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建设十篇

时间:2023-11-02 18:04: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经济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经济建设

城市经济建设篇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突出“经济发展优先、生态保护同步”,发展经济高效、生态环保的绿色产业,建设集山、水、林、峡、城于一体的山水园林生态城市,打造特色鲜明、引人入胜的生态旅游景观,建设健康和谐的生态文明社区,形成环境承载力强的城市生态系统和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

2把握两个重要原则

一是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原则。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通过加快发展实现“重点开发区”建设要求,解决“双欠”基础上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成为渝东南区域经济核心增长极;通过加强生态保护,增强生态自我修复能力,为特色发展、加快发展创造条件和优势。

二是深化改革与机制创新并重原则。通过改革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着力点保护生态。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定期研究制度,及时研究解决生态经济城市建设涉及的重大问题;要建立责任考核激励机制,明确重大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领导分工,列入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建立生态经济城市审计制度,全程跟踪审计投资造价,确保重大工程的投资效益;要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生态经济市建设。

3正确处理三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建设生态经济城市,就是要通过这一形式将保护环境与促进经济增长有效统一起来,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克服将保护生态环境与促进经济增长对立起来和“搞环保只有投入,没有经济效益”的片面认识,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开发与治理相结合,积极推广低能耗、集约型和循环经济模式,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双赢”。

二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的规划、投入、管理、协调和规范的作用,探索生态补偿机制,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确保政府在生态优势发挥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让生态资源的一级配置权始终掌握在政府手中,最大限度利用生态资源。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引导民间和社会资本投资重点生态项目,扶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产业化发展,科学运作生态资产。探索建立优化配置生态资源的长效机制,通过政府调控的及时到位弥补市场规律的调控缺位,通过市场的规律性控制减少政府调控的主观性干预,促进生态资源高效转化。

三是处理好城市与农村的关系。城市“点上开发”与农村“面上保护”构成开放统一的城乡互动体系,要集中力量高强度、高品位开发城市,促进中心城区集聚优势资源,形成经济增长极。要积极引导城市资源向农村流动,加快形成城市资源要素向农村地区有序流动的市场驱动力,逐步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要建立健全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开发管理体系,为城市集聚发展提供广阔的生态战略纵深和产业空间依托,从宏观上协调城乡生态经济的产业结构和功能,逐步构建“面上保护、点上开发”有机统一的生态经济发展格局。

4突出三项重点举措

第一,加强生态治理,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一是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严格执行《重庆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落实工业企业环保主体责任,实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控制。改造提升现有产业,淘汰“三高一低”产业,发展低耗能、低污染的信息、汽摩、食品等节能环保产业。强化污染源监督管理,重点抓好建材、化工等污染严重行业的治理,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工程建设。对新建生产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严格要求主体工程和防治污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避免在城市发展的同时产生新的污染。严格城区建筑工地扬尘监管和渣土运输管理。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完善配套充电站、LNG加气站等设施,鼓励工业企业和客货运车辆使用清洁能源。探索建立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机制,大力开展PM2.5治理、燃煤污染专项整治行动,探索区域污染防治管理新模式。

二是加强水环境污染防治。开展小南海水库、洞塘水库、城北水库集中饮用水源地的水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恢复,推进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工程建设,确保饮用水源水质稳定达标。加强黔江河、阿蓬江流域污染综合整治,尽快实施清污分流、污水导流工程,在沿江河岸设立绿化隔离带,增强水源涵养、岸线保护和防洪治理能力。加快污水处理厂、老城区雨污管网改造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深入实施清水河道工程,巩固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成果。全面落实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政策,强化对现有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监管,运用市场机制和价格杠杆推进污染治理进程。

三是加强垃圾、噪音、辐射污染防治。制定完善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相关办法,尽快建立和完善多渠道的可利用垃圾回收体系。突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探索构建“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以卫养卫”生活垃圾处置体系,采用生化处理工艺和综合利用、安全填埋、焚烧等处置方式将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置,避免垃圾对水体造成污染。大力培育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产业,推广应用低能耗、低辐射、降噪型绿色建材;有序推进生态住宅建设,打造高效、低耗、无废弃物、无污染、保持生态平衡的城市绿色建筑环境。

第二,加强生态保护,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区

一是加快生态绿色屏障建设。采取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措施,绿化全区城镇、乡村宜林荒山荒地,特别是对采石地段进行植被恢复,把广大农村建成黔江城镇的绿色屏障。按照“一周多点”的城周绿化布局,沿新老城区视线可及范围内建设生态连绵森林带,在城区300米高程内实施全面绿化,全力建设围城而生的城周绿化森林带;大面积、多节点穿插布局城中森林公园和绿化小区,建立以公园、绿地、花园式企事业单位为“点”、以沿路、沿边、沿河、沿江绿化为“线”,以广大城市居民住宅的屋顶、阳台、庭院为“面”的点、线、面闭合状的“城市绿肺系统”。

二是加快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以“延续山水自然生态景观,营造城市亲水自然环境,传承黔江峡谷峡江美名”为理念,采取“溪水灌城”和“景观提水”等方式,将自然水源引入城市水体公园、峡谷公园等主题市政设施,把亲水柳堤滨河廊道延伸至下坝与峡谷公园接壤,实现“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从建设旅游城市的角度,将峡谷峡江旅游和民族风情建筑风格融入城市建设之中,在观音崖大峡谷中打造峡谷公园,使公园贯穿和连接黔江老城、新城,并成为新城的“肺叶”,着力塑造“峡谷峡江、清新清凉、养生养心”特色城市形象。突出休闲宜居和民族特色,统筹规划城市景观与市民休闲设施,拓展公共广场和休闲绿地,依托优美的城市环境集聚人口,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深入挖掘土家族、苗族文化内涵,立足山地峡谷和土家特色,依山傍水建设“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为主格调的民族特色吊脚建筑,构建深沉厚重、积极向上、质朴纯真的城市人文风尚。

三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整合统筹城乡配套政策和涉农惠农政策,继续实施以“4个1”相对集中居住体系建设为载体的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引导“高山农民下山”、“富裕农民进城”,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加快推进4个市级中心镇、3个国家级重点镇建设工作,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切实增强集镇集聚辐射带动能力和搬迁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大力实施行政村环境连片整治,建立以“种植业—养殖业—沼气(能源)—种植业”为一体的农业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

第三,加强生态发展,建立生态经济产业体系

一是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经济。加快重点能耗行业技术改造,有序推进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过渡转型,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加大新型生态工业的政策优惠力度,鼓励生态产业向园区集中,大力培育信息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生物医药产业等循环节约型产业,形成生态优势产业链。大力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加快渝东南再生资源回收、废旧塑料资源循环利用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页岩气开发利用,加强企业“三废”管理,严格执行排放标准,多渠道创建低碳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二是培育壮大生态旅游经济。坚持“以城为景,以城为主”,加大城市峡谷公园、仰头山森林公园以及城郊生态农业观光园等建设力度,打造一批具有土家民族文化元素的城市人文景观,积极创建小南海5A级景区和城市峡谷峡江、武陵仙山、濯水古镇•蒲花暗河3个4A级景区,唱响“峡谷峡江、清新清凉”城市旅游品牌。加快发展避暑纳凉乡村旅游,大力开发森林探险、生态观光、民俗体验、美丽乡村等休闲旅游产品,形成由观光型、品尝型、休闲型、体验型、综合型组成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完善“食、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提高旅游配套服务能力,实现生态旅游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努力把旅游业打造成为全区重要的支柱产业,加快建成武陵山区重要的旅游集散中心、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

三是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巩固和提升生猪、蚕桑、烤烟三大骨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红心猕猴桃、高山生态蔬菜、鲜甜玉米、高淀粉红薯、中药材等山地特色高效生态农业及农副产品深加工,打造红心猕猴桃、珍珠兰茶叶、武陵山丝绸等绿色品牌。围绕把黔江打造成市级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目标,推行“两园三片”的山地生态农业布局,高标准打造以沙坝乡为重点的山地特色农业示范园和以水市乡为重点的生态乡村旅游示范园,统筹建设仰头山、武陵仙山、蒲花河、阿蓬江等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推进种养结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实现生态农业优势向经济产品优势转化。

城市经济建设篇2

关键词:城市投资建设;城市经济;旅游文化资源;铁路建设

城市建设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保障,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因素。所以搞好城市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城市建设也是社会进步的时代标志,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国民经济水平提高的保障条件,所以国家和地区必须加大对城市的建设投资,如铁路交通建设、文化旅游建设等来拉动国民经济水平与城市的发展。

一、铁路的投资建设

铁路的投资建设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地区重要的开发项目,它不仅是人们便利出行旅游的重要交通方式,也是连接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运输枢纽。自从国家大量对铁路投入建设以后,国家的经济水平得到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普遍的提高,就目前看,铁路建设有以下几点好处:

(1)拉动企业的发展。国家大规模的进行铁路建设投资以后,与此相关的产业环节也迅速的发展起来,如,建筑行业、钢铁行业、机械行业、电力、信息行业等等一系列的有关联的行业都得到迅猛发展。使得国家经济水平得到整体的提高与发展。因为铁路的建设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以及财力,修建铁路需要大量的材料,需要材料就要有公司来生产加工材料,所以也就在另方面促进了其它和铁路有关联的企业的发展。

(2)促进就业率。铁路的投资与建设,不仅拉动了与之有关的企业的发展与壮大,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就业率,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随着人口的迅速增加尤其是农村人口的增长,农村人口的就业情况就成了国家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农民靠种地已经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和适应社会的发展,农民也就不可能再靠种地来取的生存,所以就出现了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在带给城市建设方面的同时,也增加了城市的负担与就业压力。所以铁路的投资与建设就大大的解决了人们的就业问题,因为铁路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与铁路有关行业的发展也需要大量的人力。

