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文化的特点十篇

时间:2023-11-15 17:56:11

城市社区文化的特点

城市社区文化的特点篇1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

一、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的内涵

学术界关于城市边缘区的概念有多种提法,如城市边缘带(urbanfringe)、城市蔓延区(theareaofurbansprawl)、城乡结合部(citycountryfringe)、城市阴影区(urbanshadowarea)、城乡交错带(urbanruralfringe)等。现在国外比较权威性的定义是由普内尔于1968年提出的:“一种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的过渡地带,它位于中心城的连续建成区与纯农业腹地之间,兼具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人口密度低于中心城,但高于周围的农村地区。”…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形成的,紧靠城区的一种不连续的地域实体,是处于城乡之间、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等要素激烈转换的地带。虽然学者对城市边缘区的表述和理解不是很一致,但城市边缘区确是城市地理的客观现实区域。城市边缘区位于城市建成区的地带,是城市与广大乡村地区相连接的部位。它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独特地域实体,在土地利用上则表现为由城市向乡村过渡的混合土地利用地带。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外延的发展用地,是城市人的服务区,既是城市外延部分二、三产业的吸纳地,又是为城市提供大量农副产品的基地,它总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将社区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农村社区。传统的农村社区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由于长期共同生活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而形成的具有共同文化理念的共同体。这些社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口为主,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相对较小。

城市边缘区农村社区是指在地理位置处于城市边缘的农村社区,它具有部分城市特征,也保持了原有的农村社区的文化理念。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应将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联系起来考虑。当前国内城市社区的建设往往采取政府主导,依托原有的街道委员会进行。这是在城市建成区条件下的模式,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应该根据实际条件,创新模式,满足各方面要求。总之,在城市边缘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中,利用创新社区规划模式可以对村容村貌进行城乡一体化规划,避免新农村社区成为城市社区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1、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位置、建设情况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而且,城市的快速扩张促使城市边缘区里城中村与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普遍出现,这部分的建成环境出现了既有完全城市环境包围乡村,也有乡村包围城市住区,还有城市与乡村杂存的复杂情况。这部分的新农村社区具有了很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开放性。随着广州城市的发展,特别是房地产、交通、信息因素的介入,广州城市边缘区传统农村社区的封闭性被打破。尽管农村的基本生产和生活单位仍然是农户,但是他们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愈益社会化,由此形成丰富的社会关系;

(2)流动性。当地农村人口不再限于本乡本土,而是大规模、高频率的外出务工经商。即使在本乡村务农的农民也利用农闲时间在广州市或周边的城镇外出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3)异质性。传统农村社区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还在于其同质性社会,即在同一社区居住的人群从事同样的职业,过着同样的生活。现在,由于村域内产业的兴起,外来人口的大量介入,农村社会正处于大分化之中,差异性愈来愈突出。产业分化造成不同产业人群、不同职业和身份群体共同居住在同一社区;

(4)动态性。城市边缘区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地域范围也不断在变化。在这样环境中的新农村社区也不断的处于动态的变化中,有的仍是农村社区,有的虽然名义上是农村社区,实际在空间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2、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特征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具有以下的特征

(1)自然环境优美。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人海口,边缘区农村大多位于珠江水系纵横的河道水网之间,一年四季植被茂盛,形成丰富的绿色景观。由于地域文化特点,有历史的旧村建设都会考虑一定的风水因素,因此,大多数城市边缘区的农村仍然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基础。番禺南村镇的八个村落都有水系河流,其中陈边村内还有几个小山分布其中,形成特色生态景观。

(2)新农村传统社区环境各具特色。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传统农村社区大部分具有较长的历史,在明清时代建村的较多,例如,番禺南村镇的南草堂村建村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有的村落沿江而建,有的村落依山而起,有的村落自成体系,形态完整。例如,南村镇新基村传统社区环境形态受珠江支流小河的影响明显,呈线性发展。所有村落传统社区的街巷肌理自然有序,历史性建筑点缀其间。各个村落在自然发展的过程中,既契合周边自然环境,又具有自己的文化理念,从而各具特色,体现了岭南乡土文化特征,形成了丰富的村落景观。

(3)现有村落空间架构呈现拼贴性特征。其中,历史旧村环境空间结构特征明显,广州城市边缘区的农村社区处于广府文化影响圈内,村落实体空间的生长反映了村落内部的社会结构。村落布局中,祠堂、宗庙成为核心节点,空间结构肌理具有岭南特色;而上个世纪末建设的村落格局则成格网状布局,每户宅基地面积一致,未考虑公共交通,各家住宅距离很近,整体村落呈现两种肌理的拼贴。南村镇市头村旧村肌理清晰,建筑与道路具有明显的向心性,其中宗祠(公祠)众多,新旧共存的整体空间结构呈现异质拼贴特性。

(4)村落环境需要改造。边缘区村落在发展中,实体环境的某些方面已经与村民生活需求脱节,表现在村内交通、聚居方式、交往空间、公共设施等各个方面。村内交通无法满足村民开车出行的需要,防火通道不符合要求;聚居方式分散,土地利用存在浪费现象;交往空间较少,村落公共空间不支持村民活动;公共设施缺乏,防火、垃圾处理、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提供不足。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村落居民在经济上比较富裕,与这样的生活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三、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构想

基于上述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结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认识,提出新农村规划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统筹。在宏观层面需要结合广州城市总体城市规划,进行城乡规划统筹。城乡规划法已经颁布实施,在落实广州城乡规划中,需要重视将新农村规划统一进来。广州城市区域不能无限制的蔓延,基于我国可利用土地较少的现状,采取有机聚集发展是可行的方式。这样边缘区的新农村有一部分将成为城市社区,有一部分将成为城市边缘绿带界限中的聚落,自然景观得以保持而不被城市化的浪潮所淹没。

2、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产业发展。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与广州市毗邻,在改革开放初期广州市产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广州正处在产业转型期,新农村社区需要结合自己特色,寻找发展的新机遇,在特色农业、第三产业发展中拓展空间。在社区规划建设中,预留产业发展空间,根据不同产业类型,结合居住社区建设综合性的新农村社区。例如,南村镇的新基村紧邻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华南新城,新基村发展必然要受到华南新城房地产开发的影响,变被动为主动,走一条房地产商、村民集体和政府三赢的道路。

3、特色保留。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各具特色,构成了广州城乡景观的重要部分。过去在城市化进程中已经出现不少建设性破坏工作,有些农村聚落的空间组织也受到了影响。因此,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不仅要注意保护社区环境中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也必须合理的保护具有明显空间结构肌理的农村聚落,创造有特色的新农村场所景观。

4、规模合理。社区建设可以与村庄行政区域、基层社会组织紧密相连,为了保证社区建设与地域居住环境和基层社会组织相配合,社区应该具有合理的规模,这样有利于形成较强的社区认同感与归属感。现在的农村社区正在不断的异质化,原有的共同心理文化特征还没有被彻底改变,一些新的变化也在产生。在这个过程中,实体空间环境的规划应该注意按照社区规模确定地理范围界限。并运用多种手法,在不割裂整体性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的整合,这对于城乡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5、渐进发展。城市边缘区新农村规划建设存在各种问题,也有很多机遇,在当前条件下,更容易采取的建设方式应该是小规模改造。一方面,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量大面广,相关利益复杂。建设资金缺口也较大;另一方面,采取变革性的彻底改造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农村的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关照各方利益,实行渐进式的小规模改造就成为必然的选择。每个新农村社区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由点带面,展开滚动式发展。

6、空间有序。参照国外城乡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城乡规划方法必然是综合性规划,而不是简单的环境规划。综合性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将实体规划与社会结构发展相结合,建设有序的空间环境。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在于其社会意义,有序的空间环境也会影响人的行为,构建和谐社会。针对规划对象的社会结构具有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特点,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对新农村的社会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考察传统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对人们文化心理层面的认识进行探索,并落实到新农村空间实体环境的规划中,形成有序发展的新农村社区环境。

7、可持续利用。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根据国家允许集体所有制农民土地进行流转的新政策,考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采用生态的规划方法与建设科技,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创新新农村社区的管理模式,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不断融合进城市社区的特点,达到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边缘区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区域,而新农村社区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如何进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是城乡规划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在北京,上海等地方,已经进行了一些实践。在广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我们尝试以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进行规划设计。抛砖引玉,珠三角地区的新农村具有自身特点,考虑地域特征条件下的新农村社区规划还需要更多的理论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杨山.城市边缘区空间动态演变及机制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3),19—23.

[2]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M].杨春学,李绍荣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城市社区文化的特点篇2

关键词:城市更新;社区体育;体育中心建设;西安;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 G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9-0096-04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要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需要不断对城市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不能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物质环境进行更新和改造。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促使西安全力打造具有历史文化特征的国际化大都市。这一目标的确立也加快了西安城市更新的步伐,在城市发展中追求向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准看齐;在文化传承方面要考虑文化遗产保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考虑群众对体育健身的需求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城市更新中通过建设社区体育中心取得了成功,以此为借鉴,立足自身实际,西安在城市更新中重视社区体育中心建设,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拟以西安为例,探讨社区体育中心建设如何适应城市更新发展的客观要求,旨在为促进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参鉴。

一、城市更新中社区体育中心建设的理论依据

1.西方发达国家城市更新的历史启示。传统工业革命具有增长快、反人性、反自然性的特点,造成城市结构和功能突变,空间扩张,杂乱无章,环境恶化,劳动者紧张压抑,工作沉重单调,健康下降等病态状况。自20世纪初至今,西方发达国家着手解决这些问题,称之为城市更新,大体分三个阶段:初期注重物质形态更新,拆建为主;中期注重公共建筑,解决城市扩张、中心衰落问题;后期注重健康社区,解决公共健康问题。城市更新运动始于英国,英国的《城市更新手册(Urban Regeneration: a Handbook)》对城市更新的定义为试图解决城市问题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目标和行为,旨在为特定的地区带来经济、物质、社会和环境得到长期提升的方法。1930年英国出台格林伍德住宅法(Green—wood Act)推动了城市大规模清除贫民窟以改善居住环境。二战后,后工业化时期经济快速增长,城市中心出现衰落现象,城市更新运动逐渐被世界各国效仿。许多城市通过城市雕塑、公共建筑、公园、娱乐设施、开放空间等整体规划来摆脱城市发展困境。[1]美国的城市更新运动则把重点放在对健康住宅的提供上,把健康看做是中心问题并通过修建社区体育中心实施旧城改造。自20世纪中期以后,公共健康的关注点开始从免疫方向投向更加广阔的领域。公共健康的提出,从某种程度上,更加密切了公共健康与城市规划的关系。[2]在城市规划体系中,社区体育中心建设具有重要地位,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健康生活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1986年发表的《渥太华健康促进》提出建设健康社区理念。发达国家主要通过建设社区体育中心和体育公园来实现,社区体育中心建设更为规范标准。

纵观西方城市更新过程,可以看出人文精神逐渐体现,生态环保成为发展潮流,城市发展回归人性、回归自然。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主张人是世界的中心,重视人的价值,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很明显,关注公共健康,建设社区体育中心就是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产生发展起来的。这对城市劳动者群体是一个福音,对纠正现代城市病态发展是一种有力的指导。也就是说,城市发展要以人为中心,为人服务,不能牺牲人的基本利益求发展。我国城市更新要不走弯路,亦应当吸取这种人本思想作为重要指导原则。

2.我国城市更新的经验教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但也存在以GDP增长为主导,忽视社会事业建设偏向,造成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资源环境难以为继、后劲不足以及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展不足等问题。在城市更新方面,则有大拆大建、千城一面、古迹破坏、文脉切断、容积率高、公共设施短欠等问题。2003年SAS肆虐之后,国家更加重视公共卫生防疫问题,并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目标,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和落脚点。这个指导思想吸收了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精华,又有中国特色,对我国经济建设有重大指导意义,城市更新也不例外。2009年,国务院颁发《全民健身条例》,公共健康提到重要位置,社区体育中心等公共体育设施开始在全国大规模建设,各地城市更新中都把社区体育中心建设作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城市建设也有比较成功者,如深圳市,在城市空间结构、绿色低碳环保、社区体育中心布局等方面堪称一流,可作为学习榜样。总之,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更新不仅是物质形态的更新,更应是城市发展观念的更新、城市发展模式的更新。[3]在城市更新过程中除对硬件设施进行改造外,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空间环境、文化环境、视觉环境、游憩环境等的改造与延续,以人为本,建设幸福城市、智能城市、生态城市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西安市已有3000多年的建城历史,无论是在唐迁都之前作为都城,还是后来作为王城或者府城,城市更新都伴随着其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变迁。[4]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西安不可避免地要对城市结构功能实施更新改造。借鉴西方和我国城市更新经验教训,结合西安市情实际把社区体育中心建设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有机结合,有力地促进了西安城市更新和健康发展。

二、社区体育中心建设对西安城市更新的促进作用

社区体育中心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建设的,为满足社区居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相对集中的多用途室内、外体育设施。[5]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社区体育中心已成为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的重要场所。西安社区体育中心建设从总体规划方面来看,大型体育资源分布相对均衡(见表1),中小型社区体育中心分布星罗棋布,体育资源周围城市环境良好,文化氛围浓厚,社会生活和谐,从多方面促进了西安城市更新。

