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术作品赏析十篇

时间:2023-11-15 17:46:41

西方美术作品赏析

西方美术作品赏析篇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B-0093-01

美术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内在的文化涵养。在美术作品的鉴赏中,最常见的就是中西文化间的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如果能在体会到两者间“异”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其作为艺术的“同”,那不仅证明学生在艺术鉴赏上有很好的功底,也表明学生对这两种文化有很深的体会。本文将探讨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中西文化比较。

一、对于西方美术作品的赏析

雕塑是西方文艺中非常典型的一种创作类型,很有代表性。在此,主要以对雕塑的赏析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赏析西方美术作品。很多雕塑的创作者不仅是雕塑家,同时也是哲学家,因此,他们的雕塑作品中往往饱含了很深的意蕴与内涵,是很值得欣赏与品鉴的。欣赏雕塑作品是让学生领略西方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的最直接途径。教师在给学生讲授雕塑知识时,除要让学生从外观上领略到雕塑作品的精细与美,还要引导学生领会作品背后作者想要表达的深意。雕塑与诗歌、绘画不同,它是立体的三维的艺术表现形式,雕塑往往能给人很直接的触动,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欣赏雕塑作品时,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触动点,帮助他们更好地解析作品,更好地领略作品所深藏的美。

《大卫》是米开朗基罗耗费了三年的时间与心力打造的作品,赏析这座雕塑时,笔者会向学生介绍作品的相关知识:在米开朗基罗看来,完美的生命艺术体往往早已经存在于顽石中,雕塑家的使命就是将其从顽石中解救出来,这也正是他在自家后院看到一块闲置了很久的大理石后欣喜若狂的原因。在这块大理石上,米开朗基罗仿佛看到了大卫的雏形,进而打造出了这件堪称完美的作品。这些相关知识的介绍能够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同时,笔者还会引导学生对作品的细节部分进行赏析,这样,学生才能发现这具雕塑的和谐与美。

二、对于中国古典艺术作品的赏析

水墨画是一种极具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形式,其中涵盖了很多中国古典文化中道家哲学的意蕴。在此,主要以对水墨画的赏析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赏析中国古典艺术作品。水墨画往往比较清冷,画面上只有黑白两色,用墨迹勾勒出种种形象,画面很素雅,有很多留白的地方,整个画面意境深远、耐人寻味。欣赏水墨画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可能还有难度,这个阶段的学生更喜欢活泼明快的画作,更容易与简单直接的作品产生共鸣。水墨画正好与之相反,它看上去并不热闹,色彩较为单一,然而它的意境却很深厚,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能够领会到那种意境与内涵。

在给学生进行水墨画赏析讲解时,笔者会介绍相关的知识背景。例如,很多画作是由诗作或词作而来,画面是对文学作品的一种视觉诠释。如果是这样的情况,笔者通常会先和学生们学习与感受画作所表现的诗词,先领会字里行间所传达的意蕴,再向学生展示画作。学生们欣赏画作后往往会觉得很受触动,因为画面的朦胧和诗作中文字的隽永十分契合,两者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传递着一种共通的美。

三、中西方文化的比较

学生欣赏了西方雕塑和中国水墨画后,已经很清晰地意识到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艺术作品在内容及形式上的不同。西方文化遗留下来的传统使人们在创作时通常以“直”为美,这体现在作品的布局往往为规划式、对称式,并且讲究几何造型;我国传统的文化理念讲求含蓄内敛、追求意境,这在很多作品中则体现为虚实、大小、远近、显露等方面的结合。

在学生充分领会到中西艺术作品中的“异”后,笔者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在雕塑和水墨画中,能够找出‘同’的地方吗?有什么是能够让你感觉到共通的?”这个问题对于学生而言显然是有难度的。有的学生说:“不管是雕塑还是水墨画的创作,都是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的。”有的学生说:“这两种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的创作目的都是为了能传递出好的情感。”不得不说,学生的感悟是很有价值的。不管是什么形式的艺术作品,就艺术本身而言,它都是为了带给人美的感受,都是为了传递出某种情感,都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要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背后深藏的艺术的“同”,才能够让学生对艺术作品有更深刻的感知,这正是中西方文化的共通之处,也是美术课程的教学主旨。

西方美术作品赏析篇2

关键词:审美;审美经验;艺术作品;鉴赏

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4-0185-01

人们在欣赏一个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时,都是通过自己的审美感觉和经验来判断的。审美,就是对美的事物的感知、体验、欣赏、领悟和认识。审美既体现在一切艺术作品欣赏中,这些艺术作品包括文学、音乐、戏剧、美术及其他艺术。凡是对美的东西的观赏、领悟和认识,都叫审美。这些不同领域的艺术作品的鉴赏经验是独特的。经验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就是由实践得来的认识或技能。这种经验有很多种,有古人经过实践留下来的理论经验和自己在实践中摸所出的经验,这些经验为我们今后要走的路做出了正确的指示。其实审美与经验其实是一个哲学关系,他们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审美经验”这两个词相连是18世纪后产生的。在aesthetic experience 产生前,人们通用的是美的知觉、美的经验、美感。在西方艺术哲学中审美经验第 一次最早被谁使用至今还是疑问,有人认为是杜威,有人认为是鲍桑葵。从这些争论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词在西方现代艺术中重要的地位。但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从传统的考察中发现艺术哲学的特征是以那些能激发起审美经验的对象,即艺术作品的思考为主要标志的。

所以说艺术品是审美经验的主要对象。古人把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进行区别,把美的认识和感性认识统一起来。由于保姆嘉通把审美一词特意指感性知觉,使整个美学研究由客观转向了主观。审美其实是辨别美与丑的能力,英国哲学家杰勒德认为,美的对象是分为不同种类的,并认为美感、新奇感、和谐感、崇高感、形象感、滑稽感和道德感这七种感觉属于人的内部感觉。

艺术作品的感受方式和自然事物的感受方式存在着明显的区别,首先因为它为鉴赏而存在,难怪一些美学家认为应该把鉴赏者和艺术作品接近和交流当做美学研究的出发点。审美经验一方面导致艺术作品的出现,一方面产生出创造艺术作品的艺术家和鉴赏公众人物和批评家。艺术作品是人类创造的产物,它的经验是对人类创造潜能所作出的一种反应,鉴赏行为不仅受到艺术作品中已经理解的东西的激发,而且还调动了鉴赏者自身的积极参与。当作者思考作品时,把经验过的思想当做自己的思想,是一件艺术作品的鉴赏成为主体在客体上的一种逗留。艺术的鉴赏和自然的鉴赏有着根本的区别。自然只有我们对它发生兴趣时,它才是审美对象。而艺术品作为审美对象,它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在审美经验上明显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审美态度、审美对象与审美经验?西方现代美学对审美经验的解释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主观论的解释,强调审美态度的作用;另一种是客观论的解释,强调审美对象的作用。在客观论者看来,审美经验最主要的源泉在于审美对象本身所具有的审美特质。审美经验基本上是一种被动状态的知觉经验。

