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11:52:10

城市发展

城市发展范文篇1

关键词: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方法;策略

1.城市规划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时期内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并确定城市性质、城市规模以及以后的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城市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所做出的综合性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可持续发展指的是经济、社会、人口与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既需要满足现代城市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又要满足城市未来的发展需求。包括城市功能、规模、结构等各个方面。

2.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现状

2.1规划缺乏相应的地域特色。一个城市,一个故事,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城市规划就是要显示出当地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地理特色,然而由于规划者对当地特色的漠视,不同的特色城市景象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又一个的相似城市的罗列,并没有凸显出自己城市的特色,一个又一个复制的再造城市使城市本身失去了自己原有的文化底蕴与活力,同时也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城市间的竞争力。2.2规划缺乏一定的前瞻性。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私家车正在逐步走入家家户户,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这就导致了交通拥堵成为城市的通病,尤其是上下班的高峰期更是水泄不通,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除了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之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城市规划中没有给近期或者未来一段时间内留下一定的发展空间,规划缺乏一定的前瞻性。这不仅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且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2.3城市规划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我们都知道城市建设是规划先行,在城市建设中,规划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个城市的所有建设发展包括园林绿化、城市广场、商业街道等都应该纳入城市规划当中来,但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规划却是经常被随意改变的,这表现出了很强的随意性。当然,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再加上不同阶段领导的更替,这一切都导致了城市规划随意性的出现。2.4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缺乏绿化建设。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与低、好与坏,不单单是看城市的经济水平以及城市设施、设备的完善程度,还要看城市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且评价一个城市是否适合居住并不在于城市的大小以及建筑的高低,而是要看城市规划建设是否具有人性化,是否具有健康的生态环境,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能。就目前城市规划建设而言,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冲击力是不言而喻的,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注重了眼前的利益,只看见了城市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变化,致使现阶段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普遍恶化。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了生态环境这个基础,又谈何可持续发展。2.5缺乏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我国相关的法律还不够完善,并对城市规划并没有作出相应明确的法律法规,这就导致了相关审批部门无法可依,没有办法对权利进行制约,明知城市规划有不合理之处也无法顺利驳回,严重影响了审批工作的进行,导致了城市城市建设发展缓慢。

3.加强城市规划,不断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城市规划就是预测未来,通过行动改变和适应未来,其本质特征就是未来的一个导向性,任何一个规划都应该以一个目标作为未来趋向性的,所谓规划的内容和过程都是为目标而服务的,城市规划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依据,所以我们要不断加强城市规划建设来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3.1拓宽规划内容来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建设内容不应该仅局限于城市本身,而是要将城市人口、资源、环境和设施等诸多因素都需要纳入到规划范围之内,在保证以上因素相互协调促进发展的基础上,来寻找适宜城市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方式。在规划开始之初,就应该把所有因素以及需求等进行具体分析,保证城市能够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3.2树立人性化的规划理念来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发展的关系,因此,不管对城市进行怎样的规划,都应该从人的角度出发,树立为全心全意人民服务的精神理念,对于城市规划要提高到人性的高度来对待,否则即使再完美的技术条件,再雄厚的物质基础都是一时的,无法满足一定时间内城市的可持续发展。3.3加强城市环境治理力度来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应该意识到目前我国城市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问题的严重性,讨论研究探索出具有针对性的城市规划方案,在实际过程中加强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与管制,以城市规划的力量来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3.4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让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法可依。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不仅可以使审批部门的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而且在实际建设发展过程中也能够有法可依,为城市规划建设以及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有力保障。

4.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发展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并且城市的作用与地位也日益突出,但是只有可持续发展才能推动社会和国家的进步,所以,我国城市规划必须立足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一观点,以实现经济、环境、资源等协调发展,与此同时也能够赋予城市规划意义,最终以城市规划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作者:孔艺晓 单位:烟台市福山规划信息中心

参考文献

城市发展范文篇2

关键词:生态城市;城市林业;作用;措施

城市林业作为新型产业出现在现代城市化发展中,并且是以成片森林作为核心主题,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整改城市环境,从而推动生态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不仅能有效整改城市的生态环境,促使人与自然实现和谐发展,还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基于此,城市林业的发展对生态城市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和作用。

1生态城市发展中城市林业起到的作用

1.1改善城市气候。伴随城市林业的持续发展,在城市中适当的增添森林植被,会因为植物数量的增多,提高枝叶茎蒸腾水分的作用与热量吸收作用,所以,能有效整改城市当前的气候现象,甚至还能有效降低城市存有的热岛效应。根据相关数据表明,以北京的绿化夏季降温效益为例,伴随城市植物绿化的增多,不仅能有效地整改地城市中覆盖率不足地方的气候条件,更是借助于光合作用,进而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有利于合理控制城市的温室效应,在确保城市气候得到改善的基础上,实现美化环境的作用[1]。1.2净化城市空间。城市林业的发展,不仅起到了树木和叶片的净化空间作用,更是能够借助于树木的增加,进而吸收大气中存有的污染物,有效降低城市空间中存有的有害气体。根据研究表明:在城市中种植的某些树木,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分泌出杀菌物质,从而杀死在空气中存活的有害病菌,而且树种的种植还能有效吸收大气中的CO2,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此外,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城市乔灌木种植组合,还能在一定层次上降低汽车产生的噪声,从而有效降低噪音污染,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1.3减少水土流失。基于当前生态城市发展背景下,城市林业还具有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扩大城市森林覆盖率,不仅能有效减少暴雨流量和洪水对地表土壤造成的损害,还能起到降低暴雨形成的地表径流流速。与此同时,增添城市树木和绿色植被,还能起到减少地表径流水流量与涵养水源的作用,从而有效提高城市的生活环境质量和环境水平。

2加大城市林业发展的措施

2.1有效完善法律法规。需要通过有效完善法律法规的方法,促使城市林业能够在发展中遵循“有法可依”的原则。与此同时,除了要有效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以外,还需要做好城市林业的宣传措施,可以通过科学合理运用报纸或电视等方法实现城市林业的宣传工作,促使人们全方面认识和了解到城市林业的优势,不断提醒广大群众对植被的保护意识,防止植物在生长中遭到破坏[2]。2.2组织开展管护活动。从事城市林业的工作人员,在城市林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所以,需要通过创设科学、合理的种植计划,定期针对植被加大检查,高度重视植被的维护和修剪工作,从而有效降低和减少植被存在的潜在风险,一旦在维护和修剪的过程中发现病虫害问题,就要及时针对病虫害进行处理,并找出有效预防病虫害的措施。2.3提高对城市林业的认识。根据目前我国城市林业发展现状来看,城市林业的发展不仅与人类生活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更是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要想有效推动城市林业建设与发展,就需要全面提高人们对城市林业的认识,促使所有人都能充分意识到绿化环境对城市发展及个人生存的重要性,从而完善城市林业的保护措施。

3城市林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城市林业的建设与发展,不仅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更能在森林植被增加的过程中推动药材、木材乃至果业的发展。由于城市林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态环境效益,并且还以环境优美的生态城市为优势,吸引更多境外人员进行投资和购买。城市林业起到了防风挡沙、水土保持等重要功能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城市蔬菜、水果,乃至粮食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增值。城市林业的建设与发展,不仅促进了木材和药材种植规模的有效扩大,更在一定层次上扩大了建筑行业施工材料的应用。有效地完善了医疗行业所需的医药资源,进而提高了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3]。

4结语

生态城市发展与城市林业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尤其基于当前生态城市背景下,要想获取到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就要对城市林业给予高度重视。在生态城市建设中,不仅要充分意识到城市林业起到的作用,还需要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组织开展管护活动等措施,大力开展林业建设,进而提高绿色植被的覆盖率,促使我国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秦艳.浅谈发展城市林业对建设生态城市的作用[J].山西农经,2018(22):56.

[2]冷丹凤.刍议发展城市林业在构建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J].现代园艺,2017(18):146-147.

城市发展范文篇3

中部城市是全国重要的交通要地、客货运输的集散地和中转中心,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有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是东西部经济合作的桥梁与枢纽,在全国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部城市的平均生产总值是151亿元,城市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形成了规模不等的产业集群;城市人口一般都较为稠密;城市传统文化的积淀一般都比较深厚。

然而面对东部繁荣、西部开发和东北振兴,中部城市经济的整体发展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趋缓势头。中部城市数目虽逐步增加,但发展速度不快,且整体规模偏小,城市化水平较低,直接影响了城市功能的发挥。2002年中部拥有城市147个,其中超大、特大城市各1个,大城市34个、中等城市74个、中小城市33个、小城市4个,主要沿京广线和长江流域分布,构成“十”字型城市群架构。2003年,中部六省湖北、河南、湖南、江西、山西、安徽的城市化率分别为42.9%、27.2%、33.5%、34.0%、38.8%、32.0%,平均为33.7%,比全国平均水平(40.5%)低了近7个百分点。

与东部相比,中部城市实力较弱,辐射和带动能力差,尤其缺乏高辐射和高集聚能级的核心龙头城市。目前全国有30多个城市的GDP超过千亿元,中部只有武汉和郑州两个城市GDP超过千亿元。

中部城市在区域发展中居于主体地位,但与发达地区比较,差距明显。城市联合体已初具雏形,显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城市圈还有很大差距。

中部城市在对外开放方面,从吸引外资到旅游等,均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

二、促进中部城市发展是中部崛起的必然选择

1.城市发展差距拉大是区域矛盾的关键所在

当前的中部城市发展滞后,关键在于缺乏带动经济增长的要素聚焦点。中部与东部发展差距不断拉大,根本地在于城市发展差距不断拉大。

2.发展城市经济是协调诸多矛盾的结合点

过去很多年中,中部城市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在于其“区位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怎样发挥优势?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新的战略思路应当贯彻“重在点、兼顾线,带动面”的原则。其中的“点”就是指城市经济。城市经济是中部崛起过程中解决区域战略与国民经济整体战略之间、环境及资源保护与开发及发展之间、短期调控任务与长远战略发展任务之间、工业化发展缓慢与加快人民收入提高的迫切要求之间、结构调整与总量扩张之间、基础设施不足与战略性调整之间、“二元”分割的城乡经济之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诸多矛盾的最优结合点。

