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11:07:18

西方文化论文

西方文化论文范文篇1

可以说,不了解新时代运动及其深远的社会反应,就无法真正了解今日的西方社会。甚至也无法看清《哈里。波特》热潮一类的流行文化现象的底蕴。

一.小引:初识"原始的激情"

1999年在耶鲁大学读到美国学者玛丽娜托戈尼克(MariannaTorgovnick)的《原始的激情》(PrimitivePassions)一书,第一次看到"新时代"(NewAge)运动这个词。托戈尼克作为大学教授参加了1992年美国的"新时代"(NewAge)运动组织的一次会议,主题为"滋养灵魂: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精神性"(NourishingtheSoul:DiscoveringtheSpirifualinEverydayLife)。出席会议的人百分之九十九是白人,多数为女性。他们"滋养灵魂"和"发现精神性"的重要手段就是与美洲本土的原住民--印第安文化相认同。

"美洲原住民文化的器物被认为具有提升精神品性的功用,在会场的内外到处摆设着。象巫医之轮的形象、彩绘的木棒、羽饰、横笛音乐与颂诗录音带等均在现场出售,琳琅满目,摆成一长串展台。"1

拥有这些原始道具的现代人似乎把握住一种转换文化身份的契机,凭借这些器物所承载的魔法力量去解脱沉陷于消费社会物质主义枷琐中不能自救的灵魂,抵抗由"现代性"副面效应所导致的种种心理失衡和精神危机。这种现象很容易令人想起分析心理学家荣格对西方的患者的一个忠告:必须从内部而不是外部去吸取东方的价值,必须从自己的内心去寻求它们:

人们对这些问题必须格外谨慎,因为模仿的冲动和主动的病态,渴望把异国风味的羽毛据为己有、并用这些异国情调的羽毛装饰他们自己外表的贪婪,会把许多人引入歧途,使他们只知攫取这些"有奇异魔力"的观念,并把它们运用于外部,就象涂用药膏一样。2

西方中产阶级家庭往往收藏和摆设某些来自异国他乡的地方工艺品,这也许就是荣格所说的"从外部"展现文化他者的价值,有如伦敦、巴黎和纽约等地的博物馆,皆以收藏世界各地珍希文物、宝石为荣耀。而托戈尼克教授参与的"新时代"运动的"滋养灵魂"会议却不仅仅如此,组织者希望借助印第安文化的道具与仪式,帮助人们洗刷西方工业文明之污垢,重建精神性的人格。令托戈尼克感受最深的是会间举行的一个仪式。153名与会者在黑暗的大厅中排列为3个向心的圆圈,其中2个圆圈是就地而坐,另外一个是坐在椅子上。圆圈的中心就是被称为巫医之轮的东西,用石头摆成的辐射状环形,它象征印第安的圣地,在更一般的意义上也标示美洲原住民的生活。圆环形状暗示传统的印第安生活的合谐与统一。演讲人站在巫医之轮的南端,她说那是纯朴无邪的象征。在她的引导下,大家做出一系列的练习:

我们敲打石头以便使房间纯洁,驱走能量。我们中的每个人都抓住另一人的膝或肩,期望得到他或她的"至善";然后反过来向对方施予"至善",大家悄然无声,默默不语,唯有大人在敲击印第安鼓。我们咀嚼圣叶子,齐声歌唱,然后在最终的仪式性动作中,向祈祷之钵说出一个词,代表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祈祷之钵从一人手中传到下一个人,转满整个圆圈。人们说出最多的词是"治疗"(healing)(而不是"健康"。二者之间有区别),其次较多的是"清净"(clarity)和"声音"(voice)。新时代运动者为什么如此看中美洲原住民的理想化景致呢?我相信在那祈祷之钵中可以找到答案。他们专注的词语是"治疗"、"清净"和"声音"。3

治疗与健康的区别究竟何在?一个健康人也可以预视日后的健康,但只有病人才需要治疗。现代西方人已经意识到文明病是不能靠传统医学方式治疗的,所以他们才诉求原始的仪式,诉诸美洲印第安人的"巫医之轮",期望在当代世俗生活的喧嚣之外倾听到来自荒远绝域的原始的"声音"。

我们所熟悉的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借助于巫术思维在虚构中追求的目标,新时代运动追随者们借助于印第安仪式而得到现实的效果。如果我们能够从这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之中看到原始认同的共同价值取向,那么对于其对抗现代性、拯救文明症患者的灵魂的实际功效,就不难领会了。

在新时代运动者眼中,现代性的病态除了物质主义与金钱崇拜之外,还表现在性别歧视与压迫、残害动物、毁坏地球等方面。因此,反对性别压迫的女性主义同反对破坏环境的绿色运动相互认同,组合成"生态女性主义"的新流派便不是出于偶然了。新时代运动和生态女性主义的信奉者们对印第安原始文化的另一个认同理由是,印第安文化是母系的或母性中心的。他们强调象谷物母神(玉米妈妈)和易洛魁部落女性长者统治等印第安人生活的方面。在保拉艾伦(PaulaGunnAllen)的笔下,印第安人是"美国人之中大多数的运动所要寻求的梦境的所在。一个主要差别在于,印第安人千百年来一直把社会体系建立在仪式的、以精神为中心的、女性定位的世界观之基础上。"4出于现实批判的需要,原始文化中一切与当代社会相对立的成份都有可能获得"重审"和"再发现",变成某种取之不尽的价值资源。换言之,原始性成为疗治现代性病患的灵丹妙药。

在某种意义上,西方人对"原始"的发现是近代以来"全球"观念形成的基础要素之一。从今天的知识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上看,文化人类学发展出的"反思人类学"一派,要求打破西方传统的欧洲中心主义价值观,摆脱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单一进化模式,提出重新认识所谓"原始人"和"原始文化"的时代课题,希望从中发现足以纠正西方文化偏向和克服现代性危机的精神取向和文化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生活方式之外寻找更加符合人的自然天性的生活理想。该派研究对整个西方思想和社会科学各个学科产生了巨大震动和深远影响,也直接刺激新时代人在资本主义现实之外寻找人类未来道路的多样可能。形形色色的土著文化和部落社会均可成为渴望治疗的当代人投射其理想的反光镜。女性主义者从这面反光镜中看到的是母性中心文化和性别平等理念;环境主义者从中看到的是人与动、植物世界的依存与共生;信仰追寻者从中看到的是圣洁的精神性;价值失落者从中看到的滋养生命的原始魂灵;身心受害者从中看到的疗救之希望,后现代哲学家从中看到的是解决人类现实困境的永恒之和谐……

美国人类学家戴蒙德70年表的《寻找原始人--对文明的批判》一书,意义深远。书中对西方话语中的所谓"原始"做出完全颠覆性的解说,使"原始/文明"二分的价值模式与思维模式彻底翻转过来,其文化寻根的意义不容低估。戴蒙德对"原始的"再定义是:

原始的=文明前的;异化前的。5

具体说来,原始的不再具有贬义,其特征有四方面:1、用仪式来表达人在自然和社会中的基本需要;2、强调存在(existence)而不是本质(essence);3、个人对自我和社会负有责任;4、缺乏对分析式的思维方式的关注。

《寻找原始人》这个标题也具有号召性。人类学家往往为了专业需要而离开自己的文化,深入到边远的异文化中去。而形形色公的原始主义者们却是出于精神治疗的渴求才放弃文明人的城市生活,到部落社会乃至人迹罕至的野生丛林中去。他们宁愿选择与古朴的原始人为伍,甚至与大猩猩,猿猴等高等运动为伍,从中发现伊甸园罪恶之前的纯真生活体验。《原始的激情》中写到的纪德与荣格在非洲的体验,D.H.劳伦斯在新墨西哥的体验,珍妮.古多尔(JaneGoodall)和狄安.弗西(DianFossey)在非洲灵长动物中的迷狂般体验,可以说都是前一个世纪高更在塔西提岛的灵魂探险之翻版,西方知识分子为了在非西方文化中找回已经逝去的理想所经历的地理探求与精神探求之旅,看来至少在目前还远未终结。

这种探求的未来发展会给全球化的世界带来哪些变化和哪些启示,仍是值得文化研究者高度关注的课题。二、对待"新时代"的两种态度

2001年去英国访学,特别留意实地考察学院派以外的民间思想运动的情况。在牛津、伯明翰、爱丁堡等地访问咨询了有关专家,也读到一批与文化寻根运动有关的书。对新时代的了解有所深入,过去弄不懂的一些文艺和文化现象现在终于有了贯通理解头绪。

比如说,以前看未来学家托夫勒(AlvinToffler)继《第三浪潮》之后的《力量的转移:临近21世纪时的知识、财富和暴力》一书。该书结尾题为"对一个新的黑暗时代的渴望"。当时怎么也看不大明白。托夫勒把新时代运动所代表的20世纪晚期的全球精神复兴运动看成是以嬉皮士运动为先导的抨击世俗主义和工业文化的社会运动。在他看来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势力,因为其性质就在于,它是继共产主义的集权主义之后,能够与西方资本主义及其民主政治体系相敌对的替代力量。托夫勒写到:

与长头发同来的还有强烈的技术恐惧症和对神秘主义、、东方崇拜、占星术以及杂牌宗教的普遍兴趣。这个运动仇恨它所看到的工业社会的一切,极力鼓吹返回某种罩着光环的神秘的过去。它所崇尚的重返现实主义、奶奶的老花镜、印第安念珠和头带都是嬉皮士抗拒整个大烟囱时代、渴望返回工业化前的文化的象征。当今这一正在蔓延的方兴未艾的"新世纪"运动就是由上述嬉皮士运动的种子生成的。6

这里的"新世纪"运动就是新时代运动的另一种译法。中国的读书界乃至大众传媒对这个词组还十分陌生,很容易被托夫勒的一面之词所蒙蔽。这个运动在西方世界已经风行了好几十年。作为对资本主义工业化和现代性的反拨,其影响力所及,上自大都市的知识界精英,下至乡镇社区百姓,日益形成声势浩大的思想文化风潮,至今尚看不出有衰减的迹象。对待这一运动的态度在欧美社会的朝野之间有很大差异,梳理这方面的思想线索,关注其发展趋势,是我们了解西方当代文化格局及其内在矛盾的一个重要视角。

托夫勒把"新时代"这个词解说为"新的黑暗时代",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学院派和准学院派,官方或半官方对待民间思想文化运动的看法。如果我们没有忘记托夫勒不仅当过杂志主编,大学客座教授,还是美国国际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的话,他的身份立场就和他的这种观点吻合起来了。从冷战时代的反对共产主义态度,到后冷战时期的反对"新的黑暗时代"的立场,托夫勒这位预测学家的意识形态背景表明他的预测还远远达不到科学的价值中立要求。不过他的这些看法可以代表某些置身于这场运动之外的局外旁观者的评价。

无独有偶,另一位具有官方背景的美国学者,文明冲突论的倡导人亨廷顿也使用了类似的比喻措辞来指称威胁当代文明的野蛮势力。他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结尾处写道:"在世界范围内,文明似乎在许多方面都正在让位于野蛮状态,它导致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现象,一个全球的"黑暗时代"也许正在降临人类。"7尽管这两位影响力很大的美国学者所担忧的降临世界之"黑暗时代"在内容上不尽相同,但是他们自诩为文明代言人的那种身份认同,他们对"野蛮"和"神秘主义"的敌对态度却显出惊人的一致。借用艾里克.切菲兹的术语,这种代文明立言的做法可以归入"帝国主义诗学"话语一类,该话语从莎士比亚时代起就一直就把白人以外的有色人种视为野蛮文化的代表。8

