[关键词]土地流转动力机制

目前,土地流转问题在我国许多地方,尤其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普遍存在,而且流转的速度越来越快。土地流转实质上是农村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交易的过程,是优化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经营的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的主要途径。土地流转方式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是农村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结果。因此,探讨土地流转的动力机制及其发展规律,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土地流转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目前土地流转的主要特点

自从有了农业生产,土地的流转问题就存在。然而,目前我国的土地流转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范围广、面积大。据调查,全国各省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土地流转情况。统计表明,经济发达的省份,如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省土地流转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11%左右,内地省份略小。

2、速度快。统计发现,近年来土地流转呈加速发展的趋势,近三年来的土地流转量比改革开放后的前二十年土地流转的总量还多。

3、流转机制市场化。它是农业大户、农业企业和工商企业对土地经营权需求的扩大而与农户(或国营农场)自发签订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从而自发形成了市场供求关系,使土地流转市场化。

4、流转的目的明确。农民流出土地经营权是为了免亏或增收,并将土地作为商品生产的生产资料予以输出,而土地经营者流入土地使用权是把农业作为一个投资领域,以赢利为目的。

5、流转的方式多样化。自由转租、反租倒包、入股和土地信托都是当前土地流转中使用的方式,切合不同地方实际需要的多样化的流转方式,促进了土地的有效流转。

二、土地流转的内部动力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农户、农业企业和工商企业是土地流转的主体,市场机制将迫使他们不断追求土地更高的经济效益,这是土地流转的内在动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1、非农就业率。是指在农村的一定区域内,非农业劳动力人数加上兼业劳动力人数折算值与该区域内劳动力总数的比值。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非农就业率高,非农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就大,该地区土地的流转率就越大。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经济越发达的地区,非农收入的比例越高,对土地的流转影响就越大。因此,非农就业率与土地的流转率成正相关,即一个地区非农就业率越高则土地的流转率就越高。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这是由于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高,农户追求更高收益的动机,促使他们进行土地流转。但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在一些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土地流转成本高,人为操作因素重,农村社会保障机制未建立的地方,许多从事非农就业的农户宁可将土地抛荒,也不愿将土地流转出去。这一现象值得关注并加以解决。

2、每亩农业纯收入。每亩农业纯收入越高,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就越大,对土地的依赖性就越大,反之就越小。它直接影响农民的经济行为。因此,农业纯收入也是影响土地的流转的因素之一。调查中发现,在每亩农业纯收入较高的情况下,一般农民愿意流进土地以提高农业收入。但也有部分非农收入较高的农民,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总的来看,单位面积纯收入的提高可促进土地流转率。

3、人均承包土地面积。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民兼业行为越来越普遍。另外,我国的农业纯收入一直比较低,这些因素导致许多农民在留足“口粮田后”,将更多的土地流转出去。因此,人均承包农地的面积是影响农地流转率的重要因素。

4、政府干预。我国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尤其在农村计划经济的影响依然存在。政府在各种经济行为中的作用依然很大。因此,在农地的流转中,政府的干预影响非常大。调查表明,政府干预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初期,以及农地市场发育不完善的地区可使农民将更多的农地进行流转,主要方式是由集体统一进行“反租倒包”。而随着这种形势发展到一定程度,农民因社会保障需要,将不再流出土地。还有一部分农民对“反租倒包”中政府带有较大行政强制性和人为暗箱操作极为反对。因此,政府的干预对农地流转的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逐渐减弱。

5、农民受教育水平。受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与农民掌握农业与非农业生产技术的多少和程度有关。因此,会影响农民的生产决策行为,是影响农地流转的主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农民受教育水平越高,越能促进农地的流进,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非农就业率不高的地区更是如此。目前,绝大多数农民已经认识到了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知识水平高的农民,掌握了一定的生产技术,敢于租入土地进行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增加农业收入。受教育水平对农地流转的实际影响是文化水平低抑制农地流转,而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则促进农地的流转。

