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十篇

时间:2023-10-31 18:06:03

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篇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中职院校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逐渐提高。学校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切实推进计算机教学改革,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计算机技术技能人才。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对策

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性强,技术更新较快,必须针对教学现状,从学生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1)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现状。一是学生的起点不同,给教学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目前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对于高中起点入学的学生比较适合,而初中起点的学生则感到吃力。二是教学内容过于系统。教材过于完整和系统,效仿高校教材,计算机水平低的学生吃不透,学生学习个性无法发挥。

(2)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改革。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首先,实行分级教学。针对不同对象实施分级教学,实现培养个性化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新生入学时,要对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进行摸底,组织学生参加计算机基础测评系统测试,在征求学生意见的情况下,开设不同内容、级别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其次,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比如,可以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加强实践环节,注重案例教学,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注重教学内容的前沿性。计算机学科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更新知识,让学生对相关前沿知识多多了解。二是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挥,贯彻创新理念,实施创新战略。三是加强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

二、加强计算机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对策

中职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要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关对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1)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中职学校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课程体系存在一些问题。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根据计算机专业特色,学校设置了相关课程体系,突出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从教学实际来看,课程体系的设置有时高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存在消化不良的情况,课程目标对学生要求过高,教学效果不佳。其次,教学模式存在问题。教学模式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而轻视实践教学环节;强调基础知识教学,对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重视不够。再次,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体系存在问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重视知识学习,而轻视实践能力培养;强调基础学习,忽略实践创新性课程学习。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该突出专业应用能力培养,把理论、技术及应用结合起来,促进专业知识向专业技能的转化。最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当前,中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缺乏清晰定位,在人才培养规格、层次和类型上区分度不高,缺乏特色;各种层次的培养目标差别很小,使得同一专业培养目标基本相同,导致人才培养在整体结构上趋同,难以满足社会对多样化的计算机人才的需求。

(2)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职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建立科学的计算机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要广泛调查企业对不同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制定新的培养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要根据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不同需求设置专业方向,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其次,合理设置计算机专业技能课程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在计算机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中,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对每门课程的实验设置进行改革,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实验。同时,改革实习实训教学,注重学生所学知识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衔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再次,积极推动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应当通过校企合作,了解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状况,探索学校培养人才和企业使用人才的无缝对接方式。同时,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教师进企业锻炼,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突出教师对专业应用能力的掌握,为人才培养打好基础。

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篇2

关键词:高等民族舞蹈;培养;教育问题

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此同时,我国教育的改革也在不断进行,人们逐渐追求高质量的文化生活,因而对于艺术舞蹈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现阶段,我国艺术类院校的数量以及教学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为了培养高等民族舞蹈专业性人才,高等艺术院校都对学生进行了锻炼和培训,但是在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合理科学的解决措施,不断促进我国民族舞蹈行业的发展。[1,2]

1 培养艺术的行为与修养

现阶段,很多家长让自己的小孩子从小就进行舞蹈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孩子以后的发展,培养孩子能够成为专业的艺术家。但是,在舞蹈的学习上,不应该只是单纯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在思想与行为上,能够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与精神境界。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培养民族舞蹈人才的同时,不断提升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我国各种行业的改革正在不断进行,这也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同时,人们对自由的追求热度越来越高。因而,高等艺术院校在进行民族舞蹈人才的培养时,应该注意与我国民族舞蹈事业的发展方向相一致。舞蹈艺术家不应该只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同时还应该具备高尚的个人修养。因此,高等民族舞蹈艺术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应该努力培养他们的民族观念,以不断振兴我国民族舞蹈为目标。学生时期,是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对其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我国的艺术流派有很多,不同的流派的特点不同,我们应该不断吸收各个流派的特长,不断促进我国民族舞蹈行业的发展。

2 培养专业知识与文化素质

高等民族舞蹈人才不只是具备高超的舞蹈技能,同时还应该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自身未来的发展。因而,高等艺术院校在培养学生舞蹈技能的同时,应该注重专业文化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这不仅符合我国艺术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一个舞蹈艺术家所应具备的素质。

就目前而言,我国高等艺术院校的学生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知识面不广泛,这就导致很多专业的舞蹈人才不能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在未来很容易被淘汰,同时也阻碍了我国艺术院校的发展,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实行文化基础教育与舞蹈技能培训同时进行,在学期期末进行考核时,不仅对舞蹈技能进行考核,还对文化课进行考试,如果出现文化课考试不及格的现象,应该采取补考等措施,这样可以实现舞蹈人才的综合发展。[3,4]

在学习舞蹈的同时,还应该不断学习舞蹈文化,认识到专业知识教育与文化素质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领会到舞蹈的深刻内涵与传承的必要性。因而只有实行科学全面的发展,才可以提高我国整个民族舞蹈行业的发展。我国舞蹈艺术院校在进行高考招生时,普遍存在学生文化课成绩较低的现象,这样从进入大学开始,很多学生就认为文化教育不重要,只愿意上舞蹈课程,对于文化课程出现逃课严重的现象,这不仅反映了学生自觉意识弱,同时也反映了高等院校的重视程度不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等院校应该进行必要的改革,如在进行高考招生时,适当的提高文化分的分数,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宣传文化课程的重要性。通过上述措施,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民族舞蹈技能,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在未来的发展。

3 培养舞蹈的创造力

培养高等民族舞蹈的专业人才,不仅需要训练学生必要的舞蹈技能,同时,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创作力,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舞蹈知识教育与创造力之间存在直接联系,两者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因而正确处理两者关系,对于培养我国专业民族舞蹈人才至关重要。

在我国高等院校进行民族舞蹈教育的过程中,由于舞蹈教育的特殊性,学生受传统舞蹈的影响较大。在我国的知识文化教育体系中,教师通常占据主要地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将文化机械的传授给学生,往往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忽视了学生自身能动性。根据我国舞蹈教学的实际统计发现,在我国高等艺术院校舞蹈教学的必修课中,舞蹈专业技能课程占据58%的学时,而在选修课中,舞蹈专业课程占据总体的44%的学时,这就使得舞蹈专业课程的学时过多,降低了其他课程的学时。而在舞蹈专业课程教学中,大多数采取老师授课的方式,留给学生创造学习的课程很少,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自身创作力,从而阻碍了我国舞蹈事业的持续发展。[4]

4 提高我国舞蹈教学的科研研究

根据上文所写,我国高等民族舞蹈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民族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因而应该不断提高我国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学改革力度,及时解决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科研的投入力度。比如,高等艺术院校首先可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在社会中开展民族舞蹈知识的调研,从调查结果中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其次可以在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方式进行改革,不断完善和丰富教学方法,在对学生进行舞蹈技能培养的同时,提高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在高等艺术院校之间应该加强交流,这样才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学习其他院校的长处,促进自身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民族舞蹈行业的发展。

5 结语

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也越发注重质量,对艺术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我国民族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上述主要分析了我国高等艺术院校在培养民族舞蹈人才问题上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可以归纳总结为:舞蹈专业技能与文化知识发展的不平衡。因此,我国的高等艺术院校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要注意平衡学生专业技能与文化知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蒙小燕.关于培养高等民族舞蹈专业人才教育问题的探讨 [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3): 56-59.