美学家对审美经验的不同看法中包括着各种构成因素,往往是这些构成因素使他们的想法各异不同。审美构成因素包括分离性因素、整体性因素、表现性因素、想象因素和因素这五种因素构成。分离性,其实就是审美非功利性,即观赏者与对象的关系不是一种利用关系,审美经验产生的感觉是一种摆脱利害关系的感觉所有人认为分离性是自由选择的气氛,它充满了松弛和和谐。整体性是一种从分散或分裂的感觉回归到整体的感觉,它常通过综合和排斥来实现。这种整体性具有高度的结合力,它是一种重新组织过额丰富而紧凑的经验。审美经验中的知觉不同于日常知觉,日常知觉总是一些零碎的片段,我们只是从一些分散的片段去注意这个世界,而当我们鉴赏艺术作品时,我们总是力求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性的知觉对象呈现出来,整体性还有另一个含义,那就是指鉴赏者和艺术作品之间的一种融合状态,当欣赏者被艺术作品吸引时,自我中心的分离感会暂时消失,这也是一种整体性。

在审美经验的构成成分中,基本上是建立在艺术作品构成成分的分析上。在一些艺术家看来,审美经验是一件艺术作品在一个训练有素的鉴赏者身上产生的对艺术客观特质有体验的经验。在审美经验中我们主要注重的是审美态度,由于不同学者对审美经验存在着主客观哲学思想上的差异,实质上在这些差异背后存在着构成要素的不同,要分析现象必须分析本质。在这当中审美和经验也是相互影响的,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在思考过程中作者可能有些分析不到位,请您给予指正!

西方美术作品赏析篇3

关键词:音乐版块 教学现状 音乐实践环节

“音乐鉴赏”课作为一门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校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中指出: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高尚的马克思主义审美观和艺术观。使他们抵御各种落后得、错误的、腐朽的美学思潮的影响和干扰。”普通高等学校艺术公共选修课程是对大学生实施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非常重视,李岚清同志提倡在全国500万大学生中普及艺术教育,教育部几次文件并进行督导检查,使普通高等学校的艺术教育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校大学生通过艺术公共选修课程的开设和艺术实践,提高了艺术品位和审美鉴赏能力,扩大了知识面,深化了人文知识结构,培养了创新的意识。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作用越来越得到各级领导的认同与重视。

鉴于此,我校于2007年起为在校大学生开设了艺术类选修课,并规定必须修满艺术类课程2个学分方可毕业。本课程自2007年以来已经连续开课近5年时间,授课效果较好。班级人数均在上限240人,由于受到人数及场地的限制,所以一直采取以班级授课,教师讲授,并结合音乐欣赏及分析为主的教学组织方式。通过多年的选修课教学,笔者认识到《音乐鉴赏》这门选修课在教学方式、教学组织方式、指导方式、和具体工作内容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原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

《音乐鉴赏课》是自2007年9月以来一直开设的一门校级选修课,已经连续开设了6年,12个学期以上,因为目前这门课程只有笔者一人承担,在教学内容上本人也是在不断地总结和改进:2007年―2009年,《音乐鉴赏》课赏析内容只有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两个部分内容,在西方古典音乐赏析方面:《音乐鉴赏》课主要介绍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音乐,以赏析音乐为主,有对作品的介绍,没有对作曲家生平经历的详细介绍。中国传统音乐只介绍以中国音乐历史为内容的民间音乐部分。2010年―2013年,《音乐鉴赏课》赏析内容增加为流行音乐赏析、中国传统音乐赏析和西方古典音乐赏析三个部分。

(二)教学现状

1.从流行音乐入手,由流行音乐中的乐器介绍作为切入点进行器乐作品和声乐作品的赏析。在授课过程中发现,由于学生没有音乐基础,所以学生对讲授的乐曲创作专业知识不太感兴趣,如和声、曲式、作品分析等内容。经过笔者不断调整,为了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首先介绍流行音乐部分,即新世纪音乐,通过学生最为熟悉的流行音乐作为学习的切入点,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将流行歌曲、新民歌等音乐作品与中国传统音乐鉴赏内容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赏析,使学生通过学习音乐了解到音乐背后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内涵。大大引起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改革后的音乐鉴赏课程设计

(一)更改课程名称

笔者将在课程改革之后,将本课程的名称由《音乐鉴赏》更名为《音乐赏析与实践》,通过课堂上的音乐欣赏及学生的互动参与,普及学生的基本音乐知识,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变为现在的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调整教学内容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一直采取的是版块式赏析模式,以往赏析内容按顺序分为“西方古典音乐版块”、“中国民族音乐版块”和“流行音乐版块”三个部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们最感兴趣的是“流行音乐版块”,课程改革之后,笔者将各个版块的赏析顺序加以调整,将“流行音乐版块”放在第一部分,“西方古典音乐版块”变为第二部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赏析版块”变为第三部分。

1.中外流行音乐赏析与实践

在讲解这一板块内容之前首先讲解音乐是什么,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以及如何欣赏音乐。然后通过一个流行音乐专辑让学生来认识乐器,这一部分内容既是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出发点,也是他们最终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归宿点,是音乐鉴赏教学活动的“纲”。这个时代的学生们,可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或歌星,或演唱组合,一开始就发自内心地喜欢听教材内容的人不多。虽然第一节内容较多,但由于师生是第一次见面,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介绍欣赏音乐的四大要素:旋律、节奏、音色、和声;并讲述应该怎样欣赏音乐。介绍音乐欣赏的三个阶段:感觉欣赏、知觉欣赏、理智欣赏。通过讲解做课堂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所处的欣赏阶段,为日后分层次教学做好准备工作。

在介绍完如何欣赏音乐之后,进入学生们最喜爱的流行音乐部分的赏析,介绍当今中外最流行的乐队、歌手及音乐专辑。从器乐作品和声乐作品两个部分分别进行赏析:

流行音乐器乐作品赏析部分包括:雅尼、喜多郎、马克西姆、古典辣妹、久石让等的专辑介绍及赏析。流行音乐声乐作品赏析部分包括:恩雅、维塔斯、惠特尼休斯顿、艾薇儿、萨顶顶、张靓颖的经典歌曲介绍及赏析。

2.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赏析与实践

这一部分将以讲解和欣赏我国灿烂的少数民族音乐,从而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简要介绍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背景,人口现状及地理分布,以及发展现状;介绍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分类(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 重点介绍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中的民间音乐。重点掌握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中的民间音乐这一类型。对民间音乐中的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说唱音乐四种类型加深理解。明确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历史与现状,传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3.西方经典音乐赏析与实践

将各个时期西方古典音乐与加入现代流行元素的古典音乐进行对比赏析。通过西方古典音乐版块的赏析让学生能正确的听辨出西方各个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突出特点。这部分主要以西方音乐史的时间为脉络,介绍西方各国著名作曲家的经典音乐作品。使学生简要了解西方音乐发展历史 及西方各个时期音乐的含义,通过实例赏析提高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欣赏水平。

(三)加入音乐实践教学环节

由于选课学生人数较多,受到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以往这门课程是在多媒体公共教室开设的,主要是以教师教授为主要授课方式。课程改革之后笔者会根据所赏析的不同版块的音乐特点,以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入实践环节部分。例如流行音乐板块:让学生学唱中外流行歌曲,以及模仿流行音乐中丰富的节奏等。进行民歌习唱,或者根据不同的节拍学跳不同的舞步等实践内容。

(四)版块设计教学目标

三、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

明确课程教学的目的和方向,明确教学任务,确定教学规程。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实践。

(一)构建针对性较强的有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专业特点,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对音乐欣赏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和研究。根据学科特点,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针对性,提高师生互动性,让学生在感受音乐作品美的同时,增加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

明确课程教学的目的和方向,明确教学任务,确定教学规程。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实践。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要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感到有兴趣、有乐趣,从而主动参与其中。例如,通过原生态民歌与新民歌的对比赏析让学生通过新民歌认识中国传统音乐。又如,在音乐的节奏、节拍的学习方面,通过欣赏音乐,在课堂上根据音乐进行简单舞步学习来认识二拍子、三拍子等音乐节拍的区别。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笔者认识到传统的音乐鉴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审美需求。为此,一方面以审美为核心,以流行音乐为切入点,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来达到提高当代大学生审美的目的是进行高等学校音乐鉴赏课程改革的方向;另一方面教师要转变角色,突破教材的束缚,以学生为主体,从多学科的整合中进一步发挥音乐鉴赏课程的美育功能,也是一条音乐创新教育的新路。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4年燕山大学春季学期校级选修课教学改革项目。

参考文献:

[1]曾艳兰.浅谈音乐课中教与学的和谐[J].南方论刊,2002,(05).

[2]杨树海.浅谈音乐课教学中的教育创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1).

[3]郑莉.普通学校音乐课教学过程刍议――关注过程,也就是关注音乐[J].中国音乐学,2003,(04).

[4]宋万芳.音乐课教学模式的思考[J].文学教育(下),2010,(10).

西方美术作品赏析篇4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非常重视,李岚清同志提倡在全国500万大学生中普及艺术教育,教育部几次文件并进行督导检查,使普通高等学校的艺术教育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校大学生通过艺术公共选修课程的开设和艺术实践,提高了艺术品位和审美鉴赏能力,扩大了知识面,深化了人文知识结构,培养了创新的意识。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作用越来越得到各级领导的认同与重视。

鉴于此,我校于2007年起为在校大学生开设了艺术类选修课,并规定必须修满艺术类课程2个学分方可毕业。本课程自2007年以来已经连续开课近5年时间,授课效果较好。班级人数均在上限240人,由于受到人数及场地的限制,所以一直采取以班级授课,教师讲授,并结合音乐欣赏及分析为主的教学组织方式。通过多年的选修课教学,笔者认识到《音乐鉴赏》这门选修课在教学方式、教学组织方式、指导方式、和具体工作内容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原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

《音乐鉴赏课》是自2007年9月以来一直开设的一门校级选修课,已经连续开设了6年,12个学期以上,因为目前这门课程只有笔者一人承担,在教学内容上本人也是在不断地总结和改进:2007年―2009年,《音乐鉴赏》课赏析内容只有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两个部分内容,在西方古典音乐赏析方面:《音乐鉴赏》课主要介绍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音乐,以赏析音乐为主,有对作品的介绍,没有对作曲家生平经历的详细介绍。中国传统音乐只介绍以中国音乐历史为内容的民间音乐部分。2010年―2013年,《音乐鉴赏课》赏析内容增加为流行音乐赏析、中国传统音乐赏析和西方古典音乐赏析三个部分。

(二)教学现状

1.从流行音乐入手,由流行音乐中的乐器介绍作为切入点进行器乐作品和声乐作品的赏析。在授课过程中发现,由于学生没有音乐基础,所以学生对讲授的乐曲创作专业知识不太感兴趣,如和声、曲式、作品分析等内容。经过笔者不断调整,为了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首先介绍流行音乐部分,即新世纪音乐,通过学生最为熟悉的流行音乐作为学习的切入点,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将流行歌曲、新民歌等音乐作品与中国传统音乐鉴赏内容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赏析,使学生通过学习音乐了解到音乐背后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内涵。大大引起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改革后的音乐鉴赏课程设计

(一)更改课程名称

笔者将在课程改革之后,将本课程的名称由《音乐鉴赏》更名为《音乐赏析与实践》,通过课堂上的音乐欣赏及学生的互动参与,普及学生的基本音乐知识,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变为现在的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调整教学内容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一直采取的是版块式赏析模式,以往赏析内容按顺序分为“西方古典音乐版块”、“中国民族音乐版块”和“流行音乐版块”三个部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们最感兴趣的是“流行音乐版块”,课程改革之后,笔者将各个版块的赏析顺序加以调整,将“流行音乐版块”放在第一部分,“西方古典音乐版块”变为第二部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赏析版块”变为第三部分。