三、农地流转的外部动力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地流转的外部动力源于国民经济发展对于农业发展的巨大需求,或者说国民经济的外部环境的变化促进了农地的流转。从宏观面看,农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农业生产不断走向国内、国外两个大市场,对农地流转提出了新要求,主要体现在:

1、WTO促进农地的流转。我国已经加入WTO,因此,各种经济活动应逐步按照国际惯例行事,农产品的国内市场必须与国际市场接轨。因此,国内农产品市场必将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并逐步融为一体。现行农地经营形式的缺陷通过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明显地暴露出来。对土地经营方式进行世界范围的比较发现,我国农业规模经营过小,致使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比较高,其市场价格较之国外同类产品也必定偏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降低,因此,我国农产品市场将受到严峻挑战。为迎接这一挑战,进行农地的合理流转,形成适度的规模经营成为必然。

2、农业新技术应用需要农地流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同志对科学技术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的高度概括。目前,这一观点已深入人心,广大劳动人民,包括农民在内,已充分认识到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许多限制因素,如技术的适应性,人们对技术的认识及文化水平,尤其是对新技术使用成本的承受力等等。尽管我国的技术创新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的研发基本上是公共事业行为,但在推广应用中,需求者仍需投入一定的经费。尽管这笔费用很小,但对单家独户的超小规模的我国农业生产者来说,还是难以承受。因此,农业科技的普及必须建立在一定土地规模经营之上。这样,就必须改变现行土地生产规模过小的经营方式,农地向种植能手和种植大户转移成为必然。

3、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使农地流转。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结构正处于战略性调整时期,这次经济结构的调整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取消粮食统购统销的条件下而进行的,这是农村经济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选择。农村产业结构是指在农村这个区域内,各次产业之间、各产业内部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相互联系。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原则,合理配置资源。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发挥地方优势,形成地方特色的产业。这势必涉及到土地类型及土地功能的转变。如种植粮食作物的土地向种植经济作物和养殖类的转化,条件允许的地方向二、三产业的转化。因此,土地的流转势在必行,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农地的流转,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不会达到预期目的的。

4、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农地流转。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的途径,它是指农业与相关产业的一体化发展的过程。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市场化决策,最大化效益。它的最大特点是农业与它的产前和产后业相结合,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运作。所以,要实行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就必须有工商企业的加盟,而要使工商企业加盟,就必须有工商个业加盟、投资的条件。很显然,目前,这种单家独户的经营模式是适应不了这一要求的,而必须有成规模的区域化的生产主体,这就涉及到了农地的集中经营问题。因此,必须进行农地的流转,没有农地的流转,就形成不了适度规模的生产基地,进而也就没有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总之,农业产业化经营势必促使农地的流转,而农地的流转会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5、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农地流转。农村工业化是指在农村这一区域内合理布局工业,使农村居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也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或农村居民的一部分从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专门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以农村工业的发展来带动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而农村城市化是指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农村人口日益向农村小城镇集中,农村地区日益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缩小城乡差别,消灭二元经济结构,使农村由贫困变为富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农村逐步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过程。要使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逐步使农民脱离土地,日益向城镇集中从事非农业生产。在这一过程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越来越少,农业生产对文化水平和技术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农民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更加先进,使农民有能力流进土地进行规模经营,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和经济效率。可见,土地的流转是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现实选择。

总之,土地流转的动力机制是土地流转过程中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约束的作用方式。这些因素的影响力是不均衡的,分层次的并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而变化的。一定时期(或地方)影响力大的因素,在另一时期(或地方)其影响力可能会小一些。各影响因素的类别、作用、地位也是不同的。因此,对其研究也是动态的、发展的。当然,土地在我国还不只是生产资料,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农民生存谋生的手段,这就要求我们切实处理好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各种关系,正因如此,研究土地流转的各种影响因素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农用地制度比较研究》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