2001年12月,曾担任过三届美国总统首席政策顾问的帕特里克。布坎南(PatrickBuchanan)出版了《西方之死》(TheDeathoftheWest)一书,把当年德国人斯宾格勒的"西方的衰落"说又更加耸人听闻地推进了一层。在他看来,导致西方文明走向死亡的根本原因就是两个主要方面:肉体上,白人的生育率下降,这是避孕药充当了西方的自杀药。而大量非白人移民的涌入逐渐改变着美国人的种族成分;精神上,传统基督教信仰的终结与新兴宗教势力的迅速扩张,使西方精神不复存在。他所说的与传统基督教对立的新兴宗教势力,当然包括新时代运动在内。布坎南这样一种与民族主义与反全球化主义纠结在一起的政治态度,已经把托夫勒、亨廷顿的观点推向极端。

如果把托夫勒与亨廷顿的观点看成是人类学考察文化现象的"外部方法",也就是帝国主义诗学的一面之词,那么下面还要引用与之相对的"内部方法"或"内部视点",用我们熟悉的话叫做"同情之理解"。我在伦敦大学读了苏珊.格林伍德(SusanGreenwood)的著述,才意识到为什么亨廷顿等人对新时代如此惧怕。苏珊.格林伍德虽然出身学院派,但却是对新时代运动抱有同情的英国人类学博士,也是这方面最活跃的理论代表之一。她刚在《超越新时代:探求多样的精神性》论文集中发表〈巫术实践中的社会性别与能量〉一文,最近又推出了介绍新时代的专著《魔法与巫术百科全书》。这本书可以说是女人类学者重写女巫的大成之著。我们从这本图文并茂的巨著里可以较为直观地了解当代欧美方兴未艾的社会运动的巨大潜流,有助于对西方当代的文化寻根思潮做整体性的关照。根据她提供的全景式概观,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西方的书店里有那么多的"身/心"(BODYANDMIND)、"精神性"(SPIRITUAL)、"女性研究"(WOMENSTUDIES)的书,为什么西方人对东方的禅,易经,老子与道教,太极术,武术,象征,星相学,风水以及各种灵学,元心理学,未来学,外星探索与世界神秘探索的热情与日俱增。为什么以传播异教知识而著称的荣格,坎贝尔等的著述那么畅销。在号称世界最大的学术书店的伦敦的WATERSTONS书店3楼的宗教与心理学厅,畅销展示台上陈列的是坎贝尔的《神之面具》4卷本和弗雷泽《金枝》1卷本。心理学厅则永久地为弗洛伊德和荣格开了专柜。而在新时代运动的英格兰朝圣地格拉斯顿伯里的书店里,更充斥各种神秘、异教崇拜与法术书籍。

看来在学术与非学术的互动中,史前学与生态学的升温,不是偶然。看到英国的舞蹈者围着史前巨石而举行仪式的场景,就容易理解:为什么关于斯通亨机(STONHENGE)或克里特岛一类的考古书在欧洲就象关于印第安文化的书在美洲一样也常年有市场了。三、"新时代"的文化冲击波

如果说嬉皮士运动当年的参与者主要是都市青年人,那么如今的新时代运动则波及到更广大的社会与文化层面。可以说,不了解新时代运动,已经无法了解当今的西方文化。以下略举宗教、科学、文学、艺术诸方面的出版物,描述其文化冲击波的力度和范围。

不少人象托夫勒那样把新时代运动当作一种新兴宗教运动。原因之一就是"新时代"这个词针对基督教而言:基督纪元以2000年为一个循环周期。从公元元年到20世纪结束正好完成一个循环。新时代人认为2001年以后将不再是基督教信仰的天下,取而代之的将是一场人类精神的大转型。所谓"新时代"也就指一个后基督教的时代正在和21世纪一同到来。有人将新时代定义为"促使人类思想意识转型的所有活动",把新时代人的使命确定为促进这种转型的进行。这样的一场心灵革命或精神转化主要体现为:象萨满教、禅宗、瑜珈、巫术、太极拳等非基督教的身心修行方式重新得到推崇,借此来恢复人类与万物相沟通交感的灵性状态,也就是恢复人与自然、宇宙的原初和谐,重新安顿被资本主义现代生活割裂的心灵。

我们或许由此可以悟出新时代运动与亨亭顿文明冲突说的对应之处:东方宗教的现代复兴将取代基督教文明而成为人类新千年的精神向导。威胁基督教权威的是古老的异教传统之当代大普及。

布鲁斯在《新时代与世俗化》中把新时代的宗教特征归结为三:其一,相信自我的神圣性(无罪感)。人人可以成佛。其二,整体观:人与宇宙万物处于同一整体之中。其三,在新时代中,没有比个人的自我更高的权威。9这样的自我意识犹如宣称"真理就在你的脚下"。如果你想了解为什么大批心理自助或者自我治疗类的出版物十分流行,那么根源就在于此。以上三点都是东方思想影响的结果。从叔本华到容格,19-20世纪思想史上的东学西渐,是否足以构成和"语言学转向"相比的"东方转向",值得我们深思。

赫奇斯与贝克福德合写的《整体观、治疗与新时代》提出,新时代的基本特征有如下四个方面:

1.一种希望:希望改善人类生活品质的种子已经播下了,对于那些把知识、信任、勤勉和耐心结合起来的人类个体,那些可以向真实的自我进行表白,而不是盲从习惯和规则的个人来说,这些种子是现成的,可以培育的。

2.一种批判:批判发达工业社会中流行的生活方式的某些方面,如物质主义,浅薄、不能反思自身、不能满足人类创造性的自然潜力的发挥,怜悯之心和游戏精神均被窒息。还批判那种宗教和伦理体系:凡冒犯了绝对的纪律、教规或标准就会引发负罪感。

3.一种开放性:向如下新思想开放:所有的生命形式之间具有内在联系;每个人要对自

己的生活负起责任,加入和维护一个更加有序和更加完美的世界,在那里真实的自我能够实现更高的价值。在新时代人中,普遍对新思想、经验和实践持一种同情的和实际的态度。

4.一种赞赏:赞赏那些减少人类分裂、腐败和开发榨取自然界行为的功绩。如某些前现代的信仰体系中所象征表达的那样,把自然界理解为一个复杂而和谐的自我均衡的系统。10

这四个特征有效说明了精神转型的实质内涵。至于精神转型的具体追求,新时代人纳新有如下三点说明:第一,人类感官所能觉察的存在只是宇宙所有存在中的一环。要承认对于我们看不见的东西的存在;而且不排斥不同的人因自身感受能力的不同在对宇宙的感觉范围上有所不同。坚持以理性、科学的态度来描述把握我们所正在进行的变革并不断调整自己的世界观是新时代人的首要使命。第二,当然在这过程中因为地球能量的巨大变化以及当代科技的发展,给大众的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影响,很多我们前辈所不能得到的知识和能量在我们现在可以轻易地使用,而我们的生活节奏将继续日益加快。所以在保持理性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开发自身的直觉力和潜能。非但要将自己的思想转变为以内在为导向,将的人生看作是在物质系统中学习驾驭能量的过程,而且要将我们实际的觉察能力和意识调控能力也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与之呼应。这具体可以表现在对"通灵(Channeling)"、"濒死状态(NearDeathExperience,NDE)"、"清明的梦(LucidDreaming)"、"灵性康复治疗(SpiritualHealing)、外星生命(飞碟、UFO、人类之前的文明等)等神秘问题的探研和实践上。第三,这种对自身潜能的开发也可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进行。如果认真体会我们时代经济、文化、政治,乃至日常生活、艺术人文、人事管理等领域的运作,你会发现我们的时代的确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真正要在日常生活、事业爱好中有所成就,游刃有余,就需要对人类目前的物质和能量运作方式有深入的体察和把握,而这过程本身其实就是一种修炼。所以是说新时代人第三个重要使命就是"生活"本身。

在我们看来,新时代对生活的强调多少有点类似禅宗对正统佛教的改造。

在新时代人看来,这场转变是有史以来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有自觉地顺应这场在人类进化史中早已就规划好了的变革,才不致于在这场转变中被动乃至灭绝。他们由此而建立起一种类似宗教情感的使命感与认同感。不同种族、国籍的人很容易在这种共同使命的召唤下走到一起来。我们在斯通亨机史前巨石周围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手拉手旋转舞蹈,就是这种教堂以外的精神凝聚力的生动景象。对此,基督教教会和神学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反应。

针对基督教方面对新时代运动的误解、批评和攻击,底特律慈善大学宗教学教授约翰。萨里巴(JhonA.Saliba)所著《基督教对新时代运动的反应》一书,于1999年在伦敦出版。该书对新时代的总结性评价有4点:

一.它不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组织。它没有中央和领袖,没有法定的专家实体,因此也没有普遍的统一的政策。

二.它不是一个要占领哪个国家或地区的秘密组织。

三.没有人被强迫接受其思想或加入其组织,其成员大部分为成年人。

四.它与恶魔主义(Satanism)之间没有直接联系。除非你假定任何非基督教的一定同恶的、魔鬼的势力有关。11

虽然有一些学者把新时代归入新兴宗教的范围,但是从以上4个特征来看,它既无统一的教义也没有自上而下的组织和领导,所以还是看作文化思潮和民间性的社会运动更为合适。

科学与科学家在这场运动中并不一定扮演对立的角色,某些科学新发现和新理论反而激发和助长了新时代人的激情。例如著名物理学家卡普拉,在风靡西方的《现代物理学与东方之道》一书之后,又于1982年发表了《转折点:科学,社会与新兴文化》。这本书奠定了新时代人世界观的基础:打破牛顿式的机械论的世界观,代之以整体的有机系统观。该书扉页上印的是周易的"复卦",把现代社会处于重大转折即文化寻根的主题和盘托出了。12另一位深受新时代人推崇的科学家是洛夫洛克(JamesLovelock)。他提出的"盖娅假说"(Gaiahypothesis)同样影响巨大。洛夫洛克分别在1979年和1988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推出两部书:《盖娅:地球生命的新观照》与《盖娅时代:我们地球生命的传记》。其主旨是:一切生物赖以存活的这个地球,不仅是宇宙之间仅有的一个发生了生命的环境,而且她自身也是一个生物有机体,一个能够自我适应和自我调节的体系,一个可以改变自身环境使之顽强存活下去的系统。这样一种全新的自组织的地球生态观,很容易让人联想古希腊神话时代的大地母神盖娅,于是借助于洛夫洛克科学著作的广泛影响,复活的"盖娅"女神成为20世纪末期西方民间崇拜的一个新的核心偶像。

在英格兰西部的新时代运动的重要朝圣地格拉斯顿伯里(Glastonbury),大小商店里都可以看到这位大地母神的塑像。在各种有关神话与新宗教的出版物里,盖娅的形象也随处可见。女性主义神话学家更是对这个新复活的女性偶像推崇备至。

