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鉴赏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5 07:46:18

西方文学鉴赏论文

西方文学鉴赏论文篇1

关键词:新高考;视阈;古典诗词;赏析;指导;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204-03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1.在高中语文必修、选修教材中,古典诗词不仅篇目多而且数量大,在语文高考中,古典诗词鉴赏为必考内容,因此对高中生进行古诗词赏析方法的指导研究很有现实意义。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发展独立阅读能力,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相关的背景材料,分析和理解作品;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

3.《西安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认为,阅读与鉴赏的根本目的是“立人”,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角度,以“立人”为本提出阅读鉴赏目标,从教育的本质上来理解阅读鉴赏活动,侧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文学作品的教学应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文学鉴赏的更高要求就是对作品做出探究性的鉴赏和理性思考。重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把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放在目标的核心位置,强调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要求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鉴赏重点在于探索作品的意蕴和艺术魅力。

4.《新课程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明确规定古代诗文阅读为必考内容,能力层级涉及A识记、B理解、C分析综合、D鉴赏评价,每年高考试题所选古诗词不在教材里,而且作者也不一定是名家,在引导学生鉴赏古诗词时,知人论世,整体把握十分重要。结合学生实际、古词文本内容及作者经历,在古诗词专题复习及日常教学中,有序进行古诗词方法技巧的指导并扎实训练,这一定会有效提高高中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1)古典诗词赏析方法:结合高考考纲、考点及高中语文课标要求,结合古典诗歌文本,从意象意境、表达技巧、思想感情及语言风格等方面归纳总结诗歌赏析方法。

(2)指导学生:结合新高考及考纲修订情况、高考真题及训练题,引导学生利用归纳出的赏析方法,准确有效地读古典诗歌文本,品味名句,提高学生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有效培养、提高学生的诗歌审美能力和阅读水平。

(3)进行研究:在解读古典诗歌文本、品味名句的基础上,利用已经归纳出的赏析方法,适当研究并总结古典诗歌鉴赏的技巧和规律,有效提升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水平,滋养心灵,升华人格。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1.理论依据,包括: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诗歌鉴赏及美学理论,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高中语文课标及上述理论都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是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而高中语文注重学生的选择性和个性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审美和探究能力,加强文学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最近,教育部也出台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在中学阶段,诵读古代诗词,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阅读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提高古典文学和传统艺术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这样能促进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实践意义。结合我校高三学生的实际,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陕西省高考语文考纲对古代诗歌的能力层级要求以及对应的考点为依据,利用陕西省、宝鸡市及各地高考模拟题、近五年高考语文真题,强化训练,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并掌握鉴赏古代诗词的规律、路径和方法,有效提高学生古代诗词鉴赏水平和答题技巧。以学习小组为载体,以古代诗词佳作为媒介,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评价、质疑,以批判思维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认识古代作品的现代价值及意义,真正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水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本课题研究力求从我校高三学生古诗词学习状况出发,结合我校“四步12法”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推进及高中语文课标和高考考纲对古典诗词鉴赏的能力要求,有序对学生进行古诗词鉴赏方法的指导与研究,通过扎实训练,切实有效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评价能力。课题组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调研、论证、确定课题,申报课题,成立课题组,制订课题实施方案,撰写、提交课题开题报告,开始课题研究。根据课题组成员情况,确定我校高三理科班为主要研究对象,兼顾文科班。在研究时,结合高三复习,引导学生以陕西高中课改前后的新课程高考语文试卷(陕西卷)为主,从古代诗歌阅读试题中找出古诗词的考点及具体考查内容。要求学生完成2009―2013年陕西高考试卷中古代诗歌阅读题,师生总结考点及考查方式、内容,并对陕西课改后高考古诗词阅读的考查方向及考点分布有一定的认识和研究。

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分解子课题,适当分工,明确任务,确定研究样本,调查分析,阶段推进,有计划、有目标,形成过程性资料和阶段性成果,有初步结论,为结题做准备。对2013年全国高考试题全面解析,结合考点具体指导训练学生。结合考纲、教材和课标对古诗词鉴赏的能力层级要求,结合训练材料,在复习时,我们引导学生从思想感情、形象(意境意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等方面鉴赏古诗词,力争深刻理解诗句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情趣和理趣,着力引导理科生形象化思维、生动化审美,准确诠释古诗词的意象意境,规范清楚表达诗词的意蕴,经过悉心指导和训练,利用有关文字、视频、音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切实提高古诗词阅读水平和鉴赏能力。

结合高考考纲要求,全面归纳、梳理古诗词的考点、知识系统,从思想感情、形象(意象意境)、语言和表达技巧入手,结合模拟题强化训练,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掌握鉴赏古诗词鉴赏方法和答题技巧,结合训练实际,制订指导方案,形成专题性古代诗歌鉴赏指导训练(一)―(二十二),有效设计课堂,使学生阅读古诗词的能力明显提高。在考试时,对古诗词阅读的采分点认识更清楚,答题更规范,得分率有了显著提高。

结合试卷讲评,要求学生不仅要弄清古诗词的考点,而且对试题所涉及的古诗词进行鉴赏、评价,并有效积累方法,教师予以针对性指导、训练、拓展,使学生每次训练、模拟考试后,有积累、有收获,鉴赏水平明显提升,逐步做到阅读古诗词不是盲目乱解、随意发挥,而是有备而来,依照规律、方法,找准路径,提高赏析水平和答题能力。

经过师生努力,总结的方法、技巧在古诗词阅读实践中的有效运用,理科生对古代诗歌阅读更有信心了,文科生则稳定发挥。课题研究形成过程性资料和阶段性成果,有初步结论:经过强化训练,主动梳理、归纳出古诗词的知识和阅读、鉴赏的方法及技巧,学生阅读古诗词的信心大大提高了。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整理资料,分析研究数据,提交统计分析或调查报告,得出结论,形成最终成果,撰写结题报告,提出结题申请,验收、评估、结题。

结合课堂及复习实际及时总结、反馈。对陕西省宝鸡市一模、二模、三模和西安高新三中模拟试卷中的古代诗歌阅读题具体分析,帮助学生真正把握考点,根据古诗词文本及作者,有效鉴赏诗词,仔细解读,用心答题、品味。这些方法、技巧能帮助学生提高古诗词阅读水平和鉴赏能力,提高阅读品位,提升审美情趣和评价能力。这也确实为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了基础,使学生古典文学素养有了一定的提高,从内心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依托古诗词名作、经典作品,丰富人生、健全人格、放飞梦想,让古诗词陪伴自己的生命历程,与大师对话,慰藉心灵,完善自我,快乐成长。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通过梳理古诗词知识系统,归纳整理考点及能力层级要求,结合强化训练,师生合作,学生古诗词鉴赏水平和答题技巧有了很大进步。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先后积累完成了《2014年古诗词鉴赏高考试题例析》(一)―(三)、《指导鉴赏诗歌的形象(人物形象)教学设计》、《古代诗歌鉴赏指导训练》(一)―(二十二)、《2015年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一)―(三)、《2015年宝鸡市高三语文质量检测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一)―(三)、《2015年金太阳陕西专用高三语文试卷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一)―(三)、《2015年西安高新三中语文高考标准化考试练习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和《2015年西安高新三中高三语文考前适应性考试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等共37件成果,成效显著。这使我们深信,古诗词鉴赏不仅有规律、路径,而且合理利用高考试题、模拟题和诗词鉴赏资料,强化训练,恰当指导学生掌握方法、技巧,从而迅速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阅读水平和评价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自觉阅读古诗词的良好习惯。同时,潜移默化地净化学生的心灵,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以小课题研究为平台,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促进我们专业化成长,促使课题研究成果多样化,并能尽快转化为教学效益,在总结的基础上,及时反馈,得出一些结论,使课题研究顺利进入第三阶段,按时结题。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语文课标非常重视古诗词教学,高考考纲规定古诗文为必考内容,但课改以后,语文选修、必修及模块化受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考科目的影响,学生在高二就文理分科,理科生往往重理、轻文,导致古诗词积累不多,阅读水平和鉴赏能力不高,对诗词理解不到位。同时,高考古诗词阅读文本选自课外,范围很大,所选诗词为名家的二三流作品或二三流作家的代表作品,要么作品内容不熟悉,要么作品的作者及所处时代不清楚,导致学生尤其是理科生,对古诗词阅读信心不足,这给课题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古诗词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我们必须传承并予以发扬光大,因此结合高考实际,我们还是努力引导学生细心品读古诗词,掌握b赏的方法、路径和技巧,经过强化训练,学生信心大增,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面对理科生古诗文基础不扎实这一实际,我们不能回避,也不想回避,而是通过深入摸底,引导学生利用抽象思维方面的优势,主动阅读、鉴赏古诗词,而不是死记鉴赏术语,不投机取巧,而是扎扎实实读懂古诗词的字面意思,尽可能理解言外之意,形象化理解诗句中的景、情、事、物和理,在诗句中体味生活的滋味和生命的灵动,从而避免枯燥和乏味,有效提高古诗词的鉴赏水平和能力。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对古诗词的鉴赏渐入佳境。除了文字资料外,我们还积累了很多绘画、音频、视频素材及资源,置身于中国古诗词的艺术王国,聆听妙音美曲,欣赏优美恬静的画面,体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顿感诗意的人生真美。可惜,对于博客操作的不熟练,无论我们怎样插入、粘贴、链接,那些美图、美曲、视频、音频也进入不了博客,就只能在博客里保存文字,留下些许遗憾,因此以后应努力学习博客如何操作。

总之,课题研究与语文课堂教学同步,既促进小课题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进教学效果,又能帮助师生进步、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教育部基础教育教育司、师范司.语文课程标准研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西安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Z].2008.

[4]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Z].2014.