小农经济的影响篇6

农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业政策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具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农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合理分配和利用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加速农村经济发展以及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揭示农业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的作用机制和路径,深入分析现行农业政策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的实际效果,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政策,充分发挥农业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和引导作用,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表明,农业政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农业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短期影响显著,长期影响并不明显;农业政策对要素投入具有重要的直接影响,对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但对于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直接影响较小。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遵循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调控机制。农业政策通过制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实施农业支持政策,引导农村经济发展,如通过农业政策引导投资的流向,加强公共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农业发展方向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引导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引导劳动力的流动方向,实现农业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农业政策通过完善市场供求机制和创新的激励机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如土地经营权的长期不变,对农民构成了产权激励,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产品最低收购销价和粮食储备的实施,保证了农产品的销售,形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需求拉力;科技创新形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科技推力。农业政策通过调节农产品供求、调节农产品购销价格、调节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提高农民的收益,实现农村的社会和谐,从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是:农业政策的实施影响土地的利用效率和要素投入效率,进而影响农业和农村产出,最终影响农民的收入和消费。取消农业税对于农业种植面积的增加和劳动力的增加具有直接影响,且短期和长期效应都较为明显;对农业产量和产值的增长有间接影响,且短期效应明显,长期效应并不明显;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短期效应明显,长期效应并不明显。因此,取消农业税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不仅仅在于农民平均减少百余元的负担,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村居民收益,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公共投入机制,这将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长远的影响。

一、我国农村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十八大明确指出,当前农村的发展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出现了一字之别,把“建设”改成了“建成”,由此彰显国家重视农村经济建设的决心。最近几年,国家非常重视农村经济建设,不断推出有关农村建设的新政策,这些政策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建设,但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如农村当前大量缺乏金融产品,因此在选择金融产品时太过贫乏,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不但如此,农村交通依然不能畅通,在过去很长时期内都没有得到解决,这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农产品不能运出,农民增产不增收,出现大面积亏损,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当前发放的农民补贴不足,农民每年收入过低,因此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不利于农村发展建设,经济发展水平无法提高。

农业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如下:第一,农业政策首先制订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以及鼓励农业生产政策,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业发展方向,对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支持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第二,合理确定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方向,保证农业劳动力实现有序转移。农业政策利用改革市场供求机制和激励机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国家推行农产品最低收购价进行粮食储备,使农民的产品可以顺利销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第三,科技创新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政策利用对农产品供求进行调节、对农产品价格进行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使农业生产具备较大发展潜力,促进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二、农村经济发展相关路径分析

农业政策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受特定机制的影响,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农业政策,特别是机制层面,要探索建立一套完善的与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相符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才能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笔者认为要注意下面这些问题。

1、重视农业政策的引导

发挥农业政策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要素投入效率,保证做到合理配置农村资源,一是大力改革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进一步强化管理土地承包、租赁、转让和入股等土地流转形式,做到土地资源的大量集中,才能提高土地要素利用率;二是进一步合理配置农业财政支出结构,利用有效的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等方法,在保证不断增加农业财政支出的基础上,实现农村生产性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开发支出发挥最大效用;三是大力宣传农村科普知识,使农村具备一定的吸引力,不但可以吸引当地青年回乡创业,同时加强培训现有农业生产者,在保证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的前提下,利用科学技术提高不同要素的利用率。

2、重视农业政策的调控作用

进行农业政策调控首先应该考察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协调不同政策之间的协调性,产生政策合力,一是利用改革和完善当前的户籍制度,改变工业补充农业等现状,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构建科学合理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二是利用调控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使用情况、统一调配经济种植和粮食种植的比例、合理分配国家投入和社会投入以及科技投入,努力创建长效农业投入机制,才能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系统,并与当前农产品营销相结合,减少流通步骤,大量减少农业生产成本,打造运行效率高而费用低廉的农产品城乡流通系统。

