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在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十篇

时间:2023-10-30 17:58:07

钢铁在国民经济的重要性

钢铁在国民经济的重要性篇1

在普通人眼中,西方殖民者打败落后地区的抵抗力量都是通过先进的“洋枪洋炮”,即“热兵器”对“冷兵器”来实现的。但这是一种不小的“误区”。

西班牙人作为美洲早期的殖民者,其打败和屠杀印第安人主要依靠的并非热兵器,而仅仅是钢铁的刀剑。这种胜利的取得,最重要的原因是,印第安人在殖民者到来之前,竟不知钢铁武器为何物,他们最坚硬的武器是没有利刃的青铜棒,以及石刀、弹弓。

可以说,殖民运动开启了人类最早的“铁血时代”,钢铁是一个民族战胜另一个民族或者一个民族免于亡国灭种的“物质基础”。直到20世纪中叶二战结束,钢铁的这种地位都从未改变。

作为一个工业后发国家,中国人对钢铁的情结更加独特。到本世纪初,中国已成为了世界上产量第一的钢铁生产国,并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成规模钢铁企业。

不过,这个在过去被视为国家实力,并寄托政治精英富国强兵梦想的产业早已不复昔日荣光。它正在成为中国工业体系痼疾的“集大成者”,乃至国家经济的一种“负担”。

任何一个产业,它都不能过分地被“政治化”,否则它最终的“市场化”将面临更严重的痛。 战争和钢铁

钢铁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指标,这种“铁血倾向”主要是被战争放大和强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所有的近代和现代战争几乎都是一场钢铁产能的博弈。1800年,英国的钢铁和煤炭产量比世界其他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总和还要多,这意味着它作为全球霸主的地位将很难被挑战。

1913年,德国钢产量达到了英国的2.2倍。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联合了 “布娃娃帝国主义”奥匈帝国等多个“二流”资本主义国家和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战。

1940年,德国钢产量超过英国和法国的总和,也超过新兴的苏联。1941年,德国进攻苏联,二战格局瞬间改变。

“失道寡助”当然是德国和其盟友战败的原因,但不可否认,两次大战几乎就是一场钢产量的博弈,战争结果基本上就是钢铁产量的“较量”。

一战之前,尽管德国钢铁产量在欧洲排名第一,但美国1913年的产量超过了3100万吨,而德国不过1760万吨。1940年,德国及其占领区的钢产量为 2610万吨,但美国早已达到了6076万吨。两次大战,美国的参战立刻让德国的“钢铁优势”荡然无存。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对“老冤家”德国和俄国(苏联)的“钢铁博弈”。1913年,俄国钢产量为480万吨,不到德国的1/3。但1940年,德国(含占领区)和苏联的钢铁产量,差距已经不明显。1940年,苏联钢产量达到了1832万吨,达到了德国的70%。

一战时期,俄军根本不是德军对手,德军在东线围歼数倍于自己的俄军,是一种常态。最后,俄国几乎自动投降,而德军也视之为无物,大摇大摆从东线抽调主力回援西线。但二战时期,格局已明显改变,苏联的战争后劲显然超过德国,而钢铁无疑是基础。

这段战争史,本质上也是经济史,它深刻地影响了后来很多国家的工业发展战略。社会主义的苏联基于一战俄军可笑的战斗力而“痛定思痛”,其政治精英认为,要从帝国主义的包围中杀出血路,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工业体系,其基础便是重工业。

另外,社会主义国家必然面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这也意味着社会主义国家很难加入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分工和贸易,因此必须有独立自主的完整工业体系,而重工业是所有工业的基础。

中国发展钢铁的动因和苏联类似。不论是民国政府还是新中国,都深刻地懂得钢铁为代表的重工业的薄弱是中国长期被欺凌的重要原因。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之时,日本的钢产量是580万吨,约为当时美国的1/10。尽管和欧美列强相比,日本不过是个“二流国家”,但它对中国的物质优势几乎是压倒性的。中国当年的钢产量只有4万吨。中国人只得以血肉之躯和数倍于日寇的伤亡去赢得惨烈的胜利。

因此,建国之后,钢铁工业成为了新中国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这是一个新兴大国的理性选择。在1980年代之前,衡量国家经济实力的除了粮食产量,就是钢铁产量,在一些特殊时段,它们是地方官的“考核指标”。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GDP概念。 实力指标之变

但不同经济体对钢铁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就在欧洲国家积极“备战”、不断加大对钢铁产业投资的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的经济衡量体系已经开始转变。

1932年,为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应对经济危机提供决策参考,美国商务部内外贸易局经济分析处同国民经济研究所(NBER)的西蒙・库兹涅茨等经济学家一起编制了1929年~1932年全国国民收入(NI)数据。这是经济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此时的统计指标是国民收入而不是GDP,但它是后者的滥觞。因为开创性的贡献,西蒙・库兹涅茨获得了197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GDP直到1965年才在美国诞生。这一年,美国统计部门首次编制分产业的GDP数据。到了1991年,美国正式将GNP统计改为GDP统计。美国的GDP统计变革显然会影响“国际标准”,到了今天,GDP已经成为了全球宏观经济统计的统一标准。

显而易见,GDP这样的综合性指标才是一个“现代指标”,而钢产量是个“近代指标”―在弱肉强食,国际秩序构建完全以武力为后盾的时代的国家博弈“实力指标”。

GDP和钢产量相比,更能体现一个现代国家的真实经济水平,也更有利于为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美国首次编制分产业GDP数据,目的便是让国家治理者更好地把握国民经济生产结构特征。因为,此时的美国经济正在转型,一个制造业强国正在成为一个服务业(金融业)为主体的强国。

而同一时期的苏联则依然在“铁血之路”上狂奔。数据显示,从1953年~1964年间,苏联的钢产量从3810万吨增加为8500万吨,虽然不敌美国,但差距在不断缩小。这被看作是苏联在美苏争霸中进入进攻性阶段的重要物质基础。

实际上,很多人忽略了苏联占据优势的“基础”并不全是钢铁产量,很大程度在于国际原油市场正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1960,产油国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开始了和西方国家的“石油恩仇”。

苏联作为一个外汇主要依靠石油出口,而且必须要用外汇购买粮食的石油出口大国,势必会占据“优势”,这种“优势”一直持续到了1980年代沙特在美国支持下将石油产量猛增4倍,直接导致苏联巨额外汇损失为止。

但中国人的“钢铁情结”在经过“大炼钢铁”等发展教训之后,开始慢慢转变。1980年代初期,中国开始以国民收入(NI)和国民生产总值(GNP)来统计经济发展。1993年,我国取消了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核算, GDP成为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

中国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一个现代国家的实力绝非钢铁可以衡量。即便在近代,也是如此。

俄国沙皇曾认为,俄军战斗力远远落后于德军,主要在于俄国工业实力特别是钢铁产业的落后。这种观念影响了后来的苏联,也间接影响了世界上的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但这个思想的源头或许就有问题。

20世纪初,俄国70%的男子是文盲,而同一时代的德国人,识字率已近100%。显然,一支超过半数士兵目不识丁的半文盲部队,即使拥有最好的钢铁武器,也打不过每一位士兵都看得懂作战地图的现代劲旅。钢铁并不代表一切,即便在那个早已过去的“铁血时代”。 回归“市场化”

1997年,中国的粗钢产量首次超过日本和美国,跃居世界第一。此后,这个地位几乎没有被动摇过。但问题在于,这个产业的竞争力却不甚乐观。

国际钢铁协会于每年的年中一份世界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名,这份排名相对权威。在最近的2015年的报告中,“中国军团”业绩欠佳。排名前5的企业分别来自韩国、美国、日本、俄罗斯和巴西,排名前20的企业之中没有一家是中国大陆企业。其中,中国台湾的“中钢”排名19位,而大陆最领先的宝钢也仅仅排名21位。

目前,中国作为钢铁第一大国,产业技术水平和产品结构仍处于中低端。一般而言,国外特殊钢产量占钢总产量的比重约10%以上,但中国仅5%。特殊钢材需要的技术水准较高,附加值和利润也高,是钢铁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钢铁产业大而不强的产业现状,其背后最重要的根源是产业集中度过低。这个行业的产品容易标准化,因此钢铁行业是一个规模经济很明显的行业,规模大会直接带来两个好处:一是获得针对上游(铁矿)和下游(比如汽车厂商)更大的议价权,二是单家企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研发,提高技术实力和产品附加值。

长期盘踞世界钢产量第一,以及行业竞争力前十的安赛乐米塔尔公司就深谙此道。2007年,这家崛起于印度的钢铁巨头钢产量达1.16亿吨,占世界市场份额比例超过10%。早期,安赛乐米塔尔的技术实力并不占据优势,但其领导者米塔尔深谙世界钢铁产业的首要缺陷,即世界钢铁产业集中度,这使得钢铁公司的议价能力很差。

