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15:16:29

货币

货币范文篇1

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金本位制时代。在金本位制下,英镑是最重要的货币,各国间的贸易都用英镑来进行支付和结算。当时的英格兰银行则相当于世界的中央银行,其贴现率的调整影响了国际资本的流量和流向。其它国家通过利率政策来应对英格兰银行贴现率的调整。对那些金融系统完善的国家来说,能够通过利率调整获得政策空间,但金融系统脆弱的国家则只能被动应付外部的货币冲击。另外,金本位制受到黄金产量及分布不均的极大限制。黄金在世界上的存量已经赶不上20世纪初世界经济的发展,金本位制无法摆脱被放弃的命运。随后,国际货币体系向金汇兑制过渡。在金汇兑制下,由于英美两国的经济是当时最强劲的,货币最为稳定,故只有这两种货币能够与黄金兑换。由于其它国家通过降低本国的汇率以获得出口贸易的增加累积了大量外汇,然后把大量外汇兑换成黄金,就给英镑带来很大的压力。英格兰银行被迫提高贴现率。其它国家又继续将英镑兑换成美元后兑换黄金,仅1931年9月到10月美国就损失了7.55亿美元的黄金。①美国不得不提升贴现率,加深了1929年以来的经济情况的恶化。金汇兑制被认为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一个过渡性阶段。

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出现使国际货币体系走向稳定。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实行的是黄金———美元本位制,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它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二者的汇率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浮动。居民也不能再兑换黄金,只有各国政府才能对黄金进行兑换。布雷顿森林体系还促成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办银行的出现,使全球货币管理逐渐走向有组织领导与协商的方向。这一体系由于70年代石油危机对美元的冲击,美元宣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了瓦解。②1976年1月,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金斯顿签署了《牙买加协定》,由此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结束,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正式确立。牙买加体系下,各会员国可以根据自己国内的情况选择实行固定汇率制还是浮动汇率制。同时,黄金实行非货币化,只是作为一种商品在市场上任由私人或政府买卖。牙买加体系下美元仍然拥有霸主的地位。美元占了各国官方外汇储备的64%,在国际债券的发行中比例约为50%,全球外汇交易和贸易结算则高达70%。美元充当国际储备货币使其在对外债务问题上不受任何约束。同时,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缺乏最后贷款人,不能保证国际货币的流动性处于一个比较合理的价格水平上。这些矛盾也就为经济动荡埋下了祸根。③

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

1.特里芬难题仍然是国际货币体系发展中的一个根本矛盾。如果一国货币作为世界上各国的储备货币,则这一货币会被要求向外输出,这样就会造成该国贸易的进出口不平衡,产生巨额的贸易赤字。贸易赤字则又会降低该国货币的信用。但是它国对该货币的需求又继续再增加,贸易赤字难以避免。如此,矛盾循环往返难以解决。目前的牙买加体系下,美元就是充当了这样一种货币角色。美元是目前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最重要的国际储备与结算支付货币。美元以这样一种国际货币的身份出现在国际金融中,就天然地具有了全球范围内的铸币税。所以美国可以根据自己国内的经济发展需要来印刷美元,如果美国不加以自我约束,以自己的利益为上,则会对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货币市场产生负面的影响。一旦美元大量流入市场,则会造成流动性过胜,美元会贬值,而大量国家的外汇储备都是以美元计价,这就会造成巨额的损失。

2.国际收支平衡是目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另一重大缺陷。自90年代以来,随着亚洲四小龙的发展、新兴经济体的出现,国际收支就一直处于一个不平衡的状态。各新兴经济体通过调整产业促成发达的国际贸易出口,创造了巨额的国际贸易顺差值。如中国,2008年的国际收支盈余占到了GDP的9.4%。而反观美国,国际贸易一直都是巨额的赤字,国际收支亦然。美国的国际收支一直在其GDP的比重中以负值出现。对于一个国际货币体系来说,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的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在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元本位制并没有创造一个有效的调节机制。美元作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结算货币、支付货币,使大量国家选择美元以防范金融风险和作为外汇储备,这些对美元的需求又使美国可以保持贸易赤字和资本赤字成为全球最大的债务国。因此,国际贸易收支的不平衡难以消除。

3.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另一缺陷是对流动性资金管理的效率低下。主要表现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权力难以授予和行使、作用难以发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是为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避免一国的国家经济动荡;世界银行主要是向成员国提供长期的贷款以保证各国经济运行的稳定。但是在实际中,两个组织难以有效的发挥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稳定国际货币的职责,却没有工具能保证这种能力。另外,它有责任对有经济困难的国家提供药方,但往往要么见效太慢要么太猛。总体说来,两个组织对流动性资金的管理在目前的货币体系下难以达到最优的使用。

三、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选择国际货币体系的以上缺陷影响了国际经济的健康运行,有进行改革的必要。以下是两种在当前可选择的两种改革方案:

1.可发展特别提款权作为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某一货币想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需要具备几个条件。首先,该货币应该具有货币的基本职能,包括流通作用、支付作用、结算作用、价值尺度的作用、贮藏作用。其次,该货币的发行数量要能够做到可控,这就要求要有一个支撑和制衡的机制。第三,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要能够有长期保持币值稳定的能力。目前,特别提款权的功能比较有限,主要有三个。一个是作为国际储备资产,但是在各国的储备比例中所占比重较小。第二个是在小范围内作为支付清算手段,基本上只具有计价和贮藏功能,由于其供应数量有限不能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第三个是作为紧急救援工具使用。总体而言,要想让特别提款权转变为国际储备基金,需要有许多改革。首先,需要有一个超主权的国际组织来领导发行特别提款权。目前特别提款权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的组织下发挥作用,那么,国际货币基金就应该只有从现在的一个政策协调的组织变为一个超主权的组织,才能独立地对特别提款权的发行、流通进行决策。只有真正摆脱美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控制,才可能使特别提款权有最后的权威,而不是牺牲给某一国的势力。其次,在关于控制特别提款权的发行数量方面,可以考虑通过外汇储备来作为发行准备。第三,既然要求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要能够长期保持稳定,那么如何确定其币值就显得十分的重要。目前的特别提款权是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的加权。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这样的篮子货币结构已经变得狭隘。所以,特别提款权的篮子货币需要重新评估和加权。另外,回到固定汇率制度才能使得特别提款权的币值实行的真正的稳定。④

2.多元化国际货币储备体系根据国际货币基金会的推测,预计到2020年,北美、“欧元区+英国”、“金砖四国+日本”三大经济区域经济在全球GDP总量的份额将分别为:20%、21%、31%。这意味着世界将变成由力量相当的三极组成。北美经济区是传统的经济强区,美元将继续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欧洲地区也是传统的经济发达地区,欧元使其在政策统一,将是国际货币储备中的重要一极。东亚经济也逐渐成长为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力量。2000年5月6日东盟10国和中、日、韩3国达成了《清迈协议》,旨在促进东亚货币合作和亚洲货币基金的形成。《清迈协议》签订促成了东亚国家间的一系列合作成果,为东亚建立强大经济体打下基础,从而可以实现国际化的主权货币。

货币范文篇2

关键词:电子货币;货币供给;中央银行

一、电子货币的发展现状

(一)电子货币内涵。电子货币就是电子货币用户将传统现金交给电子货币发行机构,而发行机构则把与传统现金相等值的信息存储在电子货币使用者持有的货币承载设备中。具体讲,这里提到的电子装置一般包括两种形式:具有IC卡功能的智能卡及基于计算机的电子货币设备。这类货币的价值体现为电子数据记录在设备上,由各种智能卡和使用计算机作为媒介进行支付为代表。电子货币不是纸币,也不是电子资金转账。但是它能够避开银行,也就是说这种形态的货币能够离开银行所扮演的中间人角色,在使用中与商业银行存款基本没有关系。目前,主要有四种电子货币常用和受欢迎:储值卡、银行卡、电子支票和电子现金。(二)电子货币在我国的发展现状。1.电子货币支付机构得到创新发展。在中国的零售支付体系中,商业银行等金融支付机构始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近来电子商务的火爆及互联网、电子信息、移动通信的发展,支付机构不仅能借助这些科技进步让自己的功能更加完善,而且还会为货币使用者提供快捷的支付服务。截止到2017年年底,我国已经批准270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我国从事支付业务。银行卡的相关业务和网络支付等都取得了不俗的进步。2.电子货币的使用平稳增长。我国电子货币的使用平稳增长,据央行2017年最新的《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可以了解到,截止到2016年年末,我国银行发卡量持续稳定提高,相比去年增长12.54%,已经达到61.25亿张,就整个国家而言,每个个体所持有银行卡数量已经达到4.47张。就信用卡信贷程度而言,我国的信用卡用户越来越多,商业银行的用户授信率连年提高。我国人均持有信用卡0.31张,同比增长6.27%,北京信用卡人均持有量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1.35张。3.网络支付业务增长迅速。互联网和金融糅合在一起研发出许多与时俱进的金融产品,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如京东的京东钱包、百度的百度钱包等。据艾瑞咨询的统计报告,移动支付在中国的飞速发展,规模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50倍。下面就支付宝的数据作出介绍。在最新的数据统计中,支付宝在线下已经拥有100万左右的商家,而且淘宝天猫的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4.3亿。网上购物、交水电费和电信宽带已经变得很平常。群众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逛街购物,政府和事业单位也与各类电子支付企业进行合作,极大地方便了交易支付双方。目前中国的网络支付业务欣欣向荣,发展得特别迅速。

二、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一)电子货币对基础货币数量的影响。1.电子货币对流通中现金的影响。电子货币对货币流通速度提高和资金使用效率增加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会使社会所需要的基础货币数量变小,这将大大降低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大小,同时也使得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愈加不易测控。电子货币的流通和支付基于计算机技术,可广泛应用于产品生产销售、分配和公众消费环节,这样的发展形势会使社会中的现金数量减少。电子货币使用简单且功能强大,集储蓄、转账、兑现、消费等多重功能于一身。而且在电子货币逐渐普及的今天,互联网可以把数据以光的速度传递到地球的所有地方,所以不必保留传统货币时代那样多的金钱就可以实现货币的交换媒介、支付等功能。电子货币逐渐普及的今天,流通中的现金数量必然降低。而且随着金融新产品的开发和信息化发展,以后的金融活动全部能够经由用户账户中的电子货币进行结算,在这种情况下,大量传统货币势必会被电子货币所取代。2.电子货币对存款货币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影响。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主动进行资产结构调整,这样一来,虽然说货币当局来制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是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自身的调整来适量改变所上缴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而在这样的主动调整过程中,电子货币就能够发挥自身优势,来影响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二)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1.电子货币对现金漏损率的影响。货币乘数的大小表示了存款货币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货币乘数主要受到以下四个要素影响:现金漏损率、定期存款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普遍来说,传统经济中的现金漏损率比较高,这是因为传统经济中现金的大量使用。如今信息化发展和电子货币逐渐普及,大量的现金被电子货币代替,导致了商业银行的存款增加和社会中流通的现金减少。这种结果直接导致了现金漏损率的减少,使得货币乘数增大。现金漏损率下降还有如下原因:①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全国交易总额连年提升,电子货币使用上的便捷性、安全性和低成本性可以有效提高交易的效率和安全系数;②由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可知,收入和财富的增长会使公众储蓄所占的比率越来越高,即边际储蓄倾向递增,人们去储蓄就使得自身所持现金减少,存款增加,因此也会使现金漏损率下降;③以淘宝、京东为代表的电商以及移动支付的完善大大降低了现金的使用率,提高了电子货币的使用,这样也会使现金漏损率下降。2.电子货币对定期存款比率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电子支付的快速发展,电子货币的便捷性、安全性和多手性是传统现金所无法比拟的,公众保有一定现金的宗旨是想要满足自身日常消费需求,电子货币具有传统货币功能的同时,比传统货币更便于实际应用,这就让公众对电子货币的需求提高而对传统现金的需求下降。一方面,定期存款比率决定于民众对定期存款形式货币的倾向,人们对电子货币需求提高,直接降低了对传统货币的需求。这种情况下,会有更多的货币作为定期存款存入商业银行,使定期存款比率持续增加;另一方面,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利率的制约,电子货币的面世普及,如京东支付的多领域应用,使活期存款需要量被降低。需求降低的同时,公众为了获得定期存款所带来的资本利得也会使得定期存款增加,使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增加。3.电子货币对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超额准备金率的影响。一般来说,中央银行制订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大小,但随着电子货币的引入,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央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控制。就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而言,它由商业银行按照自身业务及其实际情况自行调整,人们去银行提取现金的需求随着电子货币的普及而降低,这样一来,银行拿来满足客户提取现金需求的备付金降低,使银行有更多的货币来进行放贷业务,相当于增加了基础货币数量,从而社会的货币供应得以增加。

三、电子货币下提高货币供给有效性的建议

1.制定电子货币存款准备金制度。当今,对于电子货币,基本上所有国度和地区尚未提取准备金。然而现状是这类货币已经部分代替了存款货币银行的活期存款以及社会里的现金,从而降低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降低货币当局对货币控制权。基于这种情况,货币当局必须制定电子货币存款准备金制度,提取相应储备金,以控制货币供应。2.成立全国范围的支付结算平台。为了建立中央银行机构在电子支付体系的权威地位,中央银行可以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总的支付结算平台,这将能够控制电子货币的影响大小与范围,从而使相应的货币政策更具权威性,有效防止因特别授权、隐私维护等引起的电子货币风险。通过制定法律手段,限制电子货币的发行,使其必须符合一定标准条件,如最低资本的规定。电子货币发行机构必须受到法律约束,从而在根本上调控这类形式货币的风险。3.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全球化和信息技术进步的今天,而我国的电子货币体系尚不完善,这就会使其他地域的电子货币更简单地流入我国,中央银行的监管变得更为困难,所以央行需要提高和相关部门合作力度,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从而使外国资本不会波及中国的货币政策。电子货币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完成交易,没有时间、空间和地点的限制。因此,中央银行必须提高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力度,及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打击洗钱行为。4.加大对电子货币的监管,建立更为规范的法律环境。(1)建立更为规范的法律环境。中国的电子货币体系比起发达国家的发展是较为落后的。中国的货币当局应该学习先进国家的相关法律,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来出台关于电子货币的适当法律。由于在电子货币系统里,一系列的交易全部凭借电子的方式来实现,所以在保障资本不受威胁的同时,为确保银行和民众在电子交易中的利益,稳定放心的电子交易条件就显得十分必要。然而,中国目前网上支付还在起步环节,电子货币合法运用和避免现实危险是电子货币必须提高和优化的方面。(2)开展电子货币安全的法律宣传。对于电子货币的安全问题,商业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需要进行一些宣传活动,例如密码的设置与保护、用户认证和计算机加密等,警告民众要保证使用中自身信息安全。与此同时,政府也要开展相关的法制宣传,使公众对于电子货币的使用和风险防范有一定的了解,让公众从自身出发,提高法律意识,降低发生风险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姬莹.电子货币的发展对货币供给影响的实证分析[J].金融经济,2014(12):66-69.