3、重视农业政策的激励作用

农业政策实现激励作用就是打消农民的思想顾虑,才能不断增加农业收入,一是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和推行农产品保护价政策,寻求创建二者联动机制,防止出现较大的变化,使农民能够长期保持生产积极性;二是发挥农业保险制度的作用,防止农民由于出现自然灾害而减少经济收入,这样就为农民生产解决了后顾之忧;三是大力改革当前农村金融体制,不但要为农民生产提供充足的生产资金,而且要确保农民合理使用生产资金,才能鼓励农民进一步扩大生产和增加收入,特别是应该制订更加优惠的金融政策,在农村发展附加值高的农业生产项目,不但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而且可以保护自然环境。

小农经济的影响篇7

关键词:农村;高等教育;劳动力;农业经济增长率;动态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0-0259-03

引言

农业人力资本是农业发展的最关键的要素之一。“人力资本之父”舒尔茨研究了人力资本形成方式与途径,并对教育投资的收益率以及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了定量研究。在人力资本投资的各种途径当中,教育通常都被认为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第一产业,其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从理论上讲,教育对农业的发展也应当有较大的贡献,然而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相对于工业等其他行业发展却有着明显的滞后。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已经有一些关于教育投入和农业经济增长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孙士海、宋华明(2008)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造的模型,测算出1995―2005年间中国高等教育对农业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为 0.905%。杨向辉、陈通(2009)以C-D生产函数为分析框架,测算了中国农村教育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郑会军(2007)对湖北省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业增长之间进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建立起两个变量的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这些研究成果揭示了教育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但是,由于受理论不成熟影响还没有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证,研究方法也不很全面,研究力度明显不足。作为一个农业大省的安徽省也应该加大对受教育程度劳动力和安徽农业经济的相关性研究,从而为解决一直困扰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农问题在制定措施时提供理论依据。

二、农村高等教育程度劳动力与农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动态响应分析

1.变量和数据

本文按照刘厚俊和刘正良(2006),郭清和杨栋(2007),高素英、赵曙明和王雅洁的研究思路,根据所搜集到的可获得性数据将安徽省劳动力文化程度构成中的高等教育程度劳动力作为解释变量(X),以“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受教育年限在十二年以上的劳动力所占比例”近似代表;安徽省农业经济增长以农业经济增长率衡量,以1990年为基期,利用CPI将农业经济当年总收益折算成实际值,以剔除价格因素影响。然后利用1990―2007年安徽省的统计数据进行研究。数据如下表:

2.模型的实证分析

(1)模型的平稳性检验。由于该模型所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为了避免产生伪回归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

X为I(1)过程,Y为I(1)过程,所以为了确保回归分析的可靠性需要进一步对两变量进行协整分析。e为回归方程估计残差序列的取值,用基本的DF模型回归得到T统计量数值为- 4.833243,而对应模型样本容量的显著性水平为1%,5%和10%的临界值τ2分别为-2.7158,-1.9627和-1.6262,在所有显著性水平上τ

(2)VAR模型。Tt=A1Tt-1+A2Tt-2+…+AqTt-q+εt

其中变量和参数矩阵为T=(Y,X),A1、A2为待估参数。εt是随机扰动项。根据AIC和SC信息量取值最小的准则确定模型的阶数。

VAR模型的估计结果:通过实验,在滞后阶数为5时AIC和SC均达到最小值,建立VAR(5)模型,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如下:

Y= 1.416148Y(-1)+ 3.268962Y(-2) -3.420586Y(-3) -

1.118811Y(-4) -1.043534Y(-5) -0.751625X(-1)+ 0.692756X(-2)+ 0.013170X(-3) -0.166014X(-4)+ 0.009126X(-5)+ 0.649610 (1)

X= 9.195316Y(-1)+ 6.322653Y(-2) -11.72573Y(-3) -4.467634Y(-4) -3.138890Y(-5) -1.463307X(-1) +2.219566X

(-2) -0.179778X(-3) -0.427044X(-4)+ 0.134213X(-5)+ 2.337635 (2)

