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13:54:38

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范文篇1

一、西方经济学特点

西方经济学是对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剖析,是市场运行机理的机制构建和系统整合。从西方经济学的逻辑脉络和知识构架来看,它主要具有以下两个重要特点:一方面,逻辑性和系统性强。其一,高校西方经济学一般分为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其中宏观部分以微观部分为理论基础,其知识点结构具有内在联系和逻辑性,同时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具有一脉相承的研究思路,都是以供需研究作为切入点,均以供需均衡与否来衡量经济运行的有效性。其二,西方经济学各知识点之间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整体性,研究过程强调从微观个体到整体市场,从局部均衡到一般均衡。因此,无论是微观部分的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供需分析及其市场均衡,还是从市场看不见的手的有效调节到市场失灵的一系列分析;亦或是宏观部分的国名收入的决定模型及其实际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还是总需求和总供给及其宏观经济的运行问题分析,都凸显出西方经济学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性和系统性。另一方面,数学模型偏多。从总体上看,高校西方经济学主要涉及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等多个领域,其中包含微观部分的产品供需模型、寡头市场博弈模型、生产要素供需模型、一般均衡的帕累托模型,宏观部分的GDP核算模型、凯恩斯消费函数模型、国民收入决定的收入——支出模型、IS-LM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奥肯定律、菲利普斯有限预期模型、经济增长模型等。正是由于大量的数学模型,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知识点掌握的片面式、断节式问题。

二、微观供需曲线推导教学的问题及误区

由于高校本科阶段西方经济学知识结构的自身特点,在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值得改进和正视的问题和误区,其中对微观部分供需曲线的推导过程尤为明显。一方面,该部分教学过程就模型讲模型,不注重模型内在的有机构成。以需求函数的分析的过程为例。西方经济学中指出,影响商品需求数量的因素包括商品自身价格、消费者收入水平、相关商品价格、价格预期、消费者偏好等。为了便于研究,本科阶段西方经济学将商品价格P作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从而建立需求函数,(为大于0的常数)。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对需求函数中的参数进行分析,实际上,该参数反映的,就是在建立需求函数是所忽略掉的除商品自身价格以外的其他要素,诸如消费者收入、相关商品价格、价格预期等。理解这一点,对于后面学习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变动具有深刻意义。需求量的变动指由商品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化,是在一条需求曲线上的变动,而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动,是需求曲线的平移,也即是参数的变化,导致的截距的变化。另一方面,该部分教学过程以单个模型和知识点的讲解为主,而忽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西方经济学中关于供给定义的分析和供给曲线的推动为例。首先,西方经济学认为,所谓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各种可能价格水平下愿意且能够提供的产品数量。其中“能力”、“意愿”是构成商品供给的两个必要条件;同时,西方经济学对于供给曲线的推导,分别通过教材的第四章生产论、第五章成本论、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三个章节内容进行。然而,在对供给曲线推导的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教学思路不清晰,对三个章节知识点的布局意图和逻辑不明确,容易造成就单个模型和知识点讲解为主,形成学生学习知识点的片面化和断节化。事实上,教材中第四、五、六三章内容的安排和布局,正是源于教材对供给定义的“能力”和“意愿”两个核心方面的描述,其中第四章生产论和第五章成本论,分析的就是生产者生产产品的“能力”,而第六章所重点分析的利润问题,正是生产者进行产品生产的“意愿”。

三、教学思路新探

西方经济学是强调市场的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学科,其体系的构建具有较为完善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因此,在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须注重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连接和框架构建,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西方经济学的知识系统。特别是对于供需曲线推导过程的教学,更应强调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系统性。因此,在进行实际教学之前,就应该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概念入手,让学生明确,供需曲线的推导就是基于需求和供给概念中强调的“意愿”和“能力”。其中对于需求曲线而言,“意愿”用无差异曲线表示,“能力”则用预算线进行描述;同样的,对于供给曲线,其“能力”则需要用生产函数和成本曲线两个知识点进行分析,“意愿”则用利润大小进行诠释。

参考文献:

[1]蔡秀玲,邓春宁.关于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福建论坛,2007(6).

[2]樊士德.我国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新论[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2(2).

[3]刘旺霞,夏力.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方法及改革研究新进展[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1).

[4]李刚.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教育与现代化,2009(3).

西方经济学范文篇2

关键词:问卷调查;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经济学作为揭示市场运行规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学科,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也被确定为经管类核心课程之一。西方经济学作为经管类学生的基础课程,对学生掌握其他专业课程、积累专业知识具有重要影响。为更好的进行西方经学课程教改研究,特对某高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各年级本科在校生开展了广泛的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发放问卷共计200分,收回问卷182份,其中有效问卷176份。调查问卷涉及学生专业背景、教材需求、教学评价、教学效果等方面。本文基于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并结合教学实践,探索了西方经济学教改研究的思路。

1西方经济学的特点

1.1科学理论与意识形态并存

西方经济学植根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践的土壤,形成了一套资本主义国家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经验总结。作为经济实践活动高度提炼后形成的完备的科学理论,西方经济学也因此被美誉为“社会学之王”。正是因为西方经济学来源于现实经济活动,能够反过来指导经济建设,所以西方经济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从意识形态上看,西方经济学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是以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为基础的上层建筑,这就决定了西方经济学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是为从意识形态上宣扬资本主义制度先进性,宣扬资本主义社会优越性服务的。比如,西方经济学把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美化为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实质及存在的剥削关系。基于此,在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与研究过程中,我们应坚持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正确对待西方经济学,即摒弃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借鉴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运行规律原理及其科学的研究方法。

1.2理论普遍性与抽象性并存

西方经济学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指导着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生活,是宏观调控这只“看的见的手”的理论支撑,也是市场调控这只“看不见的手”的理论依据,因此,与国家、社会、企业乃至个人息息相关,具有普遍适用性。但西方经济学理论抽象性强,通过一系列假设,剔除现实经济生活中某些复杂多变的因素,设定一个“真空”的状态和分析框架,构造出一个现实经济中并不存在的理想的环境,比如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在此基础上分析市场运行规律,然而现实的经济社会中完全竞争市场是不存在。类似于这些抽象分析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会让很多初学者感觉困惑,甚至认为西方经济学过于“高大上”。同时,西方经济学中多用数学推导、模型构建及图形推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过分依赖甚至滥用数学演绎、模型推理等抽象的公式、符号去试图解释错综复杂的经济活动,这往往会给学生带来西方经济学“太难”的误导,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兴趣。

1.3体系完善与内容固化并存

西方经济学即“主流经济学”,以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标志,历经200多年的发展与完善,从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到凯恩斯、萨谬尔森,西方经济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被美誉为“经济学帝国”。从学派上看,从新旧古典到新旧凯恩斯,派别林立;从研究对象上看,西方经济学主要由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构成,结构完善。对西方经济学庞大的结构和众多学派的理论,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要抽丝剥茧般的分析和研究。但如同所有其他学科一样,西方经济学作为经典传承的同时,也因固化常常受到批判和质疑。随着经济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对主流经济学质疑的声音从未间断,如我们熟知的“自闭经济学”,2008年源于美国的全球经济危机,掀起了对主流经济学批判的浪潮,也因英国女王在访问伦敦经济学院时质问“为什么经学家对危机毫无察觉”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其实,早在2000年,法国大学生曾掀起了反对脱离现实的“自闭经济学”的签名活动,但因为多为法语报道,所以未引起太大的冲击和关注。我们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也应充分认识到这样的问题,在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中,应注重立足中国经济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经济运行规律。

2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现状和误区

2.1否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因此,在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方面,西方经济学的影响和地位不断提高。目前,一些学者及教学工作者只强调经济学研究经济发展问题的作用,而忽略了西方经济学存在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近年来,高校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教育,忽略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存在重西方经济学,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误区。这样容易对学生产生误导,学生会错误的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只是批判资本主义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保持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两者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扬西方经济学之长、避西方经济学之短。我们要认识并利用好西方经济学在揭示市场运行规律、经济活动规律方面的理论,但也要认识并摒弃其宣扬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方面的观点。在对学生教育上,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但并不排斥西方经济学有用的部分。

2.2教学侧重于抽象分析、数学推导

如前所述,西方经济学中定量分析很多,条件假设、数学推导和模型构建贯穿原理始终。近年来,在经济学教学和科研上数学化的分析被众多经济学学者追捧,步入了经济学一定要数学化的误区。于是,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存在过度依赖数学推导、模型构建等数学工具,却忽略了西方经济学本身的思想和原理,这会对刚刚接触经济学的学生造成严重的误解,使得学生在各种模型、数学表达式面前望而生畏,认为西方经济学太难学。对我们回收的问卷进行分析,不难看出这种现象。图1学生对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评价图1是调查学生对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不满意的几个方面,教学过程中使用大量数学推导成为学生最不满意的教学方式,其次是课堂上堆砌抽象理论。显然,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推崇的抽象分析、数学推导,反而是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障碍。诚然,抽象分析、数学推导是我们直观理解经济学的有效工具,但工具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而不能取代经济学成果和研究思想,即西方经济学的精髓在于它的研究思想,而不是它的表达形式。