[2]白瑞涛.第三方支付对我国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影响的实证分析[D].大连:东北财大学,2016.

货币范文篇3

目前文献关于现金持有的理论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动机理论。凯恩斯在其经典论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货币需求动机可以区分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Keynes,1936)。交易动机指“由个人或业务交易而引起的现金需要”而储存现金,由于现金等价物转化为现金的过程需要花费相关成本,因此,为满足企业日常的经营运作需要储存一定量的现金,减少相关的交易成本。预防性动机是指为了防止未来可能发生的现金流风险,抵御未来现金流可能出现短缺或者不确定变化。而投机动机则是指保留部分现金,在商业投资机会到来时抓住机会进行相关投资。在此基础上,凯恩斯提出交易成本模型,从边际成本概念出发,认为企业的现金持有量是由现金短缺的边际成本和持有现金的边际成本曲线所决定的。后续的Baumol(1952)、MillerandOrr(1966)提出和修正了现金库存模型。第二类是权衡理论。该理论的代表者是KrausandLizenberger(1973),它认为现金持有可以同时带来收益和成本,现金持有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的均衡点便是最佳现金持有量。权衡理论模型是在借鉴交易成本模型基础上对现金持有问题的深入研究,但是它没有将信息不对称、委托等问题纳入研究的范畴。

第三类是理论与自由现金流理论。上面的权衡理论提出企业持有现金应在现金持有收益与现金持有成本之间做出权衡,从而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该理论是从股东最大化目标来持有现金的,但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人并非总按照委托人的要求来行事,人即企业的管理层会偏好持有更多的资金来降低企业风险,从而巩固自己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权。JensenandMeckling(1976)从成本理论出发,提出自由现金流假说,即企业持有更多的现金为企业的管理层谋取更多私人利益。根据现金持有的上述三种理论,学者们基于企业内部特征进行了多方面的实证研究。Opler等(1999)通过对1971~1994年期间美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成长性强的公司、现金流量不稳定的公司以及小型公司倾向于持有更多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而容易进入资本市场融资的企业、大型的企业通常持有较少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Faulkender(2002)以美国1993年雇员在500人以下的小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美国小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因素,发现现金持有量与财务杠杆、公司成立年数、研发投资等正相关,而与规模、收入等负相关。Harford等(2008)检验了现金持有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发现公司治理差的公司比治理好的公司现金持有水平更高。他们发现,公司治理较差的公司,管理层往往容易将现金用于低效的并购等支出,导致较低的公司效益。Pinkowitz等(2006)采用价值回归模型,基于35个国家1988~1998年的数据研究现金持有量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发现投资者保护程度更强的国家,现金持有量与公司价值呈更显著正相关关系。

在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中,胡国柳和蒋永明(2005)发现企业规模与现金持有水平显著正相关,而现金等价物、财务杠杆以及公司年龄与现金持有量显著负相关。杨兴全和孙杰(2007)发现公司现金持有量在不同的行业中存在着显著差异,产品市场竞争强度与现金持有水平正相关。张人骥和刘春江(2005)从股权结构、股东保护程度的角度进行研究,发现现金持有量随股东保护程度的增强而降低。辛宇和徐莉萍(2006)从公司治理的视角进行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微观治理机制越好,其超额现金持有水平越低,即公司治理结构越好,现金持有水平就越合理。罗琦和许俏晖(2009)从大股东的视角进行研究,发现制度因素与大股东持股比例及大股东性质对现金持有具有显著的影响,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持有有着正相关关系。孙进军和顾乃康(2010)从动态和静态两个维度来研究我国现金持有行为,静态实证结果证实了权衡理论与理论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中国企业的现金持有行为,而动态实证结果显示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量具有均值回归的趋势。通过上述文献回顾,可以发现已有的文献大都从企业内部特征的视角研究企业的货币资金持有行为,较少从宏观经济政策如货币政策的视角来研究其对微观企业的货币资金持有行为的影响,特别是在中国“关系型”社会背景下,同样的宏观政策(货币政策)对不同微观主体的影响可能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不是基于市场原则,而是基于社会关系等非市场原则,目前这方面基于中国制度背景的相关研究文献比较缺乏。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货币政策与企业货币资金持有货币政策会通过多种渠道来影响经济活动,主要包括货币渠道(利率、汇率和资产价格等)与信贷渠道。国内融资环境与国外有较大差异,企业融资渠道少,银行贷款是企业获得资金来源的主要途径。中国银行业在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远远高于证券市场(Allenetal.,2005),而银行业又是极易受政府管制和影响的行业,在国内企业融资渠道单一、银行信贷主导资源配置的金融背景下,货币政策通过银行的信贷政策调整直接影响企业的融资行为。当执行紧缩货币政策时,银行信贷供应量将会减少,迫使银行减少贷款,由于信贷融资难度的增加,企业会增加货币资金持有量以应对不确定的经济环境。所以如果货币政策从紧,从预防性动机出发,企业会更多地持有货币资金。假设1:货币政策会影响企业的货币资金持有,货币政策紧缩时期企业会更多地持有货币资金。

(二)货币政策与企业货币资金持有:产权性质的影响转轨经济背景下,由于制度缺陷、法律不健全等原因,私有产权企业在很多方面遭受制度和政策上的“歧视”,银行更“偏爱”国有企业(GordonandLi,2003)。虽然近几年政策向民营企业倾斜,但整体而言,私有企业和国有企业在融资等方面仍无法享受平等待遇。一方面政府为国有企业提供着一种隐性的担保(Faccioetal.,2006),当国有企业面临违约担保时,政府会出面帮其解决,因此违约风险低;另一方面,国有银行更容易获得国有企业的信息,信用评估成本低。同时在政府的干预与协调下,支配着我国当前金融体系的四大国有银行更容易把信贷资源配置给终极控制人同样为政府的国有企业。由于国有产权企业更容易通过融资渠道获得货币资金,从持有动机角度来看,国有产权企业应该会相对持有较少的货币资金。但是,国有产权是一种共有产权,所有者的缺位导致国有企业的问题更为严重,已有的文献普遍认为国有产权性质的企业中管理层与所有者之间的问题更为突出,而根据前面的现金持有理论与自由现金流理论,我们认为国有产权企业由于问题的存在,其管理层基于私利的考虑(如在职消费、降低经营风险等)会更多地持有货币资金,而且这在货币政策宽松、外部融资约束减弱的背景下更为明显。假设2:由于管理层问题的存在,国有产权企业相比于私有产权企业会更多地持有货币资金,并且在货币政策宽松时更为明显。

(三)货币政策与企业货币资金持有:政治关系的影响当前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政策环境成为了影响私有产权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私有产权企业为了寻求正式制度缺失下的替代性保护机制,纷纷向政府靠拢,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积极地参与政治,成为各级人大、政协委员(Lietal.,2008)。众多的研究文献发现,私有产权企业通过各种途径与政府之间建立的政治关系是企业重要的社会资本,帮助企业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多更长期限的银行信贷资源,使其更容易获得相关的税收优惠以及土地、市场准入等稀缺资源,并且在特殊的时期,这种政治关系可以为私有产权企业提供隐形的政府担保。所以尽管在紧缩的货币政策下,由于信贷资源的减少,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但是与政府有政治关系的企业可以凭借这种关系获取相对多的信贷资源,而缺乏政治关系的私有产权企业可能面临更为严重的融资约束。从预防性动机来看,没有政治联系的企业为了面对市场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会持有更多的货币资金。假设3:相比于有政治关系的私有产权企业,无政治关系的私有产权企业会更多地持有货币资金,并且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更为明显。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本文以2004~2011年间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年度数据①。我们根据以下原则对样本进行了处理:(1)剔除金融行业样本;(2)剔除企业政治关系背景无法确定的样本;(3)剔除数据缺少以及数据极端异常的样本。最终得到的样本量为8374个。本文所使用的财务数据来自深圳国泰君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CSMAR数据库。在货币政策方面的相关数据当中,银行家信心指数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全国银行家调查报告》,货币供应量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GDP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私有产权企业的政治关系数据来自企业年报以及互联网等。为了克服离群值的影响,我们对主要变量进行了Winsorized缩尾处理。

(二)样本选择与变量定义为了检验前面的假设,我们设定了基本的回归方程:CASH=α+β1MP+β2CC+β3CPC+β4X+β5Industry+β6Year+ε在方程中CASH是被解释变量,表示企业的货币资金持有水平,具体是以货币资金年度均值除以资产总额来衡量,同时为了使数据更具有代表性,我们的被解释变量进一步采用了去除行业均值的货币资金持有水平(DCASH)。方程中解释变量MP是货币政策的衡量指标,我们采用三个指标来衡量。其中MP1表示银行家信心指数,该指数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统计局共同完成的调查数据,我们用它来衡量货币政策的紧缩程度。该指数在祝继高和陆正飞(2009)、代光伦等(2012)的研究中也得到了应用。MP2表示M2发行量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差。GDP增长率用于衡量经济发展需要的货币增速,M2增长率反映的是货币的供应水平。二者之差越大,则发行的货币超过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货币越多,当前的货币政策也就越宽松。MP3是我们基于特定的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环境定义的我国货币政策紧缩阶段的虚拟变量①。本文对关系资本的定义区分为产权归属关系(CC)和政治关系。其中政治关系变量(CPC)主要考察董事长或者实际控制人的政治联系,以其是否曾经或现在在人大、政协或者政府机关、金融机构任职来定义是否存在政治联系。有政治联系的企业定义虚拟变量为1,没有政治联系的企业为0。X是由多个控制变量构成的向量,我们控制了影响企业货币资金持有的一些因素:企业规模(Size)、财务杠杆(Lev)、盈利能力(ROA)、成长性(Growth)、有形资产比(TANG)、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Shl)等。此外,我们还加入了行业和年度的虚拟变量,控制不同行业和年份对企业货币资金持有水平的影响。

(三)描述性统计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平均而言,样本公司持有的货币资金占期末总资产的比率为0.21,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货币资金持有比率非常高,现金资产超过全部资产的五分之一,而国外的研究发现英国上市公司的货币资金持有水平约为9.9%、西班牙上市公司的货币资金持有水平约为7.14%,这种差异反映我国上市公司更偏好持有较多的货币资金,这可能与我国的融资环境有关。同时货币资金持有水平标准差为0.17,表明我国不同公司的货币资金持有水平有较大的差异。从我们也可以发现国有产权控股企业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占58%,国有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私有产权企业中有41%的企业具有政治关系,反映了我国企业政治参与程度比较高。样本公司资产负债率比重为50%,反映了我国上市公司较高的负债比率,财务风险比较高。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6.55%,说明我国一股独大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总体而言本文的研究样本较好地代表了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体状况。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货币政策波动与企业货币资金持有我们首先研究了货币政策对微观企业货币资金持有行为的影响,是回归结果。回归模型(1)、(2)、(3)中分别选取了银行家信心指数、M2-GDP增长率、是否紧缩作为衡量宏观货币政策的指标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采用公司实际的货币资金持有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三种指标均显示,宏观的货币政策会显著影响企业的货币资金持有水平: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由于信贷融资难度的增加,企业会增加货币资金持有量以应对不确定的经济环境。的实证结果支持了假设1。从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来看,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持有的货币资金水平越高,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强,流动性资金更为充裕;有形资产比重越高的企业,由于其为债务融资提供实物担保或抵押的能力比较强,从而更容易获得银行借款,所以其货币资金持有水平相对要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企业的货币资金持有越多,这可能与大股东的掏空行为有关(罗琦和许俏晖,2009)。

(二)产权性质与企业货币资金持有是产权性质对企业货币资金持有行为影响的回归结果。表4的结果显示,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货币资金持有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无论是以货币资金持有水平还是去除行业均值的货币资金持有水平作为被解释的变量,产权性质变量对企业的货币资金持有行为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也就是相比于私有产权企业,国有产权企业会持有更多的货币资金。这种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现金持有的理论,与假设2的预期相一致。