3.发展城市经济还是积累工业化条件的必由之路

中部崛起应当首先造就自己的经济增长带头地区。在今后十五年或略长一些的时期中,不仅老的省会城市应当大力发展,而且要努力争取在每个省区形成若干个较大的经济中心城市。让这些城市成为当地的“先发”地区。与此同时,还要加快中小城镇发展,在条件具备的地方推进乡镇合并,在此基础上走出一条具有综合性多产业构成和协调发展的城市建设之路。

另外,在中部崛起战略中,基础设施建设应当把重点放在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与高级化上。改善中部城市的投资环境,当务之急是改善城市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说,中部崛起战略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在各地区造就若干具有现代经济意义的城市。

三、促进中部城市发展的策略

1.积极促进老工业城市转型

中部地区有一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立起来的老工业城市,其中有不少目前面临着诸多困难:工业结构层次低,企业设备陈旧,技术工艺落后;国有企业改革不到位,机制体制落后,企业冗员多,离退休人员包袱重,企业办社会负担重,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主要矿区采掘历史长,资源濒临枯竭,缺乏后续替代产业,环境和生态破坏严重;城市或矿区基础设施落后。必须采取措施积极推进中部老工业城市的振兴。

全面推进中部老工业城市的振兴,首先要鼓励中部资源型城市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积极培育接续产业,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加工增值程度,并带动能源、原材料工业升级,扶持装备制造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高科技产业发展;其次要加强中部老工业城市的科技创新功能,避免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怪圈,扶持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最后,支持城市或矿区的基础建设,并解决国有企业历史包袱和体制性障碍,重点是解决企业办社会、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引进外资等改组国有企业的问题。

2.加快中部城市经济网络建设,构建一批现代城市群

要加强中部地区城市经济网络建设。城市经济网络是城市之间从事经济活动所进行的空间分布与要素组合的框架结构。依托城市经济网络,可以充分利用城市之间的各种经济社会联系把区域内的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及地区组织变成一个具有不同层次、功能各异、分工合作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系统。中部与东西部相比,中等城市相对较多,基本处于一种匀质状态,分布比较集中,而且江河湖泊众多,水路、公路、铁路等交通网密布,长江、淮河、黄河等几条大江大河均流经中部地区,陇海线、京九线等横贯东西南北的主要铁路干线均在中部地区交汇,具有点多、线长、辐射面广等比较优势。而且中部的基础产业实力较雄厚,特别是中部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山西等省,在制造业、建材业和能源工业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比较优势,并且一般都分布在沿江或沿线周围,非常便于众多的中小城市依托一些基础工业作为支撑,发挥水路、公路、铁路等交通网络密布的比较优势,沿江、沿线、环湖发展和壮大产业带并形成城市经济网络。同时,中部一些城市与东部许多城市平时就经济交往密切,接受辐射面较广。因此,中部城市的发展,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综合比较优势,按照以点串线、以线结网、以网撑面的运行轨迹,形成体现中部地区特色的城市经济网络,寻求区域内外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3.加快中部地区城市产业一体化的发展

城市产业一体化是城市经济网络一体化的基础。因此,为了加快中部城市经济网络建设,必须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一是要促进城市之间产业内部的分工与协作,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二是要鼓励和推进城市之间大型优势企业与配套企业建立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以支柱产业拉动配套产业的发展,以配套产业促进支柱产业的巩固与提升。三是大力发展城市园区经济,加快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业为重点的新技术产业群,使工业园区成为城市经济的聚集地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4.发挥后发优势,形成独特的城市竞争力

中部六省在地理上说是中国的腹地,在经济上同样也具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梯度结构中,东部的率先发展为中国经济的整体腾飞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现在提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可谓正是时候,中部城市要充分利用中部地区在区位、资源和发展时机方面的后发优势,扬长避短,形成独特的城市竞争力,走出一条有中部特色的城市协调发展之路。中部城市具有较强大的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如原煤生产,水利、火力发电,机械制造,加工产业,汽车产业,有色金属和建筑材料生产等。这些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是中部工业现有的基础,且在全国工业行业中产值比较高,为中部地区城市经济崛起铺垫了基础。今后要用现代技术改造这些传统产业,延长产业链,实现产业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另外,中部地区有丰富的能源和劳动力优势。如山西的煤炭,江西的铜业、稀土和陶瓷等资源,以及中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城市发展范文篇4

所谓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城市群不是空间上相邻的若干个城市简单的聚集,而是通过物理网络(公路、铁路等)和信息网络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我国将形成十大城市群,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长江中游、海峡西岸、川渝和关中城市群。

从内在联系看,城市群具备发达核心组织能力、较完整的城镇结构体系、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以及较发达的区域经济。城市和区域经济存在相互作用,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结构演化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区域经济从发展到成熟,其空间结构演变就表现为由点到轴、由面到网的城市化过程,此即城市群或都市圈形成的过程。因此,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发展成熟的标志和城市化的高级形式,其立法也必然寻找高级法形式即经济法。从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分析,城市群是区域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规范其活动和行为的现代法杰出代表——经济法与之正好相互匹配。从其组成观察,城市群集合了核心城市和城市,各个城市之间有交通走廊相连,社会经济关系复杂密切,纵横交错,但其一体化程度远高于城市群外的城乡,其法律规范也应当因其更加公私法兼容而呈现经济法的特点。

聚集与扩散是城市经济区域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机制,它们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扩散必须以一定程度的聚集为基础,聚集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扩散,而扩散又扩大了对新的经济活动的吸聚力,从而创造了新的聚集条件,新的聚集又为新的扩散创造条件,由此推动经济法律关系的动态发展。聚集过程导致集中型城市化,扩散过程引起扩散型城市化。城市群就是在聚集——扩散——再聚集——再扩散的链式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和升级。经济法的特殊魅力恰恰在于产业经济法等相关部门法能很好地为其导航、护航,并不断巩固其发展成果。

中原城市群聚少散多的特点与经济法的作用发挥

中原城市群通常是指以郑州为核心,以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济源、平顶山、漯河在内共9个省辖(管)市构成的城市群体。其中,特大城市2个,大城市4个,中等城市2个,小城市15个,县城34个,建制镇374个。

首先,中原城市群城镇布局呈明显的交通聚集束,这就使经济法的社会法作用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中原城市群相对集中于京广、陇海、焦枝线上,其中京广线上有4个(新乡、郑州、许昌、漯河);除郑州市以外,陇海线上有2个(洛阳、开封);焦枝线上有1个(焦作)。中原城市群的8大城市中有7座都位于中央铁路线上,比例达87.5%。其余15座小城市中位居上述三条中央铁路线上的有8座,占小城市比例的53.3%。由此可见中原城市群呈明显的交通聚集束状态。这一情况虽有利于物资的快速调配,但也容易滋长计划经济的惯性思维和做法。因此,要多用市场规制法进行调整,该让市场去做的绝不要有政府包办代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管理只在“市场越位”时进行弱干预,比如反垄断和加强市场监管等。

其次,中原城市群在空间布局上具有明显的分散性,应充分发挥经济法的政府强干预作用。中原城市群的特大城市间的空间直线距离平均为D=125.4km,这一数字远远高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也高于周边的关中和武汉地区。可见,中原城市群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分散性特点。由此可以看出,这里将需要更多行政手段的运用,具体以适用经济法的宏观调控法为宜。

依法平衡协调中原城市群的城市格局

中原城市群的型构集中反映了河南这一中部省区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然而,这种聚集——分散型的空间布局对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来讲是弊大于利的。一般来说,分散的型构是区域开发到高级阶段、城市体系成长到成熟阶段后常见的空间布局。中原地区目前正处于区域开发的初、中级阶段,城市体系还不够成熟,需要城市布局有较强的聚集性。可是,中原城市群区内城市空间联系松散,这就必将导致城市功能难以更好地发挥,从而不利于使中原城市群做到强基固本。

中原城市群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首要的原因是中原城市群缺乏规模较大的首位城市。首先,郑州虽说是首位城市,但由于城市规模不大,首位度只有1.43,不能发挥核心城市的聚集和辐射能力。中原城市群除了郑州核心区外,还有豫北新乡、焦作核心区,豫西洛阳核心区,豫中南平顶山——许昌——漯河三角核心区,豫东开封——商丘核心区。这些核心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同时也削弱了郑州作为首位城市对这些地区的辅射作用。这一格局造成了该城市群的特殊样态。其次,郑州距离周边特大城市太近,东临徐州、济南,南临武汉、广州,西临西安,北临北京,东南与南京、上海相临。这些城市的中心强度远远超过郑州。郑州位居这些特大城市的中间低谷地带,从而很难形成全国性或世界性的中心城市。也就是说,中原地区已被周边更高一级的中心所分割。

正确的做法是,依法平衡协调中原城市群的城市格局。所以,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应加强以郑州为中心的周围城市间的横向联系,形成一个强大的大中城市核心区,以“群”的力量开展对外交流,以“群”的力量带动全省发展。具体来说,可采取“一个中心、一个次中心、一条工业走廊、三条轴线”的发展格局。一个中心是指郑州中心,次中心指洛阳,一条工业走廊指郑洛工业走廊,三条轴线指京广、陇海、焦枝三条轴线。当然,这种格局并不仅仅是为了突出物理网络的现实意义,而是要突出各种发展要素在网络之间的高效合理流动,强调经济法平衡协调理念的切实贯彻和责权利效原则的真正坚持。

依法推进中原城市群的区域产业发展

城市群的综合经济实力是建立在雄厚的产业基础之上的。目前,中原城市群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还不大,中原城市群的GDP相当于长江三角洲的1/6和珠江三角洲的1/3。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首先在于产业基础不够深厚。虽然中原城市群的煤炭、石化、机械、食品、有色冶金、电气等工业有较好的基础和一定的规模,但并没有形成在全国有突出效应的产业集群,经济结构不尽合理,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经济效益差。可以说,产业构成仍是以传统产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很小,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占据绝大多数比例。另外,中原城市群的不少城市在主导产业选择上,也突出存在着重复投资、产业雷同的问题。各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布局倾向。有些城市之间只是存在经济规模的差异,在产业结构上并非能够形成互补。由于城市间缺乏合理的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从而制约了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抑制了城市群整体联动效应的发挥,导致各城市从原材料到产品市场的争夺战,造成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浪费和效率损失。

