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爱情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2 20:52:25

大学心理爱情论文

大学心理爱情论文篇1

【关键词】爱情;爱情理论

一、相关概念界定

从历史的发展过程看,把浪漫爱情和婚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观念是西方工业革命以后才流行开来的。通过对历史的回顾,社会学家相信浪漫爱情的观念产生和普及并不是社会生活一个自然的过程和属性,而产生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下,并且受到社会结构及其变迁的深刻影响。目前较为普遍的是通过爱情类型的划分间接地讨论爱情的本质。一类主要是社会学各理论流派,他们的研究目的并不在于找到一个完美的爱情定义,而是基于不同的理论立场,强调浪漫爱情并不是完全自由的,它受到社会结构和各种社会因素制约,同时也关心爱情产生的社会过程和社会后果,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独特的视角和研究取向;另一大类的工作主要是由社会心理学家完成的,其发展出一些关于爱情的类型划分和模型。结构功能主义者认为爱情所导致的婚姻可能破坏现存的社会制度,但也是实现社会繁衍最好的制度安排。而在冲突论者看来,爱情是今日妇女受压迫的“轴心”,爱情在我们的文化和社会结构中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它使妇女继续遵从传统的性别角色和服从男性。交换论认为爱情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公平交换”。有学者认为以为,在一般意义上,爱情是男女间的相互倾慕,渴望与对方相依相守的一种热烈、真挚的情感,是人类异性个体之间基于性生理基础而产生的相互吸引,积极奉献的行为和心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和多种要素,其中、理想和情爱就是构成爱情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

二、研究状况

国外爱情观研究以探讨爱情本质为切入点,从爱情类型、爱情是婚姻的基础、爱情缘分、浪漫态度、爱情表达等几个角度去研究爱情观,其中对爱情类型的研究是国外爱情观研究的重点。爱情观的理论基础:爱情类型理论,一是诺克斯和斯帕克斯基的爱情类型理论,诺克斯和斯帕克斯基认为,浪漫主义爱情和现实主义爱情是爱情的两种基本态度。浪漫主义爱情的特征是崇尚真正的爱情,一生只有一次爱情是结婚的惟一标准等观念。二是赫特菲尔德和沃尔斯特的爱情类型理论,赫特菲尔德和沃尔斯特从类型学的角度把爱情分为伴侣型爱情和狂热型爱情。两种类型的爱情在情绪的强烈程度对性的看法和爱情的稳定程度上存在着重大的差别。三是李的爱情态度类型理论,李从爱情象征意义的角度对爱情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爱情基本分为6种社会意识或模式,爱情的模式是受文化和社会影响的。这6种爱情模式可归纳为主要模式和次要模式两类。激情之爱、游戏之爱、友谊之爱是爱情的主要模式,次要模式包括实用之爱、占有之爱、奉献之爱。四是斯滕博格的爱情三元理论,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婚姻专家罗伯特斯滕伯格提出了爱情三元理论,重点探讨了浪漫激情之爱的起源,并依据爱情三元理论将爱情分为四种类型以及相应的体验,以此解释男女之间的各种感情现象。斯滕博格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爱情三元理论,他认为爱情包括亲密、激情及承诺三种成分。亲密包括热情、理解、交流、支持和分享等内容,激情则主要指对对方的性的欲望,以对身体的欲望激起为特征。承诺是爱情的最后一个成分,指自己愿意投身于与所爱的人保持并且主动维持这种感情。三要素的不同组合形成8种不同类型的爱情,即喜欢式爱情(只有亲密)、迷恋式爱情(只有激情)、空洞式爱情(只有承诺)、浪漫式爱情(亲密与激情)、友谊式爱情(亲密和承诺)、愚蠢式爱情(激情加上承诺,如一见钟情)、完美式爱情(三种成分集于一种关系中)、无爱式(三种成分俱无)。斯滕博格的理论目前还没有得到全面有效的验证。这四种爱情类型理论大体概括出了目前的研究。爱情类型理论是从迈布氏个性类型职业倾向理论演化而来的、是从心理学角度对爱情进行分类。迈布氏个性类型理论是对荣格的思想情感、感觉直觉的补充和完善,进而发展成十六种性格类型的组合:外向或内向型、理性或直觉型、思考或感受型、判断或意识型。

而心理学领域中关于爱情理论述中,爱情起源理论都概括为,人格缺陷说,人格完美说,社会规范说,生理唤醒说。而在爱情观理论研究中,都有弗洛姆的爱情观,Zick Rubin的爱情观,Stanton Peele的爱情观。

而且在整理过程中发现了有关爱情主题的文学研究,如中国的《诗经》,《长恨歌》,诗歌,散文等。西方的《简爱》,艺术雕刻绘画中,显露出对爱情的探讨。

三、结语

关于在爱情领域里的研究,目前来说还是国外的居多,由于爱情自身的抽象性,在面对不同群体,应对不同问题时都有很多方面值得讨论。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细化,从不同的角度具体研究爱情中的某一问题,也要考虑特殊群体的爱情心理。不难看出不论是研究起源还是划分类型以及爱情量表都是西方在爱情观理论与实践研究上获得的,其成果对我国的爱情观研究具有指导与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Giddens, A.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imacy:Sexuality, Love and Eroticism in Modern Societies.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992.

[2] 李煜,徐安琪.普通人的爱情观研究[J].社会科学,2007.

[3] Firestone,S.The Dialectic of Sex, The Women’s Press. 1970.

[4] 张怀承.爱情的伦理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

[5] 刘聪颖,邹泓.国外爱情观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9(06).

[6] 马瑛,龚慧剑.伴侣式爱情的分析及其现实意义[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9.

大学心理爱情论文篇2

据不完全统计,在历年来公开发表出来的高考高分作文中,议论性散文所占的比例最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这样说,作文散文化将成为中学生作文的发展趋势。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议论性散文呢?

一、观点明确贯全文

有同学认为,既然是议论性散文,就可以随意写了,不必顾及论点、论据、论证等。其实,议论性散文是用散文的笔法写成的议论文,同样要有明确的中心论点,只是写法上比规范的议论文要更灵活些,文笔、形式要更随意些。如高考山东某考生的《当记忆流经奥斯威辛》一文,文章围绕“奥斯威辛”这一特定地点,或描写,或叙述,或议论,始终凸显“时间永远不会将奥斯威辛风化在记忆的底层”这一中心,议论性散文的特征极为明显。

二、结构严谨脉络清

议论性散文,有些像随笔,表面看是信马由缰,形式活泼,而实际上则开合有度,有一个合理、完美的结构形式。如高考优秀作文《智慧和思想――我的选择》,作者开头先写出自己的设想:“我收到了三所大学的招生简章,我必须做出一种选择”。然后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写对三所大学的态度和认识,三部分内容单独成段,每段又分别设置了“财富大学”“权力大学”“智慧大学”的小标题,结构安排巧妙、美观。文章最后又进行了归纳:“我选择了智慧大学,……我的灵魂终于有了最佳的归属,我会勤勤恳恳地打造我的思想,但愿有一天,我可以如我的校友,亚里士多德、缪塞、黑格尔一样,将思想的飞鸟送到宇宙的尽头……”这样写,不仅使文章开合自如,形式美观,而且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三、巧用事例明道理

在议论性散文中,运用事例构成排比句是很普遍的一种方法。但是如何使用得恰到好处也是有讲究的。如河南一位考生在《生命的高度》中这样演绎排比:“简・爱放弃了自卑,选择了幸福;卡秋莎放弃了堕落,选择了重生;安吉尔・克莱放弃了自傲,选择了苔丝;斐迪南放弃了富贵,选择了爱情;保尔放弃了苟全,选择了共产主义事业。”这段文字说理与举例并举,选例典型,内容充实而不繁杂,语言简洁,很有说服力。

四、句式合理语言美

根据抒发感情、表达思想的需要灵活选用句式,能使文章语言自然流畅,摇曳生姿。如新疆高考优秀作文《魂兮,归来》中这样写道“爱与被爱都是一种幸福,收获爱,付出爱,生命才有价值。魂兮,归来吧,在爱归来的浪潮中,共同托起一轮爱的月亮。”“爱的魂,高贵而神圣。学会对别人的爱,无私无求,让爱魂永驻!这个时代缺少真正的爱人者。魂兮,归来吧,归来爱的原野。”这两段文字长短结合、整散相间,灵活自如地运用了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等多种句式,为文章增添了不少文采。

五、修辞手法扬文采

在议论性散文中,有意识地运用比喻、对偶、反复、排比、对比、引用等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气势,文采飞扬,情理交融。如高考江西某考生在《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一文写道:“语文,是抚慰心灵的鸡汤。语文中有太多的愁,正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语文中有太多的无奈,正如曹操的‘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语文中有太多的情,正如李清照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段文字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引用诗词歌赋,使文章读来朗朗上口,气势磅礴,散发着深远的意蕴、飞扬的文采,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大学心理爱情论文篇3

一、幼儿教育理论的拓展

陈鹤琴是我国中国化、科学化幼儿教育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鹤琴先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他先后担任南京大学师范学院和南京师范学院院长兼幼儿教育系主任,不仅创立了附属幼儿园、附属幼儿师范学校、幼儿教育系,还建立了儿童教育研究室、儿童玩具研究室以及玩具工厂,同时继续研究幼儿教育,整理他以前有关幼儿教育方面的研究,形成了一套包括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幼儿教育体系,完成了他上世纪20至40年代一直想做而未能实现的理想。20世纪50年代初,陈鹤琴结合教学,完成了《儿童心理学》讲稿,系统地论述了儿童从新生到幼儿成长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变化,并据此提出了教育、教学原则。他认为儿童不是小大人,“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心理不同,儿童时期不仅作为成人之预备,已具有他本身的价值,我们应当尊敬儿童的人格,爱护他的烂漫天真”。他认为儿童具有好动、好模仿、好奇、好游戏、喜欢成功、喜欢合群、喜欢野外生活、喜欢称赞等特点,若能根据这些幼儿的心理实行教育,则必有良好的效果。陈鹤琴一贯重视对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的研究,及至上世纪70年代末,在他所提出的发展幼儿教育的几点建议中,首先提出的仍然是“要对于作为幼儿教育基础的儿童心理作全面、系统、切实的科学实验”。1951年,陈鹤琴发表了《幼稚园的课程》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批判了欧美国家所实行的完全从儿童出发,缺乏系统性的单元教学的课程编制模式,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幼稚园课程编制应遵循的十大原则,以及三种编制的具体方法,使其课程论思想更趋全面、系统。其中十大原则为:应是民族的,不是欧美的;是科学的,不是封建迷信的;是大众的,不是资产阶级的;是儿童化的。不是成人化的;是发展连续的,而不是孤立的;是配合形势实际需要的,而不是脱离现实的;是适合儿童心身发展的,促进儿童健康的;是培养五爱国民公德的;是陶冶儿童性情,培养儿童情感的;是培养儿童说话技能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陈鹤琴把一生奉献给了儿童及儿童教育事业。其开创并奠基的儿童教育理论是对我国教育理论的重要贡献。

二、爱的教育理论的胜利

爱的教育理论在中外教育史上源远流长。从我国先秦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孟子,到“爱满天下”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从西方古希腊的教育家柏拉图、近代的裴斯泰洛齐,到留下名著《爱的教育》的亚米契斯,形成了绵延不断的爱的教育理论传统。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爱乃是在教育过程中自然发生的。《江苏教育》(小学版)1963年第5期发表了古平、徐文合写的《育苗人》,介绍当年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斯霞老师的教育经验。随后,又修改成《斯霞和孩子》,于同年5月30日在《人民日报》上刊载。该文介绍斯霞在学生的心目中“既是敬爱的老师。又是最能了解和信任他们的朋友,也是最能体贴和爱护他们的母亲”。由于当时全国正在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所以,同年10月起该文引发教育界对“爱的教育”的讨论和批判。一时无限上纲上线,政治批判代替了学术争论。1979年,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张承先代表教育部宣布:1963年批判“母爱教育”是错误的,予以彻底。1979年5月,斯霞在《文汇报》上发表文章,认为: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当一名“园丁”,为祖国辛勤培养“花朵”是非常光荣的。教师爱学生,“并不是出自个人的狭隘的感情,而是建立在教师对人民的教育事业的责任感上面的。是在履行培养‘四化’建设人才这一崇高职责时所产生的一种思想感情”。1983年,斯霞再次发表文章,指出:“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光是一般母亲对子女那样的爱。而是人民教师接受党的委托去教育培养下一代,所以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去教育学生,按照党的要求全面关心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只让他们吃饱,穿暖,睡好,玩好,那只是生活上的照顾,更不是一味迁就,无原则地溺爱,而是严中有爱,爱中有严。”此外,她还认为“热爱学生是一个教师应有的思想和品质,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原教育部长何东昌同志在《斯霞教育文集》上写道:把对事业、对祖国的爱,倾注于自己的学生,这是人民教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品德。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健同志称:“斯霞同志是小学教育中的梅兰芳。”斯霞老师的“母爱、童心”教育思想,是对爱的教育理论的深刻诠释和高度升华。历史表明,从1963年到,对“爱的教育”的彻底否定,给整个教育带来了严重影响,这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我们一定要记取、剖析和反思。教育中有爱,且是大爱:有爱的教育理论,才闪现出人性的光辉!