[2] 陈静.培养高等民族舞蹈专业人才教育问题探讨[J].大众文艺,2013(24):245.

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篇3

【关键词】技能型创新人才;高职教育;音乐专业;培养模式

技能型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实施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已成为高职教育的神圣使命。本文针对高职教育音乐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结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和高职学生自身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与岗位相结合的改革模式,并建立了高职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型,并采用验证体系的有效性。其目的是为了推进高音乐专业职创新教育的改革,加速音乐专业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进程。

一、音乐专业技能型创新能力及问题

创新教育是指与传承式教育相对的一种高级开拓性教育。它要求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培养模式、管理体制、教学方法、教材及师资队伍建设、师生关系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变革,由统一的培养到注重个性培养的转变,由单一知识培养向注重技能创新培养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也要求学生从思维意识、自学意识和社会意识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有意识的改变,配合教育模式的变革,工作岗位的培养模式是高职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种尝试。

目前,高职学校音乐专业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 ①音乐教学中理论课程主体“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自主参与意识的培养,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地位 。②音乐专业教学中注重知识传授,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技能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能力培养不够。③音乐专业教学教育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的滞后,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和兴趣的增强。④音乐专业教学只强调教育模式的改革而忽略学生自身素质培养,只强调教学模式的变革,而忽略学生个体学习的主导作用。目前,教师和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没有建立起创新教育和创新学习的意识,缺少创造性思维发展所需的具体策略和技巧。

二、音乐专业技能型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

音乐专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技能型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成为音乐专业高职教育的核心目标,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需要良好的教育环境。因此,必须以音乐专业技能型创新为核心目标进行改革,其中既包含变革学生的思想观念,也涉及音乐专业教育的一系列实践和理论问题。

(一)创新教学思路

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离不开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需要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观念上来;从以学科教育为中心转变到以学习者本身为中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学习知识机素质提高的协调发展。因此,创新教育不仅仅是学生的创新教育,而且是教师在教育观念、教育体制、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的一种反映。

(二)合理构建课程结构

传统的课程结构仅是单一的学科课程,不能为学生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提供适宜的教学环境,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和发展。要培养技能型创新人才,必须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改良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和训练;增设交叉学科,扩充当代科学技术的新思想、新发展、新成就,扩大学生知识面。

(三)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需要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技能为中心”上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满堂灌”“填鸭式”“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法转变到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和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上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鼓励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这种兴趣和热情。

(四)重视教育实践

实践是创新人才教育的根本。音乐专业重视学生实践教学的发展,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的发散思维与反馈,因此音乐专业学生需要更多的动手实践的空间。打破原有教学“指教不做”的形式,将实践教学与知识教学同等比重或大于知识教学的课程体系规划,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拓展思维逻辑能力,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对知识创新的热情和兴趣。

(五)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发展个性是为了创新。社会的发展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来源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因此要良好地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不断创新。

(六)建设高品质、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一支结构合理、具有高度奉献精神和高品质的音乐专业师资队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先决条件。因此专业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拓宽知识面,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知识是现代教育者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敢于在实践中采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

(七)优化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环境

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影响人的思维。因此,如何优化和利用环境因素对创新人才培养十分重要。音乐专业要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教风、学风、顶岗实习和社区服务活动,建立创新激励机制。此外还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以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为平台,着力构建一种适合音乐专业大学生成才的校园文化和学术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创新积极性。

三、总结

高职的技能型创新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既要大刀阔斧的教育改革,又要有学生竭尽全力的配合,只有两者互结合,才能真正培养出技能型创新人才。从教学考核方面考虑,要减少教师在考核上花费的时间,利用计算机,建立项目化教学考核的平台,使教学考核数据的生成完全自动化,这样既节省时间,又不会发生分数计算上的错误。从学生素质方面考虑,采用游戏化的项目教学是最佳途径。教育游戏集知识性、趣味性、竞争性、合作性、虚拟现实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适合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于是,教育游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它正在逐步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高玉萍. 项目化教学课堂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5).

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篇4

摘 要 维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新世纪我国体育界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采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重点厘清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相关定义,整理了当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厘清了当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培养模式 发展对策

一、前言

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石是充足的后备人才。竞技体育的竞争实际上也就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只有着力培养好后备人才才能促进体育事业的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

本文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的角度,重点厘清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相关定义,整理了当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清晰了当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国内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在中国知网上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后备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检索和分析。

2.专家访谈法:就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的困境及解决途径对一线教练员及相关专家进行访谈。

三、结果分析

(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内涵

狭义上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指具有一定体育天赋、体育专业知识、技能和技术,经过系统训练后,可能对竞技体育的发展做出贡献的青少年运动员[1]。国家体育总局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界定为二、三线运动员。

(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

1.三级训练体系。长期以来,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是以“三级训练网”,主要是中小学、业余体校、体育运动学校、省市优秀运动员和国家集训队形成了三级网络训练体系[2]。它是由一个初级、中级、高级三个训练形式所组成,呈“金字塔”形状的系统。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凭借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和各省市代表队、青年队、少年队和少儿队的人才梯队建设,并实行高度集中和封闭的训练管理体制,从而有力地保障了中国竞技体育各级运动队的稳定,为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后备人才力量。

2.多元化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现阶段体教结合已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社会团体、企业、教育部门的资源逐渐向竞技人才培养体系流动,跨行业、跨部门、跨系统与跨区域的多元化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正在形成。即:纵向上有两条主要的培养渠道,一条为体育系统培养渠道,另一条为教育系统培养渠道,底层中部为体教联办与社会化的培养形式,培养主体呈现多元化特征。体育系统后备人才培养打破封闭模式开始与教育系统、社会各界进行人才流动,初步形成了选材面较广、体教两渠道开始融通、各层面基本衔接的多元化开放式培养体系。

(三)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人力资源匮乏

(1)运动员基数不大、质量不高、输出率较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不但存在数量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人才效益差的瓶颈问题,制约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长远发展;后备人才输送率是评价业余训练体校成绩的重要指标。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输送率方面不同省之间呈现出显著差异性,部分省市人才输送率保持上升的良好势头,而有些省市出现了逐年下降趋势,这应当引起重视。

(2)教练员队伍结构不合理。我国体育教练员队伍整体上年龄结构和执教年限有所欠缺,学历层次较以前有所改善,但是仍然呈现出“运动技术水平高,理论知识较为却反”的现象;不重视岗位培训,科研和能力较弱;教练员输送率较好,但是相互间的差异较大。因此,提高教练员文化水平和执教能力成为众多学者的共识。