要使中原城市群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必须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以构建中原城市群产业生态链为目标的产业发展机制,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合发展、共同繁荣”的原则,在产业布局上做到整体布局、区域分工、优势互补、适度竞争。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城市在突出和壮大主导产业的基础上,都应在产业链聚集和延伸上下功夫,构筑完整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聚集度。特别是在招商引资上,各个城市应突出产业链招商而不是单个项目的引进,并在产业链配套上多做文章,发挥竞争法(经济法的核心法)和产业经济法(经济法的一个重要部门法)对产业布局和产业促进的重要作用。

中原地区产业发展的现实情况主要有以下内容:纺织工业要大幅度增加出口配额;机械工业虽具有一定的出口能力,但需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建材工业中,玻璃产品居全国第一,水泥年产量居全国第六,发展势头较好;化学医药产品结构不合理,面临国际市场竞争,应大力发展中成药;电子工业在全国同行业中排名靠前;冶金、能源工业中有色金属工业十分关键,要提高技术水平,其中能源工业中电力工业被冲击不大,煤炭工业受到的影响较大。考虑到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调整的治理对策,经济法发挥作用的重点应当是:巩固基础产业,努力开发优势资源,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第三产业。重点应放在发展高新技术、高效益产业上,工业布局要向更深层次开发与加工转化。

依法调整中原城市群的区域经济关系

目前,中原城市群协调发展的重要障碍是制度因素所造成的行政区分割,行政区分割导致不同行政区域政策和制度之间的相互冲突与矛盾,形成了各自为政的诸侯经济。由于产业之间的利润率差别较大,每个地区都不愿放弃高收益产业,因而重复建设屡禁不止,城市间产业的合理分工难以形成。毫无疑问,城市间利益的协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采取经济法综合调整的方法加以解决。联手共建区域性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区域利益调节中的主导作用,弱化区域利益调节中的行政干预手段。构建中原城市群产权交易共同市场,通过资产纽带联系,实现企业之间和城市之间的资产重组和利益整合。逐步打破地方利益主体、经济主体和管理主体“三位一体”的传统格局,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规范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在制订政策时应综合考虑该地区的综合因素,加强政策的整体性,注意政策的纵向协调和横向协调。进一步强化一体化管理体制的建设,以市场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成立政府层面的协调机构,如郑东新区管委会等。现阶段政府在中原城市群发展尤其是大型基础设施和重点城市建设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是一个优势,从而促成了政府可以通过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财政手段有效地调控城市群各城市的发展。政府应重点发展各中心城市,以强化产业整合、提升产业功能为手段推进城城一体化,并以此带动城乡一体化,建立权威、高效的城市群协调机制,全面推进城市群一体化进程。注重民间高科技企业协调机构的建设,开展技术协作、经济协商,制定生产标准,交流信息,畅通市场渠道,避免出现技术垄断和技术的恶性竞争。

城市群是密切社会沟通与联系的多维的开放经济空间系统。城市群经济中的产业不仅在内部而且在外部都存在广泛的联系,这种联系将更好地利用城市群经济资源,达成协作与分工的合理化,提高产业素质和经济效益。在现代市场经济高度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群必须在开放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外开放的程度越大、速度越快,城市群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就越高。客观地讲,目前中原城市群对外开放的程度是很低的,虽然中原城市群的领导和建设者对外开放的愿望是真诚而又迫切的,也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努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效果并不明显。郑州在全国城市竞争力评价中,环境竞争力、制度竞争力等排名仍处于末位,因此,应该深刻检讨以往的政策和实践,明确政府的定位,转换政府职能,完善政策,改进工作,尽快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依法实现城乡协调互动、统筹发展

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目标,也是城市群发展的应有之意。城乡的协调发展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例如,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区域要素流动的便捷通道,在客观上可以缩小城乡之间、各个城市之间的差距。据统计,中原城市群的城市化水平为36%,高出全省城市化平均水平约12个百分点。但就城乡一体化而言,城乡差别一直在扩大,都市区与郊县农村在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完备程度、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距在不断的增大。从产业发展上看,郊县的发展跟不上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在调整产业结构的时候,过大的城乡悬殊使得郊县不具备产业的接收条件,这就直接制约了城市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因此,要使中原城市群得到大的发展,必须缩小城乡差距,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具体来说,一是城乡发展要统一规划,统一布局,打破城乡二元化的格局,实施城乡一体化新体制;二是产业发展要统筹考虑,如一些高能耗、高污染、劳动密集型的项目可远离大城市,城市郊区不再以种植粮食为主,而以发展果蔬业、园林业等高效农业为主并兼顾其他;三是基础设施和公益类事业建设要统筹安排,发展电力、交通、教育、环保、卫生、文化等事业,充分考虑到周边县镇和农村的需要;四是要提高公共财政投向“三农”的比例,以“反哺农业”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五是城乡管理体制和制度要统筹协调,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社保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制度和就业制度等。总之,通过发展中原城市群将带动广大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又必将促进中原城市群的崛起。

参考文献:

1.潘静成,刘文华.经济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马志强.论我国城市群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

城市发展范文篇5

最近,我们根据市政府领导的安排,就我市城市发展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调查中,我们与武陵区委、鼎城区委以及市规划局、市建设局、市城管局、市城建投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和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经过近十年持续不断的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我市城市容量得到成倍扩张,城市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先后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魅力城市等部级荣誉,城市综合实力已进入全国百强。我市十年城市发展的成就在中部内陆城市中是非常突出的,在全国地级城市中也是相当少见的。要持续保持这一良好发展势头,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加快建设产业强市、文化名城、和谐**步伐,应该把科学发展观更好地贯穿于城市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城市发展的各个层面。具体来讲,就是要处理好五个关系:

一、城市发展应该遵循经济规律,进一步处理好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关系。经济规律是一切社会经济发展活动应遵循的基本规律。城市发展同样要遵循经济规律,总体上保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近5年来,我市累计投入城区一块的建设资金达150多亿元,其中政府直接投入40多亿元,先后新建了20多条主次干道,新增道路520多公里,人均道路面积13.6平方米,基本形成了“五纵五横”、“内外三环”的格局,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55.9平方公里,人口61.9万,比1995年分别增长85.9%、54.3%。新建了城市防洪圈,新建和改造了排水设施,日处理排水能力达400万立方米。新建了污水处理中心,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80%。新建了自来水厂,供水普及率达100%。加强了园林绿化建设,人均绿地面积达9平方米,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33.6%、38.4%。**机场、火车站、水运码头、常长高速等重点工程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我市已成为目前省内除省会长沙外同时拥有铁路、高速公路、航空、水运、海关、商检等设施和机构的城市。巨大的投入推动了城市快速发展,同时也使得市财政背上了一定的债务包袱。现在,市财政每年不到3亿元的城建资金,既要搞建设,又要还老帐,矛盾很大。在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城市建设负债已经对现在的城市建设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城市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城市发展速度的把握,城市建设项目的安排,应该建立在现实可能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应该控制在政府和民众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既不能停滞不前,也不能一味的求大求快。实践证明,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适度举债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但必须建立稳定可靠的债务偿还机制。从我市的情况看,今后几年,应该进一步加大经营城市的力度,多渠道筹措城建资金,同时,适度压缩城建规模,每年拿出一部分城建资金用于还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城市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发展应该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处理好“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的关系。城市是人的城市,人永远是城市的主体,人的需要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和终极目的。这些年,市委、市政府顺应群众要求,积极组织城市创建,不仅打造了武陵大道、**诗墙、商业步行城、火车站广场等一批精品工程、亮点工程,提升了城市品味,实现了“锦上添花”,而且通过实施杆线入地、“穿衣戴帽”、穿紫河综合治理、小街小巷整治等工程,解决了市民生产生活中的很多现实问题,收到了“雪中送炭”的良好效果。应该说,这两方面的工作都是卓有成效的,市内各个层面都是充分肯定的。但从实际情况看,市民对“雪中送炭”的要求相对迫切一些,这方面的任务也相对重一些。今后要在有计划、有重点地继续搞好“锦上添花”的同时,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到“雪中送炭”上来。一是着力改善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加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加快小街小巷整治、穿紫河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创建活动,从细微之处,从方方面面改善人居环境。二是着力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把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作为城市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来对待,把新区开发、产业发展、精品工程建设和社区建设与开辟更多的就业岗位紧密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的就业需求。三是着力加强社区文化建设。配套完善社区学习、休闲、娱乐设施,组织开展经常性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总之,在城市发展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民生为重,把市民生产生活中最基本、最基础、最现实、最紧迫的困难和问题解决好,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城市发展的实际成果。

三、城市发展应该突出整合资源,进一步处理好政府投资与社会融资的关系。建设和发展一个城市,仅靠政府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是要吸纳社会资本,使其成为推动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政府投资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关键是要发挥好基础性、引导性作用,真正用到点子上,用出效率来。一是要合理安排资金投向。把政府资金更多地投向公益性、福利性项目,投向社会资本不愿参与的无利性、微利性项目,凡是通过市场手段吸纳社会资本能解决的问题,原则上政府都要少投入或不投入。二是要切实加强资金监管。凡是政府投资的项目,事前都要由建设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搞好成本核算,合理控制建设成本,防止利润虚高;事后都要由审计部门严格审计,并将审计结果予以公示,堵塞资金使用上的漏洞,防止资金外流。三是要严格规划管理和质量监督。尽可能避免重复建设和无效投入,减少资金浪费,提高使用效率。社会融资的渠道和途径很多,关键是要创新机制,整合资源。一是开发和盘活城市土地资源。城市国有资产中,数量最多、增值潜力最大、政府可以直接控制的资产就是城市的国有土地。可以采取以地换路、综合开发等办法,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在旧城改造中,要推行成片开发,防止“剥皮”开发,切实保证土地保值增值,获取最大的土地收益。二是实行城建投资主体多元化。按照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回报补偿机制,运用市场经营手段,吸引国内外资金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着力经营城市公用设施。积极推进城市水、电、气、文化、体育等公用设施经营机制的改革,使之由福利服务型向有偿服务型转轨。四是推行无形资产商业化运作。城市的街道、广场、重要公用建筑物的冠名权及广告权等,实际上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充分挖掘这笔资源,就能筹集大量的城建资金。

城市发展范文篇6

服务业作为衡量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其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商贸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对城市的发展作用日趋明显,而关于边缘城市的商贸业发展研究却甚少。徐州地处江苏省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远离省会,是典型的省际边缘城市。徐州商贸业发展研究对省际边缘城市商贸业发展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徐州商贸业发展概况