(3)拉近各个城市之间的距离。铁路的建设推动了各个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前城市的封闭严重影响了城市的进步与发展,没有交通枢纽的联系,使得城市之间的联系也是寥寥无几,城市内的资源与生产出来的商品运输不出去,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现在铁路的建设,不仅加强了城市之间的联系,更是加快了城市经济建设的步伐。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经济水品的提高。

(4)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铁路的建设大大的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更是在另一方面提高了旅游业得发展。以前没有铁路时,人们想出行要考虑许多的问题,首先交通的不方便就是重中之重,考虑到这个问题后,许多的人们就退缩了,因为人们不想在交通的问题上浪费太多的时间与伤太多的脑筋。现在不一样了,铁路修建以后,人们就不会烦恼交通的问题了,解决了交通问题以后,就大大的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从另一方面了也影射出了旅游业得发展。并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经济进步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5)提高了国际地位。在封建时期,封建君主固步自封,以为自己的国家是最强大的,以为自己的国家地位是不可促动的,所以就封闭了国家的外交与海岸线,防止其他的国家来到自己的国家,根本没有意识到外交与交通的建设会给自己带来什么,而长期的封闭又会给国家和人们带来什么。所以,长时间的封闭,不仅封闭了人们的思想,也封闭了国家的进步,使得国家经济停止不前甚至是退步,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就造成后来不可挽回的后果,使得西方列强侵入我们国家,我们落后的军事设备根本就不能和西方列强的在当时的先进设备相比较,再加上当时统治阶级的软弱,所以我们输得一塌糊涂,割地赔款。在我国进入现代社会主义社会的时候,已经吸取了教训,深刻意识到外交的重要性与交通发达的必要性,所以我国就在铁路的建设上加大投资,利用先进的科技水平与现代的科技技术,建成了具有高科技水平的现代化铁路建设设施。使得国家地位提高,人们在国际中地位也随之提高。

中国青藏铁路的建设就大大的加快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与进步,青藏铁路建成以后,使得藏族人们不再独立和封闭。青藏铁路为的人们提供了许许多多的就业机会,据统计青藏铁路的建设,给的经济收入增加了40亿左右。青藏铁路的建成直接推动了的旅游业的发展,青藏雪域高原的自然风光和神秘的人文景观,向来吸引着中外游客的眼球,但是由于交通运输问题,人们无法直接到一饱眼福,这是很多人的遗憾,直到青藏铁路建成以后,人们才积极的进入,领略的壮丽景观与人文精神。到2004年,进入的游客就首次突破了一百万的人员大关。使得经济迅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跟着提高。青藏铁路的建成不仅是高原的经济进步与提高,同时,他还对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起着推动作用,使得国家经济取得进一步的发展。高原的矿石可以通过青藏铁路运输到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在这一方面直接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青藏铁路的建成,使得大量的藏族人们涌入了我国内部地区,融入了祖国民族的大家庭中,把藏族人们的文化与人文精神推广到各地,是中国人们甚至世界人们都深刻的认识到了藏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藏族文化的精髓。青藏铁路的建成也推动了新能源的发现与研究,自治区的矿业是中国的领头地区,是中国稀有金属的产出地区,如锂金属,锂是一种稀有的金属,有着“能源元素”的美称,更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近年来,锂电池是IT行业的发展支柱。高原的风能也是一大发现,高原海拔较高,是在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地区,所以,高原一年四季风力不断,为我的新能源提供了很好的发展。

二、旅游业的大力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为了一种时尚有锻炼身体的活动,所以我国城市建设也是了解了这一行业需求与时代的发展策略相结合,加大了旅游业的发展与建设的投资。

我国旅游业得发展潜力非常巨大。我国旅游资源非常的丰富,因为我国国土面积非常的巨大,自然环境美丽而又千差万别,而且人文文化的形成因着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所以,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以后,又想领略不同地区的人文环境与自然风光,这就造成了旅游业在这几年的快速发展,而许多的地区与城市也正是抓住了这一机遇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投资,使得旅游业在这几年内快速发展,对城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再者,旅游业得发展空间非常的大,由于我国国土资源巨大,自然资源丰富,不同地区有着不得文化与人文精神,所以,旅游业在现在已经成为了我国发展项目的重要目标,同时,旅游业也是我国所倡导的绿色行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黄金行业,也是未来社会的主导行业之一。

结束语:

加大城市建设的投资,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标准,城市的投资建设直接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如,铁路的建设与投入使用和旅游业的发展等等。但是,在现在看来,城市的投资建设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一些经济落后的城市,在城市建设上还没有什么建树,因为城市的发展与建设,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所以,城市的建设投资是我国社会未来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城市经济建设篇3

关键词:池州;生态经济城市;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0-0154-04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长江黄金水道开发力度的加大,以及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和融入长三角的提出,沿江城市群在全省乃至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沿海和沿江各省都明确将重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作为发展重点,区域竞争态势日趋激烈;沿江城市群与长三角发展的落差呈扩大趋势,这虽然有利于产业梯度转移,但也可能会延缓融入长三角的进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环境和生态压力将越来越大。池州市作为沿江城市之一,起步较晚,工业基础薄弱,近年来,在国家和省的区域经济政策中有被边缘化的倾向。在即将进行的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极有可能将池州的大部分地区规划为限制开发区域或禁止开发区域,这就决定了池州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定位和战略选择必须与其他沿江城市有所不同。

一、池州市建设生态经济城市的可行性

(一)生态经济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在上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来的。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杨尼茨基(O.Yanitsky)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模式,强调以人为本,以一定区域环境为出发点,构筑城市生态、经济和社会系统,在更深层次上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即城市与周围地区及乡村的关系,使城市生存空间、生产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实现自然与物质资源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李京文认为,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物种、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居民安居乐业的人类住区。在其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技术和自然充分融合,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即生态城市就是和谐、高效、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理想栖境。生态城市中“生态”二字,已不是狭义的生物学概念,它实际上恢复了“生态”的本意,具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的含义;生态城市中的“城市”,也不是单纯指城市建成区,而是“区域市”,它强调城与乡的空间融合,第二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的布局融合,城市与区域的生态融合。在生态城市中,自然融入城市,城市归于自然。

“生态经济城市”是我国未来城市发展比较理想的一种模式。城市的实质就是一个生态经济系统,即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共同形成的复合系统,具有生态与经济的双重特征。所谓生态经济城市,就是一个具有经济型特质的生态系统,是人类和地球上其它生物在这个特定的范围内相互依存,同时,与其环境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形成的一个动态的经济―社会―生态全面持续发展的复合系统。表现在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态保护三者高度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整洁优美,生活安全舒适。生态经济城市的模式既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追求生态美,又要追求经济繁荣,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相适应。建设生态经济城市,其实质是充分发挥城市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与资源优势,在建设城市环境,创建生态文明的同时,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步伐,进而实现区域内的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

(二)池州市情特点

池州市生态环境良好,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都非常丰富。1996年12月26日,国家环保局正式批准池州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1997年和1998年,国家发改委批准其为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的16个地方试点地区之一和“地方21世纪议程能力建设项目重点实施单位”;2004年又成为安徽生态省建设的三大综合示范基地之一。

1.自然资源丰富

池州市总面积8 272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2%,总人口156.3万(2005年末),占全省总人口的2.41%,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丰富,因而人口与环境比较和谐。森林覆盖率高达57.5%(2005年末),林地面积占全省的1/8;淡水资源十分丰富,水资源总量达到63.7亿立方米,占全省的11%,从而奠定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池州市属于比较典型的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类型,光热水资源丰富,且雨热同季,生长期长,是安徽省热量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全年日照时数1 730~2 100小时,年平均气温16.1℃;年降水总量一般在1 400~2 100毫米之间。秸秆、薪柴、粪便等生物能源的利用潜力达到每年50万吨标准煤。

2.受保护面积较大,动植物种群资源繁多

共有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2个,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4个,各级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13%。共有各类植物千余种,各类动物430余种;目前拥有森林资源38.79万hm2,林木蓄积量达1 236万立方米,共有乔木1 0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树种2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50余种;共有野生中药材资源植物280科1 300多种,名贵药材10余种。

3.特色农产品生产已成气候

全市三县两区,山场770万亩,耕地128万亩,水面60万亩,特色农业发展较快。早在1915年“九华毛峰”和“黄石溪茶”双获巴拿马万国博会金奖,目前九华佛茶、黄石溪茶、肖坑茶、剑兰春茶、润思茶、富硒茶、仙寓香芽茶、雾里清茶已畅销国内外。已形成升金湖、白沙湖、黄泥湖、童埠圩、十八索五大水产精养基地,秋浦花鳜、有核珍珠、甲鱼、螃蟹、青虾等已成气候;三元杂交猪、皖南土鸡、大棚鸭已成规模;中药材门类齐全,有国家一级药材杜仲、厚朴、枣皮、山栀、党参、黄连、海金沙、野葫芦、野等;高山蔬菜、山野菜、食用菌分布广,品种多,生产量与日俱增;名贵产品繁多,有贵池西山焦枣、乌山石榴,石台甜玉米、薏仁米,东至雪藕、雷笋,青阳野生葛粉、苎麻、竹编、工艺品,九华山黄精、灵芝,等地方特色浓郁。

4.旅游资源丰富

池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并跻身于中国最具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之列,境内以生态为核心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类型多,品位高,优势突出。以九华山为中心,分布着大、小旅游区(点)300多个,其中有4处国家级旅游品牌: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国际性佛教道场“莲花佛国”――九华山;被誉为“中国鹤湖”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升金湖;有华东“动植物基因库”之称的国家级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牯牛降;地处九华山麓幽深宁静的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还有5个2A级旅游区和4个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以及省级风景名胜区齐山―秋浦仙境、石台溶洞群、东至大历山等名胜景点。

