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职业教育十篇

时间:2023-10-26 17:33:42

计算机职业教育

计算机职业教育篇1

职业教育作为全社会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在西方被一些人喻为“使社会走向博雅的杠杆”,在整个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使国家的资源利用者、开发者、管理者的技能不断更新,它使整个社会的技术含量、智能含量和精神价值的含量不断提高,它使一个国家的整体的民族素质从中不断获益和增强。

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在十一五期间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中职招生规模达800万,输送2500万毕业生;高职的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输送1100万毕业生;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上亿人次。

在众多的职业教育专业中,计算机产业是一个井喷式发展的高技术产业,面向该产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应用性、技术性、操作性都很强,它需要的人才呈多层次、多类型的状态。

一、理论基础

是以建构主义作为理论基础。“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一个成功的学习者,构筑知识的过程实际就是寻找理解方式的过程,受到知识、动机和元认知等多因素的影响。而“建构主义”主张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协作、交流、讨论、互相帮助(包括教师提供的指导与帮助),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构建的。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位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不是研究型的人才,也不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所以职业教育教给学生的是一些基本的东西,是从事任何职业都具备的素质,如职业道德、职业修养和其他一些基础性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知识,接受高职教育的大部分学生将是就业而不是继续求学。

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否占据市场的某个位置,是由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所确定的,所以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可由企业提出人才的要求,然后企业与学校共同提出计算机应用技术(如:计算机网络技术)岗位群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与关键能力,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面向的工作岗位所需的技术和能力是多样化的,这些技术与能力中,核心技术与关键能力是人们胜任工作的支柱。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基本素质与关键能力的定位必须准确、精炼,它是整个教学进程的核心,能否掌握关键能力,是学生良好就业的必要条件。如: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础理论、技术理论和应用理论,了解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体系结构,能够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软硬件的安装、配置、管理和营运操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1)市场定位:在人才培养方案定位过程中,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方案中的核心技术与关键能力,以市场主流技术、实用技术和成熟技术为主,并兼顾先进、前沿技术。

(2)层次定位: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需要人才的层次与类型是多种多样的,高职高专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主要面向应用型人才中的专科层次。计算机网络技术方向的主要工作岗位是网络建设、管理与运营;辅修工作岗位是程序员(软件工人)、客户端软件开发、服务器端软件开发等。

三、教学进程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应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融合于整个教学环境中。如:计算机网络技术方向在课程设计、综合实训与能力考核中将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融入各个教学环节。

1.明确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点对于教学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还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出发,将得出两种全然不同的设计结果。至于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

①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

②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

③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

2.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建构主义认为,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因而将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

3.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建构主义认为,协作学习环境以及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如: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可以若干位同学协作组织局域网。

4.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如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CAI与多媒体课件以及Internet上的信息等)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

5.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

四、计算机专业的就业情况

职业教育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职业教育不应该是一种单一的教、学过程,而是和社会完全融为一体的一项伟大的、综合的系统工程。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主要是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有别于学术型、工程型和技能型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是20世纪生产自动化出现后所形成的新型人才,介于技术工人和工程师之间,他们的工作岗位原先分属技术工人和工程师。随着生产自动化的发展,对某些技术工人岗位提出了智能化要求,完成这些岗位任务的技术要求已由经验技术转变为理论技术,这个岗位就改由技术型人才担负。

计算机职业教育篇2

1.学生基础普遍较差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厌学已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现象,它严重影响到学校、班级的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职业学校的学生给社会上的印象就是不爱学习,成绩差,违纪现象不是偶有发生,而是司空见惯。这些特殊的群体,在初中时期,大部分成绩不是很好,于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师来说,在工作上有很大的难度。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无法真正投入精力去钻研计算机课程。学生没有动力学习,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对于计算机教师所讲的内容既没有预习,课后也不会主动练习,日积月累,计算机教师的教学内容无异于天方夜谭,形成恶性循环。

2.教育模式过于陈旧

职业学校计算机教育还停止于旧的时代,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填鸭式教学。课堂上计算机老师讲解课本内容,学生下课后练习课堂内容,依次按照课本的顺序讲解完毕,计算机课程结束。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工场模式,没有注重学生差异,忽视教学规律,造成教育的一刀切,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实际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之间的差距很大,甚至无法弥补,严重脱节。学生学习的计算机无法激起学生兴趣,就业压力很大,从而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