新时代人为什么与环境主义相互认同?因为新时代人通过卡普拉和洛夫洛克等,从印度教和佛教那里借来了整合的世界观;他们意识到我们自己、物质世界、和超自然世界都是一个单一的实体。这就使许多新时代人对环境主义抱有强烈兴趣。我们应该保护物质世界不受无节制的开发,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未来的利益,因为按照"盖娅假说",我们这个星球就是一个灵性的存在。正因为如此,许多新时代人是素食主义者和绿色运动的中坚,还有许多人毕生贡献给环境保护事业。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的新时代出版物激增,在各大报刊上发出声音,而且成为一项市场潜力巨大的新产业。影星ShirleyMaclaine公开宣称新时代已经到来。媒体上出现诸如"新时代精神"、"新时代健康"、"新时代政治"、"新时代词典",甚至"新时代婴儿起名书"一类说法,五花八门,不足为奇。国际互联网上与之相关的内容更是浩如烟海。在这种氛围中,有一部广为流传的预言式小说,承担起新时代精神代言人角色,它就是1994年在美国问世的《塞莱斯廷预言》(作者:詹姆斯·莱德菲尔德)。这部小说成功地结合了新的科学观和古老的启示预言传统,并且采用了既能体现异国情调的探险故事的外在结构,在图书市场上大受欢迎,持续畅销不衰。该书在1997年有了中译本,但是由于文化的隔膜,背景知识的缺乏,中国的读者基本上只能象"外行看热闹"一般欣赏其悬念式的写法。和英文版800万册的发行量相比,中文版的市场反应显然是失败的。

莱德菲尔德在《塞莱斯廷预言》的前言部分对新时代运动做了回顾性的概观,他写到:

半个世纪以来,一种新的意识进入人类社会,这是一种只能被视为超验的、精神的新意识。如果你开始读这本书,那也许你已经觉察到某种变化,内心已经感受到这一点。

这种意识源于我们对生活发展方式的更高层次的感悟。我们注意到那些偶然事件,在特定的时刻发生,引出特定的个体,猛然间将人的生活引向一个新的重要的方向。也许,我们比以往任何时代任何人更能感知到这些神秘事件的深刻意义。

我们知道,生活其实是一种精神性的展现,这是个体的展现,它充满魅力。直到今天,任何科学、哲学或宗教都未能完全阐明这种精神性的展现。我们也知道,我们一旦明白正在发生的变化,一旦明白怎样参与这一隐秘的进程,充分重视生活中的这些神秘现象,人类社会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进入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能够吸收传统的精华,从而创造一种人类有史以来孜孜以求的文化。13

新时代文学的另一位代表卡斯塔内达则是这场西方文明人向原始文化学习的最好的一个现身说法的代表。他的系列小说第一部《唐望的教诲:亚基文化的知识系统》在美国问世后,迅速引起读书界的巨大轰动。促使他又写了第二本书《另一种真实》,以及第三本《前往伊斯特兰的旅程》。这些书细致地记录了他放弃理性自大的架子,通过学习巫术思维重新获得精神自由的历程。下面就是他的开悟之语:

人类的意识原本无所限。在言语性的思考之外,还有更深沉、更直接的知觉方式。那是言语所无法掌握,无法描述的。文字出现后,描述渐渐取代了直观的知觉。于是人类渐渐远离直观,而渐渐熟悉言语文字的间接,古老的精神智慧在文字的影响下渐渐变质,于是产生了宗教。

宗教是人类试图回归本来面目的向往,也是古老直观知觉苟延残喘。原本对于完整意识的追求变为权力欲望的满足。言语文字的思考萌生了理性,理性的力量终于在欧洲启蒙时代以科技的形式开花结果,船坚炮利的强国开始掠夺纵横世界,欧洲文化对于美洲新大陆的侵略是不折不扣的浩劫,原来残存的古代智慧被视为异端,几乎遭到赶尽杀绝的命运。在这种极端的压力下,古代智慧残存的知识分子以生命为代价,开始对他们的传承进行彻底的检讨;结果他脱胎换骨,放弃了宗教的形式,诞生出一种抽象而极有效率的修行之道,重新强调完整意识的追求及精神上的最高自由。14

萨义德《东方学》提到欧洲人的东方学在19世纪作用是为欧洲人恢复人性中已经失落的那一部分,但它在20世纪则变成了一种政治工具,一套欧洲可以用来阐释自己以及为自己阐释东方的符码。15现在,作为"原始人"的印第安人是不是继承了"东方"在19世纪的职能,成为西方人恢复人性中失落部分的新的文化借镜呢?卡斯塔内达的答案显然是肯定的:作为受过西方式大学的理性教育的白人学者,他拜倒在"野蛮人"代表印第安巫师唐望的脚下。在他笔下,与古老的印第安秘传智慧所达到的思想境界相比,西方的知识和理性、科学的价值竟然变得像无知和狂妄一样可笑又可怜。也许迄今还没有一位人类学家的文化认同象转换得如此彻底。

至于新时代对当代艺术的巨大影响,尤其是在流行音乐和绘画方面的表现,限于篇幅,这里就不细述了。有心的读者只要留意一下英格玛(Enigma)这支德国的乐队,以及1996年的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宣传片的主题曲ReturnToInnocence(《回到纯真》),就可以略窥一斑。英格玛乐队通过西方流行音乐节奏表现出遥远的非洲部落的原始宗教的回声。它的制作人在过去的8年中一直在西班牙的伊维萨特岛上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四、小结:"新时代"的社会功能

有人这样评价新时代的社会功能:新时代认识论的最大功绩是解决了文化的多元主义问题。如果每一个人都相信同一个事物,用同一种眼光看世界,那么一个社会就很容易信仰唯一的神;唯一的真理,世上唯一的存在方式。然而,当那个单一的文化碎裂成一系列相互矛盾的景观,你可能就要面临无穷无尽的争论和冲突。一个可行的办法是改变基本的知识观,以便使我们成为相对主义者。我们承认不再有唯一的真理或唯一的通向神的方式,而是存在一整套的同样有效的方式。相对主义还适应了一种对知识的全然民主的态度:我们可以把新时代的"新科学"和"新医学"描绘为一种积极抛弃权威的第三舞台。曾几何时,文化是由专家们来解说的。现在,我们享有了个人趣味的自由:"我也许不大懂艺术,但是我知道我喜欢什么。"60年代后期转到了自决性的行为选择:"我也许不大懂伦理道德,但是我知道我喜欢干什么。"如今,我们看到在第三舞台上出现了对专家知识领域的同样态度:"我也许不大懂神经系统,但是我知道我喜欢相信按摩和针灸。"16

在英国谢非尔德大学常年开设"异教哲学"的霍恩(RichardHerne)教授,在《巫术、萨满教与道教》中也强调,东方思想对于开启人类生活的新纪元至关重要。中国的《易经》不能仅当成占卜之书,它也是完美的宇宙象征系统的呈现。古代的法术师通过《易经》来把握宇宙的力量,完成人与超自然的沟通。今天我们可以通过易经的学习来引导深思冥想,学习接近宇宙的基本力量。17

世纪之交,一部轰动文坛的超级畅销书《哈里。波特》再度以魔幻想象的形式展现出新时代的文化多元主义功能:异教原型全面登场。我们终于明白,现代性的危机必定要由西方资本主义机体之外的文化元素来加以拯救--如果危机真能获得拯救的话。

参考书目:

Psychosenthisis,RobertoAssagioli,TurnstoneBooks,1975.

DreamingwithOpenEyes:Shamanismin20CenturyArtandCulture,MichaelTucker,Aquarian,1992.

Religion,ModernityandPostmodernity,PaulHeelased.,Blackwell,1998.

ExploringNewReligion,GeorgeD.Chryssides,Cassell,London&NewYork,1999.

EncyclopediaoftheNewAge,GerryMaguireThompson,TimeLifeBooks,London,1999.

HealingSociety:APrescriptionforGlobalEnlightenmmmment,S.H.Lee,WalschBooks,2000.

TheAnthropologyofReligion,FionaBowie,Oxford:Blackwell,2000.

TheEncyclopediaofMagic&Witchcraft,SusanGreenwood,LorenzBooksLtd.,2001.

《寂静的知识:巫师与人类学家的对话》,卡斯塔尼达,中文本,鲁宓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

《力量的传奇:一个现代巫师的故事》,卡斯塔尼达,中文本,鲁宓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

《前往伊斯特兰的旅程》,卡斯塔尼达,中文本,鲁宓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

注释:

1托戈尼克:《原始的激情》(PrimitivePassions),阿尔弗雷德诺夫出版公司,1997年,第177页。

2荣格:《心理学与炼金术》(PsychologyandAlchemy),转引自莫拉卡宁《荣格心理学与西藏佛教》,江亦丽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137页。

3托戈尼克:《原始的激情》,第180页。

4艾伦:《圣环:重审美洲印第安传统中的女性性》(TheSacredHoop:RecoveringtheFeminineinAmericanIndianTraditions),波士顿,烽火出版公司,1992年,第2页。

5Diamond,InSearchofthePrimitive:ACritiqueofCivilization,NewBrunswick,NewJersey:TransactionBooks,1974,p.xi.

6托夫勒:《力量的转移:临近21世纪时

的知识、财富和暴力》,刘炳章等译,新华出版社,1996年,第409-410页。

7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1999年,第372页。

8EricCheyefitz,ThePoeticsofImperialism,OxfordUniversityPress,1991,p.4.

9SteveBruce,TheNewAgeandSecularisation,BeyondNewAge:ExploringAlternativeSpirituality,ed.,StevenSutcliffeandMarionBowman,EdinburghUniversityPress,2000,p.227.

10EllieHedgesandJamesA.Beckford,Holsm,HealingandtheNewAge,BeyondNewAge:ExploringAlternativeSpirituality,pp.169-187.

11JhonA.Saliba,ChristianResponsestotheNewAgeMovement,London:GeoffreyChapman,1999,p..27.

12F.Capra,TheTurningPoint:Science,Sociology,andtheRisingCulture,London:Flamingo,1983.