2.3教学重经典理论轻实践分析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讲授经济学原理,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教材都以晦涩的理论、原理为主,课堂上或书本上为数不多的案例也往往是年代久远的“舶来品”,缺乏现实的经济实践案例,结合我国经济实践的案例更是少之又少。作为象牙塔的学子,本就对经济社会生活知之甚少,面对满是老旧国外案例的教材,面对“纸上谈兵”的教学方式,学生自然对西方经济学提不起任何兴趣,这将成为培养学生分析经济现象,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阻碍。图2学生对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偏好图2是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认为最适合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的结果分析,不难看出,被调查的学生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呈现出压倒性的优势,成为学生认为最适合他们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方式。诚然,理论本就是西方经济学的基础,但不是成为教学的全部,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运用原理、解决现实经济问题才是其应有之义。

2.4教学过于依赖多媒体

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一方面将知识点的框架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另一方面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和播放中,可以将西方经济学中错综复杂的各种曲线用不同的颜色区别呈现,可以把晦涩的概念用生动的动画演示出来,可以链接相关视频、图片辅助理解概念。总之,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基于此,多媒体教学手段成为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追捧的方式,并迅速在教学中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下图是对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比例高达91%。表1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多媒体使用情况选项小计比例A经常使用16091%B偶然使用127%C基本不使用42%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76但对多媒体的过度依赖也导致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课堂节奏太快,跟学生思维不同步。比如对于数学公式的推导,多媒体难以呈现推导计算过程,呈现完毕,学生都不明白推导过程,就已经开始讲解下一个知识点了。类似的问题,就需要依靠传统板书,按学生的思维速度,分步计算并最终推导出结果。二是课件演示时间短,学生无法记笔记。课件是老师在备课过程中提前做好的,在课堂上,有些老师完全依赖课件,很少甚至不板书,只念现成的课件,使得学生来不及记笔记,也没板书可以去看教学脉络,日后无从复习。这导致课堂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学生思维“掉队”,影响教学效果。

3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思路

3.1案例教学与我国经济实践相结合

西方经济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案例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西方经济学是在资本主义制度背景下产生的,对我们的学生来说,一些观点或案例用中国国情理解往往感觉困惑、“水土不服”,无法深入掌握理论,更不能达到将理论与我国经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目标。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也可以印证这一点,高达72%的学生认为西方案例脱离中国实际,希望案例能够本土化。因此,就要求我们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要引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的成功经验和案例,通过联系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实际,强化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相比遥远的国外“舶来品”案例,符合我国国情的案例、学生耳熟能详的经济现象、耳濡目染的经济事件,比如,如何理解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的定位等问题,对初学者来说更容易接受,从而可以更好的来帮助学生理解经济运行规律,提高学生对西方经济学学习的兴趣。

3.2教师“教”与学生“学”相结合

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开设,旨在培养学生思辨和探索问题的意识、理解国家经济运行规律及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围绕这样的教学目标,就要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由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的转变,建立一种教师启发与学生参与探索的关系。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发现,94%的学生希望通过西方经学课程的学习,能够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有选择的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教师通过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自行得出结论,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更加注重“走近”学生。调查问卷显示,90%的学生认为课堂需要互动。因此,教学中,要“走近”学生,增强师生互动和交流,创造开放活泼的课堂氛围。要更加注重“换位思考”。41%的许学生指出教师讲课与学生思维步调不一致。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试图多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畅通教学中与学生的思维沟通,按学生思维节奏调整教学节奏,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3.3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相结合

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多媒体方式的运用,可以使得枯燥的理论生动演示,可以使庞大的结构形象表达,可以使复杂的图形直观展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善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但正如本文前部分所述,多媒体手段也存在局限性,滥用或是过度依赖多媒体手段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传统板书弥补多媒体的不足,通过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教学方式的协调配合提高教学质量。对西方经济学中的概念要点、公式、图形、知识点练习、重难点梳理等可以用多媒体生动形象的展示给学生,对内容提纲、知识要点、公式推导、图形演绎、计算演算等就要利用板书分步骤、按条理的展示给学生。与此同时,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的结合还表现为“互联网+教学”,即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实现网络与传统教学的融合。比如利用网络硬盘、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工具把西方经济学各类电子书、视频资源、时事资料等学习资源上传到云盘或定期推送,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总之,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需要不断的思考和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应围绕应用能力培养的目标,从突出我国经济学教学特点、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等方面实现,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思维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从事社会工作的适应能力。

作者:苏丹丹 李杰 单位:湖北民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蔡秀玲,邓春宁.关于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6).

[2]伯娜.多维视角下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究[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

[3]宋宝莉.案例教学: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之方向[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1,(02).

西方经济学范文篇3

一、非理性的需求理论

1.非理性的需求量概念

之所以说西方经济学需求理论违反理性人假定,是基于两个方面:其一是需求种类的决定;其二是需求量的决定。

这个问题在其它贴在里已经多次提到了。人的需求是自古一来就有的,最基本的需求都是天生的本能,然而经济行为是人类存在历史上很久很久以后的事儿。以心理学的理论来解释,理性人的一切行为都应该是有动机的,反过来说,有动机的行为的人才能算作理性人。从2+2的理论分析,经济是交换的集合,交换不过是满足人的需求的可选方法之一,尽管现在人们选择了这种方法为主,但是丝毫不表示经济行为是人类行为的全部。

既然如此,我们就知道,需求是基于经济之外的东西决定的。价格是交换的比例是经济行为的表述,故而价格不可能是决定需求的一个原因。我们吃饭,是因为我们饥饿而不是因为食物便宜;我们穿衣是因为我们寒冷或者爱美,而不是因为衣服昂贵或者低廉;我们乘车而不是徒步是因为我们要以较快的速度到达目的地;我们住房是因为我们在其中可以感到安全,所以我们不愿意谁在露天野地……

因此,我们需求的量也不可能是由价格这种玩意儿决定的。2+2的经济学理论从心理学的层次需求理论出发导出“需求量”是一个基于需要而事先确定的、稳定的量,在数学表述上视为常数。“一个人只能同时开一辆汽车;不会有人一天到晚坐在餐桌边暴食面包;游泳池或公共厕所不收费也没人整天蹲在里面;一个客人也不会同时租住两个房间;你不会因为向西边去的汽车坐着舒适而不去东边办事;乘飞机比坐火车过瘾,你也不会呆在天上不下来……”(《西方经济学的终结》,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P48)

正因为我们理性,我们才可以基于我们的需要而确定我们需求什么需求多少;正因为我们理性,我们才会在需求被满足即解欲之后停止行为,而之所以需求可以被满足即解欲首先就要有一个有限的需求量。我们不会把一个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要多少的人看作是理性人,如果一个人是因为价格来决定自己的需求,我们恐怕只能将之视为傻瓜或者神经病人了。

而西方经济学的需求理论恰恰是以价格决定需求量的理论,以坐标轴为渐近线的需求曲线告诉我们,当价格水平足够低的时候,需求量可以为无穷大。

同样,西方经济学的供给理论也是反理性人假定的,和需求者的需求量对于的供给者的供给量或者说产量也被认为是可以无穷大的。现实中并没有供给存在,供给不过是自我需求的一种表现形式,供给是由需求决定的,任何厂商的产量都来源于对市场需求的预测或者清楚的订单,没有一个厂商会从事一个没有订单计划的生产,没有一家厂商在没有客户需求的情况下可以维持生产下去。同样,因为需求不是由价格决定的,所以基于需求的生产也不可能由价格所决定,价格高低和接到的订单数量没有什么逻辑关系。如果厂商像供给曲线所描述的那样产量随着价格升高而增加,他就是十足的傻瓜,何谈理性?惟有依据订单和市场需求生产才称得上是理性的厂商。

2.非理性的价格概念

如果没有交换就不会有价格这回事儿,因此价格由交换者决定是显而易见的。西方经济学价格概念的非理性表现在价格不是由交换的参与者决定的,而是由市场之外的东西决定的。瓦尔拉斯将这个交换双方之外的第三方的东西即价格确定机制叫做“拍卖师”。

西方经济学价格理论的非理性的另一点表现是,价格并不是我明确界定的“交换的比例”的概念。从古典到现在,价格都被看作是商品自身的某种属性,即和价值是同一范畴的概念。这样一来,价格概念并不涉及到第二种商品和第二个人,自然就和交换割裂开来了。我们也可以找到价格和交换比例不是一个概念的论述,比如马歇尔的论述。如此一来,经济学就变成了对交换者最为关心的“交换的比例”漠不关心的自言自语。而如果经济学的对象(经济人)作为交换者连交换比例都不关心,自己手中的东西随便什么比例都可以交换出去,他就太不正常了。

二、非理性的效用理论

1、荒谬的效用无差异分析

效用是满足需求的消费行为实施之后消费者需求得到的满足的结果。既然西方经济学需求理论是违反理性假定,以需求定律为基础的效用理论也同样就是非理性的理论。在效用学派看来,经济人不是以自身需求决定自己行为的,而是以无差异作为行为原则。