3.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很多任职于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师并非计算机专业出身,很多没有受过正规、系统的训练,从总体来看专业水平并不高,有部分教师甚至只能胜任计算机应用基础,图形处理、办公应用等简单课程的教学,却无法把网络技术、网站建设等专业课程较好,除此之外很多计算机软件更新换代很快,教师对其接触了解不多,再加之缺乏系统工程项目的实际经验,更增加了教学的困难,教师讲解空洞无味,增加了学生学习和理解的困难。

二、解决职业教育中计算机教育现状的对策

1.转变教学观念,从学生实际出发展开教学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这是推进计算机课程发展的首要之举,为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原则,体现以学习者为本的思想,积极帮助学生建构计算机知识体系,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及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技能,还有利于我们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培养不断发展的学生。

2.设置全面的课程,满足社会需求

中职院校培养计算机人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服务于企业的发展,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注意根据学校与学生的特点,充分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首先要提倡民主、科学、开放的课程观,结合中职院校学生的实际特点,遵循计算机课程设置多样化与实用化原则,注意体现学生的差异性及特长;其次要注意适当设置专业化课程,特别是在应用软件的课程设置上,学校更要精心选择一两种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软件供学生系统全面的学习,因为应用软件的发展是非常快速的,更新换代很迅速的,因此着重选择一两种代表软件进行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职业学校应该分析计算机专业分配和单位的用人需求,必须把某一行业的行业知识,比如,金融、会计、广告等与计算机的专业知识相结合,才会有出路。这就要求课程的设置要突出和相关专业、行业的紧密结合。

3.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师素质的提高

因为在职业技术学校,其学生自身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动力都相对不高,导致计算机教师的教学和引导尤为重要,这就要求不断提升计算机教师自身的素质,同时计算机是一门知识更新速度较快的学科,因此,加强青年计算机教师的培养,建设一支专业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结构合理,具有“双师型”素质的师资队伍显得尤为重要。第一计算机教师应多参加各种各样实用的培训。计算机教师如果不能及时的更新计算机知识,也就跟上追赶上现金高速发展社会。学校应组织计算机教师定期参加各种专业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等。鼓励青年计算机教师参加微软、思科等一系列专业认证考试,对获取证书的计算机教师提供鼓励性的奖励,提高计算机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积极性。第二学校内部开展评优活动。不要忽视计算机教室,为了鼓励计算机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学校应该组织计算机教师开展各种评优活动,比如推选教学能手和业务大赛等,普遍提高计算机教师的业务水平与学术水平。第三完成计算机教师必须从“书本理论”的阐述者向“实践技能”的操作者转变。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改善计算机教学设备和教学条件。否则,计算机教师水平再高,没有实践机会,只能是空头理论,只有通过实践,技能才会提高。

三、结语

计算机职业教育篇3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中职学生、计算机教育

1. 计算机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提出及必要性

计算机的诞生使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计算机的发展应用将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但随之而来的,是出现在网络上的不道德行为,计算机犯罪如网吧少年、黑客攻击、网络钓鱼、僵尸等事件的频频出现,而在日新月异的网络虚拟世界,一些80、90后成为了网络犯罪的社会的焦点,这就要求从事计算机专业的人员提高职业道德。因此,计算机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技能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做一名新时代的四有新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各种犯罪事件也不断出现,和其他的犯罪相比较的使,许多计算机犯罪事件中,很多都是计算机专业的精英人物,他们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通过非法的手段来危害投资者甚至是国家的利益,更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职业道德的缺乏。在计算机教学的实际中,我们一方面要注重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另一方面要对职业道德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不重视后者,将会引起难以想象的后果。如果计算机专业人员仅仅有超高的专业技能,没有职业道德,他们会受到利益的驱使将会不顾国家法律法规,对国家和人民财产的侵害,这样的专业人才还不如技术一般的人员,是计算机人才的“畸形儿”。

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更加的重视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做到知识和道德教育的相统一。

2.中职学校计算机职业道德教育的现存问题分析

2.1学生生源方面

学生是人才的潜资源。就目前生源的现实状况极不容乐观。调查发现一部分中职生存在着基础知识差,自控能力弱,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现象;还有一部分由于家庭贫困或是父母离异等,使得中职学生存在物质投入(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计算机)、家庭教育、亲情感化比较缺乏,以至于形成了人格心理障碍,不能正确地对待周围的事物。

2.2中职学校计算机职业道德教育现存问题分析

(1)教学方式过于简单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在我国大多数的中职学校中,职业道德的教育主要是通过职业道德课的课堂教学进行。通过以职业道德为主题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活动进行的职业道德教育较少。

