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金融体系十篇

时间:2023-11-15 17:46:41

直接金融体系

直接金融体系篇1

关键词:直接金融;间接金融;信用;信息不对称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2-0101-03

引言

金融市场是资金资源配置场所,在实现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储蓄―投资转化作用。在其发挥经济功能的同时,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也根据其在市场中发挥的不同作用获取着收益,进而促使着金融市场的壮大。以银行为主的间接金融和以证券为主的直接金融,因为其自身特点、市场环境和竞争力在市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中国在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方面发展一直不平衡,长期以来银行为主的间接金融在中国一直为主导,直接金融发展一直缓慢。在经历了几十年银行为主导经济发展之后,现在国家经济增长乏力、经济结构失衡、创新不足等,这时候在金融领域有必要大力鼓励直接金融发展,来改善这种缺陷。

一、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定义

定义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的区别主要看其融资过程中是否经过金融中介进行。

直接金融是资金供给者和资金需求者无需经过金融中介的参与分别作为最后供给者和最后需求者,或者由资金供给者直接购入资金需求者的有价证券而实现资金融通的金融行为。其主要包括民间融资、商业票据、债券和股票。这里资金供需双方的关系有债权债务关系也有所有权关系,比如债券的债权债务关系和股票的所有权关系。

间接金融是资金供需双方并不是直接进行,而需要经过金融中介进行。首先金融中介机通过发行各式资金凭证给资金供给者,获得资金,再以贷款或投资的形式购入货币资金需求者的债务凭证,以此融通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之间的资金凭证。其主要包括银行券、存款单、银行票据和保险单等。这里一个完整的间接金融包括两种关系,中介结构与资金供给者关系和中介机构与资金需求者关系。中国以银行存贷款为主。

二、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的关系

(一)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的联系

作为社会资金分配的两种手段,它们都实现了储蓄和投资的转化。人们可以选择任何一种方式作为自己资金配置方式,而两者在资金配置上既有补充也有竞争。直接金融由于其灵活简便性在经济生活中最早出现,但主要是一些简单的民间融资和商业融资,适合于小农经济发展。随着大工业经济发展,直接金融在规模上不能满足需要,间接金融却能满足这种需要,补充了直接金融的不足。而且间接金融在操作上比较规范,同时以银行信用担保,保持了金融稳定。但经济进一步发展,资金的需求更加巨大也更具有多样性,间接金融对信用的高要求,并不是每个资金需求者都符合的。这时的直接金融在技术进步下,其在产品多样性上、空间上和规范性上都取得了巨大进步,不仅可以配合间接金融满足多样性的需求,还能单独满足多样性需求。

(二)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的区别

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在共同发挥资金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发挥着作用,两者也进行着激烈竞争,竞争谁能成为金融市场资金供需的主导,现在国际上形成了美英的直接金融主导型和德日间接金融主导型两种模式。我们分析两种金融的区别。

1.信用与信息。金融市场也是信用市场,信用在保证资金供需达成起到核心作用,投资者之所敢将自己资金提供给融资者,除了能获取收益之外,更看重融资主体的信用,只有融资者守信用才能保证投资者收回本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在进行的时候,信用主体是不同的。直接金融的信用主体就是资金需求者自身,间接金融的信用主体包括两个面,中介机构是资金供给者的信用主体,资金需求者是中介机构的信用主体,这样相当于中介借自身的信用给资金需求者。而信用的高低多取决于多种要素包括品德、经营能力、资本、资产抵押、经济环境。信用来源于需求者自身,但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信息也很重要,两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会使两者很难建立起信用关系。直接融资由于其自身的分散性,如果在小区域内信息不对称比较低,但在一个大区域大市场时信息不对称就会扩大,需求者比供给者更具有信息优势,这会阻碍信用关系的建立。但银行等金融中介凭借自身的优势可以打破这种信息不对称,保证供需的顺利进行。所以更多情况下银行等间接金融在市场中占主导。但随着信用体系的建设、透明度的提高、大区域市场的建立、技术的进步等,直接金融的信息的不对称会逐渐降低,进而促进直接金融发展。

2.效率与流动性。这里效率指融资者获得资金的速度,因为融资讲究时效性。直接金融,对于民间借贷或商业借贷等小范围的融资,由于双方直接协商,简易方便,效率比较高。但在证券融资,其发行过程经历决策、信用评级、提交审批、承销,待最后获得资金要较长时间,一般6个月内。间接融资,例如贷款,对象是银行,无需其他的参与,所以比较快捷,一般就一二个月,甚至短至十几天。就效率方面,间接金融效率较高。就融资工具流动性方面,流动性能保证投资者的随时变现,流动性的高低也直接影响融资工具的发行即供需的达成。流动性在二级市场进行,对直接金融,对民间融资工具和商业票据,由于其缺乏二级市场流动性较差;而对于股票和债券等直接工具由于其发达的二级市场,流动性较好。对银行的存贷款工具,活期存款流动性高,定期流动性低,而贷款流动性都较差。

3.风险与偏好。金融工具的风险和投资者偏好,直接影响着金融工具的吸引力。风险主要来源于信用主体和市场波动。从主体来看,间接金融信用主体为银行,银行自身规模较大、信用较好,同时银行的固定收益率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小,所以银行风险较小,易吸引人。直接金融其风险取决于两个方面,信用主体和市场波动。信用主题的不同使风险也有很大差异,国家信用高、企业信用相对低,总的直接金融的信用主体风险高于间接金融。

偏好上,有风险厌恶型和风险喜好型,风险厌恶倾向于安全,所以他们更喜欢风险较低的间接金融和直接金融里的政府债券;风险喜好型更倾向于收益,高风险高收益,所以他们更喜欢直接金融里的股票、企业债。

4.成本与收益。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其成本差异主要来自其发行的复杂性。间接融资资金供求双方的交易达成仅有中介结构银行的参与,银行在业务操作、信息搜集及监督方面具有优势,同时整个业务流程简单快捷,所以成长本较低,主要是银行的服务费等。直接融资需要众多服务机构的参与,包括信用评级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税务所、审计事务所、投资银行和承销商等,这些都需要花费费用,一般的股权融资中国大盘股发行费用大概是募集资金的0.7%~1%,小盘股大概是14%,所以成本很好。

据收益与风险相匹配的原理,直接金融以银行中介信用担保,所以风险相对较低,所以利率也较低。直接金融其风险取决于两个方面,信用主体和市场波动。信用主题的不同使风险也有很大差异,国家信用高、企业信用相对低,总的直接金融的信用主体风险高于间接金融。间接金融的另一个方面是收益受市场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有利也可能不利。总体方面直接金融收益要求比间接金融要求高。

三、中国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现状

中国金融市场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银行间接金融体系和以股票和债券市场为主导的直接金融体系。但就融资来源上,中国融资仍以贷款为主。以社会融资规模数据举例,数据来源于人民银行网站,这里融资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

四、失衡原因原因分析

中国金融市场失衡的主要有以下原因

1.直接信用体系建设跟不上。直接金融决定于信用,而信用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中国过去很长时间以来实施的是计划经济,根本就没有商品经济的土壤,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才开始商品经济,以及现在的市场经济。但改革初期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经济增长,而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靠投资和劳动。要实现投资,我们只有选择以银行为主打间接金融,因为间接金融的信用容易建设,而直接金融的信用体系难建设。间接信用可以先以国家信用作为担保,所有的金融交易风险都有国家的兜底,这样很容易就吸引社会储蓄,所以开始都是国有商业银行,到目前仍是国家银行为主,名义上的中国银行是银行信用,实际上是认识国家信用。直接金融信用体系需要很多年的建设才能形成,像欧洲美国直接金融之所以发达,是因为它们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已经发展了上百年,直接信用也就是在这期间慢慢形成的。所以发展直接金融关键在信用体系建设。

2.信息不对称。直接信用体系的建设关键在信息体系建设,直接信用天生有其信息不对称性。由于直接金融是资金供需双方的直接交易,了解对方信用很重要。另外直接交易的分散性、广域性,使得资金需求者天生有比供给者信息的优势。要想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必须打破。中国金融市场体系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各种欺诈、造假不断,使投资者损失惨重,严重削弱了投资者的积极性。使得民众更倾向投资与安全的间接金融。

3.文化教育上。东方人相对于西方人风险偏好偏低,这可能源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人倾向于自由、个人主义,东方人倾向于保守。我们的教育严重偏向功利主义,更多的教人是什么、怎么做,而不是教人敢不敢去做。这种教育的结果是人们变得保守不敢冒风险。投资上的表现为厌恶风险。

五、扩大直接融资建议

1.加强市场体系规范建设。中国市场体系基本建立起来了,有了直接信用的基础。要使直接金融市场扩大,关键是市场的规范,只有规范了才可以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摩擦。首先是发行市场体系规范建设包括信用评估体系建设,法律、会计、审计体系建设、承销发行体系建设和定价体系建设。其次是流动市场体系建设,要建立全国性的流通市场,完善流通机制,规范交易机制等。

2.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信用体系建设关键是信用评估体系建设,包括评级公司、评估方法、评估指标体系等。信用建设另一个是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给社会以警戒。

3.加强市场透明度建设。市场透明度建设一个靠技术二个靠法规,技术升级改进有利于扩大信息的传播范围,另一个是降低人们的信息搜寻成本。法规建设,使融资者的信息披露必须法规上强制,对信息造假欺诈要严厉打击。

4.加强投资者教育。主要是加强投资者风险自担教育,长期以来中国投资者形成的观念是投资盈利可以亏损不可以,当一有亏损投资很容易群情激愤,造成动乱。所以投资者风险教育很重要,必须使投资风险自担原则深入人心,如果这个完不成我们的直接金融很难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鸿儒,李志玲.中国融资体制的变革及股票市场的地位――重新评价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关系[J].金融研究,1999,(8).

[2] 易纲,宋旺.中国金融资产结构演进:1991―2007[J].中国投资,2008,(11).

[3] 王德会.构建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并存的“储蓄――投资”机制[J].金融研究,1998,(9).

[4] 周力,李金霞.中国融资体制的改革与融资方式的选择[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1,(1).

