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企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01:17:31

高技术企业

高技术企业范文篇1

[关键词]风险资本高技术创业企业融资机制

一、引言

风险资本又称“创业基金”,是指由专业投资人提供的快速成长并且具有很大升值潜力的新兴公司的一种资本。风险资本通过购买股权、提供贷款或既购买股权又提供贷款的方式进入这些企业。风险资本是准备用于进行风险投资的资金。风险资本的来源因时因国而异,如个人和家庭资金,国外资金,保险公司资金、年金和大产业公司资金等,主要是一种以私募方式募集资金,以公司等组织形式设立,投资于未上市的新兴中小型企业的一种承担高风险、谋求高回报的资本形态。在我国,通常所说的“产业投资基金”即属于创业基金。

与传统资本市场相比,高技术领域对投资者的素质要求更高,风险投资者的出现适应了这一要求。在企业发展初期,风险资本几乎成了除创业者自有资本之外惟一的资金来源。在这之后,虽然其他形式的资本(如债务资本)也逐渐介入高技术企业,但这些资本与传统资本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决定企业融资特性的主要还在于风险资本。可以说,在高技术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中,风险资本家无论在控制权安排,还是融资结构选择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风险资本作为联系融资合约双方的纽带,无疑成为分析高技术企业融资机制的切入点。

二、风险资本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1.风险资本的基本内涵

风险资本产生于资本、市场、企业等各自发展且彼此联系的历史进程中,体现出在这样的一系列联系中发育成长的实质。虽然风险资本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存在起伏波动,风险资本的边界仍然处于变化的弹性之中,但它在发育成长和向世界的扩展中以及各国风险资本的融合和趋同化趋势中,依然显示出其基本内涵和相对突出的基本特征。

对于风险资本的定义,欧美经济学家们曾给出过多种认定的边界,从不同角度显示了风险资本内涵的发展延伸和国家差异性。联系风险资本发展演化的历史进程和不同国家与地区扩展中的同质性,可以将风险资本定义为:风险资本是在资本、市场、商品经济、企业及其成长的各自发展演化和彼此互动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资本类型及一种投融资工具。它形成于非传统的资金来源并主要投资于处于初创或处于成长初期的高成长性、高风险性企业,它以相对较长期的股权投资为主要投资形式并以股权的高幅增值和最终出售来获取投资回报。这里对风险资本的定义,是一种所谓的“比较传统”的风险资本定义。

2.风险资本的基本特征

(1)风险资本的买方融资特征。风险资本作为一种投融资工具,在现实运作中总是表现为一个融资与投资相结合的过程,其中风险资本得以成立的前提就是融资。整个金融机构在市场中的融资可分为买方金融和卖方金融两大基本类型,各类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属于卖方金融,而专门运营风险资本的风险投资公司和其他数量有限的金融机构则属于买方金融。买方金融的利润主要来自于资产买卖的差价,而风险资本的融资就属于买方金融。风险资本家购买的是资本,出售的则是自己的信誉、投资计划和对未来收益的预期。投资时,它们购买的是企业的股份,出售的是资本金;退出时,它们出售所持企业的股份,买入资金,外加丰厚的利润和良好的业绩,从而在资本撤出后进行下一轮的融资和投资。

(2)风险资本所投资企业的幼稚性和成长阶段的初始性。风险资本所投向的风险企业是其自身增值运动的始点,从这里开始风险资本的运作主体(风险投资公司等)和受资企业一起进入共同成长的历程口不过,风险资本不同于一般的资本,其差别主要表现在对象的特殊限定上:风险资本主要以创业企业为投资对象,它所投资的可能是一种新技术或新产品,也可能是一个刚创立的企业,总之,风险资本的投资对象主要是创业企业,且是那些从企业成长角度看尚处于成长初始阶段的企业。在风险资本的实际运作中,虽然包含着对于其所投资企业的分期投资或者连续投资,也包含着风险资本在某些企业成长到一定时期时运用杠杆收购或管理收购的手段进行介入,但这并没有改变它在投资对象方面的基本特征。

(3)风险资本的高风险性。风险资本的高风险性是风险资本一个十分突出的基本特征。从风险资本的实际运作经验来看,风险资本在创造了许多成长神话的同时也导致了许多的败绩。风险资本的高风险性根源在于风险资本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复杂多变,来自于信息的不充分性、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多方面的其他非可控因素等,风险集中于风险资本运作的整个过程。

三、风险资本与高技术创业企业的融合

虽然,至今风险资本还未成为企业融资领域的主流,而且它并不必然地以高技术企业作为惟一的投资范围,甚至目前主导世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高技术企业群体中,有很多大企业也并未形成以风险资本背景的企业为主流的格局。但是,从以上对风险资本的认识可知,它从一开始就与高技术及高技术企业存在着密切联系,对高技术的青睐和高技术的商业化预期是导致风险资本诞生的重要动因之一,谈到风险资本就很自然地将它与高技术企业联系在一起。风险资本与高技术企业之间的融合,表现为风险资本与高技术企业的联姻和结合,进而表现为高技术企业通过融入风险资本实现成长和风险资本通过高技术企业的成长实现增值。

但风险资本与高技术企业的融合不是简单的结合,是具有明显的指向性的,即风险资本并不是能够与所有的高技术企业融合的。正像ARD公司与DEC公司的成功结合一样,风险资本与高技术企业的融合突出体现在风险资本与高技术创业企业的相互结合上,可以说,风险资本和高技术创业企业的结合乃是风险资本与高技术企业融合的直接的具体体现。

从要素资源这一价值创造的基础层次来看,在价值创造的过程中,总是存在这样的事实:所有具体的价值创造过程,都共同地包含着不同要素资源的结合过程,也都共同地表现为价值创造需要将不同的要素资源结合在一起方可进行的条件性特征。由这一事实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在于:为什么不同的要素资源需要结合在一起才能共同地进行价值创造?为什么不同的要素资源能够结合在一起而共同地进行价值创造?以上问题的答案在于以下缺口理论的假说中。

高技术企业范文篇2

[关键词]风险资本高技术创业企业融资机制

一、引言

风险资本又称“创业基金”,是指由专业投资人提供的快速成长并且具有很大升值潜力的新兴公司的一种资本。风险资本通过购买股权、提供贷款或既购买股权又提供贷款的方式进入这些企业。风险资本是准备用于进行风险投资的资金。风险资本的来源因时因国而异,如个人和家庭资金,国外资金,保险公司资金、年金和大产业公司资金等,主要是一种以私募方式募集资金,以公司等组织形式设立,投资于未上市的新兴中小型企业的一种承担高风险、谋求高回报的资本形态。在我国,通常所说的“产业投资基金”即属于创业基金。

与传统资本市场相比,高技术领域对投资者的素质要求更高,风险投资者的出现适应了这一要求。在企业发展初期,风险资本几乎成了除创业者自有资本之外惟一的资金来源。在这之后,虽然其他形式的资本(如债务资本)也逐渐介入高技术企业,但这些资本与传统资本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决定企业融资特性的主要还在于风险资本。可以说,在高技术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中,风险资本家无论在控制权安排,还是融资结构选择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风险资本作为联系融资合约双方的纽带,无疑成为分析高技术企业融资机制的切入点。

