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十篇

时间:2023-10-30 17:57:24

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

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篇1

关键词: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课程建设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最近几年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其目标是培养具备废水资源化、生物质能源、固体废物资源化、资源再生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综合知识与技能,能在相关单位从事资源循环利用规划、开采设计、低碳技术、再生资源开发和环境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型技术人才。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是数理统计理论在各个学科应用中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当代科技和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技术方法。基于让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对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的认知[1,2],在本专业开设了《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这门课程[3]。

文章对安徽理工大学材料学院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的《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教学及存在的不足及相应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一、课程开设的目的及意义

本课程是一门应用领域相当宽广的现代技术课程。主要介绍工程技术和科研试验中常用的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方法两大部分内容。通过学习,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培养具有解决有关实际生产和科研中实验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如专业试验、毕业论文环节的试验和今后在工作中顺利开展产品设计、质量管理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重点

掌握如何进行一项完整的资源循环工艺试验,如何设计编排,进行试验和对试验结果的处理分析,多因素多水平具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设计,以及对其试验结果的分析。学习这门课之后,能掌握作为一名研究人员研究或从事某一科技探讨或工艺改进的全部过程,能够运用到实际中。以最少的人力和物力消耗,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更多、更好的试验结果。

三、课程基本内容与教学心得

1.课程内容和学时

第1章绪论(2学时)。涉及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的概念和意义、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的发展和应用、试验设计中的误差控制和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

第2章单因素优选法(4学时)。涉及均分法、平分法、0.618法、分数法和抛物线法。

第3章方差分析法(4学时)。涉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多因素方差分析法。

第4章正交试验设计(4学时)。涉及正交表的概念与类型、正交试验设计原理的直观解释和正交表的构造。

第5章正交试验设计结果的直观分析(4学时)。涉及单指标正交试验设计及其结果的直观分析、多指标正交试验设计及其结果的直观分析、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设计及其结果的直观分析和混合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及其结果的直观分析。

第6章正交试验设计结果的方差分析(6学时)。涉及正交试验设计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相同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的方差分析和不同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的方差分析等。

第7章正交表在正交试验设计中的灵活运用(2学时)。涉及并列法和拟水平法。

第8章回归分析(4学时)。涉及一元线性回归、最小二乘原理估计回归直线中的系数、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

第9章均匀试验设计(2学时)。涉及均匀设计表和均匀设计基本步骤。

2.教学讲义

由于不同专业开设该课程的范围不同,并且各个高校的材料都有各自专业的特色,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都有侧重点。结合授课内容,选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作者邱轶兵)[4]。该教材内容比较全面,适合作为本专业教材,使用该教材为后续的毕业实验设计打下了基础。

3.教学心得

该课程教学内容繁多,教学体系复杂,学时较少,不能深入开展教学,学生当堂消化所学知识十分困难。单纯利用课上时间学习《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这门课程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每次课后针对当天课堂具体作业,加深学生课下对当堂内容的吸收和巩固。

四、展望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是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由于是新建专业的课程,因此可以借鉴课堂实例很少,并且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极具挑战性。在该课程的开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探索加入更多的实践教学和体验式教学。

参考文献:

[1]欧茂华.农科类毕业论文实验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0):1253-1255.

[2]邵平,孙培龙,孟祥河.工科院校食品学科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农机化,2009(2):89-91.

[3]龚建良,吴宇雄,谭惠平,吴志平.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初探[J].高教论坛,2006,4:56-58.

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篇2

关键词:建筑施工循环经济

建筑施工企业是集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为一体的施工领域,使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反映着市场化发展水平的提高程度。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与这部分技术观念的改变,循环经济作为新时期最符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循环经济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我们发现在质量稳定以及能效比重中现行循环经济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缺陷,这是值得相关工作人员加以沟通、改进的。具体来说,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循环经济研究与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关注。

1.循环经济的概述

从理论上来说,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以及科学技术为基本组成部分的系统内部,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生态经济为理论基础,按照生态系统自有循环与流动原则的要求,将各领域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有关生产、中转、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在内的销售全过程进行经济循环,以实现这部分企业由资源消耗密集型经济增长方式向生态资源循环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就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循环经济通过对建筑资源、技术等消耗型效能的结构配置与调整可以实现建筑施工资源――可回收资源――回收可利用资源――再循环施工资源的这一循环模式。使建筑施工工程所需的各类资源得到最大效能的发挥与最佳的结构组合,这样不仅能够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还可以促进循环经济向着自然资源循环体系靠拢。

2.建筑施工过程中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表明,在现代经济社会各领域内,尤其是建筑施工企业发挥循环经济的功效与职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这不仅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也是经济发展表现形式。工作人员充分把握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大力开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对后续推广与调研工作的开展是至关重要的。具体来说,其重要性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就建筑施工企业而言,传统生产与经济发展模式的粗放型结构往往无法适应与满足当下建筑施工领域对能源消耗与利用率的规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日益完善,我国各种不可再生稀缺资源开始逐渐匮乏,工业化发展与生态资源之间的矛盾不仅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因此,只有发展循环经济,带动各种资源结构与利用的合理配置,做到生态资源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才能够及时且合理的解决这一问题,并不断增强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2.2节能减耗。我国在资源占有方面的基本情况是总量不高,分摊数多,人均占有低,并且这一数据还在伴随着工业化、经济化社会的进程加剧而不断地严重。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促使资源利用加剧,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就很容易导致资源严重浪费。而在建筑施工各个步骤及环节开展循环经济发展策略,使各项资源在利用――循环――再利用的过程中得到最大整合,不仅可以缓解资源缺失问题,还能够起到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收益率的目的。

2.3维护生态环境。针对建筑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建设垃圾,传统模式对这部分垃圾的填埋、堆放由于其对自然环境与资源的严重污染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对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具体要求。而新一代的循环经济模式通过对这部分建筑垃圾的循环再利用,转变了施工企业的增长方式,在促进经济循环发展的同时起到了维护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发展平衡的重要作用。

3.建筑施工过程中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

循环经济伴随建筑施工的不断发展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工作人员对其发展现状的总结与研究可以促使相关发展战略、措施的制定,更好的为建筑施工行业服务。具体来说,其发展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表现形式。

3.1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各类资源的回收与利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建筑施工企业对各类资源的管理与利用不再局限于施工个步骤环节密切相关的设备仪器,而是具体到了电池、纸具等低值易耗品的管理中。所有参与到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资源都需要进行登记与监督,通过对各类资源的建级与划分,将各类资源的使用、报废状况明确到具体责任人上,并且依据实际回收情况对这部分资源进行再利用。通过对资源全面、系统的管理达到减少资源浪费的目的,并不断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3.2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各类资源的充分利用不仅可以实现优势整合,还可以促使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根据各个建筑施工行业发展现状的不同,可以在企业或集团内部将各个子部门进行优劣势互补组合,并实行统一的规划管理。通过集中循环经济在产业结构中的有利方面,起到对资源的合理循环利用。

4.建筑施工过程中循环经济的创新点

工作人员在研究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循环经济发展状况时,需要结合经济社会相关可续技术发展趋势,不断对其进行创新性研究。具体来说,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循环经济的创新点主要涉及到了技术创新对循环经济发展的作用。建筑施工企业要想提高资源从利用――回收――再利用的循环发展,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是关键。各种新型设备仪器的利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循环经济专业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并与之相适应。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回收设备与仪器在专业性能方面的加强,对各种待回收利用资源进行合理分类与改造,使建筑施工各步骤、环节都能够实现与循环经济的互联。

5.建筑施工过程中循环经济的发展趋势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经过一定阶段的实践与研究,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与意义是值得大范围应用与推广的。未来循环经济的发展也将随着高端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其中最显著的发展趋势在于相关法律法规对循环经济在体制上的完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制定一系列包括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废弃物回收与处置标准的制度,对处于利用――回收――再利用这一循环经济环节中的各类资源进行精确的分类归置,在减少资源浪费率,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促进循环经济的新发展。

6.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循环经济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理论、实践等方面加以分析与研究,使循环经济能够顺应着建筑施工的不断发展而完善。

参考文献:

[1]陈森发,闵毅梅.张文红等.循环经济理念与江苏发展循环经济的构想[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1)

[2]石永威,姜连馥,李云杰等.建筑工程质量生态管理模型的构建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03)

[3]魏登荣.循环经济的特征与福建石化产业的发展思路[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8)

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篇3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资源环境;生态保护