(三)政治关系与私有产权企业货币资金持有反映了私有产权企业政治关系对企业货币资金持有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私有产权上市公司中,企业具有的政治关系会显著降低企业的货币资金持有,后者无论是以货币资金持有水平还是去除行业均值的货币资金持有水平来衡量都是如此。这一结论表明,由于拥有政治联系的私有产权企业相比较于无政治联系的私有产权企业具有融资的便利性,更容易获得信贷资源,不需要持有过多的货币资金以预防各种不确定性,而没有政治联系的私有产权企业则会持有更多的货币资金以更好地应对经营中的各种不确定性。这同假设3的预期是一致的。

(四)货币政策波动与企业货币资金持有:关系资本的影响在前面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宏观货币政策与企业的产权性质、政治关系对企业货币资金的持有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在此我们进一步探究货币政策对企业货币资金持有行为的影响在不同产权性质以及具有政治关系与否的企业组中是否存在差异。我们首先考察了不同货币政策下企业产权性质对货币资金持有行为的影响,具体检验的结果。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由于信贷资源的减少,国有产权企业与私有产权企业都可能面临不同程度的融资约束,从预防性动机来看,其都会持有更多货币资金以应对不确定,因此其货币资金持有水平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而当货币政策处于宽松时期,国有产权企业与私有产权企业面临较小的融资约束,此时私有产权企业可能会减少货币资金的持有,因为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信贷融资的便利性使得企业没有过多持有货币资金的预防动机,但是对于国有产权企业而言,根据现金持有理论与自由现金流理论,管理层可能基于私利持有更多的货币资金,并且这种现金持有的行为在外部融资约束小,融资更便利的时候更为明显。所以的检验结果显示,在货币政策宽松时期,国有产权企业相比于私有产权企业会显著地更多持有货币资金,而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其二者货币资金持有行为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其中的原因与国有产权企业存在更为严重的管理层问题有着密切联系。接下来我们进一步考虑不同货币政策下私有产权企业政治联系对货币资金持有行为的影响,具体检验的。结果显示,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是否具有政治关系对私有产权企业货币政策持有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回归结果接近10%的显著性水平),即具有政治关系的企业会显著地更少持有货币资金。这其中的原因在于,当货币政策紧缩时,由于信贷资源减少,私有产权企业面临较大的融资约束,但是在中国当前的制度背景下,那些有政治关系的企业能够凭借密切的政府关系获得稀缺的信贷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因此从预防性动机来分析,其持有货币资金的水平要低于那些没有政治关系而面临更严重融资约束的企业。而当货币政策放开时,由于银行可信贷资源的增加,私有产权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缓解,在融资相对便利的环境下,政治关系在企业融资中的边际效用可能会下降,因此在货币政策宽松时期,是否具有政治关系的私有产权企业在面临融资约束的差异上会显著低于货币政策紧缩时期,所以基于预防动机的货币资金持有水平在货币政策宽松时期的差异也会显著低于货币政策紧缩时期的差异。这与假设3的分析相一致。

五、研究结论

货币范文篇4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主要的货币政策理论有以下四种:

古典学派: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认为名义货币数量对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失业率、实际工资、实际利率、储蓄和投资等实物变量完全没有影响,货币数量的变化只能引起物价的同比例变化,因此货币政策对调节经济景气无能为力,即“货币中性论”。凯恩斯学派:现代货币政策理论的真正起点,应该是凯恩斯在1933年所发表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以下称《通论》)一书。在该书中,凯恩斯认为,名义收入的变化可以通过利率影响实际国民收入,因此货币在实体经济中并不是“中性”的,同时由于价格粘性因素的存在,市场机制无法及时有效地调整以修复所出现的失衡,需要采用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内)对市场失衡进行修正,以减小经济的波动。其政策操作的基本思路是,在经济相对低迷时采用相对宽松的宏观政策,而在经济相对过热时,则用相对从紧的政策来应对。随后,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成为各国政府所倚重的经济调控工具。货币学派: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通货膨胀成为困扰各国政府的首要难题时,面对无法解释通货膨胀的凯恩斯学派,古典的货币数量论又以现代货币学派的形式卷土重来,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的论断,更是将货币政策的影响力推到了一个高峰。合理预期学派:20世纪70年代,以卢卡斯为首的合理预期学派给了凯恩斯学派最后一击,提出没有预期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是经济波动的原因,有预期的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完全没有影响。

综观以上各学派的观点,基本结论大致可以分为“货币政策有效”和“货币政策无效”两种对立的观点。凯恩斯主义认为能通过宏观政策逆向地调节有效需求以平抑经济波动;现代批判凯恩斯主义的各流派如货币学派、理性预期理论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反对相机抉择的政策,主张“按规则行事”,并相信只有依靠市场机制才能走出困境。而在实践中,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后,西方国家在凯恩斯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加强了宏观调控的力度,但到上世纪70年代,由于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综合派无法解释“滞胀”现象,“按规则行事”的观点在政府的宏观政策制定中逐步占据上风。

在我国,随着市场化改革的逐渐深入,货币政策受关注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目前,货币政策已成为最受社会关注的宏观政策,其每一次变化及未来可能的走势,都会牵动市场的神经,产生广泛的影响。不过,在货币政策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同时,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却一直没有停息过。对于货币政策调控而言,其是否具有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它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货币政策的调控边界,以及货币政策操作的基调。

货币政策有效性相关理论研究

(一)衡量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在假设货币供给为外生的基础上,研究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经济中的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如果货币供应量变化导致真实宏观经济变量(如实际产出)发生变化,则认为货币(政策)是有效的;如果货币供应量变化仅仅导致名义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如名义产出、价格水平等),则认为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二)研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顺畅

货币政策操作是通过各种途径(如利率、汇率、信贷、资产价格等)对总需求的各个组成部分产生影响,最终反映在价格水平的变动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顺畅,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金融体系是否对货币政策调控产生及时和准确的反应。按照通常的逻辑,金融体系发展越是完善,就能更迅速和准确地对货币政策作出反应,因此,货币政策也就会更有效。不过,从现实的观察看,金融市场的发展固然会提高其对各种政策的反应速度,但也会改变货币政策传导的基本外部环境(比如金融创新的发展增强了货币的内生性),这会极大地影响传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此外,金融市场发展与实体经济的日渐疏远,更是让货币政策的传导落入了失灵的境地。当然,在确保货币政策传导有效的各种条件中,除了金融体系对货币政策的准确反应外,还需要各种微观主体(企业和居民)对金融变量(利率、汇率或信贷规模等)的变动有足够的敏感性,进而对投资、消费决策作出相应的调整,最终导致总需求的变动。

(三)评价中央银行选择和实施的货币政策是否适当

货币政策主要包括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手段等,评价货币政策是否适当要看其是否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互相协调、互相配套,是否能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在这个层面上的货币政策有效性讨论,涉及的是基本经济理念之争,即:市场是否有充分的弹性吸收可能出现的各种冲击,并迅速恢复到均衡状态。如果市场是无效的,那么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将产生实质的影响,并有助于经济失衡的修复;如果市场是有效的,有能力修复各种冲击,那么过于频繁的货币政策操作不但不会对经济产生积极作用,反倒可能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善以及信息技术的提高,市场经济的弹性在不断增强,应对风险的修正能力也大幅提高,从而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积极货币政策操作后,保守的“中性货币政策”重新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流。其具体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货币政策的职能重心的转变,从熨平经济短期波动转向在长期内为市场运行以及市场功能发挥提供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二是货币政策目标的转变,从多目标逐渐转变为长期物价稳定的单一目标。

上述三方面都对一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决定于国家或地区的金融深度、金融制度安排与变迁乃至经济制度安排与变迁。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政策工具、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的选择都有其特殊性,这势必对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政策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处于金融深化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因而需要从多方面对一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才能得出一国货币政策是否有效以及如何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我国货币政策的演变

自中国人民银行执行中央银行职能以来至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实际上是以信贷总量和现金总量为中间目标的。1993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逐步以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但由于企业负债的主要来源是银行贷款,其投资和生产周转资金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银行贷款,因此信贷总量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中间指标,为各经济主体所高度关注。

而最终政策目标的选择则一直在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之间摇摆,至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为“稳定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但是,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稳定币值与西方经济学意义上的稳定币值是有区别的,后者是在开放经济模型下的政策目标,稳定币值的含义包括稳定国内物价和保障本币汇率的稳定两个方面,我国由于对资本项目实行管制,因此汇率稳定没有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稳定币值”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其实际含义是保持国内物价水平的稳定,防止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也不断地与时俱进,央行在制定、执行货币政策上不断走向成熟,进行宏观金融调控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我国货币政策进行了重新定位,《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货币政策要在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健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这表明今后货币政策基本目标乃是“稳定”,而“增长”不再作为货币政策目标。我国货币政策目标从早期的“发展经济、稳定货币”过渡到“保持货币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直到今天的“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鲜明地体现了货币政策日益“中性化”的轨迹。也就是说,货币政策不再承担“刺激”或“抑制”经济的任务,而只负责为经济运行营造一个稳定的宏观环境,“规则导向”的货币政策,即为一种典型的“中性化”政策,它只保证经济以其自身的增长率在低通货膨胀条件下持久地增长。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2003年以来,中央银行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保持货币信贷的平稳增长,加快金融体制的改革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增强货币政策在总量平衡中的作用。综合来看,近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0%以上,CPI年均增长控制在3.2%以内,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年均增长控制在17%左右,可见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比较有效,对实际产出和物价变动都具有重大影响。但是与1998年以前货币政策效果相比较,近年货币政策效果有不断减弱趋势,印证了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效果是非均衡的观点。主要体现为:货币供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减弱;宽松的货币政策未能避免物价走低;货币政策促进投资乏力;连续降息刺激消费微效。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是结构问题而不是总量问题。众所周知,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由此带来的重复建设不断加剧经济结构的不合理。而货币政策是一项总量性政策,在解决总量问题方面具有优势,并且一般认为,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效果比较显著,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而解决结构问题,依靠货币政策总量扩张往往无济于事,需要运用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加以解决。

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增强是制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主要因素。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主要是货币乘数与准备率之间没有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函数关系,货币乘数出现不确定性,导致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控制能力有限。近年来,在我国具体表现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与实体经济体制的不健全之间形成一种相互牵制、相互影响的关系。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造成国民经济缺乏活力,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健全发展;而实体经济的不健全,势必会造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阻,储蓄与投资转化受阻,使储蓄难以转化为投资,达不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而把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最重要前提是货币供应量是外生的,即货币乘数是确定的,这样中央银行才可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如果这一前提条件得不到满足,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必然会受到制约。

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存在较长时期的外部时滞问题。处于经济体制转变中的我国,货币政策作用的发挥存在较长的外部时滞。当中央银行出台一系列货币政策后,由于作为直接调控对象的金融市场和企业处于特殊状况,致使货币政策通过利率变动经由投资的利率弹性产生效应这一传导机制,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中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种市场时滞较为客观,它不像内部时滞那样可由中央银行掌握,而是一个由社会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金融部门和企业部门的行为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复杂变量。因此,中央银行对这段时滞很难进行实质性的控制,以及处于转轨时期的货币政策因传递媒介行为的日渐理性,扩张性货币政策不再像传统的卖方市场条件下对经济的影响那样剧烈,对于经济的影响也不像过去那样直接迅速。这是我国货币政策在调控经济中效果不明显的重要原因。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障碍。货币政策作用是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实现的。实现有效的货币政策传导,除了内部金融体系对货币政策的准确反应外,还需要外部各种微观主体(企业和居民)对金融变量(利率、汇率或信贷规模等)的变动有足够的敏感性,进而对投资、消费决策作出相应的调整,最终导致总需求的变动。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内外部均存在障碍,主要表现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程度不高使传导机制阻滞;企业转轨时期的特殊性使传导机制被制约;利率没有实现市场化削弱了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货币市场和票据市场的不成熟制约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操作空间有限。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承受本外币值稳定的双重压力,面临治理通货紧缩和预防经济过热的两难选择,需要解决短期任务与长期目标的协调问题。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又面临内部经济结构失衡和强烈的外部冲击而存在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滑的风险,加之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缺乏,使央行货币政策操作难度进一步加大。

结论及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央行货币政策主张、实际操作与现实经济互动效应的实效性,不仅受到政策体系外部相关因素的制约,同时也决定于货币政策自身决策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和传导效果。因此,在确定今后央行货币政策主张与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首先,在充分考虑货币政策与其他相关经济政策的系统性和协调性的同时,必须坚持货币政策自身高度统一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其次,要通过合理选择货币政策的中间变量,通过疏通和提高传导机制的实效性,强化金融货币变量与实体经济变量间的相关度,进一步建立健全货币政策体系,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对现实经济增长的互动效应。为此应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加大力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要坚决淘汰落后的经济增长模式,坚决制止低效率的重复建设,认真落实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措施,使经济增长方式更加科学、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从而为货币政策的有效发挥提供良好的宏观经济基础。

中央银行要加强对货币供应量的预测研究。针对货币流通速度不稳定所导致的货币供应量不稳定问题,央行要加大力度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预测性研究,从而保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目标之间相协调,避免货币供应量大幅波动,防止经济大起大落。

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此,要加大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利率的杠杆作用和引导作用;完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真正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和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微观基础;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货币政策操作提供更大的空间;加快金融创新步伐,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要注重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等调控政策的协调配合。根据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功能,结合宏观经济中出现的实际情况,有区别的灵活运用,要注重与财政政策等调控政策的协调配合。

参考文献:

1.陈飞,赵昕东,高铁梅.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效应的实证分析.金融研究,2002(10)

货币范文篇5

关键词:货币流通;货币统一;欧元;世界货币

400年前,一位名叫达万沙蒂的意大利人在一次演讲中,针对当时货币紊乱的状况,主张使用一种通用货币。2002年1月1日,达万沙蒂的设想在欧洲成为现实。这一天,欧元开始在欧元区11个国家、2.9亿人口范围内自由地计价流通。这是货币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划时代的事件。受此鼓舞,2003年8月19日,非洲各国央行行长们齐聚一堂,决定于2021年前在非洲统一货币;2006年3月14日,海湾国家货币联盟委员会在多哈召集会议,热议2010年前实现海湾货币统一问题;同年5月6日,中日韩三国财长也发表声明,表示同意就亚洲共同货币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这些迹象表明,在全世界范围内统一货币已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了。

一、货币统一是货币流通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

在几千年的货币史中,货币经历了从实物货币向贱金属货币铜铁、从铜铁向贵金属货币金银、再从金银向纸币的三大演变过程。通过对货币演变过程的考察我们发现,一部货币流通、演化的历史,也是一部多数货币逐渐地统一于少数货币、少数货币逐渐地统一于单一货币的历史(就一国范围内)。实物货币时期,充当过货币的物品十分庞杂。粮食、牲畜、布帛、皮革、贝壳、酒类、干鱼、石块、盐巴、动物和鱼类的牙齿和生产工具等都曾充当过货币。古代社会的许多氏族部落和城邦都曾有过少则几种、多则上百种实物货币流通的历史。这种原始的、繁杂分散的货币流通状态是与当时落后封闭的自然经济相适应的。实物货币的缺点是体积大价值小、易腐烂、不易分割、不便携带保管、价值不稳定等,这些不便不利于商品交换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冶炼技术的发明,铜铁因其坚固耐用、易分割和称量、质地差异小等优良特征逐渐取代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取代实物货币使得货币的种类大大减少,这是货币向着统一方面迈出的第一步。然而,这仅仅是第一步,在金属货币时代的大部分时间里,流通中的金属货币仍是多元的。中世纪的德国有六百多种硬币在流通,每一个城堡都铸造自己的货币。18世纪末期,流通于巴黎市面的硬币多达50种。秦始皇统一我国后,用外圆内方的“半两”铜钱统一币制。然而,自秦之后的历代王朝,货币状况仍然杂乱无序,流通中的货币不仅有铜钱,还有银锭和金。宋代的四川,有铜、铁、银、布四种货币在计价流通。到清末,货币状况更是混乱无章,铜元铜钱并用,国外纸币和国内纸币共同充斥市场。有鉴于此,民国初年废两改元,推行银本位制,但实际交易中是银两标价、银元支付的双重币制。

我国用了2000多年时间,才从多元的金属货币流通过渡到银单本位制。从中世纪到19世纪中后期,欧洲一些国家的货币则经历了从多元金属货币到银本位制、从银本位制到金银复本位制、再从金银复本位制到金本位制这三大演进过程。1816年英国实行金本位制,此后,德国、美国、荷兰、法国、俄国和日本等相继效法,推行金本位制。金本位制统治了世界约200年。

金本位的确立可以说是第一次实现了世界货币的统一,统一的国际货币制度也确实方便了国际贸易和投资往来,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但金本位制作为货币与作为商品的内在矛盾又破坏了货币要求统一的特性,最终使金本位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1973年,美国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实行黄金非货币化。以此为标志,原来依附于黄金、作为黄金的符号与代表的银行券,开始以自己纸币的身份取代黄金,独立地登上了货币历史的舞台。

纸币作为信用货币,明显地避免了以往各种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矛盾,较完美地满足了货币流通的内在要求。然而,纸币也并非自诞生之日起就成为单一种类货币的。与金属货币的演变过程一样,纸币的发行也经历了由紊乱分散到集中统一的过程。先看英国,英国是最早发行银行券的国家,在英格兰银行1928年独占货币发行权之前,几乎每一家商业银行都有权发行银行券,市场上流通着多达数百种五花八门的纸钞。多数银行由于准备金不足而无法应付突发性提现,因银行倒闭而引起的经济危机接连不断。再看美国,在美联储成立之前,美国银行券发行的混乱状况更甚于英国。在1860年前后,美国有多达1600余家银行在发行银行券,在数以千计种类的银行券中,有不少是伪钞和面额改大的纸钞,加上印刷工艺差和纸张的低劣,人们很难熟悉所有在流通中的银行券。据记载,1839年,美国有1395种从1元到500元伪造的或经涂改的银行券在流通,1858年,流通中各类伪钞多达5400种。美国联邦调查局成立之初的职责就是查办伪钞案,它当时隶属于美国财政部。美国银行券发行的混乱状况直到1913年美联储成立之后才消失。我国在建国前后也经历了一次人民币统一各类货币的过程。1948年12月1日人民币诞生后,我国各解放区内仍有数十种纸钞在流通,在敌占区城市,金银和外币已取代了恶性贬值的金元券,当时市场上流通的美钞有3亿美元,港币有5.8亿港元。港币发行的半数流入了华南;在敌占区农村,粮食、布匹和铜钱成为交换的媒介物。随着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针对货币混乱的状况,我国政府采取用人民币以合理比价收兑各解放区货币、用人民币限期限价收兑和肃清银元券金元券,禁止金银计价流通和严禁外汇流通等措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人民币对各类货币的统一。这次货币统一结束了我国清末以来50余年的货币混乱状态,成为国家统一的重要标志,也为我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显而易见,无论是多元金属货币向银本位制和金本位制的统一,还是银行券发行权的集中和各类货币向人民币的归附,都是货币流通内在的逻辑要求,货币演进的结果,必然是统一于一种货币。

二、全球化呼唤统一的世界货币

一部货币流通史,还是一部货币不断冲破地域的藩篱,向更广阔的地区伸展、扩张其职能的历史。商品流通内在地要求货币统一,它既要求价值尺度的统一,也要求价值标准的稳定和支付手段的充足。在物物交换或以实物作为交换媒介的漫长岁月里,货币流通的范围被局限在一片山区、一块平原或几个部落之间;金属货币的出现将货币流通的边界拓展到一个诸侯小国或一个国家的几个地区;以纸币为标志的信用货币则将货币流通的区域扩张到一个主权国家辽阔的疆域之内,如今,有180多种货币在180多个国家里计价流通。

由于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推动,世界各国正面临一体化浪潮的冲击,一个全球村落的时代已经到来:1994年跨国公司达5.3万多家,其控股子公司有45万多家,销售额近10万亿美元;世界贸易总额占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1960年为12.2%,1980年提高到21.8%,而1998年则达到45%;1994年与1954年相比,发达国家对外投资总额增长了42倍,1993年国际性的私人投资有近3万亿美元,是1990年的3倍;全球的股市、汇市、期市已连成一片,不同层次的一体化经济贸易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全球化为世界货币的统一奠定了基础。1.100多个超国家的经济组织的出现是货币统一的温床,欧元便是欧共体孕育出来的成果。2.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将融资投资的范围从一国扩展到全世界。银行过去只对本国放款,现在银行放款可遍布全球;企业不仅可以在国内发行债券与股票,也可以到全球各地任何能发出债券与股票的地方去融资。3.依托电讯技术和互联网建立起来的全球货币清算体系和全球证券结算系统,可以在顷刻间实现一只股票的跨境买卖交收和一笔资金的跨境划汇。金属货币时代的货币流动是赶着马车翻山越岭,或搬着箱子漂洋过海,而今,只要坐在家中轻击键盘,便可实现投资、融资的目的。

货币是一种商业语言,它流通的边界应当由商品流通的边界来确定。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内在地要求世界货币的统一。然而,全球化的过程却遇到了主权国家货币这个最大的障碍。其一,目前全世界有180多种主权货币,在国际贸易中相当于一种商品有180多种不同的标价,这种复杂的价格体系不利于商品流通和交换。其二,由180种货币相互兑换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外汇市场交易是人类资源最大的浪费。目前,全世界的外汇交易量每天达2万亿美元以上,其中98%都是虚拟的金融交易,与实体贸易有关的交易额仅2%左右。据测算,欧元问世后,仅公司外汇开支及套头开支一项就可节省650亿美元。不难推算,如果全球货币统一,由此节省的费用将达数千亿美元之巨。其三,由多种因素决定的货币汇率每天都处在变动不定之中,企业除了防范市场风险之外还要防范外汇风险,而外汇风险可能会将从事进出口贸易企业的即将到手的利润一笔勾销。汇率的上下不定阻碍着世界投资和贸易的全球化进程。其四,依附于外汇交易之上的外汇期货交易、期权交易、掉期交易等金融衍生品种买卖已成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巴林银行与大和银行的倒闭、东南亚危机的爆发均与此有关。

货币的统一将节省大量的用于外汇兑换的费用,这笔费用将用于提高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货币统一将彻底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汇率风险以及由此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统一的世界货币将促进世界各国经济更快地发展。

三、欧元的启示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认为,货币是国家主权的标志物。的确,在欧元诞生之前,人类历史上任何统一的货币都是随战争建立起来的国家主权的产生而产生的。战争打到哪里,货币流通的边界就扩展到哪里。货币是与国家主权相联系的,是国家主权的象征,这种认识至今仍占主流地位。欧元的出现是对这种认识和现状的突破。11个主权国家共用一种货币,标志着无主权货币时代的开始。欧元的产生说明,货币流通可以跨越主权的障碍,人类完全可以绕开政治分歧和宗教对立,以和平的方式从统一的货币流通中获益。这是欧元给我们的第一个启示。

欧元在欧元区国家自由流通,免去了个人和企业外汇兑换的麻烦,每年节省的用于货币兑换和佣金上的费用就达450亿美元;汇率变动给消费者和企业带来的风险被消除,游客可手持欧元在欧盟15个国家自由游览;欧元将进一步深化欧洲的经济金融的融合,创造出全球最大的国内金融市场(90年代中期,包括债券、股票和银行贷款的欧洲资本总价值已达27万亿美元,美国有23万亿美元,日本只有16万亿美元);欧元可以使欧元区国家减少交易成本,刺激投资,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由于欧元对11国货币的统一,使欧元区对外的汇率种类减少了10倍,由此使国际汇率的风险源也减少了10倍以上;由于欧洲中央银行是世界上独立性最强的中央银行,这使欧元诞生后,欧盟各国通货膨胀的风险大大降低。生活

在只有一种货币的世界,国家会更加发达和丰裕,人类将会享受到更多的便捷、富足和闲暇。这是欧元给我们的第二个启示。

欧洲的历史是一部战争史。从罗马帝国时期恺撒大帝对欧洲的大规模征讨,到20世纪前半叶欧洲各国之间爆发的惨绝人寰的两次世界大战,1000多年来,欧洲几乎每隔一代人就要发生一次大规模的冲突和战争,许多王朝被战争推翻,不少城市被夷平,一些国家的版图在战火中频繁地改变,死于上百万人口的战争不计其数,纳粹德国在二战中对犹太平民的虐杀达600万之众。地球上没有哪个地区的历史像欧洲那样充满火药味和血腥气息。而在今天,在欧元统一欧洲的背景之下,战争对欧盟各国来说将成为历史陈迹。德国前总理科尔说得好:“欧元的诞生意味着战争完全结束,和平真正开始”。欧元已成为欧洲和平的象征。

货币范文篇6

在增加货币供应量方面,央行从1998年开始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消了对商业银行的贷款限额控制,两次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连续8次下调存贷款利率等。从1998年至2001年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分别增长15.5%、12.5%、13.9%和11.8%,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力地支持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

受国际经济环境及内需不稳定的影响,2001年我国经济增长率逐步下滑,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2000年5月份开始由负转正持续16个月保持正增长的局面,2001年9月被打破,同比指数出现负增长,11月12月连续下降。今年1-2月全国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又下降0.5%.工业品价格指数和商业零售价格指数下降时间更长。前几年随需求的不足和经济下滑出现的通货紧缩趋势,现在又加重起来,引起人们的关注。有人认为,货币政策的“紧缩”是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认为,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有必要改变当前的货币政策取向,对实行实质性的“紧缩政策”进行调整,迅速实行“积极的”、“宽松的”,也就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先看近年来货币供应量是不是偏紧。从货币供应量M[,1]、M[,0]和金融机构贷款指标看,不能不承认有这种情况。2001年市场现金流通量M[,0]增长7.1%,增幅比2000年4月高峰时回落14.1个百分点,比2000年末回落1.8个百分点,比1997年到2000年年均增长13.6%低了6.5个百分点。今年1月末,市场现金流通量比去年同期又下降17%.2001年狭义货币M[,1]增长12.7%,增幅比上年6月高峰时回落11个百分点,比上年末回落3.3个百分点,比1997-2000年年均增长15.5%低了2.8个百分点。今年2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同比增长10.6%,又比去年增幅减低。对货币供应量有明显影响的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受需求减少和信用渠道变化的制约,去年仅增长11.6%,增幅比上年低1.8个百分点。今年2月末,贷款余额增长进一步降为10.6%.货币供应量增速偏低,特别是贷款增幅下降,对当年经济走势无疑会有相当不利影响。