13詹姆斯·莱德菲尔德:《塞莱斯廷预言》,张建民唐建清译,昆仑出版社1997。

14参看卡斯塔尼达:《前往伊斯特兰的旅程》,中译本,鲁宓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7页。

15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第324页。

西方文化论文范文篇2

那么,为什么在八十年代大谈后现代幽灵,如今又大谈现代性幽灵,其内在学理何在呢?在杰姆逊看来,处于后现代后殖民时期的人们已经无法逃离“晚期资本主义的引力场”。他得为这个破碎的、日益多极、多元化的世界提供一种总体理论分析模式,一个历史把握的基本方法。这样,他就觉得自己倡导的“全球叙事”比自由主义叙事、市场的叙事或其它的政治叙事,更具有当代有效性。

但杰姆逊所谓的现代性叙事的分析模式可以说仍然是后现代性的,只是后现代性这个词太理论化,还不够普及而已。他区分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时谈到了现代性是一种不完整的部分的完成,是反映了现代这一历史情景的一整套问题和答案,后现代性则可以说一种农业的工业化和无意识理论领域的殖民化和商业化。

在我看来,杰姆逊开始区分第三世界的前现代农业社会的彻底毁灭和第二世界的不充分现代性丧失了权力话语的状况。这位认同全球话语权力结构的学者,尽管曾经同情过第三世界,但还是终于将立场移到了西方中心主义上,认为只有第一世界即西方世界才可以在无意识领域广泛传播他们的殖民话语意识,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只能无条件地被动接受。我怀疑的是:他所说的“后现代的成就”果真如此吗?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杰姆逊以当今世界舍我其谁的学术大师的嘲讽口气训导沪上学人,并在后现代这个充满差异性的时代中,拒绝其他国家其他文化做出自己的自由选择,其的基本策略是,不同意区分信息革命、全球化自由市场意义上的现代性和令人厌恶的老现代性,只因为他认为这种区分毫无意义。

他在对第二世界、第三世界国家选择自己发展的道路做出的嘲讽,使我真正感到阐释中国或者发现东方不能靠任何“他者”。因为杰姆逊明确提出,仅仅用替换性的现代性方案或现代性不同道路的说法是不可取的,起码有一种标准化、霸权式的英美模式的现代性,还有一些“低贱者”的位置,可以根据自己的文化塑造一种不同的现代性。他讥讽地说,有拉丁美洲的现代性、印度式的现代性、非洲式的现代性等等,还有希腊正教或东正教式的现代性、儒家现代性,那么现代性的数目就可以和汤因比所列的宗教一样多。因为在他的心中,全球的现代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现代性只有一种——欧美霸权式的现代性。这一说法委实令人惊讶!其实在我看来,每个国家都有选择自己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可能性,中国的现代性与西方中心模式的差异是明显的,它也可能不同于日本、韩国、东南亚,或者中东、印度的现代性。杰姆逊认为这种多种多样的现代性都是毫无道理的,只能臣服于标准化、霸权主义的英美模式的现代性,这里隐含的文化霸权问题绝非可以轻轻放过的。

我再重新翻阅这位奔走于东西方的教授的著作时发现,其实他的观点一直是西方中心的——后现代状况是一种文化的根本断裂,过去所拥有的经验(前现代经验和现代经验)在当代业已失效,多国资本的新扩张最后完成了对前资本主义飞地的渗透和殖民化,人们面对的世界是一个非道德化的、令人压抑的、前所未有的新全球技术空间。文化艺术在错位中不断生产着文化话语。这种说法之所以中国学者视而不见,只是由于杰姆逊对中国文本的解读使本土学者误以为“文化白求恩”来到了中国。如今,我们可以在此清醒地听他的东方主义布道:“我们忽视了现代性的另一个根本意义,这就是全世界范围里的资本主义本身。(案:请注意,全世界范围里)资本主义全球化在资本主义体系的第三或晚期阶段带来的标准化图景给一切文化多样性的虔诚希望打上了一个大问号,因为未来的世界正被一个普遍的市场秩序殖民化。”在讲演结尾的这一垄断语式的说法,表明了杰姆逊的新世纪立场。

西方文化论文范文篇3

龙和凤在中国,龙是图腾的形象,在图腾发展的进一步神圣化之后,形成了龙,凤等具有多种动物特征的综合性图腾形象,在我国古代传说中,龙是一种能兴云降雨神异的动物。因而,在我国龙凤指才能优异的人,龙虎比喻豪杰志士。“龙”在成语中也被广泛的利用,如、“龙飞凤舞、藏龙卧虎”等。汉民族素以“龙的传人”自称,以“龙的子孙”自豪。我国的传说中,凤凰是一种神异的动物,与龙、龟、麒麟合称四灵。凤在中国还指优良女子,还有太平昌盛之意,旧时,凤也为圣德。"凤毛麟角"指珍贵而不可多得用来比喻有圣德的人。

在西方龙和凤完全不是这个意思,在西方,龙是罪恶和邪恶的代表,西方的凤,是再生复活的意思.在西方传说神话中,龙是一种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能够从嘴中喷火。到了中世纪,龙演化为罪恶的象征,要不Diablo(西方的著名电脑游戏)中的魔鬼diablo是个长得很像龙的怪物,在英语中,龙所引起的联想与“龙”在中文中所引起的联想完全不同。要是对西方人表示赞美千万不可用龙凤等。

中华民族是一个渴望安定祥和的民族,因此,就想象龙、凤是一种福音。从文化的角度上看,西方长期受宗教的影响,我国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受封建思想的统治。西方人信仰上帝,与上帝作对就是过错,就是罪恶;而我国人民信仰上天,佛祖,祈求上天能给我们带来好运,神把龙作为自身的代表降到人间,是至高无上的象征。

东西思维方式的冲突

在欧洲工作生活了26年,现在是中国驻德国大使的卢秋田老师说一个德国人和一个法国人在临死以前,你问法国人,你死前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法国人的回答是我想喝一杯最好的香槟酒。又问德国人,你死前有什么愿望?他说如果我还有力气的话,我想再作一次报告。这就是德国人,喜欢作报告。我想这也许就是思维的不同,这还只是在西方内部,要说到东西方的差异,我想就更大了.

对于思维方式的特点,主要有四点:第一,思维的广泛性.我曾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个美国人给中国人写信,中国人看美国人的信,一看就发火,因为美国人在信的开头,将自己的要求放在最前面,开门见山,后面才讲些客套话。中国人为了保持心理平衡,把美国人的来信先看后面。而美国人看中国人的信,开始越看越糊涂,不知道对方要说明什么问题,到信的末尾有几句才是他要说的问题,前面说的都是客套话等等。美国人读中国人的信也是倒过来看。这种不同的写法反映出不同的思维方式。

第二,民族思维方式形成以后,有相对的稳定性。一个人,不论他是东或西方人,形成一种思维后相对比较稳定。一个德国人,一个日本人,一个中国人,三个人坐火车从德国的法兰克福去巴黎,这三个人坐在一个车厢里。突然上来一位客人,因为车厢有4个位子。这位客人拿了一个鱼缸端上来,放在空座上,德国人开始问端鱼缸的人,撃芨嫠呶乙幌拢庥闶鞘裁疵疲谏镅嫌Ω萌绾喂槔啵心男┨匦裕克窃诳蒲嫌惺裁匆庖澹繑这上来,放在空座上,德国人开始问端鱼缸的人,撃芨嫠呶乙幌拢庥闶鞘裁疵疲谏镅嫌Ω萌绾喂槔啵心男┨匦裕克窃诳蒲嫌惺裁匆庖澹繑这是德国人向这位客人的发问。日本人听完德国人的话以后就问,撉胛收馕幌壬飧鲇阄颐侨毡灸懿荒芤咳绻菸颐侨毡镜钠蚝退隆⑺剩飧鲇隳懿荒苌繑问完以后,轮到中国人来问了,撜庵钟闶呛焐蘸贸曰故乔逭舾贸砸坏悖繑这表明三种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的特点。在下愚见,这也是不同社会的反映。

第三,思维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年轻一代的思想变化也正是如此。我们已经与50,60,70年代的思想有很大的不同。

第四,思维方式的差异有时感觉得到但很难说清楚,也不容易反馈给对方。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第一,是义利关系问题。一般来说,西方人重利轻义,东方人重义轻利或义利兼顾。东方人的意识就是义字当先,古时的关羽不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义气英豪.也被当时的人们大加赞赏,我想这也是由于古时的多方思想而造成的一种文化意识.5000年的文化也是造成这种重礼的不可忽视的原因.相对而言,短短的西方文化更注重利益,这也正是现实主义的表现,从侵华战争及西方的一切生活都可以看出他们的自我意识,也可以称为不虚伪,实事求是的作风。当然,这也只是针对东方的绝大多数而言的。在东方比如中国人的生活中,谦让是一种美德,而西方人对此不知如何是好。西方人在多数时候为了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义。

第二,是整体性和个体性问题。东方人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而西方人则重视个体性。比如中医和西医,中医强调的是整体,西医不一样,从解剖学的角度来说,它重视整体中的局部。整体思维和个体思维之间差异还表现在交往中,比如在很多报导中,一为中国人到西方人家吃饭,当主人问今天吃中餐还是西餐时,客人很客气的说道:“随便。”“客随主便。”西方人对这样的答复难以理解,他们说一听到撍姹銛这个词就头疼,不知道怎么弄好,不好操作。我们思维方式深处,认为客随主便是礼貌的表现,是对主人的尊重,可西方人不这样看,这就是区别。反过来看看,欧洲人到中国来,你问他今天干什么,他一定不会说“随便”,一定会明确表明自己的愿望。今天就吃西餐,或者就吃中餐,而中国人往往较少表示个人的愿望,当我国代表团出访时,外方接待我方代表团,对方问,各位想喝什么?如果团长说喝茶,后面几位可能也都说喝茶。人家奇怪,怎么一个说tea,就tea,tea全下去了。

第三,是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问题。我们中国人总是强调“和为贵”,“天人合一”等,而西方则讲究多样的标立新说。我们在感谢对方接待时往往是这样几句话:你们国家很美丽,你们人民很友好,你们接待很周到,等等。他们认为万里迢迢从东方到西方,难道没有任何一点不同的感觉,为什么一律都是这么三句话呢?后来有一个代表团走的时候,除了三句话以后,他说,我现在想提点建议。这几个人马上很认真听,想听听代表团离开前的建议。第一条建议是希望你们介绍材料能译成中文。第二条是你们这个牛肉能不能煮得烂一点,血淋淋的实在受不了。第三点希望你们对中国历史和文化能有所了解。他们听了感觉特别好,听到了不同的意见。他们表示,能做到的我们一定做到,做不到的我们也知道你们喜欢什么了。

第四,是东西方感情表达方式的差异。在很多问题上中西方的差异是的,我敢打赌西方人看《梁山伯与祝英台》一定看不懂,这里头最大的问题就是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从而造成了中国人细腻含蓄的倾情和西方人的直接表露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国古代的大家闺秀想必西方人一定毫无想象,更不必说中国古代的“男尊女卑”及古时的家法等一切束缚主义的思想。

第五,是我们思维方式里经常有意会性。他们是一种直观性。比如我们有些文章或在生活中喜欢用暗示,或者喻古论今。这种含蓄需要你去意会,所谓此处无声胜有声,这与西方人的直观性不太一样。像钱钟书先生的关于西方与中国文化方面的对比里,更是谈到了中国诗的长处,它虽然只有寥寥数十字,但表达比西方的长诗更有意境。但对西方人来说,这又是很深奥且难以理解的东西。

那灰色的歌曲

空泛联接着确切。

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济慈名句所谓: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听不见的更美。还常常用问句作回答,以问为答,问而不答,让你对下文有着无限的憧憬和想象。

造成的教育差异

两种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两种不同的教育制度。极其鲜明的对比体现了处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孩子,先说西方的教育,从体制到政策实施都近乎完备,一批批的孩子们都十分良好的接受高级的教育,唯一的缺陷是在这种情况下,有部分的学生养成了很多骄奢的习惯,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但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他们的教育环境比起中国的简直好之又好,他们的主体是过于培养孩子的自我能力和素质,这也是鄙人比较欣赏的地方。从小时就锻炼他们自己的生活能力,在国际夏令营中明显看出他们的孩子比我们的要坚强的多。我想,这也有着一定的环境因素吧。

比而较之,中国的素质教育总也不能尽善尽美,除了环境因素外,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国文化的背景太深,很难改变这种传统。还有,中国的素质教育过分强调应试能力的培养,往往忽视了对能力的培养及自我能力的提高,这就在根本上造成了中国学生在国际竞赛的水平很高,而生活则远不及人。在中国有很多学生对教育不满,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两种等级。