1.社区体育中心建设促进城市环境更新。首先,社区体育中心建设靓化了城市居住环境。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建设健康社区成为主要关注点,注重为城市社区居民营造适宜生活、工作和休息的环境,进而发展宜居城市。社区体育中心在建设健康社区,为人们营造宜居环境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是配备了体育设施,方便人们健身,提高健康水平;二是进行了绿化,美化了环境。如,唐城墙遗址健身园区体育设施置于绿色园林、文化诗壁之中,美观愉悦,周边居民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其次,社区体育中心建设丰富了城市人文环境。一个城市的面貌不仅仅是现代标志性建筑的展现,文化元素对改善城市形象、推进城市文化旅游、吸引投资、树立城市品牌、提升城市人文环境等方面会发挥更大影响。文化赋予建筑设施旺盛的生命力,不注重文化渊源的建筑物只能停留在物质层面,很难激发人们的精神追求。西安大雁塔广场是南郊群众休闲健身的重要场所,广场极富大唐文化气息,尤其是广场内公孙大娘舞剑雕塑,其雄浑刚健的气势将体育项目与历史典故、人文轶事、民俗风情紧密结合,更让人在了解陕西悠久历史、灿烂体育文化的同时,凸显出西安文化名城的魅力。因此社区体育中心建设在西安城市更新中不仅仅是体育建筑的物质设施,而且是展示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体育元素的运用通过深入挖掘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内涵,使社区体育中心与陕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样化的文化形式相吻合,[6]在形成具有鲜明陕西特色的体育文化的同时,也提升了西安城市人文环境。再次,社区体育中心建设增添了城市特色景观环境。以西安城市运动公园为代表的社区体育中心在突出体育特色的同时,将丰富的自然景观、体育活动和生态健身融为一体,体现出绿色设计理念,实现了环境设计、空间绿化及城市美化的统一,成为以鼓励公共参与健身为目标的特色公园。公园项目以体育元素为手段对城市面貌进行了更新,使体育运动更加贴近大众百姓生活,园内景观设计将西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时尚现代的都市气息紧密联系,大气美观,生态低碳,展示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魅力,也成为展示美丽西安的一道特色景观。

2.社区体育中心建设促进社会环境更新。首先,社区体育中心建设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密切邻里关系。中国自古注重邻里间的和谐关系,古语有:远亲不如近邻。现代居住方式的改变,住房市场化的普及,打破了维持几千年的居住方式,楼房越来越高,同住一个单元多年互不认识的现象较为普遍。究其原因,无非是没有共同的纽带将其联系起来。但是,经常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人群彼此之间却相互熟识,关系和谐。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只有人与人之间构建起和谐的关系,整个社会才能和谐。因此,通过建设社区体育中心,组织社区体育活动,以体育为媒介为居住在同一小区的居民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可以增进小区居民之间的人际交往,促进社会和谐。其次,社区体育中心建设便于社区组织各项活动,增强社区凝聚力。社区体育中心大多具有多项功能,可以健身、表演、集会、娱乐、休闲等,这为社区组织各项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而通过组织文艺表演、体育比赛、节日庆祝、普法宣传、居民集会等各项活动,也增强了社区向心力、凝聚力。居民把社区体育中心视为心中乐园,作为散步、聊天、歌舞、、婴幼儿玩乐的好去处,增添了生活快乐感、幸福感。再次,社区体育中心建设能够降低犯罪率。党的十强调“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社会建设可以具体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社区体育中心建设是其任务之一。据中国日报特稿,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地区多年来一直为犯罪率居高不下所困扰,但自从几年前当地建起了一栋社区体育馆,犯罪率竟然奇迹般地下降了30%。英国曼彻斯特东区在实施城市体育更新计划以后犯罪率下降。[7]犯罪率下降群体以青少年为主,他们处于青春期,世界观还未成熟,精力旺盛,为了宣泄心中某些不满而引发犯罪行为。帮助青少年在体育活动中找到乐趣,找到合理宣泄情绪的途径,可以有效降低犯罪率。本文虽未进行西安社区体育中心与青少年犯罪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但基于以上例证,相信也是有所下降的。因之,增加社区体育中心建设力度,为青少年提供合理心理宣泄的场所,可以进一步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3.社区体育中心建设促进居民生活方式更新。首先,社区体育中心建设能激发人们的健身热情。在我国已经实施了七年的全民健身工程,特别是遍布城乡的健身路径,与壮观的健身人群一起被世界公认为“最具中国特色”的大景观。[8]全民健身路径把百姓健身的人文景观与各地的自然景观、城市景观结合起来,在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同时为全民健身运动提供了坚实的设施保障。西安环城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全民健身长廊等近10个示范性体育健身园区,其带动作用已经彰显。14公里的环城公园健身长廊共有14个健身区段,拥有健身器材1431件、乒乓球台150付,每天约有10万左右市民到这里进行健身活动。其次,社区体育中心建设能提升人们的精神消费层次。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不仅仅是物质消费,还要上升到精神层面的消费。体育消费过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生态文化的同时体现,而且体育消费环境对消费的效果和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体育休闲健身属于高层次的需求,消费者对消费环境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这就对社区建设提出了高要求。社区体育中心建设将社区功能与体育文化消费高度融合,利于居民形成高层次的生活休闲方式。再次,社区体育中心建设能改善人们的“亚健康”状态。“亚健康”已成为影响都市人口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体育锻炼是改善“亚健康”状态的有效途径。以小区体育设施、健身路径、运动公园为代表的社区体育中心,拉近了人们与体育健身之间的距离,将体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使西安城市人口“亚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得到提高。

4.社区体育中心建设促进城市经济更新。首先,社区体育中心建设可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社区体育中心是健身的中心,也是体育消费的中心。“十一五”时期我国体育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已由2006年的983亿元增加到2 220亿元,增长126%;占GDP总量比重由2006年的0.46%增加到0.55%,增长20%,远高于同期全国经济的总体增长水平。[9]陕西体育产业正在起步,占比低,但发展势头不错。如陕西省体育场周围已形成一个体育产业圈,对于各体育产业部门而言其交易成本降低,可以整体宣传减少广告费用,从而增强竞争力;对消费者而言,体育产业园区内从不同品牌到不同类型的体育器材、用品一应俱全,可以节约消费者的采购成本,节约消费时间,对于快节奏生活的都市人来说极具诱惑力。以陕西省体育场为中心的体育产业圈不仅形成了以体育健身休闲为主的体育产业链,带动了周围餐饮服务业,而且借助场馆优势,延伸发展会展经济,规模越来越大,促进了西安的产业结构调整。其次,社区体育中心建设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西安北郊经济原比南郊落后,房地产价格只及南郊的一半。全国第四次城运会在西安举办后,以主场馆为中心修建了西安城市运动公园,促进了北郊经济发展。城市运动公园周围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同时因为区域环境优美,土地大幅增值,未央区以此为契机招商引资,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再次,社区体育中心建设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体育产业是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大。“十一五”时期,全国体育产业从业人员总数由2006年的256万人增加到337万人,增长32%。 [10]社区体育中心是体育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单位,其数量多、分布范围广、离居民区近等特点使体育回归社会、回归社区,在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增加了社会就业岗位。随着西安社区体育中心不断建设,社区体育产业会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从业人员会大量增加。

三、城市更新中推进社区体育中心建设的策略

基于对西安市相关实践的考量,我们认为,社区体育中心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手段,在建设过程中要从多角度考虑,以充分发挥其功能:

1.社区体育中心建设要符合城市更新整体规划,科学合理布局,积极稳步发展。城市总体规划是一个城市的空间结构蓝图,体现城市的发展坐标、发展特点、发展理念。社区体育中心建设是城市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应体现城市发展的整体理念,依据城市定位、空间格局、人口规模、地貌特征、文化特色等合理设定其类型、位置、规格、配置等,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预留发展空间,使之与城市协调发展。社区体育中心建设规划要适应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稳步实施,落后于城市发展水平不能满足城市更新对体育设施的需要,超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远离市区盲目发展则会造成“形象工程”“包袱工程”,加重城市负担。西安围绕西咸一体化国际大都市目标布局,积极依托市区逐步推进实施,避免了二者之弊。

2.社区体育中心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凸显城市人文关怀。社区体育中心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为群众服务,在规划设计建设中始终要考虑老残妇孺及青壮年等不同人群特点,以满足不同的体育消费需求。大型的体育场馆要建,中小型的健身园区、健身长廊、健身路径、儿童乐园更需要建,以使不同人群各有相宜体育空间。同时要加强健身设施管理维修,损坏的要及时更换,保证使用安全。各区域要均衡发展,条件不够的要创造条件。西安老城区空间狭小,利用楼宇院落、道路两旁、林带公园广为设置相宜体育设施,弥补体育场地不足的缺欠,体现城市的人文关怀。当然,人文关怀不只是要提供健身设施硬件支持,还应提供健身指导等软件支持,免费培训,免费体质测试,为每个居民提供个性化服务。在这方面,西安和其他许多城市一样略显不足,体育指导员管理不规范,时聚时散,服务不到位,亟需加强。

3.社区体育中心建设要体现城市的文化特点,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城市形象的塑造需要借助其历史、文化、风俗、民族等文化优势凸显其个性因素,文化主导下的城市更新模式是城市更新的一种新模式。文化是城市精神之所在,是城市个性之根本。社区体育中心建设应与城市文化紧密结合,展现城市文化风韵,凸显城市个性,使城市更新通过文化传承不断发展。西安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尤其周秦汉唐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社区体育中心建设应进一步突出这一文化特点,展现西安文化风韵,凸显西安城市个性,促进城市发展。总之,城市更新中,要借助自身历史文化遗迹保护开发工程,配套体育健身园区,把文物保护、体育健身、园林休闲有机结合,并以冠名宣示,传承城市历史文脉,使城市更新在文化滋润中更显光彩。

4.社区体育中心建设要与城市自然景观相融合,展现城市生态和谐之美。城市都是在一定区域、有独特地貌特征的土地上发展起来的,其独特的山水生态构成自身独特的自然景观,成为城市秀美的名片和记忆。城市更新不应损伤它,而应维护它、雕饰它、丰富它。社区体育中心建设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手段,应遵循这一原则。现在,生态绿色、环保、低碳已成时代潮流,生态、宜居、健康已成城市建设目标,社区体育中心建设更应自觉与城市自然景观相融合,为居民健身营造生态和谐秀美的环境。就西安而言,一要为社区体育中心“添景”,增加绿地面积,进行园林绿化改造,如城市体育运动公园。二要“借景”,对众多历史遗址保护工程进行综合开发,借助其园林景观建设健身园区。三要“入景”,利用公园、林带、生态园林等景区共建健身园区。西安古有“八水绕长安”之美景,现正围绕“八水”进行生态改造,建湖泊,植林带,展示现代美景。借助这些生态工程增设健身路径,可为湖河生态平添人文景观,可为体育健身增添生态情趣。浐灞生态区健身路径已展示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5.社区体育中心建设要结合中国国情,体现民族特色。社区体育中心建设是西方发达国家城市更新过程中产生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成规模体系,但难以照搬。如美国社区体育中心多为室内外场馆结合,附以游戏、阅览、餐饮等,最小的社区体育中心也要1-4英亩。中国人多地少,健身习惯、民族风俗、管理体制等不同于外国,不能简单套用外国标准来建设,而应结合实际,创设自己的标准来建设。社区体育中心的目的就是方便群众健身,应当以是否有利于中国老百姓开展中国式健身活动为根本准则,从中国实际出发,创造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社区体育健身体系。西安从市情出发,创建的各种健身园区、健身路径、街头广场等社区健身样式,深受广大居民喜爱,形成独具特色的健身景观证明了这一点。中国地域大,民族多,各地创建不同风格的社区健身样式,渐进积累,就可形成中国标准的社区体育健身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康化.文化产业与城市再造——基于产业创新与城市

更新的考量[J].江苏社会科学,2007,(11).

[2]杜娟,阳建强.欧洲城市规划与公共健康互动的发展演

变分析[J].城市规划,2006,(8).

[3]伍炜.低碳城市目标下的城市更新——以深圳市城市更

新实践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0,(7).

[4]张楠,张红娟.城市更新中的西安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

[5]钱伟良.日美社区体育中心建设的比较研究——兼谈对

我国社区体育中心建设的启示[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0,(2).

[6]由文华,钟勇.基于文化多样性的陕西省体育旅游发展策

略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2).

[7]林显鹏.体育场馆建设在促进城市更新过程中的地位与

作用研究[J].城市观察,2010,(6).

[8]景观体育.展示城市形象——与自然有机结合[EB].

http://.cn 2004-03-27.

[9]杨殿钟.关于西安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的思考和展望[N].

西安日报,2010-01-22.

城市社区文化的特点篇3

关键词:民族社区;中国;城市旅游;文化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8)02-0165-06

一、我国城市中的民族社区

自秦朝以后,少数民族在我国各城市中就已经是非常活跃的阶层了。许多穆斯林和外国人曾定居于古都,例如长安(今西安)、汴粱(宋朝首都,今开封)和北京。但是,由于一直以来城市中少数民族人口所占比例较低,所以城市民族社区的价值和意义也只是近来才得到关注。

在过去的30年中,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宏观经济和社会的变化对城市中的少数民族社区和城市景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城市民族社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沈林,和佳 [1]的研究表明,总体上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流动趋势是从西部移向东部,从农村流向城市,城市中少数民族的种类和人口总量持续增加。以深圳市为例,从1964年到1982年,少数民族从11个增加到了12个,从106人增加到了372人。但是从1982年到2000年,少数民族种类增加到了54个,人口增加到了224,688人[2]。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深圳只有很少的穆斯林,但进入新世纪后,穆斯林人口达到了30000人,并建起了一座很大的清真寺 [3],深圳市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也有显著的增长。下为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在各大城市中的数量及其变化的比照表。

我国少数民族呈现“大杂居,小聚居”式的分布,而这种模式也出现在了城市的内部。沈林等[4]定义了我国东部城市中民族社区的六种形态:(1)历史性民族社区,例如,原本就居住在城市中的穆斯林形成的社区;(2)公共机构附近的少数民族社区,例如少数民族办事处或机关附近的社区;(3)与教育机构相关的少数民族社区,尤其是民族大学附近的民族社区;(4)与少数民族地区驻城市办事处相关的民族社区;(5)在旅游景点工作的少数民族群体;(6)商业性少数民族社区,他们主要是由进入城市经商的群体组成。

从影响少数民族社区的因素看,主要有三个要素影响着中国的城市民族社区:历史性原因、政府政策和市场机制。在计划经济时期,移民是被严格地控制的,政府的政策决定少数民族融合的程度,因此民族社区往往是聚集在大学和民委周边。在市场经济下,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同汉族一样移民到城市中,寻找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当少数民族进入城市时,他们更多地是先找到与自己同族的或者具有相同文化认同的人居住的社区。在这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他们能够建立起社会关系网。通过这个网络他们能获得工作的机会、公共服务、住宿或其他便利。他们也非常喜欢这种熟悉的且有安全感的情感归属、食物、音乐、艺术、舞蹈、语言和家庭关系等,新的少数民族社区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与此同时,杨文炯[3]也指出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是影响城市民族社区变化的重要因素。快速城镇化破坏郊区传统民族社区的例子很多,比如,在贵阳或其他民族社区分布在城市周边的地区,由于城市快速的扩张,少数民族失去了原有的土地和社区。旧城市的更新破坏了传统的少数民族社区。

