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建设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0:36:12

城市化建设

城市化建设范文篇1

一、要充分认识行政区划和地名工作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

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工商业和交通运输业、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城市化是指根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农业人口为城市人口、变乡村居民区为城镇居民区的过程。在城市化过程中,非农业人口的比重在不断提高,城镇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城镇建设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城镇人口的地区分布也在不断变化。随着这些变化,城郊村庄不断地融入城镇,成为城镇的组成部分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有三个突出的表现:

1、原来的城郊村庄在不断地融入城区,成为城区的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城郊村庄变成城区的组成部分是不可避免的。以威海市为例,在19*年以前,威海的城区范围仅限于现在的鲸园、环翠楼两个街道办事处所辖区域以内。现在,威海城区的范围包括10个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区域,将原蒿泊、田村两镇和现孙家疃、张村两镇共95个村庄中的大多数变成城区的组成部分,或成为城郊村庄。文登、荣成、乳山三市城区也融合了许多村庄。

2、随着城郊村庄不断融入城区,与城区相关的行政区划也在不断调整。这些调整包括撤县设市、撤乡设镇、撤镇设办、撤村设居,等等。这些调整也是不可避免的。自19*年以来,文登、荣成、乳山三县先后撤县设市,全市原有的38个乡陆续撤乡设镇,并先后撤销了蒿泊、田村、文城三个镇分设为10个街道办事处,全市共有一百多个村庄已经或正在准备进行撤村设居。

3、随着城区规模在不断扩大,城市的街道也在不断增多。19*年以前,威海城区建成区面积不足10平方公里,仅有城市街道不到100条,现在威海城区的建成区面积已达43.7平方公里,有街道300余条。文登、荣成、乳山三市城区的建成区面积也分别增加到十几或二十多平方公里,城市街道也由几十条增加到一、二百条。自19*年以来,威海市及各市区先后对799条街道,47个住宅小区进行了命名或更名。

从对以上三方面表现的分析中,不难看出行政区划调整和地名管理工作是城市化过程中一项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工作,是开展各项城市管理工作的基矗做好了这些工作,可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促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所以,行政区划管理和地名管理工作在城市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必须从促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的角度来认识行政区划和地名管理工作,来做好行政区划和地名管理工作。

二、推进撤村设居是当前理顺城区行政区划管理体制的一个重点

行政区划工作为城市化服务,主要是理顺城区行政区划管理体制。城区行政区划调整,从大的方面讲,包括撤县设市、撤县设区,小的方面包括撤镇设办、撤村设居。当前,撤村设居已成为理顺城区行政区划管理特征的一项重点工作。

威海市的撤村设居工作已经启动。做好这项工作是进一步理顺城市行政区划管理体制,推进城市化发展进程的需要。但是,目前的工作主要还是改名称、换牌子,撤村设居后,原来的农村管理体制和管理职能都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还没有从改变管理体制、调整管理职能这个层次,对这项工作进行探讨,并制定具体方案。所以,要使村改居工作能够及时、稳妥、有序地进行,还需要认真地进行一番探讨。

村委会和居委会都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这两个自治组织职责的共同之处是:办理本居住区域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职责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两个:一是村委会的职责是支持和组织村民依法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其他经济,承担本村生产的服务和协调工作;居委会的职责则是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兴办有关的服务事业。二是村委会依法管理本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它财产;居委会则管理本居委会的财产。这两个不同,决定了村委会与居委会在管理体制和社会职能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不同:村委会管理村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它财产,与村民有着密切的经济利益关系,居委会只管理居委会自身的财产,与居民没有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村委会对本村全部村民的生活、生产甚至养老等问题负有直接责任,而居委会对所属居民则没有这种责任;村委会只对本村的村民负责,而居委会则对本区域内的全体居民负责。所以,撤村设居涉及到改变管理体制、调整管理职能等问题,不是单纯地改名称、换牌子的简单工作。如果已经成为城区一部分的村庄全部保留了村委会的管理体制、只履行村委会的管理职能,那么这样的城市根本不具备城市的功能,发挥不了城市的作用,只能称之为“村庄联合体”,谈不上城市和城市化水平的问题。

撤村设居必须妥善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对集体所有制经济实行股份制改造,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实行股份制经营。财产归集体所有,原村民都应有份。但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产权不清、收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已成为基层干群矛盾中的支配性矛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撤村设居的核心之处,难点所在。股份制改造必须将资产量化,确权到人,持股分红,以保障原村民的基本生活问题。实行股份制改革时,要注意两个问题:一在成立有限责任公司,组建董事会时,要注意公司领导成员(不包括董事会、监事会成员)与居委会成员不能交叉兼职,以实现居企分开,让两个组织各司其职,按照各自的职能独立工作。二在进行股份分配时,要预留一定数额的股份,做为集体股份,用于公益事业和社会福利。

2、调整居委会的职能,对辖区内的各项社会事务实行属地化管理。打破居委会职能的局限性和居民利益的排他性限制,适应由于人口结构变化所带来的社会、政治方面的需求,优化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的环境,是实行村改居工作的目的之一。要按照一定的规模要求(主要是居民户数),以街巷或其它明显的地形地物为界,打破原来的村庄界限,重新划定居委会的管辖范围。居委会不仅要管理辖区内的原有村民,而且要管理包括在辖区内居住的外来经商务工人员和新迁入人口在内的全部人口。要明确居委会的主要职责是抓好社区建设,搞好行政事务管理及各项服务活动,不再兴办、经营工商企业,直接从事经济活动。

3、妥善解决好三提五统与社会保障、群众优待、兴办公益事业等经费的筹集问题。与民政工作相关的思路是:在费税改革前,原由村民负担的三提五统经费改由集体股份的红利中缴纳,不再由群众负担;费税改革后,原五保对象的供养经费从集体股份的红利中支出,生活贫困的居民要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老优抚对象的优待享受原来的标准,优待经费从集体股份的红利中支出,新优抚对象享受城市优待标准,支出渠道与其他城市居民一样;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和办公经费,同其它居委会一样,按同一渠道解决。

撤村设居工作的关键是依法行政、规范程序。要严格掌握撤村设居应具备的条件,成熟一个改一个,不能操之过急;要严格遵守撤村设居的报批程序,必须按照两个组织法的要求履行手续,一定要征求村委会和村民会议的意见,不能简单从事;要先行试点,特别在进行股份制改革时,一定要经过试点,取得经验后再推开;要在做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经验,适时推广。

三、设置标准地名标志是当前地名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

随着城镇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城镇街巷也在不断增多。街巷是城市的交通网络,名称是街巷的识别符号,标志是名称的外观表现。在由许许多多街巷组成的城镇里,没有街巷名称,没有名称标志,对人们社会活动造成的不便是不难设想的。十几年来,威海市先后对799条街巷、47个住宅小区进行了命名或更名。这是适应城市发展需要所必须的。但是,光有名称不设标志是不行的。只有既对街巷进行命名,又设置名称标志,才能对人们的社会活动提供方便。

当前,地名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在城镇设置标准地名标志。*年3月,民政部、交通部、国家工商局、国家质监局联合下发《关于在全国城市设置标准地名标志的通知》,要求用五年的时间完成在全国城市标准地名标志设置任务。标准化的地名标志是每一个城市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之一,有人将其比喻为“当地人的脸,外地人的眼”,被誉为城市的“名片”。在城市街巷、居民小区设置标准地名标志,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促进城市化进程的需要。为此,省厅在全省城市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议上要求:市(包括县级市)、市辖区政府驻地建成区的设标工作要在2003年底前完成,县政府驻地建成区要在20*年底前完成,镇政府驻地和其它居民地要在2006年底前完成;1997年底以前县以上政府驻地建成区内设置的各类标志要在20*年底前更换完毕,其它居民地设置的各类标志要在2006年底前更换完毕;1998年以后设置的各类标志也要按照先城市,后农村的顺序,陆续更换成符合国家标准的地名标志。

民政部门是政府地名工作的主管部门,也是地名标志设置工作的主管部门。在地名标志管理体制已经理顺的地方,毫无疑问民政部门对这项工作要负责到底;在地名标志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的地方,民政部门作为地名工作主管部门,对这项工作仍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这些地方,民政部门主要应做好三项工作:

1、制定城市地名规划方案,提高城市地名标准化水平。制定地名规划,是促进地名管理,克服地名命名、更名的随意性、盲目性,提高地名标准化水平的重要措施。在设标工作开始前,一定要按照地名命名、更名原则,搞好地名规划。威海市区地名规划制定工作正在进行,大体思路是:将整个市区分为老城区、高技区、经技区、度假区、孙家疃、刘公岛六个区域,对名称的通名分类、专名渊源等作出相应规定,并提出哪些名称应该保留,哪些名称需要更改的具体意见。在编制地名规划时应注意既要保持原有地名的稳定,可改可不改地名一般不改,又要突出区域特征,反映各区域的历史、文化、经济和自然地理特征。编制地名规划应广泛征求有关部门特别是城建规划部门的意见,并经省厅审定后,再由市政府公布实施。

2、根据规划方案对各类名称进行清理整顿。地名规划公布后,要按照规划,对城市地名进行清理整顿,该命名的命名,该更名的更名,该注销的注销。威海市区清理整顿的初步打算是:由民政部门牵头,建委、规划、公安、房产、邮政等部门参加,按照规划方案,对各区域分别进行清理整顿;在经过试点的基础上,以街道办事处或镇为单位分头进行;对需要命名、更名的街巷和门牌、楼号的编制,要广泛征求居委会和群众的意见;清理整顿意见形成后,要按照规定的程序报市政府审批。清理整顿工作不结束,设标工作不能开始。

城市化建设范文篇2

一、加快新型城市化步伐,应该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城镇布局要从县情出发,要坚持把城市发展和优化人口生产力布局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县城和乡镇中心小城镇功能互补,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着力形成一批象蒋营镇那样生态环境较好的中心镇,充分发挥其在聚集农民,繁荣农村中的作用。在城镇的建设中,要改变过去普遍存在“千城一面”,城镇结构和功能趋同的通病,充分结合*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建设风格,着力现代城市文化建设,培育独具特色的城市风格,建设具有个性和特色的城市。进一步提升城市品味、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构建水乡特色的新县城。

二、加快新型城市化步伐,应该坚持生态优先原则

“清风拂绿柳,白水映红桃。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是王维抒发的优雅居住环境。优美的山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支撑平台,加快新型城市化步伐,必须用生态的理念指导城市建设,把城市发展融入自然生态系统之中。按新型城市化要求,城市化建设必须立足于模式转型,走集约发展、统筹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新型城市化建设不应再是单纯城市规模的盲目扩大和城市数量的大量增加,更不是像那种“摊大饼”,而无限度扩大、平摊城市规模的方式,而是工业化、城市化、社会现代化三位一体的文明演变过程。就我县而言,新县城建设要以双湖公园为中心,按照生态城市的要求,来推进新型县城建设。

三、加快新型城市化步伐,应该大力提升城市功能

新型城市化要求城市发展从注重规模扩张、形态建设转向注重功能提升、内涵发展,由城市增长的速度外延型向提升城市整体功能的质量内涵型转变。一是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市民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把关注民生作为目标取向,致力于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二是完善城镇交通网络。进一步构筑铁路、公路和水路三位一体现代交通网络。形成虽是内陆县城,但交通却很便捷的风格。三是合理摆布城市的功能区、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和休闲区,提升城市品位。

城市化建设范文篇3

一、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存在矛盾的对立统一

1.城市化建设是发展的需要,要有一定土地做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近半个世纪中我国城市发展的最快时期。据统计,1998年我国城市人口约3.8亿,城市化程度大约为30.4%。但与世界相比,发展还是很慢,1996年世界城市化程度已经达到45.5%,而日本在1990年就达到77.4%。据专家预测,我国到2050年,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70%,在未来50多年中,将有约5亿剩余劳动力及其家属进城,变为城市人口。这样不仅要建立大量新城市,而且现有的许多城市都要程度不同地扩大其规模。土地是城市的依托,城市化建设必然要有一定的土地做保障,按照每个城镇人口占地100平方米,增加5亿城市人口,约需要土地5万平方公里,即7500万亩。

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并转变为城镇人口,推动大批新城市的建立。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城镇需要调整产业结构,进行化建设和旧城的更新改造。新城市的建立和老城市的扩大是我国整个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表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而占一部分土地,包括一部分耕地,是不可避免的。

2.我国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耕地保护形势严峻

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联合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最新公报显示,全国耕地面积19.51亿亩,人均耕地面积0.106公顷(1.59亩),仍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而且地区分布很不平衡。人均耕地较多的一些省,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这里条件较差,粮食产量较低;人均耕地较少的省(区、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和京津沪三市,这里自然条件较好,粮食产量高,但也是耕地大幅度减少的地区。全国还有607万公顷(0.91亿亩)的耕地坡度大于25度,而在耕地面积中,无灌溉设施的耕地比重高于有灌溉设施的耕地,全国还有30万公顷的耕地不同程度地受到土地流失的危害。这些都说明,我国耕地的总体质量也是不高的。

