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需求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7 09:17:14

货币需求论文

货币需求论文篇1

关键词:货币需求;通货膨胀;货币政策

一、中国货币数量的主要特征

(一)货币增长率

近30年我国广义货币量(M2)和狭义货币量(M1)增长率的波动幅度较大(见下图)。1979年以来,M1增长率最高和最低值之间跨度达31.6%,M2增长率最高和最低值之间相差也有25%。特别是1998年以前,波动十分剧烈,1999年以来波幅缩小。另外,多年来,M1和M2增长速度较快。1978-2007年间M1年均增速19.1%,M2年均增速22.4%,两者年度增长率最高时接近40%。从国际比较看(见表1),我国货币增长率偏高。

(二)货币流动性

M1与M2的比率是衡量货币流动性强弱的基本指标。从总体上看,我国货币流动性呈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0.82下降到1995年以来的不到0.4。货币流动性在上世纪90年代上半期之前持续下降有多方面原因。首先,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经济增长的活力得以释放,居民收入快速增加,促使货币需求快速上升。其次,从1990年两大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到1995年,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起步阶段,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证券市场很不发达的状态下,居民可投资的金融资产数量很少,因此增加的收入中很大部分只能以定期存款的形式持有,造成M2增长速度快于M1(见下图)。

近年来我国货币流动性(M1/M2)变化情况与其他国家的横向比较(见表2)显示,我国是在货币流动性偏高的国家行列中。对此的一种解释是金融服务的不完善导致货币与准货币之间兑换的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居民倾向于持有较多货币。

(三)货币化指标

M2与GDP的比率也被称为经济的货币化率,它在我国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在麦金农提出以M2/GDP这一指标衡量一国尤其是后发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实际货币增长水平时指出,这一比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是逐步提高的,但在一个健康的经济体中,货币化程度不会持续提高,而是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在某个区间内保持相对稳定,他认为这个区间的上限在1~1.2之间。我国的经济货币化率在1998年超过1.2,其后继续上升,到2003年后才基本稳定在1.6左右的水平。这种现象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中货币量变化的特殊性。对此的理论研究较多,比较普遍接受的解释是制度因素。在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大量投资品通过政府调拨方式进行,消费品也更多表现为实物补贴,使用货币的交易行为较少。随着体制转轨,市场化使交易和支付的方式发生转变,货币交易的范围越来越大。此外,转轨过程中还存在由计划控制造成的抑制性投机需求逐步释放、由计划体制软约束造成的过度资金需求出现膨胀等情况,这些问题共同促使货币需求超经济增长,形成货币化指标快速上升的状况。

二、中国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

(一)财富与收入因素

人们所拥有的财富和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收入,是约束货币持有量的上限,同时也是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弗里德曼强调包括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在内的总财富与财富构成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但现实中,总财富规模和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的相对比例,在度量方面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以国民收入作为货币需求函数中体现财富与收入因素的变量成为货币需求研究特别是相关实证研究的普遍做法。

(二)影响持币成本的因素

1、利率。在我国目前的利率体系中,尽管存在市场化的债券市场利率,但由于债券市场的相对规模小,利率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都还不够合理,难以体现持有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状况。因此,不宜作为衡量持币机会成本的变量。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是目前在我国广泛影响经济主体决策的变量,但尚未市场化,与金融资产预期收益的联系不紧密,明显不同于西方货币需求理论中使用的利率概念。金融机构存款利率实际上是居民持有货币的一种预期收益,但存款利率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细化,如利率期限结构变化、利息税的影响、通胀率上升形成负利率等,都应视为存款利率对货币需求实际作用的调整因素。

2、预期通货膨胀率。由于持有物质财富也是持有货币的一种替代方式,通货膨胀发生时,货币的购买力下降,而实物资产的实际价值保持不变。因此,预期通货膨胀率可视为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和持有货币的一种机会成本。一些学者认为,只要不发生超级通货膨胀,名义利率的调整就能够反映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因此,在货币需求函数中,仅以名义利率作为机会成本变量就足够了。但这种观点同样是建立在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市场发达,利率完全市场化,因而名义利率对市场反应灵敏、调整速度快。对我国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未完全市场化、不能完全依据市场状况调整的现状来说,预期通货膨胀率还是可能作为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而对货币需求产生独立的影响。

3、风险资产价格与风险偏好。弗里德曼(1988)关于股票市场价格对货币需求影响机制的经典研究指出了四种不同途径和机制:一是替代效应。股票市场价格上涨表明持有股票的收益增加,从而吸引人们将持有的货币转换为股票,降低货币需求,这种效应主要影响包括储蓄存款在内的广义货币需求。二是财富效应。股票价格上涨意味着名义财富增加,这将导致消费需求上升,货币的交易需求随之上升。三是资产组合效应。股票价格上涨使资产组合中风险资产的比例增大,在风险偏好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将调整资产组合以恢复原有的风险水平,调整方式就是增加短期债券、货币等无风险资产的持有,因此引起货币需求上升。四是交易效应。股票价格上涨往往伴随着股票市场交易量的增加,这将产生相应的货币需求来满足或完成这些交易。从四种效应形成的股票市场价格与货币需求关系看,替代效应使货币需求与股票价格反向变动,其余三种效应则使货币需求与股票价格同向变动。综合四种效应的总影响取决于它们之间的力量对比。风险偏好的变化也会影响货币需求。当人们的风险偏好上升,对风险资产的需求增加,货币需求减少。但风险偏好这一指标在计量方面有较大的难度。

关于我国货币需求中代表风险资产价格的变量选择,要考虑不同风险资产市场的发展状况与代表性。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债券市场利率对风险资产收益具有良好的代表性不同,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程度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也落后于股票市场。公众在债券二级市场的参与程度低,债券市场更多地担当了货币政策操作(央行的回购和现券交易)平台,而没有成为经济主体进行货币与风险资产转换的主要场所。随着近年来股票市场的发展,股票已日益成为经济主体持币的重要替代资产之一,股票指数的变化体现了持有货币的一种机会成本。

(三)制度因素

对“迷失货币”现象的研究,导出了我国货币需求受制度因素影响显著的观点。一系列制度因素来源于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各项改革措施,包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及乡镇企业在内的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改革、价格双轨制的实行与取消、逐步推进的对外开放战略,等等。市场机制的逐步建立,带来了经济的快速货币化。易纲(1996)认为,经济体制改革至少通过以下五个渠道导致货币化,进而形成“迷失货币”:通过增加居民和企业的交易需求;通过在农村引入生产责任制,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进入了市场;通过改革中出现的大量乡镇企业;通过迅速发展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通过迅速增长的自由市场。对制度因素影响中国货币需求的研究很多,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与多个变量相联系,引入多个变量的做法可能更精确,但在实证分析中,从保障自由度的角度考虑,适当简化也是可以接受的。本文认为,经济货币化指标可作为制度变量的代表。

三、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构建与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与实证分析方法选择

1、变量选择。将狭义货币需求和广义货币需求作为被解释变量分别建立模型。根据前文的分析,选择国内生产总值(GDP)、一年期存款利率、商品零售物价指数(RPI)、货币化率(M2/GDP)和上证A股指数五个解释变量。其中,GDP为财富/收入变量,商品零售物价指数表示通货膨胀率,与一年期存款利率和上证A股指数共同构成持有货币的成本因素,M2/GDP为制度变量。需要说明的是,在解释变量的选择中,出于保障自由度、指标可获得性与连续性等方面的考虑,我们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简化,包括:第一,以一年期存款利率作为利率代表性变量。总体看,存款期限越短、利率水平越低的期限结构状况在我国基本没有变化,但不同期限存款利率的具体比例在这里被简化掉了。第二,以上证A股指数作为风险资产价格代表性变量。这主要是出于数据可获得性的考虑,但需明确纳入函数的上证A股指数,实际上涵盖了其他一些公众可投资的金融资产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第三,以MJGDP为制度因素代表性变量。这里参考了易行健(2007)通过计量分析得到的M2/GDP指标很大程度上涵盖了制度因素对货币需求影响的结论。受数据可获得性的限制,我们选择1992~2006年度数据进行分析。有两点需要进一步说明:一是持币成本变量,在模型中应使用预期值,但考虑到预期调整的期间相对于年度来说较短,我们认为假定预期值与实际值基本一致是可以接受的。二是存款利率存在年度内一次或多次调整的情况,因此我们使用年初和年末利率值的算术平均数作为当年的利率值。

2、模型设定。模型设定如下:md1=c+β1y+β2r+β3p+β4SI+β5I+u1………………(1)

md2=c+β1y+β2r+β3p+β4SI+β5I+u2

……………………………………………(2)

其中,mβd1、mβd2、y分别表示实际狭义货币需求、实际广义货币需求、实际GDP的自然对数;r为一年期存款利率;p为通胀率(RPI)、sI为上证A股指数、I为制度变量(M2/GDP)。

3、分析方法选择。出于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我们选择了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方法。

(二)主要结论

根据估计结果,两个协整方程表示如下:

md1=1.678+0.836y-0.1r+0.016p-0.175×10-3SI……………………………(1)

md2=-1.158+1.052y+0.001p+0.223×10-4SI+0.655I

…………………………(2)

从协整方程估计结果中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来看,Md2的收入弹性为1.052,与西方的典型结果接近;而Md1的收入弹性较小,为0.836。一个可能的原因是,随着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住房体制、医疗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实施,居民的预防性货币需求上升,交易需求上升缓慢;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投机性货币需求也有所增大,而居民倾向于以储蓄存款的形式保有预防和投机性货币需求。因此,收入的增加使Md2几乎等速增加,Md1对应的增速却相对缓慢。在两个协整方程的估计结果中,通货膨胀指标都是显著的,这表明通货膨胀指标显著影响我国货币需求,且对狭义货币需求影响的程度更大。

上证A股指数是风险资产价格的代表性指标,这一变量在协整方程估计结果中显著,表明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包括股票在内的风险资产已成为经济主体持有财产的重要形式,因此,显著影响货币需求的变化。需要注意的是,上证A股指数在两个协整方程中的符号相反。对此,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狭义货币Md1包括现金和活期存款主要是用于满易需求和短期内的预防需求,而广义货币Md2除包括狭义货币外,还包含准货币这个重要组成部分。准货币包括储蓄存款、定期存款以及证券交易保证金等内容,这些部分主要是用于满足投机需求,且证券交易保证金直接与股票价格对货币需求的交易效应相关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Md1与风险资产价格反向变动,也就是说,弗里德曼分析的股票价格对货币需求的四种效益中,替代效益的力量较强,对风险资产的需求使经济主体压缩了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Md2与风险资产价格同向变动,则意味着财富效应、资产组合效应和交易效应较大程度上体现在广义货币的需求上。

从2006年我国M1增速快速上升、当年末超过M2增速的情况看,有研究者指出这种变化与股票市场价格快速上升有很大关系。我们的实证研究结论与经济实际运行中的这种表现相反,其原因主要在于实证模型的简化处理。在模型设置中,我们从长期可计量且数据连续性好等方面考虑,选择了上证A股指数作为风险资产价格因素的代表性变量,对难以计量的风险偏好则没有纳入模型。因此,风险偏好因素还包括近几年房地产价格的快速变化等因素,都计入了随机项u,成为扰动因素。2006年长期均衡Md1明显低于实际M1,也印证了某些未纳入模型的因素及短期因素造成了实际值对均衡值显著的向上偏离。M2实际量与长期均衡需求量的吻合程度要好于狭义货币。2006年,M2出现了相对较大的向下偏离均衡需求量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偏紧的货币政策在控制广义货币供应增长方面起到一些作用。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Md1、Md2的调整系数分别为-0.716、-0.773,这意味着,如果在t-1期Md1、Md2偏离均衡水平1%,在t期将分别向均衡水平调整0.716%、0.773%。可以说,货币需求在短期向长期均衡水平调整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四、政策建议

(一)关注货币需求变化长期趋势,提高货币政策预见性

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为尽可能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提高货币政策的预见性十分重要。对货币需求变化长期趋势的研究,有利于及早观察到货币数量的短期异动,判断异动可能对未来货币形势产生的影响,进而有预见性地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短期冲击产生的不利影响。

(二)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由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尚未市场化,使利率难以成为货币调控的有效工具。在实证分析中,广义货币需求模型中的利率变量不显著,而通货膨胀率、资产价格等因素却对广义货币需求有显著影响,这与中央银行直接调节下的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缺乏弹性和与市场供求联系不紧密有很大关系。为增进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求的有效性,应加快推进利率的市场化改革,使利率真正发挥货币供求的价格调节指标的作用。

(三)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操作要关注资产价格的影响

实证分析结果印证了我们对风险资产价格影响货币需求的判断,且风险资产价格对狭义货币需求和广义货币需求的影响并不相同。目前,货币供应量仍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近年来频繁使用的公开市场操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也都是指向货币供应量的数量型工具。但由于货币数量的变化受到经济增长、物价等因素的影响,对货币供应量的考察应结合实际,考虑包括资产价格在内的多种因素的影响,进而更好地对货币形势作出判断,采取合理的调控政策手段。

货币需求论文篇2

[关键词]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函数;实证分析;稳定性检验

[作者简介]李冠军,广西师范学院管理科学学院教师,硕士,广西南宁530001

[中图分类号]F8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7―0034―04

货币需求问题关系到货币政策的具体实施,特别是我国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主要的中介目标,货币需求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货币需求所涉及的变量与我国货币政策采用什么变量作为观测指标体系息息相关。本文采用1995―2004年的季度数据对我国货币需求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一方面看我国货币需求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看我国货币需求是否稳定。

