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力度十篇

时间:2023-11-02 17:37:19

货币政策力度

货币政策力度篇1

货币从紧政策应凸现“紧”

当下,尽管CPI指数已经清晰地表明宏观经济在温和通胀通道中运行,但物价上涨到底是结构性上涨还是全面上涨以及是否能够持续仍存有很大分歧。这种分歧有其客观背景。本轮物价上涨的最大特点在于,物价上涨是在大面积产能过剩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之前的通胀都是短缺型的通胀。在生产能力过剩的前提下,加工制造业部门的提价能力有限,流动性过剩所造成的通胀压力很难作用于这些部门,而只能在供给弹性较小的农业部门和资产部门推升房价。

由此造成的宏观经济表现颇为耐人寻味。一方面,CPI和资产价格持续上涨令人担忧。国家统计局公布,8月份CPI较上年同期增长6.5%,为128个月新高,刷新了此前于今年7月份创下的5.6%的10年高点,并已经连续6个月超过3%的调控关口。

另一方面,令人稍感宽慰的是,大多数工业制成品市场运行平稳。到目前为止,通胀的全面化仍仅仅存在一部分人士的猜测和担忧之中。8月份CPI数据中,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8.2%,继续成为推动CPI走高的主要力量,仅此一项就带动了接近90%的CPI上涨幅度。同时,而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仍为0.9%,与上月基本持平,衣着、交通通信工具及文化教育娱乐的价格甚至一直在下跌。这样,核心CPI仅仅上涨了0.8%。

可以说,此前饱受诟病的产能过剩帮了宏观调控的忙。根据商务部的数据,从1997年开始,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已有超过70%的工业品和超过80%的消费品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对中国大多数加工制造业部门来说,产能过剩有力地抑止了通胀的全面化。乐观预期是,中国当前的通胀压力会随着下一轮粮食尤其是肉禽进入市场推低食品价格之际将出现缓解。

然而,问题在于,未来的物价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胀预期。CPI的持续走高必将加速通胀预期的形成,而通胀预期通过以下三个渠道或致通胀全面化长期化。这要求必须认真对待。

首先,CPI持续上涨所强化的通胀预期将推升用工成本。作为消费物价指数,CPI反映的是居民生活成本的变动。生活成本的上升将使政府面临较大的稳定压力。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食品价格的上升,则政府为低收入阶层所作的转移支付努力的真实效果将大打折扣。同时,职工对物价持续上涨的预期要求在工资中考虑物价上涨因素。尤其是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部门,职工要求加薪的呼声会越来越强烈。同时外出务工的流动劳动力也因生活成本的提高,必将提高其保留工资。

其次,更重要的是,CPI持续上涨所强化的通胀预期将会进一步促使银行存款向资产部门的搬家,助推资产价格的高涨。显然,如果所有的价格都提高了10%,那么所有人手中的货币都会贬值,但家庭的相对收入不变。因而,平衡性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很小。结构性通货膨胀所带来的问题在于,收入再分配效应将使财富流向房地产、股市等资产部门,为此,老百姓的一个反映就是将存款转移到这些部门。另一个更加简单的做法是大量储备食品等涨价物品。这两方面将进一步推升结构性通货膨胀。因而,从这些角度来说,产能过剩情况下的结构性通货膨胀比全面通胀危害更甚。

再次,CPI持续上涨所强化的通胀预期或使通胀持续化。货币学派认为,通货膨胀总是一个货币现象,是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中国现在流动性过剩,但幸运的是,中国大多数商品也过剩,但一旦持续通胀的预期形成,人们总会寻找那些短期供给弹性较小的物品保值,由此导致了结构性通货膨胀可能并不一定是短期现象。

以上三点表明,结构性通货膨胀危害不容忽视,稳定通胀预期势在必行。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就货币政策而言,防止通货膨胀预期失控应称为其对内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从这点来说,央行应表达更加控制通货膨胀的更强信号。

紧缩政策“过紧”得不偿失

中国的货币政策越来越重要,但毋庸讳言,中国货币政策的市场传导性远远不如发达市场经济体国家,目前货币政策的重要性被人为夸大。

8月份再创11年来历史新高的中国消费品价格指数(CPI)数据,通胀风险的扩大,与一些人对于央行未能事先实行严厉的紧缩型货币政策不满,加剧了人们对于央行实行紧缩政策的预期。

央行已经就此做出明确表态。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在参加国际清算银行会议时表示,对通货膨胀感到担忧,并称对抗通胀是央行的目标。而此前周小川更指出,央行希望真实利率为正值。就在他做出上述表态之前,财政与央行已经打出紧缩政策的“组合权”:央行接连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发放央行票据和特别国债来回收流动性。财政部日前也宣布,将在9月份分三期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1000亿元特别国债,直接向银行间市场回收货币流动性,以减少投资与信贷过热的压力。

不过,央行虽然在口头上对通胀风险十分重视,但在实际行动上不可能采取一步到位的激进货币政策。

央行不可能实行激进的货币政策的第一条理由是,在宏观经济形势判断上,以国家统计局为代表的主流意见是,中国此次通胀风险主要由食品价格上涨构成,占据了80%的比重,是结构性价格上涨,不会导致物价全面失控。随着政府采取的一系列保持猪肉价格稳定的措施逐渐收效,CPI指数在今年7月、8月到达高峰后,将呈逐步下行的走势。因此,政府没有必要采取过于激进的货币手段干预经济。

央行部分人士认可这一说法,周小川先生不以单个月份而以前6个月或12个月CPI均值来衡量利率正负就是一个证据。如果以半年的均值衡量,中国通胀率与负利率的情况就变得不那么严重。以1年期均值衡量,与目前1年期的存款利率相比,存款利率为正,今年上半年虽然是负利率,不过并不严重。如果只以今年8月的数据比较,负利率就很严重。

央行希望实际利率为正值可以有两重理解:第一,央行将想办法使目前的负利率迅速变成正值;第二,虽然央行希望实际利率为正,但受制于各种约束条件,不可能马上做到实际利率为正,只能小步慢升,现在实行正利率还只是“希望”。这更符合目前我们所看到的现实状况。

央行不可能实行激进的货币政策的第二条理由是,再激进的货币政策在经济现实面前都会失效。

9月6日,央行宣布将于9月25日上调被称为“巨斧”的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年内第7次上调,接近历史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最高上限;9月7日央行向部分金融机构定向发行1510亿元定向票据,发行量大而利率低,对信贷增长过快的银行具有惩罚性质;9月10日财政部通知2000亿元特别国债将通过银行间债市向社会公开发行,其中本月发行1000亿元。截止到目前为止,央行已5次加息。动了巨斧动小刀,为了收缩流动性,央行在国务院的指示下,已经刀兵斧钺齐上阵。

但紧缩政策效果不佳。8月份当月贸易顺差为249.8亿美元,该数据稍低于市场预期的252亿美元,中国的外贸顺差仍处于高位。如果中国外贸顺差急剧下降,将会对中国经济、就业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因此,政府有必要按照规划循序渐进改变出口贸易主导的经济模式。这一理论颇有市场,如果以此理论,利率与汇率只能小步快走,而绝不可能一步到位。

央行此前的小幅紧缩都对被市场当作反向指标,甚至出现越加息股市越涨的怪象。最近的一连串组合拳虽然有效地回收了流动性,但所付出的成本不低,不可能成为常态,只能是紧急状态下的特殊做法,这已经导致银行间市场趋紧,隔夜拆借利率大幅提升,如果继续实行,将影响到一般企业运转。目前中小企业融资已经出现困难,越是市场化的企业对利率越是敏感,也越容易在急剧紧缩政策之下受到伤害,对于中国市场经济的土壤损害也越大。

毕竟,央行的职责是维持货币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如果经济增长受到影响导致全面紧缩,是各方面都不愿意看到的,并且已经实现的货币紧缩政策也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央行立即加息,使利率高于8月份CPI是不可能的。年内央行最多可能有一到两次加息,每次至多27个基点。

就目前情形来看,完善社保、加大教育投资、使人民币以比现在更大的幅度升值,是比加息更好的办法。

企业如何化解通胀压力

持续的通货膨胀,不但给百姓的经济生活带来许多问题,也会给企业理财带来许多影响。那么,在通胀压力下,企业如何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来化解通胀的压力呢?

通胀使企业受到四大影响

事实上,要寻找企业化解通胀压力的对策,就需要分析通胀对企业的发展将带来哪些影响。按照有关专家的分析,持续的通货膨胀,将给企业理财带来的许多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企业资金需求不断膨胀。通货膨胀对企业最明显的影响是使企业资金占用量不断增加,资金需求迅速膨胀。第二,资金供给持续性短缺。在通货膨胀时,企业的资金需求迅速膨胀,然而,企业的资金来源却受多方限制,以至于资金的供给量持续性短缺。第三,货币性资金不断贬值。在物价上涨时,币值下降,付出同样多的货币,只能获得较少量的商品或劳物,因而,此时持有货币性资产,必然丧失一部分购买力,而遭受可以按一般物价水准来计量的货币购买力损失。同样,在物价上涨时,负有以一定货币数量计量的债务,将会因为欠款时货币所含有的购买力较大,而清偿时可以用贬值的、即购买力较小的货币去偿付,是企业获得按一般物价水准计量的货币购买力收益。第四,实物性资金的相对升值。实物性资金主要指各种实物资产,如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固定资产等。在物价变动时,实物性资产的货币额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都随物价水平的上涨而上涨,随物价水平的下降而下降。因此,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各种实物资金占用具有在货币计量上不断升值的特性。当然,由于物价上涨对不同资产有不同的影响,各种资产的升值幅度并不完全一致。

应对通胀三大措施

措施一:企业通过提高自身管理水平节约内部成本

有关专家指出,能源、原材料、劳动力和土地的价格不断上升,是导致我国企业一直所依赖的低成本比较优势正在逐步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在外部成本膨胀的同时,企业的内部成本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因而,在高成本时代来临后,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必须立即进行新的策略选择,比如通过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来节约内部成本。

从广义上讲,企业面临的成本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不可控制的外部成本,包括企业购买各种投入品的支出、税收、国家各种政策以及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所形成的成本;二是可以控制的内部成本,包括各种费用支出以及投入资源没有达到合理配置而造成的成本。

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具有低成本比较优势主要是指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外部成本总体相对较低,虽然外部市场环境的不健全和政府行为的不规范增加了企业不必要的成本,但是,各种资源和劳动力的极度廉价却远远抵消了其对成本的提升影响。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低成本比较优势正在逐渐丧失,高成本时代已经来临。

