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教学法运用案例十篇

时间:2023-10-12 17:17:27

直接教学法运用案例

直接教学法运用案例篇1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其中市场营销人才需求变化非常大。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中案例教学的有效运用措施,有效的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于发展,也是高校为企业输出专业人才的主要方式。因此,高校在培养市场营销人才方面,重视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中案例教学的有效运用措施的研究非常关键。本文讲简要分析,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中案例教学的有效运用措施方面的相关措施,旨在进一步促进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中案例教学措施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高校;市场营销;教学案例;教学措施

前言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及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及人力资源市场也发生了一定变化。信息时代的来临,给人们的生活习惯及消费方式都带来了一定的变化。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市场营销的发展。关于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中案例教学的有效运用措施研究,逐渐成为高校发展中需要探究的重要问题。高校为了更好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必须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中案例教学的有效运用措施的研究。

一、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案例教学的运用主要源于美国哈佛大学的法学院和医学院,在20世纪初时开始运用于商业和企业管理学中,在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从起初的不被理解到现在的广泛应用,并在营销学教学中逐渐占据了一定的地位。高校市场营销教学的发展,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教学效果一直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在实际教学中,深入研究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了案例的选取运用不够准确、严谨,质量不高、教师实践经验不足、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运用不恰当、案例教学成绩考评机制不健全、教学案例资源不足,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等几个问题。

(一)案例的选取运用不够准确、严谨,质量不高

案例的选取运用不够准确、严谨,质量不高,是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中非常普遍的问题之一。由于案例的选取运用不够准确、严谨,质量不高这一问题的影响,直接导致了高校市场营销教学质量下降,学生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较好的掌握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中的专业内容,对一些专业知识及技能的问题无法达到理解和应用的水平。其次,案例的选取运用不够准确、严谨,质量不高,也无法提高该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二)教师实践经验不足、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运用不恰当

在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中,由于教师实践经验不足、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运用不恰当问题仍然存在,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中案例教学的效率不高。教师实践经验不足、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运用不恰当,直接成为影响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不利因素。如何改善教师实践经验不足、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运用不恰这一教学问题,对于提高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中案例教学的有效运用措施的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高校市场营销教学,必须重视教师实践经验不足、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运用不恰当这一问题的发展情况。

(三)案例教学成绩考评机制不健全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案例教学成绩考评机制不健全,也是导致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中案例教学的有效运用措施实施成效不明显的主要因素之一。案例教学成绩考评机制不健全,就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之高校市场营销教学的专业难度较大,学生很难接受高校市场营销教学活动,专业学习效率不断下降,市场营销专业能力的提高成为难上加难的问题。基于以上原因,案例教学成绩考评机制成为高校教学重点问题之一。在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中案例教学的有效运用措施中,重视案例教学成绩考评机制不健全这一问题产生的影响也很重要。

二、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有效建议

(一)重视案例的选取与运用,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

在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中案例教学的有效运用措施研究中,重视案例的选取与运用,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有利于改善案例的选取运用不够准确、严谨,质量不高的教学问题,并逐渐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学习效率,促使其可以更好的接受专业的知识,不断强化自身市场营销的能力。其次,重视案例的选取与运用,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有利于市场营销专业教师更加积极的完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重视案例的选取与运用,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对于高校开展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

(二)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突破传统教学模式

在高校市场营销案例教学中,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市场营销专业教师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方面逐渐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中,尝试采取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结合多媒体、营销软件的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及素质的协调发展,以促使案例教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其次,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促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三)重视案例库的建设,给提供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高校应在结合自身特点和能力给予资金投入的基础上,重视案例的开发与教学措施的应用,建立专门的市场营销模拟实验室,积极尝试与企业进行合作办学,拓宽校外实习基地等多种渠道,不断满足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要求。通过重视案例库的建设,给提供学生实习实训基地这一方式,逐渐提高高校市场营销教学效率及学生的专业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在高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中的运用研究,可以有效的强化学生自身的专业技能,为其将来的就业打下一定的基础。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中案例教学的有效运用措施研究,也逐渐成为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培养人才的重要问题。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深入研究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中案例教学的有效运用措施,积极的完善存在的教学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使之将来可以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一定的努力。因此,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中案例教学的有效运用措施研究中,深化校企高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中案例教学的有效运用措施发展理念,是高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中非常重要的教学问题及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那英续.浅谈高校市场营销案例教学[J].才智,2015,(7):118-118.

[2]盛济川,陈理飞.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中的案例教学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7):63-64.

[3]巫佳琪.关于案例教学在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科教导刊,2014,(28):181-182.

[4]王少辉.案例教学在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中外企业文化(下旬刊),2014,(4):238-238.

[5]杜洁.案例教学在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界,2014,(33):69-69.

直接教学法运用案例篇2

【关 键 词】 维修案例实训平台;中职;电子电工;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电子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汽车电子电工已经成为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而且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而目前中职学校汽车电子电工课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理论与实践脱节,或是实践与实际应用脱节,培养出的学生不能满足汽车维修市场的要求,这就需要中职学校创新汽车电子电工的教学模式,而利用汽车维修企业的维修案例构建中职学校的汽车电子电工实训平台并运用于教学当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之一,对创新中职学校汽车电子电工教学模式具有现实意义。

一、利用企业维修案例构建中职汽车电子电工实训平台的进行教学的内涵

汽车维修企业维修案例,是指汽车维修企业将汽车维修过程用文字、表格和图片等形式记录下来,并依法建立机动车维修档案,随时备查,主要内容包括:维修合同、维修项目、使用材料、维修方法、具体维修人员及质量检验员、检验单、竣工出厂合格证及结算清单等。

如果问诊单中只是将故障现象、诊断结果和维修内容作了简单记录,而对初学者最重要的故障诊断思路和测试过程并没有描述,教师如果直接利用企业原始的维修案例运用于教学,对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匮乏的中职生来说往往不易理解和学习,教学效果也就不会好。因此,要利用企业维修案例进行汽车电子电工教学,必须选取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必要的加工,融入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不但以文字和表格的形式表现,而且要大量引用维修现场图片、视频和后期制作的动画等,最后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而教师在其中同时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利用实训平台,理论结合技能实训,使学生切身感受真实的维修体验,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二、汽车电子电工维修案例实训平台建设方案

(一)维修案例库建设

1. 维修案例采集。企业的维修案例多种多样,反映了各式各样的问题,体现企业新技术、新工艺,蕴含着企业技术骨干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在建设维修案例平台中,要采集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案例,主要采集两类案例:一类是选取典型的、科学的和先进的维修案例;另一类是不恰当、不科学、落后的,甚至是失败的案例,这样可以两相对比,让学生汲取更多的、更宝贵的维修经验。

维修案例的采集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是直接在企业维修档案中直接筛选,可以很容易取得维修案例,但缺点是主要取得的是文字资料,日后需要补充各种图片或视频资料,还原难度大,说服性不强,这种案例要尽可能少地选用;二是通过长期深入企业维修现场,跟踪拍摄适合教学需要的维修过程,从车主描述、故障现象、故障分析、维修设备、维修方法、故障排除和修复检验等,一一通过视频真实记录,这种采集案例的方法优点是能真实再现案例,说服力强,用于教学效果最佳,案例应尽可能采取这种方法获取,但缺点是案例采集时间长,需要企业维修人员与采集案例的教师密切配合,工作量巨大。

2. 维修案例的加工。维修案例加工是将采集到的、使学生不易理解的原始案例根据教学内容加以编辑和整理,融入相关的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知识,以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形式加工形成。加工好的维修案例应具备以下特点:①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②维修技术具有先进性;③可以直观的显示故障现象;④难易程度符合学生实际;⑤故障的诊断和排除过程可以通过实训平台现场操作。如一个“丰田卡罗拉小轿车汽车发电机损坏故障”的原始案例的视频是:车主描述维修人员试车检测蓄电池检测电压调节器检测发电机确定发电机损坏更换发电机故障排除,而加工好的维修案例在原始视频的基础上增加了以下内容:用文字、动画和视频等形式呈现汽车发电机原理、充电系统原理、电压调节器的检测方法、发电机的检测方法和更换方法、丰田卡罗拉发电机的型号和价格等。