[中图分类号] F120.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3-0009-03

[作者简介] 龚建文,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工业经济等。(江西 南昌 330077)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循环经济是以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废物排放量最小化和经济活动生态化为目标,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一、我国循环经济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传统工业生产模式是“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的单向流动的线型经济。这种模式在创造了大量社会财富的同时,也以惊人的速度吞噬着自然资源,污染着生态环境,导致能源危机、环境危机、生态破坏等自然矛盾,严酷的现实促使人们开始重视发展的持续性。一些西方国家经过20世纪70年代的“末端治理方式”、80年代的“资源化治理方式”,到90年代基本形成了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污染控制的“生态设计”整体思路,循环经济模式开始形成。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运行、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及可持续消费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经济社会活动的行为准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目前,在世界范围特别是发达国家,循环经济蓬勃发展。

循环经济的概念在我国的理论中虽早已提出,但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更加显现出来。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奠定工业基础,十分重视资源节约工作,确立了“节约优先”的战略方针。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企业节约资源的法规、政策、标准和管理措施,加大了以节能降耗为主要内容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的力度,资源利用效率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为了解决粮食供给不足问题,我们曾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增加粮食生产;为了解决资源和能源不足的问题,我们曾经推行“大矿大开、小矿小开、有水快流”的掠夺式资源开发;为了加快经济增长,解决农村就业和工业品短缺问题,我们曾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导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才正式引入了循环经济的思想,此后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1998年引入循环经济的概念;1999年从可持续生产的角度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整合;2002年从新型工业化的角度认识循环经济的发展意义;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并将循环经济纳入科学发展观;2004年,上海、江苏、辽宁等省市陆续启动了循环经济试点,使“循环经济”迅速从概念走上前台;2005年国务院下发的一系列文件也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基本方略;2006年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进一步提出要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再一次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我们从以上的阐述中可以看出,从节约优先到循环经济再到生态文明,各种理念是依次继承和逐步提升的,最终的目标是实现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循环经济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可以说,科学发展观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循环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性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人均主要资源(包括耕地、淡水、能源、铁矿等)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到1/2,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以及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所带来的消费结构变化,我国的资源环境压力将持续增加。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下要缓解资源能源的长期供需矛盾,我国必须走充分利用本国资源和发挥比较优势的节约型道路。因此,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党的十七大将“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出来,说明我国对生态建设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也越来越重视,更说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是我们唯一正确的战略选择。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低、生产方式落后、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严重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党的十七大指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0二0年比二000年翻两番”。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由于中国人多、地少、资源人均占有量低的国情,21世纪头20年,我国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资源密集和污染严重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有可能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当务之急,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协调好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资源循环利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矛盾的根本出路。近些年来,我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资源和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我国资源禀赋较差,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匮乏。一些主要矿产资源的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开采成本增加,供给形势相当严峻。而且,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仍然较低,目前,我国每美元GDP的能耗是日本的11.5倍,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未来一个时期对资源的需求必将持续增加。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人均GDP翻两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那么资源是难以为继的。因此,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我们早有切肤之痛的环境破坏问题,已经明显制约和损害了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资料显示,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整体功能在下降,其表现为:森林覆盖率低,质量不高,草地退化、土地沙化速度加快,水土流失严重,水生态环境仍在恶化;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有害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遗传资源丧失,生物资源破坏形势不容乐观;生态安全受到威胁。现在,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要高出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要高出10倍以上。没有生态的安全,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安全。我国要打破世界上屡屡出现的“怪圈”――人均收入在1000~3000美元的经济增长阶段,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导致经济滞缓甚至逆增长的状况,就必须转换发展路径和模式。循环经济模式和清洁生产应该说是缓解我国生态环境瓶颈的必然选择。

(四)发展循环经济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壁垒的迫切需要。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发展中国家物质生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灾祸。一方面,发达国家把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又把环保作为与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谈判的砝码,使得发展中国家作出更大让步。近几年,我国与贸易伙伴国的环境摩擦上升,环境问题已经成为贸易出口的严重制约因素。一些发达国家在资源环境方面,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到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因此,我们应该借助于经济全球化和发达国家环境贸易壁垒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加强国际合作的同时,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步伐,逐步使我国产品从生产过程到末端产品都符合资源、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

总之,我国人口众多,资源不足,人民还不富裕,发展经济的任务很重。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模式,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由之路。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之路

所有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初期,都是依靠大量其他国家的资源来实现超常规发展的。我国已经不具备西方工业化初期的发展环境,我国所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挑战比任何一个大国在工业化过程中所遇到的形势都更加严峻。我国不能继续走发达国家当初走过的“末端治理”发展经济的道路。我们必须从源头做起,在重视废弃物管理和再利用的同时,从资源的开采就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进行产业布局和优化产业组织,促进产业链和循环经济网络的形成。总之,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循环经济道路。

(一)发展循环经济要始终着眼于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从国内讲,地域差别、产业差别、行业差别、企业差别都很大,很难找到现成的框框去套,这就需要我们灵活运用循环经济的原理去解决各种不同的实际问题,应用科学发展观的思路统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1.加快试点的建立和经验总结,寻找适合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从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入手,通过试点,提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工业园区、典型城市节约型社会发展模式及重大技术领域和重大项目领域;加大示范试点和典型企业的推动和辐射作用,推进循环经济的区域发展。如,东南沿海城市,应将发展环境保护产业作为重点,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的改造要将资源综合利用作为产业转型的重要内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应将生态农业作为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搞好规划,做好“生态设计”。第一,生产企业制定生态生产规程。即按照循环经济的需求,规范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达到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废物的最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生产消费的清洁化。第二,在工业集中区域发展生态工业。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抓好传统重化工业集聚区或工业园区的改造,推进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特别是新建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或工业园区,从规划、设计到整个实施过程中,都要考虑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推进产业链延伸组合。第三,在一定区域建设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行业与行业、生产与消费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综合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的排放,实行可持续生产和消费。

(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1.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就业压力大。因此,除了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还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的组合作用,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2.大力发展生产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有机融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3.提升高新技术产业,走循环经济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道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用高新技术发展循环经济。4.从发展生态农业入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从政策和法律法规上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制度环境。1.通过政策引导循环经济的发展。国家的产业政策应强调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环境保护,并将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纳入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体系之中,使之与财政金融政策相协调配套。如:国家发改委已经提出了《节能产品目录》和《关于政府节能采购的意见》,应会同财政、税务部门共同研究对生产和使用目录范围内产品给予减免税的优惠政策。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建立完善循环经济多元化的投资机制,拓宽循环经济的投融资渠道。如,应对一些发展循环经济必需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支持;等等。2.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改革资源产权管理制度,即国家应加强对采矿权等资源产权的控制,提高国家所有的资源的使用税费等;建立资源能源密集型、重污染行业及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改革资源定价制度,健全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彻底改变资源低价状况,使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成为自觉行动。3.依法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抓紧研究制定《节约能源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等配套法规,以及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法规;建立行业的资源环境绩效标准和标识制度,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依法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等。

参考文献:

[1]徐云.循环经济国际趋势与中国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龚建文.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及其政策取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4,(9).

[3]齐建国.我国发展循环经济须走“特色”路[N].中国质量报,2005-04-27.

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篇4

[关键词] 农业 循环经济 意义 模式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同时也明确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应以循环经济来探索我国变革传统的农业经济增长与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1]所以,研究如何把循环经济的理念应用于新农村建设中去便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认识农业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recycling economy)一词,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主要指在人、自然环境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从直观上来讲,循环经济就是把上一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料变为下一生产过程的原料(生产要素),使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生产过程实现环状式的有机组合,变成几乎无废料的生产。这是一种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最大限度地提升资源利用率的经济增长模式。

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传统经济运行方式是一种由“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它是建立在资源、环境无偿供给和保障的前提下,依靠高强度地开采和低效率地消耗自然资源,同时持续不断地排放废弃物,破坏生态环境,来达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即呈现出“高开采、高投入、低利用和高排放”的(“三高一低”)特征, 这意味着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就越多,产生的废弃物也就越多,不仅制约了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

循环经济倡导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理念和模式,旨在生产和生活的全过程讲求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以减少资源的投入,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对生产和消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体现回收再使用和循环利用的原则,达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对不能循环再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其不对环境产生污染。用“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的环状反馈式循环理念重构经济运行过程,其表现为“两低两高”,即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率和高循环率,使物质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是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经济发展模式。

农业循环经济是把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应用于农业生产,在农业生产过程和产品周期中,可持续利用农业资源,并能减少资源的投入及废物的产生和排放,最终实现农业经济效益、农业生态和农村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农业循环经济可以科学地安排不同生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或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环境条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意义