三、情境教育理论的探索

情境教育是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在主体活动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和谐统一中获得全面发展的哲学原理,吸纳、借鉴古今中外合理的教育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当代心理学、美学、语言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创设充满美感和智慧、富有儿童情趣的情境,使儿童以最佳的情绪状态,在其中获得全面充分、和谐生动的发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教育模式。情境教育系列实验与研究从1978年开始,至今历经30年,由最初的语文学科的情境教学发展到涵盖儿童成长诸领域的情境教育,并落实到情境课程,形成了独特的情境教育理论体系与操作体系。情境教育顺应儿童天性,突出“真、关、情、思”四大元素,以“儿童―知识―社会”三个维度作为内核,构筑了具有独特优势的课程范式。情境教育还从脑科学最新成果中找到理论支撑,即儿童的脑是敏感的,需要一个丰富的环境;儿童的脑具有极大的可塑性,需要不断提高神经元联结的频率;儿童的脑优先接受情绪性信号,积极情感伴随的学习活动可获高效。情境教育正是将儿童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赶来,找到了一条全面提高儿童素质的有效途径。李吉林老师的教学与研究渗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价值,交织着当代中国日益强盛的爱国情怀。中国教育学会顾明远会长指出:虽然其中也借鉴了国外的理念,但李老师把它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在实践中本土化并且丰富、拓展了,最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教育思想体系”。情境教育是古今中外优秀的、进步的教育理论跟李吉林老师自己的教育实践、教育创新相结合的成果;是在中国的大地上土生土长发展起来的,是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流派。

四、学科教学理论的成长

对于辛勤耕耘于基础教育园地的中小学教师来说,课堂便是其教学实践的沃土了,在这个园地的沃土中生长绽放的理论之花,当然便散发着浓郁的泥土的芳香,具有蓬勃而顽强的生命活力。

分散识字教学理论:识字教学是学生学习文化的开始,是儿童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最初的基本环节。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上世纪五十年代,斯霞创造出“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小学语文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法,大面积、高效率地提高了识字教学的质量。她教导的学生在两年内就认识了2000多个汉字,读了174篇课文,在当时国内小学教育界首屈一指。六十年代,经专家学者总结、论证,斯霞的“以语文教学为中心,把识字、阅读、写话三者结合起来”的小学语文教学法,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据研究,分散识字具有独特的优越之处:(1)分散识字既能突出以识字教学为重点,又能为语言训练提供许多有利条件;(2)分散识字便于联系儿童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启发儿童深刻理解词义,有意识地发展儿童的词的逻辑记忆,从而提高识字教学质量;C3)分散识字有充分的巩固联系机会;(4)分散识字便于教师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而自然地进行思想教育。在斯霞的影响下,“分散识字”成为我国识字教学的一大流派,对推进我国语文教学的改革功不可没!

尝试教学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酝酿思考。到80年代正式启动教学实验,邱学华对“尝试教学”进行了长达四十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从“学生能够在尝试中学习”到“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观点的提出,尝试教学从无到有,从实验到理论,在中小学产生了重要影响。邱学华的尝试教学理论要点有:明确一个观点: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理解两个特征: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培养三种精神:尝试精神、探索精神、创造精神。促进四个有利于:有利于太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促进智力发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课外作业负担。有利于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提高教师素质。掌握五种操作模式:一种基本式(七步教学程序)加四种变式(调换式、增添式、结合式、课外预习补充式)。运用六条教学原则:尝试指导原则、即时矫正原则、问题新颖原则、准备铺垫原则、合作互助原则、民主和谐原则。重视七个达到尝试成功的原因: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课本的示范作用、旧知识的迁移作用、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师生之间的情意作用、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

语文教育链理论:特级教师洪宗礼依据“五说”语文课程建构观。尝试把语文的要素与其构成关系、规律、序列,编织成网状的语文教育“链”,以揭示语文教学隐含的内在规律。所谓语文教育“链”,是指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相对地比较客观地反映语文教育的全貌及其内部规律,揭示语文各要素之间的逻辑联系及其体系建构的基本原理。支解语文是不足取的,否定语文教育的规律性则是不客观的。提出语文教育“链”,就是从整体上全方位多维度认识语文教育,从而探索语文学科的科学的序,揭示语文内部的各要素间的构成关系。这里的构建语文教育“链”,其主要内涵是:把学习知识、引导历练、发展能力、获得方法、养成习惯、提高思想文化素养等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构建成为一个纵横结合的科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知识和技能是基础,通过历练转化为能力;能力定型化,形成习惯,获得方法;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文化教育、情感教育,促进知识技能与思维同步发展,酿成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且标。构建语文教育“链”,是语文教学科学化的追求。忽视语文教学的科学体系,“链”上任何一个环节的脱节或断裂,都会使语文教学停留在杂乱无章的无序状态,必然导致语文教学效率的低下。

五、素质教育模式的建构

素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指向人的全面发展。指向民族素质的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揭示了基础教育的性质,概括了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实施素质教育是从根本上扭转中小学应试教育的重要措施,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中,涌现出许多行之有效、富有影响的素质教育模式。如:

大学心理爱情论文篇4

关键词:传统仁爱思想 大学生 仁爱观

仁,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五常”之首,“爱人”是“仁”的最高原则,而“忠恕之道”又是“仁”的精神的体现形式之一。“仁爱之心”是当代大学生最应该有的精神品质。在政治、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当代,如果要我们批判地继承传统伦理道德的话,那么“仁”的思想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被抛弃的。

1.传统仁爱思想

在中国古代,仁被列为“四德”、“五常”之首,被称为“众善之源,百行之本”。关于仁的字义,《说文》载:“仁,亲也,从人从二。”即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就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而发展起来的范畴。

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仁的观念由来已久。《国语・周语下》载:“言仁必及人”、“爱人能仁”;《国语・晋语一》载:“爱亲之谓仁”;《国语・齐语》载:“慈孝于父母,聪慧质仁”; 《左传・成公九年》载:“不背本,仁也”。

仁的概念虽然在孔子之前已经出现过,但是从孔子开始才以“仁”名其学,并以此来统属其整个的思想体系。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其《中国哲学简史》中谈到:“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种特殊德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总和。”①“仁爱”思想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中,孔子多次对“仁”作了阐释,这就为现代人了解仁爱观的历史内涵提供了很大帮助。作者从《论语》中摘出七处孔子对于什么是“仁”所作的回答。

・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②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③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④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⑤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⑥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⑦

・子路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⑧

以上是孔子在《论语》中针对仁的概念所做的解释,在他看来,所谓“仁”要满足以下条件:先利他后利己;按规章制度办事并且要合乎礼仪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话做事要谨慎;爱护他人;对家人恭敬庄重,对别人忠心诚意。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到五德,即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

受孔子仁者爱人及泛爱众思想的影响,墨子形成了兼爱理论,兼爱理论其涵义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立论基础方面。墨子倡导建立一种“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的平等的爱,即爱无差等理论。第二,在本质内容方面。墨子的“兼相爱”思想实际上是一种“交相利”的思想,《鲁问》中载:“交相爱交相恭犹若相利也”。

承接孔子的仁爱思想,孟子继承发展了关于仁的思想。《孟子・尽心下》载:“仁也者,人也。”即仁就要把人当成人看待,要爱人;《孟子・离娄下》载:“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上》载:“人之实,事亲是也”。关于孟子的仁爱思想,学者张永桃认为“他反对墨子的兼爱,认为首先是爱自己的父母。”⑨孟子提出了“不忍人之心”及以“仁、义、礼、智”为主要内容的四端说。其中,“仁、义”是根本,并首创以“人伦”概念作为仁义之道的思想前提。在他看来,人与人之间应遵循“五伦”原则,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除此之外,孟子认为人的本性生来就是善良的,建立了他的性善论学说,性善论是孟子仁爱思想的理论基础。

到了战国晚期,另一位思想家荀子,他批判的总结了孔孟仁学学说的优劣短长并形成了自己的仁学理论。他的理论以礼为核心,强调隆礼重法、以礼释仁。《荀子・儒效》载:“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之,曷谓中?曰,礼义是也。”但与孟子截然不同的是,荀子主张性恶论,在他看来,人的礼仪是靠后天的训练、教化而习得的。

以上只是先秦时期的仁爱思想,到了汉代,董仲舒以天人感应论释仁,认为天就是仁的化身,人的“仁”是因天人感应而形成的。董仲舒的仁爱思想以爱别人为根本,否定了只爱自己的思想。隋唐时期的思想家将仁学道统化,比如,韩愈的著作《原道》以仁义释道德,对仁的阐释也是围绕着一整套“先王之教”的礼教思想。

总之,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赋予了“仁爱”太多的历史内涵,这些值得我们深深挖掘、细细品读、慢慢回味。

2.当代大学生“仁爱意识”之现状

《三字经》开篇第一句即为“人之初,性本善”,虽然历史上不乏性善与性恶的争论,但多数人坚信人的本质是善良的。由于社会大环境的改变,当代大学生善良的本性被弱化,其最突出的表现为“仁爱之心”的缺失。

“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其内涵主要包括爱人、同情、忠恕等思想”⑩,而这些恰恰是当代大学生所缺少的品质。所谓爱人包括爱亲人、爱众人。“爱是一种愉悦的激情,恨是一种郁闷的激情。” 爱人,不仅有利于他人,而且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每个人都想成为高高在上的皇帝,尤其是“80后”的一代,多受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个人为中心的意识极其强烈,往往过多的爱自己而忽略了对他人的爱,何以顾及亲人与众人?那种传统的“爱人”思想在当代大学生身上显得极其匮乏,更达不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境界。“仁爱”还要求我们能够同情他人,美国哲学家、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同情是人的一种天性。可是在当今的社会流行这样一句话“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似乎过多的同情他人、过多的慈悲为怀被看作是一种软弱,于是乎人与人之间往往呈现出一种冷漠的态势。即使有同情之心,但在行为上也很难付诸实践,无法完成从道德之知向道德之行的转变,往往造成知行不统一的局面。“仁爱”还要求我们做到忠恕,所谓“忠恕”即要求人们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人们要真心诚意,处处为他人着想。自己想要某样东西时要想到他人;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施予他人。要将心比心,宽恕待人。“忠恕之道”的精神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如同大海捞针一般很难找得到。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的事几乎每分每秒都在发生,甚至是亲友之间往往因为利益问题而反目成仇。人与人之间比的不是谁奉献的多,而是谁得到的多。

3.取传统仁爱思想之精华,强化当代大学生仁爱观

我国历代圣贤、哲人对仁爱思想作出了深刻的论述,对其内涵也作出了充分的解释。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仁爱思想在当代仍意蕴丰富。面对新时期,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我们有必要去重新审视仁爱思想的普世价值,让其在当代大学生仁爱观的形成中熠熠发光。

首先,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儒家的仁爱思想要求人们要“爱人”,这对当代大学生就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问题给予了一个很好的解答。如今的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常常被一些世俗的东西所羁绊,人与人之间不仅仅需要相爱,还需要相互理解,通过相互理解拉近彼此心灵的距离,以此达到相融相通、和谐相处的目的。

儒家的仁爱思想还要求人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切勿硬推给他人,这样很容易破坏与他人的关系。“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与人相处的时候要心胸宽阔、宽恕待人。除此之外,要抛弃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的思想。

其次,在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人,并不是一个独立于社会之外的人,而是人群这个庞大的群体中的一员,更是社会中的一份子。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人。《论语・颜渊》载:“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告诫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对自己的亲友仁爱,更要对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要仁爱。《孟子・梁惠王上》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每个人的社会责任。我们不仅要对自家的老人、小孩施以仁爱,更应该对社会中的每一位老人、小孩都施以仁爱。

再次,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儒家的仁爱思想不仅提倡爱人,同时也包含着爱物、爱自然的思想。《春秋繁露・仁义法》载:“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谓仁!”这就是说,要做到仁爱,光爱人是不够的,还要爱鸟兽昆虫等,要爱大自然。新时期,我们所倡导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儒家关于爱物、爱大自然等仁爱思想的新的诠释。

崇尚仁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仁爱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远古时代的三皇五帝,即是仁爱精神的化身。春秋战国时期,仁爱思想更是发扬光大,孔子、孟子等一代贤人赋予了“仁”丰富的内涵。到了现代,仁爱思想仍意蕴丰富、意义深刻,它是我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的一剂良方。现如今,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西方文化的侵蚀等诸多原因,当代大学生道德出现了危机,尤其是“仁爱之心”的缺失,导致一些违背传统伦理道德的败德行为有增无减,大学生仁爱现状实在令人担忧,这就使我们有必要继续发扬中国传统伦理道德、重现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育人功能。

注释: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第38页.

②刘宗志:论语・雍也[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第15页.

③刘宗志:论语・颜渊[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第6页.

④刘宗志:论语・颜渊[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第7页.

⑤刘宗志:论语・颜渊[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第10页.

⑥刘宗志:论语・颜渊[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第15页.

⑦刘宗志:论语・子路[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第36页.

⑧刘宗志:论语・阳货[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第55页.

⑨张永桃:儒学源流[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第25页.

⑩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第39页.

Adam Smith: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2011,第10页.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38.

[2]刘宗志,论语・颜渊[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6-15.

[3]刘宗志,论语・子路[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36.

[4]刘宗志,论语・阳货[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55.

[5]张永桃,儒学源流[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25.

大学心理爱情论文篇5

关键词: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调查

中图分类号:D42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9-0198-03

十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1]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和重要组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在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应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为切实掌握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状况,以有针对性地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空内,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把爱国主义教育整合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我们对某高校大学生进行了本次问卷调查。

一、调查路径和基本状况描述

本次调查的对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某高校1-3年级的在校大学生共564人进行问卷调查。男生459人(81.4%),女生105人(18.6%);一年级204人(36.2%),二年级223人(39.5%),三年级137人(24.3%)。

调查应用自行编制的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状况调查问卷(以下简称问卷),问卷包括14个问题,每个问题有2-5个答案,只选其中1个最符实际情况的答案。问卷由思政辅导员组织班级学生填写,共发出调查表600份,收回后剔除项目回答不全的调查表,实际有效调查564人(有效率94.0%)。调查所得数据使用SPSS17.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二、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现状的具体分析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2]。因此,我们从以下七个方面来分析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现状。

(一)大学生有较强爱国主义情怀,关注国内外重大时事

对于祖国的深厚情感必定是建立在对祖国国情的了解之上。因此,关注国家发展和与国家利益相关的重大时事,是衡量爱国主义情怀的一个重要标准。

调查问题一“一周内,你通过电视、网络或其他方式关注时政新闻的次数”,34.8%的学生选择“0-2次”,30.5%的学生选择“3-5次”,34.8%的学生选择6次以上;问题二“你知道位于哪个海域吗?”,58.2%的学生选择“东海”,29.1%的学生选择“南中国海”,12.8%的学生选择“渤海”。

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具有较强的爱国主义情怀,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持了高度关注的态度,尤其是面对国家利益相关、重大突发事件问题时,广大学生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情感。在近几年与学生的交流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在面对国家领海领土之争问题时,大学生紧密关注事态发展,从内心深处认同支持祖国;在面对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抗震救灾斗争,广大青年学生表现出强烈责任心与自觉性。这些都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感高,能理性看待发展中的问题

在当代中国,爱国就是要爱社会主义的中国。爱国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而社会主义则是爱国主义的内涵要求和发展方向。

