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发展十篇

时间:2023-11-01 17:43:18

高等教育的发展

高等教育的发展篇1

1.面临的挑战

华科成教学院成人高等教育工作和所有成人高校一样,面临着诸多挑战,目前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类问题不断显现,突出表现为规范化管理的水平较低,基于网络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尚不完善;教学活动较多地沿用普教模式,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方向不明确,针对成人学员教学特点的改革不够深入,常规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已经不能适应成教学员的多样化教学需求,一些陈旧的教学内容远远赶不上信息社会发展的步伐;由于办学时间短,缺少历史积淀,内涵不够充实,具有显示性的教学成果较少,没有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以上这些都直接导致发展后劲不足。

(2)成教学员来源复杂,年龄跨度大,学习的诉求也不一样。例如,以获得执业资格准入而参加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学员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希望补充基础理论知识以获得更高的执业资格;而一些低龄学员离开学校时间短,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没有实践经验,希望通过学习获得一定的技能,成为自己的谋生手段。如何在一个课堂里满足不同的需要,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不能回避的挑战。

(3)成人教育面临着信任危机。成人教育生源质量逐年滑坡,成人高校间的不正当的生源竞争,忽略办学质量的事件屡有发生,扰乱了成人高等教育秩序,降低了成人高等教育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信誉。

2.难得机遇

我国已经开始进入了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又为成人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1)十报告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放在“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的六项任务之首。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这个论述和成人教育的发展目标有很大的重合性。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员基本都是在职人员,包括了学历补偿教育、继续教育、各类培训,成人高等教育对于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将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新继续教育观念,加大投入力度,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要求要“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办好开放大学,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这些论述,不但给我们做好工作鼓足了勇气和信心,也提出了任务,指明了今后教学研究和改革的方向。

(3)由于华北科技学院是部委院校,在成人招生过程中可以享受一些优惠政策,使得近几年的招生形势较好,一方面表明在一定的时期内华科成教学院的优势还是明显的,另一方面也看到成人高等教育还有较大的需求,有生源就是最好的机遇。

二、成人高等教育要不断推进教育创新,突出内涵式发展和特色培育

成人高等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一方面现时期普通高校扩招力度很大,极大地挤压着成人教育的办学空间,另一方面我国成人教育正呈现向终身化、全民化和高效化发展的趋势,城市从业人员提高学历的需求依然很旺盛。学员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要求已从单纯的成人学历补偿教育,开始向职业资格培训,提高从业能力、提高工作和生活品质过渡。随着成教学员学习途径的不断增加,获得知识的途径众多,特别是网络的普及,成教学员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亟需得到更好的、有特色的教育服务。成人高等教育实施单位,特别是像华科成教学院这样办学时间短,而又发展迅速的办学单位,面临深化内涵建设和培育特色的双重压力。

1.注重内涵和质量建设,不断推进教育创新

(1)以深入学习十精神为契机,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抓手,深入调研行业和地方经济对成人教育的需求,特别是地方主体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对知识更新的教育需求,适时开设相关专业,根据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置课程,更新知识体系,使教学更加贴近学员的需求。积极挖掘省内、省外生源潜力,探索建立长期的稳定的生源渠道,探索更有活力的办学方式,不断扩大办学影响力。

(2)逐步实现由规模快速扩张向内涵建设的转变,利用好当前规模和效益都趋于稳定向好的有利时机,加大内涵建设和保证质量的稳步提高。根据成人学员学习的特点和培养目标,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探索建立起一套以教学督导、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现场反馈等为主要手段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知名度,创出品牌。

(3)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加速探索建立健全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尝试推进执业资格培训和成人学历教育间的学分积累与转换机制,探索在一些行业特色明显的专业实现执业资格培训和成人学历教育部分融合的途径。

2.注重差异化发展,突出服务煤炭事业和安全科技特色建设

(1)华北科技学院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惟一直属高校,作为原煤炭部的部属院校,有着深厚的行业背景和传统优势。煤炭类专业是我校的传统优势专业,“采矿工程”、“安全工程”等专业是教育部的重点与特色专业建设点,有着良好的师资队伍、实验条件和实践基地。服务煤炭行业办学,一直是华科成教学院的办学重点,在目前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所设专业趋同度较高的前提下,华科成教学院依托行业和特色专业进行差异化发展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华科成教学院目前在山东、内蒙古和甘肃等产煤大省设立函授站,开设“煤炭开采技术”、“采矿工程”、“安全工程”等煤炭主体专业,几年以来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煤炭行业急需的工程技术人员,为我国的煤炭事业,特别是煤炭安全生产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也为自身的发展开辟了一片天地。

(2)积极配合《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东部地区要向中西部和民族地区输送优质教育资源和服务,帮助提升其继续教育发展能力”的要求,华科成教学院计划在中西部产煤大省增设函授站(点),适当增加招生计划,发挥华科成教学院在煤炭主体专业培养和安全培训方面的优势,开设煤炭主体专业,为中西部产煤大省从业人员提供补偿教育和继续教育,为安全生产事业,特别是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的逐步好转做出应有的贡献。

高等教育的发展篇2

关键词:高等教育 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

在教育和经济、社会、人口、环境联系越来越紧密的今天,教育如何发展一直以来都是高等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自20世纪末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在2001年已跃居世界第一。这样的发展速度一定程度上为适龄人口提供了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同时也拉动了内需,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高等教育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出现了失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仍处于劣势。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间紧、任务重和教育资源供应相对紧张的条件下,应以什么样的发展观来指导高等教育全局的整体协调和健康发展?本文在借鉴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观的演变历程为宏观研究背景,立足于新中国的教育国情,力图借鉴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来探讨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

高等教育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观

1.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

关于高等教育发展问题的研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复苏,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数量和质量要求之后开始的。20世纪60年代初,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银行等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启动了教育发展目标的研究。1963年,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IIEP)成立,着手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目标研究,这些研究成为国际高等教育研究的先导。从70年代开始,基于对60年代高等教育“大发展”之后出现的问题,学者们对高等教育发展进行了不同的反思。[1] 周焰球教授认为,高等教育发展应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发展速度的提高;二是高等教育内部结构的科学化。[2]房剑森教授提出了高等教育的合理发展概念,指出高等教育根据经济和社会提供的物质条件和职业岗位,来确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构建和改善内部结构,从而满足经济和社会需要,同时又促进自身的完善和进步。[3]

2.高等教育发展观的内涵

房剑森教授指出:对高等教育发展内涵的不同理解,将形成不同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并提出高等教育发展观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传统发展观、整体性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4]陈学飞教授指出:高等教育发展观是人们对于高等教育问题的总体性和一般性看法,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观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存在的基本矛盾,以某种独特的方式反映了高等教育的体制、机制问题。[5]潘懋元教授提出:高等教育发展观是针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选择, 通过思想和理念制约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全过程,高等教育发展观与社会所处的时代背景联系紧密。[6]从学者对高等教育发展观内涵的论述中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发展观影响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反映着人们对高等教育规律的认识,制约着高等教育的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等问题。

高等教育发展观的演变及动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探究,主要是针对“什么是发展”和“如何发展”这两个根本问题,经历了从经济视角到社会视角再到人的视角的转换过程。

1.培养“工具”的人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为主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追求经济快速恢复和发展的时期,经济的稳定增长似乎就代表着国家各项事业的平稳发展。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也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基本上完成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教育的过渡。此时的高等教育发展观是高速度的高等教育增长必然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在这种发展观中,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是按经济需要定型的,是作为一种“工具”促进经济的发展,人完全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这促使人们不断地反思:高等教育自身的价值问题?

2.整体协调的发展观

20 世纪60 年代末,由于国际经济秩序和政治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联合国倡导的“第一个发展10年”(1960年~1970年)遭遇失败,失败的背后也付出了沉痛的代价。故而人们开始对这10 年所倡导的“发展=工业化=经济增长”发展观进行批判性反思。联合国有关组织经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认为“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随着发展观从经济发展向社会发展的演变,人们认识到高等教育日益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高等教育作为社会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步走出单纯数量增长的误区,注重外部系统与内部结构功能的整体协调发展,即高等教育整体协调发展观。

3.可持续的发展观

20 世纪70年代~80年代,美国发生了高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经济停滞—“滞胀”。这引起了人们对经济增长和人的发展关系的极大关注。有学者指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主题正面临过时的危险,它们正逐渐为“人类发展” 这个主题所取代。人类发展范畴不仅包括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多方面的内容,而且显示了人类作为整体的相互合作的迫切性。这实际上也就是一种“新的发展观”。法国哲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在《新发展观》一书中提到:这种发展观是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和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社会的发展实质上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把发展理解为人的基本需求逐步得到满足、人的能力全面发展和完整人性的自我实现过程。[7]从20 世纪80年代末至今,这种新发展观逐渐演变为可持续发展观,其内涵也不断地拓宽,并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研究范式。