措施二:企业应合理筹措资金

在通货膨胀时,企业资金供求矛盾十分尖锐,因此,合理筹措资金,是通货膨胀期间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通过两种方法:第一,发行债券时采用浮动利率。通常,债券的利息在债券的发行年限内保持固定,这对发行债券的企业和投资人都十分方便。但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期,这种固定利息率债券往往会使投资人的实际利息率非常低,甚至是负利息率,因此,在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期,很多人都不愿购买固定利率债券,这极大地限制了企业利用债券筹措资金。为了对付通货膨胀,顺利发行公司债券,西方许多企业发行了浮动利率债券,这种债券的利息率随物价变动而变动,使投资人在严重通货膨胀时不至于因通货膨胀而遭受损失。浮动利率债券在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早期十分走俏,很多企业解决了资金危机。另外,在通货膨胀时,银行发放长期贷款,往往也用浮动利率,这也是通货膨胀给财务管理带来的一个新变化。

第二,利用股票集资时采用高股利政策。在高速通货膨胀时,为了保证股东的实际报酬不致降低,必须增加股利的发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普通股股票的吸引力,使企业的股票得以顺利发行。因此,在通货膨胀比较激烈的时候,企业股利的发放都以较高的速度增长。

在通货膨胀时,虽然利息率也在不断提高,但由于有时利率上涨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从而造成实际利息率下降,个别年份甚至成为负利息率。例如,从1976-1981年,英国的名义利息率分别为14.4%,12.7%,13.5%,13.0%和15.3%,而实际利息率则分别是-0.2%,-1.3%,-1.0%,1.4%,-5.0%。这时若采用借款方式筹措资金,则对企业十分有利。所以,在通货膨胀率比较高时,西方企业都改变了传统的资金结构,增加了负债资金的比例。

措施三:通胀条件下的投资管理和营运资金管理

在通货膨胀期间,无论是进行证券投资还是直接投资,都必须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进行证券投资,要避免投资于那些有固定收益的证券,而应投资于变动收益证券,普通股股票,浮动利率债券则属于比较好的投资对象。

通货膨胀会使资金成本升高,这就要求企业在合理筹措资金的同时,必须加强对资金的管理,以便节约使用营运资金,提高营运资金的使用效果。由于通货膨胀对货币性资金和实物性资金具有不同的影响,因而,采取的对策和管理办法也不完全一样。

货币政策力度篇2

■ 中国货币政策动态微调的含义

中国货币政策动态性微调的含义,依据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9年第二季度)》的解释,是在继续坚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不变的前提下进行微调,从“合理”向“适度”过渡。因此,当前中国货币政策微调的动因,恐怕需要从“合理”和“适度”上来理解“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微弱变化。由此可见,微调后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其核心是真正意义上的“适度”,不同于前期的扩张性“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因此,当下中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动态性微调,既不能理解为中国现行货币政策导向将要发生根本性变化,也不能简单地视为中国现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延续将一成不变。

自去年中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执行以来,政策的力度不断加大,效果也日渐明显,货币政策“惯性”的后续效果将进一步显现出来。但另一方面,“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执行力度的不断加大,“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逐步演变成“扩张”性“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真正意义上的“适度”成分明显减弱,导致今年前7个月货币投放量屡创新高。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去年9月以来新增人民币贷款总额一次又一次被改写,到今年3月份创下历史天量,达到1.89万亿人民币,2009年前7个月接近8万亿人民币。显然,在前期“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驱动下,已然导致中国信贷增长规模不断扩张,货币流动性持续宽裕在中国股市和楼市表现得尤其突出,甚至可以视为极度宽裕,股市和楼市“体验”更多的是扩张性“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并非“适度”。而在实体经济则完全不同。据近期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宏观经济数据表明,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均为负数,并同比创出新低,与此同时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放缓。从这一组数据看,CPI和PPI的持续负增长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放缓,一方面表明目前中国整体经济复苏仍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特别是实体经济的状况不容乐观;另一方面,7月份CPI和PPI以及固定资产投资与中国股市和楼市的火爆形成巨大的反差。显然,前期“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面“倾向”了中国的股市和楼市,并未对实体经济带来更多的“实惠”,资本市场的扩张与实体经济的收缩形成的鲜明对比,意味着资本市场泡沫正在不断聚集,而实体经济则不尽人意。因此,中国在资本市场流动性宽裕和实体经济状况不佳的情况下,“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是否延续下去,还是改弦更张,需要进行认真的论证和谨慎的选择,货币政策的取向就成为中国货币当局适时考虑的问题。

■ 中国货币政策微调的背景

依据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与金融形势,在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适度宽松”依然是支撑“积极的财政政策”不可或缺的配套货币政策,需要延续“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经济与金融形势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然而,在美元贬值,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反弹,通胀预期抬头,以及大量信贷资金不断涌入股市和楼市的背景下,不得不引起中国货币当局的高度重视和警惕。

从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与金融形势看,在当前全球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的情况下,随着“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出台,如果美国等有关国家不适度掌握货币的投放量,极有可能会“培育”出新的资产“泡沫”,并引发新的类似于通胀、货币和信贷危机。特别是美元和欧元作为国际支付的主要货币,并且各国的外汇储备都以其为主。在美欧“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下,一旦新一轮危机降临又对本国货币缺乏信心时,其他国家必然要使用外汇储备来注资救市,这可能导致外汇“泡沫”被进一步放大。外汇“泡沫”放大的同时,金融危机在全球的影响也会增大,世界经济将有可能被金融危机、经济衰退和主要货币波动的恶性循环所困扰,各种危机爆发的频率也会进一步提高。而西方“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将对我国产生更大的影响,其中更多地体现在国际储备资产价值、国际结算和能源等大宗资源类商品上涨层面上的风险。外汇储备的基本功能主要是各国用于国际收支结算和防范金融风险。如果外汇储备风险加大,外汇储备自身安全得不到保证,在国际收支结算中的损失难以估量,同时本国金融安全性也相应降低。

■ 需要适时调整政策力度

由于世界上主要货币已经进入“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时期,受西方“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输入性货币扩张和通胀的影响,无疑中国现行的货币政策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一方面是经济尚未全面复苏,全球性金融危机仍未见底,尚存诸多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是潜在的通胀已有所抬头。由此,“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的落实既要有一定阶段的连续性,也不可对已经出现的通胀苗头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因此。优先考虑可支撑经济持续复苏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自然是最根本的选择。当然,在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尚未结束的情况下,增加货币的投放量和放宽信贷是刺激经济复苏的必要措施,这是“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前期“合理”的一面。但未来全球经济复苏过程将极有可能与全球性通胀风险同时出现,政策导向需要与形势的发展相适应,而不是“滞后”,并加强市场追踪监测,把握调控的力度,这是“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现阶段“适度”的一面。为此,近期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进行动态微调的表态,防范潜在通胀风险的意图十分明确。在继续坚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不变的前提下进行微调,力图把握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力度和节奏,从“合理”过度到“适度”。这意味着,中国现行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已经在中国国内货币市场发挥作用,在目前中国国内市场货币供应量相对充足的情况下,需要加强对输入性货币扩张和通胀以及自身潜在货币扩张和通胀风险的防范。

货币政策力度篇3

【关键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有效性

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资产价格持续攀升,物价上涨,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如此特殊的经济情况是前所未有的。中央银行已多次实行货币政策,但在目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是否能发挥其应有作用。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文献综述

1.西方经济学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

在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中,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认同货币政策的作用,而理性预期学派则提出不同意见。

(1)凯恩斯学派。凯恩斯认为,“有效储蓄之数量乃定于投资数量,而在充分就业限度以内,鼓励投资者乃是低利率。故我们最好参照资本之边际效率表,把利率减低到一点,可以达到充分就业”。可见,凯恩斯虽然偏爱财政政策,但也不否定货币政策的作用。

之后,凯恩斯主义者汉森、萨缪尔森、索罗和托宾等人也肯定了货币政策的作用。随着他们对货币政策作用的认识的加深,他们提出了“逆经济周期调节”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主张。

(2)货币学派。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能够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波动的一个主要根源”,“货币政策能够发挥的第二个作用,是为经济运行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继续用米尔的比喻,就是使货币政策这架机器运行”,“货币政策有助于抵消经济体系中来自其他方面的主要波动”。由此可知,弗里德曼充分肯定货币政策对稳定经济的作用。

(3)理性预期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卢卡斯曾提出过着名的“政策无效性命题”。他指出:“当扩张性货币政策反复推行时,它不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推动力消失了,对生产没有刺激作用,期望生产能扩大,但结果却是通货膨胀,而不是别的。”显然,卢卡斯完全否定了货币政策的作用。

2.中国经济学界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观点

对于货币政策能否发挥调控作用,中国经济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过分突出甚至否定货币政策的有效作用。中国人民大学黄达教授认为,“给人的印象,货币政策得心应手,是极有利的工具。但实践证明,过分高估其效能,不是实现不了设想的目标,就是在强力贯彻实施中带来很大的副作用”。

第二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具有非对称性即通货膨胀得力而治理通货紧缩乏力。对外贸易大学的吴军教授认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实践,可以证明再经济衰退阶段的恢复经济增长方面,财政政策的强效应和货币政策的弱效应”。

第三种观点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持肯定态度。南京大学的范从来教授认为,“我国并没有陷入流动性陷阱,投资和消费的利率弹性是存在的,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条件是具备的”。

二、评价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准

弗里德曼说,“我相信,某一货币总量是目前可得的、最好的、货币政策的直接指示器或评价标准。而且我相信:与选择价格水平的做法相比,具体选择哪一种货币总量所带来的妨害则小得多。”可见,弗里德曼认为评价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准是货币供应量。

在国内,李春琦等学者在研究货币政策有效性时,多数也采用货币供应量M2作为评价指标。而崔建军(2006)认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体现在货币政策目标及其实现程度。但其是在封闭的环境下,用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来评价。

考虑到,在我国货币供应量是否应作为中介目标尚存争议,而且经过线性回归的检验,发现货币供应量与CPI的拟合程度不高。中国经济已逐步与国际接轨,中国的市场已不再封闭。所以本文以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目标作为评价标准,即“维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分析货币政策在近期调控中发挥的作用,评价货币政策的效果。

币值稳定,包括对内币值稳定和对外币值稳定。本文通过06年和07年的CPI指数和人民币汇率走势,进行考察。而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则通过GDP增长率来评价。