(2)教学内容缺乏与行业,企业的联系

学校所设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缺乏时效性、准确性和针对性。有关调查显示:更多的职业道德教育只局限于一般职业道德的教育,对相关行业职业道德的教育很少涉及。同时,由于教学方面缺乏针对性,在学生考察、接触有关计算机行业方面很少安排相关的实践活动,只简单对学生做一些计算机方面的介绍,导致学生无法及时了解将来所从事的职业的道德规范及具体要求 。

(3)评价方式简单

在中等职校,对学生职业道德的评价仍主要采用试卷考试进行测评。这样的评价方式本身存在着评价内容单一、测试结果缺乏公平、评价渠道单一等重大缺陷。现行评价方式缺乏科学性,很难准确地反映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教学的实际成果,从而导致学校的教学评价和社会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

(4)教学效果欠佳

通过几年对实习学生的跟踪调查,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组织纪律性较差,如时间观念较差、无视组织纪律;二是责任感不强,如工作马虎、不负责任、以次充好;三是好高骛远,如“做一行怨一行”而频繁“跳槽”等。 可见,学生的职业素养与企业所需培养人才存在明显的差异,与企业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3. 中职学校计算机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第一,把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课教学相结合。

职业道德教育要渗透到计算机课教育中,共同完成职业道德的教育目标。要求从计算机教材实际出发,着眼于知识的讲授和上机的训练之中。在知识的讲授中,每节课有五分钟德育教育;还可通过介绍我国在计算机事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来激发学生兴趣等;在上机实训中,采用项目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可将教学内容以分层方式化分为多个项目,按照项目的大小和难易设置相关的教学任务,任务要有趣味性、难度适宜,通过学生分组完成任务,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实现学生的角色转换,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探索未知,增强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第二,职业道德教育要与日常的行为规范相结合。

从小事抓起,从平常抓起,要求学生从自己做起。在日常计算机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要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白,良好的习惯不仅是个性心理品质的良好反映,也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自学遵守正确使用计算机的有关规定,使用正版软件等。其次,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作好道德修养的榜样。最后,在正常参加教学之外,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在课任老师的指导下,为学校为社会提供无偿的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服务。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三,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在现行的教学模式中,职业道德教育始终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合作的基础。因为学校职业道德教育教材的内容,总是相对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更新。校企合作互动,更能体现职业道德教育的本质要求,也能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

职业道德的教育应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 会实践活动来实现。一是组织实地参观活动,定期展开职业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育问题的研究;二是学校与企业共同讨论制定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安排等事项;三是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提供各种无偿服务,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又能强化学生的奉献精神;四是聘用优秀的计算机操作人员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兼职教师,充实职业道德教育师资队伍力量;五是便于邀请一些企业的老总或劳模来校作敬业爱岗方面的报告,或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实践证明,这种结合企业开展的职业道德教育,能够提高其有效性和针对性,是形成学生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胡晓毅 .学习问题学生的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2]唐凯麟、蒋乃平.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詹万生.职业道德于职业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计算机职业教育篇4

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当下日益激烈的职业竞争的实质是知识和素质的竞争。面对各类矛盾和不利的因素,教师们应该整合教学的现状,改进教学方法,分析当下的职业形式,努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其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结合。信息化时代大背景下,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已经作为了一项重要的技能。本文以计算机教学为例,讨论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融入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实施办法。

关键词:

计算机教学;职业素质教育;中职

中职学校,旨在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初中毕业生,所以中职学校在教好基本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提倡宣扬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职业素质教育,本质上就是将就业作为导向的一种教育,让学生掌握充分的职业技能,加之职业责任感和纪律感,明确企业的需求,为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

1日常教学中要注重素质教育培养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的教育是课上老师的讲解中加入了素质教育,其中也有一定的教育成果。大多中职学校减少了思想文化课程的课时,更注重对职业技能的掌握与训练,部分学校的教师对于所带专业的认识还存在局限性,这将不利于素质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计算机教学实践性比较强[1],教师所选的教学内容应当具有创新性,能够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教师可以运用一些反面的实际案例去说明不正确运用网络资源的危害,端正学生的认知。让更多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们能够更好的认知网络,找寻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在中职计算机课程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能够促进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教师们在讲课时,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职业观念[2],增强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其实中职学校的学生专业技能并没有那么差,但是在职业素质方面上有较大的缺陷。教师要在自身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去发现、实践、创新,注重素质教育的可实施性办法,唯此才能给为中职学校培养更多人才。