对于货币供应量是否偏紧,也有从其他角度(从M[,2]的角度)来分析的意见。他们认为,我国货币供应量和增量已经很多,从1978年到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零售物价指数年均增长5.92%,而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年均增幅为23%,高于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率之和。广义货币量与国内生产总值比值呈上升趋势。M[,2]与GDP之比,1998年为1.31,1999年为1.46,2000年为1.52,其比例之高居世界各国前列。2001年M[,2]增长14.4%,增幅也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所以不存在货币供应偏紧的问题。但广义货币中的准货币在我国大量是居民暂储不用的储蓄存款。我国居民储蓄率甚高,储蓄存款余额不断上升,2001年增长了14.7%,增速比上年末高了6.8个百分点。今年2月末储蓄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6%,增幅比上年同期高7.8个百分点。储蓄存款余额对GDP比例的升高导致M[,2]对GDP比例的升高。但储蓄存款在我国一般不作为商品劳务交换的媒介,因而其增长也不能确切衡量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这一观点也没有考虑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的趋势。事实上,高的并上升的M[,2]对GDP的比率,既包括了通货膨胀的年代,也包括了通货紧缩的年代,不能确切反映货币供应的短期变动是否合适。

对于目前物价走低的原因,也有论者认为不是货币量供应不足,而是经济结构低水平重复建设,致使大部分商品供过于求。但经过几年来努力调整,经济结构问题已有所改善。而同样的结构,既支持了2000年到2001年将近16个月消费价格指数的正增长,现在又与物价水平的下落相伴随,这就难以解释。恐怕是既有结构问题,也有总量问题,即货币供应量偏紧的因素。

正是因为存在着货币供应量偏紧的问题,央行在宣布今年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时,强调继续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的适度增长,进一步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的适度增长,这是稳健的货币政策题中本来应有之义。当然,货币信贷总量的“适度增长”是一个弹性很大的概念,因为决定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率”的因素很多,是很难测算的,只能依靠实物经济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主要是依靠物价走势来判断。2002年货币信贷的预期目标:M[,2]增长13%左右,M[,1]增长13%左右,M[,0]现金投放在1500亿元以内,全部金融机构贷款预期增加1.3万亿元。与此相对应,2001年货币信贷的预期目标是:M[,2]增长13-14,M[,1]增长15-16%,M[,0]现金投放限制在1500亿元以内,全部金融机构贷款预期增加1.395亿元左右。2002年与2001年这几项指标对比,可以看出2002年M[,2]增幅是2001年目标的低线,同时又低于2001年的实际增长水平(14.4%)。2002年M[,1]的增幅比2001年目标下调了2-3个百分点,接近2001年末实际增长水平(12.7%)。现金净投放和贷款预期规模不变,分别为1500亿元和1.3万亿元。但是如果考虑到现金总额和贷款余额规模在不断扩大,基数不断加大,2002年现金投放和贷款的增长率,实际是下降的。国债投资也有这个问题。国债今年1500亿元,规模与上年相等,实际力度下降。如果国际经济形势不能迅速改观,以现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力度,可能不足以支持保持经济增长不进一步下降。因此看来今年货币信贷的目标有点偏紧。考虑到目前通胀率仍处于偏低的状态,货币供应量的目标应适度放宽,或者在执行中适当放松。

当前积极扩大货币信贷总量,既有可能也有必要。目前银行资金比较充裕,利率水平比较低,市场物价相对稳定,这些都有利于通过增加货币信贷总量来支持经济发展。从客观需要来说,有不少地区、不少行业、不少企业,对银行信贷的要求仍很大。要适度放宽对贷款的限制,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中小企业及农户的金融支持力度,调动信贷工作人员营销贷款的积极性,处理好防范风险与银行盈利的关系,防止信贷过度萎缩情况的出现。

货币范文篇7

在增加货币供应量方面,央行从1998年开始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消了对商业银行的贷款限额控制,两次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连续8次下调存贷款利率等。从1998年至2001年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分别增长15.5%、12.5%、13.9%和11.8%,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力地支持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

受国际经济环境及内需不稳定的影响,2001年我国经济增长率逐步下滑,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2000年5月份开始由负转正持续16个月保持正增长的局面,2001年9月被打破,同比指数出现负增长,11月12月连续下降。今年1-2月全国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又下降0.5%.工业品价格指数和商业零售价格指数下降时间更长。前几年随需求的不足和经济下滑出现的通货紧缩趋势,现在又加重起来,引起人们的关注。有人认为,货币政策的“紧缩”是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认为,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有必要改变当前的货币政策取向,对实行实质性的“紧缩政策”进行调整,迅速实行“积极的”、“宽松的”,也就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先看近年来货币供应量是不是偏紧。从货币供应量M[,1]、M[,0]和金融机构贷款指标看,不能不承认有这种情况。2001年市场现金流通量M[,0]增长7.1%,增幅比2000年4月高峰时回落14.1个百分点,比2000年末回落1.8个百分点,比1997年到2000年年均增长13.6%低了6.5个百分点。今年1月末,市场现金流通量比去年同期又下降17%.2001年狭义货币M[,1]增长12.7%,增幅比上年6月高峰时回落11个百分点,比上年末回落3.3个百分点,比1997-2000年年均增长15.5%低了2.8个百分点。今年2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同比增长10.6%,又比去年增幅减低。对货币供应量有明显影响的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受需求减少和信用渠道变化的制约,去年仅增长11.6%,增幅比上年低1.8个百分点。今年2月末,贷款余额增长进一步降为10.6%.货币供应量增速偏低,特别是贷款增幅下降,对当年经济走势无疑会有相当不利影响。

对于货币供应量是否偏紧,也有从其他角度(从M[,2]的角度)来分析的意见。他们认为,我国货币供应量和增量已经很多,从1978年到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零售物价指数年均增长5.92%,而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年均增幅为23%,高于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率之和。广义货币量与国内生产总值比值呈上升趋势。M[,2]与GDP之比,1998年为1.31,1999年为1.46,2000年为1.52,其比例之高居世界各国前列。2001年M[,2]增长14.4%,增幅也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所以不存在货币供应偏紧的问题。但广义货币中的准货币在我国大量是居民暂储不用的储蓄存款。我国居民储蓄率甚高,储蓄存款余额不断上升,2001年增长了14.7%,增速比上年末高了6.8个百分点。今年2月末储蓄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6%,增幅比上年同期高7.8个百分点。储蓄存款余额对GDP比例的升高导致M[,2]对GDP比例的升高。但储蓄存款在我国一般不作为商品劳务交换的媒介,因而其增长也不能确切衡量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这一观点也没有考虑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的趋势。事实上,高的并上升的M[,2]对GDP的比率,既包括了通货膨胀的年代,也包括了通货紧缩的年代,不能确切反映货币供应的短期变动是否合适。

对于目前物价走低的原因,也有论者认为不是货币量供应不足,而是经济结构低水平重复建设,致使大部分商品供过于求。但经过几年来努力调整,经济结构问题已有所改善。而同样的结构,既支持了2000年到2001年将近16个月消费价格指数的正增长,现在又与物价水平的下落相伴随,这就难以解释。恐怕是既有结构问题,也有总量问题,即货币供应量偏紧的因素。

正是因为存在着货币供应量偏紧的问题,央行在宣布今年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时,强调继续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的适度增长,进一步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的适度增长,这是稳健的货币政策题中本来应有之义。当然,货币信贷总量的“适度增长”是一个弹性很大的概念,因为决定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率”的因素很多,是很难测算的,只能依靠实物经济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主要是依靠物价走势来判断。2002年货币信贷的预期目标:M[,2]增长13%左右,M[,1]增长13%左右,M[,0]现金投放在1500亿元以内,全部金融机构贷款预期增加1.3万亿元。与此相对应,2001年货币信贷的预期目标是:M[,2]增长13-14,M[,1]增长15-16%,M[,0]现金投放限制在1500亿元以内,全部金融机构贷款预期增加1.395亿元左右。2002年与2001年这几项指标对比,可以看出2002年M[,2]增幅是2001年目标的低线,同时又低于2001年的实际增长水平(14.4%)。2002年M[,1]的增幅比2001年目标下调了2-3个百分点,接近2001年末实际增长水平(12.7%)。现金净投放和贷款预期规模不变,分别为1500亿元和1.3万亿元。但是如果考虑到现金总额和贷款余额规模在不断扩大,基数不断加大,2002年现金投放和贷款的增长率,实际是下降的。国债投资也有这个问题。国债今年1500亿元,规模与上年相等,实际力度下降。如果国际经济形势不能迅速改观,以现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力度,可能不足以支持保持经济增长不进一步下降。因此看来今年货币信贷的目标有点偏紧。考虑到目前通胀率仍处于偏低的状态,货币供应量的目标应适度放宽,或者在执行中适当放松。

当前积极扩大货币信贷总量,既有可能也有必要。目前银行资金比较充裕,利率水平比较低,市场物价相对稳定,这些都有利于通过增加货币信贷总量来支持经济发展。从客观需要来说,有不少地区、不少行业、不少企业,对银行信贷的要求仍很大。要适度放宽对贷款的限制,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中小企业及农户的金融支持力度,调动信贷工作人员营销贷款的积极性,处理好防范风险与银行盈利的关系,防止信贷过度萎缩情况的出现。

货币范文篇8

欧元作为一种独立的超国家性质的法定货币于1999年1月1日在其成员国范围内正式启用。它的诞生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国际金融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它的启用无疑对世界经济及国际金融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跨国货币对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尤为深远。

随着欧元的出现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货币体系将真正走向“多元化”格局,美元的垄断地位必定会弱化,当今汇率体系中过分依赖美国的现象将有所改变。美元、欧元占统治地位而日元扮演“小伙伴”角色的多元化货币体系,将会取代以美元占垄断地位的国际货币体系。虽然美元仍是主导货币,但欧元决不是附庸,它将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支柱,在国际事务、全球投资和国际贸易的竞争中发挥重大作用。

一、内部环境是影响欧元国际货币地位的决定因素

1、欧洲经货联盟的经济规模与经济实力奠定了欧元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重要地位

在过去的十年间,官方外汇储备结构发生丁很大变化。美元份额从1993年的56.6%上升到1999年的67.9%,随后便维持这一水平直到2001年末。然而,2002年美元所占比例降到64.3%,而欧元所占比例有所提高,在2002年所有外汇储备中所占比例为14.6%,略高于1999年以来的平均水平。另外,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发表的储备构成显示欧元的份额在上升,而一些亚洲新兴国家也更大比例地增加了欧元的储备。日元所占比例从1993底的7.7%降到1997年的5.2%,2002年以前一直在这一水平上下浮动。英镑一直维持3%—4%的水平,瑞士法郎不足1%,其他货币到2002年升至11%.

需要说明的是,1999—2002的欧元份额不能直接与德国马克、法国法郎、荷兰盾和欧洲货币单位所占份额相比,然而通过调整数据,只考虑欧元区以外这些货币的持有量,1998年这些货币所占的总份额实际上是与1999年的欧元份额是一致的。

一种货币能否成为世界主要的储备货币,主要取决于发行该货币经济体的规模,该经济体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的大小,以及该储备货币币值的稳定性,而其经济实力是最后的决定因素。欧元背后的经济体是由德国、法国、意大利、芬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葡萄牙、西班牙、奥地利、爱尔兰和希腊12个欧洲国家组成的经济货币联盟,其经济实力与美国不相上下。欧元区拥有3.02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63710亿欧元;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为15.2%(不含欧盟15国之间的贸易)。单从经济实力、经济规模来说,欧元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可以与美国相提并论的经济体。欧元在世界储备货币中的比重逐步加重,将进一步促进全球储备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2、欧元的稳定程度及欧洲中央银行的信誉同样影响欧元的国际货币地位

作为国际货币,其目前及未来的价值都应保持稳定。但货币的币值稳定与否,主要取决于货币发行国在控制通货膨胀方面的能力,而是否能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国家中央银行的独立性。1999年1月1日起,欧元区各国的货币政策已让渡给欧洲中央银行。因此欧元的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欧洲中央银行能否保持对政府的独立性。欧洲中央银行是参照德国联邦银行的模式建立起来的,它不向联盟机构和各国政府负责而只向欧洲议会负责,具有很高的独立性。《马约》议定书第7款规定:欧洲中央银行以及各成员国中央银行在行使权利、执行任务时,不得接受欧盟任何机构、团体或成员国政府的指示。这些机构、团体或政府必须遵守规定,不得影响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的决策。为了保证其独立性,《马约》还禁止欧洲中央银行为成员国政府财政赤字提供融通资金。

除了以法律形式保障了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的独立性之外,《马约》第109条及其相关条款还为加入欧元区的国家规定了五项经济趋同标准,对各成员国的通货膨胀率、利率、政府财政预算赤字和公共债务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为欧元的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另外,《稳定与增长条约》、《新的货币汇率机制》和《欧元的法律地位》等文件,对欧元币值的稳定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欧洲中央银行“善意的支持”战略有助于提升欧元的国际货币地位

欧洲中央银行前行长杜伊森贝格强调,欧元的国际化并不是欧洲货币联盟建立的目的,也不是欧洲中央银行的目标;欧洲货币联盟的实行,欧元的启动,其目的是促进欧元区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和成员国经济福利的增强;欧洲中央银行的目标是保持欧元区的价格稳定。对于欧元的国际化问题,欧洲中央银行采取一种中立态度,既不限制也不鼓励,而将欧元的国际化进程交由市场去决定。

欧洲中央银行虽然一再强调不推广欧元的国际使用,并任由市场来决定,但实际上,欧洲人在这方面的政策和行动表明他们采取的是“善意的支持”战略。从国际货币体系发展的历史看,想要迅速推进欧元的国际使用是不现实的,因为这既取决于欧元区的经济实力与政治稳定,还取决于欧元自身的稳定,并要服从于货币使用“网络外部性”原则。从这个角度说,欧洲是典型的“实证主义者”,欧元的国际使用也将是一个逐步拓展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还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欧洲的政治态度,而这种态度可能又取决于欧元为欧洲人带来的好处,尤其是经济利益。

