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经济的发展十篇

时间:2023-11-15 17:56:17

小农经济的发展

小农经济的发展篇1

关键词:理学经济伦理;封建小农经济;发展与促进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0-0006-02

理学经济伦理是适应并维护封建生产方式和扼制、反拔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建立在宗法家族主义农耕文明基础之上,与具有中国特色的封建经济基础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从总体特征来看,它与商品经济伦理分属于两种不同的价值体系。它在中国古代的基本作用是适应并促进了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之长期处于稚嫩状态。它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在明代中叶的前后是不同的。在明代中期以前,中国还没有产生新的生产关系,中国的封建生产关系并不算落后,生产力仍在发展,这期间理学起着维护封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理论价值,理学经济伦理还能适应并促进封建生产方式的发展,因而具有进步性。明代中期,中国的经济出现了历史性的变化,新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了萌芽,面对新的社会变化,程朱的后辈理学家们不是努力建设一个合理的经济秩序,更新社会、国家的管理方式,以疏导、培育日益苏醒和增长的新经济因素的幼芽,而是仍然坚持天理的封建说教,企图以扼止“人欲”为代价,用强化道德秩序的办法来达到稳定政治经济秩序的目的,理学经济伦理对新生产方式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阻碍作用日益显露出来。也就在这时,中国的种种问题和危机开始充分暴露,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开始趋于落后,中国封建制度仍在农业文明的发展方向上继续缓慢行进,走向烂熟。毋庸置疑,中国社会经济由先进滑向落后,经济伦理没有突破是一个重要因素。到了近代,它的保守性和危害性更加明显。历史事实证明,理学经济伦理不可能促进中国的近代化,随着历史的发展,它作为一种文化类型的存在,与封建王朝一样被抛到时代的后面去了。

理学经济伦理在中国历史上的基本价值在于:促进封建小农经济发展,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在明代中期以前主要起着积极作用,在明代中期以后主要起着消极作用。

从总体上看,理学经济伦理对封建小农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特点,维护和稳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法家族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唐代中叶以来的社会变革使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这样一种多层次的经济结构:从土地所有制结构来看,形成了封建国家经济、地主经济、小农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和皇帝、皇室宗亲、官僚贵族、官(乡)绅地主、自耕农、佃农等多层次的社会经济群体;从社会生产结构来看,形成了以耕织一体的自然经济占支配地位条件下的农业与手工业、商业等经济部门之间的特殊联系以及农民与手工业者、与商人的经济联系;从分配结构来看,形成了国家赋税徭役、官吏俸禄、地主地租、工商业利润以及农民劳动所得基本衣食生活资料等多层次经济利益分层。理学经济伦理把社会伦理问题与整个民族的社会心理活动纠缠在一起,将经济与伦理相重叠,最后完全从这一思维背景中提取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信息和方法,将政治和经济等各种矛盾作宗法伦理的化解和处理。这样,理学经济伦理一方面像一块模板塑造出符合封建政治和伦理规范的经济人格;另一方面又像一条坚硬的河床规范着经济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以防其肆意泛滥。它把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纳入它的人伦道德之网,不仅给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又加上一条伦理纽带,而且把政治上的等级关系和多层次性的社会经济结构一体化、集权化和稳固化,从而具有极大的调节和聚合作用。

第二,适应了宗法制小农经济的社会经济基础。理学经济伦理竭力推崇家庭和家族的地位,强化家族血缘宗法关系,相信这是一种最合理的生产组织形式,由此推而广之,可以达到社会经济关系的和谐稳定。正是中国的宗法小农经济与理学伦理相结合,创造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经济的繁荣。西方的经济学家一直认为追求私利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恩格斯也强调:“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类卑劣的――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1] 但是理学的公利主义由于找到了自己的社会经济基础,因而在现实中发挥着巨大的正面作用。这个基础便是宗法制小农经济。因为在家庭或家族内部,成员之间休戚相关、荣辱与共,一般会更重视情感心理的需要,集体感与凝聚力都是非常强的,家庭或家族的公利确乎具有极高的地位。应该指出,小农在一定的时期是具有很大创造力的。著名的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指出:“小农的经济行为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他们是一种富有进取心并能对资源作最适度运用的人。传统农业可能是贫乏的,但效率很高,它渐趋接近一个‘均衡’的水平。在这个均衡之内,生产因素的使用,较少有不合理低效率的现象。总之,小农作为一个经济人,毫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2] 可以说,对于宗法制的小农经济,只要政府能“为政以德”,努力扶植并加以保护,至少能给一条生路,他们就能够使社会经济繁荣,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理学经济伦理的愿望。然而,尽管统治阶级都希望有这样的经济繁荣,但其贪婪的剥削本性使其不可能真正持续做到“为政以德”,天灾人祸总会把宗法制小农经济推向绝境,于是农民们铤而走险,揭杆而起。

第三,适应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力状况。这突出地表现在重农主义、均平分配原则和崇俭黜奢消费观方面。“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决定性的生产部门。”[3] 中华民族属于农业民族,和世界其他古老民族一样,历来重视农业生产。重农主义作为封建国家干预和调节社会分工与产业结构应遵循的伦理规范,在宋代仍然是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在宋代以后,特别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以后,一些思想家们不加分析地一味抑“末”,则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国在宋代及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社会生产力都是处于停滞状态,特别是没有新的科学技术的刺激,新的生产方式没有也不可能产生,社会财富的日趋集中和由此引起的贫富自发两极分化,只能使财富进一步以更大的规模、更快的速度集中在既不劳动又不经营的寄生性的地主阶级手中,农民失去土地之后,除了做佃农或沦为乞丐外别无出路,因而不仅不会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反而会使社会生产力受到更大破坏。理学的均平分配论对当时社会财富的集中和贫富两极分化趋势具有一定的遏制作用,有助于把社会各等级分层的财产占有等差距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使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在财富的占有和分配上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从而保持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相对稳定,促进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短暂繁荣。

“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4] 生产力越落后,消费水平就越低,社会越贫穷,消费结构就越简单,反之亦然。中国古代社会以男耕女织为主要生产形式,它只能提供粮食和衣料。这种小农经济的能量即使在太平盛世又能有多大呢?吃饭曾经是中国人的头等大事,温饱问题至今在不少地区仍未得到最后解决。可以设想,中国古代在这个问题上会是多么艰难,正像经济史告诉我们的,所谓“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也只不过是勉强解决温饱,仓库里有一点余粮,而大部分时期,除少数人以外,难免啼饥号寒。历代思想家又有多少不是以温饱作为太平盛世的根基、礼乐文明的前提呢?因此,以温饱为社会消费目标,绝不是一个保守的目标。崇俭黜奢的消费原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国情所决定的,以此作为消费伦理是明智与现实的。它缓和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稳定了国民经济;确保了积蓄,备战备荒;有利于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和抑制统治阶层的奢侈性消费。

第四,适应了封建社会商业发展的需要。自从有了社会分工就有了商品交换,商业是封建自然经济必不可少的补充部分。理学经济伦理虽然轻商,但并不否认商业存在的合理性,其经济伦理思想广泛地涵摄商业行为规范。在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水平低下,市场规则不完善,加之受到种种封建特权和其他因素的干扰与阻碍,价值规律不可能自由地充分地对商品经济发生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的商品交换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甚至欺诈性。理学提出的伦理道德法则作为一种作用于人的心理,作为实现社会经济心态协调统一的力量,自然有利于维持封建商业的正常秩序。商人们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促使买卖的公平进行,也愿意接受理学伦理道德教条的约束。例如封建社会后期,民间商业运行中形成的组织严密的“伙计”制度,就是我国商人利用理学经济伦理关于“人和”的文化资源,将传统的宗法家族关系转化为新的商业组合的一项创举。商业“伙计”制度的产生,不仅给日益发展壮大的商业补充了力量,带来了利润,而且也增强了商界的凝聚力和稳定性,从而促进了古代商业的发展。不仅如此,理学经济伦理还以一种特殊方式作用于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商业行为,这就是商人们大都同理学有着世代相沿的“血缘”关系。他们中不少人自幼熟读朱熹集注的科考教材《四书》,深受理学伦理的熏陶,从小就树立了践履儒学理想的抱负和志向,只是由于在科场中累试不第,或因家庭牵累,才弃学经商,弃儒为贾。商人与理学的这种特殊关系,足以表明商人与理学在精神上的相通之处。所以,商人们尽管埋头于苟苟营利的生意场上,却并没有遗忘理学的谆谆教诲,而且当他们在商场上发迹之后,其中不少人跃跃欲展少年志,弃商学儒或捐钱入仕。这对于他们来说,既是一种社会荣誉,一种事业成功的装饰,又是一种难得的资本,会给他们所从事的商业活动带来有形或无形的利益。单从伦理动因来看,正是因为理学既不否定商业的存在而又轻商抑商,所以中国封建社会商业才长期处于稚嫩状态。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宗法制小农经济的发展有其内在的极限。理学经济伦理对当时社会运行机制无条件的维护无疑会阻碍新的科学技术的推广运用,从而妨害社会经济的突破性发展。事实上,自唐宋以后,中国农业经济的增长,主要是依靠开辟新的土地和提高集约化的程度来实现的。到了明代中叶,经济最发达的江南地区的农业经济增长,就明显地受到了边际效用递减律的影响了。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3.