一、我国货币需求函数的基本形式

通过分析,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有以下:

1.国内生产总值(GDP)。从经济学的理论上来讲,GDP值越大,对货币的需求就越大,而且它对各层次的货币需求是同方向的。

2.利率(R)。虽然我国利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但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已经在进行。1996~2005年,人民银行对存贷款利率进行了9次调整。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正在加紧进行,随着经营机制的转变,利率的变动必将对国有企业的投资决策产生影响。目前,中国非国有经济部门在GDP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率均已超过50%,这些部门的投资决策对利率调整的反映是敏感的。另外,随着投资渠道的拓宽,储蓄不再是居民投资的唯一方式,在决定资金投向时,会更多地对不同投资方式的收益率进行比较。因此,利率的变化会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一般来讲,利率的变化同货币需求是反向的。

3.股市总市值(SV)。一般来讲,股市市值增加,对货币需求增大。不过股市市值的高低对不同层次的货币需求是不一样的,市值增加,对货币M1的影响大于对货币M2的影响,因为M2中的储蓄会转化为其他形式的金融资产。

4.预期通货膨胀(Pe)。在居民和企业都是理性的假定条件下,预期通货膨胀与货币需求应该是反方向变化的。

5.随机因素(U)。随机因素包括政策变化、金融创新活动等不易获得量化指标的因素及其他未考虑到的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综上,我国货币需求函数的基本形式为:

M1d:(GDP,R,SV,Pe,U)

(1)

M2d:(GDP,R,SV,Pe,U)

(2)

式中:Mid代表对货币M1的需求,M2d代表对货币M2的需求,GDP代表国内生产总值,R代表利率,SV代表股市总市值,Pe代表预期通货膨胀,U代表随机因素。

二、关于数据的说明

本文研究的是1995年以后的中国货币需求,中国人民银行从1994年第3季度开始定期向社会公布季度数据。本文选取的数据样本区间为1995年第一季度至2004年第四季度,共40个样本值。

1.由于得到的M1、M2和GDP数据是季度数据,为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用censusX―11法对它们进行了季节调整。调整后的变量分别表示为M19a、M2sa和GDPsa。

2.利率选取的是一年期贷款利率,用R1表示。这是因为我国利率的制定一般是先确定一年期利率,然后,以它为基准再确定其他期限的利率水平,而贷款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较存款利率更为明显。

3.股市总市值(SV)是沪深两个股票交易市场的市值之和。计算方法为股市市值=∑发行股数X每股市价(市价采用的是期末值)。

4.预期通货膨胀采用静态预期形式,即Pe=п(t-1),其中п为通货膨胀率。原因有二:一是从理论上看,季度货币需求依赖于前一季度的实际通胀率;二是国内居民的储蓄行为也反映了这种形式有一定的合理性。在我国反映通货膨胀率的指标主要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和GDP缩减指数。本文用RPI来反映通货膨胀水平。这里令Pe:BPI(―1)。需要说明的是,Pe=BPI(―1)中的Pe不代表真正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只是代表反映预期通货膨胀水平的一种指标的预期值。

5.以上原始数据均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

三、我国货币需求函数的回归分析

假定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是均衡的。对所有变量取对数,利用线性回归方程进行估计,假设货币需求函数如下:

按照(3)式,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利用Eviews4.0软件用最小二乘法(OLS)进行回归。本文采用的数据样本区间是1995年第1季度至2004年第4季度。回归结果如下(括号中为T检验值):

1.关于回归结果的总体检验

从以上回归结果来看,各样本区间所得到的关于M1、M2的样本决定系数R2、D.W检验值和F检验值都不错,各变量系数的T检验也显著。为了避免“伪回归”,对(4)、(5)式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4)、(5)式的残差都通过单位根检验。所以,(4)、(5)式不存在“伪回归”。

接着再对以上方程的稳定性进行检验,对它们用累积和检验(CUSUM)与累积平方和检验(CUSUMSQ)进行参数稳定性检验,结果如图1至图4所示。

根据参数稳定性检验结果,发现:无论是狭义货币MI还是广义货币M2的需求模型在整个样本区间都是不稳定的。

2.对回归结果的分析

通过(4)、(5)式的回归系数,我们可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GDP与各层次货币需求存在正向关系。当GDP增加时,居民和企业的财富增加,从而以银行储蓄形式来持有其财富的需求也会上升。货币M1和M2的这一弹性系数大于1,这可能是新一轮货币化进程造成的结果。根据易纲(1996年)的研究,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货币化进程基本结束,在其后许多研究都支持这种观点。但是最近几年我国的金融创新和发展又开始进人新的高潮,货币化的情况再次出现也属正常。

第二,货币M1、M2的需求与贷款利率之间存在着较明显的反向关系。这是加入WTO后,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的一个表现。

第三,货币M1、M2的需求与股市市值之间存在着较明显的关系。从弹性系数的比较可以发现,股票市场对M1层次的货币需求大于对M2层次的货币需求。我们也发现这一弹性系数还比较小,并

且其波动是很明显的,这和我国实际情况是比较相符的。首先,我国股市规模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总规模还是相对较小,就SV/GDP这一比值来说,西方国家这一比值平均水平在90%以上,美国更高达150%左右。其次,我国股票市场中可流通的股票占其总股票数额的比例不到三分之一,所以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目前肯定不会太大。另外,我国股票市场投机现象严重,市场操作不规范等情况都使得股市波动比较剧烈。

第四,预期通货膨胀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与理论不相符合,货币M1、M2的需求与预期通货膨胀水平成正向关系,但是与我国实际情况比较相符。我国在1998年以后出现通货紧缩,通货膨胀率在绝大多数时间都是负值,而且商品和投资市场需求的萎缩使得货币需求减少,所以货币需求与预期通货膨胀的正向关系出现在我国是有它的现实背景的。这也证实了“在我国现实经济中已经出现了非一致性预期结构的特征”(夏斌,廖强,2001年)的论断。(4)、(5)式中还反映了一种情况,货币MI的预期通货膨胀的弹性系数大于货币M2的预期通货膨胀的弹性系数。范从来在《通货紧缩时期货币政策研究》(2000年)一书中认为通货紧缩所反映的货币量紧缩主要是现实流通货币量的紧缩,而从中国的情况来看,与现实流通货币相近的是M1。从这个角度来看,货币M1的预期通货膨胀的弹性系数大于货币M2的预期通货膨胀的弹性系数在我国应该是正常的。另外,笔者在对本文所用的货币需求的实证研究中还发现货币需求与预期通货膨胀的关系是从负向关系逐渐变为正向关系的,这种变化发生时段在1999~2000年。

四、回归分析的结论

通过对我国货币需求模型的回归分析,我们可得到以下结论:

1.1995―2004年我国货币调控方式发生了变化,注重用利率杠杆调节经济,我国各层次的货币需求受到利率变动的影响,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程度不断增大。这一结果说明我国在这一阶段不存在流动性陷阱,既不存在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无限大的情况,也说明近年的货币政策是有一定效果的。

2.我国股票市场已经对我国的货币需求产生影响,尽管其弹性值很低,但从股市的规模来看其相对影响并不是很小。另外,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影响的波动性较大。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逐渐规范化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这一弹性值在未来应该会呈上升态势。

3.我国通货紧缩时期货币需求与预期通货膨胀成正向变化,这种情况跟货币经济学理论中所讲的预期通货膨胀与货币需求呈反向变化不一致。我们注意到这种预期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呈增长趋势,公众的心理预期因素是中央银行在未来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的。

4.我国的货币需求稳定性变差。我国的货币需求结构已经发生变化,近几年金融管制的放松和金融创新活动的迅速发展已经使我国的货币需求稳定性变差。在1995-2004年这个时段我们不能得到各层次货币的比较稳定的货币需求模型。另外,为了进一步证实这种推断,对能找到的用季度数据所做的关于货币需求的实证研究文献中所用的货币需求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在样本区间:1995年第1季度至2004年第4季度这些货币需求模型同样出现稳定性变差的情况,而且这些模型包括了回归模型、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和局部调整模型。

五、我国货币需求稳定性变差的原因分析

1.中国自1995年以后,物价水平的主要趋势一直是下降,这降低了对交易媒介的需求。

2.中央银行在1996年以后9次变动利率,这必然使货币需求的结构发生变化。

3.受社会福利体制改革和就业压力加大的双重影响,居民普遍对未来经济走势和收入的不确定性增加,出于预防性动机,增加储蓄。我们可以从利率不断下调而居民储蓄额却不断上升的这一事实看出。

4.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影响。我国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WTO。在这前后我国已经为适应WTO进行了很多的政策修订和各项改革活动。在这之后,我国的市场化程度、对外开放程度和金融创新的步伐加快,金融管制逐渐放松,投资主体更加多元化,投资工具更加多样化,货币替代的趋势呈上升态势,致使国内企业和居民的货币需求动态地发生变化。

货币需求论文篇3

“货币流通速度”一词的英文表述有两个:“VelocityofCirculation”与“VelocityofMoney”,两者都是指“therateofturnoverofmoney”(货币的周转率)。例如,克拉默(Cramer,1992)在《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就使用前一词,而米什金(Mishkin,2002)在《TheEconomicsofMoney,Banking,andFinancialMarkets》中则采用后一个。

理论研究的历史表明,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关注是建立在人们因何需要货币(从而导致货币流通)的前提之下,因此,对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一直从属于货币需求理论,对货币流通速度是否稳定、可测的回答直接影响着货币需求函数的内容,并最终决定了对“货币与经济的关系究竟怎样”这一货币经济学基本问题的回答。

近十年来,随着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日渐增强,国内学术界也日益重视对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一方面,它可以直接为货币政策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中国经济的一些典型现象,如货币“超供给”(也称货币“超需求”)等提供解释。而事实上,西方自20世纪70年代之后,尽管实证研究还在继续,但对货币流通速度的理论研究已基本停滞。是什么导致西方学者不再从理论上关注货币流通速度?其原因对国内当前的货币流通速度研究有何借鉴和启示?本文试图通过梳理货币流通速度研究的源与流,并总结出货币流通速度研究的规范来回答。

二、货币流通速度的缘起与早期研究

一般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随着近代数量论而正式进入理论研究的范围的,这与货币数量方程(quantityequation)分不开。

(一)货币数量方程——货币流通速度的缘起

国内的一些研究者往往把货币数量方程误认为货币数量论。必须注意的是,货币数量方程是一个恒等式,而货币数量论是关于价格、总收入以及流通速度决定的理论。

一般地,货币数量方程可以表示如下:

(Y)MVPy(1)

其中,M是货币存量,V是货币在融通交易过程中转手的平均次数,Y是购买商品支出,P是商品的平均价格,y是交易商品的数量(也代表了经济中的收入)。

根据对商品交易(方程右边)和支付媒介(方程左边)的不同关注,公式(1)可以变化为四种形式,分别界定涵义不同的货币流通速度。

(ⅰ)商品法的数量方程

(Y)M·VMyPy·y(2)

这里,VMy就是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incomevelocity),它等于YM。

(ⅱ)交易法的数量方程

M·VMTPT·T(3)

这里,VMT就是货币的交易流通速度(transactionvelocity)。

(ⅲ)分解货币的数量方程

D·VDy+C·VCyPy·y(4)

这里,VDy代表活期存款的收入流通速度,VCy代表通货的收入流通速度。

(ⅳ)用基础货币表示的数量方程

B·VByPy·y(5)

这里,VBy代表基础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

经济学家们在研究货币流通速度时,往往根据问题的背景、性质与侧重点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数量方程,并演化出不同的理论范式。

(二)近代货币数量论中的货币流通速度

对货币流通速度的深入认识是与货币需求的研究密不可分的。从历史顺序和理论逻辑上看,20世纪初面世的近代数量论是货币流通速度最早的理论范式,它包括交易说、收入说和现金余额说(弗里德曼,1992)。

(ⅰ)交易说

欧文·费雪(1911)提出的交易说最为著名:

M·VMT=PT·T(6)

D·VD+C·VC=PT·T(7)

费雪的数量论有两个要点:其一,货币流通速度函数是稳定的;其二,在均衡状态下,外生货币供给通过支出导致价格的按比例变化,该机制后来被称为货币政策的直接传导机制(directtransmissionmechanism)。

(ⅱ)收入说

收入说的形成从时间上晚于交易说和下面的现金余额说,代表性的观点来自詹姆斯·安吉尔(JamesAngell,1936)。

由于交易说需要度量所有的中间交易——尽管它们都是具体可观察的实际交易,但这在实践上是做不到的。因此,经济学家开始选择用国民收入交易(即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付)来表示货币数量论:

(Y=)MV=PNy=Py'(8)

这里,N代表人口,y代表不变价格计算的人均国民收入,y'代表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收入。

所以,最常见的一种货币流通速度就被定义为(米什金,2002):

从交易说到收入说,货币的职能(即人们需要货币的原因)已经悄然发生了转换。前者强调的是货币的转移支付,而后者突出的是货币的财富贮藏。

(ⅲ)现金余额说

倡导现金余额说的著名学者包括庇古、马歇尔和早期的凯恩斯,其中,庇古(1917)应该是最早的提出者。其创造性贡献在于,他从个人保存财富的动机和行为出发,刻画了人们对货币余额的需求,进而又站在货币供求均衡的角度得出了著名的剑桥数量论:

MdY=k(r)(10)

M=(Md=)k(r)Y=k(r)Py(11)

这里,r代表投资内部收益率,k'(r)<0,庇古认为,“财力的生产性用途越没有吸引力、货币性用途越有吸引力,变量k就会越大”。于是有:

V=1k(r)=YM(12)

显然,货币流通速度取决于利率。因此,在庇古的数量论中它不是一个常数,而且在均衡状态下与货币供给无关。但是,剑桥学派习惯于把k视为一个常数,这样,货币流通速度也就成了一个常数。

需要注意的是,现金余额说中,货币需求已经被认为是既来源于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职能,也来源于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手段的职能,这些原因后来被凯恩斯发展为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

简言之,近代数量论的研究范式认为,货币流通速度不变(或流通速度函数稳定),当中不重视或忽视利率的影响,但持币动机已经被关注。

三、现代经济学中的货币流通速度

凯恩斯理论和现代货币数量论代表了现代经济学关于货币流通速度最主要的观点;但是,上世纪70年代之后,货币流通速度的理论研究就退出了主流经济学的视野。

(一)凯恩斯理论中的货币流通速度

我们知道,大危机时货币流通速度极不稳定的“反常”现象,促使了凯恩斯从货币需求稳定性上开始了伟大的思考和分析。

简要地说,凯恩斯在持币三动机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经典的货币需求函数:

以利率为自变量的货币投机需求是不稳定的,这样,货币需求函数就是不稳定的。从公式(15)可以看出,与事实相契合,货币流通速度并非常数。具体地,凯恩斯提出了两个理由:首先,利率的顺周期性必然通过货币需求而导致货币流通速度的顺周期性;其次,人们对正常利率水平预期的变动将(通过投机需求)导致货币需求的变动,从而进一步使顺周期的货币流通速度加大波动幅度。简言之,货币流通速度是与波动剧烈的利率正向相关的变量,这就是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的重要意义。

二战以后,现代凯恩斯主义进一步发展了凯恩斯的理论,尤其是新古典综合派的鲍莫尔(Baumol,1952)、惠伦(Whalen,1966)、米勒(Miller,1966)、奥尔(Orr,1966)和托宾(1958)等人。简单地说,他们的研究更精确地阐释了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货币流通速度不是常数的命题依然成立。

(二)现代货币数量论中的货币流通速度

弗里德曼(1956)应用资产需求理论建立了新的货币需求理论——现代货币数量论。他的货币需求函数如下:

这里,rb和re代表债券和股票的名义收益率,代表通货膨胀率,w代表非人力财富与人力财富之比,代表永久性收入,u代表个人嗜好。

当货币供求均衡时,就可得到: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主要取决于收入;而永久性收入又相当稳定,因而它是稳定的。这样,货币流通速度就是稳定和可预测的。他的观点与凯恩斯和早期凯恩斯主义相对立,但20世纪60年代之后,得到了新古典综合派的认可。

以上历史和理论的进程表明(包括早期数量论),货币流通速度研究是货币需求研究的一个必要部分,它必然地在逻辑上支持着后者,从属于货币需求的范式——这些范式在不同经济学家那里又有很大差别。而且,货币流通速度是事后概念和实际变量,体现了货币供求均衡及变动。这两个基本要求构成了西方经济学家研究货币流通速度的理论规范。

(三)货币流通速度理论研究的淡出

从历史上看,20世纪早期货币流通速度就引起了学者的注意,“……然而在现代经济分析中,并没有V这个的位置;20世纪30年代是它的全盛期,人们曾对它有些兴趣”(……thisVhasnoplaceinmoderneconomics.Itsheydaywasinthe1930s……)(克拉默,1992)。

这种状况是可以理解的。

首先,上世纪70年代之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货币需求函数稳定并具有解释力。但是,1974年之后,风云突变,原有的货币需求函数不再稳定。从那时开始一直到现在,经济学家进行了各种复杂的努力,试图重新建立一个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目前较多地应用了单位根、协整和误差校正技术,但结果始终不令人满意。这样,在获得了一些基本结论之后,货币流通速度就失去了理论研究的吸引力;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理论研究陷入了停滞,期待着新的理论范式。所以,80年代之后,货币流通速度只存在一些实际验证工作。

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的事实是,在美国,1982年之后,M1流通速度波动剧烈,而M2比较稳定,美联储于是在1987年放弃M1目标,集中关注M2;90年代初期,M2流通速度也不再稳定,美联储于是又在1993年7月宣布全面放弃所有货币量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讲,货币流通速度对货币政策的功用性下降了。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西方经济学家们逐渐失去了对货币流通速度的理论兴趣。

四、货币流通速度的经验研究

货币流通速度的经验研究(empiricalstudies)依然体现着货币需求的大主题,一方面验证着货币理论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为货币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具体的决策支持;而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研究应属于经验研究的范畴。

(一)货币流通速度的国际经验

首先,从国外的研究看,货币流通速度经验研究的一个方面是用来检验有关的货币需求理论。米什金(2002)按照公式(9),以名义GDP代替名义收入,计算了美国1915-1999年间M1和M2的流通速度。他分析了这两个流通速度的历史变化规律,以“货币流通速度是常数吗”的自问题,在货币需求的理论范畴内,对凯恩斯流动偏好理论、凯恩斯理论的发展和弗里德曼的现代数量论进行了对比。实际上,公式(9)是实证中货币流通速度最常用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得到事后的不同货币统计口径对应的流通速度;然后,再根据不同货币口径对应的经济活动意义进行分析。此外,还必须提到的是,塞尔登(Selden,1956)在《美国的货币流通速度》一文中以现代数量论的立场详细地分析了美国1839-1951年间的货币(收入)流通速度。

其次,这种经验研究的另一个方面就是为货币金融当局(当然也包括理论界)提供货币(交易)流通速度的具体统计方法和数字。基于实践意义,人们更关心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流通速度,因此,这方面研究遵循了公式(7)(D·VD+C·VC=PT·T)的货币流通速度。关于Vd(以年计,包括金融交易和货币市场),加维(Garvy)和布林(Blyn)(1970)指出,美国从1919年不足30增长到1929年的35,然后一直下降到1945年的不足15。二战后,开始长期上升,1965年达到50,随后狂升,1984年达到400以上。至于美国Vd大幅提高的原因,学者们一般认为在于银行业务和技术创新(克拉默,1986)。此外,克拉默(1981)计算过英国的净Vd(不包括货币市场),博伊斯乔坦(Boeschoten,1982)和法塞(Fase,1984)计算过荷兰的净Vd。VC(以年计,不包括货币市场)计算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由劳伦特(Laurent,1970)设计,他主要借助回笼率计算得到,美国从1875-1890年间约为30,然后在1928年上升到顶点120,随后陡降至1945年的32并一直延续。第二种方法由费雪(1909)创立,他通过银行取款(或存款)额与平均付款回路(loopsofpayments)长度相乘来计算现金付款数。采用费雪的方法计算得出,英国1960-1978年间VC约为常数18.5。如果结合两种方法,可以得出荷兰1965-1982年间VC约为常数15.3。所以,一般认为,现金流通速度是一个介于15-20的常数。

(二)国内货币流通速度研究的最新动态

理性地讲,对比国内、国际在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水平或成果没有太大意义。国内研究节奏上的滞后,是由中国经济发展和转型的实际进程决定的。

国内有学者(耿中元、曾令华、张超,2005)总结和评价了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他们认为,90年代以来的进展,主要有四方面内容:货币流通速度的规律性和稳定性、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原因或影响因素、收入流通速度与交易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与宏观经济政策。同时,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和实证分析偏少是国内研究的不足。笔者基本赞成他们的看法,并简要评述新世纪以来的研究进展。

何运信(2006)强调,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应该统一在一个基于微观货币需求和货币均衡的框架下进行,这是现代经济研究的规范。他的观点鲜明、正确,但可能不会引起足够的注意。王曦(2001)遵循规范框架,强调了制度转型对货币需求的意义,建立了计量模型,并提出了货币流通速度持续下降的原因。该文相当重要,尤其是其对中国制度因素的引入和考量。艾洪德、范南(2002)进一步运用了协整计量方法,对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该文的结论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具有启示意义,其实证技术规范符合国际趋势。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是基本的事实,而施锡铨、夏国忠(1999)通过时序模型的建立,全面计算和检验了各种货币流通速度数量特征,得出了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呈对数线性递减的结论,并分析了下降的原因(但货币化是主要原因的说法存有争论);孙健、辛然(2002)则比较详细地探讨了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可能原因。陶江(2003)通过对弗里德曼数量论逻辑的置疑,对比分析了交易速度与收入速度,提出交易速度更真实也更有价值;伍超明(2004)确认了交易速度的复归倾向,他通过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分析,研究了交易速度与收入速度差异的表现与决定,提出了一个新货币流通速度公式。夏斌、高善文、陈道富(2003)以黑箱理论分析了货币流通速度变化与经济波动的关系,他们的研究理论与实证充分结合,具有较高的货币政策意义;戴金平、阮君(2000)分析了货币流通速度对货币政策的制约作用,并提出了对策和措施。最后,王有贵、丁宁、张黎(2002)通过微观主体持币时间推导出货币流通速度的统计表达,并指出,货币流通速度并不由制度和技术决定,而是由理性消费行为决定。

按照学者们的共识,目前中国经济同时面临着发展与增长、市场与调控等主题。一方面处于转型中的经济快速增长,金融经济日益发达,金融制度和技术创新不断加快,经济中微观主体基本行为(如消费、储蓄等)的规律和特征难以准确界定;另一方面,经济与金融体制改革正在深化和完善,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均无现成模式或经验可援。这样的国情和背景,对于中国的货币经济学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五、结语

西方对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始终在货币需求和货币均衡的框架中进行,这是理论研究的基本规范。关于货币流通速度,形成了一些基本结论。汉达(2000)说过,它在长期内变动,而在短期内波动。不管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和利率弹性具体是多少,它们的增加都会提高货币流通速度。

由于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的失去以及仍在进行的重建,也由于对货币政策参考意义的降低,经济学家们对货币流通速度不再重视。需要注意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凯恩斯主义在构建凯恩斯理论微观基础、批评弗里德曼逻辑缺陷时指出[斯蒂格利茨、格林沃尔德(Greenwald),2002],货币流通速度理论上可以无穷大,而利率可能出现反周期性,所以现代货币政策应充分重视信贷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讲,近年来随着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兴起,货币政策在超越货币量、利率中介目标的同时,也在说明货币流通速度甚至货币需求的意义在降低。

国内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正在重视研究规范;但是,不存在与国际相比先进或落后的水平问题,因为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以及背景差别很大。转型和快速增长的经济,不断加强的经济货币化、金融化,货币政策的体制性、结构性、机制性和有效性问题,这些因素都决定了,一段时期内,中国仍然需要货币流通速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纽曼,米尔盖特,伊特韦尔.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Z].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弗里德曼,哈恩.货币经济学手册[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3]汉达.货币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沃什.货币理论与政策(第二版)[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5]斯蒂格利茨,格林沃尔德.通往货币经济学的新范式[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6]史密森.货币经济学前沿:论争与反思[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7]王广谦.20世纪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进展与述评[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8]费雪.货币的购买力[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

[9]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0]弗里德曼等.货币数量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1].以往国内货币流通速度研究批判[J].上海金融,2003,(6).

[12]耿中元,曾令华,张超.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研究述评[J].经济界,2005,(2).

[13]Mishkin.TheEconomicsofMoney,Banking,andFinancial

Markets[M](影印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4]Pigou,TheValueofMoney[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32,November1917.