徐州地处苏、鲁、豫、皖交界处,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由于远离省会城市,商贸业受省会城市辐射作用较小。本文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联系较强的淮海经济区为研究区域,来研究徐州的商贸业发展。

(一)淮海经济区概况

淮海经济区成立于1986年3月,是中国最早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它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脐部,由苏鲁豫皖4省接壤地区的20个市组成。淮海经济区各城市在自然资源、发展历史、经济水平及文化习惯等方面都有较大的相似性,产业联系较强,分析徐州商贸业在淮海经济区内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实现对徐州商贸业发展的较为准确的定位。

徐州是江苏省要建设的四个特大城市之一和徐州都市圈的特大核心城市,同时又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和国家主要枢纽城市。徐州商贸业的发展更是领先于周边县市,特别是近年来徐州发展大交通、大商贸、大物流的政策,使商贸业的发展充满活力,已成为区域商贸中心。但是,商贸业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由于缺乏合理的整体规划,新的商贸业网点层出不穷,业态分布不合理,许多商贸业网点盲目求大、升级,形成恶性竞争,商贸业布局与城市总体发展不一致等,这些问题不但影响了商贸业自身的发展,对整个城市的资源也造成极大的浪费,影响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徐州商贸业在淮海经济区中的地位

徐州地处淮海经济区的中心位置,经济实力较强,多年来一直发挥周边地区物资集散地的功能。和周边省际边缘城市相比,徐州商贸业网点数量、营业面积、商贸销售总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总量指标都位居前列,其生产和消费范围辐射到周边县市。徐州市正在着力打造“淮海经济区服务业之都”。

淮海经济区20地级市中,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是济宁,为2122.16亿元,其次是徐州,为2007.3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是莱芜,为35845元,其次是与徐州相邻的枣庄,为29800元;作为衡量商贸业主要指标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最高是山东临沂,为728.3亿元,徐州其次,为680.23亿元,两者相差48.07亿元。综上可知,整个淮海经济区内,济宁的地区生产总值最高,商贸业发展水平较高的是临沂,徐州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淮海经济区内位列第五,说明徐州的人均消费水平也不是最高的。徐州作为区域性商贸中心的地位的稳固主要的主要竞争对象为济宁和临沂,三者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济宁领先,与之相关的商贸业发展较强的为临沂,徐州商贸业的发展要想突起,还有一定的差距。

(三)与周边城市商贸业集聚竞争

淮海经济区内产业联系从空间上可以分为三个圈层:核心圈层、中间圈层和外缘圈层。其中核心全程主要由徐州、淮北、枣庄、济宁四城市组成,是产业对外辐射和联系最为显著的圈层。就商贸业而言,徐州与周边城市的商贸业也是紧密相连的。作为淮海经济区内经济发展实力较强的城市,徐州商贸业不仅可以辐射范围能够达到苏北、皖北、豫东和鲁西南地区,其发展也受到来自这些地区的影响。胡超美等对徐州服务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和对策研究,发现在规模、结构和效益竞争力、科技创新竞争力、发展环境竞争力方面,徐州具有优势,但在成长竞争力方面要落后于临沂。在商贸业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业等方面,徐州的发展速度还有待提高。

(四)商贸业结构逐步优化

都市的建设,加上江苏省有关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促使徐州的商贸业设施结构逐步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设施逐步提升换代。二是业态结构逐渐优化。依据商贸业发展的多元化、特色化、功能化趋势,积极改造传统商贸业态,大力引进新型商贸业业态。淘汰经营品种少、消费环境差、管理及服务水平低的小门店业态;加大招商选资力度,引进知名品牌连锁店、专卖店,吸纳现代商务服务、高档休闲消费、文化娱乐等新型商贸业态发展。另外,徐州优越的区位和政府政策的支持,使楼宇经济迅速发展,大量的总部经济在此聚集,进一步推进了商贸业结构的优化。徐州传统服务业起步较早、基础扎实,现代服务业业态健全、层次较高,形成了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门类最全、档次最高的“商贸中心圈”。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将会是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题的现代产业体系,商贸业的发展将会有更好的历史机遇。

二、影响徐州商贸业发展因素

(一)经济因素

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商贸业发展主要的动力。虽然徐州处于中国的两个发达地区——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地区之间的谷地,经济发展水平与之相差甚远,但由于近年来徐州发展迅速,经济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淮海经济区20地级市中,2009年人均GDP徐州达27514元,位列第六,消费能力逐步提高。但同人均GDP相对较高的莱芜、日照、枣庄等城市相比,稍显逊色。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商贸业发展水平是相互影响的,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商贸业的发展,商贸业的快速发展同样也可以推进经济的发展。

(二)交通因素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同样也是商贸业发展的先行官。徐州有着优越的交通区位。从宏观区位看,徐州是东部沿海与中部地带、长三角与环渤海湾的结合部;从中观区位看,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是沿东陇海产业带的重要城市,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战略地位十分突出;从微观区位看,徐州是苏北最大城市、江苏第二大城市,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和四个特大城市之一,是江苏省北翼增长中心。徐州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具有航空、铁路、公里、内河航运、管道运输五通汇流的优势。发达的交通,是徐州商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商贸业集聚因素

影响一个地区商贸业活动的因素很多,从空间关联的角度讲,主要包括来自主要表现为与周边地区的市场关联,包括市场集聚和市场竞争。优越的区位条件,是省际边缘城市商贸业发展的关键。相邻的区位,为相邻城市间商贸业的发展和合作,提供了空间上的依据。严士清对利用主成分分析影响江苏商贸业发展因素结果表明,经济和商贸业集聚因素对商贸业的拉动作用明显,人口对商贸业的拉动作用不明显。徐州位于苏、鲁、豫、皖交界处,是淮河经济区内最大城市,是徐州都市圈的核心城市、陇海兰新经济带东部和淮河经济区的中心,在全国生产力布局中具有战略优势,能够辐射到苏北、皖北、豫东和鲁西南等地区。区域中心城市的商贸业空间集聚因素越强,中心城市商贸业的吸引范围越广,商贸业规模越大。

(四)城市规划制约与限制

商贸业最初多自发形成,但发展到一定规模则受到政府部门规划的引导和制约。徐州商贸业的发展与徐州城市规划中徐州的城市规划有很大关系。规划中城市的职能定位、交通状况、人文环境等影响了商贸业发展的规模,特别对商贸业的分布产生很大影响。徐州市区正在逐步打造完善双核联动、“一主四副”的商圈布局和加大物流等商贸业的发展,这种商贸业布局布局和重点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政府通过规划来限制或鼓励,是影响商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边缘区域发展政策

区域政策是影响区域商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位于省际边缘区的城市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由于处于淮海经济区城市所属各省对边界地区经济发展、扶持政策的不同,导致其经济发展状况也不尽相同。江苏省提出“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扶持徐州发展服务业,努力将徐州打造成为区域商贸中心;鲁南、豫东、皖北也都相应提出了倾斜扶持政策,加快边界地区的发展,缩小省内差异。

三、徐州商贸业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经济“塌陷区”制约商贸业的发展速度

徐州位于江苏的边缘地带,空间上远离省会,受到省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不明显,使徐州的经济发展难以形成整体优势和竞争力,引起徐州地区的人才、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外流。又由于淮海经济区地处东部沿海地带,受区域极化效应的影响,大量的经济要素及发展机遇流向了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和环渤海区域。同时,在两大经济区域片区的挤压下,淮海经济区始终未能成长为继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之后的第四大经济增长极,陷入了一个“经济峡谷”的尴尬境地。经济上处于“塌陷区”,限制了徐州商贸业的发展规模。

(二)行政边界的阻隔和其他边缘地区的竞争

行政边界的阻隔作用是省际边缘区经济差异产生的重要因素,也是阻碍淮海经济区内商贸自由流通的重要因子。由于各个行政区利益主体不一致,便造成了各自为政的局面,使周边的行政区都实施对自己有利的政策导致行政边界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刚性约束,致使淮海经济区内“诸侯经济”的蔓延。较为明显的是山东对临沂发展商贸业的扶持,积极打造其为商贸之都;安徽也在进一步提升蚌埠的商贸中心地位,人为的地域阻隔和各边缘区激烈的竞争,使徐州商贸业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三)商贸业集聚度和信誉度低

虽然徐州商贸业在2011年里发展比较快,但和临沂相比,零售也集聚度和品誉度有待提高,大型连锁企业、大型商贸业设施和全国等级的批发市场偏少,布局也有待优化,要想打造成为真正的区域中心城市,徐州还应加强对商贸业空间集聚因子的作用。

四、徐州商贸业合理发展途径

通过对徐州商贸业分布形态及影响因素分析评价,得出了徐州及其他省际边缘城市有关商贸业合理发展途径:

第一,所处省际边缘区城市特殊位置,应借助其交通区位优势和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商贸业和物流业,形成区域性的物资集散地。

城市发展范文篇7

城市的立体空间是由纵横交错、高低错落的大量建筑物、构筑物及各种设施构成的,以建筑群的排列围合形成街道空间、社区空间、广场空间、单位和居民的院落空间等。相对而言,建筑本身是封闭的、有一定规模体量的实体空间,街道、广场、公园和院落等则是开放的、可供公共活动的虚体空间,再加上自然山水和风景园林等具有生态功能、自然与人文的开放空间,这些空间共同组合成封闭与开放相结合的城市整体空间形态和空间秩序,以满足人们工作(生产)、居住(生活)、交通(交往、交流)和游憩(景观、旅游)等需要,并以多种多样的空间布局方式和立体空间形象凸显城市的空间面貌和特色。由于城市空间主要是由大量建筑通过不同组合手段、空间结构和表现形式建构起来的,可以说,建筑是构成城市空间形态和空间形象的主体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城市的空间面貌和特色。说到底,建筑是人们进行文化创造的产物,城市空间形态和形象反映了人们的文化追求和城市的文化色彩,建筑文化在城市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我们不能小觑。建筑是人们根据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按照一定的建造目的、使用一定的建筑材料、运用一定的科学技术、遵循一定的审美观念(建筑艺术)建造而成的空间作品,是人们文化智慧的结晶和美好愿望的载体。建筑大量聚集并按一定规律排列组合、持续发展,达到一定规模,便形成了城市,构筑了城市空间。