人的一生当中有许多需求,一项需求满足了,他就会追求下一个需求,这就是心理学的需求层次发展理论。人的不同需求之间,必须需求是不可替代的,而非必要需求除了因为偏好不同导致在需求序列中的排序不同之外,并没有什么消费量上的相互影响和关系。比如,人不会因为效用的原因改变穿一件上衣、一条裤子和一双鞋这样的消费量比例,更不存在彼此之间的一个无差异效用关系。效用是消费后的一个结果,是满足,是需求量达到时的解欲,而不是决定需求量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因为达到了那个需求量才解欲才有效用,而不是因为解欲了有了效用才需要这个量。

效用学派通常认为不同需求的效用不是相加关系而是连自己都说不出的某种函数关系。因此,消费两种物品的效用函数被表述为五花八门令人匪夷所思的函数关系(参见/news_detail.jsp?keyno=6257)。但是,通常趋向于认同是某种和量正相关的乘积(包括乘方)关系。若果真如此,这类函数就是单调递增的函数,总效用的值一定会在需求被满足时达到最大,即最大值在函数图形的右边界上,根本无须考虑相互的影响问题,即每一种商品都达到各自的需求量时,多种商品的总效用自然会最大。

其实,如果边际效用递减成立或者说无论是否递减只要具有最大效用点,就应该导出需求量是有限的这个结论,否则就意味着有一直需求下去的可能即效用曲线没有最大点。理性人的特征就是行为截至于效用最低点,如果效用达到最大后继续需求,就是非理性的了。这一点显示出了效用理论和需求理论之间的、在理性人意义上的严重内部矛盾。

所谓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不仅仅将各自独立的需求项目拉扯在一起,还试图给出有规律的限制,即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量需要减少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会递减。这就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如果原来的总效用是最大,说明消费者的每一种需求都得到了满足,为何他要增加已经满足的需求量呢?已经满足的需求如果再增加,岂不是要获取负效用?自愿获取负效用的人还是理性人吗?

西方经济学中的无差异曲线是向两端无限延伸的。无限延伸就表示商品X、Y的量可以是无限的,这显然是因为忽略了需求量是有限的这个事实的结果。

“一个跟帖达15页之多的经济学故事”一贴中(链接阅读/news_detail.jsp?keyno=6014)用“无法退货”来嘲讽效用学派的这个人为捏造的所谓规律。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一个非理性的、如同神经质般的怪人。

2、艾奇沃兹的非理性box

无差异分析方法中被广泛采用的一个被誉为“巧妙”的工具就是艾奇沃兹盒式图。但是,这个分析工具完全沿用了需求理论中需求量是无限的思路,因此承袭了效用理论和需求理论之间的矛盾。

效用学派压根没有想到,即便是假定存在的无差异曲线,它也应该是有边界的,边界以外的区域是没有行为的因而也是无定义的,用数学语言讲就是自变量定义域是有界的,而且效用函数的值域也是有界了。

但是,艾奇沃兹继承了错误的无差异理论,在构建方块盒的时候,用物品的自然存量作为盒子的边长,这样一来,两个需求者的需求量就不是由需求本身决定的,而是由自然存量决定的,自然存量大,它就需求得多,自然存量小它就需求得少,不要说理性连简单的主动意识都没有了。盒子有大小,乍一看似乎一个需求有限论者,但以对角点作为最大点实则是因为自然总量的缘故,而非需求量有限。

奇怪的一点就是,艾奇沃兹盒中的两个需求者的需求总是完完全全一模一样的,偏好没有任何差异。这就是说两个人如果面对水和面包的时候,是要渴一起渴要饿一样饿。这种需求者的理性表现在何处实在是想象不到。

《西方经济学的终结》中指出,艾奇沃兹所研究的对象从理论上不能说不存在,但是这种情况是极其少见微乎其微的特例,用它作为一种经济学理论就太过勉强了。更一般的要素分配已经在《西方经济学的终结》中列举出来了。三、非理性的生产理论

西方经济学生产论中的非理性观点,除了上面所说的关于产量的观点之外,就是由生产函数引出的要素决定问题。当然,归根结底还是需求量无限论的问题。生产论不过是错误的需求理论和效用无差异理论在生产领域的套用而已,既然根子上出错了,也就不可能有什么正确的应用。

这个问题在/news_detail.jsp?keyno=6047“调整什么?谈技术水平和生产函数”一帖中已经提及。在生产论中,西方经济学不是依据技术水平和市场需求量(即订单)确定一组要素需求量,而是反过来根据不知从何而来的要素量决定产量,考虑劳动量时不考虑已经由技术水平限定的资本品对劳动的容纳能力,似乎可以使用任意量的劳动。在西方经济学的生产论中,总是包含着一个生产能力无穷大的企业这个潜在假定,因为只有这种企业才会考虑产量如何调整的问题。但是,厂商为何要建立过剩的生产能力?仅仅为了产量调整吗?这种厂商很难说他是理性人。

厂商对要素的需求就是一个消费者对消费品的需求,同样当一项需求被满足之后会将多余的资金用在其它地方,而不是一直购买某一种要素。采购经理手中的采购单都是有数量的,不会因为某一项材料的价格便宜而增加购买,因为生产就需要那么多,多买回来也没有用而且无端占用资金。如果采购经理因为某种材料便宜而将资金都用在其上却忘记采购其它材料,等待他的就只有炒鱿鱼了。

四、有限理性论的偏差

现在有一种苗头就是针对现有理论的百无一用,将之归罪到理性人假定之上,于是一种有限理性的论调便产生了。其实,所谓的有限理性无非是说行为人并不精于计算利润最大化或者效用最大化,而是凭感觉行事,而感觉被默认为是非理性的。

其实,利润是相对成本费用而言的,利润最大化就意味着费用最小化。精确的计算和感性的感悟,只是追求利润或效用最大化的手段之差。计算和计划,是要有费用产生的,是要消费时间的,比如数据采集、计算方法合理性及计算原则设计等等。而凭经营和直觉的判断往往节约计划工作的费用,因此,有时以经验直觉判断替代精确的数学计算恰恰也是一种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方法,因为它减少了许多费用并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西方经济学范文篇4

西方经济学由于可以解释一些现象,它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因为如果你不做进一步的思考,你会认同西方经济学对一些经济现象所做的解释。比如消费、投资、出口、政府支出可以拉动经济增长,因为国内生产总值(GDP)等于消费加投资加净出口加政府支出。再比如消费者为什么会受欺骗,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如果信息对称,消费者是不会受欺骗的。

经济学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它们分别是经济现象、操作、理论。经济现象是我们天天能够看得见和体会得到的,比如鸡蛋多少钱一斤,上海股票多少点,某公司雇佣多少员工。操作则是我们需要思考才能够感觉得到的,比如企业是怎样组织起来的,它们为什么大多数采用有限责任公司的方式。理论则是看不见感觉不到的,比如什么是货币,货币是怎样产生的。

经济现象、操作、理论在经济学中的角色是不一样的。经济理论是基础,经济现象则是丰富多彩的,经济操作是根据经济理论而形成的。经济操作赖以存在的理论,既包括书面的理论,也包括实际中应用,但没有在书面上出现的理论。由于有一部分经济理论是在书本上找不到的,这就会使经济现象和经济操作在一些时候被认为没有理论依据。经济理论是以经济现象和经济操作为原料的一种逻辑思辩,它既包括书本上的经济理论,也包括非书本上的经济理论,如散落在普通人观念里的经济理论。

1、经济现象。

在经济现象这个层次,西方经济学是很有欺骗性的,因为西方经济学就是停留在这个层面。以西方微观经济学为例,它是以市场的存在为前提的,在这个前提下,西方微观经济学开始分析构成市场的两个方面:供给和需求。以供给为核心的理论是生产、成本、利润理论,以需求为核心的理论是效用理论、预算理论及收入理论,最后对市场的类型及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做了一个一般性的分析,从而得出局部均衡、一般均衡的结论。这些理论,表面上都有道理,因为人们观察到的经济现象,是单个的、割裂的、片面的经济现象,这和西方经济学对经济现象的解释正好一致。

我们都熟悉需求曲线,它描述的是商品(或产品,下同)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观察到的是,同样的钱,如果价格越低,买到的东西越多。而需求曲线告诉我们的是:在一般情况下,价格越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越小;价格越低,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越大。至于需求量为什么会随价格的高低发生变化,西方经济学有一个解释,说是边际效用递减,比如吃一个苹果觉得很过瘾,吃10个苹果就难受,因为第10个苹果的效用是负效用。由于每个苹果的效用不一样,自然它们的价格也不一样,由此,消费者可以得到好处,这个好处叫做消费者剩余。