西方文学鉴赏论文篇2

【关键词】文艺鉴赏;理工类;文艺审美;培养

随着美育的理论和文艺实践更加深入的发展,文艺作为人类情感的一种存在形式的表现,审美在人类整个精神生活中占据愈来愈显著的位置。叶圣陶先生说“文艺鉴赏,不是一桩特别了不起的事,不只属于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事……是谁都有份的。”叶老这席话是在与夏丐尊先生合著的《阅读与写作》中说的,其意为任何人都应进行文艺鉴赏。理工类大学生学会文艺鉴赏尤有特殊意义,因为这是最易引发青少年思辨方法,是有利于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手段。在西方,德国美育大师席勒在《美育书简》中说:“这个题目不仅关系到这个时代的审美趣味,而且也关系到这个时代的需要。”在对理工类大学生进行文艺鉴赏课教学时,思考如何让理工类大学生在鉴赏作品的同时不断提高文艺审美能力也就成为了一个课题。

一、理工类大学生对作品鉴赏能力现状

通过调查,随着大学生语言能力要求的提高,理工类大学生的母语能力、基本交际能力、应用能力、鉴赏能力也表现下降的趋势。网络越来越成为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交流平台。大多数大学生在校园内能够运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但书面文字的使用频率下降,网络语言被多数学生熟知并广泛运用,汉语的规范意识相当薄弱。

二、加强理工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

1.审美直觉能力的培养。在文艺欣赏和文艺创作中,有一种客观存在十分重要的直觉,色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那就是美术和音乐之美通过听觉、视觉等不同感官的作用直接发生最原始的心灵感动而言。这种直觉指主体对客体审美时,无须经过一个逻辑分析演绎的过程,而是在对客体的感性观照的即刻,就迅速地领悟到其中内在的情绪意蕴。所以,中国古代美学家把这种直觉又称为“妙悟”,西方有的美学家则称之为“无意识推理”。中国古代文学的鉴赏理论很重视这种直觉感受,主要因为在直觉感受中,文学作品能够保持它的多样性和整体性,能够显示它的诗意的光辉。如果提高审美的整体直觉能力,久而久之,不仅会使阅读欣赏者的精神得以充实,而且还会使一个有局限的单面人成为一个审美的双面人。审美直觉的这种功能,马尔库塞称之为“感性解放”。因而阅读鉴赏强调审美直觉的运用。

2.审美想象能力培养。想象(包括联想)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是审美活动中的一种重要心理活动。西方学者往往把想象与形象思维看作是一个东西。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甚至称它是“人类一切功能中的女皇陛下”。我们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创造和审美鉴赏。审美想象具有形象性、随意性和创造性三个特点。引导学生欣赏李煜《虞美人》一词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象征性的比喻,将思愁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思愁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思愁虽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外部形态。由于“想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3.审美移情能力培养。审美移情是鉴赏主体对客体能够唤起情感共鸣的一种领悟力。诗人把自己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创作对象中,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具有人的生命活动。引导大学生欣赏古人所说的“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移情的过程就是诗人先有某种情意而后将它移注于外物之中,达到人物合一,使对象活动拟人化的过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李逐水流”、“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这些诗句都是采用了移情手法,其中柳絮、桃李、花、鸟、蜡烛,这些本无感彩的“物”在诗人的笔下,宛若与人的喜怒哀乐之情息息相通,别有一番审美情趣。

4.审美思索能力培养。文艺鉴赏重在形象思维,但从根本上说也是一种认识,虽然它与哲学上的认识不同。完整的文艺作品鉴赏活动,总要走完从感性到理性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还要注意驱遣想象,意会言语,思索和想象是语感腾飞的翅膀,因此教师必须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想象。领会高尔基《海燕》“得在想象中生出一对翅膀”,同样,像《沁园春·雪》、《听潮》、《望天门山》等散文诗歌,也须指导学生培养思索能力感受文学意境。

5.审美见异能力培养。“见异”能力,善于“见异”,才能成为作者的“知音”。所谓“见异”能力就是发现作品“异彩”或“个性”的能力。

三、加强理工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1.因人施教。文艺鉴赏是一门提高学生文艺鉴赏能力的课程。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有重要作用。文艺鉴赏最容易激发和调动人的情感。学校要根据理工类大学生的特点设置教学大纲,通过《文艺鉴赏》、《文艺美学》《作品欣赏》等课程,激发大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提高学生审美意识。

2.自学培养。要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它更多的是依赖于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在培养文艺鉴赏能力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贯彻这一原则。教师辅以必要的指导后,要保证学生在学习计划范围内根据个体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阅读,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索取。鉴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对于学生萌发的创作欲望或研究动机,教师尤要予以保护和肯定。同时,教师要根据学习情况,本着“ 少则得,多则惑”的原则,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改变单纯由教师释解的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交流意识。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是整个文艺鉴赏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更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手段。

3.广泛普及。“文艺鉴赏学”应和“外语”、“体育”、“毛概”等其他的公共课程一样,成为大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因为“文艺鉴赏学”既然属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范畴而非专业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所以决定了高校的文艺鉴赏学必须普及,全面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魏饴.文艺鉴赏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阮幸生.文学作品与文化的关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3]沙沙.泥牛入海之后——推荐《一个文学青年的期待》[J].阅读与写作,2001(8).

[4]金舒华.指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步骤与方法[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5]潘双宣.谈谈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模糊美[J].镇江高专学报,1994(2).

[6]刘之杰.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32).

西方文学鉴赏论文篇3

关键词:文学鉴赏;史论基础;多元解读

加强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不仅是时展的需要,更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文化素质教育,追求科学与人文的融合,重视专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目标的教育。它类似于国外所提倡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成为一个懂专业和会操作的“职业人”,而且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和强烈责任感的“社会人”;不仅要求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知识文化修养,使其获得一个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还要求给予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对历史及文化的理解鉴赏能力、对伦理价值的鉴别与判断能力的训练,使其获得一个较为合理的能力结构。

文学鉴赏课程作为高等学校哲、史、法、经、理、工、农、医等非中文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课程。开设这门课程不是让人将思绪只停留在文学本身,文学只是藉由透视人生的材料或路径,对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人生状态、心灵状态的透视,对人生真相、人生哲理的窥破与领会,以及借助文学评论实现对人生哲学的本原与终极问题的探讨才是目的。文学鉴赏课程从理论、历史、实践三个维度出发,通过讲授文学鉴赏的知识,梳理文学发展的历史,解析文学经典作品,能使学生了解文学的基础知识,熟悉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掌握文学文本解读的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境界得到提升。

文学鉴赏课程之所以能实现这样的目的,是因为以“整体的人”作为表现中心的丰富而经典的文学作品揭示了人类的一系列“秘密”:个体生命和美好生活的实现与追求,本真生活状态、原生态生活的追求与抒写,个体生存意义的哲理探求,个体人格的独立要求和人文精神的坚守,远离现实政治、道德伦常的个体唯美自由生活的追求与表达,社会、民族独立的呐喊和呼声,历史、文化传统的批判或弘扬,当代现实社会痼疾的针砭,人类情感的揭示和抒发,宇宙奥秘的探求和追问等等。

文学鉴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它不仅是影响文学创作的重要力量,而且是实现文学社会作用的桥梁。接受美学的创始人之一、德国的汉斯・罗伯特・尧斯高度重视读者的鉴赏和理解作用,认为文学作品是读者和作者共同创造的成果,并强调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只有在读者的创造性阅读中,才能获得现实的存在和生命。接受美学的这些看法,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也为鉴赏研究打开了广阔的天地。

作为当代大学生,加强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大学生如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呢?

1、研读史论,奠定基础。这里的“史”主要指文学史,“论”主要指文学理论。文学鉴赏要进入较高的层次,必须研究一般的文学理论,了解文学发展简史,包括对各种文学体裁的美学特征和发展历程的熟悉和了解。如果离开鉴赏理论的正确引导和文学史的相关比较,离开各种文学体裁鉴赏知识的指导,文学鉴赏能力是难以提高的。同志曾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1〕完整的文学鉴赏活动,总要走完从感性到理性的全过程。如果鉴赏主体不具备良好的史论修养,便难以将直觉到的感性经验转化为理性上的深层认识。

2、深入生活,增加阅历。“阅历”一词含有“阅”和“历”两层意思,前者指作者对社会、人生的观察、体验,后者指作者的亲身经历。文学作品的鉴赏,都是基于鉴赏主体对社会对人生的把握。古语云:“诗穷而后工”〔2〕、“文章憎命达” 〔3〕。文学创作离不开社会生活,文学鉴赏也同样离不开社会生活。鉴赏主体要丰富自己的“阅历”,必须沉入到生活中去。鉴赏主体观察社会和人生,善于将他人的生活、外在的社会生活内化为自己的生活、内心的生活,才能在鉴赏作品时真正地体味“人生”。鉴赏主体总是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去感受、体验和理解文学作品,鉴赏者的生活经验越丰富、越深刻,越有助于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欣赏。

3、泛读博览,丰富知识。文学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掌握广泛的历史、文化知识对于文学鉴赏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知识广博精深的人,文学鉴赏力也会有较高的水平。因此,要想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就必须广泛阅读,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存。

4、细读名作,反复品鉴。独具慧眼的鉴赏力,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培养起来的,它建立在多读、精读古今名作的基础之上。刘勰就曾提出“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古文圆照之象,务先博观” 〔4〕的观点。认真研究古今名作,探讨它们的各种手法,吸取它们的成功经验,对提高文学鉴赏力是大有助益的。

5、探求方法,多元解读。文学本身是文学,又不完全是文学,它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风俗种种因素的渗透和影响。因此,我们在解读文学作品时就不能再像中学时那样采取单一的方法和视角,而应采取一种开放性的方法去研究,这种开放性的解读方法可称之为多元方法。的确,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多层次性、多类型性,我们有必要根据它们的不同特点进行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解读。比如,鲁迅、老舍等作家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文化意识,那么最好用文化的视角进行剖析;沈从文这样的作家,他的作品民俗色彩很浓,我们就可以从民俗学的角度对其加以解读;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究竟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解读作品呢?从理论上讲,解读作品的方法是数不胜数、难以穷尽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术的不断进步,会涌现出许多解读作品的新方法。我们以为,在目前阶段使用最多的解读方法主要有语篇学方法、文章学方法、文本学方法、社会学方法、历史学方法、文化学、民俗学、美学方法、心理学方法、宗教学方法、文献学方法、考据学方法、评点方法、印象式方法、诠释方法、原型批评方法等。这种种高层次的解读对大学师生的知识构成提出了挑战。

参考文献:

[1].实践论

[2]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西方文学鉴赏论文篇4

那么,美术鉴赏的性质又是什么呢,如果从学习文艺理论或美学的目的来谈,美术鉴赏的性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理论问题,但是,从实际进行鉴赏的角度来看,它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