5.人文资源丰厚

1 400年前就作为州府建制的池州,拥有着以李白、杜牧、杜荀鹤等为代表的“诗文化”和以九华山为代表的“佛文化”,以贵池傩、青阳腔为代表的“傩文化”和“戏文化”等丰富文化遗存。

6.工业化程度低、污染少

建国以来,池州两撤三建,严重影响了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和工业化进程,到2005年底,池州工业化率仅为24.1%。也正因如此,池州的工业起步较晚,产业布局比较合理,工业主要集中于沿江若干城镇,污染少,易于治理。

良好自然生态和丰富人文资源,使得池州生态与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与环境比较和谐。池州市情使其经济社会发展走生态化之路、建设生态经济城市成为可能。

二、发挥生态优势,建设生态经济城市

全面推进生态经济城市建设,正确处理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推进工业的生态转型,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是池州市的立市之本。

(一)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建立和管理一个生态上自我维持的低输入、经济上可行的农业生产系统。它以保持和改善该系统内的生态动态平衡为总体规划的主导思想,合理地安排生产结构和产品布局,努力提高太阳能的固定率和利用率,促进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和多次利用,以尽可能减少燃料、肥料、饲料和其它原材料的输入,以求得尽可能多的农、林、副、渔产品及其加工制品的输出,从而获得生产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能源的再生利用、经济效益四者的综合性效果,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池州市丰富独特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一方面要求协调好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为生态农业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走绿色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

池州市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但生态资源丰富,生态农业有一定的基础。因此,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当地农业资源优势,通过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将池州市建成“长三角”经济带上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要以青山碧水为本,走绿色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要树立“生态大农业”的思想,注重科技兴农,发展“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生态型农业和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推广应用持续农业、生态农业和害虫综合防治等先进的耕作管理方法,例如,采用缓效肥料,对土壤和水源的检测及对害虫的生物防治等,从而使农业活动对环境的危害逐渐减小。在开展生态种植业开发、生态林业合理开发、水资源综合治理利用、生态渔业开发、生态畜牧业发展、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开发等生态农业工程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农业区(点)和周边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对生态农业区的污染和破坏。

2.建立生态农业立体利用模式,发展节能立体生态农业

池州市山区面积较大,人口较少,可耕地也较少,但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生态系统呈多样化的特征,土地合理利用的潜力较大。可以通过推广优质高产和适用的生态农业技术,建立有效的生态模式,促进生态大农业的发展,以降低对化肥、农药的依赖性,从而减轻对农田和农产品污染,达到提高农产品质量的目的。要建立多种有效的生态农业模式:以建设高产稳产农田为目标的农田生态建设模式;以经果林建设为主的农林复合系统建设模式;以“沼气生态农业”综合利用为结合点的大农业生产模式等。此外,要根据山顶、山腰、坡地和谷地不同生态部位的资源和环境特点,合理穿插布局,各得其宜。

3.结合本地传统特色农业,开发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池州历史上就是一个富饶的“鱼米之乡”。除了传统特色农产品外,还培育出诸如秋浦花鳜、皖南土鸡、九华佛茶等为代表的绿色农副产品,全市有17万亩茶园通过了无公害产地认证,37种农产品获得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认证。

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开发,应遵循“注重特色、先易后难、稳步发展、建立基地、开发市场”的原则,做好区域规划,确定开发品种。重点发展茶叶、水产品、中草药、无公害蔬菜、山野菜、黄精、畜禽养殖等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精深加工业,扩大有机、绿色和无公害农产品比重。把池州打造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建成长三角地区的菜园子和后花园。

4.实施生态农业产业化,实现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产业化,是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约束下,通过种、养、植、深加工、农工贸并举、产加销一条龙的形式,促使生态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产业群体,逐步形成生态农业产业链,使农业走上一条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生态动态平衡轨道,促进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池州市可以围绕优质粮油、棉花、茶叶、特色水产、畜牧、茧丝绸、蔬菜、经果林(中药材)等优势产业,培育和扶持一批龙头企业,提高龙头企业科技开发、加工增值、规模拓展和带动农户的能力,建立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更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发挥龙头企业在结构调整中的带动作用。在构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首先,要充分利用农业科技革命的成果,通过对农民进行多层次、多方向、多形式、系统化、科学化的文化教育和科技就业培训,普遍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这是构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基本保证;其次,要完善农产品的流通体系,这是农产品转化为商品、实现价值转化的必然措施;还有,要利用现代物理化学技术延长并保持农产品原有的色、香、味,保鲜是生产、商品化、消费、加工的最基本产业。

(二)构建生态工业体系

所谓生态工业,就是根据工业生态学基本原理建立的、符合生态系统环境承载能力、物质能量高效组合利用以及工业生态功能稳定协调的新兴工业组合和发展形态。发展生态工业是以在企业内部开展清洁生产为突破口,以工业园为依托,构建生态产业链。

1.建设生态企业

企业是工业发展的最基本单元,生态企业是整个生态工业系统的基础单元。建设生态企业就要通过在企业内部实施清洁生产的方式推动生态化建设,是在一个企业内按照区域的生态规划要求进行设计,建设和经营管理的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高产出的现代化工业生态有机体。清洁生产主要是通过能源、生产过程、产品等三个方面来加以控制,实现更有效地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废料和余热,大大减少企业对周围环境的排污数量,不断提高生态经济综合效益。

池州市加快工业企业的生态转型,一方面要立足于当地的自然资源,以传统农业生产为基础,运用各种高新和生态技术,逐步扩大无污染,对环境友好的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实现种植―加工―贸易一条龙。另一方面,要利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对现有企业加大生态化改造力度,实现“一控双达标”,使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减量化与资源化,实现再生与循环利用。同时,对新开工项目,要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鼓励企业积极争取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论证,达到清洁生产的要求。尤其对矿产采掘业,要采取以新代老、以大代小等方式,实施矿山综合整治,整合资源,实施规模开采、深度加工,使矿产采掘业迈上集约化、绿色化发展轨道。

2.规划建设生态工业园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构建产业生态链,使园区内形成共生的企业群落。池州市由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尚在起步阶段,所以,首先要抓好工业园区的整体规划设计工作,重点是确定主要的工业链。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突出岸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市域资源优势发挥,充分利用池州九华发电有限公司、池州海螺集团、池州有色金属(集团)、东至华泰化学公司、新赛德化工有限公司等现有骨干企业,打造能源、建材、有色金属加工和化工等四大工业基地,利用产业链接技术和能量梯级利用技术,确定相应的生态工业链,培育清洁循环型“绿色产业”,形成沿江基础产业带。在此基础上提出入园项目(包括工业项目、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等),并对今后的入园项目制定详细的入园指南。通过物质循环、能源利用、设施共享、信息传递等把区域内彼此靠近的工业企业或公司组织起来,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引进技术,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将资源的加工链尽量延伸,如自然资源―初级加工品―次级加工品―次级深加工品―高级深加工产品―最终产品―人类消费―微生物分解物―自然资源,从而既达到资源价值增值,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开发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一种在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以自然区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对象,以欣赏和研究自然、野生动植物以及相关文化特征为旅游目的,以不改变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及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宗旨,并使当地居民和旅游企业在经济上受益为基本原则的特殊形式的旅游行为。

根据池州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可划分为四大生态旅游区:一是大九华圣境生态旅游功能区,位于池州市的东部地区,主要包括青阳县全境和九华山风景区,以佛教文化为主要特色;二是秋浦仙境生态旅游功能区,位于池州市的东部地区,主要为秋浦河、清溪河流域范围,涵盖整个贵池区,以山水文化为特色;三是牯牛降生态旅游功能区,位于池州市的南部地区,属于皖南山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原始的自然山水见长;四是尧舜圣境生态旅游功能区,位于池州市的西部地区,主要包括东至县全境,以文化古迹和明清古镇为特色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成败的关键在于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池州应吸收国内外发展生态旅游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池州的实际情况,立足池州优势,大力开发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重点开发森林生态旅游、湿地生态旅游、亚热带动植物观赏游、生态乡村旅游、登山探险游、野外生存体验游、漂流旅游、文化生态考察游等专项旅游产品。

1.产业生态旅游

依托池州市工业、农业等产业特色发展产业生态旅游,通过开展生态产业生产流程观光、产业生产体验、生态产品购物、生态产业生产知识咨询与教育,进一步拓展池州旅游资源,推动本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建设。旅游区观光农业以林场、生态茶园、无公害果园、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主。近期可重点开发天方集团生态茶业、贵池谷潭湖农业科技示范园、东至龙泉生态茶园、石台新中及贵池肖坑省级生态村等为主的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工业旅游可重点开发池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至玩具城、海螺集团等生态旅游项目。

2.自然生态观光旅游

积极发展以认识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爱护大自然为内容的生态旅游,重点推出森林生态游、动植物观赏游、自然保护区观光游等专项旅游内容。扶持和规范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使之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开发。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承受能力和具体环境特点,分区管理,合理建设旅游设施、景点,设计好旅游线路。可重点开发牯牛降、升金湖等自然生态旅游线路。

3.文化生态探秘旅游

池州的佛教文化、山水文化发达,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秋浦河被誉为是一条流淌着诗的河,杏花村被誉为千古诗村。依托自然山水与文化和谐融合的资源优势,体现天人合一,开发文化生态探秘游。

4.生态科普教育旅游

把旅游与科研和教育紧密结合,鼓励有条件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试验基地对游客和市民开放,发挥旅游的科普和教育功能,发展青少年科学旅游,提高科学普及和国民素质。加强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普及生态旅游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 兰世惠,杨绍安.论生态城市建设[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2] 李京文.建设生态经济城市[EB].http://news.省略/system/2006/07/03/001347037.shtml

[3] 翟英,朱恒学.人口与生态经济城市建设问题研究[J].人口学刊,2005,(4).