调查问题三“你对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的历史怎么看?”,92.2%的学生选择“既有成绩、也有错误,但成绩是主要的”;7.8%的学生选择“不清楚”;问题四“看到我们的国家飞速发展,国际声望越来越高,你的感觉?”,22.7%的学生选择“非常自豪,为我们的国家的进步喝彩,中国加油!”,42.6%的学生选择“自豪,我们的国家慢慢步入大国的行列,但是和发达国家比起来还有很大一段距离”,34.0%的学生选择“没有自豪感,我们的国家的体制不健全,国民的素质普遍不高,和西方的发达国家比起来差距还很大”,0.7%的学生选择“没有任何感觉,我对国家的发展不了解。”

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较高;对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际地位日益增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绩,表现出极大的民族自豪感,而对于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能够理性看待。

(三)大学生对于祖国及个人的发展较为乐观,但部分学生自我本位意识强烈缺乏奉献精神

同志说:“爱国主义有鲜明的时代特性。在今天,我们讲爱国就是要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个人的理想和事业融汇于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3]因此,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引导大学生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更要唤起其投身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决心和使命感。

调查问题五“你对中国的未来十年和你自己的未来十年是否乐观?”,61.0%的学生选择“比较乐观,国家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的,我个人也会发展得很好的”,23.4%的学生选择“不太乐观,中国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的,但我有些担心自己是否能发展得很好”;15.6%的学生选择“不太乐观,中国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我有些担心自己有没有发展的好机遇”;问题六“如果你有条件并考虑出国留学,你的动机最可能是什么?”,37.6%的学生选择“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回来为国效力”,28.4%的学生选择“感受了解异国文化,丰富自己”,18.4%的学生选择“深造自己,在国外寻求更好的发展”;15.6%的学生选择“提升将来回国求职的竞争力”。

由此可见,大学生能够理性认识祖国与个人的依存关系,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充满信心,对于祖国为个人发展提供的时代背景和机遇表示乐观;但是,部分学生不能够进一步认识祖国与个人的依存是辩证关系,未能正确认识到个人奉献对祖国的重要意义,尤其是未能认识到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使命,缺乏投身祖国建设的目标和决心,自我本位意识强烈缺乏奉献精神。

(四)大学生有较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感较高,但一定程度受多元文化浪潮影响

在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碰撞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大力宣扬爱国主义,继承发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更应着力使大学生形成一种理性的精神,帮助其辩证地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辨别国际社会中形形的理论与思潮。

调查问题七“你是否有主动学习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诗词、书法、京剧等)?”41.1%的学生选择“会主动学习,我一直都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我们的国粹”;36.2%的学生选择“很少主动学习,在全球化的今天,接触外国文化较多,对中国文化有所忽视”;22.7%的学生选择“很少主动学习,感觉中国传统文化太过晦涩难懂,不知从何着手”。问题八“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你的感受是?”19.1%的学生选择“作为中国人非常激动和自豪,我一定会去读一读莫言的作品的”;47.5%的学生选择“这是中国的骄傲,我可能会去了解一下莫言的作品的”;21.3%的学生选择“这是中国的骄傲,但我不会因此改变我的阅读习惯的”。12.1%的学生选择“我没有太多感觉”。

由问题七可见,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被中国传统文化所吸引,有学习的意愿,这表明广大学生具备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但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多元文化通过网络跨地域、跨时空多种方式的传播和推介,使大学生不自觉地学习和认同外国文化,一定程度上的挤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空间。问题八则表明,广大学生有强烈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产品的宣传程度、展现方式、易获得程度会影响其文化产品的选择倾向。

(五)大学生有较强民族尊严感,但认识高度和理性思考有所不足

我们在对待爱国主义的问题上“既不可妄自尊大,也不可妄自菲薄”;既要克服民族自大主义,也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同时应把情感与理性的反思紧密结合起来[4]。

调查问题九“对于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成功申遗,你怎么看?”,53.2%的学生选择“端午节是中国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对于韩国的窃取我们应该强烈抗议和抵制”,41.1%的学生选择“韩国捷足先登申遗,我们应该反思如何传承保护和发展自己的文化遗产”,5.7%的学生选择“我不太清楚这个事情”。

由此可见,在面对国家和民族的名誉、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件,广大大学生能够迅速聚集在爱国的旗帜下,用各种方式来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这说明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民族尊严感和正义感,彰显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对祖国的责任感。但是部分学生因看待事物过于绝对,缺乏考虑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全局性眼光,个别时候会用宣泄式的偏激语言来表达他们内心的不满。

(六)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较为理性,但理性实践能力有所不足

爱国主义精神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在社会历史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经济全球化时代坚持和弘扬爱国主义,更应倡导广大学生以成熟的心态、建设性的方式理国。

调查问题十“你觉得你身边的同学们爱国吗?”,35.5%的学生选择“大部分同学爱国意识表现明显,并且会通过言行表现出来”,9.9%的学生选择“时刻关注国家利益,并理性地实践爱国行为”,11.3%的学生选择“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但是存在一些偏激的爱国行为”,43.3%的学生选择“爱国意识表现不明显,较少地将爱国思想付诸行动”。问题十一“你会参与“抵制日货”、“保卫”、“反对”等示威游行活动吗?”16.3%,的学生选择“会,示威游行表达了我们的态度,更是表现了我们坚持反抗到底的精神”;19.9%的学生选择“可能会,现在我们都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爱国情绪,爱国示威游行就是一个不错的平台”;63.8%的学生选择“不会,示威游行太冲动了,我们要冷静下来,爱国不是呐喊,而是要在行动中实践”。问题十二“假如中国因为问题和其他国家爆发战争,你觉得你最可能怎样做?”37.6%的学生选择“毫不犹豫地投笔从戎,为保卫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62.4%的学生选择“认真学好专业、做好专业,为祖国的建设尽己之力”,24.8%的学生选择“尽一个合格公民之责,为构建和谐安定的社会贡献一份力量”;6.4%的学生选择“其他”。

由问题十、十一可见,大学生高度关注与国家安全稳定和关乎国计民生的事件,具有一定的理性判断能力,但只有较少的学生认为能够把理性认识转化为理,大多数的学生对于如何践行理国行为还不够清楚,缺乏将爱国思想付诸实际行动的具体方式。部分学生对于爱国主义持偏激态度,但这部分学生从本质上来说是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维护者,只是缺乏正确认识。由问题十二可见,广大学生认识到爱国需要激情但更需要理性,应把爱国热情转化为立足岗位、刻苦学习的实际爱国行动。

(七)大学生普遍认为爱国主义培养的最佳方式不能局限于课堂,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爱国主义教育较为认可

爱国主义教育要随着时代变化发展而采取多种新的形式和方法进行,切忌呆板、单一,“讲大道理,喊空口号”,“要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5]。

调查问题十三“你认为下列哪种教育形式对爱国热情的培养影响最大?”30.5%的学生选择“家庭潜移默化”,7.1%的学生选择“课堂老师引导”,44.7%的学生选择“社会舆论导向”,12.8%的学生选择“参观爱国主义基地”,5.0%的学生选择“其他”。问题十四“你觉得大学中普遍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如开设思政类课程,您觉得收效如何?”29.8%的学生选择“纯粹的形式教育,没有什么实质作用”;46.1%的学生选择“还行,多少还是了解了一定的相关知识”;24.1%的学生选择“有用,保证了对时政和现况的关注和认知”。

由问题十三可以看出,大学阶段的学生有更强的自主意识,因而单纯以理论教育为主要内容、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灌输教育为主要方法的爱国主义教育,将很难取得良好效果。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因素、家庭因素、高校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由问题十四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课堂教学不能作为单一的爱国主义教育渠道,但是其作用还是得到了近七成学生的认可。这表明要坚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的同时,也要根据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状况的特点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内容和形式,取得更大实效性。

三、针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现状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多数大学生有着正确、积极、理性、健康向上的爱国主义认知,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和内容有着较高认可度,这表明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学生能够认识到个人的成长发展、建功立业与祖国的繁荣昌盛的依存关系,有着为现代化建设尽己之力,为报效祖国立足岗位刻苦学习的意识。能够认知到自己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热爱民族文化,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也可以看到,部分大学生个人本位意识严重,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认识高度不够,难以辨别国际社会中各种形形的理论和思潮;理性思考不足,爱国情绪强烈,持偏激态度,缺乏理性实践平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必须从教学内容和方式两个方面不断改进,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从教学内容上来说,首先必须加强历史和国情教育,宣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对祖国的历史和现状有直观的感受和宏观的印象,激发学生对祖国家园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第二,必须注重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在多元文化浪潮的背景下,加之社会转型期纷繁复杂的情况,导致多种价值观存在于社会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把理论知识与当今实际相结合,尤其是对于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要及时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表评论,使学生自觉抵御西方敌对势力的各种意识形态的侵蚀。第三,必须担负起引导学生理国的重要职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培养广大学生正确的是非判断能力,形成立足本职建设爱国的正确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团结,对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积极贡献力量。

从教学方式上来说,首先要改变传统的单向注入式教学,运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的双向互动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精选爱国主义教育素材,通过课堂讨论、演讲、辩论等方式全方位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第二,努力创新实践教学的有效模式,让大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结合军训教育、入学教学、党团活动等校内实践教学进行引导,通过定期组织大学生参观学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聘请学者、教授为做专题讲座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三,灵活考试检验教学,改变单纯以考试分数评定学生学习效果的模式。在平时成绩评定中,应采取平时测验、课堂讨论、演讲比赛、开卷答题、调查报告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行使自由选择权,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12,(22).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5.

[3].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5-06-05.

大学心理爱情论文篇6

[关键词]张伯苓 大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作者简介]曾绍军(1980- ),男,湖南武冈人,南京理工大学,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南京 21009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0-0065-02

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贯彻十报告“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张伯苓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爱国教育家,在创办南开大学三十余年的教育实践中,他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思想和理论体系。深入剖析张伯苓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无疑对深化和创新当前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一、张伯苓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爱国是培养人才第一要义。像所有中国近代历史舞台上涌现的仁人志士一样,张伯苓饱受西方列强侵略之辱和国家贫弱之苦,在民族危亡之际毅然走上了“教育救国”的道路。他不仅以其个人的言行实践崇高的爱国志向,更以其爱国思想贯彻于人才培养的教育实践之中。张伯苓说:“广义言之,学校则教之为人。何以为人?则第一当知爱国。”因此,他把训练爱国精神、培育爱国情操、提高爱国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的首要原则,并将“爱国为公”作为“公能”校训中“公”的不争内容。在办学实践中,他始终将唤起忧患意识、强化救国责任感和培养救国本领作为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2.“爱国心”是民族凝聚力的基础。张伯苓认为,“余深信今日中国最要者为联合,欲联合则必须有一公共绳索以束缚之。……窃意较合宜之束缚物,即为爱国心。”以爱国心来维系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这一主张在近现代中国有着深远影响。对于如何爱国,张伯苓主要有两点主张:一是要积极主动的爱国,他认为真正的爱国者应该像熊熊燃烧的火把,不仅能自燃,还能助他人燃,即使遇到不易燃者,也应该尽最大耐心去说服和帮助他,尽可能扩大团结范围;二是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他十分痛恨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利用国民的爱国心对邻国肆意侵略,也反对美国宣扬的“对于本国爱重特甚,无论事之善恶、理之屈直,凡属己国即爱之”的爱国观,他告诫学生既要深爱自己的国家,也要清醒地看到国家的不足,并努力推动国家的发展,此外,还要成为“世界之健全分子”,“吾等应思教育青年,当以万国大同为志也”。

3.强调爱国精神与爱国能力相结合。张伯苓强调将“爱国之心”与“爱国之力”结合起来,他认为:“爱国可以出乎热情,救国必须依靠力量。学生在求学时代,必须充分准备救国能力;在服务时期,必须切实实行救国志愿。有爱国之心,兼有爱国之力,然后始可实现救国之宏愿。”为此,张伯苓在南开大学的教育实践中,既努力调动青年学生爱国热情、救国责任,也将培养学生的“现代能力”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所谓“现代能力”,主要指科学知识与民治精神,重点培养学生团结力、自治力和调查了解社会实际的能力等。

二、张伯苓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做法

1.深化国情教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张伯苓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现实国情、历史国情、自然国情、比较国情等方面的教育,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历史使命感。例如,他利用每周开设的修身课和全体学生集会的机会进行爱国演讲,演讲的内容涉及南开大学艰难创办史、中国近代屈辱史以及对国家危亡的担忧等,言辞慷慨激昂、情真意切;他也极力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民族自卑感,他非常注意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和自豪感,认为爱国教育“使学生闻之不致徒生悲观、过受刺激方可”;他还经常将我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比较,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存在的现实差距,进而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除讲演外,张伯苓还利用社会调查、编印教材等途径进行国情教育。早在1927年,张伯苓就敏锐地洞察到日本的侵略野心,决定成立满蒙研究会(后改为东北经济研究会),他亲自带领教授、专家深入东北调查研究并编写《东北经济地理》一书,该书作为南开学生的必读教材,详细系统地介绍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起到了很好的爱国教育作用。

2.搭建教育平台,培育学生爱国能力。张伯苓指出:“吾人细察吾国现时情状,知中国所最感缺乏者,厥为有‘现代能力’之青年。”“现代能力”这一“爱国力”包含很多内容,张伯苓谈及最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团结力、自治力和调查研究能力等几个方面。

在团结力培养方面,张伯苓认为:“将来在社会作事非有团结力不可,否则必不能成功。”他经常用“折筷子”和“拉绳子”等形象的教学方法说明“分则易折,合则难摧”的道理。他还认为体育是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和大公无私的好方法,“因为体育方面有两个很好的训练:一是合作,一个是公平。”

在自治力培养方面,张伯苓认为中国人普遍缺乏一种进取心,只知自己及家族而不关心国家与社会,他希望学生们“须作自动,不作被动,乃中国真正之砥柱也”。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治力,南开的学生可以参与筹划学校全局性工作,如每年级的各学科委员互推2人,参加教务会议、庶务会议、体育会议等。

在调查研究能力培养方面,张伯苓认为学生不能只掌握书本知识,而应主动走入社会开展调查研究实践活动。到20年代后期,“社会观察”正式成为南开大学教学工作的一项制度,并成立由张伯苓亲自主持的“社会视察委员会”。从该委员会成立到30年代初,南开学生共调查了天津各种机关单位100多个。

3.强调自我教育,率先垂范成标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使所有学生都得到主动发展,则必须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张伯苓提出了两种自我教育的方法:一是善其自身,坚持每天三问,即“我真爱国么?我自己对公家有好处么?我自己对公家有害处么”;二是要求学生有“耻”“惧”之心,客观分析自身不足,遇到挫折不气馁,奋发努力。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张伯苓积极推行“五七国耻”纪念节日活动、编演爱国内容的话剧、开展时事辩论、出版校刊日本专号、以爱国题材为作文命题等隐性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坚定爱国信念并内化为爱国行为。