在世界任何国家和经济体,钢铁公司都具有明显的地方性特征。因为它们最初都是依托铁矿而建,加之涉及国家竞争的版图分割问题,以及钢铁原料、成品“太重”,运输半径有限,所以钢铁企业分散,并且多是区域性企业。

但米塔尔认识到,世界金融体系的融合以及资本的跨境流动将给行业带来颠覆性机会,通过并购整合全球分散的钢厂,形成超级大规模的钢铁巨头,其好处至少有三:一是扩大市场份额,对上下游的议价权更大。二是分散全球风险,各地市场可此消彼长。三是加大研发的集聚效应。

遗憾的是,中国同行的发展方向刚好和安赛乐米塔尔相反。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地方竞争”的格局,大量地方钢铁企业崛起,加剧了这种分散化趋势。国家部委多次要求加强钢铁行业的整合,但这种分散化的情况并未根本改观。近年来,中国钢铁市场的CR4(排名前四企业的生产集中度)指标甚至不及美、日、韩、印四国钢铁市场的一半。

当前,一种流行的说法是钢铁公司“触网”,即钢铁电商的迅速崛起。钢铁电商崛起的背景,正好是钢铁厂商的“弱势”和分散,使得统一的交易平台成为了必要。电商会让信息更加透明,这个新兴产业最大的正面效果是加快那些实力欠佳的钢铁企业的衰落,加速行业的洗牌,而不是“拯救”这个行业。

钢铁在国民经济的重要性篇2

中国钢铁工业以满足国内需求为目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发展壮大,强有力的支撑了国家建设。2011-2015年,累计产钢38亿吨,满足了同期中国GDP 总量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8%对钢铁的巨大需求。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增长和经济结构的优化,中国钢铁工业将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完善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努力化解过剩产能,持续推进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一、关于钢铁产量情况

2015年,中国内地全年生产粗钢8.04亿吨,比上年减产1917.98万吨,下降

2.33%。2015年长材产量下降3.60%,管材产量增长10.98%,板带材产量增长

2.50%,其中冷轧薄板增长6.49%,镀层板增长2.67%。粗钢产量下降,部分高端产品产量增长,中国钢铁工业产品结构有所优化。

2015年,世界66个主要产钢国家和地区共生产粗钢16亿吨,比上年下降2.86%。主要产钢国家粗钢产量多数下降,仅有少数国家粗钢产量增长。

二、关于进出口情况

2015年,中国钢材出口1.12亿吨,比上年增长19.9%,其中板材和管材合计5775.29万吨,占出口总量的51.38%;进口钢材1278万吨,比上年下降11.4%;全年净出口钢材折合粗钢1.03亿吨,占中国内地粗钢产量的12.81%。

2015年中国内地进口铁矿石9.53亿吨,比上年增长2.2%。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6.07亿吨,同比增长10.76%;从巴西进口铁矿石1.92亿吨,同比增长12.1%;从南非进口铁矿石4537.83万吨,同比增长4.06%。2015年从澳大利亚和巴西进口铁矿石占进口总量的83.85%。

三、关于市场需求情况

2015年,中国内地粗钢表观消费量7.04亿吨,占全球总量的43.2%,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钢材消费市场。中国经济的区域不平衡性以及目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国内市场需求将保持基本稳定和较高的需求总量,市场前景依然可观。

四、关于行业效益情况

2015年,全球钢材价格下跌。12月末,CRU 国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同比下降32.4%,其中长材指数下降28.5%,板材指数下降34.6%。CSPI 中国钢材价格指数同比下降32.16%,其中长材指数下降31.18%,板材指数下降33.27%。CRU 国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降幅高于CSPI 中国钢材价格指数。受钢材价格大幅下跌影响,中国钢铁工业经济效益有所下降。2015年,中国钢铁工业(包括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7.2万亿元,比上年下降13.9%,利润总额971.9亿元,比上年下降60%。

五、关于化解过剩产能情况

钢铁产能过剩是全球性问题,按照世界钢协数据,2015年全球粗钢产能利用率为69.7%。2014年末中国粗钢产能约为11.3亿吨,按照2015年产量测算产能利用率71.2%,和全球情况基本相当。

中国政府、钢铁行业和企业积极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取得了明显成效。“十二五”期间,已淘汰落后钢铁产能9000多万吨;钢铁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两年下降,2015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1%;市场竞争和环保压力已促使一批钢铁产能退出,包括各类所有制企业。

2016年2月,中国政府了《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计划在未来五年再压减1亿-1.5亿吨钢铁产能,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中国将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经验,努力化解过剩产能,妥善处理人员安置等问题,尽快实现供需再平衡。

六、关于技术进步情况

钢铁行业以服务经济发展和下游产业需求为宗旨,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一方面,建筑、造船、汽车等量大面广钢材产品整体水平提升,高强钢筋及钢结构用钢比例提高,试点省市400兆帕及以上高强钢筋的使用比例已达70%~80%,高强造船板占造船板比例已超过50%。另一方面,一大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研发成功,用于大型水电、火电、核电装备制造的取向硅钢板、

磁轭磁极钢板、电站蜗壳用钢板等产品性能达到领先水平;核反应堆安全壳、核岛关键设备及核电配套结构件三大系列核电用钢在世界首座第三代核电项目CAP1400实现应用;高铁转向架构架用钢,时速350公里高速动车轮对用钢即将进入试用阶段;第三代汽车高强钢实现全球首发。

七、关于节能环保情况

中国钢铁工业按照绿色发展要求,加大资金、人才、技术研发等各方面投入,在新一代可循环钢铁制造流程、绿色制造、环境经营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涌现出一批节能环保先进企业,河钢唐钢、太钢、宝钢等企业成为了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名片。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已经从单纯的环境治理,转变为全流程节能环保技术集成优化和资源能源高效利用前提下的清洁生产绿色制造。

2015年新环保法的实施对钢铁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更严标准,钢铁行业通过加大各项投入、推动技术升级和全面推广应用,节能减排取得明显进步,吨钢综合能耗逐年下降,吨钢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减少,中国钢铁工业能源消耗总量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进入下降阶段。2015年与2010年相比,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要会员企业平均吨钢能耗从605千克标煤降至572千克标煤,提前达到580千克标煤的节能规划目标;吨钢耗新水量从4.1立方米降至3.25立方米,提前实现4立方米节水目标;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从1.63千克降至0.74千克,超额实现1.0千克的污染防治目标;吨钢化学需氧量从70克降至22克,超前实现控制目标。

八、关于所有制结构情况

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都是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使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相互促进、协同发展。这方面在钢铁工业体现的更为突出。2003年中国民营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只占全国总产量的5%。目前民营钢铁企业在企业数量上已经占据绝对优势,在粗钢产量上也超过一半。涌现出了沙钢、建龙重工、日照钢铁、河北敬业、方大钢铁等一大批千万吨级民营钢铁企业。

2014年,中国内地粗钢产能11.3亿吨,其中国企占44.28%,民企占55.72%;粗钢产量8.23亿吨,其中国企占49.64%,民企占50.36%。另外,随着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中国已有34家钢铁上市公司,成为公众企业。2015年,以集团口径计算,这34家上市公司合计粗钢产量3.91亿吨,占全国粗钢产量的48.69%。

九、关于钢铁贸易政策情况

钢铁在国民经济的重要性篇3

制造业是中国实体经济中分量最重的一个砝码,但现在仍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钢)董事长李玉田谈及钢铁行业的现状时,深有感触。

“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钢铁行业的市场坚冰越冻越深,如果从时间段上形容钢铁行业的冬天,那么2011年入冬,2012年就是中国传统节气中的“一九”和“二九”,到了2013年就是“三九”、“四九”,且寒冷在继续积聚。春天什么时候到,真的不好预测。”李玉田对2013年钢铁行业发展的形势作出了判断。

一边是产能过剩,一边是原材料铁矿石价格的不断上涨,再加上国家政策在钢铁行业准入制度上的不断施压,让很多钢铁企业举步维艰。“现在中国钢铁企业成了‘打工仔’,给银行打工,给国外矿山打工。”李玉田一语道破钢铁行业发展的困境。

但这并不是没有出路。济源钢铁在经济寒冬里连续5年实现产值增长,去年实现营业额151.5亿元,利润达到2.54亿元。这是如何做到的?