2注意良好习惯的养成,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进步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尤为重要,要从点滴开始做起。在实训和日常上课中,要爱护设备,在进入实训室之前,要保证衣冠的整洁,不随便乱扔杂物。上课时间不随意到处走动,大声喧哗。上完课后,不随便对设备进行更改。实训结束后,要将设备关上。虽然这是上课期间学生应该遵守的基本的行为准则,如果每位学生都能按要求做到,在极大的程度上能够增加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效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所以每个学生都要严于律己,教师要严格负责监督,可以制定期末考核制度,表彰一些表现优秀的学生。基本行为习惯规范过后,还要遵守学校和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增强其团队意识和自身动手能力。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严格督促学生们的每个行为细节,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3],慢慢培养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做人做事方面时刻严厉要求自己,保持着严于律己的态度,为其今后更好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因材施教,创新新的教学方式,融入职业素质教育

现如今是信息化的网络时代,所有的现代办公均依靠计算机辅助完成。只有更好的运用计算机,才能更好地去完成现代化的工作任务。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把职业素质教育引入到计算机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每位学生。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是在教室和机房,教师要联系教材内容和实际情况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去加以引导,把握住课堂教育时间,带动学生课上的活跃氛围,更好的带动学生的全面参与性,让学生在增长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深刻感知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4]。

4以小组的形式去完成各项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有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在工作上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更是一个企业稳定发展的不竭源泉。而面对当今社会的竞争,处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更需要团队协作的意识。而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的叛逆期,想问题出事较简单、极端,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以身作则,以自身行动告知与人交往的重要性,学会相互帮助、理解、包容。所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每位教师要结合实际,将任务以小组的形式划分布置给他们。每个成果都融入了一个群体的力量[5],包括了每个人的想法和建议,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也锻炼了互相协作沟通的能力。慢慢适应了一个群体的协作,从而为将来与他人交往工作中创造更多的机会。

5结束语

从点滴开始做起,严格约束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行为习惯。在每一次实践中,每一节理论课上,都能有所收获。从各个实践中,培养出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强大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面对社会时应该有的强大的心理素质,不屈不挠的精神。当素质教育真的融入了日常教学中,这必将会为每位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更好的发展奠定最坚实牢固的基础。

作者:曾云 单位:湖南省汨罗市职业中专学校

参考文献:

[1]许荣毅.基于素质教育导向下的中职体肓教学研究[J].科技信息,2011(32):544.

[2]王薇薇.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对接行业文化的路径探究[J].才智,2015(30):33-33.

[3]陈建国,易永红.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2(11):25-27.

计算机职业教育篇5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专业;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222(2016)08-0084-01

1大数据时代解读以及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1.1大数据时代定义及特点

“大数据”于2011年被麦肯锡全球研究机构正式定义和提出。所谓“大数据”就是指那些数据规模特别庞大,大到应用传统的数据库软件无法对其采集、存储、分析和管理。大数据的特点可以简单的概括为4V,分别是Volume(大量话)、Vari-ety(多样化)、Velocity(快速化)、Value(大价值化)。人们通过研发新技术来分析和管理海量数据帮助人类更好的认识和改变世界,尤其在经济领域将得到更大发展空间。

1.2大数据时代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1)教育理念和思维发生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对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来开展,但这些经济往往缺乏科学性,不具备普遍适用性。因此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们可以对海量的存储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挖掘知识,找寻其中的联系与规律,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要求,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2)学习环境发生改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教学地点不仅限于学校和课堂。近些年来,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在线课堂、微课,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增加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尤其是微博、微信、APP等社交平台以及自媒体出现以后,使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更加便捷、交流与沟通更加方便。学生的学习环境发生了改变,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2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专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计算机专业是职业院校普遍开设的专业之一,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机遇与挑战并存。特别是从以计算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向以数据为中心的模式转变,对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1)人类长期存在的思维模式分为数学思维和物理思维,大数据时代到来以后,计算机思维也将成为人类的思维方式,因此教师应该针对计算机专业的特性对该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培养时,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并将其纳入教学计划。(2)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方式逐渐发生转变,从以猜测假定为基础的认知方式向以事实为基础的归纳总结方式转变。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早已脱离了时代背景,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更愿意亲自参与其中,通过探索与尝试来验证教学内容。(3)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学生们能够借助互联网获取更多的计算机专业教学资源,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途径,不受学校与课堂的限制,从而给专业教师的教学带来更多的挑战。