2.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项目布局不合理。我国体育强省(市)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项目布局追求“大而全’,存在项目同构现象,影响了后备人才培养效益,较为落后的省份项目布局较少。同时,各省市能够根据各自省份实际开展适合的项目并形成各自的优势项目。

(2)多元化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并未真正实现。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体系基本上上还是处于“三级训练网”阶段,“体教结合”基础上的多元化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建立起来。

(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发展对策

1.树立新的后备人才培养观。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将以往实质上的“重运动训练、轻文化学习”的培养方式向“体教结合,全面发展”转变,使处在学生年龄段的动员在确保从事文化学习的前提下,积极参加运动训练,为每个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

2.跨部门整合资源。应在体育和教育两部门之间将包括运动员、教练员,以及相关的训练场馆、器材、土地等有形资产进行跨部门的资源整合,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教育部门和有关学校由此挑起为国家培养竞技后备人才的“大梁”[3]。一方面能够继续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集中有限的资源培养竞技后备人才;另一方面又使各层次竞技后备人才根据自身的潜力和发展状况及时和灵活地在学习与训练中调整主攻方向,逐渐走上最适合自己天赋的职业发展道路,从根本上消除因体教脱节而产生的一系列弊端。

四、结论

现阶段我国金字塔模式下的运动员培养体系,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棘手的问题。而体教结合是当前解决此类问题的最好办法,但是这种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也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建立起来。

参考文献:

[ ] 李海龙.北京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篇5

摘要:实训教学作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形式,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高职院校实训教学实际出发,提出目前高职院校实训教学中仍存在的问题,以期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和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职实训 教学问题

课 题:本文为保定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实训教学研究” (课题编号:143079)部分研究成果。

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正在以蓬勃的气势发展壮大,培养培训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看到成绩的同时,高职教育者也应认识到高职教育人才质量与企业发展、社会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作用。而技术技能的积累过程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实训教学环节。笔者通过走访周边高职院校的教师、学生,总结出目前高职院校实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有利参考。

一、技能培养与知识学习分家

目前高职教育普遍存在技能培养与知识分家现象。虽然高职专业教师采用了很多多媒体辅助手段帮助学生认识、理解、掌握专业知识,可是学生在教室学到的这些专业知识只能是当时的印象,在工作岗位上或是不会运用,或是根本就完全忘记。高职院校也会有实训周、实训课让学生锻炼专业技能,可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实训没有专业知识的渗透,实训课教师是工厂的技术能手,可是这些实训教师大多技术高超但不会传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要的实际能力,提供通向某一职业的道路。而这里所说的实际能力应该包括技能和知识,也就是说高职教育应该是培养具有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过程中要做到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

二、校外实训教学基地工作内容与教学无关

很多在岗实习的学生反映,在工厂实习期间基本上是机械地重复某个操作,学生根本就是廉价劳动力,他们的工作可能与专业毫不相关或是根本学不到什么专业知识,锻炼不了专业技能。可见很多高职院校联系的多家校外实训教学基地只是把学生送到了工作岗位,可工作内容是什么,学生能够学到什么、能锻炼哪些能力却没被重视。

三、实训教学过程管理松散

学生对实训内容不感兴趣、没有好的学习品质,实训过程没有约束性等原因导致学生不积极参与实训过程,学不到专业知识,掌握不了专业技能。在校外实习期间很多高职院校更是完全放手,学校没有教师跟进学生的实习,更谈不上知识学习与技能培养的统一了。学校只有创设合理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跟进教学管理,才能有效地培养为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四、专业实训教学目标不清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这里的“素质”是品质、才智、才干、能力、涵养等,是需要逐渐存储和积累的,一旦形成就有较强的稳定性。“技能”主要指掌握和应用技术的能力,主要通过锻炼获得。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做到了培养学生的技能,但是忽略了素质的培养,致使学生毕业后不能更好地从事岗位工作。所以高职院校应该明确实训教学目标,既要培养学生熟练的专业技能,又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情感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等。

五、实训教学评价方式落后

传统教育对高职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评价形式基本沿用应试教育考试模式,基本是试卷考试结合操作评定,而且重知识评价轻技能考核,更没有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现代高职教育的评价方式要考虑到促进学生发展,要全方位收集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信息,同学生一起设计评价任务,提出具有挑战性的评价任务,鼓励学生运用高级思维、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评价才能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才能检查他们的进步情况和在某一领域的发展水平,为下一步的教学和学习提供依据。

六、小结

近年来,通过借鉴国外的职业教育理念和经验,我国职业教育包括实训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高职教育中的不和谐因素逐渐明显。高职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这些问题,在教育教学中力求解决问题,使高职教育更高更快地实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篇6

关键词:制造业;人才素质;现状;路径;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5-0-03

引言

创新型人才是发展制造业的关键,浙江省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中小型制造企业,正在逐渐发展壮大,基于未来的经济发展和时代的发展需求,制造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人才发展战略的必然需求。同时浙江省的制造业面临结构升级转型的重要时期,对于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急速增加,创新精神和拓展思维的综合能力,能够成为制造业机械发展的持续动力,基于制造业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也需要将创新人才素质提升重视起来。目前浙江省的技术人才在创新培养机制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提升路径和解决对策,能够促进浙江省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高素质的专业应用型生产力,促进浙江省制造产业更大的经济发展。

一、创新人才素质培养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技术创新人才的界定

技术创新人才是将技术和创新融合的高素质应用人才,创新人才应当包括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其技术创新主要是指能够将所在行业领域的应用型知识和工艺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或者对现有的技术体系进行改进,这种技术创新包括对制造生产设备、产品制作工艺生产流程、对新产品进行研发生产以及提供多元化的制造生产服务等,技术创新是制造业实现标准化、产业化以及现代化发展的前提,同样也是对相关科研成果、现代生产技术知识的创新成果向现代先进生产力的总结和拓展,通过技术创新能够实现知识的应用价值向社会生产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转化。管理创新主要是指对其个人的技术管理思想、技术方法以及管理工具或者技术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是人才面对经济市场的变化,将技术实现经济化、拓展化的调整和完善,管理创新是对技术资源和生产经营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同时也是促进技术组织实现科学发展目标的有效途径。

(二)从素质的视角下技术人才创新激励体系

创新人才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根本,在提高制造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激励体系的构建和实施能够为制造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奠定基础,使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在激励体系的驱动下,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专业技术的自主创新研究,能够促进科学技术研发人员的事业发展和专业深化。企事业单位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利用有限的生产科研资源以及物质条件,努力为优秀人才的吸引和培养提供更优质的条件,比如:基于专业技术水平的薪酬福利待遇体系、专业事业岗位职位晋升空间、专业技术科研创新资源的投入等多方面的优越条件,使专业技术人才能够将关注点转移到制造企事业单位中,吸引更多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优秀专业人才,为制造业的发展以及产业发展贡献专业技术力量,同时加大对于自身技术人才队伍的专业培训,积极与国内以及国际的先进制造专业技术进行学习交流和培训,使其能够对自身的欠缺之处积极进行自我完善,促进对先进生产力和专业技术创新的资源支持,促使更多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技术在国内乃至世界的制造业先进技术领域有立足和用武之地。