二、风险资本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1.风险资本的基本内涵

风险资本产生于资本、市场、企业等各自发展且彼此联系的历史进程中,体现出在这样的一系列联系中发育成长的实质。虽然风险资本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存在起伏波动,风险资本的边界仍然处于变化的弹性之中,但它在发育成长和向世界的扩展中以及各国风险资本的融合和趋同化趋势中,依然显示出其基本内涵和相对突出的基本特征。

对于风险资本的定义,欧美经济学家们曾给出过多种认定的边界,从不同角度显示了风险资本内涵的发展延伸和国家差异性。联系风险资本发展演化的历史进程和不同国家与地区扩展中的同质性,可以将风险资本定义为:风险资本是在资本、市场、商品经济、企业及其成长的各自发展演化和彼此互动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资本类型及一种投融资工具。它形成于非传统的资金来源并主要投资于处于初创或处于成长初期的高成长性、高风险性企业,它以相对较长期的股权投资为主要投资形式并以股权的高幅增值和最终出售来获取投资回报。这里对风险资本的定义,是一种所谓的“比较传统”的风险资本定义。

2.风险资本的基本特征

(1)风险资本的买方融资特征。风险资本作为一种投融资工具,在现实运作中总是表现为一个融资与投资相结合的过程,其中风险资本得以成立的前提就是融资。整个金融机构在市场中的融资可分为买方金融和卖方金融两大基本类型,各类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属于卖方金融,而专门运营风险资本的风险投资公司和其他数量有限的金融机构则属于买方金融。买方金融的利润主要来自于资产买卖的差价,而风险资本的融资就属于买方金融。风险资本家购买的是资本,出售的则是自己的信誉、投资计划和对未来收益的预期。投资时,它们购买的是企业的股份,出售的是资本金;退出时,它们出售所持企业的股份,买入资金,外加丰厚的利润和良好的业绩,从而在资本撤出后进行下一轮的融资和投资。

(2)风险资本所投资企业的幼稚性和成长阶段的初始性。风险资本所投向的风险企业是其自身增值运动的始点,从这里开始风险资本的运作主体(风险投资公司等)和受资企业一起进入共同成长的历程口不过,风险资本不同于一般的资本,其差别主要表现在对象的特殊限定上:风险资本主要以创业企业为投资对象,它所投资的可能是一种新技术或新产品,也可能是一个刚创立的企业,总之,风险资本的投资对象主要是创业企业,且是那些从企业成长角度看尚处于成长初始阶段的企业。在风险资本的实际运作中,虽然包含着对于其所投资企业的分期投资或者连续投资,也包含着风险资本在某些企业成长到一定时期时运用杠杆收购或管理收购的手段进行介入,但这并没有改变它在投资对象方面的基本特征。

(3)风险资本的高风险性。风险资本的高风险性是风险资本一个十分突出的基本特征。从风险资本的实际运作经验来看,风险资本在创造了许多成长神话的同时也导致了许多的败绩。风险资本的高风险性根源在于风险资本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复杂多变,来自于信息的不充分性、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多方面的其他非可控因素等,风险集中于风险资本运作的整个过程。

三、风险资本与高技术创业企业的融合

虽然,至今风险资本还未成为企业融资领域的主流,而且它并不必然地以高技术企业作为惟一的投资范围,甚至目前主导世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高技术企业群体中,有很多大企业也并未形成以风险资本背景的企业为主流的格局。但是,从以上对风险资本的认识可知,它从一开始就与高技术及高技术企业存在着密切联系,对高技术的青睐和高技术的商业化预期是导致风险资本诞生的重要动因之一,谈到风险资本就很自然地将它与高技术企业联系在一起。风险资本与高技术企业之间的融合,表现为风险资本与高技术企业的联姻和结合,进而表现为高技术企业通过融入风险资本实现成长和风险资本通过高技术企业的成长实现增值。

但风险资本与高技术企业的融合不是简单的结合,是具有明显的指向性的,即风险资本并不是能够与所有的高技术企业融合的。正像ARD公司与DEC公司的成功结合一样,风险资本与高技术企业的融合突出体现在风险资本与高技术创业企业的相互结合上,可以说,风险资本和高技术创业企业的结合乃是风险资本与高技术企业融合的直接的具体体现。

从要素资源这一价值创造的基础层次来看,在价值创造的过程中,总是存在这样的事实:所有具体的价值创造过程,都共同地包含着不同要素资源的结合过程,也都共同地表现为价值创造需要将不同的要素资源结合在一起方可进行的条件性特征。由这一事实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在于:为什么不同的要素资源需要结合在一起才能共同地进行价值创造?为什么不同的要素资源能够结合在一起而共同地进行价值创造?以上问题的答案在于以下缺口理论的假说中。

高技术企业范文篇3

[关键词]风险资本高技术创业企业融资机制

一、引言

风险资本又称“创业基金”,是指由专业投资人提供的快速成长并且具有很大升值潜力的新兴公司的一种资本。风险资本通过购买股权、提供贷款或既购买股权又提供贷款的方式进入这些企业。风险资本是准备用于进行风险投资的资金。风险资本的来源因时因国而异,如个人和家庭资金,国外资金,保险公司资金、年金和大产业公司资金等,主要是一种以私募方式募集资金,以公司等组织形式设立,投资于未上市的新兴中小型企业的一种承担高风险、谋求高回报的资本形态。在我国,通常所说的“产业投资基金”即属于创业基金。

与传统资本市场相比,高技术领域对投资者的素质要求更高,风险投资者的出现适应了这一要求。在企业发展初期,风险资本几乎成了除创业者自有资本之外惟一的资金来源。在这之后,虽然其他形式的资本(如债务资本)也逐渐介入高技术企业,但这些资本与传统资本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决定企业融资特性的主要还在于风险资本。可以说,在高技术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中,风险资本家无论在控制权安排,还是融资结构选择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风险资本作为联系融资合约双方的纽带,无疑成为分析高技术企业融资机制的切入点。

二、风险资本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1.风险资本的基本内涵

风险资本产生于资本、市场、企业等各自发展且彼此联系的历史进程中,体现出在这样的一系列联系中发育成长的实质。虽然风险资本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存在起伏波动,风险资本的边界仍然处于变化的弹性之中,但它在发育成长和向世界的扩展中以及各国风险资本的融合和趋同化趋势中,依然显示出其基本内涵和相对突出的基本特征。

对于风险资本的定义,欧美经济学家们曾给出过多种认定的边界,从不同角度显示了风险资本内涵的发展延伸和国家差异性。联系风险资本发展演化的历史进程和不同国家与地区扩展中的同质性,可以将风险资本定义为:风险资本是在资本、市场、商品经济、企业及其成长的各自发展演化和彼此互动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资本类型及一种投融资工具。它形成于非传统的资金来源并主要投资于处于初创或处于成长初期的高成长性、高风险性企业,它以相对较长期的股权投资为主要投资形式并以股权的高幅增值和最终出售来获取投资回报。这里对风险资本的定义,是一种所谓的“比较传统”的风险资本定义。

2.风险资本的基本特征

(1)风险资本的买方融资特征。风险资本作为一种投融资工具,在现实运作中总是表现为一个融资与投资相结合的过程,其中风险资本得以成立的前提就是融资。整个金融机构在市场中的融资可分为买方金融和卖方金融两大基本类型,各类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属于卖方金融,而专门运营风险资本的风险投资公司和其他数量有限的金融机构则属于买方金融。买方金融的利润主要来自于资产买卖的差价,而风险资本的融资就属于买方金融。风险资本家购买的是资本,出售的则是自己的信誉、投资计划和对未来收益的预期。投资时,它们购买的是企业的股份,出售的是资本金;退出时,它们出售所持企业的股份,买入资金,外加丰厚的利润和良好的业绩,从而在资本撤出后进行下一轮的融资和投资。