二、外部环境是影响欧元国际货币地位的重要因素

1、欧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有所增强

作为国际支付工具,美元在短期和中期内仍是世界最大的贸易结算货币,但欧元已成为重要结算货币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些与欧盟有密切的经济、商业和金融联系的国家受到欧元启用的直接影响。这些受直接影响的国家通过与欧盟签署协定等建立了联系,它们分别是:签署入盟前协定的国家(塞浦路斯、中欧和东盟);签署协作和海关联盟协定的国家(马耳他、土耳其);签署合作伙伴协定的国家(地中海国家)或通过其它特殊方式建立联系的国家,如《洛美协议》的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国家。通过加入欧元区和在商业交易和财务往来中使用欧元,这些国家不再承担货币兑换风险和由这些风险带来的沉重费用。目前,全世界共有55个国家将欧元作为其本国货币的参照货币。

欧元消除了欧元区内部各种货币之间的汇兑成本,减少了汇率风险,降低了资本跨境流动的成本,增强了国际资本的流动性和便利性。欧元区各成员国所有政府公债都以欧元定值、发行,银行间货币、资本和外汇市场都以欧元进行交易,这就使欧元成为证券市场上的重要交易手段,并使国际外汇市场的外汇交易业务量和货币结构发生变化。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欧元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地位,欧盟可同时在欧元区内部和外部筹集到大量的资金,以增强欧元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吸引力。

在国际债券市场,1999年,以欧元区货币标价的债券净发行额比1998年增长了一倍以上,发行量超过美元。2000年,以欧元计值的债券净发行增长一度缓慢,连续两个年度低于美元计价的债券发行额,2002年前三个季度,欧元计值的债券发行额再度超过美元,表明国际投资者对欧元的兴趣再度转趋浓厚,大量的国际投资和投机资本转向欧元市场。

利差的变化是投资转向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美国的官方利率为1.25%,日本的官方利率基本为零,而欧元区的官方利率为2.5%.这种利差增加了欧元的吸引力。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易辛表示,欧元区目前的利率水平已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低水平,欧洲央行已为经济更为强劲地增长创造了条件。另外,2003年11月1日上任的欧洲央行新任行长特里切尔,其货币政策立场较倾向“以增长为中心”。业内人士称,欧元区维持目前利率水平的机会很大,甚至还有升息的希望,这将支持欧元和美元保持100个基点的利差优势。“。

国际投资资本转向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欧元区经济前景的确定性要高于美国。与美国相比,欧元区以传统经济为主,新经济仅处于起步阶段,占整个经济的比重较小。正当美国宏观经济恢复乏力、公司盈利能力骤减、微观经济计量可信度大打折扣之时,欧元区经济恢复势头较强,前景也较为明确,导致国际投资和投机资本大量流向欧元区。

另外,美国不断增长的巨额外贸和财政赤字给美元带来了沉重的压力,降低了投资者对美元的信心,从而相应地提高了对欧元的信心。美国商务部日前发表的报告显示,2002年,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达到创记录的5034亿美元,比2001年猛增了28%,其中,贸易逆差高达4352亿美元,比2001年的贸易逆差猛增了21.5%;而且,美国2003财政年度的预算赤字是3740亿美元。

2、欧元汇率呈现走强趋势

1999年1月欧元启动时的汇率是1.018美元,之后一路下滑,处于强势美元的阴影中。2000-2001年间欧元的价格明显被低估了,主要因为欧元还没有正式运行,人们对欧元大多持观望态度。

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流通,并于2002年3月1日起正式取代各成员国货币而成为欧元区唯一合法流通的货币。伴随着欧元的流通,欧元汇率也从2月1日的0.8560美元开始一路上扬,从3月底到7月份基本上呈单边上扬的走势,并一度突破美元单价,摸高1比1.02美元,此后触高回落。欧元对美元1:1的比价,是一个关口,也是一条心理线。这一比价具有独特的意义,象征着欧元已经出现由弱转强的趋势。此后,7—10月欧元的平均汇率大体维持在平价水平附近;11月欧元对美元的汇率再度突破平价水平,12月继续上升,并在一周内接连突破1.01、1.02、1.03的关口,全年升值超过20%.2003年,欧元汇率基本呈上扬趋势。5、6月欧元兑美元创下1.19的历史新高,8月份小幅下滑之后继续上扬,12月30日达到1.2499的制高点。

欧元区真正的利好因素是欧元的流通。欧元纸币和硬币的流通使得欧元的价值有了一种“实在感”,增强了人们对欧元的信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性质上的缺陷。

另有分析家认为,支撑欧元走强的根本因素并非欧元的“强壮”,而是美元的“疲软”。较大的美欧利率差、美国的巨额经常项目逆差和流入美国的外资急剧减少,是导致美元疲软的三大因素。从市场因素看,欧元汇率的回调是基于“欧洲无坏事,美国无好事”。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用尽之后,汇率政策成为美国刺激经济的最后工具,而欧洲恰好需要便宜的进口和较小的通货膨胀压力。

就美国而言,美元适度贬值有利于美国的出口,从而降低巨额贸易逆差,推动美国经济复苏。对欧元区国家来说,欧元升值可以提升投资者和其他中央银行对欧元的信心,从而增强欧元在国际金融界的地位。欧元升值还可以帮助欧元区国家抑制通货膨胀,使欧洲央行得以放松银根来刺激经济复苏。当然,欧元大幅升值对欧元区的出口会造成负面影响。但总的来说,欧元适度升值对美欧双方都是利大于弊。这也是布什政府和欧洲央行对过去一年多欧元升值、美元贬值基本上采取袖手旁观态度的主要原因。

三、结论

货币范文篇9

于是等到这个假期之际,我问起看过这本书的室友,他说经过一学期的思考以及与课本知识的对照,这本书的确非常好,每每他对萨缪尔森书中描述的美国银行系统创造货币的过程与实质感到迷惑时(而的确美国的银行系统是很令人迷惑的),他就会去翻阅这本书,每次都会有新的体会。看来这本书起码经过了我这位博学的室友一年的考验,具有一定的含金量。于是我就借了这本书,开始研读之。

这是一本我一口气读完的好书,一连五天。但是我需要在这里说明的是,也许这本书会有些许偏颇,材料也不一定完全准确,但是这本书至少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世界的经济与金融,我们应当关注这本书的大价值而忽略小错误,所以这样讲来这本书绝对是好书。

这本书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史料,描摹了国际金融集团及其各国人在世界金融市场呼风唤雨乃至兴风作浪的过程,简述了货币的发展史以及对于金钱与财富的角逐是如何引导了近现代西方经济与金融制度、货币制度的变化,最终作者还提出了在当前形势下如何看待人民币与美元汇率的变动以及对于汇率如何进行管理、如何防范国际金融投机分子对中国经济的攻击等问题。

实际上看完这本书我就已经想马上动笔完成这本书的读书笔记,但是细想之余确实不敢贸然动笔。由于金融知识尚属匮乏,如若动笔必然会产生一篇言辞激昂但是内容空洞的东西。因此又取来考夫曼的《现代金融体系》一书,当作金融入门书本进行阅读,至此也开始对金融体系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若再深入则开始进入金融计算部分(写这本书的读书笔记我认为还是不要动用数学工具为好,只运用简单的逻辑推理即可),于是便决定停止深入阅读金融书本而开始写这篇或许会十分冗长的读书笔记。

看完这本书后我经过自己的总结与思考提出了以下的一些问题,而此读书笔记便旨在以我学到的经济与最近恶补的金融知识理解并且结合这本书给出自己的回答——这些答案不一定对,甚至可以被称作浅薄或者错误;但是我认为,只要认真去做就会有收获,在知识层面上就会有较大的提高。

先列举我的原材料问题如下,以作为本文的线索:

金本位制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实行金本位制?金本位制的优势与局限分别是什么?

为什么黄金被称为被软禁的货币之王?

因为黄金白银的增速赶不上经济发展的增速,通货膨胀反而有理了?

银行家通过废除金本位,可以通过通货膨胀掠夺人民财富?

那么,什么是财富?

国际银行家们毕生追求的财富是什么?是黄金?白银?各类证券?还是没有实际兑换能力的纸质的美元或是各种货币?

为什么说债务化的货币靠不住,不能成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

为什么中国提出超主权货币的概念?这样是否可视为在挑战美元霸主的地位?

正文:

首先我们先见识一下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智慧:

关于国际金融巨头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发家史以及其如何取得欧洲各国金融货币霸主地位的故事我便不再赘述,我仅在此援引一个例子,则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智慧或者狡诈,可见一斑。

“1815年6月18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近郊展开的滑铁卢战役,不仅是拿破仑和威灵顿两支大军之间的生死决斗,也是成千上万投资者的巨大,赢家将获得空前的财富,输家将损失惨重。伦敦股票交易市场的空气紧张到了极点,所有的人都在焦急地等待了滑铁卢战役的最终结果。如果英国败了,英国的公债(Consoles)的价格将跌进深渊;如果英国胜了,英国公债将冲上云霄。”…“当内森快步进入股票交易所时,正在等待战报的焦急和激动的人群立刻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内森那张毫无表情莫测高深的脸。这时的内森放慢了脚步,走到自己的被称为“罗斯柴尔德支柱”的宝座上。此时他的脸上的肌肉仿佛像是石雕一般没有丝毫情绪浮动。这时的交易大厅已经完全没有了往日的喧嚣,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的富贵荣辱寄托在内森的眼神上。稍事片刻,内森冲着环伺在身边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交易员们递了一个深邃的眼色,大家立即一声不响地冲向交易台,开始抛售英国公债。大厅里立时就引起了一阵骚动,有些人开始交头接耳,更多的人仍然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这时,相当于数十万美元的英国公债被猛然抛向市场,公债价格开始下滑,然后更大的抛单像海潮一般一波比一波猛烈,公债的价格开始崩溃。”…“这时的内森依然毫无表情地靠在他的宝座上。交易大厅里终于有人发出惊叫“罗斯柴尔德知道了!”,“罗斯柴尔德知道了!”,“威灵顿战败了!”。所有的人立刻像触电一般醒过味来,抛售终于变成了恐慌。人在猛然失去理智的时候,跟随别人的行为成了一种自我强制性行为。每个人都想立刻抛掉手中的已经毫无价值的英国公债,尽可能地留住一些残余不多的财富。经过几个小时的狂抛,英国公债已成为一片垃圾,票面价值仅剩下5%。”…“此时的内森像一开始一样,仍然是漠然地看着这一切。他以一种不是经过长期训练绝不可能读懂的眼神轻微地闪动了一下,但这次的信号却完全不同。他身边的众多交易员立即扑向各自的交易台,开始买进市场上能见到的每一张英国公债。”…“6月21日晚11点,威灵顿勋爵的信使亨利.波西(HenryPercy)终于到达了伦敦,消息是拿破仑大军在8个小时的苦战后被彻底打败了,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士兵,法国完了!这个消息比内森的情报晚了整整一天!而内森在这一天之内,狂赚了20倍的金钱,超过拿破仑和威灵顿几十年战争中所得到的财富的总和!”

内森-罗斯柴尔德利用投资者普遍的对其情报系统的信任,先散布英国战败的假消息,引发抛售英国公债的狂潮,然后在价格谷底大量吃入英国公债,大发了一笔横财。

讲到金融方面,我们很有必要了解一下货币的发展史。

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物物交换的时代。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品。但是有时候受到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为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物品。这种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

之后,由于贵金属——以金为代表,由于具有体积小、不易磨损、方便携带与分割、不宜变质且难以取得与伪造等特点成为了广为接受的等价物,这就是现代货币的雏形。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属货币同样显示出使用上的不便。此时,就出现了纸质的货币,这些纸币是以黄金为基础作抵押的,与黄金可以自由兑换,两者可以同时流通,纸币的发行量也比较少。到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速度空前的膨胀与发展,于是纸币逐渐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但是它们仍然有黄金作为发行的保障。

以黄金作为保障的货币制度就是金本位了。

那么金本位制度究竟有什么优势或者好处呢?

金本位制是比较稳定的货币制度,这种货币制度使货币的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相一致,外汇的汇率相对稳定(不同国家间的货币汇率由各自货币含金量决定;含金量: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而且由于黄金供应相对稳定,受自然黄金资源制约,不会由于货币供给过剩产生货币贬值与通货膨胀,对初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扩大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既然金本位制度看起来这么好,那为什么金本位最终会被废弃不用呢?金本位的存在触犯了谁的利益呢?

对于金本位崩溃的原因一般来讲的阐述是这样子的:第一,黄金生产量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商品生产增长的幅度,黄金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商品流通需要,这就极大地削弱了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的流通的基础。第二,黄金存量在各国的分配不平衡。1913年末,美、英、德、法、俄五国占有世界黄金存量的三分之二。黄金存量大部分为少数强国所掌握,必然导致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的自由发行和自由流通受到破坏,削弱其他国家货币流通的基础。第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黄金被参战国集中用于购买军火,并停止自由输出和银行券兑现,从而最终导致金本位制的崩溃。

但是,货币战争的作者却给出了不同的观点。就第一点而言,金本位下黄金供给量的不足是否会妨碍经济的发展呢?