直接金融体系篇2

一、英美融资模式

综观英美融资模式演进与发展,其形成与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背景有着深层次的渊源。英国在18世纪成功进行了工业革命,为资本的原始积累提供了充分条件,企业自有资金拥有率很高。美国的工业也比较发达,19世纪后半叶,证券市场已经在从事政府证券交易和公共事业股票市场的基础上形成,并且后来居上超过英国而居世界首位,这两国的特点是企业的竞争力与盈利能力均很强。因此,政府支持资本市场的发展,相对限制银行业。

美国的法律规定,银行只能经营短期贷款,不允许经营7年以上的长期贷款,基于此,美国公司的长期资本无法通过银行间接融资,而只能在证券市场上直接融资。直到1999年11月美国才将银行业与证券业分离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废除。

概括地说,英美是典型的“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国家,企业行为高度市场化、证券市场充分发展为直接融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英美企业主要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和股票方式从资本市场中筹集长期资本,证券融资成为企业外源融资的主导方式。

资本市场是英美融资模式的基础。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英美两国都形成了发达的、发育成熟的资本市场。两国的资本市场上市公司众多,交易规模巨大,交易种类繁多,交易工具齐全。考察美国的资本市场,可以看到美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股票市场,这里是企业获得资金来源的主要场所。

在企业融资模式中银行处于非主导地位,银行与企业属于松散型的信用结构,银行竞争力强。以英国为例,银行业专业化分工严格。对于企业来说,英美两国的商业银行更多地是其中短期资金的重要供给者,而其大规模的长期资金则主要来源于证券市场,商业银行在企业融资中处于非主导的地位。企业对证券市场的依赖性与银行相比要高很多。

二、德日融资模式

资本市场的相对不发达而银行服务网络发达是德日采取银行主导融资模式的主要原因。由于银行的发达和银行服务的快捷周到,通过银行贷款融资,资金成本较低,而资本市场不发达则使得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的成本较高。

以日本的融资模式为例,商业银行作为融资模式的核心,企业外源融资主要依靠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来实现,银行与融资企业之间存在着相互持股、借贷、人员交流等方面的密切联系。明治维新奠定了日本金融体制的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颁布了《军需公司法》,政府指定了专门为军需企业服务的一些金融机构,即主办银行。主办银行制度逐渐成为日本银行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它负责融资企业的存贷款、红利分配、认购公司债等业务,掌握该企业的金融交易、资金流动,甚至有权干涉企业的人事安排。

20世纪70年代,日本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改变了从前对间接融资的依赖性,通过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减少债务,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筹集企业发展所需资金。另外政府促进经济增长,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发行了大量国债。到20世纪90年代末,国债余额占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130%以上,促进了有价证券市场的发展。这样日本的金融体制也从单纯依靠主办银行制开始向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共同发展的方向过渡。

随着企业筹集资金方式的改变,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开始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化。二战后,日本明确规定了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禁止各类金融机构业务混营;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时期,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和金融机构及企业资金供求也都发生了变化,为适应这一新形势,政府开始同意金融机构打破各种业务范围的界限,允许一个机构既可以经营银行业务,又可以经营证券业务、保险业务和信托业务。

在发达国家中,日本证券市场是发展历史最短、潜力极大的资本市场,也是管制最多、国内市场保护最强和国际化步伐较晚的市场。因此,日本的主银行在金融体系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资本市场的作用只是在近年来开始显现。

长期以来,日本企业外部融资总量中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占80%以上,股票、公司债券等直接融资仅占10%稍多。德国也是类似的情况,银行贷款占外部融资70―80%,证券融资只占20%左右。

三、对英美模式与德日模式的评价

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形成与演进不仅与政治、经济背景相关,也与其历史、文化、法律密切相关。

英美市场主导型的融资模式的发展,有赖于发达的信用制度和完善的生产要素市场。发达的信用制度表现在多元化的金融机构、健全的商业银行体系,发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灵活的利率市场形成机制,发达的货币市场。它具有明显的优势:英美模式通过资本市场和商业银行对企业进行双重约束的机制,强化了企业的竞争意识,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资本市场使得融资活动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在多元化的融资体系中,企业的融资选择与银行的信贷活动均具有较大的自主性,有利于企业自主安排资本结构,减少银行的制约性,而同时有利于增强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资产负债率低。

德日两国资本市场不发达,在企业融资中处于非主导的地位,而银行在企业融资中起主导作用,且银企关系密切。银行在金融体制中扮演重要角色。日本实行主办银行制度。德国是全能银行制。由于允许银行持有企业5%,乃至10%的股份,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关系比较稳定。对企业的约束主要通过以银行为主导性力量的内部机制进行。日本政府主导型间接融资模式是建立在私有产权制度的基础上,企业与银行间的竞争是充分的,是通过市场机制运作的,提高了资金配置的效率,优化了企业的结构。

但德日融资模式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发育,使市场经济条件下直接融资的应有发展受到抑制,以至于企业信息极具内部占有性,降低外部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不利于企业良好结构形态的形成,使得企业在国际竞争中金融性基础脆弱;同时,银企之间的密切关联性,致使银企联合模式易形成垄断,减弱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驱动因素,使国家金融稳定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

虽然英美模式与德日模式各有利弊,但应当看到调整、改革与完善是两种融资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我国融资模式的演进与问题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在“大一统”的财政体制下,储蓄由政府“有形的手”调控,企业所需资金由财政包下来,财政拨款基本上是企业获取资金的唯一来源。20世纪80年代初,在制定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方案时,确定了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的融资体制。大量居民部门的储蓄迅速转成金融机构的存款,为间接融资为主体的融资体制奠定了资金基础。随着证券市场的从无到有,直接融资则有了快速的发展。20世纪90后期年代中国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扩大了直接融资比重。

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我国逐渐形成了间接融资主导模式的金融体系。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为:政府进行较为严格的金融监管,主导金融资源的分配,使得国有银行成为融资的主要渠道,企业对银行资金有很强的依赖性,直接融资虽然发展很快,仍处在相对滞后的状态。

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融资体制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商业银行往往有过度回避风险的倾向,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进程中,重视股东收益和短期利益演变为中国商业银行的主流;融资偏好倾向在商业银行普遍存在,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问题,成为弱势群体发展的桎梏,不利于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另外,商业性金融对经济信号有趋同趋势的认可度,越是发展过热的行业对银行资金越具有吸引力。

五、两种融资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考察英美与德日融资体系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以市场为主的金融体系的国家,他们有特别具有流动性的市场,如美国。由于直接融资可以提高金融资产配置效率、供给企业发展所需资金、明晰企业产权关系、监督企业行为等,随着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发育和完善,直接融资将发展成资本形成的主要路径。在日德法等国间接融资方式为主的发达国家,同样在逐步扩大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这是金融国际化的必然趋势。

融资模式选择的前提条件是经济市场化、银行商业化、企业治理公司化。我国目前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并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因此我国的融资模式也相应的需从间接银行主导型融资模式向资本市场主导型的融资模式过渡,并最终确立市场主导型的融资模式,适应经济和社会和谐进步的需要。

我国长期以来直接融资缺乏,融资结构单调,已成为制约宏观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对待和处理历史遗留问题要有耐心和信心。中国企业与银行之间的融资关系是非市场机制的,中国非市场型占主导的间接融资模式,虽然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但经济增长呈现波动大,经济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的宏观经济运行的深层次矛盾,并且给银行经营带来隐患。

不仅如此,目前我国金融体系的状态是利率尚未市场化,货币市场化不健全,生产要素市场不发达,结构调整面临困境,这些因素限制了直接融资的发展。直接融资为间接融资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发展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有利于为银行间接融资提供具有硬约束力的微观融资主体,解决中国间接融资的制度缺陷。

金融体系发展取向是要改变融资结构现状,当前金融改革的一大任务是进一步规范发展股票市场,扩大直接融资的渠道,以吸引居民储蓄更多向直接融资市场流动,减少这些资金进入到银行体系,减缓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压力。

直接融资模式的驱动因素须赖以有效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和基本条件。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加强市场透明度是当务之急,目前市场发生的积极变化还只是初步的、阶段性的,市场持续稳定运行的基础仍待夯实。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能够帮助潜在的投资者对自己的产权及投票权具有信息,不必担心腐败,如果外部投资者能够获得有关企业的全面、高质量的信息,那么,金融体系则具有以市场为主的倾向。审慎性监管可有望促进系统的稳定性,由于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建立国际银行监管标准,改善银行监管势在必行。

概括地说,目前国际上已有的先例表明,对于直接融资在交易成本、现金管理和流动性的良好构架等方面都已形成广泛的共识。我国目前的运行模式与国际融资模式相比,既有共性的一面,也有自身的特点,它反映了一个基本趋势,就是趋同化倾向。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目前调整的方向已经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直接金融体系篇3

 

关键词:金融业;产业关联;产业波及

 

金融业在经济中的枢纽作用体现在其资金流动作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过程,同时又受到各部门的波及影响,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形成网状关联。因此,金融业的独特地位和固有特点,其发展直接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的潜力,进而影响当地的整体竞争力,使得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本国金融业的发展。对浙江省金融业进行投入产出分析,能够发现其与其他经济部门之间的经济联系程度,研究其在浙江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对在加快浙江省经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浙江省金融业关联效应分析产业关联又称产业联系,是指产业之间在经济技术上的数量比例关系,其实质经济活动过程中各产业之间存在广泛、复杂和密切的经济技术联系。从不同产业之间供给与需求联系的角度看,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可分为,后向产业关联、前向产业关联、环向产业关联。由于环向关联通常是后向关联和前向关联的和,因此,笔者着重分析前两个关联,以此厘清浙江省金融业对其相关产业的波及路径。

 

1.数据来源与处理

 

使用投入产出表的数据有其优越性。因为投入产出表是按照“纯产品”的原则分类。即以产品为对象,把具有某种相同属性(产品用途相同、消耗结构相同、生产工艺基本相同)的若干种产品组成一个产业。然后,根据产业的资料编制。相比之下,统计年鉴是按“中国标准行业分类”进行产业划分,产业内难免掺杂了一些非该产业生产的产品。因此,投入产出表的数据虽然与统计年鉴相比有差异,但更能准确地反映国民经济投入与产出的数量关系。

 

笔者以最新的2010年浙江省投入产出表为模板,在调整合并基础上,编制2010年浙江省金融业投入产出表。为了便于分析,该表将金融业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进行剥离,将剩余的三次产业各行业合并,从而简化为只有4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这4个部门分别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剔除金融业的第三产业、金融业。这样得到4部门投入产出表(见表1)。

2.前向关联效应

 

前向关联效应,是指某产业对那些将本产业的产品或服务作为投入品或生产资料的产业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地消耗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对金融业前向关联效应的衡量,选用完全分配系数。系数越大,说明金融业对其他产业的推动作用和供给影响作用越大,产业之间的前向关联效应越大。浙江省金融业对各个产业的完全分配系数见表2。

从表2看,浙江省金融业与其他产业的完全分配系数均大于0,即都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前向关联效应。然而,浙江省各产业之间关联的完全分配系数平均值为0.595135825,只有第二产业对金融业的完全关联程度大于平均值。说明金融业对第二产业的推动作用和供给影响作用最大,其次是不含金融业的第三产业,而金融业对自身推动作用和供给影响作用最小。

 

3.后向关联效应

 

金融业的后向关联效应,即需求拉动效应,是指金融业的发展需要房地产业等后向相关产业提供必要的生产要素、产品或服务,体现着金融业对其他产业的依赖,通常用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来衡量。

 

根据2010年42个部门浙江省投入产出表,可计算浙江省金融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直接消耗系数。2010年,浙江省金融业每生产1万元的产品,需要直接消耗租赁及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住宿及餐饮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料加工业、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造业的产值分别为502元、447元、259元、244元、206元、144元、102元。这七大产业是浙江省金融业中间投入的最大来源产业。2010年,浙江省对金融业直接消耗最多的六大产业分别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批发及零售业、水的生产及供应业、文化体育及娱乐业、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管理业,为浙江省金融业提供了最大的下游市场。