(2)风险资本所投资企业的幼稚性和成长阶段的初始性。风险资本所投向的风险企业是其自身增值运动的始点,从这里开始风险资本的运作主体(风险投资公司等)和受资企业一起进入共同成长的历程口不过,风险资本不同于一般的资本,其差别主要表现在对象的特殊限定上:风险资本主要以创业企业为投资对象,它所投资的可能是一种新技术或新产品,也可能是一个刚创立的企业,总之,风险资本的投资对象主要是创业企业,且是那些从企业成长角度看尚处于成长初始阶段的企业。在风险资本的实际运作中,虽然包含着对于其所投资企业的分期投资或者连续投资,也包含着风险资本在某些企业成长到一定时期时运用杠杆收购或管理收购的手段进行介入,但这并没有改变它在投资对象方面的基本特征。

(3)风险资本的高风险性。风险资本的高风险性是风险资本一个十分突出的基本特征。从风险资本的实际运作经验来看,风险资本在创造了许多成长神话的同时也导致了许多的败绩。风险资本的高风险性根源在于风险资本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复杂多变,来自于信息的不充分性、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多方面的其他非可控因素等,风险集中于风险资本运作的整个过程。

三、风险资本与高技术创业企业的融合

虽然,至今风险资本还未成为企业融资领域的主流,而且它并不必然地以高技术企业作为惟一的投资范围,甚至目前主导世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高技术企业群体中,有很多大企业也并未形成以风险资本背景的企业为主流的格局。但是,从以上对风险资本的认识可知,它从一开始就与高技术及高技术企业存在着密切联系,对高技术的青睐和高技术的商业化预期是导致风险资本诞生的重要动因之一,谈到风险资本就很自然地将它与高技术企业联系在一起。风险资本与高技术企业之间的融合,表现为风险资本与高技术企业的联姻和结合,进而表现为高技术企业通过融入风险资本实现成长和风险资本通过高技术企业的成长实现增值。

但风险资本与高技术企业的融合不是简单的结合,是具有明显的指向性的,即风险资本并不是能够与所有的高技术企业融合的。正像ARD公司与DEC公司的成功结合一样,风险资本与高技术企业的融合突出体现在风险资本与高技术创业企业的相互结合上,可以说,风险资本和高技术创业企业的结合乃是风险资本与高技术企业融合的直接的具体体现。

从要素资源这一价值创造的基础层次来看,在价值创造的过程中,总是存在这样的事实:所有具体的价值创造过程,都共同地包含着不同要素资源的结合过程,也都共同地表现为价值创造需要将不同的要素资源结合在一起方可进行的条件性特征。由这一事实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在于:为什么不同的要素资源需要结合在一起才能共同地进行价值创造?为什么不同的要素资源能够结合在一起而共同地进行价值创造?以上问题的答案在于以下缺口理论的假说中。

高技术企业范文篇4

以高技术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就是高技术企业之间的竞争。高技术企业不同于传统企业,有其自身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1)技术群体化。高技术最突出的特征是多技术的交叉性、渗透性和相关联性。由此,高技术企业需要多种知识、多种学科的技人才共同合作以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2)技术发展高速度。高技术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有的只有短短几个月甚至是几个星期,高技术产品更新周期短,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因此,高技术企业在技术更新与技术创新方面立足于行业之首。

(3)高技术企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性。高技术及其产品的开发本身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企业用于研究与开发的经费一般占销售额的10%~30%。同时,高投入带来高风险。这里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

(4)高技术企业对信息的高度敏感性。高技术企业技术变化快、市场变化快、发展速度快,要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谋求生存和发展,高技术企业必须比传统企业更注重获取外部信息及内部相互之间信息的及时交流和沟通。

2高技术企业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技术企业在营销策略和营销手段上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

(1)营销观念创新不够,不能满足高技术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高技术及其产品往往需要企业打破传统观念和做法,通常是技术上的发展和变革先于消费者的需求,企业首先开发出新产品,然后通过引导需求,最终使产品为市场所接受。企业不仅要适应市场,更需要创造市场。

(2)对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把握不够,企业产品和技术创新不能适应市场变化和发展,使企业发展受到影响。但是常用的市场预测技术和方法是针对传统产品特性设计的,往往不适合高技术产品。高技术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是激进的、不连续变化的,这使企业对潜在市场规模的预测很困难。高技术企业的产品生命周期较短。原有产品极易被新技术淘汰,很多高技术企业不能领先竞争对手推出更新的产品,或对原有产品进行改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面临极大挑战。

(3)自有营销网络不健全,渠道过长,使企业产品价格失控,信息反馈和沟通不及时,影响企业对市场变化及市场需求的把握。而且过长的渠道影响信息的反馈和沟通,从而影响企业对市场变化做出迅速灵敏的反应。这些都直接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给企业发展带来不利。

(4)市场营销部门组织结构不理想,营销人员的专业营销素质欠缺,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密切联系和信息沟通不够,重技术,轻营销,没有真正的整体技术营销。一是营销管理者的素质达不到相应的工作岗位的要求,如培训教育、技能、考核、岗位竞争、培养与企业共命运的个性、激发人的创新与进取精神等等方而做得不够。二是没有组合选配好人员。其关键在于没有寻找到最佳组合发挥人才整体效能,不能做到取长补短,配好岗位,选好搭档。随着科技进步,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越来越广泛,产品营销中“一条龙服务”、“多角供需关系”,往往因为缺少各类专业人员配套协作而共同完成。这也严重影响了企业产品的市场引导和市场拓展。

3对高技术企业营销管理的建议

3.1价值主张和价值网的营销创新是根本

价值主张,即给重要顾客提供什么样的价值。价值网,即有效地为选定的细分市场服务所必须的活动的跨职能协调,包含基于4Ps的差异化。但他不只包括营销,还包括对其他职能(如R&D、运营和服务)进行差异化。价值主张和价值阿的创新是营销创新是根本的方面。

3.2整体营销极其重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每一次消费者需求的升级和技术革新都隐藏着大的商业机会,催生一批新兴企业,使传统企业所积累的竞争优势荡然无存。当代IT技术的迅猛进展,整体营销的出现是必然的,互联网的快速变化使企业的许多营销观念滞后,跟不上时代进展,企业追求的不应是量的改变,而应是对传统营销的改革和创新,而创新的方向就是整体营销。整体营销中的关键环节在于分销商,在产品推向市场之前,最关键的是要处理好和分销商的关系。

(1)树立分销商市场营销观,满足分销商的利益。

高技术企业为了开拓市场,扩大产品销路,应充分调动分销商的积极性,协助支持分销商,满足分销商的利益需求,以提高市场营销效果。具体来说:第一,企业应经常派遣营销员到分销商网点协助工作,安排商品的陈列,举办商品展览会,训练销售人员等。第二,企业应进行密集广告宣传。一般来说,分销商比较愿意接受已经在进行广告宣传的商品,第三,营销企业对分销商的资金支持。一般来说,许多营销企业采用售后付款或定期付款的办法,这样有利于解决分销商资金不足的实际困难;第四,营销企业应根据分销商的推销业绩设立一定的奖励制度。