第一,美术鉴赏是美术作品发挥社会作用的重要环节。

因为任何一种美术作品,如果仅仅为创作者所占有,并不把它公诸于世,那么,这一美术作品的社会作用就无从发挥,再好的艺术作品也无法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没有艺术创作,就不会有艺术鉴赏,同样,没有艺术鉴赏,艺术创作也就失去了他存在的依据,失去了创作的意义。因此,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方面。前者为后者提供对象,后者则是发挥艺术创作的社会作用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第二,美术鉴赏和其它艺术鉴赏一样,是人们观赏艺术作品时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这种精神活动的重要特点之一,一方面是作品本身塑造的艺术形象,把观赏者带到了一个特定的具体的艺术境界,激发起人们这样或那样的思想感情的波涛,另一方面观赏者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经验,来理解或解释作品中的形象,有时甚至以自己的经验与认识去丰富和补充作品里的艺术的内涵。中外美术史上的许多优秀作品之所以百看不厌,耐人寻味,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能不断地激发起观赏者再创造的兴趣,使他们每看一次都有一些新的发现和体会,从而成为人们不断鉴赏的对象。

鉴赏者的生活经验愈丰富,艺术素养愈高,就越能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而对于一些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之间存在着比较复杂情况的美术作品,也会正确地加以鉴别,并给予恰当的评价。从以上的这些方面来讲,美术鉴赏实际上也是一种认识活动。作为艺术鉴赏对象的艺术作品,既是艺术家认识生活的成果,也是鉴赏者再认识的对象,只是这种认识活动具有它自己的特殊性,那就是观赏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受、想象、体验、理解与鉴别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精神活动,来正确地认识艺术作品,这也正是美术鉴赏的基本性质。

说完了美术鉴赏的性质,下面我再简单的谈一下鉴赏的作用。

一、美术鉴赏可以帮助我们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

大家知道,人类生活的世界是极其广阔的,生活的内容是无比丰富的,但对每个人来说,不管他如何见多识广,也不可能观察和体验到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然而,借助于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却可以使我们形象地接触到许多个人生活经历远远不能涉及的领域,如通过鉴赏中国各个时期各种样式的美术作品,都可以帮助我们开阔眼界,从中了解到许许多多从书本上和个人经历所无法得到的生动而丰富的知识,至于外国的美术作品鉴赏更是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个陌生而有趣的广阔世界,所以,通过对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鉴赏,可以帮助人们周游世界,漫步历史,极大地扩大知识的领域。

二、美术鉴赏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从美术鉴赏的性质来说,美术鉴赏中的欣赏活动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它是一种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活动。因此,欣赏者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而提高认识,受到教育的过程,表现为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同于纯粹抽象的理论教育,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就是对人的思想情操的陶冶的过程,如金字塔,长城,让人觉得宏伟壮观,青铜艺术以及其它许多巧夺天工的工艺品,使人深深地感到我们祖国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灿烂,从而不断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思想感情的过程,其本身就是提高精神境界的过程。

三、美术鉴赏是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最重要的途径

马克思说过,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的大众。多鉴赏一些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是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从宏观的西方美术史角度来看:原始艺术有着一种幻想实用的祈愿的原始宗教效用;重观察,赞美人性,重和谐的古希腊艺术则是构筑了一个人神一元的世界,对于美的渴望得以充分地实现;宏伟、壮丽、崇高的古罗马艺术更加接近现实再现;中世纪的美术则成了宗教“启迪无知心灵”的工具;文艺复兴的艺术,回到了世俗的大地,对人的存在予以高度肯定,并且以古典理想的依托,焕发出迷人而又永恒的美学力量;个性、创新的现代艺术则视觉地体现了现代人内心世界的强烈诉求。无论发现的愉悦,想像的多姿还是会心无言美的体验亦或东方与西方林林总总的事例都说明追求与提升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乃是美术的作用与目的所在。

由此可见,不论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还是陶冶思想情操,提高精神境界和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它都是通过一种以认识美和评价美为其主要特征的教育方式来进行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这种审美教育不仅有助于端正人的审美观念,培养人们审美能力,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整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因此,美术鉴赏不仅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对于德育和智育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术鉴赏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伯雄.《世界美术史》.山东美术出版社.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

[4]沈家华.《关于美术学科教育基础问题的思考》.

西方文学鉴赏论文篇5

李素芬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伴随技术进步,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变革,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引下出现了崭新的学习情境——数字化时代学习的情境。随着网络资源的日益丰富和世界开放教学资源运动(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简称oRE)的推进,基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网络教学资源共享的双重目的,高等院校加速了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将网络课堂或混合课堂引入高校教学。同时,伴随混合式课堂理念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各种网络教学支撑平台,作为辅助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物理结构应运而生,并且不断发展。由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的Hstar“云端一体化学习平台”,作为运行网络教学空间、实施网络教学的载体,为全面实现“混合式教学”理念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Hstar“云端一体化学习平台”的特点

云平台是以云计算为核心的先进信息技术,云服务是贯穿教学活动全过程的教学网络平台。华中师范大学Hstar“云端一体化学习平台”第一期主要功能模块包括课程中心、开课、选课、课程建设与学习等四个部分,其中,课程建设与学习包括课程资源、课程通知、课程大纲、在线回答和在线作业等内容。在教学实践中,该平台体现了以下优势:

1.便捷的信息传达机制

云平台具备终端设备一体化和教学应用一体化功能,Hstar“云端一体化学习平台”建立了教师与学生的访问机制。课程中心列出了当前学习平台所有已开设的在线课程,包括课程名称、简介、主讲教师和课程Logo图片等,供教师和学生浏览,方便教师与学生掌握与查看教学信息。

2.突破传统局限,实现双轨学习

云平台作为资源的传输平台,能够上传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实现双轨教学,即视觉(图像)形式与语言(文字)的双重编码,图文并茂地展示课堂教学内容,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3.实现在线互动、讨论

云平台具有提问功能。教师可以在网络预留基于学习活动的资源设计的问题,对学生的在线留言积极回应,使师生在网络上互动答疑;同时,也可以实现学生之间的讨论,教师则负责引导讨论方向,并主动抛出问题,制订奖励政策,鼓励学生之间互相答疑,最终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4.更有效的学习效果评估

云平台中的评估功能除了针对学生期终的课程论文外,还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时间与学习活跃程度,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判断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辅导,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

5.优化、整合、拓展、共享学习资源

Hstar云平台能够支撑各种资源的上传与共享。通过教师对网络资源的精心选择,并将资源整合后上传至网络学习平台,实现了学习资源的优化整合。教师可在拓展资源中共享课堂教学以外的资源,包括文本、音频、视频等学习资源,以及老师自编的教学案例、虚拟实验、动画等资源。

二、《西方现代绘画鉴赏》课程的独特性

《西方现代绘画鉴赏》作为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艺术通识课程,是学校公选课中的一个重要学习领域。它体现了人文教育的特征,担负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任务。下文将从四个方面具体分析《西方现代绘画鉴赏》课程的特殊性及在Hstar“云端一体化学习平台”中的建设思路。

(一)教学手段的特殊1生

艺术鉴赏不同于单纯的知识传授,单纯运用文字与语言来传授鉴赏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将听觉、触觉等感官体验结合起来,因此,采用多元教学手段对于艺术鉴赏课程尤为重要。

西方现代绘画艺术所具有的多元化特点,一方面使教学更加复杂,另一方面也利于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表现手段和媒介来展现艺术史内容。与近现代之前的艺术史教学相比,西方现代艺术这一部分的教学可利用的影像和文献更多,保留的艺术家研究资料也更加丰富。自19世纪中叶照相术发明后,众多的艺术家和艺术家团体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搜集利用这些资料并运用在课堂教学中,能够使学生直面真实的历史图像,更加鲜活地展现艺术史的研究成果。艺术巨匠毕加索晚年留下了大量的影视和图像资料;超现实主义绘画代表人物达利,除了生活纪实性的影视和照片外,还留下了许多电影和电视采访资料。

除了这些与艺术史同步的影音资料,当代媒体在解读现代艺术方面也有许多成果。国外的美术馆、博物馆聘请了许多权威艺术史家和与艺术作品相关的当事人,来解读和叙述相关艺术史,并且利用美术馆中收藏的大量的优秀艺术作品进行现场拍摄,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通过影像获得体验和感悟。例如,英国BBC电视台解读现代艺术家的系列纪录片,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芝加哥现代艺术博物馆、法国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等制作的影视作品,详细、生动地展现了最新的现代艺术研究成果。在教学中穿插这些视频资料,展现艺术大师们的音容笑貌,成为西方现代绘画教学的一大特色。

另外,在现代电影艺术和技术的支持下,西方电影利用地理和资料上占有的优势,拍摄了一些比较符合艺术史真实面貌的优秀影片,例如,以艺术家人生为蓝本的传记电影《弗里达》《梵高》《高更》《莫迪里阿尼》等,通过引入入胜的故事隋节和极具感染力的视听体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西方现代绘画艺术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的特殊性

《西方现代绘画鉴赏》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课或美术学科中其他类别的鉴赏课相比,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1.艺术鉴赏课程的感受性

绘画艺术作为平面艺术,其可视性是第一位的。对图示的艺术类通识课的教学,通常是以对作品的鉴赏为手段展开的。艺术家以色彩、明暗、线条为语言,描绘生活,描绘社会和自然中的一切事物,描写自己的心情,形成一幅幅绘画作品。因此,在艺术鉴赏课堂中,要以艺术家创造的形象为通道,走向艺术家的心灵,感受艺术家的情感。

2.现代绘画艺术与当代生活联系的紧密性

许多现代艺术作品都被借鉴到设计艺术中。例如,几何抽象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蒙德里安的绘画形式,简洁的原色和方块,几乎已经渗入现代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建筑、装饰、服装到生活器皿,几乎无处不在;马蒂斯在晚年时创作的剪纸艺术给了现代设计师们无限灵感,荷兰著名画家、米菲兔的设计者迪克·布鲁纳(Dick Bruna)曾坦言,自己受到过马蒂斯作品《蜗牛》的启发;1998年足球世界杯开幕式上,歌唱家卡拉·布吕尼身着的白色礼服上装饰的两只大白鸽,像是从马蒂斯的《波利尼西亚群岛,天空》中飞出来的一般;达利的红唇沙发被现代家具制造者们乐此不疲地演变成各种版本;等等。这么多生动鲜活的素材,使得西方现代绘画鉴赏的教学更加多样和丰富。