我现在要问的是:消费者买商品的钱是那里来的?是赚来的?借来的还是其他人给的?我假定钱是赚来的,消费者赚钱的过程,就是商品形成的过程,钱和商品有一种天然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存在在简单的数字里,比如8=2*4,8=2*2*2等等。我设商品是M,钱是N,如果要让商品和货币相等,我只要在商品的前面加些系数就可以了。我要加的这个系数,在微观经济学里叫价格。至于价格的涨跌,是拥有商品的人和拥有货币的人斗争的结果。西方经济学在这一点上,利用逻辑分析方法的缺陷及人们熟视无睹的数字之间的关系,片面地把需求仅仅看成是需求,而无视经济学的最基本问题,生产与分配的层次问题,更无视生产与分配存在的制度基础。在货币制度的基础上,生产的过程也是分配的过程,消费者赚钱的过程,同时也是产品形成的过程。钱不能吃也不能穿,它只是一种工具,一种分配产品的工具。

货币作为分配工具,它是通过一系列的交换来完成的。如果我们把交换的过程断章取义,那有什么意义呢?需求和价格的关系,在人们购买之前已经存在,因为你赚钱的时候,你已经为给你钱的人生产出了产品,你去买产品的时候,只是你凭“钱”这个凭证去把你的东西取回来而已,至于你取回多少,就要看产品的价格了。

我们再来看看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数学和经济学两个方面来看。从数学方面来看,一个平面上的两条直线有三种关系,它们是平行、重合、相交。在一个坐标系里的供给曲线(直线,下同)和需求曲线,它们相交、重合或者平行都是很自然的。因为,你想要它相交,你就可以把它画成相交。从数字的角度来看,任何数字都可以分解为一组数字的加、减、乘、除。西方经济学就是用这些数字和图形来证明均衡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由于西方经济学没有把货币和以货币表现的产品分开处理,所以才会有萨依“供给创造需求”、才会有重农、重商主义关于财富的不同认识的争论。其实,产品和货币之间的关系,只要你系数给得对,就可以相等。它们的实质是产品的循环运动和货币的循环运动。至于市场均不均衡,已经变成了经济学家的一个游戏。

我们再来看看生产、成本和利润。日常生活中,生产、成本、利润是普遍使用的概念,比如养鸡的成本、养牛的成本、做假奶粉的成本,与之相对应的是养鸡的收入和利润、养牛的收入和利润。生产的过程就是分配的过程,它既包括生产要素之间的分配也包括生产者之间的分配。就生产者之间的分配而言,在使用货币的情况下,分配的一端是产品,另一端是货币,付出货币的一方是成本,得到货币的一方是收入。收入和成本是一样的,它们之所以叫收入、成本,仅仅是因为分配的主体的差别而已。利润是收入减去成本,它反映的是两次分配对分配主体的影响。

从经济学的现象来看,由于西方经济学所要解释的就是经济现象,按道理它在这个层面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由于经济现象不是自然现象,用分析自然现象的方法来分析经济现象,就有可能出问题。比如,某个自然现象受N个因素的影响,为了分析每个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在分析经济现象时,这样做就有问题。比如,我们分析价格的变动的时候,我们假定其他影响价格的因素不变,而只考虑需求的变化,最后的结论自然是需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由于在产品生产出来的时候,需求已经以货币的方式存在,而西方经济学将这个“二次分配”的闭路循环切割成一个个小片段,它怎么可能正确呢?它怎么可能不庸俗呢?转2、经济操作。

经济现象是在一定的经济操作的基础上产生的,我们说的生产、成本、利润一般来讲,指的是企业的生产、成本与利润。那么企业是怎样产生的呢?是专业分工的结果?是节约“交易成本”的结果?还是一系列契约的结果?

按照交易成本的理论,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使用市场机制是要付成本的,而企业由于内部没有交易,所以企业的组织形式可以节约交易成本。按照这样的逻辑,如果取消市场机制,消灭资本主义,交易成本不就不存在了吗?

其实,企业的存在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从产品循环运动来看,环境要素转化为产品为企业的存在提供了基础,没有产品的循环运动,你怎么也不会有企业。当然,有产品的循环运动也不一定会有企业。从货币的循环运动来看,货币的循环运动是企业存在的条件,因为货币可以把不同的环境要素“粘合”在一起,另外企业要生存下去,它吸收的货币必须大于或等于它释放的货币。最后,任何组织都是由人设立的,人设立企业是因为有限责任公司有“期权”的特点,风险有限,收益可以无限。

在宏观经济方面,西方经济学有所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些政策现在在我国也开始使用.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政府可以通过松的财政政策,如减税、扩大政府支出等,以此来刺激经济的增长,进而扭转经济衰退的局面。就减税而言,由于它是属于分配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判断的是经济的衰退是不是分配的问题引起的,如果是分配的问题引起的,我们还要搞清楚是那个层面的分配问题引起的。在现实生活中,减税是不能刺激经济发展的,因为减税对穷人没有什么帮助,能够帮助的只是富人,而富人是不会购买力不足的。如果政府通过扩大支出来刺激经济发展,这样的发展也难与维持,因为政府支出的扩大,从产品的循环运动来看,是企业的存货转移到政府手中的过程,从货币的循环运动来看,政府要么增加债务,要么减少自己的货币结余,政府的债务最终成了企业的利润,富人手中增加的财富。为什么没有什么用的财政政策会被各个国家的政府采用呢?因为政府需要这么做。

财政政策没有用,那么货币政策呢?同样没有用。比如提高贴现率,货币的使用者完全可以通过价格的方式,将提高了的利率转移出去。

3、经济理论。

如果说西方经济学在现象层面还可以解释一些经济现象的话,在理论层面,西方经济学就没有什么解释可言了。比如西方经济学的市场理论,由于它们没有把市场看成是供、需对接的一种可能选择方式,从而美化和神秘化市场。我们知道,供、需的对接方式可以是价格,也可以是非价格因素。供、需的对接方式既有所有制的因素,也有技术的因素,所有制的因素是基本的因素,而具体的对接手段则是技术的因素。

西方经济学范文篇5

这是90年代在中国出现的非常反常的现象,已经导致社会道德、信仰大滑坡。在这种道德背景下,大家期望的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很难建立起来。这是经济改革单独前进,政治社会改革滞后的必然结果。经济学家被权力资本利用,鼓吹经济自由主义,在中国形成误导,不能说自己没有责任。经济科学应该自觉调整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才能全面认识和研究中国问题。这里我们需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对市场经济不做分析,把市场经济当作教条,束缚和误导人们的思想。

中国未来数年,有没有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严重性不仅在于问题本身,也在于主流舆论不认真面对问题。国内的市场经济教条主义,把所有问题推委于权力和计划经济,推委于市场经济不彻底。这些人认为所有问题只能够沿着市场经济导向去解决。如果问题解决不了,甚至越来越严重,也绝对不是市场经济的弊病。这就从根本上否认了实践对于市场经济理论的检验。有人说,市场经济是已经被外国实践检验过的真理,在中国应用就用不着检验。这不是把市场经济看作上帝吗?市场经济在外国并不是像有些人描述的那样美妙,有些自封“主流”的经济学家既不认真研究中国问题,又不客观介绍我国问题,他们的实证精神到哪里去了?

对市场经济的属性、内容、发展的必然性及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应做实事求是的分析,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第二、鼓吹经济自由主义,忽视中国人均资源短缺的基本前提。

如何判断理论的对错?一方面要看自身的逻辑,我们假设达到一定水平的人,在逻辑上没有错误,当然这只是假设。许多人在讨论中是不遵守基本的形式逻辑的,经常偷换论题,论据不能真正符合实际,论证不符合逻辑。

如果在形式逻辑上没问题,真正的理论分歧就在于前提是否符合实际。90年代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如果出现问题,主要原因可能是忽视应用的前提,而且否认要经过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检验。

新古典经济学鼓吹的经济自由主义,忽视中国人均资源极端短缺,经济和社会发展极不平衡这两个特点。中国资源同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是无法比的。如果以为可以在“资源稀缺”客观条件下,大家平等自由,那就错了。人均资源极端短缺,使得调水成为中华民族不得不面对的任务。耕地在中国是农民的社会保障,不能资本化。资源越短缺,市场经济能够发挥作用的空间越小,能够容忍两极分化的程度越小。盲目鼓吹全球化,脱离中国实际搞现代化,甚至可能使我们丧失基本生存条件。

这可不是说起来吓唬人的——可以预见的生态环境危机,类似股票市场崩盘,突然出现,比如北方城市缺水问题,如果突然爆发,市场经济怎么解决?还不是计划供应?难道能够把水价提高100倍,富人乱用,穷人渴死?为了保证大城市用水,需要什么手段?