[4] 胡宏祥,马友华,洪天球,王强.循环经济与生态农业建设[J].中国农业通报,2005,(11).

[5] 陈保平,沈朱飞,陆健健.池州市生态农业建设状况及其发展战略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2).

[6] 刘明,郭朋勃.大力发展自然保护区周边节能立体生态农业[J].陕西林业,2006,(2).

[7] 刘炜,陈景新.推进生态工业发展对策研究[J].职业时空,2006,(7).

[8] 张留霞,张华星,杨海真.建设苏州市生态工业体系的策略[J].江苏环境科技,2005,(1).

[9] 梁歆梧.论我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决策咨询通讯,2006,(3).

The Approach to Build Chizhou into an Eco-economic City

YANG Gui-gen

(School of CPC in Chizhou,Chizhou 247100,China)

城市经济建设篇4

关键词:园林建设;生态经济;发展策略

近年来,我国城市园林建设事业快速发展,在城市生态建设中作用逐渐增强。城市园林建设已从封闭式建设逐步延伸到城市建设的方面发展,在现代城市理念和建造技术的支撑下,进入了新的阶段,促进了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随着我国与国际接轨,为了适应国际园林事业发展的趋势,我国对城市园林建设进行重要调整,使城市园林在我国城市生态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一、园林建设在城市生态经济中的地位

1.生态经济。生态经济主要指的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当中通过人类的经济活动展开的生态活动,通过对人类活动进行协调,促进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具体指的是,人类为保护自然环境而进行的经济活动,都可以被归结为生态经济。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破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并且对生态友爱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园林建设的生态经济功能。首先,园林建设的生态功能。在现代城市建设当中,城市污染问题引起了各方面关注,成为评价一个城市的重要标准。在城市发展的过程当中加强城市园林建设,能够有效减少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改善大气环境。在城市建设的过程当中,建立园林可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足够的氧气,从而能够对城市的气温、适度进行有效调整,建设一个宜居的城市环境。其次,在现代城市发展当中,园林建设除了能够净化环境之外,还能够起到美化城市的效果。通过园林建设的合理设计,在不同的季节能够体现城市园林的不同风景和特点,能够使园林更加有特色。在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通过采用现代设计技术和设计元素,合理地进行园林风景搭配,这样在人们进入园林之时,就有一种真正回归到自然的放松心情,使城市建设与自然景观能够有效地融为一体,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经济发展。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建设园林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居民的素质。因此,加强园林建设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最后,促进城市旅游经济发展。旅游产业以其生态、环保受到很多经济学家的推崇,而被看作是无烟工业和朝阳工业加以支持。在进行城市建设当中,政府采取措施扶持园林建设,能够发挥园林在推动旅游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近年来,在我国城市发展中,国家以“挖沟理论”为基础扩大内需。这使我国园林建设从城建部门当中独立出来,并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行业。国家相关部门统计数据,现实在“五一”和“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旅游人数持续增长,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且园林在“假日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二、生态园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对现代园林建设的认识不充分。随着现代园林建设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发展,在进行园林建设的过程中并不是传统的简单进行草木种植等绿化工作,而是在园林建设当中,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基础上进行园林生态建设。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与城市的发展特点和人文环境进行园林建设综合考量,同时,园林建设还需要与城市的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进行有机融合。在城市园林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积极改善在城市化建设当中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城市园林建设要积极融入到城市生态经济建设当中,为城市生态经济发展积极贡献力量。但是,当前在城市园林建设当中,建设思想比较落后,城市园林建设不仅没有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挂钩,在城市园林建设中主要是进行绿化工作和造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环境,但是城市园林在城市生态竞技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2.城市园林建设难以带动生态经济发展。在城市园林建设当中,一方面,需要对当前的城市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治理,对导致城市污染问题出现的污染源进行科学控制,防止环境污染问题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在城市建设当中,还需要对城市空气问题进行进一步净化工作,这样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城市绿化工作,通过提高城市内部的植被覆盖率,有效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和绿化效率。当前,在我国进行城市化建设当中,由于城市规模扩张太快,城市绿化工作和园林建设严重滞后,导致了在城市建设当中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导致了城市建设中水体污染、固体污染和大气污染严重。由于在进行城市化建设当中,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城市发展对环境保护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在城市建设当中园林建设和生态发展面临着比较严峻的挑战。城市在环境恢复工作中,园林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十分重要的措施。但是,从整体上看,园林建设的功能也被局限在环境保护方面,政府部门并没有积极挖掘园林建设在带动城市生态经济发展中发挥的积极作用。3.管理员工素质有限,经济作用难以发挥。在城市园林建设当中,园林行业的从事工作人员一般都会被压缩到一个很低的数量。甚至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在国内高校并没有开设园林专业,这样导致了我国高素质园林管理工作者严重匮乏。此外,在国内园林建设当中,很多城市面临着长期工作在一线具有丰富的园林工作经验的老工人退休,但是新的工人还没有完全掌握操作技术和园林建设方法,这样在园林建设当中出现了技术断层,市园林建设无法和城市生态经济建设进行有效融合。当前,在国内进行园林建设当中往往是一个空有理论知识没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带着一群民工建设具有高艺术要求的园林建设和维护工作,其实际效果不佳。由于我国高校开设园林建设的时间比较晚,为了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我国园林课程设置都是以我国传统的园林建设理念为基础的,并且借鉴国外原理建设的经验。在我国城市园林建设当中,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地理文化特点,因此园林建设必须与当地文化和环境相互契合。但是,由于采取不合理人才培养模式,在园林建设之初就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园林建设的经济效益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三、加强城市园林建设,促进城市生态经济发展的策略分析

1.将市场经济原则应用到城市园林建设当中。在我国城市进行园林建设当中,在园林建设内部会建设小部分的工人欣赏的娱乐设施。现代园林在建设当中是以整个城市作为背景的大园林,并且园林建设由传统的封闭状态走向开放,园林服务对象由传统的向少数人提供服务转变为向社会大众开放,并且园林在设计时也实现了审美标准的大众化,园林建设从传统的单独注重欣赏娱乐向着注重环境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等综合效益进行转变。园林建设工作也从传统注重局部的独立空间逐步转变为整体城市风格相协调的大空间。为了适应园林建设的这种转变,在进行城市园林建设当中要认真计算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在园林建设当中将市场经济原则引入,通过城市园林的市场化经营,将城市园林行业转变为一个能够推动城市生态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在城市园林假设当中,要使园林行业在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对园林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在业务上进行再造,使之能够符合市场经济环境,推动和实现原林业的可持续发展。2.培养高素质园林管理工作人员。目前,在我国园林行业发展中,主要的技术人员来自于国内高校培训。但是,从整体上看,国内高校进行园林培训时,主要集中于园林技术方面,对园林管理、建筑、信息以及经济等方面缺乏系统的教育工作。此外,在进行园林建设时势必面临着一定的风险,涉及到园林建设的战略规划和风险评估、园林信息的搜集与处理,以及园林建设当中相关数学模式的建立等一系列问题,这样单纯地通过高校教育很难使学生具备以上综合素质。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园林建设在推动城市生态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必须对我国园林行业的人才培养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积极改革,适应我国园林事业发展需求。在我国园林行业的长期发展中,由于与市场严重脱轨,导致了园林行业管理工作人员难以摆脱专业思维惯性的影响。为了适应现代园林业发展的要求,推动园林业的快速发展,必须加强对园林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招聘园林管理的专业人才。3.实现园林建设和生态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在我国城市园林建设当中,为了有效保证城市的园林建设,加大力度发展城市生态经济,必须认真做好相关的规划设计工作,并将其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城市园林建设的当中,要努力实现城市和乡镇建设的一体化,并将区域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进行有效融合。在进行园林建设时,也需要将园林建设的生态效益更好地发挥出来,同时,在城市建设中也能够将园林的生态效益更好地发挥出来,提高城市绿地的定额指标,在最大的程度上对城市的生态系统进行改善,不断提高城市的适居度,实现城市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进行城市园林建设当中,相关单位要确保城市园林建设资金能够落实,并要建立起健全的城市园林建设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园林建设资金能够落到实处。在现阶段,城市进行园林建设时,要实现与生态经济的发展相契合,做到和谐统一、双向发展。

四、结语

加强城市园林建设工作,一方面能够给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带来更多的有力的价值,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在园林建设当中需要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进行结合,发挥园林建设在推进城市生态经济发展当中的积极作用。在城市园林建设当中,首先要发挥园林建设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的作用,其次发挥园林建设对城市生态经济的推动作用,最后要通过城市园林建设塑造城市形象,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城市活力,促进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滕明君,周志翔,岳辉,杨玉萍.低碳园林的生态学途径[J].中国园林,2012,(4).

[2]王恩,章银柯,马捷婷,包志毅.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的低碳高效城市园林绿化建设[J].山东林业科技,2010,(3).