事实上,从2004年起,济钢就开始了有层次性的转型,调整产品结构,一是由建筑用钢向工业用钢的转型,二是由普钢向优特钢的转型。李玉田解释说,根据欧、美、日等国家的经验,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对钢铁的需求在不断上升,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后期,当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之后,那么这个国家的钢铁行业就会进入一个拐点。这个拐点以后,建筑用钢需求量将会下降,伴随而来的是工业用钢市场需求量的上升,在这么一个时期里,市场对钢材质量的要求也会不断提升。目前为止,济源钢铁的优特钢产量达到了企业钢铁生产总量的60%。

事实上,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济钢在市场低潮的时候,始终没有减产。济钢的产品有两个市场:一个是建筑用钢市场,另一个是工业用钢市场,当建筑用钢市场受国家宏观调控而萎缩时,工业用钢会大大弥补这一时期企业效益的空白。

有业内人士表示,表面上看,做好“两手准备”只是一个公司的内部转型行为,但实际上,这是民营企业能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求生发展的不二法门。

而根据这样的发展态势,济钢将在十二五期间把优特钢的生产比例扩大到80%~90%。

“这不仅是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也是欧美发达国家的工业经济发展的路径,而且从现在的市场销售情况来看,优特钢比建筑用钢的利润高出200元/吨。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到这个阶段后实现转型的必由之路。”谈到企业能够稳步发展,李玉田重提济钢2001年的那次股份制改革。直到现在,济钢80%的员工都持有股份,这样的企业体制和分配制度无疑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李玉田坦言,对于钢铁行业来说,这在经济危机时期就是企业向上的核心竞争力。

即便如此,李玉田对济源钢铁的发展始终如履薄冰,当被问及2013年济钢的业绩目标时,“面对经济寒冬,我们不会减产要保持165亿的销售额。”

让改革的步伐更大些

李玉田同时表示,中国正在进行的城镇化建设,仍然有建筑用钢广袤的市场,也可以说,城镇化建设是中国再一次拉动内需的一个支撑点,尤其对于制造业来说,仍然大有可为,有很多的文章可以做。

从行业自身来看,李玉田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倒逼企业转型升级。”而另一方面,中国的机械工业、装备业的市场潜力还是很大的,可以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和相关行业的发展,包括钢铁行业。

值得一提的还有汽车零部件行业,李解释说,现在很多国际上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正在向中国转移,汽车生产正在“中国化”。这对于制造业来说是一个特殊的讯号,也是一个时机。

当然,这里面还存在一个共性与个性的问题。每个行业都有它自己的特殊属性,钢铁行业也不例外。过去的几年中,很多的钢铁企业都在上项目、求规模,没有预测到现在的市场环境会如此难过,从而导致产能过剩,产品挤压,企业面临困境。

“一个企业要适时地认真研究国家经济政策,特别是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较大的制造业。无论是地方政府发展经济还是企业追求效益,要把握好每一个可能稍纵即逝的机会。事实上,在钢铁行业,河南有几次被兼并重组的大好机会,但由于种种原因,都不了了之了。”李玉田说。

虽然国家近些年一直在推进钢铁业兼并重组,但真正能“开花结果”的很少。有些靠行政手段捆绑起来的钢铁集团,其效果和活力也尚待观察。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估计要靠市场法则来解决,靠竞争淘汰来洗牌。“家电业的发展就是一个例证,经过大浪淘沙也是行业发展的一条路子。”李玉田比预言钢铁行业寡头时代即将到来。

但他也坦言,中国的模式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他希望民营企业能够与国有企业有公正和平等的生存坏境。李玉田认为,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传统行业,必须依靠政府出手。但政府对于国有企业及大型企业的救助注资雷霆万钧,对于民营企业融资难却言大于行。

有舆论指出,以国家经济主义作为出发点进行市场化的改良,同时引导各种力量对国家经济主义进行强有力的约束,也许是目前唯一的改革路径。

钢铁在国民经济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能源效率;DEA;因子分析;节能减排

作者简介:中国钢铁企业;钢铁循环经济;结构调整;持续稳定发展

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7.4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7-101-02

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国民经济建设中,钢铁材料是最重要的结构材料和产量最大的功能材料,它构成了人类社会进步所依赖的重要物质基础,在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些年来,围绕钢铁产业中占有核心地位的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谈判,中国钢铁企业与世界矿石巨头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博弈。2010年,新的全球长期协议铁矿石年度价格谈判无果而终,正式宣告长期协议矿已然消亡。目前是执行季度指数化定价模式,或是现货市场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同期,铁矿石到岸价也就像坐上了过山车,从2008年末的80-90美元/吨直线攀升至2010年4月的190美元/吨,又回落至日前的177美元/吨。

至于钢材市场价格也呈现出大起大落的非常态。一方面,2010年前4个月,由于认为经济复苏会带来需求,再加上国内外的订单增多,钢铁市场一片红火。各大厂商开足了马力,粗钢产量不断创出新高,但从4月底开始,钢价却连跌12周。另一方面,钢铁生产成本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如:水、电、煤、焦油、运输等大幅涨价,节能减排、治理污染也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开支;而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又导致企业出口困难加大,以及国内房地产建筑的政策性调整,船舶制造订单大幅下降,超高速增长达7年之久的汽车市场也开始刹车。这一切表明,今后钢铁企业实现盈利的难度加大。如何应对这一复杂局面,中国钢铁业的发展现状又如何,如何才能走出后金融危机下的阴霾。

一、发展现状

1、产能过剩,库存压力加大。2010年中国粗钢产能达7.5亿吨,2011年计划新增产能4000万吨左右,总产能将接近8亿吨,而炼钢产能利用率预计降至75%以下,结构上的失衡使中国钢铁业不可避免地进入新一阶段的调整期。

2、价格倒挂。原材料采购价格和钢铁产品销售价格形成倒挂,钢铁企业普遍亏损。

3、产业集中度低。我国钢铁生产企业数量众多,全国现有粗钢生产企业500多家,但平均规模不足100万吨/年,大型企业集团市场影响力不足。

4、低附加值产品比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钢铁行业特殊钢材产品所占比例较低。目前发达国家钢铁工业总量中,特钢产品所占约15%-25%,例如日本所占25%,而我国仅为8%-10%。另一项代表高附加值、高技术的板管材比例也只有39%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5、产业布局不合理。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基本上是按国内资源和靠近铁矿原料产地的原则布局,布局分散、零乱。布局的不合理同时也造成了运输费用的上升,挤压了钢铁企业的利润空间。

6、资源进口依存度大。2010年度进口铁矿石6.2亿吨,同比上年微降600万吨,进口占铁矿石需求总量的60%,并且依存度仍在逐年增加。其中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的进口量超过80%的份额。

7、钢铁企业重资源、轻下游。我国钢铁企业链呈现出一种“重上游、轻下游”的倾向,钢铁企业单纯向上游领域延伸,而忽视与下游物流产业特别是远洋航运业间的合作,以及在船舶、汽车、家电制造领域的布局缺乏战略眼光。

二、相关对策

1、宏观对策。我国钢铁业需抓住时机,变挑战为机遇。应采取纵向一体化降低原材料成本的方式择机收购国外优质铁矿石企业。同时,通过横向一体化,加速兼并重组力度,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形成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建立一些可与世界钢铁巨头抗衡的钢铁大公司,最大限度实现我国钢铁产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另外,通过技术创新使我国发展成为真正的世界钢铁强国。

2、国家层面。

一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不动摇,坚持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不变,在货币、出口政策等方面因应形势、适时调整,明确扩大投资和内需的方向不动摇。

二是国家应与民享利。应该看到,这一轮经济波动下的产业调整,大部分民营钢铁企业将被淘汰或收购。这一过程中,宜采取交换股权并购的方式,既保证了民营资本投资的权利,又因为企业总股本庞大,各民企所有者在换股后持股比例不高,所以不会影响到企业整体的控制权。这样,国家不仅达到了整合钢铁产业、掌握主控制权的目的,而且也不会伤害到一般企业家的利益。

三是积极引导、鼓励、加强自主科研创新,支持研发产业核心技术,注重环保,降低能耗。我国钢铁产业要发展壮大,就必须加大科研投资、自行开发研究核心技术,实现以世界最低的铁矿石利用率、能源利用率,产出科技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在这方面,政府需帮助企业管理层摒弃片面追求效益的短期投机思维,建立鼓励技术创新的税收制度,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资力度,增设专项研发基金,出台企业联手理工院校之类的指导政策,鼓励、支持我国自主研发产业核心技术。如:将征收的部分税收返还企业,以此来补贴企业的研发。通过税收杠杆,对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或高耗能的部分产品征收惩罚性资源税和出口关税、环境税、碳排量税。而附加值越高的钢铁产品,出口关税和资源税越低。只有这样,才能打压依靠零环境成本及资源优势获取竞争力企业的生存空间,促进全行业提升技术。另外,产业核心企业多为国有,可将科研投入力度作为企业领导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并同时作为企业相关资质的评判标准。达标企业能在投融资、土地租赁使用和征缴税收等方面享有一定的政策优惠。从而,加速实现中国钢铁产业从拼价格向拼技术的转型,促使我国尽早由钢铁大国转变为钢铁强国。

四是协调中央与地方利益。在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博弈中,中央应采取和平协商的方式,更多的谋求自愿性的合作,合理分配利益,实现中央与地方的共赢。