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观的践行途径

当今,可持续发展观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我国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中强调: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在教育资源相对紧缺的情况下,只有实行可持续的高等教育发展观才能稳定地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平稳提高。《中国21世纪议程》着重强调了“发展经济以摆脱贫困,关键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教育是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要求“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灌输……使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初等到高等的整个教育过程中”。[8]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观演变的历程和我国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各项政策可以看到,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它可以很好地发挥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动力性和全局性的作用。有关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观的实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1.以内涵式发展为主,外延式发展为辅

美国学者马丁·特罗在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理论:当一国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处于15%以下时,该国的高等教育为精英型教育;当高等教育入学率为15%~50%时,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当入学率达到50%以上时,则该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普及化时代。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突破了15%。根据马丁·特罗关于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理论,显然我国的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然而特罗也指出,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功能是培养经济和技术领域人才的组织领导技能,教育经历是职前职后并存,学校之间是一种多样化的标准差异,领导与决策层是一种民主的决策程序,学校的内部管理采用学生参与管理 。[9]从马丁·特罗的观点看,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虽已达到大众化阶段的要求,但有关高等教育的功能还没有反映出时代的发展要求,学校教育缺乏对学生进行职后再学习理念的渗透,学生不适应工作岗位,换工作现象频繁发生,大多数院校存在盲目追求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办学模式,学科设置趋同化现象严重。这些现象表明,我国的高等教育还没有完全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的要求。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存在差异,导致了高校发展状况参差不齐。在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的现状下,高校的发展无论是选择美国哈佛大学这种多元化巨型大学还是借鉴普林斯顿“小而精”的办学理念,都应该以内涵式发展为主,合理地分层和定位,明确自己的办学目标,走适合自身发展并与当地资源环境相结合的特色发展道路,在扩大学校规模的同时注重质量的提高和效益的保障。

2.注重高等教育结构的合理性

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和联系方式,这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的综合结构。高等教育宏观结构是高等教育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反映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分布结构和管理体制结构等。[10]这里所提的高等教育结构的合理性主要涉及的是合理的大学分层和定位。不同类型高校,根据社会的不同需要,分别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应用技能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等。[11]浙江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汪晓村详细论述了学校的定位后指出,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应是第一层次重点高校重在培养高级创新人才,其教育质量和人才素质要能够与国际一流高校相提并论;第二层次的高校应培养一大批遍布科研院所、生产和社会生活等领域的科技人才;第三层次应该是培养量大面广、实战力强、操作技能好的实用人才,高级技工也应该在这个层次培养。[12]

3.高等教育的发展应适应社会需求

强调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的适应性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教育的功能是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而实现发展的前提是教育与社会的适应性。房剑森教授在《高等教育发展论》一书中提到开放系统组织具有两个特性:一是组织内部各个系统间的统一协调和相互依赖性;二是整个系统的外部适应性。这对研究高等教育社会适应性的启示是,高等教育的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同时,国家能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适时增设急需专业,缩招实用性不强的专业,定期进行教学评估,狠抓办学质量,实行国家宏观调控、地方自主办学的高校发展模式,达到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及总体水平和社会需求相适应。

对世界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观的演变历程分析,可以发现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发展观经历了从“经济增长论”到“整体发展观”再到“可持续发展论”的过程。这个共同发展过程反映了在特定时代下高等教育的功能及人们对高等教育和各种因素关系的认知程度。有所不同的是,它的具体实现方式和出现的时间是与某一特定的历史、各个国家的具体国情相联系的。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教育担负着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重任。在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观,确立和落实内涵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发展观的指导地位,重新审视和构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和机制,注重结构的合理性,达到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同步发展,促进高等教育的社会适应性,早日实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构想。

参考文献:

[1]伊继东.云南高等师范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04.

[2]周焰球《试论高等教育的合理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1999,40(2):66-70.

[3][4]房剑森.高等教育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陈学飞《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观的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8):1-26.

[6]潘懋元《改革开放30 年中国高等教育思想的转变》[J].高等教育研究,2008,29(10):1-5.

[7][法]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8]尹春丽.县域普通高中服务县域经济问题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08.

[9]Martin trow. From Mass Higher Education to Universal Access:The American Advantage [J].Minerva.Spring ,2000,(12):37.

[10]潘懋元.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67.

[11]吴海升《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发展观》[J].未来与发展,2006,(5):61-63.

高等教育的发展篇3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回顾;展望

一、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

(一)早期职业大学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发展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我国东南沿海及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率先创办了一批新型地方性大学——职业大学,这就是我国最早具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性质的学校。从1980年到198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各地共兴办了120多所职业大学。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自费、走读、不包分配。多年来,这些学校通过校际协作会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强校际合作,共同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经验不足,重视不够,以及职业大学在办学中尚存在着政策不配套、发展不平衡、办学条件不足、专业特色不明显等问题,结果多数学校把高等职业教育办成了普通专科,或者说,办成了“压缩饼干式”的本科。近年来,经过改革和发展,部分职业大学逐渐从“压缩式”模式中走了出来,经过改革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战线上重要办学力量。

相对于早期职业大学的发展,初中起点的5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却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成功的发展道路。1985年,中央确定了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方针,提出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要求。为落实这一精神,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原国家教委决定在上海电机制造技术专科学校、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和北京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这三所中专学校基础上试办5年制技术专科教育。实践证明,5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便于统筹安排教学计划,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并且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有效教学时间长,为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的养成创造了良好条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从总体上看,5年制高等职业教育适应了经济建设和生产第一线岗位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要,适应了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认可与欢迎。

(二)“双起点”、“双证书”的探索与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对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发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经济的发展又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在这种背景下,探索一条高中毕业程度起点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之路,成为职业教育战线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1991年1月,经原国家教委和总后勤部共同批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工业学校基础上,建立邢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率先在全国试办高中起点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当时,国家对试办学校的基本要求是“双起点”、“双证书”,即学校招收普通高中起点和相当于高中阶段的职业学校起点的毕业生,学生毕业时既获得大专学历证书又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经过几年的探索,邢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双起点、双业制、双证书、订单式”高等职业办学道路,被原国家教委称为“邢台模式”。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通过“三改一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这一举措整合了现有高等教育资源,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政策转变,也是高职教育界对高职教育认识更加深入的体现。1997年,为了明确高职学校的发展方向和规范校名,原国家教委明确提出新建高等职业学校一律定名为“x x职业技术学院”或“x x职业学院”,同时鼓励其他通过改革、改组、改制发展高职教育的学校照此更名。3月,原国家教委首批批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挂牌。1998年,教育部提出“多渠道、多规格、多模式发展高职教育”的要求,并拨出了11万个招生指标,在20个省市用于试点发展高职教育。这一时期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以职业能力教育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之路。

(三)办学规模快速扩张阶段

1999年1月,为了逐步把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计划、入学考试和文凭发放等方面的责权放给省级人民政府和学校,便于省级人民政府在国家宏观指导下,对本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现有资源进行统筹,教育部提出:毕业生不包分配,不再使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派遣报到证》,国家不再统一印制毕业证书内芯,以学生缴费为主(简称“三不一高”)[1]的政策。此项改革的目的是改变传统的专科人才培养模式,加快专科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转变的步伐。“三不一高”政策是我国高职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的重要标志。

2000年1月,为大力推进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强学校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管理,教育部提出了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工作重点和工作思路[2],它成为此后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2002年7月,第四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建立并逐步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要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这次职教会议与其后颁发的配套文件,构成了新世纪初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政策思路和总体改革方向。会后,教育部指导各高职院校从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专业试点、实训基地、产学研结合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2004年2月,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第三次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概括了高职教育界对高职教育形成的共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从1999年到2006年,我国高职教育的规模得到迅速扩大,已经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到2006年底,独立设置的高职学校数量为1147所;高职院校招生人数为293万人,超过了普通本科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为796万人,接近普通本科在校生人数。

在办学原则上,我国高职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机制、多种模式。这一举措整合了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资源,有利于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现阶段,我国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学校有:短期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等专科学校,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本科院校内设立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二级学院)、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民办高校等六类院校。

(四)示范院校建设

1995年12月,原国家教委为推动职业大学的改革与发展,首次开展了示范性职业大学建设工作。2000年9月和 2001年6月,教育部先后启动了国家首批15所和第二批16所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项目,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建设和发展。2005年10月,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国务院提出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建设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计划[3]。2006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为贯彻落实该文件的精神,开始共同组织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重点支持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2006年12月和2007年8月,教育部、财政部先后评选出了首批28所和第二批42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这些学校的示范性建设带动和影响了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改革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五)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2001年6月,教育部首次对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学工作优秀学校进行了试点评估。这次试评旨在逐步在全国树立一批高职高专教育的先进典型,运用典型的样板作用,进一步推动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为了加强对高职教育的质量监控工作,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开始,在高等学校中建立5年一轮的高校教学工作评估制度[4],2004年至2008年为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第一个周期。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进行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极大地促进了高职院校的发展。评估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学校,为适时地推广它们的经验,提升它们的办学水平,在全国范围内起示范作用,2005年6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院校进行了全国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遴选工作试点。这次遴选对这两所学校的建设过程、建设结果和办学水平进行了阶段性评估,为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全国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评估方案》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示范性评估和建设准备了条件。