3.教学内容更为错综复杂

进入20世纪后,西方现代绘画艺术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现代艺术家们想要通过不断否定传统来建立起新的艺术标准,因此,各种艺术思潮和流派不断涌现又迅速被新的思潮和流派湮灭,而且各个流派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

4.西方现代绘画的抽象性

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绘画艺术基本上都是沿着客观表现自然的路线前行的,但是,20世纪的西方绘画艺术,“自然”已经不是其表现的主题和目标,而是更多地成为艺术家表现其艺术目的的手段和工具。总体来说,20世纪西方绘画的两大方向是表现和抽象,这种现象是由20世纪特定的时代背景所决定的,它展现的是新时期西方的一种抽象或表现的思维方式。在中国,学生了解和熟悉的更多的是具象的艺术,对西方现代绘画艺术仍处于不太理解的状态,甚至一些人对西方现代绘画艺术存在误解和偏见。对于这种状况,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根源上去分析西方现代绘画产生的原因,剖析现代绘画的意义,引导学生运用抽象思维的方式去理解和欣赏抽象绘画作品,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西方现代绘画的本质和意义。

(三)教学目的的特殊性

爱因斯坦说:“陀斯妥耶夫斯基给予我的东西比任何科学家给予我的都要多,比高斯还多。”《西方现代绘画鉴赏》课程作为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艺术选修课之一,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道主义情怀、提高人文精神修养为目的,集知识性、审美性、趣味性为一体,关注入的自身发展,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西方现代绘画艺术对中国现当代艺术影响巨大,从庞薰琹、林风眠、吴冠中的艺术探索开始,至中国当代艺术面貌的形成,无不体现着这种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将西方现代绘画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结合着时代与文化背景,让学生树立起正确对待西方现代艺术的态度,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可不加改造地因袭,要让学生明白,树立文化地域性的屏障最终只能导致自身的封闭自守,这也是西方现代绘画教学的重要目的。

三、云平台下的《西方现代绘画鉴赏》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前的分析

建设课程前,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相关信息,然后,通过分析这些信息,有的放矢地进行课程建设,以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可以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学生的艺术知识基础、审美能力、已有经验、期待的教学目标等有一定的了解。笔者在选课人数为100人的《西方现代绘画鉴赏》课程调查问卷中,发现80%的学生没有太多的艺术基础知识,只有约8%的学生有较好的艺术史基础,但是学生普遍喜爱绘画艺术。在选择重视知识性与审美性的选题中,有45%的学生选择知识的扩展,65%的学生选择审美的享受(其中包含两项都选的),因此,在设计中应有意识地对艺术史知识进行“做减法”的处理。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云平台的“课程大纲”中,可以设置一定的学习任务,利用任务和问题驱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够以任务为中心开展学习活动,相互协作搜集相关资料,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文献检索、资料搜集的能力,充分实现自主、探究、合作为宗旨的教学理念。同时,在“拓展资源”模块,教师可以上传精心挑选的相关视频和文献资料,为学生提高阅读质量、拓展知识结构提供支持。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每一单元相应的“问答”模块,预留基于课程教学目的的问题,及时对学生做出回复并引导学生之间的讨论方向,以促进学生思考问题能力的提高。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够贴合课程、引申学生的思考。进行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将活动环节细化,以保证活动的有序开展。比如,将学生分成几个活动小组,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活动进度,积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知识结构的设计

1.生动宏伟的人文知识结构,打破只讲绘画艺术的单一性

基于艺术鉴赏通识课的诸多特点,在教学知识结构的设计中,将课程内容分为若干主题,每个主题下再分为若干个学习单元,各个单元又分别包含一系列的知识点,从而形成明显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并充分体现生动性和丰富性(图1)。以西方现代绘画“第八讲超现实主义·达利”专题课程为例,在该专题的知识框架图(图2)中将专题分为五个学习单元,即“天才达利”“怪才达利”“鬼才达利”“达利与超现实主义”和“小结”。与传统的设计相比,这样的学习单元设计更加生动且易于学生理解。以“天才”“怪才”和“鬼才”这三个形容词展开对达利的形象塑造,这位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现代主义大师的形象便能更加立体地呈现出来,而且不失学术的广度和深度。

仅仅局限于美术学科的知识搭建是不够的,还要建立宏伟的人文知识殿堂。如图2所示,“超现实主义与达利”学习单元中,链接与之相关的弗洛伊德心理学,“摄影与电影作品”知识点中加入一些学生熟知的希区柯克电影,不仅能使学生学习新的知识点,还能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相联系。在教学中广泛运用这种方法,能有效发掘相互联系的知识。例如,在“抽象主义·康定斯基”专题中,链接相关戏剧的欣赏,帮助学生理解艺术的形式与精神;在“后印象主义·高更”专题中,引入小说《月亮与六便士》的赏析(借鉴江西师范大学《现代绘画赏析》课程),等等。

“天才达利”单元向下展开四个知识点,分“童年”“青年”“中年”“老年”,围绕天才的主题,以达利的生平事迹为切入点,讲述画家的人生故事。“怪才达利”单元讲述达利特立独行的行为艺术;“鬼才达利”单元在重点讲述绘画作品的同时,加入“摄影与电影作品”“装饰作品…‘设计作品”这三个知识点。画家不同形式的作品并不是孤立的,达利绘画作品中的形象也会出现在他的其他形式作品中,这些作品共同构成达利的艺术思想。了解画家的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将有利于学生理解画家的绘画作品,从而形成对画家艺术生涯和艺术风格的整体印象。

2.拓展视野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搭建网络状的交叉知识结构

在鉴赏教学中,不能孤立地鉴赏一幅作品。教师在讲述达利的绘画作品时,将其与其他两位重要的西班牙画家戈雅与毕加索的作品进行比较,将戈雅的《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与达利的《西班牙内战的预感》这三幅战争题材的绘画作品并置,串联起一个同类型作品的艺术史网络,使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和时代风格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再如,在导论“艺术的革命”一讲中,将横卧的裸女形象按时间顺序串联起来,从乔尔乔内典雅恬静的《沉睡的维纳斯》开始,到提香的《乌尔宾诺的维纳斯》、委拉斯贵支的《镜前的维纳斯》、戈雅的《裸体马哈》、安格尔的《大宫女》、马奈的《奥林匹亚》,再到莫迪里阿尼的《枕臂的裸女》、毕加索的《戴项链的裸女》等,通过这些经典作品的图片,展示了—部生动的西方绘画风格演变史。将徐渭的《墨葡萄图》与梵高《星空》并置在一起,让学生就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相互交流心得体会。在讲述印象派专题时,将印象派人物与后印象派人物之间的交集联系在一起,建立时间和空间上的流派交集。这些教学理念的实践,是建立在高质量课件基础上的,教师可以上传教学课件至云平台中,并与教学录像整合在同一个教学活动单元内,使“视”“听”“析”可以同步实现,优化资源配置。

西方文学鉴赏论文篇6

关键词:高职;音乐鉴赏课;嬗变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7-0093-02

自1996年7月29日国家教委《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通知后,全国各类大学增设了越来越多的音乐选修课程。公共选修音乐课的开设旨在提高非艺术类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提升其艺术素养,进而达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标。随着经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的不断进步,现行的音乐鉴赏教材部分内容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求。我国高职类院校办学宗旨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更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容易忽视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学生自身也有轻视此类公共选修课的趋势。这一现象不利于青年一代综合素质的提高,怎样解决这一问题,探寻合理的解决对策则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以影视剧音乐鉴赏为音乐欣赏课的切入点,因其综合性更强,更加贴近学生,会让学生更乐于接受,更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教学互动,有利于开展分层教学,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充分发挥其育人的功能。

一、目前音乐鉴赏课的现状

1.目前各高校公共音乐选修课几乎无一例外将《音乐鉴赏》作为开课首选,旨在通过欣赏音乐提高大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特别是一些规模大的学校,公共选修开设课程较为细致、多元,即使很小众类的音乐课程也能形成一定规模的学生群体;而相对于一些起步较晚的高职院校,因处于办学初级阶段,师资、学生数量有限,加之学生之间的音乐感知能力差距并不是很大,这在客观上也决定了音乐公共选修课的开设类别不可能很细致,承担着美育重任的《音乐鉴赏》课程的质量在这类学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现行《音乐鉴赏》课程教材的内容主要是中外优秀经典曲目、人物及一些音乐基础性知识,试图通过音乐美的特殊魅力和育人因素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但是特别是学生们喜欢的现代流行音乐的内容分量很少,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其次,如果学生不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的话,这类传统教材会让学生有高高在上的距离感,从心理上就会产生排斥。如果以《影视剧音乐鉴赏》为切入点会让学生从心理上更易接受,产生共鸣。因为影视剧是一种比较大众化的娱乐类型,其音乐既有古典音乐的深刻,又有流行音乐的通俗,二者与一定的剧情、画面结合更具亲民特质,更贴近现实生活,况且结合剧情欣赏也不易造成听不懂的现象。内容选取得科学、合理的话,可以将《音乐鉴赏》教材的大部分内容巧妙的渗透进去,潜移默化间就完成了教学目标。随着课程的改革和体制的逐步完善,公共选修音乐教育的视野也需要与时俱进。目前《影视剧音乐鉴赏》我国只有极少数的传媒及影视类院校已经开设,大部分高校公选音乐课仍然以传统教材《音乐鉴赏》为主。

2.自笔者任教高职类学生的音乐公共选修课以来,发现选修学生中大概三分之一学生是抱着混学分的态度,觉得这类选修课又不是专业课,对就业又没有什么明显的益处,只要轻松拿到学分就万事大吉了。另外,大部分学生的音乐审美倾向比较单一,基本只对流行音乐有兴趣,对于音乐其他类别,特别是古典音乐、民间音乐、戏曲基本没有什么兴趣,课堂上也很难产生共鸣。而影视剧音乐结合一定的故事、情节、内容的表达等,并融合了一定的画面,视听的结合赋予了音乐更加直观、立体的特质。课堂教学应该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影视剧音乐鉴赏作为音乐欣赏课的切入点,首先从心理上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消除了距离感。