[2] 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小农经济的发展篇2

关键词:发展农村经济 小城镇建设 探讨

小城镇主要是指具有城市的基本功能和性质但规模不如城市大,同时人口密度和地域面积比农村可观,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社区,是农村转型城市的重要载体。所生活人群主要是从事服务行业等非农业生产的人群。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相互牵制,密不可分。如果小城镇建设不合理,将会对周边的农村经济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合理发挥小城镇和农村之间的相互作用,统筹发展城乡建设,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一、当前我国小城镇建设发展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小城镇建设以改革开放为契机兴起,三十多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小城镇已成为新的城乡经济增长点,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小城镇建设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影响甚至制约了经济发展。

部分小城镇建设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发展方向,管理较为混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缺乏前瞻性规划,忽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低水平重复建设,基础设施不完善,城镇环境脏乱差,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发展方向和主导产业不明确,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能力较弱,难以保障前来就业的农民工,严重制约了城镇化发展。

部分小城镇建设缺乏必要的政府帮扶和资金投入。由于我国现行财政方针的限制,小城镇建设的经费来源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大部分乡镇财力不够雄厚,难以筹措用以城镇建设的资金,使得城镇设施建设滞缓。

部分小城镇环境污染严重,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盲目追求眼前的短期经济效益,导致重污染企业分散,对于废水废气缺乏科学处理,严重污染了周边的水源和农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形成对立,势必影响到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小城镇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以发展农村经济为基础的小城镇建设,可以解决农村根本矛盾,转移剩余劳动力。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三农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问题。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发展,农业生产对于劳动力数量的要求大大降低,由此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发展小城镇建设,让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小城镇,减小了各大城市的就业压力,也节省了城镇化的社会成本,有利于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

推进以农村经济为基础的小城镇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综合素质,保持农村的稳定性。加强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传播文明的生活习惯和环保意识,建立健全防污排污系统,改变过去农村脏乱差的环境,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和破坏。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

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小城镇,有利于农业产出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由传统的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小城镇建设可以带动多项服务行业发展,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产生。小城镇就是一个区域性的综合产业中心,可以吸引更多的农民前来从事商业性活动,参与小城镇的生产生活,为民营经济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扩大乡镇企业产品的销售渠道,实现农民快速增收。

三、以发展农村经济为基础的小城镇建设方法探讨

做好小城镇建设的预前规划工作,先规划,后建设。确立科学合理的发展方向。小城镇建设应遵循前瞻性和科学性的原则,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树立科学观念,以人为本,将小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经济建设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强有力的新型经济增长点。

改变过去单一依靠政府财政拨款的资金来源形式,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政府政策引导,社会广泛参与,市场资产运作。城镇政府领导必须深刻认识资产经营对于搞好城镇建设的重要作用,更新观念,解放思想。继续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同时发挥社会集体多方面的积极性,加大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寻求银行信贷支持,积极鼓励外商投资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

调整城镇产业结构,培育有特色的支柱性产业,拉动城镇经济发展。小城镇应以自我独特的风土人情或地理位置或特色产业为基础,打造独特品牌,实现差别化竞争,以鲜明独特的城镇特色带动周边的农村发展,提升自身竞争力,推动城镇化发展。

消除政策方面对城镇建设的阻碍,制定对农业人口的优惠政策。深化改革户籍制度,保证外来农民与原城镇居民在就业、购房、子女入学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和待遇。尽快建立以居住地为划分标准的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消除城乡户口壁垒,鼓励农业人口向小城镇聚集。城镇政府根据当地发展需要和承受能力制定农业户口落户标准。兴建各类职业中介机构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镇就业的各项服务工作,在政策方面为城乡户口流动创造有利条件。

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发展绿色环保工程,杜绝高污染和高浪费企业,保护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和人文环境,协调新城与老城的关系,创造和谐良好的城镇环境。

参考文献:

[1]王英.北京农村小城镇经济建设研究[J].中国农垦经济,2003(3)

小农经济的发展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发展经济学;小农经济理论

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46(2012)06-0036-0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迅速的发展,无论是粮食产量还是农民人均纯收入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国农业仍具有小农经济的特征,诸如:其土地规模小、生产资料分散、生产技术比较落后、劳动生产率比较低下等。这些落后的生产因素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重要因素。不仅在中国是这样,在全世界也是如此,小农经济已经成为阻碍世界农业发展乃至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人力资本理论大师、现代农业经济学之父舒尔茨在1979年获诺贝尔经济学的演讲中曾经说过:“世界上大多数人是贫穷的,所以如果懂得穷人的经济学,我们也就懂得了许多真正重要的经济原理。”

早在西方发展经济学者关注小农经济问题之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已经对小农经济有过精彩的论述。尽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发展经济学对小农经济理论,在研究方法、观点立场上有很大的差别,但二者都认为小农经济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力的要求,都要求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发展经济学有关小农经济的论述,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小农经济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小农经济理论的论述,主要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适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角度,以小农土地产权制度为出发点,系统而全面地分析小农经济的本质,提出了小农经济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结论,从而提出通过“土地国有化”和“合作化”的手段来改造小农经济。

1. 小农经济的本质是个体劳动

在分析小农经济的本质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分析了小农和小农阶级的本质。马克思认为小农就是小块土地的所有者,他们人数众多,生活条件相同,彼此间没有多少联系。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中》也写到:“我们这里所说的小农,是指小块土地的所有者或租佃者――尤其是所有者,这块土地既不大于他以自己全家的力量通常所能耕种的限度,也不小于足以让他养家糊口的限度。因此,这个小农,像小手工业者一样,是一种工人,他和现代无产者不同的地方就是他还占有自己的劳动资料。”[1]由此可见,小农是分散、孤立、封闭的,且拥有少量的生产资料和土地,但这些生产资料又不足以让他们过上体面的生活,因此他们又是贫穷落后的。尽管如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并不认为他们是不重要的,相反他们认为小农在社会经济的变革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中》指出“农民到处都是人口、生产和政治力量的非常重要的因素”[1],甚至进一步指出“他们是未来的无产者”[1]。因此,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小农在经济上是贫穷落后,但在社会变革中却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

马克思通过对小农的分析,进一步分析了小农经济的本质。马克思指出小农经济是以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就其性质来说,既排斥生产资料的积聚,也排斥生产过程的协作,排斥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和对科学的累进应用。因而,这种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不是社会劳动,而是孤立劳动,因此农业的生产不是社会化的,而是自给自足的;在这种情况下,财富和再生产的发展无论是物质条件还是精神条件的发展都是不可能的。因此,马克思认为小农经济的本质是分散且孤立的个体劳动。这种个体劳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资料是分散的个体私有制。小农是小块土地的所有者、经营者,并以个体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和消费的;(2)生产是孤立、分散的,使用的是落后工具和传统技术,与机器、先进的农业技术无缘;(3)生产往往是自给自足性质的,主要依靠与自然交换,而不是靠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

2. 分散的私有产权同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是小农经济落后的根源

无论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中,还是在西方发展经济学者的论述中,小农经济都是贫穷落后的,但贫穷落后的原因是不一样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小农经济贫穷落后原因的分析更为深刻。

马克思认为小农经济的本质是个体孤立而分散的劳动,必然同社会化大生产相矛盾。而小农经济的贫穷落后,正是这种矛盾运动变化的结果。实际上小农经济的贫穷落后,也从根本上体现了分散的私有产权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农经济的基础是分散的土地私有制,不能使用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只能建立起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小规模家庭经营方式,从而造成小农经济的效率低下。 (2)以家庭为基础的小农经济排斥分工,因为每个小农家庭都是一个独立完整的生产经营单位,他们进行着相同而重复的生产。 (3)小农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农业的生产并不以市场化为目的,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小农没有动力去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 (4)马克思认为在小农经济制度下,土地作为一种资本生产要素,其平均利润并不表现为经营的界限,地租的必要性也不表现为经营的界限,因此,超过维持农民生存所必不可少的劳动以上的、已经资本化的地租,不会实现为超额利润。由此导致农产品价格要远远低于农产品的价值,最不利的情况是农民的“剩余劳动的一部分白白地送给了社会,它既不参与价格的调节,也不参与价值的一般形成”[2]。

3. 小农经济必然灭亡

通过对小农经济本质的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小农经济制度是一种落后、过时的生产方式,注定要为新的生产方式所取代。

首先马克思认为小农经济这种生产方式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化的大生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以分散的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必然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其次,小农阶级的局限性和他们遭受的双重压迫,使得小农经济的发展异常艰难。小农阶级的局限性表现为他们固有的私有观念,这种落后的私有观念阻碍了他们向社会主义靠拢。