城市经济建设篇5

关键词:生态经济城市;对策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2

吉林省是我国继海南省之后第二个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在建设生态省的过程中,从全省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吉林省提出在全省范围内建设生态经济城市,把建设生态经济城市作为加快城市发展和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具体模式。

松原市是吉林生态省规划建设的几座大型的生态经济城市之一,其生态经济城市建设不仅关系吉林生态省建设的全面实现,同时作为松花江沿岸大城市之一,对松花江生态环境建设,对下游城市与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松原市距长春、哈尔滨等大都市较近,建设生态城区和生态农业可提供绿色食品和服务,因此,松原市生态经济城市建设对带动辐射吉林西部经济发展生态建设也具有重要作用。

一、松原市发展概况

松原市是1992年6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地级市,处吉林省中西部,松嫩平原南部,坐落在松花江畔。辖扶余县、前郭县、长岭县、乾安县和宁江区。全市幅员面积2.2万km2,占吉林省面积的12%。其中市区1239km2,建成区面积32.0km2,全市人口273.5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9.4万人,市区人口50.4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0.96万人。松原市石油资源丰富,是我国油田之一,年产石油400万t。农牧业资源、旅游资源在吉林省占有重要的地位。已基本形成石油、石化工业主导的包括电力工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群。

2013年GDP1650.48亿元,占全省比重为8.0%,在全省8个地市中居3位,人均GDP56500元,居全省第4位。经济总量较小,综合实力弱,发展经济任重道远。

二、自然生态系统现状分析

1.气候与水文特征

松原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400mm至500mm之间,全年多风,年平均风速3.4m/s。市境内江河纵横,以松花江、嫩江、第二松花江、拉林河、查干湖、大布苏泡闻名,第二松花江穿过市区,最大流量6750m3/s,最小流量63.3m3/s,最高水位134.96m,最低水位129.93m。

2.城市用地与绿化建设

松原市区以松花江为界,分成南区、北区两部分,南区滨江行政中心面貌已初步形成,由于近几年城市建设的重点投入在南区,南区的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好。南区、北区城市面貌差异较大。松花江近2km宽的河滩对南区和北区的沟通造成障碍,目前只有一桥连通南北,而且第二松花江在城区岸线多处于原始自然状态。

城市用地中,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分别占49.49%、16.78%、16.41%。由于石油化工城市的性质,油田的采油设施如输油管线、储油罐以及高压电力线在城区布局混乱,工业用地与城市其他用地混杂,对周围环境有一定污染,影响了城市整体景观风貌。

建市以来,城市绿化得到初步发展。目前城区绿地60.4hm2,仅占城市用地的1.92%,人均绿地1.54 m2,建有森林公园、滨江公园,但园景质量均较低,对游人的吸引力不强。

3.环境质量状况

总的看来,环境质量总体上保持稳定,局部地区和个别环境指标有所恶化。

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第二松花江流经市区,流域污染得到初步控制,城区江段水质控制在国家四类标准以内,出境水控制在三类以内。嫩江、拉林河、查干湖水质好于三类水体标准。地下水基本符合国家地下水标准。

市区空气质量有较大改善,全年大部分时间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以内。总悬浮颗粒物(TSP)、降尘,NOX 和SO2等指标都在合理范围。大气降水PH年均值在中性范围内,还未出现酸雨现象。

城区声污染基本得到控制。目前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和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控制在59分贝和69分贝以下。

4.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总的看来,目前,松原市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在于园林绿化水平低、城市环境污染、“二松”松原段综合污染和生态破坏四个方面。

(1)园林绿化水平低。主要表现在:城市人均公共绿地少,绿地分布不均匀,不成系统,城区绿地建设未能与城市同步、协调发展,滞后于城市化进程,城市的园林化困难,城市的绿地和生态环境出现严重不平衡。其次市区防护绿地实施缓慢,基本没有形成防护绿地,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及铁路两侧没有隔离带,对城市的环境影响较大。

(2)城市环境污染仍较突出。取暖期大气煤烟型污染仍比较严重,而且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机动车尾气污染急剧上升。噪声扰民事件时有发生,城市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得不到有效处理,生活垃圾以填埋为主,污染比较严重。

(3)生态环境仍在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土壤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少数乡镇企业给农村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4)“二松”松原江段水域受到综合污染。上游来水污染较重,畜牧场对照面石油类、六价铬、非离子氨、高锰酸盐指数等指标时有超标。市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二松”水质,特别是近两年“二松”流量下降,排放的污染物在短期内不能显著消减,加之环境基础设施滞后,给城区江段水质造成的污染难以控制。

三、城市社会经济系统现状分析

1.城市社会子系统

城市社会子系统的持续发展以及与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是生态经济城市发展重要内容。由于城市建设时间短,目前松原城市社会子系统呈现出与城市持续发展仍不协调。

目前全市的城市化水平为24.9%,市区50.45万人中,仍有近20万的农业人口,占市区人口的39.6%。总的看来,城市化水平低,城区就业程度不高,失业、下岗人数比例较大,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企业下岗人员增多,登记失业率超过5%,还有大量的隐性或半失业人员,就业和与失业的矛盾突出。市域范围内还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急需向非农业产业转移。

城市居民环境意识不强。城市生活垃圾、污水随处倒放现象经常发生。人们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认识仍需很大提高。传统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一定的消极作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非主流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在某种程度制约着城市可持续发展。

2.城市经济子系统

城市经济子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松原市经济总量仅占全省的8%,城市经济总量不大,经济运行以粗放型为主,节约型、环保行经济及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仍建立起来,严重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13年松原市区GDP为1650亿元,三次产业产业结构比为7:72:21。重工业比例高达99%,城市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为主。主导产业中,石化工业以外的产业部门比重低,石油和石化产业链条较短,企业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品种少,与其他关联程度较低,地方工业企业规模偏小。在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占绝对优势,个体私营经济比重低。第三产业在规模、设施上缺乏层次性,新兴第三产业,如:金融服务、科技咨询、生态旅游、房地产业等水平较低,地方特色不明显,产品吸引力和竞争力不强。

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薄弱,产业开发活动造成的生态资本损害带有普遍性,石油开采、石化工业、农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及生态恢复与重建矛盾突出。城市经济与所属县镇经济联系不密切,尚未形成与松原市域农、畜牧业产业开发基地相联系的龙头加工企业,致使全市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城市工业经济欠发达。

四、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对策与管理措施

1.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

将生态经济城市建设和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实行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建设,以优化城市发展软环境为目标,把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纳入法制轨道,并制定相应的生态产业、生态文化与生态环境建设法规和相关政策,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严格执法队伍建设,完善执法和执法监督机制,保证生态经济城市的目标实现。

2.制定生态产业开发政策,建立生态产业开发的技术支撑体系

鼓励新兴生态产业、生态文化事业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在拟建的工业园区落户。制定生态产业项目优惠政策,同时建立生态技术推广中心,负责提供技术咨询、人员培训,生态与环保产业开发技术信息,推广生态开发技术,提供良种、有机复合肥料及生物农药的产品信息等。

3.实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管理

对新建的生产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严格要求主体工程和防治污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避免在城市发展的同时,产生新的污染 。

4.加强城市环境绿化,建立城市绿地系统

生态经济城市首先要是绿化水平很高即具有“生态美”的城市。提高全市绿色化水平,注重城市公园、森林、绿色社区建设。

5.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改善城市外部生态环境

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是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必要保证。松原处于吉林西部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应积极加强与周边城市协作,营造良好的区域大环境。

6.制定有效的人口集聚政策

按照人口向城市集中、工业向产业园集中、土地向种田能手中集中的“三集中”原则,通过政策手段,加快城市化进程,利用城区集散功能强的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促进土地向种田能手中集中,实现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集中。

参考文献:

[1]扬小波,吴庆书.城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1997(6):17-20.

[3]石山.运用生态经济思想建设新型城市[J].呼和浩特科技,1994(2):7-9.

[4]朱铁臻.“生态经济市”:未来城市的理想模式[J].经济工作导刊,2000(3):14-16.

[5]王祥荣.生态与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6]黄肇义.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01(1):59-66.

城市经济建设篇6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扩容迫在眉睫,而城市的既定物理空间是有限的。城市平面扩张的策略显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给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障碍。交通运输量的扩大,交通运输的社会成本越来越高,给能源、环境带来的压力已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交通运输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种绿色交通方式,地铁交通系统对于节约能源、节省土地、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轨道交通尤其是地铁的建设势在必行。地铁交通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同时可以优化城市结构布局,改善城市环境、投资环境、生态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地铁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中国许多大中城市已经具备发展地铁的基础、实力、条件,中国地铁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21世纪将是中国地铁建设高速发展的世纪,中国将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地铁市场。本文根据地铁的特点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地铁的商业价值来源

城市地铁建设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投资巨大、用工量大、科技含量大、建设周期长、使用寿命长、影响深远的城市基础建设项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内需,带动相关产业。我国地铁建设是世界最大的地铁市场,未来十年将投资几千个亿,带动相关行业几十个、专业上百个。政府对高速公路的投入,带来了社会经济3倍的产出,而对大运量的地铁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的投入。可以带来社会经济效益5—8倍的产出,可以说,大运量交通设施的投入为经济增长、综合国力的增强做出了巨大贡献。国内外有资料显示:在轨道交通上投入1美元,GDP将增加10美元的收益,北京、上海、广州的经济发展证明轨道交通的投资成熟度为1:8—12(即1元的投入带动GDP8—12元的增长),重庆市城轨交通建设投资对城市GDP的直接贡献为2.63倍(即每投资1亿元。可新增2.63亿元GDP,并提供8466个就业岗位),综合贡献率达到6.2倍,而地铁项目本身的特点是项目内部收益低,外部收益高及产生规模效益。

地铁的快捷、便利、畅通、定点、定时、准点、发车频率高,由此会方便出行,缩短通行时间,带动巨大的客流量。客流带来的不仅是物票收入,同时还有相应的消费市场。它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使得人们的消费不会受到天气、时间及堵车的妨碍,拉长了消费者购物的时间。而地铁交通便捷本身带来的凝聚作用,巨大的客流量导致了城市人流、物流和信息的集中。由于廊道效应,在地铁交通沿线的局部地区将形成特殊的商贸资源,将会带动商业、地产、广告、文化、娱乐、办公、商务、住宅等市场及其相关设施的发展,这些资源高度地依附于它。城市地铁交通产生的客流量与它所形成的商贸资源价值具有高度的正相关关系。所以,地铁不仅可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它还是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二、地铁经济的含义