3. 维修案例归类和建库。将加工整理好的维修案例按故障现象或教学知识点等归类,建立维修案例库,方便教学中调用。

4. 维修案例的更新。随着电子工技术更多地运用于汽车领域,新的维修技术和新设备也在不断发展和更新中,中职学校汽车电子电工的教学要与汽车维修企业发展同步,要紧跟维修技术发展形势,就必须不断地充实、更新和修改维修案例。

(二)维修案例实训平台硬件建设

1. 多媒体设备。主要包括电脑、投影仪、高清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等,用于案例的加工和呈现等。

2. 汽车电子电工模拟实训平台。汽车电子电工模拟实训平台目前已普遍运用于中职教学当中,它是利用电子电工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将汽车的一个或多个系统制造成一个实训台,它功能齐全,使用方便,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到汽车各系统的原理、结构、故障诊断与检测等知识,缩短了理论到实践的距离,解决了实训教学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

如某品牌的全车电器实训台,以上海大众桑塔纳全车电器实物为基础,展示全车电器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原理,如灯光系统、仪表系统、点火系统、起动系统、发动机电控系统等等,操纵各种开关及按钮,可真实演示汽车电器各系统的工作过程,面板上绘有彩色喷绘电路图,学员可直观对照电路图和实物,认识和分析整车电器各系统的工作原理,自带的故障模拟系统可模拟实际运行工况,并且教师可以设置多种常见故障,方便学生进行排故实训。

3. 实车实训平台。实车实训平台就是用汽车直接作为学生实训设备,它是汽修专业必不可少的实训设备。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在实车上进行各种检测、故障判断和故障排除,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三、案例实训平台在教学上的应用

教师利用维修案例进行教学,就是将案例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模拟实训平台和实车实训平台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应用,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教师在组织和实施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精选案例,精心组织

精选案例,就是选取能揭示教学内容、适合学生实际的典型案例(教学中可同时引用多个案例),尽可能选取能在模拟实训平台上可以显示直观的故障现象、故障的诊断和排除过程的案例。精心组织就是要教师根据案例和教学内容,精心制定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方案。

(二)循序渐进开展教学,精心引导,最大限度发挥学生潜能

由于学生往往理论欠缺,实践经验匮乏,因此采用“维修案例”教学应注重教学中的循序渐进,案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同一个知识点引入多个案例反复论证,举一反三,教师要从传统的讲授和灌输,转变为组织和引导、启发,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共同学习。同时,案例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尽可能有效地引导,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充分交流观点,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

(三)维修案例、模拟实训平台、实车实训平台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需要教师将它们有机结合,让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才能发挥案例教学的最佳效果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训平台的条件选择恰当的维修案例,根据维修案例制定教案,组织好课堂教学,让理论知识在案例的分析和诊断中悄无声息地发挥巨大的作用,让理论教学消化在实训平台当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维修案例始终作为主线贯穿其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紧紧围绕它开展。如在课程的开始阶段,教师适当地和学生一起分析案例,再现维修现场,让学生仿佛身处企业维修车间当中,经过反复训练,学生的能力就会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摩、引导和训练后,学生能够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

四、维修案例应用于教学实例

1. 教学内容:汽车供电系统维修实训

2. 教学过程:需4个课时连续教学

(1)相关知识准备:

理论知识:串联电路电阻的分压原理、汽车发电机及充电系统工作原理。

操作技能:万用表的使用方法、交流发电机好坏的检测方法、电子电压调节器好坏的检测方法。

案例准备:引用三个维修案例。①一个主案例:某品牌小轿车蓄电池负极搭铁连接点接触不良引起的故障。②两个与主案例相似的维修案例:蓄电池正极端子到发电机输出端子间电路电阻过大引起的故障;与发电机磁场线圈相连保险丝插脚松动引起的故障。

(2)实施过程:教师首先对理论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复习,之后是通过主案例材料中的车主故障描述开始逐步引入,再到试车结果、故障分析、故障确认、维修方案和故障排除,教师不断引导学生在模拟实训平台和实车实训平台上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讨论和测试,激发学生积极思索,着重让学生尝试分析维修原理和思路,作出故障诊断和故障排除方案,再对比案例上维修人员的诊断结果和维修方案,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然后引入一个失败的维修案例和两个相似案例供学生讨论和实训,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案例教学优势

运用维修案例实训平台进行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具有以下优势:

1. 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启发下进行学习,课堂气氛明显活跃。

2. 理论知识在故障诊断等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3.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学生经过努力可达到教学目标,使学生充分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增强了学习自信心和求知欲望。

4. 来源于维修企业真实的案例,使学生产生真实的维修体验,对未来就业前景充满希望,加深对汽修专业的热爱。

总之,利用企业维修案例构建中职汽车电子电工维修案例实训平台,并灵活运用于教学当中,实现了教学知识与企业技术的同步对接,教学中真实再现企业维修流程,使教学与企业环境相结合,让学生切身感受企业环境,感受真实的维修体验,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逐步成为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也要求教师要长期与企业保持密切合作,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水平也会得到大幅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英. 理实一体化企业案例的开发[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8):57~59.

直接教学法运用案例篇3

关键词:案例教学;高中地理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9-131-01

案例教学就是为了达到掌握地理知识的目的,展开典型案例,并对案例进行判断、推理以及分析。在平时的高中地理教学中要重视案例教学的应用,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某一地理问题的基本技能和一般分析方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案例教学运用的都应该比较多。

一、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高中地理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爱国热情有重要意义,能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地质概貌以及地形结构等,高中地理历来都是一门基础学科。但很长时间以来,学生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被教师安排了,有些学生甚至产生了厌学倾向,大多数学生毫无主动性可言,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师课堂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过分注重成绩提升,导致课堂形式单调,课堂内容枯燥,教学方法传统僵化。案例教学法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本质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而教师并非传统教育思想中单纯就是一名传道、授业解惑之人,而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在教学中扮演着激励者以及设计者的角色。本文在新课改背景下,拟将案例教学法运用到高中地力教学之中,最终为促进高中地理有效性教学打好基础。

二、案例教学法运用的策略

1、构建案例运用平台,充分挖掘案例素材

一个恰到好处的案例,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课堂增色,有效提升整个课堂的氛围。所以,很多地理教育工作者一直为之努力的事情之一,就是如何方便快捷的获取有效的案例。但在快节奏的教学工作中,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要想方便的获得很多急需的案例素材,是很难通过自己查找实现的。所以,学校可以联系其它学校的地理教育工作者,协调自己学校各年级的地理教师,互相交流经验、交换意见,定期的进行研讨。并且为了激发教师们搜集案例的积极性,对于能够积极提供案例的教师,要在工作考核方面以及职称评定方面给予相应的照顾。

2、科学评价学习效果,加强课堂进程指导

有了案例,就不用在进行什么指导了,学习起来都会非常直观,这是很多教师在案例教学中所认同的。实际上,案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只是方式更为直观一些,其实案例教学也无非是一种教学平台。而这种教学效果的好坏,还是要通过评价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指导来最终确定。所以,恰当的、及时的学习评价,在高中地理的案例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追求的评价标准既要关注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和学生个体的差异,又要体现学生的基本要求。所以在案例教学中,我们要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将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注重案例教学过程,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3、拓展案例应用思路

地理课程可运用的案例非常多,其案例具有形象、直观、典型等特点,是一门介于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之间的学科。而现在很多教师感觉棘手的问题就是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怎么能够使这些案例的价值更好的体现,以及怎么应用这些案例。实际上,教师还是需要积极拓展应用的方法和思路,充分理解案例自身的特点和内涵。还有一个例子,教师在讲解长江沿江地带的教学,可以在分层分析、分段分析之前,先展示沿江地带的基本情况,必要时可重新展示案例的部分或者全部。这个例子说明,除了上述应用思路之外,教师还应当对案例进行必要的加工。

4、丰富课堂组织形式

同学们听教师一个人在课堂上的讲解,然后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去记忆,这并不是运用案例教学。相反,有了案例作为平台,教师更可以更多的激发学生主体性,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运用更为丰富的更多的课堂组织形式。教师在案例教学中一定要明确学生和自己分别承担什么样的作用,这是教师在开展案例教学的时候必须要考虑的。在案例教学中,具体来说,学生是研讨案例、分析案例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促使学生展开研讨和探索,主动交流,积极参与,并且对学生的地理知识的学习起到调控、组织、引导、启发的作用。教师要启发学生思考教材有哪些问题值得探讨?教材涉及哪些方面的地理知识?这是教师在展示案例后仍需要做的。另外,教师还可以发动学生参与到案例的搜集和制作之中,这样可以提升案例教学的针对性,丰富案例的获取途径。学生负责动手搜集和整理,教师只是提出方向。这样以来,学生也会感觉到案例与自己关系更加亲切,所有的案例经过师生一起加工,学生接受起来也会更加容易。

三、结束语

案例教学正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原因就是其贴近生活、说服力大、直观性强的特点。应用案例教学,切记不能为了应用案例而引入案例,那样的话,不但不会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很多教学内容与所举案例都没有关系的话,还会适得其反,使得案例教学流于形式。所以,为构建高效的高中地理课堂,还需要教师积极的总结案例教学方法,充分联系学生的具体情况,认真结合教学内容和课堂进程,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 刚.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案例应用.四川省彭州市第一中学,2002.