第三、鼓吹制度万能,所有制改造万能,回避路径依赖的危险前景。

制度学派在中国的应用有几个问题,一是把所有问题归结为制度,二是单方面的市场经济导向。许多问题单纯依靠市场经济是解决不了的,在经济学书本上和世界各国的实践中,都已经十分明确,但是偏偏有些人要在中国依靠“市场经济导向”的改革去解决,实际上是不解决。我可以列举的有:调水、保护资源环境、缩小两极分化、发展战略产业、扶植高科技、扶持农业、东西部地区差距,政府职能的有效行使等等。

制度学派讲究制度起点和路径依赖。中国改革开放的制度起点是权力,而制度路径是权力资本化。在没有有效社会制约的情况下,必然产生严重的腐败,形成既得利益集团,阻碍进一步的改革,这就是路径依赖。按照制度学派理论,经济学家应力主政治与社会全面改革,揭露和批判既得利益集团。恰恰相反,一部分经济学家却以改革开放为名,勾结既得利益集团,借机暴富,鼓吹让大多数人为“某种先进制度”牺牲,这难道是“著名经济学家”们的学术态度吗?这些都是制度决定论,所有制决定论,只不过是把国有化变成私有化而已。

第四、片面鼓吹全球化,损害中国的经济安全。

把市场化教条延伸到世界经济,就是片面鼓吹全球化。全球化的前提是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这是发达国家强加于发展中国家的不平等规则。静态比较利益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尤其有害,已经成为我国发展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战略产业的理论思想障碍。片面鼓吹外向型经济,把经济重心过度集中于沿海地区,同样有损于经济安全。把美国的利益理解为人类利益,无原则地按照美国主导的国际规则去做,都将严重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这些错误导向,在理论思想方面,大多数来自于西方经济学,特别是某些依靠美国势力的所谓“著名经济学家”。

第五、过分强调经济模型和数字的规范性,既脱离实际也脱离群众。

西方经济学范文篇6

1.经济学案例要贴近生活。

许多教材在讲替代关系时常以茶叶和咖啡为例,这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没错,但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生活习性差异较大,有些地方,如广东,喝茶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咖啡根本无法代替,尤其是那些喜喝功夫茶的人更是如此。类似的例子还有大炮和黄油。该案例虽能反映稀缺资源配置的原理,但黄油离中国学生似乎有点远,而且对于普通消费者,二者既非替代也不互补。这就说明,经济学案例的选择,应该尽量从生活实际出发。

2.案例要与理论紧密结合。

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并能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和原理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说到底,案例教学是理论教学基础上的一种辅助教学方法,是为理论教学服务的。因此,选编的案例必须反映经济学原理的典型特征和一般规律,要能揭示案例的内在联系和经济学原理的有关特征。

3.经济学案例来源要多样化。

经济学案例来源首先应该是丰富多彩的经济现实生活,尤其是热点经问题。因为这类案例能引导学生走出象牙塔,关注现实生活,极大地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大家都知道,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用鲜活的经济生活成功地吸引了学生,使他们关注经济生活,甚至让他们养成了定时收看新闻联播、经济半小时、经济观察,并且关心国家的经济生活的时候,我们可以说,我们的经济学教学任务已经完成了一半了!

二、经济学案例教学的课堂组织

1.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案例教学就是要在老师的主导下,利用鲜活的案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案例教学中,教师或在课堂当堂呈现案例,或布置学生课前阅读相关材料。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得出自己的观点。讨论案例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向前台,展示自己的观点。教师则由前台转向幕后,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当组织和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讨论、交流,发现问题和分歧,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如果学生自己不能解决,则应选择适当时机给予解答。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除了应该把握讨论节奏,控制教学进度外,还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不断启发、诱导学生开动脑筋,尤其应鼓励学生勇于独立思考,形成独特见解。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能力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得以锻炼和提高。

2.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关系。

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向学生展示这些理论,案例教学则是要通过生动可感的实例来图解,或补充说明这些理论。很明显,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是主次关系,案例教学应服务于理论教学。这是因为,一方面,经济学具有独特的科学性与严谨性,理论教学中严格的理论推导过程是训练学生经济学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就是在这一系列看似枯燥的训练过程中,学会了对经济现象的数学描述和严格的逻辑推演,掌握了一系列经济范式并试图用这些范式去认识纷繁复杂的经济世界,形成了对现实经济世界独特的分析、判断、归纳和预测的能力;另一方面,课堂教学中学习的概念、公式、定理、公理,是案例分析的基础。显而易见,没有概念和理论的讲解,仅仅从案例中得到结论,难以让学生建立起全面的理论结构,学生获得的必将是零散的不系统的知识点。因此,充分地讲解基本理论是学生学好经济学的基础。经济学不能像MBA教学那样可以以案例为主。相反,在经济学教学中,案例教学只能是理论教学的辅助,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的。

3.案例要服务课堂教学的需要。

西方经济学范文篇7

将范式的观念运用于经济学,我们发现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也经历着范式的演变。

一、亚当·斯密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范式的建立

经济学最初的范式是由亚当·斯密(A.Smith)建立起来的。斯密建立起了政治经济学的范式和理论体系,从而使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其标志是1776年《国富论》发表)。马克思指出,“在亚当·斯密那里,政治经济学已发展为某种整体”。(注:转引自陈冬野《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页。)

1.经济人假设

所谓经济人假设,就是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追求个人经济利益。斯密将其规定为“每个人为改善自己的境遇而不断进行的恒常努力”。其实斯密并非只看到个人私利而不重视人类的道德伦理(可以参见其名著《道德情操论》)。他也是在反复思考了“经济人”和“道德人”后,才确认经济人是更加符合实际的假设,并且更有利于建立经济科学。

2.看不见的手假设

斯密认为个人追求个人私利的行为可以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而最终促进整个社会的福利。因此斯密认为国家的职责在于维护市场秩序,保护个人经济自由,而非干涉市场。

3.社会分工假设

斯密认为交换是人类的天性,这种天性促进了社会分工,而社会分工的发展促进了国家财富的增长。

4.研究对象

斯密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规定为经济、政治以至各种上层建筑,而非仅仅是经济领域。

二、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学——范式的继承

19世纪70年代起,经济学经历了一场边际革命,这实际上是一场方法论上的革命,而非范式的革命。受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边际革命的影响,马歇尔(A.Marshall)于1890年出版了《经济学原理》,其中运用边际分析研究需求和供给,其核心是均衡价格。由马歇尔奠定的这一流派逐渐成为主流经济学,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NeoclassicalEconomics)。新古典经济学部分地继承了斯密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两者相比,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变得狭窄了。首先,研究对象范围变小了,新古典经济学脱去了“政治”两个字,将研究对象局限为经济领域。另外,新古典经济学家们逐渐遗忘了斯密对社会分工的洞见。

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可以概括为两条。

1.理性人假设

理性人假设实际是对斯密经济人假设的延续。理性人假设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理性进行选择,在给定偏好和约束条件的情况下,个人总是能够使效用达到最大化。

2.市场均衡假设

在给定理性人假设的前提下,市场总是能达到均衡(瓦尔拉斯均衡),而此时的资源配置是最优的(帕累托最优)。因此新古典经济学实际上是以价格为核心,研究市场如何配置资源。

三、凯恩斯革命——范式的革命

从斯密到马歇尔,经济学的范式发生了继承和延续,但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对经济学范式上的革命是由凯恩斯(J.M.Keynes)来进行的。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大危机,人们开始怀疑市场的力量。在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下,经济学家无法对此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在这个背景下,凯恩斯进行了一场经济学范式上的革命。在此基础上,他建立了宏观经济学的范式,并成功地解释了大萧条。这一革命以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为标志。

凯恩斯理论的范式可以概括为3点。

1.有效需求不足

凯恩斯认为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流动性偏好的存在会造成有效需求不足。而这在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下是不会出现的,因为供给总是能创造需求(萨伊定律)。

2.工资刚性

凯恩斯认为由于存在工资刚性,价格的变动是很迟钝的,不能适应需求不足的变化。而在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下,工资和价格的变动都是迅速及时的。

3.市场无法自动出清

凯恩斯认为由于存在有效需求不足和工资刚性,市场就无法自动达到供需平衡,即无法自动出清,所以会出现大萧条。因此凯恩斯主张国家干预市场。而在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下,价格的迅速变化总是能使供需自动达到均衡,因此反对国家干预市场。

由于大萧条的出现,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对经济现象的解释不再有效,而凯恩斯的范式有效地解释了大萧条。从而新的范式取代了旧的范式。凯恩斯的理论是从总量上来研究资源利用问题,因此称为宏观经济学。他的追随者在他建立的范式上发展完善了宏观经济学,被称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KeynesianEconomics),成为经济学的主流。

四、新古典综合派——新旧范式的结合

所谓新古典综合,就是指凯恩斯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两种不同范式的结合。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过程。早在1937年,希克斯(J.R.Hicks)画出了最早的IS-LM曲线,其中运用了凯恩斯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被认为是新古典综合的开端。(注:参见赵汉平主编:《西方经济思想库》第三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页。)1948年,萨缪尔森(P.A.Samuelson)的《经济学》出版,标志新古典综合派的形成。1961年,《经济学》第三版中,萨缪尔森正式提出了“新古典综合”。他认为凯恩斯的理论是通过国家干预经济达到充分就业,而如果充分就业(均衡)实现了,那就恰恰满足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范式)。因此他将凯恩斯理论称为宏观经济学,将新古典经济学称为微观经济学,放在同一本教科书中。他本人也成为新古典综合派(NeoclassicalSynthesisSchool)的代表人物。新古典综合的实质是为了更有效地解释经济现象,而将经济学的新旧两种范式结合在一起,但是它并没能取消两者的矛盾,只是掩盖了矛盾。