二、开设影视音乐鉴赏课的理论支撑

鉴于上述现状,如何让高校公共艺术类的欣赏课更加趋于合理、规范、人性化?这个问题也早已进入学界同仁们的理论研究视野,国内学界对这一课题的探索为《影视剧音乐鉴赏》课的开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如曾宏华《高校音乐公共课中渗透影视音乐教学的意义》、陈晨《浅谈影视音乐如何辅助大学音乐教学》杨佳君《论大学生影视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郭婧《古典+流行=时尚――从影视音乐谈起》韦民《浅谈影视音乐的价值与魅力》、张红颖《浅谈影视音乐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作用》、郭强《影视音乐在大学音乐欣赏课中的作用》、左建新、张译文《音乐欣赏课中的影视作品应用》、吴跃华、闫辉《论影视音乐在学校教育中美育功能的实现条件》、张达生《让大学生在电影中体验音乐的美》、温洪青《谈影视音乐的德育功能》、石延春《浅谈影视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等众多学术论文充分肯定了影视剧音乐在大学生音乐艺术素质教育中的迫切性、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以及现实意义;另外,钟春明的学位论文《普通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内容调查研究》、吴晓燕的学位论文《选取电影音乐在普通高校开展音乐欣赏教学微探》、沙欣的学位论文《独立学院音乐欣赏公选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西南大学育才学院为个案》中除肯定了影视音乐在大学生音乐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并对此课程的必要性、前瞻性、可行性以及课程的实施等方面进行了可行性探讨,这些都为本课题的实际操作奠定了学理基础。

三、影视剧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内容优化、整合

1.将传统音乐鉴赏课的内容渗透在影视音乐中开展教学,首先课程名称使学生从心理上会乐于接受,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对古典音乐、戏曲、中国传统音乐的距离感和心理上的排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其次,鉴于大多数学生音乐审美趣味狭隘、单一,只对流行歌曲有兴趣,不利于从人文素养的角度得以综合提升,使课程的育人功能大打折扣。而优秀的影视剧音乐包含有我国优秀的民间音乐及西方的经典音乐,内容丰富多样,雅俗共赏,更容易产生共鸣,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水平。著名作曲家谭盾的电影音乐将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结合西方现代作曲技术,使作品既有东方神韵,又不失现代感,巧妙地诠释了中国式东方哲学,在国际乐坛赢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在电影《卧虎藏龙》中,谭盾将丝竹与戏曲的元素发挥得恰到好处,音乐在配器上选用二胡、竹笛、琵琶、鼓、巴乌与钟类、西洋管弦乐器等,中西音乐相得益彰,作品具有浓浓的中国风,将中国音乐元素展示于国际舞台,效果震撼;在电影《夜宴》中因为台词较一般电影偏少,音乐的分量显得尤其重要,许多部分是靠音乐渲染气场和情绪,这对于作曲家来说也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特别是其中的《越人歌》想必一定让人过耳难忘了,作曲家除了运用民族乐器,还将这首壮族古老民歌经重新编曲和配器,焕发出新的生机。歌曲仅有短短的六个乐句,根据剧情通过变奏、配器、男女声的演唱等使其有了丰富的层次与表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充分向听众展示了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如果离开电影这个媒介,特别是目前的90后大学生,对于中国的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和戏曲尤为疏离,对这类音乐作品,学生会从心理上就排斥。而借力电影,不知不觉间学生就随着电影音乐走入其间,受到感染,会突然发现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戏曲等还是蛮好听的,有着其独特的魅力。陈凯歌执导的电影《和你在一起》,片中主人公为证明自己学有所成而苦练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定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若离开了剧情纯粹让学生欣赏这个作品,就没有这样好的鉴赏效果了。影视剧音乐的综合性很强,融合了听觉、视觉、文学、戏剧、诗歌等艺术,优秀的影视音乐更是情感、道德、价值观的体现,更直观地体现了音乐艺术的育人功能,拓展了音乐的内涵和外延。对此,早在2008年就有学者张红颖撰文《浅谈影视音乐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作用》指出:“影视音乐具有较高艺术审美价值和广泛社会学价值,对提高大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另外,“影视音乐不仅对人们的心灵、性格、情感、意志、思想有所陶冶,而且使美的艺术感受力得到升华,使他们在精神上、心理上、行为上处于和谐的健康状态,拥有平衡的心境和开阔的胸怀,从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①

2.将传统公共选修音乐课的音乐鉴赏课授课内容优化、整合,增加现代轻音乐、流行音乐以及近年来热播的部分影视剧音乐的内容,并将传统教材中的大部分内容渗透在雅俗共赏的影视剧音乐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学学生都有收获,进而提升学生们的音乐鉴赏能力。“普通的大众往往不具备专业的音乐知识,欣赏起大部头的交响乐、歌剧等往往有困难,但是电影的画面、故事为大众欣赏电影中的音乐提供了理解的条件。”②只有理解了,才会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实,影视剧音乐中不乏交响乐这种配乐形式,如《指环王》《乱世佳人》《阿拉伯的劳伦斯》《泰坦尼克号》……依托影视剧为媒介,结合特定的剧情,学生们会有听懂了的感觉。动画片《猫和老鼠》里面的配乐甚至还有肖邦的圆舞曲,灵动的音乐与令人忍俊不禁的幽默剧情交织在一起,定会在学生心里留下难忘的印象。音乐鉴赏课程里通过感性的对比聆听而理性分析中西方在音乐观念、音乐审美、音乐思维方面的异同,这部分内容如果没有很好的媒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学生要么被动地依赖老师的讲解,要么根本就没兴趣思考,不利于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如果以影视剧音乐为媒介,学生体验到中国音乐较为含蓄细腻的审美与西方音乐强调矛盾、冲突,注重音乐的戏剧效果,进而才能更好地理解中、西方的音乐审美和音乐观念。近年热播的电视剧《甄执》第13集中出现的《惊鸿舞》具有浓厚的中国宫廷音乐风格,音乐主要的演奏乐器为古琴、古筝与笛子,歌词是曹植的《洛神赋》,舞蹈是水袖舞,音画结合,古韵浓郁,可以令学生感受到浓浓的中国古典音乐的神韵,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古琴的文化意义,深化、拓展音乐鉴赏的内涵。只有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才有了引导他们进一步深入思考的可能性,才能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在不知不觉间逐渐提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感性、娱乐的较浅的审美层次上,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境界。

四、结语

伴随着时展,经济、教育改革的推进,高职类公共音乐鉴赏课程也需要顺应时代潮流,根据新时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做相应的调整。当今社会更加需要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青年一代是国家、社会新的希望,肩负着国家富强、文明的重任。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青年一代的历史使命,怎样更有效地提高青年一代综合素养,是教育界永恒的主题,对此,本文探讨了高职类音乐鉴赏课程在新形势下,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以雅俗共赏的影视音乐鉴赏为切入点,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育人效果事半功倍。

注释:

①张红颖.浅谈影视音乐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作用[J].电影评介,2008(17).

②康怡然.电影音乐的艺术功能及其美学价值的实现[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

参考文献:

[1]荆甜甜.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影视剧音乐欣赏》的教学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3.

[2]张达生.让大学生在电影中体验音乐的美[J].黄河之声,2009(04).

西方文学鉴赏论文篇7

在笔者所就职的中医药高校中,公共影视艺术课开设历史已逾十年,在这十余年的教学过程中,一些问题逐渐地暴露了出来。例如,课程定位与结构不合理,鉴赏作品选择随意、针对性不强,考核方式、评价标准单一等。针对这些问题,在近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以通识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自身实际,做了一定的程度的改革和探索。

一、存在的问题

1、课程定位不清,理念较为陈旧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就是指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审美教育的一种形式,它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艺术的培养和熏陶,使之掌握人类的艺术审美经验,受到美的感染,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2]。高校公共影视艺术课是以影视艺术为具体对象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其定位应该是通识教育课、艺术素质课。遗憾的是,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理念的相对落后,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观念的干扰,加之课时不足等相关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教学实践违背课程定位和目标,与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的正确理念背道而驰。

2、教学方法不合理,理论与鉴赏实践脱节

传统的公共影视艺术课大多是采取面授理论知识与影片观摩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面授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相对完整性,而缺点则在于面授的理论知识常常无法与鉴赏环节有效对接,造成课堂面授枯燥乏味,甚至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造成冰(理论面授)火(影片鉴赏)两重天的尴尬局面,导致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影视作品的鉴赏中去,从而无法实现既定教学目标。

3、鉴赏影片的选择较为随意,针对性不强

一方面,?影艺术诞生至今已有超过一百二十年的历史,在电影作为艺术的历史进程中,为人类留下了无数经典作品;另一方面,每年新创作生产的影视作品又层出不穷。这样一来,巨量作品与有限课时的矛盾就凸显了出来。这个矛盾要求教师在选择鉴赏影片时一定要从课程出发,从教学实际、学生实际出发,不能孤芳自赏,更不能随波逐流,要有针对性地因地制宜。

4、考核方式、评价标准较为单一、陈旧

公共影视艺术课在考核和评价方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沿用其他基础课或专业课的课程考核方法与评价体系,如课堂考试或课程论文等,过分侧重于考核学生对知识点和完整知识体系的记忆和掌握。这一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经过长时间的检验可以说是较为符合大多数课程的要求的,但是,对于公共影视艺术课来说,其并不符合通识教育的内在要求,显得较为单一和陈旧。

二、课程改革路径

针对公共影视艺术课出现的这些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和实践探索。

1、因材施教,改革教学方法与课程结构,从侧重系统性的知识传授,到侧重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

公共影视艺术课的传统教学方法更侧重于影视理论、电影史等方面的系统性、成体系的知识传授。在中医药高校中,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以医学类专业学生为主,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于他们而言,课程的定位应该是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应以拓宽知识视域、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和思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地做出了如下改革尝试:

第一,在教学内容上,摒弃系统性、完整性的知识体系,围绕具体影片构建知识体系。具体做法是,树立鉴赏活动在教学内容中的核心地位,使影视理论、电影史、影视批评等相关理论知识紧密围绕在具体作品和对具体作品的鉴赏活动中,从而使理论讲授与鉴赏实践更为紧密的结合。例如,课堂放映了某部影片,理论讲授就紧密围绕这部影片展开,抛开电影史的时间逻辑和影视理论的体系框架,只讲授与本片和本片鉴赏相关的理论知识,使其更好地为鉴赏实践服务,从而更侧重于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