众所周知,在金本位下,黄金供给量即等于货币供给量,若货币供给量增长速度跟不上商品生产的增长,就会产生通货紧缩——而根据现代经济观点与实证分析表明,轻微的通货膨胀最有利于刺激经济的发展,而强烈的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都会妨碍经济的发展(见附图)

——但是作者却提出,经济增长率与是否通货膨胀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并且举出了例子:

1974年7月13日,《经济学家》杂志发表了一份令人震惊的英国整个工业革命时代的物价统计报告。从1664年到1914年的250年间,在金本位的运作下,英国的物价在长达250年的漫长岁月中保持着平稳而略微下降的趋势。当今世界中,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国家能够连续不间断地保持了这样长久的物价数据了。英镑的购买力保持了惊人的稳定性。如果1664年的物价指数被设定为100的话,除了在拿破仑战争期间(1813年),物价曾短暂地上涨到180之外,在绝大部分时间里,物价指数都低于1664年的标准。当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的物价指数为91。换句话说说,在金本位的

体制下,1914年的一英镑比250年前的1664年的等值货币的购买力更强。

在金银本位之下的美国,情况也非常类似。1787年,美国宪法第一章第八节授权国会发行和定义货币。第十节明确规定,任何州不得规定除金银之外的任何货币用以支付债务,从而明确了美国的货币必须是以金银为基础。《1792年铸币法案》确立了一美元是美国货币的基本度量衡,一美元的精确定义为含纯银24.1克,10美元的定义为含纯金16克。白银作为美元货币体系的基石。金银比价为15:1。任何稀释美元纯度,使美元贬值的人都将面临死刑的处罚。

1800年,美国的物价指数约为102.2,到1913年时,物价下降到80.7。在整个美国工业化的巨变时代,物价波动幅度不超过26%,在1879年到1913年的金本位时代,物价波动幅度小于17%。美国在生产飞速发展,国家全面实现工业化的历史巨变的113年里,平均通货膨胀率几乎为零,年均价格波动不超过1.3%。

同样是在金本位之下,欧洲主要国家在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经济空前发展的关键时代,它们的货币同样保持了高度的稳定性。

法国法郎,从1814年到1914年,保持了100年的货币稳定。

荷兰盾,从1816年到1914年,保持了98年的货币稳定。

瑞士法郎,从1850年到1936年,保持了86年货币稳定。

比利时法郎,从1832年到1914年,保持了82年货币稳定。

瑞典克朗,从1873年到1931年,保持了58年的货币稳定。

德国马克,从1875年到1914年,保持了39年的货币稳定。

意大利里拉,从1883年到1914年,保持了31年的货币稳定。

难怪奥地利学派的米赛斯将金本位高度评价为整个西方文明在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的最高成就。没有一个稳定合理的货币度量衡,西方文明在资本主义迅猛发展的阶段所展示出来的巨大的财富创造力,将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

黄金与白银在市场的自然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高度稳定的价格体系,可以让所有20世纪以来的“天才”经济规划者们汗颜。黄金和白银作为货币是自然进化的产物,是真正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人类信赖的诚实的货币。

所谓货币度量衡,就是不以金融寡头的贪婪本性为转移,不以政府的好恶为转移,不以“天才”经济学家的利益投机为转移,历史上只有市场自然进化而来的黄金和白银货币做到了这一点,未来也只有黄金和白银才能担当这一历史重任,只有黄金和白银才能诚实地保护人民的财富和社会资源的合理分布。

当代的经济学家有一种普遍流行的观点,认为黄金和白银增加的速度赶不上财富增加的速度,在黄金和白银货币体系之下,将会导致通货紧缩,而通货紧缩则是所有经济体的大敌。这实际上是一种先入为主为主的错觉。“通货膨胀有理”的歪论完全是国际银行家与凯恩斯们共同炮制出来,用以废除金本位,从而通过通货膨胀的手段向人民“隐蔽征税”,不露痕迹地进行抢劫和偷窃人民财富的理论依据。英美等欧美主要国家从17世纪以来的社会实践,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了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并不会必然造成通货膨胀,事实上,英美两国都是在轻度通货紧缩状态下完成了工业革命。

那么,在这一点上,通货膨胀是否是必要的,废除金本位制是历史的必然的要求还是国际银行家们蓄意通过通货膨胀与经济波动剥夺人民财富,我们还是不得而知。

经济学从来就不是一个会有准确答案的学科。

那么,金本位废除以后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便是各国可以通过滥发没有兑换力的法币,实行货币贬值、推行通货膨胀政策——这是因为废除金本位制后,各国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或扩军备战,会滥发不兑换的纸币,加速经常性的通货膨胀,不仅使各国货币流通和信用制度遭到破坏,而且加剧了各国出口贸易的萎缩及国际收支的恶化。其次各国可以通过控制货币的发行量,“管理”汇率,设定对己方进出口有利的汇率,导致汇价的剧烈波动,冲击了世界汇率制度,对国际贸易造成一定影响,长此以往若引发汇率战,争相贬值货币,则会导致各国现行货币制度趋于崩溃。

最重要的是,币值不稳定则人民的财富价值长期处于波动之中,完全出于国家掌控之下,没有稳定的保障。失去黄金这一标准的度量物,在虚伪的货币面值之下,财富时常趋于虚幻。

这也许就是一些经济学家称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为诚实货币的原因。

列宁曾断言,不断地借助通货膨胀,政府可以秘而不宣地没收其公民的大部分财富。

讲了这么多,利益争夺的核心便是财富。我们不禁要问,究竟什么是财富?国际银行家们不顾一切追求的财富是什么?是黄金?白银?各类证券?还是没有实际兑换能力的纸质的美元或是各种货币?

书中并没有给出准确的答案,而各经济教科书也从未下过定义。我想,没有实际价值的如今已经债务化的纸币不是;曾经被视为财富象征的黄金白银经过国际银行家的打压如今也没有了实际流通作用;各类资产性或是债务性的证券也不会是我们要找寻的答案。

我个人认为,回归到原始的观点上,财富便是实物资产,这一观点我认为可以通过阐述证实:银行家控制银行,通过大量发行货币与信贷,恶意制造通货膨胀,推高资产价格制造泡沫,继而以控制通货膨胀为名猛抽银根制造通货紧缩,通过货币传导机制影响汇率,迫使大批企业倒闭和人民破产,使经济陷入萧条,从而在此时以正常价格的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来贱价收购核心资产。而这些资产便是地产、机器设备等可以争取未来现金流的资本,这些便是财富的现实化身。

那么,在全球范围内,金本位制的废除对于各个国家,包括我国,会有什么影响呢?这要从外汇储备谈起。

外汇储备(foreignexchangereserve),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也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国外银行存款、国外有价证券等。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

外汇储备的具体形式是:政府在国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国外兑现的支付手段,如外国有价证券,外国银行的支票、期票、外币汇票等。主要用于清偿国际收支逆差,以及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本国货币的汇率。

据最新(2009年4月底)数据统计,目前大陆外汇储备排名世界经济体第一,日本居二,俄罗斯居三,中国台湾居四。

脱离了以黄金作为货币担保的货币即是债务化的货币。一般来讲,一个国家储备财富,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持有黄金白银等贵重金属;而是持有全世界普遍接受的储备货币资产。而一般来讲,储备货币的发行国必须有能力保持币值的稳定,维持国际正常的贸易情况。这样的货币需要是有实物如黄金作为担保,而不是以未来的收入作为担保——但如今的美元已经发展到了这一步,成了没有实际价值的债务化的货币。从理论上讲,已经失去了作为世界储备货币应具有的特性。

作者在书中提到:

人类有史以来的经验表明,崛起中的国家或地区总是以更加旺盛的生产力创造出巨大的财富,为了保护自己的财富在贸易中不被别人稀释的货币所窃取,这些地区有着保持高纯度货币的内在动力,恰如19世纪坚挺的黄金英镑和20世纪傲视全球的黄金白银美元,而世界的财富从来就是自动流向能够保护其价值的地方。坚挺稳定的货币反过来又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分工和市场资源的合理分布,从而形成更加有效率的经济结构,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反之,当强盛的国家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社会生产力不断萎缩,庞大的政府开销或战争费用逐渐掏空了从前的积蓄,政府总是从贬值货币开始,企图逃避高筑的债台和搜刮人民的财富,此时,财富将不可逆转地外流去寻找其它能够庇护它们的地方。

货币是否坚挺成为一个国家盛衰交替的最早出现的征兆。当1914年英格兰银行宣布停止英镑的黄金兑换时,大英帝国的雄风就一去不复返了。当尼克松1971年单方面关闭黄金窗口时,美利坚的辉煌业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英国的国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迅速地消散,而美国幸运的是在一个没有重大战争的世界里,还能够保持一段时期的繁荣。但表面上鲜花著锦,烈火烹油的大宅门,里子却已逐渐被巨额债务所掏空了。

从历史上看,凡是操弄货币贬值来试图欺骗财富的国家,最终也必将被财富所抛弃。

中国外汇储备(不含港澳台)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美元资产,其主要持有形式是美国国债和机构债券,位居全球第一。

而由于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在近年来美国多次实行通过增大货币发行量推动通货膨胀降低汇率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下,我国账面资产损失严重。

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开动印钞机”,运用宽松的货币政策救市,导致美元贬值,使得我国外汇储备遭受重大损失。因此,之后我国开始在国际上提出为了保障各国外汇储备安全,应当考虑使用超主权货币这一工具,我认为这可以视为中国已经对美元的霸主地位提出了试探性的挑战。

事实上,一种已经债务化的价值浮动化的已经无法保证币值坚挺的货币,是不够格充当世界储备性货币的。但是,为什么这一概念仍然只是处于口头上说说的阶段而不被世界各国迅速落实实施?

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如果采用超主权货币,必然导致美国经济的崩溃。为什么美国走上“高消费,低储蓄”这条道路后,经济增长速度仍旧没有减速?原因是其具有美元这一世界霸主,美联储可以通过向全世界售卖以美国人民未来必须缴纳的税收作为担保的美元债券来融资获得资产投资,保住了经济的发展,美国必须每天继续从世界各国人民的身上“吸血”20亿美元的储蓄才能使美国这部“经济永动机”继续运转。而一旦美元失去其霸主地位,便意味着美国再也不能以“骗人的”美元证券得到外国的投资——“断粮”的美国经济会趋向崩溃,而为了维护其经济安全,美国会不惜一切代价维护美元的霸主地位,所以,尝试以超主权货币替代美元绝对会遭到美国的强烈反抗,可能引起强烈的全球经济波动。

二是,若是超主权货币真的得以实施,美国便不再是最强大的经济体,更有可能的是美国一夜崩溃。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将重新洗牌,谁将主导未来的国际社会?谁将取得金融的制空权?这势必会带来一场不小的混乱,若是旷日持久,则全球经济陷于倒退与崩溃也是很有可能发生的,这无疑是所有利益集团都不愿看到的。所以,即便目前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金融体系难以让人满意,但是若改变它会伤筋动骨带来更大的伤害,根据成本-效益原则,还是不动为宜。

所以,我认为,中国提出超主权货币这一概念既可以视为对美元的试探性挑战,更多的应视为对美国的一种施压,警告美国不宜以牺牲他国利益换取本国利益而无节制地增大货币发行量救市,是美国不敢贸然再对美元进行贬值,短期来看可以保住我国外汇储备的账面价值。

但是,作者在本书中提出了中国可以尝试用人民币夺取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恢复金本位制度等观点,我不敢苟同。

恢复金本位制度已经是不可行的想法,在信贷如此发达的今天,在人们接受债务化货币身在其中浑然不知的今天,恢复金本位制度带来的初期的经济痛苦远远大于后期的好处。作者将恢复金本位制度带来的通货紧缩与GDP的下降称为游冬泳与GDP减肥,想法是好的;但是,在目前情况看来,这场冬泳可能会使经济溺水身亡,而节食减肥最终可能导致经济消瘦致死。

我认为在今时今日现代金融体系已趋完全,纵使内中具有问题或者矛盾,始终是不可凭一时冲动就对其加以改造的。彻底地解决这些问题阻力奇大,甚至可能造成全球经济崩溃的严重后果;因此我认为,认清形势,维持目前金融形势的微妙制衡,谨防国际金融投机者的攻击,健康化国民经济,方是正道。

货币范文篇10

一、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一)欧债危机对外需的冲击欧盟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我国对欧洲的出口约占出口总量的20%,而本次危机拖累欧元区经济复苏,对我国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外需下降,出口受到抑制。此外,欧债危机导致欧元持续贬值,人民币因此被动升值,这就削弱了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企业方面,来自浙江、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家们有的已经感受到了债务危机的影响。对浙江的纺织服装企业来说,欧美市场一直是企业最大的出口目的地。随着危机的进一步蔓延,这些外贸企业的“脆弱性”逐渐显露出来。此外,欧债危机给世界经济蒙上阴影,从而间接地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这种机制主要表现在危机对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如美国、日本的影响,进而间接地影响了我国的出口。

(二)欧元表现不稳定,会影响我国储备资产安全近几年伴随着中国外汇储备多元化的改革,有相当一部分外汇储备投向了欧洲。在金融危机之前,全球经济仍享受着增长的快乐,欧元作为一种新的国际性货币,对美元表现得十分强势,被视为有朝一日可能替代美元的强势货币。这些因素使得中国在外汇储备多元化的进程中自然而然地把目光转向了欧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加大了对欧洲的战略性投资,先后购买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国债,资产种类从基础设施到金融资产。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的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已接近3•2万亿美元,持有欧债达6000亿欧元。虽然目前中国持有的欧洲各“问题国家”国债和金融机构的资产有限,受到的直接影响不大,但如果危机持续蔓延,中国面临的风险敞口势必扩大。[1]相对于疲弱的美元、信用评级被降的美债,欧债更不能让人放心。靠欧元串起来的欧元区经济比美国经济有更强的复苏动力吗?面对金融动荡,欧洲各国五花八门的债券比美债更有价值吗?目前看起来情况并不乐观。