新《土地管理法》着重强调了加强耕地保护问题,其目标是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新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但是我国耕地资源的主要特征却是耕地面积占土地资源比例小,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质量低,人均耕地少,且日益减少。在自然条件和生产力所允许的条件下,绝大部分能开垦的土地已被开垦。此外,我国人口还在以每年一千多万人的速度增加,经济建设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吃饭”和“建设”给耕地带来的压力,有增无减,并没有缓解。近年来,耕地面积连年锐减,尤其是一些优质耕地的减少,很难靠开发来弥补。目前这种趋势还在发展。仅仅1997年、1998年两年,全国耕地就净减少近600万亩。地方开垦条件差或土地后备资源的匮乏,致使其既实现确保耕地不减少的目标而又同时不经济的发展相当困难。据有关方面预测,到2010年,我国还要增加一亿多人口,而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陡坡退耕、灾害毁地三项,可能还要减少耕地近一亿亩。

3.缓解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矛盾的途径

在客观上,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城市的发展和扩大必定要占用一部分土地,但是,城市又不能不发展。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发展城市与保护耕地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我们必须较快地发展城市,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切实地保护耕地,使两方面得到协调和统一,在发展城市中尽可能地减少耕地的占用。

因此,必须找出一条既能减少耕地占用,又能及时为城乡各项建设提供必需的建设用地,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以缓解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之间的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是走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道路。土地集约化利用包括四个方面:(1)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2)农村非农用地的集约利用;(3)农村农用地的集约利用(主要是大城市周围的高投入高产出);(4)全国整体的集约用地水平的提高。其中前三条是被大家所共识,而最后一条则未引起高度重视,而此条正是解决用地紧张的主要途径。土地的集约化利用不但要从局部如某个城市或农村、某个地区或某块土地的角度来考虑,而且要从系统整体(整个国家)的角度来考虑。加快城市化进程能更好地集约用地和节约用地,能够提高全国整体的集约用地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的目标,起到保护耕地的作用。下面就加快城市化进程对减少耕地占用的压力谈几点看法。

二、发展城市化建设与土地集约化利用关系

1.城市化建设有利于人口出生率的降低,从而减小众多人口对耕地的压力

城市和乡村代表了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单元,由于城乡经济水平、妇女职业类别和文化程度的差异,而使两者的妇女生育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城镇始终低于乡村的生育率。生育期一孩率城镇大大高于乡村,高达90%以上,乡村二孩率超过城镇的1倍多。1998年我国城镇人口出生率为13.67‰,自然增长率8.36‰,而县出生率为17.05‰,自然增长率为10.04‰。以上海市为例,1998年人口出生率仅为5.20‰,自然增长率为-1.80‰。我国历年市镇与县人口生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对比见表1。

表1我国历年市镇与县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单位:‰

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

市镇出生率16.1415.4915.4715.3715.1314.7614.4714.5213.67

自然增长率10.439.999.709.389.609.238.828.948.36

县出生率22.8021.1719.0919.0618.8418.0818.0217.4317.05

自然增长率15.7914.0412.1812.1712.0411.0911.0810.5310.04

影响生育率的因素有:第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经济水平越高,总和生育率越低;反之,则总和生育率越高;第二,文化教育水平。无论是生育率、多孩率,还是平均孩次,有文化者都低于文盲、半文盲,并且,文化程度愈高,生育率、多孩率和平均孩次愈低,两者呈相反关系。造成城乡生育水平差异的另一重要原因也是妇女文化程度的差异。乡村文盲、半文盲率多,女性文盲、半文盲多及农、林、牧、渔业妇女文盲、半文盲多,这“三多”已成为乡村生育水平高于城镇的又一个重要因素。第三,职业与劳动性质。劳动性质与文化程度有一定关联。脑力劳动者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生育率低;体力劳动者,尤其是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者,文化程度较低,这一因素与经济和其它社会因素共同的影响,使他们的生育率较高。职业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生育率的高低,农、林、牧、渔业妇女的生育率高于其它职业妇女生育率的2-3倍。而城市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文化素质,减少农业人口,降低生育率。此外,计划生育的作用在于引导和加速生育水平的下降,而由于城市社会经济较发展,文化教育程度高,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较容易,能够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人口的减少又可减少对耕地的占用。

2.城市化建设有利于集约化利用土地,从而扩大耕地面积

如何做到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两不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主要是转变用地方式,走集约利用土地、节地挖潜的路子。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整理宅基地,二是充分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而大力发展城市化建设,有利于实现粗放用地变为集约用地,并推动建设用地内涵挖潜和集约利用,是既积极而又有效地保护耕地的思路。一方面,城市容纳人口多,城市人均用地比农村人均用地少,土地利用集约度高。我国历年城市与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对比见表2。表2显示,我国历年城市与农村人均居住面积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农村始终较城市高出2-3倍。1998年城市人口为37942万,人均居住面积达9.3平方米,而农村人口为86868万,占总人口69.6%,人均居住面积达23.7平方米。以山西省为例,1996年5个地级市人均占地119平方米,农村人均占地则达192.93平方米。此外,城市规模越大,城市的中心功能越强,人均用地也越少。与小城市相比,要素的投入产出率和主要经济指标的人均水平也较高。我国不同规模城市各项指标见表3。表3表明,1996年全国城市增至666个,人均用地99平方米,其中,200万人以上的超大城市人均用地66.2平方米,100-200万人的特大城市人均用地86.2平方米,50=100万人的大城市人均用地99平方米,20-50万人的中等城市人均用地105.3平方米,2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人均用地131.6平方米。而且大城市与小城市相比,产业密度(人均GDP)高,第三产业比重大,另一方面,城市化建设能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有利于耕地内部挖潜。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可以空闲出许多宅基地和非农用地,使这些宅基地和非农用地变为耕地,增加耕地数量。如前所述,5亿农村人口进城,若农村按人均160平方米计算,可减少占地8万平方公里,扣除城市建设用地5万平方公里,则全国可节约3万平方公里,即4500万亩;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可以使农民统一经营,连片耕作,减少不必要的路和田坎,增加耕地,使农业生产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粮食产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表二我国历年城市与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对比单位:平方米/人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

城市人均居住面积6.76.97.17.57.88.18.58.89.3

农村人均居住面积17.818.518.920.720.22121.722.423.7

表三我国不同规模城市各项指标表

全国666个城市平均超大城市200万人以上特大城市100-200万人大城市50-100万人中等城市50-100万人小城市20万人以下

城市个数(个)666112344195393

人口密度(万人/平方公里)1.011.511.161.010.950.76

人均占地(平方米/人)9966.286.299105.3131.6

人均GDP913815812144551306084006281

第三产业比重(%)37.249.343.838.834.129.2

3.城市化建设有利于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从而提高土地的集约化利用程度

科技进步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又提高了城市和农村的集约化用地程度,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人口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生育率的降低,从而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城市化水平越高,越有利于集约用地,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越是经济发达国家,城市化程度越高,农业人口越少。而城市化程度比较低的国家则往往是发展家,具有经济落后,农业人口多,出生率高,人口增长速度快等特点。

城市化的发展使科技与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推动了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假如我国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去开垦后备的土地资源和复垦荒芜的土地,从而增加耕地数量;农业科技的发展使农业先进的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对农田精耕细作,从而可以提高耕地质量,达到增加粮食产量的目的;反过来农业的发展又保证和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三、我国城市化建设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在现实的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城市化建设中,并没有很好地处理好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这两方面的关系,存在着在加速城市化建设的同时,忽视保护耕地的倾向。在如何处理耕地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关系中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

1.城市土地闲置与撂荒

随着国民的持续快速和基本建设规模的大幅度增长,一些地方出现了城市土地闲置,甚至撂荒。从广义上讲,城市土地闲置是指:(1)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未及时对土地加以利用,或土地利用率未达到规定要求,致使土地处于未被利用或利用不充分的状态;(2)各种非法批地所造成的闲置状态;未经批准已圈占了土地,以及未征、未用或利用不充分所造成的闲置等。1995年,全国开展了非农建设闲置土地清理工作。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统计,全国共清查出非农建设闲置土地600平方公里,为1994年全国各项建设用地总量的27.3%,其中耕地270平方公里,占45%。通过清理,已复耕240平方公里,占闲置耕地的88.9%;限期开发建设9000公顷;调整使用2000公顷;收回土地使用权4000公顷。另外,根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统计,我国因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废弃地累计约为133300平方公里。其中,由于从事开采矿产资源、烧制砖瓦、燃煤发电等生产和建设活动废弃土地约为33300平方公里,其中70%左右为耕地;全国因兴修水利、修筑铁路、公路等建设活动废弃的土地及坑塘、建筑取土等零星废弃土地约为100000平方公里,这之中耕地也占到50-70%。

2.城市违法用地现象严重

1995年,全国有18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按照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的要求,结合贯彻国家土管理局《关于全面清理非农建设闲置土地的通知》精神,对1992-1994年贯彻执行土地、法规的情况开展了土地执法检查。据《土地报》报道,陕、粤、赣、豫、皖、鲁、吉、川、湘、浙等10个省,1992-1994年共清查出各类土地违法案件32万宗,违法用地面积达500平方公里,浙、粤、桂3省区违法占用耕地达753300公顷。晋、辽、浙、津、鄂、闽等省,清查出各类土地违法案件41627宗,违法用地面积7687公顷。在土地资源短缺的江苏省,1993-1994年便查出违法用地8010宗,违法用地面积达3445公顷。这种大规模的集中占用土地和违法滥用土地,不仅远远超出了经济建设的正常需求和实际可能的开发能力,而且是外延发展、粗放经营、以牺牲大量土地资源为代价的。

3.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根据1995年城市建设统计年报,全国640个城市建成区19264.2平方公里,空闲土地按10-15%计划,这些城市用地潜力达1926-2890平方公里,如按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用地指标城市人均用地100平方米,可安排城市人口1926-2890万,此潜力仅是充分利用城市空闲土地得到的。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现有城市建设用地有很大的内部挖潜改造能力。此外,我国城市建成区平均整体容积率太低,1990年全国455个设市城市建成区平均整体容积率只有0.31。城市用地结构亦不合理,在结构上存在用地比例过大,商业用地比例偏小,道路用地比例过小的。用地结构不合理造成地不能尽其用,土地产出效益差,土地价值不能体现。1991年全国城市土地平均工业产值7277元/平方米,地均利税715元/平方米,且因城市规模而差别大,20-50万人口城市地均工业产值6625元/平方米,地均利税525元/平方米,20-50万人口以下城市地均工业产值2459元/平方米,地均利税265元/平方米。

4.乡镇布局分散,用地规模过大

1996年全国共有乡镇企业单位数2336.33×104个,职工1.35×108人,全国乡镇企业集聚在县镇的仅占1%,在建制镇的占7%,其余98%的乡镇企业少数在集镇,绝大多数在村及村以下。由于过度分散,使用地规模至少增加1/3,出现了不注意节约用地,大量圈占农田,削弱农业生产的问题。

5.城市用地增长速度超过人口增长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增长需要相应的土地供应,从而占用部分耕地,这是符合经济发展的。但是,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盲目扩大占地规模,把城市的合理发展不适当地变成乱占耕地,应予以纠正。1986-1995年,我国城市数量由321个增加到640个,增长近1倍,城市人口和城市非农业人口分别增长65.1%和51.6%,城市用地面积和建成区面积分别增长42.5%和90.2%,建成区平均每年扩大1015平方公里。城市越小,人均建设用地越多,小城市(20万以下)分别为特大城市(100万人以上)和大城市(50-100万人)的1.91倍和1.62倍。

四、发展城市化建设,保护耕地应采取的措施

针对目前我国已面临耕地不断减少的严重威胁,保护耕地是我国一个基本国策,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和采取有效措施,既加快城市化进程,又切实保护耕地。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土地集约化利用指标体系

通过供地机制的变革与创新,从根本上解决乱占滥用耕地的问题,进而推动建设用地内涵挖潜和集约利用。通过调查,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集约化利用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中体现城市人均用地标准、城市容积率、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等。使所建指标体系,既有利于城市化建设,又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既达到发展建设的目的,又起到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的作用,缓解建设用地和保护耕地的矛盾,变矛盾为协调和统一。

2.做好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家调控土地的基本手段,通过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潜力,地预测未来土地需求,调整各类用地结构和数量,从而综合平衡土地供需形势,达到宏观调控土地的目的。城市规划是根据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在研究城市密度的前提下,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形态的总体设计,并通过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来落实。必须将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起来,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基本方针,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3.控制乡镇企业的发展,避免乡镇企业占用过多的耕地

由于城市化的发展,人、财、物等资源必然流向城市,通过城市基础设施、资金、技术以及服务等便利条件引导分散的乡镇企业向城市集中,可以避免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占用过多的耕地,达到节省建设用地,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4.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

城市的发展建设要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更多地通过实施旧城改造,确定以内涵为主的城市发展方针,充分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容积率、产出率,增加城区容量;搞好城市规划工作,坚持城市建设不求最大,只求最佳的原则,利用市场机制不断调整区域城市结构、城市用地结构和用地布局,考虑城市、集镇相互协作、取消重复设置,减少城市化过程中不必要的耕地浪费。把粗放型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为集约化经营土地。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服务。

5.根据具体情况,改革现有有关不利城市化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的制度和政策

制定出一系列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政策,改革现有有关制度和政策,以利于技术、资源和人才的流动。如改革城市户籍制度。凡是基本上放弃农业生产,脱离农村,在城市做工、经商、经营企业,并成为自已和家庭的生活来源;长期居住城市并有自己住房,或有能力长期租住房屋的农村居民,应该改变户籍关系,变农村户口为城市户口,享有同其他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对于已经获城市户口的原农村居民,不再作为农村居民,也不再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收回分配的责任田或口粮田。同其他城市居民一样,脱离同土地,特别同耕地的直接联系等。