其中,两个方程的拟合优度分别为:R21= 0.878926,R22= 0.995208。

从以上(1)式的VAR估计模型可以得出如下信息:农业经济增长受自身影响较为显著,前第一,第二期农业经济增长对当期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明显且为正向影响,说明经济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稳定性,加大对农业经济的投入可以提高未来农业经济收入增长。前第三、四、五期的影响为负,并且影响具有逐渐增强。高等教育程度劳动力对当期的农业经济增长影响主要是在前第一、第二期,前第一期影响为负,前第二期影响为正向的,这是由于知识转化成经济需要一定时期的滞后。

(2)式中农业经济增长对高等教育程度劳动力的影响较大,前一、二期影响为正向的,前三、四和五期为负向,说明了农业经济增长能促进高等教育程度劳动力规模壮大,并且对高等教育程度劳动力的影响不断加强。高等教育程度劳动力受自身前期的影响趋势不具有明显的稳定性,前第二期的影响最为显著且为正向,但前第一期的影响转入负向影响,说明高等教育程度劳动力受自身影响力逐渐减弱。

(3)动态响应分析。脉冲响应函数用于衡量来自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对内生变量当前和未来取值的影响。

1)Y对一个标准差新息的响应分析。图1得出结论:安

图1农业经济增长的冲击反应曲线

徽农业经济增长(Y)对其自身的一个标准新息立刻有较强的反应,农业经济增长率约增长了0.018,但影响时间不长,到第2期之后就已经回到了原水平,之后到第8期的影响均是负向的,尽管不是特别明显但持续时间较长,第8期之后又转入正向影响阶段。图1还显示,高等教育程度的劳动力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率的冲击在前8期波动较大,前两期的影响为负,到第3期的时候达到最大0.016,随后上下波动且有所下降,到第8期开始逐渐开始稳定。

上页图1说明了:高等教育程度的劳动力对安徽省农业经济增长率冲击影响在第3期开始才出现明显的正向影响,这说明高等教育程度劳动力的投入对安徽农业经济增长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即加大高等教育程度劳动力的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效果可能会在未来的几年内才能有所凸显。因此要着眼未来,加大对高等教育程度劳动力的培养,来更快的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2)高等教育程度的劳动力对一个标准差新息的响应分析。图2可以看出,高等教育程度的劳动力(X)对其自身的一个标准差新息在第一期影响是正向的但影响不大,之后在2、3期很快进入负向影响阶段,到第4期之后才比较明显,第6期达到最大0.057,9期之后新息的影响基本消失。这说明了高等教育程度劳动力对自身增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加大对高等教育程度劳动力的培养将会促进其发展,且高等教育程度劳动力数量波动没有显著方向性,从而导致高等教育程度劳动力出现一定程度的稳定性。

图2高等教育程度的劳动力对一个标准差新息的反应曲线

图2还显示:农业经济增长率对高等教育程度的劳动力第一期影响为正但不大,到第二期达到最大约0.15。第3期之后进入负向影响阶段,第6期达到最小之后影响幅度渐弱,9期之后又转为正向影响。这说明农业经济增长率的一个标准差新息对高等教育程度的劳动力影响较为敏感且具有持久性,农业经济的增长在短期内能够引起高等教育程度劳动力的快速增加,但这种促进作用较为短暂且在中长期波动明显不具有持续稳定性。

结论与建议

1.加大对高等教育程度劳动力的培养,以促进知识成果与农业经济之间的转化。虽然从现有的数据显示高等教育程度劳动力对安徽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是特别明显,这可能一方面受高等教育程度劳动力数量相对较少的限制,另一方面是由于知识与经济成果之间转化的时滞性造成的。因此,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高等教育程度劳动力将其才能运用于农业上的积极性。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来扩大高等教育程度劳动力的规模,促进其对安徽省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

2.加快农业经济增长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程度劳动力规模的壮大。从本文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农业经济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高等教育程度劳动力的发展,加快促进安徽省农业经济的增长有助于吸引更多高等教育程度劳动力,优化安徽省农村劳动力构成,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高等教育程度劳动力之间的沟通交流,以促进其更好更快发展。以上的研究发现高等教育程度劳动力对自身增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本身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人才是经济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安徽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也离不开安徽省农业劳动力的投入和结构的改善。只有加大对安徽省劳动力教育投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安徽省农民的增收问题,才能使得安徽农业经济进入一个质的跨越式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10.