第二,教学方法上,革新课堂面授理论知识+影片观摩的传统教学方法,突出以影视鉴赏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具体做法是:每次课,学生在任课教师的带领下先欣赏具体影片,然后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鉴赏实践,理论知识只讲授与鉴赏实践相关的电影理论、电影史、批评方法,与影片无关或者关系不大的理论内容全部忽略。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说在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上存在一定欠缺,可是它更注重鉴赏实践,更加侧重于学生影视鉴赏实践能力和具体操作能力的训练,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前文所叙及的“冰火两重天”尴尬的课堂窘境,使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例如,某次课鉴赏影片为关锦鹏导演的《阮玲玉》,先放映影片,继而在后续鉴赏实践中,围绕影片为学生讲解阮玲玉及其作品在中国电影史中的地位,继而从影片纪录与虚构融合的表现方法入手,为学生讲解再现与表现的美学观念以及二者的互动与融合,最后再从女性意识和个体生命的角度为学生阐释影片。总之,贯彻以鉴赏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理论知识为鉴赏实践服务。

第三,以通识教育、素质教育的正确理念为指引,在教学目标上,革新以往过于重视知识掌握的弊端。“通识教育”,意为“全面的教育”,或“综合的教育”,“它的内容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能力、态度与价值的教育,它的目的是养成健全的个人和负责任的公民,它的实质是‘和谐发展人’的培养”。[3]基于此,公共影视艺术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抛弃以往重知识灌输而轻能力培养的陈旧思路,而调整为培养和提升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高度重视鉴赏影片的选择

影视艺术是以具体、鲜活、生动、感人的影片作品为载体的,上文已经陈述公共影视艺术课教学内容和方法层面的革新思路,提出以影视鉴赏实践为核心和导向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这样一来,鉴赏对象也就是影片的选择就成为了关乎整个教学活动成败的重中之重。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提出以下思路:

第一,如何对待经典影视作品?电影艺术一百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经典影片,从欧洲艺术电影到好莱坞类型电影,从伯格曼、费里尼到黑泽明、斯皮尔伯格,佳作名导数不胜数。公共影视艺术课当然有责任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这些作品,宣扬艺术电影。但是必须注意的是,要注意度的把握。有些任课教师出于自身影视专业的背景,对这类艺术气息浓郁的影片较为偏爱,对非文科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兴趣取向考虑不足,授课中大量以这类影片作为鉴赏对象。因为学生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和课时所限,导致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使得鉴赏实践无法获得满意的效果。笔者看来,对经典艺术电影应该采取少而精的态度,鉴赏影片不应全部局限在这一范畴,以内容和形式上易被学生接受和产生共鸣为准则,选择一到两部即可。

第二,影片的选择注重时效性和话题性。影视艺术既体现在电影史教材中的经典作品中,也体现在“正在进行”的电影创作和生产中。每年,国内外都会上映无数影片,有些影片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成为一段时期内全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社会话题甚至是社会文化现象,社会影响巨大。笔者认为,公共影视艺术课中的影视鉴赏活动应该为这样的“话题电影”留下空间。一方面,这类影片因其时效性和话题性能够得到更多学生的关注和重视,从而大大提升学生在鉴赏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另一方面,这种选择能够使影视理论知识、影视鉴赏活动与“正在进行”着的电影创作生产实践产生关联,更加“接地气”。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这一选择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第三,因地制宜,选片凸显不同地域、不同院校的自身特色。我国幅员辽阔,高校众多,不同地域和学科类型的高校之间差异巨大。因此,公共影视艺术课在选择鉴赏影片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从而凸显出不同地区、不同学科背景院校的自身特色。以笔者自身为例,笔者任教于陕西某医学院校,选择鉴赏影片时,一方面笔者会从地域特色入手,选择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的一些中国西部电影佳作;另一方面笔者基于所属学校的学科类型,会选择一些与中医药题材相关的经典影片,如赵丹主演的《李时珍》等作为鉴赏对象,从而在教学中体现出地域和学科类型的不同特色,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3、评价标准,从单一的知识性的考察到评价方式、标准的多元化

公共影视艺术课过去的课程考核和评价方式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大,侧重于对知识点识记的考核,在方式上多为开卷或闭卷考试,按照传统标准试卷的来设计题型,包括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等等,以识记为主。这种方式实际上是把艺术素质教育变成了“应试教育”,仅仅考察了学生的记忆和背诵能力,而对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则没有涉及,更遑论用艺术洗涤灵魂,陶冶情操了。基于此,笔者在学校相关规定和制度许可的框架内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有益尝试,实践多元化的考核标准和方式,例如,将学生影视创作实践和影视批评实践纳入到评价体系中来,以学生创作的“微电影”、“mv”、影评文章作为考核其审美能力和美的创造能力的对象,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西方文学鉴赏论文篇8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 大学 音乐鉴赏

时至今日,多元一词对我们已经并不陌生。信息多元、教育多元、传播多元等等社会现象的出现都毋庸置疑地告诉我们,当今世界不再是一个单一的世界,人类社会无论从生产方式上,还是精神生态上都变得越来越复杂,这种复杂带来了人们生存方式和思想意识的改变,从而引起了文化层面势不可挡的更新。面对此情此景,世界各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历史演变中,新的文化形式不断应运而生,也将层出不穷。那么,什么是多元文化,什么又是多元文化教育?

笔者认为,多元文化就是集中人类一切精神财富,囊括一切民族特征的一种文化意识形态。它既是一种世界观,又是一种方法论,它既可以作为一种文艺批评理论,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可以说是多种意识形态交融的混合体。也许,这种归纳法虽然全面,然而仍未能对多元文化的定义提供一个更为精确的解释。我们对多元文化内涵认识上的模糊,原因在于我国对多元文化的认识起步比较晚,追溯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不到二十年,更由于多元文化涉及的研究领域甚广,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等学科都涉及到多元文化的介入和移植,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很难根据一种思维方法去理解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教育起源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它首先是一个哲学概念,提出的目的是要研究当时盛行的族群运动,多元文化教育是渴望通过政府、家庭、学校及其他社会教育机构,提供给学生不同文化团体、族群的发展历史及社会贡献等方面的知识,目的是使学生能了解、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并尊重欣赏他人的文化,以提升全体学生的学业成就,并帮助其树立团体意识,尊重意识,对不同民族文化采取积极包容的态度,从而帮助弱势学生走向进步,建立自信,使优势学生更加完美,最终培养他们的社会行动力以服务人类。显然,多元文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整个人类服务,而不是哪一个国家,或者哪一个民族。这也就决定了多元文化教育的特征。

一、多元文化教育的特征

(一) 多元性

在人类社会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文化一直伴随着民族共同发展,形成了强烈的张力。多元文化自问世以来不及百年,然而却形成了当下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流行文化与网络文化、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同时并存的现象。目前,多元文化的最大特质就是文化呈现了多元的态势,不再是一种文化独领,而是百花齐放,各领千秋。

(二) 互补性

多元文化之间是一种平等竞争、自由发展同时又能互相借鉴、相互协调的关系,不同文化之间有着极强的互补性。各民族人民用劳动、智慧、胆略和勇气不断创造和更新着自己的民族文化,他们创造了大量的精神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包括语言、文字、科学、文学、艺术、风俗、哲学、饮食与宗教,这些文化相互协调,更加丰富。在互补的作用下形成了文化内部的创新,显然,这是多元文化的又一特色。

(三) 包容性

有道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善于包容,是先进文化的特质,也是先进文化发挥主导作用、走向兴旺发达的必由之路。而尊重差异并不是倡导文化相对主义,是意味着将更多有进步意义的文明成果应用到人类社会当中,包容是形成飞跃,提升文化竞争力的必须手段。只有不同民族间的异质文化不断地争鸣和交锋才能刺激一种文化固有的顽强生命力,才能诱发人们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的创新,使冲突的各民族文化不断发展与完善,最终落后文化将被先进文化同化,先进文化也能从落后文化中吸取借鉴和营养。

二、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在大学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应用

(一)以世界音乐大背景为教学基础

如前文所述,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存在于人类社会,世界上存在着不同的民族,也就存在着不同的文化,最终不同的文化又会衍生出价值平等的、种类繁多的多元音乐文化体系。顾名思义,世界音乐表现出的是无价值的差距,而仅存于种类的差异,因此,在我们的教学授课当中,教学内容应涵盖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音乐曲风。时下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只有民族音乐才能反映世界,也只有站在世界大背景下从事创作,才能真正创作出好听的音乐来。近年来,我国的很多影视剧都和日本一些作曲家合作,创作出了人文内涵非常雄厚的音乐作品,比如电影《画皮》,主题曲《画心》就是日本著名作曲家藤原育郎的作品,为此,很多不明理的人提出了疑问,为什么不选用中国作曲家的作品,而要选用一个外国人的作品。这正是说明了目前还有很多人不懂得音乐人类学的内涵:音乐是人类的财富,是世界的财富,而世界没有国界,也只有站在世界大背景下,才能创作出喜闻乐见的音乐作品,这是音乐人类学最根本的要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很多武侠电视剧都以日本著名作曲家横山菁儿作品《英雄的黎明》作为插曲,众所周知,横山菁儿是日本音乐界的元老级人物,音乐底蕴极深,他的作品风格跌宕大气,往往能给人酣畅淋漓之感。采用他的音乐作背景往往情景交融,达到了人们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 以文化内涵作为理解音乐的一把锁

音乐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概念、价值、功能和意义,只有将它放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并作为一种文化意义去理解,才能真正领悟音乐的真谛。鉴赏一种音乐,如鉴赏者若没有对其音乐作品或音乐风格背后蕴藏的文化意义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学习,是很难走近认识它和接纳它的。多元文化音乐教学观认为:文化内涵是理解一种音乐的前提,这是对音乐审美的一种超越,对音乐人类学的一种认知和深化。比如,郭兰英演唱的《南泥湾》对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一直有着不一样的味道,正是因为这首歌符合了那个时期的文化特征,或者说,听到这首歌能唤醒人们对那个时代的回忆和思念,所以它成为了红色经典。余秋雨先生曾经有一句名言:“经典就是要反映时代,并要超越时代。”如果没有对当时文化特征的理解,就无法理解《南泥湾》这首歌的内涵,我们有很多红色歌曲,军旅歌曲都是因为反映时代文化特征而成为了经典,成为了人们念念不忘的回忆,这就是文化对于音乐的意义。