6.依靠法律、法规制止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对耕地保护不利的方面

对于城市化发展中对耕地保护不利的方面,必须依靠,法律、法规,严格审批手续,采取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保证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对重复、潜力挖掘不够等乱占耕地的项目则严格禁止,防止借城市化发展理由使耕地资源大量流失。

总之,城市化建设对减小耕地的占用和土地集约化利用十分有效,我们应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搞清城市化建设(规模、速度)、耕地、经济承载力、人口等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从节约利用耕地角度制定城市规划和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措施和政策,探索城市化的发展途径,不断挖掘城市土地的潜力;另一方面建立有利于城市化建设的土地管理体制。

城市化道路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发展同社会生产力存在着必然的、本质的联系,这种联系在任何社会制度下都客观存在着。世界城市化道路的发展过程就证明了这一点。人口城市化和人民生活方式城市化,既指示了经济结构的化,也衡量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实力。当然城市化建设尽管占用一部分耕地,但远远低于限制城市化的发展所带来的人口增长及农村人口非农业占用耕的数量。因此,为了实现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必须发展城市化建设。但在发展城市化进程中,要处理好保护耕地的问题。

1.中国统计年鉴,1999

2.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7

3.国际统计年鉴,1997

4.刘岳等编:国人口分析与区域特征》,海洋出版社,1996

城市化建设范文篇4

一、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存在矛盾的对立统一

1.城市化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有一定土地做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近半个世纪中我国城市发展的最快时期。据统计,1998年我国城市人口约3.8亿,城市化程度大约为30.4%。但与世界相比,发展还是很慢,1996年世界城市化程度已经达到45.5%,而日本在1990年就达到77.4%。据专家预测,我国到2050年,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70%,在未来50多年中,将有约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家属进城,变为城市人口。这样不仅要建立大量新城市,而且现有的许多城市都要程度不同地扩大其规模。土地是城市的依托,城市化建设必然要有一定的土地做保障,按照每个城镇人口占地100平方米计算,增加5亿城市人口,约需要土地5万平方公里,即7500万亩。

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并转变为城镇人口,推动大批新城市的建立。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城镇需要调整产业结构,进行现代化建设和旧城的更新改造。新城市的建立和老城市的扩大是我国整个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表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而占一部分土地,包括一部分耕地,是不可避免的。

2.我国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耕地保护形势严峻

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联合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最新公报显示,全国耕地面积19.51亿亩,人均耕地面积0.106公顷(1.59亩),仍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而且地区分布很不平衡。人均耕地较多的一些省,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这里自然条件较差,粮食产量较低;人均耕地较少的省(区、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和京津沪三市,这里自然条件较好,粮食产量高,但也是耕地大幅度减少的地区。全国还有607万公顷(0.91亿亩)的耕地坡度大于25度,而在耕地面积中,无灌溉设施的耕地比重高于有灌溉设施的耕地,全国还有30万公顷的耕地不同程度地受到土地流失的危害。这些都说明,我国耕地的总体质量也是不高的。

新《土地管理法》着重强调了加强耕地保护问题,其目标是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新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但是我国耕地资源的主要特征却是耕地面积占土地资源比例小,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质量低,人均耕地少,且日益减少。在自然条件和生产力所允许的条件下,绝大部分能开垦的土地已被开垦。此外,目前我国人口还在以每年一千多万人的速度增加,经济建设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吃饭”和“建设”给耕地带来的压力,有增无减,并没有缓解。近年来,耕地面积连年锐减,尤其是一些优质耕地的减少,很难靠开发来弥补。目前这种趋势还在发展。仅仅1997年、1998年两年,全国耕地就净减少近600万亩。地方开垦条件差或土地后备资源的匮乏,致使其既实现确保耕地不减少的目标而又同时不影响经济的发展相当困难。据有关方面预测,到2010年,我国还要增加一亿多人口,而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陡坡退耕、灾害毁地三项,可能还要减少耕地近一亿亩。

3.缓解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矛盾的途径

在客观上,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城市的发展和扩大必定要占用一部分土地,但是,城市又不能不发展。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发展城市与保护耕地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我们必须较快地发展城市,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切实地保护耕地,使两方面得到协调和统一,在发展城市中尽可能地减少耕地的占用。

因此,必须找出一条既能减少耕地占用,又能及时为城乡各项建设提供必需的建设用地,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以缓解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之间的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是走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道路。土地集约化利用包括四个方面:(1)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2)农村非农用地的集约利用;(3)农村农用地的集约利用(主要是大城市周围的高投入高产出);(4)全国整体的集约用地水平的提高。其中前三条是被大家所共识,而最后一条则未引起高度重视,而此条正是解决用地紧张的主要途径。土地的集约化利用不但要从局部如某个城市或农村、某个地区或某块土地的角度来考虑,而且要从系统整体(整个国家)的角度来考虑。加快城市化进程能更好地集约用地和节约用地,能够提高全国整体的集约用地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的目标,起到保护耕地的作用。下面就加快城市化进程对减少耕地占用的压力谈几点看法。

二、发展城市化建设与土地集约化利用关系

1.城市化建设有利于人口出生率的降低,从而减小众多人口对耕地的压力

城市化建设范文篇5

一、坚持规划先行,科学绘制城市发展蓝图。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推进城市化必须高度重视规划。山区城市的规划由于受地理环境和基础条件的限制,只能在有限的平地里做文章。对照城市化的目标要求,结合文成县现有的城镇布局,要坚持做到准确定位、适度超前规划,根据“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努力构筑“县域中心城市--重点镇--一般镇”三级城镇体系。要拓展作为县域中心城市的县城,扩大城市人口规模,结合侨乡、旅游服务基地等特点,把县城建设成为“风光秀丽、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浙南“山水乐园”小城市。中心镇和一般镇的规划,要善于依托当地优势条件,确立城镇发展的主要格调、独特风格和地方色彩,做到融实用、经济、美观于一体,与自然景观和乡风民俗相统一,体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城市范围内的一些具体规划,政府只能提供几个控制性的指标,具体详规可以由开发商设计,以提高城市规划的档次。

二、多元筹措资金,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长期以来,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县、乡两级财力更有限,各级政府可用于城镇建设的专项投入较少,难以支撑较大范围的小城镇建设,是山区城镇建设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建设投入将急骤增加。因此,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城市建设市场化步伐,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集体、个人、外资投入等社会资金为主体的多元化城镇投融资体制,使城市建设步入自我建设、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可从以下渠道开辟城市建设资金来源:一是出让项目经营权,实行招商建设。对经营性城建基础设施项目,要采取“借鸡生蛋”、“借船渡河”办法,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经营、谁收益”的原则,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鼓励和支持集体、个人外资参与小城镇和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开辟新的筹资渠道。二是是以地生财,增加城建自有资金来源。政府要严格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放开搞活土地二级市场,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资产功能,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统一征地,分期入市,通过公开招标、拍卖土地使用权,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效益。三是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建设。按照“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思路,动员城镇群众支持、参与城市建设,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通过适当、合法的途径,向群众筹集部分资金用于城市建设。同时,山区城市的发展,要从实际出发,找准自身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经济依托,确保建设资金来源,达到永续发展。

三、加大改革力度,创造城市建设良好环境。

城市化建设涉及到土地、户籍、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山区城市化水平远远落后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其根本原因之一是城镇配套制度改革的滞后。因此,只有加快城镇配套制度改革步伐,减少城市发展的阻力和障碍,山区城市化建设才能加快发展。一是要加快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城镇规模小、布局不合理是致约城市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文成县现有33个乡镇、550个行政村,总人口37万,城镇的平均人口仅一万人。城镇规模偏小,所有小城镇齐头并进,人、财、物难以聚集。所以,要根据城市化发展的总体目标,逐步撤乡并镇、撤村并组,积极引导农村人口向中心村和小城镇集中,保证城市的建设规模,增强其辐射力。二是要加快城镇户籍制度改革。人口的集聚是满足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要打破现有户籍制度,逐步建立以居住地划分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的户籍登记制度,凡在城镇有固定住所或经营场地,并有稳定生活来源的,均可在城镇申请落户,办理城镇居民户口,鼓励农业人口向城镇集中,积极吸引高素质的外地人口,增强城镇人口集聚力。三是要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入城镇居住就业问题,大力发展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工作,推社会化服务,加强敬老院、老年活动中心等公益性事业建设,逐步解决人们的后顾之忧。四是要深化城镇建设方式的改革。要处理好城镇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的关系,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实行由里向外逐步推进,有计划的拓展,集中力量建一片、成一片,投入使用一片。要逐步控制城镇通天房的建设方式,全面推广公寓式建房,拓展城镇发展空间。

城市化建设范文篇6

1.城市化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有一定土地做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近半个世纪中我国城市发展的最快时期。据统计,1998年我国城市人口约3.8亿,城市化程度大约为30.4%。但与世界相比,发展还是很慢,1996年世界城市化程度已经达到45.5%,而日本在1990年就达到77.4%。据专家预测,我国到2050年,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70%,在未来50多年中,将有约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家属进城,变为城市人口。这样不仅要建立大量新城市,而且现有的许多城市都要程度不同地扩大其规模。土地是城市的依托,城市化建设必然要有一定的土地做保障,按照每个城镇人口占地100平方米计算,增加5亿城市人口,约需要土地5万平方公里,即7500万亩。

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并转变为城镇人口,推动大批新城市的建立。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城镇需要调整产业结构,进行现代化建设和旧城的更新改造。新城市的建立和老城市的扩大是我国整个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表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而占一部分土地,包括一部分耕地,是不可避免的。

2.我国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耕地保护形势严峻

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联合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最新公报显示,全国耕地面积19.51亿亩,人均耕地面积0.106公顷(1.59亩),仍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而且地区分布很不平衡。人均耕地较多的一些省,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这里自然条件较差,粮食产量较低;人均耕地较少的省(区、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和京津沪三市,这里自然条件较好,粮食产量高,但也是耕地大幅度减少的地区。全国还有607万公顷(0.91亿亩)的耕地坡度大于25度,而在耕地面积中,无灌溉设施的耕地比重高于有灌溉设施的耕地,全国还有30万公顷的耕地不同程度地受到土地流失的危害。这些都说明,我国耕地的总体质量也是不高的。

新《土地管理法》着重强调了加强耕地保护问题,其目标是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新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但是我国耕地资源的主要特征却是耕地面积占土地资源比例小,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质量低,人均耕地少,且日益减少。在自然条件和生产力所允许的条件下,绝大部分能开垦的土地已被开垦。此外,目前我国人口还在以每年一千多万人的速度增加,经济建设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吃饭”和“建设”给耕地带来的压力,有增无减,并没有缓解。近年来,耕地面积连年锐减,尤其是一些优质耕地的减少,很难靠开发来弥补。目前这种趋势还在发展。仅仅1997年、1998年两年,全国耕地就净减少近600万亩。地方开垦条件差或土地后备资源的匮乏,致使其既实现确保耕地不减少的目标而又同时不影响经济的发展相当困难。据有关方面预测,到2010年,我国还要增加一亿多人口,而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陡坡退耕、灾害毁地三项,可能还要减少耕地近一亿亩。

3.缓解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矛盾的途径

在客观上,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城市的发展和扩大必定要占用一部分土地,但是,城市又不能不发展。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发展城市与保护耕地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我们必须较快地发展城市,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切实地保护耕地,使两方面得到协调和统一,在发展城市中尽可能地减少耕地的占用。

因此,必须找出一条既能减少耕地占用,又能及时为城乡各项建设提供必需的建设用地,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以缓解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之间的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是走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道路。土地集约化利用包括四个方面:(1)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2)农村非农用地的集约利用;(3)农村农用地的集约利用(主要是大城市周围的高投入高产出);(4)全国整体的集约用地水平的提高。其中前三条是被大家所共识,而最后一条则未引起高度重视,而此条正是解决用地紧张的主要途径。土地的集约化利用不但要从局部如某个城市或农村、某个地区或某块土地的角度来考虑,而且要从系统整体(整个国家)的角度来考虑。加快城市化进程能更好地集约用地和节约用地,能够提高全国整体的集约用地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的目标,起到保护耕地的作用。下面就加快城市化进程对减少耕地占用的压力谈几点看法。

二、发展城市化建设与土地集约化利用关系

1.城市化建设有利于人口出生率的降低,从而减小众多人口对耕地的压力

城市和乡村代表了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单元,由于城乡经济水平、妇女职业类别和文化教育程度的差异,而使两者的妇女生育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城镇始终低于乡村的生育率。生育期一孩率城镇大大高于乡村,高达90%以上,乡村二孩率超过城镇的1倍多。1998年我国城镇人口出生率为13.67‰,自然增长率8.36‰,而县出生率为17.05‰,自然增长率为10.04‰。以上海市为例,1998年人口出生率仅为5.20‰,自然增长率为-1.80‰。我国历年市镇与县人口生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对比见表1。