直接教学法运用案例篇4

1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贯彻案例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感到经济法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法律课程,涉及的实务性内容也较多,如果单靠以教师讲授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主体地位无从实现,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也会受到限制。但是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案例教学,运用案例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在学生中营造自主探索的氛围,使其激发出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的意识,就可以更好地实践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形成必要的职业技能和养成正确的职业观念。因此,案例的选择至关重要,它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理论作用于实践的载体,它既是案例分析的出发点,又是案例分析的归宿。如果案例选择得不恰当,相关因素处理得不好,就会降低案例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整体效果。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贯彻案例教学呢?本人认为有以下三点:

1.1案例选择要与教学内容相一致

案例是经济法课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领会、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如果案例与知识点没有必然的联系,或者牵强附会,那么案例的使用不仅毫无意义,而且会弄巧成拙,使学生产生不必要的疑问,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所选用的案例必须具有关联性、较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注重与学生自身的专业相结合,这样一来,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能够促使学生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法律知识相互衔接,融会贯通。比如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大多从事与钱打交道的工作,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相关的《税法》、《票据法》及《会计法》等就显得尤为重要。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作为一名财务人员,如果不慎遗失了支票,应该怎么办?还可以采取哪些补救措施?诸如此类的案例俯首皆是。平常我会让学生关注一下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这个节目里面的案例都值得大家去深思,而且通过电视把整个案件形象逼真地表现出来,特别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就能很快地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也不错。

1.2案例选择要难易适度,突出实用性和综合性

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将来主要从事经济和管理方面的实务工作,其实只要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运用已掌握的知识结合生活实际,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增强运用知识和总结经验的能力,进而能够在生活和工作当中运用法律知识来解决问题,就达到了预期目的。案例是对知识点的解读,应该简单明了。无论是让学生讨论的案例,还是引导学生剖析的案例,如果案例中涉及的人和事过于复杂,就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或依赖思想,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案例可以在书籍中找,也可以直接来源于生活,最好选择一些容易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使他们产生现实感、求知欲,自然而然地想弄清楚案例的具体情况,从而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比如在讲完了《企业法》和《公司法》这两章后,结合大学生就业的情况,让他们思考:如果自主创业的话,你会选择哪一种企业形式?大学毕业以后参加工作,很多学生会选择租房子,那么在签订租房合同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如果发生了合同纠纷,应该如何处理?因此,在讲授《合同法》的时候,所选取的案例不光要让学生有兴趣,更主要的是使他们重点了解合同的订立、解除和发生纠纷时的解决途径,建立起自身的维权意识,掌握好维权的方法。因此,真实的并相对容易理解的案例可以增加他们对现实生活中的风险的了解并容易使他们运用已有法律知识进行案例分析,从而更好地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3就是案例教学方法要得当

案例教学方法的选择一定要符合教学实际。教学实践中,有关案例的教学方法有多种,如教师直接讲解、教师启发式讲解、学生先讨论教师再归纳点评、学生分组研讨等。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一来教师不用再在黑板上辛苦地板书,因为选取的一些课外的案例篇幅实在比较长,用多媒体来上课的话可以节省不少时间,二来多媒体教学有声有色,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坚持以鼓励为主,调动积极因素,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引导学生分析和质疑,并鼓励发表不同的意见,让学生成为真正的教学主体。有些教材在实训内容的设计方面做得比较好,由课内实训和课后练习两部分组成,这样的话课内实训以教师直接讲解或教师启发式讲解为主,课后练习则可以由学生先讨论,教师再归纳点评;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案情,就可以采用分组研讨、课堂上辩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从各自的角度剖析案例,阐述自己的观点、见解,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当指出本次案例讨论所运用的理论知识,分析学生的讨论思路是否正确,分析解决问题的途径、手段是否得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直接教学法运用案例篇5

笔者在电大法学教育教学中运用了法律知识体系的构建与案例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简称“框架—案例”教学法,经过不断的摸索,对这一方法有了更深的体会,初步加以总结。 一、采用“框架—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我国普通高校在法学教学方法上是以讲授法律基本原理、基本知识、法律概念、原则、规则的语义、演化特征甚至规则间的联系为主;而广播电视大学则是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施远程开放教育,面向社会成人,为广大求学者提供继续教育(而非补偿教育)的机会和条件,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质量的、适应地方和基层需要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在法学教学方法上,应在帮助学生建立法律知识体系框架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广播电视大学的办学方式不同于普通高校。 二、“框架—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和本质 所谓法律知识体系框架的构建,是指在法学教学中学生集中接受面授辅导时,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讲清楚学科的知识,为学生搭建一个该学科知识体系平台,让学生全面了解这一学科全貌、理论框架,以便使他们在自学过程中,能有针对性地主动摄取知识,不断地充实这一知识体系。所谓法律案例讨论教学法,是指在法学教学中通过分析、讨论和研究教者所提供的案例,解释成文法的内容,解决知识体系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增强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构建法律知识体系框架的基础上,案例教学活动主要解决的是学科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学生提出来的疑难问题以及运用法学理论去解决实际生活中发生的具体问题,即法律适用问题。从而达到学用结合,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采用精讲答疑式案例讨论教学法,注重学员对课程内容的事先了解和预习以及师生互动交流。因此,这种教学法对学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要求学员要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教材、媒体资料充分地自学(自主学习+小组协同学习),以充实理论知识,发现实际问题。它同时注重学员对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的掌握和利用,学员要能主动充分地利用学校提供的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和网络环境,开展BBS讨论、采用Email交流,通过直播课堂实时答疑,利用校园网掌握教学信息,校园网提供的简便链接直接进入各类法律网站,浏览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学者观念和最新案例分析,以达到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全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 三、实施“框架—案例”教学法的几点体会 首先运用“框架—案例”教学法能妥善处理好成文法和实践能力提高的关系,以为学生构建学科的知识体系框架为基础,在此基础上,精选案例,通过分析讨论案例解释成文法的内容,答疑释难,精讲多练,学以致用。 其二是学生能真正成为学习主体。使用这一教学方法,老师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辅的,即从整体上为学生勾勒出学科知识体系框架,挑选和编写案例,提供一般性指导,评价学生的表现等。而学生则处于主要位置,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必须主动地去学,去充实、掌握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具体内容,从而在学习效果上也就会有根本不同。 其三是学习知识与培养实践能力并重。在初学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学科的知识体系,进而通过自学,不断充实这一知识体系,再通过案例讨论,解决自学中遇到的难题。在案例讨论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把握案件关键点、区分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及综合运用法律的各项规则的能力,这将进一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其四是符合广播电视大学的教育目的,符合在职成人学习的实际。这种教学方法的着力点就在于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大多数人带着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和分析讨论相关案例,不仅能激发学生自学的积极性,使学习知识变得生动活泼,具有启发性和探讨性,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抽象的法学原理,并且灵活运用,举一反三。案例教学方式即可适用传统教育,也可适用远程教育。在传统教育中,案例教学模式的教学信息的流动是单向的,教与学以及学与学各方难以及时获得对方反馈,不利于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而远程教育基于因特网的现代远程教育方式,应用案例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有利于组织学生探索学习、讨论学习和协作学习,另一方面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案例,通过不同的途径进行分析,针对学生在分析过程中出现的不同障碍,因材施教,分别提供不同的参考资料或不同的接近于答案的提示,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进而组织学生在网络课程中的讨论或协作得出正确答案。 四、结论 “框架—案例”教学法体现了教学论的人本化思想和现代心理学的建构主义认识论思想,适应了学习者建构知识、接受知识的内在认识秩序,符合人在社会化进程中不断增强和发挥自身主体性的客观规律。

