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企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17:21:18

西方企业

西方企业范文篇1

在上个世纪的企业文化理论研究中,不少西方学者非常重视对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美国学者巴斯卡(Pascak)和雅索士(Achos)在《日本管理艺术》一书中就提出了美国企业管理模式和日本企业管理模式的问题。他们认为,日本的成功秘诀应归于两方面,即理性的管理面与管理的艺术面(或硬性的S和软性的S)。他们指出日本成功地将美国3S模式发展形成为7S模式。美国的管理模式只有3个硬性的S,称为理性的管理面,它们是战略(Strategy)、结构(Strueture)和制度(System)。而日本的管理模式在3S基础上增加了软性的S,即管理的艺术面。它们是技巧(Skill)、人员(Staff)、最高目标(SupremeGoal)和作风(Style)。他们认为,在7S模式中起关键作用的是软性的S,即企业文化。他们提出了管理的成功与否要受到“文化限制”。他们认为:“我们讨论过美国的管理文化如何存在于国家的大文化之内,这两种文化中都包含着最近管理能力衰退的根本原因……美国人的‘敌人’不是日本人或德国人,而是自己管理‘文化’的限制。”“日本人的例子,使我们能够认清自己。”他们认为应当重视发展企业的文化,以迎接日本在上个世纪的挑战。

另一名美籍日本学者威廉·大内(WilliamOuchi)在《Z理论》(TheoryZ)一书中指出,日本的管理模式属于J型(JapaneseModel),是一种接近理想的企业模式。而美国的管理模式存在着两种类型:A型(AmericanModel)和Z型。A型模式实质上是一种人际关系淡漠的模式,而Z型却是一种接近J型的企业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大内所说的Z型模式的字母Z,是英文字母中的最后一个,而A型中的字母A,却是英文字母中的第一个。他实际上暗示着企业模式是一个从A到Z(FromAtoZ)的渐进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间包括J型)。因此,他的结论是美国企业模式的发展方向是从A到Z。不过他认为Z模式和Z理论的核心是Z型文化,也就是Z理论文化,也就是Z理论文化价值观。他认为Z型文化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长期的雇佣、信任及亲密的人际关系;(2)职工属于企业整体的信念(即团队精神);(3)人道主义的工作条件;(4)职工心情愉快。他最后指出,Z型模式是企业未来的模式,每个组织都应追求这种模式。

美国学者布拉福(Bradford)和柯亨(Cohen)在《追求卓越的管理》一书中,对过去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认为所谓的“理性模式”和“行为模式”最严重的缺陷是忽视人才的培育,从而提出了“育才型管理模式”。他们认为这种模式完全不同于泰罗、韦伯等人的“理性模式”,也不同于行为学派的“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模式”。育才型模式是现代组织的一种新模式,其构成要素是:(1)建立共同负责的组织(团队);(2)发掘、培养个人的才干;(3)建立共同的价值观。他们的结论是,育才型管理模式是是适应现代企业的新管理模式,其中心思想是:培植下属是提高绩效的关键,且能使企业和个人迈向“卓越的境界”。

另两名美国学者希克曼(Hickman)和施乐尔(Silor)在《创造卓越》一书中也提出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即战略——文化结合型模式,力图将硬管理(管理的理性面)和软管理(管理的艺术面)结合起来。他们认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变动的新时代,卓越的基础在于战略与文化的配合,而企业文化是新时代企业领导人的工具,凭借企业文化精心拟定战略就能把它变成具体的绩效。他们当时是从新的角度讲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的结合。

2、发展企业文化与改进企业领导艺术相结合

企业文化发展本身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不少西方学者在上个世纪著书立说,一致认为应当进一步改善企业领导者的领导艺术。托马斯·彼得斯(T.peters)在其新著《追求卓越的热情》一书中指出,美国管理组织的弱点是:缺乏领导艺术,过分地注重系统、方法和控制,忘记了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是人(职工),而花钱消费的也是人(顾客),从而导致管理者的印象成为警察、法官、无情的分析家和专业的决策者。因而,他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呼吁,企业应该形成新的领导观念。他认为,企业的领导是啦啦队的队长、热心人士、优胜者的教练、慧眼识英雄的“伯乐”。他认为,一个成功企业的领导者应当是:(1)倾听、信任和尊重职工,让职工感觉到拥有自主权,以激励他们全心投入的热情,成为企业的斗士,不断为企业的发展而创造新产品;(2)顾客是利润与产品创新的来源,管理者要直接接触市场,才能了解和提供顾客需要的产品、质量和服务;(3)管理者的新领导术是“走动管理”(ManagingbyWalk)。

而狄尔(Deal)和肯尼迪(Kennedy)《公司文化》一书中进一步提出了“象征的管理者”的概念。他们认为,象征的管理者的基本特征是:(1)对文化及其长期影响敏感;(2)信任自己的职工,并预期他们成功;(3)把自己视为企业每天表演的演出者,既是剧本作家,又是导演和演员。作为象征的管理者,其主要工作是诊断企业文化,这包括:(1)思考适当的企业文化;(2)制定对策,进行企业文化的重塑,以企业文化来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布拉福与柯亨在《追求卓越的管理》一书中,还提出了企业领导要成为育才型的管理人。他们认为,过去认为领导应该是英雄形象,并具有英雄式的领导作风,这种领导可以概括为两种类型:师傅型与指挥型。但英雄并不等于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依靠职工,职工才是真正的英雄。因此,要从英雄式的领导作风转向育才型的管理作风。这种育才型的管理人应具有以下特征:(1)运用影响力,但不控制一切;(2)协助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但不为员工提供所有的答案;(3)参与解决问题,但不要求以自己为中心;(4)运用权利,但不掌握一切;(5)负起责任,但不排挤别人。

希克曼和施乐尔在《创造卓越》一书中,对新时代企业领导人所应具备的技能进行了概括,包括:(1)创造性的洞察力;(2)对事物的敏感性;(3)具有应变能力;(4)远见卓识;(5)全身心投入;(6)忍耐力。他们认为企业领导人所具有的这六个方面的能力是企业成功所必需的。

这里应当指出,对企业领导艺术的改善的论述最受人们重视的,是至今还在出版的《一分钟经理丛书》。这套丛书在上个世纪的代表作是:《一分钟经理》、《一分钟管理术的运用》、《一分钟经理的领导术》等。从这套丛书所体现的精神来看,现代管理艺术上个世纪与企业文化密切结合,曾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丛书的主要精神有三个方面:(1)领导者如何发掘职工的潜在素质;(2)领导者如何发挥职工的潜在能力;(3)领导者如何发展职工的潜力。这套丛书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了现代管理艺术,可以说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西方企业范文篇2

论文关键词:薪酬水平:差距与制度;理论述评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总结现代西方薪酬管理领域的主要理论观点,以及这些理论对企业薪酬实践的启示。它们分别为:个人层面的薪酬决定理论、企业层面的薪酬决定理论、企业薪酬支付制度的理论。本文的目的在于:既能给从事教学研究的读者.提供一个有关薪酬管理理论研究的整体性描述,也为从事薪酬管理的实际工作者,展示一个可供理性思考的逻辑框架。

一、个人特征对薪酬水平的影响——人力资本理论的解释

20世纪劳动经济学最重要的突破和贡献之一,是从劳动供给角度出发的人力资本理论。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的人力资本理论突破了传统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为我们揭示出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超出物质资本的巨大贡献。顺着这一思路,人力资本理论对个体存在的薪酬差别也有一番经典的诠释。它认为,员工工资随着年龄、经验和教育水平变动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的人力资本存量,进而他的边际生产率会随着这几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Becker,1975;Mineel",1974)。进一步地,人力资本理论得出许多经典的推论。诸如,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与员工的终身工资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即员工得到更高的工资回报会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而提高;工作经验与员工工资水平的关系呈倒“u”曲线形状.即员工从工作中获得的人力资本积累量随着经验的增长而不断增加。它在某一时点上达到最大值,随后会由于体力和精力的下降或者技术更新等自然原因而逐渐下降。

上述结论为企业薪酬管理实践提供了很多重要的启示。例如:由于只有当预期收益的现值至少等于现在支出的现值时,人们才愿意做出人力资本投资。因此,在企业的薪酬体系设计中,高学历者的初始薪酬水平应高于低学历者的初始薪酬水平,特别是对那些进行了高层次专项人力资本投资的员工,应尽快使他们的收入能够抵补或超过学习成本,否则不会有很多人愿意投资于教育和培训。同时,对于市场上稀缺的,通过大量人力资本投资才能形成的专业技术人才,包括高级技术工人、管理人才等,应设计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以形成一种促进人们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学习机制。