表1我国历年市镇与县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单位:‰

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

市镇出生率16.1415.4915.4715.3715.1314.7614.4714.5213.67

自然增长率10.439.999.709.389.609.238.828.948.36

县出生率22.8021.1719.0919.0618.8418.0818.0217.4317.05

自然增长率15.7914.0412.1812.1712.0411.0911.0810.5310.04

影响生育率的因素有:第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经济水平越高,总和生育率越低;反之,则总和生育率越高;第二,文化教育水平。无论是生育率、多孩率,还是平均孩次,有文化者都低于文盲、半文盲,并且,文化程度愈高,生育率、多孩率和平均孩次愈低,两者呈相反关系。造成城乡生育水平差异的另一重要原因也是妇女文化程度的差异。乡村文盲、半文盲率多,女性文盲、半文盲多及农、林、牧、渔业妇女文盲、半文盲多,这“三多”已成为乡村生育水平高于城镇的又一个重要因素。第三,职业与劳动性质。劳动性质与文化程度有一定关联。脑力劳动者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生育率低;体力劳动者,尤其是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者,文化程度较低,这一因素与经济和其它社会因素共同的影响,使他们的生育率较高。职业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生育率的高低,农、林、牧、渔业妇女的生育率高于其它职业妇女生育率的2-3倍。而城市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文化素质,减少农业人口,降低生育率。此外,计划生育的作用在于引导和加速生育水平的下降,而由于城市社会经济较发展,文化教育程度高,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较容易,能够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人口的减少又可减少对耕地的占用。

2.城市化建设有利于集约化利用土地,从而扩大耕地面积

如何做到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两不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主要是转变用地方式,走集约利用土地、节地挖潜的路子。这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整理宅基地,二是充分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而大力发展城市化建设,有利于实现粗放用地变为集约用地,并推动建设用地内涵挖潜和集约利用,是既积极而又有效地保护耕地的思路。一方面,城市容纳人口多,城市人均用地比农村人均用地少,土地利用集约度高。我国历年城市与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对比见表2。表2显示,我国历年城市与农村人均居住面积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农村始终较城市高出2-3倍。1998年城市人口为37942万,人均居住面积达9.3平方米,而农村人口为86868万,占总人口69.6%,人均居住面积达23.7平方米。以山西省为例,1996年5个地级市人均占地119平方米,农村人均占地则达192.93平方米。此外,城市规模越大,城市的中心功能越强,人均用地也越少。与小城市相比,要素的投入产出率和主要经济指标的人均水平也较高。我国不同规模城市各项指标见表3。表3表明,1996年全国城市增至666个,人均用地99平方米,其中,200万人以上的超大城市人均用地66.2平方米,100-200万人的特大城市人均用地86.2平方米,50=100万人的大城市人均用地99平方米,20-50万人的中等城市人均用地105.3平方米,2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人均用地131.6平方米。而且大城市与小城市相比,产业密度(人均GDP)高,第三产业比重大,另一方面,城市化建设能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有利于耕地内部挖潜。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可以空闲出许多宅基地和非农用地,使这些宅基地和非农用地变为耕地,增加耕地数量。如前所述,5亿农村人口进城,若农村按人均160平方米计算,可减少占地8万平方公里,扣除城市建设用地5万平方公里,则全国可节约3万平方公里,即4500万亩;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可以使农民统一经营,连片耕作,减少不必要的路和田坎,增加耕地,使农业生产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粮食产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表二我国历年城市与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对比单位:平方米/人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

城市人均居住面积6.76.97.17.57.88.18.58.89.3

农村人均居住面积17.818.518.920.720.22121.722.423.7

表三我国不同规模城市各项指标表

全国666个城市平均超大城市200万人以上特大城市100-200万人大城市50-100万人中等城市50-100万人小城市20万人以下

城市个数(个)666112344195393

人口密度(万人/平方公里)1.011.511.161.010.950.76

人均占地(平方米/人)9966.286.299105.3131.6

人均GDP913815812144551306084006281

第三产业比重(%)37.249.343.838.834.129.2

3.城市化建设有利于科技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从而提高土地的集约化利用程度

科技进步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又提高了城市和农村的集约化用地程度,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人口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生育率的降低,从而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城市化水平越高,越有利于集约用地,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越是经济发达国家,城市化程度越高,农业人口越少。而城市化程度比较低的国家则往往是发展中国家,具有经济落后,农业人口多,出生率高,人口增长速度快等特点。

城市化的发展使科技与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推动了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假如我国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去开垦后备的土地资源和复垦荒芜的土地,从而增加耕地数量;农业科技的发展使农业先进的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应用,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对农田精耕细作,从而可以提高耕地质量,达到增加粮食产量的目的;反过来农业的发展又保证和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三、我国城市化建设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在现实的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城市化建设中,并没有很好地处理好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这两方面的关系,存在着在加速城市化建设的同时,忽视保护耕地的倾向。在如何处理耕地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关系中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

1.城市土地闲置与撂荒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基本建设规模的大幅度增长,一些地方出现了城市土地闲置,甚至撂荒。从广义上讲,城市土地闲置是指:(1)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未及时对土地加以利用,或土地利用率未达到规定要求,致使土地处于未被利用或利用不充分的状态;(2)各种非法批地所造成的闲置状态;未经批准已圈占了土地,以及未征、未用或利用不充分所造成的闲置等。1995年,全国开展了非农建设闲置土地清理工作。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统计,全国共清查出非农建设闲置土地600平方公里,为1994年全国各项建设用地总量的27.3%,其中耕地270平方公里,占45%。通过清理,已复耕240平方公里,占闲置耕地的88.9%;限期开发建设9000公顷;调整使用2000公顷;收回土地使用权4000公顷。另外,根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统计,目前我国因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废弃地累计约为133300平方公里。其中,由于从事开采矿产资源、烧制砖瓦、燃煤发电等生产和建设活动废弃土地约为33300平方公里,其中70%左右为耕地;全国因兴修水利、修筑铁路、公路等建设活动废弃的土地及农村坑塘、建筑取土等零星废弃土地约为100000平方公里,这之中耕地也占到50-70%。

2.城市违法用地现象严重

1995年,全国有18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按照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的要求,结合贯彻国家土管理局《关于全面清理非农建设闲置土地的通知》精神,对1992-1994年贯彻执行土地法律、法规的情况开展了土地执法检查。据《中国土地报》报道,陕、粤、赣、豫、皖、鲁、吉、川、湘、浙等10个省,1992-1994年共清查出各类土地违法案件32万宗,违法用地面积达500平方公里,浙、粤、桂3省区违法占用耕地达753300公顷。晋、辽、浙、津、鄂、闽等省,清查出各类土地违法案件41627宗,违法用地面积7687公顷。在土地资源短缺的江苏省,1993-1994年便查出违法用地8010宗,违法用地面积达3445公顷。这种大规模的集中占用土地和违法滥用土地,不仅远远超出了经济建设的正常需求和实际可能的开发能力,而且是外延发展、粗放经营、以牺牲大量土地资源为代价的。

3.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根据1995年城市建设统计年报,全国640个城市建成区19264.2平方公里,空闲土地按10-15%计划,这些城市用地潜力达1926-2890平方公里,如按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用地指标城市人均用地100平方米计算,可安排城市人口1926-2890万,此潜力仅是充分利用城市空闲土地得到的。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现有城市建设用地有很大的内部挖潜改造能力。此外,我国城市建成区平均整体容积率太低,1990年全国455个设市城市建成区平均整体容积率只有0.31。城市用地结构亦不合理,在结构上存在工业用地比例过大,商业用地比例偏小,道路用地比例过小的问题。用地结构不合理造成地不能尽其用,土地产出效益差,土地价值不能体现。1991年全国城市土地平均工业产值7277元/平方米,地均利税715元/平方米,且因城市规模而差别大,20-50万人口城市地均工业产值6625元/平方米,地均利税525元/平方米,20-50万人口以下城市地均工业产值2459元/平方米,地均利税265元/平方米。

4.乡镇企业布局分散,用地规模过大

1996年全国共有乡镇企业单位数2336.33×104个,职工1.35×108人,全国乡镇企业集聚在县镇的仅占1%,在建制镇的占7%,其余98%的乡镇企业少数在集镇,绝大多数在村及村以下。由于过度分散,使用地规模至少增加1/3,出现了不注意节约用地,大量圈占农田,削弱农业生产的问题。

5.城市用地增长速度超过人口增长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增长需要相应的土地供应,从而占用部分耕地,这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但是,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盲目扩大占地规模,把城市的合理发展不适当地变成乱占耕地,应予以纠正。1986-1995年,我国城市数量由321个增加到640个,增长近1倍,城市人口和城市非农业人口分别增长65.1%和51.6%,城市用地面积和建成区面积分别增长42.5%和90.2%,建成区平均每年扩大1015平方公里。城市越小,人均建设用地越多,小城市(20万以下)分别为特大城市(100万人以上)和大城市(50-100万人)的1.91倍和1.62倍。

四、发展城市化建设,保护耕地应采取的措施

针对目前我国已面临耕地不断减少的严重威胁,保护耕地是我国一个基本国策,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和采取有效措施,既加快城市化进程,又切实保护耕地。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土地集约化利用指标体系

通过供地机制的变革与创新,从根本上解决乱占滥用耕地的问题,进而推动建设用地内涵挖潜和集约利用。通过调查研究,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集约化利用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中体现城市人均用地标准、城市容积率、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等。使所建指标体系,既有利于城市化建设,又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既达到发展建设的目的,又起到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的作用,缓解建设用地和保护耕地的矛盾,变矛盾为协调和统一。

2.做好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家调控土地的基本手段,通过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潜力,科学地预测未来土地需求,调整各类用地结构和数量,从而综合平衡土地供需形势,达到宏观调控土地的目的。城市规划是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研究城市密度的前提下,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形态的总体设计,并通过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来落实。必须将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起来,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基本方针,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3.控制乡镇企业的发展,避免乡镇企业占用过多的耕地

由于城市化的发展,人、财、物等资源必然流向城市,通过城市基础设施、资金、技术以及服务等便利条件引导分散的乡镇企业向城市集中,可以避免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占用过多的耕地,达到节省建设用地,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4.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

城市的发展建设要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更多地通过实施旧城改造,确定以内涵为主的城市发展方针,充分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容积率、产出率,增加城区容量;搞好城市规划工作,坚持城市建设不求最大,只求最佳的原则,利用市场机制不断调整区域城市结构、城市用地结构和用地布局,考虑城市、集镇相互协作、取消重复设置,减少城市化过程中不必要的耕地浪费。把粗放型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为集约化经营土地。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服务。

5.根据具体情况,改革现有有关不利城市化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的制度和政策

制定出一系列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政策,改革现有有关制度和政策,以利于技术、资源和人才的流动。如改革城市户籍制度。凡是基本上放弃农业生产,脱离农村,在城市做工、经商、经营企业,并成为自已和家庭的生活来源;长期居住城市并有自己住房,或有能力长期租住房屋的农村居民,应该改变户籍关系,变农村户口为城市户口,享有同其他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对于已经获城市户口的原农村居民,不再作为农村居民,也不再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收回分配的责任田或口粮田。同其他城市居民一样,脱离同土地,特别同耕地的直接联系等。

6.依靠法律、法规制止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对耕地保护不利的方面

对于城市化发展中对耕地保护不利的方面,必须依靠教育,法律、法规,严格审批手续,采取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保证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对重复、潜力挖掘不够等乱占耕地的项目则严格禁止,防止借城市化发展理由使耕地资源大量流失。

总之,城市化建设对减小耕地的占用和土地集约化利用十分有效,我们应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搞清城市化建设(规模、速度)、耕地、经济承载力、人口等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从节约利用耕地角度制定城市规划和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措施和政策,探索城市化的发展途径,不断挖掘城市土地的潜力;另一方面建立有利于城市化建设的土地管理体制。

城市化道路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发展同社会生产力存在着必然的、本质的联系,这种联系在任何社会制度下都客观存在着。世界城市化道路的发展过程就证明了这一点。人口城市化和人民生活方式城市化,既指示了经济结构的现代化,也衡量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实力。当然城市化建设尽管占用一部分耕地,但远远低于限制城市化的发展所带来的人口增长及农村人口非农业占用耕的数量。因此,为了实现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必须发展城市化建设。但在发展城市化进程中,要处理好保护耕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1999

2.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7

3.国际统计年鉴,1997

4.刘岳等编:国人口分析与区域特征》,海洋出版社,1996

城市化建设范文篇7

显著的成效宏伟的目标

我们这次考察的城市,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城市化建设起步早,发展快,成效显著。目前,他们又都借着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的东风,掀起了新一轮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热潮,确立了宏伟的奋斗目标。