3未来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尝试

3.1调整教学方法

职业院校的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组织力与凝聚力的提升。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自制力不强,没有明确的学生目标,缺乏学习动力,教师有责任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现状。“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增加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这可以说是给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但同时也是一种挑战,教师应逐渐从知识的拥有者向知识的收集者和编辑者的方向转变。职业院校可从改变基本的教学方法着手,例如讲授数据库基础知识时,应用传统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制作PPT课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和讲解,学生根据老师的演示重复操作。这种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不佳。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分组教学,给学生布置一些简单实操练习,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教学目标和培养计划得以实现。

3.2搭建校企平台

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不能闭关锁国,应该多给学生制造实践学习的机会,走进企业,了解企业对人才的真实需求情况,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建立健全数据采集和分析体系,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实习情况,对学生的发展状况做到全面掌握。因此,校企合作不仅仅是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还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方案的制定和课堂教学建设中来,学生们通过亲身体会,将他们对职业院校的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反馈给学校,学校再通过“大数据”进行教学改革。

4结语

综上,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计算机专业教学在职业院校中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要求高职院校不断改革教学方式,提升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我们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提升,教育工作者在提高和完善自身素质的前提下,多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做好数据采集,建立数据存管机制。同时教师之间应注重协助和交流,互相学习,从而有效促进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体系的完善与提升。

参考文献

[1]赵毅,朱鹏,迟学斌,等.浅析高性能计算应用的需求与发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7,44(10).

计算机职业教育篇6

【关键词】计算机职业教育;改革;实践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很多学校都重视对计算机相关技能的教学。但是社会上却出现了很奇怪的现象:首先就是社会上非常缺乏高素质的计算机技术人员,虽然相关的技术发展迅速,但是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也是与日俱增;其次就是一些高校或者是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很难找到能让自己满意的工作。这也是当前计算机职业教育中的一个缺陷所在,因为毕业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技能,但是和社会上的实际需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所以毕业生也不能即时地适应相应的工作。针对这一现象就需要对现有的职业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为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而做出针对性的改变。本人查阅了国内外计算机教学模式的相关资料,并为我国的计算机职业教学模式的转变提出建议,希望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并且为通过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一、优化教学与学习环境

当前的计算机教学要求是在机房内进行,但是还是有些学校的硬件设施较为缺乏,因此对于学生提供很少的上机操作时间。由于计算机相关的技能不能仅仅靠对理论的记忆而完全掌握,必须要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亲身的实践,从而真正的掌握实用技能。要想提高计算机职业教学的质量,就应该为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也是教学改革的基础部分,学校方面要加大对于计算机基础硬件设施的建设投入,只有保证了硬件设施,才能为教学模式更好地改革奠定基础。

二、革新教学模式

想要计算机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适合社会的需要,就需要教师适时的改变教学模式。教师不仅要及时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还要更新现有的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课,并且由于教师在讲课时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从而使很多学生逐渐丧失对于学习的兴趣。新时代的计算机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并且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规划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而针对性地教学,因为有的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差,不能完全按照课本教学。教师也应该创设有效的情境,因为情境教学不仅能活跃学生学习的氛围,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调动自身的主管能动性。

三、开阔学生的眼界

教师要明确计算机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而是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相关实用技能,从而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教师就不能将教学知识仅仅局限于课本,而是要对现有的知识做出拓展,在教学内容的规划上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将一些较新的计算机技术以及成果融合到教学内容中。让学生放开眼界,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激起他们学习的劲头。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比如到学校的一些部门为电脑排除故障,通过举行计算机技术比赛,来调动学生的热情。开阔的眼界对于学生的学习尤为重要,学生只有在不断地实践中才能认识到自身能力的不足,进而主动去学习,为其将来步入社会做好衔接工作。

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平台

学校对于学生的发展要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否则当前的教学模式只会成为限制学生全面发展的存在。比如在教学生大型软件的应用时,对于电脑的配置要求较高,如果学校配备的还是十年前的电脑,那么根本无法运行教学软件,更不用说提高教育质量了。学生在不断学习新知识的时候眼界也会变得更加开阔,并且学校中现有的平台设备就会无法满足学生更好地发展的要求。因此校方要针对学生的需要对于教学软硬件做出及时的更新,为学生自由地发展与学习提供更加优质的平台,而不能让一些教学模式成为限制学生发展的因素。教师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教学,更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自身,不仅是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还是适应社会的过程中都有很大的帮助。