五、一场更大规模的革命——第二次革命

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滞胀现象。凯恩斯理论的范式遭到了巨大的挫折。人们开始厌恶国家干预,重新向往自由市场。在这种背景上,一场新的、更大规模的经济学范式上的革命展开了。以弗里德曼(M.Friedman)为首的货币主义者首先对新古典综合派发起攻击。他们恢复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货币数量论,藉以批评凯恩斯主义者的国家干预政策,提倡经济自由。理性预期学派(SchoolofRationalExpectations)的卢卡斯(R.Lucas)走得更远。他借助于理性预期的假设,并通过运用现代数学,推翻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范式——有效需求不足、工资刚性以及市场的无法自动出清,从而恢复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市场自动实现均衡。卢卡斯的结论是稳定的政策都能被预期到,而能被预期到的政策是无效的。之所以会出现种种市场失灵现象实际上是变化不定的政策造成的。这是一场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范式的全面反动,被称为理性预期革命。在更广的范围内,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得以恢复和发展。西奥多·舒尔茨(T.Schultz)和加里·贝克尔(G.Becker)在人力资本理论方面,布坎南(J.Buchanan)在公共选择理论方面,都运用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并且将研究对象从经济领域扩大到了非经济领域,包括政治、婚姻、家庭、犯罪等各种不同领域。在新古典经济学复兴的过程中,对范式的革新也是普遍存在的。一些经济学家发现新古典经济学不能解释企业的出现,也不能解释制度的变迁。于是他们引入了交易费用的概念,并重新解释了产权。新的范式是将人们的交换行为设想为一系列谈判过程,而谈判是需要谈判者付出代价(即交易费用)的。因此理性的人就需要在交换(收益)和交易费用(成本)之间进行选择。产权实际上是交换的前提,而制度则是降低交易费用的手段。在这个范式上,科斯(R.Coase)和诺斯(D.North)等经济学家发展了交易费用理论、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和制度变迁理论,(注:交易费用理论和企业理论真正起源于1937年科斯的论文《企业的性质》,但其获得实质性发展是在80年代以后,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则主要是在60年代以后起步。)等等。

八十年代以来,由纳什(J.Nash)、泽尔腾(R.Selten)、海萨尼(J.Harsanyi)领导的博奕论开始应用于经济学。博奕论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正。在后者的范式下隐含了两个基本假定。一个是假定市场参与者数量足够多,从而市场是充分竞争性的;另一个是假定参与者之间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在现实中,市场参与者是有限的,在有限人数下,人们的行为常常是相互影响的。同样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也常常是不对称的。在假设参与者行为相互影响的范式上,博奕论的研究得以展开。而在不对称信息的范式上,以维克瑞(W.Vickery)和莫里斯(J.Mirrless)为代表人物的信息经济学(实质上是非对称信息博奕论)也得到了发展。(注:参见张维迎:《博奕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年版第10—11页。)

我们看到,这是经济学上一次浩浩荡荡的运动。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重新接替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范式,并且其自身也获得了发展和革新。同时在这场运动中作出卓越贡献的经济学家们亦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注:本文所提及的,在这场运动中作出卓越贡献的经济学家均已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是:弗里德曼(1976),舒尔茨(1979),布坎南(1986),科斯(1991),贝克尔(1992),诺斯(1993),纳什、泽尔腾、海萨尼(1994),卢卡斯(1995),维克瑞,莫里斯(1996)。)他们的理论汇合在一起,成为新的主流经济学。

六、杨小凯的工作——第二次综合

最后我将提及澳洲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他正在试图创建一门新的经济学,他自称为新兴的古典经济学(NewClassicalEconomics)。其中他引入了当年亚当斯密提出的“劳动分工”的范式。在这个范式上,他通过运用现代数学对劳动分工和专业化进行了重新描述,并且希望在此过程中,将宏、微观经济学,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博奕论等各种理论体系整合在一起。(注:参见杨小凯《经济学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页。)这将是经济学范式上的一次大综合,其意义可能超过新古典综合。因为后者的综合只是将两种相互矛盾的范式简单地合在一起,并没能取消矛盾。而前者是通过一种新的范式来解释原先不同的范式,因此原先的矛盾在新范式里被取消了。当然新的范式仍将面临新的矛盾,仍可能被另一种更新的范式所替代。

七、结论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发现西方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范式演变实际上经历了一个建立——继承——革命——综合——革命——综合的过程。不同的范式根据它们对客观经济现象解释的有效性而相互接替,或者说是根据它们接近被观察现象实质的程度而相互接替。

西方经济学范文篇8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内容;必要性

两百多年前,《西方经济学》课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和发展,在西方国家被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们有必要了解西方国家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情况,同时借鉴西方国家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和教训,《西方经济学》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重视,我们有必要深入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西方经济学》课程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是进一步学习经济管理类专业后续课程的基础。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金融学、市场营销、报关与国际货运、管理学等专业均属于经济管理类专业,《西方经济学》课程作为上述各专业的基础课开设。然而,在大部分高校的《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授课中,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依托一本教材,以课堂教授为主,学生参与课堂远远不够。这种教学方式主要存在三个弊端:一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讲授过多。教学地位以教师为主,教师讲的过多,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过少,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谈不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教学质量不高,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二是以课堂为中心,与现实社会脱节。教师偏重于理论知识点的讲解和说明,缺乏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学生学习了很多理论问题但无法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更无法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以考试为中心,忽略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这种单一的目标导向型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满足于书本内容的学习,使得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为了考试通过而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为此,如何教授好这门课程,使学生在掌握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经济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是经济学教学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更加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兴趣引导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西方经济学》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研究方法多样,逻辑性强,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多种方法,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教学。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既有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又有不同的经济学流派;既有宏观经济的整体分析,又有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研究;既有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和教训,又有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总结;研究方法上既有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又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还有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这样庞大的内容体系和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对《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西方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课程,数学分析方法在经济学课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是《西方经济学》课程有别于其他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经济学中数学的运用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运用数学公式来推导、论证经济理论,在辅助其他教学方法的情况下,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难度不大。二是编制数学模型,计算、验证经济学理论或进行经济预测,学生普遍难以理解和掌握。这种定量分析虽然能使经济学更能应用于实际,使分析结果更加科学,但在学生数学基础普遍偏差的情况下,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经济学的数学分析方法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上层建筑,西方经济学企图为其经济基础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在意识形态上,宣传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从而加强对该制度永恒存在的信念;第二,总结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并把经验提升为理论,以便改善其运行,甚至在必要时为拯救其存在提供政策建议。因此,西方经济学具有双重性质,它既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又是资本主义的经验总结。如何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二、《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内容

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重要途径。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重要环节。在《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授课中,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依托一本教材,以课堂教授为主,这种教学方式存在很多弊端必须加以改革。

(一)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讲授过多的现状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枯燥乏味,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缺乏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采取课堂讨论的方式学习。能否学好西方经济学,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很大关系。教师应善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学生非常熟悉且敏感的课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大家各抒己见,在辩论中明白是非曲直,使学生了解一些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不仅有利于他们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可以使他们更好地研究、借鉴西方的一些有益的做法。

(二)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与社会脱节的现状

教师偏重于理论知识点的讲解,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引导学生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导致学生不能将所学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难以做到学以致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很多问题的结论要求学生必须牢牢掌握,但如果不讲方法,只让学生死记硬背,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大量实例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例如,在讲需求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时,需要学生记住: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益呈同方向变动;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益呈反方向变化。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个知识点,可以通过引用大量的富有弹性和缺乏弹性的商品例子,通过对这些商品价格改变后总收益变化的分析,加上几何模型作图说明问题,实例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使学生熟练掌握价格弹性和总收益的关系。

(三)改变以考试为中心,忽略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性的现状

这种以教师“教”替代学生“学”的“单向式”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满足于记忆授课内容,使得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为了考试而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也就无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现有的学生考核方式下,学习成绩的好坏占很大的比重,很多学生将通过学校的考试作为唯一的学习目标,也有很多老师将提高学生的卷面成绩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这就脱离了教育的根本。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不在于教会了学生多少个经济学的概念和原理,而是在于教会学生对经济现象的深入认识和了解,教会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没有学习能力的提高,单纯是知识点的熟练记忆,对学生而言没有太多的实际价值,对老师而言是教育的失败。

三、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西方经济学》课程是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财经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前提和基础。随着《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深入发展,其课程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深入实践,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一)理论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学习过程中普遍反映较难理解理论要点,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改变单纯理论教学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案例分析的比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使基本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变枯燥的理论为生动的实践分析,吸引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供求定理的讲授过程中,运用谷贱伤农的实例分析说明供给变化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变化的影响;在支持价格的讲授过程中,运用最低工资法的实例分析说明支持价格政策的应用;在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的分析中,结合农产品市场的特征分析完全竞争市场不存在的原因。通过实际例证的分析,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

(二)教师主导和学生导向相结合

在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授课中,一直坚持的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不高,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在学院《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现状,坚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充分调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发表自己的认识和主张,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和思考,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以往大大提高。