二、关于企业薪酬水平决定机制的理论——效率工资理论(EficiencyWageTheory)

“到底企业是单纯的劳动力市场的价格接受者,还是在战略性地规划工资方面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这一长期困惑着经济学家的问题在薪酬研究中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在早期的边际生产力理论和供求价格均衡理论的基础上,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马歇尔建立了供求均衡工资论。在他看来。工资是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均衡的价格。而单个厂商在确定其劳动力成本时,只能作为市场工资水平的接受者。马歇尔的均衡工资论确立了工资的市场决定机制。虽然是高度简化的模型,但它有着很强的生命力.至今仍是薪酬理论研究和企业制定外部薪酬策略时的重要依据。

如果新古典经济理论完全准确,那么雇主在决定薪酬水平方面的自主权就非常有限了。但是,现实经济环境远不能满足均衡工资理论的假设条件。因此,后来的经济学家致力于对新古典经济理论进行修正,以更好地解释存在于企业薪酬水平决定领域中的各种复杂的经济现象。其中的典型代表是2O世纪70年代由索洛等人提出.20世纪80年代由夏皮罗和施蒂格利兹(1984)等人进一步发展的效率工资理论。

效率工资理论的出现.正是为了解释当时种种令均衡工资理论束手无策的经济现象:为什么人们以低于现行工资的水平却找不到工作,从而产生出大量非自愿性失业?为什么企业不借非自愿性失业之机削减工资成本.反而支付高于市场水平的工资?

效率工资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工资等于边际产值并不是使劳动生产率最大化的条件,劳动力的投人还取决于工人实际的努力程度。而厂商之所以愿意支付给工人高于市场出清水平的工资。原因就在于真实工资与工人的努力程度正相关。降低真实工资,将降低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不利于利润最大化。效率工资理论的代表是怠工模型、离职成本模型和逆向选择模型。

1.怠工模型(TheMonitoringandShirkingMode1)。在这几个模型中,怠工模型流传最为广泛。该模型由夏皮罗和施蒂格利兹(1984)开发。它的基本观点建立在这样一个假设之上:工人对他们的工作努力程度持有谨慎的态度,企业对员工的监督存在很高的成本。因此,为了在减少监督成本的同时提高员工的绩效,雇主会支付高于员工机会成本的工资,而员工的机会成本主要取决于市场工资水平或失业保险水平。雇主支付的工资水平和市场工资之间的差别越大.或者失业率越高,员工就越害怕被企业解雇。在这些情形下.工作就会变得越来越具有吸引力,从而督促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

怠工模型可以解释现实中企业采取工龄工资制度的原因。为了防范怠工,加强工作激励,企业对新就业工人支付低于其边际生产率的工资,但许诺以后随着工龄增长,支付的工资将高于其边际生产率。然而,如果发现有怠工等不良行为。员工就可能被解雇,工龄与工资的关系自动脱钩。

2.离职成本模型(TheTurnoverCostsMode1)。离职成本模型的一般假设是:员工离职对于企业来说是有成本的(Salop,1979)。因此,企业会制定相应的工资政策以避免离职、培训和雇佣新员工带来的成本。在特定的公司,每个职位都需要特定的训练,以确保一个普通的员工能提高他的生产率。这是因为公司和职位拥有自己的特性,需要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匹配。用于聘用和培训的固定成本越高。企业希望员工留任的期限也就越长。因此。为了减少离职。企业会提供一份高出市场工资水平的奖金。离职成本模型从另一个角度也解释了企业将工龄与员工工资水平相挂钩的原因。.

3.逆向选择模型。由Weiss(1981)创立的逆向选择模型放宽了劳动力同质假设。承认劳动力存在异质性;同时,厂商与劳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韦斯的研究发现,工人的能力与其对最低工资的心理价位有较大的正相关性,厂商提供的工资水平直接影响应聘者的数量和质量。任何在低于效率工资水平还愿意工作的人将被视为劣等劳动力(Lemon)。一旦厂商调低工资,生产效率最高的那些工人将辞职。因此,为防止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厂商就会有就高不就低的逆向选择,即宁愿以高工资向劳动市场发出信息,吸引能工巧匠来应聘,而回绝那些愿意低于效率工资就业的求职者。

三、关于企业薪酬支付制度的理论

以上我们回顾的理论侧重点都是薪酬水平的决定。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视角转向企业内部的薪酬制度问题,诸如企业如何设计薪酬的构成、不同职位之间的薪酬结构和薪酬差距等问题。大家将发现,许多在实践中被企业依循的薪酬设计原则。都有着深厚的理论背景。

1.各种激励理论与企业薪酬制度的选择。薪酬问题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主要归功于其激励功能。设计有效的薪酬体系能向员工传递企业所倡导的行动方向和模式。因此,薪酬制度设计要回答的一个根本问题是“什么能激励员工?”各种激励理论致力于从分析人的需要人手,解答这个问题。

激励理论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集中于人们需要的结构.也即确认对个人而言什么是最重要的。例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都归于此类。这类理论有一个共同的暗示:货币形式的外在薪酬并非工作激励的主要决定因素,而体现为工作的成就感、丰富化、多样性等形式的内在薪酬对人们的行为会产生更有力的影响。

在组织行为学中,需求层次论是基础知识,它主张人的需要由五个层次构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需求的发展顺序是由低级到高级的。根据需求层次论.企业在选择薪酬制度时,应使薪酬的结构符合不同层次需求的发展。因此,后来的薪酬专家们通常将薪酬划分为“内在报酬”和“外在报酬”两类。“外酬”,如“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是物质激励;“内酬”,如“士为知己者死”。属精神激励。企业在用货币薪酬保证员工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也要注重满足员工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我们能从许多流行于企业的薪酬模式,看到需要层次理论的影子,如灵活的报酬方案(让员工从一系列报酬和福利中进行挑选)、整体报酬方案(TotalRewards)等。

在双因素理论中,那些能引起员工工作满意的因素被称为激励因素,包括成就感、责任感、晋升、个人发展的可能性等,这些因素的改善会对员工产生强大而持久的激励。而引起不满意的因素被称作保健因素,包括工资、工作条件、人际关系、公司政策等,这些因素的改善可以预防或消除员工的不满,但不能直接提高绩效。因此,作为一名管理者,要想有效地应用薪酬工具激励下属。首先应该明确哪些因素属于保健因素,那些因素属于激励因素。

第二类激励理论——以公平理论、期望理论为代表.这类激励理论较少关注需求的状态而较多地关注雇员与雇主之间交易的公平性。这类理论推动了薪酬制度对公平交易的重视。

公平理论(EquityTheory)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J.S.Adammas)于1965年提出。该理论揭示,个人不仅关心自己经过努力所获得的报酬的绝对数量,也关心自己的报酬和其他人报酬的关系。公平理论认为员工所选择进行比较的对象可以划分为三种:“他人(内部)”、“他人(外部)”和“自我”。这种对比思路对企业的薪酬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首先,员工会将自己的投入产出比与组织内部从事同一工作和不同工作的他人进行对比,而产生公平感,这种思想有利地支持了薪酬设计中的“内部公平”原则:员工与组织外部从事相同或相似工作的他人进行比较产生公平感的思想,则支持了的“外部公平”原理;同时.员工与自己过去的工作经验相比较而产生公平感的思想.则支持了“个人公平”原理,即员工的薪酬水平应与其绩效相对应.薪酬涨落反映绩效变化。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重点着眼于分配结果的公平,后来有很多研究丰富了公平的涵义。认为公平也应考虑程序公平——用来确定薪酬分配制度的程序是否公平,包括程序的公开、沟通、参与及申诉(Wallace&Fay,1988)。研究表明,分配公平比程序公平对员工的满意度有更大的影响,相反,程序公平更容易影响员工的组织承诺、对上司的信任和流动意图。因此,通过增加程序公平感,员工即使对工资、晋升和其他个人产出不满意时,也可能以积极的态度看待上司和组织。