关于城市少数民族社区的研究有不少,大部分研究都指出当少数民族移居到城市,由于缺少资本、社会关系和教育,在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5],吕盛东[6]进一步指出,外来经商的少数民族文化水平低于城市常住的少数民族水平,而世居于聚落点的少数民族文化水平又低于完全散居者。因此,少数民族社区在城市中的进一步发展和生存成为新的关注点。

本文作者认为,在市场机制中,当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全球化竞争中时,文化资源和文化的多样性能够转变成强有力的象征符号,而且它们的价值能够被人们被觉察和应用。例如目前如火如荼的城市旅游发展,就为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及城市遗产保护提供了条件。相对而言,少数民族进入城市后,其独特的文化资本是其比较优势,城市旅游的发展正需要文化资本,因此城市旅游给与少数民族社区凸现自己,发展特色经济的机会。

二、中国城市旅游的发展和民族社区旅游资源

跟一些西方国家的城市一样,旅游正成为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主要动力。因此,不仅主要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和广州率先开始了城市旅游,许多其他中型城市甚至小城市也紧跟步伐,以分享这种新经济带来的利益。大型城市把发展城市旅游作为迈向国际化和成为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手段。旅游也变成了促进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力量。一些新城市的出现主要是由旅游发展促成的,例如三亚、武夷山、张家界、黄山、泰安等等[7]。与此同时,旅游的发展赋予了现代城市空间和地区新的意义。

中国城市旅游的发展策略也经历了几个阶段。首先是对基础设施服务进行改进,例如城市环境、交通服务、信息服务中心和网络服务。接着重点转移到从商业团体,如主题公园和购物广场等商业部门吸取投资,但这些策略并不具有可持续性。后来,为了城市旅游目的地的一体化发展,公共部门和商业团体的合作逐渐加强。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文化资本将是一个建立城市独特形象、保持竞争力的有效工具。商业团体已经觉察到利用民族群体发展旅游吸引物和形成独特买点的可能性,并且大力推广这种观念。因此,可以看到社会各界都开始重视民族社区,一些关于民族社区的政策已经出台,城市中民族文化的要素正发生着变化[8]。可以预见,随着城市旅游的发展,民族社区及其文化将会更多地被运用于城市发展中,通过旅游发展来促进城市民族社区发展的政策已经出现。

三、案例引介:城市民族旅游的发展

许多少数民族社区,不管是新的或旧的,都有如下一些吸引城市旅游者的特色:遗产、少数民族商店和餐厅、宗教吸引物、民俗文化等等。这些特色现在被归类为文化资源,且能够很容易地界定和融合到城市旅游的发展中。一些案例分析如下:

案例1:北京穆斯林社区

北京的穆斯林社区牛街是北京最大的穆斯林社区之一。牛街位于北京宣武街内,北京穆斯林社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时期穆斯林被成吉思汗招募到军队时期。一个穆斯林将军被指派保卫北京,于是穆斯林军队由此定居于北京。1259年,在北京大约有15000名穆斯林,穆斯林庙宇超过30个。这个社区由于拥有独特的文化景观,具有成为旅游吸引物的特性:

1.遗产价值。牛街的历史能够追溯到元朝,到现在仍有一些保存的建筑。牛街清真寺建于公元996年,三次重建。牛街清真寺已经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点,它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现在是展现北京历史的一扇窗口。

2. 宗教和文化认同的吸引力。牛街在回族穆斯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清真寺是社区的中心,无论外观上的设计还是社区的组织结构都是如此。每年有成百上千的信徒前来拜祭,重大节庆期间人更多,例如中秋节。

3. 独特的社区设计和阿拉伯式建筑。牛街社区的建筑都是阿拉伯风格的,特别是大窗户和楼拱非常引人注目。景观本身形成吸引物。

4. 浓厚的商业氛围――传统的美食和商店。穆斯林是具有商业传统的民族,且特别擅长于制作各种美食。可口的食物和独具民族特色的餐馆吸引着旅游者和北京居民。

5. 多样的文化――在社区中,也有其他类型的少数民族,例如满族,蒙古族和其他20个民族。

牛街不仅吸引了一般的北京市民、来北京的旅游者,同时对国内第二大少数民族(回族)或者其他民族的旅游者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北京市政府已经认识到到这个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价值。在旧城改造中,牛街受到了特殊的政策保护。政府通过实施专门的政策允许该社区的原著居民返回居住并且延续他们先前的文化和社会网络,并希望以此来保持这个社区的原真性。当地规划进一步明确地将这一地方作为穆斯林商业街区来复兴。在这些居住区,很大的空间留作建设餐馆和商店并为当地居民服务,绝大多数的建筑将漆为穆斯林最爱的风格――黄色并镶以绿边。总之,这个规划试图将讲这个社区发展成为旅游景点,并同时保护它的文化遗产[9]。

案例2:成都藏族村――新的藏族社区

成都自古就是的门户,藏族人数众多,包括商人、曾在工作的退休者、宣传办事处中的人员等等。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迁入成都谋求生计和商业机会,形成了新的藏族社区。最有影响力的是靠近“武侯祠”的一个社区。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这里是通往的公路的起点,藏族自治区政府办事处、甘孜藏族办事处和其他39个公共机构都设置在这里。在过渡时期,一个藏族商业社区逐渐发展起来[10]。

社区最初建设,此社区的建筑和街道的装饰与成都的其他社区都没什么区别,并没有什么特色。但这个社区的藏文化有着很强的生命力。除了政府机构以外,社区内部主要的构成部分就是藏族商店,藏族餐馆和藏族风格的酒吧。街道上有很多的藏族餐馆,主要经营酸奶、糌粑、酸菜、面块、牛肉面块、酥油茶、奶茶等藏味小吃及牛羊肉,能够满足不同顾客的要求。这里的茶屋也独具特色,例如餐馆经营内容多样:有专供酥油茶的“喜马拉雅藏茶馆”、“康巴酥油茶”、还有些是快餐风格的餐厅,一些纯粹的藏风格餐馆,比如香巴拉藏族餐馆。这些建筑的内在装修风格都是典型的藏风格。很多不同种类的商店出售着藏装,藏族首饰,还有很多商店只卖藏族需要的生产用品。藏族表演也是这里的特色之一,社区中有6个表演大厅,且上座率非常的高。最大的而且是最受欢迎表演厅是“唐古拉之风”,平均上座率高达70%-80%。

虽然政府先前没有任何的计划把这个社区发展成为“小拉萨”,但是已经做出了相应的承诺。这将有利于将成都打造成中国顶级的旅游城市,也将进一步推广成都作为门户的形象[11]。

案例3:民族村――商业化了的城市旅游产品

民族村是中国城市中主题公园的一种形式。第一个少数民族村出现在深圳经济特区。这个少数民族村是我国主题公园的第一种形式,最初是试图吸引香港居民前来体验多元的文化。当时深圳民俗村的建设是为了向旅游者提供一个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为了保证原真性,大多数表演者都是来自他们的故乡,主题公园的雇员都住在他们所属的主题村中。有意思的是内地的游客成为本产品的主要客源市场,为民俗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回报。民族村的经营非常成功,两年之内就收回了所有成本。随后,北京和昆明等都建设了相似的主题公园的民族村。

明朝时,满族在现今的沈阳市强大起来,沈阳也变成了满族的文化中心。现在沈阳市满族居民占有很高的比例。满族居民也试图通过城市旅游来展现他们的文化,在沈阳皇宫外边,建成了一条具有清朝时期风格的街道。另外,在皇太极(清朝第一个皇帝)墓附近建设了一个满族村,展现已经消失了的满族生活方式。与在深圳、北京和昆明的民族村不同的是,前者在展现许多少数民族的现今生活,沈阳的民族村试图去展现满族已经消亡了的民俗。

四、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的文化特色

在市场经济下,越稀有越独特的资源,经济价值就可能越高。少数民族城市在参与到市场竞争时,其比较优势在于资源的独特价值,而旅游业正是可以使得这些资源价值转变为市场价值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当这些少数民族城市缺少其他发展措施时,旅游业是其主要产业时,强化和凸显民族特色,将少数民族文化整合到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城市发展中因此就显得很重要。

城市发展与城市旅游全面整合

在制定大香格里拉地区总体旅游规划时,笔者查阅了该地区关键的城市总体规划。绝大多数小的村镇和小的城市都趋向把旅游作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因此,这里的城市规划通常整合了城市旅游――它包括了对当地建筑、旅游商业街道和旅游性质的公共设施设计。

主题街区建设

成都市是东邻的一个城市,自古就是藏族和其他地区之间取得联系的茶马古道上一个重要的交易城镇。1990s后半期,一个新式的藏族街道建成了并且成为成都市的一个象征。进入21世纪,这个街道变成了成都市一个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与之对比的是,一些老城镇的价值仍然没有被完全的理解,许多商业历史社区都被毁掉了。少数民族文化得以凸现。

再地方化的生产

很长时间内,政府和城市规划人员并没有意识到城市旅游的巨大潜力,也没有意识到城市性格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少数民族城市失去自身的性格。为了适应旅游的发展,少数民族城市加紧建设象征性的少数民族街道,特别是象征性的民族特色旅游商业街道得到大发展。游客能够在这些街道中都找到当地的纪念品、商品,品尝当地美食和观赏表演。例如,主体民族是傣族的景洪市,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失去了许多民族特色。随着旅游的开发,特别是在澜湄次区域旅游竞争中,缺失民族特色已经成为其劣势,重新塑造民族城市特色尤为重要,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当地政府开始新建傣式购物街道,满足现阶段的游客需求。虽然这个街道的设计并不成功,但是仍然吸引了众多游客,可见民族商业街的吸引力的巨大潜力。相似的发展策略能在中国西部的其他少数民族城市看到。

五、结论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特别是在全球化的市场体制中,民族社区和城市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城市旅游发展在现代城市中凸现民族文化、维护民族关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当城市之间进行激烈的竞争时,稀缺的文化资源,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就变得很有价值了,而且还能为城市的发展带来显著的多重影响。

可以看到,虽然在不同的城市少数民族社区的凸现不一样,但是少数民族群体的经济价值已经被当地城市政府和一些企业家觉察到了,并加以利用。我国东部的城市,比如正朝着全球化城市迈进的北京、上海和广州,通过树立多元文化形象表现国际都市的地位。在缺乏经济和人力资源的西部城市,趋向于依靠他们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来推销自己,获得旅游发展的机会。成都、昆明、兰州以及其他城市正在使用这种策略。

与此同时,城市旅游的发展也成为为少数民族与现代城市经济融合的重要手段。通过比较昆明和贵阳市的发展,杨庭硕[12]指出昆明是旅游业高度发达的城市,昆明市的主要的经济结构主要由中小型的商业主体构成。主要在小商店和小企业的少数民族移民能够更加容易地生存,更容易实现与现代经济的整合。

虽然城市旅游在帮助旧的少数民族社区复兴、凸现表现出了自己的潜力,但是研究人员也批评它的比较“虚”。在一些案例中,少数民族街区的复兴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和争论。当地居民抱怨社区的改造只是对旅游者和少部分的当地居民有益处。保护活动营造了一个舒适的适合参观和游览的地方,但是在这一背景中的当地居民不得不支付高额的房租和昂贵的商品。在田野调查中也发现历史社区的复兴和再发展增加了地租(rent),加速对原来的居民外迁。范可[13]进一步指出再少数民族化和地点推销(地点标志化)的过程并不会被当地居民所接受,因为这些决策都是由当地政府为了吸引旅游者和外来投资而做出的。

总之,理解社区和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地用正面或负面影响来评价,在转型时期的中国城市中少数民族社区、城市和城市发展有着复杂的关系,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关注。

参考文献:

[1] 沈 林,和 佳,王云新. 散少数民族统计与分析[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06.

[2] 靳 薇. 少数民族移民与城市其他民族居民的互动及调适――以深圳为例[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07.

[3] 杨文炯. 互动调适与重构――西北城市回族社会及其文化变迁研究[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03.

[4] 沈 林, 张继焦,杜 宇,金春子. 中国城市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1.11.

[5] Poston,?D.L., Jr., Shu,J. The demographic & socioeconomic composition of China’s ethnic minorities[J].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987, 13: 703-722

[6] 吕盛东. 中国城市多民族化与城市民族工作[J].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0,(2).

[7] 保继刚,潘兴连,Geoffrey Wall 主编. 城市旅游的理论与实践[C].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8] 徐红罡,田美蓉. 城市旅游的增长机制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3).

[9] 良警宇. 牛街:一个城市回族社区的变迁[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10] 冯 敏. 成都市藏族经商流动人口对多元文化城市的贡献――对“民族用品一条街”的调查与思考[J]. 研究,2005 (2).

[11] 于 婷. 打造"成都小拉萨"特色街[N]. 成都商报,2007-03-15.