[15]Goldfeld,Thecaseofthemissingmoney[J],BrookingPapersonEconomicActivityNo.3(1976);

[16]GarvyandBlyn,TheVelocityofMoney[R],FederalReserveBulletin(1970);

[17]Cramer,ThevolumeoftransactionsandthecirculationofmoneyintheUnitedStates[J],JournalofBusinessandEconomicStatistics4(1986);

货币需求论文篇4

关键词:货币流动性过剩;衡量方法;货币缺口;M/GDP

文章编号:1003-4625(2009)09-0018-05

中图分类号:F820.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我国自2008年末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付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以来,信贷和货币供应都出现了井喷式的强劲增长。如此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引起一些争议,主要集中在它是否将引发我国新一轮资产价格膨胀和通货膨胀。对该问题的回答可以借鉴货币流动性过剩的概念,它是超过了均衡货币存量的货币供给。欧洲中央银行(European Central Bank,简称ECB)将货币流动性过剩作为衡量货币政策走向的第一标杆(First Pillor),认为严重的货币流动性过剩在中期内将引起通货膨胀。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流动性过剩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专门针对货币流动性过剩的讨论则较少(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2008);李子联(2008);谈华君(2008);许涤龙、叶少波(2008)等除外)。但由于这些文献应用了不同方法来衡量货币流动性过剩,所得结论差异很大。为了正确理解这些差异,以及判断何种指标更适合我国情况,本文系统性考察了货币流动性过剩的衡量指标。

目前有ECB(2001)和Polleit & Gerdesmeier(2005)从理论上专门探讨了货币流动性过剩的衡量方法。然而上述两篇文章只从预测未来通胀的角度对货币流动性过剩进行了讨论。其实在他们之外,已经有很多考察货币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之间关系的研究者扩展了其衡量方法。目前还没有文献将这些括展进行总结。本文力图从货币流动性过剩衡量方法的理论渊源和实证应用两方面进行总结,一是为解读我国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提供参考,二是避免我们将来研究货币流动性过剩指标选取的局限性。

二、货币流动性过剩的衡量指标总结

货币流动性过剩是一种宏观流动性过剩,它是超过了均衡货币存量的货币供给。本文下面将其度量方法分为数量指标和价格指标进行综述。介绍顺序是先给出指标的理论基础,然后讨论其在实证研究中的应用。

(一)数量指标

1.货币缺口(Money Gap)

ECB(2001)正式提出了货币缺口的概念。该报告指出,除去货币的年增长率以外,用货币缺口衡量的流动性过剩能为通胀压力提供额外信息。货币缺口就是实际货币供应量和均衡货币供应之间的差额。均衡货币供应计算值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根据交易方程式和货币需求方程得到。将货币交易方程式MV=PT取对数以后动态化,得到M/M=P/P+T/T-V/V,考虑经济发展及金融发展等因素分别估计出P、T和V的均衡增长率,就可以得到货币的均衡增长率。再通过基期(在基期中,实际货币供应和均衡货币供应相等)的货币供应量计算得到每一期的均衡货币存量(欧洲中央银行称之为执行货币政策的货币供应参考值(Refer-ence Money Supply))。第二种通过货币需求函数得到均衡货币存量则是在货币需求函数中用相关变量的长期均衡值代入,求得货币需求的长期均衡值。用这种方法求货币缺口,需要先估计货币需求函数(一般包括一个规模变量如GDP,和一个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变量如利率)。货币缺口的第一种计算方法比第二种计算方法应用更广泛。

货币缺口又可分为名义货币缺口和真实货币缺口。关于名义货币缺口的求法,欧洲中央银行用第一种计算方法给出了一个简单的例子。他们用1998年最后一个季度作为基期,估计出稳定的价格增长率为2%,潜在产出增长率为2%-2.5%,流通速度下降率为0.5%-1%,得到均衡的增长率应为4.5%-5.5%。根据1998年最后一个季度的货币供应实际值,计算得到以后每期的货币供应参考值。实际货币存量和该货币供应参考值求差就得到名义货币缺口。和名义货币缺口相比,真实货币缺口的求法稍微复杂一些,它是将实际货币供应和货币供应参考值都先用实际的CPI价格指数进行缩减,再求差得到。名义货币缺口和真实货币缺口的区别在于真实货币缺口剔除了实际价格对均衡价格偏离的影响。当实际通货膨胀率超过了均衡通货膨胀率时,名义货币缺口会高于真实货币缺口。

以下几位作者也讨论了货币缺口指标。Polleit & Gerdesmeier(2005)在ECB的基础上进一步计算了从1998年12月到2004年10月份欧元区的货币流动性过剩问题。他们的计算结果表明,自1998年以来,欧元区的货币流动性过剩问题非常明显,其中名义货币缺口在2004年末高达10%,真实货币缺口高达6%。Sergioi(2001)和Trecroci & Vega(2002)则是用了第二种货币均衡值的计算方法考察了货币缺口。他们通过倒推欧元区成立以前的货币需求函数,用长期均衡产出和长期均衡利率计算了该地区1980年第一季度至1998年第四季度的真实货币缺口。

2.货币过剩(Money Overhang)

ECB指出也可以从货币需求方面解读流动性过剩,并在该报告中定义了货币过剩指标。从这个角度出发,货币过剩就是超过了货币需求的货币供应。货币过剩和货币缺口的区别在于对均衡货币值的定义不同。货币过剩定义中,均衡货币值为长期货币需求估计值,这种估计值没有考虑实际产出对潜在产出的偏离以及实际价格水平对均衡价格水平的偏离。而货币缺口中的均衡货币值是和价格稳定及潜在产出相一致的估计值,它不考虑这两个变量的当期实际值。一般来说,货币需求函数中的残差项就是货币过剩。由于货币过剩指标中包含的信息较少,目前已有文献中对各国货币过剩指标进行测算的并不多,用它来进行实证研究的也比较少。不过上文提到的Sergioi(2001)除了应用真实货币缺口指标,也用了货币过剩指标考察它对欧元区通货膨胀的预测作用。与国外不同,货币过剩指标在我国应用相对较多,其中许涤龙、叶少波(2008)应用货币过剩指标对我国1997年第一季度到2007年第二季度的流动性过剩状况进行了测算。李建军(2006)也通过估计货币需求函数,测算了我国1978-2004年间的货币过剩。

3.M/GDP指标

可以用M/GDP指标来衡量货币流动性过剩

是因为它提供了货币总量相对于经济总量的信息。这里的M指货币供应,一般用广义货币供应量,也有少量文献中既用了广义货币,又用了狭义货币。M/GDP指标在实证文献中比较常见,关于它的理论讨论则比较少。具体而言,该指标又细分为水平值、取对数的动态增长率、与趋势值的偏离三种情况。水平值的应用有以下文献:Gouteron&Szpiro(2005)用它分别来研究了欧元区、美国、日本和英国1980年代以来的货币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的相关关系;Rueffer&Stracca(2006)用该指标研究了1980年以来的全球流动性过剩问题;Belke,Orth & Setzer(2008)则对OECD国家应用该指标进行了流动性过剩和房地产价格的相关研究;Chen(2008)和Zhang&Pang(2008)分别用M/GDP指标研究了中国的流动性过剩问题。

M/GDP取对数以后的动态增长率就是货币供应增长率减去名义GDP增长率,因为d In(M/GDP)/dt=d inM/dt-d lnGDP/dt=M/M-GDP/GDP。在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假设下,超过名义GDP增长率的货币供应被称为超额货币供给。有很多研究者认为出现超额货币供给意味着是货币流动性过剩。Baks & Kramer(1999)用该指标研究了G7国家1971年第一季度至1998年第四季度的货币流动性过剩对股市回报率的影响。Giese & Tuxen(2007)在研究法国、德国、英国、日本、意大利和美国这6国的货币政策和资产价格关系时,在其协整VAR系统中也应用该指标来表示货币流动性过剩。Deutsche Bank(2007)则是用该指标粗略地估计了全球主要国家自1996年以来的流动性过剩状况。Chen(2008)认为中国1990-2007年间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大大高于名义GDP增长率意味着该期间中国流动性过剩现象非常严重。

也有文献用M/GDP与其长期趋势的偏离来计算货币流动性的过剩程度。该方法是首先求出该比值的长期趋势,然后用M/GDP的实际值与趋势值进行比较。实际值若超过了趋势值,则可认为出现了货币流动性过剩。目前的应用中有两种方法求M/GDP的长期趋势,一是确定性时间趋势,二是HP滤波。Bruggeman(2007)用M/GDP和其HP滤波的偏离值作为他所研究的18个工业化国家货币流动性过剩的衡量尺度。哈继铭(2007)用发达国家M/GDP和趋势值的正偏离来说明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在2000年以来货币流动性过剩明显,但他没有提及趋势值的求法。Belke,Orth & Setzer(2008)在用M/GDP指标指出相关国家存在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同时,也用了货币绝对值和长期线性趋势的正偏离加强了他们的判断。

4.Credit/GDP指标

这里的Credit指银行体系对私人部门的信贷总量。在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中,货币出现在负债方,而信贷是资产方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所以有研究者认为也可以用信贷指标来衡量货币流动性过剩。它和用货币衡量的流动性过剩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B060 & Lowe(2002)首先了采用该指标来研究信贷扩张和资产价格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该值比简单的信贷年增长率能更好地体现信贷扩张的积累性效果。和货币扩张一样,一年的快速信贷扩张或者常年的慢速信贷扩张都会引起信贷膨胀,从而对宏观经济产生显著的影响。Gouteron & Szpiro(2005)也在用M/GDP和利率衡量货币流动性过剩以外,考察了Credit/GDP指标。

(二)价格指标

衡量货币流动性过剩的价格指标是利率。由于价格和数量相互关联,所以对货币流动性过剩的理解可以从数量上解读,也可以从价格上解读。货币流动性过剩的量的衡量一般用均衡货币量或者GDP作为参照,它的价格尺度一般用自然利率或者Taylor规则利率作为参照。低于自然利率或Taylor规则利率的实际利率表明货币政策过于宽松,这会刺激信贷的过度膨胀从而引起货币流动性过剩。

上文提到,Giese和Tuxen在对英美等6个发达国家货币流动性过剩的研究中既用了M/GDP指标,又用了Credit/GDP指标。这两个都是数量指标,此外他们还应用了利率指标来进行更完整的分析。他们的利率参照物是Taylor规则利率。Gouteron和Szpiro也在M/GDP、Credit/GDP之外,用了利率指标来衡量了样本国家的货币流动性过剩。他们的利率参照物则是自然利率。自然利率概念来自于维克塞尔,它代表经济中不存在货币时的均衡利率水平。由于自然利率是不可观测的,Gouteron和Szpiro基于长期经济增长率估计了自然利率,该长期经济增长率在样本期间被视作常数。

目前,还没有文献只用价格指标来衡量货币流动性过剩,一般都是在数量指标之外另取价格指标以让研究更为完整。不过,从以上两篇文章的研究结果来看,价格衡量的货币流动性过剩和数量衡量的货币流动性过剩具有一致性。这点从他们的数据图中可以得到验证。

三、各指标的比较

这里比较各指标的优缺点,主要从理论精确度和衡量中的稳健性两方面进行考察。货币缺口的优点是计算简单,它的缺点是稳健性较弱。无论是名义货币缺口还是真是货币缺口,它们对基期选择都比较敏感。不同的基期选择将会导致计算结果大不相同。此外,货币缺口的计算结果也高度依赖于对均衡通胀率水平、货币流通速度趋势值以及潜在产出的估计。Gouteron和Szpiro指出了目前货币缺口在应用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他们认为在这些研究中,计算货币缺口的基期选择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从而对其计算结果的解读需要持谨慎态度。他们还指出,目前应用广泛的货币缺口第一种计算方法将交易方程式从实证研究范畴扩展到了规范研究范畴,对于这种做法是否合理他们认为还需要进一步的讨论。

货币过剩弥补了货币缺口概念上的不足,它避免了基期选择的问题,也避免了对产出缺口和货币流通速度做出假设。但是,货币过剩也有它自己的问题。估计货币过剩的关键在于货币需求函数的估计,如果货币需求函数不稳定,则该方法的应用会受到限制。

从前面的实证研究列举中可以看到,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各种衡量指标中,目前属M/GDP指标的应用最为广泛。和货币过剩一样,该指标也具有不用选择基期的优点。由于M是货币供应的总量值,该指标也将货币扩张的积累性效果包含在内。但是Rueffer和Stracca指出,直接用M/GDP的水平值来衡量流动性过剩,意味着给没有考虑到利率变化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并且施加了GDP的货币需求弹性为1的约束条件。所以他们认为用这种方法来衡量流动性过剩略显粗糙。

M/GDP取对数以后的动态增长率指标的优点是直观性强,它直接比较了货币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的大小。该指标的缺点是它只能衡量当期的货币流动性过剩状况,不能像水平值那样考察货币扩张的积累效应。而且,它也不能逃脱Ruef-fer和Stracca的指责。

和利率指标一样,目前也没有单纯只应用Credit/GDP指标来衡量货币流动性过剩的文献,它一般也是作为其他指标的补充。这可能和货币与信贷从理论上来讲并非完全重合有关。特别是在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会受到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行为的影响,从而信贷指标并不能完全反应货币政策的松紧程度。

利率指标的应用比较少见,这和世界上实施利率盯住货币政策的国家数目不多有关。从理论上来说,利率指标的缺点是在利率参考值选取时,自然利率的估计含有很大的主观因素,而Taylor规则利率的估计依赖于均衡真实利率和潜在产出的稳定性。

四、指标选取原则

综合以上讨论,以及结合目前已有研究的经验,本文提出货币流动性过剩衡量指标的选取原则。首先,关于数量指标和价格指标之间的选取。为了研究具有可操作性,指标选取要结合各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实施货币盯住的国家适合采用数量指标,而实施利率规则的国家适用采用价格指标。此外,这两种指标的取舍也和理论框架相关,货币主义框架的理论适合用数量指标来衡量货币流动性过剩,新凯恩斯主义的框架适合用价格指标来衡量货币流动性过剩。

其次,指标的选取和研究目的紧密相关。从已有文献来看,研究货币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关系的多选取货币缺口及货币过剩指标,如Sergioi(2001);Trecroci & Vega(2002);Polleit & Gerdesmeier(2005)。研究货币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关系的一般多用M/GDP和利率指标,如Baks & Kramer(1999);Gouteron & Szpiro(2005);Ruef-fer & Stracca(2006);Giese & Tuxen(2007);Deutsche Bank(2007);Belke,Orth & Setzer(2008)等。研究通货膨胀选取货币过剩和货币缺口是因为它们的理论定义中对应的是商品价格水平,超过均衡货币量的货币供给有使商品价格水平上升的压力。研究资产价格多选取M/GDP以及利率指标是因为它们粗略估计了超过经济实际需要(以GDP衡量)的货币供应。和GDP相应的货币需求是一种交易需求,超过GDP这种流量型交易需求的货币供应可能就会引起资产价格上涨。