二、浙江省制造业创新人才素质的现罘治

(一)浙江省制造业技术创新人才现状分析

1.制造业创新人才的整体质量不高

目前从整体的人力资源架构以及高等院校的在校学生数量来看,浙江省制造业人才资源还是占有很大优势的,但是创新人才资源重视的不仅仅是数量,更要求较高的专业技术质量,省内现在便面临创新人才质量偏弱的问题,相较于国际先进制造水平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无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先进的高新技术产业,人才质量的劣势都较为明显。有数据显示,在浙江省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在全省的制造业就业人数中,中级工及以上的技术等级工作人员仅占到5%,而高级技师仅占到0.3%,技师占到0.7%,高级工占到1.3%,中级工占到2.8%,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具有专业素质的技术人员所占比例远远不能满足制造业的升级和发展。

2.制造业创新人才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

创新人才结构需要保证合理的年龄和层次分布,才能够有助于实现科学的产业升级,实现制造业的持续发展,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就目前省内的形势来看,以人才年龄分布角度而言,制造业创新人才没有形成老中青结合的人才梯队,不利于人才队伍的持续发展;以人才素质层次角度而言,初中级的技术人才较多,而具有高素质高学历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却明显短缺,尤其是高级科研人员和高级经营管理人员以及制造业的创新科技领军人物都严重匮乏。

3.制造业创新人才的贡献率较低

制造业创新人才的贡献率是指其通过自身的创新技术作为人才资本投入,形成经济增长或者社会贡献的份额。创新型人才的贡献率是通过创新型人才培养、吸纳以及科学合理使用的综合机制作用效果,省内的制造业创新人才同时也存在贡献率较低的现状,国家的科学进步奖励或者世界知名的科学制造奖励都无人获得,制造产业缺乏自主的国内乃至世界领先技术,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人才贡献率较低的现象,与以往的人才培养计划中缺乏创新性培养观念有直接的关系。

4.缺乏创新人才培养和发展的环境

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已经受到国家各地区以及制造行业的重视,人才培养理念虽然被重视,但是其深层次的人才培养政策、人才培养和应用策略、人才鼓励机制等深层次的问题却还没有完善的体系建设,使得在创新人才培养在很多地区和培养教育体系中只流于形式,并没有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同时也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落实。在目前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和管理职能交叉的现象普遍存在,个人的自并不能有效的落实,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政治化和名利化的倾向,创新性人才的人力资源配置也存在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不高的现象,同时科学人才评价体系也不够健全,使得人才在培养过程中难以实现自主性和个性化发展需求的满足,不能够对其个人能力、综合素质和专业业绩进行科学的衡量,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5.创新人才培养的投入明显不足

制造业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从多方面的角度来共同努力,进而促进培养目标的实现,但是在目前的人才培养实践中,却普遍存在创新人才投入不足的问题。首先从人才教育体系的培养来说,教育体系中针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明显不足,制造业等高端技术产业的创新人才培养,都无法摆脱传统教育体质的束缚,人才培养技术缺乏专业实践性和应用性,教育机构缺少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资源投入,缺乏在理论实践中自主创新的培养过程,使得创新思维的培养难以在人才学校教育阶段中实现;而在制造企业中,企业也缺少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投入,很多企业都将追逐企业的经济利益置于首位,忽视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使得人员在进入企业之后只能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服务,无暇进行个人专业技术的创新和提升,这些投入不足的问题都制约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实现和发展。

(二)创新人才素质提升的制约因素分析

技术人才自主创新包含创新人才的积累和创新人才的应用两个部分,但是在中国作为世界的第二人口大国,拥有众多的生产力资源,却出现自主创新技术人才匮乏的问题,其中出现的影响因子不得不引起重视和反思。这些影响因子不仅限制了浙江省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时也是国内创新人才短缺的诟病。

1.教育问题

教育是进行自主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而在这条途径中却出现严重的引导方向错误的问题。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教育方向错误问题尤为明显。其一,从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而言,重知识轻能力的问题普遍存在,尽管教学改革已经推进数年,但是其改革成果却有待提高,受到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高等教育也将考试分数作为衡量W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准,使得学生通过学校教育之后,即使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教育考试成绩,但是到实际的技术应用和操作环节,却存在很多学生无所适从、茫然无措的现象,学生无法实现个人基础知识向专业技能的转化;其二,从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而言,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都遵从与教材安排和教学大纲要求,知识结构陈旧、基础教学内容繁冗,制造技术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其技术内容会伴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但是目前的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却缺少与社会发展现状的融合;其三,从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而言,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教学过程过于简单机械都是其重要的问题,形成了高分低能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形成面对制造业技术提升、产业转型和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2.管理体制问题

目前我国的管理体制便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应用,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只有在党政关系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其专业技术才能够被得到认可,同时才能够获得更为广阔的专业技术研发和创新平台,如果不能在党政关系中有所建树,即使个人具有良好的专业技术基础,各种优质的技术提升资源也可能失之交臂,而专业技术人才在党政管理体制中便会具备较多的政治束缚,更不利于其个人的专业发展和技术创新。比如:有关制造业的党政机关选拔领导干部,需要向上级党委部门进行备案,得到上级部门的审批才能够被任用,而制造业技术人员往往不擅于人际交往和关系拓展,往往被选拔任用的人员都是社交或者管理能力有一定建树的人员,真正的专业技术人员只能作为基层工作者,严重限制了专业技术人员的事业拓展空间;而企事业单位进行管理人才的任用,也需要经过上级党委的委派,标准化、市场化以及发展化的人才配置机制并形成,制约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发展。

3.政治化现象严重

由于社会对于政治的高度重视性和敏感性,使得高素质人才更加期望通过政治地位的提升来受到社会的认可,比如:拥有众多教育科研优质资源的高等院校来说,很多师生通过专业技术的创新和提高只是其进入到行政管理领域的途径,而一旦其在专业技术方面有所建树,便不再专心于技术科研活动。这种严重的政治化倾向,同样成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三)制造业创新人才的素质结构分析

制造业因其自身的生产和经营特点,对于技术创新人才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只有具备多元的职业素养,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在工作岗位中为制造业的创新和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其一,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素质,能够对制造产品的市场需求、高端产品的生产以及成套产品的生产有高度的前瞻性和创新性;其二,需要具备良好的个性特质,能够具有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渴望,能够坚定自己进行技术研究的方向,并能够自主独立的开展技术科研工作,是制造技术能够不断被突破和革新;其三,需要具备全面的知识技能,现代社会的发展的,对于知识的多元应有需求也逐渐增多,需要技术人员能够具备产品研究方向的专业英语水平、产品的高端制造工艺以及产品的设计原理等;其四,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结合产品的专业知识,进行先进生产技术的研发,能够运用自身的沟通协调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研发团队合作,并能够合理应用自身的创新思维意识,实现专业技术创新和合作。