我想,两种不同的教育制度并不能说明孰好孰坏,这只是两种文化及社会制度的产物,他们各有好坏,我们应该互相吸取对方的好的方面,使得教育在不同的土地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造成文化差异的原因

周老师说:“中国是陆上文明,而西方是海上文明。”这话很有道理。一个是东西方社会发展的道路不一样,中国长期农业社会和小农经济造成我们大陆文化的民族心理。这种心理的特点很大程度上是强调一种乡土情谊,一种乡邻的情谊。我们不是说,人生有四大喜事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这在西方国度一定很淡漠,他们如果在国外遇到一个同乡,不会很激动,而我们的华侨,在外面有很多同乡会,西方人一般没有同乡会。我们经常讲本土本乡,甚至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等等。这些跟我们的长期农业社会都很有关系。还有落叶归根的思想,这都带有很浓厚的情,这种情的因素恰恰在西方很淡薄。

另一个是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多民族的国家。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是以儒家为主、兼有诸子百家各学派的文化。这种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强调整体的定性思维方式,这与西方文化强调个体局部的实证思维方式大不一样。西方主要是基督教文化。儒家哲学体系里强调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是修身第一位,也就是讲究道德文化;西方的哲学思想强调的是分析,就分别形成了侧重整体思维或个体思维的差异。

中西方的文化有着很多的差异,也存在着很多分歧,其中的很多习俗也产生了很多笑话。但是,不同的文化中的相同点就是这些都为人类的文化发展历程,这些东西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形成的,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因此,来自外部的强加或内部的叛离,都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让我们共同来维护各种文化的发展,维护国家的安定,东西方的文化互相促进,互相学习,这样,我相信,人类的文化历程会走得更好。

所参考书目:

1.《霜冷长河》余秋雨著

2.《火与冰》余杰著

3.《读中国诗》钱钟书著

西方文化论文范文篇4

那么,为什么在八十年代大谈后现代幽灵,如今又大谈现代性幽灵,其内在学理何在呢?在杰姆逊看来,处于后现代后殖民时期的人们已经无法逃离“晚期资本主义的引力场”。他得为这个破碎的、日益多极、多元化的世界提供一种总体理论分析模式,一个历史把握的基本方法。这样,他就觉得自己倡导的“全球叙事”比自由主义叙事、市场的叙事或其它的政治叙事,更具有当代有效性。

但杰姆逊所谓的现代性叙事的分析模式可以说仍然是后现代性的,只是后现代性这个词太理论化,还不够普及而已。他区分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时谈到了现代性是一种不完整的部分的完成,是反映了现代这一历史情景的一整套问题和答案,后现代性则可以说一种农业的工业化和无意识理论领域的殖民化和商业化。

在我看来,杰姆逊开始区分第三世界的前现代农业社会的彻底毁灭和第二世界的不充分现代性丧失了权力话语的状况。这位认同全球话语权力结构的学者,尽管曾经同情过第三世界,但还是终于将立场移到了西方中心主义上,认为只有第一世界即西方世界才可以在无意识领域广泛传播他们的殖民话语意识,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只能无条件地被动接受。我怀疑的是:他所说的“后现代的成就”果真如此吗?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杰姆逊以当今世界舍我其谁的学术大师的嘲讽口气训导沪上学人,并在后现代这个充满差异性的时代中,拒绝其他国家其他文化做出自己的自由选择,其的基本策略是,不同意区分信息革命、全球化自由市场意义上的现代性和令人厌恶的老现代性,只因为他认为这种区分毫无意义。

他在对第二世界、第三世界国家选择自己发展的道路做出的嘲讽,使我真正感到阐释中国或者发现东方不能靠任何“他者”。因为杰姆逊明确提出,仅仅用替换性的现代性方案或现代性不同道路的说法是不可取的,起码有一种标准化、霸权式的英美模式的现代性,还有一些“低贱者”的位置,可以根据自己的文化塑造一种不同的现代性。他讥讽地说,有拉丁美洲的现代性、印度式的现代性、非洲式的现代性等等,还有希腊正教或东正教式的现代性、儒家现代性,那么现代性的数目就可以和汤因比所列的宗教一样多。因为在他的心中,全球的现代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现代性只有一种——欧美霸权式的现代性。这一说法委实令人惊讶!其实在我看来,每个国家都有选择自己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可能性,中国的现代性与西方中心模式的差异是明显的,它也可能不同于日本、韩国、东南亚,或者中东、印度的现代性。杰姆逊认为这种多种多样的现代性都是毫无道理的,只能臣服于标准化、霸权主义的英美模式的现代性,这里隐含的文化霸权问题绝非可以轻轻放过的。

我再重新翻阅这位奔走于东西方的教授的著作时发现,其实他的观点一直是西方中心的——后现代状况是一种文化的根本断裂,过去所拥有的经验(前现代经验和现代经验)在当代业已失效,多国资本的新扩张最后完成了对前资本主义飞地的渗透和殖民化,人们面对的世界是一个非道德化的、令人压抑的、前所未有的新全球技术空间。文化艺术在错位中不断生产着文化话语。这种说法之所以中国学者视而不见,只是由于杰姆逊对中国文本的解读使本土学者误以为“文化白求恩”来到了中国。如今,我们可以在此清醒地听他的东方主义布道:“我们忽视了现代性的另一个根本意义,这就是全世界范围里的资本主义本身。(案:请注意,全世界范围里)资本主义全球化在资本主义体系的第三或晚期阶段带来的标准化图景给一切文化多样性的虔诚希望打上了一个大问号,因为未来的世界正被一个普遍的市场秩序殖民化。”在讲演结尾的这一垄断语式的说法,表明了杰姆逊的新世纪立场。

这一立场至少有三个维度值得质疑。其一,强调全球化问题,因为所谓“全世界范围里资本主义本身”的不可质疑,这一点已经与他早期对资本主义逻辑的批判和质疑南辕北辙;其二,资本主义在发展的高峰期时,有一种标准化的图式,即一体化、同质化,没有区分的模式,使得一切文化多样性成为不可能,这样对多元对话,对解构主义强调的文化差异性,对多元多种多层的可能加以全盘的否定,为这个世界成为整体化、单一化的西方世界张本。其三,在其全称判断中强调,未来世界被一个普遍的市场秩序殖民化了。这是否意味着没有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够逃离这个普遍的市场秩序的殖民化一元世界?这个世界的多元选择的历史走向真的就此结束了?现代性“幽灵”究竟成为了这个一元世界的“撒旦”还是“上帝”?而且我想追问的是:发现东方和阐释中国的主体究竟是谁?是老外是新老汉学家还是盲人瞎马的技术官僚?中国现代性是否是西方现代性的复制?中国新世纪是否只有被经济文化殖民才能放逐本土性融入全球性?

西方文化论文范文篇5

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提出了“文明冲突论”,他认为:“从西方文化中心主义角度,鼓吹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特别是从美国价值观优越论的立场出发,将西方的社会和文化模式视为全球普遍化的模式,认为西方文明和价值体系是高级的,其他的则是低级的,其出路和归宿将是与西方文明和价值体系认同。”[1]在此扑面而来的西方文化席卷中,年轻的大学生无力抵抗,对西方文化产生很大的好感。现实生活中,《生活大爆炸》、《绯闻女孩》、《老友记》、《实习医生格雷》、《犯罪现场》等都是大学生成为网上追求的美剧,学生从美剧中了解到西方的生活方式,对待事件的处理态度和年轻人的社交方式,在欣赏故事情节的同时不自觉地受美剧价值观的影响。美国的好莱坞在电影产业中占支配地位,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美国大片式的影响力,借助娱乐业西方文化铺天盖地的席卷而来,让中国的青年学生目不暇接,为其折服。现代的大学生对西方的节日也表现出非常大的热情,尤其是情人节、圣诞节,几乎成为大学生必过的节日,在商家、媒体的宣传下,显得尤为热闹和重要。相反,他们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甚至春节都表现得很冷淡。肯德基、麦当劳、卡拉OKKTV、桑拿浴、高尔夫球、保龄球、网球、皮尔·卡丹、XO、人头马……西方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在中国的某些阶层中风行,也成为部分青少年追逐的目标。年轻一代民族认同感被弱化,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有所丧失,并出现了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倾向。西方消费思潮也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的生活消费方式。一部分学生爱慕虚荣,在购买商品时都以购买外国货特别是美国货为荣,崇尚洋牌名牌,并把它作为时尚、高品位的表现,盲目攀比现象愈演愈烈。这些不顾个人消费能力的行为,加重学生的家庭负担,使人际关系世俗化,侵蚀着社会风气。本质上,青年学生的政治观念发生改变。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强势宣传和打包出售,许多青年人不顾中国革命建设的实际及具体国情,盲目否定中国特色政治制度并对西方政治观产生了认识上的误区。学生的价值观念上西化。西方文化的渗透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一定影响。西方个人主义思潮涌入中国,使得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个人主义在大学生思想中已有广泛影响。这种个人至上、金钱万能、生活就是享乐的价值观对正在成长中的青年一代产生不利影响,也对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和道德观带来挑战。西方国家的文化传播也对我们国家的民族文化带来了显而易见的负面影响,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的淡化。

二、要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一词由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提出,一般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在历史长河与世界格局中所处地位及未来发展有充分的认识。即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大学生文化自觉是指作为一个群体的大学生对自己民族和执政党在长期历史实践中所形成的历史化和革命文化的认同和觉醒以及追求和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国际思想文化领域交流日益增多,西方发达国家对优秀人才尽力争夺,对外文化渗透的力度不断加大,利用各种方式来传播西方国家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这就需要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比较中华文华和其他文化的差异,增加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华文化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奋斗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积淀了悠久的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的力量,是纽带,在新时期是具有创造力和生命力的东西。只有深入学习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才能抵抗西方文化的侵蚀。在高校中,长期以来,我们比较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忽视了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其实,思想政治德育课和优秀的传统文化课应该相辅相成、不分薄厚的同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显性的教育活动,文化育人应该是一项隐蔽性的教育活动。文化课是艺术性的课程,它不像思想政治课那样咄咄逼人,目的性、说教性明显,容易让青少年接受教育者,不产生抵触情绪。它可以采取温和多样的方式,生动活泼地把中国文化中优秀的文学、伦理、思想与宗教等和弦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教授给学生。往往文化中的美好爱情、热爱祖国、团结奋斗、孝心勤奋等主题都会得到学生的认同,其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渗透性与感染力都比较强。也就是说,文化课能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把深刻的思想艺术化,对人的全面成长和发展往往起着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2]也只有大量的接触到中国的优秀文化,大学生才会自觉自动地产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在与异文化的碰撞中,深刻地理解自己的优秀文化,克服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只有建立自己文化心理的防线,在面对西方文化的林林总总的时候,才能做到不惊慌、不震惊,守住自己的道德与伦理底线,也有思想武器与其对抗,经得起西方腐败思想的诱惑。