城市社区文化的特点篇4

一、问题的提出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伊始,社会经济改革、城市建设的需要以及城乡生活拉-推力的作用,越来越多地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成为城市建设和生活不可或缺的群体,他们作为一个群体最终转变为市民也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但由于种种原因,三十年过去了,流动人口仍然是城市的一类特殊群体:居住生活在城市但在身份和心理上并不属于城市的外来者。和谐社会、和谐社区构建的提出让我们再一次把视角投向流动人口:尽管在有些城市如北京和上海,由于资源的限制很难在短期内放开户籍制度,但大量外来人口在城市已经生活多年是不争的事实,同时,流动人口因其特殊性一直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他们“半城市化”、边缘化的城市生活带来很多负面的社会影响,流动人口市民化的途径成为学术界探讨的主题。于是一直难以跨越的户籍制度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认为只要解决户籍制度就能完成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户籍制度成为瓶颈。然而中国的现实是: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社会环境资源的最大承载容积限制还做不到完全放开户籍制度。同时,流动人口城市融入并不仅仅是制度系统的融入,更重要地是社会和心理的融入。那么怎样才能让更多地流动人口跨越制度的屏蔽在生活方式和心理上融入城市?有学者指出,关于流动人口向市民的转变不仅仅是以往研究中所专注的关于流动人口城市生活中户籍身份以及附加在其上的各种福利制度变革,更是一种通过强化既有内群体身份或创生新的“共享内群体身份”,以实现其自我及社会认同,是一种“制度建构”的研究范式到“文化场域实践”的研究范式的颠覆性转换。[1](张广利,张瑞华.山东社会科学.2012(5))即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归根结底是流动人口群体从所属农村文化场域到城市文化场域的适应和融入问题,是一种从地域环境、生活方式特点、社会规范以及价值观念体系等方面的继续社会化过程。城市社区作为除工作单位之外的基础生活单元,是城市文化场域的重要承载体之一,是流动人口日常生活中融入社区的行动构建相比于制度变革同样重要的文化场域实践,城市社区可以实现社区居民的多种需求,尤其是满足“社会人”社会背景下“社区人”的安全需求、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一种有利于价值观念整合的“心理社区”,对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具有重要的意义。流动人口进入城市社区,不仅是一种地域位置和生产活动方式的变化,更是一种地域文化向另一种地域文化的进入,这种进入既有当地居民角度对异己文化的认知和接纳,也有流动人口角度对融入地文化的认知、适应直至融入。

二、社区文化视角流动人口融入存在的问题

流动人口城市社会的融入实质上是对城市文化的适应、接纳和融合的过程,是体现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日常生活观念、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社会参与、心理特点等不同文化方面的相互适应。来自农村社区的流动人口和生活在城市的当地居民在长期的不同地域生活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一般而言,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是按经济结构、人口密度、人口聚集规模多少标准进行划分。农村社区是以地缘为纽带、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基本由同质性劳动人口组成的社会结构简单、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域社会。城市社区是以各种非农业生产和其他活动为基本特征,由异质性劳动活动人口组成的,社会关系结构复杂,人口密集的地域社会。两类不同的社区,人们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内容、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特点、心理、意识等,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从古典社会学时期的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德.滕尼斯和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分别从不同角度研究农业社会和城市社会伊始,学者们一直未曾间断对两个不同地域社会文化差异的研究。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不同特征中成长起来的社区成员具有不同的社会文化特点,出现城市社区生活中的文化适应问题,也是流动到城市社区的农村人口难以很快融入城市社会生活的客观因素,比较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语言融入障碍。布迪厄尔将语言能力看作一种文化资本,是“身体化内在资本”的一种形式。作为一种肢体技能,语言,具体指的是言语,特别是语音,成为个人整体建构的一个重要维度,它完整地展示了个人与其社会世界的关系。[2]语言作为人类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工具,其前提是人们之间拥有彼此可以相互理解的表达方式。语言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民族性。流动到城市的农村人口,来自全国各地,语言表达各不相同,人们往往因为语言的差异而难以相互沟通和理解,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活群体,语言成为区分当地人与非本地人非常重要的标准。尤其是地域跨越比较大的流动人口,如南方流动到北方,或者北方流动到南方,语言表达差异较大,出现沟通障碍。曾经调查过268名流动人口,其中调研对象的22%表示,因为语言不通而不愿意与当地人交流,并且希望有语言培训,以期能够在语言沟通方面与当地人无差别。

2.社会关系适应障碍。农村社区的邻里关系是首属群体为主,社区成员之间面对面形成的、具有亲密互动、情感交流全面的人际关系社会群体。“远亲不如近邻……”、“房前屋后,经久相处,友好往来”等镜像是农村社区居民之间的交往状态,农村社区居民之间大多是“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互动频繁,交往全面,生产和生活上的互助活动较多,具有很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体现人际交往的人本主义,尽管这种“熟人社会”交往半径和交往空间较小,但更容易形成我属群体,具有较为强烈的心里归属感;而城市社区由于居住模式、单位社区解体以及流动性的增加,邻里关系正在逐渐淡化甚至消失,邻里之间很少交流和互动,“关起门来,各过各的日子”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常态,城市社区居民之间大多是“陌生人的社会”,人际交往的“业缘性”大于“血缘性和地缘性”,人际交往的内容为事本主义,有限性的交往和目的导向的交往方式。长期文化氛围内形成的人际交往态度,让流动到城市的流动人口很难适应城市社区人们的交往模式,总感到城市人际交往的不适应,只能在有限的内卷化交往空间内获得安慰和温暖。

3.价值判断的融入障碍。一方面,流动人口作为外来的、试图融入主流社会的群体具有主观能动的价值判断。在城市生活较久的流动人口认同自己所生活的城市社区,并希望成为其中的一名成员,这是一种长期生活在城市的内在期望,也是为应对各种生活困难和挑战、保证个体本体性安全所做选择的应对策略和行动,由此而形成影响流动人口行为倾向的内在动力,外在表现为对城市社区生活所进行融入的努力行为。在与社会主体成员之间的互动过程中,构建自身的城市社区居民的身份认同和城市主体的友善以及对流动人口城市生活的接纳,但同时社会生活的现实使其也清楚地意识到自身和当地居民存在一定的客观条件差异,如户籍、住房、语言、交往方式等方面,使其在社区活动参与及认同方面仍有退缩,难以完全融入。另一方面,作为城市社会主流群体的当地居民在生活中对流动人口的社会排斥和不认可。尽管在形式上接纳流动人口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和建设,但并没有从内心承认和构建流动人口的成员身份,与流动人口存在着身份的差距,有着一定的心理距离。调查结果显示两大群体出现身份认同的错位:一方面流动人口自我认同自身生活社区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自身社区成员的身份,但当地居民虽然接纳他们在社区的存在,承认他们的贡献和努力,但不认同于他们的社区成员身份,这是城乡二元结构基于户籍差别基础上多种社会制度以及文化差别共同作用在社区成员身上的持久反映,也是当地居民对自身生活社区本体性安全的要求。

三、社区文化视角下流动人口融入的路径

1.城市社区教育。流动人口城市社区教育是城市社区融入非常重要的途径,也是流动人口继续社会化的有效方法。通过社区教育实现流动人口语言、行为、城市社会规范和城市生活方式的改变,从而缩短流动人口城市社区融入的时间。流动人口从农村社区到城市社区,不仅要面临自然环境改变的适应,如南方到北方或者北方到南方等地域和气候等适应,也要面临从一家一户低密度的开敞平房居住方式变成人口高密度的单元楼房居住方式等居住环境的适应,同时更要面临与以往农村社区生活不同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原有的生活知识在新的社会环境发生改变后需要更新、继续学习或者重新学习,这是一个继续社会化的过程,施化群体不仅仅是流动人口所工作的单位,也包括街道和居委会、城市社区居民、社会组织、以及较早来到城市的流动人口,尤其是当以社区为视角的流动人口城市社区生活过程中,城市当地居民、社区各类组织的施化影响尤为重要。另外,城市社区的环境系统,包括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资源、城市社区卫生环境、城市社区治安环境、城市社区文化环境以及城市的大众传播媒介等,都对流动人口城市社区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但同时,也要通过社区教育当地居民对文化异质性的包容和理解,流动人口自身也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如吃苦耐劳、朴实、为人真诚等,是社区居民该学习的方面,同时,多元文化的存在、优秀文化的互相借鉴本身对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社区教育的形式包括在社区内创办流动人口学校,协调各类资源进行专题讲座;在社区内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邀请流动人口和当地居民共同参与,搭建社区交往平台,增加两大群体的相互了解和互动关系;通过制作流动人口城市社区生活指南的书籍,帮助他们尽快了解城市;通过完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资源,为流动人口城市社区生活参与提供空间等。通过社区教育,提升两大群体彼此正确的认识,增加两大群体的相互理解、相互接纳,对于减少社区矛盾和冲突,促进社区融合具有积极的意义。

2.创设社区文化互动空间。通过对社区各类群体的交往需求以及和谐社区构建的需要进行各种评估,分析社区内可以利用的各种物质和文化资源,回应生活于社区群体的社区融入问题而策划各类社区互动和交往活动,以各种方式动员和邀请社区成员参与,为社区群体搭建增加社会互动的平台。如运用社区开阔场地动员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社区成员举办各类文体活动,建立社会民间组织团体满足各类群体的多种参与和实现福利的需求,或者运用网络资源,创建各种板块,宣传流动人口群体在城市中的贡献,以及通过网络交流促进社区内两个群体之间的交往互动,增加互相了解的机会,促进群体间的融合,建构两大群体共同的社会认同。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基础是居民之间的信任,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至关重要。居民活动组织为社区居民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和相互支持的文化平台,以外界干预的方式建立交往通道,因为参与者之间的交往(直接的或间接的)越多,他们之间的互信就越大,合作也就更容易。[3]通过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各种活动组织,促使社区居民之间横向联合,增加居民之间的人际互动,从而以较低成本为社区居民提供他人可信性的信息,增加彼此间的信任。

3.流动人口对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参与。一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途径邀请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相比较而言,流动人口缺少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信息渠道不畅是流动人口参与文化建设的障碍因素之一,可以通过社区工作中一些专业动员参与的方法,如给流动人口写信、打电话或登门拜访等方式进行宣传、说服和建立关系,也可以通过大众传媒如建立社区网站、展板和广告宣传、招贴海报以及小区广播或者流动宣传车等进行宣传和动员。当然也可以通过召开流动人口代表会议,选择家庭代表的方式改变过去流动人口参与环节薄弱问题。另外,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听取意见和建议,以获取流动人口的对文化建设的需求。二是通过构建互助合作的参与式文化管理模式构建新型的社区文化管理机制。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决策和过程的介入旨在打破原有的只有当地居民是社区建设主体的思路,流动人口同样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共享者,由此建立由当地居民、流动人口、居委会以及辖区内的文化机构共同协商,针对社区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建设、社区文化管理的相关内容以及流动人口的文化需求评估等问题进行讨论,形成由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社区主体参与决策并做出选择的高度介入社区协商和管理形式,因为只有自己最了解自身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和需求,也只有通过沟通和交流才能实现共识;以往“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这一传统的、单一的行政化和单位化的自上而下由政府主导的社区文化建设模式很难适应现代较为复杂的混居社区类型的多元文化需求以及“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构建的新型社区文化建设目标。因此社区文化建设应该从自上而下的“被动参与”向互助式、参与式的现代文化建设模式转变。社区文化建设中可以运用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方法,在现有社区文化制度滞后的情况下,另辟蹊径,通过动员资源协助社区创设各类有多元社区群体参与的社区文化组织和机构。通过公共参与培养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社区主体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实现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利益分享,建立多元化的、互构共建的社区文化建设和管理模式是社区文化建设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张广利,张瑞华.城市外来人口“身份 - 认同”研究的范式转换[J].山东社会科学.2012(5)

[2]朱红.转换.融合——中国技术移民在加拿大[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1:260

[3]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9:204

基金项目:“北京市中青年骨干人才”项目资助2013

作者简介:

城市社区文化的特点篇5

关键词:城市化;民族问题 ;研究成果

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是学术界对城市化问题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已有大量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参考。本文从城市民族问题、城市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问题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化问题三个层面,对近期一些学者的调查、观点、结论等做了简要介绍。

一、城市民族问题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问题,指的是由于城市民族成份日益齐全,城市少数民族常住和流动人口不断增加,从而在城市管理与服务等方面出现的新旧问题。

沈林在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关注的若干民族问题探讨中,将城市化过程中的民族问题概括为九个方面:一是少数民族被边缘化。即由于体制和城市化发展对人才需要的特性,导致少数民族群体在城市竞争中很难生存下去,甚至受到排挤。二是城市化与民族文化关系问题。即城市化同民族文化脱节或结合的问题。三是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生态问题。即城市化进程对民族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四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平等权力的保障和管理问题。五是旧城改造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消失问题。六是如何做好城市社区民族工作问题。七是城市少数民族文化心理需求与城市少数民族社团发展的困惑问题。即建立单一少数民族社团同法律法规的抵触问题。八是城市民族工作中的一个理论问题。即谁来关注重视城市中的多元民族和多元文化问题。九是法律缺失问题。即有些民族问题的处理尚没有可参考的法律依据。⑴吴大华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中,将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分为普通务工型、特色经营型、盲目流动型和迁徙城郊异地开发型四类,并指出某些少数民族人口进入城市后会引起城市管理难度增加问题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等。李筱文对广州民族社团组织在城市中的作用研究中,认为城市民族社团为增进民族之间的融洽关系发挥着参谋作用、桥梁作用、示范作用、纽带作用和带头作用,民族社团的建立及活动的开展问题是促进城市各民族关系和谐的关键。周建新将移居社区向移民社区转化模式分为文化象征模式以瑶族“千家峒”为代表、唐人街模式以侨居国外的华人社区为代表、新凤凰模式以广州新凤凰村为代表和终结模式,对城市外来民族群社区问题进行了分析。杨庭硕从城市功能的定位分析了影响城市民族街区形成的因素问题,认为影响民族街区能否形成的关键是城市规划者是否将其纳入规划中,是否对民族街区的形成给与了支持和帮助。⑵杜发春从新型城市化的生态观出发,突出了城市化进程中对生态环境、公共资源保护问题的重要性。⑶陈运飘讨论了城市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问题,将城市文化及城市少数民族文化概括为宗教、少数民族族群、象征符号意义、亚文化团体及文化、饮食文化等,指出城市少数民族文化对城市社会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⑷

二、少数民族城市化问题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问题主要指的是,少数民族人口进入城市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包括进入城市的原因、对城市的适应性、社会关系网的建立及文化特征的体现等问题。

马建钊、陈晓毅对深圳“民俗村”的实地考察研究中,从少数民族员工在物质层次(吃、穿、住、行等)、制度层次(道德伦理、社会规范、典章制度、法律等)和精神层次(艺术、音乐、文学、戏剧、宗教等)三方面讨论了文化适应性问题,并指出外来少数民族文化适应对推进少数民族的现代化进程、缩小东西部差距和社会和谐均有所裨益。⑸