最后,小块土地所有制并不能改变农民受剥削、受贫困的命运,相反会加速农民的灭亡。

4. 个体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小农经济改造的必要途径

由于小农经济的落后性和局限性,必然使小农经济走向灭亡,因此,必须对小农经济进行必要的改造。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倾向于把土地等生产资料集中起来,以社会劳动来代替小农经济的个体劳动,从而使其能使用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但在具体的改造方式上,他们的观点又有所不同。

马克思认为改造小农经济的方式是使土地国有化。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生产是由资本家随心所欲的,因此,不能实行大规模的耕作计划,土地等生产要素也就得不到有效的利用,也就不能更有力地推动生产。一旦土地的耕作由国家控制,为国家谋利益,农产品就不会因为个人滥用地力而减少了。因此,马克思认为土地只能是国家的财产。同时把农民阶级联合起来统一生产,这样就会彻底改变劳动和资本的关系,并完全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从而消除阶级差别和各种特权,与社会对立的政府或国家也将不复存在。因此生产资料的全国性集中,是自由平等的生产者的各联合体所构成的全国性基础,这些生产者将按照共同的合理计划进行社会劳动。

而恩格斯认为改造小农经济的途径是农民合作化。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中指出:“我们要挽救和保全他们的房产和田产,只有把它们变成合作社的占有和合作社的生产才能做到。”[1]恩格斯认为农民合作化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共同利益,自己进行大规模经营”[1]。恩格斯认为这种大规模的经营有以下几种好处:(1)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节约了部分劳动力;(2)节约的劳动力可以从事工业性的副业,从而提高他们的经济地位;(3)促使农民合作社向更高等级发展,使整个合作社及其社员个人的权利和义务跟整个社会其他部门的权利和义务处于平等的地位。

二、西方发展经济学的小农经济理论

西方发展经济学的小农经济理论,主要是从新古典经济理论框架来研究小农问题,他们更加注重从效率方面去提高农民的边际生产力,从而提出通过投入新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本投资等方式来改造传统农业。西方发展经济学的小农经济理论主要有刘易斯(A.W.Lewis)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和舒尔茨(Schultz,T)的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1.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刘易斯是发展经济学的先驱,他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至今在发展经济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通过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刘易斯论述了独特的小农经济理论。

刘易斯认为在传统的农业中,人口相对于生产资料来说比较过剩,而耕地等生产资料有限。同时由于技术的落后,生产产量达到一定数量之后,就不会再增加,所以每增加一个人所增加的产量几乎为零,即过剩人口的边际生产力为零。因此,在刘易斯看来,小农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边际生产力不为零的必要人口,另一种是边际生产力为零的过剩人口,这种人口转移出去不会对农业生产产生任何影响。

刘易斯通过假设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存在无限剩余劳动供给为前提,揭示了小农经济贫穷落后的根源。刘易斯认为正是这些“零边际生产力”人口的大量存在,才导致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长期处于低水平,造成城乡差距。这些人口既不会对小农经济有任何贡献,同时又占用着农村大量的资源。刘易斯认为小农经济的唯一出路是将这些过剩人口转移出去,尤其是向非农业部们转移。在城市部门工业体系中,由于工业部门具有可再生性的生产资料,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速度的增长可以超过人口的增长,即劳动边际生产力高于农业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力,工资水平也要高于农业部门,所以可以从农业部门吸收过剩人口。而工业部门所支付的劳动工资只要比农业部门的收入略高,就可以吸引农业过剩人口进入工业部门。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廉价的,这样工业部门可以通过支付较少的劳动工资,而把更多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方式实现工业部门的经济增长,同时工业部门的增长又可以吸收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到工业部门,形成一个良性运行过程,促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使二元经济结构逐步消减,从而实现两部门协调发展。

拉尼斯(G.Ranis)、费景汉(J.C.H.Fei)等人改进了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开始重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对工业发展的作用。他们认为农业生产率提高出现的农业剩余产品,是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向工业部门的先决条件。同时,他们提出了工业和农业两部门平衡增长的思路,认为发展工业的同时必须注意提高农业生产率,以促进农业剩余和边际生产率的增加。

2.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舒尔茨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研究农业问题,是西方发展经济学者中较早研究小农经济的学者之一。他在1964年出版的著作《改造传统农业》,奠定了他在这一领域的大师级地位,并因此获得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在《改造传统农业》中,舒尔茨将小农经济定义为农民世世代代耕种着同样类型的土地,播种着同样的作物,使用同样的生产要素和技术。因此,他把小农经济看作特殊类型的经济均衡状态。这种小农经济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1)技术停滞,即所使用的生产要素和技术长期未发生变动。这是舒尔茨小农经济的最基本特征;(2)如果生产要素作为收入来源,那么农民获得和持有这种生产要素的动机也长期不变,即农民没有增加传统生产要素的动机;(3)传统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也是处于长期均衡的。因此,舒尔茨所说的小农经济是一种生产方式长期保持不变、基本处于简单再生产、长期停滞的农业经济状态。

舒尔茨认为小农经济是有效率的,但小农经济却是贫穷落后的。一般认为小农经济的贫穷落后是由于低储蓄率和低资本投资率造成的,但舒尔茨并不认同这一观点。他认为小农经济贫穷落后的根源在于传统生产要素的投资收益率较低,以致不能对储蓄和投资产生足够的经济刺激。为了进一步说明自己的观点,舒尔茨提出了收入流价格理论。

3. 对小农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认识不同

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不管是马克思还是西方发展经济学家们,都认为小农经济是一种贫穷落后的经济形态。但二者对小农经济的发展结局的预测是完全不一样的,具体表现在他们对小农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的认识不一样。

马克思认为小农经济同市场经济是不能并存的。小农经济主要是以个体分散的劳动为基础,而市场经济主要是以社会化的劳动为基础的,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协调的矛盾。因此,马克思认为小农经济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或是封建生产方式的残余,必然会被新的生产方式所取代。事实上,在资本主义大生产的生产方式下,小农经济不可能独立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生存,他们越是参与市场,就越是服从资本主义市场所确立的生产效率的原则,因此,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强大压力下,小农经济必然会慢慢消亡。小农经济的消亡过程,其实也是社会的分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小农逐渐分化为资本主义农场主和农村雇佣工人两个社会阶级。

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不同,西方发展经济学认为小农经济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是可以与市场经济同时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小农经济能较好地适应市场。由于小农经济的规模小,易于改变种植结构,能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②小块土地比大块土地更具有生产效率。实际上,小农经济对土地的利用强度更大,复种指数更高,投入的资源更多,平均产出也就越多。弗兰克(2006)认为耕地面积与生产率呈反向变动关系,尤其是在不完全要素市场中[5],总的来说,小农户的社会效率要高于大农户。③小农经济往往是一种均衡的状态,但却是一种低效率的均衡,即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很低,投资收益很低,同时它同顽固的小农社会文化相适应,除非有很强烈的经济刺激,否则这种均衡是很难被打破的。④小农经济对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贡献很大,使其能在工业化过程中顽强生存下来。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急需资本、劳动力、原材料的积累,而小农经济恰恰能以较低的价格提供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使其能在工业化的大潮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4. 对小农经济的改造方式不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发展经济学都很重视对小农经济的改造,但由于对小农经济的分析方法和逻辑不同,因此,对小农经济的改造,在路径选择上,二者有很大的不同。

以小农经济的产权制度为出发点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小农经济理论的特点,其中地租理论是马克思小农经济理论的核心。在马克思看来,小农经济问题的一切根源在于小农经济产权制度的落后,不适应于社会化大生产的需求。因此,改造小农经济的根本方法在于改变小农经济的产权制度。马克思提倡通过土地国有化的方式改造小农经济,使小农经济那种孤立的个人劳动转变为共同的社会劳动。而恩格斯则偏向于通过农民合作化的道路,来改造小农经济。总之,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强调“横向一体化”的改造方式。

西方发展经济学对小农经济的改造也很重视制度的作用,但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本质的区别,马克思倾向于改变小农经济的产权制度,即从根本上改变小农经济。而西方发展经济学则倾向改变外部环境制度。如,舒尔茨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制度的建设,刘易斯认为要改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部门转移的制度环境等。西方发展经济学者认为:小农经济的问题在于小农经济的低效率而不在于它的产权制度,因此,要改变的是小农经济的低效率而不是产权制度。他们都倾向于“纵向一体化”的改造方式,即通过提高农民的边际劳动生产力的方式来改造小农经济落后的生产要素,如人力资本投资、技术进步等措施。

四、比较研究的启示及现实意义

尽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发展经济学对小农经济的论述有很大的不同,但二者在很多问题上有相似之处,尤其是在改造小农经济的路径上,二者有很强的互补性。必须承认,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西方发展经济学都不是以中国为模板的,因此,二者的经济理论都不完全适用中国,尤其是我国不断发展中的农业制度与基础,和马克思以及西方发展经济学家所论述的小农经济有很大的区别,但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和意义。