五、做好后期工作

在计算机职业教育中一定要做好后期工作,才能保障教学工作以更好地效率实施。首先可以针对学生的爱好与兴趣进行模块化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并且学到一些着实可用的技能。其次就是应该做好学习评价工作。在教学中要建立有效地评价机制,对于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一个更为客观的评价,并且从侧面反映出教学的实际情况。评价的考核要从学生的综合素质考虑,而不应该靠传统的考试成绩作为最终成绩。最后学校可以和相关企业签订协议,因为有的学生在毕业时对于就业会感到困惑,或者无法找到对口的工作,这种现象也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校方可以解决好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工作,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相应的保障。

六、结束语

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也决定着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变大,对于职业学校说,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为社会输送人才的质量。因此计算机职业教育要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同时对于教学理念也要做出适当的革新,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社会的需要。本文仅做平抛砖引玉之用,希望能为同行的研究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龙大奇.计算机职业教育教学中交互性教学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4).

[2]孙卫佳.计算机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理论课地位的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07).

[3]陈鹏飞.职业院校计算机教育的建议与发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32).

计算机职业教育篇7

关键词: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05-0000-01

My Views on Computer Teaching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Zhou Ling

(Hunan Architecture Senior Technical School,Changsha410015,China)

Abstract:With direc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knowledge to impart vocational skills,clear training objectives,combined with practical orientation,to train the needs of society,business and social identity can be high-quality personnel.In this paper,pers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computer courses teaching of personal views put forward for study.

Key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Computer;Teaching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信息化已成为现今社会中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的一门不可忽视的现代科学。而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是信息化应用的根本。现在,计算机基础教育已走过最初的普及阶段,进入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规范新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做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针对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加现状,认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市场需求,明确培养目标,结合实际定位,贴近社会,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能够得到企业和社会认同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一、明确目标,结合实际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学生通过计算机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并能够使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信息,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在这方面,学校课程的设置就尤为重要,针对计算机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必须既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实践操作的训练。在这方面,有的因学校上机实践的硬件设施不足、上机时间安排不充分等原因,造成学生计算机实践经验不足,甚至有的学生会产生学校不重视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负面思想,从而放松对计算机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和提高。另一方面,必须使学生认识到计算机知识在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的重要性,从而引起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重视,在这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精美的幻灯片的制做和演示,吸引同学们探究的兴趣;通过对电子相片的计算机处理,对比处理前后的相片效果,说明计算机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有趣的Flas的演示,诱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浓厚兴趣等等,总之,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并将所学知识进行再创造,肯定学生的创造成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好计算机课程。

二、以“导”为主,以“教”为辅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计算机课程提倡“精讲多练”,教师在“教“的过程中,更应该注意“导”的作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已对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动的去思考、体会、多方寻求解决;甚至可以到互联网上去“百度”疑问的解决方案。针对有共性的难点,可通过教师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互相探讨、教师详细讲解等多种方法来解疑释惑。在课堂教学中,将多媒体教室讲授与网络化教学结合。多媒体教室讲授可以给学生指明学习思路,另一方面,通过多媒体教室讲授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不容易理解的操作和知识。如果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计算机课程教学网站,学生通过访问网站开展网上学习和网上讨论;教师的课堂讲解、演示和学生的自学、互学相结合,二者之间联系的纽带就是上机实践,因为计算机课程最终需要将学到的知识变成实际应用的操作的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本人通过图片PS竟赛的方式来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检验,从而可以有针对性的对每一位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跟踪与评估,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

三、模块化教学,贴近社会需求

计算机基础教育应定位于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还与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计算机基础教育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但由于不同专业的计算机课程对学生的要求不一样,在学生毕业就业中,计算机课程对学生就业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因此,可能根据不同专业的情况,讲解不同的教学内容,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也就是区别性教学。首先,对各个专业的区别教学,需要注意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学生计算机知识应用技能的提高为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计算机知识可以分成五个模块:1)计算机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2)操作系统、办公软件、互联网络;3)多媒体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控制应用;4)网站建设、动画制作;5)计算机软件程序设;其中1、2模块属于计算机基本理论与应用,是每个专业的计算机课程必须掌握的;其他的三个模块,可根据专业设置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教学工作。至于细分到哪一个层面,因学校学生人员素质的原因,可以通过老师的观察与评价,甚至与同学探讨来解决。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活动,比如:要求学生制作具有代表性的WORD文档和精美网页,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精神。然后,将好的作品,与同学们一起开始开展讨论和评估,激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总之,只有通过学生各自专业的的特点为,结合现实社会的就业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始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才能培养出适合当今就业环境和发展趋势的职业技术人才