此外,张伯苓认为:“任教育者,当注重人格感化。人格感化之功效,较课堂讲授之力,相去不可以道理计。”在他看来,教师应成为爱国的倡导者和先行者。因此,他提出了“学行并重”的育人理念,要求全校教职员工“正人者,必先正己。要教育学生,必先教育自己”。而张伯苓本人的爱国热情和爱国行动更是令人敬仰,其传奇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是一部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教材。

三、张伯苓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有益启示

1.加强国情教育,为爱国情怀培养提供正能量。面对今日大学生存在的忧患意识不强、缺乏民族自信、价值取向多元化等问题,高校有必要切实加强大学生的国情教育,主要途径有:一是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明确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创新教育方法和形式,既要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树立民族自信,也要客观地将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比较,让同学们了解国家的成就和不足,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还要告诉学生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树立“世界眼光”;二是结合国家重大事件、重大纪念日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学生业余党校、团校、学生集会等机会,开展历史知识、传统文化、形势与政策等方面的教育,特别是要抓住敏感的热点问题,如问题、南海问题、党内反腐败、恐怖事件、地震等,进行重点讨论、讲解和教育,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做到理国、成才报国。

2.加强自我教育,培养学生建业报国的自动力。张伯苓在《南开学校的教育宗旨和方法》的讲演中说:“本校管理,唯在引导学生之自动力而已。”他认为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首先要从自动力入手。因此,高校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应重点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使其自觉升华爱国情感,严格要求自己并养成科学理性的行为习惯。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首先应该坚持“在做中学”,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高校可以参考张伯苓在南开大学开设“社会观察”课的做法,将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纳入学分体系,由专业教师、思政干部担任指导教师,带领学生走入社会开展调查研究,让学生在感知社会中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要积极培育、学习爱国典型,既要认真学习诸如钱学森、雷锋、任长霞、沈浩、杨利伟、郭明义等时代英模和爱国典型的先进事迹,也要深度挖掘、重点培育学生身边的爱国典型,并加大对他们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最后,积极开展隐性教育活动,寓教于乐,通过组建政治理论、文体社团,开展时事辩论赛,举办爱国主题讲座、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把隐性的教育资源变为显性的教育内容,真正形成学生自己建功立业、成才报国的内在驱动力。

3.强化师德建设,建设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队伍。“学行并重”的育人理念是张伯苓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他尤其强调教师要用自己的言行、人格来正确引导、感染学生的爱国热情。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成熟的关键时期,高校教师,特别是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学生教育管理的教师,他们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思想情感对学生能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爱国主义教育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我国高校教师的师德现状却不容乐观。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的文件精神,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师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各高校应该将师德建设提到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建章立制,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改进教育方法,用真情实感引导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社会主义先进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4.创新教育载体,开辟爱国主义教育新途径。张伯苓非常注重爱国主义教育载体建设,南开大学每周三下午开设的“修身课”,张伯苓会亲自登台讲爱国、讲求学、讲做人等,还会邀请梁启超、胡适、张学良、陶行知等社会精英、专家学者来校演讲,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除了借鉴做好这种讲座形式的教育载体外,我们还应坚持与时俱进,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现代科学技术,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更加有效的手段。特别是要主动占领爱国主义教育网络阵地,建立红色爱国主义教育网页,开辟专栏、园地,举办网络专家讲座,制作红色网络视频、动画等,用生动直观的多媒体手段来感染和教育学生。此外,我们还要重视爱国主义教育软环境建设,利用校园报刊、宣传栏、广播、网络、电视等媒介,大力宣传爱国主义先进事例、先进人物等,从而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程斯辉.张伯苓爱国主义教育思想评述[J].学校思想教育,1992(1).

[2]梁吉生.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3]林松,林艳.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新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8).

大学心理爱情论文篇7

关键词: 言外行为 《穆斯林的葬礼》 阐述类 表达类 指令类解读

一、引言

文学语用学(literary pragmatics)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内含众多理论、方法及研究课题,受到语言学家和文学家越来越密切的关注。文学语用学将语用理论与文学理论相结合,研究文学语言系统与文学语言使用的社会意义和文本产出与理解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以及文学语言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共性条件(涂靖,2004:52)。文学作品作为语言的一种应用,并非和其他语言运用对立,我们可以像分析其他言语活动一样分析它。

言语行为理论从动态的角度看语言,其分析的核心在于了解话语的言外之意,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穆斯林的葬礼》是一部努力开掘回族生存意识和文化心理的有悲剧色彩的史诗。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如白蕊(2002)、徐其超(2002)、赵慧(2000)、董秀芳(1996)和李跃红(1995)等从文化、民族和艺术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了分析,但从言语行为理论角度进行分析的还没有。多数学者从语用角度分析文学作品主要研究反讽或幽默等语言风格,对于像《穆斯林的葬礼》这样正面描写人物性格、直抒胸臆的爱情小说的分析还不多见。其实直陈对话式的真情表露更能有效、清晰地反映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和体现作品主题。笔者按塞尔对言外行为的分类,分别对不同人物在不同环境下的言外行为进行分析。

二、塞尔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

言语行为理论是奥斯丁(Austin)于1955年首次提出的。在批判Austin对言外行为分类的基础上,美国哲学家塞尔(J.Searle)提出了自己的分类。他找出了不同言语行为相互区别的12个侧面,其中最重要的是以下三方面:(1)言外之的(illocutionary point),(2)适从向(direction of fit),(3)所表达的心理状态(expressed psychological state)(何兆熊,2000:103)。言外之的指一类言外行为所具有的共同目的。适从向指言外之的带来的后果,指言语和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有的言外行为使说话人所说的话和客观现实相符,有的言外行为相反,使客观现实与说话人所说的话相符。说话人在实施一个言外行为时总会对话语中所包含的命题内容表示出自己的态度和心理状态(Searle,1979:2-4)。以以上三方面为主要依据,塞尔把言外行为分成五个大类:(1)阐述类,(2)指令类,(3)承诺类,(4)表达类,(5)宣告类。

我国语言学界也有对言外行为进行重新分类的尝试,然而,塞尔在几十年前提出的言外行为的分类迄今为止仍然是比较合理的,是本文讨论的理论基础。

三、《穆斯林的葬礼》中的言语行为分析

文学语用学研究目的在于揭示和说明文学语言在输出与输入过程中,语言现象与社会文化因素,与作者、读者心理因素发生的交互作用。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浪漫主义的爱情小说,能有效地展示主人公的真情、刻画人物性格和体现作品主题。《穆斯林的葬礼》描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内容却又交错扭曲的爱情悲剧。这部五十余万字的长篇,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感情、深刻的内涵,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又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的心路历程,以及在政治、宗教的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本文以《穆斯林的葬礼》为例,说明言语行为理论对以爱情为主题的浪漫主义小说的解释力。

笔者按塞尔对言外行为的分类对第12章进行分析发现,在479句话语里(个人统计),阐述类有158句;表达类104句;指令类99句;承诺类31句;宣告类5句;表示感叹等的句子归入其他类。其中阐述类占总数的33%,表达类占22%,指令类占21%。这三类话语在此章中对表达主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直抒胸臆的手法更直接体现了楚月恋的圣洁和伟大。第12章“月恋”是小说最唯美和最感人的一章,楚和新月的爱情在此定格,出于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崇高事业的热爱,他们与生命和厄运不断地较量,通过重重阻碍和艰辛走到了一起。读者无不为二人真挚、纯洁的爱深深打动。毫不掩饰的阐述类语言,表达了楚的真情和对爱情的信念,而表达类语言表明了亲人和朋友对新月的关怀,指令类语言则体现了二人彼此相互支持、相濡以沫的感人情景。

以下就《穆斯林的葬礼》第12章来具体分析言外行为。

(一)阐述类

阐述类的言外之的是使说话人对所表达的命题的真实性作出承许,也就是说他必须相信自己所说的话的真实性。这一类言外行为的适从向是从话语到客观世界,所表达的心理状态是相信,如陈述、断言、结论等。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往往有大量表达人物信仰和感情的阐述类话语。作品中表达说话人信念的言语很多,请看下面的例子:

(1)“爱情,是一种信仰,”楚雁潮踏着亭边的积雪,缓缓地说,“它贮存在人最珍贵、最真诚的地方——贮存在心里,它和生命同在,和灵魂同在……”

(2)“…你问我爱是什么?我告诉你:爱就是火,火总是光明的,不管那熊熊燃烧的是煤块还是木材,是大树还是小草,只要是火,就闪耀着同样的光辉!……”

(1)句是楚雁潮面对学生谢秋思对爱情的询问时,表达自己对爱情的信念。谢秋思本以为通过自己的询问,会达到使楚说出“我爱你”的语用目的,谁知却被楚把握机会,表达了他对自己心中知己的爱慕和对爱情的信仰。楚这句话的心理状态是相信,此真诚的话语表达了楚对真爱的追求和向往,刻画了一个对爱情充满希望的青年。(2)句是楚用激烈的言辞,以爱情激励新月重新坚强地活下去的爱情告白。当新月无意中看到父亲的《内科概论》,得知自己可能无法医治后,决定和楚断绝来往。楚用自己炽烈的感情和真诚的话语深深打动了新月,这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让一个弱女子感到了实实在在的依靠。这感情的爆发,不但不让新月觉得委屈,反而痛快淋漓地冲刷着她心中的悔恨。达到了楚的言外之的。

文中阐述类话语很多,非常生动地刻画了楚雁潮——一个充满热情和信仰的正直青年。

(二)表达类

表达类的言外之的是对命题中所表明的某种事态表达说话人的某种心理状态。这一类没有适从向,命题内容的真实性是它们的前提条件,如祝贺、道歉、欢迎等。由于作品中人物的悲剧命运,道歉、感谢及安慰等表达类在作品中占了很大比例。请看书中的例子:

(3)“哦,楚老师,谢谢您!”她轻轻地说。

(4)“谢谢你,淑彦”,楚雁潮强制着自己,把痛苦咽到心里,脸上做出笑容。

(3)句是新月在病房枯燥时,楚给她送来了留声机。播放着《梁祝》那优美的旋律,她沉醉在那梦境诗情之中,醒来后感谢这位令人爱慕和细心的老师所说。对新月这样一个爱好音乐的年轻人来说,这首令人如痴如醉的名曲,无疑给她寂寞的病房生活带来生机、热情和希望。(4)句是韩母要求楚不再和月继续交往后,楚为了尊重家长和出于礼貌,也为了维护自己的正面形象,表现出一种平静和对淑彦的感谢。韩母是个虔诚的伊斯兰教徒,但她盲目遵守教规,视女儿的生命于不顾,是愚昧无知的表现。楚和韩母针锋相对,表现出楚坚定、炙热和始终不渝的爱情观。感情的快速转变,表示了他对合作原则的遵守。言语行为的分析使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

(三)指令类

指令类的言外之的是说话人试图让听话人做某一件事,它的适从向是从客观现实适从话语,如请求、乞求、命令等。作者正面描写人物的话语,使主人公的性格特色跃然纸上。请看下面的例子:

(5)“新月,把那封信收回!”楚雁潮几乎是在命令她……

(6)“……不要低估它,不要放弃它,要珍惜属于我们只有一次的宝贵生命!”楚雁潮用宽大的手掌为她擦去眼泪,……

(5)句是楚看到新月写的绝交信后,强烈地呼唤新月好好活下去,要求她收回自己那封绝望的信。其实这时新月心中的防线早被他冲垮了,楚的言外之的已经达到。楚用自己真诚和炽热的情感激发新月对生命的渴望和对爱情的执著追求。(6)句是新月认为自己的心脏病随时会有生命危险,不愿楚为她殉葬而放弃两人的感情,楚讲了一个与命运做不屈不挠斗争的故事来激励她,充满激情的讲述又一次地感染了新月,成功实现了言后行为。

这一章中有很多楚对新月的请求,要求她坚强地活下去,一次次的鼓励充分体现了楚对新月执著和真挚的爱。

(四)承诺类

承诺类的言外之的是使听话人对某一未来的行为作出承诺,它的适从向是从客观现实适从话语,如允诺、威胁、保证等。请看文中的例子:

(7)“韩伯母,您什么话都不必说了,我……答应您!”楚雁潮匆匆擦去眼泪。

(7)句是楚和韩太太关于是否与新月继续交往的交谈结束后,楚痛苦地忍受这沉重的压力对韩母的承诺。由于楚汉族人的身份,直接被排除在回回韩家的大门外。在韩太太的价值天平里,维护宗教的道德规范,哪怕是害人的条条框框,都比人的生命重要(徐其超,2002:26)。当然,出于对她的尊重及对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遵守,楚答应她,也实现了韩母的语用目的。

(五)宣告类

宣告类的言外之的是使客观现实与所表达的命题内容一致,这种言外行为使客观现实按照所说的话语发生的变化是即刻的、瞬息之间的。一般说来,这类行为的执行要求有相应的非语言性规约,要求发话人有执行行为的一定权力和地位。请看书中的例子:

(8)“新月,我们之间,用不着说这些话,”楚雁潮似乎不假思索地说,“爱情,就是奉献,就是给予!”

(8)句是楚向新月的第一次爱情表白,从此两人真正地走到了一起。两人的两颗心经历了长久的跋涉终于走到了一起,像镜子一样互相映照,彼此如一,毫无猜疑。他们两人从此成为互相的支柱,永远不可分离。

(六)其他类

作品中也有一些其他无法纳入以上五类言外行为的话语,如混合类,其实此类更能表达主人公复杂和深刻的情感,更好地表达主题。例如下面的阐述性表达类的句子:

(9)他为妻子的失言而深感不安,尴尬地对楚雁潮说:“楚老师,她这个人没有文化,被新月的病弄得头昏脑涨,爱女心切,急不择言,冒犯之处,还请您不要介意!”