(2)树立最终顾客市场营销观,满足并创造目标市场的需求。

3.3处理好变革型营销创新和渐进式营销创新的关系

变革型营销创新相对于渐进式营销创新来说对营销绩效的影响更加显著。充分利用与潜在顾客、潜在竞争者或未来技术的信息有助于提升企业营销创新的能力,因此,企业应当采取更具探索性的技术研发、产品研发和新的营销模式。企业高层管理者要认识到打造有利于产品创新和营销模式创新的组织文化的重要性,因为这种文化会激发员工和管理者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4技术营销是高技术企业的发展方向

高技术企业范文篇5

[关键词]高技术企业风险资本融资契约

风险资本家与企业创业家的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委托关系,由于高技术企业的不确定特性,风险资本家必须面对更加复杂的管理问题、技术问题,以及市场问题。风险资本家与创业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更强,创业家可能存在更高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在高技术创业企业的融资过程中,风险资本家面临对创业家的激励约束问题,而创业家则面临能力显示和避免控制权丧失的问题,如何利用融资契约有效地解决双方的矛盾和利益冲突,有效的进行资源配置,使风险资本的供求双方都能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是高技术企业融资的核心问题。因此,风险投资公司和高技术企业必须构建合理的融资契约来协调双方的责权利关系,契约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风险资本的质量与融资效率的高低。在风险资本的实际运作中,其融资契约主要有以下制度安排:融资期限、融资工具的选择、分阶段融资,以及企业控制权的分配与安排。

一、融资期限:长期融资

在融资期限上,高技术企业的创业者和风险投资者往往会选择长期融资,而不是短期融资。这主要是由于风险投资领域中转让投资的交易成本过高造成的。由于高技术创业企业无形资产的比重很高,其显示能力有限。一方面,风险投资者要有效甄别企业的质量,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现实投资者而言,由于对创业企业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资本,对创业企业已经有相当的了解,而潜在投资者要想接受投资转让,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本来进行决策,而这种投入必定会被视为成本,要求相应的收益来补偿,在对企业前景评价一致的前提下,必定会降低受让价格,从而减少现有风险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高技术企业要想有效显示企业自身的良好前景,必须花费大量的成本来披露和传递相应的信息,频繁的短期融资势必会大大提高其筹资费用。因此,高技术创业企业进行短期融资或者风险资本的频繁转让会造成整个社会的福利损失,因此往往倾向于选择长期融资。

二、融资工具的选择:可转换证券安排

风险投资工具的选择是融资契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契约的双方承担风险的高低、参与收益分配的方式和拥有控制权的大小。风险投资工具的证券类型主要有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和可转换证券投资三种:

一是债券投资。它可使风险资本家按照预定的时间获得利息,在风险企业不能履约时,可以通过拥有担保品的抵押或接管企业使其利益得到有效的保证,但其不享有企业增长带来的价值增值。由于高技术企业主要是以人力资本、技术等无形资产为主的,一旦破产其清偿价值几乎为零,债权人的优先清偿权价值大打折扣。

二是普通股投资。在风险资本家成为被投资企业的股东后,可以有企业成长带来价值增值的好处,同时也具有投票表决的权利,拥有对企业的部分控制权。但其投资回报与企业业绩紧密联系,没有固定的收益,仅享有最低级别的清偿权,其风险较大。

三是可转换证券投资。它同时具备了债权投资与普通股投资的一些特点,拥有优于普通股的清偿权,在约定的情况下还可转换为普通股,从而享有企业价值增值所带来的好处。对风险投资公司而言,可转换证券一方面可以使投资得到较为稳定的回报,并避免初期投资失误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又可将优先股或可转换债券转换为普通股分享企业的增长潜力。

在风险投资中,通常的可转换证券包括可转换优先股、可转换债券或附认股权债券等。可转换证券在高技术创业企业融资中一般表现为附有投票权的可转换优先股,而且优先股转化为普通股的比例可以根据企业盈利目标的实现程度而灵活调整。投资工具选择的目的是尽量降低委托中的道德风险,使其投资收益最大化。对于高技术企业的创业者而言,可转换证券在带来资金的同时,引起资本结构的变化并不会影响其后续融资,也能确保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利,最终使企业的管理者与风险资本家的激励相一致,减轻了成本造成的负担,并使管理决策有利于投资者。

三、融资轮次:分阶段融资

在高技术创业领域中,风险投资公司一般不会将全部资金一次性注入高技术企业,往往是分阶段进行投资的,这样可以根据企业的进展情况决定后续融资的时机与投资额度。如果企业运行良好,风险比前一阶段降低,风险投资公司会乐意追加投资;如果运行情况不佳,风险投资公司可能减少甚至停止后续投资,或提高资金价格。通过这种方式,风险投资公司相当于获得了在下一阶段放弃投资或重新评估企业并提供后续融资的期权。

Sahlman认为分阶段投资是风险资本家用来控制成本的重要机制。在风险投资中,风险资本家分阶段投入创新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每阶段的资金投入只能维持企业发展到下一阶段。这样分阶段投资使风险资本家拥有一个有价期权,如果创业家没能很好地使用资金,企业经营不好,风险资本家可放弃继续投资,从而减少损失。

分阶段融资还能够对企业的创业家实行有效的激励或惩罚。一方面,在企业正常发展的情况下,资本分期投入避免了一开始股权的过分稀释,如果企业发展顺利,在以后的融资中,其股份可以以更高的价格卖出,这样促使创业家加倍努力经营企业;另一方面,若企业发展不顺利,将给以创业家一定的惩罚:一是再次融资时以更低的价格或更高的比率稀释管理者权益;二是风险投资家放弃投资,企业面临倒闭的困境。所以,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企业创业家就会把分阶段融资作为一种向风险资本家传递自身能力的信号。这样不仅在融资契约签订前能够提升自身谈判力,同时也能够在以后的融资轮次中占据主动地位,避免由于一开始风险资本家所占股份过大而造成的控制权丧失。

此外,由于高技术企业的高风险特征,影响其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远远多于传统企业,分阶段融资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融资契约的不完全性和诸多不确定性。在每一轮的融资中,创业者和风险投资者都会根据企业当前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并在此基础上签订新一轮的融资契约。所以,增加融资轮次,进行分阶段融资是投融资双方的理性选择。

四、企业控制权的分配与相关制度安排

1.企业控制权的分配

在风险投资中,如何合理安排高技术企业的所有权及控制权,是风险资本融资契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为了激励企业的创业家,风险投资公司常常会让其拥有较大的股权,特别是在企业的早期,创业家的股权比例常常超过50%,风险投资公司并不处于控股地位。创业家往往比风险资本家更了解企业的技术核心、业务潜力,以及市场状况,创业家在信息上具有绝对的优势;而且由于企业处于初创或发展期,没有可以考核的历史业绩,风险投资公司很难获得关于企业的真实的信息。风险投资公司与高技术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高技术企业本身的发展就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这样使得双方要签订一个完备的合同是不可能的。此外,风险资本家与创业家之间还存在着许多潜在的问题,创业家有损害投资者利益的可能,这样风险资本家就存在更大的风险。

在风险投资中,风险资本家承担了较大的风险,如果按照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匹配的原则,风险资本家很难控制投资中由于利益冲突而导致的风险。出于对投资利益的保护,风险资本家会强烈希望在投资后拥有对企业的控制权。他而创业家由于其项目的高度不确定性,为了获得风险资本也不得不放弃一部分控制权。