城市建筑的使用性质和功能要求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工业(生产)建筑、商业(物流)建筑、公共建筑(内容丰富多彩)、居住(生活)建筑、风景园林建筑和交通建筑等,它们遍布于城市之中,与自然山水环境和道路交通网络相结合,构成了工作(生产)空间、居住(生活)空间、交通空间和游憩空间等。这些建筑既有各自明确的功能定位,又有密切的联系,它们相辅相成,营造出纵横连贯而又富有变化的、巨大的城市空间实体,为城市居民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广阔空间。可见,建筑是城市空间文化的主要缔造者、表现者和传播者,其对城市空间文化的贡献率是第一位的,担当着十分突出的主演角色。城市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城市空间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它是各类建筑长期积累、组合而成的产物。尤其是历史文化名城,汇集了从古至今的各种建筑,包括建筑遗产、历史建筑和近现代建筑,形成了历史文化和近现代文化相衔接、相碰撞、相依存、相融合、共发展的“大合唱”,赋予了城市空间起伏跌宕、丰富多彩、传承记忆的文化内涵,镌刻着时代交替、社会变革、城市兴衰发展的文化印记,记载了城市历史长河中的重要事件、传奇经历和文化故事,记录了城市文化的演化历程。这些都是通过建筑语言(包括选址、内容、形式、风格、色彩和尺度等)可以明白告诉人们的,建筑因此成为城市文化发展的见证。每一座建筑都有自己的时代背景、空间位置、使用功能、科技含量、表现形式、设计风格、外在色彩及其空间组织的效果,那些杰出的建筑设计成果往往能成为城市空间文化发展中的佼佼者,成为城市文化特色的标志和城市的象征。比如,北京的紫禁城(故宫)建筑群、拉萨的布达拉宫、武汉的黄鹤楼、西安的钟鼓楼、聊城的光岳楼、杭州的雷峰塔、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乌鲁木齐的大巴扎以及喀什的艾提尕尔清真寺等,这些建筑无一不是城市古今空间文化发展的亮点,无一不是城市文化特色的重要标志和鲜明象征。

二、建筑是会说话的城市文化载体

建筑是城市发展中积聚下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财富,它们默默地屹立在城市中,构成了城市的文化空间。其实,建筑是会说话的城市文化载体,无时无刻不在诉说着城市的历史,当时当地社会的背景、制度、经济条件、资源状况、科学技术、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民族风俗及宗教信仰,后天的坎坷或顺畅的经历及其兴衰的遭遇,从它们现存的身躯和相貌上,人们可以洞察出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文化意义以及未来的命运走向。通过聆听一座座建筑及其组合体对其身世、作用、姿态、信息和保护程度的“倾诉”,我们可以分析总结出城市文化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全面了解过去,认真面对现在,理性筹划未来,从而推动城市文化的繁荣发展。

(一)建筑会倾诉历史社会的文化真相

现存的历史文化建筑遗产就像是一位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可以告诉你当年当地城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的真实情况和信息。比如,古罗马的斗兽场建筑,至今屹立在罗马,已有1934年的历史,其气势宏伟(高约50米)、巍峨壮观的古罗马风格建筑形象直观地传达出当时奴隶社会城市文化的奢华、浪漫、疯狂和残忍。当时征战与争霸的文化传统使奴隶主贵族观看角斗士之间、人兽之间进行生死搏斗的娱乐十分盛行,该建筑明白地告诉你奴隶社会城市权贵们奢侈欢纵、奴隶们(包括战俘)命运悲惨的社会文化史实。再如,北京的紫禁城(故宫)建筑群,位于城市中心,至今已有698年的历史,经历过明清两代24个皇帝,以其10米高的红墙和9000多间房屋建筑的对称组合传达出中国古建筑风格,规模宏大壮观,富有皇家气派,直接地告诉你当时封建王权在城市社会中至高无上的尊荣和帝王富丽堂皇的生活,反映出封建社会等级礼法森严的政治文化思想和历史事实,为人们讲述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500多年来由鼎盛到衰落的文化故事,紫禁城(故宫)不仅是中国封建王朝的象征,还成为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标志。又如,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位于城市西部,至今已有453年的历史,路易十四至十六在此当政,直到法国大革命成功后,路易十六及皇后被送上断头台。它以冷峻的几何结构、庄严的气势、壮丽的外观,体现出王权的不可侵犯,并会告诉你当年法国皇室贵族尽情享乐、豪华奢糜的生活事实。1783年承认美国独立的《巴黎条约》签订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因此凡尔赛宫又作为近代史上重要的见证地而闻名于世。如此等等,当人们参观和考察现存的历史建筑和建筑遗迹的时候,通过建筑与人的对话,可以了解到建筑所处年代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社会生态、经济基础和文化生活等真实情况,感受到该建筑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意义,换句话说,就像是在阅读一部部浓缩城市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史书。

(二)建筑会倾诉重大历史事件的悲喜

现存的不少历史建筑和建筑遗迹会以它们经历过的历史巨变,直白地告诉你当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产生的大悲大喜,让你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善恶,与之同悲同喜。比如,北京的圆明园遗址,圆明园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兴建的大型皇家园林,其中建造了金碧辉煌、形态各异的园林建筑,在世界上当属罕见。1860年和1890年,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发动战争侵略北京,肆无忌惮地在圆明园疯狂抢掠后烧毁了圆明园,使这座经营了150多年的宝贵园林遭受灭顶之灾。现留存的建筑残体(如大水法西洋楼被破坏的建筑遗迹等)和大量建筑遗址强烈控诉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北京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和惨痛的历史教训。再如,北京的天安门广场,由天安门、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纪念堂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建筑物组成。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天安门广场以其雄姿、气魄和魅力告诉你,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从此站起来当家作主,天安门广场由此成为现代中国的标志和喜庆象征。又如,北京奥运村的“鸟巢”(国家体育场)和“水立方”游泳馆等建筑,以独特造型和庞大身躯傲然屹立,它们会告诉你,2008年8月在北京首次举办了一场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展示了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大步走向世界的雄厚实力和豪迈精神。如此等等,建筑会以它们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鲜明形象和所遭遇的历史惨案残迹,有声有色地告诉你其中的悲与喜、恶与善、苦与乐,让世人难以忘怀,从而成为民族浩劫、社会革命和时展的铁的记录和真实写照,写入城市文化发展的史册。

(三)建筑会倾诉各个时期城市发展的特点

城市融会了各个历史时期建造的建筑物、构筑物等,建筑的形式、内容、风格、体量、高度、色彩和细节都会明白地告诉你,每一个历史时期城市发展的特点以及当时社会思想、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发展的现实状况。比如,我国古代留存下来的建筑物,从总体上看,以大屋顶、砖瓦土木结构的建筑形式和风格为主。皇宫、寺庙及大型公共建筑等往往高大气派、多层多院、尺度较大,采用筒瓦凸脊、斗拱挑檐等造型;民用建筑多为灰瓦坡面、单层院落(如北京的四合院)、开间不多,并设有照壁等,这些建筑与西方建筑形式迥然不同,独具中国传统建筑特色和风采,北京紫禁城(故宫)、雍和宫和现存的胡同四合院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比如,我国建国后到“”时期的建筑物,限于经济能力和思想水平,在建筑形式上往往坡屋顶和平屋顶都有,仍采用秦砖汉瓦、木构梁架,或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油毡平顶(有的设女儿墙),公共建筑多为多层楼房,少有电梯,住宅楼和平房宿舍成行排列,基本上没有什么建筑特色。建国十周年北京评选出的十大建筑代表了这一时期的建筑成就和建筑艺术水平。之后对“大屋顶”的批判和只是“注意美观”的原则,使大量建筑成为清一色的模样。北京1971年后建造的前三门大街的一幢幢临街高层住宅楼,有5公里长,它们是拆了城市的老城墙建起来的,却又崛起了一道由雷同的住宅建筑构成的新城墙,没有形式上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中兴建了大量建筑,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国外建筑设计思想的引进,再加上市场经济体制下房地产开发的兴盛,城市里高楼大厦云集,瓷立面和玻璃幕墙随处可见,致使中国传统建筑形式销声匿迹,只有少数公共建筑形式富于变化,于是形成了建筑形态类似的“楼的海洋”,或者说几乎成为钢筋混凝土的森林。很多老旧建筑被拆除了,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新的楼房和街道,原住民找不到“回家的路”。可以说,高、大、洋的建筑形式占据了当今城市发展建设和城市文化空间的半壁江山。

三、大量雷同建筑是造成“百城一面”现象的主要原因

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各个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山形水势、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社会结构、民族习俗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使得建筑的布局、密度、材料、形式、风格、组合方式和景观效果千姿百态,加上建筑与自然山水环境的结合、协调、互借、对比和交映等,营造出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城市,从而使我国的城市文化百花齐放、丰富多彩。我们注意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建设项目上马兴建,如火如荼,楼房林立,成就斐然,专家和群众却发出“千篇一律、百城一面”的文化感叹,认为我们面临着城市特色的危机,这逐渐成为社会共识,成为我们应当认真面对的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议题。窃以为,大量的雷同建筑是造成“百城一面”现象的主要原因,具体包括以下4个方面:

1.无视建筑与自然山水环境的有机结合。

城市因拥有自然山水环境的本色景观而美丽和富有个性,城市建筑位于自然山水环境之中,应与自然山水环境有机结合、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巧妙利用自然山水环境,共同塑造城市的外在美。然而,当今城市的建筑往往妄自尊大、自以为是,无视自然山水环境的存在,圈占建设用地后,或削山填水,或挖土砍树,大量高楼平地起,却失去了自然山水环境空间美的衬托和融合,加之大量建筑形式和风格的雷同,无法显示城市的独到之美。大量建筑围绕青山绿水而建,高大密集,遮住了城市自有的山光水色,只见高楼林立,而不见山水之美,我们在福州三山、桂林三山等山水风景名胜处都能看到这种现象,对体现该城市的自然山水景观特色是很不利的,应引以为戒。我们看到,有的平原城市,如濮阳、石河子等,缺少山光水色,但这些城市大量植树造林,以丰富多彩的园林绿化景观将自然生态环境与大量建筑相结合,尽管建筑特色并非出众,却使城市特色因建筑与园林绿化的有机结合而别具一格,这就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建筑与自然山水环境相结合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2.忽视历史传统建筑的乡愁本色。