(三)用心感受多元文化带给音乐的魅力

多元文化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用多元的方式去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音乐魅力,而要实现这种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采用感受鉴赏的教学方式。简单地说,这种教学方式以注重学生的内在发展为标志,它既不是一种以演唱演奏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也不是一种以音乐知识传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而是建立在一种以音乐文化的感受与鉴赏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是通过联系与之相关的民族信仰、价值观、行为等来聆听音乐的音响,从而达到认识音乐的体裁与形式,最终了解具体可感的音乐文化生活,理解其存在的社会文化意义和实现发展学生对不同文化中音乐的判断能力与鉴赏能力的目的。

三、大学音乐鉴赏教学中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一)弘扬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

在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音乐文化发展历史,早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对音乐文化的描述,中国古代文学、哲学、史学都离不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影响和熏陶。词作为一种文体,出现在晚唐时期,而事实上,它最开始出现就是以音乐的形式。汉乐府作为最早的音乐机构,后来成为了中国最原始的文学体裁。这都能体现中国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长期以来,我国的音乐教学由于受西方音乐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风格等各个方面逐渐形成了一套以“欧洲音乐为中心”的教学价值观念体系。甚至影响了国人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感情,在大学音乐鉴赏教学中实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可以重燃国人情感,培养本土音乐感情。

(二) 领会世界音乐文化

音乐是世界各民族共同拥有的宝贵文化财富之一。可以说,世界上有多少种音乐文化,就有多少种民族文化,每一种类型的音乐都有其存在的合理价值,在世界民族音乐文化的百花园中,它们平等地共同存着。高校音乐鉴赏课的教学中,在充分立足本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秉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尊重世界其它民族的音乐文化价值观,通过鉴赏和接纳世界音乐,来认识其它不同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并与之进行对话与交流。因此,通过教学使学生熟悉和领会世界民族音乐,体现了多元文化音乐教学观最为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 建立多元文化音乐理念

使学生在充分认识和理解本土音乐文化的同时,能够放眼世界,领略千变万化、璀璨夺目的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其重要的意义还在于树立和形成大学生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念,这也是时代赋予当今音乐鉴赏教学的崭新使命。

当今音乐教育中提倡的多元文化视野跨文化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到音乐教育界的重视。在近几年,我国的中小学开设的音乐欣赏课程中越来越重视多元化教育,音乐欣赏的内容不仅仅是中国的本土音乐,还把欣赏内容拓展到世界音乐文化中去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让学生了解世界各民族音乐曲风、各不同时代音乐风格的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让他们理解和接纳每一种音乐文化必定有它存在的价值。就目前,这样的教育理念正逐渐的推崇到高校的音乐鉴赏教学中。在我国的部分高校里,这样的教育理念已经应用到了音乐鉴赏教学中,所以就多元文化教育这样的理念运用到教学中是我们需要积极去尝试和探索的。

参考文献:

[1][美]特里斯・M・沃尔克.音乐教育与多元文化――基础与原理[M].田林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管建华.世纪之交:中国音乐教育与世界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王耀华,伍湘涛.音乐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管建华.后现代音乐教育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美]威廉・M・坎贝尔.音乐教育的多元文化视野[M].曹水清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西方文学鉴赏论文篇9

关键词:高中美术 鉴赏 多媒体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125-01

美术鉴赏课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基于“欣赏、评述”又高于“欣赏、评述”的美术审美活动。如果我们能够将美术鉴赏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有效结合起来,则既可优化美术鉴赏教学课堂,又可以激发广大高中学生喜爱美术鉴赏课程的浓厚兴趣。

一、创设动感场景,增加画面立体感

美术鉴赏课有很强的直观性,使用多媒体电教设施辅助教学,可以通过投影仪将作品的各个部位立体性地、特写镜头似的清晰地展示在同学们眼前,让学生在多媒体屏幕中反复地、多视角的、多维度的、多层面的欣赏艺术作品。

引导同学们学习鉴赏瓷器时,如果仅仅凭借教材中的几张图片是难以调动学生鉴赏历史文物的积极性和浓厚兴趣的。假如我们运用多媒体电教设施,播放一些不同角度和层面的瓷器的高清图片,并且把图片中印有精美的图案的局部进行放大处理,学生不仅会一目了然,而且会为我国古代先人制作的精美的艺术珍品感到自豪,其鉴赏和赞叹之情也就会油然而生。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多媒体电教设施播放的陶器图像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以期同学们更完整地了解和鉴赏。当然,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还可以展示更多同时期、同类型的作品,并在展示过程中配以周杰伦的歌曲《青花瓷》等作为背景音乐供同学们视听。如此,同学们不仅会对之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还会产生妙不可言的审美体验。

二、创造虚拟时空,激发身临其境之感

如果我们在备课的时候,预先利用多媒体电教技术将与课堂教学、鉴赏内容相关的各类视频进行剪辑,插入一些模拟古代生活背景的场景,制作成PPT课件,就可以起到吸引同学们眼球、激发同学们观赏兴趣的作用。

比如,我引导同学们学习鉴赏《古代人物画》时,课前,我利用多媒体电教设施从网络下载的各个朝代诸如屈原、曹操、刘备、孙权、唐太宗、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古典人物图片,并将上述图片原型进行3D技术处理之后,再在图片的下方配上这些古代人物的重大活动记事或者他们所创作的诗词文赋和诸如《月儿高》、《广陵散》等古典音乐作为背景音乐等,做成PPT课件。上课伊始,就播放给同学们视听。同学们欣赏之后纷纷说“这些历史伟人,好像就在我们的身边,他们是那样的可亲可敬可感。”又如引导同学们学习鉴赏《古代山水画》时,课前,我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古代山水画中景观的原型照片进行3D动画制作,再插入古曲《高山流水》为背景音乐后,再添加了一部分古代的人文景观和生活活动场景。课堂上,我采用多媒体电教设备播放这个3D动画课件时,同学们情绪高涨,都说有一种仿佛穿越时空、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灵活性强,便于引导学生鉴赏

古今中外诸如米开朗基罗的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创世纪》等,其横幅尺寸很大,有的几米有的甚至十几米或者几十米,作品中有无数精彩的局部细节,如果只看书本上的图片会极难体会这些艺术大作的精妙之处。以意大利艺术家米开朗基罗的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创世纪》为例,画中人物多达 300 多人,它分布在画中教堂整个长方形大厅的屋顶。教堂整个屋顶长 36.54 米,宽 13.14 米,平面达 480 平方米。由此可见,这幅画在梵蒂冈西斯廷教堂礼拜堂天花板上的壁画,作品场面之宏大,人物刻画之震撼人心。引导学生鉴赏这样一幅无论是人物形态还是绘画技法都注入了米开朗基罗艺术大师很多心血的画作,我们唯有细细品读,才能更好地体会其精华和精髓之所在。鉴赏时,我们唯有运用多媒体电教设施将这幅画面的每个局部放大,引导学生认真欣赏每一个局部,画作的精美之处才可以在同学们的视线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当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电教设施将整幅画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引导同学们整体感知这幅画的恢宏气势。同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电教设施展示米开朗的其他作品供同学们观赏或者与之进行比较鉴赏,全面感知米开朗基罗艺术大师在不同时期的绘画风格和不同技法。如果同学们想获得这幅画的素描稿,则可以利用多媒体电教技术中的PS程序将作品进行去色处理。实践证明,上述教学理念与教学操作过程等,在传统教学条件下是无法做到的,而采用多媒体电教设施则是举手之劳。

四、当场演示,便于直观教学

美术欣赏与美术教学是一对永不分离的孪生姐妹。可以这样说,没有美术教学就不会有美术欣赏。所以,要引导学生达到美术欣赏的唯美境界,就必须先交给学生美术创作的基本方法,否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比如,在绘画知识理论中,焦点透视和散点透视是比较难理解的美术知识,并且中西画家绘画时对空间的不同理解也体现在对散点、焦点透视的不同理解上。通俗地说,焦点透视,其原理与相机照像类似,焦距对准的地方清晰,焦距之外的图像不清晰,以此显示图像的层次。中国历史上的名作顾闳中绘制的《《韩熙载夜宴图》这幅画卷,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五个场景。这就是中国画中传统的也是独具特色的构图形式――散点透视。为了让同学们加深对上述中国散点透视和西方焦点透视绘画技巧的理解,我们可以选择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的《雅典学院》等利用多媒体电教设施播放的方式引导同学们对之进行比较鉴赏。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电教技术中的PS技术手段把《雅典学院》作出透视的辅助线,然后将之与《清明上河图》进行对比播放,无需过多的解释,学生就能深刻理解上述两种透视原理的区别。

综上所述,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多媒体电教技术拥有突破时空限制、集声形光色动静为一体、以其快捷高效收集保存资料和直观教学等优势,为整个教育领域的改革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高中美术鉴赏课时,我们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辅电教设施的优势,突破传统教学的诸多难点,构建美丽、和谐、精彩纷呈的艺术欣赏课堂。

参考文献

[1]周艳慧.多媒体环境下高中美术鉴赏两种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03期.