公平理论突出了社会比较及由此产生的公平感在解释员工态度和行为上的重要性。而管理学家弗鲁姆(Vroom)的期望理论则认为,促成人们某种行为的动机强度取决于效价、期望值和媒介知觉三者的乘积。效价是指组织的奖励满足个人目标或需要的程度;期望值是个体认为通过一定努力会带来一定绩效的可能性。媒介知觉是个体相信一定水平的绩效会带来所希望的奖励结果的程度。根据这一理论。绩效工资计划可能在以下条件下不具有激励作用:如果(1)个人相信自己无论做出多大程度的努力,都不会改善其绩效;(2)个人不相信更高的绩效水平将会得到充足的薪酬回报;(3)个人对工资所赋予的价值较低,特别是与较大努力和绩效可能带来的其他成果相比时(如疲劳感、压力、较少的工作时间)。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些企业发出这样的疑问:“重赏之下何以未见勇夫?”。企业制定了非常优厚的激励措施。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绩效并没有随之提高。关键在于。企业的管理者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如果员工无法预测自己通过努力是否可以取得组织期待的成绩,或者即使取得了成绩却不相信企业能兑现奖励,那么他不会产生强烈的工作动机。这便是期望理论给予企业薪酬设计者的重要启示:只有发掘员工最偏爱的诱因并据此确立合理的、可兑现的薪酬结构。个体的绩效才会大大提高。

此外。在预测工资制度的某种转变可能产生的后果时,期望理论也是一项有用的工具。例如,企业考虑由一种主观决定的奖励制度转向由公式确定的奖励制度。可以预计,这种变化将提高工资制度的媒介知觉:如果个人达到了目标。他会明确地了解自己将获得多少奖励。企业还可以通过建立一项清晰明确的生产目标,提高员工对达成目标的信念。而如果企业将一种个人奖励制度转向团体奖励制度,尽管媒介知觉仍保持较高水平,但人们的期望值会下降,因为那时目标是否达成不仅取决于个人的努力。

2.锦标赛理论与企业内部薪酬差距。标准经济理论惯常以边际生产力来解释收入的差别。一小时可以砌砖50块的工人.收入应当是另一位一小时只可以砌砖25块的双倍。但如果两者的工资差别不是这样,工头就有机可乘。因为每个工头都想顾用前者,没有人愿意顾用那手脚慢的。只有当他的工资是后者的双倍时,工头才会乐意顾用任何一人。

这种解释意味着报酬差别取决于业绩差别。但实际生活的很多报酬差别并不能被业绩差别解释。最典型的例子是两名本领差不多的古罗马斗士在竞技场比赛。两人的本领或运气有些微差别,得到的奖励大大不同:生或者死。现今世界再没有罗马斗士,但在许多情况下.胜败依然非常重要。运动世界有许多例子。奥林匹克金牌得主可能只是以1/10或1/100秒的成绩获胜,但这小小差别带来的奖励是庞大的金钱利益。

但是,如果用工作业绩的相对差别来解释工资的差别,以上现象就得到了合理的解释。这种解释被称为锦标赛理论(Tournamenttheory)。该理论将员工视作是晋升竞争中的比赛者,在这个顺序竞争的锦标赛中,即使比赛者成绩之间只存在微小差异,但只有赢家将获得全部奖金(LazearandRosen,1981)。

据此,锦标赛理论认为:与既定晋升相联系的工资增长幅度,会影响到位于该职位等级以下的员工的积极性:只要晋升的结果尚未明晰,员工就有动力为获得晋升而努力工作。因此,企业应该通过晋升激励员工。

锦标赛理论为企业中委托人对人的激励方式提供了重要启示:当监控是可信的而且成本低廉时,可以根据经营者的边际产出确定其薪酬,从而获得最优努力水平。当监控成本很高而且不一定可信时,同基于边际产出的激励合同相比,锦标赛具有三个潜在的好处。

西方企业范文篇3

企业由于所采取的融资方式不同,而产生其各异的融资结构。一般而言,企业的融资方式可分为二类:一是通过留存收益和折旧而进行的内源性融资;二是通过来自公司外部现金流的外源融资,如银行贷款、企业债券和发行股票。

一、融资理论支持

现代企业融资理论认为:(1)由于企业负债利息在税前列支带来的节税效应,债务融资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企业的价值。(2)企业负债比例的提高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甚至破产的可能性增加,从而导致企业价值下降。因此,企业最佳资本结构应该是在负债所带来的财务收益与债务上升所带来的财务危机成本之间的平衡点。(3)债务融资对外部投资者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传递着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的信心,由此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4)债务融资带来的控制权损失最小,比股权融资更能有效地防止企业被兼并。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最佳的融资模式是先内源融资,再债务融资,最后才是股权融资。

二、西方国家融资结构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融资结构都具有明显的内源性融资特征,在其融资结构中内源融资的比重都超过50%,其次是债务融资,股权融资的比重最小。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债券的发行规模远远超过股票。(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内源融资在各国均是占主导地位的融资方式。其中美国的内源融资比率高达77%,最低的日本也达到44%。债权融资在所有国家企业的外部融资中也是较为重要的方式,在日本甚至是最为重要的融资方式,占到了全部资金来源的约48%。即使在股票市场最为发达的美国,债权融资仍是重要的融资方式。股权融资中,各国的比例都相对较低,其中法国最高达到21%,美国最低为-8%。

三、西方国家融资结构现状原因分析

(一)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相对成本的差异。融资成本应该说是企业制定融资策略首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各有相应的成本,但其成本主要都为利息或股息支出、筹资费用及纳税等。在发达国家成熟的金融市场上,债务融资成本通常是低于股权融资成本。因为债务融资包括银行贷款和发行企业债券,银行贷款和企业债券的利息支出可以在税前扣除,具有节税效应;而股息却存在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双重纳税问题”,而且银行贷款手续简便,筹资费用可忽略不计,而债券发行的程序较股票简单,要求也比较低,从而发行费用也较股票少,因而债务融资的成本一般低于股权融资成本,由此成为发达国家企业融资的优先选择。

(二)融资风险的影响。内源融资的风险最小,而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都存在资金募集不足的风险,是市场性的风险。一般认为债务融资风险高于股权融资,但由于银行贷款在西方国家的债务融资中占有较大比重,银行贷款属于私下募集,风险也较小。债务融资具有到期还本付息的特点,若企业负债率过高,到期不能支付将产生财务风险。股权融资会扩大股本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负债比率,并且二者都有信用评级的风险,若企业不能到期偿本付息或支付股利将影响企业的信誉和再融资。现实中由于西方国家发达的金融市场、完善的银行贷款和严格的证券发行审批程序,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都处于可控制的状态中,因此,二者的风险差别不是很大。

(三)公司治理与市场效率的差异。企业融资结构是企业各利益关系人相互博弈的结果,尤其是公司经理与股东的博弈。在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企业制度相当成熟,企业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股东对企业拥有强大的控制权,经理的行为受到一系列制度安排的激励和约束,如经理人员的聘任和罢免,企业高级管理层的持股比例及股票期权等,从而能够有效地保证企业经理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此外,在发达国家成熟的证券市场上,股票价格是企业价值的真实表现。企业经营不善、业绩不佳,股票价格就会下跌,这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进一步在股票市场的融资,而且将使企业陷入被收购的危机,企业经理同样面临着声誉下降及可能丧失其在职利益的风险。所以,发达国家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市场机制的有效性,使得股权融资对公司经理来说也并非是“免费的午餐”。

(四)证券市场发展的差异。证券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自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发达国家债券市场迅猛发展,债券发行的规模远远超过了股票,债券年平均发行额占证券年平均发行额的93.1%,而股票发行只占6.9%,成为发达国家企业融资的主要手段。如,美国企业外部长期资本的70%是通过发行债券来筹集的。

(五)企业制度的差异。对企业原有股东来说,内源融资是最优的,既可节约交易费用、减少个人所得税支出,又有利于提高投资收益,因为一方面内源融资的收益不用与其他投资者分享,另一方面将利润转投资有助于公司资产的增值,股价上升,股东可从资本增值中受益;债务融资次优,因为债权人享有固定收益索取权,而发行新股会稀释原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与资本的增值收益。在发达国家成熟的现代化企业制度下,企业受股东控制,股东的利益直接制约着企业融资结构的安排,所以企业融资通常是先内部融资,再债务融资,最后才是股权融资,内源融资在企业融资结构中占50%以上。

西方企业范文篇4

【摘要】新古典经济学仅把企业作为生产的黑箱加以处理而忽视对其内部的研究,企业理论以交易费用、产权、委托等线索深入探讨以内部命令、权威来配置资源的企业运作。本文在梳理和反思西方企业理论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对现实的思考提出了一些国企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企业交易费用委托国企改革