(9)句是韩子奇对妻子阻止新月和楚来往的无礼话语,向楚道歉。他明显认为妻子的话没有道理,对其予以否定。梁君璧由于世事的磨炼和颠簸,家里的任何一件事情她都要主宰。这次又严厉干涉楚和新月的交往,置新月的生命于不顾,作者对梁君璧的愚昧无知而深感痛苦、惋惜和无奈。

四、结语

《穆斯林的葬礼》既是一部充满悲剧色彩的浪漫主义爱情小说,又是一部努力开掘回族生存意识和文化心理的史诗。作品通过大量直抒胸臆的阐述类、表达类和指令类的话语表达了主人公的真挚情感和性格特点,使读者更直接理解和把握作品人性化的主旨。直陈话语具有的直接性和感染力使文本的意义大幅增加,使不同视角下人物的矛盾心态、多重性格和社会现实的复杂性鲜活地呈现在读者的视域中,并给读者以充分的想象空间去参与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及作品寓意的建构。通过对《穆斯林的葬礼》中直陈对话的分析,我们能更准确地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随着对作品的情节一步步深入,读者与作品中的人物同悲同喜。因此,言语行为理论及相关语用学知识应用于以爱情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分析,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语言的力量,准确把握人物性格,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正面描写人物的作品,更能说明其理论的解释力。

参考文献:

[1]Austin,J.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2:3–151.

[2]Searle,J.Expression and Meaning: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2–27.

[3]白蕊.文化皈依中的艺术收获——《穆斯林的葬礼》和《心灵史》之比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9).

[4]董秀芳.《穆斯林的葬礼》的意境探寻[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6,(4).

[5]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05-108.

[6]霍达.穆斯林的葬礼[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

[7]李跃红.理想价值的极地之光——论《穆斯林的葬礼》及在当前文学中的意义[J].云南学术探索,1995,(5).

[8]涂靖.文学语用学: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J].外国语,2004,(3).

大学心理爱情论文篇8

[关键词]爱;爱情;爱国;;博爱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7)01-0098-10

文字是承载和传播文化的符号,是人类话语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工具和产品。透过每一个字及其所组成的词语的形声义的演变以及人们对这种演变所做的阐释,我们可以了解到文字所承载和传播的文化的具体内涵、独特特征、变化发展。因此,我们选取了一些中华文化关键字,对其进行文字和词语诠释,以期从侧面理解和阐释中华文化。本篇论文以“爱”字为例进行相关论述。

一、“爱”字的形和义

“爱”字的本义各家说法不一,说文解字的分析也不尽相同。“爱”字的形义及其演变显示,“爱”的本义似应为“深情”,现代汉语中主要衍生出爱情、爱好、爱心、爱国、、博爱等词汇。

关于“爱”字的本义,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曰:“《说文》:爱,行貌,从澹?声”。段玉裁曰:“心部:‘?,惠也。’今字假畚?而?废矣。郏行貌也,故从濉!毙戾霸唬骸垩滴行,亦以从逯之也。疑奂v字。《广雅》:‘郏v也。’人部:‘v,仿佛也。’《尔雅・释言》:‘B,隐也。’然则爱者隐之行也。”舜徽按:“爱训行貌,盖谓行之欲进不前,滞疑若有所待也。亦即仿佛之意。湖湘间称行步迟缓不欲遽进者为挨,当以爱为本字。”[1]李恩江《常用字详解字典》说:“爱(郏,从凼〈佑眩会意。对人或事物感情深厚。特指男女间的恋情。爱惜,爱护。(辨)爱字篆书本作?,从心声,读jì,后借用邸郏从澹?声,本义为行走的一种样子;宥suī,义为行走迟缓;楷书讹变作郏用为惠爱的专用字。简化。”[2]顾建平《汉字图解字典》说:“爱,会意字。金文形体像人捧着心表示爱。篆书从澹ǖ嚼矗,从?(鄣谋咀郑,?(aì)亦声。隶、楷从(抓住),从冖(覆盖),从心,从澹ǖ嚼矗,表示来到并占据心头的对人或事物的深厚感情。简体字从、从冖、从友,表示占据心头的亲善之情。本义是有深厚的感情。”[3]李格非主编的《汉语大字典(简编本)》列举了12个义项,主要有惠、仁爱,亲爱、对人或事物怀有很深的感情,喜欢、爱好,特指男女间的情爱,怜惜、爱惜,吝惜、舍不得,护卫,容易、常常发生,对别人女儿的尊称,行貌,通“B”等等[4]。宗福邦、陈世铙、肖海波主编的《故训汇纂》中列举了77个义项,主要有行貌、惠、仁、仁爱、慕、怜、怜惜、亲、亲爱、亲幸、恩爱、贪、贪爱、好、追思之念、?等等[5]。

根据这些字书,我们可以确定“爱”字的本义就是“深情”。不过与“爱”字本义有两种相关的意义:一是行走迟缓之貌,一是对人或事物怀有很深的感情。二者之间大约有一定的联系。现在的“邸敝所以能够替代“?”,大概由于行走迟缓的一种原因是对人或事物怀有很深的感情吧。

二、心理学上的“爱”

“爱”,首先是一种人的感情,而感情是人类的心理活动。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爱”是一种深厚的情感,往往因爱的对象和方式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情感,如爱情、爱国、、爱心、爱好等等。

人类的心理活动一般分为三大部分:认识、感情、意志。也有心理学家,如中国心理学家潘菽沿用中国传统心理学的观点,把人类心理活动分为两大部分:认识和情志(感情和意志)。感情是人对事物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因此,感情的基础是人的需要,感情一定要指向一定对象事物,而且感情不仅应该体现在人对对象的态度上,还应该让人自己体验到。感情有肯定性和否定性的区分: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事物使人产生肯定性感情,如欢乐、兴奋等等;不能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事物使人产生否定性感情,如忧伤、恐惧等等。感情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按照所涉及的内容,分为理智感、审美感、道德感;按照感情活动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外倾性感情和内倾型感情。按照与不同需要的关系可以划分为两大类:由物质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相属需要、尊重需要)引发的感情叫作“情绪”,由精神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伦理需要)引发的感情叫作情感,情绪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感情,而情感则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还可以根据其强度、速度、持续时间可划分为三种:强度、速度特别大,来势特别猛,消退又特别快的感情,叫作“激情”,如大喜大悲、欣喜若狂、愤怒、惊恐、绝望等等;稳定、深厚而又强有力的,能够控制人的身心而又长期影响人的行为的感情叫作“热情”,如对事业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某种“爱好”等等;平静、微弱而平缓、持久的,没有突发性外部标志的感情,叫作“心境”,如乐观、忧郁、沉静等等。三者之间的界限并不是那么确定不移,往往可以相互转化。

“爱”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情之一。@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是一种比较高级的群居动物进化而来的种群,还因为人类的物质需要(缺失性需要)包含“爱的需要”或者“相属需要”,更因为人类逐步明白自己是一种“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存在。作为一种高级的群居的种群,人类的每一个个体都是不可能离群索居的。因此,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爱的需要”或者“相属需要”作为人类的“缺失性需要”(即不可或缺的需要)的说法是符合事实的。正是这种“爱的需要”能够保证人类的种族延续,如果没有家庭之爱(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爱)、朋友之爱、族群之爱,一个幼小个体是很难长大成人的,人类历史上由仇恨所酿成的战争、格斗、暗杀、阴谋,扼杀了多少鲜活的生命!人不仅有比任何一种动物都要长得多的婴幼儿时期,而且每一个人终其一生都离不开其他人,否则就几乎无法生存下去,更不能发展。所以,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正是这样广泛而无处不在的社会关系规定着人与人之间的爱的情感的正价值的不可缺少。“爱”是人类社会关系的黏合剂,可以把人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汇聚起来,以供每一个个体的正常生存和发展。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的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有识之士都在极力倡导人类的各种各样的爱。仅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没有了“爱”,人类及其个体都会遭受十分可怕的心灵疾病的侵扰,会在焦虑、恐惧、忧郁、孤独等等之中备受煎熬,甚至无法生存。因此,“爱”是健康心理状态的基本保证之一,也是确保人的本质的基本条件之一。

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Rollo May,1909―1994),在《爱与意志》中说:“西方传统中爱的类型有四种。第一种是(sex),或我们所谓的(lust)、原欲(libido)。第二种是(eros),即导向生殖或创造的爱的驱力,也即古希腊人所说的指向更高存在形式和关系形式的内在动力。第三种是友爱(philia),或朋友兄弟之爱。第四种是拉丁文所说的博爱(agepe或aritas),即献身于他人幸福的爱,其原型形式是上帝对人类的爱。每个人对真实的爱的体验,都是这四种类型的不同比例的混合。”[7]71-74这里所说的“”是一种人与动物所共有的本能感情,“”则是在“”本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于人类自身繁衍和创造内驱力的深情,“友爱”是亲近的人之间的深情,而“博爱”则是对其他所有人的深情。因此,“爱”应该是专指人类的一种深情,它可以由最基本的动物性本能,通过人类的广泛实践活动扩展到自身,再到亲近的人,最终一直延伸到一切其他的人。这也正是人的本质即“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现实性的不断自我实现。

罗洛・梅对与的区分,对我们具有启发意义。他指出:“在生理学的意义上,可以适当地定义为肉体紧张状态的积累与解除。与此相对照,则是对个人意向和行为意蕴的体验。是刺激与反应的韵律,则是一种存在状态。所指向的最终目标是满足与松弛,而的目标则是欲求、渴望、永恒的拓展、寻找与扩张。”也就是说,“”仅仅是一种动物性需要的发泄,它始终把人滞留在动物的水平上,而“”则给人一种自我实现或者自我拓展的欲望和渴求。“爱的本质就在于它是从前面牵动我们,而性的本质则是从后面推动我们。”“”引导人们向上、向前发展,“他引导我们为寻求高贵善良的生活而献身”。“简而言之,性是一种关系模式,其特征是性器官的膨胀(我们因此而寻求与松弛)和生殖腺的充满(我们因此而寻求满足与释放)。而则是另一种关系模式,在这种关系模式中,我们并不寻求缓解,而是力图去培植、生产和塑造这个世界。在状态中,我们往往渴望得到更多的刺激。性是一种需要,爱却是一种欲望,正是这种欲望的掺杂,才使爱变得更为复杂。美国人一谈到性就首先想到,就这一点而言,我们承认,在动物学和生理学意义上,其目的确实旨在达到,但的目的却不然。力图在喜悦和激情中与对方融为一体,力图创造出一种新的经验层面,这种经验层面将拓展和深化双方的生存状态。根据一般的说法并经弗洛伊德和其他人证实,人们普遍的感觉是:在解除之后,我们总是想睡觉―或者如一个笑话所说的那样:穿上衣服,回家睡大觉。但在中,我们的愿望却恰恰相反:我们始终不寐地想念我们的爱人,回忆和重温往事,力图从中国人所谓‘多姿多彩’的体验中,发掘那些万古长新的层面和内涵。”在“”之中一个人总是要与被爱的人结合在一起去获得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去创造新世界,去创造新价值。“人性中温情的来由,正是这种寻求与对方融合的内在驱力。因为―绝不是―乃是温情的源泉。乃是融为一体、建立全面关系的一种渴望。”所以,“”是一种涉及爱的双方的一体化、和谐化的力量,“永远推动我们超越自身”[7]71-74。爱的力量是无穷尽的,它最终可以超越时代、肤色、阶层、民族、阶级等等一切有限的界限。用《爱与意志》的译者的归纳来说,是人心中固有的倾向。使人向上,使人追求真善美,使人走向更高意义上的自我实现。总之,是使人与他人,与万物,与真善美结合起来的一种内在动力。创造生活、唤起激情,打碎旧形式创造新形式[7]6。“爱”这种心理和精神的力量,在全球化与和平发展的历史时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过程中,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发现它的真正本质和巨大价值。

三、美学上的“爱”

从美学角度来看,“爱”与“美”密切相关,许多中外美学家论述了“爱”与“美”的关系,西方现代主义美学家弗洛伊德就把“美”的本质归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家马尔库塞专门论述了“”与文明、文艺、美学的关系。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会饮篇》中最早比较系统地,从形而上层面谈到了“爱”与“美”的关系。他说:“凡是想依正路达到这神密境界的人,应从幼年起,就倾心向往美的形体。”“他第一步应从只爱某一个美形体开始,凭这一个美形体孕育美妙的道理。第二步他就应学会了解此一形体或彼一形体的美与一切其他形体的美是贯通的。这就是要在许多个别美形体中见出形体美的形式。”从而“不再把过烈的热情专注于某一个美的形体”“再进一步,他应该学会把心灵的美看得比形体的美更可珍贵”,并“凭他来孕育最适宜于使青年人得益的道理”“从此再进一步,他应学会见到行为和制度的美,看出这种美也是到处贯通的,因此就把形体的美看得比较微末。从此再进一步,他应该受向导的指引,进到各种学问知识,看出它们的美。于是放眼一看这已经走过的广大的美的领域,他从此就不再像一个卑微的奴隶,把爱情专注于某一个个别的美的对象上,某一个孩子,某一个成年人,或某一种行为上。这时他凭临美的大海,凝神观照,心中起无限欣喜,于是孕育无量数的优美崇高的道理,得丰富的哲学收获。如此精力弥满之后,他终于一旦豁然贯通唯一的涵盖一切的学问,以美为对象的学问”[8]37-38。在这里,柏拉图不仅论述了有了“爱”才可能有“美”的感悟,而且还由浅入深,一层一层地论述了“爱”引导一个人由形体美到心灵美,再到行为美和制度美,进而达到学问美和知识美,最终领悟“美本身”,即“理念美”。换句话说,柏拉图认为,只有爱“美”才能够真正把握“美”的真谛,因此,在本真的意义上,“爱”产生“美”。古罗马的朗吉弩斯(Casius Longginus,213-273)在《论崇高》中也有类似思想,不过,他强调的是对崇高的爱。他说:“大自然把人放到宇宙这个生命大会场里,让他不仅来观赏这全部宇宙壮观,而且还热烈地参加其中的竞赛,它就不是把人当作一种卑微的动物;从生命一开始,大自然就向我们人类心灵里灌注进去一种不可克服的永恒的爱,即对于凡是真正伟大的,比我们自己更神圣的|西的爱。因此,这整个宇宙还不够满足人的观赏和思索的要求,人往往还要游心骋思于八极之外。一个人如果四方八面把生命谛视一番,看出一切事物中凡是不平凡的,伟大的和优美的都巍然高耸着,他就会马上体会到我们人是为什么生在世间的。因此,仿佛是按照一种自然规律,我们所赞赏的不是小溪小涧,尽管溪涧也很明媚而且有用,而是尼罗河,多瑙河,莱茵河,尤其是海洋。”[8]38-39换句话说,对于神圣事物的永恒的爱使人找到了崇高(阳刚之美)。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解释“美是生活”时说:“对于人,什么是最可爱的呢?生活;因为我们的一切欢乐、我们的一切幸福、我们的一切希望只与生活关连……”(《生活与美学》)[8]243也就是说,美应该是让人感到可爱的东西,而生活是人感到最可爱的东西,所以,“美是生活”。保加利亚的思想家瓦西列夫在《情爱论》中指出:“爱情创造了美,使人对美的领悟能力敏锐起来,促进对世界的艺术化认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关于爱的思考》中说:“真正的爱,意味着不仅对美的享受,而且要去创造美。”[9]类似的思想在中国也有。中国儒家大圣人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里仁为美。”对这句话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与仁者做邻居是一件美事;另一种是:接近仁的就是美的。无论是哪种解释,“仁者爱人”是孔子的根本思想,所以,接受了“仁者爱人”的思想,就必定会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也一定会生出“美”来,而孔子所谓的“美”也就是“仁爱”。在中国从古至今流传着一句格言:“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人人耳熟能详的格言,至少可以说明,“爱”(爱情)可以增强情人的“美”,也许还可以进一步说;“爱”(爱情)创造“美”。人们似乎都会感觉到,恋爱中的人是最美的,而真正美的人一定会得到真正的爱。