三、浙江省制造业创新人才素质提升的路径和对策

(一)制造业技术人才素质提升的必要性分析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激励制度能够使人获得价值感,满足其自我表现欲望,有效的技术人才自主创新激励,能够为人才的发展提供思维意识形成和行为取向产生驱动力,同时有效的激励制度能够促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逐渐在激励制度的促进下,实现人才队伍的扩充和持续发展。同时在社会的发展角度而言,社会化和经济化的激励制度是行业发展的必然需求,基于社会实际生活环境,满足其生活的实际需求也是合理所在,实现制造业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样需要创新人才激励体制作为其基础和保障。

(二)国外先进经验借鉴

很多发达国家都将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人才优先发展战略部署,以自身具备的软硬件设施作为发展的平台,实现创新人力资源结构的构建,以增强国家的综合竞争实力。

1.美国关于制造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

美国在上个世界七十年代便提出了人才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策略,逐步实行了“教育优先”的发展战略,在其教育体系中调整教学培养目标、优化教学课程和内容设置、创新多元教学模式、提升教师的综合教学实力和职业素质等多种举措,来实现教育体系的革新,在此战略目标的引导之下,逐渐将教育体制与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相结合,重视培养人才的积极探索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敏捷的思维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促进人才的学术精神建立;同时美国政府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宽松的环境氛围,尊重人才专业创新所衍生的个人知识价值、经济价值以及社会价值,还为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全面周到的生活保障,包括:个人医疗、子女入学、生活保障等多方面都能够满足专业人员的个人需求,重视对创新激励机制的制订和执行,通过各种专业技术奖项设置和奖金设置来激发和奖励专业技术人员的探究工作意识,通过这一系列的创新人才基础保证以及激励制度来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应用。

2.日本关于制造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

日本的国土面积较小、物质资源也相对匮乏,但是日本充分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劣势,强化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将“智慧创新立国”作为国家的发展方针,女里培养国家发展所需的创新优秀技术人才,在本世纪初期,便对大学生、研究生以及科研人员作为技术人才培养的对象,强化学校教育和社会人才需求的结合,同时也重视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实践锻炼,长期派遣其参与企业实训、研修,参与生产技术的研发,进而实现创新人才专业素质和能力的转化应用,长期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视,使得其具有良好的人力资源结构,在本国的制造业产业中,不断有具有自主创新技术的产品被研发生产,甚至在电子技术、新型材料技术等诸多领域,都处于世界的领先水平。

(三)提高浙江制造业技术创新人才素质的路径

1.确认创新技术人才优先发展的发展战略

浙江省正面临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若要实现本省在国内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未雨绸缪确立创新技术人才优先发展的发展战略,重视创新人才在制造业升级和转型中体现的重要作用,并认识到创新人才结构为实现浙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意义,结合本省的制造业经济结构和实际发展情况,建立符合本省实际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战略。为满足创新技术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需要,首先需要对人才思想进行革新和转变,其一,实现对制造业创新人才资源的优先开发,以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作为创新人才的优先发展资源,建立创新人才人力资源的培养基础;其二,进行合理的创新型结构调整,创新人才结构应当具有老中青三代结合循环的发展结构,并且人才结构应当与实际的制造生产需求相吻合,年龄结构较大的人才结构应当充分发挥其实践经验优势,积极参与到制造业新型人才的培养体系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能够积极限于自主创造技术的研发,努力使浙江省的制造业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中年层次的人才结构应当在实际的制造工作,拓展自身的创新思想、积极进行新型技术的探索和研发,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和创新技术服务,为制造业的生产提供先进的生产力,年轻层次的技术人才需要树立自身的创新思维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理念,为创新人才结构提供发展基础,通过老中青三个层次的结合,实现滚动式的人才结构体系,实现创新人才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2.实行制造业创新人才素质提升的教育途径

以美国、日本等制造强国的先进经验来看,教育是实现制造业创新人才素质提升的主要途径,就目前省内的人力资源结构来看,还存在人才培养基础薄弱的问题,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就需要借助创新教育模式的教学力量,在教学观念、教育体制以及教育结构等多方面来实践创新型教育。首先,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尊重学校教育的教学规律和学生个性发展的自然规律,尊重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主体地位,实现迎合学生学习需求和社会职业需求的教学过程和教育内容,而不是进行教材需要的教育过程,强化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实现以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教育核心的教学培养机制,实现学校教育的学术和实践教育意义。其次,需要重视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制造业技术并不是单独的技术存在,实现学生的专业素质提升才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诉求,素质的提高能够成为知识合理应用方向的引导,只有个人专业素质的提升才能够实现专业技能的提高,缺乏专业素质,自身具备的专业知识也只是一纸空文。

3.建立制造业创新技术人才的多元人才素质培养和提高体系

现代教育形势发展程度的逐渐加快,各种多元的教学培训工作都普遍存在,技术人员教育机构需要在自身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针对职业素养的综合需求,鼓励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利用在校学习时间,积极的完善自我,实现自身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的共同提高,使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够符合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需求;同时制造业企业要针对自身的专业技术人员,并结合所需的综合人才素质,进行针对性的技术素质提高培训,构建多元完善的素质提升培训体系,积极调动技术人员的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特别对于资质较老、工作经验较为丰富的技术工作人员,更要加强其对现代工作技能的学习,如:专业英语、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通过自身素质的完善能够有助于对国际先进技术的学习,增强国内外之间的合作交流,有助于实现自主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通过人才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实现对制造业专业技术人员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促进制造业升级转型和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四、结语

浙江省在目前的制造业创新人才培养和素质提升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限制问题和制约因素,相关工作单位要积极正视这些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结合自身的企业发展情况,建立客观的创新人才评价、建立新技术人才激励制度,通过这些外部环境的改善,实现对创新人才的素质提升,提升其个人的创新意识,满足制造业经济市场对于产品的实际需求,体现专业的技术人才的个性特质,丰富自身的知识架构,实现人才创新能力的拓展,能够参与研发团队的合作、沟通表达能力的提升以及创新实践综合能力的提升,通过制造业创新人才素质的提升来实现制造业产业升级的顺利完成,进而浙江业制造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兰菊,曹晔.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制造业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J].职教论坛,2016(22):64-68.

[2]金飞,陈晓峰.产业集聚、技术变化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长三角20个制造行业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5(7):54-63.

[3]郭彩云,刘志强,曹秀丽,等.科技创新人才创新绩效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基于S PSS与隶属度转换算法[J].工业技术经济,2016,35(4):3-8.