——中心城市正在做大。考察期间,每当我们走进一座中心城市,登高鸟瞰城市发展的全貌,眼前的情景总是令人由衷地感叹:蓝天白云下,绿树碧水间,一幢幢透着现代气息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各展风姿;一条条宽阔繁华的街道正在向外延伸;一片片新区、开发区呈组团式拉大着城市的框架。杭州作为省会大都市,凭借着强大的产业支撑和名城效应,开发经营城市的气魄大,动作也大,正在形成“一个主城、两个副城,六个旅游区”的中心城区空间布局,建成面积已达150平方公里。苏州地处长江三角州中心,是与杭州齐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该市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积极探索出一条保护古城风貌与适应时代要求相兼容的城市建设路子,目前已构建了“东园西区,古城居中,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即在古城以西沿运河两岸规划建设了52平方公里的新区,在古城以东开发建设了苏州工业园区,市区建成面积达82平方公里。位于浙江沿海中部的台州,抓住1994年撤地建市的难得机遇,经过短短几年的艰苦努力,便在城市建设上脱颖而出,市区建成面积已由原来的22平方公里扩大到36平方公里。目前已构筑了以市府大道、中心大道为主干的交通网络;建成了市府大楼、高教园区、开元小区、中心医院等办公、教学、医疗、商住楼群;完成了电信枢纽中心、创业中心、安居二期小区等10多个重点工程。尤其是新建成的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集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商业街,以其新颖的设计、合理的布局、独树一帜的风格,成为台州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小城镇迅速崛起。考察中我们发现,所到之处的小城镇建设同样是先声夺人,成绩斐然。其中给我们印象最深的要数苏州市的昆山、台州市的泽国镇和襄樊市的太平店镇。昆xx邻xx,西连苏州,沪宁高速公路、沪宁铁路、312国道横贯全境。有利的区位优势,使得昆山在xx浦东开发和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带来的机遇面前如鱼得水,主动接受两地的强力辐射,将世界500强大企业中的27家吸引到自己的开发区投资办厂,不仅带动了该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外向型经济的形成,而且将城镇建设推向一个辉煌的发展阶段。现在的昆山,东有4.8平方公里经过匠心改造的老城,西有30平方公里精品建筑荟萃的新区,新老城区珠联壁合,现代气息与古典风韵相互交融,构成了特色鲜明、充满魅力的城市形象。同时,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开放程度的逐步扩大,也展示出这座城市广阔的发展前景。难怪这里的决策者们把昆山长远的奋斗目标定位在现代化大城市上来。台州市的泽国镇位于温岭市的北大门,是台州市首批确定重点建设的10个中心镇之一,也是近年来城镇建设崭露头角者。走进泽国镇,我们看到那宽阔整洁的街道,那矗立的泽国大厦、环天大厦、医院大楼、五洲大酒店等标志性建筑颇具现代城镇气魄。还有那分布于镇内的鞋业商城、五金轴承调剂中心、机床交易中心等25个专业贸易市场,以及那座落在镇周围的大小工业企业,更是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和勃勃生机。该镇规划面积17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万多人,城镇化率达到78%。襄樊市虽处我国中部欠发达地区,但在城镇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并不比沿海一些地方逊色多少。该市目前已拥有小城镇310个,建成区总面积达210平方公里,先后有117万农民进入小城镇,占农村总人口的28%。自1998年,该市每年还从市财政拨出400万元重点扶持20个中心镇加快发展,其中就有我们所考察的太平店镇。这个濒临汉水的古镇,结合实际,突出特色,科学规划,逐步形成了一河、四区、五中心的开发建设格局。“一河”,就是在汉水的大沙洲上开发大型游乐场所;“四区”,就是老城居住区、镇东部新居住区、化纤东路新工业区、铁路以东湖北化纤总公司区;“五中心”,就是行政管理中心,主商业中心,副商业中心,文化、教育、体育中心和城市游乐中心。目前,大部分工程项目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中,建成面积达4.6平方公里,居住人口5.6万人,城镇化率达68%。随着小城镇的迅速崛起,这些地方的城市化体系已具皱形。

——城市功能逐步完善。考察中我们注意到,不管是中心城市还是小城镇,他们并非一味地拉大城市框架,盲目地扩展城镇规模,而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完善城市功能放在首要位置。南京作为特大型省会城市,自1990年以来,面对保护改造古城和开发建设新区的双重任务,仍不惜投巨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服务功能。相继建成了机场高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南京段等70多条道路,形成了由城市向周边辐射的公路网络;构筑了“经五纬八”城市道路主干骨架,市内交通状况得到改善。同时,先后完成了电网建设工程、饮用水源改造工程和50万立方米油制气工程,城市供电、供水状况明显好转,供气问题基本解决,气化率达到96%以上。还全面开通了卫星通讯地球站和2.5g信息高速公路内环线、智能网、综合业务数字网,电话普及率达50%,电话用户结构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襄樊市的太平店镇,基本做到了设备完备,功能齐全。目前已达到镇内主干道铺装率100%,通电率100%,自来水普及率85%,燃气普及率70%,污水处理率92%。

——生态环境明显改观。我们所考察的城市,大多工业化程度比较高,这既给他们带来了经济快速增长的甜头,也带来了环境严重污染的苦头。所以,近几年他们从中吸取教训,在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走可持发展道路方面普遍形成了共识。苏州为实现“水更清、地更绿、天更篮、城更美”的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对太湖沿岸的278家企业进行重点治理,1998年基本做到了废水达标排放,使太湖逐步恢复到二级或三级水质。1999年投资12亿元开始对古城河道实施了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力争用三年时间使河水变清、变活。而且还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种草活动,建起了河道、街道林带和公共绿地,使城市绿化覆盖率从1985年的15.7%提高到3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从1.5平方米扩展到5.1平方米。杭州为让城市“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洁起来”,改变“美丽的西湖,破烂的城市”形象,投资65亿元,实施了“蓝天、碧水、绿色、清静”生态工程,对西湖、运河和市内10多条主要河道进行了全面治理,对环城西路等35条道路进行了绿化、彩化、序化。自1998年起,杭州每年扩绿100万平方米,目前已达到544万平方米。如今的苏杭二州,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更加展示出“人间天堂”的诱人风采。

—产业集聚势头强劲。考察中我们了解到,随着城市外延的扩张和内涵的提升,产业集聚势头十分强劲。苏州依托东园西区,大力招商引资,目前已有4587家企业入驻园区,其中外资企业914家,国内企业3673家;合同利用外资106.6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8.23亿美元。襄樊市的太平店镇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已成为乡镇企业集聚的一片热土。目前全镇共有各类企业449家,其中围绕城镇建厂的就达304家,形成了一个以纺织服装、建筑建材、机械铸造、化工印刷为主体的乡镇工业园区,年产值达29.7亿元。工业园区的兴起,也带动了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全镇注册登记的个体私营户已达3500多家,年产值6.5亿元,从业人员突破1.8万人,并涌现出了一批资产超百万甚至千万元的民营大户。

——发展目标宏伟远大。考察中我们感觉到,这些城市的决策者们无不志存高远,把城市化建设的发展蓝图绘制得十分宏伟,战略目标非常远大。以无锡为例,该市现在的建成区面积为97.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11.7万人。规划到2008年,城区建成面积达到15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150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60%;到2010年,城区建成面积达到18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185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65%,力争成为全国的重点经济中心城市、区域性交通枢纽和国内著名的旅游胜地。该市还根据“积极发展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大力发展重点中心镇”的总体思路,规划到2010年,构建起“一个主城(无锡)、两个副城(江阴、宜兴)、十五个重点中心镇”的城市化空间框架,形成以特大城市为主体、中等城市为辅翼、重点中心镇为基础的梯度组合、层次分明、中心突出、群体呼应、功能协调、优势互补的城市体系。杭州、南京两个省会城市的战略定位更是卓尔不群。杭州市提出,到2010年,逐步建成1个2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3个20—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4个10—20万人口的小城市,7个5—10万人口的重点镇,10个3—5万人口的中心镇,100个3万人以下的一般镇。南京市提出要将6516平方公里的城乡面积全部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之中,以主城为核心,以长江两岸束状交通走廊为市域城镇的主发展轴,以主城向南的交通干线为次发展轴,形成主城——都市圈——市域三个层次的城市总体格局。

得力的措施配套的政策

我们考察的这些城市,之所以能在城市化建设上取得如此显著的成就,关键在于他们都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制定并实行了一些配套政策。

1、切实加强城市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监督。他们都把城市规划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有的还专门成立了规划委员会和规划咨询机构。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始终贯穿“立足实际,科学合理,尊重规律,适度超前”的指导原则,对规划的具体内容,大到城市的战略定位、城市化体系的空间布局,小到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和某些部位的设计,都建立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聘请专家学者反复论证的基础之上,甚至运用高科技手段来提高规划编制成果的质量和水平,增强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和超前性。规划一经制定并经上级部门批准,就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不准在实施中随意更改,以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如杭州市实行用法定图则确定城市控制性详规的制度,明确了市和区、县及各级政府部门实施规划的权力和义务,建立了依法监督机制和行政、法律责任追究机制,保障了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

2、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拓宽城市建设筹资渠道。为解决资金短缺这一制约城市建设的“瓶颈”,大多城市都逐步探索并建立起了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在这方面,台州和温州采取投资主体多元化、项目运营企业化、设施享用商品化的方式直接融资,加快城市建设的做法颇具创意,效果也很好。以台州为例,该市在“只求所在,不求所有”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指导下,大胆突破传统的投融资体制,把市场机制引入到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运用级差地租原理,以土地有偿出让和房地产经营为手段,积极筹集建设资金。同时,把基础设施由公益型变为经营开发型推向市场,按照价值规律制定使用价格,建立有效的投资回收机制,提高基础设施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良性循环。台州撤地设市仅四年时间,正是依靠以项目带开发,以路带房,以房修路,滚动发展,将建成区面积扩大了10.33平方公里。

3、坚持建管并重,创造优良的城市环境。南京、杭州正确处理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关系,坚持“建管同步、建管并重”的原则,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建立制度,健全法规,逐步使城市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以高水平的管理促进高质量的建设。首先是不断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体制,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设置综合管理机构,明确职责,提高管理效率;其次是加强工程建设管理,规范工程建设管理程序,完善建筑有形市场,着力提高工程报建率、招标投标率、建筑工程交付合格率和质量优良率。其三是强化社区服务,建立以物业管理为核心的住宅小区综合管理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形成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其四是不断健全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实行依法治市,保证人民代表在城市管理上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批评监督权,并严格落实城市管理责任制。

4、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提高城市的集聚功能。概括所考察城市的做法,集中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对行政区划和管理权限进行调整,拓宽城市发展空间。市、县政府在同一个市区的,原则上应撤县设区,并合理确定市辖区范围;县级市城区可根据城市管理需要,撤镇设街道办事处;县(市)政府驻地镇、中心镇,可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将周边相连的有关乡镇并入,对城区、县城、中心镇的发展规划权适当集中在市县,确保城市网络发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二是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促进人口向城镇集聚。凡在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外来人员,逐步放宽条件,为其办理城市户口;鼓励引进人才、投资移民和进城购房,允许其本人及配偶、子女申请办理城市户口;引导农民进城落户,进城后仍可保留农村的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可有偿转让,也可折股享受相应的权益,并在教育、就业、兵役、社会保障等方面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相同的待遇。三是改善城镇投资环境,引导产业向城镇集聚。以县、市政府驻地镇、中心镇为重点,建立设施完善的特色工业园区,在土地出让、规费收取等方面实行优惠,以吸取周边和外地企业入驻园区。园区外企业新上的技改项目,规模超过现有固定资产的,原则上集中到园区内兴建。并采取环保执法、用地控制等手段,严格限制农村工业新的零星布点,引导其向城镇集中。同时,要求大中城市大力促进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城市综合竞争能力,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前来落户;积极创建高新技术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为高新技术企业及创业人员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支持鼓励发展城市商贸、旅游、金融、教育、信息及各类社会服务业,大幅度提高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四是优化土地资源利用,形成城镇建设集约用地机制。在稳定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促使土地使用权有效流转。对按规划向城镇迁建的农村居民点,在确保退宅还耕的前提下,可按还耕面积等量转换到城镇建设规划区选址,并允许乡镇企业在保证将原厂房用地退建还耕的前提下,易地等量置换到工业园区选址建设。同时鼓励盘活存量土地,对城镇建设使用存量土地者,可优惠收取规费。

宝贵的经验有益的启示

这次南方之行,虽是来去匆匆,走马观花,但考察归来,经过一番回味思考,觉得他们在城市化建设实践中创造的成功经验,很值得借鉴,至少可以从中得到以下有益启示。

加快城市化建设,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城市化意识。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当今世界的历史性潮流。同时,城市化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又是一种全新的理念。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充分认识加快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而且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现代化大城市的观念、区域协调发展的观念和开拓创新的观念。苏浙一带的城市化建设之所以起步早,发展快,从根本上讲,正是得益于人们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因为在城市化进程中,有形的是城建,无形的是观念,观念的更新会给城市化建设注入巨大的推动力。

加快城市化建设,必须尊重规律,尊重科学,因地制宜地搞好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化建设的龙头。只有舞好规划这个龙头,才能卓有成效地推进城市化进程。否则,将会给城市未来的发展格局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甚至给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对城市规划要高度重视,谨慎从事。无论是编制城市体系的总体规划,还是编制每个城镇的建设规划,都必须着眼于城市的长远发展,坚持改革创新、突出特色、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思路,理顺规划管理体制,建立科学化、民主化的规划决策机制,注重规划的系统性、超前性。同时还要维护规划的法定性、权威性和严肃性。

加快城市化建设,必须注重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象征和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也是一笔无形的资产。良好的城市形象对改善投资环境,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因而,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显得尤为重要。城市形象的塑造,既不能单纯地追求高楼大厦、高架路和立交桥,也不能盲目地照搬照套,贪大求洋。应当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城市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条件,确定符合城市个性特点的建设发展方向,着力在构筑建筑精品,培育文化内涵,保护历史古迹和美化环境上下功夫,形成融现代文明、古代文明、生态文明于一体的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观。

加快城市化建设,必须积极探索运用市场机制经营开发城市的新路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城市体制特别是融资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为城市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搞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经济基础是保障,资金是最根本的支撑。面对城市建设的巨额投入,仅依靠财政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不断拓宽思路,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多渠道筹措资金,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导向,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和外来资金共同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多元化投融资新机制,以推进城市化的良性发展。