 

根据笔者编制的2010年浙江省金融业投入产出

 

表,可计算浙江省金融业与第一、二、三产业(不含金融业)之间的直接消耗系数表(见表3)。2010年,浙江省金融产业每生产1万元的产品,需要直接消耗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不含金融业的第三产业、金融业产品的产值分别为0元、807元、1764元、34元。各占该产业直接消耗总量的0%、31%、68%、1%。可见金融业对第三产业

 

(不含金融业)的依赖程度非常高,达到了68%;其次是对第二产业和金融业自身的依赖。在四大产业对金融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中,第三产业(不含金融业)对金融业的消耗最大,其次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金融业对其自身的直接消耗系数最低。

从完全消耗系数表(见表4)看,浙江省各产业间关联的完全消耗系数平均值为0.12035。其中,金融业对第二产业的完全消耗系数最大,其次是对不含金融业的第三产业,并且均大于平均值。2010年,浙江省金融产业每生产1万元的产品,需要完全消耗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不含金融业的第三产业、金融业产品的产值分别为150元、4351元、2646元、264元。

浙江省金融业产业波及效应分析

 

产业波及,是指国民经济体系中,由于产业之间的关联性,当某一产业部门的生产要素或产品发生变化时,引起关联部门的变化,并依次按产业关联的方式波及和影响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如果产业波及效果大,那么它可起到很好的推动和拉动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作用,因此适合作为主导产业。

 

产业波及效应的测算包括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两个指标。产业感应度系数又称为产业推动系数,表示某个产业受其他产业的影响程度,也就是其他产业发展对该产业的诱发程度;产业影响力系数又称为产业带动系数,表示某个产业影响其他产业的程度。当影响力系数>1时,表明第j个生产部门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影响程度,超过社会的平均影响力水平。影响力系数越大,说明第j个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越大;当感应度系数>1时,表明第i个生产部门所受感应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感应度水平。感应度系数越大,说明第j个部门对其他部门的依赖性越强。

由表5可知,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不含金融业)相比,金融产业影响力最低,表明浙江省金融产业对当地经济的推动作用相当有限。金融业的影响力系数为0.679125,小于1。说明金融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低于全部产业的平均水平。再从感应度系数看,金融业受到国民经济和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相对较弱,感应度系数为0.488917,也小于1,所受到的感应水平低于全社会平均水平。综合比较,尽管金融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均小于1,但金融业的影响力系数大于感应度系数。表明金融产业对浙江省经济的拉动作用,大于经济发展后对金融产业的拉动作用。其政策含义是,应积极采取主动发展金融产业的战略措施,促进其发展。

 

结论

 

1.金融业对第二产业的推动作用最大

 

浙江省金融业与其他产业的完全分配系数均大于0,即都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前向关联效应;只有第二产业对金融业的完全关联程度大于平均值;其次是不含金融业的第三产业。金融业对自身的完全关联程度最低,说明金融业推动作用和供给影响作用主要在第二产业。

 

2.金融业对第三产业(不含金融业)的依赖程度很高浙江省金融产业对第三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比对

 

第一、第二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都高。具体讲,金融业尤其对租赁及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住宿及餐饮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等产业的直接消耗最为明显。因此,发展金融业有利于带动这些关联产业的发展。另外,租赁及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批发及零售业等,需要金融业为其提供大量的中间产品。因此,发展金融业有利于缓解这些产业发展的中间投入“瓶颈”。浙江省金融业对其自身的依存度,远远低于上海市和全国的平均水平。这一结果的出现可能与金融部门统计口径的不完备有关。

 

3.金融业对其他产业的波及效果不明显

 

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分析的结果表明,浙江省的金融部门与全国一样,对其他部门的生产波及程度都较弱,对国民经济整体的完全拉动作用都较小,这是金融部门的共同属性;浙江省金融部门受其他部门的生产波及程度也不大,并且低于全国水平。说明该省金融部门对整体经济的制约作用不强,不易成为该省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金融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大于其自身的感应度系数。由此可断定:主动发展金融产业,而不是被动接受其他产业对金融业的推动或带动。

 

参考文献:

 

[1]刘佳,朱桂龙.基于投入产出表的我国产业关联与产业结构演化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2(2).

 

[2]耿献辉.基于投入产出表的中国金融业分析:结构与关联[J].上海金融,2010(7).

 

[3]金德环,田大伟.上海金融保险业的产业关联度研究——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J].上海金融,2006(12).

 

[4]冉光和,李敬,熊德平,温涛.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差异—基于东部和西部面板数据的检验和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6(2).

直接金融体系篇4

目前,海西地区金融机构均已设立了循环经济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的项目和企业给予优先评审,简化贷款手续,推出了仓单、提货单质押、搭桥贷款、龙头特色产品贷款等支持循环经济的金融产品,同时推出了融资顾问、财务顾问、百易安、网上银行、“白领通”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商务贷款业务等一系列的金融创新产品。

柴达木金融生态融资模式探讨

(一)建立和完善柴达木金融生态圈的框架结构

柴达木循环经济金融生态圈的建立可以从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结构、金融生态链三个组成部分进行考虑。本文建立的金融生态模型如图1所示。首先,外部环境能够为金融主体的正常金融活动提供行为规范和各种必要的条件。具体包括:一是稳定的经济环境。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是改善金融环境的重要前提。二是完善的法制环境。金融法制建设直接影响着金融生态环境的有序性、稳定性、平衡性和创造能力,决定了金融生态环境将来的发展空间。完善的法律可以有效保护债权人、投资人的合法权益,打击金融违法行为,树立诚信意识和道德规范。三是良好的信用环境。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缺乏对债权人履约的制约、企业诚信意识和公众金融风险淡薄、金融诈骗和逃废金融债权的现象将极大地威胁银行资金安全。四是协调的市场环境。协调、健康发展的金融市场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金融交易成本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五是规范的制度环境。核心内容之一是执法环境,它对金融生态环境各项功能的充分发挥具有重要意义。其次,金融主体要能够自觉遵守外部规则和维护良好的外部环境,意味着金融主体与外部环境和谐状态的实现,从而也就意味着金融生态系统的平衡;反之,如果金融主体普遍违反有关金融活动的各种规范,就会污染金融外部环境,导致金融生态危机,并最终威胁到金融主体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从金融生态链层次上看,金融生态系统越完善,金融资产从最初所有者传递到最终使用者必经环节也就越复杂,这些环节环环相扣构成金融生态链。金融生态链条越长金融产品越丰富,金融市场越发达,融资能力越强,金融价值越高。表现在:一是金融机构内部业务运行、管理及内控机制的规范,这种规范表现在各个金融机构资产与负债的规模与结构、业务构成、利润来源等都处于协调和谐状态,在金融生态系统中,信用的不断流动,带动了资金周而复始的变化,从而推动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二是金融系统之间规范、有序和适度的竞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之间资金、技术、人才流动的纵向关系,是不同规模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之间的一种竞争合作关系,是一种互补共生关系。从金融生态结构上看,不同的类型的金融机构或不同规模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分布情况、配合状态要符合经济发展要求,达成和谐共处的局面。因此,在一个地区金融结构的设计,应做到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协调发展。

(二)柴达木金融生态圈的产业链融资模式

随着柴达木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依托资源优势的工业企业地位日益上升,企业自身运营中的融资问题也日益突现,融资体系不健全、渠道狭窄所导致的融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银行间的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紧密配合,协调发展,支持柴达木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使柴达木循环经济建设在融资渠道上形成多元化投资。

1.拓宽间接融资支持柴达木循环经济企业的投资需要。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柴达木循环经济实施区别对待的货币政策,逐步探索实行结构性的差别利率政策,严格实行扶优限劣措施。制定地区信贷指导意见,鼓励和引导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非国有金融机构加大对循环经济产业的信贷投入。

(1)优化国有商业银行的融资作用。目前,国有商业银行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完善的运作机制使其成为柴达木循环经济关键的融资机构,国有商业银行的高效率发展将直接关系到柴达木地区金融生态圈健康、有效、持续性的发展。基于正确、有效引导银行运作的前提,适当给予其经营独立,从而提高国有银行经营效率,发挥其对柴达木循环经济的支撑作用。

(2)发展柴达木循环经济间接融资体系。一是利用国家开发银行支持基建和环保设施建设,以及大江大河污染治理的优势,强化对循环经济的资金支持力度,帮助相关市场体制的形成,形成有重点、有层次的总体融资支持。二是组建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银行,弥补政府投融资的不足,解决在城市建设与公共环境方面更多的循环经济目标,尤其是通过特定金融产品解决循环经济企业的初期融资问题。

(3)培育非国有金融机构。目前,国有商业银行通常将中小企业融资排除其客户名单之外,使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受到挤压,需要尽快培育和组建地方性银行和区域性银行,以弥补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撤并后金融服务能力不足的空缺。切实加强对循环经济的金融扶持力度,保持柴达木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内的均衡发展,满足柴达木地区民营中小型经济发展的投融资需求。

2.培育柴达木循环经济企业直接融资。直接融资能最大可能地吸收社会游资,直接投资于企业生产经营之中,从而弥补间接融资的不足。因此,直接融资成功的关键在于将企业特征、规模、发展前景、融资需求与直接融资模式相结合,选择最适宜的融资路径,在此基础上,对重点企业进行重点培育,使企业软硬实力尽快达到直接融资的标准。

(1)鼓励优势特色产业上市直接融资。目前,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仅有三家上市公司,对循环经济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仍显不足。要实现优质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发挥优质企业对循环经济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必须在资本市场上加快上市直接融资速度。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应根据产业优势、行业特色,如能源、有色金属、盐湖化工、矿产资源开采、加工等一批优势资源产业,创造条件使更多的资源类优质企业上市,上市后运用资本市场融资解决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等可持续发展的资金不足问题,同时可以减少其对金融机构的贷款需求。

(2)鼓励和支持符合循环经济特点的企业或项目通过资产证券化筹集资金。柴达木资源项目大部分是工业项目,大部分属于中小企业,长期以来依赖于银行的间接融资,大多数资质良好的中小企业由于缺乏银行必要的信用评级,被挡在银行的门外,使企业的发展受限。柴达木循环经济的建设一方面需要由政府提供资金、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另一方面需要引入市场融资机制。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资产转移和信用增级的技术处理,就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过程融得资金。青海中浩天然气化工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甲醇项目,盐湖集团百万吨钾肥综合利用一、二、三期项目,中信国安西台吉乃尔湖钾锂硼综合开发项目等都是财务状况好、赢利能力较强而适宜私人资本参与投资的竞争性建设项目,是可以进行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p#分页标题#e#

(3)鼓励企业发债融资。柴达木资源项目大部分属中小企业,行业特点突出、产业上相互关联,而单一企业发债又面临额度低、成本高、信用不足的瓶颈,可采取降低资本市场门槛和限制,通过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企业债券等进行直接融资。钾肥、盐碱、宝玉石加工行业中的中小企业规模不大,但属于特色产业。因此,在融资渠道上,要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进一步理顺企业债券发行审核体系,完善债券担保和信用评级制度,积极支持经营效益好偿还能力强的中小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进行融资。