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篇7

 

近年来,我国政府和各大院校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投资了大量人力物力及财力支持和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学前教育专业的有效发展,所以,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培养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定位存在误区

 

很多师范院校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存在认识误区,他们一味以培养研究型和专家型学前教育者,但这个目标本身就是不科学的,大部分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是去幼儿园就职,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教育幼儿,而不是要搞科研、当专家,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更要倾向于学生的操作实践、实用价值和技能技巧等的培养,而不是通过理论教学培养一批专家或者研究学者。

 

(二)课程体系的缺陷

 

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相对来说有待完善,目前为止,国家并没有制定和颁布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标准,很多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课程都是按照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标准进行的,所以,出现了严重的重视理论学术教育,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本科院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研究者和专家,课程和教学目标与专科院校完全不同,所以,在专业课程的设置内容上大不相同,如果专科院校一味照搬本科院校的教育课程体系,对于专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影响就极大。虽然近年来对各大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体系进行不断的改革创新、调整完善,但是很多院校还是无法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理论课程所占比重过大,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远远不足,学生很少有实践操作的机会,得不到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的相互转换。所以,毕业生就职后的专业素养很难达到标准,严重影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学生基础知识不足

 

很多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不如本科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这主要是因为专科院校很难招收到好的生源,成绩中上等的学生几乎都被高中录取或者进入本科院校,而进入专科院校的学生成绩相对比较低,再加上现在很多专科院校招生时放弃了原来师范招生所特有的基本素养的测试,所以,这些学生的艺术素养比较差,大部分学生都缺乏基本的音乐、绘画、舞蹈、朗诵基础,所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难度很大。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培养的强化对策

 

(一)丰富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课程内涵

 

要想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最重要的是要用发展和创新的理念促进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课程的发展,建立一个不仅包括教育理论课程,而且包括恰当比例的技能课程的科学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一些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内容,首先必须包括幼师需要知道幼儿所必备的弹琴、唱歌、舞蹈、绘画、讲故事、观察观察幼儿、护理幼儿的基本技能。其次要有培养学生活动的导入技能、活动引导技能、衔接过度技能、活动结束技能、讲解讲述技能、设疑提问技能的内容,从而不断丰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突出专业特色。

 

(二)完善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

 

首先,在课程构成和设置上进行不断创新,为培养合格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院校所开设的课程要能够体现师范性和促进儿童发展的课程,主要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幼儿园理论课、幼儿营养与保健等。再次,幼儿园有语言教育、数学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等,还有技能教育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增加学生实践的时间和机会,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三、结语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有效培养对于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我们应该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认真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说人才培养定位存在误区、课程体系的缺陷、学生基础知识不足,等等,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通过丰富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课程内涵及完善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等等,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进一步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篇8

摘 要:本文以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升级高技能人才奇缺为背景,对高技能人才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并重点阐述了院校培养、企业培养及双元培养三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 :高技能人才 院校培养 企业培养 双元培养

一、高技能人才需求背景

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而支撑经济高速发展的一大因素——人口红利优势渐失,导致社会用工成本上升。转型中的中国开始寻求“机器换人,电商换市”,这使我国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由原来的 “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特别是作为社会产业发展支撑的制造业,高技能人才需求比例大幅上升,带来了高技能人才“量”上的大幅需求。另一方面,处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中国,社会生产方式由原来的简单加工向精细生产转变,导致社会对高技能人才“质”的需求提高,他们既要能解决高难度操作问题,又能完成工艺编制、技术革新、产品研发等任务,同时还要适应能力强,可以适应日益普遍的岗位流动。然而,与当前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我国高技能人才不论是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供应奇缺,社会产业转型升级正倒逼技能人才培养向高技能方向发展。

二、高技能人才内涵分析

当今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认知比较滞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了解局限于一些简单的层面,如操作工、体力劳动、一线工作等,粗浅又不完整。而如何对一种人才进行有效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其内涵认知的深度和广度。本文对高技能人才的界定基于以下两个视角。

1.岗位技能的高端化

如前所述,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着产品品质的提升、技术要求的提高、设备设施的升级等,为高技能人才的界定提供了第一个视角:高技能人才应具有高、精、深的操作和控制能力。具体讲,这类人才要能进行高难度的生产加工,生产出高精度、高品质的产品,完成难度较大的加工任务,还能操作现代高端设施设备,是某一领域的“专才”。如机械加工的高技能人才,不仅具有高难度、高精度的加工和编程技术,还能操作多轴加工中心这种高端设备。当然,随着社会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这类人才仍将继续向综合性方向发展。

2.工作岗位的智能化

随着社会产业升级的推进和工作范围的拓宽,多种岗位领域开始交叉、整合,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变革,为高技能人才的界定提供了第二个视角:高技能人才不仅有解决综合性操作难题的能力,还应具备工艺流程编制及生产管理、协调、组织培训的能力。具体讲,这类人才不再局限于单一技术的深度,还能够利用综合知识和技术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难题,并能够有效地协调、组织团队进行技术攻关,把设计图纸转变为实用的高品质产品,对岗位或工种的流动也能够轻松应对,是能够利用头脑对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进而调动储备的知识、技能进行一系列操作、优化、组合的综合性人才,其表现为具有较高的心智技能。现在出现的有专业背景的车间主任、工艺设计师等都属于该视角下的高技能人才。

三、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面临高技能人才奇缺的局面,国家加大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力度,在政策层面对技能人才的培养给予扶持,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逐渐由企业的岗位成长向院校培养、企业培养和双元培养发展。

1.院校培养

高技能人才的院校培养任务现在主要由技师学院、高职院校及正在转型中的应用型大学承担。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推进,我国的高职院校还不能及时对其培养目标进行调整,因此也导致现阶段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因此,院校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第一要务是对高技能人才认知统一,结合社会需求的变化,明确培养目标,并在具体培养模式上贯彻:

(1)知识技能拓宽。随着操作技能的高端化、工作范围的拓宽及新的设施设备的涌现,知识技能的宽、广就成为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题中之意。要整合教材,改变教学模式,注重行业、企业通用技能培养及专业关联技能培养,为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打基础。

(2)能力提升。操作技能的高端化及工作岗位的智能化,要求院校以知识、技能的教学为载体,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让学生多动手,勤动脑,精炼技能,提高综合能力。同时,还要通过一体化课程,以典型工作任务的方式加强学生面对工作任务的训练,从而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体化教学重点在实战,通过面临的真实工作任务,去攻克技术难题、深化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在该阶段,院校要有意识地吸纳合作企业参与,如现存的研修式教学中,校企合作确定一体化典型工作任务,提供院校、企业的“双导师”及“双研修场地”,使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成为现实。

(3)个性培养。在平时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力开展文体艺活动和相关社团建设,渗透学生的素养教育,通过企业文化宣传、7S管理、职业生涯课程、“两创”教育等加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选修深造的机会,如开设选修课、第二专业,组建创新创业工作室、技术服务队、特训队等专业社团,为学生个性培养提供平台。