(1)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战略指导作用,又坚持西方发展经济学对“三农”问题的具体指导作用。总的说来,马克思对小农经济的发展趋势的预测是正确的,他指出了商品化和专业化是小农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总体目标上,我国应坚持农业商品化和专业化的发展方向。但在农业发展的具体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并没有给出详尽的答案,而西方发展经济学恰恰是在这一方面填补了马克思经济学的空白。西方发展经济学家主要是从具体问题出发来改造传统农业,如舒尔茨等人主张通过建立适当制度、技术进步、向农民投资以及用教育、培训等方式来改造传统农业。因此,在“三农”问题越来越具体化的今天,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也是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的。

(2)既要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又要兼顾公平的原则。总的说来,西方发展经济学强调的是效率优先的原则,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更强调社会公平,在改造小农经济的措施上,也是如此体现的。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贯穿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的一项重大任务。目前我国最大的发展问题仍然是城乡问题,最大的结构性问题仍然是城乡二元结构。因此,一方面如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如何缩小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差距,是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两大问题。因此,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既坚持西方发展经济学所倡导的效率原创,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倡导的公平原则。正如总理在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所提出的那样:“解决这一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也要“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缩小城乡差距。

(3)在坚持以完善农地产权制度为基础的情况下,采取多样化的改造方式。无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还是西方发展经济学,都认为土地产权的改革是很重要的。尽管我国已经完成了农村土地产权的改造,建立起了“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土地产权制度。但是,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仍然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农村土地制度,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流转办法,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6]。因此,完善农地产权制度将是我国今后农村工作的重点。同时,在改造传统农业过程中,也应坚持多样化的改造方式。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差异很大,多样化的改造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如既可以通过建立合作化等横向经济改造方式,也可以通过公司+农户等纵向经济改造方式。总之,凡是一切能提高农民人均收入、增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都可以借鉴到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中。但在改造小农经济时,一定要坚持平等自愿、任何时候都不能剥夺农民的原则。

参考文献

[1] 恩格斯. 法德农民问题[EB/OL]. (2008-06-08)[2012-09-02]. http://.cn/GB/10880130. html.

[2]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911、912.

[3]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0.

[4]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2.

小农经济的发展篇4

关键词:县域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策略

县域农业经济是社会经济运行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推进县域农业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应当紧密结合时展潮流,针对当前县域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提出可行的发展对策,切实推进县域农业经济增长,拉动整个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

1农业产业化问题

农业产业化问题是当前县域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突出问题,这一问题处理不到位,势必会影响县域农业结构调整以及资源合理利用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严重制约着县域农业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为促进县域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产业化问题的妥善解决,以下从扶持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以及深化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三个方面入手,提出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策略。一是大力帮助和扶持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在县域农业经济发展中龙头企业起到了带头的作用,、它带动着农业向产业化的发展。对此,针对于龙头企业来讲,要对其制定一个可行性的实施措施,对于龙头企业的各项申请都要给与优惠,大力的引进一些龙头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要重点对农产品的加工业进行培养和扩大,同时为了达到符合市场的要求,还要提高产品的质量。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为了符合市场的需求,要帮助一些龙头企业和农户建立“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二是培育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农业经济的发展要以市场为发展导向,制定一个可行性的管理规章制度,要大力的培养和帮助农村经纪人,使农村经纪人的队伍不断的发展和壮大。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于当地有文化水平高的农民,可以对他们进行培训然后将其纳入县级统一管理。三是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在耕地资源减少的情况下,调整好农村耕地区域面积结构,合理利用农业资。调整就业结构,要将农村的劳动力尽量的转移,将种植业的劳动力逐渐的转向农业的加工服务业或是非农产业分流,同时这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的主要途径,要积极的引导农民合伙经营,推广联合种植的生产模式。

2小城镇建设问题

就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小城镇建设问题是一个突出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整体效果,甚至严重制约着县域农业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为促进小城镇建设问题的妥善解决,在县域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结合地区农业生产现状,采取可行的经济发展策略,以下进行具体分析:一是坚持走农业产业化及乡镇企业二次创业之路。也就是说,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应当在坚持农业产业化的同时,积极促进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将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二者之间的协调配合,促进小城镇建设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并且有助于推进县域农业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在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密切关注小城镇建设在农业产业化方面的具体特点,并探寻乡镇企业自设经济建设优势,通过协调促进,优势互补,推进县域农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二是充分做好小城镇建设规划工作。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若想要扎实推进县域农业经济的发展进步,应当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充分做好建设规划相关工作,给予科学性和现实性等原则,对小城镇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当前县域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小城镇规模小、水平低等问题,全面推进小陈正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县域农业经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是结合小城镇发展实际,积极创设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当前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资金有限,为确保资金运用的合理性,应当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创设多元化的投资体系,结合市场经营模式调整资金投入力度,并充分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为县域农业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资金支持。四是加快小城镇综合发展步伐。县域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加快推进小城战建设步伐,将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并对使用制度进行优化调整,政府在准确把握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为县域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制度依据。

3生产力与科技水平低的问题

生产力与科技水平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对于县域农业经济也不例外。而当前县域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生产力与科技水平低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县域农业科技项目建设以及农业技术产业的发展,对于地区综合经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以下就当前县域农业经济发展中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低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发展策略。一是重点突出农业科技项目建设,着力发展技术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全面对外经济的技术合作,在与合作的过程中,采用正确的方法来改善环境,从而吸引投资商。重点开发有实力的技术企业,让这些有实力的技术企业成为真正的龙头企业。二是在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突出技术的创新,对传统的工业进行改造和提高。第一,采取使用新技术的措施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步伐,同时还要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质量。第二,大力发展并引进一些高新技术,将促进技术和农业资源的优势互相融合到一起,同时政府要给与一定的帮助和支持。第三,尽快的研发出新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三是将农业科技进步放在重要的位置还要高度重视并突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包括农作物良种化、高效养殖科技、农产品加工技术、避灾农业科技、农村科技引导与培训。四是提高科技意识观念,为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强化科学研发建设发展的力度,并创建完善的专家顾问体系机制,与此同时,大力提倡科技人员的参与和做好技术服务的分配,尽量的发挥科技人员的潜能。

结束语

县域农业经济在整个社会的运行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县域农业经济也面临着特殊的发展形势。为切实推进县域农业经济发展,应当结合新时期县域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农业产业化问题、小城镇建设问题以及生产力与科技水平低等问题加以全面分析,并积极采取可行的措施推进县域农业经济发展,从整体上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改善社会群体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阳.关于县域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的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3(9):6.

[2]李珂,罗顺.根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的思考[J].决策论坛———区域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学术研讨会,2016.

小农经济的发展篇5

关键词:小岗村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现状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6-274-02

位于安徽凤阳县小溪河镇西南部的小岗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村,正是当年小岗村的“大包干”掀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小岗村敢为人先突破的举动震撼了全中国,在“大包干”之后,国家就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这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然而,包产到户毕竟是一家一户的耕作,随着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这种小农经济模式已经不适合农业的发展了,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它不利于现代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和正规化的发展,也不利于大力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一夜越过温饱线,三十年没跨进富裕门”,这是人们对小岗村三十年来变化的形象地概括,这也反映了这种小农发展模式的局限性。

改革开放30年,有些地方经济发展很快,比如江苏的华西村、河南的,而小岗村给人们的印象仍然停留在“大包干”时代,这让更多的中国人反思,小岗村怎么了?小岗村的难题又是什么?其实,小岗村也和众多中国普普通通的农村一样,它是整个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更多的农村都面临着与小岗村相似的改革和发展难题。

一、小岗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现况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在生产力大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它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所谓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指“从事农业生产、加工以及流通的个人与组织,在外部环境(政策、经济、法律、科技、社会资本等)及自身条件的约束下,基于生产经营的共同利益,在自愿互利基础上通过一定的合作机制组建而成的特定经济体”。

1.小岗村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简介及土地使用状况。在改革发展的大潮中,小岗村人不甘落后,不断探索发展的新路子,像其他地方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一样,小岗村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也经历了自发发展和政府倡导两个阶段。从当初的“大包干”到现在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由原先的自发组织的一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雏形,主要为解决农民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而存在的自发阶段,发展到为早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奋斗的正规化、专业化的经济合作组织,小岗村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目前小岗村的经济合作组织形式主要有:双孢菇大棚种植基地、长江润发集团投资兴建的葡萄园、蔬菜大棚种植、养猪场、屠宰场和美国GLG农产品深加工厂,其中,屠宰场和美国GLG农产品深加工厂正在建设当中,天津一家公司准备投资6个亿在小岗村兴办屠宰场,而美国GLG农产品深加工厂也将投资亿元以上在小岗,这些组织可以利用小岗村的品牌扩大其生产经营的规模,利用国家对小岗村的政策扶持增强其竞争力,吸纳小岗村村民降低其生产的人力资源消耗成本,而这些都必将给小岗村经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2.小岗村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模式现状。当前小岗村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主要是“公司+农户”的模式,农民合作社较少,像葡萄园、蔬菜种植和屠宰场都是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另外,GLG农产品深加工厂更侧重于加工业方向,只是吸收小岗村一小部分劳动力就业。双孢菇种植相当于农民合作社,由大学生承包大棚,并雇佣村民种植,大学生负责双孢菇的生产、采摘和管理,并联系销售商或投资商,由投资商销售蘑菇。国家对大学生承包蘑菇大棚给予每个大棚5000元左右的补贴,鼓励大学生去小岗村创业,带动村民致富奔小康。