纵观世界地铁发展历史,论文格式只有一百多年历史,1863年伦敦建成第一条地铁,我国上世纪60年代从北京开始建设地铁,到现在上海、广州、天津、南京、杭州等大中城市相继建成地铁。地铁作为一种快捷、准确的公益性交通工具,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城市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及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地铁所到之处形成“地铁经济带”,带动周边经济的迅猛发展,这种新的经济形态被称之为“地铁经济带”现象,简称地铁经济。地铁经济主要围绕地铁规划、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和维护所形成的一个巨大市场,地铁人流的规模和规律峰值是其他任何交通工具都无法比拟的。简单来说,就是依托地铁建设发展,使其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地铁交通建设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地铁交通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它所提供的服务关系到市民的生活质量。与通讯、水、电、气等其它关系到民生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带动城市商业、房地产业等行业的发展。

地铁商业经济通过借助地铁自身的核心枢纽功能及各种优势,联合周边商业形成商业辐射区,由点及面,带动沿线商业发展。上海、南京等地主要依托地铁站口,利用地铁带来的人流量,形成特色鲜明的地铁站口经济商圈。上海徐家汇站口主要是集购、娱、赏、食、游为一体的综合消费商业布局,其中,百货商厦、餐饮业、娱乐文化已成为商业中心的主力业态。强化高尚消费和高质量服务功能,推进徐家汇商圈的商业业态调整,大力培育徐家汇商业区高端商品和个性化消费市场,凸显徐家汇商圈商品和服务的高集聚、高档次和高品位,充分展现城市商业地形象。南京新街口则依托特色街区,通过地铁站口与特色街区相连接,以地铁带来的巨大人流量推动街区经济发展,从而带动地铁周边商业发展。

“地铁一通,黄金万两”已成为全球房地产界的“金科玉律”。从整个城市的房地产来看,相对于其他房地产而言,地铁站点周边的房地产都有很好的投资价值,增值速度更快,平均增长速度比非地铁周边物业可能要快15-25%,在市场低迷期时具有超过其他物业10-15%的抗跌能力,二手房交易也更容易成交,基于这些因素,地铁周边物业投资的确是投资者比较好的投资选择。美国费城地铁开通后,附近房地产价值增长7%,土地价值上升了6.4%;韩国地铁站影响房地产价格最主要的区域是小于200m范围,土地价格上升9-10倍,200-500m范围内土地价格上升了11-12倍,500-1000m土地价格上升9-28倍;地铁开通后,香港地铁物业平均升值近50%,沙田地铁站出口房租比过街的沙田广场房租高出近两倍,香港机场快线上的青衣站在地铁建成之后,二手房每平方米均价上升为2万港元左右。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这样的价格已经达到中等物业水平。同时,地铁带来的出行方便,使得更多人愿意在地铁沿线各站点周围租购房,北京地铁5号线仅立水桥商圈,3公里半径之内有1400万-1500万平米的住宅,人口在100万左右。

(二)突出城市增长极的地位。

增长极是指人类社会活动所需的资源和生产资料分布、聚集在一定地区点状空间并促使经济高度增长,并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带动周边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经济的增长表现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信息、技术、管理等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由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同周围地区形成一个势差,通过市场机制的引导,使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落后地区产生了资源、技术、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互补,从而引导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城市地铁交通资源对城市交通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于给城市带来新的资源,地铁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相关行业将起到带动作用。如建筑、设计、监理、建材、机械、制造、电子、冶金等行业。此外,在车辆制造、信号通信、牵引装备、供电系统、控制系统、售检票系统等领域相关企业均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加速了城市GDP的增长,增加了城市的财政收入,为政府加大对城市轻轨交通建设的资金投入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形成了城市轻轨交通建设多元化投资结构与模式的大环境。

(三)产生社会间接经济成本效益。

尽管城市地铁交通投资巨大,其本身运营和维护成本也比较高,然而,就城市投资主体而言,这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除了其本身的经济收益外,更应当关注社会效益。自地铁开通运营之日始,由于地铁的方便、快捷、准时、环保等诸多优势,为整个城市节约了大量的资金损耗和时间损耗,降低了整个城市的开支,提升了城市的竞争力。城市地铁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的一种运输方式,因此,在经济上把他单纯理解为一般交通是不全面的。

城市经济建设篇7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其理论萌芽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具体原则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末杜邦公司提出的“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原则。它的思路是改变传统经济中“资源一一产品一消费一污染排放”的单向流动线性经济模式为“资源一产品~消费一再生资源”的自然生态模式.其理想境界是追求污染的“零排放”,最基本的精卒叶i足清洁生产。总之.就是按照生态经济规律来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最早利用循环经济的国家是德国.亚洲搞得最好的国家是日本,而我国的循环经济娌沦是从2003年起才进入了实践推进阶段。

1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制约条件及步骤

1.1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慨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ba)计划研究巾提出的。是代表一定地域空问内人与自然系统和谐、持续发服的城市类型的高级阶段、高级形式。具体的说,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巾,分享公平承载系统份额的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它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问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一个城市不管多么贫穷或富有,只要能高效利用资源,在系统内部及外部建立和谐的生态关系,城市拥有充沛的活力,这个城市就处予健康状态,即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要充分融合社会、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才能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的充分和谐,因此,根据现代化进程生态城市可以被分为工业型生态城市、人文型生态城市。

1.2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制约条件

国内外研究认为,生态城市应是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和谐、发展持续的社会一自然一经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类居住区,而良好的生态城市规划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1984年,联合国在其“人与生物圈”(mba)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的五大原则,其实也就是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五大条件:第~,生态保护战略。就是把整个生态城市建立成为田园城市、花园城市、森林城市、理想城市、健康城市、无污染城市、绿色城市和风景城市的综合体。第二,生态基础设施。生态基础设施可以包括污染净化处理设备、能源基础设施、资源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市政服务体系、社会基础设施等。第三,居民的生活标准。作为生态城市的居民希望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较低的环境污染、良好的城市绿化、完善的资源利用体系、舒适清洁的环境、齐全的区域生态格局、良好的城市生态基础、可恢复的生态系统。第四,文化历史的保护。就是要建立一个高素质的社会人文生态文明体系,把古老的文化和现代文明结合起来。第五,将自然融入城市在发展高效增长的城市经济体系巾,优化投入产出的生产系统,布置合理的经济产业格局,发展绿色产业体系,不会因为城市发展而破坏环境。

1.3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步骤

在目前的研究领域中,虽然人们都认为生态城市不同于以往“绿色城市”、“健康城市”,但是在实际建设中,却大多偏重于自然生态系统和整齐划一的城市规划,没有以循环经济模式来估量生态城市的系统,即包含基础设施、农业、工业、人文、肖费等各方面的设置。要建立好一座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其应遵循的原则和步骤是,首先减少进入生产和肖费体系的物质消耗量}其次,通过精良的售后服务等手段延长产品的使用时间和服务时间;最后,通过工业净化等人为或自然净化的手段来将废弃物重新变成资源后再次循环利用。经过循环经济的实施,就可以将工业废料或半成品用于农业,把净化后的城市废水用于农业灌溉,把种养的动植物作为工业原料、消费产品,从而将工业、农业、消费连接成为大的循环圈。

2对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几点建议

2.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垃圾处理等环保产业的发展

2.1.1发展生态农业。耍积极开发生态种植业、生态畜牧业,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使农业废物无害化、资源化,减少农业的白色污染,还原土地原始状态,形成了生态大农业的良性循环。

2.1.2发展生态工业。工业发展要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原则。在产业方向上,关、停、并、转一些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对新上的工业项目特别是化工项目,实行集中布点或将其放在非城区的下风方向,避免空气污染物对城市的排放,保持城市使用清洁能源,恒久保持清洁生产,以符合国家的需求

2.1.3发展生态旅游业。良好的环境和自然生态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作为以红色旅游闻名于世的南昌,不仅制定了南昌一吉安一井冈山线、赣州一瑞金一于都~会昌一长汀一上杭一古田线、井冈山一永新一茶陵一株洲线和黄山一婺源一上饶一弋阳一武夷山4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而且在泰井等高速公路种植了四季常绿的易活植物,树立了一系列井冈山斗争题材的雕塑,让游客们感受到“历史红、山林好”的特色,是典型的文化生态之路。

2.1.4发展环保产业。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途径,2002年10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城市垃圾的《国家行动方案》,在方案中规定,今后中国的城市垃圾将进行填埋处理,并把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发电。未来5年内,中国将建30家垃圾气体回收填埋场,计划到2015年,建~_3oo家这样的垃圾处理场,年处理垃圾l亿吨。利用垃圾等废弃物发电不仅无污染而且能解决大部分城市的供电不足,是循环经济理论的较好运用。

作为被国家授予的全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贵阳市分批启动了生态农业、生态工业、旅游服务、基础设施、生态建设、支撑保障体系等6大类254个项目,总投资达479亿元。可见,未来的产业结构将是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环保产业为主体的大循环体系

2.2制定相应的财政税收政策,从宏观上支持环保产业发展

环境优美、宜人是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标志,良好的城市环境能带来良好的投资环境。为了鼓励个人、企业和城市建设者们提高环境保护的综合能力,应加大立法步伐合理的制定相应的财政税收政策,从宏观上支持环保产业发展。对个人,应赋予原先“谁污染,谁付费”条例新的内容,提高个人污染的罚款力度;对企业作到优惠政策引导,从价格、税收、资金、水电等方面优惠那些通过资源综合利用而生产出来的产品;对于城市建设者而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生态城市发展的关键,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和处理深度,鼓励节约用水,为此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如涉及到筹建污水处理厂以及铺设相应的管网项目,应尽量参考国际惯例将厂、网分开,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全部进入市场,而污水管网投资则仍主要由政府承担。目前,我国全国人大已经通过并实施了《清洁生产促进法》,这是从法律上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开端。