三、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评价

经过数据统计,在这两年中央银行已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年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以达14%,创历史新高,冻结了商业银行大部分资金。年贷款利率也调至7.47%,比06年年初上升了1.89%,明显是要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虽然中央银行频繁地实行货币政策,但物价仍呈上升趋势,超过警戒线3%,这似乎与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背道而驰。

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路上升,人民币持续升值,贸易顺差也持续增长,外汇储备屡创新高。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但现在汇率已上升了一定幅度,中央银行似乎无法控制。

再看GDP增长率,07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11.1%,第二季度为11.9%,第三季度为11.5%,第四季度为11.2%,仍成双位数增长,并没有放慢的迹象。紧缩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影响到经济的增长。

如果货币政策的紧缩效应显着,应该能平抑通货膨胀,且不影响经济发展。虽然货币政策在这轮调节过热经济的过程中,没有影响到经济的增长。但没有成功地维持币值稳定,人民币仍然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并且日趋严重,所以货币政策的效果不显着。

四、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原因

影响货币政策的因素有很多,尤其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既有货币政策本身存在的缺陷,也有经济环境的制约。主要表现为:

1.货币政策本身的缺点

货币政策存在时滞性。货币政策由制定、执行到产生效果,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市场较完善的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发挥效用需为六个月到一年。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集中,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阻塞,由货币政策所推动的货币供给很难达到县域地区。货币市场体系尚存缺陷,市场利率尚没形成,这也影响到货币政策发挥效用。此外,中央银行隶属于国务院,只有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权力,没有决策权。所以,货币政策的时滞要比发达国家要长。

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通过商业银行,而商业银行一般很少给中小企业贷款。所以,货币政策的作用影响不到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能够按往常一样进行贷款投资。在我国,中小企业占据市场的大部分。调控不了中小企业,货币政策的效果也减弱。

从货币供给性质来看,目前我国处于转轨经济,同时,我国奉行二级银行体制,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体系、企业、居民个人都参与货币创造过程。因此,我国的货币供给同时具有外生性和内生性,而不是纯粹的外生性,中央银行控制的货币供应量有限,货币政策的效果有所减弱。

2.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制约

本次的通货膨胀属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所以货币政策的效果不显着。这次的物价上涨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引起的,而食品价格的上涨又引起其他物品的价格上涨。全面的物价上涨,自然引起工资上涨,市场上货币供给增多,从而使通胀加剧。即便中央银行能控制货币的供给,但不管货币政策如何紧缩,人们都不可能将购买食品的钱存入银行。在这种情况下,紧缩的货币政策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人民币持续升值,外界对人民币产生升值的预期,也看好中国的经济发展,所以国内外的投资者都抛出美元,买入人民币。中央银行为维持汇率稳定,被迫抛出更多的本币,使货币供应量上升,流动性加大,通货膨胀加剧,货币政策产生了反效果。

我国的金融体系不完善,利率的种类很多,有基准利率、同业拆借率、存贷款利率、银行间债券利率等,没有统一的市场利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利率政策的实行。

3.中央银行实行货币政策的情况

根据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货币政策要超出人们的预期,才能发挥作用。但现在人们对货币政策已有预期,中央银行所制定的货币政策没有考虑到预期因素,所以货币政策没有达到所需要的效果。此时,货币政策在更大程度上只是一种警告,真正的调控作用较弱。

中央银行决定执行货币时,已经延误了时机。市场已存在大量货币,紧缩的货币政策很难控制住这种趋势。而且,每次上调存款准备金或年存贷款利率都是小幅度的调整,到后期才增大幅度,所以货币政策暂时效果微弱。

五、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针对影响货币政策的种种原因,本文将从三方面提出改善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1.尽量减弱货币政策的时滞性

首先,缩短货币政策产生效果的时间。货币政策的时滞性不能完全消除,但以我国目前的情况,时滞性可以减弱。这就要求中央银行提高对经济情况的预见,制定出有预见性的货币政策。而且中央银行的调控要适时,避免货币政策在经济情况发生转变时才起作用。而且,中央银行要有一定的独立性。虽然和建国初期相比,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是较弱。我国的中央银行隶属于国务院,没有决策权,执行货币政策要遵照国务院的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实行货币政策的时机。此外,还需商业银行的配合。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要深入县级金融机构,并放宽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限制,使货币政策得到更有效的传导。

2.改善货币政策实施的环境

继续推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促使市场利率形成。这有利于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而货币市场的完善则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更有效。因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主要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票据,若利率能够市场化,则利率所反映的市场情况更加真实,有助于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制定的货币政策也更有效。

如果财政政策不和货币政策相配合,这也会使货币政策的效果被抵消掉。考虑到现在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财政政策似乎比货币政策更有效。通过政府补贴、减免税收、政府限价等措施可降低食品生产的成本,控制价格,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物价上涨的幅度。通过制定对出口的管制,取消部分出口产品的优惠政策,可控制住贸易的持续顺差。财政政策是一种直接调控的政策。所以货币政策应与财政政策配合使用,会事半功倍。

汇率政策是货币政策体系的重要部分。现在人民币被低估,对外贸易持续顺差,造成较多贸易摩擦,人民币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而国内通货膨胀的问题日趋严重,政府可考虑放宽对人民币汇率的控制,以缓解通货膨胀问题。人民币升值,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扩大国内供给,而且也减少了货币供应量,对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有较大帮助。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美元走弱,升值是人民币必然的趋势。或许要人民币一次升值较多会对中国经济和金融稳定造成冲击,但政府可根据中国具体国情,让人民币逐步升值,达到人民币真实的价值。

3.提高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能力

加强金融创新。目前,一般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但这些工具都有各自的缺陷。现在经济形势越来越复杂,中央银行很应该创造出适合当前情况的新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冲的力度。

中央银行实行货币政策要考虑到预期因素,每次的货币政策能超出人们的预期之外,将使调控更有效果,也表明中央银行调控的决心,加大了警告作用。

加大货币政策的强度。中央银行每次上调存款准备金或利率都是小幅上调,效果不大,反而使通货膨胀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增加调控的难度。所以,中央银行可以减少调控的次数,但加大调控的强度。有人认为这种做法会造成经济的“硬着陆”。但以现在的经济情况,市场能承受得了较强的紧缩政策。相反,现在频繁地使用货币政策,效果不大,对市场的警告作用也不大。当货币政策产生累积效应时,也同样会导致经济的“硬着陆”。

中央银行也可以尝试使用窗口指导等货币政策措施,加大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控制,同时督促商业银行承担稳定经济的义务。

六、结语

综上所述,2006到2007年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因其自身缺点和环境影响等原因,所以效果不太显着。货币政策有效性偏弱,对宏观调控十分不利。以现在的经济形势来看,中央银行必须实行宏观调控以稳定经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迫在眉睫。所以,中央银行要根据现时中国经济的情况,分析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原因,加深对货币政策的认识和研究,克服货币政策的缺点,改善金融环境,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便更好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只有这样,中央银行才能充分发挥调节经济的作用,有效地控制本次的经济过热,维持经济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崔建军.金融调控理论[J].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崔建军.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Z].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3]孟建华.中国货币政策的选择和发展[Z].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X].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货币政策力度篇4

1.西方经济学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

在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中,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认同货币政策的作用,而理性预期学派则提出不同意见。

(1)凯恩斯学派。凯恩斯认为,“有效储蓄之数量乃定于投资数量,而在充分就业限度以内,鼓励投资者乃是低利率。故我们最好参照资本之边际效率表,把利率减低到一点,可以达到充分就业”。可见,凯恩斯虽然偏爱财政政策,但也不否定货币政策的作用。

之后,凯恩斯主义者汉森、萨缪尔森、索罗和托宾等人也肯定了货币政策的作用。随着他们对货币政策作用的认识的加深,他们提出了“逆经济周期调节”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主张。

(2)货币学派。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能够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波动的一个主要根源”,“货币政策能够发挥的第二个作用,是为经济运行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继续用米尔的比喻,就是使货币政策这架机器运行”,“货币政策有助于抵消经济体系中来自其他方面的主要波动”。由此可知,弗里德曼充分肯定货币政策对稳定经济的作用。

(3)理性预期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卢卡斯曾提出过著名的“政策无效性命题”。他指出:“当扩张性货币政策反复推行时,它不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推动力消失了,对生产没有刺激作用,期望生产能扩大,但结果却是通货膨胀,而不是别的。”显然,卢卡斯完全否定了货币政策的作用。

2.中国经济学界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观点

对于货币政策能否发挥调控作用,中国经济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过分突出甚至否定货币政策的有效作用。中国人民大学黄达教授认为,“给人的印象,货币政策得心应手,是极有利的工具。但实践证明,过分高估其效能,不是实现不了设想的目标,就是在强力贯彻实施中带来很大的副作用”。

第二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具有非对称性即通货膨胀得力而治理通货紧缩乏力。对外贸易大学的吴军教授认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实践,可以证明再经济衰退阶段的恢复经济增长方面,财政政策的强效应和货币政策的弱效应”。

第三种观点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持肯定态度。南京大学的范从来教授认为,“我国并没有陷入流动性陷阱,投资和消费的利率弹性是存在的,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条件是具备的”。

二、评价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准

弗里德曼说,“我相信,某一货币总量是目前可得的、最好的、货币政策的直接指示器或评价标准。而且我相信:与选择价格水平的做法相比,具体选择哪一种货币总量所带来的妨害则小得多。”可见,弗里德曼认为评价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准是货币供应量。

在国内,李春琦等学者在研究货币政策有效性时,多数也采用货币供应量M2作为评价指标。而崔建军(2006)认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体现在货币政策目标及其实现程度。但其是在封闭的环境下,用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来评价。

考虑到,在我国货币供应量是否应作为中介目标尚存争议,而且经过线性回归的检验,发现货币供应量与CPI的拟合程度不高。中国经济已逐步与国际接轨,中国的市场已不再封闭。所以本文以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目标作为评价标准,即“维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分析货币政策在近期调控中发挥的作用,评价货币政策的效果。

币值稳定,包括对内币值稳定和对外币值稳定。本文通过06年和07年的CPI指数和人民币汇率走势,进行考察。而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则通过GDP增长率来评价。

三、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评价

经过数据统计,在这两年中央银行已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年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以达14%,创历史新高,冻结了商业银行大部分资金。年贷款利率也调至7.47%,比06年年初上升了1.89%,明显是要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虽然中央银行频繁地实行货币政策,但物价仍呈上升趋势,超过警戒线3%,这似乎与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背道而驰。