一、西方企业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新古典企业理论

一般说来,企业理论的演进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大阶段,即新古典企业理论和现代企业理论。在19世纪末形成的新古典经济学中,企业作为一种前提而存在,并假设企业是完全理性的,作为生产者的企业与作为消费者的个人,都是最大化行为者,都可以用一套最优化技术来描述,它实际上是一种生产函数,并且利用最优决策理论进行生产分析。企业内部被当作一个利润最大化的转换工具,它是一个原子和黑箱,黑箱的一端是投入要素如资本、劳动、土地等的输入,另一端则是产品和劳务的输出。新古典理论仅仅关注企业的配置效率,而不研究其组织效率。如果将企业理论严格定义为一门解释企业为什么会出现、企业内部如何组织运作的学问,则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其实不是企业理论,而是生产理论,是在给定企业存在时关于企业生产决策的理论。

2、现代企业理论

现代企业理论是从个人交易行为的角度理解企业,企业是经济主体之间产权交易的一种组织形式,是一系列契约或合同组成的契约网络,企业行为是在既定的产权安排下,企业成员博弈的结果。

(1)交易成本理论。现代企业理论的奠基之作是科斯1937年的《企业的性质》。既然市场配置资源是最优安排,为什么企业会存在?科斯认为,因为运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即交易成本。它包括发现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讨价还价和订立交易合同、执行交易与监督违约行为及维护交易秩序的费用等,即制度运行费用的总和。科斯从交易费用的分析入手,说明市场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组织劳动分工的方法,企业的出现一定是企业交易费用低于市场交易费用的结果。

完整的交易费用理论是由威廉姆森等人在科斯理论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威廉姆森首先解释了交易费用为什么存在,其原因一是受到限制的理性思考;二是由于信息不完全产生的机会主义;三是“由于人力或实物资源被锁定”而形成的资产专用性。而关于企业之所以节约了交易成本,他认为其原因一是与市场机制相比,机会主义动机被削弱;二是与内部组织相关的各种活动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和审核;三是内部组织拥有处理争端或纠纷的优势;四是内部组织还可以从各个方面减轻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他还对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作了区分和归纳。

阿尔钦和德姆塞茨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生产、信息成本和经济组织》,文中继承、发展和创新了科斯交易费用思想“企业替代市场机制”,形成了新的理论。他们把企业看作生产要素的一组契约,企业的实质并不是雇主与雇员的长期合同,而是团队生产。在企业的团队生产中,全体生产成员共同决定生产效率,由于从最终产品里对生产过程中每一个成员的贡献进行分解和观测的成本很高,容易引发企业团队成员的“偷懒”动机。因此,企业中必须选出部分成员专门在生产过程中监督其他成员以避免“偷懒”和“搭便车”行为,并计量每一成员的生产贡献。

(2)委托理论。詹森和麦克林从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角度出发,对阿尔钦和德姆塞茨的理论进行拓展。他们认为,由于企业管理者不是企业的完全所有者,管理者只能获取一部分剩余权益,而当他消费额外收益时,他得到全部好处,却只承担一小部分成本,这会造成管理者工作积极性不高,热衷于追求额外消费,于是企业的价值就小于所有者直接管理企业时的价值,二者之间差异被称之为“成本”,减少或消除成本的办法是让管理者成为企业完全的剩余权益所有者。

尤金·法玛在《问题与企业理论》中,沿着阿尔钦和德姆塞茨的思路即以企业家为分析中心,指出“保留企业家概念的主要损失,是阻止人们把管理和承担风险作为分离的生产要素而取得的理论上的进展”,并认为“证券所有权与控制的分离可以被理解为经济组织的一种有效形式”。由于存在着管理者市场和股票市场,管理者的行为受到约束,费用得以降低。

(3)企业的契约理论。张五常在《企业的契约性质》中对科斯的企业理论提出了更为透彻的解释。张五常认为企业的本质在于,以劳动市场替代中间产品市场能节约交易费用。市场的交易对象是产品或商品,企业的交易对象是生产要素,由于估价、获得产品信息必须支付成本,通过对某些投入品替代物进行估价,其成本通常小于对产出物的直接定价,因此,节约的交易费用能否弥补由于信息不足造成的损失,成为两种交易合约安排的取舍标准。

综上,企业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成为主流经济学中发展最为迅速而富有成果的研究领域之一,极大丰富了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内容,促进了人们对市场机制和企业性质的重新认识。

二、西方企业理论的反思

现代企业理论是对新古典企业理论的一次革新,但其毕竟是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个人主义方法论基础之上的,其内核不可避免地渗透着市场自由化、产权私有化、契约平等化等理念。

1、从历史角度看,企业以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着,它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这两大生产要素结合发挥生产职能的组织形式。企业是对自给自足经济的扬弃,以简单协作为起点,劳动工具的专门化和劳动分工促使了企业的形成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造就了企业制度的演进和变迁。

2、从交易费用范畴起源上看,科斯开创了以契约为基础、以交易费用为分析工具的企业理论,应该承认有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但也正因为过于重视交易费用就把对企业理论的研究仅仅局限于交易领域,采用静态比较方法不可能正确揭示事物内部结构及运动规律,他们无法正确说明分工、专业化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按照科斯只从交易角度分析问题的逻辑,交易费用为零,企业没有存在的必要,而交易费用的增加会使企业协调出现。然而,现实中完全可以出现相反的情况,交易费用的降低伴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加而非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更适合企业专业化生产;相反,交易费用的提高会使企业数量减少,因为这时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即使交易费用为零,企业也不会消失,因为企业的功能并非单纯的交易功能,它还必须进行生产,实现分工带来的好处。在某种意义上,市场越大,交易费用越低,就越提高了企业在经济中的重要性。企业和市场之间不应是替代关系,而是依存和促进的关系。

3、就委托企业理论而言,股东与经理之间的分工到底应理解为一种什么关系,似乎还没有一致说法。同时,委托企业理论对最佳激励机制虽然作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仍存在诸多局限。一是仍未回答企业边界问题;二是这种企业理论分析是建立在信息对称条件下,来谈论委托关系的中心问题,即“保险”和“激励”的交替问题;三是这种理论在成本和利润分摊问题上界定不清,如何解释为什么在同一企业内成本和利润的分摊是可能的,反之则不可能的问题;四是对企业生产与经营过程中的交易成本、监督成本等问题不够重视。事实上,在现有企业理论中,成本问题是个中心问题。

4、委托理论之所以存在种种不足,是因为遗漏了一个重要因素,即签订合同的成本,而这恰恰也是交易成本企业理论的核心问题。然而交易成本学派亦受到诟病,批评者认为其交易成本的概念太含糊,且交易成本一向常被滥用,凡是解释不清的费用经常被称之为交易成本,这样好像什么都能解释,实际上却不成理论,因此,后来人们努力寻找真正的交易成本。

三、对国企改革的启示

1、产权问题。长期以来,理论界似乎存在一个误区,即认为企业问题就是一个资产所有权问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只解决了产权问题的一半即物质资本产权的清晰,而另一半即人力资本产权没有触及。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密集型企业中,控制权绝不仅仅只是来自于非人力资本所有权,而应更多地来自于关键的人力资本所有权。然而企业改革至今还没有完全确立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和解决好经营者激励问题,这集中表现在企业家控制权还没有完全确立,企业家人力资本获取剩余索取权制没有确立,其报酬与人力资本贡献相差甚远,有形报酬收入长期偏低。

西方企业范文篇5

东西方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的共同点都是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导向,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宗旨,都具有很强的民族特征。但是,由于各自的历史发展与文化背景不同,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也具有不同的特点。东方人善于按照“天人合一”的模式进行思维,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使人们难以割断历史的脐带,总是按照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统一起来考虑,不愿违背最基本的价值准则。由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东方企业文化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⑴、求同心理,强调集权式管理;

⑵、企业社会化,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

⑶、人本管理,重视人的精神作用;

⑷、情感伦理突出,倡导在组织内形成一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

⑸、政治管理,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相混同,强调组织的整体控制能力;

⑹、仁和哲学,善于用含糊与微妙的管理艺术,淡化组织冲突。

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企业文化则强调科学性和精确性,讲究效率,重视质量、技术等物质要素,鼓励个人奋斗,英雄主义与个人主义突出,具有创新和进取精神,在管理上制度比较完善,规则意识很强。