转贴于 二、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就

1.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在国家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从法律法规上来看,我国高职教育由高等教育的补充地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主渠道的组成部分。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了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建立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问题。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提出:“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或者由普通高等学校实施。”第一次确立了高职教育的法律地位。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我国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2006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类型。这就真正确立了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从经济社会发展上来看,发展高职教育对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发展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就业再就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因此,我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重点地位。2002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十五”期间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强调要从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大力推进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2005年11月,国务院再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进一步明确了“十一五”期间走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使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战略机遇期。

2.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经过近几年探索,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路日益清晰。教育部明确提出,要推进高职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高职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促进高职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推动高职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这些高职教育的办学思路,已逐步成为各级政府和高职教育界的共识,并引导着高职教育不断深化体制、运行机制和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

3.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多元化,办学规模迅速形成。在办学体制方面,打破了单一的政府办学格局,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行业、企业和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这种办学体制促进了高职教育办学规模的快速发展。目前,高职院校在数量、在校生人数、毕业生人数等方面与本科院校持平或超出,因此我国高职教育已经占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4.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完善。1999年,为了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加快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积极探索以多种途径发展高职教育,国家决定改革现行管理办法,以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职教育。经过积极探索,目前形成了“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有利于促进我国高职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加快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速度;有利于扩大省级政府对发展高等教育的决策权和统筹权,使得地方政府更积极探索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和多种机制发展地方高职教育。200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建立了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5]。目前,全国多数地方都建立了省级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强化了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领导,促进了政府有关部门对职业教育工作的沟通与协调,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体制创新,对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1.市场需求逐渐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20世纪末21世纪初,随着人们对于高等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的规模得到了空前扩大。但是,规模的扩张并不意味着能够真正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反,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并不能尽如人意。一方面企业需要懂得高新技术、操作能力又强、能够快速适应岗位需求并有发展后劲的高技能人才;另一方面许多高职院校仍然沿用以学科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使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仍然很大程度上沿用以前的人才培养方式,培养的人才没有准确的职业岗位定位,缺乏就业能力。因此,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满足企业的需要,这样才能获得自身的快速发展。

2.内涵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未来一段时间重点发展的方向。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规模获得了迅速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对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双师型”专业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办学机制改革有待突破等,这些严重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在这种情况下,2006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实施国家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建设计划[6],积极提高我国高职教育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这项工程以加强高职院校基础能力建设为切入点,把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放到加强内涵建设和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增强培养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高技能人才的能力。这一举措将会促进一部分高职院校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同时也将会带动其他高职院校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加强内涵建设上来。

3.人才培养逐渐由职业能力训练转变到综合能力培养。 20世纪90年代,高职院校所探索的以任职岗位能力培养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不断变化,已不再完全适应市场的需求,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高超的技艺,还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团队协调合作能力、职业迁移能力、国际视野等方面的素质。这样,一方面能满足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对各种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能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4.高等职业教育正在成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现实,而我国的终身教育体系还很不完善,因此终身学习将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因为,在未来的学习化社会中,高职教育运行的中心不是学校,也不是企业,而是受教育者本人,因此只要高职教育摆脱传统的思想束缚,积极主动地按照社会需要进行改革,必然将会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大有作为。

5.高等职业教育必然不断向着更高的层次探索。20世纪 90年代以来,高职教育界在层次和类型的问题上争论已久。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这一问题不再成为高职教育界讨论的焦点。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类型,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界的共识。因此,我国的高职教育在经历20世纪初一段时间的内涵发展之后,必然探索本科层次,以至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这不仅是高职教育界的愿望,更是受教育者和企业的梦想,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计委.试行按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施意见[Z].1999.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Z].2000.

[3]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Z].2005.

[4]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1.2004.

高等教育的发展篇4

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和速度发展的特点

观察我国高等教育50余年所走过的历程不难发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从宏观上讲,无外乎有两种,一种是顺经济发展模式,即当经济增长进入扩张期,投资拉大高校招生,高校规模急速扩大,一旦进入经济增长收缩期,随之而来的是高等教育规模和结构的调整。长期以来,我们国家一直是按照这样的模式发展的,这种发展模式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如下两个明显特点。

一是总量虽然整体上升,但波动较大,这里面既有政治的原因,又有人为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由经济决定的,这一点在我国高等教育波动发展的历史中已得到充分体现。如1956年在教育“大跃进”政策指导下,进行扩大招生,年招生18.5万人,年增长率达88.7%,以后几年在调整中提高,1960年招生达32.33万人,年增长率保持在17.88%。自1961年开始,高等教育在调整中萎缩,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停止招生。1970年开始恢复招生并逐步有所提高,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后,1978年开始扩招,年招生40.2万人,年增长率47.25%,以后几年基本保持陆续增长的势头。1985年开始,又进行大规模的扩招,年招生量达140.7万人,年增长率达48.26%,以后在调整中有增有减,但相对比较平稳。到1992年再次进行扩招,招生量由108.6万人增加到134.6万人,年增长率23.94%,以后又陆续平稳提高,直到1999年开始进行第五次大规模扩招,年招生159.7万人,年增长率达47%;

二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跟不上经济的发展,在国家需要大量毕业生的时候,高校才开始招生,而经济发展降低毕业生需求时,毕业生又大量走向社会。这主要是由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周期性与经济发展的周期性不同步造成的。第二种发展模式是逆经济发展模式,即当经济发展进入扩张期时,高等教育适当压缩规模和发展速度,以避免在经济发展收缩时不至于出现人才过剩;在经济发展进入收缩期时,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为经济扩张储备人才,避免在新的经济扩张期到来时人才出现短缺。从1999年的扩招开始,我国高等教育首次实施逆经济周期发展的政策,为经济转向复苏和新的扩张期储备人才。目前看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经济增长,在一个本科教育周期内缓解了就业压力,但从今年北京市高校学生就业市场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一定压力,这个压力主要来源于1999年扩招的专科生,预计明年扩招的本科生毕业时这个压力会更大,因此扩招的整体效果还没有明显地显露出来。

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与经济发展形成了一对矛盾,即经济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发展与之相适应和高等教育在主动全面适应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求保持自身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避免经济发展的波动对教育发展的不利影响之间的矛盾;与社会发展形成了一对矛盾,即一方面人们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与另一方面由于教育资源短缺而造成高等教育的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这两对矛盾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与外部(经济与社会)形成的两个主要矛盾,这两个主要矛盾既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又限制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如何处理好这两对主要矛盾,是摆在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对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认识也就出现了较大分歧。

二、目前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认识的分歧

一是“积极发展说”:即根据大众化发展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拉动内需,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办学效益,促进经济增长,提倡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准备人才和人力资源基础。其理由之一是,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年增长率在9%以上,1996年我国人均GDP达到674美元,预计2010年人均GDP将达到1700-2000美元,根据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其人均GDP与高教入学率的比较,届时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将达到17%左右,而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为9.7%,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其理由之二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逐步建立与完善,多元化的教育投资体制也已逐步形成,目前进行的教育成本分担补偿措施证明,城乡居民的教育投资将成为教育资源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推进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有利时机。其理由之三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学校内部管理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为高教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使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逐步走向良性机制。高等教育多元化格局的逐步形成,使高等教育大发展成为可能,如民办高等教育机构达1300余所。因此,认为扩招是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正确决策。

二是“稳步发展说”,即根据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状况,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有限,扩大招生使在校生人数剧增,造成师资、校舍、设备等教育资源短缺,降低了教育质量,也使毕业生就业难,因此提倡既要尽可能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需要,又要保证高等教育基本的教育质量,保持相对偏紧的高级人才供给状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其理由之一是,高教发展受非经济的社会心理因素影响较大,无论是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现有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都足以满足各自的发展需要,水平相差不多的国家,其经济活动已与其高教入学率的不同没有任何联系。我国目前有70%多的人所从事的是技术简单的农业和手工业劳动,现有高级专门人才占就业人口的1.87%,在20-49岁就业人口中,高级专门人才数占2.0%,中级技术人才也只占14.38%。目前我国发展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不是数量问题,而是质量问题、结构问题,应降低教育发展重心,否则会增加高等教育无效供给;其理由之二是,“在现阶段,发展高等教育主要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内需,为国家培养适需的科技、管理及领导骨干,不可能满足社会广泛的求学需要。”;其理由之三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扩大,是以牺牲初等及中等教育的数量和质量为代价的,而通过对日本、德国等国经济腾飞因素的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在促进经济腾飞中所起的作用不如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因此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是对的,但不应该优先发展高等教育。其理由之四是,我国高等教育50余年的发展历程警示我们,高等教育出现的多次较大的波动,虽然与经济发展的波动有直接关系,但“重大决策缺乏科学论证,实施中不顾条件,不讲规律,片面追求数量发展,形成低投入、大规模;低质量、低效益”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1999年扩招后,又出现了把扩大招生和提高学费标准当作学校创收、解决办学经费的途径;“以钱抵分”,导致新的教育不公平等现象。经过三年的大规模扩招后,朱容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稳步发展普通高等教育”,这其中恐怕是在总结了三年扩招经验后,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对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提出的调整。