在风险投资中,企业控制权的分配往往存在以下三种情况:(1)风险资本家拥有与其股权不成比例的控制权;(2)控制权在任何时候都不是由风险资本家或创业家任一方所拥有的;(3)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风险资本家要求拥有越多的控制权。随着高技术企业逐渐走向成熟,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减少,其控制权会逐渐向创业家转移。在创业期与成长期,风险资本家一般拥有较大的控制权;随着企业逐渐走向成熟,控制权会向创业家转移;当企业公开上市成功时,创业家将重新获得企业控制权。

2.企业控制权的相关制度安排

在高技术企业中,一般是创业家拥有普通股,风险资本家拥有可转换优先股。企业控制权的配置主要是通过分阶段融资和可转换优先股的制度安排来实现的。

高技术企业范文篇6

高技术企业是具有较强的研究开发能力的智力密集型企业。它是利用当代尖端技术进行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高技术企业竞争的成败不再取决于物质资本,而是取决于非物质资本,特别是智力资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在企业生存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企业运营的主要对象。由于高技术企业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等企业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因此高技术企业的会计核算不能简单地套用传统企业的会计核算模式。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智力资本的核算开始引起管理界的重视。1995年5月瑞典第一大保险和金融服务公司——斯堪地亚(Skandia)公开发表了世界上第一份智力资本年度报告。之后,有些学者从支持管理决策的角度来研究智力资本的核算框架,注重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提供的是创造企业价值能力方面的信息,但难以满足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对智力资本信息的需求。并且他们都过于追求量化指标的核算,导致无法准确、全面地报告企业智力资本的状况。为适应时展的要求,研究高技术企业智力资本的核算问题,对于促进高技术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智力资本的含义与特征

关于智力资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至今国内外学术界还没有达成一致的观点。基于他们研究的结果,笔者将智力资本定义为一种可规范化、可以被掌握并施以影响以产生更高价值的资本。它是人力资本的核心和高级形式,其作用在于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未来收益。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智力”是人力资本中最具价值和最稀缺的科研人员的科研创新能力和企业家的资源配置能力。这两者进入企业便成为智力资本,它是以人的智力作为产权要素确认和反映的资本。

智力资本在价值属性上与物质资本存在重大差别,呈现以下特征:(1)增值性。物质资本只能转移价值,而且随着使用会逐渐磨损,而智力资本不仅能维持自身价值,而且还能使价值不断增值,创造出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因为人的知识与技能在受教育过程及实践应用中能不断提高。

高技术企业产出的增长主要依赖于智力资本投入的增长。

(2)易波动性。一方面,由于智力资本不能与其载体相分离,所以智力资本随着其载体的生命健康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智力资本以知识和能力为核心,而知识和能力是必须经常更新的,一旦智力资本的载体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则其原来的智力存量可能大幅贬值。

(3)人身依附性。物质资本在空间上与其所有者可以相对分离,它可以由某个人所有,也可以归属某个集体所有、共同分割其所有权。智力资本所有权总是与其载体融为一体,不可分割,其使用权却可归他人使用,但必须获取报酬且应分享企业的剩余。智力资本参与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将成为高技术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主要方式,是会计核算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4)稀缺性。智力资本所有者的思维活动可分为潜意识、一般意识和超意识三个层面,潜意识和超意识这两个层面的活动过程往往是孤立和不连续的,具有超常性、罕见性和不可模仿性。

二、智力资本的确认与计量

智力资本的确认是依据高技术企业的初始产权安排,辨认智力资本能否、怎样进入核算系统以及如何反映智力资本价值的过程。高技术企业离开了核心的智力资本,如离开了掌握专门技术的专家或企业家人才,就无法运转。同时,在高技术企业,科技开发、知识创新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面临的行业风险和风险分散带来的收益空间都很大。因此,分成合约是高技术企业物质资本所有者与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颇具代表性的初始产权安排形式,是高技术企业智力资本确认的产权基础。

由于智力资本的非实体性和无形性,使得它难以适用以经济交易的实现为基础来进行核算与报告。因为有一部分智力资本在没有任何经济交易发生的情况下也会发生价值的变化,例如经营者因为未能及时更新知识这一非经济交易行为将会导致智力资本价值的降低;同时智力资本创造未来收益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其价值不易准确地计量,因而仅靠传统会计所使用的单一的货币计量方法是难以恰当地计量其真实价值的。

目前智力资本计量方法的研究主要分为以投入价值为基础的计量方式和以产出价值为基础的计量方式两类,具体有智力增值系数法、直接评估法、托宾q值法、斯堪的亚“导航器”模型、经济价值法、内部竞标法等。徐程兴(2004)提出了企业智力资本财务价值的计量模型:期望收益现值法。它是以智力资本的产出价值为计量基础,同时考虑智力资本的配置状态与经济寿命期等因素。“[1]

考虑到智力资源作为资产性质的特殊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比其他资产形式更具必要性。谢诗芬(2001)详细论述了现值会计计量的现实意义和可行性。[2]余绪缨(2004)提出,智力资本的计量方法要实施以下变革:(1)摆脱财务会计资产计价模式的束缚,从计量投入转变为计量产出。(2)超越财务会计账册,引进市场评价机制。

智力资产与智力资本的总价值,可以市场评估所得到的企业整体价值为基础进行计量。并进一步提出“脑力资本化”计量方法,即在有完备的金融市场的条件下,通过企业公开发行的股票价值的市场评估,来确认企业“智力资产”与“智力资本”的价值。[3]

由于智力资本具有非实体性、无形性和未来收益不确定性等特点,决定了其价值采用非货币性计量可能更具可行性。但是,采用非货币性手段来计量,既不能被目前会计界所接受,又不能使计量的信息进入财务会计系统。可行的方法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手段,以非货币计量作为辅助手段。

三、智力资本的记录

高技术企业智力资本的增减变化可以通过“智力资产”、“智力资本”这两个专用总分类账户加以记录。另外在“资本公积”总分类账户下增设“智力资本溢价”和“智力资本重估增值”两个明细分类账户。[4]

(一)初始记录

智力资本核算的前提是智力资本所有者成为企业所有者之一,分享企业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当智力资本所有者初始进入一个企业时,应根据双方所确认的价值,一方面增加企业的智力资产,另一方面增加企业的智力资本(属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会计处理为:借记“智力资产”账户,贷记“智力资本”账户,贷记“资本公积——智力资本溢价”账户。

(二)价值变化

智力资产的价值不像实体资产价值一样,随着资产的使用发生有形和无形损耗而逐步减少,知识的使用并不遵循边际报酬递减的规律。由于智力资产价值具有易波动性的特点,所以对于智力资产价值的变化,企业应定期重新评估,并及时调整,其增减额在考虑了智力资本的增减额后,差额作为资本公积。定期评估时,根据智力资产评估增值额及按协议应追加的智力资本价值入账。会计处理为:借记“智力资产”账户,贷记“智力资本”账户,贷记“资本公积——智力资本重估增值”账户。

(三)退出企业

智力资本退出企业时,根据退出的智力资产和相应的智力资本的价值,分别借记“智力资本”账户,贷记“智力资产”账户,差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账户。

为了激励高技术企业智力资本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合理反映其盈利情况,梁莱歆、官小春(2004)建议增设“智力资本收入”、“智力资本成本”、“智力资本税金及附加”、“智力资本费用”及“智力资本利润”等账户,具体核算智力资本实现利润的状况。[5]通过计算智力资本贡献率、设置明细账户等方法,确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等账户中“智力资本”应分摊的金额,进而计算出“智力资本利润”,即智力资本利润=智力资本收入-智力资本成本-智力资本税金及附加-智力资本费用。