四、结束语

进入21世纪,立足于“工学结合”基本模式,为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双高”人才已成为人才培养首要职责,职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像计算机这种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以及知识更新必须要紧跟新技术的发展和变化。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和需要的“双高“人才。

参考文献:

计算机职业教育篇8

我们都知道,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于专业型的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很多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非常受用人单位欢迎,原因就是他们掌握了企业员工所需的技术,也就是说他们参加工作后就能够胜任工作岗位。但是,我们很多职业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及时地根据社会需要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这就导致教学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方向,造成学生的实验基本功较差,实践动手能力欠缺。此外,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过于保守,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技能的训练。

二、职业教育中计算机教学的对策分析

1.激发兴趣,合理安排课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学行为一定要关注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让他们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从学生的兴趣着手,激发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但是在我们的学科教学中,因为教师想系统地把计算机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就使部分学生对相对枯燥的理论学习产生了厌烦的情绪,而我们教师往往忽略这个问题,导致教与学脱节。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着手,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把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边学边练,鼓励学生多动手;同时,教师可以采取灵活的形式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如制表竞赛、互发邮件、网上作业提交等多种形式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就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操作能力的培养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而实践是理论的升华,两者必须紧密结合,这在计算机教学中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利用投影仪等电教设备,实际演示每个操作环节,并及时提醒学生注意其中的操作技巧,而不是口若悬河地去讲解,这样更能让学生理解、掌握好知识。同时教师要为学生留出更多的上机操作时间,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信心,更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积极开辟第二课堂

课外活动小组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学生既可以有自己的学习进度,又可以互相探讨、交流,使思路更开阔、更清晰。若教师能适当引导,学生的学习热情就能很好地保持和提高。计算机课外活动的内容有编程训练和简单的软件设计,活动宗旨包括: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独立地学习知识、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品质。

4.培养自学能力

计算机职业教育篇9

关键词:职业教育;计算机课程;校区合作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6-0230-01

一、引言

职业教育在普及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国民素质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几年职业教育发展快速。院校和招生规模甚至可以与普通本科教育不相上下。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曾对职业教育提出“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和乐趣,同时尽其对群之义务。”的比较完备的概念,此定义可以理解为: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是培养满足社会岗位需求、具有一定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大专毕业生。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发展计算机职业教育。在制定、执行教学计划时,对计算机职业教育中的理论课教学的地位存在着一些误区,这些个误区直接影响计算机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所以,当务之急是分析误区、制定措施、解决问题。

二、计算机职业教育中面临的问题

(一)片面强调理论课体系结构的重要地位

计算机职业教育体系中,往往参考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制定计算机职业教育教学计划,过分强调理论课体系的完整。在计算机职业教育教学计划中,可以看到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的痕迹,由于计算机职业教育教学周期的限制,不能深入讲解所有的理论课程,因此,产生理论课教学计划较为肤浅。

(二)缺乏真实案例做指导

计算机职业教育采用的案例必须跟社会企业一致才能达到所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岗位接轨,而很少有计算机教师是既有经验又有学历的,“案例”教学模式,则是将原来的习题提到课堂开始讲授。

(三)教学资源的落后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设备的陈旧、老化,有的偏远地区甚至两人共用一台计算机。近年来一直采用大班的授课方式,班级内学生太多。,案例教学在班级人数多达百人的情况下是难以实行的。

(四)需要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快,而教师使用的教学大纲和老的教学方法还是过去的,自身的技术水平也跟不上技术进步的脚步,这样的教学不适合时下的教育,所以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有待提高。

三、计算机职业教育改革

(一)因地制宜制定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重

教学阶段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是科学的制定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课时比重。在学生刚刚接触计算机知识的教学初期,应适当加大实践课的课时数,结合实物在实验室讲解,使学生尽快培养起对计算机系统及其技术的感性认识,建议理论课与实践课课时比例为1:1。5;在学生具有了一定计算机系统感性知识后,调整理论课课时与实践课课时比例为1:l,从理性角度开展教学,侧重于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适当减少实践课的课时数,建议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后应适当加大实践课时,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详尽的总结,提高理论水平和应用层次,在第三阶段建议理论课课时与实践课课时比例为1:1。2;在最后的阶段,理论课课时与实践课课时比例为1:3。