1.中外流行音乐赏析与实践

在讲解这一板块内容之前首先讲解音乐是什么,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以及如何欣赏音乐。然后通过一个流行音乐专辑让学生来认识乐器,这一部分内容既是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出发点,也是他们最终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归宿点,是音乐鉴赏教学活动的“纲”。这个时代的学生们,可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或歌星,或演唱组合,一开始就发自内心地喜欢听教材内容的人不多。虽然第一节内容较多,但由于师生是第一次见面,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介绍欣赏音乐的四大要素:旋律、节奏、音色、和声;并讲述应该怎样欣赏音乐。介绍音乐欣赏的三个阶段:感觉欣赏、知觉欣赏、理智欣赏。通过讲解做课堂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所处的欣赏阶段,为日后分层次教学做好准备工作。

在介绍完如何欣赏音乐之后,进入学生们最喜爱的流行音乐部分的赏析,介绍当今中外最流行的乐队、歌手及音乐专辑。从器乐作品和声乐作品两个部分分别进行赏析:

流行音乐器乐作品赏析部分包括:雅尼、喜多郎、马克西姆、古典辣妹、久石让等的专辑介绍及赏析。流行音乐声乐作品赏析部分包括:恩雅、维塔斯、惠特尼休斯顿、艾薇儿、萨顶顶、张靓颖的经典歌曲介绍及赏析。

2.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赏析与实践

这一部分将以讲解和欣赏我国灿烂的少数民族音乐,从而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简要介绍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背景,人口现状及地理分布,以及发展现状;介绍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分类(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 重点介绍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中的民间音乐。重点掌握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中的民间音乐这一类型。对民间音乐中的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说唱音乐四种类型加深理解。明确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历史与现状,传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3.西方经典音乐赏析与实践

将各个时期西方古典音乐与加入现代流行元素的古典音乐进行对比赏析。通过西方古典音乐版块的赏析让学生能正确的听辨出西方各个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突出特点。这部分主要以西方音乐史的时间为脉络,介绍西方各国著名作曲家的经典音乐作品。使学生简要了解西方音乐发展历史 及西方各个时期音乐的含义,通过实例赏析提高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欣赏水平。

(三)加入音乐实践教学环节

由于选课学生人数较多,受到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以往这门课程是在多媒体公共教室开设的,主要是以教师教授为主要授课方式。课程改革之后笔者会根据所赏析的不同版块的音乐特点,以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入实践环节部分。例如流行音乐板块:让学生学唱中外流行歌曲,以及模仿流行音乐中丰富的节奏等。进行民歌习唱,或者根据不同的节拍学跳不同的舞步等实践内容。

(四)版块设计教学目标

三、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

明确课程教学的目的和方向,明确教学任务,确定教学规程。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实践。

(一)构建针对性较强的有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专业特点,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对音乐欣赏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和研究。根据学科特点,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针对性,提高师生互动性,让学生在感受音乐作品美的同时,增加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

明确课程教学的目的和方向,明确教学任务,确定教学规程。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实践。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要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感到有兴趣、有乐趣,从而主动参与其中。例如,通过原生态民歌与新民歌的对比赏析让学生通过新民歌认识中国传统音乐。又如,在音乐的节奏、节拍的学习方面,通过欣赏音乐,在课堂上根据音乐进行简单舞步学习来认识二拍子、三拍子等音乐节拍的区别。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笔者认识到传统的音乐鉴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审美需求。为此,一方面以审美为核心,以流行音乐为切入点,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来达到提高当代大学生审美的目的是进行高等学校音乐鉴赏课程改革的方向;另一方面教师要转变角色,突破教材的束缚,以学生为主体,从多学科的整合中进一步发挥音乐鉴赏课程的美育功能,也是一条音乐创新教育的新路。

西方美术作品赏析篇5

高中阶段美术教学文化情境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规定:高中美术课程的教学目的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已经全面实施,但受高考的影响,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遭遇瓶颈,美术课程边缘化的事实仍未改变。对美术教学的研究,从已有的成果看,仍止于对外来美术理论的介绍、移植和一般性描述,关注宏大叙事,缺乏具体情境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特别是对具体课程实施的研究,鲜有主体特性的成果。研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尽如人意。因此我们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除了关注美术作品本身的形式语言,还要关注美术作品当中所蕴涵的一定的文化情境。这样在美术欣赏课当中学生才能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更好的理解美术作品的含义,还可以帮助学生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来进一步巩固学习各学科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来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的能力。从而在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逐步的形成自己的观点。

一、通过美术作品之间的横向比较可以使学生深刻地了解不同的东西方文化特征

由于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世界地理、历史方面的知识,有了这些基础知识就可以尝试对中西方艺术作品对比、分析。通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进行欣赏、比较、探究,学生可以很明显、很深刻的感受到中西方文化艺术的差异,不仅使学生传承了本民族的文化,同时也能够理解尊重世界多元文化。那么如何展开美术作品之间的横向比较呢?在欣赏某一单元中的一幅作品时老师可以另精选出相近历史时期、相同题材不同民族、地区的作品。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比如教学中国绘画欣赏时,介绍一些古代人物画、古代壁画、古代山水花鸟画和现代人物、山水花鸟画,出示在课前选出的以人物画为主的作品,我国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花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等,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突出人物内心世界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主要特点;法国画家马蒂斯的油画《马蒂斯夫人像》《蒙娜丽莎》等。让学生对这些画分组分析、探讨。通过比较使学生很容易的知道《蒙娜丽莎》是具象作品,严谨的技法、柔美的画面,写实的人物。《马蒂斯夫人像》是意象艺术作品,用笔大胆、奔放、狂野,色彩绚丽。展现给观众视觉的冲击和丰富的想象。还要引导学生在绘画材料上、构图上、色彩上、透视上、创作理念上、进行比较、分析、探究。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的绘画特点,课堂气氛也能达到了热烈活跃的效果。

二、通过美术作品之间的纵向比较可以使学生深刻的了解人类不同历史时期背景下的文化特征

在我们的教材篇幅的制约所选定的作品都是一个时期最经典的作品,在上课时老师们常常更注重作品本身的赏析,而会忽略了作品之间的发展性,任何一幅好的作品都是对前人作品的肯定和批判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人类文化的历史传承性,老师要引导学生站在一个历史的高点来赏析每幅作品,在备课时利用现在多媒体的优势,就要多精选一些没被教材选上的作品做比较和赏析之用,扩大学生视野。我在教学《中国古代人物画》时,为了更充分感受和领悟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魅力和艺术震撼力,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热爱。除了先和学生们共同的欣赏、分析、探讨作品所表现的人物的精神面貌及当时的背景环境等情形,给学生选取了几张盛唐时期的人物画进行欣赏。张萱画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和《捣练图》、周肪画的《花仕女图》,让学生各抒己见,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从而达到了使学生通过美术作品之间的纵向比较可以使学生深刻的了解人类不同历史时期背景下的文化特征。