三是“‘适度超前发展’说”:即认为我国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增长时期,高速发展的经济需要高层次人才,同时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日益强烈,这样就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空间。然而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最终确定还要看国家及其社会为高等教育发展可能提供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资源。目前,全社会教育经费普遍不足,各级教育生均经费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因此在高等教育投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如果以较快的速度或较大的幅度发展,势必带来大规模、低质量。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新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发展十分迅速,高等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地位决定了它再也不能“以销定产”,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测,适当储备人才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再加之由于受教育者或家庭在逐步分担了部分高等教育成本以及民办高等教育的迅速兴起,必将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有较大推动,而且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质量也将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分化,形成多样化的教育质量观。

三、高等教育发展规模速度方面的误区

1.从宏观上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误区之一:未能将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四要素统一起来,作到协调发展。

一是缺乏质量意识,盲目追求数量。一方面是一提发展高等教育就是数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或者是学校的升格,或者是学校办学空间的拓展,而忽视了教育质量的提高。许多高校出现了一校多地的办学现象,降低了办学效益。另一方面是片面理解大众化的质量观,用大众化的质量衡量整个高等教育,而忽略了大众化情况下还仍存在精英教育。二是由于对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对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乏力,始终没有把结构调整到位,甚至在调整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结构问题。如在层次类型上,升格风盛行,中专升专科、专科升本科、单科性本科升多科性、多科性升综合性,认为学校只有不断地升格才有出路、有发展。重视高等教育而忽视职业教育,如电大、函大和自考等,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模以及就业等方面重视较差;在布局上,缺乏宏观调控,高等教育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较集中在发达地区;在学科专业结构上,缺乏超前思维和逆向思维,不是办一些新专业或别人不办的专业,而是随众追逐热门学科专业,致使有的学科专业的毕业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出现了结构性过剩。三是狭隘地理解了效益的内涵,一种是认为办学规模越大,效益就越高;另一种是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

误区之二:存在片面地理解并执行了国家有关“共建、调整、合作、合并”八字方针的现象,为了提升办学实力和规模效益以及提高国际知名度,并成了多所巨型大学,有的只注重外延的变化,而忽略了内涵的发展,造成实际效果与预期目的相差较远。因为高校合并不是简单的"1+1=2",如果不能大于2,我们认为就是失败,更何况现在有的连2都达不到。

误区之三:教育发展规划与执行结果存在较大差距,要么反映出计划制定时不科学、不严谨,缺乏论证,致使在执行过程中出现较大偏差,政府不得不进行较大的人为调整;要么反映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有关部门不按规划办事,另搞一套,长官意识,想怎么搞就怎么搞,随意性比较大。如国家“九五”计划规定到2000年高等教育研究生和本专科在校生达到650万,毛入学率达到8%,而实际上分别达到940万和11.%多,规划2010年毛入学率达到11%-12%,而2001年已达到13%,这样就导致计划的指导性很差。这一点在其它部门也有类似现象。

2.从微观上讲,还有以下两个主要方面:

误区之四:一些高校和个别地方政府在办学思想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据初步考察,从99年扩招以来,扩招幅度较大的是办学实力和条件均较差的一般院校,而重点院校特别是知名度较高的重点大学扩招幅度并不大。之所以一般院校争抢扩招指标,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扩招,特别是招那些高收费的学生而多挣一些学费,提高学校收入。甚至有的地方政府用政策低投资,即想方设法给学校增加一些高收费学生的指标,以让学校多收些钱。在高等学校内部甚至出现根据经费预算定招生计划的现象,根本不考虑师资、实验等教学资源条件。正是在这种功利主义驱使下,才使得那些学校根本不顾办学条件而盲目扩招,好多学校就出现了新生已进校,而学生宿舍还没有交工的现象,有的学校修改教学计划,延缓开学时间等。

误区之五:一些高校办学理念过于单一,名利攀比思想严重,一门心思地想把自己的学校办成综合性的全国一流大学,如果真的那样,全国也就没有一流了。但却出现了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高等学校层次的单一性,这违背了事物客观存在的规律性,而这些学校为了实现自己的跨越式发展目标,在目前投资渠道不十分畅通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一些铤而走险的方式——高额负债,有的甚至超过了自己的偿还能力,来实现自己的扩张,如建新校区等。这不仅影响到学校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也给学校教职工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有的学校为了追赶综合性大学,刻意按综合性大学的有关内部管理模式,如校院系三级管理进行改革,不注重内涵,只图形式。我们认为,无论是走内涵式发展还是外延式发展的路子,最重要的是要把自己的学校办出特色、办出优势、办出水平。高水平不是有硕士点、有博士点就是高水平,应提倡办精品大学。

四、用“发展”的观点理解“适度超前发展”

根据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是赞成“适度超前发展”的,但对此的理解也是有区别的。目前理解高等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大都是从其原意出发,即相对于经济的发展来谈高等教育规模和速度的发展,如有的研究者认为,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就是要把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发挥其历史进步作用。适度超前一方面说明教育的超前发展要同其他事业的发展相协调,要在同其他事业,尤其是经济发展保持良性循环的关系中实现超前发展;另一方面特别强调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按照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需要和可能,确定适度超前发展的具体内涵。还有的研究者把它阐述为,“适度超前发展”是“立足我国现代化建设加速发展所产生的人才需求拉动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加所产生的高等教育投资潜力,可以考虑使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适当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从而使高等教育发展适当超前于经济的发展,留出一个人才培养的周期和形成一定的人才储备,以便在现代化建设高潮到来之时不会出现专业人才的巨大短缺,避免在经济高潮迭起之时高等教育出现超越自己承载潜力的外延式扩张。”这些阐述的共同点都是从高等教育的数量、速度、规模考虑高等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问题的,而没有考虑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构、质量和效益诸要素。我们知道,“发展”不同于“增长”,它不仅强调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和速度的加快,更强调系统的整体优化和协调发展,因此既然用的是“适度超前发展”,而非“适度超前增长”,我们就应从“发展”的角度来理解高等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问题,即从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来考虑。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四个要素中,前三个要素都与效益有关,最终体现在效益上,因此,我们现在从四个要素协调发展的视角来探讨高等教育“适度超前发展”问题。

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办学效益与规模成正比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并不总是按照一个固定的比率,在同等质量投入水平下,当规模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规模对生均成本的影响就会变小、毕业生满足社会需要的难度就会加大,也就是说办学效益的提高幅度会下降(见图中的规模效益曲线A)。规模与效益的关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要通过办学成本来体现,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与社会需求是否一致,即供求总量是否均衡来体现。需求是由经济和社会发展决定的,供给则是由高等教育规模决定的,供大于求造成浪费,供不应求又会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供大于求和供不应求都是高校办学效益低的表现。

高等教育结构的好坏是用其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适应程度来体现的,而如何衡量结构的合理化程度是一个难题。衡量效益的参照系是适应经济和社会的需要状况,衡量结构合理程度的参照系也是经济和社会的需要状况,二者的参照系是一个。因此,单一地从结构合理化程度与效益的关系上看,我们可以认为结构合理化程度越高,其办学效益越好,效益与结构的关系应是一条直线(见图中的结构效益曲线B)。

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效益是一对矛盾,即在相同投入和其它内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包括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师资和实验设备等教学条件,外部环境包括学校的知名度、社会对学校的认可与支持程度等)的情况下,如果要提高效益,我们认为首先遭到牺牲的就是质量,因为除此之外就只有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建立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等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培养成本来实现,而后者往往需要校长和管理者们付出较大代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投入,从而提高成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人们往往会首选前者。反过来,如果要提高质量,就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效益,如减少学生数量等,其道理同前,但并非按照一个比率下降,随着质量的提高,其下降的比率会逐渐降低(见图中的质量效益曲线C)。

附图

高等教育的发展篇5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投入总量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社会事业发展尤其是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不同步。到目前为止,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未能达到1990年制定的国家教育发展纲要所规定的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要求。

(二)过分注重外延式发展。单纯强调招生数量、学校占地面积的增长,学校不断地合并重组,不断重复上新专业和申报新的硕士、博士点,片面注重数量的增长而忽视学校的全面发展,注重当前发展而忽视未来发展,忽视学校资源的有限性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承受力,导致学校发展与资源环境供给之间矛盾凸显。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种形式:

1.盲目扩招。以河北省为例,1999年该省高校普遍开始扩招至今,高校学生规模已经翻了两番,毛入学率达17%。我国高等教育的招生发展速度,几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十几年的路程,提前迈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门槛。

2.盲目升格。近年来,伴随着盲目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出现了盲目升格热。大量的中专院校挂靠、合并到不同类型的高校或者直接升格为职业技术学院,原有的专科院校有相当一批升格为本科院校。

3.盲目上专业。近年来,伴随着院校的扩招与盲目升格,也出现了盲目上专业热。有条件的上,没有条件的想尽一切办法也要上。一时间,许多的院校纷纷不断调整自己的专业结构,过多注重了专业齐全,大而全,小也要全,忽视自身专业特色的发展,每一所大学除了名称各有千秋外,从专业设置上看都成了名不副实的综合性大学。