[2]高素英,赵曙明,王雅洁.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动态相关性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

[3]谢识予.剂量计经济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1.

[4]代晓茜.人力资本投资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J].特区经济,2008,(10).

[5]申小莉,等.农民技能资本投资对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

[6]孙士海,宋华明.科教兴农视角下高等教育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8,(3).

[7]杨向辉,陈通.农村基础教育对中国农业增长的贡献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3).

[8][美]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吴珠华,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The Dynamic Correlation is Studied Between Anhui Agricultural Manpower

and the Agriculture Economic Growth

―Regard Higher Education Degree Workfor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HUANG Qun-quna,ZHU Jingb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a.Graduate College;b.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llege,Hefei 230000,China)

小农经济的影响篇8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日益加深,对我县农村经济的冲击也不断显现。去年以来,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全县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但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加深,也出现了农民工就业形势严峻、农产品价格下滑、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等突出问题。对此,必须积极应对,确保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从调查的情况看,金融危机对我县农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保证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任务艰巨。调查中发现,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农产品县场已受到严重冲击。一是农产品价格下跌、销量减少。二是农业比较效益进一步降低。去年1-3季度,农民购买化肥、农药等农资支出同比上涨40.6%,整个农业生产成本同比增加了近40%,而农产品收获后价格却普遍下跌,成本上涨和销售价格下跌使农民收益严重缩水,农民依靠提高农业效益增收的困难明显加大。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的形势已直接影响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并将危及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二、农民外出务工就业形势趋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目前,我县外出务工或就近转移就业的农民工约有10万人,劳务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逐年提高。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扩散,我国劳动密集型、外向型中小企业受到的冲击日益严重,用工减少导致农民工返乡回流明显增多。据调查,去年年底我县农民工提前返乡人数比上年增加了近30%,在岗农民工工资水平也有不同程度下降。今年上半年多数企业用工将会进一步减少,许多农民工已经无法回到原来的岗位。据反映,一些农民工已回乡3个月,按月工资1000元计算,每人收入减少3000元。农民工的大量返乡和春节后就业难度的加大,将直接影响农民的务工收入。

三、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县域经济整体形势不容乐观。中小企业是县域经济的主体。去年四季度以来,因出口受到严重影响,不少中小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县域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一是农业龙头企业效益明显下滑。二是中小型工业企业出现经营困难。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加深,不少中小企业遇到销售难、资金回笼难的问题,经营陷入困境,特别是一些资源型和外向型企业尤为明显。据调查,由于能源和原料上涨,许多中小企业去年上半年高价购进和储备了大量钢材、煤炭等原材料,但自去年10月份以来,宏观形势急转直下,工业品出厂价格不断跳水,有些产品甚至低于上半年所进原料的价格,造成许多企业严重亏损,有的陷入停产半停产状态,有的不堪重负关门倒闭。三是招商引资难度加大。由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对前景预期不确定,导致国内外投资者信心不足,投资意愿下降。

四、社会潜在问题增多,为维护农村稳定带来新的压力。调查发现,金融危机的影响已开始由经济层面波及社会层面,并影响农村稳定。基层同志反映,金融危机已影响到部分农民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一些无技能、年龄大的农民,出现“活难找、钱难挣、日子难过”的现象,这部分人收入本来就低,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人又失去了工作岗位,没有了经济来源,生活陷入困顿。不少农民工靠长年打工为生,如因外出打工受阻而失掉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将会积淀对现状不满的情绪。此外,农民工中年轻人比例大,他们大多不会做农活且精力旺盛,如长期无所事事,更容易影响社会稳定。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利益的多元化,一些地方多年积累的干群矛盾、土地承包纠纷等遗留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有可能使这些矛盾交织叠加在一起,因偶然事件而引发群体性事件,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