1.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社会资源

农业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自然环境直接参与农业生产过程。农业生产者如果只追求效益而并不考虑环境代价,就会致使一些有机物资源不能充分开发利用。农业循环经济的本质就是以生物链之间的作用来循环利用各种资源,所以就能做到资源的充分利用。

重庆市万州区探索了三种循环经济的模式:牛(羊、猪)―沼―果―林模式、畜―沼―稻―果―鱼―加工模式、畜―沼―稻―鱼―桑―蚕―纺模式,以林果业和畜牧业为基础、沼气为纽带、种植业为重点,从而提高了农业资源的利用率,节约了大量社会资源,符合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目标,达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者效益的和谐统一。

2.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就业,缩小城乡差距

农业循环经济的核心是最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有利于农业生产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强调资源的节约利用,同时还注重资源的重复利用和资源的再生,并为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效率提供了新模式,将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求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形成一个良性运转的“产业链”或“产业网”。这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人才资源配置效率,增加了农民就业机会。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还扩大了劳动密集型的园艺、畜牧、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的规模,可以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就业。

江苏省姜堰市河横村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形成了以农畜产品加工为核心、实现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相配套的循环产业链,基本实现村域内资源的循环利用。200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1145元,农民增收305万元。通过产业化经营,共带动农户5 615多户,机械化的使用及龙头企业生产需求,促使全村887位农民进入企业工作,人均每年在企业工作的直接收入达9 600元,既扩大了农民的就业机会,也大大提高了农民经济收入,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3.保护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目前, 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已经严重危害到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 农民的身体健康严重受损,严重影响到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农村居民不能充分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繁荣成果,城乡差别不断扩大,社会不公平进一步加深,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此,中央提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保护,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

北京郊区留民营村发展以大型沼气工程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将鸡粪便转化成为沼气,使全村炊事用能不再依赖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还可将剩余的沼气用于发电,为养鸡场提供电力能源。同时,沼渣和沼液是种植业的有机肥,能改善土壤结构,其有效施用使全村土壤有机质含量从上世纪80年代的0.9%提高到目前的2.7%,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和农药污染问题。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既节省了农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又减少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建议

在农村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全新的农业生产模式,需要一定资金的投入和技术支持,而农民观念相对保守,投资意识不强,投资实力有限,这些客观存在的因素加大了在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难度,其任务艰巨,所以,政府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以扫除障碍,以推广农业循环经济。

1.加强宣传教育, 树立示范典型

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前提就是要加大宣传教育,普及循环经济知识,,让农民更多的学习了解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不断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引入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中,切实提高公众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同时,要建立典型示范工程,认真总结典型经验,加以推广,以发动、带动更多的农民发展循环经济,也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示范和借鉴。湖南农村在推广沼气建设的初期,在政府给与补助的情况下,修建家庭沼气池的农户还是寥寥无几,经过村干部的走访和宣传,以及在第一批使用沼气的农户效益示范作用下,很多农户改变了想法,虽然错过了政府优惠政策,但还是加入到使用沼气的行列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2.依靠科技,加强农业循环经济技术开发

科学技术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主要包括用于消除污染的环境工程技术,进行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化技术和生产过程的无废、少废及生产绿色产品的清洁生产技术等,关键是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尽可能把环境污染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通过产学研结合,组织一批关键技术攻关,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如农村垃圾多为有机物,任意堆放或弃置会造成难以控制的污染,收集并加以科学发酵处理,不仅可获得沼气,以补充或代替其他昂贵能源,还可以获得优质的有机肥料,进一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生产绿色食物。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相关科技创新与开发,为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新兴的旅游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组织开展资源节约和替代、能量梯级利用,绿色再制造等方面的科技攻关,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原理连成生态链或生态圈。

3.完善政府政策,以保障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除了在法律法规中体现出对循环经济的扶持外,应制定相关经济政策,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以保障其顺利发展。制定有利的投融资政策:税收政策方面,对企业用于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和安全生产等的专用设备投资给予抵免税的优惠政策,对于循环经济专项投资机构和商业银行可在税收减免与优惠上采取相应措施,从企业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两方面推动循环经济投融资体系发展。财政支出政策方面,用政府贴息等手段,加大对企业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污染防治项目的投入力度以及支持循环经济的政策研究、技术推广、示范试点和宣传教育。金融政策方面,支持和鼓励商业银行发展循环经济相关贷款业务,完善农村金融信贷服务,对允许增添农业循环设备的农业企业或农户享受技术更新贴息贷款优惠政策,解决农村融资难的问题。对生态农业或其他生态项目的用地政策上,要在征地、审批和投资环境方面给予倾斜。只有政府帮助农户扫除障,解除后顾之忧,农民才能安心地发展农业生产、推广循环经济。

参考文献:

[1]刘卫星:循环经济;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J].理论探讨,2007,1:82~84

[2]何树红 闫希辉 张好治:新农村建设中循环经济模式初探[J].经济问题探索,2007,7:24~29

[3]李义平: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分析[N].人民日报,2007年1月22日

[4]吴永夏:农业循环经济与农村先进文化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406~5407

[5]史立英 段辉娜: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和谐农村的建立[J].中国市场,2006,35:7

[6]雷 清 苏维词:山区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效益――以重庆万州区为例[J].农业经济2007,8:51~52

[7]王延安 杨锦秀:农业循环经济与新农村建设―基于未参与农业循环经济农户个体行为分析[J].农村经济,2006,11:110~114

[8]卢 江 闫振红 郭春丽 郭淑缓:农业循环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838~1839

[9]陈冬梅 卞新民 窦华泰:循环型农村产业模式生态经济效益分析[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6,11~12.

[10]李彦玲 李延华:农村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发展良性循环机制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412~5413,5416

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篇5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政府导入策略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5-0142-02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我国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的战略,目前循环经济正处于从试点起步阶段转向实质推动阶段。为了更好地贯彻科学发展观,政府在全面发展循环经济之初,要摒弃传统发展理念,深入开展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不走“老路”、“弯路”和“回头路”。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是在当前世界面临经济高速增长、环境状况日趋严峻、资源相对缺乏形势,为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而提出的一种现实的发展战略模式。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3R)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使所有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从而实现生态、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我国理论界认为,循环经济在技术层面上,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环境保护技术体系相融合,节约使用资源,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排放,并通过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以及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和生态环境的永久平衡。在经济层面上,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方式,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看成稀缺的社会大众共有的自然福利资本,因而要求将生态环境纳入到经济循环过程之中参与定价和分配。它要求改变生产的社会成本与私人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成本内部化;要求改变环保企业治理生态环境的内部成本与外部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效益内部化,最终实现经济增长、资源供给与生态环境的均衡,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社会公平。

学术界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有不同的看法。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在实践中如何运用循环经济理论和原则组织经济活动,即如何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改造成符合3R原则的新模式。由于产业和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要组织方式和载体,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产业发展模式和区域发展模式。从产业角度来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可以分为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工业模式以及资源综合利用与环保产业模式等三类。从具体表现形式来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工业生态整合模式、清洁生产模式、产业间多级生态链连接模式、生态农业园模式、家庭型循环经济模式、可再生资源利用为核心的区域循环经济模式、商业化回收处理模式等。

循环经济对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中的资源流动方式实施“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和无害化”管理调控,是具有较高生态效率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是区别于传统经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世界各国尤其是德、日、美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循环经济生态链的延长和整合表现不同的特征,经历了以下四种模式:“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方式;废旧回收再利用主导型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模式;清洁生产主导型模式;生态化研发与设计主导型模式。我国探索和总结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和运行机制,在一个省、一个市可以实施循环经济的“3+1”模式,即在企业层面开展清洁生产,在工业园和企业群层面建立生态工业园,在城市和区域层面建立循环型社会;同时,建立废旧资源再生利用产业,提出了“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法律规范、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运行模式。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我国出现了三种发展循环经济战略转型模式:东部发达地区的自发转型模式、辽宁资源型地区的转型模式和西部地区典型的跨越发展转型模式。