最为系统、直接地把美与爱联系起来的是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美学。在《文明及其缺憾》中,弗洛伊德指出,“美是性感情领域(sexual feeling)的派生物,对美的热爱是目的受到控制的最好的例子。‘美’和‘吸引’最初都是性对象的特性”[10]。在《论非永恒性》中,他还认为,“一切美与完善的价值都要依其对我们的感性生活的意义来确定”[11]。具体说来,弗洛伊德认为美和审美及其艺术是“性本能”“”(即恋母情结或俄狄浦斯情结)的升华,也就是“性本能”“”通过社会所允许的方式和途径表现出来就是美和审美及其艺术。这些论断都直接地把美、美感与人类的性、的本能联系起来了。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美学和文艺观点刚面世时,确实是惊世骇俗,令人瞠目结舌。但是,它毕竟把美学和艺术拓展到了无意识、潜意识的深层心理,开启了深层审美心理学和深右帐跣睦硌У奶剿鳌K从无意识和潜意识的白日梦角度阐发了文艺和审美活动的特征:游戏的非功利性,梦的非现实性,纯形式的审美性。它还揭示了“美”和美感的无意识和潜意识根源及其特征:美感的感性性和价值性。但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美学和文论,在世界观上有着泛性论和生物还原论的错误和以偏概全,在方法论上存在把人类及其“美”和艺术等同于一般动物的本能,甚至仅仅根据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这三部作品就片面地把西方文学史归结为“一部俄狄浦斯情结的历史”,因而精神分析美学和文论的结论是片面化、极端化的,对美学和艺术研究也产生过一些不良影响,甚至害人不浅,使人误入歧途。不过,精神分析美学和文论毕竟产生了巨大影响,其后许多人纠正和发展了弗洛伊德的学说,在此基础上出现了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美学和文论,德国法兰克福学派马尔库塞的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和文论,还有许多后精神分析的美学和文论,如福科、拉康等人的美学和文论都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马尔库塞以马克思的异化观点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为理论依据,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批判,因此,他的观点和理论又被称为弗洛伊德主义(精神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在他看来,在成熟工业文明的“理想”条件下,尽管劳动全部实现了自动化,劳动时间减少到了最低限度,劳动机能可以相互交换,但劳动的异化性质并未改变。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就是一种以异化劳动来对人的“”本能进行额外压抑的,违背人性的,不自由的社会。他要求改变这种状况,解放“”。他说,一种非压抑性的现实原则的出现将改变而不是破坏劳动的社会组织,因为“”的解放可以创造新的持久的工作关系。这就是说,马尔库塞要通过的解放去改变社会劳动异化状态,把社会的、人的解放归原为人的本能的解放。再进一步,人的解放必然涉及审美和艺术。马尔库塞引用古希腊神话来说明:自然界与人类世界一样是受压迫的、残忍的、痛苦的,因此一样有待于解放。这个解放就是“”的工作。“俄尔浦斯之歌”打破了僵化,推动了森林和岩石,使它们分享快乐。这样就很自然地由的解放,通过快乐、感性而引向了审美和艺术。换言之,要解放人类,就先要解放,而要解放,就必须通过审美和艺术。因此审美和艺术可以使人达到与理性相调和的“新感性”。在《论解放》的第二章中,马尔库塞专门地论述了这种“新感性”。他指出,“新感性,表现着生命本能对攻击性和罪恶的超升,它将在社会的范围内,孕育出充满生命的需求,以消除不公正和苦难;它将构织‘生活标准’向更高水平的进化。生命的本能,在规划不同生产部门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分配时,将会找到自己的合理表达(升华),因而就会使选择和目标具有优先的地位;也就是说,不仅在于要生产什么,而且在于生产的‘形式’。解放的意识,将高扬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使它们在保护生命和造福生命中去自由地发现并实现人和事物的可能性;并且,为达到这个目标,充分调动起形式和质料的潜能。这时,技术就会成为艺术,而艺术就会去塑造现实,也就是说,在想象与理性、高级能力与低级能力、诗歌与科学思维之间的对立,将会消除。于是,一种崭新的现实原则就诞生了,在这个原则下,一种崭新的感性将同一种反升华的科学理智,在以‘美的尺度’造物中,结合在一起。”[12]也就是说,马尔库塞把“新感性”看作是的升华,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压抑的过程中,“新感性”已成为一个政治因素。他认为,革命必须同时是感性的革命,与革命相伴随的必须是社会物质方面和知识方面的重构,革命创造的将是崭新的审美氛围,也就是“”的解放。这种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自认为是补充了马克思主义经典学说的不足,也许有其一定的道理,可是,从根本上却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因而是不足为训的。但也由此可见,“爱”与“美”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值得注意。

总而言之,“美”与“爱”,在人类的生活里、观念中、精神世界里,应该是非常珍贵的。二者之间会有着相互促进、相互生成、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美”无疑可以引起“爱”,而“爱”可以创造“美”;“美”可以增加“爱”的内涵,“爱”也可以使“美”丰富多彩;“美”可以转化为“爱”,“爱”也可以转化为“美”。在消灭了私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中,“爱”与“美”的关系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它们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两朵最为绚丽多姿的鲜花,共同把人类的生活装扮得幸福快乐,精彩纷呈,充满希望。

四、人类历史上的“爱”

“爱”是人类美好的情感和追求。西方启蒙主义运动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口号和旗帜,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也以“泛爱众”为仁学的核心内容。但是,“爱”并不总是让人感觉美好、令人快乐的,因为“爱”是具有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的情感。

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针对当时延安文艺界的一种错误论调:“文艺的基本出发点是爱,是人类之爱”,进行了反驳。他说:“爱可以是出发点,但是还有一个基本出发点。爱是观念的东西,是客观实践的产物。我们根本上不是从观念出发,而是从客观实践出发。我们的知识分子出身的文艺工作者爱无产阶级,是社会使他们感觉到和无产阶级有共同的命运的结果。我们恨日本帝国主义,是日本帝国主义压迫我们的结果。世上绝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至于所谓‘人类之爱’,自从人类分化成为阶级以后,就没有过这种统一的爱。过去的一切统治阶级喜欢提倡这个东西,许多所谓圣人贤人也喜欢提倡这个东西,但是无论谁都没有真正实行过,因为它在阶级社会里是不可能实行的。真正的人类之爱是会有的,那是在全世界消灭了阶级之后。阶级使社会分化为许多对立体,阶级消灭后,那时就有了整个的人类之爱,但是现在还没有。我们不能爱敌人,不能爱社会的丑恶现象,我们的目的是消灭这些东西。这是人们的常识,难道我们的文艺工作者还有不懂得的吗?”[13]

的确,“爱”是一种观念的东西,它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对象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一种态度的体验。因此,不同的对象及其性质状态可能引起人们的不同的爱或恨,不同的人由于自己的需要的差异也会引起不同的爱和恨。也就是说,主客观的情况是会制约人们的“爱”的,因此,在人类社会划分为不同民族、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情况下,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可能产生统一的“爱”。这种统一的“爱”,只能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在这种情况下非要提出所谓的“统一的爱”,如果不是无知,那就是一种有意的欺骗。古今中外剥削压迫人民的统治阶级曾经大力鼓吹过这种“统一的爱”,实际上就是一种愚民政策。然而,在消灭了私有制和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中这种统一的“爱”是可能产生的。只是,这是一个遥远的未来的美好愿望。我们可以而且应该为之努力奋斗,然而必须实事求是,不能超越时代、民族、阶级、阶层的具体条件而奢谈或空谈“人类之爱”。在目前的世界上还存在着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恐怖主义,存在着剥削者和压迫者,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人类就不可能有“统一的爱”。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尽管从根本上消灭了私有制和削阶级,但是整个世界还存在着私有制和剥削阶级,社会主义制度还在不断建设和完善之中,阶级差别、阶层差异、贫富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人民之间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的差异还将长期存在,因而同样不可能有“统一的爱”。

不过,作为历史上先进阶级的无产阶级,在为解放全人类的斗争中,应该提倡“人类之爱”,并且为实现这种“人类之爱”而英勇奋斗,在反对一切剥削阶级的“人类之爱”的谎言和欺骗之中,逐步创造实现“人类之爱”的条件,而不能以反对剥削阶级的“人类之爱”的谎言和欺骗作为借口而制造“人类仇恨”,诸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主义,“”十年浩劫,当代恐怖主义,这些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思潮,是反人类的,非人性的,无人道的,是必须坚决反对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在继承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就应该对儒家思想中的“仁者爱人”“仁爱”“泛爱众”的思想予以扬弃和发挥。

五、人类的爱情

爱情是人类男女两性之间的一种特殊的“爱”。在人类历史上,“爱情”曾经是最美好的情感,可是,在私有制条件下,因为爱情却会酿成许许多多可歌可泣、千古流传的悲剧故事,像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茶花女等等。只有在消灭了私有制的大同世界或者共产主义世界里,爱情才可能真正显示出其美好的形态。

男女之间的爱(包括以为基础的和以为基础的情爱)是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也是人类社会的最根本的关系。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人对人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是男人对妇女的关系。在这种自然的关系中,人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正像人对人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自然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因此,这种关系通过感性的形式,作为一种显而易见的事实,表现出人的本质在何种程度上对人来说成为自然,或者自然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人具有的人的本质。因此,从这种关系就可以判断人的整个文化教养程度。从这种关系的性质就可以看出,人在何种程度上对自己来说成为并把自身理解为类存在物、人。男人对妇女的关系是人对人最自然的关系。因此,这种关系表明人的自然的行为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人的行为,或者,人的本质在何种程度上对人来说成为自然的本质,他的人的本性在何种程度上对他来说成为自然。这种关系还表明,人具有的需要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人的需要,就是说,别人作为人在何种程度上对他来说成为需要,他作为个人的存在在何种程度上同时又是社会存在物。”[14]也就是说,男女之爱的变化发展,由动物性的转化为人类的情爱,恰恰证明了人类文化教养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所以爱情往往就成为衡量人类文明的尺度。然而,在人类社会进入了私有制的社会以后,奴隶主、封建地主、资本家等剥削阶级和统治阶级,却为了一己私利而千方百计扼杀和阻碍人类的这种美好而自然的关系和深情,从而酿成了不可计数的爱情悲剧,把标志人类文明进步的情爱在异化劳动的过程中蜕变为动物的本能、,让人们在这种非人的境况中才能够感到自己是一个动物一样的人。而当人追求真正的人类的爱情时,却遭到了各种各样的统治阶级反人性意愿的社会压制,从而造成了各种各样的爱情悲剧。这种状况是全世界所有的私有制社会的共同和普遍现象,在几千年封建礼教“吃人”的社会中尤其严酷和惨烈。

中国的神话传说中有《牛郎织女》《天仙配》《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凄婉动人的美好爱情故事。牛郎织女因王母娘娘不满他们的男欢女爱而被拆散,天各一方,一年只能见一次面,因此故事形成了七夕节这个中国的“情人节”。七仙女与董永的美满爱情生活因触怒了玉皇大帝的天条而最终演变成悲剧。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得罪了法海和尚,从而也遭致白娘子被镇压在雷峰塔下,尽管白娘子最终被做官的儿子救出,但仍然是九死一生,饱受折磨。梁山伯与祝英台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威逼之下只得双双赴死,最终化蝶飞舞到世外,留下浪漫的梦想。这些神话传说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神权、父权对爱情的摧残。中国的文学艺术之中也有许多描述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的篇章。《诗经》中的国风多为情诗,尽管被孔子删减得“思无邪”了,但其中真挚的情爱还是溢于诗外。汉乐府中的《孔雀东南飞》记录了一段悲惨的爱情故事: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心地善良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可焦母以婆婆的权威百般刁难刘兰芝,兰芝被迫请归,仲卿向母百般求情无果,夫妻只得“誓天不相负”,双双话别。兰芝回到娘家,不断有人慕名求婚,前有县令为子求婚,后则太守谴丞为媒,均被兰芝断然拒绝,可是其兄对其恶语秽言,兰芝被逼无奈而应允太守家婚事。仲卿闻变赶来,夫妻约定“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兰芝出嫁之日,刘焦二人自尽毙命,忠贞不渝,成千古绝唱。南宋爱国大诗人陆游与表妹唐婉的爱情悲剧也因《钗头凤》一词而流传不绝。白居易《长恨歌》中讴歌的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尽管由于安史之乱杨贵妃不得不冤死马嵬坡,但是,唐明皇和杨贵妃却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十娘怒沉百宝箱》有力地痛斥了封建士大夫的虚伪和势利,抒发了底层对坚贞爱情的向往。《牡丹亭》中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不渝的爱情,可以感天动地。《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封建主义宗法家族观念、“四大绳索”(神权、族权、父权、夫权)与个性自由、恋爱自由、反对功名利禄等新思想、新观念之间冲突的最典型的现实主义表现。《红楼梦》中贾宝玉和薛宝钗的“金玉姻缘”以及贾宝玉和林黛玉“木石前盟”的天意安排,就已经预设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悲剧的中国封建传统文化根子以及新旧思想的矛盾冲突。贾宝玉偏不信什么“金玉姻缘”,偏信“木石前盟”。然而,代表新思想的贾宝玉和林黛玉势单力薄,最终无法与封建的婚姻制度相抗衡,必然走向悲剧的结局。贾宝玉和林黛玉的个性发展同样也将他们推向了爱情悲剧的境地。贾宝玉从小在女儿堆中长大,从而形成了喜爱女性性格的习性,这本身就与男尊女卑的中国传统社会格格不入,加上他从小就厌恶读圣贤书,不喜走“学而优则仕”的干禄道路,却同情社会最底层的艺人及丫鬟,结交戏子艺人,体恤仆役丫鬟,因此成为贾政之类眼中的“败家子”,多次遭到家法处置。林黛玉则是一往情深地对待宝玉,又单纯而执着地反对所谓“金玉良言”的谬说,再加上黛玉在寄人篱下的生活境遇中所养成的孤傲自尊、桀骜不驯、任性刻薄、离经叛道、多愁善感的性格,使得她不容于宁荣二府的封建官僚大家庭与喜好温柔敦厚、相夫教子、贤妻良母的封建宗族的沉重氛围不相融合。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是造成他们爱情悲剧的一个原因,新型个性与旧式家族之间的必然冲突形成了不可调和的悲剧性矛盾。还有一个比较直接的原因,就在于,荣宁二府这样的封建官僚大家庭正在经历着由盛到衰的颓败过程,而家族的家长正在极力挽救这个家族大厦的倾倒之势,所以,对于能够力挽狂澜的“金玉良缘”之类的救命稻草当然是不会轻易放过,而对于“木石前盟”之类的倒行逆施当然会不遗余力地去摧毁。所以像薛宝钗那样能够规劝贾宝玉多读圣贤书、学而优则仕的贤媳就当然受到家长们的青睐,从而成为促成金玉良缘的巨大助力。相反,像林黛玉那样只会陪同贾宝玉沉溺于《西厢记》《牡丹亭》之类的淫词秽语、鼓励宝玉不求上进、反对功名的叛逆之徒自然会受到家长们的白眼和拒斥。因此,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纯真爱情越是不断增长,他们的爱情悲剧也就日渐临近。最后,在贾宝玉满心欢喜进洞房去见他的日思夜想的林妹妹时,林黛玉却在婚礼喜庆的鼓乐声中泣血焚稿,气绝人寰。