从上述文化特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东西方企业文化的主要差异有以下三方面的不同:

一是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不同。东方文化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应顺应自然、少私寡欲,与自然应和谐相处;而西方主张“天人二分”,认为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是两个彼此独立的;

二是对待个人与团体的关系不同。东方文化是建立在以“情感”为纽带的“家本位”文化基础上的,提倡集体主义和团队协作,鼓励群体发展与团结进取,人与人之间以“仁、义、礼、智、信”为道德总则,以“三纲五常”为行为规范,以“和气生财”为职业要求,以“情感、道义、责任、纪律”为社会约束,形成了伦理、等级分明的工作关系,这种关系互补效应好,整合功能强,有利于企业综合功能的发挥;

西方企业范文篇6

一、融资财务管理时期(1900-1950)

融资财务管理时期研究的重点一是融资,二是法律。

20世纪初期,西方国家股份公司迅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商品供不应求。公司普遍存在如何为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筹措资金的问题。当时公司财务管理的职能主要是预计资金需要量和筹措公司所需资金,融资是当时公司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根本任务。从一定意义上讲,当时财务管理问题就是融资管理问题,融资管理问题就是财务管理问题。因此,这一时期称为融资财务管理时期或筹资财务管理时期。

适应当时的情况,各个公司纷纷成立新的管理职能部门——财务管理部门,独立的公司理财活动应运而生。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重点也主要是融资问题。1910年美国学者米德(Meade)出版了本世纪第一部专门研究公司筹资财务管理的著作《公司财务》,1938年戴维(Dewing)和李昂(Lyon)分别出版了《公司财务政策》和《公司及其财务问题》。这些著作主要研究企业如何卓有成效地筹集资本,形成了以研究公司融资为中心的“传统型公司财务管理理论”学派。索罗门(Solomon)认为这种“传统财务研究”给现代财务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完善奠定了基础。但这种财务理论忽视资金使用问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和30年代西方经济的不景气,造成众多企业破产,投资者损失严重。为保护投资人利益,西方各国政府加强了证券市场的法制管理。如美国1933年和1934年出台了《联邦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对公司证券融资作出严格的法律规定。此时财务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是金融市场制度与相关法律规定等问题。财务管理首先研究和解释各种法律法规,指导企业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组建和合并公司,发行证券以筹集资本。因此,西方财务学家将这一时期称为“守法财务管理时期”或“法规描述时期(DescriptiveLegalisticPeriod)”。

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也使如何维持公司生存成为投资者和债权人关注的首要问题。危机使许多公司意识到,财务管理的任务并不仅是融资问题,还应包括对资金的科学管理与使用,只有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益,保持资本结构的合理性,严格控制财务收支,才能使经营立于不败之地。这样,30年代后,财务管理的重点开始从扩张性的外部融资,向防御性的内部资金控制转移,各种财务目标和预算的确定、债务重组、资产评估、保持偿债能力等问题,开始成为这一时期财务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些专家、学者根据30年代后出现的这种趋势,认为30年代后西方财务管理理论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实际并非如此。直到40年代未,公司财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仍然没有实质性进展。财务管理的重点仍停留于外部融资,财务理论的内容仍以介绍法律、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为主。至于怎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强化内部控制等问题,尚未达到应有的重视程度。因此笔者认为,筹资财务管理时期长达50年。

二、资产财务管理时期(1950-1964)

50年代以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买方市场趋势的出现,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上,财务经理普遍认识到,单纯靠扩大融资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财务经理的主要任务应是解决资金利用效率问题,做好资金利用的决策。公司内部的财务决策上升为最重要的问题,而与融资相关的事项已退居到第二位。这样,公司财务决策与生产决策、营销决策一起,构成决定公司生死存亡的三大决策支柱。美国各大公司纷纷设立财务副总经理,由其制定公司的重要财务方针和计划,编审财务控制预算和评估重大投资方案等。基于这一原因,西方财务学家将这一时期称为“内部决策时期(InternalDecision-MakingPeriod)”或“综合财务管理时期”。

在此期间,资金的时间价值引起财务经理的普遍关注,以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为研究对象的资本预算方法日益成熟。最早研究投资财务理论的美国人迪恩(JoelDean)于1951年出版了《资本预算》,对财务管理由融资财务管理向资产财务管理的飞跃发展发挥了决定性影响。此后,财务管理的中心由重视外部融资转向注重资金在公司内部的合理配置,使公司财务管理发生了质的飞跃。由于这一时期资产管理成为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称之为资产财务管理时期。

这一时期,西方财务理论获得较大发展,主要的财务管理学家有美国的洛夫(Lough)、英国的罗斯(Rose)、日本的古川荣等。

50年代后期,对公司整体价值的重视和研究,是财务管理理论的另一显著发展。实践中,投资者和债权人往往根据公司的盈利能力、资本结构、股利政策、经营风险等一系列因素来决定公司股票和债券的价值。所以,遇有重大决策时,首先必须评估决策对公司价值将会产生何种影响。由此,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的研究受到高度重视。1958年至1961年米勒(Miller)和另一财务学者(Modigliani)经过大量实证研究,提出了著名的M-M定理,即在有效的证券市场上,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与其证券价值无关。西方财务界对此反响强烈。最初该定理被看作是离经叛道的奇谈怪论,但今天它已被学术界公认为显而易见的道理,大多数财务学者认为它是财务管理理论中最重要的贡献,奠定了现代公司财务理论的基础。

总之,在这一时期。以研究财务决策为主要内容的“新财务论”已经形成,其实质是注重财务管理的事先控制,强调将公司与其所处的经济环境密切联系,以资产管理决策为中心,将财务管理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三、投资财务管理时期(1964-1979)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国际市场迅速扩大,跨国公司日益增多,金融市场日益繁荣,市场环境日益复杂,投资风险日益增加,企业必须更加注重投资效益,规避投资风险,这对已有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60年代中期以后,财务管理的重点转移到投资问题上,因此称为投资财务管理时期。

早在1952年,马考维兹(H.Markowitz)就提出了投资组合理论的

基本概念。1964年和1965年,美国著名财务管理专家夏普(WilliamF.Sharpe)和林特纳(J.Lintner)在马考维兹的基础上做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IAssetsPricingMode1,简称CAPM)”。这一理论的出现标志着财务管理理论的又一飞跃发展。

投资组合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揭示了资产的风险与其预期报酬率之间的关系,受到投资界的欢迎。它不仅将证券定价建立在风险与报酬的相互作用基础上,而且大大改变了公司的资产选择策略和投资策略,被广泛应用于公司的资本预算决策。其结果,导致财务学中原来比较独立的两个领域——投资学和公司财务管理的相互组合,使公司财务管理理论跨入了投资财务管理的新时期。

70年代后,金融工具的推陈出新使公司与金融市场的联系日益加强。认股权证、金融期货等广泛应用于公司融资与对外投资活动,推动财务管理理论日益发展和完善。70年代中期,布莱克(F.B1ack)等人创立了期权定价模型(OptionPricingMolde1,简称OPM);罗斯提出了套利定价理论(ArbitragePricingTheory)。在此时期,现代管理方法使投资管理理论日益成熟,主要表现在:一是建立了合理的投资决策程序;二是形成了完善的投资决策指标体系;三是建立了科学的风险投资决策方法。

一般认为,70年代是西方财务管理理论走向成熟的时期。由于吸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丰富成果,财务管理进一步发展成为集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于一身,以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活动,并在企业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1972年,法玛(Fama)和米勒(Miller)出版了《财务管理》一书,这部集西方财务管理理论之大成的著作,标志着西方财务管理理论已经发展成熟。

四、财务管理深化发展的新时期

80年代后,企业财务管理进入深化发展的新阶殷,并朝着国际化、精确化、电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1.通货膨胀财务管理一度成为热点问题。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西方世界普遍遭遇了旷日持久的通货膨胀。价格不断上涨,严重影响到公司的财务活动。大规模的持续通货膨胀导致资金占用迅速上升,筹资成本随利率上涨,有价证券贬值,企业融资更加困难,公司利润虚增,资金流失严重。严重的通货膨胀给财务管理带来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问题。70年代未和80年代早期,西方各国开展了关于通货膨胀条件下怎样进行有效财务管理的研究工作。严酷的经济现实迫使企业财务政策日趋保守。财务管理的任务主要是对付通货膨胀。21世纪一旦发生严重通货膨胀,通货膨胀财务管理仍将大行其道。