西方文学鉴赏论文篇10

    一

    有人指出,当代世界语文教学的共同趋向之一是:在教学观念上,语言的实际运用与文学熏陶并重,这 是现代化进程向人们提出的必然要求。随着两个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要求我们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丰富的现 代科学知识、高尚道德情操和多方面艺术修养的优秀公民,这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和可靠保证。

    有人担心,在重理轻文十分严重的中学课堂上,进行文学鉴赏教学,是否有点拔苗助长之嫌,其实认真 考察高中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序列,就不难理解中学文学鉴赏教学的可能性。

    人的阅读能力的发展,大体可分为这样四个层面:(1)认知性阅读;(2)理解性阅读;(3)鉴赏 性阅读;(4)研究性阅读。由此构成阅读能力发展的基本序列,序列中的四个层面,尽管具有质的不同, 却又是先后相连,不可分割的。比如埋解性阅读要以认知性阅读为基础性前提,同时,它又成了鉴赏性阅读 的基础。它们之间构成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序列关系。一般地说,认知性阅读大体相当于小学初年级的 阅读水平,理解性阅读基本相当于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的水平,鉴赏性阅读则大概相当于高中及大学低年 级的水准,而研究性阅读由于已经进入学术性研究的范畴,则与大学高年级及研究生程度相适应。

    可见,在高中阶段及时进行文学鉴赏教学,以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 能的。

    二

    高中文学教学的基本内容是进行文学阅读训练,它的主要目标,是初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而不是系 统地掌握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的知识,学点必要的文学知识,也是为了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就整个训练来说, 应该把培养鉴赏能力放在首位。

    培养鉴赏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广泛阅读和深入钻研优秀的文学作品,这是培养鉴赏能力的重要基础。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文学鉴赏教学,必须尊重文学自身的规律,根据各种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和具体 作家作品的独特风格,因文施教,披文入情,以至情通理达,见同见异,身临其境,神会其中。

    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的现代文学作品有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诸体,尤以散文和小说为主,现以散文为 例说说应该在教学中抓住哪些内容和特点来进行鉴赏。

    中国现代散文是在“五四”精神推动下发展的,它有着鲜明的反帝反封建性质和人民性传统。从鲁迅始 ,凡进步的散文家,概莫能外。从横向看,它还吸取了世界散文创作营养——主要是以科学和民主为内容的 时代精神,特别是通过一批文通古今、学贯中西的代表性作家的创作,在短时期内便取得了丰厚的实绩,达 到了很高成就。

    从题材看,中国现代散文继承了古代散文注重纪实性的传统,在取材上始终坚持“决不能仰仗虚构”的 原则。这种纪实性特点就形成散文内涵的自在之美。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及其姊妹篇《记念刘和珍君》 ,就具备信史的意义和价值。唯其叙事真实与撰史相同,文章里的血才愈见其殷红,泪才愈觉其炽热,爱与 憎、歌与哭也才愈显其强烈深沉。如果我们以面对着历史的严肃心态接受这类作品,那么所得就会超过一般 意义上的美的享受。即使像《荷塘月色》这样的抒情之作,所抒发的情感也决非无本之华。只要留意一下第 三段里看似平和却深含着内心矛盾的那些话语,再联系文末所附“一九二七年七月”(正值“四·一二”大 屠杀后不久)那样的时间,以及作家本人曾倾向进步的经历,就不难体会其中的忧愤和苦闷都隐约在描写月 色荷塘的有如梦境的字里行间了。以至景的优美是那样朦胧,情的沉痛却那样真灼。而唯其真情根植于现实 ,这传世的美文才同时不失为特定时代里,一名暂处于彷徨中的正直知识分子的一页心灵史,可见散文内涵 的美恰恰在于一种生活的本色,一种历史的质地,一种不容矫饰的朴素。这种史传化的品格经得起人们对它 付以极大的信赖,使它能在读者心里引发共鸣,达到一种相当完整与美妙的审美过程。因为读者心里知道, 它是真的。

    从内容看,具有丰富性。旧时代的散文,内容难脱“纲常伦理”的旧套。而“五四”以来的散文,却从 国耻民仇到亲情乡恋,从哲人勇士到工匠农夫,从山川草木、鸟兽虫鱼,直到断笺残陶、片风丝雨,举凡人 间百态、世事万端,无一不可以信手拈来,形诸笔墨。只要饱含真情实感、真知灼见,就无一不可斐然成篇 ,动人以至传世。这种种的丰富多样,构成了散文在内容上博大精深的容纳力。

    从结构看,具有“随意”性。鲁迅就曾感概于中国做文章的有规范,而主张“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 以随便的”。鲁迅的散文名作《朝花夕拾》,大多是不台起承转合之说的篇章。唐tāo@①的《琐忆》行 文扶疏自若,又笔笔饱含对前驱者的无比敬仰,疏散中见根蒂。宗璞的《西湖漫笔》看似漫不经心,而层层 都以草木湖山的“绿”为着眼点,从容里见谨严。这种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 ,看似闲笔交错,仿佛言不及义,但却句句情真意切的结构特色,实际上是一个作家艺术成熟和心态从容的 表现,仍然是我们理想中的美文佳作。

    从表现看,注重情真意切,意在其中。茅盾笔谈“风景”,却意在大西北戈壁滩和黄土高原怀抱中的“ 特别的气氛”,钟情于那比之伟大山川“乃是伟大之中尤其伟大者”的抗日军民,通篇洋溢着热情。吴伯箫 写三个猎户,也饱含向往、怀念、敬慕之情,虚实相映,情境并美,这命笔含情、追求意境的艺术特点,也 是我们不可忽视的。

    在语言的运用上,散文更以本色为重,具有个性。无论是刘半农主张的“以手写口”、“心手相应”, 还是朱自清说的“所谓‘闲话’”,大约都是作家的思想、感情、气质、文化素养和美学趣味的自然表现。 即使是叙事之作,其间的人、物、事态和景象,也都是经过作家观察、感受、选择和评价,并用自己的语言 加以表现的。那些名篇佳作,往往正是语言最富于艺术个性,最能体现作家无可替代的语言风格的本色之作 。

    尽管中国现代散文有着非常丰富多样的内容和风格,但只要我们能由表及里地抓住这样的一些基本特点 ,把握它内在的带规律性的精神实质,我们就能够在教学中做到披文入情,左右逢源,从容而自然了。散文 如此,小说、诗歌、戏剧又何尝不是?

    三

    根据“教无定法”的道理,文学鉴赏教学的具体方法不是一成不变,而是灵活多样的。但文学鉴赏教学 既然属于语文教学的范畴,它自然也是有一定规律和基本方法原理的,即所谓“教有常法”。辩证地看,前 者着眼于教学的艺术性,后者着眼于教学的科学性。要使文学鉴赏教学收到理想的效果,必须做到科学性和 艺术性的结合,这应该是常识范围的事。

    文学鉴赏教学由于必须尊重文学自身的内在规律和具体作品的独特风格,所以在教学方法上不能简单搬 用一般记叙文的教学方法,否则难免方枘圆凿,削足适履、事倍而功半。可以尝试的基本方法如下:

    1.诵读法。所谓诵读,就是要求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用朗读的方法,反复熟读课文,逐步加深理解 ,直到可以背诵。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短小精悍的诗歌、散文或诗文中精彩的段落。

    进行诵读教学,首先要抓住“理解”这一中心环节,这是诵读教学的基本前提。其次是加强朗读训练, 要求准确、响亮、流利、有语气。第三是注意培养诵读兴趣,使学生学有所得,乐在其中。如采用提纲背诵 、限时背诵、接力背诵、抽签背诵、打擂背诵、男女对抗背诵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兴趣和潜力,提高背诵的效 率。第四是要适时复习,不断巩固。另外在组织诵读训练中,要注意纠正部分学生不良的朗读习惯,常见的 如“慢声细气读书法”、“高频快速读书法”、“啦啦调”、“胡胡腔”、“小和尚念经法”等等,要求他 们切实做到准确、响亮、流利和有语气。

    2.研讨法。把一些容易产生歧义的内容或看法提出来,组织学生自由讨论,鼓励他们通过独立思考, 在认真钻研的基础上,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包括对教材中提出的某些观点和教师讲课提出的某些看法 )。如,讲完《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可让学生展开别里科夫形象讨论:是“卫道士”还是“牺牲品”? (引入《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96.8—9期的《是牺牲品不是“卫道士”》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 学参考书》理论)。

    用研讨的方法进行文学鉴赏教学,一是要抓好认真钻研这一基础环节,必要时可令学生写出书面发言提 纲。二是要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课堂既要生动活泼,又要活而不乱;教师 既要点拨引导又要避免喧宾夺主。三是除了一些明显的是非问题需要恰如其分地作出适当结论外,属一般性 的认识问题,只要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就应该允许保留意见。这样对活跃思想,开发智力,发展求异思 维,培养创造精神,都有莫大的好处。

    3.比较法。在具有一定可比性的两篇或多篇作品之间,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识其同、辨其异,从而 加深对作品的鉴赏,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认识。通过反复比较,学生学到的知识才会是完整的,而不是零碎 的;有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灵活的,而不是呆板的。

    比较法是一种可以广泛运用的训练方法。比较的方式应该灵活多样,可以拿同一作家在不同时期的作品 来比较,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也可以拿不同作家描写同一事物的作品来比较 ,如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和姚鼐的《登泰山记》。同样描写妇女形象,鲁迅笔下的样林嫂,孙犁笔下的 水生嫂和高尔基笔下的尼洛夫娜就迥然相异。比较的内容也可以丰富多彩,可以拿作品的主题作比,如:

    小说名 主人公 主题(人物特征) 《呐喊》 《明天》 单四嫂子 做母亲而不得 《彷徨》 《祝福》 祥林嫂 做奴隶而不得

    《离婚》 爱姑 做妻子而不得

    也可以拿表现手法(语文课上讲怎么写的)作比: 同一事物 不同立足点 特点 写法 有 意境

    江:《长江三峡》 雄 拟声 明亮 雄壮

    潭:《绿》 柔 比喻 浓丽 明快 水 塘:《荷塘月色》 情 叠字 朦胧 隐曲

    湖:《雨中登泰山》 静 拟人 素淡 清新

    (虎山水库)

    比较可以用研讨的办法进行,也可以用讲义(以上表格的填空)的方式训练,有时也可用作文的方法。

    4.提问法。从作品起始到末尾,从主题到表现手法,从对象到过渡衔接,从内容到形式,包括针对作 品的精妙之处,疑问之点,异议之论甚至瑕疵败笔,通过精心设计的几个乃至十几个、几十个问题作为全文 的教学结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找到圆满的或者能自圆其说的答案。我教《药》一课,就设计了十大问题 ,(例如“小说为什么一开场便是夫妇俩没头没脑的对话?”)贯穿整个教时的始终。这是区别于研讨法的 ,因为它以问题来结构教学。

    用提问法结构文学鉴赏教学,一要讲究问题的思考价值,紧紧围绕教学中心,不能偏离。二要讲究问题 的适度,思维的容量大小和难易程度等。此外,还要发挥教师启发点拨引导的作用,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

    5.作文法。文学鉴赏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多动口,多动脑,还要让他们多动笔。结合作品研讨,写一点 鉴赏札记或评论,如《“精神胜利法”之我见》、《我与“套中人”对话》、《谈样林嫂的“眼睛”》,也 可以结合作文训练,搞一点文学作品的改写、扩写及文学习作,比如:续写《项链》;改写《念奴娇·赤壁 怀古》。

    作文法旨在诱导学生有东西可写,有兴趣去写,这样既巩固扩大了文学鉴赏训练的成果,也是培养和提 高鉴赏能力的必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