一些来小岗村的投资者组建的经济合作组织不吸收小岗村村民作为组织成员,而是从小岗村外选择其他人到经济合作组织中工作,对小岗村民有一定的排斥性。比如GLG农产品深加工厂,只给卖地的每户人家一个进厂名额,而其余的劳动力都从其他地方引进。

小岗村葡萄园是由江苏长江润发集团投资兴建的,润发集团委托小岗人建设葡萄园,并雇用小岗村村民进行葡萄种植和采摘,葡萄园所占村民耕地每年每亩补偿地租500元。小岗村民一方面获得地租,一方面因在葡萄园工作而拿工资,双重收益。

“公司+农户”的模式是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新模式,农民合作社是以前经济合作组织的模式,这两种组织模式都要发展,因地制宜。在小岗村中,“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与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模式皆有,两种经济合作组织共同发展。小岗村的合作经济组织组建的领域已由原先单纯的蔬菜、瓜果等种植业向养殖、农机、旅游等行业扩展,合作的深度也从以前单纯的生产扩展到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以蘑菇生产为代表的专业合作社因为突出了主导产业,发展了特色产品,较好地适应了市场的需求,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安徽科技学院毕业的苗娟作为大学生创业标兵、带动村民种植蘑菇脱贫致富的模范还受到总书记的接见。

二、小岗村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小岗村调查中,笔者发现小岗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主要的有村民文化水平低下、农民参与度不高、权责不明、经济合作组织制度不成熟以及缺乏农业科学技术人才等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小岗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也是中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普遍问题。以下从几个方面详细分析小岗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村民文化水平低下,思想观念落后。受中国两千多年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小岗村村民思想观念仍局限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的生产模式,没有跟随时代的发展而前进。他们对现代农业发展还是比较陌生,对规模化生产不很理解,因此,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参与度不高,体现不出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的一面,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因此也受到一定的阻力。

2.对村民利益保护不够,甚至与村民争利。与村民思想观念落后相对应的是有的经济合作组织对村民的利益保护不够。作为农民全部衣食来源基础的是土地,失去了土地,也就断了生活的来源。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最重要的恰恰也是土地。这就造成了经济合作组织与农民争利的情况产生。1978年底,发端于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包产到户引发了中国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全面改革,到1981年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本上在全国确立起来,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最基本的土地经营制度。改革开放30多年,伴随着国家宽松的政策,土地以多种方式在农民之间流转,如转包、出让、转让和租赁,有些地方甚至以买卖的方式实行土地流转。在小岗村,村委会将农民的土地反租过来,然后再包给其它经营组织,这叫反租倒包,这种做法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

2008年,总书记来到小岗村,对小岗村农村经济发展作出指示,“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笔者在小岗村走访的时候了解到小岗村土地流转的状况,小岗村土地将近一半被转让、出租或买断,在小岗村经济合作组织中,葡萄园、双孢菇种植基地、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和养猪场等是租赁农民土地的,每亩地一年的租金是500元人民币。在买断方式中,美国GLG农产品深加工厂以每亩12400元人民币,共买断2000亩地,数量庞大。此外,另有两家投资商在小岗村租地数百亩,租地数量也较大。土地流转在小岗村已经以多种方式发展起来了,其中土地买卖严重违背了我国《土地法》的有关规定。对于500元的租地价格村民是不满意的,他们认为自家种植获得的实惠更多。一旦农民失地,农民的生活难以得到长期而有效的保障,农村经济不但得不到发展,而且会出现倒退、社会动荡等问题。

在调研过程中,有人反映,当地的一蔬菜大棚有涉嫌圈地的行为,一方面,通过租用农民的地来霸占土地,另一方面套取国家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中用地的补贴,在这种情况下,农民既不能为自己劳动,又失去了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农民在农村中的主体地位被削弱,而真正从中捞取利益的是投资商和地方政府。对此,不能不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农村主要发展集体经济,积极发展合作社,但是由于生产力的局限性,粮食增产出现了问题,这才确立了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是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需要高科技支撑,加上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我国在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也要相应的进行改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却变得弱小了,在“公司+农户”的模式中,农户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是雇佣工人还是领导者?农民对土地的权利是所有权还是使用权?公司的利润在公司与农户之间怎么分配才是合理的?这些问题现在都还没有真正解决,都是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中很有争议的问题。

3.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的缺失。一个地区能不能发展起来,是否具有竞争力就在于该地区有没有一批敢闯敢干的人才。欠发达地区人才流失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尤其在农村,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很难留下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当然主要依靠农民的智慧去实践,去创造财富。但是,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较低,他们的一些思想观念陈旧,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懂得农业科学技术的专业人才;建立和管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需要懂得管理的高级人才。而这两者,在我国农村是普遍缺乏的。

在小岗村,当地为了吸引大学生到村创业,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采取了一些优惠措施,有发放无息贷款和创业资金补贴,放低大学生创业门槛,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留在小岗村的大学生除苗娟等极少的一部分外,大部分都走了。另外,小岗村历来缺乏一批像沈浩书记一样有威望的领导,导致农村工作很难开展下去,村委会和农民的意见常常发生分歧,基层党组织建设不够完善。技术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劳动力、农业资源,这些是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必备要素,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都会受到严重阻碍。

农村条件较为艰苦,经济发展缓慢,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多人考上大学认为是鲤鱼跳龙门,可以远离体力劳动,这些都是大多数人不愿留在农村的主要原因,大多数科学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都选择留在了城市。这种人才的缺失会进一步拉大城乡差距,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4.带动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小岗村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以松散型为主的多,成员之间结成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实体的专业合作社少之又少,在合作的内容上仅仅局限于生产,而加工、销售行业合作的相对较少。在已组建的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和运作因为起点低、商业规模小,主要依靠企业、经营大户的带动,依赖政府的扶持,缺少自己的品牌,未能利用好小岗村的品牌,市场的占有率低,有市场影响度的更少,同时产业的覆盖面较窄,目前只是停留在小岗村一个村范围之内,未能很好地拉动周围村子的村民一起致富。另外外来的一批以GLG为首的企业或合作组织,重盈利、轻服务,重分配、轻积累,甚至仅仅只是与农民有土地买断关系,除了开始给的一点买断金之外,使得村民成为无经营收入、无实体、无积累,无买断金之外的二次返利,收益全被外来的企业或经济合作组织拿走。因此,在发展产业经营、带动农户集体抵御农产品市场风险的能力十分有限,加之集体凝聚力差,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建立科学、高效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推动农村经济向前发展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适应农村情况的,是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前进而产生的,因此,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它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为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就要从建立科学、高效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入手,推动农村经济向前发展。

1.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是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科学规划、统筹发展,积极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同时,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发展适合当地地貌特征、气候变化的农作物;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就是要求人们根据客观事实,大胆思考,敢于探求真理,然后通过生产实践来检验真理的可靠性。30年前,小岗村人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创造出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道路,这也就是“大包干精神”,今天,小岗村人仍然可以像当年一样,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大胆创新,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中,充分吸收并借鉴发达国家新一代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公司化中的治理结构,大胆创造出适合地方特点的经济合作组织模式来,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表率。

2.建立明确的产权制度,巩固农民在经济合作组织中的主体地位。目前,小岗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存在产权不明确,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在经济合作组织中,农民参与度不高,农民的主体地位被削弱,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应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出发,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以维护农民的基本权益,使农民真正拥有土地的使用权、经营权。对于土地流转过程中违规操作问题,要依法处置,反对以非法形式进行土地流转,始终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在组建经济合作组织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农民的利益,并协调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参与者各方利益,相互协调,共同发展。政府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创造的财富的分配中,要公正合理,坚决反对投资商以追求资本利润为目的,而不顾农民的利益,坚决反对投资商以任何形式来剥夺农民的剩余价值,保证财富的公平分配。

巩固农民在经济合作组织中的主体地位,首先要明确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参与者的资格,应大量吸收当地农民进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而不是外地人和投资商,在资金来源上除了外部筹资外,要使内部的农户出资,这样农民就有了表达权、参与权和知情权,体现了农民的主体性,也维护了农民的根本利益。

3.工业反哺农业,积极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积极利用工业发展成果来改善农业的发展,利用机械和现代生物工程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使农业朝正规化、产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真正实现农业的机械化生产和农业生产中生物高科技的广泛应用,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率,从而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国家应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投入,加强对农业发展的扶持,要从政策、资本、技术、信息和人才方面全方位支持农业生产,支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特征就是农业组织化加强,农业规模化生产显著,而这需要工业的支持。此外,积极利用工业发展成果来支持农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有效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4.创造良好环境,为引进人才和资本提供契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农业科技人才,而在我国农村正缺乏这类人才。因此,要发展现代化的农业就要吸引大量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下乡,他们也许就是将来中国农业发展的领军人物。国家要积极支持大学生下乡创业,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进一步放低大学生创业门槛,对创业人员提供金融支持和政策优惠,真正使大学生觉得发展空间巨大。吸收大学生进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就是要让他们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带头人,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军人物。