五是坚持独立自主。钢铁产业作为制造业的核心产业之一,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支柱,保持其独立自主性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安全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因此,应当树立坚决抵制外资的决心,设计适合的行业进入壁垒,阻止外资对我国钢铁企业的随意并购,捍卫我国钢铁产业的独立自主性。

六是鼓励、引导企业“走出去”,完善产业链条。我国铁矿石资源相对匮乏,对外依赖度高达60%。这样的缺陷给我国的钢铁产业带来相当大的隐患,如何确保稳定的原材料供给,以致稳定产业的根基。只能鼓励、引导企业“走出去”,积极并购国外大型铁矿石企业,完善产业链条,有效遏制国际铁矿石价格的暴涨,使我方在谈判中更具话语权。另外,在国际远洋运输环节,应引导钢铁企业有意识的进行战略布局。这样,既能保障原材料的输送,更能避免运费波动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3、产业层面。

一是增强忧患意识,树立信心,克服悲观情绪。经济波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是市场经济的规律。企业既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未雨绸缪、早作准备;更要增强克服困难、应对挑战的信心。要看到我国市场广阔,国内消费和投资需求有很大潜力,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家出台的相关经济刺激政策持续发挥效应。因此,钢材市场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增长期。

二是大力发展钢铁循环经济。钢铁企业在发展中要以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作为重要指导原则。企业生产过程中,在能源、水资源、物料利用方面充分挖掘潜力,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大力节能、节水、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实施清洁生产,在减量化基础上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废物排放;加大钢铁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投入,在钢铁产品出口报价中增加环保成本因素。

三是淘汰落后产能,加快结构调整,去“库存化”。通过市场公平竞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执法力度,认真贯彻《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推进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我国钢铁业必须加快转变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控制生产能力和规模,防止盲目、无序增长,尽早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当务之急要优化钢材产品结构,发展高端板带材、板管材和高效钢材,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技术含量来获取利润。

四是推进联合重组、兼并购、提高抗风险能力。为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尽快扭转产业集中度低的局面,提高企业议价能力,实现以转变供给方式控制供给,充分利用经济危机这一有利时机,促进钢铁业的联合重组。合并重组中,需对企业实行深层次调整,制定完整的整合方案,形成统一的企业文化,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融合。同时在横向并购重组基础上,着力于深层次纵向并购重组,形成完整的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最大限度实现我国钢铁产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另外,行业协会需积极牵头、大力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及早出台企业跨区域、跨所有制重组政策,以破除长期以来钢铁行业重组的体制。

五是建立退出机制,降低退出壁垒。大量低附加值、高耗能的钢铁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地方政府政策的庇护下,纷纷上马。在经济出现波动时,由于行业的退出壁垒较高,企业只能采取限产甚至停产的措施,而无法破产清算、完全退出。建立退出机制,降低退出壁垒,使那些没有任何生存优势的企业通过破产清算的方式退出钢铁市场,从而资源得以优化配置。

总之,在后金融危机的阴霾下,国内钢铁企业应迎接挑战、抓住机遇,着力于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实施钢铁技术全球化的战略,整合全球的相关产业来应对行业新一轮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征志.我国钢铁工业产业现状及其发展[J].新材料产业,2008,(08).

[2]李亚强.提高中国钢铁行业竞争力的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MBA论文,2008.

钢铁在国民经济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钢铁行业;发展;创新

一、引言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而澳洲及巴西则是全球主要的铁矿石出产国,两国控制着我国钢铁的生产命脉。其实,我国同样也把对方的命运抓在手上,但是每次铁矿石谈判,我国都是任人宰割,特别是2011年,我国钢铁企业则完全放弃了对铁矿石价格的谈判。这是因为在供需双方的议价能力上,规模只是提高议价能力的要素之一,产业集中度、替代品、纵向整合能力等要素综合决定了双方的议价能力,而我国大部分钢企近年都把发展的重心放在钢铁产能的横向扩张上,而较少投入资源在钢铁产业价值链来构筑竞争优势,使得我国在最近几年的铁矿石谈判中一直处于劣势,并且导致铁矿石等资源的价格一直上涨。钢铁行业存在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较低以及产能过剩等方面的问题将严重影响我国钢铁产业的健康发展和钢铁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国内学者对我国钢铁行业存在问题的研究

刘汉章(2002)详细分析了我国钢铁行业和国外的差距,指出虽然我国的钢铁总产量很大,但我国钢铁行业的总体技术装备和生产专业化程度都比较低,而产品耗能则非常高,因此我国钢铁行业的生产率和钢铁产品的品种、质量、附加值等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钢铁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另外通过分析,他认为我国钢铁产业的集中度比较低。对于中国钢铁产业出现集中化较低,并且还在继续下降的原因,李拥军等(2006)给出了他们的解释:由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市场区域划分、钢铁产业发展周期、钢铁产品消费结构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以上学者都是从定性角度来分析我国的钢铁行业,并没用使用具体的模型方法来证实自己的观点,对钢铁行业的分析显得缺乏说服力,因此后面的许多学者为了增加对钢铁行业问题的解释能力,使用了很多方法来论证他们的观点。高铁梅、孔宪丽等(2003、2004)利用时差相关分析、马场方法等方法筛选了许多和钢铁行业相关的经济指标,最终合成了反映我国钢铁行业的景气指数,这是我国学者首次对国内行业增长率波动景气指数进行的研究,为我国政府、钢铁行业等相关部门准确判断当前和未来的钢铁行业发展方向提供了依据。徐康宁、韩剑(2006)通过对我国1992~2004年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cr4和cr10)的变化分析得出中国确实存在逆集中化现象,作者还构建了一个反映产业空间集中度的指标,对全国各地区钢铁行业的主要产品离散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我国钢铁行业在地区间更加分散的结论。较低的集中度不仅影响钢铁行业的效率,而且还严重削弱了我国钢铁企业在获得铁矿石、能源等资源上的谈判能力。

钢铁行业属于资本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因此规模经济是钢铁行业发挥产业效率和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而许多学者对我国钢铁行业是否存在规模经济的分析结果都不是很理想。焦国华等(2007)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主要的大中型钢铁企业的规模效率和相对效率进行了具体的实证分析,得到企业的规模并不是企业经营效率的决定性因素,某些中小型钢铁企业也可以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率,不少大型钢企的相对效率较低。作者还建立了一个分析钢铁企业规模和效率的模型,得到我国钢铁行业目前并不存在规模经济的特征,这可能是由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较低导致的。杜春丽等(2009)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对我国的宝钢、唐钢、鞍钢和武钢的规模和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也得到钢企的规模效应在我国表现得并不明显的结论。

针对我国钢铁行业较低的集中度和规模经济效益不明显的现象,政府出台了很多产业政策,但是以上学者都认为国家的产业政策应该注意导向性,减少对微观经济层面的直接干预,相关部门应该将政策重点转移到建立一个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上。但是,政府“扶大限小”的产业政策使得市场竞争机制很难发挥作用,因为这种政策使效率较低的大企业免于面对高效率中小企业的竞争压力,而且会使钢铁企业更加注重扩大企业规模而不是企业效率,导致市场上存在大量效率低下的企业。郎莹、王东杰(2009)认为,由于国内产业政策的调控和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内在要求等因素的影响,最近几年我国钢铁行业横向并购的现象很多。如2005年的鞍钢和本钢合并、2006年唐钢并购承钢和宣钢、2007武钢并购昆钢、2008年唐钢和邯钢并购、2009年鞍钢和攀钢并购等。这些企业的横向并购将使我国钢铁产业的集中度得到提高,而且有利于企业实现规模经济。作者指出要提高并购的绩效,并不能一味地由政府主导,而应该大大发展市场化并购,维护市场的有效竞争。

三、我国钢铁行业现状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钢铁行业总体呈现恢复性增长的良好运行态势。粗钢产量突破6亿吨,达到62,665万吨,比上年增加5,309万吨,增长9.26%;钢材产量79,627万吨,增长14.68%。但同时也是我国钢铁行业极其困难的一年,产能过剩加上钢铁行业受到国外铁矿石资源的约束,使得2010年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仅为2.91%,远低于全国工业企业6.2%的平均水平,成为全国工业行业中利润率最低的行业,其中生产成本的大幅度上涨是造成钢铁企业利润下降的主要因素。

“十二五”期间,布局调整和产业升级将成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主旋律。钢铁行业间的兼并重组将提速。我国钢铁工业将会面临三方面的挑战:首先,国内经济增速将有所降低;其次,生产要素成本呈逐步上升态势。今后一个时期,劳动力、原燃料价格等将呈现上涨趋势,必将挤压钢铁行业的利润空间;最后,资源环境约束将进一步趋紧。

也就是说,中国钢铁行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创新,钢铁行业发展到今天,仅仅追求高的总产量的出路已经行不通了。虽然中国目前已经是一个钢铁大国了,但还远远谈不上是一个钢铁强国。整体来说,中国钢铁企业出口的钢铁产品档次、质量比较低,技术含量不高,利润也比较低,缺乏竞争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整个钢铁行业的集体焦虑。中国钢铁业大而不强的状况如果不能得到改变,无论是在国际铁矿石谈判中,还是在与国际同行的竞争中,都将处于不利地位。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汉章.加入wto对中国钢铁企业的影响及策略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5.