由于我国对循环经济的研究刚刚起步,尤其对特定区域循环经济方面的系统研究还不多,针对循环经济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还较少。循环经济是综合性的经济形态,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研究,但究其本质而言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应当从多学科包括生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统计学等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循环经济的逻辑、运行的基础和条件,循环经济系统的调节方式,循环经济微观主体经济行为等,形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框架,并探讨循环经济的有效实现模式。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循环经济试点中不少地方仍存在沿用过去老一套思路和办法的现象,旧的思维模式根深蒂固,发展模式和评价体系未有新意,推进循环经济还存在诸多障碍和制约因素。比如,思想观念和发展理念相对落后;总体上尚未形成适合区域性循环经济发展需要的经济机制和政策体系;没有形成适合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循环经济所需的投资和高新技术支撑十分缺乏等。因此,必须抓住用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契机,研究并导入实施适合区域实际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走资源节约化、资源循环利用的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辩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政府在宏观层面上发展循环经济,要对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在减量化基础上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提高各级政府对循环经济的战略认识,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保护并行并重。发展非政府环保组织,建立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实践循环经济的激励机制。大力普及循环经济知识,促进各级管理者、企业家和公众对循环经济内涵的正确认识,营造自觉自愿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社会氛围。

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东、中、西部以及城市与农村的梯度性十分明显,必须科学选择符合区域特点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怎样提高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能力值得关注。对于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而言,建立生态工业园或产业间多级生态链连接模式是必须研究的问题。要按照循环经济的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包括工业循环系统、农业循环系统和社会循环系统,从而建立良性区域循环经济,形成高效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互系统。积极发展废弃物回收资源化利用形成的“静脉产业”,对从事资源收集和回用的中介机构和环保产业给予一定扶持,促进其发展成为一项重要产业。

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生产和消费模式的彻底改造和变革,必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政策体系,包括重点领域的核心政策、社会经济基础政策以及与循环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生态文化和宣传教育政策等。循环经济需要解决的本质问题是资源利用的“公地悲剧”问题以及环境污染的外部性问题,科斯定理(1960)的提出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应当积极探索产权制度的创新,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机制,用现代产权制度和市场机制支撑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完善环境监管法规,对重点污染行业、企业实行排污总量控制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制定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强度、控制污染排放的详细计划。综合运用产业政策税费改革、投资融资政策等政策手段,调节和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制定绿色消费政策和特别消费税政策,以政府行为推动社会对绿色产品和绿色技术的认可和支持。对进入生态产业园区的项目,给予在建设用地、环评、融资、项目核准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生产用电、用气计划的倾斜支持。

加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的研发,建立环境工程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绿色支撑体系”。重点研发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产业链延长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等。重点加强环境污染综合控制技术的开发和研究,抓好节能降耗、废旧物资利用和废弃物资源化再生三大环节,推广以农村沼气、秸秆还田、生态养殖技术等为主的农村生态环境修复实用技术。积极引导企业成为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和创新的主体,加大科技投入,加大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

建立符合循环经济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对循环经济系统的发展状态、水平和趋势进行监测评价,为宏观调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循环经济的评价是一个综合性的评判,要求循环经济系统的发展不仅注重经济的增长,更要注意其发展的可持续性、稳定性、协调性和均衡性,应当建立一套包含经济增长、资源消耗、环境质量、生态保护、社会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包括清洁生产、生态网络、环境质量、环境管理、园区政策和法规制度评价、生态建设等在内的生态工业园和企业评价指标体系。

加强地方政府行为转变和科学发展的能力建设。当前,政府最重要的是如何制定科学的、具体的、符合实际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同时,实施一系列引导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建立完善资源环境合理有效利用制度以及产业发展的环境评价机制,加大政绩考核中的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分量和“绿色管理指标”的使用,加强政府公务员能力建设,全面开展循环经济知识培训,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引导、协调和监督职能,使循环经济沿着健康轨道发展。

参考文献:

[1] 毛如柏,冯之浚.论循环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 张坤.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3] 齐建国.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理论与实践探索[J].学习与探索,2005(2).

[4] 上海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课题组.上海发展循环经济白皮书[R].上海:上海大学,2005.

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篇6

【关键词】贵州省;农业循环经济;制约因素;对策

一、贵州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一)政府扶持力度。贵州省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方面,需要得到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目前由于农业领域在经济效益上较低,而在农业循环经济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实际上政府无论是在资金投入上,还是在技术支持上的扶持力度都不够。

(二)自然资源现状。贵州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在自然资源方面也有优劣。首先,随着贵州省交通、水利、建筑用地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工程的相继开展,导致了农业用地资源不断减少,农用地与建筑用地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其次,在农业生产中,水资源尤为重要,贵州省目前水资源日益匮乏,因而导致了农业生产供水十分紧缺的局面。

二、贵州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自然资源的制约。据统计数据显示,贵州省耕地面积在全国占比重较大,但人均耕地面积较少。随着贵州省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均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因此贵州省整体耕地质量较差;并且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中,其中有大部分耕地土壤存在质量不断下降、土壤退化等问题;再者,贵州省土地资源分布存在分布不均的情况;另外贵州省水资源在全国属于缺水比较严重的省份,其主要原因有农业机械干旱、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浪费等因素。

(二)生态环境的制约。目前,贵州省农业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具体表现在水土流失严重、农业上产要素污染严重这两点。首先贵州省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较脆弱,涂层较薄、裸岩多,因此水土流失问题较严重;其次,贵州省目前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废物的排放、农业化学制品的使用的不合理性都是造成污染的根本原因。然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飞速提高,大批工商业产品涌入农村消费市场,农村生活垃圾也随之逐年增加。塑料薄膜、食品和日化产品包装袋等各类废弃物、生活污水不断增加,远远超过了农村环境的自净能力。

(三)农业技术因素的制约。目前, 贵州省农业科技人才不足,农业科技研究、应用和推广的组织不健全,尤其是乡村两级农业科技人才匮乏。由于贵州省的农业科技水平低下,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科学素质低,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对低下。因而,农业技术显得相对比较薄弱,主要问题是自主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较小;其次是贵州省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力度还需加强,其推广制度与结构都存在较大问题,落后的农业科技对实施农业循环经济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显现。

三、未来贵州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

(一)加强教育和引导。贵州省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时,首先要让参与农业生产的农民明白科学技术对农业的帮助,进而提高农民农业技术水平,促使其自觉参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之中。通过切实加强理论引导和生产实践,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到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当中来。例如:政府需要加强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农业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国家需要实行政策引导,让农民明白循环农业经济带给农业发挥发展的好处。

(二)制度建设。贵州省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时,首先应该加强循环农业经济相关的制度建设,使农业产品其品质都能达到国家安全的标准;其次国家还应该加大投入资金,用于建设农业循环经济建设。通过对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针对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财政信贷风险支持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发展农村信贷业务,以缓解发展循环经济中农民遇到的风险和资金问题。

(三)增强农业资源保护力度。首先,贵州省在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中,应该加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力度,严格按照制度禁止乱占用耕地,并且还应该加强土地的开发、整理等,提升土壤质量,为贵州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最基础最根本的一个资源保障;其次应该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坚决抵制化肥、农药、地膜的不合理使用。若不采取措施进行抵制,将不仅造成土壤板结、耕地质量退化和农田生态系统恶化,而且使得许多地方的水质下降,进而带来饮水和食品安全问题。

(四)科技水平的提高。贵州省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要重视农业循环经济的科技水平提高,合理配置农业科技资源,把农业教育、科研、推广统一起来。首先需要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用于建设先进绿色的农业技术科研基地;其次还应该积极对农业技术进行推广,加强循环农业技术的宣传力度,重点推广以“精准农业”为核心的减量化技术、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和相关产业链技术,形成一套完善的科技研发及推广体系。

四、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现目前,贵州省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主要存在政府扶持力度不够、资源资源不足且利用率较低等问题。而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收到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因此未来贵州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和政策引导工作;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循环农业经济相关制度;再者还需要增强农业资源的保护力度;最后要重视科技水平的提高,进而才能促进贵州省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力度,使其更早实现农业循环经济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志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河南农业科学.2006 年1期: 9- 12.

[2]黄国清等.江西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07 年第 8 期.