城市化建设范文篇8

显著的成效宏伟的目标

我们这次考察的城市,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城市化建设起步早,发展快,成效显著。目前,他们又都借着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的东风,掀起了新一轮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热潮,确立了宏伟的奋斗目标。

——中心城市正在做大。考察期间,每当我们走进一座中心城市,登高鸟瞰城市发展的全貌,眼前的情景总是令人由衷地感叹:蓝天白云下,绿树碧水间,一幢幢透着现代气息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各展风姿;一条条宽阔繁华的街道正在向外延伸;一片片新区、开发区呈组团式拉大着城市的框架。杭州作为省会大都市,凭借着强大的产业支撑和名城效应,开发经营城市的气魄大,动作也大,正在形成“一个主城、两个副城,六个旅游区”的中心城区空间布局,建成面积已达150平方公里。苏州地处长江三角州中心,是与杭州齐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该市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积极探索出一条保护古城风貌与适应时代要求相兼容的城市建设路子,目前已构建了“东园西区,古城居中,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即在古城以西沿运河两岸规划建设了52平方公里的新区,在古城以东开发建设了苏州工业园区,市区建成面积达82平方公里。位于浙江沿海中部的台州,抓住1994年撤地建市的难得机遇,经过短短几年的艰苦努力,便在城市建设上脱颖而出,市区建成面积已由原来的22平方公里扩大到36平方公里。目前已构筑了以市府大道、中心大道为主干的交通网络;建成了市府大楼、高教园区、开元小区、中心医院等办公、教学、医疗、商住楼群;完成了电信枢纽中心、创业中心、安居二期小区等10多个重点工程。尤其是新建成的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集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商业街,以其新颖的设计、合理的布局、独树一帜的风格,成为台州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小城镇迅速崛起。考察中我们发现,所到之处的小城镇建设同样是先声夺人,成绩斐然。其中给我们印象最深的要数苏州市的昆山、台州市的泽国镇和襄樊市的太平店镇。昆xx邻xx,西连苏州,沪宁高速公路、沪宁铁路、312国道横贯全境。有利的区位优势,使得昆山在xx浦东开发和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带来的机遇面前如鱼得水,主动接受两地的强力辐射,将世界500强大企业中的27家吸引到自己的开发区投资办厂,不仅带动了该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外向型经济的形成,而且将城镇建设推向一个辉煌的发展阶段。现在的昆山,东有4.8平方公里经过匠心改造的老城,西有30平方公里精品建筑荟萃的新区,新老城区珠联壁合,现代气息与古典风韵相互交融,构成了特色鲜明、充满魅力的城市形象。同时,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开放程度的逐步扩大,也展示出这座城市广阔的发展前景。难怪这里的决策者们把昆山长远的奋斗目标定位在现代化大城市上来。台州市的泽国镇位于温岭市的北大门,是台州市首批确定重点建设的10个中心镇之一,也是近年来城镇建设崭露头角者。走进泽国镇,我们看到那宽阔整洁的街道,那矗立的泽国大厦、环天大厦、医院大楼、五洲大酒店等标志性建筑颇具现代城镇气魄。还有那分布于镇内的鞋业商城、五金轴承调剂中心、机床交易中心等25个专业贸易市场,以及那座落在镇周围的大小工业企业,更是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和勃勃生机。该镇规划面积17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万多人,城镇化率达到78%。襄樊市虽处我国中部欠发达地区,但在城镇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并不比沿海一些地方逊色多少。该市目前已拥有小城镇310个,建成区总面积达210平方公里,先后有117万农民进入小城镇,占农村总人口的28%。自1998年,该市每年还从市财政拨出400万元重点扶持20个中心镇加快发展,其中就有我们所考察的太平店镇。这个濒临汉水的古镇,结合实际,突出特色,科学规划,逐步形成了一河、四区、五中心的开发建设格局。“一河”,就是在汉水的大沙洲上开发大型游乐场所;“四区”,就是老城居住区、镇东部新居住区、化纤东路新工业区、铁路以东湖北化纤总公司区;“五中心”,就是行政管理中心,主商业中心,副商业中心,文化、教育、体育中心和城市游乐中心。目前,大部分工程项目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中,建成面积达4.6平方公里,居住人口5.6万人,城镇化率达68%。随着小城镇的迅速崛起,这些地方的城市化体系已具皱形。

——城市功能逐步完善。考察中我们注意到,不管是中心城市还是小城镇,他们并非一味地拉大城市框架,盲目地扩展城镇规模,而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完善城市功能放在首要位置。南京作为特大型省会城市,自1990年以来,面对保护改造古城和开发建设新区的双重任务,仍不惜投巨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服务功能。相继建成了机场高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南京段等70多条道路,形成了由城市向周边辐射的公路网络;构筑了“经五纬八”城市道路主干骨架,市内交通状况得到改善。同时,先后完成了电网建设工程、饮用水源改造工程和50万立方米油制气工程,城市供电、供水状况明显好转,供气问题基本解决,气化率达到96%以上。还全面开通了卫星通讯地球站和2.5g信息高速公路内环线、智能网、综合业务数字网,电话普及率达50%,电话用户结构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襄樊市的太平店镇,基本做到了设备完备,功能齐全。目前已达到镇内主干道铺装率100%,通电率100%,自来水普及率85%,燃气普及率70%,污水处理率92%。

——生态环境明显改观。我们所考察的城市,大多工业化程度比较高,这既给他们带来了经济快速增长的甜头,也带来了环境严重污染的苦头。所以,近几年他们从中吸取教训,在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走可持发展道路方面普遍形成了共识。苏州为实现“水更清、地更绿、天更篮、城更美”的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对太湖沿岸的278家企业进行重点治理,1998年基本做到了废水达标排放,使太湖逐步恢复到二级或三级水质。1999年投资12亿元开始对古城河道实施了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力争用三年时间使河水变清、变活。而且还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种草活动,建起了河道、街道林带和公共绿地,使城市绿化覆盖率从1985年的15.7%提高到3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从1.5平方米扩展到5.1平方米。杭州为让城市“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洁起来”,改变“美丽的西湖,破烂的城市”形象,投资65亿元,实施了“蓝天、碧水、绿色、清静”生态工程,对西湖、运河和市内10多条主要河道进行了全面治理,对环城西路等35条道路进行了绿化、彩化、序化。自1998年起,杭州每年扩绿100万平方米,目前已达到544万平方米。如今的苏杭二州,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更加展示出“人间天堂”的诱人风采。

—产业集聚势头强劲。考察中我们了解到,随着城市外延的扩张和内涵的提升,产业集聚势头十分强劲。苏州依托东园西区,大力招商引资,目前已有4587家企业入驻园区,其中外资企业914家,国内企业3673家;合同利用外资106.6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8.23亿美元。襄樊市的太平店镇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已成为乡镇企业集聚的一片热土。目前全镇共有各类企业449家,其中围绕城镇建厂的就达304家,形成了一个以纺织服装、建筑建材、机械铸造、化工印刷为主体的乡镇工业园区,年产值达29.7亿元。工业园区的兴起,也带动了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全镇注册登记的个体私营户已达3500多家,年产值6.5亿元,从业人员突破1.8万人,并涌现出了一批资产超百万甚至千万元的民营大户。

——发展目标宏伟远大。考察中我们感觉到,这些城市的决策者们无不志存高远,把城市化建设的发展蓝图绘制得十分宏伟,战略目标非常远大。以无锡为例,该市现在的建成区面积为97.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11.7万人。规划到2008年,城区建成面积达到15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150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60%;到2010年,城区建成面积达到18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185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65%,力争成为全国的重点经济中心城市、区域性交通枢纽和国内著名的旅游胜地。该市还根据“积极发展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大力发展重点中心镇”的总体思路,规划到2010年,构建起“一个主城(无锡)、两个副城(江阴、宜兴)、十五个重点中心镇”的城市化空间框架,形成以特大城市为主体、中等城市为辅翼、重点中心镇为基础的梯度组合、层次分明、中心突出、群体呼应、功能协调、优势互补的城市体系。杭州、南京两个省会城市的战略定位更是卓尔不群。杭州市提出,到2010年,逐步建成1个2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3个20—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4个10—20万人口的小城市,7个5—10万人口的重点镇,10个3—5万人口的中心镇,100个3万人以下的一般镇。南京市提出要将6516平方公里的城乡面积全部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之中,以主城为核心,以长江两岸束状交通走廊为市域城镇的主发展轴,以主城向南的交通干线为次发展轴,形成主城——都市圈——市域三个层次的城市总体格局。

得力的措施配套的政策

我们考察的这些城市,之所以能在城市化建设上取得如此显著的成就,关键在于他们都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制定并实行了一些配套政策。

1、切实加强城市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监督。他们都把城市规划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有的还专门成立了规划委员会和规划咨询机构。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始终贯穿“立足实际,科学合理,尊重规律,适度超前”的指导原则,对规划的具体内容,大到城市的战略定位、城市化体系的空间布局,小到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和某些部位的设计,都建立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聘请专家学者反复论证的基础之上,甚至运用高科技手段来提高规划编制成果的质量和水平,增强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和超前性。规划一经制定并经上级部门批准,就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不准在实施中随意更改,以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如杭州市实行用法定图则确定城市控制性详规的制度,明确了市和区、县及各级政府部门实施规划的权力和义务,建立了依法监督机制和行政、法律责任追究机制,保障了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

2、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拓宽城市建设筹资渠道。为解决资金短缺这一制约城市建设的“瓶颈”,大多城市都逐步探索并建立起了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在这方面,台州和温州采取投资主体多元化、项目运营企业化、设施享用商品化的方式直接融资,加快城市建设的做法颇具创意,效果也很好。以台州为例,该市在“只求所在,不求所有”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指导下,大胆突破传统的投融资体制,把市场机制引入到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运用级差地租原理,以土地有偿出让和房地产经营为手段,积极筹集建设资金。同时,把基础设施由公益型变为经营开发型推向市场,按照价值规律制定使用价格,建立有效的投资回收机制,提高基础设施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良性循环。台州撤地设市仅四年时间,正是依靠以项目带开发,以路带房,以房修路,滚动发展,将建成区面积扩大了10.33平方公里。

3、坚持建管并重,创造优良的城市环境。南京、杭州正确处理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关系,坚持“建管同步、建管并重”的原则,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建立制度,健全法规,逐步使城市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以高水平的管理促进高质量的建设。首先是不断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体制,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设置综合管理机构,明确职责,提高管理效率;其次是加强工程建设管理,规范工程建设管理程序,完善建筑有形市场,着力提高工程报建率、招标投标率、建筑工程交付合格率和质量优良率。其三是强化社区服务,建立以物业管理为核心的住宅小区综合管理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形成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其四是不断健全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实行依法治市,保证人民代表在城市管理上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批评监督权,并严格落实城市管理责任制。

4、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提高城市的集聚功能。概括所考察城市的做法,集中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对行政区划和管理权限进行调整,拓宽城市发展空间。市、县政府在同一个市区的,原则上应撤县设区,并合理确定市辖区范围;县级市城区可根据城市管理需要,撤镇设街道办事处;县(市)政府驻地镇、中心镇,可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将周边相连的有关乡镇并入,对城区、县城、中心镇的发展规划权适当集中在市县,确保城市网络发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二是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促进人口向城镇集聚。凡在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外来人员,逐步放宽条件,为其办理城市户口;鼓励引进人才、投资移民和进城购房,允许其本人及配偶、子女申请办理城市户口;引导农民进城落户,进城后仍可保留农村的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可有偿转让,也可折股享受相应的权益,并在教育、就业、兵役、社会保障等方面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相同的待遇。三是改善城镇投资环境,引导产业向城镇集聚。以县、市政府驻地镇、中心镇为重点,建立设施完善的特色工业园区,在土地出让、规费收取等方面实行优惠,以吸取周边和外地企业入驻园区。园区外企业新上的技改项目,规模超过现有固定资产的,原则上集中到园区内兴建。并采取环保执法、用地控制等手段,严格限制农村工业新的零星布点,引导其向城镇集中。同时,要求大中城市大力促进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城市综合竞争能力,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前来落户;积极创建高新技术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为高新技术企业及创业人员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支持鼓励发展城市商贸、旅游、金融、教育、信息及各类社会服务业,大幅度提高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四是优化土地资源利用,形成城镇建设集约用地机制。在稳定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促使土地使用权有效流转。对按规划向城镇迁建的农村居民点,在确保退宅还耕的前提下,可按还耕面积等量转换到城镇建设规划区选址,并允许乡镇企业在保证将原厂房用地退建还耕的前提下,易地等量置换到工业园区选址建设。同时鼓励盘活存量土地,对城镇建设使用存量土地者,可优惠收取规费。

宝贵的经验有益的启示

这次南方之行,虽是来去匆匆,走马观花,但考察归来,经过一番回味思考,觉得他们在城市化建设实践中创造的成功经验,很值得借鉴,至少可以从中得到以下有益启示。

加快城市化建设,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城市化意识。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当今世界的历史性潮流。同时,城市化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又是一种全新的理念。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充分认识加快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而且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现代化大城市的观念、区域协调发展的观念和开拓创新的观念。苏浙一带的城市化建设之所以起步早,发展快,从根本上讲,正是得益于人们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因为在城市化进程中,有形的是城建,无形的是观念,观念的更新会给城市化建设注入巨大的推动力。