[2]高铁梅,孔宪丽,刘玉.中国钢铁工业景气指数的开发与应用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3.11.

[3]徐康宁,韩剑.中国钢铁产业的集中度、布局与结构优化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2.

[4]李拥军.中国钢铁产业为何出现逆集中化现象[j].经济纵横,2006.9.

[5]焦国华,江飞涛,陈舸.中国钢铁企业的相对效率与规模效率[j].中国工业经济,2007.10.

钢铁在国民经济的重要性篇6

一、钢铁产业现在面临的问题

1、相对效率与规模效率问题

2003年以来的投资规制政策,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以规模为标准,强调所谓规模收益,禁止小规模设备的投资,淘汰小规模设备所形成的产能。这些学者及政策部门对我国钢铁企业规模合意性的判断,是建立在与发达国家简单比较企业规模的基础上的。鹤田俊正在《日本的产业政策》一书中指出:与别国比较企业规模的大小,完全没有什么经济学意义;企业规模,应该在社会分工广泛发展的过程中,适应市场的性质而确定;忽视市场的特殊性而一味追求扩大企业规模,反而有可能出现大规模企业缺乏经济效益的情况。

我国钢铁企业这些年来成功开发并使用了一系列先进适用技术,一些中小企业采用这些先进适用技术后焕然一新,许多生产指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中小高炉技术也特别适合我国自有铁矿低品位、杂质含量高的特点。对小规模设备投资的禁止与强行淘汰小规模设备所形成的产能,会阻碍中小型钢铁企业进一步寻找先进适用技术,而这些技术很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钢铁产业的生产效率。

我国以打造大钢铁企业为目标的钢铁工业产业组织政策,其依据是认为钢铁工业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特性,打造大规模企业可以充分享有规模经济收益,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问题是,对中国钢铁企业的相对效率与规模效率的实证研究证明这一推断并不成立。因而,不论从提高钢铁工业企业效率、产业运行效率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的角度考虑,市场竞争政策都要远远优于产业规制政策。

大冶市的民营冶金钢铁企业应看到自身的市场优势,在政策缝隙中寻求发展机遇,在生产规模与经济效率方面找到平衡点,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综合竞争力。

2、重复建设与产能过剩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以市场准入、项目和供地审批、贷款的行政核准、目录指导、强制性清理等手段,作为防治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的主要投资规制政策。这一政策基本遵循“预测、计划、制定具体实施措施”的固有模式,即政策制定者对市场需求规模、产品需求结构及其变化的判断和预测,并根据预测制定相应具体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措施,对投资规模、投资流向和投资步调进行管制和调控。实证研究表明,现行政策对钢铁工业市场及其变化的判断和预测,与实际市场运行一直存在较大偏差。对市场需求结构变动与市场规模迅速增长的估计不足,造成我国政策制定者对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严格限制政策的长期超调,使得这一时期我国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严重不足,阻碍了钢铁企业投资在市场机制调节下的正常进行,也阻碍了钢铁产品结构的迅速调整与技术装备的及时更新,并引起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在“过冷”和“过热”之间剧烈波动。

基于以上分析,大冶市的民营冶金钢铁企业要时刻关注钢铁市场价格动态,厘清“价格效益投资产能产量价格”的市场逻辑关系,正确理解有关产能过剩的宏观报道,尊重市场规律,严格把握产销平衡点,避免产销脱节,努力提高市场风险抵御能力。

3、市场信息失真与预测问题

从制定实施模式看,中国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具有很强的“计划经济”色彩。政策制定者对市场需求规模、产品需求结构及其变化进行判断和预测,并根据预测制定具体的整体投资计划和实施措施,对投资规模、投资流向和投资步调进行管制和调控。本质上讲,中国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是对市场供给的计划管理,不过在手段上已经从计划经济时的直接行政指令转变为行政规制。

一些研究表明,相关政策部门对家电、电力、纺织、汽车等行业的种种预测与实际市场运行存在很大偏差。与反垄断规制政策制定者相比,中国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制定者需要获取数量更多的市场细节知识,面临更为复杂和困难的信息与知识问题:一是投资规制政策制定者进行准确市场预测必须获取大量关于市场供需的细节知识,然而,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市场过程的展开而逐渐显示和暴露出来;二是由于市场的细节知识,是主观的、默示的和与特定时空有关的知识,是无法进行汇总的知识,投资规制政策制定部门无法利用这些知识进行有意义的统计并据此进行正确的经济计算和预测。正因为如此,钢铁工业投资规制政策制定者对钢铁工业市场做出准确的预测就比较困难。不能进行准确的市场预测,据此制定的计划与政策可能会出现系统性偏差,不但不能促使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向均衡趋势的回归,反而可能会加大对均衡趋势的偏离。

大冶民营冶金钢铁企业应建立更适合自己的信息搜集处理中心,成立企业经济管理战略部门,配备专业人士研究钢铁产业发展中的政策取向、市场动态,避免信息失误带来的决策风险。

二、国家钢铁产业政策背后的市场启示

大冶钢铁工业作为中国市场经济中一份子,必须置身于中国钢铁产业调整的大环境中。透视近几年钢铁产业投资规制政策中的预测偏差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的钢铁产业调整政策,确立经济转型时期的产业发展方向并由此树立信心。面对当前严峻的产业发展形势,大冶钢铁行业要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按“做大、技改、淘汰”的思想,变压力为动力,加快推进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装备技术水平,做大规模,成为“十二五”期间大冶市推进钢铁冶金产业发展的工作重点。

日益趋紧的产业政策将使大冶钢铁企业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狭小。政商各界人士既需认真执行钢铁产业政策,又需学会公共关系中的“柔道”;既要眼观国内市场动静,又要耳闻国际市场走势,从搞技改、抓质量、降成本、多品种、多渠道等方面入手,快速满足市场需求。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金融危机,企业犹如面对移动的目标进行射击,企业这只“看不见的手”比政府那只“看得见的手”先天具有瞄准市场射击的比较优势。如新冶特钢和华鑫实业的管理者所言:不是不知道怎么去瞄准,而是不让我们去瞄准。因此,政府应多给民营经济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三、大冶市钢铁、有色工业的前景展望

钢铁产业是大冶市的优势和支柱产业,虽然钢铁业面临着国内外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但总体形势仍较为乐观。从国际市场上看,世界经济的逐渐复苏会加快对钢铁产品的需求。国际钢铁协会预测,2000—2010年是钢铁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从国内市场看,我国正在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计划,处于工业化建设的高峰期和城镇化建设的增长期,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建设规模高速扩张,作为提供建筑、工业用原材料的钢铁行业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未来我国钢铁的需求潜力是巨大的,只要抓住宏观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优势、科教优势以及龙头企业优势,大冶钢铁、有色金属产业将发展为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接续替代产业。

1、政策优势

有一系列扶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利好政策,有湖北省支持“具有能源、资源、环境、市场等条件的优势地区发展深加工,优化产业布局”、“培育黄石240万吨钢材深加工产业集群”的产业政策,有湖北省拟将大冶发展成大型铸锻件加工中心的产业政策导向,同时利用好《钢铁产业政策》第十七条有关“专业铸铁管厂的3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机械铸造和生产高合金钢产品的20吨及以下电炉不在淘汰关闭之列”的政策规定,重点发展特钢模具和机械铸造等产业。

2、区位优势

黄石大冶处于京广线、京九线两条铁路大动脉和大广、沪蓉、京珠、杭瑞四条全国性高速公路大动脉交汇地带,以4小时左右车程为半径,黄石大冶可辐射中部6省、近4亿人口的市场范围,以12小时车程为半径,可辐射到全国20个省市、近10亿人口的市场范围。大冶位居武汉1小时经济圈内,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同时,其物流业较发达,商务成本低,生产要素资源充裕,有利于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

3、资源优势

铁、铜矿石是大冶的重要资源,自有资源的存量是大冶发展钢铁、有色金属产业的比较优势。

4、产业优势

冶金工业是大冶市的传统特色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已发展成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华鑫实业是湖北省第二大螺纹钢生产基地;航宇鑫宝管业的球墨铸管在国内有较高市场份额;宏泰、晨茂等公司是中南地区最大的铝型材生产基地,铝型材加工产能位居湖北省前列。这些龙头企业所形成的产业优势明显,不仅有利于形成有特色的差异化产业体系,而且有利于促进钢铁深加工、机械铸造、模具加工与设计、铝材深加工等一批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5、市场优势