(4)开发适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金融服务产品直接融资。在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满足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需求方面,金融业应该在承担社会责任中,坚守风险底线,针对柴达木循环经济优势行业或特色产业共同构筑健康有效的融资信用体系,不断改善中小企业与银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开发适合柴达木循环经济企业产权制度、业务性质和经营特点的“门当户对”型金融服务产品,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如绿色抵押等银行类环境金融产品、生态基金等基金类环境金融产品等。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金融生态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健全的多元化融资体系。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由于地区资本市场发育很不完善,循环经济区内大中小型企业融资渠道比较狭窄,投融资主要靠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渠道来实现。但柴达木循环经济在发展中还存在大量的资金缺口,在柴达木循环经济建设中需要探索融资的新模式是必然的趋势。从循环经济融资的市场看,循环经济融资缺乏市场性融资手段,如循环经济发展所需的股票市场融资、债券市场融资、基金市场融资和开发性金融支持机制。从财政投入循环经济来看,由于地方财政收支缺口较大,从而导致财政无法安排更多的资金支持循环经济发展。

(二)金融机构放贷“短期化”行为明显,循环经济产业链启动难。柴达木循环经济的正常运转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先行,且要经历较长的时间周期。但银行在支持项目建设上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目前,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短期行为较为明显,企业难以获取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和完善产业循环的各个环节。

(三)金融支持循环经济缺乏对相关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而发展成为一个个微观循环经济体系,由点带面形成更大范围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循环经济体系,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因此,金融在支持循环经济项目建设上缺乏对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技术、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研究和推广应用,对能源的综合开采率和回收利用率还略显低下。

(四)金融生态缺乏评判依据、定量标准。金融生态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人民银行与协同部门尚未建立和完善金融生态监测指标体系,无法准确评价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不能全面反映本地区金融生态的状况和问题。

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宣传和培训,引导循环经济实体改变融资观念以资产为信用的结构性融资、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等新型直接融资工具,对大多数企业和相关经济职能部门仍较为陌生,对发行条件和程序等不甚了解。人民银行应会同政府部门联系有关监管机构、金融机构加强对优质直接融资潜力的中小企业进行融资知识培训,使企业和经济职能部门意识到直接融资对于企业优化资本债务结构的意义,增强直接融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完善法制环境,保证社会的健康发展金融法制建设直接影响着金融生态环境的有序性、稳定性、平衡性,决定了金融生态环境将来的发展空间,良好的法律环境是金融体系稳定运行的必要基础。以《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颁布实施为契机,加大依法行政力度,加强法制支撑金融发展的力度,切实保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为金融生态建设构筑坚实的法治基础。

(三)加强金融监管,创建金融安全区一是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健全监管法规和制度,改进监管手段,实现行政监管向依法监管为主的转变。二是督促各金融机构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完善内控机制,进一步完善健全资金交易、信贷管理、会计核算等方面的内控。降低不良资产比例,努力提高综合竞争力。三是大力整顿金融秩序,保证金融的稳定和协调发展。人民银行要发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导作用,建立科学的金融生态环境监控机制,包括有效的经济金融运行分析机制和金融稳定评估报告制度,切实维护金融稳定。

直接金融体系篇5

天津神鹿能源有限公司 300300

[摘要]对经济波动和金融体系之间的关系进行准确的理解,能够有效地促进金融的发展和防范金融风险。本文在梳理两者的发展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的思考了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关系在主流的经济理论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理解,金融体系在实质上并非是与实体经济相对立的一种虚拟经济,属于一种服务业,并且对实体经济的产出进行了直接的贡献,同时其也是实体经济对资源进行配置的核心,要想保证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对金融体系自身的运行机制进行准确的理解,并且将其与实体经济的匹配度充分的把握好。

[

关键词 ]金融体系;实体经济;关系

从理论层面,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之间的关系与经济周期或经济波动这一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具有密切的关系。从实践层面来说,对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关系进行正确的理解,除了能够有效地促进金融体系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很好地防范金融危机。目前我国正在处于经济发展转型以及金融体系改革的一个关键时期,为此,本文在梳理两者的发展的基础之上,分析了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的关系和一些基础性的问题。

1.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关系在主流宏观经济学中的理论

现在的学者开始越来越关注经济运行受到的金融体系的影响,并且对经济运行和金融体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比如有学者提出在通货紧缩以及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后过度债务融资对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强调,其主要研究的是经济波动受到的金融体系融资总量的影响[1];另外有学者认为投资并非是导致经济不稳定的重要来源,而因为投资进行的融资才是导致经济不稳定的原因,其对经济波动受到的金融体系的融资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强调。还有学者对银行的流动性转换对经济效率的改善作用进行了论证,然而经济波动同时也受到银行体系的不稳定性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除了主流的宏观经济理论研研究,经济增长和金融体系之间的关系是长期以来金融发展理论一直关注的一个焦点。然而从实际上来说,在主流经济理论中并非对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的关系具有充分的理解,因此现在经济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对两者之间关系的探讨。

2.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关系的发展分析

在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发展中,两者具有始终属于动态变化的关系。早在实体经济发展的初期,金融体系的形成就是由于交易需求而具备了前提和基础,而当时在实体经济相互之间的汇总和支付中金融体系只属于一种中介,无法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在实体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之间出现了相互的融合和发展,在实体经济积累的原始资本的基础之上,金融体系开始逐渐的成为信用中介,并且开始不断地优化配置实体经济原始积累的资本,最终对实体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金融市场在实体经济实施公司制和股份制的改革之后具备了发展的机会和平台,这样也就使得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两者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直接、更加密切[2]。

实体经济在现代金融体系不断转变结构以及不断创新功能的条件下在科学技术、组织方式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变革,这样就使得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之间具有了一种相互控制、相互制约的关系,并且开始逐渐的走向分离,与此同时,由于边际产出的递减导致实体经济逐渐的陷入困境,而金融体系的主要支撑就是信用,这样就导致两者的分离速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快。

3.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之间的作用关系

首先,金融体系存在的基础是实体经济:作为实体经济发展中形成的一种产物,金融体系存在的基础就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将稳定的收益和物质基础提供给了金融体系。如果金融体系不依托于实体经济,就很容易发生资本泛滥的现象,最终会在投机市场流入大量的金融资本,从而导致出现扭曲的资源配置。这样除了会将商品经济的秩序打破之外,同时又有可能导致出现金融危机,因此金融体系存在的意义也就丧失了[3]。

其次,在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中金融体系属于非常重要的工具:金融体系将有效可靠的支付中介提供给了实体经济,并且促进实体经济将资本的原始积累完成,实体经济由于这些积累的原始资本具备了不断扩大生产的基础,同时,金融体系还对实体经济稳步增长和风险的分散具有促进作用[4]。目前金融体系开始变得越来越完善,因此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多元化,比如现在出现的信用体制建设、财务管理、信息披露以及兼并收购等最终对实体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了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

4.对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之间关系进行协调的有效对策

首先,要将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能够对金融体系的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实体经济必须要将自身在发展中的主动性充分的体现出来,将发展的导向确定为交易需求,从而能够将相应的处理提供给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使两者之间存在的分离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金融体系会受到实体经济中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原始资本积累的速度由于实体经济的增长而得以加快,并且不断地向金融体系中流入,从而进一步地扩大金融体系的规模;与此同时,实体经济派生的金融需求及其自身的市场化发展能够对金融体系和金融服务朝着自由化和市场化方向的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所以,必须要改革实体经济,从而使实体经济推动金融体系发展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确保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能够实现有效的融合。

其次,要对金融体系的自由化改革进行积极的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会由于金融体系的自由化发展而受到积极的影响,立足于资金供求的渠道能够不断的促进实体经济融资效率的提升,金融体系的自由化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第一,通过提升储蓄利率的方式可以使储蓄的规模得以扩大;第二,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直接融资的方式,能够确保大量的储蓄直接转化成为投资;第三,其能够对金融市场受到的政府的不利影响起到有效的规避作用,确保能够使实现资本的优化配置;第四,其能够对监管体系的逐渐完善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并且进一步地提升实体经济的服务效率;第五,其能够将具有差异化以及多层次特点的金融市场构建起来,从而能够使金融市场结构的失衡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所以,必须要对金融体系的自由化发展进行大力的推进,从而将金融体系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确保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具有越来越密切的关系[5]。

最后,要不断地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改革:金融体系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也就是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所谓的直接金融就是资本市场,所谓的间接金融就是金融中介。实体经济和间接金融之间具有债权和债务的关系,而直接金融则对实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整个过程起到了决定的作用。因此,要想使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之间的关系得到有效的维持,就必须要不断地发展和改革资本市场。比如可以将实体经济的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及时地披露出来,从而使信息在实体经济发展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并且不断地规范实体经济的经营管理;要制定完善的信用体制和法律法规,从而能够充分地促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最终能够将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给实体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的发展可以将更加层次化和多样化的融资渠道提供给实体经济,从而有效地加快实体经济的融资效率。

5.结语

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有效地促进了两者的持续发展。脱离实体经济的依托的金融体系就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而离开金融体系的实体经济则很难实现稳定的发展。为此,必须要对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正确的认识,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协调,只有这样才能够将两者的积极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确保我国的经济实现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朴,朱太辉.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J].国际金融研究,2014(03)

[2]邱兆祥,安世友.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重新审视[J].教学与研究,2012(09)

[3]邱杨茜,陈颖,余军,何孝星.当前我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运行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2(08)

直接金融体系篇6

【关键词】泛亚大通道 金融支撑体系 机制安排

一、泛亚大通道建设中的金融支撑服务体系结构分析

(一)间接金融市场为泛亚大通道建设提供基础性支撑

在建设泛亚大通道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国内银行体系支持。在泛亚大通道过程中,涉及国内银行、南亚及东南亚国家银行以及亚洲国际性银行。我国国内的在与东南亚国家经济往来比较多的是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商业银行。

因泛亚大通道建设范围涉及中国、南亚及东南亚国家,所以在建设及投入使用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亚洲开发银行、缅甸中央银行等。在建设泛亚大通道过程中我们可以在国内银行体系支持下,并充分利用亚洲主要的国际性银行的融资政策。在通道建设过程中应多利用南亚东南亚国家银行的融资政策。

(二)直接金融市场为泛亚大通道建设提供有效率的资金配置

伴随金融市场改革,“金融脱媒”的进程加快也大大推进利率市场化,推进金融市场化,扩大金融宽度与深度。直接的金融市场的运行可以使得融资活动更加灵活、更体现出供求市场对交易的影响。在泛亚大通道建设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直接金融市场为建设提供更有效率的资金支持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而今,我国也鼓励中国企业参与大通道区域性具体路段的投融资。可以预见,在大通道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直接金融市场中资金供求的直接作用,扩宽建设过程中融资的渠道,对于加快工程建设有很大促进作用。