王琛、周大鸣以深圳为例研究了城市少数民族的社会交往与族际交流,将少数民族迁移模式分为:一是因调动、转业、毕业分配和应聘等形式。二是因招工扶贫而来。三是少数民族个体来深圳务工、经商和作小生意。将少数民族居住模式分为:一是企业招工形成的民族聚居。二是进城经商形成的少数民族聚居点。进而分析了不同模式下的少数民族社会交流网络,并指出在族际交流融合过程中,风俗习惯、民族性格、语言、宗教等方面的文化差异仍是影响民族交往的深层次因素。⑹

刘朝晖、杨正军在厦门市外来穆斯林的城市适应问题研究中认为,厦门市外来穆斯林社会关系网络的建立,首先是从寻求牛、羊肉开始的,这是网络关系建立的内部因素;外来穆斯林同当地人群的文化差异是这些穆斯林相互之间形成联系的外部因素,外来穆斯林主要通过“拉面馆”这一传统职业形式来积极融入城市生活;其次是通过自己的宗教文化来加强“族群边界”,在城市文化的包围中力图保留自身的文化特色,并借此塑造了“内敛性”的社会关系网络。⑺

马强对广州穆斯林群居现象研究中指出,穆斯林哲玛提(伊斯兰教对哲玛提的理解,是相对不稳定的、没有时间确定性的,临时组成的穆斯林人群的称谓)是城市穆斯林宗教社区的重要形式,并将哲玛提分为:一是清真寺(怀圣寺、濠畔寺、先贤古墓、小东京寺和新市回族坟场)。二是家庭型或家庭联合型(主要是外来穆斯林中建立在业缘、地缘和朋友关系基础上家户之间的互动)。三是公司型或公司联合型(中外穆斯林开办的公司之间的相互联系,尤其指在斋月时期同一写字楼或同一楼层公司之间的频繁往来)。四是清真餐厅型(位于大街小巷的清真餐厅,经常会成为来广州找工作或旅游的穆斯林首先接触的穆斯林象征物)。五是学生构建的哲玛提(到广州读书的穆斯林学生)。六是国内外旅行社宣教团(台布里厄-主要指民间传教组织)。七是网络哲玛提(主要指从事阿拉伯语和英语翻译工作的,国内外穆斯林创办的BBS论坛)。认为在都市社会中,一方面看到的是少数民族传统的失落,另一方面却也能感觉到民族文化、信仰的回归。⑻

张莹、马京在昆明回族移民“城中村”迁移者的文化适应和社会调适研究中,认为迁移调试是一个持续的进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决定时期、与过去断绝时期、过渡时期和适应时期。⑼周大鸣、王挺以广州H区为例研究了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治理对策。认为城市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治理并不是单一的政府职能部门单方面的公共行政行为,而是牵涉群体摩擦、文化变迁、族 群认同等多方面内容的复杂过程。其有效实施的关键是治理主体和治理对象之间的良性互动和相互认同。⑽

三、民族地区城市化问题研究

民族地区城市化问题是指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人口分布、生产生活习惯等,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有别于散杂居地区的一些问题。近年,我国西北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人口数量迅速增加,一方面,这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益表现,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高永久、刘庸在西北民族地区社区研究中,认为由于民族因素的影响西北民族地区城市社区丰富多样。并从六个角度进行了分类:一是按民族特色分类(单一民族社区和混合民族社区)。二是按功能特征分类(经济型社区、文化型社区和旅游型社区)。三是按民族文化类别分类(汉族文化社区、回族文化社区、藏族文化社区等)。四是按地域特点分类(中心社区和边缘社区)。五是按宗教信仰分类(无宗教信仰社区和有宗教信仰社区)。六是按社区管理归属分类(单位型社区、寺院型社区、混合型社区和特殊社区)。指出西北民族地区城市社区多元化发展趋势,对民族社区的存在和发展有利有弊。一方面,多元化发展方向有助于民族社区保留民族特色文化和传统;另一方面,民族社区内部在财产、地位等方面产生了很大差异,这种差异有可能导致社区的分异和流动。⑾

梅方权在以西藏昌都地区为例的非工业化与藏区城市化研究中,认为藏区城市化的支撑机制不应过分依赖工业,而是要突出藏区贸易中转站作用(昌都地区位于川藏线和滇藏线上,基本与以前的茶马古道的驿站重合,应进一步发展大区间的贸易流通)、以牧业为本实现牧业现代化,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促进城镇经济增长、发挥特色产业的带动作用(民族手工艺制造业和藏药业等)及鼓励农牧民进城。昌都乃至整个藏区缺乏发展工业的生态条件,完全可以通过发展畜牧业、特色产业和旅游业等来推动城市化进程。 12

张来成在流动人口和甘南州社会转型研究中,认为在推动甘南州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人口及人口流动变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人口流动、迁徙、聚居、城镇化推动着甘南州社会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逐渐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牧村社会向城镇社会的转型。并将甘南流动人口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指令性流动(1949-1978)。二是自主流动(1979-1992)。三是经济诱导流动(1993-2004)。同时指出制约甘南州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有经济社会基础因素、体制限制和思想观念限制。加快甘南州工业化、城镇化向现代化转型的思路为:一是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城市化水平。二是以劳务输出为动力,引导州内人口流动。13

张涛对甘南州牧民定居与效益分析中,指出甘南州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生态环境退化。生态环境退化和牧民贫困的广泛存在,放大了生态不安全、社会不安全之间的循环累积效应,制约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生态安全和社会安全。为此,必须选择一种全新发展模式,消除牧民贫困的同时减轻生态环境压力。而牧民定居正是改变传统牧业生产方式,建立现代化牧区生产与生活模式的根本保证。14

文章对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三个层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及观点作了简要综述,除上述研究成果以外,还有诸多学者均作了深入研究,这一方面的理论探讨不断得到完善,所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备受学术界及管理部门的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沈林. 民族工作缺失与民族工作过度——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关注的若干民族问题[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⑵-⑾、⒁ 周大鸣、马建钊主编.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问题研究[C].民族出版社,2005年11月.

[6]张来成. 流动人口与甘南藏区[J].调查研究,2006年第3期.

城市社区文化的特点篇6

对东莞市市区的绿道环境进行营造,创造有东莞特色的社区绿道。

关键词:社区绿道;规划布局;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安全环境

Abstract:Dongguan City's greenway network construction has been rapid development in Guangdong Province to vigorously develop the opportunity to build a greenway. Community greenways as the end of the greenway system, the completion of the region relies on green, slow channel people's daily life. Dongguan City, the scope of the study, to seek a reasonable way based on the urban status quo environment, the community greenway route selection, layout,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urban cultural perspective,

Dongguan City greenway environment to create, create Dongguan community greenway.

Key words: Community Green Road; planning layou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oci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security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由于人类经济的高速发展,以破坏自然资源与自然景观为代价,换取经济回报。生物生境的丧失和破坏、全球气候变暖使人们逐渐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绿道作为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生物生境的丧失及破碎有一定的缓解与补偿作用,同时借着绿道可倡导人们实行低碳的生活方式。因而,绿道不仅仅是一种景观现象,还是一种生活时尚。

对绿道的认识

绿道(Greenway)是一种线性的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并为居民提供充足的休闲和交往空间。

绿道按照等级和规模,可分为区域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三种。其中社区绿道与区域绿道、城市绿道相连接,是绿道系统的末端,它在建成区内,依托河道以及道路两侧的绿地构建成供市民活动的通道,并且与建成区内的公共交通系统、道路系统畅通连接,为居民提供低碳、便捷、慢行的道路系统,同时它也兼具了绿道所具备的生态功能与社会文化功能。

2、东莞社区绿道的建设

2.1东莞社区绿道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东莞市已高标准建成225公里区域绿道,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2011年,省政府发文(粤府函[2011]52号)要求珠三角各市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开展城市绿道与社区绿道建设,构建一个功能完善、结构合理、便民利民的绿道网络体系。市委市政府也发文(东委办发〔2011〕6号文)明确了东莞城市绿道及社区绿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各镇街、园区积极推进绿道建设,通过打造区域、城市、社区三级绿道衔接紧密、功能合理的绿道网络体系,将东莞绿道网建成具有生态、社会、经济、文化功能的民心工程。

社区绿道连接各居民区、镇街中心区、公共服务设施、社区公园、小游园和街头绿地等,是绿道网的微循环系统,是绿道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市民日常出行通勤的“最后一公里”提供便捷的慢行系统、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优美的绿化环境。社区绿道是否成环成网,是否连通区域绿道和城市绿道,是否无缝接驳公共交通,是否配套完善,将直接影响整个绿道网系统的利用率。因此,社区绿道系统的建设与环境营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东莞社区绿道的规划布局

2.1.1社区绿道的选线

(1)与现状建设条件及绿道技术标准相结合。社区绿道的选线应首先选择现状条件符合绿道建设标准的路段,对这些路段进行升级改造,减少不必要的工程量,但对于现状条件不符合绿道建设标准的路段,为了保证绿道网络的系统性,可适当进行绿道建设。

(2)与镇街选线意向相结合。社区绿道的选线需要进行镇街调研,征求各镇街规划建设部门及使用者的意见,尽量使社区绿道接近或深入各社区、村的公共中心、绿地和公园,尽量避开车行道,形成相对独立的慢性系统并与城市绿道接轨。

(3)与市区特色资源相结合。社区绿道的选线应将各镇街有代表性的文化遗迹、历史建筑和传统街区、田园风光、滨水区域、森林公园连接起来,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休闲绿道、都市风情绿道、生态游览绿道,使人们通过不同的绿道感受不同的风情,彰显文化魅力,提升城市品位。

如东莞的自然资源有:水濂山森林公园、东江及其支流、大王洲岛等。人文资源如迎恩门城楼、岭南美术馆、行政办事中心、世博广场等。

(4)与公共交通系统相结合。社区绿道网要与大型交通枢纽、轨道交通站点、客运站场等实现良好接驳,同时结合轨道站点、公交站点等静态交通设立综合换乘点,形成多元便捷的换乘系统,便于居民及旅游者利用,提高绿道的可进入性。

(5)与“三区”建设相结合。“三区“指的是中央商务核心区、中央商圈、以及中央生态休闲区,是东莞城市城市发展的重心。通过社区绿道网建设,将孤立的城市空间串联为一个整体,使城市资源有效融合。

2.1.2社区绿道的规划布局结构

从自然资源的角度看,东莞市区南高北低,山环水绕,自然特征丰富。南部同沙林场、水濂山脉与市域中部山脉相连,西北部万江水系与东江水系互连互通,东莞山脉、水系两大地貌特征在市区共存。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主城区以莞城作为原点,先后经历了向东、向南、向西三面拓展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东莞大道―东城中路的城市发展轴线以及鸿福路―八一路的山水发展轴线,将四区功能体系有效串联。

结合现状特征,市区绿道网布局应突出“山-水-城”空间结构,强调城市内在肌理,重点营造四片区功能特色,加强整合片区间的联系,具体思路包括:

① 突出山环水抱、绿色嵌入的大环境,串联绿色空间与城市空间;

② 突出十字结构的城市功能联系轴;

③ 针对四片区的功能特点及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绿道景观风貌。

按照以上构思,市区规划形成“两轴、一带、五环”的绿道网结构(图1):

“两轴”:鸿福路―八一路绿道主轴和东莞大道―东城中路绿道主轴

结合城市空间布局,依托鸿福路―八一路、东莞大道―东城中路两条城市空间主骨架形成绿道主轴,是联系各个绿道特色环、展现东莞市区多元化城市魅力的重要空间廊道。

“一带”:水网景观带。市区西北部水网密集,展现出市区独特的都市水岸魅力。

“五环”:莞城――历史文化环:莞城作为东莞的旧城区,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围绕可园、运河、西隅、城楼等元素,形成展现岭南历史文化特色的绿道网。东城――都市生活环:东城作为市区商圈的重点发展区,应结合天虹、世博等现代商贸资源,及现有成熟居住社区,构建都市生活环。南城――现代商务环:南城北部为东莞市新城市中心区,也是规划的中央商务区所在地,重点打造现代商务环,展现以现代商务办公为特色的城市新风貌。万江――活力滨水环:万江拥有极丰富的水岸资源,重点打造活力滨水环,通过绿道串联商业娱乐、体育活动、文化休闲、创意街区等资源点,展现都市水岸魅力。中南部――生态休闲环:市区中南部通过串联旗峰森林公园、同沙水库、水濂山森林公园的绿道网,形成生态休闲环,展现市区优越的绿色自然基底,彰显生态休闲特色。

图1.规划结构分析图 (图片来源: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

3、东莞社区绿道的环境营造

社区绿道在整个绿道系统中与人的关系最为密切,它既是交通空间,也是生活活动空间。因此在社区绿道环境的设计营造中,首先要满足社区绿道作为交通空间的性质特征,同时也要满足人们对生活空间的要求,从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安全保障等角度对社区绿道环境进行营造。

3.1交通环境营造

东莞市市区的社区绿道与现有的车行道相结合,采取分离式、并行式与综合式的分段处理方法。

分离式:在建设条件比较充裕的地段,步行道与自行车道之间可利用绿化、地形高差或护栏等进行分隔。路面较宽的地段,步行道与自行车道绿化分离带宽度在2米以上或高差在1米以上;路面较窄的地段,步行道与自行车道分离带宽度在0―2米或高差在1米以下,通过栏杆、路牙、绿化等进行分隔。人行道的宽度约在1.5米―3.5米,自行车道宽度约在2.5米―3米。

分离式建设方法使步行道与自行车道相对独立,景观性及安全性均较高。

并行式:社区绿道建设路段位于用地有限或原有道路建设情况较好的地段,不宜大规模进行重新拆建时,步行道与自行车道之间可不采用绿化带、高差或护栏进行分隔,两者呈并列式布置,相互之间划线进行标识。人行道宽度约为1.8―4米,自行车道约为3―4米。

综合式:当社区绿道所处的路段原生态环境良好,并且人们使用的频率较低时,为避免对原生态环境进行较大的扰动,步行车道与自行车道使用同一路面,自行车仅供推行。

分离式 并行式 综合式

自行车与机动车所使用的道路应有适当距离,其机动车辆边缘与自行车边缘宜相距1.5米以上,最低不少于1米,以确保自行车道安全。当道路上有建筑、围墙、柱、绿化等障碍物时,保持0.2米以上净距。自行车骑行净空约在2.5米以上,在低于2.5米的路段设置相应标志与缓冲设施。