2.企业培养

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要改变现在岗位长期磨炼成才的现状,这种高技能人才成长的周期太长,且只有精、深方向,不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因此,企业要树立人才第一的观念,加大在岗职工的生涯引导,为有学历、有经验的员工提供成才平台,通过轮岗、选送培训及内部培训等途径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及人才储备,为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成长提供渠道。

3.双元培养

双元培养是院校培养和企业培养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方式,比较接近于德国“双元制”。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发挥校、企双方优势。企业主要培养操作技能及应对实际工作环境的能力,院校主要提升人文素养、专业理论、新技术、综合技能及方法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网络教学正在普及,为“双元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使对在岗职工的学历和技能教育实施双元制培养成为未来的方向。双元培养过程的实施,有利于“双证制”的落地,能够实现企业标准和技能标准的统一,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市场接轨,有利于学生的优质就业。

同时,当前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院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如技师,其培养和鉴定还没有统一,仍以终结性社会考核方式鉴定,导致培养注重“技能应试”,不重视能力。因此,应尽快将现在的院校试点鉴定进行推广,重视过程性评价,推动能力培养。双元培养和企业培养模式中,还存在企业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力度不强、企业评价的自主权还不够等问题,且企业自身的培养热情和积极还未完全激发,这些都有待随着转型中国家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而逐步解决。

参考文献:

[1]章振周.技师学院研修式技师培养课程体系的建构[J].职业技术教育,2014(8).

[2]胡彩霞,檀祝平.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高职教育功能新定位[J].职教论坛,2014(22).

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篇9

高职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层次阶段,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发展壮大,而高职院校建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能否成为高等教育中―支具有特色的教育模式,关键在于:其是否具有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否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实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而现阶段,高职院校建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纯理论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在教学模式上主要是课堂授课为主,注重理论上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就是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比较差。具体到教学中往往就是老师在课堂上理论讲述多,学生实习实践少。理论与实践存在着严重的脱节。

(二)工学结合模式。高职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是指高职院校和建筑企业在共同育人方面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进行优势互补的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建筑企业经济管理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三)松散型合作模式。很多高职院校由于自身的不完善,以及外界冗杂的市场环境的影响,再有就是建筑经济管理专业以及建筑行业的特殊性,使其与企业不能够建立一种稳定的合作模式。在这种松散的模式下,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未来的就业前景将无从保障。

二、高职院校建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高职院校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载体,面对市场对建筑经济管理技术人才的需求,如何培养一大批能综合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懂经济、会管理,兼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是高职院校急需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建筑行业尤其是建筑经济管理方面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不仅使得传统的高职院校人才定位发生巨大转变,同时给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带来严峻挑战。众所周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有赖于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改进与创新,因而,人才培养模式是制约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而现在高职院校的专业培养模式大部分都具备如下特性:

(一)多关注谋生,少关注人生

教育与个人生计的关系始终是人们接受高职教育所关注的重点。因此,把高职教育看作是一种谋生教育,教会学生将来能在社会上谋得一席之地,取得谋生的手段,这是高职教育的社会功能之体现。同时我们也不否认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欠发达,谋生才是第一性的。但高职教育如果仅仅满足于对学生的谋生关怀,只注重培养他们适应某一岗位的一技之长,而置精神关怀、心理关怀于不顾,那么当他们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变幻莫测的人生时,就或者会四顾茫然、退避三舍,或者会一蹶不振、自艾自怨,“一技之长”也就难有用武之地。因此,高职教育在注重谋生关怀的同时更要多一些人生关怀。

(二)短期效益性

众多高职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对于各自的定位都具有短期性。高职教育机构短期的目标是把校内的学生学有一定特长之后推向社会,使自己有较高的就业率,从而为接下来的招生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受教育者的目标就更简单,他们大多是想着自己在校内学有一技之长之后,能够在社会上找到一个稳定的工作即可。他们并未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只是考虑到自己短期的利益,自己的未来却是一个未知数。

三、高职院校建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高职院校的建筑经济管理专业是一个传统学科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中,有很多成功经验,但缺乏规范化的建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育途径。学校自行筹划设计课程与实践,缺乏实践验证,在课程设置、教材选取、师资配备、培养方向等方面难免会有偏颇。目前高职院校建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建筑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就目前来看高等职业教育还处于名不符实阶段,现行的一些内容不能足实际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是培养建筑经济管理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力量,但实际情况是,实践性教学投入不够,没有真正突出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特色。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简单

主要是课堂授课,注重理论上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就是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比较差。具体到教学中往往就是老师在课堂上理论讲述多,学生实习实践少。理论与实践存在着严重的脱节。其主要问题是一方面是强于书本而弱于实务,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是将现有的有关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课程简单堆砌在一起,缺乏有机结合的系统特性。

(三)经费投入不足

经费投入不足仍然是制约建筑经济管理专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现在有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建筑经济管理专业门槛低,不必过多投入教学设施,在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实际困难,这就会影响实践性教学环节,以至于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建筑市场吻合性较差。

高职院校开设的建筑经济管理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建筑企业管理与发展的需要,具备一定的基本知识,系统掌握现代建筑管理理念、专业知识与相关技能,能够把握建筑及相关行业的发展方向,运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从事建筑企业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必须改进高职院校建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建筑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增加有效的人才输出能力,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以适应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对建筑行业的需求。在这一形势的感召下制定出能够反映特色、发挥优势的建筑经济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建筑经济管理职业教育体系,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冯伟国,等.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2] 易兵.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商界,2008.

[3] 高仁杰.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甘肃教育,2005.

[4] 文正东,卢建平.我国职业教育陷入困境原因及出路分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

[5] 胡静.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07.

[6] 高海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若干问题探析.2006.

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篇10

关键词:会计;人才培养;问题;解决对策;信息科技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现阶段信息科技已经发展到尖端领域,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趋势渐趋加强,会计人才的培养要求更高,社会中企业对会计人才的准入标准也变得更高起来。由此,会计人才的培养要求实现高端科学化发展。然而,就我国发展历史情况与现状而言,会计人才的培养由于受到传统文化和传统体制的制约,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实现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将是我们所需要探讨的重要内容之一。会计人才的培养,不仅仅从会计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方面进行专业化培养,用该从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办事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培养。企业多人才的需要不是指只需要那些只会单纯工作的机器,而是需要一批会工作的同时也会生活,在工作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的新时代会计专业人才。这些会计人才在高能素质培训与专业心理素质及职业道德素质方面都具有过硬的本领,能够胜任企业任何与会计专业相关的高端知识技能的操控与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顺应时展的潮流,才能实现我国现代化企业对现代化人才方面的要求,才能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活动的动向,顺利步入世界现代化经济发展的会计电算化的高端科技殿堂,才能缩短我国与国际经济活动人才方面发展的差距,增强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