最后,指标选取要结合各国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从计算结果来看,货币缺口和货币过剩的背后体现了不同的货币政策哲学。名义货币缺口最为“严格”,它既包含了实际产出对于潜在产出偏离的积累性信息,又包含了价格水平对于目标价格水平的偏移。真实货币缺口比较“中庸”,它允许价格水平对目标价格水平的偏离,但将实际产出对潜在产出的偏离记录在内。货币过剩则最为“宽容”,它既不考虑实际价格和目标价格的偏离,也不考虑实际产出对潜在产出的偏离,而只是一个反映额外因素影响的数据。Polleit和Gerdesmeier将货币过剩允许价格和产出的漂移称为“过去的就过去了”(Bygones are bygone)的政策哲学。所以,对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而言,如果价格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不允许价格水平的偏离成为“过去了就过去了”,那么应该选取名义货币缺口;如果通货膨胀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允许价格水平一次性偏离,那么应该选取真实货币缺口或者货币过剩;进一步,如果货币政策并不在意实际产出偏离潜在产出,那么可以选择货币过剩指标。

五、衡量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的指标选取

结合以上指标选取原则,此处提出关于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衡量指标的选取建议。首先,价格指标的适用性弱于数量指标。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货币供应量,所以用数量方法来衡量我国的货币流动性过剩更具有可操作性。

货币需求论文篇5

【关键词】资产价格,货币需求,影响途径

一、研究背景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资产价格的过度波动,会对其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后果。1997年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资产价格的急剧波动最终引起一场空前的货币危机,并最终演变成一场金融危机;2007年肇始于美国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泡沫的崩溃,引起全球金融海啸,并最终演变为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可见资产价格的剧烈变动会对货币供求,进而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本文拟探讨资产价格波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从而厘清资产价格对货币供求影响的一个方面,以期有所启示。

二、资产价格与货币需求的关系

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也被称为现金交易说,认为经济中货币需求量与所要满足的商品交易量成正比,可由费雪的交易方程式表示:

MV = PQ,其中M为货币数量,V为货币的交易流通速度,P为交易商品的一般价格水平,Q为商品交易量。

现代货币数量论在20世纪60年代被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学派所提出,其理论又被称为现金余额说,在形式上与费雪方程式有所不同,即由交易型货币数量论衍变为收入型货币数量论,用公式可以表示为:MV = PY

弗里德曼在与施瓦兹合著的代表性著作《美国货币史》一书中,通过对长期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证实了其现金余额说的有效性。其分析结果表明,在上述收入型货币数量论公式中,V被认为是一个受社会制度、消费者偏好等因素影响的结构性变量,是由是由长期因素所决定的,在短期可以假定不变;根据自然率假说,实际国民收入Y在短期也是不变的。从而他们得出了与传统货币数量论一致的结论,即在短期内,货币供应量与一般价格水平呈有规则的正比关系。这一结论为货币政策的制订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即货币供应量每年应该按一定的比例增长,以保证经济在无通胀条件下按自然率水平稳定增长,从而确定经济的稳定增长。货币主义的收入型货币数量论和相应的货币政策主张,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被西方发达国家中央银行所采纳,时至今日仍是许多国家(包括中国)货币当局制订货币政策的理论依据。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金融自由化浪潮的推进和信息技术发展,收入型货币数量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日益降低,人们发现货币数量不再简单地与物价和收入呈比例关系,而是与经济体系中所有需货币媒介的交易(包括金融市场交易)有重要相关性。在此背景之下,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来解释这种新的实际,从而收入型货币数量论开始出现向传统的交易型货币数量论复归的趋势。Allen (1994)把证券市场交易量指标引入货币数量方程,通过对80年代数据的回归分析发现,货币需求量与包括GDP交易、金融交易在内的经济体系所有交易的相关性十分显著,并不像货币与名义收入的关系那样出现明显变异和不稳定。

三、资产价格对货币需求的影响途径分析

Friedman(1988)提出,在假定短期实际收入不变的条件下,股票市场引起货币需求变动的途径体现在一下四点:

第一,财富效应。股票市场价格的上涨会使得人们名义财富的增加,在假定收入比股票价格波动性更小的条件下,这意味着财富/收入比上升。而货币需求函数认为,该比率越高,往往反映为货币/收入比越高,或者说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越低。

第二,资产组合效应。股价上涨反映了风险资产的预期收益相对无风险资产而言有所上升。在投资主体风险偏好不变的情况下,这种相对价值的变化将提升风险资产的风险程度,为规避风险,投资主体会增加其资产组合中安全资产的比重来抵消风险资产风险的增加,比如增持短期债券、货币等,从而引致货币需求增大。

第三,交易效应。股价的上涨,尤其在不对称性股价上涨时,股价变动所引起的信息不对称往往会引起股市交易量的扩张,这种扩张需要相应的货币需求来满足这些交易。

第四,替代效应。根据标准的资产组合理论,股票市场价格上涨,会提高股票的相对收益,从而在投资主体所持有的资产组合中的比重增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货币资产(主要是广义货币,如居民储蓄存款)有一种替代作用,从而降低货币需求。

在上述四种效应中,财富效应、资产组合效应、交易效应与货币需求成正相关,而替代效应与货币需求呈负相关。因此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的综合作用到底是正向还是负向,无法从理论上确定,只能通过实际数据来检验分析。

石建民(2001)通过对我国相关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证实,我国股票市场对货币总需求函数有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表现为正相关,说明在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产生的财富效应、资产组合效应、交易效应、替代效应等不同方向的作用力中,增加货币需求的力量超过降低货币需求的力量,从而使股票市场与货币总需求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参考文献:

[1]石建民,2001《股票市场、货币需求与经济总量》【J】《经济研究》第5期。

货币需求论文篇6

关键词:货币需求;极值边界分析(EBA);“稳健性”检验;面板数据

中图分类号:F8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3)02-0030-007

一、引 言

作为统一的货币联盟,欧元区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由欧洲中央银行负责管理,但是欧盟内部各国的货币政策只有在欧元区内是统一的,欧元区外的国家的货币政策是跟随欧元区,但各国政策效果不一样。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欧盟成员国的货币政策明显不协调。因此,运用适时的货币政策对当前的欧盟成员国来说尤为重要。运用好货币政策的关键是对货币供给的调控,而货币供给又是由货币需求决定的,因此,对当前欧盟经济环境中的货币需求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与货币需求相关的决定因素就显得非常重要。然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影响货币需求量的因素众多,并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增加,同时,研究货币需求的实证方法也在不断的更新改进。因此,有必要对影响欧盟成员国货币需求量的因素进行深入的探讨,从众多影响因素中找出其决定性因素,为深层次研究货币政策提供更有利的经验证据,同时为中国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二、文献综述

货币需求理论的研究在西方经济学中已有百年历史,相关理论的发展也经历了几个阶段。西方经济学在货币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有政治经济学货币需求理论、古典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现代货币数量论。在实证研究方面,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在货币需求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货币需求模型,包括了上千个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已能在比较稳定的情况下模拟未来货币需求量;而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需求理论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近年来,在众多经济学者的努力下,货币需求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关于货币需求理论发展的研究学者主要有Duca和VanHoose(2004)、Serletis(2001)、Laidler(1993)、Barnett等(1992)、Friedman(1975)等。

(一)国外货币需求文献研究

早期货币需求的实证研究多是采用传统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的(Friedman,1959)。学者们往往忽视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或变量间的协整关系,难以避免“伪回归”问题的存在。因此,早期运用该方法进行货币需求实证研究的结论越来越受到质疑。同时,学者们对影响货币需求量的因素主要局限于财富、国内利率、通货膨胀、经济预期等变量(李成等,2011)。

20世纪70年代以来,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越来越受学者们的欢迎,大量学者从长期和短期动态两方面分析货币需求和其决定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已经取得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Rao和Kumar,2010;Sawada等,2010;Dunaev,2010;宋金奇等)。此时,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需求的实证研究吸引了众多经济学者的关注,同时,经济转型和金融发展、利率等影响货币需求量的因素也引起学者们的普遍关注和研究。Rao和Kumar(2010)应用GETS方法实证研究了亚洲17个国家1970—2009年间货币需求影响因素问题,并引入了结构突变的概念。Skrabic(2009)依据多变量时间序列,实证研究了克罗地亚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得出工业生产和汇率是长期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利率是短期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Sawada等(2010)实证研究了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利率和货币需求之间长期均衡关系,得出国内生产总值和至少两种以上的利率决定了货币需求函数。

(二)国内货币需求文献研究

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需求函数的实证研究。这些文献研究早期运用传统回归分析计量方法,近几年现代计量方法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被逐步引入。研究的影响货币需求因素主要有:总财富、利率、通货膨胀、股票市场、经济预期、制度因素等。

(1)传统回归分析法。陈涤非(2006)实证表明经济转型和金融发展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之后对货币需求的研究有证明了股票市场与货币需求也存在相关关系(石建民,2001)。部分学者为中央银行实行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以及确定可行的稳定经济手段,使用传统回归方法研究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问题。

(2)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方法。汪红驹(2002) 应用误差修正模型估计了中国1979—2000年间的货币需求函数,得到了货币需求关系和菲利普斯曲线模型。部分学者使用现代的计量方法重新探讨股票市场与货币需求之间的关系(易行健,2004)以及收入分配(杨晓龙和郑长德,2010)、通货膨胀(万兆泉,2009)、经济预期(胡维波,2007)、金融发展(张蕾和邹昆仑,2010)、股票市场与人民币汇率(肖卫国等,2011)经济转型(康继军等,2012)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而在运用现代计量方法的基础上对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综上所述,一方面学者一般都采用单方程模型,我们发现随着其他解释变量的引入,这种单变量回归的“显著”关系往往会变为不显著,研究结论让人难以置信。另一方面我们在进行回归分析中由于使用了受“污染”的统计数据,不可避免地受到多重共线性、变量选择和离群值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研究结论解释能力大打折扣。如何探讨抗干扰的“稳健性(Robust)”的显著关系,极值边界模型(the extreme bounds analysis,简称EBA模型)给出了比较满意的答案。

三、研究设计

(一)模型设置

极值边界分析模型最先由Leamer(1985)、Levine和Renelt(1992)提出, EBA模型是评价不同解释变量和经济增长关系之间是否存在抗干扰的“稳健性”的显著关系的多元线形回归模型,其回归方程如下:

Y=?琢+?茁iI+?茁mM+?茁zZ+?滋(1)

其中,Y一般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的增长率。I是核心变量集,一般只选择三个与M有直接关联的解释变量。M是我们将要研究和检验的目标变量,如经济政策性变量或制度性变量。Z是一组与经济增长有关的潜在重要解释变量,即条件变量集,并且Z至少要从解释变量中选择3~7个潜在的解释变量,并且不能和M具有高度相关性。引入Z的目的在于在回归中最大限度的确定M系数?茁m的范围。关于核心变量集I和潜在的重要解释变量集Z中变量的选择主要根据文献资料和实证研究的结果。?琢是常数项,?滋是随机误差项。对于EBA模型的估计,总结为分两步进行。现有文献EBA模型有三种主流检验方法:“严格”的EBA检验、大R2准则,Sala-I-Martin准则(王立平等,2010)。本文拟采用Sala-I-Marti准则进行“稳健性”检验。

EBA模型的主要功能是灵敏性分析,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随着条件信息集的逐步改变来对回归系数进行灵敏性分析,检验回归系数的“稳健性”性,探索抗干扰的“稳健性”的显著关系。本质上说,EBA模型是在传统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不同条件信息集下多次遍历式回归的统计分布,依据概率原则构造检验统计量,来检验目标变量回归系数的“稳健性”,EBA模型所得出的结果不是一个统计量,而是一个统计分布,因此其实证结果具有抗干扰的“稳健性”,这种回归结果具有超越传统回归结果的显著性、统计性和渐进一致性。因此,EBA模型方法的应用是现代计量实证研究的必然趋势。

(二)数据来源和变量选择

1.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欧盟的15个成员国(德国Germany、意大利Italy、瑞典Sweden、芬兰Finland、波兰Poland、匈牙利Hungary、英国United Kingdom、捷克Czech、丹麦Denmark、拉脱维亚Latvia、立陶宛Lithuania、罗马尼亚Romania、保加利亚Bulgaria、爱尔兰Ireland、爱沙尼亚Estonia),考察期为2000—2010年,数据主要来源于《2001—2011国际金融统计年鉴》、国际财政统计(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世界银行数据库(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部分数据来自于欧洲中央银行、欧盟委员会数据统计及各国统计局。

2.变量选择与说明

被解释变量:货币需求。这里选用狭义货币供给M1代替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决定货币供给,货币需求是研究货币供给的依据。实证分析时使用货币供给的对数lnm作为变量。

核心变量:要素成本的真实GDP。考虑到数据分析的合理性和模型结果的显著性,本文以要素成本的真实GDP的对数作为EBA模型的核心变量。本文的真实GDP由现价GDP除GDP平减指数计算得来。实证分析时用真实GDP的对数(lnGDP)作为变量。

目标变量: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较多,本文选用的目标变量主要有货币市场利率、贴现率、公债收益率、马斯特里赫特标准利率、紧缩性信贷、紧缩性信贷与短期利率的积、通货膨胀率、名义汇率、实际有效汇率、存款利率、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国库券利率。

(1)货币市场利率(MR):货币市场利率是用来评价借入成本的大小。由货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决定,理论上货币需求增加,利率就会变大,需求降低,利率就会变小。

(2)贴现率(BR):贴现率也指再贴现率,即银行将已贴现过的票据作担保,向中央银行借款时支付的利率。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再贴现率来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息率,从而促使经济扩张或收缩。本文选用90天票据贴现率作为研究变量贴现率的变量。