(三)由欧债危机导致的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将显著影响我国跨境资金的流动2011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普遍以紧缩为主,利率水平处于高位,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利差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再加上目前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受阻,流入中国的短期资本将大量增加,加大了货币政策操作的难度。

(四)本次欧债危机可能产生新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形成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极有可能推出QE3,危机中的欧洲也只能跟随,其结果是全球流动性会因此而长期保持“过剩”,石油、煤炭、铁矿石、粮食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长期在高位运行,全球通胀压力会因此而居高不下,国际大宗商品会因美元贬值而不断走高,届时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将进一步增大。

(五)本次危机同时给中国带来一些机遇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场大危机其实是全球洗牌,我们不能只看到负面影响,还要看到它带来的巨大机遇。一方面发达国家的企业陷入困境,恰恰是我们去买技术、买品牌、买渠道的好机会;另一方面,经过本次危机的洗礼,欧元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份额必然会下降,人民币可借此机会提高其份额。

(六)各国之间可能发生货币战争美元、欧元、日元争相贬值,对人民币形成升值压力。

二、我国的应对之策短期来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维持国内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首先是要稳定国内市场的信心,防止欧债和美债危机传递到国内市场。虽然我国实施资本账户管制,资金不能自由进出,但仍然有些境外资金通过QFII或别的渠道进入国内;同时,虽然相对于大多数国家而言,我国的政府负债规模和水平依然是非常低的,财政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健康,但地方政府债务负担不断加大,特别是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将逐步展现。要防止国际上的一些投机资本利用欧美市场的问题,故意散布一些不符合事实的言论或评价,从而扰乱我国国内市场、误导投资者心理,以达到其投机炒作、乱中牟利的目的。可以通过及时和必要的政策指导、客观的舆论引导,以及对国际投机资本不符合事实的言论的驳斥达到正本清源、维护投资者信心和国内经济与金融市场的稳定的目的。[2]

(二)控制好物价欧债危机会刺激国际资本流入我国,也会加大输入型性通胀因素的作用,从而会推高国内价格和通货膨胀预期,影响消费者和国内居民的信心。高物价和高通胀会助长分配不公、拉大收入差距,从而降低居民生活水平,引发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经济的转型。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首先,要加强和完善对外汇流出入的管理,加强和完善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尽可能限制和减少国际投机资本的流入,降低国际投机资本对国内经济和资产市场的冲击;其次,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密切关注市场价格的走势变化,及时有效发挥利率、存准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展示国家控制物价上升、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决心,稳定消费者和国内居民的信心;再次,对价格上升较快的一些原材料和消费品,要组织能力扩大生产、保障供给,降低生产流通成本,严厉打击投机炒作、乱涨价等行为;最后,对生活困难的群众提供补贴。

(三)管理好外汇储备资产从提高我国外汇储备资产安全性的角度出发,增加国家债权的持有方式,走多元化道路是必然的选择和方向。同时,加大外汇储备资产的流动性管理也是维护外汇储备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外汇储备资产的管理上,一方面减小欧债或美债在中国外储总量中的权重,把资产分散到不同的市场上;另一方面可以考虑把一部分用于购买欧债的资产投向具有保值和升值功能的不动产,要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市场的价格和风险变化,通过各种避险工具的使用来规避可能出现的欧债投资的市场风险。

(四)加强国际协调此次欧债危机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全球投资者的信心受到了巨大打击,蒙受了巨大损失,这与欧洲各国没有纪律的财政管理、毫无约束的举债度日及不到位的金融监管等不负责任和不顾投资者利益的行为直接有关。为了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有必要建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20国集团就各国财政纪律、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债务与赤字控制等方面建立国际协调机制,争取就主要国家财政收支的健康状况、政府债务与赤字的限度进行评估,形成自我或共同的约束机制,避免个别国家的不负责任给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带来风险。

长期来看,要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一)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模式的转变无论是欧洲的以消费拉动经济的模式,还是中国以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的模式,都存在着结构单一性的缺陷,不利于经济的均衡发展,也是不可持续的。建立由消费、投资和出口均衡推动的经济结构,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欧债危机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整个发达经济体的增长前景不容乐观,我国必须毫不犹豫地加大力度降低对外部需求的依赖程度,进一步转向以内需为主的自我循环型增长模式。我国应采取更有力的扩大内需的政策,尤其是扩大消费和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这样既可以减轻经济增长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减少被牵连波及的影响,又可以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让普通老百姓享受到高速经济增长所创造的财富。增加消费需求必须建立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可以减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增强消费意愿。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健全养老、医疗卫生、住房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同时改善社会收入分配,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当前的重中之重是房价问题,必须让房地产价格降下来。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应该是经济体内部的充分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真正提高。增收入、控房价、扩消费是下一步政策关注的重点。

(二)保持健康的财政收支的重要性欧债危机的根本原因还是财政收支严重失衡,赤字不断增加,不得不依靠举债度日,导致债务余额越积越大,债务负担越来越重,最后,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出现了偿债困难以及债务违约,从而引起金融市场的动荡。最终,政府又不得不回过头来采取救市或者刺激性措施去稳定市场信心,刺激经济发展和就业,同时压缩支出,消减赤字,而这些善后工作的难度更大,代价更高。因此,政府在正常时期保持健康的财政状况是避免发生债务危机及由此产生严重后果的最佳选择。

三、欧债危机对今后区域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启示

欧债危机以来,国际舆论,尤其是美国经济界唱衰欧元的声音越来越多,认为设计者当初把经济、财政和货币情况较好的北欧国家和情况较差的南欧国家弄到一起,建立一个超越主权国家的区域货币联盟,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认为希腊债务危机仅仅是开始而已,甚至认为欧元区消亡的日子可能屈指可数。正如危机所揭示的,欧元区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为了维持欧元区的生存,欧盟的《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各成员国的赤字和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分别不得超过3%和60%,但是各国屡屡超过这个界限,欧元区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机制尚未健全。眼前的债务危机也只是暂时平缓,还有很大隐患,需要作出艰苦的努力。但现在要断言欧元区走向分化甚至破裂还为时过早,欧洲共同市场的两根支柱———法国和德国的经济与财政状况总的来说还是相对稳固的,任何新生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次欧债危机为各国和未来的区域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概括:

(一)国民收入的增长和福利的提高要建立在辛勤劳动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不能靠大规模的财政赤字和对外举债来实现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原因主要是由于希腊的经济增长远远落后于工资和福利增长,政府多年来一直未能有效控制财政赤字,而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政策开支过大及对财政状况的影响准备不足。欧元区长期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即北欧和南欧的问题。北欧在制造,南欧在消费;北欧在出口,南欧在进口;北欧在储蓄,南欧在借贷;北欧经常账户盈余,南欧经常账户赤字;北欧的人在勤奋工作,南欧的人在享受生活。文化差异决定了竞争力差异,在固定汇率制下造成了欧元区内部经济严重失衡,这个结构问题既是历史文化问题,也是发展问题。[3]

(二)统一的货币政策与独立的财政政策是行不通的一个真正的统一经济体要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统一与协调,才能有效应对复杂的经济变化。欧元区恰恰缺乏这一点,它建立了中央银行,实行了统一的货币政策,但是没有统一财政政策,各成员国实行各自的财政政策。在固定汇率下,发生债务危机的国家无法通过货币政策刺激经济,而财政政策方面,它们又远超过条约规定的红线而导致严重的债务危机,欧元区却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加以约束和指导。欧盟国家签订的《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各成员国的财政赤字不得超过本国GDP的3%,政府债务不得超过本国GDP的60%,事实上却无法得到遵守。尤其是金融危机后,各国千方百计地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刺激本国经济,结果导致财政赤字和国债急剧增加。

(三)没有政治联盟的经济联盟缺乏相互支持的约束力自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欧洲国家一直各自为政,欧元区并没有真正统一的经济调整政策,欧洲央行形同虚设。此次危机中对希腊等国的救助过程也证明了其机制的内在缺陷,协议迟迟无法达成,各国有各国的政治和经济考虑。如果欧元区各国没有政治上的良好协调与信任,就无法达成经济上的有效合作。

(四)欧元区没有建立退出机制当十年前欧元刚诞生时,我们主要是从货币现象和经济现象的角度考虑它的意义。当时认为欧元可以使交易成本大幅下降,也就是说,欧元能促进经济发展。但现在看来我们可能高估了欧元的经济意义,低估了它的政治意义。如果欧元是一个经济现象,那欧元同盟应该设立退出机制,淘汰一些达不到要求的国家,促进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对于欧洲国家来说,应该建立退出机制,当某个国家练好内功后再加入欧元区,这样可以享受强大货币的好处,使经济更上一层楼;而在影响欧元区的发展和局势时,则应选择退出,这样既不会拖累全体,也有助于解决困难。

(五)对亚元的启示欧债危机暴露了欧元的缺陷。欧元区国家将货币主权交给了欧洲央行,但没有交出财政主权、政治主权。结果是各个成员国单独发行国债,这样一来,当财政状况较差的国家(比如希腊)的国债出现问题时就会给整个欧元区带来系统性风险。当前,欧债危机虽不会导致欧元的崩溃,但对欧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东亚国家看到了欧元的成功,所以对亚元的研究非常多。实际上,发行亚元的困难要比欧元大得多。首先,东亚各个经济体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既有像中国香港地区、日本、新加坡那样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的发达经济体,也有中国、越南、泰国等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增加了进行货币合作的难度。其次,东亚国家在宗教、文化等问题上存在很强的多元性,同时也存在深刻的历史矛盾,这些问题都是深层次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解决。第三,亚元缺乏核心货币,日元一直没有获得与日本经济实力相称的国际地位,而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不高,在短期内担当主导国家的角色还有难度。最后,欧债危机以残酷的经验教训证明了统一货币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大大降低了东亚国家对亚元的热情。

四、中国与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三大贸易体,国际货币体系的运作与变化都牵涉到中国的重大利益,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是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被动接受者和受害者。因此,在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形成过程中,中国应积极参与建设,以使新的体系对中国发展有利。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呼唤国际经济和金融新秩序,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上升、贸易金融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金融环境的逐步改善,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的条件正在不断成熟,人民币必将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重要货币,中国也必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造中来,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增长作出应有贡献。

(一)美元主导地位依旧,中国尚不具备主导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实力

目前看来,由于欧债危机的爆发,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更加不可动摇,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地位都不会动摇。在当前的外汇储备构成中,美元一枝独秀,占到61•5%,欧元只占到26•2%。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在全球外汇市场交易量中,美元的比重超过40%,而欧元的比重仅有20%左右。国际贸易中的询价、报价也大都以美元计价。美元的主导地位是美国经济主导地位的体现,只要美国的经济主导地位不变,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也不会发生本质性的变化。而且美国会想尽一切办法来维护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产生与持续是以大国的兴衰为基础的,它的变革也要随着大国经济力量的消长而实现。[4]

(二)中国怎样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为了建立一个统一的、不以某个国家货币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多元货币共同承担责任与义务的国际货币体系,也就是说,要推动欧元的使用,也要推动其他可接受货币的使用,包括人民币的国际化。

第一,渐进有序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2009年的金融危机和这次欧债危机使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更加成熟,危机为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提供了绝佳的机遇,人民币走向国际化是无法阻挡的客观现实,我们应顺势而为,深入研究并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现在周边很多国家都开始接受人民币,甚至把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尽管人民币现在并不是完全可兑换货币,只是部分可兑换,但有很多国家对人民币充满信心,因为人民币在过去几十年,即使在亚洲金融危机情况下也一直保持了稳定。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使人们对中国经济前景普遍看好,持有人民币相当于掌握了一种资产,人民币逐渐升值,因此它有吸引力,这些都是人民币国际化很好的基础。人民币不可能走美元式的国际化道路,不能作为唯一的国际货币。人民币会走出去,但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要与中国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市场发展的程度相适应。人民币国际化不能急于求成,必须水到渠成。当前我们应该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首先,要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其次,资本市场逐步开放,目前的资本市场开放程度还跟不上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要求;最后,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是可兑换货币的共同特征。中国虽然一直在深化利率改革,但与市场化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第二,加强区域货币合作。首先,构建区域金融安全体系。区域货币合作机制是国际货币体系在稳定汇率和市场、有效防范和救助危机的有效补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领导者,应该加强与地区金融组织的协调与合作。其次,稳步推进货币互换,要为与周边和本地区贸易人民币计价和结算积极创造条件,增加人民币在周边地区的流通和使用。最后,积极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合作。亚洲国家之间在货币合作方面进展得比较缓慢,这是亚洲文化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亚洲地区经济发展的结果。近十年亚洲国家的合作有所加强,应努力保持这种合作的势头。

第三,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本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与国际货币体系单一化密切相关,因此对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应该首先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近年来,欧洲和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而美元接二连三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更加显示了货币体系多元化的重要性。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不仅能弥补以美元为主的单一国际货币的缺陷,摆脱对美元的过度依赖,也更能协调世界各国的利益。国际货币多元化有利于在多元货币间建立合理有序的竞争机制,以市场选择的方式对这些国际货币发行国的政策形成约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