2.国际财务管理成为现代财务学的分支。伴随现代通讯技术和交通工具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公司不断朝着国际化和集团化的方向发展,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空前活跃,在新的经济形式下,财务管理理论的注意力转向国际财务管理领域。80年代中后期以来,进出口贸易融资、外汇风险管理、国际转移价格问题、国际投资分析、跨国公司财务业绩评估等,成为财务管理研究的热点,并由此产生了一门新的财务学分支——国际财务管理。随着21世纪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际财务管理将更加得到重视和发展。

西方企业范文篇7

关键词:企业家理论理论演变理论发展

西方企业家的理论研究是随着经济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西方企业家理论的发展,根据时间的顺序,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古典阶段企业家理论

“Entrepreneur”(企业家)一词最早见于16世纪的法语文献。而最早将企业家应用于商业的是康替龙(Cantillon),他在1755年所著的《商业性质概论》一书中认为企业家特质就是承担收入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后来的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企业家问题,创立了各具特色的企业家学说。而在古典阶段,对企业家问题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探讨企业家的职能。

1.重农主义经济学派的企业家理论

魁奈(FrancoisQuesnay,1694~1774)等重农主义经济学家沿袭了康替龙的企业家理论。魁奈认为企业家是简单的监督管理者,他抛弃了康替龙关于企业家的风险承担内涵。重农主义经济学家波多(Baudeau)继承了魁奈和康替龙的观点,认为农场主是指承担费用、承担风险、享受获利——最终所有的一切经营都是为他自己利益的人。杜尔阁(Turgot)则认为,企业家是富有的工业企业家或者商人,为了积累更多的财富而从事有风险的经营和生产管理事务。

2.萨伊的企业家理论

最早赋予企业家突出重要性的是法国经济学家萨伊(JBSay1803),在其《政治经济学问答录》中首先指出企业家概念包括企业家职能和企业家精神两项内涵。他对企业家阶层的诠释是:“结合一切生产手段并为产品价值寻求价值的人,是预见特定产品的需求以及生产手段,发现顾客、克服困难,将一切生产要素结合起来的经济行为者。”企业家是将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组合起来进行生产的人,是生产过程的中心枢纽,是生产要素和生产环节的协调者。

萨伊之后,约翰•穆勒(JohnStuartMill1848)在英国推广了这一术语。古典阶段的另一代表人物是马克思则认为企业家的特质是人格化的资本,或者说企业家是一定资本的所有者。

二、新古典阶段企业家理论综述

新古典经济对企业家的研究侧重于企业家的特质,即企业家的性质。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歇尔,熊彼特,奈特以及柯兹纳等人。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企业家的特质进行了分析。

1.马歇尔的企业家理论

马歇尔(A•Marshall)提出了在修正不均衡,使不均衡走向均衡这一动态过程中企业家承担着重大作用的观点。马歇尔所谓的企业家是多重角色的,他赋予企业家中间商人、风险承担者、领导协调者、创新者等角色,形成了企业家理论的雏形。马歇尔指出:“企业家们属于敢于冒险和承担风险的有高度技能的职业阶层。”

马歇尔这种赋予企业家多重角色的折衷观点使其企业家角色理论失去了鲜明性,但其思想博大渊深,极大地影响了后人对企业家理论的研究方向。

2.熊彼特的企业家理论

熊彼特(J.A.Schumpeter)从企业家资质或能力角度分析企业家阶层的角色功能,他界定了企业家是管理者,其管理活动的核心是创新,企业家的创新产生了动态的经济运动与经济发展。他提出了企业家即创新者,第一次把创新作为企业家的首要职能,强调创新是企业家的判别准则。企业家通过“创新”显示个人成功的欲望,即是一种非物质的精神力量支持着企业家的活动,熊彼特把它称为“企业家精神”。

关于风险的承担问题,熊彼特认为承担风险的是资本家,而企业家并不是风险承担者。熊彼特以企业家为中心,构筑了西方主流经济学之外,独立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方式和历史进程的动态理论体系。但他的理论完全抛开了资本的作用,将企业家与风险分割开来;把企业家置于企业组织之外去追求个人功绩,没有涉及到企业家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

3.奈特的企业家理论

奈特在《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1921年)一书中,根据不确定性和企业家精神来论述企业家阶层的功能角色。他认为,面对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企业家承担的职责就是通过决策,减少这种不确定性尤其是难以预测的不确定性。

奈特的企业家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在不确定性下,使管理权限和保证责任不可分割的联系起来,只有保证合同收入才能掌握决策权,这种逻辑在企业组织中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股东与内部人的关系,但奈特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

4.柯兹纳的企业家理论综述

柯兹纳(Kirzner)继承了马歇尔的研究传统,从研究市场结构入手研究企业家的角色功能,他把企业家作为推动市场结构的主体,探索作为“中间商”角色的企业家本质机能。他基于对市场过程的分析,提出企业家的主要贡献在于从市场过程中发现获利机会,从而形成了马歇尔之后企业家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

柯兹纳发展了马歇尔和康替龙的理论,从市场过程内在角度成功地阐述了企业家的形象,但柯兹纳的企业家理论局限于把不均衡只视为始终存在于投放与产出的过程中,他并未把企业看作是生产资源的集合,也没有考虑资本运营的风险作用。

三、新自由主义阶段企业家理论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对企业家的问题研究侧重于企业家的作用。有些经济学家认为企业家行为受自身所处的组织环境的影响,有权选择自己的组织,主要代表人物有卡森、鲍莫尔等。另一些经济学家则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企业家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科斯、诺斯、阿尔钦与德姆塞茨等人。

1.卡森的企业家理论

卡森(Casson)运用企业家市场均衡模型来研究了企业家角色功能,在信息的主观性、内生性偏好和有限理性三个基本假设的基础上,综合了前人的企业家理论,把企业家的行为分析综合到一个供给——需求分析框架之中,构造了一个企业家市场均衡模型,从交易成本入手,得出了企业家对市场过程的参与可以降低交易成本的结论。

卡森关于企业家一般规定性的探索,抓住了以往经济理论对企业家研究的不同要素。熊彼特的企业家“创新者”角色的创新行为,柯兹纳的企业家“中间商”角色的套利行为都可视为卡森企业家“判断性决策者”决策行为的特例,这使得他的企业家概念更具有一般性。但是,同时也造成了他的企业家概念的偏颇,即只注重企业家在企业中的交易性,而忽视了其生产性。

2.科斯的企业家理论

科斯(Coase)认为企业家是决定企业制度形成的重要力量。他在《企业的性质》中,从降低交易费用这一全新的视角阐述了企业家在企业制度形成中的作用问题。在科斯看来,通过一个组织(企业),让某个权威(企业家)支配生产要素,能够以较之市场交易更低的成本实现同样的交易时,企业就产生了。科斯同时论述了企业边界的存在和确定,认为企业边界的位置处于通过市场实现交易与通过企业组织实现交易成本相等的地方。

从他的理论,可以看出企业的边界也是企业家的边界,企业家在降低交易费用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受到企业家有限理性边界的限制。

3.诺斯的企业家理论

美国新经济史学家代表经济学家诺斯(North)认为“企业家和他们的组织会对(可观察的)价格比率的变化直接做出反应,通过将资源用于新的获利机会或(在现有规则内变化无法实现时)间接地通过估计成本和收益以将资源用于改变规则或规则的实施。”企业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在于运用自己的才能去发展通过重新配置资源获取更多收益的机会,并通过组织去改变制度框架的规则或准则。在诺斯看来,制度变迁绝大部分是渐进的,长期的制度变迁是企业家短期决策的结果。

4.阿尔钦和德姆赛茨的企业家理论

阿尔钦和德姆塞茨(AlchianandDemsetz,1972)在他们的企业理论中重点由使用市场的交易费用,转移到解释企业内部结构的激励问题上。他们认为企业实质是一种团队生产方式,每个人的边际贡献难以精确的分离与观测。为了克服因此而产生的偷懒问题,必须让部分成员专门从事监督其他成员的工作,为了保证其监督的积极性,剩余索取权必须交予监督者。这可以作为对企业特别是古典企业中不对称的产权安排的有力解释。但其重要缺陷是把企业家的功能仅仅归结为“监督”,而真正重要的职能,经营决策则被抽象掉了。