作者简介

王栋(1991.10-),男,山东淄博人。云南农业大学基础与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信息技术与工程。

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篇7

关键词:柴达木;循环经济;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9-0097-03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总量增长35倍,人均GDP突破1 000美元,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青海正处于新的发展时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资源有效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是青海未来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2005年10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柴达木地区被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列入国家第一批13个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建立,意味着资源丰富的柴达木盆地将改变资源开发低层次和粗放型的现状,通过循环经济推进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和永续利用,发挥柴达木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优势,提高资源开发的综合利用水平,从而促进青海省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为西部乃至全国的循环经济发展积累经验,发挥示范效应。

一、科技创新对循环经济的意义

(一)科技创新的内涵

科技创新是一项新工艺、新产品从研究开发到生产到投入市场并进入应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过程。它强调的是新工艺、新产品的首次商业应用,强调技术与经济的直接结合。它的特点主要有:第一,科技创新是高风险活动;第二,科技创新可使创新的企业和个人获取高收益;第三,科技创新具有创造性或先进性。

欠发达地区由于在自主创新方面所存在的诸多制约因素,在创新过程中更多依赖于单纯地机械模仿,而没有将外源性的技术模仿转变为内生性的技术创新动力,由此制约了其经济发展的水平。在采用技术模仿创新的初期,技术模仿能力明显提升,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当单一的技术模仿优势发挥到一定时期,技术模仿能力呈下降趋势,因为发达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使核心技术的获得更加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欠发达地区不通过技术的创新实现技术能力的提升,就会丧失技术模仿的优势,技术水平出现停滞,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开始扩大,经济的持续增长出现中断。因此,欠发达地区要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必须构造“技术模仿+技术创新”的后发优势,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技术创新后发优势发挥的过程就是外源性的技术模仿转变为内生性的技术创新的过程,使技术创新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

(二)科技创新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学规律和经济学规律构建的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特征的新型经济形态,是遵循资源“3R”原则建立起来的以清洁生产技术、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和环境无害化技术为主要载体的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的宗旨就是最大限度地保护和节约资源,它注重的是如何在既定的自然资源存量下,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经济发展的质量问题,追求的是资源的减量化、高效利用和有效配置。与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同,循环经济放弃短期的表面物质追求,通过把废弃物开发为新的资源,最大限度地重复利用物质和能量,旨在系统地使经济中的总体资源增值,实现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很显然,循环经济是一种高层次、高端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必须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基础,其整个过程都贯穿了对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依赖性。

1.科技创新是循环经济赖以实现的技术基础。循环经济的运行和实现,需要相关领域的一系列技术支持,包括清洁生产技术、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回收和再循环技术、环境监测技术、预防污染工艺技术、资源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等。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显然不可能为这些技术的生成和发挥提供太多的空间和足够的激励。因此,发展循环经济首先有赖于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2.循环经济包涵着科技高级化的本质。循环经济着眼于变“废”为宝,通过资源的重复利用谋求资源效率的极限发挥,无疑对这个过程中的技术支持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而传统经济中的技术范畴和技术当量,远远不可能适应和满足循环经济对技术支持的要求。因此,必须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实现以高新技术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3.新能源和新原材料的开发和利用需要新的技术。循环经济高度重视对现有资源的深度利用,也更加注重开发新能源和新原材料等新的替代性资源品。因此,新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赖于新的技术发明和技术进步。

4.传统产业的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依赖于科技创新。通过推进科技进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是促进原料和能源的循环利用,降低消耗和污染,实现经济产出与环境保护双重效益的重要途径。

二、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科技创新概况

(一)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科技资源现状

1.研究机构。2006年底,试验区共有研究机构18个,其中,政府部门所属研究与开发机构3个,其余15个为大中型工业企业办的科研机构。政府部门所属科研机构为农业和畜牧业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农畜牧新产品的培育、推广工作;而大中型工业企业办的科研机构主要以研发产品、新技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生产为目标,为本企业产品生产、开发提供技术支持,该部分科研机构主要集中在盐湖、碱业和煤化这三个领域。

2.研究队伍。2006年底,实验区科技活动人员数为1 952人,其中,政府所属科研机构在职科技活动人员为67人,大中型企业中科技活动人员为1 885人,科技活动人员的96.57%都集中在大中型企业中。

3.科技交流与合作。近年来,试验区重视科技开发,在设法“请进来”的同时,积极“送出去”,科技交流与合作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目前,试验区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盐湖研究所、华东理工大学、青海大学等合作实施科技合作项目30余项,同时与多个国内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百余名科技骨干人员赴相关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培训学习。

4.科技投入。2002―2006年R&D经费支出共计5.79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44 %。R&D经费内部支出中,基础研究共计0.001亿元,占R&D经费支出的比重为0.02%;应用研究共计2.19亿元,占R&D经费支出总额的37.79%;试验发展经费共计2.26亿元,占R&D经费总额的39.13%;科研基建共计0.15亿元,占R&D经费总额的2.65%。科技投入的增加,为科技工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速了科技与经济更密切的结合,加快了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5.科技创新成果。试验区依托资源优势,组织科技攻关,一些重大项目在技术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科技成果显著。格尔木市东台吉乃尔湖卤水3万吨/年硫酸钾镁肥项目,填补了国内硫酸钾镁肥生产的空白;卤水提锂基本解决了世界性技术难题,自主研发的提锂工艺实现了锂硼镁资源的综合利用。锡铁山铅锌矿浮选新工艺新药剂项目,有效提高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水平,符合试验区的要求。盐湖镁资源制取高纯镁砂项目,具有设备投资少、资源利用率高、综合成本低、无环境污染等显著优点,完全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青海金峰实业有限公司高海拔地区纯碱蒸氨废液综合利用项目,在废弃物和尾矿的综合利用上取得重大进展,成为循环经济的示范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有利地推动了试验区可持续发展,实现了科技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试验区成立两年以来,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与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还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科技资源总量不足。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试验区的科技资源总量明显不足,突出表现为从事应用开发的科技人员比重低、高层次技术人才尤其是领军人物匮乏、研究机构的数量与发展不适应等。截至2006年底,从事研发活动人员仅有1 117人,占全州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6.97%;在企业的科技活动人员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只有76人,占科技活动人员总量的6.80%;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研发机构目前只有18家,占全省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研发机构总量的18.18%。科技资源的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2.科技资源结构不合理。柴达木地区的科技资源分布不均衡。从行业分布来看,教育、文化、卫生、社会公共福利事业等集中了较多的专业技术人员,而制造业等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较少;从企业分布来看,大中型企业拥有较多的科技资源,高层次人才、科研机构大多集中在大企业;从地域分布来看,德令哈、格尔木两个城市集中了较多的科技人才、研究机构及信息,而其他地区在人才、机构、信息等方面的占有量较少。

3.科技创新投入不足。2002―2006年试验区研发经费支出共计5.79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04%,低于全省1.18%和全国2%的水平。科技投入的不足,导致科研基础设施薄弱,科技创新产业规模偏小,产品档次偏低。科研队伍整体水平较低,加上缺乏科技成果创新的源头,科技创新主体之间的关联不够,资源综合开发水平不高,高新技术产出率偏低,科研竞争力不强,不能满足加快资源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和循环利用、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的需要。

4.科技创新体系不够完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尚未完全形成。试验区目前拥有各类工矿企业200余家,其中,大多数是低水平粗放型企业,技术开发能力普遍不足,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研发投入较低,科技创新对产出的贡献较小,2006年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占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为16.48%。企业高级科技人才不足,高学历技术人员非常缺乏,且科技人才流失严重。同时,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不明确,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信息不畅通,服务不到位,资源不共享,影响了科技创新的进程。

试验区在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历史和地域方面的原因,多数企业处于一种难以成长的维持状态,缺乏把中小企业孵化成长为大企业的机制和外部环境。

一是创新激励机制不足,创新意识不强。在体制转换过程中,不少企业尤其是国有、集体中小企业仍存在着政企不分、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的情况,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尚未完全确立。尤其是产权激励机制的不健全,从根本上影响了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经营者普遍存在短期行为,缺乏创新的冲动和激情。

二是技术基础薄弱。多数企业势单力薄,投入能力有限,技术水平低下,大多没有设立技术开发机构。由于缺少积累以及难以从正常渠道获取人才,企业缺乏必需的科研设施和急需的科技人才。

三是技术创新资金缺乏,融资困难。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资金紧张,技术研究开发经费投入比例较低。融资渠道单一,且因资信差、寻保难、抵押难,从银行获取贷款困难,更难以从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这不仅提高了创新成本,而且也很难满足企业创新的资金需求。

四是创新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各地大多没有建立如技术信息中心、技术推广中心、创业中心之类的中介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辅导、技术孵化、技术信息等服务,使得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难题难以解决,制约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进程及效益。

三、提升柴达木循环经济科技创新能力的现实选择

科技创新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循环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没有先进技术的支撑,循环经济所追求的经济和环境的目标将难以从根本上实现。加快柴达木循环经济的发展,就必须把发展的动力转向技术进步上来,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加大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研发、引进和集成力度,推动循环经济试验区又好又快发展。

1.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政府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营造良好的环境,使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鼓励大中型企业加快研发机构的建设和加大研发投入,努力形成一批集研发、设计、加工于一体,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重视和发挥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的生力军作用,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支持其做大做强并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积极推进产学研相结合,鼓励和支持企业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建立研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技术创新组织,共同面向循环经济进行科技创新活动。