(三)金融政策为泛亚大通道建设提供强动力

金融政策支撑指过家为实现金融业更好的发展而采取的在货币、利率及汇率方面的政策支持。金融政策不仅包含国内的具体金融领域的政策支持;此外,金融政策还体现在我国与泛亚通道沿线国家的金融合作政策。在泛亚大通道建设过程中,作为连接南亚、东南亚地区的云南省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合理的金融政策,落实建设过程,将会对泛亚大通道建设起领跑的作用,并将更好推进金融乃至经济发展、构建泛亚金融中心。

(四)金融配套法规为泛亚大通道建设提供规范

金融包括各个环节,所以在各个环节过程中都缺少不了必要的法律法规支撑。泛亚大通道建设的相关政策措施亦离不开需要金融配套法规的规范作用。有效的金融配套法规不仅可以规范建设过程、发挥金融监管作用,且可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进而促进有效合理的资金运作过程。我国如今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金融体系,仍未形成成熟的金融配套法规体系。随着我国在金融业的不断实践,我国的金融法律法规也应更加完善,这样才能适应泛亚大通道的建设发展的约束规范需求。

(五)金融人才为泛亚大通道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人才资源是金融竞争的核心。在泛亚大通道建设过程中,要想金融体系更好的支撑建设,不能忽视人才对发展的支撑作用。金融支持大通道建设,不仅需要人才来支持,金融创新更需要金融人才的支撑。更快推进泛亚金融中心建设,引用新的模式、探索新的机制,需要大批高级金融人才。

三、现有金融支撑服务体系现状

泛亚大通道建设中金融体系现状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金融市场不完善,资金对接存在障碍。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在金融体系中相互补充,在泛亚大通道建设金融支撑服务体系中金融市场仍然比较薄弱,金融市场薄弱主要表现在三点:资金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信用产品较单一。金融中介组织安排不合理。

(2)金融政策扶持不到位,支持力度不够。至今,在泛亚大通道开始建设以来,我国的金融政策虽然在加快泛亚大通道建设进程中起了很重大的作用,但还不足以完全解决泛亚大通道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资金需求问题。

(3)金融配套法规不完善,建设缺乏法规支持。在泛亚大通道建设过程中,要有制度有规则的进行建设,必须不能缺少金融配套法规的支撑。虽然现在大通道建设已经进入相对制度化的建设过程,但在金融配套法规方面还缺少一个完整的体系。泛亚大通道建设需要一个健全的金融配套法规来支撑。

(4)高级金融人才稀缺,金融创新缺乏智力支持。由于泛亚大通道主要是我国西南地区与南亚地区、东南亚地区之间的合作,而西南地区又是我国经济较为薄弱的地区,相对于沿海地区来说,金融人才储备也相对稀缺,缺乏大批高级金融人才以支持建设。

四、完善金融支撑服务体系的机制安排

(1)切实金融制度的改革,构建合理有效的金融市场。泛亚大通道要采用新型的投融资模式,应实现有切实的制度保障。在泛亚大通道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金融支撑服务体系的作用,应该建立一个更加完善合理的组织安排,以充分发挥进行主要业务的组织的作用。

(2)加强金融政策支持,实现投融资主体多元化。泛亚大通道建设中的金融服务支撑体系需要充分利用金融政策以改善建设过程中投融资的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对于金融支撑建设的作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联系建设过程和金融服务支撑的过程中政府应着手于改善外部环境,以更好的发展建设。现在我国也十分鼓励中国的企业在泛亚大通道建设过程中参与投资。

直接金融体系篇7

关键词:民间资本;技术创新;金融支持

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又充满风险的过程,中间需要经过多次惊险的飞跃,必须有妥善的金融安排和支持,使技术创新获取发展所需要的充裕资金。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是整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器。现代金融体系通过提供风险管理、信息处理、资源配置、清算和支付等功能来促进技术创新活动。从世界各国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演进过程看,政策重点逐渐由促进科技的发展转向促进自主创新,各国政府为刺激经济发展,趋向于更积极地推动和指导技术创新,并努力将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金融政策整合为一体而构建金融支持政策。

就中国而言,2006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提出我国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既是对以往科技方针的继承和发展,又体现了新时期新阶段对科技发展的新要求。这16字指导方针的核心是“自主创新”。而“自主创新”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

一、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基本渠道

从中国的当前现实情况看,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主要有三种基本渠道:一是政府财政资金支持;二是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支持;三是创业资本和股票融资等直接金融支持。

1.技术创新的政府财政资金支持。一般说来,社会产品有三种基本类型: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可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组织生产,用市场交换的方式来提供;公共物品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由市场提供时会出现效率损失,因而一般由政府直接提供;准公共物品的特性介于前两者之间,一般由政府和市场混合提供。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成果——技术知识和信息在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利用它获取收益具有非竞争性。因此,技术创新的社会产品具有一定的准公共物品属性,需要由政府财政资金介入。同时,技术创新的准公共产品属性会随着新产品和新工艺诞生所经历的不同阶段而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当技术创新过程到达应用阶段时,受专利保护创新成果可视为私人产品,成为基本上由市场激励的范畴。基于上述理由,政府财政资金支持的技术创新领域主要应该是外溢性大的基础性领域。政府财政资金支持主要指国家通过各种财政拨款或有关信贷优惠政策对技术创新活动进行资金支持。国外大量的实践表明,一般来说,政府在技术创新活动中最能发挥作用的领域是公共性较强的技术创新活动领域,主要有:(1)大部分创新得以产生的基础研究。(2)技术创新活动依赖的基础设施建设。(3)社会收益往往远大于私人收益的战略导向性产业的技术创新。(4)有利于增强国防竞争能力的特种技术创新。(5)有益于全社会的创新扩散活动。我国的财政资金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但是,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财政已由投资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化,这种方式比重有所减少。

2.技术创新的金融机构信贷支持。信贷资金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以信贷方式积聚和分配的货币资金。对需要大量资金的技术创新活动来说,信贷资金具有重要作用。技术创新的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可通过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来实现。商业性金融机构根据自身利益要求和收益性、安全性与流动性的原则对竞争性行业的技术创新项目进行评估筛选,将资金投放到预期收益较高而风险适当的技术创新项目上,并根据资金价格进行资金的配置,促使资金从相对低效的部门或企业转移到高效的部门或企业,从而使那些预期收益好、发展潜力较大的技术创新行业或企业直接获得相应的资金支持。而政策性金融机构将金融手段与财政手段有效结合起来,综合两者的优势,通过政府资金来吸引民间资本投入科技创新,从而能更好地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我国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对技术创新的支持主要以政策性贷款支持和商业性贷款支持为主。其中,政策性贷款支持表现为科技贷款、科技风险开发投资基金等,而商业性贷款支持即金融机构贷款是科技经费的重要资金来源。

3.创业资本和股票融资等直接金融支持。创业投资有时也称为风险投资,按照1996年OECD研究报告《创业投资与创新》中的定义,创业投资是一种投资于未上市的新兴创业企业并参与管理的投资行为。创业投资的实质是通过投资于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群,将其中成功的项目出售或上市,以实现所有者权益的变现,从而不仅弥补失败项目的损失,还可以使投资者获得高额回报。创业投资的出现弥补了传统金融体系的不足,在传统融资方式之外,为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资金供给提供良好的金融支持。它通过向风险较大的高科技产业投资,并借助技术和金融专家直接持股、参与管理和创业投资整体变现的方式获取较高的投资收益。大量的事实表明,创业投资能够将各投资主体融为一个有机整体,使投资的风险与收益在各主体之间合理配置,保证企业技术创新获得足够的资金,进而持续有力地推动技术创新的发展。而依靠股票融资的技术创新企业受到的利润压力很大,一旦预期的利润没有达到,企业股票的价格就会下跌,企业进一步融资的困难就会加大。因而股票融资方式对新技术的适用性有一种事后筛选和淘汰的机制,只有那些迅速得到市场承认的技术才能生存下来,这也是保证创新能够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重要机制。我国创业投资和股票融资尽管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历史,但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种种的困难,使其潜在的效能未能得到应有的发挥。

在中国,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和金融机构信贷支持渠道中的政府资金在科技经费投入中还发挥着主导作用。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还不够,特别是民间资本通过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的支持还远远不够。目前,中国已形成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等在内的金融市场格局,但专门服务于技术创新的金融市场很不健全,金融业对科技投入在融资方式及总体规模上仍十分有限。而同期债券融资、创业投资、投资基金、信用担保以及政府引导下的银企合作等新的科技投资方式仅处起步阶段,这些远远不能满足企业部门技术创新日益增加的资金需求。中国技术创新金融支持模式的改革方向是将一部分有资金实力的、非政府的投资主体引入技术创新领域,同时吸引、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使技术创新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

二、民间资本参与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是在经济运行中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些技术创新的资金需求特征并取得成功绩效的金融支持渠道和金融支持方式组合。由于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三种渠道中,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支持、创业资本和股票融资等金融支持涉及民间资本运作,其中前者属于间接融资支持,后者属于直接融资支持。因此,在民间资本参与的情况下,技术创新金融支持问题就转化为选择以间接融资支持为主的模式,还是以直接融资支持为主的模式,或者是两者并重的模式。从国外实践经验看,民间资本参与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实质上是技术创新模式和金融体系模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1.技术创新与金融体系的基本模式。从国际经验来看,技术创新有两种基本模式,分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技术领先者发展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技术追赶者发展模式。技术领先者依靠自己在基础研究中的优势,沿着“研究—开发—工程管理”的轨迹前进,不断发明创造出新的产品和工艺方法,从而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占据技术发展的制高点。一般来说,创造技术带来的超额利润大,其优势的维持时间也比较长。技术追赶者主要进行以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改进为主的模仿式技术创新,沿着与技术领先者相反的运动轨迹前进,即“工程管理—开发—研究”的路径。模仿技术创新根据市场需求引进技术,可以享受“技术搭车”的优势,较快实现追赶。但模仿型技术创新缺乏创新,在技术发展上受到制约。

世界国家的金融体系大致可分为两类: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的“基于法律的体系”和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银行主导的“基于关系的体系”。市场主导的“基于法律的体系”中,企业融资方式是多元化的直接融资,对商业银行信用的依赖性不强,投资者与被投资者之间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并靠隐性的自我强制合同与信用来维持,这种长期关系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和降低管理成本;银行主导的“基于关系的体系”中,企业融资方式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资本通过债权和股权结合的方式渗透到产业资本中。必要时,银行资本能够对企业治理结构产生直接的影响,甚至掌握企业的控制权。

2.技术创新模式与金融体系模式的相互作用。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领先者承担的创新失败风险很大,因而追求稳定收益的传统银行机构对其发放贷款十分谨慎。同时,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较高的交易成本,并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这使得技术领先者多倾向于以直接融资为主的“基于法律的体系”的金融支持。与“基于关系的体系”相比,“基于法律的体系”通常需要透明与大量的信息披露,因而监管成本相对较高;“基于法律的体系”中股权变动频繁、投资周期较短,具有较强的资金优化配置功能。近30年来,信息技术革命肇始和发展于美国也并非偶然,以NASDAQ为代表的新兴股市和蓬勃发展的风险投资等金融革命直接带动了民间资本参与信息领域的技术创新,起到了必不可少的推动作用。风险投资机制不仅是对传统银行制度的超越,也是对传统证券市场制度的超越,它为美国技术创新引入全新“引擎”,从而使美国引领信息技术创新的世界潮流。