2.3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建立新的循环经济理论体系

绿色消费应包括绿色产品、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和物种的保护等。其不仅应涵盖生产过程,还应和人们生活消费过程息息相关。要树立绿色?肖费观和价值观,建立新的循环经济理论体系,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在法律上,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法令、法规来强制规范人们的行为,如加大罚款力度和强制实施iso14000等措施;二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加强“道德”、“意识”方面的宣传和社会舆论来自觉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充分意识到环境和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以及循环经济模式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目前,中国大多数消费者已经逐步认识到,环境的破坏,必将危及到人类的生存,所以带有“环保标志”的产品和绿色食品特别畅销。

2.4推行住宅生态化

进入21世纪后,购房和装修成为人们的主要消费之一。生态住宅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也随着房地产热和经济发展渐入人心。生态住宅是应符合以下三大主题的住宅,即以人为本,呵护健康舒适;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与周围生态环境的协调与融合,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居住的环境作为生态住宅的主要着眼点在于城市居住环境的系统化、生态化、经济化和人性化,使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协调统一。在建设部的《绿色生态居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的征求稿意见中,对能源、燃气的优化、室内外公用场所等环节都有了相应的规定。

2.5完善绿色循环经济核算体系

城市经济建设篇8

关键词:园林建设;城市生态经济发展;研究

城市生态园林可以有效地营造具有地域性、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局部生态性园林局部体系,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来构造合理的植物群景观,为人们提供更为舒适、美观、宜居的城市生活环境。城市生态园林是人们亲近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衍生品,同时也是城市生物多样性发展的空间,为提升人们生活品质有较好的助推作用,同时也促使城市生态系统得以健康发展,对整个城市的经济、文化、政治发展都有较大的辅助作用。

一、城市园林建设的基本功能

(一)生态功能

城市的发展需要有其自身的生态系统来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城市自身缺乏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因此需要更多人工的辅助来达到生态系统的完善化。人类本身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需要依赖应有的生态系统而生存。城市园林建设则可以有效地发挥自身的生态功能,有效地达到城市环境的改善,净化空气,减少城市噪音,调控城市空气湿度,为人们生存提供必要的氧气,同时还可以达到保持水土资源的效果,让人们享受更舒适的自然环境。

(二)美化城市与净化心灵

城市现代化建设不断扩展,自然环境与自然元素被严重地侵占,高楼林立的城市如果缺乏园林等自然生态元素的搭配,完全依靠钢筋混凝土的生存环境会极大地削减人们生活品质,甚至会引发多种都市疾病。在城市中开展园林建设,可以有效地通过自然植物的四季变化来达到城市美化功效,同时可以让人们有休闲娱乐的区域,可以调节人们生活状态,让自然的美感熏陶人们心灵。人们通过与自然的亲近,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快节奏生活带来的疲劳感,降低生活压力,达到身心放松的功效。反过来,得到放松与调整的人们可以更高效地应对生活与工作,有助于整个城市焕发出更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避免城市中过于沉重压抑的氛围导致人们内心不健康的状态以及不健康的情绪爆发。

(三)促进旅游业发展

城市园林建设可以因为其自身的特色及优美的风景而带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吸引的游客可以是本地游客,也可以是远道而来的外地游客,甚至是国外游客。如果园林建设具有高品质特点,甚至可以成为城市旅游名片。例如当下我国有名的苏州园林,就是典型的园林建设模板,甚至成为了苏州当地的城市名片,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的到访,为当地旅游经济增加了较大的助力。

(四)有助于吸引外资

更为优美宜人的环境,会令整个城市的综合质量提升,有助于吸引外资。园林建设有利于将城市打造成具有更宜居城市,有效地提升人们对城市的印象,从而帮助城市发展。良好的环境有助于人才的引入,促进人才的到来,人才的到来有助于企业的发展,甚至由此提升城市整体魅力,让投资者更为青睐城市的发展,为城市远期发展提供助力。

二、当下城市园林建设常见问题

城市园林建设在我国范围内广泛地推广,有效地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受到城市居民的广泛好评。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城市园林建设由于不成熟性也面临着多种问题。总体来说,我国园林覆盖面积比例相对较低,尤其是传统工业化发展,城市工业化的遗留对导致城市污染问题严重,如果需要做好污染的清除,则需要更多地借助于绿色生态植物来达到净化效果。然而由于城市绿化覆盖面相对较少,建筑面积相对过多。尤其是当下房地产发展迅猛,城市土地资源紧张,更多地运用在建筑用地方面,对于生态园林的用地比例相对较少。同时由于园林植物所使用的种类相对较少,无法达到现代化高水准的城市园林建设标准。其次,城市园林建设上为了节约成本与提升建设效率,在设计上趋于模式化与单一化,没有意识到城市本身的特点与地域性,无法有效地展现多元化与色彩丰富化的城市园林建设特点。在设计中缺乏对美观与实用的双重功能满足,园林设计缺乏创新性发展,大部分的城市园林建设呈现出大同小异的状态,不仅形式单一,植物种类也陷入常规化,没有在设计上投入足够的精力与创造力。再次,城市园林建设上缺乏良好的日常维护管理,甚至由于缺乏有效管理而导致园林资源荒废。城市园林建设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随着园林的持续存在,需要保持持续的维护保养。日常的病虫害防治、景观造型设计、植物施肥与浇水等,都需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养护管理才能让城市园林展现其魅力与价值。但是由于城市园林日常维护保养的费用较大,在缺乏足够经费支持的情况下,会导致日常维护管理效率下滑的状况。

三、以园林建设辅助城市生态经济发展的对策

生态经济主要是社会发展推进中人们通过生态活动来促进经济发展,是生态与经济发展相互融合的结果,让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相互协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进行环境保护工作,尤其是我国生态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对于生态经济的发展诉求也就越来越强烈。城市园林建设对城市生态经济发展有一定辅助价值,具体操作上需要保持专业性、科学性,从而才能发挥最大效果。

(一)注重自然元素的运用与保护

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在设计环节与实操环节,需要充分地利用园林建设用地环境中原有的自然元素资源,让其得到充分的运用与保护。例如原有的河流湖泊、植物等,这些自然元素由于本身存在于环境中,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周围生态环境的发展有一定帮助,如果能够最大限度地运用这些自然元素,还可以减少园林建设的成本,让生态效益发挥得更科学有效。这种自然元素的运用让园林景观设计更富有自然亲近感,保持后续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可以加快自然景观形成的效率。

(二)注重绿色植物的优化配置

城市园林建设中,需要注重园林中植物的合理搭配与养护。一般情况下,需要以乔木作为主体植物组成结构,灌藤与常规花草可以做有机的配合点缀,要保持植物结构的层次分明与合理搭配,让植物景观与其他景观的主要特色能够得到充分的突出与清晰化。同时,针对园林不同风格以及同一个园林中的不同区域要涉及不同的植被配置。道路景观设置中需要以乔木为主体植物,如果属于休闲广场与居民社区附近则需要注重运用花草与灌藤等植物为主体,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遮阴作用,还能够达到绿彩丰富性,让居民享受到更为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

(三)注重物种多样性搭配

城市园林建设中,需要符合生态园林的标准,促使园林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有效展现运用。生态系统的差异性会体现在环境保护功能的差异方面。如果生态结构相对繁复,物种类型相对较多,同时用地面积较大,属于较为完善性生态链条的生态系统状况时,其具有的生态功能会更为稳定。要注重不同物种的培育与选择,优选本地优质植被,同时还要积极地引入外地优质物种,甚至可以进口国外优良品种,这样可以有助于物种的丰富性。但是,要充分地尊重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需求与特性,让其在符合生长规律的情况下引入与培育,这样才能有效地与本地气候环境相匹配,进而适宜本地的生态系统。

(四)注重园林人性化建设

城市园林建设最终的服务对象是城市民众,因此要以人的需求为中心展开以人为本的建设工作。在景观的设计、园林的功能、区域的划分等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到人的需求,要能够让园林满足人们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需求,让人们从中得到心灵的净化与舒展,满足人们的日常娱乐休闲功能。同时,要注重日后的可持续发展,不能让园林建设效果呈现出昙花一现的状况。要能够让园林后续得到有效的养护,便于养护工作的便捷开展,让园林效果得到有效的持续。

(五)注重养护工作的优化

要注重土壤肥力的保持与增加,避免水土流失。肥沃的土壤是保证园林植物有效生长的基础,要依据不同植物需求做好土壤施肥工作,同时要注重引流排水处理,避免受自然条件影响所导致的植物损害。要注重抗旱管理,做好日常灌溉。要充分地依据不同气候、土壤环境与植物特性做合理的灌溉。要做好植物的修剪更新,让园林植物能够得到较少生长的同时,保持良好的景观效果。对于受损或者无力挽回的植物要做及时的更换,从而保证景观良好效果。要做好病虫害防治,依据不同季节不同植物生长需求进行对应病虫害处理,尤其是要注重预防,避免问题出现后难以有效控制。病虫害要做好及早发现、及早处理,要配备专业的养护工作人员。

(六)优选专业团队

在园林建设工作中,无论是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还是后期养护管理单位、宣传单位,需要注重专业性的组合,这样才能有效地让园林设计得更具有创意与特色,发挥地域特色,保证施工质量,确保园林景观可持续发展。要注重人才的培养与选择,提升园林建设的专业性。同时,要做好园林建设管理制度完善,让园林建设的推进处于有序化、规范化的状态。

四、结语

园林建设可以有助于城市生态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上需要依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展开,要注重工作开展的专业性、创新性、特色性,要选择专业的企业、机构与个人,完善各项工作管理细节,促使管理工作规范化、合理化,提升工作开展的效益,力求得到更好的园林建设效果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效果。

参考文献:

[1]付学英,李铁松.园林建设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J].现代园艺,2015,(16):164.