直接教学法运用案例篇6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 案例教学 实际应用

一、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些真实、典型案例的讲解、分析和讨论,将抽象的、一般性的书本知识融人到具体的案例分析中去,使学生从生动的、有代表性的个性中去理解书本知识,掌握必备的流程规则。《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专门讲授国际货物买卖理论和实际业务的课程。其交易过程、交易条件、贸易合约履行细项及规则,都远比国内贸易复杂。具有以下特点:

1、实践应用性强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专门研究和处理国际问商品交换具体过程的课程,其中涉及到贸易术语的使用,贸易合同的签订以及合同的履行,违约的处理等各环节,如交易磋商、租船、投保、报验等内容。因此,这门课程所介绍的每一个知识点在国际贸易中都有具体的操作环节,即直接指导对外贸易业务的实践应用工作。

2、与国际惯例和法律密切相关

这门课程涉及到许多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国际惯例、法律,如《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等等,这些国际惯例广泛地被世界各国接纳、使用。因此,学习国际贸易实务,必熟悉这些惯例和法律。

3、涉外性

《国际贸易实务》中所介绍的都是涉外贸易,它的做法与国内贸易不完全相同。在国际贸易交易中,洽谈对象均为国外的交易商,在交易的每一个环节中(如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过程,贸易合同的签订过程,申请开立信用证的过程,填写各种单据的过程以及到银行结汇等环节)都要使用英语这个工具来完成交易。

《国际贸易实务》所具有的这些特点,必然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熟悉其交易流程和有关单据,而且还需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作为中职教育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由此对应的中职教育应以实用为先导。在传统的教学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是以理论为中心的,注重强调各个知识点,忽略了《国际贸易实务》的实际操作性,这种常规教学法片面强调理论知识的讲授,忽于实践的结合,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应该在明确教学目的指导下,改变过去重点讲授各个理论知识点为设计出典型的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去理解知识、运用知识,从而对所学知识产生感性认识。通过案例的分析、鉴别,学生可以了解理论知识是如何应用于实践的,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实施

1、案例的准备

根据每章节和课程总的教学目标编制案例教学计划,明确案例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师应着手收集、编写、设计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案例。

案例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因而选择的案例既要与特定的教学内容以及特定的教学环节很好地结合,又要与当前进出口业务实际联系密切,更要具有一定程度的疑难性,给学生开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能够运用国际贸易实务知识深入分析并解决问题。

根据案例教学实践,在编写教案时,已经按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将案例收集在内,这些案例要涵盖国际贸易术语、货物质量、出口包装、货物的运输、保险、货物检验、索赔、不可抗力等国际贸易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分析此案例时所需涉及到的知识点,以及讨论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并应引导学生提前查找、仔细阅读相关资料。

2、案例辨析与讨论

由于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极强的课程,讲授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应该通过案例辨析与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首先,教师推出案例。这一环节的关键在于巧,既要选准切人口,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要向学生指出案例中必须注意的地方,讨论的难度,要达到的目标;

其次,学生分析讨论。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在讨论中,教师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引导学生讨论,教师应少讲多“点”,应允许有不同观点的同学进行辩驳,这样才能深入挖掘,达到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锻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当然,在讨论脱离了主题时,或是在一些细节上纠缠不清时激师要把讨论引回到正题上。授课教师应力争班上每个学生都至少有一次发言的机会,当学生提出的方案大致相同

时,为了确保讨论的顺利进行,教师必须给予及时的帮助,设法启示学生提出另外一种方案,引发大家的探讨,从而引导他们由“学会”到“会学”到“活用”。

例如:在本课程的教学中,贸易术语部分是重点也是难点。贸易术语中cif是目前国际贸易实践中采用得最普遍的一种贸易术语,而它的特点之一“象征货”很多学生不能理解,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此,我们可以通过案例来讲授,并采用讨论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份cif合同,货物已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和装运港装船,但受载船只离港1个小时后,因触礁沉没。第二天,当卖方凭齐全、正确的提单、保险单、发票等单证要求买方付款时,买方以货物全部损失为理由,拒绝接受单证和付款。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把案例讲出来后,先让同学们展开讨论,引导同学们思考在上述情况下,卖方有无权利凭规定的单证要求买方付款。

经过学生们的积极思考和讨论,可以掌握在该案例中,卖方是否有权利凭规定的单证要求买方付款主要看两方面:一方面看卖方在轮船触礁沉没时是否已完成交货任务。据(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规定,按cif成交的合同,只要卖方按期在约定地点完成装运,并向买方提交合同规定的包括物权凭证在内的有关单据,就算完成交货任务。即使货物在运输途中已灭失,买方也不能拒收单据和拒付货款。本案例中,卖方已把货物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和装运港装船,完成交货任务。因此,从这点看,买方拒收单据和拒付货款是不合理的。

从这里可以看到:在cif贸易术语下,按时提交合格的单据,是卖方完成交货任务的证明。因此,在cif贸易术语下,卖方凭单交货,买方凭单付款,这是象征货的特点之一。

另一方面要看发生触礁沉没风险是在装运港船舷风险划分之前还是之后。据(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规定,在cif下,卖方只负责风险划分之前的一切风险。而本案例中,轮船是在离港1小时后触礁沉没,所以这一风险应由买方自己承担。所以买方以货损为由拒付货款也是不合理的。

通过老师的对案例的解释、引导,同学的积极思考和讨论,学生对cif条件下“象征货”的理解豁然开朗。

3、案例的总结

案例分析、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总结本次讨论,指出本次案例讨论思路、讨论难点、重点,主要解决的问题,总结中要注意不要简单对案例做出结论,也不要单就某人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作出评价,而要对整个讨论情况做述评,指出讨论中的优点和不足,对案例涉及的理论问题、关键问题,给予澄清,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应注意问题

1、甄选合适的案例

案例选择是案例教学的关键。一般来说,选择案例要考虑案例的典型性、真实性和分析价值等原则要求。一个典型的案例往往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内容。另外,根据教学进展的需要,选择与教学内容有内在联系的案例,是使案例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而案例教学必须适应国际经贸易活动实践迅速发展变化的实际,如在贸易术语方面的案例选择上,传统的案例主要是fob、cfr、cif术语,但是,由于运输方式的变化,现实业务中fca、cpt、cip货交承运人的术语使用越来越普遍,在教学中必须反映这些术语的案例。又如,实务中涉及到班轮运输情形下利用提单进行诈骗的案件时有发生的内容,在这类案件中选取一些进行讨论和讲解是必要的。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明确案例所涵盖的知识点,要为学生设计、构造一系列典型的具有较强操作性和诱导性的案例,所有案例最好来源于实际工作中最常见的问题和最实用的职业技能。

2、处理好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之间的关系

在国际贸易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他们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既不能采取传统的讲授从头讲到尾,也不宜将整个课程全部都使用案例教学。基本理论知识与案例教学二者结合才能相辅相成。如在讲述“货款的支付”一章时,有这样一个案例:中方某公司收到国外开来的不可撤消的信用证,由设在我国境内的某外资银行通知并加保兑,中方在货物装运后,正拟将有关单据交银行议付时,忽接该外资银行通知,由于开证行已宣布破产,该行不承担对该信用证的议付或付款责任,但可接受我出口公司委托向买方直接收取货款的义务,对此,你认为中方应如何处理为好?对于这样一个案例分析题,如果学生连最基本的概念,如什么是信用证,什么是不可撤消的信用证,什么是保兑,什么是保兑信用证以及不可撤消的信用证,保兑的信用证各当事人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和义务等都不知晓的话,就很难对该案例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就此教师必须先讲解这些基本的概念之后,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加入案例。