5.彭罗斯的企业家理论

彭罗斯(Penrose,E)从企业组织的角度考察了企业家的角色和功能。他认为:(1)企业家承担了推动市场与企业组织两者联动机构的作用。(2)企业家应具有预见未来变化和发展潜在生产机会的能力。(3)企业中未被利用的能力以及潜在能力构成了企业扩展的动因,企业家利用这些能力,促进企业的扩展。(4)企业家是主动地承担风险,而不是被动地承担风险。他讨论了企业家在企业的生产性和交易性两方面活动的实质作用,在企业家内在规定性研究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企业家理论的本质特征探析

综上所述,西方企业家理论的演变与发展主要经历了古典阶段、新古典阶段和新自由主义阶段。我们看到的企业家理论是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众多的学者应用交易费用理论、契约理论、委托理论等从企业家的职能、特征和能力不同的侧面描述和概括企业家一定的经济性质和本质特征,但是还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标准。

本文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把企业家定义为企业家是能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善于捕捉获利机会、勇于创新、主动承担风险,面对不确定性做出决策的企业管理者。

通过探析,企业家的本质特征,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1)企业家具有企业家才能,富有创新精神,能主动承担风险;(2)企业家是生产的组织者和实践者,能不断吸纳人才,将各项资本优化组合,把握交易机会,降低交易费用,使企业利润最大化;(3)企业家具有市场眼光,能发现机遇和抓住机遇,并根据不确定性的内外部环境做出决策;(4)企业家承担着引导、指挥、组织、协调、监督、教育、凝聚人心、营造企业文化等企业领导职能,善于运用自己独特的领导艺术和方法。

随着企业家社会地位的日益提高,以及对社会发展各方面所作的贡献。企业家理论将会得到更多的发展和深化,它与人力资本理论,企业理论及其他更多理论的交叉、融合,必将使企业家理论发展的价值得以最大发挥。

参考文献:

[1]高良谋.史前经济学中的企业家思想[J].财经问题研究,2000,10.

[2]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4]丁栋虹,刘志彪.企业家模式及其理论的演进与发展[J].学习与探索,1998,1.

西方企业范文篇8

法国文化企业融资模式

法国向来以艺术和文化大国自居,文化产品的价值也十分重视。相较而言,法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并不太注重市场的自发调节因素,而是对全国文化产业实施了统一的管理,形成了法国特有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一)专项资金融资模式法国政府对文化企业的投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中央政府直接提供资金金。法国政府规定:只要是从事文化活动的企业,都可以直接向法国文化部申请财政支持;另一种则是来自地方财政的支持。法国的大区、省、市、镇政府都有特别设有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财政预算。政府的资金介入文化企业,主要包括拨款资助、提供贷款、企业运作资助等几种方式。在拨款资助方面,由法国交流部和文化部统一管理,不同行业由下设的司来执行。例如法国的出版行业,图书和阅览司主要任务是支持和保护创作、出版、扩大出口、帮助图书和阅读活动的开展。该司掌握着对整个出版产业链资助的资金。但是不直接对企业进行资助。而是通过版权中心对出版社、作家、期刊、书店、图书馆、文化团体和文化活动进行资助,这种资金介入体制为法国独有①。贷款方面,在此方面法国政府主要对投资风险大,资金不足的中小企业,政府和文化管理部门共同提供贷款担保,早在1983年法国就成立了电影与文化工业投资委员会,其中出版行业当时拨出2800万欧元作为贷款保证基金,以保证出版商和书商能从银行获得贷款,同时还提供优先贷款、放宽贷款期限和低利率等的优惠条件②。(二)产业政策融资法国的文化产业税收扶持政策是目前较为完整的文化产业税收扶持政策。法国政府通过制定减税等规章制度,鼓励法国企业为文化事业发展提供支持。赞助文化事业发展的法国企业均可享受3%左右的税收优惠。近年来,文化企业已成为法国文化事业的最重要推动力量。法国企业也频频出现在大型古文物的修复和重大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中。法国的大中小企业都能依法参与对文化事业的支持和赞助,而同时,企业也可获得减免税收或者享有冠名权等各种不同的政策回报③。税收是法国国家电影中心(CNC)每年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每张法国电影票都要缴纳5.5%的增值税以及11%的特殊附加税,而每一部电影在电视上播放时则都要上缴10%的播放权税。除此之外,CNC还制定了其他的优惠政策,鼓励个人投资法国电影制作。正常的电影票出售后的收入首先必须缴纳相应税额,然后再在电影制片商、发行商、放映商之间进行分红。而还有部分电影票则除了要按正常的税率纳税以外,还要缴纳X电影税。X电影税则是指,凡是制片商无权接受国家资助,而其影片又不能通过普通电影院里公映,只能在特殊影院里放映的影片,其所得收入都要在正常纳税的基础上另外上缴20%的税④。(三)利用外资融资作为大陆法系市场经济国家的代表,法国市场融资体系也非常健全。因而开放的市场和健全的法律以及科技水平,成为法国文化企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良好的外部环境,法国每年吸引外商投资500亿美元左右,成为仅次于英国在欧洲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税收方面,政府对法国文化企业采取7%的增值税率,而对于其他行业都是18.6%的增值税,相当于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此外,法国文化和交流部还对文化企业的对外销售和进出口以及全国性的文化活动进行支持。政府资助组织文化产业企业参加法兰克福、伦敦和其他国家有名的国际展览,不同的文化行业每年都有一次全国性的活动,法国对这些活动的资助足以让企业应付所有活动经费,还可以增加门票等收入。而各文化企业则可通过这些国际展览和博览会获取更多可供融资的信息和机会。另外法国有名的戛纳电影节等一些著名的文化产业版权展览交易会议,也对法国文化企业的融资给予了较大的帮助。综上所述,法国的文化企业融资模式的情况如图4所示,在此模式中,融资的主体是文化企业,而文化企业的融资又主要通过如下途径解决。第一种途径是通过政府的专项资金(财政拨款)进行融资。在此途径下,先由文化企业向政府主管部门提出财政支持申请,再由政府部门按照相应的财政政策批准对文化企业进行财政拨款,而财政拨款的具体操作则由各级财政部门来执行;第二种途径是文化企业通过政府专管部门所提供的给予的减税等优惠政策(进行文化活动支持)来进行融资;第三种途径是通过国外资本的直接投资来融资。此外,法国文化企业也直接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融资,金融机构则根据政府主管部门所出台的相关文化企业扶植政策(一般由各级财政作为政府主管部门的传达媒介)对文化企业发放贷款。

西方三国融资模式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发

西方企业范文篇9

[关键词]资本主义企业产权多样化

一、导言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资本主义企业和资本主义的企业做一下清晰区分,以阐明资本主义社会中多样化的企业存在的原因及其必然性。

简单地说,资本主义企业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类型,是随着资本主义这样一个社会经济形态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一个具有历史特定性的企业类型,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会随着资本主义的灭亡而消失的。而资本主义的企业指的是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各种企业类型,但其内部的生产关系却不一定是资本主义的,也就是说不是所有这些企业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

二、资本主义企业。

对于资本主义企业的定义,我们在这里可以采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下的定义。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说,资本主义企业是这样一种制度:工人在占用他的劳动的资本家的控制下工作,产品归资本家国有而不是归工人所有,进而,这样的资本主义企业为追求利润而生产产品并销售。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截至到目前为止已经经历了业主制,合伙制和股份制三种类型。下面我们依次给大家分析一下这三种类型企业。

资本主义企业的最早形态是业主制企业,也就是说企业内只有唯一的所有者,这个唯一的所有者既是企业的所有者,也是企业的经营者,他是最早的资本家。业主制企业是“指在经营单位内,剩余索取者和最终决策者同为一个人的企业体制”。在封建社会末期,部分农奴获得了人身解放,再加上一些破产的手工业者,他们都没有足够的生产资料来进行维持生存的生产活动。而另外的一些具有大量生产资料和财富的人,已经不满足于自己进行生产劳动,于是便雇佣那些无产者,让他们使用自己的生产资料来为自己生产指定的产品,而生产的这些产品则是用来出售以获得更多的财富收入。作为回报,这些无产者将会得到一定的工资报酬从而实现自己的生活需要。这些无产者便是最初的工人,而那些资本所有者便是最初的资本家。这种企业形态便是马克思所指的最初形态的资本主义企业。由于在这种企业中不存在共同所有权问题,所有者-管理者承担了他指定决策的所有财富结果;而且也不存在由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所带来的人问题。