当前,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对于钢铁企业而言,这些都是巨大的市场商机。按照沿海、沿江、内陆科学合理布局和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的政策要求,武钢将会把重点放在广西防城港的钢铁基地建设上,按照广东“双转移”的新政模式,结合产业政策规定:必须依托有条件的现有企业,结合兼并重组和搬迁,在水资源、原料、运输和市场消费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进行改造和扩建。不难预见,武钢的部分产业将会逐渐迁移武汉火车站的“黄金地带”,其部分产业的转移地、容纳地应首选武鄂黄冶金工业走廊。由此可见,大冶有承接武钢相关产业转移的先天优势。

6、科教优势

钢铁在国民经济的重要性篇7

金融海啸的席卷全球,也推来了中国钢铁行业史上空前的大规模并购重组浪潮。从武钢集团和柳钢集团整合,到地方民营钢铁企业的抱团,一次次钢铁企业重组的消息传来,把中国钢铁企业不断推向新闻的焦点。

不久前《中国联合商报》记者曾报道过关于河北唐山市39家民营钢铁企业整合重组为两大钢铁集团的事件,重组后的集团的确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有很多不可规避的问题存在。事实上,国有钢铁企业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其重组的浪潮在此时也达到了高峰。

避免盲目

钢铁分析师周晓明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在经济危机时期,兼并重组等方式的实施固然是面对困难的有效解决办法,但是如果企业兼并重组超出了企业合理的经济承受能力,就会存在盲目扩张的倾向,使企业运营的风险加大。”

中国钢企首例并购重组案是1998年宝钢、上海冶金控股公司、上海梅山冶金公司合并成立宝钢集团,宝钢重组拉开了钢企并购重组序幕。从历史经验来看,中国的钢铁企业要对兼并重组做好扎实可靠的前期工作,对重组企业有详细的调查,对可能存在的财务、法律等方面的风险做好分析和评估,在这一点上,很多钢铁企业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和规避措施。特别是兼并重组后的内部整合工作,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

20世纪60年代,美国一批职业管理者运用金融技巧调节企业规模,并发动了一系列企业并购战争,他们关注跨行业收购,而不去考虑行业之间的商业相关程度,推崇多元并购。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美国经济“滞胀”,他们纷纷尝到以前盲目并购重组的恶果。

周晓明说:“当前中国钢企并购和重组主要停留在金融运作层面上,与企业实业经营严重脱节,易形成大企业综合症,导致企业效益低下、经营成本上升、内部官僚林立,企业缺乏创新动力,甚至因集团内部经济利益多元化而导致企业内部部门间互相掣肘。因此,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要符合企业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规划,突出钢铁主业,避免盲目多元化倾向。”

调整“软肋”

事实上,产业集中度低是中国钢铁产业的“软肋”,制约中国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的发展。通过企业间优势互补、强强合并,可使企业规模和优势迅速扩大,因此,未来几年里钢企并购和重组的大趋势不可回避。

周晓明分析:“实现规模扩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一些钢铁企业特别是地方大型的国有钢铁企业,认为自己有实力做大做强,热衷于规模扩张,在此问题上,一定要走出发展思路上的误区。”

钢铁在国民经济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 环境经营 钢铁企业 可持续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同理念的当今世界,先进企业无不实行环境经营。在我国,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深入人心,成为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导向。因此,我国钢铁企业必须及时引入环境经营体系,这是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钢铁企业的环境问题及原因分析

钢铁企业的各个工序都有大量污染物排放:矿石的处理过程中产生各种有害气体和粉尘;制钢工序中产生各种废渣;锻压工序中产生有害废水等。可见,钢铁产业是具有代表性的高耗能产业,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钢铁产业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粉尘

目前,钢铁厂对大气环境及周边地区最大最直接的影响是粉尘排放。炼铁系统粉尘的排放量占钢厂总粉尘(烟尘)排放量的50%以上。烧结过程的粉尘主要来源于台车下面的抽风系统(占90%以上)。高炉炼铁工序的粉(烟)尘主要来源于高炉上料、煤气放散和出铁场等。目前我国对钢厂粉尘的排放标准是小于每立方米120毫克。提高现有除尘设备的能力,采用高效的除尘系统以及提高作业率是减少粉(烟)尘排放的主要措施。

2.二氧化碳

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和煤品质低下客观上决定了钢铁工业二氧化碳排放严重。由于在高炉中采用焦炭熔炼铁矿石的过程中会直接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只有减产时其排放量才可能明显减少,电炉炼钢也是如此。据世界钢协估计,在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之前,全球钢铁业每年产生约22亿吨二氧化碳,其依据是每吨粗钢产生1.7吨二氧化碳,而全球粗钢产量将近1.3亿吨。虽然2006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没有公布,但据2005年的公开数据推算,2006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在300亿吨左右。基于这一数字,估计钢铁业22亿吨排放量约占2006年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7% 。可见,高炉炼铁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源头,因此减少高炉炼铁的能源消耗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手段。

3.氧化硫

由于原料条件改善和工艺进步,我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每吨钢的氧化硫气体排放量从1995年的9.2kg降低到2005年的2.96kg。但目前国内烧结机基本没有采用烟气脱硫装置。烧结工序的氧化硫气体的排放量占钢厂的60%左右。由于烧结烟气量大,氧化硫浓度很低,处理难度高、处理成本较高。

4.二恶英

二恶英是目前已知化合物中毒性最大的物质之一,这类物质既非人工合成,又无任何用途,但进入人体后,不能降解和排出。二恶英已被确认为致癌物,而且具有生物毒性,免疫毒性和内分泌毒性。由于铁矿石中含氯,在烧结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二恶英。钢厂主要是炼钢的电炉和烧结工序产生二恶英。烧结过程的二恶英的排放控制技术有待开发应用。目前我国钢铁企业尚无对二恶英的监测,也无相应的排放标准。

以上这些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也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多年来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理论上,或是在生产实践上,人们都做了不懈的努力,但为何至今收效甚微,笔者认为其原因不在技术,而是在意识和制度。?在4月9日召开的“2010年全国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上,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透露,去年我国环境污染突发事件数量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26.6%,其中一半以上是重金属污染事件。由此可以看出,钢铁企业环保意识的薄弱,环境责任的缺失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钢铁企业环境经营体系的建立途径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在经济发展的相当长时期内钢铁需求较大,产量已多年居世界第一,但钢铁产业所取得的成绩在某种意义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均是粗放发展的结果,事实上,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质量和和物耗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所造成的环境也越发严重,为了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我们必须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双管齐下,在宏观上加强环境监管的力度,在微观上树立钢铁企业的环境经营意识和体系。

1.认真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环境保护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保证执行的关于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环境法的保护对象是一个国家管辖范围内的人的生存环境,主要是自然环境,包括土地、大气、水、森林、草原、矿藏、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自然历史遗迹、风景游览区和各种自然景观等,也包括人们用劳动创造的生存环境,即人为的环境,如运河、水库、人造林木、名胜古迹、城市及其他居民点等。我国自1973年颁布了《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197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来,陆续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1981年)、《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1982年)等相关的保护环境的系列法规和制度。这些制度和法规中都彰显了我国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理念,但正确的理念必须辅之以坚实的制度框架和切实可行的措施,才不至于沦为一句空洞的口号。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两者要做到真正的平衡与协调,国家在宏观上必须进行调控和指导

国家在规划和调整各个地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时,就应考虑各地的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将环境准入作为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将环境管理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措施,将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实现工业化的支撑产业,是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产业,所以钢铁企业分布不能遍地开花,必须依托铁矿等资源建厂,通过钢铁产业布局调整,改善现有钢铁企业布局不合理的局面,逐渐形成与资源和能源供应、交通运输配置、市场供需、环境容量相适应的比较合理的产业布局;同时钢铁企业的规模也不能大小不一,必须考虑规模经济效应,达到能源和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钢铁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实施兼并、重组,扩大具有比较优势的骨干企业集团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这是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前提和基础。例如东北的鞍山—本溪地区有比较丰富的铁矿资源,临近煤炭产地,有一定水资源条件,根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该区域内现有钢铁企业要按照联合重组和建设精品基地的要求,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产能低水平过剩,应根据环保生态要求,重点搞好结构调整,兼并重组,严格控制生产厂点继续增多和生产能力扩张。对首钢实施搬迁,与河北省钢铁工业进行重组。

2.树立钢铁企业的环境经营意识和体系

经济的发展不能以浪费资源为代价,影响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后,这是人类历史付出了莫大牺牲才得来的科学共识,而环境的主要污染主要大量地来自企业活动,企业是最大的资源浪费主体。要治理环境,保护生态,节约资源,文明生产,企业首当其冲,必须从根本上改变那种大量消耗和浪费自然资源同时又破坏环境的传统生产方式,树立企业的环境经营意识和体系。对于这一点日本钢铁企业已经走在了行业的前列,1970年新日本制铁公司为解决环境问题就建立了环境对策委员会,1971年设立了环境管理部,1996年公布了环境宪章,确定了环境经营的基本方针,为此,对环境有害的各种经营活动都有事先预防措施,维持和改善企业周围的生态系统。从地球环境保护的角度制定经营战略;从原材料、制造、流通、使用和废弃全过程考虑降低环境负荷,引导客户和顾客共同进行环保,为建立“环境保护型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比于日本企业,我国钢铁企业近年来也做了环境经营方面的尝试。发展低碳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就是最明显的体现。 由于我国钢铁工业一次能源以煤炭为主,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这种“先天不足”决定了减少碳排放将面临巨大挑战。但钢铁行业可以借助国家政策的指导和支持,开发绿色钢铁新工艺和新技术,提升我国钢铁工业整体水平。同时,低碳经济将促进节能环保工艺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应用,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降低碳排放。