四、智力资本的报告

针对高技术企业而言,智力资本是其核心竞争力与价值增值的源泉,它在企业资本总量中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应采用货币度量来传递信息。同时,高技术企业智力资本信息的用户除内部管理当局外,还有外部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有关部门等利益相关者。所以,从服务于所有内外信息用户的决策需要出发,智力资本的基本信息必须在财务报表中予以揭示。现阶段智力资本信息可通过现行财务报表、智力资本辅助报表及其附注等报告方式进行披露。

(一)智力资本信息在现行财务报表中的揭示

智力资本的基本信息一般能够用货币单位准确地计量,应列在传统报表内相对独立地披露。可以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类单独设立“智力资产”项目,同时在所有者权益下的“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项目中分别单列“智力资本”项目(主要考虑注册资本与出资比例等因素确定)。由于智力资产的特殊产权性质,既不能将其列为流动资产或流动性较强的资产,也不能完全参照流动性来确定它在资产负债表中的位置。另外,智力资产是高技术企业的一种实实在在的资产形式,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和现金流入,这与长期待摊费用不同。因此,可将智力资产列于现有的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两个项目之间。

高技术企业是智力资本所有者和财务资本所有者共同签订的市场合约,其所有权应由智力资本所有者和财务资本所有者共同分享。为了充分调动智力资本所有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理应让其参与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配。智力资本所实现的利润,在现行利润表的基础上,通过上述设置的“智力资本收入”等账户提供的数据,在“主营业务收入”等项目下增设“其中数”,进而计算出“智力资本利润”。在利润分配表中“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项目下增设“其中:对智力资本的分配”项目,以反映智力资本所有者获得的投资收益大小。

(二)智力资本信息的辅助揭示方式

在现行财务报表披露智力资本基本信息的同时,在综合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与可操作性的基础上,单独设置“智力资本辅助报表”,专门反映高技术企业智力资本的投入、开发、利用、管理等状况。在智力资本辅助报表的编制过程中,应以定量信息为主,定性信息为辅。定量信息应采用绝对数指标和相对数指标的形式,如实反映高技术企业智力资本的存量和流量状况。

反映智力资本的存量指标有:新产品投产率、技术水平指数、引进技术成功率、信息技术对企业利润的贡献率、拥有的专利数量、大学专科学历以上的员工所占比重、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重、研发人员所占比重、顾客投诉率、政企关系指数(获得政府支持项目数/总项目数×100%)、研究合作关系指数(企业与大学和科研所合作项目数/总项目数×100%)等。

反映智力资本的流量指标有:创新活动总投入、R&D投入强度、R&I)设备净值、正在开发的新产品数、新产品销售率、电子商务销售额占销售总额比重、专业技术人员增减数、AD/AA指数(行政管理花费/管理资产×100%)、IS/AD指数(信息技术花费/行政管理花费×100%)、员工满意度、专业人员流失率、访问企业的顾客数量、顾客满意度、销售渠道投资率、品牌知名度、市场占有率等。

在“智力资本辅助报表”附注部分,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详细披露智力资本的配置状况、智力资本与企业战略的适应程度、企业信息化程度、企业创新战略、企业经营理念、专业技术人员基本素质、经营者基本素质等信息。

高技术企业智力资本的报告还应当提供智力资本未来的预测性信息,提供智力资本的需求、结构变动、供给和使用效率等预测信息,从而把握智力资本的变动趋势。

在新经济时代,人们对企业核心资源的认识正在发生变化,从财务资本积累为核心转向智力资本积累为核心,利用智力资本获得真正的竞争优势正成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这也给高技术企业的会计核算提出了挑战。由于智力资本的特殊性,因此要突破传统企业的会计核算模式来披露高技术企业智力资本管理和利益相关者决策所需的智力资本信息,就需要会计理论界和实务工作者进一步加强研究,以满足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徐程兴。企业智力资本财务价值计量模型探究[J].科学学研究,2004,(2):82-87.

[2]谢诗芬。会计计量中的现值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余绪缨。智力资产与智力资本会计的几个理论问题[J].经济学家,2004,(4):86-91

高技术企业范文篇7

以高技术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就是高技术企业之间的竞争。高技术企业不同于传统企业,有其自身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1)技术群体化。高技术最突出的特征是多技术的交叉性、渗透性和相关联性。由此,高技术企业需要多种知识、多种学科的技人才共同合作以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2)技术发展高速度。高技术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有的只有短短几个月甚至是几个星期,高技术产品更新周期短,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因此,高技术企业在技术更新与技术创新方面立足于行业之首。

(3)高技术企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性。高技术及其产品的开发本身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企业用于研究与开发的经费一般占销售额的10%~30%。同时,高投入带来高风险。这里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

(4)高技术企业对信息的高度敏感性。高技术企业技术变化快、市场变化快、发展速度快,要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谋求生存和发展,高技术企业必须比传统企业更注重获取外部信息及内部相互之间信息的及时交流和沟通。

2高技术企业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技术企业在营销策略和营销手段上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

(1)营销观念创新不够,不能满足高技术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高技术及其产品往往需要企业打破传统观念和做法,通常是技术上的发展和变革先于消费者的需求,企业首先开发出新产品,然后通过引导需求,最终使产品为市场所接受。企业不仅要适应市场,更需要创造市场。

(2)对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把握不够,企业产品和技术创新不能适应市场变化和发展,使企业发展受到影响。但是常用的市场预测技术和方法是针对传统产品特性设计的,往往不适合高技术产品。高技术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是激进的、不连续变化的,这使企业对潜在市场规模的预测很困难。高技术企业的产品生命周期较短。原有产品极易被新技术淘汰,很多高技术企业不能领先竞争对手推出更新的产品,或对原有产品进行改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面临极大挑战。

(3)自有营销网络不健全,渠道过长,使企业产品价格失控,信息反馈和沟通不及时,影响企业对市场变化及市场需求的把握。而且过长的渠道影响信息的反馈和沟通,从而影响企业对市场变化做出迅速灵敏的反应。这些都直接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给企业发展带来不利。

(4)市场营销部门组织结构不理想,营销人员的专业营销素质欠缺,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密切联系和信息沟通不够,重技术,轻营销,没有真正的整体技术营销。一是营销管理者的素质达不到相应的工作岗位的要求,如培训教育、技能、考核、岗位竞争、培养与企业共命运的个性、激发人的创新与进取精神等等方而做得不够。二是没有组合选配好人员。其关键在于没有寻找到最佳组合发挥人才整体效能,不能做到取长补短,配好岗位,选好搭档。随着科技进步,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越来越广泛,产品营销中“一条龙服务”、“多角供需关系”,往往因为缺少各类专业人员配套协作而共同完成。这也严重影响了企业产品的市场引导和市场拓展。3对高技术企业营销管理的建议。转3.1价值主张和价值网的营销创新是根本

价值主张,即给重要顾客提供什么样的价值。价值网,即有效地为选定的细分市场服务所必须的活动的跨职能协调,包含基于4Ps的差异化。但他不只包括营销,还包括对其他职能(如R&D、运营和服务)进行差异化。价值主张和价值阿的创新是营销创新是根本的方面。