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路上升,人民币持续升值,贸易顺差也持续增长,外汇储备屡创新高。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但现在汇率已上升了一定幅度,中央银行似乎无法控制。

再看GDP增长率,07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11.1%,第二季度为11.9%,第三季度为11.5%,第四季度为11.2%,仍成双位数增长,并没有放慢的迹象。紧缩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影响到经济的增长。

如果货币政策的紧缩效应显著,应该能平抑通货膨胀,且不影响经济发展。虽然货币政策在这轮调节过热经济的过程中,没有影响到经济的增长。但没有成功地维持币值稳定,人民币仍然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并且日趋严重,所以货币政策的效果不显著。

四、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原因

影响货币政策的因素有很多,尤其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既有货币政策本身存在的缺陷,也有经济环境的制约。主要表现为:

1.货币政策本身的缺点

货币政策存在时滞性。货币政策由制定、执行到产生效果,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市场较完善的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发挥效用需为六个月到一年。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集中,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阻塞,由货币政策所推动的货币供给很难达到县域地区。货币市场体系尚存缺陷,市场利率尚没形成,这也影响到货币政策发挥效用。此外,中央银行隶属于国务院,只有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权力,没有决策权。所以,货币政策的时滞要比发达国家要长。

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通过商业银行,而商业银行一般很少给中小企业贷款。所以,货币政策的作用影响不到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能够按往常一样进行贷款投资。在我国,中小企业占据市场的大部分。调控不了中小企业,货币政策的效果也减弱。

从货币供给性质来看,目前我国处于转轨经济,同时,我国奉行二级银行体制,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体系、企业、居民个人都参与货币创造过程。因此,我国的货币供给同时具有外生性和内生性,而不是纯粹的外生性,中央银行控制的货币供应量有限,货币政策的效果有所减弱。

2.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制约

本次的通货膨胀属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所以货币政策的效果不显著。这次的物价上涨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引起的,而食品价格的上涨又引起其他物品的价格上涨。全面的物价上涨,自然引起工资上涨,市场上货币供给增多,从而使通胀加剧。即便中央银行能控制货币的供给,但不管货币政策如何紧缩,人们都不可能将购买食品的钱存入银行。在这种情况下,紧缩的货币政策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人民币持续升值,外界对人民币产生升值的预期,也看好中国的经济发展,所以国内外的投资者都抛出美元,买入人民币。中央银行为维持汇率稳定,被迫抛出更多的本币,使货币供应量上升,流动性加大,通货膨胀加剧,货币政策产生了反效果。

我国的金融体系不完善,利率的种类很多,有基准利率、同业拆借率、存贷款利率、银行间债券利率等,没有统一的市场利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利率政策的实行。

3.中央银行实行货币政策的情况

根据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货币政策要超出人们的预期,才能发挥作用。但现在人们对货币政策已有预期,中央银行所制定的货币政策没有考虑到预期因素,所以货币政策没有达到所需要的效果。此时,货币政策在更大程度上只是一种警告,真正的调控作用较弱。

中央银行决定执行货币时,已经延误了时机。市场已存在大量货币,紧缩的货币政策很难控制住这种趋势。而且,每次上调存款准备金或年存贷款利率都是小幅度的调整,到后期才增大幅度,所以货币政策暂时效果微弱。

五、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针对影响货币政策的种种原因,本文将从三方面提出改善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1.尽量减弱货币政策的时滞性

首先,缩短货币政策产生效果的时间。货币政策的时滞性不能完全消除,但以我国目前的情况,时滞性可以减弱。这就要求中央银行提高对经济情况的预见,制定出有预见性的货币政策。而且中央银行的调控要适时,避免货币政策在经济情况发生转变时才起作用。而且,中央银行要有一定的独立性。虽然和建国初期相比,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是较弱。我国的中央银行隶属于国务院,没有决策权,执行货币政策要遵照国务院的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实行货币政策的时机。此外,还需商业银行的配合。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要深入县级金融机构,并放宽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限制,使货币政策得到更有效的传导。

2.改善货币政策实施的环境

继续推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促使市场利率形成。这有利于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而货币市场的完善则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更有效。因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主要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票据,若利率能够市场化,则利率所反映的市场情况更加真实,有助于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制定的货币政策也更有效。

如果财政政策不和货币政策相配合,这也会使货币政策的效果被抵消掉。考虑到现在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财政政策似乎比货币政策更有效。通过政府补贴、减免税收、政府限价等措施可降低食品生产的成本,控制价格,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物价上涨的幅度。通过制定对出口的管制,取消部分出口产品的优惠政策,可控制住贸易的持续顺差。财政政策是一种直接调控的政策。所以货币政策应与财政政策配合使用,会事半功倍。

汇率政策是货币政策体系的重要部分。现在人民币被低估,对外贸易持续顺差,造成较多贸易摩擦,人民币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而国内通货膨胀的问题日趋严重,政府可考虑放宽对人民币汇率的控制,以缓解通货膨胀问题。人民币升值,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扩大国内供给,而且也减少了货币供应量,对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有较大帮助。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美元走弱,升值是人民币必然的趋势。或许要人民币一次升值较多会对中国经济和金融稳定造成冲击,但政府可根据中国具体国情,让人民币逐步升值,达到人民币真实的价值。

3.提高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能力

加强金融创新。目前,一般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但这些工具都有各自的缺陷。现在经济形势越来越复杂,中央银行很应该创造出适合当前情况的新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冲的力度。

中央银行实行货币政策要考虑到预期因素,每次的货币政策能超出人们的预期之外,将使调控更有效果,也表明中央银行调控的决心,加大了警告作用。

加大货币政策的强度。中央银行每次上调存款准备金或利率都是小幅上调,效果不大,反而使通货膨胀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增加调控的难度。所以,中央银行可以减少调控的次数,但加大调控的强度。有人认为这种做法会造成经济的“硬着陆”。但以现在的经济情况,市场能承受得了较强的紧缩政策。相反,现在频繁地使用货币政策,效果不大,对市场的警告作用也不大。当货币政策产生累积效应时,也同样会导致经济的“硬着陆”。

中央银行也可以尝试使用窗口指导等货币政策措施,加大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控制,同时督促商业银行承担稳定经济的义务。

六、结语

综上所述,2006到2007年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因其自身缺点和环境影响等原因,所以效果不太显著。货币政策有效性偏弱,对宏观调控十分不利。以现在的经济形势来看,中央银行必须实行宏观调控以稳定经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迫在眉睫。所以,中央银行要根据现时中国经济的情况,分析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原因,加深对货币政策的认识和研究,克服货币政策的缺点,改善金融环境,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便更好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只有这样,中央银行才能充分发挥调节经济的作用,有效地控制本次的经济过热,维持经济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崔建军.金融调控理论[J].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崔建军.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Z].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3]孟建华.中国货币政策的选择和发展[Z].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X].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陈共.财政学[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童适平.中央银行学教程[Z].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货币政策力度篇5

1.西方经济学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

在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中,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认同货币政策的作用,而理性预期学派则提出不同意见。

(1)凯恩斯学派。凯恩斯认为,“有效储蓄之数量乃定于投资数量,而在充分就业限度以内,鼓励投资者乃是低利率。故我们最好参照资本之边际效率表,把利率减低到一点,可以达到充分就业”。可见,凯恩斯虽然偏爱财政政策,但也不否定货币政策的作用。

之后,凯恩斯主义者汉森、萨缪尔森、索罗和托宾等人也肯定了货币政策的作用。随着他们对货币政策作用的认识的加深,他们提出了“逆经济周期调节”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主张。

(2)货币学派。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能够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波动的一个主要根源”,“货币政策能够发挥的第二个作用,是为经济运行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继续用米尔的比喻,就是使货币政策这架机器运行”,“货币政策有助于抵消经济体系中来自其他方面的主要波动”。由此可知,弗里德曼充分肯定货币政策对稳定经济的作用。

(3)理性预期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卢卡斯曾提出过著名的“政策无效性命题”。他指出:“当扩张性货币政策反复推行时,它不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推动力消失了,对生产没有刺激作用,期望生产能扩大,但结果却是通货膨胀,而不是别的。”显然,卢卡斯完全否定了货币政策的作用。

2.中国经济学界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观点

对于货币政策能否发挥调控作用,中国经济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过分突出甚至否定货币政策的有效作用。中国人民大学黄达教授认为,“给人的印象,货币政策得心应手,是极有利的工具。但实践证明,过分高估其效能,不是实现不了设想的目标,就是在强力贯彻实施中带来很大的副作用”。

第二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具有非对称性即通货膨胀得力而治理通货紧缩乏力。对外贸易大学的吴军教授认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实践,可以证明再经济衰退阶段的恢复经济增长方面,财政政策的强效应和货币政策的弱效应”。

第三种观点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持肯定态度。南京大学的范从来教授认为,“我国并没有陷入流动性陷阱,投资和消费的利率弹性是存在的,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条件是具备的”。

二、评价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准

弗里德曼说,“我相信,某一货币总量是目前可得的、最好的、货币政策的直接指示器或评价标准。而且我相信:与选择价格水平的做法相比,具体选择哪一种货币总量所带来的妨害则小得多。”可见,弗里德曼认为评价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准是货币供应量。

在国内,李春琦等学者在研究货币政策有效性时,多数也采用货币供应量M2作为评价指标。而崔建军(2006)认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体现在货币政策目标及其实现程度。但其是在封闭的环境下,用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来评价。

考虑到,在我国货币供应量是否应作为中介目标尚存争议,而且经过线性回归的检验,发现货币供应量与CPI的拟合程度不高。中国经济已逐步与国际接轨,中国的市场已不再封闭。所以本文以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目标作为评价标准,即“维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分析货币政策在近期调控中发挥的作用,评价货币政策的效果。

币值稳定,包括对内币值稳定和对外币值稳定。本文通过06年和07年的CPI指数和人民币汇率走势,进行考察。而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则通过GDP增长率来评价。

三、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评价

经过数据统计,在这两年中央银行已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年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以达14%,创历史新高,冻结了商业银行大部分资金。年贷款利率也调至7.47%,比06年年初上升了1.89%,明显是要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虽然中央银行频繁地实行货币政策,但物价仍呈上升趋势,超过警戒线3%,这似乎与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背道而驰。

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路上升,人民币持续升值,贸易顺差也持续增长,外汇储备屡创新高。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但现在汇率已上升了一定幅度,中央银行似乎无法控制。