三、要健全大学生的校园网络文化

西方文化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国际贫易文化差异

国际贸易就是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由于人的购买行为是由需求决定的,而需求受文化背景制约,人们总是依照本民族的文化习惯、文化标准和风俗来审视和评价外来文化,在国际贸易这种跨文化的经济活动中,任何细节都无时不受到不同文化的冲击。所以说在国际贸易中,适应特定文化环境的企业就能抓住消费者的需求,取得巨大的成功,不能很好把握文化环境的特点和消费者的需求,其国际贸易活动就难以展开,可见能否适应不同国家的文化氛围是国际贸易成败的关键。在现代东西方国际贸易中影响国家间跨文化交际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东西文化反映在价值观上的差异

价值观是人们对好与坏、美与丑、值与不值、干净与肮脏、正确与错误、善良与残酷、公正与不公正、得体与不得体所进行判断的标准。价值观寓于人的思想之中,是控制行为选择的心理活动,是人们对周围的世界进行思考并使自己与之适应的活动。

东方文化注重“和为贵”,以“和”体现其最核心的宗旨。而在西方人的意识中,全局的观念比较淡薄,个人的利益是至上的。西方人在道义上没有东方人的背负,他们只知道为生存而奋斗;为利益而争斗;为欲望而决斗。获取个人利益是其社会行为的指南,也是其事业成功的支柱。

西方人尊重个人权力,向往自由,崇尚平等,他们心目中理想的社会是一个任何人,无论出身贵贱,都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从头开始的社会,这一“平等”观念体现在行为模式中常表现为对陌生人甚至是家人的过份客气和礼貌,如对任何服务都要说声“谢谢”,作完报告也要说声“谢谢”,对待家庭成员甚至是晚辈也是“谢谢”挂在嘴边,连打个喷嚏也要说声“对不起”。

二、东西文化反映在思维逻辑上的差异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上,一般用辩证思维来描述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用逻辑思维或者分析思维来描述西方人,尤其是欧美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包含着三个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变化论认为世界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的对与错;矛盾论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面构成的矛盾统一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本身;中和论则体现在中庸之道上,认为任何事物者街年在着适度的合理性。对中国人来说,“中庸之道”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甚至内化成了自己的性格特征。与中国人的辩证思维不同,西方人的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这种思维强调世界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同一胜认为事物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一个事物永远是它自己;非矛盾性相信一个命题不可能同时对或错;排中性强调一个事物要么对,要么错,无中间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叫分析思维,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像中国人那样追求折衷与和谐,而是喜欢从一个整体中把事物分离出来,对事物的本质特性进行逻辑分析。正是因为思维方式取向的不同,在不少情况下,东方人和西方人在对人的行为归因上往往正好相反:美国人强调个人的作用,而中国人强调环境和他人的作用。东方人信仰理想主义,重视主观看法。西方人则信奉现实主义,重视客观事实,一切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

三、东西文化反映在风俗习惯上的差异

西方文化论文范文篇7

论文摘要:随粉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化,国际贫易活动与交往的须繁进行,不用国家与民族,尤其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在国际贫易中的影响日益凸现,充分了解和认识文化差异,并来取恰当的方法和措施应时国际贫易交往中的丈化差异在当今世界1得尤为重要。

国际贸易就是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由于人的购买行为是由需求决定的,而需求受文化背景制约,人们总是依照本民族的文化习惯、文化标准和风俗来审视和评价外来文化,在国际贸易这种跨文化的经济活动中,任何细节都无时不受到不同文化的冲击。所以说在国际贸易中,适应特定文化环境的企业就能抓住消费者的需求,取得巨大的成功,不能很好把握文化环境的特点和消费者的需求,其国际贸易活动就难以展开,可见能否适应不同国家的文化氛围是国际贸易成败的关键。在现代东西方国际贸易中影响国家间跨文化交际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东西文化反映在价值观上的差异

价值观是人们对好与坏、美与丑、值与不值、干净与肮脏、正确与错误、善良与残酷、公正与不公正、得体与不得体所进行判断的标准。价值观寓于人的思想之中,是控制行为选择的心理活动,是人们对周围的世界进行思考并使自己与之适应的活动。

东方文化注重“和为贵”,以“和”体现其最核心的宗旨。而在西方人的意识中,全局的观念比较淡薄,个人的利益是至上的。西方人在道义上没有东方人的背负,他们只知道为生存而奋斗;为利益而争斗;为欲望而决斗。获取个人利益是其社会行为的指南,也是其事业成功的支柱。

西方人尊重个人权力,向往自由,崇尚平等,他们心目中理想的社会是一个任何人,无论出身贵贱,都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从头开始的社会,这一“平等”观念体现在行为模式中常表现为对陌生人甚至是家人的过份客气和礼貌,如对任何服务都要说声“谢谢”,作完报告也要说声“谢谢”,对待家庭成员甚至是晚辈也是“谢谢”挂在嘴边,连打个喷嚏也要说声“对不起”。

二、东西文化反映在思维逻辑上的差异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上,一般用辩证思维来描述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用逻辑思维或者分析思维来描述西方人,尤其是欧美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包含着三个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变化论认为世界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的对与错;矛盾论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面构成的矛盾统一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本身;中和论则体现在中庸之道上,认为任何事物者街年在着适度的合理性。对中国人来说,“中庸之道”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甚至内化成了自己的性格特征。与中国人的辩证思维不同,西方人的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这种思维强调世界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同一胜认为事物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一个事物永远是它自己;非矛盾性相信一个命题不可能同时对或错;排中性强调一个事物要么对,要么错,无中间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叫分析思维,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像中国人那样追求折衷与和谐,而是喜欢从一个整体中把事物分离出来,对事物的本质特性进行逻辑分析。正是因为思维方式取向的不同,在不少情况下,东方人和西方人在对人的行为归因上往往正好相反:美国人强调个人的作用,而中国人强调环境和他人的作用。东方人信仰理想主义,重视主观看法。西方人则信奉现实主义,重视客观事实,一切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

三、东西文化反映在风俗习惯上的差异

西方文化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中西方姓名传统文化跨文化交际

姓名历来都是人类社会一个重要的个人识别标志。在交际活动中,人们通常以互通姓名开始。姓名是汉英民族共有的文化现象,但民族衍复历史、生态环境、宗教信仰、民情风俗、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姓名文化。姓名是多种多样的,文化也是形形色色的。姓名,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由于具有悠久的形成历史,又为某一民族所特有,因此,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点。如汉民族的“重姓轻名”、“男女各姓”,英语国家的“重名轻姓”、“妇随夫姓”等,都反映了各自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反映了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在跨文化的国际商务活动中,了解中西方姓名文化,对于促进跨文化交际活动的进行,建立企业及个人的良好形象和信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有助于提高我们跨文化的适应能力和国际合作意识,在对外交往中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减少误会与磨擦。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的姓名习俗不尽相同,这里主要是将汉族的姓名文化与英语国家的姓名文化进行比较,因为英语国家的姓名体系基本上是一致的。

姓氏的来源

汉族的姓氏来源

中国的姓氏是非常多的,但究竟有多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完全准确的统计数字。宋朝人编写的《百家姓》收入常见姓484个。严扬帆先生编辑的《新编千家姓》收姓3107个。近年出版的《中国姓氏纪编》共收入5730个。台湾出版的《中华姓符》收姓6363个。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姓数量相当大,但现在常用的姓也就100个左右。其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以祖先的图腾为姓,即以所崇拜的动、植物名称为姓。如,牛、马、龙、熊、杨、李、林等。

以封地为姓,即以朝代名或国名为姓。如,赵、宋、秦、韩、齐、陈、管、曹、蔡、魏等。

以居住地为姓,即以祖先居住的地方为姓。如,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夫分别居住在都城的四隅,东郭、西郭、南郭、北郭,由此便以东郭、南郭为姓。郑大夫住在西门,由此便以西门为姓。传说中的伏羲居住在东方,他的后代便以东方为姓。

以官职为姓,即以祖先担任的官名为姓。如,“司徒”是古代掌管教育和文化的官职,“司马”是掌管军事的官职,他们的后代就以这些官名为姓。

以职业为姓,即以祖先的职业为姓。如,石匠姓石、制陶人姓陶、巫术者姓巫、屠夫姓屠、乐手姓乐等。

以颜色名称为姓,即以自然界的颜色作为姓。如,白、黄、蓝、青等。

中国女性无论结婚前后都保留自己独立的家姓,即男女各姓。但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按照传统习惯妇女结婚后一般都要使用丈夫的姓,即妇随夫姓。如,MarieWhite小姐与JohnBrown先生结婚,婚后女方的姓名为MarieBrown。香港地区的妇女结婚后往往将丈夫的姓加在自己的姓名前。如,徐小丽与张小刚结婚,婚后女方的名字为张徐小丽。许多去国外学习和工作的华人,也包括外语院系的学生,为便于与外国人的交往,往往给自己起一个“洋名”,但姓是不改的。而许多来华学习或工作的外国人,为便于与我国人员的交往,常常给自己起一个汉语名字,不仅名是汉语的名,而且姓也是汉语的姓。

英语国家的姓氏来源

英语国家的姓氏体系基本上是一致的。英语姓氏主要始于盎格鲁撒克逊民族,随着18世纪英帝国的殖民开拓的兴盛而传播到世界各地。尽管中西方文化有很大差异,但汉英姓氏来源却有着很多共通之处。英语国家的姓氏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以职业名称为姓。英语中以职业名称为姓氏的情况同汉语情况相似,但职业范围要广得多,以职业名称为姓的人名比中国要多得多。如,常见的Smith姓,是英语国家中一个十分普通的姓,因为在早期的英国社会有各种各样的工匠。如金匠Goldsmith、铜匠Coppersmith、铁匠Blacksmith等。其它还有面包师Baker、理发师Barber、渔民Fisher、裁缝Tailor、猎人Hunter、屠夫Butcher、海员Sailor、木匠Carpenter等都是常见的姓氏。

以居住地的地形、地貌为姓。如,Field田野、Hill小山、Brook小河、Lane小巷、Shore海岸、Lake湖泊、Bush丛林等。

以自然现象为姓。如,雪Snow、雨Rain、雷Thunder、霜Frost、云Cloud、夏天Summer、冬天Winter、五月May等。汉语中没有此类姓氏。

以动物名称为姓。汉语中也有以动物名称为姓的,但由于审美情趣不同,所选动物也不同。相比之下,英语国家以动物名称为姓的要多得多,而且有的确实还有点滑稽。如,有姓鸟的Bird、有姓鱼的Fish、有姓狗的Dog、有姓马的Horse、有姓羊的Lame、有姓公牛的Bull、还有姓鹅的Goose、姓夜莺的Nightingale、姓狮子的Lion、姓狐狸的Fox等等。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以表示人的外貌和体形的词为姓。如,Longman表示高个子、Small指身体瘦小、Bunch驼背、Fatt胖子、Strong指身强体壮者、Armstrong指手臂有力量的人等。汉语中没有此类姓。

英语国家,特别是美国是一个世界民族的大熔炉,人们求新求异的价值观非常突出,凡事都追求标新立异,别具一格,他们的名字也是如此。如,有姓苹果Apple、桔子Orange、水稻Rice、小麦Wheat、玉米Corn之类粮食水果之外,还有姓熏肉Bacon、火腿Ham、咳嗽Cough、毒药Poison、骨灰Ash的,真是有些稀奇古怪。当然我们在翻译英语人名时都是采用音译的办法,即读什么音,译什么字。如,Mrs.Bird伯德夫人、MissFish费斯小姐、Mr.Fox福克斯先生、Mr.Strong斯特朗先生。