(二)企业项目进入课堂

学校应寻找行业产业链上的企业合作,将企业具体案例引入学校教室,为学生的实训提供更好的条件,让学生能尽可能的接触社会需求,做到学生毕业时能和企业无缝对接,在学生的实习过程中有专门的指导老师,在企业和老师共同的教育下使学生快速成长。

(三)科学的选择教材

在教材的选取方面,尽可能选择优秀的新教材,不要盲从的选用本科的教学,甚至可以教师编写的教材,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及时更新,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要注重社会实效,增开设计算机应用软件课程,减少理论课程,增强应用技能培养,突出专业特色。

(四)加大教学资金投入

要仿照真实的工作环境建立实训室环境。很多机房里摆满了一排排计算机,仍然没有摆脱课堂教学的模式,使学生产生一种被动的情绪,难以形成团队意识,难形成好的教学效果。而模拟工作环境,将机房设计成小组形式的办公区域,分组学习,课堂气氛自然,学生学习积极,更培养了个人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五)及时给教师充电

计算机技术发展快速,所学知识更新很快。而高职计算机职业教育的教师所学知识很快落伍,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和高职教师知识的自我更新动力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市场快速变化。所有,教师应该及时的充电学习,这样才可以让最新的知识技术传授给学生。

四、总结

文章在分析计算机职业教育在当今社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促进计算职业教育进一步教学改革措施,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关注,能够使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与社会直接接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海朋洋.计算机职业教育的定位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6,3.

计算机职业教育篇10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育

从所处的教育环境来看,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经历了由模仿大学强调专业理论教学,到强调计算机专业操作技能教学的发展阶段,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仍存在不少问题。第一,没有突出职教特点。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体系使得目前的职业教育体系依然没有摆脱普通高等教育模式。中职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薄弱,在学习专业课程时显得力不从心,而学习文化基础课又占用了大量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与此同时,学生文化基础通过中职阶段学习并没获得多大提高,文化基础、专业技能难以兼顾,这也造成中职计算机教学备感困惑。第二,专业课程开发力度不够,课程更新缓慢。专业课程是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平台。细分专业课程,不断推出以计算机专业发展和学生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实用课程,是专业建设的重要途径。遗憾的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这方面工作没能有效开展,陈旧课程大量存在,未能像社会上的培训机构那样不断推出新课程。这大大地制约了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革新,使毕业生普遍感到学校学的在工作中用不到。第三,教学模式及方法单调沉闷,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多教师没有认真研究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的不同,没有认真分析中职学生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学生却昏昏欲睡。有的教师备课、制作课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教学效果仍不能令人满意。久而久之,教师埋怨学生素质不高、基础差,学生埋怨教师水平不高。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第四,教师专业素质不能适应计算机专业教学新形势。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教师更新知识倍感吃力。中职学校普遍对教师专业培训重视不够,教师缺乏或没有机会和外界同行交流,没有机会外出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少教师教学靠吃专业老本。第五,硬件建设滞后,教学设施不完善。计算机基本应用技能是各专业学生都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这是社会的要求,也是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各个学校为此也都建设了计算机机房。有些学校认为,既然有机房,就可以开设计算机专业,于是不少学校计算机专业仓促上马,不分析现有的硬件条件能否满足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能否顺利看展计算机专业教学,以致出现不少问题。仅有普通计算机操作机房,是不能满足计算机专业教学需要的,还必须有计算机组装维修实训机房、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机房、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训机房、电子技术实训机房、多媒体技术实训机房等。没有完善的硬件条件和基础设施,计算机专业的培养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必然会对计算机专业教学带来许多困难。第六,重课堂教学,轻实践环节教学。

对课堂教学,各个学校都有一套监督检查和保障机制,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但对于计算机专业的上机实习、操作实训等实践环节教学,存在许多不规范。比如,没有专业实训教师,没有配套实训教材,实训课程或题目选择不合理、针对性不强,没有实训计划和考核办法,没有综合训练等。计算机专业课程大都实践性很强,不通过学生的实际动手、实际演练,学生不可能真正理解、掌握,创新能力培养更无从谈起。黄炎培把职业教育的目的定义为:“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一也;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二也;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三也”,说明职业教育强调的是给学生谋生的能力是首要地位,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属性。