2.加快循环经济技术开发研究。循环经济发展需要环境友好型技术的支撑。环境友好型技术的特征是高效地利用资源、更多地回收废物、最少地排放废物,并以环境可接受的方式处置残余废物。主要包括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能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源梯级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污染治理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毫无疑问,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突破原有的技术范式,大力研发和应用环境友好技术,研究清洁生产管理、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排污最小化技术,开展生态工业和产品生态设计理论研究与示范,实现末端治理转向生产全过程控制,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

3.确定循环经济试验区内的重大科技创新问题。根据柴达木试验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重点和领域,未来科技创新的重点应围绕以下领域进行:(1)盐湖资源综合开发与盐化工循环利用技术;(2)石油、天然气资源综合开发与石油、天然气化工循环利用技术;(3)煤炭资源开发与煤、焦化工循环利用技术;(4)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与冶炼、加工循环利用技术;(5)生态农牧业技术等。

4.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主导相结合。循环经济试验区由于市场化进程较为落后,在发展中更需要强调以市场调节为主,树立市场意识,推进体制创新,营造适宜科技创新的大环境。应进一步社会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形成与巩固。必须发挥政府在推进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政策扶持力度。地方政府应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促进产学研之间的联系。同时,大力发展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形成社会化服务体系。

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篇8

1 发展循环经济是南安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随着南安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水、土地等资源不足的日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面对这种情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从资源利用战略上看,南安市是资源依赖型城市,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外来资源的依赖程度很高。同时,资源破坏和浪费现象仍然存在,单位产值能耗和水耗、主要用能产品单位能耗及水重复利用率与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一些产品、设备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而回收利用技术又跟不上,大量的再生资源得不到充分回收和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既可以减少对原生资源的依赖,节约大量资源,又可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从环保科技战略上看,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是治理污染、改善环境的客观要求。目前,南安市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处于较高水平,远远高于环境的承载能力;工业“三废”产生量逐年增加,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威胁;水源的污染局部恶化,近海岸海域的污染还相当严重;一些有毒有害废弃物对土壤、地下水、大气造成现实和潜在的污染。当前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陶瓷建材等固体废物综合防治、利用水平尚需提高。二是陶瓷建材粉尘等空气污染尚未得到彻底有效治理。三是禁白、禁磷和垃圾分装、转运、集中处理工作亟待加强,回收加工水平亟待提高。上述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近两年人大、政协“两会”代表委员多次就此问题提出建议和提案,这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上看,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党中央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全面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充分考虑我国环境和资源基本状况的正确结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蓬勃发展,南安初步形成了陶瓷建材、水暖器材、光伏电子等一批发展潜力大、竞争优势强的产业集群,拥有光伏电子等一批初具规模的新兴产业。但是由于对经济结构内部各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共生关系及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迁移、循环等规律重视程度不够,南安在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绝大部分企业缺乏科技投入和研发力量,企业技术合作、产品配套率较低;一些产品虽然形成一定规模,但发展仍保持传统线性经济发展模式,造成资源产出率低、经济效益不高;大部分高新技术是由国外投资驱动,而不是自主创新,难以加速先进技术对传统产业的嫁接和升级换代;一些产业领域的竞争主要依靠若干规模企业带动,科技带动滞后于经济发展;市、镇工业园区对按照生态标准建设的要求不严格。按照南安市“十一五”发展规划,今后几年,南安将加快工业结构布局调整、企业污染防治工程、环境标志和清洁生产推广、清洁能源工程、城市供水工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工程、污染集控区建设、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步伐。这给发展循环经济带来了难得的契机。同时,循环经济还将拉长生产链,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既符合南安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体现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

2 南安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

南安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形成政府大力推进,市场有效驱动、公众自觉参加、法制有效保证的机制,逐步建立适合南安市情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和运行机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以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1 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活环境质量的愿望更加迫切,对环境保护提出的要求也更高。这些年南安市经济发展虽然较快,但也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特别是城市和工业区的污水、垃圾、有害气体,造成一定程度的人居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不但给城乡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危害,也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施可持续发展势必成为南安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实施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自身发展历史反思的结果,其实质就是要树立新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协调统一。南安市要实现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其关键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转变,最大限度地节约和有效利用资源,减少污染排放,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只有坚持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才能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2.2 建立循环经济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相对而言,传统经济是以“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物排放”单向流动为基本特征的线性发展模式,表现为资源的高消耗、高污染、低利用;循环经济是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双向流动为特征的闭合发展模式,表现为资源的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和高循环率,是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实质是通过采用高新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方式进行调整。通过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关闭污染严重的企业,合理调整产业、产品结构,降低单位产值废弃物排放量,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改革开放以来,南安经济高速发展,但多年来走的还是传统工业发展的道路,低水平开发的加工业增长快,高附加值的加工业增加缓慢,产业技术水平不足。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带来了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已大大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单位产值所消耗的资源居高不下。为此,必须通过调整工业化模式来实现,而出路就在于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加速科技的进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环境与资源对经济建设的持续支撑。

2.3 以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实现循环经济发展与小康社会建设的和谐统一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解决好两方面的重大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建设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与破坏;二是资源与生态环境对经济的持续支撑。发展循环经济则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通过经济发展对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方式作出重要调整,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资源的局面。南安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人口增长、资源消耗与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不容乐观,如何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至关重要。循环经济经验证明,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结构优化升级,是发展先进生产力、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首先,环境和资源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环境的重要目标就是促进环境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增强它们对生产力发展的支持能力。第二,生产力的发展为解决环境问题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条件。南安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发展方式不当或不足造成的,因而也只能在发展中加以解决。只有生产力得到发展,才能有条件实现财富积累、污染治理、生态恢复、环境改善。第三,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共赢”。第四,以清洁生产、生态经济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不仅成为发展生产力与保护环境的最佳“结合点”,而且也拓展了环保市场、扩大了就业渠道。因此,只有坚定不移地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为先进生产力的

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 南安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目标,而且是一个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目标。南安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根本出路之一。为此,应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3.1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成立由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南安市发展循环经济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建立健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协调工作机制,制定实施方案,研究解决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要加快研究制定循环经济发展的推进计划和实施方案,加强部门间的合作,建立有效的协调工作机制。要把循环经济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政绩考核的一项内容,健全循环经济工作目标责任制,把发展循环经济的责任纳入各工作岗位的职责中,纳入各单位日常管理和工作考核中,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

3.2 制定好中长期规划。要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中,无论是规划纲要,还是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都要把发展循环经济放在突出的位置。要加快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目标、步骤和政策措施等,指导全市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要组织编制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区域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等专项规划,明确目标,确定重点,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

3.3 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严格限制新上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项目,鼓励发展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产业,同时,要大力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实现资源的多次加工增值。要大力推广“四新”产品,加快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推进重点产业资源节约技术改造,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

3.4 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要选择总体污染排放中所占比重较大、资源消耗多以及具有较成熟的循环利用资源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的产业作为优先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产业(如建材产业)、筛选确定循环经济发展试点企业(如重点产业的规模企业)和区域(如污染集控区、工业园区),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给予政策指导和一定的资金扶持,力争在试点上有所突破,为循环经济工作的全面推开积累经验、树立先进典型、提供示范和借鉴。

3.5 制定扶持政策,创新激励机制。要在国家、省出台鼓励政策的总体框架下,研究制定南安市鼓励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其中包括促进节能、节水、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的鼓励政策,同时,要设立循环经济发展基金,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扶持。

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篇9

关键词:城市水循环经济

一、城市水循环提出的重要性

水是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但是,近年由于人们多注重水资源的经济性,忽略其循环的自然规律和健康性,导致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21世纪是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世纪,人类社会只有建立起物质循环型的城市才能持续发展。张杰院士认为,社会用水的健康循环是循环型社会的基础,通过实现健康水循环,可以使水的社会小循环与自然大循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维系良好的水环境。

城市是人类生存环境给自然系统所加的最重负担。城市水生态环境是一个建立在自然环境之上的高度人工化的环境,既具有自然环境的复杂性、易变性、难于恢复性,还具有人工环境独有的人类活动主导性,易受外界干扰性的开放性,输入输出不均衡性。城市化的进展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着水环境,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0%左右。为此,必须深刻地研究城市化对城市水循环要素的影响,采取科学的对策,健全城市水循环系统,提高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容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需处理好城市水循环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搞好城市水资源开发及保护以确保城市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循环经济具有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大操作原则,即3R原则。减量化属于输人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物质和能源的流量;再利用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再循环属于输出端方法,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城市水循环也要遵循这三个原则。水循环经济是指运用自然生态系统中水循环运动规律重构水经济系统,使水社会循环能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水循环过程中,形成健康的社会水循环,建立一种新形态的水闭路循环流动性经济。其内涵是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立水循环经济性的社会。把经济社会建立在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基础上,改变过去水资源——使用消费——污水排放的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变成水资源——使用消费——污水再生处理——水再循环,形成水资源在经济——社会——环境复合生态系统中的往复循环流动的闭路循环经济。