城市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在城市里,尤其是旧城区和“城中村”保留有大量传统建筑和历史街区,它们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文化内涵、人文故事、深远的纪念意义和乡愁寄托,是体现该城市文化特色的鲜明要素。但是,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以大拆大建方式来改造旧城区和“城中村”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在大刀阔斧的改造中,历史传统建筑和街区、胡同、村落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清一色的高楼大厦,一些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即使被保留下来,也是孤零零的,被大量现代建筑包围,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和乡愁本色荡然无存。乡愁本色丧失了,也就失去了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和人们对城市的依恋之情,使得该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文化特色黯然无光或销声匿迹。淹没在大拆大建之中的“乡愁”呼唤着什么?它告诉我们,新型城镇化发展绝不是拆旧立新,绝不是以全新的大量雷同建筑形成“百城一面”的城市发展景象,而葬送城市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特色。

3.大量现代建筑“平起平坐”。

每一幢建筑都应该有自己的城市地位和功能要求,其建筑体量、形式、风格、色彩和使用性质等是不尽相同的,鉴于此,城市建筑群的组合应当形成高低错落、有主有次、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虚有实、有伸有缩的建筑空间形态特征,从而形成城市独有的建筑风貌特色。可是,由于当今建设项目上马快,建筑创作缺乏精心设计,往往使用相同的建筑材料,业主又追求容积率和高大的体态造型,加之城市规划管理控制不严格,于是,不少现代建筑“平起平坐”、大同小异、不分主次、难分高低,没有空间变化,没有虚实对比,无法形成优美的城市建筑空间轮廓线和景观效果。如果你走进这座城市或那座城市,几乎会看到同样的情景,差不多大小的摩天大楼、玻璃幕墙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林立,分不清到底是在这座城市,还是在那座城市,甚至分不清是在北方城市,还是在南方城市,也就难怪会让人产生“千篇一律、百城一面”的感观效果。

4缺少众所周知的标志性建筑。

当我们看到埃菲尔铁塔,就知道这是巴黎;看到悉尼大剧院贝壳建筑,就知道这是悉尼;看到克里姆林宫,就知道这是莫斯科;看到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就知道这是拉萨,如此等等,加上笔者前面列举的我国几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它们已经成为该城市的象征和亮点,为人们所熟悉,在视觉和心灵上具有很大的冲击力和可识别性,成为城市文化特色的杰出代表。标志性建筑对于突出其所在城市的文化个性特色是精彩的一笔,有着重要的识别意义,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能小觑。在不少城市,标志性建筑不止一处,比如北京,就有紫禁城(故宫)、天坛、北海白塔、颐和园佛香阁以及雍和宫等,再加上2008年奥运会建造的“鸟巢”,它们已经成为识别和反映北京城市文化特色的重要标志。我们应当看到,尚有不少城市还缺少被人们所公认的标志性建筑,而满目是似曾相识、大同小异、模式雷同的楼群,减弱了城市文化的可识别性和个性特征(包括历史性、地方性、民族性、宗教性及纪念性等),这也是让人们感到城市特色不鲜明而认为“百城一面”的原因之一。当然,我们反对以“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和追求“建筑有了高度就有了城市知名度”为出发点来搞标志性建筑,但如果能符合城市发展建设的实际需要和可能性,尤其是发挥建筑创作的灵感和想象力、技术和艺术上的创造力、别具一格的思维能力,采用让人们认同的建筑形式与风格,构筑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又何乐而不为呢?

四、让建筑在城市中的主演角色得到充分表现

城市中的建筑是贯穿在城市发展历史过程中“会说话”的城市文化载体,它们储存文化、传承文化、创造文化、展示文化活力,担当着表现城市文化特色主演角色的重任。时至今日,由于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再生、拆旧与建新等思想的碰撞、经济利益博弈以及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大量雷同建筑上马,导致城市风貌“千篇一律、百城一面”,给我们提出了必须面对的课题。要扭转这种局面,说到底,还是应当抓住建筑这个主因,解放思想、繁荣创作,因地制宜、因城而异,让建筑在城市中的主演角色充分表现出来,努力去建构自己的城市文化特色。

(一)要为保护和发展城市特色鸣锣开道

我们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呼吁“城市要发展,特色不能丢”,“城市现代化,特色更重要”,并提出保护和发展城市特色一定要处理好人、自然、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人是主体,建筑是人为作品,是人们在城市里谱写的立体文献和人的文化的表达,是体现城市特色的关键要素和空间实体,需要给予很大关注。窃以为,在“”时期是从政治上扼杀了城市文化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又从经济利益上抑制了城市文化的发展。如2013年11月宋春华在“中国当代建筑设计发展战略”论坛所言“,现在,改造后的城市,越来越看不到城市大树的年轮,看不到城市老人的皱纹,反倒像是用激素催生的树木”,“GDP崇拜、大干快上;政绩冲动、人治所为;规划管理软弱缺位;建筑设计缺乏创意”,导致“百城一面”和“山寨建筑”横行。我们高兴地看到,《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掀开了我国城市文化大发展新的一页,强调城市文化特色已经成为我国各城市发展建设中的共同追求。在这一大好形势下,我们要千方百计为保护和发展城市特色鸣锣开道,敢于揭示文化价值失衡、跨文化对话失语、体制和制度建设失范以及规划师和建筑师话语权失落等问题,从而让建筑真正充当城市文化发展中的主演角色,创造出泱泱大国的建筑风范和各具文化特色的城市。

(二)要发挥城市规划与建筑创作相契合的导向作用

城市规划与设计是高屋建瓴地从宏观上、空间整体上、城市发展秩序上和实施的可能性上,对城市发展建设进行纲领性指导和科学合理的部署安排,是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的蓝图,而建筑创作是在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针对具体建设项目进行建筑功能使用与技术、艺术的分析研究,需要作出方案比较和科学合理的审美决策,是建筑具体设计和施工的首要环节,两者都与城市特色休戚相关,不能脱节,只有两者相互结合、交流、配合和促进,才能为塑造城市特色作出积极有益的贡献。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城市规划与建筑创作是不够契合的。规划部门往往从行政职能的角度来审视建筑创作,不能从理论上、技术上、艺术创意上来阐明“规划条件”的要求,受长官意志和个人好恶的支配,要么卡建筑创作构思,要么放任自流,建筑创作如何出成果就要碰运气了。从建筑创作来看,在领导意见和开发商利益的约束下,建筑师的创作思路和想象力放不开,往往是“权”和“钱”占上风,领导和开发商要什么就给什么,缺乏文化创意,对于规划部门或硬卡或放任的做法都无动于衷、得过且过,使建筑创作跟风、追风和“刮风”,难免会出现雷同的建筑。这就希望今后的规划控制与建筑创作能够有效结合起来,加强交流,主动配合,弘扬传统,支持创新,在城市规划与建筑创作中,既要融入现代元素,又要保护和发展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使建筑在我国城市文化发展中增光添彩,缔造出“中而新”的建筑风采,使城市各具特色。

(三)要刹住大拆大建的城区改造之风

城市里尤其是旧城区留有大量老旧建筑和历史文化遗产,它们是会说话的历史文化见证,是记录社会发展进程以及寄托乡愁的载体,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宝贵财富,不能认为旧的就是落后的、破败的、阻碍社会发展前进的障碍物和现代化的绊脚石,不能认为城市现代化就是要大拆大建,进行彻底改造。历史本身就是“过去时”,就是旧的。对于城市文化发展,建新是必要的、应该的,保留旧的传统建筑也是必要的、应该的,新旧并存才有城市文化的来龙去脉和空间时态,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城市文化。可是,在当前城市发展建设中,不少地方以大拆大建促发展,开发商看到了旧城区和“城中村”拆旧建新的商机,于是不问青红皂白、大拆大建的改造之风上演了,造成不应有的城市文化损失和破坏,引起了专家和群众的质疑和不满,应当引以为戒。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这就要求我们今后不能再用大拆大建的方式来改造城市了,要慎重考虑旧城区、旧街道、旧建筑尤其是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问题,不能让城市里已有的反映城市特色的建筑在大拆大建的推土机下一古脑儿被铲除掉,留下永久的遗憾。

(四)要强调建筑与自然山水环境的融合

自然山水环境是城市的本色和先决条件,是构成城市特色的基础和城市文化发展的摇篮。建筑是诞生在自然山水环境之中的人为作品,应对自然山水环境产生锦上添花的作用,与自然山水环境共生共荣,使其特色更加鲜亮,而不应该用密密麻麻的建筑将自然山水环境掩盖、封闭起来,导致不显山、不露水和缺少绿色环境。要知道,尽管建筑千般好,精工难比自然美。如果以削山填水、挖土砍树来大量兴建雷同的建筑,恐怕就会事与愿违,把城市原有的特色也毁了。试想建国后新生的新会城,以“一城绿葵半城湖,四时繁花春色媚”的花园城市风光而独具特色,还有十亩榕树林形成的“小鸟天堂”堪称奇观异景,如果新会城全被大同小异的楼房所占据,其玉兰街、龙眼街、芒果街和紫荆街等形成的“绿色隧道”也就消失了,鸟儿都飞走了,还能突出区别于其他城市风光的新会特色吗?不言自明。人们之所以反对在杭州的西湖边上建起高层建筑群,皆因它会破坏“有山山不高,有水水不大”的西湖的独有特色和优美风光,如果西湖风景失色,杭州还能有“天堂”的美誉吗?因此,建筑的设计和建造一定要与该城市的自然山水环境相结合,二者相得益彰,要在保护原有特色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为自然山水环境增光添彩,否则就会产生“化神奇为平庸”的效果而成为建筑设计的败笔。

(五)要开展对建筑的评论和评优活动

城市发展范文篇8

[关键词]中部城市发展

一、中部城市发展的现状

中部城市是全国重要的交通要地、客货运输的集散地和中转中心,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有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是东西部经济合作的桥梁与枢纽,在全国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部城市的平均生产总值是151亿元,城市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形成了规模不等的产业集群;城市人口一般都较为稠密;城市传统文化的积淀一般都比较深厚。

然而面对东部繁荣、西部开发和东北振兴,中部城市经济的整体发展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趋缓势头。中部城市数目虽逐步增加,但发展速度不快,且整体规模偏小,城市化水平较低,直接影响了城市功能的发挥。2002年中部拥有城市147个,其中超大、特大城市各1个,大城市34个、中等城市74个、中小城市33个、小城市4个,主要沿京广线和长江流域分布,构成“十”字型城市群架构。2003年,中部六省湖北、河南、湖南、江西、山西、安徽的城市化率分别为42.9%、27.2%、33.5%、34.0%、38.8%、32.0%,平均为33.7%,比全国平均水平(40.5%)低了近7个百分点。