加快城市化建设,必须尊重规律,尊重科学,因地制宜地搞好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化建设的龙头。只有舞好规划这个龙头,才能卓有成效地推进城市化进程。否则,将会给城市未来的发展格局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甚至给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对城市规划要高度重视,谨慎从事。无论是编制城市体系的总体规划,还是编制每个城镇的建设规划,都必须着眼于城市的长远发展,坚持改革创新、突出特色、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思路,理顺规划管理体制,建立科学化、民主化的规划决策机制,注重规划的系统性、超前性。同时还要维护规划的法定性、权威性和严肃性。

加快城市化建设,必须注重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象征和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也是一笔无形的资产。良好的城市形象对改善投资环境,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因而,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显得尤为重要。城市形象的塑造,既不能单纯地追求高楼大厦、高架路和立交桥,也不能盲目地照搬照套,贪大求洋。应当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城市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条件,确定符合城市个性特点的建设发展方向,着力在构筑建筑精品,培育文化内涵,保护历史古迹和美化环境上下功夫,形成融现代文明、古代文明、生态文明于一体的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观。

加快城市化建设,必须积极探索运用市场机制经营开发城市的新路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城市体制特别是融资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为城市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搞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经济基础是保障,资金是最根本的支撑。面对城市建设的巨额投入,仅依靠财政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不断拓宽思路,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多渠道筹措资金,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导向,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和外来资金共同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多元化投融资新机制,以推进城市化的良性发展。

城市化建设范文篇9

显著的成效宏伟的目标

我们这次考察的城市,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城市化建设起步早,发展快,成效显著。目前,他们又都借着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的东风,掀起了新一轮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热潮,确立了宏伟的奋斗目标。

——中心城市正在做大。考察期间,每当我们走进一座中心城市,登高鸟瞰城市发展的全貌,眼前的情景总是令人由衷地感叹:蓝天白云下,绿树碧水间,一幢幢透着现代气息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各展风姿;一条条宽阔繁华的街道正在向外延伸;一片片新区、开发区呈组团式拉大着城市的框架。杭州作为省会大都市,凭借着强大的产业支撑和名城效应,开发经营城市的气魄大,动作也大,正在形成“一个主城、两个副城,六个旅游区”的中心城区空间布局,建成面积已达150平方公里。苏州地处长江三角州中心,是与杭州齐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该市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积极探索出一条保护古城风貌与适应时代要求相兼容的城市建设路子,目前已构建了“东园西区,古城居中,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即在古城以西沿运河两岸规划建设了52平方公里的新区,在古城以东开发建设了苏州工业园区,市区建成面积达82平方公里。位于浙江沿海中部的台州,抓住1994年撤地建市的难得机遇,经过短短几年的艰苦努力,便在城市建设上脱颖而出,市区建成面积已由原来的22平方公里扩大到36平方公里。目前已构筑了以市府大道、中心大道为主干的交通网络;建成了市府大楼、高教园区、开元小区、中心医院等办公、教学、医疗、商住楼群;完成了电信枢纽中心、创业中心、安居二期小区等10多个重点工程。尤其是新建成的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集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商业街,以其新颖的设计、合理的布局、独树一帜的风格,成为台州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小城镇迅速崛起。考察中我们发现,所到之处的小城镇建设同样是先声夺人,成绩斐然。其中给我们印象最深的要数苏州市的昆山、台州市的泽国镇和襄樊市的太平店镇。昆山东邻上海,西连苏州,沪宁高速公路、沪宁铁路、312国道横贯全境。有利的区位优势,使得昆山在上海浦东开发和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带来的机遇面前如鱼得水,主动接受两地的强力辐射,将世界500强大企业中的27家吸引到自己的开发区投资办厂,不仅带动了该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外向型经济的形成,而且将城镇建设推向一个辉煌的发展阶段。现在的昆山,东有4.8平方公里经过匠心改造的老城,西有30平方公里精品建筑荟萃的新区,新老城区珠联壁合,现代气息与古典风韵相互交融,构成了特色鲜明、充满魅力的城市形象。同时,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开放程度的逐步扩大,也展示出这座城市广阔的发展前景。难怪这里的决策者们把昆山长远的奋斗目标定位在现代化大城市上来。台州市的泽国镇位于温岭市的北大门,是台州市首批确定重点建设的10个中心镇之一,也是近年来城镇建设崭露头角者。走进泽国镇,我们看到那宽阔整洁的街道,那矗立的泽国大厦、环天大厦、医院大楼、五洲大酒店等标志性建筑颇具现代城镇气魄。还有那分布于镇内的鞋业商城、五金轴承调剂中心、机床交易中心等25个专业贸易市场,以及那座落在镇周围的大小工业企业,更是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和勃勃生机。该镇规划面积17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万多人,城镇化率达到78%。襄樊市虽处我国中部欠发达地区,但在城镇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并不比沿海一些地方逊色多少。该市目前已拥有小城镇310个,建成区总面积达210平方公里,先后有117万农民进入小城镇,占农村总人口的28%。自1998年,该市每年还从市财政拨出400万元重点扶持20个中心镇加快发展,其中就有我们所考察的太平店镇。这个濒临汉水的古镇,结合实际,突出特色,科学规划,逐步形成了一河、四区、五中心的开发建设格局。“一河”,就是在汉水的大沙洲上开发大型游乐场所;“四区”,就是老城居住区、镇东部新居住区、化纤东路新工业区、铁路以东湖北化纤总公司区;“五中心”,就是行政管理中心,主商业中心,副商业中心,文化、教育、体育中心和城市游乐中心。目前,大部分工程项目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中,建成面积达4.6平方公里,居住人口5.6万人,城镇化率达68%。随着小城镇的迅速崛起,这些地方的城市化体系已具皱形。

——城市功能逐步完善。考察中我们注意到,不管是中心城市还是小城镇,他们并非一味地拉大城市框架,盲目地扩展城镇规模,而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完善城市功能放在首要位置。南京作为特大型省会城市,自1990年以来,面对保护改造古城和开发建设新区的双重任务,仍不惜投巨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服务功能。相继建成了机场高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南京段等70多条道路,形成了由城市向周边辐射的公路网络;构筑了“经五纬八”城市道路主干骨架,市内交通状况得到改善。同时,先后完成了电网建设工程、饮用水源改造工程和50万立方米油制气工程,城市供电、供水状况明显好转,供气问题基本解决,气化率达到96%以上。还全面开通了卫星通讯地球站和2.5G信息高速公路内环线、智能网、综合业务数字网,电话普及率达50%,电话用户结构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襄樊市的太平店镇,基本做到了设备完备,功能齐全。目前已达到镇内主干道铺装率100%,通电率100%,自来水普及率85%,燃气普及率70%,污水处理率92%。

——生态环境明显改观。我们所考察的城市,大多工业化程度比较高,这既给他们带来了经济快速增长的甜头,也带来了环境严重污染的苦头。所以,近几年他们从中吸取教训,在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走可持发展道路方面普遍形成了共识。苏州为实现“水更清、地更绿、天更篮、城更美”的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对太湖沿岸的278家企业进行重点治理,1998年基本做到了废水达标排放,使太湖逐步恢复到二级或三级水质。1999年投资12亿元开始对古城河道实施了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力争用三年时间使河水变清、变活。而且还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种草活动,建起了河道、街道林带和公共绿地,使城市绿化覆盖率从1985年的15.7%提高到3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从1.5平方米扩展到5.1平方米。杭州为让城市“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洁起来”,改变“美丽的西湖,破烂的城市”形象,投资65亿元,实施了“蓝天、碧水、绿色、清静”生态工程,对西湖、运河和市内10多条主要河道进行了全面治理,对环城西路等35条道路进行了绿化、彩化、序化。自1998年起,杭州每年扩绿100万平方米,目前已达到544万平方米。如今的苏杭二州,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更加展示出“人间天堂”的诱人风采。

——产业集聚势头强劲。考察中我们了解到,随着城市外延的扩张和内涵的提升,产业集聚势头十分强劲。苏州依托东园西区,大力招商引资,目前已有4587家企业入驻园区,其中外资企业914家,国内企业3673家;合同利用外资106.6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8.23亿美元。襄樊市的太平店镇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已成为乡镇企业集聚的一片热土。目前全镇共有各类企业449家,其中围绕城镇建厂的就达304家,形成了一个以纺织服装、建筑建材、机械铸造、化工印刷为主体的乡镇工业园区,年产值达29.7亿元。工业园区的兴起,也带动了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全镇注册登记的个体私营户已达3500多家,年产值6.5亿元,从业人员突破1.8万人,并涌现出了一批资产超百万甚至千万元的民营大户。

——发展目标宏伟远大。考察中我们感觉到,这些城市的决策者们无不志存高远,把城市化建设的发展蓝图绘制得十分宏伟,战略目标非常远大。以无锡为例,该市现在的建成区面积为97.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11.7万人。规划到2008年,城区建成面积达到15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150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60%;到2010年,城区建成面积达到18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185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65%,力争成为全国的重点经济中心城市、区域性交通枢纽和国内著名的旅游胜地。该市还根据“积极发展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大力发展重点中心镇”的总体思路,规划到2010年,构建起“一个主城(无锡)、两个副城(江阴、宜兴)、十五个重点中心镇”的城市化空间框架,形成以特大城市为主体、中等城市为辅翼、重点中心镇为基础的梯度组合、层次分明、中心突出、群体呼应、功能协调、优势互补的城市体系。杭州、南京两个省会城市的战略定位更是卓尔不群。杭州市提出,到2010年,逐步建成1个2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3个20—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4个10—20万人口的小城市,7个5—10万人口的重点镇,10个3—5万人口的中心镇,100个3万人以下的一般镇。南京市提出要将6516平方公里的城乡面积全部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之中,以主城为核心,以长江两岸束状交通走廊为市域城镇的主发展轴,以主城向南的交通干线为次发展轴,形成主城——都市圈——市域三个层次的城市总体格局。

得力的措施配套的政策

我们考察的这些城市,之所以能在城市化建设上取得如此显著的成就,关键在于他们都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制定并实行了一些配套政策。

1、切实加强城市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监督。他们都把城市规划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有的还专门成立了规划委员会和规划咨询机构。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始终贯穿“立足实际,科学合理,尊重规律,适度超前”的指导原则,对规划的具体内容,大到城市的战略定位、城市化体系的空间布局,小到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和某些部位的设计,都建立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聘请专家学者反复论证的基础之上,甚至运用高科技手段来提高规划编制成果的质量和水平,增强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和超前性。规划一经制定并经上级部门批准,就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不准在实施中随意更改,以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如杭州市实行用法定图则确定城市控制性详规的制度,明确了市和区、县及各级政府部门实施规划的权力和义务,建立了依法监督机制和行政、法律责任追究机制,保障了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

2、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拓宽城市建设筹资渠道。为解决资金短缺这一制约城市建设的“瓶颈”,大多城市都逐步探索并建立起了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在这方面,台州和温州采取投资主体多元化、项目运营企业化、设施享用商品化的方式直接融资,加快城市建设的做法颇具创意,效果也很好。以台州为例,该市在“只求所在,不求所有”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指导下,大胆突破传统的投融资体制,把市场机制引入到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运用级差地租原理,以土地有偿出让和房地产经营为手段,积极筹集建设资金。同时,把基础设施由公益型变为经营开发型推向市场,按照价值规律制定使用价格,建立有效的投资回收机制,提高基础设施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良性循环。台州撤地设市仅四年时间,正是依靠以项目带开发,以路带房,以房修路,滚动发展,将建成区面积扩大了10.33平方公里。

3、坚持建管并重,创造优良的城市环境。南京、杭州正确处理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关系,坚持“建管同步、建管并重”的原则,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建立制度,健全法规,逐步使城市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以高水平的管理促进高质量的建设。首先是不断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体制,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设置综合管理机构,明确职责,提高管理效率;其次是加强工程建设管理,规范工程建设管理程序,完善建筑有形市场,着力提高工程报建率、招标投标率、建筑工程交付合格率和质量优良率。其三是强化社区服务,建立以物业管理为核心的住宅小区综合管理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形成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其四是不断健全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实行依法治市,保证人民代表在城市管理上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批评监督权,并严格落实城市管理责任制。

4、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提高城市的集聚功能。概括所考察城市的做法,集中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对行政区划和管理权限进行调整,拓宽城市发展空间。市、县政府在同一个市区的,原则上应撤县设区,并合理确定市辖区范围;县级市城区可根据城市管理需要,撤镇设街道办事处;县(市)政府驻地镇、中心镇,可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将周边相连的有关乡镇并入,对城区、县城、中心镇的发展规划权适当集中在市县,确保城市网络发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二是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促进人口向城镇集聚。凡在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外来人员,逐步放宽条件,为其办理城市户口;鼓励引进人才、投资移民和进城购房,允许其本人及配偶、子女申请办理城市户口;引导农民进城落户,进城后仍可保留农村的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可有偿转让,也可折股享受相应的权益,并在教育、就业、兵役、社会保障等方面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相同的待遇。三是改善城镇投资环境,引导产业向城镇集聚。以县、市政府驻地镇、中心镇为重点,建立设施完善的特色工业园区,在土地出让、规费收取等方面实行优惠,以吸取周边和外地企业入驻园区。园区外企业新上的技改项目,规模超过现有固定资产的,原则上集中到园区内兴建。并采取环保执法、用地控制等手段,严格限制农村工业新的零星布点,引导其向城镇集中。同时,要求大中城市大力促进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城市综合竞争能力,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前来落户;积极创建高新技术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为高新技术企业及创业人员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支持鼓励发展城市商贸、旅游、金融、教育、信息及各类社会服务业,大幅度提高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四是优化土地资源利用,形成城镇建设集约用地机制。在稳定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促使土地使用权有效流转。对按规划向城镇迁建的农村居民点,在确保退宅还耕的前提下,可按还耕面积等量转换到城镇建设规划区选址,并允许乡镇企业在保证将原厂房用地退建还耕的前提下,易地等量置换到工业园区选址建设。同时鼓励盘活存量土地,对城镇建设使用存量土地者,可优惠收取规费。