再看GDP增长率,07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11.1%,第二季度为11.9%,第三季度为11.5%,第四季度为11.2%,仍成双位数增长,并没有放慢的迹象。紧缩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影响到经济的增长。

如果货币政策的紧缩效应显著,应该能平抑通货膨胀,且不影响经济发展。虽然货币政策在这轮调节过热经济的过程中,没有影响到经济的增长。但没有成功地维持币值稳定,人民币仍然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并且日趋严重,所以货币政策的效果不显著。

四、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原因

影响货币政策的因素有很多,尤其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既有货币政策本身存在的缺陷,也有经济环境的制约。主要表现为:

1.货币政策本身的缺点

货币政策存在时滞性。货币政策由制定、执行到产生效果,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市场较完善的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发挥效用需为六个月到一年。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集中,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阻塞,由货币政策所推动的货币供给很难达到县域地区。货币市场体系尚存缺陷,市场利率尚没形成,这也影响到货币政策发挥效用。此外,中央银行隶属于国务院,只有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权力,没有决策权。所以,货币政策的时滞要比发达国家要长。

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通过商业银行,而商业银行一般很少给中小企业贷款。所以,货币政策的作用影响不到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能够按往常一样进行贷款投资。在我国,中小企业占据市场的大部分。调控不了中小企业,货币政策的效果也减弱。

从货币供给性质来看,目前我国处于转轨经济,同时,我国奉行二级银行体制,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体系、企业、居民个人都参与货币创造过程。因此,我国的货币供给同时具有外生性和内生性,而不是纯粹的外生性,中央银行控制的货币供应量有限,货币政策的效果有所减弱。

2.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制约

本次的通货膨胀属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所以货币政策的效果不显著。这次的物价上涨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引起的,而食品价格的上涨又引起其他物品的价格上涨。全面的物价上涨,自然引起工资上涨,市场上货币供给增多,从而使通胀加剧。即便中央银行能控制货币的供给,但不管货币政策如何紧缩,人们都不可能将购买食品的钱存入银行。在这种情况下,紧缩的货币政策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人民币持续升值,外界对人民币产生升值的预期,也看好中国的经济发展,所以国内外的投资者都抛出美元,买入人民币。中央银行为维持汇率稳定,被迫抛出更多的本币,使货币供应量上升,流动性加大,通货膨胀加剧,货币政策产生了反效果。

我国的金融体系不完善,利率的种类很多,有基准利率、同业拆借率、存贷款利率、银行间债券利率等,没有统一的市场利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利率政策的实行。

3.中央银行实行货币政策的情况

根据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货币政策要超出人们的预期,才能发挥作用。但现在人们对货币政策已有预期,中央银行所制定的货币政策没有考虑到预期因素,所以货币政策没有达到所需要的效果。此时,货币政策在更大程度上只是一种警告,真正的调控作用较弱。

中央银行决定执行货币时,已经延误了时机。市场已存在大量货币,紧缩的货币政策很难控制住这种趋势。而且,每次上调存款准备金或年存贷款利率都是小幅度的调整,到后期才增大幅度,所以货币政策暂时效果微弱。

五、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针对影响货币政策的种种原因,本文将从三方面提出改善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1.尽量减弱货币政策的时滞性

首先,缩短货币政策产生效果的时间。货币政策的时滞性不能完全消除,但以我国目前的情况,时滞性可以减弱。这就要求中央银行提高对经济情况的预见,制定出有预见性的货币政策。而且中央银行的调控要适时,避免货币政策在经济情况发生转变时才起作用。而且,中央银行要有一定的独立性。虽然和建国初期相比,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是较弱。我国的中央银行隶属于国务院,没有决策权,执行货币政策要遵照国务院的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实行货币政策的时机。此外,还需商业银行的配合。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要深入县级金融机构,并放宽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限制,使货币政策得到更有效的传导。

2.改善货币政策实施的环境

继续推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促使市场利率形成。这有利于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而货币市场的完善则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更有效。因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主要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票据,若利率能够市场化,则利率所反映的市场情况更加真实,有助于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制定的货币政策也更有效。

如果财政政策不和货币政策相配合,这也会使货币政策的效果被抵消掉。考虑到现在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财政政策似乎比货币政策更有效。通过政府补贴、减免税收、政府限价等措施可降低食品生产的成本,控制价格,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物价上涨的幅度。通过制定对出口的管制,取消部分出口产品的优惠政策,可控制住贸易的持续顺差。财政政策是一种直接调控的政策。所以货币政策应与财政政策配合使用,会事半功倍。

汇率政策是货币政策体系的重要部分。现在人民币被低估,对外贸易持续顺差,造成较多贸易摩擦,人民币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而国内通货膨胀的问题日趋严重,政府可考虑放宽对人民币汇率的控制,以缓解通货膨胀问题。人民币升值,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扩大国内供给,而且也减少了货币供应量,对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有较大帮助。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美元走弱,升值是人民币必然的趋势。或许要人民币一次升值较多会对中国经济和金融稳定造成冲击,但政府可根据中国具体国情,让人民币逐步升值,达到人民币真实的价值。

3.提高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能力

加强金融创新。目前,一般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但这些工具都有各自的缺陷。现在经济形势越来越复杂,中央银行很应该创造出适合当前情况的新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冲的力度。

中央银行实行货币政策要考虑到预期因素,每次的货币政策能超出人们的预期之外,将使调控更有效果,也表明中央银行调控的决心,加大了警告作用。

加大货币政策的强度。中央银行每次上调存款准备金或利率都是小幅上调,效果不大,反而使通货膨胀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增加调控的难度。所以,中央银行可以减少调控的次数,但加大调控的强度。有人认为这种做法会造成经济的“硬着陆”。但以现在的经济情况,市场能承受得了较强的紧缩政策。相反,现在频繁地使用货币政策,效果不大,对市场的警告作用也不大。当货币政策产生累积效应时,也同样会导致经济的“硬着陆”。

中央银行也可以尝试使用窗口指导等货币政策措施,加大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控制,同时督促商业银行承担稳定经济的义务。

六、结语

综上所述,2006到2007年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因其自身缺点和环境影响等原因,所以效果不太显著。货币政策有效性偏弱,对宏观调控十分不利。以现在的经济形势来看,中央银行必须实行宏观调控以稳定经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迫在眉睫。所以,中央银行要根据现时中国经济的情况,分析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原因,加深对货币政策的认识和研究,克服货币政策的缺点,改善金融环境,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便更好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只有这样,中央银行才能充分发挥调节经济的作用,有效地控制本次的经济过热,维持经济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崔建军.金融调控理论[J].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崔建军.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Z].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3]孟建华.中国货币政策的选择和发展[Z].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X].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陈共.财政学[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童适平.中央银行学教程[Z].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货币政策力度篇6

3月6日,总理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重申了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新闻会上对中国现阶段货币政策的解读是: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货币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处理好宽松货币政策与通胀预期的关系。而对于近期是否加息的提问,周小川避而不答。这恐怕背后另有玄机。

无独有偶,自今年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将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后,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再度上调了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随之,中国今年上半年进一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上调利率的可能性增强,在关于经济刺激政策退出意图日益明显的热议中,中国货币政策的走向备受各界关注。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货币政策取向的依据是什么?处理好货币政策与通胀预期的关系,则需要的是“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前瞻性。

宽松货币政策趋于“适度”

自2008年中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来,政策的力度不断加大,效果也日渐明显,财政和货币政策“惯性”的后续效果进一步显现出来。但从货币政策的另一方面看,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执行力度的不断加大,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逐步演变成“扩张”性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真正意义上的“适度”成分明显减弱,导致2009年货币投放量屡创造新高。

依据中国人民银行近期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银行系统新增人民币贷款共计9.59万亿元,同比上年的4.9万亿元多增4.69万亿元,增幅约95.3%,其中去年11月底较上年同期多增14.99%,12月底多增11.77%。尽管,中国货币当局采取了诸多措施,去年11月、12月份中国新增人民币贷款分别为2950亿元和3798亿元,与去年前三个季度的“天量”相比,显然2009年第四季度以来新增贷款的投放量在逐步收紧,但今年1月份信贷最终投放仍接近1.4万亿,比正常值高出3000亿元左右,2月份骤降5成至7001亿元,新增贷款规模再度收紧。

尽管,2月份中国银行系统新增贷款规模大幅度下降,但是今后几个月反复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此如果信贷控制还是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或者热钱流入等原因导致外汇占款大幅度增加,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就成为控制信贷合理投放的手段。同时,预计2010年上半年,一方面中国将主要运用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货币供给总量;另一方面在必要的情况下适时上调利率,以进一步缓解通胀预期。

而近一段时间以来,在中国经济快速回升,以及楼市和股市灼手可热的情况下,中国监管层不断对银行放贷规模发出警示,要求银行系统控制放贷规模,使人民币贷款规模更加合理和适度,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和防止经济过热,以及避免因流动性过剩带来楼市和股市膨胀。

从近期中国人民银行连续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以及监管层货币政策的变化来看,今年中国银行系统扩大放贷空间将十分有限,其中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的进一步限制和上调利率的可能性,将使银行系统控制放贷规模进一步收缩。由此可见,当下中国货币政策不同于前期的扩张性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既不能理解为我国现行货币政策导向将要发生根本性变化,也不能简单地视为中国现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延续将一成不变。

货币政策取向的适时考虑

依据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与金融形势,在中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依然是支撑积极的财政政策不可或缺的配套货币政策,需要延续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经济与金融形势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然而,在前期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驱动下,已然导致中国信贷增长规模正在不断扩张,货币流动性持续宽裕在我国股市和楼市表现得尤其为突出,甚至可以视为极度宽裕,股市和楼市“体验”更多的是扩张性“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并非“适度”,而在实体经济则完全不同。一方面表明目前我国整体经济复苏仍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特别是实体经济的状况不容乐观;另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与我国股市和楼市的火爆形成巨大的反差。显然,前期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面“倾向”了我国的股市和楼市,并未对实体经济带来更多的“实惠”,资本市场的扩张与实体经济的收缩形成的鲜明比对,意味着资本市场泡沫正在不断聚集,而实体经济则不尽人意。因此,我国在资本市场流动性宽裕和实体经济状况不佳的情况下,“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是否延续下去,还是改弦更张,需要进行认真的论证和谨慎的选择,货币政策的取向就成为我国货币当局适时考虑的问题。