三、理解生产力的提高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美术的深刻影响

艺术的发展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着,如何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对艺术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呢?在表达艺术的材质上的变化比较容易感受到,比如中国绘画上由早期在绢上作画到后来纸张的发明,在宣纸上作画。雕塑上由早期的泥土、大理石到不同金属、其他材料及实物的运用。而在绘画上印象派的诞生和近代的物理学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物理学家通过对光、色的实验对色彩有了全新认识,早期的印象派画家依据光学的原理,在绘画上进行的大胆的尝试,使他们的美术作品增加了浓郁的诗意和音乐感。如《云飘来飘去》与《云卷云舒》中都选择了女人与云作为主要形体,高明度的《云飘来飘去》让我们有种明朗、轻快、遐思的感受,低明度的《云卷云舒》则带给我们忧郁、低沉和压抑的感觉。在上课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去感受印象主义的绘画特点,我让学生们也在一张白纸上用色彩混合的方法来实验练习,把作业放在讲台上让他们观察不同原色混合后的所产生的充满神奇空间感的视觉效果,调动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欣赏课有时让学生动手参与实验,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带领学生体会绘画作品中“诗情画意”的意境美

西方美术作品赏析篇6

关键词: 美术欣赏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目的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美术知识和其他知识的过程。通过美术鉴赏活动,人们可以提高审美情趣,陶冶高尚情操。美术鉴赏还是美术作品发挥社会作用,实现价值的必然途径。著名艺术社会学家豪泽尔指出:“人可以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却要必须经过教育。”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是一种文化的学习。通过学习,同学们会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了解人类文化的历史,并在一种广泛的人类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的作用和美术在人类社会中的独特贡献。为了达到培养学生对人类优秀美术文化遗产的热爱和提高全面素质的教学目的,我在美术欣赏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按照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准备,提高学生的兴趣

比如上《设计的魅力》这节课,没有充分准备欣赏图片,在第一个班上课,我觉得书本上的图片都是经典作品不需要增加欣赏图片了,导入后就让学生欣赏课本上的作品图片,学生早对课本上的图片很熟了,激发不起兴趣,随便看了一下。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学生说设计的亮点与感想,有80%的人站起来不说话,因为他们对图片没有足够兴趣,没有深入看,也没有感想可发,而另外的20%的人只是说好看实用,根本不能说出设计的创意点精彩之处,更不要说说出自己的感受了。在公开课上,我精心做了课件,课件里面用了大量新而奇的图片,学生看图片时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原来设计可以让一件物品变得如此精彩、新奇、好看”;“床还可以是蛋形”;“椅子的造型设计灵感也是来自蛋形”;“椅子还可以做成字母”,有的学生开始用手上的材料模仿,这时学生不用老师提问已经在下面不时用各种词语表达自己的看法了——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主动参与到下一环节的学习。

二、组织学生收集资料

在上《格尔尼卡》这堂欣赏之前,我先让同学们分组找资料,第一组找一些有关战争的美术作品,尽量找一些有一定特色的、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图片或挂历、光碟;第二组是从网上下载一些关于战争美术作品方面的内容,主要的文字内容可以是名家写的,也可以是论坛里的个人观点,不一定要和第一组同学收集的美术作品对应。第三组收集关于战争场景的写实图片。第四组同学则是收集一些能表现战争场景的材料。这样既锻炼了他们收集素材的能力,加强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加深了他们对战争的感受,又为下节美术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教学过程灵活多样

(一)展示相关资料

把同学们的美术资料收集起来,选出一些有关战争的优秀的美术作品,尽量找一些有一定特色的、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图片或挂历、光碟作品,用投影仪展示,让学生进行快速的欣赏,里面有建筑图片如巴蒂农神庙的残柱、雕塑《人民英雄纪念碑》、绘画《自由引导人民》、工艺美术等多种作品,让学生从各种艺术品中感受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感受人类社会当中美术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

(二)组织学生讨论

邀请第二组的同学谈谈,通过刚才的美术作品欣赏,有什么启发;要求同学谈谈自己在网上收集的评价美术作品的文章都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评论的?为什么要从这几个方面评论?让他给同学们讲解,由此反映学生对自己收集的作品的认识程度。其他同学也可以发表见解,进行辩论,老师在一旁当组织者,让同学们自由讨论进行美术欣赏与评价。通过这个环节,学生掌握了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了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了审美能力。

(三)引导学生深刻领悟

老师在同学对作品认识欣赏后,作评论,指出一些知识性的错误比如艺术语言的运用等,从而加深同学们对美术作品的认识与理解,加深印象。紧接着,把同学们收集到的战争的场景最精彩的几张图片拿出来放在投影仪上加以展示,一张张恐怖的图片让学生们仿佛置身于满是硝烟弥漫的战场,给大家一种恐惧、悲伤、紧张的感受。这时我才让学生欣赏《格尔尼卡》,看看毕加索是怎样用绘画的方法再现战争带给人们的伤害的。我介绍,欣赏美术作品除了整体感知外,还要从美术作品的局部入手。就绘画作品而言,可以细致地分析画面的主要构成要素。当然,这些构成要素须是能反映这幅作品内涵的。例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可以将画面分解成“灯”、“牛、马”、“抱着已死去孩子的女人”、“躺在地上的战士”、“举灯的女人”和“从楼上跳下来的人”六个局部,这六个局部分别表达了各阶层在战争中的苦难遭遇。在这幅画中毕加索采用广视角、深层次的方法把战争中各阶层的人所想所感都画在了画上,抱着死去孩子的母亲痛不欲生,战死的战士死不瞑目,举灯的女人渴望光明,毕加索的祖国西班牙在法西斯这头公牛的暴行下犹如一匹被四分五裂的浑身是伤的马,全国的人民就像是被关在危楼上,急需逃命而又找不到出路。在这里毕加索运用的艺术手法是象征和寓意,这种方法也加深了人们对法西斯罪行的认识,增强了画面的恐怖气氛。通过对画面的分析,同学们了解了毕加索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与表现方式。

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不能孤立地看一件作品,深刻了解一件作品除了要联系艺术作品创作的社会背景外,还应知道作品是与艺术家的个人成长过程及艺术创作的发展过程分不开的。通过艺术分析,我把毕加索推介给学生。