(3)公债收益率(GRL):公债收益率是随着经济形势变化的,它可以反映国家经济发展整体变化形势。经济形势好一般会导致CPI的上升,从而会使债券价格下降、收益率上升。本文选用10年期的公债收益率作为公债收益率的变量。

(4)马斯特里赫特标准利率(MRL):马斯特里赫特标准利率是指一个成员国已经存在着一个按物价稳定的要求不超过三个表现最好的成员国至多2个百分点的平均名义长期利率,其结合各国定义上的差异以长期政府债券或类似的有价证券来衡量。

(5)紧缩性信贷(CC):CC=短期利率-长期利率。这里长期利率由10年期公债收益率来代替,短期利率由货币市场利率代替。信贷状况的紧密度由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确定。当信贷条件紧缩时,短期利率相对于长期利率有所增加,个人会减少持有货币。

(6)CCR:紧缩性信贷与短期利率的积(CC×R)。这里的短期利率用货币市场利率代替。CCR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流动性成本,会对货币需求的变化产生影响,所以本文将信贷条件与短期利率的积作为研究的目标变量之一。

(7)通胀率(lnP):按GDP隐含价格平减指数年增长率衡量的通货膨胀显示的是整个经济体的价格变动率。GDP隐含价格平减指数是按照现价本币计算的GDP与按照不变价本币计算的GDP之比。通胀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货膨胀水平的指标。通胀率越高,货币需求越旺盛。

(8)名义汇率(FX):名义汇率由外国货币/本国货币表示。这里的外国货币是用美元表示,名义汇率即美元/本国货币(US$/本国货币)。由于考虑到货币替代,所以汇率也是需要研究的指标因素。汇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持有货币成本。如果假设本国货币贬值,那么个人将增加外国货币持有,减少本国货币持有。汇率的系数预期为正。本文取名义汇率的对数(lnFX)作为名义汇率的变量。

(9)实际有效汇率(RFX):实际有效汇率是剔除通货膨胀对各国货币购买力的影响,一国货币与所有贸易伙伴国货币双边名义汇率的加权平均数,仅考虑了所有双边名义汇率的相对变动情况,而且还剔除了通货膨胀对货币本身价值变动的影响,能够综合地反映本国货币的对外价值和相对购买力。本文取实际有效汇率的对数(lnRFX)作为实际有效汇率的变量。

(10)存款利率(DR):指客户按照约定条件存入银行账户的货币,一定时间内利息额同本金的比率。存款利率的变动会影响人们持有货币的欲望,即对货币需求存在一定的作用。本文选用年平均存款利率作为存款利率的变量。

(11)银行同业拆借利率(IR):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是指银行同业之间的短期资金借贷利率,反映了商业银行之间的短期资金变动情况。本文选用3个月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作为研究变量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的变量。

(12)国库券利率(TBR):国库券利率一般作为无风险利率,可以测算其他有价证券风险程度,也是其他金融工具利率确定的基础。它可以反映货币市场上的供求状况和筹资成本情况。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实证结果

1.基本模型检验

根据EBA模型的原理,检验的第一步首先是将12个目标变量分别进行线性回归,判断其显著性。模型如下:

Yit=?琢+?茁1Iit+?茁2Mit+?滋it(2)

其中,Y是狭义货币供给M1的对数;I是2000—2010年15个欧盟成员国的要素成本的真实GDP的对数;M是从12个目标变量中任选一个变量。

通过Eviews软件对目标变量M进行显著性检验,如果M的系数?茁2的t统计值是显著的,则M通过EBA的第一步检验;如果M的系数?茁2的t统计值是不显著的,则M没有通过EBA的第一步检验,不需要进行EBA的第二步检验。

本文采用的是面板数据模型,在做显著性检验之前需要进行Hausman检验确定使用的是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Hausman检验结果见表1。

由表1的Hausman检验可以看出,12个目标变量中货币市场利率、贴现率、公债收益率、紧缩性信贷、CC×R、通胀率、实际有效汇率、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是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而其他4个变量是使用固定效应模型。

对12个变量在模型选定的基础上做估计检验,检验和分析的结果如下表2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除货币市场利率、马斯特里赫特标准利率、国库券利率外,其他9个目标变量均通过第一步检验。

2.“稳健性”检验

对通过第一步检验的9个变量,即贴现率(BR)、公债收益率(GRL)、紧缩性信贷(CC)、CCR、通胀率(lnP)、名义汇率(lnFX)、实际有效汇率(lnRFX)、存款利率(DR)、银行同业拆借利率(IR)分别进行遍历式估计。回归模型如下:

Yit=?琢+?茁1Iit+?茁2Mit+?茁3Iit+?滋it(3)

其中,Y是狭义货币供给M1的对数lnm;I是2000—2010年15个欧洲国家的要素成本的真实GDP的对数;M是从9个通过第一步检验的目标变量中任选一个变量;Z是从除目标变量M外的其他8个潜在解释变量中任选3个变量的线性组合作为模型的条件变量集。

通过Sala-I-Martin准则对式(3)中目标变量M进行“稳健性”检验。对每个目标变量M而言,如果有90%以上的系数?茁2同方向且显著,则认为该目标变量与货币需求具有“稳健性”的显著关系。如果目标变量M的显著的系数?茁2同方向概率没有达到90%以上,则认为没有通过第二步检验,即目标变量与货币需求不具有“稳健性”的显著关系。

变形后EBA第二步检验的回归模型如下:

lnmit=?琢+?茁1lnGDPit+?茁2Mit+?茁3PCit+?滋it(4)

其中,PC表示除回归模型中目标变量之外的其他8个变量中任取3个变量的线性回归组合。运用Eviews软件对式(4)关于不同PC组合分别进行回归,经过504次回归检验后,得出目标变量遍历式回归系数?茁、t检验值、p值及各变量显著性分布的概率,如表3所列。从表3中可以看出公债收益率、名义汇率、实际有效汇率和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的所有遍历式回归系数的符号均为正,表明公债收益率、名义汇率、实际有效汇率和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与货币需求是正相关的;贴现率、短期利率与紧缩性信贷的积、存款利率的所有遍历式回归系数的符号均为负,表明与货币需求是负相关的。从表3显著性分布概率可以看出,贴现率(BR)、紧缩性信贷与短期利率的积(CCR)、名义汇率(FX)和实际有效汇率(RFX)分别以96%、100%、99%、100%的显著性分布概率通过了第二步检验,表明贴现率、紧缩性信贷与短期利率的积、名义汇率、实际有效汇率与货币需求之间存在抗干扰的“稳健性”的显著关系;而公债收益率(GRL)、紧缩性信贷(CC)、通货膨胀率(lnP)、存款利率(DR)、银行同业拆借利率(IR)分别以60%、15%、35%、87%、79%的显著性分布概率没有通过检验,表明公债收益率、紧缩性信贷、通货膨胀率、存款利率、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与货币需求之间不存在抗干扰的“稳健性”的显著关系。

(二)实证结果分析

经过EBA的两步检验,表明贴现率、紧缩性信贷与短期利率的积、名义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对货币需求具有抗干扰的“稳健性”显著影响;货币市场利率、马斯特里赫特标准利率、国库券利率、公债收益率、紧缩性信贷、通货膨胀率、存款利率、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稳健性”的显著影响。

1.贴现率、货币市场利率和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是短期利率。贴现率在实证结果中表现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较大,是影响货币需求变动的强显著因素,反映了贴现率是调节欧洲国家货币需求的重要工具之一。货币市场利率、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在EBA的基本回归中不显著,表明货币市场利率与货币需求之间不存在显著性的相关关系,即欧洲国家的市场上的货币持有成本与货币需求量变动之间基本没有关系。

2.长期利率公债收益率和马斯特里赫特标准利率,只有公债收益率在基本回归中是显著的,但在“稳健性”检验中不显著,表明研究对象欧盟15个国家的公债收益率对货币需求量的变动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作用较小;而马斯特里赫特标准利率对货币需求量的变动几乎没有影响。

3.国库券利率和存款利率在实证结果中表明与欧盟15个国家的货币需求之间不存在强显著的相关关系,但存款利率与货币需求之间是存在相关关系的,但作用较小。

4.紧缩性信贷与短期利率的积是货币需求的“稳健性”因素,通过流动性成本来影响货币需求,实证结果表明紧缩性信贷与短期利率共同作用于货币需求时,对货币需求的变动影响较大;只有紧缩性信贷作用于货币需求时,货币需求量的变化较小。

5.EBA检验的两步检验中可以看出名义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与货币需求之间具有强显著关系,反映了汇率是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

6.通货膨胀率通过EBA第一步检验但没有通过第二步检验,说明通货膨胀率对货币需求的变动存在影响,但不是欧盟15个国家货币需求的重要决定因素。

五、结论及启示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运用EBA模型分析欧盟15个国家的货币需求影响因素,从而找出影响欧盟15国货币需求量的“稳健性”因素。实证结果表明,贴现率、紧缩性信贷与短期利率的积、名义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等是影响货币需求的“稳健性”因素。根据实证结果,本文针对欧盟15个国家的货币需求影响因素研究的主要政策含义是:加强对利率和再贴现率的调控,有效实现利率和再贴现率对货币需求的短期调控的影响力;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及信贷条件,促进信贷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重点监控国际间资金流动,稳定外汇汇率和货币币值。这些研究结论对我国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具有以下启示。

1.加强我国货币供给决策依据研究。根据欧盟15国的研究结论,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物价水平、利率以及实际产出水平等实体经济因素,货币需求具有一定的内生性特征,随着经济发展与经济主体决策独立性的增强,我国货币供给表现出日益增强的内生性。因此,必须加强货币供给决策依据研究,为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增加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由于受到全球流动性泛滥、危机后宽松的货币政策、巨额外汇储备等因素影响,导致我国基础货币过量投放,央行货币发行自非常脆弱,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与日俱增,这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货币政策本身的规律性和独立性,中央银行制定独立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其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为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Friedman M.The Quantity Theory of Money: A Restatement [C].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56.

[2]李成,赵轲轲.货币演进的内在机理及其贬值规律[J].华东经济管理,2011,(4):61-65.

[3]Arize AC,Shwiff SS. Co-integration, real exchange rate and modeling the demand for broad money in Japan[J].Applied economics,1993,(25):717-726.

[4]Johansen S,JuseliusK.Maximumlikelihood estimation and inference on co-integration-with applications to the demand formoney[J].Oxford bulletin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0,52(2):169-210.

[54]Jan-Egbert Sturm,Helge Berger,Jakob De Haan. Which Variables Explain Decisions on IMF Credit? An Extreme Bounds Analysis[J].Economics& Politics,2005,7(2):177-213.

[6]Choudhry T.Real stock prices and the long-runmoney demand function: evidence fromCanada and theUSA[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1996,15(1):1-17.

[7]Sala-I-Martin X. I Just Ran Two Million Regression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7,2:178-261.

[8]Leamer, E. E.. Let’s Take The Con Out of Econometrics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3,73(3), 31-43.

[9]Levine R,Renelt D.A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Cross-country Growth Regressions[J] . America Economic Review, 1992,82 :942-963.

[10]L. Dedola, E. Gaiotti,L. Silipo. Money Demand in the Euro Area:Do National Differences Matter?[J].Banca D’Italia,2001,405.

[11]宋金奇,李淼.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要求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0,(7):82-84.

[12]石建民.股票市场、货币需求与总量经济:一般均衡分析[J].经济研究,2001,(5):45-52.

[13]万光彩,刘莉.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协整检验与误差校正模型[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2,(3):76-78.

[14]万兆泉.关于中国货币需求稳定性的研究[J].经济纵横,2009,(16):98-100.

[15]叶光.通货膨胀与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J].宏观经济研究,2009,(8):62-89.

[16]于涛,左力.基于信贷软约束条件下的不良贷款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2010,(1):104-109.

[17]杨晓龙,郑长德.我国货币需求与收入分配差距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1):29-34.

[18]王立平,肖翔.我国FDI区位分布条件因素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EBA模型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10,(1):104-109.