国家鼓励大学生到村任职,给予他们优厚的待遇,使他们在农村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利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全身心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中来。以小岗村为例,大学生村官汪静静在任职期间,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各项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要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抓思想建设,逐步改造农民的落后观念。同时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科学规划,设置项目合理,减轻投资商的财税压力,为资本引入提供契机。

[本文系安徽省社科联委托研究项目,项目号:W2009002]

参考文献:

1.任强,刘健.中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2009(9)

2.孙小林.小岗村真相曝光:为形象工程赔本赚吆喝.经济管理文摘, 2008(21)

3.王小莉.土地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4.韩俊,秦中春,张云华,罗丹.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J].人民日报,2011-01-21

小农经济的发展篇6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这个基础性产业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中,然而,农村经济结构中的不合理之处也随之显露出来,这也成为影响我国农民收入,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现状 对策

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重要时期,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也成为了增强农业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首要任务,本文将从分析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现状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现状

1.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

近几年来,按照“全党抓经济,重点抓调整”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突出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进展。

(1)农业内部开始打破了传统粮棉型、数量型为主的单一结构,多元化、效益型结构日趋合理,种养模式不断优化。

(2)区域特色逐步形成。

(3)农村经济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2.结构调整中仍然存在的问题。

(1) 农业从业人数比重偏大,农业劳动力转移严重滞后。

(2) 农业信息化、产业化程度低,农户生产规模偏小,农业区域布局存在着“小而全”、“大而全”的现象,区域特色突出不够,大型农业产业带建设不够,各种专业化组织发展以及农村流通、信息组织与网络建设不健全,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乏力,农产品加工深度不够。

(3) 农村城镇化水平偏低,非农产业发展滞后。

(4) 农业东、中、西部区域差别扩大;绿色农业尚待进一步发展和基础设施不强。

二、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当前和今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目标,以加工经营企业为龙头,以农业合作经营组织为纽带,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农业标准化为基准,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加快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新跨越。

1. 以培养农业人才为方向,培育新型农民。

2. 以转变发展方式为重点,促进提质增效。

3. 以农村经济组织为纽带,提升服务能力。

4. 以统筹城乡为基础,促进社会公平。

三、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1. 采取因地制宜、比较优势原则。

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人口众多,城镇密集,科技先进,农业生产条件优越,须利用有利条件,致力于发展“两高一优”集约农业,强化与中西部地区经济联系。中部地区是我国中等发达地区,拥有重要资源型城镇和工矿企业点,农业发展具有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须加快生态环境整治,大力发展粮油烟等重点品种农业,发展商品畜牧业和生态林业,承东启西。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不发达地区,地广人稀,自然资源丰富,棉花、瓜果享有盛誉,草原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地区背靠中亚,发展外向型经济前景广阔。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特色农业、早作农业、生态农业,抓紧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

2. 发展现代农村服务业,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农村服务业必然要求我们对传统农村服务业进行改造。改造传统农村服务业的关键是要建设好为农服务的流通网络和流通设施。建设为农服务的流通信息网络,重在抓好三件事:一是要建立内部经济信息中心。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若干个“龙头”或集团公司联合起来组成一个联合体,建立一个经济信息中心,以信息中心为核心,在全国各大中城市、主要销售站建立信息站,进行信息采集、过滤、分析、综合,形成科学抉择,引导生产,沟通产销。二是要完善经济信息市场的服务体系。在建立内部经济信息网络的同时,还要要不断加强民间信息网络建设,完善系统化服务功能,注重信息价值和使用价值,加快经济信息传递速度,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更有价值地促进农副产品的流通。三是要创造条件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使农副产品信息的传递达到快、准、全、新、特的效果。 建设为农服务的流通设施,重在四个方面:一要改善仓储条件;二是要增加必要的加工设施;三要强化运营功能设施;四是建立多层次的专业市场。农村现代服务业必须提高服务水平和技术含量,要大力发展农村信息、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旅游服务等行业,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提高。目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除了要大力发展农村现代信息、咨询、法律服务业外,要重点发展农村现代金融和旅游业。

3. 搞好农村小城镇建设,全面实现农村经济现代化。

发展小城镇可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加快农村产业升级。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是工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小城镇是农村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依托。通过发展小城镇,可以促使乡镇企业从分散逐步集中,形成聚集效应。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以一定规模人口和集聚为基础的,要改变农村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的局面,就必须着力发展小城镇。因此,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有着光明的前景。加强小城镇建设规划,突出重点,着力推动小城镇体系升级;围绕发展,强化功能,着力优化小城镇经济结构;深化改革,创新体制,为小城镇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保证;强化城镇管理,发挥城镇建设功效。根据我国国情特点在组织农村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城镇规模与市场容量、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统一规划与地方特色、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关系,帮助农民逐步实现产品生产工厂化、聚落条件城镇化、生存环境生态化和生活方式现代化,使小城镇真正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现代化建设的中心。

4.努力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进一步强化农业开放意识。一方面,围绕农业资源开发、农产品精加工等重点,搞好项目论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全方位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和国内外农业经济、技术的协作。另一方面,按照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创名优品牌,参与国际竞争。

参考文献:

[1]武巧珍.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六大原则.中国供销合作经济.2002(05).

[2]刘泽民.关于在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山西农业.2000(03).

[3]赵继文,赵平.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分析与思考.河南农业.2004(10).

小农经济的发展篇7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一、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概述

农村金融发展的目标在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国农村经济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始终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于是促进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当务之急。农村金融的驱动,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

(一)金融与经济关系理论

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双重的。根据马克思的理论逻辑,商品经济不仅决定了以货币、信用和银行制度为特征的“金融”产生,而且还可以决定其规模、结构和发展速度。在货币方面,马克思认为货币通过商品价值、商品交换、流通要素和资本运作反作用于经济。它既能极大支持经济发展,又使客观存在的金融风险演变成金融危机破坏经济发展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加大。

(二)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化大农业是高度产业化的社会化生产,农业企业化的经营对资本的需求量大,融资形式多样化,新的农业技术研制和推广也要借助金融的力量。同时农业再生产过程中的季节性、周期性闲置资金,农村社会的各种游资也需要金融机构吸纳形成资本,推动农业经济不断成长和农村经济增长。金融介入农业及农村经济不仅起到融通资金的媒介作用,还发挥了经济调节的职能。

二、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主要矛盾

1、支持农业产业化与寻求安全信贷的矛盾

目前,农村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要从过去农产品短缺年代的单纯追求数量,转移到调整和优化结构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上来,把农产品变为最终商品推向市场,是农业产业化经营要达到的最终目标。而我国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在某些方面还比较薄弱,产业化条件还不够充分,结构调整需要巨大的资金、技术、管理和信息投入,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有相当多的农民仍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不知该种什么和养什么,在这种情况下盲目上马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有可能导致效益不佳,资金风险大。

2、村信贷资金质量低下与支农资金需求面扩大的矛盾

农村金融组织高比重产生不良贷款严重地制约着支农资金量的扩大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速度。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实体的发展壮大,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呈增加的趋势。目前,我市扩大了经济作物和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推广优质畜产品和特种养殖,确立和规划了主导产业,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同时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提出了增加技术含量、扩大经营规模的目标,这一切,都需要农村金融组织注入大量的资金。但由于信贷资金质量低,使农村金融机构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制约着农村金融组织支农信贷投入的加入。

3、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金融服务滞后的矛盾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农民的经济效益观念逐步增强,对金融服务的要求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客观上也产生了对农村信用社服务全方位的需求。如“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方式拓宽了龙头企业的业务领域,其对结算、票据贴现、资金融通、金融中介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只要求农村信用社对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再生产环节提供全过程信贷、结算等服务,甚至还对农村信贷人员政策、法律咨询、市场经济信息、实用农业科技指导能力也提出了较高要求。

(二)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失调的原因

1、宏观制度环境约束是根本原因

初始条件不足和发展战略使然。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关系的自然延续,而是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压迫的“残疾儿”。更为重要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对经济发展路径的选择,不仅存在理论和经验上的欠缺,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面临一个关键性的外生变量,即国际政治、军事竞争和严酷的外部经济环境共同形成的压力,以及苏联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分层治理中政府行为相互冲突。政府分层治理中,农村金融是垂直治理,农村经济是水平治理,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取决于两者的相互协调。尽管在推动经济发展的现实过程中,中央决策层可能由于外部压力过大、占有的知识、信息的不足或理论和认识上的误区等原因,也存在赶超式的工业化冲动和由此带来的制度安排、战略选择和决策错误,导致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失调。

2、农村经济发展制约是深层原因

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极不平衡。1979年~2002年,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的情况下,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经济增长速度速度却出现明显的不平衡。我国东部地带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经常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西部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差距逐步扩大并且愈演愈烈。

农村市场主体发育不良。一方面,原国有农产品经营企业转制困难,不能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清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点在国有粮食企业身上体现特别明显。另一方面,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