与东部相比,中部城市实力较弱,辐射和带动能力差,尤其缺乏高辐射和高集聚能级的核心龙头城市。目前全国有30多个城市的GDP超过千亿元,中部只有武汉和郑州两个城市GDP超过千亿元。

中部城市在区域发展中居于主体地位,但与发达地区比较,差距明显。城市联合体已初具雏形,显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城市圈还有很大差距。

中部城市在对外开放方面,从吸引外资到旅游等,均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

二、促进中部城市发展是中部崛起的必然选择

1.城市发展差距拉大是区域矛盾的关键所在

当前的中部城市发展滞后,关键在于缺乏带动经济增长的要素聚焦点。中部与东部发展差距不断拉大,根本地在于城市发展差距不断拉大。

2.发展城市经济是协调诸多矛盾的结合点

过去很多年中,中部城市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在于其“区位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怎样发挥优势?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新的战略思路应当贯彻“重在点、兼顾线,带动面”的原则。其中的“点”就是指城市经济。城市经济是中部崛起过程中解决区域战略与国民经济整体战略之间、环境及资源保护与开发及发展之间、短期调控任务与长远战略发展任务之间、工业化发展缓慢与加快人民收入提高的迫切要求之间、结构调整与总量扩张之间、基础设施不足与战略性调整之间、“二元”分割的城乡经济之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诸多矛盾的最优结合点。

3.发展城市经济还是积累工业化条件的必由之路

中部崛起应当首先造就自己的经济增长带头地区。在今后十五年或略长一些的时期中,不仅老的省会城市应当大力发展,而且要努力争取在每个省区形成若干个较大的经济中心城市。让这些城市成为当地的“先发”地区。与此同时,还要加快中小城镇发展,在条件具备的地方推进乡镇合并,在此基础上走出一条具有综合性多产业构成和协调发展的城市建设之路。

另外,在中部崛起战略中,基础设施建设应当把重点放在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与高级化上。改善中部城市的投资环境,当务之急是改善城市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说,中部崛起战略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在各地区造就若干具有现代经济意义的城市。

三、促进中部城市发展的策略

1.积极促进老工业城市转型

中部地区有一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立起来的老工业城市,其中有不少目前面临着诸多困难:工业结构层次低,企业设备陈旧,技术工艺落后;国有企业改革不到位,机制体制落后,企业冗员多,离退休人员包袱重,企业办社会负担重,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主要矿区采掘历史长,资源濒临枯竭,缺乏后续替代产业,环境和生态破坏严重;城市或矿区基础设施落后。必须采取措施积极推进中部老工业城市的振兴。全面推进中部老工业城市的振兴,首先要鼓励中部资源型城市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积极培育接续产业,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加工增值程度,并带动能源、原材料工业升级,扶持装备制造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高科技产业发展;其次要加强中部老工业城市的科技创新功能,避免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怪圈,扶持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最后,支持城市或矿区的基础建设,并解决国有企业历史包袱和体制性障碍,重点是解决企业办社会、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引进外资等改组国有企业的问题。

2.加快中部城市经济网络建设,构建一批现代城市群

要加强中部地区城市经济网络建设。城市经济网络是城市之间从事经济活动所进行的空间分布与要素组合的框架结构。依托城市经济网络,可以充分利用城市之间的各种经济社会联系把区域内的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及地区组织变成一个具有不同层次、功能各异、分工合作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系统。中部与东西部相比,中等城市相对较多,基本处于一种匀质状态,分布比较集中,而且江河湖泊众多,水路、公路、铁路等交通网密布,长江、淮河、黄河等几条大江大河均流经中部地区,陇海线、京九线等横贯东西南北的主要铁路干线均在中部地区交汇,具有点多、线长、辐射面广等比较优势。而且中部的基础产业实力较雄厚,特别是中部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山西等省,在制造业、建材业和能源工业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比较优势,并且一般都分布在沿江或沿线周围,非常便于众多的中小城市依托一些基础工业作为支撑,发挥水路、公路、铁路等交通网络密布的比较优势,沿江、沿线、环湖发展和壮大产业带并形成城市经济网络。同时,中部一些城市与东部许多城市平时就经济交往密切,接受辐射面较广。因此,中部城市的发展,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综合比较优势,按照以点串线、以线结网、以网撑面的运行轨迹,形成体现中部地区特色的城市经济网络,寻求区域内外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3.加快中部地区城市产业一体化的发展

城市产业一体化是城市经济网络一体化的基础。因此,为了加快中部城市经济网络建设,必须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一是要促进城市之间产业内部的分工与协作,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二是要鼓励和推进城市之间大型优势企业与配套企业建立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以支柱产业拉动配套产业的发展,以配套产业促进支柱产业的巩固与提升。三是大力发展城市园区经济,加快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业为重点的新技术产业群,使工业园区成为城市经济的聚集地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城市发展范文篇9

关键词:城市旅游;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优化城市环境;塑造城市形象;深刻挖掘城市文化的内涵;充分展示城市的民族化、现代化特色,提升城市品味。

1新乡旅游资源的特点

新乡市为豫北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城市。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总人口548万。

新乡有着悠久的历史,新乡历史遗迹众多,文物资源丰富,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古称庸国,春秋属卫,战国属魏,汉为获嘉,至隋文帝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始置新乡县至今已有1400余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曾是平原省省会所在地。古老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明。仰韶、龙山文化遗址,依稀可辩;周武王率八百诸侯会同盟的牧野大战,古迹依存;姜尚卫河垂钓、比干抛心忠谏、围魏救赵、张良刺秦、官渡之战、陈桥兵变都源于这方热土;孔子讲学“杏坛”犹在,李白放歌于忠臣之前;张苍逞思于《九章算术》,陈玉成天国殉难;明神宗胞弟潞简王陵,十二丞相青史可鉴……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环境,给新乡留下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全市拥有各类自然景观数百处,现有部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部级森林公园一处,部级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一处,省级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余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00余处,历史文化名城一处,历史文化名镇一处。比干庙、潞王陵、白云寺、百泉、万仙山、八里沟、京华园等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使新乡成为旅游度假的绝佳去处。

诚然,我们肯定优点,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新乡的旅游资源存在着其自身不可逾越的缺陷。首先,中国漫长的历史为旅游者留下了无数的文化奇迹,北京的长城、西安的秦陵等都堪称世界奇迹,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建筑工程。而新乡的历史人文景观尚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且城市规模较小,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原因,难以吸引外界的旅游者。其次,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有不胜枚举的奇山异水,高山、湖泊、峡谷、溶洞、瀑布等宛如鬼斧神工,绚丽多彩,正因如此,新乡市的自然景观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度不足。再次,新乡作为地级市,城市规模、资金扶持、政策倾斜等均不足以同大城市抗衡,导致发展速度缓慢。作为旅游系统的相关服务不能协调发展,同样也会丢失一部分客源。

如何才能克服缺陷不足,发展新乡的旅游呢?

2树立新的旅游理念

新经济时代,旅游市场最突出的变化之一是,由于已经有了多样化的旅游可能,一般化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特别是以单一形态出现的一般化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有所下降,而且这一趋势在可见的未来必将越来越明显。来自现实市场的种种迹象也都表明,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不仅愿意选择那些更“独特”、更“奇异”、更“新颖”的旅游景点,而且,他们特别看好那些具有综合性特征的旅游地和旅游项目(即奇异独特的自然景观能同特定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作、生活的压力激增,休闲、度假成为现代人的新宠。由于时间等条件的限制,城市成为人们出游选择的目的地之一。在我国,城市旅游经历了自然资源驱动、产品驱动和形象驱动三个阶段。新乡应发展有自身城市形象特色的旅游,以发展和带动城市经济的进步。

3新乡市如何发展城市旅游

新乡市地处中原要地,有着其独特自然和人文景观,但是旅游市场的发展规模仍存在着以下问题:

(1)新乡市旅游产品缺乏知名品牌,很难成为旅游者的首选目的地。新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依托丰富的资源,新乡推出过许多专项旅游产品,如:刘庄之旅、八里沟之旅、京华园之旅、民俗风情旅游线等。但是新乡产品在旅游市场的占有率一直很低,来河南的旅游者主要依附于传统的北(京)西(安)洛(阳)上(海)线。

(2)与产品相匹配的诸要素欠缺,严重影响市场的可进入性。新乡境内目前没有机场,仅有距新约80公里的一处新郑机场,造成了旅游线路连接困难,难以接待远途游客,且旅行社成本增加,销售积极性受挫。各主要旅游景点缺少晚间娱乐项目,也缺乏特色鲜明的旅游商品。既影响了城市形象的推广,又不能最大限度地留住游客,扩大旅游消费,更影响了旅游者来新乡旅游的兴趣。部分宾馆设施落后,不能符合旅游者的接待要求。导游员素质普遍不高,直接影响了新乡产品在旅游市场的推广。

(3)市场促销力度不够,旅游产品知名度不高。与其他城市相比,新乡对旅游宣传促销的投入偏少,在重点景区只能做蜻蜒点水式的宣传促销。各级旅游部门在搞产品开发的同时,忽略了市场开发。其次,各级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尚未形成合力,难以产生轰动的宣传促销效果。

总之,我们面临复杂多变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新乡市旅游已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的阶段,我们必须要认清形势,内练素质,抓住机遇,乘势发展。我们要以特色的景色吸引人,以优美的环境留住人。以旅游带动经济发展,以经济进步刺激旅游腾飞。

笔者认为,发展新乡的旅游应建立和开发如下旅游模式:

(1)建立商业步行街。以经济市场为驱动,带动旅游部门的发展。例如:住宿,餐饮等服务业。吸引外省旅游者来访,注入资金等各项资源,带动本市经济迅猛发展。(如:上海南京路、天津滨江道)

(2)发展城市景观设施。建设城市绿化中心,休闲广场,景观灯带设置等人文景观,来优化环境,绿化城市,吸引观光者。(如:新疆乌鲁木齐大巴扎、大连城市广场)

(3)修建主题公园。弥补历史及自然资源等的不足,增加与开发游客参与的游览项目,增强公园的互动性和娱乐性,但要避免简单的模仿与重复。(如:迪斯尼乐园、新乡青青生态园)