(三)在发展的目标上,以“物”为本,以各项高等教育

指标为本。单纯强调有形资源和物质资本的作用,强调物质财富的积累,忽视无形资源和人力资本的作用,导致大量的人力资源的浪费,没有真正实现以学生、教师和教学为中心,在师资上重视引进人才,不注重校内各类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只是把人看成实现学校发展的手段,不能满足师生员工全面发展的需要,即表现为重物质财富,轻视人的价值。一句话,在教育制度化和教育社会化过程中,高等教育理念也会发生偏差,发生“以物为本”,以经济发展为本,以各种高等教育指标为本等“见物不见人”的本末倒置现象。

(四)在教育对社会、经济、自然等资源利用上忽视了社会教育的合理布局,不能与其他高校产生互动,高校之间的教育资源不能实现共享。产生了诸如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与教育机会均等的关系失衡,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失衡,区域和城乡高等教育发展失衡,高等教育类型、层次、结构紊乱,高等教育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之间的矛盾突出,高等教育发展的协调或调节机制过分单一,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的关系失调,不同类型的高校无法实现统筹发展,高等学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不能相互融合等诸多问题。

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基本途径

(一) 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关系。从数量上来看,我国已经提前进入到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是继续扩大规模,还是停顿下来解决质量问题,这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中不能不重视的问题。如何协调这一关系,解决这一问题,关系到能否实现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

高等教育的科学和谐发展,要求我们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高入学率,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的机会,使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这是现阶段高等教育贯彻以人为本思想的必然要求,是体现高等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限制高等教育规模不仅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不能适应我们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而且也不适应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的需要。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首先必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给人民群众以接受教育的机会,其次要提供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就要高度重视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过程中的教育质量提升问题。

当前,处理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的关系,必须转变“内涵发展”的思路,由“内涵发展”向“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并重”转变,必须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多样化。具体来说,推进高等教育多样化应该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高等教育结构(包括类型、层次、学科和专业、形式结构,入学方式、培养方式等)的多样化。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民办高等教育、远程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贴近实际的新型高等教育,提倡多元入学标准,建立多元入学体系。改变单一的高等教育体制结构、学校类型结构、层次结构、学科专业结构等,以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结构来引导和满足多样化的高等教育需求。二是高等教育质量观和质量标准的多样化。一方面必须以发展为核心,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不是限制高等教育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多样化的质量观避免用单一的质量标准来衡量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的质量,应确立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从整体上来认识高等教育系统的质量,把高等教育是否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高等教育需求,是否促进了高等教育公平等纳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考核范围。

(二)高等教育公平和效率的关系。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实现高等教育公平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是社会分层的重要机制,成为个体实现社会地位变迁的根本途径,人的职业选择和流动能力,人的社会地位的取得和提升,人体现自己生存价值的方式以及人的社会适应性,都与他所受的教育程度密切相关,因而成为社会和个人关注的焦点。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失去受教育的机会,就意味着失去了生存机会和发展机遇。因此,人们希望接受教育,希望通过高等教育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提高自己的发展能力,抓住自己的发展机遇,这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最基本的发展追求。这些年,我国公民为接受教育而储蓄、为教育而投资的热情有增无减,这就说明人民群众已经意识到高等教育对自己、对家庭、对子女未来发展的深刻重要性,凸现了教育公平在社会公平与正义中的地位,使教育公平成为一种最基本的公平,成为人们公平追求中的首要追求。

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就需要增加高等教育供给,高等教育供给的增加需要加大高等教育投入,这是解决高等教育公平的前提和基础。就目前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实际来看,只有通过制度创新来解决这一问题。每个社会成员都是纳税人,都为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都应该有高等教育机会供其选择。因而,从理论上讲,高等教育应给予每个人受教育机会的绝对公平;但是从当前的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实际来看,经济发达地区也是高等教育发达地区。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一个地区或部门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同该地区人的努力程度划等

高等教育的发展篇6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我国成功探索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一历史进程中,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并开启了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新征程,在实践中走出了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之路。当前, 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明确提出21 世纪中叶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2016 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三五 将是我国加快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

理性地回顾过去,才能深刻地把握当下,进而对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判断。因此,探讨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及其模式的形成,必须放宽历史的视野,重新检视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所走过的道路,以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为研究重心,深刻理解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及其逻辑,深入挖掘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变量、作用机制等基本要素。同时,在价值论层面上分析在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中国做对了什么。而研究目的也将锁定在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制度改进和有效规划上。

一、理解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独特发展道路的历史与逻辑

在关于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中,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的重要思想。这一论述既源自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历史与逻辑,又为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遵循的指导方针。讲中国特色, 是明确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性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植根于中国大地,以社会主义为取向,有着鲜明的社会主义特色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素。讲世界水平,是明确在国际视野中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定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要遵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置于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进程之中,发展目标是高等教育强国。讲现代教育,则明确提出了教育现代化转型的概念。中国高等教育是适应和服务于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在不断的改革创新中,逐步增强内在的现代性,建成完善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1. 纵观国际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历史, 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有一个基本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共同的规律,不同的道路。世界范围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有着共同的一般规律。高等教育思想家克拉克克尔从历史的视角提出,高等教育有其自身内在的发展逻辑。这就意味着在现代社会,一个国家只要发展进入追求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就必然受到高等教育发展普遍规律的制约,就不可能完全摆脱这一逻辑的约束。实际上,当我们讲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概念时,就已经自觉地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置于世界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之中,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必然遵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的一般规律。与此同时,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之路又呈现多样性特征,并由此形成不同的发展模式。其原因在于高等教育的历史, 很多是由内部逻辑和外部压力的对抗谱写的。各个国家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构性要素不同, 表现为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各有特点,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从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看,有代表性的诸如法国模式、德国模式、英国模式、美国模式和苏联模式。因此,所谓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可以概括为在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转型发展目标的历史进程中,所采取的方式与方法、途径与道路、手段与措施的总称,以及对于这一具体特色发展道路的理论性概括。

2. 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独特性和特殊性。在2016 年12 月7 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换言之,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独特性、特殊性是由三个独特所规定的。而三个独特的学术表达及意蕴,可以概括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有着特殊的历史发展逻辑、面临着特殊的现实国情和承担着重大历史使命。

罗荣渠将世界各个国家通向现代化的道路,概括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内源的现代化与外源或外诱的现代化。英国、法国等现代化先行国家,其现代化发展无疑属于内源性现代化,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更多地表现出外源性的特征。外源性现代化发展是在外来因素的冲击和压力下开始自己的现代化进程的,后发国家为实现现代化目标,往往直接移植和引入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发展模式。20 世纪50 年代以来,作为经典现代化理论的批判力量出现的依附理论,渐渐成为研究和解释欠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我国教育学术界有学者引入依附理论分析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问题。将中国一个多世纪以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依附发展。依附理论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后发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现状,但是,以此理论概括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特征,难以有充分的历史经验支撑。

在经验事实上讲, 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看,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同样是在借鉴别国先进理念后,坚持自主创新,走出了自己独特的教育发展道路。作为后发外源型现代化的中国,以发达国家为参照系,学习借鉴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经验,实现本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历史的逻辑使然。由于各个国家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自然禀赋的不同,即便是遵循依附发展理论的国家,也不会完全照搬照抄他国模式。

高瑞泉分析了中国现代化发展过程具体的学习过程特征:它们表面上常常表现为西方现代观念的移植(规抚),但同时必定有因袭(传统资源的开发)和创获(创造性地应付生活世界的变迁)的要素参与其间。单纯的外来观念传播一定无法在中国扎根,真正影响中国近代历史、成为中国现代传统的,总是这三者复杂互动的结果。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不同阶段, 发展道路的选择,都能看到规抚因袭创获的印记,从而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之路。

理论和经验的事实,给我们理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特殊性提供了有力论据。同时,放宽历史的视野,必须看到,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探索,内在对应的是要解决中国问题的宏大目标。什么是中国问题?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既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实现这一伟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和途径。

正是由于承担着这样的重大历史使命,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近代以来,作为中国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有机组成部分的教育,其发展的合法性是建立在基于自身工具性价值之上的。中国教育的早期现代化,是按照强国家造人才(国民)造教育的逻辑,由国家主导、思想领先、制度移植和强制的路径前行的。教育史家田正平考察了近代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指出,事实上,中国教育近代化正是在对传统教育影响和西方教育认知的双重过滤和选择中艰难地推进并呈现出自己的特点,不仅与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道路不同,而且与同属后进国家之列的日本和俄罗斯也大异其趣。这是中国教育现代化起始阶段具有的特点。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在服务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的同时,逐步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之路。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从大的历史分期来看,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历程,可以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连续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后的两个阶段,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本质上讲,都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索,为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历史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成功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逐步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

纵观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由于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的制约,其发展表现在发展道路、发展内容和发展方式等都有着自身的独特性。而这些独特性,彰显着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客观存在,内在地蕴含着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独特的历史逻辑。