应对危机影响的措施和建议

目前金融危机的影响还远未见底,特别是对农村的冲击具有滞后效应,其消极影响尚未充分显现出来。20xx年将是新世纪以来我县农村发展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我们只有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才能确保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正确判断形势,统一思想认识。目前,我县农村经济所受的影响虽不如沿海地区严重,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地区、各个产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这种冲击正在快速由沿海向内地、由工业向农业、由城县向农村蔓延渗透,农村经济发展受到的影响将会进一步加深。但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基层干部对金融危机影响的认识不到位,存在两种错误的思想。一种是盲目乐观。一些基层干部认为,金融危机影响的主要是外向度较高的沿海地区和大城县,我县农村经济不会受到很大冲击,因此思想上麻痹大意,没有拿出应对问题的有效措施。另一种是悲观失望。面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困难,由于靠老经验老办法难以奏效,致使一些基层干部面对形势束手无策,产生了悲观情绪,寄希望于上级出政策出办法来解决,拿不出应对措施。这些错误认识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要克服危机,必须破除这些错误认识,全面分析我县农业和农 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既要充分估计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复杂局面,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又要看到发展的潜力和机遇,通过深入实际,把握动态,摸清实情,找准对策,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

2、加大统筹力度,确保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在看到金融危机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应看到危机中蕴含着许多机遇。今年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在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方面将大幅度增加投资,省里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这是解决农业生产基础薄弱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良好机遇。当前钢铁、水泥等建材价格相对较低,农民工集中返乡也为农村开展各类建设提供了比较充足的劳动力,正是开展各项工程建设的有利时机。我们应抓住这些机遇,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全力保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要落实好国家增加对农业的补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以及扶持油料、生猪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确保主要农产品供给。抓好国家和省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落实,把重点放在抓立项、抓落地、抓开工上,确保工作进度和项目质量。抓住机遇,提升和完善新农村建设“十大行动”,尽快解决“村村通”工程“进村不能入户”等问题,让更多的农民享受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同时,根据我县实际,再研究策划一批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项目,力争尽早开工建设,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撑点。

小农经济的影响篇9

笔者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从农业、种植业、农民收入3方面,对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笔者在研究中利用统计数据,采用人均生产函数,做回归分析,如下表所示。通过对计量模型进行的线性回归分析,能够清楚的发现:我国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在农业经济增长中带来的影响较小。从表中不难看出,在金融机构进行的农业贷款,对农林牧副渔产值的影响值为正值,对农业总产值影响为负值,给农村人均纯收入带来的影响也表现为负值。另外,农村乡镇企业贷款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增长影响较大。这些结果从侧面说明了,我国的农业贷款对农业经济增长以及人均收入的促进作用不大。

2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的关系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农村金融发展影响农业经济增长机制。农村金融发展会对金融系统效率进行有效的提升,增强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性,从而能提高资本边际生产率,达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效果。农村金融发展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与繁荣,使得金融行业的各项基础设施变得更完备,金融工具的种类逐渐增多,金融功能更加齐全。金融基础设施的完善,金融行业的繁荣,会吸引外界储蓄的不断流入,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有效开发农村金融资源,能够促进农村储蓄率的提升,加大农村储蓄份额,无形拉动了农村的投资。但农村金融的发展同样可能导致储蓄率的下降。金融的发展减轻了流动性的约束,促使金融风险得到分散,储蓄户在需要资金的时候,可以随时从金融中介机构获取资金。流动性的减轻,使储蓄户没有较多预防性储蓄的存入,从而导致了储蓄率的降低。利率对于储蓄率的影响也很重要。利率水平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通常会随之提高,利率的提高会带来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同时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会影响利率,从而影响储蓄率,所以储蓄率的上升还是下降是不确定的。虽然是不确定的,但金融发展的确会给储蓄率带来不小的影响,同时给经济的增长也带来影响。