这是这种经济组织形式的主要优势。但该形式也有一些不利之处,如业主所有制企业会遇到投资视野问题和投资分散化问题。

合伙制企业的性质和业主制企业非常相似,只不过企业所有者变成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资本出资人。这些出资人共同成为企业的所有者,共同承担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决策。通过汇集几个人的资源,合伙者减轻了业主所有制企业所面临的资金约束,而且合伙者还可以获得某些生产规模上的优势。一旦各所有者能向企业投入较小份额的资产,合伙制就为人们提供了机会,以降低承担风险的成本。但是合伙制没有摆脱共同所有权的问题,通常,合伙者既是企业剩余索取者也是主要的决策者,但随着合伙者人数的增加,容易滋生搭便车问题,以上两种职能合并后产生动力的优势慢慢减少。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扩大,要求企业规模也越来越大,而所需的资本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固定资本方面。前两种企业形式已适应不了更高的大规模批量生产的需要,再加上此时金融工具的日趋发展和完善,企业实现大规模原始投资的融资变得越来越容易,于是就产生了股份制企业。股份制企业与前两种企业形式有很大的不同,就所有者来说,股份制企业的所有者规模远远大于前两种形式的企业,那么就很明显,股份制企业内的资本规模也必然相当大。就所有者与管理者的关系来说,前两种企业内的所有者和管理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股份制企业内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已经分开,所有者几乎不参加企业的管理,而管理者不对企业拥有所有权,所有权和控制权有了一定的分离。二者的分离导致问题的产生。当企业为获得规模经济而变得非常庞大时,即便合作团队中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效用函数且不存在欺诈行为,协作的成本也会上升。而且,外部所有者与内部职业经理之间的利益冲突构成了新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也许代表了这种企业类型的主要不足之处。然而,股份制企业的产生并不表示个人业主制和合伙制企业就消失了,在服务部门中,个人业主制和合伙制仍是广泛使用的组织企业活动的方法,而他们对组织良好的资本市场的依赖也大大少于股份制企业的情况,所以它们是共存的。

三、资本主义的企业。

根据演化经济学的观点,产业之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且每种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构成也是大不一样的,所以每种产业对于企业的规模和组织结构水平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如铁路行业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要求它的企业必须具有很大的规模,且组织结构比较复杂。而棉花纺织业的企业则根据其技术的发展可以从最初的家庭式作坊演变到小企业再到大企业。所以,每一种社会形态中的企业形式都是多样化的,并不存在单一形式的“代表性企业”。本节将着重讨论资本主义企业以外的其他形式的资本主义的企业,如家庭式企业和合作社企业。

家庭结构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在部落制度中,家庭结构是首要的、突显的维持性制度,家庭在部落制社会中是突显的,因为大多数生产都是在扩展的家庭单位中进行的。而到了奴隶社会,奴隶制庄园变成社会上占据主导性的生产单位,但是家庭结构作为次一级的生产单位保存了下来,而且一直延续到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还将继续存在与社会主义社会和将来。但家庭结构作为一个历史性结构,它不是人来产生以来就有的,而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所以它也会在历史的将来在人类社会中消失。家庭式企业就是这样一种组织,家庭成员们在家长的指挥下共同劳动生产某种产品,并出售此种产品以换取货币或其他物品,在交易时,这种产品的交易主体是这个家庭而不是任何一个家庭成员,此时的家庭相对于一个“法人”,且家庭财产归全体成员共有。像这样的家庭是传统家庭,它可以被称作企业,如典型的农民家庭实际上就是一个企业。

资本主义的企业中一种重要的企业形式是合作社企业,这种企业是公有制性质的。合作社企业的企业所有权归企业全体劳动者所有,企业职工都以其劳动者身份平等地拥有企业所有权,它是一种劳动主权型企业。合作社企业的员工就是企业的所有者,在合作社企业内,工人可以相互联合,并且形成一种合作关系,他们可以共同拥有企业和企业的生产资料。合作社作为一种公有制企业,起资金主要靠内部员工自己分担的,部分通过融资筹得,但当今的合作社企业的资金无论如何都不能与股份制企业相比,所以其规模是有限的。虽然它是一种公有制企业,但是其内部的劳动平等关系随着组织内人数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当人数较少时,企业内的协调成本较低,无论是劳动分工还是收入分配,甚至是在决策上都能达到相当高程度的平等;当人数较多时,企业内的集体协调和决策成本就变得相当高,所以为将决策成本降低到经济上可行的水平,不得不求助于公产人来承担企业内部财产管理与劳动管理的大部分职能。“由于公产制的存在,这种公有产权的的内排他性必然转化为公产人与全体公产成员之间的双向监督关系,转化为二者权、责、利的矛盾与冲突。”随着合作社企业内员工人数的进一步扩大,这种矛盾就越严重,企业内公有产权的内排他性就越强,而与此同时,企业内的劳动平等关系却越来越弱化。所以,就算是在公有制企业内,平等关系也是不同的,相对的。一个完全实现了劳动者分工平等、分配平等与决策平等的理想的公有制经济只存在于理论家的头脑中。公务员之家

除了上述的两种企业类型外,资本主义社会中还有一些其他的企业类型,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总之,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企业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私有制的,还是公有制的,抑或混合所有制的。总之,如果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只会存在纯粹私有制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类型,那也只能是理论上的,绝对不符合现实。

四、结论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每一种社会形态中企业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都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能充分体现该社会经济形态内最基本的生产关系的企业类型,但也有某些处于次要地位的企业形式。从中国的企业改革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我们对于企业形式多样化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产生了越来越清醒的认识,从以前否认和贬低私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合理性到承认它的合法地位并鼓励其发展,充分说明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步入合理化的轨道中来。所以,我们应该在保持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的前提下承认并鼓励企业形式多样化的存在和发展,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利用各种有利资源,为我国尽快实现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赶超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杰弗里·霍奇逊:演化与制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0)。

2.杰弗里·霍奇逊:经济学是如何忘记历史的[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

3.思拉恩·艾格特森:经济行为与制度[M].商务印书馆,2004(10)。

4.荣兆梓:论公有产权的内在矛盾[J].经济研究,1996(9):16-23.

5.荣兆梓:企业性质研究的两个层面[J].经济研究,1995(5):21-28.

6.荣兆梓: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公有产权与私有产权[J].经济学家,2000(5):33-37.

西方企业范文篇10

西方企业管理自上世纪80年代逐步引入中国以来,备受推崇,这与西方企业在过去60年中取得的巨大成功密切相关。我们今天熟知的一些优秀管理工具和管理方法,如杜邦分析、JIT生产、GE矩阵等,都是在这些优秀企业的管理实践中产生的。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对西方企业管理的崇拜达到顶峰。出国留学成了莘莘学子们的理想;而到知名外企挖人,进而引入西方企业管理体系则成了国内民营企业提升管理的捷径。留学暂且不论,单就民营企业直接引进外企管理人才看,不能说很成功,几家国际IT巨头企业都有前高管加盟民营企业的例子,当时引起热议,后来都不甚了了。也有民营企业花大价钱请国际咨询公司出谋划策,据说由于没达到预期效果,还引发了官司。是这些外企人才没本事吗?是管理咨询方案不高明吗?恐怕都不是。现在回头再思考这些案例,是存在一个西方管理理念和本土企业管理现状的对接问题。

实践证明,很多西方的管理理念和手段无疑是好的,但要把它们对接到本土企业中,适应本土环境,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就需要破除几个障碍,做到几个转变。

一是破除企业内部对创业企业家的个人崇拜。企业家创业的成功和传奇色彩,往往使其在企业中具有绝对权威,员工迷信创业企业家的智慧,对于其提出的观点做出的决策,无人敢于挑战,直接全面接受。这在创业期的企业,可以提高决策效率,及时把握市场机遇。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市场环境也不断变化,个人判断难免会出现失误,从而给企业发展带来决策风险。第一代企业家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给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让路,是能否实现管理现代化的一个关键。

二是改“人治”为“法治”。民营企业内往往人际关系复杂,既有家族内部人员,也有创业元老,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在自己周围形成人际小圈子。由于他们的特殊地位和特殊贡献,使他们往往享有超越规范的权威。员工做事往往首先考虑各种人际关系。以稳妥方式解决这些人在企业内的地位和影响问题,使企业由人际关系主导转变为程序规则主导,才能顺利实施各种先进管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