3、农村金融功能不足是直接原因

一是正规贷款交易成本过高。信用社贷款的平均利率不仅高于其它银行的利率,甚至还高于一些民间贷款的利率,调查中有39.92%的农户都认为信用社的利率太高了。二是农户对正规贷款的获得没有信心。由于我国长期存在正规贷款获得困难的问题,特别是正规贷款要求抵押和担保,以及正规信贷存在关系配给的现象,农户对正规贷款的获得存在消极的预期。农村商业金融机构数量的萎缩、国有商业金融功能的异化以及农村商业性金融运行机制落后,致使农村金融创新严重发展不到位,自身发展战略难以实施,服务于农村经济的金融功能难以发挥。

三、促进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要实现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全面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将农村金融的功能定位在对分工的促进与农村产业的深化上,走工农协调、城乡互动发展之路。

信用合作社要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针对中小企业贷款难等问题,对症下药,建立预警机制。积极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突出信贷支持重点,对不同类型中小企业采取不同的融资扶持策略。

第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信用社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基层央行要加大窗口指导力度,疏通货币政策传播渠道,引导信用社不断调整信贷结构,优化信贷存量和结构。在保证信贷资产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扩大和增强基层信用社信贷支持力度,加大信贷营销力度,实现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在坚持信贷原则前提下,不惜贷、不惧贷,主动增加有效信贷投入,增强信用社风险防范意识,努力盘活不良资产,降低不良资产比例。

第二、改进信贷管理制度,健全贷款营销激励与约束机制。信用社要制定科学的、切合实际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客观评定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合理确定中小企业的授信额度。要逐步建立和推广贷款办理时限制度,简化审批程序,提高信贷审批效率。信用社在完善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制度的同时,要建立信贷营销激励机制。要科学合理地制定信贷人员发放、回收贷款的综合考核办法,客观公正地评价信贷人员的工作业绩。对积极开拓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且成效显著的信贷人员,要给予与之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充分调动和保护信贷人员主动拓展信贷业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以服务中小企业发展为动力,创新信贷支持手段。要根据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积极开发“量身定做”的新的贷款品种。对产品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还贷有保障的优质中小企业允许办理“借新还旧”。积极探索采用企业股权、出口退税税单、应收账款等多种抵押方式,解决中小企业抵押资产不足的问题,以适应中小企业贷款需求数量少、次数多的特点。允许中小企业比较活跃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在满足农户小额农贷需求的前提下,适当集中资金,积极扶持县域中小企业的发展。

第四、改进金融服务,提高服务水平。要发挥点多面广、信息灵通的优势,在结算、汇兑及财务管理、咨询评估、理财等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搞好市场分析,了解金融政策,提高经营决策水平。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涉外业务,减轻企业负担。要积极推进城市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制定政策措施,支持地方信用社扩大规模,增强资金实力。要鼓励中小企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造吸引民间资金;要加快风险投资体系建设,鼓励和培育优秀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

第五、健全中小企业担保体系,有效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问题。鼓励由政府、社会力量和企业共同出资设立信用担保机构。大力发展民营和外资担保机构,积极发展以社会资金为主、政府引导性资金为辅的“民办公助”担保机构,实行与政府出资设立的担保机构相同的优惠政策。要建立和完善担保机构的市场准入制度、资金注入和风险补偿制度、信用评级制度、风险控制和损失分担制度以及行业自律与维权制度。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担保机构的政策引导、规范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担保机构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保障作用。信用社要全面加强与担保机构的合作,扩大与担保机构的合作范围空间,探索多渠道、多途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熊德平.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82,86.

小农经济的发展篇8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小城市;发展模式;津市市

一、小城市建设发展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1.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表现在五个方面:1)生产发展。建设新农村首先要振兴农村经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2)生活宽裕。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农民的财富增加,过上相对宽裕的生活。3)乡风文明。精神文明也要有新进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邻里之间,生产上要相互帮助,生活上要相互关心。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灵魂。4)村容整洁。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民的生存环境,这是建设新农村的外在表现。5)管理民主。管理民主就是落实和完善村民自治、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机制,实现农民自己当家做主。

“新农村”的“新”,就体现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实际上是以生产发展替代经济发展;以生活富裕替代生活殷实;以村容整洁替代社会和谐;以乡风文明替代文化繁荣;以管理民主替代民主健全。再具体一点说,新农村的新表现在:发展新产业、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建立新体制。可以说,这都是从统筹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角度,对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高度概括。

2.农村经济建设对小城市的依托

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生产,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近年来,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停滞现象,农业生产长期徘徊,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困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土地不断减少,这些问题显然单靠农业生产是无法解决的。我们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问题,缺乏城市的带动作用,新农村建设最终是不可能完善甚至不能实现。应当尽快以小城市建设为契机,加快城市化进程,发展农村经济。农村问题首先表现为农业人口过多,加快城市化步伐,一方面可以转化一部分农村人口,使他们脱离农业生产,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另一方面,依托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可以促进农村的发展,通过把部分乡镇企业转移到城市,可以解决这部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人才、技术支持等问题,促进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小城市发展模式的选取

1.小城市的发展定位

小城市的发展定位决定了小城市的发展方向。小城市所在区域有一定的范围,这个范围指的就是小城市的经济力所能辐射到的范围,由于小城市经济力的辐射作用,这个区域内的物质生产、商品流通、信息交换、资金融通等经济活动均以该小城市的发展与运作为中心。因此,小城市所在区域的经济性质是决定小城市发展定位的根本因素[1]。以小城市为其经济活动中心的一定的区域为农村区域,由此决定了小城市的发展定位为一定范围农村区域的发展中心。具体表现为区域内农业发展中心、农村工业化中心、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心、第三产业发展的中心、农村城市化中心、农村外向型发展中心等。小城市的诸中心的具体定位也就是它的诸种城市的经济功能,而它的集合功能就是通过对区域内农村的经济服务和生产力能量的辐射来促动农业、农村工业、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村逐步实现现代化。这也就是小城市作为一定农村区域发展中心这一发展定位的含义。

小城市的发展定位与大、中城市的发展定位不同。小城市是一定农村区域的发展中心,而大中城市则是现代大工业的集结地,是包括交通通讯、资金融通与货币运动、商业贸易在内的大流通中心,是在更大范围内包含农村区域在内的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一体化综合发展区域的中心。小城市要在它所定的发展位置上有成效地运作,就须遵循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不要跃位、不要越位。那就是不能在城市性质、城市功能、城市规模上搞拔苗助长,盲目升级,也就是不能朝集中大工业、发展大流通、必办高等级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的大都市化方向发展,而要安于作为一定农村区域发展中心的小城市之位。二是一定要在带动区域内农村经济的发展上面做足文章。

2.津市市发展模式的取向

津市市是湖南省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澧水中下游,历来是湘鄂边际的工业重镇,现辖4镇3乡和4个街道办事处。据2006年统计,总人口达到26.7万,其中,城镇人口18.34万,乡村人口8.36万,城市化率68.69,城市面积68.3km2,建成区面积10.66km2,是一个典型的小城市。津市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雄厚的工农业基础,根据津市的发展条件及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我们认为,津市市应该采取支柱产业、城郊型、生态性的发展模式。

(1)支柱产业的发展模式。津市工业基础雄厚,全市拥有工业企业170余家,并已全部实现民营化,湖南汽车车桥厂目前已成为国内三吨轻型车桥生产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专业化车桥厂,在全国轻型车桥市场的占有率达70%以上。津市建有湖南省的制盐基地,湘澧盐矿是全国第一家真空制盐企业,其供开采工业储量为12.2亿吨。随着湘澧盐矿80万吨精制盐扩改项目的竣工,天盛电化公司10万吨烧碱项目的建成投产以及下游产品如聚氯乙烯、无水硫酸纳、双氧水、漂白剂等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津市将成为湖南省最大的盐化工工业基地。津市的产业发展要充分利用辐射范围的资源优势发展产业,产业发展形成以汽车、盐化、食品三大工业板块为支柱、多种门类配套的工业体系。通过产业经济的发展提高城市的整体经济实力,由此带动辐射范围的区域经济大发展。

(2)城郊结合型的合理布局。城郊结合型的布局就是以城区为中心,发挥城市的职能作用,带动郊区的发展,激活郊区的经济,引导郊区的产业结构,使郊区成为城乡的纽带,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既要重视经济的发展,又要注意环境的保护。由于城郊土地资源数量的有限性、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城市的扩展要和郊区有机地结合起来,切不可把郊区当作城市向外扩展、随意挤占的空间和垃圾堆放场所,也不能当作独立的经济区域,应视为整个城市中具有生态调节功能和环境美化功能的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在实施城郊型的战略中,要宣传政策,严格管理,充分发挥城郊两者优势,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使土地利用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有机结合,达到保护农业用地,使其产生更大效益的目的。

(3)生态型的发展思路。经济发展以往追求急功近利,采用掠夺开发、疯狂索取的做法。津市建设发展为保证长期的持续发展能力,一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摒弃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的外延式经济增长模式,走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以提高经济质量为目标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二是要产业的生态化,把产业活动纳入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中,把产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置于城市系统的物质、能量的总交换过程中,实现城市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三是要搞好城区主体绿化,包括清洁交通体系、环境的美化、优化,水资源的净化、大气保护等。通过这些措施,不断地增强城市的生态功能,自净功能,保证城市的发展既有量的增加,又有质的提高。