技术追赶者则以间接的信贷资金支持为主要融资渠道和方式。从日本和德国的历史实践看,原因在于这些国家资本市场不够发达,直接融资需要严格的条件,赖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基于关系的体系”也就成为技术创新融资的必然选择。明显的例子是日本的主银行系统和德国的全能银行系统。这种体系的监督功能完全由银行来完成,是一种以银行为中心、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二战后,日、德两国在艰难的资金匮乏的经济复兴的核心原因就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模式和技术创新模式的匹配。事实上,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民间资本采取这种金融体系进行技术创新融资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大量的实践证明,在不同的法律和市场条件下,市场主导的“基于法律的体系”与银行主导的“基于关系的体系”都是有效率的。从全球的发展趋势来看,市场主导的“基于法律的体系”与银行主导的“基于关系的体系”有相互融合的趋势。在美国和英国,一些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开始直接介入公司的监督运行并向其提供后续融资。而日本和德国也大大加速了证券市场的发展,银行和企业的关系开始向更为松散的融资形式发展。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使竞争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两种金融体系将在更深的层次上相互借鉴并相互融合。

三、民间资本参与中国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方略

1.民间资本参与中国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模式选择。当前我国相关金融市场存在制度性缺陷,市场结构、金融工具等单一、僵硬,不能够满足民间资本参与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要求。其中的主要弊端表现为:(1)金融业务上的不匹配。目前我国以追求资产安全保值为主要目标的传统金融业务对于具有高风险的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是相当有限的。(2)金融组织结构上的不匹配。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是以大银行为主,缺少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中小型金融机构。(3)资本市场结构上的不匹配。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层次单一,不同风险偏好的企业都集中在一个较高标准的主板市场上市、缺乏其他可供创新型中小型企业选择的直接融资渠道。这种单一的资本市场结构不仅不能满足各个层次的融资者和民间投资者的需求,而且导致资本市场金融资源的错位配置。

在民间资本大量参与的情况下,一个国家技术创新金融支持模式的选择要从历史的背景和“路径依赖”的角度对技术创新模式和金融体系模式及其相互作用进行通盘考虑。民间资本参与中国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目标模式应该是有中国特色的融合两种模式于一体的模式,而不是对某种具体模式的照搬。不论是英、美的市场主导的“基于法律的体系”,还是日、德的银行主导的“基于关系的体系”本身都在发生变化,都不应是中国金融体系的目标模式的选择。受法律体系的不健全,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发展缓慢等现实条件的制约,科技企业较多地实行股权融资方式短期内还不太可能。与此同时,由于大量不良债权的负担,银行经营有较大风险,继续太多地依赖银行融资也不现实,必须大力发展传统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和创业投资。在中国13亿元左右金融资产总量的大部分仍然在银行体系中的现实下,我们应该进行两元发展,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并举,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并重,不可偏废一端。核心在于运用市场化机制,推进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两种金融支持模式的协调发展。

2.民间资本参与中国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策略。

为了促进技术创新的顺利发展,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建立完善能够民间资本参与技术创新对金融支持丰富多样的要求。就目前而言,促进民间资本参与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策略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健全关于促进民间资本参与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现有的《公司法》、《证券法》、《商业银行法》等多种法律、法规、条例,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对金融机构业务、金融工具运用等存在诸多方面的限制性规定,严重制约了民间资本参与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有关部门应该及时修改这些法律法规,为民间资本通过金融支持加强技术创新创造有力的条件。

第二,要拓宽技术创新的融资渠道,尽快将民间融资转入体制内循环。科技部门可以联合金融部门通过金融创新来拓宽融资渠道,这样可以有效弥补产业化的资金缺口,实现科技和金融、政府和社会多赢共利的目标。要到这一点,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1)尽快建立专门为民营科技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吸收民间资本入股。(2)积极引导有条件的民营科技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尤其注重短期债券的发行。(3)重点推动达到一定规模的高科技民营企业上市。(4)允许民间组织建立互担保基金,以及企业集资建立行业内互担保基金等。(5)引导民营资本组成金融机构或建立投资基金,使民间资本作为资本金注入民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切实将民间融资从体外循环转入体内循环。

第三,大力发展创新型资本市场以实现资源配置向创新型企业集中,实现民间资本与创新之间的良性循环互动发展。第一,大力发展风险资本,构建民间资本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组织模式。根据中国的实际,地方政府协调下的专业性风险投资基金、境内民间资本为主体的有限合伙制基金组织形式、境内民间资本为主体的契约型风险投资基金形式都是较好的组织形式。其二,发展多层次、多渠道的民间资本参与创业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从国外经验来看,通过创业投资形式为技术创新提供金融支持关键是要规避所谓的“上帝变野狗(godtodog)”现象,即创业投资企业出资时被视为上帝,一旦投入钱后被当作野狗并逐渐被摈弃所投资企业之外。目前中国风险投资退出受困影响的不止于风险投资本身,还直接影响到民间资本的积极参与。创业风险资本除了以在创业板上市的渠道退出之外,股权转让或收购兼并也是重要的退出渠道之一。

第四,建立健全政策性金融扶持机制,为民间资本参与技术创新服务。面对科技投资的高风险,仅靠市场并不能完全解决技术创新的初创投资需求。从各国实践看,政策性金融扶持体系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只有建立全方位的政策性金融扶持机制才能弥补市场缺陷。一方面,要成立一家专门商业银行性质的科技银行,其中部分业务属于专门为民间资本参与科技创新服务的政策性金融业务。科技银行的有效运作关键是要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如果银行具备足够的风险识别能力,就能够有信心、有能力对科技项目进行贷款支持。另一方面,要运用市场化手段,提高现有政策性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放大民间资本参与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这些市场化手段包括:成立“国家科技创新种子基金”,吸纳大量的民间资本跟进;吸纳民间资本参股组建科技保险公司,成立科技创新风险评估公司等。

参考文献:

[1]李松涛,董梁,余筱箭.技术创新模式与金融体系模式的互动选择[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7).

直接金融体系篇8

金融业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其强大的杠杆功能可以促使地区发展的原动力以乘数效应推动经济的增长。在河南实施的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过程中,充分认识河南金融业的现状,并使河南金融业与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协调发展,必将极大的促进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为了研究河南省金融业的现状,本文从投入产出角度研究河南省金融产业。笔者根据河南省2010年的42部门投入产出延长表,经过对相关数据和指标的计算,先后对河南金融业对其他产业的依赖度、关联性和波及效果的进行分析,确定河南金融业的发展状态、在产业链中的作用及对其他产业的影响,并以此做出结论、提出对河南金融业发展有利的政策建议。

对于从投入产出角度分析金融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性,已有学者进行研究。其中赵敏,王重润在河北省2007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基础上,合并得到12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并据此计算河北省金融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本文为方便研究河南省金融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按照赵敏,王重润把42个部门合并为12个部门的方法对2010年河南省投入产出延长表进行了合并。合并后的12个部门包括农业,工业(纺织业、化学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25个部门),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及信息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及住宿餐饮业,教育及文化、体育娱乐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建筑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金融业,科研及综合技术服务业(包括研究与试验发展业、综合技术服务业)[1]。

从2010年河南投入产出延长表上看,河南金融业总投入为10478966万元,其增加值为6976800万元,从分配情况来看,最终消费占36.15%,流出占63.85%。由此可见,河南省金融业的增加值率为0.67,说明河南金融业的附加值很高,但是从分配情况来看,河南省没有充分利用河南的金融资源,河南的资本流出严重,不利于支持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说明河南产业部门的吸引利用资本的能力需要提升。

二、河南省金融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一)河南省金融业的依赖度分析

对河南金融业对其他产业的依赖度分析是根据河南投入产出表计算出的直接消耗系数来确定的。直接消耗系数是指某一生产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每生产一单位的产品对其他各部门产品的直接消耗量[2]。其计算方法是依据投入产出表的数据,用该部门生产经营中所直接消耗的第i产品部门的产品的数量xij除以j产品部门的总投入(Xj)。其计算公式为aij=xij/Xj(i、j=1、2、3、……n)。直接消耗系数的数值范围在0~1之间。

根据合并得到的河南省2010年12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可以计算出我省其他产业部门对金融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见表1)和金融业对其他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见表2)。

表1 其他产业部门对金融业的直接消耗系数

表2 金融业对其他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

由表1可看出,对金融业直接消耗系数较大的有金融业(0.068)、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及信息服务业(0.045)、教育及文化体育娱乐业(0.036)。其次是社会服务业(0.015)、科研及综合技术服务业(0.013)。其他产业对金融业的直接消耗系数都比较小,说明其他产业对金融业的带动作用很小。从数据上来看,河南省金融业对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业、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及信息服务业、教育及文化体育娱乐业的依赖性很强,这些产业对河南金融业的带动作用很强。对第一、二产业的依赖性很弱,第一、二产业对金融业的带动作用也很弱。

由表2可知,金融业对其他产业直接消耗系数较大的有工业(0.072)、金融业(0.068)、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及信息服务业(0.056),其次有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0.042)、批发零售贸易业及住宿餐饮业(0.038)、社会服务业(0.028)。对农业的直接消耗为零,说明金融业发展不需要消耗农产品。这些数据表明,除了农业,其他产业对金融业都有较强的依赖性。

从以上对金融业依存度的分析可知:金融业对其他产业的依赖度要高于其他产业对金融业的依赖度,金融业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很强,大力发展金融业,必将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同时引导其他产业对金融业的消耗需求,必能推动金融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产业之间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由直接消耗系数可以计算出完全消耗系数,公式为B=(I-A)-1 -I。式中的A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I为单位矩阵,B为完全消耗系数矩阵。含义就是列昂剔夫矩阵(I-A)的逆矩阵减去单位阵I。因为完全消耗系数是建立在直接消耗系数基础上的,所以可知金融业的完全依存度和直接依存度基本一致。

(二)河南省金融业直接关联的定量分析

根据赫希曼在《经济发展的战略》中的解释,产业的直接关联实质上是各产业之间的供给和需求的关系。通过供给联系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联系的关联为该产业的前向关联效应;通过需求联系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联系的关联为该产业的后向关联效应[3]。计算直接前向关联指数的公式为:wi=x/Xi(i=1,2,……,n),直接后向关联指数的公式为:ui=x/Xj(j=1,2,……,n)。

表3 金融业直接关联指数

从表3可以看出:河南金融业的直接前向关联指数大于直接后向关联指数,说明金融业与下游行业的关联高于和上游行业的关联。按钱纳里、杜边等经济学家对产业部门的分类标准可知,河南金融业属于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