毕加索(1881—1973),西班牙裔法国籍画家,西方现代美术最具创造性和影响力的大师。出生于西班牙马拉加,从小受当美术教师的父亲的影响学习绘画,后入巴塞罗那和马德里的美术学院学画。其作品受非洲黑人艺术、原始艺术、东方艺术及塞尚的影响。1906-1907年间,开始对绘画形式结构进行探索,并创造出立体主义风格。毕加索一生勤奋,创作了数量众多的美术作品,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其作品风格多样,巧变不竭,却保持着自己粗犷、刚劲的艺术个性。

教科书中介绍了这幅画的创作背景“惨绝人寰的战争暴行”:1937年4月26日下午,在西班牙内战的高潮时期,德国纳粹空军帮助西班牙反动头子佛朗格轰炸了西班牙北部巴斯克人的故都格尔尼卡城。这次空袭是第一次对平民的轰炸,它杀害了数千名无辜者,并立即引起了国际上强烈的抗议。

(四)启发学生思考

通过以上分析同学们了解了毕加索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与表现方式,还有他听到这件事时的内心感受。我又问:同学们,让你来表达心里对战争的憎恨与恐惧,你会用什么方法与材料呢?

接下来,我让第四组同学利用自己准备好的材料与工具叙述战争带给我们的影响,同学们有的利用颜料画一些画,有的利用碎纸屑、橡皮屑做装置艺术,也有的运用肢体语言表演行为艺术。总之,每个同学都能积极运用各种方式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最后我总结: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欣赏方法和角度非常多样,且应随欣赏对象的不同而有所调整,所以对于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而言,没有所谓的“万能”或“通用”的方法和角度。自己要不断探索,把自己的所想所思用独有的方式展示出来,应用语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对自然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和理解,让世界因我的存在而不同。

四、课后反思

通过这样的课堂学习,同学们从内心深处懂得了欣赏作品的方法,知道了美术作品在人类文化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在这堂课上,我还讲了文艺复兴,讲了当时的文化背景,讲了达·芬奇及其一些画家在当时及至今对人类所作出的贡献。通过这种开放式的学习,同学们积极主动地探索和思考,感受到了从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理解了美术是一种历史文化的载体;培养了审美情感,提高了美术欣赏能力;培养了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勇于参与的综合能力;培养了对优秀美术作品的热爱,加深了世界文化遗产的认识。另外,通过对资料的收集,锻炼了他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自主了解事物的能力。以上教与学的方式,完全放松自如,体现了现代教学方式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是课堂改革硕果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

西方美术作品赏析篇7

教师上课如果不顾学生实际,其结果必然是“一厢情愿”,事与愿违。介绍作曲者更是如此。教师必须在了解学生实际(包括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等)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取舍作曲者的生活道路、创作成就、艺术风格等材料。

这样,学生易于接受,教师也易于导入新课。

有所侧重,角度新颖。介绍作者最忌面面俱到,无所不及。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占用了大量授课肘间,而且还影响了学生学习乐曲本身的兴趣。因此,介绍作者应有所侧重,即从有利于学生学习、赏析本乐曲的某一方面或某一角度出发,有重点地介绍作曲者的生活、创作、风格等情况,做到既有开阔的视野,又有新颖的角度;既重点突出,又注意到了内容深度的挖掘,从而为学生赏析、理解乐曲打下好的基矗例如赏析著名钢琴家肖邦创作的夜曲时,教师不妨抓住一个角度、一个重点,即从夜曲本身的介绍这一角度出发,让学生懂得夜曲多指钢琴小曲,通常有宁静、沉思的抒情特色,浪漫气息浓厚;然后再重点让学生了解,肖邦虽然一生苦多于乐,但他生性纯真、浪漫,能够在痛苦的体验中创作出高雅、快乐的音乐作品。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肖邦的人品和作品。

善于比较,巧于描绘。对一些有联系又有差异的作者可以进行比较介绍。比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生平事迹、创作风格、时代背景、个性人格等。比较介绍中,对作曲者生平中的一些感人事迹加以描绘渲染,就能为学生接受音乐作品所产生的强烈的感染力打下心理上的、情感上的基矗(北京信息员侯彩霞)""音乐在人才素质培养中的意义""RichText""怎样引导学生欣赏名画""怎样引导学生欣赏名画正确地引导学生欣赏名画,能够创造欣赏美的欣赏者,能使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得到锻炼,感受和领略到美术作品的美,进而发现美的规律所在,从而使美术作品的美为学生所掌握,并获得诸如历史的、民族的、艺术的、哲学的综合知识,转化为精神力量。

那么,怎样引导学生欣赏名画呢?

美术教师首先要弄清楚这件艺术品是什么,寓意什么。如新编美术教材第五册《西斯廷圣母》是意大利画家拉斐尔为比亚森萨西斯廷教堂作的祭坛画。画中的圣母是那样端庄、纯洁、善良、美丽,她是母爱的象征。站在她面前,你会感到温暖和喜悦。

欣赏名画的另一要素是注意作品所属时代的文化背景,我们应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评价它。《西斯廷圣母》是闻名于世界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拉斐尔创作的。这是他一生最后的也是最著名的一幅画。他创作的圣母像,形象地表现出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

西方美术作品赏析篇8

案例面向的是高二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对毕加索的艺术表现形式有所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有个人独特的见解;运用联系、比较等方式,了解作品的意义及审美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并通过名作赏析激发学生多样化的审美感受,从而使学生初步了解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施过程:

先“造势”,请同学们观看我精心编辑的一个短片。我选取了二战纪实片中的空袭镜头,那如雨点般呼啸而下的炸弹;凄厉的防空警报;在火海中的断壁残垣和仓皇奔逃的人们;痛苦地呼号哭泣的伤者;惊魂未定、抱头痛哭的妇女和儿童;绝望无助的男人;横七竖八、残缺不全的尸体;满目狼藉的城市和爆炸起火人们坠楼等。这些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场面,给同学们以强烈的震撼。这时,我让同学们取出纸笔,限时两分钟凭印象自由创作刚才看到的短片,不必拘泥于是否像,有兴趣的同学尤其是那些受过专业训练的同学很快完成了大概的画面形象。

再让同学们讲述战争美术作品,参与的同学很多,列举了很多的战争美术作品。

这时我再抛出问题:“让我们来看看西方现代美术最具创造性和影响力的大师——毕加索对这些场面是怎样处理的。”我打开《格尔尼卡》的画面,为使学生更好地分析、比较作品的局部,分别将画面中的灯、举灯的女人、从楼上跳下来的人、牛和马、抱着已死孩子的女人、躺在地上的战士等局部设成按钮,每个按钮后都由有与之相关的链接,其内容包括毕加索为创作画的草图及生活中的素材等。丰富的素材让学生们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思路的变化历程,体味艺术创作的艰辛。在逐个分析作品局部时,我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画,对照毕加索的作品进行如下讨论:

为什么毕加索这样画,他的方法在表现力上与你的方法哪一个更具震撼力?