因此,在现阶段需要适时调整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扩张的力度,货币政策开始逐渐向理性回归。虽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与金融政策的导向已经出现“拐点”,但政策导向开始向防范通胀预期风险倾斜,中国适时调整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扩张力度,是从防范国际“输入型”通胀风险和国内流动性不断扩展等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其出发点可以概括为放缓国内市场上货币投放量的增速,逐渐回归货币投放的常态,防止经济复苏过程中再度陷入流动性过剩的陷阱。

目前,多数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推行宽松货币政策仍是决定全球经济能否持续复苏的关键。虽然当前金融风险已经大幅度降低,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拖累和影响也相对有限,全球经济和国际金融有望在2010年进一步恢复,但受已经出台的各项经济刺激政策的“惯性”和时效等因素影响,即使中国货币政策向理性回归也不能没有必要的过渡,而将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未来货币政策的导向

尽管,最近中国人民银行频繁上调央行票据收益率及存款准备金率,收紧流动性的意图十分明显,但体现的是货币政策调整的针对性在进一步加强,这与中国决策层的多次表示货币政策将更加富有弹性并不冲突。

未来,在中国经济复苏尚不稳定的情况下,中国继续保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仍显必要,同时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是配合积极的财政、产业等政策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是巩固经济回升成果的有力支撑点;对增强市场信心、刺激投资和消费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在国际金融危机并未解除、全球经济复苏可能将出现较长和曲折过程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将面临着诸的困难和不确定性,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的货币政策在经济社会发展

过程中将如何体现致关重要。应该看到,目前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发展的阶段,蕴藏着巨大的社会需求和经济增长潜力,目前货币政策的宽松和货币信贷较快增长尽管有利有弊,但总体而言利大于弊。其主要原因是:首先是有利于稳固经济回升的成果;其次是消除了通货紧缩预期;三是稳定了资产市场(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四是推动了企业存货周期的调整(企业存货周期调整进入常态有利于企业生产的恢复,将促进新一轮经济周期的调整)。但另一方面,目前市场流动性过度宽松,通胀预期已经在上升,规避未来通胀风险也需要考虑。因此,200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对未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取向确定了基本方向,即在以继续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巩固经济回升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同时,货币政策的取向将考虑到向实体经济和消费领域倾斜,并在宽松货币政策不改的情况下处理好经济发展与通胀预期的关系,提高我国货币当局把握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的能力。

另外,发展消费信贷的关键是未来收入预期,目前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以保证就业和消费增长已成为中国货币政策重点考虑的问题。从去年12月中国中央工作会议的主导思路看,鼓励发展消费将是今后中国货币政策和信贷结构调整的重要心。从信贷结构调整上看,加大对消费信贷的支持力度,有助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从而有效防止经济下行的复出。

未来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需要合理安排,一方面需要加大对实体经济和消费领域的倾斜力度,继续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相对充裕,维持货币市场平稳运行。另一方面,也需要对通胀预期提高警惕。因此,依据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和政策的效应,灵活运用货币政策手段,有针对性引导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并防范通胀风险依然是中国货币政策的主导。

货币政策力度篇7

关键词:货币政策 广义货币供给 国内生产总值

一、引言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条规定,我国实施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

所谓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作为各个国家均采用的宏观调控的工具,其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的作用尤为突出。在我国,货币政策自1984年开始实施,经过多年的不断的改善,以及吸取国外的经验教训,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俗称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

二、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情况

存款准备金率,被称为货币政策的“核武器”,因此该工具的效果之大昭然若揭。因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存款准备金制度亦是我国目前使用最为频繁,最为信赖的调控手段。故特以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执行,进行分析,以此为切入点,来观察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

上表为我国至2008年9月,历次对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调整的情况。

根据以上统计数据,可做以下分析:

首先,国家利用这一工具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给予相应的调整。通常在紧缩时期,央行会调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货币供给。例如1999年11月21日的调整,1997年金融危机后,我国开始经历比较长时期的通货紧缩,物价下跌,股市低迷,央行调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旨在增加市场流动性,促进经济尽快复苏。一次性调低2个百分点,尺度颇大,之后确有效果。同样的情形发生在2007年金融危机以后,由于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时滞性,一般为1年半,于是在08年9月25日,央行再次调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然而,在经济繁荣时期,尤其在通胀压力较大时,央行会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也就是收紧银根。从简表中我们发现,国家在较多的年份总是提高准备金率,虽然调整频繁,但每次上调的幅度较小。由于货币政策在应对通胀时的效果不如财政政策,而且效果也不易把握,因此央行在准备金率的调整上慎之又慎。

其次,我国经常利用这一工具来调控宏观经济。并且,随着经济形势复杂程度的加深,调整频率愈加频繁。07年与08年都多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对市场的导向和人们的心理预期有着非常深的影响。国家不断减少流动性,尽量降低人们持有货币或者过渡投资的风险。

最后,国家实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是会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而区别对待的。例如,发生汶川地震后,国家对于灾区所在地实行的准备金率就比其他地区要低,这是国家对灾区灾后重建的一个有力扶持,也能减少其经济建设的压力。事实上,国家对于银行类金融机构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设定的准备金率以及调整幅度也是略有区别的。通常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要高点,这是由于其控制风险的能力更弱。

三、货币政策的效果分析

取1993至2008年间的广义货币供给量M2(货币与准货币)与国内生产总值GDP进行对比,让广义货币M2代表货币政策的实施,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检验其效果。

(一)GDP与M2之间的同向变动关系

通过做散点图,发现其有着同方向的变动关系,如下图所示:

(二)GDP与M2之间的线性关系

为探究货币供给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动关系,将二者数值设为XY轴,置于同一座标系上观察,以探究GDP值受货币供给量大小的影响程度,发现二者成粗略的线性关系。

通过一元回归分析,得出二者之间可形成y = 0.5674x + 2E+06的函数关系,故每增加一百万的货币供给量,国内生产总值会增加大约50万。需要说明的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此是假定所有其他条件不变,忽略各种潜在的变动,单一观察货币政策的整体效果。

(三)GDP与M2的增幅变动关系

为进一步比较货币供给与国内生产总值变动的关系,从而分析其产生时间效果,制作了下图。由下图可看出,GDP相较于M2的变动,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看出相应变化。如图中所示1999年至2001年,货币供给的增幅从10%升至大约21%,然而GDP的涨幅却未能随之灵敏的反应,相反的是在经历一个增长放缓的阶段,直至2001年过后才开始加速增长。又如2002年至2003年间,M2的供给量的上升幅度明显降低,与之对应的GDP却在经历一个较为高速的增长。这充分说明了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时滞性。

(四)结合我国相应年份的经济大事件进行分析

2005年4月国家开始实行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这直接推动了2006年股市的雄起。伴之而来的是投资投机热,通胀水平也日渐上升,因此,从2006年开始,央行方面开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尤其是存款准备金率,从2006年的9%到2008年三季度的15.5%(对主要商业银行);同时这期间大量售出国债,频繁进行回购交易。这些措施都有力地控制了经济的不良发展。也正因为这些措施,虽然房地产泡沫出现,但并没有出现1993年日本危机那样的局面。

因此,货币政策的良好运用带来了稳定经济的效果。再来看货币政策在金融危机后对国家经济的作用。2008年第三季度开始,货币政策后于财政政策开始有所动作。美国次贷危机给全世界带来了灾难,中国也不例外,在这期间,货币政策配合财政政策作了相应调整,调低存款准备金率,回购国债,增加货币供给等等措施促进了我国经济的率先复苏。但是货币政策促进经济繁荣的效果痕迹不很明显,这是由其本身特点所导致的。

在史上两个经济过热阶段,政策目标与政策手段的偏差较大,政策有效性较弱,而在经济复苏阶段,政策有效性似乎比较令人满意。总体来说,我国货币政策效果是有效的,但其有效程度欠佳,呈现出阶段性差别。

四、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

(一)货币政策独立性

尽管近几年我国的政府干预已经明显减少,央行独立进行货币政策调整的情况有了很大的好转,但二者的博弈依然没有使得货币政策本身占上风。

首先,利率改革的步伐太小,市场化程度不高,虽说已形成以SHIBOR为中心的利率体系,但政府对利率的管制还是比较严格。在我国,利率尚未成为投资者与消费者心目中的风向标。以证券市场为例,投资者很少根据利率的变化来决定是否投资,他们更多的是研究政府新颁布的政策,这就是所谓的政策市场。而在这样的导向下,并无法完全真实的反映出市场的变化。由此可见,充分发挥利率的调节及指示作用是相当迫切的。

其次,汇率方面的政策有一定程度上比较被动。近年来不断增加的外汇占款,不仅导致较大的通胀压力,也使得我国汇率政策的制定处于进退维谷的尴尬里,在这样的压力下,汇率政策能否大展拳脚就难以得出。如,在国内通胀攀升的时候,迫于外汇方面的原因,使用正常的货币政策难以达到预期的反通胀的目标,这样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很难保证。我国资本管制正在逐步放松,这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将造成一定的冲击。根据克鲁格曼在蒙代尔模型基础上提出的Impossible Triangle(不可能三角),在我国现有的经济环境下,我国既不能全面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又不能放弃独直实行货币政策的的权利。必须在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的同时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以求我国经济长足发展。[3]

(二)货币政策的连续性

货币政策在应对危机时,无法达到财政政策立竿见影的效果,并且要短期内产生完全的效果几乎也是不可能的。货币政策众工具具有内在的同一性,即有这连锁的关系。所以,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十分重要。

假设第一年我国的CIP是8%,略为偏高,想控制在5%以内,于是,采取提高利率,卖出国债的措施;第二年,目标即将到达但还没有时,遇到了经济危机,为了抑制萧条,又立马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由于危机到来时,人们还并没有感受到危机,所以物价也还没有下降,但是宽松的政策却使得物价水平回升。那么,这个时候出现了背道而驰的效果,当消费者感受到了危机,失去工作,没有生活来源,而物价又无法降低,那么水深火热的生活便在所难免了。其实05年到08年货币政策之所以比较有效就是因为政策的连续性较好,并且更替政策的时间切入点算是比较合理的。所以,在制定政策的时候一定要前后斟酌,尽量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

(三)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我国的财政政策,政府基本上是发行国债,扩大三农支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每年有些新变化,但是大致的方向基本上是不变的;而货币政策似乎动作比较大,三年间由“紧”至“松”。