3. 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独特历史逻辑有

如下特征。首先,由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内在对应的是要解决中国问题的宏大目标。这就使得与强国家有着密切关系的高等教育始终被作为优先发展的领域。在发展方式和动力方面,国家目标和国家规划,构成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力和重要影响因素。而另一方面,权力集中于政府,也是使得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周期性波动显著特点的主因。

其次,从发展过程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 是在两个转型过程中同时展开的。一是从一个高等教育落后的规模小国向高等教育大国持续发展变迁,同时,这种发展又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变革的过程中发生的。就发展模式来看,既有后发优势,又存在着后发劣势。优势体现在先行现代化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理论,劣势又表现为体制转轨过程的长期性复杂性,使得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至今仍然在复杂的制度环境中探寻破解发展难题,从而走向比肩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道路。

第三,作为后发教育现代化国家,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表现为赶超型发展战略,受制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高等教育发展始终要面临处理好质量、规模、结构和效益的矛盾问题。同时,作为学习型的现代化,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因袭创获,形成了混合模式的特征,不同历史时期学习借鉴的发展模式,在实践中,又不同程度地融入当前的高等教育制度之中,相互之间存在影响和制约,不同的组合要素在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中纵横交错。

二、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的特征

理解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及其逻辑,解决的问题是事实问题,是在本体论层面阐述富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性。如果旨在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贡献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和理论,仍需在认识论层面深入挖掘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内在的影响变量、作用机制等理论问题。总结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其现代化发展模式特征有如下方面。

(一)发展模式中的动力机制

发展模式的动力机制是首先要明确的问题。是什么因素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相比较世界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不同模式,可以看出影响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动力要素主要有两大方面。

1. 改革是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基本动力。周远清以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概括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其中改革是首位的特征。改革是发展的动力,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每一步都是改革驱动的,那么改革又是何种因素驱动的呢?一般而言,驱动改革的因素不外乎外部的和内部的因素。如果说百年之前,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启动之时,是外部因素引发了改革的进行。那么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改革则是一种自意识,是对自己状况的自觉的反思意识,中国的改革正是以这样的意识作为前提和开端的。

宏观上讲,作为动力的改革在体制上为高等教育发展铺平了道路,构成了发展的基本动力,而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力,则来自对地方办学自主权和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制度性确认。从1985 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扩大地方政府办学的自主权,确立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三级办学的体制。到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进一步提出完善以省级政府为主管理高等教育的体制。纵向层面中央向地方的放权,横向方面中央和地方向高校放权。放权使得地方和高校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力,而相应地中央对地方治理绩效的考核导向,促使地方竞相进行制度的改革创新,释放了发展的极大推动力。因此可以看到,高等教育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发挥最重要作用的是地方高校这一事实。

2. 以发展规划战略规划引导发展。中国教育改革属于自上而下的改革模式。所谓自上而下的改革,主要表现为国家通过制定和颁布发展规划来引导和影响改革。政府规划发挥了看得见的手的作用。教育规划体制已经成为中国教育发展的制度优势。发展战略规划的引导是政府通过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和有效运用公共力量来影响指标的实际发展趋势,推动其加快发展(鼓励性指标), 或者限制其发展趋势(约束性指标), 政府规划发挥了看得见的手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 在历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战略中,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都是其有机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体现政府主导,国家通过发展规划导向影响发展,另一方面体现社会和市场参与,充分发挥市场驱动的优势,形成了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合力。

(二)发展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

1. 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色。中国的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以社会主义为取向的,有着鲜明的社会主义特色,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优越性。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核心是人的现代化。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具有公益性、公平性和惠及全体人民的特征。努力缩小教育差距,不断提高教育公平水平,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社会主义原则的要求。

2. 明确的目标导向。作为追赶型特征的现代化类型,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是有着明确战略发展目标的现代化。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目标是一个体系的概念,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的系统性发展规划目标体系,因此,高等教育战略目标体系有着坚实的制度性保障。从1955 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出台,历次国家五年计划或规划都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定性战略目标和定量目标指标。2010 年《教育规划纲要》明确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2015 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充分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是有着明确目标引领的现代化。既有明确的战略发展方向, 又有战略实施的具体抓手和途径,教育发展目标体系更加强调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紧密衔接。

3. 具有鲜明的中国要素。中国的教育现代化是具有鲜明的中国因素,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教育思想的现代化。突出表现在自20 世纪九十年代高校就开始推行文化素质教育,并逐步深化为开展全面素质教育的改革方面。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不仅是知识能力的提升,而且要提高人的道德意识、审美能力和身体素质,提高受教育者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识。中国传统的精华的教育思想,与现代中国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结合,给中国传统思想在当今中国教育现代化背景下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和意义,丰富和完善了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4. 包容和开放的现代化。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开放的现代化,是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教育现代化。开放使中国的高等教育由封闭走向了开放,逐渐成为一个开放的高等教育。就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来看,由单一的面向特定国家开放,到面向世界包容开放,由以开放对外留学政策的实施,到全方位学习借鉴世界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制度,充分利用一切有利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资源,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由强调引进来到以崭新的姿态走出去,务实而全面地开展国际合作。中国高等教育的对外开放领域和范围逐渐拓展扩大,不仅为国家现代化发展培养人才,还让世界了解中国,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构建和谐世界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实践策略

1. 重点发展。坚持重点发展是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贯彻始终的重要策略。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的重点发展战略与政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教育体系中重点发展高等教育;二是高等教育领域集中建设重点大学。而重点大学建设又有重中之重,即在重点大学中又集中力量建设一流大学;三是重点学科建设。新中国60 多年来,高等教育始终是国家重点投资重点支持的领域。同时,建国之初,国家开始实施建设重点大学的政策, 逐步构建了全国性、部、省、市级重点高等学校体系。211 工程985工程的实施,标志着重点大学建设进入新阶段。《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突出体现了以重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的基本特征。

2. 统筹发展。《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文件所标举的就是统筹发展、重点发展的概念。统筹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特有的政策实施的概念,发展的效率来源于统筹。指出,统筹兼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科学方法论。它的哲学内涵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中注重统筹兼顾,是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富有特色的方式和手段。统筹高等教育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是将科技发展、教育和人才培养统筹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布局中;二是以统筹兼顾的方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高等教育领域统筹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发展、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的发展;三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 明确中央与地方关系,由中央与省级人民政府共同承担高等教育责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

三、面向2020 年,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亟待转型升级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已经基本跨越了数量短缺的坎,进入做强的新阶段,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新的历史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也面临巨大的挑战。挑战来自新目标的确立与现实环境的制约,以及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的影响。从战略目标上看, 中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中国梦的重大历史使命。从发展现状看,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与矛盾。宏观层面上看,各种结构性矛盾仍是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在微观层面上,高校活力还未完全释放,高校科研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制度等存在问题。在现代化发展的视野来看,这些问题又是作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高等教育现代化转型期必然出现的问题。概言之,中国传统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难以承担做强高等教育的历史重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此,教育部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这就明确了新时期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政策指向。做强 中国高等教育的过程,实质上是中国高等教育由学习、追随到超越的过程。一个世界级高等教育大国实现超越的过程,无前路可循,需要自己探索。因此,把握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更新高等教育发展观,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转型,在更高层次上探索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和新道路势在必行。

1. 更新发展理念,创新高等教育发展观。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理念是十三五期间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为其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明确指向实现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的价值目标。要将五大发展理念,贯彻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制度和政策体系之中,需要重点关注如下问题:一是平衡教育发展的工具观与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道德观。真正实现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思想。二是平衡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机制,创新教育发展方式。逐步改变高度集中的政府主导发展模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优化教育体系结构。三是平衡重点发展与均衡发展策略。着力统筹内外教育资源。

2. 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为突破, 打造发展模式的升级版。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是影响发展模式的关键要素。研究表明,后发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普遍陷入经历规模急速扩张之后,高等教育体系复制了精英阶段的模式,没能建立起多样化的高等学校体系,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相脱节,并引发教育公平问题的困境。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自20 世纪90 年代之后没能继续深化,采取了分项改革和局部改革的方式解决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鉴于此,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仍应作为未来改革大局中的核心任务。

高等教育的发展篇7

1、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1995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04年4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二条等法律都对民办教育做出了法律合法化还有办学规范的法律规定,鼓励提倡社会各方面的民资力量参与到教育体系中。在法律上没有得到具体办学指引后,民资办学组织、团体就从相关的规章和政策上进行参考,从民办高等教育被法律允许到现在,已经颁布了不少相关的国家指示、通知、决定、规定等反面规章和政策文件,这些规章和政策在对民办高等教育的规范上做到了具体化。例如,《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时规定》、《关于大量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等都具体规定了民资办学组织、团体办学的停办、变更、申请、办学宗旨、办学方向等,其中还对国家的教育系统进行了规定,明确了国家出资进行教育建设为主体,社会民资力量办学共同发展的教育模式,改变传统的国家独立办学对教育发展的限制瓶颈,《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时规定》就对民办教育在国民教育事业中的地位,并且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开展程序的有详细的规定。