火焰的形状再具象一点好不好?

战士手中的短剑和剑旁的花有什么寓意?

手持油煤灯的女人象征着什么?

画面上方高悬的灯泡像什么?谁这样画了?代表什么意思?

牛和马的表情有何不同?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

抱着已死的孩子的女人的眼睛像什么?为什么这样画?

画面用黑、白、灰的处理方法,用色彩的处理方法好不好?

同学们讨论得很激烈,甚至争论得面红耳赤。我先让多位同学阐述结论,再介绍毕加索生平及其艺术风格:毕加索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之一,立体画派创始人,其作品《格尔尼卡》运用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形式,以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了在法西斯的兽行下,人民惊恐、痛苦和死亡的悲惨情景。表达了毕加索对法西斯战争罪恶的愤怒之情。

引导学生理解体验作品内容。有前面的“自由创作”氛围和讨论打基础,学生有了自己的理解,但表达不准确或表达不到位。这时老师加以分析指引,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探究和领悟作品的内蕴。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对同一件艺术品,不同的人或不同心境下往往有不同的感受,是符合审美心理规律的,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凭自己的生活经验,能不断发现作品新的含义,所以杰作往往使人百看不厌。而作者在这件作品中,力求表现出人性的丰富的内涵和多方面的性格的心理特征,加上含而不漏的技巧,更耐人寻味。

效果分析:

西方美术作品赏析篇9

关键词:欣赏;评述;美术;课堂

新课改的实施,给初中美术教学带来了新的内涵和新的要求,通过“欣赏・评述”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是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途径。新课标对欣赏的定义:艺术欣赏是指观者透过一些可以看见、可以触摸、可以感受的具体视觉艺术品,与艺术创作者在意念上交流沟通,进而产生共鸣的一种独特经验。它要求以学生为中心,鼓励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欣赏・评述”教学活动的热情与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多视角认识和欣赏各类美术作品,积极与作品对话,鼓励其多用语言、文字和肢体动作表达自己对美术的感受,从而形成健康正确的美术欣赏理念,努力让学生在理解作品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同时,挖掘他们的心灵之美。

一、内涵剖析――深层次理解作品的人文精神

美术欣赏是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认识过程,部分美术教育者往往重视以作品打动学生的感官,停留在学生的直观体验,而轻视对作品背景的挖掘和人文精神的诠释,失去了通过作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向往和高尚人格培养这一育人功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作品人文精神的理解和挖掘其意义远大于对作品的直观体验,对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热爱生活,提升人文精神,具有深远的意义。

例如,笔者在讲授浙美版九年级上册《城市雕塑》时,除了引导学生关注作品造型、色彩等表现手法和艺术形态之美外,通过师生一起探究、辨别、分析和合作评述方式,了解作品背景材料、认识作品反映的主题,丰富作品的内涵,挖掘作品背后的故事。对于农村学生来说,由于贴近学生生活的城雕少,对欣赏评述带来一定困难,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评述的有效性参与,笔者在该课意选取了学生较为熟悉的本市各县区的城雕作品(绍兴市区的大禹浮雕,诸暨的西施圆雕,上虞的蝴蝶透雕),除了分析城市雕塑形式、材质、空间造型之美外,还引导学生透过大禹浮雕,认识大禹坚忍不拔、公而忘私、忧国忧民、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敬业奉献精神;在引导学生欣赏西施圆雕时,介绍西施牺牲小我,舍己为国的精神;介绍蝴蝶透雕时,讲述梁祝化蝶的故事,歌颂人们纯洁高尚的心灵和对自由的热爱和向往。

再如,在赏析《打结的枪》时,重点引导学生思考作品所表现的主题――和平。作品采用了何种手段表现了这一主题?为何要“打结”?你认为该作品最合适摆放在哪里?等等,以此让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培养学生热爱和珍惜和平的情结。

二、外延拓展――多角度欣赏作品的塑造之美

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能多角度鉴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质材、形式和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这是《美术教学大纲》对美术教学提出的要求,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引领学生能从多角度欣赏美术作品,不断拓展作品的外延,是每一位美术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例如,《火烈鸟》这一经典城雕,给人很多想象的空间,笔者在讲授时,采用了关键词法,以此启发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如:红色、钢板、抽象、建筑……让学生围绕这些关键词进行讨论和分析,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如“红色”是指什么?换成别的颜色会怎样?雕塑和建筑之间是什么关系?以此引导学生多角度欣赏作品。

又如,经典作品《云门》,从视角、光影、造型、质材等方面着手,引导学生多角欣赏作品的同时,体会为何要采用这些元素,对体现作品的意图有何帮助?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直到走进作品内部,体会作品的空间造型美,体会“横看成岭侧成峰”的造型,从而感受这件雕塑的魅力。

三、体验感悟――深度赏析中实现心灵升华

经典的美术作品有时以它典型的代言性走近了我们,有时以它独特的造型惊艳了我们,更有一些是以它们蕴含的人文精神感动着我们。“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就是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让学生体验和感悟,将作品带来的感动内化为学生的知识和情感,形成他们审美的认知。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欣赏・评述”的过程,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实现心灵的升华。

笔者同样在讲授《城市雕塑》这一内容时,特意引入了杭州市的一座城雕――《妈妈的手》。笔者先播放了一段最美妈妈的视频:曾经,有一个城市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正因为这惊人的一托,挽救了从十楼掉落的孩童妞妞的生命,难道吴菊萍不知道危险吗?杭州市政府被最美妈妈感动了,决定在青少年宫的广场上树一个城市雕塑。如果你是设计师,你打算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塑造这个主题呢?学生被这一故事深深地感动,心灵深处的“真、善、美”被放大,艺术的潜能被开发,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有的口述,有的进行肢体展示,来表现这种人间的大爱。接着,笔者展示了著名艺术家韩美林先生的作品,把感动通过城市雕塑定格在精彩瞬间,学生不但初步掌握了对城市雕塑的创作体验与评述,了解了城市雕塑特色与艺术之美,还通过深入理解,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塑造了美好的心灵。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我们的生活中,除了感动于我们的最美人物,我们还常常会感动于一些事,一些景、一些物。在本课尾声,笔者插入了“法兰西色彩”,巴黎铁塔、基督像等染上了红蓝白三色……原来是艺术家在用光影的形式纪念遇难者,呼唤和平。我们在欣赏雕塑的同时,更多地培养了学生热爱和平的情结,增加了他们维护和平的使命感。