当社区绿道中的自行车道与人行步道采取分离式与并行式时,自行车道的速率按照路段情况,分为10―40公里/时,以20公里/时以下为宜。平面曲线最小转弯半径根据设计的速率不同,为3―50米。

都市型的绿道自行车道纵坡以3%以下为宜,郊野型、生态型道自行车道以8%以下为宜,超过8%的、遇到桥梁、立体交叉处且受地形或其他特殊限制,设置推行标志。经过桥梁、道路等衔接处,为保证自行车道的通畅性,特别注意接缝,路面平整及坡度、宽度连续性。

3.2生活环境营造

道路的功能除了为市民提供安全、迅速、准确地到达目的地的通道与途径以外,它还承载着市民休息、散步、生活的生活空间功能。

3.2.1生态环境营造

东莞市区城市绿道及社区绿道总长322.81公里,囊括了生态型、郊野型、都市型三种类型的绿道,其中以都市型绿道为主。

生态型:包括东城同沙生态公园、南城水濂山水库段,长约45.09公里,占市区城市绿道及社区绿道总长的14%。此类型绿道是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导功能的绿道。针对当前城市绿化带中植物多样性低、群落配置不够合理、群落与群落之间的向前行差、群落的自然属性和生态属性欠缺等现象,在设计中避免单一的重复,避免大面积使用同一种植物。丰富同种植物的年龄结构,形成异龄复层植物群落,群落之间以及群落内部植物斑块尽量相互镶嵌,形成随机组团式和斑块符合式种植模式,提高生态稳定性和群落的自然属性。[1]注重灌木层和地被层植物的多样性设计,倡导小斑块的组团镶嵌式种植。增加林带中乡土植物的比例,有利于植物群落的稳定;注重浆果植物的应用,吸引鸟类栖息。在植物类型的使用上,以保护原有植物为主,新种植植物包括灌木:勒杜鹃、桃金娘、野牡丹、龙船花等;地被植物:麦冬、霹雳、肾蕨、红绒球、山毛豆等。

郊野型:包括东城农业园、黄旗山-虎英公园、南城元美公园、水濂山郊野公园、东莞运河段,长约40.58公里,占市区城市绿道及社区绿道总长的13%。此类型绿道是基于游憩景观文化主导功能的绿道。通过绿化规划设计,把生态景观与游憩景观有机结合起来,不但可以表现城市优美的自然环境,还可以让市民体验城市的休闲空间,并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这些地带需要加强植物群落的配置,优化群落结构,防止单一性,特别是一些乡土植物可以直观地反映当地的自然和文化特征。东莞市区在郊野型的社区绿道植物配置上,使用了大量当地植物造景,如:在江滨地段的社区绿道,植物配置则采用了小叶紫薇、鸡蛋花等小乔木;木槿、软枝黄禅、大红花、红果仔等灌木;红继木、花叶良姜、龙船花等地被植物。在郊野的田园地段,则借助田园风光,添加本土树种和开花植物,如乔木则有:木麻黄、南洋楹,灌木及多年生草本:马缨丹、银合欢、紫茉莉等,色彩鲜艳的开花植物强化乡土、田园情趣。

都市型:都市型社区绿道主要指城与镇道道路系统相结合的绿道、公园广场以居民住宅区中的绿道,在东莞市区内长约237.14公里,占市区城市绿道及社区绿道总长的73%。此部分的社区绿道与人的生活结合紧密,其自然生态作用较弱,在进行设计时主要从卫生防护或噪音隔声的效果为出发点,兼顾美学价值,丰富绿道的内涵,在营造其生态环境时,结合其现状植物,点缀色叶植物和开花的中低层植物,打破色彩与层析的单一感,多使用红继木、黄金榕、小叶紫薇、桂花、大黄花、杜鹃等。位于公园广场中的社区绿道选用抗性强、能吸收有害气体等植物,对其进行围合,提高隔音、隔尘作用,如夹竹桃、广玉兰、香樟、芒果等。位于居民住宅区中的绿道,适当曾加种植一些开花带香气,对人体有益的植物,如:白兰、桂花、柚子、柿子树、罗汉松、九里香、栀子等。

3.2.1城市文化营造

东莞市区绿道建设结合东莞的地域文化,以及建设国家园林城市的优秀理念及方法,将市区的历史人文、生态景观融入到绿道设计中,使之成为连接人文与生态的纽带。因此,市区的社区绿道网根据不同区域的特色,展现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性格。

莞城

莞城是东莞老城区所在,具有深厚的岭南历史文化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及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独特商业氛围。现有特色资源以历史文化类和商业休闲类人文资源为主,集中分布在罗沙路以西、金牛路以北片区以及东纵路沿线。

莞城绿道建设以莞香新韵为主题,通过绿道串联传统街区、人民公园、东纵商圈,展示独特的莞香文化及商业文化,引领市民体验诗意文化空间。

(2)东城

东城是东莞发展较为成熟的商贸服务区、生态休闲区。主要自然资源为同沙水库、旗峰公园、虎英公园、东城农业园、榴花公园、大王洲岛等;人文资源主要包括黄旗古庙、资福寺、余屋牌坊等历史文化资源。

东城南部以旗峰森林公园-同沙水库为主体的生态休闲环部分,绿道建设以绿色畅想为主题,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展示东城优越的生态基底,彰显活力休闲的特色;北部都市生活环以活力时尚为主题,结合成熟的现代商圈,展现东城现代商贸、时尚都市的特质,构建宜居环境。

(3)南城

南城地处东莞市新城市中心区,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主要特色资源沿行政中心广场、中央商务区、水濂山森林公园呈“L”形分布。人文资源集中于中心广场、中央商务区及各宜居社区;自然资源主要集中于水濂山森林公园。

南城南部以水濂山水库-水濂山郊野公园为主体的生态休闲环部分,与东城旗峰森林公园-同沙水库相结合,绿道建设同样以绿色畅想为主题,展现优美的湖光山色与生态休闲趣味;北部现代商务环部分以东莞之窗为绿道设计主题,通过沿线设置景观小品、景墙、主题雕塑等形式,展现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城市变迁过程,并突出展示现代商贸为特色的城市新风貌。

(4)万江

万江是东莞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江及其支流环绕全区,有极其丰富的水岸资源。主要自然资源为海心洲湿地公园及龙湾湿地公园;主要人文资源分布于规划新行政中心区、金鳌洲广场周边以及坝头社区。

万江绿道建设以水文化为特色主题,以生态田园风光、滨水休闲活动为特色,展现万江区浓郁的水岸生活魅力;同时依托坝头社区创意产业基地,以绿地建设为契机,打造东莞市文化创意产业先行者形象。

结语:绿道的意义在于探索宜居的生活路径,在城市生活中寻求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方式。处在绿道建设初级阶段的东莞,在建设绿道及绿道环境营造方面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社会群体,均有自己理想的生活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还有着广阔的探索前景,我们还需要在绿道的建设上继续研究社会大发展规律,研究自然规律,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规律,建设有东莞独特魅力的绿道,使绿道真正发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桥梁作用,在更深的层次体现绿道的内涵。

参考文献:

城市社区文化的特点篇7

从2005年荣获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到2008年成功蝉联,到2011年再次获得殊荣,宁波成为全省唯一、全国六个“三连冠”城市之一。在全市“三连冠”总结表彰大会上,江东作为唯一的县(市)区代表,作了典型交流发言,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江东工作的高度肯定。在社区建设方面,特色品牌越来越彰显,近年来成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全区社区教育示范区、省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示范区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应该归功于全区上下的不懈奋斗,特别是文明创建、城市管理和社区建设工作一线干部群众卓有成效的工作。多年来的辛勤耕耘,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沉甸甸的奖牌,更重要的是坚定了克难攻坚、创新突破的信心和决心,获得了许多深刻有益的体会和启示。一是思想高度重视,行动全力以赴。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文明创建、城市管理和社区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作为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工程来抓,明确目标、制定计划、完善制度、督查落实,四套班子领导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指导帮助联系点和联系社区,关键时刻冲到一线,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各街道各部门齐抓共管、勇挑重担,在精力上高度集中,在工作上紧密协作,为全面做好这三项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二是强化科学统筹,整体协调推进。始终把城市管理、社区建设作为文明创建最重要的内容来部署和落实,贯穿于文明创建的全过程。把文明创建作为城市管理、社区建设的主要动力来强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全面提升文明创建、城市管理和社区建设水平。三是不断创新争先,勇于走在前列。在文明创建上高点定位、自我加压,确定了在全市走在前列、多作贡献的目标;在社区建设上求特色、求亮点、注重实效、服务群众,涌现了一系列的荣誉和品牌;在城市管理上树标杆、树典型,努力向杭州等先进城市学习,以更高的标准定位引领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四是共建共创共享,充分凝聚合力。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不是图一时的虚名,而是围绕群众需求抓创建,真正使创建过程成为惠民利民的过程。同时,注重发挥广大市民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市民参与创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涌现了许多感人事迹和先进典型。在此,我代表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向今天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文明创建、城市管理和社区建设付出辛勤努力并作出重要贡献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

文明无止境,创建不停步。对过去工作取得的成绩,我们可以总结,但决不能终结;可以自豪,但决不能自满。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文明创建工作还有许多不尽如意之处,还有许多需要提高的地方。一是对照先进城市的水平,短板更明显。在近期市里和区里召开的会议上,都与天津和杭州进行比较。和这些城市比,无论是城市建设品位,还是城市管理水平,无论是洁化序化还是美化亮化,无论是内河景观还是主次干道景观,我们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甚至是全方位的。从市内来看,北仑等县(市)区这些年按照中心城区的标准推进城市建设管理,提升的速度非常之快。可以说,我们面临着标兵更远、追兵更近的逼人形势。二是对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责任更重大。今年1月初召开的全市创建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明确提出要建设更高水平的文明之城,不断夯实文明创建的实力、民生、主体、基层、制度“五大根基”,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标准将越来越高,城市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3月中旬召开的全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动员大会明确提出要“奋战1000天、三年大变样”,部署安排了打通“断头路”、主干道整治、宜居示范小区创建、城中村改造、背街小巷整治“五大专项行动”,督查督办、对账考核的力度非常之大。江东作为核心城区,责任更重、要求更高。三是对照现代化核心城区的定位,任务更艰巨。区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两强两品”战略,全力推动“六大跨越提升”,全面建设现代化核心城区。在城市形象功能、文化软实力、社会和谐程度等方面,对照标准和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都需要我们一项一项去落实,一个一个去突破。而且时间不等人,离市委市政府搬入东部新城满打满算也只有半年时间了,必须在城市管理水平方面再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四是对照市民群众的期待,压力更凸显。当前,市民群众对城市管理和社区建设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而且市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切换很快,去年是“断头路”,前段时间是马路坑洞,现在则是菜市场和专业市场周边环境。近两年收到城市管理和社区建设类的建议和提案达200多件,占总量的一半以上。总之,无论是城市基础设施还是配套设施,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无论是社区服务还是社区管理,无论是老小区还是城中村,都还有许多经不起细查的区域、经不起细挑的环节。站在“三连冠”的新起点,全区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继续保持勇攀新高的创建劲头,永不满足、永不懈怠、永不停步,进一步做好城市管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社区建设工作,以更大气魄推动文明创建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二、把握新要求,提升满意度幸福感

更高文明水准的现代化核心城区,其实质和内涵就是品位都市、品质生活,根本的衡量标准是市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我们一定要从群众最关注的地方抓起,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从最关键的问题突破,做强“硬件”,做优“软件”,努力建设满意度高幸福感强的文明之区。

(一)建设满意度高幸福感强的文明之区,必须紧紧抓住推进区块开发、优化空间布局这个有效途径。区块开发是城市建设的龙头,也是最有战略价值的城市发展空间,更是做靓城市形象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要以构筑“一城一轴双带”空间发展新格局为目标,深入实施“东部引领、中部优化、南北提升”空间发展战略,大手笔大气魄推进城市建设和功能培育,不断展现大气精致、时尚现代、繁荣繁华的都市形象。一要推动东部新城成为宁波城市最亮名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东部新城将进入出形象、出效益的阶段,城市形象、功能和品位必将在短期内得到迅速提升。今年市委市政府对东部新城开发建设提出一个硬目标、硬任务,就是要实现开工项目全覆盖。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任务,始终按照“中国的高度、世界的标准、未来的眼光”这一定位,强化全面服务、全面参与、全面融入,以最强有力的服务保障推进东部新城开发建设。二要推动重点功能区块开发建设。当前,重点区块之间不太平衡,开发建设进度参差不齐,有进度但不够理想,拆迁、项目开工、投资等进展不大,与设定的时间节点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工作力度、破难成效反差较大。要开展检查评估,加强统筹协调,破解要素瓶颈制约,进一步提高组团联系服务的频率和强度,全力促进重点功能区块的开发建设提速。三要推动招商选资建设城市地标。招商选资特别是“一次招商”是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的主要抓手。种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要围绕重点区块抓招商,引进一批高端服务业项目,以高端项目群打造城市建筑新地标,建设城市新亮点。当前,特别要服务跟踪好核心滨水区、惊驾地块、宁丰区块等6个出让地块招商,力争引来一批国际设计大家和战略投资商,为“三江六岸”拓展提升工程实施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建设满意度高幸福感强的文明之区,必须紧紧抓住加强城市管理、提升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水平这个关键之举。我们常说,城市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城市品位是建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要以市行政中心投用为契机,自我加压、全力突破,努力把江东打造成为全市环境最干净、管理最有序、形象最靓丽的城区。一要打造东部新城城市管理样板。近期,我们联合东部新城指挥部多次召开协调会,专题研究新城城市管理工作,还组织到外地进行了参观学习,决心把东部新城管理打造成为示范和样板。要按照全面接管、重点打造的要求和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抓紧成立相关机构,建立相关制度,健全相关考评体系,重点做好“三横三纵”道路街景整治、沿线渣土清运等工作,尽快使整体面貌和道路交通环境有较大改观,力争以最好的姿态和形象迎接“大考”。二要打造全市最清洁城区。市委市政府对城市保洁高度重视,今年安排了7千万元专项资金。区城管局敢挑重担、自我加压,提出了打造最清洁城区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方案。要加大动态保洁力度,严格落实主干道24小时、次干道18小时动态保洁制度。要拓展保洁覆盖面,不留死角、不留盲点,实现城区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全覆盖,营造清洁的城市生活环境。三要严格序化管理。整洁清爽是第一目标,规范有序是更高要求。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影响市容环境和管理秩序的行为,以“八横八纵”道路为重点,努力做到六个“零容忍”,即无摊点乱设、无违法乱建、无道路乱占、无广告乱贴、无工地乱象、无车辆乱停。同时,要加强考核监督,把洁化动态考核的方法引入到序化动态考核中,打造整洁有序的城区环境。四要提升物业管理水平。要继续完善以物业管理模式为主导、准物业管理模式为特色、社区和业主自治管理模式为补充的具有江东特色的小区综合管理体系,在无物业小区实行保安、保洁服务扩面工程,加快推动老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整体提升城区物业管理水平。五要深化联合执法。要充分运用智慧城管系统,强化人机互动、部门互动、市区互动,实现各方力量有机融合,真正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要完善督查考核等机制,尽快向综合执法过渡。