1.与所在区域内的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小城市的发展同所在区域内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是正相关的关系。区域内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小城市发展的基础。有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由农村经济发展而来的对城市功能的需求、对城市发展的财力、物力、人力的支持,才会有小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随后之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功能的齐备、城市市场的繁荣、城市人气的兴旺,小城市的发展则对所在区域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引导、带动和促进的中心作用,这一作用对农村经济之市场化、现代化尤为明显。所以,小城市与所在区域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是小城市发展的必要的条件。

2.不同小城市发展重点的差异

不同的小城市之间,它们作为一定农村区域的发展中心是共同的,但却有各自发展重点和相应的城市类型之别。形成差别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农村区域之间的差异。全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就包含了不同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同为一定农村区域的发展中心,小城市之间却有城市发展重点与不同重点功能作用发挥的差异。换言之,不同农村区域中的小城市可以有不同的发展之战略重点的选择,从而会形成不同类型的小城市。

3.城市建设的合理规划

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协调结果修编城市规划,划定城市在规划期内的增长极限范围[2]。由于历史原因,各小城市的城市规划都优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的城市规模和城市规划确定的城市规模不一,又因为在城市规划编制的过程中,是按各建设部门的用地计划汇总确定城市规模,这不利于节约用地,也和现在的以供给制约并引导需求用地原则不一致,所以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对城市规模进行调整,划定城市具体的增长边界,严格控制城市郊区农用地用途转变,切实遏制住城市任意外延的趋势,以保证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小农经济的发展篇9

【关键词】 金融约束;农村经济;产权;政策

2014年4月22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农村金融服务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总理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三农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金融对三农支持,对于强化粮食安全保障、建设现代化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意义。”农村作为现阶段经济工作的中心,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我们对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金融约束及其应对措施加以分析。

一、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金融约束

1.传统二元金融体系的约束

现阶段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农村正规金融不能有效监督农民借贷的用途,若使用贷款消费可增加还款风险,同时还存在“策略性赖账”的风险,即是有些农民可能故意不还贷,农村正规金融无法有效运转,正规金融失灵;而非正规金融虽能提供农业生产必要的资本要素,但通常情况下,农民通过非正规金融渠道获得资本要素的方式主要是亲友间无息或低息借贷和高利贷,前者虽在经济上的成本较低,但存在很大的“人情债”,后者经济成本高,因此往往不到不得已的情况,农民并不会通过这一途径获得资本要素。

2.现代金融体系的约束

现阶段我国的金融体系主要以正规金融机构为资本供给的主要渠道的,金融资本主要集中在工商业领域和城市中,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出于对经营利益的追求,正规金融机构更偏向于将资本投入到国企及盈利较快的工商业领域,除国家政策性农业贷款及专项外,正规金融机构资本很少投放到农村和农业中;而我国目前非正规金融则仍处于自发、无序的状态,难以监管,易对经济造成较大冲击和影响。现代金融体系的不完备,导致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必要的资本要素投入,从进根本上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

3.小农生产组织形式的约束

由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使得即便暂时离开农村的劳动力仍眷恋着小农经济,农业生产难以实现大规模现代化的生产,而小农经济自身周而复始的简单生产和难以扩张规模的特点,使得其无法支撑现代意义上的金融体系,现代金融不能适应小农经济的金融需求,从而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约束。

二、农村经济应对金融约束的举措

对于农村经济而言,解除金融约束的路径选择目前还偏少,不过随着2014年开始我国开始放宽对金融的管制力度,鼓励民营银行积极进入市场发展,农村地区在金融方面将会获得有力支持,对于加速农村经济振兴、降低发展风险、提升经济效益有积极作用。具体方面,应对金融约束举措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发挥农村合作组织作用

目前我国农村有大量的农村合作社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这些组织在农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发挥这些组织在资金担保、融通中的作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资金担保,更大范围和程度地以联合抵押、担保的方式获取数额更大的金融资本,为农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本要素。也可发挥这些组织的监督作用,以规范民间借贷运作、降低借贷风险。农村经济发展中,一些小额应急资金,也可通过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解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经济发展金融约束。

2.给予政策支持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政府应当发挥政策的引导、规范和促进作用,在农村发展全面的金融体系,加快金融结构及相关金融服务的建立,促使金融资本向农村和农业的流动。由于农村合作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可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扶持,2014年4月22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创新农村金融产品,鼓励开展农业机械待方面的金融租赁业务,创新农村抵(质)押担保方式,推广以农业机械设备、运输工具、水域滩涂养殖权、承包土地收益权等为标的的新型抵押担保方式;支持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在部分地区开展金融支持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试点;支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重点支持农业科技进步、现代种业、农机装备制造、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现代农业项目和高科技农业项目;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推广农房、农机具、设施农业、渔业、制种保险等业务。地方政府还可根据本地经济发展需求动员当地大规模企业和农民等参与金融活动,给予这些金融组织拓展业务、壮大自身实力的机会,以更好的服务农村经济个体,增加农民就业与创业的机会,转变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单一的农业经济结构,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3.发挥小微型金融机构作用

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性较长,农民生产过程中易出现暂时性的资金短缺现象,而由于小农经济的脆弱性,在生产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都可能导致破产,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及时的资金补充十分重要。针对这一点,小微型金融有着独特的优势,能够便捷有效地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小额资金短缺的问题,对于农民生活中一些非生产性暂时性资金短缺问题也有一定的意义。同时利用还款计划、抵押替代技术、动态激励等贷款技术还可减少违约的发生,降低信贷风险。

总之,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突破金融约束,涉农金融要不脱农、多惠农,在实践中应当积极发挥农村合作组织的作用,通过政策上的支持培植农村金融力量服务经济,同时积极发挥小微型金融机构的作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资本,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小农经济的发展篇10

1.发展县域经济有这么几个方面的作用

1.1发展县域经济是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保证

农业及农村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业发展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健全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以及农业的基础地位才更加巩固。也只有县域经济发展起来了,带动了农村的商业、生活服务业的发展,才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1.2县域经济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础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十一五”时期我国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方针。小城镇建设要突出重点,讲究实效。因此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以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前提。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也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才能促进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小城镇发展才有经济基础。

1.3县域经济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

如何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是我们必须长时间内要面对的突出问题。县域经济的发展将能够在这方面发挥作用。县城和小城镇将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目的地。县域经济发展了,就能够为当地的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让城镇成为务工经商的农民新的就业平台。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可以避免农村人口过度集中到大中城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中城市就业压力和社会管理的压力。

2.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注意搞好五个结合

2.1发展县域经济同发展特色经济结合起来

在一定意义上,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围绕地方,坚持资源开发与市场需求的统一,找准地方特色和市场对接的着力点,突出重点,依靠特色,培育产业链条,使资源特色经济产业化,实现以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发展。

2.2发展县域经济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结合起来

龙头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要加快培育龙头骨干,发挥其连接农户、开拓市场、推广科技、开发深加工产品、加强服务的积极作用。完善公司加基地加农户,公司加协会加农户,服务站加协会加农户等多种产业化机制,逐步把龙头企业培育成为和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企业,以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2.3发展县域经济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

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提升城镇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农村人口和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转移。

2.4发展县域经济同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结合起来

转移农村的富余劳动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县域经济发展了,县一级中心有望成为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目的地。县域经济发展能够提供一条将发展经济和提供就业结合起来的发展之路。所以要充分发挥县域经济对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作用。据有关估算,“十一五”期间,还有几千万农村劳动力要转移,这将给城镇就业带来很大的压力。如果县域经济发展,将会为农民就业创造机会,就能够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5发展县域经济同促进农民增收结合起来

增加农民收入应该说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根本目的。县域经济是要富民强县。富民就是农民收入的增加,强县就是使县的财力增加。这两个方面是要统一的。农民收入增加了,县里的财力也就能增加。从“三农”来看农民增收是中心。所以在发展县域经济的时候要看到这个根本目的。发展县域经济还是要把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根本目的。所以县域经济发展要落到实处就要落在农村增收上。县域经济发展如何就要看当地农民是否增收。有了这个衡量标准就可以在一些项目的选择上和一些产业的开发上有所遵循。所以从解决三农问题出发,应该把农民增收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和首要目的。只有农民收入增加了,当地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当地的县域经济才能够发展壮大。

3.从国家宏观上来讲要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是农村经济的问题,同样也是宏观经济的问题

解决了县域经济问题,也就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重要基础。

(1)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对作为农林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县域经济制订相应的特殊政策。要本着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在财政、税收、金融、信贷、投资等一系列政策上,支持县域经济,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2)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支持。是否可以考虑研究对县域新办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以解决企业初期发展的困难。县域经济发展确实很难,当地的条件各方面都有限,那么政府在税收政策方面如果能够给予适当的不同于城市企业的一些政策,能够吸引一些资金向县域经济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