三、河南省金融业的波及效果分析

(一)河南省金融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分析

根据列昂剔夫逆矩阵(I-A)-1可以计算出各个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是指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某一部门由此所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系数大说明该部门对经济发展的需求感应程度强,反之,则表示对经济发展需求感应程度弱。如果其感应度系数的值大于1时,说明该产业所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其受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很强。而影响力系数是指国民经济某一个产品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4]。影响力系数越大,该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也越大。影响力系数越小,则该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就越小。如果该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大于1,则说明该产业的需求波及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感应度系数的公式:FJ=nqij/qij其中(i,j=1,2,3,……n)。

影响力系数的公式:FI=nqij/qij/其中(i,j=1,2,3,……n)。

表4 各产业感应度系数 表5 各产业影响力系数

由表4可知:各产业中工业的感应度系数最大,为4.740617648。其次是批发零售贸易业及住宿餐饮业,为1.20074248。其余的产业的感应度系数都小于1。金融业的感应度系数为0.59679896。这说明工业对经济发展的需求感应程度强,且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而金融业对经济发展的需求感应程度弱,且低于社会平均水平。

由表5可知;各产业中工业、建筑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科研及综合技术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都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分别为1.310453889、1.251874331、1.153716547、1.049613812。其余产业的影响力系数都小于1,即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而金融业的影响力系数为0.76136384。这说明金融业对河南经济的发展的拉动作用还不够明显。

从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来看,河南省金融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都小于1,说明河南省金融业是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河南省金融业的影响力系数大于感应度系数,这表明河南省金融业对河南经济的推动作用大于河南经济对金融业的拉动作用。所以对于河南省金融业的发展,要依靠自主发展的模式而不是靠经济的拉动发展。

(二)河南省金融业的生产诱发系数分析

影响生产的因素有很多,其主要因素是最终需求,最终需求决定了总产出。在投入产出分析中,可以用生产诱发额和生产诱发系数来分析各产业部门生产额与最终需求之间的关系。其中生产诱发额是指对于各项最终需求量,由产业部门间的波及效应所激发的全部生产额[3],其公式为:X=[I-(I-)A]-1[(I-)(YC+YI)+YE],其中YC、YI、YE分别表示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流出的额向量。I为单位向量,A为直接消耗系数,为对角矩阵,主对角元素为注入系数。生产诱发系数的含义是某项最终使用增加1单位,相应的产出总量将要增加多少单位。根据生产诱发额可以求出生产诱发系数,其公式为xL=XL/iTYL(L=C,I,E),其中xC、xI、xE分别表示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流出的生产诱发系数向量;iT为n维单位行向量。生产诱发系数越大,该部门的波及效果越强。

表6 各产业生产诱发系数表

由表6可知: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流出和最终使用的生产诱发系数分别为0.0311、0.0055、0.0069、0.0052。其生产诱发系数在12部门中分别位于第8、9、8、12位。由此可知: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流出和最终使用对金融业的生产诱发作用很小,河南省金融业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功能仍需开发利用。河南省应采取多种途径利用资本,加大金融业对其他各产业部门的金融支持。

四、关于发展河南省金融业的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河南金融业很多问题,比如:从金融业的分配情况可知,河南省的资本流失严重,河南省的资本被本省消费的只占36.15%,流出的却占63.85%。这说明河南省的投资环境有待提高,利用资本的能力也有待加强。另外,河南金融业属于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其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都比较小,说明要发展河南省金融业,必须多途径促进金融业的资源利用,扩大金融业的功能和业务范围,从而促进河南金融业的快速发展。

(一)改善河南省的金融生态环境,提高吸引利用资本的能力

一是转变政府职能,为金融业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政府要切实强化金融服务意识,要转变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的调节手段,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引导和利用河南的金融资源。二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金融业发展的法律法规。良好的金融法治环境是金融生态得以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完善的金融法治能够有效地保护金融主体的产权,有效遏制恶意信用欺诈和逃废金融债务。三是培育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为建设信用社会提供良好的配套服务。建设信用社会必须要有健全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在征信、咨询、评估等方面的工作,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信用管理服务,从而优化金融业的投资服务渠道。四是为地方性金融机构的投资开通渠道,采取得力措施将现有地方性金融机构的资源合理利用起来,避免来之不易的金融资源丧失。

(二)多途径促进金融业的发展,为河南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一是积极创造条件引进国内外大型金融机构在河南省设立分支机构,培育与发展信托投资公司和大型集团财务公司、中外合资国际金融投资公司等非银行金融体系,扩大金融机构整体规模,增加信贷资金对河南省经济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同时,支持河南省企业与项目公司上市,有效地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融通河南省开展所需资金。二是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可考虑将原来的证券交易中心、现有的产权交易中心以及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改造成区域性小型资本市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融资功能。三是扩大发行企业债券,提高直接融资能力。河南省应积极培育发债主体,扩大发行企业债券,探讨完善企业债券的品种、期限、结构,提高债券流动性与保值增值能力,在合理管制与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础上构筑债务平台。四是按照积极稳妥、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加快河南省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促进高科技企业健康发展[5]。

参考文献

[1]赵敏,王重润.河北省金融服务业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1,(3):73-77.

[2]董承章.投入产出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118-121.

[3]王玉潜,袁建文,李华.投入产出分析的理论与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6-98.

[4]向蓉美.投入产出法[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79.

直接金融体系篇9

关键词:我国金融体制;存在问题;体制改革建议

世界上的不同国家的社会制度是明显区别的,不同的社会制度以及经济金融管理体制,国家的金融体制也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不过,任何的经济制度都存在着商品经济共性,正是由于此种共性,不同的国家金融体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共同点。具体如下,第一点任何社会制度下的金融体制都存在着多种的金融机构,并且这些不同类型金融机构能够并存,不过这些金融机构中的主体依旧是银行;第二点,不同国家的金融体系的核心以及进行宏观调控的机构都是中央银行或者是相应的政府机构,这些相应机构能够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部分;第三点,国家金融体制下的国家货币的发行只有国家中央银行能够进行;最后,无论何种社会体制下的国家,都会严格的对金融机构的设立以及国家社会金融活动进行管理,国家金融体制管理以及调控的基本目标就是国家国民经济的宏观利益。

1.我国金融体制发展现状

我国的金融体制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金融行业的改革深入,逐步发展壮大,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4-1992年,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金融。第二阶段是1993-1994年,偏重于整顿式、合规性监管。第三阶段是1994-1997年,相继建立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金融机构管理规定》等金融法律法规,使我国的金融体制在法律的监管下逐步走向了正确轨道。第四阶段是1997年至今,吸取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深化。2003年成立了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从人民银行分离出来,具体负责金融体制监管。

目前,我国金融制度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完善,金融制度行业也有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我们并不是说现在的金融制度就很完善、不存在问题了,没有继续可以创新的空间了,这都是不正确的思想。事实上,我国金融体制空间还是比较狭小,还有更多的发展空间,改革金融制度,完善现有的金融体制还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问题。

2.我国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也比较明显,不过还依旧不能够跟上实体经济改革的脚步。落后的金融体制改革对实体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有着严重的影响。据全球世贸组织的加入条件,在2006年时我国的金融业就已经全方位实行对外上开放。我国的银行受到国外银行的强烈挑战,竞争压力日渐增大,外资银行相比较中资银行的优点在于其公司管理体制比较完善、具备更加先进的风险管理体制以及效率很高的市场营销机制、资本实力强劲等等。我国银行迫切希望对金融体制进行改革以适应国际金融环境。

就现在的我国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的三点:

第一点,缺乏高效率的金融体系资源配置措施,就我国金融体系资源配置是否具备高效率的判断方法有通过判断储蓄同投资之间的转化率高低以及判断M2/GDP指标这两种。就储蓄同投资间的转化率而言,现目前有三种方法来将社会资金转化为投资,其一、需要资金的人可通过金融中介,比如银行等来获取社会资金,以信贷资产的形式获得;其二、通过类如国债等的财政资金来将社会资金转化为投资;其三、包含股票以及债券等等的资本市场将社会资金转化为投资。单看我国的金融财政融资,虽然每年的国家税收在国家GDP中所占比重都有所上升,但还是不足国家GDP总值的五分之一,而在类似大洋彼岸的美国这样的世界发达国家的GDP中的依靠税收所得占到总值的30%到40%,由此数据可以看出存在的差距还比较大并且财政支出所具备的的刚性也是非常大的。就证券融资而言,根据资本市场缺乏规范性,近年其所占比重的下降比较的明显。不过就现在的国家储蓄同投资间的转化主要还是通过银行信贷来完成的。就M2/GDP指标而言,该指标过高,则表明货币供应量已经使得经济增长实际需求得到满足,并且已经超出,导致金融体系运行以及资源配置效率下降。通常情况下的M2/GDP指标的正常值在100%到150%之间,我国该指标的上升的持续性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离不开信贷的推动,并且运用信贷资产的效率逐渐降低,这就表明金融体系的运行以及资源配置效率存在的重大问题。

第二点,扭曲的金融融资结构,银行被当做是金融体系风险的集中地。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金融融资有直接以及间接两种,不过两者存在严重的失衡,间接融资明显高于直接融资,间接融资较高增加了银行贷款的风险性,对经济持续性健康发展有着明显的制约作用。就我国金融市场完整的融资结构而言,在2003年的金融机构货款规模的新增达到3万亿人民币,同期股票以及企业债等等的直接融资新增规模达到5000多亿元。通过上述数据就能够看出金融融资中直接与间接之间存在的严重失衡状况。据金融领域正常的运行规律而言,短期资金需求可通过间接融资的方法进行解决,而长期资金需求则需要通过类如股票发行以及债券等等的直接融资方法解决。但目前我国金融融资中九成的长期资金需求的解决渠道都是以间接融资渠道解决的,通过商业银行得以进行。但是商行资金的来源大部分都是短期资金,通过商行来解决长期资金需求的做法导致出现了短存长贷所引发的的流动性问题,存在较大金融风险。

第三点,由第二点可知,金融融资渠道有间接和直接之分,这第三点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在于其中的直接融资体系内部缺乏良好协调性的结构。这种失调一共有两种形式,其一就是债券市场以及股票市场间的发展不平衡性。就世界上的具有成熟资本市场国家而言,它们的股票市场规模只有债券市场规模的十分之一,但是我国的实际情况却与正常情况相反,2002年末,国家GDP总额的35%都是由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以及企业债未偿清余额组成的。其中的企业债未偿清余额更是不足GDP总额的百分之一。相比较我国债券市场而言,我国股票市场发展速度比较迅速,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股票市场的上市公司无论是数量上、市价总值还是交易规模而言,每年都有所提升。股市融资相对间接融资比重在调整过程中都是有所提升的。其二、就金融债券市场而言,企业债发展还远远不够,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品种有四种,即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特种金融债以及企业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旬开始,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增长很快,与此同时政策性金融债发行总额也在迅猛提升。不过我国企业债的发展却没有跟上发展步伐,经过10年发展后,企业债券融资也仅仅达到股票融资规模的20%。由此不难看出企业债发展的程度还远远不足。