若是要保持原有的利率水平,同时又要保持增长的国民收入,那么应该实行扩大支出的财政政策和增加供给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若要降低利率,同时又要保持国民收入增长,那么就要使得扩大货币供应量的政策效果强于扩大支出的财政政策。从05年到08年三季度之前,货币政策方面,货币供应量逐年递增,增长率也是递增的,财政政策方面继续扩大支出,尤其是在三农和教育方面。与此同时,央行方面又急切的调高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说明市场利率的发展轨迹是偏离了原有轨道,那么此时的政策配合实际上是没有很完美的配合起来。此时的状况应该是带扩张性质的财政政策效果强于带扩张性质的货币政策的效果。2008年开始,货币政策方面急转掉头,转变为宽松的,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财政政策方面也还是偏向于扩张。从2008年9月份开始,央行开始调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说明市场利率偏低,此时的财政政策效果略弱于货币政策效果,两者的配合也不十分完美。如我前面所述,要保持经济的正常,又要使得利率水平稳定,那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是很重要的。

(四)货币的乘数效应

货币乘数的受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市场利率,再贴现率等影响。一方面,由于货币乘数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之间的反向关系,之前频繁的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使得货币乘数变小,另一方面,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不稳定,货币流通速度发生较大程度波动,就难以判断合理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中介目标的可测性就会下降,影响了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可预测性,并且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4]此外,一部分货币乘数创造的效应被较低的货币流通速度抵消了。关于存款准备金率影响货币乘数效应的部分在此不再赘述,货币流通速度对其产生的抵消作用很值得被关注。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一直保持高增长,但这种增长大部分是由投资和出口带来的。关于消费拉动增长的部分我们国家比较疲软,因为国内消费需求的不够,货币流动的速度因此也较为缓慢。若是国家的政策能找到行之有效提高消费的途径,那么货币政策效果中由货币乘数产生的那一分部分便不会那么容易被抵消了。

参考文献:

[1]徐小淇,任力.弱化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原因及政策建议[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0,(10)

[2]周娇.我国货币政策效有效性分析[J].知识经济,2010,(7)

[3]任玉凤.我国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分析[J].知识经济,2010,(10)

货币政策力度篇8

关键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F82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0-0110-02

1引言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一个从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目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通过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和金融市场的运作,从而传导至企业和居民,对其生产、投资和消费等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两个基本手段。但是,货币政策是不能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的,而是要通过一定的中介来传导货币政策的意图,因此,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对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的制定极为重要,国家中央银行要想使货币政策的效用最大化,就应该完全地、充分地理解和掌握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的原理和实际操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问题的研究就成为当今经济领域的一大热点问题。

2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问题

2.1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着过渡性

正是因为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正在经历由计划经济时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转变。从而导致在过渡时期,由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不成熟,使得我国金融体系和企业处在一个变革时期,这一时期存在着旧的体系和制度已经不再适用,而新的体系和制度还没有完全的建立起来。因此,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要比一般的市场经济国家复杂,除了这些影响因素之外,还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中的一些特有因素也有关。此外,经济主体对货币政策反应的灵敏度、货币政策传导的被动性等现象,都影响到了货币政策传导的通畅性,致使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因此而受到影响。

2.2我国中央银行的非独立性制约了货币政策传导

各国的中央银行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主体,但是由于我国体制的特殊性,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货币发行权不完全属于我国央行,还同时受到行政、财政和社会情况等多方面的制约。从而使得我国中央银行对货币的发行缺乏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在货币政策的决策权上,也同样不完全属于我国央行。我国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的制定上,只有建议权而没有最终决定权。正是由于我国央行的非独立性,从而导

致了货币政策对经济调控失去了应有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2.3我国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自身存在着执行障碍

中央人民银行和各省、市、地区的人民银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中央银行在制定了货币政策之后,能否对货币政策及时有效地贯彻实施,对货币政策上传下达的有效畅通起着关键的作用。而实际的政策执行者则是各基层的人民银行,但就现阶段来看,基层人民银行在传导货币政策中处于被动角色,甚至当中央银行的宏观货币政策与基层金融机构自身利益产生冲突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就可能在基层失去效用,这可体现在这几年国家年年强调要紧缩基层信贷,但是,年年经过统计之后效果都不太理想。其次,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不高、实力较为薄弱、内部机制不完善。在对央行的货币政策的理解和自身经营管理权限、经营策略、自身和客户定位不准确等方面的因素,使得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传导受到影响。

2.4作为传导中介的金融和资本体系市场一体化程度低

货币市场发展不健全,不能充分发挥其货币政策传导中介的功能。虽然我国的货币市场已由拆借市场、回购市场、债券市场和票据市场形成了初步规范统一的货币市场格局。但总体来讲还不成熟,拆借市场和回购市场的发展速度虽快,但主要是国有及其他商业银行为主体,且大多是内部交易。而大量的中小中介机构、企业和个人都没有参与市场交易,导致了市场规模和交易品种偏小偏少,使得货币政策传导缺乏广度。

资本市场发展不健全,结构不合理。资本市场是使国民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最为重要的渠道。当中央银行以出台新的货币政策,从而达到向市场传递了新的货币政策意向时,货币政策措施往往直接影响到资本市场的各个方面。而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规模小、效应差、体系结构不合理,从而使货币政策在通过资本市场的传导方面出现了障碍。

而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一体化程度低则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两个市场的双向流通还存在的障碍。由于这两个市场所形成的利率和收益率在资金价格结构上的失衡,使得这两个市场实际上是相对独立的进行经营和管理。这种由于制度和人为的分割,既不利于两个市场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也使我国中央银行希望通过调控货币市场来实现货币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

2.5最终目标经济主体对货币政策传导的障碍

企业和个人是货币政策传导的最终经济目标主体,因此,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有效率,不但要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市场化取向,同时,还取决于企业和居民行为对货币政策的反应灵敏度和配合的程度。这也说明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也必须取决于我国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整体国民的理性经济意识。

在企业方面,国有企业仍然存在许多计划经济时代的思想,而大量的私营和民营企业大多是以家族式的经营方式出现,很少或几乎谈不上对企业进行现代化制度的建设。而另一方面中小规模企业资本不足,同时,由于抵押担保能力和我国金融体系自身存在的问题。使得中小企业很难获融资,中小企业游离于货币政策之外,整个社会投资难以得到满足。正是由于企业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治理结构尚未建立,使得企业对风险和利益很难对货币政策的调控意向做出及时、灵敏、积极的反应,从而影响到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

在个人方面,由于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使得我国居民有较强的储蓄倾向。由于个人知识和投资经验的影响,使得我国居民在决定投资理财方面更加依赖传统方式,因此,银行储蓄就成为我国普通居民的首选方式。其次,由于社会、收入和福利的影响,居民对预期收入和预期支出的不确定性的增加,都使得居民降低了消费,控制不必要的消费欲望。这些都是限制货币政策广泛传导的障碍。从而让货币政策的执行大打折扣。

3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对策

货币政策取决于各个国家不同时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内容、特征和机制。因此,结合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改革现有传导机制和建立新的有效可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建立健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使其充分发挥传导机制的基础作用,促进我国货币政策多元化传导途径的建立和完善。

3.1在法律和现实中确保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由于我国的中央银行受政府管辖,强大的政治压力使它无法独立行使职责。从短期来看,政治利益和货币政策存在天然的利益冲突,因此,将行政权和货币政策制定权分离,是确保经济在长期中保持健康、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当货币政策的决策机制不受短期利益的驱动,才能充分发挥专业精英的才智,使之制定出对长远而言最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政策。

因此,央行的独立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为了保证货币政策的统一性、有效性和时效性,货币政策的决策权和执行权应该集中于中央银行总部;二是要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就必须首先在法律层面上保证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同时,无论是哪一级的政府,要做到在日常的行政管理中,避免对央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进行行政干预。此外,央行管理层的任命、独立于政府工作之外都是确保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关键因素。

3.2加快加深银行金融机构自身的改革

对银行金融等机构的改革,主要是要加大市场化步伐以及逐步放宽市场准入和鼓励市场竞争,处理好国有商业银行各个分支机构的改革和服务。同时,还要加强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建设。重视人力资源的建设,积极开展业务创新,资产优化和负债结构调整。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建立一套完整的现代化管理体系,确保其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整个金融机构体系的完善来提升其整体的竞争和效率。

3.3加大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一体化建设

首先,大力发展货币市场,培养市场主体,发展票据、国债、汇率为一体的货币市场。其次,调整资本市场结构,发展和建设以股票、债券、融资为主体的资本市场结构,保证不同的市场主体能享有同等的待遇,使有限的资金配置到更富有效率的产业中,从而提高资本市场运营效率。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应该有协调发展和均衡制约的关系。两个市场的一体化建设,将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甚至对于整个国民经济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为了加强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体化建设,就应该拓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合理的资金流通渠道。注重市场机制的建立,包括市场竞争、同业拆借、供求关系、抵押贷款、国债回购、价格监控等一系列保证金融市场有效运作的机制,同时加强监管,规范市场行为,扩大市场覆盖面。并引导资金在不同的市场间迅速流动,以达到调节资金供求的调控目标。市场之间一体化程度越高,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就越敏感,货币政策传导的效果就越好。

3.4加强宏观调控政策对最终目标经济主体的影响

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企业和个人则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最终作用主体。因此,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同时,取决于企业在面对风险和利益时的自我控制能力与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和个人对信贷和消费预期的判断。因此,要加快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改变经营观念,真正面向市场进行经营,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并进行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要合理缩小不同层次居民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大居民个人文化素养和知识教育,加快建设健全社会福利体系。合理引导居民的消费行为,倡导合理的消费观念。建立和完善个人信贷信用、消费信用制度,努力为居民扩大消费铺平道路。调整消费品供给结构,努力实现居民消费的升级,形成新的消费热点。这是加强宏观调控政策对最终目标经济主体影响的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刘莹.三大障碍影响中国当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J].经济导报,2004,(3).

[2]王渝梅.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7,(3).

[3]曾华,赵爽.关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探讨[J].东北大学学报,2006,(1).

[4]丁晨,屠梅曾.论房价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11).