四、策略探究――“欣赏・评述”领域之课堂实践

如何有效地提高美术“欣赏・评述”课堂的教学效果,是将上述教学理念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笔者认为,让学生爱欣赏和评述、会欣赏和评述、达到欣赏作品与心灵的交融,是“欣赏・评述”领域课堂教学由易到难的三个层次。

1.创设情景,让学生乐于欣赏和评述

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欣赏・评述”,教师必须创设能引起学生共鸣的情景,激发学生“欣赏・评述”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对某件作品进行评述的冲动。这就要求教师从调动学生的内心需要和学习动机上下功夫。通过作品展示、视频播放、背景介绍等方式,给学生的视觉以冲击、给学生的心灵以震撼。通过情景的创设,让学生自主地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并将自己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讨论。教师要将话语权充分交给学生,鼓励学生不断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建构生动活泼的有效课堂,在师生互动中逐步培养学生参与“欣赏・评述”的习惯和兴趣。

2.合作互动,让学生学会欣赏和评述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是一种在教师的引导下所进行的批判性、反思性、建构性的实践活动。欣赏和评述能力的培养,同样需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师生互动能让教师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及时引领和点拨;同时,美术教学的特点还要求学生能够随时走进作品,与作品互动。例如,在欣赏《云门》雕塑时,让学生随视角转换,由外及里、从上到下,多角度走进作品,与作品“对话”。通过艺术幻想,赏悟城雕创造之美。笔者认为,有机组织作品、学生、教师的多维对话,构建教师、学生、作品交互对话的场景,是提高学生欣赏和评析能力的有效方法。具体分五个点展开:一是学生与作品的对话,如初看作品的第一感受与解读作品后的深度理解;二是教师与作品的对话,如作品的解读、知识的梳理与话题的创设;三是学生之间的对话,如审美思想的交流、视觉认知的探讨与情感态度的升华;四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如追问的探究、体悟的分析、审美的交流、主题的升华与学习的评价;五是师生的自我对话,如相互表达后的个人信息修整与重建。

3.动手实践,实现作品与心灵的融合

欣赏和评述领域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和文字,还可以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达。对于学生来说,通过体验制作的过程,更能深度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实现作品与心灵的交融。如对最美妈妈雕塑的设计过程,就是学生表达情感的过程;将自己对某件作品的理解,用学生自己的作品来表达,虽然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它能促使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真正走进作品,深入理解作品的精髓,实现学生心灵的升华。

参考文献:

西方美术作品赏析篇10

一、把握学科特征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是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高中学生通过对美术欣赏的学习、参与文化传承和交流,陶冶情操,了解和形成以美术学科为特征的知识、能力、情感和个性。把握学科特征,一方面要防止过分强调美术学科的特征。如上课大量使用美术专业名词、专业术语,或直接套用教材句章,将学生本来以为生动有趣、轻松愉快的美术欣赏课,上成深奥难懂的学术研究课,这既不符合高中学生的认识规律,也不符合美术欣赏的学科特点,学生享受美的愿望得不到满,美术的学科目标也难以实现,终将导致学生对美术欣赏兴趣的丧失。其原因在于美术老师没有将教材知识融会贯通、自我消化,而是深入浅出地表述出来。

如教材第三课《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中,对美术语言特点的阐释。教材以其科学性、规范性和权威性将美术语言的特点阐释为“美术语言是一种不同于语言符号的待殊语言。在语言符号中,―个词仅仅是一个记号,它有着独立的意义;而孤立的美术语言如线条、明暗、色彩等都不代表任何意义,只有当它们按照造型创造法则去构造出一种全新的创造物,也就是它们结合到整体形象之中的时候,才会有表现某种意义的作用。”虽然以上阐释科学、准确,但如果教师照搬教材句章,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可用阐释使学生一目了然,充分了解美术语言的特点。

二、迎合学生的兴趣教学

另一方面就是要防止一味地迎合学生兴致,将美术课上成厉史课或政治课而失去学科特征。对美术的“边角余料”过多阐述,没有回到审美教育的主渠道上来,忽视了《大纲》中规定的美术欣赏的目的,教师口若悬河,学生也兴致勃勃,殊不知已误入歧图。如有的教师过多介绍美术作品的历史背景、轶闻趣事,或过多挖掘作品的思想内容等,这都忽视了艺术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功能,造成喧宾夺主。

要把握学科特征,教师还要准确把握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标,注重美术与其他学科。特别是子门艺术学科内在联系的研究,从大文化的角度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的共性,从学生熟悉的或已经形成的知识经验切入,让学生随老师设计的思路潜移默化地进入美术欣赏的学科知识中来,顺理成章、逐渐深入。如高中教材《美术作品的形式美》中对什么是形式美的教学可采用如下方法:先放一段事先准备好的外国流行歌曲(学生不熟悉的)。然后设问:你觉得这段歌曲美吗(要选择学生喜欢的)?它表现了什么内容呢(由于学生不熟悉,对外文歌曲表现的内容一般不能描述)?教师以此继续发问:你不知道歌曲表现的内容,那它美在哪里呢(学生一般都能问答出它美在旋律、节奏、音色、音质上)?教师在此基础上归纳:旋律、节奏、音色、音质就是歌曲内容的存在方式,它所产生的美感,我们就把它叫做形式美。

这样从学生兴趣所至的学科入手,既把握了学科特征。又在欣赏美中深入浅出地传授了审美知识,有利于学生触类旁通地形成知识系统和审美经验。

三、基础知识学习和作品欣赏并重

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美术作品的欣赏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作品欣赏重在感受美,而知识重在研究为什么美。美术基础知识是美术欣赏所必需的“拐棍”,如果说欣赏是一把锁的话,基础知识便是一把开锁的钥匙。如果美术欣赏课教学只重视对作品的直观感受分析,而忽视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缺乏对作品形式要素的探究,其结果必将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欣赏方法难以掌握、欣赏能力难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