中西方的取名方式比较

中国人的取名方式

中国人名由姓和名组成,姓在前,名在后,即“重姓轻名”,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共性和重视宗族裙带关系有关。姓有单姓,也有复姓,名有单名,也有双名。传统上中国人的名字有两个字,但现在一个字的越来越多。人们取名时,在意义上和形式上都有讲究,而且男女有别。男子的名字多用英武博大之词,普遍带有阳刚之气;而女子的名字常带有那种秀美、贤淑、可爱的形象。中国人取名的方式方法很多,历朝历代各有特点,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以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寄托和抱负为名。如,建国、治国、安国、定国、建华、永清、永康、永发、长生、超尘、招弟、志坚、志强、志高等。

以出生时的季节或天气为名。如,春生、秋生、冬生、雨生、雪生等。

以出生地点为名。如,衡(阳)生、京(北京)生、沪(上海)生、黄河、长江、湘(湖南)生等。

以植物、花卉为名。常用于女子名。如,梅、桃、菊、荷、莉、兰、花等。

以生辰八字为名。这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的取名习俗,以生辰八字与金、木、水、火、土“五行”对照排算,缺某一行则以该行之字取名。如缺水,名字中就要有水字或带“氵”的字;如缺木,名字中就要有木字或带“木”旁的字。

以孩子出生的顺序为名。我国周代称老大为“伯”、老二为“仲”、老三为“叔”、老四为“季”。伯、仲、叔、季这四字此后常用于人名。

以历史事件为名。这主要盛行于当代。如,解放、新生、卫国、卫东、向东、跃进、振华等。名字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这也许是中国人名字的最大特点。

中国古代“名”和“字”是分开的。一个人生下来是取名,等到成年之后再命字。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都是有名有字,如,孔丘字仲尼。孔子在家排行第二,所以命字时用了“仲”字。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意思相近。一般平民百姓往往有名无字。社交活动中,尊敬别人时称字不称名,自称时称名不称字。一些文人学者除了名、字外,还有自己给自己取的“号”。

西方人的取名方式

英语国家的姓名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名在前,姓在后,其排列次序刚好与中国的做法相反,即“重名轻姓”。有的人只有一个名,有的人有两个或三个名。一般是首名+中名+姓,首名又称教名,中名一般不用,只在正式场合或签署文件时使用。如,LindaJameSmith,为了方便,常写成LindaJ.Smith或L.J.Smith。西方人取名的方式与中国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其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以父母亲朋的名字为己名。如,科学家达尔文的名字CharlesRobertDarwin,他的父亲叫RobertDarwin,他父亲的哥哥叫CharlesDarwin,在父亲的名字前面加上伯父的名字,即CharlesRobertDarwin就是他的名字。又如美国总统罗斯福和石油大王洛克非勒都为儿子取了和自己完全相同的名字。为了便于区别,就在儿子的名字后面加上一个Junior(小),通常缩写成Jr.如,FranklinRooseveltJr./JohnD.RockefellerJr.。

以名人、神话传说中的神名为名。如,Washington(华盛顿,美国开国之父)、Lincoln(林肯,美国第16任总统)、Apollo(太阳神)、Diana(月亮女神)和Mary,David,Joseph,Peter,John等均直接选取自《圣经》。

英语国家的教名有昵称或爱称。如William的昵称是Bill,Richard的昵称是Dick,Elizabeth的昵称是Bess等。

在英语国家,取名也受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这一点在一些传统名字中表现尤为突出。女子取名时常用象征美丽、优雅、可爱等词。这与中国女子取名有相似之处。如,Allen意为阳光、Alice意为美丽、Anne意为高雅、Catherine意为纯洁、Emily意为勤劳、Jenny意为文静、Lily意为百合花等等。男子取名时常要求用名字表达他们坚强、勇敢、高尚等。如,Andrew意为刚强、Frank意为自由、Henry意为统治者、William意为意志、Robert意为明亮的火焰、Charles意为大丈夫等等。

中西方姓名的翻译

随着对外交往的增加,特别是在跨文化的国际商务活动中如何传播中华文化,同时又学习借鉴外国的优秀文化,增加了解与信任,姓名的翻译至关重要。国务院在1978年曾颁布了关于我国人名地名一律以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的决定,当然也有例外,如西藏就译为Tibet。目前我国对人名地名的翻译遵循两条基本原则,即:名从主人和约定俗成。

中国人名的英译

中国人名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文化意义,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民族语言风格,翻译人名时应采取以我为主的原则。

按照中国人名的顺序翻译。但考虑到读者的接受能力和文化习惯,不妨适当照顾译语文化。姓全部用大写拼音字母。如,王小丽,可译为:WANGXiaoli。相信随着国际交流的扩大,外国人会逐渐了解和接受中国人姓名的排列顺序的。当然这种翻译方法也会带来文化的空缺,这也是不得已的事。

对已有的定译名,按约定俗成的原则,不再更正。如,宋庆龄(SoongChingLing)、陈嘉庚(TanKakKee)、孙逸仙(SunYatSen)等。

英美人名的汉译

对英美人名的翻译同样要遵守名从主人的原则,要尊重他们的传统文化和语言风格。

音译是翻译外国人名的最主要的一种方法。但为了使音译名词不致于过长,某些不明显的音可不译。如:Engels恩格斯(不必译成恩格尔斯)、Elizabeth伊丽莎白(伊丽莎白丝);姓不必译成汉人的姓,以免引起误解。如:Tolstoy托尔斯泰(旧译“陶师道”过于中国化)、Gogol果戈里(旧译“郭哥儿”也不妥);妇女的名字可以女性化。如:Anne安娜、Mary玛丽等。

按照外国人名的顺序翻译,即先名后姓。名与姓之间用圆点间隔符号“•”隔开。如:CarlSmith卡尔•史密斯、CharlesRobertDarwin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

对已有的定译名,按约定俗成的原则,不再更正。过去对外国人名的翻译不是很规范,有按先姓后名的,也有按姓的第一个音节的发音选用中国人的姓氏翻译的。如:BernardShaw萧伯纳、LeigtonStuart司徒雷登、JosephNeedham李約瑟、VincentRurhnasearmy陆文星等。这些译名虽然常常引起不了解情况人士的误解,但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不需再更正。

姓名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标志和符号,它的社会功能是人们藉以相互区别的标志。人们在选择姓名时有着种种原因和道理,所以它隐含着一个民族的语言、历史、地理、宗教和文化传统的信息。由于各自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中西方之间形成了两种各自不同的姓名体系。姓名体系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通过对姓名文化的对比研究,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同时对外来文化也有所认识,这将有助于我们在对外交往中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减少误会与磨擦,达到双赢。

参考文献:

1.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西方文化论文范文篇9

一、国内外论文期刊摘要规范的差异

通过分析社会科学版的多篇学术论文,总结出中文摘要的如下几个主要特点:1.中文摘要以较为精准的语言表述,陈述力求做到客观理性。2.中文摘要各个句子往往通过各种逻辑关系的表达构成段落,组成语篇,对全文进行概括。较少的内容往往可以表达较多的意思,有时候一个句子,一个短语都可能表述出论文的某一部分内容。3.在句子结构方面,中文摘要中较多使用省略主语的无主句,并列句、四字词以及对仗风格的短语和句子使用较为频繁。

二、中英文论文摘要差异产生的原因

根据韩礼德的系统功能文体学理论,语篇特征要结合语篇产生的情景语境来进行解释,而情景语境可看作文化语境中沧海一粟。所谓文化语境,即受社会结构制约的语言系统宏观环境。中文摘要所处文化语境应该为东方文化,英文摘要的文化语境可归为西方文化,正是中西方文化语境的不同造成了中英文摘要差异:东方文化以“善”为本,而西方文化则以“真”文本;东方文化强调“和谐中庸”之道,而西方文化则更崇尚“个体”;东方文化更看重“群体关系”,而西方文化突出“个人取向”。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不同,我们在很多论文摘要中可以看到,中文摘要的研究目的中往往更倾向以“群体本位”来概括和描述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英文摘要则更喜欢详细地罗列各家理论的代表人物,对代表人物的研究成果做出个体肯定;在研究价值方面,中文摘要对于他人研究的不足之处和缺憾之处往往会十分客气地指出,而对于自己的研究成果则十分谦虚地提及,努力做到顾及他人面子,通过弱化自己等方式来实现关系的和谐,而英文摘要在这一点上则明确和直接得多,作者对他人研究的不足往往明确指出,对自己的研究成果也毫不避讳,毫不谦虚;在表达对他人的批评时,中文作者往往通过先扬后抑的方式,先把他人的价值和成就热情洋溢地表扬一番,再提出一点点不同意见,而英文摘要的作者往往会对正面评价一笔带过,直接切入主题,进行个体批评。以上差异因中西方文化语境的不同而产生,在阅读过程中会给读者带来不同感受,在《跨文化交际:语篇分析法》一书中,作者认为东方人看重悠久持续统一的历史,而西方人眼中的历史只是文艺复兴以后的短期政治组织。基于这个原因,西方人讲话时总是力图尽快切人正题,而东方人则善于进行冗长、循序渐进的解释。不了解这些差异,在我们进行中文摘要英译时往往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西方文化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东方市场营销;西方市场营销;理念比较