3、

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确定案例教学方式

案例教学的实施方法因人、因课程性质而异,主要有讨论法、讲解分析法和练习法,教师在课堂上对这三种方法的运用应有所偏颇。换言之,就是针对不同的章节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在讲授“商品的品质”时,由于该节理论性不强,内容通俗易懂,所以采用指导练习法,即在学完该节的品质表示方法知识和理论内容后,列出思考题,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参考书上的案例材料,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要求学生写出案例分析报告。又如在讲“价格术语”一章时,由于内容繁多,学生很难一下子通过课堂上掌握的理论知识来对实际问题做出回答,所以就采用讲解分析的方法来讲述该章的案例分析题。讲到一种价格术语时,先把该价格术语的定义、买卖双方的责任和义务、需注意的几个问题讲解清楚,然后即席引入一个案例,来说明以上所讲内容。对于一些综合性强、难度大的案例,如在讲授“出口合同的履行”时,由于内容综合,针对该章的案例分析也较复杂,这时,可以采用课堂讨论的方法来组织教学。

直接教学法运用案例篇7

关键词:汽车运输勤务课程;案例教学;军队院校

汽车运输勤务是汽车指挥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也是指导汽车分队工作实践的骨干课程。该课程传统教学多采取理论“灌输”方式,对学员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能力缺少关注,导致毕业学员指挥管理素质欠缺、协调沟通水平较差、岗位任职能力不足等系列问题[1]。实战化教学改革期间,汽车运输勤务课程尝试应用案例教学,通过选取部队摩托化机动实例,挖掘决策难题,经教学双方研讨分析,培养学员自主思考、全面考量、综合评判的能力,是汽车指挥专业教学法创新的一次有益探索,对于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1汽车运输勤务课程应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1)案例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员学习主动性。汽车运输勤务是一门经验管理型课程,传统教学方法多以抽象理论讲授与具体作业相结合的方式,以理论讲授为主、辅导作业为辅,缺少对学员深入思考、主动学习的关注与强化。由此造成学员被动接受、学习主动性不强,无法完成“课程讲授—知识消化—指导实践”的转化,影响到未来指挥活动的决策实施。而案例教学的过程,使受众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进而积极研究并解决问题,学员能在典型情境中亲身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逻辑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创新的过程,充分培养学习的自发性、能动性和创造性。(2)案例教学能够提升学员综合分析能力。汽车运输勤务课程多采取章节式布局,按照公路运输组织流程展开,此方式的优点是按时间先后顺序讲解,利于逻辑上接受,而缺点是偏重于某一环节或某一运输模式的讲解,易导致学员全面考量、综合分析能力缺失。而案例教学围绕教员设置的冲突点展开讨论,引发思想碰撞,进行观点阐述,力图通过表象的研讨活动再现学员解决问题时直接的、瞬时的思维推理过程。教员利用引导时机,将片面的、单一角度的分析,弥补为全面的、综合的剖析,使学员逐渐形成全面分析问题、综合评判事件、科学制订对策的能力。(3)案例教学能够契合部队岗位任职能力需求。笔者利用部队代职、调研时机曾多次与毕业学员就任职能力问题进行探讨,焦点多集中于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差距较大,实操性、研讨性、启发性课程偏少,对学员指挥素养、领导力培养不足等,导致学员毕业后进入“水土不服”的迷茫期。案例教学侧重对学员认知、协调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地解决以上问题。教学过程中,由于认知、行为习惯的不同,导致产生矛盾点、冲突点,在处理矛盾冲突过程中,学员应学会表达己见、避免冲突、协调矛盾,甚至寻求合作,增强对团队、集体的认同感,利于生成岗位任职必需的协调、组织、指挥能力。

2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

(1)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是完成案例教学的首要环节,教学准备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达成。教学准备要区分授课对象,立足课程设计,完成案例选择、教案准备、冲突预判、课前安排等一系列工作。针对青年学员和部队学员在部队实践经验上的差异,围绕授课对象设置难度、深度不同的矛盾点和讨论形式,青年学员可采取难度渐进式引导、选取代表发言的方式,部队学员可实施发散式引导、随机发言的方式,做到因人而异、有所侧重。例如,实施该专题教学时,选取“汽车某团重装备运输分队运输保障能力检验评估活动”案例,设置2个课时教学量,按照重装备公路输送流程,设置矛盾冲突点,提前下发案例使学员熟悉情况,指导学员按照班排进行分组。矛盾点的设置、教员引导的时机等,应在教案中予以体现。(2)案例阐述。案例阐述是实施课堂教学的第一步。通过案例阐述,使学员回忆案例全文,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员灵感。可结合案例长短、时间安排、学员人数等因素,采取提问式阐述、全文阐述、重点阐述等多种方式。以提问式阐述为例,教员可提出“任务执行的具体时间”“执行单位包括哪些”“主要任务是什么”等问题,学员均可在案例原文中找到答案。通过提问式阐述,可使学员增强认同感,提升研讨自信,同时也使不熟悉案例的学员迅速进入情况。(3)研究讨论。研究讨论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其目的在于共享经验、启迪思维,拓展新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将学习提升至更高层次。研讨期间,学员是主体,教员起把握主线、引导主题的作用。实施小班教学时,可由学员单独发言;学员人数较多时,可设置正方、反方或采取分组讨论、代表发言的方式。讨论中,教员应牢牢把控学员发言思路,发现方向偏移、议题错误时,应及时提醒,引导回归主题;学员发言无法深入本质、浮于表面时,教员应通过提问、归纳等方式,挖掘问题根源,引发学员再思考、再讨论。例如,该专题讨论主线应设为“受领任务—制订计划—行前准备—重装备装载—途中指挥—重装备卸载—撤收回场”,其间设置“运输计划是否由运输投送部门制订”“重装备装载是否利用捆绑加固器材”“运输途中遭遇道路被毁”等冲突点,引导学员展开讨论分析,对于“捆绑加固器材使用”等易发生讨论方向偏移的冲突点,教员应及时引导更正。(4)总结归纳。总结归纳是在研究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及时总结与归纳。总结归纳可采取“学员先总结、教员后归纳”的方式,也可直接由教员进行总结。通过总结,简要回顾和界定案例主要问题,回顾课堂讨论的主线,找出学员讨论发言中的亮点,对学员的见解和分歧进行适当归纳和概括,点评问题处理方案和应对方式,升华学员对于案例的理解和把握,提出未来案例教学的期望和建议。总结归纳应当把握要点、条理清晰,时间不宜过长。

3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1)参与积极性不足。该问题常见于课堂教学开始或首次实施案例教学时,主要表现为:教员提问无人回答或回答人数较少,部分学员很少参与讨论,个别问题参与讨论人数少,教员与学员之间缺乏互动等。产生原因主要有:学员对案例不熟悉,学员对于案例教学不适应,教员引导能力较差,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等。对此,应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可提前下发案例材料,后附教学提示,便于学员预习研究。教员应深研案例教学法,提升课堂教学技巧,可通过点名提问、奖励激励、代表发言等方式,迅速活跃课堂氛围。(2)讨论方向偏移。该问题常见于案例冲突点研讨过程中,主要表现为:讨论议题偏移教员设定主线,学员发言存在明显错误,学员思考角度与现实不符等。产生原因主要有:学员参与积极、思维高度发散,学员自身知识积累、实践经验不足,教员引导提示不足或不及时,学员对教员提示理解错误或产生歧义。可立足提升学员全面思考、综合分析能力,充分鼓励合理框架下发散性思维,但发言明显偏离主题或错误时应及时打断并给予更正;教员应提前考虑研讨时的易发错误,可设置一两套预案,便于及时应对。(3)总结归纳不到位。该问题出现在案例教学最后阶段,主要表现为:教学双方对研讨过程的回顾总结不全面,冲突与分歧归纳不到位,对于根源、本质的挖掘较为粗浅、不够深入,未提出建设性观点,难以引起再思考、再讨论等。产生原因主要有:学员对观点的总结表达能力不足、阐述不清,教员对学员思维转化、意见分歧、研讨进程回顾缺漏,教员对本质根源、解决方法分析不够透彻等。针对这一问题,可拓展案例教学实践,创造平台和条件,提升学员总结归纳、语言表达能力;教员在教学准备阶段初步总结归纳案例要点,研讨中结合学员发言情况及时调整补正。