2、民办高等教育法规的发展

自《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的颁布标准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进入发展阶段,对公民个人、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的民资办学中的法律责任、机构解散、财务管理等方面都做出了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先前宪法上对民办高等教育规范的缺陷,并且在民办高等教学上具体规定了民办高等教育办学原则、管理在行政上的体制。民办高等教育法规由改革开放前的空白到改革开放后的出现,到2002年后的完善。2002《中国人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通过对民办高等教育在法规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对民办高等教育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在法律上对民办高等教育进行了支持和鼓励,确立了民办高等教育的法律地位,把民办教育的办学、管理进行规范化。为了更进一步完善民办教育系统,国家在2003年还实施了《中国人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把民办高等教育资源进行国际化,把民办高等教育限制进一步进行开放,国家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民办高等教育的规范发展做出了相关的完善措施,保障和规范了民办高等教育飞发展。但是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版本完善过程中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有促进效果,同时也有限制作用,例如1997年实施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就明文规定了“国家严格控制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机构,”对高等民办教育办学的申请提高了难道。

二、民办高等教育和相关政策法规中存在的问题

民办高等教育是以民间集资的一种形式进行国民教育的,很多是以营利性质存在的,尽管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少贡献,但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民办高等教育存在办学本末倒置,教学宗旨不明确,我国的《管理办法法》第四十三条中明文允许了民办高等教育的盈利模式的发展,很多民办高等学院都是以营利为目的,不重视学生的教育质量问题,同时还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为了对付相关的国家单位的检查,在教学设施、教学项目上存在作假行为,同时相关的政策法规还不够完善,让很多民办教育有空子可钻,对相关的规定和出发不够完善,监管机制配套工作不到位。

三、政策法规在民办高等教育中的意义

国家的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法规根据不同时期的民办教学中的问题,做出相应的政策法规制定或者完善,对民办教学规范和指导具有时段性的意义,在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具有很大历史和现实指导意义的三大政策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存进法》、《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规定》,这三大政策对民办教育的发展见证,促使民办教育的兴起、发展、完善。政策法规的出台和完善对民办高等教育在办学前、办学中两个环节上都有很的办学指导、办学保障、办学规范化都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让民办高等教育的办学、管理做到有法可依,首先在办学前,对办学的方案确认上,相关法律法规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机构对办学的硬件和软件投入都有指导作用;在办学的过程中,民办高等教育学院可以根据相关的政策法规进行教育管理规范化,及时调整教学方向,端正民资办学的宗旨。

四、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评价

我国明白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不断发展完善,根据民办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不断调整,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影响具有时段性,不同时期的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版本都具有针对性,其中对民办高等教育影响最大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规定》这三大政策,这三大政策在不同时期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现实的指导和规范,例如2002年通过,2004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适应了民办高等教育的需求,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上的一个里程碑,把民办高等教育进行法律化、规范化发展。同时民办高等教育政策规范中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盈利性的允许,促使了民资社会力量的办学热情,例如第一部民办教育专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就规定了民资办学团体、机构、组织在预留民办教育的必须经费和发展资本外,以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标准,民办高等教育的出资方可以从中收取利润。

五、小结

高等教育的发展篇8

随着社会经济进入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已成为大众化教育的趋势,教育就是有目的地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活动,它具有缩短人们的学习过程并提高人们认知事物能力的功能。构建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是当今社会的教育潮流。成人高等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更应该发挥它的作用,可为什么这几年成人高等教育出现了危机呢?

1 从成人高等教育的生源和生源质量看

高等教育初级阶段时,通过高考录取到高校的考生很少,很多考生只能选择成人高等教育。现今,普通高校连续大规模的扩招,高等教育已成为大众化教育的趋势,很多考生都能进入高校学习,在这种环境下,必然将原来属于成人教育的生源分流了,长此下去,成人教育应届高中生的生源越来越少,生源的竞争也更加激烈。从往年看考生,原来进入普通高校的考生比率是10%,现在,高校扩招正好使成人教育失去了这部分生源。各学校为了完成成教招生计划,只能选择降低录取分数线的办法,从而达到完成招生计划的目的,这样就造成了生源质量也跟着下降。生源质量下降给成人高等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后果,加大了成人高等教育的难度,也使得教学质量下降,学校声誉受到影响,因此,学校声誉造成了毕业生就业难。

2 从各高校对成人高等教育重视不够,投入教育的资源不足来看

由于普通高校持续扩招,再加上近年来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大规模发展,可供成人教育发展的生存空间也进一步受到来自高教扩招和在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多重挤压。各学校投入到办成人教育的设施以及教师等一系列的教育基本资源不够,各高校举办的成人教育都将面临生存的危机。由于各高校在办学理念、办学质量和效益等方面的比较都不利于成人教育的发展,学校对成人教育包括决策层和管理层方面的关注和重视程度都逐步降低,成人高等教育出现危机,也就无可避免了。

3 从成人高等教育的特色没有体现出来,教育层次单一化来看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非常的迫切,要求方面也丰富多彩,具有很强的个性化。成人教育就该立足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不能只为了单一的完成每年的招生计划而办教育。应积极改革教育模式,转变作风,如果成人高等教育在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教学方式方法、管理体制、人才培养等方面不创新,就体现不了成人教育本身的主体性和独特性,还将影响普通高校成教与普教协调发展进程。目前成人教育是以学历教育为主非学历教育的大学后继续教育为辅,在学历方面又是以专科层次为主的,也有少量专升本和高起本的,高层次学历教育的发展比较缓慢。总的来说,发展多层次的成人高等教育特别是多层次的学历教育,对成人教育健康发展是有利的,成人高等教育一定要满足当今知识社会对多层次、多规格、有个性特点人才的需要,要调动广大在职从业人员多次接受高等教育的积极性。由此可见,成人高等教育不体现自身的特色,教育方面还是层次单一化,那么必然会面临危机。

4 成教学生普遍出现在外面要掩饰自己是成教学生的尴尬现象

在传统观念中,人们都认为通过高考进入普通高校读书的学生才是有面子的,就是在这种大众已经习惯了的势力的影响下,从而造成成育学生自认低人一等的局面。再就是一些高校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方面的管理不到位,在制度方面的要求更是降低了标准。由于成人教育教学质量受到质疑,也使得其毕业文凭得不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甚至有些单位根本不看重成教的毕业文凭,在这样的情况下,直接降低了社会考生报读成人教育的热情,如此重复,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出现这样的局面和状况,也偏离了成人教育最终的教学目的,直接影响成人教育的正常发展,使成人高等教育面临危机。

5 从教育成为全球化的趋势是经济社会的必然结果看

在教育成为全球化的趋势推动下,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作为国家终身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更应该发挥成人教育具有对人的职业生涯的广泛覆盖性和可持续发展等特性和优势的特色,增强对全球多元文化的包容,克服成人教育本身的局限性和封闭性的单一文化,要培养走向世界的中国人为发展目标,如果成人教育还局限在和封闭的单一文化中,不能进一步传承中国的特色文化、发展个性,不能增强批判意识和行为能力,不能加强与国际社会的沟通与联系,那么就会造成成人高等教育在发展中面临危机。

6 从高校成人教育成为终身化发展趋势来看

高等教育的发展篇9

关键词:高等教育;社会发展

一、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关系的历史演变

1.长久的疏离。纵观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可以得出两者不是一直相互联系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疏离状态。传统大学也就是中世纪时期的大学被视为象牙塔,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社会的发展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中世纪的大学源自于学者行会,在那段时间里,大学长期受到宗教的制约和限制,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传播教义,在整个中世纪时期,西欧大学由于自身带有浓厚的宗教性,不仅使大学与世俗社会发展相疏离,而且也不能因为大学中有代表社会进步的因素而受到庇护。

2.近世的保守。在文艺复兴之后,人文主义教育得到了传播,但大学与社会的发展仍然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大学教育脱离于社会这一本质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以牛津、剑桥大学为例,十七、十八世纪,神学依然在众学科中占主导地位,这一时期,虽然大学中进行了课程改革,但由于大学宗教势力强大,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并没有给大学课程带来根本性的变化。欧洲主要大学直至近代,仍然保留着较强的宗教性,并没有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3.初步的融合。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初步交融始于德国和北美大陆,最有代表性的是德国的哈勒大学和哥廷根大学,在办学理念和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改革,开始与社会相结合,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别于传统大学,并对19世纪初期创立的柏林大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课程内容由传统的“七艺”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改为更实用的学科。而北美大陆是以哈佛大学为主要代表,在刚建立时就带有浓厚的世俗性,并建立了董事会作为其管理机构,这与西欧传统的大学理念截然不同,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从而使北美殖民地学院具有服务社会的发展趋向。