农村金融发展通过“转化率”来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转化率”是指金融储蓄向金融投资方向的转化。通常情况下,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使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也提高。在金融体系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将储蓄转化为投资。在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中,金融体系要对一部分资源进行吸收,主要体现在:交易成本的发生,主要是金融机构从分散的储蓄户那里吸收储蓄时带来的;信息成本的发生,金融机构为了能够让储蓄户放弃积蓄控制权时会付出信息成本;金融中介机构必然会从中获取利润。因此,金融体系对部分资源的吸收,会使部分资源不能形成投资。它们会以存贷差的方式流入金融机构以及以佣金的方式向交易商与证券经纪商处流入。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会极大提高金融运作效率,使交易成本与信息成本得到降低。例如,良好的农村金融体系会使手续费用或者佣金费用等发生的交易成本得到降低;降低对农村金融的行政干预,会让农村金融市场走向市场化的道路,促进经济的提高。

3结束语

小农经济的影响篇10

【关键词】农业 经济增长 影响 因素

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来源,因此,加强农业经济建设有利于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保障广大农民的利益。然而,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增长较为缓慢,使城乡地区居民的收入进一步拉大,不利于农村和城市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就农业经济的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希望促进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

一、农业经济增长的含义

目前来说,我国经济仍在高速发展,然而农业经济增长较为缓慢,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乡经济的发展不协调,不利于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加强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利于政府对农业积极的进行宏观调控,根据不同的因素制定相应的政策,从而促进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民收入,也有利于国家政策的进一步完善。目前来说,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模式正从传统的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式转变,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经济仍然难以形成一定规模。一方面,我国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力度不够,国家没有加强对农业经济的重视力度,也没有进行一定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我国农业发展受到技术和当地环境条件的制约,使农业经济增长较为缓慢。为此,国家应该加强对农业经济的重视,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开发和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切实保障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

二、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1.区位因素影响农业经济增长

区位因素对农业经济的影响主要是指农业经济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区域因素是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农业经济发展明显会受到当地地理位置、城镇化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著名学者杜能提出农业经济受距离市场远近、集约化水平以及经济作物种类等多方面的影响,而德国专家韦伯和舒尔兹也提出了区位因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目前来看,通过一定规模的交通设施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区位因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但区位因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始终存在。

2.资源因素影响农业经济增长

通常来讲,资源因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自然资源、财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文资源等多方面条件都会对农业经济产生直接影响,没有良好的自然生长环境作为保障,农业经济增长只是空谈。财力资源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业资金投入方面,没有一定的资金投入同样难以保障农业经济的增长,无论是农业生产设备还是农药、化肥等资源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作为保障。人力资源同样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直接的影响,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人的参与,如果缺乏对农业种植的重视,人力资源都难以保障,那么农业经济将无法实现快速增长。

3.科技因素影响农业经济增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同样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的不断发展。一般来说,科技因素影响农业经济增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科技进步促进了农村地区农业的机械化生产,从而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农民的收入也得到改善。第二,科技进步推动了灌溉技术、栽培技术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农药、化肥在防治病虫害方面效果也更为显著,因此土地利用效率也大大提高,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第三,科技进步推动了土地改良技术、荒地开垦技术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有效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有利于农业经济增长。

4.国家政策影响农业经济增长

国家政策对农业经济建设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家应该建立完善的法规和政策,积极对农业经济进行调控,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于土地、农民等各项政策都会影响到农民对农业种植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影响农业经济的增长。国家对农业科技的资金投入力度也会影响农业技术的发展,从而影响到农业的生产效率和农业经济的增长。由此可见,国家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切实提高农民农业种植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

5.国际经济形势影响农业经济增长

国际经济形势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农业经济的增长,一般来说,国际形势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产品出口等方面。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产品出口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农业经济的增长,农产品出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从而拉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

6.社会消费情况影响农业经济增长

农产品的种植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当地对农产品的消费和需求,因此,社会消费情况也会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一定影响。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日常收入也会对农产品价格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影响到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此外,农产品的口感、质量、消费水平等因素也会制约着农产品市场,从而对当地农业经济增长产生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