4提高汽车运输勤务课程案例教学质量的建议

(1)规范编写案例是提高汽车运输勤务课程案例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案例是实现教学功能和目的的基本遵循,围绕汽车运输勤务课程标准和专业特点开发编写或选用适宜的案例,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前提。无论是围绕问题展开情节描述的决策性案例,还是把现实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直接引入课堂的研究型案例,教学案例的开发编写都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符合汽车运输勤务课程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规范的案例编写应遵循目的明确、内容真实、问题典型、情节复杂、描述生动、结构完整的基本原则,突出针对性、真实性、典型性、综合性、启发性和趣味性。教学单位与教学管理单位应结合教员代职锻炼、考核评估、部队机动等活动时机,组织采集和编写适用性、通用性较强的案例,集中修订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2)良好的教学保障是提高汽车运输勤务课程案例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营造案例教学环境,实施良好的教学保障,是实现案例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条件。当前,教学保障条件与案例教学需求之间仍存有差距,主要体现在各级对案例教学保障条件建设不够关注,教学设施无法适应教学双方频繁互动,案例库建设缺少标准依据等。教学单位应着眼汽车指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模拟化、网络化、对抗性教学保障条件建设,科学规划案例教学标准,构建汽车运输勤务案例库、资源库、媒体库。教学管理单位应鼓励尝试开展小班教学,通过建设研讨式、圆桌式教室,安装互动式视频、音频系统,为案例教学打造硬件平台,同时对教学单位开展软件建设应给予一定政策鼓励和经费支持。(3)案例教学能力是提高汽车运输勤务课程案例教学质量的关键核心。案例教学能力是达成案例教学目标的关键,主要体现在案例设计、课堂把控、总结归纳等方面,是教学艺术与教学技巧的集中体现。案例教学能力是教学水平的重要组成,短期内难以快速提升,需由教员、教学单位、教学管理单位群策群力、共同促动。教员应着重提升案例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现场控制能力,善用智慧语言,创造开放气氛,激发学员拓宽思路。教学单位可通过导师制、试讲制、集中备课等多种手段,对教员能力短板进行填补。教学管理单位可采取教学比武、优质课示范等措施,为案例教学提供可供参考的模板范例,推动汽车指挥专业课程案例教学能力总体提升。(4)科学督导评估是提高汽车运输勤务课程案例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当前汽车运输勤务课程案例教学实施督导评估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评估标准和规范尚处于起步阶段,缺少合理完善的考评机制,考评结果对教员的制约性不足等方面。教学管理部门应先期确立科学评估标准,解决按什么标准进行评估的问题,进而完善多级督导评估机制,适时建立第三方督导评估机构,使评估结果与教员实际利益挂钩,利于形成良好促动。教学单位可建立本级督导评估机构,采取上级评估与自评相结合的方式,合理量化指标权重,提高评估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5结语

案例教学能够充分激发学员的学习研讨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学员主动学习、系统学习提供条件和平台,增强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意识,培养学员综合分析、科学决策的能力。将案例教学应用于汽车运输勤务课程,能使学员对较为粗放的经验管理型知识形成感性认知,在思考讨论的潜移默化中完成能力生成,提高汽车指挥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参考文献:

[1]许远利.客观认识院校教育与部队训练的差异[J].中国军事教育,2013,25(2):7-9.

直接教学法运用案例篇8

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将学术理论与企业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案例教学法被管理学院以及商学院教师广泛采用,并成为工商管理领域当中最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案例教学起源于1908年美国哈佛商学院,最初用于商学院的教学领域当中,现已扩展到管理学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管理教育的重要方式。Kunselman&Johnson(2004)认为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整合性的主动学习法,它能激发学生参与、分析与评估,是一项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方法。案例教学法经由大量的企业管理实际的案例解说以及讨论,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企业经营管理的情境当中,由老师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当中进行决策与思考的一种教学方式,经过思考与模拟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一个与企业实际运营其相近的情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ippin,Booth,Bowie,&Jordan(2002)认为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安全的学习环境,它允许学习者学习在复杂不确定的情境中发展批判思考及敏感的觉察能力。大量的实践已证明,案例教学对于确保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案例教学的方式介绍

案例教学法一般可以分为两种形态,一是实证性案例教学法,二是分析性案例教学法。两种教学方式有各自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情况使用。

1.实证性案例教学法。本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当中,以实际的案例进行理论方面的说明并且进行对照讲解,也就是实际案例教学法。实际案例是将理论当中难以理解的内容、抽象的观念经由实际的案例加以解释说明。案例教学法一方面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理论与实务案例之间的应用,解决学生对理论的认知困难以及对实务经验的理解差距;另一方面,又可以透过案例的实际解说,让同学们可以用融入案例情境的方式提升关注程度,经由老师的解说与互动提问方式将理论课程变成生活化的议题,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与实用价值。在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结合学术理论的教学内容,以案例介绍的形式介绍同一理论概念中不同企业的实际案例,往往比从理论到理论更容易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分析性案例教学法。本方法是指当学生学完成某项主题课程或是一系列的相关课程时,由老师提供与专门领域相关的案例分析中使用,用来观察学生们对于理论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案例内容包括研讨主题、相关企业的基本背景资料,案例发生的过程与情境,所要讨论的问题等有关附件部分。分析性案例教学法,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将案例交给学生,根据案例的所描述的内容与情境介绍,依据案例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由同学以个人或是分组的方式作准备,在课堂上由老师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在互动讨论的过程当中,可以互相挑战(challenge)对方的观点以及回答的内容,由各个人或是小组进行总结并且说明观点及理由。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将学生的观点进行归纳、评述,引导学生们在案例索讨论的内容当中,带入理论学术的内容,进行理论实务的结合•明。分析性案例教学法所使用的层次也会有所差异,可以依据所涉及的知识面进行分类,一般又可以分为专题性分析和综合性案例分析两种。前者运用某一方面的知识,对某一专门问题进行分析。例如探讨员工招聘与甄选的方法,这就是一个专门针对员工招聘与甄选的主题进行案例分析。而综合性案例分析法是运用某一课程的多方面的知识,对某一案例进行综合分析。一般来说在企业战略规划课程就经常会使用到综合性案例分析,例如以诺基亚公司作为案例分析,要求同学们进行诺基亚公司的经营战略分析,就要应用多种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包括品牌运营管理、市场营销手法、企业财务操作模式、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产品设计与开发、全球化运筹物流体系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行案例分析。

三、采用案例教学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在各阶段的课程教学都已经普遍采用,而且也的确得到比较好的效果。但仍然有些问题是需要进行克服与调整,经过作者与学生沟通交流所做出总结,采用案例教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教师本身不具备企业的实务工作经验。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前提条件是教师自身必须具备实际的企业实务工作经验以及解决问题的手法,实用性要求非常高,教师本身应当具有企业实战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但从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多数老师还是一路从学术理论的路径值接进入到学校教学,欠缺企业的实务工作执行能力与经验,对于企业真正的执行与运作会发生哪些实际的问题无法进行深入的解说,只能够从理论的部分给与同学们进行讲解。这样的情况就会发生实务工作与理论脱节严重,无法进行有说服力的沟通,因而无法有效地对案例进行研究、判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习。在此种情况下采用案例教学法,也只不过是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了某些案例作为教学的补充和说明,从而造成案例点评不够深入与欠缺实际的观点,进而影响案例教学法的效果。

2.学生不具备工作经历与知识层面局限,影响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提出较高要求的同时,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在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时,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学生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阅历,进而能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展开讨论,相互交流,提出不同的思路与观点,达到学习的综合效果(LearningSynergy)。但是在校的本科大学生,因为没有完整的职场历练与经历,往往对于老师课程当中所提到的内容与观点无法进行有深度的批判与反驳,多数仍然是属于单向的知识接收与获取,再加上专业课程的掌握也有限,所以往往效果也就大打折扣。至于社会工作经历就更无从谈起,多数学生即使有实习的经历,但也都是基层工作执行层面操作为主,谈不上太多深入的主题。此外,对于长期接受传统单向教学方式的大学生来说,以往的训练都是在封闭式的环境之下进行问进行问题解决,但是在案例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往往都是开放式的问题,不会仅仅只有一种答案或是解决方案,对于思维模式固化的学生来说就会发现在回答问题时的思路狭隘、答非所问、欠缺逻辑性、不能利用所学的管理知识去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和现实情况的问题。