二、影响城市水循环的因素

(一)人口规模的增大对城市水循环造成影响

人口规模的扩大对用水需求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影响。人类饮用、清洁都需要淡水资源,人口增加首先增加的是生活用水,这一用水量的增加基本上与人口同比例增加。而且,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生活用水量的增加可能会快于人口增加的速度。二是间接影响。现代社会人口的增加往往还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无论工业、农业还是服务业,其规模的增长都会导致用水量的增加。不过,这种规律只反映了人类发展的一般进程,具体到一个地区,鉴于不同产业对水资源消耗量的差异,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会对间接用水产生较大的影响。在特定地域、特定阶段,因人口规模扩大导致的产业发展进而造成的用水需求变动的方向是不确定的。

在水资源需求方面,北京每年生产生活用水总量约为34.5亿立方米(2006年全市总用水量为34.3亿平方米,2007年为34.8亿平方米,2008年为35.1亿平方米),40亿立方米供给,34.5亿立方米需求,北京的水似乎够用。但近年来北京降水量明显减少,入境水量也连续9年减少,从10亿立方米逐年下降到7亿立方米,与常年平均数据16.1亿立方米相差甚远。供给方面,北京可利用水资源往往不足40亿立方米;需求方面,随着大量外来人员涌入北京,用水量也在随着增加,导致北京地表水流出量少于流入量,以及地下水逐年减少。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北京市采取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措施,农业用水、工业用水都有所下降。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节水空间已经非常有限。况且,人口扩张,工业、服务业等生产用水也会随之增加。同时,随着公众对生态环境要求提高,生态用水也应当得到足够保证。就目前形势,一旦北京遇上连续干旱,情况就很危急。

(二)城市化的发展对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影响

(三)生活污水对城市水循环的影响

中国 .coM 城市污水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传统的污水管理模式业已导致我国90%以上的城市水域遭到污染。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在以每年6.5%的速度增加,预计到2020年城市污水产生量将达到600亿吨以上。因此,必须加速我国城市污水管理模式的转变。工业废水资源化理念是对传统工业废水末端治理的革命,是工业废水治理的新方向;而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则可考虑变集中处理为分散处理,分散处理的主要场所可设在居民住宅的屋顶。通过在城市建立中水系统将生活、生产污水处理之后再次使用,从而节约大量的日常用水。经过处理的回用中水,可用于冲厕、浇灌花草树木、清洁道路、清洗车辆或基建施工、设备冷却、工业用水及其他可接受其水质标准的用水。污水资源化应是我国21世纪城市水循环经济发展的着眼点,目前需要大力研究污水处理技术和提高污水资源化的应用水平。所谓污水资源化,即将污水视为一种资源,通过各种处理技术,使其净化达到某种用水标准,从而实现大部分净化水的循环再利用,同时减少污水排放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在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对策中,应当将节水和污水资源化放到首位。通过节水,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通过实施污水资源化,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从而缓解水资源紧张问题。污水资源化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必由之路。 三、实现城市的良性水循环

(一)改善城市下垫面状况,涵养水源

城市下垫面状况直接影响到降水的入渗及其对地下水的补给,增加城市下垫面的透水性,可以改善城市水自然循环的条件,涵养水源。对于城市来讲,应尽量减少不透水面积,降低污染,如在人行道和停车场等地应采用多孔地面和草皮砖充分利用降水,增加人类可用量来促使水形成良性循环。加强对科技投入的力度,加速科技产业化进程。科技进步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起到关键性作用。政府部门应引导和鼓励企业对科技的投入,推进科技产业化进程。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建设透水型人行道,增加雨水入渗量。采用各种雨水渗透设施间接利用,削减城市雨洪径流、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和污染,主要通过透水地、渗透沟、渗透管、渗透槽、渗透池等加大对雨水的就地下渗量,让雨水回灌地下,减少水涝、海水倒灌和缓减地面沉降等城市问题。

(二)着力发展污水处理行业

积极扶植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水平条件下,加大人力、物力在污水处理技术上的投入,控制水污染,这是发展水循环经济的基础。对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的扶持,包括资金和技术的支持。政府要大力支持污水处理厂继续研发新的污水处理工艺,不断提高污水处理水平。同时,注意降低污水处理成本。政府也要给污水处理行业一些减免税的优惠政策,如较合理的低价格的电价,污水处理费要按照排出废水的水量和水质实行综合指标计费和收费等。

(三)扶持循环再利用水处理技术行业

由于市场对循环再利用水处理新技术的认可度较低,且新兴行业往往投资风险较大,人们是否接受循环再制水,都有一个认识过程。为了尽快实现水资源循环再利用,政府可以筹资建设示范工程,授权经营,在示范工程的运行过程中积累经验,检验新技术并用于宣传教育,提高对水资源的稀缺性、节水必要性、循环再利用等的认识,为培育循环水市场创造条件。同时,制定和完善有效的城市循环水开发和利用的优惠政策。如税收优惠、循环水项目的财政投入和补贴政策等,鼓励城市高层建筑、办公场所、社区内部、娱乐场所、运动场地及绿地浇灌等进行循环水利用以及工厂内部的循环水利用,有关部门还应出台明确的强制性政策推动循环水的利用。

(四)努力拓宽城市再生水的利用渠道

(五)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水价体制

依据水资源的价值,合理的水价应该从自然水价值、可供利用的水的价值和已利用过的水的价值等方面来决定。其中,自然水的价值决定水资源费、可供利用的水的价值决定供水成本,已利用过的水的价值决定污水处理费,这三者共同构成了能够反映水资源稀缺性的水价。水资源费体现水资源的稀缺性,它是为防止水资源的滥用而使水资源使用者付出代价的货币表现;供水价格是通过具体的或抽象的物化劳动把资源水变成产品水,进入市场成为商品水所花费的代价,包括建设工程费、管理运行费和其他费用的代价;污水处理费是指经使用水体排出用户范围后污染了他人和公共的水环境,为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所需要的代价,也是为达到某种水质标准而付出的水环境经济补偿。应尽快通过市场机制形成合理水价,同时,根据水资源稀缺的供求情况,尽快制定出反映水资源供给和需求状况的价格政策,发挥价格机制对水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

(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节水意识

无论从水量的角度还是从水质的角度来说,水都是任何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水量的减少和水质的下降都将对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认识到水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而且具有社会和环境价值,使广大公民树立正确的用水观念,掌握科学的用水知识,改变落后的用水习惯。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考虑环境的需要,坚持开源、节流与治污并重,节流优先的原则,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

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城市的发展必须有足够(水量与水质)的水资源作为支撑。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应遵循城市水循环的规律,完善管理体制,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及效益,加大污水的深度处理及回用,真正做到城市水务一体化管理,使水资源的可再生性得以体现,建立起城市水健康循环,促进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达到人与水的和谐发展,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控制人口过度集聚增长,建设组群式城市结构,既能减少集中开采与需水压力,又能减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从而减轻对水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和污染。在控制人口的同时,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大力压缩耗水量大、污染重的产业,严格限制高耗水型工业项目的开发,强化源头和过程控制,推行清洁生产,提倡发展节水型产业。

参考文献:

[2] 周建康.城市化对城市水循环要素的影响[J].西南给排水,2004.

[3] 许向君,汪中华.关于建立城市水健康循环的研究[J].山东

农业大学学报,2006.

[4] 陆静超,袁一星.循环经济下的城市水循环[J].给水排水,2007.

[5] 曹国圣.城市水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的构建与运行[J].水利

经济,2009.