3.2整体营销极其重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每一次消费者需求的升级和技术革新都隐藏着大的商业机会,催生一批新兴企业,使传统企业所积累的竞争优势荡然无存。当代IT技术的迅猛进展,整体营销的出现是必然的,互联网的快速变化使企业的许多营销观念滞后,跟不上时代进展,企业追求的不应是量的改变,而应是对传统营销的改革和创新,而创新的方向就是整体营销。整体营销中的关键环节在于分销商,在产品推向市场之前,最关键的是要处理好和分销商的关系。

(1)树立分销商市场营销观,满足分销商的利益。

高技术企业为了开拓市场,扩大产品销路,应充分调动分销商的积极性,协助支持分销商,满足分销商的利益需求,以提高市场营销效果。具体来说:第一,企业应经常派遣营销员到分销商网点协助工作,安排商品的陈列,举办商品展览会,训练销售人员等。第二,企业应进行密集广告宣传。一般来说,分销商比较愿意接受已经在进行广告宣传的商品,第三,营销企业对分销商的资金支持。一般来说,许多营销企业采用售后付款或定期付款的办法,这样有利于解决分销商资金不足的实际困难;第四,营销企业应根据分销商的推销业绩设立一定的奖励制度。

(2)树立最终顾客市场营销观,满足并创造目标市场的需求。

3.3处理好变革型营销创新和渐进式营销创新的关系

变革型营销创新相对于渐进式营销创新来说对营销绩效的影响更加显著。充分利用与潜在顾客、潜在竞争者或未来技术的信息有助于提升企业营销创新的能力,因此,企业应当采取更具探索性的技术研发、产品研发和新的营销模式。企业高层管理者要认识到打造有利于产品创新和营销模式创新的组织文化的重要性,因为这种文化会激发员工和管理者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高技术企业范文篇8

风险投资是指把资本投向蕴含较大失败危险的高新技术开发领域,以期获得成功后高资本收益的商业性行为。其实质是通过投资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群,将其中成功的项目进行出售或者上市,实现所有者权益的变现,这时不仅能弥补失败项目的损失,而且还可使投资者获得高回报。”由此可见,风险投资是随着高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高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始终起着“发动机”、“催化剂”和“孵化器”的作用。

首先,风险投资为新创建的高技术企业提供创业资金,加速了新技术、新知识和发明创造转化为新商品的进程。

其次,推动和促进了全社会的技术创新,为高技术成果的规模生产培植了土壤。

第三,风险投资的择优投资原则,使有广泛市场需求的高技术或高技术产品首先投产,引导了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第四,风险投资家参与高技术企业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减少企业风险,促进高技术企业的顺利成长。

第五,风险投资进一步改善了高技术产业的投资环境。

二、高技术企业成长的阶段性特点

对于企业成长阶段的划分,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方法。格雷纳将企业成长过程划分为创业、指导、分权、协调、合作五个阶段;而美国管理学家伊查克•爱迪思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产生、成长、成熟、衰退和死亡五个阶段,并更进一步地把企业生命周期细化为10个时期: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和死亡期。本文根据典型的企业成长阶段理论、我国风险企业的发展现状和目前对风险企业成长阶段的常用划分方法,将高科技企业的成长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种子期、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

三、风险投资在高技术企业不同阶段的作用

(一)种子期

种子期是高科技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酝酿与发明阶段。这一时期企业的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少,企业创立所需要的资金往往来自创业者个人、创业者的亲属、朋友等。如果从这些渠道获得的资金数量还不够使企业实现高科技产品的商业化生产,企业往往会寻求风险资本的支持。这一时期的风险投资成为“种子资本”。此时风险投资公司往往会运用自己的经验、知识、信息和人际关系网络,帮助高技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开拓市场。

(二)导入期

导入期是高科技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试销阶段。此阶段内,企业需要制造少量产品,解决技术问题、排除技术风险;还要进行市场营销,赢得市场对产品的接受。因此,企业的经费投入显著增加。企业资金主要来自原有风险投资机构的增加投入。这一时期投入的风险资本成为“导入资本”。

这一阶段,风险投资公司除了提供资金,更要帮助创业者组建一个强势团队和组织机构,以有效规避团队风险和由于关联经济性带来的风险。通过帮助风险企业把需要的技术、管理、财务、营销专家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资金与管理相结合的催化作用。

(三)成长期

成长期是高科技企业技术发展与生产扩大的阶段。这一阶段的资本需求又有所增加,资金支持是风险投资在这一阶段的重要作用之一。风险资本的注入会促进实现高科技产业规模经济性和速度经济性,还能帮助企业解决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如果创业者不能有效领导和控制企业,风险投资公司应果断采取措施,避免创业者能力风险。同时,还应在追加投资时应对风险企业再次评估,避免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道德风险。这一阶段,风险投资起到了使资金与管理再次融合,使高科技企业快速成长,实现速度经济性的催化作用。

(四)成熟期

这一阶段是指被投资的高科技企业上市前的阶段。这一阶段对资金需求不象以前那么迫切,风险投资公司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企业知名度,美化公司财务报表,为公司上市做准备。严格地讲,这一阶段的资金投入从性质上已不属于风险投资。

这一阶段要实现将高科技企业由风险企业向现代公司制度组织转变。风险投资公司在此阶段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完善公司治理、包装企业,实现首次公开发行上市或把企业推向资本市场,寻找风险资金退出的途径。

综上所述,本文把决定风险投资成功的关键因素分解为品牌、网络资源、资金、团队建设、战略制定、培训、营销辅助、治理结构、技术支持等,各因素在不同阶段的重要性不同。风险投资的介入不仅解决风险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而且用其特殊的运行机制有效结合科技、资本、管理、金融等资源,促进高科技产业按照其所具有的经济特性快速发展。

四、结论

在高技术企业每一成长阶段均可能存在技术风险、生产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融资风险以及其他风险等.这些潜在风险在不同的投资阶段具有不同的分布,其发生变化的规律以及风险损失均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风险投资公司应当对处于不同阶段的风险企业需要采用不同的支持手段。

风险投资公司的目的是实现资本增值,这与风险企业的成长目标一致。要实现风险企业的高速成长,风险投资公司所投入的资源应与高科技企业所处的成长阶段相匹配。因此,风险投资公司在选择投资机会时,应根据自身能力选择相应成长阶段的高科技企业;高科技企业在进行融资时,要在正确分析自身所处的成长阶段基础,选择资源与其相符的风险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公司应与所投资的风险企业建立起这种独特的战略同盟关系,把高科技企业的各种资源与能力有效整台以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陈克文.高技术风险投资理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成思危.积极稳妥地推动我国风险投资事业.

[3]爱迪思.企业生命周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237.

[4]王莉.发达国家和地区风险资本与中小企业创新结合模式比较.经济管理,2002,(21):73-76.