(三)建设满意度高幸福感强的文明之区,必须紧紧抓住强化环境整治、破解城市顽疾这个重点工作。在今年区“三思三创”11个难题破解专项行动中,有5个安排的是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内容。全区各街道各部门一定要认真贯彻全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大会精神,主动担责、主动作为,早日让群众看到城市环境的新变化、大变化。一要在加强块状空间整理上下功夫。加强空间整理,就是在有限的空间里要效益。要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力争年内全部启动剩余城中村改造,确保五年内全面完成改造任务。要迎难而上、勇破难题,加快推进专业市场改造提升,彻底改善周边环境,提升效益形象。要保质保量完成第二轮老小区整治,开展宜居示范小区创建试点,尽快整出城市发展新空间,整出城市环境形象新变化。二要在线状道路街巷整治提升上下功夫。要按照净化门户区、提升主干道、打造精品路的要求,以主次干道街景综合整治和背街小巷改善为重点,实施绿化升级、立面整治、景观改造和灯光亮化,挖掘街区的现代气派、个性特色和文化魅力,系统地对户外广告进行整治,努力营造无视觉污染的空间,全面提升城市“窗口”的品位和形象。三要在疏堵保畅上下功夫。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缓解出行难,首要在于进一步完善城市路网。要加快推进打通“断头路”三年行动计划,确保年内打通福明路等3条“断头路”,明年按时全部打通。主动服务世纪大道等快速路建设,积极推进支小路卡口改造,疏通城市“毛细血管”。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加强停车管理,提高现有停车资源利用率,进一步优化道路交通组织,加快智能交通导控系统建设,不断提高城区交通的可达性和通畅度。要积极做好“四禁”整治工作,努力优化城区交通秩序。

(四)建设满意度高幸福感强的文明之区,必须紧紧抓住扩大群众参与、提升市民素质这个核心工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的素质是打造文明之区的决定性因素,人的文明素质决定了城市的文明高度。要把提高市民素质作为文明创建的核心来抓,以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以市民素质的整体提升推动城区文明达到新的高度。一要提升市民素质。以迎接党的十召开为契机,广泛开展“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和“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全面深化“文明宁波”系列行动,认真抓好“青少年德育讲堂”、“宁波市民道德讲堂”建设,在社区、公共场所、敬老院开辟一批道德实践点,让群众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争做现代文明市民。二要扩大群众参与。要积极开展学雷锋活动,扩大学习宣传覆盖面,深化文明风尚普及、帮老助残、生态环保及新领域的志愿服务,广泛开展慈善一日捐、万人助学等慈善活动内涵,扩大爱心品牌的影响力,充分调动基层群众共同参与创建文明之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夯实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三要促进常态长效。一方面,要建立长效化的社会监督机制,加大市民监管力度,邀请和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专项督查,为城市管理和文明创建“挑刺”。另一方面,要建立长效化的结果反馈机制,通过专题宣传、新闻曝光、成效展示等手段,促进政府、城市管理职能部门与市民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

(五)建设满意度高幸福感强的文明之区,必须紧紧抓住加强社区建设、共享文明成果这个基层根基。打造文明之区,阵地在基层,活力也在基层。要把社区服务和管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为动力,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文明社区。一要发挥党建龙头作用。要以党建统领社区建设,以“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强化党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实施社区党建“扩能提档行动”,建立完善党建联席会议、社区共建理事会等党组织主导的区域性协商议事机构和“老娘舅”、“民生议事厅”等党员骨干主导的群众性区域协商议事组织,实行党组织和党员分类管理,切实提高社区党建整体水平。二要完善自治组织体系。江东的社区民主建设一直是个亮点,自治组织功能发挥充分,网络发言人、圆桌听证会等特色载体不断涌现。要继续围绕保障和落实“三问四权”,把社区民主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保证自治组织的正常功能发挥,不断扩大社会和居民参与。加大对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的培育支持力度,尤其要通过发挥邻里中心的枢纽作用,盘活社会组织资源,吸引发动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切实增强社区的自治功能。三要优化基层社区服务。社区服务是与居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最基层最直接的服务。要在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上,针对居民个性化需求,着力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结构,进一步升级公共服务产品,特别是要提升社工队伍能力素质,探索更加专业的服务手段,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优质的社区服务。四要推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基层是创新创造的源泉。要把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纳入全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框架和总体部署,与“4+10”项目实施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大胆突破,力求特色、多创品牌,努力取得社区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成效。加快推进新型社区建设,建立健全集党建工作、行政管理、社会事务“三位一体”的新型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培育一批优质民生服务项目,设计开发适宜的公益服务项目,开展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

三、力求新作为,强化大合唱大联动

建设满意度高幸福感强的文明之区,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标准要求高,需要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推进。

(一)齐抓共管促统筹推进。文明创建、城市管理和社区建设不同于一般的部门工作,地域性、综合性特别强,不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家务事”,而是属地区域所有单位的“公事”。全区各级各部门要把文明创建、城市管理和社区建设放到突出位置,集中主要精力推进各项工作。各街道要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切实担负起属地责任,加强指挥调度,抓好综合协调。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面上业务指导,制定完善各项制度标准,切实提高标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全区上下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坚决克服“推诿扯皮”现象,把“谁失误、谁负责,谁丢分、谁负责”的责任落到实处,真正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

城市社区文化的特点篇8

关键词:城市规划;和谐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当前,我国已经拥有4l%的城市人口,城市是国家或地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科技发展的中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心和重点地区。 和谐不仅是社会安定团结的标志,城市规划也应该体现和谐性,城市规划与社会民众生活密切联系,应该具有公共性与和谐性的特点。目前,城市规划仍然存在公共性不突出、和谐性不稳定等局面。做到城市规划工作的和谐利于规划目标的实现与升华, 也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尝试。

1. 和谐的内涵及城市规划的和谐内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中外历史上都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城市规划以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为依据,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协调城市空间功能布局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对城市建设进行全面安排的学科。城市规划学与社会的公共生活密不可分割,应该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旋律。目前,和谐是建设城和谐社会是当前政治话语和公共生活的主话语,当然要在城市规划中反映和谐性原则。这些都要求城市规划过程中应当注重人文关怀。城市规划中的目的是人们惬意地生活在城市中,因此城市设计时,除了满足居民的居住功能之外,,还要创造一个温馨的生活环境。这就要求城市设计的时候别注重人文关怀和体现和谐性。城市设计应该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结合结合现代社会的审美意识,大胆打破传统的建筑模式,为现代都市注入生机与活力。

2. 构建和谐城市规划的要素分析

根据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现代城市建设中应注重生态环境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发展。通过生态环境保护理论指导城市规划工作,为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恢复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宜居水平奠定基础,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和谐发展奠定基础。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构筑市民、市容和市区共融的和谐空间,正是构建和谐城市规划的三要素。

2.1市民:营造和谐的参与氛围

市民是城市的核心组成细胞,是城市活的灵魂,是营造和谐城市氛围的决定因素。应该坚持以人为本,让城市规划实践最大限度地体现市民意志,落实公众参与。

植入“以人为本”理念,注重规划的人民性。要发挥城市规划的综合协调作用,兼顾社会群体的广泛利益,努力克服“权力干预规划、开发商左右规划”的现象,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环境保护与建设、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

落实“执政为民”措施,坚持“便民、惠民、利民、爱民”的规划原则,保障公众在城市规划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用法律法规规范公众参与的目标、形式和内容,疏通市民参与的途径。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包括:健全代表市民参与相关利害关系的建设项目规划听证会制度;完善重点地段、重要建筑和重大项目规划公众参与投票表意制度等。

2.2市容:塑造和谐的城市形象

市容是城市的特色、城市的窗口,更是塑造和谐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应该坚持综合调控,让规划实践最大限度地服务市民,美化城市。

第一,把握城市景观。在城市规划中,对关乎民意的城市重点地段、重要建筑和重大项目的建筑景观规划,要控制风格,争取共识;对关乎民心的“德政工程”和“危改工程”规划,以市民“安居”满意、群众方便实惠为最高标准;对关乎民情的历史文化街区、风景名胜和传统建筑景观,要遵循“保护、保留、改善、改造”的原则;对关乎民生的商业街区,则要抓住特色元素,规划有生命力的特色商业街、步行街,使之成为市民“乐业”的热土,城市特色的地标。如荆州球场路商业步行街的荆楚风貌建筑、个性化购物环境,就成为荆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新的靓点,实现了历史与现代的对话,营造了和谐佳境。

第二,丰富城市内涵。城市内涵的“小细节”往往被人忽视,诸如清新的空气、成片的绿地,清澈的水域应是规划追求的目标;具有公益性、观赏性的城市雕塑;人行道板的坚固滤水、盲道铺装的规模连贯、交叉路口的无障碍互通、下水井盖的隐藏设计、户外店招广告的规整规范、行道树下的鲜花绿草、卫生垃圾箱的大口径分类以及管线工程的建设、消除城市的“拉链现象”等。

第三,协调城市色调。要根据城市的自然条件、风土人情和城市的历史建筑风貌、人文景观来确定城市的主色调。只有与历史、建筑、环境、气候和人文背景浑然一体的多元化色彩系统才是城市和谐的形象。

2.3市区:创造和谐的人居环境

市区是城市社区单元的组合,是城市的基础,是创造和谐城市环境的主要载体。应该坚持协调发展,让规划实践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需求。

引导新区建设。在新区的规划中,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依托人文景观、组织便利交通、打造建筑精品的同时,还必须为城市创造充足的创业与就业机会,提供充分的教育与医疗社会保障,建立有效的城市安全与防灾减灾系统,保证丰富多彩的休闲与娱乐活动场所,围绕人类居住的各种需要编制亲民宜居的城市规划。

促进旧城改造。在正确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尊重城市原有遗存,保持城市特色风貌的前提下,或“倚老卖老”,或“修旧如旧”,或“不破不立”,赋予旧城新的内涵。一方面通过规划的控制、调整,再造历史街区的新活力,以危房改造、交通连线和空间拓展为重点,重构宜居的社区;另一方面通过规划的整合、归并,再造旧城的新亮点,丰富城市宜居的大环境。

严格“四线”管制。在城市规划中,要严把城市红线(道路)、蓝线(水体)、绿线(绿地)和紫线(文物及文保单位)“四线”规划管制关,把“四线”管制作为创造和谐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以法制化的管理、人性化的操作、科学化的运用为满足市民的需求服务。重点要关注城市弱势群体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从规划上为其就业谋生留有余地;要明确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以及文保单位的保护范围,划定保护的“高压线”和“高危区”,禁止一切与保护无关的建设和破坏性活动,保护城市历史的精华,留住城市特色的根。

城市规划既是政府关于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发展建设目标和意志的体现,又是综合各方面的利益和需要,合理布局,创造城市人民和谐的生活空间和宜人环境,为人民谋福利的事业。它肩负着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城市化进程和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历史使命。因此,加强城市规划工作,以和谐理念指导城市规划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翼 吕斌. 和谐社会与城市规划公共性的回归[J]. 城市问题,2008 (4) :5-9.