(三)学生考核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课程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考试题型主要包括选择、判断、名词、简答、论述等,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难体现出来。为此,《西方经济学》课程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做了改革。考试题型上缩减传统考试题目的比例,增加应用型题目的比重,分析题、计算题、图形分析题占据更大比重。这种考试方式的改革使得对学生的考核方式更加灵活,有利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综上所述,《西方经济学》虽然是一门传统的理论性课程,但是经过在课堂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上的有益尝试和调整,《西方经济学》课程同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晓梅 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参考文献:

[1]翟仁祥,韩曙平.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8(06):134-136

西方经济学范文篇9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翻转课堂

1地方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特点

1.1目标明确但形式含糊

地方本科院校自1999年问世,普遍存在着办学定位模糊、服务社会能力有待提升,层次超前但内涵滞后等同质化问题。面对国家经济新常态发展,稚嫩的地方本科院校又迎来国家经济社会产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怎样“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能够培养出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这首先就要对大学教育的基础单元—课程—进行变革,包括课程的形式和内容,让学生从上大学的第一堂课开始就意识到本科教育与高中教育的不同,知道自己今后应该注重理论知识的实践及应用,让学生主动去学,主动去思考,主动去说,主动去做,把大学课程建设成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优质课程。

1.2授课方式单一,缺少针对性

地方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模式沿用国际一流学校和国内研究型大学的授课模式,课堂上注重理论教学,50分钟“填鸭式”大学高中化教学,而忽略了地方本科院校生源基础差、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不强的特点,课下对学生的引导和教学效果的检查跟不上,导致学生产生得过且过的心理。随着互联网浪潮的大规模的普及。很多地方本科院校也引进了各种网络教学平台,但是西方经济学课程使用各种网络资源,实行在线学习、在线考试、学习评估、课程管理的效果和影响力有限,只发挥了对传统教育模式的补充作用,并没有改变“黑板加粉笔”的传统课堂模式。

1.3课时压缩,实践性不强

目前,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对西方经济学课程进行整合,减少课时,甚至很多经济管理类专业直接将原来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合并成一门经济学原理。在有限的被压缩的课时内,要达到讲授完庞大的经济学原理教学培养的目标,无疑增添了教师授课的难度,更别提增加实践内容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环节,只能通过作业和考试单向交流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验。

1.4信息滞后,更新成本大

西方经济学只有做到与时俱进、将枯燥的经济学原理同实际经济活动联系起来才能真正体现它的目标和意义,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地处三四线城市,对于瞬息万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局势敏感度差,教师的西方经济学课件和教学内容中案例可能是几年以前的。即使教师有心更新,但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历,而且对于崭新的经济活动,教师受到阅历和视野的限制,又怕举例不当,“驾驭不了”终究放弃最新实时案例,教师尚且如此,学生自不必说。

1.5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

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理论知识不扎实,独立思考能力差等问题。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弱,而传统的授课方式只有教师的传道和授业,缺乏对学生“惑”的引导和解惑的途径,学生对西方经济学一成不变的授课方式麻痹倦怠,缺乏激情和动力。

1.6教材迥异,经济学原理抽象

目前,虽说西方经济学是各个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都学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但是现有西方经济学教材五花八门,各个教材共有的特点都是用公式、函数、图像和模型解释抽象难懂的专属语言及基本原理,即使有一些案例也都是与理论知识衔接不上的人物传记、企业介绍等,而且各个高校西方经济学侧重的知识点不同,不利于地方本科院校学生跨学校考研究生的学生学习。针对这些地方本科高校共性的问题,需要改变西方经济学传统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方式,打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经济问题的应用能力。

2翻转课堂能够满足增加实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

翻转课堂其基本思路是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中将传统“课堂传授知识,课后完成作业”的教学过程彻底翻转过来,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查阅资料、与教师同学在线交流等方式进行知识的学习;教师则利用大量课堂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组织和参与小组活动、解答问题、指导学生完成作业。下面根据美国课程论之父Tyle(r1949)提出课程的框架四要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着重阐述地方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翻转课堂的必要性。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当前国际经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为继续学习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将来从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或经济管理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和经济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由此可知,西方经济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基本理论和原理,重点包括供求论与均衡价格、消费者行为研究、生产者行为研究、市场结构分析、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应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波动的解释;(2)原理应用技能,包括分析国际及国内微观经济行为和宏观运行规律;(3)继续学习深造能力的培养。传统教学模式下,上述三项内容均被揉进教材枯燥的模型、公式和文字中,通过课堂教师讲解举例,辅之课下学生做作业,查资料完成教学目标,但是教学效果不明显。Kathleen(2012)认为学习的本质包括两个层面,即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而传统的课堂模式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对于知识是否内化关注较少。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会比传统课堂具有明显优势,原因有三:(1)将基本理论和原理的讲解通过微视频的形式传到网上完成知识传授,微视频一般都是经过集体反复打磨,基本理论和原理配以最前沿的经济案例,通俗易懂,与时俱进,视频等多模态刺激比单纯看课本学习效果更好,讲解的比单个教师课堂讲授的输入质量更高,每一个微视频后面辅以大量的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基本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内化;(2)学生可以选择性地反复观看,不受授课人数、课堂时空的限制,适应个性化学习;(3)如果采用名校慕课资源进行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可以使得学生一开始就接触名家,通过网络上的经济学优势资源为地方本科院校所用,和经济学界知名人士学习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达到与全国最高水平“接轨”的目的。教学组织层面,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室里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主,课堂上教师可以随时观察到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可以随时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讲授知识的节奏,在一个传统的课堂上可以随时看到一个教师怎样组织教学,有一种仪式感和不容侵犯的感觉,但迫于课时较少的压力,课堂无法完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双赢”的目标。翻转课堂较之传统课堂可以弥补其实践教学这方面的缺憾。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组织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1)在线,教师要随时解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与学生在线进行及时的互动,帮助学生完成以往在教室才能学习到的理论知识。除此以外还要及时查看哪些学生已经学习相关知识,哪些学生没有学习,哪些学生做了练习题,做了几遍,哪些学生参与了讨论,言论正确吗?这种在线的理论学习不受时空和地域限制,也方便学生将课上没有想到或者羞于启齿的问题随时发问,使得学生不会独立思考的毛病慢慢改观,但是也需要教师在方向上和理论应用上的引导;(2)在课堂,教师的组织教学要让学生多形成自己对经济问题的观点,多思考现实的经济问题,让学生更有紧迫感和课堂主体感。教师的作用在于将平台、学生和学习资源有机组织起来,这是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国家精品课、视频公开课等形式的根本区别和进步。教学评价方面。传统西方经济学课堂受到课时限制,学好学坏具有不可逆性,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形式单一,作业抄袭现象严重,试卷不能完全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翻转课堂中,且不说在线课后习题和讨论题可以评价学生的理论学习结果,被微视频解放出来的课堂成为学生讨论实时经济和说出自己观点的“天堂”,教师不光可以评价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还能实现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并督促学生课下“查漏补缺”,及时找到自学过程中的问题并予以纠正。

3西方经济学翻转课堂方式建议

3.1搭建和寻求西方经济学网络学习平台

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如果课时允许可以分开来上,很多地方本科院校个别专业整合成为经济学原理这门课程。目前国内能够提供西方经济学在线教学的平台有中国三大慕课平台,其中包括武汉大学“微观经济学”,收费100元;学堂在线的“宏观经济体制与核算”;好大学在线的“创意学经济”等。国内外MOOCs平台虽然能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但资源非常有限,而且有具体的学期限制和开课时间区间限制,对于地方本科院校的西方经济学课程学习也并不太理想,所以笔者认为地方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翻转课堂中网络课程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主开发建设,组建西方经济学教师团队,集体讨论授课内容和方式,学习录制音频和上传检测习题的方法,根据自己学校学生的掌握知识的能力、课程课时要求以及考核方式等实际情况自主设计课程容量,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另一种方法是几所地方本科院校联合开发,共同使用同一种教学平台,减少成本,方便交流和比较学生的学习情况。

3.2翻转课堂模式

西方经济学翻转课堂也是以行为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充分模仿传统的学习过程,但是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具体课程设计过程为:选课—听课—完成作业—参与课堂讨论—参加平时、阶段和结课考试—获得课程成绩。(1)选课。翻转课堂体现灵活性,需要学生的自觉性和前瞻性,在选课之前给学生一定的辅导,讲解翻转课堂的学习和结课方式,告知利弊,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余的学生仍采用传统方式学习西方经济学,这样,既是对广大学生负责,以免有些自主性差的学生完不成该门课程的学习,还可以比较两种授课方式的效果。(2)预习。每门网络课程都由若干课时组成,将西方经济学原理录制成若干段视频,每一个视频中设计相应的课后练习方便学生检验自己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设有留言区,学生可以随时提问。此外,课程开发者还会定期更新课程信息,提供一系列的学习建议和帮助。在一定的课程学习之后设置有期中期末考试,通过考核者可获得该门课程的预习自学部分结课成绩。(3)听课。但是,预习的质量要有保证,因为学生在学习在线课程时候不能保证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课程学习,可以统一学习每一节慕课,一个行政班在同一个时间内在实验室或者机房集体完成学习、提问、讨论以及交电子作业的任务,也可以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自由安排学习时间,这也是慕课的初衷,但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自主性和持续学习能力有限,并不能放任自由。(4)课堂汇报、讨论。这是颠覆传统课堂模式的关键,与传统课堂相比,课堂不再是讲理论知识,但可以简单的复习,也可以是让学生进行复习归纳总结,保持课堂的仪式感,及时纠正学生在网络上学习慕课时注意力不集中,重视程度不够,同时干好几件事情的缺陷。此时要求进行翻转课堂方式授课的西方经济学教师要有高度的经济敏感度和责任感、提高课堂的控制能力、对学生所要讨论的问题了如指掌,能够准确给出点评和指导,不再是一成不变的理论知识传授。(5)成绩。学生的西方经济学成绩由网络平台、其他同学、本校课堂教师多元评分主体给出,按照不同的比例构成,综合考查学生自学能力、理论应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搜集整理文献资料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传统的理论学习成绩被弱化,实践和自学能力得到提升,选择翻转课堂方式的学生对经济要有浓厚的兴趣,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按时按量完成理论知识学习,时刻保持以问题的方式进行思考的学习习惯。