货币需求论文篇7

关键词:货币流量;分析性框架;中国实践

一、货币流量核算的产生及发展

1947年1月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柯普兰在美国经济学年会上,发表了论文《通过美国经济跟踪货币流通》,引起了经济学界的重视,该论文标志着货币流量核算的诞生。科普兰将货币流量界定为通过“主要货币循环”的交易产生的货币流,而不包括诸如银行间的支票结算等等此类的不使用实际货币的“技术易”。

科普兰之后的几十年中,有关货币流量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向展开:一是货币流量账户的深化与拓展;二是货币流量分析方法的研究。

货币流量账户主要涉及到相关数据特性的确定和统计框架。比如如何区分货币流量和存量、如何对经济部门进行归类、如何进行资产的分类和估值,以及如何在统计上确定净额的程度等等。对于不同国家货币流量数据的可得性问题,Heth作了较全面的考察。对于货币流量与资产和负债存量的一致性、金融资产净持有的一致性,Stone、Barker、Central Statistical Office等作出了贡献。而且,为了提高其准确性和学术研究的价值,以及利于政策的制定,货币流量账户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货币流量分析体系主要有三个基本命题,一,货币支出流量形成分析期内的社会总需求,进而决定分析期内的名义总收入;二,可贷资金的供求流量决定了均衡利率水平;三,在进行任何支出之前,经济主体手中必先持有货币。

货币流量核算的前提是进行货币流量的统计,在准确的货币流量统计的基础上进行货币流量的分析,因此货币流量核算包括两个框架:统计性框架和分析性框架。以下我们将主要对货币流量核算的分析性框架进行详细阐述,并分析其在中国的实践状况。

二、货币流量核算的分析性框架

自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来,货币存量分析法已成为货币经济学研究的主流方法,但由于这种方法在处理一些货币政策的应用问题方面总是表现出一些致命缺陷,所以对货币流量分析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而且,该讨论涉及到极具实践性的货币政策操作问题,这是由于究竟应关注流量还是关注存量,关系着货币政策的成功与否。

货币流量核算分析侧重于对流量的分析,其对现实的解释能力强于货币的存量分析方法。存量方法由于用货币供需代替了资金供需,因此不能把对金融体系的考察纳入其中。这导致的一个最大的缺陷是这不能适应货币供给与金融过程的交织境况,但是随着全社会流通货币的主体变为银行负债,货币供给数量变化受金融过程的影响加大。就像有些研究者所指出的,主流货币存量分析是存在两大缺陷的:一是受货币内生的限制,二是很难考察金融过程。但是货币流量分析方法却是可以克服这两大缺陷的。

金融体系是货币流量分析框架的一部分,所以可以在货币流量分析中考察金融机构的行为和货币供给变动这两者的影响。在初期,贷款供给将等于公众储蓄、企业从前期消费中提取的固定资本折旧和持有的流动资本、与上一期持有的闲置货币相比本期闲置余额的净减少和银行在本期新创造的净货币之和。贷款需求包括融通本期净投资的需求和维持或重置资本支出的需求。利率是使贷款供需相等的宏观经济指标,通过利率的传导机制,可以使得消费、投资与货币存量协调发展。贷款供给中的公众储蓄与贷款需求中的融通本期净投资的需求相加可得到本期计划总储蓄,贷款供给中的企业从前期消费中提取的固定资本折旧和持有的流动资本与贷款需求中的维持或重置资本支出的需求相加可得到本期计划总投资支出。由可贷资金理论得到利率决定方程式简便形式:本期计划总储蓄+闲置货币需求的净变化+新创造的净货币=本期计划总投资。以次为基础对货币需求这一概念有了新的认识后,就可以得到相对系统的货币流量分析框架。

可以看出,随着金融体系的快速发展,经济主体手持资产的主要形式已变为金融资产的形式,这说明,居民手中持有的相当大部分的货币资金始终在金融系统中循环。在这种情况下,居民持有货币或者其他金融资产的行为就不会对货币的循环产生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除非金融体系不能通过贷款或购买证券的形式再将这些资金重新投入经济的运行过程中。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在经济主体货币窖藏变得越来越不重要的同时,金融窖藏却变得越来越重要。在金融市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金融窖藏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导致对货币循环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三、货币流量核算之中国实践

我国的货币流量核算包括人民币和外币金融业务的全部内容。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国内货币、信贷受国际收支的影响越来越大,大量的外资引进,大量的金融机构经营外汇业务对外发放债券和贷款。可以看出,国际收支、汇率与国内货币、信贷联系紧密,从这些指标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中把握宏观经济的发展变化过程是制定正确的货币政策所必不可少的前提。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公布的数据已由单一的货币供应量扩展到包括存款性公司概览、其他存款性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在内的20类数据,为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然而在现阶段我国的货币统计仍面临着两个棘手的问题:一是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的调整问题。我国在1994年首次公布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并于2001年和2002年两次对其进行调整。在当今经济、金融因素不断发展与变化的形势下,如何科学地对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进行及时的调整这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CGMFS(2008)已经明确提出电子货币这些新兴金融产品的货币层次归属问题,然而我国当前货币统计口径仍然较窄,只反映到M2层次。因此,有必要加快对多层次的货币供应量丰富和完善,以满足政策目的与其他分析目的的要求。二是货币统计的定位问题。我国当前的货币统计是以存量为主的核算范式。从我国货币政策的运用来看,自2002年以来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存量)来调控的宏观经济运行的效果甚微,中国人民银行自2004年不得不重新启用直接调控信贷总量(流量)的老手段。这种情况的出现实际上已经要求我国货币统计工作应该从以存量为主的模式转向存流量结合的模式。

想要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货币流量核算体系,不仅不能脱离现有的现金统计和银行信贷情况,而且还需要根据当前的宏观金融监管的要求,对现有的统计制度进行改革,改进统计指标体系,建立新的综合分析的框架。(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4参考文献

[1]聂富强、崔名凯、郭永强.《货币与金融统计编制指南(CGMFS2008)》的比较与思考[J].统计研究,2009,(9)

货币需求论文篇8

【关键词】电子货币 通货膨胀

对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中,流动性过剩一直是各学者研究的重点,无论从理论还是现实情况来看都有其合理性。然而,学者或货币当局在研究流动性这一问题时必须考虑的是当今的货币形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即产生了电子货币。

一、电子货币的概念和形式

电子货币是一种在网上电子信用发展起来的,以商用电子机和各类交易卡为媒介,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手段,以电子脉冲进行资金传输和存储的信用货币。通过网上银行进行金融电子信息交换,电子货币与纸币等其他货币形式相比,具有保存成本低、流通费用低、标准化成本低、使用成本低等优势。尤适宜于小金额的网上采购。电子货币技术解决了无形货币的存储、流通、使用等方面的技术问题,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电子货币有两种主要形式:智能卡形式的支付卡和数字方式的货币文件如E-cash。前者主要用于网下的支付,后者用于网上的支付。

二、电子货币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是一种资产,是否持有货币是人们的一种资产选择行为。但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不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认为人们可以选择的资产的范围不限于债券,还包括股票以及实物资产。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为:

其中Y是实际恒久性收入,W非人力财富占个人财富的比率;rm货币预期收益率;rb固定收益的证券的利率;re非固定收益的证券利率; 预期物价变动率;u其他的变量函数。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量与实际恒久收入是正相关关系;债券、股票和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则是负相关关系,当这些资产的收益率较高时,则会增加持币者的机会成本,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他将会减少手中的货币而选择投资收益高的其他资产;持币者的偏好是一个相对较稳定的值,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很大的改变。电子货币的产生和流通,使得货币和其他资产之间的转换更方便,而持币的成本却越来越高,那么人们对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收益率的关注将增强。所以,人们在进行资产选择时,货币所占的比例受到其他资产的影响越来越大,持币者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会发生相应地下降,则整个社会的货币需求也将发生相应的下降。

三、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电子货币产生以后,货币的发行主体不再局限于中央银行,这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内性将更加明显。根据理论得,货币供给等于货币乘数乘以基础货币,即M=m・B其中,m代表货币乘数,B代表基础货币。一般来说,基础货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准备金,这一部分量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货币乘数的影响因素较多,这一部分的量则主要取决于社会大众与商业银行的行为,受中央银行的影响较小。从货币供给的角度来看,电子货币一方面使得货币乘数变大,另一方面使得基础货的量相对而言减少。因此,电子货币是否会对货币产生影响以及方向如何取决于二者的变化幅度,当货币乘数的增加幅度大于基础货币的减少幅度时,货币供给量增加,反之则反。

四、电子货币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美国经济学家费雪在1911年出版的颇具影响力的《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对古典货币数量论作了最清晰的阐述。费雪试图考察货币供给总量M与经济体所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支出P・Y之间的联系,其中P代表物水平,Y代表总产出(或收入)。总支出P・Y可以看成是经济体的名义总产出或名义GDP。

电子货币产生引起的支付方式、清算方式的变革对货币流通速度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交易支付的中间环节减少以及新的交易工具和结算方式的产生可以提高货币流通速度。从人类经济交易活动的发展进程看,人们一直追求支付体系的便捷和效率,而电子货币的产生和发展使得电子支付被广泛应用,这正符合了人们的这种追求。因此,从支付和结算方式变革的角度来看,电子货币的发展可以提高货币流通速度。

五、电子货币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由费雪方程式M・V=P・Y可以看出,影响一定时期内物价水平的是由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流通速度共同决定的,也就是由社会的总需求决定。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在既定的产出水平下,就会引起物价水平的上涨;反之,则下降。货币供给量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即M・V,相当于社会的总需求,那么货币供给量M或货币流通速度V的变化都将会引起总需求的变化,进而对一定时期的物价水平产生影响。

基于上面的分析,一方面,电子货币的发展降低了现金比率,使得货币乘数变大,从而放大了货币供给量;另一方面,电子货币的使用促进了网络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使得货币资产之间转化便捷高效且费用降低,由于持有交易需求的货币存在机会成本,所以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性增加且自主性货币需求减少。因此,电子货币的使用使得货币供给量变得更多而货币需求量更少,从而引起了物价水平的上升,形成对通货膨胀的放大效应。此外,电子货币的发展对传统货币有一定替代效应,带动了支付方式的创新,交易结算的便捷和高效,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和流通速度,使货币流通速度在长期有上升的趋势。电子货币的发展对货币流通速度有提升作用,而其在短期内的波动会引起物价水平同向的迅速变化,进而对通货膨胀产生一定的加速效应。总而言之,电子货币的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对通货膨胀具有放大效应和加速效应,这分别通过对货币供给量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来产生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佳.中国电子货币对通货膨胀影响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2014.

[2]张德成.基于商家、消费者和发行机构决策行为的电子货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07.

货币需求论文篇9

关键词:货币需求;货币投放;一元多项式模型;多元非线性模型

一、引言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货币需求问题的研究是通过对影响货币需求的关键因素的确定并进而探索出相应的货币需求函数,认清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有利于选定正确的货币政策目标。而货币投放问题的研究则是通过研究影响货币投放量的影响因素,探究各个因素对货币投放总量的影响,从而找到货币投放量与影响因素间的模型函数,进而来确定调控货币的投放量。

国内外研究综述:国外研究:从凯恩斯在1936年发表了革命性的《通论》以来,经济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将其进一步向前推进。Baumol(1952)和Tobin(1956)研究了交易性货币需求,推出了著名的平方根公式,即库存模型[1]。Whalen(1966)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预防性货币需求并得到立方根公式[2]。国内研究:董承章,孙莉(1999)[3],唐平(2007),梁森(2007),周高宾和韩俊梅(2007),王晶和邢慧梅(2008),李珍,宋坤(2008),陈宏(2008)等以金融改革为背景,对中国货币需求影响因素,货币需求函数以及货币需求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刘金金,张文刚,于冬(2006)[4],高云峰和董邦国(2006)[5]等针对性地对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二、研究中的模型各解释变量及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变量解释:货币需求量(M)、货币投放量Y、国内生产总值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K、居民消费C、居民收入I。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重庆统计局:《重庆统计年鉴》(1978-2014年历年)

三、货币需求与投放的实证分析

(一)重庆市货币需求与投放的统计描述

重庆市2000-2010年的货币需求在逐年增加,2000-2014年货币需求量呈线性增长趋势,在2005年的时候,重庆市的货币需求量有所下降,在2008-2010年,货币需求量增加幅度较大,应该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重庆市的经济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货币的需求量相应的增加更多。

重庆市的货币需求量与投放量之间无必然联系,无法找到合适的拟合曲线来联系两者,但货币需求的增长率变化很大,而货币投放量的增长率幅度很小,说明在一定条件,货币需求量受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而投放量会由于国家的宏观货币政策使得其变化幅度保持在一定的水平。

(二)研究投放分别与GDP、投资、储蓄、收入之间的关系

目前有很多人都对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货币供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例如邓乐平对中国的货币需求进行了研究和分析[6],杜巨澜对中国货币需求的以微观为基础进行了分析研究[7],类承翟关于中国货币需求的实证分析[8],易刚对中国的货币与金融市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9],光根据市场化的要求提出了相应的货币调整政策[10]等一系列的研究。本文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对货币投放量与GDP、投资、储蓄、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和分析。

货币投放量与GDP、投资、储蓄和收入四者之间并不存在一元线性关系,因此在分析和试验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一元非线性拟合。根据拟合的最优化原则,从表1中可以看出货币投放量与GDP、投资、储蓄和收入之间的多项式的次数在六次的时候拟合效果达到最优。

(三)研究投放与GDP、投资、储蓄、收入之间的关系

货币投放量与GDP、投资、储蓄、收入之间的关系在进行多元回归时,多元多次性的拟合效果并不是很好,故在实际拟合的过程中,对货币投放量、重庆市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并据此对这些数据进行相应的一阶差分,再次建立回归模型,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为:

Y=-0.08DGDP+0.03K+0.15I-0.09C

四、结论建议

本文的结论:

1.重庆市2000-2010年的货币需求在逐年增加,2000-2014年货币需求量呈线性增长趋势,在2005年的时候,重庆市的货币需求量有所下降,在2008-2010年,货币需求量增加幅度较大。

2.货币需求量与货币投放量之间无必然的联系,货币需求的增长率变化很大,而货币投放量的增长率幅度很小,说明在一定条件,货币需求量受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而货币投放量会由于国家的宏观货币政策使得其变化幅度保持在一定的水平。

相应的政策建议:

1.在进行货币需求与货币投放量的关系研究是发现二者的关系并不是很大,因此在进行货币需求的分析过程中,要考虑其他一些因素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其中包括GDP、利率、股市市值和通货膨胀的预期等因素。

2.货币投放量与GDP、投资、储蓄和收入四者单独关系的分析发现,货币投放量与它们之间并不存在一元线性关系,因此在分析和试验的基础上,需要进行一元非线性拟合。在分析四者共同对货币投放量的影响时要进行ADF检验,并对数据进行差分处理。

参考文献:

[1]R.D.Porter,P.A.Sproat.Econometric modeling of the demand for US monetary aggregates,Sydney:Ambassador Press,1989.