[2]焦瑞泉.园林建设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4):204.

城市经济建设篇9

一、低碳高效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作用

1)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其在建筑风格上也有了极大的创新。尤其是在园林绿化建设方面也提出了新的理念。园林绿化建设在低碳高效城市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首先其对城市的空气质量有着极大的改善,在社会逐渐工业化的今天,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逐渐增加,“温室效应”也逐渐加重。而园林绿化的建设必然会以移植树木为主,其光合作用能够有效的吸收超标的二氧化碳,使得空气质量得到良好的净化,其二园林植被还能吸附空气中的灰尘,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沙尘暴等恶劣天气带来的危害。因此园林绿化建设在低碳高效城市中功不可没。2)在进行低碳高效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不仅要从园林绿化建设入手,还要加强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低碳高效城市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能为人们树立节能环保的意识,还能缓解能源匮乏的现状。低碳经济提倡尽可能的较少碳的排放量,提高碳的利用效率。例如蜂窝煤的投入使用就极大的改善了环境,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在减排方面,低碳经济提倡少开私家车,多坐公交车,这不仅缓解了交通压力,还降低了能源的损耗,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对于低碳高效城市的建设尤为重要。3)低碳城市的发展是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让市民的生活环境和谐而自然。因此低碳经济以及园林绿化建设是发展低碳城市的基础手段。例如杭州市在经过多年的园林绿化建设以及低碳经济的倡导以及逐步向低碳高效城市的方向迈进。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08年底,杭州市城区绿地面积129.7km2,城区绿地率35.32%,绿化覆盖率38.6%,人均公共绿地13.9m2。而就2008年而言,杭州市城区扩绿632万m2,建成4000m2以上的公园绿地71处,增加屋项绿化2.1万m2,实施旧居住区绿化改造31处,完成了捍海塘遗址公园(一期)、水墩公园、市民中心广场、四桥生态休闲中心等一批重点绿化工程。由此可见,园林绿化建设对于低碳高效城市的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二、低碳高效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方法

1)在进行低碳高效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加强固碳能力强的植物的培养,这样就能不断提高植被的综合固碳效率。使得园林绿地不断向低碳方向发展。一般情况下,固碳效果较好的植被有:垂柳、乌桕、麻栎、醉鱼草、木芙蓉、火棘、锦带花、碧桃、夹竹桃、金钟花、金叶女贞、广玉兰等。工作人员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植被来进行移植和培养。同时对于每一种制备都有其属于自己的特征,用在不同的地方就会有不同的绿化效果。因此园林绿化建设人员应当了解每一种植被的性能,然后相互搭配,取长补短,科学合理的进行园林的植被绿化建设,从而促进城市园林的绿化建设更加规范更加高效。2)在进行园林绿地建设的过程中,要对各种植被进行科学的配置。努力营造低碳、高效的城市园林绿地。营造低碳、高效的城市园林绿地,应注重不同植物在固碳能力方面的优势互补,努力提高植物群落的整体固碳能力。例如:落叶乔木与常绿灌木搭配,由于常绿灌木树种的光合作用比落叶乔木要强。因此其固碳释氧量高于草本和藤本植物。所以当两者进行合理的配置时,能够将光合效率提高到最佳程度。一般情况下,单位土地面积上固碳释氧能力表现为:常绿灌木>落叶乔木>常绿乔木>落叶灌木。所以笔者建议工作人员加大常绿灌木和落叶乔木的应用比率,并且两者可搭配使用:既可增加单位空间绿量、改善冬季绿地景观,还可以有效地增加绿地的固碳释氧能力。3)在进行移植的过程中,对树种的搭配也有一定的技巧。一般情况下,应当加强生长周期快的树种与生长周期慢的树种之间的搭配,根据相关研究显示,速生树种的固碳能力明显高于慢生树种。但是由于速生树种生产周期快的缘故,其在后期固碳能力明显不足,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搭配种植,既有较高的固碳效益,又能形成优良持久的植物景观和生态效益。4)要加强年龄段不同的植被之间的搭配。如果植被的年龄都过小,那么就很容易导致,其在起步生长阶段的固碳能力弱。根据相关结果显示,年龄相对较低的树木,固碳能力高于老龄树。笔者认为在进行园林绿化时,并非需要“古树进城”。就单株碳贮量而言,古树远高于常规树种,但由于古树数量基本保持不变,生长也基本停止,碳贮量较稳定,对固定大气中CO2的贡献较小。但从其它生态效应、景观美学以及历史科学价值等层面而言,保护古树名木仍然是无可争议的。因此,将幼龄树木与老龄树木搭配种植,可在营建低碳园林的同时,兼顾多方面的需求。

三、总结语

城市经济建设篇10

中国目前面临严重的雾霾问题,世界气象组织天气与减灾服务司司长汤绪认为,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排放大量细颗粒物,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雾霾。东亚尤其是中国东中部地区去冬今春以来降雪很少,冷空气活跃程度较常年明显偏弱,直接导致区域性静稳天气增多。在静稳天气控制下,大气环流活动趋于稳定,空气沉积物极不容易扩散。同时静稳天气意味着大风天减少,风力减弱,难以吹散积聚的细颗粒物,促成中国北部大范围雾霾长时间难以扩散。汤绪表示,西方国家历史上并非免受雾霾天气困扰,但由于中国人口密度远高于其他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各类问题同时出现,反映在雾霾污染上显示出一些集中的特征。中国既面临传统大颗粒污染物控制的问题,又面临PM2.5和PM10等细颗粒物挑战,问题集中于一体。当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有了相应预案,将完善的预报预警系统与交通管制等措施对接。

城市是人类聚居的主要载体之一,是人类经济、政治和精神活动的中心。据专家预测,2050年全世界将有8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这对城市将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城市将成为人与自然矛盾最突出的地方。城市人口急剧膨胀,突破了环境容量的承载力,造成城市资源短缺,影响城市功能的发挥,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城市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居民生活受到威胁。据调查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足10%,人类正面临着环境的严峻挑战。事实上,环境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它是有限的。因此,在面临环境挑战的时候,人类必须对发展和进步中的环境问题进行反思,寻求新的理论、观点、方法和技术,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机制,解决问题的技术和途径,以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创造一个安全、高效优美的城市。城市不仅是一个物质环境的实体,还是一个社会文化环境的实体。社会环境相对自然环境而言是一种更深层次,更复杂的环境体系,它涉及到社会秩序、社会政治、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公共场所、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追求,在历史上,许多发展中地区由于一味追求物质环境的改善,忽视社会综合环境质量的提高,从而导致社会丑恶现象泛滥,犯罪率居高不下,甚至政局动荡,制约社会进步的例子举不胜举,教训惨重。因此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环境的生态化是建设绿色生态城市不可缺少的一方面。由此可以看出,绿色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建设不是一时的事,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因此它的建设没有终极。人要尊重自然,回归自然,建设一个人口、经济、环境、社会服务相协调的生态城市,是人类共同的理想追求。

在联合国MAB 计划(1972) 的倡导下,世界上许多城市如法兰克福、罗马、华盛顿、东京、莫斯科,以及我国的北京、天津、长沙、宜春、深圳、珠海等都开展了相应的研究, 生态城市已成为国际第4代城市的发展目标。一流的城市应有一流的生态环境,进入新世纪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开发,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要搞好城市合理布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打造“天更蓝、气更净、水更清、地更绿、居更佳”的国际型生态城市标准。生态城市应是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合理主要是指适度的人口密度、合理的土地利用、良好的环境质量、充足的绿地系统、完善的基础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功能高效是指资源的优化配置、物力的经济投入、人力的充分发挥、物流的畅通有序、信息流的快速便捷;关系协调是指人和自然协调、社会关系协调、城乡协调、资源利用和资源更新协调、环境胁迫和环境承载力协调。在结构建设方面,应优化城市的用地结构,搞好城市的用地平衡。目前我国不少城市的土地利用结构与国际上一些大都市相比,工业用地仍然偏高,而城市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及第三产业用地严重不足,城市副中心或次级城市郊区发展不够充分,城市生态空间布局不尽合理。城市用地结构调整应分区域、有重点、有目标地进行。在用地结构的调整中,应控制高层建筑的增加,疏解建筑密度。近年来,城市的高层建筑大量增加,为城市面貌增色不少,吸引了外资,也改善了市民居住条件。但由于发展快,不透水性面积增大,有很多潜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由于建筑密度偏高,增加了能耗、水耗、交通流量和地面不透水性面积,也增大了热岛效应,由于城市热岛区域进一步扩大,已由单中心发展为多中心。同时,城市原有地表排水沟道水系被大量污染或堵塞,降低了防洪排涝能力。

建设生态城市,还要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总量和密度。高质量的人口素质和适宜的人口密度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推广清洁能源与绿色消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及技术创新、加强绿化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还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化城市物质循环、建设快捷的信息流通系统。实行城乡社会、经济、生态一体化规划,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意识,加强组织机构建设等城乡生态关系的协调措施。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并不是高不可及,只要通过多学科的协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将生态学、环境科学、社会学、经济学、行为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融合进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领域,变单纯的建筑规划建设为社会、经济、自然综合规划建设,并加强管理,就一定能将理想变为现实,创造出富有时代风貌特色、高效、和谐的生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