4结论

翻转课堂与传统单纯的网络课程不同的是,它除了利用网络视频资源、文本材料之外,还能实现针对课程的在线答疑。翻转课堂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突出实践教学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发展契机,改变教师和学生懒散,一成不变的状态,特别是对实践教学要求很高的课程提供了变革的方向和捷径。

作者:吴清秀 单位:呼伦贝尔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西方经济学范文篇10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实践

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研究,加强了西方经济学课堂课程思政教育的水平,利于培养新时期高素质专业性人才。因此,在开展教学实践研究过程,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科学的开展教学实践,从而不断创新教学形式,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效率。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必要性

高校开设的经济学基础课程,主要内容为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课程,上述两门课程的关系一直未得到准确的总结。在具体规划教学活动时,高校通常会在大二阶段开设西方经济学课程,主要设置宏观和微观经济学两类课程内容。由于教师人员数量不足等多种原因,部分高校还未开设上述课程内容,加上我国使用的课程教材大多直接复制西方的教材内容,这便导致我国经济学教育体系体现出严重的西方化特征。西方经济学与资本主义同步形成,其对于资本主义市场的经济政策和运行情况能够进行更为科学的解释,但西方经济学主要为资产阶级服务,具有更为明显的阶级性特征。因此理论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我国也需更为重视上述问题,对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进行客观的理解和把握。对于全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作出了明确的指导,高校需高校利用课堂教学渠道,不断革新和强化思政理论课程的设置,全面提升课程的亲和力,迎合学生的成长需求。其他课程也需与思政课程同步实施,形成全面的协同教育效果。这便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需充分重视课堂的教育功能,重点将思政教育内容渗透到各教学环节,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思政教育的目标。

二、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西方经济学本身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其理论体系更为健全,思维逻辑也更为清晰,论证严谨,在西方经济学内容中富有更多的思政教育素材。有效挖掘西方经济学中的思政内容,能够获得更为深刻的思政教育思想内涵。

(一)创新教育内容,重视术道结合

高校可通过对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进行创新设计,以此落实和渗透思政教育理念。结合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普遍需求,需在教育规律的指导下,以达成学科教育目标为宗旨,将科学发展观等理念与其他育人理念共同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不断提升教育内容的系统性,促使课堂成为德育教学的主要渠道。第一是消费者的行为理论及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消费群体行为理论主要与群体的均衡性有关,该理论可辅助学生正确把握消费方法和策略。在理论讲授期间融入对非理性消费的理解,从而引导学生产生更为端正的消费理念和行为。第二,企业行为理论和大学生的创业观念。企业行为理论中的关键在于企业以何种方式优化内部资源的分配效率,从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但在提升经济收益的同时,为了避免社会利益遭到损失,便需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企业行为理论的教学内容便可融入社会责任的相关分析,引导学生形成更为积极的创业意识,打破唯利是图的思想观念,指导学生在创业期间更为重视追求经济和社会价值,形成全面的育人理念。

(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人类个体所形成的三观能够直接决定个人的人生高度和广度,西方经济学便需通过规范的教学活动辅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在实施宏观经济学相关教学活动时,可结合我国及其他国家的具体情况,让学生对国家和世界产生客观的认知。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世界经济的关联性更强,各国已经形成更具开放化的经济发展形势。在开放环境中,国民收入便更为接近宏观经济。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假设所有参与经济活动的人均具有理性思维,且以利己为目标,其个人主义理论便与资产阶级的观点吻合,从本质上讲也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一种客观反映。教师需科学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避免产生个人主义观念。在针对效用理论开展教学活动时,便可结合保罗萨缪尔森以经济学视角总结出的幸福方程式,辅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幸福观。同时实施机会成本教学,便可让学生客观认识得失,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我党在十八大中提出了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目标。十二个关键词可从不同层面反映出核心价值观念的丰富内涵,是社会价值体系的本质特征,能够体现出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实践要求,也是对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在西方经济学理论教学中,便需结合我国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实施。我国在改革开放后期,便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已经在国际位列第二,这便为我国成为世界强国提供了前提保障。在实施宏观经济学教学活动时,教师便需侧重联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宏观经济的政策进行深化解读,从而促使学生形成更为坚定的爱国意识。在开展分配理论教学时,教师也可结合我国对分配制度的改革来说明平等的问题。让学生树立平等意识,同时结合失业和通胀相关知识的教学,对学生渗透敬业的思想。开展不对称信息相关内容的教学活动时,也可向学生渗透诚信思想。开展外部性教学时,则需辅助学生形成友善的思想,全面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教师可在经济学理论的讲授中,从不同层面对学生渗透思政教育内容,以此促使学生形成更为端正和积极的“三观”,与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相符。

(三)科学发展观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我国开展西方经济学的目标是应用西方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实践。我们可深化学习和领会其在市场经济方面的理论,对我国的市场发展进行指导。西方经济学以理论、实践相结合为主。通过列举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来说明我国社会发展的成果,适时渗透科学发展观念和社会核心价值思想。在教学活动中渗透生产理论,便需侧重关注劳动的价值和重要意义,形成人本思想意识。在实施经济增长理论教学活动时,需将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实践相结合,由原本的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增长,以此对学生实施科学发展观念的教育和引导。在实施西方经济学理论教学时,尤其讲解宏观经济学时,需将中外经济发展形势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果等突出成就进行研究,促使学生意识到我国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社会主义的进步,这边体现出社会主义的先进性,从而形成“四个自信”。

三、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实施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需侧重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在充分熟练掌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度挖掘教学内容以及其中隐含的思政内容,从教学两个方面设计具体的“课程思政”实施目标、具体落实手段和环节。实施“课程思政”需将道德教育持续渗透在学科教学中,需科学处理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之间的关联关系。课程思政内容不能直接加入到经济学学科教学中,而需将二者形成一定的联系,将思政内容有机融入到经济学中。课程思政的内容应与学科知识紧密结合,教师也需着力提升思政内容与学科知识之间的相关性,促使学生在了解西方经济学内容的基础上,还可同步受到德育的熏陶,从而在增强学科知识储备的前提下还可形成思政素质的全面提升。教学活动需将教书和育人作为终极目标,教师需深度挖掘学科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在具体规划和实施教学活动时,教师便需从自身的经验角度着手,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充分分析经济的发展规律,科学把握学科研究的框架体系,回归对个体和宏观主体的研究,引导学生运用经济理论知识对现实的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在实践中发挥理论的功能,同时完成育人的目标。如在开展“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部分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将教学活动设置为理论结合实践,最终指导实践的框架。首先教师可向学生提供生活案例,从而引出外部性的问题,此后向学生阐明外部性问题的含义。由于经济市场缺乏必要的管制,因此便导致出现正外部行为无法持续,负外部行为难以杜绝的问题。从对该问题的理论进行研究,总结出较多的解决方案。如将企业进行兼并处理,通过对企业产权界定等问题的分析,实现负外部性征税等。将上述理论进行梳理介绍后,便可再次回到实践,重新对上述解决方案进行分析,深化理解其实践的意义,并对比国内外出现的外部性问题案例,对其解决思路进行探讨,同时研究适合的使用条件和范围。此时教师还可带领学生将讨论的范围拓展到个体生活中的外部性问题,对其解决方案进行深化分析,从而启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构成条件进行思考,如个体需对社会提供更多的正外部行为,正外部性的相互碰撞和结合才能总体形成和谐社会。结束语总之,通过开展实践研究,提高了西方经济学教学水平,加强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渗透效率,利于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基础。希望通过以上分析,能全面提高课程思政背景下西方经济学教学实践研究水平。

参考文献:

[1]孙淼,王帅洲.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J].福建茶叶,2019(10):66-67.

[2]孙亚南,王兴芬,张月.高校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的重大意义与实践指向[J].教育观察,2019(31):128-130.

[3]王万光.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问题初探——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价值观导向问题及其课程思政教学设计[J].大学教育,2019(08):138-140.

[4]杨明.《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实现路径的探索[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0(11):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