3.教科书的案例缺乏本土案例。目前国内的工商管理教科书有许多都是由国外直接翻译的,而书中的案例也都是使用国外企业的案例,除非是知名度非常高的企业,不然很难引起学生的关注度。从国外直接引进的管理案例可以参考,但在教学应用时,很难真正起到效果,因为东西方管理模式的差异和社会环境与企业制度的差别,对于大多国内学生来说,很难直接借鉴外国案例并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因为学生对于外国企业的认知程度不高,所以在进行案例讲解时很难有亲近的认知程度,这也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

四、教学实践中针对案例教学问题的对策与效果评量

1.针对教师实务经验欠缺的部分。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技巧性、难度性较高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既要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要具备激发学生广泛参与讨论的能力,要能引导学生对案例的理论提升,使其对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获得更透彻的理解。作者本身具备了产业实务的工作经验,曾经服务过各类不同的企业从科技制造行业、咨询顾问业、传统塑料行业、集团化企业、中小企业、外资企业、本土企业,因此在课堂中可以引用大量的实际案例进行主题讲解,以自身的行业执行经验进行解说,将理论与实务进行有效的结合,同时告知学生企业实际在运营执行的过程当中会发生哪些问题?如何进行问题的解决?可以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专注程度达到案例教学的学习效果。

2.针对学生欠缺实务工作历练的部分。针对此部分作者所采用的方式是以案例分组报告的方式让同学进行练习。由学生进行分组,自行选择所要分析的个案公司,依据报告的大纲以及框架进行分组报告。当上台进行报告完成之后,台下的学生可以针对小组报告的内容进行询问,针对报告的内容所提供的信息来源及相关内容,分析的模式、提出的解决方案合理性等内容进行批判与讨论,而且在报告过程中要求学生参与评分做为小组的报告成绩。通过积极参与案例分析讨论,学生们可以观察到每个小组所报告的内容深度与广度,然后由老师带领其他同学提出不同的问题,由小组成员进行回答。学生必须总结自己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对案例理解和理论上的收获,并最终形成完整的书面报告提交。

3.针对本土案例欠缺的部分。此部分的不足就由作者自身进行本土企业的案例搜集,藉由平时的财经报导、网络信息、专业期刊、管理从书出版品等方面进行案例的搜集。经过整理后提供给同学们作为学习的内容。目前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的管理案例库(张丽化、余凯程,2000),是针对本土企业所编写的一本案例专业书籍,可以进一步提高老师在选用案例的质量。吴晓波(2001)所写的《大败局》一书,也是教师在进行案例讲解的时候一本不错的本土企业案例书籍。

4.案例教学法学生教评成果。作者2013-2014第二学期一共开了三门课程,分别是绩效管理、员工培训与开发、管理学原理课程。本校每学期末都会进行教师教学评鉴,以了解学生对于课程教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认同程度,以教学评鉴的方式确任教学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作者所采取的课程教学法主要就是以案例教学法进行课程讲解与•明。为本学期的期末教评结果。的教评结果看出学生对于作者的课程教学满意度平均分数高于全学院的总体分数,代表采用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是得到学生的认可,由教学评鉴的结果也可以得知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在工商管理系的教学还是比较理想的教学方法。

五、结论

直接教学法运用案例篇9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案例教学法准备案例使用案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的一门基础课程,我校政法系的法学专业也同样开设这门课。教师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中一方面要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回答马克思主义在当展所遇到的重大问题。而后者是最重要的。这就要求学生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武器,在深刻理解原理的基础上,善于运用原理分析当代社会热点问题。而案例教学正是能让学生把理论和实践联系到一起的桥梁和纽带。

一般认为,古希腊苏格拉底的启发式问答法是案例教学法的雏形。案例教学法是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的一种独特的案例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经过实践的检验,在1986年,案例教学法在美国卡内基小组的《准备就绪的国家:二十一世纪的教师》的报告书中,被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得到广泛的推荐。而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才把案例教学法正式地作为一项研究来探讨。简单地说,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以真实的事件为题材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且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施案例教学法一般分为两个阶段。

一、准备案例

教学前案例准备的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案例可以有多种来源。一种是教师根据平时生活观察积累经验,这样的案例最大的优点是时效性强。因为都是生活中遇到的事例,所以时间、范围方面不会太远,说服力强,较容易接受。但是毕竟我们生活的范围有限,这种案例的来源当然也有限,完全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还有一种就是搜集来的现成的案例,包括书本中的案例,比如有专门的教学案例书,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的由杨惠民、洪晓楠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式专题教学教师用书》,除此之外还可以到互联网上选取相关案例。

准备案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识能力,这是教学的基础。因为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如果选取的案例超过学生的理解范围就会适得其反。比如在讲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问题时,杨惠民等编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教学案例》中有一个叫做《对称性革命》的案例:“这个案例通过介绍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认真做实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以及她在科研中始终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信条,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实践的作用,深刻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哲学原理,进而结合当今实际情况,尤其是针对出现在学术界中的一些现象,引导学生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求实务实的科学态度。”①但是这个案例涉及很多物理学方面的专用名词,所以对于文科学生来讲,又要花费大量精力理解案例本身的物理知识,这使教学更加繁琐。所以,采取案例式教学首先要确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选取适合学生特点的案例,这样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选取的案例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这是案例选取的关键点。在使用案例的时候,更多地要求学生参与理解、讨论案例,自己得出结论。如果案例中心思想有偏颇,将会使学生产生误导,对学习内容不明确。如果教师硬要从案例中选取一个非中心的点来说明问题,就不会起到启发学生的作用,也就不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内容。所以,教师应紧紧抓住教学目标,为案例选取提供依据和指明方向。

最后,案例要有时效性。准备的教学案例与现实相吻合能够被学生理解。如果一个案例不符合生活,或是离生活很远,学生理解起来就会相当费劲,当然也不能取得好的效果。

二、使用案例

使用案例要讲究方法与策略。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案例教学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是讲解法;二是分析法。

讲解法的主角是教师,对于理论较强的、不容易理解的知识,教师就应该直接讲解。比如,在讲“平均利润率规律”时,直接用案例“利润流向了哪里?”“假设一个社会只有食品、纺织、机械三个部门,其资本有机构成分别是7∶3,8∶2,9∶1,每个部门各投入资本100亿元,其剩余价值率均为100%,那么,各个部门应当获得多少利润呢?是否食品部门获得的利润应该是30亿元,纺织部门获得的利润是20亿元,机械部门获得的利润是10亿元呢?如果是,那么从事机械行业的资本家或经营者还会继续在这个行业里经营吗?又会发生什么新的情况呢?”②由此引出现实经济生活中,在剩余价值规律和市场竞争规律的作用下,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规律。这样,学生就会对平均利润的形成有深刻的记忆。

分析法的主角是学生,通过分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运用案例分析法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再展示案例,最后得出知识;也可以讲完知识后再展示案例,根据对案例的分析来深化对知识的认识。对于从案例中容易归纳出知识点的案例,教师可以先展示,让学生自己归纳知识点。如果是篇幅长的案例,教师应引导学生浏览型地阅读,注意突出主题的主要部分,并对要点给出解释。展示完案例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推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可补充,也可以直接各抒己见,教师也参与讨论。对于拓展能力的案例也可以在讲解完知识后展示。比如在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这一个问题上,教师就可以先交代知识,然后给出当今社会发生的新现象,让学生根据实际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解。案例还可以用于课后作业和考试中,可培养和检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实施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其它教学方法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但运用案例教学法要注意这样的问题:案例固然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案例是为了课程内容服务的,它不能代替系统的理论教学。所以,教师一定要摆正案例在整个课堂的位置,不能主次不分,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生动,而不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否则,学生就只是听个热闹,下课后没有学到任何知识,也就失去了案例教学的价值。

注释:

直接教学法运用案例篇10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能力 商务英语专业

一、跨文化交际学的发展与教学研究

“跨文化交际”是Edward Hall 在1959年出版《无声的语言》一书中首次提出的,现已成为高校开设的一门重要跨学科课程和研究热点, 同时也是商务人士、留学生和移民培训的重要内容。针对新《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提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特别是2009年《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商务英语专业的知识与能力由四个模块构成:语言知识与技能、商务知识与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与人文素养。因此,跨文化交际课程成为国内部分高校英语专业或商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和公共基础选修课。

哈佛商学院前院长Robert Kent曾指出:“在全球范畴内经商时,很少能有比跨文化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技能”。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著名学者胡文仲、高一虹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文秋芳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前者指语言能力和策略;后者指敏感性、宽容性和灵活性。Susan Eckert(2006)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尽管学者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有不同的理解,但共同之处在于跨文化交际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案例教学法的研究文献中,多强调其在跨文化交际学课程应用中的重要性与可行性,注重理论性,强调案例教学法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将介绍案例教学法在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中的意义,并着重介绍案例分析法在跨文化交际课程中的具体操作和选取案例的技巧。

二、案例教学法运用于跨文化交际学课程的意义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是指教师根据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宗旨,依据教学目的和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生引入一个特定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典型的案例讲解,使理论具体化;同时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理论解析具体和典型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

(1)更强调理论联系实践,关注社会问题,能增强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2)通过案例教学,学以致用,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3)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和讨论,能提高学生思考和分析能力,以及加强团队精神;(4)注重师生双方的合作,教师引导为主,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

三、案例教学的特点以及具体操作

案例教学法成功关键之一在于案例的选择和整理。选择案例前应了解案例的基本特点,案例应具备以下特点:(1)真实性。真实的案例更能让学生融入案例的情境,使学习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能较快地移情于真实语境中,提高对问题的认识。(2)典型性。典型的案例增加其说服力,如相关电影《世界是平的》《刮痧》等,典型地反应了中西文化差异。(3)相关性。所选的案例需与教学内容相关,否则再典型也意义不大。(4)目的性。所选案例应服务于教学目的。(5)可读性,即案例能被学习者理解,包括难度系数和语言都应该合适。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与国家,企业学校之间跨文化交流日渐频繁,科学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新媒体以及网络资源的壮大,案例的来源更加多元化。同时案例也呈现多模态多维度特点,包括视频、广播电视新闻、书面案例材料、报纸文摘、图片等。只要具备跨文化意识,用心搜集整理,找到合适的案例不是难事。

案例教学的操作也十分重要,本文将先从宏观角度介绍案例在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课堂知识导入、知识讲解、知识运用、知识检测),然后从微观角度介绍案例的具体使用(案例搜集、案例介绍、案例讨论、案例总结、案例反思)。在跨文化交际课堂中,在知识导入、讲解、运用和检测过程中,往往不限于只使用一个案例,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可以运用多种形式的案例。如讲解Edward Hall’s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High- and Low- Context Orientation)时,可以使用简短视频或者贴近生活的简短对话导入课堂:

1. Chinese: I just know you don’t like my idea.

American: How? I didn’t say a word.

2.American: You said yes.

Chinese: That doesn’t mean I agree.

通过这个简短贴近生活的对话,学生能理解中美高低语境文化差异,中国人意在言外,而西方人直接。在具体讲解中,还可以使用中西方诗歌对比案例。中国古代诗人马致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雪莱的《悲歌》―“徒然落泪的悲伤的雨,枝杈怒伸的的树木,凄凉的海,深邃的洞窟―哭吧,为了世上的不公!” 请学生分组讨论两首诗歌的异同。在知识的运用阶段,仍然可以使用多种案例,如真实案例,情景模拟。假设你是美国人,邀请去中国朋友家做客,而你因为要参会不能去,你会如何表达?然后角色互换。这能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又能检测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案例分析讨论时,还要关注案例背后文化差异的原因。通过案例启发式讨论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发现他们的潜能。

微观层面介绍案例教学法,包括案例的搜集、介绍、讨论、总结和反思。1.案例准备:教师或者学生应在课前搜集整理好案例,案例选择应注意真实性、典型性、相关性、目的性和可读性等,从网络视频、电影电视、书籍、人物访谈、图片等多渠道搜集案例,并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适当改编案例。2.案例介绍:案例教学前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根据案例的内容,教师可发放案例书面资料给小组,也可以以PPT形式展示或者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形式,如广告宣传的跨文化差异,就需以播放视频方式,这样学生能直观感受,如可口可乐在中国和美国的广告视频。3.案例分析和讨论: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对案例进行分析,如分析可口可乐广告中美文化差异,可以从广告音乐、图像和动作等多维度,也可从中西文化差异的多维视角解读案例。教师须注意营造自由的讨论氛围,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补充。4.案例总结: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结合学生对案例的具体分析情况,进行点评和总结。在点评中,应注意分析各个小组的优点和不足,对表现好的组进行肯定,归纳出原因,同时应该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指出争论的要点,并运用相关理论作出自己的分析。如可口可乐中美文化差异:可口可乐在美国的广告体现了美国个人主义和自由的价值观,而它在中国的广告则体现了集体主义价值观。5.案例反思:反思是案例分析教学法不可缺的一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举一反三,鼓励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通过一个案例的教学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跨文化冲突,提高跨文化能力。如通过可口可乐的案例分析教学,得到相关的启示。我国企业跨境广告或者外宣视频制作时,应考虑到西方文化的特点,进行调整。

鉴于以上分析,案例分析教学法可以从多渠道选择案例,有效利用多媒体,特别是讲解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时,运用多媒体视频(如美国电视剧《不要对我撒谎》和视频《手势在不同国家的含义》等,能更直观让学生接收信息。另外可以利用邀请学校留学生加入课程,了解他们的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了解文化差异。还可以从各个领域获取案例,如音乐、建筑、家具等,进行对比分析,获取文化差异信息。

四、案例教学成功的要点

为使案例教学法更能有效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案例分析教学中,需注重学生的参与,学生应参与到整个案例教学中。选择案例时,教师要考虑学生对案例的接受程度和学生的性格特点。案例材料的阅读观看、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案例的总结,都可以以学生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案例教学中,教师为主导指的是教师充当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进行案例分析前,组织学生分组,并明确教学目的、小组任务和内容,提高活动效率。在案例具体分析讨论中,教师应观察、引导、点拨、鼓励学生,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在案例总结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发言进行科学点评,并简明扼要概括学生的陈述,提出相关建议。在案例的反思过程中,应启发学生举一反三,使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二)案例选择应与时俱进,贴近社会实际,突出时效性

案例教学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文化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搜集整理案例时,要坚持与时俱进,突出实效性。比如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信函和商务谈判影响,往往认为中方谈判人员爱面子,重关系,谈判多采用间接方式,而西方谈判者利益为导向,谈判多采用直接方式。但是随着中西文化的不断交流渗透,谈判特点也有新的变化。因此在案例教学中,可以邀请正从事商务谈判人士介绍他们的经验体会,或者阅读最新期刊杂志,如“Journal of Business and Technical Communication”“Cross-cultural Research: Th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Social Science”等,在课堂上介绍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有趣的案例,以突出案例的时效性。

(三)案例的本土化

本土化的教学案例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能对教材知识点进行有力补充。在具体教学中,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拥有大量的跨国公司和中外合资企业,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可以邀请中外人士和商务人士来课堂进行讲座,或者通过已毕业学生或实习学生亲身经历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讲解文化差异。如果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可以观察、问卷调查或者访问外国游客对中国的感受,并进行分析讨论。具有留学生或者交换生资源的高校也可以邀请留学生来课堂,讲解他们来中国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身边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更直接真实地了解文化的差异。

总结

鉴于跨文化交际课程实践性强,案例教学法通过用真实和典型案例分析,能充分调动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合作能力,同时有利于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发展,是跨文化交际课程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在使用中,还需要适当和传统教学法相结合,教师应对相关理论做清晰的阐释,案例分析才能有理有据有方向,同时避免太主观。

参考文献:

[1]陈准民,王立非.解读《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J].中国外语,2009(4):4-11.

[2]http://ile-communicacioncom /…/liste./20110324html

[3]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