[6] 赵慧英,北京市水资源与人口规模关系探析[J],中国城市经

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篇10

关键词: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哲学分析

“循环经济”是最近几年国内学术和政策研究领域频繁出现的一个学术词语。国内学者对循环经济的理论进行了大量探讨,国家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循环经济的实践。但是,国内生态经济学界、环境经济学界以及主流经济学界对循环经济实质的认识至今仍存在较大差异[1]。为深入揭示循环经济理论内涵,部分学者从哲学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如,董艾辉在分析循环经济与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观一致性的基础上,指出循环经济是对近代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扬弃,也符合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2]。张连国等认为,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有二,即知识论基础与存在论基础[3]。崔胜辉等则从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在内涵和目标上一致性的角度,分析循环经济的哲学内涵和经济伦理观[4]。

应该说,从哲学角度探讨循环经济,既是对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丰富,也为哲学研究领域引入了新的研究课题。但从已有研究来看,循环经济的哲学研究在哲学分析与梳理上还不够全面和系统。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比较系统地分析循环经济的哲学内涵、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展望循环经济的未来发展。

1.循环经济的哲学涵义

1.1循环经济的产生、发展和目标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循环经济思想起源于人们对自身生活环境和质量的忧虑,也是对上世纪五六十年达国家工业化带来的环境后果的直接反思,主要针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这种对环境的忧虑逐渐变成一种全球性的反思,环境问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我国从参加1972年斯德哥尔摩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开始加入这个行列。循环经济不仅反思工业化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耗竭,也积极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方法。循环经济的目标就是提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者说新的技术经济范式[5]。这种发展模式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体系的融合,减少单位产出资源的消耗,节约使用资源;通过生产技术与环境保护技术和清洁生产相结合,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排放甚至“零”排放;通过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通过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生态环境的永久平衡等。在经济层面上,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方式,旨在实现经济增长、资源供给与生态环境的均衡,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社会公平。它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看成社会大众共有的、稀缺的自然资本,因而要求将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循环过程中参与定价和分配。它既要求改变生产的社会成本与私人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成本内部化;也要求改变环保企业治理生态环境的内部成本与外部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效益内部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哲学,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循环经济的实践性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无论是其思想来源和目标指向都是实践,循环经济的理论发展更是离不开实践,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检验和总结。因此,循环经济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或者实践是循环经济的基础或唯一尺度。

1.2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符合马列主义的认识论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并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人的认识的发展总是从感性到理性;认识总要有一个过程,充满着复杂性和曲折性。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正完整体现了上述观点。首先,循环经济在特定时代产生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工业化以前和工业化的低级阶段,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消耗较少,还不足以使人类对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产生像今天这样的深刻后果。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环境和资源的产生足够大的冲击和影响时才可能产生循环经济思想。其次,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人类不可能一下子就认识到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内涵或全部规律,而且,认识的深化不可能脱离经济和历史发展阶段。最后,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能动的认识。这不仅仅停留于理论层面,也不是对实践的简单反映和被动认识,而是为了应用于实践,改造经济发展的模式。通过循环经济的这些特点,可以较好地理解当前在我国开展循环经济所遇到的种种思想障碍。比如,有人抱怨目前我国生产方式仍较粗放、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较大等。这是事实,但也要注意到,我们不可能脱离我国的历史前提来谈论这些问题。马克思主义者从来就不是先知先觉的智者,而是实事求是的实践者。在实践的过程中可能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但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关键要遵循规律,对自身发展方式进行反思和扬弃,最终解决问题。毕竟,在一穷二白的薄弱基础上搞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现成的道路和方法可以照搬。尤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了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经济起步、经济总量和人民温饱问题,难以为了保护环境从一开始就放弃经济和工业发展。

1.3循环经济的模式特征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联系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正是将社会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地探讨经济问题,或单纯采用经济手段分析解决问题。它要求综合考虑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公平与进步。循环经济深刻分析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对人与自然和谐模式进行大量有益的探讨。同时,将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作为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加以考虑,既注重分析经济生产领域各个部门、行业及其相互联系,又注重生产流程的各个阶段及其相互联系,还注重生产与生活两大部类在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中的具体情况与相互联系,统筹考虑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工业与农业、国内经济与对外经济等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方面的关系。循环经济在分析问题和提出对策时,也认识到单纯经济知识和经济手段的局限性,强调学科间的联合,强调经济社科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科领域的统筹并重。

1.4循环经济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为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认识论基础。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范式,强调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代际公平以及国际视野,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统一,既包含科学的逻辑推论,也汲取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正反经验;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态度,也体现了向历史、向子孙的负责态度。循环经济是在环境已遭受重大破坏、资源过度消耗的情况下产生的。根据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的历史教训、现代科学和经济学的推断,如果这种趋势不加以阻止和逆转,造成的后果将不堪想象。但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的趋势并非不可逆转,通过循环经济的途径,人类完全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分析和对比揭示了人类对自身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2.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循环经济的定义是目前国内学者争论的焦点,根本分歧主要在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问题。笔者认为,只有解决本质属性问题,学科的理论基础才能更加扎实,学科才能逐步走向成熟。本质属性问题解决了,相应的内在要求就容易了。前面分析的循环经济哲学内涵已为探讨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作了铺垫。

2.1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

笔者赞同齐建国教授关于循环经济的描述,即循环经济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是中国新兴工业化的最高形式,是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形态[6]。齐教授认为,从技术经济学角度看,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微观上,按照著名经济学家乔瓦尼·多西的定义,所谓技术范式可定义为解决所选择的技术经济问题的一种“模式”。宏观上,技术范式可定义为社会生产主导技术体系的基本特征和程序模式。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形态对应不同的技术范式。在技术层次上,与传统经济活动的“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开放(或称为单程)型物质流动模式相对应,循环经济是“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其技术特征表现为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再生化,核心是提高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率,本质是生态经济。

笔者认为,在齐教授定义的基础上,还可从哲学高度对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作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人类社会总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变,每个社会历史阶段都有与其相应的社会形态。因此,循环经济应是人类社会在特定历史阶段选择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者技术范式。循环经济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产生和发展,承载着特定的历史使命。可以预见,循环经济将对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进程起重大的历史作用;同样可以预见,循环经济绝不是万能的,不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范式的最高形态或终极形式。

2.2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

2.2.1特定的时空观念。在我国开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政策研究,需要明确特定的时空观念。我国是一个具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21世纪开展循环经济,离不开立足自身现实发展循环经济。要花大力气研究我国的实际,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问题,只有实事求是才能胜利。同时,要对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的复杂性和曲折性有着足够的心里准备。

2.2.2统筹观点。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统筹的观点和系统的观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面临很多问题,但由于资源有限,只能统筹加以考虑。要把握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确定重点领域和优先发展领域,循序渐进,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2.2.3理论联系实践。发展循环经济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以此指导实践,然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如此反复,推动经济与社会向良性方向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实践的学科,循环经济理论和政策如果只停留在书本中、文件中、口头上,不能在实践中得以贯彻落实,循环经济的目标就会是水中月、镜中花。因此,必须贯彻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观点,尊重客观规律,努力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同时反对把循环经济夸大化、万能化的倾向。

2.2.4公众参与。循环经济涉及全社会的各领域,离开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将难以成功。目前,我国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尚有待提高,特别需要在社会上进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启蒙,通过政府政策宣传,引导社会生产和消费观念。公众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觉醒将是循环经济得以贯彻落实并取得成功的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3.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3.1系统的工作思想

发展循环经济特别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要立足现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五个统筹,制定系统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综合协调区域、行业和部门利益,以长远发展和大局为重,抓住主要问题,确定重点领域、优先领域和战略步骤。

3.2制度和技术并重

要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统一,既注重制度层面的政策设计,也注重技术层面的政策设计。加强对现有经济模式、生产技术与过程、管理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加强对项目立项进行充分论证以及项目中、后期的评估;加强对节能减排领域重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同时,开展大量调查,掌握循环经济的动态发展,及时研究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3.3建立长效机制

根据循环经济的不同参与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大学、公众等,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同时,探讨建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有效联系机制,完善政府考核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

3.4自主创新与学习借鉴

既要立足自身国情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理论和政策,又要学习借鉴一切有益的国外经济、管理和政策实践的成果;既要发扬自主创新的精神,建立基本技术支撑体系,又要进行必要的技术引进和模仿消化。

4.未来展望

发展循环经济是历史的必然。这个必然既凝聚着人类对自身处境的深深忧虑,也包含了对更高级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美好愿望。马克思主义认为,尽管过程往往充满曲折,世界一直是向前发展的。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有着自身发展规律,虽然当前还有很多争论,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将促使循环经济研究更快走向成熟。循环经济在中国已经启航,并将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进程长期相伴。尽管道路充满艰辛,但前途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李兆前,齐建国.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综述,《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

[2]董艾辉.循环经济的哲学思考,《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第20卷第1期.

[3]张连国.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东岳论丛》,2005年3月第26卷第2期.

[4]崔胜辉,洪华生,黄云凤.关于循环经济的哲学思考,《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0月号(下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