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切陈规陋习和吃人礼教,并没有随着辛亥革命满清王朝一扫而光,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变本加厉制造了旧瓶装新酒的爱情悲剧。中国现代文学艺术作品中,这样的封建礼教、封建的“四大绳索”所造成的爱情悲剧,成为一个非常显眼的题材。鲁迅的小说《伤逝》、巴金的小说《家》、曹禺的戏剧《雷雨》,就是最典型的表现。在封建制度和封建观念没有彻底消灭的民国时代,《伤逝》中子君和涓生的爱情悲剧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尽管子君和涓生反对封建家族和礼教,争取恋爱婚姻自由,离家出走而同居,但是,男女双方的关系并不是平等的,仍然与一般中国家庭一样是男尊女卑,女子完全依赖男子生活。在追求爱情婚姻幸福乃至的过程中,封建思想、伦理、道德仍然束缚着子君:看见一张雪莱的半身像,她也会表现出不好意思;视婚姻家庭为人生的唯一目标,就是一般老百姓所谓的“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在与涓生的关系中,她主要处于被动地位,经济上不独立,心安理得地接受涓生的供养;感情上依靠涓生不情愿的施舍,沉湎在往日的爱情回忆之中,逼迫涓生“做出许多虚伪的温存的答案来”,以致最终失掉了她乞讨来的涓生的爱情。因此,子君只得妥协,选择走“回来”了,最终死在她父亲的“烈日一般的严威和旁人的赛过冰霜的冷眼”之下。说到底,子君仍然是一个“还未脱尽旧思想的束缚”的现代淑女,她的爱情悲剧,就是因为子君和涓生生活在那“万难破坏的铁屋子里”,就是封建社会的沉滞、腐朽毁灭了他们刚刚萌发的自由爱情。

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礼教是一个吃人的恶魔,这个恶魔笼罩着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大至国家,小到家庭,形成了一个个“铁屋子”。在这些大大小小的“铁屋子”里,封建伦理道德、纲常名教,诸如节烈、孝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是吃人的东西,最低限度也是压制人的个性的东西。巴金的小说《家》就是这个“铁屋子”的真实写照,在这个“铁屋子”里酿成了种种爱情悲剧。《家》中的高觉新是一个逆来顺受的长子长孙,为了维护高家的体面家道,忍气吞声地接受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为家族间的嫌隙,觉新不得不舍弃了青梅竹马的表妹钱梅芬,屈从于父母的意志与素不相识的瑞珏结婚,梅表妹也被迫另嫁他人。不到一年梅芬便守寡而回到了娘家,为避军阀战争之灾祸,钱梅芬再度来到高公馆,与觉新重逢。尽管两人都无法忘却旧情,可是那个“铁屋子”的恶魔令他们不寒而栗,不得不斩断情丝。就在这样万般无奈的、沉重的矛盾痛苦中,钱梅芬抑郁成疾,吐血而死。再看热血青年高觉慧的爱情悲剧。尽管觉慧是有进步思想的新青年,但是,他内心深处的封建礼教观念以及小资产阶级的劣根性,使他不能坚决、勇敢、彻底地保护自己的爱人鸣凤,无畏地捍卫他们的爱情。最终,鸣凤被逼嫁给土豪劣绅、孔教会会长冯乐山做妾,出嫁前的一个晚上她抱着一线希望去找觉慧。然而,觉慧赶着写稿,没有听完鸣凤的哀诉,就匆匆忙忙把她遣走了。彻底绝望了的鸣凤,含泪离开了觉慧的住处,怀着对觉慧深深的爱,投湖自尽了。当觉慧得知了事实真相以后,几乎发疯地四处寻找鸣凤,然而悲剧已经不可挽回,他只能后悔莫及。

曹禺的《雷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爱情悲剧作品。它以极其凝练的古典主义戏剧“三一律”,在一个狂风暴雨之夜再现了两个家庭两代人的爱情悲剧。《雷雨》之中最具“雷雨”性格的人物是繁漪。名门之女蘩漪嫁给了比她大十姿甑闹芷釉埃成就着一段貌合神离的婚姻,这个结合本身就是没有爱情的婚姻,也就是一种封建社会中常见的爱情悲剧。为此,繁漪只能过着物质上满足女人的虚荣心、精神上极度空虚的生活。而与继子周萍的暧昧之情,既有大逆不道的恶名,也不可能有什么结果,因为周萍真正爱着的是侍女鲁四凤。这种境况造就了她的尖酸刻薄,甚至乖戾残忍的古怪性格。她不甘心自己的这种困境,进行了困兽犹斗的反抗,她以摧毁一切的力量发起了进攻和报复。她不仅揭露了丈夫周朴园的霸道、伪善和残酷,而且为了得到周萍的爱和阻止儿子周冲的爱而揭开了周家的秘密,毁坏了鲁四凤的爱情。这个交织着“最残暴的爱和最不忍的恨”的追求自由与民主的新式女性,在全剧“雷雨交加”的高潮处总爆发,以疯狂的绝望,将所爱的两个人(继子周萍和亲生儿子周冲)推向了绝境,演绎了“雷雨”大爆发的连环毁灭悲剧。梅侍萍是封建资产阶级公子哥儿周朴园始乱终弃的受害者。当她得知女儿爱上了周家大少爷以后,就极力阻止女儿四凤,以避免女儿重蹈自己的覆辙。她个人的命运遭际使她充分明白了,在中国这个封建社会的大牢笼里,门第、身份、家世给人带来的无形枷锁,最终难逃痛苦、悲惨的结局。她最终目睹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周萍)、女儿(四凤)被封建制度及其礼教的雷雨所吞噬。周萍是《雷雨》中的男主角。他面对封建专制家长的父亲周朴园的威权,只能唯唯诺诺,他一方面与继母繁漪有着的畸形的爱情,另一方面又与侍女四凤产生了真诚的爱情。他始终处在这样一种矛盾惶惑、战战兢兢的境况之中,尤其是他知道了自己的生母竟是一个侍女,而且也是四凤的亲生母亲以后,更加痛苦不堪,无地自容,他戴着道德的枷锁挣扎着、呐喊着,苦闷,彷徨。然而,作为一个受过新式教育的青年,他又不甘心于命运的拨弄,在雷雨之夜他与四凤想从此比翼高飞,逃离复杂家庭的一切苦难和纠结,开始未来的新生活,可是双双被雷雨击断的电线绊倒,触电而亡。这悲惨的结局,使得周萍刚毅的抗争成了一声无奈的叹息。四凤与周冲在这出家庭悲剧中都是无辜的。情窦初开的热血青年周冲,充满着“向天边飞”的生命冲动,憧憬着那远在天边的生命自由,耽溺于理想世界的精神梦幻里,最终为了追随和拯救自己的爱人四凤而付出了刚刚开始的美好的青春和爱情。四凤为了改变现实中那卑微的地位和不幸的家庭命运,也为了与周萍纯洁的爱情,挣扎着与命运抗争,她不想重蹈母亲的覆辙,毅然采取了与周萍私奔的方式,却也最终以触电身亡完成了那雷雨之夜对封建社会和封建礼教最悲壮的控诉。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阶段,即使在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和吃人的封建礼教的残余势力也不能说就已经绝迹,它们还可能继续制造一些匪夷所思的爱情悲剧。因此,清理和祛除长期以来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封建宗法制度、封建礼教压制爱情的旧思想、旧观念、旧传统的斗争,还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中国青年必须面对的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除此以外,近百年来资本主义强势文化在爱情方面对中国大地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也是值得注意的。比如,所谓“性解放”带来的性观念、性道德的混乱和无度,爱情、婚姻、恋爱方面的拜金主义、主义、杯水主义、功利主义等错误理论观点,都是必须肃清的。人类的真正爱情,应该建立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男女双方应该互相爱护、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谦让、互相包容,建立起真正的、纯洁的、超功利的深情。

六、爱国的情感

爱国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一种高尚的感情,在人类历史上谱写了最壮丽的篇章,也是各国人民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爱国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内容。每一个人都出身于一定的家庭,而每一个家庭都隶属于一定的家族,每一个家族都属于一定的民族,每一个民族都会以一个国家或者国家的成员存在于世界上。因此,每一个人都必然会与一定的国家发生关系。爱国应该是人类的一种最主要的、最具人性的深情,爱国主义就必然成为每一个人最起码的、最根本的、最重要的一种核心价值观。不过,国家不仅仅是管理社会的机构,更是调节不同群体之间利益关系的工具,而且,在划分为阶级的社会中它还是统治阶级用来管理、规训被统治阶级的政治机器,甚至是实行统治阶级对反对统治者的的暴力机器。因此,爱国情感和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民族那里就会有极其不同的,甚至决然相反的具体内涵。也就是说,爱国情感和爱国主义价值观的内涵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因此,人们所说的爱国必须区分出所爱的“国”的具体内涵,这个“国”代表的是哪些阶级的利益,是代表了多数人的利益还是少数人的利益,是代表了剥削阶级的利益还是被剥削阶级的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和爱国主义,应该就是爱我们的社会主义中国,它代表了中国的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它代表着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人民的利益,它与中国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的封建地主阶级的专制主义君主国,以及与代表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帝国主义、大地主、官僚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政府、军阀政府和“中华民国”,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国家和政府。中国各族人民理应热爱代表最大多数人的利益的社会主义中国。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中华儿女应该继承和发扬几千年来一以贯之的爱国主义的中国精神。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凸显爱国主义的英雄儿女层出不穷,他们成为了民族精英和国家脊梁。忧国忧民的屈原捐躯汨罗江、女扮男装的花木兰代父从军、安邦和亲的昭君出塞、精忠报国的岳飞抗金、宁死不屈的文天祥反击蒙古入侵者、抗倭名将戚继光克敌制胜、抗清英雄郑成功击退荷兰侵略者、八路军名将左权为抗日救国献身、抗击日寇的张志忠将军血洒疆场……这些中华民族的爱国英雄,他们青史留名,流传千古,万代垂范,他们是永远的楷模。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尤其是在外来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祖国的危难关头,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曾唤醒、激励着无数中华热血儿女前赴后续,舍生忘死,保家卫国,为国捐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辉煌灿烂的爱国主义篇章不断翻新,爱国主义的主题随着中华民族的革命斗争实践更加气贯长虹,讴歌爱国主义精神的文艺作品如涓涓细流,汇集成民族危亡时期的大江大河,不断掀起爱国救亡的巨浪。现在,我们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大刀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之歌》《黄河大合唱》的高旋律仍然回响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耳边和心头,《屈原》《梁红玉》《还我河山》《赵一曼》《杨靖宇》《西安事变》等抗日英雄的伟大形象至今屹立在九州舞台和人民胸怀之中。正是这些爱国主义的主旋律和拥有家国情怀的民族英雄,感召、鼓舞着中华儿女,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用英勇不屈的血肉之躯筑成新的万里长城,中华儿女浴血奋战,团结战斗,抗击日本法西斯强盗,终于迎来了世界人民和中国人民的辉煌胜利。现在,中国共产党正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现实实践。在这史无前例的改革创新的艰巨实践中,中华民族各民族儿女尤其需要弘扬和发展新时代的爱国感情和爱国主义精神,去建设前无古人的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强国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艰苦卓绝的革命和建设实践过程中,中国当代文艺应该更加彰显、弘扬、唱响爱国主义的主旋律,塑造出具体、独特、感人的爱国主义英雄人物形象,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奋斗。

总而言之,爱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和精神力量,它可以焕发、凝聚起广大人民的爱心,使爱情、爱国、爱亲、仁爱、博爱、大爱释放出无可估量的威力,从而团结广大人民,为建构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实现世界大同的美好理想而共同奋斗。

[参考文献]

张舜徽集・说文解字约注(第三册)[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323.

李恩江.常用字详解字典[M].上海:世纪出版公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312-313.

顾建平.汉字图解字典[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644.

李格非.汉语大字典[M].简编本.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1082-1083.

宗福邦,陈世铙,肖海波.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808.

中国作家协会,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48.

罗洛・梅.爱与意志[M].冯川,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柳柏杨,等.世界名人论爱情[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87:7.

弗洛伊德.文明及其缺憾[M].傅雅芳,郝冬瑾,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23.

弗洛尹德:论非永恒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33.

马尔库塞.审美之维―马尔库塞美学论著选[M].李小兵,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107.