二、现代化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分析

(一)专业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现代化企业在很多业务方面要求与国际经济活动接轨,与国际相关国家的高端企业有直接的经济合作项目和经济活动相关的业务,由此必然要求具备现代化的高端的专业会计人才。例如具备高能的会计电算化高端会计人才,要求这些会计员工具备熟识的电脑操作能力,会熟练地操作办公软件,并懂得相关的企划知识,能够实现快速的电脑预算结算业务等等高端科技业务。另外对这些高技能高素质的专业会计人才要求年纪趋向于年轻化,同时对性别的要求较为严格。例如偏向于男性会计专业人才和已婚并生过小孩的中年女性会计专业人才的招聘,原因何在,主要是考虑到女性在生育方面存在因定的假期,会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方面的快速现代化发展。未婚女性在谈恋爱期间容易产生工作情绪化,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另外未婚女性结婚旗舰和生孩子期间必将影响到其自身的工作状况,同时也要对其给予相应的法定假期来实现结婚和生子等项目的进行。这样,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企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而男性和中年已婚女性出现这样的情况相对较少,所以是现代化企业首要招聘的最佳对象。

(二)对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人才的要求不断加大

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主要是财务这一方面对人才的需要。然而,财务部门又是企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部门,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活动机构,不容置辩,会计是企业经济活动的中心环节,会计的工作时企业财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发展的好坏。故而,现代化企业对会计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方面要求极高。例如,现代化企业在招聘会计人才的时候,很多企业高层大多都把会计的职业道德素质放在应聘考核的第一位对会计应聘人员进行考核,这一考核如果不过的话,就算专业业务素质再高也不会被录用。因为在具备高能素质的专业会计人才,如果心术不正,没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必然在今后的工作中会给企业财务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三、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机构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作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源地,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发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亟须解决。

(1)高校人才培养方式赶不上时展的潮流。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加上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加强,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有数量转向质量,高校的人才培养步伐相对缓慢。我国国内高校从1998年扩招以来,高校在校生基数变得逐步庞大起来,时至2008年底,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已经变得数量较大,但质量偏低的发展态势。十年扩招时间,我国高校在校生人数迅速发展,但是由于受到教育设施、教育理念和高校教育师资力量等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大学生受教育的质量逐步偏低,人才的精英式培养逐步被淡化,校园文化发展区域同化,有些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不能实现专业人才的国际化或现代化方面高效率培养。例如,大学生毕业后找工作困难,高校会计专业人才毕业后步入社会找不到相应的工作,相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加大,但对人才具备的素质要求偏高,是这些大学毕业生被拒之门外。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高校人才培养方式赶不上时展的潮流,也就是说,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偏低,无法顺应现代化企业发展的需要。

(2)人才数量基数变大速度加快,质量方面培养偏低。人才不是指一些能够呼风唤雨的怪物,而是现实中如何顺应时展的潮流,能够为社会的发展有更大的贡献,在实现自身价值发展的同时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这就是社会对人才的最基本要求。现阶段高校和相关培训机构培养出来的所谓的人才,很多表现为知识方面以数量来积累,学历不断变高,职称不断变高,但实际能力不但不变强,反而被弱化。究其原因,关系化和表象化发展趋势加强,弱化了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力度。例如,从2002年到2009年这七年的时间了,会计专业大学毕业生毕业后无法就业的情况占据相当的比例,二企业在会计专业人才招聘方面却找不到自己需要的高素质能力强的精英会计专业人才。由此看出,会计专业型人才质量封面偏低,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情况在人才发展中普遍存在,实现会计专业人才的高能素质培养已迫在眉睫。

(3)校企合作力度有待加强。校企合作共建人才培养的桥梁是近年来我国实现的新的一种有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式,这种方式实现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实现高校毕业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同时也解决了相当的就业问题,促进社会进一步和谐发展,提升高校毕业生工作的实际能力。校企合作在实际运行中还要求高校与企业方面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强强联合,从师资,资金、教学设施、教学理念等方面强力入手,实现尖端人才的培养。例如,985工程院校在会计专业方面的开设于促进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加强,应运用高薪聘请国内外有能力的大师来任教,并配套相关专业教育设施,实现师资和教育条件的高端化发展。企业在与高校合作方面实现资金的强有力支持,同时对新型会计人才的培养出具明确的合同要求,校方按照合同培养出与企业要求相符的专业型人才,实现高校与企业人才培养桥梁的搭建。然而,现阶段这种方式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亟待进一步实现加强发展。

(二)现代化会计专业人才素质能力培养不足

纵观现阶段高企在会计人才方面的需要,出现严重不足的情况,然而社会上具备会计师或者已经注册会计师的人才不胜枚举,出现专业人才对不上口这一发展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和高企对人才要求的角度来考量,发现表面性人才培养趋势发展态势相对猛烈,从而蒙蔽了真正素质能力型人才的发展方向。例如,注册会计师的政策出台后,人们想发展,拓宽自己的工作环境,不惜重金区临时培训,并通过关系走后门,拿到所谓的能力资格认证注册会计师头衔,然而其自身的工作能力素质根本的不到符合高企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专业经济发展机构,对人才的要求和发现的眼光是十分犀利的,由此是很多具备相当学历的文凭的注册会计师与高企失之交臂。

四、实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

高校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地方,是实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发展机构,企业是会计专业人才发展和锻炼的重要单位,也是实现专业会计人才彰显技能素质的摇篮。为此,实现校企合作的加强,为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搭建更加坚固的人才发展桥梁。校方实现强有力的教育管理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并按照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高素质方面的专业培养。企业实现对合作高校资金方面的全面支持,并提出企业自身所需要的现代化会计高素质人才。这样,既可以有效地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同时也解决现代化企业或高企对会计专业高端人才的需求问题,从而降低成本,促进社会经济向前发展。

(二)加大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对会计人员要提出更高的要求

企业应当加大对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特别是对电算化管理人员的培训。既要求会计人员要掌握一定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财务软件的使用技术、保养和维护、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要积极推进会计电算化进程,就必须大力加强人才培训的力度,提高会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在培训的内容上要切合实际工作需要,及时更新培训内容,完善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知识结构体系。同时,还应选拔具有一定计算机知识的会计业务骨干进修计算机专业。通过建立良好的培训机制,落实培训效果,从而选拔出一大批既能够精通计算机信息技术,又专于财务管理知识,能够熟练地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和分析,满足各方对财务信息的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促进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石。

五、结语

以上这些问题是会计人才培养中经常遇到而又必须重视和及时解决的问题。若不重视和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它将严重阻碍我国会计人才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反之,如果我们能顺利地解决好这些问题,那么必然会促进我国会计人才的发展,更好地为我国的现代化企业服务,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朱幼凤.我国高校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之思考――以浙江树人大学为例[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6).

[2] 李亮.会计人才培养与会计教育改革问题研究――基于工科背景高校本科会计教学的若干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