3.完善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建议

针对以上分析所得出的问题,我们总结得出,我国金融体制体系依旧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想要完善金融体制管理任务,必须要调整金融体制管理制度,化解矛盾,建设有效的监管体系来提高金融体制的完备工作效率,从而加强我国金融行业走向市场化,走向国际化目标迈进。加强金融管理的建设,可以对目前的监管不足的地方进行修补,从源头上完善我国的金融管理体系,改革目前监管工作中的不良资产比例高、机构臃肿、服务水平低、业务单调等体制弊病,防范和消除金融风险,发挥金融管理的作用。面对以上几个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加强我国金融管理入手:

3.1 完善金融管理体系,加强金融管理机构建设

根据目前我国金融服务业不良的发展状况,应该在现有的金融管理机构的基础上,完善投资融资体制、信贷、汇率体制及保险服务体系,金融业各行业间应该保持一定的关联,互利互助。然后再逐步建设符合国际标准我国国情的统一、独立和分级负责的金融管理体系。

3.2 按照WTO金融规则,完善金融管理法制体系,加强金融立法建设

在立法方面建议全国人大加强调研,尽快制定新的法律,加快出台一系列法律的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强法律的可操作性,真正解决当前在金融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在执法方面,要切实做到违法必究、有法可依、严格执法和高效执法。金融管理部门要发挥监督的作用,各级银行检查部门对金融管理部门应适时进行检查,同时组织对下级行展开执法检查,还应该完善金融管理操作体系,加强金融工作建设,完善金融管理人员素质体系,加强金融队伍建设。

3.3 进一步加强我国金融内外部环境的建设

为了能使金融管理得到进一步完善,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放松对金融业的直接管制和行政干预,保证效率和信贷资金的优化配置,减少风险损失。深化企业制度改革,建立合适的治理机构,牢固经济制度的基础,健全企业的机制和约束机制,从根本上减少损失,削弱了制度基础。还应该加强国际金融管理合作,适应国际金融自由化浪潮。

4.结束语

目前,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发展,想要在世界经济中取得长足发展,我国金融行业不得不加快改革步伐以跟进时代步伐,尽快解决现在面对的金融风险和迫在眉睫的金融危机,不断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找到有效措施解决我国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以最快的速度在WTO立足脚跟,取得辉煌成就。此外,一定要做到正视我国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竭尽全力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完善金融监管的法规体系,改进监管手段和方式,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加强对网络银行的监管,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实现真正的有效监管,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保护国家金融财政的安全,让我国经济进军世界前列。要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制度,保证数据的实施性和真实性。

参考文献:

[1] 张二芳.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历程、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4-04-08.

[2] 郭冠男.农村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展望[J].宏观经济管理.2011-07-08.

[3] 罗志华.信托在我国金融分行体制下的定位研究[J].西南财经大学.2011-09-01.

[4] 吕劲松.金融体制改革及其深化对经济的影响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2011-08-01.

[5] 杨颖.当前我国金融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1-09-05.

直接金融体系篇10

中国加入WTO,就意味着其金融发展模式转向货币政策独立与资本自由流动相结合型,中国的金融业、金融市场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外部金融冲击。从以往各国的经验来看,不难找出使外部因素发生重大作用的内部缺陷,这种缺陷实际上就是一国经济及金融的“结构性问题”。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表明:内部缺陷的表现方面目前仍然较多,结构性问题相对突出,要把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金融体系融入现代的国际金融体系,并在强大的外部冲击下,不至于使可能的系统风险转化为金融危机,中国就必须分析和研究现存金融结构存在的问题,采取稳健而有力度的政策和措施来加以应对。本文则主要就金融结构中较为重要的投融资结构部分进行探讨。

一、金融市场开放对我国投融资结构的基本影响及调整的目标

(一)金融市场开放的基本影响

首先,完全开放金融市场将会直接影响我国投融资主体结构,投融资主体将进一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金融市场开放以后,受国内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及对外国资本进入管制放松的影响,我国的投资主体必然会从国家财政为主体的单一体系向市场机制为主导的多元化体制转变;在融资活动中,四大国有独资银行仍占有绝大比例,他们是信贷资金的最主要的提供者,是融资活动的主体。金融市场开放以后,随着外资银行以同等国民待遇身份的介入以及投资融资方式的改变,这些国有独资银行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一方面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被赋予的分配资金职能将逐步丧失;另一方面,外资银行的介入使国内企业的融资范围扩大,以市场原则选择融资的比例增加。

其次,金融市场开放将会对我国投融资的方向和流向产生一定的影响。外资银行的介入不仅仅使我国银行增加了竞争对手,而且也为我国银行提供了一个参照系。外资银行在确定投资和贷款方向时一般均以利润和效益为目标。因此,现阶段经营状况较差、亏损较为严重的国有大中企业一般不会成为他们的投融资对象,经营效果较好的非国有经济更能受到外资银行的青睐。而国有银行,其国有信贷资产占总量近70%。这里,国有经济所占比重过大也许还是次要的问题,重要的是国有经济经过改造尚未摆脱经营效益较差的困境,国有银行因贷款、融资对象产出效益低下而受到严重影响。由于外资银行的进入以及市场法则的引导,国有银行在融资与贷款的方向上必然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将重点逐步转向产出率较高的行业和部门。第三,金融市场开放将影响我国金融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直接金融比例会适当增加。

(二)投融资结构调整的基本取向

投融资结构的调整的方向应以满足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面向开放的国际金融市场为基本原则。

1.建立以企业为基本投融资主体的多元化投资体系

在我国现阶段,由于规模经济的发展以及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等因素,使得居民个人不可能成为社会投资的主体,而政府部门由于其处于监督者、调控者及政策、规则制定者的特殊地位,从而决定了政府部门也不可能成为基本的投资主体,特别是不能成为竞争性行业或经营性行业的投融资主体。企业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现专业化分工的主体,政府和私人的绝大部分市场和实质性投资都是通过企业实现的。

因此,我国多元化投资体系中只能是以企业作为基本的投资主体。为了发挥企业在社会投融资活动中的作用,提高投融资的效益,就必须赋予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和独立的法人主体应该拥有的自以及较为直接的投融资权力。同时,我国投融资体制的改革、结构的调整,不仅要建立以企业为基本主体的多元化体系,而且还要注重企业经济成分的多元化,确定非国有企业在投融资活动中应有的地位,充分发挥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功能,带动投融资的市场化,形成竞争、有序、高效的市场氛围。

2.投融资方式多元化

投融资方式的多元化是现代金融运作的基本内容,投融资主体为追求高效益低风险的资产组合,客观上需要多元化的投融资方式。在现代国际投资理论中,无论是马尔柯维茨两参数投资组合理论还是威廉·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都明确地阐述了这样的一个基本道理:投资者只有在能够掌握足够多的投资工具的情况下才能够进行有效的资产组合。因此,在金融市场开放的推动下,加快我国的金融创新,实现投融资方式多元化和较高的金融效率是必然的方向。

3.投融资结构的调整应当间接化

一个国家对其投融资结构的调整是采取政府直接控制还是采取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来进行,是由其经济、政治体制决定的。在我国随着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和投融资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政府并不具备足够的能力对社会投融资活动的效益、风险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在社会投融资活动中过多的政府干预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当发挥市场机制对投融资活动的基本调节作用。尽管金融资源存在一定的市场失灵,但政府对其实施的调控也只能建立在宏观调控方面,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产业政策等政策手段对社会投融资活动进行弹性调控,尽量避免和减少行政干预、计划调控。

二、我国投融资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对策

为适应GATS及WTO的要求,我国金融业必须针对投融资结构不合理问题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速投融资结构的调整,以适应金融市场开放的步伐。

(一)发挥市场机制在投融资过程中的基本作用,拓宽非国有经济投融资领域及其与市场的投融资通道

金融市场开放以后,从参与市场的主体构成来看,既有外资机构也有中资机构,既有国有经济又有非国有经济,他们之间存在的独立性和差异性决定了市场机制在投融资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作用。我国的投融资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可以是:首先应当把政府投资的范围基本确定在非竞争性的公益项目上,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其次,在缩小政府投资范围的同时还应转变政府对社会投融资活动的调控方式,减少直接控制和行政干预,使企业成为真正投资主体;再有,在投资主体的所有制结构方面,应当扩大非国有经济的投资范围,拓宽非国有经济的融资渠道,在政策上积极引导、鼓励非国有经济参与竞争性项目和一些基础项目的投资,以促进有效竞争,降低金融风险,推动国有经济的存量重组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二)逐步增加直接融资的市场份额,提高间接融资效率,使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并行发展,创造金融市场的竞争机制,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同时存在为交易双方提供了较多的投融资选择的机会,有利于实现最佳的交易策略,同时也有利于改善金融资源的交易条件。在我国具体的来说就是要积极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通过降低金融交易成本、提高信息完整性、增强市场机制的作用等途径提高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和金融效率。就此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这一进程: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积极培育能够适应开放型金融市场要求的微观交易主体;进一步明确金融监管的效率目标,继续完善金融监管体系,落实监管措施;加快金融中介机构的建设,规范中介行为,提高中介效率;改变现行的以计划为主要特点的利率体系,通过利率市场化来提高利率对经济运行调整的杠杆作用;积极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主体,尤其是确定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抑制恶性投机,提高投资效率。

在培育和发展直接融资的同时,提高我国间接融资的效率亦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尤其是在金融市场逐步开放的情况下,随着金融竞争的加剧,这一点显得更为突出。当前,提高我国间接融资效率的途径应当是:深化国有产权制度的改革,明晰国有银行的产权关系,明确产权主体;加强和完善银行内部管理,提高银行从业人员的现代业务素质;积极进行金融业务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增强在开放的金融市场上进行业务竞争能力;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商业银行业务活动的直接干预,为银行的经营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提高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降低国有经济对银行信贷资金的过度依赖。

(三)改善政府对投融资的宏观调控,建立有效的投融资风险约束机制和宏观调控体系

即便在金融市场放开的条件下,政府仍有必要采取经济、法律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投融资活动进行宏观调控,但这种调控必须保证市场机制的基本调节作用,是通过间接的方式进行的。

在整体宏观调控体系中,政府应当以预测性、指导性的投资总量计划引导各类企业的投融资行为,通过货币政策、手段调节社会的信用总量。政府在退出竞争性项目投资的同时要加快培育为投融资主体服务的市场中介机构,促进信息的公开传播,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为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使投融资行为符合市场需要和产业发展规律,实现责权利的统一。

(四)深化银行体制改革,建立能够适应金融市场开放的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和体系

首先,从外部条件和政策方向上给予商业银行真正的经营自,包括补充资金的自、发展机构的自、贷款决定自以及融资方式的自,促进商业银行向主动型和市场化的投融资业务发展。其次,从银行的内部改革及经营管理方面:商业银行要提高业务发展的技术含量,最大限度地挖掘产出潜力,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提高银行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使其充分适应新技术应用、新产品的开发和经营管理方式的需要;按照经济效益原则,跟踪市场变化,灵活调整经营策略,实现富有效益含义的经营领域的置换和银行价值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