对钢铁企业来说,做好碳减排工作不仅是企业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而且也是关系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鞍钢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成绩。在鲅鱼圈钢铁新区,鞍钢已经开始使用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并在2009年开展了风电支撑轧机运行试验,取得初步成果。鞍钢始终非常重视二次能源的综合利用,在各个生产基地都建有trt、cdq、ccpp等节能减排技术设备。2009年,鞍钢还实施重点节能项目9项,实现节能88.3万吨标准煤。

环境保护的多年实践说明,没有民众参与的环保最终很难取得成功。目前,公众环保参与程度不够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从法律与政治上,建立一套有效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机制。特别是没有一个真正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参考文献:

钢铁在国民经济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钢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4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1

一、我国钢铁工业目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钢铁工业目前的现状

我国钢铁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钢产量已连续十年居世界第一位,是名副其实的钢铁生产大国,在品种质量、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效率效益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看,还有很大差距,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一项十分重要、刻不容缓的任务。

从“十一五”规划目标看,要求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0%等等,都是约束性硬指标,完成这些指标任务十分艰巨,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付出更大的努力,否则是难以实现的。

(二)我国钢铁工业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与先进国家对比的差距

1.日本等钢铁工业在节能减排工作中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钢铁工业参考和借鉴。

世界主要产钢国家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是与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在一起的,是与节能降耗、废弃物资源化、清洁生产、绿色制造等结合在一起的。日本钢铁行业针对钢铁整个生产流程与节能减排有关的生产环节进行研究,已取得显著成效。

2.我国钢铁工业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1)钢铁工业能耗存在的差距。以2004年日本钢铁工业吨钢可能耗和钢铁生产过程的工序能耗作为国际先进水平,与纳入钢铁工业协会统计的大中型钢铁企业比较,总体来看,我国钢铁工业能耗总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高10%左右。

(2)在污染物的处理方面存在差距。我国已成为世界产钢第一的钢铁大国,但与世界先进的产钢大国在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水平、产品结构和质量水平及环境治理水平上都存在不小差距。如当前中国钢铁环保治理是以治理“三废”为内容,以达标排放为目标,以综合治理为手段,排放达标与厂区绿化为内涵。

(三)我国钢铁工业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

钢铁工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促节能减排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

1.企业能耗统计工作有待提高。一是统计体系不科学;二是专业统计人员欠缺。目前企业能源统计人员欠缺,尤其缺乏有经验的能源管理人员。

2.节能减排指标向企业分解的方法有待完善。有的地方在节能减排目标分解考核时,对不同基础的企业大多提出相同下降幅度的要求。这不太符合企业实际,不利于发挥企业积极性。

3.发展循环经济缺乏强力政策支持。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持政策有待充实完善,比如在高炉渣替代砂石、钢渣微粉提高水泥性能等方面缺乏支持政策。有的政策虽已制定,但执行不力,如国家对钢铁余热余能发电非常支持,但在发电上网时却要受发电指标的限制,导致发电装置不能正常运行,不但造成能源浪费,也带来大气污染。

4.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强。目前,国家对试点企业的支持仅限于在国债项目上有所倾斜,但缺乏系统的支持政策,且支持力度不大。

二、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呼唤循环经济

(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钢铁工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抉择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发展循环经济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

1.科学发展观是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2.发展循环经济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

(二)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1.发展循环经济要遵循“减量少、再利用、资源化”三项原则。这既适合钢铁工业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需要,又适合钢铁工业把“三废”资源化的需要。

2.钢铁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应是进一步拓展钢铁生产功能,使其不仅具有钢铁生产功能,而且还具有能源转换、社会部分大宗废弃物处理及为相关行业提供原料等功能,即实现物质和能源的大、中、小循环。

3.依据循环经济理论,把循环经济的理念、原则、范式引入钢铁工业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三、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

(一)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长效企业管理机制

要使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取得实效,就必须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司政策和管理的重点领域,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发展循环经济的管理水平。

建立循环经济统计体系和信息平台、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指标考核体系、逐步建立定期向社会环境公报和社会责任公报的制度,广泛接受社会公众监督。这种做法在国际上也是一种趋势和潮流。

加强循环经济领域内的技术研发工作。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哪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先进的处理和转化技术,离不开工艺、装备的开发和更新。为此,企业需要不断加大有关技术研发投入,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加大环保投入,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科技攻关队伍。

(二)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措施

1.推行清洁生产,提高钢铁生产过程中铁素资源的利用效率。

2.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

3.节约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4.开展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实现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5.增强环保意识,加大环保投入。

6.构建钢铁产业链,建设循环生态园。

7.合理调控钢铁生产规模,优化钢铁产业组织结构。

综合考虑资源支撑、能源供应和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定位应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主,进出口主要是品种调剂。

成功实践表明,科学的发展思路决定企业出路,我国钢铁冶金等高耗能行业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技术进步,促进结构升级,推进节能环保,增强竞争能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建文,主编.《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环保导则》贯彻实施与产业循环政策措施及发展新模式实务全书[M].中国经济科学管理出版社,2009.

钢铁在国民经济的重要性篇10

一、美国钢铁行业发展阶段

美国钢铁行业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经历了起步一快速发展一衰退的一个发展阶段。

1.美国钢铁行业的起步阶段:18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

英国是现代钢铁行业及技术的先驱,早在19世纪,英国就发明了以高炉炼铁、炼钢为主的冶金技术,使得英国的炼铁、炼钢工业生产远远领先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而美国钢铁行业比欧洲一些国家起步还晚了一段时间。美国最早一家钢铁企业是成立于1795年的标准钢公司(StandardSteel),随后相继出现很多钢铁企业,例如.1810年卢肯斯钢公司、1846年LTV钢管制品公司、1864年卡内基钢铁公司、1901年美国钢铁公司、1902年匹兹堡工具钢公司、1904年伯利恒钢铁公司,1929年国家钢铁公司等等,到20世纪30年代全美有43家主要钢铁企业,此时,美国钢铁行业生产初具规模。在这期间,对美国钢铁产量增长起到关键作用的是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两项重要技术创新:贝塞麦的转炉炼钢法(发明于1856年)和西门子一马丁的平炉炼钢法(发明于1864年)。这两项重要技术创新使得美国钢铁行业开始了现代化进程,实现了空前的大发展.1890年美国钢铁产量增加至434.5万吨,超过英国而名列世界第一。

2.美国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

美国钢铁行业真正进入高速成长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因为二战后,世界进入重建工作,市场对钢铁需求快速增加,从而拉动钢铁企业的生产。例如,美国钢铁年产量从1940年的10338万吨快速增长至1969年的21659万吨,产量增长了一倍,年均增长3.8%。在这个阶段,美国钢铁行业不仅产量明显增加,而且占世界钢铁行业的市场份额也得到了提高,上升到50%并保持稳定,从而确定了美国钢铁行业在世界的地位,同时也确定了钢铁行业在美国经济中所占的地位。

3.美国钢铁行业的衰退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末

但是,美国钢铁行业发展的黄金周期很快过去,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西欧等国家的钢铁行业成长和国际贸易发展,美国钢铁行业受到强劲竞争对手的激烈冲击。日本、西欧钢铁行业凭借其“成本低、技术先进”等多方面的优势实现了快速发展,提高了国际竞争力,大大挤压了美国钢铁行业市场空间。因此,美国钢铁产量占世界份额出现快速下降,从60年代的50%下降到70年代的200/0。此后,美国钢铁行业一路下滑,占世界钢铁产量份额直线下降,至2000年仅有10.55%,为30年前的一半。从此,美国钢铁行业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二、美国钢铁行业阶段性变化的因素分析

美国钢铁行业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历经起步、快速发展、衰退等阶段性变化过程。引起钢铁行业阶段性变化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原因:

1.行业技术创新

众所周知,技术创新对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每一次重大技术创新都会对行业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钢铁行业也不例外。19世纪后半期,随着美国工业化的发展,拉动了钢铁产品的市场需求,同时,钢铁行业也出现了两项重要的技术创新:贝塞麦的转炉炼钢法(发明于1856年)和西门子一马丁的平炉炼钢法(发明于1864年)。这两项技术创新成果大大提高了钢铁行业的生产供应能力,适应了市场需求发展的需要,使得美国钢铁行业实现了空前的大发展。