(4)自然资源深度开发。在原有自然景观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等经济合作方式,深度开发,改善环境,增强景点的可进入性。(如:新乡八里沟景区)

4可持续发展利用旅游资源

(1)旅游城市形象驱动,离不开个性化形象创意。个性化是某一城市区别于其它城市的异质特征,是吸引旅游者来本城市而不是其它城市的关键。大凡旅游业发展良好的,并有持续吸引力的城市,均具有独特个性的旅游形象。城市的个性要素表现在城市的景观、社区、经济、文化和艺术等诸方面,要塑造鲜明的形象,必须根据人们选择城市旅游的价值评判对个性化要素进行整合,形成旅游形象理念,使城市的各项活动围绕旅游理念而进行。

(2)旅游城市形象传播是旅游形象驱动运作不可缺少的环节。一些新型传

媒的出现,又使很多人足不出户却已能对很多旅游景点获得大致的了解。如何吸引“聪明的旅游者”?创立统一的城市形象主体口号和视觉标识是关键。口号是形象理念的概括,反映了一个城市旅游发展崇尚什么,也是个性形象的凝练。主体口号由于其短小精练,易读易记,在形象传播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句“感受新上海”,树立起上海充满活力、激情、时尚的城市形象。“动感香港”带给人们节奏与欢快的韵律。统一的城市旅游标识是强化城市各旅游产品组成部分成为整体形象的手段,凡是涉及旅游的地方,诸如车站、机场、码头以及旅游定点饭店、餐馆、商店和旅行社采用统一的城市标识,对于城市旅游形象的传播是非常有益的。

(3)开展城市旅游形象运动。好客是旅游者评判一个城市旅游形象的重要价值观,甚至被认为是一种极具诱惑力的旅游资源。城市旅游发展应动员全社会对城市旅游的支持,广泛宣传城市的好客态度。事实上,旅游业搞得好的国家和地区,非常注意好客宣传活动。桂林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活动”的同时,倡导“让心灵与山水同美”。通过开展“真情献游客,满意在桂林”等活动,表达对旅游者的关怀。

(4)举办有影响的专题节庆活动。活动也是形象表现的载体,节庆活动是树立形象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举办节庆活动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轰动效应,对于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提升城市形象具有巨大作用。为扩大影响,应大力开展全国性和国际性的节庆活动,尤其是经济实力强的城市。例如,上海目前所搞的许多节庆活动主要以行业内和上海市民参与为主,应在现有基础上向全国辐射,一些国际性的节庆增加对公众开放的密度。

城市发展范文篇10

关键词:城市旅游;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优化城市环境;塑造城市形象;深刻挖掘城市文化的内涵;充分展示城市的民族化、现代化特色,提升城市品味。

1新乡旅游资源的特点

新乡市为豫北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城市。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总人口548万。

新乡有着悠久的历史,新乡历史遗迹众多,文物资源丰富,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古称庸国,春秋属卫,战国属魏,汉为获嘉,至隋文帝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始置新乡县至今已有1400余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曾是平原省省会所在地。古老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明。仰韶、龙山文化遗址,依稀可辩;周武王率八百诸侯会同盟的牧野大战,古迹依存;姜尚卫河垂钓、比干抛心忠谏、围魏救赵、张良刺秦、官渡之战、陈桥兵变都源于这方热土;孔子讲学“杏坛”犹在,李白放歌于忠臣之前;张苍逞思于《九章算术》,陈玉成天国殉难;明神宗胞弟潞简王陵,十二丞相青史可鉴……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环境,给新乡留下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全市拥有各类自然景观数百处,现有部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部级森林公园一处,部级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一处,省级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单位50余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00余处,历史文化名城一处,历史文化名镇一处。比干庙、潞王陵、白云寺、百泉、万仙山、八里沟、京华园等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使新乡成为旅游度假的绝佳去处。

诚然,我们肯定优点,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新乡的旅游资源存在着其自身不可逾越的缺陷。首先,中国漫长的历史为旅游者留下了无数的文化奇迹,北京的长城、西安的秦陵等都堪称世界奇迹,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建筑工程。而新乡的历史人文景观尚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且城市规模较小,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原因,难以吸引外界的旅游者。其次,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有不胜枚举的奇山异水,高山、湖泊、峡谷、溶洞、瀑布等宛如鬼斧神工,绚丽多彩,正因如此,新乡市的自然景观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度不足。再次,新乡作为地级市,城市规模、资金扶持、政策倾斜等均不足以同大城市抗衡,导致发展速度缓慢。作为旅游系统的相关服务不能协调发展,同样也会丢失一部分客源。

如何才能克服缺陷不足,发展新乡的旅游呢?

2树立新的旅游理念

新经济时代,旅游市场最突出的变化之一是,由于已经有了多样化的旅游可能,一般化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特别是以单一形态出现的一般化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有所下降,而且这一趋势在可见的未来必将越来越明显。来自现实市场的种种迹象也都表明,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不仅愿意选择那些更“独特”、更“奇异”、更“新颖”的旅游景点,而且,他们特别看好那些具有综合性特征的旅游地和旅游项目(即奇异独特的自然景观能同特定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作、生活的压力激增,休闲、度假成为现代人的新宠。由于时间等条件的限制,城市成为人们出游选择的目的地之一。在我国,城市旅游经历了自然资源驱动、产品驱动和形象驱动三个阶段。新乡应发展有自身城市形象特色的旅游,以发展和带动城市经济的进步。

3新乡市如何发展城市旅游

新乡市地处中原要地,有着其独特自然和人文景观,但是旅游市场的发展规模仍存在着以下问题:

(1)新乡市旅游产品缺乏知名品牌,很难成为旅游者的首选目的地。新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依托丰富的资源,新乡推出过许多专项旅游产品,如:刘庄之旅、八里沟之旅、京华园之旅、民俗风情旅游线等。但是新乡产品在旅游市场的占有率一直很低,来河南的旅游者主要依附于传统的北(京)西(安)洛(阳)上(海)线。

(2)与产品相匹配的诸要素欠缺,严重影响市场的可进入性。新乡境内目前没有机场,仅有距新约80公里的一处新郑机场,造成了旅游线路连接困难,难以接待远途游客,且旅行社成本增加,销售积极性受挫。各主要旅游景点缺少晚间娱乐项目,也缺乏特色鲜明的旅游商品。既影响了城市形象的推广,又不能最大限度地留住游客,扩大旅游消费,更影响了旅游者来新乡旅游的兴趣。部分宾馆设施落后,不能符合旅游者的接待要求。导游员素质普遍不高,直接影响了新乡产品在旅游市场的推广。

(3)市场促销力度不够,旅游产品知名度不高。与其他城市相比,新乡对旅游宣传促销的投入偏少,在重点景区只能做蜻蜒点水式的宣传促销。各级旅游部门在搞产品开发的同时,忽略了市场开发。其次,各级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尚未形成合力,难以产生轰动的宣传促销效果。

总之,我们面临复杂多变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新乡市旅游已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的阶段,我们必须要认清形势,内练素质,抓住机遇,乘势发展。我们要以特色的景色吸引人,以优美的环境留住人。以旅游带动经济发展,以经济进步刺激旅游腾飞。

笔者认为,发展新乡的旅游应建立和开发如下旅游模式:

(1)建立商业步行街。以经济市场为驱动,带动旅游部门的发展。例如:住宿,餐饮等服务业。吸引外省旅游者来访,注入资金等各项资源,带动本市经济迅猛发展。(如:上海南京路、天津滨江道)

(2)发展城市景观设施。建设城市绿化中心,休闲广场,景观灯带设置等人文景观,来优化环境,绿化城市,吸引观光者。(如:新疆乌鲁木齐大巴扎、大连城市广场)

(3)修建主题公园。弥补历史及自然资源等的不足,增加与开发游客参与的游览项目,增强公园的互动性和娱乐性,但要避免简单的模仿与重复。(如:迪斯尼乐园、新乡青青生态园)

(4)自然资源深度开发。在原有自然景观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等经济合作方式,深度开发,改善环境,增强景点的可进入性。(如:新乡八里沟景区)

4可持续发展利用旅游资源

(1)旅游城市形象驱动,离不开个性化形象创意。个性化是某一城市区别于其它城市的异质特征,是吸引旅游者来本城市而不是其它城市的关键。大凡旅游业发展良好的,并有持续吸引力的城市,均具有独特个性的旅游形象。城市的个性要素表现在城市的景观、社区、经济、文化和艺术等诸方面,要塑造鲜明的形象,必须根据人们选择城市旅游的价值评判对个性化要素进行整合,形成旅游形象理念,使城市的各项活动围绕旅游理念而进行。

(2)旅游城市形象传播是旅游形象驱动运作不可缺少的环节。一些新型传媒的出现,又使很多人足不出户却已能对很多旅游景点获得大致的了解。如何吸引“聪明的旅游者”?创立统一的城市形象主体口号和视觉标识是关键。口号是形象理念的概括,反映了一个城市旅游发展崇尚什么,也是个性形象的凝练。主体口号由于其短小精练,易读易记,在形象传播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句“感受新上海”,树立起上海充满活力、激情、时尚的城市形象。“动感香港”带给人们节奏与欢快的韵律。统一的城市旅游标识是强化城市各旅游产品组成部分成为整体形象的手段,凡是涉及旅游的地方,诸如车站、机场、码头以及旅游定点饭店、餐馆、商店和旅行社采用统一的城市标识,对于城市旅游形象的传播是非常有益的。

(3)开展城市旅游形象运动。好客是旅游者评判一个城市旅游形象的重要价值观,甚至被认为是一种极具诱惑力的旅游资源。城市旅游发展应动员全社会对城市旅游的支持,广泛宣传城市的好客态度。事实上,旅游业搞得好的国家和地区,非常注意好客宣传活动。桂林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活动”的同时,倡导“让心灵与山水同美”。通过开展“真情献游客,满意在桂林”等活动,表达对旅游者的关怀。

(4)举办有影响的专题节庆活动。活动也是形象表现的载体,节庆活动是树立形象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举办节庆活动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轰动效应,对于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提升城市形象具有巨大作用。为扩大影响,应大力开展全国性和国际性的节庆活动,尤其是经济实力强的城市。例如,上海目前所搞的许多节庆活动主要以行业内和上海市民参与为主,应在现有基础上向全国辐射,一些国际性的节庆增加对公众开放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