[2]Patrick,R.Holly.The effect of technology growth on money supply and demand:a cointegration approach.The Park Place Economist,1996,(7):28-54.

[3]董承章,孙莉.中国货币需求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9(11).

[4]刘金金,张文刚,于冬.中国短期和长期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的实证分析[J].管理科学,2006(4).

[5]高云峰,董邦国.中国货币需求稳定性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6(6).

[6]邓乐平.中国的货币需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7]杜巨澜.中国货币需求的微观基础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8]类承翟.中国货币需求关系的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9(9).

货币需求论文篇10

关键词:人民币 货币替代弹性 货币服务生产函数理论 面板数据

在经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主要国家的货币危机继续深化,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加剧了美元贬值的预期、欧洲国家的债务危机使欧元呈现脆弱态势,世界各国都有变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诉求,在此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关注的热点。2009年7月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使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双边贸易人民币结算由市场自发推动转向政府政策支持,使得贸易结算由边境贸易扩展到一般贸易。人民币在周边国家获得广泛的流通,人民币周边化取得较大的进展,人民币替代美元将成为长期发展的趋势。本文拟借鉴货币替代的相关理论,探讨在人民币周边化中的货币替代问题,这对于了解人民币国际化的阶段性特征,制定更好的人民币国际化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货币替代问题文献综述

对于货币替代的界定,国内外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在此本文拟采用姜波克(1999)给出的定义:货币替代是指国外货币在本国境内替代本国货币充当价值标准、交易媒介、支付手段和价值储藏等职能的一种现象。

国外学者以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需求理论为基础来对货币替代机制进行研究,形成了四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美国的Marc A. Miles教授在1978年提出了“货币服务的生产函数理论”,该理论注重持币给经济主体带来服务的大小,强调货币的综合效用。Michael D. Bordo与Ehsan U.Choudhri(1982)利用货币需求的交易动机解释货币替代现象从而提出了“货币需求的边际效用理论”,该理论注重货币的交易,一国居民持有本币和外币都是为了满易与支付的需要。David T. King、Bluford H.Putnam、D.Sykes Wilford(1978)提出的“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该理论强调根据不同资产的收益和风险来调整其所持有的本外币的比例。加拿大学者Stephen S.Poloz于1986提出了“货币的预防需求理论”,强调注重经济主体持币的预防性动机。以上理论通过构建模型对货币替代的机制进行了分析与说明,为我们开展后续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边境贸易发展历史久远,不少学者对人民币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货币替代进行了较早的研究,李(2002)认为在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境内的人民币流通主要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伴随着旅游业而产生的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使用;第二种是随着边境贸易而产生的人民币流通;第三种是发生在中国港澳台地区的人民币流通。曹红辉(2006)认为当前人民币流通领域主要集中在中国港澳和一些东南亚国家,主要充当边境贸易和跨境劳务收支的计价结算货币。梅新育(2008)认为越南的高通胀率引起以抢购外币、黄金、增持人民币为标志的货币替代,对于中国是一个“人民币化”的好机遇。钟若愚、杨玲丽(2010)基于港币需求函数的货币替代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澳门的港币需求将会随着澳门与内地之间经贸关系逐渐被人民币的替代而减弱。还有部分学者针对人民币与港币的货币替代问题进行了研究,杨帆(1998)、尹亚红(2009;2010)认为人民币对港币替代的积极作用有:带来铸币税、降低交易成本、缓解货币错配,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巴曙松(2004),陈浪云、许晓云(2007),尹亚红(2009)则分析了人民币对港币替代的消极作用:人民币在香港流通规模的扩大可能会对利率管制和外汇管制形成一定的冲击,会影响内地对于货币供给量与信贷规模的控制能力,削弱内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现有的文献大多对人民币对周边国家和地区货币的货币替代进行了理论层面的分析,且分析的重点是人民币对港币的替代问题。在人民币周边化的背景下对人民币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货币替代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更是比较缺乏。在研究方法上,已有的研究多基于时间序列数据,采用面板数据进行研究的比较少。2009年7月中国开始进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试点,境外试点地区最初确定为中国港澳与东盟地区,考虑到港澳地区是境外人民币流通的主要地区,因此,本文拟借鉴Marc A. Miles的货币服务生产函数理论,以香港和澳门为样本,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来探讨人民币周边化中的货币替代弹性及影响因素,为人民币周边化甚至是区域化提供政策建议。

模型设定

假设货币服务的生产函数是连续的、具有固定替代弹性的生产函数(CES函数),假定购买力平价成立;所有的货币都是借入的,持币的借款利率即为机会成本;经济主体在给定的资产选择下只愿意持有M 数量的本币或外币。通过构建拉格朗日函数得到货币需求函数表达式:

(1)

其中Md与Mf为本外币的名义余额持有量,此外假定人民币为外币;e 为名义汇率(直接标价法);为替代弹性;a1与a2为本外币提供货币的权重,表示持币的边际收益;id表示本币利率,if为外币利率,表示持币的边际成本;μ为随机扰动项。如果减持本币增持外币,即的值变小,说明出现了货币替代;反映两种货币的替代弹性,其值越大,说明替代弹性越高;持有本外币的边际效益的比重越接近1,说明两种货币提供的货币服务越相似,人们将更多地选择持有外币,减少本币的持有。当此比重等于1时,两种货币之间完全替代。如果将人民币当作外币,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当作本币,则根据的值的大小就可以判断出人民币对周边货币的替代弹性,如果该值比较大,说明人民币对周边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具有较高的替代弹性,反之则说明人民币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货币的替代作用不明显。

人民币周边化中的货币替代问题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1.样本选择。本文要考查在人民币周边化进程中人民币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货币替代问题。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在此主要将中国香港与澳门地区作为人民币周边化的代表地区,为分析方便,在此将人民币(CNY)当作外币,将港币(HKD)与澳门元(MOP)作为本币。

2.数据来源。鉴于中国人民币银行分别于2004年2月和8月同意香港和澳门地区开展人民币存款业务,故所选样本的数据区间为2004年11月至2013年10月的月度数据。

对于本外币的名义余额持有量的统计,在这里,本币(港币、澳门元)的名义余额持有量分别采用香港金管局和澳门金管局公布的M1数据,外币(人民币)采用在香港和澳门地区的人民币存款额。汇率e分别采用人民币与港币(eH)、人民币与澳门元的名义汇率(eM)。以港币与澳门元的三个月定期存款利率作为本国利率,以人民币三个定期存款利率作为外国利率。相关数据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香港金管局和澳门金管局网站。

(二)实证分析

1.面板单位根检验。在进行回归分析时为避免出现“伪回归”,确保估计结果的有效性,需对各面板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单位根检验一般是先从水平(level)序列开始检验起,如果存在单位根,则对该序列进行一阶差分后继续检验,若仍存在单位根,则进行二阶甚至高阶差分后检验,直至序列平稳为止。本文记I(0)为零阶单整,I(1)为一阶单整,依次类推,I(N)为N阶单整。在此,采用三种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方法;相同根情形下的检验,LTC检验和不同根情形下的检验,Fisher-ADF检验和Fisher-PP检验。如果这三种检验方法都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则认为该面板序列是平稳的,反之则是不平稳的。检验结果如表1、表2所示。由表1和表2的检验结果可知,无论是相同单位根检验还是不同单位根检验得出的结论都是面板原始变量数据存在单位根,但是其一阶差分序列是稳定的,即为一阶单整的I(1)。

2.协整检验。由单位根检验的结果知所有的序列都是一阶单整的,再需考察面板数据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即协整关系。一般面板数据协整检验有两种方法:一是建立在Johansen基础上的Fisher检验,另一种是Engle and Granger二步法检验基础上的Pedroni检验和Kao检验。本文首先采用Kao检验来判断各变量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由表3所得到的统计量和相伴概率可知各变量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

3.面板数据模型的选择。面板数据模型通常有三种形式:混合估计模型(Pooled Regression Model)、固定效应模型(Fixed Effects Regression Model)、随机效应模型(Random Effects Regression Model)。在面板数据模型形式的选择方法上,经常采用F检验决定选用混合模型还是固定效应模型,然后用Hausman检验确定应该建立随机效应模型还是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经过以上的推断分析和检验,最终确定采用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

4.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回归结果。使用最小二乘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估计结果如下:

对于香港地区有:

(2)

对于澳门地区有:

(3)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1.实证结果。由式(2)与(3)的结果,可以计算出持有本外币的边际收益的比,其中持有港币与人民币的边际收益比约为0.13932,持有澳门元与人民币的边际收益比约为0.28898,说明人民币能提供与港币与澳门元相似的货币服务。人民币对港币和澳门元的替代弹性为0.775573和0.634968。周边国家和地区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增持人民币减持本币的意愿,人民币具有货币替代的潜力。

2.实证结果分析。香港和澳门在人民币的境外流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香港能成为境外人民币的中心,基于以下的原因:首先是香港最早开展人民币业务,特别是成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境外试点地区以后,香港人民币存款额迅速增加,经营人民币业务的认可机构也由2004年的32家增至2013年8月的143家。其次是东南亚等周边国家的人民币通过香港“回流”到大陆地区,香港成为境外人民币现钞和现汇的离岸中心。2010年新的《清算协议》的签订拓展了潜在人民币持有者的来源和可以开展的人民币金融产品种类,多种人民币计价的投资产品的推出亦刺激了境外人民币的持有意愿,增强了人民币对其它货币的替代能力。人民币在澳门的流通主要是通过消费和澳门对中国大陆地区的净进口贸易。加之澳门是继香港之后较早开展人民币业务的地区,并且也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首批境外试点地区,这为境外人民币在澳门的流通也提供了条件。

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结论

港澳地区与中国内地的紧密的经济联系、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人民币的升值预期都将增强人民币对港币与澳门元的替代弹性,人民币将提供与港币与澳门元越来越相似的货币服务,周边国家和地区将会越来越多的选择持有人民币,减持本币,人民币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替代作用将会不断增强。人民币周边化、国际化进程加快。

(二)对策建议

1.以贸易的方式推动人民币周边化、区域化的实现。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可以为人民币计价结算提供实体经济基础,目前人民币币值比较稳定,周边国家和地区有较强烈的持币动机,要实现人民币的周边化区域化,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境外有一定的人民币存量。在资本账户没有完全放开的情况下,境外人民币供给的重要途径便是中国通过进口输出人民币,虽然中国的贸易状况总体是顺差,但是针对东亚经济体来说是逆差,这使得通过贸易渠道为东亚国家和地区提供人民币供给具有可能性。应积极支持企业在东亚地区的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为增强人民币资金的流动性,还应允许这些地区的金融机构可以发放人民币贷款,发展同业拆借市场。

2.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减少因投机产生的货币替代。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进行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由于实行的是人民币渐进升值,市场形成对人民币升值的单边预期,致使套利套汇资金大量流动,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使基于投机为目的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替代增多,一旦升值预期减弱,将会对中国的经济运行产生冲击。当前应继续加大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提高汇率的弹性,消除因投机产生的货币替代。

3.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境外人民币的实际收益水平。提升人民币实际收益水平有助于强化人们持有人民币的动机。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改善国内外利率水平的差异,提升人民币实际收益水平,提高境外人民币的持有动机。

4.根据境外人民币资金需求的变化,构建多元的人民币离岸市场。人民币离岸市场是境外企业获得人民币资金、进行人民币投资的地方,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第一个试点,对于人民币而言是意义重大的。人民币对港币的替代性的增强一方面会促进人民币的升值预期,有助于释放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增加香港地区对人民币的信心;另一方面还会减小内地与香港地区的通货膨胀差,使内地的通货膨胀率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人民币对港币的替代得到抑制。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积极谨慎地推进香港地区人民币业务的开展,对中国内地经济能产生有益的影响。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贸关系的加强,除继续保持香港离岸市场的发展外,还应加快构建多元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开辟新加坡离岸中心的建设,提高周边国家的人民币流通的便利性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姜波克等.货币替代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2.Mark A .Miles..Currency Substitution:Some Further Results and Conclusions[J].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1981(1)

3.李.论货币局、美元化和货币替代的制度选择[J].世界经济,2002(6)

4.杜朝运,郑瑜.货币替代与两岸货币一体化问题思考[J].亚太经济,2011(3)

5.钟若愚,杨玲丽.澳门货币替代的实证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7)

6.尹亚红.人民币港元一体化研究―基于货币替代的视角[J].国际金融研究,2010(9)

7.冯鑫明,卜亚.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货币替代与反向货币替代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 2012 (6)

8.陶士贵.人民币对外币的货币反替代问题探讨[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7(11)

9.尹亚红.西方货币替论研究进展述评[J].理论探讨,2011(1)

10.易行健.经济开放条件下的货币需求函数:中国的经验[J].世界经济,2006(4)

11.石建勋,易萍,李海英.东亚区域内人民币替代弹性的实证分析―基于“货币需求资产组合理论”模型的扩展研究[J].经济经纬,2013(3)

12.林小玲.人民币替代港币效应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2005-2013年季度数据的ARMA模型[J].海南金融,2013(11)

13.严佳佳.人民币国际化的货币替代机制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