宝贵的经验有益的启示

这次南方之行,虽是来去匆匆,走马观花,但考察归来,经过一番回味思考,觉得他们在城市化建设实践中创造的成功经验,很值得借鉴,至少可以从中得到以下有益启示。

加快城市化建设,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城市化意识。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当今世界的历史性潮流。同时,城市化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又是一种全新的理念。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充分认识加快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而且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现代化大城市的观念、区域协调发展的观念和开拓创新的观念。苏浙一带的城市化建设之所以起步早,发展快,从根本上讲,正是得益于人们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因为在城市化进程中,有形的是城建,无形的是观念,观念的更新会给城市化建设注入巨大的推动力。

加快城市化建设,必须尊重规律,尊重科学,因地制宜地搞好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化建设的龙头。只有舞好规划这个龙头,才能卓有成效地推进城市化进程。否则,将会给城市未来的发展格局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甚至给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对城市规划要高度重视,谨慎从事。无论是编制城市体系的总体规划,还是编制每个城镇的建设规划,都必须着眼于城市的长远发展,坚持改革创新、突出特色、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思路,理顺规划管理体制,建立科学化、民主化的规划决策机制,注重规划的系统性、超前性。同时还要维护规划的法定性、权威性和严肃性。

加快城市化建设,必须注重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象征和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也是一笔无形的资产。良好的城市形象对改善投资环境,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因而,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显得尤为重要。城市形象的塑造,既不能单纯地追求高楼大厦、高架路和立交桥,也不能盲目地照搬照套,贪大求洋。应当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城市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条件,确定符合城市个性特点的建设发展方向,着力在构筑建筑精品,培育文化内涵,保护历史古迹和美化环境上下功夫,形成融现代文明、古代文明、生态文明于一体的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观。

加快城市化建设,必须积极探索运用市场机制经营开发城市的新路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城市体制特别是融资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为城市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搞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经济基础是保障,资金是最根本的支撑。面对城市建设的巨额投入,仅依靠财政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不断拓宽思路,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多渠道筹措资金,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导向,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和外来资金共同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多元化投融资新机制,以推进城市化的良性发展。

城市化建设范文篇10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新型城市化道路

(一)充分认识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重要意义。“**”以来,我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稳步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新城建设初具规模,定海、新城、沈家门城区“三组团”城市中心区框架已初步形成,南生活、北生产的本岛城市空间发展格局正在实施,市域整体布局、城乡互动的城市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定海、沈家门老城区功能进一步完善,岱山、嵊泗两县城集聚功能进一步增强,“大岛建、小岛迁、陆岛连”战略深入实施。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61%。同时,我市城市发展中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海岛土地资源紧缺,集约利用水平较低;中心城市规模偏小、布局较散、功能尚弱,与快速发展的海洋经济联系不够紧密;城市管理相对滞后;渔农民非农化进程相对缓慢,以城带乡、以工哺农的体制机制不健全;等等。“**”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进一步加强城市工作,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对增强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自觉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城市工作的各个方面,全面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

(二)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总体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按照“以港兴市,全面跨越,建设富强、文明、秀美、和谐的新**”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优化城镇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加强城市管理,创新发展机制,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中心城区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市化道路,着力打造海洋经济强市、海洋文化名城和海岛花园城市,努力构建海岛和谐社会。

(三)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发展。联动推进城市化和新渔农村建设,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渔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渔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渔农村辐射,建立健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城乡协调发展水平。

??坚持集约发展。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推进城镇规模结构合理化和空间土地利用集约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城市。

??坚持和谐发展。把以人为本的要求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围绕提升生活品质,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优化生态环境,培育城市精神,提高居民素质,加强社会管理,加快建设宜居城市。

??坚持创新发展。深化城乡体制改革,加快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创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理念和手段,形成城市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

二、以港兴市,打造海岛花园城市

(四)优化城镇布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围绕建设“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海洋旅游、现代渔业”四大基地,全面实施“中心城区现代化、本岛城乡一体化、主要大岛城镇化”战略。确定我市群岛空间布局为“一主三副”发展轴线,**本岛实施“南生活、北生产”城乡一体化,中心城市空间形态为“三组团两点”带状城镇组群,即新城、定海城区、沈家门城区组成中心城区,朱家尖、老塘山为两个发展点。优先发展“三组团”中心城区,重点发展高亭、菜园县城和金塘、白泉、六横、衢山、洋山等中心镇,建立起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中心城市、中心镇、一般镇相结合,规模不等、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的城镇发展格局。

(五)加快中心城区建设。以港兴市、以景优城,打造现代化港口旅游城市,塑造“桥、港、岛、海”海岛城市特色。新城要着眼于服务海洋经济,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注重培育信息、技术、人才和管理等生产要素的密集区,构建金融、保险、会展、商贸、中介、信息等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加快形成海洋经济产业的研发和生活基地。要大力推进市政道路、管网、环卫、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学校、医院、文化、体育、商业、菜场等配套设施,积极推进商务区和高星级酒店建设,促进商气、人气集聚,努力打造我市的政治、文化、教育、服务中心,现代化的海岛生态新城。定海城区要加强城市内涵发展和旧城改造,提升生活品质,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海岛港口城市。沈家门城区向东港开发区拓展,突出沈家门渔港特征,展现渔都风情,建成全国著名的渔港、国家重要的海洋开发基地。

(六)重视推进城镇建设。坚持把中心镇和小城镇的发展作为我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节点,按照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环境整洁的要求,注重发展特色,加快规划和建设,提高中心镇和小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加快高亭、菜园县城建设,打造具有海洋海岛魅力的特色城区。加快小城镇综合改革,完善小城镇的财政管理体制,制定和落实有关培育政策,加快形成一批经济实力比较强、建设用地比较少、就业岗位比较多、生态环境比较好的中心镇。大力实施“大岛建、小岛迁、陆岛连”战略,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做好双转渔民和被征地农民的就业援助、技能培训等工作,鼓励渔农村人口在市县域范围内向城镇、重点开发区转移,引导渔农村人口城镇化。

(七)推动渔农村小康社区建设。以全面实施市(县)域总体规划编制为抓手,按照**市村庄布点规划,编制中心村规划,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各项工作延伸到渔农村社区,城市基础设施延伸到中心村,推动渔农村社区合理布局和有序建设。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渔农村的要求,继续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等系列工程,重点规划建设好一批生产生活设施配套、公共服务健全、环境卫生良好、城市文明有效辐射的渔农村小康示范社区,形成布局合理的渔农村社区体系。结合实施“暖人心、促发展”工程,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为切入点,力争五年内全市182个渔农村社区全部建成“经济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体制创新”的小康社区。

三、加强城市功能建设,提高城市带动渔农村发展能力

(八)加快提升城市经济,强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基础。以提升工业层次、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线,加快推进城市经济转型。依托中心城区资源优势,促进要素集聚、企业集群,提高海洋经济竞争力。加大科技人才工作力度,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按照“一体两翼”产业规划,进一步完善城乡产业布局,发挥海洋海岛优势,加快发展3×3重点产业,提高城市经济竞争力。进一步强化城乡产业内在联系,以工业化带动渔农业现代化,以现代渔农业的发展促进二、三产业升级,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产业融合,实现城乡产业的联动发展。

(九)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按照“港、桥、岛”一体化目标,超前规划,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新城为重点,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和旅游观光线路,建设贯通新城、定海、沈家门的城市快速通道、城区主干道,及一批公交营运场站和公共停车场库,尽快形成多式联运交通换乘和衔接系统。加快城市供电、供气、给排水、通信等地下网管的改造和建设,推进城市地下网管一体化建设。加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和预警预报体系建设,增强防灾抗灾能力。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渔农村延伸,重点加强渔农村道路、供水、用电、通信、垃圾处理等社区民生基础设施,加快形成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逐步实现城乡公交网络化、供水一体化、供电同网同价和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渔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和道路亮化、硬化、绿化比重。

(十)加强城市公共服务,促进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继续加强城市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等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商业服务网点和社区服务,健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拓展城市公共服务领域,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按照公共服务城乡均衡共享的原则,积极推进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城乡一体化配置,建立健全以城镇为依托、城乡衔接、布局合理的城乡公共服务网络,加快提高渔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全面实施卫生强市六大工程,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改善渔农村办学条件,提高渔农村教师待遇,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城市

(十一)坚持把节约土地放在突出的位置,全面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把节约土地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原则,依法严格审批城市建设用地,合理调整城乡居民点布局和用地结构,逐步形成新增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与节约用地水平挂钩的政策。大力发展省地型建筑,提倡在中心城区建设高层和小高层住宅,积极开发低丘缓坡和利用地下空间,提高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水平。认真落实各项节水措施,推广新型环保供水管材,逐步推行生产生活分质供水,全面开展节水型城市创建活动。大力开展城市综合节能,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倡导绿色消费,全面落实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加快现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全面推广新型墙体等新建材,加快推进散装水泥向渔农村覆盖,提倡简约实用的建筑装修。

(十二)加强城市环境保护和治理。加大城市环保执法力度,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抓紧启动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城镇污水达标排放。加快城市垃圾处理设施改造,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综合利用工作,做好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等集中处理工作,推进城市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加强城市空气质量监测,加大二氧化硫、机动车尾气等废气和烟尘、粉尘、扬尘等污染物治理力度,全面提高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全面开展城市噪声综合整治,营造清静的人居环境。

(十三)加强城市生态建设。以创建具有海洋生态和海岛特色的部级生态城市为目标,大力开展绿色生态**建设,重点实施生态廊道、城镇景观林带、沿海防护林和生态公益林改造“四大工程”,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把**建设成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海岛花园城市。科学规划、建设和保护城市生态功能区,重点加强水系、湿地等生态敏感区和风景名胜资源保护,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系统。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严格依法保护城市饮用水水源,确保城市饮水安全。加强城市绿地保护和建设,继续搞好城市园林绿化,加强古树名木保护。

五、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建设和谐城市

(十四)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大力培养与时俱进的城市精神,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进一步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充分发挥观音文化的影响力、海洋文化的吸引力,注重城市营销和城市形象推广策略,加强“海天佛国,渔都港城??中国?**群岛”品牌宣传力度,提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严格依法保护各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城市历史记忆。城市规划建设注重体现地域自然、人文、历史特色,彰显城市文化底蕴和自然风貌,使城市兼具历史积淀和时代特征。大力实施海洋文化名城“六大工程”,加快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展览馆等海洋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东海明珠”和“海岛百花”工程,大力引导文化工作者送文化到渔农村,扶持渔农民业余文化队伍,建设乡镇(街道)及新社区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场所,加快发展海岛群众文化。理顺文化管理体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鼓励文化创新,培育文化市场,繁荣文化产业。

(十五)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建立健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长效机制,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大力弘扬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加强城市居民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不断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科学实施城市亮化美化工程,继续加大拆违力度,稳步推进危旧建筑和背街小巷改造,整治和规范市场秩序、交通秩序,着力解决“脏、乱、差”等问题,进一步改善城市街容市貌。加强各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强创建工作队伍建设,形成创建文明城市的合力,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十六)加快建设和谐社区。按照“民主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要求,加快建设和谐社区。深化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进一步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组织体系,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加强渔农村社区建设,进一步理顺体制,整合资源,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完善社区社会救助、卫生保健、纠纷调解、治安防范、权益保障、信息咨询、慈善捐助、老年福利、文化教育、健身娱乐等功能,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在办理公共事务、组织居民活动和提供社区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全面开展科普、文化、卫生、体育、法律进社区活动,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十七)加强城市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城市管理理念,切实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加强城市管理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出台政策、完善管理,加快旧城改造,积极推进“城中村”和“城郊村”的拆迁、建设、安置和撤村建居工作。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外来流动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加强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推进平安城市建设。强化对市政公用设施运行的监管,保证城市水、电、气等公共产品供给安全。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和手段,积极推进“数字城管”,提高城市日常管理和应急管理水平。

六、加强领导,加快把城市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十八)突出规划引领作用。按照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要求,加快完善城镇体系规划,全面推广市(县)域总体规划,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全面实施“阳光规划”,积极推进规划的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成立城乡规划委员会,理顺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加强对全市特别是中心城区城市建设规划的统筹管理,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协同建设。加强城市建设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市(县)域总体规划的衔接。建立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强化规划实施监管,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十九)建立完善城市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行统一投融资平台、统一项目建设、统一资产处置的城市基础建设新模式,鼓励社会各类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将政府负债规模合理控制在省限制水平以下。加快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建立健全与新型城市化道路相适应的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土地、投资和公共服务等制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口登记制度。深化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筹的就业制度,积极探索和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切实维护和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建立健全特许经营管理制度,建立公开透明的公共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流转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