城市社区文化的特点篇9

一、六十年城市化的反思

1.六十年城市化的进程

我国城市化从大的方面说可以分为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和改革开放后三十年。前三十年总的说,是城市化停滞不前、举步维艰的时期。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城市数量变化不大,城市人口增加缓慢,而且徘徊反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市经济发展迟缓;与之相反,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城市数量猛增,城市人口急剧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城市经济猛烈增加,居民生活明显提高……。2008年全国城市化水平达到45%以上,城市人口超过6亿,城市的经济总量超过全国的80%。城市经济成为国家的经济支柱。

如果作更细致和深入的分析,在这两个三十年中可以进一步去划分不同的时期。在前三十年中,1957年前与1957年后的情况就不一样,1957年前还属正常的发展,而1958年的带来了城市的冒进,继而又出现了反复和倒退。后三十年也一样,如从1996年至2005年的10年间中国城市化最快的年代。见下表:

2.六十年城市化的反思

六十年我国城市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如果仔细分析我国城市化的整个进程,科学评价城市化的巨大成就,不难发现其中许多问题值得我们严肃的思考,或进行认真的反思。这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突出。

(1)城乡不能和谐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没能有效带动农村一起发展,在一些地区农村二元化更加凸现,甚至使城乡二元结构转化或演变为城市内部二元结构。城乡居民致富机会、就业机会和获得国家资源的机会不平等,致使城乡之间贫富鸿沟拉大。据专家分析估计,目前城乡整体基尼系数高达0.46。中国的城乡分离和差异扩大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全局发展和实现社会和谐的核心问题。在城市化过程中,特别是国家向农民征地过程中,群发性事件频发。

(2)城市内部以及城市之间的贫富差别扩大。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中收入最高的10%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614元,是收入最低10%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2倍,而2007年是8.7倍。从增长速度看,收入最高10%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18.6%,而收入最低10%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12.9%,比前者低5.7个百分点。城市的贫民区和绝对贫困人口随处可见,由此而引起一系列的矛盾,同样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3)大中小城市发展不和谐。大城市过大,而且越来越大,从而滋生某些“大城市病”,造成土地供应紧张,房价飞涨,超过居民承受能力。同时某些中小城市得不到发展,发展缓慢变化不大,特别是一些资源型城市,面临由于资源枯竭而带来的城市萎缩,居民生活艰难的局面。

(4)城市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不匹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城市是绝对正确,但必须进行相应的文化建设。因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生命线,城市同时是文化中心。可是我们有的城市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城市文化,文化历史名城市变成“有名无实”,出现城市建设和运行中缺乏文化内涵或扭曲中华文化的许多问题。

(5)资源、经济、人口、环境不协调。城市经济发展了,人口增加了,建筑多了,但是,资源越来越紧,突出的是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同时,环境差了,甚至恶化了。环境问题,包括大气、水源、水质、卫生、垃圾等层出不穷,影响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

传统的城市化只注重追求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不顾及城乡一体化和城乡共同富裕的根本,无法妥善解决一系列社会文化问题,可能激化社会矛盾,甚至引起社会动荡。

3.城市化面临新的挑战

城市化所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包括来自自然方面的,如水、土地、气候、环境……,来自经济社会方面的,如人口增长、就业压力、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贫富差别、国际环境等。

所以,中国的城市化必须面对矛盾、问题和挑战,适时的改革和转变,走一条与三十年不完全相同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和模式。

二、新型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1.新型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的新阶段

传统城市化是工业革命后,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一直沿用的城市化基本模式。它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是空间聚集经济、比较成本理论、效率第一理论,以及工业主导理论和城市支配理论,其产业基础是工业,特别是传统工业的发展。所以,城市化的出发点是城市、立足点是城市,其目的仍然是城市。农业、农村和农民被置于次要的、依附的、服从的、被动的地位。有理论宣扬,城市化就是把人口往大城市集中,集中得越多其城市化水平就越高,集中得越快城市化速度就越快。许多西方经济发达、人口总量并不很多的国家,在工业化的初期或城市化的初期确实如此,并由此实现了城市化。但是,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交通能源和通讯网络的发展,以及随后知识经济的出现,城市化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所谓的逆城市化或城市郊区化。实质上已经对传统的城市化发起了挑战。我国的国情以及城市化所处的时代,与这些国家不完全相同。所以,我们不能用传统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实践,走传统的城市化道路,去实现传统的城市化。我们必须提出适合我国国情,针对现在所处的时代特点,提出创新的城市化理论,实现新型的城市化。

什么是新型城市化?新型城市化的产业基础是什么,它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但我们认为,新型城市化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为产业基础,以现代交通通讯网络为物质技术手段,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合理的结构和空间体系、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功能,并以城乡和谐发展为目的,城市带领农村发展,从而形成国民经济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其核心是城乡和谐发展、共同富裕、可持续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特别是在社会主义中国城市化具有多重目的。与其说,城市化是为了城市的发展,不如说是为了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如果说,城市化的结果不能促使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甚至损害了农民的利益,那么其城市化的目的和后果都是值得考虑的。在城市化的多目的性和多重功能中,人口向城市集中,扩大城市人口规模,只是其中的一个目的,决不是城市化的全部。

2.新型城市化是城市化的历史性转折

新型城市化是城市化长河中的一个历史进程,或历史转折。它包括:城市从单纯集中向均衡布局的转折;从以农支工向以工支农的转折;以农村哺育城市发展向以城市反哺农村发展转变;以城乡对立向城乡一体化转折;从城乡产业的绝对切割到产业的相互关联转折。如,观光农业,农村旅游业,农业的现代化模式等。所以,新型城市化不是对三十年传统城市化的绝对否定和扬弃,也不完全是对三十年传统城市化的替代,而是根据国家经济社会的变化而形成的新的城市化形态,是城市化实践过程中的创新。在实践中,新型城市化与传统城市化在不同的地区还会同时发挥作用,或交互发挥作用。

新型城市化的创新和运用是在国际、国内环境发生变化的大背景下出现的。在国际上,整体经济格局的变化,人口和经济国际流动性加剧,全球经济一体化形成,经济和金融融合性的加强,城市新形态和新形式的出现,城市结构和空间形态的创新,成为新型城市化的世界经济社会背景。同时,从国内来说,2008年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许多城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45%以上,城市现代化建设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使我国城市化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国家的工业化已经达到中后期的水平,新型工业化已经在全国发挥重要的作用。交通和信息事业突飞猛进,信息化、数字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已见端倪,因此,整个国民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新型工业化时期,为新型城市化造就了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背景。

3.新型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当今,虽然城市和地区的发展水平或发展阶段不同,但是其目标是一致的。实现发展目标过程中,城市化和工业化是两个主要的动力机制,是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的有效途径。需要确定正确和科学的发展战略。实践已经告诉我们,传统城市化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在新的时期必须克服发展中产生的矛盾,纠正城市化过程中的各种偏向,坚持正确和科学的城市化道路,这就是新型的城市化道路,以适应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新型城市化是全面的、综合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和战略,决不单纯是城市人口机械的扩大,农村人口表面的减少。而农村人口减少并不能像某些拉美国家那样迫使农村人口破产,被迫流入城市,成为城市的“贫民”。也不能像某些人所说的,把农村人口赶往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我们的城市化,其本质是提升农民的经济地位,改善他们的生活状态,改变农民的身份,使农民享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经济权利和生活条件,获得同样的发展自己的机会。简言之,通过城市化让农民过上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小康生活。所以,新型城市化与传统城市之间的区别也在于,新型城市过程中居民居住空间的转移并不是第一位的,而经济生活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是第一位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社会并不是缩小农村,甚或消灭农村,而是实现农村城市化,建设新型农村,是城市先进的生产方式、经济关系、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广泛地深透到农村的过程。

三、因地制宜推进新型城市化

基于国际的经济政治背景和共和国六十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的成就,我国的经济从整体上已经踏上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是又一“甲子”开始的时期。它是实现现代化非常重要的时期,也可以说是关键时期,因此需要设计和提出新的战略和规划。现在正处于准备、提出、编制从2011年开始实施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重要时刻,以期更好地实现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目标和任务。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相一致,我国的城市化和城市发展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此时提出新型城市化是正逢其时,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和影响。

1.承认地区的差异,尊重人们的创新

城市化始终受地理区位、自然禀赋、历史发展、人文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城市化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不可能要求城市化率一致。特别是经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城市化发展,城市化无论从城市化率,还是城市化质量已经在地区间出现明显差别。有的地区城市化率已经超过60%,而有的地区城市化率仍停留在不到30%,仅20%多一点。这意味着新时期城市化的起点已经不同。起点不同,基础不同,其预期目标、方向、步骤、任务等都会因此而改变,所以要坚持实事求是,不能要求一致。

在城市化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的同时,城市化的道路、方式、模式、形态等同样存在差别和不同,其中不乏当地人民的创新,建立适合当时地理环境、人文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在促进城市化的统一目标下,各地的创新应该得到尊重、发扬和推广。城市化的模式可以多种多样的,多元化的。如,江苏省华西村的城市化模式是适合当地和当时的独特模式,是城市化的创新,必须承认和尊重这个现实。

新型城市化本身就包含城市化的创新。

2.因地制宜选择城市化模式

城市化是发展经济社会的有效途径,必须与国情与地区的情况结合起来,国情的时空概念与城市的时空结构结合起来,要对国情的分析深化、细化和具体化。充分考虑城市化的产业结构基础、时代背景和地区特点。有的专家提出,目前国内城市化可分为以下类型:

沿海型城市化: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以沿海经济圈牵引整体经济,特别是加强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地区(北京、天津和唐山)几个大城市圈在金融、物流和商业领域内的高水平经济机能。主要是提高经济功能,发挥全国的经济中心作用,在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抗衡中发挥作用。

中部型城市化:中部的地区的大城市在发挥沿海地区大城市补充机能的同时,将自身建设成为本地区的发展基地。

内陆型城市化:在内陆地区发展大城市,借助城市化进程拉动城市周边农村地区的经济,包括在公共服务领域缩小城市与农村的差距。

我们认为,这种分类不一定准确,但是其思路是值得考虑的,无论从一个大区域和省(区)还是从更小的行政单位考虑,选择城市化模式都必须因地制宜。也就是说,什么样的地区就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城市化模式,关键在于创新。

3.突出“中”字,促进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东部地区借助在处沿海港口的优势,通过对外开放,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促进了经济社会的飞跃发展,也带动了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特别是东部地区大城市的发展,居民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因此,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形成了东中西部十分悬殊的差异。这已经是历史。对今后10―15年的发展,我们认为,要突出一个“中”字。所谓突出“中”字,就是在企业的发展上,要支持和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使之与大企业相协调;在城市体系结构上,要积极培植和支持中小城市的发展。一方面减轻对大城市的人口和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壮大对城镇和广大农村的支持实力和基础;在地区发展上要重点支持中部地区的发展,发挥其承东启西的作用;在城市财富的配置上,要积极培植和扩大中产阶层,使中产阶层成为城市的主流阶层。突出“中”字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城市社区文化的特点篇10

关键词:图书馆;城市社区;文化构建

对于社区公共图书馆而言,如果将图书馆管理好,这不仅有利于城市社区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还有利于城市人文的可持续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社区图书馆的功能,

社区图书馆,首先是为一个城市固定辖区内,为所有居民提供公益服务的无偿文献信息集散场所。

它的主要功能在于培育社区文化的传播与开展社区的文化建设,强调社会的主流文化与城市当前的热点事宜。这就必然导致了社区图书馆作为城市文化传播方向性与区域性相互综合的场所,所具有四个基本导向特征:

1、地域导向特征,以地理位置为引导的划分,将城市的不同角落进行全方面的覆盖于转播;

2、人口导向特征,以人为单位,在城市中进行人的宣传与推广;

3、结构导向特征,社区是有基层的组织架构组成的,这拉近了社区图书馆与其社区内部成员的距离;

4、心理导向特征,以社区整体的导向,用心理宣传的方式,建立城市文化的归属感与凝聚力。

二、社区图书馆管理与城市社区建设的关联。

1、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是在社区当中,作为社区的一部分,各个地方的图书馆管理者,可以找到与城市社区相结合的地方,走合作之路,借社区的平台,让图书馆更好的融入到社区的建设中来;

2、城市社区图书馆建设的模式。社区的建设,现在更多的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社区平台,尤其是以融租、借、售为一体的小型社区图书馆,更可为城市社区创造一个安全、学习气氛高的环境。良好的社区图书馆管理,可以促进整个城市社区的发展,更可以提高社区管理的人文效应。

三、图书馆管理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城市社区的文化建设必须遵循一条原则,那就是稳打稳扎,讲究一定的方法,才能有成效。特别是在那城市社区高速建设的表面上看,城市社区的发展确实变的跟快了。

社区图书馆管理是一项细致的、持久的工程,只有把周边的因素都互动起来,参照社会的区域,从便于图书馆的推广的实际工作点出发。

我们能看到,在相应的区域内,具有一个社区图书馆的,是人们可以感觉到的更多更好的城市共性,凝聚社区作为城市基层转化的最基本单位,图书馆对于城市的稳定和社区的发展有更多的存在价值。

四、社区图书馆作为城市社区的文化中心,是一个总价值的体现。

包括整个社区对知识的传播与创办,社区文化也因此而得到加强,这就好比是社区一方面,将文化与社区“图书馆”等同,另一方面图书馆又在社区的管理体系当中,这种相互的体系,我们称之为文化的延续又或者是纽带。

城市的社区文化是在一定的空间产生的,文化靠着社区的“土壤”传播,而图书馆则是这种传播方式的一份子。这也可以从中看到图书馆对于社区文化建设的相关影响与重要性。

五、在城市社区的转化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文化迁移的过程。

文化有它的历史与扩张行,而社区图书馆本身则具有文化的传承性,这就决定了它们的发展,一定是交叉的发展,好的社区必然要配备有丰富藏书和服务功能的社区图书馆,反之,高水平的社区图书馆,必然配套有高水平的社区。

这就是我们现在要看到的中国的现状与国情,而这也导致了,我们城市化不完整所带来的文化的差异性。

没有社区图书馆的城市社区,相应的人的基本素质都比有高水平图书馆的社区要低很多,这也是我们城市化所出现的问题,因此,有必要配套好社区图书馆。

在此,我们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

(1)建立完善的社区文化场所,包括图书馆,并且,加大图书的引进力度,在滋养市民灵魂的同时,也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2)宣传城市社区的管理理念,有效结合图书馆的功能,再加以推广。

(3)以市场为引导,加强图书馆的竞争力度,发展与社区对接的服务,吸引社区的图书消费,提高社区的文化建设水平,这已经成为强化城市社区建设的有效手段。

六、社区图书馆对于社区的影响。

在中国城市社区的考核里,精神文明建设是很重要的一项,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在宏观的层面探讨――文化的重要性。

今天,我们依然要探讨城市基层里,对于图书馆的认识,首先图书馆是个动力,文化的动力,其次,社区图书馆是方向,是宣传理念的方向,因此,我们要牢牢协调好社区与图书馆的文化传承关系,做到常维系,常学习,常共进。

七、加强社区图书馆管理的意义。

研究中国社区图书馆的人都知道,一个区域的文化气息与文化底蕴,不是可以设置的,但是一个图书馆的建设,放在不动的城市社区中,却可以看到不同的效果。这就是现在社区图书馆成立的意义――成为社区学习的源泉。

在以往,图书馆是独立的,但是社区图书馆,就是为社区服务的场所,因此它属于公用设施,政府必须大力支持,而图书馆也需要加强自身的管理,以期城市社区的文化建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从而加强社区图书馆与城市社区的紧密联系。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文化显得极为重要,社区文化也是如此,在城市发展的量变中,质的变化,就表现在了社区图书馆这一类的公共设施,是否在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图书馆担当着重要的传承文化、传播精神文明的角色。其在社区的建设、文化的统筹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我们必须不断的协调社区图书馆对于城市社区的各个方面的支持,才能够最后看到城市文明的不断提升,看到图书馆事业更加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