孕育东西方市场营销的东西方文化简要比较东西方文化孕育了东西方市场营销,要深入把握东西方市场营销的差异,首先要深入认知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关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外学者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提出很多真知灼见,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指出:“希腊哲学家主要是考虑人和物的关系,印度哲学家主要是考虑人和神的关系,中国哲学家主要是考虑人和人的关系……所以导致西方的自然科学发达,印度的神学发达,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发达。”①著名国学家冯友兰在一次讲座中谈到东西方哲学的差异时指出,东方哲学向内追求,以达人性的完满为目的;西方哲学向外探寻,以认识自然、征服外在世界为最终目的。正是中西哲学不同理想和追求,造成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王义桅提出,在世界三大文明中,中华文明着眼于人-人关系,强调做人;伊斯兰文明着眼于人-神关系,强调做信徒;基督教文明着眼于人-自然关系,强调做事。②还有学者对东西方文化差异概括为:中华文化是以人(社会)为本的文明体系;而西方文化是以物(自然)为本的文明体系。由上可见,“着眼于人-自然关系”“强调做事”“向外探寻”“以认识自然、征服外在世界为最终目的”“以物(自然)为本的文明体系”“自然科学非常发达”的西方文化,是一种强调做事的科学文化。其主要运用人的大脑的概念、分析、判断、推理等并借助于各种科学仪器、设备、工具、技术等来实现。“着眼于人-人关系”“强调做人”“向内追求”“以达人性的完满为目的”“以人(社会)为本的文明体系”,是一种强调做人的人文文化。其主要以人心感知感悟外在世界,通过人的身心修养,人的心灵境界提升,内在德行的光辉影响人、引导人,“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最终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人类要生存必然要做人与做事,东西方概莫能外,但偏重点不同,西方偏重于做事,东方偏重于做人,做人决定做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对主客体关系的认识和认知模式及思维方式等方面,如东方文化“天人合一”与西方文化“主客二分”;东方文化偏重以人心对人与社会及万事万物进行整体感觉感知感悟亦即“感而遂通”的认知模式,与西方文化偏重通过人脑对外在自然与万事万物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等“研而遂通”的认知模式;东方文化偏重“心慧”(仁智或德智)与西方文化偏重“脑智”;东方文化崇尚心胜与西方文化崇尚脑胜或力胜;东方文化崇尚集体主义与西方文化个人主义至上;东方文化情、理、法与西方文化法、理、情;东方文化整体辩证思维与西方文化分析逻辑思维等。正是由于东西方文化根源上的差异或者说基因的不同,从而孕育出以偏重“脑-理-智-科学-技术营销”为突出特征的西方市场营销,和以偏重“心-情-慧-人性-人文营销”为突出特征的东方市场营销。深入认识和把握东西方市场营销理念的差异,有利于在理论和实践中更好发挥各自优势,以在更高层面实现东西方市场营销的有效融合。东方“人本”营销与西方“事本”营销西方文化作为一种“强调做事”的文化,即事(物)理文化,人们偏重把商品交换看作一种“事”。重在研究商品交换的事理之道,表现在西方营销学上重在研究做营销事的规律、道理、原理,是一种“事本”营销学。东方文化是一种“强调做人”的文化,亦即人“理”(伦理)文化,人们偏重把商品交换关系看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注商品交换中的“人”,强调赢得了人即赢得了交易。因此,重在研究交换的人理之道,亦即人道。表现在营销学上,营销之道是一种做人之道,亦即商道即人道。因此,东方营销学是一种赢得人、赢得人心的营销学,是一种“先交心后交易”“三分生意七分仁义”的营销学,是一种“人本”营销学。东方营销注重有需求的人与西方营销注重人的需求人的需求是交换与营销产生的前提和基础,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使得东方营销偏重有需求的人与西方营销偏重人的需求。第一,西方营销的核心是关注人的需求,亦即有货币支付能力的购买欲望,通过市场分析,发现人们的某种未满足的需求,提供相应的产品与服务满足人的需求,并取得盈利;东方营销关注人的需求的同时更加关注需求背后的人。营销不仅是发现人们某种未满足的需求,通过相应的产品与服务来满足,而且更加关注并服务好作为整体的人。具体如图1所示。从图1可知,西方营销是人→需要→欲望→需求,重在需求、理性、逻辑,由大到小,步步深入,营销锁定在人的某一局部需求上;东方营销是从人→需要→欲望→需求,步步深入,由大到小,开发具体的产品与服务,然后再从需求→欲望→需要→人,回到人,把人作为核心,营销更加关注整体人的快乐、幸福、向往和追求。第二,西方营销偏重有货币支付能力的某一具体需求,因为这一具体需求的满足能够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过分关注眼前、直接的利益,容易忽视长远的、深层次的人的整体需求的关注和满足;东方营销更偏重对人的关心,一方面站在服务整体人的高度看待某一具体需求,从而能更好认知和把握这一具体需求的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有利于发现人们更多整体的深层次的需求,比如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人的成长和发展、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实现等,这样就会以更加长远的眼光、宽广的胸怀、宏大的格局来看待和开展营销。从而有效减少或避免西方营销的弊端。

东方心营销理念与西方脑营销理念

东方文化认为,人都是有感情和灵性的,能够被感化,而不愿被道理说服。西方营销偏重把交换-营销看作做事,偏重用脑制定战略、策略、方法等,通常用知识、道理、事实、数据等“以理服人”,通过给顾客“洗脑”,从而占领顾客的头脑赢得交易;东方营销人们偏重把交换-营销看作一种人与人的关系,“人之相交,贵在交心”,营销重在赢得人心,赢得人心自然赢得交易。显然,影响心、赢得心和说服脑、占领脑是不同的。西方营销通常偏重用脑收集、整理、分析市场信息,从而发现消费者未满足的需求,用脑制定营销战略、策略、战术并实施等,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种脑营销;东方营销通常偏重用心感受、体会、洞察消费者的需求,用一颗仁爱慈悲心去营销并服务顾客。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种心营销。西方营销偏重直奔潜在顾客的头脑而去,更加关注潜在顾客头脑对需求的评价如产品与服务的功能、技术、成分、效用、性价比等,潜在顾客往往是质量好就买、性价比高就买、功能多就买、效能好就买;东方营销偏重直奔潜在顾客的心而去,更加关注满足潜在顾客心的需求如喜欢、高兴、愉悦、快乐、幸福、美好等,潜在顾客往往是喜欢就买、高兴就买、愉悦就买、幸福就买、美好就买。西方营销通常从脑出发,分析营销的投入产出比、费效比等,追求的是少投入高产出、营销效益的最大化;东方营销通常从心出发,是与人为善、成人之美,是仁爱、利他,营销是如何帮助顾客解决问题和困扰,为顾客创造出最大的价值,从而给顾客带去更多的愉悦、幸福和美好。利润是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回报或称副产品。西方营销认为财富是用头脑赚来的,谁有好的商业营销头脑,谁就能赚到更多的财富,赚取财富重在练一颗商业营销脑;东方营销认为“钱通人性”“财富跟着人心走”“钱是被吸引到的,而不是被追逐到的”,人的心灵境界高了、人格完善了,营销才能更好,营销重在修一颗商业营销心。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二者的差异,东方营销是“心有多善,营销就可能走多远”;西方营销则是“脑有多聪明,营销就可能走多远”。

东方情营销理念与西方理营销理念

我国著名的市场营销专家周南指出:“中国人情为重,理在后;美国人法为基,利当头”。③西方营销偏重头脑营销,其外在表现通常是理,如道理、逻辑、数据、证据等。在实际的营销过程中,脑营销通常以理或者说道理营销的形式表现出来;东方营销偏重心营销,其外在表现通常是情,如爱、善良、关怀、喜欢、快乐、幸福等,在实际的营销过程中,心营销通常以情或者说情感营销的形式表现出来。当然,这里的情营销不是不讲理,理营销也不是没有情;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基因不同,决定了一个更偏重情,一个更偏重理;在东方文化中,人们之间通常是重情胜于重理,是“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是“合情合理”,先合情,后合理;是“通情达理”,只有通情才能达理;情是超越理之上的,是情与理、情与意在更高层面的统一。西方营销作为理营销,核心是以理服人,营销时时处处有理、事事物物有理,营销始于理、终于理,所有的营销要素如品牌、广告、文案、包装等等皆含理,可以说理贯穿于营销全过程,是营销过程的重要推动力量;东方营销,作为情营销,核心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营销时时处处有情、事事物物有情,营销始于情、终于情,所有的营销要素如品牌、广告、文案、包装等皆含对顾客深深的情,情贯穿于营销全过程,是营销过程的重要推动力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东方营销是通情的营销,西方营销是达理的营销。西方营销交换双方遵循“等价交换”的事理规律,一是一,二是二,双方互不相欠,东方营销在事理规律之上,还遵循情的规律,“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投桃报李”,是“多情”或“超情”交换,是“多做营销以外的事”,讲求“给予”“利他”,为顾客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成就顾客才能成就自己。在东方营销中,企业的品牌、产品和服务如果没有同顾客建立起情感的连接,也就是说没有赢得顾客心,是难以取得真正的营销成功的。

东方人文营销理念与西方科学营销理念

西方营销注重根据营销“事理”以科学方法开展营销,或者说是科学的做好营销事。偏重营销的科学-技术路线。西方营销学从产生到现在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形成了遵循营销的科学原理做营销的一整套原则、策略、技术、方法。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量引进学习,各级各类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几乎全盘照搬,各种市场培训机构等大量普及,经过反复学习实践,已经达到非常熟知的境地。东方营销偏重依据营销的“人理”以人文方法开展营销。亦即遵循人心、人性、人情、人文原理进行营销,其偏重营销的心灵-人文路线。东方营销从其萌芽产生到今天,从实践层面看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特别是在当今世界,东方营销更是在众多儒家文化圈国家和地区企业营销实践中以其特有的理念、思想和智慧大放异彩,取得了成功。但遗憾的是,目前对东方营销极为丰富且独特的实践经验、理念、思想、智慧等的总结、归纳,特别是升华为系统完整的东方营销学理论,还做得远远不够。西方营销的决策准则是作为事,何为正确?通常是以投入产出比、利润大小来衡量,是“以利为利”,是一种功利判断。东方营销的决策准则是作为人,何为正确?这里的人不是某个人、也不是某个企业或组织,而是整个人类,是“以义为利”,是一种良知、道义判断。营销从人的角度看和从事的角度看,是完全不同的维度或层面,具有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和衡量标准。从人的角度来看,营销是解除人的烦恼和痛苦,使人更加快乐、幸福,是助人、成人、利他,衡量的标准是内在的良知标准。从事的角度来看,营销是发现并满足需求,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获取更大的利润,衡量的标准是外在功利标准。东西方市场营销各自偏重运用的能量系统不同。西方营销偏重运用头脑的策略、技巧、方法等开展营销占领顾客的脑,是一种知识能量、策略能量、技巧能量、方法能量;东方营销偏重运用人美好的心灵、人性的光辉、人格的魅力等赢得顾客的心,是一种心灵能量、人性能量。在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运用的营销技术、工具是不同的,如当今时代人们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开展营销。在使用同样的营销技术、工具的情况下,人们是用脑营销还是用心营销其结果常常是有很大差异的。比如同样运用智能手机和潜在客户沟通交流,营销人是用脑还是用心,其结果往往是大不同的。以此说来,西方科学营销主要是一种“头脑知识的学问”,东方人文营销更多是一种“生命情感的学问”。总之,由于东西方文化不同,从而决定了东方营销和西方营销,一个偏重商品交换的主体,一个偏重商品交换客体;一个偏重有需求的人,一个偏重人的需求;一个偏重心营销,一个偏重脑营销;一个偏重情营销,一个偏重理营销;一个偏重人文营销,一个偏重科学营销。从而形成了东西方营销的营销路径、营销原理、营销能量系统、评价标准等的差异。东方营销和西方营销,正如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一样,都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二者共生共存各有所长,需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共同发展。东西方市场营销作为各自文化孕育的产物,又都在各自文化中取得了营销实践的巨大成功。在当今高度发展和互联互通的今天,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未来市场营销是东西方市场营销的有机融合,是在更高维度或层面构建人文营销与科学营销相统一的市场营销思想和内容体系。从而把东方的人文营销智慧和西方的科学营销知识,心营销和脑营销,人性、心灵能量和知识、技术能量,情营销和理营销,人性味、人情味和科学味、技术味,人文营销和科学营销有机结合起来。未来市场营销学是心-脑营销学、情-理营销学、人文-科学营销学。也就是说心、情、人文智慧引领脑、理、科学知识,是两者在更高层面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苏兰君.略论商贸文化的内涵、功能与层次[J].商业经济研究,2016(5):216-217

[2]施晟,沈莞,朱欣然.区域分异视角下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方式分析[J].时代经贸,2021(7):47-51

[3]陈荣华.心营销[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9

[4]贾利军,周南,何佳讯.基于太极生化模式的营销进化论思考[J].周易研究,2015(3):73-81

[5]贾利军,李晏墅.噬嗑:易经营销本质观的阐释与当代反思[J].江苏社会科学,2015(2):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