货币政策力度篇9

关键词:银行;金融创新;货币政策

所谓货币政策有效性,是指国家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中制定货币政策,以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增长。金融创新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金融制度的创新;二是金融服务功能的创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对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因而对银行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银行金融创新主要包括三方面,即支付手段创新、融资方式创新、金融产品创新。

(一)金融支付手段创新影响着货币政策有效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电子货币作为新型的支付手段,对人类社会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为市场交易的货币交易带来了便利;另一方面,对货币政策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基于信用卡、借记卡的电子货币被广泛使用,虽然其数额在社会货币总数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发展进程较为缓慢,但是却对货币政策有影响。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迅速提高,电子货币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使用。倘若此时期,银行方面放宽电子货币发行政策或者未能进行合理的规划,必然引起电子货币市场的活跃和暴涨,甚至出现泛滥现象,危害国家经济发展。为此,银行有必要针对电子货币作出合理规划,加强对电子货币的控制力。就金融制度手段创新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而言,金融创新削弱了国家对货币政策的控制力。由此可见,金融创新强烈冲击了货币政策有效性。

(二)融资方式创新影响着货币政策有效性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金融市场蒸蒸日上,发展速度较快,越来越多的企业由此而建立。在企业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对融资的需求相对较多,而我国企业的融资方式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呈现多元化。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企业融资的重要平台,不断壮大发展,为企业融资带去更多选择。就间接融资方式而言,国家放宽融资制度,为企业创造更多选择的机会,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使融资更为快捷,方式多样化。就直接融资方式而言,为企业融资拓宽了渠道。总之,融资方式创新,降低交易双方的经济成本,激励了投资者的投资欲望。金融融资方式的创新,有助于推动金融结构的发展和完善,进一步丰富投资方式,使企业及个人能够获取更多的金融财富。由此可见,金融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货币政策有效性,其主要影响更在于金融创新影响货币政策传递机制。为此,银行方面必须积极关注货币政策传递机制的动态,以及时作出反应,加强对货币政策的控制力。

(三)金融产品创新影响着货币政策有效性

金融产品创新包括众多方面,例如:以金融互换为主的风险转移创新;以可转换债券为主的创造创新等。在金融产品创新环境下,参与者可以通过金融产品而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打破传统货币交易的束缚。正是由于金融产品创新对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银行方面有必要采取措施以加强货币政策的巩固。首先,央行方面加强对金融产品创新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思考,理解和认识其积极、消极影响,采取有效措施以应对。例如:建立或健全应对机制,使货币政策有效性能够较小程度的受金融产品创新的影响。其次,加强对货币政策问题的研究,分析货币政策对市场价格的影响,以加强货币政策应对金融创新的能力。

二、金融创新与国外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起,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问题便引起发达国家的重视。随着发达国家对金融管制的放松和金融业务种类的增多,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问题更加成为国外学者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上世纪60年代初期,利率被发达国家普遍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以低利率而促进经济变量的变化,进而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此时,发达国家的金融管制相对较为严格,因而使这一货币政策极为成功。但在60年代后期,利率市场变动较小,投资者所获利润不大,造成利率风险过大,激发金融工作者进行金融创新。该阶段的金融创新主要以降低利率风险为主,如:可变利率的抵押贷款等。这一举措降低了货币政策有效性。

随着发达国家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货币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就以降低利率风险为主要目的的金融创新而言,其利率作用将被不断削弱。首先,金融创新造成发达国家间接影响市场利率的能力逐渐下降。银行通过窗口贴现利率的操作方式而运行,其竞争力表现出明显的不足。金融创新条件下,社会融资渠道和方式更加多元化,企业融资的选择机会增多,通常不会选择中央银行而融资。由此,银行对利率的控制能力减弱。其次,金融创新背景条件下,银行将金融资产转向信用中介以外,以增加非利息收入,使利率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不稳定。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货币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金融发展制度再度陷入困境。有关部门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难度加大,造成货币政策效率低下。90年代以后,控制利率成为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这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又一次金融创新。在金融创新后,新型的金融工具不断出现,增强了金融资产之间的替代性。与此同时,关于货币的定义越来越复杂。

以传统“三大法宝”控制基础货币为核心的货币供应量的基础比较稳定,金融创新不仅改变了公众与银行体系的行为,而且使货币的扩张、收缩趋于复杂。金融创新致使金融机构朝着同质化的方向发展,进而削弱了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能力。伴随金融机构职能的多样化和业务类型的多元化,商业银行地位逐渐下降,传统的货币控制方法难以充分发挥其控制作用。另外,金融创新削弱了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效力。

总之,就西方发达国家而言,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有效性有着强烈的冲击,一方面,削弱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力;另一方面,改变了银行体系。尽管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有效性有着强烈的冲击,但是并未造成银行无法控制货币政策的严重后果。

三、金融创新与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

近年来,我国许多学者对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一致认为:金融创新削弱了货币政策有效性。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因而金融创新对国外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与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是存在差异的。所以,进行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问题研究具有必要性。另外,我国对货币政策的阶段性划分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关于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研究,是基于戴根有的观点:1984-1997年为第一阶段,1998年以后为第二阶段。

在1984-1997年间,指令性信贷规模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此时,我国金融创新正处于初始阶段。随着我国新型金融工具的不断涌现,以信贷规模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基础逐渐被削弱,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1992年以后,我国信贷资产多样化,信贷规模不断扩大,使得央行方面对信贷扩张的控制力难以掌握。同时,金融工具的多样,使银行资产多元化,而央行对信贷规模的控制力大大削减。由此,以信贷规模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在我国已经失去其合理性,难以适应我国金融创新和发展的需要。

1998年,以信贷规模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正式取消,我国开始探索新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关于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研究,在此阶段可以从三个角度去论证。首先,从货币定义和计量角度出发,金融创新虽然活跃,但并未衍生出威胁货币定义和计量的金融工具。由此可见,金融创新对货币定义和计量的影响较小。其次,金融创新影响着货币政策操作工具。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最后,金融创新影响着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终极目标的关系。

总之,金融创新对我国1998年以来的货币政策冲击较小,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为此,我国央行方面有必要加强对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探讨,在促进我国金融创新的同时,保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

结论

总之,银行金融创新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不仅在国内外的资本市场中充分展现其活力,而且对各国经济发展提出了挑战。就目前我国学者对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得出共同的结论,即金融创新弱化了货币政策有效性。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代表,仍然将进一步开展金融创新,国家仍然会积极改革货币政策。为此,关于银行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问题研究工作仍然有待于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赵建祥.金融创新对货币及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D].河海大学,2014.

货币政策力度篇10

当前货币政策框架是否有效性在理论界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当前货币政策框架在总体上有效性的情况下,仍然面临以下诸多问题。

1.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问题

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以法律的形式将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确定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但这一表述在学术界存在着单目标和多目标的争论,如果是单一目标,是稳定币值还是经济增长?如果

是多重目标,各目标间如何确定优先次序和各目标间怎样协调?币值稳定的内涵是什么?以何具体指标来衡量?是通货膨胀率、汇率、CPI、PPI、GDP还是GDP紧缩系数(名义GDP/实际GDP)以及该指标在什么浮动幅度范围内才意味着币值稳定?我国货币政策框架没有加以明确界定或规定,这种模糊为货币政策提供了灵活性和相机抉择的较大空间,但不利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科学决策和操作,也不利于公众预期的正确引导,从而影响到我国货币政策框架有效性的发挥。

2.双名义锚的问题

当前情况下,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重要制约因素。保持币值的稳定包涵了币值的对内价值稳定和对外价值稳定,这可以分别用通货膨胀率和汇率来衡量。因此,在我国的货币政策框架中就不仅有货币供应量这一名义中介目标,而且汇率也成为了货币政策实际上的中介目标。央行为了汇率目标往往不得不放弃货币供应量目标。在目前汇率弹性不足以及对冲不完全的制度下,外汇占款导致基础货币的大量投放,这与抑制国内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目标背道而驰,货币供应量目标和汇率稳定目标间的固有矛盾使得货币政策操作不可能达到“鱼与熊掌”兼得的目的。

3.货币数量调控的有效性问题

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有效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即货币需求稳定和货币供给外生。也就是说货币量与最终目标的关系稳定,中央银行对货币量能够有效调控。但目前这两个前提均出现了问题,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中,货币化进程正在深入,改革由增量改革阶段进入存量改革阶段,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在不断发生变化,货币供给内生性增强,央行对货币量的控制性较差,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和产出等最终目标之间的相关性减弱,公众通胀预期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加大,稳定公众通胀预期正逐渐成为货币政策的最重要的目标。

二、我国当前货币政策框架的基本状况

我国当前所构建的是以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为主要货币政策工具,以基础货币为操作目标,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以保持币值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为最终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体系。这一体系的形成和构建对我国经济平稳增长和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影响经济运行和货币政策传递的新的因素的不断涌现,货币政策框架面临的许多新的问题正在制约其有效性的发挥。因此,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并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框架进行调整和完善无疑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三、我国货币政策框架的调整完善

1.正确认识货币政策的作用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经济的一种宏观调控手段,其总体上受制于一国金融环境与经济基础。货币政策是通过调控总支出来实现政策目标的,相对来说,货币政策在抑制需求拉动型通胀比较有效,而在抑制成本推动型通胀和结构性通胀则比较乏力,也就是说对来自实体领域和供给面的冲击,由于其不能在货币面上找到原因,因而很难从货币政策方面找到对策。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目的是要通过对货币坏境的调控,为解决问题创造必要条件。货币政策“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不断生成和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只能为经济增长创造平稳的货币金融坏境,并以此为结构调整和加快改革赢取时间。”

2.深入研究货币政策框架调整问题

鉴于当前货币政策框架遇到的困境,选择适当的时机转向新的货币政策框架是必要的。从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有效引导公众预期的方面来衡量,通货膨胀目标制无疑是一个可行的方案,其优点之一就是有较高的政策透明度。如果央行采取通货膨胀目标制,同时加大政策操作的可信度,这对于稳定公众通货膨胀预期会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即使在当前通货膨胀目标制暂不可行,中央银行的政策运作也应该增强可信度、透明度和独立性,不仅有货币政策目标的透明,也要求决策程序和决策结果的透明。当然,盯住通货膨胀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可能意味货币供应量操作不再特别重要。

3.切实加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货币政策目标的制定权无疑应保留在国务院,以确保目标制定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人民银行则应该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负责。同时依据职权对等原则,应赋予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决策权,即人民银行有权独立选择货币政策工具实现目标的能力,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增强也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操作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从而有效稳定公众通胀预期。具体可行的方式是将目前作为咨询机构的货币政策委员会升级为货币政策的决策机构,赋予其独立选择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权力,由央行内部系统的代表和经济金融领域的外部专家以相应比例组成专家决策机构,从而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参考文献:

[1]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伯南克等:通货膨胀目标制:国际视角[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陈学彬:金融博弈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摘要:货币政策框架主要包括货币政策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本文拟对我国当前货币政策框架现状及其有效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调整和完善我国货币政策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