[5]孟宪昌.风险投资与高技术企业成长.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6]任学峰,孙绍瑞.风险投资与高技术企业成长过程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

[8]张玉利.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成长.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高技术企业范文篇9

以高技术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就是高技术企业之间的竞争。高技术企业不同于传统企业,有其自身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1)技术群体化。高技术最突出的特征是多技术的交叉性、渗透性和相关联性。由此,高技术企业需要多种知识、多种学科的技人才共同合作以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2)技术发展高速度。高技术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有的只有短短几个月甚至是几个星期,高技术产品更新周期短,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因此,高技术企业在技术更新与技术创新方面立足于行业之首。

(3)高技术企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性。高技术及其产品的开发本身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企业用于研究与开发的经费一般占销售额的10%~30%。同时,高投入带来高风险。这里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

(4)高技术企业对信息的高度敏感性。高技术企业技术变化快、市场变化快、发展速度快,要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谋求生存和发展,高技术企业必须比传统企业更注重获取外部信息及内部相互之间信息的及时交流和沟通。

2高技术企业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技术企业在营销策略和营销手段上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

(1)营销观念创新不够,不能满足高技术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高技术及其产品往往需要企业打破传统观念和做法,通常是技术上的发展和变革先于消费者的需求,企业首先开发出新产品,然后通过引导需求,最终使产品为市场所接受。企业不仅要适应市场,更需要创造市场。

(2)对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把握不够,企业产品和技术创新不能适应市场变化和发展,使企业发展受到影响。但是常用的市场预测技术和方法是针对传统产品特性设计的,往往不适合高技术产品。高技术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是激进的、不连续变化的,这使企业对潜在市场规模的预测很困难。高技术企业的产品生命周期较短。原有产品极易被新技术淘汰,很多高技术企业不能领先竞争对手推出更新的产品,或对原有产品进行改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面临极大挑战。

(3)自有营销网络不健全,渠道过长,使企业产品价格失控,信息反馈和沟通不及时,影响企业对市场变化及市场需求的把握。而且过长的渠道影响信息的反馈和沟通,从而影响企业对市场变化做出迅速灵敏的反应。这些都直接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给企业发展带来不利。

(4)市场营销部门组织结构不理想,营销人员的专业营销素质欠缺,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密切联系和信息沟通不够,重技术,轻营销,没有真正的整体技术营销。一是营销管理者的素质达不到相应的工作岗位的要求,如培训教育、技能、考核、岗位竞争、培养与企业共命运的个性、激发人的创新与进取精神等等方而做得不够。二是没有组合选配好人员。其关键在于没有寻找到最佳组合发挥人才整体效能,不能做到取长补短,配好岗位,选好搭档。随着科技进步,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越来越广泛,产品营销中“一条龙服务”、“多角供需关系”,往往因为缺少各类专业人员配套协作而共同完成。这也严重影响了企业产品的市场引导和市场拓展。

3对高技术企业营销管理的建议

3.1价值主张和价值网的营销创新是根本

价值主张,即给重要顾客提供什么样的价值。价值网,即有效地为选定的细分市场服务所必须的活动的跨职能协调,包含基于4Ps的差异化。但他不只包括营销,还包括对其他职能(如R&D、运营和服务)进行差异化。价值主张和价值阿的创新是营销创新是根本的方面。

3.2整体营销极其重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每一次消费者需求的升级和技术革新都隐藏着大的商业机会,催生一批新兴企业,使传统企业所积累的竞争优势荡然无存。当代IT技术的迅猛进展,整体营销的出现是必然的,互联网的快速变化使企业的许多营销观念滞后,跟不上时代进展,企业追求的不应是量的改变,而应是对传统营销的改革和创新,而创新的方向就是整体营销。整体营销中的关键环节在于分销商,在产品推向市场之前,最关键的是要处理好和分销商的关系。

(1)树立分销商市场营销观,满足分销商的利益。

高技术企业为了开拓市场,扩大产品销路,应充分调动分销商的积极性,协助支持分销商,满足分销商的利益需求,以提高市场营销效果。具体来说:第一,企业应经常派遣营销员到分销商网点协助工作,安排商品的陈列,举办商品展览会,训练销售人员等。第二,企业应进行密集广告宣传。一般来说,分销商比较愿意接受已经在进行广告宣传的商品,第三,营销企业对分销商的资金支持。一般来说,许多营销企业采用售后付款或定期付款的办法,这样有利于解决分销商资金不足的实际困难;第四,营销企业应根据分销商的推销业绩设立一定的奖励制度。

(2)树立最终顾客市场营销观,满足并创造目标市场的需求。

3.3处理好变革型营销创新和渐进式营销创新的关系

变革型营销创新相对于渐进式营销创新来说对营销绩效的影响更加显著。充分利用与潜在顾客、潜在竞争者或未来技术的信息有助于提升企业营销创新的能力,因此,企业应当采取更具探索性的技术研发、产品研发和新的营销模式。企业高层管理者要认识到打造有利于产品创新和营销模式创新的组织文化的重要性,因为这种文化会激发员工和管理者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4技术营销是高技术企业的发展方向

美国思科公司CEO钱伯斯说:“最好的技术不一定能成功。市场最终还是要打败技术。”这是技术与营销之间的辩证统一。以技术为导向,只顾生产技术投入而忽视营销,企业将因此失去改进研发产品的方向,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最终会被市场所淘汰。若一味重视营销,而忽视技术和研发,则消费者的需求同样不能得到高质量、快速度、高效率的满足。进行技术营销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正确处理好不同时期技术与营销的关系。一般而言,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或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时期,技术与营销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在产品处于研发或初创时期,企业可能更偏重于技术;而随着产品逐渐成熟,将会慢慢转向偏重于市场营销能力。

高技术企业范文篇10

转变产业发展思路,变依赖外资为扶持、依赖本土企业

今后一段时期,广东高技术产业发展依赖外资的格局还将持续。这是因为我省高技术企业难以在短期快速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跨国公司还在继续将高技术产品的生产基地向我省转移。只要这种状况不改变,我省高技术产业的“双低”问题就会持续。要改变这种状况,目前来说,一个有效方法就是鼓励并扶持我省本土企业发展自有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品,使高技术企业逐渐向研发、设计及营销环节渗透,提高本土企业的技术竞争力和产业增加值率。政府应当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自主知识产权开发,实现在高技术领域跨越式发展。近年我省已开始出现一批国内知名、国际上有影响的品牌企业,如华为、中兴、tcl等。今后,我省应鼓励这些企业使用自有品牌,开发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政府还应进一步出台相应的支持措施,帮助本土高技术企业解决关键零部件生产中存在的困难,探索新的、高效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通过这些措施,提高我省高技术企业技术开发与跟进能力,使我省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在发展中逐渐得到解决。

大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通过体制优势吸引人才

企业通过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发展高技术产业,需要良好的社会制度环境作支撑。制度环境的优化是吸引高科技人才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在良好的制度环境下,科技人才的创造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20世纪八九十年代,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享有政策和体制创新的优势,在科技体制改革上下了大力气,科技体制改革走在了全国的前面,也因此吸引了大批内地科技人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过去那种由中央政策优惠带给广东的、在改革上先行一步的优势正在弱化。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上,广东以往具有的科技体制优势也有弱化的倾向,而广东过去就存在的科技基础条件差的弱势却相对凸现出来。目前,我省在发展高技术产业人才的储备和质量上,与北京、上海等地相比,存在较明显差距,还不能形成良好的研究开发氛围,这是我省科技基础条件中最大的不足之处。近年,外资企业已经开始将部分应用型的研究开发机构转入中国,在中国先后建立了数百家研究开发中心。由于北京、上海具有丰富的科技人才资源,这些中心基本都建在京、沪等地,广东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广东各级政府今后要在吸引高质量的科技人才上下功夫,尤其是在尊重人才、发挥人才的积极性上需要加强措施,因为已经有不少科技人员认为广东现在对人才的激励措施不如北京、上海、江浙等地。广东的科技体制改革需要加大力度,广东能否继续保持改革优势,能否创造新的、更大的科技体制优势,是广东、特别是广东本土高技术企业能否吸引和留住人才,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

重视研发工作,加大投入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