进入20世纪下半叶,钢铁行业技术创新成果继续出现,几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对钢铁产量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1923年连续热轧技术,1952年的连续浇铸及1950年的氧气炼钢技术。这些技术成果在美国得到了快速应用,使得美国成为20世纪钢铁行业先进生产技术的先驱、先进钢铁生产装置的先导。但是,随着欧洲、日本等国家钢铁行业发展、先进生产技术的应用等,进入70年代美国钢铁行业的领先优势受到挑战。

世界各国钢铁行业技术创新追赶此起彼伏。从1929年开始,柏林工业大学的丢勒尔教授(R.Durrer)在实验室中研究吹氧炼钢.1936-1939年勒莱普(O.Lellep)在奥伯豪森(Ober-hausen)进行了底吹氧炼钢的试验,1938年亚琛(Aachen)工业大学的施瓦茨(C.V.Schwarz)在实验室用超音速射流向下吹氧炼钢,等等。1949年奥地利沃埃施特(VOEST)公司成功建成氧气顶吹转炉工厂大大提高了钢铁产量和质量。美国麦克劳斯(McLouth)公司也奋起直追,于1954年建成一个35吨氧气顶吹转炉车间并投产。日本更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实验顶吹转炉炼钢技术,在改进炉衬耐火材料和提高炉龄、炉气回收技术、用副枪测取冶炼信息和计算机自动控制、分解炼钢操作功能使转炉冶炼更加简化、配合连铸机实现全连铸炼钢生产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成果,使得日本钢铁行业后来居上。

美国逐渐丧失了自己在这方面的先驱优势,在钢铁行业新技术应用与创新方面逐渐放慢步伐,尤其是在关于氧气转炉炼钢这个革命性的变革方面,因为应用早、技术路径锁定,反而被西欧和日本追赶。尤其是在日本,钢铁生产的快速发展为建立氧气转炉炼钢厂提供了良好机会。由于新钢厂积极装置氧气转炉,目前日本粗钢的生产率已大大超过美国。

2.国民经济的周期性变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实力骤然增长,在短短几十年间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经济大国”。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既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世纪,也是美国钢铁行业发展的一个世纪。

美国钢铁行业作为美国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钢铁行业是原材料、能源和运输的需求大户,这些行业在拉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钢铁又是建筑、机器制造、汽车、机电等其他行业的基础行业。钢铁行业的发展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拉动了对钢铁产量的需求。如图1所示,美国各个时期钢铁产量增长率与国民经济增长率波动基本一致。说明了钢铁发展,则经济发展;钢铁衰退,则经济不振。

3.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国际贸易自由化

20世纪汽车行业大发展拉动了钢铁行业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美国汽车行业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全美有上千家的汽车公司,年产汽车平均400万辆左右。经过市场几十年优胜劣汰的选择,最后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公司成为霸占美国汽车行业的三大寡头,他们占全美汽车生产总量的90%以上。图2显示了汽车与钢铁占世界份额的变化曲线,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与联动性已经非常明显。

国际贸易的逐步开放对美国钢铁行业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迅速地进行战后重建工作,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汽车行业和钢铁行业也是这个阶段发展起来的01960年以前美国汽车年产量平均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70%以上.居于世界绝对领先地位。但是进入20世纪下半叶后,日本汽车以其“油耗小、质量好、价格低”的优势赢得了世界的肯定。特别是在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石油危机的影响后,日本汽车产量逐年稳步上升。而美国汽车行业则在不进则退的历史潮流下丧失了领导地位。1990年,美国汽车产量仅有978.29万辆,仅占当年全世界汽车总产量4834.6万辆的20%。根据图2我们知道汽车行业和钢铁行业之间存在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正相关关系。美国汽车行业的衰退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美国钢铁行业的衰退。与此同时,日本、西欧钢铁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对美国钢铁行业市场空间造成了很大挤压。美国钢铁行业逐渐丧失其原有的领先地位。

4.战争等其他偶然性因素

无论是国家经济发展还是某个具体行业的发展,都无法摆脱一些偶然性因素的影响。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对美国经济发展构成了很大的阻碍,但是对美国钢铁行业却起到了促进作用。由于兵器的生产大量增加,牵动了美国钢铁行业的“跳跃式”发展,

美国钢铁行业的兴衰及启示是小柯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的,美国钢铁行业的兴衰及启示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美国钢铁行业的兴衰及启示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以下是正文。

美国著名的“钢都”匹兹堡因此还赢得了一个绰号——“联邦军械库”。美国钢铁产量从1939年的8001万吨增长至1944年的13763.3万吨。

三、美国钢铁行业重组与发展

任何一个行业都不可避免的要经历一个起步一快速发展一衰退的过程。当一个行业进入到衰退阶段,就不可避免地要进入到结构调整阶段。在这个阶段,结构调整是挽救这个行业的唯一方法。美国钢铁行业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衰退,钢铁行业的情况每况日下,很多钢铁公司因为经营不善,造成成本高、产品单一、产能过剩等情况。进入21世纪,钢铁企业或是为了继续生存下去,或是为了加强自身竞争力,都纷纷加入了兼并重组的行列。2003年1月6日,国际钢铁集团(ISG)宣布收购伯利恒的计划,此后,美国国家钢公司和美国钢铁公司达成收购协议,纽柯钢铁公司也先后收购了趣科公司、伯明翰钢铁公司、斯洛伐钢铁公司、Ambassador钢铁公司和Auburn公司。同时,俄罗斯谢韦尔钢铁集团在2004年正式进军美国市场,在短短5年内先后收购鲁日工业公司、美国综合钢厂、雀点厂、Esmark公司,同时谢韦尔钢铁集团还和Steelcorr合资在美国哥伦布新建一座电炉钢厂-SeverCorr公司,一跃成为年产能达1320万吨的大型钢铁集团。各大集团的兼并重组情况如表l所示。

经过近10年的结构调整,使得美国钢铁公司、纽柯钢铁公司、国际钢铁公司和谢韦尔钢铁集团为首的四大集团(见表1),各自的产能分别达到2480万吨、2115万吨、1410万吨和l320万吨,跻身全球最大钢铁公司之列。这四大钢铁公司无论是在规模效应还是技术创新能力方面较之以前都得到了明显提升。

四、启示与借鉴

美国钢铁行业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经历了一个起步一快速发展一衰退一整合的过程,这其中的经验是我们要学习的,教训是要我们引以为戒的。有几点需要引起注意:①要认识技术装备创新改造的重要性。从美国钢铁行业的发展阶段中可以发现,美国钢铁行业在20世纪初兴起的主要原因在于把握住了钢铁行业技术创新的机会,同时美国钢铁行业在20世纪末衰退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及时地把握住钢铁行业技术创新的机遇,所谓“成也技术败也技术”。我国现在很多钢厂的装备落后,炼钢技术装备才达到国际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甚至有些钢厂还存在更落后的装备。我们应该借鉴美国20世纪初的经验,及时地运用最新的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水平;②要加快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由于我国特有的历史背景原因,钢铁行业起步较晚,我国绝大多数钢铁公司的设备和流水线都引自国外,以致于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国外钢铁公司的限制与约束。要改变我国钢铁公司在国际上的这种被动地位,我们应该加快培育钢铁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我国政府应当支持钢铁企业建立致力于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机构,提高开发创新能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装备技术和产品,支持和组织实施钢铁行业装备本地化,提高我国钢铁行业的重大技术装备研发、设计、制造水平;③要认识到钢铁行业的发展存在周期性。通过对美国钢铁行业一个多世纪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钢铁行业的发展存在周期性,美国钢铁行业如此,中国的钢铁行业亦然。我们要如此正确对待钢铁行业的周期性。钢铁行业不可避免地要进入到一个发展一调整一发展的循环圈当中,我们要吸取美国钢铁行业整合改造的经验,在必要的时候对我国钢铁行业进行相应的整合,以此来提高我国钢铁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④要正确处理钢铁行业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年限比较短,而且钢铁公司大多数都属于国有企业。虽然21世纪是市场经济的年代,但是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市场经济同样也存在两面性,这就要求政府在管理钢铁行业的时候正确认识自身的位置,把握好自己这双“有形的手”,争取与市场这双“无形的手”达成默契,一起为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创造出最佳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史希正.国外钢铁厂[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7.

[2]冶金部情报标准研究院,国外钢铁统计1997[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7.

[3]氧气顶吹转炉炼钢[EB/OL].[2008-03-17]./.

[4]冶金部情报标准研究总所编辑.国际钢铁工业技术经济参考数据[M].北京:冶金部情报标准研究所,1991.

[5]陈光祖.由底特律引发出神奇的汽车数字[EB/OL].[2006-11-06]./.

[6]2008年度国际钢铁行业年终回眸[EB/OL].[2009.01.05].http.//urnetal.co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