二、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状态

1.高等教育的相对独立性。首先,传统大学具有独立性,它与社会的发展相脱离。传统大学认为大学应该成为知识探索的场所,不应受到外界的干扰,应成为与世隔绝的修道院式的机构。然而,正是传统大学太过独立,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而走向衰败。事实上,现代的高等教育完全独立于社会而存在已经成为不可能。其次,高等教育的完全独立将会导致大学成为名副其实的象牙塔,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彻底脱轨必然使大学拥有绝对的学术自由权,而这是不可能的。学术自由是自由的一种,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自由,来源于“思想自由”,只有保障学术自由,学者才能在自己的领域创造出新思想、新文化。但这种自由是相对的自由,要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宗教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再次,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完全脱离会减弱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大学的大门已经不能不向社会敞开,在与社会保持清晰思维距离的同时适当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为社会大发展服务。

2.高等教育的主动适应性。社会发展取决于综合性因素,比如经济、科技、教育、环境等,高等教育作为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并且作为一个目的性系统,必须主动适应社会的变化,才能适应大系统的总目的和本系统的分目的。工业社会促使传统大学进行改造后,大学开始与社会发展相融合,高等教育担负起促进人发展的内部规律作用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外部规律作用。如今,知识是社会的核心,大学逐步成为人们所说的社会发展的“服务器”,不可避免地要服务于社会,完全脱离社会发展的高等教育将会失去发展的活力,也是无前途的。但高等教育如果一味地适应社会、迎合社会,将会使自身陷入“被动”局面,沦为社会的工具和附庸。中国高等教育创始人潘懋元先生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即“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教育必须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这种对高等教育外部关系的表述在今天仍然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

3.高等教育的适度超前性。高等教育适度超前发展,使人们在历史的新阶段接受具有较高层次的教育,是人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日益进步,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愈加凸显,但是由于高等教育见效的周期性较长,决定了高等教育要适度超前于社会的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如果高等教育一味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服务器”,必然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节奏。“社会要发展,教育要先行”成为了人们的共识。在新时期,随着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和个人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高等教育发展应充分发挥对社会发展的引导作用,不能仅仅停滞在当前社会提出的要求,更应该成为社会的助推器,承担起推动社会发展的角色,科学地估计未来社会的发展。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是一个历史范畴,正如克尔所认为的“高等教育的漫长的历史,包括一个从少数职能到很多职能的延续几个世纪的运动,最初缓缓地增加,但是比较新近,迅速地增加”。今天的高等院校,除了具有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促进科学的发展和服务于社会三大社会职能外,还应该担负起引领社会变革的职能。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里,高等教育只有不断地适度超前发展,领先于当前社会发展,才能体现高等教育在国家整体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使之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

三、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关系的启示

高等教育由与社会发展完全脱离开始逐步走进社会、关心社会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对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等教育融入社会的同时对于改善自身的发展条件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社会发展的同化力量可能会使高等教育发展迷失自己的方向,如果高等教育在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同时,不能坚守自己的追求,只是简单地服务于社会发展需求,适应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服务器”,必将失去对社会发展的一些特有影响,成为社会生产所需人才的制造厂。高等教育应该在与社会发展保持密切联系的同时,坚守自己的理想,不仅仅把关注点放在社会的需求上,而且要关注个体的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不能仅仅传授学生一些专业性知识,还要发展人的特质;不单为所处社会现实服务,还要把眼光放远,高于社会,引领社会的发展。正如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所说:“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是它要特别对历史和未来负责———而不完全或哪怕是最主要对现在负责。一所大学,既要回头看,也要向前看,其看的方法必须———也应该———与大众当下所关心的或是所要求的相对立。”因此不论社会发展到哪种阶段和形态,大学都应该保持自己的理想,成为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和不带有功利性的文化追求。从社会看高等教育,应该能够看到一些不可亵渎的东西,应该能够看到社会发展希望的终极所在。弗兰克斯纳对大学有一种整套的看法,他以为大学必须是一个“有机体”。他赞成大学应该探讨“物理世界”“社群世界”及“美术世界”的种种知识,但他反对大学训练“务实人才”,反对大学开设职业训练之课程,他也反对大学无限地扩大以破坏它的有机性,他更极力反对大学成为社会的“服务社”。他强调大学应该成为“时代的表征”,但他不以为大学应该随社会的风尚、喜恶而乱转,他并不以为大学应该成为“象牙塔”,但他强调大学应该严肃地、批判地把持一些长久的价值观。一所大学,如果只是服务于社会发展,不进行学术交流和研究,就不能成为一所真正的大学。高等教育必须保持其相对独立性,才能冷静地应对社会的变革,更好地引领社会的发展。综上所述,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具有复杂性,但是又有其自身的规律。要想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必须正确认识其规律。高等教育必须本着教育先行的原则,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

作者:王娜 单位:河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克拉克•克尔(著),王承绪(译).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郭英剑.是大学改变社会,而不是社会改变大学[N].中国青年报,2007-12-19.

[3]潘懋元.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展立新,陈学飞.理性的视角: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的历史误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01).

[5]潘懋元文集(卷一)[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高等教育的发展篇10

关键词:市场经济;高等教育产业;问题;发展策略

高等教育产业化是近些年来经济界和教育界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高等教育产业化将教育与经济结合起来,符合了科教兴国的基本发展理念,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以及经济发展均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高等教育产业化的概述

1、教育产业化的含义

所谓教育产业化,主要指的是将教育当为一种特殊产业进行投入、研发和管理,按照经济市场基本规律推出产业产品,并获得对应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劳动生产率,拉动教育经济的不断增长,从而更加有效的促进和推动教育事业的长效、经济、可持续发展。

2、高等教育产业的特征

1)消费/投资双重性。高等教育对受教育者而言不仅是一种消费,其产业还直接受他们劳动力的影响产生增值效应,因而高等教育产业具有消费、投资双重属性。

2)选择性和非义务性。高等教育产业不仅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进行经济调控的有效措施,因此,它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和非义务性。

3)准公共产品性。高等教育服务产品既不是私人产品,也不是公共产品,而是介于两者之间,因此,其产品具有准公共产品性。

4)社会服务性。高等教育产业的产品主要为高等教育服务,因而其产业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性。

二、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发展的现状

1、缺乏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

目前,我国的“教育产业化”模式仍处于探索试验阶段,在制度、方法、经验等方面均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特别是在立法制度方面,缺乏一套专门、全面、系统的高阶法律法规,导致高等教育产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普遍存在教育实体产权不明、产业管理混乱等问题,高等教育产业市场的行业规则不清晰,缺乏充分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市场竞争混乱无序,从而造成教育资源严重浪费,影响到高等人才的培养。

2、不同类型高等教育的法律地位不平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化和放开,高等教育院校不再仅仅局限于公办学校,各种民办教育院校也迅速发展起来。然而由于我国目前教育体系和法律制度的限制,导致公办高校在法律上的地位远远高于民办高校,甚至有些民办高校的学历文凭不受法律认可。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在法律地位上的不平等也导致民办高校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后,容易在就业、应聘、工资以及职称测评等方面受到资格限制,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类型的多样性。

3、容易导致教育不均现象加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产业化容易导致部分高收益人群享受更多的政府教育经费,而低收益人群则只能享受小部分甚至不能享受政府教育经费,从而使得教育不均现象加剧,也导致人们的社会差距进一步拉大,从而造成社会不平等、不公正问题增大,影响到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化发展。

三、市场经济下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发展策略

1、积极完善和创新高等教育产业制度体系

国家要结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的现状,以市场经济为指导,积极优化和创新高等教育产业市场准入制度,提高高等教育服务产品的市场主体化地位,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投资结构,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实现不同教育类型的公平性和公众性。同时,还要加强改革和创新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和标准,提高高校收费标准的时效性、切实性和合理性,完善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制度,从而更好的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产业的公平、公正、长效发展。

2、加强高等教育院校的产业管理

高等院校要帮助和引导全校师生积极树立高等教育服务意识和自主求学意识,让学生充分适应和接受高等教育产业所带来的市场化的教育服务模式。同时,还要大力加强办学制度改革,不断推进高校体制改革,重视和强化教师及各岗位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完善和优化职工考核评价机制,积极增强高校内部的教育水平。同时,还要积极联合相关政府部门进行教育宣传,强化高校形象建设工作,提高和扩大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从而使高校更好的发挥自身的公共职能,促进高等教育产业的不断建设。

3、加强对高等教育产业的宏观管理

国家要重视和加强高等教育产业的发展,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提高高等教育产业的法律地位,并将其纳入到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范畴中。同时,政府还要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通过设立发展特区的方式,以点带面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产业的全面发展。此外,还要积极整顿和完善高等教育产业服务市场,规范行业运行和竞争,提高市场的信息化水平,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产业的现代化、信息化、长效化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各地高等院校在经营办学过程中,必须要紧跟社会发展需求,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积极开展和落实高等教育产业,转变思想观念、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制度体系,从而更好的提高教育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切实增强高校在资源、经济、实力等方面的综合积累,进而保障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向着科学、现代、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方向不断迈进。

参考文献:

[1]高秀春,于琳琳,汪新瑞.高等教育产业创新与体制改革[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136-138.

[2]董登珍.论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市场的特征和发展[J].交通高教研究,2002(01):1-3+35.

[3]陈晋玲.我国高等教育、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的VEC模型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320-324.

[4]丁苗苗.高等教育“产业化”反论与高等教育产业的重建[J].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2011(03):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