大学心理爱情论文篇9

关键词:高校;民族主义;引导途径

民族主义作为重要社会思潮,是学术上的流派,同时更是实践上的现实存在和运动,因此在社会尤其是青年较多的高校有着较大的影响面和较强的号召力。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融合,民族主义情绪也渐渐的侵蚀到校园,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民族主义的一般含义是指将自我民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主体而置于至上至尊价值观考虑的思想或运动。

一、民族主义在当代大学生中的表现

民族主义强调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强调民族利益至上,保护和传承其民族的固有文化传统和疆界的完整,非常符合年轻人朝气蓬勃、感情丰沛的特点。当代大学生在丰富和提高知识,探寻发展,了解社会的过程中,比较容易接触到并接受民族主义思想。

(一)当代大学生接触民族主义思想的原因

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到,很多大学生并不明确知道什么是民族主义,或者认为自己没有民族主义思想,但是就一些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其语言就会表现出民族主义色彩。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对于民族主义的接触是不知不觉、潜移默化的。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感情,很容易在一个具体案例中被大学生所接受,而大学生的理论分析水平导致他们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缺乏全局性,容易被一些简单情绪所控制。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接触民族主义思想还是具有较强的被动性。

(二)当代大学生受民族主义思想影响状况

当代大学生在接触到民族主义思想后有三种表现。第一种是比较冷静的,在接受了零碎的民族主义思想之后能够进行分析,把握在接受的范围内,认识到其中的利弊之处,纳入到自己完整的思想范围。但这样的认识仅限于一些政治理论水平较高的学生。还有相当一大批学生是传播者,在自己接收了民族主义思想之后,产生了强烈的自我情绪,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对这种思想进行更广泛的传播。有一小部分学生成为行动者,通过某些行为进行自我思想的表达,自我情绪的宣泄,在民族主义上还带有个人主义色彩,容易被某些别有意图的人所利用,形成对社会发展的不良影响。

(三)当代大学生接触民族主义思潮的渠道

虽然高校中讲座、交流、影视书刊等是很重要的渠道,但由于社会网络环境的形成,相当一大批学生都是通过互联网络途径接触到的民族主义思潮。从而也形成了具有网络色彩的民族主义思想,这被称为“网络民族主义”,较之一般的民族主义有一些新的特点。

网络民族主义作为一种具有很强传播能力的思想意识,具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消极性和积极性共存。由于网络发表言论的自由性,出现了更多狭隘或者极端的民族主义,以发表过激言论,敢说话为荣,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但同时这些言论很多被冠以爱国主义,能够引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二是具有较强的行动性。由于网络召集具有迅速快捷、范围广的特征,大量的“转载”、“跟帖”形成了强大的号召力,使得网络民族主义更容易把思想变成行动。

二、民族主义对大学生影响

作为青年精英群体的大学生思想开放、思维活跃,但是在政治上又不完全成熟,非常容易成为民族主义最积极的追随者、参与者、传播者和实践者,其民族主义情绪明显要比中国社会其他群体更高。

民族主义是一把利弊兼蓄的双刃剑。

(一)民族主义使大学生民族意识觉醒,政治参与性提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

民族主义在大学生之中的传播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民族自豪感、使命感、责任危机感,关注民族利益,关注社会、国家发展,具有比较明显的诉求意愿,对当下的热点或重大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表达对国家社会发展、国际地位等问题关注,阐述自己的政治观点,其中不乏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宝贵言论。这一点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具有良好的作用,对于维护国家利益、实现民族发展都具有积极影响。

(二)民族主义容易使大学生追捧极端,参与政治无序

由于大学生性格、思维上的不成熟、不稳定性,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缺乏客观理性的认识,很容易被一些偏激的言辞和举措所感染,不仅仅从思想上接受,有些甚至于身体力行,从言语和行动上表现出诸多的政治冲动和政治参与的非理。即使有些蕴含着爱国主义热情,但也伴随着狭隘、极端、盲目等非理性特征,对于大学生健康心理以及稳定有序的政治观形成有一定的负面作用。

三、如何正向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民族主义思想

民族主义是一种具有强烈感情性的思想,容易形成集体力量,正确引导大学生群体的民族情感对于大学生个人成长、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民族主义思潮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对在校大学生的民族主义思想不能避而不谈,不能避重就轻,不能硬性消除,应该正确进行思想的引导,要强化大学生的主流意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在校大学生形成理性成熟的思想。在对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教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坚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教育中,要用真实的事例说服人,优秀的案例引导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奉献精神和诚信意识等,从而使民族主义的积极方面彰显出来,克服民族主义偏激、狭隘、冲动的消极作用,形成正向引导。

(二)以高尚优秀的精神文化培养大学生自觉和谐的人格

每一所高校都有着自己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而这种力量是可以通过人为的努力来正确地引导的。因此高校要大力营造层次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要融入思想性,组织思想、文化、娱乐、学术为一体的富有科学性和趣味性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动起来,更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祖国,了解历史与现实,了解社会发展,加强思想的广度和深度,既要有热情、激情又要形成沉静、冷静的处世态度,不容易被一些简单的宣传所误导,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矛盾,在思想的碰撞中能从更多角度来分析问题,加快政治成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鼓励大学生通过更多的学习和环境交融,形成成熟稳定的个人风格,塑造出良好的人格魅力,做到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统一,热爱祖国,奉献社会。

(三)加强管理,掌控大学生的民族主义情绪

前面已经提到,由于当代大学生民族主义思想的接受和传播渠道与网络密不可分,产生了网络民族主义。这就需要在高校大学生管理中重视这一问题。一是培养大学生做一个合格的网民。网络信息真假难辨,良莠不齐,要培养大学生在当前网络信息庞杂、虚假信息繁多的舆论环境中能够看到正确的理论观点,不能仅仅依据个人喜好,妄自判断,要正确的具有全局性的看待事物,要形成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做一个理性的网民,对于自己的言论负起应有的责任,不去传播不良信息,拒绝过激民族主义言论的疯狂传播。二是要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网络民族主义的极端言论很多,虽然这些言论大部分难以转化为行动,带有发泄性质,但是过多的偏激言论会对大学生心理形成错误引导,会使他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些言论进行回应,进行正确的分析引导,不能置之不理,放任自流。加强管理才能向良性方向发展。

对于高校大学生中的民族主义思想,不能简单的进行堵,而是要加强重视,扩充管理渠道,正向引导,才能使大学生的爱国热忱、民族感情不被挫伤,将大学生的民族主义思想引向正确轨道,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有益助力。

四、应用民族主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有相当多的不同之处。首先,爱国主义的对象是祖国,民族主义的对象是民族,大学生由于政治上的不成熟,对于我国民族和国家之间的认识不够,从而民族主义会导致大学生离爱国主义越走越远。其次,二者的“容他性”存在较大差别。爱国主义在认同与关心自己的祖国和同胞时,并不排斥“他者”。爱国主义可以号召人们为了祖国的利益而抵抗外敌的入侵,但这并不以对其他国家和人民的侵略与迫害为代价。爱国主义是理性的,本国人民可以热爱自己的祖国,别国人民同样也可以热爱他们的祖国,两者并不冲突。而民族主义对他者的态度远远没有爱国主义这么友好。民族主义往往需要将 “他者”作为参照物,才能对自身进行界定与认同。要通过不断地对立、强化矛盾来表现自身,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具有狭隘性。最后,爱国主义的实践性是要把爱国的满腔热情化为理性的行动,以维护国家利益,服务国家建设。而民族主义往往带有某种非理性、狂热和盲目的主观情绪和倾向,更注重夸张的宣传和激烈的行动,其非理难以带来积极的后果。

看到以上不同之处,我们在高校大学生民族主义思想的引导中就可以通过加强这几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将非理性的狭隘民族主义中包含的爱国情绪沉淀为爱国主义,将狭隘的民族情感上升到高尚的爱国情感上来,规范自我思想和言论,将民族主义的民族意识升华为爱国主义的国家意识。

民族主义是对大学生影响较大的一种社会思潮,民族主义中的非理性因素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及民族的振兴带来了很大挑战。用正确的观念引领民族主义,加强大学生自我培养,引导大学生树立起理性的民族主义观,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要求,更是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徐迅.民族主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龚超,陈莉.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对青少年政治观念发展的影响[J].咸宁学院学报,2010,(1).

[3]李绍元,黄祖辉.论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耦合与对立[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

[4]史正宪,王秋凤.论民族主义在大学生中的表现形态与正向引导途径[J],高等理科教育,2010,(1).

[5]岳鹏,韦成功,戴钢书.民族主义思潮对当代高校教师思想影响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4).

[6]李乐.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关系研究述评[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1).

[7] 董海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民族主义[J].党史文苑,2008,(18).

大学心理爱情论文篇10

但是这种回避与禁锢的作法,并没有停止学生对爱情的兴趣,相反却刺激了学生对爱情的涉足与尝试,我们偷偷在电视电影收录机的声色图画中,在书籍报纸杂志的片言只语中,在与异往的害羞敏感中,捕捉爱情的感觉和爱情的痕迹。中学生早恋、网恋现象早已成为无法回避的事实,面对学生这种朦胧的青春期躁动,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用什么方式对待?性教育一早引入《生理卫生》和《生物》的课本中,那爱情观教育呢?

我认为对中学生进行爱情观教育是必要。

首先,这是生理心理的需要。古语云:豆蔻梢头二月春。现在在校的中学生,初一的十二三岁,初三的十五六岁,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他们都比过去的孩子要早熟得多了:第二性征突现,身体成长速度快,能量代谢频繁,性开始萌发甚至走向成熟,他们进入了青春期。随着生理的成熟,伴随而来的是对异性的一种朦朦胧胧的情感。 德国大文豪哥德在其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少年怀特的烦恼》中说: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校园内外越来越多的“早恋”和“网恋”现象说明了,少男少女们对爱情充满了憧憬和追求,都渴望了解和品尝“神秘”的爱情。

青少年心中激荡着的朦胧爱意与冲动,是他们生命历程中的一种美丽,虽然她美得幼稚,但她属于这个生命阶段,我们没有理由去制止她的发生。事实说明,光用“压制”和“掩盖、回避”的方法,是不行的。压制,只能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他们有可能做出“过激”反应;回避,会让“爱情”变得更加神秘,使他们对“爱情”的理解出现错误;这对他们的成长都不利。需要我们做的是,通过我们的教育使这份情感保持她天然的美丽和天然的纯洁。而爱情教育,就是保持这种美丽和纯洁的最佳的方式。

其次,这是时代的要求。现在,影视、网络、书报等传媒哪一样不涉及爱情?仅是电视台,每天热播中的港台日韩偶像剧,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学生。但很多影视作品中所宣传的主题,并非健康和光明的。因为信息博杂,缺乏正面引导,青少年的人生观、道德观尚未形成,而鉴别能力又比较低,这些不健康的影视作品无疑是具有负面影响的,不少孩子形成了不正确甚至是畸形的爱情观念,对爱不负责任,追求物质,寻求刺激,游戏爱情、蹂躏情感等。

因此,在当前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与其让学生们在“黑暗”中摸索,在背地里谈论,从那些影视、小说中去“学习”,不如让我们解放教育思想步伐,坦白地、真诚地教育和引导他们去认识健康的、光明高尚、纯洁的爱情。

再次,对学生进行爱情观教育,有助于他们养成真善美的性情,进而达到人格升华,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爱情,作为人类以外的任何生物都不具备的独享的一种十分美好而崇高的情感,作为人的道德、伦理、审美等诸多意识因素给予人类生理和精神上的一种最深沉的冲动,并不是随着人的生理成熟而自然具备的,它必须在后天的教育中才能形成。而且,对它进行启蒙的意义不仅仅只局限于人们所通常认为的男婚女嫁、男欢女爱,更现实、更深远的是在教育一位中学生如何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现在,许多中学都将“做人”奉为校训,那么,爱情教育不正应该名正言顺地纳入“做人”的教育范畴中去吗?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教育一个中学生由习惯于接受父母师长的关心、爱护与照顾发展到如何去关心、爱护与照顾另一个与他(她)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异性,同时引发他(她)学习与异往的方式,把握感情的分寸,进而给双方带来智力、个性上的互补,这实际上也是心理认知和生存能力上的一种成长。而且,被爱和爱人,同样都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情感心理体验。这种体验经过理性的教育往往会随之升华成一种对同学、朋友的责任,对人生幸福的理解乃至对人的生命的尊重。这可以说又是一个人人格修养上的进步。

再者,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我们的基础教育可以进行亲情教育、友情教育,却惟独不能进行爱情教育,那么你怎么指望他长大后能懂得爱?而一个不懂得爱的人,他将来又会有什么高质量的婚姻生活?而当“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流行旋律在杜会畅通无阻的时候,你还能指望他忠于爱情,忠于婚姻吗?应该承认,我们的社会教育,在爱情教育这一方面是欠缺的,甚至没有爱情教育。从初恋到结婚成家,我们都是自己“摸索”出来的。当今社会上失败的婚姻数不胜数,诸如结婚、离婚“闪电战”,“试婚”,“婚外恋”,“包二奶”等一系列婚姻家庭的心理、道德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虽然有着许多客观原因,但难道与我们过去基础教育阶段缺乏重视和进行爱情这方面的启蒙教育没有一点关系吗?没有正确的、健康的爱情观,我们又怎么能最终获得爱情婚姻的幸福呢?因此,爱情观的形成,也需要教育。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A·阿德勒说:“爱情,以及其结果的婚姻,都是对异最亲密的奉献,它表现在心心相印,身体的吸引,以及生儿育女的共同愿望中。我们很容易看出:爱情和婚姻都是合作的一面------这种合作不仅是为了两个人的幸福,而且是为了人类的利益。”( 阿德勒著作《自卑与超越》)

基于以上原因,把爱情启蒙教育引入中学生的课堂,不容置疑是十分必要的,甚至是刻不容缓的。教育要与时俱进,要解放思想,不能让陈旧的制度缚住头脑。

语文老师应该怎样在课堂上开展爱情观教育?

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坦然面对爱情题材,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孩子的思想是异常活跃的,现代的传媒又如此发达,电影电视网络充斥着爱情,因此过去那种靠堵、靠躲、靠骗的方式已经行不通的,我们该做的只能是紧紧地跟上,自然面对和接受爱情题材,引领学生一同坦然翻开语文课本上的爱情篇章。还要给予学生必要的理解、尊重、信任,建立起师生之间平等和谐民主的关系。青春期是叛逆的,板着脸孔的说教,只能让学生反感。只有在美丽和谐的人文教育、人本教育氛围下,学生才会乐于和老师一起探讨他们切身的敏感话题。学生让你走进他们的内心了,才能更好地利用优美的爱情篇章去教会学生感受爱和了解爱的真谛,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情教育,最终树立正确的、健康的、平等的爱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